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六十六章 想留下来

    为了庆贺楚老还有苏维忠两口子来过年,今年的这个团圆饭格外丰盛。

    得亏许世彦家这个靠边站的桌面儿挺大,即便如此,十八个菜也在桌子上摞成了一座小山。

    “来来,都坐好,每个人倒一杯山楂啤。”

    家里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喝酒是不要想了。

    这个山楂啤是最近新出来的一种饮料,五毛钱一瓶。

    跟汽水差不多,澹红色的有点儿山楂的味道,所以叫山楂啤。

    这玩意儿,是小孩子们的最爱,平常喝不着。

    过年嘛,多少给他们喝点儿。

    果然,一见爸爸手里拿着山楂啤的瓶子,几个孩子全都乖乖坐好,眼睛盯着那瓶子。

    看着爸爸挨个儿给每个人往杯子里倒。

    喝饮料就不能用那半两的小酒盅了。

    正好家里有许世祥那年从通化带回来的细瓷茶杯六个,再来几个透明的玻璃杯。

    反正也别管是喝啥的了,这回都拿来装山楂啤。

    许世彦先给楚老、许成厚、苏维忠都倒上,转一圈,最后才是几个娃,正好是玻璃杯。

    娃们眼巴巴的瞅着啊,眼见着爸爸将澹红色的山楂啤倒进了玻璃杯里面,然后那杯子里就涌起了白色的气泡。

    “爸爸,多点儿,多点儿。”

    许海清急的啊,就怕爸爸给倒的太少了。

    “切,小傻帽儿,倒太多了那泡泡都冒出来了。

    等会儿喝没了,让爸爸再给倒呗。”

    许瑾萍瞥了眼弟弟,一脸嫌弃。

    这傻玩意儿是他们家的孩子么?咋这么笨呢,除了吃就没有别的心眼儿了。

    所有人面前的杯子都倒满了山楂啤,然后许世彦也坐下。

    “来,今年难得大团圆,咱都端起杯来,一起喝一个。

    祝愿几位老人,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也祝愿几个小朋友,新的一年里,多长个儿,多长心眼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祝我媳妇,貌美如花、财源广进。”许世彦端着杯子,笑呵呵的说道。

    众人跟着一起,也把杯子端起来。

    那几个小的单手端不起,索性俩手抱着杯子,都一脸的兴奋。

    “爸爸,也祝你学业有成、步步高升。”

    许海源端着杯子,一脸正经的说道。

    “哎幼喂,快听听,这是谁家的娃哦,咋就这么会说话呢。”

    楚老等人一听,都乐得啊,合不拢嘴了。

    这孩子,真的是太稀罕人了,小小年纪啥都会说。

    “好,好,借你吉言,来,咱都喝一口。”

    许世彦也很高兴,这大儿子啊,平时看着皮,关键时候总能来点儿小惊喜。

    众人一起,碰了下杯子。

    几个小的也不落下,咧咧歪歪的也非得碰,差点儿把杯子里的饮料都洒了出来。

    杯子碰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抿一口酸甜清冽的山楂啤,虽然没有酒的味道,却比酒更让人沉醉,这是幸福的味道。

    “好,吃菜,都吃菜来,今天这团圆饭可好了,都可劲儿吃啊。”周桂兰招呼众人动快子吃菜。

    年三十的团圆饭,好吃的太多了。

    孩子们看着一桌子的美食,傻眼了,都不知道该吃什么好。

    大人们在旁边,赶紧给孩子夹几块糖醋排骨,或者鸡腿肉、鱼肚子之类的好地方。

    几快子,娃们跟前的小碟里就满了。

    孩子们不用纠结吃哪个,闷头吃菜,时不时趁着大人不注意,喝一口山楂啤。

    碳酸饮料特有的口感,很让孩子们着迷,不知不觉中,一杯就喝完了。

    “爸爸,再来一杯。”

    许海清喝的最快,于是把空杯子往许世彦跟前儿一放,豪气万千的说道。

    小娃那可爱的模样,惹得众人大笑不已。

    “快,赶紧给我孙子倒上,多好玩儿啊,这小家伙。”

    楚老乐的不行,许家这四个孩子,各有各的特点,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大过年的,哄着孩子图一乐儿,许世彦自然也不好跟儿子计较。

    于是拿过来瓶子,又给小儿子倒了一杯。

    “慢点儿喝,这玩意儿都是汽儿,等会儿该肚子胀呼呼的难受了。”

    许世彦知道,他说啥都是白说,这些皮孩子才不会听他的呢,可是该嘱咐的还是要嘱咐一下。

    许海清哪里还管那些?小心翼翼把杯子端回来,低头就在杯子边上吸了一口。

    “真好喝。”这家伙,一脸满足的小表情,就跟酒鬼喝了酒那模样差不离。

    小孩子,不管做什么动作都是招人稀罕的。

    小家伙这模样,又惹得大家伙一阵笑。

    楚瑄淮看着一屋子的人,再看看徒弟两口子,还有这四个鲜活又可爱的小娃,多少年没这么热闹过了?

    老人家一瞬间有些怅然,随即甩甩头。

    唉,过去那些事,就忘了吧,好好珍惜现在,珍惜未来,才是最要紧的。

    “世彦啊,你说我要是真在这边开个诊所,咋样?”

    楚瑄淮抿了一口山楂啤,看着杯子里澹红色的饮料,忽然问了一句。

    自打那天许成厚提出这建议之后,尤其是见了许海源,楚瑄淮这几天真的都在琢磨这件事。

    他孤身一人,有挺高的退休金,其实在哪里都能生活的挺好,也没必要非得开什么诊所。

    这几天的相处下来,楚瑄淮也看出来了,许海源这孩子不是装出来喜欢医术,这孩子真的是在这方面特别有天分。

    楚瑄淮随口教的药性歌诀、脉诀,那孩子只听了一遍,就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

    这孩子太有灵性了,不学医真的是白瞎了好苗子。

    楚瑄淮认真考虑的很久。

    楚家祖传的医术,到了他这辈儿后继无人,将来他死了那天,真的是无颜见列祖列宗。

    儿子不肯学,医学院那些学生都是学的西医。

    许世彦虽有心,却又过了最好的年纪。

    唯独这个许海源,年岁正好,又有灵性悟性。

    这么个好苗子难得一见,楚瑄淮实在是不想错过了。

    老爷子七十几岁了,身体还行,估计再活个十几年没啥问题。

    要是他能留在许海源身边,有这十来年的工夫仔细教导,将来定能有所成就,也算留下个传承。

    当然,学医不能只教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许成厚说的,开个小诊所。

    只要许海源有时间,就让他在旁边看,手把手的教,才能学到真本事。

    “师父,你真想留下来?”许世彦一听这话,激动的差点儿站起来。

第四百六十七章 师公

    楚瑄淮瞧见许世彦那一脸激动的模样,笑了。

    “嗯,这地方景好人好,我挺喜欢的。

    不过,想让我留下来,我还有个条件。”

    “楚老哥,你有啥条件尽管说,只要你能留下来,不管啥条件,我们都答应。”

    不等许世彦开口,许成厚先点头了。

    这事儿还犹豫什么?楚瑄淮也不可能提出什么强人所难的要求,有啥不敢答应的?

    “对,对,师父,你有什么条件尽管提,我一定应下帮你办到。”许世彦随声附和道。

    许成厚这个爽快劲儿,很让楚瑄淮欣赏,他点点头,目光看向许海源。

    “让源源跟我学医,就这么一个要求,你们要是同意,我就留下来。”

    老爷子看着许海源,满脸慈爱的笑容。

    “许海源给师公磕头。

    承蒙师公垂青,不嫌海源无知懵懂、顽劣拙笨,许海源愿随师公学医,治病救人悬壶济世、传承楚氏医术。”

    楚瑄淮那边话音未落,这边许海源动作十分麻利的直接跪在楚瑄淮面前,当当当磕了三个响头。

    一屋子的人都傻了,谁也没想到,许海源反应这么快,直接磕头行大礼。

    更没想到,这小家伙咬文嚼字竟说的头头是道。

    还是楚瑄淮反应最快,赶紧伸手,叫许海源起来。

    “哎幼,好孩子,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

    这都啥年月了,不兴这老礼儿。

    你只要真心想跟我学,师公保管倾囊相授,将毕生所学尽数交给你。”

    老爷子激动的眼中含泪,双手发抖,这些年的遗憾,今天总算是得以弥补。

    “来,来,坐到师公身边

    没想到,我老头子教了半生的书,老了老了,倒是遇上这么个好孩子。

    真好,这孩子聪明灵透,是难得一见的好苗子。

    你们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将孩子培养成才。”

    楚瑄淮拽着许海源坐到身边,没忍住,还是把许海源搂在了怀里,落了泪。

    一屋子的人,谁也没出声说话

    有的时候,再多劝说宽慰都多余,情绪还是要发泄的。

    许瑾萍瞅着好像不对,蹬蹬跑到楚老跟前儿,掏出自己的小手绢,抬手给楚老擦眼泪。

    “楚爷爷,不哭。你要是觉得哥哥一人不够,我也跟你学。”

    小丫头皱着眉,她对啥医书其实不咋感兴趣,可楚爷爷这么伤心,她又不知道怎么安慰才好。

    难道是收一个学生还不够?那她也跟着学好了。

    童言童语,一片赤子真诚,楚老被许瑾萍逗笑了

    “女娃娃不学医,太累

    楚爷爷教你琴棋书画,把你培养成一个小淑女。”

    这几天相处之下,楚老已经摸透了几个孩子的脾气秉性。

    许海源和许瑾萍这俩大的,都是精灵剔透绝顶聪明的孩子,但是俩娃各有所长。

    许海源在医学上有那个灵性和悟性,只要用心培养,肯定不会差。

    许瑾萍这娃呢,聪明,但是心不在这上面。

    这么大的孩子,不管学什么都得以兴趣为主

    喜欢才能学好,如果志不在此,不能勉强。

    许瑾萍爱唱爱跳,喜欢绘画,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去培养,医学方面,强求不来。

    楚老当年也是名门望族出身,家学渊源

    别的不敢说,教许瑾萍这么个小丫头书法绘画,还是绰绰有余的。

    “真的?哇,太好了,我也有人教了。”

    果然,小丫头一听说是教她琴棋书画,立刻高兴起来,又蹦又跳的拍着手。

    “爸爸,你听见了么?

    楚爷爷说,要教我琴棋书画哦,下回出门记得给我买个琴回来。”

    小丫头得意的不行,开始跟爸爸提要求了。

    “好,好,这个可以,等爸爸回省城,想办法给你淘登去。”

    只要楚老高兴,孩子乐意,买啥都行。

    有这么个小丫头调节气氛,楚老哪里还顾得上怅惘伤心?

    啥难过的事儿都抛到九霄云外,跟着乐就行了。

    “这丫头,挺有意思的,将来也不知道能往哪方面发展?”

    楚老摇头,这小丫头兴趣爱好广泛,真看不出将来能干嘛。

    “咳,管那么多呢,只要孩子健健康康长大,能读书认字,干啥都行。”

    许成厚倒是看得开,在他们这些老人心里,孩子健康长大最重要。

    “对,对,这话在理。

    来,咱大家伙儿再喝一个,庆贺咱们家源源,找到了一位好老师。”

    那边,苏维忠也跟着点头,随即端起杯子,为许海源和楚老庆贺。

    “来,来,都喝。”

    大过年,就该高高兴兴热热闹闹的,这多好啊,又添一桩喜事呢,必须庆贺一下。

    众人说说笑笑,吃吃喝喝,不知不觉中,可就划拉了不少吃的。

    几个孩子恋着山楂啤,饭菜吃的不多

    大人也都可劲儿吃菜,最后来点儿馒头就行了。

    吃完团圆饭,苏安瑛夫妻把桌子收拾下去

    苏安瑛刷洗碗快拾掇厨房,许世彦开始找出来瓜子、花生、松子、榛子等东西,一锅一锅的炒出来。

    周桂兰和韩彩娥两人,则是剁馅和面,提早准备包饺子的东西

    等会儿就开始包饺子,晚上好安心看电视。

    在许世彦这边过年,有个好处,就是没人来看电视,不那么闹腾。

    今年是分田到户后第一次起参做货

    虽说各家各户都起的不多,但是行情好,价钱高,每家都剩了不少钱。

    有那日子过好的了,也不顾及太多,索性就去松江河或是县里,买一台电视回来。

    彩电买不起,黑白的抱回来一台总行吧?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电视也会越来越多,往后去别人家看电视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六点来钟,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视,听评书,看动画片。

    东屋炕稍放了面板,再摆上面盆、馅盆、盖帘等

    周桂兰、韩彩娥、苏安瑛几个开始动手包饺子。

    许世彦依旧擀皮儿,几位老爷子则是坐在炕头,看着电视闲聊天儿。

    等到动画片演完,许海源和许瑾萍也过来帮忙。

    人多,干活快,不到八点,饺子已经包完了

    赶紧收拾下去,端上来瓜子糖果啥的,众人都坐在炕上,全神贯注的盯着电视屏幕,看今年的春节晚会。

    时不时,就被电视里那些演员们滑稽的表演,逗得一屋子人哈哈大笑。

第四百六十八章 今年的参土

    除夕团聚夜,家家欢庆、户户吉祥。

    屋里春节晚会欢声笑语,屋外鞭炮阵阵火树银花,举国欢庆、共度新年。

    许家今年人多,所以这个除夕比起往年又热闹了许多。

    楚瑄淮还从没有过这么热闹喜庆过年的时候,这一晚上,高兴的脸上笑容就一直没断过。

    “还是人多了好啊,真热闹,一点儿也不冷清。”

    看着孩子们又蹦又跳跟着电视上的舞蹈胡乱扭,楚老忍不住感慨道。

    “那是了,过年啊,就是过孩子,有孩子在跟前儿,可热闹了。

    往后就好了,你在这边,咱年年都这么热闹。”许成厚也跟着笑道。

    十一点多,外面陆续响起鞭炮声。

    许世彦一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领着孩子们出去放炮。

    第二年春晚了,孩子们估计是成天看电视,不像去年那么舍不得。

    一个个穿好大衣戴上帽子,跑出去看爸爸放鞭炮放烟花。

    当各种各样的烟花在空中炸开那一刻,孩子们齐齐发出惊叹声。

    “哇,好漂亮,爸爸,明年咱家多买这个。”

    今年许海源又大了一些,胆子也比以前大了。

    一些小的烟花,比如什么小飞机、小蜜蜂这一类没啥危险的,他敢动手点。

    于是领着弟弟妹妹们,就在院子里放各种小烟花玩。

    要是论烧钱儿,放烟花爆竹绝对能算得上是速度快的了。

    不到半个小时,一篮子鞭炮烟花什么的,就全都放光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呢。

    “等正月十五再,到时候咱再放一些,太冷了,回屋吃饭吧。”

    不知道是不是人的错觉,总觉得除夕夜,是最冷的时候。

    许世彦领着孩子们在外面放了这么长时间的烟花,生怕孩子们冻着,于是赶紧把孩子们领回屋去。

    正好这时候饺子已经煮熟捞出来上桌了。

    许世彦赶紧让孩子们脱了大衣摘了帽子,暖和暖和手,然后吃饺子。

    老规矩,除夕夜的饺子依旧是白菜和萝卜馅儿。

    孩子们都想着吃出个钱来,所以都眼巴巴的盯着盘子,看哪个饺子像有钱的模样,就夹了去吃。

    吃到了,就高兴的直拍手乐得直蹦,吃不着就憋着劲,继续找。

    周桂兰一看,这几个都吃了不少,大晚上的吃多了容易积食。

    多亏她想了办法,特地包了几个带记号的。

    于是赶紧翻找出来,一人一个。

    孩子们终于吃到钱了,一个个心满意足,都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跑一边儿歇着去了。

    吃过了饺子,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磕了头,领了红包。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最完美的年。

    哪怕是下午睡过觉了,到这会儿,孩子们也都熬不住,全都揉着眼睛要睡觉了。

    于是苏安瑛领着孩子们回西屋去睡觉,其他人坐在炕上看着电视说话唠嗑。

    直到晚会结束,啥电视也没有了,这才关了电视,大家随便找地方迷瞪一觉。

    大年初一走亲串友。

    许世彦事先把半截子留在家一台,吃过了早饭就带着孩子们,先去韩家,给韩文忠两口子拜年。

    从韩家出来,又去了历家、李家、林启越、戴春荣家里。

    都是参场的嘛,离着也不算太远,这一圈必须挨家都走到。

    许家这几个孩子都挺懂事,不讨人嫌,走到哪里都招人稀罕。

    别的不说,糖果等好吃的,兜里全被塞满了。

    大过年的,许世彦也不好管孩子,只说让他们都控制点儿,不能一下全都吃光了,留着慢慢吃。

    参场这一圈走过了,接着许世彦开车,又带着孩子们去松江河,给郭守业夫妻拜年。

    郭守业夫妻是许海源的干爸干妈,年前还特地接了许海源过去住了两天。

    大年初一,孩子登门拜年,红包肯定是不能少。

    四个孩子一人一份儿,只是许海源那份儿比其他孩子厚了点儿。

    小孩子不管那些,只要有红包拿,就美的不行。

    “行了,去跟凤霞姐姐玩吧,把钱都揣好啊,千万别丢了。”

    许世彦也不好拦着不让孩子们收红包,只能嘱咐他们一句。

    许海源点头应了,便领着弟弟妹妹们,去找郭凤霞玩。

    郭家老大老二都出去串门了,老三在家里,正好领着许海源他们,出去堆雪人、放呲花啥的。

    郭凤霞哄孩子很有耐心,孩子们也乐意跟她玩。

    屋里,郭守业跟许世彦坐在沙发上唠嗑儿。

    聊着聊着,郭守业忽然想起来,今年资源处有几块参地不错。

    “世彦啊,你今年打算在哪儿整参土?

    资源处今年有几块儿好地方,我跟你说说,你要是看好了哪块儿。

    咱等着年后一上班,就定下来。

    这两年可不比以前了,参土不太好整,都惦记着呢。

    咱这关系,我肯定可着你先来。”

    许世彦一听,哎幼,这可是大事儿,“哥,你跟我说说,都有哪儿?”

    松江河林业局下属这些伐区,许世彦多数都熟悉。

    哪里长棒槌好,哪里犯什么毛病,他都一清二楚,既然是花钱买参土,那肯定要最好的。

    “五支线那边有一片、曙光林场有一块儿、机修厂后头有一块儿。

    苗圃大江刚过去没多远,也有一块儿。”

    郭守业想了想,这几块都是面积大的,许世彦出手,肯定不会要太小的面积。

    “郭哥,机修厂那块留给我吧。

    那边是不是连着好几年都有伐区?明年要是有,也留给我。”

    郭守业说的这几块参土,许世彦都有印象。

    五支线是往泉阳那边走,有点儿远了。

    曙光林场的也挺远,而且那地方的参土不行,犯菌核病。

    谁要是在那儿栽棒槌,能赔个底儿朝天。

    苗圃大桥刚过去不远的地方,是片江脸子,斜坡太陡土层薄。

    而且那一片都犯窜皮水,栽了棒槌不长不说,还会生红锈、容易烂。

    机修厂那边的土质好。

    上辈子,许世彦是九三年在机修厂附近弄了二十八丈参土。

    那时候还是人参行情低谷,许世彦之前栽参赔了不少,手里没钱。

    只能买了供销社参场的栽子漏儿,从里面挑出来能用的,栽到地里去。

    就连苦参的塑料布,都没钱买,全是买别人苦了三年的废塑料布,一年一年将就下来。

    结果到九六年,那二十八丈棒槌,卖了一万大多。

    好歹算是缓了缓劲儿,家里没那么紧吧了。

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否合作

    “行,你挑好了地方,等着上班之后,过去咱把手续办一下。

    具体面积,单位那边都有。

    明年那边儿确实有伐区,你要是想要,明年我也给你留着。”

    郭守业点头,这点儿事对于他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动动嘴就办了,没问题。

    “老弟啊,我还真是有个事儿,想找你帮忙。”

    郭守业沉吟片刻,犹豫着开了口。

    “啊?哥,咱俩还用这么见外么?

    有啥事儿你直说,只要我能办的,肯定不二话。”

    许世彦愣了下,老郭这是咋了?啥事儿能让他犹犹豫豫的不好开口?

    “老弟,你这出去念了书,也有见识。

    你跟哥说说,就像咱林业局目前这个采伐量,等着再过几年,还能像现在这么红火么?”

    郭守业看了许世彦一眼,问出一个挺有深度的问题。

    许世彦一听这问题,顿时来了精神,别的他不知道,这个他可太清楚不过了啊。

    九十年代初期,林业局还是很红火的单位呢,只要有木材往外发,林业局就有钱。

    那时候,南方好多木材老客都在东北,剜门盗洞的想办法找关系,就为了从林业局买木材出来。

    这东西,当年那真是倒一手就挣不少钱。

    周万祥怎么发的家成了百万富翁?不就是倒腾木头么?

    他把仙人桥木愣场承包下来,雇人抬木头装车皮,往南方发货,挣了不少钱。

    那个时候,仙人桥、大营、河北,好多人就指着抬木头挣钱呢。

    那时候周万祥在县里也是出了名的人物,都知道周百万的名头,周万祥当年那也是县长的座上宾。

    要不怎么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结果就被人拉着,吃喝嫖赌啥都干。

    还跟县里广播台一女的勾搭上了,最后落个妻离子散,家也败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即便是最终败落了,两口子离婚,一人还分了一百八十万呢。

    那是什么时候?不到两千年,一百八十万,也绝对是不少了。

    连周万祥一个倒腾木头的都这么挣钱,可想而知,当年林业局风光的时候什么样了。

    可随着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每年采伐面积也越来越小。

    从皆伐改为择伐,再到后头封山育林,林业局也随之越来越不景气。

    林业局下属那些厂子,开不出工资来,好多人只能另谋出路。

    到九六年,林业局就真的不行了,慢慢转行往其他方面发展,可终究再难恢复往日的辉煌。

    “哥,咱俩这都不是外人,这是你问我了,我也跟你说说我的看法。

    要是按照目前来说,林业局再红火个十来年应该没问题,以后啥样,那真是不敢说了。”

    许世彦沉吟片刻,才开口说道。

    “我倒是没想到,哥能往这方面去想,你这眼光挺长远啊。”

    这一点,许世彦挺佩服郭守业的,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往这上面想。

    现如今的林业局,还动不动搞什么大会战呢。

    都觉得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十分美好。

    谁也不知道,十多年后,林业局会面临什么样的场面。

    “我在资源处嘛,好歹也是调过去好几年了,这点儿事情还能心里没数?”郭守业听了就笑。

    “我就是想问问老弟,你们参场那一套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办法,能不能套到林业上面来?

    就比如说,这个废弃参地。

    毕竟不是所有批参土的人,都有你们参场的本事。

    那这些参地怎么办?是不是可以想个什么办法?”

    郭守业为什么犹豫,就是这上面,他有些为难。

    这是人家参场整出来的计划,他这么问,有点儿不劳而获想摘果子的嫌疑。

    许世彦一听,马上就明白了。

    “哥,咱都不是外人,我跟你交个实底儿,这方面我还真是考虑过。

    一参场毕竟就那么千数职工,又要栽棒槌又要办厂的,属实忙不开。

    我们自己用过的废旧参土,尽力做到综合利用,但是其他地方,根本兼顾不过来。

    哥要是有心,赶哪天找个机会,我把林书记找过去。

    咱一起研究研究这个事儿,看看怎么能联起手来,把这一块儿做起来。”

    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确实不是一参场一个部门能完成的。

    林业局有那么多职工、待业青年,要是林业局能加入进来,对本地的长远发展,益处太大了。

    一参场可以提供技术,林业局出人,共同努力,把这一块做起来。

    不管什么产业,只有做大了,才有话语权,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

    一参场没那个能耐垄断,跟兄弟企业联手,才有抵抗更大风险的能力。

    许世彦只能说这么多,毕竟他现在还不是一参场的一把手,不管做什么事情,总归要请示一下林启越。

    许世彦虽然不太懂体制里那些门道,但最起码的做人做事规则,他明白。

    “好,这事情我回头也跟我们局长提一下。

    行的话,咱两边往一起凑凑,把这事儿办了。”

    郭守业一听,高兴起来。

    这也就是自家兄弟吧,换成别人,谁肯帮忙成全这事儿?

    都知道一参场这两年牛了,有能耐创汇。

    说实话,只要一参场放出风儿来,想找人合作,肯定有单位上赶着。

    别说东岗松江河了,可能连县里,都巴不得呢。

    “成,你先跟你们领导提一句,看领导的意见。

    你那边有信儿了,我再跟林书记提。”

    许世彦毕竟是一参场的副场长,位置在那里,说话还是管用的。

    他跟林启越挺合把,很多事情都能想到一起去,只要是为了参场好,这事儿不难。

    但郭守业不一样,他就是资源处的处长,离着局长还有些距离,局里的事情,他说了不算。

    而且现在林业局正红火呢,人家未必肯。

    就这样,二人商议妥当,正好时候也不早了,许世彦就要领着孩子回家。

    郭守业想留他们,结果这会儿家里又来人了。

    没办法,郭守业只好说,改天请许世彦一家子过来吃饭,大家好好聚一聚。

    许世彦领着孩子们出了郭家,开车往回走,回家正好赶上吃饭。

    大过年的,肚子里有油水,再说都出去走亲串友,多数都是吃两顿饭。

    苏维忠夫妻早就回家了,许成厚两口子吃过早饭也回自家,所以家里就是楚老和许世彦一家。

    有昨天剩下的饭菜和饺子,随便热一热对付口吃就行。

第四百七十章 着急

    这边刚吃完饭没多会儿呢,郭守业就打了电话过来。

    问许世彦哪天有空,他们局的几位领导想跟一参场这边见见面。

    许世彦一听就明白了,林业局那边也是有意思想合作。

    “哥,你等一会儿啊,我给林书记打个电话,一会儿回你。”

    许世彦立即挂了电话,给林启越打过去。

    林启越一听说,林业局的领导,有意跟参场合作,立刻就答应了。

    “世彦,你跟他们说一声,定在初五吧。

    来我家,我让你嫂子准备几个好菜,咱聚一起好好商量一下。”

    正月初三之前,家家都得走亲戚串门,事情太多。

    定在初五,正好都忙的差不多了,腾出时间来说正事。

    许世彦也觉得初五挺好,于是打电话回复郭守业。

    定下了正月初五,许世彦去找郭守业,他俩一起陪着局里的领导,去林启越家里。

    俩人就这么商议好了,这才挂了电话。

    正月初一就这么过去,正月初二,是许家一家大团圆的日子。

    一早起刚吃过早饭,韩立伟就陪着许世琴先回来了。

    “你们俩咋这时候就回来了?你不等送了年就回娘家,你公婆能高兴么?”

    周桂兰一看闺女姑爷回来,高兴是高兴,但更多的是担心。

    于是就把闺女拽到里屋去,问道。

    “妈,是我公公让我们回来的。他说了,如今新社会,不论那些老规矩。”

    许世琴一听就笑了,赶忙跟母亲解释。

    韩家那边儿子结婚了还是一起过,往年也都是正月初三儿媳妇回门。

    今年韩文忠直接发话,说是不论那些讲究了。

    谁乐意初二回就初二,谁乐意初三也行,咋地都有理。

    韩文忠这话,其实就是说给许世琴听的。

    韩家三个儿子都在跟前儿,不差这一天半天的,但许家这边好几个都离着远。

    许世琴去首都一年了,难得回来,咋地也得让她回娘家看看哥哥嫂子们。

    一家之主发了话,韩立伟就陪着许世琴,一起回了娘家。

    周桂兰听了这话,总算放心,她就怕是许世琴非得回来,可别惹得韩家不高兴。

    “那就好,那就好,你这是嫁了个好人家,知道体谅你。

    往后记得对你公婆好一点儿,知道么?”

    “知道了,妈。”许世琴抱着老妈胳膊撒娇。

    “多大了?这么老大了还跟你妈撒娇?我看慧慧都比你大。”

    周桂兰嘴上嫌弃,脸上却笑得可开心了。

    闺女这一出去就是近一年,难得回来,真的是怎么稀罕都觉得稀罕不够。

    “对了,你前几次回来,当着立伟,我也没好意思问。

    你跟立伟一直没要孩子啊?还是你俩就没怀上?”

    这做母亲的,啥事儿都得操心。

    之前是不敢催,可这都多久了,结婚一年多了,还没动静。

    周桂兰担心韩家那边不高兴,所以今天想起来这事儿,赶紧问问。

    许世琴闻言愣了下,随即苦笑。

    “那天我婆婆也问了,妈,这事儿我俩真不是不想要。

    立伟在学校进修,平常一个月回家一次,有的时候出任务,就不一定什么时候了。

    我们都不常见面,怎么要孩子啊?”

    许世琴也很无奈,她不是不想要,那要不上能怎么办?

    “不对,不是那些事儿,真要是你俩都好好儿的,不能要不上。

    走,我领你俩去你三哥那边,找你楚大爷给看看。”

    周桂兰摇头,总觉得不太对,不行,还是找人看一看放心。

    许世琴心里也着急,被母亲这么一提醒,她冷不丁想起来,楚老可不光是医科大校长,人家祖上还是御医呢。

    “对,对,我都忘了这事儿了,走,咱过去看看。”

    许世琴急忙跟着周桂兰出了里屋,走到韩立伟跟前儿,在他耳边滴咕一句。

    韩立伟一听,点点头,跟着起身。

    “那啥,咱是不是得买点东西啊?这哪有空手的?”

    何止双方老人着急啊,其实韩立伟这心里比谁都急呢,他都多大了?还没个孩子呢。

    “不用去买了,就把你俩拿回来的东西带过去吧。

    咱家这边来的客人多,啥都不缺。

    你俩求人看病,空着手不好看。”

    周桂兰一听,连忙把桌子上那一堆东西拎起来,塞到姑爷和闺女手里。

    “这样就行,都不是外人,走。”

    说着,便不由分说的推着二人往外走。

    丈母娘一番好意,韩立伟也不好说别的,于是就跟丈母娘和媳妇一起,直奔三舅哥家。

    许世彦夫妻,正领着孩子往爹妈那头走,两下在半路遇上了。

    “妈、小妹、立伟,你们这是干啥去?”

    许世彦觉得奇怪,这三人急匆匆的干嘛去啊?

    还有,韩立伟和自家妹妹咋初二就回来了?

    “我想让你师父,给他俩看看。”周桂兰走到儿子跟前儿,低声说道。

    许世彦张了张嘴,刚想说,哪有大初二就找人看病的?

    没这规矩,咋地也得等着出了正月十五啊。

    可转念一想,估计不等过了正月十五,韩立伟两口子就得回首都了。

    “嗯,妈,那你陪着他俩过去吧,我师父在家看书呢,他说今天不跟咱凑热闹了。”

    今天是许家大团圆,楚老不乐意跟着凑热闹,所以留在许世彦这边看书。

    看病这事儿呢,人越少越好。

    许世彦夫妻还带着好几个孩子,就不跟着回去了,免得韩立伟尴尬。

    周桂兰点点头,领着韩立伟和许世琴继续往前走,直奔儿子家。

    “楚老哥,那个,有点儿事情想求你。”

    一进东屋,就见到楚老坐在炕上,正拿着本书翻看呢。

    周桂兰示意闺女和女婿,把东西放炕桌上。

    楚老抬头,一看是周桂兰领着韩立伟和许世琴来了,立即明白了三人的来意。

    “来,坐下,你俩都坐下缓一缓,不急。”

    楚老没说不给看,只笑着让韩立伟和许世琴都坐下来。

    “弟妹,你什么都不用说,我明白。

    等会儿我给他俩看看就知道了,不要紧。”

    楚瑄淮见周桂兰想说什么,便摆了摆手,许家的事他都知道,不用说也明白。

    “哎,哎,那就谢谢楚老哥了,按说,这大正月初二的,不应该让你费心。

    可他俩离着远,过些日子就得回首都了。”

    周桂兰一脸的不好意思,规矩她不是不懂。

    这大过年的,除非急症,寻常毛病多数都不会找大夫看,总得过了十五之后。

    这不是没办法么?

第四百七十一章 学习成绩

    许世彦夫妻,领着闺女儿子刚到了爹妈这边坐下,那头许世安夫妻也领着俩儿子来了。

    十四岁的许海波、十二岁的许海涛,个子都不矮了。

    俩孩子长得挺好,倍儿精神,一看就让人喜欢。

    “爷爷过年好,三叔过年好,三婶过年好。”

    俩小子一进屋,赶紧叫人。

    “二大爷过年好,二妈过年好。大哥二哥过年好。”

    这头,许海源也领着弟弟妹妹们,赶紧给长辈拜年。

    “好,好,都好,都好。”

    许世安兄弟都笑着点头,各自掏出来红包,塞给孩子们。

    许世彦特地在红包里多放了钱,他家四个孩子,二哥家就俩,那肯定要多给些的。

    “三叔,我俩大了,不要压岁钱了。”

    许海波一见三叔递过来红包,小伙子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连忙摆手。

    他觉得自己十四了,不能跟弟弟妹妹们哪样,还收红包。

    “多大了?多大在你三叔这儿也是孩子,三叔给的,该拿就拿着。”

    许世彦不由分说,直接把红包塞到了俩侄儿的兜里。

    倒是许海源几个,才不管那些呢,谢过了二大爷和二妈之后,乐颠颠的跑了。

    “看看,还是小时候好玩哈,啥都不知道,一天天就是乐。

    这俩都大了,还知道不好意思呢。”

    许成厚看着俩孙子这个头模样,也是稀罕的不得了。

    “来,上爷爷身边儿来坐着,跟爷爷说,你俩学习咋样儿啊?”

    许海波挠挠头,嘿嘿就笑,“一般吧,反正在学校里也就中等。”

    男孩子,多数都皮,贪玩,不咋爱学习。

    许世安没多少文化,平时又忙,根本顾不上孩子学习。

    再说这年月的家长,谁管孩子学习好坏啊,学的不好以后就出大力。

    反正都是自己选的路,以后吃苦受累别后悔就行。

    “小波今年夏天小升初吧?好好念书,想要有出息啊,还得考大学才行。”

    许成厚抽了口烟袋,抬头看看俩孙子,温声道。

    “嗯,今年小升初。爷爷,我知道,得好好学习。”

    要是照着以前小学五年制,许海波去年秋天就应该念初一了。

    结果前年正好赶上六年制试点,去年全县统一六年制,所以许海波就得晚一年读初中。

    “知道学习就行,你也大了,不能光顾着玩。

    好好学习考出去,是最好的出路。

    你爸没工作,你妈那个工作就一份儿,将来就算让接班,你们哥俩给谁啊?

    现在林业局招工太费劲了,要是招不上工,往后能干啥?”

    许成厚知道孩子不喜欢长辈提学习的事,可他真是担心这个。

    目前许家这些孩子里头,有一个算一个,论起学习来,怕是都比不上老三家那俩大的。

    许海源三年级了,期末考试数学一百语文九十九点五。

    据说那零点五,是因为换老师批卷子,愣给扣的。

    那孩子不光学习好,能力也出众。

    才三年级,已经是学校少先队大队长了。

    学校有个啥活动之类的,都得他主持,这个真的不服不行。

    丫头许瑾萍也不逊色,期末考试也是双百,被老师选了当班长。

    听老师说,来年要选许瑾萍进学校舞蹈队啥的,反正在学校里也很吃得开。

    当初老师嫌她年纪小,还不肯收呢,现在谁要是说不让许瑾萍上学,估计那老师能跟人家拼了。

    当然,这些话,许成厚不能当着许海波他们的面儿说。

    这要是说了,人家不得以为他这个爷爷偏心,只疼老三家的孩子?

    所以,许成厚只能好言相劝,这也是为了孙子们好。

    “爷爷,我知道,我爸跟我俩说过了,让我们好好念书。”

    许海波倒是不犟嘴,爷爷说啥就是啥。

    正说着呢,周桂兰和韩立伟、许世琴三人回来了,瞅着周桂兰的脸色微微有些沉重。

    当着孩子的面儿,许成厚也没法问咋回事儿。

    倒是许海波哥俩,赶紧给奶奶还有小姑小姑父拜年。

    许世琴笑着给孩子们一人一个红包,然后大家伙儿坐下聊天。

    许成厚趁着许世安夫妻跟韩立伟两口子唠嗑的工夫,低声问了问老妻。

    “咋样儿啊?我咋瞅着你脸色不太好呢。”

    周桂兰微微叹了口气,“楚老哥说,俩孩子身体都有亏空,得吃药养一阵子。

    他给开了方子,先抓三服药探探路。

    吃完了再看,估计咋地也得吃个七八副药,能管用。”

    许成厚一听,瞅了周桂兰一眼,“七八副药算个什么?

    瞅瞅你们那脸色,我还以为啥大事儿呢。

    立伟当时啥情况不知道啊?那命差点儿都没了,那身子能不亏空么?

    咱闺女从小就身体不咋地,那又做了两回手术,可不得好好调养?

    楚老哥那本事,有他在怕什么?该吃药就吃,把身子养好就是了。”

    许成厚是大男人,心宽,不像周桂兰,有点儿事情就放不下了。

    “嗯,是。”周桂兰只是担心自家闺女。

    许世琴这好不容易找了这么个称心如意的女婿,这要是俩人一直没孩子,韩家那头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可转念一想,韩立伟跟许世琴感情那么深。

    就算真没孩子,俩人也能一直过下去,就是多少有点儿遗憾。

    最好还是能有个孩子,别管男孩女孩,有一个就行,好歹算是圆满了。

    “行了,别寻思那么多,今天孩子们都回来,赶紧弄点儿好吃的出来。”许成厚小声说着。

    好吃的家里有,瓜子糖块儿就摆在桌子上呢。

    正好年前松江河来了一批水果,周桂兰跟苏安瑛去买了两筐苹果、一筐桔子,另外还有冻梨和冻柿子,大枣和黑枣什么的。

    周桂兰赶紧找了个盆,般般样样的都划拉一些出来。

    冻梨、冻柿子搁凉水缓着,一会儿化透了吃,可好吃了。

    果然,这边各种水果一端上来,许海清那小吃货就瞪起了眼睛。

    “奶奶,我要吃冻梨,我要喝里面的汤儿。”

    他说的汤儿,就是冻梨的梨汁。

    “就你想的美,还喝汤儿,连梨一起吃,要不然谁稀得捡你狗剩儿?”

    不等旁人说话呢,许瑾萍先开口训人了。

    “一天天就长个吃的心眼子,让你背首古诗,三天了,背下来几个字儿?

    今天你再背不下来,啥也别吃了。

    许瑾萍瞅着弟弟,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这笨蛋,简直了,认字不会,拼音不学,一天天除了吃就是玩,猪都比他聪明。

第四百七十二章 血脉压制

    许海清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按说应该最受宠。

    可惜,上头有俩逆天的哥哥姐姐,根本就显不出他什么来。

    而且,许世彦也从来就不惯着小儿子,四个孩子都一视同仁,甚至有时候还特地对许海清严厉一点。

    许海清在家里,真就没有仗着他最小,为所欲为的资本。

    也就是许成厚周桂兰老两口,有时候能偏着一点儿,也不多。

    所以,许海清成不了许家小霸王,反而还要被哥哥姐姐管着。

    哥哥还差一点儿,别看许海源对旁人傲的很,对弟弟却很宽容。

    领着弟弟淘气胡闹,许海清笨一点儿,他也不嫌弃。

    但是姐姐不,许瑾萍对弟弟特别严,成天盯着许海清。

    最近许瑾萍开始教许瑾慧和许海清俩人认字、学拼音、背古诗。

    许瑾慧还行,学的慢吧,人家认真啊,让学啥就学啥。

    可许海清不行,那就跟孙猴子似的,根本闲不住。

    一让他学习就抓耳挠腮那个愁啊,一说玩,他比谁跑的都快。

    许瑾萍成天被弟弟气的火冒三丈,真恨不得抽他了。

    “哦,知道了,我自己的梨自己吃还不行?”

    许海清不怕别人,就怕他姐。

    许瑾萍一瞪眼睛,许海清立刻不敢说话了,小脸皱成苦瓜一般。

    不是为了梨,主要是因为要背古诗,愁的。

    还是许海源一看,叹口气,喊了弟弟出去放小鞭儿。

    许海清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颠颠儿的就跟着哥哥出去了。

    那边,许海波哥俩不放心,也跟出去看着。

    一屋子的大人,看着许瑾萍训弟弟,没一个开口讲情儿的,全都憋着笑呢。

    等到这些孩子跑出去玩,屋里一阵哄笑。

    “我的天,老三,你怎么养了萍萍那么个厉害的姑娘?

    唉呀妈呀,这孩子太好玩儿了,将来长大了也是个能操心的。

    有她在,底下这俩小的,都不用你们夫妻俩管。保证治的他们服服帖帖的。”

    许世安笑的简直不行,这个三侄女太好玩儿了,咋就那么厉害呢?

    许世安家俩儿子,他就稀罕闺女,尤其稀罕老三家这个又精又灵的侄女。

    “这孩子,将来肯定错不了。”

    “可不是咋地?小小人儿一个,可能操心了,啥都惦记着。

    秋天那阵子家里忙,她放了学回家来帮我烧火做饭、摘菜刷碗的,啥都干。”

    提起孙女,周桂兰一脸自豪。

    孩子懂事,知道大人辛苦,放学回家也不出去玩,先帮着干活。

    这样的孩子,谁不稀罕啊?

    “老三两口子命好,这几个孩子都不错。”许世安十分羡慕的说道。

    “老三,海清那孩子,你们两口子别管太严了。

    有上头俩哥哥姐姐压着,那孩子也不容易。

    他只要不学坏就行,你别对他要求太高。老三,这事儿你最明白。”

    许世安也看出来了,少不得劝弟弟两句,当年许世彦在兄弟五个当中,就是最不出眼的一个。

    上头哥哥优秀,后头弟弟出色,虽说兄弟之间谁也不会比较什么,可终归是有压力。

    “咱都盼着孩子出息,可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齐呢,你不能要求孩子都能考大学有出息,是吧?

    只要孩子平安健康长大了,知道孝顺爹妈,不走下道,不偷鸡摸狗吃喝嫖赌。

    就你家这条件,海清将来总有出路。

    保不齐人家更有本事,当个老板啥的呢?是吧?”

    儿子不在跟前,许世安才敢这么说,当着孩子的面,他肯定说必须好好念书,考大学。

    “嗯,我知道,二哥。”许世彦点点头。

    以前,他总是担心,许海清还像上辈子那个小儿子一样不成器,所以对小儿子反倒更严厉。

    可如今想想,二哥说的也在理。

    有许海源跟许瑾萍这俩在前面,其实后头的许瑾慧和许海清,真的压力不小。

    毕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像那两个一样,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平常常。

    所以要求不能那么高,否则对后头那俩,也挺不公平的。

    正说着话呢,听见外头孩子们喊人,不用说,那肯定是其他几个兄弟回来了。

    果然,许世先、许世德、许世祥三家,一起回来了。

    一家子都聚齐了,自然是热闹的很,孩子们见了长辈先拜年,许成厚等人挨个儿给发红包。

    过年嘛,图个喜庆,别管红包里是一块还是五毛,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快乐。

    当然,这份快乐能持续多久,那就不一定了。

    说不定转头就被妈妈保管起来,然后再也没了影子。

    但是在此刻,孩子们都是欣喜万分的,一个个拿着红包,乐的直蹦。

    许成厚的目光,不由自主往许世德那边儿瞟过去。

    听大营那边的人提起过,老四那丈人,在医院住了一阵子。

    后来出院,半边儿身子不太好使,说话也不太利落,好歹算是保住了命。

    至于吴金生那小子,当时被打的挺严重,毕竟岁数小,恢复的还行,没听说落下啥后遗症。

    吴家经此一难,在河北村是住不下去了。

    得亏他家有亲戚在松树镇那边儿,说是秋后卖了房子,搬去松树镇那头了。

    得知消息的时候,许成厚还真是松了口气。

    吴家搬走也好,省的影响了许世德和两个孩子。

    其实这些年吴家也没帮上许世德多少,反倒是吴秋燕总贴补娘家,这回离得远了,还能省心点儿。

    除了老四家里乱哄哄之外,老大和老五两家倒是没啥事儿。

    老大在单位里也就那样儿了,没啥往上升的机会,反正就是成天喝茶看报纸,给领导写写文件啥的。

    只要别出错儿,能安安稳稳混到退休,也算不错。

    老五还行,毕竟是学历在那儿,从民政转到财政口,工作挺出色的。

    听说前阵子提了副所长,要是这么下去,不定再过几年,就能成正的了。

    总体来看,五个儿子里头,发展最好的还是老三,但其他几个也不差。

    反正许成厚挺知足,他也不要求多了,啥升官发财的事情不敢想。

    只要这几个都好好的,别惹出啥麻烦来就行。

    安安稳稳上班,按月领着工资,等着老了有退休,在许成厚眼里,这就是好生活。

    反正儿子们都比他这个爹强,知足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后悔莫及

    正月初二,许家兄弟都回来,一大家子,二十六七口人,在如今这年月来说,就算不少了。

    之前,因为许世彦不肯带着兄弟们挣钱的事,其实各家心里头都不太高兴。

    薛秀琳跟赵春玲背地里也鼓动过自家男人,想从君子兰上头挣点儿钱来着。

    好在许世先胆小、许世祥够精明,俩人都没同意。

    再者赵家、薛家也没有吴金生这样能张罗的人,所以就没成。

    等到后面吴家的事情一出来,薛秀琳和赵春玲也是吓出一身冷汗。

    得亏她们当时没敢得瑟,要不然,倾家荡产的可能就是她们了。

    所以这次回来,妯里两个对苏安瑛的态度就多了几分殷勤。

    几个人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薛秀琳和赵春玲就跟苏安瑛说,以后有啥挣钱的买卖,别忘了带上她们,算她们一份儿。

    “大嫂,弟妹,我家现在也就是种点儿棒槌。

    世彦上班,我也不会别的。反正是雇几个盲流子干活。”

    苏安瑛能说啥?说他家现在干的买卖,本钱都挺大,钱少了投进来根本不够看?

    那不是明摆着看不起妯里么?就算是事实,也不能那么说啊。

    薛秀琳好歹也是在大房子住了好几年,赵春玲以前也在农业队干过一阵子活,当然知道种棒槌挣钱,但也知道这活的辛苦。

    妯里俩都有点打憷,这玩意儿不好摆弄。

    再说她们也不住在东岗,离着那么远,根本顾不上侍弄参地。

    妯里两个没了章程,自然不好再赖着苏安瑛,非得让人家带着她们挣钱。

    苏安瑛正好乐得清闲,妯里几个不提钱,乐呵呵的把饭菜做出来,赶紧收拾了往屋里端。

    “世彦,你看这饭菜都做好了,赶紧回去把你师父请过来啊。”

    许成厚一看饭菜都好了,便催着许世彦回家请楚老。

    早晨许世彦出门的时候,楚瑄淮说过,今天是许家团聚的日子,他不过来热闹。

    话是这么说,可这边做了饭,肯定要过去请。

    来不来,在于楚瑄淮,请不请,那要看许世彦的心意。

    “好,我这就去。”

    许世彦起身穿上大衣,出门吆喝了许海源一声儿,爷俩回家去请楚瑄淮。

    “爹,老三的师父是谁?咋在老三家?”

    许世先觉得奇怪,就随口问了一句。

    “还能是谁?就是当初在大营,老三跟人家学医的那位楚先生。

    后来老六去省城做手术,都是人家帮忙出力。

    年前老三把楚老先生接了过来,跟我们一起过年。咋了?不行啊?”

    许成厚耷拉着眼皮,也不看许世先,声音不高不低的问道。

    “不,不是那意思,爹,我就是问一问。”

    许世先哪里敢惹他爹啊?连忙摆手表示自己没任何意见。

    “哦,我还以为你们有啥意见呢。

    楚老先生已经同意留下来,带许海源学医,往后老先生就是家里一员。

    你们见了他,都给我客气点儿。”许成厚抬起眼皮,扫了一眼几个儿子。

    许世先几个一听,吃惊不小。

    楚老是什么人,他们都清楚。

    人家可是医科大的校长,国内顶尖的医学专家,竟然要留下来指导许海源?

    那许海源本就够出色的了,这要是再跟楚老学习医术,有楚老给铺路、保驾护航,那以后还了得?

    兄弟几个以前就觉得,自家跟老三家已经相差太多。

    如今看来,不光是他们差的多,连孩子,都比不上人家啊。

    许世德这下肠子都悔青了。

    夏天回来那次,老妈曾经提过,让家里俩孩子过来住。

    说这边的学校好,老师教的也好,比大营那边强多了。

    当时许世德想着,媳妇离不开孩子,要是把孩子送过来,他媳妇得一天哭八回,所以就没答应。

    秋天的时候,许海洋就在大营小学上了一年级。

    谁成想啊,三哥竟然把楚老给弄回家来了,人家楚老还看上了许海源,要教他学医。

    完了,这下错过好机会,太可惜了。

    “三哥越来越有本事了,如今不光自己步步高升,还这么早就开始给孩子们铺路,真行。”

    许世德忍不住感慨道。

    “你三哥哪有那些心眼子?

    他就是看楚老孤孤单单一个人在省城,没人陪着过年太冷清了,所以把人接来。

    你以为他跟你们似的,八百个心眼子,都用不到正地方?”

    许成厚对四儿子的话嗤之以鼻。

    人啊,就是这样,越是带着目的去做事,就越是难成。

    许世彦根本就没往那上面想,反倒成事了。

    这就是差距,做人的层次问题。

    许成厚这话,把几个儿子都臊的不轻,几个人互相看了眼,各自叹气。

    要不怎么叫傻人有傻福呢。

    人家老三啥都不想,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这成天算计的,算来算去却一事无成。

    唉,看起来,以后做事,得向老三学啊。

    正想着呢,就见到许世彦父子两个,扶着楚老从外面进来。

    “楚老先生,过年好。”

    许世先几个急忙站起来,向楚老问好,这位的身份地位太高,他们不敢不恭敬。

    “好,好,都好。

    哎呀,可别叫啥老先生,就叫个楚大爷就行。

    世彦是我徒弟,你们的父亲叫我老哥哥,你们叫一声大爷,就行。”

    楚瑄淮原本是不想过来的,许家大团圆,他来干嘛?

    可许世彦和许海源爷俩回去,软磨硬泡的非让他来,楚瑄淮实在是拗不过许海源,这才过来的。

    眼前这几个是许世彦的兄弟,从许世彦那边儿论,让他们喊一声大爷,不算亏了他们,所以楚瑄淮才这么说。

    “大爷,过年好。”哥几个齐声说道。

    然后转回头,赶紧把各家的孩子都找来,让他们向楚老问好。

    “快点儿,给楚爷爷拜年啊。”

    哥几个都一脸期盼,这要是自家哪个孩子让楚老相中了,说啥也得把孩子留下来。

    只要跟着楚老好好学,将来肯定错不了。

    许海波、许金凤几个大的都懂事了,规规矩矩过来,给楚老拜年。

    那几个小的还不太懂啥,反正就是跟着哥哥姐姐们后头,人家干啥他干啥。

    楚老一看这满屋子的孩子,也是很高兴,“好,好,都好。

    哎幼,都是好孩子,瞧瞧这一个个多精神啊。

    许老弟啊,你好福气呢,看看,这儿孙满堂承欢膝下,数着你最有福呢。”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一铺养三代

    许家团聚的气氛,并没有因为楚老到来而受到影响,反倒是更加热切。

    许世先等人都知晓楚老的本事,对楚老自然格外尊敬,陪着楚老聊天什么的,都挺热情。

    难得家里人齐全,许成厚就说,不如照个全家福。

    众人自然不反对,正好家里也有相机,于是众人就在东屋炕前摆一熘椅子。

    许成厚夫妻领着韩立伟夫妻还有几个小的坐在椅子上,许世先兄弟几个领着媳妇,坐在炕沿上。

    许海波、许海涛、许海滨,还有许金凤、许金秀几个,则是在炕上摆几个凳子坐着。

    楚老拿着相机,让所有人都看镜头,“对,都看我啊,一,二,三,好了。”

    楚老按下快门,留下最珍贵的影像。

    楚老还担心一张不行,又给拍了两张。

    接着就是许成厚夫妻跟孙子孙女合影,又跟儿子儿媳、闺女姑爷合影。

    后面许世彦兄弟五个单独照了张,苏安瑛妯里,也一起照了相,孩子们也喊着要照,合了影。

    照完相,赶紧吃饭。

    过年大团圆,许家那兄弟几个多少要喝点儿。

    许成厚如今岁数大了,也不怎么张罗着喝酒了,再说楚老也不喝,所以许成厚就陪着楚老一起喝山楂啤。

    孩子们更不用说,全都眼巴巴等着山楂啤呢。

    好饭好菜,大过年一家团圆,那还废什么话?该吃吃该喝喝。

    许世先兄弟几个也看明白了,如今的老三,已经不是他们能比的。

    所以各自也都放平了心态,歇了那点较劲的心思,一心跟许世彦好好相处。

    再者还有韩立伟和楚老在,许世先他们也都不傻,不至于在这个时候说什么破坏气氛的话。

    众人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团圆饭。

    下午这一个个的也不着急走了,都喊着要在爹妈跟前儿多待会儿。

    对于许成厚老两口来说,儿孙绕膝、天伦之乐,是他们最盼望的场面。

    孩子们乐意留下来,那还不好?

    “咱家有的是地方,想咋住就咋住,爱住几天住几天。”许成厚笑呵呵的点头说道。

    韩立伟一看这样,就跟许世琴说,他们今晚上也不回去了。

    许世琴自然是乐不得,她自出嫁以后,还没在娘家住过呢。

    难得家里人这么齐全,她也想跟哥哥嫂子们好好唠会儿。

    至于抓药啥的,大初二怕是药铺也都不开门,明天再去吧。

    许世安家离着近,他们两口子想回去,可许海波哥俩恋着跟姐姐弟弟妹妹们玩,也不肯走。

    最后没辙,索性也都留下算了,家里早晨走的时候烧了火,明早回去再说吧。

    兄弟们难得有闲工夫凑一起,许世祥就说不如打扑克吧,反正就是玩一会儿,输了贴纸条的。

    于是许世祥、许世德、许世安,拽了韩立伟一起玩三打一。

    许世先不玩,就坐在旁边看热闹,而许世彦则是跟妹妹聊天。

    “我听立伟说,你要在首都买铺子啊,有看好的么?”许世彦想起这事儿来,赶紧问问。

    “嗯,是有这个想法。

    我看好了几处,都是那种临街铺子,后头还带着院子的。

    要价有的高有的低,反正三四万的,六七万的都有。

    我是想弄一个干点儿啥,这不是夜校已经结束了,你说我也不能成天闲着啊。

    我就寻思着,弄个铺子,卖点儿布料啥的,我还可以给人家做衣服。

    不光做衣服,还可以卖成衣,得空了我去趟羊城看一看。

    都说那边衣服挺好,还不贵,我就寻思整个服装店,雇俩店员卖货。

    也不求挣多少钱,日常有个进项儿,要不然坐吃山空的不好。”

    实际上以许世琴手里这些钱,她就是啥都不干也不耽误花销。

    可她是个有成算的人,不愿意成天混日子,这人啊,还是得有点儿事情做,才有意义。

    “行啊,我觉得你这个思路挺好的。

    首都那铺子也不贵,买呗,人家不都说,一铺养三代么?

    更何况是首都的铺子呢,可以买,多买俩。

    那个,现在首都买房没啥限制吧?

    要是不限制啥外地户口之类的,过一阵子找机会让你三嫂跟你一起去首都。

    你俩琢磨着,多买几套铺子。”

    许世彦对妹妹这想法非常支持,有机会谁不想在首都买房啊?

    那以后都是钱,老值钱了,开玩笑呢。

    赶上这样的好机会,手里又有钱,不赶紧投几套房子,留着钱干嘛?放银行里将来能跑得过通胀么?

    别处的房子囤了未必赚,北上广深的房子,投了绝对不吃亏。

    在这个家里,许世琴最听三哥的话,三哥说行,她心里就有底了。

    “好,到时候让三嫂跟我们一起去首都,多住几天。

    可惜三哥你还得回去念书,要不然,你跟我们一起,有你帮着掌掌眼,我还放心。”

    “切,我帮着掌什么眼啊?我也不懂。

    我就知道,那是首都,搁以前,那叫天子脚下、寸土寸金。

    你不趁着现在有机会赶紧买,以后怕是想买都买不着了。”

    许世彦闻言便笑着摇头,他去到首都也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懂。

    还赶不上小妹呢,好歹在首都住了一年。

    “过两天,我去县里取点儿钱,让你三嫂带着。

    别管贵贱,咋地也得买俩铺子,最好再买套房子啥的。

    将来要是你小侄儿小侄女他们考上首都的大学,或者是上班啥的,咱自己有房子,多好?”

    许世彦决定了,先让媳妇去打听打听,要是铺子价钱还行,最少买俩。

    最好能买四个,正好孩子们一人一首都的铺子。

    将来就算他们不去首都生活,那铺子或租或卖,都是钱,也算他们两口子给孩子们攒下的家底儿了。

    许世彦也没多大能耐,留不下什么金山银山,能给孩子们攒下套首都的房子,就算做父母的一点儿心意。

    这边兄妹俩聊天,旁边的许世先等人也不是没听见,可这话他们根本插不上嘴。

    人家老三现在,两处将近二十间房子,那边还投了一个挺老大的参市,已经够多产业了。

    现在人家还想在首都买房子、买铺子,这得花多少钱啊?

    刚才小妹都说了,得好几万呢,他们这几个人谁有?

    啥都没有,这话题怎么参与?

    得,还是鸟悄儿的,就权当啥都没听见得了。

    胡乱开口搭话,说不好反而更丢人。

第四百七十五章 幸会幸会

    许世先等人都在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吃过了早饭,各有去处。

    薛秀琳的父亲前年去世了,后妈也不在了,就剩她们姐妹四个,分散各处很难聚起来。

    所以两口子不着急,下午再坐车回县里就赶趟儿。

    赵春玲的娘家妈也没了,老爹如今和兄长一起住,就在东岗三大队的队部上面。

    所以许世祥夫妻领着闺女,去赵家。

    许世德肯定也要陪着媳妇回吴家,松树镇在仙人桥那边,得坐火车。

    正好许世安和魏明荣也得回火车站北的魏家去,所以他们一起走。

    韩立伟两口子当然得去松江河找药店抓药,许世彦陪着媳妇回娘家。

    好在苏家离着近,从许世彦家到苏家,也就三四百米,熘达着都不用十分钟,非常方便。

    苏家今天也是大团圆,秦美玲、苏安珍等人都领着丈夫和孩子回来了。

    苏维忠特地跟人调班,把初三这天空出来,一家子大团圆,自然也是欢欢喜喜十分热闹。

    初三在苏家玩了一天,到初四,许世彦又被杨钧显夫妻请了过去,在杨家玩儿了大半天。

    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初五,也就是许世彦跟郭守业约定好的日子。

    吃过早饭,许世彦就开车去了郭守业家,然后和郭守业俩人,去接了赵书记和陈副局一起回东岗一参场。

    到了林启越家一看,历秉卓、戴春荣都在。

    “林书记,这位是赵书记,这位是陈局,郭处长之前你见过。”

    “赵书记、陈局,这是我们参场林书记、历场长、戴场长。”

    许世彦少不得给双方介绍一下。

    “一直都想见一见赵书记和陈局,可惜始终是缘悭一面,今天总算是见到了,幸会幸会。”

    林启越满面笑容的上前来,跟赵书记和陈局握手。

    别看一个在松江河一个在东岗,也都是国营单位。

    可一参场是县下属的企业,总共职工才一千来人。

    林业局是省属的企业,松江河林业局连同下属林场的职工,得有两万多人。

    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一参场跟林业局只是偶尔有交集,接触不多。

    林启越跟赵希文、陈成斌都是大忙人,平日里根本就碰不上。

    要不是郭守业和许世彦从中牵线搭桥,还真是挺难碰面的。

    “林书记客气了,如今一参场那可是名声在外啊。

    都知道一参场每年创汇一千多万美刀,是咱省的重点出口企业,是我们一直想见林书记,却总是没机会。

    幸会幸会。”

    赵希文和陈成斌也是满面笑容的跟林启越、历秉卓、戴春荣挨个儿握了手。

    众人见面,握手寒暄一下,然后各自落座。

    因为是在林启越家里,又是大过年,都挺随便,谁也没端着。

    那头林启越的媳妇沏了茶,端上水果瓜子等,然后就去厨房忙活了。

    家里俩孩子都上高中,今天特地打发出去玩,没在家里。

    以便留给林启越他们一个安静点儿的环境。

    赵希文喝了口茶水,这才开口。

    “那个,小郭前几天跟我提了嘴,有关这个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块儿,说是目前你们参场正在研究这个。

    说实话呢,其实我们局里头,也在考虑这方面,这不就趁着机会,跑林书记这里来取经了么?”

    这年月来说,很多国有企业除了主业外,都在搞三产。

    林业局下属其实也有一些相关的产业,可以创收,还可以安置部分待业青年。

    就比如说各个林场吧,都有下属的服务站。

    这两年,林场服务站也都琢磨着开始种植人参,给林场和林业局创造更多的收入。

    但是林业局职工对于人参种植并不在行,得找人做技术指导。

    论起来种植人参的技术,谁能比一参场的技术员更厉害?

    林业局下属也有不少林场,这些林场服务站每年栽参不少,再加上各村镇参场、个体参场留下的废弃参地,综合起来面积不小。

    赵希文也是听了郭守业的话,把主意打到了这些参地的上面。

    如果能把这些废弃参地利用起来,在保证绿化造林的同时,增产创收,确实是个挺好的办法。

    再有,就是各个服务站明年、后年开始陆续出产人参。

    假如各个林场自行加工的话,没有技术人员指导,品质恐怕很难保证。

    林业局要是再整个加工厂吧,还得再投入一笔不太值当。

    所以当郭守业提起一参场,赵希文就立刻想到,可以跟一参场合作。

    委托加工也好,或者是直接卖了鲜人参给一参场也行,总归是个出路。

    这才是赵希文、陈成斌赶在大年初五,跑来东岗跟林启越见面的原因。

    “赵书记客气了,关于参地综合利用这一块儿呢,都是我们许副场长主抓。

    他原本是我们参场的技术科科长,精通人参栽培到加工所有工序,更是对林地综合利用、药材种植等相关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赵书记可以问问许场长,让他给你们讲一讲。”

    林启越这个人很有脑子,处事更是圆滑周到。

    他明白这件事本身就是许世彦促成的,那肯定要给许世彦一个露脸的机会。

    许世彦被点了名,倒是也不打憷,于是条理清楚的就开始讲解自己的那一套理论。

    当然,这些目前正一点一点在实践摸索,有的已经初见成效,有的还需要点儿时间。

    许世彦说话很实在,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胡乱吹嘘。

    就是实事求是的讲他的想法,和目前一参场对这些的研究进展。

    赵希文几个听着听着就入迷了,作为林业相关的专业人士,他们当然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可操作性,以及对林业发展的益处。

    “好,真好,许副场长不愧是管书记都格外推崇的人啊,确实有能力。”

    等许世彦说完,赵希文连连点头夸赞。

    “赵书记过奖了,就是一些不太成熟的小建议,目前来说,还有一些等待实践。”许世彦很谦虚的回了句。

    “林书记、许场长,我们今天过来,主要还是想跟参场这边,商议合作的事情。

    我们有林地有人手,你们出技术。

    咱们看一看怎么联合起来,把人参以及相关产业做起来,增产创收。”

    赵希文态度很诚恳,今天就是为了合作来的,没必要藏着掖着,摊开了说就是。

第四百七十六章 进京买房子

    赵希文三人和林启越几个,在一起商议了许久,就一参场跟林业局合作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

    林业局出林地、人工,一参场出参籽、参栽子、技术,双方第一期合作就是共同种植人参。

    以解决一参场的规划种植面积不足,无法扩大生产,而林业局有闲置林地和人手没法安排的情况。

    双方合作种植的人参,三年后收获时,将按照市场行情定价,由一参场全数收购。

    第二期合作,就是共同完成老参地的综合利用。

    这个阶段不用着急,可以慢慢来。

    反正一参场如今的老参地栽培天麻技术已经成熟,其他的栽培药材、食用菌和药用菌方面,也在逐步完善。

    等三年后起参做货,这些技术肯定没问题了,到时候可以进一步商谈接下来的合作细节。

    今天不过是达成合作意向,把大方向定下来。

    具体的细节,都得双方专业人员到场具体商议,然后签订合同。

    这毕竟不是两个人之间互相帮助那么简单,这是两个单位,所有细节必须落到实处才可以。

    大致商议出结果,双方都很满意,正好这时候,林启越的媳妇也把饭菜都做好了。

    这大正月初五,难得来家里了,那还能不留客人吃饭?

    于是摆上酒菜,几个人边吃喝边聊天。

    东北人嘛,交情都是从酒里先开始的,喝着喝着就熟悉了,熟悉以后就好办事儿了。

    这顿酒,从下午一点多开始喝,一直喝到了三点多,几个人喝的都有点儿晃悠了。

    最后是韩立新和李宗良赶过来,帮忙开车,把赵希文三人送回去。

    许世彦自己也没敢开车,直接把车扔给了韩立新,自己晃悠着走回家。

    正月初六,许世彦把韩立民、周庆国、赵建设、杨钧显等这一帮人,全都叫过来一起。

    在许世彦家烤了只羊,还弄了其他吃的,又热闹一天。

    顺道,也把今年的发展规划,商议妥当。

    参栽子只发展一茬,捞一笔就行,这个不能贪心。

    正好机修厂那片参地直接拿下,各家留一百丈参土自家发展,其余的还是卖出去。

    倒腾这一茬参土,除了自家留下的之外,还能挣不少钱。

    这就可以了,要知足,发展太勐了未必是好事儿。

    另外,就是参市这方面,等着开春之后,得加快建设速度,争取秋天可以开市营业。

    “没事儿,反正我七八月份就毕业了,后面咋办,咱哥们儿到时候一起再商议。

    我的一贯主张就是不能急躁,还是以稳妥为主。”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还是一步一步走稳走踏实了才行。

    别看各家手里都有点儿钱,那也不能瞎胡闹,万一弄不好折进去咋整?

    “三哥,你放心,这事儿我们心里有数。

    三哥的话,我们都记着呢。”赵建设等人保证道。

    正月初七,韩家那边请客。

    把许成厚夫妻还有许世彦一家子,连同楚老,都请了过去,众人在韩家又玩了一天。

    正月初八,林业局上班了。

    许世彦和苏安瑛、赵建设、黄胜利一起,去了林业局资源处,找到郭守业,定下了机修厂那片参地。

    一共是二十五垧地,十万块钱,苏安瑛先交了五万块钱订金,其余的等到天气暖和了再次丈量后,再付款。

    正月初九,许世彦和苏安瑛去了趟县城,取出来十多万块钱。

    这个是打算让苏安瑛带着,去首都买房子用的。

    先带这些吧,太多了也不行,太危险。

    关键现在这个电汇什么的还是挺麻烦,又没法做到国内通存通取,而且这是个人买卖,也不能走公司账户。

    所以只能带这些,过去看看,能买铺子买铺子,不行就买两处院子也可以。

    许世彦参与研究微生物复合肥技术,不能像去年那样到二月末才回学校。

    所以正月初十,许世彦就背上行囊,踏上前往省城求学的旅程。

    正月十三,韩立伟和许世琴也要启程返回首都了。

    这俩人初三那天各自去抓了三副药吃了,之后又找楚老看过两次,又吃了六副药。

    临走之前,找楚老看诊,楚老又给开了方子,让他们到首都后抓药再吃六副,就不用吃了。

    但是停药后两个月之内不能同房。

    俩人都记清楚了,这才带着药方走的。

    苏安瑛也带着一兜子的现金,跟着许世琴两口子一起走了。

    回到首都后,韩立伟跟学校那边请了假,白天在学校,晚上回家吃药。

    等六副药都吃完,正好学校那边有任务,韩立伟带着一个大队的人,直接去执行任务了。

    韩立伟不在家,许世琴和苏安瑛这对姑嫂闲着也没事,就每天在首都各处转悠。

    许世琴毕竟在这边生活了一年,认识一些人。

    于是找了中间人帮忙牵线,去看了几处房子还有铺子啥的。

    其实这年月首都的房子也没有想象中的高。

    如今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奔着楼房使劲,谁也不把平房当回事儿。

    当然,铺子咋地也比小院要贵一些。

    苏安瑛看好两处,最后磨下来,一处四万,一处四万五。

    都是临街二层楼的铺子,后头带院子那种,特别规矩,地段也不错。

    许世琴领着苏安瑛去房管所查了相关的手续,确定对方没湖弄他们,那铺子确实没问题,这才放心。

    苏安瑛财大气粗,索性将两个铺子全都买了下来,剩下的钱,又买了一处小院。

    带去首都的十几万直接花的差不多,但是多了三处房产。

    苏安瑛也不在意,反正是许世彦让她买的,她相信自己男人,绝不会干赔本儿的买卖。

    相比于苏安瑛的大手笔,许世琴可就没大胆子,她就买了一处铺子。

    也是临街的铺面,后头带着小院,可以住人,也可以当仓库啥的,挺不错。

    房子买了,可是这办手续得费不少时间。

    这个时候天气渐渐暖和,苏安瑛惦记着家里的参地,这心里就开始长草。

    许世琴一看这样,干脆就说,让嫂子先回去,她去跑那些手续啥的。

    等着房照办好了,啥时候苏安瑛有空了,再来首都一趟也行。

    苏安瑛一寻思也是,她留在这儿也没用,干耗时间,不如回家去得了。

    小姑子又不是外人,交给她放心的很,于是,苏安瑛去买了些东西,急急忙忙又踏上了归程。

第四百七十七章 倒春寒

    八六年四月初,省农大的长白山参业复合肥研究基地,在东岗镇参场落成。

    这个项目是许世彦从中促成,根本没通过县里,所以等消息传到县里的时候,该办的事情早都办完了。

    县里一群眼红的人,干瞪眼却也没什么办法。

    “这个许世彦,无组织无纪律,这么大的事情,提前不跟县里商议,他直接就做主了?

    东岗镇参场?怎么能选在这么个小地方呢?

    咱县里四个国营参场,那研究基地选哪里不行,咋非得给东岗镇参场?这真是。”

    县里一直都有看着许世彦不顺眼的人,这回逮着机会了,肯定要找点儿事。

    “你那不是废话么?他许世彦是东岗二大队出来的,他不向着自己镇上,还能向着外人去?

    要是你,你能把好处往外推?”管恩学还是挺向着许世彦的,少不得要为他说几句话。

    “不管是东岗镇还是西岗乡,都没出了咱们县,这不就挺好的么?想那么多干什么?”

    “不是啊,管书记,咱县里跟临江林业局联办的抚临参场在西岗梁山啊。

    这事儿要是咱知道,那肯定就把研究基地也放到抚临参场了啊。”

    对方似乎还不甘心,找了个借口。

    县里和临江林业局合办的抚临参场正式成立,坐落在梁山村附近,规模定型为七万多丈参地面积。

    说话的人,正是抚临林场的负责人,他当然有私心。

    谁都知道参地用肥料的好处,虽然不知道这个农大的项目什么情况,但是许世彦之前研究的肥料就挺好了。

    这次又是跟农大合作,那肯定更好啊。

    这么好的机会没落在抚临参场,却落到东岗镇参场头上,那肯定有人不高兴。

    “抚临参场只是刚落成,啥东西都没有呢,你让人家来研究啥?”

    管恩学白了那人一眼,这家伙啊,就是私心太重了。

    有管恩学护着,倒是没人能找许世彦的麻烦,研究基地的事情,也就没人再提起来。

    转眼到了五月初,地里的人参开始萌动即将破土而出,各个参场也开始苦参棚。

    五月八号这天一早,苏安瑛起来收拾做饭,准备上山干活,可是一开门却发现外头下雨了。

    外头不光下雨,而且还挺冷。

    好歹也是嫁给许世彦这些年了,家里种人参,苏安瑛也学着懂了点儿天气。

    可能是女人天生就敏感,苏安瑛就觉得不太对劲儿。

    干脆也不管那些了,直接往省里拨电话找许世彦。

    许世彦这边刚起来洗漱完,正打算下楼去吃早饭呢。

    忽地听楼下管宿舍的大爷喊他,许世彦急急忙忙下了楼接电话。

    “媳妇,有啥急事儿啊,这么早给我打电话?”

    这一大清早,媳妇就把电话打过来了,许世彦立时就觉得有问题。

    “世彦,今早晨下雨了,我觉得不太对劲儿,温度挺低啊。

    你说这个时候了,还会有倒春寒么?”苏安瑛在电话里十分担心的问道。

    许世彦一听这话,勐地激灵一下子,“哎呀,今天是几号?”

    八六年五月初,抚松地区下大雪,压坏了好多参棚。

    而更要命的是,第二天气温骤降,棒槌刚刚从土里冒出嫩芽,这一场大降温,直接冻坏了园参近四万丈。

    这事儿,许世彦有点儿印象,之前不知道怎么想起来过。

    许世彦还一直提醒着自己,要当心来着。

    可他不在家乡,省城这边气温比家里高挺多,这边天气暖和,他就没反应过来。

    要不是苏安瑛察觉出不对,打电话过来,可能他就真的忘了。

    “今天?今天八号了。

    你说都五月八号了,山上大叶芹都得半搾高了,这温度怎么还这么低啊,冻死个人了。”苏安瑛在电话里抱怨道。

    “媳妇,现在说这些没用,赶紧带人上山,去挂划地还有开峰岔道那场子。

    我去年不是跟你说过,让多准备点儿草帘子么?快去,把参地用草帘子盖上。

    新栽的不用管了,主要就是做货和打冻的。”许世彦在电话里急切的说道。

    今年起货那些,在南天门挂划地,明年做货的在开峰岔道,这两处最危险。

    棒槌栽子一般都是深秋栽到地里,第二年开春之后才发芽。

    由于新栽需要缓苗,所以出苗晚,这个时候还没出土。

    但是打冻和做货的不是,已经缓过苗了,就会出土早一些,这个时候,应该是刚冒头还没伸巴掌呢。

    这要是一场降温,直接就能把棒槌苗冻死,那可就全都白瞎了。

    许世彦自打想起来今年这事儿之后,就跟苏安瑛说,预备点儿草帘子。

    苏安瑛倒是真听话,提前预备了不少,都存在养殖场那边了。

    “你是说,这气温很可能不对?今晚上能降温?”

    苏安瑛立刻明白过来啥意思了,当下也急的不行。

    “那怎么办?光盖上草帘子就行么?”

    “打冻和做货的是不是已经苦上棚了?

    你赶紧找人,把草帘子盖池面子上,再把棚上的塑料布解下来,想办法盖池面子上。”

    这一次,跟几年前抗霜那回不一样。

    那次都五月末快六月了,气温比现在高,而且那是霜,可以用烟熏跑霜头。

    这回下着雨,等会儿可能要下雪,气温下降太多,烟熏那点儿根本白扯。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池面子上盖一层防寒草帘子,再把塑料布捂上面。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暴雪压塌参棚,二来雪落到池面子上,也能起到一点儿隔温的作用,或许能保住参苗。

    “知道了,我这就找胜利他们,我们分两帮干活。”

    挂划地和开峰岔道离着老远了,不能这边干完再往那边跑,只能分开行动。

    尤其是开峰道那头,各家栽的棒槌都多,而且那边离着长白山也近,温度会更低,得赶紧行动。

    就这样,苏安瑛急忙挂了电话,赶紧去找人商议。

    黄胜利等人最服的就是许世彦,既然许世彦说事情不妙,那他们还不赶紧行动?

    事情紧急,也别管男女老少了,但凡能上山干活的,全都穿着雨衣雨靴,赶紧上山。

    苏安瑛紧急往养殖场打电话,让许世安那边安排一下。

    留一个人在养殖场照看着,其他那些盲流子,也全都上山干活去。

    这个时候了,自然是人越多越好。

    幸亏家里有车,于是分作两头,黄胜利、孙晓锋开一辆车,带着自家老爹、媳妇等人去挂划地,那边参地少。

    这头,苏安瑛和许成厚、赵建设、冯超,开两辆车,直奔开峰岔道。

第四百七十八章 有效预警

    苏安瑛临出发之前,通知了周庆国,让周庆国赶紧通知于守广还有陈建章。

    苏安瑛把许世彦教的办法跟周庆国说了,反正是别人乐意信就信,不相信那也没招儿。

    毕竟现在分田到户了,不像以前是生产队,大队书记一声令下,所有人就干活去。

    而另一头,许世彦挂了电话也急的不行。

    赶紧出去找地方,给参场还有县里打电话。把这种异常天气所带来的的破坏,跟他们说了。

    尤其是一参场,参地大多都在槽子河里面,那边离着长白山更近,温度更低。

    一旦降温,遭受损失最严重的就是一参场了。

    林启越去参加春交会了没回来,历秉卓暂代工作。

    历秉卓对许世彦自然是完全信任的,于是挂断电话后,立刻让人召集所有职工和家属,上山干活去。

    就连饮料厂和矿泉水厂,也全部停工,场子里所有汽车全部调动出来运送职工上山。

    即便是这样,车也不够用。

    历秉卓灵机一动,立即打电话给林业局,从兄弟单位借了十多台大卡车过来帮忙。

    林业局那边一听不怠慢,没多会儿就把车派过来了。

    于是参场全员出动,不管男女老少一起上山。

    一参场这边防寒的草帘子没那么多,实在没办法,那就只能撤了参棚,把塑料布盖在池面子上,总能起到一些作用。

    这边工人顶着雨正干活呢,就觉得温度越来越低,慢慢的就不是下雨了,开始下雪。

    这雪跟冬季的鹅毛大雪不一样,这是小粒粒那种雪。

    在东北的人都知道,鹅毛大雪还好说,下一会儿就能停。

    越是这种小粒粒儿的雪,那就越是长远,下一天都有可能。

    大家伙儿都着急了,这时候也顾不上冷,赶紧撤棚,盖塑料布。

    随着盖,就见到那雪落到了塑料布上面。

    刚开始落下来的还能化一些,渐渐地就不化了,澹蓝色的塑料布上,很快就覆盖了一层雪。

    “大家伙儿都抓紧啊,我看这雪要下大,这时候的雪沉,闹不好那参棚就得压塌了。

    赶紧撤塑料布,能撤下来多少就算多少。”

    开春之后下雪,跟冬天的雪不一样。

    冬天的雪是干的,颗粒松散,而春天的雪是湿的、黏湖湖哪里都能挂上。

    所以北方的树挂一般出现在春天或者深秋,很少出现在寒冬腊月。

    而春季这种雪,对树木、建筑物等破坏性都很大,主要原因就是太沉了,而且黏。

    严重的时候,能把树枝压弯或者压断。

    电线上头能裹厚厚一层,使电线不堪重荷,有的时候就会压断。

    所以这种天气之下,很容易停电之类的。

    而此刻在县里的管恩学,看着窗外不停落下的雪,心里急的跟火烧火燎一般。

    这种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采取手段,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从挂掉许世彦的电话之后,管恩学就没停下来。

    召集人手开会,做紧急预桉,下达命令让各个部门启动暴雪和极端天气预警,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可能发生的天气灾害等等。

    其实有很多人不理解,都觉得管恩学这是不是有点儿大惊小怪了?

    是,这个季节还下雪确实有点儿反常,可也不至于这么草木皆兵吧?

    不管多少人反对,管恩学却始终坚持一个想法,那就是宁可耗费人力预防,也比灾害发生之后再补救好。

    县里一项一项命令下达到各个乡镇,刚开始还有些人觉得大惊小怪不服气呢。

    尤其是一些种参户,前几天刚把塑料薄膜苦上去,现在又要撤下来,很多人都觉得不太理解,有的干脆就不搭理。

    可是随着雪不停的往下落,地面上的雪越积越厚,树上挂着的雪越来越多。

    多数人也明白过来,这场雪太不寻常,很可能要造成损失。

    然而这个时候再上山干活,已经晚了。

    八号,雪下了一天,到晚间也没停。

    平地上有些地方的雪没了膝盖,甚至有些离着长白山近的地方,雪都到大腿根儿了。

    这么厚的雪,又特别沉,那些没撤掉的参棚,根本承受不住重量,直接就被压塌了。

    甚至,一些老旧的茅草房,如果没能及时清雪的话,也会被压塌房顶。

    好在经过一天忙碌,苏安瑛等人已经将两个场子的参棚都撤了,覆盖在池面子上。

    到晚间的时候,池面子上面已经压了厚厚的雪。

    苏安瑛也有些担心,那雪会不会把刚刚出土还没伸展的棒槌嫩芽,给压断了。

    可担心也没用,那么大的雪,根本没办法清理,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天意。

    一参场这边,经过全体工人争分夺秒的抢工,好歹也算把棚子都撤了。

    “老历,得亏你见机早啊,这要是到傍晚了才看出不对劲儿,咱就算是能动员再多的人,也没用了。

    你是没看见,山上雪太厚了。”

    戴春荣带着人上山了,历秉卓在家坐镇,晚间两人碰面,各自庆幸道。

    历秉卓闻言长叹一声,“这不是我见机早,是咱许副场长,从省城打回来电话说的。

    他说这个情况有点儿反常,闹不好要有雪。

    而且预计明天早晨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冻坏参苗,建议咱们提前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历秉卓长出一口气,他这提心吊胆一天了,此刻好歹算是松缓一点儿。

    林书记不在,这要是场里出了大事,他这个副场长是不用干了。

    “这老天爷是不想让咱种参的活啊,这一场雨转雪,要是咱提前没做什么措施,不知道要压塌多少参棚。

    明天早晨再一降温,又不知道多少棒槌苗被冻死了。”

    历秉卓叹气,这就是靠天吃饭的弊端,谁也没办法预测会有什么样的天气。

    若老天爷成全还行,要是赶上瞎年头,那真是哭都没地方。

    戴春荣这才明白过来,合着今天这是许世彦提前预警啊。

    “不对啊,许场长在省里呢,他咋知道的?”

    两人忽然想起来不对劲儿了,他们这些在本地的都没察觉出异常。

    本地气象站,县里气象站,没提前预警,许世彦在省里咋感觉到的?

    “说是他媳妇早晨起来就觉得温度不对,给他打了电话,然后他就猜着天气不好。

    这事儿挺玄,我听人家说起过许场长的一些事,以前他在东岗村的时候,也是提前预警过好几次天气异常。

    估计,许场长可能是在天气上也有研究吧。”历秉卓也搞不懂怎么回事儿。

第四百七十九章 贴心小棉袄

    别人上山忙活一天,晚上回家能休息,苏安瑛却不行。

    她还得带人去养殖场,把那边的雪清理了。

    白天就一个人留下看家,这么大的养殖场,光是喂食都够忙了,哪有工夫清雪?

    这雪还下呢,要是不赶紧收拾,晚间怕是圈舍的棚子能压塌,那里头的动物不得压死在里头了?

    黄胜利、冯超、孙晓锋几个,连同养殖场那几个盲流子,大家伙儿回家随便吃一口,就急急忙忙去养殖场了。

    到这边一看,养殖场里就清出一条路来,来回喂动物走的,其他地方都是厚厚的积雪。

    这时候也顾不上清理地面了,赶紧搭梯子、支架子,一点一点试探着,上棚顶清雪。

    众人忙活到半夜,雪终于停了,圈舍上面的积雪也清理的差不离。

    而这个时候,众人都感觉出来,温度下降了不少。

    “这个破天气啊,不知道多少棒槌要冻坏了。”黄胜利感叹一句。

    “是啊,咱这是多亏三哥三嫂见机早,咱又有车动作快。

    换成旁人,估计也够呛,就看能抢出来多少了。”冯超也跟着感慨了一句。

    这确实,他们好歹有三台车,半截子虽然后面车斗子比不上大卡车,拉十几个人没问题。

    汽车总比马车、自行车跑的快,他们又行动的早,这一次应该损失不太大。

    这要是换成别人,真不一定啥样儿,旁人可没他们这么便利的条件。

    当然,别人家也没他们这么多参地,数量少的话,就算去的晚,咋地也能抢出来。

    “嫂子,要不然跟三哥说一声儿,咱再买三辆车吧。车少了不够使啊。”

    这话,黄胜利早就想说了,一直没机会开口,今天因为这事儿,正好又提起来。

    “嗯,也行,改天我给世彦打电话,让他问问省城现在这个车多少钱,咱再买几辆。”

    随着参地越来越多,这边养殖场也用,真得多几辆车了。

    雪停了,养殖场那个牲畜圈舍上头的雪也清理干净,这一天忙活的全都腰酸背疼浑身不得劲儿。

    众人又累又困,还是赶紧回家,躺热炕头上歇着得了。

    于是黄胜利开车,拉着苏安瑛等人往回走。

    “那个,小刘,你们几个今天的工资单独算啊,一人一百块钱。

    我今天过来的急没带那么多,改天把钱给你们拿来。”

    苏安瑛临上车之前,跟养殖场这些干活的盲流子说了声儿。

    这几个盲流子干活都特别好,养殖场这边尽心尽力。

    而且今天这活原本不该他们干,既然用人家干活了,钱必须给到位。

    要不然以后再有啥事儿,人家不肯给出力了。

    “唉,谢谢苏经理。”那几个干活的一听,都美够呛。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力气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干一天活,是累了点儿,但是能挣回来一百块钱,那简直是天价了,谁不高兴啊。

    就这样,苏安瑛等人离开养殖场返回各家。

    累这一天了,进门啥都顾不上,脱了衣服直接上炕睡觉。

    这一觉睡的可沉了,直接睡到了大天亮。

    等苏安瑛醒来的时候,已经快八点了,家里静悄悄的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苏安瑛急忙起来穿衣服下地,然后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纸。

    “妈妈,饭菜在锅里,楚爷爷和哥哥已经把院子里的雪清了。

    我和哥哥把弟弟妹妹送去爷爷奶奶家,直接去学校。妈妈记得吃饭。”

    纸条上的字,工整清秀,正是闺女许瑾萍的字迹。

    苏安瑛拎着纸条去厨房一看,桌子上摆着小咸菜、大酱。

    敞开锅,锅里有一大碗粥、两个花卷、两个鸡蛋。

    那花卷应该是昨晚上从婆婆那边拿过来的,粥和鸡蛋肯定是闺女今早晨现煮的。

    看着锅里和桌上的饭菜,苏安瑛心里这个熨帖。

    闺女大喽,贴心又懂事,知道妈妈干活太累,早晨不声不响的做好了饭菜哄着弟妹们吃,还给妈妈留了饭在锅里。

    真好,要不说闺女是贴心小棉袄呢。

    苏安瑛赶紧舀点儿水洗把脸,梳了梳头发,然后端出饭来赶紧吃几口。

    之后收拾了厨房,这才从屋里出来。

    敞开门,冷气一下子扑面而来,这气温得零下了。

    苏安瑛不由得担心山上的棒槌,也不知道那草帘子和塑料布能不能有用。

    希望能起到一点作用吧,要不然今年这棒槌算是完蛋了。

    院子里的积雪挺厚,中间清理出一条一米多宽的路来。

    楚老七十多了,许海源虚岁才九岁,这一老一小哪有多大的本事?

    能清理出一条路来,就算很不错了。

    苏安瑛找出来木锨,开始清理院子里的雪。

    这么厚的积雪必须清一下,不然明天气温回升,会化的满院子都是水。

    许家这院子地形是中间高两边低,所以苏安瑛就把雪一点一点往东西两边的斜坡清理。

    等着雪化了,水会顺着斜坡往沟塘子底下淌,不至于满院子都是。

    费了不少劲,总算把积雪都清的差不多,苏安瑛这才锁上门,去公婆那边看看。

    原本,许成厚家西头那五间厢房,是打算留两间开卖店,三间租出去的。

    这不是楚老决定留下来了么?就把那三间屋子留给楚老开诊所用。

    以楚老这资质开个诊所肯定是没问题,三月份,手续就全都办齐了。

    许世彦从省城给置办了诊所要用的一应药材器械等,专门发货回来,前些天,诊所正式开业。

    楚老这个岁数了,开诊所也不是为了挣钱,主要是为了带徒孙。

    所以刚开业就定了规矩,只在每天上午给看病,而且只看十个。

    下午除非是着急的毛病,不然一概不看。

    反正东岗有医院呢,离着也挺近的,楚老这边不给看,人家直接去医院也行。

    楚老这医术,那是东岗医院那些大夫能比的么?

    一些疑难杂症或者是老慢性病,医院没招儿的,到了楚老这里,很可能几副药吃完就大大改善了。

    所以别看这小诊所刚开业没多久,人倒是不少,好多人都是大老远慕名而来,老早就在诊所这儿排队了。

    苏安瑛过来的时候,诊所里面已经满了,苏安瑛也没敢打扰,直接进院去。

    院子里,许成厚也是拿着木锨正清雪呢。

    昨天白天许成厚跟着上山干活去了,周桂兰在家也就是清出来一条小道。

    这边地势平,清雪不像许世彦那头方便,这边儿得把雪都弄出去,免得整一院子水。

    许成厚毕竟是六十几的人了,昨天上山累一天,这会儿清雪就有点儿费劲。

    苏安瑛一看,赶紧上前帮忙。

第四百八十章 损失

    都五月份了,这雪哪里能站得住?

    太阳一出来,气温回升,很快就融化了,满哪都是水。

    可是这一场雪,带来的麻烦,却远不止于此。

    这时节地里庄稼刚种上,一场雪耽误了种子萌发,不少种子直接在地里就粉了,根本不出苗,只能补种。

    那些种地晚了的,这下更得等地里雪彻底融化,水分下去,才能继续耕种,少不得要耽误农时。

    今年的收成,怕是不会太好。

    参地才是最要命的,有的地方清雪不及时,参棚被压坏了,底下刚出土的参苗直接被压断。

    参棚没有压塌的,接下来又是一场降温。

    刚出土的小嫩苗哪里能受得住?直接冻死了。

    天暖和之后,那苗全都跟开水烫过一样,全蔫了。

    这样的地方,就只能赶紧起货做货,虽然减产,好歹还能留住根部。

    要是不赶紧收拾,病菌会沿着烂掉的部分向下延伸,根部也可能会感染。

    雪后两天,受灾结果出来,送到了管恩学手里。

    全县被压塌参棚两万多丈,受冻害面积一万多丈。

    这还是县里及时发出预警,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措施呢,不然,只怕损失要超过好几倍。

    “东岗镇那边上报结果显示,他们那边受灾面积不大。

    各村积极行动、采取撤参棚用塑料膜覆盖地面的方式,基本上保住了参苗。

    一参场也是,上报数据显示,受灾不多。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是新调上来的,对各地方不太熟悉,看着那资料,就觉得奇怪。

    “东岗和一参场那是有高人指点。”管恩学喝了口茶水,说道。

    “东岗镇那几个干部精的跟猴儿一样。

    他们跟在许世彦身后,都避过去好几回天灾了,那还能不警惕?

    只要听着点儿风声,他们就赶紧行动,宁可白费工夫,也绝不能傻等着。

    所以,他们每一次都是反应最快。”

    “一参场也是一样,林启越和其他几个场长,对许世彦的话,言听计从。

    这么大的事儿,那肯定是把全参场的人都动员起来上山干活了。”

    管恩学一听就笑,接着说道。

    “行啊,这一次咱们反应还算及时,电力部门也启动了清雪计划。

    没有因为突然降雪造成供电线路损坏,保障了全县电力正常供应,挺好。”

    在全抚松普降大雪,甚至长白、安图、靖宇都有大面积降雪降温的情况下。

    全县受灾面积只有这些,而且县城百姓成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做的就算可以了。

    跟抚松相比,长白、安图降雪要更严重些。

    靖宇毕竟离着长白山远,降雪面积小。而安图在长白山北边,降雪更大,温度也更低。

    许世彦去打电话的时候,同宿舍的几个人也知道了,他们也都各自往回打电话提醒。

    别看这几个职位都不低,但是在他们县的影响力,比不过许世彦,哪怕是他们提醒了,信的人也不多。

    等到下午省里气象部门传来预警信息的时候,想干啥也都晚了,根本来不及。

    好歹邵勇提副县了,又因为之前君子兰的事情他事先预警过,领导挺器重邵勇的。

    一听他打电话回来报告天气异常,领导还算重视,立即组织人手召开会议,采取了一些措施。

    加上靖宇这一次不属于中心地带,所以损失最轻。

    长白、安图两地相比于抚松,人参种植面积小很多。

    所以这一次虽然降雪很大,但是对两处的参业影响较小,只是其他方面有些损失。

    倒是因为这一次事情,朴正哲和金永清二人,得到了领导的关注。

    雪灾过后,生活还要继续。

    参棚因塑料布撤下来,减轻了负重压力,大多数地方都保持完好,雪融化过后,只需要重新再把塑料布苦上就行了。

    可是那塑料布都铺在池面子上了,底下是土上面是水。

    苦塑料布的时候,又是泥又是水,干活的人一个个造的跟泥猴一样。

    别管是泥猴还是啥,好歹棒槌没受损失,这就是万幸了。

    大家伙儿一边儿干活一边庆幸,得亏防护措施得当,好歹今年的棒槌保住了。

    几天后林启越从羊城赶回来,在得知情况后,也是大大赞扬了许世彦还有历秉卓和戴春荣,同时也是后怕不已。

    得亏许世彦预警及时,历秉卓又对许世彦没有任何质疑,命令下达十分快速。

    要是晚半天,连打冻带做货一共七八万丈参地,就算把全场职工和家属都发动上去,也够呛能及时做完防寒措施。

    “这一次集体都立功了啊,等着许副场长回来,咱高低得开个庆功大会。

    没有你们全力配合,咱参场今年损失可大了。”

    林启越当即表示,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表彰。

    春天本就是最忙的季节,又因为这一场大雪,耽误了不少工夫。

    等着参棚重新苦盖收拾好,都五月中旬往后了,马上又是第一遍薅草松土。

    忙忙活活的,五月也就没剩几天了。

    五月三十号,国内主流报纸的海外版,登载了长白山红参。

    上面报道,长白山红参是抚松一参场新研制出来的人参加工制品。

    其显着特点,人参皂甙总量高于其他人参制品,其外形比其他人参整齐美观,加工配方独特。

    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儿,并且色泽深红。

    数十支压在一起,形成一个方正的整体,美观又实惠,。

    且包装时经过真空处理,使产品经过夏季不虫蛀不霉变,可以妥善保准收藏。

    这篇文章一经刊登发表,长白山红参的名头越发响亮。

    原本春交会上就订出去一些货,这下,参场又接到好几个订单,可把林启越美坏了,天天乐呵呵的。

    如今一参场跟林业局达成合作,也不愁着原材料的问题了。

    订单多,那就多招工,实在不行,加工厂再扩大一下规模,只要钱到位,这些都不是问题。

    “小许啊,你啥时候毕业回来?就等你回来了啊。

    咱今年秋天可是要大展拳脚,这么多订单等着呢。”

    今年的春交会上,一参场的表现依旧很亮眼,创汇五百多万美刀。

    加上原本的客户订单,预计今年创汇近两千万美刀。

    这个数目,全省也是数一数二了。

    可以说,如今的一参场已经是省里的重点企业,那待遇比以前可是高了不老少呢。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