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重铸刚明TXT下载重铸刚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铸刚明全文阅读

作者:青史昭昭     重铸刚明txt下载     重铸刚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七十六章 当今皇帝的决心

    三位大学士是既愤怒又震惊,这数十名官员必然已经丢掉姓命了,出手之人必然是地方的士绅、乃至于地方甚至是朝廷的某些官员。

    那些士绅竟然有胆量如此行事?要知道北直隶已经被大明统治了数百年,现在大明虽然面临灾害不少,但大明各地都还算安宁。

    再加上这几年朝廷的变革,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度已经是大大增加了。

    即便是之前的掌控力大明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即便是有那至少也没有惊动到大明中央。

    现在对地方上掌控更强正是他们这一批变法派的骄傲,现在却是啪啪啪的打脸。

    尤其是黄立极,之前他虽然想过地方上一些顽固分子必然会反抗,但这些人在朝廷的压力之下,他们最终也会束手就擒。

    黄立极甚至认为朱由检所要求地方军队的全力配合是过滤了,不过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他也照办了。

    万万没想到啊,这一切还真是被皇上预料到了,这更是让黄立极感到极为沮丧。

    他们心中更多的还是愤怒,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们的脸可是丢尽了。

    皇宫中,听完几位重臣的描述,朱由检心中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出现这样情况太正常了,当自己的利益受损时,他们出招也是正常的。

    朱由检脸色却是显得格外愤怒,“好,真好啊,什么时候我大明的官员遭受过这样的事情?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有八十余人找不到踪迹,这些人恐怕都已经遭遇不测。

    我大明的脸都丢尽了,不能不严惩,朕今天把话放在这里,不管是做出这种事情的人官职有多高、或者权势有多大,朕就对不会放过他们的。

    周应秋,此案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能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让这些胆大包天的人长一个记性。”

    周应秋神色庄重,连忙出声应下。

    “另外,对于参与到田亩清查一事的官员,你们要加大对他们的保护力度。

    这还是在北直隶,若是在其他地方,也不知道究竟要死多少人了。”

    “臣明白!”

    黄立极也舒了一口气,幸好皇帝的决心足够大,在进入乾清宫之前他真的害怕皇上因为此事而推迟正在进行的田亩清丈,那他黄立极恐怕就惨了。

    得到朱由检明确指示的三人心中大定,众人心中不得不感叹,有皇帝在后边支持实在是太重要了。

    很快,他们就展开了行动,周应秋大张旗鼓开始调派人手查探此案,黄立极直接在邸报上写了一篇措辞极为严厉的文章,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檄文了。

    此文一出,立刻就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下,整个大明天下都知道北直隶发生的事情了,天下一片哗然,纷纷猜测究竟是那些人竟然有如此大的胆子,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韪。

    大明各处皆有人是蠢蠢欲动,皇宫中的朱由检通过锦衣卫、东厂对这些情况很是了解,他倒并不太担心,现在朝廷的政策仅仅在北直隶,当刀没有落到他们脑袋上时,他们就不会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更何况就算他们真的动手了,朕也不怕。

    说实话若不是重生为了大明的皇帝,是彻头彻尾的利息获得者,他恐怕真的会将这个世界砸个稀烂,这个世界也是一个吃人的世界。

    现在他只能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对这个腐朽的国家进行着改变。但这也不意味着他不够果断,不敢下重手。

    一旦有人出手那就直接把他们的手给狠狠剁掉。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京城的周应秋忙碌的彻查此案,其他地方的士绅官员们那叫一个风起云涌。

    有不少人都在相互联系,准备给不久后到自己地盘上的朝廷官员一个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自己脚下这一亩三分地可不仅仅是朝廷的,也是他们这些士绅的。

    一些胆子更大的人甚至偷偷摸摸的通过多种手段给北直隶的那些人提供一些支持,有口头上的也有物质上的。

    不仅仅如此,大明各地众多的读书人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开始宣称皇上受到黄立极的蛊惑,行如此昏庸之事,最近几年遍及大明的灾害就是对大明黎民的提醒,也是对皇帝的警告。

    要求皇上斩黄立极、周应秋等人以平民愤!

    类似的言论还有众多,这样的言论在大明百姓中传播还是很广的,尤其是这些人利用了朝廷禁止私自发行的报纸,速度更快。

    这样的情况朱由检不在意,倒是大明朝廷的这些官员们则是心惊胆颤了。

    尤其是大明朝廷众多因为大明皇帝朱由检的坚持才支持变法的官员们心中也有了别的想法,现在看来,这所谓的变法恐怕不一定要成功。

    在天下如此沸沸扬扬的舆论之下,恐怕皇帝也坚持不下去了吧,恐怕不久一切都会拨乱反正了吧。

    于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中,朱由检收到了来自大明中央、地方两百余份委婉的劝谏奏折。

    京城,黄府,黄立极就有些慌了,他甚至开始安排自己的儿子带着一些家人回老家了,他是真的害怕了。

    他真的没有想到现在地方上的阻力竟然会这么大,现在大明各地都是风起云涌,这样的场景让他想到了历史上太多这样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基本上都是用自己这些人的脑袋来平息天下人的怒火了。

    虽然皇上一直都是太多坚决的,但是皇帝这种人实在是不能让人给予彻底的信任的。

    这一个月北直隶的清查大业的推进速度都降低了至少三成。

    第二天,看到冷清了许多的家,黄立极一声长叹。

    心情不佳的他还破天荒的迟到了近一个时辰,到了文渊阁他才听到惊天的消息。

    周应秋彻查的大案历时一个月查“清楚”了,皇上也刚刚下旨了。

    参与其中的大大小小共三百三十五个家族,全部罪加一等,查抄家中所有财物,一共要处斩三千余人,十岁以上的人全部发配哈密作为苦力,要劳作二十年。

    同时,已经查清参与其中的八十五名官员,上至顺天府府尹刘宗周,下至从十品官员,全部剥夺官职,处斩!

    得知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极为震惊,早知道这刘宗周也算是当今皇上的人了,此人可以可以说是刚正不阿,或者说是迂腐,为之前京城的整顿、建设可以说是立下了大功。

    若不是他现在的京城绝对达不到这个样子,没想到现在就这样要被皇帝拿掉姓命了。

    黄立极还没有会过神来的时候,又从乾清宫传来消息,皇上再次下旨,将之前一个月上奏请求“拨乱反正”的两百七十九名官员全部革职,而且三代以内永不录用!

    这个时候,不管是黄立极、周应秋还是孙承宗、卢象升此时都是又惊又喜。

    他们都没有想到皇帝的决心竟然到了这个程度,皇上这是完全不在乎自己那所谓的名声了。

    他们已经可以想象,这几份圣旨传遍天下后究竟会给天下士绅以多大的震撼。

    至少接下来几个月天下人的躁动都会会被这几份圣旨给压下来。

    ………

第五百七十七章 宗室勋贵们的土地兼并

    朱由检这份煞气惊人的圣旨一出紫禁城,直接就让原本算得上是蠢蠢欲动的北京城彻底安静下来了,那些心中有想法的人瞬间明白,皇上这是打定了主意啊。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位仅仅二十余岁的年轻皇帝竟然有如此之决心,他难道真的不知道因为这件事他在士林之中的名声如何吗?

    之前数年皇帝他的种种动作本身就让他的名声不太好,他的变法并不让天下士林满意,尤其是在这变法过程中死了太多的人,不管是高阶官员、大明柱石、勋贵宗亲还是升斗小官、吏员。

    短短七年的时间被皇上处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除了这些官员外,还有同样数量不少的商人。

    甚至在崇祯朝的前三年,京城的刑场就没有一天是休息的。

    这样的场景谁又见过呢,甚至是听都没有听说过,在大明的士林中现在的这位崇祯皇帝私下里可是有一个“好”名声,有不少认为这位皇帝就是一个杀人狂魔了,极为嗜杀。

    现在皇帝又要杀数千人,众人听到这个数字已经是颇为麻木了,竟然没有感到这是一个大案?这实在是太离谱了,众人对自己心中的想法极为震惊。

    对于京城的那些朝廷重臣来说,在皇帝如此残暴的行事之下,大明各地竟然没有生出动乱,主要原因就是皇帝手里掌握着对他极为忠诚的数十万精锐军队。

    不然的话,大明各地必然有人揭竿而起,大明早就乱成一团了。

    而这也是建立在崇祯朝变法中军队、那些将军们获得了最大的利益的缘故,再加上现在掌握着军权的那些人都是当今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

    最终也证明了他的变法确实有些效果,这才勉强让皇帝的名声保持住了。

    不管因为如何,至少在清丈田亩之前大明各地还是一片祥和的,可惜现在一切都变了。

    至于官员们在崇祯朝之前所做一些事,以胁迫皇帝让步,现在已经是完全行不通了。

    这些事情崇祯朝他们也组织过几次,可惜最后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仅丢了性命,还落的个威逼皇帝、目无王法的坏名声,更可怕的是自家所行的龌龊事全部被皇帝给等在邸报上,直接将这恶名传遍天下。

    他们不得不承认,皇帝他实在是太狠了,谁能保证自家身上没有那些龌龊事?反正他们知道自己肯定是没有的。

    在这种情况下,京城的官员们一直在等待着朱由检最终的决定。现在皇上要盖棺定论了,他们却被震住了,完全不知道此时该做些什么?

    ……

    朱由检下旨后,消息传播到的地方都是极为安静,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切似乎回到半年之前。

    所有人都被朱由检的狠辣给震惊了,从来就没有那个大一统皇朝皇帝如此不在乎自己的身后名,人活一事谁还不在意身后名,他们就有些看不懂了。

    这可是大明官员们毕生的追求了,就像那首辅黄立极为何要行清丈田亩之事,还不是看到若是在崇祯皇帝不计一切的支持下,此事大概率能成,能留下偌大名声,这才行此事?

    然而不管他们心中究竟有怎样的疑惑,他们现在都老实了。

    收到朱由检圣旨的周应秋也没有停下,很快就将其中要被处斩的三千余人中挑选重犯五百余人咋送京城,其他人在北直隶各府的府城直接就处斩了。

    处斩当天,当地刑场皆是人山人海。

    一时间,北直隶的数座府城城门都挂起了数十颗在当地极有名望人士的人头。

    挂上这些人头,各地的士绅就更加安静了,他们这才真正明白,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家族中数百年积累的财富就烟消云散了,这让他们更加的噤若寒蝉。

    京城刑场,接连十天都是人山人海,周应秋一点儿都不墨迹,将众人押送到京城后就立刻开始行刑了。

    十天时间,周应秋就送走了这五百三十七人。

    待三千余人全部处斩后,黄立极敏锐的发现田亩清丈工作可谓是顺利了许多,之前各地的阻碍力量似乎完全消失了。

    大量的士绅之家在给朝廷老实交代他们家中的土地、人口,甚至都排起了长队。

    得知这个情况的黄立极大为开心,现在看来过不了几个月北直隶的田地清丈就能取得决定性胜利,如此其他地方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个时候的黄立极倒是有时间来感慨此次真是侥幸。

    在一切顺利推进的时候,黄立极才真正抽出时间查看这一个多月北直隶的情况。

    看到这些大明勋贵们时,他不由得感慨,这些人这一次倒是足够聪明,也不得不佩服他们,此次倒也是能下得如此狠心。

    一个月前,就在整个大明闹的沸沸扬扬之时,这些勋贵一同做出了决定,老老实实的向朝廷交代了家中的田亩、佃户、奴隶人口数量。

    经过事后查证,在北直隶这些数字都是没有问题的,勋贵们家中的情况确实和他们交代的那样。

    但最终统计后的数字还是让朱由检、黄立极大明君臣极为震惊。

    大明京城的这一批勋贵们经过两百余年的积累,所拥有的田地大多数都在北直隶,一共有田地近十万顷,佃户更是多达二十万户,有一百余万人口,其中算是“黑户”的足足占了一半之多。

    这几乎是大明登记在册的土地人口的五十分之一,而这些土地人口中六成都在北直隶。

    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朱由检、黄立极等人可以说是极为震惊,他们虽然知道勋贵们掌握的土地必然不少,倒是也没有想到竟然会这么多。

    这还是京城勋贵,还有南京勋贵呢,若是加上南京勋贵,大明勋贵们所掌握的土地、人口岂不是占了大明之前登记在册土地、人口的二十五分之一了。

    这个数目太可怕了。

    对朱由检来说就更是震惊了,黄立极等人并不知道大明宗亲们掌握的土地,而这些朱由检是知道的。

    经过七年时间,税部已经掌握了大明宗室们所掌握的土地数目。

    如此大明的宗室、勋贵掌握的土地已经占据到了大明总土地的一成半之多了!

    这还是宗亲勋贵的土地,若是再加上大明的士绅们,那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朱由检已经不敢想象了。

    看到这些数据的时候,朱由检感到的是深深的后怕,这实在是太可怕了,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不灭亡?

    ………

今天的明天补上

    今天有事情,写到现在也就写了五百字,明天周日,我没啥事,我多写一点儿,把今天的补上。

    抱歉。

第五百七十八章 造反

    看着自己计算出来的数据,朱由检长叹一口气,这样的数字实在是太夸张了,全国的宗室、勋贵才有多少人?

    若是加上遍布大明的地主们,占据大明绝大多数人口的普通百姓所占据的土地恐怕不到四成,也就是说近六成的大明百姓都是没有土地的,他们只是最卑微的佃户。

    想到这里,朱由检才明白之前数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百姓迫不及待的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前往数千里外的地方。

    这种现象太不正常了,这个时代的百姓都是极为恋家的,即便是在大明初的洪武时,从山西向中原的大移民也不知道闹出了多少风波。

    没有道理两百多年过去了,百姓就迫不及待的跟随朝廷去移民了?

    其中的原因正是百姓们过的实在是太苦了,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了,现在朝廷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听起来似乎还不错,于是为了活下去,他们也就抛弃了一切,赌上了一切。

    朱由检的心不由得沉重下来,他紧握着拳头,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此次清丈田亩无论如何也要推行下去。

    如此接下来才能真正按照土地的数目收税,甚至他已经准备到时候一步到位,一举解决掉这存在严重问题的税收政策。

    即便是在这之中全国大乱。

    他朱由检的决心远远比天下所有人想象的大,不管是官员反对、后宫一些人的劝阻,甚至是地方上的叛乱,一切都挡不住他,他朱由检已经准备好迎接风暴了。

    ………

    不管勋贵们所拥有的土地引起了多大的震动,田亩的清丈在北直隶的推进工作极为顺利,朝中支持此事的官员皆是心中大喜。

    转眼间,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份,经过近四个月时间的努力,北直隶已经颇为平稳,大量的吏员已经有了经验,北直隶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了。

    于是七月中旬,黄立极等人行动了,从北直隶调动三分之二的人手到山西和河南两省,一举要将田亩清丈推广到北方三省,尤其是河南,这里人口众多,田亩同样如此,这里还有大明最特殊的亲王,福王。

    不过朝廷对这两个省并没有什么担心的,随着代王被罚没一半家产、晋商被连根拔起后,其他人对朝廷在山西的田亩清丈基本上没有什么阻力了。

    至于河南,哪里虽然有福王、周王、南阳王这些人在,他们同样也占据这河南相当一部分的土地,但他们的土地早就已经在朝廷的记录之中了,此次清丈田亩他们也不会有什么阻力,甚至是好事。

    凭什么我们堂堂亲王还要老老实实缴税,你们就能隐藏大量的土地?

    朱由检更是完全不担心,他手里可还有一个杀手锏,这个杀手锏数年前就掌握在朱由检手里了,只是他一直没有用罢了。

    这两省其他的所谓士绅,这倒是不好说,只能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这一点儿朝廷完全控制不住。

    而整个大明都被黄立极的动作给镇住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黄立极的速度竟然这么快!

    若是这样算的话,到年底,岂不是整个北方都要开始了?

    北方众士绅都慌了,他们之前虽说也进行了一些准备,可此时朝廷真的要来时,他们却不知自己究竟该如何了。

    他们找过和自己有关系的官员,可那些官员在皇帝直接将之前上书请求停止田亩清丈的官员永不录用后,全部都紧闭府门,见都不见他们。

    这真的给他们整不会了,有不少人也想过模仿北直隶那些士绅直接干掉那些官员,可惜朝廷的狠辣让他们害怕了。

    接下来当清丈田亩在山西、河南推动的半个月相当顺利,很多士绅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让黄立极等人感到惊讶。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就在河南、山西、北直隶的交界处,正有一场密谋。

    这里就是太行山,本就民风彪悍。

    在数年前,这太行山上山贼众多,这附近的士绅或多或少都和这些山贼有关系。在大明朝廷出动兵力清剿全国山贼后,这里的山贼也绝迹了。

    但这种情况让这里的士绅手中都有一些彪悍的家丁,士绅也是颇为狠辣。

    现在朝廷的手已经伸到了他们的银库,他们直接就是义愤填膺。

    崇祯七年八月十二,河南彰徳府涉县士绅王光自称魏王,带领彰徳府数十家士绅带领家丁三百人、佃户三千余人,号称一万大军,竖起造反大旗,起兵诛暴明!

    就在这王光起兵的当日,山西璐安府刘家称晋王、北直隶顺德府宋家称赵王,各带领一府之士绅纷纷起兵反明。

    涉县的王光已经拿下了整座县城,县城知县已经自杀身亡,此时的“魏王”是志得意满。

    他此次起兵可是早就商量好的,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他们才商量好今日起兵,接下来他们三个大王就要三路出击,分别拿下各府的府城。

    到时候他们就能竖起一面反抗暴明的大旗,过不了多久,就是天下皆反,暴明当亡!

    王光也是一个狠人,造反的第一天在拿下涉县后,他就从家中拿出了三万两白银犒赏了大军,顿时魏军士气大震。

    王光很清楚他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于是造反的当日,王光就带领这一万大军向府城杀去。

    然而一路上大军却是烧杀抢掠,一日仅仅走了二十里,无奈之下王光只能占据一村子安营扎寨!

    然而当天晚上王光证舒舒服服抱着抢来的女人睡觉时,突然一中年文人冲入房间,大喊:“大王,大王!”

    王光的美梦被打扰,大怒,“啥事!”

    “殿下,明军袭营了!”

    “什么?”,王光大惊,他已经听到了外面的喊杀声,怎么会这么快?这不可能,他慌了。

    就在这时,又有数人冲进了房间,见到这几人,王光脸色大变,一脸的难以置信。那中年文人更是跌坐在地面上。

    “这就是那什么魏王?”,来人声音很大,一点儿都没有顾及。

    “你们怎么会进来?本王的一万大军都去哪里了。”

    “真是愚不可及,就凭你还想造反?完全就是个蠢货。”

    于是魏王王光就这样造反不到一天就被明军抓获。

    第二天天亮后,王光的一万大军全部被俘虏,王光这才发现明军竟然只有区区三百余人,就这些人就把自己的一万大军给剿灭了。

    这支大军的指挥官是大明河南驻军的守备吴久铭,统领军队八百人,驻守在彰徳府城。

    早在半个月前他就发现这彰徳府情况有些不对,就派出人手严查四方,很快他就查到这些人造反,但不能确定究竟是那些人,什么时候起兵,直到昨日早晨,吴久铭才得到这王光昨日就要造反的消息。

    吴久铭大惊失色,连忙带着三百骑兵向涉县飞奔,整整一天的狂奔,终于在半夜发现了王光的“军队”。

    对于这所谓的魏军,吴久铭完全不放在眼里,全军仅仅是略微休息后,就全军进攻,事实也正是如此,短短一刻钟,战斗接受,接下来的时间都是用来收纳俘虏了。

    明军仅有数人受伤,无一人身死。

    这才让这王光以为是明军是夜袭。

    但不管如何,这位魏王造反一日就被覆灭,其他两府的晋王和赵王比他运气好一点儿,分别做了两日和三日的亲王。

    ……

    事后的朱由检大怒,下旨严惩这两百家士绅,一次处斩一千余人,贬一万余人修路二十年!

    消息传开后,天下震动!

    ………

第五百七十九章 影响与吝啬

    此次三府造反之事在大明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对于上层人士来说,这就是一个信号,地方上的士绅对皇帝对朝廷、对他们这些人不满了,这个现象是他们需要警惕的。

    要知道当今皇上登基之后的八年时间,大明没有发生一起较大规模的造反,没想到今日竟然打破了这一切。

    更令人担心的是彰德府、潞安府、顺德府造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三府基本上只要是稍微有些名声的士绅都起兵了。

    这个现象实在是让人极为警惕,看来朝廷此次的政策是犯了众怒啊。

    不仅是黄立极等人心中惊疑不定,就连朱由检自己都颇为惊讶,他虽然早就知道必然会有人造反,但没有想到这么快,而且直接就是有三人称王,真是不知所谓。

    这让朱由检警惕起来,朱由检直接对这些造反之人重度处罚,希望能够警告一些人。

    同时朱由检还安排羽林军、五军都督府和兵部所统领的军队提高警惕,做好随时出兵平叛的准备。

    河南、山西两省的士绅是最早听闻此事的一批人了,听到他们起兵时,他们心中也有些蠢蠢欲动,谁都不愿意交出自家的银子。

    然而很快就传来消息,最长也仅仅是三日时间,三位大王就被朝廷的军队覆灭了,这……

    听说此次朝廷派出的还是所属兵部驻守各府的军队,就这也仅仅三百人就打败了大王们的万人大军啊!

    那若是那些和建奴交战的军队来呢?那可是将近五十万的军队啊。想起这么庞大的数目,以及这些年这只军队南征北战的战绩,他们的心在颤抖啊!

    他们是真的怕了,若是崇祯之前的军队,他们是真的不怕,可现在?

    边疆的军队就不说了,驻守在自家府城的军队他们还是了解的,那几百人可是两日一练,不管是烈日还是寒冬,从来都没有停过。

    那些丘八可是忙的很,一天训练,一天还要认字、看书,五百人的军队竟然有一名秀才、两名童生教他们认字,读的书还是少府自己印发的书籍。

    不过仅仅是这些兵马,那也是战斗力非常,别的不说就是这附近的山贼、土匪全部被这些人给剿灭了,由此可见,这些兵马绝对不是之前的卫所能够相比的。

    听说这书还是当今皇帝亲自安排的,他们这些士绅之家之前想尽办法弄一本看看,结果却还是一次也没有见过,之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这种事情真是胡闹,竟然还要交这些丘八认字,朝廷真是糊涂了。

    当今皇帝果然是离经叛道至极,暴明当亡!

    而其他地方上的士绅们听到消息后也是又惊又慌,他们已经感觉到自己若是模仿这些人定然会落得同样下场。

    他们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大多数人开始观望起来,看看河南、山西两省的士绅最终会如何。

    接下来凭借着摧枯拉朽扫灭三个反王的威慑,河南、山西两省的士绅极为配合,朝廷的进展极为顺利,速度也很快。

    在这过程中,大量的官员业务越来越熟练,速度也越来越快,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轨。

    京城的黄立极等人也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不管过程如何,现在北方三省田亩的清丈、人口的清查已经是颇为顺利了。

    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推到整个北方了,那时若是顺利,那就是尘埃落定了。

    想到这里,黄立极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确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选对了!

    ………

    京城,紫禁城,武英殿,大明政策的核心决策者都在这里。

    “皇上,大约十日后,也就是十月初南京魏国公等勋贵就要抵达京城了,不知朝廷到时该如何应对?

    尤其是要如何安置这些人,还请皇上示下?”,议事即将结束时,周应秋有些忐忑的开口询问道。

    这件事真的该定下来了,可惜皇帝却是一直没有提到过这件事,这让他有些忐忑,当今皇帝虽然平日颇为和善,可皇上也是杀人如麻的皇帝啊,伴君如伴虎啊。

    听到周应秋的话,众人这才想起来,原来有快半年过去了,南京勋贵也收拾好家产,终于要抵达京城了,岂不是过不了几个月皇上所说的宗室勋贵大会岂不是要召开了?

    出乎周应秋的预料,朱由检恍然大悟的样子,“是极是极,若不是周爱卿的提醒,朕都要把这件事给忘了。”

    听得这话,众人心中一动,“忘了?”

    “这些南京勋贵可算是要来了,从他们收到圣旨到现在也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半年时间也确实是该到了,他们镇守大明两百余年的南都即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总算是来到了京城。

    朕总算可以和这些功臣之后团聚了,转眼间已经有两百余年了啊。”

    “臣等恭喜皇上!”,众人心中虽然有些诽谤,但还是高声恭喜道。

    “这样吧,到时候,朕亲自到城门外迎接他们抵京,京城五以上官员全部随行,这些勋贵们辛苦了啊!”

    “臣等遵旨!”

    “皇上,若是要迎接南都勋贵,不知到时候京城勋贵是否要同行?”

    朱由检不经意间看了眼周应秋,周应秋从这个动作中看到皇帝对他的赞赏。

    “他们已经在家里反省半年有余了吧!”,朱由检轻声嘟囔道,略一沉思后才继续开口。

    “想必英国公等人已经是明白自己的错误了,现在南都勋贵抵达了京城,这是一件好事,从此以后大明功臣团聚于京城,当真是可喜可贺。

    王承恩!”

    “臣在!”

    “你去给他们传朕口谕,念在诸位爱卿这半年以来认真思过,恰逢南都勋贵进京,算是可喜可贺,十日后,诸位爱卿的处罚宣告结束,做好准备,待南都勋贵进京后,随朕一同出城迎接!”

    “臣遵旨!”

    待王承恩离开后,见朱由检就要离开,户部尚书毕自严咬咬牙开口道:“皇上,不知朝廷要如何给南都勋贵们准备府邸?”

    “不知毕爱卿有何想法?”

    “皇上,京城中人口众多,宅院本身就颇为稀缺,南都二十余位勋贵进京,需要的府邸面积甚大,短时间内朝廷根本就拿不出来。

    朝廷若是要拿出如此多的宅院,朝廷要花费的白银数目更是重大,由此必然会使众多京城百姓无家可归啊!”,毕自严一脸沉重!

    “朕知道了,朕听说南都勋贵们家产极多,再加上朕就说过万事以民为本,万万不能以此打扰京城百姓。

    这样吧,朕早就要想法要扩大京城,就从京城西侧距京城三里的那出皇庄中划分出一些土地,就让他们自己在哪里修建吧。”

    听的这话,众人心中一惊,这实在是有损朝廷威严啊,他们正要出声劝慰,朱由检已经大踏步离开了。

    众人只能相顾长叹,罢了罢了。

    …………

第五百八十章 勋贵们的预感!

    朱由检离开后,众人皆有些沉默,他们从皇帝的话中听到了不少令人震惊的东西。

    皇帝虽然说要亲自带领大明所有文武重臣出城迎接南京勋贵的到来,但话里话外都是对这些大明勋贵的不满,连宅院都不提供了。

    还要把他们安置在城外,这就更离谱了,或许内城确实没地了,但外城还有吧,只要花些银子不是什么都有了?

    皇上这是对他们不满似乎是有些明目张胆了啊。

    武英殿中寂静一段时间后,众人纷纷起身离开,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时间缓缓流逝,十天过去了,明天正是南京众勋贵抵京的日子,今日下午南京一行人已经抵达了通州城。

    英国公张维贤此时是却并没有太高兴,他的儿子,未来的英国公张之极开口道:“父亲,明日就是咱们近一年来离开府邸的日子了,这段时间实在是憋闷至极。

    现在南京勋贵也要抵达京城了,从今以后,我大明勋贵的力量必然会大大增强。

    这都是喜事啊,父亲却似乎并不太高兴,孩儿甚为疑惑,还请父亲解惑!”

    听到这话,张维贤略带失望的看了看张之极,感受到这种表情的张之极突然感到心中有些慌。

    “你怎么就不会多观察观察,多想想,为父很久之前就让你多想想,结果你却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儿子愚钝,父亲赎罪!”

    “哎!大孙子你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张维贤给旁边陪坐的年轻人张世泽说道。

    “爷爷,父亲,孩儿以为现在的形势对我等大明勋贵十分危机。

    不说南京勋贵和京城勋贵本就不和,此后齐聚京城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更严重的是皇上的态度,今年皇上不管是让我们缴税,还是之后的清丈田亩、清查人口,都对我等勋贵格外关注,显然是对我等勋贵掌握的财富不满了。

    之后更是直接要求南京勋贵搬迁到京城,此举必然让南京勋贵损失惨重,可皇上确实毫不犹豫,而且是极为坚定!

    现在南京勋贵要抵达京城了,皇上竟然直接将他们安排在城外,这意味着什么?

    这几乎是要图穷匕见了,而且到时候针对的绝不仅仅是我们还有大明的宗室们,只是不知道皇上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点儿孩儿实在是想不出来,还需要爷爷解惑。”

    张维贤听的过程中那叫一个笑容满面,显然对张世泽的回答很满意。

    “不错,你说的很不错,我们这些大明勋贵现在是真的是有难了,我有预感,咱们大明勋贵两百余年的祥和日子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至于皇上的目的,你们两人首先要知道咱们勋贵能让皇上看中的又有什么?你们说说”

    “银子、田地?”,张之极连忙出声。

    “爷爷,孙儿也是这么想的。”

    张维贤长叹一声,“哎,若是皇上仅仅是看上这些也就罢了,可是……。”

    说到这里,张维贤却是完全没有了兴致,也不再说什么了,挥手不让二人跟着,自己慢悠悠的离开了大厅。

    后方的张之极一头雾水,张世泽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

    通州城外有一处规模颇大的营寨,南京勋贵二十余户,加起来一共近五千人,再加上护卫的南京大营派出的军队三千人,总人数近八千人都在这里休息。

    营寨中面积最大的大帐中,以魏国公为首的二十余位当代勋贵都在这里,没有一人脸色是好的。

    他们刚刚得到到消息了,皇上没有给他们安排宅院,仅仅给他们分配了土地,让他们自己建造,而且这土地竟然不在城内,而在京城之外,即便这土地是皇上的皇庄中拿出来的,但众人没有一人感到皇上的恩赐。

    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皇上欺人太甚,简直是不把他们这些勋贵放在眼里,完全就是随便拿捏啊。

    现在这大帐中没有外人,周围也有他们的心腹守卫,众人也能够放得开。就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时辰时间内,众人那可是好一番吐槽。

    即便是之前偷偷给朝廷报信的诚意伯刘孔昭和平江伯陈安至两人对朝廷极为不满,无他,这一次他们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他们心痛不已。

    此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京,既然从今以后要全部搬到京城,诸位勋贵家中的那众多的支脉自然不可能全部搬到京城,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能分家,不得不将大量的支脉从朱家中分开。

    如此狠心之下,一家勋贵也仅仅是带了一两百人就来到前往京城,南京的那众多的支脉还在暗中大骂他们这些主脉将他们丢在南京。

    除此之外,主脉的大量家产不得不售卖出去,遍布南直隶的店铺、田亩都在短时间内售卖出去换成白银,大量的店铺、田亩出现在市场,价格自然是降低了不少。

    什么?你说分给那些支脉?即便是低价售卖也不可能免费分配给他们的。

    如此下去,他们损失了大量的财产,也失了人心,他们两百余年在南方积累的人脉关系损失惨重。

    更重要的是抵达京城后,他们能做什么产业,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京城早已经被分割完毕,哪里会分给他们,到时候他们岂不是要坐吃山空?

    这些事情,他们想想就极为担忧和愤怒!

    现在这一切都成真了,别说是在京城立下根基了,现在皇上都不让他们住在城内了!

    这怎能不让他们愤怒!

    做在主位上的魏国公徐文爵脸色极为平静的听着众人抱怨了近一个时辰,见众人渐渐平静下来,这才开口道:“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现在皇上要处理我们理由极为充沛,我们又能如何去反对?

    明日我们一切都听朝廷的安排吧,之后我等就到那处皇庄逐渐我们的府邸吧。

    再说了皇上不也没有不让我们住在京城啊,我们直接出银子在京城购买一套别院不就可以了。”

    听完这话,众人脸上又惊又喜。

    “就这样吧,明日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好。”

    “我等明白。”

    “另外,我也提醒大家一句,咱们真正的困难不是现在,而是几个月后的所谓宗室勋贵大会啊,诸位还是最好最坏的打算吧。”

    众人也都不傻,皆是若有所思的离开大营,不久后众人脸色可是阴沉的很。

    很快,第二天的太阳就升起来了,众人要进京了!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安置

    大明京城勋贵们早早就准备妥当,一大早所有勋贵都来到城门外等待着其他人的到来。

    只是若是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就会发现他们的脸色有些难看,显然他们的心情并没有禁闭结束以及南都勋贵进京的喜悦。

    接下来一个时辰不断有大明重臣抵达城门口,近一个时辰后,黄立极、周应秋、郭允厚三人终于也来了,至此大明重臣们都到了。

    众人在城门外又等了半个时辰,朱由检携皇后周氏才缓缓抵达。

    朱由检见众人皆已经抵达,随机带领众人来到城东一里处,在此等待着南都勋贵们的到来。

    而此时的南都勋贵已经在三里外等候一段时间了,此时见大明君臣已到,南都勋贵随即收起心中的不满,一脸肃穆的再次启程。

    两刻钟后,双方算是正式见面了,见前方近万人跪地行礼,声音震天,朱由检缓缓出声:“诸位爱卿快快起身,将士们此行辛苦了!”

    听的这话,在场众人不由得心中一变,皇上这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啊,反应如此平静,辛苦还仅仅说给那些皇帝一直重视的士兵,这也太明目张胆了。

    果然,三千士兵听得皇帝的话颇为高兴,谢恩声音震天。

    当一种勋贵抬起头时,脸上竟然同样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见此情形,朱由检嘴角一撇,当真一群老狐狸,打仗没有学会,可这勾心斗角倒是一点儿都没落下。

    朱由检于是颇为热情的上前几步,和魏国公许文爵等人寒暄起来,一副君臣和睦之景,朱由检身后的众官员那是啧啧称奇,倒是京城勋贵们脸色颇为沉重。

    半个时辰后,众人这才进入内城,在宫城城门口,“今日就到这里吧,诸位爱卿从南京一路进京,一路上也是极为辛苦的,诸位回去后早日休息吧,明日朕在皇宫宴请诸位爱卿!”

    看着皇帝一脸微笑的走进紫禁城,很快,在场之人就剩下大明两都的勋贵了。

    魏国公等人和京城英国公等人寒暄一番后,就向着城中的府邸而去,这一天天下来,他们是真的劳累。

    虽然皇帝不给他们安排京城内的住所,倒是他们会自己购买啊,在得知消息后,南都众勋贵就连忙派人进京购买一座别府。

    由于时间太过紧张,他们花费了不少的银子才在内城购买了面积并不大的府邸,不过这个时候也不能再要求什么了,有住的就不错了。

    南都众人的府邸倒是相距不远,彼此也能有个照应,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就是团结,不然他们在京城很难混开了。

    这一天,大明京城中可以说有很多人皆是彻夜难眠。

    第二天,朱由检在京城召开宴会,京城文武重臣皆参与其中,规模颇为浩大,不管是吃食还是舞蹈皆是优中选优,可谓是君臣尽欢!

    之后更是三日一宴,足足三次后,欢迎宴会才宣告结束。

    南都勋贵抵达京城的十日后,紫禁城乾清宫,朱由检召见一众南都勋贵,一番宽慰后,这才开口道:诸位爱卿可为朕没有为你们准备府邸有所怨言?”

    “臣不敢!”,众人连忙告罪。

    “哎,朕岂会是吝啬之人,朕给你们准备的土地就在京城外三里而已,距离极近。

    现在京城人口众多,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皆是如此,实在是难以筹集面积广大的宅院之地,再加上时间极为紧张,短时间内很难修建完成,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另外诸位爱卿也知道京城之前就因为人口滋生想要修筑外城,之后因为朝廷财力不济仅仅修筑了一半而已。

    现在朕准备再修建另外一半,如此过不了几年,到时候诸位爱卿的宅院自然就在城中了。

    而且趁此机会,诸位爱卿也能将家中的宅院好好修建一番,如此既能让诸位爱卿满意又能不扰民。”说话的时候,朱由检一副颇为满意的样子。

    魏国公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没有想到皇上今日竟然会给他们解释,现在听着解释,似乎是破有道理。

    然而稍微了解一些大明政策的人都明白,这根本就是望梅止渴。

    要知道朝廷现在哪里有银子?到处都在修建那水泥路,到处都在移民,移民之地更是要逐渐城池,如此下去大明根本就没有银子。

    若不是缺银子皇帝现在会如此坚定的清丈田亩?如此那所谓修建城墙,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皇上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有还能说什么呢?老老实实在城外建宅院吧,大不了将城中这府邸之后扩建一番作为主宅罢了,仅仅是多花些银子而已。

    “吾皇圣明,爱民如子!”

    对众人的反应朱由检很满意。

    于是南京勋贵就这样在京城安置下来。

    大明京城却没有平静,之后却是更加热闹。

    之前因为清丈田亩、清查人口之事,大明这繁华的京城都有些冷清了,大明京城附近的士绅数目众多,而清丈田亩之事京城就是首当其冲。

    而京城周围的士绅们也是胆子最小的,没看到那些勋贵们不都老老实实的交代了?京城士绅们在勋贵作出选择后为纷纷老实交代。

    这一下子让这些士绅大为心痛,他们已经明白,一旦朝廷查清楚全国土地,接下来他们就要老老实实的给朝廷缴税了,这就是让他们割肉啊。

    顿时一向极为大方的士绅们有些“吝啬”起来,这可给越来越繁华的京城拖了后腿。

    现在随着南都勋贵(大财主)的到来,京城很快就恢复到一年前的繁华。

    时间很快来到九月份,这个月大明的宗室们已经陆续抵达京城,他们在京城还是有住处的,位置就在十王府。

    这些宗室亲王们基层上一辈子都没有来过京城,一辈子都在封地待着,现在虽然知道此次进京不会有什么好事情,但带着要倒霉大家都一起倒霉的心思,众人都早早离开了封地。

    一路上众宗室可是这里转转哪里看看,显然是对此很有兴趣。

    如此一路跋涉,九月初十,第一批宗室进京了。

    …………

第五百八十二章 拉开帷幕

    第一批抵达京城的是朝廷分封在山西、山东、河南三省的宗室。

    大明宗亲们的到来让整个京城都热闹了不少,大明已经有不少年没有大明宗室进京了,尤其是现在大明所有的亲王、郡王都要抵达京城,至少京城的百姓们还是颇为兴奋的。

    可惜那些抵达京城后的勋贵们却是极为安静,基本上就不会走出自家的府门,这倒是让百姓们颇为失望,而京城中那些有些见识的人倒是将这里面的勾勾绕绕看的是清清楚楚,此时倒是对这些宗室们刮目相看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明各地的宗室们进京的越来越多,终于到十月底,宗室们已经全部抵达京城,算是比之前朝廷定下的时间早了一个月。

    见所有宗室都到了,朱由检随机也在皇宫中召开了规模颇大的宴会,为这些大明的宗亲们接风洗尘。

    第一次的宴会上,大明的这些宗室们可是极为拘谨,尤其是大同的代王、洛阳的福王二人,面对朱由检,两人心里可是五味杂陈。

    代王是心痛自家数百年积累的财产,即便是数年过去了,现在再次看到皇帝,他还是感到痛彻心扉!

    朱由检这一次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鼎鼎有名的福王,要知道此人算起来也算是他的皇叔,仔细打量后。

    朱由检不由得感叹,这位福王的外表的确是太有迷惑性了,谁又能想到这位大胖子在万历年间就压制了泰昌皇帝,就差那么一点儿他就能够等上皇位了。

    初次之外还有晋王、肃王、周王、鲁王、桂王等等一种亲王朱由检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见面,不管如何,现在这些人都是他朱由检的臣子。

    朱由检在宴会上倒是颇为和善,对诸位亲王那可是嘘寒问暖不断,问问王府经营的怎么样?家中是否和睦这些家长里短,一副宗族大家长的样子,一众宗室面上倒是一副感激至极的样子,心中确实暗骂不已。

    如此的宴会一直持续了近半个月,时间渐渐来到了十一月中旬。

    十一月的月中朝廷又有大事发生,因为朝廷在北方三省的推动工作还算顺利,虽然有时候也有一些人胆大包天、不识好歹,也很快就被当地驻军剿灭,根本就没有产生什么波浪。

    如此数个月过去,大量用于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出来,于是黄立极等人也就行动了。

    他们直接将田亩清丈、人口清查从北方三省直接扩展到北方全境,覆盖大明的半壁江山,包括辽东、黑龙江、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漠南、河套、甘肃、青海共十一个地区。

    朝廷如此的动作更是让众多士绅极为震惊,朝廷的推进是实在是太快了,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

    于是从十一月中旬开始,朱由检几乎每隔十天左右就会收到大明某某府某某某反叛,当地军队一天或两天将剿灭……

    虽然这些人的动作并不能引起较大的波澜,倒是如此频繁的造反还是让朱由检的威信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这一点儿即便是在皇宫不怎么出去的朱由检也注意到了,如此情况下,又有人来隐隐约约的试探他的主意,看看他的这位皇帝是不是改变了主意。

    说实话,朱由检也很无奈,他倒是没有想到事情会走到现在这种程度,虽然这样的造反根本不会影响大明的根基,但还是让人烦不胜烦。

    毕竟之前朝廷的田亩清查也做过很多次了,要知道当初张居正的田亩清丈也没有产生如此大的后果啊。

    张居正的清丈也是取得了巨大成果的,扭转了大明朝登记在册人口、土地一次比一次的扭曲现象,一举找回了两百万顷的土地,近千万的人,使朝廷在册的人口、土地基本恢复到了永乐年间,大明的士绅们若是也是极大的。谷

    即便如此,现在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反叛?难道是朕真的这么可恶,朕也没有公布要按照土地数量累进收税啊,你们怎会如此?你看看大明的宗室、勋贵们就非常识趣。

    不过这些事情也仅仅是让朱由检空闲时多想一些罢了,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看清楚了,此次史无前例严格的清丈田亩已经是大势不可改,他们只能是顺势而为了,想要反抗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若是仔细观察,各地造反的人都是那些小家族,且位置颇为偏僻的地方造反的越多。至于像南直隶这样的的地方,基本上没有人有多余的动作,似乎就在等待着朝廷清丈田亩的人员抵达南直隶,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将家中的奴仆、田亩登记在册。

    这件闹了近一年的事情现在已经渐渐平静下来了。

    时间来到了十二月初一,这天朱由检早早起床,准备一番后,就踌躇满志的向皇极殿中走去。

    “大伴,现在诸位宗室、勋贵都到殿了吗?”

    “皇上,宗室、两京勋贵之前都已经抵达京城,今日也是早早抵达皇极殿等待,崇祯朝新册封的勋贵们也在三天前全部抵达京城,今日也已经在皇极殿。京城五品以上官员皆已经准备妥当,无人敢怠慢,”旁边跟着走的王承恩连忙出声回复。

    “好,你们该做的准备都如何了?”

    “皇上,王将军已经带领数百名羽林军在在皇极殿外随时侯旨!”

    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大踏步向皇极殿走去,此次必然顺利!

    此时的皇极殿中可谓是安静异常,众人的心情都不太好,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参与其中的宗室、南北两京勋贵都已经有了预感。

    当今皇帝是什么人?让他费了如此大的力气召开的大会,岂会是小事,同时也必然是对他们极为不利的事情。

    只是他们实在是想不通皇帝究竟要什么?什么都不知道才是最让人害怕的。

    说实话皇帝若是要他们的财产,这个时候他们恐怕真的不会犹豫。

    现在这位皇帝可不是一个能让人随便拿捏的人,短短数年,朝廷的勋贵们被他废除爵位就已经有五位侯伯了,还废除了秦王一系数千名宗室的爵位。

    同样他还册封了三十余位勋贵了,虽然大多都是子爵男爵,但这也表明了皇帝对他们这些勋贵、宗室并不在意,别人他们不知,反正他们是怕了,自己手中除了银子什么也没有,无兵无刀。

    今日一切都要揭晓了,皇上啊,你究竟要什么呢?

    就在众人紧皱眉头苦苦思索之时,大明皇帝到了。

    ………

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明宗亲勋贵大会(一)

    一番行礼之后,下方站立着的众人都看到了大明皇帝那面带笑容的眼神,站在最前方的福王朱常洵心中一惊!

    “本王怎么感觉这侄子皇帝一直在盯着本王啊,本王觉得这眼神里似乎意义颇多,这侄子今日究竟要做什么?本王这心里有点儿慌。”

    朱常洵连忙收起心中的担忧,左右看了看两侧的英国公张维贤和内阁首辅黄立极,可惜什么也没有看出来。

    之前在是十王府,他们这些亲王已经商量了很多次,一致认为此次皇上召他们进京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皇帝登基后的这七年时间,针对宗室、勋贵的政策什么时候对他们是有利的?

    之后他们也和京城的勋贵们商议了数次,大家的感受竟然都相差不大。

    这样的猜测也让他们在这皇极殿中颇为不安。

    “诸位爱卿,今日朕已经期待许久了,尤其是诸位宗亲、南都勋贵朕可是想念至极啊,朕登基已经有七年之久了,七年时间在做的很多人朕都没有机会见过,今日总算是见了一面,当真是不易啊。”

    听的这话,众人面上皆是一番感恩戴德表情,至于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对此颇为不屑了。

    “诸位宗亲都是朕的亲人,之前诸位能够提前月余到达,朕也多次宴请诸位,总算是一解朕对诸位亲人的想念。

    ……

    诸位勋贵祖上更是建设大明的功臣,为大明的建立、发展立下的汗马功劳,对于诸位功臣得后人,朕也是想一睹真颜,最近算是得偿所愿了。

    幸好从今往后,这样的困难就不会有了,诸位南都勋贵也不用回到两千里外的南京了,以后大家都可以居住在京城,不管什么时候,朕都能和诸位相见了。

    ……”

    这一番话朱由检可是早就准备好了,今日说以来那是滔滔不绝,下方众人听着那可是各有各的想法。

    宗亲们那叫一个不屑,你会想念我们,别开玩笑了,咱们自家的皇帝是什么样的,谁不知道谁啊,你们不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我们给禁在王府吗?现在又说这些,简直是脸都不要了。

    南都勋贵们更是愤怒异常,什么意思啊,我们可没有想念皇上您,我们可一点儿都不想来到京城,这京城啊可不是一个好地方,南京城可比这里好多了。

    黄立极等人更是古怪至极,他们在今日之前已经得到了皇帝的通知,知道今日皇上今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可以说是对在场众人一点儿好处都没有,现在皇上您还说这些话,实在是……

    卢象升的新勋贵们倒是没什么想法,他们还真不明白,今日的大会和他们有什么关系?皇上跟明显是要针对这些宗室、腐朽旧勋贵的,我们大老远回京干什么?

    半刻钟后朱由检这一番讲话才终于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后,这才继续说道:“想必诸位爱卿很想知道今日朕将诸位安排在这皇极殿究竟是所为何事?

    朕也就不拖沓了,周爱卿,你将之前上奏给朕的奏折给诸位讲讲吧。”

    听到这话,大殿中众人心中皆是一惊,向周应秋的方向看去,原本已经准备好的周应秋此时感受到众人那“杀人”般的目光也感到心中一寒,他明白在场这些人恐怕都已经有些预感了。

    “皇上,诸位宗亲、勋贵、同僚,从天启七年到现在,朝廷的变法已经持续了七年时间,大量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变革,但其中仍然有一样受到了朝廷忽视。

    皇上,臣认为这被朝廷忽视的事情就是宗室、勋贵制度的变革!”

    “什么!”谷

    “皇上这万万不可,宗室、勋贵制度大明已经实行了两百五十余年,两百年来,正式这项制度存在,大明宗室勋贵们才能为大明不断立下功劳,保我大明盛世永固!

    此万万不可轻动啊,一动必然动摇大明根基啊!”,朱常洵作为宗室的代言人连忙出声反对。

    “皇上三思啊!”,众人高呼,自从周应秋开口说话,众人心中那是紧绷异常,一听周应秋说要变革制度,众人连忙出声。

    在场的王承恩脸色都有些古怪,在他听来,周应秋话声未落就被众人杂乱的声音直接打断了,这样场景让王承恩对今日能否成功有些担忧了,他不由得向旁边面无表情的皇帝看了一眼。

    “诸位也别着急,等周爱卿先说完!”

    顿时略显杂乱的大殿再次安静下来,周应秋深吸口气再次开口:“臣身为大明中极殿大学士,自然要为大明着想。

    臣首先说说臣对宗室制度的想法,天启七年因为大明财政问题颇大,朝廷入不敷出,先帝为了大明朝廷,可谓是大义灭亲,承担了骂名,直接取消了大明众多宗室们的俸禄。

    皇上登基后更是对宗亲们的产业收取税收,从此之后,朝廷能够将更多的钱粮投入到对建奴的交战。

    皇上又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成果显著,大明军队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短短数年时间,我大明取得一系列胜利,数次大败建奴,消灭数万建奴军队,收复漠南、辽东半岛,一展我大明雄风!

    此间,原本属于宗亲们的俸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诸位宗亲皆是于国有功。

    如此行事段时间内虽然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大明的有功之臣的大明宗亲,朝廷连俸禄都不发,属实是说不过去。”

    说到这里的周应秋特地停顿了一下,看看宗亲们的反应,结果他看到有不少宗亲是一脸古怪的望着他。

    见此情形,他略微松了一口气,“然而大明宗亲的俸禄的确是太高了,天启六年,朝廷支付的宗亲俸禄已经达到一千两百万石粮食,这个数目实在是太大了。

    这已经超过了天启六年朝廷收税粮食数量的三分之一。

    然而朝廷对每名宗亲俸禄高吗?臣认为并不高,据锦衣卫的调查,超过九成的大明宗室生活颇为困难,有的宗室家中仅有薄田数亩,朝廷发的俸禄也仅仅是和九品官员相当。

    真正俸禄高的是大明的亲王、郡王们!”

    此言一出,顿时群情激奋,皇极殿中的宗亲们都是大明的亲王郡王们,其他的宗室没有一个,现在听到周应秋这样的话,自然是大怒。

    自从天启六年后,我们就没有再期望能够拿回这份俸禄,更何况我们也不在乎,现在可好,你周应秋先是说要给我们发俸禄,没想到啊,最后竟然又说我们的俸禄太高。

    你说说,朝廷若是不想发就不发,反正我们也不在乎,可现在朝廷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简直是欺人太甚,若真是如此,我们的面子要往哪里搁?本来我们这些宗室就被当做“猪”养,现在更是要将我们的面子也拿走,你们太过分了!

    ……………

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宗亲勋贵大会(二)

    “短短两百年时间,我大明宗室的人口已经接近五十万人,这个数目给朝廷的压力太大。

    而自镇国将军以下宗室们的日子也过的并不好,据锦衣卫调查,大量的宗室们朝不保夕,可谓是穷困潦倒,有相当一部分甚至是饱一顿饿一顿,连结婚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这样的情形让诸位大明亲王们情何以堪?

    这里面既有朝廷分配俸禄的考虑欠佳,也有朝廷对你们的限制太大。

    ……

    天启七年之前,大明宗亲们有太多的事情不能做,很多行业都不能进入。

    直到天启七年之后,宗亲们的限制已经减少了不少,但是他们同样只能一辈子待在自家王府,臣认为这样是不对的,是不仁德的。

    这种情况下,宗室们无法报效国家,他们的教育自然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教育不好,自然而然就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在龙椅上稳稳坐着的朱由检听到这里也不由的紧张起来,接下来就是重中之重了。

    在场众文官也是一脸严肃,虽然他们之前就很清楚,自由是在场这些宗亲们最渴望的事情,这也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痛,谁愿意一辈子在自家王府里待着?那些奉国将军之类的宗室还好,在场的这些郡王、亲王们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可真的不敢有稍微的逾越。

    宗室们也怨恨过,愤怒过,华夏大地数千年的历史,那个朝代的宗室是像大明如此绝情的?这就是当猪养的。

    不过对于这一点儿,其实一众文官是不赞成皇帝的想法,在他们看来,宗室老老实实待在封地这对皇帝对朝廷都是有利的,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宗室造反!

    事实证明这项政策是有用的,至于宗亲们自身的感受,他们自然是不在意的,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数十年前已经暴露,朝廷对宗室的开销实在是太大,朝廷难以支撑,万历之时就采取了一些变革。

    两个月前当今皇帝对他们说要大面积取消对宗亲的限制,刚开始他们自然是反对的,这完全没有必要。

    更何况大明已经有七年时间没有给宗亲们发俸禄了,以后就算不发那也是有理由的。

    可惜这一次皇帝确实极为坚定,理由也很充分,大明的宗室们却是有很多人过的太艰难了,这毕竟是大明的皇亲啊,沦落到这种程度也有些匪夷所思了。

    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了皇帝的打算。

    果然,听到这里一众宗亲面色一喜,难道皇上今日真的要给他们解除限制不成?

    周应秋继续说道:“由此臣认为朝廷应当重新制定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级的俸禄,降低亲王、郡王的俸禄,增加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的俸禄,待朝廷财政宽裕后方可给宗室发放俸禄。

    同时还应该彻底放开针对宗室的限制,不仅仅是之前就已经取消的科举限制,还要加强对宗室们的教育,不然自从朝廷允许宗室科举后,成绩皆是不佳,允许宗室出仕为官,和其他进士应当一视同仁!

    还应该放开对宗室行程的限制,允许他们在大明各地行走,废除之前不同亲王之间不能相见的限制。

    还要废除之前对宗室的婚姻的限制。

    朝廷应该加大对宗室的教育,尤其是那些低阶宗亲,他们的教育只能由朝廷来投入。

    请皇上圣裁!”

    周应秋话音刚落,朱由检随机说道:“诸位宗亲对周大学士的奏折有何看法,可愿意?”

    听得此话,众人大喜:“愿意,吾等愿意,吾皇圣明!”谷

    见众人这种态度,朱由检却并不太高兴,“对周爱卿的奏折朕有过深思熟虑,周爱卿的意见总体不错,不过仍然还是有些不足。

    之前朝廷对于诸位宗亲的确是有些苛刻了,现在也是时候改变这一切了。

    不过提到宗亲制度,朕还是认为这里面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大明的宗室数量太多了,俸禄在宗册上的宗亲已经将近五十万人,如此过不了多久,这个数目会更加庞大,长此以往,朝廷定然难以支撑。

    而且诸位宗亲们不知上进,整日吃喝玩乐。

    不仅仅是宗亲,今年南北两京又查出了多少勋贵的问题?简直是令人骇人听闻,此次被除爵位的竟然有三人之多!”

    听到这话,原本一脸笑意众宗亲脸色大变,心中感叹连连: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而勋贵们也神色一征,果然该来的总会来的。

    “勋贵们祖先为我大明立下汗马功劳,后辈们确实完全不知上进,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连弓都不能拉来,还能纵马奔驰吗?一副大腹便便,哪里还有一点儿勋贵的样子?

    ……

    实在是让人失望!

    这两百年来朝廷也是对爵位极为慎重,甚少登上,朕看这样不好,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

    于是朕恢复了子爵男爵,封赏了数十位勋贵,希望给你们一些压力,可是现在看看这还不够,你们根本就没有看到你们自己的问题!

    如此朕准备取消所为无军功不封侯的制度,那些大明立下功劳的文官就不能封赏了吗?

    原本应该作为大明支柱的宗亲勋贵却成了这个样子,朕很失望,朝廷也很失望。

    由此朕认为这些制度该变一变了,诸位觉得呢?”

    下方确是寂静无声,有些人甚至是浑身颤抖,这,皇上的目的竟然是这样。

    就连黄立极等人都极为惊喜,皇上要给文官封爵这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虽然大明之前给文官封爵也完全是正常现象,洪武之时也封了不少文官爵位,但最近两百年可真的是一个都没有啊。

    这可是勋贵啊,谁不心动?别看他们这些文官一般看不起勋贵,但他们的心中也是颇为羡慕的,富贵传于后代子孙啊。

    而且按照之前他们和皇帝的商议,改变制度之后的宗亲、勋贵是有些特权的。

    英国公张维贤有些颤颤巍巍的向前一步,跪在地上,声音略带颤抖:“不知皇上打算如何改变宗亲勋贵制度?”

    英国公旁边的众人见状紧跟着跪倒在地,一时间大殿中的所有宗亲、两都旧勋贵皆是一声不发的跪倒在地。

    朱由检知道,这些人这是在给自己压力啊。

    这时朱由检有些感慨,这些人真是老狐狸,现在自己这还没有说出口,现在看这情况,这些人恐怕都已经猜到了一些。

    ………………

第五百八十五章 降等袭爵!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也不容得自己再犹犹豫豫了。

    “由此,朕认为新的宗室制度将会如下!

    诸位宗亲在生活上将会不受到限制,你们可以经商、种田、出仕为官、甚至是从军,也就是说除了你们本身的身份之外,不会有其他的限制,和大明其他人是一模一样的,居住地的限制全部取消,也允许宗亲到京城居住。

    取消各亲王府的王府卫军,其余王府长史之类的官员仍然存在,品阶、职责一如往常即可。

    俸禄、品阶同时做出如下调整,亲王等同于朝廷一品官员俸禄,即两千两白银。郡王为二品官员俸禄,以此类推,奉国中尉为八品官员俸禄,既每年八十两白银。

    如此朕以为八成以上宗亲的生活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朝廷的支出也会大幅度降低。

    当然最近几年朝廷只能发放一部分,待朝廷财政充裕之后自然会给宗亲发放足额俸禄。

    另外朕听闻自古以来皆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古言,自古以来我中华诸朝廷也是这样做的,独独我大明不是如此。

    之前还没有觉得什么,然而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倒是我大明的政策有问题了,缺陷太大!

    由此朕认为当恢复古制!从崇祯八年开始,宗亲爵位传承将降一等传承,嫡长子继承爵位时,亲王传为郡王,郡王传为镇国将军,……,奉国中尉直接成为庶民,至于其他儿子,降两等袭爵。

    安静!”此时下方一片哗然,朱由检大声呵斥,压下众人的喧哗声。

    幸亏经过几年时间他这个大明皇帝有足够的威严,下方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在传承爵位后,诸位宗亲可以出仕、从军,郡王极以上爵位者朝廷经过考核后优先安排官职,其余皆需要通过朝廷的科举或者武举方可为官,无论文武,只要立下大功,朝廷自然会为你们封赏,提高爵位!”

    “皇上,万万不可啊!”

    ……

    “请皇上收回成命!”

    下方众宗亲脸色狂变,高声反对,和所为的自由相比,他们那世代传承的爵位才是最重要的,和这个相比,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

    众人跪在地上,高声反对,额头狠狠的撞击在地面之上,有的宗亲甚至已经准备好血撒皇极殿了。

    勋贵们也皆是脸色大变,这么说,皇帝对勋贵必然也是这样的?好歹宗亲是八世,我们岂不就真的是五世而斩了,皇上你怎敢如此?

    此时众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即便皇上还没有提到他们,他们还是跪倒在地,表示自己的反对!

    朱由检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听着“咚咚咚!”额头撞地的声音。

    正在磕头的众宗亲此时却发现皇帝和那些文官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这让他们有些尴尬,额头实在是太痛了。

    于是很快,磕头声也停了下来,见此,朱由检出声了,“安静!”

    “无论如何,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据朕所知,有大量的奉国中尉宗亲并没有什么财产,日子也颇为艰难。

    从崇祯八年起,他们的俸禄将优先发放,当宗亲要成为庶民之时,朝廷将会拿出一部分土地,每户划分一顷的土地,若是愿意移民东北、西北、吕荣,每户划分五顷以上的土地。

    如此也能保证他们的生活吃喝不愁!

    另外朝廷重设宗人府,宗人府完全从礼部剥离,设宗正一名,位列正二品,副宗正两名,位列正三品,以后有关宗亲之事全由宗人府决定。

    鲁王!”

    鲁王朱以海心中极为害怕,自己似乎没有做什么犯禁的事情吧,他颤抖的回答道:“臣,臣在!”

    “此次会议后你就先不用回封地了,留在京城担任宗正一职,你可愿意?”

    闻言朱以海心中一喜,但还是犹豫以后才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开口道:“愿意愿意,臣愿意!”

    朱以海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暗照当今皇帝这狠辣至极、六亲不认的性格,他们根本是没有可能反对的。

    现在皇上却给了他一个机会,今后宗人府事物必然繁多,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定然可以好好培养自家儿子,以后自然也是大有机会的。

    但是在场如此多宗亲的感受还不能不考虑。

    “好,之后你就是我大明宗正,今后望你不忘皇命,也对诸位宗亲严格管理,不断督促之!

    “黄立极、英国公,你二人分别挑选文武二人担任副职,协助鲁王处理好宗亲事!”

    见朱由检在不停的安排宗人府的人员,一副大事抵定的样子,众宗亲慌了。

    “皇上,臣认为此法有待商讨,这制度是太祖皇帝定下的,岂能随便更改?

    皇上可别忘了,我们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福王朱常洵咬牙说道,他一想起自家儿子的样子就丝毫看不到希望,这个时候既然没有人站出来,那他就来做这个带头人!

    朱由检没有给其他人附和的机会,直接呵斥道:“皇叔,你就对自家儿子这么没有自信吗?

    不用再说了,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们自家儿孙若是有本事,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位国立功,爵位根本就不是问题。

    另外对于勋贵,朕也要做一些变动,从崇祯八年起,大明勋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分为两种类型,既世袭勋贵和终身勋贵!

    爵位传承同样改变为降等袭爵!”

    “皇上!”,英国公等人连忙开口,就要出声反对。

    “诸位不用说了,你们看看你们自家的儿孙现在都是什么样子?没有压力,他们根本就不知上进!

    从今往后,勋贵宗室皆降等袭爵,若是后辈子弟有本事,自然可以重新封爵,希望从今往后诸位可要抓紧对自家子弟的教育。

    同时,朝廷将会在京城设置一个书院,郡王以上宗亲、勋贵可以将自家儿子送去其中,朕会找卓越之人负责教导。

    黄立极,你尽快就今天之事拟定圣旨,尽快颁发天下!”

    黄立极此时还有些恍惚,“臣,臣遵旨!”

    说完,朱由检完全不给众人再开口的机会,大踏步离开。

    岂止是黄立极,大殿中的数百人此时都是脸色苍白,心中震惊不已,尤其是众勋贵、宗亲,他们更是心中担忧不已,跪在哪里已经是浑身颤抖,也不知道是愤怒还是担忧。

    众人几乎是心中大骂不止,“昏君,昏君啊!从此国将不国,太祖皇帝您看到了吗?您的后辈子孙是多么不孝啊!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都明白各自的心意,绝对不能让此事就这样推行下去,一切为了后辈子孙,在所不辞!

    ……………

第五百八十六章 个人的选择(二合一章节)

    在皇宫中,众人也明白这个地方确实不合适相互联系,探讨对策,众勋贵总数只能一脸不满的走出紫禁城。

    很快,英国公府邸,十王府,众勋贵、宗亲各聚一堂,显然他们并没有放弃反抗,正要商议对策。

    其实他们本来是想要一同商议的,可惜众人想到大家一方是勋贵,一方是大明宗亲,双方的身份实在是太过敏感,走的太近恐怕会出大问题的。

    双方此时的议事大厅都是群情激奋,对他们来说今天至少皇帝的决心他们已经看到了,不仅仅是皇帝还有黄立极这些文官、那些崇祯勋贵都是极力支持此策的。

    这些文官想他们这些勋贵、宗亲倒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的确是如他们的愿了,更何况今日皇帝的暗示已经很清楚了。

    只要此次新的爵位制度确定,从此以后,皇帝将大范围的封爵,文官可封爵,武官就更不用说了,这对于那些现在的掌权者来说是极大的利益,这样的情况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到又让他们心中无力至极。

    …………

    英国公府,议事大厅百步外无一人,大厅中大明的数十位勋贵一个不少,众人这个时候都是倾泻自己的愤怒,虽然他们也知道不合适,但到了这个时候谁还会在意这些东西,给皇帝面子他们没有直接去十王府就已经很不错了。

    见众人发泄一阵,情绪有所缓和,做为勋贵之首的英国公张维贤开口了。

    “诸位,今日皇帝竟然如此决绝这是我也完全没有预料的,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皇帝这一步步的意图究竟为何,咱们这位皇上可是深谋远虑啊。

    数年前朝廷废除卫所制,朝廷原本对于那些文武官员的赏赐就没有了,世袭指挥使、世袭千户这些都被废除了,即便是之前世袭的,五军都督府全部进行考核,合格的进入军队,不合格直接取消了世袭爵位。

    现在看来皇帝这是准备以大封爵位来代替以前的世袭军官了。

    依照现在的情况看,过不了多久卢象升这一批二十余位崇祯勋贵将会从终身勋贵提拔到世袭勋贵了,而且皇帝将会大规模的册封终身勋贵,这里面当今朝堂上的大学士、尚书们必然在这其中。

    过不了多久啊,可是大明勋贵的人数必然大大增加,会有更多的人真正与你我并列!”

    “英国公,这些事情我们都知道,现在咱们这些人想知道的是我等究竟要怎么办?是反抗还是遵命,以后就老老实实降等袭爵?数代人成为一庶民?”魏国公魏文爵略带嗤笑的对英国公说道。

    见有人带头,早已经不耐的众人纷纷符合。

    英国公有些头疼,这一群真是猪队友,自己实在是带不动啊。

    “诸位,你们可不要忘了,当今皇帝是什么人,皇上已经下定决心了,我们又能如何?我们怎么反对?给皇帝上奏请圣上收回旨意?

    请问诸位,你们好好想想这样有用吗?皇上会听我们的?今天的情况皇上就是要给我们摊牌的,哪里容许我们指手画脚?”

    见众人有些哑火,似乎有些犹豫,魏文爵再次开口道:“英国公,你可别忘了,咱们之中很多人年纪已经不小了。”

    这句话作用可不小,在场的确有几人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坚持不了几年了,离谱刚刚还侃侃而谈的英国公,就是如此。

    听得此话,英国公有些生气了,这南京勋贵果然不行,看来之前吃的亏他们完全没有记在心上。

    接下来英国公的语气有些冰冷,“罢了,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啊,我英国公府永远是大明的忠臣,皇上要求老夫怎么做,老夫就怎么做,从不说一个不字!

    另外老夫对自家儿孙还是有些信心的,从今日起老夫也会好好练练自家儿孙,让他们去从军,老夫相信他们会让我英国公府永不坠落!”,此时的张维贤语气铿锵有力,丝毫看不出是一个将行就木的老人。

    “另外,同位大明勋贵,老夫提醒诸位一句,此次损失最大的是谁?是宗亲啊,那数十位亲王,数百位郡王那损失有多大,更何况还有那二十余万的奉国中尉,还有那些十数万的女乡君,他们可很快就要丢掉爵位了。

    别的不说,我相信,仅仅崇祯八年的一年时间至少也要有数百人成为庶人。

    好了老夫也只能言尽于此,诸位可以回去了,之极,今日起,紧闭府门,老夫要养病了。”

    “孩儿明白!”

    魏文爵正想继续反对,但听到张维贤最后几句话,也没在说什么,人家都送客了,自己还能怎么办?

    众勋贵离开英国公府后,有近一半的南京勋贵和数位京城勋贵凑在魏国公身边,一副以他为首的样子,显然这些人是有其他打算了,其他人则三三两两向自家府邸而去。

    于是魏国公在京城调制的一处府邸中,十余位勋贵正在这里商议着自家的对策。

    ……………

    而在另外一边,十王府中,那可是比英国公激烈的多,大家都极为愤怒,作为和皇帝血脉最近的福王自然坐在主位上,此时偌大的王府大厅中,仅仅数十位亲王在此,而鲁王则发现他隐隐和众人有了隔阂,这让他有些无奈。

    于是鲁王也不刻意追求,直接以身体不适为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鲁王离开后,众人皆有些松了口气,他们知道从今之后鲁王和他们就不是一路人了。

    大厅中众人也不说话了,都看向坐在主位上的福王朱常洵,见此,朱常洵心中大怒:刚刚这些人还都义愤填膺的,现在可好都指望这本王来为你们打头。

    本王难道傻吗?这个时候本王怎么能打头阵?本王这个福王当的那可是战战兢兢的,随时都害怕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带走自己的小命。

    现在本王怎么能把把柄送到皇帝的手中?那本王岂不是真就惨了,皇帝现在恐怕巴不得本王站起来反对他。

    本王可一点儿都不傻,现在全国都在浩浩荡荡的清丈田亩、清查人口,大明遍布天下的士绅都不能阻挡皇帝的意志?难道本王就可以了。

    要知道现在最着急的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本王啊,本王现在家里可就本王和本王儿女两倍人,即便是要降等袭爵,我福王都暂时也不着急。

    可在坐的你们可以不一样了,你们这些家伙自家一系的宗亲不是上万人?且大多数都是奉国中尉了。

    那一年没有一些人世袭爵位?那些奉国中尉愿意放弃皇亲的身份?他们到时候找你们哀求,到时候有你们好受的,这个时候本王自然是要隔山观虎斗,看你们去冲锋陷阵!

    “福王,你可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啊,现在皇上可是要拿走你我身上的爵位啊。

    我们家中子孙究竟是什么样子难道大家还不清楚吗?至少两三代之内根本就不可能为朝廷立下大功。

    要知道到了我等的孙辈可就只是镇国将军了,连一个郡王都不是了,难道诸位愿意后辈子孙过着这样的日子?

    我等的亲王之爵位是太祖皇帝与洪武三年册封的,已经传承了九世,两百六十余年,当今皇帝有什么权利拿走我等的权力?”楚王朱华奎急切的表达自己的愤怒。

    朱华奎今日是真的愤怒,皇帝他有什么资格取消自家的亲王爵位?大家不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凭什么你是皇帝,我们连一个亲王的爵位都不给了?

    更何况今日按照皇帝的意思,以后自己的俸禄恐怕要永远取消了,所谓财政充裕那根本就不可能,大明什么时候会财政充裕?

    再说了,就算真的充裕了,皇帝就不能不发了?按照楚王朱华奎的想法,得寸进尺以后那贪财如命的皇帝必然不会放过他们家中的百万亩良田。

    还有自家王府中库存的数百万万两白银。这可是他数十年来好不容易存下来的,绝对不能给皇帝机会。

    因此这个时候他是极为愤怒,必须要阻止皇帝的想法。

    见有人带头,顿时襄王朱翊铭、崇王朱由樻、潞王朱常淓、惠王朱常润四人连忙出声支持!

    朱常洵见此,也不得不开口了,“既然如此,不如我等上书皇上,力陈新宗亲之制的弊端,请皇上收回成命,恢复旧制!”

    显然楚王五人对于福王的对策非常不满,但这个时候也确实不合适再进行逼迫,于是众人议定明日共同向朝廷上书后就全部散去,待众人全部离去,朱常洵脸色才阴沉下来。

    “哼,一群不知所谓之人,真以为自己是个亲王就上天了,愚蠢。”

    楚王的房间中,襄王等五人皆在此,因为今日在大厅中的事情,五人之间的关系突然亲近了许多,现在在这房间中众人倒是相谈甚欢。

    五人之前的商议竟然持续了一整夜,直到第二日天蒙蒙亮,襄王四人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

    朱由检可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在这日的会议结束后,他就一直在观察者宗亲勋贵的反应。

    锦衣卫现在已经是可堪大用,在当天晚上,勋贵、宗亲们的反应都已经摆在了朱由检的御案之上。

    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将所有信息看了一遍,坐在哪里沉思近半个时辰,这才露出笑容走出乾清宫向坤宁宫而去。

    他想起来自己对刚才获得消息后的感受。

    这些人不满意倒是很正常,他就有此准备。

    可此次跳出来这些人都是一些专注于贪赃枉法、为非作歹之人,这就让他很惊讶了。

    这些人的情况他很早就通过锦衣卫的情报对大明的这些宗亲、勋贵了解的很清楚。

    就像那楚王朱华奎,其于万历八年担任楚王之位,到现在已经有五十五年了,这个数字让他朱由检看到都感到极为震惊。

    这位楚王可是极为胆大包天,其封地就在武昌,曾经殴打湖广巡抚赵可怀!

    在这五十五年的时间中,这朱华奎可是想方设法搜刮钱财,结合锦衣卫和税部的调查,现在的楚王府拥有大量武昌府的肥沃土地,那可都是洞庭湖平原周围的土地,大概有两万顷,也就是两百万亩的耕地。

    至于王府中储存的金银,那就更是不可计数,按照锦衣卫的估计,楚王府中的金银价值绝对不低于五百万两白银!

    而这些财富大多数都是这位楚王在位期间得到的,同时在这五十五年中,这位楚王还是一位好大兴土木之人,自家的王府富丽堂皇不说,还在那洞庭湖边修建了规模巨大、巧夺天工的别院。

    得知这种情况的朱由检也不由得心中一叹,这位楚王朱华奎正是大明宗室亲王中的杰出代表了,对了他还有数量众多的儿女!

    和这位楚王彻夜长谈的其余四位也是和楚王不相上下之人!

    因此看到这个情况之时朱由检还是颇为高兴的,现在朕还没有找你们算账,毕竟这理由实在是不好找,你们这些搜刮大量民脂民膏的恶人自己跳出来了,挺不错。

    而让朱由检心情略微不佳的正是魏国公这二十余位勋贵,他们的选择让他很失望。

    这些勋贵和那些宗亲还是不一样的,不管怎么说这些勋贵的祖先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他们也的确有权利得到一份富贵。

    因此现在看到这些勋贵越来越堕落,一步又一步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他是真的很失望,这些人真的是丝毫没有长进。

    看来在南京待的时间长了,让他们越来越愚蠢了,那二十三位勋贵中有十六位都是南都勋贵。还有那魏国公,你在怎么说也是南都勋贵的领头人,这么多年下来就没有一点儿政治敏锐度吗?

    你没有看看大明四大国公中的其他三人是怎么做的吗?就你机灵!

    想到这里朱由检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坤宁宫门口,罢了罢了,做了错事终究会付出代价。

    “王承恩,明日那些宗亲、勋贵的奏折全部留中不发,后日再给诸宗亲传旨,让他们留在京城过年!”

    ………………

今天请假

    今天周六被拉去做实验了,回来后想要在双十二挑一部新手机,结果就没写出来,现在才写了两百字,明天把实验做完,我就抓紧时间码字,看看明天能不能补上。

    我太难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吏治问题重现

    这天晚上将压力放下的朱由检心中轻松了不少,和皇后折腾到很晚,第二天朱由检起床时已经是接近中午时分。

    下午,朱由检来到乾清宫时,他就发现这御案之上堆积了厚厚的奏折。

    跟在身后的王承恩连忙说道:“皇上,这都是今早勋贵、宗亲们的上书。”

    果然如此,朱由检轻轻一笑。

    朱由检将这数十份奏折随意翻看一下就扔在一旁,这些奏折的内容皆是千篇一律,实在是无趣的很!

    “昨日朕的旨意可否传给诸宗亲?”

    “启禀皇上,今天一大早臣就前往十王府对诸位亲王、郡王宣读了皇上您的旨意。”

    “他们是什么反应啊!”

    听的此话,王承恩回答道:“启禀皇上,臣在场之时众亲王、郡王皆是感激涕零。”

    说到这里王承恩抬头看了一眼朱由检,见皇帝正在看着他,王承恩不由得打了个激灵,“皇上,臣离开之后命令东厂人员对他们的反应进行了探查。

    众宗亲在臣离开之后并没有像之前表现的那么高兴,反而是有颇多宗亲显得极为不高兴,似乎不太愿意留在京城。”

    “呵,那些人是不是就是今日上奏的这些?”

    “吾皇圣明!”

    朱由检轻声一笑,心满意足让身旁服侍的小太监将这无用的奏折收起来。

    “咱们大明这些宗亲啊,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此次这些人要不出什么花样的,他们些人的脊梁骨都被打断了,让他们反抗他们也不敢。

    至于勋贵们,两者又有何区别?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听的此话,王承恩等人的头低的更低了,仿佛一切都没听见。

    朱由检这才收起心中的满意,打开摆放在御桌右侧的奏折,这些可是真正事关朝廷大计了,不容小觑。

    第一份奏折所奏的就是一件不小的事情,今年夏天湖南湘江发生洪灾,湖南损失颇为惨重,大量百姓房屋、良田被冲毁,朝廷自然是大力赈灾。

    朱由检顿时想起自己登基这七年时间里,大明各地发生的灾害已经是数不胜数了,不管是地震、台风、干旱、洪灾等等大明君臣都已经见惯了,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形之颇为有效的赈灾方式。

    于是在八月份,朝廷就按部就班的调遣人员、物资赈灾,万万没想到竟然出事了。

    湖南是崇祯年间新设置的布政使司,设置于朝廷平定西南叛乱,确定在西南实行改土归流之时,朝廷任明能臣王梦彦担任湖南巡抚。

    王梦彦确实是一个能臣,短短数年间,湖南改土归流就已经基本完成,虽然主要原因是湖南诸土司起兵被朝廷兵马平定。

    但不可否认王家彦在其中所做的贡献,不管是支援军队还是给原土司治下的民众发放田地,甚至在鼓励百姓移民这方面,王家彦做的都很不错。

    再加上这几年湖南算是大明少有的平静之地,没有什么灾害,湘江水源充沛,短短数年时间,湖南已经成为大明钱粮的又一个重要来源地,按照朕的打算,这位王巡抚很快就要升官了。

    然而崇祯八年却出事了,八月初湖南灾情传到京城,八月中旬朝廷就下旨调动储存在武昌府,南京的粮仓,调运粮食入湖南赈灾,同时也借助这个机会安排湖南百姓移民吕宋。

    然而到了九月中旬,在朝廷陆陆续续调运了百万石粮食、五十万两白银、其他各种物资更是数量不低的情况下,湖南的灾民却仍然没有妥善安置,甚至有灾民众顺长江而下,到了南京!

    到了这个时候,湖南灾情才再次回到了朝廷的视野,就连朕当时也是颇为惊讶,想到当初的事情,朱由检也是喟然长叹。

    于是朕又派出钦差大臣前往湖南“协助”湖南赈灾事宜。

    接下来在朝廷天使到了之后,各方面的进展就很是顺利了,到了十月底,近百万的灾民除了有十数万移民吕宋外已经全部安置妥当。

    在朝廷的要求下也有近一半灾民被朝廷安置到了湖南刚刚改土归流的数府之地,增加当地的汉民数量。

    而赈灾之事处理完后,就轮到清查湖南众官员了,这两个月中,在朝廷官员和锦衣卫的配合下,他们发现这湖南赈灾中存在了很大的猫腻。

    于是在自己的密令之下,他们开始了对这背后情况的调查,现在又两个月过去了,终于是有了结果。

    这两个月中,对于湖南的情况通过锦衣卫朕还是了解的很清楚的,现在就看看这里面牵扯到的官员究竟包括那些!

    收起心中的思绪,朱由检才脸色颇为难看的打开手中的奏折,然而仅仅是看到第一个名字,朱由检就双眼瞪得浑圆。

    “这是怎么回事,王家彦应该不可能吧。”

    没错这第一人竟然就是湖南巡抚王家彦!

    朱由检强自按下心中的不可置信,继续向下看去。

    渐渐的朱由检的面色越来越狰狞最后却又归于平静。

    “好,好啊,现在看来竟然是朕看错人了,当真是朝廷的“栋梁之才”啊,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王承恩,让人把王家彦押送至京城,朕要问问他,朕如此器重他,他就是这样报答朕的!”

    “皇上息怒,臣这就派人前往湖南。”

    “至于其他人,让刑部、大理寺按律执行吧。”

    “臣明白。”

    见王承恩快步离开,朱由检心中的愤怒才渐渐平息,他缓缓走出乾清宫,这件事情直接让朱由检原本应该能保持一天的好心情消失的一干二净。

    王家彦的事情的确让朱由检很是愤怒,到这并不是朱由检生气的原因,他生气的主要还是大明官员的腐败、为非作歹的恶劣行为在全国仍然普遍存在,而且藏的很深。

    朱由检有些疑惑,之前在全国进行的加强版大计才没过去多久,数量众多的官员、普通小吏被杀、被流放、被剥夺家产这才没有过去多久,大明朝的官员们怎么就又忘了?

    朕还给你们增加了俸禄,似乎也没有其他什么效果。

    这种情况实在是让朱由检颇为困惑,他不知道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第五百八十八章 告一段落

    靠杀,大杀特杀?他的先祖已经证明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也没有什么前途。

    哎,朱由检此时是真的无奈了,吏治问题可以说是千古难题了。

    此次湖南大案牵扯其中的官员数量更是众多,湖南上上下下的官员加起来竟然有二十余人,其中就以这位湖南巡抚王家彦为首。

    这实在是让人震惊,崇祯七年距离朱由检史无前例整顿吏治才过去多久?湖南官场已经糜烂到这个样子了,这还是湖南,那全国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看来张居正的考成法是必须要重新启用了。

    按照当初张居正指定的策略,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该降级降级,该升官的升官。

    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如此一来,考成法一改当时朝廷重清谈轻事务的风气,将之前三年、五年考察一次官员提升到每月一次。

    大量的能吏、重事务的官员得到提拔,大明的吏治得到了根本的扭转。

    可以说正是这考成法使得大明才有了所谓的万历中兴,可惜这一切都是人亡政息,这样的考成法引起了大明上下大多数官员的不满。

    大家谁不是辛辛苦苦读书数十年才做了官,做官以后就是天天忙着做事的吗?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猪晚,这样的日子大明朝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承受不了。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凭借着他的权势,所有人只能忍耐,打碎牙齿也要咽下去,现在张居正死了,那天下官员怎么了可能忍得住!

    可以说是天下官员苦考成法久矣!

    于是很快就是群情激奋,要弹劾张居正,给张居正定罪,废除他几乎所有的改革,在万历皇帝的授意下,张居正的改革基本被废除,就连张居正本人都被万历皇帝开棺,大明又回到了从前。

    短短十数年的万历中兴彻底宣告结束,但即便是如此,凭借着十年张居正给大明留下的遗产,大明也完成了万历三大征,这也是大明朝最后的辉煌了。

    虽然万历皇帝算是朱由检的爷爷,但朱由检真的看不起这位万历皇帝,你说说你清算张居正就清算吧,为何要废除他的改革?

    要知道当初张居正死的时候,朝堂内外可都是张居正提拔出来的干才,只要萧规曹随,撑过小冰河,说不定大明就熬过来了。

    现在只能是令人扼腕叹息,属实可惜!张居正付出生命换来大明真正中兴的机会就这样被当大明的皇帝和文官集团给毁灭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长叹,这大明实在是没有不亡的道理。

    不过虽然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大明重新实行考成法,但现在确实还不是时候,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清丈田亩、清查人口,这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于是朱由检随机下旨让大理寺少卿作为钦差大臣前往湖南负责此案了。

    …………

    接下来数日,众宗亲勋贵见皇帝将他们的奏折全部留中以及皇帝让他们留在京城过年,他们顿时有些慌了。

    皇帝不会还不满足吧,他难道还想要从我们手中拿走更多的东西不成?可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了,难道?

    想到这里时有不少宗室心有余悸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他作为大明皇室朱家的大家长,皇帝应该不会如此无情吧,毕竟当初的秦王也没有丢掉性命啊,大明也不过是多了秦庶人一脉罢了,众人心中如此安慰自己。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家可没有就此放弃,其实他们也清楚即便是他们真的要早饭,现在在京城中的这么多亲王基本上都是没有资格的,唯一有资格的只有一人,那就是皇帝的皇叔朱常洵。

    即便如此,这位朱常洵的资格也相当不充分,原因也很简单,这位朱常洵不是万历皇帝的嫡子。

    在这种身份下在大明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他们真的以朱常洵为首造反了,也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名不正言不顺。

    更何况经众宗亲、勋贵观察,这位福王现在在十王府中可是老实的很,众人不管是公开还是私密的试探,福王对朝廷政策的态度一点儿不满意都没有表现出来。

    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让他们失望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真的没有办法了,像楚王、襄王、潞王等人就在私下商议。

    几人连续商议数日后,潞王朱常芳一脸颓然对众人说道:“我等已经商议数日,否定了一个又一个办法,不管是所谓的拒不配合还是所谓的造反都是没有前途的,是必然失败的,甚至我们还有可能从中丢掉性命。

    现在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目前先配合皇帝,我们要忍耐,若是反抗必然不行,天下宗室可不是一条心啊。

    要知道现在除了我等亲王郡王外的宗室对于朝廷的这项政策并不一定会反对,他们现在究竟生活的怎么样想必诸位都很清楚,改革后他们的小日子必然会过得更好,他们在又有什么理由来支持我们呢?

    …………

    大明宗亲男女共四十余万,如此数量的人口,要不了多久就会有第一批要传承爵位的宗亲。

    在如此切肤之痛之下,他们家恐怕就会忍不住了,他们会向皇帝表示他们的愤怒。

    当然这期间我们也不能不动,我们要表示出我们的不满,我们是被迫屈从的。

    更重要的皇帝自己的儿女也不少了,过不了几年他们可就懂事了,就该就藩了,到时候他们愿意?皇帝后宫的皇后皇妃会愿意?皇帝自己对自家儿女就没有一点儿感情?

    到时候朝廷内外必然大乱,皇帝能坚持下去吗?

    恐怕不一定吧。”说到这里潞王朱常芳脸上的颓然消散一空,那叫一个洋洋得意。

    众人听得这一分析,借是神色大喜,这的确是有一番道理的。

    楚王恍然大悟,连忙补充道:“不仅仅是我们,皇帝这几年封了多少爵位,接下来数年数量必然更多,公侯也会不少,到时候他们就愿意自家的爵位五世而斩?”

    顿时众人的信心又增加了许多,才有心思吃起了杯中的美酒,当晚众人是酩酊大醉。

    直到年底,宗亲勋贵都安静下来了,虽然朱由检并不知道这些用宗亲勋贵是怎么自我安慰的,但只要他们不闹事总归是好的。

    此事勉强算是告一段落。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016/ 第一时间欣赏重铸刚明最新章节! 作者:青史昭昭所写的《重铸刚明》为转载作品,重铸刚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铸刚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铸刚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铸刚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铸刚明介绍:
天启六年,这是一个乱世的初始,现代青年穿越大明末代皇帝朱由检!他能否改变这个乱世?重铸大明。
这是一个悲惨的乱世,也是天灾不断,失去了数千万条人的生命,中原大地为之一空,无数人为之叹息!
PS:建了一个书友群,大家可以在群里聊聊天,灌灌水!群号:1109274903重铸刚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铸刚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铸刚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