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贤妻重生TXT下载贤妻重生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贤妻重生全文阅读

作者:谷香满园     贤妻重生txt下载     贤妻重生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八十一章

    “见红了!”

    “快移到产房去。”

    “明安,快来给源儿瞧瞧啊!”程欣妍的声音里透着战栗。

    明安眼睛盯着源儿身下流出来的血,眼前一阵阵发黑,听见程欣妍喊她,总算能向前迈两步了。

    “不行,都说医者不自医,我现在静不下心,快去请太医,请医婆,煮药水让产婆洗干净过来。”明安手抖的握不住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源儿千万不能出事儿。

    太后派来了三四波人,宫门落钥前,李嬷嬷让其他人回去在,自己留了下来。

    程欣妍在产房外把漫天的神佛求了一个遍,天黑透了,更鼓敲了一通又一通,程欣妍已经不管是不是吉利日子了,只求母子平安。

    明安大叫着,源儿再坚持一下,已经看到头了,很快,很快了。源儿大叫一声,没了声息,程欣妍冲进产房时,明安抱着几乎不会哭的婴孩发愣。

    “是不是还有一个?”程欣妍接过孩子,小小的婴孩轻飘飘的似乎没有重量。

    “亥时初刻。”产婆轻轻告诉程欣妍。

    明安看着晕过去的源儿,咬牙拿出银针,若是有一个活不下来,就让源儿以为自己只生了一个,晕着好,晕着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银针刺入穴位,宫缩再次发动,源儿闷哼一声,明安沉声道:“快把孩子抱出去。”

    亥时末,嘹亮的哭声随着秋雨到来,哗哗的雨声中,程欣妍含泪问:“这个孩子能养的活吗?”

    明安闭了一下眼,再睁开看到孩子时,坚定道:“我们把孩子抱回去,养好了再告诉源儿,万一......就当源儿只生了一个。”

    源儿睡到次日中午才醒,程欣妍看着她吃了饭,把健康的婴儿抱到源儿面前,“瞧瞧,一个闷雷震出这么个臭小子。”

    源儿盯着儿子看了一会儿,皱眉问:“我怎么记得生了两个?”

    “嗯?几个?”程欣妍眼睛盯着外孙,道:“你可真贪心,还想两个呢!咱好好把这个养大,养的壮壮的比什么都好。”

    源儿抬眼看着母亲,平静的说:“娘,我六岁就开始学诊脉了,你忘了,师父只我一个弟子,我学的从来不比别人差。”

    程欣妍心里咯噔一下,怎么把源儿会医术的事儿忘了?

    “娘,我早就知道是双胎,其中一个脉象很弱,每日子时,午时能清楚听到两个孩子的脉象。”源儿陈述事实,眼睛盯着母亲。

    程欣妍被她看的心里发毛,哼哼道:“还跟我耍心眼,别跟我说两个三个的,你只管守好这一个,这是你的嫡长子。”

    源儿笑了笑,“娘从不会说谎,您的心最软了,若是那个孩子不好,你这会儿根本没心情。是不是师父在给那孩子调理?”

    程欣妍被女儿打败了,无奈道:“是,那个也没事,就是有些弱,我和明安担心你年轻,两个孩子顾不过来,准备带回去养些日子,等那孩子身子养的壮壮的,我再给你送回来,行不行啊!”

    源儿展演一笑道:“就知道母亲不会骗我!有娘带着他,一定能养的胖胖的,就像濂哥哥,小胖鱼一样。”

    为什么她总会把孩子养成小胖墩?程欣妍觉得自己太会养孩子了,濂儿若是一直跟着她,才不会像现在一样瘦。

    “渝儿跟你爹出去转一圈,不知瘦成什么样了,想想我就心疼。”我养的白白胖胖的儿子哟!“不对!不对!你爹个混蛋,我生三个孩子他都不在跟前,这会儿他又不在!”

    穆沐站在门外,真心觉得岳父大人不守着妻子生产太英明了。女人生产太吓人了,一盆盆血水端出来,他晕的恨不得找地方一头栽倒不起来。还有源儿一声声痛呼,简直揪着他的心,扯的他头晕,浑身疼!

    今儿早上照镜子,穆沐还觉得自己脸色白的不正常呢!

    “怎么不进来?”源儿看着脸色白里透着青的沐哥儿。

    穆沐挤出一丝笑容,“你在跟岳母说话,我担心你累着,可好些了,还疼不疼?”

    源儿虚弱的笑了笑,“早就不疼了,生出来就不疼了。”

    “李嬷嬷回去了?”程欣妍问。

    穆沐点点头,“嬷嬷一早回去了,说要禀告太后,哥儿好着呢!”

    程欣妍抿了一下唇,道:“不用瞒着了,源儿自幼学医术,明白着呢!我想求太后娘娘给大哥儿赐名,这世上再没太后更尊贵,更有福气的了,大哥儿沾点太后娘娘洪福,以后一定福寿安康。”

    穆沐伸头看了一眼呼呼大睡的次子,“二哥儿的乳名,求周老太君赐名吧!”

    想想老娘骂她中气十足的架势,与老娘同辈的老夫人中,还真是老娘最长寿了,太后可比娘年纪小了七八岁呢!

    周老太君那边很快让张氏送来了乳名,就叫雷哥儿。太后不知怎么得了雷哥儿的启发,雷哥儿洗三的时候,送来一天一夜想出来的外孙乳名,震哥儿。

    好么,这两个连起来就是雷震子了。

    穆沐的双生子,皇上早说要亲自赐名。于是,大家翘首以待皇上赐名,等到两个孩子满月,皇上还没想好名字呢!

    自从外孙满月抱到文毅伯府,程欣妍就没回府住过,每天盯着乳母喂奶,半夜醒来不管孩子饿不饿,乳母一定要喂奶,她的理由很简单,马无夜草不肥啊!

    “今儿又走了一个乳名,你能不能不折腾了?大晚上不睡觉,你让乳母折腾孩子做什么?”明安没好气道。

    程欣妍立刻瞪眼睛了,“怎么是我的事儿?你一天让奶娘喝药比吃饭都勤快,奶娘说话都是一股子苦药味儿,谁能受得了?”

    明安不服道:“都是调理身子的药,又吃不坏人,你瞧瞧乳母是不是气色很好?”

    “好人没这么吃药的!再说,乳母就是喂孩子,她晚上多起来两趟有什么?我要是有奶,恨不得亲自喂呢!”程欣妍气呼呼的说。

    明安噗嗤一下乐了,“老脸没皮的,你还喂奶呢?你还想再生一个怎地?”

    程欣妍说出口就后悔了,臊的满脸通红,摆着手道:“走就走了,让管事再去请乳母,震哥儿三个乳母有点少,让管事再多找两个。”

    明安横了她一眼,伸手抱起震哥儿掂了掂,“是重了许多,抱着压手了,你掂掂,该有七八斤了。”

    程欣妍心酸的抱过外孙,渝儿生下来就有七八斤,震儿可怜哟!喂了一个月才长这点肉。

    “夫人,程夫人,老爷,吴大人回来了。”

    明安眼睛一亮,老爷回来了,刚站起身,程欣妍吼了一句:“吴大人来了吗?让他滚!跟他说,不准回府,随便去哪浪去。”

第一百八十二章

    “这些都是谁啊?”程欣妍拉了拉明安的袖子小声问。

    明安凑过来小声道:“老爷认的义子,等会儿再说,你帮我看看哪个好点?”

    两人坐在珠帘后面,看着华彦先生和吴璔跟孩子们说话,渝儿瘦了许多,懒懒散散的找了个位置,悄悄坐下连着气息都收敛起来,免得被人发现,揪出来问他问题。

    “早先国子监曾出题考过学子,不尊父命当如何判定。这次遇上同样的问题,不尊父命者,你们的论述各不相同。我不做评判,只告诉你们,君父为上,不尊父命如何能效忠君上?国子监学子中,凡是对此问题论述不清,或存着无所谓心思者,春闱不会让他下场。”华彦先生端起茶碗,眯着眼睛打量几个孩子。

    程欣妍和明安都认真看着,有的孩子对华彦先生的话很是认同,有的脸上表情严肃,眼中却满是不以为是。明安仔细看了几个孩子,小声问:“你看那个穿藏蓝的孩子怎样?”

    程欣妍仔细看了看,穿藏蓝书生袍的孩子长的最好,眼神最清澈,脸上的表情却古板的厉害。

    “我觉得哪个小一点的,穿湖蓝色长衫的不错,眼神干净,有些懵懂,还能再教。”程欣妍看向石青色长衫的孩子,摇头道:“穿石青色的那个,教不出来了,瞧瞧满眼的不服气哟!”

    明安捂嘴笑了起来,这些都是老爷寻的孤儿,自幼带在身边教导,是给女儿准备的童养夫,不过,这事儿还不能说,最后选哪个,还要看孩子的意思,万一安安都不喜欢,老爷白费力气不说,这些孩子若是知道了,岂不是要对老爷失望。

    吴璔眼睛扫了一圈,发现儿子缩在椅子里,沉声问:“渝儿,你来说,洪远县水灾后,县衙做的如何?你是如何看?”

    渝儿懒洋洋的从椅子里滑了下来,道:“儿子觉得,洪远县衙做的很好,百姓受灾后,即使吃不饱饭,但县里组织大户施粥赠粮,县衙免费发放了一批可在冬日地窖,火炕上种植的蒜苗,有这些冬日菜蔬,哪怕少一点,百姓至少,能挨过冬日。”

    吴璔又问:“你可问过,县里百姓都靠着蒜苗种植过冬,一斤蒜苗多少钱?能不能支撑一个家庭的食用?”

    渝儿眼神向上瞟,满是我不愿说废话的表情,“一斤蒜苗能卖七十文,县里统一收购,由先生的物流车队运到别的县,一斤能赚二十文,儿子问过农户,一个冬天下来,能收三百斤左右,去掉品相不好的,能卖出去二百多斤,一个冬天吃用下来还有剩余呢!”

    “嗯!你做的不错,你可知,若是没有先生的物流车队,农民收了蒜苔该如何处理?”吴璔接着问。

    渝儿歪着头想想道:“这不是有车队了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百姓谋福利,还要想没有做什么?没有再说没有的办法呗!”

    华彦先生笑了笑,“行了,你回去再教渝儿。我来问你们,洪远县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可有不同看法?”

    石青色长衫的孩子拱手道:“回先生,百姓没有因吃不饱饭揭竿而起,县衙做的很好了,可笑的是,百姓食不果腹,县衙求着大户们施舍粥米,可大户们却关上门奢靡,宁可吃不了喂狗,倒掉做泔水,也不去可怜穷苦之人。哼!这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渝儿听了这话,一下精神了起来,瞪着不可思议的大眼睛,问:“宝源哥哥,你觉得大户不能随意吃用了吗?只因为外面有穷苦的百姓?

    那你呢?我们一路走来,身后跟着骡子车,一车的吃食米粮,咱们路遇乞讨者,你可施舍过?”

    华彦先生捻须点头,渝儿比这些孩子要理性,这些曾经吃过苦的孤儿,其实内心是自卑的,遇到事情容易走极端。

    吴璔看着儿子,想说句话,最终张张嘴没发出声音。

    “宝源哥哥,在我们埋怨别人的时候,应该先想想自己,设身处地的想想,比如,先生很有钱,我爹是大官,遇上百姓有难处,若是不伸手帮忙,不去救济,就不是善人,不是好官了吗?”渝儿盯着石青色长衫的孩子追问。

    程欣妍扶额了,你爹只是五品祭酒,真算不得大官。

    明安捂着脸偷笑,原来夫君在渝儿眼里是很有钱的人。

    渝儿连着追问,那个叫宝源的孩子梗着脖子,眼睛瞪着渝儿很是不满。

    渝儿好像找到了乐趣,板着脸说教道:“先生和我爹都说过,分工不同,责任不同。官员有明确的分工,就像我姨父是盖房子的,让他去教书就不行。

    不能因为官大就随便伸手,乱说话会扰乱秩序,百姓有穷有富,这是社会的必要组成结构,先生有讲过啊!

    我们与其抱怨,不如想办法在不扰乱地方秩序的情况下,帮一帮百姓。做官的人不见得会做官,这话是皇上说的哟!

    若是知县能有办法让大户开开心心,真心诚意的掏腰包,帮助穷苦百姓,那才是会做官呢!”

    藏青色长衫的孩子认同道:“是,济州府就做的很好,百姓秩序好,还能想办法自救。”

    宝源冷着脸道:“济州府受灾最轻,又是州府,自然比洪远县看起来秩序好很多。”

    最小的那个,穿湖蓝色书生袍的孩子出声问:“不是应该想想怎么做到更好吗?济州府有府衙,里面的官员自然比县衙的官员有经验,不过,先生不是让我们说说看法吗?”

    渝儿又恢复了懒散,“所以,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呢!我觉得还是学武好,以后进禁卫军做个二等虾,日子好混的很。”

    程欣妍差点跳出去揪儿子打一顿,好有理想,好有志向啊!这辈子只想做个二等虾,好混!

    湖蓝色书生袍的孩子歪头想了想,笑道:“我觉得,不一定要科举,像先生一样,做自己力所能及,做到最好,一样能帮助很多百姓。”

    程欣妍推了一下明安,“这个好,这个最清醒。那几个都不行。仇富不说,等他有钱了还不知怎么作呢?都说贫民难出贵子,其实不一定,朝中也有贫寒子弟出身的阁老,尚书,侍郎啊!

    所以,不能看脸长的好不好,要看心正不正!那个小书生叫什么名字?以后让他跟着渝儿一起玩。”

    明安眯眼看向小书生,越看越觉得好,这就是所谓丈母娘看女婿的眼神吗?

    “他没有姓,老爷捡到他的时候,这孩子正爬树打松子。老爷看的心惊,觉得这孩子有一颗向上的心,给他办了户籍,姓宋,名塔,绰号松子。”

第一百八十三章

    回到后宅,程欣妍追问华彦先生为何养这么多义子。明安没打算瞒她,直接告诉她,这些孩子是华彦先生找来的童养女婿,她呢!想让程欣妍帮忙掌掌眼。

    程欣妍合掌大叫,哎呀!这个法子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现在知道也没有了,闺女已经嫁了人,孩子都生了,但,这是好法子,可以传授给自己的女儿,万一有了外孙女,穆沐是郡王,养个把童养女婿还是有能力滴!

    前厅里只剩吴璔和华彦先生,收敛气息降低自己存在感,努力多歇会儿的渝儿也在其中。

    “夫人为何又生气了?刚刚传话说不让我回府,究竟为何啊?”吴璔很是不解。

    华彦先生心说,咱们一起回来,一起进的家门,我还没跟媳妇见面呢!哪里知道你家的事儿?

    “想来程夫人觉得你出去太久?”

    吴璔摇摇头,不会是这个理由,他在任上几年,夫人也不曾生气,可见这次有什么事儿惹到夫人了。

    “不如把渝儿叫来,让他去问问程夫人?”

    华彦先生的提议好啊!吴璔刚要喊人,渝儿懒洋洋的道:“那去去给母亲请安吧!听说小外甥也在呢!”

    小外甥?对了,源儿给他添了两个外孙,听说有一个身子弱的厉害,是不是那孩子......不行,我也要去看看。

    华彦先生抬手制止吴璔要去看外孙的脚步,“存之,稍安勿躁。”万一你两口子在我家打起来,我很难做。

    渝儿一摇三晃迈着八字步走了,华彦先生与吴璔闲聊起来。

    华彦先生刚穿来时,以为这里是他未知的朝代,后来发觉历史进程与自己所学过的历史书上的内容不符,接着又猜这里是自己原来世界的平行世界。

    不过,这个结论也坚持太久,他的物流团队绘制了简易的国家地图,加上上次海战,他对海上粗略的了解,尼玛!这里与他所知的任何一个朝代,看过的任何一个地图都不一样。

    被现实打击到之后,他决定出去看看,不带任何有色眼镜的情况下,再看一看这里的情况。所以,有了这次游历。

    “此次出去看了一圈,存之可有收获?”华彦先生问。

    吴璔这次游历后,收获不小,马上对着华彦先生侃侃而谈。

    一位被自己辛苦塑造起来的文人,土生土长的古代文人,能看到的其实很有限。华彦先生心中对照熟知的历史,与现在国家的情况一一对应后,得出结论,朝廷其实金银储备不多,就是说,金矿银矿根本无法支持国家经济发展。

    你用金银为货币,却没有足够的金银,国家迟早要陷入经济危机。

    “这次出去看了看,我认为,朝廷应该开海禁。”华彦先生慢慢的说。

    吴璔懵了,朝廷有禁海吗?从来没禁止过海上贸易啊!

    “存之可知道这次海上大胜的事儿?”华彦先生想起这次海战,只想仰天大笑。

    “区区六七百人的敌军,竟能在沿海五个州府,几十个县镇烧杀抢掠,朝廷出动五万大军,围追堵截用了一年多才平定沿海,十倍的兵力,无数军船围剿之下,还有近两百人从海上逃脱,究竟是海军太弱,敌军太强,还是别的原因呢?”

    自然是别的原因,距离沿海各州府只管陆地,哪怕出海一两日就有海岛,属于国家领土内的岛屿,竟然从先皇时就无人驻扎。

    之前海岛上的海岛,多是夏,程,石,吴四大世家的隐蔽据点,派人扮成海盗,一来坚守岛屿,预防外敌,二来,太宗帝用这些海盗拦截商船,为的却是收税!

    你说,你是皇帝,要收税多的是法子,为什么要用假扮海盗呢?华彦先生与夏垨谈过,太宗皇帝宠爱全贵妃,朝廷给皇帝每年拨银一百万两,其实远远不够太宗帝给全贵妃买首饰,买包包!

    所以,皇帝用了这招来扩充小金库,确实是一个很不劳民伤财,又能保住面子的好办法。

    太宗皇帝后,程家先交出了海岛,意思很明确,皇上不用攒小金库了,程家就不用在海上折腾了。

    随着其他几家陆续上交海岛控制权,海防线就出现了大漏洞,太平了几十年的沿海各州府,被几百人折腾的元气大伤。

    太宗帝在位时,为了方便收过路海商的税,特意把很多码头划为军用码头,商船无法停靠。所以,商船只能按照太宗帝定好的路线走,然后老老实实的给冒充海盗的水军交税。

    从先帝收回海盗,到现在吴家和石家掌握的最后一座金矿岛归属朝廷,海防线彻底消失,开海禁,在海上布防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华彦先生把这些情况告诉吴璔,打算与他商议一下海上贸易的事情。

    吴璔却吓的眼中含泪,“先生说的是真的?猖獗一时的海盗,竟然是吴家家将假扮的?还有金矿岛?竟然是......我兄长可只此事?”

    就不该跟这个傻子商量事儿?

    “爹!”渝儿缓步走了进来,“娘没说为什么,小外甥正在睡觉,我问了,小外甥除了吃就是睡,还不会说话呢!”

    华彦先生很不想搭理这父子俩,摆摆手道:“存之先去客房休息,此事我代你向夫人打听一下。”

    吴璔恍恍惚惚的去了客房,思来想去觉得事情很不简单,顾不上程欣妍生气了,骑马去了大哥府上问情况。

    程欣妍听说吴璔去了伯府,更生气了!女儿生孩子你不在,如今回来,没说先关心外孙,去郡王府看看闺女的情况,你先去找你大哥?

    不出意外,吴璔被大哥几句话怼了回来。

    父亲已经给你分宗了,就是不想让家族的事情拖累死全族,至少保住你一支,不该告诉你的父亲不告诉你,我也不会跟你说。

    于是,吴璔回到文毅伯府,又被通知了一次,心里没有家的人,不准回府!

    “先生,夫人究竟为什么啊!”吴璔哀嚎道。

    华彦先生笑着摇头道:“你可知吴王妃生产凶险之极?双胎本就生产不易,你可曾去瞧过吴王妃?”

    吴璔一拍脑门,我的闺女啊!你受苦了呀!

    华彦现在看着吴璔哭着跑走了,叹了口气,对着渝儿道:“你父亲这次恐怕还要惹你母亲生气,不如你去后面替你父亲说几句好话吧!”

    你外孙就在后宅,你不去先看看外孙死活,不去给媳妇赔罪,哭嚎着跑去找女儿算怎么回事儿?再说,已经到了晚饭的时候了,你该不是担心回不了家,去闺女府上蹭饭去了吧!

第一百八十四章

    吴璔总算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在与华彦先生一次次讨论夫妻相处之道后,得出一个结论,女人和男人想的完全不一样!女人不讲理,从来不讲道理。

    对付一个不讲道理,又有绝对权威的人。吴璔再一次怂了,夫人真的下手打啊!鸡毛掸子,挠痒耙子已经让他心惊胆寒了,最近夫人迷上了剑法,下次再犯错,是不是就改用剑劈死我了?

    程欣妍慢悠悠的练着太极剑法,这是一套养生的功法。周老太君过世时,程欣妍再次病倒,好气来后,明安便给她制定了一套养生的法子,其中心如止水,不大喜大悲也是养生的一大要诀。

    “夫人,皇后娘娘说,请您进宫一趟。”

    程欣妍缓缓收了剑,慢悠悠的说了句,“知道了,给我准备热水沐浴更衣。”

    素雪帮程欣妍拿着宝剑,笑呵呵的跟着主子,说:“听伯府那边的管事说,许是公主有孕了,伯爷和全夫人赏了下人一个月的月钱,全夫人收拾东西住丽华苑去了。”

    程欣妍躺在浴桶里,笑着道:“皇后许是要说福慧的事儿。”

    濂儿和福慧在伯府大婚,三日后,福慧公主按照礼制搬回公主府居住。濂儿却要住在伯府,好好的小夫妻因为君臣有别,公主不召见,濂儿就不能与媳妇相见。

    宫里自然也不愿这一对两情相悦的夫妻被礼制隔开,由皇后出面,让吴家把丽妃省亲的别院卖给了福慧公主,丽华苑如今是公主的产业。

    公主住在别院,礼制什么的就不存在了,小两口一个再不回伯府,一个完全不记得自己还有一座公主府,快快乐乐的在别院住的逍遥。

    “皇上圈定了几个港口,准备开放海贸,我悄悄造了两艘海船,也想掺和一把。”霍玉娇小声道。

    程欣妍看看左右,神秘道:“不瞒娘娘,我也悄悄造了两艘海船,要不咱们一起啊?”

    霍玉娇眨眨眼,笑道:“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咱们不懂海上贸易,不如拉上姈儿一起?”

    程欣妍捂嘴笑了起来,“还能少了夏家?加上娘娘的两艘船,咱就有十几艘船了。”

    “还有谁的船?”霍玉娇问。

    “还有穆沐和源儿的两艘,濂儿和福慧的两艘,大哥和二哥各一艘,还有秦眉康也弄了两艘,我正要去问谢王妃,你那侄儿媳妇就去找了姈儿,说是西平王府准备了一艘海船。”

    程欣妍掰着手指头数着,“加上娘娘和我的船,一共十五艘海船了呢!”

    霍玉娇把造船的人在心里过了一遍,低声道:“皇上有意把海上诸岛的水军交给穆沐管辖,穆沐跟皇上说,在岛上困了几个月,现在看见水就想吐,这辈子都不去海上了。”

    程欣妍眨眨眼,皇后什么意思?打算让吴家,程家接着管理水军?

    “长兴候说,程家出身西北,马上作战还算可以,见了水就泡汤,推荐了石家。”霍玉娇道:“这次海上驻军的事儿,吴珅负责军需调遣,任东海水军总督。”

    程欣妍一下想到,丽妃省亲后,吴氏族里彻底穷的掉渣了,不然也不会爽快的卖了省亲别院。

    让吴家和石家负责海上防御,这不是给吴家送来钱的路子吗?不对,皇上怎么可能这么好心?

    霍玉娇把话点给程欣妍,笑着转了话题,太后娘娘曾说过,省亲是为了亲人相见,女儿回娘家闹的娘家阖家不安,还要造别院,实在太靡费了。

    程欣妍被皇后跳跃的话题弄懵了,太后娘娘已经薨了一年多了,若不是太后国丧,省亲还不知要闹几年呢!

    “潘家就做的很好,把省亲的园子隔出来向外租赁。因此事皇上赐潘嫔盈为贵嫔了。”皇后笑了笑道:“京城省亲的别院不少,你手里有银子,不如买下一处养老用?”

    这是要劫富济贫吗?那些宫里有妃嫔的人家,自己闹着要盖省亲别院,把家底祸祸了个底掉,现在要让我去给他们擦屁股?

    “我哪有闲钱,再说,渝儿要进学,以后要娶媳妇,还要给他准备分家的宅院,我买个花里胡哨不能住人的别院做什么?”

    皇后笑了笑道:“我让姈儿,寿姐儿,六姐儿都买一处,我准备把恭妃省亲的别院买下来,给献哥儿和颦儿做消遣的别院。”

    程欣妍抬头看着雕梁画栋的房顶,看样子一定要买没用的园子了,“算了买就买,给老爷用做会文的场所也好,租赁出去也能赚一点。”

    皇后笑儿不语,省亲是皇上和华彦先生定的计策,现在计策成功了,皇上又觉得一帮穷亲戚有些丢脸,偏要再找补回来一点。

    出了皇宫,程欣妍直奔康平郡王府。

    源儿带着两个孩子迎了出来,程欣妍眯着眼睛看向外孙,指着震儿道:“玩蛐蛐了?”

    震儿小嘴一瘪,“外祖母,是蝈蝈!”

    雷儿低头偷笑,程欣妍冷着脸道:“别以为我不知道,是你把蛐蛐塞你哥哥怀里的吧!”

    雷儿奇怪道:“外祖母,你怎么一眼认出我们的?府里的下人都认不清呢!我爹总是搞错我们两个。”

    程欣妍忍住笑,哼哼道:“你们这点小把戏,能逃过外祖母的法眼不成?”

    源儿扶着母亲进了花厅,“母亲怎么有空过来了?”

    程欣妍把皇后说的事情说了一遍,源儿想了想道:“大伯的事情,娘还是不要多问,让父亲去跟大伯说吧!”

    “这事儿我就没打算多管,你说说,我买谁的园子最划算?”

    源儿笑道:“母亲还用想,秦老夫人一定要买淑妃省亲的别院,一定用私房买下。姨母自然要自己出银子,把夏氏族里的损失补回来一些。二舅母更不用说了,自然要买下石家......不对,醇妃的省亲别院不是石氏族里出银子,二舅母要买哪个?”

    程欣妍拍了她一下道:“你管她们呢!想想你娘。”

    源儿指了指东城的方向,道:“自然是沈家园子最划算,不过,西城的文妃省亲的别院最精致,适合您和我爹养老用。”

    程欣妍想了想道:“我去问问二嫂,石家的事儿,二嫂指定不想掺和,我们就把沈家和文家的园子分了算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程欣妍心疼,肉疼浑身疼,还是坚持买下了西城的一处园子,名叫思圣园。这里是贺妃省亲用的别苑,贺妃娘家是榆林关总兵,在京城只有一处四进的宅院,为了贺妃省亲才买了这片空地建了园子。

    “娘只用了二十万就买下这片园子,真是太值了,我听说当初建思圣园可不止这个价?至少花了五十万两。”李雯神秘兮兮的透露打听来的小道消息。

    程欣妍哼哼了两声,五十万?“这片地方,若不是省亲,最多三五千两银子,不过,修园子就是无底洞了,江南湖石咱修老宅子时运回来一块,才用了一千多两,因为省亲湖石炒成什么价了,简直比金石头还贵。”李雯指着湖石,啧啧挑剔着还不如老宅那块看着好。

    这片地没个五六万拿不下来,皇上让妃嫔省亲,把京城的空地放出来赚钱,不翻个十倍怎么可能让人买下来。程欣妍不想说话,心疼,二十万两几乎用去了这些年跟着夏垨倒房子的积蓄。

    “娘,你脸色不好,坐下歇歇吧!”李雯扶着她在大青石上坐下,指着园子道:“进来时,乍一看园子像是北边园子一般豪放,大气,走到这里再看,竟有了江南园林的婉约细致。”

    程欣妍抬头看天,当初给源儿盖省亲别院,她把草根都扒出来用了,一片树叶都不敢浪费,用的是吴家族里的空地和国公府的园子相连,就算当初买湖石,修园景也没花二十万两这么多。

    “就这样的破园子,给五万两都嫌多,信不信我五万两在京城修一个比这还好的园子?”程欣妍赌气道。

    李雯知道婆母花了银子,心里不痛快,可皇后娘娘发话了,婆母又捡了最便宜的一处,还觉得亏的话,二舅母花了近五十万两,明安姨母花了三十多万两,就连源儿大妹妹也买了一处,听说超过六十万两了呢!

    源儿妹妹特意叮嘱不能告诉母亲,那么多银子,母亲知道了一定要犯心口疼的毛病了。

    即便不知道源儿花了多少银子,程欣妍一样心口疼,皇上这一出玩的真漂亮,园子经了一道手,卖了多少银子都孝敬给了宫里的娘娘,听说,娘娘们把卖园子的钱捐给了国库呢!

    “娘,要不让船工把船拉出来,咱去湖上玩一会儿?”李雯试探道。

    程欣妍咬牙道:“你快生个闺女,这片园子以后给我孙女做陪嫁。”

    怎么又想到孙女头上去了,李雯瘪瘪嘴,还是别说话了,婆母现在估计什么都听不见。

    “什么思圣园,太难听了!”程欣妍一腔怒火无处发泄,手指点了一圈,“哪里有盛景?娘娘能思圣,咱要忠君,改名,改成思静园。”

    好吧!你是婆母,你说了算,静静也好!

    “还有那些随园子搭给我们的小戏子,买了,全打发出去,秦腔,昆曲我都听不懂,闹心!”

    李雯马上点头应是,戏曲玩乐之举,确实不适合吴家。

    程欣妍起身气呼呼往前走,“这些花,太贵重的,赶紧卖掉,别等着花匠养死了心疼。”

    “娘,园子里的花都拔掉,园子不就秃了?”李雯舍不得园子里极品的牡丹花。

    程欣妍想想道:“找懂行的买,别把鹿肉买成白菜价,换成月季多好,月月开花。”

    牡丹园转眼被婆母安排成月季园了,李雯觉得现在哄着婆母回去最好,免得下一处景致,被婆母安排成满园迎春花。

    “这竹子瞧着不错,颜色怎么这么翠,像玉石一样盈透!”程欣妍夸了主子一句,接着画风一转,“倒是有君子之风,说道风,我最不耐烦风吹竹子的声响,晚上听着阴森森的。”

    不会想把竹子拔了吧!

    还好程欣妍琢磨竹子应该有竹笋,这种竹子的竹笋应该好吃些。

    在园子里转了半圈,程欣妍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二十万冤枉钱,买的园子五万两都不值。算了,算了,全当买个好给帝后吧!

    回到府里,吴璔难得在房里看书,“园子如何?可还看的入眼?”

    程欣妍捂着心口哼哼了一声,打发李雯回去,靠着椅子喝水顺气儿。

    “夫人,卫平坊的府邸已经修建好了,咱们搬回去怎样?”

    程欣妍撇了吴璔一眼,“明安早就搬回去了,我就是懒得折腾,咱住着官宅,卫平坊的府里还要养着一批人,不如搬回去的好。

    不过,老大家的喜欢这里,毕竟李家在祭酒府住了近二十年。哎呦!若是让我住二十年官宅,我也不修府院。”

    吴璔含笑点头,“若是夫人喜欢,咱们也可以在这里一直住。”

    “不对!”程欣妍坐直了身子,“你有事儿?要升官了?”

    “没什么事儿,我的能力做到国子监祭酒,已经很是疲累了。”吴璔指了指外面,道:“年轻时,你曾说若是科举不中,咱们出去游山玩水。趁现在还能走的动,咱们出去走走?”

    “华彦先生说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程欣妍笑着问吴璔。

    吴璔笑着点头,“我们去看看,如何?”

    “好,咱们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程欣妍笑的很开心,心里却担心吴璔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吴璔去了书房,程欣妍火急火燎去了渚儿的院中。

    “娘,可是有事?”李雯拉着无病迎了出来。

    程欣妍摸了摸孙子的胖脸,叮嘱李雯一句,“孩子还小,别总拘着他读书写字。老大在房里吗?”

    “夫君在翰林院编书,听说皇上为编书的事儿发火了,又增派了二十名新科进士呢!”

    “哦,没事了,老大回来,你打发人给我说一声,我有点事儿找他去办。”程欣妍转身要走,打算让秀月回去问问明言。

    李雯跟在程欣妍身后往外送,“听说皇上点了公爹做明年会试主考。”

    程欣妍猛的停下了脚步,转头看着李雯,“外面可是有对老爷不利的传言?”

    李雯拍了拍儿子让他去一边玩,小声道:“听说了几句,说公爹资历不够。”

    程欣妍哈的笑了一声,“历任国子监祭酒,谁没做过主考官?老爷前两次以学识资历不够推脱,老大会试那次,老爷递了折子请求回避,前一次因为源儿成亲,老爷说风头太盛不好,上一次老爷选择带监生去游历,这次还有人说嘴,怎么,要等着老爷熬到七老八十才行?”

    真不该多嘴!这一天全是陪着婆母发脾气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起因是皇上提了几位明年会试考官的人选,其中就有吴璔。事情还在商议,主考官自然是首辅,考官有内阁阁老,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这里面吴璔资历最浅,又几次拒绝做考官,朝中自然有人觉得吴璔不行。

    对于吴璔,其实首辅也好,阁老也好,大家都心知肚明。吴璔的学问不算最好,却是最务实,有几年地方官经验,也在地方官场历练过,资历和学识足矣撑起考官的名头。

    然而,吴璔当年的一甲第三来的太过,先皇明显偏爱吴璔,以个人喜好定的名次。再就是吴璔多年的教学方式,完全是针对考试,训练学子如何针对科考,如此有作弊的嫌疑。

    朝中有人说吴璔欺世盗名,说的是中华学馆收学费的事儿。天下所有的书院、学馆都不收学费,至于学生要交一定的费用,全用别的名目代替,比如通俗点就是交束脩,最多收一点纸笔的费用。

    中华学馆却明晃晃的要求学生交学费,学杂费。

    程欣妍听的呵呵了,“这是华彦先生的主意吧!他们怎么不说华彦先生?”

    明言交代了外面的事儿,又说起大家口中的华彦先生。

    吴璔是欺世盗名之辈,华彦先生简直就是圣人。华彦先生走边东南沿海,建议朝廷设立卫所,哨所,建议建立海上防线。改革水军奖惩制度。

    之前朝廷计算军功,按照斩获人头计算。华彦先生说,东南沿海若在海上歼敌,无法斩获人头,所以,水军更愿意把敌军放入陆路后在追击敌军,这样会给沿海百姓造成损害,不如免去水军斩获人头计数。

    另有改革税法的提议,在各地建立平粮仓,百姓缴纳税粮一部分就近入库,经户部核查数目后封存,比之前运入京城,再分发到各粮仓储存方便了许多,免得地方官员每年押运粮食入京缴税。

    还有华彦先生建立的物流体系,更是方便了很多百姓,包括朝廷所要运输的粮食,物资等,从物流储备库调运,救灾时比之前从各县衙调运灵活的多。

    程欣妍不想听了,华彦先生很厉害,不用别人说,明安每次看账本都笑的合不拢嘴,可见这位赚了名声,银子也没少往口袋搂。

    “老爷,要不你辞官吧!真没意思!”程欣妍想了一个下午,觉得无聊的很,还不如出去走走看看。

    吴璔笑了,“好,我们不是说好了,要出去看看?”

    “嗯!游山玩水,谁也不带,我们两个走到哪,玩到哪。”

    两人相持一笑!转天,吴璔递了辞官的折子,程欣妍递了牌子入宫。

    “怎么好好的要辞官?”霍玉娇问。

    程欣妍大大的松了口气,“年纪大了,趁着我还能走,能动,想出去走走,年轻时就盼着老爷考不中,我带着嫁妆分出来单过,让老爷带着我走遍名山大川。”

    霍玉娇向往的叹了口气,“想去就去吧!出去玩记得给我写信。”

    一个月后,吴璔带着一家老小搬出了祭酒府,吴渚从父亲手中接过家业,还有照看弟弟的责任。李雯被婆母一再叮嘱,要生个闺女,二十万两的园子不能留给儿孙,免得儿孙学坏了,玩乐之所做陪嫁最合适。

    吴家在新府里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春暖花开后,两辆马车从吴府侧门拉了出来。

    程欣妍坐上马车,像赶苍蝇一样,把送她们的儿女赶回家,喊着车夫快走,今天要赶到通州码头。

    你去通州码头有什么着急,马车不用跑起来,溜达着一天也能到通州码头。渚儿和源儿不敢吐槽,眼看着马车被娘催促着跑了出去。

    三个月后,皇后收到了一封足有一本书厚的信件,看上面的字体就知道,鸡爪子挠出来的字体,一定是程欣妍写来的。

    “照这个方子让御膳房做手擀面来。”皇后抽出信纸,想想还是让人誊抄了一遍,“去拿冰糖,桂圆,葡萄酒来。”

    皇上来的时候,桌子上摆着一碗飘着红油的面条,皇后忙着用茶吊子煮葡萄酒。

    “程夫人给你来信就让你做这些?”

    霍玉娇大笑道:“看她写的我口水都流出来了,谁知御厨做出来,好像跟信上写的不同呢!”

    皇上吃了一口面条,“嗯!酸辣的挺开胃。”

    霍玉娇递给皇上一杯葡萄酒,把信推到皇上面前,“你看,程老婆子还感慨上了,说天下百姓最善良,最知道知足常乐,她出去走走才明白,很多事情其实没必要纠结。”

    “什么事儿能让程夫人感慨知足常乐?”皇上皱眉看了一遍信上了内容。

    程欣妍走到一处县城,这里的百姓百年前流行吃白糖米糕,说是当地的米糕是天下的米糕之最,后来天下大乱,当地流行一种风干菜干做的咸味点心,再后来,新朝建立,百姓把咸味点心做出了十几种花样。

    吴璔和程欣妍到了当地,白糖米糕和各种咸味点心都是当地特产,听说每年靠着物流车队,能卖出去很多。

    “但愿朕治理的天下,百姓都能吃上白糖米糕。”

    皇后笑着指了指面条,皇上也跟着笑了。信上说,路过一个很贫困的镇子,镇上最好的吃食就是这种酸辣手擀面。

    “是朕贪心了,你看,百姓有一碗手擀面已经很知足了。”

    皇后不打算跟皇上说天下大事,笑着说:“信上写了一种酿葡萄酒的法子,臣妾想试试,程老婆子说,一坛葡萄酒要三两银子呢!”

    皇上掸掸信纸,“她花二十万买一处院子,三两银子还要计较?”

    “皇上,一碗酸辣面才两文钱。”霍玉娇大声提醒道。

    “这老两口走到哪了?听说让人运回来一架古琴。”皇上觉得两人一定捡漏买了一架名琴回来。

    霍玉娇笑着道:“古琴我不知道,上次源儿来说,运回来一张拨步床,说是睡在上面能生闺女,程老婆子让儿媳妇和源儿轮流睡那张床,一定要有孙女、外孙女呢!”

    皇上挑眉问:“她不是有了孙子,外孙了?怎么还急着要孙女,外孙女?不是说知足常乐?”

    霍玉娇小声道:“皇上有所不知,那婆子说了,园子是玩乐之所,不能传给儿孙,担心儿孙学坏了,要把园子给孙女做嫁妆呢!”

    “她不怕女婿学坏了?”

    霍玉娇大笑不已,“她一定没想到。”

    没想到孙女婿会不会学坏的程欣妍,正拉着吴璔的手站在山顶,山风吹着粗绸长裙,一身简谱的老夫妇靠在一起,低声说着老不休的情话。

    “此生有你陪伴,哪怕辛苦我也满足了。”

    “多谢夫人一路陪伴,此生有妻如此,我亦满足!”

    全书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5996/ 第一时间欣赏贤妻重生最新章节! 作者:谷香满园所写的《贤妻重生》为转载作品,贤妻重生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贤妻重生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贤妻重生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贤妻重生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贤妻重生介绍:
重活一世,她夺回子女的抚养权,笼络夫君,一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天不遂人愿,她想远离的却逃不开......贤妻重生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贤妻重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贤妻重生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