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好老师TXT下载三国好老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好老师全文阅读

作者:野怪逆袭     三国好老师txt下载     三国好老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340章 身在局中

    “怎么都挑今天过来了?”

    董明看着荀璦、李植和高大壮,笑着问道:“琢之刚刚坐下,你们就过来了,倒也是巧了。”

    李植闻言笑着道:“学生只是送这位...壮士过来的。”他不知道该怎么称呼高大壮,刚才路上的时候倒是问了名字,可是直呼姓名倒有些不礼貌了。高大壮也没个表字,只好称呼他为壮士。

    可不是嘛,九尺有余,一身横肉,妥妥的一个壮士。

    董明自然看到了高大壮,向他笑着点了点头。

    高大壮见状连忙躬身,一脸恭敬的说道:“草民...见过侯爷!”

    对于大汉的官职高大壮搞不明白,只知道董明是个大官。但是侯爵他懂啊,这可是正儿八经的贵族老爷。他自己之所以不远万里跑到大汉来,就是因为得罪了一个贵族,无奈之下只能远走他乡。

    “你先说说吧,若是无事,你肯定不会过来寻我。”董明对高大壮笑着说道:“是什么事情?”

    高大壮闻言苦笑一声,道:“是这样的....草民也不知道这样合不合适,只是实在没有办法了。”

    “说说看吧。”董明支棱着耳朵,等着高大壮继续往下说。

    高大壮如此这般的交代了一番。

    原来,他家乡来了一批人,可惜还没走到洛阳呢就被人给当奸细扣下来了。只有一个机灵的小子逃了出来,一路上昼伏夜出,找到了高大壮。

    他来找董明,就是希望董明能够搭把手,将他的同乡们给救下来。

    董明听完笑眯眯的看着高大壮,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而是缓缓地喝了一口水道:“你跟你的家乡那里还有联系?靠什么联系?可不要跟我说靠信件啊。我想,大汉还没有能帮你送信到你们国家的人吧?”

    高大壮闻言深吸一口气道:“事实上,是他们联系的草民.,准确的说,是巧合。就在前半年的时候,草民跟随一个商队去了大月氏那里,正好遇到了同乡的人。他们得知草民过的还不错,便想着都过来。”

    董明听到这里眼睛一亮,笑眯眯的问道:“不知道哪个商队会跟大月氏做生意呢?”

    “他们不是跟大月氏做生意,他们就是大月氏的商队,来大汉做生意的。”高大壮立刻回道:“当时我的家乡也有一批人来到安息做生意,正好就在大月氏的地盘上碰到了。交谈之下,他们决定来大汉朝碰碰运气,草民答应下来。”

    董明右手屈指,在左掌手掌心点了点,然后道:“这件事,我知道了。你回去等着吧,过些日子你的老乡就会被放出来的。”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高大壮虽然不知道董明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圈,问这么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但是知道他答应帮忙之后,还是极为开心的。

    董明笑着点点头。

    高大壮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接下来就没自己什么事情了,便起身告辞。董明也没有拦着,让人礼送出去。

    “你说。”董明看向了荀璦。

    荀璦有些犹豫:“老师....学生......”

    董明叹了一口气,道:“你想说什么,为师很明白。不过你放心,公是公铆是铆。慈明先生的打算,跟你没关系。你也应该清楚,你被荀家送出来的时候,就是被站队了。这种事情,他们不会攀扯你的。”

    “所以你不用担心,为师看的明白。你眼下要做的,就是把城管司给做好,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制度来,将来好推而广之。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有什么负担,尚书台和朝廷不会为难你的。为师自然也会支持你。”

    荀璦闻言点点头,然后又道:“今儿个还有一件事,陛下递了条子过来,让城管司负责一部分讲学时的护卫工作。”

    董明闻言皱了皱眉头,不过很快又舒展开来,一脸平静的说道:“按照陛下说的做就行了。”

    “学生知道了。”荀璦没有再问,事实上他在接到命令的时候就已经想明白了。他相信,自家的老师肯定也能想明白。

    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无外乎两点,一者是陛下想看看自己的命令不经过尚书台和丞相府,有没有人听从;二者之所以选荀璦,就是光明正大的做给董明和蔡邕看的。这样反而不会使得君臣三人,离心离德。

    毕竟刘辩是皇帝,还是个年轻的皇帝,给下面人递条子让他们办事,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揉了揉眉心,董明对两人道:“若是没什么事情,就留下来吃饭吧。”

    李植闻言立刻站起来道:“老师,学生还有事情,就不留下来了。”

    “行,你去忙吧。”董明没有强留。

    李植闻言跟荀璦打了一声招呼,便告辞离去。出去的时候,还跟诸葛亮等小字辈打了个照面。

    “琢之,你留下来吃饭吧。”

    “不光是学生,还有文若也来了。”荀璦开口说道。

    董明闻言一乐,笑着道:“那就一起。早就听说荀文若乃是王佐之才,倒是还不曾与他深入交流过,这一次倒是个好机会了。”

    荀璦闻言笑了笑,道:“文若的确是大才。”

    此时,荀彧却在偏厅里遇到了麻烦。本来坐在那里好好的,就等着一会儿自家兄弟叫上自己,然后离开呢。结果有三个小家伙忽然跑了过来,一本正经的要向自己请教。

    本来他觉得没什么,自己虽然年龄也不大,但是对自己一身的才学还是很有信心的。见他们执礼甚恭就答应了下来。

    很快他就后悔了。

    三个小家伙斗不过十来岁的年级,但是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反应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不过一会儿的功夫,他就有些招架不住了。

    倒不是他荀彧学问不行,实在是这三个小家伙问的问题超纲了啊。就在他用尽脑筋回答这三个家伙的问题的时候,荀璦走了过来。

    “文若,今日留下来与老师一道吃饭。”

    荀彧闻言连忙长身而起,心里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荀璦看着荀彧一脸兴奋的表情,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家里的饭不好吃?怎么一听到在老师这里吃饭,就这么高兴?”

    “啊?”荀彧有些尴尬:“有吗?某家是因为能够跟伯照先生深入交流而兴奋。”

    “成吧。”荀璦觉得荀彧有些奇怪,不过他倒也没在意,转头对三个小家伙说道:“小明、周瑜、法正,你们三个在这里做什么?”

    周瑜最为年长,闻言上前答话:“兄长,早就听闻老师说过,荀彧荀文若乃是王佐之才。这一次听闻文若哥哥来了,我们三个人就有些按捺不住,前来请教一番。”

    “请教?”荀璦脸上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看向荀彧然后道:“你们三个能不能不要一起请教?有些太难为人了一些。”

    “可老师就愿意我们去请教他啊。”法正立刻说道。

    荀璦摇了摇头道:“行了,不跟你们说这个了。总之你们记住了,下次要是想要请教别人的话,就一个一个请教。不要三个人一起来,不然别人肯定会觉得你们是来难为人的。”

    周瑜、诸葛亮、法正三人虽然还年幼,但都鬼精鬼精的,听到荀璦这么一说,就知道自己三人提问的杀伤力有些大了。

    “知道了!”周瑜立刻回道。

    “走,找老师去。”诸葛亮这个时候开口道:“难得他今日有空。”

    “同去同去!”法正也笑眯眯的说道。

    周瑜向荀璦和荀彧行了一礼,然后带着两个小老弟离开了偏厅。三人离开之后,荀璦走到荀彧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辛苦你了。”

    荀彧有些苦笑一声道:“这三个孩子都是伯照先生的学生?”

    荀璦点点头:“没错,这是目前最优秀的三个孩子,不知道兄长觉得如何?”

    “还能如何?至少我跟他们一样大的时候,是不如他们的。”荀彧有些唏嘘的说道:“不知道是他们天赋异禀还是伯照先生教导有方。”

    “兼而有之。”荀璦笑眯眯的说道:“不要小看了老师,也不要小看了新学。”

    荀彧闻言一愣,笑着摇了摇头道:“你放心吧,最近我也在看新学的书籍,等书院开课了,我也会去旁听的。”

    “你是认真的?”

    “自然!”

    荀璦上下打量了一下荀彧,然后道:“这不应该啊,那位可是在跟新学打擂台呢。你这眼巴眼望的往新学靠拢,这不对吧?”

    荀彧闻言表情不变,挂着模式化的温柔笑容,道:“家里分成了三派,旧儒学、中立派和新学。你猜我是哪一派?”

    荀璦闻言想都不想,直接说道:“中立派。”

    “特别没有意思你知道吗?”荀彧叹了一口气:“我的确是中立派,因为在我看来,新旧儒学都是儒学,兼收并蓄即可。”

    “我更好奇的是新学一派是哪些人?”荀璦笑眯眯的问道。

    荀彧听到这个问题,然后笑了一下道:“自然是你和公达两人了。除了你们之外,还有一批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好像也更喜欢新学一些。”

    “合着这三派,其实就是两派啊。”荀璦翻了一个白眼:“我还以为荀家又多了一些有识之士呢。”

    “其实也不用着急。”荀彧笑着说道:“其实你们也清楚,新学想要站稳脚跟,根子其实在科举制上。只要能够坚持到第三次科考,到时候朝廷上,地方加起来会有上千官员出身科考,接触过新学,那时候新学不说超过旧儒学,但是肯定站稳脚跟了。”

    “从这一点来说,我是佩服伯照先生的。”

    “嗯?”荀璦有些懵。

    “你身在局中,自然没有我看得明白。”荀彧笑眯眯的回道。

341章 小册子和新戏

    “身在局中?”荀璦看着荀彧,等他继续说道。

    荀彧笑着问道:“在你看来,伯照先生的变法,核心内容是什么?”

    “经济发展啊!”荀璦不假思索的说道:“老师一直强调,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变法改革!”

    “而且老师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荀璦继续说道:“钱庄、南市、商铺、盐业、酒业、矿业、农业、老师都有布局。这都是从商业发展着手的,眼下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眼下天下能够相对平稳,靠的就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反哺天下带来的利好。”

    荀璦顿了顿又道:“而且眼下只是司隶这边有了动作,天下这么大,等到全都完成改革,想来大汉朝恢复鼎盛时期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大汉朝将迎来最强大的时期。那将是一个真正的盛世。”

    “你说的都没错。”荀彧笑眯眯的回道:“但有一点,就目前来看,伯照先生变法的核心,显然不是经济发展....这个词倒是有意思。不说这个...眼下伯照先生变法的核心,应该是...新学。”

    说到这里,荀彧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准确地说,是思想。”

    “嗯?”荀璦愣了:“这话从何说起?”

    “新学推广。”荀彧笑了笑:“眼下太常博士都换成了新学或者亲近新学之人,天下各州部的官学,也加入了新学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你难道没发现吗?从一开始伯照先生还没主持变法的时候,就先把科考给弄了出来。你说他是为什么呢?”

    “是为了为国抡才啊。”荀璦皱着眉头说道:“当时的情况咱们都知道,陛下一怒之下,几乎血洗了半个朝堂。”

    “的确如此。”荀彧笑着道:“可是这科考说白了,考试最核心的部分,可是新学内容啊。今年这一科也是如此。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呢?”

    “这.....”荀璦自然反应过来了。

    “伯照先生主理尚书台的这段时间,除了日常的政务处理之外,其他的动作其实都是小打小闹,真正对朝廷有深远影响的,只有科考这一条.....这才是伯照先生最在意的地方。其他的施政,都是为了这一条打掩护的。不管是旧儒学还是世家还是你们的朝敌都盯着钱庄、盯着南市、盯着军屯....等着这些地方出错。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第二次科考又开始了,还完成了蜕变,成了科举,加了武举。”

    “进士科和武举两科加起来,几近一千人,这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新学门人,剩下的三分之二肯定也收到了新学的影响。”

    “这才是真正的手段,不声不响的就将新学的影响力拓展了出去。既能提高新学在朝堂的力量,又能让新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荀彧说到这里,一脸佩服的说道:“伯照先生的思路,可以说是让某家茅塞顿开。变法,不仅仅是变法,而在于如何让自己从少数派成为大多数。”

    “这一点,那位也看出来了吧?不然也不会眼巴眼望的来洛阳,搞这么一个讲学。”荀璦忽然问道。

    荀彧笑着点点头。

    “哎,多事之秋啊。”荀璦摇了摇头:“不过,我倒是对老师很有信心。”

    荀彧闻言笑了笑:“我倒是对新学有信心。”

    “这倒是实话。”荀璦闻言大笑起来:“新学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必然会把旧儒学给淘汰。用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将他们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

    “儒学本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只不过世人都忘了。”荀彧说了一句然后又摇了摇头:“不说这些,我很看好新学,也因此才会属意参加这一次的科考。到时候你我同朝为官,还要守望相助才是。”

    这话不像是荀彧能够说出来的,荀璦觉得很有意思,笑着道:“难得你有事求我,我自然会答应的。”

    “你啊你啊。”荀彧笑着摇摇头。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下人走了过来,说是备好了饭菜,让两人过去。

    “我等快过去吧,可不能让老师久等。”荀璦连忙起身。

    荀彧闻言点点头:“自当如此!”

    两人跟着下人一路走到饭厅,饭厅内摆着三个矮几,成品字形,董明安坐在中间那一个矮几后面,等着他们。

    “来了?”董明笑着对他俩举了举酒杯:“快坐下,咱们先喝一杯再说。”

    两人落座,董明看向了荀彧:“文若,倒是好久不见了。”

    荀彧闻言点点头:“荀彧见过伯照先生。”

    “这些虚礼就免了,咱们就是随便聊聊。”董明笑眯眯的说道,对荀彧他还是非常看重的。不管是后世偌大的名头,还是此时世人的评价,都明晃晃的将大佬两个字刻在了荀彧脑门上。【眼力】之下,荀彧差一点就高达一百的内政能力,九十六点的谋略值也让董明啧啧称叹。这绝对是佬中佬啊!

    跟荀彧聊聊天,培养培养感情,说不定以后就能拉到新学阵营中来。这样一来,过个十来年,新学一派就能组成超豪华天团。

    诸葛亮、周瑜、郭嘉、法正、徐庶、荀彧、荀攸等等,这些人加在一起,绝对是超梦幻组合。用一句玄学的话来说,这些人可以说是东汉燃烧了国运应运而生不是天才。全都加入他董明的新学阵营,一来是壮大了新学的力量,二来也能满足董明的收集癖。

    荀彧和荀璦并没有在董明家里待多久,吃完饭之后,又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毕竟荀璦还有公务,荀彧也不便久留。

    等两人离开之后,董明给诸葛亮等人上了一会儿课,便回到了书房里。到了书房,将写好的稿子放在了一个木匣子里,用蜡封住,然后招呼了一个下人。

    “把盒子送到科学司,让他们将里面的东西印出来,至少印出来一万份。”董明吩咐道。

    那下人点点头,接了木匣子,转身便离开了。

    木匣子里是董明写的宣传小册子,内容倒不是什么太复杂的大道理,而是则小故事。有新学门人帮助百姓的;有变法给百姓带来福祉的;还有旧儒学黑暗的....总之怎么离奇怎么来,怎么让人感兴趣怎么来。

    这东西写起来不复杂,只需要将一些后世听到的故事修修改改就能拿过来用了,都不用考虑什么逻辑问题,只要没有太明显的逻辑硬伤就行。

    除此之外,董明还有另外的准备。这事儿,得落在白玉京的戏班子上。他依着后世智取威虎山的路子,写了一个戏曲本子。在系统的帮助下做了修正,整出戏在董明看来,可以说是兼具艺术价值和娱乐价值。

    这出戏讲的是张角起事期间,一名新学门人为了为了剿灭黄巾贼寇,不惜深入虎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终使得官军不费吹灰之力赢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性,保证百姓们看完之后,对这位新学门人心生敬仰之情,同时也会对新学的认同感更加的强一些。

    本子已经写好了,明儿送给白玉京,让他们紧赶慢赶的派出来,等到讲经的时候,让他们上去演一场,暖暖场子。

    宣传嘛,前期就是要走故事、传奇、戏曲、话本的路子。等有了群众基础,再去搞理论宣传,吸收志同道合之辈.....到最后,就可以做到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翌日,科学司内,印刷房。

    “这几个故事倒是有些意思,你们看这个啊....县令明断鬼魂索命案!一开始某都觉得这是鬼魂索命了,不成想这县令竟然如此厉害,竟然能够拆穿那人的把戏。”

    一个印刷房的小吏一脸惊讶的说道:“真是没想到啊,这御剑术、使人浮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做到。”

    “要我说,还是这一个故事更精彩!”另外一个小吏指着册子说道:“一个走投无路的好人,做了那多的好事儿,结果呢?家道中落,自己也即将去世。本以为好人不长命,结果呢?!竟然赶上了好政策,一下子就风生水起了!从这故事,某家倒是看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在历史大潮之下的无奈。”

    “兄弟你悟了啊!就你这最后一句话,说不定就能被大人收入到新学门墙,日后摇身一变就能新学门人了。”

    “嗨,可不是嘛。哥们的俸禄有一半都用来买新学书籍了!咱们在科学司当差,最重要的就是要懂新学!再说了新学门人多好啊!有能力,有智慧。你们看看这几个故事,写得多好啊。”

    印刷房门外,高尚斜靠在门框上,低头看着原稿件,从字迹上他就能分辨出来这都是老师所做。说实话,刚刚看的时候高尚还是有些意外的。

    一来这字迹还是一如既往的拿不出手,二来这稿件上的文笔、文风都不像往常那样,充满了世俗俚语,显得有些...粗俗且轻佻了。

    往常董明写的东西虽然不是什么花团锦簇的文章,但有一点,摆事实列证据,以理服人。真要说起来,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大巧不工。

    但这一次,就有些奇怪了,只是几个尚不得台面小故事。

    可是现在,听到里面那些小吏的议论之后,高尚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这种东西,就不是写给他们这些读书人看的,而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

    不对,是写给他们听的!毕竟,普通百姓可甚少有人识字的。

    “老师好像从一开始就对普通百姓很是上心呢。”高尚默默地说了一句,感觉自己好像把握住了什么关键的节点。

342章 杨修和盐场的意外

    高尚在纠结董明为什么对普通百姓这么上心,但是纠结了半天也没有纠结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要摇了摇脑袋,从印刷房离开。

    半路上,被人拦住了,高尚定睛一看,却是杨修。

    话说上一次杨修去了董明家里之后,就了无音讯,不成想又来了科学司。

    “德祖?好些日子不见了,你去哪了?”高尚见到杨修之后,很是高兴。对于杨修能够随随便便的就出现在这里,他也不觉得意外,科学司虽说防备森严,平日里连一个苍蝇都很难飞进来。但是司里上上下下都把杨修当成了自己人,因此肯定不会阻拦他进来。

    只要离开的时候,身上没带着科学司内的东西就行。

    杨修脸色有些苍白,双眼浮肿,还挂着厚厚的黑眼圈,一看就知道精神不济。

    “怎么搞成了这副模样?这是多久没休息了?莫不是得了老师的真传?回家仔细研究去了?要我说,你也太着急了,应该拿过来我们一起参详嘛。”高尚有些嘴碎,连珠带炮的说着:“也不对啊,若是给了你,老师定然会给我一个副本的才是。”

    “怎么回事?老师没给你蒸汽机的技术材料?那你去哪了?怎么还弄成这副模样?”高尚的问题太多了,让杨修有些应接不暇。

    不过眼下杨修也不太想回答这些问题,他张开嘴,用嘶哑的声音说道:“我报了名,参加这一次的科考。等考过了之后,就来科学司任职。”

    “这是好事儿。”高尚笑着点点头:“不过你还没说呢,这几天做什么去了?”

    “某被杨家除了籍。”杨修一脸平静的说道。

    “哦,这样啊,我还以为怎么了呢。”高尚显然是没听清楚,随口回了一句,刚刚说完就反应过来:“什么?!被除了籍?!你爹不要你了?”

    “此事休提了。我那房间还在把?让我休息一下,明日去见伯照先生。这一次,我心无旁骛,什么时候把能够实用的蒸汽机做出来,什么时候出科学司的大门!”杨修一脸坚定地说道。

    高尚还想再问,可是看到杨修的模样,又忍了下来:“行,你先去休息吧。”

    杨修去休息,高尚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一跺脚去了自己的班房。走进去之后,坐下来抽出一张纸,快速的书写起来,很快就写了一个拜帖。

    他想要去杨家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想了想,又摇摇头,将拜帖放在了书桌上。这事儿他出面显然也没什么卵用。

    叹了一口气,他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都是蒸汽机闹得!不过......真希望蒸汽时代能够到来啊。可惜了,老师曾经说过,蒸汽机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材料问题。而材料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的,这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学科。”

    其实董明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材料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这是个时间问题。只要给董明时间和安稳的研究环境,将大汉朝的整体科技实力提升到工业葛明前夕,从而推动蒸汽葛明的出现,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大汉朝必须得稳定,经济也要高速发展;二必须得借助国家力量,不然光靠他一个人,哪怕有系统的帮助,也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做到的。

    董明现在就在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让大汉朝稳定,让经济迅速发展。只有这一步走好了,才能借助国家的力量,以系统提供的技术材料为导向,快速的攀科技树。毕竟科研不光是科学和技术问题,这是一个金钱游戏。

    没有钱,没有人,想要做出来,那无疑是妄想。基础庞大才能催生进步,量变积累才能催生质变。

    高尚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清空,将自己放空在椅子上。今日杨修的决绝和坚定让他很是触动。他都已经忘了,上一次他是为了什么而这么决绝和坚定了。

    自从来了洛阳,接管了科学司之后,他那个颗原本沉浸于研究中的心,变得躁动了。以至于一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再拿出什么像样的成果。

    翻来覆去还是火药那一套东西,而且还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有些懈怠了啊。”高尚摇了摇头,振作了精神:“那么从今天开始,就继续研究吧!老师对火药很是看重,而且这东西危险,司里面也没有人愿意研究,就我自己上吧!”

    做了决定之后,他站起身来,离开了班房,直奔火药房而去。

    ......

    莱州湾盐场,刘磐和刘虎两个人正在喝酒,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兵跑了进来。

    “两位将军,探子来报,在西边五十里出出现了一支身份不明的军队,大概有四千人左右,正朝着盐场这边赶来。”

    刘虎猛地站起来,将矮几都给打翻了:“什么?!”

    一旁的刘磐直接走到一旁,将衣甲穿上,绰了一根长枪:“详细说说。”

    “都是步兵,多是枪兵,有少量的刀盾手,还有一百多人着甲。”

    听到这里刘磐皱起了眉头:“这...官军的装备也不过如此了。虽然不如咱们手下的兄弟们装备精良,但也是战兵才有的装备了。想来除了这四千人之外,至少还有数千辅兵在后面。”

    “一万人?!”刘虎眼珠子都瞪大了。

    要知道当年黄巾之乱,朝廷满打满算才出动了三十多万大军。这穷乡僻壤的忽然出现一万人,这事儿太魔幻了。

    “有些蹊跷。你去整顿士兵,某家去找李司正。”刘磐吩咐一声,大踏步离开。

    到了李虹这里,刘磐也不拐弯抹角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李虹闻言眉头紧锁,道:“能守得住吗?”

    刘磐裂开大嘴笑了起来:“守?某家打算带两千兄弟杀出去,将他们直接歼灭了。”

    “两千?是不是有些冒险了?咱们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盐场有高墙阻隔,上面也能够站人。虽然比不上城墙,但也比野战要强多了。”李虹倒是觉得据守更稳妥一些。

    刘磐摇摇头,他有自己的考量:“眼下咱们必须以雷霆之势,将他们拿下!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周围的宵小之辈。而且...这里是渤海郡范围,出了这么一支军队,渤海郡难道不知道吗?”

    “这....”李虹脸色变了变:“刘将军的意思是?”

    “渤海郡郡守可以换人了,还有就是,咱们必须得杀一场才行。不过你放心,在这之前,某家会派人去周边郡县求援的。朝廷那边也会派人过去。这事儿不简单,不光是盐场的问题。”刘磐毕竟是行伍之人,急切之间能意识到这么多已经不容易了。

    李虹脸色变化了一番,然后道:“如此就拜托刘将军了!盐场内所有人等包括物资,都由刘将军统一调配。”

    “多谢李司正信任!”刘磐抱拳。

    “刘将军小心。”

    刘磐点点头,转身离开。他走之后,李虹抽出了一张纸,快速的写下了几封信,然后将窗边的鸽子捉了三只过来,都绑上了一卷信,然后将它们放了出去。

    这信鸽培养起来很是麻烦,董明也没有培养,直接话一百点声望值一只,在系统那里兑换了一百只。当然,信鸽配演的法子,只需要十点声望值就够了。他也兑换了一份,送给了科学司。

    只不过科学司眼下还没有培养出来多少。现在用的,都是董明从系统那里兑换来的。放飞了信鸽之后,李虹又在桌子下面摸索了一会儿,很快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用力一抽,抽出来一柄长剑。

    虽然少了一个胳膊,但是李虹很有信心,以他的武艺,就算是单手也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握紧手中长剑,李虹忽然就变得坦然了许多。

    另一边,刘磐找到了刘虎:“某家带两千人出去会一会他们,你带着剩下的兄弟守在这里。”

    刘虎闻言摇摇头,有些急切的说道:“这可不行!你是主将,某家是副将。这冲锋陷阵的事情,应该某家来做。”

    “得了吧,真要遇上了大场面,咱们兄弟二人都是冲将。莫说咱们了,就是关长徐三位将军,甚至是主公不一样也得冲锋陷阵?莫要再说这些了,这是军令!”刘磐对刘虎摆摆手,示意这件事没得商量。

    刘虎还想再争取一下,却被刘磐打断了:“行了,你好好守在这里,某家去去就来。”

    “这...小心一些。”刘虎只能无奈应下来。

    刘磐点点头,笑着说道:“你莫要担心,也不想想咱们兄弟都是什么人?那可是汉中死士,哪一个不是以一当十,悍勇无比?某家带着两千人上去冲一冲,估计就能赢了。”

    刘虎闻言,想到汉中死士这群牲口,也笑了笑:“这倒是。那就祝兄长旗开得胜了!”

    “此战不胜不归!”刘磐很是自信的说道。

    说完,刘磐翻身上马,带着两千汉中死士,呼啸而去。在他们离开之后,刘虎呼喝着开始整顿防御。毕竟少了两千人,防御体系得重做,防御圈也得缩小。这事情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其实还是挺复杂的。

    刘虎不敢耽搁。

    本就是宗室,从小也是读过书的,在汉中的时候又被刘备安排着跟孙挺等人学习过。不管是刘磐还是刘虎,个人能力上都要比历史上的自己要好一些。

    而且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更是刻进了他们的骨血里。这种时候谨慎一些,容错率提高一些,总是必要的。

    防御体系搞的有模有样的,刘虎自己也比较放心。

343章 还有谁!

    莱州湾以西,一处灌木丛中,一支没有打着旗号的军队正在缓步前行。领头的是一个忙汉子,身高不足八尺,但也长得膀大腰圆的,骑在一匹青鬃马上,手里拎着一柄长柄大刀,看起来倒像是那么回事。

    此人姓张,单名一个俭字。他身旁还有几个副将,一个狗头军师。几人骑在马上,正在交谈。

    “咱们此去,一定要将手尾给处理干净。把所有人都杀了,不能走露出半点风声。这是杀头的买卖。”张俭低声对身旁的副将和狗头军师说道。

    那狗头军师闻言皱了皱眉头,道:“渠帅,咱们兄弟也不容易,这一趟实在是有些冒险了。就待在青州不也挺好的?何苦来趟这一趟浑水?”

    “大先生,您也知道。眼下青州牧对咱们可不是太好,这些日子东躲西藏的,很多兄弟的家眷都没了。倒不如干上这么一笔,得一些浮财。而且那一位也说了,只要咱们做成了,就让朝廷诏安咱们,也跟那张燕一样,摇身一变成为大汉官军,吃几年皇粮。”张俭虽然看起来粗豪,但实际上是个粗中有细之人。

    他自然知道自家的军师说的有道理,可是他也清楚,若是在青州继续待下去,要么就是身首异处,要么就是被手下人绑了去请功。这两个他都不愿意,若是以前没有办法,他也就在青州硬挺着了。

    可是现在有了新的转机,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次的机会。

    “可是那青州牧一样也会诏安咱们啊。”大先生已经劝了一路了,眼下已经到了地头,他还想再努力一把。

    张俭闻言苦笑一声道:“大先生啊,您可能不知道,就咱们来之前,徐大头就投靠了那青州牧,没几天就死于暴毙。就他那身板子,你信吗?”

    大先生闻言沉默了。

    “这一次的确是危险,但是富贵险中求,不然咱们不一定能够熬过下一个冬天。”张俭抹了一把脸,甩掉脸上的汗水道:“让兄弟们谨慎一些,毕竟是官军,说不定已经发现咱们了。”

    “喏!”

    一员副将调转马头,前去提醒各部要小心保持阵型,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爆发的战斗。从这一点来看,这张俭不是个无能之辈。

    另外一边,刘磐带着两千汉中死士,只带了三天的口粮,朝着张俭军扑了过来。两军相聚五十里,相向而行,以双方的脚程估计第二天中午就能遭遇。

    但刘磐显然不打算这么做,当日晚上便停了下来,放出探子之后,便让人安营扎寨,准备以逸待劳。

    张俭这边自然也不是睁眼瞎,探子也撒到了十里开外,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就知道了前方有汉军阻拦的消息。

    “一共多少人?”张俭直接问道。

    “看营寨的规模,想来有三千人左右。”那探子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听到张俭询问,便将自己的预测的人数说了出来。

    张俭闻言笑了笑:“区区三千人,咱们吃的下。”

    一旁的大先生这个时候出生提醒道:“谨防官军使诈,说不定不止三千人。要知道仅从营寨规模来判断,很容易被骗的。”

    “左右不会比咱们人多。那就是个盐场,难不成还能养个四五千人不成?”张俭闻言笑了一声的道:“去掉留守的人,某家估计,那官军,顶天了也就两千人。咱们绝对吃得下。”

    大先生闻言点点头:“将军所言甚是,只是还需要小心一些。”

    “放心吧。”张俭笑着应下来。

    能从黄巾之乱活到现在,还活的风生水起的他,主要依靠还算聪明的大脑和谨慎小心。这种事情不用大先生提醒,他也会小心的。

    “大军开过去,不着急攻击营寨,咱们列阵看看那官军是什么成色再说。”张俭吩咐道。

    大先生点点头:“将军英明。”

    “行了,不说这些没用的,让弟兄们埋锅做饭,吃个八成饱,咱们杀过去。”

    “喏!”

    吃的太饱了,等跑到地方就得有不少人吐出来,还有一部分人在战斗的时候因为剧烈运动腹痛之类的。吃个八成饱,刚刚好。

    这些没有人教张俭,都是经验之谈。但是不得不说,这很有用,让他麾下的这批人保持了相当不错的战斗力,在青州百万黄巾中,他张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靠的就是他手下这批亲自带出来的战兵。

    吃罢了饭,张俭带着麾下直奔刘磐的大营。中午的时候,随着一道黄龙,张俭率军杀到。不过他没有贸然攻打营寨,而是找了一个小土坡,登高望远,看向了刘磐的大营。

    “此人倒是个知兵的,营寨搭的不错啊。”大先生是个读书人,跟着张俭东奔西走这么些年,也养出了眼光:“将军且看,若是咱们冲进去了,除非能够有守军三倍以上的兵力,不然想要打下来,少说得掉层皮,还得被扒一块血粼粼的肥肉下来。”

    张俭自然也看得明白,摸着下巴道:“看来这是个硬骨头啊!不过他还是年轻了,营寨虽然搭建的不错,但是看到营内的炉灶了吗?估计也就一千出头的士卒。做戏没有做全套啊。”

    大先生也笑着点点头。

    大营内,刘磐也摸着下巴,心里思索着这连环计能否骗到敌人。

    扩大营寨让对方以为自己人多,若是对方是个知兵的人定然会登高望远,很快就发现破绽,营寨内的炉灶只够供应一千人使用的。

    让对方以为自己只有一千人,在虚张声势。以对方的兵力,说不定就会冲进来,到时候依托大营,就能打的轻松一些。

    这倒不是刘磐聪明,实在是这计策是孙挺在汉中为中下级军官量身打造的几个计策。都不用过脑子,只要拿出来用就行。成了自然是好,若是不成也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地方误判己方的实力。只要达成了这个目的,那么战争就会相对来说简单一些。

    还有相反的用法,就是让对方以为自己士兵很多。具体怎么用,就看这些人自己的感悟了。很显然刘磐算是领悟能力不错的那一批。

    这也是孙挺受到董明影响的一种表现。他在董明那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说,能不能大规模推广....

    因此他也做了一些能够大规模推广的计策。说起来这都不能算是计策,这应该算是汉中一系武将们基础的指挥课程。

    不管是刘磐还是刘虎,甚至是关张徐等人,都被孙挺强行灌输了不少这样的傻瓜式计策,拿来即用,不用动脑子,不用管对方如何反应,自己一步一步安排就行。对方中了计策自然万事大吉,不中也无所谓,刚呗。

    当然这玩意到底有没有必要,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至少目前来看,汉中一系的武将们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只知道莽莽莽的铁憨憨。

    那边,自以为判断出了刘磐军虚实的张俭松了一口气,不过生性谨慎的他还是没有冒然进攻,而是吩咐道:“先派两千人杀进去,剩下的人跟在后面。若是没有变动,便杀进去。若是发现问题,外面的兄弟弓箭掩护里面的兄弟出来。”

    大先生答应下来,一拱手道:“喏,属下这就去通知各位将军。”

    “去吧!”张俭挥挥手,目光盯着远处的张俭军大营,想要看出点什么来。

    点将点兵,几个副将率众杀出,张俭带着剩下的人慢一步跟在后面。直扑向刘磐的大营所在,虽然都是步兵,但人数足够多,奔跑起来倒也带着一股子气势。

    刘磐自然早就做好了准备,翻身上马,就看到敌军竖起了一面张字大旗,吩咐麾下按照计划行事之后,他带着一千人在大营内的门口等着。

    等到张俭军进了,他也看得分明,对方的主将显然是个谨慎的人,并没有一股脑的扑上来。而是分成了两个部分。

    看到这里,刘磐也来不及多想,只能打着看看。再者他也对汉中死士的战斗力很是放心。就算是野战,靠着麾下的两千汉中死士也能将数倍于己的敌人杀得崩溃。

    “准备!”刘磐大喝一声:“待敌军进入百步以内,随本将冲锋!”

    “喏!”上千人异口同声,大声应喏。犹如平地里炸响了一道惊雷一般,瞬间传到了张俭军的耳朵里。

    张俭在后面,听到这整齐划一的应诺声,忽然有些不详的预感。他犹豫了一下,想要让前面的兄弟们先稳一稳。可是转念一想,毕竟己方四倍于敌方,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刘磐已经率众杀了出来,跟张俭军的前军短兵相接了。

    “某家刘磐!哪个敢来一战!”刘磐自持武勇,杀入张俭军中左冲右突,无人是其一合之敌,杀得兴起之后,立刻膨胀了,大喝了一声。

    他话音刚落,左右两边就有两名骁将挥舞着兵器,杀了上来。刘磐也不害怕,以一敌二,仍然打的很是激进。

    那两人是张俭的副将,本身不过是有把子力气的普通百姓罢了。跟了太平道起事之后靠着悍勇升了官,虽然这些年也练了一些武艺,可哪里会是刘磐的对手?

    这位在汉中,可是被关长徐三人轮番虐过的狠人。在关长徐三人跟前,刘磐就是一盘菜,但是在这里,刘磐可以将张俭这两员骁将当成瓦兰勾当里的风尘女子,任他揉扁搓圆。

    只不过数个回合,刘磐就抽冷子给了其中一人一下,直接扎在了他的面门上,单手一甩,将他扎落马下。另外一人转身就跑,刘磐也不去追,从马上解下弓箭,张弓搭箭,直接射在了那人的脖子上。

    那人脖子一歪,也落在了地上,在地上挣扎了一会儿也咽气了。

    “还有谁!”

    刘磐张狂的犹如《功夫》中的鳄鱼帮老大。

344章 一场胜利

    跟刘磐的张狂不同,他麾下的汉中死士,个个都是扑克脸,面无表情的结阵,面无表情的奔跑,面无表情的挥舞着武器,面无表情的收割着生命。

    一开始,张俭军还能抗住,一时三刻之后,就有些崩溃的迹象了。打仗,这些人是不虚的,毕竟很多人都是张角还活着的时候就开始打仗了。但是真没跟这种对手打过,看起来不像是人,连个表情都没有。

    关键是这些人一个个动作很快,力量很大,不管是单对单还是小规模的混战,都不是对手。刘磐杀了两个副将的同时,汉中死士也把张俭麾下给杀懵了。

    说起来,汉中死士在这种规模的战斗中,实在是太BUG了。虽然有防御力弱鸡的弱点,但是就凭张俭麾下的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发现这一点。打起来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张俭在后面看得分明,那领头的年轻将领武艺非凡,他麾下的士卒也对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他勒住战马,大喊一声:“糟糕了!”

    大先生这个时候也意识到了不对,连忙问道:“将军,眼下该如何是好?”

    “让大牛断后,我等撤退!”张俭当机立断,一点儿都不耽搁。

    大先生闻言苦笑一声,道:“将军,让在下留下来断后吧。”

    大牛是张俭儿子的小字,大名张锋,取锋锐之意。这名字还是大先生给取得。张俭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张锋也没有辜负张俭,如今不过十八九岁已经是军中第一高手了。

    但是,这是张俭的宝贝疙瘩,大先生也是从看着他从小长大的。他跟张俭是同乡人,黄巾其一之前,张俭还是他家的佃农呢。这么些年过去了,风水轮流转,张俭倒是成了他的主公。

    不过大先生也没什么不满的。当初若不是张俭,他早就死在了乱军之中了。

    “大先生?”张俭闻言楞了一下,然后道:“大牛武艺不错,上有一线生机,大先生不用如此。”

    大先生闻言苦笑一声道:“你还是叫我本名吧。”

    大先生也姓张,本名张友,在张家行一。没闹黄巾贼的时候,大家都叫他张大郎。这位对自家的佃农很是好,是个宽厚之人。跟着张俭入了黄巾之后,怕侮辱了门楣,因此便让张俭唤他大郎。

    随着张俭的水涨船高,张友也从大郎,成了大先生。

    “伯父,你放心吧,侄儿不会有事的。”这个时候张锋也过来了。是个棒小伙子,身高八尺,一身的腱子肉,身上着着皮甲,马侧挂着一杆长刀。这刀法也是师从名师,乃是黄巾军种赫赫有名的高手,管亥传给他的。

    “休要胡闹!”大先生一甩手,道:“这些年多亏了你们父子俩,不然某家早就死在了乱世之中,眼下耽搁不得了。你们若是不同意,某也留在这里!”

    眼见打如此,张俭只能应下来,一双眸子通红:“先生!若是是不可为,就降了吧!”

    “休要耽搁时间了,快走吧!某家自有分寸!”大先生强硬起来。

    张俭抹了一把眼泪,带着张锋转身就走!大先生则策马上前,呼喝起来:“所有人结阵!不要慌乱!”

    他在军中也极有威望,原本有些溃败的张俭军,有了主心骨,又稳定了下来。不过这也只能算是回光返照了。

    对汉中死士来说,镇静下来的张俭军,仍然是待宰的小猪仔罢了。刘磐也发现了大先生,见此人指挥若定,知道此人定然是敌军大将,二话不说,拍马就冲了过去。他身边还在跟着几十骑,这些人不是汉中死士,是他的亲卫。

    但也是骁勇善战之辈,若是放在一般的军队中,这几十个人就是刘磐赖以冲阵的本钱。只不过在汉中死士这里,这些人倒成了摆设了。

    因为汉中死士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人冲锋在前提振士气。

    眼下他们倒是起了作用,为刘磐挡住四周的敌人,方便他冲杀过去,击杀大先生。大先生自然也发现了,他也明白自己虽然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但肯定不会是敌军大将的对手。但是他也不慌,指挥着身边的士兵将刘磐放进来,然后又将他围住。

    把刘磐跟他身边大部分的护卫给隔开了。

    想法是挺好的,但是大先生算漏了一件事,那就是刘磐的武力值。真要说起来,哪怕是张锋拼了命,也不是刘磐的对手。大先生早年间见过最强的武将也就是管亥了,可是也没见过管亥冲阵。

    在他看来,哪怕是张锋被这么围起来也得死的不能再死了。这人就算厉害上几分,也不过是多花几条人命的事儿,总是能够够将此人拿下的。

    说不定,杀了对方,就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人生三大错觉之一,我能反杀。

    大先生觉得自己能反杀,但是刘磐显然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眼下他离大先生不过百步远,挡着他的只不过一两百名士兵罢了。

    若是自己单枪匹马,那肯定凉透了。但是现在他身边还有十来个护卫,还都骑着战马。只要他能打开一个口子,十几个人冲起来,可能只需要眨眼功夫,就能杀了对方的主将。

    论武力值他肯定不如关张徐三人,但是也不差。在汉中一系的武将中,除了关张徐三人之外,其他的他都不怵。

    关张徐都是人形高达,根本不具备参考性。可以这么说,刘磐眼下光凭武力值,可以说是已经摸到了一流高手的边了。八十的武力值,带着十几个人冲开这些士兵的包围圈,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着对方将更多的士兵投入到围攻自己当中,而身边的士卒越来越少的时候,刘磐笑了。手中长枪一挥,击退了一批敌人,然后猛地一拍战马,长枪挥舞着就朝着大先生杀了过去。

    “困兽之斗!”大先生自然看到了刘磐的忽然爆发,但是他不在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斩杀敌将者,赏千金!”大先生直接喊了一起。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立刻就有不少听到的士兵,铆足了劲想要弄死刘磐。但是刘磐尤其是无名之辈?

    长枪在手,猛地向前疯狂突刺,几乎看不到枪影。在整个过程中,战马越跑越快,很快前面就被刘磐凿出了一个缺口。他身后护卫也策马跟上,手中武器不停,收割着生命。

    爆发之后,刘磐觉得有些脱力,喘了一口气之后,朝着大先生就冲了过去。

    大先生此刻有些慌乱了,他万万没想到刘磐竟然能够从重重包围之中杀出来。事实上,若是刚才有弓箭手不分敌我的射击,那么刘磐就算是铁打的,也得死在这里。可惜了,弓箭手可不是一般的大头兵,都在张俭那里,被他带走了。

    一番慌乱之后,大先生稳定下来,继续指挥麾下阻拦刘磐。可是刘磐已经杀出来,又岂会再被拦住?

    在大先生无奈的眼神中,刘磐拍马赶到,一枪将大先生扫落马下,自有护卫冲上前将他捆了!。

    “降者不杀!”刘磐看到大先生被拿下,立刻高喊起来。

    这也是汉中一系武将的特色,只要战斗打赢了,就喊一句降者不杀。总有心志不坚定的人会选择投降,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能减少一些压力不是?

    战争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快。对刘磐来说,这仗打的其实不是滋味,扪心自问若是麾下不是汉中死士,恐怕以对方的谨慎和那指挥者还算不错的指挥能力,想来会是一场艰苦的硬仗。

    他能这么轻松地打赢,跟他本身的能力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靠汉中死士够猛。

    敌人投降的投降,跑路的跑路,刘磐也没有去追。而是收拾了战场之后,回到了大营当中。到了自己的营帐,麾下将大先生带了上来。

    刘磐坐在主座上,看着跪在下首大先生,眼睛一眯沉声问道:“你是何人?你们是哪里的部队?为何要攻击官军?是要造反吗?!”

    大先生沉默不语,此时他已经心存死志了,自然不会多说太多的废话。

    “不说话?”刘磐狞笑一下,道:“拖出去,斩了!”

    “喏!”左右轰然应诺,拉着大先生就往外走。一直到出了大帐,大先生也没有任何动静,任由这些人将他拖走。

    这一下刘磐有些尴尬了:“合着孙先生的法子也不是都管用啊。”

    好在拖着大先生出去的人是他的自己人,知道这自家将军吓唬人的。眼看大先生默不作声的,两人倒也聪明,其中一位忽然大声说道:“现在想说话了?!刚才不是挺硬气吗?”

    大先生抬头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这人一眼:“我什么时候说话了?”

    “嗯?是有什么秘密不能直说是吗?我懂!”那人又接了一句,然后对另一人道:“你看着他,某家去回报将军,看将军怎么说。”

    说着他扭头进了大帐,不一会儿又出来,将大先生带了回去。

    “押下去吧,等结束了,送到洛阳,让朝廷审一审。”刘磐挥了挥手,没有了恐吓审讯的心情。

    “另外派人去看看离开的那批人的动向,看看他们到哪了,身后还有没有支援。再让人去一趟盐场,报个平安。等会儿本将军写个捷报,也一并送过去。”刘磐又吩咐了一句。

    自然有人应诺,前去安排。

    刘磐则卸了甲,舒舒服服的躺了下来。这几天跑的,可是累坏了。

345章:张俭觉得胸口好疼啊

    翌日,有探子来报,找到了张俭军的踪迹。

    张俭也没有走远,就在几十里以外的一个小树林便歇着呢。除了他麾下的二千战兵,还有几千辅兵。这些辅兵的装备就差多了,要不是穿着军服,探子都以为这些人是来开荒的。

    不过倒也正常,就好像汉中死士一样,装备精良,那是因为要搏命的。汉中死士也是有辅兵的,基本上每一个汉中死士大概能划拉三个辅兵。当然这是远征的时候的配置,眼下刘磐手底下就只有三千战兵,辅兵是一个没有。做饭、维护装备、工兵都是这些人自己来。

    倒不是刘备不舍得给配战兵,实在是莱州湾盐场养不起。就光着三千战兵,莱州湾盐场都得靠朝廷的军饷陪着盐场利润才能养起来。

    汉中死士的辅兵,真要说起来,装备肯定要比张俭军的好多了,至少每个人身上还会有一层布甲。这布甲的防御能力如何且不说,但是好看啊!

    刘备在形象工程这一块,可以说是无师自通。汉中系的士兵,不管战斗力如何,那衣甲一定是统一制式的。布甲也要做的精神,看起来就像是精锐的模样。

    虽然是样子货,但是唬人啊。唬人归唬人,不管怎么说,只要是辅兵,就不可能有战兵的战备,若是辅兵都有战兵的装备了....那还分什么战兵辅兵啊。

    “辅兵大概有六千?”刘磐笑眯眯的说道:“跟某家之前猜测的一样。这样说来,对方眼下有八千人?战兵两千,还有上百人披甲....不好打啊。”

    张俭的辅兵就是菜,损失个一成不到就直接崩溃了,战兵稍好一些,但在刘磐眼力也不过是硬一点的菜罢了,吃得下去。最关键的就是那上个披甲的精锐。这战争比的不是人数,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真要说起来,这个时代的战争,打起来真正决定输赢的,是那一小撮精锐。剩下的人大多数都属于壮胆子的。打下一块地方,剩下的这些人多是守城,维稳的。只有最精锐的那一批,才是战争的主力。

    搁在眼面前,张俭麾下真正的战斗力就是那种上百个披甲的战士了。这一百人用的好了,说不定张俭有机会两千破四千呢。

    当然想要打赢刘磐和他麾下的汉中死士,那就是妄想了。刘磐之所以在意,主要还是因为他怎么都想不通,这明显看起来就不是正规军的野路子,哪来的这么些好装备?战兵全都着皮甲就算了,这上百名身披铁甲的战士,绝对能够再养出来两千名战兵了。

    “这背后肯定有猫腻啊。”刘磐摸着而下巴思索着:“看来得抓活的,搞明白对方是怎么养出来这上百个披甲战士的。”

    “行了,你下去吧,时刻盯着他们。”想了一会儿,刘磐对还在那里等着的斥候挥挥手。

    斥候抱拳离去。

    刘磐先把捷报给写了,然后再走出大帐,开始巡营。主动出击是不可能主动出击的,眼下在据营而守,守株待兔是有优势的。

    只要小心一些,不被人偷营即可。巡视了一番之后,有人来报,说是盐场那边的补给送来了。他出发的时候就带了三天的口粮,这一点刘虎是知道的。眼下将补给送过来,也很是及时。

    押送粮草的是五百名汉中死士,负责人则是李虹手下的一个小吏。不过在盐场待久了,这位风吹日晒之下,倒是显得有一股子武人的气质。

    “刘将军,粮草送来了,可供大军用一旬的,您点一下。”小吏跟李虹一个姓,单名一个根字,表字祖荣。

    李根与刘磐也是相熟的,毕竟盐场就这么大的地方,他们这些人早就熟悉了。

    “祖荣,一路上辛苦了。”刘磐笑着说道:“粮草某家就不点了,还能不相信祖荣你吗?”

    李根一脸平静的摇摇头,道:“还请刘将军轻点一下,你我二人交接一番。根还要回去复命呢。”

    刘磐闻言一滞,不过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在盐场的时候他就知道,李根是一个执拗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的。虽说没有什么创造力,但是只要事情交给他,就可以放一百个心。当然了,也不用期待他会超出你的预计,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行,真是怕了你了,某家现在就去清点。”刘磐笑了笑,跟着李根一起,去清点粮草。

    路上的时候,刘磐问起了盐场的情况:“盐场那边还好吧?”

    “一切还好。”李根认真的回答道:“从刘将军您离开到在下离开,盐场都没出什么大问题。但是从在下到这里的这段时间,就不知道了。”

    “额....祖荣还真是...严谨啊....”刘磐不知道说什么啊,只能夸了一句。

    李根摇摇头:“在下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哈哈哈哈.....”刘磐尴尬的笑了笑。

    这一刻他觉得,盐场那边就是不想被李根噎死,所以才故意让他来运送粮草的。

    李根押送的粮草,自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刘磐也就是过来走个过场。清点完了之后,他还想留李根吃个饭呢,可是后者直接摆摆手,说要回去复命。

    不等刘磐再说,率领人马掉头就走。

    “就祖荣这一份洒脱,不知道某家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刘磐咂咂嘴,然后摇摇头:“还是算了吧,学不会的好。”

    有了粮草,刘磐就更有耐心的等下去了。他可不觉得,这一直来历不明的人马,能跟他耗时间。虽然不知道对方有多少粮草,但是很明显,对方是远距离作战,人数又比他多得多,补给压力肯定非常大。

    耗时间呗,他刘磐耗得起。

    张俭的确耗不起,眼下他军中粮草只够吃七天的。紧巴一点,顶天也就吃半个月。但是这不代表着他就能在这里耗半个月啊。五天之内他就必须要有所行动,要么撤军,要么吃下刘磐,进军盐场。

    “父亲大人,刚才有咱们的兄弟逃回来了,据他们说,伯父应该是被擒了。”

    张俭的大帐内,张俭父子二人正在交谈。

    “被擒了?”张俭眉头一皱,然后舒展开来:“也好,总归人还活着。不过这样一来,咱们就被动了。”

    张锋闻言一愣:“为什么?莫非那人还会拿伯父要挟父亲不成?”

    张俭摇摇头:“那人不会这么天真,为父也不会这么糊涂。只是...怕你伯父禁不住拷打,将我军的虚实给说了出来。”

    “这怎么可能!”张锋立刻反驳:“伯父可是跟父亲从微末之时一起打拼出来的老兄弟,不可能背叛的。再者说了...咱们有什么虚实好隐藏的....人家的探子就在周边,咱们赶不走,也打不赢。”

    张俭眉头抽动了一下,觉得一口气上不来,险些憋住了:“咳咳....主要是粮草。眼下军中粮草不足,咱们五天之内就要有所行动。要么继续进军,要么返回青州。”

    “退回青州?”张锋这一下反应更激励了:“不行!万万不可啊父亲大人!咱们来这一趟图什么?就图折损了两千兄弟和伯父吗?”

    扎心了。

    张俭又觉得胸口有些堵了,不过是自己的儿子,忍着!

    “那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张俭其实已经做了决定,但是他打算考验一下自己的儿子。

    张锋听到这里,不假思索的说道:“打!打回去!必须得打回去!咱们有八千人,敌人只有两千,用命填也弄死他们了。”

    完了,胸口更堵了!

    张俭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跟自己儿子探讨这种问题。相比较儿子自家儿子更适合冲锋陷阵。

    “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是咱们不打盐场了。”张俭这个时候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张锋愣住了:“那打哪里?打道回府吗?”

    张俭:????

    胸口好疼!

    “你不要说话,等为父说完。”张俭磨砂着自己的右手,当年它无数次落在了自己儿子的脸庞上。

    “哦....”张锋觉得自己的父亲一点都不懂什么叫做风趣幽默。

    “咱们往回走,去攻打阳信。”张俭说了一个让张锋觉得极为意外的法子。

    “父亲大人,你是认真的吗?咱们去攻打县城,这不是造反吗?”张锋觉得不妥:“就算打下来也没用啊,咱们还能守在那里不走吗?还是说....父亲大人,你终于决定要接过大贤良师的旗帜,继续为了黄天当立而努力了吗!”

    张俭看着自己的儿子,很好奇这孩子是不是自己亲生的:“打阳信是为了回本,不然还能白跑一趟不成?”

    “还不如打盐场呢,那多挣钱啊。”张锋一摊手:“而去攻城的难度,不比跟盐场的那批精锐作战低。”

    “一个县城罢了,而且咱们还是突袭,有心算无心之下,估计一天就能打下来。到时候搬空了县城,咱们就回老家。”张俭摆摆手继续道:“至于造反不造反的,你当咱们是官军呢?你吃过朝廷的军饷吗?”

    “说的也是。”张锋点点头。

    父子两人,很不容易的达成了一致。若是大先生在这里,一定会将父子两人的脑袋按到他们的肚子里去。偷偷摸摸的攻打盐场,这事儿还能有些说道。现在跑去打县城,就是把朝廷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了。

    这是去作死啊。

    不过大先生不在这里,张俭父子二人定下了计策之后,立刻就去执行了。还真别说,就这执行力,要完爆不少官军了。

    等刘磐得到消息的时候,张俭已经跑的远远的了。与此同时,李虹的信鸽也终于飞到了洛阳城,落入了白玉京内。

    不久之后一道人影,快速的朝着董明的府上跑了过去。

346章 董明的反应

    “有人攻打莱州湾盐场?战兵四千,辅兵六千,合计一万?”董明看着手上李虹那里送来的消息,刚刚吃完早饭的都他,整个人都懵了。

    这个时间点,有一万人莫名其妙的出现在渤海郡?这一万人还是冲着莱州湾盐场去的?懵完之后,就是无边的怒火!

    不管这一万人是从哪里来的,总之莱州湾盐场周边的几个郡县的主官,都得倒霉!这得多瞎的狗眼,才能放一万人摸到莱州湾盐场附近?

    这跟造反有什么分别?!

    生气过后,董明很快就冷静下来。不管眼下是因为什么,这一万人跑到了莱州湾盐场附近,他都得冷静处理。

    深吸一口气,他顾不得跟荀沂道别,直接离开了家,去往尚书台。到了尚书台之后,众人见他面沉似水,都有些好奇。

    董明扫量了一下班房内,主事的几个同僚就只有荀攸在。他走到荀攸跟前道:“公达,跟我来一下。”

    荀攸点点头,也没有多问,站起身来,跟着董明就出了班房。来到一处偏房内,董明也不耽误时间,直接说道:“李虹那边传来的消息,有上万人马,要攻打莱州湾盐场。”

    “上万?!”荀攸也惊了:“这....哪里来的上万人马?眼下天下虽然不能说是承平日久吧,但也算得上是安稳,偶有动乱也都被朝廷火速解决了。不至于凭白在河北地区出现一万人马啊。”

    “这事儿有些蹊跷,得好好查一查才行。”董明揉了揉眉心:“不过眼下咱们在洛阳,有些鞭长莫及了,得派人过去。这个人选的话,公达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荀攸想了想道:“要不我自己去吧?之前去荆州就是我去的,眼下还是我去算了。”

    “不行。”董明摇摇头:“这事儿你不能出去了。万一被人知道了,说不定路上还得对你使下三滥的手段。这明显还是盐业闹得,你不能去。”

    “公与兄和元皓兄都有要事也脱不开身,这事儿也不能随便拍一个人就过去。”荀攸沉思了片刻然后道:“不如让元直去吧?再派子煖陪着他一起。他二人在一起,有勇有谋,定然能将事情查探清楚。”

    “倒也是个好主意。”董明点点头:“元直呢?刚才没有看到他。”

    “今日他不在班房当值,应该是去卫将军那里去了。”荀攸解释了一句:“不过眼下还太早,他应该还没去,再过一会儿估计就该去了。”

    “去卫将军那里?”董明楞了一下:“他怎么会去卫将军那里呢?”

    “这几天元直跟卫将军倒甚是亲厚,看得出来卫将军很是看重元直。”荀攸笑着解释道:“当然了,以元直的才华能力和人品,谁都会很看重他的。”

    “这样啊,算了,一会儿让人去将元直叫来。算了...我亲自去一趟吧。”董明摇了摇头:“班房这里你看着,我很快回来。”

    “放心去吧。”

    董明离开了尚书台,直奔卫将军府。在门口正好遇到了徐庶,跟他一同过来的还有关羽。二爷还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不过看到董明之后,还是扯了一个微笑出来给董明打招呼。

    “老师,你怎么来了?”徐庶则上前迎上了董明:“莫不是找卫将军有事情?”

    “不,我是来找你的。”董明摇了摇头。

    不过既然到了刘备家门口,不进去一下未免有些太失礼了:“咱们先去拜访一下卫将军吧。”

    “好嘞。”徐庶笑着应下来:“不知道老师找学生所为何事?莫不是尚书台那边缺人手?”

    “另外的事情,一会儿告诉你。”董明回了一句。

    徐庶自然没有再多问。

    入了卫将军府,董明见到了刘备。除了刘备之外,还有陈宫也在这里。

    众人见礼,刘备则热情的走到董明跟前,一把拉住他的双手:“伯照!怎么今日有空来我这里?莫不是要问酒厂的事情?”

    “并非如此。”董明笑着道:“只是有些事情想要元直去办,听说他这几日会来你这里,我便过来了。正好也见一见你。”

    “哈哈哈,入座入座。”刘备笑眯眯的拉着董明入座,两人坐在同一张矮几跟前。

    大清早肯定不会有什么宴席,众人就是坐在一起闲聊。不一会儿徐暖爷过来了,大嗓门跟众人打招呼。

    董明倒是没想到徐暖今日也会过来。不过这样也好,正好都给安排了。

    众人聊了一会儿之后,董明清了清嗓子:“诸位,今日尚书台有要事,某家就不多待了。”

    刘备闻言脸上有些失落,不过很快就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某送一送伯照。”

    “多谢。”董明点点头,然后又道:“元直,子煖你们二人也跟我走吧,这一次的事情,需要你们来做。”

    徐庶在门口的时候就知道董明找他有事情了,倒是徐暖有些不明所以。他这些日子倒也经常来刘备这里,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这里每天都能喝上酒厂的好酒。

    “啥事儿?”徐暖觉得自己可能要有一段时间喝不上酒厂的好酒了。

    “先去尚书台,到了告诉你们。”董明笑着说了一句。

    这边刘备等人也站起来,送仨人离开。

    “看来是地方上有事情了,事情还不小。”说这话的是刘备。

    刘备虽然不是什么急智之人,但是政治上的东西,他门清啊:“若是小事的话,伯照不至于亲自来找元直和徐暖。事情若是出在洛阳,咱们肯定也已经知道了,伯照没必要瞒着我等。”

    这是解释给关羽和陈宫两人听的。前者肯定反应不过来,后者布局是把好手,反应力总是慢半拍。

    “那...咱们要不要帮忙?”关羽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不用。”陈宫替刘备回了一句:“若是需要帮忙的话,尚书令大人会说的。另外...子煖既然已经跟去了,就相当于主公帮忙了。”

    刘备笑了笑,算是认同了陈宫的话。虽然徐暖是从董明那里走出来的,但是不得不说,眼下徐暖是刘备一系的大将。变法派内部有派系这是很正常的,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有派系是好事儿,只要保持良性竞争就行了。

    这边,董明带着徐庶和徐暖两人回了尚书台。

    “这事儿是这样的,你们二人即刻启程去一趟渤海郡。”董明一脸郑重的说道:“就你们二人前往即可,随身带一些护卫就行。”

    “嗯?去渤海郡,所为何事?”徐庶躬身问道。

    “渤海郡出现了一支上万人的兵马,眼下消息还没传回来。是李虹用信鸽飞来报信的。你们二人暗地里去查一下。”董明解释道。

    “查他们是的来历吗?”徐庶皱着眉头问道。

    “那个不用查,到时候朝廷用兵,拿下他们就能审讯出来。你们过去查其他的东西,为师想知道,这一万人是怎么瞒天过海突然出现在渤海郡的!”董明眼睛一眯:“趁现在过去,你们还能查到,若是等朝廷用兵,一切就都晚了。”

    这是个时间差的问题。

    董明很清楚,这一万人绝对不可能仅靠藏匿行迹就能瞒过周边所有的郡县。那是一万人,又不是几十个人。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帮他们瞒下来了。

    眼下距离李虹放出信鸽已经过了数日,想来双方已经接战了。这个时间点上,那些隐瞒这支军队的人,恐怕也开始将自己给摘出来了。

    徐庶和徐暖现在赶过去,还有机会查到一些东西,若是再晚几日,那就难了。

    “既然如此,那学生跟子煖这就动身!”徐庶立刻说道。

    董明点点头:“你们先回去准备一下。子煖你先离开洛阳,放心吧,太尉府那边会给你一个探亲的条子。此去一旦查处结果,立刻就回来,保存证据即可,不要轻举妄动。”

    “喏!”徐暖和徐庶两人点头应下来。

    “去吧。”

    两人转身便离开。

    待两人离开之后,董明长舒一口气,然后回到了班房。在班房内,看到了贾诩和李儒两人也到了。

    “文优先生、文和先生有件事需要你们参详一二。”董明见到两人,立刻上前将这件事说了一番。

    “尚书令要做什么?”李儒眼睛一眯,沉声问道。

    董明一脸平静的说道:“区区一万人,打不下来莱州湾盐场的。除非是一万精锐之师,可是这个可能性极低。某家是想请教一下,若是借着这一次的机会,能否让朝廷直接接管冀州...甚至整个河北地区的盐业?”

    李儒和贾诩两人闻言同时皱起了眉头开始思索起来,一旁的荀攸这个时候也停下了手头的工作,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需要河北盐业的相关卷宗,越详细越好。”李儒开口说道。

    董明点点头,看向了不远处的张松:“子乔,你去将盐业的卷宗找出来。”

    张松闻言点点头,立刻前去。

    这个时候贾诩忽然道:“顺便去将辽东四郡的卷宗拿过来。”

    张松闻言看了一眼董明,后者点点头。

    董明见状,知道这两位已经有了想法,便耐心等着。那边荀攸走了过来,低声道:“盐业牵扯的利益太大了,河北地区又有不少地方是宗室、权贵们的食邑,咱们做起来还得收敛一下。”

    董明自然也清楚这些,不过这一次他有自己的打算:“放心吧,咱们把盐业拿到手再说,至于宗室和权贵们损失的利益,从其他地方找补一下。”

    见他说的坚定,荀攸也就不再劝,开始以此为基础,思考该如何做到董明的要求。

    这事儿能做,但是想要做的漂亮,还是得费一些功夫才行。这一点在场的四个人都很清楚。

347章 我儿张锋,有大智慧

    渤海郡,张俭军原来的营地,已经一片狼藉。刘磐带着两千汉中死士看着这里,有些无奈。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敌人竟然说走就走了。

    “撒出去的斥候回来了吗?”刘磐扭头问向旁边的属下。

    “还没有!”那人抱拳回道:“不过应该快了,咱们的兄弟马快。他们都是步兵,很快就能有消息。”

    “如此甚好。”刘磐点点头,然后道:“让兄弟们就地歇会儿,待会儿说不定要急行军了。”

    “喏!”

    也没有搭营寨,就这么席地而坐休息一会儿。中午的时候埋锅造饭,刚吃完饭,刘磐麾下的斥候就回来报信了。

    “报!”

    “说!”刘磐坐在路边的石墩子上,正在擦拭自己的长枪。

    “已经探查到敌军踪迹,他们朝阳信的方向去了。”

    “阳信?”刘磐有些纳闷:“他们去那里做什么?”

    可是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眼下他面临两个选择,继续追上去还是就此撤军。这两个选择其实都算合理。

    衔尾追击,说不定能够大获全胜,功劳簿上也能多记上一笔;若是撤军自然更加保险一些,反正他的任务就是保证盐场的安危。

    左右衡量一番,还是军功更加诱人一些。

    “大家伙准备一下,咱们追上去!”刘磐站起来拍拍屁股,翻身上马,长枪斜指苍穹大喝一声。

    汉中死士毕竟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刘磐一声令下,他们很快就结成了阵型。

    “出发!目标.....阳信县!”

    “喏!”

    刘磐一马当先,身后护卫相随,汉中死士们则沉默的跟在后面。因为带着辎重,所以他们的行进速度也不是多块,但总要比张俭军快得多了。

    但是等刘磐追上张俭军的时候,张俭的前军已经登上了阳信的城墙了,不消一时三刻,阳信就会失守。

    刘磐在远处都看懵了,他实在是闹不明白,到底这些人是干嘛的?怎么跟无头苍蝇似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不过懵归懵,作为大汉官军,见到有人攻城,自然是要管上一管的。

    二话不说,带头冲锋,直插张俭军后军。

    中军,张俭正开怀大笑,他已经看到自家儿子杀上了城墙,已经占据了城墙的一角。只要有了这个落脚点,那么他的大军就能源源不断的登上城墙,继而打下阳信。眼下就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背后忽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没等他反应过来呢,一个副将走过来大喝道:“渠帅!后面有敌军,已经杀上来了。”

    “是何人?!”张俭顿时有些惊怒交加。

    “看旗号是之前跟咱们交过手的那家伙。”副将也有些胆颤,毕竟他可是亲眼目睹了对方的率众杀出来,麾下精锐杀起自己张兵起来,就跟打儿子似的。

    眼下被这人抄了后路,谁不害怕?

    张俭闻言脸色也不好看,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他不能乱,而且他还必须要造作决断才行。

    咬了咬牙,张俭沉声说道:“派人去拦住他们,只需要拖延时间即可,剩下的人,本将军带着亲自攻城!务必要把阳信拿下!到时候咱们据城而守。”

    “喏!”那副将听到张俭的命令,立刻就有了主心骨,内心的害怕也减少了几分。

    他调转马头去下令,张俭却面露苦涩,就算打下阳信又如何?要么被灭掉,要么就只能带着儿子亲信偷偷溜走。

    不管是哪一个结果,他张俭半辈子的奋斗都算是完了。一想到这里,张俭眼睛都红了,一身的火气没地方撒。

    “刘磐!”

    他还记得,刘磐当时冲阵时的自称,恶狠狠地喊了一句之后,他长叹一口气,只能认命。先把阳信打下来再说吧。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路,直接带着剩下的军队跑路。可是他儿子还在城墙上呢,他要是跑了张锋除非能飞,不然肯定被活捉或者战死。

    他舍不得。

    老张家还要靠张锋延续香火呢。

    “渠帅,兄弟们已经准备好了。”

    张俭点点头,大吼一声:“众将士,随某家攻城!”

    说完,一马当先的杀了出去。

    后面刘磐也发现了张俭军想要不计代价的攻城,他也着急了,若是被张俭入了城,他可就不好打了。

    “汉中死士,锋矢阵型,随某家冲!”刘磐急眼了,也不管什么战损了,打算直接凿穿整个张俭军,杀了对方的主帅。

    在汉中死士眼里发动冲锋,那就是决死冲锋,别说是敌人了,就是一座山,他们也敢试试能不能凿穿。

    “千!军!破!”

    汉中死士异口同声的大喊起来,两千人犹如猛兽一般,疯狂地扑向了张俭军。这一下就是不计防守的血战了。

    张俭军后军都是辅兵,哪里见过这等阵仗?不消一时三刻就被杀得胆寒,直接就崩溃了。溃散的败兵四处逃窜,哪怕是有军中将校呼啸着维持军心也没有什么卵用。反而有几个人因为太冒头了,被刘磐找上去直接扎死了。

    后军崩溃,前面张俭也不管闷头往前冲。阳信县城这边,见来了援军,也凭空多了三分胆气,竟然将逐渐站稳脚跟的张锋逼退到了城墙边。

    张锋手中大刀一扫,有些懵,不知道这些已经被杀得胆寒的官军,怎么突然上头了。回头一看,就看到张俭正亲自攻城,再往后看,好家伙,自家的兄弟已经被人给杀穿了。

    “这是被破了后路?”张锋立刻意识到不妙。虽然平日里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的少年郎,但这不代表他是个傻子啊。

    看着自家父亲拼了命的往城墙这边跑,他立刻就明白了张俭的想法。

    “父亲这是要来救我啊!”张锋瞬间觉得自己真的是太没用了。没能帮父亲打下城池不说,眼下后军被袭,父亲竟然还不顾一切的来救自己?

    想到这里,张锋立刻觉得胸口充满力量,一声大喝,手中长刀一扫直接将围上来的汉军逼退。然后一个后撤步,来到了城墙边沿。他回头看了一眼,正好刚才登城墙的云梯还在呢。

    “兄弟们!撤!与渠帅汇合!”张锋呼喝一声,单手撑着城垛,脚下用力,腰一扭,整个人翻了下去。半空中落在了云梯上。

    木制的云梯,有一些弹性,当他落在上面的时候,云梯稍微弯了一下,发出了吱吱吱的声音。张锋则借着这一点弹力,一个鹞子翻身,空中转体,平稳地落在了地上。

    他落地的时候,张俭正好冲到了他跟前。

    父子二人,面对面,相顾.....

    “父亲!我下来了!咱们快走吧!”张锋一把拉住张俭,就要跑路。

    张俭都懵了:“你怎么....下来了?”

    “孩儿看到您过来,就明白了您的意思。眼下局势对我军不利,的确应该撤退,再做打算!只不过父亲大人,别怪孩儿我多嘴,这我就得多说你几句了。”张锋一脸的痛心疾首。

    “啊?”张俭虽然是父亲,但是除了一把子力气之外没什么武艺。被从小习武的张锋拉着,只能被动地跟着他往前跑。他身后的士兵们也跟着他一起跑。

    “这是战场!要以战斗胜利为最终目标,若是是不可为,那就撤退。这可是您从小教我的道理,您怎么自己忘了呢?”张锋一边跑一边说道:“还专门带人来救我,没有必要,我自己也能跑掉!”

    “什么?”张俭脑袋上飘出来一个问号。、

    ?

    “不过孩儿也知道,您肯定是舍不得孩儿遇到危险。但是孩儿是武人,俗话说得好,瓦罐难免井边破,总有一天会战死沙场的,父亲大人也不用过于挂怀。让孩儿自己经受一些风雨,也是极好的。”

    张俭人都傻了。

    以前的时候,整天忙于军务,平日里很少跟儿子见面。哪怕是见面了也是考校他的武艺功课。他是万万没想到啊,这小子竟然还是个脑补天才?

    张俭人傻了的时候,刘磐也傻了。

    这是什么迷惑操作?

    刘磐刚开始对张俭还是非常佩服的。发现自己后军被攻击了,立刻就能壮士断腕,对着阳信发起猛攻。这种决断力,刘磐自认做不到。

    所以他才会带着汉中死士发了疯似的的杀过来。可是这追着追着,张俭转了个弯,带人跑了。

    跑了你敢信?!

    刘磐追到一半,停了下来。这个情况他有些迷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追....毕竟再追下去就有些越界了。

    “将军,咱们...咋办?”他麾下亲卫队长也懵了。虽然说打的仗不多吧,但是也没听说过这样的啊。

    “要不再追追?”刘磐试探性的说了一句。

    “还是算了吧。”他又摇了摇头:“告诉兄弟们,收拾一下战场,带几个人随某家一起,去阳信打个招呼。”

    另外一边,张锋拉着张俭,张俭背后跟着一群不明所以的士兵,绕开了阳信一路往南狂奔。张俭半路上已经认命了,谁让是自己的亲儿子呢,总不能把他打死吧?而且眼下还在个结果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儿子还在,自己也活着,跟着父子二人逃出来的士兵还有两千多人。这样一看,还有翻盘的本钱。

    就最终的结果来看,这要比自己打下阳信城好太多了。

    “我儿张锋,有大智慧?”张俭忽然产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

348章 洛阳反应

    刘磐走了。

    阳信毕竟不是他驻军的地方,县令给点补给之后,他便率军返回了。至于剩下的敌军,已经不足为虑。他们只要不是傻子,就肯定会蛰伏起来。接下来的事情,不是刘磐该问的,朝廷自有法度。

    盐场危机解除,但这事儿没完。

    数日之后,洛阳至渤海郡的路上,徐庶和徐暖两个人正策马狂奔,左右还是二十多个护卫随行。严格来说,两个人都算是武将,只不过徐庶偏向于指挥谋略,徐暖是个头铁的冲将。

    “前面就到南皮了,咱们在南皮休息一下。”马上,徐庶扯着嗓子大喊。

    徐暖自然不会反对,瓮声瓮气的应声回道:“好!”

    南皮是渤海郡郡府所在,当年姜太公钓鱼,就是在此地。南皮作为郡府所在,自然还算繁华。徐庶一行是下午的时候赶到的,入了南皮县,投店住宿。

    徐庶将徐暖叫来一起,让店家上了酒,还有煮的烂熟的羊肉,黑乎乎的蘸酱。徐暖来了之后,坐下便给自己到了一大碗酒,仰头喝了下去。

    “这一路,屁股都颠儿破了。”徐暖嚷嚷着:“兄弟们都安顿好了?”

    徐庶点点头:“除了留一个兄弟看马,其他人都安顿好了。你少喝一些酒,咱们来这里不是喝酒的。”

    “俺省的。”徐暖点点头,然后可以压低了声音:“怎么着,咱们就从南皮开始查?”

    徐庶轻轻点头:“事情就出在渤海郡了,这里是是渤海郡府所在,想来会有些收获才是。咱们得好好查上一查。”

    “都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徐暖吃着羊肉,说话都有些模糊不清:“你打算怎么办?咱们怎么查?”

    徐庶笑了笑,道:“一万人,不会莫名其妙出现的。咱们只要想一想,盐场被打下来之后,谁受益最多就行了。”

    “谁受益最多?”徐暖决定用一下自己聪明的大脑:“那肯定是那领头的啊。拿下盐场,可就相当于多了一个下金蛋的老母鸡。”

    “你吃饭吧,少喝点酒就行了。”徐庶觉得就不该跟徐暖说这么些废话。

    “好嘞。”徐暖乐呵呵的答应下来。

    徐庶则看向了窗外。

    盐场被拿下,首先受益的一定是冀州盐业的既得利益者。而既得利益者极有可能是是高家,当然也不排除甄家。

    渤海郡虽然是高家的地盘,但是甄家在整个冀州都是巨无霸一样的存在,哪怕是放眼天下,说一句天下第一豪商也不为过。

    这件事若是有甄家掺和进来,也说得过去。

    不过徐庶更倾向于甄家和高家没有参与进来。谁都不是傻子,尤其是这些大家族。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风险和收益的。

    甄家不傻,一个莱州湾盐场的利益,还至于让他们做这种等同于叛乱的事情。

    同理...高家也不会。虽然高家很看重盐业的利益,但也不会将家族命运跟盐业捆绑到一起。因为不值当得。种花家说到底,还是官本位,区区盐业,又不是万事根基,他们肯定不会因为盐业就搏命。

    这就很有意思了,高家受益了,但是高家却很可能没有参与进来。整件事看起来更像是有人故意将高家摆在了台面上。

    说白了,高家就是个靶子。

    “不管怎么说,先从高家查起吧。做这件事的人,只要继续做下去,就一定会有破绽。而高家很可能就是突破口。”

    与此同时,朝廷也收到了渤海郡出现上万叛军的情报,刘辩连夜将董明、蔡邕等人喊到了勤政殿。

    刘辩的一张脸,憋得通红,他实在是太气愤了。

    “谁能给朕说说,这一万人是从哪来的?是什么人?为什么就这么堂而皇之出现在渤海郡内?”刘辩有几分刘宏的意思,虽然连珠带炮的问了那么多。但是语气却不是那么的紧迫,甚至还有一丝的从容。

    这事儿闹得,其实董明、蔡邕等人都面子上没光,因为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般来说,这种事情都是搞清楚了之后才会上报的,不然上头一问三不知,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蔡邕那边也的确一直压着没告诉刘辩。董明自然也不会提前告诉刘辩,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刘辩却已经知道了。

    “此事还在探查当中,在等几日就会有消息。”这个时候,只能蔡邕站出来顶雷。

    刘辩自然不会对蔡邕发火,他耐着性子道:“说说吧,朝廷该怎么解决这件事?自朕登基以来,这还第一次有如此规模的叛乱,莫不是当朕是泥捏的?”

    “陛下说笑了。”蔡邕用老年人特有的慢慢悠悠的语调回道:“事情其实很好解决,陛下只需下旨,责令渤海郡和青州牧出兵平叛就行了,他们会处理好的。”

    “渤海不是在冀州吗?给青州牧下令干嘛?”刘辩忽然问了一个让在场众人都懵了的问题。

    站在他旁边的吕强本来一直当自己是泥胎雕塑,听到刘辩这个问题,直接破功了。他轻咳一声,用极为细小的声音解释道:“陛下,渤海郡靠近青州,青州牧如今在青州镇压黄巾余孽,麾下都是精锐之士。”

    刘辩闻言脸更红了,不过他还是嘟囔了一句:“那不是还要过黄河,还不如从幽并两州派人去呢。”

    “北海有港口,也有大船。”蔡邕这个时候又说了一句。

    “哦,那就按照丞相说的得来。”刘辩忽然没了什么兴致,有些懒洋洋的说道:“就这样吧,朕乏了。”

    ???

    众人都是一脑门子问号,何着我们大半夜的跑过来,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尴尬,刘辩说完话之后,叮嘱了蔡邕一句,让他多费心,就带着吕强离开了。

    众人都有些无奈,不过考虑到陛下的年龄和刚才尴尬的情况,倒也能够理解。

    “诸位,既然来了,咱们都商量一下吧,这事儿派谁过去?”蔡邕将手放在袖子里,就像隔壁普通的老大爷似的。

    这事,派谁其实都行,反正就是去混个功劳。唯一的风险,就是一旦镇压叛乱失败,那很可能就会酿成大祸,说不定回来还得被砍头。

    但这个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太低了,因此大家都很感兴趣。当然不是自己去,而是为自家的后背、亲朋争取这个机会。

    唯独董明,盯着刘辩离开的方向。

    他觉得刘辩有些不对劲,只是一种感觉,来的很突然。

    “伯照你觉得呢?”这个时候蔡邕忽然问了一句。

    董明回过神来,看向蔡邕,后者用征询的口吻继续道:“叛军好解决,问题是得搞明白为这些人是怎么瞒过官府的。我觉得咱们应该派人去调查一下,这个人选就从尚书台出如何?”

    董明摇了摇头,道:“尚书台不负责具体事务,这件事丞相大人可以另选贤良。”

    蔡邕有些纳闷,不知道董明为什么拒绝,但是眼下却也不好问:“那行,那大家就各自推选吧,到时候呈给陛下,让他挑一个。”

    “这样也好。”袁逢笑着点点头:“这事儿还是陛下来定夺比较好。”

    “呵呵。”董明轻笑了一声。

    众人又商量了一下具体的安排,便各自散去。董明离开之后,还在想刘辩的事情。不知不觉走到了尚书台,才停了下来。

    “唔,要不要找张全问问?”

    董明想到了刘辩身边的小太监张全,早在刘辩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与他交好了。

    “老师,正要找你。”这个时候,王韦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

    “怎么了?”董明看向王韦,后者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应该是从城外刚回来便直接过来了。

    王韦点点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要不咱们进去说?”

    两人还在尚书台门口。

    “嗯,可以。”董明点点头,答应下来。

    进了尚书台,随便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董明直接问道:“说吧,有什么事情?”

    “两件事。”王韦说的很快:“第一件事,跟讲学有关。郑玄最近一直在太学待着,如今太学的学子都已经为他马首是瞻了;第二件事,陛下前些日子招了十几个士子入宫,这是名单,他们都会参加今年的科考。”

    董明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

    太学的学生被郑玄拉拢,这事儿说大可大,说小可小。而且他也很有信心,哪怕是这些学子真的站在郑玄这一边也没有关系,他有后手。

    至于第二件事,按照常理来说,刘辩培养一些自己的心腹,那是很正常的。召见士子,总好过学先帝那样重用宦官。

    但是,这件事的确值得重视。董明得弄明白,刘辩这么做,只是为了培养心腹,还是为了夺权。

    眼下朝廷的权力,其实就是皇帝、丞相府、尚书台三分。尚书台负责决策,刘辩审核,丞相府执行。

    当然,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刘辩从来都没有反对过尚书台的决策。一来他反对也没用,尚书台可以直接绕过他,递给丞相府;二来,他也不好跟尚书台闹僵;三来,他也清楚,尚书台报给他的各种决策都是正确的。

    可是,这就意味着,刘辩只是一个人形图章。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哪怕是脾气再好的人,坐在了那个位置上,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当一个人形图章吧?

    “这些人....你有详细资料吗?”董明又问了一句。

    王韦摇摇头:“还在探他们的底,只是学生觉得重要,便先送过来了。再过几天,应该就能查出来了。”

    董明点点头。

    “陛下...最近在宫里都做什么了?”

    “每日就是在勤政殿内,学生的人进不去,具体做什么也不知道。”王韦低头回道:“而且,陛下是个很小心的人,除了张全和吕强两位之外,他跟其他的太监都不甚亲厚。而这两位,学生不敢打草惊蛇。”

    “行了,这件事为师知道了,你去吧,派人去一趟白玉京,让红袖明日去府上找为师。”

    王韦点点头:“学生知道了。”

    “去吧。”董明挥了挥衣袖。

    “学生告退。”

    王韦离开之后,董明揉了揉眉心,轻声道:“陛下,不要着急,你还年轻,你等得起。”

    ......

    皇宫,刘辩的寝宫。

    偌大的宫殿内,只有张全和吕强两个人在。刘辩背着双手,站在窗口,看着外面的景色。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刘辩没有转身,也不知道是问谁的。

    吕强和张全两个人互看一眼,后者点了点头。

    “陛下,事情已经办妥了。”吕强轻声说道。

    “说说吧。”刘辩转过身来,太阳从窗户照射进来,打在他的背后,使他沐浴在阳光之下,可是整张脸都阴暗起来。

    “奴婢已经收拢了数百名孤儿,如今都放在了弘农。有专人负责训练他们。”吕强低声回道:“不过在收拢孤儿的时候,奴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情?”刘辩追问了一句。

    吕强犹豫了一下然后道:“在奴婢行动之前,好像已经有人在收养孤儿了,而且还持续了好久,估计少说也得一年时间了。”

    “哦?”刘辩眉头皱了皱:“可知道是何人所为?”

    “奴婢查了一下,对方很是小心。不过他们收拢的孤儿有些多,还是露出了一些马脚。具体还不太清楚,但是那些孤儿最后好都进了西池村。”吕强说道西池村的时候,声音小了几分。

    西池村,在之前是个没人在意的地方,直到董明在那里讲学到如今新明德书院落户在那里。如今的西池村已经很是繁华了,甚至于,一个小小的村子附近,都有了类似于南市一样的集市。

    “看来是朕那老师做的。”刘辩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查到这些孤儿最后都去做什么了吗?”

    “还没有。”吕强摇摇头:“西池村毕竟是尚书令大人发迹的地方,奴婢的手下不好用强。只能蹲在那里慢慢渗透,具体的情报,需要一点时间。”

    “无妨,把人撤回来吧。老师做的事情,肯定是于国家有益处的,万一被发现了,凭白减弱了师徒情分。”

    刘辩对吕强摆摆手。

    吕强闻言拱手:“奴婢知道了。”

    “你呢?让你做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刘辩又看向了张全。

    张全闻言挠了挠头,然后道:“有些勉强,但是可以投入使用了。”

    “真的?莫要欺瞒于朕!”

349章 司马防很有趣

    张全缩了缩脖子,谄笑的回道:“奴婢怎敢欺瞒陛下呢?的确是可以投入使用了,只不过眼面前还只能做一些盯梢的杂事,其他的有些力有未逮了。”

    “行了,继续往下做。”刘辩还是比较满意的。

    “哎,奴婢晓得。”张全笑着应下来。

    “行了,都下去吧。”刘辩挥了挥手。

    吕强和张全两人弯腰退了出去。

    尚书台,董明见到了田丰,除了田丰之外,还有一个儒雅的中年人。

    “元皓兄,这位是?”

    田丰不是个莽撞之人,尚书台这种地方,他肯定不会随便就带人进来。这人想来是极为重要之人了。

    田丰连忙介绍道:“这位是司马建公。”

    司马建公,那就是司马防咯。

    因为司马朗和司马懿兄弟俩跟他学习,所以他倒是知道这司马防的表字是建公。田丰这个时候将司马防领过来,显然是为了之前所说铜矿的事情。

    “司马防见过尚书令大人。”司马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性格耿直方正,看起来颇有威仪。当然最厉害的还是他教育孩子的能力。

    司马防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每一个都是当世人杰,司马懿更是为司马家奠定了晋朝的基础。

    “建公先生不必如此,直接叫我伯照即可。这里又不是朝堂上。”董明显得很是随意,带着两人进了会客的偏房。

    到了偏房,分主次落座,董明笑着问道:“不知道建公兄此次过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但他又不得不这么做,官场上的事情,拐弯抹角才是常态。他与司马防不是很亲厚,所以还是要打一下太极。

    司马防既然来这里了,那就做好了准备,因此也不耽搁,直接说道:“伯照先生,客套话就不说了,朝廷的想法某家也清楚。大家同殿为臣,某自然会鼎力相助。区区一个铜矿,便交给朝廷,交给陛下了。”

    “好!建公兄快人快语!”董明对司马防的干脆利落很是赞赏:“既然如此,那尚书台过两日就会派人去接管,还望建公兄相助一二。”

    “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司马防点点头:“不过这铜矿有些贫瘠,想来不足以支撑朝廷的需要。”

    “这事儿建公兄不用担心。”董明一脸自信的回道:“朝廷自有解决的法子。”

    司马防笑了一下:“的确如此。变法以来,虽然没有什么大动作,但是朝廷和天下的变化某也看在眼里。尚书令大人,做的好大的事情。”

    董明面带微笑,没有接话,别人夸奖自己,他能说什么?自谦?没什么好谦虚的,他的确做的挺不错的。

    “不过有件事,在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司马防夸完了董明之后,又补充了一句话,说话的时候,面色还有些犹豫。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说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时候,潜台词就是:我要说你不爱听的了!

    董明自然也明白,不过他很好奇,司马防要说什么:“建公兄,不用有什么顾虑,想说什么就说吧。”

    “那在下就斗胆了。”司马防拱拱手,一脸认真的说道:“在下虽然不在尚书台走动,但作为京兆尹,对洛阳的变化还是很在意的。自从变法开始,洛阳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越来越少,大多数都被钱庄收了回去。大宗交易几乎都是从钱庄划账,普通百姓也将富余的铜钱存入了钱庄内。”

    “如今,朝廷又开始接手铜矿。虽然眼下大人还没有摆明车马的动各地的铜矿,但是在下倒也清楚,大人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如果在下猜得不错的话,大人是想要将铸币权收归朝廷吗?”

    最后,司马防一脸严肃的问道。

    在这件事上,董明并没有隐瞒司马防,而是郑重其事的说道:“这是变法计划中的一环,也是大汉朝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掌握了铸币权和发行权,朝廷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把控力才会更强。”

    “只有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增强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对变法、对朝廷、对整个天下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尚书台这边是不可能放弃的。”董明又补充了一句。

    他从刚才司马防叙述时的表情和语气,看得出来,司马防对铸币权收归国有,是不太看好的。

    “这些道理....在下倒是没想过。但是有一点,大人想必也清楚,朝廷一直都有铸造钱币。但是大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朝廷的钱币一直以来都没有成功的通行天下吗?”司马防问了一句:“在下曾经去过荆南地区,那里还有百姓在用武帝时期的吴王钱...”

    “建公兄觉得是为什么呢?”董明反问了一句额,将皮球踢了回去。

    司马防闻言深吸一口气,一脸郑重的说道:“盖因与民争利!”

    没等司马防解释,董明就笑了,当然不是嘲笑。他只是觉得有意思罢了:“与民争利?何解?”

    司马法也不知道董明笑什么,不过他还是解释了起来:“这件事很好理解,朝廷铸造了铜钱,怎么流入百姓手里呢?总不能直接给吧?百官的薪俸、将士们的军饷可以用铜钱结算,那么绝大多数百姓呢?这就会导致朝廷手里的铜钱花不出去,百姓没有钱。这样一来,不就有悖于尚书令大人发展商业的初衷了吗?”

    董明这下不笑了,倒不是觉得司马防说得对。

    司马防这一套理论,全都是漏洞,他连反驳都懒得反驳。他不笑的原因是,他不清楚司马防是真的这样想的,还是当自己是个傻子来糊弄他的。

    想来,应该是前者。这天下如今应该没有几个人会拿他董明当傻子来看。那如果是前者的话,这事儿就更扯淡了。

    司马防可是名士,也做了不少年地方官了,一步一步升到京兆尹的位置,虽有家世帮助,但也靠着实打实的政绩作为助力爬上来的。

    他对货币的理解,还不如明德书院上过几节经济生活课程的普通学生呢。尤其是说什么朝廷手的铜钱花不出去这一项,董明差点都听乐了。

    从没见过哪一个国家会担心钱花不完的,这得是多么无能且低效率的行政机构才能担心这种问题?

    “建公兄,有心了。”董明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夸了夸司马防,至少人家愿意思考不是?

    司马防一脸诚恳的回道:“尚书令大人,以在下看,若是想要在铜钱上下功夫,还是要先解决如何将铸造好的铜钱以什么形式发放给百姓比较好。”

    董明打算岔开话题:“建公兄,这件事且不去说,尚书台这边会考虑的。倒是你,今日难得过来,不如一起吃个饭吧?”

    “啊?”司马防楞了一下,这不是聊得好好的吗,咋就说道吃饭上去了呢。

    “先吃饭,先吃饭。”董明笑着站起来。

    司马防也只好站起来,打算等待会儿吃饭的时候继续说。一旁的田丰一直板着脸,这个时候跟着站起来,落后了半步,低头轻笑了几声。

    他刚才可憋坏了。

    司马防这个人,平日里跟他交流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反而觉得司马建公有威仪,美谈吐。针砭时弊倒也自有一番风度。

    只是刚才司马防的一番话,却让田丰觉得还不如董明家里的几个小孩子看得明白呢。

    他摇了摇头,跟上了董明和司马防,打算待会儿跟司马防提个醒,不要再跟董明说什么货币问题了。

350章 小故事和一出戏

    董明带着司马防去吃饭,洛阳的街面上却热闹了起来。

    南市最热闹的中心地带,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带着一个虎头帽,端坐在这一章太师椅上。那太师椅被架在两层桌子上,离地得有两三米高。

    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柄折扇,正卖力的说着:“要说这王生,听说这鬼怪杀人,心里自然是不相信的!要知道他可是在明德书院学过新学,懂科学的人。这鬼怪之说,本就是无稽之谈,这鬼怪杀人的背后,定然是有人在装神弄鬼!”

    他说的抑扬顿挫,很有味道。周边围着的百姓们也听的津津有味,不光是汉人,连来这边做生意的外族人也一脸津津有味的听着。

    这人是董明提前备着的,名叫马汉。二十啷当岁的年级,从去年就被董明安排着练习发声,如今给安排到了南市,整日里照着小册子,一天说上三场。

    “那么是何人在装神弄鬼呢?”马汉很懂得一些技巧,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反问了一句。这就是在调动现场观众的情绪了。

    有百姓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回了,整个情节知道的一清二楚,不过还很配合的喊道:“马先生快快说!我等可等着呢!”

    “就是就是!爷们刚从辽东过来第一次听,你整快点。”

    “还不是老六那个瓜皮搞的事情哦。”这是忍不住剧透的。

    “莫挨老子!你要说这些,就莫要再说咯。”旁边的人忍不住推了剧透这人一把,一脸的愤恨:“你爪子嘛?仔细你老汉捶你!”

    “我错咯嘛。”

    “俺觉得老六不能够啊,他庸啥就要杀了三小姐嘞?他也是个读书人,心肠咋恁歹毒呢?”

    “你没听说过吗?仗义每多屠狗辈,最是无情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心里弯弯绕绕的,花花肠子多着呢。”

    “这话可不能乱说。”

    下面热热闹闹的,马汉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足。一年前的时候,他还是南市的一个泼皮无赖,靠着能说会道过着饿不死撑不到的日子。

    现在呢?谁见了不得喊他一声马先生?

    “啪!”

    醒木一拍,马汉继续开讲:“若是想知道是何人装神弄鬼,那就得从三天前说起.......”

    一个毫无新意的破案的故事,只不过加入了一些鬼怪的元素,才子佳人的情情情爱爱,捎带脚恶心了一下旧儒学的读书人。跟小册子中的其他故事相比,这个故事在董明看来是最无聊的。

    放在后世,故事会都看不上眼的东西,在这个娱乐贫乏的时代,却有着巨大的魔力,吸引了洛阳无数的百姓。

    这让董明一点儿都没想到。在他看来,他呕心沥血的写的关于新学门人借着变法的春风走上人生巅峰的爽文小故事才是最好看的才对。

    事实恰恰相反,那一篇是最不受欢迎的。当然了,这只是相对其他故事而言。事实上,哪怕是最不受欢迎的这一篇小故事,每次马汉讲的时候,也仍然被围的满满当当的。

    随着这些小故事的流传,科学司印出来的小册子也被人竞相购买。第二天市面上就出现了盗版的情况。高尚本来还跟董明说要取缔一些盗版的小作坊呢,但是被董明给拦了下来。这玩意暂时没必要,这是友军。

    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个年代愿意盗版的,董明巴不得再多几家,只要书印刷的多了,识字的人就会逐步增多,这对国家来说是好处的。

    至于版权....这种东西暂时还是往后稍稍吧。只有物质资料富足了,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要之后,版权这玩意才有意义。

    不过这事儿董明却放在了心上,盗版可以,但是不能把人原作者的名字给抹掉了,这是底线。也算是为了日后版权的事情埋下一个引子。

    知道这些故事的人越来越多,新学的也被更多的百姓所接受,连一些平日里只知道埋头苦读的读书人,也渐渐接受了新学。尤其是故事中,那些主角用来断案、发家致富的一些小技巧,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董明计划的第一步,算是成了,将新学的正面印象刻印在普通百姓的心里。

    白玉京内,董明带着司马防和田丰两个人,就坐在院子里。台上正在演一出戏,就是董明之前拿过来让他们排练的。

    因为本子董明已经看过了,所以在看的时候,很容易发现问题,包括节奏、演员的表演等都跟剧本有些脱节。

    不过整体上还算不错,至少完成了整个故事,把董明想要表达的东西也表达了出来。席间,司马防一直想要跟董明继续探讨铸币的事情,董明则一直让他看戏。

    到最后,司马防也意识到董明不想谈这个问题,颇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一旁的田丰看司马防一脸遗憾的模样,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建公兄,伯照写过一本书,名叫基本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市面上没有,不过某那里倒是有一本,可以借给你看看。”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告诉司马防,你眼前的这位是咱们朝廷经济学的大佬,你说的那些东西,在他面前就不是个事儿。

    司马防闻言却是另外一个反应:“既然如此,那在下可要好好拜读一番了啊!”

    “啊?”田丰楞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道:“那好,闲暇的时候,建公兄直接去寒舍去取便是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

    这个时候董明笑着问道:“两位觉得这出戏如何?”

    田丰没有说话,他知道,董明更在意司马防的看法。这倒不是他的看法不重要,实在是在看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明白过来,这戏就是为变法和新学新学鼓吹的。

    他做为局中人,他的看法只能是一个好字。

    司马防则拱了拱手,笑着道:“倒是个有趣的小故事,只不过中间有太多巧合了,显得有些刻意。”

    董明又问了一句:“不谈这些,建公兄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

    “感想?”司马防楞了一下,然后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整个故事,最后咂摸出一丝味道出来:“这故事,好像是最近写的吧?若是普通百姓看了,定然会对变法抱有好感。”

    说到这里,司马防大笑起来:“想来这是伯照先生让人做的了?倒是一个好法子,这可比城门楼那里贴的朝廷告示好用多了。”

    董明笑着点点头。

351章 新增两司

    从白玉京回来,司马防就告辞了。董明和田丰两人回了尚书台,开一个小会。

    “元皓兄,这铜矿就交给你了。你去科学司找人去开采就行。这事儿咱们得做的仔细一些,眼下打好了底子,后面的事儿才好办。”董明叮嘱着。

    田丰闻言点点头:“这事儿,在下也想了一下,想要办好,还得伯照搭把手。”

    “你说就是了。”董明笑着说道。

    “跟尚书台新四司一样,还得拜托您去跟陛下那说道说道,再添两个新司。”田丰显然早有计划:“一个矿业司,一个铜钱司。”

    “元皓,你且仔细说说。”董明来了兴趣。

    田丰清了清嗓子:“这事儿在下已经思索了很久了。新设立的这矿业司和铜钱司,其实很有必要。一来咱们又多了两个可以插手实物的衙门,二来有专门的衙门负责,也能提高效率。”

    “矿业司这边,在下打算亲自看着,先从司马建公家里的铜矿开始,咱们慢慢的将矿业都收拢过来;至于铜钱司,眼面前在下还没有什么好的法子,得问问您有什么建议。”

    田丰很会做人。这铜钱司也好,矿业司也好,他其实都有了成熟的打算,但是他只说了矿业司,铜钱司却说要董明给建议。

    一来显得自己有能力,二来又给了董明一个说教的机会。

    说实在的,田丰大可不必如此,而且依着他的性子,也不太爱干这种事情。但是牵扯到变法这种国家大政,他不得不小心应对,一来保证跟董明之间的亲厚关系,二来也能让董明把控一下,省的自己出了纰漏。

    董明这边则沉思了一下然后道:“这铜钱司名字不好,改成货币司。”

    言下之意,这铜钱司可以做。

    “具体负责什么,我得好好想一想。”董明屈指敲了敲矮几:“我先给你交个底。这货币司要跟科学司打一个配合,做出上好的铜钱来,具体的规格重量,你带着人仔细研究一下。除此之外,货币司还得做一件事,这事儿稍微有些难了,不过可以尝试做一下,能做成什么样,就做成什么样。”

    “哦?”田丰很是好奇:“什么事情?”

    “是我说错了,不是稍微难了点,而是非常难。”董明叹了一口气:“这里面牵扯到很多东西。直白的说,货币司得弄明白每一个大子儿的购买力是多少、大概流通多少次,全年全国需要多少每铜钱,又需要发行多少枚铜钱。这中间还得考虑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问题。”

    田丰听的有些云里雾绕的:“这事儿,得伯照你自己盯着。你说的这些,全天下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了。”

    董明闻言有点挠头:“这事儿我其实也没有把握,不过咱们还是得做做看。我倒是对理论知识门清,可是从来就没有实践过啊。这玩意就跟算学题目似的,基本原理我都懂,可我就是不会解应用题啊。”

    “这变法就没有不难的事情。”田丰感慨了一句:“要说咱们这些人里除了伯照你之外,就没一个长于内政的。在下也好、公与和公达也好,其实更长于谋略。”

    “琢之倒是个好苗子,可是眼下太年轻,还得历练历练。”

    这事儿董明也清楚,可是这内政长才,哪有这么好找的?他有印象的,一个是荀彧,眼下还跟着荀璦四处晃悠;一个是诸葛亮,还是个小屁孩。除此之外还有钟繇和陈群了。

    陈群好像还在老家没挪窝,也不知道科举能不能吸引到这位。

    至于钟繇,在董明上任之前,是尚书台行走的。不过董明前脚刚上任,后脚就被调到了长安,田丰要是不提起这事儿,他都把这么一号人给忘了。

    当初刚来洛阳的时候,董明跟钟繇可还有着不错的交情呢。

    “钟元常如何?”董明想到了钟繇自然就提了一嘴:“此人倒是长于内政,不如将他招来?”

    田丰闻言眼睛一亮:“钟元常跟公达关系甚为亲厚。公达可不止一次感慨,若是元常在此,这政务处理起来,可就轻松多了。”

    “那明日里就给伯喈先生说一声,让他把钟元常调回洛阳。”董明说了一句。

    田丰闻言一愣:“不如直接让陛下将他调回尚书台吧?”

    “尚书台谁能进来,日后还是让陛下自己决定吧。”董明一脸平静的说了一句。

    可是田丰却听懂了,他点点头。

    尚书台说白了,那是天子的近侍,说白了就是天子的幕僚团。可是自从董明走马上任一来,接着先帝身体不适无法理政和变法的契机,将尚书台直接变成了一个独立于朝廷之外的衙门。

    眼下更是隐隐有凌驾于朝廷之上,跟宫里面和丞相府三足鼎立的迹象。可名义上,那还是皇帝的近侍,这谁能进来谁不能,还得皇帝点头才行。

    董明显然不想在这种事情跟刘辩闹得不愉快。虽然刘辩从来没有来过尚书台,尚书台除了递折子的时候,也几乎想不起来这么一位爷。

    “行,这事儿,明儿个在下去跑一趟。”弄明白董明的心思,田丰也不多问。

    “嗯。”董明点点头:“矿业司和货币司我会去跟陛下说的,你先将架子搭起来。具体的我先跟你说说。”

    “成。”

    “矿业司除了想办法收拢天下矿产之外,还有一点你也得上心,那就是勘探新矿。这事儿可以跟科学司商量一下,让他们那边出人手去勘探,一应开支走矿业司就行。”董明详细叮嘱着:“矿业司和货币司都是要花钱的,每年需要多少钱,你大概其估摸个数字出来。”

    “你也知道,尚书台其实没什么进项。以前都是靠陛下的内帑,如今咱们这位陛下,只发俸禄,多余的一个子儿都没有。眼下咱们都是靠钱庄撑着。这钱啊,得省着点花。”

    田丰点点头:“不过下半年就舒坦了,南市的税收,已经被商业司接受了。农业司这边本就负责军屯的事情,这也是一笔进项。等到明年,咱们就能大展拳脚了。”

    “还有盐业的钱,明年咱们就可以做点大型工程了。”董明笑了起来:“先把中原地区的河道疏浚一下,然后铺设整个司隶地区的水泥路。”

    这是展望了一下未来了。

    “这事儿还得早做准备。不过眼面前有讲学的事儿,还有科举的事儿,咱都得给办的漂亮,让人挑不出理来。”田丰很是冷静。

    “讲学的事情没什么好担心的,我有计划。至于科举,只要没人捣乱就行。”董明反应倒是很平常:“元皓兄,这两司就交给你了,你多辛苦一下。”

    “没什么辛苦的,都是应该的。”

    跟田丰又谈了一会儿,便散开了,毕竟尚书台还有事情要处理。这些日子里,董明倒是没怎么忙碌,虽然事情一茬接一茬的,可都不是要什么要命的急事,只要自己不慌乱,总能处理的清楚。

    只是奇怪的是,之前那些反对董明变法的朝官们,好像都成了被捏住脖子的公鸡,虽然仍然对变法不满意,可是谁也没说过什么。

    哪怕是大朝会上,都没有人抬杠,一副众志成城的模样。

    可越是这样,董明就越是担心。

    眼瞅着变法越来越好,他可真担心有人在这个时候,抽冷子来一下。能不能伤到变法且不说,这玩意就跟癞蛤蟆趴脚上一样,虽然不咬人,可是他膈应人啊。

352章 多了一个刘岱

    拳头只有收回去,才更加有力量,对于某些人的按兵不动,董明虽然有些担心,但也没有办法。他还做不到田蚡那样,整个腹诽的罪名出来。

    翌日,董明特意换上了官服,去了皇宫,他要面见刘辩。小皇帝最近的变化明眼人都看在眼里,想要抢班夺权。可是这事儿谁也不能说他不对,毕竟人家是皇帝。

    董明对此倒也能理解。只要刘辩不乱来,那就由着他去。爱培养心腹培养心腹,爱搞小动作就搞小动作。

    两人既是君臣,就是师徒,这感情还是亲厚的。虽然眼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疏远了,但好在目标还是一致的。

    能有共同目标,那就有求同存异的可能。哪怕最后闹掰了,也能一起共事。董明也不求日后大富大贵,能把变法推行下去,等到天下天平,变法也深入人心了,他就退下来,专心教书。

    毕竟当老师,才是他的本行,出来做官,更多的是无奈。

    低着头在宫里行走,前面带路的是老熟人张全。不过眼下张全可没有多余的废话,看来是被刘辩敲打过了。

    还是勤政殿,刘辩正在御桌前认真的看着奏章。董明不用看也知道,都是尚书台送来的,上面的每一件事儿,他都门儿清。不管是不是他负责处理的,他都会看一眼。借着【过目不忘】的光,他都能记住。

    不管是事情,还是给的解决方案,他都能倒背如流。

    “老师来了?”刘辩脸上露出开心的表情:“许久不见老师了,今日既然来了,不如在宫里多待一会儿,中午的时候陪朕吃顿饭吧?”

    董明笑着点点头:“陛下厚爱,臣就斗胆了。”

    “嗨,说这些干嘛啊?”刘辩随意的说道:“先帝在的时候,我还跟您那学习呢。真要说起来,那可是朕这些年最高兴地一段时光了。”

    董明安静的听着。

    “对了,师兄弟们可还好?我那师姐呢?听说她要嫁人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子竟然这么幸运。”刘辩忽然提起了董琬:“您看这样成不?我给师姐一个公主的名号,让她风风光光的嫁人。”

    董明笑了笑:“这倒是不用了,琬儿她现在其实挺好的。倒是陛下,今日微臣过来,是有件事想要跟您请示一下。”

    请示两个字董明说的很随意,但是刘辩却听得清清楚楚的。他脸上的笑容更甚:“老师说笑了,有什么事情您说就是了。”

    “是关于尚书台的。”董明脸色平静,不卑不亢:“微臣想在尚书台新设两个衙门,一个是矿业司,一个是货币司。具体的方案,明日就会呈上来,今天微臣过来,就是想问一下陛下的意见。”

    刘辩脸上仍然挂着笑容,笑着问道:“不知道这矿业司和货币司都是做什么的呢?还请老师解释一二。”

    董明自然不会反对,结合着昨天跟田丰商量的内容,还加上了自己一夜的思考,详细的跟刘辩解释了一番。

    “老师的意思是,这矿业司负责监督全国上下的矿业,包括勘探、开采、支出;货币司除了要铸造新货币之外,还要配合商业司对商业发展进行...那什么宏观调控...是这个词吧?”

    “正是如此。”董明觉得有些无奈,有时候话一说快了,这些后世的专业名词就会蹦出来。跟新学的门人在一起还好,大家毕竟都知道。

    跟外人的时候,说话就很费劲,还要回过头去解释。

    “这宏观调控的意思是?”刘辩在这一点上很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会端着。

    董明解释道:“就是加强朝廷会商业发展的干预。微臣给陛下举一个例子吧,咱们以粮食为例。假如今年洛阳需要粮食两百万石,而今年收上来的粮食有四百万石,那么结果为怎么样呢?”

    “大家都吃饱了呗。”刘辩笑着回道。

    董明闻言有些尴尬:“假如陛下是个大粮商呢?”

    刘辩闻言一愣,仔细思考了一下之后,恍然大悟:“老师的意思是,粮食的价格会下跌?”

    “没错,而且是大跌。那么来年,您还会购买这么多粮食来洛阳转卖吗?”董明又问了一句。

    刘辩挠了挠头:“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光从今年这一点来看,朕肯定不会再买这么多粮食来了。”

    “您一个人这么想,对洛阳的百姓来说没什么。毕竟您一个人能提供的粮食有限,可是您想过没有,会有无数个跟您一样想法的人,他们全都不打算今年多购买粮食来洛阳转卖了,那么结果会怎么样呢?”董明觉得自己跟上课似的。

    刘辩自然不会傻子,很快就想到了结果:“结果...洛阳会缺粮?”

    “正是如此。”董明点点头:“当然了,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这只是一种经济学模型。精简的来说,那就是某一个商品的生产者,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而去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

    “但!商品生产者自发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动而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的行为,是建立在信息滞后上的。也就是说,生产规模的调整,永远是跟不上市场需求的。这就会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产能不足,一个是产能过剩。”董明快速说道:“陛下暂且不要关系什么叫产能,什么叫市场需求。”

    “微臣说这些是想告诉陛下,只要朝廷在关键领域,关键时间有限度的干预商业的发展,那就能够使得国家越来越富强。”

    说完之后,董明顿了顿:“陛下,这件事对变法,对朝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刘辩被董明连珠带炮的一顿哔哔给整懵圈了,虽然没怎么听懂,但是感觉很厉害。

    董明也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了,尤其是关于产能那一块。就大汉朝的生产力,开足了马力都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何谈什么产能过剩?

    不过,刘辩肯定也听不明白,倒也无所谓了。

    “朕,这是莫名其妙被上了一节课吗?”刘辩心里直犯嘀咕:“话说,这超纲了吧。”

    “陛下,针对这两个新的部门,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吗?”董明见刘辩有些神游物外的模样,又追问了一句。

    “哦,这事儿老师看着办就行,明个儿尚书台给个折子朕看看就好了。至于建议....”刘辩顿了顿道:“看老师说的这么重要,朕寻思这两个衙门的人手肯定得充足一些,不如这样吧,朕记得侍中刘岱颇有些才能,不若让他也去尚书台行走,老师您说呢?”

    这是明目张胆的塞人了。

    董明倒是一脸的笑容:“那就多谢陛下了。”

    对于刘辩塞人的行为,他其实没什么好不高兴的。再怎么说,尚书台都是刘辩的近侍幕僚团,他往里面放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再一个,刘辩也没有胡乱指派,这刘岱也是宗室里数得着的人物。后世一本三国演义,刘岱不过是龙套,但真正接触了之后,董明对其倒也有了几分了解。

    孝悌仁义,屈己待士八个字,放在刘岱身上恰如其分。只不过这位的眼光不行,不如刘备,看人一看一个准。

    刘岱虽然也养了一批人,但是能力上都有些堪忧。他本人的能力倒也还不错,四维都在七十多,在宗室当中,除了刘表、刘焉、刘虞等大佬之外,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来之能用就成了,哪怕刘辩拿刘岱眼线董明也无所谓。让刘辩插个真眼在尚书台,想来他也就不会那么多的猜忌了。

353章 钱庄的问题

    跟刘辩一起吃了午饭之后,董明便离开了皇宫。货币司和矿业司在刘辩这里算是通过了,明天尚书台上报一下,走个流程就可以了。

    回到尚书台,董明先找到了田丰,告诉他陛下要把刘岱塞进来的事情。对此田丰倒也没有说什么,他的想法跟董明一样。

    皇帝塞个把人进来,是很正常的。

    “陛下给的人,肯定不能糊弄。而且他已经是侍中了,这两个新司,他得当一任司正才行。”田丰开始考虑如何安排刘岱:“矿业司和货币司,伯照你觉得哪一个更合适呢?”

    “货币司。”董明毫不犹豫的说道。

    “嗯?”田丰楞了一下,这跟他想的不一样。在他看来,董明对货币司明显更加看重才是,怎么会将货币司交给刘岱:“这是不是有些不妥?货币司乃是关键所在.....”

    董明笑了笑:“工业司、商业司、农业司、科学司再加上新增的这两个,哪个不是关键所在?你放心,只要刘岱不瞎搞,不耽误货币司的运转就行。其他的,他做什么都无所谓。”

    “这倒也是。”田丰点点头,说到这里,他又道:“对了,公与上午来过,说有事情要汇报,不过你回来之前,他又急匆匆的走了,应该是去钱庄那边了。”

    “公与找我?”董明想了想:“应该是钱庄那边有什么事情,他无法决断。这样,元皓兄你辛苦一下,在这里盯着,在下去看看。”

    田丰笑道:“伯照你放心去吧,公达和文和、文优都在呢,尚书台乱不了。”

    董明闻言点点头,这尚书台可以说是汉末智者大本营了,他当然不用担心。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内政长才的事情,便对田丰问道:“对了,元皓兄。昨日说的钟元常,跟伯喈先生那边说了吗?”

    “已经让奉孝去了。”田丰点点头。

    “好,那在下先去钱庄看看。”

    “慢走。”

    如今的钱庄已经平稳运行了,每日里都有来办理存取款业务的百姓。当然,最值得高兴的就是,朝廷的俸禄也都通过钱庄来发放了。

    不过碍于如今只有洛阳有钱庄,所以只是京官的俸禄,经由钱庄发放。具体的方式很简单,朝廷将每年京官的俸禄折算成现钱拨给钱庄。钱庄给每一个京官都开了账户,然后打进去。

    事实上..这钱就是钱庄在用,账户上只是数字的变化罢了。因为这么多京官,也没几个人真的就过来都给取走。

    有些人是无所谓看不上那些俸禄,有些人则是存着吃利息,还有一些人则是觉得存在钱庄里更加的安全。

    甭管怎么说吧,借着这一手,钱庄每年又多了一个进项。

    董明进了钱庄,直接上了二楼,找到了沮授。

    “公与兄。”董明见到沮授的时候,他正在二楼的边缘,扶着栏杆皱着眉头往下看,不过他很显然心思不在楼下,而在想事情。

    被董明的声音惊醒,沮授回过神来:“伯照,你怎么过来了?派人通知在下就行了,为何亲自跑一趟?”

    “这不重要,你今儿找我有什么事情?”董明好奇的问道。

    沮授闻言叹了一口气,道:“袁家的钱庄开业了。”

    “这是好事儿啊。”董明笑了笑:“对了,派人去查账了吗,存款准备金率定的是多少?贷款利率呢?”

    “已经派人过去了,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跟咱们一样。”沮授回道。

    “那你怎么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董明很是好奇。

    沮授苦笑道:“怪在下没有说清楚,袁家的钱庄,已经开到洛阳了。”

    “嗯?开到了洛阳?”董明楞了一下:“等会儿,你的意思是,他们在洛阳开了支行?不是,开了分店?”

    沮授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他们是从寿春开始,一个县城一个县城开过来的。”

    “他们哪来这么多资金?”董明觉得很不可思议:“就算袁家是四世三公,这也太有钱了吧?”

    沮授深吸一口气解释道:“这里面不光是袁家。这袁家的钱庄,甄家也参了一股,占了三成,除此之外,杨家也占了两成。”

    “现如今的情况是?”董明有了不好的预感。

    “很糟糕,这些日子来取款的百姓很多。他们更愿意把钱存到袁家钱庄。因为他们给的存款利息要比咱们高一些。”沮授显然为这事儿愁了好几天了:“那些商人还好说,没有来取钱的,但同样也很少有人会来继续存钱了。因为袁家的钱庄更方便。在这里存了钱,到了周边几个州郡,只要有袁家钱庄,凭存根就能取出来,这比咱们可方便多了。”

    “好消息呢?”董明虽然是疑问句,但是语气却很笃定。他很确认,肯定还有好消息,不然沮授就不是着急了,而是想法子对袁家钱庄下手了。

    沮授闻言摆摆手:“好消息谈不上,只能说钱庄还能维持。一来是朝廷这边的俸禄,每年都会给钱庄一笔进项;二来大宗交易都在洛阳,尤其是南市。因此这一批客户并没有怎么流失;第三点,钱庄的投资也逐渐开始收益。只不过没有了足够多的储蓄户,这些终究是空中楼阁。”

    “在下上午去伯照你,也是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留住这些百姓?一开始某倒是打算将存款利息提高到跟袁家钱庄一样,可是这没有意义。咱们不是商人,这样互相抬价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国家方兴未艾的金融业。”沮授的头脑很清醒,他虽然不长于内政,但是好学啊。

    至少在通读了董明的著作之后,尤其是一些董明还在写未发布的手稿,他很明白,金融业对一个国家巨大的影响力。

    董明闻言也有些麻爪....他所知道的那点儿东西都是宏观经济学的东西。说白了这玩意就是个指导思想,具体怎么操作,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更不要说具体到某一个钱庄怎么留住客人了...

    这应该是搞销售的人来干啊。

    搞销售的?董明忽然想起来一个有趣的职业:“公与,你觉得保险怎么样?”

    “保险?”沮授并不是不了解保险,事实上,在董明早期的著作里就提到过保险:“这不可能,百姓们现在还在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哪有心思和闲钱投保。”

    “说的也是。”董明也知道自己有些想当然了。

    “这件事得慢慢来,咱们换一个思路,百姓去袁家钱庄存钱为的就是想多一些利息对吧?说到底还是为了多挣点钱。”董明分析道:“也就是说,只要咱们能够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那么他们还是会回来的,对吧?”

    “话虽如此,可是该如何做呢?”沮授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光明白不行啊,理论谁都懂,操作起来可就千差万别了。

    有些人十几天弄不明白物资该发给哪里,有些人两个小时就门儿清。基本仓管和配给制度,谁不清楚啊,可是上手就不是一回事了。

    “这样吧....”董明想了一下之后又道:“咱们之前不是只有商业贷款吗?你尝试一下推出个人贷款。包括购房、买马等等。”

    这事儿也就洛阳能做,眼下洛阳百姓的生活极为富足,只要肯吃苦,愿意干,就有大把的工作机会。

    不管是商铺,还是南市,还是西池村附近都有无数人挥舞这铜钱招募人手。不光如此,商业司、农业司、工业司也还以洛阳为中心,在周边的县城着手建立数个开发区,涵盖了手工业、农副业以及漕运。

    可以这么说,以洛阳为中心,虎牢关以西,函谷关以东,是眼下整个天下,甚至是整个世界商业活动最繁荣,也是最活跃的地方。

    “个人贷款?”沮授沉思起来,显然在思考其中的可行性,以及该如何操作。

354章 三处产业

    个人贷款这件事,董明自己都不明白。后世的时候,他毕业了就参加工作,结婚的时候父母给配了房子,老岳父给买了车。一直都没有用款的烦恼,不要说贷款了,连钱都没跟人借过。

    让他在搞贷款,他肯定是懵逼的。

    虽然经过系统化的学习,相关的知识他都有,但也仅限于纸上谈兵罢了。一直到现在,董明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强,但是真正的执行环节,他从来都没有参与过。

    说实话,沮授好歹也在钱庄干了这么久,还有过做贷款的经验。真要操作起来比他这个从未接触过的后世人,要更容易上手一些。

    跟沮授稍微聊了一下,又想了几个还说得过去的留人的办法,董明便离开。离开的时候,跟沮授也通了气。

    只要大商人客户不流失太多,大宗交易仍然通过钱庄结算,那就没多什么好担心的。

    出了钱庄,董明原本想着直接回家的时候,可是半道上还是转去了尚书台。今儿一天就在尚书台露个面,今天政务,他还没有过一眼呢。

    到了尚书台,他的位置上已经堆了不少政务。都是其他人处理好,放在他这里的。只要他过目了,就能转送到刘辩那里。

    难得的是,这一次人比较齐全,除了在钱庄的沮授和去渤海郡的徐庶之外,大家都在这里。连一直忙着城管司大小事情的荀璦也在。

    众人跟董明打了招呼之后继续忙活着,董明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开始看今天已经处理好的政务。

    正在看的时候,简雍走了过来,低声道:“伯照先生,有件事想请教您一下。”

    董明闻言抬起头一脸笑容的打趣道:“哦?宪和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客气了?”

    简雍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手工业区那边想让您半个忙。”

    这事儿是个重要的事情,眼下洛阳就相当于后世的经济特区,所有的经济发展模式,都在摸索阶段。南市的成功,让参与变法的众人都很是振奋,眼下手工业区和农副业区提上了日程,自然尚书台上下都很是重视。

    董明也很重重视:“手工业区怎么了?不是已经在做了吗?我上次还看到你呈上来的条子,朝廷拨了一笔款子给你,让你进行建设和招募人手来着。出什么问题了吗?”

    简雍解释道:“建设和人手都没问题,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商业司和工业司合计了一下,不知道这手工业区该引进哪些产业。”

    “这个,你们做过调研没有?以洛阳为中心,整个司隶地区对手工业制品的大致需求量?”董明问了一句。

    简雍闻言摇了摇头:“这事儿倒是没做....我们光跟科学司那边交流了一下,本来还想着从科学司那边弄一些先进的器械来打开局面呢。”

    “不用。”董明摆摆手:“眼下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各种农具对不对?顶多就是再加上一些纺车、独轮车之类的东西。具体的你们得去做调研。看一看各种商品在司州大概有多少缺口,每年的消耗速度是多少,根据这个预估下一年的产量,从而制定手工业区的产能。”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不过,我估计头一年也没啥好调整的,肯定是产能不足。你们照着这个路子来,建设手工业区的同时,也要把调研做好,咱们可不能飘在半空做事情。”

    “还好在下先来问了问先生,若是自己瞎胡闹,说不定就误了大事情了。”简雍满脸庆幸的说道:“那农副业区也应该如此施为才是。”

    董明点点头:“对了,农副业不太好做吧?你们现在有什么农副产品吗?农业司....杨隆呢呢?”

    “在呢先生。”杨隆施施然站起来,来到董明跟前:“您吩咐。”

    杨隆跟董明学习过,因此对董明很是尊敬,当初他跟刘备混,还是董明推荐他过去的。不管是师徒之情还是举荐之恩,杨隆都记着呢。

    因此来到了尚书台行走之后,也很是用心。别的不说,整个司州农业生产,他都门儿清,农忙的时候,几乎就住在了田间地头。

    这一次简雍拉上他要搞农副业产区,他很是积极的。一来他经常在下面行走知道老百姓过的辛苦在,弄一个农副业产区能给他们谋些福利,总是极好的;二来,南市的成功,也让他心里很是火热,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事业来,这农副业产区自然就成了他发挥用武之地的地方了。

    “农副业这边....现在有什么产业?”董明对此抱有很大的疑惑。

    农副业的基础是农产品要足够富足才行,以大汉朝眼下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产量,连平均温饱都做不到,这农副业更是谈不上...

    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会很发达才是。

    杨隆闻言笑了笑解释道:“事实上,基本上就没有发展的可能。所以学生眼下的计划主要有两个。”

    “愿闻其详。”董明想看看杨隆能不能给他一个惊喜。

    杨隆也不知道自己法子行不行,都是瞎捉摸的,看到董明感兴趣,也就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第一个计划,就是老师曾经说过的猪肉。老师之前不是说过猪这种家伙,只要骟掉了就会长得很好吗?学生打算在农副产业区大力推广肉猪养殖。科学司和农业司提供技术指导和种猪。想来一两年之内就能满足洛阳的肉食需求、”

    “第二个计划,还是得谢谢科学司。他们给了农业司一批新的豆种,产量很高。这东西用来果腹有些吃力,但是可以榨油。还可以做成豆腐、豆汁、豆芽之类的副产品。只不过这都是新鲜玩意,具体怎么操作,学生还没有想好。”

    “猪肉、豆腐?”董明咽了咽唾沫:“倒是个好想法。猪肉这一部分,我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就提醒你两点,一是注意卫生问题,就算是养猪,也要经常打扫。再一个就是调查一些周边肉食的需求量,被到时候产量太高,影响了价格。”

    “至于黄豆这一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让百姓接受。”董明笑了笑:“其实很简单,民以食为天嘛,到时候我会帮你们将产品卖出去的。”

    杨隆闻言大喜:“那就谢过老师了。除了这两样之外,农副业产区还还会有其他的产业,但是都不成规模。不过学生也会用心去做的,争取在用农副业产品满足整个司隶地区的需求,早日为周边州郡提供产品。”

    董明对杨隆的赶紧很是满意,抚掌大笑道:“那我就等着了。”

    “对了,不是说还有漕运呢吗?在哪儿?”董明又问道:“手工业区之前说实在弘农,后来是不是改地方了?农副业产区在哪儿?”

    “农副业产区放在了平县,手工业产区房放在平阴县。至于漕运,中心在孟津港。”简雍快速回答道。

    “孟津港啊。”董明点点头:“漕运是什么人负责的?”

    “是卫将军负责,如今应该是陈宫现在忙活,二哥应该也在帮忙。”这件事简雍更清楚,解释道:“漕运这事儿得有军方出面,所以就拜托给卫将军了。”

    董明下意识的问了一句:“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听到他这句话,简雍脸色变了一下,还是解释道:“这事儿是商业司策划的,写了折子递上来了,您应该也见过,因为折子从丞相府转给卫将军府的。”

    看到简雍脸色不对,以及他一副着急解释的模样,董明知道他是误会了,便笑着说道:“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回事。你不用紧张,我又不是要怪罪你们。这件事你们做的不错,交给卫将军也是上上之选。”

    简雍闻言松了一口气:“先生谬赞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008/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好老师最新章节! 作者:野怪逆袭所写的《三国好老师》为转载作品,三国好老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好老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好老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好老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好老师介绍:
董明,来到了东汉光和四年,吹皱了一潭春水。
教学、变法、改革、平天下。
书友群:132920613三国好老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好老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好老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