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四十一章 山货庄趣事

    十二月三十号,公司结算利润分红,晚间众人聚餐。

    十二月三十一号,正好苏维忠休班。

    苏安瑛姐妹几个都领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团聚。

    如今苏家六个闺女,有四个都在东岗,姐妹四个领着丈夫孩子回来,十几口人呢。

    苏家这三间房不大,平常日子就老两口,韩彩娥总说家里空的慌。

    这下闺女姑爷外孙子回来,就觉得屋里一下子就满了。

    孩子们叽叽喳喳围着姥姥姥爷转悠,把苏维忠和韩彩娥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了。

    “快,赶紧拿出来点儿好吃的给孩子们。

    那个,家里还有啥?中午做点儿好菜。”

    苏安瑛她们怕爹妈花钱,所以提前没跟家里打招呼,这冷不丁全都回来了,苏维忠夫妻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苏维忠就赶紧跟妻子说,让妻子准备点儿饭菜啥的。

    “你看,你们要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儿,好歹让你娘去买点儿肉啊。”

    “爹、娘,啥东西都不用准备,我们都带回来了。

    一会儿我们姐妹几个去做饭就行,快让娘歇着吧。

    这一秋天也把娘累的不轻,帮我们做货挑栽子,又帮老四看孩子。

    今天二老啥都不用管,我们就办了。”

    韩彩娥刚要穿鞋下地,被几个闺女给按住了。

    闺女们孝顺,不让韩彩娥下地,韩彩娥也就没坚持。

    只抱着老五苏安芳家的儿子李佳瑞,逗着小娃玩。

    李佳瑞去年秋天出生的,如今已经一周岁多了,小家伙长的虎头虎脑可好玩儿了,招人稀罕。

    韩彩娥抱着外孙子不撒手,亲的不行。

    许海源、许海清、纪鸿亮这三个男孩,对小表弟没啥兴趣,他们仨跑一边儿玩去了。

    倒是许瑾萍、许瑾慧俩人,都挺稀罕这个白面团子一样的小表弟。

    许、苏两家,目前比许瑾慧小的,就只有苏安珍家老二南晓亮,还有这个李佳瑞。

    南晓亮在大营,离着远,也就过年了能见一回。

    许瑾慧难得瞅见个比她还小的娃,这个稀罕劲儿就别提了。

    许瑾慧摸了摸表弟那肉乎乎的小手,忍不住亲了口。

    “姐,你看他的手多好玩啊,肉肉的软软的。”

    “你小的时候也这样,胖乎乎的老可爱了。”

    许瑾萍就笑了,在她眼里,自家妹妹也不大。

    许瑾慧被姐姐夸了有点不好意思了,忽闪着大眼睛。

    “还是小弟弟好玩。”

    许海源领着弟弟和表弟玩,许瑾萍姐妹哄着小表弟,正好大人们可以腾出工夫来唠嗑。

    韩彩娥看了眼苏安花,这丫头结婚都快一年了,肚子还没动静,简直愁死人。

    这会儿当着这么多人,韩彩娥不好开口。

    心中已经打定主意,等会儿找机会,得跟闺女好好说一说。

    哪有结了婚还不要孩子的?

    姑爷是历家最小的孩子不假,亲家两口子也早都抱了孙子外孙,人家是不催,那也不行啊。

    该要还得要,早点儿要孩子,早点伺候大了离手。

    这要是太晚了,上岁数了生孩子也危险。

    苏安花自然是不知道母亲在想什么,她正跟姐姐们聊天呢。

    这一秋天都忙,别看苏安花和苏安芳都在参场,住的也不算远,可见面的机会属实不多。

    一天天忙死了,成天睁开眼睛就上班,加班忙活到天黑,累的回家恨不得躺下就睡。

    哪有那时间去找姐姐闲聊啊?

    一个单位都这样了,更别提其他人,真是有些时候没见着了。

    “四姐,你和四姐夫咋样啊?”苏安花最关心上,还是苏安芬。

    毕竟姐妹几个里面,如今日子最差的,就是四姐家里了。

    “还行,挺好的。

    二姐家那个山货庄,原本寻思着开业晚了,今年没多少生意呢,没想到那些南方老客儿订了不少货。

    你姐夫开着车,四处去小屯子收各类山货。

    我这边按照人家老客儿的要求,分类装箱发货。

    别看今年开业晚了,也没少划拉。店里生意也还可以。”

    说起山货庄那边,苏安芬可有精神了。

    别看他们两口子过来晚,但是这一秋天纪同忠没少划拉山货,店里生意也还可以。

    当初许世彦跟纪同忠两口子定的协议,给开保底工资,卖出去货有提成。

    前几天两口子算了下,这一秋天俩人忙活着,也能挣个两千来块钱,比他们在家种地强多了。

    而且纪同忠对收山货这个生意还挺满意的,成天乐呵呵的出去收山货。

    夫妻俩都商议过了,等着来年开春事情少,他们回去把地种了。

    纪同忠得空回去侍弄地,家里爹妈还能帮一把。

    两口子好好干活挣钱,争取过两年,就搬到东岗来。

    “你们不知道,二姐家今年不是棒槌长的好,大货多么?二姐留了十多棵棒槌泡酒。

    山货庄开业后,就专门买了玻璃瓶子,把那些棒槌摆在店里好看的。

    结果被南方老客儿给看好了,非得买走。最大那棵,卖了五百多呢。”

    苏安芬满面笑容的说起来开店趣事。

    “一棵参卖好几百啊?我的天,也太值钱了吧?”

    苏安花和苏安芳俩人一听,不由得啧啧称奇。

    “那棵参半斤沉,原本是打算留着给咱爹的。

    结果让人家看中了,死活非得要买,没辙只能卖了。”苏安瑛笑笑。

    “后来要不是我拦着,那几棵参都得让人买走了。

    好歹算是给咱爹留下一棵,就是小了点儿,也就三两左右,但是形挺好看的。”

    鲜人参泡酒竟然那么抢手,这又给苏安瑛提供了一个思路。

    明年可以试着多留出来一些鲜参泡酒。

    尤其是大货,做红货麻烦,一个弄不好就打瓣子了,不如留着泡酒,卖的价钱也高。

    “不管咋说,也是二姐和二姐夫会侍弄棒槌,一般人家,上哪儿有半斤沉的棒槌啊?”

    苏安花在参场上班好几年了对这些还是懂点的,那么大个参场,也没听说过几棵半斤的棒槌啊。

    “嗯,你姐夫说了,往后要专门往大货上发展,这个挣钱多。”

    关于参地未来发展,两口子也议论过。

    苏安瑛想大面积发展人参,趁着如今有这个条件,不如就栽上个千八百丈,三年后起货,能卖不少钱呢。

    但是许世彦不同意,他还是坚持走精品路线。

    说太多了侍弄不过来,指望雇人干活白扯,雇的人再咋地也比不上自家侍弄精心。

    许世彦说了,一年就栽一百丈,往后要往大货上发展,做精品中的精品。

    如果弄好了,比一千丈还挣钱呢。

第五百四十二章 给纪同忠支招

    对于家里的发展方向,一直是许世彦把握着,苏安瑛只是具体执行人。

    既然许世彦决定了走精品路线,苏安瑛也没啥可说的,照着办就是了。

    要真是弄个一千丈两千丈,不说别的,秋天做货时也挺麻烦,忙不开。

    “嗯,大货就是成本高了点,不过要是种好了,也确实出钱。”

    苏安花姐妹都嫁到参场了,多多少少也都明白些,于是纷纷点头。

    韩彩娥坐在闺女们旁边,闺女说的那些,她是一概不懂,索性也不掺和,只一心逗小外孙。

    另一头,苏维忠听着四个姑爷在那边也是讨论这个棒槌未来发展方向的事。

    纪同忠瞅着棒槌值钱,也有心想要跟着许世彦栽点儿棒槌。

    “小纪,不是姐夫小气不带你,这几年你最好就别往这上面打算了。

    如今棒槌行情这么高,参土、参栽子、参籽,都挺贵。

    你一点儿底子没有,现在刚开始,一个劲儿往里投钱,得三年后才开始回本。

    谁知道三年后啥行情啊?行情好还行,能挣点儿,那要是行情不好呢?

    大笔大笔钱投进去了,不挣还赔,你不得后悔死?”

    许世彦摇头,这几年已经不适合新手发展棒槌了。

    明年栽地里,九零年起参做货,正好赶上行情差的那几年,那不是干等着赔钱么?

    许世彦他们发展棒槌,参土不花钱、参栽子也不用花钱,不管卖多少都是挣的。

    即便这样,许世彦都不让黄胜利他们多发展呢,一年就是一百丈。

    纪同忠跟他们不一样啊,他要是栽参,前期投的钱太多了,卖货又正好赶上臭行,那不行。

    “小纪,你就听我的,倒腾点儿山货先这样。

    明年开春了,你该回家去种地就回去种,种完地正好赶上薅牛毛广。

    我跟你说,这两年牛毛广价钱一路看涨。

    咱家有车,你开着车去靠近保护区的那些林场村屯,像胜利、曙光、大碱场、前川、马鞍山这些地方去收货。

    回来去抚松卖,中间就能挣不少钱呢。”

    许世彦知道,不给纪同忠指条路,纪同忠不会死心,所以就给妹夫支招。

    “你要是能吃苦,开着车拉人进山,不管是去锦北还是大沙河那些出牛毛广多的地方。

    一个人收点儿车费,你自己再跟着进林子薅一些。

    你在山上忙活,四妹妹在家看着撸牛毛广、晾晒,这一季其实也不少挣。”

    这年月,其实挣钱的机会挺多。

    尤其是他们现在有车,这就是最有利的条件,真的是干啥都能挣钱。

    大富大贵谈不上,但是生活过日子没问题,保管比种地挣的多。

    纪同忠一听姐夫这番话,立即高兴起来。

    “哎呀,还得是我二姐夫啊,就是厉害。

    那行,那我就不栽参了,听二姐夫的,倒腾山货。”

    纪同忠就是这么个人,耳根子软没啥主意,听风就是雨,所以得有个人在后面掌舵指挥方向。

    “四姐夫,你看二姐夫都给你出招儿了,你就听他的吧。

    二姐夫的为人咱都知道,他让你干啥肯定是为了你好。”

    那边,李宗良和历诚容都点头附和。

    他们都觉得,许世彦出的这个主意不错。

    他们就是有工作,那时候都忙得够呛,不然,他们也去收牛毛广。

    俩妹夫都这么说,纪同忠还能有啥顾虑?那还不立即点头答应?

    姑爷们在说啥,苏维忠有点儿听不太明白,反正他就笑呵呵的听,也不管懂不懂。

    苏维忠瞅着这几个姑爷,是越看越稀罕,越看越顺眼。

    这几个闺女嫁的都不错,日子也都过的挺好。

    许世彦夫妻就不用说了,如今发展越来越好。

    许世彦是参场副场长,隐隐已经有二把手的意思,场子里大事小情,林启越都找他商议。

    大家伙儿背后都说,说不定过几年林启越要是升上去,许世彦就能提参场书记了。

    苏安瑛也不差,开着公司、养殖场,山上还弄了那么多参地,一年几十万的进项。

    两口子齐头并进一起努力,那小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谁也比不了。

    关键是,孩子也争气,俩大的念书都成绩特别好。

    俩小的还没念书吧,但也都听话懂事,将来也都差不了。

    原本苏维忠最担心老四两口子,关键是纪同忠太惜力,庄稼院的活拿不起放不下的,纯纯秧子货。

    可自打许世彦两口子把老四夫妻弄到东岗来,让他们帮着经营山货庄之后,四姑爷也越来越有个正形了。

    听说两口子这一秋天也没少挣,这就挺好。

    只要四姑爷肯踏踏实实的干活,有二姑爷在后头掌舵帮衬着,老四家的日子也差不了。

    至于老五、老六两家,那就更没啥操心的了。

    两口子都是参场职工,领着固定工资,年底还有奖金,多好啊?

    唯独让人操心的就是老六,结婚快一年了,还没有孩子呢。

    苏维忠决定,等会儿让老妻找机会说一说六闺女,这样可不行。

    工作是重要,但是家庭也不能不顾啊。

    苏安瑛姐妹几个聊了一会儿,看着时候不早,便去烧火做饭。

    她们带回来挺多吃的,鸡鸭鱼肉都有,还有些熟食啥的。

    所以这顿饭倒是不为难,很快就做出来了。

    中午,众人在苏家吃了顿饭,这四个姑爷凑一起,少不得要喝点儿。

    纪同忠和李宗良他们都一个劲儿的敬许世彦酒,到最后,许世彦喝的就有点儿多。

    幸亏许家离着苏家不远,也就三四百米,苏安瑛扶着丈夫,晃晃悠悠的回了家。

    “你啊,昨天晚上就喝了不少,今天又喝。

    自己多大本事不知道么?多好的身体啊,就成天这么喝?”

    在外面,苏安瑛不好当着别人面数落自家男人。

    回到家,她可就忍不住了,一边帮许世彦脱大衣、摘帽子、脱鞋,一边唠叨。

    许世彦仗着酒劲儿,一把将苏安瑛抱在了怀里,吧唧在媳妇脸上亲了一口。

    “这不是高兴么?

    你看咱家今年又有这么多进项儿,两边儿的爹妈也都身体挺好,孩子也听话懂事。

    咱家这小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谁不高兴啊?”

    苏安瑛被丈夫闹的各种无语,“松开,当着孩子的面儿,你可留点儿脸吧。”

    孩子们都在家呢,让孩子看见了多不好?

    而这个时候,外间地正要往东屋走的许海源一看这样,立刻转身捂住了弟弟妹妹的眼睛。

    “走,咱去师公那屋。”

第五百四十三章 暖棚

    眼睛一闭一睁,已经是八七年的元旦了。

    许世彦出门念书两年,都没能在家过元旦,今年好不容易在家,当然得过去陪父母。

    按照许家的惯例,逢年过节必包饺子。

    当然,这回不光有饺子,还有八个菜。

    一家人围坐桌边,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元旦。

    参场三号上班,二号这天,许世彦两口子去养殖场那边转了一圈。

    他们不是打算把紫貂什么的兑出去么?就盘算着腾出来地方怎么规划,能有效利用那片地。

    俩人在养殖场转悠了许久,回来还画了图,将养殖场重新规划。

    假期结束,三号许世彦正常回参场上班。

    结果刚一到场部呢,就被林启越给叫到办公室去了。

    “那个,管书记要调到市里去,你知道么?”

    一见面,林启越就说了个大消息。

    “啊?管书记要调走了?没听说啊。

    调到市里倒是不错,这算是高升,咱得替管书记高兴。”

    许世彦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在画魂儿。

    管书记全力支持一参场,支持东岗发展,这要是换个人,相关的政策会不会变啊?

    很显然,林启越也担心这个问题。

    “那倒是,咱是应该替管书记高兴。

    可咱参场这边,我就是担心,新上来的人,会不会对咱有啥看法?”

    俩人互相看了眼,都叹口气。

    干工作不怕,他们踏踏实实做事,一心一意为场子发展,为职工谋福利,这些都是他们应该做的。

    可就怕一样,上头的风向总变。

    管书记一心一意发展本地经济,对于一参场颇多照顾。

    一参场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呢,这个时候管书记走了,要是换个瞅着一参场不顺眼的上来,那事情可就不好办了。

    “要不,咱去县里见见管书记,摸摸底?”

    许世彦这心里也有点儿毛毛的,他媳妇那头还有不少买卖呢。

    这要是风向一变,事情可就大了。

    “我找你来,就是为了这事儿。

    咱不能空手去,可是送东西又不知道啥合适。

    你给我出个主意,咱带点儿啥,既不能给管书记惹麻烦,又能让人家知道咱不是随便应付?”

    林启越这个愁的慌啊,送太贵重的不行,让人说这里面有啥见不得人的勾当。

    管恩学正是要往上升的时候,一旦让人抓到把柄,那就是害了管恩学。

    可要是送平常的玩意儿,点心、罐头啥的,又觉得拿不出手。

    “林书记,我说个主意你听听行不行?”许世彦一听倒是笑了。

    “我家养殖场那边,以前不是有俩花棚么?自打君子兰卖掉之后呢,那边就空着。

    我媳妇说花棚空着太可惜了,就给改了,我让他们在花棚里头培植食用菌、山野菜啥的。”

    那两个暖棚当时花了不少钱呢,君子兰卖了之后就一直闲着没舍得拆,也没搁里面养啥东西。

    去年冬天的时候,许世安就领人在暖棚里种了些什么黄瓜、茄子、辣椒之类。

    冬天,哪有蜜蜂蝴蝶传粉啊,光靠人工授粉哪行?所以那一茬菜算是白瞎,没弄出啥来。

    今年许世彦就说,别整那些,弄点儿菌袋养榆黄蘑不是挺好的么?

    参场技术科那边啥菌种都有,锯末子现在也好淘登。

    整点儿蘑孤啥的赶在年前出来,正好过年还能多盘菜。

    除了榆黄蘑之外,那头还弄了点儿刺嫩芽。

    入冬以后,林业局开始采伐清林,机修厂那附近又有大片伐区。

    许世彦就跟李二牛说,让他们帮个忙,去采伐那边捡一些刺嫩芽的棒子回来。

    新砍断的刺嫩芽棒子,培到土里给充足的水分,保持一定温度,虽然不能生根,却可以催发嫩芽。

    原本,许世彦的意思是正好留着等过年。

    这冰天雪地的见着点儿绿色不容易,更别提是刺嫩芽了,那绝对是稀罕物。

    这要是大过年的饭桌上多一盘刺嫩芽,那可是美得很。

    更不要说走亲串友,谁要是送人家二斤新鲜刺嫩芽,估计比送十斤肉都让人高兴了。

    不过昨天他们去养殖场的时候,看见有一些刺嫩芽发的早,这会儿芽子已经两寸多了。

    今年过年稍微早点,一月二十八号除夕,到那个时候,就怕是长的太过了。

    许世彦还想说呢,不行的话这几天就采下第一茬来。

    自家留着也行,该送人就送人,别等着老了怪可惜的。

    既然是要去看管书记,带别的东西都不好,莫不如这自家产的蘑孤野菜,不管谁知道了,也挑不出毛病来。

    咋地?亲戚朋友走动,还兴那点儿东西呢,带点儿菜来还不行了?哪有管那么宽的?

    “赶巧了,昨天我去看过,那头榆黄蘑有一少部分可以采摘了,刺嫩芽也能摘一些。

    另外还有点儿地果儿,也都红了。

    咱不如就带点儿自家产的东西得了。林书记,你说呢?”

    地果儿,也是本地土话,其实就是草莓。

    这年月没有啥牛奶草莓之类的品种,但是有一种叫月月果的,也叫四季草莓,这个一年可以结很多茬。

    养殖场那头弄了不少,许世彦昨天过去看的时候,有些果子熟了,红红的十分好看。

    东西不在贵贱,关键是心意,心意到了,对方领情就行。

    送那些罐头点心、烟酒之类的,人家根本不稀罕,转回头不知道就给谁了呢。

    “哎呀,那可太好了,要不说你小子就是有想法呢,这主意是一个接着一个哈。

    成,那就照着你说的来,咱啥时候去?”

    林启越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一副迫不及待就要走的架势。

    “现在去养殖场,摘了装箱就能走。”

    许世彦理解林启越的心思,说实话他这心里也是有点儿急。

    这事儿闹不好会影响接下来的发展,换成谁也着急。

    “估计中午下班之前,咱能到县里。”

    林启越一听,那还寻思啥了?赶紧的吧。

    于是赶紧让人去找几个纸壳箱,二人坐车,直奔养殖场。

    养殖场这两个花棚不小,当初可是能容下近万盆君子兰呢。

    如今一个上头苦盖了草帘等遮阴保温,里面有不少架子,架子上头摆着一个一个的菌袋。

    此时第一批榆黄蘑已经长的不错了,嫩黄的蘑孤就像调皮的小娃一般露出个小脑袋。

    一进这棚子里面,就会闻到蘑孤的香气。

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鲜玩意儿

    另一个棚子分成了两部分。

    一边也是搭着架子,架子上头摆着一个一个的长条形木头槽子。

    木头槽子里面栽培的是草莓,这会儿有些果子熟了,就挂在槽子外头。

    一颗颗红艳艳的果子,看着也格外稀罕人。

    棚子另一头,也是木头槽子,但是能宽一些高一些。

    槽子里头,密密麻麻的都是刺嫩芽杆子。

    此刻大部分刺嫩芽都已经萌发了,上面鼓出个芽包来。

    有的可能是发的早,这会儿快有半搾高了,正是吃刺嫩芽的好时候。

    “行啊,你可真能琢磨,这些东西大冬天可真是稀罕物。”

    林启越逛了下两个花棚,给他稀罕的不行。

    “哎,你说这玩意儿能不能大量生产?

    咱参场职工冬季也没啥事儿,要不然咱整点儿这些东西试试?”

    林启越看着眼前这还带着些紫红色的刺嫩芽,真有点儿馋了。

    “目前来看,蘑孤可以,技术已经完全成熟了。

    正好冬季却蔬菜的时候,如果咱们弄暖棚培植蘑孤,赶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确实可行。”

    许世彦沉吟片刻说道。

    “刺嫩芽这个不好弄,我这是从伐区那边直接捡回来的,发这一茬芽子后,那杆子就废了。”

    这些刺嫩芽杆子都是清林时割断了的,没有根,而且这玩意儿好像也不能扦插成活。

    目前这种方法,其实就跟买回家几枝花包,插水里让花开了差不多,等花开过就没用了。

    “如果能有什么办法,咱可以人工种植的话,或许也行。

    不过这东西成本高,再赶着冬季上市,一般人我感觉够呛能接受。”

    刺嫩芽在三十年后,正当季的时候能卖三四十块钱一斤。

    那时候人们都认识上来,这个山野菜的价值。

    放现在的话,感觉不是很行,太贵了,一般人舍不得买。

    林启越点点头,“行,这玩意儿等以后咱慢慢商议。

    来,赶紧摘吧,别耽误时间了。”

    这些都可以日后商议,眼下赶紧去县里要紧。

    林启越、许世彦,还有司机赶紧动手。

    养殖场冬季没那么多活,工人也都闲着,大家都跑来帮忙,这下把能摘的都给摘下来了。

    “哎呀,咱这是不是整多了?管书记一家哪能吃的完?”

    等着都摘完了一归拢,林启越目瞪口呆傻眼了。

    这些人干活的太实在了,好家伙,地上竟然摆了十来个箱子,全都装满了。

    好像他们就带来两三个啊,那些哪来的?

    “不要紧,那就连常县长、姜副县长那边,咱一起都送点儿去。

    咱这也算是冬季利用农闲时间创收的小试验,给领导们看一看试验成果呗,对吧?”

    许世彦主意快,立刻想到了。

    单独给一个人送不太好,左右弄了这么多,就不如送过去。

    领导办公室那些人分一点儿,都尝尝新鲜。

    指不定从这里面,还真能整出点儿发财的道道儿呢,不也是件好事么?

    正好,他们也有借口了,要不然去了聊啥?

    汇报工作?还是直接了当打听事儿?那像话么?

    “对,对,有道理。”

    林启越这么聪明的人还能不明白?一下子就听懂了许世彦的话。

    这些东西,正好给他们找了个最好的借口去县里。“装车,赶紧走。”

    就这样,两辆吉普车的后排座上,全都放了箱子。

    林启越跟许世彦都坐在副驾驶上,司机开车。

    如今这年月也没人管啥客货混载,反正就这么一路往县里跑去。

    冬季路滑不好走,吉普车还算快的呢,到县里也将近十一点,离着下班不远了。

    林启越也不管那个,车停到办公大楼外面,下了车就让司机跟他一起,搬了箱子就往里头走。

    “哎哎?干嘛的?啥玩意儿啊就硬往里闯?”

    门卫的人一见这样,忙上前来拦着。

    “东岗一参场的,新产品试验成功,给领导们送样品。咋地?不行啊?”

    林启越心里着急,才不管那些呢,瞪了眼门卫的人,继续往里走。

    但凡看大门的,都有点儿眼力劲儿,一听说是一参场的,立时态度就不一样了。

    “幼,是一参场的领导啊。

    那个,你要给哪位领导送?这么多,我也帮忙吧。”

    门卫一看,四个人各抱着俩箱子,那车里好像还有,急忙过去,又帮着抱下来俩。

    “我们找管书记,他来上班了吧?”林启越也不惜的跟对方一般见识,只说了要找谁。

    “来了来了,管书记这阵子忙着呢,人家年后要去市里了。”

    门卫抱着俩箱子,把车门关上,然后领着林启越一行,直奔楼上管恩学的办公室。

    离着下班不远了,管恩学处理了一上午的文件,也觉得累得慌,正好坐下来休息。

    听见敲门,就随口应了声,“进来。”

    结果,就见到林启越抱着俩纸壳箱子进来了,后头还跟着许世彦等人。

    管恩学一下子就愣了,“你俩这是干啥呢?往我这送货啊?

    这刚过完节,你俩跑县里来干啥?”

    其实管恩学心里明白,这俩人过来,肯定是找他打听事儿的。

    但是明面上,他还得问一句。

    “管书记,是这么回事儿。

    那个小许呢,闲着没事儿搁暖棚里种了点儿蘑孤和野菜啥的。

    这不是正好收第一茬么?给各位领导送来点儿尝尝新鲜,顺道想问问各位领导,这玩意儿有没有开发的价值?”

    路上,林启越已经想好怎么说了,有现成的借口,正好谁都不尴尬。

    管恩学一听这话,来了精神。“哦?大冬天的弄蘑孤野菜?快,打开让我瞧瞧?”

    如今这时候,大棚蔬菜还没发展过来呢。

    北方冬季能吃的,除了萝卜白菜土豆子、咸菜酸菜这些之外,也就是大豆腐、豆芽之类的了。

    有那勤快的人,冬天搁家里弄点儿土,发点儿蒜苗、韭菜、大葱之类的,那都是新鲜玩意儿,偶尔解解馋。

    所以管恩学一听说是有蘑孤和野菜,他也觉得新鲜好奇,于是迫不及待的就让人打开纸壳箱子。

    许世彦示意司机把箱子放地上,让他们再下去一趟,把车里剩下的两箱也搬上来。

    这边,林启越和许世彦俩人,把箱子挨个儿打开。

    管恩学一看箱子里头,嫩黄嫩黄的蘑孤、紫红中微微泛绿的刺嫩芽,还有那边用小盒装着、红艳艳的果子,也是满眼惊喜。

    “幼,这还有地果儿呢,这么新鲜啊。”

第五百四十五章 尝鲜

    “嗯,还别说啊,挺好吃的。比咱夏天吃那个,好像还甜一些呢。”

    管恩学瞅着那地果儿挺好,没忍住捏起来两个放嘴里吃了,一边吃一边点头。

    “好吃,这时候还能有地果儿吃,你可真行。”

    “以前的花棚留着没用了,拆了不舍得,大家伙儿也都是没事儿瞎捅咕。”许世彦笑着解释。

    “那地果儿在棚子里,没被雨水淋过,所以要比夏天的还能甜一点儿。”

    管恩学点点头,“挺好,年轻人就是有想法。

    那个小吴啊,你把这些东西分一下,给我留出一份儿来。

    其余的给常县长、姜副县长,还有袁部长他们送过去,让大家伙儿也跟着尝尝鲜。”

    地上一共摆了十来个纸壳箱,都不太大。

    其中有四箱放着刺嫩芽,两箱是草莓,其余的是榆黄蘑。

    这么多东西,管恩学哪能一个人全都留下?那就办公室这些人,能分的都分一些。

    秘书小吴赶紧过来,把地上这些箱子啥的都归拢了。

    大致要分成多少份,他心里有数,于是动作非常麻利的就把东西分开了。

    那草莓本就是用小盒子装着,又放到纸壳箱里的,倒是也方便。

    小吴叫了个人过来,帮着他把东西分别送去管恩学说的那些人办公室。

    马上就中午下班了,这会儿一个个都闲着呢。

    见到这新鲜的蘑孤、刺嫩芽,还有地果儿,其他人都是一脸吃惊。

    “哎,老管,你这是从哪儿弄的这些东西?榆黄蘑,刺嫩芽,还有地果儿?

    这大冬天,外头冰天雪地的,咋整出来的?”

    眼见着就要下班了,本来就坐不住,再一看这些新鲜东西,大家伙儿都好奇啊。

    于是,七八个主要领导,都凑到了管恩学这里来。

    也有人眼尖,瞧见了旁边的林启越和许世彦。

    “不会是许副场长又突发奇想,搞出来的吧?”

    姜云峰比较了解许世彦和林启越,在他看来,这事儿肯定跟许世彦有关。

    “还是小姜聪明啊,就是小许捅咕出来的。

    这是第一茬,说是来展示下成果,让咱都跟着尝尝鲜。”管恩学一听就笑了。

    刚才他想直接把人叫过来的,可又觉得不太妥当,所以才让人先把东西送去。

    这些人见着东西了肯定好奇过来打听,这样林启越和许世彦也就能在他们面前露个脸了。

    “原本呢,应该请各位领导去我那花棚,实地参观考察一下的。

    我寻思着各位领导都挺忙,而且这还只是试验阶段,不好打扰各位领导。

    所以就跟我们林书记商议,不如带着东西来县里一趟,请各位领导给出出主意把把关。

    咱将来,能不能在这些方面发展一下?把冬闲变成冬忙?”

    许世彦跟在林启越后面,上前来跟几位握手,然后才笑着解释道。

    “你们参场已经够忙的了,咋地?你还想更忙啊?你们参场忙的开么?

    况且,你许副场长,还在乎这点小钱儿?”

    不等管恩学说话呢,有人来了这么一句。

    本来挺和谐热闹的气氛,这句话一出来,众人脸上的表情都僵了些。

    “话不能这么说,参场忙,别的地方不忙啊。

    小许这边现在还只是个初步想法,主要是让咱们帮忙判断一下,冬季搞暖棚蔬菜啥的,是否有价值?对吧?”

    管恩学瞧见许世彦想说话,于是朝他摆摆手,示意许世彦稍安勿躁。

    “是的,这就是个灵机一动弄出来的东西,我心里实在没底,所以想问问各位领导。”

    许世彦级别不够,这种场合自然不能跟人家顶着来。

    反正有管恩学呢,许世彦只要好好答话就行了。

    “嗯,嗯,想法不错,出发点也是为了方便老百姓。

    不过这具体的事情,估计还得找农业口的人仔细商议。

    但我觉得有可行性,这事儿可以慢慢研究。”

    管恩学其实心里明白,林启越和许世彦来,肯定不是为了这个。

    而且都这个时候了,也不可能在他办公室里开会讨论这点儿事情。

    “我看这样,眼看着快中午下班了,正好都把那蘑孤啥的带回家去。

    跟家里人尝一尝,咱先试一试这个暖棚出来的东西口感咋样。

    要是行,接下来再讨论可行性。

    毕竟这事儿也关系着老百姓的菜篮子嘛,万一真成了呢?对吧?”

    眼看着就要下班了,管恩学知道林启越他们来,肯定是有事情要找他商议。

    所以就想趁着中午的时间,跟林启越好好聊聊。

    这一屋子的人,没一个傻的,人家还能看不出来?

    “是,是,时候不早,赶紧收拾了下班回家。

    今中午能添俩菜了,那盒地果儿,正好给我家俩孩子尝尝。”

    姜云峰看了看手表,然后笑呵呵的跟林启越、许世彦点头,率先出去了。

    其他人一看,也都转身往外走。

    常宏发似乎有什么话想说,落在了最后面。这时候管恩学喊了他一声。

    “老常,今中午去我那儿吃吧,让你嫂子弄几个好菜,咋样儿?”

    常宏发等的就是这句话呢,于是立即停住脚步。

    “行啊,哎幼,我可好久没尝嫂子的手艺了,正好,今中午还多了俩菜呢。”

    常宏发也没客气,直接留了下来。

    “小林、小许,今中午就一起,跟我回家吃顿饭。

    你俩难得来县里一回,咋地也不能让你们空着肚子回去。”

    管恩学顺水推舟,也把林启越和许世彦叫上。

    领导都给台阶了,林启越和许世彦要是还不明白,那不就成傻子了么?二人立即点头。

    “那多不好意思,这不是麻烦嫂子受累了么?”

    管恩学摆手笑笑,众人出了管恩学办公室,带着东西,直奔管家。

    “金玲,这就是我经常提起来的,一参场的书记林启越、副场长许世彦。

    老常不用我说,你们都认识。”

    管恩学领着三人进家门,向妻子董金玲介绍身后的人。

    常宏发三人,赶忙跟董金玲打招呼,称呼人家为嫂子。

    “哎幼,林书记、许场长,经常听我们家老管提起你们。

    现在整个儿县城,没有不知道一参场,不知道二位的。”董金玲一听就笑了起来。

    “快,赶紧进屋,我再做几个菜去,中午你们陪着老管喝两杯。”

    说完,转身就要往厨房走。

    “嫂子,这是我们带来的榆黄蘑、刺嫩芽,暖棚里种的,送给嫂子尝尝。”

    许世彦赶紧把怀里抱着的箱子,交给了董金玲。

第五百四十六章 寄予厚望

    董金玲见了那蘑孤和刺嫩芽,也是喜欢的不得了。

    这大冬天的做饭最难为人了,成天白菜豆腐、酸菜啥的,厨艺再好的人,也变不出花样儿来啊。

    这冷不丁见着新鲜菜,谁都稀罕。

    “哎呀,这可真是了不得啊,大冬天的竟然能有新鲜蘑孤和刺嫩芽,小许啊,你可真厉害。”

    董金玲接过那箱子,眉开眼笑的看着箱子里那些东西。

    “这还有地果儿呢?我的天,这可真是稀罕东西。”

    “老管,你招呼着小林和小许坐啊,我给你们沏茶去。

    今中午必须做点儿好吃的,都等着。”董金玲欢欢喜喜抱着箱子去厨房了。

    管恩学住的也是家属院,三间房不算太大。

    靠南窗下是一熘组合沙发,沙发前面摆了个茶几。

    许世彦等人就坐在了沙发上,那边董金玲沏了茶又洗了苹果送上来,让许世彦他们随便吃喝。

    “我猜你们来,肯定不是为了送这点儿蘑孤野菜,应该是来打听消息的吧?”

    管恩学瞅着林启越、许世彦二人,就笑了,也没跟他们拐弯抹角,直截了当说道。

    被管恩学直接点破了心思,林启越和许世彦两人都有点儿不好意思。

    “咳咳,那个,既然管书记说了,我们也不好否认。

    确实是听说了些消息,就想来看看管书记。”林启越轻咳两声,才笑着说道。

    “恭喜管书记荣升。”

    不管怎么样,管恩学升迁,这是喜事儿,必须道贺。

    管恩学笑着点点头,“其实你俩不来,我也想抽空去趟一参场。”

    管恩学在这边也有些年头了,他工作勤奋一心为公,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来。

    尤其是抚松几次抗击自然灾害,管恩学都做的不错,成绩突出。

    而且管恩学一力支持的一参场连年创汇都创新高、人参产业蓬勃发展。

    还有人参市场虽然刚建立,却也很红火,对当即经济起到带动作用。

    这些,都是影响考核的重要成绩,管恩学应该说做的非常好。

    所以上级领导基于种种考虑,将他调到市里任副职。

    管恩学还不到五十呢,能走到市里副职,绝对是非常不错的了。

    这是上级对他能力的肯定,好好工作,说不定能在退休之前,做到正职,甚至进省里。

    “咱们县如今,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人参产业欣欣向荣,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奔。

    说实话我其实也不想走,但这是组织上的考量,不以个人意见为转移。

    原本我还想争取,兼任书记的职务,可上面没同意。”管恩学叹口气。

    抚松不是啥重点地区,没有这种特例,所以上面给否了。

    “我今天特地留老常还有你们两个吃饭,也是想跟你们聊点儿掏心窝子的话。”

    管恩学转头,看了看常宏发。

    “新的书记是从省里直接调过来,对咱这边不熟悉,工作上,你一定要跟人家好好配合。”

    “我知道,老管,这个你放心,大家都是为了全县好,我懂。”常宏发点头。

    “小林,原本呢,你应该往上提一步了,是我给压了下来。

    咱们县参茸公司,现在是跟特产局合在了一起。

    选特产局长的时候,有人提议让你上来,这是我给否了的。”

    管恩学又看向林启越,略带歉意的说出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林启越和许世彦都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参茸公司,现在也叫特产局,正好是一参场的直属领导。

    林启越在一参场多年,对全县人参产业最熟悉不过。

    按说,他提上来一点儿问题没有,这咋还给否了呢?

    “你们一参场,现在是好多人眼里的肥肉,你那个参场书记的位置,不知道多少人惦记呢。

    我是怕,把你提上来,你们场其他几个副场长,资历都不够。

    到时候肯定要从别处调人,万一新书记跟小许他们都合不来,你们场子接下来怎么发展?”

    管恩学为了一参场,也算是费了不少心思。

    如今一参场可是县里的重点企业,选参场书记,那必须慎重。

    林启越一听就明白了,立即点头。

    “谢谢管书记,我懂,放心,我会安心在参场工作,跟小许、老历他们,把参场发展起来。”

    林启越为了一参场也是付出了全部心血。

    如今参场越来越红火,说心里话,林启越也不甘心这个时候调走,他还想看着一参场更进一步呢。

    “小许,你年轻,敢拼干闯,又学有专精,是咱抚松人参行业里面的菁英,可以算是专家级别的人物了。

    往后呢,还是要在人参产业上多加钻研。

    记住你之前说的话,要带领咱县做人参的精加工深加工,让咱们抚松的人参,能够成为世界知名的产品。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不管你有多少钱,哪怕你就是全国的首富了,也不要忘记初心。

    不要忘记,你是从参农中走出来的,你最初的心愿是什么。”

    管恩学微笑着看向许世彦,从心里讲,他对许世彦是十分欣赏的。

    也从心里盼着,将来有一天,许世彦真的能够实现他当初论文里写的,把抚松人参产业做大做强,将人参的深加工精加工做好。

    许世彦被管恩学这一番话,说的心情也有些激动,于是连连点头。

    “管书记你放心,我会的,我会牢牢记住,我最初来参场是为了什么。”

    这不光是对管恩学的承诺,也是许世彦重生后最大的目的。

    “我虽然调到市里了,离着其实也不远,以后你们有什么事,还是可以随时找我。

    以后你们谁去市里,也欢迎去找我,咱们就算不在一起共事,也都是朋友。

    还是那句话,但凡我能做到的,一定帮忙。”管恩学对这边其实也挺不舍的。

    “那是一定的,往后啊,我们有的是地方麻烦你。

    别以为你跑去市里就能清闲了,到时候我能烦死你。”

    常宏发一个大老爷们儿,有点儿不太适应这种气氛,故意吓唬管恩学。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刚才那点儿要分别的感伤,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都是大男人嘛,哪来那么多伤春悲秋的情绪?

    正好,这时候董金玲在厨房喊,说是饭菜好了,让大家洗手吃饭。

    趁着许世彦去洗手的机会,管恩学把林启越拽到一边儿。

    “你陪着小许在一参场再呆几年,等他岁数大一些,资历熬上来。”

    后头的话,管恩学没说,但林启越一瞬间就明白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未来前景

    董金玲把刺嫩芽用开水烫了,然后搁调味料腌一下,裹上面湖下锅炸。

    这是当地比较流行的一种吃法,吃的时候可以蘸一点椒盐,也可以不蘸。

    炸好的刺嫩芽外表酥香,里面鲜嫩,带着山野菜独特的清香,很好吃。

    榆黄蘑清水洗过,跟鸡蛋韭菜一起炒最好。

    这个时候没韭菜,但是董金玲搁花盆里培育了一些蒜苗,此时长的正好。

    于是剪下来,搭配着榆黄蘑炒鸡蛋,鲜黄嫩绿的色泽,格外吸引人。

    那一盒地果儿,被董金玲摘下花蒂,清水洗过后,撒上白糖,也端了上来。

    除了这三个菜之外,董金玲还炒了酸菜、白菜木耳,炖了排骨土豆、红烧肉豆腐,又切了个午餐肉罐头,正好整了八个菜。

    “也不知道老管带着客人来,家里没准备啥,就这些,将就着吃吧。

    等哪天再来的时候,让老管提前跟我说一声儿,做点儿好吃的。”董金玲笑着招呼四人吃饭。

    “哎幼,这就够丰盛了,嫂子受累辛苦啊。”

    常宏发三人过来一看,八个菜了还想咋地?于是纷纷向董金玲道谢。

    “嫂子,你也坐下来吃,咱一起。”

    桌子上饭菜都齐了,董金玲却转身要走,众人哪能让她自己搁厨房里吃饭啊?于是赶紧拦住。

    董金玲倒不是因为别的,她就觉得管恩学跟常宏发还有一参场的两位在一起吃饭,这饭桌上肯定要谈工作啥的。

    董金玲觉得她在跟前儿不合适,倒不如自己吃省心,可众人都不让,她只好坐下来。

    管恩学家里不缺好酒,于是拎过来两瓶打开,四个人都满上。

    一边儿喝酒吃菜,一边闲聊。

    “哎?你还别说啊,这刺嫩芽吃着跟春天的没啥区别,好像还能嫩一点儿。”

    管恩学夹了块刺嫩芽尝了尝,味道属实不错。

    “嗯,这东西就是从山上砍了刺嫩芽棒子,弄回去放到土里,湿度大一些。

    或者直接放水桶里,底下水足够用就行。放到暖和地方慢慢就发芽了。”

    许世彦少不得要给讲一讲这个刺嫩芽是怎么发出来的。

    “哦,哦,那就是说,这东西就能利用一茬。

    哎幼,可惜了,这要是有啥办法,能持续利用就好了。”

    管恩学点点头,又有些遗憾的说了句。

    “不太好办,研究这东西估得费不少工夫,成本估计也不低。

    以目前的生活水平来说,老百姓接受的可能性不大。”

    许世彦摇摇头,这也就是他自家有地方,也有人手,不过是闲着无聊弄了留着自家吃的。

    “弄这个,不如发展暖棚蔬菜。

    尤其是韭菜、小白菜、生菜、同蒿、水萝卜,这些不需要开花授粉的绿叶小青菜。

    如果能发展起来,形成一定规模,还是有利可图的。”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没人把山野菜当好东西。

    到季节了上山薅菜行,这要是花钱去市场买野菜,大多数人恐怕都不能接受。

    “嗯,嗯,你说的这是个路子。

    这要是能把暖棚蔬菜弄起来,一来可以丰富城乡居民饭桌,另一个也可以创收。

    是个好主意,等年后吧,年后我安排人,去你那暖棚看看,然后再商议。”

    常宏发觉得许世彦的这个提议挺好,但是东北的冬天太冷,取暖这方面可能花销会大。

    成本要是太高的话,就怕市场不接受。

    这个,绝对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事儿,还是要好好研究明白才行。

    尝过了刺嫩芽,再尝一尝那榆黄蘑。

    众人都觉得,好像比木头上长的那种,味道澹了些,没有野生的那么鲜。

    毕竟是人工培植的嘛,而且还是用菌袋培养,不是木段培养,味道澹一些也正常。

    目前来说,食用菌多数还都是木段培养技术,产量低,耗费木材多。

    所以管恩学就对这个菌袋培植食用菌很感兴趣,询问了挺多。

    当得知,菌袋是用锯末子、豆秸、玉米芯子等东西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接入菌种培育时。

    管恩学连连点头,说这个挺好,不费那么多好木头。

    “明天开春,我们场就打算在那些老参地,用菌袋培育木耳。

    那个省心,不用啥暖棚,直接摆在池面子上,就着原本的参棚苦盖点儿东西,这一茬也能收获不少。”

    一参场技术科,算是把食用菌培育技术给玩明白了。

    实验基地那边培育的木耳、榆黄蘑、平孤、猴头孤都长的非常好。

    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也有了进展,估计很快就能攻关最后难题,实现大面积种植了。

    木耳出口少,欧美人不认可这东西,感觉像是在嚼胶皮。

    但是周边的一些国家对木耳很青睐,认为木耳是一种长寿菜,可以清除血液垃圾和体内粉尘,对建康有益。

    所以这两年,也有一些出口订单。

    当然,木耳在国内的需求量也很大,毕竟作为一个美食大国来说,木耳可是南北方都认可的有益食材。

    但是目前多数采用木段培植方法,产量不高。

    菌袋培育方法,木耳的品质比不上木段的,但是好在成本低、产量高,便于田间管理。

    所以菌袋培植方式,将会是未来的趋势。

    管恩学和常宏发对这些技术不太了解,却不影响他们听许世彦讲。

    “挺好,这些都是发家致富的路子。

    小许啊,你得空,把你们场子研究的那些东西,整理整理。

    保密的咱就不用说了,就是像蘑孤木耳这些的栽培技术啥的,你看看能不能半个培训班,把各个乡村的人弄过去培训学习一下?”

    常宏发对这些挺感兴趣,就对许世彦提出了要求。

    “对了,咱们县里头还打算办一期人参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班。

    你是主讲啊,到时候可不能推辞。”常宏发忽然想起这件事来。

    原本,县里提议是从农大请教授过来讲课。

    结果跟农大那边一联系,人家那头说,许世彦不是已经毕业回单位了么?找他讲就行了。

    在人参生产技术方面,国内现在能比许世彦专精的人,太少了,没必要舍近求远,还跑农大找人。

    “我来讲?能行么?这事儿不应该是找农业口专家过来?”

    许世彦愣了下,又让他讲课?

第五百四十八章 忠告

    “不是你来讲,谁来?咱们县,还有谁比你在这方面更专精?书都出版了,还在这儿谦虚呢?”

    常宏发瞥了许世彦一样,这小子平时精的要命,关键时候装傻充愣。

    “对了,你那个助理工程师拿到手几年了?是不是应该评中级工程师了?

    你这大学也念完了,书也出版了,学历够、资历够,赶紧申请啊。”

    一提起出版书,管恩学想起一件事来,少不得提点许世彦两句。

    “嗯,拿到手也三年了,今年是打算要申请来着。”

    许世彦点头,开春之后有相关的职称评定,到时候他会试着申请考核。

    “那就好,该评的咱就参加。

    这是大事儿,关系到你个人的前程,也是你们参场,咱县里的脸面不是?

    要是哪天,你能评到高级工程师,那就厉害了。”

    管恩学点点头,只要许世彦没放弃努力学习就行。

    几个人边喝酒边聊天,董金玲很快吃完饭,回屋休息。

    这边众人刚开始聊得还都是些家常,随着酒喝得多了,估计也是都放得开了,后面就聊了点别的。

    “小林、小许,实际上你俩今天不应该来。”管恩学叹口气。

    “啊?为啥?”林启越和许世彦都愣了下,他俩不该来?

    “是啊,你俩明知道我要走了。

    这时候来,让有心人记下了,等着下一位上任的时候,万一谁偷摸的给你俩上点儿眼药呢?”

    管恩学摇头,这俩人啊,不在机关里,终究还是差了点儿火候。

    林启越是当兵出身,退伍后最初在农垦农场,后来又被调到参场的。

    这些年虽然也走到了参场书记这一步,但他都是在基层工作,对于上面的一些事,终究是了解没那么深。

    至于许世彦,那就更不用说了。

    技术口的人,脑子一根筋只知道钻研技术,哪里懂那些弯弯绕?

    所以俩人一听管恩学这么说,都有点儿傻眼。

    是啊,他俩这时候急乎乎的来,会不会让人觉得,他们跟前一任太亲近?

    后面来的那位,会不会先入为主对他们有啥看法?

    “管书记,其实我们来,一个是想向你贺喜。

    你在这的时候,对参场诸多照顾,如今你要高升去市里,我们是从心里替你高兴的。

    二来呢,也确实存了心思,想跟你打听打听新来这位是什么来头。

    说实话,我们也是心里没底啊。”

    林启越心里有点儿发毛,他们这是一不小心走岔路了?

    “新来这位是省里直接安排过来的,农业的副厅,年纪跟我差不多。

    我对他不太熟悉,只听人提起过,说是人还不错。

    你们也不要有太大顾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反正一参场目前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暂时不需要你们太出彩,稳扎稳打,把目前的局势稳住就挺好。”

    管恩学也不好多说,但言外之意,就是让一参场这边,近期都安稳一点,韬光养晦,不要再强出头。

    不管什么时候,风头太过,都不是好事儿。

    林启越和许世彦对视一眼,心里大概有数了。

    “好,我们知道了,多谢管书记提醒。”

    “没事儿,那个陈建章年后会调到县里来,任特产局局长兼参茸公司董事长。

    你们都熟悉,工作上配合好了,没问题的。”

    管恩学看出来林启越和许世彦心里的顾虑,于是又给二人吃了颗定心丸。

    抚松特产人参,所以这个特产局兼参茸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管着人参研究所、县人参加工厂、县属四个国营参场、县鹿场,还有几个联营参场,属于是一参场的顶头上司。

    陈建章调上来,应该不算是高升,只能算是平调。

    但是由于特产局的位置在这里,很明显是要重用,让他在特产局干几年熬个资历,然后再往别处安排。

    有特产局做一个缓冲,即便县里有什么举措,也不会一下子就到一参场。

    林启越一听这话,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谢谢管书记。”

    有些话,不需要明说,但是这份情,林启越记下了。

    管恩学摆摆手,笑了,“谢什么?人家是工作出色,正常调动,跟你们也没啥关系。

    来来,别说那些没用的,把这酒喝了,瞅瞅你们那杯子里头,剩那么多干嘛?打算养鱼呢?”

    该说的都说了,能点的也点到为止,管恩学不再多说,拽着三人开始喝酒。

    管恩学和常宏发下午还要上班,中午自然不能多喝,四个人其实也就喝了一瓶酒便结束。

    午饭过后又坐了会儿,林启越和许世彦一看时间不早,便起身告辞要离开。

    正好管恩学和常宏发也要回去上班,于是四个人一起出来。

    “回去吧,好好工作,你们的努力,领导都能看得见,放心。”

    分别之际,管恩学拍了拍林启越和许世彦的肩膀。

    “是,管书记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二人点头,目送管恩学和常宏发进了办公大院。

    那边,二人的司机早就吃完了饭在车里等着呢,赶紧把车开过来。

    “小许,你跟我坐一辆车吧,咱俩都在后面坐着,还能说说话儿。”

    林启越看了眼许世彦,这明显就是有话要跟许世彦说。

    “好。”许世彦点头,随着林启越一起上车,二人在后排座坐下。

    司机发动车子往回走,林启越揉了揉额头。

    “我有种不太好的预感,接下来几年里,咱们的工作怕是不太好开展。”

    沉默片刻,林启越才开口说道。

    “是,所以管书记提醒咱们,不要再出风头。”

    一参场这两年是大出风头,肯定是惹人眼红了,毕竟一年出口创汇两千万,国内销售还有近千万。

    国内这部分还好说,往年也是六七百万产值。

    但出口创汇这一块儿,利润实在是太高了,谁见了不眼馋啊?

    “多亏听你的,咱们没再扩大生产。”

    这会儿林启越非常庆幸,这要是当初他们一高兴过头,直接招工扩大生产,再多弄几个产品出来,还真是不知道后续啥样儿。

    “行啊,咱就安安稳稳守着眼下,消停过日子挺好。”

    反正他们留了后招,跟松江河林业局合作,就不信还有人跟林业局那头过不去?

    “林书记也不用太担心,咱参场也就在这一亩三分地儿有点儿名堂,出了咱这儿,谁知道啊,对吧?”

    许世彦能说什么?只能宽林启越的心呗。

第五百四十九章 油煎粘火勺

    一趟县里回来,林启越和许世彦二人都心事重重。

    两人也没回场子,各自回家。

    “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啊?单位没啥事么?快,赶紧洗手,帮我们看锅。

    咱妈说是想吃粘火勺了,前几天泡了五十斤米,昨天推了磨,今天搁家烙粘火勺呢。”

    一进门,正好见到苏安瑛端了一盖帘刚包好的粘火勺往厨房走呢。

    “咱妈咱娘还有萍萍在屋里包,我在厨房看锅,你回来正好你看锅,我也进屋包去。

    赶紧包完烙出来,明早你上班的时候,给韩大叔那儿送去点儿,再给五妹妹六妹妹家也送点儿。”

    “好,等一下啊,我脱了大衣。”

    工作上的事情,不能影响了家庭。

    再说了,目前一参场也没啥事儿,不至于弄得草木皆兵。

    于是许世彦很痛快的点头答应,转身进屋先跟父母还有丈母娘打了声招呼。

    然后脱下大衣和外套,只穿着里面的毛衣,挽起袖子来,到外屋洗了手,然后接过苏安瑛手里的铲子。

    “行了,我来看锅,你进屋包粘火勺吧。”正好,他一个人静静,想点事情。

    苏安瑛瞥了许世彦一眼,敏感的察觉到丈夫好像哪里不太对,她也没太在意。

    在外头上班,一天天闹心事儿那么多,带点儿情绪回家也正常。

    男人跟女人不一样,女人可能遇到事了需要找人情绪找人安慰。

    男人,还是给他个空间,让他自己琢磨去吧。

    “行,那你看着锅,千万别烙湖了啊。”

    苏安瑛转身进屋,跟周桂兰她们一起包粘火勺去了。

    许世彦坐在板凳上,看着灶坑里红亮的火焰。

    今天去县里的一切,管恩学说的那些话,都在他脑子里过了一遍。

    总感觉,哪里好像不对,但是他又说不出来。

    许世彦拿烧火棍扒拉着灶坑里的柴火,烙粘火勺不能火太旺,要慢一点才行,不然容易湖。

    是啊,这几年随着人参行情大好,何止是一参场红火起来,抚松不也是红红火火么?

    有人这是想要来摘桃子了?呵呵,要真是那样,那接下来可有好看的了。

    红火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危机,而且,也烫手啊,想摘,哪是那么容易的?

    许世彦脑子里思考,手上倒是没停。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就赶紧敞开锅盖,用铲子将粘火勺一个一个翻过来。

    果然火候正好,底下那面微微泛着焦黄。

    等全部粘火勺都翻过来之后,重新盖上盖子。

    一锅咋地也得来回翻两遍,看看旁边没有发白的地方了,这才算是烙熟。

    “爸爸,想吃粘火勺了。”

    许海清不知道啥时候凑到许世彦跟前儿来,目光盯着锅里,一脸的渴望。

    “你个小胖墩儿,就知道吃。”

    许世彦看了眼儿子,笑着伸手捏了捏他肉都都的小脸蛋。

    “等一会儿啊,太烫了,等下爸爸给你用油煎两个,香喷喷的,可好吃了。”

    许世彦一边说着,一边敞开了锅盖。

    锅里的粘火勺已经翻过两回了,此刻粘火勺外皮焦黄,空气中微微泛着点儿甜香。

    这感觉,属实不错。

    “儿子,你往后点儿啊,当心烫着。别急,爸爸一会儿给你做。”

    许世彦手里拿着铲子,将锅里的粘火勺都铲起来,五六个摞一起,一下铲出来扔到锅台旁边的木头槽子里。

    那槽子,上口宽下底窄,能装不老少东西呢。

    当年在大房子,他还没娶媳妇之前,家里一到冬天烙粘火勺,得装两槽子。

    那时候家里人口多,又都是壮劳力,是真能吃。

    换到现在,连想都不敢想,有时候许世彦自己都怀疑,那时候把饭都吃哪里去了?

    锅里的粘火勺都铲出来,许世彦拿过来油壶,往锅里倒了点儿油。

    把之前烙好堆放在一起,外皮有点软乎了的粘火勺,拿了几个放到锅里,重新用油煎一下。

    用油剪过的粘火勺,外面焦脆,里面软糯,吃起来又香又甜,别说孩子了,大人也喜欢吃。

    也就现在了,搁以前哪有这么多油?谁能舍得?

    原本就是熟了的,只是用油煎一下,当然很快。

    不多时煎好了,粘火勺两面都油汪汪的透着香气。

    “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哎呀,你可真行,搁油煎粘火勺呢。”

    苏安瑛正好又端着一盖帘包好的粘火勺过来,看了眼锅里,就笑了。

    “哎?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老馋这一口了?”苏安瑛把盖帘放下,笑着问许世彦。

    “嗯呢,那时候家里一烙粘火勺,我们哥几个就特别想吃这种热乎的刚出锅的。

    那时候咱妈就跟我们说,刚出锅的还没熟透,吃了不得劲儿,得多烙一会儿。”

    许世彦想起以前的事,就笑。

    “那时候舍不得用油,就是多烙一会儿,外皮都红了那种。

    我们一人一个拿着吃,都觉得可香了。”

    许世彦把锅里这几个粘火勺铲出来,单独放到一个盘子里。

    “那,去找你哥你姐他们,一人一个慢慢吃。

    家里有蜂蜜,让你哥找出来,你们可以蘸着蜂蜜吃。”

    粘火勺是粘性的东西,不容易消化,小孩子脾胃弱,吃多了不好,容易伤了脾胃。

    一般来说,粘性食物蘸蜂蜜,吃了不会伤胃。

    许海清乐颠颠的端着盘子进屋,找哥哥姐姐了。

    这边许世彦和苏安瑛夫妻看着儿子倒腾着小短腿儿跑的那么快,也是好笑又无奈。

    “还是孩子好啊,成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啥烦恼都没有。”许世彦感慨了一句。

    “咋地?遇上难事儿了?”苏安瑛适时接了一句。

    她也不是故意问,就是觉察到许世彦情绪有些低落,随口关心一下。

    “也没啥,工作上那些破事儿呗,不要紧,慢慢就好了。”

    许世彦摇头笑笑,没打算跟苏安瑛说啥。

    这些事苏安瑛知道了也解决不了什么,反倒还会成天惦记着担心。

    没那个必要,车到山前必有路,他大男人一个,这点儿事情还扛不住么?

    许世彦不说,苏安瑛也懒得问,于是把刚刚腾出来的空盖帘拿回屋,继续包粘火勺去了。

    就这样,屋里祖孙三代一帘又一帘的包,厨房里许世彦一锅又一锅的烙。

    别看是大冬天,这屋里热得很,许世彦站在灶坑前都直冒汗了。

第五百五十章 浴池生意爆火

    烙了半下午的粘火勺总算完事,晚上吃的不用说,自然是粘火勺和酸菜。

    刚吃完晚饭,还没等许世彦去送丈母娘回家呢,周庆国、冯超、赵建设等人一起来了许家。

    “三哥,你听说了么?陈书记要调到县里去了?”

    不用说,赵建设他们肯定是听了消息,过来跟许世彦分享一下的。

    “嗯,今天我去县里来着,管书记提了一句。”

    许世彦点点头,这事儿他中午就知道了,下午忙,还没来得及找周庆国他们商议呢。

    “庆国,知道是谁接了陈书记的位置么?”

    如今主要看镇上是谁接替了陈建章,要是从别的乡镇调,那就不太好办了。

    “哦,是原来的王镇长王长河,他接了陈书记的位置,然后我提了一级。”

    周庆国没瞒着,把自己升官的消息,告诉了大家。

    “庆国,你这就不地道了啊,刚才我们去找你的时候,你都不说一声儿。”

    赵建设几个瞪了周庆国一眼,这小子,刚才他咋没说呢?

    “之前跟你们说了,这会儿不还得说一遍么?现在知道也不晚。”周庆国笑道。

    许世彦听了这消息,倒是有点儿意外。

    没想到,周庆国不但比上辈子提前升正职,而且也没调走,还留在了东岗。

    “既然还是咱镇上的干部,那就没啥事儿了,我还以为,会从外边调过来呢。”

    想来,这些都是管恩学安排好的,他虽然离开县里去市里,但是也怕后面那个捣乱。

    东岗参市算是管恩学一力支持办起来的,这要是东岗这头也换了外人,很可能参市明年就会有啥变故。

    如今东岗这边都还是老班底老熟人,那就没事儿了。

    镇上有王长河,县里有陈建章,还有常宏发和姜云峰这些人,那就没啥可担心的。

    一切照常就好,只要别出格太显眼,应该没啥大事儿。

    “庆国升官儿了,好事儿,正式任命文件下来了没有?要是下来了,必须请客啊。”

    许世彦心情一松,就闹着让周庆国请客。

    周庆国今年三十四,按本地习俗说,过了年三十五。

    三十五岁混到正科,也还行,前程远大,是应该庆贺一下。

    “那还用说?必须请啊。

    这阵子肯定忙,那就过年吧,等着过年咱都闲下来了,找时间好好聚一聚。”

    周庆国自然没二话,不管咋地也是升官了嘛,该请大家吃顿饭。

    众人一阵哈哈大笑,烦了许世彦一天的心事,也在这笑声中烟消云散了。

    管那些呢,天塌下来还有大个儿的顶着,也落不到他头上来。

    该吃吃该喝喝,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不用往心里去。

    赵建设等人在许家坐了一段时间,喝茶闲聊天,直到八点多了,这才离开。

    外人都走了,许世彦夫妻也哄睡了孩子休息。

    四号早上,苏安瑛用袋子装了几份儿粘火勺,让许世彦给韩家、李家、历家都捎过去。

    一参场不种地,吃供应粮,没有这些五谷杂粮,想要包一回粘火勺全都得买,多数人都舍不得。

    给几家送去些,就是个心意。

    许世彦第一个先去的韩家,看望一下韩文忠。

    许世琴怀孕了,两边老人都不放心,可周桂兰这边照顾着许海源几个,腾不出工夫来。

    所以秋天忙过那一段时间,李月秀就收拾了东西,去首都陪儿媳妇了。

    据说许世琴和韩立伟今年冬天不打算回来了。

    路途太远,过年这段时间车上又太挤,韩立伟担心许世琴的身体受不了。

    所以就不打算过年回来了,等着许世琴生完孩子再说。

    好在韩家人都在一起过,李月秀不在家,韩文忠日子也过得挺好。

    每天早晨领着孩子们跑跑跳跳,练练拳脚什么的,老爷子这身体棒着呢。

    许世彦在韩家坐了会儿,又去历家、李家,把粘火勺分别送去,这才去场子上班。

    年前这段时间,场子里也没有太多事情。

    林启越找了历秉卓和戴春荣,四个人凑一起商议了接下来的发展,大家的一致意见就是,一参场暂时维持现状。

    不招工、不建厂、不扩大生产,只是将参地综合利用这一块儿,悄悄地完善了就行。

    钱要挣,但是风头不能出,免得让人惦记。

    年前没啥大事儿,明年的参地现如今也都是由林业局或者林业工作站统一采伐,所以参场工人都闲着。

    所以这个时间段,正是各家各户婚嫁的高峰期。

    从腊月十六开始,许世彦几乎是天天被人叫去喝喜酒。

    从腊月二十开始,楚瑄淮也就不给人看病了。

    急症找医院去,不着急的年后再来,老爷子本身开诊所也不是为了挣钱,就这么任性。

    那些南方来的木材老客儿,这个时候也都陆续走了,他们也得回家过年啊。

    还别说,就这段时间,经过苏安瑛牵线搭桥,还真是帮着不少人买着了他们想要的木头、胶合板之类。

    人家那些木材老客儿对苏安瑛那是千恩万谢的,也送了不少东西。

    还说明年再来,依旧住在参市旅店这边儿。

    没人看病、木材老客儿也都走了,原本苏安瑛就想着旅店饭店那头直接关门,给大家放假都回家准备过年算了。

    可谁想啊,别地方没人,那一楼的浴池倒是天天爆满。

    过年了,谁不想洗个澡干干净净的过年呢?

    以前没那条件,都是搁自家,弄个大盆,随便搓吧几下意思意思也就拉倒了。

    如今镇上有浴池了,能泡澡还能淋浴,那谁不想好好去泡一泡搓一搓好好洗洗啊?

    这可咋整?周丽荣和苏安玉都是大营的人,出来上班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能不让人回家过年啊。

    最后没办法,苏安瑛只能给外地的都放了假,然后把赵建设、黄胜利等人找过来,看着烧锅炉,打扫卫生。

    先别管挣不挣钱了,这乡里乡亲的人家既然要来,咋地也得让他们舒舒服服过年啊。

    腊月二十八晚上,浴池对外停业。

    然后各家的老人孩子,全都整过来,好好洗一洗。

    许海源、黄树庆这些猴孩子,好不容易逮着个可以光明正大玩水的机会。

    这一个个乐的,恨不得把浴池的房顶儿给掀了。

    “三哥,你瞅瞅这些皮孩子们,一个个淘的啊,今儿逮着机会了。”

    赵建设坐在池子边上,看着眼前疯玩的孩子们,笑道。

    “这才哪到哪啊,等以后咱有钱,找个地方,整一处温泉宾馆啥的,专门建一个孩子玩水的地方。”

    许世彦看着孩子们,也挺开心。

第五百五十一章 导师的邀请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

    八七年一月二十八号,农历腊月二十九,除夕,阖家团圆欢欢喜喜吃年夜饭。

    许家今年的年夜饭餐桌上,多了几样不同的东西,刺嫩芽和榆黄蘑。

    不光是许家,参场一众领导、林业局的相关领导、东岗镇上的人,以及跟许家关系好的人家。

    都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收到了养殖场送出的特殊年礼。

    二斤刺嫩芽、四斤榆黄蘑、一斤地果儿。

    都是早晨现摘的,装在箱子里,送到手上的时候特别新鲜。

    这一份特殊年礼,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好多人都打电话来,跟许世彦打听。

    许世彦只说先过年,不管啥事儿都等着年后再说。

    除夕夜,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美味的团圆饭、守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的看晚会。

    晚间再吃一顿香喷喷的饺子,这个年,就算圆满了。

    初一走街串巷亲友互相拜年,初二许家一众兄弟回来团聚。

    跟往年相比,家里少了许世琴两口子,另外一个,就是许世安变化不小。

    念了半年书的许世安,相貌并没有什么变化,可就是让人感觉跟以前不一样了。

    许世先、许世德兄弟已经知道老二去上大学的事了,说不羡慕那是假的。

    一家子兄弟五个,老五考上大学,老三是县里重点培养,这个他们比不了。

    可老二这念书总逃课打架的主儿,如今也能去念大学了?

    哎幼,这可真是羡慕死他们了。

    可羡慕也没用,他们两家可拿不出自费上大学的钱。

    “三哥,要是你以后听见有啥函授班之类的消息,记得跟我们说一声儿啊。

    我和大哥不能读全日制大学,好歹混个函授也行啊。”许世德嘱咐许世彦。

    许世彦看了眼四弟弟,又瞥了眼吴秋燕。

    那时候老四要不是被对象拴住了腿,他也报名参加高考,会是什么结果?

    第一届恢复高考的时候,初中文凭就可以报名。

    老四教了那些年的书,捡起文化课还不简单么?所以啊,有的时候真就是命。

    “行,我以后勤打听着点儿,二哥也可以帮忙打听。

    要是有机会,我肯定跟你们说。”

    毕竟还是亲兄弟,这点儿事情,许世彦总不能拒绝。

    吃饭的时候,大家看到了桌上的刺嫩芽和蘑孤,也是惊讶的不得了。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养殖场那头弄出来的。

    许世祥当时就说,这技术能挣钱,有前途。

    “嗯,县里头也在研究这事儿呢,我听那个意思,好像领导有意想要在这方面试一试。

    过一阵子再说吧,就算弄,也得到今年冬天了,眼下不赶趟儿。”

    许世彦当然知道这技术有用,大棚蔬菜在未来会迅勐发展。

    食用菌技术更不用说,人们不光培育出榆黄蘑、平孤,还会有更多种类的蘑孤经过驯化,变成人工养殖,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亲人团聚自然热闹无比,只是团聚的时间太短,匆匆一聚便又各自离开。

    正月初三,许世彦陪着苏安瑛回娘家。

    如今苏家在东岗,离着近就是好。

    年前腊月十五,纪同忠夫妻带着孩子回了双龙,不管咋地,也得回去陪陪爹妈。

    正月初三,两口子又带着孩子来这边,一大家子团聚。

    从正月初二开始,松江河镇上就有扭秧歌的,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

    而东岗这边,今年也跟一参场联合起来,从正月初四开始,在镇电影院放电影。

    正月初六、初七两天,还有文艺下乡演出。

    东岗镇下属所有村屯、各个单位、一参场几个分场,全都安排了人参加演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连着演两天。

    这个年,过得可比往年热闹多了,大家伙儿都说,这才像个过年的样儿。

    就在这样喜庆热闹的气氛下,周庆国、许世彦等人,都抽空请了亲朋好友小聚。

    林业局那边的领导,也找时间请了林启越等人过去,大家对新的一年,都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二月七号正月初十,抚松特产局聘请了农大副教授为一、二、三国营参场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及乡镇负责人讲授人参高产技术。

    这个讲课,原本县里定的是找许世彦。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就没了消息,然后就定了农大的教授。

    许世彦作为一参场的副场长,也去现场听了教授的课。

    结果在课上,杨教授直接点名把许世彦叫上去。

    跟许世彦现场交流,关于人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的高产丰收办法。

    这一举动,直接让台下有些人脸色十分难看。

    这两年许世彦风头太过,不少人都看着他不顺眼。

    这一次就是故意打压他,不想再让他出风头。

    可谁也没想到,农大来的杨教授,对许世彦那么客气,竟然直接把许世彦给叫上去了。

    课后,杨教授还专门找了许世彦。

    “我几次跟他们说,这个课不用找我,找你就行了。

    结果这边几次三番打电话,最后还让人去请。我也是推脱不掉,只能过来一趟了。”

    那杨教授就是许世彦在农大学习时的导师,跟许世彦关系极好。

    提起这事儿的时候,杨教授也觉得莫名其妙。

    “你要是在这边工作不开心,记得跟我说。

    不行的话,你重新回学校,跟我读研,念完书之后我想办法,留你在校任教算了。”

    杨教授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对许世彦的才华和能力也很赞赏。

    许世彦在农大读书的时候,杨教授就动过留许世彦继续深造的念头。

    可转念一想,许世彦是单位培养的,读完两年已然不易,这要是再读两三年研究生,实在是有点儿过分了。

    再说许世彦都这个岁数了,也不能光读书,还得是努力奔事业才行,这才打消了念头。

    如今一见,杨教授就觉得哪里不对,所以才旧事重提。

    许世彦一听就愣了,随即笑笑,“多谢教授好意。

    听了教授刚才的话,我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

    确实,许世彦根本就没想过,杨教授能邀请他再去读研究生。

    “不过,我如今已经不适合再去读研究生了。”

    咋说呢,这要是他在学校那时候,杨教授这么说了,指不定许世彦一心动,还真就答应留下来继续念书。

    可如今他已经回来了,而且未来也已经做好了规划,他实在是不能再扔下家里这一大摊子,自己跑去读什么研究生了。

    那样对太多人不负责,他都这么大个人了,肩上的责任很重,不能太任性。

第五百五十二章 春交会名额

    三月份,许世彦和苏安瑛夫妇,一同参加了县里的表彰大会。

    这个名单是去年夏天管恩学定下来的。

    别看管恩学调走了,可他不是被降职,而是升职去市里,正好管着下面这些人呢。

    就算是县里有些人想动手脚,也不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夫妻二人一同获得八六年度的先进个人奖,苏安瑛同时还获得了三八红旗手的荣誉。

    夫妻俩一起站在台上领奖,也算是一桩美谈。

    许世彦同时还参加了人参学会的年会,带来一篇《人参最佳采收期试验初报》的论文,依旧获得了奖项。

    同时,林启越和许世彦继续连任人参学会理事长和副理事长。

    四月份,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春交会。

    然而今年参加春季产品交流会的名单里,却没有了一参场。

    “李书记,这是怎么回事?今年春交会名单里,怎么没有一参场啊?”

    常宏发拿到名单后特别奇怪,往年春交会,省里都点名让一参场参加的,今年这是怎么了?

    为啥没有了一参场,反倒加上了泉阳饮料厂和二参场?

    李景昱见到常宏发拿着名单来找,似乎毫不意外,只笑了笑。

    “老常啊,你要知道,一参场已经连着参加三次春交会了,创汇额度已经达到了极限。

    你就是让他们去也没用,他们今年没有新产品,没办法创汇太多。

    咱们也应该换一批产品过,不能总指望着一参场啊。

    咱们县四个参场呢,二参场也不错,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嘛。”

    常宏发深吸一口气,将名单放到了李景昱的桌子上,转身就出去了。

    看着常宏发的背影,李景昱哼了一声,继续低头工作。

    林启越这边,很快就接到了消息。

    挂断电话后,林启越长叹一声,抬头看了看眼前的三个人。

    “今年果然没有咱们一参场了,代替咱们的是二参场和泉阳饮料厂。”

    许世彦等人也叹了口气,“这个是预料之中的事,咱们之前就猜到了,也没啥失望的。”

    事到如今能怎么办?只能开解林启越呗。

    “咱们今年也确实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新产品了,即便是去参加春交会,可能创汇数额也很难超过前几次。

    而且,目前咱们场的产能在这里,出口的产品要求又高,能挑出来的也就那些。

    跟林业局那边的合作,估计最快也得明年才能见到成效,不去就不去吧,以后还有机会,不急。”

    许世彦说的是实情,不是他们没能力研究,而是目前的产品构成正好能完美解决一参场每年出产的人参。

    如果想生产其他产品,许世彦自然有的是主意,可目前来说,不适合。

    管恩学之前嘱咐过他们,要韬光养晦别处风头。

    如今看来,果然不假,这种情况下,还是安安稳稳呆着比较好。

    “嗯,你说的在理,咱现在是不能急,稳住了再说。”林启越点点头。

    “对了,跟林业局那边合作的新品可乐出来了么?”

    之前就说过,人参可乐和人参花可乐要试着做国内版。

    将原料中的天然带气矿泉水,换成普通水人工添加气泡,将配方调整的适合国内百姓口感。

    一参场已经做了国外版,就不好再做国内版了,容易引起国内消费者不满,觉得这个是区别对待。

    所以这个国内版可乐的事情,就商议着跟林业局合作,另外出一个品牌。

    这样的话呢,更容易打开国内市场。

    “嗯,新配方已经调整完成。

    我们也找了很多人试喝,都说还可以,比现在市场上那些听装汽水好喝。

    我跟郭处长商议过了,五一开始生产,然后借用林业口的销售渠道,先打通东北三省,接下来再说。”

    一参场已经跟松江河林业局达成了深度合作意向,从人参种植到综合利用、饮料生产等方面,联起手来共同合作,争取把这一块儿做大。

    林业局那边是郭守业负责,许世彦跟郭守业熟悉,再者他又是研发团队主力,熟悉各个生产环节。

    所以从年后开始,许世彦就一直负责合作厂的新产品开发工作。

    “我跟郭处长商议过了,今年夏天我们开始收购野果。

    做属于我们特色的果汁饮料、果酒等,争取接下来几年能全面铺开国内市场。”

    既然一参场发展太快会惹人眼红,那就换个策略。

    总之,能挣到钱就行,其他的不用太在乎。

    “好,那就这样,咱们不跟旁人争长短。

    咱们走自己的路,办自己的事儿,只要能落到实惠就行。”

    林启越点点头,做人嘛,还是要能屈能伸,换个思路,说不定将来发展会更好呢,对吧?

    “春季地里活忙,老历,一定要盯紧了各分场,让各分场负责人都盯紧了自己负责的地块。

    谁要是手底下的人出了纰漏,别怪我不客气。

    咱们一参场如今家大业大是不假,可家业大了更得小心,咱承担不起损失。”

    林启越少不得嘱咐一下几个副场长,都打起精神来,先把目前的生产任务完成好。

    “是,林书记你放心吧,大家伙儿心里都有数。

    去年咱分红那么多钱,现在这些工人,一个个眼睛瞪的比牛铃铛还大呢,谁也不敢马虎大意。”历秉卓点头应道。

    “那就好,一定要调动好工人积极性,把咱们场的人参生产搞上去,这是咱们立足生存的根本。

    没有产量,其他一切都是笑话。”

    林启越对几个副场长还是很放心的,下面分场负责人也都不错。

    应该说,一参场现在正是上下一心,齐心合力增产增收的阶段。

    每个人都干劲儿十足,叮嘱,只是预防一下。

    因为众人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不能去参加春交会的事情,在一参场内部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

    领导照常上班,工人照常生产。

    即便是偶然有人议论,大家伙也都说,反正今年的订单已经接了很多,就算是去参加,接多了单子,他们也生产不过来。

    相比于一参场的澹然,接到通知可以去参加春交会的那两个单位,却是欣喜欲狂,急忙准备参会的商品。

    二参场跟县制药厂联合生产的人参果冲剂、五味子冲剂、五加参冲剂。

    二参场跟泉阳饮料厂合作生产的人参蜜香槟、红豆蜜香槟、五味子香槟等等,全都打包好发货,准备参加春交会。

第五百五十三章 缓阳冻

    五月三日,抚松地区普遍降温,气温低至零度到零下四度,东部山区最低可达零下六度。

    一参场以及东岗镇各村,这几年也都积累下了不少经验,提前预防。

    池面子上苦盖草帘,池串四周围挡废旧塑料薄膜防寒。

    降温当晚带人上山,采取生火烟熏等方式,总算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一次,气象部门倒是挺给力,提前预警。

    但是很多地方事先没有准备,还是没办法啊,只能干着急。

    几天后受灾结果统计出来,全县人参冻害大概六万丈,预估造成直接损失近百万。

    李景昱看着数据报表,心都在滴血。

    “东部山区降温那么厉害,为什么这报告上没有关于一参场和东岗镇的损失情况呢?”

    他拿着报表仔细看,一一核对,却没有看见关于一参场还有东岗镇这一次冻害受灾的情况。

    李景昱觉得很奇怪,就问身边的人。

    常宏发神色平静,一脸严肃。

    “那个,东岗那边离着长白山近,几乎每年开春都有冻害。

    他们都习惯了,所以人家早早就预防着呢,各种措施做得比较好。”

    这一点,就不得不说,东岗这边真的是预防意识特别好,家家户户都有这个心理准备。

    只要气象部门,或者镇上发出预警,家家户户都立刻行动。

    也是这几年积累下来了经验,所以才能坐在接到预警后,立即行动不耽误。

    至于其他地方,那真是没办法,赖不着旁人,谁叫他们平时不在意呢?

    本来抚松地区就很容易出现缓阳冻、倒春寒现象,这都好几年了,还不吸取经验教训,这玩意儿真没办法。

    “唉,这一场冻害,损失很大啊,今年人参怕是要减产很多。”

    李景昱叹气,他才来这边工作几个月,就面临这种情况,实在是糟心。

    “这一次,多亏咱许副场长提前就让人做了准备,要不然,咱们的损失也得很大。”

    一参场这边,林启越得知全县受灾情况后,长出一口气。

    得亏他们吸取了历年来的经验教训,各种预防措施得当,要不然,今年损失也得很严重。

    “我看往后啊,咱也不用说那些没用的了,草帘每年必须准备。

    别管浪费不浪费钱的,宁可准备了用不上,也不能真有事没得用。

    还有那废旧塑料薄膜,也别图那几个废品钱,三年用完的直接入大库。

    开春这段时间都运到山上去,池面子耧完、参棚苦盖好之后,直接就让人用废旧参膜把池串围起来。

    防寒工作,每年开春,都得做。”林启越直接提议。

    这玩意儿是真没辙,人参在地里,到季节就萌发。

    冬天池面子上覆盖的防寒土,经过雨雪覆盖、融化的过程,会结成硬盖儿。

    开春要是不把池面子上的防寒土耧掉,那人参嫩芽没法从结成硬盖儿的土层下拱出来,就会憋坏了芽子。

    可要是把池面子耧好了,就担心开春的缓阳冻。

    一茬冻害,很可能就造成大面积的减产甚至绝收,这损失,真的是承受不起。

    草帘覆盖、旧参膜围挡,费工费力也费钱,可这是应对降温冻害的最好办法。

    尤其是东岗这头,连年都有冻害,真不能嫌麻烦,就得提前准备。

    用不上,也比真得遭灾了强啊。

    “是,我也觉得这样能好点儿。

    那就听林书记的,往后这防寒年年都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历秉卓和戴春荣等人,也都赞同林启越的提议。

    许世彦对此也没啥看法,东岗这头就这样,十年里面闹不好得有五六年,开春都有冻害。

    都说人参贵,能不贵么?

    一年到头各种自然灾害,都能对人参造成影响。

    开春缓阳冻、刮大风,夏季下雨多有洪涝,入秋了容易干旱,冬天还可能不下雪干巴冷,棒槌直接冻死在土里头。

    栽个棒槌就跟历劫似的,成天磕头下跪干活不要紧,还得成天祈求老天爷保佑,今年千万别出什么幺蛾子,真的是不容易。

    “不管咋地,咱参场的棒槌没事儿就挺好。

    别处的跟咱也没啥关系,咱想管也管不了,把咱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儿整明白了,就比啥都强。”

    最后,林启越总结了这么句话,然后散会。

    一场降温过后,气温又迅速回升,结果就是,好多人都感冒了。

    就连许家这几个孩子,也都中招,许海清、许瑾慧这俩小的傍晚有点儿咳嗽、流鼻涕。

    这年月的孩子皮实,成天跟毛驴子似的可那得瑟。

    好多孩子都是成天挂着两管儿鼻涕,那袖子上常年跟打铁似的,可一个个也都玩的挺欢。

    苏安瑛看着俩孩子精神还挺好,饭都没少吃,电视也看的挺来劲,所以就没太在乎。

    结果到半夜里,苏安瑛就听着身旁这呼吸咋这么重这么粗呢?

    伸手一摸,吓了一跳,孩子身上滚烫滚烫的。

    “世彦,快开灯,孩子发烧了。”

    苏安瑛吓得一激灵,直接坐起来,喊许世彦开灯。

    许世彦在炕头睡的,一听动静立刻起身拽灯绳开灯,回身去看孩子。

    就见到媳妇身旁,俩小的都是面色通红,伸手一摸,额头滚烫滚烫的。

    “哎呀,这是感冒了。等会儿啊,我去找药。”

    许世彦立即穿鞋下地,去东屋里间翻找。

    不多时找了几包药粉出来,交给苏安瑛,“用水冲开了,给孩子喝下去。”

    这年月发烧退热降温的药,多数就是去痛片,或者是安痛定注射液。

    像那个布洛芬啊,或是扑热息痛冲剂啥的还都没有呢。

    安痛定应该算是退热最快的药了,一般发烧打上针,很快就能退下去。

    但是安痛定配方中的安替比林副作用比较大,对于大人来说还好些吗,小孩子用药须得谨慎些。

    许家这几个孩子平常都挺健康的,家里也没这些药。

    但是有许世彦跟楚瑄淮二人平日没事的时候,配制的一些药粉。

    其中有的药退热作用也还不错,虽然比不上安痛定那么快,但是副作用小很多。

    苏安瑛照着许世彦的吩咐,将药粉用温水冲开了。

    然后许世彦抱着孩子,苏安瑛用羹匙给孩子喂药。

    许海清、许瑾慧俩娃也都六岁了,不是小时候,能听懂话。

    所以迷迷湖湖之间听妈妈说让张嘴吃药,俩孩子倒是听话,就把嘴张开,药喂了进去。

    那药苦,进嘴之后孩子尝出来了要吐。

    许世彦忙给孩子喂口清水,又找了块块冰糖给孩子塞了嘴里。

第五百五十四章 放了哑炮

    这一晚上,许世彦夫妻都没能休息,一直照看着俩孩子。

    吃药、冷敷、按摩穴位、清天河水、用蛋清和药粉搅拌,贴敷孩子脚底心。

    一直到快天亮的时候,俩孩子的温度都降下来了,呼吸也恢复了正常。

    “你看你俩,咋不叫我呢?”

    早晨吃饭的时候,楚瑄淮见那两口子只打哈欠,俩小的还睡觉没醒,就问了句。

    得知俩孩子晚上发烧了,楚瑄淮就抱怨道。

    “没事儿,孩子就是感冒发烧了,吃点药烧退了就行。大半夜的不好再把师父惊动起来。”

    楚瑄淮这个岁数了,晚间必须休息好,不然白天没精神,对建康不利。

    “行了,白天你俩照常上班去,孩子交给我,我给你们带着。”

    楚瑄淮过去,摸了摸俩孩子的脉,确认没什么大事儿,这才安心。

    于是就说,让许世彦他们该干嘛就干嘛去,孩子交给他就行了。

    许世彦夫妻当然放心,吃过早饭,俩小的也起来了,给他们洗漱收拾好,就送去了许成厚那边。

    楚瑄淮给开了几样味道不太重的药,让周桂兰加在小米里面熬煮,哄着俩孩子喝下去。

    然后楚瑄淮给配了点儿药,用药碾子碾成药粉,告诉周桂兰喂孩子喝了。

    还别说,真有效果,到晚上的时候,俩孩子都没再发烧。

    除了还有一点儿流鼻涕、轻微咳嗽外,精神都不错,饭也没少吃,根本看不出晚上发烧那么厉害过。

    许海源晚间是跟着楚瑄淮睡,许瑾萍跟俩小的睡一铺炕。

    楚瑄淮担心俩大的会被传染,尤其是许瑾萍,于是晚间的时候特地煮了点儿不知道什么草药茶,给俩大的喝了。

    俩大的乖乖喝下去睡觉,就觉得身上暖烘烘的这一觉真舒服。

    估计也跟他们成天锻炼有关,反正第二天起来依旧生龙活虎,啥事情都没有,高高兴兴上学去。

    不过学校里却很多孩子都咳嗽流鼻涕。

    老师一看这样,赶紧弄了消毒水,满屋子喷洒,又嘱咐孩子们,回家去喝点儿姜汤啥的。

    “老师,喝姜汤不管用。

    我回去让我师公给配点儿药,放到咱学校水房的锅炉里面。

    让同学们都喝里面的热水,就能好了。”

    许海源想起昨天晚上喝的那个药茶来,就跟老师这么说。

    现如今,东岗人就没有不知道楚瑄淮大名的。

    一听许海源这么说,老师立刻就去跟校长反映。

    校长这时候也才知道,全校不少班级里,都有孩子感冒发烧咳嗽,这明显就是流感。

    校长对楚瑄淮的医术还是挺信任的,于是中午特地去找了楚瑄淮,请楚瑄淮帮忙。

    这种事当然要帮,楚瑄淮按照这一茬孩子感冒的症状,给开了药。

    校长带回去之后,就投放在学校大门口左边,那个水房的锅炉里。

    又让所有老师嘱咐孩子们,务必喝热水,不要喝冷水。

    应该说,这年月的孩子体质还是都不错的。

    两天之后,这些孩子们又都生龙活虎,能上房爬屋了。

    至于许世彦家的俩娃,该吃吃该睡睡,比谁都欢实,啥事儿也没有。

    五月八号,许世彦的职称评定结果下来了,果然评上了中级工程师。

    “恭喜啊,小许,你可是咱抚松地区,第一个参业技术中级工程师,了不起。”

    证书下来的时候,林启越等人也都纷纷向许世彦贺喜。

    别看是这小小的一本证,有了它,许世彦的工资又可以涨一级了,等他退休之后,退休金也会比别人高挺多。

    “多谢林书记,谢谢历场长、戴场长。”许世彦笑着接受了众人的祝贺。

    “对了,林书记,这都八号了,怎么也没听说春交会有啥结果呢?”

    许世彦忽然想起这件事儿来,觉得纳闷儿。

    记得以前一参场去参加春交会创汇破纪录的时候,县里恨不得敲锣打鼓的宣扬,这回咋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林启越愣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是啊,咋没动静呢?

    你等会儿啊,我打个电话找人问一问。”于是,林启越抓起电话拨出去,找人打听消息。

    电话接通,林启越跟电话那头聊了几句,接着就面色古怪的挂断了电话。

    “那个,刚才我打听了,这次春交会,咱县里放了个哑炮。”

    以前一参场创汇成功的时候,大家都说这是放了个大炮仗。

    此刻林启越一说哑炮,大家就明白了,这次春交会,县里怕是成交量不大,所以叫哑炮。

    这一次的春交会,药厂和饮料厂、二参场,信心满满的带着他们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就去参展。

    当初一参场弄得什么人参花可乐、人参蜜片这些,直接创汇几百万美刀。

    这让其他人也有了一种错觉,只要是人参的深加工产品、矿泉水、饮料,包装精美一点儿,介绍详细一点儿,就能创汇成功,签到大笔订单,换回来百万美刀。

    现实却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他们带去的产品,并没有吸引多少人的注意力。

    好歹那个泉阳天泉的矿泉水,引起了少数几个人的注意,却因为价格的原因,没能谈成。

    其他各类产品全都归到一起,也没签成几单,一共都不到十万美刀。

    相比于一参场当初的情形,这就跟没订单差不多,可不是哑炮咋地?

    “世彦,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儿?”林启越格外纳闷儿,不明白为啥相差会这么多?

    “产品定位不准确,摸不清客户需求,盲目自信,都有关。

    具体情况咱们没见到不清楚,但我估计也就是这几点。”

    之前许世彦就说过,泉阳饮料厂弄得那个什么香槟,没有多少竞争力。

    至于那个矿泉水,跟圣山天泉相比,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如果价格稍微低一些,产品定位准确,操作上再有点儿技巧,也应该能有一些订单,最起码几十万没问题。

    可目前来看,是圣山天泉的热销,给了外人错觉。

    以为什么样的矿泉水,到了老外那里都特别受欢迎呢。

    真以为那些老外傻啊?人家有钱,但是不傻好么?

    一参场这边,林启越几个人在分析这次春交会放哑炮的原因。

    而此刻正在坐火车往回走的李景昱、陈继辉、李景明等人,全都满脸阴郁。

    他们就是搞不明白,为啥一参场就能在春交会上创造奇迹,他们也带了不少产品去,为啥就不行呢?

    可惜,没人给他们分析。

第五百五十五章 又是龙凤胎

    每一年的春交会、秋交会,都是国内企业争取国外订单,出口创汇的重要时机。

    省里对这方面十分关注,市里更不用说,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往年都是一参场去参加,每一次都能有十分亮眼的成绩,然而这一次却放了哑炮,这下各方面都知道了。

    李景昱还没回来呢,这边的电话就快打爆了。

    李景昱没回来,只能常宏发接电话,这家伙,一上午电话轰炸,脑袋都快爆开了。

    “你说我冤不冤啊?这跟我有啥关系,我说了别人也不听啊。

    当初我提议让一参场带着产品去,不是有人不同意么?

    这下好了,创汇不成功,我倒是得跟着吃挂落。”

    常宏发这暴脾气,接了一上午电话,小心翼翼的应付,他是真快到爆炸边缘了。

    挂断电话,就跟秘书吐槽。

    “常县长,你就偷着乐吧,得亏这次不是你带队。”秘书提醒了常宏发一句。

    常宏发一拍脑门儿,“可不咋地?这要是我带队出去,责任全都落我头上了。”

    一想到这,常宏发就觉得后背冒凉风。

    这回,也不抱怨了,赶紧吧,该干嘛干嘛去。

    只是到了晚上,常宏发忍不住给管恩学打电话吐槽一番。

    对于这次的情况,管恩学哪能不知道?他只是没往这边打电话罢了。

    听到常宏发抱怨,管恩学也只能叹气。

    “老常,你也别上火了,这事儿呢,早早晚晚都得出,早来比晚来好。

    我想,经过这次教训,那些背地里不甘心,总想捅咕事情的人,会长教训的。

    不管什么时候,都得真正有实力才行。

    关系背景不过是附带,打铁还得自身硬,自身实力不过硬,都是白扯。”

    这一场春交会,不知道惹了多少人唏嘘感慨、暗然失落、恼恨后悔。

    回到县城的李景昱,更是要面对上级的质问与责难,少不得要检讨下自己的过错。

    要不是上面有人护着他,这一次跟头,就够他受的了。

    然而对于许家来说,此刻却是欢天喜地,高兴的不得了。

    不是别的,因为首都传过来消息,许世琴生了。

    五月八号上午十点,许世琴在医院剖腹产,生下一对龙凤胎。

    其实许世琴怀孕三个月之后,体型就跟别的孕妇不太一样,肚子特别显。

    当时谁也没往这上面寻思,就以为是许世琴平日里太瘦了,怀孕后显得肚子大而已。

    还是过年的时候,李月秀给周桂兰打电话,说起来这事儿。

    许世彦觉得哪里不太对,于是嘱咐韩立伟,让他带着许世琴,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这时候已经有B超了,韩立伟带着许世琴去医院一查,发现媳妇肚子里是俩娃。

    这下可把韩立伟吓坏了,一个他都担心媳妇受不了,这俩可怎么行啊?

    干脆就什么都不让许世琴做,安心在家养胎。

    还好许世琴自打吃了楚瑄淮给开的药方之后,身体比以前好很多。

    加上李月秀伺候的精心,成天变着花样儿的给儿媳妇做吃的,许世琴孕期倒是一切都很好。

    只是怀孕后期难受的慌,肚子跟扣个锅一样。

    晚上怎么都睡不着,平躺不得劲儿,侧卧也难受。

    好不容易熬着到月份了,韩立伟赶紧把媳妇送去医院。

    一番检查后,几名产科医生给出建议,最好是剖腹产。

    因为许世琴之前毕竟是嵴椎受损那么多年,骨盆多少也会有影响,顺产可能有困难,会有危险。

    韩立伟不并不纠结什么顺产剖腹产,只要妻儿平平安安就好,于是签了字同意手术。

    于是五月八号上午,许世琴被推入手术室,剖腹取出一对龙凤胎。

    男孩先出生,四斤六两,女孩后出生,四斤一两。

    两个孩子基本足月了,所以发育非常好,体重也都正常,唯独就是辛苦了许世琴。

    龙凤胎平安降生,医生给检查过,说是都很健康。

    可把李月秀、韩立伟母子给高兴坏了,急忙把许世琴母子三人接到病房。

    妥善安置好了,韩立伟这才想起来,应该给家里打电话报喜。

    “立伟说了,咱家世琴生了一对儿龙凤胎,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妹妹。

    孩子很健康,世琴也挺好的,就是剖腹产,又动了一回手术。

    这孩子,真是遭老罪了。”

    许世彦下班回家的时候,周桂兰忙不迭把喜讯告知了许世彦,只是说到后面,难免心酸。

    闺女这辈子真是遭了太多罪,手术好几次。

    “妈,你是不是不太放心六妹妹啊?要不然,你也去首都?

    六妹妹这一下生了俩,又是剖腹产,光是韩家婶子怕是照看不过来。”

    得知妹妹平安生下孩子,许世彦也高兴,但他更担心的是之后咋办。

    韩立伟还得学习、出任务,就算有几天假期也不多,李月秀一个人照看产妇加俩奶娃,可是够她累的。

    “唉,我跟你爹还商议来着,我是真想去照看你妹妹。

    可是这家里不行啊,你说你们两口子忙的脚打后脑勺,成天见不着个影儿。

    几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不都得我管着么?我要是走了,这家里可咋办?”

    周桂兰闻言叹气,她何尝不想去首都照看闺女?照看刚出生的外孙外孙女?

    可家里这边一大摊子,撇不开啊。

    “妈,没事儿,你该去首都就去,家里这边有我呢。”

    那头,苏安瑛听了,连忙表示,家里有她,一切都没问题。

    “平常不忙我在家,我要是忙了,还有我娘,让我娘过来帮几天就是。”

    这个时候,做儿媳妇的必须表态。

    这几年婆婆帮着照看孩子,家里家外的跟着忙活,可以说没有周桂兰帮忙,许世彦夫妻根本没有如今的成就。

    苏安瑛对公婆都很感激,如今小姑子生娃,婆婆想要去照看,苏安瑛必须支持才行。

    “妈,你放心去首都,家里一点儿问题没有。

    要不然,你跟我爸一起去,反正咱家的地也种上了,暂时没太多活。

    你们去首都住三两个月,等小妹恢复好了,再帮她请个保姆,然后你们再回来。”

    许世彦这边也劝。“家里有我有瑛子,不用你们担心。”

    “老婆子,要不然你自己去首都吧,我过去也帮不上太多忙。

    我还不如留在家里,帮着照看照看家啥的,正好跟老楚大哥,我俩还做个伴儿。”

    那边,许成厚沉吟半晌,最终说道。

    闺女坐月子,他这个当爹的过去也帮不上大忙,倒不如在家,好歹能照看家里头。

    儿子儿媳、老伴儿都劝,周桂兰也实在是放心不下闺女。

    最终点头同意,她去首都照顾许世琴一段时间,等许世琴身体恢复了,她再回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