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重回七七种田养娃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文阅读

作者:参娃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txt下载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七十六章 买房要紧

    “世彦,你打听人家地板干嘛?

    咱家要是想铺地板,跟郭哥那边要一些就行了,还用得着买么?”

    离开了那边,苏安瑛不解的问道。

    “不是为了咱家铺地板,我是想打听一下地板市场,往后,想往这方面发展一下。”

    许世彦笑笑,给媳妇解释。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咱的钱不能全都投在人参产业上。

    那你说,咱那儿除了人参、药材,还有啥资源比较多?不就是木材么?

    我琢磨着到时候跟林业局合作办个厂子啥的,把咱的木材精加工也做起来。

    人参市场这方面,谁也不敢说未来怎么样,矿泉水厂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生意越来越难做,不能光指着药厂吧?还是得琢磨点儿东西。”

    按照前世的发展规律来说,今年秋天,抚松人参大量上市。

    而省药材公司不再执行收购合同,只能由当地政府部门,负责销售。

    可抚松当地有多大本事?能卖出去多少?这就造成了产地人参大量积压。

    接下来的几年,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外客商拼命压价,以至于人参价格持续走低。

    这辈子,有一参场带动人参产业精加工,又有东岗参市,再加上去年人参节的成功。

    在许世彦想来,只要今年不出现大的政策性问题,就算省药材公司不在执行收购合同,也未必能积压太多货。

    但是后续怎么样,这个真不敢说。

    毕竟,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小了,无法彻底扭转局面。

    一旦人参价格跌入低谷,就怕相关的产品也会受到影响,降价估计是一定了,销量怕是也不会太好。

    若真是这样,就必须做别的打算。

    东边不亮西边亮,总得找个能挣钱的买卖抗一阵子吧?

    苏安瑛又不是重生的,她哪里知道未来的走向?

    所以许世彦的话,她能听懂一部分就算挺好了。

    “你的意思是,接下来人参行情要不好?

    嗯,也有这个可能,这几年县里大力提倡发展人参产业,各地方不管有没有条件的,都拼了命的栽棒槌。

    如果产量过剩的卖不出去,还真是不敢说咋样。”

    不得不说,苏安瑛这几年确实历练成长起来了。

    别的不敢说,在人参行业这方面,确实长进很大。

    “那要是这样的话,真的很有必要在这边弄一处门市,开个店。

    不管怎么样,多一条销售渠道,总归是好的。”

    苏安瑛这回,总算理解许世彦的意思了。

    自己有门店,有销售渠道,别人他们管不到,但公司这些肯定有办法销售出去。

    “那啥,明天我可不陪你来逛会展了啊,我得找地方去,这事儿不能拖,早点儿定下来最好。”

    苏安瑛着急了,这才是要紧事儿呢。

    展会啥的她又不懂,也帮不上多少,留在这边纯属浪费时间。

    “行,随便你安排吧。”许世彦笑了。

    他家媳妇现在脾气可急呢,不管啥事儿,都得立刻办好了才安心。

    就这样,第二天,苏安瑛没再陪着许世彦来展会,而是去城里各处转悠,打听哪里有房子或者地皮出售。

    苏安瑛一个外地人,就算去年在这住了一段时间,对这边了解还是不太够,想要找房子并不容易。

    转悠两天一无所获,最后没办法,只能去凤安旅店,拜托旅店老板娘,让她帮忙打听。

    要是能买成了,肯定少不了好处。

    还别说,这一招管用,老板娘立刻就答应下来,说是她帮忙找。

    苏安瑛这边忙着买房置地,许世彦那边,春交会第二期最后一天,终于结束。

    冰山饮料厂五天时间创汇近两百万,比去年多了几十万呢。

    这可是美刀,如今一美刀可以兑换人民币三点七几元,折算一下,不少钱呢。

    而且第三期,他们还可以参加五天,等到秋交会,还可以安排人过来参加。

    这么一算的话,二十万简直太划算了。

    “弟,这回多亏你啊,咱这次又赚着了。

    幸好咱一下子签了三年的合同,要不然明年肯定就有人来抢这个赞助了。”

    这是一定的,冰山饮料厂今年玩了这么一手,但凡有心的人都能打听到。

    二十万赞助费产生的利润,超过好多倍都不止,谁知道了不动心啊?

    到时候肯定好多场子都来谈赞助的事情。

    要是没有这合同,那明年这赞助名额,肯定让人抢走了。

    但是有这个合同约束着,组委会这边就不好变卦,别人想抢,咋地也得等三年合同到期之后了。

    有这三年的时间,许世彦有信心把冰山矿泉水、冰山饮料做大,到时候就算被人抢了,也不怕。

    二十八号下午闭馆,二十九号,所有参展的单位都过来,撤走自己的产品。

    三十号,县参茸公司、药材公司、几家参场的人,都到了羊城。

    三十一号,许世彦带人去火车站,把今年的产品运到会场展馆,然后开始布置展台。

    如今公司的产品越来越多,一节展台摆的满满当当。

    得亏这是省里特批,给他们一节单独展台,这要是跟县里或者市里一起,光是许世彦他们带来的产品,都摆不开。

    除了布置展台,许世彦还让人特地去商场,买了一台电视机加录像机回来,也都摆到了展台上。

    “许总,你这是要干啥呢?咱这是农副产品、保健品,你弄个电视摆上去啥意思啊?”

    那边,县参茸公司的王希成,瞅着许世彦这边弄来一台电视,就觉得挺奇怪。

    这又是要出什么幺蛾子呢?

    常宏发和李景明也挺纳闷儿,但是他们啥都没问。

    这几年的经验告诉他们,但凡许世彦做出点儿什么与众不同的举动,那就肯定别有深意。

    别打听,打听人家也未必告诉你,等着看结果就得了。

    果然,许世彦抬头只瞅了王希成一眼。

    “没事儿,就是觉得这场馆里没啥意思,整个电视过来,给客商们放点儿东西看。”

    具体看啥,许世彦丝毫没透露,这是他们的秘密武器,哪能提前往外说啊,等明天看吧。

    王希成以前是二参场的书记,跟许世彦也有过一些交集。

    二参场建场比一参场晚,比不上一参场底子厚,每年上缴利税啥的都比一参场差一大截儿。

    别看明面上几个参场好像都挺和睦的,实际上暗地里都较劲呢。

    二参场卯足了劲头想要撵上一参场,可谁知道,一参场挖去了许世彦,从那以后,二参场就被甩在了后面。

    王希成看着二参场确实没啥发展,原本是想调到一参场的,结果上头不同意,把他弄特产局去了。

    王希成想去一参场没成,而一参场却成了市属企业,许世彦成了参业公司总经理,正处级。

    王希成这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宣传片

    五月一日,春交会第三期正式开始。

    许世彦等人都连着来参加过好几次,早就不像第一回那样慌张毛躁。

    一个个镇定自若,面带微笑的等着外商入场。

    开馆后,外商陆陆续续进场,由工作人员陪同,开始在展馆内转悠。

    许世彦瞅着时间点,让人将电视打开,把一盘事先准备好的录像带,放入录像机中,开始播放。

    那是一部以长白山生态为主题的宣传片。

    是一参场请了市里电视台的人,历时近一年,才拍摄完成的一部宣传片。

    宣传片里,长白山一年四季的变化、动物们的繁衍生息、森林里的光阴变换花开叶落、泉水小溪清澈流淌。

    每一幅画面都唯美无比,再配上播音员声情并茂的解说。

    这宣传片拍的,不比省台、中央台的纪录片差。

    “卧槽,这也太绝了吧?别人弄个宣传册,你整宣传片。行,你真牛。”

    常宏发那边看见了,惊的直接爆粗口。其他人也都看的傻眼了,还能这么玩?

    许世彦笑笑,没说啥。

    这就是现在场馆里没有大屏幕,要是有的话,他非得包上一段时长,专门放宣传片。

    这可是最好的宣传途径,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长白山的地理风貌、生态自然、人文物产。

    说话间,就见到那边工作人员陪着一群外商走了过来。

    众人也顾不上聊天了,都打起精神准备接待外商。

    许世彦的这一招,果然有效。

    那些外商路过参业公司的展台时,目光一下子就被电视上的画面吸引住了。

    好多人都停驻在展台前,聚精会神的欣赏着唯美的画面。

    尤其是里面那憨态可掬的小黑熊、蠢萌的狍子、珍惜保护动物秋沙鸭、雪地精灵紫貂等动物,格外吸引人眼球。

    在摄影师的镜头下,这些动物尽情的在雪地上撒欢,在枝头跳跃,完美诠释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冰天雪地间,依旧缓缓流淌的泉水,晶莹清澈,在山谷间流淌出最动人的韵律。

    早春时节,在雪地里绽放的冰凌花,傲雪凌霜、迎风独立。

    夏季清晨,林间的露珠,晶莹剔透,在阳光的映衬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秋季的山林,霜露染红了枫叶,浓墨重彩五颜六色,比油画还美。

    参地里,一朵朵红透的参籽如红宝石般晶莹鲜艳。

    刚出土的人参,就像白白胖胖的小娃娃。

    刷洗着人参的姑娘媳妇们,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人参节上,人们欢快的舞动着手中红绸,尽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很多人都忍不住发出惊呼,忙向展台内的人,询问这是哪里,什么地方这么美。

    随行的翻译询问展台内的人,许世彦则是面带微笑的给人家介绍,历诚容同步给翻译。

    有宣传片,加上许世彦的介绍,好多人都对长白山向往起来。

    同时,也对来自长白山的各种特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好多人开始打听展台上各类商品的功效、作用,还有价格。

    许世彦等人开始忙碌起来,给人家详细介绍产品的特点。

    宣传片吸引了太多人,展台前被围的水泄不通,人越聚越多。

    场馆的工作人员一看这样,赶忙过来维持秩序疏散人群。

    可那些老外根本不肯走,依旧伸着脖子往展台前看,工作人员只能好言相劝,让对方先去附近的展台转一转,等会儿再过来。

    这样,有一些外围的人,暂时转移目标,去临近的展台咨询产品。

    “别的我不服,就服许总这本事。

    他们场的展台,年年都能吸引好多人,连带着,咱在附近,也能跟着沾光儿。”

    李景明站在县里的展台后面,一边盖章,一边跟王希成等人念叨。

    “光是这会儿工夫,咱们跟着沾光儿,也接了好几个订单呢。

    我看着那边,林启越和管市长啥都顾不上,光盖章了。还有常县长那边,估计订单也不少。”

    东方参业公司,现在是市属企业,还是省出口创汇重点企业,待遇自然也不一样。

    管恩学和林启越两个人亲自过来,负责在订货意向书或者订单上签字盖章。

    反正这会儿工夫,管恩学盖章已经盖的胳膊都酸了,嘴角也快咧到了耳根去。

    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另一边,有宣传条幅和展台加持的冰山饮料厂,这一上午也是订单接连不断。

    常宏发在这边负责签字盖章,也是美的不行,笑的脸都僵了。

    春交会第三期的第一天,参业公司就创汇八百多万,冰山饮料长也有近百万的创汇。

    县里参茸公司和几个参场,大概也有十几万的订单。

    总体来说,都还不错。

    第二天参业公司这边的展台,依旧吸引了不少外商,大家都对这个宣传片比较着迷。

    看宣传片的同时,少不得也要订购一些产品。

    有一些客商还询问许世彦,能不能把这份宣传片拷贝给他们一份,他们可以带回去,在店里播放。

    “先生您好,这个我需要跟相关部门汇报,因为这个涉及到版权问题。”

    许世彦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这宣传片是公司出钱,请市里电视台摄像组过来拍的,按理他有权决定。

    但这个宣传片,市里还没播放呢,如今宣传片在春交会上大放异彩,估计省电视台能要。

    所以许世彦不能直接答应,得先请示一下领导,看领导是否同意才行。

    “先生请放心,我会尽力协调。”

    这个应该不难,毕竟这是对外宣传长白山最好的途径,想来领导也会同意。

    “如果我们领导同意了,我会将宣传片的录影带拷贝后,随同货物一起发给您。

    也非常欢迎各位,在闲暇之时,来我们长白山旅游,亲身体验长白山的风景。

    相信一定会让您觉得不虚此行。”

    许世彦非常客气的对方解释,同时还邀请人家来旅游。

    对方非常满意,非常痛快的下了大笔订单,还特地留给许世彦一个私人联系方式。

    并表示,有机会他一定带着家人来长白山旅行度假,希望到时候能够再次与许世彦见面。

    许世彦连忙收下人家的名片,同时也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

    跟人家说,随时欢迎国际友人前来长白山旅游参观,投资贸易。

第六百七十八章 又添一处房产

    一部宣传片,起到的效果可比普通宣传册好百倍千倍,很多人都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

    外商感兴趣了,便会增加购买意向,参业公司这边订单勐增。

    就连周围几个县的展台,销量也比往年多。

    大家伙都乐得合不拢嘴,好多人都喊着,等晚上要请许世彦喝酒。

    这些跟着沾光的自然高兴,可展馆里这么多参展的县市,那些沾不着光的更多。

    他们看着那么多外商被吸引走,看着参业公司那边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羡慕极了。

    有的人心思活泛,赶紧安排人过来看看,学习取经。

    可也有的人心理阴暗,索性就往组委会那边举报。

    说是有人用不正当手段吸引国外客商,应该立即制止这种行为。

    组委会根本就没搭理,他们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至于参展商如何吸引客户目光,这个不在他们管辖范围。

    只要不打架闹事,不引起纠纷,正常的商业行为、宣传手段,组委会是不会管的。

    就这样,在众人瞩目之下,本届春交会,东方参业公司创汇两千多万美刀。

    各类人参制品、保健品、药品,订单都超过往年。

    参茸咖啡、人参雪蛤蜜,订单是去年的好几倍。

    今年的新产品,也有不少订单。

    可以说,这一次的春交会,许世彦又创造了别人无法企及的记录。

    冰山矿泉水厂,也有不俗的表现,创汇近六百万,其中矿泉水占三分之二还多。

    蓝莓汁、蓝靛果汁、冰葡萄汁这些,占了不到三分之一,总体来说,也是相当不错了。

    “世彦啊,省里领导来电话表扬了你们公司,着重表扬了你。

    领导还问,你有啥要求或条件,尽可以提。”

    管恩学满面春风的向许世彦传达了上级领导的意思。

    “那个,领导,能不能跟上面反应一下,庆功会啥的就别开了。

    咱不说劳民伤财吧,但真的是太折腾人。

    咱还好说,下车有人接,直接就回宾馆啥的。

    那你说那些接站的,尤其是那些小学生,得一直在外头等着,多不容易啊?

    跟领导反应一下,这些花里胡哨的都取消了吧。”

    倒不是许世彦有点儿成绩就飘了,属实是太心疼那些去迎接的孩子。

    这年月的火车,时常晚点,越是长途越容易晚,有时候晚半个钟头都是少的。

    虽说这五月里,天气不冷不热,可是让一群孩子在外头一等就是一头午,属实太能折腾人了。

    “啊?你不是开玩笑吧?这个可是别人求不来的荣耀呢。”

    管恩学一愣,还没听过这种要求呢,换成别人,巴不得越隆重越热闹越好。

    “没开玩笑,说真的。领导要是有心,给个奖状啥的就行。

    属实是耽误不起。

    这么大笔的订单,我得赶紧回去梳理一下,看看怎么安排发货,还有今年秋天的生产,都得提前安排。

    另外一个,泉阳那厂子,我这边想接下来。

    家里面老戴和立民正跟县里谈呢,我得回去拍板儿,赶紧定下来好收拾了厂子生产啊。”

    许世彦一脸无奈的跟管恩学解释,不是他有点儿成绩有居功自傲,属实是太忙了。

    有那一路庆功的时间,他都能回去把厂子开起来动工生产了,哪头重要不知道么?

    管恩学一听,点点头。“成,这事儿我跟领导反应。

    小许是个好同志,一心惦记着工作,不图虚名。

    这回,别管省里给不给啥奖励,市里肯定不会亏了你。”

    废话,创汇两千万,以前整个儿吉省创汇能有多少?这么大的功劳,那不给奖励能行么?

    “那就谢谢领导了啊。”

    许世彦也没客气,上面给奖励,他就心安理得的接着。上面不给,他也不抱怨。

    春交会圆满成功,第二天众人一起去撤了展台。

    之后该逛街的逛街,不逛的就收拾东西,准备往回走。

    许世彦没那个心情逛街,他得跟媳妇,去定房子了。

    经过苏安瑛这几天的努力,在凤安旅店老板娘帮助下,就在凤安街那边,苏安瑛看好了一个地方。

    凤安街在市政府西南,工业大道北端西侧,北起凤宁街,西南接海外旁街,因在凤安桥西南而得名。

    区域内有轧钢厂、明兴制药厂,其余多为砖木结构的低层楼房。

    苏安瑛看中的一处,是二层砖木楼房,占地不小,还有个院子。

    房子稍微旧了点儿,但地理位置不错,对方要价五万五。

    现在羊城的商品房,价格高的也就六七百一平,这么个老旧房子,要五万五,属实不低了。

    苏安瑛跟对方讲了好几回,都没咋讲下来。

    “我觉得太贵了,比咱那边的房价贵太多了。

    四妹妹他们买的那房子,当时才花了六千来块钱,后面又收拾了一下,也不到一万。

    咱之前在首都买的铺子,才四万来的,也没这么贵啊。他这个还赶不上首都那个大呢。”

    苏安瑛领着许世彦,一边走,一边都囔。

    “媳妇,你要知道,首都的房子那是咱买的早。

    你今年再去试试?我估计那两个铺子,现在翻一倍像玩儿似的了。

    羊城这边属于开放的最前沿,你看现在这边发展的多快啊,现在花五万买了,过几年不知道得翻几倍呢,买了不亏。”

    五万块钱还贵?要按照许世彦的心意,就这价格的房子,有多少他要多少。

    真要是卖个几十处,他们两口子还做什么生意啊?等以后拆了还十几栋楼,光收租都花不完的花。

    苏安瑛说不过许世彦,只能领着他去找那房主。

    那房主本就不着急卖,苏安瑛又来了好几次,人家就是咬着不肯降价。

    最后,还是凤安旅店老板娘过来,卖给她一个面子,便宜了三千块,五万二成交。

    苏安瑛觉得还是贵了,但许世彦觉得还行。

    这地方不算小了,临街得有四五间房子呢,再者还是二层建筑,前面还有个院子。

    在羊城这样的地方,这个价格买下来,不亏。

    许世彦觉得行,苏安瑛自然不好说别的。

    于是许世彦跟对方一起去街道还有房产管理部门,核实了房子的情况。

    确定这房子属于现在的主人,而且不存在其他纠纷,这才放心。

    之后房主请了左邻右舍的人作见证,跟许世彦写了购房的契约,许世彦直接把全部房款给了对方。

    双方去办理了过户手续,这房子,就算许世彦夫妻正式买下来了。

    至于房主,可以等一段时间腾出来房子。

第六百七十九章 不出所料

    房子顺利买下来办了手续,这就耽误了好几天。

    夫妻两个哪里还有心思在这边停留?赶紧收拾了东西往回走。

    好在领导听取了许世彦的意见,今年就不搞什么欢迎仪式了。

    只是在报纸和新闻上做了简单的报道,另外,省里奖励给许世彦一台车。

    许世彦也没工夫去领什么奖励,他跟苏安瑛两个坐飞机到沉阳,然后从沉阳坐火车直达松江河。

    即便是这样,等他们回到家,也已经是五月十一号了。

    许世彦下了火车都没能回家,坐上参场的接站车,直奔单位。

    “老历回来了?正好,召集人手,咱赶紧把订单都核对了。

    看看目前有多少能发货的,再计算一下,今年秋天,咱们的鲜参缺口大概是多少。

    有没有必要从别的参场预订一部分鲜参。”

    光是这一季的春交会,就是两千万多美刀的订单,再加上老客户的单子,药厂等处预留。

    今年参场四万丈做货的参地,不知道能不能够用。

    “老戴,快跟我说说,跟县里谈的怎么样了?县里有啥条件不?”

    之前在羊城,戴春荣和韩立民每天都打电话向许世彦汇报情况。

    这几天许世彦往回走,没办法接电话了,不知道具体谈的结果,所以要问一下。

    “总经理,果然不出你所料。

    咱们一说要接下来泉阳的厂子,李书记就提条件。

    说是眼下不收咱钱,但是从明年开始,每年要交给县里一百万承包费用,时限是五年。

    而且原本厂子里的工人,咱们必须全都接收,待遇跟咱这边一样。”

    戴春荣拿出本子来,把双方谈判的内容,复述给许世彦听。

    “我们跟他们谈了这些日子,那边最后让步,每年五十万,五年期限。

    但是我觉得,还是高了。

    而且这样根本不划算,咱们属于是承包,那厂子和水源、地皮啥的,还是归县里所有。

    咱就等于是租了个地方干活,没意思。”

    戴春荣撇撇嘴,那些人这是逮着肥羊,想咬一口呢。

    “不光是这样,我猜县里还是不死心,打如意算盘呢。

    他们是打算让咱经营五年,等咱把厂子经营起来了,五年时间一到,他们还可以再接回去。

    有咱打下的底子,他们不用费劲,就能得一座金山了。”

    那头,韩立民人忍不住冷哼道。这是把他们都当成傻子,哄着玩儿呢。

    “我就说吧,老常根本搞不定姓李的。”

    许世彦对此毫不意外,他早就猜到结果了。

    “这事儿我来办,我先给管市长打个电话再说。”

    许世彦摆摆手,让戴春荣和韩立民协助历秉卓他们,先去把订单都拢出来。

    计算出各类原材料的用量,再盘点一下现在的库存。

    缺口是多少,抓紧时间补足,不能耽误了生产。

    这边,许世彦抓起电话,直接给管恩学打了过来。

    “领导,有事儿求你。

    泉阳那个厂子,我想接手,但是县里要的条件太高了,接不起。

    我想在靖宇那边办个场子,市里面能给什么样的支持力度?”

    管恩学一听就炸锅了,“啥玩意儿?李景昱又出幺蛾子?

    行了,这事儿不用你管,我给你办。”

    管恩学是跟着去春交会的,他比许世彦早往回走,但是火车慢,赶不上飞机快,所以他也是刚回来。

    家里这头啥情况他不太清楚,还以为真的像常宏发说那样,县里肯定顺顺利利就把厂子交给许世彦他们呢。

    没想到,李景昱又在中间出幺蛾子,管恩学这个气啊。

    于是直接挂了这边电话,然后打电话给李景昱,把李景昱给好一顿训。

    “冰山饮料厂今年接了多少外汇订单你知不知道?

    现在是许世彦和郭守业俩人打算联手把泉阳厂接过去,把订单分过去一部分。

    你痛痛快快把厂子交给他们,那厂子还归你们县里管,到时候不管是创汇额也好,利税也罢,都还是你们县的。

    你要是觉得这些不重要,那好,我立刻跟靖宇那头联系,人家要在那边建厂,你自己看着办吧。”

    气的管恩学说完话,根本不听电话那头如何解释,直接把电话挂断了。

    李景昱这头傻眼了,他提出哪些条件,也不过是想给县里多争取点儿,毕竟为了泉阳厂,县里也是付出了不少。

    那厂子连地皮加厂房设备啥的,咋地也得值三四百万呢。

    现在就要一年五十万,多么?不多啊。

    这还不行,难道真要白给不成?

    “老常啊,你看这事儿咋办?咱县里出了那么多钱,真要白给他们啊?”

    李景昱没辙了,只能找常宏发商议。

    “这事儿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在羊城那边,跟许总是打了包票的,说县里一定给最大的优惠。

    结果回来一听,你这算盘打的比谁都精,你还让我怎么说?

    我可没那个脸,再去找许总谈了,谁有能耐谁上吧。”

    常宏发一摊手,表示这事儿他也爱莫能助了。

    “别啊,老常,这事儿还得你出面。

    你去跟许总谈谈吧,条件由他提,咱这边全力配合,这总行了吧?”

    李景昱这回是真的麻爪儿了,这要是人家真去靖宇建厂,泉阳这边可真就完犊子了。

    县里砸进去那些,一分钱也回不来啊。

    “可别,你还是自己去谈吧,谈到什么程度,正好你自己把握。

    别人总不好做这个主的,毕竟咱县里搭了不少钱嘛。”

    常宏发这回也是彻底毛了,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猴。

    你有能耐,自己上吧,我可管不了。

    李景昱咋说,常宏发都不动弹,最终没办法,只能李景昱亲自给许世彦打电话。

    “许总,恭喜啊,这次你们参业公司又创汇破纪录了,听说省里还奖励了你一台车呢。”

    许世彦接起来电话,听着对面的动静,心里冷哼不已。

    这是让老管训了,又搬不动老常,所以亲自打电话来了?

    “哎幼,李书记客气,谢谢李书记关心。

    我这是从沉阳直接回来的,没去省里,还没见着车什么样儿呢。”

    扯呗,现在着急的是那边,又不是他许世彦。

    冰山饮料厂那头,接的单子虽然多,但厂子里本来就有一部分库存备货。

    签合同的时候多数都约定好了,分批供货,要是工人加班加点的干,紧紧手,这一批应该能完成。

    主要是秋交会他们还要去,就怕秋交会订单再多,那他们就忙不过来了。

第六百八十章 拿下

    许世彦想要泉阳的那个厂子,主要是那边泉阳泉的品质和涌水量吸引人。

    至于说厂房、工人啥的,还在其次。

    在羊城这几天,许世彦接触了不少各地客商。

    其中有几位港商,有意向与许世彦合作大桶矿泉水生产销售。

    除了港商之外,东夷客商、南韩客商,都有这个意向。

    许世彦也觉得,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他们可以提前布局,先从出口开始,等以后国内兴起了,也可以抢占先机。

    但好矿泉水不止泉阳有,其他地方也有,真没必要死磕这一棵老歪脖子树。

    这边的优势就是,厂房设备现成,接手就能生产盈利。

    如果别处建厂的话,最快估计也得入冬前后,才能投产,有点儿耽误事。

    这也是许世彦还能耐心跟李景昱谈的原因,要不然,他早就打电话给邵勇了。

    “许总,那个我打电话过来,主要是跟你谈,泉阳厂子的事情。”

    李景昱一听,许世彦东拉西扯的就不主动提,他着急了,也顾不上那么多,只能先提起这话题来。

    “哦,厂子啊,那个,我在考虑呢。

    李书记你也知道,我在农大有几个不错的朋友,有一个现在是靖宇的书记了。

    靖宇那边水源也非常好,我们正商议着,想要去那边建厂。

    那边给的优惠力度特别大,一分钱不要,厂子落成以后,还五年免税呢。”

    这话,倒也不是许世彦忽悠人,前世真有这么回事。

    就是那个大自然的搬运工,原本是要在这边投资的。

    这边狮子大张口管人家要上百万,就没谈成。

    后来人家去了靖宇建厂,那边就是一分钱没要,各类税费一律减免,只要从当地招工就行。

    前世今生对比,许世彦就发现,县里的一些行事风格,真的是一脉相承。

    上辈子是不是李景昱不知道,但这见利咬三分的习惯,还真是都一个德行。

    相比之下,格局属实太小,也难怪这边一直都发展不起来。

    李景昱一听,整个人都木了,那边也太狠了吧?

    “许总,那你要是能接了泉阳的厂子,县里也可以给最大的优惠。

    我们也免五年的税,这样成么?”李景昱一咬牙,狠下心来说道。

    电话这头,许世彦嘴边扯出抹笑容来。

    “李书记,这样多不好啊,听说县里为了泉阳的厂子,拿出去不少钱呢,我哪好占便宜啊?

    要不然,你还是另外再找人合作吧。”

    这个优惠还可以,但是还不够,许世彦继续拿乔。

    “别,别,我们只信得过许总。”李景昱一听,连忙表态。

    “许总,条件你提,只要你能把厂子接过去就行。”

    现在就等于是两手捧个刺猬,捧着不行扎手,扔了还舍不得,李景昱都快闹心死了。

    “哎,李书记,你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还能说啥?

    这样吧,一百六十万,泉阳厂整个儿转给我们,我也不用你免五年,免三年就行。

    还有,工人没编制,全都按临时工走,签三年合同。

    合同期满,好的留用转正式工,不好的直接走人。

    工人的思想工作,你们去做,反正不想留下的随便,我可以另外招工。

    你要是觉得可以,我立刻就安排人过去签合同。”

    许世彦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也不能拿捏的太狠。

    李景昱张了张嘴,想说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百六十万,也就是县里往泉阳厂砸进去的钱,本儿平。

    三年免税,唉,免就免吧,也没办法,要是厂子一直不开,所有钱都搭进去了,哪里来的税?

    可就是工人这块儿,难办啊。

    之前好歹算大集体,现在成了临时工,啥福利待遇都没有,工人能乐意么?

    “行,那就照着许总说的办吧,许总可以安排人,过来签合同了。”

    最终,李景昱也没能再说别的,形势比人强,他不答应,连这些都没有。

    至于工人也一样,不同意,那就连挣钱的地方都没有了,都回家种地去吧。

    “好,我这就安排人,过去签合同。”

    许世彦心满意足的挂了电话,接着又给郭守业那边打了过去。

    “哥,安排俩人,跟老戴一起去县里签合同,泉阳厂一百六十万拿下了。

    还是跟以前一样啊,咱们各投一半儿。

    另外,把你家大儿调回来,去泉阳厂当厂长,别人我不放心。”

    许世彦早就盘算好了,新厂不管是在泉阳还是在靖宇,都得找个信得过有文化的人当厂长。

    目前来说,比较适合的,就是郭风华了。

    “啊?”郭守业闻言愣了下。

    泉阳厂的事,他心里大概有数,许世彦都跟县里谈那么久了,肯定能拿下来。

    可是让他家大儿去当厂长?这是不是步子跨的大了点儿?

    “弟,咱这么干能行么?

    我们家风华在钢琴厂才是个小班组长呢,你这直接让他当厂长去?他能干得了么?

    再说,这事儿是不是得跟领导说一声儿啊?”

    “怕啥啊?有咱俩在后头撑腰,风华那孩子够聪明还稳当,你怕他管不了个厂子啊?

    赶紧把孩子调回来得了,市里那钢琴厂这两年效益不好,孩子在那儿也没前途,让他留那边干啥?

    这厂子是咱冰山饮料厂自行扩大生产,局里面也干涉不到。

    你不把大儿叫回来管着,那你打算让谁管?”

    一百六十万,许世彦自己都能拿出来,只不过事情不能那么办就是了。

    要是他自己投,泉阳那边就是新厂。

    一个全新的厂子想要经营起来不容易,风险太大,而且许世彦手里也没有适合的人管理。

    继续跟林业局合作,接下来将冰山饮料厂跟新厂进行资源整合,再把郭风华安排过去当厂长。

    有冰山饮料厂这次接的订单,那边厂子一下就能活起来。

    至于利益分配这方面,许世彦这边都好说,就看郭守业那头怎么跟局里商议了。

    反正郭风华当厂长,只有好处没坏处。

    郭守业一听也是,这么好的机会,还犹豫个屁?

    这次参加春交会,郭守业前脚到家,后脚省里领导就来电话了。

    领导对郭守业做出的成绩予以肯定和表扬,并且表示,冰山饮料厂接下来由郭守业全权做主,松江河林业局将不再插手管理事宜。

    准确的说,就是上级彻底放权,一切决定举措,都由郭守业做主,不需要再请示局领导。

    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是为了自家人啊?

    眼前有更好的位置,干嘛还让孩子在钢琴厂憋憋屈屈当个班组长?

第六百八十一章 布局调整

    就这样,泉阳厂被县里转给冰山饮料厂。

    原本厂子留下来的工人,在得知新厂招工,一律都是临时工时,真有几个不高兴。

    又吵又闹的找事,可啥用都没有。

    原来的厂子已经黄了,这是新厂,跟以前没半点儿关系。

    他们再闹,也找不到新厂头上。

    厂子直接贴出广告招工,工资待遇写的明明白白。

    保底工资、分工段集体计件,干活好就挣钱多,干活不好的,想进来厂子还不要呢。

    有人算了一下,要真是按照上面说的,工资比以前还高不少呢。

    有那精明的,抢着就来报名。

    这都闲了好几个月没工资,家家户户日子都不咋好过,不上班干啥?

    种地还是种棒槌?

    种地?一年到头累的要死,也挣不着多少钱。

    种棒槌?现在种棒槌的本钱那么高,他们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还有钱发展棒槌?

    有个工作干着就不错了,能挣着钱,养家湖口比啥都要紧。

    于是,除了那几个能蹦跶的之外,其余人都跑来报名,跟厂子签了合同。

    这些人不太够,郭守业又找了泉阳林业局,从林业局待业青年里面,招了一部分人过来。

    厂房设备是现成的,工人又都是熟手。

    稍微收拾一下厂子,重新安排布局,厂子就可以开工了。

    许世彦领着戴春荣等人,跟冰山饮料厂那边开了几次会,把新厂和原本饮料厂的生产计划,做了一些调整。

    简单来说,就是瓶装矿泉水分过去一半的订单,另外再把各类果汁的生产,放到新厂。

    松江河这边留一半矿泉水订单,和带气饮料的生产。

    这样一来,分工明确也便于管理。

    松江河这边的厂子确实小了点儿,之前一直是高负荷运转。

    分出去一部分后,就可以正常生产,工人也能松口气。

    新厂那边规模大,分过去这些就跟玩儿一样。

    所以许世彦跟郭风华商议了,把原本厂子里那条啤酒生产线也重新启动起来。

    另外,这两年参地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些浆果也都到了产果期。

    新厂这边可以上两条果酒生产线,专门生产有本地特色的野果果汁、野果酒。

    泉阳林业局那边,见到松江河这头跟参场合作,赚了不少,也动了心思。

    于是主动找过来,也学着松江河这边,利用废旧参地、荒林地等,发展中药、食用菌、各类野果等。

    尤其是各类浆果,直接从松江河林业局买成品树苗,栽上两年多就可以挂果。

    结的果子泉阳厂那边直接收购,省去运输环节,更方便。

    忙活了近一个月,泉阳厂那边一切步入正轨,许世彦也终于可以松口气缓一缓了。

    “爸爸,我这个周六要去县里参加比赛。”

    这天下午,许世彦下班,一只脚刚迈进爹妈的院子,大儿许海源就凑过来,跟他说起了要去比赛的事情。

    “啊?比赛?啥比赛啊?”许世彦直接傻了。

    这段时间他忙的都快分不清东西南北了,连着好些天没回家。

    儿子要参加比赛,他一点儿都不知道。

    “一分钟问答,有点儿像知识竞赛那种。

    开春的时候,老师就把我选过去了,天天下午去背题啥的。

    这个周六,也就是十七号,我们要去县里参加比赛,全县各个学校都派学生参加。”

    许海源笑着解释了下。爸爸工作太忙了,不知道啥比赛,很正常。

    “哦,哦,这个啊。挺好的,那就去呗。

    那啥?你们是有老师领着么?用不用我送你去县里?

    住在哪儿?要是没地方住,就去你大爷家,或者你五叔家都行。”

    许海源这么一说,许世彦就想起来了。

    上辈子他家大闺女也参加过,好像那几年一直有这个比赛。

    没想到,这辈子大儿子先去参加了。

    “有老师领着,就不用爸爸去送了。

    学校会安排住宿的,不用去我大爷或者五叔那儿。”

    许海源笑笑,就是个普通的比赛,没必要整的多隆重。

    老师领着,集体行动,让他爸去送,算怎么回事儿啊?

    许世彦从兜里,掏出来五十块钱,塞给儿子。

    “哦,那行,这些钱你拿着,出去别舍不得花钱,好吃的多买点儿。

    这时候天气热了,啥冰棍雪糕汽水的,别光是自己吃,请同学们一起。

    遇见啥喜欢的东西,也不用省着,该花就花。”

    许世彦挺高兴,他家大儿子多出息啊,还要去比赛呢。

    “爸爸,你不用给我钱了。

    我们出去,路费住宿费啥的,都是学校出。

    刚才我奶给了我二十块钱,我爷还偷偷塞给我二十,师公给了我二十。”

    许海源一脸的哭笑不得,他就是去县里参加个比赛,也不是啥大事儿,至于的么?

    这一个个都给他钱,加一起都一百多了。

    他一个孩子,带那么多钱出门,好么?

    “没事儿没事儿,给你就拿着,花多少无所谓,剩下的自己留着吧。

    秋天你就要上初中了,花钱的地方多。

    我和你妈成天忙,也顾不上你,手里有点儿钱,急用的时候不用为难。”

    许世彦嘿嘿笑着,抬手揉了揉儿子头顶。

    一转眼,儿子十二了,秋天就读初中呢,这孩子长得挺快,一米五几了吧?

    估计再有两年,就得比他高了,真不错。

    “哦,那好吧,我就先收着,谢谢爸爸。

    爸爸,我回屋看书去了。”

    老爸都这么说了,许海源也不好再把钱退回去,于是小心揣了钱,回屋看书背题去。

    学校发了一本书,据说比赛的题都是出自那上面。

    他们六个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手一本,老师要求务必全都背下来。

    “嗯,嗯,去看书吧,也别太累了,注意点儿眼睛。

    你这成天看书,可别把眼睛看近视了。”

    许世彦摆摆手,嘱咐了儿子两句,迈步进屋,直奔厨房。

    这阵子苏安瑛挺忙的,山上的活不少,今年的参土又批下来了。

    加上今年山野菜的订单比去年多了近一倍,都忙的脚打后脑勺。

    两口子都忙,孩子肯定就在许成厚这边,周桂兰一天得做不少饭呢,许世彦就想着去厨房搭把手。

    一进厨房,就见到周桂兰领着许瑾萍、许静怡、许瑾慧三个丫头,正在那儿忙着做饭呢。

第六百八十二章 商议回老家

    年后,许世祥给陈春玲在县里找了工作,俩人在县里买了处房子,搬到了县里。

    所以许静雯就不在东岗念书了,转到了县里。

    转走一个,家里还是五六个孩子吃饭。

    这些小家伙一天蹦蹦跳跳、又疯又闹的,正是能吃的时候。

    中午周桂兰都是简单做点儿,孩子们吃一口好上学。

    到了下午,周桂兰都会精心准备点儿好吃的,多做一些。

    许瑾萍他们下午四点左右放学,回家先写了作业,然后就进厨房帮奶奶干活。

    十一岁的许瑾萍,干活麻利,炒菜做饭就没有能难得住她的。

    许静怡跟许瑾慧两个打下手,帮着烧火、摘菜、洗菜。

    有三个孙女帮忙,老太太能省不少力气呢,祖孙几个说说笑笑的炒菜做饭,还挺热闹。

    “妈,我回来了,那个,有啥用我干的?”许世彦进厨房,问了一句。

    “哎幼,你今天不忙了?”

    周桂兰听见动静一回头,瞧见许世彦还挺吃惊的。

    三儿子自打从羊城回来,好像就两回正常下班,在家吃的饭吧?

    感觉都好长时间没见着人影儿了。

    “不用你,这边儿饭菜马上就好了,进屋陪着你师父和你爹说话吧。

    我听着好像你爹有事儿找你。”周桂兰摆摆手,让儿子别在厨房掺和了。

    许世彦一看,好像确实用不着他,于是转身进了东屋。

    “爹,师父,我回来了。”

    进屋一看,俩老爷子正坐在炕上下象棋呢。

    许世彦往跟前走几步,伸头看了看棋局,好像他爹要输。

    俩老爷子一看许世彦回来了,都挺高兴,干脆也不玩了,把棋盘啥的都收拾起来。

    “厂子那头咋样?都安排好了?”俩老爷子异口同声的问道。

    “嗯,都安排差不多了,泉阳那头现在都步入了正轨,矿泉水一天产量不低。

    甸枣子啥的,最近正收呢,那边跟泉阳林业局合作,往后有林业局提供野果子。

    药厂这边也一切正常。

    咱厂生产的药,除了专供组织上的那几种之外,常规药已经得到了国家认证,往各个医院和药房铺货了。

    厂子自主研发的几种新药,目前正在审批,等着审批通过,就可以大批量生产了。”

    长白山制药厂,目前除了专供药品和常规的中成药之外,还有十几种特效药在走手续审批。

    这些药,都是许世彦跟楚老商议过,从楚家的秘方里演化而来。

    新药,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才能生产上市。

    目前正在走程序呢,估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生产销售了。

    “现在也就这两处最忙,其他部门还行吧。

    老历、老戴、立民他们都挺能干的,不用我多费什么心思。”

    历秉卓、戴春荣等人,都是参场老人了,工作能力一流,跟许世彦又齐心。

    可以说现在参业公司上下一条心,都奔着好处发展呢。

    “嗯,那就好,得空了也得注意点儿休息。

    你们两口子现在是生意越做越大,也越来越忙,平常还是得注意点儿。”

    楚瑄淮瞅了许世彦两眼,这回不用谁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许世彦又瘦了。

    过年吃吃喝喝养出来的膘,这阵子又折腾没了。

    “你也是三十七八往四十上奔的人了,平常日子得注意点儿,别以为自己还年轻,一个劲儿的拼。

    工作是公司的,身体是自己的,还是得注重一点儿。”楚瑄淮少不得要多叮嘱几句。

    一般人都是这样,仗着年轻啥都不注意,等着岁数上来,这疼那痒痒,就来不及了。

    “哎,知道了。”许世彦点点头,坐到炕沿上。

    “爹,听我妈说,你有事儿找我啊?”

    “嗯呢,之前咱不是说,今年想回老家一趟么?

    得空了,你跟那几个商议商议,你们该请假的请假,咱一家子回去一趟看看。”

    回老家,一直是许成厚的心结,最惦记的事情。

    前些年日子没这么好,也不惦记,自打过年的时候提了一回,老爷子就成天惦记着。

    可儿子们都有工作,忙着呢,哪能随便说走就走啊?

    总得找个机会,安排个时间,都请假一起回去。

    “行啊,那我问问大哥他们吧,要不然就赶在暑假也行。

    小波好像快中考了吧?咱家源源这个月末小升初,其他孩子都得七月十来号。”

    许世彦算了一下,好像也就七月份还行。

    一个是孩子们都放暑假,能跟着的都跟着回去,也算是让他们知道知道老家在哪里。

    再一个,七月里参地不忙,收野菜啥的也基本就收尾了,苏安瑛能腾出工夫来。

    许世先几个上班的倒无所谓,他们啥时候都能请假。

    “行,那你就跟老大他们商议吧,定下来了,我就让你妈提前准备。”

    要是按许成厚想,最好是九月末十月初那时候回去。

    老家那边各种梨、山楂啥的都下来了,好吃的多。

    可一琢磨,那时候多忙啊,谁有闲工夫回老家?

    七月就七月吧,趁着有点儿闲工夫,回去一趟,就算是没了心思。

    “好,那吃完饭,我就给大哥他们打电话去。”

    正好这时候周桂兰领着孩子们放桌子端饭了,许世彦答应一声,也出去帮忙,不多时把饭菜都收拾上来。

    这个时候小青菜比较多,茄子辣椒啥的苗都没长起来呢,所以桌子上多数也都是小青菜。

    酱同蒿、凉拌菠菜、小白菜肉丸粉丝汤、水萝卜大葱蘸酱。

    估计是周桂兰觉得这么吃太素了,孩子们受不了,所以特地用红烧肉炖了个大豆腐。

    这个不错,红亮的汤汁,油汪汪的,一看就稀罕人。

    主食金银饭,就是大米和大黄米一起焖出来的饭。

    大黄米有一定的粘性,所以这米饭焖出来比较软,适合老头老太吃。

    许瑾慧跑去西屋,把许海源和许海清两人叫出来吃饭。

    杨皓宇的爷爷奶奶回来了,所以今年开学之后,就只有中午在许家吃。

    下午放学,他自己走着回家吃饭。

    杨钧显两口子都忙的要命,谁也没空来接他。

    再者杨皓宇都十一岁了,自己回家一点儿问题没有,没必要再让父母接。

    “哇,今晚上有红烧肉,还有肉丸子汤,太棒了。

    奶,我要一大碗米饭。”

    许海清过来一看桌上的菜,立刻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的坐下来,准备吃饭。

第六百八十三章 大儿子去比赛

    众人坐下来正要吃饭,苏安瑛也回来了。

    许瑾萍赶紧去给妈妈拿来一副碗快,帮着妈妈盛了饭。

    苏安瑛洗了手坐下,这一天忙的肚子熘空,自己家也不在乎那些了,赶紧吃饭。

    “媳妇,小纪他们今年咋样?”许世彦给媳妇夹了几块肉,随口问道。

    两口子都忙,差不多有十来天没碰面了,许世彦少不得要打听一下。

    “还行,今年的菜不错。

    四妹夫可能耐了,从林场工队那头收了鲜菜运下来。

    三妹妹、四妹妹在家雇人烫了菜,再揉搓晾晒,比去年那么收干菜挣的多,而且品质也好。”

    说起挣钱的事,苏安瑛就不觉得累了,特别有精神。

    每年这个季节,林场的营林抚育正好告一段落,工人都进山薅牛毛广。

    往年都是男人进山薅菜,晚间用开水烫了撸出来,第二天女人在家里揉搓晾晒。

    今年纪同忠跟人家说,收鲜菜,出来林子直接卖给他就行,点现钱的。

    那些林场的人一琢磨,这样不用自己在家烫了晾晒,就可以腾出一个人来,也进山薅菜。

    就算是女人力气小薅不了那么多,咋地俩人也比一个人挣的多。

    所以很多林场的人都换了策略,两口子一起进山,薅了菜背出来直接过秤就卖,第二天继续上山。

    不用管那菜揉搓的好不好,也不用管天气好坏,菜能不能捂坏了长毛啥的。

    而纪同忠这边呢,每天开着车收了鲜牛毛广运回来。

    就在老医院那处院子,晚上支两口大锅把菜烫了。

    第二天早晨,苏安珍姐妹领着雇来的老太太小媳妇们,把牛毛广撸出来,弄到参市的院子里去晾晒。

    参市这时候没有卖货的,院里面空着呢,地面又平坦干净,铺上塑料布,晾晒牛毛广正合适。

    老医院那头的房子已经改成了烘干室和储藏室,要是赶上阴雨天,就把菜送进烘干室去烘干。

    这样一来,菜的品质有保障,钱还不少挣,大家伙儿都高兴。

    “以前看着小纪成天吊儿郎当,挑三拣四不想出大力,还替四妹妹愁得慌呢。

    没想到,这家伙就是没找对路子。

    你看他现在,可认干了,我估计今年这一季啊,他们都不能少挣了。”

    苏安瑛少不得要夸奖纪同忠几句,这家伙是个做生意的好手,以前在农村种地,确实屈才了。

    许世彦跟着点点头,所以说,人找对自己的位置真的很重要。

    “这样最好,爹娘都不用再担心四妹妹家里的日子了。”

    挺好的,连襟几个现在都发展的不错。

    老丈人身体好好的,一点儿毛病没有,老两口的日子也挺宽裕,这就不错。

    两口子好一阵子没见,自然有不少话要聊,越说越热乎,旁人根本插不进话。

    许海源那边几次张嘴,想要说他去县里参加比赛的事,可愣是没机会提。

    还是许世彦看见了儿子的神色不对,想起来这事儿,赶紧跟媳妇提一句。

    “儿子要去县里比赛?哎呀,你看我这阵子忙得,都不知道。

    你最近有空没?要不然你陪着儿子去县里?”

    苏安瑛一听也特别高兴,六年级一百六七十个孩子呢,就选出来六个,有他家大儿子一个,多好啊。

    “妈妈,不用爸爸陪我,老师领队,我们集体行动。”

    许海源总算有机会说话了,赶紧把事情跟妈妈说清楚。

    “妈妈你帮我收拾两件衣服就行,比赛两天,我们提前出发,估计要在县里住两晚上。

    帮我带两件衬衫啥的就行,万一弄脏了有个换洗的。”

    出门比赛,总得注意点儿形象。

    许海源这两年不太跟黄树庆、孙宇他们胡闹,也越来越爱干净了,受不了脏乱。

    “哦,好,回家我就给你收拾。”

    周六比赛,提前出发的话,周五就得走。

    这都周三了,苏安瑛又总忙,她怕忘了儿子出门的事,于是就说回家就给准备。

    吃过了晚饭,苏安瑛领着俩闺女收拾了桌子,刷了碗快,然后一家人离开这边,回自家。

    苏安瑛进家门就去给儿子准备出门的衣服、背包,许世彦则是给许世先、许世祥他们打电话,商议今年夏天回老家的事情。

    现如今,许家兄弟里头,说的算的不是许世先,是许世彦。

    所以许世彦一说,七月中旬回老家,不论许世先还是许世祥,都没什么意见。

    至于许世德,他在西岗财政所,七月里也没多少事情,自家就那点儿参地,也耽误不了什么。

    许世安就更不用说了,养殖场他说了算,想啥时候走都行。

    就这样,兄弟几个商议妥当,等孩子们期末一考完试就走。

    其实回去一趟顶多也就三四天,那头也没什么至近的亲人了。

    前些年,许成厚的堂兄堂嫂相继病故。

    剩下个堂侄儿和侄媳妇,又这么多年没见面了,关系亲近不到哪里去。

    所以他们也就是回去上个坟,祭拜一下而已,耽误不了太长时间。

    许世彦这边跟兄弟们商议好回老家的事,那边苏安瑛也收拾好了儿子出门用的东西,装在一个背包里。

    两口子这阵都忙的不轻,好不容易今天都在家,于是早早洗漱休息。

    许海源他们是十七号比赛,十六号上午,老师带他们坐大客去县里。

    东岗往县里发车是早晨七点半,中午十二点半。

    松江河客运站,早晨八点有一趟,下午一点多有一趟。

    领队的老师,提前找人预订了七点半东岗去县里的客车。

    所以十六号早晨,几个孩子直接到东岗客运站,其实就是镇政府后院集合就行。

    为了孙子去参加比赛,周桂兰早早就起来,擀了面条煮出来。

    那面条里头还打了鸡蛋花,撒上韭菜末、海米,鲜的很。

    “来,源源,吃碗面,出门比赛顺顺当当。”

    老太太笑呵呵的端了一碗面,放到许海源面前,让他吃。

    孩子头一回去坐大客去县里,也不知道晕不晕车,周桂兰没敢给做太油腻的,这么吃正好。

    楚瑄淮给了徒孙一个小药瓶,说是如果坐车觉得难受了,就含两粒药丸,会舒服一些。

    许海源看着眼前的面还有药瓶,满心无语。

    他真的就是去参加个比赛而已,很简单的,这咋一个个都如临大敌一般啊?

    这要是往后他去参加中考高考,或者将来他出去念大学,家里人得啥样儿?

第六百八十四章 坐车去县城

    许海源吃了一碗面条,然后背上妈妈给准备的背包,揣着师公给的小药瓶。

    许世彦特地开车,把儿子送到了东岗客运站,跟开车的司机打了声招呼,让人家多照顾点儿许海源。

    不管咋地,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去县里。

    虚岁十二的孩子,别管平日里多么成熟稳重,终归也是没办法放心。

    “出门在外,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别出去乱跑,听见了没有?”

    许世彦送儿子上车,又不放心的嘱咐了两句。

    “知道了,爸爸,我会小心的。”

    许海源这个无语啊,他之前也不是没出过门,那不还去了趟省城么?

    这回出去有老师带队呢,这一个个的,就好像他要走多老远一般。

    正好这时候领队的老师也上车了,许世彦跟老师又聊了两句,这才下了大客,开车去单位上班。

    这边,学校六个学生都到齐了,其他乘客也陆续上车。

    按理,这一辆大客车也就能坐三十来人,可车上到最后坐了将近五十人。

    坐马扎的,坐机器盖子上的,反正车里挤得满满当当。

    得亏学校那边找人给定的票,又有许世彦的面子,司机给孩子们都安排的好座位,靠前面。

    车上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东岗的,大家伙低头不见抬头见,多数都认识。

    尤其是许海源,说实话,不认识他的人少。

    所以那些人哪怕是没有座在那儿挤,也没人说是让几个学生让座的。

    哪怕许海源站起来让了一次,也被人给按下继续坐着。

    别人都这么客气,许海源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继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等人都齐了,司机发动车子。

    如今这年月的孩子,其实能出门的不多,好多孩子最远也就是去松江河。

    所以这车一开动后,大家都挺好奇,左瞅瞅右看看,可高兴了。

    从东岗到松江河这一段路还行,东岗这边有人参市场,为了客商来回方便,县里特地出钱修了路。

    可是等车开过小山,往盘山道上一走,车里不少人就有点儿受不了了。

    路本身就颠,再急转弯,这个感觉真的挺不舒服。

    许海源本来是坐在靠窗边的位置,他身旁坐了个女生,二班的班长。

    之前女生还挺好,跟后座女生叽叽喳喳聊得挺欢,这会儿就脸色开始发白,一脸难受的模样了。

    “来,咱俩换一下位置,你坐靠窗的这边吧。

    把窗推开,吹吹风能好受点儿。”

    许海源一看身边女生的样子,就知道这女生是晕车了。

    于是主动站起来,让女生坐到里面去,靠着窗边。

    这时候大客车上的车窗是可以打开的,往前推一截儿,闪出个缝子来。

    外面的凉风吹进来,人会觉得好很多。

    “那,这两粒药含着。”许海源又把师公给的药瓶拿出来,倒了两粒给那女生。

    许海源的名头,在东岗小学那是无人不知,其他年级的都认识,更别提本年级的学生了。

    那女生知道许海源有个师公开诊所的,听说医术特别好。

    所以二话没说,直接将那两粒小药丸拿起来放到嘴里。

    酸甜中微微泛着一丝苦味,还带着点儿薄荷的清凉,女孩顿时就觉得没那么恶心了。

    再加上靠着车窗,被风吹着,人也精神不少。

    “谢谢。”女孩低声道谢。

    “不用。”许海源没看那女生,只闭上眼睛休息。

    去抚松可以走两条路,一条路过兴隆乡,一条路过松江村。

    不管哪条,都是盘山道,一圈一圈的转悠,路况也不算太好。

    再加上这一路总有下车上车的人,所以车走的不快,得将近俩小时才能到。

    许海源不爱跟人闲聊,对窗外的景色也没啥稀罕的,所以全程闭着眼睛休息。

    至于其他几个学生,有人好奇的往窗外看,有人叽叽喳喳说话,也有人晕车难受不吭声。

    车里好多人都大声说话,还有人抽烟,更有那不讲究的,直接把鞋脱了。

    所以这车里真是别提了,啥味道都有。

    得亏这时候天气暖和,车窗能打开。

    开着车窗,有风吹进来,好歹味道能差一点。

    九点多钟,客车经过马鹿沟,再往前开一段路,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大片建筑。

    伸着脖子往外面看的孩子们赶紧问,“老师,前面是县城么?”

    孩子们都挺兴奋,他们这还是第一次来县城呢。

    老师往外面看了一眼,嗯了声儿,“都坐好,老老实实的。”

    这一个个活猴子,就不能稳当点儿?

    看看人家许海源同学,从上车就坐在那儿稳稳地,多好,都不用老师操心。

    孩子们哪里管老师说啥?眼前可是县城呢,以前都没来过,还不许他们好奇咋地?

    客车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棵大榆树,榆树的树干很粗,估计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

    那榆树的树干上拴了好多红布条,树根下,还摆了些供品啥的。

    这棵大榆树,也算是抚松的地标了,据说已经长了将近三百年。

    本地的习俗,一般谁家孩子出生后病恹恹的不好养活,有人就会出主意,让孩子认干亲。

    杨皓宇就是这样,自打认了许世彦夫妻之后,身体越来越好,如今就跟普通孩子没啥区别了。

    有的人家,嫌认干亲太麻烦,逢年过节还得走动,就会找一棵年头很长的大树认作干妈。

    一般来说,认榆树的多,也有认杨树的。

    抚松这棵大榆树快三百年了,始终枝繁叶茂很兴旺,所以很多人都来人干妈。

    那红布,就是认干妈的时候拴上去的。

    客车经过大榆树再往前走,就进了县城范围。

    不过这里属于县城南面,跟大城市的郊区差不离,也都是一片平房。

    有的看起来还不如东岗那边的房子新呢。

    再往里走,渐渐地平房少了,楼房多起来。

    平整的街道,两边林立的高楼,让从未来过县里的孩子们惊奇不已,时不时发出惊呼声。

    “哇,那个楼好高。”

    许海源终于睁开眼,往窗外看了下,摇摇头继续闭上眼。

    就几栋楼而已,有啥可看的?

    省城楼房更多,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儿,还赶不上自家的小院舒坦呢。

    孩子们去比赛,要住在县教师进修学校,所以不等到客运站,老师就招呼司机。

    “师傅,粮食局下车。”

    司机停下车,老师领着孩子们,费劲巴拉的下了车。

    当众人从车里下来,脚踏实地的那一刻,忽然有点儿踩在棉花上的感觉。

第六百八十五章 初赛过关

    第一次来县城的孩子,对哪里都好奇。

    仰头看看四周的高楼,低头看看脚下平坦结实的柏油路,真是哪里都新鲜。

    “老师,我们要去哪儿?”

    “往东走,去教师进修学校,都跟上啊,别乱走,县里人多,走丢了我可找不着你们。”

    领队的江老师往东边指了下,领着孩子们往前走。

    初到县城的孩子们,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只能老老实实跟在老师身后。

    一边走,一边打量着沿途的景象。

    教师进修学校,在县城东山下,从粮食局前面的小巷一路往东走,靠近东山根儿也就到了。

    这里是一处挺大的院子,南面是办公楼、会议室,北边东头是食堂,西头是宿舍。

    “你们先在院子里待会儿啊,我去办手续。”

    所有参赛的学校,都要到办公楼那边签到,然后安排房间和住宿。

    江老师让孩子们在院子里玩,她则是拿着学校的介绍信等东西,去办公楼那边签到办手续。

    不多时,江老师出来,领着孩子们到北边宿舍。

    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四个女生住一间房,俩男生暂时住一间。

    要是下午来的人多,还会往里面安排人。江老师跟别处的老师住一起。

    宿舍一共三层,许海源住在二楼,跟他一起的是三班的班长。

    这种比赛都是挑班级里成绩好的,多数都是班长,要不然也是学委,普通学生根本就轮不到。

    众人进宿舍休息,中午十一点下楼去食堂吃饭。

    十人一桌,十个菜,也不管身边的认识不认识,反正坐下来就吃。

    菜还行吧,有几个罐头,所有人都抢着吃那罐头,许海源吃了两口,盘子就空了。

    他倒是不挑,随便吃啥都行,对付着吃了两碗米饭。

    下午没啥事儿,老师就让孩子们在宿舍里背题。

    第二天一早起来,洗漱后吃早饭,然后全都到南面办公楼的会议室里准备比赛。

    全县十六个乡镇,就有十六所中心小学,再加上县里好几所小学,每个小学安排一组或者两组学生来参赛。

    有一些大点儿的村,也会安排一组学生来,所以这会议室里满满的都是人。

    比赛分两轮,初赛和决赛。

    中心小学和村小学的比赛题不一样,中心小学的题难度大。

    三人一组上前抽签,抽到哪套题就问哪套,老师挨个儿问问题。

    一分钟问十道题,快问快答,答对一题十分。

    原本以为,出题范围就在那本书上头呢,结果这一比赛才知道,有不少题根本不是书里的。

    有些孩子直接就傻眼了,根本不会啊。

    还有一些孩子,平常在家背的挺熟练,结果一上场,看着底下那么多人,直接就懵了。

    一分钟十道题,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有的孩子上台了磕磕巴巴答不上来,下台就呜呜哭。

    “都给我记住了啊,上台之后别紧张,就把台下这些人,都当成萝卜土豆。”

    江老师把六名学生叫到一起,再三叮嘱,让孩子们都放平心态,千万别紧张。

    东岗中心小学的两组学生,每组都是一个男生两个女生。

    许海源带的这一组,有二班那个班长,还有四班一个学委。

    三班那个班长叫刘强,也是带着一个班长一个学委。

    每一组学生上台的顺序,都是老师抽签决定的,东岗中心小学这两组,中间相隔很长时间。

    刘强那一组先上台,组长抽题,估计是手气不太好,抽的题挺难。

    一班的那个学委一听题就傻了,十道题好歹答对了五道,下了台,小姑娘就呜呜哭。

    许海源他们排在后面,好不容易上台了,许海源过去抽题。

    还行,运气不错,题多数都出自他们背的那本书,只有许海源遇上了两道超范围题。

    以许海源的知识面,这都是毛毛雨,轻轻松松答完,拿了满分下来。

    参赛的学校和学生太多,一上午没完事儿,下午继续比赛。

    然后从初赛所有小组里面,选成绩前十的中心校,成绩前五的村小,第二天决赛。

    许海源带着的那个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晋级。

    另外一组,由于组员发挥不好,被淘汰了。

    “挺好的,都发挥的不错,赶紧吃饭,吃完饭了,我领你们去西江公园熘达一会儿。”

    江老师对这个成绩还是挺满意的。

    这是县里第一届比赛,不论老师和学生都没啥经验,有一组能进决赛就挺好了。

    学生们一听这话,高兴起来。

    那个哭了半天的小姑娘,这下也不哭了,赶紧去吃了饭。

    大家伙儿跟着江老师一起,从进修学校出来,顺着小路从县城东山,一直走到了西江大堤上。

    别管李景昱工作能力咋样,但是对这个城市建设,还真是挺下力气的。

    去年为了办人参节,县里特地把西江大堤上修缮了。

    砌了护栏、人行步道、凉亭、石桌石凳啥的,整的挺漂亮。

    今年开春之后,县里又安排人,在这一熘江堤上,弄了好多凋像。

    有翩翩起舞的仙女,有从树洞里钻出来的黑熊,还有小鹿、松鼠等等。

    所以西江大堤,如今就成了县城人茶余饭后休闲的去处。

    初夏时节,晚饭过后,一家几口出来转悠转悠,看看夕阳,吹吹江风,还别说,挺惬意的。

    东岗的这些孩子,啥时候见过这么漂亮的公园啊?

    一个个都高兴的不行,这摸摸那看看,哪里都稀罕。

    尤其是那些凋像,孩子们每个跟前儿都要站着看半天。

    “可惜没有相机,要是有相机就好了,可以给你们照几张相留纪念。”

    江老师也挺遗憾的,孩子们难得出来,这要是有个相机多好啊?

    许海源在那边也没吱声儿。

    他家倒是有相机,可老师没说,他也懒得找那些累赘,就没带。

    再说了,就是个县城,至于的么?

    等以后有机会去省里、去首都,想照多少就照多少。

    傍晚,西江公园的人很多,一些小商贩也找到了商机,好多人都在喊着冰棍雪糕汽水瓜子。

    许海源想起老爸嘱咐的话了,于是过去,给每个人都卖了根两毛钱的雪糕,分给大家。

    “哇,雪糕哎,这个可好吃了,比冰棍贵好多呢。”众人一见,都高兴起来。

    平日里能吃个五分钱的冰棍就挺好了,这雪糕两毛钱呢。

    也就许海源舍得吧,换其他人,谁舍得买这么贵的雪糕吃啊。

    “嗯,好吃,比冰棍儿好吃多了。”

第六百八十六章 决赛获奖

    孩子们在西江公园一直玩到天黑,江老师这才领着他们往回走。

    白天又是比赛又是熘达,都累了,晚上睡得特别香。

    第二天早晨吃过饭之后,没有晋级决赛的学校,基本上就是打道回府了,剩下的人,参加决赛。

    村小的决赛简单,还是三人一组抽题答题,答完累计总分。

    初赛和决赛总分高的获胜,只评选出一个优胜奖。

    中心小学的费事,第一轮按组抽题答题,总分前五的几个组,还要进行一轮抢答。

    这个就比较考验知识储备量和临场反应速度了。

    好在许海源心态一直很稳,带着本组的两个女孩,逢题必抢,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拿到了第一名。

    当评委宣布东岗中心小学获得第一名的时候,江老师在台下高兴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这一个学期,老师天天带着孩子们背题。

    周六下午别的孩子放假,这些孩子还要去学校学习,属实够辛苦。

    付出就有收获,孩子们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决赛结束,获奖名次很快就出来了。

    有老师现场宣读获奖名单,让得奖的学生和老师,上台领奖。

    团体奖是奖状,一二三等奖,由指导老师上来领奖。

    除此之外,还有学生个人奖,是按照两次答题的成绩来排。

    许海源当之无愧一等奖,奖品是一个硬壳笔记本,还有一支钢笔。

    江老师带着两个组的六名同学,拿着奖状,一起拍照留念。

    比赛就这样结束,吃过午饭后,大家收拾了东西去客运站。

    抚松客运站在县城北边,旁边是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啥的。

    回去的车下午两点多,时间还够用,江老师就领着孩子们去百货大楼转一转熘达着玩。

    结果刚走到二楼的楼梯口,几个女生就吓得哇一声。

    “这是啥玩意儿?里头的人咋跟鬼似的?”

    “那是哈哈镜,其实就是凹面镜和凸面镜。

    通过镜面弧度改变反射成像,起到把人拉长变瘦或者缩小变胖。”

    原来,在二楼的楼梯口这里,摆了两个哈哈镜,一个凸面一个凹面。

    人走到凸面镜前面,就会变得又细又长,两头大中间小。

    走到凹面镜的话,就会变得又矮又胖,两头小中间大,圆滚滚一个胖子。

    许海源瞅了眼那镜子,一脸无奈的给那几个女生解释。

    真笨,大活人能让镜子给吓着,这东西有啥可怕的?

    听许海源这么一说,这些人都来了兴致。

    几个女孩就在那哈哈镜跟前儿仔细端详,还朝着镜子做各种怪表情,把她们逗得哈哈笑。

    这也正是哈哈镜名字的由来。

    孩子们在哈哈镜前玩了一会儿,这才上去闲逛。

    其实逛也是白逛,都没啥钱,只能看一看罢了。

    即便如此,女孩子们也都特别兴奋,指着那些衣服啥的议论。

    有一件黄色的纱裙,好几层那种飞边,挺好看的。

    几个女孩子瞅了半天,一问售货员,说是五十块钱,吓得孩子们一伸舌头,转身就跑。

    许海源对逛街也没啥兴趣,楼上都是些衣服鞋袜之类,家里弟弟妹妹根本就不缺。

    于是一行人出了百货大楼,许海源跟江老师说了声儿,转身进了新华书店。

    到这边转了一圈,也没啥可买的,如今许家的书,都快比这新华书店里的书种类多了。

    以前许世彦每次出门,必去的地方就是书店。

    中外名着,各类科普读物,只要适合孩子们的,他都往回买。

    再加上许世彦从各个大学淘登来的课本、楚瑄淮的藏书。

    可以这么说,书店里有的,许家保管有,书店里没有的,说不定许家有。

    县城这小书店,许海源转了两圈,也没找到想买的书。

    最后无奈,只能空手出来,正好这时候也快发车了,江老师领着孩子们检了票上车。

    两点半,大客发车,下午四点来钟回到松江河,然后雇了个毛驴车把孩子们送回东岗烈士墓,孩子们各自回家。

    “哎呀,我大孙子回来了。比赛咋样儿啊?”

    周桂兰跟韩彩娥两人,正领着许瑾萍她们几个丫头,在家里包饺子呢。

    这是许家的经典项目,不管谁出门回来了,老太太必须做的饭就是饺子。

    苏维忠今天正好不上班,跟韩彩娥俩人也过来,一起包饺子给许海源接风。

    “爷、奶、姥爷、姥娘、师公。

    比赛挺好的,都挺顺利,我们学校拿了个一等奖,有个奖状在老师那儿。

    我也得奖了,个人一等奖,没奖状,只有奖品。”长辈问,许海源就规规矩矩回答。

    “哎呀,亲家,你快听听,咱源源得奖了呢。

    还得是我大孙子啊,就是行,去县里比赛都能拿奖。”

    周桂兰一听,高兴极了,那笑的脸上皱纹都深了好多。

    屋里这几个老头老太都可高兴了,个个儿笑的脸上跟一朵花似的。

    “快,赶紧上炕歇着,我们这边儿马上就包完饺子了,一会儿你爸你妈回来,咱就煮饺子吃饭。”

    韩彩娥赶紧招呼外孙子上炕,这大外孙越瞅越稀罕人。

    “亲家,你有福哦,得了这么个出息的孙子。

    你看看,源源这学习好,听话还懂事,又跟着楚老先生学医,往后这孩子肯定了不得。

    还有萍萍,那孩子也是,将来也差不了。

    你说这俩孩子是咋长的呢?咋就学习这么好,一点儿不用别人操心呢?”

    韩彩娥一边儿包饺子,一边跟周桂兰念叨。

    “那倒是,老许家祖坟冒青烟了,不知道几辈子才出来这么两个孩子呢。”

    周桂兰说这话的时候,故意往许成厚那边瞅了一眼。

    她倒是没有贬低谁的意思。

    老许家往上倒三辈儿,也没听说过有读书出息的,能出来这么两个读书好的孩子,确实不容易。

    许成厚听了老妻的话,也不恼,依旧笑呵呵的。

    “要不说我,得回老家一趟,祭拜一下。

    求祖宗保佑,咱许家子孙后代都有出息,多出来几个大学生,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老两口这么说,其他人都跟着哈哈大笑。

    一边说笑着,饺子也就快包完了。

    周桂兰看了看时间,估计着儿子和儿媳妇一会儿就能回来。

    “走,咱烧水煮饺子去。

    早晨我跟他们两口子说了,今天孩子比赛回来,晚上吃饺子,他们不能回来太晚。”

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升初

    许海源去参加比赛回来,第二天周一,正常上课。

    早晨升国旗的时候,校长还特地表扬了前去参加比赛的学生。

    并且给孩子们发了奖品鼓励,惹得好多学生羡慕。

    六年级的学生有升学考试,也就是大家说的小升初。

    这年月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一说,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也很重要,考不上就只能回家种地了。

    今年的小升初考试,安排在六月二十四号,正好就是礼拜六。

    从寒假就开始复习,老师学生都绷着一根弦儿。

    到这个时候,也就没必要再给孩子们压力了。

    于是选了天晴的日子,老师领着孩子们拍毕业照。

    先是一张班级大合照,学校领导在中间,班主任坐在领导旁边。

    孩子们前面蹲一排,班干部坐在老师身边,后头再站两排。

    学校的美术老师拿着相机,喊着一二三,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瞬间。

    大合照之后,校领导就撤了,班主任领着班干部合照。

    学生们之间关系好的,也会三三两两一起照相。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了。

    家庭条件好的,根本不在乎,跟老师、同学合影好多张。

    条件差的,除了大合照之外,一张也不敢多照,生怕回家之后爹妈不高兴不给钱。

    像许海源这种学习好、人缘也好的,老师、同学,好多人都找他合照。

    这一下午没干别的,净照相了。

    礼拜六这天,小学其他年级放假,整个儿学校只有六年级学生。

    所有考生分考场、拉单桌,学校安排其他年级老师来给监考。

    好在如今小升初不考小科,只有数学语文,上午一科下午一科,很轻松。

    下午考完试,老师把孩子们都叫回班级,商议毕业联欢会的事。

    老师提前就让班长把剩余的班费都拢一下,每个学生再收一点,买回来瓜子糖果什么的。

    班级里攒下不少彩纸,也都让手巧的女生,剪了拉花或是纸条啥的布置教室。

    众人忙活一下午,把教室都归置好了,周日回学校来开联欢。

    这个季节,地果儿也就是草莓正是好时候,老师特地跟果园子的人定了几筐地果儿,再加上瓜子、糖果啥的。

    许海源班级,还有郭守业特别赞助的汽水。

    孩子们在学校里吃吃喝喝、又唱又跳,一直闹腾到中午。

    这么大的孩子,都不懂什么叫分别。

    再说了,都在东岗,离着也不远,想见随时都能见。

    所以大家都没啥难受的感觉,反倒一个个都特别嗨。

    因为这个暑假没作业了,可以随便玩,爸妈也不会骂人。

    等中午联欢会结束,大家伙儿一起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桌椅都摆放整齐。

    然后一个个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就呜嗷喊叫的冲出了学校。

    “班长,你假期有什么计划?改天我们去找你玩吧。

    我知道一个地方,有挺大的泡子,咱可以去抓鱼、摸嘎啦、游泳。”

    几个男孩子凑到许海源跟前儿,邀请他一起玩。

    “我得跟师公学习,我爸说过几天要带我们回一趟老家,我好像没时间跟你们去玩了。”许海源摇摇头。

    “还是别去什么泡子了,太危险。

    我爸说,每年夏天,都有孩子在那些泡子、河套出事。”

    许海源一直记得,曾经因为这个,被爸爸一顿狠揍。

    这几年暑假,他和黄树庆、孙宇等人,都没再往大泡子去。

    好玩的地方多得是,没必要冒险,真要是出事,小命儿就没有了。

    “切,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啊,哪年夏天我都去游泳呢。

    算了,你不去拉倒,我们几个去。”

    那几个孩子一听这话,颇有些不以为然。

    于是就不跟许海源说了,几个人凑一起,讨论着他们到时候都带什么东西去抓鱼。

    许海源摇摇头,没再多说什么,快步往家走。

    “爷、奶,我们放假了,过两天去学校听成绩就行,然后八月二十号,去初中分班、报到。”

    许海源进屋,先跟爷爷奶奶说一声儿。

    “哦,好,好,放假了也能轻松点儿,先歇几天,别看书了。

    等着过几天你大姐他们都期末考完试,咱就一起回老家去。

    也让你们看看,爷爷小时候住的地方。”

    许成厚一听,笑着点头,他也没问孙子考试咋样。

    就他家大孙子还用说?那肯定成绩最好啊。

    许海源应了一声,就去诊所,跟着楚瑄淮学习去了。

    两天后,孩子们回学校听成绩,不出意料,许海源的成绩依旧遥遥领先。

    不仅是全年级第一,还是全学区第一。

    可把他班主任高兴坏了,非得送给他一个笔记本。

    老师还在上头写了寄语,希望许海源戒骄戒躁、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进步。

    许海源这边考完了小升初,许海波那头中考也结束了。

    又过了十来天,许瑾萍、许金凤、许海涛等人,也都各自期末考试完事儿。

    许金凤秋天读高二,这个暑假他们不上课,其他孩子更不用说,小学和初中就没听说暑假还有课的。

    这年月的孩子其实挺幸福,假期不用去这个那个的补习班。

    除了老师留那点儿假期作业之外就没啥事儿了,成天除了吃就是玩。

    孩子们都放假了,许家兄弟们也都请好了假期。

    于是七月十五号,许世彦开着省里奖励他那台轿车,拉上许成厚夫妻。

    苏安瑛开着自己买的那台,上面坐着自家四个孩子。

    许世安开着许世彦以前那台吉普车,上头坐着媳妇和儿子,三辆车一起出发,直奔县城。

    原本许成厚说,想带着楚瑄淮一起出门熘达熘达散散心,可楚瑄淮不乐意动弹。

    他岁数大了,最打憷出门,还是在家呆着好。

    没办法,就只能拜托苏安芬、苏安珍姐妹帮忙照应一下,帮着洗衣服做饭啥的。

    许世先和许世祥也都会开车,单位的车他们有时候也用,于是跟领导商议借用一下,费用自己掏。

    这俩人如今在单位都挺吃得开,领导哪会那么死板?一点小事而已,直接就点头了。

    许世德领着妻儿提前坐客车到县里,等许世彦他们到了之后,四口人分到几辆车里面,正好能坐的开。

    就这样,一家二十多口人,五台车,就这么浩浩荡荡从县城出发,走靖宇奔浑江再往通化走。

第六百八十八章 石家沟

    许成厚老家是宽甸青山沟乡银矿子村,从抚松往那边走,要经过浑江、通化、桓仁,然后到青山沟。

    如今这年月还没有高速公路呢,开车其实也不快。

    再说这一行人有老有少,哪能一直开车往前跑啊?

    于是下午的时候,众人在通化停下,找了个旅店住一晚。

    这一下子五辆车,那旅店的人还以为是啥干部呢,特别热情的招待。

    这群孩子,除了许海源之外,都是第一次出远门,一个个就瞅着哪里都新鲜。

    白天他们在车里睡觉了,晚间也不想睡,非得出去熘达。

    “这大晚上有啥可看的?都好好休息吧。

    等着咱回来的时候还住这儿,到时候领你们去玉皇山动物园,看动物去。”

    为了哄孩子们老实呆在旅店,许世彦只能许诺,回来带他们去玩。

    孩子们一听可以去动物园,这下高兴起来,也不吵着要出去了,都老老实实在旅店里。

    第二天一大早,众人继续出发,从通化往桓仁走。

    青山沟乡虽然归宽甸管辖,实际上离着桓仁更近。

    众人在桓仁找地方休息,吃了饭,买点儿东西,然后继续走。

    过了桓仁不远,就到青山沟了。

    这年月,青山沟还没开发旅游呢,这边其实挺穷的,沿途就能看到,房子都不咋好。

    自打过了桓仁,许成厚就一直往窗外看。

    当年他在家乡混不下去,不得已只能带着妻儿,背井离乡去了抚松。

    谁能想到,他许成厚还有风风光光回来的一天?

    “老婆子,那年是啥时候我回来的?世琴好像没上学吧?

    这都多少年了,咋看着老家好像也没啥变化?”

    车经过青山沟乡的时候,许成厚瞅着外头的景象,跟周桂兰念叨。

    许成厚好歹还回来过一次,周桂兰自打当年离开,就再也没回来过。

    瞅着眼前这熟悉的景色,周桂兰这眼泪都有点儿控制不住。

    这里也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离开这么多年,要说是一点儿不想,怎么可能?

    “变了一些,好像比以前住户多了,不过这房子啥的,还是挺旧。

    哎,咱这地方啊,地不行,不打粮食。

    家家户户种那点儿梨树、山楂的,也卖不出去,一年到头就是混个吃喝,能有啥发展?”

    周桂兰瞅着外头,嘴里念叨着。

    车继续往前开,经过银矿子村,再往里一小段路,就到了石家沟了。

    这石家沟的沟口,立着一块大石碑。

    据传,当年是刘墉来当地巡视,有个老头瘫巴在炕上,想去看刘大人。

    他儿子就背着他,从石家沟里走出来,走到县城去。

    那刘大人见那儿子背着老爹来看,觉得他挺孝顺,所以就在石家沟的沟口,给立了个孝子碑。

    “老辈人都说,这石家沟的地气,就是被这块儿碑给压住了,所以才越来越穷。

    石家沟石家沟,弄个碑压在石头上,那可不咋地?”

    从银矿子往里走,路况越来越差,挺颠的,好不容易到了石家沟沟口这里,实在是开不进去了。

    于是所有人都下车,许世彦他们找地方停车,不能堵在道上。

    许成厚指着那块石碑,给孙子孙女们讲那石碑的来历。

    别看孩子们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可一个个都挺精神。

    这会儿听爷爷讲故事,全都瞪大了眼睛,听的津津有味。

    “听老辈儿人说啊,当初这碑立了两次都立不起来。

    后来立碑的人就问那儿子,说这孝子碑立不起来,肯定是你以前干过啥不孝顺的事儿。

    那小子左思右想,最后想起来,他小的时候,有一回拿着笤帚打了他爹一下子。”

    许海波、许海涛搀扶着许成厚往前走,许成厚就继续给孩子们讲故事。

    “有人给那小子出主意,让他跪地上给他爹磕头赔罪,之后,那碑就真的立起来了。

    看看,就是这块碑。”许成厚指着沟口旁边立着的一块大石头说道。

    众人往那大石头上看去,一块黑乎乎的大石头,上面长了些青苔。

    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上面确实刻着字。

    不过年头太久,风吹雨淋加上青苔覆盖,很多字都辨认不清了。

    从沟口往里走,大家终于明白,这地方为啥叫石家沟了。

    真的是满地石头,全都石头炮,连条路都没有。

    许世彦看着眼前这一地石头炮,脑子里想的却是别的事情。

    其实上辈子他回来过两次,八三年那时候,为了要许海潮那混蛋,他特地回来开了证明。

    二零一六年的时候,许世彦跟兄弟们一起,还回来了一趟,算是完成了老母亲的遗愿。

    周桂兰岁数大了之后,就总是念叨老家,惦记着回去。

    可一直到她过世,都没机会回老家看看。

    一六年的时候,许世先等人岁数也都不小了。

    兄弟几个就商议说,趁着他们能动弹,还是回来看一看吧,就算是替爹妈回来一趟。

    那时,许海波开出租,许金萍做旅游自己也有车。

    于是兄妹俩开车拉着老哥四个,回石家沟看了看。

    脚下这石头炮,那时候已经成了水泥路,很好走了。

    房子也跟眼前不一样,都是砖瓦房挺规整的,哪像现在啊,还都是石头和土砌的房子?

    这满地石头炮,很难走,明明也就一里多地,大家费了好大劲,才走了进去。

    这石家沟总共也没几户人家,许家老房子在紧里头。

    “当初咱家就在这儿,坎儿下是咱家,坎儿上是你大爷爷家。”

    许成厚走到老房子这里,当年的石头房子早已经破败不堪。

    老爷子指着房子后面,那个石头坡儿,给孩子们讲着。

    “看见那边的树了没?桃树、梨树,都是咱家的。

    你奶当初怀着你爸的时候,最爱吃那青毛桃,就是桃树刚落花结的小果子。

    又酸又涩,也不知道她咋就吃得下去?”

    许成厚这话,是对许海波说的。

    看见眼前的景象,老爷子满脑子都是过去的事情,忍不住就跟孩子们讲起了陈年往事。

    “那一棵桃树上的果子,没等长大呢,就全都让你奶给吃光了。

    我以为她爱吃桃,等着桃子熟的时候,从咱家桃林摘了一筐大血桃回来。

    结果她一个都不吃。”老爷子边说边笑。

    “来,咱往上走,前面是你大爷爷家。

    唉,你大爷爷大奶奶前些年都不在了,如今就剩你大大爷和大大娘他们在这儿了。”

    许成厚指了指坎儿上那处房子,说道。

第六百八十九章 亲人见面

    许成厚说的这个大大爷,也是他们老家的一种说法。

    一般来说,像许海波、许海源这样的堂兄弟之间按照顺序排行。

    而那种同姓却血缘远一些的,就不按自家排行了。

    这边的许世全跟许世先同辈份,但是比许世先大了很多,所以许成厚才说,这是孩子们的大大爷。

    两家原本就离着很近,往上走几步就到了。

    乡下人家,大白天没有紧闭大门的,门都是敞着。

    从门外,一眼就能看见里面的情形。

    院里四间房,石头墙砌到窗户下,往上是土坯,房顶苦着油毡纸。

    西头是仓房、包米楼子,东头靠园杖子垛着柴禾。

    院里拴了只狗,挺凶。

    许成厚刚站到门口,那狗就从窝里蹿了出来,朝着大门外一顿叫。

    许成厚他们在桓仁吃午饭时间早,到这边也就一点多钟。

    正是中午热的时候,干活的也没下地,在家里歇着呢。

    所以外头狗一叫唤,屋里人听见了就出来看。

    “谁啊?”屋里有人一边问着一边往外走。

    “小全儿,是我,你大叔。”许成厚一听就知道是堂侄许世全的动静,于是笑道。

    许世全都五十来岁了,能喊他小全儿的人不多。

    所以他一听这话,就愣了下,然后快步从院子里走出来,到大门口一看,傻眼了。

    外头怎么这么多人啊?干啥的?瞅这些人穿着打扮,咋不像是本地人啊?

    再瞅瞅前面这俩岁数大的,尤其是那老头,咋觉得有点儿眼熟呢?

    “咋地?不认识你大叔了?是我,以前住坎儿下的你大叔。”

    许成厚看着堂侄,笑呵呵的说道。

    “唉呀妈呀,是我大叔回来了。

    我的天,大叔你咋回来的?这是我大婶子?哎呀,都多少年没见着了?”

    许世全认出了许成厚,一时激动起来,眼圈儿都红了。

    “孩子他妈,快点儿,赶紧出来,快看看这是谁回来了?咱大叔和大婶。”

    许世全激动的握住了许成厚的手,回头朝着屋里喊。

    “大叔,大婶,走,咱进屋去,进屋说话。

    这后头都是大叔大婶家的孩子?哎呀,这么大一家子人啊,可真是太招人稀罕了。

    走,走,进屋,进屋说话。”许世全高兴的不行,拽着许成厚就往院里走。

    那狗子倒是够精明,一见主人跟来客这么亲热,它也不叫唤了。

    不等主人呵斥,便自行回到窝里趴着去。

    这时候,许世全的媳妇胡春花也从屋里出来了,正好跟许世全他们走了迎面。

    “这是?”胡春花一看丈夫跟来人那亲热劲儿,心里纳闷儿,就仔细打量了许成厚两眼。

    “是咱大叔回来了?这是大婶?”

    当年许成厚带着妻儿离开石家沟的时候,胡春花刚嫁过来不到一年,对坎儿下的叔叔婶子还算有点儿印象。

    后来六几年的时候,许成厚回来过一次,所以胡春花仔细打量了之后,认出了二人。

    “哎幼我的天,大叔大婶回来了?妈呀,快点儿,进屋说话。”

    胡春花也特别高兴,忙扯着周桂兰的手往屋里走。

    “大婶,你还记得不?

    那时候我刚嫁过来没多长时间,就怀了我们家老大。

    你走那时候,我们家老大还没生出来呢。

    你当时给孩子做了衣服、帽子、鞋啥的,我婶子手艺可好了,老大穿着婶子做的衣裳可合适呢。”

    胡春花是个挺爽利的人,见着周桂兰,就想起了以前的事。

    “没想到一晃儿都这么些年没见着了。

    哎幼,这得亏是在家里头,这要是在路上,我就算碰见婶子,我也认不出来啊。”

    许成厚他爹是家里最小的那个,娶媳妇之后好几年才有了许成厚这么个独苗。

    许成厚前头还死了个媳妇,周桂兰实际上比他小七八岁。

    许世全的爷爷是长子,娶媳妇早生孩子也早。

    所以这么一来,许世全的媳妇胡春花,实际上比周桂兰也小不了几岁,可俩人却差了一辈儿。

    众人说着话,就进了东屋。

    许世全夫妻把许成厚老两口让到了炕上坐,给许世先几个拿了凳子坐。

    至于孩子们,都各自站在自家父母的身后。

    许世先等人,也把他们从桓仁城里买的东西,都放到了炕梢和柜子上。

    这边跟抚松那边离着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东西都差不多,所以从家出来的时候,就没带啥特产。

    而是路过桓仁的时候,在城里买了些点心、罐头、奶粉之类的东西。

    “叔,你看你这也太见外了,你们大老远回来看看就挺好,买这老些东西干啥?”

    许世全一看,连连摇头,这家伙,好几提熘东西,得不少钱呢。

    “那都是你弟弟他们的心意。

    这些年你们兄弟也没能在一块儿,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那还能不给他哥哥嫂子带点儿东西啊?”

    许成厚就笑,这玩意儿,别管是亲戚朋友,大老远过来,还能空着手不成么?

    “哎呀,这一大家子人,多好啊。

    这是大弟弟吧?那是二弟?哎哟,那个是三弟?

    我记得那时候三弟成天病恹恹的,婶子费了不少工夫好歹给养活了,没想到现在也出息了。

    哎幼,三弟弟好福气嘞,这是生了四个孩子,两儿两女,好啊,真好。”

    许世全看了看坐在对面的许家五兄弟,从年岁上,大概能辨认出都是谁。

    “当初搬家的时候,四弟弟好像才两岁多点儿,你看看,人家现在也是儿女双全。

    那是五弟弟?是搬到抚松之后生的吧?一表人才,可真不错。”

    终归是同根同姓,血脉相连。

    哪怕是多少年没见了,这一见面,依旧是格外亲切。

    许世全看着眼前这些堂弟们,心里也挺高兴。

    “哎?我记得大叔家里不是还有个闺女么?

    那年你回来的时候还领着她呢,六妹妹呢?”

    六几年的时候,许成厚因为许世琴的毛病,特地带她回老家来一趟。

    许世全见过许世琴,所以就问。

    “老六结婚了,有俩孩子,现在在鄂省的一个地方。

    她男人是组织上的,不自由,所以这回就没跟着我们一起回来。”许成厚笑着解释道。

    “哦,哦,哎幼,那可真是不错,好,真好。”

    许世全见过许世琴,知道许世琴身上的毛病。

    当初许成厚带着许世琴回来的时候,大家嘴上不说,暗地里也都愁得慌。

    好好一个闺女这个样子,往后可咋整?

    没想到,人家不但嫁出去了,还生了俩孩子,听那意思,应该是嫁的不错呢。

第六百九十章 都过得不错

    “这一看,我大叔家里现在是过好了,你看这一大家子人齐齐整整的,可多好?”

    许世全看着眼前这二十来口人,感叹道。

    这事儿连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日子好过了才能一大家子人回老家啊。

    要知道从抚松来这边一趟挺麻烦呢,要坐火车到通化,再从通化坐客车到桓仁,然后再从桓仁倒车到青山沟。

    这一家子二十几口人,都不用说别的,车费加吃住,得不老少钱呢。

    一般的人家,谁舍得这么祸害钱啊?

    许家老老少少二十来口人,穿着打扮都比一般人好,反正银矿子这地方,是没见过穿戴这么好的人。

    而且从各人的神态上来看,也不是那种为了出门特地打扮的,人家平常日子应该就是这样。

    许世全看着远道而来的亲人,心中高兴之余,也是万分感慨。

    人生际遇或许就是如此,当年大叔在这边过不下去,不得已带着妻儿离开。

    当时村里不少人都说呢,就这样的走到哪里不也是被打击的对象?还能有好日子过?

    可如今再看,人家这风风光光带着儿孙回乡,分明就是日子过好了啊。

    那老话咋说的来着?哦,对,衣锦还乡啊。

    “嗯,还行,你弟弟他们几个都有工作。

    弟媳妇她们几个不是上班就是做买卖啥的,反正日子还行,能过得下去。

    我跟你大婶这些年一直惦记家里头。

    这不就趁着孩子们都放暑假了嘛,带他们回来看看,祭拜一下我爹我娘他们。”

    许成厚也没说儿子们具体都干啥的,含混过去。

    不是儿子们的工作见不得人,而是没那个必要过多的炫耀。

    这次回来,主要就是想趁着老两口还能动弹,了却一桩心事。

    要不然等着再过几年,就算心里想,也懒得不愿意走动了。

    回来看看老家,看看老家的人,再祭拜一下先祖,就算是没了心思。

    往后儿子们要是有心,就隔几年回来瞅一眼,实在是工作忙腾不出时间,那也没办法。

    “哦,哦,那挺好,是该回来看看,不管咋地,也得知道老家是啥样儿啊。”

    许世全闻言点点头,也没多问。

    问那么多干啥?人家日子过得好,那是人家的本事。

    他打听再多还能咋地?人家还能接济他几个?

    他家虽说是还在银矿子种地,可如今年头好了,日子也能过得去,没必要攀着谁。

    “你家几个孩子来着?老大也三十好几了吧?那几个现在都干啥呢?”

    许成厚进屋都坐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着几个侄孙、侄孙女,想来应该是都不在家,于是就随口问了句。

    “我家四个孩子,老大海河,就是你们走的那年生的,今年三十四了,在丹东上班。

    老二是个丫头,叫金芝,今年三十一,前些年嫁到凤城那边去了。

    老三金玉二十九,那时候咱村不是有下乡知青么?金玉就跟一个知青看对眼儿了。

    那知青就是宽甸城里的,他回城之后,就想办法把咱金玉也带回去了,现在两口子也挺好。

    老四海润二十六,高中毕业之后,他姐夫帮忙,也给弄宽甸城里去。

    刚开始当学徒,现在也成正式工人了。

    说起来,孩子都还行。”

    提起四个孩子来,许世全这话语里带着点儿澹澹的自豪。

    银矿子这么个穷乡僻壤的破地方,他家四个孩子都走出去了,谁也没留在山沟里种地,这就挺好。

    至于说日子过得好坏,那是个人的本事。

    爹妈只能从小养到大,后面的就全凭个人了。

    许成厚一听,连连点头。

    “好,好啊,真挺好。

    咱老许家自打从登州府搬到这儿来,几辈子都种地也没啥出息,到了小辈儿这里,都不错。”

    作为长辈,得知许家晚辈都各有归宿,许成厚这心里真的挺高兴。

    咋说呢,石家沟实在不是啥好地方,只要能离开这小山沟,走出去,总能混出片天地来,咋地也比在家种地强。

    “是啊,我这辈子不指望啥了,只盼着孩子们都好好儿的,有点儿出息就行。

    大叔,大婶,那个你们难得回来一趟,晚上必须搁家里住。

    孩子他妈,赶紧的,去杀两只鸡,晚上炖鸡给大叔大婶还有弟弟弟妹们吃。”

    按说,这亲缘关系也不算太远,还没出五服呢。

    也就是东北,不那么注重宗族关系,要是搁南方大宗族里头,这都算是关系近的了。

    正儿八经的亲戚回来,那不得好好招待啊?杀鸡待客那都是必须的。

    “哎幼,不用不用,我们不在家吃了。

    侄媳妇啊,你可千万别忙活,我们就是回来坐一坐,看看你们。

    明早上我们回来上个坟,也不在这边久留,这都上班呢,请不下来几天假。”

    许成厚一听,赶忙拦着。

    开玩笑呢,他们这一大家子二十几口人,哪能留下吃饭啊?那得多少饭够吃的?

    来的时候都说好了,他们晚间或是去青山沟乡,或是去桓仁城里住。

    这要是三五个人回来,咋地都好说。

    二十多口,老老少少的,多厚的脸皮才能在人家吃吃喝喝啊?

    “叔,你看不起你大侄儿是不是?

    你大侄儿就算日子过得差了点儿,也不至于连顿饭都供不起吧?

    我可跟你说啊,今天谁要是走,我可不高兴。”

    许世全一听这话,那还了得?当时就急眼了。

    东北人就是这样,不管家里穷富,不能差事儿。

    自家亲戚大老远回来,这要是不留下来吃顿饭,出去街坊邻居都得戳他嵴梁骨,这哪行啊?

    许成厚刚想说啥呢,忽然就听见外头狗又叫唤起来了。

    接着,有人在外面高声说话。

    “许叔,是你家来客了么?哪来的啊?

    好家伙,这排场可了不得,五辆车就停在沟口呢。

    有轿子有吉普车的,这是哪来的大干部啊?”外头这人嗓门儿挺大,站在大门口就吆喝道。

    许世全愣了一下,往对面许世先兄弟那头看过去。

    开车回来的?不是坐火车坐大客?

    天爷,这都不是一般人啊,又是轿子又是吉普?

    “大叔,是弟弟们开车回来的?”

    许世全赶紧给媳妇使个眼色,让她出去看看外头是谁。

    “老大,你们几个把车停哪儿了?没直接停道儿上吧?

    可别堵了道,让别人过不去。”

    许成厚没直接回答侄儿的问题,反倒是扭头问儿子们。

    “爹,我们哪能那么干啊,正好沟口对面有片空地,我们把车停那儿去了。”

    许世先兄弟赶紧解释道。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293/ 第一时间欣赏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 作者:参娃所写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为转载作品,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介绍:
许世彦重生回到四十年前,新婚第二天。
水灵灵的媳妇刚进门,一切都是最好的开始。
种种田,打打猎,没事儿进山挖棵大人参,七十年代的生活,其实也挺好。
上辈子没多大本事,这辈子也没什么宏大愿望,只想好好跟媳妇过日子,将闺女培养成才。
大闺女喜欢写作,就让她考个重点大学的中文系。
二闺女喜欢唱歌跳舞,艺术学院不错。
至于那个混账儿子败家子,上辈子没机会塞回他妈肚子,这辈子就想出生了。
可有些事,怎么就不一样了呢?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回七七种田养娃,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