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再见郑芝龙(求订阅)
就在辽东的军队整顿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大明的南方,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吐的昏天黑地的方正化正在前往台湾岛的路上,虽然这也算得上是故地重游,但是方正化自身是一点儿也不想过来的,若不是皇上让自己过来…
从他带着魏忠贤走出京城到现在已经半个月了。
从京城到中都凤阳,他们花了将近十天时间。在这一路上,他倒是和大奸贼魏忠贤交流的不少,万万没想到啊,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人竟然也是个话唠。
不过这一路上他方正化也从魏忠贤的口中学到了不少的好东西,这让他欣喜万分,这些东西对于那些文官们来说或许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对于他这样的太监来说用处还是极大的。
这些东西想要掌握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随便掌握的。现在有机会得到这些东西他方正化兴奋的好几夜都睡不着觉。
魏忠贤或许是看开了,或许是放下了,反正方正化自己是想不明白,魏忠贤为什么要这样做,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这也是他的优点之一。
船队刚过山东时,魏忠贤算是讲完了,之后显得很是沉默。接下来的几天,方正化突然发现魏忠贤原本花白的头发已经变的全白,原本挺拔的身躯现在也佝偻起来,整个人看起来死气沉沉,短短几日,魏忠贤似乎是老了十几岁。
见到这一幕,方正化突然有些沉默,这种变化在皇宫的太监之中并不少见,这是心已经死了!
接下来,众人都很沉默,在一路压抑之中,众人终于抵达了中都凤阳,方正化将魏忠贤安置在一处相当不错的屋子里,并吩咐凤阳的小太监们照顾好魏忠贤,甚至不惜威胁他们以及送上了不少的银子。胡萝卜加大棒之下,方正化才稍稍的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没办法,经常会出现郁郁不得志的小太监对那些曾经权势滔天现在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太监动手,以欺负他们为乐,仿佛虐待这些曾经的大人物能够满足他们心中那病态的快感。
方正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这也算是一种报恩了,不管魏忠贤接受不接受。
安置好魏忠贤后,方正化带着数十名侍卫,乘船直奔台湾,结果一进入大海,方正化就顶不住了,开始狂吐,那些侍卫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几乎一半都是晕船。
在海上漂泊了两日,众人抵达了郑芝龙的统治中心:笨港。
他们这一行人的打扮是在是太显眼了,刚到达陆地上,虚弱的他们还没有缓过劲来,他们就被数百人那些武器的人给围了起来。方正化带来的侍卫们都是一半出自腾骧四卫,一半是锦衣卫,都算是精锐,忍着腹中的舒服,直接拔出腰间的刀。
“诸位,这是个误会。”见此情形,方正化连忙站出来大声说道,吸引了这些海盗们的目光。“咱家是上次来过的方正化方公公,这次奉皇上地命令过来的,咱家有事情要找郑芝龙商量,你们还不快快去通报,误了大事你们可承担不起!”
对面的人面面相觑,这位说话之人的打扮和声音的确像是一个太监,那些侍卫们看起来也是精悍之辈,恐怕还真是皇上从京城派过来的。
方正化看对面一个似乎是领头的给下面的人交代几句,就骑马向城中央狂奔。见此情形,方正化也松了一口气,在人家的地盘上自己还是不要太过猖狂。
看着那些人还是围着他们,仍然不肯放他们离开,方正化等人也就只能等着那位领头之人回来了。
这一天,正是这个海盗团体进行议事的时间,苯港中央的大房子中,郑芝龙、郑芝虎、刘香等十八为结拜兄弟正在商谈十八芝的发展问题。
这时,大殿外想起了喧哗声,这让郑芝龙很不满,怎么都没有一点儿眼力劲儿,一群蠢才,略带愤怒的说道:“外面是怎么回事,吵吵闹闹!”
“首领!今日苯港码头来了一艘船,上面有数十位全副武装的军人,以及一位自称是太监的方正化。他说是和首领您有旧,是京城的皇帝派来与首领商议要事的!”,那位小头目战战兢兢地说道。
此言一出,整个大厅里都安静了下来。
“这方正化大哥可认识?他真的是皇帝派过来的?”,身略微音有些颤抖的刘香问道。
郑芝龙这才回过神来。“这方正化在半年前曾经来过这里,皇帝当时还是信王,方正化从咱们这里购买了两艘大船的红薯等作物的种子。后来得知信王登基以后,原本以为再也不会有交集,没想到这么快他就又回来了。“
“大哥,这皇帝找我们还有何事!”,郑芝豹问道。
“大哥,依我看,皇帝来找我等海盗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咱们不如不见。”
“芝虎兄弟此言差矣,新皇刚登基这次专门派遣自己潜邸之人拔山涉海来到这里,显然是对我等了解颇多,看来是比较重识我等。再加上他还没有登基时就开始搜寻海外之物,相必新皇定然对海外之事颇为了解,我等若是直接拒之不见,恐有祸事啊!
还望诸位兄弟三思啊!”
此言一出,众人一愣,是啊,过来找自己的人是大明的皇帝派活来的,这怎么能拒之门外!
略一犹豫,郑芝龙道:“诸位兄弟,咱们一同出迎如何?”
“大哥说的是!”
众人纷纷起身,向苯港港口进发。
很快众人就看到被围在中间的方正化一行人。
“都让开,让开,这可是皇上派过来找大哥的人!”,郑芝豹连忙大声叫道。
“方公公,这是个误会啊,公公随我进城吧!”
“无事无事,不知者无罪!这些就是鼎鼎有名的十八芝吧,久仰大名!”
见方正化没有生气,众人也是松了口气。见方正化这样皇帝身边的红人都这样夸赞自己这些人,众人不由得有些飘飘然,口中连连称不敢。
众人谈笑着向城中走去,仿佛刚才的不愉快未曾发生过。
PS:今天累了一天了,这一章能写出来真不容易,俺也想睡觉了,昨晚折腾一夜,几乎没有休息,谁让自己买了硬座票呢?
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殿议事
笨港中央的大殿中,众人再次坐定。
“不知方公公这次前来是所为何事?我等都是直肠人,公公不妨直说。”
“郑首领这次怎么这么着急,今日咱家过来给各位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诸位最终成为海盗据咱家了解都是有难言之隐的,也非是自愿,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皇上这次让咱家过来是希望诸位十八芝的兄弟能够归顺朝廷。
现在朝廷也正值用人之际,相信以诸位的才能定然不会埋没!
而这次皇上派咱家亲自过来,也表明了皇上对你等的重视,你们完全不用担心归顺后无处可去,或者会有什么秋后算账这一类的想法。皇上对你们非常重视的,而且重视的并不是你们现在的势力,而是你们这些人才!”
方正化也不在意他们的反应,自顾自地说着。
“说实话朝廷若是愿意剿灭你们,还是能够做到,登莱水师还是相当可以的。但是朝廷所需要的海战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现在的西人已经来到了我大明的门口,这对我大明来说是奇耻大辱。
……
因此皇上希望你们能够归顺朝廷,为朝廷效力!
咱家就说这么多,你们若是有什么不解之处、有什么要求,可以讨论讨论,商量出一个结果,咱家可以为诸位的问题进行解答。”受到朱由检仔细交代的方正化淡淡地说道,言语神情之中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
郑芝龙等十八芝此时仍然有一些发愣,皇帝这是对自己这些人招安啊,果然没有什么好事情。
率先反应过来的郑芝龙问道:“诸位兄弟觉得如何?”
“大哥,我们天生就是作海盗的,这大海就是我们的家,我刘香认为我们不同归顺朝廷,归顺朝廷后我们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任人拿捏,恐怕咱们这条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
郑芝龙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将目光转向方正化。
“刘统领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你们归顺朝廷以后并不意味着解除兵权,你们仍然能够带兵。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兵员进行整顿罢了。
毕竟朝廷需要的是你们这些水师人才,怎会不让你们带兵?怎么将西贼赶回家?”
听到仍然能够带兵,众人心中松了一口气,就算是对郑芝龙相当不满的刘香此时心中不由得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看来这次这位小皇帝这次诏安恐怕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啊。
郑芝龙此时有些纠结,说实话原本他就想能够归顺朝廷,可惜一直时机未到,再加上他这一家子家大业大的,归顺后的事情恐怕很麻烦,这也让他犹豫不定。
再说了十八芝这些人并不是都和他一条心,他有把握会跟他一起的最多也就一半。毕竟自古以来归顺朝廷的人一般的下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见众人有些沉默,方正化皱了皱眉头,略微思考一阵,说道:“这样吧,诸位可以好好商量一下,朝廷的意思是若是归降,凭借这向大明奉献这台湾大岛的功劳,郑首领可以封伯。”
此言一出,就算是一直沉稳有加的郑芝龙此时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天…天使,此言可当真,我大哥真的能够封伯吗?这个岛屿南方的一半被那红毛人给占领了,这没有影响吗?”,听到封伯,忍耐不住的郑芝豹大声问道,连称呼都变成了天使。
“自然如此,拓土数百里之大岛,这样的功劳还不能封伯吗?至于那些蛮夷,只要我大明愿意,自然可以将它们给轰走,我大明的土地岂容蛮夷之辈占领!”
听到最后一句,有些嗤之以鼻的郑芝豹正准备反驳,还蛮夷之辈,辽东现在是什么情况?可惜还没说出口就被坐在他旁边的郑芝虎给拉了回来。
“天使还是不要小瞧那红毛人,他们的船只众多,而且大炮的威力很大,据在下所知,那大炮应该就是红衣大炮,天使还是应该重视他们。”,施大瑄不由得提醒。
“是吗?不用担心,皇爷已经安排工匠,现在已经能够造出来红衣大炮,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安装在海船上,咱家相信我大明定然是能打的过那些蛮夷之辈,到时候将南部收回来就是了。诸位放心。”
看着方正化一脸自信,丝毫没有将红毛人放在眼中,众人也就没有反驳。不过,大明已经能够制造红衣大炮了,这情况对于自己这些海盗有些危险了,郑芝龙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向在葡萄牙在壕境的兵工厂购买红衣大炮。
现在大明竟然有了这种利器,以后恐怕对大明官军很难轻松取胜了啊。众人都不是蠢才,想到这样的情形心中都不由得一沉。
见到这些人脸色明显有些阴沉,方正化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愉悦。
“另外,其余诸位也会得到不同的赏赐,我在南下之前,曾经得到消息,皇上要将登莱水师从两万余人扩充的五万余人,诸位想必能明白皇上对于水师的重视!诸位可要好好想想!今日请诸位好好商量一下,希望能尽快有一个结果。
另外,咱家这次过来还给诸位带来了一些礼物,诸位好好看看,想必诸位也会喜欢,咱家就先告辞了。”
方正化直接走出大殿,很快就有人碰着十八个比较大的盒子走了上来。众人不由得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一切,这说不定还是皇上送过来的。
打开后,每人的箱子里都是一面大镜子,除了郑芝龙的更大外,其他人的都完全一样。
看着这里面的人影,众人都不由得摸了摸自己那沧桑的面庞,长时间的海上行驶,这些人的面容都不是太美妙。虽然如此,但他们仍然惊叹连连。
“芝虎,这想必就是你昨天说的镜子吧!”,郑芝龙说道。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第一百六十六章 庙小妖风大
当天,方正化带着侍卫们在这座小城内外转悠,看看这里不一样的风景,上次他还没有看够,这里的风景很是不错。
而在苯港的郑府,书房,一群人正坐在那里认真地交谈着。
在场的人有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郑芝莞、郑芝凤这几兄弟、洪旭、甘辉、施大瑄、杨天生和陈衷纪九位,这些人都是郑芝龙的心腹,也是他能掌控十八芝的仪仗之一。
郑芝龙看着这些人,心中闪过各种各样的想法,扪心自问,他真的愿意做一辈子的海盗吗?让自己儿子、孙子也世世代代的做海盗吗?只凭借着这巴掌大下的岛屿,又能有什么前途,况且还只有一半。
他并没有信心去赶走占据台湾的那些红毛人,据他所知,那些人来自万里之外的什么欧洲,是两百年前郑和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可想而知这样的红毛人到底有多大的实力。
就算较天之幸,自己赶走了红毛人,他们就不会回来了,圈土重来吗?况且还有占据吕宋的弗朗基人,实力也很强。
………
良久,郑芝龙压下了心中的胡思乱想。开口道:“诸位,在座的都是我郑芝龙可以信任的,今天方正化的说法你们有什么建议吗?咱们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不能说的,有什么就说什么,没有谁会怪罪。
芝虎,你先说!”
郑芝虎丝毫没有犹豫,直接就开口了,显然他已经憋的时间不短了。“大哥,依俺看,咱们还是不归顺了吧,咱们在这大岛上吃香的喝辣的,他不舒服吗?
咱们若是归顺了,岂不是要受很多人的鸟气,而且咱们还不能还手,这样的日子不是俺想要的。现在这样快意恩仇的日子他不好吗?”
旁边有不少人都无意间点了点头,显然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同。
郑芝龙脸色一如往常一样平静,看向郑芝豹。
郑芝豹显得很是犹豫,看郑芝龙看向自己,他咬紧牙关,说出了心里话。
“大哥,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俺认为咱们这样的日子是刀口舔血的日子,一不小心咱们人就没有了。
咱们是海盗啊,人要是没了,咱们的儿子该怎么办?恐怕直接就被人给斩草除根了。大哥,想想森儿吧!
若是归顺朝廷了,大哥还有个伯爵,更何况我们还能带兵,说不定以后还能升为世袭的爵位。这将来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还能有个照应!”
此话虽然有些粗俗,显得有些贪生怕死,但是很显然说道了一些人的心声。
“三哥说得对啊!”,郑芝莞、郑芝凤连忙上山说道。他们的年纪还不大,一点儿都不想再过这样在海上长时间漂泊的苦日子了,再说了那可是伯爵啊。
洪旭开口道:“是啊,大哥,咱们的银子也赚的足够多了,现在兄弟们所求的也是一份安稳的生活罢了。
我们若是归顺了,一些兄弟们也可以自由抉择,是留在水师当兵,还是厌倦了这样朝不保夕的生活想要回家,这应该都可以。若是不行我们就和那方正化好好商量商量。”
“不对,你这是那里话,我们兄弟谁不喜欢过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若是归顺了,我们这每年数百万两的银子就没有了,这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吗?”甘辉站出来大声反对道。
“大哥,我认为洪旭说的很对。现在来看皇上应该很了解大海中的情况,恐怕对那些蛮夷之人也很有了解。
因此他恐怕知道大明水师实力不行,皇上恐怕是看上了我们善于水战这样的本领了,想要收编我们来增强大明水师的战斗力。
若是这样,情况就危险了,我听说皇帝在京城处理了一大批魏忠贤的人,抄家抄出了千万两银子,发了大财。
现在的皇帝恐怕不缺银子,若是皇帝重视水师,给水师下拨个几百万两,情况可能就大大的不同了。
皇上恐怕很清楚我们的赚银子的能力,若是朝廷和西夷人双方一同夹击我们,我们恐怕会不好受。
甚至于只要皇帝放开海禁,多开放一些港口,而不仅仅月港这一个地方,我们还能赚到这么多银子吗?恐怕还不好说吧!
因此我认为我们是有条件和方正化好好谈一谈条件,争取最大的利益,如此才是关键。这之后若是还不能接受的话,我们不再归顺朝廷也就是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讶的看着侃侃而谈的施大瑄,这话说的真有水平,有理有据,仿佛不归顺就没有活路了,众人此时都沉默了下来,一时间竟然找不到理由来反对。
郑芝龙看着众人的情况,施大瑄他还是了解的,此人绝对是希望归顺朝廷的,尤其是这一番话。“好了诸位,以我看,咱们明日再找方正化商量商量谈谈条件!”
算是一槌定音,暂时告一段路。
而此时的刘香的刘府,同样是在书房。
刘香、杨六、杨七、钟斌以及李魁奇六人,也在这里探讨这件事。
“刘大,咱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自古以来那个山贼、海盗投降朝廷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那方正化不是说同意我们掌握水师军队吗。有了军队,我们也就有了底气,不怕朝廷动手。”
“哼,或许是这样,但是之后呢,朝廷要化解我们的手段可是太多了,他们只需要稍微动动手指,我们恐怕就会被他们瓦解。到时候我等不就是任人宰割吗?”
“刘大哥英明!!”
“刘大哥,我看今天郑首领似乎有些心动啊,若是首领他同意了,我们给如何是好。”
看着说话的李魁奇,刘香不由得一笑,这位李魁奇可是当初海盗大统领李旦的儿子,而郑芝龙朱由检接受了李旦的大多数财产后,对于李旦的儿子李魁奇并不是很好,将他手中所有的兵权都给解决了。
李魁奇对于郑芝龙一直诋毁在刘香看来是太正常了。虽然刘香一直看不惯这位郑芝龙。
但是在他看来,作为大明有史以来最大的海盗领头人还不至于为了这些蝇头小利而放弃这些东西。
PS:终于写完了,太不容易了,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定(求订阅求月票)
第二日,美美睡了一觉的方正化早早的往议事大厅而去。
昨天丢下惊天动地大消息的方正化也不管十八芝这些人是如何争吵的,又是分成多少派,他只需要确保最后的结果不超出他的预料就足够了。
大厅之中,十八芝的人早早的到齐,一脸严肃地坐在那里,大厅里安静的很,等待着方正化的到来。
方正化刚迈步进去就感到一种诡异的气氛,果然如此,曹公公不愧是曹公公,他的的情报果然没问题,这小小的十八芝内部真的不是团结一致的,主要分为两个主要团体,分别是以郑芝龙为首和刘香为首,彼此间的矛盾看起来似乎还不小啊。
现在看来,这里边恐怕能做不少事情,真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方公公,在下这里有一些疑问。
若是我们归降后,不知能否告知皇上对于我们是如何安排的,也让我们心里有个数,我们也能好好考虑一下,更好地确定是否要归顺朝廷。”
“这位是施大煊统领吧,这次咱家过来时,对于这件事,皇上给咱家也有所交代。
若是诸位愿意归顺朝廷,朝廷对诸位也是有一定的安排,据咱家所知,十八芝有船七百余艘、兵员万余人,在这座大岛上,有百姓五万余人。
………”。
十八芝的人面色复杂的看着正在侃侃而谈的方正化,果然如此,朝廷对他们了解真是清清楚楚。
“大家的情况想必你们自己也很清楚,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因此首先必须进行整顿,挑选精锐,整顿后的人数控制在八千人左右,之后朝廷的意思是成立东海水师,以郑芝龙为指挥使,其余职位之后再慢慢确定。
郑芝龙会被朝廷册封也“安海伯”!
当然诸位之中若是有那些不愿意归顺朝廷的,也可以,我们也可以接受,只是以后再见面就是敌人了。
另外这台湾之地,朝廷的意思是成立台湾府,朝廷会安排人来担任知府,来负责民政要事。
军事方面,水师由郑芝龙统领,陆师由朝廷派人担任指挥使。
之后的诸位包括台湾都司的指挥使所有人的最主要的职责就是训练士卒,想办法将红毛人赶出台湾,统一整个
另外,皇上希望郑芝龙郑统领能够进京一趟,皇上还有一些事情要吩咐。
大致情况便是如此,诸位可以仔细想想,咱家相信朝廷也对诸位很重视了,若不是皇爷力排众议,这样的条件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在场一时沉默了下来,现在朝廷已经将他们的条件摆明开来。现在就看他们的了。
说实话,朝廷开出这样的条件已经是想当不错了。
在郑芝龙原本的预期中,他也没有奢望到朝廷会给出这样的条件。说实话,他心动了。
在郑芝龙的默许下,众人三两人成团,私下里开始交谈,议论纷纷。
一段时间后,郑芝龙,开口道:“诸位,方公公所说的一些条件呢想必大家也都了解清楚了。
昨日兄弟们的一些想法我也进行了一番了解,这件事情下面的兄弟们都已经知道了,大家的讨论都很激烈。据我所知,现在大家也都成家立业了,多数人不愿意继续从事这样掉脑袋的生活了。
尤其是咱们从福建迁移过来的数万百姓,他们若是得知了这个消息会如何,诸位也应当考虑一番。
因此,我郑芝龙决定接收朝廷的条件,归顺朝廷,诸位兄弟若是愿意可以跟着大哥我走,若是不愿意归顺朝廷的,我郑芝龙也不会阻拦。他可以带着自己的势力走,诸位觉得如何。”
话是这样说,但是郑芝龙还是希望多数人能够跟着自己的,只有势力足够大,自己说话才能有足够的分量。
“大哥,俺跟着你!”,郑芝龙的几个兄弟连忙站出来说道,虽然也有人心中不太满意,但作为兄弟还是支持郑芝龙的决定的。
“大哥,俺也归顺朝廷。”,又有数人站了出来,包括昨天在郑府书房的那些人。
郑芝龙看向还没有表态的刘香等人。
李魁奇等人都在望着刘香,等待着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刘香此时心中十分纠结,现在这个场面要求他必须做出决定。
罢了罢了,“我同意大哥的看法,归顺朝廷。”
刘香的开口像是放开闸门的水库,剩下的人都同意了。
见此情形郑芝龙很满意,看来刘香还是很识大体的,虽然和自己不太对付,但是还是知道自己这些人要紧紧地抱在一起,不然的话,很容易被对方给各个击破。
只要我们自己足够团结,定然能够让皇帝也无从下手。
“方公公,我们十八芝的兄弟们都同意了,不知我等接下来要如何做事?”
“咱家知道了!”,方正化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接旨吧!”,众人一愣,现在就有圣旨了吗?连忙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郑芝龙、刘香等人,收回方圆百里的大岛台湾,并敬给朝廷,此乃开疆拓土之大功。
现册封郑芝龙为安海伯,为东海水师指挥使。
望其能够精心训练士卒,择日收回台湾全岛。
册封刘香为东海水师指挥同知,郑芝虎为指挥同知。
……
……
但东海水师之事矣为大事,现令郑芝龙、刘香、郑芝虎三人尽快进京,朕有要事交代!
……
钦此!”
“臣等接旨!”,郑芝龙从方正化手中接过圣旨。
“方公公,我等为何还要去京城?”
“郑伯爷,您首先要去京城去官服,其次主要是皇上对于你们东海水师的重视,按皇上的说法就是大明的万里海疆都将在你们的保护下。
皇爷定然要给你们好好交代一番!不用担心,圣旨一下,诸位不用担心什么卸磨杀驴的事情,诸位定然很安全,可以安心了。”
“既然如此,那能否给我们几日时间安排一下,之后再和天使出发,不知可否?”
“自然可以,咱家会等着诸位。”,见此情形方正化也完全放松了下来,皇爷安排的任务到现在算是完成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京城风波(求订阅求月票)
郑芝龙的事情已经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等待他们回京城。
而在这半个月中,京城内也是存在着不小的动荡。
一方面是皇帝想要成立少府这个机构。
少府这个名字一出就很难不让那些文官们浮想联翩,秦汉的少府可是多么庞大的机构啊,简直是权势滔天啊,现在却让一位太监和驸马都尉来掌管,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朝野之中没有人愿意看到少府的再次出现,大部分人都提出了反对。
不过出乎朱由检意料的是,吏部尚书周应秋和户部尚书郭允厚的支持。
周应秋恐怕是纯粹的向自己讨好,表达自己是忠诚与皇帝的。毕竟他和魏忠贤的关系可不远,皇帝却留下了他,这让他明白,在朝堂上没有亲信的皇上恐怕需要一个亲信。而自己不就正好符合这一标准吗?职位还足够的高,皇帝还有自己的把柄。
至于郭允厚希望的是借此机会能够减少皇帝向国库要银子的事情。毕竟大明的历代皇帝已经证明了,内帑的银子花完了,就从国库里拿,这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
现在若是皇上能够赚银子,那事情应该就好办了。
朱由检倒是和这位郭允厚经过一番交流,表明了大明的少府不会向大明征收税银。
有了六部前两部尚书的支持,下面的人倒也有不少愿意赌博的,表示对皇帝的支持。
至于温体仁、徐光启等被朱由检提拔起来的人,朱由检专门将他们叫到武英殿进行了一番交谈,最终这些人还是没有表示支持,仅仅是中立罢了。
这也让朱由检第一次感受到很大的阻力。这些人和自己并不是一条心啊。
内阁在他的坚持下,黄立极和孙承宗表示了支持,总算是支持的人占据了上分。
虽然下层仍然反对声此起彼伏,朱由检还是强制性的确立了少府这个机构。
这件事情在京城之中闹出了不下的风波,朱由检原本的光辉形象在一些文人之中已经开始大打折扣了。这样大规模的行商并不是圣君所为啊。
朱由检知道后,嗤之以鼻,他们也不想想他们家中是怎么经商的,这就是赤裸裸的双标!双标可耻!
想想历史上崇祯皇帝的的悲惨下场,然而这些人可都是富得流油啊。
……………………
另一方面就是李邦华、卢象升等人对于京营的大整顿进行的是如火如荼。
再加上这次京营整顿是以三个勋贵的爵位,一位勋贵的命换来的。
京城们的勋贵们联名向皇帝请求看在薛濂祖先薛禄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饶他一命。可惜被朱由检在大朝会上大发雷霆大骂了这些勋贵一顿,带着清楚魏忠贤一党的余威,众人瑟瑟发抖,没有敢于反对。
没有文官们的支持,这些勋贵们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朱由检最终还是看在薛濂祖先薛禄的份上网开一面。对薛濂的家族不做处罚,当然抄家是免不了的。
而当阳武侯薛濂被当众处死的时候,整条街都被京城的百姓们给塞满了。
薛濂此人这些年仗着自己的勋贵的身份,在京城所做的恶事可着实是不少,百姓们对他的恶感并不低。再加上这么多年来大明朝没有处死过勋贵了,众人这都乐意过来好好看看热闹。
没有人注意到,在刑场的周围,有一些身份不同寻常的人在现场观看,都是脸色阴沉,这些人正是享福两百余年的大明勋贵。
只是当薛濂人头落地的时候,有不少人都当场呕吐,还好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不然的话,事情恐怕就麻烦了。
当朱由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得露出讥讽的笑容。真的是一群蛀虫。
薛濂处死后,抚宁侯朱国弼和安远侯柳祚昌也被除爵,在勋贵们的请求下,也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也就留下了他们的性命。当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全家被发送到琼州府。
见皇帝真的处理了三位勋贵后,与京营里的利益有关的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次的事情问题大了,纷纷摆出观望的态度,丝毫不敢在京营整顿的问题上乱伸手。
那些利益代言人也完全放手,任他们自生自灭,至于自己的家人在京营的,虽然想伸手,可惜都被李邦华、卢象升给斩断了他们那捞过界的手。
在加上英国公的压制,虽然有朱纯臣在幕后的挑拨,但还是没有嫌弃什么大的风浪。
而李邦华、卢象升两人则开始对整个京营进行里里外外全方面的整顿。将近七千名在一些方面有很好天赋的士卒被少府和工部接收了,他们以后将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六千余老弱被剔除京营,剩余七千余位士卒经过考核后,身体条件不过关又被送出去两千人。
最终的到的勉勉强强算是精锐的只有五千人。京营之中原本的勋贵家中将领被开除京营的多达八成,只有五六位将领满足考核要求。
在这半个月的整顿之中,李邦华等人一共处死了一百余名企图反抗整顿的士卒。
看着眼前的这个京营整顿的报告,朱由检不由得点点头,这次绝对算得上是彻彻底底的整顿了,希望以后京营的实力能够满足自己的期望。
“李爱卿,卢爱卿,黄爱卿,这次的京营整顿你们办的很不错,整体上朕还是很满意的。
但这样就够了吗,显然是不足的,五千人,都是从一群废物之中选拔出来的,你们说,朕能放心的将这座神京城、百万百姓的安全交给这五千人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整顿。
黄将军,你训练的一千人在这次的考核中表现十分出色,这次朕提拔你为左骧军指挥使,从这五千人中分两千五百人由你带领。
卢卿,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这次你表现的很出色,此次朕意,你来担任两位两千五百人的左骧军指挥使。
朕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将这些勉强可用之人至少训练出可堪一战的水平。
一个月后,两位开始征兵,一军定额两万人。
两位觉得如何?”
二人对视一眼,“谢吾皇恩典!”
将这件事情安排下去,朱由检再次将目光看向一旁的李邦华。
PS:时间越来越紧张了,一直着到现在,马上就十二点了,好累啊!
需要大家票票的安慰!
第一百六十九章 辽东边将抵京
京营以后就交给黄得功和卢象升两人就足够了,那么李邦华最好还是不要再管京营的事情了。
“李卿,现在京营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了,现在兵部尚书袁可立去了辽东,朝中兵部诸事无人处理,再加上西南朱燮元已经回到成都,对奢崇明之乱的围剿也即将开始,兵部事情也较多,已经有多为大臣向朕传到他们的不满。
朕的意思呢,是希望你来担任兵部尚书的职务,在朝廷处理朝中的各项事物,一些事情现在已经到了关键阶段。朕不希望朝中出现了什么差错。”
李邦华激动的浑身颤抖的说道:“臣谢皇上恩典,臣定然万死不辞!”,什么是伯乐,这就是。
朱由检点点头,让王加川带着黄得功和卢象升去看看腾骧四卫的训练情况,主要是参观燧发枪这个时代利器以及将腾骧四卫的训练方法拿出来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够继续改进训练方法,毕竟是新武器,新武器定然就需要新战术。
看着他们陆续走出武英殿,朱由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京营整顿到现在这个样子,李邦华是出了大力气的,有大功。
这次整顿和历史上的那次整顿的效果强的多,也开始的早,并没有因为勋贵们的反对而半途而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今后的京营定然能够焕然一新。
…………………………
十日后,满桂、祖大寿、曹文诏三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京城。
满桂倒是相当的淡定,皇帝他还是见到过的,感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想着皇上既然对于宁锦大捷的将领们重新赏赐,那么这次将自己叫过来恐怕是要重用了,自己恐怕要离开辽东了。
至于祖大寿,也是忐忑不安,作为世代住在辽东的辽人,他出身于军队世家,在辽东军队里还是有这相当不错的人脉的。他想不通,皇帝怎么会找自己这个小小将领呢。
曹文诏在这一路上都是忐忑不安。
第二日,朱由检分别召见这三位。
首先是满桂。
“满卿,这些年来,你在辽东的功绩朕都是看在眼里的。在宁锦大捷之中,你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这次将爱卿你教回京城,朕这里是有一个重要的职务要交给你。”
“臣谢皇上看中!”,果然正戏开始了。
朱由检取出九边地图。
“满卿,事情是这样,朕得到消息,林丹汗所在的察哈尔部准备西征土默特部。”
“什么!那林丹汗恐怕是想跑啊,看打不过建奴,准备向西和自己的同族抢地盘啊!
皇上那土默特部的顺义王恐怕不是林丹汗的对手,但是若是顺义王有所准备,林丹汗恐怕损失也不小,如此一来,燕山以北的蒙古势力定然有所下降,那建奴定然不会放过如此大好时机,定然会出兵占西征林丹汗。
林丹汗必败无疑啊!
如此京城危矣!皇上,必须重兵防守喜峰口和古北口。”
看着忧心忡忡而大声说话的满桂,朱由检并没有生气,一脸笑意的看着他。果然,自己没有看错人,不愧是久经辽东战场的人,战略眼光和敏锐感都相当不错。
此时的满桂才意识到自己在皇帝面前失礼了,连忙告罪。
“爱卿无罪,爱卿分析的很不错,有理有据,朝廷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才啊!
喜峰口和古北口朕已经令工部尚书徐光启派人紧急修缮关城。朕也有所应对,暂时还不需要太担心。
朕真正担心的是大同镇啊!大明和顺义王之间的和平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据朕所知,大同的兵马都懈怠异常,现在根本就不堪一战,到时候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一旦交战,保不准那这两方哪一方就会入侵大同,百万居民恐怕性命不保。
这是朝廷诸位重臣分析所得,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你看看。”
朱由检将一张纸交给满桂。上面所写的都是林丹汗西征的一些原因,包括林丹汗希望和大明互市。大明的使者已经在前往这两部的路上,等等。
满桂看着这一切,不由得对朝廷诸公佩服,这里面甚至考虑了不同情况下的应对策略,计划都是相当的详尽。而要完成这些需要一支战斗力足够的精锐,而且数量也不能太少,而这是大明目前所缺乏的,看来皇帝这是准备交给自己啊!
“满卿,朕的意思呢是希望你去担任大同镇总兵,建奴造反之前,大同镇可谓是九边第一镇,兵多将广,现在也不逞多让,仍然是朝廷重镇,只是那里的士卒们的战斗力很让朝廷担心。
你再看看这个。”
朱由检又将锦衣卫对于大同镇刺探的结果递给满桂。满桂看完倒吸一口凉气,这些人实在是胆大包天,当杀啊!
兵册在册是近十万人,据探查现在的兵额不超过五万人。更可怕的是他们长年不再进行训练,现在都是一群花架子,将领们吃空饷,甚至倒卖军资,现在的大同镇的军队完全就是一个花架子,根本就没有一点儿战斗力。
到时候恐怕被蒙古人一击就破城。
看来自己的位置已经差不多确定了,就是大同了,正好,辽东我满桂也待烦了。
“皇上,这些人该杀啊!耽误朝廷大事,必须严肃处置。”,满桂义愤填膺。
朱由检道:“满卿,朕希望你能前往大同作大同镇、山西镇两镇总兵,这两个地方的情况都差不多。
朕希望你到任后严加整顿军队,剔除老弱,就像袁可立在辽东作的那样,这是尚方剑,朕也赐给你,若是有人胆敢阻拦朝廷大事,可先斩后奏,爱卿你明白吗?莫要辜负朝廷的重托!”
大同镇和山西镇,这职位也太重了吧,自己原本以为也就是大同总兵就很不错了,没有想到啊!皇帝竟然如此重视自己吗!
满桂跪倒在地,庄重的说道:“臣谢皇上恩典,臣定然严加整顿,为陛下训练一支能够南征北战的强兵。”
“大同一带,并不缺马,爱卿可以多多训练一只强兵,最好能够训练出一支骑兵,朕认为,若真是林丹汗和顺义王两败俱伤,我方到时候能有力量武力干预他们的争斗。据朕估计你应该还能有一年余的时间。”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第一百七十章 王城-白城(求订阅求月票)
河套,河套!
这个地区实在是太重要了,土默特部的顺义王的驻地就是在这归化城。
河套和甘肃以西的哈密卫的情况都差不多,在大明和蒙古人手中几度易手,这次若真是有机会能够收复河套,定然是不能放弃的,若是满桂真的训练出五六万强兵,就定然可以守得住归化城,在这大草原上嵌入一颗钉子!
将战线大大的北推,河套地区甚至也是为将来陕西大灾时作为一个移民的好地方,这里水草丰美,既是上好的牧场,也是肥沃的耕地。
哎,这都是美好愿望罢了,希望不大,这该死的林丹汗,好好的干什么要西迁。
这时,曹文诏和祖大寿走了进来,连忙行礼,朱由检看着这两位鼎鼎大名的将军。
不管是最后投降建奴的祖大寿还是为大明战死的曹文诏,他们的作战水平还都是可以的。只是最终都是可惜了。
祖大寿此人不太好说,朱由检还没有看透此人,不过最重要是将他调离辽东,此人可是辽东军阀化的重要推手也是最大获利者之一,他可还是吴三桂的舅舅啊,祖大寿这一家人可都是风云直上。
从面相上看去,这两位都是这个时代标准的武将打扮,身材也是相当壮硕,脸上较为浓密的胡子。据朱由检的记忆,大明人多数人都要留胡子,像泰昌皇帝、万历皇帝都是有那么一撮胡子,别人是什么感觉朱由检不清楚,反正朱由检是很不习惯。
“祖卿,曹卿,你们二人在辽东对建奴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朕都知道的很清楚,这次让你们回京也是有要事交代,据朕所知,林丹汗准备西迁,如此燕山的喜峰口和古北口将会暴露在建奴的兵锋之下。
若是建奴通过此地入关,情况将会非常危机,因此朕让徐尚书重新修缮关城,现在我正在修缮过程中,预计崇祯元年初就可以修缮成功。
但是这两地需要两员猛将来镇守此地,朕在我大明之中找到了两位将军。
朕希望你们二人驻守这两个要地,祖大寿镇守古北口,曹文诏驻守喜峰口,你们两人担任宣府副总兵,尽快赶往两地,袁可立会给你们二人各配备万人,应该很快就到这两地。
你们到后,抓紧时间训练士卒,靠近草原,可以训练一支骑兵部队。时刻注意着草原的动向,若是有部落有意投降建奴,你们可以直接出兵处理。切记!”
这就副总兵了,这火箭般的晋升速度,令二人震惊不小,压制住心中的兴奋,连忙称“谢皇上恩典!”
事情到此,朱由检的布置算是差不多已经完成,接下来,就看天意了,自己应该还有一年多时间,各地的负责人都算是历史上的名将,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
相信他们能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训练出一支战斗力足够的军队。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燧发枪吗!现在军械司已经完全进入正轨,在朱由检吗源源不断的财力的支持下,军械司的生产能力大大好于预期。
再加上其仍然不断的进行扩建,从九边赶到京城的工匠们也在不断的加入军械司,现在军械司的成员已经超过四千人,不管是冷兵器的生产还是燧发枪、红衣大炮的生产现在的良品率已经大大提高。
朱由检对于毕懋康和孙元化的管理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他还专门去看过一次,他很满意,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
现在的燧发枪的产量已经能够达到每天五十支,这还将会继续增长。现在的问题还是实用燧发枪的部队应该如何训练的问题。
虽然王加川连带着黄得功、卢象升和孙承宗都在其中有所参与,但是目前的进展并不是很好,虽然也得到了有一些想法,正在按照这样的方法训练。
但是这些东西恐怕还是需要一场真正的战斗来检验、验证,之后再进行不断的改进。
朱由检紧紧的盯着眼前的地图,也不知道朝廷的两路使者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就在朱由检心心念着大明朝的使者时,大明前往察哈尔部的使者此时已经抵达了地方,距离林丹汗的王城察罕浩特,大明称之为白城。
看着这座并不巍峨、也不大的城池,大明使者吏部给事中吴弘业心中感叹,果然是蛮夷,王城都修建如此之差。
“贵使请略微等待,我这就去禀告大汗。”,对于这位小小的侦骑,吴弘业还是很满意的,至少人家很有礼貌,和自己想象中的蛮夷不太一样。
这趟差事也是他毛遂自荐向礼部尚书温体仁请求来走这一趟。可惜当他穿过喜峰口,真正的踏入大草原时,他还是有些落寞,这一趟是福是祸还不好说啊。
看着这座城池,吴弘业心中有些担忧,据他了解林丹汗此人狂傲自大,他曾经称,南面是大明天子的地方,北方是他林丹汗的地方。
如此狂傲的人物,此次出使恐怕不好办啊!有看了看身后这一百名精锐的士卒,吴弘业心中稍安。
白城中央的大帐内,林丹汗正在和手下众人在喝酒。
“报!大汗,南方大明天子派过来使者!”
林丹汗一愣:本汗还正准备向明国出使呢,他们怎么就过来了!不过来就来了,正好省了我们的事情!
“好,快,让那使者进来,本汗倒要看看他大老远过来所谓何事!”
吴弘业小心翼翼的走进这座城池,结果把吴弘业熏的不行,由于城内有着太多的马,而城池又太小,实在是太臭了,周围全部都是帐篷,蒙古包,这让他很不适应。
他一人加上随行侍卫的统领百户被带着进入中央大帐!
“你叫什么名字,来我大蒙古有什么事情?”
“大汗,我乃大明吏部给事中吴弘业,我这次过来是为了救大汗的命!”,吴弘业看着坐在首位上的中年人,看起来似乎也是相当的俊朗,不像是草原人的粗犷。
“哈哈哈哈!!!”,两侧之人纷纷大笑,此人真是不知所谓。
林丹汗没有笑,开口道:“你倒是很有胆色,你好好说说,本汗倒是想听听。你可要好好说,不然你这颗俊美的头颅可就成为本汗手中的酒器了。啧啧!”
PS: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支持!!
第一百七十一章 任务失败(求订阅求月票)
虽然被林丹汗威胁,吴弘业倒是没有感到害怕,毕竟自己可是大明的使者,有这大明在身后,他相信这林丹汗还没有这么大的胆量对自己出手。
若是真正的蒙古大汗,那还要另说,现在的林丹汗仅仅是察哈尔部的大汗以及附件的一些小部落。就连同属于漠南蒙古东蒙古的科尔沁部都不听他的,人家已经是建奴的铁杆盟友了。
就算如此,这位林丹汗还是志气不小,仍然想着统一整个能蒙古,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辈。
想到这些皇上给他说的情况,吴弘业心中的信心不由得更强了。
他一脸淡定,丝毫没有着急,“大汗,我先问大汗一个问题,我听说大汗准备西征土默特部?不知能否告知在下实情。”
在场众人皆是一愣,他们也没听说过啊,不过他们又想起来林丹汗这段时间让他们将部众频繁调动,这件事恐怕也不是没有可能,现在这时候察哈尔部可是内忧外患啊,出兵西征真的好吗?
林丹汗也是非常震惊,本汗只是有这个想法,刚刚确定下来计策,还没有付诸实施,计划前往大明的使者还没有过去,大明怎么就知道了。
看着自己那些手下的目光,这也是一个将事情说开的机会。
“咳咳!没错,本汗的身体中流淌着黄金家族的血脉,自然要以统一大蒙古诸部为己任,本汗自然是准备西征土默特部。
本来本汗还要派人去给大明皇帝说一声,现在既然你们来了,本汗希望你们大明能够支持本汗,取消对顺义王的支持,转而支持本汗,本汗可是为了你们大明攻打了数次皇太极啊!”
听到林丹汗证明确有其事,吴弘业心中长松了一口气,果然是一高傲之人,没有说谎。
而坐在下面那些诸部落的首领心中多数是不太高兴的,不过在大明使者面前众人还是压制住了心中的不满,这件事还是等明国使者走了再说。
“大汗此言差异,顺义王和我大明有着数十年的友谊,而且这份友谊必将长期存在下去,并不会因为其他的外部因素而产生影响。
因此我大明希望大汗能够放下西征的想法,毕竟土默特部和察哈尔部都是蒙古人,而那建奴则是女真人,是我大明和蒙古共同的敌人,为什么不共同努力对付建奴呢?为何要自相残杀?
大汗不妨想一想,若是在大汗西征的时候,虽然我大明可以看在大汗曾经和我们一同攻打建奴的份上两不相帮,但是那建奴定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大汗西征,白城一带必然兵力空虚。
那建奴突然出兵进攻白城一带,大汗到时候可是两面夹击啊!情况恐怕会非常危险。”
“这,这位大明使者说的有道理啊,若是跟着大汗西征虽说大概率能够获胜,但是若是老家被皇太极给吞了,那可就…
不过那科尔沁听说过的也是想到的不错啊!”,下方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如此想到。
他们也不想想,他们这些骑墙派的大量存在,和建奴勾勾搭搭,这正是林丹汗迫切西征的原因之一,这么多年下来,他很清楚他又打不过皇太极。
与其说是西征,其实在林丹汗的心中,还不如说是西迁,到这种灭自己威风的事情能说出来吗?自然是万万不能的。
但是对付土默特部还是不在话下的。
唯一需要忧虑的明国的态度,万一明国插手,事情就麻烦了,毕竟明国和顺义王的友好关系已经维持了数十年,而且大明和蒙古唯一的互市就是和土默特部进行的。而且规模极大,这个互市也是他林丹汗眼馋的很,可惜他一直请求明国和他贸易,明国一直都不同意。
“哈哈哈!!好一个伶牙俐齿的明国使者,说的真好,本汗都不由得会为你欢呼叫好了。
不过,你说的这些不都是为了你大明找想吗?没有了本汗,你们大明京城北方千里防线几乎处处都是漏洞,你们的小皇帝恐怕都睡不着觉了吧!
口口声声为我着想,皇太极现在的处境可不是太好啊,那土默特部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想必你们也很清楚,他们根本就不是本汗的对手,本汗一定能够一击而定漠南蒙古。
到时候,本汗一统漠南蒙古,实力大增,定能胜过皇太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知明使觉得如何?”
真是无语了都,还谁也奈何不了谁,真能吹。
据明国锦衣卫的情报显示,林丹汗最重要的力量,察哈尔八鄂托克这八部,八部之中的奈曼和敖汉两部在今年六月份,渡过辽河,向皇太极投降,皇太极亲自迎接奈曼部部长巴图鲁台吉和敖汉部部长。
这两部的投降直接让林丹汗的左翼已经众叛亲离,建奴的兵锋已经直指林丹汗的通知中心白城。
“大汗,您西征或许能够获得不小的收获,统一右翼蒙古,但是我认为土默特逐部有很大可能投降建奴,恐怕会得不偿失。”
“这件事情我察哈尔部会仔细考虑的,你也知道,以前我察哈尔部和明国的互市地点广宁已经被皇太极占领,本汗希望能够再找寻一城池开设互市。明使觉得可否?”,林丹汗丝毫不为所动,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统一右翼蒙古,成为真正的蒙古共主。
吴弘业心中冷笑,我大明的要求你都不答应,甚至丝毫没有改变的想法,只想着从我大明手里获取。
虽然来时皇上交代过,若是能确定林丹汗打消西征的念头,可以开设互市,现在看来,这林丹汗分明是铁了心西迁啊!真是被建奴给吓坏了,这样的人还能当蒙古共主!呸!
不过,能拖一些时间也好啊!
“大汗真的不考虑一下我大明的意见吗?”
“虽然你我双方是盟友,但是我蒙古的事情你们还是不要插手了。”
“好,希望大汗不要后悔,但是你我双方的盟友关系还是需要维持的,如此大事还是需要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商议才能决定,希望大汗不要着急!”
“明使大可放心,我林丹汗此次出征定然能胜,只要你们支持本汗,本汗到时候替你们灭了皇太极。”
PS:今天有点晚了,抱歉!!
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征兵
吴弘业带着淡淡的不甘离开了这座小城,可惜了皇上交给自己的任务完全没有完成,自己愧对皇上,愧对朝廷啊!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能够拖延此人一段时间,我大明也能够做好准备。
这次朱由检之所以派遣吴弘业过来,是因为此人有一项比较特殊的本领,特别能够识人,这次也是为了更好的确认林丹汗此人到底如何,虽然朱由检认为此人不行,但是朝中的主流思想还是认为林丹汗与建奴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近距离的观察下,此人的确是个志大才疏之辈,双眼已经被蒙古共主的身份迷花了眼睛,已经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对他真正重要的东西。
此人不足为虑。
不过林丹汗水平太低,恐怕会很容易就被皇太极击败啊,他们两人可不是一个水平的,差的可不少!
哎,事情真是麻烦。
离开白城后,吴弘业连忙写好两封书信,分别让人快马加鞭的往大同和京城赶去,另外一支出使的队伍正在大同等在等待着他们的消息。
之后便一脸沮丧的往京城赶去。
此时的京城,京营撤销三大营的编制,改为两军,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征兵成为京城内最热的话题。
此前所有人都清楚京营这次必然会有巨大的变动,但是现在看来自己预估的还是有些保守。
京营内竟然别皇帝整顿的只剩下五千人,这恐怕是大明立国以来京营人数最少的时候了。
这次京营全部采用募兵制,而不是以前那种募兵、卫所共存的状况,为了募集到足够优秀的兵员,卢象升和黄得功也想出了各种方法,这个年代矿工绝对算得上是优秀的兵员,在朱由检的支持下,他们直接将征兵处放在西山煤矿附近。
军饷也开到了每年二十两白银的水平,以后若是能够杀敌奖赏也就更多,大明本身也是存在一个长期执行的奖赏政策。但朱由检对这个很不满意,奖励实在是太低了,根本不能发挥士卒们的战斗力。
自登基以来朱由检和袁可立、孙承宗、卢象升、李邦华等诸位知兵的文官和武将,都进行过详细的商议,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了京营的杀敌奖励政策。
杀多少人、立了多大的功劳,针对这个是奖励银子,还是升职,等等都有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条目,当然这以后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不断得修正。
当然这个政策首先会在京营、腾骧四卫实施,之后再逐渐向九边已经完成整顿的军队扩展,没办法现在那些还没有经过整顿的地方,他们自己上报的杀敌数量,谁敢信?朝廷的银子恐怕也到不了该拿银子的人手中。
为了表示朝廷的重视,他们对于士卒的体质要求也提高了不少,只要能够顺利加入京营,朝廷直接发放五两银子的安家费!
………………………
自从朱由检登基以来,朝廷处死的抄家的人也不少了,虽然有大臣提议将一些人充军作为惩罚,但是朱由检还是认为这种做法会降低军队士气、地位,朱由检自始至终没有判定一个人去充军。
军队应该是一个光荣的地方,应该是良家子才能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流放之地。当然这样的感觉还是需要长期的培养。
而朝廷的这一系列的手段,让京城周围的百姓们明白朝廷这次对京营是极其重视的,或许有一些人还会犹豫,但是西山煤矿的矿工可不会犹豫。
作为京城附近的人,这段时间京城内发生的大事情他们可都是很清楚的,再怎么样也比在这里当矿工强,就算不打仗,没有杀人的赏银,每年二十两银子也足够一家老小生活了。
当黄得功和卢象升看到在征兵处排起长队的情形,也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笑容。
矿工一般都是吃苦耐劳、身体健壮,绝对是极佳的兵员。
要知道大名鼎鼎的戚家军就是由浙江义乌一带的矿工和农民组成的。
那些勋贵们听说自己家矿场的矿工都去当兵的消息,都连忙跑过来,心痛的在滴血啊,有经验的矿工也不好找啊,这时候矿工绝对算得上是高危职业,他们也是拥有这些矿场百年来的不断积累才获得了这么多有经验的矿工,现在都给皇上做了嫁衣吗?
可是他们不敢出手,西山煤矿现在已经有五成都属于柴薪司的,他们的矿工不都过来了吗,这不就表明这是皇帝支持的吗?
这让我等该如何是好,皇帝真的会杀人啊,只要一想到薛濂人头落地,血染长空的场景,他们就反胃,想吐!
虽然他们已经让人给自己矿工打过招呼,给他们加银子,希望他们能留下来,可惜效果不大。
征兵处的人给报名的人记录下来,并要求三日后去京营参加考核,只有考核通过京营才会招收。
那些原本心中忐忑的矿工们,见到还要考核心中不由得增添了几分信任,毕竟这么好的条件,若是考核都没有,那就一定有坑。
第一天报名的矿工有一万名,城外的农民则直接有两万人。
第二天消息传开后,报名的人数则有五万人。
第三天更是达到了七万人的程度。
一直关注着征兵情况的朱由检了解到这个数字很是满意,再次向黄得功和卢象升要求一定要严加考核,京营要的只是精锐,不需要滥竽充数之辈,就算是符合要求的人数不够,再重新招收,也在所不辞。
由于人数太多,不得不将考核的时间延长为五天,还好京营足够大,第一天考核人数为三万人,朱由检站在一处高楼上看着下方那密密麻麻的人群。
具体的考核内容这些大明的宿将们都很清楚,孙承宗等人经过商议,确定了一个考核标准,朱由检看过后也觉得相当的不错,各方面都有所考虑,还是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啊。
朱由检只是提高了对于体能的要求。并且对于各个方面的要求都要求进行数据量化,如此一来每个人的情况也都将会一清二楚。
整个考核场面非常壮观,最重要的指标还是身体素质,作为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体能一定要好。
因此第一天考核结束时走出来的士卒们都是异常疲惫。
如此持续了五天,符合要求的人数达到了五万五千余人,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毕竟能参加考核的都是有一定基础的人。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划拨五千人给腾骧四卫,并将腾骧四卫改名为羽林军!如此羽林军的人数也顺利突破一万人,达到一万一千人。用来守卫皇城是足够了。
PS:求月票!!求推荐票!!好累啊,求票票!!
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个时代的落幕(求订阅求月票)
这几天,整个京城百姓的目光都被声势浩大的京营征兵事情所吸引,所有人都津津有味的讨论这这件事情。
京营以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可以说京城内的百姓们可以说是很清楚,数十年来都是这个鬼样子,他们可是清楚地很。
现在这原本人们避之不及的地方有这么大的热闹可看,人们的热情很高。虽然最近一段时间京城大事频发!但是众人仍然是相当激动。
毕竟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大的娱乐节目,现在这种十数万人的征兵可实在是个大场面了,这一辈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再遇到。
而在百姓们热闹的时候,紫禁城里朱由检正在听取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李国普的主持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三司会审,历时一个半月的审判,现在终于将魏忠贤一案审理清楚,李国普可是累的相当不轻,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很好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仅仅是迎合魏忠贤,至于恶事倒是也没有去做。
李国普不认为应当对这些人严加处置,或者说他们并不能被认为是阉党。
但是新任刑部尚书郑三俊却不真么认为,他认为这些人都是一些趋炎附势之辈,借此机会正好可以将治一治朝堂之上存在数十年的不正之风,还大明朝堂一个朗朗乾坤,如此官员们才能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做事情。
都察院左都御史郑崇检也是支持郑三俊,作为在朝堂之上和魏忠贤一党斗了数年的人,对于魏党之人可谓是恨之入骨,在他看来,即便是没有犯法,但是他们依附魏忠贤,已经没有圣人子弟姓应有的品德,不配在做官了。
这两位可都是位高权重之人,给了李国普很大的压力,最终他只好深夜去找大理寺卿陈扬美,经过李国普的一番劝说:
这些人并没有什么过错,并不能因为他们仅仅是奉承魏忠贤就将他们打作魏党之人,这些人也都是能干之人,处理事情都是相当的麻利,为国立功也是不少。
再加上大明正是内忧外患之时,朝廷此时也正是用人之际,若是大规模的处理定然会引起官员们的不安,不利于朝廷的稳定。
林丹汗的西迁定然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若是在这个时候对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的官员严加处置,定然会对朝廷产生较大的冲击。
……
……
……
在李国普的一番劝说下,陈扬美也不由得点点头,李国普所说的的确有道理,关键问题是他其实也认为这些人并没有犯什么大错,若是对这些人进行处理,那么必然会使朝堂中人人人自危,会对朝政产生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地方的的文官和武官,若是这样都算是魏党之人的话,这个案子就相当的没完没了了。
尤其是他陈扬美作为大理寺卿,他也认为若是从严处置,整个朝堂恐怕剩不了几个人了。
再说了,从皇帝将这个案子交给李国普他就清楚皇帝恐怕是不愿意将这个案子给无限的扩大下去,皇上也想早早结案,使朝廷早日步入正轨。
因此陈扬美也就顺水推舟的表示对李国普的支持。有了陈扬美的支持,李国普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算是二比二,于是众人将这件事情搁置起来,先对那些证据确凿的官员进行处置。
………………………………
紫禁城,带着这经过一个多月以来的仔细审案,查出来的所有有关人员,以及他们的罪证,包括他们四人经过商量后的处理办法的奏本,李国普等人将奏本呈给了朱由检。
看着手上的这个奏本,朱由检不由得轻轻点头,这几位臣子都不错,基本上是公平公正的处理了,该从重处理的倒是也没有手软。
比如浙江巡抚潘汝祯就被认为应当处死,抄家,这位潘汝祯在地方上可是对魏忠贤奉承的很,甚至建生祠这件事就是这位大明的好臣子首先提出来的,可以说处死他毫不为过。
这一类的还有不少,共计处死大小官员二十三人,贬官的有四十三人,撤职回家达到五十六人。
总体而言,处理的非常不错,朱由检还是很满意的。
“皇上,臣等还有个问题没有处理清楚。这里是朝中一些虽然和魏忠贤有一些关系,但是并没有作恶事的一些官员,臣等四人存在分歧,还无法确定到底该如何处理。”
见皇上似乎相当满意,李国普起身将另外一份奏表送了上去,说出了他们四人的分歧。
朱由检不由得一愣,这个问题他还是有一些想法的,魏忠贤的所谓阉党,多数人恐怕都是一些投机之人罢了,毕竟天启皇帝也信任魏忠贤,给了他很大的权力。
这个时候在他们面前摆着这样一条简简单单的升官之路,他们能做到无视吗?依朱由检来看,他们恐怕做不到这一点。
若是仅仅是所谓的投靠魏忠贤,并没有借此作什么恶事的话,朱由检感觉是可以放过他们这一次的。
毕竟现在的朝堂上,那些真正作恶的官员已经抓进了大牢,剩下的人朱由检原本就没有一网打尽的想法。
若是全部进行处理了,那么朝堂之上的重臣几乎为之一空,再提拔官员的话,不说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那些被魏忠贤整下去的东林党官员再回来了,事情就麻烦了。
现在应该做的是继承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所留下的遗产,接纳这一批不算阉党的大臣们,迅速的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他们这些人都是私德有亏之人,可以说是有把柄在朱由检的手上。
在一些事情上,他们能靠的就只有大明的皇上自己了。
如此一来,朝廷重臣几乎都被自己快速的掌控。再加上孙承宗、徐光启这一批朱由检提拔上来的人,或多或少的与魏忠贤不对付。
与此同时整个朝廷也就不会变成铁板一块儿,有了竞争,才有活力,自己才能更容易的掌控朝政。
而在历史上崇祯皇帝可没有放过这些人,盛怒之下的崇祯皇帝极大的扩大了打击范围,总计处理官员多达三百余人,而且都是从重处理。
后果呢?阉党势力从朝堂之上一扫而空,崇祯皇帝大肆提拔了一大批东林党人,让原本在朝堂上已经被打压下去的东林党人死灰复燃。
新提拔上来的东林党人很快就让朱由检看清楚了他们的真面目,很快就再次被崇祯皇帝赶回家,还好东林党真正的中坚分子都已经死了,不然的话,崇祯皇帝想把他们再次请走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既然并没有作什么恶事,这些人就算了吧!”。
郑崇检准备起身反对,但看到朱由检坚定的神色,犹豫了一下还是闭上了嘴巴,没有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
看起来皇帝也是下定了决心,事情已经很难再改变了,不过这些人的确没有什么大错,在当今官场上实在是太常见了。
若真的是从轻处置的话,官场之上的这种风气该怎么办,难道要继续这样下去,或者再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吗。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再次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
得到朱由检的首肯,李国普也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算是定了下来。
“四位爱卿这里事情做的不错,朕很满意,魏忠贤一案就按照这个定吧,你们尽快结案,该处置就怎么处置,尽快吧,明日就宣判吧,这件事情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了。”
“臣等遵旨!”
………
心思各异四人缓步离开皇宫。
“李大人,现在如你的意了?如此一来朝堂之上的歪风邪气何时才能终止啊!”,早已按耐不住的郑三俊说道。他实在是对魏忠贤一党没有什么好印象。
天启四年的时候,他就是被魏忠贤诬陷他受贿,和赵南星等人结党等等,被撤职回乡。
天见可怜,他郑三俊当初作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纯粹是看不过魏忠贤一个阉人竟然如此的猖狂,作为都察院的最高官员自然有职责向皇上揭发了一些魏忠贤的罪证,自己也的确是进行了一番弹劾罢了。
魏忠贤就对他怀恨在心,抓住机会就对他进行不断的污蔑。
他郑三俊前半生兢兢业业的为朝廷做事,从来没有贪污过一文钱,做过的事情也不少,凭借着政绩一步一步走上来,他也看不上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所谓东林党人,他郑三俊可是一个实干家,是做事情的。
他仅仅是看不过魏忠贤的为非作歹罢了。
现在吾皇圣明,将那魏忠贤给送到凤阳养老去了,并且将重用自己,担任刑部尚书,这是何等的恩德啊,自己难道不应该为朝廷着想,继续让那些魏党分子逍遥法外吗?
李国普看着有些阴阳怪气的郑三俊,也是有些无奈,魏忠贤这厮坏事请做的太多了,真是得罪了太多人。
李国普苦口婆心给郑三俊还有郑崇检讲了自己的考虑,这已经不是第一遍讲了。
“郑大人,你现在可是刑部尚书啊,事事都应该为朝廷考虑,按照大明的法律,这些人的确算不得犯法,你现在这样可是有些公报私仇的嫌疑啊!
………
郑大人,不知本官说的可有理?”
郑三俊这次倒是有些沉默,良久以后,出声道:“罢了,既然皇上都同意了,本官又能如何,本官只是希望能够遏制朝堂之上这数十年来的不良风气,李大人如何想本官管不到。
刑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本官处理,就先告辞了!”
郑三俊大步离开。这些原因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在他想来若是官员们能够尽心办事实,而不是这样夸夸其谈,一切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现在看来,自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留下三人陷入了沉思。李国普明白,郑三俊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这种病态的风气的确是应该被清除的,但是现在真的不是时候啊!
众人各自回去。
……………
很快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魏党大案将于明日结案,所有证据确凿,将会进行公开审理。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京城最开阔的地方,一场大规模的审理就此展开。
审理台周围,上千名换了新式盔甲的羽林军在进行防护工作。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这些充满精气神的羽林军,都啧啧称奇。
“老王,这是京营的士卒们,看起来应该都了不得啊!”
“嘘!不懂不要瞎说,这可是羽林军,专门守卫皇宫的,保卫皇帝的军队,今天可是有福气了,能看他这些人,听说啊这些人都是皇上在皇宫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一般可是见不到的。
京营的兵是什么样子你还不清楚!”
“老王说的对啊!是我糊涂啊!”
………
李国普、郑三俊、郑崇检、陈扬美四人作为审判官,李国普主审。
“来人,带人犯!”
第一个带上来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崔呈秀,他还没走多远,就被抓了回来。
“人犯崔呈秀,在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利用自己的权力,贪污白银二百一十八万两,可有此事!”
跪在地上,披头散发,丝毫没有几个月前的那种意气风发的崔呈秀道:“有又如何?”
下方听得清清楚楚的百姓们一千哗然,两百万两…
……
“呵!”
……
“人犯崔呈秀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判崔呈秀死刑,立刻执行。”
崔呈秀立刻被身后两人给拖了起来,“哈哈!”
在这大笑声中,崔呈秀被带往旁边的行刑台,由田尔耕监斩。
看到时田尔耕,已经摆好姿势的崔呈秀道:“田大人果然好手段”
“哼!将死之人还敢嘴硬,斩!!!”
一道银光闪过,一颗头颅飞了起来,献血足足喷了三尺高,下面原本兴奋的百姓见到这个场景,纷纷呕吐。
很快第二人惊慌失措、瑟瑟发抖的潘汝祯也被带了过来,田尔耕心中鄙视,还不如崔呈秀。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第一百七十四章 邸报(求订阅求月票)
魏忠贤一案的最终以这样震撼人心得方式落幕了。
给京城的百姓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虽然接下来京营的考核仍然场面很大,热闹非凡,但是京城的百姓们确是感受不到几天前的那种气氛了。
那二十三颗人头落地的场景给众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就连朝堂上的官员们也都沉默了许多,给朱由检上的奏折都少了很多。
原本朱由检还纳闷这几天是什么情况呢。通过锦衣卫的汇报,朱由检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锦衣卫经过这段时间的整顿,已经恢复了不少的战斗力。
不过魏忠贤一案的最终落幕着实是让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明白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了,皇帝应该不会再对他们这些追究了。
朱由检也是放松了不少,魏案的结束代表着朱由检终于能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朝政上了,一切都该走上正轨了。
这段时间朱由检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整顿军队和处理魏忠贤一案上了,现在京营的情况基本上已经进入正轨,接下来就是稳步的训练。
前身也腾骧四卫的羽林卫现在的人数已经达到一万一千人,新兵五千人,六千余精锐基本上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了,朱由检可以说除了辽东、九边、西南一带的百战精兵,羽林卫绝对算得上是如今大明的巅峰战力了。毕竟这些人还没有杀过人、见过血。
若是以后能够将燧发枪列装完毕,情况估计还会好上许多。
为了适应燧发枪的列装,京营两军以及羽林军现在已经按照新的训练方法开始训练,朱由检相信很快就会有成绩的,武器的更新换代绝对是最强的战斗力。
现在京城的所有武装力量都在朱由检的掌控之下,锦衣卫、东厂现在已经完全在朱由检的掌控之下了,而且他们的情报系统谍报司也在原本的基础之上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在朱由检源源不断的银子的支持下,进展喜人,尤其是针对草原和辽东这两个重点区域。
辽东战事已经安排下去了,凭借着袁可立的能力与威望,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西南战事交给朱燮元也不是问题,自己只用做好后勤工作就够了。
重点是林丹汗的西迁,着实是令人头疼。
朱由检摇摇头,算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
这天,朱由检拿着几篇篇由汤若望书写的介绍西方各方面情况的文章,经过朱由检的多次提点以及汤若望的多次修改,才终于得到了这数篇文章。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或者说是汤若望本身的能力还不太够,文章并没有用文言文,而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在朱由检的提点下,汤若望按照不同的方面书写了这些文章,一共有八篇,系统的介绍了西方的情况,重点在于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的历史。
再次通读一遍,朱由检很满意,汤若望也不愧是从小就在教会读书的人,文章倒是引人入胜,朱由检觉得定然能够吸引大明人的注意力。
要知道大明人的思想还是很开放的,在没有官方推广的情况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学习西方的数学、天文等方面的知识。
合上文章,朱由检将通政司的负责人通政司使秦士桢给叫了过来。
邸报原本属于通政司管理。通政司这个机构明朝初期设立之后权力相当大,可谓是朝廷上通下达的关键。
然而明朝中期以后通政司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于到了万历年十三年朝堂之上有一次关于站立位置的大争论,作为九卿之一的通政司使在上朝之时竟然站在最后一位,其地位可想而知。
通政司本身的职责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就连内阁都设立了文书房,再加上皇帝们越来越懒,明朝中后期以后基本上都不喜欢处理政务,也不重视通政司,于是通政司也就越来越落寞了。
另外就是通政司自己的问题,作为外廷的机构,他们早已是文官的一份子,贪污受贿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几方面共同作用下,通政司的没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是朱由检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很容易的就将通政司原本的通政司使给送回老家,换上了天启二年进士秦士桢。
朝堂之上没有人在意一个通政司使的任命,这是一个不受所有人重视的机构,据锦衣卫奏报此人品德、做事能力相当不错。
而秦士桢上任后,朱由检交给他对通政司进行全面整顿的任务,秦士桢就完成的很不错,他没有给任何人留面子,不到一个月时间,通政司就被处理了十三名大小官员。
原本那个因为不说重视,懒懒散散、腐败成风的通政司被一扫而空。秦士桢的亲自挑选,从吏部的候补官员之中抽调了一大批精明能干的官员对通政司进行补充,吏部尚书周应秋也是极为配合。
尤其是经过朱由检重点交代的邸报发行事宜,在朱由检的授意下,秦士桢上书请求成立邸报司专门管理邸报事宜,在所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朱由检已经批准了他的建议。
经过半个多月的整顿后,据锦衣卫汇报,各地官员对近段时日发行的邸报满意度明显提升!
从秦士桢那里朱由检才知道大明的邸报印刷竟然没有用活字印刷,这着实是把朱由检给震惊的不轻,活字印刷发明出来都几百年了,现在朝廷的邸报竟然还不能活字印刷。
这效率也太差了吧,技术从发现到使用需要几百年吗?科技转化也太难了吧。
一个月前朱由检连忙安排人去研发适合大规模印刷邸报的技术,没想到还是在汤若望那里搞到了西方的活字印刷技术,这才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也节约了朱由检最需要的时间。
汤若望很震惊作为印刷术家乡的大明,印刷技术还不如西方。
朱由检并不清楚,真实的历史上,从西方那里学到活字印刷技术后,大明朝直到崇祯十一年才在印刷邸报上用到了这项技术。现在他将这门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十一年。
秦士桢走进武英殿行礼后,朱由检看他一脸疲惫,不由得对他进行了一番安慰。
“秦卿,现在通政司已经走上正轨,少府那边也为邸报司提供了最新的印刷技术,少府也会继续进行改进。爱卿也不比太过着急,该休息还是要好好休息的,要注意身体情况。”
“臣谢皇上恩典。”
“爱卿,这几篇文章你按着顺序印在邸报上,另外从这些文章开始,按照我们上次商量的情况开始发行,试试效果如何。现在的条件也成熟了。”
PS:求月票!!求打赏!求订阅票!
第一百七十五章 研究机构
自从少府成立后,信达商行原本存在的一个对各种技术进行科研的部门也并入了少府,并取名为百工院。
现在里面的人数并不多,或者说是真正的研究人员不多,仅仅有五十余人,但是这些人都是信达商行从全国各地挖过来的,可以说他们掌握了大明的最高科技力量。
信达商行自成立以后就一直有着这样的任务,已经坚持了一年左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各地找到了五十余人,这些人多数是从那些大商人、藩王那里找到的,信达商行采用各种手段来挖人。
最初的效果并不好,直到朱由检登基以后,事情突然变的容易了很多,效率大大提高。
现在百工院已经进行着多个项目,朱由检也经常过去,这些工匠们在知道自己是被皇上重视的,一个个都是十分激动,做起事情来也是非常有效率。再加上朱由检给他们的工钱都提升了了不少,甚至是明言若是发现了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朝廷一定重重有赏。
经过和这些人的交流,朱由检确定大明这个时候的技术水平还是和西方各有千秋,并没有说是向一两百年后那样全面落后。
就算是有些落后的技术,大明的工匠们也是能够很快的复制出来。大明只是理论方面确实是不太行。
他们之中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有,当然人数还是太少,现在信达商行仍然在从全国各地寻找人才。
现在大明的科技研发,进过朱由检的整顿,已经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分别是火药、枪炮、冷兵器研发、制造的军械司以及其他方面的百工院。这两个地方朱由检可是寄予厚望的。
因此他只要有时间就喜欢去转转,在太看来,这两个地方的变化都是极快的,尤其是军械司,从成立但现在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现在不管是冷热武器的产量都超过了原先的兵仗局与军器局之和。
唯一不爽的不断的有御史对他进行劝谏,什么皇上就应该待在皇宫里,不能经常出来……
一堆乱七八糟的,朱由检全部将这些奏折留中不发,仍然我行我素。还好朱由检自从登基一来基本不开大朝会,做事情一般都是每天在文华殿召集六部九卿、内阁诸阁老开个小朝会,事情基本就解决了。
那些天天乱叫的御史们也见不到皇上,只能天天上奏折请求皇上要勤政、要开大朝会。可惜朱由检一直不曾搭理这些人。
现在百工院的进度也相当不错,百工院的院长是朱由检特地安排人从江西找过来的宋应星,宋应星来到京城以后,朱由检感觉自己真的是找对了人,朱由检知道这人是明末最杰出的科学家。
但现在看来何止如此啊,他简直是一个全才,仅仅两天时间就让百工院原本都是牛逼哄哄,谁也不服谁的工匠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很快就让百工院走上了正规。
而且此人仿佛认识很多有才能的人,他给朝廷提供了一份六十余人的名单,声称是自己这么多年来所了解的在各个方面有才的人。其中有十数位已经请到了京城,这些人果然都是大财。
唯一可惜的是宋应星没有什么功名,还好现在的百工院也不是什么正轨的朝廷机构,朝中多数文官只是一位这只是皇帝的玩具罢了。让宋应星作院长倒是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的反对。
毕竟大明的历史上皇帝们总是各有各的爱好,大家都习惯了。
从小心翼翼的田尔耕那里得知自己臣子的想法后,朱由检被气得头疼,虽说他们不添乱朱由检很高兴,可……
朱由检将这段时间翻译过来的一些西方书籍全部给送到宋应星等人的手上,宋应星等人也是如获至宝,废寝忘食的从中吸取知识。
现在的百工院已经有多个项目开始进行,例如对钢材制造的改进,想办法提升钢材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铸币机的实验也在百工院进行展开;结合东西方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等等。
甚至一次朱由检不经意的提醒,一位陕西籍的工匠开始了对于蒸汽机的研究。虽然朱由检觉得希望不大,这一辈子恐怕希望都不大,但还是对此人进行了支持,自己做不成自己的儿子说不定就成了,总是要做的,万一实现了呢?
回去后的秦士桢准备将手中的文章仔细阅读一遍,好好看看到底是什么文章能让皇帝真的重视。
打开一看,秦士桢心中一凉,怎么会是一篇白话文,如此粗鲁的言语怎能放在邸报上?简直有辱斯文!
有心想找皇帝问问,想了想后还是看完再过去。
继续往下看,秦士桢渐渐的沉迷其中,一个与华夏完全不同的世界通过这几篇文章展现在他的面前,原来弗朗基人的国家叫西班牙,就是以前的大秦人。
看到教会在西方的一手遮天,残害忠良,也就是所谓的中世纪,秦士桢心中鄙视,果然是蛮夷之辈。
之后秦士桢的的注意力完全被这文章所吸引,里面描绘的情景简直天马行空,航行数万里发现新大陆,这篇文章简直为秦士桢打开了新大陆。
他完全没有想到大明天朝之外还有这样的世界。给了他深深地震撼,原来西方还有那么多的国家,和华夏的战国时候差不多。
上面记录有为了殖民而屠杀、有金山银山,原来弗朗基人的的白银都是从所谓的新大陆来的。
不过,这样的银山凭什么让这些蛮夷之辈所有?难道这些不应该是我天朝的吗?
一个是时辰后,秦士桢终于看完了最后一页,拿起茶杯,一饮而尽。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不时停下,往脚下的大地愣愣的看上一段时间,我住在一个球上,还有人环球航行了?
呵!!
他摇摇头!
哎!!
……
哈哈!!
秦士桢不断的发出各种声音,外面的人都怀疑秦士桢出毛病了,若不是平日里秦士桢所留下的威严,他们恐怕都冲进去了。
足足半个时辰后,重新收拾心情的秦士桢走了出来,“还不赶紧干活,把这篇文章拿去开始印刷!”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所有票!!求支持!!
第一百七十六章 消息传到(求订阅求月票)
山西大同,礼部主事何万化所带领的出使团队已经在这里停留了数天,对于能够得到出使顺义王部落机会何万化很是惊喜。
当得知朝廷有意选拔使者时,他向礼部尚书温体仁毛遂自荐,希望自己能够去顺义王部落,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凭借这这次出使草原的经历,自己回来后定然可以再升一级。
相对于察哈尔部,土默特部和大明已经相安无事数十年了,双方的互市贸易也开展的如火如荼,他的任务又十分的简单,只是去提醒以土默特部为代表的蒙古右翼诸部落,做应对林丹汗西征的准备罢了,基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但是在大同停留了数天,仍然没有收到吴弘业的消息,这让他对自己的同僚吴弘业充满了担忧。察哈尔部和大明的关系不过是相互利用罢了,这要是谈判不成,林丹汗若是大怒,万一出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样的担忧中,第二天,吴弘业的信终于传到了大同。
吴弘业称此次出使察哈尔部任务失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互市来拖延一些时间。
看到这个消息,何万化心中变的沉重起来,事情麻烦了啊,林丹汗西迁不可避免了,朝廷又要麻烦了啊!现在重任交到了自己手中。
放下手中的信,走出房门,连忙将出使队伍集合完毕,半个时辰后,这个上百人的队伍走出了大同城门,向北方的大草原行去。
于此同时,温体仁拿着吴弘业的信急急忙忙的走进皇宫。
朱由检看完手中的信,心中长叹一声,林丹汗果然是一心西迁,丝毫没有动摇。
也是,现在是大明求着人家帮助自己去打建奴,不过林丹汗本身就和建奴有大仇,双方也是相互利用罢了。
虽说这次出使朱由检本身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但若是万一成功的说服林丹汗打消西征的主意,那自然是意外之喜。现在看来,恐怕没有侥幸了,必须认真对待了。
“温卿,出使林丹汗的结果你给朝中三品以上官员通知一下吧,让他们心中也有个准备,想想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至于互市的谈判,等吴爱卿回京以后再说,接下来就看何爱卿的结果了。”
很快,和林丹汗谈判失败的消息就在京城的高官群体中传播开来,能做到这个位置的官员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后大明的日子恐怕就更难了。
所有人不由得将目光看向皇宫。
按理说这样的想法应该不会有才对,按照常理遇到大事,都是皇帝急急忙忙召集大臣商议此事,群臣在争论中得到几个处理方法,陈情利弊,最后再由皇上决定。
而现在新皇登基的这两个月的时间,似乎这套运行了上百年的流程发生了改变。
新皇事事都有自己的想法。皇上倒也是让大臣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皇帝自己却提出方法,让诸位大臣对其进行讨论,进行查漏补缺,更重要的是皇上每每都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众大臣还不得不承认这方法的确有用,比他们的看法更有用,甚至是有奇效。
现在他们仿佛适应了这种变化,按理说这样的变化是不应该存在的。
当然皇帝的某些想法有些幼稚,还有的总是感觉天马行空,诸位大臣有时也很是尴尬。
有些是很明显在大明根本无法运用的方法,但是往往还有一定的道理,诸位大臣只需要按照那个原理去进行修改,事情往往变的十分顺利。
朝中和皇帝接触多的诸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心中都是啧啧称奇,皇上分明年纪轻轻却有急智,虽然存在阅历方面的不足,但是假以时日定然是一位明君。
见皇帝似乎没有动作,这些个大臣都表示沉默,经过这两个月来官场上的大规模清晰,尤其是对于京城朝廷的高层官员。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做事的官员,再加上朱由检对于做实事官员的看中和提拔。那些原本还沉迷于耍嘴炮的官员们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在的朝廷了。
然而他们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仍然我行我素。
………………
第二天,快马加鞭的吴弘业赶回了京城,城门外早已等候的锦衣卫将吴弘业领进文华殿。
文化殿,应该参加小朝会的十数名官员已经全部到齐,都在等着吴弘业的到来。
吴弘业进来时也被这个场面吓一跳,不过总归不是一般人,很快就收拾好心情,忍着屁股的疼痛,向在场的所有人介绍着此次出行的所有经历,讲述的非常详细,从离开喜峰口进入草原到返回京城,事无巨细。
包括朱由检的众人都是认真的听着,丝毫没有走神。说起来吴弘业还是林丹汗继承大汗以来第一次以大明官方身份出使察哈尔部的。
半个时辰后,吴弘业终于将所有的经过,以及自己的一些分析讲述完毕。
待众人消化一段时间后,朱由检开口道:“诸位爱卿都听完吴爱卿所经历的事情,诸位不知有何看法?”
众人都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转向新任兵部尚书李邦华。毕竟这是兵部尚书的本职工作了。
“皇上,依吴大人在白城的观察,臣认为林丹汗本人已经做好西迁的准备,恐怕难以更改,朝廷必须要做好准备了,但此人似乎和察哈尔几个部落的台吉并未达成一致。
臣认为若是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林丹汗的西迁恐怕至少会在一个月后进行。”
“皇上,臣认为李大人所说很有问题,依臣对于林丹汗此人的了解,他对于手下的部落控制力并不强,此人没有决断力,遇到事情经常犹犹豫豫,自命不凡,其实本事并不大,他们的西迁定然不会快。
但臣认为,若是我大明向林丹汗表明我大明不支持他的西迁,并且将会全力支持土默特部,定然会让林丹汗产生迟疑。
再加上现在秦大人提前对土默特部示警,以及我大明和林丹汗重开互市,林丹汗说不定会打消此次西迁。
若是不行,推迟个一两年就是我大明的胜利。
臣认为这种情况也是应当考虑的。”,孙承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PS:今天正式上课了,今天更的晚了。抱歉!
求所有票票,求支持!!已经裸奔一个月了,惨!
第一百七十七章 朝议(求订阅求月票)
对于这种纯粹军事上的事情,在场的官员们大多数还是不太了解的。这还是这么多年的战争是他们被迫的或多或少了解了不少。
这种朝廷大事若是在以前他们恐怕早就站出来高谈阔论了,毕竟以前朝廷的风气就是这样。
然而变化就发生在一个月前,朱由检在召开大朝会时,一位御史官员对于皇上重修喜峰口和古北口的关城的行动很是不满,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弹劾工部尚书徐光启浪费朝廷钱财,做一些无用之功。
他的这个举动引起朱由检的愤怒,朱由检连续问了那人几个问题,结果此人支支吾吾、一问三不知,更可笑的是甚至连喜峰口和古北口在那里都不知道,引的朱由检大怒,直接将那人送回老家去了。
朝堂之上也没有一人敢于向皇帝求情,没办法,他们也为那人感觉丢人,就算你不知道,在上书弹劾之前,你就不会查查资料吗?这样的水平也不知道是怎么混上来的。
朱由检在甚至明言:自己不清楚的事情,就不要拿到朝堂上来说,拿到自己不知道查资料吗?这样的官员不是大明所需要的,不是大明亿万万百姓所要的父母官。
这件事情也给诸位大臣们敲响了警钟,朱由检明显的感受到,这件事之后的诸位官员的上奏明显水平提升了很多,朱由检对这很满意。
随着印发这件事情的邸报向全国各地的传播,奏章的水平都明显提升了一大截。
…………………………………
“皇上,臣并不认同孙大人的看法,臣认为我大明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林丹汗会畏惧、会取消其长时间筹谋的西迁,现在林丹汗的形势已经逼迫他不得不西迁,不然的话林丹汗必然是死路一条。
毕竟我大明还是不能真正地出动军队去组织林丹汗的西迁。
朝廷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若是林丹汗真的西征了,朝廷到底该如何应对。
臣认为我大明不用太过着急,就算林丹汗真的西迁了,燕山以北的察哈尔部故地仍然还在林丹汗的手中,所想真正地对我大明造成威胁,建奴还必须要和林丹汗打上一仗才行,甚至臣认为一次恐怕还不足以消灭林丹汗。
就算林丹汗不西迁,建奴还是要和林丹汗作战才能威胁我大明。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林丹汗西征会使白城一带兵力空虚,以及蒙古右翼诸部战败后投降建奴,增强建奴的实力。
另外据臣所知,喜峰口以北的部落是喀喇沁部,喀喇沁部现在是归属于土默特部的顺义王卜石兔所统领,并不归属于林丹汗管辖。
而该部落对于燕山山脉最为熟悉,若是建奴欲通过喜峰口,他们人生地不熟,必然要招降喀喇沁部,臣认为我大明定然能在这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定然不会让建奴为所欲为。
因此臣认为我大明还是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林丹汗西迁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臣认为只需要小心应对,我大明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就连朱由检也诧异的看着刚刚停下话语的周应秋。
周应秋见众人这个样子,心中很是兴奋,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的努力看来是没有白费,自从皇上给众人提了林丹汗西迁的事情,他就翻阅了许多资料,冥思苦想一月之久,这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就连沙场宿将、对蒙古极为了解的孙承宗也被震惊了,没有对自己意见被反驳的不高兴,反而是一脸兴奋。
“皇上,臣认为周大人所说有理,臣等的确是有些急迫了,臣向皇上请罪!”,孙承宗惭愧地说道。
“臣等有罪!”,其余人连忙跪下请罪。
“诸位爱卿,快快请起,都是在为国做事,只是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罢了。
朕自己也是有些着急了,差点耽误了大事情,周爱卿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朱由检很是感慨!
是啊,自己并不需要太着急,自己登基以来的这两个月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的做,丝毫不敢放松,生怕自己最后也挂在那颗歪脖子树上。
自己还是太操之过急了,一心想要避免建奴突破边防入关,时隔一百多年再次围攻京城。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需要条件的。就算自己什么都不做,自己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更何况大明自然会采取众多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满朝的精英也不是吃素的。
自己该缓一缓了!
“臣只不过是为国分忧罢了,当不得皇上和诸位大人如此的称赞!”,周应秋连忙跪下,他属实没有想到,孙承宗会直接认错,承认自己考虑不周;如此强势的皇上也直截了当的表示自己的错误,这是多大的难度啊。这他可担待不起啊!
“爱卿快快起来,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朝廷定然会给爱卿有重赏。
……
诸位爱卿,咱们接下来继续商议朝廷的对策。”
有了基本的大方向,众人的讨论也步入了正轨,各抒己见,相互争论。
足足半日后,众人总算是得出了一个大家都认为可行非常详细的应对计划。
接下来就是按照计划行动就足够了。
见事情终于落地了,朱由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朱由检已经决定了,接下来自己需要稍微的放松一点儿了。这段时间自己去后宫的次数都少了不少。
诸位大臣也都轻松了不少,现在的应对方式已定,林丹汗的事情也算是有了足够的应对策略。
………………
两日后,离开大同后急急忙忙赶往归化的何万化在到达归化城外一百余里处被土默特部的的哨探给发现了。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第一百七十八章 归化之议
何万化看着眼前这座还算巍峨的归化城,这座城池的规模并不算小,至但也大明境内一般的府城要大一些。
可惜的是从大同到归化城的路上,何万化并没有看到太多的侦骑,完全没有这样的草原大部落所应该有的警惕水平。
甚至这城门口的士卒也是懒懒散散,看来这土默特部恐怕也是武备不兴许久了吧,这如何会是林丹汗的对手?若是一触即溃事情麻烦了。
带着满心的担忧何万化走进城池内,城内虽然也有很多的蒙古包存在,但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也存在较多的明式房屋,甚至何万化还发现了相当多的大明人,据他了解,这些人都是来自大明的商人。
更让他惊讶的是在这城中,他还发现了一处占地面积很大的信达商行的店铺,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皇帝连蒙古人的银子也看上了吗?信达商行成立也才一年不到吧,这进展也太快了吧。
看到这些,何万化对于大明和土默特部的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心中不由得稍稍安定。
很快,众人就到了归化城的中央,何万化惊讶的看着屹立在前方的大殿,这顺义王的日子过得真行啊。
通报后,何万化缓步走进这座大殿,只是越看越觉得这座大殿的装饰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过毕竟是蛮夷之辈,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不能苛求太多。
土默特部大汗卜石兔坐在主位上看着大明使者何万化的到来。
土默特部和大明交好已经数十年了,现任大汗卜石兔与万历四十一年受封顺义王,掌握权利后,他继续和大明交好,维持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凭借着和大明之间大规模的贸易,他们的马匹、牛羊和大明的茶、铁锅、盐等物资进行交易,土默特部已经多年没有发生大的饥荒,人丁滋生,现在也实力也算是强胜。
现在明国使者时隔十余年再次来到归化城,卜石兔采用最高规格的礼仪迎接天使的到来,大殿之中土默特部的多位首领都在这里。
“大明礼部主事何万化见过顺义王殿下!”,何万化抱拳行礼道。
“哈哈!天使太过客气了,天使来到我土默特部就相当于来到了家,无需多礼。
来人给天使拿椅子来!”
“谢顺义王!”,看来这位顺义王也很友善啊!
坐在两侧的人都是相当的友善,一队舞女走上殿开始了具有蒙古特色的舞蹈,何万化看着这些人欣赏着艺术,大口地喝着酒,不由得心中长叹,他们这个样子会是林丹汗的对手吗?
“何天使,不知您此次来我部落有何要事?要知道上次天使过来还是本汗受封为顺义王的时候,距现在已经十四年了!”,卜石兔端着酒杯很是不经意地问道。
终于到了正题,所有人的严肃的做了起来。
看来土默特部还是相当的团结啊,何万化也严肃起来,“殿下,大大明前段时间得到消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因为察哈尔八鄂托克八部之中的奈曼和敖汉两部今年六月份投降了建奴。
林丹汗因为察哈尔部左翼不稳,再加上两次和建奴的作战都宣告失败,可以说林丹汗现在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为了拜托困境,林丹汗想要西迁归化城一带,以便统一右翼蒙古,同时也能增强势力也能要是规避建奴的威胁!
本官这次过来是希望大王能够做好准备!”
“嘭!”,卜石兔手中的酒杯跌落在桌子上。周围的所谓各部落得领主此时一脸呆滞的看着何万化。
“天使!此言当真!此等小人真的要西征?”
见这些人这般模样,何万化心中鄙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大王,自然是真的,本官这次过来就是为了提醒大王,毕竟我大明和土默特部也是数十年的友谊了。
前番我大明已经派出过使者去白城,准备说服林丹汗放弃此次西征,然而我皇明使者确是无功而返,那林丹汗似乎是被建奴吓坏了,一定要西征。
其实说是西征,但其实是西迁,他林丹汗想要占领诸位的草场,抢夺诸位部落里的牛羊、妻女,他们一旦来了恐怕就不会走了。
本官希望大王以及诸位首领,能够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早早做好准备,以免到时措手不及,以我大明的估计,林丹汗的西迁定然会在年底前开始!
林丹汗给诸位的时间可不多了。”
他说完后,大殿之中一时有些沉默,良久良久。
“诸位,林丹汗若真的要西迁,我等十余万部落该如何生存,这肥美的草场,数十万的牛羊可怎么办?
不知诸位有何应对之策?”,反应过来的卜石兔向在场众人问道。
“大汗,现在林丹汗的西迁恐怕势在必行,我等也不可能放弃这片肥美的草场,那我们势必要和林丹汗打上一场,若是胜了,自然万事无虞,若是败了,我们恐怕就要迁徙了。
不过现在大明使者提前告诉我等这个消息,我土默特部定然要做好准备,以应对强敌,咱们也不怕林丹汗,他尽管来吧。
就是不知明国对我们这个朋友可有什么帮助?”
众人再次将目光转向何万化,“大王,我大明对于土默特部还是非常信任的,为了表示我大明对大王的情谊。
我不远千里从京城来到归化城给大王传递消息,让大王早作准备;并且专门派出使者希望林丹汗打消西迁的主意,甚至现在我朝的使者还在和林丹汗谈判互市的事情,希望能够为顺义王争取更多的时间。
甚至,我大明皇帝陛下决定为了表示我大明对大王的支持,特意让本官送给大王一些兵器,现在应该已经运抵大同,待本官回去即可送到归化。
不知大王觉得如何?”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点点头,这样的支持还算可以了,“天使,不知大明可否派出军队支持?”
“大王,林丹汗西征乃蒙古内部之事,我大明也不好出兵。
不过,我大明的满桂将军会在大同布置重兵,以牵制林丹汗!我大明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
PS: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写书不易,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