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TXT下载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全文阅读

作者:莫折随风     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txt下载     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十七章 承意常通

    李建中与离歌笑几人相谈的时候,常忆卿找到小梅,拉着李建方一起去看刚醒来的承毅。

    原来,方才众人在柏小娘的院子里各自散去后,常万远赶来找柏小娘,说承毅醒了,怕柏小娘记挂便来说一声,特别是告诉常忆卿,让她过去看看承毅。

    常万达和常万清兄弟俩本也想去,但柏小娘怕人去得多了,承毅反倒休息不好,只常忆卿这个‘罪魁祸首’是一定要去的。

    说来,常忆卿心里其实一直蛮愧疚的,却又怕到那边被大哥训斥,便提及小梅正好可以帮着看看承毅,让柏小娘和常万远先过去,自己去看看小梅和李建中聊完没有。

    常万远和柏小娘自然知道她心里的算盘,不愿戳破,便先过去了,常忆卿去找小梅时,正好李建中也听小梅说得差不多了,打算去找离歌笑问一些事情,便让李建方也跟着一起去了。

    承毅的房间在常胤绪的院子里,常忆卿三人进屋时,发现周姨娘和常万选也来了,常通正在一旁照顾着承毅。

    “忆卿来啦”周氏笑着跟常忆卿招手“赶紧过来,你大哥没在。”一旁的常万选抿了嘴,窃笑起来。

    常忆卿蹭过去,瞪了一眼偷笑的常万选,瞥见坐靠在床上,满是怨念地看向自己的承毅,发现其袖口处隐隐泛红,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向身后的小梅招呼道“小梅,你...你看看承毅怎么样了。”

    小梅刚进屋,人都没认全,听得常忆卿叫,上前一步,正对上周氏看过来的目光,心里咯噔一下,又不知道怎么称呼,赶紧先向周氏行礼“在下贺小梅...”之后求助地看向常忆卿。

    “小梅?”周氏抬了抬眉毛,眼睛亮了亮,满是好奇地打量着小梅“你就是那个,跟我们忆卿叫一个名儿的啊。”

    “啊...啊是...是”小梅赶忙又向周氏行了一礼。

    “这位是周姨娘”常万选微微一笑,向小梅解释道“劳烦贺先生过来一趟,帮承毅看看这些红肿怎么样了。”

    小梅依言走到床边,阿通给小梅搬来个凳子,小梅谢过坐下,先拉起承毅的袖口看了看,见有成片的泛红,并微微鼓起的皮疹,看向承毅温言道“现在还有什么感觉么?”

    “恶心,痒。”

    “痒得厉害么?”小梅见承毅思索了好久,换了种问法“比之前感觉好一点儿没有?能不能控制住不挠?”

    “好点儿,能。”

    “这孩子,说话憋得我胸口疼”柏小娘忍不住拍了拍一旁的常万远“老四,你昨天把他背回来的,给贺先生说说怎么弄的。”

    “贺先生莫怪”周氏见小梅一个机灵,回头有些诧异地看向柏小娘,笑着安慰道“她就是个急脾气,看不得别人慢条斯理的”转向柏小娘,笑着嗔怪“方才选哥儿都跟我说了,贺先生是李先生的高徒,没得你们这些个猴急的,急赤白脸就给人下药,不得好好问问”遂看向常万远“你跟贺先生好好说说。”

    常万远向小梅拱了拱手道“昨儿把人接回来,到院子就吐了不少,喂了些醒酒汤,之后又吐了不少,那时候便起了些疹子,他自己不知道,应该是痒得厉害,挠来着,之后大概是酒吐了不少,才安稳些,如今这红疹子看着也比昨天好多了。”

    小梅心里已经大概有谱了,点点头道“家里可有炉甘石?”

    “有”常忆卿接口“有炮制好的,煅后水飞再晾干,现成的。”

    “那正好,如今其实已经好很多了,只怕他再痒,便将炉甘石粉用沸汤化开,放温后用于洗患处即可”之后又嘱咐道“没完全消肿前,忌口辛辣刺激,以及生鲜、牛羊肉等发物。”

    “这个是自然。”常万选点点头。

    柏氏笑着,将戳在一旁,插不上话的李建方拉到身旁“我们建方什么时候能问诊啊。”

    李建方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道“我比师兄差得远呢。”众人听罢,皆抿嘴偷乐起来。

    “行了,咱们这儿闹闹腾腾的,承毅也休息不好,我跟阿通陪着吧,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周氏环视一番,向一众道。

    常忆卿一笑“姨娘留阿通,那岂不是一屋子都没个响动了。”

    “你还好意思说”周氏刮了一下常忆卿的鼻梁,佯装嗔怪“不是你撺掇着,承毅现在能这样。”说着,给常忆卿使了个眼色。

    常忆卿会意,蹭到床边,向承毅作了一福,诚心诚意道“对不起啊承毅,昨日是我不好,我给你赔罪”见承毅有些无措,正要起身还礼,赶紧伸手按住道“哎,你好好休息啊,我..我不打扰你了。”说罢,与众人辞礼,出门的时候,给小梅使了个眼色。

    小梅见状,赶紧起身向余众辞礼“那...那我...我也不打扰了。”出门时,又偷偷拉了拉李建方的袖口。

    “我...我也先告辞了。”李建方向周氏几人行礼,退出门去。

    周氏摇了摇头笑道“忆卿这性子,日后,得找个什么人家,才好安稳些啊。”常万选和常万远闻言,彼此相视一眼,皆默契地微笑不语,柏氏似有察觉,一时间若有所思。

    “呼~可算出来了”常忆卿拉着小梅出了常胤绪的院子,找了一处廊下坐了,抚了抚胸口“不然一会儿大哥回去,肯定要挨骂了。”

    小梅看向常忆卿,眉头禁不住皱了皱“不过,从承毅身上起的那些疹子来看,他对酒的反应挺敏感的,你之前不知道么,他昨天喝那么多,还是挺危险的。”

    “我知道错了”常忆卿难得见小梅这般严肃,小心翼翼道“小时候拉着他偷喝过,但喝得不多,家里也只是让我以后不要再拉着承毅喝酒了,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能喝,只当他酒量不行...”

    “这次之后可要记得喽”小梅见常忆卿这般,心里立时不忍苛责了,想起方才常忆卿与周氏说的话,奇怪道“对了,那个阿通,好像也不太爱说话啊。”

    “阿通他,不能说话。”常忆卿神色有些难过地解释道。

    “啊?”小梅没明白“什么意思?”

    “就是不能说话啊”李建方冲小梅张了张嘴,用手指向嗓子里指了指“表面意思。”

    “啊...”小梅终于明白了常忆卿的意思“他...他是天生的么?”心里却有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常忆卿摇了摇头“阿通是被人毒哑的”见小梅满脸震惊,叹了口气道“我那时还小,只隐约记得,是周姨娘把他带回来的,当时也不过2、3岁的样子,后来听说,应该是被人拐了,逃跑的时候,正好碰上,跟周姨娘出去的三哥和四哥,还是我三哥发现不对劲,让巡城把人带到衙门,那人贩子才招了。”

    “那...”小梅心里很是难受“后来也治不好了么?”

    “耽搁得太久了”常忆卿回想道“也让李先生给看过,说是受损得厉害,又一直没好好调养,虽然小孩子恢复得快,但等彻底养好,便错过了发声的好时机,只能日后再多练习”遂苦笑“他小小年纪,经历了这些,本就怕得紧,在家里呆了好几年都不得亲近”想起什么“哦,除了我三哥”一笑“大概因着,三哥救下的他吧,他最听我三哥的,所以那个时候,都是我三哥带着他,后来嗓子养好了,也是我三哥教他说话”却也无奈道“就是他那性子也随了我三哥,腼腆的紧,能说一个字绝不说两个,好在沟通没问题,就是难开金口。”

    小梅心里总算有些慰藉“多亏碰上你们家人”遂又想起什么“对了,方才屋子里坐着的那位是周姨娘,那咱们在五少爷射箭的那个院子里见的是...”想起早上的偶遇“柏小娘?”

    “嗯”常忆卿点点头“周姨娘和柏姨娘,都是陪嫁过来的,自小便跟着我娘,我娘怀我大哥的时候,折腾得厉害,我爹那边没有人服侍,我娘便让我爹把周姨娘收了房,待我大哥出生,周姨娘也怀上了我二哥,索性就直接抬了姨娘。”

    “啊,原来二公子不是侯夫人所出啊。”小梅一时忘了氏族中的嫡庶之分。

    “当然不是了”常忆卿笑道“我大哥跟二哥相差不到一岁,怎么可能”想到小梅大概不了解宗族血脉,索性依次讲去“我大哥、三哥还有我们姐妹俩是我娘,侯府大娘子所出;二哥和四哥是周姨娘生的,五哥和六哥是柏姨娘生的”想了想,一笑道“不过,这中间有个缘故,柏姨娘其实是和我娘差不多一起怀上的,而我又是难产,所以要是按时辰算,应该是我六哥比我姐要小一些。”

    小梅听完,心里来回捋了几遍,才把关系倒腾清楚,禁不住感叹“大家族果然不一样啊。”

    “哥,咱家人也不少啊。”一旁半天没插上话的李建方,这时候笑嘻嘻地搭上小梅的肩膀道。

    小梅愣了一下,待反应过来,双目之间忽然一阵发酸,认真地点点头“嗯!”

第二十八章 关心则乱

    “大概就是这些了。”常忆卿给小梅捋家谱的时候,李建中也把一枝梅的老底儿翻了一遍。

    离歌笑心底很是佩服李建中事无巨细的厚脸皮,但知道他是为了小梅,便也忍下了。

    待问得差不多,李建中沉默片刻,起身躬身一礼“建中多有冒犯,望三位侠士见谅。”

    三人连忙起身还礼,离歌笑拉着李建中坐下,不由得也有些感动“李公子是担心小梅,我们理解。”遂看向柴胡和燕三娘,两人如今也没了一开始的不满,相视一笑。

    “多谢离大哥体谅”李建中言语多了恳切,甚是疼惜道“二弟8岁上被我爹带回来,听说是住的地方发了疫病,死了不少人,他自己都是被我爹在死人屋里发现的。到家的时候见谁都害怕,得有一两年才好些,我爹娘和祖父,也一直把他当自家孩子看待。”

    离歌笑点点头“我们也刚知道他母亲的事,不过”看向李建中,微微一笑“小梅本性善良,且待人宽厚,想必也是仰赖,李公子一家多年照顾与教导。”

    “离大哥谬赞了”李建中笑了笑“二弟离家数载,母亲一直惦念,所以适才...”坦然道“如今知道了几位都是忠义之士,只要他没有交奸邪狡诈之徒,行背信弃义之事,我们便放心了”遂又诚心道“况且,如今见二弟较离家时开朗恣意许多,其实我心里,还是很感激你们这些朋友对他的照顾的。”

    “哈哈哈哈哈哈”柴胡笑道“原来...”张了张嘴“额,他小时候就这么胆小啊。”

    李建中也笑了“他家里遭了祸,小小年纪便孤苦伶仃的,自然敏感些”想起方才听闻贺家村的事“哦,他还有个表姐是吧?”

    “对”离歌笑点点头“不过其他人...”

    “明白明白”李建中满是感慨“能找到亲人,总归是好事...”

    “哎,哥,你在这儿啊”几人闻言,见小梅和李建方已进了院子,李建方进屋后向几人行了礼,小梅则向李建中道“忆卿说,中午去正厅吃,你跟我们一起过去么?”

    “不了,父亲一会儿要去给周姨娘问诊”李建中起身迎上进门的小梅,笑道“我得提前去帮父亲准备一下”遂看向李建方“你自己随意。”

    “那我跟着二哥。”李建方咧嘴一乐。

    “周姨娘?”小梅疑惑。

    “嗯”李建中点点头“听说是生了四少爷后身子一直不太好,近几年都是父亲在调理着”看向小梅笑道“我会提前跟父亲说的,你等等再去见他也不迟。”

    小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哥~”待李建中与几人告辞,出了院子,小梅拉着李建方坐下,看向离歌笑几人道“你们聊什么呢?”

    “查家底儿呢。”柴胡笑着指了指门外。

    “啊?”小梅听懵了。

    燕三娘拍了拍小梅笑道“你师兄怕我们几个是邪门歪道,把你给带坏了。”

    小梅明白过来,笑着摇了摇头,一旁的李建方则赶紧起身,向离歌笑几人行了一礼道“我大哥绝无恶意,若有冒犯,还请多多包涵。”

    “你们还真是一家子兄弟,动不动就道歉”离歌笑哈哈一笑,把李建方扶起,按回到位子上坐下“小梅是我们兄弟,自然也要让他家里人放心才行。”小梅闻言,与离歌笑相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巳正的钟刚响过,几人便先各自回屋休息,李建方终于逮到机会,拉着小梅问东问西,最后实在困了,便在小梅的房间里小憩片刻。

    想着总归逃不过去,小梅稍作收拾,先去到李建中住的院子,发现人没在,一打听,说是提了药箱出去了,方想起他提到的周姨娘。但小梅不知道周姨娘住哪里,更不好乱走,只得还是回一枝梅住的院子。快到门口时,见常忆卿从另一边过来,招了招手。

    “你怎么来了?”

    “你干嘛去了?”

    两人走到跟前儿,同时发问,皆是一笑,小梅解释道“我师兄说,师父要去给周姨娘问诊,正想去找他,不过我不知道周姨娘住哪儿,也不好随便去内宅。”

    “哦,没事儿”常忆卿想了想道“现在应该正看着呢,一会儿我带你去,对了,你知道谁来了么?”

    “谁啊?”

    “绎哥哥!”常忆卿很是神秘“刚见过我爹,听三哥说,现在在书房呢。”

    “陆绎?”小梅也很惊讶“他不是应该在京城...”

    “是啊”常忆卿奇怪道“按理,从冬至朝贺到过完年,整个锦衣卫都忙得要死,往年绎哥哥连年夜饭都可能没法子团圆,静姝姐姐还总担心他身体呢,方才见他,倒好像是来留都过年的。”

    “这边过年?”小梅想起从天津回去的路上“哦,他有个妹妹是嫁到这边了吧。”

    “咦?这你也知道?”常忆卿眼睛一转“陆䌽说的吧”点点头“是,留都礼部尚书的儿子孙镶的夫人,以后应该有机会碰到。”

    “碰到?”小梅疑惑“怎么碰到?”

    常忆卿嘻嘻一笑“我爹约了徐伯伯家的球会,到时候带你...你们去玩儿。”

    “马球么?”小梅微微红了脸“我...我不会啊。”

    “离大哥打得好,到时候让他教你,走吧,我带你去找李先生。”

    “哎,忆卿”小梅想起什么,犹豫了一下“嗯...”

    “怎么了?”

    “忆卿,我跟师父很久没见了,这次他见到我,肯定会问很多事情,我...”

    “姐姐的事,你不想瞒他。”常忆卿心里有了些了然。

    “我没跟建中哥说过,但是师父...”小梅皱了皱眉“他太了解我,一定会发现我有事瞒着他。”

    “那就不要瞒了。”

    “啊?”

    “很多事,刻意瞒了,反倒会被曲解”常忆卿微微一笑“李先生就算是为了你,也会守口如瓶,他知道轻重,我信得过。”

    小梅明白了常忆卿的意思,忽而有些愧疚“我一回来就给师父惹麻烦...”

    “好啦”常忆卿见小梅又开始自责,赶紧道“你等见了李先生,想怎么哭怎么哭,快走。”

    两人一路来到周姨娘的院子,见常万超和常万远等在门外,遂放缓了脚步,慢慢走上前去。

    “李先生在里面?”常忆卿指了指正房,悄声道。

    常万超点点头“给姨娘问诊呢,我们就先出来了”看向小梅“贺先生这是来找李先生么?不然先等等...”

    正说着,屋帘掀开来,李建中从里面探出头,朝小梅招了招手“快来,爹让你进来呢。”

    小梅吓了一跳,紧张地看了常忆卿一眼,后者表示爱莫能助,小梅只好低着头,磨磨蹭蹭地进了屋子,留下屋外的几人忍俊不禁。

    厢房里,李时珍大概已经诊完了脉,正与周氏说着什么,小梅回头看了眼刚把门关上的李建中,见他笑着让自己放心,才敢往厢房里去。

    “贺先生来啦”周姨娘看见小梅进来,向一旁的婢子道“快拿个凳子来。”

    “啊,不...不用了”小梅瞥了眼整理针袋的李时珍,在其身后便止了步“我...我站着就行了。”

    “老大”李时珍微微撇了撇头,却是看向走到身边的李建中“方才我和周姨娘说了,方子还是用原来的”又与周姨娘道“您别怪老朽说话直,没什么好法儿,只是不能操劳了,凡事也要放宽心才好。”

    “李先生是直爽人”周姨娘笑了笑“不似那帮专检好听的说,自己的身子,我多少还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些年得先生调理,已是不容易。”

    “老朽惭愧,尽力不让您太难过罢了”说着看向窗外“孩子们也是挂念您,只是大可不必太过执念周全。”

    周姨娘神色黯了黯“老四心重,老二又经常不在家,他便总陪在我身边,倒把自己蹉跎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李时珍微微一笑“咱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把自己想的强加给孩子,什么事儿也得让彼此安心才最好,慢慢来吧”说着起身,向周氏行了一礼“老朽再去和药房嘱咐一下,等下也会跟两位公子说清楚,姨娘才好与他们多交交心”说罢,回身向小梅看了一眼道“你跟我来。”李建中和小梅依次向周姨娘辞了礼,随李时珍出了房间。

    历史小注:

    巳正即上午10点整。

第二十九章 交心浅尝

    常忆卿三人见李时珍出了屋子,迎上前去,常万超向李时珍拱手一礼“劳烦李先生了,姨娘的身子可还好。”

    “二公子莫担心”李时珍向常万超温言道“周姨娘的身子,目前来看是调理得不错的,只是”见一旁的常万远不着痕迹地上前一步,把话继续说完“底子到底是损伤过的,强求圆满,反倒将息不好,乱了如今的平稳。”

    “李先生...”常万远有些生涩地开口“您的意思,姨娘她...”

    “四公子”李时珍看向常万远,神色多了些认真“别的,老朽不敢保证,但,只要坚持用我开的方子调理,莫要用心过重,保证休养将息,姨娘日后,也可过得舒舒坦坦的。但若想什么都没发生,恕李某爱莫能助,医者治病,不是改命,凡事总抓着过去不放,于谁都没有好处。”这话已说得重了,常万远的脸色一时惨白得厉害。

    “李先生”常万超赶忙打圆场,向李时珍拱手一礼“我们明白了,一定让姨娘放宽心。”常忆卿在一旁已是不敢插嘴,瞥了眼李时珍身后的小梅,后者撇了撇嘴,向常忆卿摇了摇头,让她别参合。

    “行了”李时珍摆摆手“你们进去说体己话去吧,我们先走了。”常忆卿三人赶紧恭送李时珍师徒出了院子。

    小梅跟着李时珍一路走过许多处院落,忍不住拽了拽李建中的袖子,递了个疑惑的眼神,李建中笑而不语,示意小梅跟上。

    三人去了趟药房,李时珍和李建中在药房里说了几句,之后看向小梅“你跟我来。”说完,竟撂下李建中一个人出了药房。

    小梅吓得看了一眼留在药房的李建中,后者做了个鬼脸,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让小梅一时头大,却也只能赶紧跟上已经走远的李时珍。

    两人进了一处僻静的院落,李时珍径直进了正房,小梅紧随其后。进了屋,李时珍仍旧没有和小梅说话,转身进了厢房,正自将肩上的医袋往下摘,便感觉被一双手接了过去:小梅熟练地帮李时珍摘下医袋,按照以前熟悉的习惯放好,接着帮李时珍宽衣,服侍他盥手,两人间,便这般寂寞无声地默契着。

    一切收拾停当,李时珍在厅堂的桌子旁坐下,小梅想给李时珍倒杯茶,却发现没有热水,想了想,径直跪在李时珍面前,低着头,不敢说话。

    “怎么”李时珍看着面前的小梅,淡淡道“出一趟门,倒学会跪着说话了,起来!”最后两个字,抬高了些音量,吓得小梅一惊,赶紧起身,却仍旧不敢抬头,只感觉一双手将自己往前拉了拉,这才小心翼翼地抬了眼,却不想正对上一双虽有着明显怒气,但眼底满是担忧的眸子。

    “师...师父”小梅眼角一酸,声音梗咽“对不起...”

    “你没有对不起我”李时珍叹了口气道“可若是你有什么闪失,我便是对不起你母亲”说着,抚了抚小梅的臂膀,缓了缓语气“当年让你一个人去关外学医,一来,是觉得你已经能照顾好自己了,二来”蹙了蹙眉,多了些踌躇“我毕竟不是你亲爹,虽说,你跟建中他们没什么分别,可我自问,仍旧是有些关心则乱,总怕没有把你教好,担心你以后自立不起来,这才想让你多出去历练历练,不想这么多年没见,咱们爷儿俩倒疏远不少”心里不由得多了几分苦涩“小虎,你是否心里有怨过师父。”

    “师父!”小梅再忍不住,跪下来趴在李时珍的膝头,大哭起来,好像这么多年,积攒在心里的许多事,终于有了个发泄之处。

    李时珍此时,嘴角倒是添了些笑意,抚着小梅的脑袋,不知怎么,忽然就又想起了当年那个,醒来之后便紧跟在自己身边的孩子。

    待小梅哭得差不多了,李时珍拍了拍小梅的脸颊,笑道“哭够了起来,坐下,咱们好好说说话。”

    小梅发泄一番,心里畅快不少,一边抹着脸,一边拾了个圆凳坐在李时珍身旁,小声道“师父,我没想躲着你...就...就是...”

    “就是太忙了?”李时珍轻哼一声“一枝梅管天管地,比皇上还忙,你能想得起我这个老头子?”

    纵然时隔多年,小梅仍是拿捏了李时珍情绪上的变化,心知师父的气儿已经消了大半,遂不好意思地咧着嘴一乐“其实歌哥他们...”

    “行啦”大概也是对小梅太过了解,一开口,李时珍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苦笑着摇摇头“你大哥都跟我说了,郑东流教出来的徒弟我倒还信得过,况且”看向小梅,郑重其事道“你能与他们相处这么久,我也信得过。”

    小梅听出,这是李时珍对自己的肯定,认真地点了点头“我绝对不会做有违师父教诲的事情。”

    李时珍摆摆手“咱们在家是医者,你在外面”见小梅有些吃惊地看向自己,轻轻一笑,伸手捏了捏小梅的脸颊“侯爷怕你为难,都告诉我了。”

    “侯爷?!”这是小梅没想到的。

    “嗯”李时珍点点头,认真道“你放心,我还没老糊涂,也不是不知变通,其中轻重我心里有数,也嘱咐了建中,他不会问你什么。”

    小梅深感李时珍的体谅,也惭愧于自己之前的小心思“师父,谢谢你们。”

    “小虎啊”李时珍满是疼惜地抚着小梅的臂膀“你记得,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是你最信任的人之一”遂淡淡一笑“听建中说,你还找到了家人?”

    小梅点点头,随即又小小地叹了口气“不过,现在只剩下一个表姐和小外甥了。”之后简单跟李时珍说了贺家村的事。

    “你现在也是一家之主了,好多事得学会自己拿主意”李时珍看向小梅温言“得空,回家看看你师娘,她很记挂你。”

    小梅一愣,赶紧道“这次侯爷寿辰之后,我就跟您回荆楚,给师娘赔罪。”

    李时珍笑了“你师娘可不是等着你回去赔罪的”拉了小梅的手道“每年都做你喜欢的炒年糕,今年新打的都放井里收着呢,对了,听老大说,你现在还有个戏班?”

    小梅没想到李建中连这个都说了,满是不好意思地微微低了头“哦,那是我之前做工的地方”遂想起什么“我...我是在那儿给人看病的。”

    李时珍苦笑着摇了摇头“有点儿兴趣也挺好的”随即凑近了笑道“恩?贺小梅。”言罢,一老一少皆开怀大笑起来。

    怀远侯的书房里,常文济一张一张地看着手中的信纸,一旁的陆绎则细品着一盏茶,好像常文济会看多久,他就能喝多久。

    “所以”常文济将看完的信纸一张一张叠好,恢复原状,似乎也在用这个时间,梳理着刚知道的信息“郑兰贞很早就为他们所用了?”

    “应该比李峘以为的早很多”陆绎放下茶盏“不确定是不是刻意找的,但确实押对了宝。”

    “如今也还是弃了”常文济眉目间生了一丝怒气“这场疫病,明显是让李峘有个查账的契机”冷冷道“果然大手笔。”

    “或许”陆绎打量了常文济的面色,垂了垂眼帘道“也不只为了那契机”话音刚落,已感觉到有目光落在了身上,仍旧把话说完“听闻,贺先生倒感觉那疫症似曾相识,也多亏他以前得过,才找到了对症的方子。”

    “他也得过...”常文济喃喃轻语,陆绎看不到他的神情,辨不出多少情绪。

    “侯爷若无其他吩咐”陆绎起身向常文济行了一礼“与成便告辞了。”

    “这个呢?”常文济将手里厚厚的信封拿起示意。

    “事情并没有结束”陆绎看向常文济,两人第一次有了对视“侯爷大可不必心急。”

    常文济的瞳孔睁了睁,与陆绎相视片刻,神色多了些冷峻“你,知道些什么?”

    陆绎看了眼常文济手中的信封“该知道的”遂又看向常文济“侯爷也会知道。”

    “我从未见过初雪如此相信一个人。”常文济眼中忽然多了些兴趣,嘴角的笑意却是没有多少温度。

    “侯爷过奖。”

    “今儿就不留你了,还有”常文济起身,将那厚厚的信封,放进身后多宝阁上,一个一尺见方的木盒里,回身向陆绎道“东西都拿走。”

    “侯爷...”

    “你来是私事,如何还要留人话柄”看向陆绎冷笑道“常家可担不起勾结近臣的罪名,陆大人。”

    陆绎看着常文济,面儿上不动声色地躬身一礼“在下思虑不周。告辞”之后转身出了门去。

第三十章 常门顾氏

    陆绎行至前院,等在门口的陆定安正和梓沁说话,两人见陆绎出来,皆行礼问安。

    “陆大人。”

    “大人。”

    “聊完了?”陆绎看了眼梓沁,之后目光落在陆定安身上。

    陆定安一时红了脸,一旁的梓沁也是飞霞乍起,抬眼像是看见了谁,松了口气“姑娘!”说罢,向陆绎身后跑去。

    常忆卿和常万远刚从周姨娘那儿出来,得知陆绎正要离开,赶出来送行。

    “绎哥哥这就走啦。”常忆卿走到陆绎身边,瞥了眼跟在自己一旁的梓沁,笑着看向,正垂首而立的陆定安“留下吃个便饭吧。”陆定安果然抬头看过来,却正对上常忆卿戏谑的眼神,一时哭笑不得。

    陆绎微微一笑“不了”陆定安闻言,收敛了神色“答应了四妹,回家吃团圆饭,不叨扰了。”

    “这倒是,那要不”常忆卿点点头“...定安留下吧。”感觉一旁,有人紧拽着自己的衣角。

    “哦?”陆绎微微侧头“你觉得呢。”

    “哎呀,大人”陆定安本就白皙的脸,已红到了耳朵根“我...我跟你回去。”

    “怎么,我们家饭定安不喜欢呀”见陆定安着急得直跺脚,常忆卿也懒得再逗他,遂看向陆绎问道“十四孙家还在醉仙楼摆宴么?”

    “应该吧”陆绎想了想“我既是客,随主便了。”

    “嗯,知道啦,那绎哥哥慢走。”常忆卿说着,向陆绎坐福辞行。

    “他要走便走,你还与他说这么多干嘛。”待陆绎和陆定安出了院儿门,常万远看向常忆卿道。

    常忆卿疑惑“又不是没在京城见过绎哥哥,如今怎么倒像是有了嫌隙”遂凑近了常万远,细细打量道“莫不是吵架了?”自顾自想了想“你们都没见过几面么。”

    “谁跟他有嫌隙”常万远别过脸去“又不熟。”常忆卿不知他这股子邪气从何而来,却是估摸着快到饭点儿了,赶往离歌笑那边去叮嘱一番,午饭一起到正厅吃。

    深宅大院的一日三餐都是有时辰的,离歌笑怕几人坏了规矩,赶忙把小梅找了回来,统一给三人提前‘补课’一番,连带着睡醒了的李建方一起做了旁听。

    常忆卿也跟着凑热闹,还时不时地补充些许,弄得柴、燕二人都不想去吃了,离歌笑便只保留了‘少说话’这一点,再加上小梅好言相劝,两人才勉强点头,答应‘安分守己’。

    此时,已闻得鸣钟,常忆卿便先行离开了。

    几人赶到正厅时,常万选已在廊子里候着,见离歌笑他们过来,迎上去见礼“离大哥”并向其身后依次见礼“燕姑娘、贺先生、柴大哥”最后一笑“建方在离大哥那边啊。”

    “侯爷还没来?”离歌笑瞥了眼正厅。

    “父亲去请李先生了,一会儿和母亲一块儿过来。”

    “惊动侯夫人了?”离歌笑有些意外。

    “谈不上惊动”常万选笑了笑“离大哥和李先生都不是外人,年节里,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父亲便把那些虚礼省了。”

    柴胡一听虚礼省了,嘿嘿一笑“那是不是能...”

    “不能!”离歌笑和小梅同时止了他的话头,柴胡悻悻地闭了嘴,一旁的燕三娘窃笑不已。

    “你们说什么呢”几人闻声看去,见常忆卿陪着周姨娘,正往正厅这边过来,身后跟着常万超和常万远。待走到跟前儿,常忆卿忽然看向常万选身后笑道“呦,人齐了。”原是匆匆赶来的常万达和常万清。

    常万选向离歌笑拱手一礼“离大哥先进去吧,父亲应该也快来了。”离歌笑知道礼数,随常万选进了正厅,余下常氏兄妹几人也跟着进了屋子。

    厅上摆了三张圆桌,将椅子撤下去些,倒也不显得紧凑。常万清和常万达直接去了西厢一侧的桌子,将凳子拉开,与常忆卿一起,照顾着周姨娘落座,常万超和常万远也候在那边。

    柴胡正要奔着中间的大圆桌去,被离歌笑和小梅一边一个拉住,拽到了常万选引着去的,东厢的圆桌落了座。柴胡被两人一左一右地盯着,心里有些不耐烦,刚要开口,被离歌笑身边的燕三娘用手一指,悻悻地闭了嘴,老实了许多。

    “我跟我哥坐一起吧,这边还有地方。”李建方见常万选正要带自己去常万清那边,赶紧说。

    “好。”常万选笑了笑,遂闻得后院脚步声,绕到屏风后面迎去。不一会儿,闻得一声“父亲,母亲,李先生。”厅内众人皆起身相迎。

    屏风后,一个淡淡的声音响起“让李先生久等啦。”

    说话间,常文济与一妇人相伴,从屏风后进了正厅,李时珍伴在常文济身后一侧,微微垂了首回道“大娘子折煞老朽了。”三人身后跟着的常胤绪和李建中,进厅后,分别向常万选和小梅那边走去。

    厅中一众,向几人行礼问安“父亲”,“母亲”,“师父”。

    那妇人刚进来,一双眼睛便把屋里人看了一圈儿,待与常文济一齐走到大圆桌上首,侧头看向李时珍道“李先生最是不屑于这些繁礼的,饮食养生讲究时辰,吃不好,怕是要暗地里骂我了。”

    小梅和柴胡、燕三娘不了解此妇人的脾性,小心翼翼地彼此看了一眼,不敢作声,只包括离歌笑在内的余众,嘴角皆起了笑意。

    “你莫要打趣东璧了”常文济瞥了眼默不作声的李时珍,一边虚扶着那妇人的手臂,另一边轻揽着肩膀拍了拍道“那是叮嘱秀宜吃药,时辰可不能乱了。”

    “那这午饭,晚点儿没关系吧?”妇人一脸谨慎地看向已有些不好意思的李时珍。

    此时连小梅都有些明白了:想起小时候师娘骂师父盯别人狠着呢,就不在意自己身体,忍不住笑出了声。一时间,厅里的人皆看向小梅,吓得后者赶紧把嘴捂上,一抬眼,正对上那妇人看向自己的目光。

    说来,那妇人也算是温婉气质,一双烟柳眼,初时似有倦态,配上描摹得浅浅的柳叶眉,让人观之可亲。只是那双眼睛看久了,便再移不开,越发觉得被看穿了去,心里不由得升起些敬畏之感。

    李时珍看了小梅一眼,向那妇人拱手一礼道“小徒失礼了。”

    “那便是刚与你说的,跟东璧重逢的贺公子。”常文济望向吓得紧紧抿着嘴的小梅,微微摇了摇头,示意无碍,遂又解释道“他也是歌笑的朋友。”

    离歌笑赶紧把话接上,向怀远侯夫妇深施一礼“离歌笑见过常大娘子。”余下桌子旁的一枝梅和李建方几人,也跟着行礼问好。

    “歌笑是好久没见了”常顾氏看向一旁的燕三娘,眼波微动“这位姑娘也是你朋友?”

    站在常顾氏身旁的常忆卿,见燕三娘被点到一愣,趁着离歌笑未答话,接口笑道“那是燕姐姐,我跟您提过的,离大哥的...”眼见着燕三娘猛地抬眼看向自己,抿了嘴,故意不把话说完。

    但大家好像又都明白了,看向离歌笑的眼神皆带了些笑意,倒让离歌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没大没小的”常顾氏微微侧头嗔怪,遂又和颜看向满面羞红的燕三娘“姑娘家家,别跟他们老爷们儿坐在一块儿,来,到我这边来。”此话一出,连常忆卿都有些诧异,一旁的常胤绪和常万选也相视一眼,看向燕三娘,却不好相请。

    最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是燕三娘,既知道不好拒绝又害怕过去,常忆卿赶紧笑着走过去拉她“燕姐姐,你坐我旁边吧,我娘可从没请过人。”这话倒是不错,离歌笑是知道常顾氏脾气的,悄悄向燕三娘点了点头,却被常忆卿抓个正着“你看,离大哥都同意了!”立时让离歌笑哭笑不得。

    燕三娘也只得任由常忆卿挽着,去到主桌女眷一侧——也不过只有她和常忆卿罢了,从来杀伐决断的她,如今只想让常忆卿挡在自己与顾常氏之间。

    “好了,都落座吧。”怀远侯最终一语定音,众人这才依次落了座。

第三十一章 钟鸣鼎食

    正桌上,怀远侯夫妇坐了上首主位,李时珍挨着常文济坐了下首,之后依次是常胤绪与李建中,常万选收尾男宾一侧。常忆卿则挨着常顾氏于下首,之后便是燕三娘。

    离歌笑那边本就人少,燕三娘走后便又空了许多,另一边,周姨娘对着四个小子,倒是全然被照顾得周到。

    有下人去后面传了菜,不一会儿,遥遥听得,一连串脚步声自后院儿过来:柏小娘绕过屏风进了正厅,领了几十个婢子,呈了盥洗铜盆和漱口的茶盏进来。

    婢子们在座位间游走站定,每人身后都站了两人,这下连小梅都被唬住了,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小心看了眼离歌笑,后者示意稍安勿躁。

    柏小娘服侍着常文济盥手,常忆卿也起身,替常顾氏捻开净手的香丸化在铜盆里,抬眼间,正接上小梅求助的目光,抿了嘴微微一笑,一边服侍着常顾氏盥手,一边用眼神示意小梅跟着学。

    “你要给我洗多久啊。”常顾氏的声音把常忆卿拉了回来,才发现自己只顾着小梅,一直把常顾氏的手放在水里,见众人闻声看向自己,脸上一红,赶紧取了巾帕给常顾氏净手,再奉上茶盏漱口。

    洗漱完毕,婢子们退下,柏小娘接着招呼布菜,又一波婢子,流水般地将菜肴依次给每桌呈上,把柴胡看得眼花缭乱。

    第一道席面儿上完,柏小娘取了公箸给顾常氏添菜,被后者止了“你也去吃吧,一家子吃饭,不用这么多劳什子。”顾常氏看向离歌笑那一桌笑道“歌笑那边人少,别冷落了人家。一会儿换席你再张罗。”柏小娘一笑,去了离歌笑那边,挨着李建方坐了。

    大家族吃饭,除却秉承食不言的古训,有些连先吃淡食几口,再用腐,添碗,然后再用荤等顺序都有讲究,若桌上不只一人,当着长辈还要食必告。如今因着有客,便省了诸多繁礼,却也是一屋子吃得专心致志,嚼无声,咽无疾,啜无流,悄无声息。

    柴胡几次想跨过眼前的碟盏去夹菜,都被小梅用筷子看似无意地拦下了,柴胡不明所以,转头刚要质问,却是迎上了对方警告的眼神,只得悻悻地守着面前的一盘青菜巴拉。

    小梅自柏小娘坐过来,便再没敢抬头,每一口都吃得小心,筷子夹起食物,递到嘴边就咬进嘴里,注意不把舌头伸出来,夹取的动作也轻缓不过肩膀,尽量不引人注意。

    一巡过后,柏小娘去招呼上了第二道添席,婢子们仍旧依次换盏添盘。一个小碟儿落在了小梅眼前,不禁一愣——竟是盘梅花糕,下意识地看向常忆卿,果见后者也正望向自己,知道小梅发现了,抿嘴一笑,垂了头自顾吃去。

    小梅愣了这半刻,一低头,发现碟子已经空了,倒见离歌笑和柴胡嘴里皆吃着一块儿,心里刚一急,感觉有人拉了拉自己,才见身边的李建方拿了两块儿,正把其中一块儿放到自己碗中,心里一暖,转而狠狠挖了那两个吃货一眼。

    可那两人脸皮厚得跟城墙似的,挑着眉毛跟小梅嘚瑟,后者却是在这厅里不好发作,见柏小娘忙完正往这边来,赶紧将碗里的梅花糕吃了。

    常顾氏大概是吃完了,落了箸,同桌的常氏兄妹便也跟着落了箸,燕三娘察觉到赶紧跟着,周姨娘那桌亦是。小梅眼尖,发现了大家的举动,赶紧跟着落了箸,顺便踢了还在吃的离歌笑和柴胡两人各一脚,后者赶紧有样学样,柏小娘则起身步到常顾氏身边候着。

    “我吃好了,大家慢用吧”常顾氏止了正要起身的周姨娘道“你也再吃些,今日专门做了你爱吃的”转而看向身旁的常文济,歉意道“我有些乏了,先回去了,辛苦侯爷招待好李先生。”说话间,止了欲起身告罪的李时珍。

    常文济打量了常顾氏片刻,皱了皱眉道“我陪你回去吧。”

    “哪儿有都走的道理”常顾氏摇摇头,说着,抬了抬首,示意常万选那方“我不在,他们还吃得自在些”最后瞥了眼抿嘴偷乐的常忆卿“别以为我不知道”最后叮嘱了常文济“你陪李先生说说话吧,别吃得死气沉沉的。”说着,由柏小娘扶着起身,看向一旁的周姨娘道“若下午有些精神,来我屋里说说话。”见周姨娘应允,与柏小娘一同自屏风后出了门去。

    两人的脚步声渐远,常忆卿身上明显松了口气,跨几个碟子夹起一块炙羊肉,放在燕三娘碗里,附耳悄言“你尝这个。”

    “咳咳...”常文济忍不住用手指点了点常忆卿道“你娘果然没说错。”

    常忆卿委屈地噘着嘴“这饭菜本就是为了招待李师父和离大哥他们的,若吃不到才更失礼。”

    “噗嗤”李建方没忍住,笑了出来,迎上小梅警告的眼神,赶紧收住。

    常文济也笑了,看向小梅那桌问道“我们建方可吃好了?”随手止了欲起身行礼的李建方。

    “好...好,吃好了”李建方小心瞥了眼没什么反应的李时珍,看向常文济一笑“有盘梅花糕特别好吃。”刚说完,便看见常忆卿一脸慌张地冲自己摇头,不明所以。

    “哪儿有梅花糕啊?我们这桌怎么没有?”常万清更是不省心地加了一句“单给你们做的?”

    常胤绪和常万选此时心里已是明白,窃笑不语,离歌笑和柴胡也自顾看向别处,不理会小梅的求助,倒是李建方又要命地问了一句“啊?你们都没有啊?”

    常万达不嫌事大地给李建方解释“那梅花糕只父亲和忆卿会做,家里很少吃的,我们也难吃到。”这话再明了不过,连李建方都看向了一脸窘迫的小梅。

    “咳咳”常文济打断了几人的你来我往,沉了声道“打发时日的玩意儿,歌笑他们难得来,自然要尝一尝”转而看向李时珍笑言“东璧兄在荆楚怕是吃惯了辣的,这个就觉得淡了。”

    李时珍难得笑了笑接上“拙荆过年时也做,孩子们的零嘴儿罢了,我这牙口是不行了。”这话惹得厅内一众皆笑了,方才的缘由也再没人提及。

    吃得差不多,常文济便先离席了,李时珍叮嘱了周姨娘几句也自顾离开,李建中估摸着小梅要和离歌笑他们一起,就把李建方拉走了。

    余众各自散去,离歌笑几人不方便在府里闲逛,只得仍旧回住的小院儿。

    柴胡待几人远离正厅,周围再无旁人,终于憋不住道“这饭吃得好憋屈啊!”转看向离歌笑十分不解“他们当官儿的家里都这么过日子么?也太苦了吧!!”

    燕三娘这次也站在柴胡这边,忍不住抱怨道“我坐那儿都不敢动,看他们都不夹远处的菜,就只能吃眼前的,我感觉都没吃饱!”

    离歌笑其实也没怎么吃饱,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便是大家族的规矩”想了想又道“常家先祖是草莽出身,后来封爵也不过是新贵,很多旧礼其实循得不算苛刻,常大娘子又是出了名的贤良,与侯爷伉俪情深,对内也少摆主母恩威”见除小梅外,燕三娘和柴胡皆一脸莫名,便想着给他们也说一下大家族中的关系,免得日后犯了忌讳,脑子里捋了捋思路道“方才席间,布菜的小娘还记得么?”

    柴胡点点头“就是跟咱们一桌的那个?”

    “对”离歌笑点点头“她是五公子常万达和六公子常万清的生母”接着道“和常万达、常万清坐一桌的那位周姨娘,是二公子常万超和四公子常万远的生母。”

    “你等等”燕三娘已经有点儿乱了,自己心里捣鼓了一遍问道“所以,忆卿的兄长,不都是侯夫人生的啊?”想了想又有些奇怪“可我听他们都叫侯夫人母亲啊?”

    “侯夫人是嫡母”离歌笑耐心和燕三娘解释道“就好像当初,文姑娘只能管文留守叫老爷一样,不过在大明,妾室子女可以称嫡母为母亲”之后又补充“常家对嫡庶没那么看重,两位姨娘又都是跟大娘子从小的情分,因为大娘子生完世子后,身子需要将养,才收了周姨娘服侍侯爷。”

    小梅想到师父给周姨娘看诊,皱了皱眉问道“可那位周姨娘,身子也不太好吧。”

    “这是后来的缘故了”离歌笑面色沉了沉“听说周姨娘生四公子时动了胎气,提早生产,又是难产,出了不少血,元气大伤,所以四公子打小儿,便放在大娘子屋里养着。”

    “怪不得”小梅想起在周姨娘院子里,李时珍和常万远说的话,大概明白了其心结所在,有些感慨道“四公子没能在周姨娘身边长大,也是有很多遗憾吧。”

    “大家族里的庶子,本就是要交由嫡母教养的”离歌笑见燕三娘皱了皱眉,解释道“倒也不是为着骨肉分离,主母历来是世家出身,人品学识非一般妾室所及。大家族的姑娘见识多,因而教导出来的孩子,大多也能够修身持正,被同属世家的亲朋高看,彼此好相与。”

    “这么说”小梅终于明白了些“几位公子,都是常大娘子带大的?”

    “这个听说也有个缘故”离歌笑似是想起了什么“万达和万远是同一年生的,相差不过几个月,那时还放在常大娘子房中。万清其实和初雪他们姐儿俩就差几个时辰,只是生忆卿时是难产,晚了些,所以初雪比万清要大,忆卿却是最小的。而且”皱了皱眉“常大娘子生完忆卿,身子也落下了病,虽比周姨娘好许多,但怀远侯怜惜夫人,便让柏小娘自己带着万清,那时候世子也大了,万达以上,便都是胤绪和万超带着读书,家里事,也多由柏小娘帮着大娘子料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444/ 第一时间欣赏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最新章节! 作者:莫折随风所写的《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为转载作品,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介绍:
本文为原创《怪侠一枝梅》后续剧情,总共分为五个大单元和几位主要人物的个人番外,五个单元分别(暂定)为《平顺大劫》【已完结】《明宗疑云》【已完结】《沈园过往》【撰写更新中】《福建倭患》《五家恩怨》。衔接原剧结尾,以山西响马案为线索,展开四位怪侠的身世之迷,补充完善剧中未曾解释清楚的背景,在原剧的基础上扩展出的原创情节,番外会延续到明朝灭亡,一代怪侠终将成为传奇。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怪侠一枝梅之嘉靖一五六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