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一十六章 介绍对象

    韩文忠和李月秀老两口只有三个儿子,没有闺女。

    李月秀这辈子就馋别人家的闺女,所以对儿媳妇都挺好。

    许世琴跟韩立伟订婚领证快一年了,跟韩家走的挺近,一到礼拜天,许世琴就去韩家看望公婆。

    还给公婆做衣裳买东西啥的,跟李月秀相处的也很好。

    原本李月秀还念叨着,等儿媳妇这回手术,她过去陪床伺候。

    没想到许世彦等人走的着急,没知会韩家,等李月秀知道,许世彦一行都走好几天了。

    李月秀在家就惦记着,不知道儿媳妇这次手术啥样,能不能顺利。

    总算盼着回来了,看见儿媳妇安然无恙,她这心里也松了口气。

    只是一想到儿媳妇受的那些罪,她这心里头就不好受。

    要说心疼孩子,谁能比亲妈还心疼?

    只不过是当着这么多人,周桂兰不好掉眼泪罢了。

    可这会儿李月秀一说,周桂兰也忍不住了,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泪。

    “是啊,我都不敢想,一想就忍不住掉眼泪。你说当年,我但凡用点儿心,孩子也不至于。”

    俩老太太面对面坐着掉眼泪,旁边的人见了,赶紧就劝。

    当着这么多人,周桂兰和李月秀也不好一直哭,只得擦了擦眼泪,换其他话题。

    “哎?对了,我光惦记咱世琴,把正经事儿给忘了。”

    李月秀一拍大腿,忽然说道。

    “那个,老苏大哥,你家老五是不是还没对象呢?”李月秀扭头,大声问苏维忠。

    那头,正跟许成厚、赵大海等人说话的苏维忠一听,扭头往这边看。

    “啊?啊,对,我家老五还没对象。咋地?亲家打算帮忙介绍一个?”

    苏家跟许家是姻亲,许家跟韩家也是姻亲,这都是串门子的亲家,所以苏维忠才这么称呼。

    “可不是?我跟你说啊,有人相中了你家老五,托我来说亲。

    我这光顾着自家儿媳妇,把大事儿差点儿忘了。”李月秀一边说,一边拍了下巴掌。

    李月秀这话一出,屋子里众人都愣了,就连许世彦都有点儿懵。

    啊?五妹妹被人相中了,哪家的小子眼睛这么好使?手脚够麻利的啊,还知道找人来提媒呢。

    “不是旁人,你也见过的,就是上次你家老六和小历相看的时候,那个大老李。

    他家那二儿子,看中你家老五了。”李月秀也没卖关子,直接说道。

    原来,那次历诚容跟苏安花相看时,李宗良就看好了苏安芳,不过他没好意思直接提。

    后来苏安芳在加工厂干活,正好跟大老李的媳妇一起。

    大老李那媳妇听儿子念叨过一回,暗地里就开始留心。

    这观察来观察去,果然觉得这姑娘不错。

    对人谦和有礼貌,干活更不用说,特别勤快,眼睛里有活,吃苦耐劳。

    于是大老李的媳妇就故意跟苏安芳套近乎,跟苏安芳打听苏家的事儿,拐弯抹角的问苏安芳有没有对象啥的。

    在得知了苏安芳没对象之后,大老李媳妇就动了心思,打算找人来提媒。

    找谁呢?思来想去,还得找李月秀。

    毕竟韩家跟许家有亲戚,上回历诚容也是李月秀给保的媒,索性,好事成双,这回也找她算了。

    就这样,大老李两口子找机会去韩家,拜托李月秀给自家儿子提媒。

    李月秀一听,少不得多问点儿,得知李家是真心实意想结亲,李月秀这才答应了。

    正好,今天许世琴回来,韩文忠夫妻过来看望儿媳妇,李月秀就打算跟许家先提一句,听听许家啥意思,到时候再说。

    没想到,苏维忠竟然跟着一起去了省城,这下更方便了,直接当面问。

    苏维忠一听,仔细回想,哦,对,那天来了一家三口,那小伙子看起来年纪不大,长得也不孬。

    苏维忠一脸惊讶,没想到自家俩闺女竟然都要嫁给参场的工人了?这可真不敢想啊。

    苏维忠扭头,去看许世彦,那意思,自然是询问许世彦,李家咋样,李家那小伙子咋样。

    许世彦这会儿也明白过来了,合着上次相看的时候,不光相了历诚容和苏安花这一对儿啊。

    连苏安芳的姻缘也相着了,只不过当时谁都不知道。

    “爹,那个李宗良是司机,给单位开班车的。

    就是成天接我们上下班,要是单位有啥运输任务,他也开车出门。”

    许世彦一眼就明白丈人啥意思了,赶紧给介绍一下。

    苏维忠一听,点点头,司机啊,那可是好工作呢,不错。

    “亲家,你们等会儿啊,我问问老五去。”

    再好的工作再好的人,也得闺女自己乐意啊。

    苏维忠一看东屋没人,知道闺女应该是在厨房忙活做饭呢。

    这事儿又不好把闺女叫到大家伙儿面前来问,于是他穿鞋下地,去厨房找着苏安芳。

    把苏安芳叫到院子里去,爷俩唠了几句。

    苏安芳一听,参场李家来提媒,她自己还有些纳闷儿呢。

    等苏维忠一解释,说就是放炮差点儿出事,上次带着不少东西来谢许世彦的那家,苏安芳一下子想起来了。

    苏安芳在加工厂干活的时候,见过那个叫李宗良的小伙子几次,都是他去加工厂找他母亲赵美娟。

    因为苏安芳跟赵美娟挺熟,管人家叫婶,俩人还是搭档一起抬叉子、下叉子之类的。

    所以每次李宗良来找人,都能跟苏安芳聊几句。

    之前苏安芳没往别处想,这会儿总算明白过来了,闹不好李家人早就相中她,故意找机会跟她接触呢。

    “咋样啊?闺女,你觉得那小伙子合心意不?

    你要是觉得行,我就回你韩家婶子去,找个时间两家相看一下。

    你也不小了,早点儿结婚挺好。”

    苏安芳二十,过了年就二十一,该结婚了,难得遇上个好的,那还不抓紧?

    苏安芳一脸的不好意思,“爹,你做主就行了,我没意见。”

    这就是同意了,只不过是不好意思说。

    苏维忠还能不明白闺女啥意思?当即就笑了。

    “得嘞,我去回你韩家婶子,趁着这几天我在这儿,咱找个日子相看。”

    之前还一直说,老六抢在老五前面了,这回好,老五也有了着落。

    要是两个人相处的好,明年就给他们办喜事,总不好乱了顺序。

第三百一十七章 好儿媳

    问明白闺女心意,苏维忠欢欢喜喜进了屋。

    跟李月秀说,让她回复李家那边,这几天找个时间过来相看。

    众人一听,知道这是又成了一门亲事,都来贺喜。

    正好这时候饭菜做好了,收拾上来,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别提多热闹了。

    直到四点多,外面天色暗了,众人这才纷纷告辞离开。

    苏维忠领着俩闺女先回许世彦那边烧火,许世彦夫妻和孩子们暂时留下。

    苏安瑛得把这一次出门的花销,跟公婆念叨念叨。

    这一年的历练成长,让苏安瑛改变不小,不光跟着许世彦认了些字,普通的记账算数也难不倒她了。

    出门在外面的每一笔花销,苏安瑛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拿出张演草纸,跟许世彦俩人核对了账目和钱数,基本一致,没有太大出入。

    “爹,妈,这次出门,一共花了不到九百块钱,小妹这次手术花销轻。

    这是那两盆君子兰的钱,世彦卖了三千,给中间人一百,现在还剩两千零点儿。

    妈,你帮小妹先收着,等她醒了再给她。”

    苏安瑛把钱还有住院的票据都往婆婆跟前儿一推。

    回到家,她的任务就算结束了,钱自然不归她管。

    许世琴刚做完手术,身体虚,刚才吃了点儿东西回屋休息睡着了。

    为这点儿事情不值当打扰她的,所以苏安瑛就把钱交给婆婆管着。

    周桂兰把票据收起来,然后从那两捆钱里头,抽出半沓。

    “你陪着世琴去手术,耽误着家里的活,还得端屎端尿的伺候她,估计也没少往里搭钱。

    这些你拿着,算是爹妈和你六妹妹的心意。”

    周桂兰不识字,但是她不傻。

    刚才三儿两口子对账的时候,她听得真切,好多账目苏安瑛没往里算。

    这两口子不好明着贴钱,就改成暗着往里搭,那怎么行?

    苏安瑛能陪着许世琴去手术,又伺候了这么些天,这嫂子做的无可挑剔,咋能再让他们往里搭钱呢?

    “妈,不用给我钱,小妹住院确实就花了这些。

    我刚才跟世彦说的,有一些账不在里面,那是我给孩子们买东西了。”

    苏安瑛一看婆婆拿了四五百块钱要给她,这咋能要啊?赶紧解释。

    “你看,那地上好几个包呢,都是给家里人带的东西。

    今下午没腾出工夫来,等我回去收拾收拾,再给爹妈送过来你们那份儿。”

    女人出门,还能不买东西?

    确定许世琴可以出院后,苏安瑛在父亲的陪同下,逛了好几个百货大楼,给家里人都带了东西。

    “那你也收着,这一趟辛苦了,我瞅着你这脸瘦了一圈。

    回去整点儿好吃的,好好补补,等着交九了,杀几只鸡炖鸡汤。”

    周桂兰依旧坚持,要把钱给儿媳妇。

    “妈,我忙着呢,哪有时间炖什么鸡汤啊?

    那要不然,钱放在妈这儿,等着妈做了好吃的,我偷个懒过来蹭饭吧。”

    苏安瑛说什么也不能要,只把钱又退回去,笑着说道。

    其实平常日子,两边不管哪头做了好吃的,也都是喊过来一起吃。

    只是苏安瑛这么说,好听,让公婆心里头舒坦。

    苏安瑛都这么说了,周桂兰也没辙,只得收起来钱。

    “行,咱明天就包饺子,后天杀鸡炖鸡吃。”

    说着,周桂兰就笑了,给这样的好儿媳妇,吃啥也不心疼啊。

    “嗯,这个行,出去这阵子,真没吃着啥好的,我早就馋家里的饺子了。”苏安瑛也跟着笑。

    许世彦夫妻又陪着爹妈聊了一会儿,时候就不早了。

    那头俩小的估计是下午人太多没睡好,这会儿赖唧唧的就要闹觉。

    许世彦一看这样,赶紧收拾了东西,能背的背能拎的拎,然后领着大小四个娃,一起回家去。

    刚一进大门,还没等走到院子中间呢,忽然就见到一个影子扑了过来。

    不等许世彦反应过来,许海源上前,一把就抱住了那影子。

    “赖皮鬼,你又不好好在屋子里呆着了,乱跑,当心被人抓走。”

    不用想,被抓住的自然是赖皮鬼。

    赖皮鬼被许世彦安顿在东边三间房子里,为了能让它出入自由,许世彦特地在门上挖了个小门,弄了个合页安上。

    赖皮鬼不管从里面还是外面,都能拱开门出入。

    这小东西特别精,绝对不在屋里拉屎拉尿,每天还固定时间出去放风熘达,有这么个小门,方便多了。

    这些天跟许海源他们熟悉后,每次许海源和许瑾萍从奶奶家回来,赖皮鬼都会第一个察觉。

    然后从屋子里出来,欢迎许海源他们回家。

    “这个是山上那只?你啥时候上山把它带回来了?”

    苏安瑛这会儿总算看明白,原来儿子抱住的,竟是以前在山上看参养着的那只火狐狸。

    去年冬天许成厚下山,年后就没再上去,也没时间去找这狐狸了。

    苏安瑛还以为是许世彦去场子干活,遇见赖皮鬼带回来了呢。

    “哪啊?这家伙也不知道咋回事,跑咱的养殖场去偷鸡,又让我逮住了。”

    许世彦笑着拍拍赖皮鬼的头,领着妻儿往屋里走。

    “我担心留在养殖场,它又惹祸,就把它整家里来养着。

    咱跟它有缘,就权当是养只狗了,反正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苏安瑛想想也是,这都好几年了,他们搬了几次地方,都能遇见赖皮鬼,这缘分确实挺深。

    养着吧,如今他们家这条件,养只狐狸不难。

    说话间,一行人进了屋子,赖皮鬼也晃悠着大尾巴,跟在众人身后进了屋。

    苏维忠原本在西屋呆着呢,听见动静出来看,结果就瞧见赖皮鬼了。

    “幼,这就是你们之前说过的那只狐狸?长得倒是挺好看啊,也不怕人,还挺有意思的呢。”

    苏维忠以前就听姑爷提起过一只火狐狸,今天算是见着了。

    也不知道那赖皮鬼能不能听懂话,但是它没朝着苏维忠呜呜叫。

    反而是甩着大尾巴,围着苏维忠转了两圈,这才去东屋,跟许海源他们玩。

    原本困得慌,赖唧唧的许海清和许瑾慧,在见到赖皮鬼之后,也不赖唧了,高兴的跟赖皮鬼玩。

    “要不是亲眼看见,我是真不信,这山里的野物,还能这么温顺呢。”

    苏维忠觉得特别新奇,谁见过会哄孩子的狐狸?

第三百一十八章 技术鉴定

    苏维忠原本是打算把苏安瑛和许世琴送回来,他就坐车返回大营的。

    结果一到这边,得知李宗良看上了苏安芳,李家这几天要来相看,苏维忠自然不能走。

    于是,第二天让许世彦往大营打了个电话,通知家里头,他过几天回去。

    另一边,李月秀从许家回去,就去了大老李家,跟那边说了声儿。

    大老李和他媳妇一听说,苏维忠正好在东岗,两口子可就沉不住气了,赶紧翻了翻阳历牌。

    定下来后天也就是十七号,去许家相看。

    韩家又赶紧通知了许世彦,赶在十七号,在许世彦家相看。

    苏安芳和李宗良原本就认识,所谓的相看也就是走个过场。

    不过是双方家长见个面儿,说说话唠唠嗑,就算是承认了俩年轻人相处。

    苏安芳上午相看,下午苏维忠就坐车返回大营。

    回去少不得跟韩氏说一下,闺女的亲事。

    韩氏一听,老五也有对象了,而且还是一参场的职工,会开车,也是格外高兴。

    “咱家这俩小的,都跟她二姐沾光喽。

    就是可惜,老三老四嫁的早了,要是晚两年,说不定也能找个工人。”

    高兴之余,不免也有些遗憾,六个闺女,只有这俩嫁到农村了。

    “咳,知足吧你,谁还能有前后眼咋地?

    这就挺好了,六个丫头都有了着落,剩下咱老两口,咋地都能过。”

    苏维忠劝媳妇,不让韩氏想那么多没用的。

    苏安瑛从省城回来,家里一切都恢复了正常。

    苏安花姐妹照看家里的花,苏安瑛则是跟黄胜利媳妇她们,每天去养殖场那头,照看着花棚里的君子兰,还有那些动物。

    找了个礼拜天,许世彦趁着休息,去养殖场带人,采了麝香。

    今年能采麝香的雄麝又多了好几头,麝香产量增加,而且,麝香的价格也涨了一些。

    许世彦陪着苏安瑛一起,将这一批麝香送去通化,卖了一万大多。

    药材收购站那边,还有人想跟许世彦购买种麝,被许世彦拒绝了。

    暂时,他并不打算出售种麝。

    人工饲养的麝,寿命可达十七八年呢,除了幼年期和年老期不产麝香,能采麝香的时间差不多十年。

    这十年采的麝香,就按目前的价钱来算,也能卖七八千呢,更别说麝香年年都涨价,以后会比黄金还贵。

    而且麝吃草,不吃肉,饲养成本没那么高,许世彦傻了,才往外卖。

    养殖场都有正规手续,也有对公账户,所以不用许世彦带着钱往回走,那边财务直接把钱打到养殖场的账户上就行。

    所以两口子啥都不用担心,去通化转悠了半天,坐车回来了。

    许世彦刚到家,还寻思着休息一下午,第二天再去单位呢。

    结果刚坐下,屁股没等坐热乎,历诚容一身凉气的来找他了。

    “许哥,快点儿,林书记找你有事儿。”

    “啊?啥事儿啊这么着急?”

    许世彦一听就愣了,他请假出门,林书记知道啊,啥事情这么要紧,明知道他出门了还来找?

    多亏他回来了,要不然历诚容不是扑个空?

    “不知道,反正林书记挺着急的,让我来找你。

    要是你没在家,就跟大爷大娘说,等你回来,不管多晚,都去场子找林书记。”历诚容摇头,说道。

    “得,那咱走吧,去场子看看。”

    许世彦一听,估计是大事儿,不敢怠慢,连忙穿上大衣戴上帽子,推着车子出门。

    “小历,你慢点儿骑,不用着急,我先去场部找林书记。”

    许世彦嘱咐历诚容一句,骑着车子飞快走了。

    一参场的场部离着许家也不算太远,也就二三里地,许世彦骑着车子一路飞奔,很快也就到了。

    车子直接扔到场部大楼门外,许世彦几步进门上了二楼,直奔林书记办公室。

    “林书记,是我。”许世彦在外面敲门。

    屋里的人听见了,说了声进来吧,许世彦推门进去。

    “林书记,听小历说你找我?”

    许世彦这一路上脑子里都在琢磨,究竟哪里出了问题,让林书记这么急着找他?

    是长白山红参出问题了?还是他哪项工作出了纰漏?

    不能啊,他做事够仔细了,不应该出问题。

    林书记抬头,看见许世彦那一脑门子官司的样子,顿时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别担心,不是你工作出错儿了,是好事儿。”

    许世彦一听是好事儿,顿时松了口气,刚才他真挺担心。

    他这刚来一参场还不到一年,要是工作出了纰漏,可对不住林书记的栽培和器重。

    “哦,那就好,那就好。”许世彦憨憨的笑着。

    “来,过来看看这个。”

    林书记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文件袋,招招手让许世彦上前,然后从文件袋里抽出一叠文件。

    最上面的东西看着挺特别,红色的封皮,瞅着有点儿像荣誉证书那一类的东西。

    许世彦上前,接过林书记递来的文件仔细翻看,原来是参地用饼肥的技术鉴定结果。

    由长白山人参技术开发董事会组织,吉林农大、通化经济协作办公室、农科院特产所、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校、药材公司中药所的专家联合鉴定。

    人参施饼肥产量高、支头大,大支头率提高百分之二十一,经济效益提高百分之二十二点六。

    人参内在成分与不施肥人参相同,甚至高于不施肥的人参。

    这一项措施有利于参业发展,发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同时,还给饼肥发明人许世彦,授予荣誉证书。

    “林书记,这是?”许世彦拿着证书,有些激动,这是上级领导对他的肯定。

    但是很奇怪啊,这个饼肥技术,谁替他申报的?

    “你啊,一看就是经验少,这技术都已经传授出去了,咋还不知道申报技术鉴定呢?

    我找人一打听才知道没申报,这不就赶紧给你申报上了么?”

    要不说,地位不同,眼界也不一样。

    以前许世彦在二大队,于守广和陈建章也算精明能干的人了,但他们就没想到这个。

    林启越不一样,他深知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极具含金量。

    人参施用饼肥和复合肥料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对于这个技术发明人,就算没有奖励,也应该给予肯定。

    技术鉴定证书,和荣誉证书,就是对许世彦能力的最大肯定。

第三百一十九章 荣耀

    “林书记,这,可让我怎么谢你啊?”许世彦捧着两本证书,就觉得重如千斤。

    以前都是啥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什么的,多数是对一个人品质的褒奖。

    虽说人参施肥试验效果显着,许世彦除了替大家伙儿高兴又担心之外,还真是没想到这么点儿小把戏,竟然能获得啥技术鉴定。

    从心而论,许世彦更看重的,是技术上的认可。

    甭管劳动模范也好、先进个人也罢,都是很主观的一种认定。

    只要勤劳肯干,很多人都能获得这些荣誉,不是啥稀罕事儿。

    而先进的科学技术,才是无可替代的,是许世彦作为技术顾问,安身立命的本钱,谁也取代不了。

    “谢什么?咱参场技术组有你带头,肯定能研发出更多的产品来。

    我还指望着你多想点儿好点子,带着咱参场,把人参产业做大做强。”林书记笑着拍了拍许世彦肩膀。

    “对了,你写的那两篇文章,就是缩小作业道,还有透光膜苦参那两篇。

    之前不是在咱县里的刊物上发表了么?我给你报到咱抚松人参学会了。

    这两篇论文都写的很有水平,评奖有望,希望你继续努力。”

    林启越,不光是国营一参场的书记,还是抚松人参学会的常任理事。

    许世彦写的那两篇文章,都是林启越看过确认可以发表,才送去报社杂志社的。

    前阵子,人参学会征集今年的人参生产相关论文,林启越就把许世彦那两篇文章,全都递上去了。

    两篇论文,哪怕有一篇能评上奖,也非常厉害了。

    对于许世彦来说,就等于是为他未来的路奠基,以后,将会是一片坦途。

    许世彦这会儿,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自打从大房子搬出来,真的是处处遇贵人。

    不管是于守广、陈建章,还是林启越,每个人对他的帮助都非常大。

    尤其是林启越,真可以说是许世彦的伯乐了。

    是他力排众议将许世彦挖到一参场,给许世彦一个施展拳脚的空间。

    当一个人达到温饱之后,吃穿就已经是次要的了,更重要的是社会对他的认可。

    对于许世彦如今来说,也是这样。

    许家的日子,应该说超过了太多人,虽说还达不到小康,却也远超温饱线了。

    许世彦如今已经不需要太操心吃什么穿什么,他更看重的,是个人力量对单位对社会的贡献,是理想在自己手中实现的成就感。

    “林书记,我……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林书记你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带领着技术组克服困难、努力攻关,做出更大成就。

    绝不会辜负林书记还有场里各位领导的期望。”许世彦确实有点儿激动,说话也有点儿乱了。

    许世彦上辈子到老也就是个老农民,经验阅历在那儿,哪怕是这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终究是差了一些。

    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很难得,想要再往前进,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咬牙往前拼才行。

    “好,只要有这股劲头就行,只要有志气,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你现在可是咱参场的标杆儿,一定要起带头作用,给年轻人做个榜样。”

    林启越笑着鼓励许世彦。

    “没啥事儿了,证书都带回去吧,好好放起来,这东西有用。

    原本说等你回来就开庆功会的,这阵子一直忙,场里商议了,元旦咱们开个联欢会,顺道给你们庆功。”

    “哎,谢谢林书记,那我先回去了。”

    许世彦抱着那文件袋,高高兴兴出了书记办公室,一路下楼往外走。

    一楼的楼梯口那里,历诚容正等着呢,见到许世彦满脸笑容的下来,历诚容也松了口气。

    “许哥,咋样?没啥事儿吧?”其实历诚容也担心,生怕许世彦是工作出了问题。

    “没事儿,咱们技术组工作都没问题。”许世彦见到历诚容,赶紧把鉴定证书给他看。

    “是这个,林书记给报上去申请技术鉴定了,刚才叫我就是为了这个事儿。”

    燃文

    技术鉴定的事,很快全场都会知道,也没啥可瞒的。

    再说,历诚容跟苏安花正处着呢,过两年结婚了,跟许世彦就是连襟。

    这是正经亲戚,有啥可藏着掖着的?

    “太好了,许哥,恭喜恭喜,得空你可得请客啊。

    这么大的喜事,不请喝酒可就不够意思了。”

    历诚容看了那鉴定证书,羡慕之余更替许世彦高兴。

    “好,改天让你嫂子做几个好菜,咱们叫上宗良、立民哥,还有技术组那几个,一起热闹热闹。”

    许世彦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下来。

    他跟技术组那些人相处都不错,别人这是还不知道呢,要是知道了,也肯定嚷嚷着要他请客。

    两人一边说,一边出了场部,许世彦将文件抱在怀里,这回也不骑车了,就这么一手推着车子往回走。

    等他到家,就瞧见媳妇急的像没头苍蝇似的,在那乱转悠呢。

    刚才历诚容急匆匆跑来,说林书记找许世彦,许世彦抓起车子就走,那个情形,谁看见了都害怕。

    苏安瑛担心丈夫,就怕许世彦出了什么差错,她在家里胡思乱想的,越想越怕,可不就急的团团转么?

    “回来了?到底咋回事儿啊?可急死我了。”

    见到许世彦推车子进院,苏安瑛立刻从屋里出去,急切问道。

    “瞧你急的,不是坏事儿,是好事儿。走吧,进屋跟你说。”

    许世彦随手把车子倚在园杖子上,然后拽着媳妇进屋,将怀里的文件袋放到炕上,从里面拿出荣誉证书和技术鉴定证书。

    “媳妇,来看看,这是人参施饼肥技术的鉴定证书,还有上级给发的荣誉证书。

    林书记叫我去场里,就是为了这个。”许世彦像献宝一样,把证书拿给苏安瑛看。

    苏安瑛倒是不懂这些,她虽然学着认了不少字,可是对这上面写的东西还是看不太懂。

    但是看着那精美的封皮,还有证书上鲜红的大印章,苏安瑛就知道,这东西肯定很了不起。

    “真厉害,这个可得好好放着,我看你还是再做俩相框吧,镶在相框里头,挂墙上。

    咱家这墙上啊,要是哪天能挂满了你的奖状和证书,那才美呢。”

第三百二十章 期末

    许世彦获得省里技术鉴定的消息,很快就在一参场传开了,那些跟许世彦相处不错的同事,都喊着让许世彦请客。

    于是找了一天大家休息,许世彦把同事们都叫到家里,苏安瑛领着俩妹妹做了两桌酒席,招待客人。

    天气越来越冷,转眼间过了冬至,一年级的小豆丁许海源同学,迎来了期末考试。

    语文数学两科,轻轻松松考完。

    然后,在高年级大哥哥们的帮助下,教室里的炉子被拆掉了。

    这年月小学冬季取暖都是烧炉子的,秋天的时候,每个学生交二尺柴禾,差不多能烧到期末。

    等到来年三月一号开学,就不用再烧炉子了。

    所以每到寒假的时候,炉子就会拆掉,把炉盖子炉筒子全都放到学生家里保管,以免留在学校被偷走。

    炉筒子炉盖子多数都是放着离学校最近的同学家里。

    许海源班级里头,就数着他家离着学校最近了。

    所以,考完试,老师交代了一下听成绩时间,布置下去假期作业。

    然后几个身强力壮的同学,或抬或抱,把炉筒子炉盖子,全都弄到许成厚那头放着。

    “爷爷,这是我们学校的东西,你给放仓房里,好好放着。”许海源叮嘱许成厚。

    “哦,好,好,放心吧,我都给放仓房里,丢不了。”

    许成厚赶忙点头,把东西收好了。

    这些都是铁的,不能贴地皮放着,容易生锈,得放到架子上才行。

    “许海源,我们走了啊,有空来找你玩。”

    同学们放好东西,挨个儿跟许海源挥手道别,这刚放假呢,孩子们的心就全都野了。

    许海源挥手目送同学们离开,转身回屋,立刻拿出作业本,开始写假期作业。

    许成厚放好炉盖子炉筒子回屋,就看见孙子坐在小书桌前,一板一眼的写字呢。

    “不是放假了么?咋还写作业呢?”老爷子觉得奇怪,就问了句。

    “我们老师留了作业,每天一篇田字格,我先把这两天的写完了再说。”

    许海源认真写字,头也不抬的回答爷爷问话。

    “三天之后返校,老师会宣布考试成绩,到时候还有作业。

    我早点儿写完,过年就能多玩几天了。”

    “哦,那行吧,你想写就写呗。”许成厚点点头,没再多说。

    许海源念书从来不让人操心,自己有规划,还是少管吧,别打扰了孩子。

    许海源一口气写了三篇作业,这才停下来,放假第二天也是,啥都没干,就在家写作业了。

    连着写了三天,该回学校听成绩了。

    十二月二十七号早上八点,许海源背着小书包,跟黄树庆一起回学校。

    至于许瑾萍、黄淑云、孙宇等人,育红班早就放假了,这些小娃没啥事儿,成天就在一起瞎玩儿。

    许海源跟黄树庆不是一个班,俩人到了学校分开各自回班级。

    炉子已经撤了,班级里死冷死冷的。

    老师也没多说,把卷子发下去,班级大榜念一下。

    然后又按照考试成绩,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返校就算完事儿。成绩好的作业少,成绩差的要写好多作业。

    成绩好的孩子欢天喜地往回走,成绩差的苦着一张脸,不知道跟家里人怎么交代。

    许海源背着书包回了爷爷奶奶这边,一进门,周桂兰就笑着问,“哎幼,我大孙子回来了?咋样啊,考了多少分?”

    老太太就是随口问的,不管孩子考多少分,在爷爷奶奶心里,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就行。

    许海源六岁上小学,能跟得上别落在后头就可以了,不要求那么多。

    “双百啊,卷子简单的要命,就这还丢分?”

    许海源一脸平静,把卷子从书包里拿出来,送到爷爷奶奶面前。

    许成厚跟周桂兰都不识字,但是那一百,他们还是知道的。

    再说了,满篇儿都是红色的对勾,一个叉都没有,想也知道是满分啊。

    “哎幼喂,我大孙子真厉害,考了双百呢。

    得嘞,今下午咱包饺子啊,我大孙子念书辛苦了,吃点儿好的。”

    周桂兰挺高兴,当即决定,下午包饺子吃。

    “对,对,包饺子,我大孙考这么好,必须吃饺子庆贺一下。”许成厚也跟着附和。

    直把许海源闹的一脸不好意思,一年级考试能有多难?

    他就考个满分而已,爷爷奶奶至于这么高兴么?

    “不用了吧?好像前几天刚吃过的。”

    没错儿,许世彦拿回来证书那天晚上,也是包的饺子庆贺,才过了一个星期,这又要包饺子了。

    “那能一样么?你几个哥哥他们上一年级的时候,也没听说考个双百回来。

    我大孙子这么出息,必须包饺子。”许成厚才不管那些呢,穿鞋下地就去买肉了。

    周桂兰这边,开始琢磨下午包什么馅儿的饺子。

    上回包的酸菜馅,这回包白菜馅吧,白菜都在地窖里呢,周桂兰赶紧去地窖拿白菜了。

    只剩下许海源,一脸懵的看着那卷子,这个,真不需要庆祝好么?

    许海源反对无效,下午周桂兰就领着苏安芳姐妹还有在家休养的许世琴一起包饺子了。

    等着苏安瑛和许世彦回来,夫妻俩也是有点儿懵,这不年不节的,离着元旦还好几天呢,咋又包饺子了?

    当得知父母是为了庆贺许海源考了双百的时候,许世彦也是一脸无奈。

    这老两口,也太能惯孩子了吧?一年级考个双百,也值当这么大张旗鼓的包饺子庆贺?

    “儿子,你们班,几个考双百的?”

    许海源考满分,就算并列,那也算第一,所以许世彦没问名次,只问了班级里多少考双百的。

    许海源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瘪着嘴摇摇头。

    “没有,有的是数学一百,还有人语文一百,双百就我一个。”

    “哦,那你考的还是挺不错的哈,行,好好保持吧,希望你能一直有这个成绩。”

    许世彦点点头,看起来儿子学的确实不错。

    “对了,你树庆哥哥考了多少分啊?”许世彦就是随口一问。

    “不知道,我问他了,他不肯说。”许海源摇摇头。

    “我估计是不太好,不然他肯定跟我显摆了。”

    得,这么一说还有啥不明白的?黄树庆那小子,肯定没考好。

    也不知道,黄胜利看着儿子那考试卷子,会不会生气抽他家儿子一顿。

第三百二十一章 庆功

    第二天黄树庆来找许海源玩的时候,走路似乎不太利索,一拐一拐的。

    不用说,那肯定是挨揍了。

    不过小孩子都皮,再疼也不耽误他们胡作,好不容易放假了,那还不可劲儿玩?

    许世彦暗地里嘱咐许海源,让许海源拽着黄树庆,每天写一些作业,写完了再出去玩。

    还别说,许海源说话黄树庆真听。

    每天上午黄树庆都来写作业,不会的题,许海源还能给讲讲。

    黄树庆写一年级上学期的题,许海源则是预习下学期的课程。

    俩人都写完作业了,再出去找其他孩子玩。

    一来二去的,黄树庆对作业也不那么反感了,每天都过来跟许海源一起写。

    转眼间,八四年元旦到了,一参场组织了迎新年元旦联欢会。

    参场各个部门都安排了人手,连同参场文工团的同志,一起表演节目。

    这是元旦联欢会,也是给技术组同志们开的庆功会。

    庆功会开场,林书记亲自宣读了长白山红参的鉴定报告,同时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参场生产的两千盒长白山红参被省药材公司带去参加订货会,反响不错,有不少外商跟省里签订了长白山红参的订货合同。

    明年开始,一参场要加大长白山红参的生产力度。

    “咱们的长白山红参,十六片一盒的,订货价三百八十八。

    同志们,普通红参幺六的收购价才多少?二百一十六。

    这中间去掉重量上的差价、去掉咱们的包装材料费、加工费各种费用,一斤也能多挣一百块钱。

    一斤一百块啊,同志们,这可不是小数目,光是这一项,明年咱们要是做好了,就能多收入上百万元。

    所以我说,技术组的同志们,立了大功。”

    林启越当初支持许世彦等人研制长白山红参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工艺升级之后,竟然会带来如此大的利润。

    这还只是长白山红参一项,如果真的按照许世彦的设想,将人参产业深加工做好,将来会增加多少产值呢?

    有了这些钱,能做多少事?

    别的不说,参场又能添好些台汽车、拖拉机,能够完全实现机械化生产。

    能够给职工多发奖金,还可以给职工改善住房和生活条件,多好的事情啊?

    林启越在台上讲的激情饱满,一众职工在底下,也是听的热血沸腾。

    大家伙儿都高兴的不行,拼命鼓掌。

    接着,由参场几位领导,给技术组的同志颁发奖状、奖金、戴大红花,一时间,场面无比热闹。

    许世彦带着技术组的同事们狠狠露了一回脸,还被大家起哄,一起唱了首歌。

    之后,联欢会正式开始,各部门选派的节目都很精彩。

    节目从上午八点演到十一点半,联欢会结束,众人陆续离场,下午放假。

    许世彦就在众人的拥簇下,戴着大红花出了场部,骑着车子回家。

    许成厚夫妻一看儿子胸前戴着大红花,兜里揣着奖状,也都特别高兴。

    自打来了东岗后,他家这儿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出息,各种奖状、奖励领个不停。

    做父母的,谁不盼着儿女成才?

    当初都觉得老三这辈子没多大出息了,能老老实实在大房子种地栽参就挺好。

    谁能想到,老三竟然有如此风光的时候?

    许成厚高兴,晚间吃饺子的时候,拽着许世彦喝了几杯酒。

    一边喝,许成厚还说呢,当初不应该成天骂儿子。

    “我到现在才明白过来,生产队大帮轰,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活,根本就不适合你。

    你啊,就应该做这种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搞研究的活。

    你去一参场,这一步真是走对了。”

    到了这个时候,老爷子总算明白过来,不是他儿子没用,而是他儿子始终就没找到适合的位置。

    看看如今,这不就在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么?

    “爹,过去那些事儿,就不提了吧,你也是为了我好。

    那时候生产队不都那样么?给队里干活挣工分,谁都想多挣点儿,湖弄着大面儿过去就行。”

    时过境迁,他重生回来都六七年了,早没有了当初的怨气。

    如今的许世彦,心态平和,也能正视过去了。

    生在这个年月,在那样的环境里,父亲对他,也只是恨铁不成钢罢了。

    这一晚,爷俩都喝了不少酒,说了好多醉话。

    父子俩算是彻底解开心结,谁都不再纠结过去那些事情,生活还要继续,一切都应该向前看。

    八三年九月的时候,东岗公社更名为东岗乡,下辖的各大队,也都更名为村。

    一大队改名为东参村、二大队改名为东岗村、三大队改名为西参村。

    元旦过后,东岗村召集村民开会,把今年的参地分红发给各家各户。

    但是相比于去年,今年明显分的少了。不光是许家少,是所有人都少。

    明明今年参地丰收增产,棒槌价格也比往年高,可各家所得非但没多,反而少了。

    大家伙都不太高兴,却也没办法。

    领导发话,说是少发的那部分,抵扣看参费、提留款、统筹款等项目了,能咋办?只能认了呗。

    出了村部,大家都在议论,说是村里这么扣太狠了。

    可他们也只能私底下议论一下,再没有其他办法。

    “三哥,还是你好,成工人了,每个月领工资,也不用扣这个那个的。

    你瞅瞅你们,棉大衣、工作服、水靴子、雨衣、手套,都是场子里给发。

    月月有工资,逢年过节还有福利,真羡慕啊。”

    许世彦两口子都忙,没去开会,黄胜利等人帮着领了许家那份钱,给许世彦送来。

    说起分钱的事,大家伙儿忍不住吐槽。

    “羡慕我干啥?我还羡慕你们自在呢。你看我现在,天天上班,把个死身子,啥都干不了。”

    许世彦摇头,不管工人农民,有好处必然也有坏处,凡事都一体两面。

    “算了吧,左右还剩明年一年的棒槌了,给多少就算多少。

    往后咱自己发展棒槌,每年除了往村里交任务,剩下都是咱自己的。

    只要好好干,还怕日子过不好么?”许世彦也只能这么安慰大家伙儿了。

    “对了,我跟林业局的朋友打过招呼了。

    明年咱几个一起合伙,包一片参地,咱自己发展参场多好啊。”

    这才是他们接下来要发展的方向,而不是计较村里扣下了多少。

第三百二十二章 猫冬

    参场嘛,顶着工人的名头干老农民的活。

    入冬以后,庄稼院没啥事情了都在家猫冬,其实参场大部分工人也是一样,到了冬天基本上就是在家呆着。

    比庄稼院好的就是,参场工人闲着也有工资,啥福利都不耽误发。

    加工厂那边的活全都忙完。

    今年加工的人参,除了那些蜜片还在容器里腌着,其他的早就打包装箱,运往省里药材和保健品公司了。

    今年一参场的人参产量高,大支头也多,效益自然也比往年高。

    林书记成天笑呵呵的,说是等着药材公司结算完款项,就给大家伙儿发福利。

    技术组也没以前那么忙了,每天安排俩人轮流值班,其他人该干嘛干嘛。

    许世彦是组长,隔三差五的去场部点个卯,去技术组转悠一圈也就那么回事儿。

    其余的时间,多数还是去养殖场那边看着,把苏安瑛替换下来。

    养殖场那头,各类饲料都储存好了。

    许家跟粮库的苏家关系不错,许世彦还从粮库买出来不少陈年的粮食啥的,搭配着青储饲料,足以保证养殖场这些动物过冬。

    花棚正常供暖,里头的君子兰长势不错,今年秋冬又收了一批种子,有的已经冒出嫩绿的叶片。

    许世彦统计了一下,两个花棚,加上家里那三间房子养的花,总共大大小小一万多盆君子兰。

    等着把这些君子兰都卖了,他们也就有了发展的本钱,可以施展拳脚了。

    许世彦去养殖场盯着,苏安瑛就闲下来,回家照顾孩子。

    跟周桂兰俩人又泡了好多米,开始包粘火勺。

    幸亏苏安芳姐妹也都在这,许世琴请假休养还没回去上班。

    大家伙儿一起动手,忙活了两天,总算把粘火勺全都包出来。

    装了满满一个大木头槽子,再加上一个大木桶。

    “二姐,我跟小妹商议了一下,我俩想明天回家。”

    粘火勺包完,这边也没啥心思了,苏安芳姐妹跟苏安瑛商议。

    这姐妹俩从正月就来了东岗,眼看着快一年了,也就中间回去两趟。

    正好前两天,加工厂的工资也结算出来了,姐妹俩一人挣了一百来块钱。

    姐妹俩就寻思,趁着二姐家最近不忙,她们回大营去,陪陪父母,等着年后这边忙了,她们再来。

    “哦,行,也该回去了,咱娘还不知道怎么想你俩呢。

    那明天早晨,让你姐夫赶车,送你俩去车站吧。”

    这一年,多亏有俩妹妹帮忙,要不然苏安瑛真是长八只手也忙不过来。

    既然妹妹要回去,那肯定不能让她们空着手。

    “你俩等会儿啊,我找点儿东西,你俩带回去给爹娘。”

    苏安瑛起身,去里屋翻找一通,划拉了不少东西。

    然后又从柜子里拿出些钱来,塞给俩妹妹。

    “这三百,你俩帮我拿给爹娘,我这头忙,年前怕是没时间回去,让爹娘置办点儿过年的东西。

    这一百,你俩拿着,等会儿去松江河,看好啥就买点儿啥。”

    “二姐,钱我们不要,你平常也没少给我们。”

    苏安芳姐妹忙摆手,她们在这边有吃有住,平常姐姐还给零花钱,已经比在家务农强很多了,哪能还要钱啊?

    “你看,这又不是给你们的,这是给爹娘过年的钱。

    听话,替姐捎回去啊,等着过了年,姐领着孩子回去住几天。”

    苏安瑛二话不说,直接把钱塞进了苏安芳的上衣口袋里。

    “对了,你们要回家,跟小历和小李说了没有?”

    俩妹夫一个姓李一个姓历,说起来真别嘴。

    “嗯,说了,他俩都说要去送我们回家。”

    历诚容和李宗良俩人最近也不忙,恨不得天天都往许家跑,那还能不知道苏安芳她们要走?

    “哦,那行,有他俩送,我就放心了。”苏安瑛闻言点点头。

    还行,这俩小子挺会来事儿,对象要回家,他们跟着去送,正好见一见未来丈人和丈母娘,挺好。

    许世彦得知俩小姨子要回去,历诚容和李宗良去送,又赶紧去养殖场,让人杀了一只羊、几只鸡,放在外头一晚上,冻的梆硬。

    第二天早晨,许世彦套上马车,送俩小姨子还有历诚容、李宗良他们去车站。

    那俩小子都买了不少东西,再加上苏安花姐妹的衣裳行李,还有许世彦苏安瑛夫妻给家里准备的东西,四个人连背带扛好不容易上了车。

    许世彦看着他们都上车了,这才赶着马车回家。

    历诚容和李宗良俩人护送苏家姐妹回大营村,受到了苏家上下的热情招待。

    苏维诚一家子,还有苏安珍、南振东夫妻,都过来了。

    就连跟苏家关系不错的一些朋友,也都过来看新姑爷。

    都知道苏家俩闺女去东岗了,也听苏维忠提起,说是俩闺女在那边找了对象,还都是一参场的工人。

    好多人都挺羡慕也好奇,不知道这一参场的工人啥样儿。

    这一看,哎幼,俩小伙子都长得不错,打扮的板正利落,一看就跟庄稼院的泥腿子不一样。

    众人纷纷向苏维忠夫妻道喜,同时也眼馋的不行。

    以前觉得苏家六个闺女没儿子,都背地里笑话,如今再看?

    人家这六个姑爷里头,四个是工人。

    一个女婿半个儿,这六个女婿都挺有出息,往后不管咋地,苏维忠老两口也能有人管,掉不到地上。

    也有那种心思不正,专门爱挑拨离间的,就跑去周家,给周安平、周安富兄弟上眼药。

    “老周大哥、二哥,不是我说啥,你俩可是他亲娘舅,他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咋就不想着拉扯拉扯亲戚呢?”

    “要不说啊,你那妹夫和妹妹也是,咋就不管管他们家三儿呢?

    有钱也不能这么乱造啊,把俩小姨子整过去,一住就是将近一年,这连吃带住的,花多少钱啊?

    有那个钱,咋就不知道回来看看俩亲娘舅?

    看出来了,自打你们家老太太不在啊,亲戚都生分了。”

    “你刚才是没看见,老苏家那俩丫头进村的时候,大包小裹连背带扛的整回来老多东西了。

    你说他这光知道帮衬丈人,咋就不知道拉扯亲娘舅家一把呢?”

    就是有这样的人,看不得别人好,专门干那种里挑外撅瞎搅合的事情。

    “陶大叔,你家今年挣多少钱?

    我听说你家大儿不是也过得挺好么?那咋没见着拉扯一下他老舅呢?

    说那些没用的,咋地?我们家日子过得还比你差啊?用你在这操什么心?”

    周安富家的儿子周万祥,毫不客气的就把对方给撅了回去。

第三百二十三章 订婚

    今年的除夕是在二月一号,还是老规矩,许世彦领着媳妇孩子,回爹妈那边一起过年。

    年前腊月二十六的时候,许世彦找人帮忙,杀了一头猪、几只羊。

    另外,还杀了一只不知道啥毛病,可能是惊吓过度,总流产的母鹿。

    羊肉和鹿肉,分着送给了不少亲戚朋友,猪肉也不用卖给供销社一半了,全都留着自家过年吃。

    再加上许世彦腊月里还跟着韩立民等人上山,打了点儿野味,所以这个年,过得很是丰盛。

    看着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许成厚夫妻也是特别高兴。

    给四个孙子孙女,都包了大红包,把四个娃美的不行。

    对于许世彦来说,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电视,没能看春晚。

    属实没办法,电视机票太难淘登。

    年前参场分下来几个名额,书记、副书记、场长、分场场长,这些干部都不够分呢,根本轮不到许世彦。

    没有就没有吧,慢慢等,总能等到机会。

    大年初一,许世彦去林启越、历秉卓、郭守业那几家转悠一圈拜了年。

    大年初二,许世先兄弟几个领着媳妇孩子回来,得知许世琴已经做完手术,身体都养好了,那兄弟几个都挺高兴。

    同时也表示歉意,他们都太忙了,没时间跟着许世琴去省城。

    几个媳妇也在周桂兰跟前儿说,小姑子手术回来,家里咋也不给个信儿,她们回来看一看也好。

    对此,许成厚跟周桂兰俩人十分默契,只默默听着,谁也没说啥。

    只是许成厚跟儿子们提了,从今年开始,养老费一个月十块钱。

    物价都涨了,工资也涨了,养老费也得水涨船高啊,要不然哪里够花?

    十块就十块吧,涨两块钱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家里依旧是准备了各种材料,几个媳妇一起起动手,做出来两桌子好吃的。

    大家伙儿热热闹闹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都挺高兴。

    大年初三,许世彦领着媳妇孩子回大营,一家子大团圆。

    苏维忠夫妻见了外孙外孙女们,高兴的不得了,挨个儿给孩子们发红包。

    可把这些孩子都高兴坏了,各自拿着红包不撒手,妈妈要也不给。

    “行了,大过年的让孩子高兴会儿。也没多少钱,给他们揣着吧。”

    苏维忠一看秦美玲跟闺女儿子生气呢,赶忙就劝。

    “钱自己拿着,揣好了,可千万别弄丢啊。

    行了,去玩儿吧,晓莉你最大,护着点儿弟弟妹妹们。”苏维忠摸摸外孙女的头,温声叮嘱。

    “知道了,姥爷,我就领着他们在咱家门口玩,不去太远的地方。”

    隋晓莉是七七年生的,过了年八岁,小姑娘长的挺好看,也挺乖,连忙点头答应了。

    之后领着弟弟妹妹们,去大门口玩。

    许海源七岁,隋晓军、许瑾萍六岁,南晓明五岁。

    这几个还算大一点儿,能玩到一起去,他们就张罗着在外头堆雪人打雪仗啥的。

    许海清、许瑾慧、纪鸿亮这几个都才三岁,却也不落下,非得跟着出去玩。

    没辙了,苏维忠就打发老闺女苏安花,出去陪着孩子们,主要是盯着他们,别跑去河边得瑟。

    大营村跟河北村中间有一条河,叫汤河,汤河水经过温泉村,所以有温泉水下来。

    那河面有些地方冻的不实,就怕孩子一个不小心掉下去出意外。

    秦美玲、苏安瑛、苏安芬都嫁到了别处,一年到头的,姐妹几个好不容易见面,当然要凑在一起好热闹两天。

    而且,今年还有一件大事要办,苏安芳要订婚,日子定在了正月初六。

    苏安芳今年二十一了,李宗良二十四,年纪都不小,俩人处了一段时间都觉得挺合得来。

    所以李宗良就趁着上回来苏家的工夫,就跟苏维忠提了要订婚的事。

    苏家很痛快的答应了,然后选了日子,定在正月初六。

    上回李宗良来的时候,苏安珍见过了,但秦美玲和苏安芬没及见过。

    五妹妹要订婚,这些姐姐姐夫们,当然得留下来帮帮忙,也见见未来妹夫。

    正月初六上午,李宗良在父母还有李月秀的陪同下,一起坐火车来大营。火车到仙人桥站。

    四人一下车,就瞧见许世彦还有几个人朝着他们招手,不用说,这肯定是苏家安排人来接站了。

    “哎幼,这大冷天的,还让你们来车站接。

    其实不用,宗良来过一回,知道路咋走,我们走过去就是了。”大老李一见到许世彦,忙说道。

    “那咋行啊?李叔李婶、韩婶子大老远来的,咋地也得过来接站。

    咱这条件差点儿啊,没有吉普车,只有马车,都上来吧,反正一会儿就到。”

    许世彦半开玩笑的说着,然后引着众人往车站外走,到外头一看,一挂马车早停在那儿了,赶车的是苏维诚家老三。

    有车接就不错了,李家人哪里会挑拣这些?

    众人上了马车,苏安民一甩鞭子,赶着马车出了仙人桥,朝着大营村走去。

    正月里本就是走亲串友的日子,苏家五闺女要订婚的消息,村子里早就传遍了。

    趁着天气不错,好多人都在外头等着,想要看看苏家这个五姑爷来订婚,都给拿了什么东西。

    没办法,小屯子的人,平常没啥娱乐,关心的也就是些家长里短。

    谁家老母猪下崽子,谁家男人在外头搞破鞋,哪个小寡妇家里去人了。

    这些事儿,都是旁人口中的谈资,茶余饭后聊点儿别人家的八卦,这日子也就一天天混过去了。

    上次历诚容和李宗良来大营的时候,不少人都看见了,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大家伙也都想看看,这一参场的工人订婚,都给女方带什么东西。

    所以当马车进村的时候,那景象就不用提了,路两边站着好多人,都对着马车上的人指指点点。

    “哎,看见了没?大包小裹的拿了不少东西啊。

    哎幼,这工人和老农民可就是不一样啊,你看看人家那穿戴。”

    “可不是?你看人家那小伙子多精神?还挺白净呢。

    不像咱村里这些,一个个跟黑炭似的。有个正经工作,就是好啊。”众人议论纷纷,各种感慨。

    李家三口,就在众人的注目之下,来到了苏家门前,拎着东西下车进了院子。

    检测到你的最新阅读进度为“第七十九章吓退”

    是否同步到最新?关闭同步

第三百二十四章 彩礼

    李家人来到,苏家众人热情欢迎,亲家见面,一番寒暄,然后各自坐下。

    李月秀作为媒人,当然得她先开口。

    “亲家大哥,嫂子,我呢,受老李两口子所托,当一回媒人,给俩孩子说定这亲事。”

    “今天这俩孩子订婚,咱也不用说那些虚头巴脑的。

    这边是李家准备的订婚礼,二位看看,要是觉得还缺啥少啥,尽管开口尽管提,咱都好说。”

    李月秀是个敞快人,直接开门见山,把李家准备的东西,全都摆在了桌子上。

    四瓶酒、带四根肋骨的腰条肉、用红绳捆着的四把粉条、四盒点心。

    这是松江河最近流行起来的订婚礼,光这四样礼,就得花不少钱了。

    等着订完婚,四样礼女方留一半,另一半还得给男方带回去。

    也有的人家,舍不得花那么多钱,索性就预备一半,到时候不用往回带。

    李家不差钱,也是为了好看,都是凑双份儿,等着带回去一份就是了。

    除了订婚必备的四样礼,李家还给给苏安芳准备了一套衣裳,一双皮鞋,一块手表,二斤毛线,另外还给了一百六十块钱的彩礼。

    这年月,那绝对是高规格了,一般人家,能给做套衣裳,给买双鞋就挺好。

    条件再好点儿的,添块手表,那就够可以了。

    哪听说过还有彩礼啊?反正大营村这边,从来就没有过。

    苏安瑛、苏安珍订婚那时候,都没有彩礼一说。

    这些东西外加彩礼往桌子上一摆,苏家里里外外,就连趴在窗户外、门口往里看热闹的那些人,一个个也都目瞪口呆,全都看傻眼了。

    天爷嘞,这么多东西,还有钱,总共算一起得多少?不得三四百啊?

    “难怪人家都说当工人好,都说一参场的工人富,真是了不得。

    你就说,咱村子里有一家算一家,谁家小伙子订婚,能拿出这些东西来?

    难怪老苏家要把闺女送东岗,不在咱村子找,你看看,让人家捞着了吧?”

    有人羡慕的不行,就在苏家门口低声议论。

    “那是啊,谁有老苏家两口子精明?

    当时二闺女嫁的就挺不错了,你看现在,都跟着沾光吧?

    哎幼,你说俺们家咋就没摊上这么好的姑爷呢。”

    这个说话更是带着酸味儿,没办法,太馋人了,谁见了不眼红啊?

    外头说啥,其实屋里都能听见。

    苏维忠心里高兴,也不愿意跟外头那些人计较,爱说啥就说啥吧。

    以前这些人背地里嘲笑他没儿子,以后没人养老送终,如今一个个又都来羡慕了?

    苏维忠不计较,苏维诚可不乐意了,这是干啥?一个个整这些出儿,不够丢人现眼的。

    让李家人见着,人家不得说,小屯子的人就是没见识?啥事儿都大惊小怪。太丢人了。

    “那个,今天我们家有喜事,就不留大家伙儿了啊。

    改天,等老五出门子的时候,一定备下酒席,请大家伙儿都来喝喜酒。

    这大冷天的在外头别冻出毛病来,都回家吧,回家吧。”苏维诚冷下脸,出去撵那些人。

    都是街坊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再咋地也不能太不要脸。

    苏家都出来撵了,他们也不好再死皮赖脸留在这儿,于是一个个笑嘻嘻跟苏维诚说两句,转身都走了。

    苏维诚看着那些人离开,这才哼了声儿,吩咐自家老三,在外头看着点儿,不让那些不相干的人过来。

    苏维诚撵走了那些看热闹的,转身回屋。

    这会儿屋里可热闹呢,苏维忠跟李铮也就是大老李聊得可热乎了。

    韩氏冯氏两个跟赵美娟、李月秀二人也越聊越近乎。

    定亲都是在女方家,女方这边要预备丰盛的酒席来款待男方家人。

    正好大正月里,家家户户都有好吃的,苏维忠知道年后要给闺女订婚,特地留了不少肉。

    这会儿,秦美玲等人都在厨房忙活呢,一顿煎炒烹炸,做出几桌好菜来。

    于是东屋西屋各摆一桌,家里这些小娃们,由苏安花、苏安玉俩人领着去隔壁苏维诚家吃饭。

    酒席一开始,李宗良和苏安芳两个人得先给媒人敬酒,接着给双方父母敬酒、改口。

    苏维忠夫妻,李铮夫妻,也都拿出提前预备好的红包,给了改口钱。

    到这时候,订婚仪式才算走完,接着就不用啥了,该吃吃该喝喝。

    苏家人盛情款待,不断的劝着李家人喝酒吃菜,苏维忠、苏维诚陪着李铮喝酒。

    许世彦等连襟几个还有苏安邦、苏安民陪着李宗良。

    众人推杯换盏、喝酒聊天,气氛很是融洽。

    路过仙人桥往松江河发的火车有好几趟,下午还有慢车,所以李家人也不急着走。

    这顿饭从十二点开始,一直吃到两点多,主要是男人喝酒,女人们其实吃饭快。

    男人们都没少喝,到最后都有点儿迷湖了。

    李宗良一看表,时候不早,他们得赶紧去车站。

    “大姐夫,二姐夫,实在不能喝了,我们来的时候打听过,下午三点还有一趟慢车。

    时候不早,我们得赶紧往回走了,不然赶不上火车。”

    “咳,赶不上就赶不上呗,赶不上就留下来住这儿,怕什么?”隋宏志喝的舌头都有点儿硬了。

    “不行不行,家里就俩妹妹看家,晚上要是不回去,她俩还不得吓的哇哇哭啊?”

    李宗良赶忙摆手,哪有订婚当天就在丈人家住的,可没这个规矩。

    那边,大老李也跟苏维忠苏维诚说了一下家里情况,他们得赶火车回去。

    苏维忠少不得挽留一番,最终无奈,赶紧让韩氏去把那四样礼分开,给李家带回去一半。

    苏安民岁数小,没喝几口酒,于是还打发他赶车。

    隋宏志和许世彦都跟着一起,坐着马车送李家人到了仙人桥车站。

    许世彦酒量好点儿,还挺清醒,直接去售票窗口,买了四张车票塞给大老李。

    “李叔,我还得在这边住几天,就不能陪你们一起回去了,回程路上小心点儿。

    等我回去,找时间请李叔来家里喝酒。”

    “哎呀,你看看你,这咋还能让你给买车票呢?不行不行。”大老李赶忙推拒不要。

    “你看,票都买了,那你还让我去退了不成?总共也没几个钱,李叔还跟我客气啊?”

    许世彦笑着,把票给了大老李,又陪着他们呆了一会儿,直到那边喊着检票了,才目送四人检票进站。

第三百二十五章 看冰灯

    许世彦在大营又住了两天,期间去看望了大舅周安平、二舅周安富、大姨周桂芝。

    正月初八,许世彦领着媳妇孩子,还有苏安芳姐妹,一起返回东岗。

    苏安芳和李宗良的婚期定在了八四年六月十七号,农历五月十六。

    那时候春耕已经结束,参场也不算太忙,天气还不是特别热,正好办酒席。

    婚期都定下来了,按说苏安芳就得在家里待着,安心准备结婚。

    可苏安芳说,她啥都不会,想要回东岗去,让许世琴教她绣幔帐挡帘什么的。

    苏维忠夫妻心里明镜,闺女这是恋着对象,不想在大营呆着了。

    能怎么办?婚都订了,过几个月就结婚,哎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么地吧,于是就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苏安芳姐妹又跟着回了许家。

    没出正月十五都是年,参场也没啥活,都放假不上班。

    于是,正月初九,许世彦请了参场的同事,初十又请了黄胜利等人。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松江河林业局又弄了冰灯,今年传出消息说还放烟花。

    李宗良、历诚容都早早跟苏安芳姐妹约好了,十五晚上一起去看冰灯和烟花。

    “你们两口子也去吧,这几年瑛子一直照顾孩子,也没捞着出门转悠转悠。

    现在孩子大了,把他们放家里,你们夫妻俩还有世琴,都出去转转散散心。”

    十五下午早早就吃了饭,历诚容他们还没来,许成厚就跟许世彦说道。

    “爹,那你跟我妈不去看冰灯啊?”

    把孩子留给老人,他们两口子出门逛街看烟花看冰灯,是不是不太好啊?

    “我和你妈前几天去转悠了一趟,看过了。”许成厚随意找借口搪塞。

    他们确实去看过了,那是白天,去看扭秧歌的,顺道看了眼冰灯。

    那冰灯白天看着有啥意思啊,晚间灯亮了才好看呢。

    “你们去吧,今晚上松江河肯定人多,特别挤。

    我和你妈这老胳膊老腿儿的,可不去凑这个热闹。

    你们小年轻儿的出去玩玩,也照看着点儿,去年虽说是抓了一批,可松江河的地痞流氓不少。

    花儿和芳儿都是年轻大姑娘,小历和小李又都没咋经过事儿,今晚上多去几个人,也有个照应。”

    许成厚这么大岁数了,啥事情想不到啊?

    他让儿子儿媳妇去,散心是一则,护着苏安芳苏安花是另一则。

    许世彦一想也对,于是没再跟父母犟,只叮嘱了许海源、许瑾萍,让他们在爷爷奶奶家不许淘气,晚上早点睡觉。

    主要是孩子们都睡得早,大晚上出门,不等逛多大一会儿呢,这些孩子就困得要闹觉了。

    一大群人出门,总不能因为自家孩子,搅了大家的兴致。

    再说,这种时候人太多,万一没看住孩子,把孩子丢了可咋办?

    还是算了吧,等着过几年孩子大了再说。

    许海源倒是听话,没闹着要去看冰灯,“嗯,爸爸放心,我来照顾弟弟妹妹。”

    小娃越长,越有哥哥的样子了。

    许世彦一想,既然是要去看冰灯,那就不如人多一起也热闹。于是又问了黄胜利、孙晓锋等人。

    这年月难得有个娱乐项目,谁不想去啊?于是这些人都带着自家媳妇,有的还领着妹妹弟弟啥的。

    这下子,一大帮人。

    晚上六点半,历诚容、李宗良,还有韩立民夫妻、韩立新夫妻,一起来了。

    韩立民兄弟俩,是听历诚容说,要领着苏安花去看冰灯。

    他们一琢磨,不如各自也都带着媳妇一起,出门来逛逛,正好找许世彦一块儿。

    结果到这边发现,许世彦这头已经聚了好多人。

    于是大家伙儿一起,也不用赶车不用骑自行车,就这么说说笑笑的往松江河走。

    冰灯就在局机关大楼西边的广场空地,也就是当初许世彦卖鱼的那块地方。

    林业局有钱,从北边松花江下游,运回来好多巨大的冰块,找人凋琢成各种形状的冰灯。

    冰灯里面掏空,放进去灯泡,晚间通电后,整片冰灯就呈现出五光十色、晶莹梦幻的景象,很是吸引人。

    许世彦等人到广场的时候,还不到七点,冰灯全都通上电,五彩斑斓如梦似幻,就如同水晶宫一般璀璨华丽。

    广场上人头攒动,已经聚集了好多人,在各处熘达着,每一处冰灯前停留驻足,仔细欣赏。

    七点整,局机关大楼上,有人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烟花。

    一簇簇五彩斑斓、形色各异的烟花,在天空中散开。

    配合着地上的冰灯,将黑夜照耀的如同白昼,甚至比白昼更耀眼璀璨。

    人群中,爆出阵阵惊呼。

    也不怪大家,这也是林业局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元宵节除了冰灯,还放烟花。

    大家伙儿都仰着头看着天空,每爆开一朵烟花,众人就发出一阵阵惊叹。

    这年月的烟花不便宜,林业局也没舍得放太多,十来分钟后,烟花就停了,众人仰着的头也终于能低下。

    “真好看,我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烟花呢。”苏安瑛依偎在许世彦身边,兴奋的说道。

    “嗯,以后你要是想看,我年年都带你来。”

    林业局每年元宵节都弄冰灯,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九五、九六年。

    后来林业局不景气了,也就没那么多钱去整啥冰灯。

    后头倒是有几年,还放过烟花的,渐渐连烟花也没了。

    冰灯和烟花,就此成为了松江河人记忆里的美丽景象。

    这边夫妻俩低声细语聊天,那头历诚容和李宗良看见有卖糖葫芦的,赶紧给自己对象买一根。

    许世彦偶尔一抬头,正好看见他们把糖葫芦递给苏安芳姐妹俩。

    许世彦撇撇嘴,这俩小子倒是挺会讨对象欢心啊。

    “你俩等会儿啊,我去给你俩买糖葫芦去。”

    许世彦回头,招呼苏安瑛和许世琴,到旁边等他,然后快步去找那卖糖葫芦的,给自家媳妇、妹妹各买了一支糖葫芦。

    许世彦刚付了钱,把糖葫芦拿在手里,一回头发现,媳妇和妹妹站的位置,围了好几个人。

    许世彦愣了下,快步往回走。

    来到近前发现,竟是几个二十来岁的小子,正嬉皮笑脸跟许世琴说话呢。

    许世琴冷着脸不搭理他们,那些人就嘴里J8撩吊的说话带啷当,有个人还对许世琴动手动脚。

    许世彦一看,这还了得,上前抬腿,踹了那个动手的小子一脚,直接把那人给踹飞出去。

第三百二十六章 打架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冰灯,都可以说是松江河地区的一大盛事。

    林业局下属那些林场的职工家属,都会坐着小火车下来看冰灯,所以广场上可以说人山人海。

    人多,三教九流什么都有,就很容易出事。

    尤其是社会上那些闲散无业人员,三五成群的各处瞎晃悠。

    瞧见年轻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轻了吹个口哨,重则上前去动手动脚,啥样的事情都有。

    这也是为啥许成厚让儿子跟来的原因,人多,真遇上事儿了,最起码不吃亏。

    没想到苏安芳姐妹啥事没有,倒是苏安瑛和许世琴遇见了几个混混。

    许世琴长得俊,以前身体有毛病,没人留意她。

    如今嵴椎治好了,一米六几的个子苗条纤细。

    她自己学裁剪的,又会穿衣打扮,一身长呢子大衣穿着格外出眼。

    刚才他们各处转悠的时候,就有不少年轻小伙子打量。

    苏安瑛虽然三十了,但是她肤色白不显老,穿着打扮也挺时髦,比起小姑娘来,又多了些成熟的韵味。

    许世彦去买糖葫芦,姑嫂两个看着旁边有照相的,俩人就说难得这么好看的景致,不如照张相吧。

    这俩人刚在一处龙形冰灯前站下摆个姿势,照相的人还没等按快门儿呢,那头就来了几个小年轻儿,朝着姑嫂二人吹口哨。

    其中一个还嬉皮笑脸的就往许世琴跟前儿凑,嘴里没啥好话,抬手就要去拽许世琴。

    苏安瑛一把将许世琴拽到身后,抬手就想给这小子一巴掌。

    还没等她动手呢,就见到那小子被人一脚踹飞了。

    再一看,出脚踹人的,正是许世彦。

    “拿着,领小妹到一边儿去。”许世彦把手里的糖葫芦递给媳妇,然后回身看向那几个小子。

    “胆子挺肥啊,这时候了还敢作,去年怎么没把你们抓起来?”

    许世彦一边说,一边挽起了袖子。

    对面一共五六个人,年纪都在二十来岁,满脸都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看就知道这些都是些不干正事儿的混混。

    “哎呀卧槽,你小子敢打我们大哥,特么活腻歪了吧?”

    几个人一看,领头的被踹了,顿时怒了,撸胳膊挽袖子的就朝着许世彦过来。

    许世彦闪身避开迎面而来的拳头,抬手握住对方的胳膊,往后一拧,只听见那小子嗷的一声,疼的直叫唤。

    许世彦手上用力,直接把这个推出去,然后一拧身,抬腿踹飞了另一个。

    总共六个人,抬手间就让许世彦给收拾了仨。

    第一个被踹那人,还蹲在地上捂着肚子直不起腰呢。

    被扭了胳膊那个,胳膊直接掉环儿了,一条胳膊抬不起来。

    也就后头挨踹那个能轻点儿,也是疼的龇牙咧嘴。

    剩下那三个一看事情不对,干脆从腰里抽出家什来,三把磨得十分锋利的手斧。

    “砍他,我让他猖狂,今天非砍死他不可。”

    蹲在地上还直不起腰的那小子,指着许世彦喊道。

    那三人挥动着手斧,就朝着许世彦砍了过来。

    周围看热闹的人一看,都吓得不行,有人尖声大喊,赶紧往旁边躲。

    这广场总共也没多大,这头闹的动静不小,不远处正转悠着玩的黄胜利、韩立民等人,哪能注意不到?

    刚开始没看清是谁在打架,但是男人嘛,都有点儿好奇心,就往前面凑了凑想要看明白。

    “哎呀,不对,是三哥,三哥跟人打起来了。卧槽,他们抡着斧子呢,这帮王八犊子。”

    赵建设眼神儿好使,一下认出来,那边打架的是许世彦和几个手里有斧子的人。

    xiaoshuting.info

    “媳妇,你们几个找地儿呆着。胜利、晓锋,那是咱三哥,走,干他们,卧槽。”

    赵建设一边喊着,便冲了过去,黄胜利、韩立民、孙晓锋、杨春明几个二话没说,跟着就冲过去了。

    历诚容和李宗良陪着对象正聊得挺高兴呢,忽然间听见赵建设那个大嗓门儿在喊,他们赶忙回头,就看见不远处好像有什么事儿。

    “那边是不是二姐?你俩快去找二姐和琴姐,我们过去看看。”

    这俩人嘱咐了对象一句,也冲过去了。

    许世彦手里没家什,对方则是三把斧头,总归是吃亏一些。

    一个没留神,大衣被划破了一个口子。

    得亏冬天穿的厚,人倒是没事儿。

    正好这个时候,赵建设等人都冲过来了,七八个人直接把那仨人给围了起来,叮当就是一顿暴揍。

    别看那三人手里有斧子,当人数占优的时候,啥斧子也不好使了,照样儿被揍趴下。

    “走吧,别打了,等会儿把管治安的招来就不好了。”

    许世彦一看,对方几个都被揍的鼻青脸肿,便招呼大家停手。

    正好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阵哨子的声音。

    不用说,那肯定是林业局治安队的人,得知消息赶过来了。

    “特么的,今天便宜你们了,小B崽子,以后再特么敢得瑟,把你卵黄子打出来。”

    赵建设不甘心,朝着其中一个人又踹了脚,这才转身跟着大家伙儿一起走了。

    治安队的人眼看着就到跟前儿,那几个小混混哪里还敢久留?

    更别提放什么狠话找面子了,直接屁滚尿流、连滚带爬的熘了。

    等治安队的人到这儿,一个人也没瞧见,早都跑了。

    好好的元宵节看冰灯,结果被几个不长眼的混混给搅合了,大家伙儿都觉得有点儿不爽。

    “麻蛋,刚才就是治安队来太快了,要不然我非得揍死那几个混账王八蛋不可。”

    一边走,赵建设还在那儿都囔呢。

    “哎,你说去年抓的那么严,不是好多人都吃花生米儿了么?

    咋还有这么多不着四六的出来得瑟呢?他么的就不怕也被抓进去?”

    黄胜利几个有些不解,按说,那些地痞流氓,不应该鸟悄儿的在家猫着么?还敢出来得瑟?

    “去年抓的都是些头儿,不可能把底下那些小喽啰全都抓了啊。

    他们现在,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一群小混混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

    松江河这地界儿其实挺乱,眼下这才哪到哪啊?

    往后再看,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更乱。

    到新世纪之后,才慢慢好一些,一直到后来上面严抓严办,社会治安才算真的好了。

第三百二十七章 打帘子

    一场小意外,谁也没放在心上,回家也没跟家里人提。

    过了正月十五,这年也就算过完了,各家各户,也开始准备参地用的材料。

    聚氯乙烯塑料膜苦参,透光度比木板棚要好很多,对人参增产有益。

    所以很多人都开始琢磨着,新栽的棒槌,想用塑料膜苦参。

    用塑料膜苦参,跟以前木板棚完全不一样。

    塑料膜下面,要铺一层树枝制成的帘子,编制帘子的过程,在当地,叫打帘子。

    打帘子一般俩人或者三个人,按照池面子的宽窄做成一个木头框,木头框两端,各钉上间距相等的四个或五个钉子。

    成捆的铁丝提前缠在木棒上,缠成穗子。

    然后把铁丝绕在钉子上,再扯到木头框另一端钉子上固定。一共扯四根或者五根铁丝。

    上山割回来各种一人多高的枝条,两根一组互相搭在一起,横着担在铁丝上。

    手里握着铁丝穗子,将树枝缠一下,然后再跟底下的铁丝缠七八道。

    大概二指来宽的距离,再搭上两根枝条,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把枝条用铁丝编起来。

    到最后打结固定好,从铁钉上取下来,一张帘子一丈长,规规矩矩卷起来,等着运到山上开春苦参。

    所以年后过了十五,一参场的工人就开始上山割条子、打帘子了。

    许世彦打算把自家和父母那边的新栽,开春也都用塑料棚,那就少不了得打帘子。

    于是跟领导请了几天假,和苏安瑛俩人,上山割了两天的枝条,用马车拉回来。

    然后做了木框,缠好铁丝,夫妻俩在家打帘子。

    “我听说现在正研究聚乙烯蓝色半透光膜,好像那种比现在用的黄色塑料膜稍微硬一点儿。

    等着出来那种塑料膜,咱就不打帘子了,直接底下用弓条,稍微密实一点儿就行,省的还年年都得打帘子。”

    一边干活,许世彦一边跟媳妇聊天。

    聚氯乙烯塑料膜柔软,透光性强,对于参地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正在研究的蓝色聚乙烯塑料膜要好一些,不光是质地厚实硬挺、抗老化,主要是对人参生长有益。

    据说是阳光透过蓝色棚之后,可促进光合作用。

    对于这个,许世彦没太多了解,反正他只知道,从蓝色塑料薄膜出现之后,参地就一直用这种了。

    “用啥都行,我觉得这个也比用木头板棚强。

    你说现在都分到各家各户了,谁家有那么些板子,整山上苦参啊?

    现在那林子都不是随便采伐的,用木头板子太浪费了。

    这塑料棚能用三年,那天我算了一下,价钱还可以,而且三年后废旧塑料膜还能卖废品呢。”

    苏安瑛一边干活,一边接了句。

    许世彦闻言,扭头看了媳妇一眼,还别说,他媳妇这一年多成长真够快的,不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了。

    正月里天气也不暖和,说几句话就灌一肚子凉风,夫妻俩也顾不上聊天了,低头赶紧干活要紧。

    东岗乡改用塑料棚的人不少,所以这正月末二月初的时间里,走到外面,处处可见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帘子。

    帘子长一丈,三十来丈参土正好打三十多张帘子就够用了。

    许世彦夫妻干活不算慢,两天的工夫也就弄出来了。

    这活,夫妻俩意见一致,都不想让苏安芳姐妹插手。

    尤其是苏安芳,没几个月就要结婚了,还是好好在屋里呆着养养皮肤吧,大冷天的在外头吹冷风,那脸都该皴了。

    帘子打完,卷好了堆在院子里,等过一阵子运到山上就行。

    其他的活,就得许世彦赶着星期日抽空干一点儿,没办法,他有工作,场子那边还得忙着发酵蜜环菌等事情。

    转眼间,三月一号就要到了,疯玩了一个寒假的孩子们,即将开学。

    二月二十九号,小学返校,许海源一早晨就背着书包去学校了。

    到学校先交上假期作业,然后打扫卫生,接着老师喊几个壮实的男生,去办公室抱书、发书。

    一年级的小学生,除了数学语文,还有自然、政治、美术、音乐等。

    老师把书全都发下来,嘱咐孩子们,回家一定要找点儿厚纸包书皮儿,省的新书很快就磨坏了。

    发了新书,返校也就结束了,老师嘱咐孩子们赶紧回家,不许在外面乱跑。

    许海源背着小书包回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咱家还有牛皮纸么?我发新书了,老师说让用厚纸包起来。”

    这年月没有现成的塑料书皮儿,连挂历纸都很少见,能用来包书的,除了报纸,就是牛皮纸了。

    别的玩意儿不敢说,那牛皮纸家里还是有的,许世彦从单位要了不少呢,留着湖炕用。

    不管是以前铺炕席还是现在铺纤维板,炕面子都得用纸先湖上一层,要不然全是灰。

    一般来说,炕盘好了最少两年就得扒开一回清一清炕洞,扒开一次,就得重新湖一次炕面。

    去年秋天,许成厚扒过一回炕,许世彦给要了不少牛皮纸,没用上那么多,剩下的就被周桂兰放起来了。

    一听说大孙子要牛皮纸包书,周桂兰赶紧去翻找出来一大张。

    许成厚拿着孙子的课本比量着,裁处合适的大小,然后很有耐心的给大孙子包上书皮儿。

    别看许成厚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儿,干这些活还挺巧的,那书皮儿包的可板正了。

    许海源就趴在炕上,目不转睛的看着爷爷包书皮,等着包好了,他再拿笔,在书皮上头写上自己的名字。

    包完了书皮儿不算,还得钉本儿。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老师都要求用本夹。

    那本夹有两种,一种是带弹黄的,把本子直接夹进去就行,另一种是打眼儿后穿绳儿的。

    带弹黄的省心,一夹就行,但是不结实,用力一大了本子就掉。

    尤其是交上去作业后,老师批作业的时候一个不注意就把里头作业本给弄掉了。

    许海源的本夹,都是那种打眼儿穿绳的,黑色的本夹,底下两个角是红布刷一层漆那种。

    许成厚用大锥子穿透俩本,再晃一下锥子抽出来。

    找根鞋带,或者管周桂兰要点儿毛线,穿过刚钻好的眼儿,把本夹和本子都固定在一起,用力系上鞋带或毛线就行了。

    还是一样,许成厚给钉一个本,许海源拿过去写上自己的名字。

    等全都弄好,连书带本,全都装到书包里。“谢谢爷爷。”

第三百二十八章 获奖

    三月一号开学,许海源和许瑾萍都回学校了上课,家里就剩下许海清、许瑾慧俩小娃。

    哥哥姐姐不在家,没人领着他们玩了。

    天气还没那么暖和,俩孩子捞不着出去跑,只能在家里淘气。

    好在还有赖皮鬼,这俩小家伙倒也不至于太寂寞。

    苏安芳快要结婚了,苏安瑛就让她在家多做点儿针线,最起码给自己做两套新衣裳,再给李宗良做两套。

    另外还有门帘、窗帘、幔帐、枕套等东西,也得准备起来。

    参地做棚的活,都包出去了,苏安瑛依旧是跟黄胜利媳妇等人轮流去照看养殖场,还有家里的君子兰。

    三月十三号,抚松举行一九八三年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

    评选出十三个先进集体、二十四名劳动模范、一千多名先进工作者。

    一参场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集体,许世彦也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参业科技标兵。

    鉴于去年许世彦在大会上发表了一些言论引起不少人反对,这一次,县里领导就没再让许世彦发言。

    “小许啊,你也不要灰心,这是领导对你的一种保护。

    你现在是咱抚松人参行业的排头兵,贡献是巨大的。

    但是有句话你也得明白,树大招风,现在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你呢,就想找出点儿毛病来。

    所以,我们几个商议之后,决定今天不让你上台讲话了。

    你一定要理解我们的苦心,不要有什么想法。”

    去年许世彦在大会上说,要控制抚松参业过快发展,尤其是控制一些企事业单位盲目投入人参行业。

    这一番言论得罪了不少人,县里几位领导有心护着许世彦,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管书记,你放心,我不会有什么想法。

    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如果县里不及时出台措施,任由那些企事业单位胡乱投身人参行业。

    我只能说,咱们县的人参经济,很快就会遭遇危机。”

    许世彦对讲话不讲话的没啥执念,他只是想提醒这些人,不要被眼前的兴旺红火给迷惑了。

    现在这些单位多疯狂的往里投,将来局面就会崩的多狠。

    控制人参种植面积过快增长,从来都不在普通参农的身上。

    寻常老百姓有多大的本事?每家每户一年能栽三四十丈人参,就已经很不得了。

    三年后起参就能卖很多钱,日子过得挺不错。

    这些人,都没多大野心,即便是发展人参,也都是量力而行,慢慢发展。

    从一年几十丈,顶多也就发展到一百丈,那就觉得很美了。

    最严重的,是那些单位。

    他们拿着公家的钱,大笔大笔的投资到人参产业当中,跟林业部门合作,一下子就弄上万丈或者几万丈参土。

    等到人参价格下跌,也是这些人为了及时止损,不顾一切往外甩卖。

    上辈子许世彦就经历过。

    九四年,抚南林场往外卖参栽子,一丈参栽子才十来块钱,那真的是只比参土贵几块钱。

    抚南林场那些职工都骂,说是败家,当初林场投了很多钱,到最后赔了个底朝天。

    那些单位投资失败了,有公家承担,损失不会落到个人头上。

    最终受害的,只有老老实实种参,指着人参卖钱过日子的参农。

    “唉,小许啊,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是目前这情况,不是你我几句话,就能刹住风气的。”管书记叹气。

    自打去年许世彦提出这一番建议后,管书记也时不时就琢磨,还跟一些人讨论过,认为确实有这样的可能。

    可有的事,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到,毕竟许世彦所预言的情况还没发生。

    如果只因为许世彦的一番话,县里就下令,严禁各企事业单位发展第三产业,不允许他们种植人参。

    会引起众怒的,县里承受不了这样的后果。

    对此,许世彦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反正他能做的都做了,那些人非得作死,他也拦不住。

    大会一共进行了三天,到三月十六号结束。

    这边大会刚结束,林启越又领着许世彦,去参加另一场大会了。

    三月十七号,抚松人参学会第二届年会在抚松举行。

    年会推选了新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还有会员。

    一参场书记林启越,当选人参学会副理事长,一参场技术顾问许世彦,当选为学会理事。

    同时,年会对去年提交上来的一批论文予以评审,从中评选出一等奖两篇、二等奖五篇、三等奖两篇。

    评奖过程中,出现一个小意外。

    林启越替许世彦提交的两篇论文,科技含量和文采,都远超其他论文,按理评选为一等奖一点儿问题没有。

    可许世彦一个人,两个一等奖都是他的文章,很多人就觉得不太合理。

    总得给别人一点儿机会啊,不能说好处都让一个人占了。

    对此,林启越有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这个很正常,咱们人参学会,是搞研究做学问的地方,不是论资排辈。

    咋地,有真材实料的文章,就因为人家写了两篇,就不能都评奖?这叫什么道理?

    怕别人心里不舒服?要是那样,索性这些文章全都评一等奖算了。

    排排坐分果果,大家伙儿都人人有份儿,谁也没意见了,那还要咱人参学会干啥?当摆设好看的么?”

    林启越这么说,把那几个反对的人都怼的哑口无言。

    最终,许世彦的文章获得多数人支持,两篇文章都被评为一等奖。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许世彦登台领奖,同时发表了获奖感言。

    接连开了好几天会,虽然中途有一些小插曲,但结果还是很不错的。

    许世彦带着荣誉和成绩回家,许成厚看着儿子拿回来的这些奖状、证书,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缝儿。

    “还得是我们家三儿有出息啊,你看看,这墙上挂着的,都是你的奖状、证书,真好,看着就喜庆。

    我儿子有出息喽,还能当什么理事呢。这理事是干啥的?到底都理什么事啊?”

    许成厚高兴之余,也有些好奇,这理事理事,到底都理哪些事?

    许世彦听了就笑,“爹,理事就是个名头,反正比普通学会会员能高一点儿。

    本身不管啥,主要还是对人参学会、对当地人参产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就像这个评奖似的,等明年再开年会评奖,我就可以做评审,来给别人的文章打分了。”

    人参学会并不是什么职能部门,在学会里任职的,本身都另外有工作。

    像本届的理事长,本身就是主管参业特产方面的副县,像林启越,人家是一参场的场长兼书记,一把手。

    学会只是个名头,没有实权,但是可以对抚松参业发展,献言献策,提出合理建议。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入队

    连着开了几天的会,就感觉头昏脑涨,那种不是身体上的累,是心累。

    所以林启越特地给许世彦两天假期,让他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许世彦哪有工夫歇着?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办呢。

    三月十九号,许世彦坐着参场工人干活的班车,去了槽子河里的参场找韩文忠。

    年后过了十五,韩文忠就带人上山看参了。

    老爷子身体不错,经验也足,参场找不出比韩文忠能适合的人,就一直让他领着几个工人看参。

    许世彦上山来找韩文忠,当然是商议许世琴和韩立伟结婚的事。

    “叔,你看我们家小妹也做手术有五个多月了,我看着养的不错。

    我的意思,咱是不是给立伟发个电报或者写封信,让他回来结婚啊?

    你说这俩人早就领了证,婚礼一直不办也不像话。

    赶紧把婚礼办了,想想办法把我们家小妹的工作调动一下,这俩人不能始终两地分居啊,对吧?”

    许世彦一直惦记这件事呢,他依稀记得上辈子韩文忠说过,韩立伟好像是四月份接到命令,轮调到西南边境的。

    许世彦的意思,就是赶在轮调命令下达之前,让韩立伟请假回来结婚。

    韩立伟又一年半没探亲了,加上他这是结婚,肯定能多请一段时间假期,这样就能避开上辈子的劫难了。

    没办法,为了自家妹妹的幸福,只能用这一招儿了。

    韩文忠一听,觉得有道理,是啊,三儿子跟三儿媳都领证一年多了,婚礼始终没办。

    之前是因为三儿媳要手术,不适合结婚生子,所以始终拖着。

    都到这个时候了,也该给孩子张罗张罗,赶紧回来结了婚,他们老两口也少了份心思。

    “嗯,你这话在理,那俩人是该结婚了。

    那就这样,等会儿我跟立民说一声儿,让他回去就给立伟发电报,催他回来结婚。

    其实家里该预备的都预备了,就等着世琴手术恢复好了,给他们办婚礼呢。”

    韩文忠点点头,算是同意了许世彦的提议。

    就这样,等中午韩立民干完活,来看参小房吃饭的时候,韩文忠就跟他说了。

    韩立民一听也对,三弟是该结婚了,不好再往后拖。

    许世琴今年都二十五了,再晚,不好。

    于是,韩立民第二天请了个假,特地去邮电局,给韩立伟那边发了个电报。

    让韩立伟尽快请假,回家办婚礼。

    按理说,电报发出去,很快韩立伟那边就能接到,他要是接到了咋地也能往家里打个电话或者回个电报。

    结果电报发出去七八天了,也没有回音,大家伙儿都觉得奇怪。

    直到十天后,韩立新在单位接到了韩立伟打过来的电话,原来他前些天出任务去了,才回营地。

    韩立新就把家里人的意见,说给弟弟听,让韩立伟尽快请假回来结婚。

    韩立伟在电话里说,他已经提交了申请,他巴不得早点儿回来结婚呢。

    挂了电话,韩立新赶紧去技术组,跟许世彦说了声儿,等于是给许家报个信儿让他们安心。

    许世彦得知韩立伟已经请了假,只等领导批准就回来,多少松口气。

    幸好,赶在四月之前,让韩立伟请了假。

    如今就盼着,韩立伟能顺利请假回来,正好错过轮调。

    许世彦回家,把好消息告诉了父母和妹妹,让许世琴赶紧准备结婚的东西。

    其实该预备的早就预备好了,只等韩立伟回来而已。

    不过得知消息,许家老两口还是高兴又紧张,俩人晚上睡不着,又把给闺女的陪嫁重新理整一遍。

    转眼间,又是一年清明,东岗乡祭奠烈士扫墓仪式又开始了。

    跟去年相同的是,乡里工作人员又来许家商议,从许家扯电线。

    不同的是,去年还得爷爷扛着在人群外看热闹的许海源,今年在东岗小学的队伍前头。

    别看许海源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却作为学生代表,上前发表感言,缅怀先烈,不忘烈士遗志,做新时代好少年。

    那一篇感言少说也得五六百字,小家伙全程脱稿,连看都没看,竟是完全背下来的。

    而那些大人们,却还要拿着稿子念,真的对比太明显了。

    所有参加扫墓的人,都对那个小小的男孩好奇不已,这是谁家的孩子?小豆丁一个,竟是比大人还厉害呢。

    同样参加扫墓仪式的许世彦,则是满心骄傲和自豪。

    他家这儿子啊,别看平日里特别淘,到了真章,一点儿也不憷。

    听听孩子朗诵的多好啊,声情并茂,可比那些拿着稿照着念的有感情多了。

    人群外看热闹的许成厚,还有在家里趴着窗户听的周桂兰苏安瑛,也都是一脸自豪。

    真的,这孩子,太长脸了。

    “那是我家孙子,我家的。”

    许成厚听见旁边有人议论,打听那个朗诵的小男孩是谁,就赶紧跟人家说,那是他的孙子。

    “哎幼,恭喜大爷,你家这大孙子厉害啊,小小年纪不怯场。

    你听他讲的多好啊,比刚才那几个拿着稿子念的,强百倍。

    真行,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大爷,好好培养孩子吧,保不齐啊,将来人家考上个大学,光宗耀祖呢。”

    周围的人都对许成厚特别客气,言语间是藏不住的羡慕。这么出色的孩子,谁不稀罕啊?

    许成厚听见别人夸他家孙子,那真是比夸他还让人高兴呢,咧着嘴笑的啊,见牙不见眼了。

    “那是,那肯定得好好培养。”

    各单位代表上前敬献花圈,扫墓仪式就算结束,其他人都陆续撤出,只有东岗小学还留在原地。

    原来,今年的少先队入队仪式,就在烈士墓前举行。

    大队辅导员讲话,宣布少先队新队员名单,基本上,就是去年新入学的这些孩子,全都入队。

    接着,有高年级的学生,给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

    大队辅导员向新入队的学生们,讲解红领巾的来历,告诉他们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

    告戒孩子们,要继承先烈遗志,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一年级全体队员,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一字一句宣誓。

    这一刻,每一个孩子都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

第三百三十章 筹备春交会

    早起扫墓,仪式结束后,各自回家吃饭,早饭过后,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过节,许世彦一家在老人这边吃的饭。

    许世彦着急去场子,随便划拉几口饭,也没时间听老爹在那显摆他家大孙子,骑着车子就去场部了。

    刚一到办公室,还没等坐下呢,有人就敲门进来。

    “许科长,林书记找你,让你马上到他办公室去,有要紧事。”

    年后,又调来不少技术员,技术组升级成技术科,许世彦也跟着升官,成了技术科的科长。

    “哦,知道了。”许世彦立刻放下手里的文件,起身出来,直奔二楼书记办公室。

    “小许,来来,快过来坐,有要紧事找你商议。”

    林启越见到许世彦,笑呵呵的招手,让许世彦坐过去。

    “是这样,马上就是春交会了。要是搁往年吧,肯定没咱参场啥机会。

    这不是咱的长白山红参研制成功,去年秋冬订货会,定出去不少货么?

    省里这次特地拨给咱们县一个名额,指定是给咱一参场,让咱们场带着产品去参加春交会。”

    林启越也没卖关子,开门见山,直接说。

    春交会、秋交会,都是在南方羊城举行的大型进出口贸易交易会。

    在如今这个年月,能去参加交易会的企业,基本都是省级重点企业、拳头产品。

    人参虽然是能出口换汇的产品,但多数还是原材料出口状态。

    抚松制药厂生产的那些啥参茸虎骨酒、人参健脾丸、人参精、人参再造丸等产品,也只是在国内销售,没能走出国门。

    所以历年来不管春交会还是秋交会,都没抚松啥事儿。

    由于长白山红参试制成功,去年参加了一次订货会效果不错。

    省里的意思,那就给个机会,看看效果,所以才有了这次的参加名额。

    这可是大事儿,别说一参场了,就连县里头也格外关注。

    今天一早,县里就来电话,让林启越一定好好准备,拿出过硬的产品来,争取在春交会上露脸。

    “小许啊,我叫你来,就是为了这个。

    你琢磨琢磨,咱都应该带点儿啥产品去参展?可不能错过了机会啊。”

    林启越非常激动,这可是难得一遇的机会,真要是这一次出去能有所收获,以后一参场的路子可就宽了。

    林启越心情激动,语速有点儿快,噼里啪啦一顿说完。

    许世彦听完,沉吟片刻,这才开口。

    “林书记,咱们场目前的产品还是太少了,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新研制出来的长白山红参,还有那个人参蜜片。”

    许世彦摇头,只带这两种产品出去一趟,太少了,不值当。

    关键是,那个人参花饮露,不在本地生产,是一参场跟花城那边合资的,没办法去参展。

    “咱们的长白山红参,库存还有一些,带过去几箱当样品没问题。

    人参蜜片也炮制成功了,只需要弄个适合的包装,这东西我觉得弄好了,利润会比长白山红参还高。”

    这要是再晚两三年参加春交会,许世彦能带人做出好几种产品。

    别的不说,人参天麻蜜、人参茶、人参当归茶、人参皂甙、鲜人参蜂王浆,这些都可以送去参会。

    但是现在,产品太单一了,就怕出不来什么效果。

    “唉,可不是?

    咱以前都是省里药材公司定什么货,咱就加工什么货,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这给咱个机会,咱也抓不住。”

    林启越这会儿没有刚才那么激动了,逐渐理智起来。

    “你说我要是早遇上你,咱场子是不是早就发展起来了?”

    “林书记,先别愁这些了,咱先把参展的产品准备好了再说。

    别看咱就这两种主打产品,要是做好了,保不齐也能有惊喜呢。”

    许世彦是那种实干派,既然上级领导难得给了名额,那就啥都不用说了,抓紧时间准备吧。

    别看产品单一,指不定越是单一还越显眼呢,对吧?

    “对,对,那咱就赶紧准备吧。

    你看都需要怎么做?咱场子从来没参加过,我也没主意啊。

    要不然,我去县里跟领导商议商议,不行去省里取取经?”

    人参属于药品和保健品范围,春交会属于第三期参展,从五月一号到五月五号。

    眼下是四月四号,时间应该够用,要是实在不行,他就去趟省城。

    “咱县里以前参加过春交会么?要是没参加过,你去问领导也白搭。

    干脆,咱自己准备就是了,我回去先跟我们科的人商议一下,拿出个具体方案来,然后你定就行。”

    许世彦摆手,县里也没去参加过展会,他们懂个屁?可能还不如许世彦呢。

    好歹许世彦还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上辈子他家闺女开的那山货庄,为了卖给游客东西,都是包装十分精美,里面还有产品介绍啥的,都挺好。

    许世彦觉得,这个可以参照,赶紧把方案拿出来,还得找地方制作呢。

    “行,那这件事儿就全权交给你们技术科来办了,一定要做好。

    咱不能辜负了领导的重托,也不能丢了咱一参场的脸,对吧?”

    林启越叫许世彦来,就是征询他意见的。

    目前来说,在人参生产技术上,能够比许世彦拔尖儿的人,太少,反正一参场是没有。

    林启越已经把许世彦当主心骨了,但凡涉及到技术问题,全都找许世彦商议。

    “得嘞,书记你放心吧,我肯定带着我们科的同事,把这件事办漂亮了。”

    许世彦从书记办公室出来,也没回自己的小办公室,而是直接到隔壁大办公室去,把技术科所有人,都集中起来开会。

    “这是咱们一参场难得露脸的机会,大家伙儿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全力把这件事做好了。

    下面我分派任务,大家按照我的要求,各自办各自的事情。”

    “历诚容,你带着几个人,把咱们的长白山红参的检测报告,还有人参即食蜜片的功效应用,都好好编写出来。

    赶紧找相关的外语人才,不行就去省里找人,翻译成几种语言。

    然后,找人印宣传册,彩印的。

    咱们场里不是有那种参棚、人参结籽、开花的照片么?都带上,最好有点儿相关介绍。

    这个活给你,应该没问题。”

    历诚容文笔不错,他们组那几个人都是高中文化,干这些活肯定没问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