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重铸刚明TXT下载重铸刚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铸刚明全文阅读

作者:青史昭昭     重铸刚明txt下载     重铸刚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四十四章 发现问题(求订阅)

    “请皇上明示。”,所有人都注意到杨国柱的开心,这个时候杨国柱脸上的惊喜已经完全遮掩不住了,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想遮掩。

    “朕给你的任务也很简单,那就是剿匪!剿匪即能训练军队又能还天下百姓以安宁。

    现在全国各地的军队都十分忙碌,都在忙着卫所变革,现在也就你们这支部队有时间,朕想让你们去剿匪。

    你觉得怎么样?”

    “臣愿意。”

    然而杨国柱这个时候脸上有些纠结,显然是有事情想要问,“有事情就问吧,不用吞吞吐吐的。”朱由检开口。

    “皇上,不知这剿匪可有什么章程?”

    朱由检皱眉略一沉思道:“杨爱卿,现在这开平城周围基本上不会有敌人,朕之后会让尤世禄调五千人过来驻防开平,等他们到了,张爱卿你就带领你手下三万人全军出动。

    先去江苏,一路向南,先把海边的一些匪患给清楚掉,尤其是海边的,一个不留,等一直到广西的匪患解决以后,再听朕的调令。”

    “臣明白了!”

    ……

    朱由检回到住处换了一身便装,走出开平城,前往开平周围的村庄,他要亲自去看上一看。

    之前的一些地方他已经去看过了,基本上他已经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探查一番,现在也不例外,尤其是这开平城周围的百姓数目众多。

    在城外他见到了在村庄里正抓紧时间修建房屋的百姓,有在田地里弯腰除草的农夫,有数百人正在修路的百姓。

    完全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朱由检也上前询问了一些百姓,询问他们这两年的经历,现在的生活可还过得去?有没有从信达钱庄借银子,利息是多少等等问题,只有亲自调查,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傍晚,在外面转了一天的朱由检带人回到了开平城,总体上看朱由检对这里的情况还是颇为满意的。

    第二天,朱由检继续离开开平城,去更远的地方看看,这一次回来朱由检心情有些沉重。

    此次花费一天时间进行的大范围查探,朱由检发现,自己之前恐怕是太过乐观了,或者说是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里恐怕养不活太多的百姓了,虽然现在这开平城周围诺大的地方有一百五十万百姓,数量并不算多,但是朱由检还是发现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得这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大量的林木被砍伐,草原被开垦为耕地。

    朱由检估计,按照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里最多恐怕也只能养活三百万人,这里的移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不然将会对这里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还是在这里的百姓使用蜂窝煤去取暖、做饭的前提下,不然若是用柴薪,那恐怕就…

    发现了这一点儿后朱由检不敢怠慢,心中着实有些后悔,是了,差一点儿忘记了这里的环境承载能力究竟有多大了,后世内蒙古的人口总数也才两千五百余万人。

    那么在大明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内蒙能够养活多少人?一千万人恐怕顶天了,如此的话,朝廷的移民总人数应该在五六百万左右就差不多了,给百姓留下人口增加足够的空间!

    而现在呢?现在漠南已经有将近四百万人口了,这样的人口规模已经表明移民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移民只能在大宁、白城周围进行了,再移民百万左右就差不多了。

    回到开平后,朱由检没有向任何人提到此事,他一夜未眠,在床上朱由检对于此次出行颇为庆幸,幸好啊,不然的话若是没有意识到环境的承载力,再过几年,这里的环境恐怕会受到毁灭性打击,那个时候恐怕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天朱由检就下令再次出发,向西,他要尽快到河套,看看对漠南现状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如此才能决定接下来的动作。

    上午,朱由检带着刘氏和一众官员再次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周应秋等人也发现了皇上的心情不太好,但是现在皇上不提,也没人多问,在朱由检的要求下,大军向西全速前进。

    为了能够为尽快的赶往目的地,朱由检从杨国柱的军中抽调了八千屁战马,所有军队上马,一路向西。

    在扎营的休息时间中,朱由检还是趁这这个时间去周围看看情况,结果还比较乐观,从开平到会宁城,这一路上颇为荒芜,基本上都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很少看到人类的村庄,全都是自然风光,唯一有清晰人类痕迹的恐怕就是众人脚下的这条宽阔的水泥官道了。

    这样的结果让朱由检松了一口气,看来现在的移民还都是集中在大城附近,毕竟这漠南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

    全部上马后速度果然提升了不少,仅仅四天后,大军就顺利抵达会宁城,这样的速度朱由检很满意。

    在距离会宁城还有两百里时,汉人的村庄肉眼可见的密集起来,有时还能看到几座小型城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这里的人烟气息。

    在会宁朱由检并没有待太久,仅仅停留了半日时间,去周围大致看了看情况就继续向西,毕竟这里距离归化城已经非常近了,原本都是山西都司。

    果然用了一天的时间,大军就顺利的抵达了归化城。

    尤世禄完全没有想到皇上来的速度竟然这么快,五天前皇上不是还在开平吗?怎么现在就到了?尤世禄慌慌张张的准备接风宴。

    幸好连续数日的长途跋涉让全军将士和朱由检以及一众官员都颇为疲惫,根本没有精神参加接风宴朱由检随手让接风宴推迟一日,这让尤世禄松了一口气。

    可是在见到皇上等人直接进入为自己准备的房间倒头就睡后,尤世禄心中突然有些着急了,能做到他这个位置,他平日里或许是有些粗俗,但他可不傻。

    根据皇上等人的表现,他觉得皇上一定是经历了什么大事,皇上这才急急忙忙的赶到河套。

    可是,究竟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呢?这天晚上,一向大心脏的尤世禄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心中颇为担忧,这大好局面可千万不要出现问题啊!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河套两年的成果(求订阅)

    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夜后,朱由检才感觉舒服了很多,在刘氏的伺候下穿好衣服,朱由检神清气爽的走出房间。

    简单吃过一份早餐,朱由检将尤世禄叫到了书房。至于周应秋等人,朱由检还是觉得这些老头子还是需要好好休息休息吧,这几天他可能的确是颇为劳累了。

    看着尤世禄这个大大咧咧的人现在却十分小心翼翼,朱由检心头一动,看来就连这尤莽夫都看出来事情不对劲了。

    “尤将军,不要紧张,朕今日只是有一些问题问一下爱卿罢了。”

    虽然朱由检这么说,但尤世禄却没有放松,他连忙说道:“请皇上示下!”

    “尤将军,我大明拿下这河套地区已经快两年了,详细情况给朕说说吧。”

    听到这个问题尤世禄略微松了一口气,对于河套地区的发展即便是他这个武官都十分满意,甚至是震惊。

    “皇上,现在河套地区已经有移民数量达到两百万人!这两百万人中原卫所军户有近六十万人,从陕西和山西过来的难民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此外还有原土默特部等蒙古人近二十万人。

    在卢象升将军、温体仁大人以及臣的努力下,臣等在河套地区在归化城外又修建了两座大城,分别是归化城东的会宁城,后套地区的五原城。现在这三城中有百姓近二十万人!

    此外又修建了十三座小规模城池,这些城池和大明的县城规模差不多,一共也安置了二十万人。

    同时在这些城池的周围修建了两千余座村庄,安置了其他的一百六十余万人。

    ………

    而为了让这些百姓在这里能够有营生,能够养活自己,我们开始大规模开垦土地。

    为了加快进度,我们一共使用了这两百万人以及近五万匹马、两万头耕牛来开垦土地,即便如此我们还是用了一年的时间,才开垦了将近五万顷的土地。

    而有了这五万顷的土地,第一次耕种在五月份已经有了收获,收成也颇为不错,现在这些土地的产出已经能够养活这两百万人了。

    有了这样的产出,这些百姓也能够安定下来,也就有了更强的安定感,干活也是丝毫没有懈怠。今年到现在才八个月不到已经再次开垦出了五万顷土地。

    ………

    而在此同时臣等也没有放弃修路,自从皇上您派人带过来水泥制作的配方,臣等就开始在河套地区修路,为了加快进度,二十万蒙古人全部投入到修路中。

    甚至在冬季,不适合开垦土地时,我汉家百姓一百七十万人中大多数都也加入了修路中。

    为了有能够有足够的水泥,工部派过来的官员在这河套地区建立了五座水泥厂,生产出了大量的水泥。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河套地区的十六座城池之间都有水泥路连接,而且这还不算完,我们还修缮了从会宁到开平、会宁到大同、归化到延安、五原到宁夏这四条水泥官道。

    ……

    同时臣等也没有放弃朝廷要求的放牧,臣等将河套地区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全部用来放牧,在蒙古人的帮助下,臣等从我汉家百姓中挑出了一万人,让他们学习放牧,臣等在河套地区建立了一座大型马场,以及五座牛场!

    现在经过两年时间,河套地区已经拥有了战马十万匹,耕牛达到了五万头,尤其是耕牛,臣认为今年就可以为朝廷提供一万头耕牛,再过三年,河套一年至少可以提供三万头。

    ………

    同时在这两年中,军队的训练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卢象升将军在时,就从难民和军户中挑选了两万人,等卢将军离开时,这支军队的实力已经颇为不俗。

    臣也在山西镇和大同镇挑选出三万精锐,再经过两年的训练,这三万人已经是极为精锐了。

    因为我等重新占据了河套地区,那么之前我大明对于蒙古人的防御也就是长城防御出现了问题,于是臣等将阴山作为大明防御的支点,臣等在阴山中的几条通道中全部修建了关隘,甚至在阴山以北同样修建了十数座堡垒。

    对于西边的敌人,臣等在五原城以西两百里处沿着黄河修建了五座堡垒,随时准备防备漠西蒙古可能存在的入侵。

    ……

    皇上,河套地区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了。”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尤世禄也是累的不轻。他小心翼翼的看向朱由检,虽然他认为自己等人在这河套地区做的很不错,可自己说了不算,最重要的还是皇上的看法。

    朱由检仔细的听完后,不由得点点头,看来朝廷对于河套地区的大规模投资还是有用的,现在取得这样的成果绝对是值得的。

    “很好,尤将军,你做的很好,这一点儿你是立下了大功,朕定然会给爱卿奖赏。

    朕今日也有事要问询问爱卿,你觉得河套地区还能够安置多少移民,也就是说这里还能够开垦出多少土地?”

    尤世禄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我想到,他仔细思索一阵后,心中有了答案:“皇上,臣认为河套地区还能够再安置两百万人左右,到了这个程度,河套地区应该就没有什么好的土地可以用来耕种了。

    不过若是加大开垦力度,将那些不太适合用来耕种的土地用来耕种的话,应该还能够再安置两百万人。”

    朱由检点点头,看来这尤世禄的确对河套地区很满意,这个结果和他自己所猜测的结果差不多。

    “不适合耕种的就不耕种了,用来放牧就足够了,河套地区放牧也是极为重要的,不可懈怠。

    爱卿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再移民两百万人,以后这里的人口肯定会不断增加,再增加的人口该怎么办?已经没有土地再养活他们了,到了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那皇上您的意思是保持现在的规模,不再移民了?”,尤世禄似乎听出来了什么,小心翼翼的问道。

    “没错,真的意思是河套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足够了,移民可以停下了,爱卿觉得呢?”

    “皇上圣明!”,对尤世禄来说,这都不是事,皇上想移民多少就移民多少,他只需要听皇上的命令就足够了。

    …………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处理方案确定(求订阅)

    此事已经决定后,朱由检又吩咐尤世禄派五千人前往开平协助防守,其实河套地区的压力也并不大,两万五千人也足够了。

    其实在确定停止北方数省向河套地区移民这件大事后,朱由检就放松了许多,他也有心情,抽出时间来参观一下这座归化城,同时也是去放松放松。

    这座城池修建成功也没有几十年,它是在万历年间建成的,它的城墙全部以青砖建成,高度达到了三丈,当初修建它时正是土默特部强大之时,有足够的财力去修建,绝对是漠南草原的一座坚城,可惜现在却成了我大明嵌在河套的钉子!

    一天逛下来,朱由检也是大开眼界,这座城池即便是经过大明大幅度的改造,但仍然保存着不少蒙古人的风俗,在这里参观还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天,周应秋等人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朱由检带着众人离开归化城,准备去归化城周围的地方转一转,毕竟一切都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一行数百人离开归化城一路向西,走走停停,有时停在田间地头,朱由检、周应秋等人会询问正在天地中忙碌着农人的生活,有时走进一座小城,进去看看情况究竟如何,见到修路的百姓也特意去关心询问一番。

    一路上走走停停,转眼间已经三天时间过去了,众人来到前后套中央的马场,据尤世禄所说这里已经有十万匹马,数量也不算少了。

    在这里朱由检见到了近五千名蒙古人在这里养马,他还颇为热情的喊过来两名领头的蒙古人。

    据尤世禄所说,就算是现在这河套地区有蒙古人将近二十万人,但是这二十万人中十三岁以上的男子仅仅有两万人左右,其他人多数都是小孩子和女性。

    现在她们来到这河套已经快两年了,十数万左右的青年女性大多数都已经嫁给了大明移民到河套地区的单身汉,毕竟在这个年代,一个女人想要好好的生活下去有多么的艰难,更何况这些蒙古人还是在“异国”。

    因此现在在这马场中的五千蒙古人已经是来到河套地区蒙古人中的四分之一了,这个比例真的不低了。

    “几位之前都是那个部落的?”朱由检语气非常真诚,他身后的周应秋等人听到这话都是心中一跳,这是什么情况?

    “回大明皇上的话,草民两人分别是土默特部和喀喇沁部的残留之人罢了。”

    听着两人这尚且不太流利的汉话,朱由检点点头,“土默特部和喀喇沁部和我大明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友谊,双方也是一直在友好相处,就连这互市也已经有求十年之久了,在这数十年中你我双方相处也颇为友善。

    然而那林丹汗实在是狼子野心,竟然敢直接破坏察哈尔和土默特部的友好关系,直接发动突袭。

    而在两年前我大明的军队实力还不够强,并没有什么能力直接出长城支持土默特部,只能早早的通知土默特,仅仅派出了一万余人作为援助。

    最后仅仅救下了你们土默特部这些幸存之人。

    哎,想到诸位现在都是家破人亡,朕心中属实过意不去啊!”,此时朱由检的表情极为痛苦,语气也是让人心中颇有感触。

    周应秋等人知道事情详细发展过程的,现在心中完全是惊呆了,愣住了,等他们回过神来,看着那跪在地上对大明皇上感激涕零的两人他们简直是对皇上万分倾佩,这段话实在是高啊!

    他们若是不知道这中间的过程,现在恐怕也对皇上的话极为感动。

    虽然心中思绪万千,但是脸上却完全没有表现出来,甚至周应秋两人脸上也露出惭愧之色,仿佛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旁边的高起潜算算看清了周应秋这两人的变化,心中暗骂,真是一群老狐狸,这表情竟然比皇上的表情更加真实。

    此时的两个蒙古人的确是极其感动,到了现在还能够在蒙古人中占据高位的蒙古人都不是蠢人,或者说那些蠢货都已经离奇死亡了,一个不剩。

    两人眼角含泪,略微抽泣着嘟嘟囔囔的说道:“大明的皇上啊,您不用惭愧啊,当初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已经知道了,大明皇上您已经尽力了,当初皇上您还支援了我们大量的粮食和军械。

    说到底还是我土默特部实力实在是太差,之后皇上您有派人将我们这些落魄之人带回来,给我们一口吃的,现在我们还过的相当不错,甚至比之前我们在部落中过的更好。

    我们愿意为大明皇上您养战马,希望有一天皇上您能够杀了那林丹汗,为我土默特部被他杀死的十数万人报仇啊。”

    朱由检似乎十分感动,站起身扶住两人的胳膊,语重心长的说道:“两位放心,土默特部的顺义王可是我大明的臣子,他被人杀害,这样的大仇朕一定会报的。

    半年前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已经在朕的谋划下受到重创,林丹汗现在已经逃到青海,相信在过不了多久朕就能给顺义王报仇雪恨了。

    现在诸位还是要好好的活着,等到那一天的到来!”,这个时候朱由检紧紧的抓着两人的手臂。

    两人听着朱由检的话时感受到胳膊上传来的力量,心中更是感动,大明皇上果然要给我们报仇的。

    “草民叩谢皇上!”,这个时候即便是方正化都听得出来这两人的感动与坚定。

    ……

    此事处理完,朱由检等人跟着这里的管理人员走进马场,看着前方那悠哉吃着地上的草散着步的大量的马匹,朱由检感觉有点儿兴奋,这么多“自由自在”的马匹,朱由检还真是没有见过。

    走上高台,朱由检拿起望远镜,心中更是震撼,前方的马匹仿佛是一望无际,远方消失的天际同样是马匹,虽然马匹并不密集,但是这马场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

    “对了,这座马场有多大?最多能够养多少马?”

    张行连忙回复道:“启禀皇上,这座马场面积极大,大约有两万顷地,最多时应该能够养殖五十万匹马匹,而且这还不是最大,只要想要扩张,臣可以沿着阴山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张,到时候养百万匹马绰绰有余。”

    “好,不错,你们也立下了大功,朕对你们定有厚赏!”

    “臣谢皇上!”

    “今日朕来到马场时乘坐的四轮马车见到了吗?”

    “臣见到了。”

    “这四轮马车的运输量可比我们大明以前的马车要强的多,若是再加上这水泥路在全国的修建,以后我大明定然需要大量的马匹。

    这个时候就靠张爱卿的努力了,这里马场的马匹越多越好,每年可以将那些不适合用来做为战马的马匹售卖给大明需要的百姓。

    同时爱卿你也要抓紧时间培训一些养马人才,朕准备再开平、大宁、白城等地修建马场,以后我大明的马匹是越多越好。”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会全力以赴!”,张行连忙向朱由检保证。

    ………

    在这里待了半日后,朱由检动人才离开了这马场,又挑了阴山一处山谷中的关隘参观了一番,慰问了这些士兵,这才前往后套地区。

    后套地区正是位于黄河几字弯的第一个弯处,这里可以说是河网密布,这里甚至是要比归化城所在的前套地区更适合耕种。

    一日后,众人抵达了五原城,这一路上果然是河网密布,草原上青草也是极为茂盛,这里果然是一处水草丰茂之地,随着五原城的距离越来越近,村庄和耕地也越来越多,这里和开平周围的情况都差不多,种植的都是玉米。

    朱由检等人心中不由的长叹,这河套之地果然是名不虚传,之前在前套地区还没有什么感觉,现在在这后套地区很是感同身受。

    怪不得,怪不得啊,当初的大汉在这里设置了朔方郡,没错这里正是西汉汉武帝设置的朔方郡所在地,可惜这座城池的名字却是五原城。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摇摇头,这是谁搞错了地方不成?

    和归化城周围的前套地区想必,这里除了河流更多,其他的但是也没有什么区别,朱由检也仅仅在这里待了一天时间就准备离开这里回到归化城。

    在这一天时间朱由检在五原城慰问了这里的将士,考察了五原城周围的移民、土地开垦情况,之后众人也就回去了。

    在离开五原的路上,朱由检在马车上闭目沉思,这一段时间他对于河套地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不管是通过尤世禄等人还是自己的亲眼观察,他已经确定了河套地区的移民也差不多了,可以停下来了,现在这里已经有两百五十万人了,这样规模的人口足够支撑得起这里三万余人的驻军,足够守护这片土地了。

    再多的移民规模恐怕也不需要了,再多的话一方面这里的的环境恐怕承受不了,这里要是和后世一样充斥着众多沙漠那朱由检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罪人了。

    另一方面现在大明的百姓就这么多,以后要移民的地方还多着呢,而且以后那些地方的环境那个不比这里强?

    两日后,众人顺利回到归化城,这个时候朝廷的信使也一路从开平追到了归化城。

    信使原本以为按照皇上的速度,皇上应该在开平,结果等他到了开平,皇上已经离开了这里,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信使在这路上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直到现在才送到归化。

    朱由检打开朝廷送过来的信,看完后朱由检笑了笑,好家伙,原来朕的威慑已经这么强了吗?朕之前略微“荒唐”的想法都没有人反对?

    朱由检想了想,将漠南划分为三个省有些夸张了,现在若是河套、开平地区不再移民,仅仅是在大宁、白城地区移民,那么现在这种情况下三个省份就不至于了。

    朱由检最终决定还是分为两个省份吧,再过几年一个省份差不多三百万人,也不算太差。

    摊开信纸,朱由检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给写了下来,同时又下令停下河套、开平两地的移民,将自己的理由也写了出来,朱由检还是和朝廷官员开诚布公。

    同时将移民的目的地全部改为大宁、白城地区,这两个地方同样是水草丰美之地,可以养活的人数也绝对不少。朱由检要求这两个地方再移民一百万人,之后整个漠南地区的移民就可以停止了。

    朱由检心中还是清楚大明的这些官员心中其实并不太情愿去移民的,现在再加上自己所说的环境情况,他还是相信那些官员还是会赞成的,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这些官员们对于环境还是极为重视的。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这些儒生、这些读书人的影响还是极大的。

    这一点只有在这个时代生活过才会有清晰的感觉。

    在信中朱由检要求朝廷尽快拟旨,颁发天下。

    ………

    写下两封书信后,将它们交给信使,要求他尽快送到京城。

    而事实和朱由检想的差不多,之前在归化是这样的,在得知朱由检的想法后,周应秋就颇为高兴的表示自己对皇上的支持,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位雷厉风行的皇上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而和周应秋的反应想比,刘宗周的表现就夸张许多了,他刘宗周担任顺天府尹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他对于这些圣上的很多动作都是颇为不满的,至于那些整顿吏治、打赢胜仗之事,在他看来这都是一位大明皇上应该去做的。

    而现在皇上的举动那就是个惊喜了,尤其是对于他这个酸儒来说就更是如此了,自古以来那里有皇上会做出这样的事,他实在是太满意了。

    看着这两人的动作,朱由检有些无语,至于吗?

    不管如何,这件事已经定了下来了,看着他们两人的反应,朱由检确定朝廷绝对会顺利通过。

    朱由检很满意,当天晚上,在归化城中的汗宫中就有一场盛大的宴会,明日朱由检就要离开这里南下,今晚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

    …………

第四百四十七章 代王朱鼎渭(求订阅)

    崇祯二年八月二十日,朱由检一行人离开了归化城,很快他们将会离开漠南,再次踏入大明的核心统治地带。

    仅仅一天后,大军就抵达了长城,通过杀虎口进入大同府地界。

    现在的大同府和两年前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多区别,要知道之前这里可是驻扎着近十万的军队,这里可是大同镇。

    而现在这些人中近一半都已经变成彻彻底底的农民,而不是所谓的军户。大同镇的十数和卫所也都全部取消,几个卫所合并重新设立为县,或直接并入其他县城中。

    因此当朱由检等人进入大同府时,已经感觉不到什么军事气息了,这里和内地那些普普通通的府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

    朱由检还饶有兴致的去了几个原卫所所在地看了看,最后的结果他很满意,卫所变革显得非常彻底,变化也很大,这里原本的军户们现在脸上都带着笑容,感激朝廷分给他们田地,处罚那些可恨的卫所官员。

    因此绕了一圈来到大同城的朱由检脸上表情还是颇为不错的,只要有提高那就好,这就是大明的民心啊。

    前方这座大同城和内地的城池也颇为不同,这座城池规模也不小,不同之处就在于这座城池在修建之初就将城池的防御功能考虑的淋漓尽致。

    毕竟这大同城就是位于和漠南草原连接处,经常会受到蒙古人的威胁,而在大明这两百年中,这里发生的事情也深刻的表明当初建城的考虑是多么的正确。

    这两百年中大同城也不知道被围城了多少次,这座城池的确是从来没有被攻破过,这就是一座坚城!

    仅仅是站在城外朱由检就就感觉到这座城池的不一样,城高也极高,高达三丈,全砖石结构,各种防御措施一个也不少,这样的标准恐怕和北京城都差不多了吧。

    此时代王朱鼎渭、大同府知府朱鼎渭两人为首,身后还有大同府的一众官员,这些人都在大同城外等待着朱由检一行人的到来,旁边还有着大量的大同百姓在这里围观,大量的人让这里有些嗡嗡的,有不少百姓都在轻声谈论着大明的这个皇帝。

    见到朱由检大军缓缓靠近后,现场很快就落针可闻,李仕亨长松了一口气,终于安静下来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总不好不允许这些百姓来觐见大明的皇帝,可是数万百姓来到这里后管理起来实在是太难了,就连保持基本的安静他都没有管住,每次提出此事大约也就是能保持半刻钟的安静罢了。

    李仕亨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官服,站的极为笔直,之后目视前方,结果他发现站在他左前方的代王殿下表现比他还夸张。

    只见代王不断的拍打着身上可能存在的灰尘,舒展着亲王服侍的褶皱,甚至还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李仕亨还发现代王身上的这身服侍是新的,以前恐怕一次都没有穿过。

    看来这代王自从上一次以后真的有很大的变化啊。

    上一次在朝廷处理范永斗等晋商,这些大明的叛徒时,在朝廷发现代王和晋商关系匪浅之前,代王自己就直接给皇上上书将代王府与晋商之间的联系交代的清清楚楚。

    而朝廷也念在代王府对此事了解、掺和的不够深,再加上代王朱鼎渭也是直接自首,朝廷只是从代王手里拿走了三百万两白银和一万顷土地,放过了代王一脉。

    据李仕亨所知,在朝廷拿出来最后的处理之前,这位之前在大同无法无天的代王殿下简直是惶惶不可终日,西安秦王的下场可是把他给吓坏了,代王甚至还去找自己,希望自己能够上书求情。

    当皇上的处理意见下来后,代王才恢复了一些,相比于这个爵位而言,所谓的土地银子都不能与之相比。

    这之后代王朱鼎渭那可是低调许多,完全就是深入简出,平日里大同城一手遮天的代王现在对一切都是不管不问的。

    这样的变化让李仕亨颇为满意,这也让他对于大同府的变革更加容易,大同府就是山西对朝廷的变革进行的最快最彻底的。

    而李仕亨却并不知道,这位代王当初在回过神来那可是心痛的无以复加,三百万两银子银子还好说,诺大一个代王府拿出这些银子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可是一万顷的土地,这个处罚就实在是太重了,在他代王府两百多年的努力下,整个代王府所拥有的土地其实和秦王府拥有的数量差不多也就是一万五千顷田地左右。

    现在直接要拿出来三分之二的土地啊,这差不多就是他代王府一半的财产了啊。这可是他们代王府一代又一代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啊,就到了他这个时候拿出了一半的财产给了皇帝!

    当初他的祖宗放弃了皇位,皇上您这一脉拿了皇位,我们就是挣了一些银子,过个富裕生活,你现在都不让过了。

    当初朱鼎渭在书房中给自己关了起来,他实在是受不了这样大的打击,足足一个月时间他才想通了一些,自己终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自己的把柄被皇上抓住了呢?若是再反抗一下,万一步秦王的后尘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他也想明白了,遇到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皇帝,他还能怎么办,大不了老老实实龟缩个几十年,我还就不信了下一个皇帝还能这么做?

    现在现在大同城城外五里处,看到朱由检的军队后,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大明皇上,朱鼎渭强自做出了颇为和善的笑容。

    “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见朱由检从马车上走下来,朱鼎渭和李仕亨两人连忙行礼,后方大臣以及百姓们也紧随其后的向皇上行礼。

    看着自己的这位“亲人”,朱由检连忙上前扶起代王,开口道:“诸位爱卿、朕的子民们快快起来吧。”

    “谢皇上!”

    朱鼎渭看着这位年纪轻轻,但浑身上下却散发着一股极深的威严,心中还是颇为震动。

    ………

    这个地方也不是一个叙事的地方,众人向城中走去,其实朱由检这个时候还在心中想着,这位代王的辈分可是相当的高,比朱由检好了三辈!这种情况下,自己还是必要保持适当的尊重为好,就是这个称呼有些麻烦。

    路上朱鼎渭恭敬说道:“臣已经将王府中收拾好了,皇上在大同时不如待在王府中?”

    朱由检心中对于朱鼎渭这个态度还是颇为满意的,“代王说起来还是朕的长辈,朕在京城时就想要见到代王你。

    至于住在代王府,朕觉得还是不太好,代王府里你们已经是一大家子了,朕就不过去了,将府衙收拾收拾,府衙的面积也足够了,朕这一次也没有带多少人,朕就住在哪里吧。”

    朱鼎渭脸色一正,连忙说道:“皇上,代王府还是颇大的,也臣已经收拾好了,皇上您此次带的人也不多。

    现在皇上您到了大同城,作为一家人,臣定然要好好招待皇上的。”

    说完,朱鼎渭都准备再次跪下了,朱由检交状连忙扶住朱鼎渭,急忙说道:“好好好,朕就去代王府,只是之后就要叨扰代王两日了。”

    “好好,皇上去代王府是给臣面子。”

    众人随机前往代王府。代王府就位于这大同府的中央,占地面积也是极为宽广,代王府面积也颇大,修建的也是颇为富丽堂皇,即便是代王府失去了一半的财富,也并没有影响代王府的装饰。

    不过比这里更加富丽堂皇、威严的的紫禁城朱由检都住了几年了,并没有什么惊奇,更多的是感觉到大明的藩王们果然是拿走了大明大量的财富,历史上他们在十数年后落得那样的下场恐怕是罪有应得了。

    看着代王府威严的大门,朱由检心中却是想着这些这些东西,朱鼎渭若是知道,心中也不知道会怎么想。

    众人走进代王府,代王太妃、代王妃以及朱鼎渭的兄弟、儿子等等皆站的整整齐齐,向朱由检行礼。

    好一番周折,众人才终于走到代王府的主殿中,什么也别说了,第一件事就是用餐。

    显然这朱鼎渭也是准备了不短时间了,一道又一道精美的饭菜被送上桌子,既然已经来到了代王府,朱由检也没有客气,也就不再客气了。

    不得不说这代王府的饭食看起来就颇为不错,仅仅是看着颜色、闻着味道就感觉极为不错,尤其是其中有几道菜似乎是用土豆、红薯以及新的香料、蔬菜搭配做出来的。

    这几道菜朱由检都见过,可惜都是在后世见过的,味道是真的好。至于现在,那根本就再也没有吃过了,他之前又不是厨师,对于怎么做菜他还真的不太了解,尤其是有些菜更是颇为复杂的。

    因此即便是他指点了御膳房中的御厨,这些御厨也做不出来。没有想到现在自己竟然能在这代王府遇到,看来能人都在民间啊!

    朱由检自己也是真的饿了,也就没有客气,直接动起了筷子。

    半个时辰后,宴会宣告结束。

    众人也就四散而去,朱由检也回到朱鼎渭给他准备的房间中,此时刘氏也从代王妃那里回来。

    其实朱由检来到这大同城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甚至他之前都没有来这里的打算,后来想着还是来看看自己的这位长辈,要知道这位代王可是给自己贡献了一大笔银子以及一百万亩的土地啊!

    自己来这里看看这位代王朱鼎渭,看看大明的藩王究竟是怎么样?

    顺便也可以想想之后究竟要如何处理这遍布大明、掌握着大明大量资源的三十二为藩王,总不能全废了吧。

    不过仅仅观察着一名亲王恐怕还看不出来什么,这一趟自己恐怕还要多去几家王府。

    当天晚上,朱由检和刘氏两人在房间中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

    而在晚宴结束后,朱鼎渭就回到自己的书房中,仔细的回忆着朱由检的一举一动,又对比着这两年来朱由检的种种动作,在脑海中逐渐确定着这位大明皇帝的种种性格。

    良久,朱鼎渭已经有些收获,他走到代王妃的房间中。

    “王妃,今日皇上身边那女子是什么来头?”

    “殿下,臣妾今日和刘氏相谈甚欢,也了解了她的一些情况。皇上一行人到了开平城时,高起潜等人就给皇上找了一名良家女子,让她在路上侍奉皇上。”

    “嗯,怪不得之前从京城传来的消息中,皇上可没有带上任何女子,现在竟然还带了一名女子,甚至现在在皇上的房间中,皇上和那刘氏直接住在一起了。”

    “哼,你们男人是什么样子,你还不清楚吗?”代王妃略微嘟囔着。

    “走吧,咱们也去休息吧。”,朱鼎渭连忙转过话头,上前拉住代王妃的小手,嘴上露出笑容,今天皇上的表现让他心中的担忧放下了不少。

    ………

    第二天,朱由检那里也没有去,就是带着刘氏和代王、代王妃逛起了这代王府,还别说远处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感受,可是仅仅是在代王府中转了一圈时间就来到了下午。

    这半日多的时间,朱由检和朱鼎渭可谓是相谈甚欢,再加上之前锦衣卫送到京城关于朱鼎渭的大量情报,朱由检对这位代王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自己来到这大同府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大部分。

    下午,朱由检召来李仕亨,其实他对于这位大同知府的能力朱由检还是极为满意的。

    之前在查抄“八大皇商”时,朱由检就注意到了这位知府,之后朝廷在这大同府中的各种变革在李仕亨的指挥下一切都是极为顺利,朱由检也就对这位李知府颇为重视。

    这一次朱由检还是准备要给李仕亨一个重担的,就是要看看这李仕亨是不是愿意去。

    从李仕亨口中听完他处理大同府变革的事情,朱由检点点头,说道:“李爱卿,爱卿你在这大同府也已经有两年了,这两年来爱卿你做的极佳,尤其是之后不管是卫所改制、移民、官府改制的过程中爱卿你做的都很好!

    说实话,朕对你真的很满意。”

    “臣谢皇上厚爱!”,李仕亨得到反应却是颇为平静。朱由检点点头,不错,还是足够稳重!

    “不必,有功就要有赏赐,这是朕的规矩,也是大明的规矩。

    爱卿朕这里有个重担,不知爱卿你愿不愿意?”

    “请皇上直言,臣定为皇上、为朝廷分忧!”

    …………

    PS:抱歉,晚了十五分钟。

    求订阅,进入四月份订阅实在是惨不忍睹,兄弟们订阅一下吧!扑街作者需要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四十八章 延安府的奇景(求订阅)

    朱由检点点头道,“李爱卿,朕准备将漠南地区划分为两个布政使司,西侧以河套地区为中心,归化城为治所,成立河套承宣布政使司。

    东侧则是以开平、大宁、白城为中心,以开平为治所,成立漠南承宣布政使司。

    朕已经决定停止河套地区的移民,今后移民的重点也将转到大宁附近,同时移民的来源也主要是北直隶一带,大宁、白城地区预计还将移民百万人左右。

    同时这里还靠近建奴,需要面对建奴随时可能出现的威胁。各方面的事情极为庞杂,设立布政使司后需要一个有为的官员来管理这个省。

    爱卿你敢作敢为,颇有能力,同时又能严格要求自己,朕认为爱卿你是一个人才,朕希望爱卿你能担任起这个要职,担负起这个重任,替朕管理好这个新的承宣布政使司。

    爱卿觉得如何?”

    忍住心中欢呼的李仕亨勉强听完了朱由检的这一席话,他跪在地上,真诚说道:“谢皇上厚爱,臣知道这漠南布政使司的重要性,臣自己也有能力去完成陛下的重托。”

    “好,过不了多久朝廷的命令就会到来,爱卿你就是漠南左承宣布政使,漠南不比他处,爱卿还是需小心谨慎,一切都要慎之又慎。”

    ………

    处理完此事后,朱由检在山西的重任基本上已经完成,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检就再次离开了大同,继续南下,目标太原府。

    对朱由检而言,这次既然出来了,那就要多看看,去山西省治所太原城看看也是颇为不错的。

    一路上朱由检惊奇的发现,山西的百姓似乎过的还勉强算的可以,也没有什么流民之类的,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的百姓也大多都是面色不佳。这样的结果还是让朱由检的心情有些沉重,大明的百姓生活仍然艰难啊。

    朱由检也进入过几个村庄去实地查探百姓们的生活,他发现深入山西内地后,百姓的生活还不如大同,甚至不如到漠南的移民。

    众人越来越靠南,不仅是朱由检就连周应秋、刘宗周两人的脸色也不由得沉重了起来。

    从一个村庄出来,望着前方那破败的村庄,朱由检心中一叹,这一切还是任重而道远了。

    坐在南下的马车中,朱由检有时就在想,还不如直接土地改革算了,一了百了,既省事还一劳永逸。

    可惜啊,自己却是大明最大的地主,这种事没法做。

    朱由检也问过这里生活艰难的百姓,为何不去北方的河套,答案也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故土难离!

    甚至有的人直言不讳的说道那里不太安全,万一那一天蒙古鞑子打回来怎么办?

    整个队伍都因为朱由检的心情不佳而变得烦闷起来。

    经过三日的急行军,大军终于靠近了太原城。

    当天晚上,太原布政司衙门,朱由检召见山西一众高阶官员,听取了众人对于山西各项政策的汇报。

    大部分都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的,主要的还是两点,山西两年中离开山西布政司移民漠南的百姓多达八十万人,这个规模很大了,有山西官员提出山西人力大量流失希望能够禁止百姓离开。

    可惜朱由检不置可否,拒绝了这不少官员的情愿,现在山西百姓的生活都成什么样子了,只有离开这里才能走好日子可以过。

    第二点就是借助于崇祯元年山西的大旱,山西省以工代赈,动用了超过五十万的流民,修筑了大量的水泥官道,同时也按照朝廷的要求将官道分为不同的级别。

    现在一年半的时间过去,山西一共修筑了长度超过两千里的水泥官道。目前已经做到了府城与省城皆有水泥大道。

    对于这一点朱由检很是满意,这样的进度已经是非常快了,整个大明恐怕只有陕西还能够和山西强一点,其他的地方进度就太慢了,天之脚下的北直隶也比不过。

    老老实实的听完山西官员的汇报,朱由检接见了太原锦衣卫千户所千户耿云汉,此人倒是没有辜负朱由检的期望,将他在山西一年时间中锦衣卫的所有收获抖落的极其干净。

    听完山西某些官员的恶行,朱由检倒是没有生气,果然啊,腐败是打不完的,上一次全国官员大计结束才一年时间,那一次倒了多少官员?现在怎么又成了这个样子?

    朱由检从这些人中剔除了一大部分能做实事的人,剩下的人就交给锦衣卫和山西官员按照大明律处理便是。

    处理完这些事情,朱由检就住到了山西晋王府,准备好好的和现在这位晋王朱求桂唠唠嗑,这位朱求桂和大明的众多亲王一样,在封地里老老实实的,非常低调,日常也就是搞一些银子、土地之类的。

    据税部所奏,之前对大明亲王的征税中,这位晋王交的税也算得上是大明一众亲王的中上了,对朱由检来说这又是一个好的考察对象。

    当天晚上朱由检还和朱求桂举办了家宴,一片其乐融融之相。

    第二天朱由检召集这晋王府的锦衣卫、王府长史等人详细的了解了一番现在的这位晋王,结果还挺好,这位晋王倒是颇为不错,此人对于王府中事基本就是不关心,就是一年半前突然有了画画的爱好。

    和朱求桂相处一段时间后,朱由检发现这位晋王并不是对王府事漠不关心,仅仅是聪明的表现罢了,尤其是在秦王之事发生后。或许这种情况是这位晋王刻意表现给朕的。

    这位晋王是有大智慧的人啊。

    不过人家愿意喜欢画画,那朕还能不让人家喜欢吗?你随意!

    在太原城停留一天后,朱由检再次出发了,这一次他要去陕西,先去延安府,之后就一路向南,到西安城。

    朱由检离开太原城后,晋王府书房中朱求桂长松了一口气,到现在他终于确定了,这位皇上对于宗亲还没有那么的绝情。

    但是这位皇上也是绝对的心狠手辣,他在心中默默的下定决心,以后当今皇上让本王做什么,本王就做什么,紧紧跟着皇上的脚步。

    而太原城内却并不平静,锦衣卫千户耿云汉将他搜集到的证据交给了山西左右布政使、左右按察使、指挥使,在这个时间,这些人自然明白这究竟是谁的意思,没有人敢怠慢。

    众人皆是雷厉风行,当朱由检来到黄河的渡口时,抓捕行动已经开始。

    站在黄河的渡船上,望着脚下奔腾不息的黄河,朱由检原本郁闷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希望陕西的情况能好一点儿,朕这两年可是在这里投入了多少东西,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刚踏入延安府地界,众人就敏锐的感觉到不对劲,这里有些过于冷清了吧,要知道这仅仅是一河之隔离罢了,怎么变化这么大?

    一连经过两座县城,皆是有这种感受,不仅仅是乡村,县城中差不多也是这样。

    这不说是和北直隶相比了,甚至还要比山西差上不少,人都去哪里了?

    这里可是陕西,自古以来都是人口稠密的地方,明末就更不用说了,不然的话,那李自成等人怎么可能从陕西起势,这里的众多人口给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就算是移民了,也不至于有这么大的效果吧,那就太夸张了。

    朱由检等人也不着急赶路了,开始在路途上仔细观察着,这里虽然是人少了很多,但是土地上大多数都种植着玉米或红薯,抛荒的也不是没有,大约有三成左右,抛荒的土地上皆是长着青草,有时还能看到零零散散的树苗。

    朱由检派出去很多人去探查这里的情况,两天后,在延安府城外三十里处,朱由检以及周应秋等人在获得大量信息的情况下粗略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延安或者是说整个陕北的土地还是颇为贫瘠的,粮食的产量非常低,一年辛辛苦苦下来甚至是很难吃饱,但是偏偏这里的百姓数量还真的不少,于是这里的百姓生活颇为艰难。

    因此当朝廷收复河套的消息传过来时就有胆大的百姓偷偷向河套地区跑,跟何况之后朝廷竟然鼓励百姓们去河套,还给利息极低的贷款,朝廷还分地种,地租仅仅两成。

    这里毕竟距离河套太近了,他们都清楚河套的土地情况究竟如何。

    于是这里得到百姓几乎都疯了,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前往河套。有的甚至一整个村子都走了,原本诺大的村中可能仅仅一两个月以后就只剩下了村中的一家或两家地主。

    百姓们的土地大部分被朝廷低价买下,而后又租给还愿意留在延安却又没有地的百姓去种。

    大量的百姓离开后,那些地主们真的傻眼了,没有人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再愿意做他们的佃户了,留下的百姓中除了自耕农都给朝廷种地了,朝廷只要两成地租。

    没有了佃户,地主家中的数百上千亩土地自然也没有人种,你总不能让地主自己去种吧。

    没人种也不能让它们荒啊,要知道土地一旦荒芜几年,之后几乎就是一块儿生地了,再开垦难度极大。

    没有办法的地主们只能去降低田租,然而他们以前是什么样子这里的百姓们可是清清楚楚,完全可以说是恶贯满盈,以前是被逼无奈,为了生存只能种他们的地,忍受着六成乃至于七成的地租。

    现在即便是地主们只收一成租,仍然没有人愿意种他们的地。

    于是地主们是真的哭了,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将土地卖给朝廷,可是到了这个时候,延安府的土地就是白菜价,完全是没人要,朝廷给的价格自然是按照市场价,自然不会欺负他们的。

    地主们虽然不愿意看到自家祖辈辛辛苦苦挣到的土地就这样被贱卖掉,但是心中再不愿意又能如何,只能心如刀割的将自家的土地买掉,以前十两纹银左右的一亩上等田地,现在仅仅是一两银子。

    这还是上等田,中等仅仅是五百文一亩,至于那些下等田,延安府的百姓已经完全看不上了,你就算是白送很多人都看不上了。

    这样的价格百姓们完全承受的起,一部分地主的土地被一些百姓购买,延安府出现了大量的自耕农。

    失去土地的地主们一部分离开了这里,带上他们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财富,踏上了南下的路,他们去南边的西安附近买田地重新当上地主。

    还有一部分眼光敏锐的地主趁着在陕西修建的四通八达的水泥大道踏上了经商之路。

    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这个时候的人是难以理解的,他们真的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发生。

    当外人初入延安府时,会感到极大的不适应。这里和其他的地方真的有极大的差距。

    而且不仅仅是这里,陕北的延安府、庆阳府、榆林府、宁夏府。

    朱由检还感受到的是他进入延安府后就发现,这里的水泥路修建的四通八达,它甚至通到了延安府的这十六座县城,这绝对算得上是大明第一了。

    在明白了这里发生的一切时,朱由检心中颇为高兴,陕北这四府之地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仅仅是对这里进行了移民,竟然能够让这里的众多地主们主动撤退。

    这甚至可以随哦是革命性的变革,这样的结果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而得知这一切的刘宗周就不太高兴了,他向朱由检上书道:“皇上,现在这延安府中的士绅都已经过来了,这样的情况恐怕不是一个好结果。

    士绅的离开必然会让这延安府文教不兴,岂不是没有了圣人的教诲,臣认为应当禁止士绅离开延安府。”

    此话一出朱由检那是目瞪口呆,还能这样操作?原本他见刘宗周开口,就已经做好了刘宗周为这些士绅求情,说自己这个皇帝苛待士绅的准备。没想到啊,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想,这也太狠了吧。

    “刘爱卿多虑了,即便是没有士绅,朕也有办法在延安府兴文教。

    再说了,士绅们自己愿意离开,朕难道还要拦住他们,此不是圣君所为。

    此时就不用再提了。咱们还是尽快去延安府城吧,听听这延安知府的汇报吧。”

    ………

第四百四十九章 陕西!!(求订阅)

    PS:这一章补昨天的,今天应该可以再写一章,求订阅!!

    …………

    一天后,满脸笑容的朱由检一行人在延安府一众官员、百姓的目送下离开了延安府城。

    在延安府通过延安知府朱由检、周应秋等人了解到了延安府的详细情况。

    据统计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延安府之前有五十万人移民去了河套!

    五十万人啊,要知道黄册上延安府也只有百姓六十万人。

    当时延安知府在朱由检面前说着这样的数据时,他自己的脸色就极为尴尬,可以说是个人都知道这里面的问题。

    难道现在的延安府只剩下了十万人?

    这不是开玩笑吗?绝对不可能只剩下十万百姓,据朱由检自己根据这一路上的见闻估计,现在的延安府至少也还有四十万人,甚至是更多朱由检也丝毫不感到惊讶,毕竟仅仅这延安府城中就有七八万的百姓。

    当时正在听延安知府汇报朱由检敏锐的感受到坐下下方的周应秋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倒是刘宗周老神自在,似乎什么感觉都没有。

    不过令周应秋惊讶的是他们那眼中似乎容不得一点儿沙子的皇上仿佛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仍然满面笑容的听着,时不时的还提过几个疑问,对于人口之事似乎没有一点儿发现。

    这不对劲,这里面绝对有问题,周应秋眉头皱了起来。

    而且不仅仅是延安府,自从卫所变革,陕西北部的延绥镇已经被取消并改为榆林府,宁夏镇也改为宁夏府。庆阳府、榆林府、宁夏府都出现了延安府的情况。

    唯一的区别是其他三府移民的人口少一些罢了,就连宁夏府移民的百姓也不少,达到了三十万。

    这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宁夏府可是号称塞上江南,自古以来都是汉民族的农耕重地,现在自然同样是土地肥沃。几百年前的西夏就是以此为根基,和大宋、辽、金相抗数百年。

    然而这里的土地是好,自然而言的百姓数量也就极多,土地资源同样极其紧张,甚至都快比得上延安府了,于是自然而言的移民的数量也就不少,再加上大量的军户。

    仅仅陕北四府移民到河套的百姓就多达一百二十万人!整个陕北的阶级矛盾、土地矛盾得到了极大缓解。

    当朱由检踏出延安府的土地时,他心中颇为轻松,历史上将大明炸的粉碎的炸弹现在基本上算是消弥于无形了。

    心中的重压现在总算暂时可以放下了,其实之前朱由检还有打算让锦衣卫去找找那大名鼎鼎的李自成的,后来又考虑一番放弃了一个诱人的打算。

    毕竟大明灭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李自成这个人,就算弄死了那李自成,定然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李自成站出来的,更何况那李自成真的能力很强吗?这恐怕不见得。

    不管如何,现在这件事基本上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就算是停下对陕西的移民也不会对这里产生更大的影响了。

    ………

    九月三日,朱由检一行人终于到了西安府,自从确定了现在陕北的大好形势后,朱由检心中的急迫感可以说是大幅降低,离开延安城去西安的路上,他可以说是悠哉悠哉,有时还偏离方向去一些县城、村庄看看。

    要知道延安府和西安府可是相邻的,从延安城到西安城真的不远,就这样的距离他们一行人竟然走了五天时间,随行的周应秋这个老头子都感觉大家走的实在是太慢了,完全是浪费时间。

    可惜他却做不了什么,他也发现皇上自从离开了延安府就莫名其妙的极为高兴,作为老江湖,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打扰皇上的兴致为妙。

    可那刘宗周就偏偏不长眼非要去劝谏,现在可好?被训了一顿应该就舒服了。

    其实朱由检高兴的不仅仅是因为陕西的事,他还发现这里的环境出乎意料的颇为不错,这片黄土高原之上各种树林、草原极多,比后世的情况要多得多。

    自然而言这里的风景也颇为不错,朱由检还抽出时间爬了三座小山,感觉颇为不错,和后世想比的确好上不少。

    毕竟这黄土高原少了三百年的霍霍,大量的林木都没有被砍下来作为柴薪烧掉,想在想来这个时候的黄河应该也不至于太黄吧。想到这里朱由检都想要去河南看看现在的黄河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而且大概率这里的环境应该不会再遭到破坏了,一方面大量的煤炭开始被使用,以后柴薪应该就用的少了。

    要知道这陕北、山西、河套这些地方的煤炭本身就是极多。以后这里的蜂窝煤定然也是极为便宜。

    另一方面这陕北的人口应该也不会再增长了,之后不大规模减少就很不错了。

    当见到远方模糊的西安城墙时,周应秋长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到了,这一路实在是一言难尽,皇上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这么高的兴致,在离开延安府之前可完全不是这样啊。

    在西安城五十里外,大军就举起了代表着大明皇帝的旗帜,于是皇上到了西安的消息在西安府快速传播开来,接下来的五十里,宽阔的水泥官道两侧聚集了大量的百姓,每当朱由检经过,两侧就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不过还好,百姓们还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没有百姓有胆子踏上水泥路。

    又前行了不久众人就遇到了陕西一众文武官员的迎接队伍。陕西文武官员以陕西巡抚徐从治和三边总督满桂为首。

    双方汇合后朱由检仅凭肉眼感觉满桂这次带过来的这万余军队绝对算得上是精锐了,同时王加川也很是认可朱由检的判定。

    看来满桂这两年在陕西作的不错,朱由检这么想着。

    早在朱由检一行人到达归化城时,朱由检就通知满归让他前往西安,朱由检要见见他,于是得到消息后的满归就急急忙忙的带上两千人从甘肃镇返回西安。

    要知道原甘肃镇的驻地可是距离西安城近两千里啊。这一路上满桂自己狂奔两千里,到了西安城时也颇为疲惫,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时朱由检还没有到,给了他时间让他休息。

    ………

    西安城,原本徐从治是准备让朱由检休息在秦王府的,秦王一脉已经全部被剔除出宗谱,没有了亲王爵位,这秦王府进过一番波折朝廷也就收了。

    当初朝廷虽然取消了亲王一脉所有人的爵位,没收了他们大量的财产,但是朱由检还不至于将事情做绝,一些该要的名声还是需要的。

    朝廷大约仅仅拿走了他们九成的土地以及近六成的财富,毕竟再怎么说这些人也是他朱由检的“亲人”,就连这秦王府朱由检原本也没有打算要收回去,就留给朱存枢吧。

    只是当初朱存枢无论如何都不要这秦王府了,朝廷无奈之下也只能够了回去。

    没有办法,现在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资格再住在这富丽堂皇的秦王府,这一点儿朱存枢还是很清楚的。

    于是在得知朱由检要来西安,徐从治就将封存起来的秦王府再次打扫一遍,准备让朱由检住在这里。

    朱由检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坚决拒绝,绝对不能去秦王府,这个时候秦王一脉才刚被处置一年时间,这个时候还是不要刺激大明宗亲们为妙。

    朱由检也就在这府衙中休息一夜。

    第二天,朱由检并没有和陕西的一众官员商议事情,一大早他就带着人以及一些礼物就准备去看望庶民朱存枢,即便是被贬为庶人,朱存枢这些秦王一脉的核心人员并不缺银子。

    朱存枢在离开秦王府后就在这西安城中购买了一处大宅子,带着自家极为亲近的人就住在这里,至于秦王一脉其他的近万人,朱存枢才不会管。

    以前有能力时都不怎么管,现在就更不会管了,之前是无心有力,但现在恐怕就是无心无力了。

    朱由检这次过来并没有通知朱存枢等人,朱由检此行也有数百人,十数辆马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礼物。

    凭借着陕西巡抚徐从治的名头,众人一路畅通无阻的见到了失去秦王爵位近一年的朱存枢。

    结果见到的景象朱由检颇为惊讶,那朱存枢在院子中听着戏,一副极为入迷的样子,他听到有人过来,就很是随意的说道:“徐大人,随便找个位置座吧,现在我也不是亲王了,你就随意座吧,我还要听戏呢。”

    看着头都不回的朱存枢,朱由检嘴上露出笑容,旁边的徐从治正想说话,朱由检摆摆手,好整以暇的开口说道:“朱存枢,朕过来看看,你这是连头都不转过来吗?”

    听到这个声音朱存枢脸色大变,这个声音他实在是太熟悉了,当初在京城外紫禁城,就是这个声音宣告了他秦王一脉近万人的命运,让他这个大明亲王从云端跌到地狱。

    朱存枢转过头,看到面无表情的朱由检,他缓缓站起来,略微躬身:“皇上你怎么来了,是来看我的笑话吗?”

    对于朱存枢语气中的略微不敬,朱由检并没有生气,自己都这样对他们难道还不容许他们发发牢骚。

    “朕还不至于这么小气,昨日朕到了西安城,今天特意来看看秦王最近过得如何?没想到啊,刚刚到朱府,就见到秦王你在听戏,现在看来秦王殿下的小日子过的还颇为舒服。”

    “皇上说笑了,我现在可不是什么秦王了,现在只是一介草民罢了。”

    朱由检差点笑出声:“听你这意思,朕还委屈你们了,当初你们既然有胆量做出那些事情,就应该知道这些事情被捅出来的后果。

    甚至不说那些违禁品,你们对这西安的百姓做的那些恶事就足够让你丢掉你的王爵了。

    朱存枢,你知道吗,西安府的百姓得知朕来到了这里,那欢呼声可是震天响。

    你知道为什么他们这么高兴吗?

    就是因为你朱存枢,因为朕替他们除掉了秦王府这个大恶人!”

    说完,朱由检就直接离开了,留下愣愣的朱存枢。

    ………

    巡抚衙门书房,朱由检等人正在听着徐从治的讲解,这位徐从治是朱由检登基以后才被提拔到河南的,而且还是朱由检一手提拔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位徐从治的能力足够强。

    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这两年徐从治干的就颇为不错,陕西在大明可实在是太重要了,年纪也足够大,人口众多。

    崇祯元年陕西旱情严重,在徐从治的治理下近两百万百姓离开陕西前往漠南,但是灾民还是太多,陕西有条不紊的按照朝廷的要求组织了近百万灾民以工代赈。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陕西全省的大部分水利都得到了修缮,从西安到各府府城的水泥大道全部修通,除了汉中府,那里毕竟要越过秦岭,工程浩大。

    陕西遭受了这么严重的旱灾,竟然没有出现一次大中规模的叛乱,这在大明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大灾就是和造反联系在一起的。

    虽然在这其中朝廷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陕西一众官员的功劳还是不容置疑的。

    不仅仅是这些,朝廷在这两年中对于地方机构的变革,陕西的推行都颇为快速,在全国也就京城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朱由检到西安时,整个陕西的各种机构变革已经圆满完成,比朱由检要求的年底提前了近四个月,这个成绩朱由检非常满意。

    他们不仅仅速度快,更重要的还是质量颇高,关于这一点的情报这一路上锦衣卫源源不断的送到朱由检的手上,朱由检还是颇为了解的。

    众人听完徐从治的详细介绍后,对于这一点儿还是没有什么质疑的,徐从治这两年在陕西巡抚这个位置上的确是做的不错。

    周应秋认真看着朱由检和徐从治正在谈论的两人,好一副相谈甚欢的样子。这以后说不得有又是一桩美谈。

    ………………

第四百五十章 林丹汗的西迁和现状(求订阅)

    PS:来了!来了!

    看着这个场景周应秋心中就明白,这徐从治真的是获得了圣心,此后恐怕是一帆风顺,他过不了多久就要进京了,到京最低也是七部侍郎这一级别的了。

    自己应该借助这两天时间和这位徐大人多多交流一番,拉拢拉拢这位明日之星。

    足足一个时辰后,徐从治的汇报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轮到大明三边总督满桂。

    作为朝廷中所有人公认的皇帝心腹,某些人眼中的走狗,周应秋跟清楚皇上对这位满将军的信任。

    而且他敏锐的感觉皇上这一次让满桂从甘肃镇千里迢迢赶到西安,绝对不仅仅是让他述职这么简单,皇上恐怕又是静极思动,又想做什么大事了。

    可是这西北一片平和,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事啊,哎,皇上这才安生多久,还没有一年吧,想到这里周应秋不由得摇摇头,似乎是颇为无奈。

    看着走进来的满桂,周应秋陷入了沉思。

    “满将军,朕已经看到你给朕的奏折了,这两年将军你的确是辛苦了!”

    即便是一向对此波澜不惊的满桂这个时候也着实兴奋,自己这是得到皇帝的认可。

    现在这个皇帝可不一样,这位皇帝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甚至登基仅仅一年有余就能够对全国的军队进行大变革。

    只要皇上相信自己,自己就能够去打仗,毕竟谁都知道现在这个皇帝喜欢打仗,登基两年打了多少次仗了?

    满桂对于朝堂的政治斗争一直都不怎么感兴趣,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带领大军兵出大漠,横扫那些蛮夷。

    也正是因为这个梦想,他擅长练骑兵,更擅长带领骑兵去打仗,也更希望获得朱由检的认可。

    “皇上过誉了,臣在陕西能够顺利进行变革都是靠着皇上和朝廷的支持。”

    “哈哈,没想到啊,那个执拗至极的满桂现在也会说这种话了吗?”

    满桂满面通红支支吾吾的说道:“臣说的都是实话,若是没有皇上您的支持,臣真的什么都做不到。”

    “好了,不提此事了,给朕说说现在陕西三镇究竟怎么样了?”

    “启禀皇上,臣这一年余以来对延绥镇、宁夏镇、甘肃镇三镇数十个卫所进行了整顿,一个月前对它们的变革整顿宣告结束,这数十个卫所现在已经全部被取消。

    卫所中所有的土地朝廷已经重新收回,查出贪赃枉法的军官多达五百五十八人,臣协助五军都督府派出的人对这些人按照大明律进行审讯,其中有六十九人被判处死刑,现已经全部被处死。

    其他人也全部被按律处罚,他们抢夺大明的土地现在已经全部被收回。

    臣对诸卫所的土地、军户们进行了全面的核查,按照皇上的要求,这些土地要重新分给军户们,按照人头数划分土地。

    这些军户中大约有三成愿意移民到漠南地区,又有三成精壮重新成为大明的士兵,其他的四成军户们都重新成为大明的百姓。

    现在这些地方的土地全部已经平分完成,再过不久红薯的收成机会就要到了,到时候这些地方就会极为稳固。

    皇上,当初朝廷将这些恶徒全部处理,以及朝廷将土地重新交给他们种植时,当时整个卫所的军户都在欢呼啊!

    ………

    按照皇上您的要求,设立西安大营,现在西安城西的西安大营营盘已经建成,臣之前一直都在陕西行都司训练士兵,现有精兵四万人,还有新兵两万人,再给臣一年时间,一年后西安大营就能够完全建成,到时候六万大军驻守在陕西,我大明西北定然安然无恙!

    同时这之中还有精锐骑兵三万人。

    不过接下来,朝廷应当对这几十个卫所进行合并,设置府县,便于管理。”

    朱由检点点头,不错,真的很不错,满桂做的很不错,推进的速度也很快。

    “满将军,你做的的确是颇为不错。设立府县之事,朕会安排下去,让他们尽快去做。

    朕还有一事要问问爱卿,去年林丹汗在退出白城,一路西迁,多半年前朕记得他的部曲已经到了青海湖附近,他还向朕提出援助,当时朕还派羽林军近万人远奔数千里,援助林丹汗,打击盘踞在青海的这一部分蒙古人。

    朝廷也是取得了大胜,想来这时林丹汗已经稳固下来了吧,现在他的情况如何了?”

    “提到此事,皇上,臣正有一事要禀报皇上。

    之前盘踞在青海的蒙古人其实也算得上是土默特部,虽然和顺义王有些关系,但是他们虽然和顺义王关系却不太好。

    然而即便如此,在林丹汗攻打盘踞在归化的顺义王时,杀死了顺义王后,青海的蒙古人还是个林丹汗决裂了。

    当初按照朝廷的意思在甘肃镇给林丹汗等人流出一条路,让他们平安通过,甚至为林丹汗提供红薯、盐、茶、军械等物资。

    当时臣派人统计过那林丹汗的残留人马,臣发现这林丹汗从白城前往青海的路上,林丹汗大军并没有减少,甚至还增加了近两成!

    林丹汗的迁徙人马将近十五万人,其中妇孺老少大约有十二万人,林丹汗自己的大军也就有三万人,而这三万人中还有数千受到重伤的,真正还有战斗力的应该就有两万五千人左右。

    臣觉得此人在这一路上收编了之前被打散的土默特部、喀喇沁部的人,这才能够保持这样的兵力。

    林丹汗抵达青海后就和青海土默特部产生了冲突,即便是有我大明的支持,林丹汗仍然是略微处于下风。

    双方僵持一月后,林丹汗就像皇上提出了支援,于是也就有了羽林军的支援。

    ……

    林丹汗取得胜利后,收编了土默特部的一部分人口,他还算是明白事理,在五个月前,林丹汗送给我大明一千匹马、五千头牛和一万只羊作为我大明支援他们的报酬。

    这之后我大明和林丹汗倒是相处比较愉快。

    然而在一个月前,那林丹汗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实力增强了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他突然进攻那位于青海湖东部,属于我大明的答思麻万户府。

    答思麻万户府那里会想到林丹汗竟然会对他们突然袭击,答思麻万户府直接就是损失惨重,残留的人跑到甘肃镇控诉那林丹汗。

    对于如何处置此事,臣现在实在是拿不下主意,请皇上圣裁!”

    在场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听他这一段描述,众人心中已经对林丹汗这一路长途跋涉有了了解。现在对于满桂提出的问题,众人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说。

    这答思麻万户府是哪里?我等不记得我大明有这个地方啊,众人心中属实有些尴尬,尤其是作为内阁大学士的周应秋更是如此,心中更是默默念叨着千万不要找臣。

    朱由检就更不知道了,皇上不知道就很正常了,没有人会认为皇上必须要知道这些琐事,朱由检也就直言了。

    “满将军,这答思麻都护府是哪里?”

    满桂显然意料到这个情况,他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

    “皇上,答思麻万户府就在这里,属于乌斯藏辖地,早在洪武年间就设立这万户府,此后这答思麻万户府也是极为恭顺,经常派遣使者前往京城入贡,并依照我大明的土官承袭例,世代替袭。”

    “皇上,这不岂是说这答思麻万户府就是我大明的臣子,那这片土地就是我大明的土地,林丹汗现在竟然敢进攻我大明?简直是岂有此理!

    现在这答思麻万户府怎么样了?”

    “皇上,周大人,答思麻都护府上层全部被林丹汗屠杀殆尽,普通百姓全部被林丹汗统辖,敢于反抗的都被杀死了。”

    “简直是理岂有此理,这林丹汗之前完全就是丧家之犬,全靠我大明这才能捡到一条姓命,现在他竟然敢突袭我大明,绝对不可饶恕!

    皇上,臣认为应当直接发兵,正好满将军现在大军训练有成,大军完全可以直接出动,一举覆灭林丹汗!

    让我大明周围的蛮夷们看到我大明的态度!”,搞明白发生什么事的刘宗周简直大怒,丧家之犬的林丹汗竟然如此不知廉耻,当诛!

    见到一脸愤怒的刘宗周,朱由检颇为惊讶,好家伙,刘宗周还是这么一个愤青。

    朱由检看着桌上的地图周围沉思者,良久才开口道:“满将军,你觉得朝廷应该怎么办?”

    满桂显然是早有腹案,不急不缓的说道:“皇上,林丹汗虽然做出如此不智之事,臣认为他的想法应该是想要重建自己的权威,同时再增强土默特部的实力。

    因此臣认为首先应当派出使者去见林丹汗,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让他退出答思麻万户府的地盘,交出抢夺的人口。

    以臣对那林丹汗的了解,此人绝对是一个枭雄,绝对不愿意就此放弃,若是放弃,那林丹汗必然会丧失人心。

    那林丹汗大概率是不从的,而在之前使者前往的时间,我大明军队就可以提前准备,只要林丹汗一口拒绝,我大明就全军尽出。

    之后不管是将林丹汗感出青海还是直接覆灭林丹汗,都足够可以告慰答思麻万户府死去的人了。”

    朱由检点点头,“可以,满将军果然是朝廷柱石,朕大约后日就会离开西安,之后就继续南下。

    恐怕没有时间再来处理此事,接下来的朝廷的动作就由满将军你全权负责,就按照你提到的方法便可以。

    不过此事还必须要小心,情报你还需要及时送到朕这里,朕要知道战事的发展。”

    满桂脸色一喜,“臣明白了,请皇上放心,臣定然要消灭这林丹汗,收回青海之地!”。

    这一天满桂已经等待了近两年时间了,他腰间的大刀早已经饥渴难耐了,尤其是近一年来,他可是尽了全力来操练这数万大军,效果也不错。

    现在我满桂已经有精锐大军四万人,林丹汗为不过有杂七杂八的兵马三万余人左右罢了。不过敌人这样的兵力也够了,可以慷慨淋漓的打上一场了。

    朱由检很高兴,尤其是这最后一句话更合朱由检的心思,青海之地就应该收回,现在趁此机会可以完全将这青海之地纳入大明的直接统治中。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满桂也注意到了,果然啊,我这个压对了,皇上果然对开疆拓土极为热衷。

    周应秋同样看到了,他嘴角再抽搐,皇上这个毛病又开始了,他都觉得朱由检有些魔怔了,这开疆拓土容易,治理起来成本就太大了。

    “好,这青海之地就交给爱卿了!”

    ………

    将陕西的政事处理完了,朱由检才放松下来,他舒舒服服的在府邸中休息了半日,第二天一身便装的朱由检带着刘氏自己数百羽林军在这西安城中以及周围逛了起来。

    这西安城虽然有了数千年的历史,可惜历史上也是战火颇多,经常遭到毁坏,很多极有历史底蕴的东西都没了。

    再加上现在这西安城的城墙是洪武年间修成的,规模也比隋唐小了许多,历史也不长,很多地方没有那种历史的韵味。

    朱由检一行人却也不管这些,最多也就是心中感慨一声物是人非罢了,众人就这样的西安城中逛了起来。

    还别说,这西安城的确是颇为繁华,人口数量也是众多,大街两侧的店铺生意也是颇为不错。

    过了一阵,朱由检心中一叹,就算是仅仅看着着西安城,就能感到这完全就是盛世景象,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十数年后这里又会是多么凄惨,陕西战乱数十年,数百万人埋骨此地!

    朱由检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或者说是跟着刘氏的步伐走,她倒是很兴奋,经过近一个月的相处,刘氏渐渐的也能放开一些,在这大街上,她的天性也不再压抑。

    之前她在开平城那里有这么热闹的地方,况且现在还是个皇上一起逛街,那种事情只要想想就让人兴奋。

    ……

    走着走着,朱由检看到前方一处规模极大,人头攒动的店铺,众人好奇走过去,只见门头上写着四个大字:信达商行!

    刘氏以及周应秋等人略带怪异的看向中央的朱由检。

    “走吧,我们进去看看!”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推进有些艰难的改土归流(求订阅)

    PS:六千字大章,求订阅!!

    ……………

    仅仅是从外面看,西安城中的这家信达商行规模的确是极大的,甚至朱由检可以说这是西安城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商铺了,就连旁边的信达钱庄也完全比不过它。

    而且这里的人流量众多,在这个时代简直是颇有些不可思议!

    朱由检毕竟身份特殊,在王加川的劝慰下,他也就放弃了挤进去的打算,这里面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万一要是出了什么问题该如何是好?

    朱由检只能向旁边的信达钱庄走去,这里的人要少上不少,情况也要好上不少,刘氏带着另外一些人去了信达商行。

    ……

    信达钱庄一处隐秘的包厢中,朱由检、王加川平静的坐在那里,两人并没有亮明身份,而是凭借着一枚少府高层的令牌坐在了这里。

    这时,敲门声响起,进来的是一名中年男子,看起来倒也是颇为沉稳。

    只是在见到朱由检的那一刻他面色大变,连忙跪下行礼,显然是认出了这位年轻人的身份。

    “起来吧,不要将朕的身份说出去。”

    “请皇上放心。”

    ……

    略微交谈一阵,朱由检才明白眼前这人竟然是信达钱庄在整个陕西的负责人,此人名叫李有才,他在得知皇上要到西安,就从西北的兰州火急火燎的赶回西安,之前朱由检进城是他有幸见过朱由检的面容,今日这才能一眼认出当今皇帝。

    “皇上,现在信达钱庄的规模已经极大,去年因为晋商无法无天,竟然胆敢私自和建奴往来,被皇上您明察秋毫,一举揪出此等遗臭万年的卖国贼。

    晋商被处理后,晋商的钱庄基本上已经丢失了所有的客户,而且他们原本的份额也大部分被我信达钱庄所占领。

    其他地方臣不知道,现在在陕西,我信达钱庄已经占据了九成八的份额,想来北方数省的情况都差不多,南方可能会略低一些,但是想来最低也已经占据了八成份额。

    ……

    现在我陕西布政司所有信达钱庄中所储存的白银已经超过了八千万两。

    虽然数量极高,但是根据信达钱庄估计,这和陕西那些大富翁所拥有的白银数目相比,仍然差距很大,很多士绅大部分的家财还都是藏在家中,倒是商人们基本上都将自家的银子存到了钱庄。

    短时间内信达钱庄也没有什么办法来提高这个比率了。

    请皇上治罪。”

    ………

    “不错,你们这信达钱庄都做的不错了,朕很满意。

    你也不用紧张,朕今日过来就是随便看看,李爱卿,不如你带朕在这钱庄里转转?”

    “皇上,您这边请。”

    还别说,这钱庄的面积的确是很大,尤其是地下的银库更是规模巨大,仅仅这里就储存白银多达五百万两,守卫也颇为森严。

    在城中还有更大规模的银库,西安城中所有银库中共储存白银多达两千万两!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等人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信达钱庄,在这个过程中刘氏就在这信达商行中逛了半个时辰,买的东西倒也不少。

    看着侍卫手中拿着都东西,朱由检自己都觉得有点儿亏,在自家的店铺买东西还要付钱,实在是无语。

    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时辰已经不早,众人也就返回了,今晚还需要好好休息一晚,明天众人就要再次出发了!

    这一次朱由检的计划是去成都,或许这一路不太好走,但是该走还是要走上一程的,西南数省从开始改土归流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虽然朱燮元等西南重臣也经常送奏折到京城,但是还是不太放心

    此次既然出京了,那就过去看看吧,下一次到四川的机会也不知道会是多少年后了。

    ………

    半个月后,朱由检一行人从西安出发,穿过秦岭,进入汉中府,而后进入四川,一路上道路颇为崎岖,用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大军才抵达了成都外数十里的地方。

    朱由检前世也没有来过四川,没有真正来过四川的人真的不知道这里的险!这一路上朱由检都颇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在翻过秦岭后,水泥官道也就没有了,再加上现在这个时节,四川雨水众多,道路颇为泥泞,众人走的实在是有些艰难。直到真正进入成都平原后,才好了许多。

    四川不像北方去年遭到大旱,有大量的便宜劳动力可以使用,同样朝廷对于南方诸省的水泥官道修建也没有提供什么支持,北方才是真正的重点。

    因此现在的四川仅仅是在成都平原上大城池之间修建了水泥官道。当再次踏上坚硬的大道时,周应秋这个老头子长松了一口气,还是这硬化路面好啊!

    又用了一天时间,众人抵达了成都府。

    朱由检确定自己要前往成都时,就给西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的军政要员下旨,让他们前往成都,朱由检要在这里召开军政会议。

    朱燮元、杜文焕、秦良玉、王家彦、熊文灿十数位西南重臣也都赶到了成都,当朱由检抵达成都城外时,大明西南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以及蜀王等宗室都在城外等待着朱由检的到来。

    成都城外,众人简单行礼后,就向城中走去,众人给朱由检安排的住处就是按照朱由检这一路上习惯,也就是在四川巡抚的衙门中。

    朱由检、周应秋一行人舒服的休息一夜后,第二天朱由检召见西南几省的众位宗室。

    此时四川巡抚府邸的大堂中,西南五省的郡王、亲王数十人坐在一起,场面显得极为和谐,丝毫没有那种压抑感,也没有多少君臣之别,可以说是有说有笑。

    任何人看到都不得不感叹一声:当真是其乐融融。

    朱由检满面笑容的和这些宗室们交流着,天南地北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聊着。

    一个时辰后,朱由检开口道:“诸位都是朕的宗亲,朕以及朕的祖辈们,都对大明宗室颇为厚待,给诸位大量的土地、金银、俸禄、盐引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说实话,真的待你们不薄了吧,你们觉得呢?”

    “皇上此时甚是。”,众人齐声说道,虽然话是这么说,脸上也满是惭愧,但是众人心中皆是暗骂:还好意思说,你们这一脉都已经做了皇帝,获得了整个天下。可是现在呢,现在竟然还取消了我们的俸禄,现在每年还拿走了我们大量的银子,尤其是秦王一脉,那属实是凄惨啊。

    “嗯,诸位宗室也都是对我大明颇为感恩,在朝廷危难时刻,自愿放弃俸禄,缴纳赋税,朕实在是感动万分啊!

    现在见到我朱家宗室的风采,朕心中实在是感慨万分,我大明何其之幸能够有诸位这样为国为民的宗室啊。

    来,诸位,朕敬诸位一杯!”

    “谢皇上!”

    在极其“友好”的氛围中,一场皇上和宗亲之间的宴会终于宣告结束。

    朱由检满脸笑容的目送这众人的离开,刚刚离开巡抚衙门的众人脸色瞬间就难看了起来,皇上小儿的脸皮真厚!

    对于这些人心中的诽谤朱由检完全不介意,你们随意,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老老实实的给朕交银子就够了。

    ………

    下午,还是同样的地方,朱由检召见了西南数省的文武重臣们,所有人都是一脸肃穆,显然都明白今天这个会议极其重要。

    朱由检向众人扫视了一眼,心中不由的点点头,西南数省的文武官员配置绝对算得上是不低了,这些人都是当世人杰了,能力都颇强。

    至于西南数省的战后恢复以及大规模的改土归流究竟如何,朱由检自己的心中还是有相当了解的。

    之前他在京城时就通过西南官员的奏折以及锦衣卫的密保就对西南的情况有了颇深的了解。

    有句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抵达四川后,朱由检在路上耗费的半个月时间,他也不仅仅是赶路了,这一路上所经过的四川府县他都曾派人去探查,同时还不仅仅如此,只要有机会他都会亲自去周围的乡村、县城探查一番。

    结果都倒是相当不错,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看不出来什么战争的摧残,不过后来朱由检才回过神来,自己来的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是四川北部,在之前的叛乱中并没有受到什么牵扯。

    不过仅仅从这成都城来看,四川的情况恢复还是颇为不错的。的确这成都城看起来很是繁华,成都城完全没有了之前经受残酷攻防战的痕迹,这里绝对是一座繁华的大城,比北方一直保持和平的太原、西安等大城可要繁华的多。

    由此就可以想象没有经受战争之前这里究竟有多么繁华,想来应该和京城差不多了吧。

    颇为可惜的是北方这几府之地算是汉家的传统势力范围,并没有什么土司,无法清晰的看到改土归流的效果究竟如何,不然的话就能了解的更多了,不过没关系,接下来离开四川时总有机会见到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露出笑容,仅仅从自己看出来的情况,这些人这两年的确做的颇为不错。

    “诸位爱卿着实是朝廷重臣,朕这一路走来,虽然仅仅经过三府之地,可也看出来这四川情况颇为不错,尤其是这成都城更是如此,想来西南数省的情况都颇为不错。

    诸位爱卿的功劳朕都会记得的,诸位辛苦了!”

    “皇上过誉了。”

    听到这话后,多数人心中还是颇为感动的,现在所有人都知道这为皇帝绝对是一名雄主,能得到雄主的认可自然还是颇为激动的,这之后岂不是就能平步青云?

    要知道这些皇帝最重视就是能力,现在不就是在说我们的能力很强,很合皇上的心意。

    然而也有几人心中对此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感受,完全就是波澜不惊,就像朱燮元,对他来说,现在这个位置就足够高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一辈子都不能奢望的了。

    在之前他心中已经确定了自己之后的路,等到处理好这改土归流之事,自己能不碰这兵权就不碰,能不在地方上待就不待,尽量去朝堂之上任职,最好就在五军都督府。

    又如秦良玉,她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了,现在皇上竟然能让她一个女人当上了正二品的广州大营的总督之位,这古往今来恐怕都没有几个女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呢?

    她对于官位真的没有什么奢望了,或者说现在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为皇上杀敌,报皇上的知遇之恩!

    “诸位爱卿,现在给朕说说西南几省的战后恢复情况如何了,还有这变革进行的如何了,不知那位愿意先说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所有人都看向了座在右侧首位上的朱燮元!

    朱燮元也没有推迟,躬身一礼说道:“皇上,诸位大人,臣就先献丑一番。

    在皇上的庇护下,自从天启五年后,四川的战事基本已经宣告结束,崇祯元年年初奢崇明、安邦彦接连授首,连绵七年之久西南叛乱宣告结束。

    之后在皇上的指示下,西南数省全面进入战后的恢复阶段,并且趁此机会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彻底将西南五省彻底掌控在朝廷手中。

    臣主要还是负责军队整顿和改土归流,对于百姓的恢复,臣就不多嘴了,之后请诸位大人再来介绍。

    首先是军队整顿,之前为早日平定叛乱,湖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共出动出动兵员,当战争结束时,已经有精兵多达十二万人!

    之后各省军队就返回各省,而是在皇上设置西南大营后,臣就开始整顿四川、贵州、云南三省的军队,剔除大量不合格的士兵,之后又进行大规模的训练。

    再加上之前剩下的兵员大多数都是精兵,现在仅仅训练了一年时间,现在西南大营已经训练成功五万精兵,完成皇上之前的规划。

    ………

    至于改土归流,按照皇上的要求,土司的所有土地收归朝廷所有,而后按照百姓的数量分配土地耕种,只收两成田租。

    在这场的叛乱中,贵州的土司受到的创伤最为严重,完全可以说是十不存一,整个贵州布政司的改土归流基本上没有受到阻碍,一切顺利。

    到现在贵州所有的土司全部被取缔,全部重新设立府县,之后皇上您又废除卫所,臣也对西南三省的卫所进行了变革。

    现在贵州布政司所有卫所已经取消,再加上土司废除,朝廷对贵州之前的八府四军民府以及诸多卫所,进行了重新划分,现在已经改为十府。

    唯一可惜的是贵州的汉家百姓数量太少,并不能将所有的土地都分给百姓,还剩下了近两成的耕地。恰好四川的卫所变革土地不够军户们划分,臣正准备向皇上请求将这数万户迁徙到贵州。”

    “此法可以,朕认为可以!”

    “四川的改土归流在三省中难度能排到第二,四川西部的土司受到的损伤并不大,有相当一部分的土司都不愿意变革,即便是有了秦总督的石柱宣慰司做了表率,到效果并不好。

    为了不逼迫他们鱼死网破,臣只能暂时停下了对于天全六番讨抚司、黎州安抚司等近百个土司的改土归流。

    其他地方倒是极为顺利,四川北部、东部、南部改土归流已经全部结束。”,朱燮元看了认真听着的朱由检。接下来他的语气就更加沉闷了。

    “至于云南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了,云南本来就占地面积颇大,各种土司更是数目众多,鱼龙混杂,实力也极为强大。

    云南的改土归流一直没有动作,唯一的进展就是对叛乱的数十家土司进行了整顿,但是这些土司和整个云南的土司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

    直到云南巡抚熊文灿到任云南后,这里的改土归流才算是有了一些进展,昆明府附近的数十个土司得到了改土归流。

    但是再远的地方情况就更加复杂了,那里的土司力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这些地方的汉人人口太少,大明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小。

    我大明一旦对他们强制推进改土归流,必然会引起巨大规模的反叛,依照云南土司的势力,他们短时间内组织起十万大军应该不难。

    因此臣思虑再三,也就停下了云南、四川西部的改土归流。

    臣私自做主,请皇上责罚。”

    随着朱燮元平淡的叙述,大厅中的气氛也越来越凝重起来,当朱燮元说完,众人皆是低下头,偷偷的看向朱由检,等待着他的定鼎之言。

    朱由检心中也在沉思,果然啊这改土归流并没有那么顺利。

    朱由检看向王家彦,“王爱卿,湖南的改土归流情况如何了。”

    所有人看向王家彦,脸色颇为奇怪。

    王家彦连忙起身,“皇上,湖南布政司新成立还不足两年,诸事繁多,而且湖南的土司力量也是极强。

    湖南的改土归流直到崇祯二年三月份才开始真正开始!

    幸亏当初湖南西部和贵州接触的相当一部分土司参与到了安邦彦的叛乱中。臣才真正找到了这样的大好借口,臣调动湖南大军对西部的大多数土司进行了扫荡,对这里进行上改土归流。

    而这个时候南部的土司竟然对朝廷的动作极为不满,他们完全就是脑子昏头了,竟然在五月份直接派兵救援那些土司,于是臣就趁此机会,宣布这些人为叛徒。

    秦总督、朱总督都派出了精兵支援湖南,直到半个月前,大军才彻底的剿灭了湖南近九成的土司。

    现在奏折应该也已经到了京城。

    臣有信心接下来湖南全省的改土归流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到年底应该会有很大的进展,到明年六月臣认为整个湖南的改土归流也就可以基本完成。

    只是因为臣过于激进,造成了湖南产生了大规模的反叛,若不是朱总督和秦总督的及时支援,恐怕引起大祸事。

    请皇上责罚。”,王家彦跪在地上,这件事产生的影响还是极大的,整个湖南也不知道因为这场又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产生了多大的伤亡。

    其实王家彦心中倒也不是很担心皇上的责罚,毕竟之前叛乱发生后皇上早就知道来龙去脉了,皇上当时都没有撤掉他的职位,甚至还为他遮掩此事,之前邸报上就从来没有报道过此事。

    现在毕竟赢了,而且是大胜特胜,更重要的是整个湖南布政司的改土归流现在再也没有一点儿的阻碍了!

    更何况他王家彦也十分委屈,他原先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之后产生真的多的以为事件。

    谁又能想到最终会产生如此大规模的叛乱?自己去围剿那些胆敢叛乱的土司难道不是极为正常的吗?其他的土司怎么就那么的想不开去造反,别的省份不都这样做了吗?怎么就没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

    不管如何,王家彦此时的面容上表现出的还是颇为着急、害怕的。

    周围的朱燮元等人对于这件事也不好说什么,其实湖南这个地方发生的这件事让这些人都是极为震惊的,他们也同样没有想通那些土司究竟是怎么想的。

    熊文灿甚至是羡慕,为什么这样愚蠢的土司为何云南就没有?之前云南的土司那叫一个老实啊,完全就是一动不动的,仿佛是什么都不知道似的。之前熊文灿还颇为高兴,甚至还是有心庆幸,但是湖南发生了这种事情后,熊文灿就真的羡慕了。

    相比于云南的这一批土司,他还是更喜欢湖南的这些土司。

    ……

    的确这件事之前朱由检很清楚,在叛乱发生时,朝堂之上很多人都在弹劾王家彦,甚至有人直言撤销他的职务,重新挑选一名新的官员。

    同时也有人直言应当停止西南数省的改土归流,现在更应该做的是让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西南数省尽快恢复才是。

    最终朱由检在深思后将此事给压制下来,一件规模颇大的叛乱本应该在邸报上出现的,也被朱由检给压下来了。

    但是这件事还是让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就将朱由检的铁杆,狗腿子,正坐在左侧首位的周应秋当时都颇为不满。

    ……

    朱由检缓缓回过神来,右手食指轻轻敲着椅子的扶手,平静的看着跪在地上的王家彦,却并没有说话,这让王家彦心中有些慌张,难道皇上要卸磨杀驴?

    他强忍着心中的恐惧抬起头望着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定策(求订阅)

    在场众人皆是一愣,皇上怎么能这样说,这怎么可以。自古以来有这样盼望着他人造反的皇帝吗?

    朱燮元有些愣愣的回答道:“皇上放心,西南又十数万精锐大军,没有丝毫问题。”

    朱由检点点头,“既然没有问题,就这样办吧,西南一切皆以改土归流为重。

    更何况那些土司敢造反吗?

    朕相信只要朝廷给那些原土司治下之民发放土地,他们定然会对朝廷感恩戴德,对于百姓而言,土地的重要性想必在做的诸位都很明白。

    更何况,此次朝廷将他们改土归流名正言顺,既然他们当初选择了造反,就要为之付出代价。云南等地的土司没有胆量造反的。

    要对云南保持重视,云南的土司太多了,在进行改土归流之前,朱爱卿,你调集重兵前往云南,以防万一。

    诸位爱卿,你们商量一下各宣慰司、宣抚司改为府县之后的名字。”

    “臣等遵旨!”

    “皇上,不知湖广的土司要如何处理?”,湖广总兵杜文焕开口道。

    朱由检一愣,这个问题他的确有些忽略了。“杜将军,你先介绍一下湖广土司的情况。”

    “皇上,湖广土司相对于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土司的势力并不大,仅仅是湖广西部、南部有几个土司。

    有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这两个势力相对强盛的土司。西部施州卫有多个小土司,多是安抚司,这些倒是不足为虑。

    然此地多土司在此次奢宠明、安邦彦叛乱时,对我大明忠心耿耿,对于奢、安等人的拉拢皆不屑一顾,甚至直接斩杀他们的使者,以表示对我大明的忠心。

    此次平叛时,湖广土司也提供了大量的粮草。

    臣认为暂且不能对其改土归流,请皇上明察。”

    朱由检看着手中的湖广布政司地图,略微有着出神。

    “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皇上,臣赞同杜将军的看法。”

    “臣附议!”

    朱由检的沉默让杜文换很是不安,难道自己说错话了?

    朱由检看着这个庞大的湖广布政使司的地图,越看越觉得不太对,湖广太大了,下辖15府2直隶州14散州108县,比后世的湖北湖南加起来还要大一点儿。

    “诸位爱卿,朕怎么觉得这湖广布政使司太大了一点儿,治所在武昌府,武昌府距离最南面的永州府距离可实在是太远了。

    如此遥远,湖广的布政使、按察使在、指挥使恐怕也管理不便吧。”

    众人一愣,皇上怎么突然间说起这个问题,众人低头看看手中的地图,的确啊,这湖广是有些大了,这里有十五府啊!

    作为湖广总兵,杜文焕只能硬着头皮开口道:“启禀皇上,湖广南部多山,地势十分复杂,湖广三司使的确在这些地方的影响不大。

    请皇上赎罪。”

    一些大臣有些惊讶的看着杜文焕,这人也真敢说啊!

    朱由检点点头,“若是如此,那湖广南部这几个地方的民众只知土司而不知朝廷了,这样下去是万万不行的,必须要做出改变。”

    “皇上圣明!”

    “这样吧!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北承宣布政使司和湖南承宣布政使司,湖广北部的勋阳府、襄阳府、德安府、黄州府、荆州府、承天府、武昌府为湖北承宣布政使司,治所仍然在武昌。

    南部的施州卫、岳州府、常德府、长沙府、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辰州府、靖州、永州府、衡州府、郴州为湖南,治所放在长沙。

    周爱卿,吏部想好安排那些官员到湖南,要精明能干的,能做事的,尸位裹素之辈朝廷不需要!

    之后你们上个折子,朕看看。”

    众臣子面面相觑,分割一省之地可是大事啊,怎能如此随意?

    众人将目光放到黄立极身上,黄立极也没有推辞,长出口气,开口道:“皇上,臣认为将湖广分为湖北、湖南极为合适,只是这划分省份之事太过重要,臣认为当小心谨慎,某些县、州都需要小心调整,不可按照府直接进行划分。”

    “臣附议!”

    对于黄立极等众臣子而言,划分省份绝对是一件好事,多了一个省份,那么就多了很多官位,而且都是一省之高官,他们可以将自己派系内的一些官员安排过去。

    但是这划分布政使司绝不不能如此轻慢,要考虑的实在是太多了。

    朱由检点点头,“黄爱卿言之有理,不过也不能耽搁了,朕给你们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朕希望看到你们的方案!”

    “皇上圣明!”,众人长舒了一口气,皇上这一点很好,虽然自己很有主意,但是至少会听从他们的意见。

    朱由检没有想到此事竟然会如此轻松,竟然没有人提出反对,简直是不可思议。

    “至于湖广的土司,既然他们忠心有加,那就暂时先不动他们。”

    “皇上圣明!”,杜文焕连忙回道。

    “朱爱卿,你在西南已经有十数年之久,对于此地也极为熟悉,朕想把西南改土归流的重任交给你,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朱燮元心中一惊,他已经感受到十数道羡慕的目光,他连忙道:“改土归流事关重大,臣恐怕难以胜任,还请皇上改派他人。”

    对于他们的想法朱由检很清楚,他摇摇头道:“朱爱卿对于西南极为了解,朕想不清楚还有谁比爱更适合去做此事,爱卿就不要推辞了,这件事就这样定了!”

    朱燮元一顿,“臣领旨!”

    “吏部要选拔合适的官员去这些新设置的府县,选拔官员时吏部和朱爱卿商议一番,主要挑选在此次大计中表现出色的官员,表现不错的官员朝廷就要提拔,这是朝廷对能做实事官员的鼓励。

    不然派过去的官员都是贪赃枉法、尸位裹素之辈,恐怕会引起连锁反应,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

    诸位爱卿,现在机会难得,朕不会容许任何一人破坏此次改土归流,希望诸位爱卿同心同德。”

    “臣等明白,请皇上放心。”

    “嗯,各省支援平叛的军队都各回各省,打起精神,谨防出现大规模的叛乱,若是发生了叛乱,直接剿灭就是了。

    这次改土归流朕不给朱爱卿你限制时间,具体进度由爱卿你来把握,不过也不要让朝廷等太久。”

    “臣明白。”

    “那今天就这样吧,诸位爱卿回去做事吧。”

    “臣等告退。”

    众人纷纷走出武英殿,大家的心情都比较沉重,各自向自己的衙门走去,很快就四散离开。

    大多数文官们对于此次西南地区改土归流之事都是极其重视的。

    一方面这改土归流极为重要,若真的做成了,四川、贵州就真的彻底掌控在朝廷手里了,对朝廷有着极大的好处。

    另外一方面就是皇上地行动的确有些着急了,若真的一不小心引起了叛乱,恐怕也是一个麻烦事。

    虽然现在皇上将主管此事的官员交给了朱燮元,但是他们作为大明朝的核心,必然是要长期关注此事的。虽然皇上说即便是有人造反也要全力推进此事,但是他们还是要尽力小心翼翼,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接下来有得忙了,黄立极和李国普两人对视一眼,他们心中已经有打算请求皇上增加内阁大学士的人数了,现在他们有些忙不过来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们需要人来为他们分担一些。虽然他们并不愿意增加一人来分他们的权力,可现在也没有办法了,不得不如此了。

    此时回到吏部的周应秋一脸痛苦,这段时间要调动的官员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原本此次大计查处了数量极多的官员,空出来很多官位,不过也有很多表现很好的,把这些人升官也足够填补这些空位了。

    现在西南又要改土归流,又是数量巨大的官位,这些官员必须要能力足够、品德要高,不然,贪官过去恐怕会引起那些民众的不满,若是经人挑拨,极易引起叛乱。

    一时间周应秋竟然有缺少官员的感觉,这实在是不正常,以前都是等待授官的人排很长的队,现在经竟然缺人作官,哎!时代变了。

    更麻烦的新出的湖南布政使司,这里可都是一省之高官啊,更何况这样新设置的布政使司,很容易就做出成绩了。

    只要在接下来的改土归流中湖南不出现差错,将湖南布政使司的架子搭起来,就是大功一件,这还不简单?

    今天在武英殿的那些文官们那个没有一些想法,那个不想占据一个官位?就连周应秋自己也有想法,自己这一派系中也有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周应秋自己有烦恼,其他人也有。

    自从出了皇宫,朱燮元就一直紧皱眉头,这改土归流的任务实在是太麻烦了,不好做啊!

    跟在他身后的众将见此皆是不敢出声。

    回到住处后,众人一同去了朱燮元的分到的宅子。

    众人皆坐下后,朱燮元最先开口了,“秦将军,这一次你本不必开口将石柱宣慰司改为府县的,依照将军你的功劳,朝廷定然是对石柱宣慰司非常信任。更何况看今天的情况,皇上对你非常信任。”

    “总督大人,正是因为皇上对末将的信任,末将才要这么做,西南改土归流几乎是必然之事了,不可能更改的,朝廷也必然会成功的,谁也阻挡不了,末将这也是不想让朝廷为难,早晚都是要变宣慰司为府县的。

    同时也是为马家着想,如此马家也能够安安心心成为一个殷实之家,老老实实过日子就够了。”

    秦良玉的语气十分平静。

    朱燮元听完后点点头,的确有些道理,对于秦良玉的为人,朱燮元还是很了解、很信任的。

    朱燮元深吸了口气,对在做的众人说道:“诸位将军,大家跟随本督作战也已经有数年之久了,大家对本都很了解了,本都对大家也有很深的了解。

    或许以前大家对本督有些芥蒂,毕竟本督是文官,而诸位都是武将,但本官可从来没有看不起武官过吧,这一点本督相信诸位都是明白的。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本都现在是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同知,算的上是一名武官了,大家都一样了,今日本督就开诚布公的和大家谈一谈。”

    他也没有在乎在场众人的看法,直接再次说道:“今日的大朝会、小朝会大家都参与了,想必有一点儿大家都能看的出来,皇上对于我大明武官非常信任,对我等的封赏也极为丰厚,当今皇帝可以说是极其重视武事,这是我武人之幸啊!

    本督希望大家能够尽心尽力为朝廷做事,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若是能够将西南土司改土归流做成,必然又是一大功劳,封侯也是极有可能的。

    现在辽东未平,以后立功的机会还有很多,诸位可莫要自误!”

    “总督大人放心,末将明白!”,的确,皇帝对武事、武人的重视他们都能够看的出来,更何况皇帝在京城、在九边可都是在不停的动作,这些他们都从邸报上听说了。现在快九边的军队定然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

    现在的确是他们武人少有的好时候,更何况不缺仗打,封侯拜将都是很有可能的。

    “本督觉得我等恐怕在京城待不了多久就要回去了,此次改土归流在座的诸位皆是责任重大,依照本督的想法,大概率一些土司会重新造反,我们必须要将这些人快速的平定,以震慑诸土司。

    此次回去后,在改土归流、分田之前,本督会将诸位分散驻扎在各主要城池、关隘,还望诸位莫要让朝廷让皇上失望啊!

    若是引起大的动乱,我等只能以死报陛下之恩德了。”

    “请总督大人放心,我等必全力以赴!”,众人齐声道。

    的确这一次皇上给他们的恩德足够多了,他们都没有想到皇上这一次竟然会给看懂如此大的赏赐,既然皇上如此看中我等,我等必然以死来报答皇上了。

    朱燮元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失望

    沉默一阵,众人将目光转向西南官职最高的朱燮元,显然是希望他能够站出来说一说,替大家挡上一挡。

    大家辛辛苦苦开了将近一天的会议,到了现在好不容易把大多数事情解决完毕,临近结束了,皇上您却给我们出如此难题。

    官府哪能向此人借钱,甚至是还要还利息,这也太过分了吧,自古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事情。

    更加离谱的是这家钱庄还是皇上您自己开的,大明也是皇上您的,那有您的官府从您的钱庄中借银子,还要连本带息的还?

    朱燮元自己也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

    在留意到众人那希冀的目光后朱燮元也就开口了,毕竟在他看来这位皇帝不是不讲道理的,相反他还是很讲道理的,皇上登基以来所作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充分的理由的,现在就是讲道理的时候。

    他又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开口道:“皇上,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皇上您富有四海,整个大明不都是皇上您的吗?不应该在乎这一点儿银子,更何况这不管是官府的银子还是这钱庄的银子不都是皇上您的吗?”

    或许是察觉到了朱由检那严肃的目光,朱燮元这个在战场上面不改色的西南大营总督这个时候却感觉自己额头在冒汗。

    “皇上,就算这些银子要还,那也不应该再还利息啊!天下间没有这样的道理啊。

    请皇上三思!”

    “诸位爱卿是不是觉得朕的要求很过分?”

    “臣不敢!”

    “还不敢,若是你们向任何一家钱庄借贷,你们不还利息能借出来吗?并不能吧?

    那现在从朕的钱庄里借银子就可以不用那利息了吗?

    至于所谓的天下是朕一个人的天下、朕富有四海这样的鬼话就不用再说了,朕问问你们,这样的话你们自己的心中信吗?

    朕也不是傻子!”

    “皇…。”

    朱由检强势打断,“好了,此事到此为止,愿意去借的话就去借,朕给你们最低的利息,不愿意的话就再等两年,等到朝廷缓过来后,朝廷自然会给你们拨银子的。”

    说完,朱由检不在乎他们的反应,直接大踏步走出大厅,向休息的地方走去,时间已经不早了,刘氏还等着自己用晚膳呢。

    说实话,今天这最后一件事中这些人的表现朱由检很不满意,甚至是有些生气,什么叫天下是朕的天下!

    这句话你们这些官员还有脸在朕的面前说出来,说实话这句话你们自己恐怕都不信吧,甚至当时在场的官员中超过九成都对之嗤之以鼻,他们梦想中的追求不就是大宋时的那“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而事实上他们不就是这样努力的吗,煌煌大明两百五十年,不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吗?文官的权利越来越大,皇上的权力越来越小。

    原本朱由检以为自己这两年处死了上万名官吏,这样的大杀戮能够让这些无法无天的人明白他朱由检和之前的皇帝不一样,不会再允许他们再这样下去了。

    没想到啊,真是万万没想到,这些人还是挺有胆量的吗?就将朕很器重的朱燮元也是如此。

    说实话朱由检心中有些颓然。

    或许是朕把他们想的太高了吧,再怎么样他朱燮元也是文官出身,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

    ……

    大明的数万名官员,朕能够信任的能有几个?

    ……

    大厅中,朱由检离开后可谓是一片寂静,这下可好,把皇上给气走了,这可怎么办,皇上会不会之后抱负我们,很多人心中都是惴惴不安。

    朱燮元站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心中后悔至极,真是嘴贱啊,明知道这样的事情无论哪一个皇帝都是不愿意的,更何况这个早已经和他们摆明车马的皇上了。

    自己还非要嘴贱试探一番,这下可好!

    这该怎么办,朱燮元心中焦急万分,心中对数天前怂恿自己试探一下皇上的那几个人恨到了极点,这是在害自己啊。别以为你们逃过了一劫,不管这一次我落得什么样的下场,我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

    朱燮元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亏自己当初还认为你们是知己,是有为之士,现在看来,呵呵!

    不仅仅是朱燮元,西南五省的一众高官心中若有所思,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心中冷笑、幸灾乐祸,有的心中胆怯万分、担忧不已,有的对此丝毫不在意。

    一直坐在哪里没有动弹的周应秋看着这一切,看着众人脸上那变化的神情,心中长叹,你们这些人啊,难道还没有看清形势吗?

    周应秋缓缓起身,咳凑两声,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中显得很是突兀,众人皆是看向前方的周应秋。

    “诸位大人,皇上已经走了,咱们不如也去吃饭,诸位大人今日都辛苦了。”

    杜文焕眼前一亮,自己这些人或许不了解皇上,但是眼前这个人可不一样,这人可是内阁大学士,是皇上的心腹,当然按照士林间的传闻就是阿谀奉承之辈,这样的人岂会不了解皇上。

    他连忙起身,“周大人,您可是皇上最为信赖的大明重臣,见多识广,现在下官今日这一番言行得罪了皇上,现在心中那是忐忑万分,心中着实担忧不能顺利完成皇上交代下的重任。

    尤其是这正进行到紧要关头上的改土归流。

    周大人不知能否赐教一番?下官不胜感激!”

    听完这话,众人一愣,顿时就明白了,连忙躬身一礼,道:“请周大人赐教,下官不胜感激!”

    周应秋赞赏的看向杜文焕,不错,此人倒是够机灵,有前途!

    “诸位大人这是干什么,若是能够帮上诸位大人,本官也极为高兴。

    此事诸位大人不用担心,凭借本官的认识,本官认为皇上并没有真生气,这其实并不重要。

    因为皇上最看重的还是诸位的能力,只要诸位大人能将西南的事情做好,那就一切没有问题了。

    要始终牢牢记住咱们这位皇上和以前的大明皇上可不一样!”

    “那贷款之事?”

    “哼,这件事还要犹豫吗?肯定去信达钱庄去贷啊!”

    “是是是!”

    ………

第四百五十四章 直抵南京(求订阅)

    两天后,朱由检在离开成都时,召集了大大小小数百名官员,当场宣读了召集西南诸多土司的圣旨。

    之前大明的行动仅仅是针对那些大明的叛徒,要求所有土司前往成都,由大明内阁大学士周应秋和他们商议接下来大明和这些土司们如何相处。

    并且清楚的表明朕给了周应秋处置这些事情的最大权力,如朕亲临!

    宣读完圣旨,朱由检一行人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成都,一路向东!目标直接就是大明的南直隶,就是大明的应天府、南都、南京城!

    随着朱由检一行万余人渐行渐远,成都城外十里处的众多官员才开始四散离去。

    他们还要处理皇上的这道旨意,一方面要安排人前往各地去通知大明皇帝的最新旨意,另一方面有些官员还准备提前去通知那些和自己交好的土司,好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告诉他们,此事是真的,皇上颁发的圣旨!

    西南众多的土司势力还是颇为庞大的,他们在大明官场上自然是有人的,尤其是在西南诸省更是如此,这个时候就是需要他可能去通风报信的。

    对于在成都城的大多数官员而言,他们完全想不清楚,他们的皇上为什么要这样做,大明和那些土司不是从大明开始改土归流几乎就是敌对关系了吗?

    虽然大明中央朝廷以及西南高阶官员一直宣称大明所处理的土司都是那些叛徒,然而大明这种彻彻底底的改土归流还是把很多人给吓住了,即便一些人本身就是大明的官员。

    这种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他们已经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因此在他们看来大明和那些土司之间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裂痕,没看那些土司最近一年都在加紧训练士兵,随时准备打仗吗?

    当时不少官员都再担心那些手中有银子又有兵的土司真的会任人宰割吗?万一西南数不清的土司真的动手那该怎么办?一不小心可是真的会产生大事情的啊。

    到时候自己是死守城池,还是早日逃命?

    谁能想到,皇上一到成都,竟然直接下达了旨意,明确表示双方要缓和关系,这实在是令人惊讶,众人都有些想不通。

    ……

    对于这些事情,已经离开成都的朱由检并不在意,这些事情他还是相信周应秋、朱燮元等人是能够做好的,这些人都是老狐狸了,对付一些土司并不会很困难。

    由于现在才刚刚来到十月份,距离到京的时间还有三个月,而且接下来几乎都是水路,因此朱由检自己是觉得时间颇为充足的。

    于是在东进的路上大军也没有像之前那么急促,一路上走走停停,朱由检经常去周围的地方去看看各地的情况,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些大明百姓的生存状况。

    十天后,大军离开四川,进入新成立不久承宣布政司湖北,在这里众人不在步行,早已经接到朱由检命令的长江水师船队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朱由检一行人由此从陆路进入水路,进入长江以后众人的行进速度就快多了。

    而来到长江之上后,朱由检也就没有再抽出时间去各个地方去转了,现在毕竟不太方便。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闲着,最初两天,朱由检抽出时间仔细回忆了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从中提炼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这坐船的确是要比坐马车要舒服得多,他也有精力有条件去思考这些问题。

    两天后,他召见了长江水师总督刘孔昭,此次就是此人带领船队到湖北接自己的。

    两人简单的聊了一会儿后,朱由检开口询问道:“刘爱卿,你能否给朕介绍介绍现在长江水师的情况?”

    听到这话,原本是因为第一次见到皇上而极为紧张的他脸上肉眼可见的凄苦起来。

    “皇上啊,我们长江水师现在实在是太惨了。

    天启年后我长江水师就一日不如一日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皇上您所说的,卫所制已经不适合了,和那些南京的人想法不一样,臣对此是深以为然。”

    听他说到这里,朱由检惊讶的看着这个此时显得颇为凄苦的刘孔昭,老家伙,不愧是刘伯温的后代,这一手马匹拍的就不错。

    “军队仅仅是质量不行,就连数量也不够了,在天启七年时,长江水师的总兵力已经不够一万人了。

    皇上您登基后,派遣了黄总督负责南直隶的卫所整顿,我们长江水师的卫所也在其中。

    经过半年的整顿,驳杂人员都被剔除出去,现在的人员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全军山下那是感激万分。

    ………

    然而质量提升了,数量却还是大大不足,人员已经下降到了两千人,战船超过九成都是小船,此次为了迎接皇上,我长江水师那可是全员出动,也就皇上您见到的这么多人。

    其中最大的这艘就是皇上您座的这艘船,这样的规模也就是个和东南水师中的中型战船相比罢了,就这我们还只有一艘。

    皇上这样是万万不行啊,万里长江实在是太重要了,绝不容有失啊,现在这样的规模远远不够,根本没有能力去守卫长江,守卫应天府!

    而且堂堂长江水师竟然没有一门红衣大炮,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于是臣请求兵部、五军都督府、户部、工部多给臣分配一些银子、水师编制、战船、红衣大炮等。

    然而臣得到的都是推辞,要知道这长江水师的名字还是皇上您给起的。

    皇上您不能见死不救,请皇上为臣做主,为这两千两百二十八名水师将士做主啊。”

    说着,两行眼泪直接从刘孔昭的双眼中流下,朱由检那是惊呆了,这咋还说哭就哭啊,这样壮硕的一个汉子咋就哭哭啼啼的了。

    说来奇怪,刘伯温这样的文人竟然有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子孙,真是……,不得不令人惊叹。也怪不得此人能够成为大明唯一还掌握着军权的勋贵了。

    南京京营在黄得功抵达南京后就解散了,现在的南京城的所有军队都在黄得功的手里掌握着。

    ………

    朱由检心中想了想,的确长江水师现在的确是有些惨,脚下这艘船是真的有些破了。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毕竟这长江水师还是挺重要的,至少最近十年都是很重要,这样荒废下去不是办法,而且这刘孔昭的确还是一个可用之人。

    朱由检很是严肃,“朕知道了,长江水师这样下去的确不是办法,这样吧,朕给长江水师一万士兵的名额,再拨给爱卿十万两纹银,爱卿就去造或者去工部的船厂买一些新式战船,另外可以去军械司领取一百门红衣大炮!

    如此,可够了?”

    刘孔昭大喜,自己这一顿马匹和哭惨总算是没有白费,我长江水师总算是有救了,手下的士兵也不会再偷偷摸摸的说自己这个总督无能了,我真的已经尽力而为了。

    “够了,够了,皇上圣明!”

    “去吧,去吧!”

    朱由检也没有什么兴致了,看着脚下奔腾的长江感慨万千!

    ……………

    于是崇祯二年十月二十日,朱由检一行人在南京不远处走下战舰。

    岸边早已经停留在此的大明南京留守勋贵、一众文武官员以及数里外大量前来围观的南京百姓。

    场面的确是极其的热闹,可惜这样的场景朱由检这一路上是见得到了,并没有什么感觉。

    众人顺顺利利的来到南京城中,到了这里朱由检的住处终于不用将就了,这里可有一座大明皇宫,而且规模还要比紫禁城还要大上不少。

    刚进入南京城,王加川带领一万军队接管了南京城,开始进行各方面的安保工作,这里必须要确保安全。

    ………

    在船上的时候,朱由检就已经知道了南京的众人对于他这个大明皇帝的到来完全就是煞费苦心,各方面的准备实在是多,尤其是这南京皇宫。

    这座宫殿毕竟已经有将近两百年没有皇帝住过了,长时间没有人住过的地方自然是破败的,当然朝廷也不会弃之不管,这毕竟关乎着大明朝廷的颜面,每隔一段时间大明朝廷总会拨一些银子进行一些小修小补。

    因此之前这里还可以,然而最近几十年来朝廷真的没有银子了,自然也就没有钱来修补这里了,于是这里就显得颇为落魄。

    当朱由检巡视天下的消息传来时,南京城一众上层人物都明白,皇上是必然要来这南京城的,这里是大明的南都,是应天府,管理着长江以南数省之地。

    这谁能想到?两百年没有皇帝竟然的南京城又要迎来它的主人了。

    皇帝过来你总不能让皇上见到如此破败的皇宫吧,这成何体统?

    于是南京城中的勋贵、文武官员、镇守太监就联合起来,准备对着修补一番,现在时间不够只能进行简单的修补。

    最终确定的方案还是朱由检很器重的应天府知府陈奇瑜提出的,他提出皇上一行人人数少,再加上现在的时间完全来不及,不如先修一部分。

    …………

    于是南京一众富户筹集了十万两百姓,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修缮了近百间房屋,虽然不多,但是也足够了。

    当朱由检的马车行驶到南京紫禁城正门钱时,朱由检走下马车,看着眼前这座规模巨大的宫殿。

    即便是见过不少大世面的朱由检这个时候也是颇为震撼,这座宫殿的确是要比北京紫禁城的威严感更甚。

    或许它的内部有些损毁,但至少从外部观看这座宫殿仍然是金碧辉煌,毕竟南京官员还是对皇宫的表面进行了一定的修补。

    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随时都有大量巡逻的士兵,可以说是戒备森严。

    朱由检微笑的带着心中忐忑的众人走了进去,进去后,朱由检心中一笑,果然如此,这里面还真是相当的破啊。

    直到见到陈奇瑜等人修好的拿一部分院落朱由检才松了口气。

    这些人总算是办了一件有用的事可,要是没有修缮那自己这一趟就真的有点儿丢人了。

    同时这一路上见到的景象也让朱由检下定决心,以后有钱了,一定好好修缮一下这座皇宫,这都成什么样子了?

    ………

    望着众人离开的背影,朱由检明白,这南京城中不久恐怕就会有一场风暴即将掀起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了解(求订阅)

    转过头的朱由检就发现刘氏正一脸惊叹的看着周围的宫殿。

    刘氏真的是颇为惊讶的,在遇到皇上之前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够来到皇宫。

    这一路上真是梦幻啊!刘氏望着金碧辉煌的宫殿,久久没有回神儿。

    朱由检倒是笑笑,他对这个半路上车的女人还是颇为满意的,不仅仅人长的美,更重要的人品也颇为不错,这不仅仅是从情报离获得,还有这两个多月的相处中了解的。现在他的后宫还是颇为和善的,他可不想在后宫中放一匹狼。

    “也不用太惊讶,以后你恐怕一辈子都要住在这样的宫殿里了,京城的皇宫和这里的也差不多,过不了几个月就能回去了。咱们这一边在南京城恐怕要多待几天了。”

    “臣妾明白,一切听皇上吩咐。”

    “走,进屋休息,这一路上都累了。”

    ………

    第二天一大早,用过早膳后,朱由检拿起今天早上送过来的一批奏折看了起来,从成都到南京这一路上朱由检基本上就没有处理什么奏折,前段时间朝廷中发生的一些大事情都在眼前的桌子上了。

    用了半日的时间仔细看了一遍,朱由检也放心了不少,离开京城已经几个月了,说实话对京城的事情不担心是不可能的,这么大的国家出现什么突发事情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也只有看了眼前的奏折后,才能短暂的松了一口气。经过了这次出京经历朱由检也有些明白,为何自古以来出京的皇帝都挺少?没办法啊。

    没权的是出不来,有权的不愿意脱离那种掌控权力的感觉。

    就连自己有极强控制力的皇帝都怀念那种感觉了,更何况他人?

    ………

    下午,朱由检召集了南京大营总督统领五万大军的黄得功。

    自从朱由检来到南京城后,有心人都能感觉整座城市都不一样了,不仅仅是那些文武官员、勋贵,就连南京的普通百姓都不一样了,这大明的南都可真的就是两百年没有天子坐镇了,现在皇上来了,大家就连走路都轻了、慢了许多。

    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天子脚下的感觉。

    昨日朱由检一行人近南京城的时候,整个南京城有大量的民众都聚集在道路两侧,观望着从大街上走过的整齐大军,大明皇上朱由检的模样很多人都亲眼看到了,的确是威武雄壮,不是一般人。

    那日走进京城的羽林军绝对一般,仅仅看他们的走路的姿势就知道这绝对是一支精锐之军。

    同时南京城的勋贵、文武官员们很多人都是颇为担惊受怕,他们这些人和当今皇帝还真的不太熟。

    按照他们了解中皇上这严厉的性格,一旦被皇上他发现了什么事情,问题恐怕就可能很大。

    虽然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问题在之前都被皇上给整掉了。

    ……

    在朱由检到达南京城的第二天,所有的文武官员都在家严阵以待,等待着皇上的召见。

    这时传出皇上召见了黄得功的消息,众人心中一跳,第一时间就对这件事保持了极大的关注度。看看究竟能有什么样的结果。

    按照皇上的性格,这南京城接下来也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动荡。

    唯一可惜的是他们安排在皇宫中的人手大多数都被赶了出来,皇上仅仅留下了十数人,更可恨的是就连这十数人都被严防死守,根本就获得不了什么消息。

    ………

    黄得功一脸沉重的走进皇宫,见到稳稳坐在那里的朱由检,他就直接跪倒在地,“臣愧对皇上的厚爱啊,因为臣的不稳重,对卫所变革准备的不够充分。

    直接引起了数万南京京营的叛乱,还让这些利欲熏心的叛军攻打了承平两百余年的南京城。

    整个应天府的百姓都因此受惊,最终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五千人,普通百姓也超过了三千人,财物若是就更是庞大了。

    ………

    这完全就是我大明此次卫所变革所引起的最大规模叛乱,这完全就有可能避免,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朱由检静静的听他说完,一点儿都没有打扰,这个时候才开口说道:“在这件事上黄爱卿你的确是有一些失误,但是主要原因还不在你这一方面,你也不必过于自责,起来吧。”

    “朕以为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南京这里远离朝廷的时间太久了,忘记了什么是朝廷,什么是朕。这里的卫所军队尤其是南京京营就将这一点儿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让人长了见识。

    不得不让人感叹:好一个南京京营!

    朝廷修改一个军制,竟然会引起大明京城周围的军队造反,简直是骇人听闻。”

    ………

    “皇上所言甚是!”,黄得功松了一口气,不管何时只要是面对这个年轻的皇帝,他总会感觉到极大的压力,而皇上的心思他却永远都猜不透。

    他对于皇上还是极为感激的,当初他闹出了南京这样的大事情,朝堂之上可是有不少官员都在弹劾他,甚至还有官员直接退出停止卫所改制。

    幸好皇上直接驳斥了这样的关掉,为他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看来皇上之前的话还真不是说说,是真的支持他们这些臣子,不像历史上那些皇帝令人不齿的行为。

    “嗯,说说你负责的几个布政司的军制改革情况。”

    “皇上,臣此次负责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几个布政使司的军制变革,在这之中南直隶更是重中之重

    所有的卫所军户数量超过了四十万户,经过清查,共有军户八十万户,超过了四百万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实在是令人心颤。

    此事说起来还要感谢之前在南京发生的叛乱,这场战争让那些心怀不轨之辈认识到了朝廷大军的威力,接下来都老实了不少,军制变革推进也颇为顺利,和其他地方相比小规模的叛乱要少上不少。

    然而南直隶的任务量实在是太大,之前朝廷可以说是远远没有料到卫所的军户数竟然达到了这么多,其实按照之前的耕地数量完全是不够分的。

    但是天无绝人之之路,此次虽然人口是预料的一倍,但是统计出来的天亩数也不是朝廷记录的数量可比的,也增加了八成左右。根据统计这些新增加的土地大多数都是这两百年来卫所开垦出来的耕地。

    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新增的土地没有被朝廷记录。

    如此一来,军户们基本上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

    唯一出现问题的就是福建,这里山多地少,实在是分不了,于是在台湾知府张天麟以及安海伯郑芝龙的帮助下,从福建移民五十余万人抵达台湾。

    如此才算是顺利的推动起来。”

    朱由检点点头,不错,军户的数量比想象中的多这个问题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但是土地也同样的增加了不少,这倒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也正是这样才让计划得以顺利推进,毕竟总不可能让所有没有土地的人去移民吧。尤其是现在朝廷的土地并不多。

    至于耕地没有登记?这实在是太正常了,整个大明不都是这样干吗?

    ………

    “同时各省选拔的一万兵马已经全部挑选完毕,从京城派过来的诸多县尉、府尉已经接管了这批人马。

    这些皇上挑选出来的人手都颇为不错,现在这些军队都已经在各地训练数月有余了,现在已经有一战之力!

    同时臣还挑选出来近三万名熟悉水性之人,这些人全部已经登记造册,只要朝廷需要就可以立刻加入我大明水师。

    臣也从没有减缓南京大营兵马的建设,现在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五万精锐大军已经基本成型。

    现在臣认为臣负责几个布政司的卫所改制大约到年底就能完成。

    ……

    皇上,这些就是基本情况了,请皇上裁决。”

    其实黄得功这一年半以来的工作还是极为满意的,各方面的推进都颇为顺利,除了南京的那场大叛乱,其他叛乱完全都是极小规模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近四百万卫所百姓的安置啊,这个浩大的工程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九成,很快就就能结束,说实话能做到这一点就将他自己都是极为惊讶的,自己竟然有这么强的能力?能做成如此复杂的事情,简直是不可思议。

    朱由检仔细听完,心里的确也颇为满意,现在从北京出发到南京各地的卫所变革情况他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各地基本上都没有落下多少,现在完全能够保证自己给他们定的目标,很不错。

    “嗯,黄爱卿这一年多来的确是辛苦了,各方面的情况完成的都极为不错,朕颇为满意!”

    “谢皇上!”

    最重要的事情定下来后,两人之间的交流就轻轻了不少,各方面的情况都详细的聊起来了。

    “黄爱卿,你在这南京城待了也快两年了,对这南京城、南直隶可有什么感受?”

    在这样轻松的气氛中,朱由检问出来这样一个问题,黄得功听到后心中念头疯狂跳动,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

    “皇上,这南京城可谓是极其繁华,和顺天府也差不多了,而更大的南直隶就比北直隶要繁华的多,这里大明的百姓的数量也是极多,一片欣欣向荣。

    ……

    不过,臣认为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朱由检来了兴趣,“不知是什么问题?”

    “皇上,或许是因为这南直隶距离京城太远了,所以这里的人不知朝廷威严,对于朝廷的各种规矩遵守的不多,时时有大量的读书人针砭时弊、指点江山。

    据臣所知,这样的情况已经存在极长时间了,可谓是很有传统了,他们在家中、在酒楼、在花船上针对最近朝中的大事进行评价。

    臣有一次打扮后悄咪咪的参加过一次这样的活动,简直是令人瞪目结舌、胆大至极!”

    “呵呵,距离远,朕可不见得,那广东、广西,那个不比南直隶更远,那里怎么就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

    黄得功不知如何接话,只能保持沉默。

    寂静了一会儿,“好了,今日就到这里结束吧!”

    “臣告退!”

    黄得功离开后,朱由检皱眉沉思,果然啊,这南直隶现在的情况真的挺严重,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实在是太容易出乱子了,尤其是经济中心!

    这南直隶对大明实在是太重要了,是万万不容有失的。

    但是现在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南直隶真的已经出问题了,这样的问题或许对于南京的一众官员、勋贵而言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朝廷对于大明对于朕来说就不是太好了。

    现在在这南京城、应天府朝廷的威严真的不够了,该加强了,也就是从上次发生在南京城头上的战争后才让这里很多人认识到了什么是朝廷,什么是威严!

    ………

    很快,南京东厂、锦衣卫的负责人走了进来,朱由检一直和他们聊到了傍晚时分。

    这两人作为改革之后的大明情报机构在南方的负责人,锦衣卫和东厂在这里都是深耕两百年的,再加上过了一定的变革,现在的情报探查等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在得知皇上要来南京后就开始准备向皇上汇报这里的情况了。

    因此这一次召见,两人都极为熟练,各种资料极为详细,让朱由检对于大明东南地区的各种情况都有了极深的了解。

    朱由检还时不时的提出自己的问题,两人也完全可以回答上来。

    到了傍晚,朱由检就对这南京城有了一个极为全面的了解,他很满意。

    “你们今天表现的不错,朕今天的收获也极为不错。

    现在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可还有什么完事要汇报,若是没有,今天就可以结束了。”

    朱由检也就是随便一说,他其实已经准备用晚膳了,他是真饿了,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浚还真提出了一事。

    “皇上,臣这里还有一件事,事请颇为重大,臣等不能决定,还需皇上圣裁!”

    “旦说无妨!”

    ……………………

    PS:今天终于回来了,这一趟出差实在是一言难尽,算了,不提了,可以恢复正常更新!

第四百五十六章 南京勋贵 (求订阅)

    刘浚咬了咬牙,将之前的犹豫完全抛掉,显然是经过了一番心理斗争,朱由检也不着急,静静的等着。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大约在一个月前,那东林党的的所谓党魁也就是钱谦益突然来到南京城的锦衣卫衙门,指名要见到臣本人,其声称有事要禀告。

    这钱谦益一直都是我锦衣卫的重要目标,臣自从来到南京城就没有一点儿松懈,当他求见时,臣深知此事重大,就与此人见了一面,听了听他的所谓大事。”

    听到是关于水太凉、头太痒钱谦益的事情,朱由检又增加了不少精神,仔细的听着刘浚接下来的话。

    “臣还真的万万没想到钱谦益所谓的大事还真是令人震惊,臣当时可以说是惊骇万分!

    那钱谦益竟然说他经过两年的深思,已经认识到东林党的错误之处,现在愿意弃暗投明,远离东林党这个黑暗之地,希望皇上能够再给他一次挽回自己过错的机会。

    同时他还拿出了一本账本之类的东西,据钱谦益所说这里面是一些东林党人的所做恶行,臣认为此事事关重大,臣也没有查看这账本。

    请皇上圣裁!”,刘浚从袖中拿出了一本书籍。

    朱由检脸色严肃的接过,心中颇为震惊,他翻开了第一页,上面写的人名竟然是早已经被抄家的李三才,朱由检看一遍,心中一叹,当初查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够啊。

    接下来记录的人员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已经被处死,现在即便是还活着的人也没有几个了,但是就这几个人赋闲在家,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也有着极好的名声,影响力也不小。

    接下来正是现在东林党的二号人物,也就是侯恂,好家伙,新家伙看起来一副正气盎然的样子,没想到这底下可是脏的很啊。

    再往后就是东林党的一些中、低层人员。

    最后一页朱由检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正是送上这一份极其全面信息的钱谦益!

    朱由检嘴角露出笑容,这钱谦益倒是聪明,没有把自己给遗漏掉。还极狠,竟然自己告自己,真是一个人才,

    不过这钱谦益做的恶事仅仅就有这几件小事吗?恐怕不太好说吧。

    朱由检仅仅是粗略的翻阅了一番,心中深吸了一口气,好家伙,这钱谦益是怎么做到记录这么多东西的,这里面可是是数十个人,还颇为详细。这钱谦益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都不简单,自己还是小瞧天下英雄了。

    说实话这种东西他也就是在电视剧上看到过,在大明之前查抄众多官员时,也没有发现过这种类似于自己收受了某某人的东西,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见到的。

    或许这是钱谦益在下定决心后才写出来的?算了,这不重要。

    “嗯,这件事朕知道了,你不用再处理此事了,这件事朕之后会处理的。若是那钱谦益再找你,你就给他说朕已经知道了,让他等一等。”

    “臣明白!”

    ………

    众人离开后,朱由检仔细看了一遍,心中长叹。钱谦益这家伙还真是够果断啊,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可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出的。

    要知道这这样做就直接意味着钱谦益和东林党彻底决裂,而现在这东林党在南直隶一带、在士林中还是有着极高的名声。

    现在东林党的党魁竟然要背叛了东林党,并直接将他们推入到深渊中。可以说一旦此事宣扬开来,那钱谦益的名声就彻底毁了,几乎是人人喊打了。

    钱谦益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再踏上官场之路,就要将自家的东林党送去深渊?

    够狠!

    看来这钱谦益是真的有魄力啊!也不知道这钱谦益是怎么下定这样决心的。难道说他就对朕看的这么清楚,他心中就这么相信东林党再无崛起之可能?

    朱由检心中完全就是思绪万千,若是这么看,这钱谦益还真的能排上用场,这种人最是忠诚了,真的会很好用。

    看来,有时间还要看看这位历史大名人了,对他在考察考察。

    ………

    朱由检今日的一些动作还是传到了皇宫外那些对此极为关注的人口中,或者说当天晚上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不过可惜的是大家完全就是各有各的心思,这一夜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彻夜难眠。

    就像那位东林党魁钱谦益,他在得知皇上召见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浚后,他就在自家的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到了这个时候他坐这件事之前存在的自信也似乎完全消失了,现在完全就是异常忧虑,要知道他做出这个决定实在是太艰难了。

    从新皇登基到现在两年的时间了,他对这位皇帝和大明朝廷的变化也观察了两年,直到一个月前,他得到了皇上出京巡视天下消息后,他才真正的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

    现在若是失败了,皇上仍然不用自己,那自己就真的完了,一切都完了,甚至是臭名昭着了。

    圣明的皇上啊,您可千万要看到臣的赤胆忠心,臣是真的想要为大明尽一份心啊。

    哎!

    ………………………

    第二天,朱由检那是神清气爽,上午,朱由检再次召见南京城的一众官员,一次一人或两三人,双方聊上半个或者一个时辰。

    于是又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这天晚上,朱由检用了两天时间,才算是对于南京周围有了较强的了解,基本做到了了如指掌。

    两天时间,南京城中一众高阶文武官员朱由检基本上都见过了。

    第三日,朱由检在皇宫唯一收拾出家的大殿中举办宴会,这一天邀请的是南京城中的一众勋贵。

    朱由检让人准备的饭食还是极为不错的,看到以魏国公徐宏基为首南京城一众勋贵走进大殿,跪地行礼。

    朱由检面露微笑走下丹陛,将魏国公徐宏基扶起,对于这位魏国公他还是相当尊敬的,不仅仅是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要知道他已经担任这魏国公近三十年了,这可是老资历了。而且此人对于朝廷还是极为忠诚。

    “诸位爱卿,快快请起,大家快座,快座!”,朱由检笑着对众人说道。

    在场所有人都是满脸笑容,众人坐好后,大殿中的气氛同样是颇为友善。实在是很难令人相信在场这些勋贵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威名赫赫的大明皇帝。

    “诸位勋贵可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材,又替朕镇守这南京城,可谓是劳苦功高,尤其是魏国公徐老公爷。

    来,诸位爱卿,满饮此杯。”

    “谢皇上厚爱!”

    ……

    好一阵寒暄后,大家皆是吃着菜,喝着美酒,场面十分友善。

    吃喝进行到了大半,朱由检颇为不经意的开口道:“诸位爱卿对去年的南京叛乱还没有忘吧,朕真是没有想到当初南京京营的众人竟然会反叛朝廷,哎!

    当初幸好诸位老成持重之人竭尽全力守卫南京,这才让一场可能引起大害的叛乱消弥于无形!

    来,朕先饮三杯,感谢诸位爱卿!”

    说完,朱由检大口喝了三杯美酒,还别说这酒的味道颇为不错,同时度数也不高,喝起来感觉也颇为不错。

    “臣等不敢。”,众人不是傻子,连忙跟着饮了三杯。

    这时却有一人站出来了,“皇上臣有事要奏!”

    朱由检一愣,旁边的伺候着的高起潜躬身小声说道:“皇上,这是忻城伯赵之龙。”

    朱由检嘴角一翘,朕以为是谁呢,原来是明末和钱谦益一起带头在南京向鞑清的大明勋贵忻城伯赵之龙啊。

    “忻城伯请讲,诸位都是朕的重臣,有事情皆可开口。”,朕倒要看看你这个大汉奸要说什么,朕让你们吃,让你们喝,你们却背叛朕,真是好得很,尤其是你家跟着我朱家享了两百多年的清福了,更是不可原谅。

    “皇上,臣认为朝廷对于卫所的变革不甚合适,之前发生在南京的叛乱就证明了这些,尤其是之后全国各个布政司都出现了大量的小规模叛乱。

    这都表明了朝廷对卫所的变革并没有得到卫所中军户们的支持。

    因此臣认为皇上应该收回成命,卫所恢复原状。”说完,赵之龙跪在地上。

    朱由检笑了,是真的笑了,心中更是哭笑不得,南京的卫所变革都已经差不多十一个月了。南直隶的卫所都整顿完毕了,现在你还这样做,你忻城伯赵之龙究竟是怎么想的?

    难道不知道这卫所改制朕是绝对支持的,你们这样做可是会得罪朕这个皇帝的。

    然而成安伯郭祚永、南和伯方一元两人竟然站出来也表示支持。

    好家伙,朱由检都无语了,这三人脑子都坏掉了吗?

    朱由检扫视了在场众人一眼,朱由检敏锐的感觉不对,下方众人几乎都是面不改色,丝毫没有惊讶的样子。

    看来这些人是早有预谋!

    好,好啊!

    “不知徐老公爷对此事有和看法?”,朱由检看向魏国公徐宏基。

    …………

第四百五十七章 愤怒!

    众人皆是看向徐宏基,看看这位老公爷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忻城伯三人略带紧张的看向徐宏基,这件事他们之前也和魏国公提到过,可惜的是他们这些老公爷没有同意他们的打算,甚至可以说是一口否决掉了,还劝他们放弃这个打算,老老实实听皇上的要求即可。

    但是他们几人不甘心,在他们看来徐宏基是真的老了,对于所谓的权力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你不在乎了可我们不一样啊,自从土木堡之后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少,到最近也就剩下这南京京营几万人马了。

    现在这最后一点儿且微不足道的权力,皇上您竟然也要从我们手上拿走?这是不行的,可惜之前皇上要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不在京城,不能去见皇上,只能上奏折罢了。

    不然的话,自己一定要在那黄极殿大哭一场,或者直接撞在那柱子上也不能让皇上这么做。

    可惜,自己却在两千里之位的南京,见不到皇上,起不了太大的力量,在他们这些人眼中,北京城中的那些勋贵都是废物。

    现在已经近一年过去了,各地的卫所变革都进行的差不多了。他们很清楚这中间全国爆发了数百起大大小小的叛乱,而朝廷竟然对此没有一点儿动摇。

    这就表明了皇上对此事究竟有多么坚定。但即便如此,他们心中还是不能平衡,忻城伯三人就下定决心,今日试试皇上,万一能成呢?不成也不亏,反正皇上也不会对我们做什么事情,可要是成了,那就赚大了。

    ……

    徐宏基终于抬起了头,看了看正一脸严肃看着他的皇上。

    徐宏基的声音很是缓慢,“皇上,臣反对忻城伯的看法,在老臣看来这认为卫所改制是再正确不过的,卫所军队战斗力的下降是肉眼看见的,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了。

    在这变革的途中发生一些阻碍再正常不过了,当遇到这些阻碍时,朝廷应当一往无前的冲过去,而不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忻城伯感觉浑身都在颤抖,魏国公你可好得很啊,你这可是背叛了我等大明勋贵,这好意思做南京勋贵的领头羊?你自己不在意,可是你竟然丝毫为我大明勋贵、为你的子孙考虑考虑吗?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栋梁,对于此事不知是如何想的?”

    其他人显然也是早就知道这件事的,这个时候却是异口同声,恭敬的高呼:“一切凭皇上做主,臣自当遵从!”

    朱由检心中想笑,这些人还挺聪明的啊,没有像忻城伯这些人那么愚蠢,完全看不清楚形势,朱由检很清楚忻城伯这些人在之前肯定找过这些人的。

    至于这些人愿意还是不愿意,那现在是看不出来了,但至少这些人现在表面上是不支持忻城伯的。

    朱由检也没有再难为这些人,直接就开口了,“既然如此,那朕就说说朕对此事的想法。

    诸位爱卿一直都在南京待着,没有去北京,对当时的情况也了解不多,朕也不怪罪你们,现在朕就给诸位爱卿再说一遍。

    我大明的卫所制之前还是好的,尤其是在我大明太祖、成祖时那完全就是所向披靡,在坐诸位的祖先都跟随太祖、成祖皇帝带着这样的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然而这数百年后,我大明的卫所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些世袭的军官盘剥普普通通的卫所军户,抢夺他们的土地,军户几乎就成了这些军官们的佃户,军户们的生活那是多么凄惨。这样的事情在座的诸位那个不清楚?可以说是清清楚楚,甚至是整个大明都很清楚。

    在此次整顿中,这样的典型事件邸报上报道出来的也不是几十次了,而是数百次了,那些军户们简直是生不如死,朕对不起他们啊。

    他们和诸位一样,他们的祖先同样为大明流过血,现在却过着这样的生活,你们说这正常吗?”

    “啊?正常吗?”

    “不正常~”

    “是的,它不正常,不正常就要做出改变,让他们正常起来!

    同时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那是直线下降,这一点朕之前的皇上和贤臣们也看到了这一点,从成化以来,我大明君臣就竭尽全力去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各种各样的方法都用过了,然而事实证明,这种小修小补起的作用并不大,或者说只能起一时的作用,与长远而言,效果不大。

    那么现在在辽东建奴的威胁之下,我大明内部也是危机重重,朕完全可以负责任的说我大明可以说是危在旦夕。

    难道在这样关键的时候不应该对军队进行深度的、彻底的变革,破釜沉舟、一举解决掉这大明的顽疾吗?”

    “应不应该,回答朕!”

    “应该!”,众人的声音颇大,朱由检点点头,这才对嘛。

    “既然应该,而恰好之前的辽东之战中也证明了依照新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军队战斗力更强,更能守护我大明,能打胜仗!

    那难道不应该按照此法来变革吗?

    你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反对的你们自己清楚,朕也很清楚,像今日这样这种错事以后最好还是不要做了。”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皇上真的生气了!

    沉默,大殿之中极为安静。

    “今天就到这里吧,诸位回去后好好想想吧。”

    ……………

    忻城伯等人虽然还略微不服,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看到皇上那冷漠的眼神,三人识趣的闭上了嘴巴,跟随者其他人出了大殿。

    刚走出皇宫,魏国公就走向三人,语气很是波澜不惊,“你们实在是糊涂啊,之前不是让你们放弃这个想法吗,现在怎么还。

    哎,你们怎么就不听劝啊,你们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吗?”

    三人对于徐宏基今日的表现本就十分不满,这个时候那里还能忍受的了他这种说法。

    赵之龙直接就开口了“我们自然是很清楚的,我们既然敢做,那就想好了后果,不像某些人简直就是缩头乌龟!

    我可不认为现在的魏国公还有资格说教我们。”

    “两位贤弟,我们走。”

    徐宏基看着离开的两人,仍然是一样的古井无波,让人根本看不出来他到底是生气了没有。

    徐宏基仅仅是摇摇头,就转身离开了,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

第四百五十八章 谈话

    众人走后,朱由检摇摇头,这些人实在是太过愚蠢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大明卫所变革已经进行了大半,甚至已经完全可以说是大局已定。

    在这个时候你们却站出来反对卫所变革,这难道不愚蠢吗?跟明显不会有任何的效果,根本不可能去改变什么,甚至还会得罪自己这个力主卫所变革的皇帝,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举动,何必呢?

    其实这些人的想法朱由检也明白,之前在朝廷做出这个决定时,南京的这些勋贵因为距离遥远,能够发挥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仅仅能够上书劝谏一番罢了。

    在朝廷下定决心进行卫所变革后,他们失去了几乎是他们唯一的权力,这些人自然是不甘心的,现在皇上竟然来到了南京,到了他们面前,如此好的机会,他们不再去试一试又如何能够甘心呢?

    甚至朱由检都怀疑当初南京军队的反叛是不是有这些人纵容的原因。

    ………

    下午,朱由检继续找人,这一次是南京一众高阶文官,仍然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宴会。

    现场的氛围倒是不错,奉承之声几乎就没有断过,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大明留在南京城的一套文官,六部九卿皆有,这些人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官场略微有些失意的,现在自然是希望在皇上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获得皇上的青睐。

    朱由检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和众人友好的交流着,各方面都有所询问,众位官员也都是对答如流,显然是之前已经做足了准备。

    觥筹交错间,宴会已经进行了一个时辰,朱由检放下手中的酒杯:“诸位爱卿,今年三月份朝廷在全国各地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举考试,参加人数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其中南直隶的人数最多,占到了之中近三成之多,也超过了十万人。

    如此规模之下,诸位爱卿的压力自然是极大的。

    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诸位爱卿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终让一切平稳顺利的进行,朕很欣慰,诸位的功劳朕也记住了。

    ………

    另外,现在距离诸位士子到任也已经有数月之久了,不知现在的情况如何了?

    陈爱卿你是应天府知府,对于南京的情况想必是最为了解的,而这南京城所分配的新人也是最多的。

    爱卿给朕介绍一下吧,让朕看看这些人究竟如何,若是表现的好,那就表明朝廷的变革是正确的,若是不行,那恐怕要继续变革了。”

    其实对于这些新的大量的低阶官员的表现情况,朱由检还是了解一些的,在最初朱由检就命令锦衣卫抽出人手去探查这些人的任职情况,可以说自从他们去任职,朱由检的桌子上就没有少过关于他们的情报。

    现在朱由检还是想看看在南京的这一批官员心中那些人的表现究竟如何,兼听则明吗。

    众人皆是看向位置不前不后的陈奇瑜,不少人心中那是颇为嫉妒,这为知府是什么时候受到皇上的重视了?

    陈奇瑜也是颇为惊诧,自己什么时候受到皇上的重视了?在场这么多人,自己才排第几啊,咋就能轮到自己了。

    还好还好自己并没有玩忽职守,对此事还算是颇为了解的。

    “皇上,臣对于其他地方并不了解,只能说说应天府的情况,应天府下辖八县,人口众多,自然而然所需要的官员数量也就更多,此次应天府补充的新任官员多达一千零二十八人,仅仅是这南京城就有三百六十九人。

    在他们到来之前,经过皇上在崇祯元年对吏员的大整顿,应天府底层官吏奇缺无比,吏员比之前直接少了六成,很多事情都因为官员的不足而不得不推迟。

    朝廷下达的官署整顿也延迟了不少,以及这之后的水泥路修建都不得不减缓了速度,在四月之前的半年时间中南京城内的也仅仅是对主干道进行了水泥硬化。

    至少这一千余人到来之后,各种工作的进度都加快了许多,同时这些人的能力也的确是颇为出色。

    他们这些人都经过了一个月的培训,对于他们要做的事情已经有了比较好的了解,上手的也颇快,之后的提高也很大。

    到现在,又半年时间过去了,这些人的能力基本上和那些“老人”差不多了,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经超越了前辈,现在应天府的各种事情做的也是有理有条,比之前已经提高了许多。

    臣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他们的能力必然会再次提高。

    臣在这些人中也发现了数十名极有潜力的人才,之后必然能够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才。

    皇上您果然是我大明的圣君,当初力排众议推行这样的官场变革,现在依臣看来,这一步实在是太对了。

    皇上圣明!”

    有不少人心中颇为鄙夷,这马匹拍的,这陈奇瑜还是第一次见到皇上吧,就已经可以面不改色说出这样的话,果然是人才,以前还真是没有发现啊。

    “不错,既然陈爱卿这么说了,朕也就放心了,之前,朕是极为担忧的,全天下都极为缺少官吏,很多事情的进度都不得不推迟,当初很多官员都上书请求朕同意增补官吏。

    可是朕却不甘心,朕对这些吏员进行一次全面审核,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查出来那么多有罪的吏员,处置了近六万人,朕当时很悲伤,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吏员竟然是如此的胆大包天,为所欲为。

    若是继续增补吏员,那有什么用?几年后又是一批昏官,这之前的努力不就是白费了?

    朕很生气,朕严厉的处罚了他们,同时朕也意识到这些吏员是万恶之源,必须要处理,于是朕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全力推行了吏员制度的变革,朕真的跟担心。

    万一要是没有达到朕想要的结果,那朕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现在还好,一切都符合预期,这样朕也能在回京后继续对大明进行更深的变革了。”

    …………

    听到这话,众人脸色一变,皇上已经对大明进行了这么多变革,竟然还不满足,还要变?

    可是接下来还能向那里变?

    他们至少可以确定,接下来的改变大概率不是他们所喜欢的,他们也不愿意去接受,那么他们应该去阻止吗?

    有一部分人心中如此想道。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016/ 第一时间欣赏重铸刚明最新章节! 作者:青史昭昭所写的《重铸刚明》为转载作品,重铸刚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铸刚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铸刚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铸刚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铸刚明介绍:
天启六年,这是一个乱世的初始,现代青年穿越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他能否改变这个乱世?重铸大明。
这是一个悲惨的乱世,也是天灾不断,失去了数千万条人的生命,中原大地为之一空,无数人为之叹息!
PS:建了一个书友群,大家可以在群里聊聊天,灌灌水!群号:1109274903重铸刚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铸刚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铸刚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