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七十一章 组长

    “小许,你是个好同志,是个人才。

    咱公社、你们大队,都跟着你沾了不少光儿,这一点,没人敢否定你的功劳。

    可说实在的吧,你在农业队里发展,屈才了,发展不开。

    咱公社跟一参场比不了,人家那是县属单位,现在统一归抚松参茸公司管辖。

    我听说,咱县参茸公司跟吉林农大、省中医药研究所要开展合作,成立一个县参茸研究所。

    小许啊,你到了一参场好好干,努努力争取进研究所,那你可就厉害了。”

    陈建章,对许世彦抱有很大的期待。

    应该说,陈建章和于守广两个人都挺有胸怀和眼界,不是那种只顾私利的人。

    所以二人对许世彦去一参场上班,都特别支持。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是好事儿,许世彦到一参场做技术顾问,专心研究参业技术,将来受益的不仅仅是一参场。

    等着技术成熟了,肯定是要全县推广,到时候东岗公社也肯定跟着沾光。

    东岗公社就是个农业社,没有那么大的资金和力量来做什么技术研发,自然就给不了许世彦支持。

    许世彦做的事,对东岗公社、对抚松参业发展,都有利。

    如果他的那些想法可以实现,那么整个儿县域的人参产业、经济水平,都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好事儿,必须支持。

    “就照着老于说的办,养殖场、那个花卉公司,都挂在你媳妇名下,公社和大队帮你担着。

    你呢,在后头出谋划策,你媳妇出面,你们队里那几个年轻人当帮手。

    咱先把业绩做出来,要是能带动当地经济,让更多人富起来,我看谁还有话说?”

    陈建章拍板儿,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

    有公社书记和大队书记的背书,许世彦还顾忌什么?

    当即就把该办的事情都办了,找到林书记,明确表达,他想去一参场上班。

    林启越那头一听,高兴极了,立刻往上打报告。

    县里相关领导接到报告,先骂了一句林启越真贼,这手脚太麻利了,被他抢先了一步。

    许世彦的名头,县里头也都知道,去年二大队的人参产量,就没有不眼红的。

    那棵半斤沉泡在酒里的棒槌,从陈建章办公桌,挪到了县一把手管书记的办公桌,最后,送去省里了。

    “得,去一参场也挺好,毕竟是咱县里资格最老的参场了。

    那边条件比其他参场好,也有发展。

    我看啊,有了这小许的加入,一参场指不定还真能整出点儿特别的玩意儿来。”

    几位领导都对此抱有期待,所以一参场的报告,很快就批复下去。

    许世彦从东岗公社二大队,调到一参场任技术顾问,工资待遇按照七级工来算。

    不能一下子定到八级,多少老技术工一辈子也评不上八级。

    许世彦到一参场,寸功未立,就直接给八级工,别人不服。

    当然,这七级也很是了不起了,整个儿县下属四个参场,也就这么一个七级技术员。

    那没办法,谁叫许世彦有这本事呢。

    别人要是不服,那就想办法在许世彦创造的现有基础上,再把人参产量提高,那就行。

    不过,这种机会不是太多,目前的每丈人参产量二十五斤,已经很高了,很难再有突破。

    报告批复,农转非指标由县里直接下发。

    许世彦带着一参场的证明、农转非指标、户口迁移介绍信,到大队迁出了自己的户口,然后去一参场,办理入职手续。

    “好,欢迎许组长,从今往后,你就带着技术组的骨干,抓咱们场的生产技术。

    制定技术规范标准,主要是攻关参地综合利用技术难题,争取早点儿给咱参场创收。”

    参场一众领导,给许世彦开了个小型欢迎会,林启越代表参场全体职工,对许世彦的到来表示欢迎。

    一参场有自己的场部,很大的院子。

    许世彦是技术顾问,也是技术组的组长,场部后勤特地收拾出来一间办公室,给许世彦用。

    隔壁,大办公室,是技术组其他人员的地方。

    韩立民和历诚容也在技术组,现在归许世彦领导了。

    第一天到单位,许世彦跟技术组的同事见了面,聊聊天。

    技术组这些人,就是当初跟许世彦学习配制参地用肥料的那些,基本上都认识,之前也相处不错。

    所以大家知道技术组组长是许世彦的时候,都没啥抵触情绪。

    当初他们就跟人家学习,现在人家调过来当组长,合情合理。

    新到一处,许世彦也没急着安排工作计划,只是跟大家聊聊天,深入了解一下一参场目前的状况。

    毕竟许世彦不是一参场的职工,有些事情他也只是听说,一些具体事宜,还得详细深入了解才行。

    跟大家聊一阵子,许世彦要了一参场近几年参地种植的材料,还有加工厂这几年的生产情况报表,拿回自己办公室仔细看。

    不明白的地方,就去找韩立民问。

    许世彦做事从不激进,以稳妥为主,必须有深入了解之后,才可以指定新一年的计划。

    再说了,这是啥时候?还没出正月呢,山上白茫茫一片,都干不了活,他就算是定制出再好的计划有什么用?

    所以许世彦一点儿也不急,只是慢慢看材料。

    一天的班就这么过去,五点下班,许世彦骑车回家。

    刚回到家坐下,水还没喝完呢,赵建设一行人就冲进来了。

    “三哥,你这也太不够兄弟意思了啊。

    前脚把我们几个打发出去收花苗花种,后脚你就去一参场上班了。”

    这大嗓门儿,不用猜也知道,是赵建设。

    “可不是?三哥,你去一参场上班,我们兄弟咋整?

    主心骨儿不在,我们几个不得傻眼啊?”杨春明等人紧随其后。

    这几年,大家都以许世彦为首,跟着许世彦挣钱、学技术,都把许世彦当领头羊、主心骨了。

    如今许世彦找地儿上班去,他们一个个全都心里没底,不知道接下来该咋办了。

    “来来,都进屋坐,咱们坐下来好好说。

    原本我也想着,这几天找你们,咱坐下来好好唠唠接下来的事呢。

    正好,那就趁机会说一说。

    媳妇,你别去厨房忙活,这些事儿往后都得你参与,来,你也坐。”

    许世彦喊了苏安瑛过来,大家一起坐下商议。

第二百七十二章 股份确认

    “我去一参场上班,不是图那百八十的工资,主要还是想研究点儿东西。”

    许世彦招呼了兄弟几个都坐下,给每个人倒了杯水,这才开口说话。

    “在咱大队,别说大队了,公社,都没那个条件。

    一参场跟咱农业队不一样,人家是真的有那个实力,所以不是撇下你们,这是正经事儿。”

    许世彦笑笑,他知道,兄弟们也不是真的埋怨他,不过是闹着玩儿罢了。

    “我去上班,养殖场和花卉公司,都挂在了你嫂子的名下。

    以后,还得仰仗各位兄弟帮衬,你嫂子毕竟年轻没啥经验。”

    许世彦朝着众人拱手,算是提前谢过。

    “放心,我就是不在明面上参与这些了,我在背后给你们出主意。”

    毕竟他是有工作的人了,捧着铁饭碗,外头还发展副业,让人知道了不好。

    “哦,明白了,三哥转到幕后,把三嫂推前面来了。

    哎幼,那我三嫂这下厉害了,将来不得评个啥巾帼英模、三八红旗手啥的?”

    众人听明白许世彦啥意思,这下都松口气,也有心情说笑了。

    “那必须的,咱三嫂那么能干,不用几年,肯定就能评上。

    还是你们两口子厉害啊,往后不得满墙都是奖状啊?”大家纷纷打趣。

    苏安瑛被这几个闹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却努力保持镇定。

    “不光是我,等着开春,养殖场那边盖好花棚,你们几家的媳妇,也都来干活。

    往后,你们男的去种地栽棒槌,养殖场和花卉公司,就给我们管着了。”

    这事儿,苏安瑛跟许世彦商议过,她觉得这样更合理一些。

    那几家的孩子都大一些,有的该上小学,有的该上育红班,再小的家里还有老人能给照看着。

    各家的媳妇,也该解放出来,干点儿啥了。

    谁说女人就只能围着锅台转的?以前女人都下地挣工分,现在也一样能干点儿事业。

    赵建设几个一听,都有些吃惊,随即笑了起来。“对,对,还是嫂子有想法。”

    也好,媳妇都有正经事儿忙活,也省的成天在家看着熊孩子不顺眼,连带着男人们也遭殃。

    解释了去上班的事,接下来就是众人汇报,这几天各处去淘登花种花苗的事情。

    还别说,都没少划拉,尤其是花种,这玩意儿最好淘登,一棵君子兰开花能结十几粒种子。

    长成的花人家未必肯舍得卖,但是花种没问题。

    一粒花种一毛到两毛,有的人家攒了不少呢,卖了换点儿钱,留着给自家孩子买几块糖也挺好啊。

    “有好几户都跟我说,等着今年的种子下来,全都给咱留着,要是出小苗,也留着。”

    赵建设等人都把小苗留自家了,种子装在布口袋里,全都递给了许世彦。

    “行,挺好,咱不收大的,就要小苗和花种,成本低。”

    一粒种子顶多两毛钱,长成两年的苗,少说卖几十块钱,啥玩意儿能跟这个利润比啊?

    许世彦让苏安瑛把种子全都收下,然后记个账,各家都收了多少,花销是多少。

    “咱当初说好了,有钱一起挣,说话当然要算话,但是具体谁分多少,咱也得有个章程。

    哥几个,你们说说看,咱这个花卉公司,每个人具体占股多少,分红怎么算?”

    之前一直没时间谈这事儿,如今这么多种子和小苗收回来,花卉公司也有一定规模了,该有个规章制度。

    “三哥,这事儿你说了算,我们几个,都是跟在你后头打狼的,一切听你安排。”

    大家伙儿都跟着许世彦习惯了,这种事儿,当然许世彦说了算。

    说实话,别看最近收了挺多花种花苗,实际上真没掏出去多少本钱。

    这事儿,不管挣多少,都跟白捡差不多,他们信得过许世彦,所以也不在乎分多少。

    “那行,我说说我的想法。

    整个儿花卉公司,我占一半股份,你们几个还有立民哥,分另一半。”

    主意是许世彦出的,他还负责出场地和技术,之后的销售也得他是主力,他拿大头理所当然。

    “我这里头呢,到时候要分给林业局郭主任一些,还有我二哥、咱大队和公社。

    到时候我看怎么安排,反正是从我这里出,不用你们管了。”

    郭守业的那份,不能比赵建设他们少,至于队里和公社,暂时许世彦还没想好怎么给。

    要等到君子兰全部出手,看能挣多少,多了有多的办法,少了有少的主意。

    “三哥,要是这么算的话,你也不占大头啊。

    要不然,郭主任那份儿,也从我们这边儿出吧。”

    杨春明觉得,他们这些人就是跟着占便宜,好像占的股份还不少,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不用,就照着我说的办吧。咱现在想的挺美,将来究竟挣多少钱还不一定呢。

    要是将来挣的少了,哥几个别埋怨我就行。”

    按许世彦的想法,肯定能挣钱,但是挣多少,他心里也没底,丑话说在前头,也免得以后互相怨怼。

    “那绝对不能,许哥你放心,这事儿不管赔挣,不影响咱哥们儿之间的情分。

    就算是将来没挣钱,谁要是翻脸不高兴,我第一个踹他。”黄胜利连忙表态。

    “对,对,对,谁要是因为这点儿事情翻脸,我们大家伙儿都容不下他。”众人附和。

    就这样,花卉公司的事情也算定下了规矩,于是许世彦拿出来纸笔,按照刚才谈话的内容,写了份儿协议。

    一式两份,众人都在上面签子画押,连苏安瑛也按了手印儿。

    然后一份交给苏安瑛保管,一份交给周庆国放着。

    这玩意儿,就是先小人后君子,有那么一张纸,以后真的有纠纷了,最起码有个依据。

    事情谈完,协议也签了,苏安瑛一看时候不早,赶紧做饭去。

    “胜利,庆国,你们先坐着说话,我赶紧做饭去,要不然一会儿,许海源就该饿的喊了。”

    皮孩子成天淘气,各种作,体力消耗也大,饿的快。

    再不做饭,那熊玩意儿就该喊饿了。

    苏安瑛这句话还没说完呢,不知道跟谁又疯了一天的许海源、许瑾萍,从外头进来了。

    “妈,饭好了没?我饿了。”

    “饿,饿,饿,成天就知道饿。你瞅瞅你俩,这又上哪儿去作了,那裤子卡的全是泥。”

    再温柔的母亲,见到儿子闺女造的像泥猴,也能瞬间变身狂暴老母亲。

    屋里,一众男人们面面相觑,苦笑不已,熊孩子啊,可咋整?赶紧开学吧。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月二

    三月一号,农历正月十七,学校开学了。

    黄树庆、黄淑云、孙宇、许海源,全都被爹妈送去学校了。

    黄树庆最大,育红班念半年,正好上小学。

    孙宇、黄淑云得明年,至于许海源,他过了年才六岁,得后年才能上小学。

    这几个大的弄去上育红班了,家里就清静不少。

    许海源不在家,也就没人带着许瑾萍作了,小丫头只能去找苏丽娟等人玩。

    女孩子比较文静些,不至于上房爬屋的作祸,多数都是过家家。

    弄个娃娃,找围巾或者枕巾包起来,装模作样的喂饭喂水,哄着睡觉。

    或者,弄一些破碗、破瓦片之类,再弄点儿枯枝树叶,夏天整点儿菜叶、野果。

    再加点儿沙子什么的,搅一搅拌一拌,学着大人做饭。

    再不然,就把家里的围巾或者被单,围在身上,当成大裙子或者披风。

    反正男孩舞刀弄枪,女孩就是扮妈妈过家家。

    “媳妇,谁再咱家厕所哭呢?我怎么听着有人哭啊?”

    这天,许世彦没啥事,早点儿回家,结果进院子就听见厕所那边有人哭。

    许世彦觉得奇怪,就问苏安瑛。

    “是萍萍的朋友,就是烈士墓西头那个粮库苏家的老小儿,丽娟。

    那孩子便秘干燥,拉不出屎来,在厕所哭呢。

    哎呀,我刚才劝了一通没用。”苏安瑛一听,叹口气。

    “上回也是,蹲厕所里老半天拉不出来,就是哭。

    后来是苏家嫂子来了,给孩子好一顿骂,骂走的。”

    苏家的男人在粮库上班,媳妇没工作,家里四个闺女,上头好像还有老娘要养活。

    所以负担挺重,家里日子也一般。粮食虽然够吃,可日常油水不太够。

    这人呢,要是肚子里没油水,就很容易便秘干燥。

    苏丽娟可能是又好几天没大号了,今天在许家玩着玩着,就说想上厕所,结果蹲在那儿怎么也拉不出来。

    那孩子原本就爱哭,这下更没完了,蹲在厕所里哭。

    许世彦听完,笑着摇摇头,“媳妇,咱家是不是有蜂蜜和香油来着?

    你找出来,我给孩子熬点儿蜂蜜香油喝了就能好。”

    苏丽娟那小姑娘,许世彦见过几次,长得挺秀气,说话也挺有礼貌,跟许瑾萍玩的挺好。

    孩子遭罪,大人也不忍心,但凡有办法,咋地也不能让孩子一个劲儿在厕所哭。

    苏安瑛一听,赶紧从柜子里翻出来蜂蜜和香油。

    许世彦拿着去厨房,在灶坑前支上砖生火,然后找个盛饭的勺子,里头倒进去野蜂蜜和一点水。

    熬开后,再倒进去香油,搅匀放凉。

    那边,苏安瑛好说歹说,把苏丽娟从厕所哄出来,领着小姑娘进屋,然后把蜂蜜香油给小姑娘喝了。

    “怎么样?好不好喝?”许世彦笑着问那小女孩。

    蜂蜜是甜的,里面再加香油,那能不好喝么?小姑娘恨不得连勺子都舔干净。

    “好喝,谢谢叔叔。”

    小姑娘不懂这是干啥的,就以为人家给她好吃的呢,赶紧道谢。

    “不用谢,一会儿回家差不多就能拉了。

    再往后肚子不舒服拉不出来,不能哭,得找大人想办法,听懂了么?”

    这么小的孩子,拉不出屎很遭罪的,也难怪她哭。

    “嗯,知道了,叔叔,婶婶,我先回家,明天再来找萍萍玩。”

    小姑娘很有礼貌,乖乖跟许世彦和苏安瑛道别后,又跟许瑾萍叽叽喳喳聊了几句,这才离开回自家。

    苏丽娟回家,还没到晚上呢,就顺利的拉了。

    苏丽娟的母亲知道了,觉得奇怪,就问闺女今天咋没哭。

    苏丽娟人虽小,记性却挺好,就说今天在许家,叔叔和婶婶给她喝了又香又甜的水,她拉屎就很容易了。

    苏丽娟的母亲一听,就记在了心里,几天后偶然遇见苏安瑛,少不得要向苏安瑛打听打听,喝的是什么。

    苏安瑛就把方子告诉了她,后来还让许瑾萍给苏丽娟捎过去一瓶野蜂蜜。

    苏家那头,也时不时让孩子捎点儿东西给这边,一来二去的,两家大人也有了来往。

    转眼间,正月过去,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这天,本地习俗是吃猪头肉、炒糖豆。

    而许家呢,还有一项事情要做,就是炒酱引子。

    东北人顿顿离不开酱,不是有句笑话么?给东北人一罐酱,整个儿山都能吃光了。

    这个夸张了,但东北人的生活里,确实离不开酱,万物皆可蘸大酱,没有酱可过不了日子。

    做大酱呢,好多方法,有的人家做酱块子。

    自然发酵后去掉外表的菌丝等,割成片儿,用花椒、大料、姜、盐煮水,倒在清洗干净的碎酱块上,装入缸中继续发酵。

    天晴的时候,还得把酱缸放在外面晒,一边晒一边撇去上面发酵的白蒲,等发酵好了才好吃。

    许家做酱不用这种方法,而是先炒酱引子。

    将包米面倒进锅里,文火炒成焦黄的颜色,散发出焦香。

    然后倒进去适量的水,趁热翻动搅拌均匀,团成碗口大的一个个圆球。

    一般会在圆球外滚一层白面,这样圆球不容易干裂。

    等圆球凉透,表皮微干,将其放到铺满了豆秸的筐里,找个温暖的地方发酵。

    周桂兰比较喜欢放到厨房门的门框上头。

    在厨房门框上面钉个架子,筐放在架子上,厨房温暖还有热气,是发酵酱引子最好的地方。

    经过两个月的发酵,酱引子外表长一层绿毛,掰开后里面有红色菌丝,才算发酵好。

    两家吃酱,酱引子炒少了不够。

    幸好有苏安芳、苏安花帮忙,周桂兰炒了两锅包米面,团成十几个球,放起来发酵。

    “瑛子,晚上咱包饺子吃吧。

    缸里还有点儿酸菜,你捞出来使劲儿投几遍,正好还有肉,咱包点儿酸菜猪肉的饺子。

    晚上都在这边吃,一起过节。”

    二月二,大小也是个节,如今日子好了,再说还有苏安芳姐妹在这儿呢,必须整点儿好吃的,饺子安排上。

    晚间,许世彦下班的时候,一看自家锁着门,就知道都在爹妈那边。

    一进门就闻到了饺子的香气,进屋一看,炕桌上摆了六七盘饺子,中间还有几盘菜,其中一盘是猪头肉。

    “哎幼,今天啥日子,整这么多好吃的?”

    “二月二,你这班上的,连今天啥日子都不知道了?

    也不去剪剪头,瞅你那头发都多长了?”

    周桂兰一听,看了儿子一眼,上班的还赶不上她这在家的,连二月二都想不着?

    明天依旧七点准时更新,谢谢各位的支持,更多正版好书,尽在。

第二百七十四章 黑瞎子伤人

    许世彦一拍脑门儿,“哎呀,真是忙迷湖了,连今天二月二都想不着。”

    也不怪他,这个上班的人吧,只记得今天礼拜几,哪里还管农历啥时候啊?

    再说,最近场子里忙,许世彦也顾不上别的了。

    “去洗个手过来吃饭,喝口不?喝的话,让你妈给烫壶酒,咱爷俩喝口?”

    许成厚坐在炕上,笑呵呵的问儿子。

    幼,老爹心情不错啊,还要喝两口?那必须陪着啊。

    “喝,这几天累得慌,喝两口解解乏。”

    过节嘛,多少喝点儿,不喝多就行。

    于是,许世彦去洗手。

    周桂兰找出自家的酒壶来,就是那种玻璃的大肚子酒壶,装满了能有四两酒。

    周桂兰瞅了眼,给装了大半壶,然后放进倒了热水的茶缸里。

    许世彦正好从厨房拿了俩酒盅,半两的那种小玻璃杯,爷俩一人跟前儿放一只。

    许世彦先给老爹倒一杯,自己也倒了杯。

    “最近忙啥呢?我听芳儿和花儿说,有时候你挺晚才回来?”

    爷俩一边吃喝,许成厚就问儿子。

    “哦,整那个天麻菌种发酵来着。

    参场那么多老参地,也不可能全都种豆子,我就想着栽一些天麻。

    这几天带着人发酵菌种,等着开春了,收点儿天麻崽子,栽到地里。

    往后一年起一回,慢慢发展。”

    许世彦去一参场,就是研究这个参地综合利用的。

    在了解了实际情况后,许世彦决定先发展天麻和细辛,慢慢再培育五味子、穿地龙。

    以后遇到了适合的土地,再发展蓝莓、蓝靛果等。

    抚松地区之前就研究过老参地种植天麻技术,之前还通过了地级科技鉴定。

    但是一直没能推广,主要是方法有点儿问题。

    这些天,许世彦就是带人攻关这个缺失的环节。

    其实也简单,就是将培育出来的蜜环菌,跟柞木段一起堆积发酵。

    等柞木段上面都布满了菌丝,再将木段和蜜环菌一起,埋到去年刚起出棒槌的参地里,上面摆天麻崽子。

    天麻崽子经过一年的生长,明年就可以收获。

    说起来,这个比人参的生长期短,如果弄好了,收益也不错。

    当然,这玩意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还有好多活呢。

    爷俩一边喝,许世彦就给老爹一边讲解,许成厚似懂非懂,就觉得他家儿子现在厉害了,连天麻都能种。

    “你说那细辛咋回事儿?参地还能栽细辛?”老爷子不懂就问。

    “嗯,那个其实简单,就是在新栽的池帮子上,隔二尺远栽一棵细辛。

    正好,棒槌长三年起货,连细辛也收获了,一举两得,合理利用土地,多一份收入。”

    其实不光是这样,细辛可以驱虫,参地池帮子上栽细辛,也可以防止部分虫害,所以是双赢。

    当然,这个也有挺多麻烦,要有单独的细辛苗圃,培育出小苗后移栽。

    目前来说,都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急不得。

    “这几天就是上山去捡柞木,回来锯成段儿,所以我最近天天跟着场子的车上山。”

    一参场的参地多数都在槽子河里头,每年都有伐区。

    如今这时候,伐区的利用率还是不高,林业部门把伐区里成材的大木头运走。

    剩下一些树头枝丫啥的,或是留在原地任其腐烂,或是一把火烧掉。

    等着再过些年,树头枝丫也是好东西,都一堆一堆卖出去,给人家当柴禾了。

    参场这边会跟采伐部门商议好,采伐剩余的树头枝丫等,留着参场工人上去,挑好的做柱脚、大联杆子、横担、杈杆等来用。

    因为柞木比较硬,不好钉钉子,所以多数时候,参场工人不捡柞木用,都是看参人捡走烧火。

    许世彦就是带人,去山上从那些树头枝丫里头挑柞木,运下山来再锯成段,用来培养菌棒。

    “哦,那你们注意点儿,山上可能有野兽。

    这时节,黑瞎子没有冬天睡的那么沉,万一惊醒了,伤着人。”

    许成厚听了,少不得要叮嘱一番。

    “应该不至于,那边挨着参场,韩大叔他们冬天总进山打猎,那附近估计没有啥野兽了。

    没事儿,我们多注意些。”

    上山,谁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情况发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应该小心点儿。

    爷俩一边吃着饺子喝着酒,一边闲聊,不知不觉中,许世彦就吃一盘子多饺子,还吃了不少菜。

    “哎呀,吃饱了,今天这饺子真好吃。”酒足饭饱,许世彦心满意足放下快子。

    别人早就吃饱了,于是收拾了桌子,然后许世彦夫妻带着孩子回家休息。

    连着捡了几天柞木,加工厂后院堆了不少木头,加上从县里弄回来的蜜环菌袋也到了。

    所以第二天许世彦就没跟着上山,而是带着几个人在加工厂后院拿油锯截木头,准备堆料发酵。

    韩立民带了一拨人,上山继续捡柞木。

    “世彦,明天咱带着狗扛着枪上山。”

    下午,韩立民等人跟车回来,见到许世彦的时候,韩立民这样说道。

    “啊?带狗上山?咋地了,山上有啥野兽啊?”

    许世彦一听,又是狗又是枪的,这是山上有啥东西?

    “嗯呢,今天上山遇见黑瞎子了。”韩立民就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

    年后过了十五,一分场参地那几个看参的,就陆续上山了。

    其中有俩人,前两天在山里发现了一个天仓子。

    这俩人存了私心,就想着别惊动旁人,他俩偷摸的去把那天仓子里的熊杀了,得个熊胆能卖不少钱。

    这俩人今天白天就带着枪去杀地仓子,结果呢,中了黑瞎子的空城计。

    那黑瞎子提前从树洞里出来了,躲在俩人背后,趁着俩人不注意,直接扑上来。

    其中一人慌乱中开枪,伤了黑瞎子,也惹怒了黑瞎子。

    黑瞎子不像野猪,野猪见了枪就跑,黑瞎子是顶着枪上。

    那人只来得及开了两枪,慌乱中都没打中要害,结果却被黑瞎子三两下都给拍倒了。

    其中一个被黑瞎子坐上去,差点儿坐死,另一个也被黑瞎子啃了两口,都伤的不轻。

    要不是韩立民等人就在附近干活,听见呼救声,一群人拎着斧子、锯赶过去,把人救下来,那两人就没命了。

    “我爹说,让你明天带着狗上山,咱两家合一处,顺着踪去追,把那黑瞎子干下来。”

第二百七十五章 带狗上山

    “那附近不是早就被韩大叔遛遍了么?咋还有天仓子呢?”

    许世彦觉得奇怪,以韩文忠的本事,还能让参场附近留下黑瞎子?

    “我爹说,应该是走驼子,估计就是他过年下山那段日子进去冬眠的黑瞎子,本身就睡不实。

    被那俩人查看的时候惊动了,提前从树洞子里出来,反倒把人给伤了。”

    韩立民摇摇头,按照老爷子的解释,就应该是这样了。

    许世彦点点头,进山打猎啥情况都能遇见,赶上点儿背了这是。

    “我家那四条狗,去年冬天没打猎,我估计都生了,带上山怕是也起不了太大作用。”

    猎狗是越干活就越厉害,超过一段时间不打猎,本领也会生疏。

    去年冬天,许世彦在省城,许成厚又不会打猎,那几条狗只能拴在场子里,就怕本事都忘差不离了。

    “没事儿,还有我家那几条狗呢,带一下就出来了。”韩立民摆手。

    许世彦一琢磨也是,韩家那几条狗都特别厉害,自家那几条有好狗领着,很快就能熟悉。

    “得嘞,那咱明天上山。”

    其实这猎人打猎也有瘾,许世彦还算瘾头小的,家里事情多忙活着顾不上。

    不过这一提起头儿来,他也惦记上了。

    第二天早上,许世彦没骑车,而是牵着四条狗,扛了杆枪。

    那枪是养殖场建起来之后买的,一起买了两杆枪,半自动,主要是为了看护养殖场。

    昨天下班,许世彦过去挑了顺手的拿回了家,今早直接背着走。

    来到参场油库那儿,干活的工人都在油库这等车。

    如今参场大部分人都认得许世彦,少不得过来跟许世彦打招呼。

    “幼,许组长,今天这咋还牵着狗扛着枪的,要上山打猎啊?”

    “嗯呢,昨天咱场子看参的那俩人不是让黑瞎子给祸祸了么?

    我韩大叔发话,说是让我带上狗和枪,今天跟他一起进山,把那黑瞎子找着干死,不然咱上山干活啥的,都危险。”

    许世彦的工作其实没那么死板,自由度挺高。

    他带着人上山,把事情安排下去,乐意动手就动手,不动手干活也行。

    所以今天他打算上去安排一下,就跟韩文忠进山。

    一提起这事儿,众人可就有话题了。

    “哎呀,可不是?昨天我瞅着那俩人的模样了,老惨了。

    一个让黑瞎子啃了半边脸,另一个让黑瞎子坐的屎尿都出来了。

    抬到咱参场卫生院,根本不行,这不是赶紧送去县里了么?”

    说起那俩人的惨状,众人都一脸惊恐加怜悯,这就算是能治,也得成残疾,以后可咋整?

    “没想到许组长还会打猎啊?真行,文武双全的,有本事。”也有的人夸许世彦。

    现在,许世彦是一参场的红人,都知道许世彦在带队攻关,想办法给参场增收。

    这要是真成了,以后工人福利啥的会更多,挺好。

    正说话间,参场的班车到了,就是两辆大汽车。

    槽子河参地离着挺远呢,场子里有几台通勤的汽车,专门拉工人上山干活。

    车停下,一众工人急忙上车,许世彦也在韩立民的帮助下,把四条狗全都弄到车上了。

    打猎的狗有规矩,出门不讨人厌,所以上车后,就乖乖趴在那里,也不乱叫。

    大汽车晃晃悠悠进了槽子河里头,一路来到去年新栽棒槌的参场。

    工人们这时候都在做棚,下了车直接往场子里走。

    韩文忠看的场子在外面,前年栽的那一片,他算计着时间,提前领着狗在这边等着。

    许世彦和韩立民下车,把狗也都弄下去,跟韩文忠碰面。

    “叔,我家这几条狗去年冬天没打猎,有点儿生,今天给你家狗当帮狗吧。”

    一见面,许世彦便说道。

    “好,咱两家九条狗一起上,咋地也能把那黑瞎子干下来。”

    韩文忠点点头,他对自家的狗有信心。

    许世彦前几年每到冬天都跟韩文忠合伙进山打猎,两家的狗也都彼此熟悉,不会互相咬,合帮很容易。

    三个人牵着九条狗,一路朝着昨天出事的地方走。

    离着还有一段距离呢,许家那头狗小黄,韩家的头狗二串子,似乎察觉出什么来,朝着前方叫了几声。

    不用说,这是发现黑瞎子的气味了。

    “你还说小黄不干活生了,这不挺好的么?走,咱们过去看看。”

    韩文忠一见这情形,就笑了起来,好头狗,就算时间长不干活,鼻子一样灵敏。

    小黄和二串子都是好狗,体型也大,一旦发现了猎物的踪迹,就兴奋起来使劲儿往前挣。

    只要头狗一开声儿,其他狗也都跟着头狗使劲,牵狗的人就拽不住绳子了。

    “没事儿,撒开吧,让他门先去追,咱们跟着。”韩文忠一见这样,只能解开狗。

    许世彦也把自家四条狗脖子上的绳子解下来,然后,就见到小黄和二串子嗖一下就蹿出去了,一边跑,还一边叫唤。

    其他狗紧随其后,撒开腿就往前跑。

    许世彦跟韩立民年轻,腿脚快,背着枪快步跟上,韩文忠咋地也是年纪大了些,他在后头慢慢走。

    “就在前面,你看那头一棵大杨树。

    我爹说,去年冬天下山之前,他来这片儿转悠过,没见到异常。

    所以他说,肯定是阳历年之后,那树洞进去走驼子的熊了。”

    韩立民指着前面坡下,一棵挺粗的大杨树说道。

    “嗯,也可能。走,咱们过去看看。”

    许世彦点点头,二人快步来到大杨树跟前。

    而这个时候,韩家那五条狗已经跑出去挺远了,倒是许家这四条狗,在大树跟前儿转悠,没继续往前跑。

    “看出来,你家这四条狗是生了啊,跑一会儿就停下了。”

    韩立民一看这样就知道,这是长时间不进山打猎的缘故。

    许世彦上前,拍了拍小黄脑袋,“去吧,不用等我。”

    小黄瞅了许世彦一眼,又往那棵大杨树的方向叫了声,这才转身,带着自家那几条狗,再次冲了出去。

    许世彦有点儿纳闷儿,感觉好像小黄有点儿不太对,那样子像是要告诉他什么似的。

    咋回事呢?

    “走,咱们赶紧跟过去,那黑瞎子不小,别看受伤了,我估计也是一场恶战。”

    韩立民见许世彦发愣,忙拽了他一把。

    “嗯,走吧。”

    许世彦也想不出怎么回事,于是跟着韩立民一起,加快脚步往前走。

第二百七十六章 母熊

    一般来说,冬眠中的黑瞎子被惊动了,就会步步高岗,走出挺远。

    许世彦和韩立民已经做好了今天得走出去挺远的准备。

    结果,二人跟在狗子后面,才走出去三四里地,就听见前面狗子阵阵狂叫,那动静一听就是遇见猎物了。

    “这么快?”韩文忠和许世彦都挺吃惊,这是半路上遇见别的野兽了?

    此刻也顾不得想别的,各自端枪在手,一路小跑往前追。

    等来到近前一看,九条狗,围着一只黑瞎子,那黑瞎子应该是受了伤,行动不太方便。

    “就是这个,昨天伤了俩人,我们赶到,把它撵走了。”

    韩立民一看,认出来正是昨天伤人的那只。

    “奇怪了,看着伤也不算重啊,咋才跑到这儿?”

    谁也没法给韩立民解惑,此刻许世彦和韩立民两个,都端着枪随时留意前面战况,只要找到机会就开枪射杀黑瞎子。

    韩家那几条狗都挺勐,二串子更是只敢跟黑瞎子硬干的狗。

    小黄虽然挺长时间没打猎了,却也不憷,找准机会就掏了黑瞎子后门。

    那黑瞎子挨了小黄一口,疼的不行,转身,扬起爪子就要拍小黄,小黄机灵,调头就跑。

    毕竟是太久没打猎,动作慢了一点儿,屁股挨了一下,黑瞎子锋利的爪子划破了毛皮,带起一道血痕。

    好歹伤的不重,小黄嗷一声躲开。

    其他狗一看这样,红了眼的往上冲。

    咬黑瞎子屁股的、掏肚皮的、咬前肘下的,九条狗蜂拥而上,逮着哪儿就咬哪儿。

    一条伤着了退下来,其他继续。

    再厉害的黑瞎子,也禁不住九条狗这么咬啊。

    尤其是小黄和花点儿,都是掏后门的狗,这俩逮着机会就来一口,那黑瞎子让它俩给咬的别提多惨了,血淋淋的。

    黑瞎子且战且走,最终还是被一群狗子给逼着上了树。

    黑瞎子一旦上了树,狗子就没用了,只能在树下面不停的叫。

    这个时候,就看猎人的枪法了,韩立民端枪上脸,砰的一枪,正中黑瞎子脑袋。

    黑瞎子中枪,从树上跌落下来,狗子们一拥而上就去啃咬。

    许世彦打了个呼哨,将狗子们引开,然后朝着黑瞎子又开了两枪。

    这东西生命力太强悍,小心点儿没错。

    两枪之后,黑瞎子一动不动,许世彦这才放心,掏出刀上前,准备给黑瞎子开膛。

    这头黑瞎子要是秋天的时候,估计得有三百来斤,但是经过这一冬的消耗,瘦了不少。

    黑瞎子摔下来趴在地上的,许世彦动手,将其翻过来。

    “咦?”这黑瞎子一翻过来,许世彦立时感觉不对了。

    “立民哥,这黑瞎子是母的,看样子带着崽子呢。”

    “哎幼,不对,刚才小黄那是冲着大树叫唤,黑瞎子的崽子还在大树洞里头。”

    许世彦这下终于明白过来,刚才小黄为啥表现异常了。

    小黄那是想告诉许世彦,树洞里还有东西。

    “嗯,确实是母的,等会儿咱回去看看,保不齐里头真有小黑瞎子。”

    韩立民上前一看,点点头,那黑瞎子的状态一看就是带着崽子呢。

    “我来开膛摘熊胆,你去看看那几条狗啥样了。”

    韩立民接过刀,动作麻利的开膛破肚,将熊胆摘下来放好,又把内脏挂在树上,开始割肉喂没受伤的狗。

    许世彦,则是转身去查看情况。

    二黑、花点儿、小黄、胖墩儿,这几条狗都受了伤。

    得亏那黑瞎子受了伤,加上这几条狗也都经验足够灵巧,倒是伤的都不算重。

    许世彦爱惜狗,赶紧拿出药粉来,挨个儿给上了药。

    轻伤的不用包扎,只有胖墩儿伤的重点儿,用绑腿缠上伤口。

    狗子受伤,也不耽误吃肉,韩立民也舍得喂狗,割下来不少肉给狗子吃,把几条狗都喂饱了。

    那黑瞎子本来就没多少分量了,再喂完狗,更剩不下多少肉。

    索性也不收拾了,就这么拖着往回走。

    “我韩大叔怎么还没跟上来?”许世彦觉得奇怪。

    就算韩文忠脚步再慢,也该跟上来了啊,这是走哪儿去了?

    “走,咱往回走走看。估计是在半道上呢。”

    韩文忠跟许世彦俩人就这么拖着剩下的黑瞎子,按照原路往回走。

    直走到离着大杨树不远,才发现,韩文忠正坐在大杨树下抽烟呢。

    “爹,我们还以为你走丢了呢。”韩立民故意开玩笑道。

    韩文总抽完烟,把烟头往地上一扔,搁脚踩灭了。

    “我在这儿等你们呢,这树洞里,有东西,我估计是黑瞎子崽。我正寻思着,咱怎么弄上来。”

    要不说韩文忠是老猎人呢,他刚才在大树洞跟前转悠了几圈,就察觉出不对,里头还有东西。

    “叔,你真行,猜的差不多,我们打死那头黑瞎子是个母的,应该是带崽子。”

    许世彦朝着韩文忠竖起大拇指来,笑道。

    “关键是,咱现在怎么把黑瞎子崽抓出来?”

    按照时间来推算,那黑瞎子崽应该不大,要是大一些,昨天出事,那崽子就该从里头爬出来走了。

    那母黑瞎子没跑多远,估计也是因为它恋着崽子呢。

    “简单,咱参场有油锯,等着,我回去拿个油锯来,直接把树放倒了,里头黑瞎子崽还想跑?”

    韩立民一听就笑了,这活儿简单,不用费多少劲。

    参场富裕,不像公社、生产队那么穷,油锯啥的都有。

    这几天正好工人在山上干活做棚,得截木料啥的,用油锯快,所以带了好几把油锯上山。

    于是,许世彦和韩文忠在这等着,韩立民回去找人拿油锯。

    这边离着大家干活的地方就不远了,很快,韩立民扛了油锯回来。

    用力一拉绳儿,油锯打着火,然后试探着从树根开始锯。

    油锯干活快,不多时,锯进去大半儿,于是换到对面,跟刚才的锯口错开二寸高,重新下锯。

    等着上面的锯口到一半左右,就听见大树卡卡响,韩立民拿着油锯往后退开,那树朝着坡下倒了过去。

    放树也是有讲究的,会放树的人,多数都是顺山倒。

    旁边的人依据山形,都提前避开,以免被大树倒下去砸到。

    当然,要是点儿背遇上迎山倒、横山倒,那就很容易出事。

    许世彦和韩文忠早就躲避到一旁,那大杨树倒在山坡上,从树洞里,滚出来两个黑色毛团。

第二百七十七章 熊崽

    俩黑色毛团,从树洞里叽里咕噜滚出来。

    那边,几条狗瞧见了,红着眼睛就要往上冲。

    许世彦和韩文忠急忙打呼哨引开狗,然后许世彦上前,将俩毛团抱起来。

    这俩黑色毛团自然是两只小黑瞎子,看起来也就俩月大小,比猫大不了多点儿。

    “这玩意儿咋整?带回去养着?”

    许世彦看着俩毛团,倒是犹豫了,这玩意儿太小了,可能还没断奶,能养活么?

    “你那不是有养殖场么?带回去养着呗,养大了光熊胆也能卖不少钱呢。”

    燃文

    韩文忠笑了,他们费劲巴拉把树放倒了,抓着俩熊崽子,难道还放生不成?

    这么小的熊崽子,放生也白扯,活不成的,只能带回去养着。

    “不行,自家养起来的动物,时间久了有感情,舍不得杀。”许世彦摇头。

    他养的那些紫貂、水獭,到现在一只都没舍得动呢。

    虽说眼下是扩大种群的阶段不能杀,也是许世彦心软舍不得。

    他已经打算好了,将来养殖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他只往外卖种貂、种獭,不打算杀了扒皮。

    从小自家养起来的动物,杀了怪心疼的。

    至于那些鹿、香獐子,更不用说,全都留着,养到老了算。

    韩家父子一听这话,全都愣了,随即摇头。

    “你啊,就是心软。那这样,先带回去,过几天打听打听鹿场要不要,鹿场不要咱就得卖给动物园了。”

    县鹿场也养着黑瞎子呢,这小黑瞎子肯定收,再不然卖到通化玉皇山动物园也行。

    许世彦一听,也只能这样了,反正别让他养,养出感情来舍不得,那就不好了。

    于是,许世彦用绑腿把俩黑熊崽子兜在胸前,然后牵着狗扛着油锯。

    韩文忠牵着他家那五条狗,韩立民拖着黑瞎子。

    三个人费了不少劲,好歹从林子里出来,直奔韩文忠看参的场子。

    到那边,把黑瞎子扒皮剃肉,收拾完,用编织袋子装起来,先挂外头阴凉处。

    再烧热水,把熊胆蘸了用绳拴起来挂着。

    等到下午,瞅着时间差不离,许世彦和韩立民两人背着肉牵着狗,还得带着俩黑熊崽子,一起坐上车往回走。

    干活的那些人一看俩人这模样,就知道黑瞎子肯定是打下来了。

    众人不由得感叹,韩家父子这打猎的本事,真是不一般。

    就连这新来的技术顾问,打猎竟然也是好手。

    有人眼尖,就发现许世彦怀里鼓鼓囊囊的不对劲儿,便好奇的问。

    一问才知道,合着人家不光打了一头黑瞎子,还抓了俩黑瞎子崽。

    大家都特别好奇,非得要看看黑瞎子崽长什么样。许世彦没办法,只得抱出来给大家看看。

    “这不就跟狗崽子差不多么?还别说啊,小东西毛茸茸的挺可爱呢。”

    动物幼崽都可可爱爱的很招人喜欢,哪怕是黑瞎子,幼崽也挺好看,大家都瞅着新鲜好玩。

    “这么小,回去能养活么?许顾问,你打算咋处置啊?”

    有人瞅着那黑熊崽子小小的,担心养不活。

    “我媳妇有个养殖场,那头有不少奶羊。

    没办法,只能先送过去养几天,等着问问动物园要不要。”

    许世彦还是觉得,卖动物园去比较好点,鹿场那边养大了,估计也得杀。

    很多人知道许世彦家里有养殖场的事,大家也没多说,反正别人家肯定是没那个条件养活。

    许家那个养殖场,正好就在槽子河回东岗屯子的半路上。

    上车之前,许世彦就跟司机说过了,到那块儿停几分钟,他下去把黑熊崽子送过去。

    所以司机到地方停车,许世彦抱着俩黑熊崽子跳下车,赶紧跑去养殖场。

    正好赶上许世安在养殖场呢,许世彦把俩黑熊崽子交给许世安。

    让他看着安排在一个避风的圈舍里,再弄点儿羊奶喂,先养着,过几天再说。

    许世安瞅着俩熊崽子挺有意思,就给抱到自己住的值班室去了,又亲自去挤了羊奶喂。

    那俩黑熊崽子昨天就没得吃,快饿迷湖了,哪里管是什么奶?反正吃的挺香。

    许世彦顾不上那么多,送过来就赶紧走了。

    汽车返回参场油库,众人下车,许世彦也牵着四条狗回家。

    到了爹妈那边,把狗拴起来,这才进屋跟老爹说话。

    “爹,妈,我回来了,今天打了头黑瞎子,还得了俩黑瞎子崽儿。”

    许世彦知道爹妈担心,所以一进屋先说。

    自打早晨许世彦牵狗走,许成厚和周桂兰就惦记着。

    如今不是以前了,其实老两口挺不乐意儿子再去打猎的。

    熊胆是值钱,可也危险啊,如今日子好了,手里也有点儿钱,他们不希望许世彦再去冒险。

    直到儿子安然无恙回来,老两口这才松口气放心了。

    “啊?还抓了俩崽子?那你弄哪儿去了?带回来了么?咋养活啊?”

    周桂兰一听,便是一连串的问题。

    “没有,不敢往家里带。

    放这边,外头那四条狗还不得一天到晚叫唤个不停啊?它们都认黑瞎子。

    要是放我那边,不用别人,许海源就能把俩黑瞎子崽给搓揉死。”

    他家那俩孩子皮的,见啥都不怕。

    为啥这四条狗不敢往回牵?一个是怕狗叫唤影响那俩小的,另一个,就是怕许海源那混蛋玩意儿,成天搓揉狗。

    他能干出来骑着狗满哪跑的事儿,为了狗好,还是离着许海源远一点儿吧。

    听见儿子这么说,老两口都乐了,“也是,那孩子就差上房揭瓦了。

    不往回带是对的,那黑瞎子崽毕竟是野物,养不熟。

    家里孩子多,万一让它咬了咋办?”许成厚轻咳两声,正色道。

    “我记得咱家还在大营的时候,就那个兽医老程,他有一回进山打死个黑瞎子,抓回来个崽子搁家里养。

    老程他家闺女都三四岁了,那小黑瞎子崽才多大啊,一下子就把老程他闺女给扑倒了。

    吓得老程赶紧把那黑瞎子崽卖出去了,不敢留在家里。”许成厚岁数大,经历的事情多。

    “对,对,爹说这个事情,我有点儿印象。”

    许世彦一听忙点头,这个他听大营的人提起过,有印象。

    后来,那只小黑瞎子被卖给动物园了好像。

    明天依旧七点准时更新,谢谢各位的支持,更多正版好书,尽在。

第二百七十八章 清明

    三月下旬,大田地的雪都化的差不离了,山上背阴坡还有一层雪。

    大队里召集人手开会,开始分地。

    二大队共有三百五十九户,一千八百二十人,耕地两千四百多亩,去年新栽参地三千多丈。

    耕地要留出一部分做机动地,其余的,按照土壤肥沃程度、距离村子远近、附近水源是否方便等先天条件,分为三等。

    好地块争取做到每家每户都分到,中等地块也是一样尽量均分。

    质量参差不齐,散落在各处的地块儿,则是按照往年产出情况进行折算,一亩半折一亩,甚至两亩折一亩。

    每个待分配的地块都有编号,大家抓阄分配。

    这样一来,很多人家都分到了好几块地。

    许世彦的户口迁走后,苏安瑛就是户主,这分地大会也是她来参加。

    最后分到了四块地一共五亩多,当然,这是登记在册的面积,实际面积应该是将近六亩。

    许成厚老两口,也分到了两亩多地。

    许成厚找人置换了一下,有几块地能够跟儿子家的连在一起,以后侍弄方便。

    原本各家的自留地,也就各家保留不动。

    参地倒是要容易些,按照人口,新栽每人一丈八尺,像许世彦家还有五口人,就能分到九丈新栽。

    还有今年的参土,也是按照每人一丈八尺,一次分三年的,每个人分五丈四。

    参栽子和参籽,到秋天统一分发,三年后起参,每口人交任务二十三斤水参。

    各类农具,能做到每户都有的,都尽量平均分配。

    也是抓阄,谁抓到差一些的农具,也不会抱怨。

    做不到每户一份儿的,那就拍卖,价高者得。

    拍卖所得,集体留一部分,剩余的分给各户。

    东岗这边没啥大型农机具,二大队牲口多一些,都是直接卖掉,谁家想要就出钱买。

    这一部分收入,基本上就是归队里了,留作队里几个干部的工资之类。

    当然,也有人怀疑,是被昧下了。

    二大队还养了不少猪和羊,也是一样的办法处理。

    分田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挺麻烦,忙活了两天,总算把地都分完。

    因为之前一直在宣传,舆论导向也都偏向单干,大家伙儿都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土地分配到户之后,相邻的农户就要划定地界。

    通常情况下,各家都会主动让出一部分土地。

    或者是一根长长的垄,或者是一条小水沟,再或者是一条便于通行的小道儿。

    由于村风朴实,而且相邻地块多数都是一个小队的,也多数都是邻居,所以彼此之间相处融洽,很少发生争执。

    也有的人家爱计较,争那一垄半垄的地,这时候队里干部就会出面协调,基本上都能顺利解决。

    转眼进了四月,清明节了

    “许大爷,跟你商量一下,从你家扯跟电线用用啊。”

    四月五号一大早,公社的人过来,找许成厚商议事情。

    每年清明节,东岗公社各大队、社办参场、供销社、医院、学校、工业、建材等等相关部门,都得安排人到后面的烈士墓来扫墓,祭奠烈士。

    这可以说是一年一度的盛大仪式,公社都得扯电线挂大喇叭。

    以前从别处扯线,等着许成厚家房子盖起来,多数就是从这边扯线了。

    “行,行,你们尽管用,不要紧。”

    许成厚并没有心疼那几毛钱电费,笑呵呵的摆手,让人从家里扯电线出去,将大喇叭挂在烈士墓前那棵臭李子树上。

    上午七点半,各单位的人全部到齐。

    东岗小学的锣鼓队先开场,然后公社领导讲话,各单位代表讲话,高中、初中、小学生代表朗诵,最后献上花圈。

    在东北,到了清明才可以开窗户。

    烈士墓附近各家各户,这时候都敞开窗,好多人趴在窗台上往外看热闹。

    还有一些人,爬上房顶或者树上,就为了看的远一些。

    小学全体师生都要来参加,许海源等育红班的学生就放假。

    许海源一看这么多人,他一个小屁孩太矮了啥都看不见,急的不行。

    许成厚一看,就把孙子扛到脖颈上,让孙子看热闹。

    许海源六岁了,这孩子长得又壮实,许成厚扛着孙子,也是够他累的。

    没辙,许世彦作为参场代表,在现场呢,没工夫哄孩子。

    好不容易,扫墓仪式进行完毕,各单位的人陆续散去,许成厚累的一头汗,把许海源放了下来。

    “哎幼我的脖颈子,我的腰啊。”

    老爷子揉了揉自己的脖子和腰,酸疼酸疼的。

    想也知道啊,六岁的孩子,将近四十斤,扛了半天,许成厚都六十多岁了,哪能受得住?

    “许海源,你是不是欠揍?又折腾你爷爷?”

    许成厚个头不矮,再扛着个孩子,哪怕在人群里,也很显眼。

    许世彦还能看不着?一眼就瞅见了。

    所以一散场,许世彦就来找儿子算账了。

    许海源一看爸爸阴沉着脸,知道事情不妙,撒腿就跑。

    只可惜,他只看见爸爸,没瞧见后头跟着进来的妈妈,被苏安瑛一把抓住,逮着机会就在屁股上啪啪两巴掌。

    “臭小子你能耐了啊,你爸训你,还想跑?”

    人家都说七岁八岁狗都嫌,他们家这大儿子才六岁,已经是人嫌狗憎了,简直皮的不像话。

    小家伙还鬼,一看事情不妙,撒腿就跑,等着大人消气了再回来,家里几个大人被他整的哭笑不得。

    “妈妈,妈妈,我不敢了,再也不敢了。真的,真的。”

    这小屁孩,能逃就逃,逃不过就立刻服软,各种好话哄着,只要不挨揍就行。

    果然,他这么一嚷嚷,屋里的周桂兰还有苏安芳姐妹都受不了了,赶紧出来护着。

    “姐,孩子都知道错了,你咋还打他?”

    苏安芳上前,将外甥抢过去,护在身后。

    “打两下就行了呗,还没完了咋地?

    走,源源,咱进屋吃饭去,今早晨你奶奶煮了好多鸡蛋,五姨领你画鸡蛋,咱们碰鸡蛋玩儿。”

    一边说,一边领着许海源往屋里走。

    许世彦夫妻俩互相看了一眼,无奈摇头,这下行了,许海源的靠山又多了俩。

    幸好这熊孩子只是淘气爱玩,各种小捅咕,没有啥品性上的问题,他们两口子多数也都是吓唬吓唬。

    孩子没犯啥大错儿,不至于真的往死里揍。

第二百七十九章 碰蛋

    本地习俗,清明节要吃鸡蛋,有的人还会在鸡蛋上画图桉哄孩子。

    小孩子们更爱的是碰鸡蛋游戏,看谁的鸡蛋最硬,不会破。

    周桂兰一早起捡了二十几个鸡蛋放锅里煮熟。

    这会儿工夫,许世琴、苏安芳、苏安花三个人,就拿着许世琴描花样子的笔,在鸡蛋上画画。

    许世琴画只猫、苏安芳画只狗、苏安花就画个调皮的小孩,伸舌头挤眼睛的做鬼脸。

    许海源和许瑾萍两个都乖乖坐着,目不转睛的看着姑、姨们作画。

    “哇,好漂亮。”许瑾萍接过小姨画的鸡蛋,口中发出惊叹的声音。

    “小姑小姑,你快点儿,妹妹的都画完了。”

    许海源一看妹妹有一个画好的鸡蛋,他的还没完事儿,着急了就催。

    许世琴三两下把最后的部分涂好,递给了许海源,“那,你的。”

    许海源接过鸡蛋,高兴的不得了。“好漂亮,小姑,你真厉害。”

    “行了,吃饭去,剩下那个鸡蛋,等着小宇来了给他。”

    天气暖和了,季玉凤时常会领着杨皓宇来许家,找许海源兄妹玩。

    尤其今天,许海源育红班放假,杨皓宇肯定要来的。

    兄妹俩一人拿着一颗鸡蛋,宝贝般揣在兜里,跟着姑、姨们一起去东屋吃饭。

    早晨除了鸡蛋,还有大米粥、包米面发糕、咸菜,地里刚冒出头的发芽葱,大酱。

    许世彦夫妻今早也在这边吃饭,每人分两个鸡蛋,就着粥和咸菜,吃的也挺美。

    许海源兄妹自然舍不得兜里画好的彩蛋,那个是要留着跟小伙伴显摆的。

    “等会儿,先碰个蛋再吃。”许海源一看大人们拿起鸡蛋就要砸破了扒皮,连忙喊道。

    一边喊着,赶紧从盆里挑个鸡蛋,先跟许成厚碰一下。

    “爷爷,咱俩来。”许海源跟许成厚的关系可铁了,有啥事儿第一个想着爷爷。

    许成厚笑呵呵的也不吭声儿,随手拿起个鸡蛋来,大头朝着许海源。

    俩鸡蛋一碰,啪,许成厚手里的鸡蛋被碰出个坑儿。

    “我赢了我赢了。”许海源高兴极了,乐得直蹦。

    “奶奶,奶奶,来,咱俩碰一个。”

    首战告捷,让许海源信心倍增,拿着刚才胜利的鸡蛋,又去找周桂兰。

    周桂兰也学着许成厚那样,用鸡蛋大头去碰许海源那个鸡蛋的小头。

    大人都知道,鸡蛋大头有个气室,是空的,那里最不结实,容易碎。

    果然,许海源再次赢了,给他高兴的手舞足蹈,又去找许世彦。

    许世彦有心教教儿子,所以就用鸡蛋小头去碰。

    结果这下,许海源傻眼了,他手里的鸡蛋被碰碎了。

    “啊?咋就碎了呢?”

    许海源很是失望,还以为他手里这个鸡蛋是无敌将军呢,结果才碰了俩,这就碎了。

    许成厚一看孙子小脸皱皱着,满脸不开心,顿时不高兴了,瞪许世彦。

    “你看你,就不能哄着孩子玩会儿么?一个鸡蛋,你还非得给他撞破了?”

    许世彦只管笑,“源源,你知道为啥刚才爷爷奶奶的鸡蛋会破么?”

    小屁孩,没那么多人惯着你,总得让你认清现实的残酷。

    “因为,那是你爷爷奶奶在让着你。

    来,咱扒开鸡蛋,我让你看看这里面啥样儿。”

    许世彦动手,将鸡蛋扒开,然后给儿子讲鸡蛋里面的结构。

    告诉他,用鸡蛋小头碰大头,大头碎的几率要大一些。

    “我跟你讲,碰鸡蛋呢,要挑小一点,皮红的,这种鸡蛋的壳儿多数能厚一丁点儿。

    那种大鸡蛋白皮的最差劲,一碰就碎了。”

    许世彦拿了俩鸡蛋,一个红皮小点儿的给儿子,一个白皮大些的自己拿着。

    这一次,俩鸡蛋都是碰小头,白皮鸡蛋碎了,红皮的安然无恙。“懂了吧?”

    “懂了。”许海源点点头,原来一个鸡蛋也有这么多学问。

    “爸爸,那鹅蛋是白皮的,还大,为啥就不容易破呢?”

    小家伙想起来,家里腌的咸鹅蛋了,去年他试过一回,费好大劲才能敲破。

    众人都是一愣,谁也没想到,许海源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

    “鸡蛋跟鹅蛋可没法比,鹅蛋虽然大,但是皮特别厚,所以结实。”

    许世彦摸摸儿子的头顶,笑道。

    小家伙眼睛一转,立刻朝着妈妈笑起来。

    “妈妈,等会儿给我煮个鹅蛋呗,我要拿着鹅蛋去跟他们碰蛋,看谁的厉害?”

    一桌子的人,全都笑喷了。

    这是个六岁孩子能想出来的招儿么?拿鹅蛋去跟人家鸡蛋碰,那谁能比得过啊?

    “别,你可别祸害我的鹅蛋了,家里那些鹅蛋,我是打算抱小鹅的。”

    苏安瑛一边笑一边摆手,这儿子,没法整了,啥鬼主意都能想得出来。

    “抱小鹅?咋抱?”

    小孩子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一听说抱小鹅,许海源就好奇的打听。

    “就是把鹅蛋给老抱子,让老抱子趴窝孵蛋,过三十一天,就会有小鹅出来。

    到时候,你可以去薅菜喂小鹅,鹅养大了可以下蛋,还能吃肉。”苏安瑛耐心的给儿子解释。

    种蛋孵化,有很多办法,可以让老母鸡来抱窝,也可以人工孵化。

    在炕上铺个小被,里头摆上种蛋,保持温度恒定,时常翻动,到时间也会孵化出小鸡小鹅来。

    养殖场那边的种蛋多数都是这么孵化的。

    但是家里不行,孩子太多了。

    俩大的淘气,保不齐哪天上炕忘记了,一屁股就坐在被上,把蛋坐碎了。

    那俩小的更不用说,正满炕爬呢,谁知道他们能爬到哪里去?

    压碎几个蛋,那不更容易?

    大的好歹还能提醒他们一下,说不定能记住,小的,四六不懂呢,提醒也没用。

    所以苏安瑛还是决定,用老抱子来抱窝算了。

    家里园子那么大,尤其是山坡底下全是草,养几只大鹅可以吃吃草啥的。

    鹅笨,爬不上陡坡,就不至于祸害上面的菜。

    家里就不养鸡了,他家离着后山太近,养鸡容易遭黄皮子,而且可哪乱飞,祸害菜园子。

    反正养殖场那头养了好多鸡,不缺鸡蛋吃,家里就是养几只大鹅,不费多少事。

    等下蛋了腌点儿咸鹅蛋,留着上山带饭啥的,咋地也比咸菜条子强。

第二百八十章 种地

    过了清明,气温回升,家家户户开始做春耕前的准备。

    地里打玉米茬子,安排今年种啥,参地也得耧池子,苦棚,都很忙。

    许世彦调到一参场上班,只有周日休息有时间,家里大事小情的基本帮不上多少。

    许成厚一个人要收拾两家七亩多大田,将近一亩自留地,还有参地的棒槌。

    对于六十多岁的老爷子来说,也有点吃力。

    许世彦夫妻商议着,不如把自家的地给别人种算了,到时候给点儿粮食就行。

    家里许世彦吃供应粮,孩子们还小也吃不了多少,再说现在买着吃也不是买不着,真没必要让许成厚挨累。

    不如专心经营那点儿棒槌,还有养殖场,更合理些。

    夫妻俩意见一致,去找许成厚商议,可许成厚怎么也不让。

    一辈子的老农民了,让他不种地哪行?

    如今这地都是自家的了,不管咋地也得种。

    双方僵持不下,谁都不肯让步。

    “爹,那你要是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就只能给俩小的断奶了。

    那么多地,不能让你一个人干,我们自家的地我自己种。

    没事儿,以前我没出门子的时候,家里的地也是我种。”

    苏安瑛一看这样不行,索性使出撒手锏,她要给孩子断奶。

    “啥?给孩子断奶?那怎么行?这俩还不到一生日呢,你咋能给他们断奶?”

    许成厚跟周桂兰一听,都炸锅了。

    “源源那时候,是你怀了萍萍,实在没奶了才断的,那好歹也十一个月啊。

    萍萍那时候喝了十五个月的母乳,合着到了这俩头上,才十个月你就要给断奶?

    不行啊,绝对不行,我告诉你,最少也得一生日,你别想坑我孙子孙女。”

    周桂兰被气的不轻。

    “妈,那你说咋办?

    这边好几亩地等着种,山上的棒槌地也得有人干活,那头养殖场马上要盖花棚。

    世彦上班顾不上,不都得我张罗?

    这俩崽子不断奶,我还能上山种一半儿地,回来喂他们?”

    苏安瑛在丈夫的支持下,态度也满强硬的。

    不然没辙,跟老人讲不出个理,只能这么来。

    周桂兰噎了一下,是啊,这么多活,全都扔给儿媳妇,家里还有俩吃奶的孩子,着实是为难人了。

    “爹,妈,你俩现在呢,有我大哥他们每个月给的粮食和钱,实际上吃的缺不了太多。

    那个自留地,还有队里分的好地咱自己种点儿,就够吃了。

    其余的地,谁乐意种谁就种去,到秋天给咱点儿粮食就行。

    这样,我爹侍弄个两三亩地,还有山上的棒槌,瑛子搭把手。

    也就这一两年,孩子稍微大一些,也就缓过来了,对吧?”

    许世彦在中间唱红脸,和稀泥。

    不用等着过两三年,顶多到明年秋冬,花棚的君子兰卖掉,那边就少了份儿心思。

    大队的参地也没几年折腾,以后都是个人弄参地。

    到时候许世彦想办法跟黄胜利他们合伙批一块儿参地,全都雇盲流子干活,周日他上去看一看就行。

    至于那点儿地,老爷子爱种就种吧,少种点儿权当是运动了。

    不然这岁数大的人忙活一辈子了,冷不丁让他闲下来,确实难受。

    夫妻俩一唱一和,老两口还得顾全着孙子孙女,最终没办法,只能投降。

    “那行吧,就照着老三说的来,咱自家留点儿好地,般般样样的种点儿自己爱吃的。

    其他的我问问,谁家想种就种。”犟老头终于不犟,点头同意了。

    许世彦跟媳妇对视一眼,忍不住偷笑,总算说通了。

    于是,许成厚放出话,自家的地种不过来,谁家乐意种,秋天给点儿粮食就行。

    还别说,好几家都过来问,最后给了跟许家关系还不错的一户姓付的。

    双方约定,一共五亩半地,秋天给许家四十斤黄豆,二百斤包米。

    这年月粮食产量不高,要太多了不行,人家负担不起就不种了。

    剩余那一亩半好地,连同两家的自留地,都留给许成厚种。

    许成厚早就琢磨好了,要种点儿糜子、谷子、帚用高粱、小豆、黄豆、粘包米。

    就像他说的,般般样样都种点儿,留着自家吃。

    自家有牲口、犁杖,不用求人,早晨四点来钟,许世彦跟老爹一起套上犁杖趟地。

    两个早上的工夫,地趟完。

    再赶上周日,连同苏安瑛一起,几个人一头午,就把地给种上了。

    种完地,家里没啥心思了,养殖场那头的花棚,也该开始动工。

    花棚就按照蔬菜大棚的样式盖,单面坡,但是这年月还没有大棚膜,所以只能用玻璃窗。

    许世彦找了林建的人过来,跟人家说明白自己要什么样的花棚,设计图画出来,材料备好。

    剩下就是许世安和苏安瑛过来看着,许世彦没时间。

    一参场要进行老参地栽培天麻实验,就得有天麻栽子。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一参场就在林区各村屯和林场打广告,收鲜天麻。

    有经验的跑山人,不用等天麻出苗,带着一把铁锹进山,赶上运气好,一天也能挖十斤八斤的。

    这几年,干天麻价钱长得倒是挺快。

    关键是南方有些养蜂的人过来,他们就爱天麻,常常是花高价购买。

    由此一来,天麻的价格就涨上来了,如今一斤干货得七八块钱左右。

    参场收新鲜天麻,一斤两块钱,不管出苗不出苗,也不管大小,连小的米麻都要。

    这个价格,很多人都觉得划算。

    挖出来不用清洗不用煮了晒干,直接送去收购点儿,按斤过秤就给钱,这多好啊?

    所以很多人挖了天麻就往收购点送,参场这边派人,两天各处熘达一趟往回运。

    运回来的天麻,就全都归许世彦安排,送到槽子河参场,去年起了棒槌的老参地里。

    将提前混着蜜环菌发酵好的菌棒摆在参土里,中间摆上分等的天麻,然后上面覆土,盖上树枝树叶,尤其是柞树叶子。

    老参地都是富含腐殖质的黑土,土壤透气性好,而且栽过棒槌的参土菌群丰富,有利于蜜环菌的生长。

    天然环境下,老参地经过多年发展,也很容易生天麻。

    所以老参地栽天麻,本身就很有优势,只是初期投入大一点。

    等着明年留出来种子,再培育出小孤萌发菌配合蜜环菌,接下来就可以实现循环,大面积栽培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酱豆子

    收天麻的同时,也收细辛苗。

    如今这细辛不贵,论棵收。

    两片叶子以上,根须、叶片完整的细辛,两棵一分钱。

    大苗不要,根须太长不容易活,小苗最好,便宜又容易活。

    栽到池帮子上慢慢长,三年就能长成一墩,正好起参之前刨出来晒干出售。

    细辛全年可挖,开春时节地里的草没长起来,比较容易看见。

    多数时候,都是上山薅大叶芹,遇见了细辛就随手挖出来。

    正好赶上五一放假,不少学生都跟着家长上山干活,顺道进林子就挖一些。

    回来卖个几毛钱,买冰棍吃也挺好。

    细辛开花打籽,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切根繁殖。

    弄个细辛苗圃,等以后种苗越来越多,也就不用收购小苗了。

    反正不管什么产业,最初发展的时候肯定难,投入也大。

    一旦形成规模,可自行循环,就能挣钱了。

    一参场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儿投入,慢慢发展呗,这个就不是着急的事儿。

    许世彦主要负责参地综合利用,其余时间,还要带着技术组的人配制参地用肥料,发参籽。

    反正总有他忙活的,也是不得闲。

    养殖场那头,花棚倒是很快就盖起大框,接下来就是镶玻璃窗,做花棚保温和取暖。

    苏安瑛为了照看养殖场,特地学了骑自行车,许世彦淘登了自行车票,给媳妇也买了一辆。

    苏安瑛天天上午骑着车子去养殖场,看着那边干活,缺什么少什么,她再赶紧安排人去采办。

    还别说,苏安瑛这能力真的没话说。

    接管了养殖场,天天跟着学习怎么管理、怎么照管那些动物,没用多长时间,就学的七七八八差不多。

    不光是苏安瑛在养殖场忙活,黄胜利、冯超、赵建设等人的媳妇,多数也在养殖场培育花苗、饲养动物。

    天气暖和了,黄胜利等人家里养着的君子兰花苗都搬到了养殖场。

    花棚暂时不能用,就搭了个木板棚遮风挡雨,集中管理要比各家各户分开照管更容易些。

    女人,多数都喜欢花花草草,绿油油的君子兰小花苗挺稀罕人,又能挣钱,谁不用心伺候?

    那些毛茸茸可爱的动物就更是不用说了,全都是钱,看在钱的份儿上,也得好好照料啊。

    为了来回往养殖场跑,女人们多数都学会了骑车子。

    如今各家的条件都还行,买辆自行车也不算啥难事儿。

    所以几个女人都是早晨做好了饭,孩子上学后,就骑车子来养殖场干活。

    中午十一点来钟,再骑车子回家吃饭。

    苏安瑛早晨给俩孩子喂了奶出门,到中午回家再喂两回,到傍晚回去,孩子就归她管着。

    可能是家里人多的缘故,许瑾慧和许海清这俩娃也不怎么恋着妈。

    白天跟两个姨还有奶奶一起玩,饿了吃点东西,再不然喝点儿羊奶啥的。

    妈妈回来了,给奶就吃一口,不给也不咋馋,只是晚间离不开妈,必须妈妈哄着睡。

    苏安瑛跟婆婆商议着,就这个情况来看,满周岁断奶算了,反正母乳可有可无,赶紧断了省心。

    周桂兰原本不赞同太早断奶,可是看着俩娃那态度,也无可奈何,只能点头同意。

    这忙忙活活的,就到了五月末。

    “瑛子,明天你别去养殖场了,一会儿咱俩把酱豆子炒出来。

    今晚上搁锅里烀熟了,明早晨正好送去磨坊推出来,咱明天做酱。”

    五月二十九号晚上,周桂兰过来找苏安瑛,跟她说做酱的事。

    豆瓣酱无所谓,只要天气暖和太阳好,随时可以做。

    像许家这样做酱,都会选择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这几个日子,去磨坊把酱豆子和酱引子一起推成湖状。

    放在豆秸里的酱引子先是水分蒸发变轻,然后慢慢发酵。

    经过两个月的发酵,表面已经布满了青绿色的毛,有的微微裂开。

    掰开酱引子,如果发酵成功,就会看到里面不光有青绿色的毛,还有红色菌丝,微微透着一点酸香。

    这样的酱引子做出来的酱,味道不会差。

    若是发酵的不好,就只有青绿色的毛,还带着很大的霉味儿,那就不行。

    做出来的酱不好吃,带着股子霉味儿。

    周桂兰做酱引子还是很拿手的,前些天,她就把酱引子都掰开,刷洗干净了,又重新堆放在一起再次发酵。

    经过二次发酵的酱引子做出来的酱,香味儿更浓。

    两家吃酱,肯定不能做太少,于是,晚间苏安瑛和周桂兰一起炒了四十斤黄豆。

    黄豆都是提前用盖帘筛选一遍,挑出去破豆瓣儿、石子、草杆儿等,再用水捞一遍晾干的,非常干净。

    小火慢慢炒,炒到豆子微焦发红,发出特殊的香气,但是又不能炒湖,然后盛到盆里放着。

    炒好的豆子,还要煮,完全煮熟了才行。

    周桂兰做酱有自己的秘方,黄豆里面搭配一些豌豆,做出来的酱更清甜。

    煮豆子的时候,里面放上一截五味子藤,一捆猫把蒿。

    酱豆子会带着天然的香气,做出来的酱不用其他调料,就特别好吃。

    “难怪我吃着大娘做的酱,就感觉跟我娘做的不一样,原来还有这些说道啊。”

    苏安芳姐妹也帮着炒豆子、烀酱豆,在看到周桂兰往酱豆子锅里放的东西后,二人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许家的酱吃起来格外好吃,合着这都是有秘方的。

    “这都是我婆婆传下来的办法。

    以前我家住那地方很蹩脚,一出门全都是石头炮,可难走了。

    买点儿东西得去牛毛坞,挺远的,不方便。

    那时候我们家有片山头,山上就有五味子,猫把蒿更常见,园子边儿上都是。

    所以煮豆子的时候用这两样,酱豆子煮出来很香。

    其实五味子藤用处不少,炖肉也可以用。

    猫把蒿更不用说,炖鱼放点儿进去,可以去腥,味道还鲜。”

    周桂兰见苏安芳她们好奇,少不得要讲一讲。

    “以前我们在大营和大房子住的时候,一到吃饭的点儿,就有人来家里要大酱。

    有的人没拿碗,就把家里的碗借走了,一来二去的忘了还。

    一年到头,光是碗都不知道丢几个。”

    东北人就这样,顿顿吃饭离不开酱,谁家有好大酱,旁人都去要。

第二百八十二章 小学运动会

    煮酱豆子开锅后,锅底就不用再添柴火了,慢慢焖着即可。

    第二天上午,将颜色变红的豆子,还有刷洗干净泡开的酱引子,一起装入几个铁皮水桶里。

    苏安瑛借了个独轮车推着,到二大队后院的磨坊去推。

    这种做酱的方法,必须用磨推,不然那酱引子无法磨细,谁吃着一口可不咋好吃。

    等苏安瑛和俩妹妹推着独轮车到磨坊的时候,这边已经排了不少人。

    磨坊平常时候是不给推酱豆子的,只有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这几个做大酱的日子,才集中给推磨。

    这样,不用来回刷磨膛。

    推磨的过程中,要添一些水,所以四水桶豆子加酱引子,最后推回来五桶。

    许成厚那边留下两桶,这边留三桶。

    按照三斤豆子一斤盐的比例,把酱和盐倒进瓷缸里。

    豆子加酱引子,实际上粮食要多一些,粮食和盐的比例达不到三比一。

    用擀面杖不停的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到盐和酱搅匀了,上面再撒一层盐封缸。

    最后,缸口覆盖白布,用红布条扎紧缸口。

    如果是下酱块子,就得放到外面晒,晒足一个月发酵透了才能吃。

    但是像许家这样做的酱,三天就可以吃了。

    当然,最好也是发酵到一个月,那样酱的香味才更浓。

    许家还有去年做的酱呢,不急着吃新酱。

    据说新做的酱,不能让双身子的人动,若是动了,那酱就不发酵还会坏。

    至于是不是真的,谁也不知道,没人试验过。

    那酱豆子是粮食,几十斤豆子,再加上好多盐,都是钱,谁舍得胡闹冒险?

    做酱、腌咸菜、腌酸菜,是东北人日常生活中三件大事,必须慎重对待。

    弄不好接下来一年没得吃呢,不是闹着玩儿。

    等酱下缸封好,时候也不早,苏安瑛一看,今天上午是不用去养殖场了,赶紧收拾做饭吧。

    刚把饭做好了,就听见许海源蹬蹬蹬从外面跑进来。

    “妈妈,妈妈,我们明天要开运动会。”

    东岗中心小学的传统,是每年六一开运动会,十一开参乡小百灵演唱会。

    运动会不光是东岗中心小学的孩子参加,东岗公社下属的其他大队小学,也都会派运动员参加,也算得上是东岗公社难得的活动了。

    “小学开运动会,你高兴什么劲儿?还有你的项目么?”

    苏安瑛一听就笑了,抬手揉揉儿子头顶,育红班的娃,难道还有项目可参加?

    “有啊,有啊,老师说,我们也有项目,谁要是赢了,还奖励糖呢。”

    许海源瘪了瘪嘴,觉得妈妈瞧不起他。

    他岁数小就不能参加运动会了?谁规定的?

    “哦,原来你也可以参加啊,那明天用不用妈妈陪着你前去学校?”

    苏安瑛一看儿子那样,知道自己随口一说,伤儿子自尊了,顿时后悔起来。

    “你们老师说没说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妈妈赶紧给你找找。”

    苏安瑛记得之前看小学运动会,很多孩子都穿白上衣黑裤子来着。

    为了这一身衣服,很多人家都得去借。

    许海源倒是不用借,前些日子许世琴刚给他做了一件白衬衫,黑裤子家里也有。

    “没有,老师没说,我们不用检阅,应该是穿什么衣服都可以。

    妈妈要是明天有时间,就带着妹妹一起去学校吧,让她也看看热闹。”

    小孩子很敏感,察觉出妈妈的悔意,许海源也就不介意了。

    苏安瑛想了想,养殖场那边,花棚就剩下安玻璃窗了,估计还得几天。

    再就是钉花架啥的,许世安在那边看着没问题。

    “行,那明天就陪你去学校,正好领着你妹妹过去看热闹。”

    这种场合人太多,不能由着许瑾萍自己去,还是得大人跟着,以免出现啥意外。

    五月三十一号,苏安瑛领着许瑾萍,苏安芳和苏安花抱着许海清、许瑾慧,一起去学校看运动会。

    周桂兰在家闲着无聊,也跟着过去凑个热闹。

    正好季玉凤也领着杨皓宇来了,众人在学校门口碰面。

    小学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是难得的娱乐活动,周围的人都领着孩子们过去看热闹。

    小学门口,更有很多人弄了些吃的摆着卖。

    汽水、冰棍、糖果,最让人惊讶的,竟然还有卖大脖颈子的。

    杨皓宇没见过大脖颈子,就特别好奇,问季玉凤那是什么。

    周桂兰瞧见那大脖颈子,不住摇头。

    “这要是还在大房子,去洗个衣服的工夫,就能薅一把回家,比这个粗多了。”

    这东西多数都长在江边石砬子根儿,西江大房子那头特别多。

    东岗这头没有江,也没有石砬子,难怪孩子们不认识。

    嘴上虽然嫌弃,老太太还是掏出钱来,买了三根,给三个大的尝尝味道。

    “这东西得扒皮,外头皮扒掉吃里头的瓤儿,酸的。”

    大脖颈子,吃的是杆儿,底下长在地里的部分发白。

    最嫩的也就是这里,酸里会带着一点儿甜,越往上吃越酸,到最后稍儿那里,就又酸又涩了。

    仨孩子倒不嫌,吃的挺起劲儿,一边吃还一边说好吃。

    直把周桂兰看的皱眉头,这玩意儿,也就孩子们能吃得下,大人嫌酸。

    吃完大脖颈子,正好开始检阅。

    所有老师学生,都在小学大门外排队,准备入场。

    东岗中心小学二十多个班级,再加上其他大队的小学,队伍都快排到烈士墓了。

    队伍最前头,是小学的一位美术老师,个子不高,披着红色斗篷,手里拿着尖头的指挥杖。

    后头跟着的国旗队,然后是小学鼓号队、腰鼓队、舞蹈队、花环表演队,再后面是高个子的男生扛着校牌,刀旗队,各个班级方队。

    检阅时间到,领头的老师举着指挥杖,带着学生入场。

    “奶奶,那些姐姐打扮的好漂亮,我以后也来念书,也像她们那样打扮。”

    舞蹈队的女孩子都穿着短裙、白色舞蹈裤,脸上化着妆,头发全都扎起来盘在头顶,还带着红花。

    许瑾萍看到了,就觉得那些女孩特别好看,羡慕的不行,跟奶奶说以后她也要进舞蹈队。

    “切,好看什么啊?一个个脸上画的红红一坨,难看死了。”

    不料,旁边的许海源却撇撇嘴。

    那些女孩子脸上的腮红就是特别红的一坨,在许海源眼里,简直难看的要死,不知道他妹妹怎么还会觉得好看?

    “嗯呢,大哥说的对,不好看。

    二姐,你可别学她们这样打扮,太丑了。”杨皓宇在旁边附和道。

第二百八十三章 提前入学

    在这个娱乐活动缺乏的年月,运动会就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校门口里里外外全都是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苏安瑛等人跟着许海源沾了个光,到育红班那边,还有椅子可以坐。

    育红班今天也有运动会,趣味的,就是各种游戏。

    许海源这皮孩子别看比人家小一两岁,却什么都不落下,参加了好几项运动,都是第一。

    尤其是一项边算题边跑的运动,小孩子从起点跑到中间,捡起地上的小黑板,把计算结果写上去,然后跑向终点。

    只要计算结果是对的,就有奖励,第一名还奖励本子和糖果。

    别看许海源比那些孩子小,跑的倒是不慢,嗖嗖嗖就到了中间。

    捡起小黑板和粉笔就跑,一边跑一边写上数字。

    许瑾萍和杨皓宇见哥哥在跑步,都大声喊着哥哥加油,给许海源鼓劲儿。

    别的孩子都是在原地计算,写上数字拿着再跑。

    许海源是一边写一边跑,那当然快,结果又是个第一,拿了本子和糖果回来。

    他参加了四项运动,正好拿了四个第一,四块糖果,弟弟妹妹们一人一块。

    那边,育红班的老师,正在跟苏安瑛唠嗑。

    “海源妈妈,你们家儿子很优秀,聪明,上课专注力也很好,而且懂得谦让。”

    育红班的杨老师,把许海源好一顿夸。

    “就是岁数太小了,一年级怕是不收他。

    我跟你说啊,最好找找人,让他跟着上一年级。

    育红班学的这点儿东西,根本难不住他,这样的孩子还要留在育红班两年,纯粹是浪费。”

    后面这几句,杨老师是挨着苏安瑛很近,小声说的。

    “按说我是当老师的,不应该说这些。

    这要是平常孩子吧,年纪小确实不能早入学,但你家儿子不一样。

    我觉得他要是在育红班浪费两年时间,不值。”

    按照本地教育部门的政策,儿童应该满七周岁入学,许海源现在才五周岁多点儿,根本不够年龄。

    杨老师是真心实意为了许海源好,也是在评估了许海源的智力等因素后,做出的决定。

    至于,许海源的家长能不能听取老师的建议,杨老师就不好干涉太多。

    苏安瑛一听这话,愣了,她家那皮孩子能有这么出色?

    没看出来啊,只觉得这娃皮的要命,恨不得上房揭瓦了,没想到在学校倒是表现挺好。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让苏安瑛忍不住笑起来。

    “谢谢老师,这事儿等晚上他爸爸下班了,我们两口子商议商议。”

    要是能早上学当然好,就怕学校不能同意,这事儿得许世彦想办法了。

    杨老师笑呵呵的朝着苏安瑛点点头,转身去别处了,不能让人看见她跟个家长滴滴咕咕,影响不好。

    一上午的运动会,孩子们倒是没闲着。

    周桂兰、季玉凤、苏安芳姐妹,都给孩子们买吃的喝的,就连那俩小的,也跟着喝了两口汽水。

    不等到中午,大家都累了,正好育红班这边趣味运动结束,苏安瑛跟老师说了声,就把孩子领走回家了。

    晚间,许世彦下班,苏安瑛就把老师白天说的话,跟许世彦说了。

    “你看要不要找找人,秋天把咱儿子送去上一年级?”

    许世彦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行,我找人吧。”

    也不知道是东岗这边隔路,还是这年月都这政策,反正上辈子大闺女念小学的时候,也是要求必须满七周岁。

    他家大闺女生日小,虚岁八岁只有六周岁,没办法就是找了学校老师,帮着瞒岁数。

    一直到闺女上二年级了,班主任看着孩子学习挺好,能跟得上,这才不再要户口本了。

    没想到,儿子更厉害,要提前两年入学。

    这事儿估计不太容易办,找人托关系呗,还能咋办?

    “不急,这还没到六月呢,离着秋天开学挺长时间,我想办法。

    我估计今年秋天上一年级怕是费点儿劲,明年上学,找齐老师就能办下来。”

    前世闺女上学,就是齐老师帮的忙,提前一年还好说,这提前两年,就得费点儿心思了。

    “嗯,你看着办吧,这事儿我不懂。”苏安瑛对这些确实不懂,不敢给出主意。

    小学运动会开两天,第二天就没啥意思了。

    正好赶上六一儿童节,育红班放假,许海源第二天也就没去学校,留在家里玩。

    养殖场那边的花棚,终于弄好了,花架也全都搭起来。

    苏安瑛领着黄胜利等人的媳妇,到那边忙活,把君子兰花苗全都端到花架上摆好。

    一个花棚长十五米宽七米,里面摆满了梯形花架,每个花架上下分五六层,一个花棚大概可以摆三千到四千盆小花苗。

    花棚地面铺水泥块儿,地炕结构,冬季烧火取暖,从地面开始热,整个花棚的温度可以保持均衡。

    花棚前面是一熘玻璃窗,上面斜坡半截是玻璃窗,保证了透光度。

    冬季天冷时,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再苦盖草帘子,用来保温防风。

    许世彦都计划好了,这花棚盖好了留着。

    等君子兰全都卖出去,这里还可以种植冬季上市的蔬菜水果,也是一笔收入。

    总不能花钱盖的花棚,只用这么两年就不要了,合理利用才行。

    可以说,黄胜利等人这一冬一春是真的没少划拉。

    两个花棚摆了大半,再加上许家老房子那头还有不少,合计起来,七八千盆小苗是有了。

    “也不知道将来这些花苗能卖多少,这钱可是花出去挺多了。”

    晚间,苏安瑛跟许世彦聊起来花棚的费用时,忍不住唠叨了两句。

    “你能保证这玩意儿一定挣钱?可别到时候赔进去,咱可是往里投了挺多钱呢。”

    花种加花苗,差不多投进去一千来块钱,两个花棚的材料和人工,比盖房子还贵。

    再加上人工、花盆等,着实花销不少,苏安瑛心里真是没底。

    “放心吧,肯定能挣钱,不信今年入冬,你陪着小妹去省城治病,到时候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许世彦早就打算过了,这次让媳妇陪着小妹去省城看病,也让媳妇出去长长见识。

    “啊?今年冬天你让我去省城?我能行么?”

    苏安瑛一听就傻眼了,她最远就是去了趟通化,这一下子让她去省城?

    “放心吧,到时候我送你们过去,到了省城安排好,我再回来。”

    许世彦是一参场技术顾问,那个时节参场正忙着加工呢,他不可能陪着许世琴待时间太长。

第二百八十四章 总结会

    天麻一般会在夏至前后出土,然后开花结果。

    这个时节,挖天麻要容易很多,所以每到这时候,跑山人都成群结队背着口袋拎着镐头进山。

    对于许世彦来说,他如今是没时间进山挖天麻了。

    他有更重要的任务,天麻种子采收,为接下来的天麻繁育做准备。

    利用天麻块茎繁殖成本还是高了些,不如种子繁殖,成本低。

    当然,技术要求也难一些,慢慢克服摸索经验。

    老参地里开春栽下去的天麻有一些出土开花,将花序顶端摘去五到十个花蕾,减少养分消耗。

    天麻地在野外,会有昆虫授粉,辅以人工授粉。

    二十多天后,果实成熟,及早采收保存。

    采收的天麻种子装入播种筒,撒在混有小孤萌发菌的菌叶上,将之拌匀。

    之后将菌叶按照一定规格,埋入有菌材的菌床。

    天麻种子萌发,会长成米麻,米麻长到一定程度移栽,再长一两年,就可以扒出来做货了。

    这种繁殖方式,虽然繁琐些,但是成本相对来说低,不用年年都收购天麻崽子。

    “这一段时间,咱们的工作完成不错。

    接下来呢,还得忙活参地。”

    发展天麻、细辛这些,只是副业,主业还是人参栽培与加工。

    所以得分清主次,不能乱了。

    “咱参场今年购进了拖拉机、旋耕机,刨土不用人工,可以机械化了,但是要求更高。

    咱们组,得分一些人上山,负责指导机械翻地、耙地、起垄。

    千万记住一件事,拖拉机的轮子,必须严格沿着挂串线,在作业道范围内跑,不允许横穿池面子。”

    一参场财大气粗,今年春天购进了四台东方红拖拉机,还有旋耕机、割灌机等。

    预计今年秋天的参土,可以完成机械化作业,人工只是作为辅助。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力,但是也有一些缺陷。

    一个是机械翻地不如人工细致,再一个,就是这个拖拉机作业时,被轮子压过的地方,栽人参会烂。

    这个问题谁都解释不清楚,但只要是拖拉机道,必烂。

    为了预防这个问题,许世彦特地跟林书记讨论过,将参地作业道也就是马道缩减,保证拖拉机道正好就在作业道上。

    缩减作业道宽度,不光是为了配合机械翻土,更主要的是合理利用土地。

    目前的人参作业道都比较宽,有的马道甚至比池面子都宽,这种实际上并不合理,达不到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那马道只是叫马道,可没说真能跑开马,实际上,马道宽度只要一个人背着喷壶可以顺畅通过就可以。

    等着再过二十年,参土几万、十几万块钱一公顷的时候,那马道恨不得窄的人都过不去。

    现在一公顷土地能出参土七百来丈,等以后,一公顷能出一千两百丈,那全都是钱。

    能够栽参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少,现在要是不注意合理利用,等以后没有地用了,人参产业也得消亡。

    为了这个,许世彦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缩小作业道,提高土地利用率》。

    这篇文章前段时间在抚松人参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了,引起不少人讨论。

    县里领导也很重视,还特地召集各参场、公社的领导一起开会讨论,可能接下来就要全县实施。

    “知道了,组长,我们几个一定严格按照作业要求,看着拖拉机手干活,绝不出错。”韩立民等几个人点头应道。

    “嗯,参地是一方面,再一个就是今年的人参加工。”

    “马上又快到起货的时候了,加工厂这边,设备需要提前检修,新的工艺需要开发,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还有综合厂那头,人参花饮露的研制成功,广州花城那边,跟咱们合作的汽水厂也开始投入生产。

    咱们不能松劲儿,还得继续努力,人参花露可乐,还有技术难题需要攻关。

    都打起精神来,不能松懈。”

    人参花露,是许世彦来一参场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的项目。

    而人参花露可乐,是许世彦在人参花露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他跟林书记讨论过了,最好能把厂子建在本地,而不是只提供原材料。

    抚松好山好水,后世那么多矿泉水品牌都在这边建厂呢。

    这么好的资源优势不利用,光给人家提供原料有啥意思啊?

    “咱们今年的人参加工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个是发展人参即食蜜片,这个如果做好了,就跟零食差不多,随时随地拿出来就可以吃上一片。

    对于咱国内的人来说,还是太奢侈了。

    但是对于国外,尤其是南韩、东夷,他们比较爱吃参茸制品,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

    以目前加工厂的设备和加工水平来说,更深的加工还做不到。

    这种即食蜜片的工艺不算特别复杂,切片,用上好的蜂蜜腌制。

    可以制成罐头,最好是单片塑封的独立包装,小零食嘛,一片一包,随时可以打开吃。

    人参,可药用可食用。

    药用就不用说了,什么人参再造丸、人参大补丸、人参健脾丸之类,都用得上。

    人家国外还可以单独提取人参皂甙、人参皂苷等成分来使用。

    普通食用方法,多数就是炖鸡汤、泡茶、煮粥之类,应该说挺费事。

    这种即食蜜片,完全就是当小零食来吃,随时随地想吃了,打开一包。

    有上好的蜂蜜炮制,去除人参的火气,可以滋阴润燥、增补元气。

    相对来说,更受一些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工作繁忙的白领喜爱。

    许世彦这么一介绍,技术组这些人就全都傻眼了,谁也没想到还可以有这种方法。

    “组长,你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咱们生产出来的人参,是省里药材公司直接收走。

    这种,药材公司没有采购计划。”旁边有人提出异议。

    许世彦笑了下,“你们觉得,以目前咱们县人参发展的势头,再有两三年,产量翻一倍的情况下,省药材公司,还有那个能力全数收购么?

    如果,他们不能全数收购,我们辛辛苦苦栽培出来的人参,销路在哪里?”

    几句话,吓得底下一群人脸色发白。

    “不能吧?人参一直都是统购统销的,省里还能不收购?

    那要是省里收不了那么多,咱可咋办?”

    计划经济时代,人参经营实行的是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政策。

    抚松出产的人参,由省药材公司和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统一收购。

    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各地人参产业蓬勃发展。

    到1989年,上级下发文件,除了上述两个公司按照之前签订的五年购销合同进行收购外,其余部分由县里自行组织收购。

    那个时候,人参产量急速增加,县里根本没有能力全面收购,这就导致了大量人参积压。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还是没能挽救局势。

    从九零年开始,人参价格暴跌,九二年跌落谷底,从此,人参市场一蹶不振。

    而现在,情况有了变化。

    因为参地用肥料的缘故,人参大面积增产的时代即将来临。

    那么,省药材公司和保健品公司,还有那个能力全额收购么?或许能坚持几年,但是接下来前景依然不乐观。

    国人有个习气不太好,跟风,只要看见别人做什么挣到钱了,就会引起很多人一窝蜂的涌进来。

    参业也是如此,这几年人参增产,参农收入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地参户大面积扩种。

    不用说各个社队原本的参场,各个企事业单位或者自己批参场,或者跟林业局下属林场合办参场。

    甚至于小学、供销社这些单位,但凡有点儿钱可以投入的,都会往里投。

    人参种植面积盲目扩大,造成的后果就是人参价格暴跌。

    种出来的人参无人收购,参农为了减轻损失,互相压价。

    所以在今年春天,县里开表彰会的时候,许世彦就提出来,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控制人参种植面积,不要盲目扩张。

    不过,他的一番言论,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不少人觉得,许世彦现在是有了正式工作,脱离了农业队,就忘本了。

    不顾大局,反而要限制其他人发展,阻碍县域经济腾飞。

    这是在替国营参场说话,要垄断市场,反正说啥的都有。

    一些反对的人,差点儿把许世彦先进个人的评奖都取消。

    幸亏有管书记力挺,许世彦才没被处分。

    之后许世彦回来,跟林书记谈过这个问题,林书记的想法跟许世彦一致。

    任何领域,盲目扩张只会酿成更大的危机。

    所以一参场必须走在前头,不能等到危机来了再想办法破局,那时候就晚了。

    “国营一参场,全县四个参场中历史最悠久的,算是老大哥。

    所以一参场必须起到带头的作用,我们作为一参场的技术研究部门,必须打头阵,拿出拳头产品,决不能让外人看不起。

    产品出来了,至于说销路,不用咱们费心,林书记和县里管书记会考虑。

    我们要做的,就是技术攻关,价值最高的、利润最大的、客商最想买的产品做出来,这是我们的任务。”

第二百八十五章 历诚容的心思

    “人参蜜片只能说是个小玩意儿,咱们今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产品。

    就是以高丽参为蓝本,争取打造出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抚松长白山红参。

    这个好像县里参茸公司也在研究呢,咱就跟他们比一比,看谁先研究出来。”

    不管做什么事,有竞争才会有动力。

    许世彦故意这么说,就是为了让手底下这些人都打起精神来。

    当然,县里在研究这个长白山红参,也确有其事,不过一直没啥进展。

    许世彦也是憋着一股劲,非得带人攻克技术难题不可。

    “接下来,我们还要发展各种人参制品。

    比如说,人参精华露、参力源口服液、参宝酒、人参糖、参茸咖啡、人参银耳罐头、人参烟、人参茶,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这些东西研究出来,趁着九十年代保健品的风,不光可以出口国外,国内也能打开销量。

    “将来我们的技术可以了,还能做人参美容霜、人参护肤露、人参洗发液、人参精华皂。

    只有我们自己把产业精细化、品牌化了,才能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

    而不是简简单单种地里三年,起出来加工卖掉完事儿。

    要记住一点,原始粗放的生产加工方式,永远只能挣最少数的钱,咱们的钱,都让人家挣走了。”

    应该说,许世彦这大半年的书,真不是白看的,各种理念理论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他说的这些,更是打开了一扇门,让所有人看到了门外的世界。

    “好,组长说的好。”历诚容第一个鼓掌,其他人回过神来,也跟着鼓掌。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憧憬和希望。

    “组长,你刚才的话,我可以记录整理下来么?”历诚容随即问了句。

    “我觉得,这个不光是我们技术组应该学习,咱参场大部分人都应该学习。

    甚至说,全县参业相关人员,都应该看一看。”

    “整理出来也行,先给咱林书记看看,至于说县里头,这个得请示林书记。”

    许世彦现在是一参场职工,有事还是先请示领导,领导允许再做。

    毕竟他刚才的一番话,在别人眼里很可能就是画大饼,不切实际。

    传出去,人家保不齐还得笑话他异想天开。

    所以许世彦觉得,具体分寸拿捏上头,林书记比他在行,他不好擅自做主。

    历诚容点点头,“好,我记住了,稿子出来,我先给组长看看,你说行,我再给林书记。”

    “行,今天的会就这样,时候不早,都下班回家吧。”

    一场阶段工作总结会、以及下阶段工作展望会,就这样结束。

    正好时间也差不多了,许世彦直接让大家伙儿下班回家。

    “许哥,等我一下。”许世彦刚推着车子往场部外走,身后传来历诚容的声音。

    “咋地了?有事儿啊?”

    许世彦回头,看着历诚容,却发现,这小子的脸好像有点儿红。

    七月份天气是热,可这都四点多了,也不至于热的红头胀脸吧?这小子病了?

    “咳咳,那个,许哥,麻烦你,把这个给苏安花同志。”

    历诚容咳嗽两声,一脸别扭的把一个纸包递给许世彦。

    “这是我前阵子去县里,买的一块纱巾,我看着挺好的,麻烦许哥帮我送给她。”

    这话一出口,许世彦还有啥不明白的?

    合着历诚容这小子,惦记上小姨子苏安花了啊。

    想起前阵子,历诚容总忘许家跑,说是请教什么问题。

    闹了半天,这小子特么没安好心呢。

    许世彦上下打量了历诚容几眼,哼了声。

    “原来你小子,不是去请教问题的,你是去追姑娘啊。

    行啊,眼睛挺贼,看上我家六妹妹了。”

    平心而论,历诚容长的还行,比不上纪同忠那样的好相貌,但也算品貌端正仪表堂堂。

    就是近视眼,戴着眼镜,许世彦打听过了,近视的不重,三百来度,应该不遗传。

    人长得可以,工作也行,国营参场的工人,技术组骨干,年纪轻以后肯定有发展。

    年龄也相配,历诚容二十一,苏安花十八,俩人处两年定下来,正好苏安花二十就能结婚了。

    这年月,女孩子多数结婚都早,像苏安瑛那样二十三才嫁人的,属实不多。

    家世更不用说,历诚容他爹是一分场的场长,家里哥哥姐姐也都有工作,各自结婚了。

    历诚容是最小的那个,之前听历秉卓说起,往后要跟老儿子一起过。

    历诚容的母亲,许世彦也见过几次,人还行,通情达理,不像恶婆婆。

    想起过年时,老丈人给安排的任务,好歹今年过一半儿,任务看起来也能完成一半儿。

    有一点不太对,这老五的亲事没动静,咋老六先来了呢?

    前世也这样,老六先结的婚,老五岁数挺大了才结婚。

    难道说这辈子还这样?

    得,这事儿回家跟媳妇商议商议再说吧,得空还真得抓紧时间,给老五介绍一个。

    老六岁数还小呢,可别真的抢前面去。

    丈人和丈母娘都是老做派,这要是乱了顺序,估计老两口心里该不舒坦了。

    许世彦又看了历诚容两眼,从心而论,历诚容这小伙子不错,不论哪方面,都挑不出毛病来。

    可就有一样儿,胆子是不是小了点儿?喜欢姑娘还不敢去追,竟然委托许世彦帮忙送东西?

    “那个,许哥,你听我说,我,我,那个。”

    历诚容被点破心思,紧张的不得了,话都说不明白了。

    急的他脸色通红,额头都见了汗,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许世彦被这傻小子逗笑了,不禁摇头。

    “喜欢自己追去,让我从中间递东西算怎么回事?

    我是当姐夫的,帮外人追自家小姨子,像话么?”许世彦白了历诚容一眼。

    “你要真有心,就跟你家里人说,打发了人,去我家或是我妈那边,提亲。

    喜欢姑娘不要紧,咱堂堂正正,别偷偷摸摸好像见不得人似的。”

    许世彦没接东西,只拍了拍历诚容肩膀,然后推着车子走了。

    留下历诚容愣在原地,脑子里都是刚才许世彦的话。

    真有心,就跟家里人说,打发了人去提亲。

    “许哥,我是真心的,我这就找我妈去。”

    历诚容朝着许世彦的背影喊了句,抬腿就往家跑。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