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登堂入室TXT下载登堂入室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登堂入室全文阅读

作者:吱吱     登堂入室txt下载     登堂入室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九十五章

    宋积云不由的皱眉。

    外面的争吵声更大了:“行,你的船我们也不坐了,你把剩下的船资还给我们。一共二百两银子,你走了一半的路,还我们一百两银子就行了。”

    是洪熙的声音。

    宋积云不由走过去推开了窗。

    洪熙扶着软绵绵的洪照,声音冷厉地朝着那船主道:“别以为你背靠漕帮就好乘凉。我这就去应天府问一问。”

    说着,他坐怀里掏出了一张红色的帖子,并对周遭地人高声道:“我是顺天府府尹家的亲戚,哪位好心人帮我们去递个信,我有重酬。”

    看热闹的人俱是一愣。

    船主却有些慌了,忙道:“退钱就退钱,你这么横做什么?”说着,他喊了徒弟过来,要退钱。

    洪熙也不和他吵了。

    倒是旁边的有人问道:“这位公子,还要不要我们帮着去顺天府递信了。”

    洪熙朝着那人道谢,道:“不好就这样上亲戚的门。我们先找个客栈梳洗一番了再去拜访也不迟。”

    众人不敢小瞧他,他叫了轿子离开了码头。

    宋积云笑了笑,觉得那洪熙手里的拜帖十之八、九是在唬弄人。

    她重新在书案前坐下,听到三更敲响才去睡了。

    周正等人第二天早上才回来,一个个哈欠连天的,看见宋积云在甲板上散步还有些不好意思。

    宋积云从前也彻夜通宵,对此倒觉得没什么,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回来了!用过早饭没有?今天船上做了鸭血煲,吃着还成。你们要不要赶紧吃点东西好去睡觉。我们中午就启程了。”

    周正几个讪讪然地点头,一溜烟地跑了。

    流露出些许的少年气。

    宋积云微微笑,一边在甲板上散步,一面在脑子里继续盘算着去京城的事。

    “宋小姐!”有人惊讶地喊她。

    她一回头,是洪熙,身边还跟了个十四、五岁,小厮打扮的男子,背着包袱扶着洪熙,正上了她隔壁的船。

    “真的是你啊!”他露出他乡遇故知般的惊喜,“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打量着宋积云的船。

    看来他还不知道她去京城的事。

    宋积云在心里暗忖着,笑着走到船舷边和他说着话:“我去京城,在这里补给。”

    洪熙显然非常高兴,道:“我也去京城,没想到我们同行。”

    两人说着话,他的船舱那边传来一阵争吵。

    宋积云和洪熙朝争吵声望过去,就看见一个船主模样的人正拦在船舷边不让洪照和小厮进去:“我不管是谁卖给你们票,我们这船已经被人包了。你们赶紧另寻船支。”

    洪熙变了脸色,快步走了过去,道:“怎么一回事?”

    那船主生硬地道:“我们这船不搭你们这样的客人。”

    洪熙大怒,道:“我昨天问你们的时候你们可是答应得好好的。”

    船主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道:“可你也没说你的同伴有病。”

    “他没有病。”洪熙忍不住争辩道,“他只是晕船!他如果有病,我肯定会带他求医,不会带他出远门。”

    那船主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他们进船舱,最后甚至苦苦哀求洪熙:“你行行好吧,我退你双倍,不,三倍的船资。不能因为你弟弟一个人,让我的生意做不成吧?”

    船舱里不时有人探出头来张望,看那样子,应该是有人说了什么,惹得一起搭船的人不愿意接受洪熙两兄弟同行。

    洪熙应该也看出来了,他愤怒极了,却也没有办法。

    洪照一副看戏不怕台高的样子,冲着洪熙惨笑,道:“你也不用和我演什么兄弟情深,你把我从这里丢下去就行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洪熙唇抿得紧紧的,还要和那船主说什么,宋积云看不下去了,叹息道:“洪公子,要是你不嫌弃,和我做个伴吧!”

    他愕然。

    宋积云道:“就是要委屈你住在船尾了。我们同行的人也不少,没办法腾出两间客舱来。”

    “多谢,多谢!”洪熙喜出望外。

    宋积云看着,总觉得他眼角亮晶晶的,像是有水光闪烁似的。

    洪氏兄弟上了船,宋积云安排郑全接待他们,自己回了船舱。

    不一会儿,郑全过来道:“那洪家二少爷还真没生病,要是我没有看错,应该是不吃不喝不想活了。”

    这就更麻烦了。

    要是他在船上自杀了,这船恐怕都要丢了。

    宋积云觉得自己想得还是太简单了。只能拜托郑全:“要麻烦你让戴四时多看着点了。”

    郑全应诺,转身吩咐下去。

    中午,他们离开了南京。

    洪熙求见。

    宋积云在会客舱见了他。

    “物是人非。”他感慨道,“我自从被洪家的认回来之后,就看了不少的眼色,却还是没能想到,洪家树倒猢狲散后还会遇到比从前更不堪的人和事。”

    可见洪家倒台后,他吃了不少苦。

    没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宋积云也只能泛泛而谈地安慰着他:“人生际遇总是这样的,谁也不知道明天是怎么样的。”

    洪熙像是在回味着她的话般沉默了一会儿,自嘲地一笑,惬意了几分,道:“你放心,我会看好洪照的。”并道,“我这次去,是要投靠通政司的右通政使曹大人。他是我在杭州读书时恩师的同窗好友,我这次去京城,就是我恩师推荐的。”

    他还告诉宋积云,他从狱中出来之后就直接去了杭州,原本想继续学业的,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他的恩师就建议他先游学几年,还建议他去京城看看。

    “我觉得恩师说得有道理。”他苦笑道,“谁知在南京遇到洪照。他发着热,病病怏怏的,神智都不清醒了,被客栈的老板丢在大街上。要不是我多看了一眼……”

    他摇着头:“我原本以为我会恨他。我人都走出两条街了,还是没忍住,回去把他送去了医馆。”

    洪家的事梁县几乎人尽皆知,他和洪照的恩怨大家也都知道了。

    宋积云觉得他不是想让她安慰他,或者评论这些事,而是心里苦闷,需要找个人说说。

    “我带他去京城,他还不愿意。一直和我较着劲。到处说他快死了。我这一路上不知道跟旁人解释了多少……可一想到父亲,我又有点不忍心。他老人家活着的时候,没想让我们兄弟相认,就是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

    他絮絮叨叨的,惹得王华频频来探。

第二百九十六章

    宋积云看不下去了,朝着王华招手,道:“你这是干嘛呢?”

    王华哼哼唧唧地走了进来,道:“大小姐,船工们钓了条三十几斤的江鱼,让我来问您是红烧还是清蒸?”

    平时这种事是从来不会问宋积云的。

    她一听就是借口,遂也不留洪熙,笑道:“我们一起去看看。你用过晚饭了也能好生歇歇,这些日子照顾洪照恐怕也日夜不成寐,辛苦了。”

    洪熙把胸中的郁闷吐了出来,心情好了很多,听说钓了条三十几斤的江鱼,他不由也来了兴致,笑道:“行!今天我也开开眼界。”

    一行人去了甲板。

    一群人正围着看。

    那鱼怎么也有四、五尺长,死眼珠子瞪着,牙齿比人还要长,还要锋利,看着挺吓人的,宋积云看得食欲都没了,只吩咐随行的厨子:“你们看着弄吧!今天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你帮我下碗素面即可。”

    厨子觉得可惜,想劝劝,倒是香簪和宋积云想到一块儿去了,对那厨子道:“你不是要做全鱼宴吗?赶紧的,大家都等着呢!大小姐这边有我服侍就行了。她中午只吃了点点心。”

    众人不疑有他,七嘴八舌地议论起全鱼宴来,还有人跟着厨子去了厨房。

    洪熙却悄然从人群中退出,追上了宋积云,道:“宋小姐,我送你回去吧!晚上风还挺大的。”

    宋积云看了看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披风,笑道:“自家的船,倒也不至于被吹了冷风还不吭声。”

    洪熙听着不由笑出声来,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

    宋积云之后几天都没有出船舱,听香簪说,洪照不死不活地躺在客舱里不出来,洪熙倒是早晚在甲板上散步,偶尔也从船工那里借了鱼竿和船上的一起钓鱼,改善改善伙食,很快就和大伙儿玩到一块去了。

    等过了宿迁,宋积云再次接到元允中的信。

    元允中告诉她,造办处的人他都已经打点过了,烧窑的地方也找好了,住的地方也找好了,只等她过来,见过造办处的人,就能开始在京城烧窑了。

    宋积云还专程找了王华来问:“这杨梅竹斜街的二条胡同在哪里?”

    王华想也没想地道:“在宣武门那块儿,离仁寿寺不远。旁边有个琉璃厂。”他说完问:“公子是不是给您在那里找个工坊?那边很多的手艺人。您去了那边就知道了,卖笔墨纸砚、古玩字画、玻璃瓷器的格外多。您说不定还能找着同行呢!”

    琉璃厂附近吗?

    宋积云回忆着从前的记忆。

    王华却道:“只是那里离家老太爷家里有点远,去一趟得出城,有些不太容易。应该在那边置办一个院子,您要是赶不回来,还可以在那边歇着。”

    元允中做事得来妥帖,宋积云倒没多想,而是在心里琢磨着王华的话,道:“老太爷住哪里?”

    王华道:“住在大明门附近的西江米巷,那边离六部近。”

    宋积云笑道:“不是说老太爷致仕了吗?”

    王华笑道:“我们老太爷可不喜欢陶渊明归隐田园那一套。说人老了,更要住在城里,热热闹闹的,才不寂寞。”

    宋积云抿了嘴笑,道:“那公子也跟镜湖先生住在一起吗?”

    王华摇头,道:“多半的时候和镜湖先生住在一起,偶尔也会住在元老太爷那里——他老人家住东江米巷,和我们家老太爷隔着一条马路。”

    他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宋积云是在和他打听元家的事。

    他索性道:“二老爷和王夫人则住在文思院那里。那还是二老爷在国子监任祭酒时买的宅子,那边离贡院近。住的时候长了,二老爷觉得那儿住得舒服,后来虽然升去了礼部,但一直没搬。大老爷原本也住那里,后来几位少爷长大了,大少爷和二少爷相继成了亲,就有点住不下了。三年前才搬到崇文门附近的船板胡同。”

    他说着,还用手指沾了茶水在茶几上画出几个住处的位置。

    宋积云点头,心里大致有了点数。

    众人顺风顺水的,五月中旬到了通州码头。

    端午节都是在沧州过的。

    王华一副“终于到了”的欢欣跳下了船,四处张望,却只看见了邵管事。

    他满脸茫然,道:“公子呢?”

    他伸长了脖子朝他身后望去。

    公子反复在信里问宋小姐什么时候到,难道不是准备亲自来通州码头接宋小姐吗?

    邵管事朝着他的头就是一巴掌,道:“公子被皇上叫到宫里还没有回来。我怕耽搁宋小姐的事,就先赶过来了。”他说着,也朝王华的身后望去,压低了声音道:“哪位是宋小姐?”

    船上下来好几个女眷,都戴着帷帽,披着软绸披风,这么一眼望去,还真分辨不出来。

    王华有些失望,忙“哦”了一声,领了邵管事去见宋积云。

    宋积云打量着邵管事。

    三十来岁的年纪,皮肤白皙,留着小胡子,神色恭谦,举止沉稳,王华介绍是邵青的堂兄,如今王家的大总管邵总管的侄儿。

    宋积云向邵管事问了好。

    邵管事连称不敢,侧过身去,没敢受她的礼,却在心里忍不住嘀咕,公子去了趟江西娶了个媳妇回来,仪容十分出众不说,这眼睛清浚浚的,待人接物不卑不亢的,一看就不是普通女子。

    他态度更是恭敬了几分,请宋积云等人上马车:“公子这几天正盼着宋小姐过来,谁知道临出门了,却被皇上叫进宫里去了,只好叮嘱小的赶紧过来接您。还望宋小姐不要见怪才是。”

    宋积云蹙了蹙眉。

    不太喜欢这样的意外。

    但当着像邵管事这样当差的人,她肯定不会说什么,但也没客气地说什么“皇命难为”,只是笑着向他道谢,说着“麻烦你们了”,就上了车。

    郑全等人则有的随宋积云进城,有的留下来和元允中派来的小管事装卸随船的箱笼。

    等他们到京城,已是第二天的中午。

    洪熙辞了宋积云,带着洪照,说要去白纸坊,曹大人就住在那边。等他们安顿好了,再来找宋积云道谢。

    宋积云和他寒暄了几句,跟着邵管事去了元允中给她安排的宅子。

第二百九十七章

    元允中给宋积云安排的房子在祥福寺附近的口袋胡同。从朝阳门过去不过一个时辰就到了。可离元允中住西江米巷却一个在东边,一个在南边,过去要穿过大半个京城,怎么也得两个时辰。到那做窑坊的杨梅竹斜街二条胡同就更远了。但它离她要去办事的造办处却很近,坐轿子两刻钟就能到。

    王华一面指着路,一面道:“您看,那儿就是酒醋局,酒醋局旁边是织梁局,不要说造办处了,二十四衙门都在这边。甚至有很多大太监在外置办的房产也多在这边。”

    他说着,还压低了声音,指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宅子道:“那儿就是司礼监大太监秦芳的私宅了。”

    宋积云讶然,多打量了两眼。

    转过了街角,就到她落脚的地方。

    灰扑扑的墙,黑漆如意小门,看着也很不起眼,进去之后才发现,屋子里一溜的楠木家具,青色地砖,红柱绿窗青纱帷帐,收拾得整齐且雅致。两进的院子,旁边有个小花园不说,小花园里还有个半亩大小的湖,湖边杨柳青青,湖中荷叶层层叠叠,红色的锦鲤在碧绿的荷叶下悠闲的摇曳,十分惬意。

    若她只是个普通的景德镇女孩子也就罢了,偏偏前世她在京城生活了十几年,知道一个像这样有活水的院子是多难得。

    她不由对邵管事道:“您有心了。”

    邵管事诧异,没想到宋积云居然有这样的见识。

    他忙道:“我这也是听公子的吩咐。”

    宋积云同他客气:“就算是公子的吩咐,能找到这样一个宅院也是十分难得的。”

    她打赏了邵管事两个封红。

    邵管事见那封红轻飘飘的,一时拿不准是什么。可等到他回到自己屋里,发现是两张二十两的银票时,还是大吃了一惊,寻思着他们家公子是不是找了个巨贾。

    这都是后话了。

    宋积云一直没有看见元允中,颇有些奇怪,问邵管事:“公子可说了什么时候过来。”

    邵管事看样子也有些困惑,道:“我去接您的时候公子曾经吩咐过我,说他一出宫就去接您的。”

    可到如今也没有看见踪影。

    他道:“我这就去打听打听。”

    宋积云点头,送走了邵管事,在正院安顿下来。

    只是她刚刚梳洗了一番想睡个觉,王华神色凝重地小跑了进来,低声道:“宋小姐,造办处的来了人,让你赶紧过去。”

    宋积云皱了皱眉,感觉有些不寻常。

    但她没有和造办处的打过交道,只能问王华:“从前可有这样的事发生?”

    王华道:“来传话的是造办处的一个小吏,我打听清楚了,说是那边要烧几百件甜白瓷,一直等着您来,专程派了人在朝阳门盯着呢!”

    可这也太急了。

    王华给她出主意:“要不,我拿了老太爷的名帖跟着您一道过去瞧瞧。邵总管那里,我也派人去报个信。”

    也只能如此了。

    宋积云换了件衣服,和王华一起坐轿子去了造办处。

    造办处和他们路过的酒醋局隔着两个胡同,地方不大,门脸也小,一块白色的牌子写着黑色的字,十分的简陋。要不是王华陪着她过来,她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等王华去报了名号,那边厢房急匆匆地走出来了个三十来岁,穿着绿色七品官员补子的男子,他高声道:“是景德镇的宋老板来了吗?快,快跟了我去。”

    结果他朝宋积云望过来,顿时有点傻眼,道:“是女的!”

    宋积云忍俊不禁,道:“我是宋积云。”

    那人眉头顿时锁了起来,喝斥着接待宋积云的小吏:“这是谁办的事?不是胡闹吗?事先也不说是个女的,到时候怎么安置?”

    那小吏苦着脸道:“下官也是见到人才知道。要怪也得怪御窑厂,事先也没说个清楚。”

    那官员十分为难的样子。

    这场景有点像前世她在公司实习时,出了纰漏的样子。

    宋积云一颗心反而定了下来。

    她主动道:“不知大人叫我来做什么?”

    那官员想了想,无奈地道了声“算了”,吩咐她:“你随我来!”

    王华不动声色地跟在了宋积云身后。

    三个人越过重重庭院,最后停在一处小院子里。

    有小太监去禀告。

    王华小声嘀咕道:“怎么是太监?”

    那官员看了他一眼,仿佛在说“你连这里是哪里也不知道”,对面厅堂的帘子一撩,走出个太监来。

    王华只看见了一眼,就愣住了,直到那太监走近了,他才回过神来似的,冷不丁地道:“秦,秦大人,怎么是您?”

    宋积云愕然。

    秦大人却瞥了王华一眼,迟疑道:“你是?”

    王华忙给秦大人行了个礼,道:“我是镜湖先生府上的小厮。”

    秦大人闻言就笑了起来,道:“你这是在宋小姐身边服侍了!”说着,他不待王华回话,已冲着宋积云颔首,道:“宋小姐,请跟咱家来。”

    宋积云一头雾水。

    王华生怕她吃亏,匆匆拉了拉她的衣袖,高声道:“宋小姐,这位是司礼监秦大人。”

    还怕她不知道,朝她无声地说着“酒醋局”。

    宋积云已经反应过来了。

    这位秦大人就是如今圣上面前第一红人,司礼监秉笔大太监秦芳。

    元允中一直没出现,造办处的专门派了人在朝阳门盯着她,秦芳亲自领她进宫。

    她就是再弄不清楚状况,也知道这事不简单了。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事?谁要见她?

    宋积云隐隐觉得这件事可能与元允中有关系。

    除了他,她也不认识什么显赫的人物了。

    她笑盈盈地给秦芳行了个礼,不卑不亢地笑道:“有劳您了!”

    佯装不知道秦芳是什么人的样子。

    至于事情为什么走到这一步了,她只能寄希望于去的路上打听点什么。

    秦芳显然对她的态度还算是和蔼的,笑着和她打了个招呼,就带着她去了神武门。

    造办处的官员和抓耳挠腮的王华被留在了原地。

    宋积云打量着四周,笑道:“没想到皇宫是这个样子的。”

    一副小姑娘初到宝地的好奇和雀跃。

    加之她相貌艳妍,少有人会讨厌这样的宋积云。

    秦芳也不讨厌。

    他还笑吟吟地问宋积云:“那你想象中的皇宫是怎样的?”

    宋积云沉吟道:“没想过!我从没想过我会进宫。”

    她睁大了清澈澄净的杏眼,悄声道:“秦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芳笑得狡黠,道:“小姐随我过去就知道了。”

    宋积云原也没指望着她一句话就能让人家对她另眼相看,透露点什么。她这么做,不过是想和秦芳搭上话。闻言她笑道:“我这还是头一次进宫,紧张得很,还有点有害怕。您能不能指点指点我,我等会到了地界都该注意点什么?”

    秦芳在这宫里不知道见过多少人精,就算如此,他此刻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小姑娘在他遇到的人里面,这机灵劲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样的人通常都不会混得太差,何况他是非常清楚宋积云为什么会进宫的。

    他当然不会吝啬自己的善意。

    “你到了地方老老实实就行。”他道,“贵人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别自作聪明。”

    贵人吗?

    在宫里能被称为贵人的是什么人?

    别自作聪明又是什么意思呢?

    宋积云在心里琢磨着。

    尽管跟着秦芳七弯八扭地转着弯儿,她还是凭着前世的记忆发现自己此时应该在永寿宫附近。

    她心怦怦乱跳。

    她的历史虽然学得不怎么好,但此时的皇帝应该是住在乾清宫的,这后宫住的全是嫔妃。他们又是从紫禁城的后门神武门进来的。

    难道她是要去见万贵妃?

    这个念头一起,她被吓了一大跳。

    先不说万贵妃性情如何,就那宁王求了万贵妃的侄儿万慎说人情,而元允中却在她来京城的关头被叫进宫里就没有了音讯,她心里就开始忐忑起来。

    她不由在心里琢磨起来。

    耳边却传来秦芳带着几分笑意的提醒:“宋小姐,小心脚下。”

    宋积云忙回过神来低头朝脚下看去。

    脚下一马平川,连片落叶都没有。

    宋积云知道这是秦芳在提醒她,忙笑道:“多谢秦大人。”

    秦芳暗暗点头。

    果然是个聪明人。

    两人转眼就进了个院子,有模样伶俐的宫女迎上前来,笑盈盈地给秦芳行礼,道:“秦公公,娘娘正在等您呢!”她说着,朝宋积云望过来,含笑朝她点了点头。

    常言说的好,宰相门房七品官。

    她如今还不知道是怎样的光景。

    宋积云朝那宫女笑着福了福,跟着秦芳和宫女绕过了影壁,进了个宽大的院子。

    院子里两株海棠花树郁郁葱葱地发着新芽。

    她被带进了正房的厅堂。

    宋积云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多打量厅堂的陈设,只听那宫女笑道:“秦大人稍候,我这就去通禀。”

    秦芳笑着应了一声。

    东边次间就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随后有人撩了帘子出来,笑道:“娘娘请了秦大人和宋小姐进去。”

    秦芳笑着应诺。

    宋积云依旧没有抬头,跟着他进了东次间。

    一阵苹果的芬芳扑鼻而来。

    有好奇的声音笑道:“这就是那位景德镇烧瓷的宋小姐了?”

    秦芳笑着应“是”,声音里带着几分谄媚:“咱家特意叮嘱了造办处,让一进京就带进来给您瞧瞧。”

    宋积云听了,正犹豫着行个福礼还是跪下来磕头行个大礼,那女声已道:“过来,我瞧瞧。”

    她干脆上前几步,抬起头来。

    坐在罗汉榻上的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身材高大,皮肤微黑,不论相貌还是气质都十分的普通。若不是旁边站燕翅般站着七、八个宫女,乍眼一看,还以为是个村妇。

    宋积云虽然极力掩饰,还是露出些许的惊愕。

    那妇人见了,就笑着对站在旁边那个带他们进来的宫女道:“的确是个机灵的。只是不知道听谁说了些什么,看见我人都傻了。”

    宋积云一个激灵,吓出了一身冷汗。

    万贵妃显然误会她听了不好的谣言。

    而万贵妃一辈子都在被人非议。

    秦芳明明已经警告过她,她却没有真正的放在心上。

    宋积云窘然,脑子飞快地转着,面上却不显,蹲下身去给万贵妃行了个福礼,满脸茫然地望着万贵妃和秦芳、宫女,一副不知道她在说什么的样子。

    万贵妃有片刻的迟疑。

    宋积云就求救般地望着秦芳,好像是在问“这是谁”又不敢问的样子。

    万贵妃看着眼底闪过些许的满意。

    秦芳这才笑着对宋积云道:“还不赶紧拜见贵妃娘娘。”

    宋积云行了大礼。

    万贵妃笑着道“起来”,但还是没有忍住问她:“你刚才看见我发什么愣呢?”

    从这就可以看出万贵妃并不是个宽和的人。

    宋积云打起精神来恭敬地道:“民女没想到宫里的娘娘们都这样的朴素。”

    或者是因为她在万贵妃心里不是什么重要的,万贵妃见她只是梳个寻常的纂儿,穿了件半新不旧的海棠色织锦褙子,什么首饰都没有戴。

    她面露惊讶,笑着问宋积云:“那在你心里,我应该是怎样一副打扮才好?”

    宋积云认真地摇头,道:“民女不知道。民女从来没有想到会进宫,会见到娘娘。只是乍眼一看娘娘穿了件和我堂姐一样颜色的衣裳,我一时没回过神来。”

    她原本想说像她母亲一样的衣服,后来想想,年纪大的人应该都喜欢别人说她年轻,话到嘴边又改成了堂姐。

    万贵妃果然笑了起来。

    她对秦芳道:“瞧这小嘴,真会说话。难怪能让元大人为了她连小元大人都敢顶撞。”

    秦芳只是陪着笑。

    宋积云却是连一句抱怨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怎么她和元允中的事还闹到了万贵妃面前来了。

    不过,万贵妃这话里透露的信息却于她非常不利。

    顶撞……等同忤逆,等同不孝。

    这锅她才不会背。

    “娘,娘娘。”她像被吓到了似的,说话都有些磕磕巴巴的,“您是说,元大人为我,顶撞了……”

    万贵妃狐疑地看着她。

    她不动如山地任万贵妃打量,直到万贵妃开始怀疑自己似的,犹豫地转头问秦芳:“这姑娘不会什么也不知道吧?”

    秦芳是不相信的,可两个照面就能扭转万贵妃的印象,他就更不愿意掺和进去了。

    他沉吟道:“奴婢还真不好说——宋小姐刚刚进城,还没有来得及换件衣服就被我叫进来了。”

    万贵妃点了点头,对宋积云道:“我来问你,你可知道元大人为了娶你,不顾他父母的反对,进宫求皇上给你们赐婚的事?”

第二百九十九章

    闹得这么大吗?

    宋积云讶然,面上却很是恭敬,道:“民女不知。”

    万贵妃却不放过她,道:“那你现在知道了?你准备怎么办?”

    宋积云喜欢敬着别人,那是因为她敬着别人,别人也会敬她。彼此你来我往的,大家都高兴不好吗?

    可若是让她一直单方面的付出,时间长了,她也会有点烦。

    “元公子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怎么能辜负他呢?”她有点故意地叛逆道,“自然是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万贵妃居然没有不悦,而是听着一愣,慢慢地红了眼睛,道:“你说得对。因为这件事,小元大人都找到宫里来了,他可是半句都没有松口。他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自然也不能辜负了他。纵然前面是刀山火海,你也得趟过去。”

    宋积云欲言又止。

    她突然想起来,万贵妃一直以来都被那些朝臣弹劾。

    万贵妃不会是和自己共情了吧?

    她思忖着,万贵妃已一把将她拉住,热情地道:“好孩子,你别怕。皇上已经答应给你们赐婚了。你只管等着回去做新嫁娘好了。谁也别想把你们给拆散了。”

    这可真是……让宋积云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不管怎样,她和元允中的事也让两位贵人操了心的,她不是那不懂好歹的人。她立马给万贵妃行着福礼,道:“多谢娘娘!多谢皇上。”

    万贵妃此时一副看她哪里都顺眼的模样,笑着对秦芳道:“你看这孩子,嘴真是甜。先谢我,再谢皇上。不知道等会见到了皇上,也不知道是先谢皇上还是先谢我了。”

    宋积云干脆笑道:“当然也是先谢您了。皇上日理万机,哪里有工夫管臣子的婚事。若不是有娘娘帮着我们说话,皇上怎么会帮元公子赐婚。”

    万贵妃听了喜笑颜开,这才温声问起了她家里有几口人,家里的人都是做什么,怎么和元允中认识的等等。

    宋积云一一答了,甚至在讲起她和元允中怎么认识的时候,还有意说起了宁王报复元允中的事:“要不是因为元公子为我受了那么重的伤,我怎么也没办法下定决心和元公子在一起。”

    她还佯装着抹了抹眼泪。

    万贵妃估计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愕然之后撇了撇嘴,对秦芳和那宫女道:“我就说那宁王不是个老实人。他前几天还在我面前哭诉,说什么他从前不知疾苦,花钱大手大脚的,如今欠了一屁股的债,为了还钱,一时起了贪念,才会走私瓷器的。还让我在皇上面前帮他说说好话,他以后一定孝敬我。”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收获。

    宋积云立刻大惊失色,道:“娘娘没有相信他吧?”

    “那当然,”万贵妃不以为然地道,“他当我是那养在深闺没有见过世面的寻常女子。就算没钱,他挖的也是皇上的墙角,贪的也是皇上的银子,我怎么会帮他说好话。”

    “正是,正是。”宋积云忙道,“还是娘娘英明,没有被他的花言巧语迷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么不是皇上的,哪里就轮得到他伸手伸脚的。”

    “你说的没错。”万贵妃觉得找到了知音似的,话越说越深,“偏偏朝中的一些大臣还帮着他说好话。说什么皇上坐拥天下,富有四海,应该宽宏大量些,只要宁王老老实实地呆在藩地,小惩一番就行了。”

    宋积云怎么会错失这个机会。

    她当然要把宁王往死里按啊!

    “您说的这些,民女也不懂。”她真诚地道,“不过,我们那里称呼‘县令大人’都称‘父母官’,那皇上就是最大的‘父母官’,那天下的臣民就好比是皇上的儿子了。可若是儿子犯了错,做父母的不好好管教,他多半会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肯定以后还会再犯。其他的儿子见了,觉得既然这不是什么大事。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有样学样。

    “你也这么想,他也这么想。那岂不是天下大乱?

    “皇上要是管,那些人想,怎么宁王犯事就只略微惩诫一番就可以。我犯事就要按律行事?会觉得不公平。皇上要是不管,家里的金山银山也架不住他们这样造,皇上这个做父母的岂不是要吃大亏?!”

    万贵妃没有吭声。

    宋积云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这话是不是说得太明显了。

    万贵妃突然一拍大腿,道:“你说得有道理。的确不能就这样算了。”

    她吩咐其中一个宫女,道:“你去看看皇上在干什么?若是皇上得了闲,让乾清宫服侍的来吱一声。”

    那宫女应声而去。

    宋积云却在心里琢磨,也不知道元允中是个什么情景?他现在在干什么?万贵妃说他请皇上给他们赐婚,是不是因为他父母坚决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他没有办法了,只好用这一招?

    她心思万千,看见有宫女给万贵妃续茶还主动伸手帮忙。

    那宫女肯定不会要她动手。

    万贵妃见了,就让人端去凳子给她坐,还让人拿了樱桃给她吃。

    宋积云谢了又谢,夸了樱桃好吃,还趁机和她聊起天:“我还是第一次来京城。我们景德镇这个时候都穿单衣了,但京城还要穿夹衣……城楼也巍峨雄伟,闻所未闻……也不知道造办处是怎么安排的?有没有空出去走一走?我来得匆忙,还没有来得及看看我周围都有些什么吃的喝的玩的。”

    她想知道她进京是万贵妃假传圣旨还是恰逢其会。

    万贵妃望向秦芳。

    秦芳赫然,道:“造办处那边是怎么安排,我等会让去问一声。”

    可见造办处的差事是真的。

    好歹进京不是场闹剧。

    她暗暗松了口气。

    去乾清宫的宫女回来回话,道着:“皇上在和三位元大人说话,奴婢已经传了话进去,皇上说,他送走了三位元大人,就立刻来见您。”

    三位元大人?

    宋积云猜测是哪三位元大人。

    万贵妃闻言,神色开始有些不自然。

    宋积云的心顿时高高地吊了起来。

    万贵妃轻轻咳了一声,犹豫道:“宋小姐,叫你进宫,除了给你和元大人赐婚,还有一件事。”

    宋积云恭谦地道:“请您吩咐。”

    万贵妃沉默了片刻,这才道:“是这样的。小元大人,就是元允中的父亲,他不是不同意你们的婚事。而是他和王夫人成亲的时候就答应了王镜湖王大人,会过继一个儿子给王家。可他和王夫人成亲这么多年,只生了元允中一个儿子。小元大人自知失言,曾经许诺王大人,让元允中兼祧。”

第三百章

    兼祧?!

    是她理解的那个兼祧?!

    宋积云难掩惊讶。

    因为子嗣艰难,一个家族里几房兄弟才生了一个儿子,想过继个近亲嗣子都没有人选,就一个男子继承几房的宗祧,娶几房妻子,生下来的孩子继承各房的宗祧。

    元允中要兼祧。

    也就是说,元允中要同时娶两房妻子,而且在宗法上一个属于王家,生下来的孩子继承王家的家业。一个属于元家,生下来的孩子继承元家的家业。

    最最重要的是,这两位妻子都是是元允中的结发妻子,享受元配的待遇。

    “怎么会这样?”她没能忍住跳了起来。

    万贵妃估计也觉得这件事不够磊落。她有些窘然地笑道:“皇上向来宠信元允中,他这次去江西办事,又办在了皇上的心坎上。皇上有意提拔他做小九卿。可元允中和小元大人这几年为了他的婚事闹得不可开交。上次元允中离京时,小元大人还说要弹劾他。”

    也就是说,元允中是知道这件事的。

    宋积云嘴唇抿得紧紧的。

    “二十四岁的官员不常见,二十四岁的小九卿那更是凤毛麟角。”万贵妃劝她,“你既然和元允中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荣,你就得为他着想才是。千万不可让小元大人弹劾元允中。百事孝为先。他要是在这上面有了瑕疵,就算是皇上想庇护他,朝中的那些大臣也不会放过他。何况他年纪轻轻坐到了高位,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妒忌他,想拉他下马了。关键时候,你可别犯了糊涂!”

    像万贵妃这样一呼百应的人出面劝和,你要是敢和她对着来,不给她面子,她肯定会非常不高兴的。

    宋积云和现在的人在想法上原本就隔着一层厚厚的壁垒,她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别人也不可能轻易就改变想法。与其争论谁对谁错,面红耳赤还没有个结论,不如敷衍了事。

    “我明白。”她真诚地道,“多谢娘娘指点。”

    万贵妃见她接受了似的,松了口气,开始倒苦水:“我何尝不知道这样委屈了你。可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呢?元允中愿意为你求到皇上这里来,那就是用了十二万分心的。你下去之后也别和他吵和他闹的,好生生一块儿商量,看看你是做元家的媳妇还是做王家的媳妇?”

    她还给宋积云指路:“要紧是另一房的人选是谁?这要是选对了,你一辈子舒舒坦坦的,元允中也好,他们元家也好,王家也好,甚至是元允中的另一房妻儿,都要承你的好。这要是选得不对,你后半辈子就等着受气受累吧!”

    宋积云低顺着眉眼:“多谢娘娘,我回去了之后会仔细琢磨琢磨的。”

    万贵妃听了直叹气,拍着她的手背道:“委屈你了。”还很难得的给了她一个承诺,“若是有什么为难的时候可以来找我。”

    宋积云能感觉到她的善意,略一思忖,给万贵妃行了个大礼,郑重地向万贵妃道了谢。

    等她从万贵妃的昭德宫出来,连秦芳也不由羡慕:“贵妃娘娘还从来没有这样提携过谁。宋氏,你可要把握住了,别让贵妃娘娘失望。”

    “多谢秦公公指点。”宋积云也不吝啬地向秦芳道谢,“我在哪里等元公子?还是我先回去?”

    刚才万贵妃告诉她,元允中的父亲元浩然听说元允中进宫请皇上赐婚,忙递了牌子也追进宫来,要皇上做主,再给元允中赐一门亲事。元允中不同意,元浩然就跪在皇上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弄得皇上没办法。她为了给皇上解忧,这才主动来劝宋积云的:“原本只是想看看你长什么样子,让元大人为了你,嚷着要去景德镇做个小小的五品县令。”

    元允中和元浩然还在乾清宫,都摆出了一副皇上不答应就不走的架式。

    “皇上自然是想让元允中如愿的,可又不愿意面对上小元大人那张嘴。”万贵妃说起这件事时显然也很头痛,“要知道,小元大人是御史出身,引经据典,随口就来。真真是死的能说成活的,活的说成死的,极其善辩之人。他要是开了口,没几个人能顶得住。”

    宋积云就猜测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有个结果的事。

    秦芳却笑道:“允中大人不就是怕委屈了你吗?你如今也答应了,他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

    言下之意,是让她可以等等元允中。

    宋积云却觉得元允中不会妥协,哪怕他得到她“答应”的消息。

    一来这是违背元允中的原则;二来,她相信元允中应该知道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答应”的。

    “我还是不等他了。”宋积云含蓄地道,“元公子应该没有这么快出来。只是不知道造办处什么时候下衙?我这个时候去合不合适?”

    秦芳还以为宋积云是不想在这种情景下和元浩然见面,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道:“造办处请了各地的工匠进京,要过两天才开始正式招集你们述事。造办处应该会派了小吏去告知你们的。”

    宋积云谢过秦芳,由个小太监陪着出了宫。

    造办处的那个官员还在神武门旁等着,见她出来,打量了她好几眼,试探着向她打听秦芳为何找她,她进宫去见了谁。

    宋积云想着很多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她既然担惊受怕的进了次宫,可不能就这样算了。

    “去见了贵妃娘娘。”宋积云小声道,“说是娘娘想知道是谁烧出了甜白瓷。”

    那官员看她的眼神都变了,自我介绍道:“我姓王,在造办处瓷器司做主薄,你以后有什么事找我就行了。”

    宋积云道了谢,随口就问起了百匠进京的事。

    王大人不仅告知了他们去造办处报道的时候,还告诉了她一些内幕:“皇上得太皇太后照拂良多,这次虽说是给太皇祝寿,可皇上也不想忽略了太皇太后,有意给太皇太后烧尊观世音像。除了你们景德镇,还叫了德化和龙泉的人。到时候你们谁烧得好就用谁的。”

    福建德化烧出来的瓷器叫德化瓷,他们最擅长的就是烧观世音像。

    宋家所谓的“祭白瓷”,就是德化瓷。

    而龙泉的青瓷在浙江丽水,集哥窑、汝窑之众长,以釉色优美雅致著名,他们最擅长的是烧坛坛罐罐。

    很多人喜欢用龙泉青瓷烧灵骨塔。

    而太皇太后年纪不小了。

    宋积云目光微闪。

    看来造办处的差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第三百零一章

    宋积云出了宫,直接回了口袋胡同。

    秦芳却在乾清宫外等了一会儿。

    如今元浩然掌管着工部,前些日子,他有个侄儿接了工部的一个差事,他寻思着等会儿元浩然出来了肯定心情不太好,他陪着说上几句宽慰的话,等他侄儿去工部交差的时候,他也能给侄儿在元浩然面前说说好话。

    谁知道他在外面等了快半个时辰也不见元允中或者是元浩然出来,他忍不住朝着在乾清宫当差的小太监招手:“你去看看元大人和元阁老什么时候能出来?”

    小太监轻手轻脚地溜进了乾清宫的偏殿。

    不一会来给秦芳回话:“两位元大人还在那里争执不下,皇上都快要支持不住了。最多再半个时辰就应该会出来了。”

    秦芳讶然。

    脑海里突然回响起了宋积云的话。

    她说,就算元允中知道她同意了他兼祧,他也不会这么快出来的。

    可见她是算准了元允中不会改变主意的。

    秦芳不禁沉默了片刻,那小太监还讨好地告诉他:“皇上悄悄地让人去给万贵妃传话,让万贵妃赶紧找个借口把他叫回宫去。元大人和元阁老互不退让,皇上也没有了办法。”

    “知道了!”秦芳点头,又在宫门口等了快半个时辰,亲眼看见万贵妃宫里的宫女进去了好一会儿,元允中和元浩然父子这才互不理睬地从乾清宫出来。

    那元浩然还在那里冷笑威胁儿子:“你别以为你不答应我就没办法。我不过是不想让另一房娶进来被宋氏压一头,以后于子嗣不好看罢了。”

    元允中面容冷峻,一言不发就往外走。

    元浩然气得在他背后大喝:“你给我站住!”

    元允中置若罔闻,径直往前走了。

    元浩然捂着胸口,脸色煞白。

    秦芳忙上前扶了他:“元阁老,息怒,息怒。您这要是气坏了,王夫人可怎么办?”

    元氏父子都有一副好相貌。元浩然此时虽然已是知天命的年纪,却依旧身材高大挺拔,头发乌黑亮泽,面容英俊儒雅,不知情的人看见他和元允中站在一起,还以为他是元允中的哥哥。

    他闻言不由深深地吸了几口气,待到胸中恢复了平静,这才朝秦芳道谢:“多谢秦大人!让您看笑话了。”

    他的温和有礼也是出了名的。

    “看您说的。”秦芳笑道,“元大人这也是太年轻了的缘故。”

    元浩然是典型的文人作派,不太喜欢和秦芳这样的宦官来往。

    他摆了摆手,和秦芳寒暄了几句,就出了宫。

    那边元允中怒气冲冲一直快步出了禁宫,心情才平静下来。

    他左右瞧瞧,没有看见宋积云,问等在外面的邵青:“我不是让你盯着点口袋胡同那边吗?”邵青道:“那哪能!宋老板是随着造办处的人进的宫,万贵妃要见他,别说是我,就是皇上也拦不住啊!我一听说就让人去打点了。宋老板是什么人啊,三言两语就搞定了万贵妃。万贵妃还许诺,若是有为难之事,可以去找她。只是我以为你会很快就出来,怕你没车用,没敢离开罢了。”

    他补充道:“宋老板回了口袋胡同。那边还有王华服有王华服侍着,那小子,从小跟着镜湖先生在京城,三教九流谁不知道他是谁,在京城,比我好使多了。您不也把他留给了宋老板用吗?”

    他这样说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从前元允中和元浩然吵架的时候,元浩然管不住元允中,就喝令家里的仆从不允许服侍元允中,有一次元允中硬生生地从红螺寺走回了西江米巷。那时候镜湖先生在外游历,元老太爷知道后,把元浩然和元家的仆妇都骂了一顿。

    元允中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跳上马车和邵青去了口袋胡同。

    宋积云算准了他肯定会过来,让厨房给他留了乌鸡花胶汤,却关了垂花门没见他,让香簪出来传话:“兼祧之事既然能吵到皇上那里去,肯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你既然有这隐患,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让我懵懵懂懂地就闯了进去。还好万贵妃是个好说话的,若是那万贵妃一意孤行,非要替皇上出这个头,让我从你们家已经先定好了的世家小姐里挑一个共效娥皇女英,我又应该怎么办呢?”

    “公子还是把家里的事处置好了再说吧!”

    元允中自知不对,沮丧地站在垂花门前,像那被风吹霜打过的桦树,对香簪道:“那你跟你们家小姐说一声,我把这件事办妥了就来见她。让她别生气。”

    香簪同情地点头。

    元允中垂头丧气地走了。

    香簪不忍,回到书房即道:“大小姐,元大人多半是不得已。您看,他在皇上面前也没有退让,可见对您还是一心一意的,您这样,就不怕伤了公子的心。”

    宋积云一面写着造办处差事的难处,一面心不在焉地回道:“这是我的错吗?”

    香簪猛地摇头。

    宋积云道:“既然如此,为何要我承担?”

    香簪皱着眉,觉得他们家小姐虽然说得有道理,可又有哪里不对劲。

    宋积云却已经把这件事抛到了一旁,吩咐她:“你去请了郑管事进来,我有事要他帮忙。”

    香簪应声而去。

    郑全已经听说兼祧的事,进来就道:“大小姐,我已经问过王华了。他说,从前元家是有意让元公子兼祧来着,元公子也觉得无所谓。后来元公子有意和您结亲,觉得这样对您不敬,就写了信回来,说为家宅平安,可以婚后过继。

    “元家的长辈怕元公子和小元大人一样只得一个独子,镜湖先生年龄大了,怕是看不到嗣孙长大成人了。因而不同意这样的办法。

    “元公子回京后,和镜湖先生、元老太爷都深谈了几次,两位老人家也都改变了主意。只是那王夫人,觉得对不起王、元两家,几次以泪洗面,还去了潭柘寺拜佛,小元大人因而气恼元公子不听话,这才有了此番争执。

    “那王华说,让您放心,只要他们家公子拿定了主意,小元大人就没有一次能赢的。”

    宋积云淡淡地“嗯”了一声,将手中写好的纸条递给了他,道:“你去看看谁代表德化瓷和龙泉瓷进的京?他们又都在哪里落脚?如今又都是什么个状况?越详细越好。”

    郑全哑口无言。

    宋积云还强调:“越详细越好。”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第三百零二章

    郑全见宋积云一脸严肃,交待的也全都是正事,摸了摸脑袋,不敢多问,只好拿着纸条出了门。

    宋积云冷哼一声,气呼呼地起身,一掌拍在了桌子上。

    “算你眼头亮。”她喃喃自语道,“从宫里出来就赶了过来,还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她和元允中的事,还是等他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理顺了再说吧。

    接下来的几天,她先是去了杨梅竹斜街认了个门。

    元允中给她找的是个五进三路的大院子,原本是个做漆器的,库房、水井、作坊、房舍一应俱全,只需要简单的修缮,买些日常嚼用就能搬进来了。

    周正一面指着各处一面道:“按照我们窑厂的规则,泥料的库房和釉料的库房分开,泥料由小项师傅管着,釉料由宋明管着……小郭师傅领着他的几位师傅和师侄住在东跨院西边的厢房……昌江帮已在开始着手砌窑了。只是北方的天气比我们那边要干燥很多,这窑干得快,只怕那窑火烧起来也快。得瞅着工夫赶紧试着烧几炉窑才行。”

    那小项师傅是项阳的儿子,小郭师傅则是郭子兴的族侄,宋明则是宋家的子弟,他们都是从小在宋家窑厂学艺,手艺在景德镇都是数一数二的窑工。这次为了进京过五关斩六将选拔出来的。

    宋积云点头,在前院的葡萄架下和周正说着话:“这些事你交给小吴管事看着就行了,你这几天多进城走走,给宋家窑厂在京城选个铺面,我们在这边开个分铺。”

    周正来前就知道她的打算,这两天私下里也没四处走动打听消息,闻言道:“我看这边多是用德化瓷或者是龙泉瓷,我们景德镇做的是高温瓷,成本是他们快两倍,要在这边立住脚跟,怕是要打通官宦或者是簪缨世家的路子。”

    而元家的事他已经听郑全说过了。

    不来京城他还不知道。原来那元公子的外祖父曾经主考过三次春闱,又曾在吏部做过二十几年尚书,门生故交遍朝野。而现在的元家老太爷并不是元公子的嫡亲祖父,而是堂祖父。不过因为元公子这一代已经是四代单传了,和元家老太爷这一支一直没有分家,因而还在一起排序而已。这位老太爷也不简单。几经贬官,几经起复,最终是从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的位置上退下去的。他有一个儿子三个孙子,全都是两榜进士。儿子更是做了十年的国子监祭酒。

    他们要做京城权贵们的生意,就没办法绕过两家。

    宋积云知道他指的是什么,道:“你不用管这些,我们先准备着。京城的铺子不是那么好租的。背后多是权贵之家把持着。有些地方你看着门可罗雀,可人家的生意未必在这上头。有些人家你看着客似云来,未必赚到了钱。

    “你也别自己一头雾水的乱闯。请个牙人。能在京城开牙行的,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些银子不能省。”

    周正应诺,外面隐隐传来喧哗声。

    宋积云皱眉,道:“怎么回事?”

    宋家的人初来京城,人生地不熟的,这几天都遵照她的叮嘱没有出过门,就怕是没摸清左邻右舍的底细,横生出枝节来。

    周正身边的小厮机灵地跑了出去,然后很快就折了回来,回她的话道:“是有人在外面窥视。说是早看好了这宅子,没想到犹豫了几天就被天就被人租了去。想问问我们家是做什么的?想打探我们家底细。何师傅不愿意和他们多说,他们居然在门前闹了起来。”

    这是江湖上常使的手段。

    先和你起口角闹起来,甚至是动手动脚地出点血,然后大伙儿一道告去衙门,看你们家后面是谁在撑腰。要是有人没银子,就拿重金砸下来,砸到你心动为止。要是有银子没人,就找了官衙的人给你施压,让你没办法只能让步。

    这是有人看上了她这院子。宋积云道:“那伙人是做什么的?”

    小厮有些得意洋洋地道:“何师傅套他们的话,好像是从福建那边过来,和我们家一样,也是烧瓷的。”

    从福建过来,烧瓷的,不会这么巧,是德化瓷的人吧?

    宋积云寻思着,等了一会儿,门口安静下来。

    她吩咐那小厮:“去,请了何大志过来。”

    小厮又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和何大志一起过来了。

    “大小姐!”何大志给宋积云行礼,道,“您别担心,我已经派了人跟过去,肯定会把那几个王八蛋的底细摸个一清二楚的。”

    宋积云点头,又交待了周正一些琐事,这才回了口袋胡同。

    香簪正脚盼着她回来。一看见她扑了过来,道:“大小姐,大小姐,造办处有人送了公文过来,说是让您后天一早去造办处报到。”

    宋积云一面颔首,一面往里走,道:“那你吩咐下去,把我去造办处的衣服首饰,车马打赏准备好了。”

    香簪脆生生地应“是”,郑全和何大志居然一道走了进来。

    宋积云挑了挑眉:“你们怎么走到了一起?”

    郑全和何大志一道给她行了礼。何大志道:“大小姐,我派了人去摸那群人的底,不曾想遇到了郑管事,就干脆一起来给您回话了。”

    宋积云的目光落在了郑全身上。

    郑全道:“您不是让去查德化瓷和龙泉瓷的人吗?那天找上门的就是那德化瓷邓家的人。都察院副都御史刘大人是德化人,邓家正是靠着这位刘大人发的家。他们敢去堵我们家的门,估计也是仗着刘大人的权力。”

    都察院副都御史是都察院副职,正三品,在京城也算得上是台面上的人了。

    宋积云“嗯”了一声,问何大志:“他们现在还打我们那院子的主意吗?”

    何大志笑道:“那附近都是些作坊,像我们院子那么好的地段,那么大的地方的院子,数来数去也不过两、三个,他们怎么可能轻易就放弃。不过,说起来,这件事还得感谢元公子。”

    “什么?!”宋积云愕然。

    何大志大笑:“我怕那邓家的人使出什么手段,越过我们去找房东,特意请牙行去查了查,原来,那院子前些日子被元大人买了下来——我们那院子的房东是元大人。”

    姐妹们,这几天在试着用作家助手发文,不知道为什么,昨天的章节没有发出去,今天再发一遍……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第三百零三章

    宋积云没有吭声。

    这倒像是元允中的作派。

    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何大志没有注意到宋积云的沉默,还在那里眉飞色舞地道:“那帮王八羔子还想放冷箭。前天晚上朝着我们院子里丢了好几条竹叶青,要不是香叶眼睛尖,戴四时差点当成菜花蛇。”

    宋积云一愣。

    郑全已急急地道:“刚才来的时候你怎么没有告诉我?有没有人受伤?”

    何大志不好意思地道:“我这不是还没有摸清楚那帮人底细,怕告诉了东家,让东家心里着急吗?那香叶从小跟着戏班子走南闯北的,班子里还有卖蛇药的,不要说是菜花蛇了,就真是竹叶青,我们也不怕。”

    到底是下作手段。

    宋积云眉头微蹙,道:“若是他们再使出这样的手段,你们就去报官。”

    可能不会有什么作用,但至少让那些人知道,他们是不畏惧打官司的,那些人多多少少会收敛一点。

    何大志应诺。

    郑全和宋积云说起了邓家的情况:“由邓家三少爷领着进的京,但去造办处报到的是他们家的七老爷。我打听过了,这位七老爷是个瓷痴,除了烧瓷,其他的事一律不管。邓家怕他出了德化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特意派了这位三少爷陪着他进京。

    “邓家干的这些龌龊事估计是这位三少爷的主意。

    “邓家一共来了三十六个人,就住离我们不远的煤市口,挤在个四间小平房里,连个转身的院子都没有。每天早晚那煤车来来回回不停,鞋面上都是煤灰。只在造办处不远的高升客栈给邓七爷和他身边服侍的两个随从租了两间客房。

    “至于龙泉计家,则住在隆福寺旁的钱粮胡同。那边离造办处也很近,坐轿子不到两刻钟就能到。他们家领头的叫计双湖,以擅长烧制各种杯盏闻名。他们家跟着计双湖到京城的工匠也住在琉璃厂附近,叫计家大院。我打听过了,据说就是他们计家的宅子。”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片刻:“苏浙一带文风鼎盛,那计家自从发了家,就不惜重金聘请先生到家里坐馆。如今族里已经出了三个秀才,一个举人,更频频和耕读世家联姻,资助寒门学子举业。那计双湖的母亲就是秀才之女,他的舅舅更是在计家的资助下金榜题名,如今在山东的莒州做知府,与顺天府尹更同窗兼亲家。”

    若是论背景,计家才是真正有背景的人家。

    宋积云带着他们两个进了书房,让香簪去沏了茶,道:“计家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郑全摇头,道:“计双湖自进京之后就一头扎进了计家大院,听说已经烧了一炉窑出来。他应该是想早做准备,在造办处甄选的时候一举夺魁。”

    毕竟景德镇的瓷器依托御窑厂,名声大噪,向来是权贵之家趋之若鹜的好东西,不容几家小视。

    只是造办处上次选瓷,还是先帝时期的事了,那个时候是李子修家代表景德镇来的。如今事是人非,他们未必摸清楚了宋家的底细。

    宋积云道:“先别管邓家的人。我们赶紧把院子收拾出来,等我从造办处回来就开窑。”

    北方和南方的气候、温度都大不相同,他们需要在技术上进行调整。

    “何师傅,”她叮嘱何大志,“这些日子麻烦你带着兄弟们多巡几回院子,发现不对劲就报官。该怎么了就怎么了。别是邓家和我们斗起来了,倒让计家捡了漏。”

    “是!”何大志恭敬地抱拳,和宋积云说了几句,就急匆匆地回了斜街的二条胡同,留了郑全和宋积云继续商量着京城之行。

    王华捧了一小碟杨梅进来。

    个顶个的有荔枝那么大,红得发紫,就是前世,也少见这样好品相的杨梅。

    宋积云不由朝外望了望,道:“已经到了吃杨梅的季节吗?”

    王华嘻嘻笑,道:“是大栅栏那边章记果子园的果子,用冰冰着,一船杨梅,到了京城也就剩下不到十筐,再从十筐里挑出这么大这么好的果子,最多也就能挑个两筐出来。”

    这果子得捧成金价。

    而王华是绝对想不到跑去买碟杨梅回来的。

    宋积云尝了一个。

    酸酸甜甜的,不比前世空运的差。

    以现在的人力成本,称得上一句穷奢极欲了。

    她抓了几颗给郑全:“你也尝尝。”

    王华脸上流露出心痛、不舍的表情。

    宋积云忍不住好笑,指了那碟杨梅有意对王华道:“难得吃到这么好吃的杨梅,拿下去大家都跟着尝尝。”

    王华到底年纪小,没忍住破防了。

    “不用了。”他急急地道,“这杨梅十两银子一斤,公子好不容易抢了两斤,特意让邵青送来给您解暑的……”

    他一句话没说完,知道露了馅,忙抿了嘴,满脸都后悔的表情。

    宋积云冷哼了几声,道:“你再敢背着我往家里拿东西,小心我把你交给你们家公子。”

    “我再也不敢了!”王华连声认错,小声嘀咕道,“我们家公子让我在大小姐身边服侍,以后我就是大小姐的人了,我肯定什么都听大小姐的。”

    宋积云也就是借人用用,还不至于真把王华当成自己的随从。

    她把那碟杨梅递给香簪,道:“拿下去用冰镇着,晚上吃。”

    香簪应声退下。

    王华这才松了口气。

    宋积云继续和郑全说着事情。

    王华悄摸摸地摆了盆栽,换了果盘,挂了香囊,还指使着丫鬟婆子轻手轻脚地修剪着院子里的花树。

    她突然对郑全道:“你去查查,我们租的这宅子是谁名下的?”

    郑全说着话被打断了,过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恭敬地应下。

    翌日来告诉宋积云,这院子是在元允中名下。

    她就知道。

    宋积云在心里暗哼,装着不知道的,第二天天刚刚亮就起了床,梳装打扮,吃了早饭,提前一刻钟到造办处。

    造办处的门房已经有人在等了。

    那人看见她眼睛一亮,道:“是景德镇来的宋小姐吗?”

    “我是!”宋积云答着,仔细地打量着那人。

    二十一、二岁的样子,穿了件天青色素面湖绸道袍,身姿挺拔,皮肤白净,眉眼温润,一副读书人的样子。

    宋积云不由道:“您是?”

第三百零四章

    男子笑了笑,颊边居然露出个深深的梨涡。

    “我是计双湖。”他朝着宋积云揖了揖,“久仰宋老板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风采照人,名不虚传。”

    宋积云暗暗惊讶。

    没想到计双湖这么年轻。

    他能代表龙泉瓷被造办处招进京,可见是个有天赋的人。

    她还了礼,客气地笑道:“你过奖了。不过受家族庇护,学了点手艺罢了。”

    计双湖笑道:“你也太客气了。我并不是在恭维你。你烧的新青花,我也买了一个回来。是个花觚。那花觚不仅器形优势,用色也非常的大胆。是像是一滴蓝色的颜料滴入江河湖海中似的,随着水流慢慢晕染出深深浅浅的蓝色来,如流动的水,又如飘渺的云烟、山峦。是我从未见过的用法。景德镇名声远播,名家辈出,难怪你能越过那些老前辈代表景德镇来京城。”

    宋积云有些意外。

    门房外传来一阵响动。

    她和计双湖不由都朝外望去。

    只见一顶鹦哥绿的轿子停在了门外,七、八个人簇拥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下了轿子。

    他抬头看了看造办处牌匾,他身边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上前扶了他,道:“七叔父,您小心点。我扶您进去。”

    宋积云听那称呼,正怀疑他们是邓家的人,计双湖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她的身边,压低了嗓子道:“那是德化邓家的人。年轻的叫邓允,年纪大一点的叫邓大通。邓大通这次是代表德化瓷进京甄选的。”

    就这邓允往她家的院子里丢的蛇。

    宋积云打量了他一眼。

    五官还算周正,可眉宇间透着股凶悍之气,看样子就不是个良善之辈。

    邓大通则双目无光,神色呆板,不像个工匠,反而像个书呆子。

    他进了门目光就落在了宋积云的身上,皱着眉问那造办处守门的:“怎么还个女子在这里?”

    那造办处门房之前不仅被人打过招呼,要他关照宋家的人,还得过宋家的打赏,又亲眼看见造办处的王主簿陪着宋积云进了宫,自然不愿意也不敢轻易地得罪宋积云。闻言顿时眉一竖,恶语恶言地道:“你哪里来的?指点起我们造办处怎么当差事?”

    邓允忙上前赔礼,悄悄塞了个大大的红包过去,想想觉得不妥当,又塞了一个,这才道:“我这叔父做瓷器做傻了,还请大人大量,不要和他一般计较。他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猛地见一个女人站在这里,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那门房得了打赏,神色好看了很多,却不足以让他站在邓家这一边。他不悦地道:“眼神不好就在家里呆在,别放出来乱咬,到时候惹了事你们家未必就担得起。”

    邓大通大怒,上前就要和那门房理论,却被邓允死死地拽住,并低声道:“七叔父,你上京的时候答应过祖父什么?”

    他忍了又忍,到底还是还是没有说话。

    邓允则朝那门房赔了半天小心,那门房才施恩般地挥了挥手,示意这件事就这样算了,然后有些殷勤地介绍宋积云:“这是景德镇来的宋老板,烧出了甜白瓷的那位。御窑厂万大人推荐,我们造办处大使陈大人亲点,论烧瓷手技那是数一数二景德镇名家。”

    邓氏叔侄愣住。明显不知道宋家来的是个女子。

    宋积云在心里不齿。

    计双湖还知道买件她的作品,邓家却连她是男是女都没有摸清楚,也不知道是他们底气十足还是太自大了。

    那邓大通敷衍地拱了拱手,不冷不热地称了声“宋老板”,道:“久仰久仰!”

    邓允干脆看她目光寒光,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对她不怀好意似的。

    京城藏龙卧虎,就这样一个人,邓家还敢把他放出来。

    宋积云觉得那门房的话也未必有错。

    她淡淡地和邓大通打了个招呼。

    计双湖则朝着邓大通揖礼,笑道:“邓师傅,好久不见。”

    邓大通这才望向他,面露猜疑,片刻后恍然大悟道:“你是计家的计双湖。几年不见,你长大了,和小时候区别还挺大的,你不自我介绍,我都没有认出你来。”

    邓允见了,也上前和计双湖见了礼。

    计双湖就向宋积云解释:“我叔父非常喜欢德化瓷的人像,寻思着能不能把瓷化瓷的捏花艺和我们家的龙泉瓷互取其长,曾经专程前往德化请教,我曾经服侍在我叔父左右,有幸见过邓师傅。”

    宋积云点头。

    计双湖笑道:“我们也去了景德镇。不过,你父亲不在家,我们去拜房了李子修李师傅家。我们两家烧瓷的手艺不一样,我和我叔父就没在家里多逗留。只是没想到景德镇竟然选了你进京。”

    宋积云没想到计家和景德镇还有这样的渊源。她笑道:“我们景德镇有得天独厚的高岭土,能烧多色釉。你们的土质和我们不一样,只能烧单色釉,却在釉料上下工夫,也烧出自己的特色。这也算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了。”

    计双湖点头,笑道:“你父亲被人称为‘妖师’,你能青出于是蓝而胜于蓝,当年去景德镇没能见到你父亲,亲耳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可见我和我叔父都错失了机缘。”

    他很后悔的样子,问:“你父亲可好?他怎么没和你一起来京城?”

    按道理,就算宋积云能代表景德镇了进京,可做为父亲,宋积云明显还没有成亲,宋又良应该陪她一道来才是。

    宋积云垂了眼帘,低声道:“他老人家去世夏天的时候仙逝了。”

    “啊!”计双湖大吃一惊,随后悲痛地道,“宋老板,你节哀顺变!”

    宋积云点了点头。

    邓允却冷笑了一声,问那门房:“陈大人什么时候到?怎么只有我们这几家人?不是说还有绣娘、漆工等手艺人进京献艺吗?”

    那门房道:“你以为这里是杂耍班子啊?什么人都一股脑的全挤进来?今天陈大人只见你们烧瓷的几家。明天见那雕木头。绣娘,人家可是排在第一。前天就见过了。”

    邓允唯唯诺诺的。

    门房突然站了起来,小跑了出去。

    有顶七品官轿抬了过来。

第三百零五章

    门房里的人都怔愣了片刻。

    轿子直接从造办处的大门抬了进去,停在了造办处院子里。

    那门房殷勤地撩了轿帘,点头哈腰地冲着轿子里的人说了几句话,轿杠放下,轿子里走出个三四十岁,穿着七品官服的男子。

    计双湖低声对宋积云道:“是造办处大使刘大人。”

    宋积云点头,和计双湖一起迎上前去。

    邓允见了,目光闪烁着也忙搀着邓大通朝刘大人走去。

    “刘大人!”他们纷纷朝他行礼。

    他矜持地点头,目光肃然地落在了宋积云身上。

    宋积云笑着上前,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了一番。

    刘大人不置可否地颔首。

    邓允见了,忙拉着邓大通抢在了计双湖之前道:“小的是德化邓家的人,单名一个允字。这是小的七叔父。这次受招来造办处的就是我七叔父。”

    刘大人“哦”了一声,朝邓大通望去,道:“你就是那个被称为‘瓷痴’的邓大通?”

    邓大通满脸通红,紧张地应“是”。

    邓允却眼睛一亮,与有荣焉的挺了挺胸膛,献媚地笑道:“没想到大人听说过我叔父。我叔父正是邓大通,福建那一块都知道他是有名的‘瓷痴’。”说着,还拉了拉邓大通的衣襟,低声道,“叔父,刘大人在夸奖您呢!”

    邓大通慌张地给刘大人行礼。

    刘大人就笑了起来,宽容地道:“刘师傅不用多礼,你们家当年进贡给宫里的那尊观世音像就是通过我的手敬献给太后娘娘的。那观世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模样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没有忘怀。”

    “哪里,哪里!”邓大通诺诺地道,更紧张了,连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邓允见了,忙给刘大人作揖,道:“还请大人恕罪。我叔父就是这个禀性,除了做瓷,什么也不懂。不然我们家长辈也不会让我跟着我叔父一道进京,叮嘱我要我时刻在我叔父身边服侍了。”

    刘大人“嗯”了一声,邓允就算是在官府过了明路,以后都跟着邓大通同出同进了。

    他就得意地瞥了宋积云一眼。仿佛在向宋积云示威,告诉她邓家在刘大人面前是多么有面子似的。

    宋积云强忍着才没有朝他撇嘴。

    而刘大人的目光已落到了计双湖身上。

    他亲切问:“那你就是计家的那个‘麒麟儿’了?”

    计双湖还有这样的绰号?

    宋积云好奇地望着计双湖。

    那邓氏叔侄也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他恭敬地给刘大人行礼,道:“小的正是计双湖。”

    “不错,不错!”刘大人毫不掩饰对计双湖的偏爱,笑盈盈地道,“我可是听你叔父提了你好几次,说你天资过人,以后计家怎样,就看你了。今天一见,果然是少年英姿,名不虚传。”

    “不敢当。”计双湖忙道,“不过是家学渊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学了些雕虫小技而已。”

    “少年人,太谦虚就显得老成了。”刘大人亲昵地一面和他说着话,一面往正堂去。

    邓允拉着邓大通连忙跟上,有意无意地把宋积云挤到了一旁。

    宋积云也不恼。

    大家都初来乍到,什么都没有摸清楚就这样急于求成,很容易吃亏的。

    她默默地走在最后,支了耳朵听。

    刘大人正在说计双湖的叔父:“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姓‘计’的……你叔父有侠义之风……我那个时候还只是个童生,去岳麓书院求学,你叔父去株州,找什么醴陵瓷的传人,我们都走错路了……我盘缠用完了,你叔父请我吃了碗米粉……对我有一饭之恩……”

    宋积云听得都想认识计双湖的叔父了。

    邓允却脸色不太好看。

    他应该是担心邓大人会偏颇计家。

    待到在正堂落座,杂役上了茶,刘大人也就开始说正事了:“叫你们来也没有别的意思。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想烧点能带走的东西,又嫌弃宫里的画师画的东西没什么新意的。这次就不指定画样和款式了,你们三家各出十二套花样子,半个月以后交画稿,谁能入选她老人家的法眼,谁家就承担这烧瓷之事。”

    所谓的“能带走的东西”,指的殡葬品。

    有了春秋的既想把身后事办得隆重又忌讳生死之说,难怪要借着太后的生辰做这件事了。

    三家人齐齐起身应诺。

    刘大人就问起了一些都是什么时候来的京城,住在哪里,有没有去潭柘寺看梨花之类的琐事。计双湖老老实实地一一回答,宋积云却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位刘大人的喜好。

    造办处的差事等同于一场招投标,标书做得漂不漂亮,能不能打动人,功夫通常都在外面。

    她得想办法知道更多这次差事的来龙去脉,想办法打听到太皇太后的喜好。

    邓允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一直在主动找刘大人说话,还话里话外不停地暗示邓家在京城认识权贵之人。

    刘大人渐渐对邓家叔侄重视起来,还很隐晦地打探起邓家背后之人是谁来。

    邓允看了宋积云和计双湖一眼,卖起了关子。

    刘大人想了想,端了茶,一副要送宋积云和计双湖走的样子,可那茶盏都送到了嘴边,不知道为什么又改变了主意,轻咳几声,找了个借口把邓允叫去了旁边的书房。

    计双湖就和宋积云说着悄悄话,道:“我们两家要不要联手?”

    宋积云略一思忖就答应了。

    他们两家都是烧高温瓷的,龙泉瓷的釉色堪称一绝,她一直以来都想知道如果龙泉瓷的釉色和景德镇瓷的轻薄放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你想怎么合作?”她小声道。

    计双湖正要说话,像是突然看见了什么似的,猛地坐直了身子骨,装模作样地端起茶盅来喝了口茶。

    宋积云怀疑是刘大人和邓允出来了。

    她一回头,果然看见这两人一前一后地走了出来。

    刘大人对邓允明显的热情起来。

    邓大通迎上前去的时候,他还拍了拍邓大通的肩膀,笑着夸赞:“你这侄儿不错。有空了,可以和你侄儿去我家里坐坐。”

    邓大通连连点头。

    计双湖就朝着宋积云使了一个眼色。

    宋积云微微点头。

    计双湖起身告辞:“我们就不耽搁大人您的公事了。”

    宋积云则表示:“我回去先拿个方案,再来请教您看行不行得通。”

    刘大人笑吟吟地应好,亲自送了他们,应该说是送邓氏叔侄出了造办处。

    一行人再次向刘大人辞行。

    刘大人亲切地挥了挥手。

    却有护卫模样的捂着肩膀鲁莽地跑了过来:“三少爷,七老爷,不好了,我们的人叫顺天府尹的人给捉去了。”

第三百零六章

    “什么?!”邓允目眦欲裂地抓住了报信人的衣襟,“你说什么?我们的人被顺天府尹的人抓走了?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抓我们的人?”

    他们来京城可不是为了来见识京城的繁华,也不是为了认识造办处的几个小吏的,他们是来争夺这次太皇太后甄选的。

    他们带进京的工匠被人抓走了,那他们就算是想出办法甄选上造办处的差事也没有工匠帮他们干活,而且万一这些人进了牢房被那顺天府尹的人找借口打断了手脚或是伤了脑子,伤筋动骨一百天,那也一样废了。

    报信的抓着自己的衣襟才勉强没被邓允勒得说不出话来:“说是,说是前几天我们往那斜街二条胡同的宋家大院丢蛇,被告发了。”

    邓允一把推开报信的,红着眼睛瞪向宋积云。

    宋积云闻言有点懵。

    她并没有让人去报官。

    难道是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周正他们去报了官。

    宋积云冷笑,正面刚道:“抬头三尺有神明。你们若是没做那亏心事,顺天府怎么会抓你们?难道你还想质疑顺天府的公正严明不成?”

    就算邓允有这想法也不能宣之于口。

    他腮梆子咬得死死的,半天才挤出几个字来:“你给我小心点。”

    宋积云却不会放过她,道:“你居然敢在官府衙门面前威胁我。刘大人,我要报官。”

    她朝着刘大人福了福,肃然地道:“还请您到时候给我做个证。”

    邓允这才后知后觉地想到自己还在造办处的门口。

    他赶紧朝刘大人望去。

    刘大人面如锅底。

    他忙解释道:“大人,您别误会。我不是在威胁她。实则我们两家都在琉璃厂那里租了院子,之前就为一些小事起了争执,有些罅隙,这次不过是宋氏诬告我,想陷我家于不义而已。”

    宋积云咄咄逼人:“没有证据就敢瞎诌。在京城,在天子脚下你都敢如此,可见你们邓家平时在乡间是如何的嚣张跋扈。我们宋家是不是诬告你,也不是你一个白身三言两语就可以定性的。”

    她说着,朝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天威赫赫,等到顺天府的判决下来,我自会去官府告你一个诬陷之罪。”

    “你!”邓允的脸色说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他说着扬起了锤头般的拳头。

    可他的拳头刚刚扬起,就像想起什么似的,又讪讪然地放了下来。

    但已经晚了。

    计双湖已将宋积云拉到了他的身后,高声道:“邓允,你想干什么?京畿重地,朗朗乾坤,你还敢行凶不成?”

    “我没有!我不是!”邓允双手攥成了拳,咬牙切齿地道。

    “你不是要行凶,你挥拳做什么?”计双湖丝毫不放松地道。

    “误会,误会!”一直没有吭声,像个泥塑的邓大通此时却拦在了计双湖和邓允之间,一副急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可说出来的话却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小三他性子有些急躁,却绝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何况还有刘大人在这里,我们怎么会冒犯刘大人,给刘大人丢脸。”

    说得好像那刘大人是他们家什么人似的。

    刘大人脸色又黑了几分,却也不得不出面平息此事。

    他深深地看了邓大通一眼,喝道:“好了!大家都少说几句。当务之急是去看看邓家的人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是造办处召进京的,若是出了事,造办处也脸上无光。

    众人恭敬应“是”。

    刘大人吩咐计双湖:“你暂且留下,我还有话要问你。”

    显然是想把他从这场纷争中拔出来。

    计双湖有些犹豫。

    宋积云见了,就安抚般地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计双湖想了想,随刘大人走了。

    邓允顿时目露凶光。

    宋积云毫不畏惧地哂笑了一声。

    “你!”邓允怒发冲冠地上前几步。

    邓大通一把将他拉住,低声喝道:“还不去衙门看看。没有你四师兄,你准备怎么办?”

    邓允忍了又忍,脸红脖子粗地把这口气忍了下去,服侍邓大通上了轿子。

    邓大通从头到尾看都没有看宋积云一眼。

    宋积云望着他们远去的影子笑了笑。

    看来这位“瓷痴”半点也不痴啊!

    她对郑全道:“我们也赶紧去顺天府看看,不管是谁告的官,都别让他吃了亏。”

    本朝是“民不告,官不究”,顺天府把邓家的人抓了起来,而且还是为了宋家的事,十之八、九都是有人去告官了。而她之所以不知道,很有可能是因为她在造办处当差,告官的人没办法及时通知她。

    很有可能是突发事件。

    郑全应诺,把马车夫赶到了一旁,亲自驾车和宋积云往顺天府赶。

    只是他们刚拐出造办处的胡同,迎面碰到了王华。

    他跳下马车跑了过来,笑道:“大小姐,郑全哥,你们这是要去斜街吗?造办处的人怎么说了?是不是急着要开始烧窑了?”

    他们住的口袋胡同在城北,作坊所在的斜街在城南,王华见他们不是往城北去,就以为他们是要去城南。

    郑全正愁没有人打听邓家的事,见他就道:“你来的正好。我问你,你可和顺天府的人搭得上话?”

    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王华。

    谁知道王华不以为意地笑道:“我刚从顺天府出来,是我去顺天府递的状子。”

    他突然用苏州话骂了句“瘪三”,面露不屑地道:“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敢朝着我们家的作坊扔蛇,看我不让他蜕层皮我就不姓王。”

    宋积云冷冷地道:“你不姓王,那你准备姓什么?姓邵吗?”

    王华愕然,随后有些委屈地喊了声“大小姐”,喃喃地道:“我,我也是为了帮大小姐出头。那帮龟孙子,一看就是些欺软怕硬的货,您马上要参加造办处的甄选了,有这样一群苍蝇转在您身边嗡嗡的,就算不当回事可也看着心烦啊!”

    宋积云瞥了他一眼:“我告诉你我觉得他们心烦了?”

    “没!”王华能被元允中选中,放在宋积云的身边,那心智和机灵缺一不可。他立刻就朝着宋积云作揖道歉,“大小姐,是我不对。我不该自作主张。您就原谅我这一回。以后我不管做什么事,肯定都先跟您说了,您同意了我再动手。”

    他还装可怜般地两眼泪汪汪地望着宋积云:“我是公子派来服侍您的,要是您把我退了回去,公子肯定也不会要我了。我能被选在公子身边服侍,不管是我祖父母还是父母,兄弟姐妹都说我们家是祖坟冒了青烟,不知道多高兴呢!您千万不能把我给退回去。我以后肯定好好地跟着郑全哥学。”

第三百零七章

    宋积云当然不会因为这件事就真的处置王华。

    一来王华是元允中的人,她直接出手未免名不正言不顺。二来,以她这段时间断断续续对元允中的了解,王华既然是他的心腹,不应该这么不知进退,不懂规矩才是。

    她很怀疑是元允中知道邓家对她不敬,叮嘱王华这么做的。

    不过,就算如此,该敲打的她还是得敲打。

    “你既然知道自己要多跟郑全学学,那就记得跟着他好好学学。”她淡然地道,“虽说端谁家的饭碗就吃谁家的饭,可你既然在我身边当差,有些事就应该知会我一声才是。”

    王华连连保证。

    宋积云问起邓家的案子来:“可是走的正常程序?公子家的长辈正为公子的事气恼,你可别给你们家公子惹出事。”

    王华心中一凛。

    他们家姑老爷这段时候的确是处处都看公子不顺眼,难保他不会为了公子忤逆他的事迁怒到宋小姐身上,影响顺天府判案。

    “我们是按规矩报的官。”他恭敬地道,“那邓家往我们住的院子里丢蛇的事我也找到了证据,而且一并交给了顺天府的人,没有仗势欺人,也没有恃强凌弱。”

    不过是公子素来善辩,有时候皇上被都察院的弹劾了,都会请公子去写辩状。如今不过是告个小小的邓家而已,邓家只怕难逃其责。

    宋积云心中微安,道:“我们家谁在那里应付案子?”

    “周正!”王华老老实实地答道,“他口齿伶俐,又擅察颜观色,由他去最好不过了。”

    就算他应付不来,有公子的人在旁边盯着,也不会吃亏,还可以趁着这机会见识一番,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机会。

    王华在心里暗忖。

    宋积云想了想,吩咐郑全:“我们去顺天府。”

    京城藏龙卧虎,周正虽然不错,可到底受地域的影响,见识少了点,他们无论如何也应该过去给他撑撑腰,壮壮声威。

    郑全应诺。

    王华忙爬上了车辕,对宋积云道:“大小姐,我陪您一道过去吧!顺天府我认识人,有什么事我可以帮着郑全哥跑个腿。”

    宋积云答应了。

    有王华从旁边协助,的确可以省他们不少麻烦。

    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王华不由得拍了拍胸口,松了口气。

    他是王家的家生子,能去元允中身边服侍,那也是从一堆家生子里杀出重围才得到的机会,他怎么会不知道做仆从的规矩?只是宋积云虽说不愿意见公子一面,可公子却时时刻刻都关心着宋小姐,听说了邓家的事之后气得脸色铁青,专程把他找过去教训了一顿不说,还亲自写了状纸将邓家的告到衙门。

    如今宋小姐还在生他们家公子的气,他怎么敢把这件事告诉公子。

    这可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但愿他们早点和好,他们这些办事的人也都不用这样左右为难了。

    一行人到了顺天府,王华让宋积云和郑全先在马车里等他:“我这就去问问案子进展得怎么样了。京城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您过两天还要去造办处交差,别让人看见您在顺天府进进出出的,被人传出什么不好的谣言来,让宫里的贵人误会了,连个解释的地方都没有。”

    宋积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让郑全陪着他一道去了顺天府。

    她坐在马车里也没有太去想邓家的事。

    她在琢磨瓷器甄选的事。

    邓家搞出这么多事来,不过是想在瓷器的甄选上赢过她。她再怎么和邓家争来斗去,都不如在瓷器的甄选上狠狠地赢过他们。

    瓷器从某种意义上是器物,而只要是器物就有个人的喜好。

    你的工艺再精湛,你图案再优雅,用的人不喜欢,那也是白搭。

    她想赢得这次甄选,就得想办法弄清楚太皇太后的喜好才是。

    可太皇太后深居后宫,据说为了不让人窥得她真正的喜好,上行下效,再喜欢的菜都只吃三口。她又从什么地方能得知太皇太后的喜好呢?

    宋积云在心里盘算着她认识的人。

    好像都不合适的。

    她不由皱了皱眉。

    郑全和王华领着周正走了过来。

    “东家!”周正有些激动地和撩着车帘的宋积云道,“顺天府已经接了案子,马上就可以审理了。邓家恶意欺负邻里罪名确凿,那两个丢蛇的人被判罚银二十两,修筑河堤两年。其他的人属于从犯,分别罚银十两、五两不等。有几个人还被驱逐出京,永远不允许进京。”

    他遗憾道:“可惜邓家的人口风很紧,他们都没有供出邓允和邓大通两人,让他们逃出了法网。”

    说完,他又有些亢奋起来:“不过,他们邓家这次带过来的十之折九,就算是拿下了造办处差事也没办法烧出东西。除非造办处那边能等两个月,他们急赶急的从德化那边再调师傅进京。”

    判得这么快,元允中不可能没有出力。

    宋积云点头,关切地道:“你没事吧?那些衙役有没有为难你?”

    周正笑着摇头,道:“您放心好了,有王华小兄弟帮着打招呼,那些衙役对我们都很客气。”

    宋积云就朝着低头躲在郑全身后,满脸心虚的王华笑了笑。

    王华忙给宋积云作揖,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宋积云这下可以断定他是奉命行事了,她自然不会去为难王华,听周正说官司还没有打完,他是趁着邓家那边的状师叫冤,顺天府尹请了两边的状师上前说话,他悄悄出来给宋积云来报信的,马上还要回衙门去,她没有留周正,道:“你且安下心来,就算邓家不服气要告御状,这官司我们宋家也会陪他打下去的。你该怎样就怎样,我和郑全他们在斜街二条胡同那里等你回来,给你开庆功宴。”

    一席话说得周正热血沸腾,昂首挺胸进了顺天府衙门。

    王华爬上车辕还准备和宋积云、郑全一道去斜街的二条胡同,宋积云却似笑非笑地对王华道:“你还是在这边陪着周正好了。周正毕竟是头一次来京城,这人生地不熟的,要是从衙门出来得太晚了,迷了路可就麻烦了。”

    “是!”王华低眉顺眼的,立刻下了马车,道,“我一定完好无缺地把周掌柜送回去。”

    宋积云“嗯”了一声,目送王华也进了衙门,却看见邓允和邓大通一个怒气冲冲,一个神色凝重地从衙门里走了出来,站在衙门的八字墙边交头接耳,一副商量着事的模样。

    她冷冷地笑了笑,对郑全道:“我们走!”

第三百零八章

    斜街二条胡同那边果然是人心惶惶,众人看见宋积云忙围上前来。

    “东家,周掌柜去衙门打官司去了。他不会有事吧?”

    “我们怎么办?那邓家的人嚣张得很,刚刚还有人跑来我们门口叫骂,说要让我们家好看。”

    “王华说不要紧。可我听说那邓家后面站着的是都察院的人,还是个正三品的大员。元公子会不会吃亏啊!”

    关于元允中的家世背景,宋积云并没有和身边的人多说些什么,而巡抚在本朝此时还不是个常设的官职,属于那种需要的时候就任命,差事完了就收回,他们有这样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没事。”她安抚身边的人,“王华会处理这些事的。”

    他们当然信不过王华,可他们信得过宋积云。她既然这样说了,他们也就这样信了。

    宋积云带着小郭师傅几个一面往后院去,一面把今天去造办处的事告诉他们:“得赶紧烧几炉窑出来,试试气温和火候,怕就怕到时候我们只想到了出图纸,而龙泉瓷那边直接烧出来。毕竟实物的感受更直观。”

    众人觉得不至于,但宋积云积威日重,他们早已不敢随便质问她的决定了,因而安慰她道:“我们景德镇出来的东西有多好,有御窑厂在那里,外头的人不知道,宫里的人还不知道我们的东西有多好吗?您也不用那么担心。”

    宋积云不喜欢他们的态度,道:“什么事情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她把计双湖已经烧了两窑的事告诉了众人,并道:“你们还觉得其他的人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吗?那你们知道景德镇被定为御窑厂之前,哪里是官家瓷厂吗?”

    众人低头。

    小项师傅则机灵地道:“东家,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试窑,等您的图纸一出来,我们这边的争取一次就把它烧出大半来。”

    “嗯!”宋积云满意地点头,和众人商量起送什么去造办处甄选的事来。

    等到周正和王华从衙门回来,已是夕阳西下,他们就算紧赶慢赶地赶到城门口,怕也要闭城了,不如就在二条胡同这里歇一晚。

    宋积云让郑全去旁边的饭庄叫了几桌席面,王华还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几根柳树枝泡在水里,朝着周正的身上洒了洒,道着:“虽说我们是有理的那一方,可这衙门公堂到底不是什么好地方,去去晦气,以后事事平安,事事顺利,再也不用去那儿。”

    周正笑呵呵地任由他往自己身上洒着水珠,对宋积云道:“大小姐,事情办妥了。邓家虽然找了都察院的刘大人出面说情,可顺天府的人也说了,他们是依法依律办事,除了我们家告他们家,还有隔壁的邻居也要告他们,若是顺天府行事偏颇,万一引起众怒怎么办?那刘家的人一开始嘴还挺硬的,后来被顺天府的师爷拉到一旁说了什么,这案子就判下来了。

    “我瞧着那邓家还不死心的样子,但刘家肯定不会帮他们出面说话了。”

    宋积云点头,知道这多半是顺天府尹看在元允中的面子上,不愿意横生事端,秉公办了案子。

    她不禁在心里暗暗叹息。

    不管什么时候,打官司都不是件简单的事。

    她朝着王华抬了抬手里的酒盅,道:“这件事还得多谢你,你费心了。”

    王华吓得站了起来,连声称“不敢”,心里却明白,宋积云这是在向元允中道谢。

    等到酒过三巡,众人听过周正是怎么过堂的经历后,话题渐渐转到了造办处的差事上。

    王华眼睛珠子骨碌碌直转,给宋积云筛酒,道:“您明天要是没有什么吩咐,我回元家一趟。老太爷常去宫里给皇上讲筵,我兄长在老太爷身边服侍,我问问他在宫里有没有熟人。”

    宋积云却没有想靠着元家。

    元允中为她忤逆了家里的长辈,在那些长辈眼里,她恐怕不是那“攀高枝”的捞姐儿,就是那蛊惑人心的“狐媚子”,她要还是事事地都仰仗着元允中家里的长辈,岂不是越发让元允中的长辈瞧不起。

    何况她向来都觉得困难有时候也是挑战,如果她不战而退了,肯定会错过很多能修炼自己的机会。

    “那倒不必了。”宋积云笑道,“我已经有了主意。”

    王华愕然。

    宋积云却没有多说什么,第二天起床,却带了周正进城。

    回去的路上,她特意让郑全从织染局过,还指了旁边那灰扑扑的宅子问王华:“你上次说,这里是司礼监秉笔大太监秦芳秦大人的宅邸?”

    王华一愣,猜测道:“您是想通过秦大人拿下造办处的差事吗?”

    他吞吞吐吐地道:“他这个人很不好说话的。大家在背后都说他是‘笑面虎’。您别看他在您面前什么都说好,可一转身,没有利益交换,他谁的面子也不会买的。”

    他言下之意,是宋积云还没有足够的资本让秦芳帮她。

    宋积云当然知道,可她也有她自己的主意。

    她吩咐周正:“鼠有鼠洞,蛇有蛇窝。不知道有多少外地人进京办事的,那就少不了有手腕,有能力的掮客。你想办法找到当地的地头蛇,放出风去,重金找个掮客,打听秦大人的喜好。”

    她还道:“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没有喜好。只要知道了他是什么喜好,就有办法投其所好。”

    王华看宋积云的目光忍不住流露出钦佩。

    周正却道:“我们这样会不会本末倒置?与其打听秦大人的爱好,何不直接打听太皇太后的爱好?”

    这就是一个人被见识所困。

    宋积云细细地教他:“我们初来乍到,在京城三教九流的眼里,和那大肥羊无异。我们行事就更不能让人看出端倪来。先不说这些人能不能打听到太皇太后的喜好,万一让人知道了,一个窥视皇亲的大帽子压下来,你我都少不了一场牢狱之灾。

    “但打听秦大人就不一样了。他是皇上身边的大太监,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求他办事,想贿赂他,我们就算是被发现了,也不过是得个投机钻营的名声罢了。”

    周正连连点头。

    宋积云笑道:“如若那秦大人是个清正廉洁的,我们说不定什么也打听不出来。可我不太相信他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们去打听,肯定一问一个准,立刻就能跟秦大人搭上线。”

    周正狐疑。

    王华已忍不住佩服道:“哎呀,秦大人要收受贿赂,肯定得告诉别人怎么向他行贿啊!外面传的他那些爱好,说不定就是他自己传出去的。”

第三百零九章

    宋积云就是这么想的。

    她不由感慨王华的机敏,给他一个称赏的眼神。

    王华得意的胸脯都挺了挺。

    周正脑子一转也明白过来。他笑道:“我这就去办。”

    宋积云点头,回了口袋胡同。

    接下来的几天,她都没有出门,不是伏案画着图样,就是查资料,要不就是在院子里转着圈,放松放松,休息一会。

    直到斜街的二条胡同那边传来消息,说他们按着宋积云的要求烧了一窑,成品率有五成。

    宋积云挺高兴的。

    郑全更是道:“我们宋家窑厂的小一辈也算是立起来了。”

    传统的窑厂就是这样,讲究一个薪火相传。只要年轻一辈里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这个窑厂至少二十年不会倒。

    宋积云和郑全往二条胡同那边去,沉吟道:“你说,我们在景德镇开个专门告诉别人烧瓷的学坊怎么样?”

    这样,就可以网罗更多的优秀人才了。

    郑全迟疑道:“当年老爷在世的时候也说过这想法,可是,手艺是各家师傅吃饭的本事,他们不会轻易传给别人。如果宋家的手艺对外人放开了,人多口杂的,肯定有人会想办法教给别人。最后吃亏的还是宋家。除非让其他窑厂的那些师傅也能拿出家传的本事,学了手艺的人又能保守秘密。”

    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事。

    宋积云笑道:“困难肯定多,就看我们能不能瞅准机会做这件事了。”

    郑全对她是很信服的,闻言笑道:“我听你的。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宋积云哈哈地笑。

    到了二条胡同,发现小项师傅和小郭师傅等人都挤在窑口说着话。

    见她过来,众人纷纷行礼,小项师傅和小郭师傅和她说起了烧瓷的事:“天气虽然干燥,但我们减少了坯胎的风干时间,然后也减少了烧制时间。”

    小项师傅拿起一个烧裂的小碗,指了其中的记号给她看:“这是我们晒了七天的碗,就烧破了。我寻思着,我们还是得先烧素坯,再上釉,成品率肯定会高一些。”

    小郭师傅在旁边道:“也不知道宫里要的是什么样的瓷器。若是要甜白瓷或者是像甜白瓷这样的单色釉呢?”

    就是只有一种颜色的瓷器。

    这种瓷器只烧一炉更节省时间和成本。

    宋积云笑道:“我们又不是为了贩卖。别说是给宫里的贵人了,就算是给御窑厂烧瓷,我们哪一次是计了成本的?”

    小郭师傅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

    小项师傅就去提了个烧裂了的尺高观世音像,道:“东家,我们想着,太皇太后也有些春秋了,说不定会让我们烧观世音之类的,我们也试着烧了一个。可您看,这佛像的面相,太圆润了,反而不如玉瓷烧出来的好看。”

    宋积云想了想,道:“那就两种土都烧。做好万全的准备。”

    两位小师傅应是,一群人又蹲在扒了一半的窑口开始点评各种烧成了和没有烧成的缘由。

    这一说就说到了点灯时分。

    城里肯定是回不去了,这边的管事就在饭庄叫了几桌席面过来。

    周正是和饭店送席面的伙计一块儿进的院子。

    他人还没有站定就喊着宋积云:“东家,东家。有好消息。”

    宋积云从正房西边当作书房的次间出来。

    周正就兴奋地和她站在正房的台阶上说起了话:“和您预料的一模一样。秦大人好酒,因而最喜欢的就是收藏各种各样的酒杯了。他因此而在东郊外开了一座酒坊。很多想投其所好的人不是送他名酒就是送他酒具。这件事在京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宋积云笑了笑,道:“你明天去房县,找个金楼订上十二个黄金铸的酒杯。杯子不用太大,要紧的是要重。然后再去秦大人开的那家酒坊,把那最贵的酒买上两车,和酒杯一起送去秦府。”

    周正会意,笑吟吟应下。

    等他们用完了晚饭,宋积云和小郭师傅点着灯继续说着烧瓷的事,周正则连夜去了房县。

    酒杯做好,他就去了秦府,并且把那酒坊的标志露了出来。

    秦府的人一看,接了他的红包就放了他进门,等见到秦府的管事,委婉地说明了来意,那管事愣住,斟酌道:“我们家老爷还没有回来,我得跟我们家老爷禀一声才行。”

    周正奉承了那管事一番,这才告辞,赶去了口袋胡同。

    宋积云给造办处的图案已经画好了,在做最后的校订。

    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她笑道:“应该过两天就会有人找你了,你到时候小心应付就是了。”

    周正笑着应“是”。

    宋积云就拿了自己画好的画稿给周正看:“你觉得怎么样?”

    造办处要他们画十二个图案,但宋积云画了三十六张,而且按着不同的风格和颜色分类,可以分成三个大的主题,九个小的主题,还可以配成二十八星宿。

    她遗憾道:“可惜时间不够,不然再多画几张,选择性就更大了。”

    周正看着画稿,大为佩服。

    宋积云花画的花卉没有采用传统的折枝花,而是用了大量的藤蔓,在藤蔓上再缀上繁复盛开的花朵;画的祥纹则讲究层层递进,乍眼看上去像宝相花,却频频使用菱形、四方形、圆形镶嵌,比宝相花更庄严绚丽;画的人物就更大胆了,全是佛像不说,而且画了一百零八罗汉。

    “您这,”他想夸什么,一时间居然语凝,“他们要是选不中,那是他们没眼光。我们拿回去烧,肯定能卖出天价来。”

    宋积云也觉得很难得,她指了那一百零八罗汉道:“我觉得他们应该会各选几样。等把造办处的差事辞了,我回去再仔细琢磨琢磨,烧个八百罗汉的瓷盘,弄镇窑的物件。”

    “嗯!”周正连连点头。

    郑全欲言又止的走了进来。

    宋积云笑道:“你这是怎么了?”

    郑全想了想才道:“我刚才去古玩街那边给您买颜料,听那边茶馆的人说,元公子家广发名帖,说是六月六晒佛经,请了高僧在潭柘寺举办香会,可实际上是要给元公子选妻。很多和元家交好的人家都接到了请帖。京城有名的裁缝这几日活都接不过来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841/ 第一时间欣赏登堂入室最新章节! 作者:吱吱所写的《登堂入室》为转载作品,登堂入室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登堂入室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登堂入室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登堂入室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登堂入室介绍:
元执第一次遇见宋积云的时候,宋积云在和她的乳兄谋夺家业;
元执第二次遇见宋积云的时候,宋积云在和她的乳兄栽赃陷害别人;
元执第三次遇见宋积云的时候,宋积云那个乳兄终于不在她身边了,可她却在朝他的好兄弟抛媚眼……
士可忍,他不能忍。元执决定……以身饲虎,收了宋积云这妖女!登堂入室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登堂入室,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登堂入室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