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轻松(求订阅)
不过这一部分人虽然心中颇为焦急,但是这个时候却并没有什么动作,脸上也十分平静。
此事商议完也就正式宣告今天的宴会到此结束。
至于这些人下去以后会不会相互串联,朱由检也管不着,但是他们若是敢做出出格的事情,那就要付出代价。
总体而言,南直隶做的也颇为不错,朱由检还是颇为满意的,对于他现在所推行的变革,这里并没有比其他地方的阻力更大。
甚至因为这里的读书人众多,朱由检的科举变革在这里进行的很容易,据锦衣卫所报,现在在南京城若是你敢公开说皇上所进行的科举变革不好,诋毁大明圣君的名声,那你就完了,必然名声尽失。
虽然朱由检有一些动作让这些人不满意,例如卫所变革,但是这个东西对于那些普普通通的读书人来说,和他们所的得到的利益想比,这根本就不重要,谁在乎呢?
当然官场上的官员还是略微在乎的,但是在皇上和朝中大佬的压制下并没有太大的反对之声。
在大明做官的,为了以后的官途,闭上自己的嘴巴不随说话,不寒颤!
至于其他的变革,说实话朱由检进行的都是小事情,并不算什么。
对于百官来说,现在有这个如此强势、心狠的皇帝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结果就不错了。尤其是这位皇帝似乎更喜欢经商,这不是更好?
至于贪污**,他们又能说什么呢?这些人证据确凿,又完全按照大明律处罚,一切光明正大,全过程都是公平公开公正合理,甚至朱由检都没有用最不招官员、士子待见的锦衣卫、东厂去审理,他们也说不了什么呢?真的什么也说不了。
………
朱由检此时却在沉思,自己这一路走来,真的是看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对于大明地方上的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现在经过了漠南、陕西、四川、湖北、南直隶,在这几省自己也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
不管是贫瘠的农村还是稍微富裕的农村,不管是小城市还是大型的城市,自己都去过了,他都对这些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发现的内容令他震惊。
在大明的乡下,所谓的士绅,差不多也就是地主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人手中所拿到的土地数目也实在是令人震惊,一路上,朱由检派人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些地方这些地主们所占的土地已经超过了当地所拥有土地的五成。
同时越偏僻的地方这种现象越加严重,一个村子里只要出现了一个拥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读书人,这个村子的土地就会大规模的向这家人集中,而且这种集中程度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
而这也表明了天下百姓生活有多么困难,一旦自己真的要动他们的根本,也就是他们的土地,那问题就真的严重了。
………
这个时候他真的很庆幸,自己这两年来对大明的变革都是小心翼翼的,没有一点儿疏忽,所有的变革事先都是准备好的,各方面的准备都做了。
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这些变革都是表面上的变革,根本就不是重点,没有进行到大明的根子上,现在这些顶多算是修修补补,若是就此罢手,大明恐怕和真实历史上的下场也差不多了。
不说别的,现在朝廷如此巨大的支出,朱由检的内帑绝对撑不了几年,都时候那可就真的要崩了。
支出实在是太庞大了,庞大到当初户部拿出来那份支出清单后,朱由检都不想看第二眼,实在是太多了。
数万名新增的官员,募兵制下数十万精锐大军,这简直是要了老命啊。就算有了信达钱庄那也不是个办法,要是停下来那真的就说不定现在这个大明恐怕还坚持不到崇祯十七年了。
……
到时候真的如此强大的反对力量真的敢鱼死网破,自己现在在全国建立的兜底网络必然能够让局势不至于失控。
尤其是在这南京城中,这里更是如此,南直隶的情况要严重的多,这里的顽固势力绝对是冠绝天下,一旦出事这里必然不能平静。
希望到时候黄得功能够撑住吧。
现在已经到了为深度变革进行深深准备的时候了。
朱由检长出了一口气,基本也差不多了,这一次朕回到京城差不多就是年底了,明年,明年就真的要开始了。
希望诸位不要让朕下狠手。
………
十月三十日,朱由检再次召见了黄得功。
皇宫,书房。
“黄爱卿,朕这次是召爱卿前来还是有一些事情要交代给爱卿,有些事情做不好朕实在是放不下。”
黄得功脸色一正,十分严肃,“请皇上直言,臣定然竭尽全力!”
“好,黄爱卿,朕今日交代给你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好好练兵,现在南京大营的五万人精锐程度还远远不够。
现在你负责的几个布政司卫所变革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将这些事情做完后,你们就全部转入高强度的训练中。”
虽然心中略带疑惑,这件事之前不是已经提到过了吗?“请皇上放心,臣一定训练好军队,不辜负皇上厚爱。
臣希望南京大营的士兵能够获得更多的新式火枪和火炮,希望皇上恩准!”
朱由检点点头,“爱卿放心,这一点儿朕会让人安排的,现在南京军械司的产能也在快速提高。
而且这之后水师火枪、火炮的供给还会大幅度减少,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火器装备到南京大营,半年内会有一万把火枪装配到南京大营,两百门新型虎蹲炮。”
朱由检说到这一点儿,黄得功心中极为震惊,现在全大明谁不知道皇上特别偏爱水师?每月生产出来的那些火器分配是除了京师军队和辽东军队,就是天下的水师了。
现在皇上难道是改了性子?
不太像啊。
而且就算是首先也不应该是给南京大营啊,南直隶承平两百余年,那里需要如此精锐的军队?
那难道是那里要出什么动乱?
不至于吧,南直隶周围那里有什么敌人?这风平浪静的。
走出皇宫的黄得功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
第四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大城-南京(求订阅)
不过黄得功也不是庸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自己既然想不清楚了,那就不去想了,老老实实按照皇上的要求去做就足够。反正这些事情也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用耽搁什么事情。
另一边,朱由检也并没有闲下来,他再次单独召见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浚、陈奇瑜等人,向他们交代了不少事情。
到此为止,朱由检觉得自己来到南京的主要事情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事罢了,问题不大。
………
十一月二日,朱由检一身便装,准备去这南京城转转,毕竟这南京城可是大明最繁华的城池,完全也可以说是这南京城就代表着大明的辉煌了。
自己既然来了一次,不去转转也完全说不过去,实在是太过可惜。
对于朱由检的这种行为,王加川、高起潜等人完全没有什么惊讶的,这样的事情这一路上也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那一次经过一处大城,皇上不去转转看看?
对于这件事众人都已经适应了,完全没有什么惊讶。陈奇瑜对此倒是颇为惊讶,这事情有些不太对劲啊。
有他们这些人在周围保护,定然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众人也就没有坚持,仅仅是去安慰两句,见没有什么效果,几人也就下去老老实实去进行各方面的准备了。
……
一个时辰后,众人走出了皇宫,刚踏上皇城外的大街上,朱由检神色一震,城墙外完全一片繁华,大街上完全可以说是人挤人,道路两侧有大量的店铺以及街边摊,叫卖声、砍价声此起彼伏。
仅仅是这一眼就不得不让人感叹好一副繁华景象,尤其是那众多卖食物的小贩更是表明了这一点儿。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距离亡国只有十数年寿命的大明两京之一,这完全就是一副盛世景象。
朱由检很快就恢复过来,这不正是自己所希望的吗?只可惜这样的繁荣却只在这一地出现,甚至完全可以说着南京城繁荣的背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生活在困苦中,或者说这里的繁荣建立在压迫之上。
但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强。
现在朱由检左侧的高起潜看到朱由检脸色严肃的样子,心中颇为疑惑,有些不对啊,现在不应该高兴吗?
朱由检摇摇头,带着众人向一个方向走去,他能感受到自己周围至少也有数百名便装精锐羽林军警戒在四周,心中倒是放松不少,毕竟安全为上。
朱由检在路上悠闲悠闲的看着,观察着这南京城的风俗,一路上朱由检倒是感慨良多,这南京城和北京城真的不一样,不说这里的环境,就仅仅看着这里的百姓都能感受到。
这里的百姓生活水平绝对比北京城要高很多,即便是经过不少变革的顺天府仍然是这样。不得不说,这里的天生条件的确是好。
不过这里唯一且很容易发现的问题就是这里的环境真是差,前几天自己来的时候还真的没有发现这一点儿,显然是这些人在得知自己要来南京,就将这南京城仔细打扫了一番。
现在这才几天,环境已经变得极差,刚离开皇城不到三里,就能发现前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极大,不说熏天,但也是极不寻常了。尤其是继续向前一里后,那里正是南京最大的马匹、畜牲交易场所。
朱由检深深皱着眉头,这实在是……
这些东西有一些是动物的粪便,并没有什么人的粪便。粪便还好说,不管是人的还是动物的,需要这些东西的人太多了,经过沤肥那可就是地道的农家肥,有时为了这些东西,大家打一场都很正常。
因此这些东西问题不大,到了晚上,散市后这些东西很快就会被带走,不会留到第二天的。
“陈爱卿,你不觉得这里垃圾太多了吗?难道就不臭吗?人能在这里待吗?”,朱由检对站在右后方的陈奇瑜问道。
在来的路上陈奇瑜见到皇上向臭气来源的地方走时,心中就略微感觉有些不对,现在果然来了,只是这臭气这垃圾有什么问题?自己为官已经十数载,也去过不少地方了,大家不都是这样吗?
现在这南京城不就是臭气稍微多了一点儿,可南京城的规模这么大,这很正常啊。
“皇上,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吧?南京城中普通住户的污水都通过地下的水道排走了,现在大街上这些都是在道路两侧的小商贩排的。
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小商贩生活不易,全靠这一点儿小生意维持生活,同时城中的百姓也需要这些人,臣也不能禁止他们。
而且臣这这些年去过很多地方了,基本上都是如此,而且因为这南京城河水极多,情况要好一点儿,那里可还要比这南京城可怕的多啊。
粪便就不是问题了,第二天这些东西就被捡走了。”
朱由检很明显感受到了陈奇瑜心中的委屈,他笑了笑,“陈爱卿不必如此,爱卿你最近两年没有去过京城吧。”
陈奇瑜心中疑惑,“臣的确没有。”
“京城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朕刚登基就对京城进行了整顿,现在已经没有这些东西了,已经好了很多。甚至是北方的几个大城市基本上都进行了整顿。
这也不怪你,不过爱卿你的反应的确有些慢了,这都快两年了,你还不知道这些事情。
陈爱卿这边儿走,朕给爱卿讲讲京城是怎么做的,之后你对南京也整顿整顿,你看看这里还能走路吗?”
陈奇瑜心中惭愧,若是如此,自己这真的有些不称职了,怪不得前段时间手下有人汇报说一些商人抱怨南京城臭气熏天,自己当时却并没有在意。
“臣明白了。”
朱由检笑笑,认错就好,这位陈奇瑜朱由检还是满意的,以后定然也是会重用的,“走走,这边走。”
两人一路走着,一路交谈着,陈奇瑜时不时的点点头。
一个时辰后,众人又转回内城。
朱由检指着左侧那处颇为富丽堂皇的的钱府,“陈爱卿,这钱府可是钱谦益的府邸?”
“皇上圣明!”
朱由检摸摸鼻子,“既然是钱大人的府邸,那不如我们去看看?正好,朕也有些累了、饿了。”
“此法甚好,皇上这边请!”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小事”引圣怒(求订阅)
得到皇上来访消息的钱谦益心中却是颇为着急,皇上此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皇上会重用自己吗?
希望这一次有机会回到官场吧,看着镜子中俊朗的自己,他心中感叹:东林党的同僚们,老夫抱歉了,我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机会,苦读圣贤书数十年,可不是为了想这样在这南京城龌龊一生。
他略微收拾一番就走出府邸,恭恭敬敬的将朱由检一行人迎接到书房中,在这个过程中钱谦益小心翼翼地观察皇上地表情,良久,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这一次恐怕是赌赢了。
朱由检也在观察着这位东林党党魁钱谦益,在之前自己还真是没有见过此人,现在仅仅时见了一面,朱由检心中不由得感慨,这大明朝廷还真时资深的外貌委员会了。
这钱谦益的仅从面相上看可谓是颇为不错,一脸正气,和朝堂上的那些重臣相比,此人也毫不相让,甚至还略有胜之。
书房中,众人皆是落座,“钱爱卿果然是朝廷重臣,就算是离开了朝堂还时如此的忧国忧民,真是应了范文正公的那句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尤其君啊。”
说着,朱由检从袖子中取出了那份奏折,递给钱谦益。
钱谦益听过这话心中心中还有这疑惑,直到见到朱由检递过来一份奏折,他就明白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自己赢了。
他躬身接过,打开一看,心中终于完全安定下来了,这果然就是自己交出去的那份资料。
朱由检并没有在意他的反应,“朕登基这两年来都没有机会见过钱爱卿,确实差一点儿就错过了一位贤臣啊。幸好朕这次来到了南京,这才能够见到钱爱卿,不然的话我大明的一位大贤就要被朕给遗漏了。”
“皇上过誉了,现在朝堂之上能臣众多,臣远远比不上众位大臣!实在是使不得啊。”,话虽这么说,可钱谦益脸上的惊喜完全是显而易见的。
“钱爱卿,朕今天既然见到了爱卿,那必然不能再让这样的贤臣留在民间,钱爱卿,不知爱卿可愿意同朕一起对现在的大明进行变革,剪除大明身上的毒瘤?”
钱谦益神色一震,皇上这是和自己摊牌了,这是在说自己要想回到朝堂,那么自己就要仅仅跟随着皇上,唯命是从,甚至自己还站出来对付这“大明毒瘤”东林党。
虽然早已经下定决心,但是到了这最终决定的时刻,钱谦益心中还是难以平静,这个抉择是在是难以抉择啊。
朱由检不着急,他就静静的看着纠结的钱谦益,他自然明白这个选择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实在是太难了。
对于朱由检来说,若是这钱谦益不愿意,那么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样的人自己还是用不起,他就老老实实的在这南京城呆着吧,等待着去看东林党最终覆灭的那一天吧。
深思一番后,钱谦益长长松一口气,“请皇上恕罪,臣斗胆问一声,不知皇上想要让臣担任何职?”
朱由检倒是没有生气,甚至是颇为满意,这样才对嘛,这才算是一名官场老狐狸,一切都是利益的交换罢了,如此才能为朕冲锋陷阵,不然那就是无用的炮灰了。
“钱爱卿绝对是一名贤才,绝对可成为我大明的重臣。现在南京一众尚书的官位都空出来了,朕的意思是爱卿担任南京礼部尚书,主要就管理这南直隶的教育诸事,不知爱卿觉得如何?”
南京礼部尚书,在两年前,这个职务在南京还做不到太好的职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有很大不同了,现在南京应该有的七部尚书职位竟然都是空缺的,眼前的这位皇帝无论如何都没有增补这些官位。
而且还远远不仅仅如此,南京朝廷一大批官员都被皇上调走了,皇上当初的理由也是极为充分,经过那次对全国范围所有官员的、最为严格的大计,天下官员直接减少了将近三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提拔了大量有能力的、致仕的官员,但是数量仍然不足,于是皇上就以地方官员数量不足的理由将南京大量的官员调到地方。
在朝中因为官员缺乏之事而焦头烂额之际,皇上提出了这样的解决办法,再加上发生了近三成官员被撤职这样的丑事,朝中重臣也都是有责任的,更何况谁不知道那些重臣不都是皇上的传声筒?
于是这样的大事就这样毫无波澜的通过了,现在这南京城中原本应该存在一套官员班子已经是七零八落了。
同时皇上还以南京无力的原因,将原本南京六部的大部分权力收到了北京朝廷,据钱谦益了解,当时的北京朝廷重臣们兴奋异常。想想也是,这样的大好事谁不愿意去做,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意外之喜。
那么将自己担任为南京礼部尚书,自己就是南直隶品阶最高的官员了。如此即便是单独的权力减小了,但是整个南京六部的权力还是足够了。
钱谦益心中着实是喜出望外,“臣谢皇上厚爱,臣愿意为皇上、为大明斩除那些毒瘤,为此臣定然万死不辞。”
朱由检点点头,不管如何,至少现在这钱谦益表现得还是颇具有勇气的,只是不知的这个历史上鼎鼎有名懦弱的钱谦益能否坚持下去。现在就让他在南京待上一阵,做一些事情,看看具体情况再说吧。
“钱爱卿,很快应天知府陈奇瑜很快就会被提拔起来,他会和钱爱卿你相互配合,朕相信爱卿你能够处理掉大明的毒瘤,这个毒瘤可不好动,朕不给你们限制最终时间,有你们自己确定朝廷的动作。”
听到这话,钱谦益心中大喜,皇上没有定下紧张的时间就好,这毒瘤现在虽然是受创颇重,但仍然是不可小觑,需缓缓动作。
现在这样就好,皇上不是让自己去送死,是真的要重用自己。
“请皇上放心,臣定会顺利割除此毒瘤。”
“嗯,对爱卿真是放心的,现在朕也有些饿了,不知能否在爱卿这里用膳?”
“皇上能在这里吃饭是臣的荣耀,请皇上稍等,臣这就安排下去。”
......
一个时辰后,朱由检等人离开了钱府,对于此行朱由检还是颇为满意的,此次这钱谦益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错,现在看来这人还是可以用上一用的。
东林党人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尊敬的东林党党魁一举毁灭东林党,这场景观赏性恐怕极为不错。
想到这里,朱由检极为高兴,他已将迫不及待看到这个美好的场景了。
吃完饭后的朱由检等人继续在这城中转了起来,直到傍晚时分,朱由检一行人才回到皇宫。
第二天,杨国柱抵达了南京城。
得到消息的朱由检也没有怠慢,连忙将杨国柱召集到皇宫之中。
这一次再次见到杨国柱,朱由检很清晰的发现眼前这位将军的精神丝毫没有受到三月长途奔波的影响,甚至比在开平的精神状态还要好上许多。看来这在外面打仗还真是这些人更加希望的。
“杨爱卿,朕离开开平到现在也已经将近三个月了,爱卿也从天津一路到了南直隶,这一路上爱卿也是辛苦了。”
“这都是臣的职责,当不得皇上夸赞。”
“好好,杨爱卿快座快座,给朕介绍介绍这一路上的情况。”
“臣明白,三个月前,尤将军派来的一万人抵达了开平,臣就率领军队离开开平,按照皇上的要求,开始对沿海地区土匪、海盗等的围剿。
臣抵达天津后,和北方水师的五千人汇合,之后开始,水陆并进,进展颇为顺利。
或许是因为北方水师军力强盛的因素,南直隶以北的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海盗,臣对海岸线内一百公里地区的土匪进行了清缴,土匪数量也不多。
效果也是极佳,再配合京师大营驻扎在山东的军队,一切进展顺利。
同时山东的一万驻军也已经展开训练,他们也借助这个机会,展开了针对全省所有土匪的清缴。现在想必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臣则是继续南下了,臣在这南直隶臣竟然发现这大明最富裕的地方有着数量极为庞大的土匪,尤其是海盗以及靠近海边百里内更是数不胜数。
于是臣和水师都被拖在南直隶,那些土匪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武器也是颇为齐全,那些海盗甚至还有大炮。
但不管如何,他们还是远远不能和我朝廷大军想比,耗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臣才算是完成任务。
仅仅是在南直隶臣就剿灭了超过百处土匪窝,抓捕的土匪、海盗甚至超过了万人!”
“真好啊,大明的富膏之地竟然冒出来这么多的山贼、土匪,真是岂有此理!”
杨国柱小心翼翼看了朱由检一眼,“南直隶也不全部有这么多土匪,黄将军在知道此事后,同样对南直隶的山贼进行了清缴,结果发现南直隶其他地方加起来的山贼数目也不过五千人。远远没有海边的土匪人数更多。”
“是吗?那这不就说明这里面有很大问题。”
杨国柱不敢回话,只是继续说下去,“之后,臣竟然在这些土匪、海盗的老家查抄了大量的钱财,据估计全部换成白银后总计将近千万两。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什么?千万两,一些土匪海盗那里来的这么多银子?最大的海盗不是郑芝龙吗?”
“臣也是极为疑惑,经过对那些土匪海盗的问询,臣也发现了这些钱财的来源。
这些土匪和海盗并不是真正的强盗,他们不抢百姓的东西,他们真正做的事情就是走私。
所谓走私就是将我大明的东西偷偷的通过海盗买给西洋人,他们不愿意通过月港售卖物品,也就是不愿意给朝廷交税。
自古以来海贸就是暴力,那些人也就是通过这个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朱由检点点头,这才对吗?一群土匪也只有经过这个方法才能够获得这么多的银子了,而且各种各样的证据都表明事实的确如此。
朱由检大怒:“好,好啊,真是岂有此理!”
“皇上,这是臣查到的东西,这上面都是那些和那些海盗联系起来的大明大户们,他们讲自家的货物售卖给西方人,以此来赚取银子。”
朱由检结果杨国柱递过来的奏折,将折子扫视一番,他心中震惊,竟然这么多人,这些人已经不仅仅是南直隶了,唯一一点儿好消息就是这些人近九成的南直隶的大商户。
“好,真是好的很啊!这些人果真是胆大包天。”,朱由检真的生气了。
他之前一直都知道江南地区走私情况极为严重,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南直隶几乎所有的大商贾都参与其中。
其实仔细想想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这海贸真的有巨大的利润,另一方面大明朝廷虽说在隆庆年间开放了海禁政策,但是开放的港口只有一个。
那些商人、资本家为了利益绝对愿意去走私,更何况这样的行为恐怕也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也很正常。
杨国柱低着头,不说话,一直到朱由检的情绪明显恢复了不少。
他咬了咬牙,再次说到:“皇上,还有一事,臣也发现那海盗的火炮都是来自西洋人,竟然不是那之前占领台湾的荷兰人,而是那占领台湾南部吕宋岛的西班牙人。”
“简直是岂有此理!”,“嘭!”朱由检手中的奏折直接被他狠狠地摔到地上。
“哼!朕就知道这些西夷人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果然啊。”
“好,好的很!来人,宣南京一众文武重臣来皇宫,朕有要事要宣布!”,一直在身边侍奉的高起潜领命快速离去。
而听到这个声音的杨国柱打了个哆嗦。
心中同时在感叹:完了,南直隶的这些商人是真的完了,现在暴怒的皇上恐怕是不会放过这些人了,按照皇上的性格,这一次也不知道要牵扯多大的范围,要死多少人了。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处理(求订阅)
收到消息的南京城文武重臣放下手中的事情,很快就来到了皇宫之中。
刚走进大殿,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这位大明圣上脸色清晰可见的怒意、地面上散落着奏折以及破碎的茶杯,众人皆是心中一惊,甚至可以说是是头痛万分。
不是吧,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不应该啊,在皇上来之前我们可是对这南直隶进行了摸排的。
而且这南直隶数月以来都算是颇为平静的,不会有什么事情让皇上如此生气啊,希望不要牵扯到我们啊。
这时,众人看到了大殿中早早在这里坐着的杨国柱,这些人大多数都不认识这位杨国柱,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猜测,众人心中若有所思,看来此事和这位武人有关了。
见到所有人都到来了,朱由检冷冷的扫视了众人一眼,此时,没有任何人敢和朱由检对视,所有人的低下了头。
“这位是大明大宁总兵杨国柱,三个月前,杨将军按照朕的命令,负责清缴诸布政司沿海的山贼、海盗,效果也颇为不错,现在南直隶的清缴已经结束,杨爱卿还南直隶百姓一个和平的环境。
不过也有一个坏消息,杨爱卿就在这南直隶清缴时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杨爱卿,你给诸位爱卿好好介绍一下。”
听到这话,下方众人皆是一惊,仅仅有一小部分人只是略微惊诧;大多数官员心中甚至颇为快意,好啊,这里面的猫腻终于被朝廷发现了,本官就知道这里面不简单,只是不知道这里面会牵扯出多少人。
当然这之中也有几人额头直冒冷汗,不会吧,上百年都没有出过问题的事情现在不会被皇上出现了吧。该死,北京的那些官员们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让皇上跑出来了?
按照当今皇上的习惯,这一次恐怕难熬了啊。不,不会的,我们又没有参与,参与此事的都是那些不知死活的商人,只要他们咬紧嘴巴不说,就没有人知道我们也参与其中了。
这些人心中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杨国柱缓缓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事无巨细,讲述的极为详细。
当杨国柱说完,陈奇瑜直接起身,极为愤怒的说道:“启禀皇上,这些商人简直的胆大包天,丝毫没有将朝廷放在眼里。
之前朝廷三令五申禁止海贸,当初隆庆皇帝为了体谅百姓生活不易,特意开海禁,允许商人通过月港进行海贸,打开海禁以后,月港日渐繁荣,百姓的生活也富裕不少,这之中那些从事海贸的商人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然而谁能像这些商人竟然如此不知足,丝毫没有感受到我大明皇帝对他们的拳拳爱护之情,完全就是罔顾皇恩。
………
这些商人为了所谓的利益、钱财,就行如此之事,此乃大不敬之罪,这就是在抗旨!”
陈奇瑜话音刚落,大殿中的一众文武官员同时起身,坚决的表示这些商人该死,当严惩不贷。
朱由检仔细的看了看众人,现在这么一看,这些人似乎都是铁面无私、为民做主的好官啊,不过朕还就不信这里面的人都没有参与其中?就算没有,你们会都不知道?
“黄得功、刘浚,你们二人率领南京大营的兵马和锦衣卫,将名单上所有商贾全部抄家,压送到南京城候审。”
“臣遵旨!”
“陈奇瑜、刘宗周,你二人为主审官,会同南京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按照大明律严格审查!”
“臣遵旨!”
………
所有人离开后,朱由检脸上的怒容完全消失,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希望这一次的行动能给这些不要命的商人一些震慑,最高能再揪出一些官员。正好,朕的内帑银子也不多了,这一次能回血不少。
另一边,黄得功和刘浚简单商议一番后,就直接去召集人马,他们马上就要开始这一次规模巨大的抄家行动,南直隶这一次也不知道会流多少血。
………
六天前。
松江府府城东二十里有一规模巨大的庄园,这庄园正是松江府最大的丝绸商人刘家的府邸。
庄园地下,一处密室中,数十柱粗大的蜡烛将这里照的普通白昼。
刘家五位掌权人都坐在椅子上,密室中颇为安静,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有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
“家主,现在的情况很不妙,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那远道而来的杨国柱已经掌握了我刘家走私的证据。
皇上可很快就到了南京,据估计也就是明后两天了,一旦那杨国柱一根筋的上报给皇帝,那我刘家就真的要出大事,谁不知道咱们这个小皇帝最喜欢的就是抄家。
家主,现在应该早做打算。”,左侧一位老者平淡的说道。
一中年人愤愤不平,“是啊,那个北方蛮子杨国柱根本就不通情理。
我们送给他一百万两银子,他都不满意,一点儿都没要,原封不动的退回,这是丝毫颜面都不给我刘家啊。
我刘家好歹也是这南直隶最大的丝绸商人,整个南直隶我刘家就占据了其中的四成。
若是没有我刘家朝中那些当官的那里还能穿上那上好的丝绸?
他杨国柱也不过是一个小小武官,还不是文官,竟然敢如此看不起我刘家,简直是岂有此理。
他这是摆明了要和我刘家过不去,我们诺大的刘家这么多人需要养活,不过是走私一点儿丝绸罢了,又能挣多少银子?之前这南直隶的商人那个商人没有做过?
现在可到好,到了我刘家在这南直隶独领风骚的时候,他们开始动手查走私了。
哎,我刘家实在是时运不济啊。
大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行动。
依小弟看,我们不如建议和我刘家交好的那十几家,我们联合起来,一同想想办法?”
“大哥,二哥,我看不至于这么紧张,我刘家也不是软柿子,不是好欺负的。
现在我刘家有土地五千顷,佃户近万户,看家护卫也超过了一千人,最重要的是我们可是雇佣了八千名妇人为我们做工,她们可都是靠我刘家养活着的。
一旦朝廷真的要对我刘家动手,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人组织起来,万余人直接上街抗议朝廷暴政,这松江知府恐怕也做到头了吧,不仅仅是他,这南直隶一众官员那个对这样的场景不害怕?
若是和其他几家联系起来,短时间内,我们至少可以组织起近十万人出动,如此巨大的骚乱,那南直隶的官员承受的住吗?
就算是小皇上也绝对不敢,他那里见过这么庞大的场面,说不定直接被吓得屁滚尿流。”
此言一出,场中众人皆是欢笑起来,房间中原本的压抑气氛彻底消失不见。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又一次大规模的抄家行动(求订阅)
“是啊,大哥我也认为我们不必如此着急,我们可不只有这一点儿力量,那官场之上可是还有不少人都和我们关系匪浅。
虽说他们不收我们的银子,但是他们也通过我们走私了不少东西,通过走私他们也赚的盆满钵满,现在他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我们一旦出了问题,他们也绝对逃不了,这一点儿我就不信那些老油条们不清楚?所以依我看我们真的不必太紧张,静静等待事情进展比较好。”
众人纷纷出声,坐在主位上所谓的刘家家主刘云声静静的听着,脸上波澜不惊,仿佛这件事对他无所谓。
“咳咳!”,刘云声咳凑几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向刘云声。
“诸位都是我刘家核心人员,我们都明白,现在这件事一旦被皇上知道了,事情恐怕不会很轻松的结束,虽然我们的实力也不算差,但是现在这位皇帝可不简单。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们还是必须要小心,必须要做准备。
这样吧,老二、老三、老四你们三人负责联系其他几家人,大家必须共进退!”
“明白!”
“二叔,你负责联系那几位官员,让他们在官场上做一些事情,看看能不能拦下信息。
他们从我们手里赚那么多的银子,现在这个时候也是他们该偿还了。他们若是不愿意,该威胁就威胁,吃干抹净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对于其他有权势的官员该送银子就送银子,他们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务必让他们为我刘家多说上几句话,或者给我们提供消息。
不必在乎我们付出了多少,现在可是我刘家的危机时刻,渡不过去那可就是万劫不复。”
“家主放心!”
“三叔,你就负责打探消息,一旦皇上真的要对我们动手,消息必须要尽快传回。”
………
“其他人,召集家中所有力量,尽快做好准备,让我刘家的心腹心中有一些准备,一旦有确定消息传来,我们就要做出选择了。”
“明白了!”
………
这样的场景不仅仅是在刘家发生,在这南直隶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个家族都在进行着这样的家族密议,他们很清楚,这件事究竟有多么重要,一旦真要是被皇上知道了,那事情就真的严重了。
只是他们还并不清楚杨国柱手里究竟掌握了多少消息,掌握了多少有关他们家族走私的证据。
因为杨国柱带过来的军队都是北方人,军队里面根本就没有他们的人,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没有获得详细的信息,只能尽力一些准备。
他们不约而同的将更大的精力都放在了打探消息上,当得知杨国柱前往南京城时,松江府的刘家就紧张起来了,这种紧张的氛围让整个刘家乃至是周围的小家族都感觉事情有些不太对了。
而南京城中的似乎也是有人故意泄露消息,就在朱由检召开的会议结束不到半个时辰,抄家的人马还没有集合完毕时,这些家族在南京的情报人员就得到了消息,开始使用最快的速度向家中传递消息。
就像刘家在南京城的一处府邸中,刘家的负责人就刚收到一位官员送来的纸条,此人看完后心中大惊。
皇上,你真的好狠啊。
他连忙写了一封信,派人会乡送信,同时心中颇为庆幸,幸好啊,之前给这位大人送了不少银子,现在总算是有了一些回报。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他派出去送信的人,刚刚出城不到三里就被锦衣卫一箭射下马匹。
……
皇宫中,锦衣卫指挥使刘浚急匆匆来到这里求见皇帝。
“皇上圣明,果然如皇上所料,有一些官员给那些家族报信了,臣在京城外布置的人马已经将这些人留下了。”
虽然早就知道,但是朱由检此时心中还是颇为愤怒,好啊,真是好的狠,你们这些官员究竟是给谁当官的?朕刚刚下达命令,你们就将这样重要的消息传出去了?
怪不得啊,历史上,十数年后整座南京城,建奴还没有攻城,你们就投降了,一群唯利是图之辈!
利益,一切都是所谓的利益吗?
“哎,这些人都辜负了朕的期望,名单有吗?”
“皇上,这是透漏消息的诸位大人,这是向家中送信的那这家族的名单。”
朱由检看了看那份官员名单,看完后,朱由检长叹一口气,之前的大计才过去不久,现在怎么还有这么多唯利是图的官员,仅仅是这上面的都有十数位官员了,官位有高有低,这可真是,哎!
“这些人和那些商人一同处理吧,并为一案,之后慢慢的审理吧。”
“臣明白了。”
………
于是,那些商人家族一直没有收到从南京城传出的消息,他们并不知道,大量的朝廷人手已经分散开来,已经开始准备抄他们的家了。
至于南京城中的两个大家族,在会议结束后,黄得功直接命令驻扎在南京城的大军抄了他们的家,这些家族的核心人员大多数都直接被抓了起来,关押在南京城的刑部大牢里。
他们那豪华的宅邸、南京城外的庄园被大军翻了个遍,大量的古董、黄金白银被查抄、整理、封存。
黄得功和刘浚将其他地方需要被抄家的商人分成两类,家中势力庞大的商家和其他的商家,势力庞大的将由他们派出专门的军队去地方上抄家,至于其他商家地方上驻守的士兵就足够了。
会议结束半个时辰后,一万四千军队和一千锦衣卫人员冲出了南京大营。
这也就标志着遍布南直隶第一次大规模抄家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这些规模极大的大商人几乎遍布南直隶所有的府,南直隶将近十四个州府,南直隶大军不得不分开来,一个州府分配一千军队以及一百锦衣卫,大军全速奔赴各地。
幸好这里是江南,这里河湖纵横,交通颇为便利,同时这南直隶的水泥官道也修缮的极为不错,毕竟这南直隶真的不差钱,此地的官府手里的银子皆是不少。
再加上这里的富户众多,在大明这个时代所有的士绅、商人都是愿意捐出银子修缮道路的,毕竟这是一个增加名声的大好机会。
因此少府派人在这南直隶修建水泥厂时,南直隶官府就拿出了大量的银子,于是少府直接在这南直隶每个府州都修建了水泥厂。
到了这个时候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南直隶的水泥产量已经基本和北方的陕西、漠南、北直隶保持在同一水平了。
要知道这三个地方,朝廷在这里面投了多少银子啊。
之后就在南直隶大量有银子的士绅、商人皆是拿出了不少的银子,再加上南直隶人口众多,冠绝天下。
于是南直隶的水泥官道修缮极为顺利,到了这个时候,从南京到各府的官道都修缮完毕,像一些极为富裕的地方,像应天府、扬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都已经将官道修到了县城!
甚至自家庄园连接大干道的小路他们都硬化了,这样的路可都是他们自己拿出来的银子。
现在大明的这种情况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如此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民间资本就已经能够做到了。
朱由检当初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简直是目瞪口呆,他才真正明白大明的民间究竟有多少银子,和他们想比自己这个皇帝有多么的穷,即便是自己登基以来无所不用其极的搞银子。
也不知道朕之前的皇帝是怎么过的,这是真的穷啊!皇帝做的这个份上也真是窝囊。
………
南京到松江府宽阔的水泥大道上,数千人的庞大队伍正在快速前进,一路上开开往往的百姓、商人纷纷向道路两侧躲避。
待大军离开,百姓、商人皆是讨论起来这急匆匆离开的军队,难道那里又出了什么事情?
不过还有一些人看着远去的军队若有所思,不久脸色巨变,急忙调转方向,快速向大军离开的方向追去,心中还在想:希望一切还来得及。
南京向东,分别是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和松江府,每到一个地方,大军就会分出一千一百人,剩下的人继续前进。
第二天上午,大军到达镇江府,下午大军来到常州府,第三天上午抵达苏州府,第三天的子时时分大军才算是顺利来到松江府。
负责松江府抄家的南京大营游击将军陈善胜见到松江府府城的城墙时长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到了,若不是一时间没有这么多船只不然的话还不如坐船呢。
大军在城外休息,陈善胜直接凭借着圣旨要求松江府知府李同芳、府尉王园两人立刻前往城外大营,即便是此时已经是子时六刻,两人还是不敢大意,连忙从床上爬起来,换上官府,来到城外大营。
见到城外这明显是极为疲惫的大军,两人心中明白,这是真要出大事了。
陈善胜丝毫没有啰嗦,直接宣读圣旨!
两人大吃一惊,竟然是此事,我就说吗,那杨国柱肯定抓住这些人的把柄了,现在果然,皇上竟然直接动手了,所有人都抄家,还交给刘宗周这家伙审理,这不是明摆着要这些人的命吗?
谁不知道刘宗周迂腐至极,让他审理,那不就是按照大明律来审理吗?
不过这刘家也是罪有应得,平日里就是极为嚣张跋扈,现在报应来了吧。
“两位大人,明日一大早我们就直接抓捕名单上这些人了,不知两位觉得如何?”
“甚好!”
“王大人,不知明日王大人统领的军队能够行动?”
“启禀大人,明日辰时三刻大军即可整顿完毕,不知到时候是否来得及?”
“可以,明日你集合大军后直接查抄松江府中的刘家别院,至于成为刘家的庄园,哪里也就是刘家的根基,所以我亲自带领大军去查抄,这一次一定不能放走一个。
至于其他小家族,不着急,等查抄完刘家后再一一收拾他们。”
松江知府李同芳开口说道:“陈大人你或许不知道,这刘家在松江府可谓是权势滔天,家中佃户众多,还训练了数量庞大的家丁,据估计恐怕也将近千人。
数日前这刘家突然紧张起来,将大量的家丁护卫召集到城外的庄园中,本官觉得这刘家早有准备,这千人的护卫恐怕也是不小的麻烦,本官希望陈将军小心行事。”
“李大人放心便是,本将军带来的千余人可都是我大明的精锐,若是连一群看家护院的人都打不过,那本将军可以以死谢皇上的器重了。”,陈善胜哈哈大笑。
………
第二天早上辰时,松江府的城门缓缓打开,松江府知府李同芳、府尉王园回到松江府,开始主持城中的抄家。
城外的陈善胜则带领大军向十里外的刘家庄园而去。
两刻钟后,陈善胜就看到前方的庄园了,他惊呆了,这刘家是真有银子啊,这座庄园的面积是真大,这恐怕有数十亩了吧,完全称的上是富丽堂皇,雕梁画柱,当真是财大气粗。
不过这不也表明了这刘家的钱财必然来路不正。
大军很快就冲到了刘家府邸,将这座庄园给包围起来。
此时见到大量军队冲到这里将庄园包围起来,周围刘家的佃户皆是远去数百米,这才停留下来继续观望着。
刘家庄园里面,原本正用着早饭一众刘家核心人物,得知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刘家家主刘仲林站在梯子上看到庄园外的情况后心如死灰。
刘家一众核心人物相互对视着,心情低落,有不少担心的见到外面寒光闪闪的大刀,直接都哭了出来,大家一时之间完全是懵了,丝毫没有之前在地下密室商议时的自信。
刘仲林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那就无路可退了,外面的明军也不过一千人左右,我刘家辛苦训练的家丁也有一千人,幸好现在这些人也都在这庄园里。
通知他们,每人发放一百两银子,准备迎敌!”
“家主,这…”
“不用说了,此事就这样决定了,只要我们能打退这一千人,我刘家就还有机会,大明待不下去,我们就去南洋,离开大明还不行吗?”
……………
第四百六十四章 乌合之众(求订阅)
郑芝龙看着眼前这座正在建设中规模宏大的港口,这里以后至少将会停泊数百艘船,按照皇帝的意思,他的水师将会不断的增加人手。他也已经开始在挑选新兵了。
现在在台湾的造船厂已经开始造船了,造的都是一些小型船只或者运输船。大型的战船已经被朱由检叫停了。
虽然岛上大木很多,不缺木材,但是真正造船可以用的木材还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阴干。虽然台湾的造船厂上有一些库存,但量并不多,因此此时的船厂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进山伐木,并进行阴干。
现在能用的都是他以前的库存,为了以防万一,他库存了大量的木头,就算如此,这些木材也是不够的,因此抓紧时间加大库存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让朱由检知道他的想法恐怕会被气的不轻,这么多的库存已经不少了,登莱水师的造船厂库存的量那才是极少,只能修建两艘大型船只就没有木头了。对于台湾府的造船厂能有这么多的木头很满意。
现在由于辽东已经不在大明手里了,辽东的大木已经完全不能采伐了,现在登莱水师的木头都是从朝鲜北部采伐的。
这次建造新的帆船,朱由检不想再建造大明的那种福船、宝船了,这种船只属实是不太适合现在的炮战了。
为此,现在新的大型战船的建造全部被朱由检给叫停了,他想要建造西方人的大帆船,可惜郑芝龙那里竟然没有这方面的图纸。
最终还是在福建找到了一艘战利品,是当年福建巡抚南居益带领明军收复澎湖时的战利品。虽然最后发现仅仅是个武装商船,没有什么大用处!
但是朱由检又发现了一个海战人才,还是大明一直缺乏的人才-南居益!
这个发现令朱由检很是惊喜,由向吏部以及锦衣卫要了南居益的相关资料,仔细看了他的履历、政绩以及各方面的品德。
此人果然是一个人才,此人完全是从基层做起,在被魏忠贤整下去之前官至福建巡抚。这个资历已经足够了。能力又好,品德也是想到不错的人才可是在是不好找。就连魏忠贤都没有找到他的把柄,最终还是南居益自己请辞。
朱由检又发现这位南居易正好就在京城。因为朝廷对魏忠贤一党进行了处理,被诬告、陷害的人相继平反。
被平反尚且还有意做官的人都往京城赶,等待着朱由检的重用或者吏部的安排。
而南居益就是这样,他在十二月中旬就到达了京城。
在元旦大朝会时,朱由检特地安排他参加了这次的大朝会。
并且在正月初六那一天,在乾清宫召见了这位南居益。
“南爱卿,朕知道你是受魏忠贤诬陷的,魏忠贤这个奸贼属实让爱卿你受委屈了。”
南居益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谢恩。
朱由检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爱卿,朕记得你在天启四年出动兵力打败了荷兰人,收回了被荷兰人攻占的澎湖,不知爱卿对这件事情有何想法?”
因为邸报的普及作用,现在大明的官员问基本都知道原来西夷分很多国家,连所谓的国名他们也都清楚了,也就不再用红毛人之类的称呼。
听到皇上问这个问题,南居益略微一愣,他的思绪不由回到几年前的大海上,那一场战争给他的印象是在是太深刻了。
“皇上,荷兰人来自万里之外,其在南洋的力量定然只是其力量的极小一部分。
而在澎湖之战中,敌人用的都是组装商船,连战船都不是,敌人有七艘船、有一千两百余人。
当时臣带领福建沿海各卫所的兵力共计一万人,兵出澎湖,历时八个月才将其驱逐澎湖。
……
臣认为我大明的海防松弛,沿海各卫所的兵丁数量严重不足,战船太小,大型战船太少,火炮数量奇缺无比!现在西夷人的威胁越来越大。
此外海上的海盗势力层出不穷,前有李旦,后有郑芝龙。虽然现在郑芝龙已经归顺朝廷,为朝廷所用,但是朝廷也需要有足够强大的水师力量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而登莱水师主要还是应对辽东的建奴。
……
……
因此臣认为我大明必须要整顿沿海卫所,重建大明水师。”
朱由检对他的话很满意,“爱卿所说不错,现在西夷人已经到了我大明的家门口,几次想要侵占我大明土地。
这些人狼子野心,现在的台湾府南部都还被荷兰人所占领,我大明不可不防。
我大明现在水军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战船这一方面,我大明传统的福船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海战了。
朕已经派人去了壕境,看看能不能从葡萄牙人那里买到他们的大帆船,至于火炮,现在红夷大炮军械司已经能够量产。
朕在年前已经从军械司派出人手,他们将会去南京将南京兵仗局和军器局合并为南京军械司,以后南方用的红衣大炮都将在南京生产。”
听到皇上已经做了这么多的安排,南居益不由得心中大定,“吾皇圣明!”
接下来朱由检又和南居益详细的讨论了大明水师的复兴计划,随着话题的修建深入,朱由检对南居益也更加的满意。虽然南居益是一个文官,但是他关于水师的建设、作战等方面都很熟悉。
朱由检也想找到一个武官,可惜俞大猷应该死了,他儿子又是一个草包,不堪大用。
见讨论的已经差不多了,朱由检才开口道:“南爱卿,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朕想让你负责大明东南数省水师的重建工作,就按照咱们刚刚商议的计划来做就可以。
担任大明东海水师总督,挂兵部尚书衔,朕赐你尚方剑!全权负责此事如何?”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第四百六十五章 荷兰使者?(求订阅)
朱由检大笔一挥,给此事尚在辽东的田尔耕写下了命令,所有犯事的人就全部抓起来,之后全部带到朝廷,三司会审,绝不放过一个,决不轻饶。严格审讯,查出来所有参其中的人马。
朱由检相信这里面不会这么简单,辽东的那些人难道什么都不知道吗?
当然朱由检对于袁可立等人是极为信任的,但是哪里毕竟有着近十万人,如此庞大的规模,谁也不能保证里面没有一些害群之马!
之后就让人尽快将之送到田尔耕的手中。
朱由检不得不感慨现在,距离朝廷处理晋商才多久,这些商人又有了这么大的胆子,又开始和建奴这些人走私了,虽说他们不是直接喝建奴做生意,中间还相隔了蒙古人。
但是朱由检就不相信这些人就没有发现那些蒙古人购买的数量有些不对劲吗?没有发现一直用牛羊作为支付手段的蒙古人最近使用了大量的金银?蒙古人那里来的金银?
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只是他们不想拆穿罢了,对于这些商人来说,我只要做自己的生意有银子赚就够了,至于其他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吗?
不仅仅是这些,按照现在朝廷的规定,即便是蒙古人也是禁止私自去贸易的。
可惜啊,你们遇到了朕,朕绝对不会轻饶你们的,敢挖大明墙角的人,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朱由检已经能够想象的到接下来的一两个月整个大明都将被这一南一北的商贾大案所吸引的美妙场景了。
………
朱由检在第二天还召集南京一众官员在皇宫中召开了大朝会,南京参与此次大朝会的人数足足有数百人。
此次大朝会完全没有什么大事情要处理,完全是走了一个过场罢了,整场大朝会仅仅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毕竟大明皇上几百年好不容易来了一次南都,总不能连一次大朝会都不举行吧,这不太好。
当然大朝会嘛,不讨论一些事情实在是不像话,恰好也正好有一件事。
事情也很是简单,就是之前侵占大明台湾府的荷兰人给大明朝廷传信,希望能够派出使者和大明圣皇谈论台湾以及双刀的贸易之事。
朱由检听到此事后颇为感兴趣,距离郑芝龙等人打下了台湾南部已经有半年多了,数个月之前朱由检就非常疑惑这荷兰人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大明打死荷兰人数百人,再加上加俘虏了近千人,这荷兰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仿佛这件事就没有发生过?
这不对劲,太不对劲了,一千余名士兵对于荷兰这种撮尔小国,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整个荷兰也不过一百五六十万人罢了,一千余名士兵加上他们的亲人差不多也将近万人,这可就是荷兰百分之一的人口了。
这种情况下荷兰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实在是不正常。
现在终于算是有消息了,正好,朕也想和这荷兰人商议商议,好好的谈谈。
然而朱由检是这么想的,台下这些官员们可不是这么样,他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都很有精神,想要表现一番。
纷纷破口大骂,蛮夷小国胆敢侵占我大明国土,我大明没有治罪就不错了,现在还想见我大明皇上,还商谈?简直是痴心妄想。
可惜在朱由检那威严之下,这些人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仅仅是被视为皇上亲信的应天府尹陈奇瑜表示应当允许荷兰人来大明后。
这些人很快就转变立场,大殿中众臣达成了统一意见,允许荷兰人使者前往北京。
既然皇上愿意那就让他们来吧,反正之后不管出了什么事情还有北京的官员来处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这转变把朱由检看的是目瞪口呆,好家伙,朕已经有这么大的威势了吗?朕怎么不知道?
…………………
这场大朝会之后引起的波澜也颇让朱由检震惊,接下来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南京城的百姓都在讨论着此次大朝会,很多南京本地的读书人甚至是热泪盈眶。
在知道这些事情后朱由检不得不承认,两百余年没有皇帝坐镇,没有举报过大朝会的南京对这些政治上意义很大事情有着多么强盛的期望。
然而不管如何,自己总是要回去的,北京才是大明事实上的京城!
几天后朱由检召齐南京城中一众文武官员,宣布自己准备在两日后回京。
虽然一众文武官员心中很不希望皇上离开,但是他们也知道朱由检却是一定要离开的。
没有了皇上所谓的南都又有什么意义呢?以前长时间没有也就罢了,现在在体验过这种感觉后,他们真的不想再回到之前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食髓乏味吧。
王加川等人也开始为此事准备。原本朱由检并不没想这么早就回去,毕竟现在距离年底还有一个半月时间,按朱由检原本的估计,自己走大运河半个月也就到京了,还不用颠簸,一路水路很舒服。
然而直到不久前朱由检才想起来,现在正是冬日,运河早已经冰封,根本就不能通航,尤其是淮河以北,若是走陆路,那必然需要用更长的时间,一个半月的时间恐怕不是非常充裕。
于是十一月十五日,一大早,朱由检的车队驶出了皇宫,皇宫外,京城的一众官员都早早在这里等着,他们这些人至少也是要送到长江边的。
朱由检和众人汇合后缓缓走出了皇城,皇城到南京城门的大道上,此事到处都是前来欢送的南京百姓。
当朱由检一行人踏上水泥大道时,两侧的百姓响起来震耳的欢呼声,朱由检敏锐的感觉到这次的欢呼声明显比自己来的时候要高上许多。
坐在马车上的朱由检只是笑笑,对此并没有什么反应。
其实这些百姓有这样的表现并不是很正常,朱由检来到南京几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唯一的事情就是查好了一大堆的商贾。
要是说这些商贾对于这南京城的百姓有很强的压迫和剥削,朱由检是不太信的,商人在大明的地位并不高,他们既不能剥削普通的百姓也不能过份的压迫他们。
真正对百姓们压迫严重的正是朝中文武视为大明支柱的大明士绅,以及被历代大明皇帝视为大明支柱的宗室。
现在百姓们兴奋的原因大概率是见到这些家大业大的大家族遭殃罢了。想想自己的生活,再想想这些醉纸金迷的所谓商人,现在众人心中有畅快之感也很正常。
……
一个时辰后,众人抵达了长江港口,朱由检走出马车,热情的向南京一众文武官员告别,缓缓登上水师的战船。
在南京百姓和官员不舍得目光中,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战船缓缓消失不见。
………
第四百六十六章 中都凤阳
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朱由检一行人接下来的计划相当的紧凑,从离开南京再到北京这一路上,朱由检恐怕没有多少机会再去一些地方查看了。
离开南京后他们的船只将首先顺着长江东下,最大的那艘船只上,适应了船上生活的朱由检坐在软椅上,身后刘氏给他按着肩膀,他心中在思考荷兰那位使者这次来大明究竟是所谓何事?
这次荷兰人在台湾之事发生后将近十个月才派来使者,想必这些人已经商议了许多,或者说是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
那些也就意味着这些人在这段时间必然对大明也有了充分的了解。
那么想必不会出现历史上西班牙人那样梦想着两万人打下大明的愚蠢之事了。
那这也就意味着此次荷兰人应该是带着诚恳的态度的,如此一来,想必此次大明和荷兰应该能够好好的谈谈,说不定还能达成一个协议,甚至还能以此为借口完成另外一件大事了。
现在荷兰人的使者已经来到了台湾,他去北京城大概率是走海路,如此一来这荷兰使者说不定还能在年底前抵达京城。
这样的话,朕回到京城就该让人准备一下了,不过这样也好,让这荷兰人看看我大明京城过年的风采,让他对我大明再多了解一番也挺不错,先杀杀他的威风。
让他好好见识一下地球第一大国京城的风采!
想到这里,朱由检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
时间缓缓流逝,船队渐渐来到京杭大运河,进入京杭大运河后,船队一路北上,经过扬州抵达淮安。
到了这里时间也已经过去三日了,朱由检一行人不得不离开船只,转而走陆路,没有办法,再往北这运河就不能再通航了,那里的运河河段已经冰封,更何况他们还要西行。
朱由检略有些不愿意的下了船,坐上马车。
只有做过船才知道坐船真的比做马车要舒服,舒服还快,尤其是在这运河上,没有什么大浪,再加上船只也够大,在船上相当平稳。比做马车要舒服的多。
不仅仅是他不愿意,朱由检随行的其他人心中我有些不情愿,虽然坐船会晕船,但这也比骑马回两千里外的京城舒服。
不管如何,众人还是踏上了去凤阳的路。
………
去中都凤阳也是没有办法,朱由检不得不去,他要去中都祭祖。
朱由检作为大明皇帝他既然已经出京那有两件事他是不得不做的,一是在南京祭拜孝陵,告慰太祖,二是去凤阳拜祭朱家先祖,这两件事是不得不为,不做那就是不孝,这可是要命的啊。
于是到了淮安之后,众人将西行之凤阳,到此祭拜朱家先祖,之后才能北返京城。
至于南京祭拜孝陵,朱由检在南京已经举行过祭拜大典,在朱由检到达之前,他就让人准备了,因此此事并没有耽搁时间,南京礼部挑选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在孝陵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典礼。
说来也是好笑,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大明皇帝来祭拜他们的先祖了,朱由检自己都颇为无语。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淮安府和凤阳府是紧挨着的,距离不远,大军皆是骑兵,快马加鞭一天时间也就到了。
至于凤阳祭祖的各种准备工作,朱由检完全不担心,十数日前他已经派人去通知了,想必他们都已经做好准备了。
甚至凤阳的官员若是足够机灵的话,在得到自己要南下的消息后,这些人就应该知道自己必然要来凤阳,他们就应该开始进行各方面的准备了。
于是半日后,朱由检一行人来到凤阳府,进入凤阳府不过数十里,朱由检就很清晰的发现凤阳府百姓的日子和周边其他地方想比差的有点多啊。
不说和江南几府想比了,就连湖北、四川也比不了。
面黄肌瘦、衣服破破烂烂的百姓竟然多达六七成,这实在是不太正常啊。
既然来了这里,朱由检还是派出去不少人马,让他们去探查一番,看看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毕竟那所谓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句传播极广的名言他还是记得的,至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还真不太了解。
现在看这里的百姓情况,似乎却是是如此,既然如此,那还是要让人去查查的,看看这里面究竟是什么问题,一句话竟然流传了数百年,朱家皇帝的颜面都丢尽了,实在是颇令人无语。
从淮安到凤阳果然用了一天时间,朱由检一行人终于见到了高耸的凤阳城墙。
还别说,这远远望去这城墙的高度绝对不低,再往前走,就发现岂止是不低,恐怕也和南北两京的城墙高度差不多了,而且各种城池防御设施极其完善。
不愧是大明的中都凤阳城!
凤阳城外,中都留守司的文武官员、镇守太监以及数万凤阳百姓皆在这里等待着大明皇帝的到来。
对于朱由检的到来,不管是当地的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是极为期待的,官员吗?那自不必说。
对于普通百姓,不管是过的好的还是过的不好的,还是颇为期望的。
毕竟当今这位年轻皇帝是出了名的重视百姓,就比如说北方那如火如荼的以工代赈,那些贫穷的百姓听到了都是极为羡慕。同时心中也长松了一口气,看这情况,只有皇上还在,就算这凤阳也出了什么灾害,自己应该不会饿死了。
当做羽林军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时,所有人皆是肃穆起来,看到一身龙袍的大明皇帝走来,所有人高呼万岁。
其实对于这些朱由检这一路上都熟悉不能再熟悉了。
一番该走的礼仪之后,一行人有近凤阳城。
还别说,这凤阳城还真不愧是大明的中都,城池的建造的规格都是极高的,当初朱元璋也是花费了数十万民夫,修建了近十年,虽然洪武八年朱元璋下诏罢中都役作。
但是现在仅仅走在凤阳的大街上就感到城池的磅礴大气,凤阳和南北两京一样分为三重城廓,皇城、内城和外城。
可惜朱由检此时也是相当的疲惫,没有时间细看,他直接跨过凤阳承天门进入早已经收拾好的中都皇宫。
洗漱一番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躺在床上,不久就沉沉睡去。
……………
第四百六十七章 见魏忠贤(求订阅)
舒舒服服搂着刘氏休息一夜之后,朱由检感觉浑身的疲惫都消失了,从南京到凤阳真的是累啊,再想想接下来还要去一千多里外的北京,朱由检心中甚至有些忧虑了。
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明日是一个吉日,可以说是颇为适合祭拜祖先,于是今日上午朱由检都没有什么事情,下午就不得不学习一些祭拜祖先应该有的礼仪。
整个上午,朱由检和刘氏等人在这凤阳城溜达了起来,准备好好看看着座鼎鼎有名的大明中都凤阳城。
结果嘛,完全算得上是又惊又喜了,若是仅仅看这皇城以及凤阳城墙等城池的防御措施,这座有名无实的京城还是有那个味道的。
可惜的是当目光转向内城以及外城时,就会发现这座城池远远没有之国京城的样子,甚至连一省之省城都比不了。
首先城池中大量的民居等建筑颇为残破,其次城中百姓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诺大的凤阳城中百姓的数量恐怕也就十万人左右,其实这样的人数也不算少了,和一般省城的人数想比也不差,可惜的是这座城池当初修建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
这就显得城池中的人气远远不足,而且这些百姓的生活明显不甚富裕。
而且这凤阳城的富户数量可以说绝对不算多,要知道明初朱元璋可是迁徙了不少富户到凤阳的,现在看来情况不太妙啊,富户都富不起来了,就更不用说普通的百姓了。
大致在城中转了一圈,朱由检的心情颇为沉重。从这座规模宏大的凤阳城就可以看出凤阳府百姓生活的确颇为困难。
在城中转了两个时辰后,心情不佳的朱由检回到了皇宫。
朱由检的心情变化自然让他身边的人注意到了,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
虽说这位英明的皇帝之前并没有仅仅因为个人心情去处罚他人,但是这些聪明人都知道,该小心还是要小心,不然一旦出事那可就是大事情。
就连下午来给朱由检教授礼仪的人员都是小心翼翼的。其实朱由检自己也没有什么精神去学习这些繁杂的礼仪。
之前他在南京是就学习了一遍,谁知道到了凤阳竟然还要学习,两个礼仪竟然还不一样,这和谁说理去。
粗略学了个七八成相似的程度,朱由检就下令结束了今天的学习,众人也不敢违背只能老老实实离开皇宫。
………
第二天,一身盛装的朱由检走出皇宫,皇宫外大量的人已经在这里等候,众人汇合后一同出发。
事实这样的事情朱由检真的不想去做,各种各样繁杂的礼仪实在是太多了,一场祭祖下来,完全可以说是身心俱疲。
而事实也是如此,除了中间宣读一份礼部官员早已准备好的祭文,其他时间朱由检几乎是面无表情的参加了全程。
就这,当祭祀结束后,时间已经是下午了,一场祭祀持续了将近三个时辰,所有人都是疲惫万分,尤其是今天天气颇为寒冷,西北风嗖嗖的吹,众人可以说是又冷又累又渴又饿。
回到皇宫中的朱由检连续喝了三大碗热茶才感觉舒服了很多,又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饭菜,就上床休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由检就带人离开了皇宫,来到了昨日他祭祖来的地方,正是凤阳城外的朱家祖宗的陵墓。
朱由检此次显然是有明确的目标,刚到皇陵,朱由检就来到皇陵左侧一处偏僻宅院大门前。
看着这大门朱由检此时的心情颇为复杂。
甚至他有些犹豫自己是否真的要进去看看?他身后的高起潜等人此事脸色都是颇为复杂,尤其是高起潜和方正化两人,他们很清楚这个院子里居住的人究竟是谁。
他们还真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来到这里,难道皇上他还要启用此人?
这绝对不行,现在宫中掌权的这些人和那人完全不对付,甚至可以说是有生死大仇,毕竟他们这些人当初可都是对此人下手了的。
若是皇上真的要这样做,无论如何都要劝皇上收回成命,两人对视一眼,随机明白对方的心思,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前方的朱由检并没有在意,他犹豫了近半刻钟,才最终下定决心,伸出手,敲了敲门。
“砰砰砰!!”
“来了,来了,谁啊?”,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院门缓缓打开,里面的人也走了出来,他看到院外的众人明显的一缩,显然是没有想到朱由检会来到这里。
朱由检也打量这此人,和两年前离开京城时相比,此人的精神仍相当不错,甚至脸色都红润了不少,再听听这声音,看来在这里的生活的确是不错。
“老奴参见皇爷,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看着跪在地上的魏忠贤,没有立刻让他起来,而是绕过他走进了这个魏忠贤待了两年的小院子,身后的高起潜等人连忙跟上。若是仔细观察,必然可以从两人脸上表情上发现,两人现在是颇为不安的。
没错此人正是在凤阳守陵将近两年时间的魏忠贤!
魏忠贤跪在那里一动不动,即便是面前的皇上已经不在这里了。
朱由检在院子走了一圈,这院子中的陈设倒是极为简单,一张石桌,一颗树,至于是什么树,大冬天的朱由检也不知道。
“魏忠贤啊,朕原本以为你在这里会颇为愧疚,说不定还茶饭不思呢?现在从你这面相上看似乎还过的很不错啊!”
跪在地上的魏忠贤转了个头,“皇上说笑了,老奴能在这凤阳过的还不错,还不都是皇上您的关照,不然的话,这两年时间,老奴也不知道要死多少次了!”
“哈哈,不错,你倒是看得明白。
起来吧,进屋,朕有些事想和魏公公聊聊。”
魏忠贤缓缓起身,走进院子,“皇上,您这边儿请,这是中都镇守太监内老奴设立的一间书房。”
“看看,连书房都有了。”
……………
第四百六十八章 魏忠贤吐露内情(求订阅)
魏忠贤小院书房中,朱由检坐在主位上,静静的看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很是平静的魏忠贤。旁边的高起潜、方正化如临大敌般的盯着魏忠贤。
魏忠贤此时脑海中正在不停的思索,此次皇上竟然会来找自己,这真的是万万没有想到。
昨日皇上来这里祭祖时,皇上都没有抽时间来找他,而根据魏忠贤的人脉,他知道皇上连提都没有提他,怎么今天一大早来到了这里?而且皇上此行的时间颇为进展,这很快就过年了,这就说明朱由检他必然是有目的的。
昨日,祭祖大典时,魏忠贤远远的看到了这位皇上,两年不见这位年轻的大明皇上身上已经尽显皇帝的气度,尤其是今天近距离接触,他的感觉更加明显,比当初的信王殿下强了太多。
朱由检身上的那种威严他仅仅在万历皇帝身上见过,即便是天启皇帝也从来没有这样的气质、威严,若不是他魏忠贤算是身经百战,他恐怕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保持镇定,面不改色了。
即便是现在,他也仍然是毕恭毕敬,丝毫没有一点儿抗拒、仇恨。
书房中,平静持续了好一会儿,朱由检才开口了。
“魏公公这两年在这凤阳过的如何?”
“老奴谢皇上关心,老奴在这里过的还相当不错,老奴直到皇上让这里的镇守太监等人照顾一下老奴,因此这两年老奴不仅吃好喝好,同时朝廷发生的大事老奴也都很了解。
就连邸报老奴也能按时收到,现在两年过去了,老奴感觉现在的身体比两年前好上了许多,老奴叩谢皇上恩典。”
听到魏忠贤的话,高起潜和方正化神色一变,皇上暗中还让人照顾这魏忠贤了?我们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这不太对劲。
的确朱由检真的这么做了,不然的话,朱由检真感觉让魏忠贤来到这凤阳他恐怕活不过一年。
“哈哈,看来魏公公过的也很舒心啊。”
“老奴在这里的确感觉很舒心,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老奴每天在这里散散步,打打拳,的确是颇为享受。”
“是吗?这次见到朕,不知魏公公可有什么要说的吗?”,朱由检饶有兴趣的看向魏忠贤。
魏忠贤略微有些沉默,显然是在认真思考,或者说是思考利弊。
“老奴没有什么好说的,天启七年皇上对老奴的判决有理有据,老奴自称九千岁,全国各地都为老奴修建所谓的生祠,可谓是罪大恶极。
而后又贪墨了大量的银子,安排大量的亲信坐上高位,唯利是图,这些官员中大多数也贪墨银子。
甚至还欠九边边军数百万两白银,致使边关数十万将士极其厌恶朝廷。
这些任何一件事都是死罪,皇上能饶老奴一条姓命,老奴已经是感激不尽,老奴来到凤阳后皇上又多加照看。
皇上对老奴已经是仁至义尽了,老奴没有什么好反驳的,这都是老奴的咎由自取!”
朱由检站起身,缓缓走动着,脸上露出笑容,“是吗?这些魏公公说的都不错,只是魏公公觉得你对得起信任你的皇兄吗?”
听到这话,今天一直表现的极其平静的魏忠贤脸色终于大变,深深地吸了口气,“皇上,现在您也做了两年皇帝,对天启年间的事想必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有些您还是了解的不多,今天老奴就给皇上您讲讲,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
您的皇兄究竟是多么的薄情寡义。
是,先皇的确是给了老奴极大的权力,可是老奴也对的起他,是天启对不起老奴。”,说到这里,魏忠贤的声音突然高亢起来。
“大胆!”,高起潜连忙出声大喝!
朱由检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的确,当初老奴仅仅是皇宫中普普通通一名内侍罢了,是先皇将老奴提拔起来的,他给了老奴所有人梦寐以求的权力。
但是这些并不是无价的,这只不过是先皇看中老奴的能力,让老奴去平衡朝中已经势大的东林党。
老奴并没有生气,完全可以说是欣喜若狂,只要再皇宫中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明白,这皇宫中的人啊,最害怕是不是被人利用,没有人利用你才是最可怕的。
于是老奴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先皇的目的,老奴也做的不错,到了天启三年,朝中所谓的阉党势力已经颇大,已经勉强可以和东林党争夺一点儿权力。
而东林党也视老奴为头号大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先皇终于看清了东林党的真面目,于是下令让老奴去解决东林党。
可是东林党那个时候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老奴的所谓阉党在士林之中更是人人喊打。
再加上那个时候的东林党核心人员,所谓的东林六君子可和现在东林党的歪瓜裂枣完全不一样。
那六君子说实话还真是颇为君子,身上的污点少得可怜,关键是骨头还硬。
即便是现在那些歪瓜裂枣的东林党人还是让皇上您很是头疼吧,毕竟现在两年过去了,南直隶的东林党仍然在活蹦乱跳,时刻准备着再进朝堂。
那那个时候的老奴呢?我只不过是一普普通通的阉人罢了,那里直到该怎么做呢?
然而先皇却是再也忍耐不了东林党的跋扈,一再催促老奴,他根本就不考虑实际情况,只知道逼迫老奴。
老奴无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想尽一切办法拉拢盟友,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拉拢别人,一些不该染上的坏毛病也就不得不染上了。
最终通过三年的努力,终于所谓的六君子皆折损在老奴手中,东林党可谓是大厦将倾。
就在老奴志得意满之时,老奴自己却也是膨胀起来了,做了一些错事。
然而皇上您的皇兄,天启皇帝明明看到了这一切,却没有去阻止。
甚至还变本加厉,在后面推波助澜,给老奴赏赐爵位,甚至是老奴那个不争气、见钱眼开的侄子也被册封了侯爵,阉党的核心人员也都受到了先皇的重任!
于是老奴就感觉控制不住自己了,接下来的事情皇上想必都知道了。
皇上,您说,这能怪老奴吗?”朱由检面目表情的看着继续说话却有些歇斯底里的魏忠贤。
“这一切只不过是先皇的谋算罢了,他不想再留下老奴了,老奴那时已经是天怒人怨了,他想用老奴的命去平息天下人的怒火,借此机会洗脱他身上昏君的名声。
他好狠啊,老奴为他做了多少?几年间忍受了多少谩骂,老奴有多少次彻夜难眠,他仿佛一切都不记得了。
或者说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在意,就像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切只不过是老奴的一厢情愿罢了。
他呢,他这个皇帝在这件事中做什么了吗?
什么都没有,他只会做着他的木匠活,这一切都是我的功劳。
这是何等的讽刺啊!
……
哈哈哈!
所幸上天有眼,先皇他竟然落水而死了。
……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有趣了,谁又能想到,他苦心孤诣的成果竟然落到了如此简单皇上您的手中。
皇上您却网开一面,给老奴留了一条姓命,老奴也来到了这凤阳,真是时也命也。”
魏忠贤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力气,站都站不稳,直接跌倒外地,双眼略显呆滞。
听完魏忠贤这一段话,高起潜两人那叫一个目瞪口呆,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内请,实在是不得不让人震惊。两人心中甚至有些五味杂陈,皆是看向他们的皇帝,等待着皇上的回应。
朱由检脸上倒是颇为平静,事情的内情和他了解的有七八成相似,唯一的差距就是朱由检真没想到,朱由校是如此的狠辣,朱由校和魏忠贤之间的纠葛如此之深。
这一点儿谁又能够想到呢。
不过朱由检还是觉的这位皇兄有些眼高手低了,明显政治经验不足,根本就不应该如此处理魏忠贤,这完全就是一大败笔。
突然,朱由检脸色一变,声音冰冷至极:“所以呢?皇兄他究竟是怎么驾崩的,加上你之前的话,朕就不相信你一点儿都不知情!”
……………
第四百六十九章 秘辛(求订阅)
魏忠贤此时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慌张,甚至脸上还微微露出笑容。
“皇上这是说哪里话,先帝的驾崩原因天下人不都看着的吗?这已经是事实了,怎么现在给要问老奴?”
“是吗?看来你魏忠贤对朕的了解还不够啊,朕当初仅仅是信王,当事情发生时,朕什么也做不了,甚至想进一趟皇宫都进不去。
但是朕在登基后查阅了众多资料,朕总觉得不对劲,于是朕令锦衣卫和东厂竭尽全力去探查此事。
现在已经两年过去了,在朕的大力支持下,也是取得了不少效果的。”
“魏公公,怎么难道非要等到朕说出来,你才愿意老实交代不成?”,朱由检此事声音极低,冷冷的看着魏忠贤。
“老奴委实不知皇上是何意图。”
虽然魏忠贤此时在竭力的保持平静,但是一直盯着他的朱由检还是发现了一丝端倪。
“魏公公,看来你在这凤阳守陵两年没有什么长进啊,还是像以前那样不见棺材不落泪。
好,朕就再给你提醒提醒。”
“请,请皇上明示。”
“不知魏公公可还记得河南洛阳的那位?”
朱由检这次很清晰的看到魏忠贤之前平稳的身体突然抖了抖,朱由检心中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面上仍然严肃。
“魏公公还不愿意说吗?”
“老奴不知皇上这是何意?”
“好,看来朕说错了,魏公公的胆量这两年倒是提高了不少。
朕就再提点提点魏公公,洛阳的那位宗室?”
沉默,迎接朱由检这句话的是长长的沉默,魏忠贤一句话也不说,也不知道他此时究竟在想些什么?
早已经瞪目结舌的高起潜和方正化此时也是紧紧盯着魏忠贤,谁又能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这样的内情。
他们两人一直跟随在朱由检身边,对于这样的事情他们竟然一点儿都没有察觉,这实在是令人惊悚,两人想明白后皆是打了一个寒颤,心中对皇帝朱由检的敬畏再次加深了许多。
同时心中也深深地后悔为什么要跟着皇上走进这间书房?
“怎么,很难回答朕的问题吗?”,等待了一会儿,朱由检再次开口了。
魏忠贤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显然是准备开口了,其他人皆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就等魏忠贤张口了。
“皇上不愧为两百五十年来大明有数的圣君,堪比太祖成祖,的确是心思敏锐,胆魄非常。
不过以这样的方法来试探老奴,皇上还真的太看得起老奴了。
不过现在在说之前,老奴想问皇上一个问题,皇上,您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为何还不动手,这可都两年了,一旦动手那人可是家财万贯,支撑大明一两年绝对不是问题。
老奴可是知道现在的皇上可是很缺银子啊,甚至要比先帝当年还要缺。”
“朕不着急,朕为何要着急,朕只不过是想要看看此人到底还能上蹿下跳多久!
至于缺银子,这不是开玩笑吗,朕有少府,又有魏公公你的家产,还有那晋商的,魏公公可是想多了啊。”
“是吗,都到这个时候了,皇上还不愿意和老奴说实话吗?
皇上还是不要小看老奴,仅仅是通过那每一期的邸报,老奴就知道现在皇上的内帑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不对,现在皇上又有了南直隶那么多商人的“支持”,再坚持一年应该是没问题。不过,皇上不愿意说也就算了。
但是老奴还是要给皇上一句忠告,仅仅靠抄家,不过是无根之萍,一切的繁荣只不过是假象,一切还是要靠税。”
“朕当然明白,这一点就不劳魏公公担心了,朕会处理好的。”
“哈哈,如此便好,老奴害怕皇上会因为老奴之后的话就要斩了老奴,这才提前劝劝皇上,恐怕之后就没有机会再说话了。
皇上,您说的不错,这件事和洛阳的福王脱不了关系。
………
当初在事发前半年吧,老奴当时得到手下人的汇报,有一伙人和皇宫内的几个人在京城中私下联系,当时老奴并没有留意此事,仅仅是按照常例来处理罢了。
然而之后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老奴的意料,再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些人人和皇宫中的人密切接触的次数多达五次之多,这很不正常,也引起了老奴的注意。
而且这些人还不仅仅和宫内人有联系,还有外朝的那些官员有联系,就比如那位霍维华。
渐渐的老奴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于是老奴派下心腹人马去探查这伙人的消息。
然而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很快老奴就发现这一伙人竟然来自洛阳,于是老奴越发觉得事情有问题,丝毫不敢大意,果然,最终查到的结果显示,这伙人就是洛阳福王的人。
而他们联系的皇宫中人,基本上都和那郑皇贵妃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时老奴想着再查查这些人想做什么,就没有向先皇禀告,只是自己派出了更多的人手去探查此事。
时间渐渐过去,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多,但是却更加谨慎,
直到有一天,说来也是机缘巧合,老奴那不成器的侄子魏良卿竟然探听到了那些人谈论的几个字,魏良卿当时并不了解内情,他也没有在意,仅仅是当做几人醉酒好的胡言乱语,但是老奴却明白这件事究竟有多么恐怖。
没错,这几个字就是“刺杀皇…”。
老奴当时大惊失色,第一时间脑海中想到的是去禀告先皇。
然而当老奴走出东厂衙门大门时,老奴心中竟然涌出了一个可怕的念头,那个念头是如此的疯狂可怕,老奴当时是满头大汗,心绪久久不能安静。
它又是如此令人痴迷,它让老奴第一时间就回到了衙门,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没错,当时老奴脑海中出现的想法就是:我为什么要去禀告皇上?这件事那些人不管是成与不成,我都没有参与其中,为何不静静的等待最终的结果?这对自己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吗?”
当听到这里,即便是心中已经有所准备的朱由检仍然是胆颤心惊,好啊,真是好的很,都是大明的好臣子!
就更不用说高起潜他们了,他们的身体早已经摇摇晃晃,显然是承受不住这样的冲击。
……………
第四百七十章 交锋(求订阅)
魏忠贤仅仅是略微停顿就继续说道:“于是老奴就派出真正的心腹去监视这些人,其他的事情老奴一件事情都没有做,老奴没有向任何人交代这件事,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事情的发展。
后面的事情发展想必皇上都知道了,老奴也没有想到这些人的胆子竟然这么大,他们所办事情竟然也如此顺利,还成功了。
真是世事难料啊。”
说到这里的魏忠贤甚至还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此事的朱由检却还没有回过神来,虽然在逼问魏忠贤之前,朱由检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准备,毕竟锦衣卫和东厂在这件事情中做了很多的努力,这一点儿并没有欺骗魏忠贤。
只是取得的效果并不大,甚至直到朱由检离开京城时,他们也仅仅是对洛阳的那位福王有所怀疑罢了,一点儿证据都没有,而且怀疑人也不仅仅只有福王,还有好几位呢。
其实今日朱由检也就是试一试罢了,万万没想到,这魏忠贤竟然还真的知道不少消息,甚至是此事发展的过程他都知道,更离谱是天启驾崩这件事里面竟然真的有问题,实在是让人震惊。
虽说之前朱由检不是没有怀疑过福王,可是就连朱由检自己都不太相信那个窝囊废有这么大的胆量和谋略?更何况这人已经离开皇宫已经超过十年。
不过若是按照魏忠贤所说,再加上皇宫中的郑皇贵妃还真的是有一些可能,不过也仅仅是一些罢了,毕竟那个时候皇宫还没有经历过自己登基之初的大清洗。
朱由检还是知道在天启皇帝坐稳皇位后,就对郑皇贵妃在皇宫中的势力进行了一定的清除,将近七年过去,郑皇贵妃还有这么大的势力?
“魏公公,你要清楚此事究竟有多么重要,你可不难胡说八道,你可有什么证据?”
“皇上,你觉得这样的事情老奴还会留下证据吗?”
也对,这种事情虽说对于福王是致命的把柄,但是对于魏忠贤来说同样是如此,就算真的有当初魏忠贤感觉形势对他不利时,恐怕也已经将其销毁了,根本不可能留到现在。
“既然连一点儿证据都没有,魏公公如何让朕相信你说的话是真的呢?而不是在离间天家感情?
好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朕之后会让人下去将此事查探清除的。”
朱由检略一停顿,“不过魏公公你是不是也涉嫌谋害大明皇帝?”
“皇上您多虑了,就像皇上您都不怎么相信此事的真假,怎能就凭借老奴的一家之言就给老奴定罪。”
“哈哈哈,魏忠贤啊,朕该怎么说你呢?
不说这些事情本身就出自你口,现在却又说它是假的,再说了,朕是皇帝是你的主子,你觉得朕要是处理你还需要什么理由吗?”
一直颇为镇定魏忠贤此时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慌张,不对啊,按照自己对这些皇上的了解,他应该是极其注重证据的,这两年来他杀掉了数万人,无不是如此,每人都是证据充足。
因此虽然这位皇上杀人甚多,但是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所有的罪行皆是按照大明律执行,虽然士林中人认为皇上有些残暴,但是却没有办法去反驳,甚至不得不去为皇帝的行为喝彩!
由此来看,他相信这位皇帝定然是极其注重自己名声的,可是今天皇上的表现似乎不是这样啊!
“魏忠贤,无论你如何说,你总归是逃脱不了嫌疑的,朕走之后你就只能老老实实在这个院子里待着吧,等朕查清此案再处置你,希望你好自为之。”
说完,朱由检带着早已经满头大汗的高起潜两人大踏步走出房间。
身后的魏忠贤此时却看着朱由检远去的背影,心中却是有些迷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有些搞不明白皇上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
原本他认为凭借着自己的这一番话,能让朱由检找准方向,有理由解决掉福王,按照他对朱由检的理解,这位大明皇帝对于大明宗室格外的痛恨,甚至都不像是一个宗族的人。
朱由检既然能够直接除掉秦王一脉的爵位,能没收代王一多半的财产,那么他魏忠贤就不相信朱由检对那位最有银子、对他相当大威胁的福王有什么好感,更何况现在的朱由检可是缺银子的很。
他觉得自己将这把刀递过去,朱由检必然会下手除掉福王。
如此一来,凭借着这点儿功绩,说不定还能给自己一个自由。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啊,事情都走到这一步了,两人之间的话已经说的如此清楚了,皇上最后竟然更加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以后只能在这待在这小小的院落中了。
甚至以后还要担心自己的小命,这实在是欲哭无泪啊。
自己这么做又是何必呢?
良久,魏忠贤才恢复过来,他不得不感叹,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位年轻的皇帝,看来仅仅通过邸报了解还是远远不够啊,终归不如直接在皇帝身边好。
就是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看到邸报了,皇上应该不会这么做吧。
………………
另一边,朱由检等人在皇陵镇守太监的陪同下,走到皇陵大门口。
“刘公公,朕给你个任务,你给朕看好那魏忠贤,从今天开始,不允许他再离开那个院子,另外就是不要再给他送邸报了。
除此之外,一切照旧。”
………
交代完这些事情,朱由检才踏上了回凤阳城的路,刚出皇陵不远。
“你们两个给朕记住,今日在魏忠贤哪里无论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全都当做没有听到没有看到,明白了吗?”
“请皇上放心,臣明白。”
直到听到了朱由检的这句话,两人才真正的轻松了不少,看来此事总算是过去了,今天经历的事情实在是让他们二人担惊受怕。
朱由检点点头,“另外,回去通知王加川,和凤阳这边的官员,咱们明日离开凤阳!”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回京(求订阅)
朱由检点点头,这一点其实钱龙锡做的很不错,在关内提前烧制城砖还是钱龙锡力排众议后向自己奏报的,朱由检当时仔细考虑后也就同意了,给工部调拨了一部分资金,没想到啊,现在真的派上用场了。
不然的话,盘山城外河流冰封前根本不可能修好,哪怕仅仅是城墙。
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战争确定的胜利竟然这么大,盘山城的规模不得不增加,原本足够筑城的城砖现在只够一半。
“还有其他问题吗?”
“臣没有问题,皇上地布置十分妥帖,辽东可谓是万无一失。”,众人纷纷回答。
朱由检点点头,“既然如此,事情就这样定了,诸位也可以回去了,具体的军队调度还是由袁爱卿负责!”
“臣告退!”
…………
第二天,朱由检就带着数万大军在所有人的目送下离开了宁远城,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交代好了,大明现在最精锐的力量基本上都在这里了,现在定然是万无一失的。
辽东,朕终于不用担心了。
坐在马车上的朱由检打量了一番大军后面那数百辆马车,上面有着整整一万颗建奴的头颅!再之后还有近五千的建奴俘虏。
此次回京朕可是要宣扬自己的赫赫战功,抵定自己的无上威严,这次一定要威压天下。
原本朱由检准备将战死建奴的尸体全部带回去的,可惜现在辽东能找到的头颅只有这么多了,相当多建奴的尸体都被建奴自己给带走了,或者直接就地掩埋了,直接刨坟这样的行为朱由检实在是做不出来。
现在只能带回来这么多了,不过这已经足够用了,谁会有心思一个个的去数一数?
这次回来朕又要忙碌了。
………
大明!朕这次回京就真的要对你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了!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的敲敲打打,这一次甚至都不能算是刮骨疗毒了,朕这次要敲掉你的骨头!
朕有时间,即便是慢慢磨,也要将你们给磨掉,一点儿都不剩。
坐在马车上的朱由检双眼发红,似乎格外的兴奋。
良久,朱由检才平静下来,他又想到了这一个多月以来大明内部发生的事情。
朱由检不由得露出冷笑。
………
不久朱由检感觉马车一震,这才发现原来水泥路已经修到了这里,看来工部的修建速度挺快啊,这样下去年底之前恐怕还真能修到山海关啊。
这样的话,这条战略要道的修成,以后的调兵就更加方便了。
不过其实想想这样的速度也正常,为了修这条路,真定府的近三万难民都被送到了这里,只要少府的水泥提供的足够充足,他们修建的速度就能够足够快。
马车走在宽阔的水泥大道上,朱由检都感觉安稳了许多,他突然想到自己是时候把四轮马车这个利器给整出来了,至少也要有个弹簧,不然这实在是太累人了。
到了这一年的年末,大明境内恐怕会有很多条宽阔的水泥大道了,尤其是在陕西府府通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回去这项任务就交给宋应星,让他来整,专业的人就应该作专业的事情。
…………
就在朱由检带着大军回京时,明军在辽东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整个朝廷、整个京城都为之振奋。
甚至一开始都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我大明真的赢了?收复广宁、盖州?杀死建奴近五万?
最开始得到消息的一种朝中大臣面面相觑。
作为见过的懿安皇后张嫣特意在武英殿召开了大会,这一次朝中的六部人员基本就齐了,除了兵部尚书李邦华。
当时朝中的六部九卿都是极为震惊的,良久,武英殿中才传开众人的大笑声,有的甚至都双眼含泪,多少年了,多少年了?大明终于赢了!
皇上万岁!
在朝廷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向地方上传播,所到之地,处处皆是欢呼声。
京城中的百姓们有的直接就是掩面痛哭,这些人多数是辽东难民,包括驻守在京城的羽林军和右镶军中此时都是哭声阵阵。
不久,吾皇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
………
数天后,京城外,近十万百姓分布在宽阔的水泥路两侧向东北方向张望着,盼望着皇上地归来。
懿安皇后和周皇后等朱由检的一众妃子都过来了,旁边还有以黄立极为代表的一众文臣和以英国公张维贤为代表的一众勋贵。
所有人都殷切盼望着朱由检的归来,这可是彻彻底底的胜利之师啊。
“皇上回来了。”从最北边的人群中传开了话,迅速的传到了城门口,所有人的肃慕起来。
果然代表着皇帝的龙纛高高飘洋,巨大声响的马蹄声也随之传来。
百姓中间爆发了巨大的欢呼声,就连又在路上的不少战马都有些受惊。
朱由检很是高兴,一身明黄色盔甲的他显得格外英武不凡,朱由检不断的向两侧的百姓们挥手示意。
见到朱由检对自己的回应,所有人都更加的兴奋,杂乱的皇上万岁的声音不断响起。
在道路两侧的羽林军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铜钱开始向两侧的百姓们洒去。
走一路洒一路,这一次朱由检可是准备了近一百万枚铜钱,一定要洒个够。
朱由检这是向西汉的皇帝们学的,还别说,看着百姓们的反应,效果恐怕还真不错。
………
良久,朱由检才走到城门前,建奴周皇后等人,朱由检连忙上前向张皇后行了晚辈礼,又对坐月子出来不久的周皇后嘘寒问暖一番,这才带着一众百官走进京城。
这时,后面传开了巨大的惊呼声,似乎还伴随着呕吐声,甚至还有哭声。
朱由检脸色微微一变,他想到了什么,不过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带着众人向前走,黄立极等人虽然心中好奇,但看皇上这个样子,众人也不好回头打探或者询问皇上。
但是语言的传递速度定然是要比朱由检等人的速度要快,黄立极等人也知道发生了何事。
皇上竟然带回来了数目巨大的建奴人头,还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摆在马车上,都不用布盖一下的吗?皇上到底要做什么?
众臣中有不少人感觉身体都有些颤抖,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残暴了?非仁君所为啊!
朱由检并不搭理他们,带着一众妃子进了皇宫。
回去后对周皇后等人安慰一番,一个时辰后,舒舒服服沐浴一番的朱由检在乾清宫召见了在皇宫在苦苦等待的一众大臣们。
“王承恩,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出征北击建奴,朕于崇祯元年八月领大明二十万天军出山海关。
幸赖列位臣工辛苦努力,将士用命,现历时四十天,收复我大明失土方圆数百里,破复州、平盖州、定白城、收广宁。
七战七捷,灭建奴主力五万有余,经此一役,彼辈元气大伤,已不足为患,不出五年朕必破辽阳、复沈阳,诛其族!亡其社稷,以告我辽东百万军民之大仇!
………
万历四十六年,我皇明为了攻灭建奴,而不得不向天下亿兆臣民征收辽饷,每亩征收3厘5毫,据今已经近十年了,共征饷银超过两千万两,不少子民为此妻离子散,朕之过矣!
天下苦辽久矣!
…………
现在朕确定如此之大胜,建奴兵力损失近半,短时间内已不足为虑,所谓的辽饷已不必存在。
现传朕旨意:从崇祯二年起,不再征收辽饷!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所有人心中一定,辽饷,是啊,没找到已经征收将近十年了。
取消辽饷这是所有人都极其愿意去做的,“吾皇圣明!”
尤其是都察院的一众御史还有刘宗周等人这个时候格外的兴奋,皇上果然是数千年来少有的圣明之君,如此仁义!
“诸位爱卿,此次一战,朕感慨良多,在辽东,朕才发现我大明军队和建奴的所谓八旗士兵实在是差距太大。
太祖时平定江南、定中原、收复幽云、陇西、甘肃、北出大漠,成祖时数次北击残元、南收安南,南征北战的精锐明军现在究竟去了那里?
朕是百思不得其解啊,诸位爱卿能否教教朕?让朕了解了解?”
原本十分高兴的众人这个时候只剩下了沉默,有的心中还在埋怨,大喜的日子现在提这个干嘛?你不知道,我们会知道吗?
朱由检喝了口茶才说道:“都回去好好想想,三日后朕要见到你们的奏折。”
“臣等遵旨!”,下方的声音格外沉闷。
“张维贤!”
“臣在!”,张维贤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朕要去成祖的陵墓告慰祖宗,此事有你全权负责!”
长松了一口气的张维贤连忙遵旨。
朱由检长叹了口气道:“好了,都回去吧,朕急匆匆的从辽东赶回,也累了,退朝吧。”
………
PS:今天更新了六千字,写出来真是不容易。
这两天订阅下降的太惨了,兄弟们,给个订阅吧,均订五百一下没有全勤啊!
我太难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 抵京(求订阅)
北京城,在得知大明圣君崇祯皇帝今日将回到京城之后,朝中的一众官员在皇后的带领下出城十里迎接,同时这个消息也不可避免的让京城中的老百姓得知了。
于是当朱由检胆大京城南十里处时,他就惊讶于眼前的景象,此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前方乌洋洋一大片的官员,京城的官员恐怕是能来的都来了吧,不能来的也都是想尽一切办法都来了吧。
周围也至少有五千羽林军作为护卫,更可怕的是更远出大量的百姓,这场景实在是让人不得不震惊,这样的规模比自己出京的时候还要壮观,尤其是百姓见到自己是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看着最前方挺着肚子一脸期待看着自己的周皇后,朱由检心中五味杂陈,心中突然有些惭愧,家中的这妻子怀孕了,自己的行为不就是相当于出差一次,却带回来一个小老婆吗?
朱由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走出马车,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向周皇后等人靠近,朱由检直接扶住想要行礼的周皇后,握住她的手。
拉着她向自家那座马车走去,在这一百丈左右的距离中,朱由检不停的挥手向被军队分隔开的京城百姓打着招呼。一众百姓们见到这样的场景更加的兴奋。
坐上马车后,就带着众人继续向京城缓缓前行,朱由检也借此机会和周皇后互诉衷肠。
待进入京城,道路两侧的百姓更多了,完全可以说是是人山人海,显然都是等待着离开京城半年之久的朱由检。
穿过热闹的大道,朱由检的马车这才缓缓进入皇宫。
朱由检刚下马车,就看到在这里等待着他,挺着更大肚子的田氏和袁氏。
朱由检心中的愧疚不由得更重了,但是不管如何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和三个寒暄一会儿,他才让刘氏从后面的那辆马车中走出来,略显尴尬的朱由检给几位相互介绍一下。
“刘氏刚过来,对皇宫不熟悉,梓潼你们三人好好照顾她,该学习的礼仪安排她去学习。”朱由检如此说道。
只是此时朱由检往常保持的古井无波现在却完全消失了,现场的四位女子甚至是高起潜两人却一眼都看出了朱由检那略微的尴尬,甚至可以说是不好意思。
在这样的氛围下,周皇后等人心中虽然不太高兴,但是也都压制住了没有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一脸笑容的带着刘氏向后宫走去。
对于周皇后等人来说,虽说她们也赞成给朱由检选秀,甚至是在这之中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但是现在这选秀也仅仅是刚刚开始,皇上您怎么就从外面带回来一个,来历也是不清不楚,这也太随便和迫不及待了,这要是传到外面恐怕还说本宫是个妒妇。
再加上朱由检和她们日常相处时也是极为和善,她们真就差一点儿就说出心中的想法了。
注意到此时场景实在是不合适,以及朱由检刚才那略微尴尬的介绍,她们也并不傻,很快就收回了已经到嘴边的话,对着刘氏露出笑容。
这仔细观察之下,她们也不得不说此女的确是极为漂亮,而且是极为适合生养的女子,皇上这眼光还是不错的。
周皇后笑着拉过刘氏的手掌,带着众位女子有说有笑的向后宫走去。
朱由检见到这一幕,长松了一口气,看来情况还好。
朱由检直接走向乾清宫,在马车上周皇后已经给他说过,这半年时间朝中的一些事情都放在乾清宫的桌子上,这些事情周皇后已经整理完毕了。
虽说这一路上每天都有大量的奏折从京城出发送到自己那里,但是这些事情都是一些相对来说是大事,至于其他的事情则都是由京城中的一众官员商量决定。
就是由内阁三位大学士、五军都督府两位总督、七部尚书、大理寺卿等人共同决定,每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
虽说朱由检对这些人颇为信任,但是半年时间过去了,自己至少还是需要去查看一遍的。
现在时间还早,还是上午时分,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朝中的那些官员只要没有大事,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他。
朱由检刚刚推开乾清宫的大门,见到里面的情形,朱由检惊呆了,桌子上有了厚厚的几摞奏折,厚度几乎有两尺高,几乎将整个桌子都堆满了。
朱由检感到颇为头疼,这么多的奏折这看看到什么时候啊。
但不管如何,总是要看的,还好昨晚休息的挺好,最近几天的赶路也不着急,今天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
朱由检脸色有些难看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打开最上面的奏折,恰好,这一份正是有关田尔耕抄家情况的汇报。
朱由检在南京给田尔耕下令后,在六百里加急的情况下,朱由检的命令仅仅五天时间就送到了京城的田尔耕手中。
这个时候朱由检才刚离开南京而已,收到命令的田尔耕一点儿都没有犹豫,直接派出了大量的锦衣卫奔赴各地,开展抄家大业。
田尔耕锦衣卫本职工作的能力是极强的,在四个月的时间中,田尔耕已经探查清楚了参与此事几乎所有的商家,因此当朱由检的命令到了以后,他一点儿都没有浪费时间。
在朱由检回京的过程中,大量的锦衣卫就奔赴各地,田尔耕亲自坐镇京城,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抄家,毕竟最大的商贾聚集地就是这诺大的京城。
参与此事的商贾大多数都是北方商人,甚至有八成都是北直隶、山东两地的大商贾,毕竟这个“好生意”才刚开始不久,更远的商贾还没有机会参与其中,这就让锦衣卫省了不少时间。
感谢书友“SHAJIA”再次打赏五百起点币,谢谢支持!!
第四百七十三章 荷兰使者抵达天津(求订阅)
一直到傍晚时分,朱由检才放下手中奏折长叹一口气,这在京的日子还是没有外面好过。
他缓缓起身,晃晃悠悠的向坤宁宫走去,自己这皇帝也不好做啊,白天看了一天的奏折,晚上还要去哄周皇后,接下来这几天恐怕都是这样的日子。
当朱由检走进坤宁宫,他就感觉事情有些不太对,他心中明白,自己这位通情达理的好皇后是真的有些生气了。
一脸愧疚的朱由检向孤单坐在那里的周皇后走去。
………
半个时辰后,朱由检长松了一口气,周皇后总算是恢复过来了。
不过又想到接下来还有两个女人要好好哄一哄,朱由检心中不由的再次沉重下来。
对于周皇后来说,要说心中没有生气,那绝对是假话,要说真的很愤怒,那就更不可能了,她又不傻,心中再有不满,眼前这个和善的年轻人也是大明的皇帝,她一个小小女子又能怎么样呢?或许只能用自己的柔情让他不要太过分吧。
不管如何,一夜无话,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朱由检白天看奏折,再抽时间去看看懿安皇后张嫣,晚上安慰后宫的几个女人,包括那个刚刚来到皇宫,正是惊慌失措的刘氏。
将堆积半年时间的奏折处理完毕,以及后宫的波动处理好。在回京后的第四天,朱由检下旨,册封刘氏为淑妃。
…………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朱由检已经对朝中这半年来发生的事情有了足够的了解,心中也更加的真定了。
经过这些奏折,以及这半年多在全国各地的亲生观察,朱由检心中可以确定,这两年来自己的努力的确是有效的,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按着之前确定的路线对大明进行变革了。
现在已经临近年末,各个部门此时都是极为繁忙,朝堂中每一名官员此时都是极为忙碌,要知道按照朱由检的要求,在年底前,朝廷这两年对于大明的变革要完全落到实处。
这可是大明皇上对他们的要求,他们很清楚朱由检的性格,他们必须要去将这些事情给完成,不然的话,后果必然是极为严重的。
见众人不是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就是在准备年末给朱由检的汇报,朱由检也就没有打扰他们的工作。
按照朱由检之前定下的规矩,每年年初正月后半月,他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和一众官员一起审核各个部门前一年的工作。
虽然当初这条政策确定时,一众官员对此完全不了解,但是经过去年年末那一次的审核,当时大明皇帝可是手把手的指导他们完成了汇报,经过那次众人才算是明白了如何做这个篇幅巨大的年度汇报。
因此在今年,所有的尚书都已经在尽自己的全力去书写这份审核汇报,毕竟去年他们可是丢大人了,汇报被皇上骂这是狗屁不通,还被皇上手把手教授他们如何去写,简直是枉读数十年圣贤书。
今天他们可是要一雪前耻的,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是从十二月就开始写了,但是这个时候却对手中的报告很不满意,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不断的修改、一直到上元节后。
他们却不知道,朱由检之所以要在一月后半月审核报告,就是为了让这些人在正月前半个月的放假时间中抽出时间去工作。
……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消息,鸿胪寺卿汤宾尹求见。
朱由检突然一笑,自己差一点儿就把他们给忘了,看来他们是抵达京城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汤宾尹向朱由检行礼完毕,“皇上臣有要事禀告。”
“汤爱卿坐下说,不知是何事?”
“皇上,臣刚刚收到消息,昨日下午,有一艘西方异族人大船在北方水师的带领下抵达天津,这些人正是那被我大明打败的荷兰人。
我大明军队在他们靠岸后就直接将他们给扣押,据送他们来到天津的北方水师将领所说,这些荷兰人自称来自南洋,好像是叫巴达维亚的地方。
而且这些人还自称他们离开巴达维亚后,就一路北上来到南京城,他们说他们到了南京城后见到了南京鸿胪寺卿,而且得到了皇上您的命令,让他们北上去北京城。
北方水师直到这个消息后,不敢怠慢,将他们送到了天津,信使连夜将这样的消息送到京城。
臣得到消息后,深感此事非同小可,就急忙急忙求见皇上,不知这些人所说可是事实?若是事实,该如何处理,请皇上指示。”
朱由检点点头,果然啊,还真是这些人,他们的速度有些慢啊,走海路竟然比自己走陆路都要慢。
不过朱由检还敏锐的发现这汤宾尹似乎有些兴奋啊。
“汤爱卿,这些人的确去过南京,朕也的确让他们北上来一趟京城。
汤爱卿,不知你觉得该怎么对待这荷兰人?”
汤宾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开口了,显然是对此早有准备。
“皇上,自古以来,在极西之地都有着大量的中小国家,在大汉时有大秦,大唐还曾和西人在恒罗斯大战一场,由此可见西方也是有大国存在。
再加上最近数十年大量的西方人从海陆来到我大明,我大明也通过这些人对西方世界有了很大的了解,尤其是皇上您在邸报上将大量的西方世界信息介绍给天下百姓。
臣作为大明鸿胪寺卿,自然对此没有懈怠,臣对着西方人了解也是颇多,这西方人绝对不可小视。
现在来的这荷兰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远离本土数万里,来到南洋,侵占我大明领土台湾府,这样的距离甚至比两百年前我大明舰队走的地方更远。
完全可以说这些荷兰人实力不同凡响,尤其是他们的水师,而台湾已经被我大明收复,荷兰人现在已经被我大明趋离。
但是台湾府的荷兰人仅仅是他们极小一部分的实力,远远没有让他们伤筋动骨。
现在距离战争结束已经将近一年时间了,荷兰此时才派来使者,臣认为他们想必是来求和。
再加上两国交战不战来使,我大明自然要以礼相待。”
好家伙,朱由检都惊讶了,汤宾尹这一番话不简单啊,显然这位汤爱卿是做了不少的准备。
“好,就按爱卿你的建议去办,你派人将这些人安置到京城住下,正好马上就是正旦了,让他们在京城多待一段时间,看看我大明的京城是什么样子,此事年后再议。”
“是皇上,皇上,臣想亲自去一趟天津,请皇上准许!”
朱由检一愣,好,好啊,这才是我大明精英应该有的风范!
“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