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重铸刚明TXT下载重铸刚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铸刚明全文阅读

作者:青史昭昭     重铸刚明txt下载     重铸刚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东北建设状况

    众人也纷纷看向孙传庭,众人对这位孙将军实在是印象不多,毕竟孙传庭已经有近六年时间没有回京城了。

    他们也想不明白当初皇帝究竟为何派此人去库页岛,但当初孙传庭并没有什么名声,但现在看来,皇上的决策太正确了。

    孙传庭对此也是早有准备,听到朱由检的问话,孙传庭没有慌乱,这几年他成长了凯多,起身行礼开口道:“皇上,臣从崇祯元年承蒙皇上厚爱,受上命。

    在当年六月带着第一批八万辽东难民离开大明一路向东,在济州岛留下一万百姓建设这个大明移民黑龙江的中转站。

    之后臣带着其余七万百姓继续北上,历经近月余来到了一片荒芜的库页岛。

    那库页岛的情况和之前皇上提点臣的以及我大明洪武永乐时的记载情况差不多。

    此岛屿面积广大,差不多有我大明河南布政司面积面积的一半,是大员岛的数倍,可以说是一处巨大的岛屿了。

    岛屿上有几个当地的部落,这些部落每年都要给建奴上交一批毛皮等物资。

    除此之外,这些部落和建奴几乎没有其他的关系,建奴对这座岛屿根本就不重视,岛上竟然连一名女真人都没有,这的确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这库页岛岛上所有土著加起来也还不到三千人,可谓是人烟稀少至极,甚至说这库页岛就是一片荒芜。

    整座岛屿中部有高山,也有大片平整的土地,整座岛屿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树木。

    由此我大明移民首次登上库页岛时,根本没有引起土著的注意,在移民和建设的过程中,臣等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广袤的森林。

    最初我们还想着收集这些木头用来修建房屋、制造工具乃至于造船,然而在开垦土地的困难以及深刻认识到那里木材究竟有多少,臣于是开始放火烧林。

    在这种情况下库页岛的土地开垦极为顺利。库页岛上土地颇为肥沃,极为适合开垦田地,种植粮食。

    在朝廷的全力支持下,库页岛上的移民更加顺利,唯一一点儿不太好的就是这库页岛实在是太冷了,冬天比辽阳要冷的多,幸亏那里木材众多,臣还发现了煤矿,取暖倒也方便。

    朝廷还从西方国家那里收获的不少耐寒作物,库页岛上的粮食产量也算是不低,再加上库页岛上每人都分到了八亩土地,如此众多的田地,所有移民都能够吃饱。

    于是岛上的百姓数量越来越多。当地的几个部落当得知我等来自大明,他们直接就纳头就拜,当场臣服于我大明,显然他们对我大明还是有些感情的。

    到崇祯六年年底,岛上的百姓数量达到了七十万人的规模,朝廷也已经在库页岛上设立了两府十县,派遣了大量的官员在库页岛管理移民。

    历经六年时间,大明在库页岛上修建了十二座城池,有两座能够生活十万百姓的府城。

    一共开垦了八百万亩,八万顷的土地,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户部还在库页岛修建了储粮库,现在已经囤积了三十万石的稻米。

    建成了一西一南两座较大规模的港口,便于运输粮食、移民,以及和大明本土之间的商贸往来。

    在全岛修建了超过一千里的水泥官道,尤其是那条环绕库页岛的环岛大道更是规模颇大,岛上移民们的生活现在倒是颇为便利。

    开海政策正式实行到现在已经三年有余,三年时间不仅仅其他地道的海贸增长迅速,库页岛同样是如此,整座岛屿可谓是欣欣向荣。

    ………

    近三年前,臣正式从库页岛踏上了大陆,这里更是有着一条不小于长江黄河的大河,此河面积极大,长度更是超过万里,经皇上命名为黑龙江。

    臣经过一番详细调查,简直是惊喜万分,黑龙江一带河流纵横、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此黑龙江水量极为充沛,不管是灌溉还是行舟皆是极为方便。

    这里有森林,有草原,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土地极为平坦,太适合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了,臣完全相信,这完全就是上天赐予我大明的兴盛之地。

    事实也正是如此,不到三年时间,黑龙江一带已经有大明移民近九十万百姓,土地开垦更为容易,这里的粮食产量比库页岛更多,大明百姓也更愿意来到这里。

    臣等从黑龙江入海口沿着黑龙江一路向西安置移民,黑龙江南北两岸各两百里已经被开垦出了一千万亩的土地,我大明的土地又增加了十万顷耕地。

    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现在的黑龙江已经有城池十五座,朝廷设置了三府十二县,按照计划,再过几年黑龙江一带将设立布政司。

    虽然有这宽阔的黑龙江河道,臣也没有放松对于水泥官道的修建,到今年年底,十五座城池之间都已经有官道连接,总长度也达到了千里之长。

    接下来,按照朝廷计划,将继续加大对黑龙江一带的移民,黑龙江一带除了温度低,其他各个条件都是极好的。

    现在建奴所占据的宁古塔以北皆归我大明所有,此地面积广大,完全可以养活千万人,因此按照朝廷的计划,十年内将黑龙江一带的人口扩充到三百万人。

    ……

    除此之外,臣在东北六年时间,从来没有忘记练兵之事,从崇祯元年的千人,到崇祯四年的两万人,并在野外对建奴取得大胜,到现在的三万精锐大军。

    臣已经是皆尽全力,臣幸没有辜负皇上的信任,六年时间保护了东北之地的移民。

    不管是当地土著的威胁,还是建奴的威胁,臣都取得了胜利,使得东北的移民大业能够顺利进行。

    尤其是崇祯四年大胜建奴,从那之后,宁古塔以北皆属大明,移民更加安全了。

    于是臣在黑龙江的草原建设了一处马场,经过三年建设,现在马场已经有战马十万匹!

    ……”

    众人听得都极为顺利,全程听下来,众人不得不佩服,孙传庭当真是国之栋梁。

    “好!”,显然朱由检同样很是满意。

    “朕果然没有看错孙将军,孙将军独自一人远离大陆,前往建奴后方的库页岛,安置移民,训练军队,在建奴的后方给建奴狠狠的捅上一刀。

    六年时间,在东北建立一片基业,移民一百五十余万,建城近三十座,为大明开拓五府二十二县,当真是国之栋梁!

    孙将军这六年受累了!”

    听得朱由检这很有感情的话,想到这几年的艰难、孤独,孙传庭虎目含泪,连忙跪下:“皇上如此器重臣,臣不累。”

    ………

第五百六十四章 朱由检很满意

    接下来,由秦良玉汇报了吕宋作战和后期移民建设的情况。

    吕宋虽然移民开始的较晚,到现在也不过两年有余的时间,但是这里地理环境优越,大明长江以南地区众多百姓对移民此地可以说是踊跃至极。

    甚至很多人都不愿意等朝廷的船只,他们愿意自己拿钱向那些商船购买一张便宜的船票,自行来到吕宋。

    毕竟朝廷对你怎么来的完全不在意,只要你来了,而且是大明百姓那朝廷就给你分发土地。

    这样的行为也让大明的众多商船们看到了商机,这个行当虽然利润不高,但毕竟规模大,赚的也不少,到现在民间自发移民的规模也已经是越来越大。

    即便是在大明朝廷的控制之下,现在的吕宋岛已经有近超过五十万大明百姓了,其中有近二十万都是民间的自发移民。

    ……

    现在在整个大明,唯一还发生着由正规军队进行战争的地方正式在吕宋。

    在吕宋岛和沙瑶岛(今棉兰老岛)之间超过千座岛屿以及那沙瑶岛,大明军队还在和那些土著进行着战斗。

    这之中最重要的还是这沙瑶岛,此岛面积广大,和吕宋岛相差不大,在秦良玉看来,这里必然是大明百姓安居乐业的又一宝地。

    于是秦良玉对于沙瑶岛是极为重视的,现在有三千大明军队统领着大明收编训练的三万土著军队在沙瑶岛和当地丛林中众多土王进行着战斗。

    其实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苏禄国就和沙瑶岛上的众多土王进行了长时间的战斗,苏禄始终没有机会占领这座岛屿。

    西班牙人到来后,稳固了在吕宋的通知后,西班牙也看上了沙瑶岛,还改名叫什么棉兰老岛。

    西班牙人对沙瑶岛发动了进攻,然而事实证明生活在丛林中的当地土著要想剿灭是极其困难的。

    于是双方也算是达成了协议,沙瑶岛名义上属于西班牙人,沙瑶岛大面积的丛林仍然属于当地土著。

    西班牙人只要了沙瑶岛北部一片面积不小的平原,西班牙人也在这里修建了数座堡垒。每年当地土王要给西班牙缴纳一定的财物。

    对于这个结果,苏禄国没有任何想法,作为南洋国家,它太清楚这些西人的厉害,他们现在西边已经有了荷兰人,东边若是再和西班牙人起了争端,那就真的麻烦了。

    现在转机来了,上国大明剿灭了盘踞在吕宋的西班牙人,位于沙瑶岛西南的苏禄国也再次动了心思,派出军队登上了沙瑶岛,从西南侧和当地土王进行了战斗。

    双方的战斗也是打的如火如茶,双方的实力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然而这个时候秦良玉也看上了沙瑶岛。

    明军直接乘船占领了西班牙人在这里修建的堡垒,以此为基地,三万受到训练的吕宋土著为主力,开始和和土著之间的战斗。

    于是战争开始后不久,明军也就得知了在西南方苏禄国和沙瑶之间的战斗。

    大明这才注意到了这个南洋小国,没办法,大明之前真的对这些小国家完全不重视。

    就在秦良玉还在纠结要如何和这苏禄国接触之时,苏禄国的使臣却一路来到了吕宋的马尼拉。

    他们的请求也很简单,希望和上国合作一同攻打这沙瑶岛。

    对于这种事情,秦良玉自然也不能完全做主,她今日也把这个问题带到了皇极殿。

    对于这个问题,大殿中的众人皆是紧皱着眉头,这件事情不好办啊。

    这沙瑶岛环境优越,更重要的是它距离大明足够近啊,在场众人的心中早已经将这座岛屿划归大明了,现在这苏禄怎么也在这里面插了一脚。

    这苏禄国也是大明的一大属国之一,之前对于大明也是颇为恭敬,数百年来和大明的关系都极为不错。

    大明若是直接拒绝,最终却又将这沙瑶岛纳入大明国土,实在是有损大明的威严啊,上国大明的威信何在?

    “诸位爱卿,此事倒也颇为棘手,今日正好诸位都在,大家不妨议上一议,商量出一个好办法。

    半个时辰后,我等再行决定,大家也可以借此休息一下。”说完,朱由检也就大步离开了大殿,给众人留下了一个可以商议的大殿,他要是留在这里,根本就不可能在这里商议起来。

    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当朱由检来到皇极殿大殿旁的偏殿中,皇极殿中很快就充满了议论声,不久直接响起了争吵、辩论声。

    听得这个声音,躺在躺椅上的朱由检嘴角不由得露出微笑,希望你们能够吵出一个让朕满意的结果,不要让朕失望。

    半个时辰后,小憩了一番的朱由检一脸平静的回到皇极殿中的龙椅上,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可谈论出了结果?”

    听到皇帝的话,周应秋起身开口道:“皇上,经过臣等商议,臣等已经有了方法,请皇上圣裁。

    据钦天监预估,接下来数年大明恐怕仍然是天灾不断,大明的粮食产量必然会降低,大量的百姓需要新的土地来耕种。

    经过六年时间的移民,淮河以北地区已经移民数百万,北方几省已经减少了大量百姓,地方上的压力已经降低了很多。

    但是南方仍然形势严峻,看最近两年的情况,灾害有着向南方扩展的趋势。

    同时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几省本身就是人口稠密,这这地方本身山林众多,耕地稀少,有着大量的人口没有自己的土地,之前的大员岛福建也仅仅是移民三十余万,这完全就是杯水车薪。

    而这吕宋、沙瑶两岛距离大明不远,同时那里的环境和南方几省的相差不大。

    ……

    由此这沙瑶岛我大明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

    但是这苏禄国也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之一,也绝对不能直接将他们驱逐此岛。

    以此臣认为不如顺水推舟,现在我大明的移民重点还是吕宋岛,至少我一两年内没有对沙瑶岛的需求,我等完全可以暂时占据那座堡垒,可以和当地土著达成暂时的和平。

    对苏禄,我大明应当直接严明,我大明暂时对这沙瑶岛没有想法,他们若是愿意,那就自己去办。

    而这苏禄一边还要应对南洋的荷兰人,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全力应对那些土王,要知道本身双方实力就相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就不会是当地土王的对手。

    如此数年后,我大明再出兵占领沙瑶岛也就是顺水推舟了。

    请皇上圣裁!”

    龙椅上的朱由检心中很满意,不错,这些人还不错,还知道对大明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可,此事就这么定了,秦爱卿,此事由爱卿你全权负责,趁着这一两年时间,尽快建设吕宋。”

    “臣明白。”

    ……

    到这里,今日的大事基本上已经商议完毕。

    接下来又花费了一个时辰,众人又讨论了一些小事情,朱由检这才满意的宣告了今日会议的结束,明日的会议就是确定明年朝廷的计划了。

    ………

第五百六十五章 结束

    第二天的会议就很简单了,其实第一天的会议已经提到了一件大事,正是大明内阁首辅黄立极提出的清查人口,清丈田亩。

    这件事自然而然的将会成为大明接下来数年间最终要的事情了,其他的事情照常推进就可以了。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在大明官场存在感越来越低的英国公张维贤等勋贵突然开口了,这让原本就心不在焉的众人惊异异常,勋贵们这次要做什么?

    “皇上,我大明最近几年用度日益艰难,现在不仅仅是宗室,就连皇上自己的皇产都一分不少的纳税。

    臣等大明勋贵与国同休,自然而然的应当和大明共患难,臣代表大明一众勋贵愿意纳税,不管是家中的田地还是商铺,臣等勋贵之家愿为大明的中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说完,参加此次会议的三位国公皆是跪在地上,三人此时的心中却是极为忐忑的,他们是真的担心其他的勋贵啊。

    距离宗室被皇上逼迫缴税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五年时间了,距离皇上自己产业缴税也已经过去将近四年时间了,而他们这些勋贵呢?

    其实当初宗室缴税时,英国公张维贤心里就明白,自己也要行动了,也不能不给朝廷缴税了,不然皇上会怎么看自己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

    幸好定国公、成国公两位国公同样也是明事理之人,他们也是毫不犹豫的支持英国公。

    然而其他的侯伯们却不是这样想了,绝大多数的侯伯们是不愿意的,即便三人已经劝告过了,但效果不大,这让张维贤三人心中恼怒不已,真是贪得无厌。

    在这种情况下,张维贤心中即愤怒又无奈,最终三位国公加上赞成此建议的其他六家勋贵一同来到皇宫,向皇帝提出了他们的请求。

    当时朱由检也没有犹豫,夸赞他们一番后也就赞成了他们的举动。除此之外朱由检根本就没有其他动作,仿佛对此事一点儿都不在意。

    其他勋贵见朝廷之后根本没有动作,也就放心了不少。

    朝廷没有动作一方面是因为朱由检想看看其他勋贵的反应,另一方面就是朱由检事情太多把此事给忘了。

    一直到崇祯六年初,朱由检才想起此事,他这才注意到自从几位勋贵老实缴税过去的五年时间了,京城和南京的勋贵仿佛都不知道这件事。

    虽然他们都知道英国公他们的动作,他们却仍然是我行我素。

    这样的结果让朱由检真的很生气,尤其朱由检看过锦衣卫和东厂拿过来关于这几年诸勋贵对此事的讨论。

    他们还在嘲笑英国公他们愚蠢。

    真好啊!

    都是与国同休的好勋贵啊,你们是真的聪明,朕不及也。

    怪不得真实历史上崇祯皇帝活活被银子给耗死,而你们这些勋贵却还还是如此的一毛不拔,当真是愚不可及!

    于是朱由检再次召见了这三位国公和其他六位侯伯,朱由检再次表示了对他们大义行为的赞扬,五年时间这九家勋贵每年缴纳的税加起来也有五万两白银了。

    不管其他人如何,他们几人的动作还是值得赞扬的,尤其是在这样的对此中就更是如此了。

    在朱由检的要求下,也就有了今天的这件事,既然这些勋贵们自己不愿意,给脸不要脸,那就只能让朕来逼迫你们了。

    听到英国公的话,在场众位大臣脸色颇为古怪,英国公等聊聊几位勋贵缴税的事情他们倒是很清楚的,那今天此事恐怕就是……。

    “好,诸位勋贵果然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你们祖辈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现在你们这些后辈也能够为国分忧,不愧为与国同休的大明勋贵。

    你们的请求朕同意了。”

    “谢皇上!”

    “李若星,从明年开始大明南北两京所有勋贵全部按照宗室那样缴税。”

    “臣明白!”

    这件事定下后,今天的会议也就宣告结束了。

    大明朝廷仅仅一共一天半的时间,朝廷的高官们都对经过六年变革的大明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为接下来的工作进展有很大作用。

    更重要的是定下了大明接下来数年的工作重点。

    尤其是今日皇帝再次要求各个部门给黄立极配合,再加上他还可以调动兵部的军队。

    所有人都明白了此次清丈田亩恐怕谁也挡不住了,而且不仅仅如此,皇上很明显这是要将大明的土地人口给查一个清清楚楚,根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的。

    可以肯定,这次行动的严格程度将远远超过数十年前的张居正清丈田亩。

    这一次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会倒霉了,又将是尸山血海。

    这两日,朝廷的这项新决定已经很快在大明的中上层人士传播开来,这让原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众人彻底失去了心情。

    同时也有很多人心中疑惑,大多数人都是将信将疑,这是真的吗?这可能吗?

    这或许又是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调查罢了,大明之前不是也做了很多次了吗?他们该隐藏土地不还是隐藏的好好的?朝廷不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吗?

    他黄立极难道敢和那张居正一样不成?

    然而不管如何,他们心中还是惊疑不定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位皇帝和之前的大明皇帝是不一样的。

    原本应该是热闹的新年今年大明的官员、士绅们却过的有些提心吊胆。

    然而崇祯七年的第一份邸报首页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这正是黄立极亲手书写的。

    这篇文章黄立极准备了很久,他提出此次清丈田亩朝廷将会调动大明朝廷的所有力量,大明各部都将无条件配合,全力清查大明两百余年来的瞒报恶疾,不管谁胆敢阻拦,必将被朝廷撵的粉碎。

    黄立极的措辞极为严厉,直接劝告天下百姓,一年内老实交代的可以既往不咎,不然将按《大明律》严格处理。

    黄立极甚至直接提到皇帝允许他调动的全国十七万军队来支持此次清查。

    这是什么?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大家都看的明白。

    在最后黄立极直接表示他将不惜一切代价将大明的人口、土地调查一个清清楚楚。

    ……

    现在这个时候,谁家没有向隐藏一大批田亩,毕竟这些田亩不用缴税,谁家没有隐藏一批人口?

    上至宗亲、勋贵、官员下至商人、普通乡村一士绅,大家谁不是这样干的?

    顿时应该是热热闹闹上元节冷清了一些,大明的普通百姓仍然在欢喜的庆祝,然而这个国家真正的上层人士却是心如刀割、彻夜难眠。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南京勋贵的抉择

    ,大明的上层阶级们在崇祯七年的第一个月那是如坐针毡,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大明内阁首辅黄立极,等待着他的动作。

    他们要凭此来看看这朝廷此次清丈土地的界限究竟在那里?如此他们才能确定自己的选择究竟是什么?

    然而他们苦等的动作却一直都没有等到,这让他们更是煎熬无比。

    而崇祯七年年初的京城和南京城则是有些暗流涌动。

    京城和南京是大明勋贵们的两大聚集地,五年前黄立极等人向他们提出的所谓缴纳税收之事,他们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反对的,毕竟没有谁愿意将自家那原本不多的钱财拿出来给朝廷一部分。

    其实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们还是略微有些犹豫的,但是他们通过信件商议之后,还是下定决心反对此事。

    即便是参与的人众多,他们心中还是忐忑的,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然仿佛是不知道一样,对此丝毫没有过问,甚至连公开都没有。

    这让他们放松了不少,有的勋贵心中更是大笑,果然还是法不责众啊,我等九成五的勋贵都反对,皇上又能如何?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时隔五年时间,朝廷竟然再次出手了。

    南京城,富丽堂皇的魏国公府,南京城一众勋贵皆聚集于此,魏国公府大厅中,虽然人数众多,却极为安静,这倒是显得颇为诡异。

    做在主位上的魏国公徐文爵脸色平静,他缓缓开口:“诸位,据朝廷正式公布圣旨已经有一个月了,本公爵已经得到消息,朝廷驻扎在南京的税部官员已经在调查我等的家业了。

    看来这次朝廷是真要行动了,丝毫不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京城也传来消息,京城的那一众窝囊的勋贵们已经在半个月前上书支持此事了。

    也就是说现在只有我南京勋贵没有动作了。诸位觉得我等该如何,今日我等议一议吧。”

    众人对徐文爵的话没有惊讶的,他们早就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获得了消息,这个时候也都是心思各异。

    “哼”左侧一富态中年人脸色通红的站起身,显然是愤怒异常,“魏国公,朝廷这些年是欺人太甚,直接拿走了魏国公您的南京京营的兵权。

    国公您不愧为与国同休镇守南京的国公,丝毫没有阻碍的将兵权交给那毛头小子黄得功。

    朝廷是怎么对待国公您的?他们可是一点儿兵权都没有再给您,这还算个什么南京镇守?

    之后更是变本加厉,直接废除了盐引,我们这些勋贵本身日子就颇为艰难,直接就是雪上加霜。

    可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可是点儿牢骚都没发啊,老老实实的配合朝廷。

    谁又能想到,现在朝廷竟然还不罢休,还要让我们缴税,不仅仅是田税还有商税,简直就是欺人太甚,根本就是不让我们活了。

    朝廷就是这样对我们这些勋贵的吗?

    他老朱家究竟想做什么?”。

    “临淮侯,慎言!”,诚意伯刘孔昭大声呵斥道。

    临淮侯狠狠的蹬了一眼刘孔昭,也没有说什么,悻悻坐下。

    “临淮侯,你此话确实是不合适,不过朝廷的确是有些欺人太甚了,这几年我们本来就一年不如一年。

    不管是钱庄生意、食盐生意还是粮食生意,这几年我们都是损失惨重,谁家不是一大家子人要养活,现在实在是撑不下去了啊。”

    “是啊,朝廷怎能如此待我等勋贵?”

    ……

    “京城的英国公简直是有负我等重托,实在让人大失所望。”

    “拯救大明还要靠我等开国勋贵!”

    ……

    听到徐文爵的表态,众人纷纷出声表示赞成,当然也有人仍然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相邻坐着的诚意伯、平江伯两人就是如此,坐在那里冷眼旁观。

    徐文爵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至于诚意伯两人的表现,徐文爵也注意到了,他对此也是早有预料,毕竟这两人之前就不太合群。

    “诸位,本公想要给皇上上书,表示一下我等生活的艰难,希望朝廷能够体谅一下,废除那收税之策,诸位可愿意和本公一同上书?”

    “本侯自然是愿意,有魏国公带领,我等自然不会退缩,现在我等家中谁不是极为艰难。”,灵璧侯汤国祚大声说道。

    其他人也是纷纷附和。

    “好,那诸位回去后尽快写好,明日本公就派人将我等的奏折快马送往京城,让皇上看到我等的艰难啊。”,魏国公显然对此很满意。

    徐文爵看了一眼刘孔昭,他冷冷的说道:“我等此次一定要团结一心,莫要做出错误的选择。”

    此话一出,众人心思各异,不少人的目光都看向刘孔昭和平江伯陈安至,他们显然明白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

    当天晚上诚意伯府,刘孔昭和陈安至两人一脸忧愁的谈论着白天发生的事情,两人都是既是愤怒,又有些惊慌。

    他们若真的就此上书皇上,皇上必然会大怒,定然会牵扯到他们,当今皇帝可是心狠手辣的很啊。

    两人长叹一声,他们很明白,这奏折又不能不上,不然他们两家在这南京城还过不过了?

    一个时辰后,两人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两人连夜书写了两份奏折,其中一份第二天南京城门刚开就快马加鞭的向北而去。

    第二份一直到中午时分两人才送到魏国公府,之后两人直接就闭门谢客。

    京城的勋贵的确和徐文爵说的那样,他们很快就屈服了,一方面是因为英国公等三位国公的劝告。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在京城生活的他们很清楚当今皇帝的手段,这个时候最好还是不要负隅顽抗,大明的宗亲们都缴税了,就连皇帝自己也缴税了,那自己这个勋贵难道不应该吗?

    现在又推迟了几年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些原因,据京城两千余里的南京勋贵们可完全没有感受到。

    或许只能说是天高皇帝远太久的他们太迟钝了,他们恐怕已经太久没有到皇权的威严了。

    对南京勋贵而言,虽然数年前皇上在南京城待了十余天的时间,但他不是很快就走了吗?难道皇帝还能在南京城长待吗?皇上走了,南京城不还是属于他们吗?

    或许正是他们为所欲为惯了的事实直接让他们不知何为敬畏。

    ……

今天的更新可能要到一点左右了

    如题,实在抱歉

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之事,朝堂震动!

    京城,朱由检正一脸笑容的看着桌子上这一沓子从南京而来的奏折。

    “真好,真好啊!”

    旁边站着的王承恩早已经冷汗直流了。

    这些奏折朱由检已经完全看一遍了,他真的觉得当真是不错。

    朱由检可以发誓,他这话是真的,他是真的很高兴,想不到南京勋贵还有两个可用的,真是不错。

    朱由检那微薄记忆忆里,大明的这些勋贵们在面对李自成、建奴时似乎都投降了。

    没想到啊,南京的勋贵们给给了他一个惊喜。

    而且不仅仅是他们,京城的那些勋贵也是很快就投诚了,真是令人惊异,要知道这些人已经暗暗抵制了五年时间了,现在竟然如此轻松就投降了。

    京城的这一批勋贵在朱由检的圣旨下了之后,他们就上书请求为国分忧了,就连京城的那三位国公都丝毫没有去劝告,都没有发挥他们的作用。

    这样的结果让朱由检初始颇为懊恼,细想后又略感欣慰,懊恼是因为自己原本还想要抓一批勋贵典型的,结果他们竟然完全没有给机会,欣慰是因为毕竟这些人是大明勋贵,他们愿意为国出力总算是好的。

    现在南京来的消息让他高兴起来,原本以为没机会了,现在机会这不是又来了。

    南京的情况之前朱由检还是有所预料的,现在整体的情况和他之前想的差不多,只是多了两个特殊的人,诚意伯和平江伯。

    尤其是在南京这样的情况下两人还能做到这个程度绝对算得上是难得可贵了。

    朱由检看着桌子上的奏折,嘴角渐渐冷笑,你们这些人享受了数百年的荣华富贵,数百年间也不知道做了多少恶事,现在也是时候让你们还回来了。

    朱由检对这些奏折没有回复,全部留中不发。

    南京,一个月时间过去了,魏国公等人有些着急了,朝廷那里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有,现在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啊,皇上到底是准还是不准啊,你至少要给个准话啊。

    南京的一众勋贵心中也开始不安起来,早知道这一个月税部的那些人可是一点儿都没有停下啊,他们可是一直在调查他们的家产。

    勋贵们虽然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挠此事,但是这东西真的是阻挡不住的,当初的宗室们坚持不到半年就彻底投降了。

    现在已经是脱胎换骨的税部会给他们这么长时间吗?众人心里都有答案。

    就在这时,从京城传来了一个糟糕的消息,大明的那些御史们在都察院左都御史郑崇俭的带领下一同弹劾大明的勋贵们谋财害命!

    此事直接在大明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此次弹劾的范围极广,就连勋贵之首英国公府也牵扯其中,大明最主要的两批勋贵开国勋贵和靖难勋贵全部牵扯其中,一个都没有少。

    可以说除了崇祯朝册封的十数位伯、子、男爵,其他人没有一人不在其中。

    这次弹劾发生在崇祯七年二月初的大朝会上,郑崇俭突如其来的弹劾一众勋贵,联和都察院的所有御史,郑崇俭弹劾的话音一落,十数位御史一同站出来,场面颇为宏大。

    郑崇俭弹劾的勋贵问题听起来似乎是有理有据,那一家做了什么事?是欺男霸女,是抢夺他人土地,是欺压良善,是最终致人死亡,还是是伤人,郑崇俭说的清清楚楚,一点儿都不含糊。

    甚至还有那一年那一月这样详细的日期,有的事情直接精确到了那一天。

    这么详细的信息实在是令人震惊,实在是太过于可怕,很难想象都察院的人究竟调查了多久,这些事情最早都追溯到万历二十年。

    有人当场就怀疑都察院是不是从锦衣卫获得了消息,不然怎么会如此精确,简直是匪夷所思。

    最先反应过来的大明的勋贵们,他们的反应极大,所有勋贵大呼冤枉,纷纷跪地,声泪俱下的表示这是污蔑,是郑崇俭的谋害他们,要求皇帝严惩郑崇俭。

    一边哭一边隐晦的提到自家祖先当初是多么艰难,为大明立下了怎样的功勋,一时间竟然是凄惨至极!

    大殿中原本昏昏欲睡的其他文官顿时精神抖擞,所有人争先恐后站出来,大声支持都察院,要求对贪赃枉法、罔顾人命的勋贵以严惩。

    有的甚至直接声称,祖先有功也不能是后辈胡作非为的保护伞,此语在皇极殿中一经说出直接就成为了共识!

    勋贵一方和文官一方彻底吵了起来。

    大殿中的文官可谓是群情激愤,他们实在是憋的太久了,等这一天他们已经等太久了。

    自从崇祯元年,皇上每月只开一两次大朝会后,六年时间,大朝会已经变得可有了无,他们几乎不能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可恨。

    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还是都察院御史带头的,他们自然不害怕,督察组的人果然不简单,一出手就要捅破了天。

    大殿中吵吵闹闹近一刻钟,这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应,这似乎回到了崇祯朝以前的朝堂。

    “肃静!”,看双方快打起来了,朱由检开口了。

    顿时文官们纷纷安静,勋贵们的哭声也越来越小。

    待大殿中安静下来后,朱由检一脸阴沉的说道:

    “好了,不要再吵了,朕为你们做主!

    郑崇俭,大明的勋贵们都是对大明有功的,他们的祖先都为大明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

    不久前,他们还上书愿意为国分忧,处处为大明着想,可谓是国之柱石!

    他们是与国同休的勋贵,他们的声誉就是大明的声誉,这绝对不容污蔑。

    郑崇俭,你可知污蔑勋贵的后果。”

    郑崇俭此时一脸大义禀然,“臣可以保证!”

    “好,既然你敢保证,那就去查吧,一旦查证,你若是诬告,就用你的项上人头谢罪吧。

    不过,若是真的,朕自然会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勋贵祖先的功劳不是他们无法无天的保护伞!

    周应秋、郑三俊、田尔耕、曹化淳!”

    “臣(奴婢)在!”

    “以周应秋为本案总负责人,正三俊、田尔耕、曹化淳三人从旁协助,刑部、锦衣卫、东厂全力调查此案,把这里面的事情给朕查个一清二楚,朕不会放过一个罪人,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尔等可明白!”

    “臣等明白!”,四人的脸色极为沉重。

    跪倒在地的数十名勋贵皆是埋着头颅,脸色极为阴沉。

    “退朝!”,朱由检直接宣布退朝,一言不发的走出大殿,对其他人看都没有看一眼。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皇上很这一次是真的很生气。

    只是皇上究竟是在为谁愤怒,是勋贵们所作所为的骇人听闻,还是郑崇俭的胆大妄为?

    这一点儿谁也不能保证,不过也都有着自己的猜测。

    ………

第五百六十八章 勋贵案(一)

    此次的勋贵案一经发生,就抢夺了京城人相当一部分的目光,所有人都知道,按照皇帝的性格,此案绝对是一个大案,最后大明的这些勋贵也不知道要倒多大霉了。

    京城的勋贵们在朝会结束后就急匆匆的聚集在英国公的府邸,皆是面色阴沉,心中愤怒不已。

    他们很清楚,那些御史所说的事情基本上就是真的,不过这种事情他们都做了几百年,只要不做的太过分,就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就全真的被处罚,也不过是罚一些俸禄吧了。

    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这位皇上恐怕不会留情面啊,再加上也不知道这些御史是准备了多久才准备了这么多的罪名,难道他们已经掌握了证据?

    就连南京的那些勋贵同样是一个也没有放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些御史所提到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真的。

    而且这里面相当一部分他们自己都不清楚自家的那些兔崽子做了这么多祸事,他们实在是不能不担心啊。

    英国公府的大厅中吵吵闹闹了半天时间,最终无奈之下众人勉强想到了一些办法,现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自家惹得事情,能用银子摆平的直接用银子摆平,最次也要消除罪证。

    傍晚时分,众人急匆匆回到自家府邸,开始处理自家的事情了,一切争取在周应秋查出来之前解决掉。

    回到书房的张维贤一脸落寞,他有些迷茫,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犹豫一番后还是写下一份书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到南京。

    坤宁宫,朱由检正在和皇后以及大明的太子、三皇子、三公主一起用膳,坤宁宫中的氛围格外和谐,众人倒也是有声有笑。

    在朱由检的刻意把握下,在用膳时间,皇帝这一家子氛围都是颇为和谐的,朱由检这个时候也会放下平日里保持的威严,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嘘寒问暖,可谓是其乐融融。

    不仅仅是他们,在朱由检的严厉要求下,后宫的女人们之间关系倒是也算是颇为缓和,没有那所谓的宫斗。

    这样的场景对于宫内的那些老人来说,可谓是啧啧称奇。

    这样的场景他们似乎只听说过,听说弘治皇帝那时的后宫就是这样的,没想到他们还有机会见到这样的情形。

    就在大明太子朱慈烨喜气洋洋的给父皇描述今日的趣事时,王承恩急匆匆有了进来。

    看完送过来的纸张,朱由检脸上的笑容丝毫没有变化,轻声说道:“无碍,不用管他们,看看他们能做到那一步。”

    说完就继续柔声和这几个孩子边吃边谈论着,似乎一点儿也不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然而周应秋可是极为重视的,丝毫没有给京城的这些勋贵们留时间。

    仅仅是大朝会之后的第二天。

    周应秋就开始让锦衣卫亲自出马带人过来,他直接就开始提审了。

    仅仅是第一天,京城这数十勋贵府中都有人被锦衣卫带走了,一家都没有缺,这让一众勋贵极为惊惧。

    唯一让他们略显安慰的是今天被带走的人地位都不高,仅仅是他们府中的管事之类的人物,对于这些人的嘴巴,勋贵们还是颇为信任的,相信这些人回做出正确选择的。

    事实的确如此,当天的闭门审问中,周应秋等人的确什么也没有问出来。

    不过周应秋一点儿都不急,这一天他不慌不忙的审问这些人,同时还为刑部尚书郑三俊等数十人送行。这些人将赶往南京,负责审理那里的大明勋贵们。

    第二天他同样很是平静的又从每家带走了一些人,今天带走的人地位又高了一点儿。

    如此一连五天时间,周应秋这样的举动让京城勋贵们有些着急了,他们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周应秋到底要做什么?是在拖延时间?

    这应该不会啊,这也起不到什么效果,自己这几天可是一刻都没有停下来去消除罪证。

    第六天,田尔耕带着锦衣卫大队人马强硬的从勋贵们的家中带走了勋贵们的数个儿子、或侄子之类关系极近的人。

    有的甚至直接将自己所有的儿子都带走了。

    这让很多人心惊胆颤,他们实在是不知道周应秋究竟掌握了什么样的证据,即便是他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去探查了。

    第七天,周应秋竟然没有了动作。

    第八天,周应秋派人将一众勋贵带到了刑部衙门。

    周应秋、田尔耕等人皆在于此,勋贵们丝毫没有给周应秋等人好脸色,周应秋也不在意。

    待众人坐下后,就开始了今日的审查之事。

    只见第一批被带上来的就是张维贤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张维成以及张维成的两个儿子,这也是今日张维贤脸色极为阴沉的原因。

    张维贤和自己的这位弟弟感情还是颇深的,对他也极为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袭爵后的张维贤就将英国公府很大一部分的事务交给他这个弟弟管理。

    他的弟弟也没有让他失望,这几十年来打理的有声有色,国公府中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让张维贤很是欣慰。

    然而前日,周应秋却带走了他最信任的弟弟还有自己的两个侄儿,这怎能不让他愤怒?

    然而很快张维贤就将双目呆滞的看着跪在地上,脸上鼻涕、眼泪一大堆,啼哭不已的弟弟。

    仅仅一个时辰,张维贤可谓是一波三折,从愤怒到现在的羞愧至死。

    就在刚刚那一个时辰的时间,周应秋将一个个的人证物证带到大殿,为英国公府的二号人物定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罪。

    在如此人证物证的情况下,张维贤的弟弟张维成只能是闭上嘴巴,一句话也不说,既不否认也不认罪,但在场的数十人谁还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赵维成在这二十余年的时间中,所做之事可以说是恶贯满盈,仅仅是周应秋的统计,张维成通过各种手段抢夺了大明百姓的一万五千余亩的肥沃土地。

    在抢夺土地的过程中,因为争抢、殴打导致一户八口人的全部死亡。

    因为被抢夺土地而沦为英国公府佃户的两千余户百姓中有一百零三人因为饥饿而死,由于张维成定下了七成的佃租。

    为了扩张英国公府的商行,张维成借助英国公府的权势和其他商户抢夺生意,在这个过程中,有三十七人死在英国公府的家丁手中。

    同时张维成还收受其他人贿赂,为他们撑腰,初步统计,有白银五十余万两白银。

    在这二十年中,张维成还征掉大明京营士兵十万人次为英国公府做事。

    张维成的两个儿子也是其中的帮凶,同时他们二人好色成性,喜欢强抢百姓家的清白女儿家,女儿家的家人想要去报案,就会被打伤,甚至丢掉性命,这正是这两人的杰作。

    现在他的这两个儿子每人的妻妾有三十余人,其中八成都是抢过来的,这还是活下来的,这中间已经丢掉性命的女子也已经有十数人了。

    如此种种,审计下来,没有一点儿拖延,显然周应秋手里的证据早已经准备充分。

    无精打采的张维贤步履蹒跚的走出刑部衙门。

    真是枉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以治家之严自傲数十年,他的弟弟却做出了这样的事情,他还经常和他人炫耀此事。

    真好!

    真好啊!

    此时见到张维贤失魂落魄的走出刑部衙门,一直看着张维贤的张维成眼中那一丝的希冀直接消失了。

    他破罐子破摔般的在自己的罪责上按下了手印。

    一天后,数十家京城勋贵的亲人全部审理完毕,所有勋贵的无话可说。

    崇祯七年二月初七,刑部衙门,一众勋贵再次来到这里,只是到了大厅后,他们才悚然一惊,皇上怎么也在这里?

    ………

第五百六十九章 勋贵案(二)

    岂止是大明皇帝在这里,大明的内阁、诸部重臣竟然都在这里,就连应该忙的不可开交的黄立极也在这里。

    众人连忙收起脸上的不快,老老实实跪下行礼。

    “行了,自己找地方座下,一刻钟后,要开始审案了。”

    众人坐在椅子上心中极为沉重,今日如此形势,恐怕非同小可。

    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之前几天被查的那些人做事事情,他们其实都是知道的,只是这些事情谁家不在做?皇帝您的爷爷做的也不少,谁也别怪谁。

    可是现在皇帝你究竟要做什么?

    看今天这阵仗,皇上恐怕是要严格处理自己这些人了,难道皇帝你真的如此不讲情面了吗?

    难道自家被抓走的人开口说了不该说的话?

    ……

    “周爱卿,可以开始了!”

    坐在主位上的周应秋连忙称是,“皇上,诸位勋贵、诸位同僚,经过本官近十日的审理,在刑部、锦衣卫、东厂的配合下,都察院所指控的诸案件已经定下了近四成,证据确凿。

    今日请皇上和诸位同僚来此是因为臣在审理案件时发现了一件隐藏其中的线索,此案牵扯到抚宁侯朱国弼,臣不得不请皇上到来。”

    听到此话,坐在下方的朱国弼猛地抬头,一脸惊愕的看向周应秋,谁都没有发现在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慌。

    “周大人,本侯怎么也是大明的勋贵,你最好不要信口开河。”,抚宁侯一脸正气的盯着周应秋。

    “这抚宁侯就不用担心了,本官既然说了,那自然是有证据的。”

    “希望如此,不然本侯不会放过周大人的!”,朱国弼猛的一甩袖,脸色极为阴沉,似乎是对此极为愤怒。

    “来人,将人带上来!”

    很快带着镣铐的抚宁侯府管家被带上来。

    “皇上,在之前的调查中,抚宁侯府的这位管家可以说是作恶多端,算是数一数二的。

    皇上请看,这就是他的罪责。”

    朱由检接过,很快脸色就沉下来,这位管家当真是作恶多端,比张维贤的那个弟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原本此案已经可以结案了,可是昨天下午,臣在例行审问时,这位王管家却突然告诉臣他做的这一切事情都是抚宁侯朱国弼要求他做的,臣是大惊失色,这才有了今日之事。”

    “放屁,他在污蔑臣,臣是冤枉的,他的事情臣这么不知。

    皇上您要为臣做主啊!”,朱国弼大惊失色,竟然会是此事,这怎么可能?他怎么敢!

    朱由检没有看跪在地上大呼的朱国弼,“这位王管家,周应秋所说的话可是真的?

    抚宁侯可是我大明的重臣,他的祖先也我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你若是在污蔑,朕饶不了你。

    不过若是确有此事,朕自然会为你做主,为你减罪,有功之人也不能如此猖狂的谋财害命!”朱由检沉声说道。

    不得不说此时朱由检的话能给人不小的信任感。

    没看那王管家原本在抚宁侯斥责时瑟瑟发抖的身体渐渐稳定,他缓缓抬头,显然是准备说些什么。

    他敏锐的感到从右侧抚宁侯那边传来了一道刺骨的寒光,他猛地打了一个哆嗦。

    他狠狠的咬了一口嘴唇,还是开口了。

    “草民所说句句属实,草民和草民爹所做的恶事都是在抚宁侯的授意下做的,最终所获的银子、珍宝全部都是交给了抚宁侯,草民是一两银子都没有拿到啊!

    例如在抢夺京城东十五里处的那三千亩土地。

    ……

    在这个过程中死了六人,当初抚宁侯要求不必在意,全力镇压,这才有此后果的,抚宁侯又花了不少银子最终善后。

    ……

    草民句句属实,不敢欺瞒皇上。”

    说完这王管家不停的扣着头。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抚宁侯,你有什么话说的?”

    抚宁侯仍然站在那里,此时的他竟然是一脸平静,“皇上这仅仅是这恶贼的一面之辞,绝对不可轻信。臣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怎会做出如此蠢事?

    这恶贼定是因为其父亲的死对臣怀恨在心,今日借此想要报仇。”

    “不不,皇上,草民说的是真的,没有一句话是假的。

    皇上草民的父亲就是这抚宁侯在十五年前派人害死的,正是因为有此大仇,草民才愿意借助彼此机会为父亲报仇啊。

    要知道草民全家人的生死可都掌控在抚宁侯手中,请皇上明察!”

    朱由检点点头,“周爱卿,朕还是觉得仅仅凭借这王管家的一家之言还不能对抚宁侯定罪,双方本身就有仇,难免不会有冤枉之举。”

    “皇上圣明!”,听得此话,朱国弼大喜,还好还好,皇上还是信任自己的。

    说完,低着头的朱国弼狞笑的看了看自家的这位管家,王管家听到朱由检的话后就心中一沉,现在又见到朱国弼的眼神,可以说是绝望至极!

    完了,自己完了,就不该相信周应秋的话。

    周应秋却一点儿都没有着急,“皇上,若是仅仅有此人的供词,怎敢请皇上过来?再怎么样,人家是大明的勋贵啊。”

    “来人,将人带上来!”

    众人皆是向门口望去,难道周应秋真的还有后手,这时有一年轻人走进大殿。

    旁人还没有什么,只有朱国弼有些迷茫的盯着这年轻人一会儿,才失声叫道:“你是老六?”

    “呦,爹你还记着我呢?真是不容易。”,这年轻人讥笑道。

    听得这两人的对话,勋贵们大为震惊,看着意思这年轻人是抚宁侯的六儿子,只是前两天没有听抚宁侯提到过自己有儿子被刑部抓,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年轻人显然是知道今日来到大殿是做什么的,他直言不讳道:“皇上,周大人,草民昨日说的都是真的,没有一句是造假。

    抚宁侯府可谓是黑暗至极,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

    这些事情都是抚宁侯亲自指挥的,其他人根本就做不了这么多,在朱国弼的经营下,抚宁侯府中除了他之外没有其他人能做到这一点儿。”

    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是儿子告老子啊,回过神来的众人颇为无奈,今天只能说是长见识了。

    抚宁侯直接跌在地上,似乎是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朱由检问出了大家的困惑:“你为何要状告你父亲,这可是不孝。”

    众人纷纷竖起耳朵,“十五年前,在我母亲的房间,他这个禽兽当着我的面把我母亲给活活打死了。

    这几年臣一直在搜集抚宁侯的证据,最终也有了成果,昨日臣已经交给周大人。”

    这份证据很快就在众人间传阅。

    众人不得不感叹,这抚宁侯真是人才,竟然能到这种众叛亲离的地步,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来人,将抚宁侯压往刑部大牢,等候处置!”

    “不,不不,皇上,臣冤枉啊,臣不服!他这是报复,报复啊!”

    ………

第五百七十章 勋贵的不安

    等抚宁侯的身影彻底消失后,大殿中原本有些踌躇的英国公张维贤脸色坚定下来,只见他站起来走到中央开口说道:

    “皇上,此次抚宁侯可以说是作恶多端,实在是令人震惊,为人所不齿,可谓是人神共愤。

    臣的弟弟和抚宁侯之事也几乎是不相上下。

    除此之外,京城勋贵各家皆有人被查证做出了为非作歹之事,可谓是人神共愤。

    臣身为大明勋贵之首,可谓是管教不严,对此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臣请皇上责罚!”,说完,张维贤就深深跪在地上。

    其余勋贵也都不傻,见英国公动作,众人纷纷起身,长跪于地,出声请罪。

    众人虽然是这样做的,但心中却并不是太过紧张,这样的事情全部的是什么大事。

    作为大明勋贵他们有太多的手段可以获得钱财,例如崇祯前的京营,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伤百姓的土地。

    只有府中的那些支脉、管事这一类的人才会借助府中的名声去搜刮钱财。

    只能说这抚宁侯是昏了头,想赚银子还不容易?非要行如此之事。

    不过既然抚宁侯这样做了如此之事,那他就要承受最终的后果,一切和他们没有关系。

    在他们看来,他们这样的过错皇上顶多也是罚些俸禄罢了,大不了再革除五军都督府的官职。

    朱由检看着跪在面前的数十人,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勋贵,他们的祖先都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也为大明的重建立下了大功。

    之后百余年,无论如何,至少他们是坚定拥护大明的统治,尤其是英国公为大明多位皇帝的皇位传承保驾护航。

    虽然五军都督府权力越来越少,这些勋贵总归还是立下了一些功劳的。

    据锦衣卫的汇报,这些勋贵们并没有犯下什么太大罪过,他们家中那些犯事的人他们或是完全不知或是仅仅知道一点儿罢了,他们自己的确是问题不大。

    在这个年代,自己还是不能赶尽杀绝啊。

    朱由检一直没有说话,手指轻敲着椅子扶手,发出砰砰的声音,这微小的声音在这样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朱由检的沉默让这砰砰的声音仿佛恰好敲击在众人的心口,下面跪的人已经有些慌了。

    难道皇上要不讲武德,直接对我等大下杀手了?

    是了,是了,当今皇上从来就不按常理出牌啊!

    ……

    皇上到底要做什么?怎么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

    终于,朱由检终于开口了,之是这开口后众人的心情就更不美妙了,“诸位爱卿,你们知不知道这十数日的情况让朕很失望,你们似乎忘记了你们祖先的荣耀。

    虽然这段时间查出的都是你们的支脉,府中管事之类的人物,似乎是和你们的关系不大。

    但是你们的所作所为让朕同样很失望,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大明的勋贵啊!

    你们的祖先为了这份爵位,为了这份荣耀在战场上舍生入死,可你们呢?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他们的后代现在每日想的不是去打仗,为国建立功勋,而是每天都想着怎么获得更多的银子。

    没有训练武艺,没有学习兵法,每天吃吃喝喝。

    朕很失望,满朝文武都很失望,你们的祖宗们一定也很失望。”

    朱由检敏锐的感受到了下方众人的不服气。

    “或许你们会说崇祯元年之前你们所任职的五军都督府根本就没有多少权力了,你们沉迷于过日子也情有可原。

    或许这是你们的理由,但是这短时间你们有没有去练武,有没有学习兵法?有没有想过要为国建立功勋?

    除了少数几人外,大多数人都没有吧。

    崇祯年也已经有七年时间了,五军都督府的变革也有六年时间,你们也再次获得了兵权,或许这份兵权并不大。

    但是你们有变化吗?”

    “砰!”的一声让所有人一阵颤抖,这正是朱由检自己猛的一拍桌子。

    “没有变化,你们同样是一点儿长进都没有,除了新城侯、新乐侯、惠安伯、宣城伯四人有些长进,知道练武、学兵法,其他人一点儿变化都没有,让人失望至极!

    每天睡到正午,吃吃喝喝,喝的酩酊大醉,然后一天就过去了。

    就连成国公你堂堂大明国公一点儿带头作用都没有,每日带着一众勋贵吃吃喝喝,醉的那叫一塌糊涂!”

    成国公朱纯臣大惊,连忙道:“臣有罪!”,其他众人也随机附和,在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和皇帝顶嘴。

    “有罪,你们的确是有罪,简直是罪不可赦!

    你们的这种行为把我大明的脸面都丢光了!

    再加上你们府中的这些肮脏之事,简直就是我大明的耻辱!”

    虽然感觉皇上这话说的已经有些重了吧,但众人心中却是咯噔一声,不会吧,皇上真的对我等动手?

    众人连忙求饶告罪。

    “哼,今日就暂时不对你们处罚,等南京勋贵审理完成后,朕再一起处理,这段时间,你们就回府中老老实实待着,也别出来了,好好的反思反思。

    想一想,你们到底该怎么办吧!”

    说完,朱由检也不在乎,带着王承恩等人从众人中间的空隙中走出刑部衙门。

    直到朱由检走后,众勋贵这才站起身,皆是一脸阴沉,面色极为难看,显眼他们都明白,此次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就过去了。

    竟然还要看南京那一批人的审理情况?

    那些人干的事情可比我们狠多了,到时候得到消息的皇帝岂不是龙颜大怒?我等必然受到牵连。

    英国公张维贤对周围的一众文官说道:“诸位同僚,此次不管结果如何,都是我等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

    我等也不在此地久留了,这就回府反省,告辞!”

    “告辞!”

    “告辞!”,众勋贵鱼贯而出。

    刑部衙门中,黄立极见众人走后,缓声道:“周大人,此次你这次可是将大明勋贵们得罪狠了啊。”

    “无碍,这些勋贵本官早就看不上了,就像皇上说的,除了英国公和其他四位侯伯,其他人现在就是我大明的蛀虫。

    现在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好好对他们敲打他们一番,给他们一番警告,希望他们有所改进。

    不然大明真正中兴后,大明的勋贵都是这么一群无能无用、连马都不会骑之人,那成何体统?”

    说完,周应秋大步离开,衙门还剩下的黄立极等人心中对此却是颇为不屑,谁还不知道你的倚仗是什么?

    正可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旧的东西就让它淘汰,一代新人换旧人。

    ………

第五百七十一章 罪孽更深的南京勋贵

    负责审查南京勋贵案的刑部尚书郑三俊、骆养性一行数百人一路上没有丝毫耽搁,一路上马车飞奔,用时十五天就顺利抵达了南京城。

    郑三俊一行人抵达南京时,南京城中的一众勋贵们可是夹道欢迎。

    自从得到京城消息后他们就行动起来了,将之前所谓的缴税之事完全抛开,集中全力解决这次的勋贵大案。

    他们获得确切消息的时间和郑三俊抵达南京的时间中间也仅仅相差了五天时间,五天,他们可谓是一点儿都没有耽搁。

    他们已经竭尽全力做了能做的事情,能遮掩的抓紧时间全力遮掩,到了今天,他们对自己的动作总体上是满意的,那些相对严重的事情他们都已经遮掩完毕了,相信初来乍到的朝廷官员查不出什么的。

    此时在见到朝廷官员时,一众南京勋贵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他们安心了,幸好南京离京城足够远。而这一切都在郑三俊、骆养性等人的眼中。

    他们心中冷笑,南京勋贵果然是自大至极,难道还不知道现在的大明和七年前的大明已经彻底不一样了。

    诸位,时代变了。

    郑三俊等人不动声色的和南京文武官员、勋贵们打着招呼,满面春风的参加了在南京一处游园举办的欢迎宴会。

    如此一番之后,众人才在晚上回到了住的地方。

    他们也没有耽搁,第二天就直接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第二天,南京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南京刑部衙门,上午和京城的情况一模一样,南京锦衣卫大规模出动,从各勋贵府邸带走了一批人,没有一家勋贵逃过的。

    如此,接下来这样的事情出现了三次之多,锦衣卫带走人的身份一次比一次高。

    郑三俊等人如此雷厉风行的行动让南京一众勋贵心慌起来,作为在南京待了两百余年的地主,他们可以说在南京所有的部门中都安插了自己的人手。

    即便是最近几年他们在这方面的势力在朝廷的变革中受到了很大的损伤,他们还是有不低的存在感。

    就像现在早已经是南京漩涡中心的刑部衙门中就有他们的人,虽然郑三俊等人对这方面也是严防死守,但经过他们心腹的努力,他们终于得到了刑部衙门的详细情况。

    刑部的情况让他们慌了,在他们的请报里,朝廷来的人雷厉风行,证据充足,凡是被带到衙门的人在不超过五天的时间内就被定罪,证据极为充分。

    这样的结果让他们明白,朝廷必然是对此早有准备,甚至可以说南京的这些锦衣卫在不断的调查他们这些南京勋贵。

    若不是如此,朝廷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

    就在勋贵们再次集合在魏国公府再次商议对策之时,锦衣卫的人又来了。

    这一次一众勋贵明显感觉不太一样,此次锦衣卫来的人更多了,职位也更高了,就连那锦衣卫指挥同知骆养性竟然也来了,甚至不仅仅是他们,驻扎在南京的大明正规军队也派人过来,林林总总,总数竟然将近五百人。

    数百人集中在魏国公府大门前,这样的场景让勋贵们心中涌出了不祥的预感,难道…

    事实也得确实如此,骆养性走出,直接要求灵璧侯、忻城伯、成安伯、东宁伯、宁晋伯五人前往刑部衙门,配合钦差大人调查。

    这些人明摆着你们若是不愿意就直接用强了,面对如此情况,魏国公等人也不能做到直接拒绝,只能在放几句狠话,最终一众勋贵一个不少的来到了刑部。

    魏国公徐文爵显然是准备看看朝廷究竟是要做什么。

    刑部,对于魏国公等人的到来,郑三俊等人一点儿都不惊讶,到了这个时候这些大明勋贵们若是仍然无动于衷那就真的是不正常了,现在这才是正常反应。

    现在既然都来了,那也正好,不用他们再去“请”他们过来了。

    放众勋贵来到刑部衙门后,他们发现刑部衙门此时竟然是人声鼎沸,不仅仅有从京城开的官员,南京的文武官员竟然也都在。

    南京八部尚书,南京大营总兵大明“新”子爵黄得功都在这里,可以说南京位高权重之人都在这里了,而他们对此竟然毫无察觉。

    察觉到这一点,徐文爵心中的不安很强烈了,难道我们做的事情朝廷也掌握了证据?

    不可能吧!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徐文爵等人的心沉到了谷底,在郑三俊那庄严之声中,锦衣卫调查的灵璧侯的恶事一件又一件的被指出。

    一份又一份的证据被拿出,证人有大明的百姓,在百姓那凄厉、怨恨的声音中,灵璧侯所做之事的详细场景出现在在场众人的心头。

    甚至还有灵璧侯府中的人也作为证人,在灵璧侯怨恨的目光中他们轻声细语的说出了每一件事的内幕。

    包括郑三俊在内的一众文武官员、锦衣卫众人,甚至是南京勋贵中的诚意伯等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大明的支柱竟然是这么些玩意儿?怪不得之前大明一年不如一年。

    灵璧侯虽然在大叫着冤枉,可已经没有人在意他的反应了,他直接被压往大牢。

    接下来的忻城伯、成安伯、东宁伯、宁晋伯竟然皆是如此。

    在这五人都被压下去后,刑部衙门中安静异常,很多人到了这个时候还都没有反应过来。

    郑三俊却是不动声色,在来南京的这一路上他就将锦衣卫的情报看了一遍又一遍,这里面的内容实在是让他震惊不已,这完全就是不堪入目,杀了他们都不为过。

    在场的其他十数位勋贵那个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就算他们没有,他们的父辈也做过!唯一的差别这些人做的事情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就连之前给朝廷报信的诚意伯等人同样是如此!

    见众人渐渐缓过神来,郑三俊也借着这个机会将之前从各府中带走的人所犯的恶事公之于众。

    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勋贵完全无话可说。毕竟现在朝廷还没有定下如何处理这五位大明勋贵,是降爵、除爵还是说罚一些银子?

    更何况现在他们也都牵扯其中,他们的事情虽然没有这么严重,但若是皇帝从严从重处理,他们最轻也要脱层皮,可谓是自身难保。

    没有人会怀疑当今皇帝的决心,数年前的秦王一系还是前车之鉴,数年后皇帝难道不敢这样做了?

    整整一天时间,审判才宣告结束,众勋贵都是失魂落魄。

    这时,郑三俊开口了,“诸位大明勋贵,经过半个月的审理,南京勋贵的情况本官已经审理结束,罪孽深重的灵璧侯五人已经压往大牢,暂时是不能出去了。

    诸位勋贵也同样牵扯其中,本官希望诸位回到府中后紧闭府门,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

    本官立刻上报皇上,看看皇上究竟要如何处理诸位吧。”

    众人不敢有异议,皆是急匆匆回府,紧闭大门,谢绝来客。

    至此,大明勋贵案的第一阶段算是告一段落了。

    …………

第五百七十二章 扩大范围(求订阅)

    这个时候整个大明都有些战战兢兢,黄立极已经开始了他的行动,他一动,大明各地关注他的人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消息,开始进行相对应的准备。

    而这些消息和大明两京的老一批勋贵们没有关系了,这个时候的他们都是紧闭府门,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消息,皇帝究竟要怎么处理他们?对他们开说,这才是重点!

    至于所谓的清丈土地,缴纳税收他们已经完全顾不得了。

    大明崇祯七年二月底,大明京城的氛围颇为不一样,清丈土地就从京城开始了,京城和往日那繁华的情形相差不小。

    前天晚上来自南京的奏折终于送到了京城,大明的一众官员这段时间虽然忙碌着清丈田地,但到这个时候,他们的目光还是转向了紫禁城,皇帝究竟要如何处理这些人?

    不仅仅是他们,大明勋贵的另外一批人对崇祯七年的勋贵案可谓是五味杂陈,这些人正是朱燮元袁可立孙承宗卢象升满桂郑芝龙二十余位大明新勋贵。

    他们被当今皇帝册封为勋贵,最高为伯爵,最低为男爵,他们都拥有堂堂正正的军功,虽然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子爵男爵,而且还都是不能传承的爵位,但他们还是很满意的。

    这些爵位是他们之前没有想到的,以前他们或许能够像戚继光那样有一个世袭指挥使者的官位,但现在军职都变了,卫所也没有了。更何况这爵位再怎么样也更强啊。

    大明周围还有那么多敌人,他们都还年轻,他们相信再打上几场仗获得一个世袭爵位也问题不大。

    然而,现在拥有他们所追求爵位的人却做了这样的事情,让他们深以为耻。

    就这,这几年你们不是一直看不起我们吗?

    但同时他们也在关心皇帝究竟要如何处置他们?

    这样略带复杂的心情让他们对此格外关注,不管是在京城的还是在地方的,即便是在遥远黑龙江的孙传庭在罗布泊的满桂也对此保持了颇大的关注。

    皇宫中,朱由检看着手中这两份奏折,它们正是描述南北两京勋贵的奏折,从昨天晚上开始,朱由检已经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虽然他在半个月前就想好了如何处理这些人,但到了这个时候他始终有这难以下定决心。

    这次勋贵案,不得不说锦衣卫可是立下了大功,这几年来锦衣卫就一直在加大对全国勋贵宗亲的监察,辛苦数年现在一出手就引得天下震动。

    恐怕过不了多久天下就会再次回到两百年前对锦衣卫畏之如虎的场景了,这种事情只要想想谁能不害怕。

    想到这里朱由检嘴角漏出了轻微的笑容,对于这样的场景显然朱由检还是颇为期待的。

    朱由检缓缓合上了这两份奏折,罢了罢了,既然早已经下定决心,现在又何必纠结?犹豫要不得啊!

    在勋贵们的担忧中,又一天过去了。

    三月初一,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皇宫,很多人心中已经有所猜测,今天,皇上恐怕要在这大朝会上宣布对这些勋贵们的处理了。

    他们的确没有猜错,大朝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此事。

    皇极殿中,所有人一脸肃穆,认真的听着从丹陛上传来的声音,丹陛上,王承恩正在宣读着圣旨。

    “……

    身为大明支柱,不知报销国家,为国效力,只知敛财,搜集田亩,建造宅院。

    ……

    乃使数十数百百姓丢掉性命,数万百姓生活困顿。

    朕为之不齿,如此无君无父之人必然要受到惩罚。

    张维成等为非作歹一百二十八人全部处斩,明日执行。

    抚宁侯灵璧侯忻城伯成安伯东宁伯宁晋伯六人罚没家产除爵!

    其余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魏国公等五十五位勋贵虽所犯之事不甚严重,但也决不可轻视。

    暂罚没一年俸禄,闭府半年。

    具体如何处罚稍后再议!

    钦此!”

    ……

    众人听到这个处罚,皆是松了一口气,看来皇上还是收手了的,还好还好,想来英国公也能好好吃一顿饭了。

    不过也有人注意到了圣旨中的“暂”字,皇上难道还有别的想法不成?

    就在这个时候朱由检开口了。

    “诸位爱卿,最近两个月发生的事情实在是让朕大开眼界,极为震惊,朕从来没有想过,作为大明柱石的大明勋贵已经成了这个样子。

    如此以往,他们哪里还有能力为大明做过贡献?大明还能指望他们吗?

    这样是绝对不行的,朕认为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了。

    诸位爱卿以为呢?”

    “吾皇圣明!”

    “好,大明勋贵分于南北两京,其中南京勋贵格外堕落,朕深感痛心,想来是因为距离朕太远了,朕认为有必然让南京勋贵们来到京城接受朕的督促了,如此他们才能更好的为国出力。

    诸位爱卿以为呢?”

    “吾皇圣明!”

    “那就这样定了,限南京魏国公等勋贵半年内全部搬家至京城,从此以后,他们皆世代居于京城!”

    ……

    “另,朕认为如此还不够,不仅仅是勋贵让朕很失望,大明的宗亲们同样如此,数年前的秦王更是让朕痛心不已。

    太祖皇帝的子孙怎么能够沦落到这个样子,一切必须要改变!

    大明的勋贵和宗亲都有着太大的问题,朕认为这里面问题最大的就是制度问题,大明的勋贵宗亲制度有很大问题!

    朕认为不如借此机会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下方众人大多数人心中想的都是都是果然不出我所料,但也都十分震惊,谁能想到,兜兜转转一大圈子,原来皇帝的真正目的竟然在这里!

    “吾皇圣明!”

    朱由检今日对众人的复读机很满意,“好,诸位爱卿果然是我大明弘股之臣,那就这样决定了。

    定于崇祯平七年十一月初一在京城举报一次会议,商议解决此事,大明所有奉国将军以上爵位之宗亲,所有勋贵,三品以上官员皆赴京参加此次大会。

    我们要商议出适合勋贵宗亲发展的制度!”

    众人大惊失色,皇上到底他要做什么,此事绝对非同凡响,一不小心这绝对要动摇国本的啊,这牵扯实在是太大了。

    见众人没有反应,朱由检再次出声道:“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吗?”

    听得此话,黄立极等人立刻高呼“吾皇圣明!”

    大多数官员都是有眼色的,他们也跟着高呼,然而也有人对此是不满的,例如顺天知府刘宗周就有些不服气,他总觉得事情不太对。

    可惜在朱由检的目光中,刘宗周还是跪了下来,他心中想着:自己这也不是怂,现在皇上只是说要解决此事,不是也没有提要怎么办吗?这个时候还是不宜出头啊。

    看着大殿中跪了一地的官员,朱由检很满意。

    “既如此就照此公布天下吧。”说完,朱由检大踏步离开了皇极殿。

    此时大殿外正是骄阳初升,阳光明媚,这次大朝会竟然只开了不到半个时辰。

    ………

第五百七十三章 焦头烂额的大明宗室勋贵

    不管此时在皇极殿中众人是怎么想的,这件事就这样定下了,谁也改不了了,崇祯七年的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够改变皇上的主意了。

    况且有这个能力的人此时也并不愿意去触皇帝的霉头。

    大朝会结束后,皇帝的这项决定很快就传到了被“关禁闭”的京城勋贵们。

    对于抚宁侯众人已经不再关注了,抚宁侯直接被除爵其实也在众人的意料之内,关键的还是南京勋贵来京,以及半年后的会议。

    按照皇上的性格,他们相信皇上对于他们这些勋贵、大明的宗亲必然有自己的打算,而且这个计划必然十分重大!

    而且皇帝的这个计划对他们这些勋贵来说必然不是一个好事情,更确切的说,他们的利益必然会受到极大的损失。

    这一点儿勋贵们都想到了,这让他们心情更为沉重。

    虽然他们猜不出来皇帝究竟要怎么变革大明的宗室、勋贵制度,但是他们明白大明的宗室、勋贵梦根本就阻挡不住这些。

    无论皇帝要怎么变,他必然是会成功的,更何况那些文官恐怕巴不得皇上这样做。

    只是,皇帝究竟是想要什么?是我家中收集的银子吗?或者是我身上的这身衣服?

    不管是什么,勋贵们都心思难安。

    ……

    另一边儿,王承恩带着千余京师大营的军队来到了南京城,南京城的勋贵们对他们却是极为不欢迎。

    朝廷对他们的处理他们已经提前收到消息了,这样的处理说实话实在是大大出乎了他们预料。

    竟然是让他们去京城,这简直就是胡闹,朝廷的官员们竟然没有人反对吗?皇上这是动摇国本之举啊。

    大明南北两京并列,南京地位至关重要,正需要他们这些大明勋贵驻守此地,为皇上守卫南京。

    可现在却要把他们给调走,这怎么行,若是如此,之后堂堂大明京城竟然没有大明勋贵镇守,这成何体统?

    南京勋贵不管之前如何想的、做的,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慌了。

    南京是万万不能离开的,京城也是万万不能去的啊。

    在王承恩抵达南京城之前的几天,南京的勋贵府邸中可谓是鸡飞狗跳,想着各种各样的对策。

    他们太清楚了,离开南京就真的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的积累,离开了他们的大本营,甚至是他们的人脉关系。

    可以这么说,去了京城就丢了他们最大的财富,还是他们府中最重要的财产。

    惊慌失措数日什么对策也没有想到,王承恩就如此迅速的到了,皇上最亲近的太监亲自来到南京传旨,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太清楚了。

    更何况他竟然还带着千余京师大营人马,朝廷这不是要软硬皆施了,他们已经是想不去也去不了了。

    众人参与了在南京皇宫正门前举行的宣旨仪式后,失魂落魄的众人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不情不愿的开始进行搬家准备了,皇帝仅仅给了他们半年时间。

    半年时间他们要将南京的事情交代完毕,要在京城安顿好,要好好准备十一月份举办的大会,他们也明白这次大会对他们勋贵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如此算起来,半年时间实在是太短了。

    整个南京城的勋贵们也都行动起来了,家中的商铺、田地该留下就留下,该售卖的售卖,家中的奴仆该遣散的遣散,甚至和家中主脉相隔甚远的脉系也只能留在南直隶了。

    搬家总不可能将这些人都带过去,为了能够一同前往京城,各个支脉可以说是各显神通。

    不管如何,南京的勋贵们也已经开始为搬家做准备了。

    不过这件事也是一个机会,南京勋贵们都是聪明人,他们都意识到了,即便是没有,他们也相互通气,以后的他们就是共进退了。

    他们已经开始借助此次机会大量出手手中隐瞒的田地、人口。如此大概率能够躲过清丈田亩的大劫难。

    现在黄立极派往南直隶的官员恐怕过不了多久就要出发了,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另外一边还有一批人对此那是破口大骂,自己在家老老实实过着日子,这祸事怎么就砸到自己头上了?

    这一批人正是这几年格外低调的大明宗亲们了,自从秦王大案之后,大明所有的宗室都极为低调,生怕被皇帝注意到,就连一向高调的福王也是这样,在洛阳那是格外的低调,生怕引起朝廷的注意。

    朝廷取消了他们的俸禄,他们没有反对,支持了朝廷。

    朝廷又让他们缴税,他们也没有做出反抗,他们拿出了大量的银子来支持朝廷,为大明出了一份力。

    朝廷之后又废除了盐引,这一下子他们府中最大的收入彻底消失了,他们说什么了吗?他们反抗了吗?没有,他们还是支持了朝廷的决定。

    可他们都付出了这么多,皇上您怎么还不准备放过我们啊,这分明就是勋贵的事情,怎么又扯到我们了?这真的和我们没有关系了,我们已经很惨了。

    他们自然也很清楚十一月的事情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消息传到各地宗亲手中后,各地的宗亲就行动起来了,相互之间信件络绎不绝,相互商议着他们究竟要怎么办?

    对各地的大明亲王来说,相当麻烦的是自己王府这一系的宗亲们了,就是那些郡王、镇国将军了,按照朝廷要求他们也是要进京的。

    这些人或许见识浅薄,根本就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对于进京可谓是相当支持,想要进京去看上一看,哪怕是见见皇帝也好啊!

    他们的想法即便是这些亲王们也很难忽略,他们正想着怎么才能不去的,你们这些人却还想着去京城。

    京城那是什么地方?那就是龙潭虎穴!

    当今皇帝可是一点儿不讲亲情,可谓是心狠手辣之极。

    ……

    而在这些麻烦事中间,黄立极的行动给这些宗室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眼看十一月要开会决定他们的未来,这个时候朝廷还在清丈土地、清查人口,这不是在给他们添麻烦吗?

    现在清丈田亩的队伍已经在各个布政司开始了。更可恨的是这黄立极竟然首先对他们这些宗亲动手了。

    现在那些人就已经开始清丈他们的土地了。

    按邸报上所说,此次朝廷一共动用十五万人来进行此次的清丈田亩之事,里面甚至有十万人的军队,三万有余位于各地的基层官员,从京城调动了两百有余的京官,还有那超过万人的锦衣卫。

    如此众多的人全力参与其中,给他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如此众多的事情相互叠加,再加上自己身边还不知道有多少锦衣卫盯着他们呢!

    大明各地的宗亲们可谓是焦头烂额,愁容满面!

    ………

第五百七十四章 黄立极等人的策略

    事实就是如此,在大明相当一部分人将目光转向勋贵们之时,黄立极等人也出手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极其果断,只要是稍微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看得从邸报的头版头条上看出来黄立极这是下了狠心啊。

    在一月、二月两个月的准备时间中,黄立极可是忙坏了。

    在朝廷正式确定要清丈田亩后,黄立极就行动起来了,他迅速邀请税部尚书李若星、户部尚书毕自严、兵部尚书李邦华、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四人商议此事。

    在黄立极看来这次不管是清丈田亩还是清查人口和在场的人都是利益相关,同时他也需要他们部门的人全力相助。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第一次会议中,几人非常踊跃的提出自己的想法,为这“大业”添砖加瓦。

    这让黄立极很高兴,即便是在接下来的新年中,几人为没有放松,可谓是一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每天都在商量着究竟要怎么做这件事情。

    张居正当初清丈田亩的资料也让他们给翻出来了,不仅仅是这次,甚至大明之前乃至之前朝代的资料也被他们给找到了,作为借鉴。

    即便是在之后闹的风雨欲来的勋贵案也没有牵扯到他们的精力。

    终于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准备,他们中午定下了一个可行的策略,几人兴冲冲的拿着奏折进入皇宫向皇帝请示了。

    朱由检很是愉悦的接待了众人,待众人座定,朱由检才微笑道:“诸位爱卿今日一同来见朕,想必是清丈田亩一事有了大的进展?”

    作为总负责人的黄立极自然回答道:“皇上圣明,臣和诸位同僚历时两个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再加上臣等这数十年的见识,这才确定了一份策略,请皇上圣裁。”

    朱由检缓缓接过黄立极递过来的奏折。

    他并没有打开奏折,而是略带沉重的说道:“诸位爱卿这段时间实在是辛苦了,朕可听说了刚过去的新年你们可都没有休息啊,尤其是你,黄爱卿,你可年纪不小了,要注重休息,注意身体啊。

    诸位爱卿于国有功啊,诸位爱卿放心,待此事做成,朕必然会对诸位爱卿重重赏赐!”

    “谢皇上!”,虽然心中明白这是帝王权术,但他们还是有些感动的,要知道当今皇帝对于赏赐从来都是十分大方的。

    就比如说爵位,当今皇帝册封的数目已经在大明排名前三了,他们可都听说了,皇帝准备给那些为国立下大功的将军们升升爵位,甚至皇上似乎有意给他们这些文官也封赏爵位。

    更何况这还是皇帝连奏折都没有看就如此对他们夸赞,就更加难得可贵了。

    见众人很高兴,朱由检这才露出笑容,开始细细看着手中的奏折。

    大殿中陷入了沉默,只有朱由检移动奏折的声音。

    两刻钟后,朱由检抬起头,看着颇为自信的众人,“好,好啊,诸位爱卿果然是大明的弘股之臣,这份策略朕很满意。

    诸位爱卿考虑的真是极为全面,看到的大明田地、人口情况也极为属实。

    按照锦衣卫、东厂、少府的调查,大明的土地、人口隐藏极多,甚至可以这么说,大明真实的人口、土地应当是现在统计的两倍,甚至还要多。

    诸位爱卿也都能够看到这一点儿朕很满意。

    另外诸位爱卿对此次清丈土地过程中需要困难的也考虑的很清楚,并没有低估那些反对势力,也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

    例如你们在奏折上提到的这兵部十五万军队,一旦地方上出现反抗,甚至是趁机造反,能够直接、迅速的调遣军队镇压,防止其扩大影响。

    这也很不错。

    要知道这些人竟然能够隐藏如此多的人口土地,那就意味着这些人可谓是胆大包天,也意味着参与其中的人数必然众多。

    朕认为这还不够,朕会让五军都督府对地方各大营提示一下,让他们也做好准备,一旦出事就要快速抵达现场,镇压一切狂徒。”

    几人大喜,他们欢喜的并不是五军都督府的军队,更多的是皇帝对此事的重视,这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你们调动的清查人员还是太少,朕给你们权力,你们有权调动各地的基层官员,让他们也参与其中,这些人对数学都有些基础,在清丈田亩上能起到不小作用,如此想必能大大加快速度。

    不过你们可要做好监督,大明的这些官员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也这样做了啊。”

    听的此话,众人也是脸色一变,这些人就有些难办了。

    “皇上,臣等对此事也是极为犹豫,正如皇上您刚才所说,大明隐藏人口土地的人数量众多,不仅仅有官员,还有士绅、勋贵、宗亲,牵扯如此之大,之后清查过程中要如何处理这些人?

    请皇上为臣等解惑?”,户部尚书毕自严开口请求道。

    “说的不错,这些人必然是这样做的,甚至在做的诸位恐怕也是存在的。”

    几人听得这话,心中一慌,连忙就要开口解释哈,朱由检开口直接打断道:“哎,不必如此,朕相信你们没有做这种事情,但你们的亲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会背着你们,还借着你们的名头如此行事。”

    见众人都松口气,朱由检才继续:“如此,此事必然牵扯甚广,若是对他们严格处罚,那处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们这样行事恐怕也绝不仅仅是最近才做。

    他们的祖祖辈辈恐怕都干了数百年了,今日若是将所有罪责都放在他们身上,也确实有些不合适。”

    朱由检请请敲击着桌面,沉思一会儿道:“这样吧,给这些人一个机会,从崇祯七年四月一日开始到崇祯七年十二月底为止。

    给他们九个月时间,在这九个月时间内,只要他们向朝廷坦白,将隐藏的土地、人口和朝廷老实交代,朝廷也对他们之前的行为不予追究。”

    这,听到这话,众人都有些惊讶,这有些不对劲啊,对这些人皇上竟然如此就放过了?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坏事。

    “皇上爱民如子,当真是圣天子!”,众人连声高呼。

    “好,诸位爱卿,三日后,你们就按照这个策略就行动吧。”

    “臣明白!”

    “黄爱卿,这几天你辛苦一下,写一篇文章,登在三月十五的邸报上,将此次清丈田亩中朝廷的政策公示天下,让他们好好想想要怎么做吧。”

    “请皇上放心。”

    “好,你们回去准备开始吧。”

    ………

    三日后,黄立极等人调动人手,首先从北直隶开始了行动。

    ……

    半月后,随着朝廷的邸报,朝廷的政策公之于众,所有人彻底明白了朝廷的意志。

    有些人嗤之以鼻,有些人迷茫不已,有些人担惊受怕。

    一连数日,在清丈田亩已经开始的北直隶却是没有一人主动向朝廷申报自家的罪过。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反抗”

    这样的结果完全在黄立极等人的预料之中,对于这种事关自身重大利益的事情,所有人都会慎之又慎的。

    这是真的要付出巨大利益的,之前自家最少也有八成田亩都不用缴税,一旦主动上报,即便是不用受到处罚,那之后这八成的土地岂不是要老老实实缴税了?

    现在在那令人可恨的税部的压迫下,他们定然明白之后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可能再将这些土地藏起来了。

    不过虽然明白其中的艰难,黄立极等人也不会对此无动于衷,事情总不能就这样卡在这里,黄立极等人相信最后不管如何他们还是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在黄立极的安排下,此次最先开始清丈土地的正是北直隶,从山海关内的永平府开始,北起燕山,整个北直隶,共九府两直隶州之地,五千官员活跃在北直隶所有府州县,全面始了此次的清查之事。

    为了这第一仗进行的足够顺利,黄立极等人调动了足够多的人力物力,加上北直隶距离京城极近,一切凑很方便。

    黄立极足足调动了五千余八品以下的基层官员,几乎将京城的户部、税部、兵部、锦衣卫的所有官员都调出去了,再加上北直隶归属兵部的一万军队,以及黄立极让京城大营总兵大明的子爵卢象升让他做好准备。

    最开始的半个月时间各地官员主要还是在准备,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数日,数日时间,各府各州进展都算是颇为顺利,目前为止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但的确是没有士绅站出来主动向朝廷交代。

    既然如此,黄立极等人也就不客气了,他很快就对各地下达命令,令各地加快进度。

    同时黄立极也启动了之前早已经定下的计划。

    例如在通州的阎应元的府邸此时就是紧闭府门,府中的主事人正在商议着要事,他们家现在的主事人阎应元从扬州送来了信,这封信让他们极为犹豫,包括阎应元的父亲、兄弟们。

    阎应元刚当上官时,他的阎家并没有受到他的多少恩惠,相反周围的邻居之类的人甚至对这阎应元颇为看不起,暗地里说他放弃科考走了歪门邪道,辜负了十数年苦读的圣贤书。

    这让阎应元的家人有些抬不起头来,他的几个兄弟也因此对阎应元颇为不爽。

    然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让他的家人目瞪口呆,事情的变化实在是太大,短短数年,也不过是两届会试的时间,科考的重要性大大降低,相反阎应元之前参加的考试越来越重要。

    再加上阎应元的能力极强,短短六年时间,阎应元已经是升官数次,现在已经是扬州府盐业的总负责人了,已经是正六品的官员了。

    两件事相互叠加也让闫府兴盛起来,在阎应元不知道的情况下,按照惯例,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士绅拿出一部分土地挂在闫府的名下。还有其他人暗中送的财物、土地。

    短短六年时间,闫家已经是通州城中的一个新兴的士绅之家了,就连家中的府邸也扩展了三倍,真正属于闫家的土地也已经有了三百亩,挂靠的加起来就更多了足足近千亩。

    闫家的所有人都相信,只要他们家的主心骨阎应元不倒,他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然而这个时候朝廷却要清丈土地,清查人口。

    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闫府和通州城其他的大家族一样,就当不知道这件事。

    现在距离朝廷公布政策已经有半个多月了,他们见似乎无事发生就要放下心来了。

    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家的主心骨阎应元写来信,对他们这些年贪财的行为一顿斥责,要求他们主动向朝廷申报。

    阎应元的话他们不敢反对,但他们却又不太愿意放弃手中的肉。

    于是闫府众人聚集在一起商议此事。

    整整一天,闫府可谓是鸡飞狗跳,在府外甚至都可以听到隐约的争吵声,外人那可是议论纷纷,对于这个通州新崛起的家族,大家还是很感兴趣的。

    第二天,通州城负责清丈田亩的衙门迎来了闫府众人,虽然众人心中极为不舍,但他们始终不敢违背阎应元的意志,更何况信中他的话说的可是极重。

    不仅仅是闫家,短短五天,整个北直隶有两百余士绅之家向朝廷申报自家的情况。

    顿时北直隶全境震动!

    黄立极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这所谓的挂靠竟然如此明显,他们随机下令,此次清丈田地朝廷将重新颁发田亩证。

    此法已经公布,北直隶众多普通的农民着急了,纷纷要去拿回自己的土地。

    一时间北直隶士绅还没有从闫家等家族行为的震惊中走出来,就被自家附近的农民包围了。

    作为“为邻里着想”的士绅们自然是老老实实的奉还土地,没有敢于犯众怒的。

    当他们把这些事情忙完,朝廷清丈田地的队伍已经到了自家所在的县。

    他们尝试过贿赂乃至于威胁,却都没有什么效果,那些官员和之前负责清丈田亩的人完全不同。

    更何况在府城还有近千大明军队驻守在哪里,随时准备出动,他们这些原本在本地呼风唤雨的士绅也不敢动粗。

    他们就是软硬不吃,只知道埋头进行土地丈量、查看原田地证、颁发新的、进行登记,一套流程走下来,身后留下大片已经被登记的土地。

    还有被查出来更多的不在登记中的土地,只要是没有大明上一次清丈田亩时颁发田地证(也就是万历初张居正主政时颁发)的土地。

    他们将这些全部标注起来,记录下拥有这些土地士绅的名字、籍贯,之后却没有给他们发田地证,这显然是朝廷要没收了这些“无主”土地。

    这一下子让士绅们着急了,谁能想到朝廷竟然真的敢这样做了,他们怎么敢啊,哪里来的真的大的胆量啊。

    竟然直接抢走了他们家的财产,这是他们家祖祖辈辈辛辛苦苦积累的土地,朝廷凭什么拿走!

    昏君,昏君啊。

    ……

    接下来数日,负责清丈田亩之事的衙门突然忙碌起来,每天都有数百人来到这里,交代自家的土地、奴仆情况。

    ……

    崇祯七年五月初八,京城,文渊阁,正处于高兴中的黄立极得到消息,负责清丈田亩的官员中有八十三人失踪,其中三十八名官员已经确定死亡,尸体已经找到。

    黄立极如遭重击,这可谓是当头一棒。

    文渊阁中大学士、中书舍人十数人都呆住了。

    “竖子敢尔!”,这是黄立极的咆哮声。

    “本官要去见皇上。”

    “同去同去。”,郭允厚、周应秋急忙说道。

    三人急匆匆出了文渊阁。

    ………

请假

    如题,兄弟们抱歉,请假一天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016/ 第一时间欣赏重铸刚明最新章节! 作者:青史昭昭所写的《重铸刚明》为转载作品,重铸刚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铸刚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铸刚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铸刚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铸刚明介绍:
天启六年,这是一个乱世的初始,现代青年穿越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他能否改变这个乱世?重铸大明。
这是一个悲惨的乱世,也是天灾不断,失去了数千万条人的生命,中原大地为之一空,无数人为之叹息!
PS:建了一个书友群,大家可以在群里聊聊天,灌灌水!群号:1109274903重铸刚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铸刚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铸刚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