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TXT下载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全文阅读

作者:坐看闲花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txt下载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二十三章 忘却记忆不是我

    诸葛老大对我说的这些思考过程,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及赞赏,待我们两人探讨一番之后,董允就返回丞相府中了。

    诸葛老大早就命人腾空了一个书室出来,便立即让人帮着董允将用马车运来的所有资料尽数搬进书室内。

    待所有资料全部摆放好之后,诸葛老大再带着我和董允前去查看,这次的话,就没有我什么事了,诸葛老大仿似是有意考究董允一般,数次从资料里面拿出其中一名官员的考核档案,翻看一下就交给董允查阅,然后就问董允这个应该是什么评等。

    董允沉吟一下,就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诸葛老大就再查看这名官员的考核结果是否如董允的判断一样,如是再三,董允看来也是没有说错,诸葛老大微笑着赞赏董允。

    我和董允陪着诸葛老大不断抽样查看,花了足足半个时辰左右,诸葛老大这才作罢,不过显然对我和董允的工作很是满意,大赞了我们这次的辛劳成果。

    而诸葛老大更是表示,我们这行远来辛苦,今晚就在丞相府中设宴招待我和董允,权当是庆贺我们一行人此次凉州之行功成。

    诸葛老大既然如此说,我和董允自然没有拒绝之理,于是便对望一眼,立马答应下来了,说过此事,董允就问诸葛老大可还有什么吩咐,如无他事,他就先行回府处理一下家事,稍后再来丞相府中赴宴便是。

    诸葛老大并无其他吩咐,董允就知机退下了,只留下我和诸葛老大这对翁婿叙话,诸葛老大看董允走后,就直接了当向我言明,此次毕竟是董允为主事,故此到时进宫向刘禅陛下汇报之事,自然也是由董允跟随他进宫,让我勿要介怀。

    这事我早已有所预料,何况董允这个人,可是我看中的将来的大腿,让他捞上这种功劳,正好是混上一个不小的人情。

    而且我来到这个时代,存下的心思就是靠着这些早就在历史上认识的金大腿,过上舒服、滋润的生活,太过劳心劳力的话,反而不是我的希望呢。

    所以就算诸葛老大不说,我也绝对没有出面夺功,向刘禅陛下进言的想法,而现在诸葛老大既然这样说,我就更是欣然答允了。

    诸葛老大见我答允了此事,便笑着让我先行回府见过诸葛果,安顿好府中诸事之后,再来丞相府饮宴便是。

    果然是公私分明诸葛丞相,说完公事之后才顾及自己女儿女婿的私事,不过这也才是令后世敬仰万分的“丞相”啊。

    于是我就停止感慨,向诸葛老大辞别,回去自己府中了,府中早就得到随我前去凉州的那些亲随的回报,所以甫回到府中,就已经准备好一切了。

    不过时候还早,我也暂不急着沐浴更衣,先去后院之内,见过诸葛果这位夫人,到了主房之内,看到袭人就在陪着诸葛果说话呢。

    诸葛果见是我回来了,就落落大方向我询问凉州之行的大概,得到了此行尚算顺利,以及已经见过岳父大人,并且今晚还要去丞相府内饮宴的回答后,诸葛果也不多言,就让袭人服侍我先去沐浴,只待来日再与我慢慢叙话了。

    果然是深受黄月英师娘教导的贤妻,就不知道会不会有后世《三国志》游戏里面黄月英师娘的“内助”技能呢。

    这当然是心中吐槽的玩笑话,可不敢当面说出来,不过只是如此时不时在脑海中自娱自乐一下,不然的话,后世的种种已经是回不去了,若不如此岂不是一切记忆就随风而逝,不留寸痕了,果真如此的话,我就再不是我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董允的消息

    在袭人的服侍之下,沐浴按摩一番后,就坐着马车奔向丞相府中赴宴了,到了地方,照常的欢宴一番,只是毕竟是在顶头上司府中,我和董允都是恪守礼仪,并没有做出醉后失态之事。

    之后的日子,我就奉诸葛老大之命,留在长安城中休假,与诸葛果重温新婚燕尔之乐,顺道也等候诸葛老大带董允进宫向刘禅陛下汇报的消息。

    期间我自是也不怠慢好友,先后去找张苞、夏侯楙、魏延等人叙旧,日间访友,晚上慰妻,不时还与袭人调情暧昧一番,真的是惬意生活啊。

    只是快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眨眼间就过了三天,我也得到了董允今日进宫觐见刘禅陛下的消息,于是我便哪里也不去,特意在府中觅一静室,安心看书品茗,以表其诚,专心等候董允那边的消息。

    果然过了午时不久,董允府上就来人了,请我过府一叙,既然不是董允亲自来我府中找我的话,那么应该就是好消息了。

    所以我也并不矫情,就此随着来人登上董允派来的马车,唤上两名亲随,一起往董允府上而去。

    到了董允府邸,董允早在府门等候,我们两人一番寒暄之后,董允就带着我进府了,边走边说,此番进宫,颇为顺利,故此在里面设了一小宴,与我叙话并欢庆一番。

    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不过董允这样说,我也是相当高兴的,于是我们便一路笑语走向宴厅之处。

    看了酒案上的菜肴,看来董允虽然是仓促请我赴宴,但是也颇为用心的,整只烤鸡,还有蒸鱼及几个菜,两个人吃已是相当丰盛了。

    我们两人各自安坐,董允也不说起进宫之事先,而是招呼我吃吃喝喝,等到我们喝过两爵酒,品尝了董允说的特意为我准备的鱼肉后。

    董允才慢慢说起此次进宫之事,其实这次觐见刘禅陛下,并不是正式的朝会,而是刘禅陛下并数个重臣,于陛下的书房中对董允进行问询而已。

    不过众位大臣的问询,也八九不离之前诸葛老大与董允进行的问答内容,故此董允应付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是故虽则诸葛老大为了避嫌,整场问询没有只言片语帮助董允,但是凭着董允“蜀汉四相”之一的政治能力,以及诸葛老大之前对他进行的预演,此次问询也是顺利通过了,得到了刘禅陛下等人的肯定。

    董允说到这里,与我一起浮了一大白,然后才接着说道,此番通过了刘禅陛下和数位重臣的问询后,估计这数日间,就会召开正式的朝会,就这个官员考核方案进行廷辩。

    但是在这个封建皇权社会,其实这都是走过场而已,陛下跟那些重臣已经肯定了这个方案的话,那些重臣自然会对自己亲近的人打招呼,如此一来,廷辩的时候,只要董允不是太无能,以致口齿不清的话,基本上这个方案就是十拿九稳通过的了。

    听得董允这样说,我自然真心代其高兴,当即拿起手上的酒爵恭喜他,董允笑着和我对饮了一爵酒,然后才多谢我此番帮助他完成官员考核,并说起已经从诸葛老大处听闻了我的大度,不与其争功。

    说完,董允就拉着我连喝三爵,并直言人生得我如此知己,平生无憾矣,还拍胸表示,日后若我有任何为难之处,定必告诉他,他定会助我。

    说道动情之处,若不是案上没有黄纸和鸡血的话,我还以为董允要拉着我,像后世《鹿鼎记》电影里面的韦小宝和多隆一样,来个义结金兰呢。

第五百二十五章 狮子搏兔也尽全力

    于是一席酒宴,自是宾主尽欢,虽然没有喝到酩酊大醉,但也是我和董允都有了七八分酒意,这才兴尽而回。

    回至府中,诸葛果和袭人知道我喝醉而回的消息,当然是迎出府门,搀扶着我回去卧室里面了,在两名美人的服侍下,我手都不用抬一下,就换好衣服、梳洗完毕了,当即酒意上涌,也不知道搂着哪个就沉沉睡去了。

    正在发着美梦的时候,耳边却有个柔柔的声音将我唤醒了,我睁开眼睛看了一下,怀中搂着的却是袭人,不由自主地庆幸,还好这是汉代,如果是后世的赤兔国,现在估计已经是修罗场当面了,不过也不对,应该说是刚搂上就会被强制惩戒,就不要说睡觉、发梦了。

    我才坐起身来,一杯热茶就递到我面前,我自然接过来喝了一口,这才抬头看看是谁递茶,却是诸葛果,我从后世打过来的绅士属性瞬间发挥作用,顺口地多谢了一声。

    诸葛果听我如此有礼,先是甜甜笑了一声,然后才说道,岳丈诸葛老大处,来了一个人找我,说是诸葛老大有召,让我稍后便过去丞相府中议事。

    故此诸葛果才不顾我正在酣睡,让袭人轻轻叫醒我了,既然是岳父兼顶头上司召见,我当然不敢怠慢,立马让人端来热水,洗把脸清醒一下就要过去了。

    诸葛果却是让我不用急,这些事早已吩咐下去了,说话间,婢女就端来洗漱用品了,我匆匆梳洗一下,就在袭人和婢女的服侍下,穿好了衣冠。

    然后才向诸葛果招呼一声,就急步往前院府门走去了,到了府门处,诸葛果的确是早有安排,马车和亲随都已在等候我了。

    随着我登上马车一声令下,马车就缓缓向丞相府驶去,数名亲随自是不用招呼,跟随着马车在四周保卫。

    到了丞相府处,蕫阙已经在大门处等候我了,我当即下车急步向前,蕫阙也是迎了过来,数句寒暄之后,蕫阙就打趣我道,诸葛老大自朝中回来后本来就想召我相见的了,只是知道董允要宴请我,所以才等到现在而已。

    果然能做到权倾朝野的丞相的人,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估计长安城中有什么风吹草动,恐怕也难以瞒过诸葛老大的耳目啊。

    于是我也不敢托大,连忙说道午间酒宴贪杯,以致酣睡到此刻,劳蕫阙等候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蕫阙连忙谦辞说道,此是他职责所在,安敢言他,说着就请我进府了,进到府中,诸葛老大还是在老地方见我。

    蕫阙将我带到书房中后,向诸葛老大说了一声,就迅速离开书房并关上房门了,诸葛老大也不急着说话,先是让我坐下喝口茶水先。

    我也自然是遵循老规矩,上前为诸葛老大斟茶,再为自己斟上一盏茶,等诸葛老大拿起茶水喝之后,我才拿起自己面前的茶盏。

    喝过两盏茶,诸葛老大这才直奔主题,说今日董允在刘禅陛下书房中的奏对,确实做得不错,各名重臣都已经大体认可了这个考核方案。

    而在董允离开刘禅陛下的书房后,他们一众重臣已经商议妥当,定于两日后的朝会之上,公开讨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

    如无意外的话,得到一种重臣首肯的这个方案,应该是可以轻松过关的,但是为免百密一疏,诸葛老大让我回去之后,利用这剩下仅有的一天时间,再与董允参详一下,看看这方案是否还有可改进之处。

    所谓“狮子搏兔,也尽全力。”,诸葛老大真的是完美体现了这句话,明明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也要做足最后一分努力,不过权倾朝野还如此稳重、至死也是心思缜密的诸葛老大,还真的是我辈政治上学习的楷模啊。

第五百二十六章 寻董允

    不过俗语有云“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既然诸葛老大发话让我和董允“死老虎当为活老虎来打”,其实也是一种好意,毕竟如果这样十拿九稳的事情,最后因为一个疏忽大意而翻车的话,不但对诸葛老大这名举荐之人会有影响,而且对董允来说也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打击,随时会扼杀其政治前途了。

    故此怎么说,这件事也不要想得太轻易了,想到这里,我也顿时打消了从董允府中饮宴之后存在的轻忽之念,对诸葛老大的要求不敢怠慢,立马就诸葛老大告辞道,如此的话,弟子这就去寻休昭,好好商讨此事。

    诸葛老大对我如此警醒,想必也是十分满意,便笑着摆摆手,让我自行离去了,于是我就行了一礼,这就往董允府上去了。

    到了董允府邸,经府门处的门房通报,才知道董允还在午睡未起,事情有点急切,我也就不避嫌了,直接让门房找主事的出来。

    不一会,负责帮董允打理府邸的那名心腹就出来了,之前也见过数次,只是大家身份有别,董允也自然没有介绍他让我认识的道理,不过他肯定是认得我的。

    因此我也就不客气了,直接说道有急事需要找董允,不过为了不让他难做,我也没有叫他直接去叫醒董允起床,而是让他带我直接去到董允的卧室,我自行唤醒董允就是。

    那名管事之人见我如此急切,思索了一会,就答应下来了,然后就带着直往董允府中的后院而去。

    到了董允所在的院落,我自然不会造次,谁知道董允午睡的时候,会不会有红袖添香的活动,所以便让那名管事之人上前拍门,而我则在院中远远叫唤数声“休昭”,让董允知道我来了就是。

    如此过了半盏茶时间,房中传来动静,未几隐约听到一把女声前来应门,然后房门虚开了一线,接着听到那名管事之人与前来应门的人小声说了一会话,之后房门再次关上,想必是应门之人回去向董允报告了。

    约莫又过了一盏茶时间,房门打开,董允走了出来,见到果然是我,就立马走了过来与我见礼,然后方小声问道,此来何事。

    正主既然现身,我也自没有藏着掖着之理,便也小声向董允说道,方才丞相让我过府一会,商讨了一些事情,故此我才急匆匆过来寻他。

    董允听到是丞相有所吩咐,当即面容一肃,环顾看了四周一下,然后说道此处并非议事之处,我们还是寻一地方,慢慢品茗叙话放好。

    听得董允这样说,我也顿时知机,不再言语,而是在董允的带领下,往他的书房而去,一路无话,到了书房之后,董允命人奉上茶水,之后便吩咐门外两名仆人离远把守,莫让任何人靠近,这才关上房门。

    房门关上之后,董允就急忙小声问我究竟诸葛老大有何吩咐,于是我便一五一十将诸葛老大的意思,向董允缓缓道出了。

    董允听完我的转述之后,沉吟了一会,就向我说道,虽则诸葛老大如此吩咐行事,但是此考核方案几经推敲,耗费了他和我不少的心血时间,董允自问短时间内并无可以改善的地方了,问我可有什么计划。

    这个问题我自也是明白,所谓自查往往比他人检查更难,因为自查之事,常常是先入为主,是很难发现问题的,不过诸葛老大这般吩咐,也是以往万一而已,也并不是一定要我们发现什么问题并改进的。

    而且在来董允府邸的时候,我也已经就此事有了腹案,如今正好拿出来让董允参详一下了。

第五百二十七章 抱大腿的基本礼仪

    其实要说也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玩意,只不过就是后世常见的复盘法,按照我的思考,因为毕竟之前凉州之行,我和董允还算是各有分工的。

    所以严格来说,有些情况是只有我知道,有些情况是只有董允知道的,虽然后来我们都有沟通推敲过,但毕竟只是大略说一下自己遇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然后两人一起想出有什么解决方法而已。

    这样的话,有些问题可能没有发现出来,因此我的意思就是,今天我和董允两人各自回想复盘一下,看看这段在凉州的日子里,可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然后明天我们两人就在董允府中碰面,将各自在凉州遇到的值得一说的事情都向对方说一遍,各自从中寻找有什么问题存在。

    不过这种复盘方法,估计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成体系的论说,所以董允反而对这种方法颇为感兴趣,连连询问我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却是直接击中了我的思维盲区,总不可能说这是后世最为普通不过的思考方法之一吧,最后迫于压力,加上自己还是有一点围棋基础的。

    想想围棋的复盘,其实也可以套用下来,于是就胡诌了一下,就说自己是受围棋对弈之后的复盘启发,围棋的复盘可以分辨自己的优着差着,我从中联想出来,现实做事其实也可以如此,从而知道自己有什么错漏。

    董允听了我的解释,大赞我果然是聪慧,竟然从围棋对弈中也能悟出这种方法,难怪能得丞相如此器重。

    我听到此话,只能谦辞到只是偶有所思,恰恰符合当前情形而已,既然我这样说了,董允自是没再继续说下去,只言此法不错。

    得到董允的肯定,我就和董允约定好,今日大家各自回去自己复盘一下,看看可有遗漏之处,然后明天再一起复盘一次,保证其中确没错漏。

    大家约定之后,我就告辞离去了,回到自己府中的书房内,我就如前所言,在房中回忆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将凉州此行的种种画面都略略回想了一下,直到确实自己无法发现有什么问题,这才作罢。

    不过为了明天与董允碰面,不至于没有话说,我就将自己回忆起的一些重要画面,如与马岱的数次交流,以及与董允推敲补丁的一些情形,都用纸笔记录了下来,一来是以表重视,二来是方便董允同时回想其其中详情。

    做完这些,我才如常进食、沐浴,不过为了养足精神好明天和董允一起燃烧脑细胞,今晚我都没有在诸葛果那边歇息,而是跑去书房边的卧室休息。

    而为了保险起见,晚上我还特意花了半个多时辰,对着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再次回忆了凉州此行的种种,然后才安心入睡。

    果然是那句话,“领导一句话,下面跑断腿。”呢,诸葛老大只是如此顺便说一说,我们这些下属就要搞尽脑汁了,估计董允那边也是如我一样,断断没有早睡之理的了。

    不过这也应该算是乱世之中的基本求生技能吧,如果没有这种觉悟的话,估计不要说锦衣玉食了,连生存也会成问题呢。

    而且如果没有这种听人话、尽己力的思想的话,就算是有一条如诸葛老大这般的大腿在你面前,你向上去抱的话,这条大腿也会把你踢飞吧。

    这就犹如后世的一些竞技类游戏一样,队里如果有一个大神带飞全场的话,就算你不能杀人拿人头,也起码不要上去送,最基本的礼貌就是听大神的话,站应该站的位置,甚至大神让你乖乖蹲泉水也要甘于听命啊。

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允讲故事

    次日醒来,早早吃过朝食,我就匆匆坐上马车,往董允府中去了,到了董允府门,早就有管事之人在等候我。

    一见到我下车登门,就连忙上来见礼,然后就说道董允醒来之后,早就吩咐其再次等候我了,并说董允已在书房里等候多时,让我一到就直接进去。

    看来董允也是深知此事里面的深浅啊,完全没敢怠慢,于是我就招呼跟随我一起来的亲随,让他们听从这名管事之人的安排,而我就在另外一名仆人的跟随下,急急往董允的书房而去。

    到了地方,也顾不上和董允寒暄了,毕竟留给我们两人的时间就只有今天而已,如果一会当真发现还有错漏之处的话,顶天就只有明天早上一两个时辰的时间让我们思考解决方法。

    怎么说明天巳时的话,董允是无论如何也要进宫参与廷辩的了,故此我们的时间实在是有限,董允估计也是与我一样的想法。

    于是不待我坐定,董允就直接发问,问我昨日回去府中独自思索,可有什么问题发现,我自是摇了摇头,说道当初我们已是用了不少时日推敲,加上在凉州这么多天也是边做事边思考。

    如此的话,方有我们之前想出来的种种补救措施,如今短短半日,安有如此容易就能发现其中错漏,而且以我之见,我们早前耗费之心血当不是白费,昨日想了许多时间,并无可寻之错处。

    董允听完我的讲述,也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说道他昨日也是思索良久,并无所获,故此才有今日之。

    如今听完我的此番话,心中这才大定,说完此话,董允才请我慢慢落座,然后叫人奉上茶水。

    我们各自喝过两三盏茶,定过神之后,我才缓缓说道,虽则凉州此行,我和董允各自回想,都没有什么错漏之处,但是毕竟是诸葛老大吩咐的,该做的我们还是要照做,这也是以策万全之法。

    董允点点头说道,此事自当听从诸葛老大吩咐,于是董允和我就商定,由他先说自己在凉州的所见所行,我则旁听并分辨其中可有问题存在。

    我们各自正色,稍稍集中自己的精神后,董允就将自己在凉州的一应经历(当然只限公事上的,私事不管。)向我娓娓道来,而我就一直听着,遇到一些不是有疑惑的地方,就直接向董允发问。

    董允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向我一一和盘托出,就这样我们一个说,一个听,一个问,一个答,恰恰用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将董允的全部经历述说完毕。

    不过这也算是正常的,毕竟这不同于自己回想,自己的记忆,说真的要翻起来真的是可以很快的,尤其是凉州之行才过去没多久,记忆还是相当清晰的,不用花什么时间去慢慢回忆。

    但是别人的经历始终不同于自己的记忆,很多地方还是要问清问楚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关节,故此花费时间确是不少。

    还好一轮“故事”听下来,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存在,不过就算如此,我们两人都是有点疲累了。

    董允看看天色,说现在也差不多午时了,而我们的精神也有点疲乏,不若先行吃过午饭,顺道休息一下,然后再由我讲述自己在凉州的经历。

    我想了一想,这正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所谓劳逸结合,这也算是科学的工作方法,于是便赞成了董允的这个提议。

    董允见我同意了,便让我再次等候片刻,先喝喝茶歇息歇息,他这就去吩咐仆人准备午饭去。

    过了一刻钟左右,也不见董允回转,估计他也是有意四下走动,消消乏去了,于是我也干脆闭目假寐起来了。

第五百二十九章 “明查”加“暗访”

    正在我放松身心,脑海里面回想着后世一些游戏画面的时候,鼻子却闻到了一股香味,于是我就睁开眼睛一看,果是董允来了。

    只见董允带着两名仆人各捧酒菜,见我起身就直接将酒菜放在我们刚才坐的书案上,暂且充作饭桌了。

    等到仆人摆放好酒菜退去之后,董允才招呼我落座,并说道今日稍稍有点匆忙,没有准备我喜欢的鱼脍,下次定必补上。

    我连忙说道,董允实在太客气了,哪有会会都吃鱼脍这种费功夫的菜肴,只要是董允请客,我保证此次都来。

    说完,我和董允都是哈哈大笑,一起喝了一爵酒,然后董允才招呼我起筷,我拿起筷子一看,虽然董允说匆忙准备,不过其实也已经算是丰盛的了,有一盘炖羊肉,还有一盘红烧不知道什么肉,加上一盘炒野菜。

    我当即有点好奇,先夹了那盘红烧什么肉尝尝,原来是兔肉,肉质不错,果然是地地道道的野生食材,我们两人动起筷子之后,可能是之前一口气说了太多话,大家都本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宗旨,默默吃菜,只是不是互相敬一下酒而已。

    两人吃饭,也没有怎么喝酒,故此这顿饭就只吃了两刻钟左右,就各自酒饱饭足了,董允问过我还要再添点菜肴没,见我拒绝了之后,就命人进来撤去酒食,换上茶水,我们就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顺道消消食了。

    闲聊了一刻多钟后,董允就问我是否继续,我想了一下,就说道那就继续下去吧,于是董允就出门去吩咐了外面守卫的人一下,然后才走回来。

    待他坐定之后,我们就继续今天上午的做法,只不过这次就换成我来说“故事”,董允来听“故事”,并对“故事”里面的情节提出问题而已。

    如此这般,又是差不多两个时辰过去了,折腾了这么久,我们两人还是没有再发现什么问题,虽然算是有点失望,但总算是完成了诸葛老大的吩咐,大大松了一口气。

    只是看董允神色,还是有点不安之感,唉,没办法了,只好将我之前思考出来的一点,不算是建议的建议说了出来。

    那就是我们之前的补丁,也就是那条如果有官员评等是全甲或是全丙的话,中央高层就会派遣人手去调查。

    这个调查,我们定的乃是暗查,而且是只有少数人知道的,现时知道这条补丁的人就只有刘禅陛下、诸葛老大和我及董允而已,但是就这个问题,难免明日廷辩的时候会被人拿出来发问。

    到时董允总不能像那天在刘禅陛下面前被人问询那样,说这问题已经报呈于刘禅陛下及诸葛丞相,已有解决办法这么笼统吧。

    而且就暗查这条,也有点“不教而诛”的感觉,可不太符合这个时代的儒家思想,所以我就向董允提出,到时候我们就加一条,每年考评之后,就会抽查最少一个州,最多三个州的考评工作,看看是否符合规定。

    这样一来,就算是给了那些想要在这种考核中搞花腻的人一个警告,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加上如此的话,抽查哪个州是由刘禅陛下、诸葛老大、董允(也就是皇帝、丞相和考核主官)决定的,如此就为对那些敢玩“全优”或“全差”的州的暗查做了一个很好的掩护。

    这样一个“明查”,一个“暗访”,相信就足以保证这个考核方法,只要是中央有决定搞好的话,地方上是很难隐瞒“高花火”这种事的。

    董允听完我这个说明之后,连连说好,如此总算没有白费这一天的功夫,说完之后,他就与我细细商讨其中的一些细节起来。

第五百三十章 宫中庖厨

    如此一来,有用了两刻多钟完善这个补丁,然后董允才大大吁了一口气,向我告罪一声,说他这就动身,去丞相府中向诸葛老大汇报,让我先行回府,来日定当设宴好好招待我,今日估计是没有时间了。

    董允这样说,乃是正理,当然是公事为先,私谊将来再叙就是,于是我也并不愠怒,而是向董允施了一礼,然后就告辞而去了。

    董允却是不好意思,连声抱歉,并亲自将我送出府门,在府门处久久站定,眼看着我离开才登上自己的马车,应该是往诸葛老大的丞相府去了。

    正事处理完毕,我回到府中自是好好放松一下,先是舒舒服服洗了一个坎离浴,让袭人好好服侍我一番,然后就一个人品尝了一桌美食。

    有我最喜欢的鱼脍,可惜这个时代还没有广泛种植花生,不过就算有个别人种植,估计没有经过优选育种的话,花生的口感和大小也不能令人满意,不然的话,来上一碗炸花生,那松脆香浓的口感,配合上鱼脍清淡、柔软入口即化的口感,真的就是天作之合,令人流连忘返呢。

    现在的话,还好我之前让人搞出了这个时代的芥末,配上酱油的话,虽然还不完全是后世那种家乡鱼生的感觉,但也是相当可以的了。

    只可惜这个时代最出名爱吃鱼脍的陈元龙已经早已作古,不然的话,就凭我手上这盘鱼脍的话,定然能成为他的座上客乃至知交好友,到时后世《太阁立志传》里面的“茶具换城”套路,或许可以变成“鱼脍换城”,用这么一道极品鱼脍,换取徐州一城也甚是可能,毕竟陈元龙在徐州的影响力非比寻常啊。

    美食确实是最能治愈人的,唯美食不可辜负也,吃完一盘鱼脍,再来盘茶叶炒虾仁,加上半壶米酒,真是让我快乐似神仙了。

    吃完一顿美食,顿时令我神清气爽,感觉一天的疲累都消失了,漫漫长夜,家有佳人,自是回去房中与诸葛果好好温存了一晚。

    翌日醒来,一切如常,只是忽然兴起,想起了后世一些影视、动漫以及广场看到的太极画面,就自己在院中随便比划一下,自娱自乐一番顺道伸展一下肢体令身体缓缓从昨晚的疲累中醒来。

    吃饭、看书、散步,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到了下午申时左右,董允那边才有信息传来,邀我今晚过府一叙,看来董允这次应该是顺利过关了,所以来兑现承诺。

    于是我也为他高兴,然后不敢怠慢,去后院正正经经沐浴更衣一番,这次却没有叫袭人来侍候了,只是让两名婢女为我舒筋活络一番。

    到了酉时过半,我才施施然命人备好马车,准备过去董允府中赴宴了,到了董允府宅大门,董允已经早在恭候了。

    看起面上神色,这次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于是我便下车,笑着往董允走去,董允当然也是急步上前与我寒暄。

    稍稍聊了数句,董允便低声说此处不是说事之处,然后便招呼我往府中而去了,我自然也是明白,今日朝中之事,断断没有在府门前,当众说及的道理,于是我便压下心中好奇之心,跟随着董允进去了。

    我们二人把臂而行,一路上董允就说道,知我嗜食鱼脍,今日特意从宫中,借出了一个庖厨的徒弟出来,此名庖厨尤擅刀工,他的徒弟虽然还没有接师傅的班,但是听那名庖厨说已是出师了,尤其八九分功夫。

    故此为了让我一饱口福,董允特意借了这名徒弟出来,董允现为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其主要职责还是护卫宫中,为刘禅陛下参赞诸事,自然是有这个门路的,于是我的唾液不由自主地开始分泌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 薄如蝉翼

    不过最终还是好奇心与对正事的关心,胜过了食欲,虽然口中的唾液在董允的解说之下,开始不受控制地分泌的越来越多,但我还是忍住了对美食的渴望,跟着董允到了宴厅中先行听他说一下今天的经历。

    喝着茶水听董允述说,原来今日的朝会,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惊险刺激,一众大臣的问答都是有规有矩的,完全没有刺头的存在。

    估计是刘禅陛下和诸葛老大提早命之前参加御前答辩的重臣们,各自去打过招呼了,所以整场朝会的答辩内容,都没有超越之前那场御前答辩。

    虽则如此,但是单是走流程过场,再加上朝会议的另外一些事,就花了整个上午,董允也是直待到午时过后才能离去。

    故此董允午间才没有邀请我过府相聚,而是干脆去宫中借来这名庖厨的徒弟,准备晚上好好招待我呢。

    当然了,听过董允的说明,这名庖厨的徒弟虽然没在宫中有编制,但平素也是打下手的人,故此还是按规矩找管事之人告了一个假,如此才算是没有违反宫中规定呢。

    董允虽然这样说,不过我也知道,一般人要这么搞的话,那就是发梦一般了,宫中各管事就是看董允的面子,才敢如此操作。

    故此我也是郑重向董允致谢,谢过他如此用心想方法招待我了,董允却是摆摆手笑道,此是早就承诺过的,让我无须在意。

    说完这些话,董允就让我稍坐一会,他这就命人奉上酒食,我一听,顿时对要上来的鱼脍充满了期待。

    虽然这个时代就不要想有后世的配料那么多,十碗八碗什么炸芋丝、炸花生、蒜片、姜片、姜丝、葱段、葱花、辣椒圈、小辣椒、酸荞头、柠檬叶之类的,至于油、盐、酱油这些就是必备的了。

    但是这个时代的鱼由于饲养环境的不同,肉质更为紧致,所以其实用来做鱼脍真的是一绝,而鱼脍其实最为重要的就是刀功,故此我对董允借来的这名庖厨真的是很有期待啊。

    不一会,董允就回来了,于是我们两人就边闲聊边等待美食的到来了,约莫两刻钟左右,第一盘鱼脍就送上来了,当然还有这个时代最为著名的浊酒了。

    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这个时代的聚会酒宴,喝的自然就是这种没有经过蒸馏过滤的低度、纯粮食酿造的酒了。

    我和董允先是互相敬了一爵酒,然后在董允的招呼下,我才下箸,夹起几片鱼脍丢进嘴里。

    鱼肉一进嘴里,只轻轻一咬,还没怎么咀嚼,就滑进了喉咙里面,口中就只有一阵香甜之味,这种口感我来到这个时代还是头一次品尝到。

    之前吃过的那么多次鱼脍,虽然也是极薄,但还是也要像后世的鱼生一样,稍稍咀嚼数下才能吞咽的,味道虽则不俗,但是绝对没有这次的那么嫩滑。

    极鲜、极嫩、极滑,这种滋味我还是首次品尝到,于是我也不顾得唐突,再次下箸,夹起一片小小的鱼肉观察起来。

    只见这一小片鱼肉,确实是极薄,可谓是薄如蝉翼了,而将其拿近眼前仔细再看,发觉厅中照明的火光,竟然可以穿过鱼肉让我看到。

    就这个发现,令我顿时震惊了,这难道就是《中华一番》里面三齐兄的龙镇酒家绝活“朦胧月”吗?

    也就是能将萝卜切片,而能透过萝卜片看到明月的绝技,此时的月亮看起来就像穿了一层纱衣一样,朦朦胧胧,所以叫“朦胧月”。

    只有如此神乎其技的刀功,才能将鱼脍切至如此细嫩的地步,从而激发出鱼脍如此绝顶的口感,让人一口难忘啊。

第五百三十二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看到这个惊人发现之后,我也不顾唐突,向董允说道,这次要被他害惨了,董允听了我的说话,当即大惊道:“何以如此?”

    我便带点幽怨地说道,平日我吃的鱼脍,虽然也是美味,但是刀功却没有如此绝顶,还需咀嚼数下才能吞咽,但是今天吃到的鱼脍,基本上是不用牙齿,只是放进嘴里,上下颌轻轻动一下,鱼肉就顺着喉咙滑下去了,只在舌头间留下了甘甜之味,真真是绝顶美味了。

    吃过这么美味的鱼脍之后,再吃其他人制作的鱼脍,估计也是难以接受了,岂不是害我这个嗜食鱼脍的人,再难品尝鱼脍了。

    董允听了我的一番解释,就笑着说道,如此的话,轻易之极,只要以后我再想吃如此美味的鱼脍的话,他就负责为我请来这个庖厨即可。

    这样虽然也是办法,不过其实我的目的非是这个,于是我就摇了摇头说道,此也非是长远之计,万一惹人非议的话,岂不是对董允有损。

    董允就顺着我的话头问道:“幼常既有如此考量,未知可有什么解决之道?”我便回道,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我之见,不若我从自己府中找一名庖厨出来,让其跟着宫中那名庖厨学习厨艺,如此一来,我既能吃到美味的鱼脍,董允以后又不用如此麻烦,还要承担不少责任。

    董允听了我的这个建议,却是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沉吟不语,我顿时联想到这个时代的门户之见以及秘技自珍的做法,也难怪董允不敢轻易答应我了。

    于是我转念一想,也不欲难为董允,便向董允说道,我派去的人,那名庖厨其余技艺不学,只学切鱼脍这门技艺而已,还望董允帮忙则个。

    听我这样说,董允这才缓缓说道,既是如此的话,他就尽管为我尽力一试,说完这话,他就先招呼我继续吃鱼脍,毕竟这道美味,放久了可就变味的了。

    然后他才招来仆人,让其将那名切鱼脍的庖厨招来一问,接着他才重新坐下来,与我一起大快朵颐,期间还喝了两爵酒。

    等到我们两人吃完这盘鱼脍的时候,那名庖厨也就来到了,于是董允先是赞赏了那名庖厨的手艺一番,那名庖厨当然大是高兴。

    接着董允话锋一转,就向那名庖厨问道,像他如此手艺,不知道学了多少年呢,那名庖厨就说道也学了差不多七八年。

    董允就问道怎么要这么久,那名庖厨就说主要是头两年,师傅收他做徒弟之后,只能打打下手,切菜洗菜之类,直到师傅对他甚为满意之后,才让他慢慢接触各种厨艺。

    董允就接着问道,如此的话,他学会切鱼脍这门手艺,又用了多久呢,那名庖厨就老老实实说道,前前后后大约也花了两三年时间。

    说完这番话之后,董允就没有继续发问了,而是再赞赏了这盘鱼脍的美味,然后让他返回厨房,再弄一盘上来。

    那名庖厨就依言回去继续切鱼脍了,等他走远之后,董允才向我说道,如此的话,有点难办了,毕竟只学切鱼脍的话,也要两三年时间,时间太长恐有变数啊。

    我默默思考了一会,才开口说道,此却是不然,那名庖厨也说了,他是学习不同的厨艺,估计这两三年的时间,并不单单是学习切鱼脍,还要夹杂着其他手艺一起学习,故此时间上才用了这么久。

    而我的需要,就只是单单学习切鱼脍这门技艺而已,相信只要材料足够,勤加练习的话,一年时间也应该差不多的了。

    而且按照我的考虑,其实我派去学习的人,也不用进入宫中向那名庖厨师傅学习,那样董允要担的责任就有点大了。

第五百三十三章 谢礼

    因为其实皇宫里面的庖厨,其实也不是全年三百六十五日都要生活在皇宫里面的,他们乃是有休假的。

    董允听我说到这里,顿时明白了,于是便接口说道,这些庖厨,都是旬沐,也就是每十日休一日,不过当然了,并不是皇宫里面所有人都是同一时间休假的,自然是轮流休假,不然的话整个皇宫岂不是乱套了。

    之后的程序就不用多说了,董允这个聪明人都明白了,到时候他会跟那名庖厨商量,让他在休假的日子,教授我派去的人如何剖鱼、如何去骨、如何切鱼肉,只是董允提及,让我最好自己准备一个地方,还有相应的东西,不然的话,那名庖厨的家中未必会方便其教授的。

    这个我倒没有想过,一般师傅授艺不都是在自己家中的吗,不过这倒也简单,我自己在府中安排一下就可以了,正好府中也有鱼池,到时候让人准备好一池满满的鱼就是。

    按照我的想法,厨艺这东西,其实主要就是熟练度的问题,只要那名庖厨传授了基本技能之后,我让学习技能的那个天天勤加练习,每天杀个三五条鱼左右,估计怎么也比董允请来的这名庖厨的练习量多了。

    除了日常练习之外,那名宫中庖厨每月来看两三次练习进度,以确保技能学习没有错误,如此的话,我相信最多一年,甚至半年的话,就应该可以熟练掌握那名宫中庖厨的切鱼脍绝技了。

    至于是否能够做到薄如蝉翼的程度,就要看天分了,但是估计就算没有一百分,八十分的话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如此的话,这门技艺就算是在我家中生根了,日后我也定能在家中享受到这样的美食了。

    董允与我商定此事之后,就说道若以后我家中庖厨学会此门技艺的话,定要好好宴请他一会,我自然满口应是。

    其实也不怪董允如此笃定,实在是以董允如今在宫中的地位,要那名宫中庖厨倾囊相授或许难以做到,毕竟这是别人吃饭的本事,就算不传授给儿子,也是要传授给衣钵弟子的,岂能就别人一句说话就传授给毫不认识的人呢。

    但是只是要传授其中一门剖鱼、切鱼肉的手艺的话,自然是相对容易多了,凭着董允的关系,真的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我决定还是要支付一定报酬给那名宫中庖厨,所谓礼尚往来也,虽则光凭董允打招呼就应该可以落实下来,但是给予一定报酬的话,别人才肯心甘情愿教授啊。

    既然是人情的话,说及银子就好像有点太那个了,所以我想了一下,就向董允建议道,反正到时候练手剖鱼的话,每天都要杀鱼,干脆这样,帮我问一下,那名宫中庖厨的家在哪里,我决定每天给他家送去一条鱼以作谢礼。

    要知道,这个时代,要顿顿见腥荤的话,也不是一般人家可以做到的,固然这名宫中庖厨的话,应该也可以做到了,不过天天一条鱼的话,也差不多等于顿顿见肉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不大不小的好处了。

    董允听得我如此说法,顿时就笑着说道,如此的话,他觉得此事就应该算是成了,说完,当即又与我一起喝了一爵酒,算是预祝此事功成。

    正好这个时候,仆人又捧上来一盘鱼脍,董允当即招呼我快吃,毕竟鱼脍这个东西,可不耐久放,放一段时间就会“生水”,鱼肉会变成湿漉漉的,口感和味道完全就不一样了,从鲜嫩香甜变成难以下咽呢。

第五百三十四章 原汤解原食

    就着美酒品尝佳肴,这种生活真的是爽,更难得的是还有好友在旁,于是我和董允就继续大快朵颐起来。

    不一会,整盘鱼肉就被我们两人吃完了,鱼脍就是这种好处,轻易不见饱,配上芥末酱油的话,就算是一个女性,也能轻松吃到一斤左右。

    而我和董允两个大男人,按照我的估计,这顿应该是一个人吃了两斤多了,说真的,其实我感觉自己还能再吃小半斤,但是再和董允干掉一条鱼的话,就显然有点不现实了,那样的话就只能浪费了,所以我也就没再让董允再上一盘鱼脍了。

    我和董允小酌着浊酒闲聊,脑中不由怀念后世吃的鱼生,一般都是一鱼三吃,鱼肉切片做成鱼生,鱼骨酥炸或是焖焗,鱼皮和剩下不适合做成鱼生的鱼肉则拿来熬粥,而讲究一点的则是一鱼四吃,将鱼皮起出来做成冷盘,滋味也是不俗的。

    只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庖厨,可有如此心思呢,不过见董允不说,我也不便询问,想来那两条鱼剩下的部分,也是极可能由董允府中的下人享用了的。

    反正时间尚早,我也不急着离去,就与董允继续闲聊起来,再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就有仆人捧着两碗东西来了。

    摆上酒案上我一看,却是两碗奶白色的汤,闻着这个味道应该是鱼汤来的,尝了一口果然是鱼汤,味道颇为鲜美,里面还有豆腐呢,一口喝下去之后,浑身舒坦,令我不由赞了一声。

    董允听我赞美之后,就说道,这碗鱼汤乃是那名庖厨特意熬煮的,按照他的说法,吃饱鱼脍之后来上这么一碗鱼汤,正好消腻。

    这难道就是老祖宗“原汤解原食”的饮食理论吗,不过确实是喝过这么一碗鱼汤之后,肚中的饱胀感明显减弱了,感觉十分舒服。

    好了,鱼脍吃够,美酒喝够,连鱼汤都喝完了,我就向董允告辞离去了,回至府中,诸葛果早已歇息了,听袭人说却是身体不适,我顿时有点担心,便向袭人再三询问。

    袭人被我追问得紧,只能老老实实说了,原来诸葛果并不是什么不适,只是那个来了,所以让我去自己原来的卧室休息而已。

    还好只是虚惊一场,接着听袭人说道,诸葛果让她今晚好好服侍我入睡,看着袭人面红红的表情,我顿时想入非非,不对,也不用想了,一会就可以“动手”的了。

    果然是“万恶”的封建社会,我一边这样想到,一边在袭人的搀扶下去梳洗一番了,毕竟酒意上涌,脚步也是有点虚浮啊。

    舒舒服服洗浴一番,回房与袭人好好“运动”了一番,顿时肚中的食物也消化得七七八八,浑身舒泰翻身就睡,真是一夜好梦啊。

    次日醒来,吃过朝食,正在院中耍弄自己想起来的似是而非的太极,恰恰耍完收式的时候,一旁的亲随就上前禀报,丞相府中来人传讯,让我稍后过丞相府中拜见诸葛老大。

    来了,我就知道,董允这边尘埃落定之后,诸葛老大肯定是有吩咐的,起码也要安排我之后的行止啊,总不能每天在长安城中无所事事吧。

    于是我就先去梳洗整理一番,让那名亲随去准备马车及人手了,等我到达府门之时,马车已经备好,我就登上马车,带着两名亲随往丞相府而去了。

    见到诸葛老大,我当然是上前见礼,礼毕之后,诸葛老大依然是如之前一样,让我坐在他的对面,循例先喝两盏茶。

    喝过茶之后,诸葛老大就直奔主题,说昨日朝廷之上,董允已经通过一众大臣的问询,确定了“九品中正法”实是可行之法。

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汉的女侯爷

    不过按照诸葛老大的说法,此考核官员之法,经刘禅陛下及一干重臣仔细思考,鉴于益州支撑大汉征讨汉贼日久,境内日渐疲敝,如今大汉兴复已是大有希望,益州正是休养生息之时,故此“九品中正法”暂且先不在益州施行。

    诸葛老大说的这番话,潜台词就是益州盘根错节,官员各有派系,若贸然在益州之内施行新的官员考核法的话,恐防会造成不必要的动荡,影响大汉复兴的大业,加上大汉凭借益州一地,方有现今如此局面,就算当是酬功,也不宜现在这个时候就引起益州上下官员的疑虑。

    诸葛老大他们有此考虑也是道理,毕竟“功必赏、过必罚”乃是政治正确的事情,汉高祖刘邦当年承诺韩信、英布、彭越等将列土封疆,才一举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而有天下。

    到了西汉定鼎之时,汉高祖刘邦果然也是兑现了自己打天下时发下的承诺,一班开国功臣全部都按功封赏了。

    据《汉书·卷十六》所载:“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也就是说汉高祖起兵自秦二世(胡亥)即位当年的秋天,跟随楚国部队征讨秦国,三年之后就打下了秦都咸阳,凭攻获封汉王,再用了两年时间在楚汉争霸中胜出,登基称皇,过了三年就天下平定,所有地方势力全部覆灭,于是开始论功行赏,前后四年时间,共封了了有功之人一百四十三人为列侯。

    虽然说的是一百四十三人,不过后世考证,其实是一百四十五人,其中最特别的是有一名女性封侯,乃是名将奚涓的母亲叫底的,由于奚涓已在战争中去世(据载奚涓的功劳可以与舞阳侯樊哙相比,功劳是很大的),汉高祖刘邦追念他的功劳,而封其母亲底为鲁侯。

    另外还有一个人比较特别,就是高粱侯郦疥了,他并不是跟对刘邦打天下的功臣,而是由于他的父亲高阳酒徒郦食其,为刘邦打天下立了不少功劳,最后却在攻打齐国的时候,殁于王事,故此刘邦感念其功,也将郦疥封为列侯了,所以刘邦这个人还是挺念旧的。

    而在诸多封侯的功臣里面,只有六个人是刘邦的亲属,可谓是相当公正的了,而且西汉的开国侯,可不是后世那种只有爵位待遇,没有食邑的。

    这班开国侯,全部都是有自己的食邑,在食邑里面,这些列侯都是土皇帝,据记载,西汉立国之时共有三十六个郡,经过分封之后,汉室朝廷实际控制的只有十五个郡,可以说是将一半的天下分封出去了。

    当然了,实事求是来说,刘邦也不是蠢人,应该会将全国精华部分留在自己手上的,而且刘邦封侯的时候,也与各人约定,所封列侯,都要听命于汉室,叛国造反者皆诛。

    除了叛国造反外,刘邦起誓不诛列侯,永保其封国,史载誓言乃是“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就是,即使宽阔浩瀚的黄河只剩下了窄窄的一条带子宽,巍峨的泰山也只剩下磨刀石那么薄,你们的封国还是永远牢固,而且可以传给你们的后代儿孙。

    也就是说,只要有汉一日,这些列侯只要不造反,子孙没有断绝的话,其封国就会存在与汉朝一日,所以就算到了后来的东汉,曹参的后代依然还有封国享用,虽然嫡系子孙屡次断绝,但是东汉皇帝还是数次从旁系里面选出合适的人继承封国,不致曹参绝祀。

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脉相承的炎汉

    西汉的开国侯含金量如此足,故此后世认为,光武帝刘秀能再兴汉室,固然是他才能超绝(也有人说是位面眷顾),但是也有汉高祖刘邦如此念旧及大度的原因在里面。

    要知道刘邦这样封侯,就给了世人一个理解,那就是为汉室拼命的话,只要最后汉室得了天下,就算是中途牺牲的人,其功劳也会惠及家人的。

    所以自王莽篡汉之后,天下虽然义军纷起,但是各路义军都纷纷拥立刘姓子弟为领袖,先后有刘秀长兄刘縯领导的南阳郡舂陵军、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和广阳王之子刘接在河北拥立王朗(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为帝的赵汉。

    就连起义军中实力最强大的绿林军和赤眉军,也是先后拥立了刘姓宗室子弟为帝,绿林军拥立了史称更始帝的刘玄,赤眉军拥立的则是史称建世帝的刘盆子,最为奇葩的是,不论是河北的王朗、绿林的刘玄还是赤眉的刘盆子,他们定的国号都是汉,所以搞笑的一幕就此出现了,三个汉朝争天下。

    后世为了区分这几个政权,只能将王朗政权称为赵汉、刘玄政权称为绿林汉、刘盆子政权称为赤眉汉,加上这个时候名义上还是刘玄麾下大司马,正在河北与王朗政权争斗的刘秀,天下谁属,有识之士都认为只在这四个势力之中,所以才智之士都纷纷投效,欲博一个封侯的前程。

    而最后的结果也不出这些人的预料,东汉立国之后,刘秀也是大封群臣,除了最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外,据传封侯者达三百余人。

    汉室能够再兴,估计刘邦慷慨念旧的这块金漆招牌在其中起了不少作用,而到了东汉崩溃,先主刘备单凭着汉室宗亲这个招牌,就能有不少谋臣猛将或是土豪投效,大家存的估计也是这种心思。

    所以蜀汉建立之后,当时先主刘备为了酬功,将当时蜀汉最大的投资人糜竺封为安汉将军,位在群臣之上,连关羽、张飞、诸葛亮都不及。

    虽则糜竺由于自身能力问题,权力并无多少,但是在蜀汉的权位并不低,也算是对他当年依然举家资助刘备事业有了一个最好的回报,而刘备对糜竺也算是仁至义尽的了,就连糜竺弟弟糜芳出卖关羽,导致荆州失守,诸葛亮所设计的《隆中对》里面益州、荆州两边夹攻曹魏以复汉室江山的计划崩溃大半。

    就算如此,先主刘备也没有迁怒于糜竺,反而在糜竺向其负荆请罪的时候,温言劝慰他,只是糜竺最终由于惭愧恚恨得病,一年之后就病死了。

    而汉高祖刘邦虽则是慷慨念旧,其手下功臣也大多能得善终,但是就韩信、英布、彭越三人的遭遇,就让后人诟病不已,落下一个刻薄之名。

    韩信、英布、彭越三人的事情,历史迷雾太多,后世已经说不清了,按理来说,后世有人说是吕后瞒着刘邦处理了他们三人的说法,是不大可能成立的,就算是刘邦没有出手,但是杀死国中大将这种事,若说刘邦毫不知情是怎么都说不通的,起码也是知道刘邦有这个心思的,吕后才会动手。

    但若就此说刘邦刻薄,也未免太过,对比刘邦所封的一百四十多名列侯来说,只死了其中数人就断定他刻薄也真的是不太客观。

    虽知道刘邦主导或是默认杀死的这些功臣,都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这些都是异姓王,除了韩信算是刘邦属下之外,其余如英布、彭越等,多是本来就自有领地,只是帮助刘邦一起打败项羽而已,应该算是合作者身份,顶多也就只能说是客将而已。

    故此汉朝建立之后,这些本来就是桀骜不驯的人,屡有冒犯之语,这也是历来王朝建立之后,武将多被屠戮的原因,本来打天下靠武将,治理天下武将的作用就不明显,但是这些武将往往自恃功高,对已经成为皇帝的老上司不太尊重,在需要威严以统领天下的新时期,自然不受皇帝待机,寻机处理也是常理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韩信与刘邦

    而韩信的遭遇,感觉却被后人可以放大了,只怪韩信功名实在是太过显赫,身为汉初三杰之一,军功也是绝世,若说汉室的一半江山是韩信打下来的或许有点夸张,但是打下了汉室三分之一天下却是完全没有打折的了。

    毕竟韩信手中军力最大的时候,其手下可是劝其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的,这个时候韩信可是全有齐国疆土的,当年齐国可是与秦国共称东西二帝的强国,更有海盐之利。

    而韩信接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后,大军驻扎于齐国之内,这个时候,刘邦还正在与项羽展开荥阳大战,被项羽打得满头包。

    就在这个刘邦被项羽逼得出于下风的时候,刘邦就下令韩信让其带兵来援,韩信虽然没有也听从项羽派来使臣和手下蒯通的劝说,就此叛汉自立,但是也没有立刻来援,而是向刘邦陈说,齐国虽然平定,但是地理位置优越,若无能力足够的人镇守,很容易降而复叛。

    所以韩信就向刘邦建议,让刘邦任他为假齐王(假并不是虚假的意思,而是代理的意思,也就是代理齐王。),他必为刘邦好好镇守齐国,并发兵来援。

    刘邦接到韩信的书信,勃然大怒,说韩信不听令派兵来援,反而这时候要求封王,岂不是有胁迫之意,刘邦帐下谋臣张良、陈平顿时上前劝说刘邦,说如今刘邦与项羽争斗失利,并无能力阻止韩信任何举动,若然就此拒绝韩信的要求,无疑将韩信推向项羽那边。

    不若就此答应韩信的要求,并笼络其心,如此的话,韩信还能安分为刘邦镇守齐国,不致生乱影响大局。

    刘邦这人也是人精,当即完全明白张良和陈平的谏言,方是这个时候最好对待韩信的办法,于是便改口骂韩信没出息,大丈夫既然建功立业,自当做一个真真正正的齐王,何用求什么假齐王。

    于是刘邦就下诏,封韩信为齐王,并派张良去韩信处传诏,顺便让张良征调韩信手上的精锐大军来对付项羽。

    刘邦得了韩信的精兵,才逼退了项羽,让项羽签下了“楚河汉界”的和约,双方以鸿沟为界,“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之后罢兵归国。

    不过刘邦最终在张良、陈平的劝说之下,并没有遵守这个和约,而是趁这个时候项羽军中粮草不足的机会,挥军继续攻向项羽。

    刘邦一边继续追击项羽,一边去信给韩信和彭越,与他们约定,韩信从齐地(山东)、彭越从梁地(河南)南下围攻项羽。

    结果却是韩信和彭越未如期进兵,致使刘邦大军在固陵被项羽率楚军突击,大败退走,使得刘邦明白到如果没有韩信和彭越助力,单凭汉军是难以在正面战场战胜项羽大军的。

    于是刘邦就在张良、陈平的谋划下,将陈(河南淮阳)以东至海广大地区划为齐王韩信封地,封彭越为梁王,将睢阳(河南商丘)以北至谷城(山东东阿南)划为其封地。

    韩信和彭越二人得了刘邦的明确表态,这才领大军全力攻向项羽,最后三方大军汇合各诸侯之军,共四十万兵马将项羽十万楚军围困于垓下,这才有了垓下歌、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乌江自刎等故事的发生。

    而就这些情况,也让刘邦明白到韩信和彭越等人与他并不是完全一条心的,绝对不如他自己的嫡系属下,所以项羽一死,刘邦就率部直入韩信军中大帐,收夺了韩信的兵权,将韩信改封为楚王,都城为下邳。

    自此之后,双方心头肯定就各有一根刺,而韩信到了楚地后,更因旧交收留了项羽手下钟离眜(韩信曾于项羽手下任职,与钟离眜私交不错。),之后有人向刘邦进谗言,说韩信有谋反之念。

    最后刘邦就率军驾临云梦泽,命韩信来迎接他,韩信心虚,就与钟离眜商议此事,钟离眜知道其意,便自杀身亡,韩信就带着钟离眜的首级向刘邦谢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150/ 第一时间欣赏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 作者:坐看闲花所写的《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为转载作品,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介绍:
街亭之失,引发星落五丈原,假若街亭不失呢?
开始写没经验,没有分段,后面改了,不过不想修改,留着证明自己的改变。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