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小君子TXT下载三国之小君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小君子全文阅读

作者:青烟慕     三国之小君子txt下载     三国之小君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三国之小君子全文阅读

解释书中的几个问题,请耐心看完。

    第一,主人公叫做刘封,但是和荆州的寇封没有任何的关系。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

    这里面的妻子不是现在我们口中的老婆,是老婆和儿子,这一点毋庸多议。

    而在之后,这个性命已不可考的长子在正史上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过在《魏略》之中倒是有另外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记载。

    初备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弃家属,后奔荆州。禅时年数岁,窜匿,随人西入汉中,为人所卖。及建安十六年,关中破乱,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得禅,问知其良家子,遂养为子,与娶妇,生一子。初禅与备相失时,识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简者,及备得益州而简为将军,备遣简到汉中,舍都邸。禅乃诣简,简相检讯,事皆符验。简喜,以语张鲁,鲁洗沐送诣益州,备乃立以为太子。

    《魏略》这种八卦史书靠不靠谱先放一边,这件事情肯定不是刘禅,因为小沛的时候刘禅连个种子都还不是呢。

    但是裴松之等人却是从这里面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刘禅是不是当年走丢的那名刘备长子,而简姓将军也很明确,那就是在益州之后直接消失不见的简雍。

    如果这么说,在加上这个长子和刘阿斗两个人还出现了夺嫡之事,那么这就能够解释很多了。

    比如为何刘备不再过问自己的那个儿子,比如简雍为什么就突然没了,比如刘禅这个庶出之子是怎么能够力压刘永这个嫡长子,突然就成为了王世子。

    至于这个长子为什么叫做刘封,没有为什么,因为作者懒得再起名字了!!!!!

    第二,就是关于刘备身边的老臣,关羽张飞简雍乃至赵云的实力的。

    首先就是我不认为他们不够强,说他们若是因为很多人觉得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他们加在一起都没多少字。

    作者可以明确的说,曹魏和孙吴可以用字数衡量实力,蜀汉不行。

    因为陈寿写这本《三国志》的时候是参考的三家史书。

    曹孙两家是有自己的史官的,《吴书》和《魏书》记载的相对而言都比较明确,而且还有《魏略》这么一本八卦史书,可以说很充足的资料。

    而蜀汉方面一直是没有史官的,到陈寿写书开始,蜀汉前期对于陈寿来说一片空白。

    他只能够从地方志和各家的记载之中摘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三国志》里面蜀汉的记录却是最少的,这和蜀汉强不强没有关系,因为他压根找不到。

    尤其是刘备和前期的那几位,关羽张飞简雍还有赵云,那还属于四处漂泊的时候。

    白手起家刘玄德,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汉室宗亲,也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仁义之君。

    至少他从被人救济变成了蜀汉昭烈皇帝,这一点应该说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而辅佐他活下来并且成功的那些人,不能说不够强。

    只能说,没记录!

    第三,甘夫人。

    这一点作者道歉,甘夫人在历史上是刘备当豫州牧的时候,驻扎小沛纳的一个妾。

    作者不但将她提前了,还将她变成了主角刘封的母亲,这一点作者君不想强行辩驳什么史书只说了甘夫人在那个时候被纳,而没有说之前认不认识什么的。

    那都是扯淡。

    原因很简单,甘夫人以妾之身份不但执掌刘备后宅,而且还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皇后,哪怕是追谥那也一样,这说明了甘氏的品德,才华和能力得到了刘氏集团的认可。

    这一点,整个三国能够做到的女人寥寥无几,能够比她好的,也就是那位被扶正了的曹魏宣太后卞氏。

    所以甘氏这个女人对于作者来说太重要了,如果不这么写,我没办法让他认可自己再多加一个小娘,渲染太多也很麻烦,所以干脆做了为数不多的一个改动。

    第四,关羽用矛还是用大刀。

    作者就说几件事,偃月刀是锻炼臂力用的,用于仪仗等等,并不是说他在宋代才发明出来,只是在宋代开始广泛使用,也不是说这玩意不能杀敌。

    双节棍在李小龙手里和在作者手里那玩意能一样么?

    再就是说他使用矛,是因为三国志的一段记载。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所以很多人就坚定的认为,他用的是长矛,然后斩其首,那就在给他加一把环首刀。

    那合着荆轲刺秦王是在地图里放了一杆长矛?

    先上另外一段《三国志》原文,《三国志·武帝纪》: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如果之前的刺是动词,那凭什么这里的斩就得是形容词?

    陈寿一个连蒙带猜写三国志蜀志的家伙,你以为他还能先考究一下关羽用的什么兵器?

    再说情景再现,关羽是在万军丛中斩了颜良,并且将他的脑袋带回来,如果按照长矛的这个思路来说的话。

    关羽要做如下几步,冲锋,刺穿颜良,必须一击击杀,下马抽刀,剁了脑袋,拎着脑袋收刀入鞘顺带拔出自己插在地上的长矛,最后飞身一跃再次上马,得儿驾一声撒丫子跑回去。

    你觉得袁军都是傻子么?

    自家主将没了,就算别人蒙了,颜良的亲兵也不能蒙啊,主将死而亲兵活,这是要全家受牵连的事情,他们唯一能够保住家人的办法就是将关羽杀了。

    能够让关羽那么嘚嘚瑟瑟的将颜良的脑袋拿回去么?

    所以在这里,作者无论是出于自己对历史的感悟还是出于小说的戏剧性。

    关羽都是要用刀的,他必须用刀,不是偃月刀他也得是大刀,你要不同意,你让关羽拎着长矛来找我。

今日实在是忙不过来了

    有心三更,真心时间不够,一个奶爸的不容易。

    朋友开新书《明祀》。

    穿越嘉陵的故事,也是一本新书,文笔不错有古韵,而且同样也是考究党。

    权谋类的小说,有喜欢的可以去看看,我看了一部分,真心感觉挺不错。

    另外作者有一本老书快要完结了,所以最近才这么忙。

    (没在起点,被七猫买断了不能断更。)

    等老书《我在三国救蜀汉》下个月结尾了,我就轻松过了。

    全力加更这一本,诸位放心。

说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首先作者不是一个黑刘备的人,也不是为了吸引眼球专门给主角降智。

    其实如果你们看下去就会发现,主角的思想就是一个代表,网上那些黑刘备的代表。

    他们坚信刘备是伪善,甚至还有很多的说辞。

    曾经作者从贴吧开始和他们对喷,一直喷到了抖音,最后作者差点将这两个软件都删了。

    因为和他们引经据典他们是不看的,每一个人仿佛都站在上帝的视角看待三国这一场大战。

    毫无疑问,刘备也好,关羽也好,诸葛亮也好。

    他们都是失败者。

    所以他们坚信刘备虚伪,关羽好色且莽撞,诸葛亮无能。

    任凭你如何去说,如何反驳,他们总是有着一套套的说辞。

    因为历史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输了。

    可是曾经有一个人告诉过我,我们看到的都是史书,而他们都是一个个的人。

    就如同我们去给人治疗心理的时候,也一定要先一步去了解他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而不是上来就告诉他他这是什么病,那是庸医。

    刘备虚伪还是仁德,这个并不重要,因为他的起身太低了,他是所有诸侯之中,应该说为数不多的几个真的见到了民间疾苦的人。

    其实他们没有那么高尚,曹操也曾经是一个叛逆的官二代,他享受着曹腾和曹嵩给他带来的诸多好处,然后转头就弹劾三公怼了朝廷任用宦官。

    这玩意放到现在那就是坑爹。

    他担任济南相第一次动手直接将济南国的八成底层官员给一撸到底了,恨不得将他们这些贪官污吏全部弄死,结果最后自己被架住了,只能灰溜溜的辞官隐居。

    就比如刘备在汉中闪耀了这个时代,关羽在荆州威震了华夏,张飞当阳一喝吓退了曹军。

    可是在最早的时候,他们被一群乌合之众一般的贼寇打的狼狈逃窜,好不凄惨。

    他们最开始就是普通人,没有曹操的后台,没有孙坚的族人,没有袁家的势力,他们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学起。

    他们的本事不是一撮而就,他们的成长不是有人引导,他们是在这乱世之中不断的漂泊之后。

    一点点的成为了那巅峰相会。

    而这或许就是很多人喜欢他们的原因,哪怕他们经历了足以改变他们一生的众多变故,可是他们的初心没有改变。

    刘备依旧没有因为想要胜利而选择妄杀一人,没有欣慰愤怒去屠戮黄权的家人,没有因为他人对自己的鄙视而对他们出手,让他们安然隐居到死。

    很多黑刘备的人都说他夺了刘璋的基业,他对自己同宗下手了,它不再是仁德之君了。

    但是天地良心,当初他宁可为了仁德放弃荆州的时候,你们说他优柔寡断,为了仁德携民而逃最后把自己打的就剩十几个人,女儿都没了的时候,你们说他不着实际。

    现在他改变了,他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君主了,你们又说他不仁德了。

    要脸不要?

    可是换句话说,当我们被生活压弯了腰,当我们变成了我们最讨厌的样子,被人们所看不起的时候,我们能否还依旧做到如同刘备那样。

    坚持自己最后的那点底线。

    另外总有人觉得,穿越者就一定要无所不能,可是现在我们生活在科技这么发达的环境,我们是不是也依旧做不到无所不能。

    甚至可以说,我们做的很差很差,原因有很多,我们没钱,没时间,没家世,什么都没有。

    我们凭什么去赌一把我们都不敢确定一定会成功的事情,穿越者亦如是。

    当他们出现的那一刻,历史就已经改变了,而这一刻开始,其实他们自己就已经成为了自己最大的障碍。

    主角从来不是幼稚,扪心自问,再见到我们讨厌了许多年的人,他所做的一切,我们是不是可以平稳的对待他。

    说实话,我不能,恐怕很多人都不能。

    我看不上他,不是因为他现在做了什么事情,而是他做什么我们都看不上他,因为我们看不上的是他这个人。

    可是当我们不得不进入他的生活,和他一同走完他的旅程之后。

    我们是不是还会如此?

    其实这是一个双向改变的故事,刘备在一点点的改变,主角也在一点点的改变。

    在最关键的时候,主角是欣然接受刘备从一个仁德之君变成一个合格的枭雄,还是会出手稳住他那挣扎的心。

    这才是我们期待的。

    这是我写飞(废)了将近五百万字的三国之后,才决定开的一本书,请一定要耐心的看下去。

    别被前几章就劝退了,拜托了。

闲谈古代粮秣田产(心有所感)

    今天这个日子算不上多么的特殊,或许有人会说我这一章是在蹭热度,不过最起码我不会用这个赚钱。

    可能是因为我写的小说不喜欢用太多不切实际的爽点,所以查的资料就会多一些,同样一些看似“乱七八糟”的知识点也会有感而发。

    粮食,这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古代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那粮食到底有多么的重要,或许如今的我们永远也想不到古代种出一家几口吃的粮食有多么的不容易。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凡受郑国渠水灌溉的土地,每亩可收一钟,折今亩产三石八斗四升。

    郑国渠,也就是秦王政元年,韩国脑子一抽抽,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别说秦王政了,别是后代多不知道多少人对那位感恩戴德的。

    据地方志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差不多也就是现在的一百一十万亩良田。

    郑国渠正式造成了关中的沃土千里的梦想,但是这一个所谓的沃土千里,也只能够满足关中一地之粮秣。

    而到了汉代,也就是小说之中所说的时代,北方大地上所记载的亩产,差不多就是亩产3石,折合到现在是二百八十斤左右。

    这个数字,看似非常的多,毕竟按照律法来说,一家之口差不多可以有百亩的农田,若是这么一算,他们完全能过上一个不错的年景。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法律能够说了算的,但是你还必须要遵守律法。

    一家之口,你没那个本事耕种百亩农田,没有足够的牲畜,基本全靠人力,基本是能够有十余亩的农田已经算是壮劳力了。

    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代很多人仍然热衷于生子,因为壮劳力,因为没办法。

    可是在这些之前,百姓还要经历其他的问题。

    其一,农田之力,所谓农田之力就是土地是否真的肥沃,要知道郑国渠灌溉改造的良田沃土,加上不断的耕耘养护,也不过就是三到四石之间。

    那普通的良田又有多少斤两可以产出,而且这中原之地并不是处处沃土。

    以北方来说,冀州的渤海郡,青州的东莱郡,胶东国,徐州的东海郡这些地方靠近大海。

    有些地方的水能够灌溉农田,有些的地方的水,那叫盐碱地。

    这些地方不能说种不出粮秣,只能说很难,很难。

    这些地方的亩产,差不多也就是一石便是顶天了。

    而这些地方的百姓,却也要活着,努力的活着,努力的耕种。

    因为他们在别的地方没有田垄可以耕种,没有地方可以居住,甚至于他们就算发了横财,都买不到粮食。

    很可笑的一件事,百姓们不但没有钱,有时候就算是有钱他们也买不到救命的粮。

    古代有盛世,他们的以粮价很低为荣耀,但是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却又有多少次是这等盛世。

    就进来说,因为已经出现了双季种粮,粮食的缺口已经大量的减少。

    但就算是如此,康熙四十六年,仅仅江浙大旱,米价从7文/升涨到24文/升,这看似不多,但这只是一地大旱便有了如此大的波动。

    而古代我等天灾的波动。

    最惨的就是汉宣帝之子,汉元帝刘爽在位可能是干的太过扯淡了,上来做了三件混账事。

    在后在位十六年,一共有十五年有灾。

    第二年水灾频繁,第三年北地地震,第四年天降大旱,第五年彗星撞地人心惶惶,第六年终于迎来了饥荒遍地饿殍遍野。

    而第七年冬天大雪纷飞,雪灾严重毁坏农田,加上第八年日食当空,再一次让百姓不知所措。

    第九年地震,第十年黄河决堤不说,直接导致了第十一年的大范围水灾。

    紧跟着第十二年和第十三年,接连两场地震,迎来了第十四年的天下蝗灾,几乎然诸多州郡颗粒无收。

    最后第十五年,再来一场地震给这一场混乱画上了句号,然后第十六年刘爽终于心力交瘁的去世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生生的坚持十五年也挺不容易了。

    当然想他这种密切的天灾实在也是挺不容易,但是天灾在那个年代并不算是少见。

    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报喜不报忧,所以史书之中可以光明正大的记载亩产多少,却不会告诉天下人,天灾之事平均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

    黄河决堤更是平均八到十年肯定会来上一次,每一次便是纵横万里,泽国一片。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两家从来没有低过,顺带喷清粉一句,康熙年间永不加赋是真的,康熙年间粮价的确很低也是真的。

    但是大清酋长康麻子年间的火耗巅峰高达八成,火耗是什么回头有机会再说,这个数字,那是把康麻子自己都给烧进去了么?

    而这八成的火耗,是百姓承担。

    粮价在最艰难的时候达到了一石数千钱的孽债。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春秋时期的魏国“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

    秦末乱世,百姓流离失所,农业凋敝,这个因在秦末种下,但是果子让汉初的百姓承受。

    高祖时期,“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等到了惠帝时候,这个钱数更是往上翻了一倍。

    公元前201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

    而这个数字只是数字,想要买到,需要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纯的钱,直到文景之时,这个数字才被拼了命的两个皇帝压了下去。

    之后的粮价基本上保证在了一石数十钱的地步,而这个数字,也就代表着,当百姓交了高达五到七成的税收之后,想要填饱肚子,需要将所有的农闲都利用起来。

    然后男工女织,这样才能勉强让一家人活下去,这个前提是没有灾难。

    所以曾经有不止一次,不止一个人对中国这片大地上说出来过一句话。

    没有人能够养活的起这中国的老百姓,人太多了,土地太少了。

    靠海的盐碱地,云贵的山田,四川的山间,大量的退耕还林,退耕还牧,还有青藏高原,沙漠和盆地。

    这些地方全部都是无法大量种植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百姓,甚至还需要大量的粮食从外地运送过来。

    而一旦出现了天灾人祸,战火纷飞,那么这天下的百姓就会出现恐慌,就会出现无奈,就会担心。

    就如同一个无限循环的漩涡,让自己越陷越深。

    这是曾经的中国,曾经的华夏。

    某个亩产万斤的年代这里不敢多说,便不做评价,但是有一个老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让中国的农田成功的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真的让中国的农田填饱了中国老百姓的独子。

    公元2000年,中国的粮食打到了第一个巅峰,亩产七百公斤。

    公元2004年,中国的粮食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亩产八百公斤。

    公元2011年,中国的粮食终于来到了亩产900公斤的数字,虽然这仍然是中原田垄的产粮,虽然这是理想状态下的试用田。

    但是中国的粮食,终于能够抗住天下悠悠之口。

    当年ABCD四大粮商在世界纵横,肆意执掌世界粮价,掐断一个又一个国家的粮食源头。

    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什么此时新时代的经济战,要么听话,要么放弃国家所有信用彻底没落。

    这个选择,让无数国家惨痛而还。

    而那个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有内地粮食产业抗住了这一场侵略。

    而其中最让人惊讶的,就是被称为人口大国,田垄不肥沃,土地不算多的中国,而中粮也是那一战的胜利者。

    其中诸多商战手段,我就不用多说了。

    因为我也不知道。

    说了也是瞎说的话我就不要多嘴了,但是在这场大战之中,国家储备局,国家粮食储备这两个词语让世人铭记在心。

    一个缺粮几乎成了代名词的地方,竟然可以用粮食打价格战,打生死战。

    最后对手有没有尽全力我不知道,最起码到现在,绝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够买得起自己的饭。

    我写小说喜欢写一些阴谋诡计,但是我更喜欢写感情戏,一些看着比较真善美的感情戏。

    或许是因为有人和我说过这么一句话。

    孤阴不长,孤阳不生,有阳光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黑暗,我们可以深处黑暗,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阳光。

    我们也可以深处阳光之下,直视黑暗之中,却不能只看到黑暗,忘记身上披着的暖阳。

    人生苦短,不要求及时行乐,却也要心存希望才是。

    我不想在微博或者微信上打出一个图片,说上一声走好,因为大家都知道,或许我们嘴上会说,我们会铭记一辈子。

    但是到了明年,或许我们其中八成之人都会忘记今年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就是个职业写手,我会在我所有的小说中都写一篇通稿,写一篇闲谈。

    希望日后所有看到这本书的人,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能够再想起来,他的丰功伟绩。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但是总人有我们是真的离不开。

    请记住这个今日之后,就会永远成为历史的名字,袁隆平。

说一下世家与寒门

    本来这是打算在正文里解释的,不过现在觉得还是算了。

    一个是篇幅肯定很长,实在是让你们花钱订阅有些操蛋了。

    第二个是有书友提出来了这个问题。

    那就是什么是寒门。

    在某些地方,对于寒门有过定义。

    就是如同墨鱼书友说的,夹在世家和布衣黔首之间的存在,有经学家传,但是家族不兴盛。

    近几年也没有出现过高官的人,便是寒门。

    这个对么,对。

    你去问大学历史教授他也得是这么回答。

    但是这个在汉末时期对么,不对。

    因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那诸葛家算是寒门么?

    不是说诸葛亮,是说他叔父诸葛玄。

    琅琊诸葛家传承自西汉的司隶校尉诸葛丰,这是实话。

    但是诸葛丰在朝堂上以直言敢谏出名,说白了就是一个忠贞之人,但是不幸的是,他所在的时代不是很喜欢这种人。

    所以在司隶校尉之后,他被一撸到底直接回家再也没有出场的机会。

    而诸葛家,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是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的传记还是说地方传记。

    都没有记载他们家族除了诸葛珪和诸葛玄之外仍然有什么官吏。

    要知道以诸葛家这哥儿三个地位,他们的祖宗一般是会被刨根问底弄出来的。

    这也是家族的一种传承,比如汉中梁家,数次起起伏伏的窦家,还有弘农杨家一类的。

    可是没有,而诸葛珪也不过就是泰山郡丞,至于诸葛玄的豫章太守。

    这玩意怎么当的豫章郡守那谁不知道,这家伙本来就是刘表的属官,最后被袁术举荐,然后失败了再次逃走进入荆州。

    这里面到底怎么回事其实大家都猜得出来。

    而一个失去了豫章的豫章太守,这怎么都算不得什么高官。

    在这种情况下,说他诸葛家的几个人是寒门,这应该是符合标准的。

    可如果他们是寒门,诸葛家竟然和蒯家,庞家,黄家三个人联姻。

    而且看地位似乎还不是什么妾室那种。

    这场面有些大了,毕竟门当户对四个字,就直接将他们放在了同一个台面上。

    若是说交情,荆州和徐州说实话也没啥交情。

    至于说才华,诸葛家的两个女儿嫁过去的时候,诸葛亮会不会玩锄头还说不清呢。

    所以,如果按照这个说法,诸葛家是说不清的,除了诸葛家之外,同为琅琊出身的王家。

    还有徐州逃走的张昭所代表的张家,以及反叛刘璋的甘宁所代表的甘家等等等等。

    豫州就更不要说了,陈太丘传承是齐国皇室,但是到了陈太丘那辈还剩个啥,活都活不下去了。

    可是陈家父子三个,以及孙子辈儿的陈群,说他们是寒门,这说不过去啊。

    所以我咨询过这些,最后有人给了我一个答案。

    那就是大汉的特殊性。

    在东汉后半段,基本陷入了一个诡异的循环之中。

    那就是在和帝之后,基本上皇帝就变成了幼年即位,有一个压制自己的外戚,依靠宦官翻盘掌控局面。

    然后诛杀外戚,再各种斗争,同时在扶持一个外戚继续斗争。

    最后死了。

    再来一遍!

    在这种情况之下,两次党锢之祸应运而生。

    而两次党锢之祸造成的结果也很明确,他干掉的可不仅仅是一群清流名士那么简单。

    里面绝大部分仍然还有一个世家子的身份。

    也就是两次党锢之货,让大量的世家出现了三代左右的断档。

    比如那颍川的诸多家族以及琅琊的王家,诸葛家,还有那荆州的几大家族,都或多或少的收到了不少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他们都符合了寒门的标准,而且在这种打击之下,他们的实力也受到了很大很大的损伤。

    看看当初荆州的宗贼,还有那曹孟德对边让的态度就能够看出来。

    再加上那个时候有了卖官授爵,一群商贾一跃而起,比如孟达的亲爹孟陀等等。

    世家当初跟人一种他们已经不行了的感觉,而这个时候寒门已经再次脱离出来。

    提起寒门,标准的应该就是郭嘉,戏志才,程昱,朱灵,还有诸如李儒,法正,孟达,徐庶,石韬等等的吧。

    这些人的祖辈什么情况,找不到。

    传承是家学么,不靠谱。

    也就是说,因为当初的两次党锢之祸,以及皇室和世家之中的互相斗争,导致了大量的世家实力衰退。

    而那些种种原因,天赋惊人且气运惊人的真“寒门”有了崛起的机会。

    他们比百姓要好,因为这群人至少可以求学而不是一日不劳作可能就饿死了。

    他们又远不如世家,或者说他们的家族早就已经断档不知道多久了。

    能过存在到现在那都是运气极好了,甚至可以说他们本就是崛起于微末之中。

    所以才有世家和寒门的对立。

    因为那个时候的世家迫切的想要让自己重回巅峰,甚至和宋朝那些经历过一场噩梦的文官一样,他们怂了。

    他们迫切的想要占据更多更好的资源,而寒门则是想要抓住一切机会,拼了命的往上冲。

    他们也想要继续传承下去。

    但是最后的结果,很明显世家赢了,天下输了。

    所以,那个时候的寒门,要比广义上的寒门,更加的凄惨,介于生存的水平线上,但是又上不了太多的那种。

    而世家则是包括了没落的世家,完整的世家以及崛起的世家。

    他们仍然还是一个团体。

    其中还有很多的利益纠葛,这个就在小说里见了。

世家 寒门 门阀

    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我觉得我得解释一下汉末的世家寒门与现在广义上也同样合并到世家却是截然不同的一种东西,门阀。

    首先说世家的区别。

    这里面要着重解释一下世家的巅峰从来不是那所谓的唐初,包括现在绝大部分人知道的五望七姓等等,这个玩意他不属于,甚至可以说他就不是世家。

    这个东西他叫做门阀。

    而且他们也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关陇集团,同样也是门阀....

    先说世家是什么,世家这个词语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世家列传。

    但是那个时候的世家更多的说的是豪强势力与当年的天下诸侯,他们并非是我们脑子里所知道的那个世家。

    按照现在书中来说,世家就是说有家学传承,能够给人基础的教导,提供外出游历求学的机会,并且家中世代在朝中为官,有具体且可实行的举荐途径。

    这,叫做世家。

    而寒门,在汉末之前说的就是那比较低下的门第世家,或者说是祖上阔了,但是已经不行了的门第世家。

    比如琅琊王家....当时琅琊诸葛家还是有待商榷....

    不过诸葛家联姻这个事儿,有其他的说法,这个就不在这里细聊了。

    但是为什么说这个寒门在汉末三国就不能用这个概念了,这就是现在作者小说之中出现的几个人了。

    陈太丘,管幼安。

    有教无类这四个字最先出现是因为孔子,就是现在被营销号们骂成孙子的那个圣人。

    儒家后人不孝,这一点没的说,但是不妨碍孔夫子有一件事情值得所有人的认可,那就是他确实是开创了有教无类。

    或许他做的也不够,或许他也没有做到他说的那个样子,最起码他给了天下老百姓一个出路。

    请记住,这不是说的寒门,是说的老百姓。

    是没有家世,没有门第,没有一个靠谱的祖宗,是一代代想尽办法才能勉强活下去的那些老百姓们,也就是.....我们。

    但是有教无类这句话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场合消失不见。

    学问被世家豪族收拢其中,然后知识和土地人口一样,成为了世家大族世世代代都要守护的东西之一。

    但是陈太丘和管幼安两个人改变了这个现状,他们做出来了一个选择。

    那就是敞开自己的家门,然后带着家中的子弟,去说服其他的知己好友,让大家将自己的家学拿出来给这世间所有想要学习的人去学。

    当然,老百姓还是会有人说,我们要耕种,我们吃不饱饭,我们没钱没能力没时间。

    这种理由充斥在各个年代之中,但是终归还是有人,且不止一名真正的贫民因为他们而有了些许学识开阔了见识。

    豫州百座城池,全部都挂着陈家三父子的画像,这不是因为他们位高权重,也不是因为他们是这天下的三君。

    而是因为他们给天下人一线希望。

    或许他们父子三人这辈子也不能再在朝堂上立足了,因为他们破坏了规矩,破坏了世家乃至朝堂垄断学识的这种现象。

    但是不得不说,这年头的世家哪怕已经逐渐到达了巅峰,他们仍然要脸。

    他们不但纵容了家中的子弟去跟随他们,更是给了陈太丘最大的尊荣,甚至于他死了之后给了他世间罕见的殊荣。

    至于罕见到了什么地步.....参考袁爷爷去世的时候,两者相差不多....

    没有可比性,因为不再一个领域,但都是公认的伟人。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这个时候的寒门就包括的很杂了,不仅有没落的家族,还有真穷的那群家伙。

    这也就是为什么寒门子弟中,有的贼拉能活,却也有不少人早丧。

    说白了那些真正的寒士出身的家伙,他们的底子还是太差了。

    当然这也不用多说。

    接下来要说的,可能会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这是事实。

    那就是门阀,也就是我们记忆之中的那群打着世家的旗号,不给百姓活路,断绝上层建筑和无限制的欺压百姓收拢土地的那群人。

    这些家伙,并非是九品中正制的那群人,而是坞堡。

    当初九品中正制是为了定才品而非家品,第一次出现问题是曹丕为了制衡越来越强大的世家团体更改了九品中正,用来分化了世家。

    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他执政七年的时间,搞定了无数问题来看,除了武功之外,他都是很靠谱的。

    但是他和曹叡不到二十年先后死亡。

    这给了司马懿机会,在高平陵之后,司马家为了得到天下世家的支持,彻底的将九品变成了家品的审核。

    从而得到了天下世家的认可,毕竟天下终将一统,他们也需要早日给自己定个位置。

    等到了衣冠南渡之后,这事儿干的就更加的操蛋了。

    慢慢的他们就有了门阀的雏形,也就是不要脸了。

    他们不再遵守自己的规矩了。

    但是,这仍然不是主因。

    门阀是如何形成的,并非是衣冠南渡,而是留在了北方大地,在南北朝时期,从抗击胡人变成了顺从朝廷的那些坞堡。

    也就是被马超灭掉的那玩意。

    他们聚众为城,自成势力,汉末就已经出现了,田畴就是挺出名的一个坞堡之主。

    他们有人口,有兵马,有自保之力,甚至有自己的法律和规矩。

    有自己的首领。

    在南北朝时期,他们坚定的扎在了北方大地上,势力越发的壮大,也慢慢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些坞堡之主也就成为了门阀的雏形。

    当然,乞活军其实也是他们的衍生品,不过比他们稍微好点

    门阀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要脸,就是他们不守规矩。

    我用一句话形容过他们的德行。

    世家好歹还是要脸的,门阀是脸都不要了。

    说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汉末荀家的族人想要向出仕成为朝廷一等一的人物,他需要经历几个步骤才行。

    第一,他需要学有所成。

    第二,他需要经受住其他人对他的诘难。

    第三,有了这两点家族或者其他人对他进行宣扬,也可以夸张的吹捧,但是他得有点本事经得起吹捧才行。

    因为这年头不少人都和金庸武侠小说里的某些龙套一样,就等着找这种人的事儿上位。

    大家也都是默许的。

    第四,朝廷或者州府征辟,放到地方或者属官的位置,干几年。

    这个过程之中,他就算是用家族的钱粮补贴,他也得干出个人样在接下来的考核之中让朝廷看出来他干得不错,百姓日子不错。

    第五,再次吹嘘功绩,说他可说也可用,成为真正的名士名臣。

    而门阀就简单多了。

    比如现在某些公众号和某些小说吹出来的,白手起家隋文帝,他就是标准的门阀出身。

    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

    简单点,十四岁被征辟当功曹,十五岁当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加上仪同三司。

    十六岁再加一个骠骑大将军,开府

    说实话,就这个玩意霍去病看见了他都哆嗦啊。

    福泽后代这个事儿早就有了,毕竟老子拼死拼活,他不为了孩子也说不过去。

    但是世家也好,朝臣也好,在门阀这玩意出现之前,大家的底线是。

    你给个侯,列侯也是侯。

    实在不行,你给个闲散陪在皇帝身边的什么侍中啊,秘书郎啊这一类的。

    但是到了门阀士气,大家已经变味了。

    这个时候,德行就已经不在了,说白了没有的德行管着你了。

    利益至上,在隋朝就已经奉行了。

    而这个根源有很多,汉末的小冰河,不自私就活不了,曹孟德的招贤令再次给了德政一个致命打击,最后九品中正制被玩歪了。

    然后五胡乱华直接让德行成为了笑话。

    最终,世家,寒门,门阀已经分不出什么东西了。

    或者说后代们已经懒得分了。

    作者在这本书的其中一个中心思想就是,希望在那个德行尚且还存在,儒道还没有完全走歪的时候,能够让德行继续存在于世。

    因为德行并不是麻烦和规矩,也不是繁琐和迂腐。

    反倒是让我们这种真正的百姓,或者说下位者能够更好活下的一个出路吧。

    行了,这个解释就到这里,有问题群里聊。

    另外明天还有番外一篇。

    周六开始加更!

番外篇一:刘封的诞生(随笔篇,不抬杠)

    公元2020年,地府天乩XXXX年,诸葛孔明和刘关张三人正在激烈的交战。

    “八万!”

    “砰!三筒!”

    “五条!”

    “胡了!”

    “截胡.....”

    “孔明你要脸不要,你个小屁胡你截我的清一色一条龙?”

    “主公这般说可就没意思了,屁胡也是胡,你天胡也不会多给某家钱啊。”

    “嘿.....说好打四圈,结果你这厮坐上连庄是怎么也不下来了,你这就太过分了哈!”

    “凭本事挣点钱,主公过奖了。”

    “你刚刚从哪个字听出来某家夸你了?”

    “额....哈哈哈哈....”

    孔明一阵笑声之后,却是没有继续洗牌,反倒是和三人神神秘秘的说道。

    “之前琢磨八阵图再次有所感悟,之前不是去阳间时间太短不够痛快么,今日正好地府看管不严我等何不.....”

    “你确定么,万一被发现了这可怎么办?”

    “放心吧,不会被发现的,阎王爷带着判官无常他们去洗浴中心的时候,正好碰上有人巡检就将他们拘留了。

    据说得拘留个十天半个月的....”

    “嘶......”三人齐齐的吸了一口冷气,“这事儿你咋知道的?”

    “......我打的电话。”

    “哦.....”三人又是一声齐齐的长哦让气氛变得暧昧了许多。

    “咳咳,莫要多说了,走不走?”

    “走!”

    四人商量妥当之后,诸葛亮立刻摆出阵势,用在阴间学会的阵法本事直接开出了一线生门。

    将他们就这么送入了阳间之中,但是因为他们算是外来偷渡之人,他们不会显露于外,也不会对人们造成什么问题。

    他们只是静静的看着这日新月异的天下。

    看着车水马龙,拿着高楼大厦,看着百姓虽然忙碌却不再只是为了活着。

    当然,他们最喜欢看的还是那街上的大白......咳咳,那网络上的探讨和钻研。

    正所谓以史而鉴人,越来越多等人过上了好日子,越来越少的人真的去探讨历史,钻研历史了。

    这一次,他们从这历史的论坛之中找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家伙,一个正在痛骂他们的家伙。

    “我的天,你们竟然说刘备是仁君,这天下再也没有比他更家虚伪的了。

    他干了什么?他夺了兄弟的基业啊。

    他上位靠的背叛,这种虚伪的小人,你们竟然还将他称呼为君子?”

    一名网络键盘侠正在噼里啪啦的敲打着键盘,而随着他的话语,越来越多的人被他说服,跟着一同痛骂起来。

    刘备几个人就在这里看着他们的骂战,也是不禁唏嘘。

    “主公,某家当年说什么来着,直接多了刘景升的荆州,省时又省力,有南阳江夏之险要也不用那么的麻烦了。

    可是主公非要等到最后才动手,白白丢了荆北不说,更是没有了大义。

    你看他骂你借东西不还呢!”

    “.....大汉疆土....罢了,任他说吧。”

    刘备无奈,继续看了下去。

    “关羽好色之徒,攻打下邳之时竟然看上了有夫之妇!”

    “某家那是为了延续子嗣....再说杜氏丈夫已经娶了别人了!”关羽愤懑。

    “张飞鲁莽,还什么豹头环眼那不就是个小白脸么,你看他女儿给了刘禅,他当时还和刘备大被同眠.....”

    “大哥,你且让孔明将他带走,反正现在阎君不在!”

    “冷静....益德冷静。”

    “再说本事,他们有个屁的本事,当年让一群黄巾贼寇打的抱头鼠窜。

    那刘备打了汉中最后得到了什么,空荡荡的土地罢了,整个益州百姓民不聊生。

    再说关羽,那是什么玩意,没甚本事倨傲的要死,还对孙权有侮辱之词!

    不管孙权如何,那是君,他是个什么,在人家夹缝之中求存还不小心翼翼的。

    更不要说本就有过一次荆州突袭,竟然再给吕蒙第二次机会。

    这关羽说是天底下第一的大蠢材也未尝不可!”

    这一次关羽沉默了,没有说话。

    “诸葛亮身为宰相行权臣之事,却任用亲信而非名将,为了一己之私葬送北伐大好局面。

    这等人物愚蠢,该杀。”

    “刘备假仁假义,前往徐州抗击曹孟德,那与袁术合谋有何不同?

    最后可笑的是袁术都看不上他!”

    “当初公孙瓒为了帮助刘备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他当初已经是有些许势力,为何不去北上救援公孙瓒,坐看他公孙瓒灭亡?

    甚至还将豫州的茂才举荐给了袁潭?

    这种跪舔的事情,也就是那等龌龊小人干得出来!”

    随着那人说的越来越多,引经据典,字字句句都是真相。

    都有真凭实据让人无法反驳。

    刘备几人就在那里看着,看着他在网络之上挥斥方遒,说着他们当年做的一件件错事。

    不过却是没有一个人再继续发怒了。

    “让他说的,某家还真想起来了那个时候,这一晃我等都死快两千年了。”

    “可不是么,那时候咱们一年到头吃不了一顿靠谱的饭食,都把益德饿瘦了。”

    “他那是饿的么?他那是找不到下酒菜瞎吃东西拉的!”

    “二哥你再揭某家老底儿,某....”

    “怎的,你还想挨揍不成?”

    “.....”

    三人吵吵闹闹的却也没有将刚刚那些话当一回事,刘备这个主要挨骂的人,反倒是走到了另一边看着街道的车水马龙。

    “当年.....那个时候若是也有那么一个人,能够让天下的老百姓不再饿肚子了,多好啊。”

    “这等人就是吃饱了撑的,成天自以为是!”

    “人吃饱了撑的....那是多幸福的事情,吃饱了撑的不好么?”

    刘备摇了摇头,然后看了孔明一眼,“我等回去吧,这世道真的挺好的。”

    而关张二人在刘备说出这句话之后,也立刻就闭上了嘴巴,不再说任何的话语,只是坚定的跟在了刘备的身后。

    等到将他们送回自己该去的地方之后,孔明看着那个依旧在不断的狂翻各种史书的家伙,轻笑着摇了摇头。

    “真是个有意思的家伙,若是当年某家也能够遇到你,或许也挺有意思的....

    那么喜欢那个时代,那你也去体验一把也好.....”

第一章 我们不一样

    (再次提醒,为了确保诸位读者的身心愉悦请务必先看作品相关!)

    暮色之下,大树之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拄着自己的下巴看着某个方向发呆。

    他叫刘封,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七年了,他在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很出名的爹,刘备刘玄德。

    当然,这个出名是在他曾经的那个世界之中,而不是现在这个让他长吁短叹的地方。

    曾经作为一名“陆地键仙”的刘封对于刘备也是十分了解的,当初为了能够和某个不明身份的网友对喷之时能够占据上风,他当真是好生的研究了一番这段历史,这个人。

    然后他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刘黑,他坚定的认为这个叫做刘备的家伙就是一个十足十的乱世伪君子。

    他虽然一生未曾屠城,但是他沽名钓誉,携民渡江让百姓死伤惨重,犹豫不决让众多文武遗憾收场。

    所以刘封不喜欢他,他是一个极致利己的人,他一直觉得,乱世为人就应该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像刘备这种家伙,就不该在乱世之中存活。

    然后,就在他说的兴起之时,他就来到了这里,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代的某个人在地下实在看不下去了,然后将他带走了....

    不对,是带来了.....

    来到这个世界七年时间,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到现在坐在大树底下发呆的孩童。

    他一度都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个孩子,之前都是自己的梦罢了。

    可是自从他彻底弄明白自己的身份之后,他就很是难受了。

    他是刘备的长子,也就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位在徐州被曹军掳走的刘备之子,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的正史记载的儿子。

    他父亲是刘备,母亲是甘夫人,换句话说,他应该是那个阿斗的亲哥哥。

    不过他不喜欢,尤其是当他对自己的这个父亲了解的越来越深的时候,他就更加的不喜欢了。

    大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先不说这个身份是真是假,但是当刘封懂事之后,对这个世界了解足够了之后,他是真的看不起自己这个便宜老爹。

    先不说中山靖王那已经是高祖一脉了,和世祖光武帝这一脉也就剩下那点名分上的联系的事情。

    就说中山靖王刘胜这个祖宗,刘封是真的相信的,这倒不是说他和刘备一样非要给自己安排一个皇室宗亲的名头。

    而是因为可能性太高了,中山靖王刘胜单单这一脉就传下来了一百二十余人,请注意这只是他刘胜一个人的儿子。

    儿子再往后生就算比不上刘胜这个祖宗,那也是不差分毫的,这天底下那点姓刘的,三成都和中山靖王刘胜能够扯上关系。

    正和了愚公的那句名言,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个东西,就和新野的邓家一样,光祖麾下众臣邓禹不过生了十来个儿子,到现在为止整个新野基本上是个姓邓的,那就是邓禹的后人。

    就算是新野那种地的老农也是邓禹的后人,但是那能一样么?

    这种关系成天挂在嘴边上,有没有人看重刘封不知道,但是刘封知道很多人是看不起刘备的。

    觉得这个家伙,好高骛远,也不怪他二十三四岁了还在县中厮混,虽然靠着在名士卢植的身边旁听过的这个资历让自己的名声有了小范围的传播。

    但是终归还是上不得台面。

    在刘封看来,这位父亲,似乎一无是处,没有半分本事。

    至少现在是这个样子。

    今日他在这大榕树下面等着也并不是等着那个不靠谱的父亲,而是在等另一个人。

    “叔祖父!”突然刘封看到了自己想要等的人,一声大叫就蹦了起来,朝着远处那个佝偻着身形的中年人跑了过去。

    刘元起,自己的叔祖,也是刘备的叔父,当初刘备能够进入卢植门下旁听就是托了这位叔祖的福气。

    他的儿子刘德然得到了旁听卢植先生讲学的机会,而因为这位老人看重刘封的那位便宜老爹刘玄德,这才不顾家中妻子的反对,将几乎所有的家财都拿了出来,资助刘备也一同前往。

    据说因为这件事情,这位族中老人三天没能进家门。

    而等到刘备回来之后也并没有能够飞黄腾达,反倒是只得到了些许的名气,和自己的堂兄弟刘德然一样,碌碌无为。

    只不过刘德然想得开,觉得自己不能再蹉跎下去,干脆拿起了锄头开始务农。

    而作为蹭课的刘玄德,却是仍然整日厮混在县中,三天两头的不回家不说,家中妻儿全靠这位长者照顾。

    刘封是个“懂事儿”的,他知道自己现在吃人家喝人家的,绝对不能和自己那个便宜老爹一样没脸没皮的,该说好听的时候,一定要说好听的。

    这样一来,这位叔祖也就不好意思断了他们家的口粮了。

    看着满脸笑容飞奔到自己面前的刘封,刘德然伸出手揉了揉他的小脑袋。

    “你这个小家伙,当真是属狗的,一到饭点就跑到这等着了!“

    刘元起轻笑着点了点刘封的脑袋,然后拉着他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这条路他已经走了好多好多年了。

    家中除了刘封之外,只有自己的母亲甘氏,这个多灾多难的女子自从跟了刘封的那位便宜老爹之后当真是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刘封真的很想问一问她,有没有后悔过。

    饭菜很是简单,就是平常的粗茶淡饭,虽然刘元起也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们这一脉其实都已经没落了。

    刘元起稍稍还好一些,祖上留下了些许的田产,加上儿子刘德然又是一个懂事儿的,知道自己不是那当官做主的命,便立刻拿起了自己的锄头帮助家里过活。

    这些年,当真是日子过的很是滋润,虽然没有什么大起色,但也是一日更比一日好,家中妻儿老小都安康,在这个年代,当真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小小的村子,到了夜晚格外的宁静,刘封跟着刘元起来到了大榕树的下面,一边顶着寒风,一边听着他讲自己父亲小时候的事情。

    其实这些事情他已经听了好多好多遍了,但是看在那一日双餐的份儿上,他仍然是保持着好奇宝宝的模样,每一次都听的好认真。

    因为他知道,但凡是这位老人和他讲这些,那就是又被家中的妻子给轰了出来。

    至于轰出来的原因,无非是因为他经常救济自己这一家子罢了。

    对此,刘封也只能颓然叹息,然后抛在脑后,面子哪有肚子重要。

    不过这一次刘元起说着说着却突然改变了自己的话语。

    “恐怕你们在这里待不了多久了!”突然而来的转变让刘封不由的一愣,两眼有些呆滞的望着面前的这个老人,他觉得自己今天能听到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了。

    果不其然,在刘元起的口中,自己的那位父亲倒是当真不同寻常了。

    这些年在楼底村的刘封和母亲甘氏过的日子是相当的凄惨,但是得到了卢植弟子名号的父亲刘备却是在涿郡的涿县那日子过的是相当的滋润。

    仗着有了名声,还有刘元起资助的些许钱粮,加上老哥哥辽东公孙瓒的看重,刘备此时在涿县之中当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

    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是也算是有些钱粮,身边聚集了不少的伴当,虽然这些人都和他一样,看着就不像是什么正经人。

    但是终归是已经驴粪蛋子表面光了。

    听刘元起的这个叔父说,自己的父亲还得到了中山而来的两大豪商,叫苏双张世平的支持,给了他一笔巨款的资助。

    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资助,刘封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这个年代,商人嘛终归是难逃一个贱字,说的再好听那也是一个贱字。

    所以想要摆脱这种身份,那就只有找那些还没有发迹,但是可能会发迹的人物,去资助他然后投靠他,最后当他成功之后,自己也就能够顺势而为得到一个官身。

    这样两三代之后,他们不再经商,有了田产和地位,他们也就能够步入家族的行列了。

    只不过刘封是真的不明白,这两大豪商是怎么就看上那位的。

    而这些不解和疑惑这位叔祖肯定是回答不了自己的,刘元起告诉刘封。

    自己的那位父亲快回来了,会带着他的钱粮人手回到这里,而他们回来并不是要衣锦还乡,也不是要回馈这位长者。

    他们回来,是因为这天下乱了。

    今年是很特殊的年份,本应该是光和七年的年份被皇帝陛下改为了中平元年,然后就在今年的二月份洛阳斩杀了一个叫做马元义的家伙。

    然后紧跟着,这个天下发生了一场席卷大汉的混乱。

    刘封听到了中平元年的年号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大汉终于迎来了变化。

    黄巾起义,他要好生利用!

    想到这里,刘封看向身边的这个长者的目光都已经变了。

    刘封自以为很是郑重的看着这个长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朝着他说道。

    “叔祖放心,日后小子成才之时,定然不会忘记叔祖的恩义!”

    “唔.....”刘元起被刘封这突然的话语弄得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你这个小家伙啊,哈哈哈....”

    “叔祖父不信么?”刘封似乎有些赌气一般的看着这个长者,不过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刘封第一次沉默了起来。

    “信,当然相信,就因为你父亲,叔祖就相信,可是叔祖从来不在乎你们是不是要回报老夫!”

    “那叔祖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资助我们.....”

    “唔....为什么....资助你们一定要有什么原因么?”刘元起也突然愣了一下,然后说道。

    “非要说原因的话.....或许是因为,我们不一样吧。”

第二章 亲信与爆发

    (非正文:再重申一遍,主角前七十张那就是键盘侠蜕变记,不要往自己身上融入!

    闲的没事儿融入那玩意干啥?)

    刘封并不明白自己的这位叔祖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他刘封两辈子的记忆之中,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胜者为王败者寇这才是真正的真理王道。

    怎么到了自己叔祖这里,竟然还成了不求回报了,而且还说他们不一样。

    大家生而为人,有什么不一样,难不成就因为自己的那位便宜老爹,长得不是个人模样?

    可笑!

    不过刘元起并没有给刘封继续询问的机会,看着已经冻得有些吸溜鼻子的刘封,直接将自己身上的厚衣披在了他的身上。

    “你爹倒也是,现在有些闲钱了,怎么也不知道给你们弄些吃穿来,看把你们冻得。”

    这位长者一边埋怨着刘封的那位便宜老爹,一边将自己的衣服给小刘封裹好,然后将他送回了家中去。

    看着老人走着走着就弯下腰的背影,刘封这一次没有再多说什么。

    很快,刘元起当初告诉他的话就被验证了,刘封的那位便宜老爹当真回来了。

    此时年仅二十四岁的刘备仍然是意气风发,大汉中山靖王之后在这个小小的楼底村没有半分说服力。

    因为这里十个姓刘的里面有八个都是中山靖王之后,剩下的两个恐怕也是其他王的后人。

    但是天下名士卢植的弟子可就不同了,哪怕只是一个扒着门缝旁听的,那也是大儒弟子。

    这是身份的象征,而且这一次,刘备回到家乡,还不仅仅是一个人。

    他带着一支足足数百人的队伍,每一个看着似乎都有那么些许的模样,嗯....不太靠谱的模样。

    那几百人乌泱泱的涌进了村子顿时让刘备成为了所有人的目光,然后还有那粮食,还有那一堆堆的器具,更是让所有人都知道,刘备这是阔了。

    可是阔了的刘备并没有报答他的那位叔父刘元起,只是经常去拜访他们一家,但是每一次并没有留下任何的银钱。

    而刘元起也没有要过。

    对此,刘元起和刘德然这两位虽然没有吭声,也没有怪罪,但是父子俩也是经常被大晚上的轰出家门,让人看了不少的笑话。

    对于这件事情,刘封对刘备更加的鄙夷了。

    虽然脸上什么都看不出来,但是心中不仅一次的说过,刘备果然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伪君子。

    明明得到了豪商的资助,可是他仍然没有想过给叔祖任何实际的报答,真是小人一个。

    而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刘备身边的诸多亲信,那些后代之中声名赫赫的人。

    最先让刘封记住的不是关张二人,而是那健谈的简雍,相比较于成天冷着脸的关羽,与大大咧咧的张飞,还有那喜怒不形于色的便宜老爹刘备来说。

    有些无礼,有些啰嗦,但是风趣幽默的简雍应该是刘封最喜欢的叔父了。

    而且简雍从来不拿他当小孩子看,虽然有时候也会戏弄他,但是和他说话总是谈天说地,给刘封开阔了不少见识,同样也让他感觉到了尊重。

    这个从来不拿自己当外人的简雍简宪和很快就和有些早熟的刘封混在了一起,成天形影不离的然后还经常去拜见刘封的那位叔祖。

    这也是刘备给他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巾之乱的风已经刮到了幽州之地,刘备也已经到了不得不动的时候了。

    越来越忙碌的刘备现在已经连去拜访刘元起的时间都没有了,每天刘封甚至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又离开的。

    或许家中唯一知道刘备作息的就是自己的那个母亲了,因为她要一直等到刘备回家给他温好饭菜然后伺候他洗漱睡下,第二日还要给他准备好足够的干粮。

    去叔祖家并没有让刘封感觉到高兴,因为刘元起和刘德然不怪他们,但是自己的那位叔祖母却是将他好生冷嘲热讽了一顿。

    仿佛自己父子两个都是什么忘恩负义,应当千刀万剐之徒。

    若非是简雍和刘元起两人不断的在中间打圆场,这局面当真是无法收拾了。

    平素里没事的时候,简雍也会带着他去他父亲的那个简陋的军营之中看看,似乎是在巡视自己的军队一样,那种感觉让刘封异常的兴奋。

    尤其是当刘封听到了别人高声叫他少将军的时候,他有些激动。

    虽然他看不上自己的那位伪君子老爹,但是他真的喜欢这种感觉。

    他觉得,若是自己的那位父亲能够被自己说服,听从自己的吩咐,他能够让刘备成就万世之基!

    只不过现在,刘关张三个人似乎都看不上自己。

    张飞没有面若黑炭,也没有那浓密的大胡子,自然不是罗老先生写的豹头环眼。

    年仅二十岁出头的张飞现在的胡子还没有长成样子,面容当然也不是什么小白脸,平平常常的还带着些许的粗犷。

    不过刘封想一想倒也对,毕竟这位虽然没有面若黑炭,但是当阳喝曹操这件事情还是真的,这玩意他也不能是一个小白脸啊!

    毕竟,当阳桥头,他喊出来的也不是“糖果超甜哦”这种扯淡的话。

    张飞的仕女图画的怎么样刘封不知道,因为张飞压根就没有时间,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帮助自己的父亲练兵,看得出来这位练兵全靠吼,那声音隔着半里地都听的清清楚楚的。

    而关羽脸是挺红的,不过此时到也算不得多么的倨傲,但是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成天脸上带不出点笑模样。

    刘备不笑那是因为他说自己喜怒不能形于色,关羽不笑完全是因为他不苟言笑。

    成天抱着一卷春秋苦读,倒是让很多士子应该感觉到汗颜,不过简雍告诉刘封。

    “你家云长叔父成天看书是因为他就只有这么一卷书,不看书他也不会干别的。”

    对此刘封哑然失笑。

    进入军营的刘封对一切都很好奇,不过当他被刘备抓到现行的时候,还是很尴尬。

    正在摸着一把自己还提不动的长矛,正好撞上了巡视营房的刘备,然后刘封毫无疑问的被大胜训斥了一顿。

    “军营重地哪里是你这个小孩子能够随意游荡的,宪和带你进来是让你开阔见识,不是让你在这里肆意胡闹的!”

    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刘备分外的严肃,一顿训斥让刘封的心中不断的委屈,也不知道是不是让他想起来了刚刚叔祖母的冷嘲热讽。

    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这个一直颇为早熟的孩子对着刘备就是一顿反驳。

    不过还保存着些许理智的刘封并没有说出什么不该说的,只是说刘备忘恩负义,不管那一直对自己资助有加的长者等等。

    将自己心中的委屈一顿发泄之后,小刘封便直接跑了回去,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之中第一次这般的放肆。

    可能是因为七年的时间已经让他慢慢的融入了这个地方,此时刘封有些委屈。

    这里什么都没有,就是吃喝都要靠别人救济,每日也要承受别人的冷言冷语,还要装作一副什么都不在意的模样。

    自己明明一身的本事,可是却有什么都做不了。

    也或许真的是因为他不喜欢自己的这个父亲,也觉得为何他的伪善要让自己来承担。

    明明就是刘备的错,可是最后被嘲讽的是自己,被训斥的算是自己,这不公平。

    各种情绪涌上来之后,刘封第一次哭了出来。

    刘备听着自己儿子的发泄半晌没有说话,只是朝着一旁的关羽看了一眼,然后关羽便微微点了点头,大步的朝着刘封跑远的方向追去。

    而一旁的简雍则是叹息一声,在刘备的耳边说起了之前的事情。

    听着简雍的叙述,刘备的眼光闪烁,最后也只是说了一句,“的确是备对不住叔父,日后备当亲自登门道歉!”

    说完之后的刘备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带着张飞继续开始了他的事情。

    训练兵马,打探黄巾军的消息,筹措粮草,准备拒马鹿角,在村子外面布置一道道的陷阱。

    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刘备现在只感觉自己的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了,甚至在昨日他已经告诉了自己的妻子,从今天开始他当生活在军营之中。

    不是为了和士卒吃住在一起,而是单纯的觉得自己时间太紧张了。

    简雍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是他们的事情,孩子不应该参与进来。

    对于这一切,刘封是丝毫都不知道的,他只是觉得自己十分的委屈,然后跑回了自己的家中,然后直接将被子蒙在了脑袋上。

    家中正在准备送到军营之中晚食的甘氏看到了儿子这般模样也是不由的心中一惊,他知道现在这个小家伙是村中最不能招惹的存在。

    平常之人不敢对他做什么的,所以他这么委屈定然是和他那个父亲有了什么矛盾。

    聪慧的女人放下手中的活计,阻止了进家之后想要解释的关羽,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让他稍安勿躁。

    “封儿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竟然要蒙在被子里当一个小懦夫了,这可不是我家封儿的性格!”

    听着这如同哄孩子一样的话语,刘封一下子就将被子掀开,然后梗着脖子看向了自己的母亲。

    在刘备的面前不敢高声言语的刘封此时可是丝毫不惧,朝着甘氏开始不断的大吵大嚷。

    “凭什么你也要说我的不是,明明就是他的不对,他有那么多的钱粮,就是不肯拿出一些还给叔祖,这才让叔祖母看不起我们,说我们忘恩负义。

    还有,凭什么他明明在村中可就是成天高人一等的,他不就是带着些许兵马么?

    连家人都不顾的男人,他还说什么顾念天下,看看现在家里都成什么样子了,他连管都不管!”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也没有喊一声父亲,但是甘氏知道他说的就是刘备。

    伸出手轻轻的摸了摸刘封的小脑袋,知道了他的委屈。

    “痴儿,你以为你爹爹就不想衣锦还乡,好生在家里过上富家翁的日子么,只不过现在他没有时间啊。

    至于不回报叔父,暂且不说你叔祖本就不打算求什么回报,就算是求,你父亲现在也是有心无力啊。

    你哪里知道,你父亲因为钱粮的事情,已经愁的数天吃不好睡不好了。

    他手中,早就没有钱粮了!”

第三章 钱粮与黄巾

    (是不是感觉主角很讨厌?

    为了让你们不讨厌,有特别在三百七十三章写死了主角!

    顺带一提,那不是结尾!)

    刘封此时已经顾不上哭闹了,虽然委屈,但他毕竟不是一个真的七八岁的小孩子。

    听着自己母亲的话语,他有些不敢相信。

    不说他叔祖告诉他的那些事,他自己也已经从那军营之中的“士卒”口中确定了,他的那个便宜老爹当真是得到了中山豪商苏双与张世平的资助。

    而且还不是一笔小数目,怎么到了自己母亲的嘴里,倒成了没钱了。

    这....简直是将他当成了小孩子糊弄!

    “母亲定然是被他哄骗了,他刚刚得到了中山豪商的资助,据说给了他足足两万钱!”

    刘封此时伸出他那脏兮兮的两根手指头,朝着母亲大声的说到。

    他本以为自己的母亲听到了“真相”之后会惊讶,会痛苦,会因为被欺骗而难过。

    但是都没有,甘氏只是继续保持着脸上的轻笑,从一旁拿过清水给刘封清洗了起来。

    “你这消息可不是很准哦,你爹爹可不是得到了两万钱!”

    “母亲莫要被他哄骗了,资助他的可是中山的豪…”

    “你爹得到了五万钱,还有数百斤的好铁,自己诸多杂物,哪里是两万钱就够的?”

    甘氏轻笑着打断了刘封那激动的话语,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本以为甘氏是被那个伪君子所哄骗的,未曾想到竟然是自己错了。

    “娘…”刘封叫了甘氏一声,可却不知道自己后面想要说些什么。

    最后只能将自己的嘴巴闭上。

    看着已经不再暴躁的刘封,甘氏也轻笑了一声,将刘封的双手擦干,然后领着他走到了外面,也让刘封见到了那一直暗中保护他的关羽。

    “这军中之事奴家一个女流之辈的确是一窍不通,这孩子自幼就聪慧异常,只不过心性不稳,还望叔叔不要见怪。”

    “夫人说的哪里话,这孩子日后定能成才,夫人教导的好!”

    关羽刚刚在外面听的十分真切,对于刚刚甘氏的教导也是频频点头,一个优秀的女人,对于一个在外的男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点关羽是知道的。

    而现在甘氏已经做完了自己应该做的,剩下的就是要看他这个当叔父的了。

    “若是夫人无事,那某家就将公子带走了。”关羽并没有让刘封继续留在家中,既然刘备准了简雍将他带入军营之中,那就说明刘备对他是十分看重,想要教导的。

    所以关羽会在他平静下来之后再次带回军营之中,并且告诉一些,他能够知道的事情。

    刘封看着自己就这么被交给了关羽,嘴巴瘪了瘪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刚刚看你的模样,似乎你并不服气,是么?”关羽看着跟在自己身边的小家伙,看着他那死死梗着不认输的脖子,几乎从来不笑的脸上却是突然笑了起来。

    “你这模样倒是挺像某家里面的那个小家伙的,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平儿现在会不会叫爹爹了。”

    刘封听到了关羽说起家事不由的将眼睛往他的方向看了看,无论什么时候,八卦都是打开尴尬局面的不二选择。

    不过关羽并没有给他继续八卦下去的机会。

    “或许说出来你并不相信,但是你父亲现在手中那确实是没有什么钱粮了,你可知道你父亲手中有多少人?”

    “数百之众,耀武扬威的,谁不知道!”

    刘封直接撇了撇嘴,满脸的不屑一顾,他记忆之中的战争都是几十几百....万,这区区几百散兵游勇的,还值得说上一说,真是没见过世面。

    关羽不知道刘封脑子里想的是什么,他只是继续问了一句,“那你可知道这些人一天要吃下去多少钱粮?”

    “....这....”这一次刘封是真的卡住了,他哪里知道这玩意,他连自己一顿吃几碗饭他都记不住,他还能知道这东西。

    “吃饭...又能吃下去多少!“虽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不影响他自己的胡搅蛮缠。

    而关羽也没有怪罪,反倒是看着刘封的那颇有些窘迫的脸色哈哈大笑了起来。

    “那接下来的话你可要记住了!”关羽突然变得郑重了起来,“一名士卒若是在驻守训练期间一月之粮大概需要三石又三斗左右!

    若是行军打仗的话,因为需要涉及到征召农夫与徭役,这一来一往的粮草都需要算进去,那么这粮秣的数目需要翻上两倍甚至三倍。

    因为两倍的话,恐怕那些徭役需要自备些许干粮,而且容易出现哗变与逃逸之事。

    你父亲现在手下有五百又七人,就算取五百之数,这一个月训练所耗费之粮秣你可能算出是多少来?”

    刘封张了张嘴巴,最后倒也能够轻松的算出来,“一千六百....”

    “上千石的粮秣,这还是众人刚刚吃饱不至于挨饿,同样也没有任何的浪费,你可知道如今的粮价一石多少?”

    “......”刘封不知道,他这一次也不想再胡搅蛮缠。

    “虽然未曾到达那石五千的恐怖,但是也到了石千钱,一石千钱,就你父亲手中的那点钱帛连半个月都支撑不下去,更遑论其他。

    现在这大军没有断粮,一是因为你父亲在涿郡名声颇好,有不少大户愿意折价卖粮甚至送粮,可就算是如此,益德也将自己的家产变卖,这才勉强补足了亏空。

    可这只是粮秣,那两个商人送的上好的铁石,可是我等却是不会打造兵器,这是钱粮。

    我等训练士卒需要诸多器械,这也是钱帛。

    我等需要砍伐数目制作鹿角拒马等物,这还是钱帛。

    你以为你父亲每日在军中只是发呆么,他每天都要想尽办法去筹措粮草,去想办法弄到足够的钱粮辎重。

    否则这黄巾未来,我等就已经自行崩溃了。”

    一席话说的刘封不知所措,他的心告诉他,这都是假象,可是他的脑子告诉他,这些话他真的无从反驳。

    这打仗,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兵精将勇带着兵马向前冲就可以解决的。

    刘封这一次沉默了,在这一路上,关羽没有再多说什么,而刘封也不再大吼大叫了,因为压根就没有可说的。

    在绝对的事实和数据面前,刘封还是要脸的。

    回到了军营之中,这一次刘备并没有在训斥他,不是他们和解了,而是刘备压根就顾不上他。

    因为外出的斥候传来消息,黄巾贼寇终于出现了。

    刚刚被打击的哑口无言的刘封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再次兴奋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终于能够再次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虽然只有七岁,但是只要他虎躯一震,羽扇纶巾,保准让那贼寇灰飞烟灭。

    到了那个时候,他那便宜父亲还不得将他好生供养起来才是!

    刘封的兴奋足足保持了一天一夜,知道第二日黄巾贼寇的前部出现在了他们的眼中,刘封都没有将自己的兴奋压制下去。

    此时他的身边就剩下一个简雍存在,关羽张飞都已经跑到了最前面,那里是村口,同样也是他们构建的诸多拒马鹿角。

    刘备手中并没有什么强弓劲弩,这种玩意不是他这种民间组织能够弄到手的。

    他手中就是一群乡野铁匠这段时间加紧打造出来的简陋兵器,粗陋的长矛,粗陋的环首刀。

    唯一比较耀眼的应该就是刘备手中的那一双长剑了。

    此时刘关张三人站在所有人的最前面,各自手持兵刃面容冷峻,而他们后面则是站着的训练了这段时间的士卒。

    虽然同样面无表情,但是更后面的刘封看的真切,他们其中好多人腿肚子已经开始转筋颤抖了。

    而当刘封看向敌人的时候,差点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哪里是什么黄巾贼寇,那就是一群难民,什么老弱妇孺,什么老人孩子,手持棍棒锄头,甚至还有拎着石头就冲过来的。

    就这么一群人,竟然能够横扫大半个大汉,当真是成了笑话。

    可是很快刘封就笑不出来了,甚至别说笑了,短短半个时辰之后,刘封只剩下了一个动作。

    “呕!”

    “呕!”

    非要来这里长见识的刘封此时吐得昏天黑地的,他已经不是腿肚子转筋了,这个家伙现在是全身都在转筋。

    若非是简雍死死的拉着他,恐怕现在他已经跪在地上一动都不能动了。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前面的战斗实在是太惨烈了。

    刘封亲眼见到一个老人磕磕绊绊的冲到了刘备等人的面前,然后被一根简陋的长矛死死的钉在了地上,可是他却没有惨叫等死。

    而是不顾长矛的穿透,疯了一样的继续冲杀过来,伤口撕裂,腹中的肠子都流淌出来,就这么一口咬在了一名士卒的脸上,将他的一块肉就这么生生的咬了下来。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他想要尽可能的保护自己身后的那个孩子,或者说,那应该是他的孙子。

    可是他的孙子也没有好过,在没有了祖父的保护之下,他很快就成为了士卒的目标,长矛木棍几乎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

    当刘封再次找到他那身影的时候,那个比他也大不了多少的孩子此时已经成为了肉酱一般。

    而这只不过是战场的一角。

    在这一刻,刘封才知道什么阴谋诡计羽扇纶巾,这玩意到了这里屁用都没有。

    这就是屠宰场,这就是杀伐地。

    “呕~”

第四章 大战之后

    直到大战结束,刘封都没有发出任何一条建议。

    开始是因为他自己吐的昏天黑地,之后则是因为他发现在这种战斗中什么计策都是没用的。

    黄巾贼寇完全不懂什么兵法韬略,刘封甚至都不觉得他们比自己健壮。

    看这些群贼寇吧,别说什么青壮了,就是老弱妇孺里面,弱都要占上一个少数。

    而且每一个人都十分的虚弱,这种虚弱是肉眼可见的。

    就算称不上饥肠辘辘,那也能够说的上是面黄肌瘦。

    就这么一群人,刘封现在真的坚信他们能够横扫整个大汉。

    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敢于搏命厮杀!

    之前总是听说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不过对此刘封一直不太相信,如今他相信了!

    这是真的!

    黄巾贼寇就是一群不要命的,他们只要不是脑袋被砍下来了,哪怕是肠子拖在地上他们都有可能继续扑杀过来给你狠狠地咬上一口!

    这群人才是那真正的上阵父子兵,全部都是一家一家人,看似杂乱无章的冲锋,实际上全部都是父死子继,靠的就是他们对家人的在乎,所以才拼命的冲锋下去。

    大战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被麾下的那些散兵游勇就已经出现了支撑不住的趋势。

    他们虽然也被称之为义士,但是他们终归不过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还有县中的泼皮放荡子。

    也只有这些人才会在这种时候来这里吃这口搏命粮。

    这些人现在别说不是精锐,甚至都算不上合格的士卒。

    若非是刘关张三人都是异常的勇猛,每一个都有以一当十的本事的话,恐怕这一战刘备已经败了!

    而刘封此时在战场的后方,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曾经和自己有说有笑,乐呵呵叫自己少将军的士卒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在自己的面前,他却是无能为力。

    而这一战真正做到力挽狂澜的最后还是刘封一直看不起的那个便宜老爹。

    大战在半个时辰之后就已经出现了变化,刘备麾下的士卒毕竟没有经历过什么训练,所以他们在这种疯狂的冲杀之下,逐渐的出现了惊慌与害怕。

    哪怕他们知道自己的前面站着三个十分厉害的猛将,可是他们仍然害怕自己的性命会丢掉。

    就在这种时候,一直照顾刘封的简雍收到了刘备的命令,他立刻带人去大营之中拿出来了十数个大大的箱子,然后直接一脚一脚的将那些箱子全都踹翻在地。

    那里面是满满当当的钱财,全部都是钱财。

    一串串的铜钱此时仿佛散发着光芒一般,就算是这要命的战场上,都让人移不开自己的目光。

    “杀退强敌,这些就是尔等的!”

    最前面的刘玄德一剑将一名黄巾贼寇的脑袋砍了下来,同时鲜血喷洒了他满头满脸,让他显得分外狰狞。

    此时的大汉昭烈皇帝刘玄德完全没有火烧博望坡的智谋深远,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那里是他这段时间所有的继续,想尽了一切办法弄到的钱帛,是他打算用来再次买粮的。

    如今这种局面,保住性命,最为要紧。

    听到了刘备的奖赏,那些已经被黄巾贼寇吓住的士卒们再次鼓起了勇气。

    当危险与际遇并存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改变自己原来那已经决定退缩的想法。

    靠着钱帛动人心,靠着重赏之下,士卒们终于顶住了压力,而此时一直苦苦厮杀的关云长也终于显露出来了自己勇将的姿态。

    现在还做不到万军之中斩敌将的关羽仍然不是常人所能欺辱的。

    在刘备和张飞的配合之下,在他的这两个兄弟拼死给他打开一个口子的情况之下,他终于拎着手中那大刀冲到了黄巾贼寇的阵营之中。

    最为中心的那名青壮似乎一直在不断的指挥着黄巾贼冲杀他们,关羽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不是对方的将领。

    但是关羽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继续僵持下去,唯死而已,既然如此不如拼命一搏。

    大刀划破长空,纵然现在的关羽还只是一名气力颇大的普通人,不过仍然不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小小黄巾贼所能抵挡的。

    看着连人带枪被自己劈成了两半的尸体,关羽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然后用力的大吼了起来。

    “贼酋已死,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关羽的吼声没有办法传遍整个战场,甚至他还因为大吼差点让人在他的后背敲上一锄头。

    不过没有关系,虽然关羽没有办法震慑战场,但是另一个人可以。

    亲眼看到了关羽成功的张飞此时直接甩开冲到自己面前的几名贼寇,然后深吸一口气,朝着前方奋力的大吼了起来。

    “贼将已死,尔等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那粗狂的声音,加上那天生的大嗓门,便是不远不近吊在最后面的刘封都感觉浑身一个激灵,然后双耳出现了轰鸣。

    刘封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冲到张飞面前的那些人了,一个个的甚至出现了呆滞之感。

    等到黄巾贼寇回过神来的时候,一扭头就看到了那傲然立在他们中央的关羽,还有他刀尖上面的那半片残尸。

    他们赌对了,这个人的确是黄巾贼的一个小统领,也仅仅是一个小统领,就差点将他们逼上了绝路。

    黄巾贼寇此时还想要继续冲杀,但是在短暂的惊讶和停歇之后他们害怕了,刘备等人手中那还在滴血的兵刃告诉他们刚刚经历了什么。

    他们不怕死,只要死能够换来胜利,换来他们其他亲人的活命,他们不担心。

    可是他们就害怕自己白死了。

    “投降吧,我给你们活路,给你们粮食!”

    这一次说话的是刘备,这个最让刘封看不起的男人没有说什么振奋人心的话语,也没有循循善诱将他们收为己用,而是平淡的说出来这么一句话。

    甚至于他还做了一件在刘封看来很蠢的事情。

    他让人去将自己仅剩的那些粮食拿了出来。

    “某家知道你们并不想为恶,实在是被逼的没有办法,某家粮秣不多,却也够你们吃上三两顿饱饭,若是愿意,便放下兵刃!“

    刘备的话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便是刘封都忍不住想要痛骂他迂腐,那假仁假义的模样这时候就在此显露出来了。

    这仗都还不算打完,一群人刚刚还打生打死的,那尸体现在还热乎着,这个时候就要将自己的粮草给这些敌人。

    这不是逼着底下的人哗变么!

    不过结果出乎刘封的预料,刘备身后的士卒并没有喧嚣,或许他们也有过不服的想法,但是想想刚刚的惨烈,再看看面前的那些人。

    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安静的听令。

    而黄巾贼寇在听到了刘备的这些话语之后虽然满脸的吃惊,但是也被刘备的这种实诚打动了。

    很快第一柄兵器就掉到了地上,这像是打开了他们的开关一样,不断的有人放下手中的兵器,然后选择了跪在地上。

    刘备看着他们,没有将自己刚刚说的话忘记,没有捆缚,没有羁押,将他们带回了大营之后边安排人给他们煮粥做饭,同时将之前答应的犒赏分发下去。

    这一次刘备当真是一夜回到了解放前,那叫一个兜比脸干净。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实在,那些黄巾贼寇不再喧闹,那些士卒也不再过问。

    这场大战,就这么结束了。

    刘封看着这一切似乎突然明悟了什么,不由的撇了撇嘴。

    “父亲当真是好手段,靠着这些粮秣和钱帛就尽收两军之心,日后将他们带去征伐,定然事半功倍不说,那钱帛也仍是父亲的!”

    这话看似是在夸奖刘备的手段高超,不过那语气怎么听着怎么都感觉很别扭。

    刘封的声音不算小,不过所幸此时他说出这话的时候这营帐之中也就刘备四人罢了。

    听到了刘封的话语之后关羽张飞立马就变了脸色,便是简雍都对刘封怒目而视,只有刘备一人面色仍然是面无表情。

    不过看着他那僵住的手指,也知道他此时心中不似脸上那般平静。

    “封儿!”刘备这一次没有暴怒,只是缓缓的直起腰身,很是平静的看着刘封,“为父不知道这些年外出的时候,你在这里经历了什么,让你的心中这般污浊。

    但是为父想要告诉你,这人不可如此市侩,更不可如此利益,这不好!”

    听着这说教刘封还是不由的撇了撇嘴,心中默默的说了一句,伪君子!

    刘备看着刘封这个模样就知道他刚刚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不过刘备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两天之后,刘备再一次让刘封震惊了,他将所有黄巾贼寇都安排进了楼底村中。

    刘封不知道刘备这两天的时间是如何软磨硬泡的让楼底村的村正同意了这件事情,也不知道刘备又是怎么说服的那些村民,让他接纳这些曾经差点冲进村子威胁他们性命的贼寇的。

    但是刘封知道,刘备这么做,当真是白白浪费了自己那仅剩的粮秣。

    “为父从来没想过要用这些老弱妇孺为兵,他们这般年纪,这般模样,就应该守着十几亩薄田好好过日子,哪怕清贫些,那也是个奔头,那才是他们应该做的。”

    刘备的话让刘封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是抬起头看着刘备,干裂的嘴巴张开,问出来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

    “你见过人吃人么?若是见了,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第五章 第一次认识这个世界

    刘封并不明白刘备那些话是什么意思,他甚至不明白刘备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种话来。

    他当然明白那些话都是什么意思,易子而食嘛。

    而且刘封还知道这句话出自不是那五胡乱华。

    而是最早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这是说的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惨状。

    同时刘封也知道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少。

    其中三国志之中的二公孙陶四张传之中也写了这种事情,不过比较隐晦。

    司马仲达攻打辽东,先是奇袭占据主动,之后围困公孙渊长达一年之久,完成了“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的局面。

    当真是十分凄惨。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刘封觉得这不过就是百姓过的凄惨了一些而已!

    这不过…不过如此!

    刘封那双迷茫的大眼睛让刘备颓然叹息了一声。

    “和你说这个干嘛,日后你终归会知道的!”

    刘备说完这句话,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里,他们即将离开楼底村再次前往涿郡的郡治所涿县而去。

    那里是他们第二个战场。

    刘玄德并没有强行要求他身边那些刚刚跟随他打完仗的士卒再次一共奔赴下一个战场。

    只是告诉他们,如今已经有了钱帛,可以回自己的家乡去好好的生活了。

    不过刘备虽然张了口,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顺着他的意思做。

    三百七十二个汉子,有的人身上还有着狰狞的伤口,甚至伤口上还在淌着血。

    可是无论他们的模样如何,状态又如何,他们都没有一个想要离开刘备身边。

    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刘封不知道,他也理解不了,他最后只能告诉自己,这乱世之中也没个安稳的地方。

    全部跟在刘备的身后或许还有一条活路。

    刘备离开楼底村了,就如同他突然的回来,如今也突然的离开。

    楼底村的村正没有挽留他们,黄巾贼寇被打退了,幽州本就不是黄巾贼寇的主要战场,所以短时间之内他们也是安全的。

    刘备要去涿县继续抵挡黄巾,若是这一路顺利的话,或许他们也能够彻底的安稳下来。

    刘备在村口的一战让所有人看到了刘备的努力,也看到了这希望。

    这段时间不断的传来了各种消息,今日黄巾贼攻破了哪一路援兵,明日黄巾贼又打开了哪座城池的城门。

    总之不断的消息之中,鲜有人看到胜利,而刘备让他们看到了胜利。

    这就是希望,哪怕这希望再小那也是希望,这乱世之中最宝贵的东西不是粮秣,不是兵甲,那些都只是暂时属于他们,真正最宝贵的东西,永远都是希望。

    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平平安安,平平静静的生活下去。

    刘备已经没有粮草辎重这件事情他们是知道的,楼底村还算是特殊的,虽然地处幽州苦寒之地,不过毕竟里面是有着一群没落的皇室后裔。

    虽然现在这群人都没落了,但是哪家身上还没点好东西呢。

    刘备保护了楼底村,在村正的带领下,各家各户也都不是小气之人,当真是为他们补充了不少的辎重。

    虽然拿不出什么钱帛,也拿不出什么兵刃盔甲,宝马良驹,不过这吃喝所有的粮秣他们努力的凑一凑还是足够的。

    尤其是刘元起,作为从小资助刘备的长者,这一次几乎是又一次的倾囊相授,据坊间传言这一次刘元起这位长者的脸上多了好多血道子,和儿子刘德然双双进入了窝棚之中。

    对于这等恩情,刘备千恩万谢,然后欣然接受,毕竟若是不要,恐怕他是走不到涿郡的。

    在刘封的眼中,刘备这就是传说中带着全村儿的希望,踏入了属于他的征程啊。

    顺带,连他这一次也被带走了,穿上了那甘氏连夜赶制出来皮甲,手中拿着一把小巧的短刀,被简雍带在身边。

    这是他求了简雍许久才让简雍去说服刘备的。

    作为长子,他的身上总是承担了太多太多的希望。

    这一路上并没有向刘封所预料中的那样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意外,见到一路又一路的伏兵,这一路分外的平静。

    平静到刘封的心都死寂了下来。

    他这是第一次走出楼底村,还是在这么多人的簇拥之下朝着远方走去,这一路上他本应该是活泼好多,两只眼睛不断的左喵右看的。

    可是没有,此时的刘封双眼甚至都不敢看着两路两旁,只敢看自己的脚下的道路。

    而他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就是那道路两旁那一具具死不瞑目的尸体还有那森森白骨。

    从楼底村出来之后,开始的时候还好一些,刘封看着那两侧的风景,双眼之中全部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但是当他看着看着,一路森森白骨出现在了他的眼中,着实将他吓了一跳。

    若非是已经经历过了那楼底村的厮杀,恐怕那时候刘封就已经尖声惊叫了起来。

    之后刘封见证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

    从楼底村出发,足足一日一夜的行军,从惊恐到害怕,再到现在的目不转睛,不敢再看,刘封已经见到了不止一具尸体。

    他甚至能够从那上面闻到尸体散发出来的臭味,那种味道让他作呕。

    他问过刘备,为什么不将这些尸骨埋葬,让他们这么暴露在田野之中,先不说这是不是一种仁德的行为,对这些尸骨放任不理,会造成瘟疫之事的。

    刘备对于这种问题,只是轻飘飘的告诉刘封一句话。

    “太多了,没有时间!”

    刘备这句话现在了刘封明白了前半句,真的是太多了,这一路上刘封已经不敢看了,也不知道到底刀下多少人了。

    这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涿郡,他感觉每隔百八十步就会出现一两具尸体,就算是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埋葬,恐怕他们今年也别想走完这条通往涿郡的道路。

    这么一条路他们足足走了三天,这才终于在粮草即将用尽的时候,看到了涿县那高大的城墙。

    幽州,或者说幽州刺史部,下属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辽东属国、乐浪郡共计十郡一属国。

    顺带一提,幽州的治所在蓟县,这地方属于北平郡,和右北平还不是一路,算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了。

    涿郡深处幽州腹地,西边是挨着并州雁门的代郡,西北乃至正北是将他整个从乌桓部落中保护下来的上谷与渔阳。

    而东边则是蓟县以及右北平乃至辽西辽东之地。

    可以说,若非是黄巾之乱,这地方绝对是幽州最安全的地方,也是幽州最富饶的地方。

    因为他挨着冀州,等闲势力是打不到这里来的,若是打到了涿郡,那么幽州刺史部上下官员也就可以琢磨琢磨过后怎么写请罪书了。

    而这一次谁都没有想到,黄巾贼寇们竟然是从中原逆流打上来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涿郡。

    这一下子涿郡太守蒙了。

    涿郡太守那是幽州刺史郭勋心腹刘卫,当初将他放到了这涿郡,就是为了能够调拨出足够的粮草辎重给幽州,同时联络冀州诸多家族,也为他郭勋想办法往朝中走一走。

    谁知道郭勋的想法是真的好,可是他这屁股刚刚在幽州坐稳了,大战就直接开始了,黄巾贼寇出乎意料的出现在幽州的背后。

    别说他郭勋了,此时这涿郡太守刘卫都被打蒙了。

    当刘备看到这涿县的城墙之时,那涿县的城门已经被黄巾贼寇攻破了。

    涿郡太守刘卫已经逃走了,就在涿县破城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逃走了。

    而此时涿县之中已经完全乱成了一团,那些本就是贫民百姓的黄巾贼寇此时已经忘记了他们原本的身份。

    这一路上他们忍饥挨饿,他们受尽了磨难,他们终于打开了这座郡治的城门,那么接下来他们要做什么?

    安抚百姓,扩大队伍?镇守涿县,鲸吞涿郡?步步为营,攻略幽州?

    当然不是,他们要吃饭,要吃饱,要抢走自己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的东西,钱帛,粮食,布匹,衣服乃至女人!

    这一路上他们为了活下去,他们吃光了所有之前抢来的粮食了,他们吃光了一路的草根树皮,他们甚至吃光了这一路上的尸体。

    他们现在就是要吃饭,劫掠,凭什么自己胜利了,还要为他们这群待宰的羔羊着想!

    涿县就算是有着士卒不断地守护着,可仍然是没有任何用处,惨剧还在不断的发生,惨叫已经响彻了整个地域。

    喊杀声,惨叫声,哀嚎声,这些声音交杂在一起全部都传到了刘封的耳朵之中。

    他再一次被这人间炼狱给震惊了。

    这就是乱世,这就是乱世的百姓,他此时脑海里哪里还能够想到什么计策,他能够想到的只有一个字,跑!

    一定要跑,跑的越远越好,在这里会死人的,在这里会没命的!

    就在他看向刘备要劝说他一起离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时候,他再次看到了他不敢相信的一幕。

    刘备抽出来了腰间的双股剑,然后指向了那纷乱的战场。

    “诸君,随我出击,救援百姓!”

    “诺!”

    “杀!”

第六章 第一次崭露头角

    刘封看着这群疯子,就这么在他眼前冲了上去,心中不断的大骂他们愚蠢。

    前面那是什么,那是人间炼狱,那是幽州正规军都打不过的黄巾大部,若是他刘封的记忆没有错的话,这群人应该就是后汉书中记载的那广阳黄巾军。

    《后汉书》记载,广阳黄巾杀幽州刺史郭勋及太守刘卫,此时涿郡的地理位置,还有他们出现的方向,这群家伙不出意外就是那一支将整个幽州打成了三孙子的黄巾军。

    这个时候刘备他们三百多个散兵游勇冲上去干什么?

    找死不成么?就算是当伪君子,那也不能如此鲁莽,好不容易攒出来点实力,干嘛要这么的浪费了!

    可是刘封纵然满心的着急,但是却阻止不了。

    先不说刘备是主意已定,重要的是刘备压根就没有给刘封劝说的机会,就在刘备大吼之后,直接率先带着身后的士卒就这么冲了出去。

    刘关张三个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冲在了最前面,他的身后就是那三百多名和他们一样疯狂的“士卒”们。

    而此时刘封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文士简雍,而简雍,此时也手持利剑,似乎做好了随时冲锋的准备。

    “叔父!”

    刘封看着已经有些红了眼睛的简雍赶紧给他拦住,劝不住刘备不能再送一个简雍啊。

    虽然说历史上这哥四个都活下来了,但是谁知道自己来了之后会不会有变化。

    “嗯,封儿你且放心,稍后你踩着叔父的肩膀去树上躲着,若是我等还活着,便会来寻你,若是我等不幸....你且回家去找你母亲吧!”

    简雍说完之后还将自己身上的兜囊放到了刘封的身上,那里是他仅剩的些许干粮和钱帛。

    “叔父也没想到竟然会是这般的局面,若是早知如此,恐怕也不会答应带你前来,你莫要害怕小心躲藏即可!”

    简雍此时完全没有了风趣幽默,絮絮叨叨的仿佛在交代后事一样,同时带着他快速的躲藏,刘封看得出来他也是要去追随自己的那位便宜老爹的。

    “叔父你且等等!”刘封实在是忍不住的将简雍打断了,“你且让我想一想,想一想!“

    刘封此时算是彻底的看明白了已经,这家伙和自己的那个便宜老爹一样,那是压根不打算走啊。

    刘封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凭他的那点口才恐怕是劝服不了简雍这位雄辩之士的。

    不过刘封虽然是键盘为王,但是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那就是他明白既然自己劝服不了他们,那就尽可能的想着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浪费时间着急!

    此时刘封已经顾不上简雍了,他现在只是不断的回想当年自己为了和人对喷而查阅的那无数各家史料史书,各个将领的记载。

    他只希望历史上某个人也经历过这种危局,而他正好之前看过现在想起!

    乱世之中一个个名字从刘封的脑子里闪过然后一个个的被他排除掉,最后落在了江东猛虎孙坚的名字上。

    “感谢海盗水匪,感谢胡玉。”

    刘封心里叨念着不着边际的话语,嘴里和简雍开始了商议。

    “此时黄巾贼寇势力已成,这里的黄巾贼寇兵马众多,若是想要解此危局唯有让他们自行退去。”

    刘封一边说着一边回忆着当年孙坚一人破水匪的事情。

    史载,海贼胡玉等从匏里上掠取贾人财物,而孙坚看见之后一人一刀前往。

    孙坚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

    就这样生生的将那群水匪给吓跑了。

    当然这计策绝对不能照搬,黄巾贼寇可不是那江东的水匪,他们若是看到有官兵的指挥恐怕第一件事就是将那将领给围了。

    不过刘封却也不傻,将这计策稍稍改动一二,便可用在这里。

    刘关张此时已经带着三百兵马冲到了涿县城外,并且和那黄巾贼寇彻底的交上了手。

    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打不过这么多发了疯的黄巾贼寇,但是这不重要,刘备管不了那尸横遍野,但是他至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活人也变成那漫山遍野的尸体。

    他当然知道这么冲过来他可能会死,但是他同样也知道他这么冲过来,之前能够吸引一部分黄巾贼寇的注意力,让他们分兵来战。

    攻打他们的贼寇多一些,屠杀百姓的贼寇就少一些,百姓们能够逃出去的也就多一些。

    至于他们最后会不会死,这么做值不值到得,他们聚集在一起不就是因为这个么!

    “杀!”此时的刘备已经是满身满脸的鲜血,而他身边的关羽张飞是他身边最为勇武的两人。

    一刀一矛上下翻飞,算不得有什么章法,却也能够不断的冲杀进去。

    刘备一直觉得自己最为幸运的就是这件事,他能够得到这两个兄弟的认可,否则他现在恐怕也是那荒野上的一具尸体了。

    三人的勇武,三百人的悍不畏死并不能改变这涿县的大局,但是却能够给涿县百姓们多一些活命的机会。

    此时也已经冲了过来的刘封已经明白了刘备的心思,对比他只是默默的说了一句,傻子。

    现在是傻子,数年以后带着两千兵马拼命救援徐州冲击曹军大阵的时候也是傻子。

    不知道自己打不过么!

    只不过这一次,刘封心中的嘲讽自己都感觉有些苍白。

    刘封和简雍此时也冲到了黄巾贼寇的阵营之中,不过他们没有杀敌,而黄巾贼也没有攻击他们。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两个人脑袋上捆着得那黄色的头巾,这玩意遍地都是,随手就能拿到,隐蔽点没人发现。

    一个扛着锄头的瘦弱的青年正是简雍,此时他已经丢弃了自己的配剑而拿起来了锄头,并且还怀抱着年纪幼小的刘封。

    同时嘴里不断的大声呼喊。

    “快让开,统领在哪里,快去找统领,汉军大军来了,这里就是一个陷阱!”

    “快去找统领,这是陷阱,汉军大军已经到了,这是他们的埋伏。”

    简雍一遍一遍的呼喊,同时不断的粗暴的将自己身边的黄巾贼一把推开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简雍的嗓门自然和那位张三爷比不了,不过在他那声嘶力竭的努力下倒也让不少人听到了这句话。

    汉军将他们包围了,马上就有大军出现了。

    这种消息顿时让他们出现了慌乱哥紧张。

    而简雍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了这一批广阳黄巾军的统帅,黄巾渠帅雷公麾下将领程志远。

    “将军!”在众多黄巾贼寇的指点之下简雍终于找到了自己此行的目标,快速的分辨出主次之后简雍就是一个飞扑,抱着刘封拜倒在那程志远的面前。

    “将军我们中计了,刚刚大战开始的时候我家娃儿想要撒尿,小人便带他去找个隐蔽之处解决。

    谁知这一去不要紧,竟然看到了汉军的阴谋…”

    那简雍此时充分表现出来了什么叫做雄辩之士,一张利嘴说的那是让人紧张不已,可是说了半天就是不说重点让人心急。

    “够了!”那程志远最后还是忍不住喝止了简雍,“你莫要再多说什么废话了,赶紧说到底汉军有什么阴谋诡计!”

    程志远得大喝似乎让简雍明白了自己若是再废话恐怕就不好了的这件事,所以接下来的话语,他说的简单多了。

    “汉军有埋伏,先锋已经冲过来了,后面还有数万大军,这就是汉军的一个陷阱啊!”

    简雍一句话就结束了自己的禀告,然后这群黄巾贼寇的将领们就已经开始慌了。

    在刘封的眼中,简雍很懂语言的技术,先是一堆有的没的渲染这紧张的气氛,让对方焦急起来,然后一句话说出重点,让对方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分辨真假。

    果不其然,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程志远确实是被简雍给忽悠了,尤其是那不断哭嚎的刘封还似有似乎的告诉他,那汉军的前锋已经到了,据说是由三名勇将带领,人数少就是为了让他们松心,同时拖住他们的脚步。

    这一句似有似无的提醒顿时让程志远想到了他刚刚还在嘲讽的那几百名冲击他们大军的傻子。

    如今这么一看,怎么自己倒像是傻子了。

    倒不是说程志远这般容易糊弄,主要是程志远也想不到这个七八岁的娃娃会是汉军的人,就算是他们看不上汉军,也知道那都是青壮组成的正规军。

    这瘦瘦巴巴的小年轻加上那七八岁的奶娃娃怎么也和汉军是靠不上的。

    就因为这些想法,程志远最终做了决定。

    “邓茂,你速去城中,莫要在这里继续纠缠了,先将部队带到一旁的矮山上,以防汉军突袭!”

    虽然现在天下都被黄巾席卷,但是程志远这个当统领的可是知道,这大汉的士卒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一个不慎他们可能就被彻底打垮了。

    所以这个时候固守才是最重要的,等到汉军出现了,他们再行决战。

    正在和关张二人奋勇厮杀的刘备突然就看到那将他们团团围住的黄巾贼寇如同潮水般退了下去也是不由的大为惊讶。

    而就在他疑惑之时,那简雍再次偷偷摸摸的趁乱跑了过来,朝着他大吼了一句。

    “莫要犯傻了,赶紧进城再说!”

第七章 初战之守城

    刘备被这突然出现的声音当真是吓了一跳,若非是对简雍的声音十分熟悉,恐怕那一抹突然出现的黄头巾就让他一剑横空了。

    虽然不明白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但是看着那抱着孩子这幅打扮的简雍,刘备就知道这里的事情肯定和这个家伙有关。

    顾不上过多询问,便在简雍的带领下带着那仅剩的不足两百士卒直扑那仍然大敞的涿县城门。

    等到刘备等人冲进城门之后,那黄巾余孽也已经全部退下了,而这个时候简雍看着那蜂拥而来的涿县守兵,在刘封的拉扯示意之下毫不客气的将刚刚的一切以刘备计划的名义说了出去。

    那涿郡的守兵本就看见了刘备之前的义举,虽然看似很傻,但的确是给他们分担了一些压力让涿县的百姓减少了一些损失。

    当他们再听到这一切都是这名年轻义士的谋划之后,那对刘备则是更加的感激。

    至于茫然不知的刘备则是出于对发小的了解也没有多说什么,任凭简雍将功劳全部放在了他的身上。

    此时涿郡的郡守刘卫已经逃走了,至于涿县本地的都尉已经战死在了之前黄巾攻城之中,而县令也同样未能侥幸,同样防守在最前方的县令被黄巾贼寇乱刀砍死。

    此时城中兵马虽然还有千余,但是将校却是几乎死伤殆尽,若非是刘备这异军突起,恐怕他们紧接着就是彻底的溃败了。

    到了那个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神仙难救。

    有了救援之功,还有这“妙计”解围的第一印象,刘备毫无悬念的在这涿县主簿的提议下暂时接手了涿县的士卒,继续开始对这里进行防备。

    黄巾军于矮山上开始聚集,等待着那“随时可能出现”的汉军大部,只不过当他们等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就发现自己已经上当了。

    程志远虽然没有读过什么兵书,也没有请教过什么名师,但是他不傻。

    就看现在这寂静无声的四周还有那探子的汇报,以及已经找不到人的年轻人,程志远就知道刚刚自己被人耍了。

    不过不要紧,对于这种结果程志远虽然没有料到但是他并没有任何的担心。

    因为实力在这里摆着呢,他可是黄巾军大渠帅雷公麾下爱将程志远啊,他身边带着的不仅仅是普通的黄巾士卒,还有足足五千余名黄巾军精锐。

    不是普通的青壮,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敌的精锐,毕竟现在投靠黄巾道的已经不仅仅是那些吃不起饭的贫苦百姓了。

    一路攻城掠地,一路破城,一路劫掠,他们还收拢了足够多的汉军士卒和贪生怕死的大汉官吏将校们。

    这些人让黄巾道慢慢有了真正的战斗力,而程志远麾下就有这么一部分人!

    “邓茂!”程志远大吼一声。

    他程志远是大渠帅雷公麾下的爱将,那邓茂就是他程志远麾下的爱将。

    “末将在!”虽然瘦弱但是颇为精悍的邓茂此时看着那是十分的精神,这模样就让程志远感觉十分满意。

    “真乃虎将也!”

    这五个字应该是程志远所有的文化了。

    “某家命令你带领我黄巾义士再次攻打涿县,这一次务必要将那涿县攻克!”

    “末将领命!”

    邓茂大声应诺,然后带着重新修整好的黄巾贼寇朝着那涿县城墙走去。

    此时城墙上的刘玄德不但已经收拢好了那千余守军,更是给自己兄弟几人找了一身皮甲穿在身上。

    威风不威风的先不说,至少能保命啊。

    此时刘备已经知道了刚刚到底怎么回事,虽然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竟然有这般急智而感到惊讶和欣喜,不过同样他此时也无法再多做感慨,因为刘封给他争取到的时间还是太少了。

    不过刘备绝对没有怪罪儿子的意思,刘封做到这一步在他看来已经很好了,剩下的事情就应该是他刘备的了。

    “诸君!”刘备看着那再次席卷而来的广阳黄巾贼只是平静的抽出自己腰间双股剑,一声大吼振奋汉军士气。

    “贼寇远来,补给不足,我等只需坚守数日时间变了退敌,诸君还请奋力杀敌!”

    一句话不但鼓舞了士气更是点明了那胜利的希望。

    本来还打算掺上一手的刘封听到了刘备的命令之后便慢慢退了下去。

    纵然此时的刘备还不是那统帅三军鏖战汉中的大汉皇叔,但是他也仍然是卢植的弟子,这行军打仗方面,刘玄德还是有些天赋的!

    刘备的话语极大的鼓舞了士气不说,也让刘封的心慢慢的放了下来,他知道在这方面自己的确无能为力。

    他的记忆是有限的,可是这战场上确是瞬息万变的。

    所以他从来不认为自己能够这般时候就能对战事指手画脚。

    此时看着指挥起来越发成熟的刘备,刘封的心中就有那么一种老怀大慰的感觉,也不知道刘备知道了他的这种感觉之后会不会直接一耳光将刘封给抽飞了。

    不过这些闲话还是少叙,这涿县的大战终于还是开始了。

    邓茂带领着黄巾贼寇和之前一样朝着涿县冲杀了上来,并没有什么阵型,他们也不懂制作什么攻城器械。

    就连最简单的云梯他们都弄得十分危险。

    可就是这么一群人一路攻城掠夺势如破竹,从中原腹地冀州生生打到了这北方边疆幽州。

    若非是自己这边异军突起,恐怕过两天就能直接打破蓟县,攻破幽州刺史府了。

    而他们这一路上靠着的就是这种毫无逻辑的工程方式,蚁附!

    与其说他们爬着的是云梯,不如说他们是人踩着人互相朝着城墙攀爬,这是最古老也是最惨烈的攻城方式。

    从最开始人踩着人,到最后人踩着尸体,这种工程方式没攻克一座城池定然要死伤无数的士卒。

    所以在很久以前中原王朝就将这种野蛮的攻城方式废除了,转而制造出来了云梯,冲车,抛车与井阑这种工程利器。

    在王朝诸多将校的眼中,纵然为将者不可心慈手软,但是同样为将者也不能视人命如草芥。

    尤其是自己手中的士卒。

    而黄巾贼寇不懂什么兵马,他们也没有几个人读过兵书,他们会的,就是最简单最古老的蚁附攻城。

    刘备的指挥要比之前那半吊子的主簿好不少,但是此时这涿县之中的守城器械却是已经在之前被浪费的差不多了。

    别说桐油火油这种东西,便是最为普通的弓弩箭矢若非是因为涿县乃是涿郡郡治,恐怕现在也早就用完了。

    靠着那所剩不多的弓弩箭矢艰难的抵挡着黄巾贼的进攻,刘封知道最后自己可能还得想想办法。

    刘备指挥的没有问题,层次分明,士卒之间也在刘备的指挥之下开始了默契的配合,可以说汉军的优势已经被刘备激发了出来。

    但是人数相差悬殊,守城器械不足等等也同样让刘备捉襟见肘。

    总体来说,能都挡得住,但是不能挡得持久。

    刘封已经退下了城墙,现在那战火纷飞的城墙已经不是他一个七岁的小孩子能够呆的地方了,有在城墙上看戏的时间,他还不如好好想想这件事情应该怎么解决才是。

    史书所能够借鉴的战役不多,要么就是人数不够,要么就是能力不足,要么就是时机不对。

    总之刘封看不出什么有用的办法,效仿逍遥津的话,关羽倒是有这个本事,但是他凑不出那八百精锐来,毕竟刘封早年一直怀疑张辽带着的八百人是不是高顺留下的陷阵营。

    虽然黄巾军比不上江东精锐,但是这涿县守军已经疲惫不堪,他们更加比不上八百精锐。

    听着那不远处的疯狂喊杀刘封眉头紧锁…

    两天之后涿县的士卒已经不能算是疲惫不堪了,他们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咬牙死撑了。

    若非是刘关张三人一直坚守在第一线的战场,若非是刘备一直告诉他们,他们的身后就是那些涿郡的百姓,若是他们倒下了那百姓也就没有希望了!

    此处的士卒多是本乡本土征召入伍,家中老小也几乎都是些涿郡之人。

    如今黄巾贼寇的名声已经彻底的臭了,所过之处鸡犬不宁,让无数人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

    相比较于苦苦支撑的这些涿县守军,城下的黄巾贼寇也是感觉到有些吃力了。

    当然他们的吃力不是因为他们的死伤有多大,这群人从来不在乎自己的死伤,毕竟都是一群走投无路的家伙,生死早已看淡。

    他们纠结的是粮秣,这是所有黄巾贼寇们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情。

    广阳黄巾军攻打幽州也是因为他们看中了那幽州的军粮,作为常年对抗乌桓的前线,幽州一直有着充的军粮器械,那是他们抵抗乌桓的重要倚仗!

    至于他们将这些东西全部抢走以后幽州应该如何抵挡那些如虎似狼的乌桓异族,这不在他们这群黄巾贼寇的考虑范围之内。

    “明日务必加紧进攻,两天之内一定要将这涿县攻破!”

    黄巾贼寇的大帐之中,程志远已经彻底的发了狠!

第八章 初战之送粮

    程志远的命令让所有黄巾军刚刚选拔出来的将校都为之一振,尤其是这几日攻城不利的邓茂那更是老脸一红。

    他作为程志远的贴心之人,本应被程志远寄予厚望,但是未曾想到竟然数次攻城不利不说,自己还折损颇多。

    不拿人命当回事儿是事实,但是徒然消耗粮草这也是事实,这就让程志远也无法再继续无条件的相信他了。

    同时也让邓茂的脸色十分的难堪。

    不过邓茂虽然丢了脸,但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现在涿县的实力也被他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也是程志远有勇气说出两天之内一定要破城的这种话来的原因。

    就在黄巾军将仅剩的粮秣拿出一半让下面的人吃上一顿饱饭,同时准备再来一次猛攻的时候,一名黄巾军的斥候突然跑了过来。

    说是斥候,也不过就是黄巾军中相对而言比较机灵的小鬼罢了。

    但是这个小家伙带来的消息却是让他们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涿郡来人了,说是要送粮于我等!”

    那黄巾军的斥候一句话就让程志远呆住了,他现在也是经历过大阵仗的人了,大了两个月大大小小的仗不说,也算是杀了不少人,见了不少事儿。

    但是这种打着打着对方就给自己送粮食的还真是少见。

    不对,是压根就没见过。

    “将军!”就在程志远迷茫的时候,一旁的邓茂直接站了出来,“会不会是那涿县的守兵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守住城池,想要用粮草换自己一个安全?”

    “这.....”不得不说邓茂这个莽夫这个时候当真还是有点用处的,一句话就将程志远给点明白了。

    越想越觉得可能的程志远当即拍案而起。

    “既然那涿县的守军想要犒赏我等,那我等为何要拒之门外,将那使者请进来,问问他到底如何给我等粮草,又能够给我等多少粮草,哈哈哈哈....”

    看着满心欢喜的程志远,一旁的一名黄巾小校忍不住打断了他的开心。

    “那将军,我等还要继续攻城么?”

    在他的印象里,既然接受了对方的好处,那么就等于同意了对方的求和,这是这世间再浅显不过的一个道理。

    但是在这里,这个道理失效了。

    “某家刚刚不是说了么,那是涿县给我等攻打他们的犒赏,既然是犒赏,那就是鼓励我等继续攻打他们,怎么,这么浅显的道理你都不明白吗!”

    程志远的话让刚刚那问话的小校直接噎了个半死,他心中当真是有些难以言表的感觉。

    他哪里是不明白程志远的意思,他是不明白程志远哪里能够这般的无耻。

    不过想想自己现在正在办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和程志远却也相差无几,所以只能是无奈的摇头苦笑一声,然后退了下去。

    看着终于没有蠢货再问这种蠢笨的问题之后,程志远这才带着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的邓茂一同去了大营之外,去迎接那属于他们的粮秣。

    这一次派来的使者还是程志远的老朋友,将他从涿县的城门口哄骗下来的简雍。

    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程志远见到这家伙之后也是同样想要直接将他大卸八块,但是想到这个家伙此行的目的,这次将自己的冲动压制下来。

    “尔等的粮草呢,难不成你要从中变出来不成么?”

    程志远左右看了看确定此行来的只有他一人,不由的眉头一皱大声喝骂起来。

    而简雍看着这般无礼的黄巾贼将心中也是暗暗撇嘴,不过却也未曾表露出任何的不耐。

    “粮秣自然是已经在准备了,小人今日前来只是希望将军能够饶恕这涿县中的无辜百姓,毕竟百姓无辜,何必卷入这狼烟之中。”

    简雍的这张嘴当真是巧妙,没有服软也没有强硬,而是直接大打感情牌。

    甚至一度说起这黄巾之中大多也都是贫苦百姓,说的那无数黄巾贼寇都不由的低下了头。

    也就是程志远还算理智,看着周围之人的变化不由的大喝了一声将那简雍的话语打断。

    “休要多言,尔等不是想要送出粮草犒赏我等将士么,莫要再多说废话,今日若不将三千石粮草送上,定叫尔等成为某家刀下之鬼!”

    程志远的大喝打断了简雍的话语,也让众人回过神来,他们不是打仗的,他们是来活命的。

    而简雍看着自己第一步计划并未成功却也不再着急,也不继续和程志远多说什么废话,只是躬身行礼保证粮草下午就回送到城外,到时候程志远自去接应便是了。

    同时简雍也告诉程志远,到时涿县的守将还会和程志远盟誓,希望双方不再交战。

    至于这最后一件事情程志远虽然不断的点头,但是心中却是完全没有当做一回事,在他看来这种事情当真好笑。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收粮退兵,他是要打穿涿县围攻蓟县,这一次广阳黄巾在大渠帅雷公的带领下兵分三路共击幽州,要一举夺下幽州粮仓,为大军供给。

    他程志远作为一路主帅怎么可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放弃黄巾大业!

    将简雍送走之后,程志远也立刻安排了起来,虽然他不打算收粮退兵,但是他却是打算借助这一次的事情彻底的攻下涿县。

    既然对方的主将要来和自己盟誓,那么自己何不趁此机会将他们斩杀城外。

    到时候涿县群龙无首,加上兵力不足,自然会被他们所破,等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能够长驱直入攻打蓟县,也让雷公大人看看自己的本事!

    程志远的想法是真的好,至少在黄巾中的那些将校们是如此的。

    他们有限的学识不足以让他们再想到更好的计策了,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同意了程志远的计划。

    今日晌午过后,程志远亲自带着邓茂等将校来到了涿县城外,而此时那涿县的城门也如约缓缓打开。

    一行人车载人抗的走出了那涿县的城门,同时这一幕也让程志远的心缓缓的提了上来。

    此时的程志远随着双方距离的越来越进,他的心跳也越来越快。

    杀了他们,攻破涿县,兵临蓟县,功成名就,这几个词语不断的出现在程志远的脑海之中,让他的手心都开始布满了汗液。

    很快涿县的队伍停下了脚步,就在他们前方不远处,同时一名穿着皮甲,腰间悬挂双剑的白面将领带着两个颇有些雄壮的汉子缓缓走了出来。

    程志远看得出来那两名汉子颇为雄壮,但是此时他身边可是有着千余名黄巾军的,他才不会担心这三个人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

    他的这个想法都还没有结束,就看到那一直策马缓缓而行的一名护卫突然加快了速度朝着自己就冲杀了过来。

    手中那明晃晃的大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举了起来,刚刚太过于兴奋,又因为对方只有三人出阵遂没有太过在乎,导致双方的距离已经不知不觉的只剩下数十步之远了。

    数十步的距离,加上那人胯下战马的突然发力,程志远刚刚回过神来的时候,那大刀就已经出现在了他的头顶。

    一刀劈下,刚刚举起手中长枪想要反抗的程志远就在交手的那一刻明白了自己刚刚的想法有多么的可笑。

    巨大的力道一瞬间让他的双臂发出无数脆响,同时长枪无力的垂下,而大刀仍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轨迹。

    此时想要躲闪却是发现已然来不及了,一刀划过鲜血飞溅,那上万名来袭的黄巾军主帅程志远就这么在涿县城外,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汉军一刀枭首,干净利落。

    突然的变故让人无法适应,等到他们缓过神来的时候,那刚刚斩杀程志远的汉将此时已经将程志远的人头拎在了手中,正在朝着他们大喝。

    “尔等主帅已死,为何还不投降!”

    邓茂作为这一次的副将,加上程志远的亲信,他看到了这一幕之后顿时嗔目欲裂。

    “杀了他!”已经分不清自己心中此时是惊慌还是紧张的邓茂只知道自己现在一定要杀了这群该死的汉军,只有杀了他们,自己才能继承程志远的位置....

    啊呸,继承程志远将军的遗志!

    邓茂的想法是好的,他的动作也是对的,让身后的士卒合围,将那一看就颇为勇猛的汉将直接斩杀。

    但是他却忽略了这一次来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人。

    “燕人张益德在此,尔等休要猖狂!”一声巨雷般的大吼直接将最前方的邓茂的双耳震的轰鸣起来,与此同时一杆长矛就这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噗嗤!”一声,邓茂只感觉自己心头一痛,再之后,他就什么都感觉不到了,甚至连耳中的轰鸣都已经消失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无尽的黑暗。

    “贼将已死,尔等还要顽抗不成!”张飞的声音可不是关羽可比,一声巨吼,让刚刚有所动作的黄巾军顿时停下了脚步。

    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两侧的矮山后面突然爆发出一阵阵的喊杀之声,同时一杆杆打着“汉”字的大旗就这么出现在了黄巾贼寇的眼中。

    而刘备也在这个时候来到了他们的面前。

    “我大汉援军已到,尔等已经进入埋伏,此事不降,唯死一途!”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4630/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小君子最新章节! 作者:青烟慕所写的《三国之小君子》为转载作品,三国之小君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小君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小君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小君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小君子介绍:
群号:145868639
这本小说是群像小说,没有主角,或者除了主角全都是主角。
主角刘封只是作者懒得起名字和寇封没关系。
键盘侠穿越成刘备之子,请不要带入键盘侠视角,如果非要带入,请带入刘备。
这是一个以键盘侠的视角去看天下,并且被天下改变,进而改变天下的小说。
当刘备不再是那个赤诚之子的时候,作为本应该最开心的键盘侠儿子又该如何。
改变他还是顺从他?
本书走正史三国路线,借鉴《三国志》《资治通鉴》《英雄记》等正牌史书,少量演义戏剧性。
不抹黑不吹捧,呈现三国最精彩的汉末英杰群像。
本书慢热型,只要跟到40章,相信你不会错过这本书的。三国之小君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小君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小君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