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一章 闺女来了

    许世彦把山上的事情都交代清楚,抓起来自行车,急急忙忙下山了。

    路上别说休息,那脚蹬子恨不得当风火轮,都快让他蹬出火星子了。

    平常得一个多钟头到家,今天愣生生四十来分钟就到了自家大门口。

    许世彦下了车推着往院子里走,刚走两步,就听着屋里传来儿子哇哇大哭的动静。

    许世彦心里着急,也顾不上自行车了,随手靠在园杖子上,快步进屋。

    “源源这是咋了?”许世彦进屋问道。

    周桂兰抱着孙子正哄呢,见到儿子回来,更是气不打一出来。

    “咋了?你说咋了?他没奶吃,断奶了,能不哭么?才十一个月的孩子,没奶吃了。”

    当老人的都这样,心疼孙子,看着孙子哭成那样,周桂兰着急又上火的,能不生气么?

    “之前有奶的时候,他随便啃两口就不吃,净恋着吃饭。

    哎,这回没有了,他又来了本事,见着他妈就要找奶吃,不给就哭。

    你们两口子也是,谁家孩子不是吃十八个月二十个月的奶?

    你们这可倒好,孩子才多大啊,没奶吃了。”

    周桂兰心疼孙子,也是被孙子折腾的心力交瘁,哪里还有好脸色?逮着儿子就是一顿臭训。

    许世彦满头黑线,“这事儿怨我,是我没注意。那现在咋整啊?”

    他在山上几个月,回家来还不兴跟媳妇亲近亲近么?哪谁能想到这么容易就怀了呢?

    “咋整?能咋整?我要是知道咋整,叫你回来?”

    周桂兰火气没消,继续炮轰儿子。

    许世彦在山上被老爹骂,回家又被老妈崩的灰头土脸。

    可媳妇已经坏了,那还能咋办?

    “要不然,我去找冯叔,再借只奶羊来?”

    儿子要吃奶,媳妇没有了,这年月商店能有奶粉卖么?估计够呛。

    看来只能试试羊奶了,这个能想办法弄来。

    周桂兰叹口气,“他吃惯了母乳,你让他吃羊奶,他能干?那羊奶膻。”

    “试试吧,我去找冯叔,行不行的先把羊牵回来。

    不行就给送回去呗,也没招儿啊。”自家大儿子没了口粮,咋地也得想想办法。

    “唉,你先别牵羊,挤一些羊奶回来,我给煮了看他喝不喝再说吧。

    不行你就再去多淘登点儿鸡蛋、挂面啥的,家里有老六供应的细粮,换着花样儿做了给他吃呗。

    他早就吃饭了,这几天就是故意找别扭呢。”

    周桂兰发了一通脾气,这会儿火气降下来,语气也软和了不少。

    其实,这年月的人多数都不怎么避讳,更没人避孕。

    有不少妇女都是,上一个孩子还不到生日呢,就又怀了,很正常。

    孩子没奶吃能怎么办?条件好的蒸点儿鸡蛋糕,搭配着米汤。

    条件不好的,米汤能喝到就不错,大人吃啥,嚼吧嚼吧就喂孩子,也一样能养大。

    许成厚老两口主要是太喜欢许海源了,那娃胖乎乎的特别可爱。

    这几天娃闹腾,没奶吃也不爱吃饭,瘦了不少,爷爷奶奶心疼了,所以才发那么大的火。

    可事情已经这样了,发火也没用啊,还得想办法解决。

    许世彦点点头,转身去西屋看看媳妇,结果一进屋,就见到苏安瑛坐在炕上掉眼泪呢。

    那屋儿子不停的哭,母子连心,苏安瑛能不心疼么?

    可孩子见了她哭的更狠,苏安瑛不敢过去,就只能躲在西屋偷偷哭。

    许世彦一看,真是一个头俩大了,“媳妇,别哭啊,也不是啥大事儿。

    那熊玩意儿早晚不都得断奶么?这时候断了也正好,省的他再大一点儿,心眼子多,光恋着吃奶不肯好好吃饭了。”

    其实小娃都有这样的阶段,刚开始接触母乳以外的食物时,恋着各种食物的味道,都不怎么吃奶。

    完全是把奶当水喝,想起来就啃两口。

    等到快要满周岁的时候,就开始长心眼儿了,食物不肯好好吃,成天想吃奶。

    许海源现在就卡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所以他才这么能闹腾。

    断了奶也行,好好吃饭。

    以许家现在来说,供许海源这么个娃吃点儿好东西,还是能办到的。

    “走,换件儿衣服,我陪你去医院检查检查。

    唉,也是我的错儿,让你这么早又怀了老二,咱去检查看看,要是缺啥营养的,赶紧补。”

    相比于儿子,许世彦更担心媳妇,才生了老大十一个月,这就又怀了,身体怕是还没恢复好呢。

    苏安瑛被丈夫一番劝慰,心情能好点儿。

    于是去换了件衣服,跟许世彦俩人悄悄的从屋里出去,不等许海源发现,赶紧熘走。

    医院离着近,五分钟就到了,许世彦陪着媳妇去找了那位杨大夫。

    杨大夫给苏安瑛检查一番,又抽血做了个化验,告诉许世彦,苏安瑛身体挺好,很健康。

    虽然孩子怀的是早了点儿,好苏安瑛年轻,生了好好养着就行。

    “回去多休息,要是吐的厉害,就来医院我给开点儿药。

    但凡能忍住,那就别吃药,是药三分毒,对孩子不太好。”杨大夫少不得要嘱咐几句。

    “那个,大夫,我想问一问,这孩子大概是什么时候出生?”

    之前被老爹老妈都给骂懵了,许世彦根本没想起来这件事儿。

    此刻终于冷静下来,他忽然意识到,媳妇怀孕的这个时间,跟上辈子怀大闺女的时间好像差不多。

    上辈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没几天就走了,然后许世彦也回矿上工作,苏安瑛在家。

    等到过年的时候,矿上放了一段时间假,许世彦在家住了些日子,后来苏安瑛就怀上了他们家大闺女。

    “嗯,按照正常来算,应该是十一月上旬出生。”

    杨大夫算了下日子,给出了一个时间。

    许世彦在心里算了一下,上辈子他家大闺女是七九年农历九月十九出生的,阳历好像是十一月七号还是八号来着?

    这么一算的话,应该能对上。

    原来,这是大闺女来报到了啊,难怪这么急呢,怕来晚了赶不上么?

    “谢谢大夫,那没啥事儿我们就先走了。”

    得知媳妇肚子里的很可能是大闺女,许世彦这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赶紧向杨大夫道谢,然后扶着媳妇从医院出来。

    “媳妇儿,刚才大夫的话你都听见了吧?

    回家去尽量多休息,别干太重的活,你现在是双身子,得注意。”

第一百八十二章 解决

    两口子出了医院,直奔大队的牲口棚,找到冯叔,跟人家说明了来意。

    老冯一听就笑了,赶紧找家什给挤了一壶羊奶。

    “回去煮开了凉一下,装奶瓶里给孩子喝试试。

    要是孩子能喝呢,你就再过来,我给你牵一只刚下完崽子的母羊回去。”

    两口子感激不已,谢过老冯之后,拿着羊奶回家。

    一到家,苏安瑛赶紧去烧火,找出来一个小铝锅,刷洗干净了给儿子煮羊奶。

    煮好了晾一阵儿,家里没奶瓶,就用碗装着,拿勺子舀了一点一点儿的喂。

    还别说,许海源那娃嘴挺壮。

    估计是好几天没喝奶了,羊奶也喝的津津有味儿,大半碗奶就这么用勺子喂进去了。

    许世彦一看这样,总算松口气。

    于是拿了钱出门,先是找到于守广,跟于守广说一声儿,直接从队里买一只奶羊回来。

    这跟之前不一样,那时候借回来十天半个月的就能送回去,谁知道许海源要吃多久的奶?

    再加上苏安瑛也怀孕了,要适当补充营养,喝羊奶是个挺不错的主意。

    干脆买一只回家来,娘俩一起喝吧。

    队里养羊也是为了卖的,那卖给谁不一样?

    于守广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让许世彦去随便挑个最好的。

    就这样,许世彦牵了一只羊回家,又四处淘登了些豆荚皮、包米杆子之类的留着喂羊。

    坚持一阵子,过些时候雪化干净,后面树林里草木发芽,羊就有吃的了。

    许海源有了羊奶喝,倒不像之前那么哭闹了。

    反正见了苏安瑛,还是黏湖湖的想让妈妈抱,搂着妈妈脖颈儿一脸委屈。

    周桂兰担心苏安瑛身体,怕许海源太小,万一娘俩磕了碰了的不好。

    所以过一会儿,就把孙子抱走去哄着,也让苏安瑛尽量多休息。

    许世彦看着家里还算安稳,这才松口气,中午在家吃了点儿东西,下午又骑车子返回山上。

    他可不敢让老爷子晚上还在山上住,趁着下午放工的机会,赶紧让老爷子回家吧。

    自打知道媳妇又怀了,许世彦在山上就有点儿不太安心。

    每隔五六天,就趁着白天大家都上山干活的工夫,赶紧骑车子回家看一看,顺道往回捎点儿各类肉食、鱼啥的。

    清明过后,冰雪融化露出地面,许世彦也抓紧时间又重新盖了一处仓房。

    也不对,不能叫仓房,应该叫圈舍,专门为了紫貂和水獭弄的。

    两只紫貂还没到繁育期,也就是各自住单间儿,只是换成了比较大的铁笼子。

    里面用干草毛皮等铺了睡觉休息的窝,还有喂食和喂水的食槽。

    笼子离地一尺半高,紫貂拉的粪便直接落在地上,基本上就跟兔笼子差不离。

    只是大一些,弄得干净整洁豪华点儿。

    水獭的窝就比较麻烦了,这东西生活的地方要有水。

    没辙,许世彦就找了个破大缸,只要缸底儿半截,弄了个水池。

    水池里头每天放进去一些鱼,旁边也是给弄个了很干净温暖的窝。

    水獭白天在水池子里玩,抓鱼吃,晚间回窝里休息。

    那水獭估计是心比较大,随遇而安,母水獭前阵子已经怀孕,过一阵子就能生了。

    队里来干活的人见了,都说许世彦异想天开,还能养紫貂和水獭。

    许世彦也不跟他们争辩,反正养的动物也不多,养活养不活的,纯属实验,碰运气呗。

    转眼间到了五月,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开花了,又到了该种地的时节。

    许世彦在山上看参,没时间回去种地,大田倒无所谓,都是队里的,种地挣工分,他在山上看参也是挣工分。

    可家里的自留地、菜园子没办法耕种啊,许世彦也是有点儿着急。

    就捎信让许成厚上来,白天许成厚在山上,许世彦早早骑车回家,干完活再骑车上山,晚上看参遛串。

    好在于守广也知道许家的情况,趟地的时候让人把许家那不到一亩的自留地也给趟了一遍。

    这样一来,就不用费劲巴拉的全都搁镐头刨地了。

    再加上苏安瑛也跟着上山,夫妻俩一个刨埯,一个点种,倒是很快就把自留地种上了。

    “要不然,我跟着你上山去吧?”

    种完自留地,许世彦傍晚又要骑车返回山上的时候,苏安瑛说道。

    “啊?你跟我上山?不行,你这怀着孩子呢,上山干啥?好好在家呆着吧。

    家里还有源源呢,咱也不能把源源带山上去啊,太危险了。”

    要是没有许海源,或者媳妇没怀孕,跟着上山就上山吧。

    反正那边参场都是新栽,没多少活,挺安全的。

    苏安瑛上山了,还能帮着照顾点那些张口兽,许世彦也能放开手脚挣钱。

    可还有许海源这小祖宗呢,现在他倒是不闹着要吃奶了,这娃已经可以踉踉跄跄走几步,淘的很。

    这要是直接扔给周桂兰看着,就那淘气鬼,能作的周桂兰都没时间做饭。

    要是带山上去,那就更不用说了,还不知道他怎么作呢。

    苏安瑛还怀着孩子,一个人又照看场子,又看着孩子,还得做饭什么的,根本不行。

    所以,还是许世彦受点累吧,媳妇儿子少遭罪就行。

    “在家吧,你跟咱妈俩人轮换着看孩子,还能有工夫做个饭啥的。

    咱妈岁数也不小了,孩子扔给她,太累。”

    许世彦只能这么劝媳妇,没办法,住家过日子没有事事如意的时候。

    想挣钱,就得受累,哪有不用吃苦受累,就能挣大钱的好事儿?天上掉馅饼?不可能。

    苏安瑛是想上山帮帮忙,咋说呢,毕竟是已经分家了。

    总是让许成厚上山看参,许世彦下山忙活,旁人知道了吧,难免会说许世彦这是占爹妈的便宜。

    嘴上说着分家了,实际上还是有事儿就找爹妈帮忙。

    要是苏安瑛上山去住着,一方面照顾许世彦,另一方面她白天照看场子,许世彦能放心回来干活,两头都不耽误。

    可许世彦说的也有道理,现在这情况特殊,许海源那调皮鬼,属实不是一般人能照顾了的。

    “行吧,那我就在家呆着,往后没啥大事不用你回来。

    家里菜园子我能种,自留地铲地间苗啥的我也行,你就安心在山上吧,来回折腾的,你看你都瘦了。”

    苏安瑛心疼的看着丈夫,这一阵子忙的,许世彦又黑又瘦,简直跟冬天就是俩人。

第一百八十三章 割鹿茸

    五月中旬,大田地和自留地都种完。

    新栽这边棒槌苗刚出土,薅草还得再等几天,暂时没啥活。

    林子里,各种山野菜长的正好,不过这时候没人薅了去卖,就算去卖也没人买。

    顶多就是弄点儿回来吃,都不用走远,进林子随便哪里都有,薅几墩就行。

    许世彦开始惦记鹿茸了。

    这个时节,雄鹿头上的鹿茸,正好刚刚出第二个杈,二十多公分长,是割鹿茸的最佳时机。

    于是,这天一早,许世彦又拿了他新制作出来,里面加了料的饵块,去了那片二茬林子。

    经过这几个月的观察,许世彦已经摸清了鹿群的情况。

    这附近有一大群鹿,总数得有三四十只,雄鹿十来只,剩下的是雌鹿和幼鹿。

    许世彦将十来个饵块散落放到一块空地上,那饵块里头,加了特殊的材料,鹿啃食了饵块就会昏睡。

    放好饵块,许世彦立刻退到上风口,吹响了手里的桦树皮号角。

    那群鹿恋着时不时投喂的饵块,不肯走太远。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引导和训练,鹿群一听到动静,就知道这边有好东西吃了,所以头鹿会带着鹿群立刻朝这边跑。

    梅花鹿善于在山林中奔跑,速度极快,平常打狗围,根本就撵不上。

    所以在许世彦吹响号角没多长时间,就看见远处一大群鹿狂奔而来。

    这个时候,许世彦点燃了他带来的一个铁皮罐头盒。

    那铁皮罐头盒里头,是许世彦用紫河车跟洋金花等药材配制出来的一种迷药。

    点燃后如果人闻了,会很快陷入昏睡。

    但这是在空地,离着又远,香气会被稀释,而且鹿体型又大,不太敢保证效果。

    不过,有迷香再配合着饵块里的东西,应该能把这群鹿放倒。

    许世彦主要是不想要了这群鹿的命,他只想要鹿茸,所以才大费周章。

    不然的话,直接在饵块里下药,毒死就完事儿了,那样简单。

    再不然,投放饵块,等鹿来了,直接开枪打死也可以,都不用费太多劲。

    可弄死了鹿,只能得一次鹿茸,以后就没了啊。

    用这个办法,春天割一茬,入秋还能割一茬,只要鹿群还在,明年后年他都可以继续割。

    等着过两年条件好了,他干脆就把鹿群逮住了直接圈养起来,不是更好?

    点燃迷香后,许世彦立刻退到远处一个小山坡上,猫在树丛后观察。

    就见到一群鹿赶到了二茬林子,雄鹿这个时候也不管媳妇孩子了,抢着去啃食饵块。

    那饵块是用麸皮、豆饼等东西炒熟蒸透,搅拌进去盐,还有特殊材料后,又压实了晒干的。

    虽说这个季节地面上青草已经长出来了,可青草哪有饵块好吃?

    尤其是里面的盐分,是鹿的最爱。

    雌鹿抢不过,只能在周围转悠,等着雄鹿吃的差不多了,才能捡点儿剩的。

    十来只雄鹿各占一块儿,低头就是啃。

    这个时候,空气中隐隐传来一种花香味儿,鹿群恋着饵块,根本没理会那香气,依旧低头啃食。

    等它们啃到一半儿的时候,饵块里的药物,就已经发挥了药效。

    再配合着源源不断飘来的香气,那几头雄鹿,就开始打晃儿了,腿一软,趴在地上怎么也起不来。

    雌鹿和小鹿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而且它们也闻到了香气,这会儿也有些迷湖。

    再看看地上的饵块,都舍不得走,也想啃着吃点儿。

    许世彦就趁着这个机会,熄灭了罐头盒子里的迷香,快速来到鹿群当中。

    雌鹿和小鹿受到惊吓,晃晃悠悠逃跑。

    可雄鹿吃了太多饵块,药物起作用了,它们浑身无力四肢发软,挣扎几下还是起不来。

    就见到许世彦拿着钢锯上前,嘎吱嘎吱,几下就锯掉了一支鹿茸。

    这时候的鹿茸,里面都是蜂窝眼儿,质地疏松,所以锯茸非常容易。

    鹿茸被锯掉,断口处冒出一些血来。

    鹿茸血可是好东西,许世彦自然不肯放过。

    从兜里掏出新棉花,将断口处的血蘸干净,扔到他带来的一个小瓶子里。

    野生动物不是人类,恢复力特别好,对药物的抗性也强。

    所以许世彦必须抓紧时间,尽快将鹿茸都锯下来,然后收集了鹿茸血。

    又在鹿茸的断口处,敷上一些消炎止血的药粉,贴上胶布。

    许世彦动作已经很快了,饶是如此,他刚处理完这十来只雄鹿的鹿茸和伤口,那头鹿就已经晃悠着站起来了,其他雄鹿也开始挣扎着想要站起来。

    许世彦一看,知道药劲儿很快就会过去,于是二话不说,背着兜子拔腿就跑。

    这要是让那群鹿给围住了,可不敢说是啥下场,快跑吧。

    等许世彦跑到山坡顶上时,回头看看,那十来只雄鹿,已经可以站起来了,只是腿还不太好使,晃悠晃悠的直打颤。

    估计再过一会儿,也就没啥事儿了,野生动物这恢复力,确实不服不行。

    不管怎么样,鹿茸都到手了,十来只雄鹿的鹿茸,装了一大兜子。

    这些都炮制好,送去收购站,能卖不少钱呢。

    许世彦不再回头去看鹿群,他知道那些鹿不会有事儿,于是赶紧往回走。

    回到看参小屋后,赶紧将鹿茸里面的血挤出来,清洗外表的泥土灰尘。

    再用玻璃碴子,刮掉鹿茸外面的绒毛。

    中药炮制讲究不见铜铁,所以不能用刀,得用玻璃碴子或者竹签。

    之后将锯口用线崩紧,缝成网状,鹿茸顶部钉小钉子,拴麻绳挂在架子上。

    放到沸水中反复烫三四次,直到断口处冒白沫,闻着有鸡蛋黄的味道时停止,将鹿茸晾干。

    第二天还得再重复烫一次,然后风干或者烤干。

    一支鲜鹿茸大概一斤左右,等炮制干燥后,也就剩三两上下了,轻飘飘的。

    要是切成片的话,就能看到,鹿茸里面是红色的芯儿,全都是蜂窝眼儿。

    要是等到再长一个杈的时候锯,那品质就不如现在了。

    至于那些蘸了鹿茸血的棉花,早就被许世彦扔进一桶高度白酒里了。

    那是他提前买回来,就是准备泡鹿血酒的。

    鹿茸血泡酒,那可是好东西,男人的加油站,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呢。

    等着有空了下山,送给老郭两瓶,保管他乐颠颠的收下。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准备盖房

    去年用豆饼水追肥那五十丈棒槌,今年长势依旧不错。

    而去年用许世彦配制的复合肥料做底肥的那两百丈新栽,今年出土后,棒槌苗比不用底肥的棒槌苗长得高还壮。

    明显能够看得出,施底肥的棒槌长势好。

    于守广亲自上来看过之后,当即拍板儿,今年所有打冻的都追肥。

    然后再配制一些底肥,秋天栽棒槌的时候,尽量全都用底肥。

    底肥加追肥,可以增产百分之五十呢。

    都是侍弄三年,谁不想产量多点儿啊,这可都是钱。

    豆饼才几个钱啊?队里没有去别处淘登,也必须预备出来。

    许世彦是二大队的技术员,沤肥这些事情,还得他领着人干活,可小黑河那边的棒槌也不能没人照看。

    就在许世彦割了鹿茸回来第二天,于守广上山来找许世彦。

    “小许啊,我是这么打算的,你这头呢,我再安排个人上来。

    最近你先回去负责沤肥的事情,你看怎么样?”

    “于叔,您怎么安排都行,我听您的。”

    于守广是书记,许世彦是社员,当然得听领导的了。

    “那你看,安排谁上来比较合适?”

    当初说好了,小黑河这边安排什么人,人选得许世彦定。

    于守广不是那种说话不算的人,既然话说出来了,那就必须履行,所以这人选,就得许世彦来定。

    “叔,你看让我爹上来行么?”

    许世彦一琢磨,这事儿不能找外人。

    这山上又是水獭又是紫貂,还有赖皮鬼时不时的回来,换成别人,万一贪财害了这些小东西怎么办?

    要说可靠,谁能比得上亲爹?别看许成厚脾气不好,但干活那是好样儿的。

    如今这参地周围都是地枪、拉炮,还有陷阱,而且又是新栽,没人稀得来,老爷子在山上看着一点儿事没有。

    再说了,许世彦不忙的时候,晚上可以上来住,父子俩作伴正好。

    况且,许成厚上来,队里也是给满工分的,老爷子六十了还能挣满工分,上哪找这样的好事儿去?

    “行啊,你们爷俩在山上,咋地也比旁人靠谱。

    成,那我就回去跟你爹说,让他明天上山来,你下去负责沤肥的事儿。”

    于守广一听,立即就答应了。

    对于他来说,谁上来看参不重要,重要的是许世彦所掌握的沤肥技术。

    跟棒槌增产相比,一个人的工分算个屁啊。

    别说一个人的工分,就是十个人,一年到头几个钱?

    这上万丈棒槌,要是都能增产百分之五十,那是多少钱?

    傻子都知道哪头划算,于守广又不傻。

    “小许,只要你把沤肥这事儿整明白了,到时候咱队里起棒槌,产量上来,我记你一大功。”

    于守广这话是真心实意,不是画大饼。

    二大队人参产量上来了,他要是不给许世彦点儿好处,根本就留不住人。

    别的大队,公社,甚至县里头,只要知道了许世彦有这本事,还不得打破头来抢?

    为了留住人才,那就得拿出点儿实在的来,不然谁给你出力啊?

    “于叔您放心,我一定把这事儿办明白了。”

    许世彦笑笑,记不记功都无所谓,现在这样就挺好,不受排挤不受打压,在队里说话有点儿分量,许世彦没啥大理想,这样就行。

    工分挣到手,自己划拉点儿外快,小日子慢慢过起来,知足。

    于守广下山赶紧去找许成厚商议。

    许成厚一听,让他上山去看参,给满工分,哎幼,可高兴不轻。

    要知道,二大队的工分值可比大房子高多了,满工分差不多一天两块钱呢,不去才傻。

    就这样,五月十七号早晨,许成厚带了不少行李,队里专门派马车把他送上山。

    父子俩见面,许世彦少不得领着父亲在参场周围转一圈儿,讲一讲那些地枪、拉炮啥的。

    “爹,你就记住了,但凡是边儿上我做这样记号的,肯定有地枪。

    夹子、陷阱啥的,都是旁边有牌儿。”许世彦指着一棵大树上,他做的标记,叮嘱老爹。

    许成厚又不笨,看了眼那记号就明白了,“行,我知道了,你放心,平常我也不往这边走。

    你就好好回去干活,不用太记挂山上,那些张口兽,我保管给你喂明白了。”

    许成厚是个很能干的人,这些都难不倒他,唯一困难的就是吃饭,他不太会做

    好在上来之前,周桂兰给他叠了厚厚一大摞的煎饼,还带了几罐子咸菜、大酱啥的。

    就算许世彦晚上不回来,许成厚也能对付着吃饭。

    该嘱咐的都嘱咐了,许世彦这才骑着车子下山,领着人准备豆饼发酵的相关事宜。

    老爹在山上,许世彦总归是不太放心,所以尽量都是晚上赶回来,早晨起来再骑车子下山。

    反正就是来回费点儿工夫,总比撂下老爷子一个人在山上强。

    好在于守广今年给许世彦多安排了几个帮手,人选也都是许世彦自己挑的。

    从大房子搬过来的赵建设、杨春明,还有冯超、孙晓锋、黄胜利几个,都跟着许世彦一起干活,工分高。

    忙活了十来天,总算把豆饼粉碎了发酵,许世彦的差事,也暂时告一段落。

    许世彦就跟于守广说了一声,家里要盖房子,他得忙活几天,先采办盖房子的材料。

    这年月盖房子,大多数还是用土坯,也有用砖瓦的。

    土坯房容易些,黄土混合塔头草和泥,填到木框中制作统一大小的土坯,晾干了就能用。

    土坯盖房简单,多数用黄泥,也就是准备点儿石头砌地基,再弄些木头做房梁、檩子、门窗啥的。

    要是盖砖瓦房,那就麻烦了。

    砖瓦、石头、水泥、白灰、沙子,这些都得用。

    东岗小学往北,就有个挺大的窑厂,红砖、瓦、瓷管都有。

    石头,三大队有个专门的采石场,供给公社、松江河各处施工、建筑用。

    沙子、水泥、白灰,东岗有个建材厂,也都有。

    但是,以上所有东西,都是供应给各个单位的。

    个人想要用,不是花钱就能买,需要批条子才行。

    幸亏许世彦跟公社干部也都认识,多数还能说上话,于是找了人托了关系,总算批下来条子。

    然后,拿着公社领导给批的条子,再带着钱,还有烟、酒。

    去窑厂、石场、建材,挨样儿把盖房子需要的各种东西都买下来,找车拉回家。

第一百八十五章 盖房上梁

    许成厚老两口看中的那处房场不小。

    想也知道,上辈子许世先在那儿盖了三间房,后来许世彦又挨着盖了三间,地方能小么?

    所以许世彦的意思,左右是忙活一回,不差那一间半间的,干脆就盖五间房,把地方占住了再说。

    许成厚夫妻最开始还有些犹豫,这要是盖五间砖瓦房,全都算下来,咋地也得七八百块钱,家里钱不太够用。

    许世彦就说,不行的话,他先帮着垫上,等那兄弟四个回来,让他们出一份钱。

    许成厚想了想,也觉得既然忙活一回,不如盖个大的算了。

    那边父母要盖五间房,许世彦这头呢,也打算把西边房场盖上五间砖瓦房。

    这么一算,两头加起来可就十间房子了,各种材料都得不少,而且,人工也挺愁人。

    如今不像以前在大房子,兄弟五个都在一起,自家就能干挺多活,剩下的找人帮工。

    这十间房子要全指着人帮工,那得盖倒猴年马月去。

    所以许世彦一狠心,找到了郭守业,让他帮忙找了林业局的建筑队,也就是林建。

    直接把许家这十间房子包给了林建施工,人家是专业的,干活可比随便找来的帮工强多了。

    反正就是工钱贵点儿,但贵有贵的道理,专业的建筑队,盖出来的房子质量也有保证。

    这事儿,换成别人那根本不可能。

    林建是公家单位,人家只给公家办事儿,哪能给个人盖房啊?

    但是换成郭守业,那就没啥问题了,几条烟,再加上几瓶鹿茸血酒,该走的关系一走,也就办成了。

    林建那头,借着给某个林场盖公房的机会,接下了许家这个私活。

    反正林建的工人有的是,就权当是大家伙儿赚个外快了。

    上头领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头工人得了实惠,还有啥不乐意的?

    瓦工、木工一包在内,盘炕、搭灶、里外墙全都包在里面了,就是工钱贵点儿,但是省心。

    材料备齐之后,就不用许世彦操心了,只有上梁这天,得找一些人帮工,管顿饭,其余啥都不用许世彦再管。

    许世彦也是真没办法了,老爹在山上看参,俩哥哥都忙腾不出时间来。

    俩弟弟更不用说,一个教书一个上学,谁能过来干活?

    别说干活了,就连前后跟着张罗的人都没有,全都得指着许世彦一个人。

    他又没长八只手,哪能干得过来?

    全都包出去,是最好的办法,只要在入秋之前交工,今年能让老两口搬进去住就行,其余的也真是顾不上了。

    就这样,六月六号,农历五月十二,两处房子破土动工,开始挖地基。

    与此同时,木工也开始做房梁、门窗等。

    木工用料,一部分是从大房子搬家拉过来的。

    许家毕竟在东北这么多年了,别的没攒下,木料还是攒下不少的,搬家的时候连木料加柴禾,拉过来一车呢。

    另一部分,是许世彦去年秋冬在山上放的木头。

    木头当时就扒了皮,经过一冬天加一春天,都差不多干透了。

    前些天找了车拉下来,留着做梁柁、檩子、棚杆什么的正合适。

    忙活了好多天,总算把房子的事情解决了,各种材料准备齐全,木工瓦工自行安排。

    家里周桂兰和苏安瑛负责给干活的人烧水热饭什么的,尽量照顾周全。

    就这样,许家的房子有条不紊慢慢盖了起来。

    许世彦忙着队里沤肥施肥,还有家里盖房子的事,今年的牛毛广也好,天麻也罢,都没那个时间了。

    好在,许世彦抽空去了趟县里,把那二十来支干燥好的鹿茸都卖了。

    上等的好鹿茸三十八块钱一两,每支干透鹿茸大概二两半到三两,能买一百左右。

    最终到手两千四百多块钱,拿来盖房子倒是绰绰有余了。

    忙忙活活的就到了七月下旬,许世祥从通化回来了。

    多了老五这个帮手,许世彦顿时松口气,最起码房子这头有人看着,他可以腾出手忙活参地的事。

    七月二十六号,农历闰六月初三,许家的房子上梁。

    许世先、许世安都请了假过来,许世德放暑假后就过来了,一直在这头帮忙。

    不光许家兄弟,就连周桂兰的娘家侄儿、外甥,还有苏维忠、苏维诚等住在大营的亲戚,也都来帮忙了。

    许世彦在东岗公社混的也算可以,交下不少人,他带的那些徒弟,得知许家盖房子要上梁,也都来帮忙。

    就连韩立民,不知道咋听说了,也特地过来。

    幸亏人多,两边总共十间房子呢,都要上梁,人手少了还真是不够用的。

    于是,将人手分成两拨,各有木工瓦工带着,开始干活。

    梁柁早就做好了,中间那根主梁拴着红布条和铜钱。

    许世德提前写了两副上梁大吉的对联,贴在了砖墙垛上。

    有人手里挑着一挂鞭炮,站在架子上头,另一个人手里拎着小筐,筐里装着糖果。

    木匠指挥着人,将中间那根主梁吊到房顶,然后用各种工具校正方向,固定位置。

    与此同时,有人点燃了鞭炮。

    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伴随着漫天飞舞着红色的纸屑,空气中都是硫磺燃烧的味道。

    拎着筐的那人,一把一把的往下撒糖,底下一群小孩子都过来抢。

    盖房子上梁也是大事,图的就是个喜庆热闹,谁也不会嫌孩子们捣乱,都笑呵呵的看着他们抢糖果。

    还有的人,会去筐里再抓一把,分给没抢到的孩子。

    主梁固定,接下来其他梁柁也都抬上去,找准方向位置,然后用木杆或板子斜着钉起来,也叫打拉子。

    梁柁全数固定好,接下来钉檩子、八板、棚杆、棚板。

    许家盖的是砖瓦房,一水儿用新式的结构,上面挂瓦,底下要扣白灰棚。

    为了保暖,棚板上面还要湖一层黄泥跟锯末的混合物,再覆盖厚厚一层锯末。

    这样一来,工作量就要大很多,也幸亏是有这么多人来帮忙。

    大家按照工头的要求分工合作,各自干各自的活,井然有序,丝毫不乱,进展也很快。

    到中午一点多,瓦全部挂上,棚泥和锯末也全都压好了。

    按规矩,上梁这天,主家要预备丰盛的酒席款待来帮工的人。

    为了今天这顿饭,许世彦也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许世琴攒了几个月的肉票,加上郭守业送的票,都给了许世祥。

    提前一天就在松江河还有县里各处副食品店淘登肉,不要票的头蹄下货更是买了不老少。

    加上这季节菜园子里啥都有,所以这顿饭做的很丰盛。

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闻

    中午这顿饭,当然是在许世彦家安排的。

    薛秀琳、魏明荣、吴秋燕,这几个妯里都来了,就连许世祥的对象陈春玲,也过来帮忙干活。

    苏安瑛怀孕五个来月了,挺着肚子,身形有点笨,干不了啥,里里外外都是周桂兰张罗着。

    许家院子里,砌了个锅灶,多数费柴禾的菜,都在外头做。

    屋里俩锅也没闲着,各种煎炒烹炸,香气直飘。

    大夏天本来就热,屋里再一炒菜做饭,那就更是闷热的慌。

    而且来帮忙的人很多,东西屋坐不开。

    苏安瑛跟周桂兰商议,干脆就在院子里摆桌子算了。

    原本这园子里有几棵葡萄树,许世彦去年又押活了几棵,葡萄架的杆子正好搭在房顶。

    那葡萄藤长得正旺,全都爬房顶上了,将院子遮住,挺阴凉的。

    于是,就在院子里,摆上了桌椅,端上菜。

    排骨炖豆角、猪头肉、黄瓜拌猪耳朵、猪心丝拌葱丝、韭菜炒鸡蛋、肉炒大辣椒、肉沫茄子、糖拌西红柿。

    八个菜里头,除了糖拌西红柿之外,其余都有肉,也算够硬了。

    菜都上好,酒也摆上,每桌两瓶,那边大锅里,还焖着雪白的大米饭。

    那大米自然是许世琴每个月供应的细粮,也是攒了好几个月。

    除了许海源之外,谁也没舍得吃一点儿,全留着今天待客用了。

    一敞开锅,米饭的香气直扑鼻子,谁见了不馋?

    八个菜,大米饭,这已经是很高的规格了,不管是帮工的人,还是林建的工人,见了这饭菜全都高兴起来。

    “三哥,行啊,全是大米饭,哎幼,可真香。”

    赵建设深吸了一口气,还闭眼回味了一下,赞道、

    “家里有工人就是好啊,还能吃着大米饭。

    要不说还得是三哥,这两头十间大房子,全砖瓦的,看着都稀罕人。”

    杨春明等人也都跟着附和,大家伙儿一阵大笑。

    许世彦忙招呼大家伙儿都坐下吃饭,众人也不管那些,各自找熟悉的人凑做一堆儿,说说笑笑吃吃喝喝。

    头顶,葡萄架遮住炎炎烈日,留下一片清凉。

    时不时一阵清风吹过,送来阵阵舒爽,眼前,是美酒佳肴。

    身边,是欢声笑语,这样的气氛之下,谁不高兴?

    盖房子上梁是大事儿,更是喜事儿,不管亲戚朋友,大家都满脸笑容,一起恭喜许成厚和许世彦。

    “亲家,还得是你有福啊,你看看,五间砖瓦的大房子,这就上梁了。

    等着里外都收拾好,秋天搬进去住,多舒坦啊。”

    岁数大的人凑在一桌,苏维忠少不得要向许成厚恭喜一番。

    家里盖房,许成厚当然得回来,山上有刨土干活的人,帮忙给看着。

    新栽就这点好,没人惦记,不值当。

    等晚间,许成厚跟许世彦再返回去看着就行了。

    “那还不是你家姑爷的能耐?要是没有老三,我上哪儿敢盖这么大的房子,还全是砖瓦的?不敢想。”

    许成厚心里那个美啊,活到六十岁,总算能住上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了,这辈子也算不亏。

    “以前啊,我是真没看上三儿。

    就觉得他太闷,三棍子打不出个屁,一天干啥都磨磨唧唧。

    可谁想到啊,这五个儿子里头,还就是老三出息了。

    你看他如今这日子过得,五间大瓦房盖上,这边还三间房子,那头养着两头猪。

    他在山上看参,还能打猎放山,真的,这几个里头,谁也比不上他。”

    许成厚喝了点儿酒,借着酒劲儿,把三儿子好一番夸。

    “是啊,你现在可是跟三儿得济了,从大房子搬出来,换到东岗二大队,挣工分多,又盖了五间瓦房。

    不是三儿,你现在还窝在大房子住你的土坯房呢。”

    一旁,也赶过来帮忙的赵大海,端着酒杯忍不住吐槽。

    “当初死活看不上三儿,现在咋样儿?还不是三儿两口子对你好?”

    都是多少年的老哥们儿了,说话也不咋在意,赵大海故意戳许成厚的痛处。

    许成厚也不在乎,就在那儿笑,“是啊,所以说,人不能只看一时。

    当初谁想到,我们家那病恹恹的三儿,能有今天这么出息啊?”

    许成厚笑的可得意了,他这辈子到如今,也算值了。

    吃过喝过玩过,富过也穷过,年轻的时候混,到老了闺女儿子都有,儿子儿媳还孝顺。

    人这一辈子该有的都有了,知足。

    “把你美的鼻涕泡儿都出来了。赶紧,喝酒,别在那显摆了。”

    赵大海瞅着许成厚那得意的样子,羡慕的不行,只能找许成厚喝酒。

    “老于,来,咱一起喝一个,我也羡慕你,得了个人才。”

    说羡慕,赵大海何止羡慕许成厚啊,他更羡慕的是于守广。

    原本,许世彦应该是东江沿的骄傲,现在可倒好,让于守广捡了个现成。

    这就是命儿,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于守广正笑呵呵的跟人聊天喝酒呢,一听这话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赶紧跟赵大海碰了下杯子。

    “那是,小许能来我们二大队,那是我捡到宝了。

    小许那是人才,人才就不应该被埋没,就得好好对待,你说是吧?”

    这话,于守广是故意的。

    当初许世彦在东江沿大队的经历,于守广也都打听到了,他是从心里替许世彦抱不平。

    这么个人才,东江沿那一群傻子不知道好好珍惜,愣是把人挤兑走了,现在后悔,晚了吧?

    于守广这话里的意思,赵大海哪能听不明白,可他能说啥?

    东江沿被胡连成那一伙子败坏完了,现在好多人都琢磨着往外搬,就连赵大海自家儿子都搬出来了,还说啥?

    “来来,喝酒,喝酒。”喝酒吧,酒里啥都有,说那么多没用。

    好酒好菜在眼前,说那么多干啥?该吃吃该喝喝,剩下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众人推杯换盏,喝酒划拳,一时间许家院子里,欢声笑语不断,格外热闹。

    男人们都在外面吃饭,女人在东屋地上摆一桌。

    收音机开着,地方台播放戏曲,一边吃饭一边听戏,感觉也挺不错的。

    “现在插播一条新闻,今日中午一点半左右,抚松大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七人当场身亡,二人受重伤。”

    正吃着饭呢,收音机里忽然传出来这么一条新闻,屋子里正吃饭的众人,一下子就傻眼了。

    “得亏当初老三不肯去大安煤矿,要不然,就摊上事儿了。”

    周桂兰吓的快子都掉地上了,嘴里喃喃说道。

第一百八十七章 庆幸

    收音机里一条临时播报的新闻,让周桂兰和苏安瑛这对婆媳都脸色发白。

    “是啊,多亏世彦当初坚持不肯去大安煤矿。

    要不然,咱家现在得啥样儿?”苏安瑛也跟着都囔了一句。

    会是啥样?周桂兰想了想。

    要是儿子当初没有拼命反对,而是听话去大安煤矿,一个月能挣五十或者七十来块钱,也会引来不少人羡慕。

    那样,可能老三两口子就不会搬到东岗来。

    一家子可能也不会分家,还会在一起过日子,可能也过得挺不错。

    但是一切,都会在七月二十六号这天中止,别说人没了,哪怕是受个重伤,这日子也没法过啊。

    再看看现在,儿子搬出东江沿,他们老两口也跟着搬了出来。

    如今五间大瓦房即将盖起来,小日子红红火火,一切都往好处奔。

    所以,人生的路有无数条,眼前看着好的,未必就一直好。

    眼前看着走投无路,可能坚持走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前程广阔。

    “吃饭吃饭,不去想那些,反正咱家没人在矿上工作,咱也不用担心。”

    周桂兰现在,万分庆幸当初没要死要活的逼儿子去大安煤矿。

    当然,以那时候许世彦坚决的态度来说,就算她寻死觅活逼迫,估计也没用。

    也就怪了,老三怎么就敢说,煤矿会出事呢?

    苏安瑛一想也是,管那些干啥?反正她家男人没在矿上。

    “嗯,嗯,吃饭。

    春玲,你多吃点儿啊,来这儿就跟自己家一样,别不好意思吃菜。”

    苏安瑛笑着,给陈春玲夹了好几块排骨,生怕这姑娘第一次来家里吃饭,放不开。

    陈春玲,家里是东岗一大队的,哥哥在东岗中学教书。

    陈春玲比许世祥大了两岁,以前许世祥在东岗读书的时候认识的。

    后来俩人还在一起干活,相处之下彼此都有好感,就这么确定了恋爱关系。

    陈春玲长得不错,初中文化,人挺好,干活也麻利。

    原本,都以为许世祥考上大学了,很可能就要跟陈春玲分手。

    结果俩人非但没分开,反倒是感情越来越好。

    许世祥也跟家里说了,等着他毕业回来,就跟陈春玲结婚。

    儿子的婚事,周桂兰从来不搅合,只要儿子看好了就行。

    周桂兰对陈春玲也没啥不满意的,反正年纪大了点儿就大吧。

    女大两黄金淌,媳妇大两岁,知道照顾人,也挺好。

    过年的时候,陈春玲来许家拜年,坐一会儿就走了,这是头一回来许家吃饭。

    周桂兰也少不得要多照顾着点儿,给陈春玲夹了不少菜。

    陈春玲倒是个挺爽快的人,也没啥不好意思的,大大方方应对。

    未来婆婆和嫂子给夹菜,她就吃,回手也给周桂兰夹菜。

    一时间,桌上气氛也挺好。

    盖房上梁多数都是一上午干完活,中午喝酒,等到下午结束,各自回家,剩下的活以后再说。

    都喝的迷迷湖湖,谁还能上去干活啊,出了事谁负责?

    这顿饭从一点来钟吃到快三点,一个个酒足饭饱,有的人喝了不少酒,走路都有点儿打晃儿。

    众人告辞,许世彦挨个儿送到大门口,跟人家再唠几句,目送客人离开。

    “三哥,咱爸中午喝了不少酒,我看他眯瞪着睡着了。

    这样,下午我跟你一起上山看参去,让咱爸在家歇两天吧。”

    老五许世祥送走了对象,回头跟许世彦说道。

    许成厚中午高兴,没少喝,这会儿已经眯瞪着睡着了,确实没法再让他上山。

    许世彦看了眼老五,点点头。

    “那也行,咱俩一起去山上住一晚吧,让咱爹在家住两天。”

    其实不用老五上山也可以,有许世彦就够了,主要是怕队里临时有事儿,山上没人照看。

    于是,兄弟俩跟家里人说了一声儿,许世祥骑自行车带着许世彦,就这么上了山去。

    到山上一看,没啥事儿,许世彦也就放心了,又弄了点儿东西喂喂水獭和紫貂。

    许世祥瞅着那紫貂和水獭,觉得挺稀奇,以前从没想过,这些野生的动物还能家养。

    “哥,你想过以后怎么发展么?你养这些东西,就不怕让人割了尾巴?”

    虽说,上头开大会已经确定了接下来的发展方针和路线但是具体文件和政策还没下来。

    谁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这个时候都懵着呢。

    再加上前头那些年的影响,一个个都胆战心惊,谁也不敢当出头鸟,就怕被打击。

    “眼下就养这几只,不算多,就当玩儿了,也不违反政策。

    等着再过一阵子,看看上头的意思,要是真的能让咱放开手脚,那就再说。”

    许世彦笑笑,有重生经验的他,当然知道。

    今年十月份,县里就会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以后再不会有什么割尾巴的事了。

    等政策下来,他也可以放开手脚干点儿啥,最起码,得先办个养殖场。

    不说别的,养点儿水獭、紫貂、貉子、鹿、香獐子啥的,肯定都能挣钱。

    只要他肯用心,将来一定能发展起来。

    再种点儿棒槌,发展自己的参园,最好以后有机会,直接承包一座山,发展点儿林下参。

    那东西年头短了不行,等以后参地不好买了,林下参也该发展起来。

    就这么种种参,养养牲畜,挺好。

    “嗯,三哥你办事稳当,这样挺好。

    别急,一切还是得等政策下来,千万别当出头鸟。

    咱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平平安安就好。”

    许世祥也觉得这些年折腾的够了,他只希望家里都安安稳稳就好,可别再出岔子。

    哥俩在参地里外都转悠一圈,去遛了下夹子套子啥的,给紫貂抓了几只老鼠和鸟雀。

    又去河边起了坞子,拎着一些鱼回来给水獭加餐。

    晚上随便吃点儿东西,早早就睡下。

    睡到半夜,狗子们又开始哽唧哽唧,不用说,肯定是赖皮鬼那家伙回来了,赶紧放它进来。

    许世祥听父亲提起过,说是山上还有一只火狐狸,成天赖皮赖脸的在参场不走,还动不动就回来要吃的。

    如今一看那漂亮的火狐狸,许世祥也觉得有意思。

    “三哥,人家都说胡黄是保家仙,你这有胡三太爷保着,难怪日子越来越好啊。”

    许世祥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还信这些啊?我倒是没想这么多,当时就是不忍心,从狼嘴里救下它了。”许世彦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房

    房子上梁以后,就是砌间壁墙、盘炕、搭灶、扣棚、抹里外墙、打地面这些活。

    房子设计图就是林建的人帮忙画的,施工队照着图干活。

    许家这五间房子跨度大,八米宽十五米长,空间足够。

    东西屋全都是套间,东边次间的间量大一些,一铺大炕,直接连着厨房的锅灶。

    东边稍间是正常间量,炕前有个炉子,烧炉子带着炕。

    西头两间把北边隔开,西稍间北边暂时做储物间,以后有暖气了,就安锅炉当锅炉房。

    西次间北边也连一个锅灶,正好平常炒菜做饭就连炕一起烧火了。

    厨房在北边,占了西屋的半间和外屋的半间,两个锅灶。

    另外还有碗柜、洗菜的水池子、操作台、米粮架子等等,还挖了下水管道。

    洗菜池子底下连着管子,直接通到外面。

    反正许世彦家西边就是沟塘子,水直接流出去就进了后树林,不影响别人家。

    西边两间也都是炕,就是屋子小一些,留着以后孩子们大了住,或是家里来客人了住。

    东次间大,许世彦打算以后买一组沙发和茶几,放到南窗下。

    家里来客人了总得有地方坐着说话聊天。

    但是屋子太大了,冬天不暖和,所以把厨房和东次间的间壁墙,砌成了火墙。

    外头有个炉子,冬天烧炉子,火墙就热乎,再加上烧炕,屋子也就暖和了。

    反正房子大了,冬天肯定费柴禾。

    但是没办法,往后孩子们都长起来,总不能全都挤在一起睡吧?

    间壁墙砌起来,炕和锅灶也搭好,锅台、洗手池子、操作台,一律都用水泥抹光面。

    这样打理起来容易,也干净,比以前的泥灶台可强百倍。

    接着就是扣棚了。

    以前的房子是两个山墙都砌死,房梁上头不钉棚杆棚板啥的。

    随便搭几块板子,房顶可以放东西,一抬头就能看到上面的房梁和瓦。

    再往后,就钉上棚杆棚板了,然后用纸湖棚,纸和棚之间有空隙。

    晚间闹耗子,那耗子就在纸湖的棚上面来回跑,底下的人能听见好大的动静。

    有时候纸湖的棚漏个窟窿,那耗子就能从窟窿掉下来,再不然也会从窟窿里掉下泥土来。

    许家盖新房,自然不能还要这种,许世彦跟人家说好了,要扣棚。

    把软木料锯成三指宽,不到一公分厚的木板条,板条上都是毛,也就是木材的纤维,这叫灰条子。

    把灰条子间隔一公分左右,钉在棚板上,四周要跟墙齐平。

    然后用白灰加麻刀,活成膏状,整个儿棚顶抹平,这样的棚结实耐用还保暖美观。

    门窗口在砌砖的时候就镶好了,所以抹完棚,直接把内墙也用同样的材料全抹平。

    白灰墙干净整洁,以后就不用年年搁报纸湖墙了。

    内墙抹完打地面儿,砖瓦房,那肯定要配水泥地面。

    底下铺石块沙子夯平,然后沙子水泥按比例活好,将地面抹平,再压几遍,使地面光滑平整。

    屋里全完事儿,就剩外墙了,松江河开始流行水刷石的墙面,好看,就是费工费料。

    许世彦琢磨了一下,还是算了吧,那玩意儿好看不当用,以后要是想做个外墙保温还挺麻烦。

    不如水泥素面就挺好,看着也挺顺眼的。

    就这样,两处房子都是水泥素面拉毛,省时省力,很快外墙也弄完了。

    到这儿,瓦工全完事儿,剩下就是镶窗户和门,木工的活。

    两处房子,施工队的人两边跑轮流干,又忙活了挺长时间才弄完。

    许世彦呢,白天隔三差五能回来看一眼。

    平常时候还得忙着队里的参地、施肥啥的,晚间还得回山上照应着,也属实是给他忙够呛。

    八月初,许世彦又用上回的办法,引来一群鹿,割了二茬鹿茸。

    要不说这野兽就是没啥记性呢。

    头一回鹿茸被割了之后,前几次,许世彦投放饵块吹号角,鹿当时没出现。

    第二天或是第三天去看,饵块被啃没了。

    许世彦也不在意,依旧照着之前那样,投放了就吹号角,渐渐地,鹿群就会在号角吹响的时候过来。

    所以被许世彦故技重施,又割了一茬鹿茸。

    可能那鹿也觉得是没啥生命危险吧,反正拿鹿茸换吃的呗。

    二茬鹿茸的品质不如头茬,价钱也没那么高,十来只雄鹿的鹿茸,卖了不到两千块钱。

    反正也挺好,这都是干赚的,顶多搭点儿粮食和盐。

    那点儿玩意值几个钱啊?成本没几个。

    这下,许成厚也知道儿子是咋挣钱的了,简直佩服的不行。

    这三儿子咋就这么能琢磨呢?别人都得是杀了鹿砍鹿茸,他这喂鹿锯鹿茸。

    那鹿都快赶上自家养的了,真行。

    就这么忙碌着,红榔头市也没能进山,不过许世彦并不觉得可惜。

    就算进山也未必能遇上山参,遇上了也得大家一起分。

    好了到手能有千八百的,不好也就一两百块钱,哪能赶上这两茬鹿茸挣的多啊?

    而且他这不声不响的就把钱挣了,旁人也不知道,多好?

    八月末,建筑队的人交工,许世彦把工钱全都算给人家,又给工头塞了点儿烟酒啥的。

    把工头哄的挺乐呵,直说以后再有啥活,私底下找他就行,他就带着人给干了,不用再找领导。

    按理,建筑队的人来干活,许家给工钱,谁也不欠谁的,干完活验收合格就完事儿。

    可周桂兰天天都给烧水沏茶,菜园子里的洋柿子、黄瓜、李子、沙果儿,都管够儿吃。

    如今这年月的人,多数还是很淳朴,许家这么热诚,那些工人都觉得不好意思。

    所以干活特别仔细认真,能给省着的从来不浪费。

    要知道,这些人手抖一抖,就能浪费不少料呢。

    装门窗玻璃的时候,手一歪,敲碎几块玻璃,许家还能说啥?

    可这些人愣是一块玻璃都没弄碎,板板正正安上去,这些都是好处。

    相比之下,那点儿蔬菜水果,不算啥。

    人情,其实就是通过事儿,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房子交工,通风干燥一阵子,也就可以入住了。

    不过周桂兰并没有急着搬家。

    如今许成厚在山上看参呢,这边苏安瑛又离着生孩子没多久了,离不开人。

    周桂兰一个老婆子,自己搬去新房干啥?

    还不如住在这边,跟儿媳妇和闺女在一起,人多了也热闹。

第一百八十九章 增产

    转眼,又是一年秋收。

    今年天气挺好,也没遭什么灾,地里庄稼长的不错。

    农民忙活一年,就盼着丰收呢。

    那包米穗老长,上面包米粒饱满紧实,一棵包米秸子上,能结两三穗包米,谁见了不高兴?

    一尺半多的豆秸上一都噜一串儿的全都是豆荚,个个籽粒饱满,咧着嘴露出里面金黄的豆子,谁见了不开心?

    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穗,沉甸甸弯着腰低着头。

    一阵风吹过,高粱穗、谷穗跟着风点头摇摆,好像在跳舞庆贺丰收,谁见了不喜欢?

    秋收,哪怕是再累,也是让人高兴的。

    二大队今年,不光种了大田。

    于守广真的按照许世彦所说,把去年做货的参地,全都种上了黄豆。

    那黄豆的长势出乎预料的好,可把大家都高兴坏了。

    不用说别的,这些黄豆可不在上级的定额之内,不用上交。

    到时候送到油坊榨油,豆油一家能分点儿,豆饼还能留着明年参地追肥。

    然后参地增产,大家伙儿的收入增加。

    哎幼,这么一想,就觉得生活特别有希望。

    秋收时节,连学生都放农忙假,队里老老少少只要能干活的,全都得下地干活。

    忙完了队里的,还得收自家那点儿自留地。

    许家爷俩都在山上,队里秋收不用他们,可自留地不行啊。

    于是许成厚留守参地,许世彦早出晚归,回去收自留地。

    苏安瑛怀孕八个多月,挺着大肚子,也想去帮忙干一点儿,吓得许世彦赶紧把媳妇哄回家去。

    上辈子,许世彦因为矿上出事故受重伤动弹不得。

    那时候兄弟们都搬走了,许成厚得忙着队里的活。

    许家又是自留地又是小片荒,实在忙不开,才会让苏安瑛怀着孩子往回挑地瓜。

    如今许家没那么多自留地,也没有小片荒,再说许世彦也好好的,哪能让大肚子的媳妇干活啊?

    两家的自留地也没多少,不到一亩,许世彦很快就收完。

    正好这时候,队里通知,九月十八号开始,二号桥起参。

    作为技术员,许世彦理所当然要跟着一起去起参。

    十八号这天,许世彦带着一群小伙子直奔二号桥,到了那儿,就安排人干活。

    许世彦带着赵建设、杨春明、冯超等人,直奔去年追肥的那五十丈试验参地。

    “别的咱不管,今天咱就把这五十丈起出来。

    当场泡秤,再跟旁边的参地做对比,看看豆饼水追肥的效果咋样。”

    许世彦指着那五十丈棒槌,信心满满的说道。

    其实都不用起出来棒槌,光是看上面的棒槌苗,就有明显的区别。

    这边追肥的五十丈,那棒槌苗长的比不追肥能高出来半尺,茎秆也粗,有的都能赶上小手指头。

    就这苗,底下的棒槌还能差了?

    大家伙儿二话不说,开始动手撤参棚起参。

    杨春明抡着三齿子,一下端上来三棵。

    “哎幼,这棒槌真不错啊,看看,个头挺好。”

    三齿子一抖搂,三棵棒槌就露出来了,果然白白胖胖的挺水灵,看着就不错。

    别人一听,也都着急了,赶紧抡着三齿子开刨。

    接着,就听见冯超也说,棒槌长的不错、

    做试验田这五十丈棒槌,正好是一个串儿。

    旁边也有人在起参,大家伙儿一听说这边棒槌大,都过来凑热闹。

    还有的人,就从那边拎过来十多棵棒槌做对比。

    一比之下,果然不一样,追肥的要比不追肥的大一圈。

    “行,这些棒槌单独装袋子啊,回去做好标记,单独加工。”

    不光要试验水参产量,还得试验一下做货的出货率,这样才能确定追肥的真正效果。

    许世彦说话必须好使,赵建设几个按照许世彦说的,这五十丈棒槌起出来,都单独装着,麻袋上用笔写上记号。

    到下午干完活,五十丈棒槌正好装了满满当当十一个麻袋。

    早晨上山的时候,带了大杆秤。

    于是几个棒小伙儿过来,找木杆子穿进杆秤的吊环里,秤钩子勾住麻袋。

    两边小伙子抬起木头杆子,麻袋离地,那头有人拨弄着大秤砣,直到秤杆微微抬头,然后报数。

    “九十八斤。”

    这年月的麻袋小,装豆子啥的分量重,装棒槌多数都在一百斤上下。

    十一个麻袋全都过秤,然后去了麻袋的分量,最后算出来,五十丈一共起水参一千斤一百斤多点。

    一麻袋再扣去二斤土,也就是说,平均一丈产二十斤出头。

    而没追肥的那边,最好的也就是一丈起十六斤棒槌。

    这么一对比的话,追肥后,平均每丈棒槌增产四斤左右,达到百分之二十五。

    这个数据已经很厉害了,要是今年这三千丈都追了肥,那产量还了得?

    众人都非常高兴,试验证明,许世彦用豆饼发酵追肥的办法可行,能够有效增加产量。

    这绝对是好消息,值得庆贺。

    众人欢欢喜喜把棒槌装了车,赶着马车下山往回走。

    一到加工厂,还没等卸车呢,于守广就赶紧过来问棒槌的情况。

    秋天太忙了,于守广得坐镇队里,安排各项事务,没时间上山。

    不等许世彦开口,跟着的那些人,就七嘴八舌的说起了棒槌产量的事情。

    尤其是追肥的那五十丈,产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于守广等人一听,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百分之二十五的增产啊,简直不敢想象。

    “小许,你立了一大功啊,今年秋天栽棒槌,记得一定全都施底肥。”

    于守广都激动的快语无伦次了,作为二大队书记,他最清楚不过,增产代表了什么。

    “于叔,加工厂这头,也得单独做货,咱们还得测试一下追肥后棒槌出货的情况。”

    许世彦看着于守广那高兴的劲头,不想打扰,可有些事必须交代一下。

    “好,好,这事儿交给我了,放心。”

    于守广立刻把加工厂的负责人找来,叮嘱他们一定要分开加工。

    加工厂这边得了于守广的吩咐,知道事情重要性。

    所以单独安排了人手,专门负责这些棒槌的加工,还单独划出一片区域晾晒干货,就连摆货的叉子,都画了记号。

    “书记你放心,这些货肯定不会混,我跟你保证,要是出岔子,你把我撸下去。”

第一百九十章 落实

    鲜人参从浸泡刷洗,到蒸制晒干,大概需要十多天的时间。

    等这一批人参加工出来,大家发现,追肥的人参,不出白皮,不抽沟,颜色黄里透红,色泽明亮光润。

    普通鲜参得四斤多能出一斤干货,追肥的人参,用不上四斤,就能出一斤干货,明显压秤。

    这么一算,对比简直太明显了。

    追肥之后不光鲜参产量高,做出来红参品质也好,还压秤。

    只要不傻的,都知道以后该咋办了。

    “小许,今年的先进个人,还是你。”

    于守广高兴之下,直接拍板儿,今年二大队上报的先进个人,还是许世彦。

    “小许啊,要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再接再厉,戒骄戒躁,继续创新,给咱们队里做贡献。”

    于守广拍着许世彦的肩膀,对他报以极大的期许。

    “谢谢于叔,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领导夸赞,那是对他的肯定,许世彦当然高兴,少不得要表个态啥的。

    棒槌起回来加工,小黑河那边的参地,也继续打耧土倒土,准备栽参。

    十月五号,政策终于下来了。

    允许社员种植小片地,鼓励社员养大牲畜、养猪、养禽。

    允许群众个人开饭馆、照相馆,搞余粮加工出售。

    允许社员退社单干,承包土地、继续坚持实行包工到组、五定一奖、联系产量计酬的劳动管理形式。

    集体自留山、弃耕地划给个人栽树,房前屋后植树,谁栽谁有。

    新政策一下来,许世彦的心就放到了肚子里。

    从此往后,他就可以干点儿事情,不必有顾虑了。

    当然,眼下他还做不了什么,不是时候,总得到明年开春。

    别的不说,自家后院那个小山坡,种点儿果树养些鸡鸭鹅啥的,肯定没问题了。

    眼下,许世彦要做的,就是预备肥料。

    今年秋天二大队栽参四千丈,于守广发话了,四千丈全都用底肥。

    夏天的时候,许世彦带人粉碎了五千斤豆饼。

    除去一部分发酵追肥之外,其余的都堆积发酵后,晒干收好,等着秋季使用了。

    四千丈参地都用底肥,这可是大手笔,需要的肥料不少,光是豆饼不太够,还得配比其他东西。

    苏子、过石还好说,多少能淘登着,可是这炕洞土不行。

    二大队总共多少户人家?就算所有人都把炕扒了重新砌,那炕洞土也不够用啊。

    所以就得另外想办法,用草炭土代替炕洞土。

    如今要配比这么大数量的肥料,光指着许世彦一个人是不行了。

    所以许世彦就把赵建设、杨春明、黄胜利等相处好的这些人,又全都找来,领着他们干活。

    “咱这时间紧任务重,活也有点儿累,几位兄弟克服一下,咬咬牙把活赶出来。

    方子都教给你们了,学到手是活儿,以后肯定有好处,出去尽量别说。”

    不是许世彦小气,有点儿东西捂着不肯交出来,这个必须得经过实验,验证了效果才有说服力。

    别看方子挺简单,没有他亲自传授,也未必能弄明白。

    万一旁人一知半解的就学,闹不好反倒是要把棒槌烧坏了。

    到时候人家不说是自己学的不好,只会说是许世彦的方子有问题。

    “三哥,你放心,我们都知道轻重,你不让说,我们肯定不说。”

    赵建设一听,第一个表态。

    别看他性子直,可他知道是非对错,知道好赖。

    许世彦这是不把他们当外人,才叫他们一起起过来干活,把方子传给他们的,咋地也不能辜负了三哥的信任。

    “对,许哥,你尽管放心,这事儿我们保证都守口如瓶,谁要是出去说,我第一个抽他。”冯超更直接。

    杨春明、黄胜利、孙晓锋几个,也都纷纷表示,这配方不经过许世彦同意,绝对不往外说。

    这些人都不傻,当然知道许世彦这都是为了他们好。

    保密配方,学到手就是技术,不管啥年月,有技术就有依仗,那可不是开玩笑。

    不用说别的,光看许世彦如今在二大队多吃香就知道了。

    这将来都是重点培养对象,以后保不齐就能接于守广的班呢,那还不好好跟着学?

    他们要不是跟许世彦关系好,许世彦要不是把他们当自家兄弟,能把方子教给他们么?

    这都是情分,他们都承情,记着许世彦的好呢。

    “嗯,都好好干,这几年攒点儿钱。

    看如今这个形式,保不齐哪年就能承包了。

    等以后能承包,我跟林业局的人熟,咱自己包一块地,一家种个几百丈棒槌,那得是啥日子?”

    许世彦早就打算好了,等着分田到户之后,他手里有钱,直接就承包一片参地。

    自家种不上那么多,就卖出去。

    上辈子那些批参地卖的,都挣了个盆满钵满,这活他会,只要有本钱,保管没问题。

    “哎,我们都跟着三哥,三哥说咋干,我们就咋干。”

    杨春明几个一听都高兴起来,事实证明,跟着三哥后面,肯定有好处。

    聊够了,赶紧干活。

    粉碎的苏子、过石、发酵后的豆饼粉、草炭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草炭土跟炕洞土不一样,是生土,里面肯可能会有虫卵等。

    所以二次堆积发酵的时候,肥料里还要配比一定的杀虫剂。

    肥料堆积发酵好,再次摊开晾晒,然后装袋,送到山上去。

    这回施底肥面积太大,若是全都指着栽参的时候撒在垄沟里,太耽误时间了。

    所以许世彦要求,将肥料撒在大垄上,重新倒土翻拌均匀。

    这样能快一些,只是肥料用量稍多些,在可承受范围内。

    现在二大队的人都对许世彦特别服气,他说啥就是啥。

    不就是重新倒一次土么?没问题,只要棒槌产量能上来,别说倒一次,十次都行。

    就这样,肥料全都运到山上,跟参土拌在一起。

    然后,二号桥那头起了参栽子,全队的妇女全力挑选。

    把好的参栽子分等,用包米窝子噼成条,一把一把的将参栽子捆好。

    为啥用包米窝子,主要是这玩意儿容易烂。

    哪怕是栽参的时候忘记撸下来了,埋到地里也会烂掉,不会影响棒槌栽子生长。

    要是用尼龙绳或者塑料绳,万一忘了撸下来,很可能就捆住了参栽子,到最后把参栽子勒出印儿来还没烂。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可能是闺女?

    四千丈参地,一百多个小伙子上山忙活,一直忙了七八天,总算全都栽上了。

    接着是撒参籽,这个许世彦就不管了,他得赶紧回家去,他媳妇快生了。

    当初在医院检查的时候,大夫说了,应该就是十一月上旬出生。

    上辈子,许世彦的大闺女是十一月八号生的。

    可重生之后,很多事情都变了,许世彦也不敢说,这孩子能提前还是延后。

    所以他跟许成厚说了一声儿,打算回家陪媳妇去。

    今年太忙,都没时间陪媳妇,到这几天了,必须回去陪着媳妇才行。

    十一月三号上午,许世彦骑着车子带了不少东西,下山回到了家。

    “媳妇,我回来了。”一进大门,许世彦就大声喊道。

    结果,苏安瑛没出来,他家大儿子许海源从屋里跑了出来。

    “爸爸,抱抱。”

    一岁半的许海源,已经能够狠清楚的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还会说一些简单的词。

    别看许世彦这一年在家的时间短,可他总是来回跑,每次回来都会给儿子弄点儿好吃的好玩的。

    所以父子俩的感情倒是没澹,许海源在家成天念叨着爸爸。

    许世彦随手将自行车靠在了园杖子上,弯腰抱起了儿子,在儿子嫩呼呼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

    “乖儿子,在家想爸爸了没有?”

    许海源乖乖点头,“嗯,想了。”

    这娃聪明的很,不等许世彦再问,就直接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这儿,想了。”

    儿子的举动,萌化了许世彦的心。

    许世彦举起许海源,让儿子骑在自己脖颈上,扛着儿子就在院子里跑。

    周桂兰跟在许海源身后出来的,一看儿子孙子在院子里闹腾,周桂兰就忍不住笑了。

    “都多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能闹。”周桂兰忍不住摇头笑道。

    “山上咋样儿了?活都干完了没有?你爹在山上还好么?”

    周桂兰也惦记着丈夫,这一秋天许世彦忙着,许成厚都没时间下来。

    老两口好久没见了,别看在一起的时候不待见,分开了也惦记。

    “参栽子都栽完了,就剩下撒籽,我懒得管了。

    惦记着瑛子不定哪天生,所以赶紧回来。

    我爸还行,挺好的,也学会了做饭,简单的饭菜都能做了。

    我回来住几天,等着瑛子生了,我帮着伺候几天,再上去把我爹换下来。”

    许世彦扛着儿子,走到母亲跟前儿。

    “妈,瑛子咋样?还没动静么?”许世彦最惦记的还是媳妇。

    “你媳妇还行,她向来都泼实,挺着个大肚子,家里家外的啥活都没落下。

    那新房子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是她收拾的,我光看着许海源这皮小子,根本腾不出手来。

    我们前几天,搬进新房子里住了,天冷,新房子不烧火不行。”

    周桂兰说着,跟许世彦一起,走到了西头那五间房的门口。

    正好这时候,苏安瑛也推门出来了。

    许世彦一看,媳妇那肚子圆滚滚的就跟扣了个锅一样。

    “媳妇,我回来了,你感觉咋样?有没有啥异常?”

    “没事儿,都挺好的,肚子也不疼,娃成天在我肚子里转悠,挺活泼的,都没事儿。”

    苏安瑛见到丈夫回来,挺高兴,一手摸着肚子,一手扶着腰,笑着跟许世彦说话。

    许世彦上前来,伸手摸了摸媳妇的肚子。

    也巧了,偏偏这时候,苏安瑛的肚子动了下。

    “咦?我怎么感觉,这家伙动的跟儿子那时候不一样啊。”

    许世彦感觉到,这回苏安瑛肚子里那个,好像是在转身的感觉。

    之前怀许海源的时候,那臭小子是在里头打拳,隔着肚皮都能感觉到,拳打脚踢的。

    “你媳妇这回怀的,应该是个闺女。

    闺女懒,在肚子里动弹也不一样,就跟游泳似的。小子皮,动弹的时候拳打脚踢。”

    旁边的周桂兰笑笑,解释了下。

    周桂兰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自己生了那么多孩子,啥事情没经历过看过?当然知道的多了。

    许世彦一听可能是闺女,更高兴了,他家大闺女总算要来了是么?

    “妈,你进屋,瑛子,你慢点走。”

    许世彦让着母亲,扶着媳妇,再扛着儿子,四个人进了门。

    新房收拾的很好,水泥地面光滑平整,雪白的墙面,看起来格外整齐干净。

    窗台上摆了几盆花,月季、九月菊、君子兰、挂金灯,这都是许世琴从松江河淘登回来的。

    尤其是那君子兰,许世琴特别喜欢,从各处淘登了十来棵呢,东西屋窗台上都摆满了。

    那翠绿的叶子上面好像有一层蜡质,看起来油亮亮的特别好看。

    这时候不是君子兰的花期,倒是九月菊,还有几朵在开,嫩黄的颜色,看起来娇嫩可爱,也挺好看的。

    东屋一铺大炕,炕梢摆着炕琴,俩箱子没在这屋,估计是弄到东屋了。

    靠着东边间壁搭了个架子,上头摆着收音机、暖壶、茶缸、雪花膏等东西。

    墙上挂了个大镜子,镜子两旁是小一些的相框。

    相框里镶着许家以前的一些照片,还有苏安瑛和许世彦登记结婚时拍的照片。

    另外就是许海源六个月和周岁时的照片,这年月没有彩色相片,都黑白的。

    南窗下,原本是想留着摆一套沙发,可这年月沙发不好卖,估计还得等几年。

    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就把缝纫机摆在那儿了,旁边还有个架子,算是许世琴裁剪和熨烫的操作台。

    也行吧,南窗下光线好,这么安排倒也算合理。

    许世彦扛着儿子,东西屋都转悠了个遍,觉得房子格局啥的都没问题,收拾的也挺好,就是家具少了点儿。

    看起来,还得找人订一套家具,不然配不上这新屋子了。

    “等着过一阵子,找个木匠打一套家具,我听说现在都流行啥贴面儿的家具了,到时候咱也弄一套。”

    这两年,城里渐渐兴起什么三十六条腿,比这种老式家具好看。

    许世彦觉得,他可以找人来,具体说说这个家具怎么打,弄一套组合家具挺不错的。

    毕竟这房子要住还好多年的,这个家具嘛,稍微新颖一点儿就行,也别太超前。

    人的欣赏眼光是跟着时代变的,太超前了,旁人不一定觉得好看。

    “对了,妈,我打算让大哥先上山去帮着看一段时间,你说行么?”

第一百九十二章 楚老的回信

    许世彦一直惦记着大哥的事情呢。

    上辈子许世先就是七九年冬天,跟着公社参场的人上山抬木头出的事。

    这辈子,许世先落户在菜队了,按理来说不应该再出事。

    可这事儿谁能保证呢?万一许世先冬天闲着没事做,跟人家一起,去林场干活了呢?这个也说不好。

    许世彦的意思,反正大哥冬天也是闲着,不如上山去,跟他一起作伴儿,把许成厚换下来。

    哥俩在山上看参,偶尔打打猎啥的,不说挣多少钱,混个吃喝。

    还能避开上辈子的事故,不就挺好么?

    “让你大哥上山啊?也行,正好让你爹下山来歇一阵子。

    反正菜队这个时候也没啥活了,他在家也是闲着,上山照顾照顾你爹。”

    周桂兰不知道三儿子想的啥,就以为这是想贴补大哥一点儿。

    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今老三过好了,愿意回头拉扯哥哥一把,当娘的哪能不高兴?巴不得呢。

    周桂兰以前从没提过,主要是怕许世彦为难,今天许世彦主动提起来,周桂兰赶紧答应了。

    许世彦也没解释太多,有些事情没法解释。

    反正让老大跟着他上山,他们也不伐木头,安全比啥都重要。

    “行,那得空我跟大哥说一声,他要是乐意去就收拾东西上山。”

    这时候个人家里没有电话,有点儿啥事都得过去直接说。

    许世先目前住在七粮店前面一处胡同里头,许世彦趁着去松江河办事的工夫,顺路过去一趟就行。

    母子俩说话间,苏安瑛从炕琴的抽屉里,翻出两封信来,递给了许世彦。

    “这是你的信,应该是从省城寄过来的,前几天刚到,我跟咱妈也不识字,没拆开。”

    许世彦接过信一看,寄信的地址都是省城,但不是一个地方。

    看字迹,一封是齐云升的,另一封应该是楚老寄来的。

    通过齐云升的努力,许世彦跟楚老今年春天的时候恢复了联系。

    许世彦给楚老寄了两回信,楚老也回了两封。

    上次写信的时候,许世彦提起了许世琴的情况,询问楚老,目前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治疗。

    估计,楚老回信就是为了这件事。

    许世彦赶忙将信打开,一看内容果然是。

    楚老在信里说,目前国内的医疗水平,做这种嵴椎畸形矫正,还有点儿困难。

    楚老去开会的时候,跟几位权威讨论过,认为这是个课题,应该开展深入的研究。

    楚老让许世彦别急,再等等。

    许世彦看了信,叹口气,国内的医学发展,在那几年也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这个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看起来还要再等等了。

    齐云升的信就没啥了,只是一些琐事,打听打听家乡人怎么样啥的。

    “妈,楚老给我回信了,说小妹的嵴椎,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让再等等看。

    楚老说这是个课题,他会带着学生还有一些医院的人,进行研究。

    如果有消息了,会给咱们写信。”许世彦看完信,跟母亲说了一声儿。

    周桂兰听了也只能叹气,“唉,哪能咋办?等呗。”

    周桂兰也愁,闺女都二十了,就因为她这个毛病,对象还没有呢。

    倒是也有人来提媒,可多数条件都不算好。

    那些人瞅着许世琴有工作有手艺,却有个罗锅儿的毛病,又岁数到了。

    就想着许家人肯定着急,不管家里啥条件,家里穷的叮当响,也敢来提媒。

    “妈,你也别急,这事儿说不定很快就有办法了。”

    许世彦见母亲叹气,还以为是被小妹的毛病愁的,赶紧安慰。

    “世彦,咱妈不光是愁小妹的毛病,主要是让那些提媒的人气着了。”

    一旁,苏安瑛拽了拽许世彦的袖子,低声道。

    “前两天来俩人提媒,给介绍了一个松江河的小伙子,也是菜队的。

    小儿麻痹后遗症,一条腿瘸。

    咱妈不同意,媒人走的时候还不高兴了,说的有点儿难听。”提起这事儿,苏安瑛也挺生气。

    介绍的那小伙,家里条件一般,瘸一条腿,周桂兰一听就直接拒绝了。

    她家闺女再咋地,也不能嫁给个瘸腿啊啊。

    结果那媒人就不乐意了,说什么要不是许世琴有工作,想嫁到镇上,人家还不要呢。

    又说什么许世琴罗锅儿,嫁个瘸腿的咋了?俩人凑一起过日子,正好。

    把周桂兰气的啊,当时就说,她家闺女嫁不出去,砸死湖墙头上,也不能嫁给个瘸子。

    就这样,媒人不高兴,叽叽歪歪走了,周桂兰也被气的够呛,这几天一直都愁眉不展的。

    其实,这一年里,来许家提亲的不少。

    毕竟许家如今啥条件,大家都看在眼里,想跟许家结亲的人真有。

    但是吧,多数来提亲的人,都是冲着许家有钱,许世琴有工作,城镇户口这些来的。

    话里话外多少都带着嫌弃许世琴体格不好的意思。

    周桂兰最疼闺女了,她总说,不求男方家里必须是城镇户口,也不要求必须有工作。

    只要人上进勤奋,对许世琴好,能真正心疼许世琴就行。

    可是这些来提媒的,好多都拿着许世琴那罗锅当把柄似的。

    就好像他们乐意娶,许家就得乐颠颠儿同意,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于是周桂兰就发了狠话,他家闺女,就算一辈子不嫁,也不找这些人。

    “妈,你别急,也别生气上火,小妹才二十呢,结婚早了不好。”

    许世彦听了媳妇的话,这才明白过来,赶紧劝老妈。

    “咱家老六差啥?模样长得好,有工作有手艺,城镇户口,将来肯定能找个好的。

    不就是那点儿毛病么?想办法治呗,一年不行就两年,总有能治好的时候。”

    医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以后国内医疗技术也会突飞勐进。

    许世琴才二十,哪怕再过五年也就二十五,只要能治好了,啥时候都不晚。

    至于结婚,着啥急啊?

    许世琴能自己养活自己,干嘛那么早结婚,自己找累受?

    后世那些女的,二十七八结婚都算早呢,三十来岁也有。

    别人家他管不着,但是作为哥哥,许世彦觉得,没几个人能配得上他家小妹。

    不结婚也没啥,说不定小妹过得更好呢。

    至于前世那个,算了吧,真心看不上。

    憨憨傻傻的就知道出大力,一辈子也没多大出息,家里全指着许世琴。

    当然,前世那妹夫也瞧不上许世彦。

    舅哥儿和妹夫,自古以来就是天敌,没辙。

第一百九十三章 待产

    许世彦这一秋天各种忙,好不容易回家来。

    周桂兰瞅着黑瘦的儿子心疼坏了,也顾不上烦心,赶紧张罗着整点儿好吃的。

    许世彦从山上带下来不少东西,蘑孤、木耳、榛子、松子、核桃等。

    于是抓出来一些松子,找钳子捏开,喂儿子吃。

    许世彦又让苏安瑛找几个袋子,挨样儿都装上些,他打算下午去趟邮局,给楚老和齐云升寄过去。

    许世彦跟楚老毕竟有师徒的情分,当年楚老教了许世彦不少东西。

    如今既然得知了楚老的地址,咋地也得给人家寄点儿山货啥的,算是一点儿心意。

    齐云升那边,这两年一直都有联系。

    许世彦还打算拜托齐云升帮他多淘登点儿医书啥的呢,哪有空口求人的道理?

    如今这年月,邮寄东西不保时效,谁也不敢保证啥时候到。

    那些新鲜的东西不敢寄,怕半路就坏了,只能寄干货。

    都是当地土产,不值多少钱,算是一点心意。

    给楚老和齐云升寄过去一些,再给郭守业送点儿。

    东西不在贵贱,还是那句话,人情需要走动。

    正好去松江河办事,许世彦直接去大哥家一趟,跟许世先说了,让他上山替一些日子的事。

    这个时候,菜队已经没有啥事情了,许世先在家闲着。

    一听说让他上山,许世先直接点头答应了。

    四号,许世先上山,去找许成厚,陪着许成厚在山上住着。

    有个人作伴,好歹不孤单,要不然,许成厚就只能每天跟赖皮鬼念叨说话了。

    山上那一对水獭如今已经升级当爹妈,带着三只幼崽。

    有许成厚精心伺候,幼崽长的还不错,都挺欢实的。

    不过这东西养不熟,不管怎么喂养,只要一饿肚子就翻脸。

    那对紫貂目前还看不出什么情况。

    夏天的时候把它们放一起了,但是雌貂妊娠期很长,而且受精卵有滞育期,目前看不出有啥异常。

    反正许成厚就按照许世彦的叮嘱,每天给这些家伙喂食。

    目前来看,养的都挺好,水光熘滑的,特别稀罕人。

    许世先看着山上那几只动物,十分羡慕,“爹,你说我要是也学老三,养点儿这些牲口行不行?”

    这笼子里的都是钱,谁见了不心动啊?

    许成厚摇摇头,“老大,不是爹打击你,这活啊,你真就够呛能干。

    你没老三这条件,你家住哪儿?有这么方便的地方,给它们抓食么?

    这些张口兽,一天天不是吃鱼就是吃肉的,你弄不来。”

    搞特种养殖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占全了才行,许世先目前没那个条件。

    “这事儿你别急,等老三闲下来了,你听听他的意见。

    我之前听老三说起过,他打算研究一下这个动物饲料啥的,要是研究成了,就要扩大养殖。

    这些玩意儿我也不懂,还得等他回来再。他现在忙着呢,等他真整明白了再说吧。”

    如今的许成厚,已经把三儿子当成主心骨儿了,一切事情,都得跟三儿子商议。

    许世先一琢磨也是,跟老爹商议没用,还得找三弟。

    于是安心在山上住下,每天早晨起来,跟着老爹去遛陷阱、套子,然后去小黑河那头起网抓鱼。

    天气渐渐冷了,但河水还没冰封,得趁着这个时候多备下点儿鱼虾,不然冬天那几只水獭没吃的。

    许世先会打枪,每次出去都带着枪。

    那套子偶尔会套中野猪、狍子啥的,正好打死了弄回来。

    至于野鸡野兔,山上不缺,整只兔子炖土豆,或是野鸡炖蘑孤,都挺香。

    反正许世先会做饭,爷俩在山上的日子过得挺好,而且还不用成天听薛秀琳唠叨,反倒更自在些。

    另一头,许世彦下山后,正好赶上大队里核算、分粮食。

    许世彦今年又没少挣工分,粮食分了挺多,估计到阳历年还能分不少钱。

    大队分粮,各家各户都往回运。

    许世彦跟孙晓锋、黄胜利等人一起,借了大队的马车,把粮食都拉回来,存到仓房。

    许成厚没在家,老两口的粮食,许世彦也一起运回来,送到新房的粮仓里存着。

    仓里有粮、兜里有钱,这心里就有底,遇上啥事儿都不慌。

    原本,许世彦还打算找木匠来,定一套家具呢,被周桂兰给拦下来了。

    周桂兰觉得,他们家夏天刚盖起来那么大的砖瓦房,再做成套的新家具,就怕外人看了眼红。

    许世彦如今在二大队是红人,可人红了,也怕是非多。

    还是要稳当些,行事低调点儿。

    许世彦一想也行吧,现在做家具也没啥太好看的,过两年城里那些家具样式流行过来,再找人做新式算了。

    不然以后还得换,麻烦。

    就这样,许世彦留在家里陪着媳妇儿子,成天哄许海源玩。

    十一月八号早晨,苏安瑛一起来发现不对,见红了。

    她倒是肚子不咋疼,可也不敢怠慢,招呼了许世彦起来。

    许世彦一听媳妇见红了,知道这是要生。

    于是赶紧起来,收拾了东西随便吃口饭,就领着苏安瑛去医院。

    到医院检查,大夫说宫口开了三指,有可能会生,要是不放心就住院观察。

    那还说啥?许世彦立即就办了住院手续,让苏安瑛在医院观察着。

    结果,刚到上午九点,苏安瑛开始肚子疼了。

    正好周桂兰收拾完家里也赶过来了,许世琴没去上班,在家照顾许海源。

    九点开始肚子疼,到十点多就疼的受不了,赶紧送进产房。

    这回,大夫说可以有个人进去陪着,周桂兰不让许世彦进产房,她跟着进去了。

    许世彦就在走廊里来回熘达,一边走,脑子里想的都是上辈子闺女的事情。

    他家大闺女许金萍,七九年十一月八号,农历九月十九出生。

    人都说男占二五八、女占三六九,许金萍九月十九出生,占了一年的九,好生日。

    可实际上呢,大闺女这辈子,受这个家拖累,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许金萍念书特别好,小升初全校第一,中考全校第一、全县第三。

    那时候流行考中专,大家都劝,说是让孩子考个中专吧,上中专早点儿毕业,早点挣钱帮家里头。

    许世彦就觉得,闺女学习那么好,读个中专有点儿可惜,还得是念高中考大学。

    闺女也争气,上了高中成绩一直很出色。

    可谁成想,九八年秋天,大闺女刚上高三,许世彦两口子出车祸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纠结

    前世九八年秋,许世彦夫妻搭便车,乘坐同一个参场栽棒槌人家的三轮车,去西林河参地干活。

    回来的路上,就在过了开峰林场不远一条岔路,三轮车与疾驰而来的重型卡车相撞。

    三轮车上七个人,四死三重伤。

    苏安瑛当场死亡,许世彦受重伤昏迷不醒。

    三轮车主和他父亲当场就死了。

    卡车司机与三轮相撞后,又撞到路边很大的一个砂石堆上,侧翻到沟里。

    卡车司机受重伤,送到医院没抢救回来,也死了。

    关键是,那卡车司机是个体户,拉了不少饥荒买的车。

    他家媳妇一听说男人出事,死了好多人,当天晚上就带着孩子跑了。

    许家遭逢巨变,周桂兰领着三个孩子六神无主。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凑了一些钱,可远远不够许世彦抢救治疗的费用。

    后来没办法,是许金萍当机立断,在韩家人的帮助下,把许家所有棒槌,别管做货还是新栽打冻,一起都卖了。

    才算救下了许世彦,给苏安瑛办了丧事。

    家里遭遇这样大的事情,许金萍哪里还能再念书?

    连同刚读高一的许金梅,辍学打工,挣钱养家还饥荒。

    照顾因车祸伤到头部,神志不清浑浑噩噩的许世彦,还得管着调皮捣蛋,成天不务正业的弟弟上学念书。

    好歹过了两年多,许世彦渐渐恢复正常,又重新栽棒槌。

    许金萍春夏跟着在参地干活,秋天学着在参市抓货做货倒腾棒槌做买卖,冬天还去当地的一个地板厂打工猫冬。

    家里情况渐渐好了点,许金萍就把妹妹送去学徒,让她学个手艺,不能打工一辈子。

    许金萍一心帮着家里,想要把弟弟供出去念书,所以就耽误了找对象。

    周围的人都催她赶紧结婚,许世彦也觉得不能再耽误闺女了,也是成天在闺女跟前儿念叨。

    零六年刚入冬的时候,许金萍去地板厂干活,认识了一个小伙子。

    家里兴隆乡的,也栽棒槌,冬天去地板厂打工猫冬。

    俩人还算能处得来,在旁人的撮合下,很快就订婚结婚了。

    转过年,许金萍怀孕生了个女孩。

    结婚太仓促,事先了解的不多。

    等孩子生了之后才知道,男方家里有点儿重男轻女,对许金萍的闺女不好,一直催着再要二胎。

    许金萍的公婆一味偏心小儿子小儿媳,只疼小孙子,对孙女不理不问。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过日子谁家还能总是顺心如意?公婆不好大不了不在一起住,自己过日子。

    可谁也没想到,徐瑾萍的丈夫结婚后就变了个样儿。

    好赌,一冬天跟人家打麻将,输好几万。

    别的都能忍,这个赌受不了,赌鬼哪有能戒了的?

    今天赌咒发誓再也不上牌桌,明天偷偷摸摸又玩去了。

    不给他钱就想方设法从别人那借,外头欠了好多赌债。

    棒槌地不好好侍弄,都是许世彦带着人上山干活,帮着闺女嫁侍弄棒槌。

    这样的日子怎么过下去?许金萍那脾气绝对忍不了,于是离了婚带着孩子回娘家。

    零六年结婚,一零年离婚,带着个三岁的闺女。

    那时候许世彦岁数也大了,自家不再种棒槌。

    没办法,许金萍考了导游证,夏天带团上长白山当导游,秋天还是到参市抓货做买卖,冬天带着孩子去安国卖货。

    安国卖棒槌,并不是旁人想的那样租个摊床,成天看摊儿。

    而是租一个类似于车库的屋子放货,旁边摆张床睡觉。

    南方的客户来了就卖货开张,不来人就这么一天天闲着。

    所以许金萍闲着无聊的时候就用手机看书,时间久了总是等更新,就萌生了自己也写的想法。

    还别说,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拾,渐渐挣了些钱。

    有本钱了,许金萍索性就不去安国卖货,在当地开了家山货庄。

    跟本地导游合作,卖给外地游客,也在网上卖货,后来还学着直博卖货,属实挣了不少钱。

    三个孩子里头,许世彦最愧对大闺女。

    当初家里出事,那么难的情况下,许金萍坚持没让老三徐海潮辍学。

    后来徐海潮读自费高中,又复读三年,零五年总算考上个专科去念书。

    零五年赶上有个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政策,许金萍二话不说就让妹妹去考试。

    许金梅也争气,考上了吉林农大,畜牧兽医专业。

    家里一下子供俩大学生,可想而知有多累,没有大闺女撑着,光指望许世彦,那根本不可能。

    后来许世彦就听大闺女念叨,说要是再有下辈子,她绝对不想再给人当长女长姐了,太累。

    所以重生回来,许世彦力争保住大儿许海源,努力挣钱。

    就是想让闺女以后多享福,算是补偿大闺女上辈子吃得苦受的罪。

    可是这会儿,许世彦忽然有点儿不太确定了。

    他都重生回来了,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媳妇肚子里这个,还会是上辈子的闺女么?

    虽说爹妈还是那俩人,可吃的不一样了,住的不一样了。

    说句难听点儿的话,睡的那铺炕都不是原来的了。

    他的大闺女,还能是原来那个么?

    原本许世彦只是担心产房里的媳妇,可是这个念头浮上来之后,就在许世彦脑海里怎么也挥不去抹不去了。

    万一生出来不是上辈子的闺女咋办?那他要怎么补偿闺女?

    “老天爷,求求你,一定是闺女,一定是我们家萍子才行啊。”

    许世彦双手合十,一边走一边念叨。

    上午,医院里人来人往,产房这边虽然人少,可还是有人会往这边看。

    旁边的人就看见有个男的,一边走嘴里不知道都囔什么,双手合十还一副拜神的模样。

    都以为这人精神有问题呢。

    许世彦哪里还有心思管别人怎么想?他现在就一心想着,媳妇肚子里一定得是上辈子的闺女。

    “萍子,来吧,来给爹当闺女。

    这辈子,爹努力挣钱,你想干啥就干啥。

    你想念书,爹供你上大学,你爱写作,咱就考个啥大学的中文系。

    你说下辈子不想当长女,爹也能实现你愿望,你现在有哥哥了,以后有人疼有人护着。

    来吧,爹想你,咱俩这辈子还是父女好不好?”许世彦一边走一边都囔,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产房里忽然传出婴儿的哭声。

    许世彦一下子愣在那儿,孩子出生了,是不是他家大闺女?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名

    产房门还没开,许世彦就愣愣的站在那里,盯着产房门。

    好像能透过门看到里面的状况一样。

    似乎过了几分钟,又好像过了挺长时间,产房的门终于打开了。

    许世彦急忙凑上前去。

    “护士你好,我媳妇生了么?是闺女么?”许世彦急切的问道。

    护士被许世彦的话问愣了,还有盼着生闺女的?不都是盼着生儿子么?

    “恭喜,产妇生了,是个妹妹。七斤二两,非常健康,母女平安。”

    当护士说出是个妹妹的时候,许世彦咋也控制不住,眼泪就落下来了。

    是闺女,真的是闺女,这个时间生的,应该就是他家大闺女了。

    “谢谢,谢谢,我有闺女了,我有闺女了。”

    许世彦赶紧抬手抹去眼泪,连哭带笑的向护士道谢。

    护士都被许世彦这样子给整懵了,见过生男孩子高兴的,还从来没见过生闺女高兴到哭的呢。

    “不用谢,孩子马上就抱出来了,产妇一会儿送到病房休息。”护士转身又进去了。

    几分钟后,产房门再次打开,周桂兰抱着一个蜡烛包,从里面出来。

    许世彦赶紧上前,“妈,快让我看看孩子。”

    儿子出生那时候,他也没这么着急过。

    周桂兰却微微皱着眉,“这孩子,生出来的时候,头上也不知道啥东西,就跟戴了个孝帽子似的,不好。”

    老人,都迷信,周桂兰也不能免俗。

    小娃出生时,胎膜正好套在头上了。

    在周桂兰眼里,就跟孝帽子一样,这种不吉利,所以周桂兰有点儿不太高兴。

    倒是许世彦一听这话,差点儿没蹦起来,是了,真的是他家大闺女。

    上辈子,媳妇生大闺女的时候,也是这样,周桂兰也说了同样的话。

    周桂兰说,这孩子头戴孝帽子出生,不主贵,以后怕是有灾。

    给孩子起名就叫挡挡,自己挡着吧。

    结果孩子出生好几年都没正经起大名,家里人就管孩子叫老挡挡。

    后来还是快要上小学了,不能再叫小名。

    许世彦就说,上面俩姐姐都是中间金字,这个也顺着叫吧。

    既然说是有灾,不如就叫平,以后平平安安的,所以刚开始起名许金平。

    后来搬家到东岗,落户口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给落成了金萍。

    许世彦觉得也挺好听的,没再改,就成了许金萍。

    “快,让我看看,我的大闺女哦,让爹抱抱。”

    许世彦到这时,已经完全确定,这就是上辈子他家大闺女。

    老天爷果然是可怜他,成全了他的心愿,这辈子,他们还是父女,让他有机会补偿闺女。

    许世彦抱着闺女稀罕的不行,差点儿忘了媳妇还在里面躺着。

    幸亏护士出来提醒,许世彦这才想起来,赶紧把孩子交给老妈,自己进去抱着媳妇送到病房。

    这年月的医院病房还没有暖气,但是有个火墙,屋里还算暖和。

    许世彦早早就准备了热水、暖水袋,被窝里还行不冷。

    周桂兰打了些热水兑好,用软布沾了温水,给孙女擦脸上和头上的一些脏污。

    “你个小东西,来就来呗,还带着东西来。

    那你以后就叫挡挡吧,自己挡着。”果然,周桂兰依旧说了上辈子的话。

    “妈,那可不行啊,你这么叫,以后外人知道了咋弄?都这么叫啊?

    那孩子以后上学念书,不得让人笑话死?”

    许世彦一听,那还了得?

    可不行,这辈子咋地也不能让闺女顶着那么个名儿好几年,太难听了。

    上辈子好歹赶在闺女上学之前搬到东岗了,别人不知道那小名。

    这辈子要是还这么叫,左邻右舍街坊邻居都知道了,那以后的同学不也都知道?那真能让人笑话一辈子了。

    不行,绝对不行,许世彦可不允许那样的事儿发生,他闺女,必须有个好听的名字。

    “许瑾萍,这是丫头的名字。瑾,王字旁,美玉的意思。”

    名字,许世彦早就想好了,这是他在山上翻遍了字典,找出来的。

    上辈子是金萍,金这个字不好,尤其是俩闺女的名字凑在一起,经常被同学取笑。

    不如改成瑾,少有的,独一无二的玉石。

    他家的闺女,定然是如珠如玉、宝贝一样的疼着,这个字更好些。

    周桂兰没念过书,不懂什么瑾啊金的,既然儿子态度坚决,那她也没啥办法。

    “随你,爱叫啥就叫啥吧。”一边说着,一边动作轻柔的给孙女擦脸。

    “听见没有?你爹给你取的名字,瑾萍,哎幼,真好听嘞。”

    周桂兰喜欢孩子,尤其是这小孙女生出来也胖乎乎的挺可爱,周桂兰哪能不稀罕?

    只不过是因为那一点小事,心里有个芥蒂。

    既然许世彦夫妻都不介怀,周桂兰也不愿意再提起。

    老挡挡这个小名儿,就此没人再提。

    苏安瑛顺顺利利生下闺女,这是喜事儿,得去报喜。

    再者也快中午了,还得给苏安瑛做点儿吃的。

    于是周桂兰让许世彦在医院先陪一会儿,她回家去给苏安瑛做饭。

    老妈走了,许世彦就趴在床边,眉开眼笑的看着他家闺女。

    “媳妇,你看咱闺女多俊?你瞅瞅她这眉毛、嘴,真好看。头发也好,又黑又密的,漂亮。”

    在许世彦的眼里,他家闺女最好看,没有哪个孩子能比。

    苏安瑛看着旁边这个满脸宠溺盯着闺女的男人,很是不解。

    不是说不让盯着孩子总看么?这咋啥都不管了?

    一个刚生出来的小娃,红乎乎皱巴巴的从哪儿能看出好看来?

    苏安瑛瞥了眼闺女,闭了闭眼。

    唉,这丫头跟她哥比起来,咋就差那么多呢?

    她哥生下来又白又胖,皮肤也好,这丫头就剩个胖了,那皮肤皱的就跟小老头一样,真没看出来哪里好看。

    “世彦,我渴了,帮我倒杯水吧。”

    苏安瑛不想丈夫总盯着孩子看,干脆给许世彦找点儿事情做,让他倒水去。

    许世彦一听媳妇渴了,赶紧去倒水,试了试水温正好,扶着媳妇起来,喂她喝水。

    “媳妇,你好好休息养着身体,有啥活就指使我。

    冬天了,没啥事儿,要是能坐双月子,就尽量坐双月子,不能也尽量少出门,老老实实在家养着。”

    俩孩子离着太近了,等于是一年生一个,对女人身体影响很大,一定得好好休养才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