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我在明末有套房TXT下载我在明末有套房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在明末有套房全文阅读

作者:tx程志     我在明末有套房txt下载     我在明末有套房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九五章凶案

    “亲爱的西蒙,我没有办法向你描述,如果你能来到东方住上几个月,尽情品尝这里的美食,恐怕你将会视欧洲如畏途,因为那里的伙食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短短一年时间,就有几十个骑士胖了整整四十斤。

    特别是萨拉尼奥,他是一位出色的骑士,从前身上还有充满暴力美感的肌肉,短短几年的时间,他成了一个超过四百磅的胖子,体重四百多磅的骑士,你见过吗?你肯定没有见过,他已经坐坏了好几张椅子,我不得不提醒他节食,否则他必将死于暴饮暴食。

    笛卡尔的笔停了下来,他揉揉手腕,拿起一杯茶,然后接着写道:“东方的大明人,是我见到的,最聪明的人没有之一,所有人都说犹太人会做生意,会把你最后一枚铜板赚走,事实上,他们没有遇到大明人,一旦遇到大明人,他们估计只会剩下裤衩。

    经过三年多的了解,我这才发现大明人是世界最优秀的人,他们勇猛善战,他们聪明勤劳,他们已经非常优秀,却非常擅长学习,像我这样充当翻译的人其实很多,有奥斯曼人为他们翻译阿拉伯的医术和农业著作,其中包括阿拉伯人的防治瘟疫的经验和亚麻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说实话,我也对此充满期待,等他们翻译完了,一定要买上几册寄回欧洲去,奥斯曼人可不肯如此坦诚的跟我们交流他们在科学上的成就。这座商国就像一块干燥的海棉,通过一切途径贪婪地吸收着知识,但把泥沙给过滤掉了。

    对了,我一直向你强调大明人而不是商国人,这是因为大明是商国的宗主国,类似于德意志的联邦公国。在这个国家其实也在经历着一场可怕的灾难,是这个国家似乎已经丧失了行政能力,一些顽固的、无能的人物占据了帝国的中枢,他们对如此危殆的局面视而不见,只顾着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斥异己,疯狂地攫取利益,丝毫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帝国统治者很多政令根本就无法得到实行,不过,加税除外。皇帝要求老百姓每人多纳十二文钱的税用作剿灭流寇的专款,这群无耻的官员能加派到一两银子,你可能不太清楚,一两银子是一千文钱,我每年的薪水是七千两银子,也就是七百万钱,不过,我这只是税后的收入。

    税前我应该拿到更多,在商国之外,那些拥有数千亩、上万亩甚至十几万亩、几十万亩良田的大地主是一分钱的税也不纳的,以逃税为荣,以纳税为耻,如此沉重的赋税,全部落到老百姓身上了。

    他们大部份的军队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祸害起自己人来比流寇还要厉害,而官员祸害老百姓的本事又比官兵还要厉害,天灾、人祸、流寇、外敌、酷政……这些最可怕的东西正在将这个国家推向地狱的深渊,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哀叹说这个国家气数已尽了。

    是的,马可·波罗那个由贤者们治理的黄金国度的黄金时代正面临着被终结的危险,这个国家面临着第二次被蛮族征服的巨大危机。

    任何一个帝国走到这一步,都必将分崩离析,伟大的古罗马就是这样完蛋的,现在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一样。

    但是,这个国家的情况非常特殊,即便到了如此绝望的关头,那些最杰出的将领首先想到的不是割据自立,相互攻伐,而是拼尽全力去征战,试图用自己的鲜血将这个已经开始破碎的国家重新粘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却令人敬畏的力量驱使着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肩膀将塌下的天重新撑起来。

    我在信里多次提起过的那位年轻的、叛逆得令人头疼的将军,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他虎虎有生气,学识渊博得让欧洲最伟大的学者也只能甘拜下风,并且有着无穷无尽的野心和精力,带动一批优秀的人和他一起努力,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建设起了这座人间伊甸园。

    他仿佛是从这个国家古典黄金时代走来的英雄,在神灵的帮助下跨越了时间的河流,来到了这个悲惨的、黑暗得令人绝望的乱世,要用自己的双手托下崩塌的天空,将他至爱的民族带向一个更加辉煌更加光明的未来。在他的统治下,曾经被蒙古人重创的中华文明拂去蒙在身上的尘埃,开始绽放出一道异常耀眼的光芒,他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呢?

    我想就连上帝也对此充满好奇吧?

    这位伟大的将军,在今年的时候,被他们的皇帝陛下,册封了王爵“商”,这词类似于犹太国一样,是一个消失了两三千年的国度,如今,他们重新以商命名为国号。

    商国这个刚刚成立不到三个月的国家,完成了第一次编户,你难以想象,商国拥有五百二十九万户,两千七百余万人,比西班牙帝国的总人口还要多……

    写到这里,笛卡尔放下笔,望着窗外……

    窗外的路边,属于笛卡尔的邮箱,每户商国公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邮箱,可以把需要邮寄的东西放在邮箱里,每天晚上,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收。

    当然,在收取邮寄物品的时候,你需要把现金放在邮箱里,明码标价,普通书信,包括一公斤一下的东西,需要邮费是二两银子,可以把书信邮寄到大明两京十三省,如果是商国原辽东,既现在的六府,只需要一两银子。辽阳府境内,那就只需要五百钱。

    可是,大明到欧洲并没有直通邮寄,不像商国可以实现货物和财物、书信的邮递,笛卡尔想给远在荷兰的西蒙邮信,那就需要等到前往荷兰的货船,运气好三个月内可以有船,运气不好,有可能半年没有船过去。

    当然,邮费则需要更贵,还有可能会遗失,而且这个遗失比例相当高,为了给西蒙准备好船票的钱,笛卡尔将两张一千两银子的纸币夹在信封中。

    现在商国的纸币很多荷兰商人包括欧洲商人会直接接收,轻便的几张纸,可以换取等值的货物,实在是太方便了。

    很多欧洲商人,都会在商国的吕宋府靠岸,把自己携带的金币、银币兑换成同等价值的纸币,这样以来,一个人可以轻松携带十几万两银子前来采购货物。

    最终,笛卡尔还是把信装进信封,同时还有两千两银子的纸币,以及一百两银子的邮递费用,夹在卡针上。

    “希尔德!”

    “阁下!”

    “拿着这封信,追上街上的邮差,尽快送到旅顺港口!”

    “好的!”

    凭心而论,商国哪怕是金州,也没有笛卡尔描述的那样完美,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的贫富差距就体现了出来了。

    就像一把普通雕花木质的椅子,在金州差不多五百到八百钱,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薪水,如果是用上更昂贵的木材,比如说黄花梨之类的木材,一把椅子就需要卖到十五至二十两银子,这样以来,普通人半年的工资才能买到一把椅子。

    当然,这些商品也有廉价的替代品,比如说,不带镂空雕刻,就是用普通杨树木或桐树木打造的椅子,最多三五十钱,用不朽钢管打造的折叠椅子,用上十几年也不会坏,一百钱可以买两把,一两银子可以买十二把。

    笛卡尔是物理学院的首席教授,相当于副院长级别,所以他的年薪才高达七千两银子,普通的商军士兵,一年的薪水加上驻外津贴和其他补助,收入在五六十两银子左右,哪怕到了少校团长级别的军官,加上驻外津贴,也就五百五十两银子左右。

    这个薪水已经不低了,如果到了上校旅长或者少将师长这个级别,年薪可以达到一千五百两银子。

    商国的体系就是这样,级别越低的官员和公务人员,收入比大明的差距越大,级别越高,与大明官员的收入差距越低,技术、教育体系的人员工资最高,笛卡尔只是偶然现象,放在后世,笛卡尔绝对是可以拿到诺贝尔的教授,七千两银子的年薪并不算高。

    如果是普通的教授,他们的年薪只有笛卡尔的一半,大约在三千五到四千五百两银子之间,如果是助教,大约一千五百两银子至两千五百两银子之间。

    即使西蒙可以成功抵达金州,他可以通过商国大学的教师资格考试,他可以拿到实习教师的身份,以实习教师教导学生,如果一个学期,那样以来,他可以获得六百两银子的薪水。

    再经过一次考试,可以获得助理教师的身份,拿到一千五百两银银子的薪水,然后才是初级教师,再是教师,升到高级教师之后,才能升为副教授。

    从大学实习教师到笛卡尔这种教授级别,还差至少五级,这五级差不多相当于从少尉升到上校,难度可想而知,会卡死很大一部分人。

    即使是成为教师,那么在金州就可以生活得非常滋润吗?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因为大明有钱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富人即使是什么都不做,他们享受着银行里的利息,就可以过得非常滋润。

    随着商国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郁,以女人坊这个奢侈品牌开始成为了奢侈品的主流,一只鳄鱼皮的手包,卖上一千五百两银子,也不是没有人买。

    即使是一名收入在两千五百两银子的大学教师,给他的夫人买一个新款鳄鱼皮的手包,多半是不舍得的,然而,像那些来自中原的豪族,富户,人家可以眼睛都不眨。

    毕竟,商国的基础建设实在是太费钱了,还有基础文化教育,依靠着百分之五利息,商国银行吸纳了大量的富裕资金。

    攀比是人类的本能,并不是国人的专利。商国的酒店,酒馆、火车、马车、衣、食、住、行、各行各业都有等级。

    比如说私人的马匹,普通的马匹几两银子,十几两银子也可以买,数十两银子的河曲马、伊利马,也可以买,如果想买一匹阿拉伯名马,或者西极马,需要数百上千两银子不等,甚至那个宠物小矮马,甚至中国不产的羊驼,几百两银子,依旧供不应求。

    在商国,简单吃一顿饭几文钱可以,稍好一点,可以几十文,如果你有钱没有地方花,可以去高档饭店,比如说日式的人体盛,一顿饭没有一百两银子下不来。

    房子也是如此,商国最贵的房子就在现在的商王府附近,距离商王府越近,那么价格就越贵,两间破草屋,卖几千两银子属于正常现象,一个愿打一个愿意挨,这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全旭回到家里,还没有喘口气,就突然接到消息,在金州港口区发生一件凶杀案,一名货栈的老板,全家七口人被其雇佣的伙计杀死,其中包括三名孩童,年龄最小的那个,至少不满两岁。

    全旭听到这话,一脸阴沉:“凶手抓住了吗?”

    “抓住了,行凶者是他雇佣的伙计,名叫王二!”

    “一个人行凶?”

    全旭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把勘验报告拿给我!”

    全旭看着凶案的报告:“许宗发,死时躺在院中,手中持着火枪,火枪处于击发状态,被一刀斩首,腔子血肉模糊,脑袋在地上,有拖拽的痕迹……

    全旭匆匆扫了一眼,冷冷的道:“七个人死状各不相同,有被射杀的,有被砍杀的,有被刺杀的,谁断定的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伙计可以做到?许宗发之妻黄氏,左轮击发四发子弹,为什么只有三颗子弹?王二身上怎么没有击中的痕迹?许宗发手中的火枪铅子,黄氏的左轮子弹在何处?这么明显的问题难道没有发现?”

    就在这时,门房外来全干的声音道:“王爷,门下有要事求见!”

第六九六章江山谁主

    在商国成立以后,各部门进行整合,原本最隐秘的部门之一——玄鹰卫,也进行了拆分,全干的副手任红桂,以及麾下审合算师和大量文职人员为骨干,成立了商国审计部,而任红桂也成为商国十九部长之一的审计部长。

    一部分文职人员调走,加强在新成立的纪律检查部,最后剩下来的人,改成为隶属国防部的军情部,玄鹰卫作为全旭的元老班底之一,全干感觉相当受伤。

    自全干求见全旭,全旭就在暖阁客厅召见全干,日常的汇报工作,其实全干完全不用单独过来,当然,全旭也理解,全干这么做是为了体现,他的与众不同。

    正常的工作汇报完毕,全干在临走的时候,看到了地上的水渍。

    全旭府的客厅里怎么可能有水渍,王府的下人肯定不敢这么做,唯一的解释,那就是说明了全旭刚刚发过火。

    在离开全旭的府上的时候,他三言两语就套出了丫鬟们的话,全旭是因为金州发生了一场凶杀案,一个货栈的老板,全家皆被屠杀,连婴儿都没有放过,全旭非常生气。

    而漏洞百出的调查结果,让全旭非常不满意。

    在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全干立既介入这个案子。全干其实是没有权限介入这个案子的,只不过,他以军情局涉及间谍为由,开始进入案发现场,调查案件的真相。

    此时,再进入案发现场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案发现场,也就是受害者事主许宗发的家,位于金州第一代商业住宅区。

    作为首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许宗发周围的邻居们,现在大都搬离了这里,去了更加奢华的高档商业住宅区。

    案发时,听到枪声,外面负责巡逻的保安人员立即出现在案件现场,他们抵达案发现场的时间大约距离第一声枪声约一柱香的时间,也就是两分半钟。

    经现场的勘察中,一名原锦衣卫的追踪高手沈霖急忙道:“局座,这儿有样东西,你一定很感兴趣!”

    全干急忙走过来,沈霖指着草丛中,许宗发的花草应该是刚刚浇过水,这里出现一个非常清晰的鞋印。

    鞋印上有三道捆绑痕迹印痕,全干的眼睛顿时眯了起来:“我想我已经知道凶手的真正身份了!”

    一名城管道:“凶手不是已经确定了吗?就是王二,我们在现场抓住了他!”

    随即,全干整理了一下思绪,向全旭写了一份报告。“建奴,凶悍野蛮,一身蛮力,却很容易让人忽略了他们的智慧。说句不客气的话,建奴在‘用间’上。远比我们商国下的功夫多,他们的斥候,比起我们商国的斥候探马要强大百倍。建奴在他们的领土上,在他们占领的领土上,在他们想要占领的领土上。耳目遍布,无孔不入。这些斥候探,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伙人,也可以是扶老携幼的一家人,甚至是一个小部落,他们甚至把被征服部落、地区的士民也编为斥候,在控制住他们的家人之后,遣派出来充当耳目……这些人一旦潜入我们控制的地方,就会渗入各行各业,或是成为商贾的伙计、商国的百姓、甚至是军营的士兵?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不可能毫无迹象,而这些无孔不入的眼睛和耳朵,只要你听到一点、他看到一点,融合在一起,就是一份绝对详尽真实的情报。”

    “他们不只刺探情报,还会利用隐蔽的身份,故意挑起一些冲突,激起军队与地方百姓之间的矛盾,商贾与工匠之间的矛盾,富户与贫户之间的矛盾,甚至有时候他们还会搞搞刺杀、打打伏击,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当全旭看到全干的报告时,立即派人传召全干。

    前后不过四个时辰,全干再次来到商王府。

    “门下拜见王爷,王爷万安!”

    “你是说许宗发案,真正的元凶是建奴?”

    全旭疑惑的望着手中拿着的报告。

    全干认真的道:“只是门下的揣测,现在还没有切实证据,门下想提早王二,只是,知州衙门并不放人,他们认为,王二手持凶器,人脏并获,证据确凿,无须再审!”

    在听取全干的猜测之后,全旭隐隐明白,百姓其实是可以欺骗的,阶级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在许宗发案发之后,百姓就被分割成了两派,一派是同情凶手,认为是许宗发这个资本家太过压榨他的伙计,才逼得伙计王二铤而走险。

    一部分人则支持许宗发,认为应该严惩凶手。

    可问题是,明明商国气氛和谐,经过一次凶杀案,变得泾渭分明,这只是第一起案件,如果持续爆发更多起,只怕是矛盾对立会更加严重。

    “孤不需要证据,你有怀疑,那就足够了,孤给你权利,负责处理此事。”

    说到这里,全旭望着全干道:“孤给你权利,给你可以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建奴的阶级,蒙古人,女真人和汉人这三个族群,他们也是面和心不和,你看着办吧!”

    “门下得令!”全心中狂喜。

    其实,他非常清楚全旭对他的期待,全旭想建立属于他的锦衣卫,可惜,一直以来,自己辜负了全旭的信心。

    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他必须把握住,在全旭下达命令之后,他立即带领军情局精锐人马,秘密北上。

    崇祯九年的四月份,原本被掩饰得很好的消息,皇太极在库伦登基称帝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京城。

    整个京城都沸腾了起来,无数百姓破口大骂:“那帮建奴真不知死,都让武威侯打成这样了,还敢逆天称帝?等着吧,全家军会狠狠的教训他们的!”

    广宁大捷余威犹在,全家军军队列严整、刀枪如林的盛况犹在眼前,北京城的爷们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任何怕建奴的理由!他们普遍的看法都是:“建奴吃了熊心豹子胆,骨头痒了,不收抢他们一顿是不行的了!”

    如果只是无知的百姓瞎起哄,崇祯还不至于这么生气,可问题是,青年学生纷纷上书,文武百官又把崇祯皇帝架在火上烤。

    侯恂跪倒在地,声泪俱下道:“陛下,建奴这是要逆天了啊!若不能尽快将其诛灭,鞑子起而效仿,大明的颜面也就荡然无存了,我等群臣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王应熊泪流满面,连连磕头:“陛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亘古如此,皇太极逆天称帝,改国号为清,摆明了是要取大明而代之啊!大明建国三百年,何曾有人敢如此放肆!建奴辱大明至此,都是臣等的错,臣等罪该万死啊!”

    崇祯此时一脸平静,他早已知道这个消息,已经见怪不怪了,他望向新任的兵部尚书杨嗣昌道:“杨爱卿,你怎么看?”

    杨嗣昌刚当上兵部尚书没多久,屁股都还没坐热,但是已经显露出不俗的谋略心计,以至于崇祯有时都觉得这小子不错。

    圣上垂询,杨嗣昌也不敢怠慢,出班启奏:“王次辅言之有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天下间有狼子野心之徒何其之多,皇太极称帝正好给了他们一次绝佳的机会!依微臣之见,宜尽发辽东新军和天雄军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建奴灭掉,一来杀鸡儆猴,捍卫大明尊严,二来也断了那些乱臣贼子的非份之想……事关社稷生死存亡,间不容发,宜早不宜迟,否则大批有狼子野心之徒前往库伦投靠皇太极,建奴实力大增,再想诛灭他们可就难了,请陛下三思!”

    崇祯还有点儿犹豫。他的军事才能只能用“战五渣”来形容,但是记性却不差,万历、天启年间明军被后金花样吊打的教训犹在眼前,崇祯二年建奴破边而入肆虐京畿的噩梦让忆犹新,建奴不是这么好对付的!

    大明最具有攻击性的名将全旭现在已经半独立状态,只差扯旗造反了,卢象升那边去年又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元气尚未恢复。

    现在跟建奴决战,他拿什么决战?崇祯皇帝心里并不踏实,犹豫再三,他决定再等一等,等卢象升那边的压力小一点了,等全旭那边关系可以缓和了再说。

    崇祯沉声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此战关系着大明的生死存亡,万万不可意气用事!暂且以不变应万变,静待时机……”

    不等崇祯皇帝说完,文武百官轰然下跪,齐声叫:“请陛下调集大军出关,犁穴扫雪,诛灭建奴,卫我江山社稷!”

    整个朝尝就翻了天,文武百官嚎啕大哭:“陛下,等不得呀!让皇太极称帝已是奇耻大辱,大明不能对这等大逆不道之举施以惩戒,更是耻辱!臣等宁死也不要蒙受这等耻辱啊!”

    这帮老家伙也不知道是不是打了鸡血,一个个激动万分,捶胸顿足,痛心疾首,有几个当场就要以死明志,情况一片混乱。

    总之一句话,崇祯不尽快出兵灭了建奴,就会让他们蒙受奇耻大辱,生不如死,与其这样被人欺负,还不如死了干净!

    崇祯让他们弄得一个头两个大,他还是头一回发现这些老臣竟是如此的忠君爱国……话说以前建奴同样把我们欺负得很惨,你们怎么就没有这么激动呢?

    哦,那是因为以前建奴没有称帝,还有点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可能,大家表示淡定。现在则直接骑脸了。

    皇太极登基对于建奴而言是巨大的动力,对于崇祯而言却是可怕的压力。

    整个北京已经变成了沸腾的火山口,愤怒的民众成千上万涌到上街头,神情狂暴,高呼“开战”。

    此时的中国民众还不是两百年后被漫长的奴才生涯阉割得彻彻底底,对外界一切事物早已麻木的、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挂在嘴边的东亚病夫,大明开国之初的勇武雄烈犹未散尽,汉唐的骄傲在他们的血管里犹可寻见,那些大人物怎么想的不知道,反正普通老百姓大多都知道,有国才有家,大明的荣耀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自豪万分,大明的耻辱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他们的自尊心都是相当强烈的。

    现在皇太极逆天称帝,已经踩到整个国家的底线了,整个国家都愤怒了!

    军队反应强烈,昌平军第一个上书朝廷,请求立即出兵攻打库伦,用鲜血洗雪耻辱!大同军不甘落后,同样上书请战,随后浙江、江苏、江西、甘肃等省的巡抚也纷纷上书,要带兵北上,灭了建奴!

    兵部一众武将更是嗷嗷叫着,自告奋勇,主动请缨,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愤怒了!

    现在的崇祯已经不再是刚登基的时候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被群臣耍得团团转,连抄魏忠贤家抄出来的财物都收不上来的愣头青了,这么多年的痛苦磨砺早已粉碎了他的天真幻想,让他清醒的意识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权力与权力之间的斗争是何其的惨烈,一步走错就可能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现在形势对大明有利,跟建奴继续耗着就是了,等摆平了叛军,等卢象升的实力恢复了,康复了,还怕收拾不了那帮建奴?

    何必去冒这个险呢?

    然而不管他怎么解释,群臣都不理解他的苦衷,他们就咬定一条: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必须尽快灭掉建奴,如果你连这点担当都没有,我们干脆去向那个酋长俯首称臣好了!

    其中数那些言官和太学生闹得凶,尤其是太学院的学生,堵在大明门外高呼开战,这帮爷打不得骂不得,更劝不走,着实让京营的士兵伤透了脑筋。

    而民间也逐渐的风言冷语传来:“皇帝只是武威侯,不现在商王的木偶,一直以来商王说什么就是什么,皇帝除了盖章用印之外什么都不会!现在皇帝连跟建奴打仗的勇气都没有了……嘿嘿,将来这大明江山是姓全还是姓朱,都难说得很!”

    ps:今天去了内蒙,一天高铁转汽车,累的要命,最近忙的不知道为了什么,抱歉!

第六九七章我们是朋友

    “说到建奴,在我们商国一向不屑一顾,因为我们商国的经济、实力,包括武器、军队越胜于建奴!”

    在商国总参谋部的会议上,总参谋长朱兆宜面对一张巨大的沙盘,指着沙盘向全旭介绍道:“根据军情局和商务部统计局得出的结论,皇太极称帝后,整编了蒙古八旗,满八旗以及汉军八旗,三旗兵力,以满八旗实力最为强盛,蒙古八旗次之,汉军八旗最弱。清国人口虽远不及我们商国,总兵力可以凑出二十五万人马左右,而我们商国对清国作战,海军无法承担作用,主要用兵以陆军为主,现如今,我们商国陆军拥有六十三个旅,宿卫辽阳府,至少需要五万人马,辽阔的疆域都需要驻扎军队,特别是第七师所部兼顾南阳府和大名府,第六师需要驻扎在鄂尔多斯、土默川以及甘肃、宁夏、山西,压力颇重。”

    其实朱兆宜还有一部分话没有说,但是全旭非常清楚,全旭原计划准备对棉兰老岛用兵,现阶段,商国军队其实是准备两线作战。

    南线,以海军三大主力舰队以及吕宋、台湾、琼州府驻军,以及三个师的兵力南下,夺取棉兰老岛和苏门达腊,全旭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他要把整个南洋打造成商国的内海。

    除去必要的防御和驻守军队,商国能动用到进攻清国的军队,其实不会超过十五万人马。

    朱兆宜接着道:“所以我们商国若对清国用兵时,论兵力,我们商国屈居下风。再说战力,清国人军即是民,民即是军,民风彪悍,尚武好斗,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每战常是前队全部战死,后队投入战斗,勇武绝不逊于我们商军队,说到武器装备,清国人他们的弓矢不算厉害,厉害是天气和遥远的距离。”

    哪怕全旭现如今把镇北府打造成了针对清国的前线,可问题是,现在的镇北府,如此庞大规模的区域,现在的女真人化整为零,可以绕开商国军队的边境防线,深入后方,在商国运输往北镇方向的物资中,这个月出现了十九起被袭击的事件,当然,由于商军军队装备着栓动步枪,可以在八百米对清军士兵进行射杀。

    仅一例成功,不过,这一次成功,却让商国损失惨重,超过五千石粮食,以及十六吨炮弹和两百万发子弹被炸毁。

    这是商军在确定无法保护物资,为了避免这些物资落入清军手中,就引爆炸了随行的炸药,把所行的物资全部炸毁。

    这个问题也给商国总参谋部提了一个醒,不仅是在北镇府境内,而是在辽阳府境内,就出现了问题。

    全旭听完总参谋的工作汇报,深深吸了一口凉气,商国军队是全旭亲手打造的职业化军队,然而这种职业化军队从来不畏惧打正面的战争,无论敌人多么强大,直接火力压制,平推过去就可以了。

    然而问题是,随着商国的版图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了大量几百里没有人烟的区域,这些区域大都是茂密的草场,或者原始森林。

    精通狩猎的蒙古人或满人,以及锡伯人,自狩猎之中悟出的分合围猎之法,只需要稍许物资就可以在森林或草场上生活下去,一旦遇到机会,他们就可以像狩猎一样,采取分合围猎的方式,群起而攻之。

    全旭望着朱兆宜道:“难道我们就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号称帝国坟场阿富汗在1900年之后,先后埋葬了英国、苏联和美国,其实北镇府的版图面积不亚于阿富汗,这里山势崎岖,草原和森林密布,而且是人烟稀少。

    北镇府的版图在商国境内属于第二大,可人口却是最少的一个,仅仅编户了十三万四千余户,约合七十六万余人,哪怕是版图相当北镇府四十六分之一的大名府,也比北镇府的人口多四倍有余。

    北镇府到处青山绿水,植被非常繁茂。只是人烟稀少,一路走下来,时常连走几百十里路都难得见到一处炊烟,唯有各种野兽出没于丛林草原之上。

    商军部队不仅仅要应付那些神出鬼没的清军士兵,也要应付狼群、老虎、豹子之类的猛兽。

    “办法其实还是有的!”

    朱兆宜道:“武力是必须要用的,不管隋朝的杨坚还是唐朝李世民,能在西域取得辉煌战绩,都是巧妙利用了异族内部的矛盾,最后再辅之以武力而取得大捷。所谓上兵伐谋,即是如此。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王上现如今已经整编了东江军,东江军内部有两千余女真人还有六七千名蒙古人,我们参谋部的想法是,先出动这些人马,在军情局的领导下,调查现由清国控制区域的兵力、配备、道路、堡垒、部落以及各个部落的冲突矛盾,以便见机行事,离间分化……”

    朱兆宜将一份秘密文件交给了全旭:“根据我们内线情报人员的秘密消息,皇太极现如今正在与俄国明索伊·列密佐夫接触,只怕,一旦我们立即进攻清国,皇太极会彻底倒向俄国。”

    全旭指着沙盘上道:“我们能不能以第六师从中西部进攻,第二师、九师第十一师从东部向北进攻,一东一西,东西夹击?”

    “可以是可以,可困难的是,还是运输问题!”

    朱兆宜苦笑道:“从这里,这到这里,这都是无人区,连路都没有,我们运输物资,非常困难,十成的粮食七八成都消耗在路上!”

    “那就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全旭指着鄂尔多斯的区域道:“察哈尔部蒙古现如今第六师所代表的公平军已经结盟,如果我们能让其中一方势力内部出些乱子,集中精力对付另一个,打垮一个再收拾这一个,那就容易一些。”

    朱兆宜道:“把察哈尔部蒙古扶持起来就是一个好办法。它的根也在漠北,扶持它,让它去跟皇太极抢地盘、抢部落,彼此征杀。”

    ……

    额哲现在躺在一座外形如同蒙古包的高大建筑内,这是一座钢筋水泥建筑,非常高大,面积莫约两三千平方米。

    自从林丹汗死亡,额哲接手了察哈尔部蒙古大汗,蒙古人的日子就过得滋润起来,公平军,也就是全家军的第六师,帮助蒙古人定居了下来,然后打水泥桩,拉铁丝网圈地,每户人家,几千亩或上万亩,甚至几万亩不等的草场。

    这草场不像他们原来一样,到处游牧,而是依靠种植苜蓿草,一亩地的苜蓿草,一茬子可以割一千五百斤苜蓿草,一年可以割四茬,那就是六千斤。一只羊一天吃三到六斤草,一千只羊,一天也可以吃掉三千到六千斤的草。

    三四百亩的草场,可以养活一千只羊,如果是养马,当然需要的草料更多,不过再以怎么多,有几千亩的草场,比他们原来到处游牧收益更高。

    春天播种,夏天和秋天收割牧草制成草饼储备起来,冬天拿来喂牲畜,汉人摆明就是在用农耕的方式经营他们的牧场,偏偏这种方式还特别有效,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无可比拟和优势!

    汉人在草原上生存和发展的难题的办法,正在把草原当成他们的耕地来经营,一步步地实施,这种经营模式不是蒙古人传统的放牧模式能够比拟的,双方在抵御天灾和经营效益方面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跟着额哲投靠公平军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他们住在砖瓦的房子里,可以挡避风寒,屋里冬天可以烧上火坑,哪怕再冷的天,牛羊也不用冻死,与公平军交易,他们可以获得自己以前永远也难以获得的盐、茶叶,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不过,也有的蒙古人过得不如意,他们懒惰,桀骜不驯,因为习惯了用刀子抢劫,想要袭击公平军的定居点。与辽东的模式一样,比较干旱的地方,给他们的就是甜菜、油菜、大麦、大豆、葵瓜子或者黑麦草种子,灌溉比较方便的地方则给小麦和土豆,最好的地方给稻种。土地的分配原则是农民给湿地,罪犯给旱地。

    每个定居点都配发武器,虽然与辽东到处火枪不同,这里的特色是弩机,而且清一色的山桑弩。曾让明军头疼万分甚至闻风丧胆的蒙古骑兵在铁丝网外一次次碰得头破血流,往往集中好几百人去打一个一百来户的移民据点也打不下来,反而要扔下上百条人命。

    蒙古人一直认为汉人懦弱不善战,在那一个个被两米多高的铁丝网包围的殖民据点外,他们总算见识了汉人骨子里的血性爆发出来之后是什么样子的,男人死了女人上,女人死了孩子上,反正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他们就别想进来,那种剽悍,让他们为之胆寒!

    敢迁到这种地方定居的人,有几个是乖宝宝?再说了,老婆孩子都在这里,四下里又是一片旷野,逃都没法逃,只能死战到底!

    带刺铁丝网和地雷的应用让蒙古骑兵吃足了苦头,殖民据点的防御设施看似简陋,却怎么也打不下来。

    额哲在见识到了公平军的真正实力以后,就知道,抵挡不是出路,就算把喀尔喀的蒙古人全部耗死在铁丝网前,他们屁都捞不着。

    只有与公平军公平交易,良好合作,他们才能在这里生活下去,在这几年的和平相处中,这些蒙古人也习惯了跟汉人交易,也有的人愿意跑到汉人经营的牧场里打工。

    “大汗,崔先生来了!”

    “崔先生?”

    额哲微微一愣,兴奋的道:“快请,对了,把我那个胡姬带过来,洗干净送给崔先生!”

    崔先生就是崔成友,原本陈应的心腹之一,现在是河套议事府的副议长。

    两名胡姬棕眼高鼻,冰肌雪肤,五官眉眼嫣然妩媚,煞是动人。

    崔成友看得频频点头。

    额哲笑道:“这两个胡姬。是早两个月的时候,从一位波斯商人那儿买下的。姿色殊丽,肢体妖娆,尤其擅长歌舞,颇为识情知趣。崔先生远来,旅途寂寞,我把她们送与崔先生吧。服侍枕席、研墨唱曲儿,解个烦闷。”

    “哈哈……额哲啊,你实在太客气了,那我可就不客气喽。”

    崔成友仿佛想到了什么:“对了,这两个胡姬,准备送给大王!”

    “公平王……他”

    额哲知道罗世明的媳妇是一个醋坛子,如果让罗夫人知道他送给罗世明两个胡姬,罗夫人肯定会抓花他的脸。

    崔成友拍了拍额哲的肩膀,示意他把周围的仆从支开。

    额哲摆摆手:“都退下!”

    崔成友一脸凝重的道:“有一件事,我现在必须告诉你!”

    “什么?”

    “我们公平军,其实也是全家军,我们只有一个王,那就是商王!”

    崔成友盯着额哲道:“你知道商王殿下吗?”

    “是那个打得皇太极丢盔弃甲的武威侯……”

    额哲一脸惊讶的道:“原来,怪不得,我早就怀疑了。”

    崔成友笑道:“这不是最重要的,你们察哈尔部蒙下辖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皆降了皇太极,喀尔喀更不承认你父汗是蒙古大汗为蒙古共主,漠西卫拉特与你们更是直接敌对,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想法?”

    额哲苦笑道:“我能有什么办法?我现在只有不到四万帐,就算每帐出一丁,撑死也只能凑出四万人马而已,面对所有蒙古部落组成的庞大军队,区区四万人,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都丝毫不占优势,无异以卵击石!”

    “你可别忘了,我们是朋友!”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过来,一个银铃般清脆的声音由远而近:“大汗!弟弟!”

    只见一位蒙古少女骑着一匹白马飞驰而来,那头黑色长发在寒风中飞扬,如同一团墨云。她神色惊惶,策马直冲到额哲面前,喘声道:“哥哥,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额哲皱着眉头说:“我的乌云娜,你永远是那样风风火火,毛毛燥燥的!崔先生,她是我妹妹乌兰琪琪格,我们部落最能歌善舞的姑娘。”

    崔成友拱手作揖:“幸会。”

    乌兰琪琪格急得直跺脚:“弟弟,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说这些?土谢图汗都发兵打过来了!”

    额哲如遭雷击,失声道:“什么?土谢图汗发兵打过来了?我没有听错吧?”

    PS:这几天实在太累了,公司团建,去了赤峰转了几天,今天就一更四千字!

第六九八章变脸

    扶持林丹汗之子额哲来对付皇太极,这个答案让全旭非常不满意。

    他并非不知道总参谋部的打算,事实上正是因为知道总参谋的计划,全旭这才不满意。

    早在崇祯九年四月份的时候,皇太极登基的消息传到了京城,虽然满朝文武百官集体高呼开战,甚至有人喊出崇祯就是全旭的提线木偶,这让崇祯皇帝勃然大怒。

    愤怒之余,崇祯皇帝也开始担心,全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

    君臣关系融洽,一切都还好说,将来呢?

    太子真的能够驾驭这头桀骜不驯的雄狮吗?事实上,自己就算能够驾驭,长此以往也是不妥,只怕不出二十年,全天下都只知有全,不知有朱了吧?

    他本来就是一个多疑的人,只是这几年全旭和卢象升干得实在太出色了,很多事情根本就用不着他操心,所以没有弄出什么乱子来,现在遭遇大明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巨变,风云变幻之下,他的疑心病一下子就发作了,开始疑神疑鬼,寝食不安,甚至几次梦到全旭率领无数甲士闯入宫廷,像杀鸡一样将他一家尽数杀死,文武百官匍匐在他的战靴之下,山呼万岁……

    这个恶梦来得实在太恐怖了,将崇祯皇帝从熟睡中惊醒,浑身都是冷汗,在黑夜中惊恐的瞪着眼睛直喘粗气。

    周皇后被惊醒了,柔声问道:“陛下,怎么了?”

    崇祯皇帝微微喘息着:“没,没什么,做了个恶梦而已。”

    周皇后问:“跟建奴有关?”

    崇祯皇帝道:“嗯。”

    周皇后用袖子替崇祯皇帝擦着额头的冷汗:“陛下,你也别太过担心了,建奴逆天称帝,看似猖狂,实则自寻死路。且先让他们猖狂一阵子,待商王重整军备,商军一出,他们的末日就到了!”

    前半截还好,听到后半截,崇祯皇帝的眉头慢慢拧了起来,沉声说:“除了全旭,就没有人对付得了建奴了么?”

    周皇后微微一怔,知道自己犯了崇祯皇帝的:“自然不是,像孙阁老,卢督师、洪总督,都是绝好的儒将,只是全卿英勇无敌,用他胜算更大而已。”

    崇祯皇帝哼了一声:“头发长,见识短!”

    崇祯皇帝不再理会皇后,再次闭上了眼睛。

    只是他再也睡不着了,梦中的情景反复在眼前浮现,血淋淋的,恐怖之极,让他心惊肉跳。并非他多心,自古以来,君弱臣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方才周皇后那一番话让崇祯意识到,全旭完全有能力成为曹操、王莽那样的人物了,虽然全旭对他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会成为曹操,可问题是,他不会成为曹操,但是他的儿子会成了魏文帝。

    “朕必须阻止这一切!朕不能把如此大的隐患留给太子!”

    黑暗中,崇祯皇帝暗暗下定了决心。

    想要阻止这一切,就必须重逆天家威严,让全天下都知道天威难测。全旭的威望是在战场的尸山血海中积累下来的,权术那套对他没有任何作用,唯一能打压他的威望的,就是自己御驾亲征,灭掉建奴,让全天下都知道,朱家子孙同样很能打!

    第二天早朝,群臣依旧是又哭又闹着要出兵攻打库伦,崇祯皇帝环视众人,缓缓道:“朕已经决定,尽发精锐之师攻伐库伦,杀绝建奴,让他们知道逆天而行的后果,这次,朕要御驾亲征,杀他们个鸡犬不留!”

    群臣都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跪地狂呼:“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放以前哪个皇帝要御驾亲征,只怕群臣得跳起来造反,但是这次哪怕是最多事的言官也没有反对,反而唱起了颂歌来:“陛下不避风霜矢石,御驾亲征,此等气魄古来罕见,秦皇汉武也大大不如,吾皇真乃千古第一明君!”

    这一通马屁拍得崇祯颇为陶醉,暗说自己赌对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于是下令:“八百里加急,召卢督师入京商议战事!一应粮秣车马兵器,兵部和户部要立即着手筹措,不得有误!”

    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

    从海陵王完颜亮到路易九世,因一梦而兴兵出征的帝王着实不在少数,而不管他们做的是美梦还是恶梦,最终都会酿成一场铺天盖地的噩梦。

    现在崇祯皇帝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的运气会比这些倒霉蛋好一点吗?

    多亏了全旭的便宜丈母娘李康妃,因为她的皇宫里面当内应,用化妆品和奢侈品笼络了一大批的宫娥和宦官,甚至不少宦官和宫娥也看出大明其实日暮西山,而商国却蒸蒸日上,商国取缔大明只是时间问题。

    仅仅过了三天时间,连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的私密话,就传到了辽阳府的金州,由于商国成立,全旭也不是什么事情都直接交给他了,像总参谋部就有权力接收这样的情报。

    说什么建奴细作无孔不入,这简直就是屁话。

    全旭以镇、堡、甲三级管理,在城市里设立街道居会委,以城管和民兵相互配合,别说细作过来,谁家来个亲戚,马上就会被人送到镇守府。

    特别是朱兆宜提出的十九次建奴细作袭击北镇府境内的商军运输队,这更是一个笑话,一支车队不需要太多,只需要携带四挺重机枪,十几挺轻机枪,别看几十上百人马,就算成百上千人马,能冲到车队跟前,算他们牛逼。

    至于损失的那批武器装备,完全是一个意外,一名参与运输的运输公司职工,在遇到袭击时惊慌失措,没有控制住受惊吓的骏马,结果把一辆装着导火索的马车,径直冲向了装载着火棉胶的马车上。

    一般而言,火棉胶是极为安全的炸药,无论是火烧还是枪击,根本就无法引爆,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导火索与火棉胶分开运输的,这下好了,极易燃烧的导火索与火棉胶撞击在一起,形成了可以引爆的条件,于是,二十吨火棉胶爆炸,引爆了十六吨的炮弹以及二百余万发子弹。

    连袭击者加运输人员,伤亡多达三百余人,几乎团灭。

    现在商国总参谋部,全旭良久没有说话,气氛压抑得有些吓人。

    全旭指着朱兆宜道:“我已经下了决心,那就义无反顾,你们不用借刀杀人,鞑子的这把刀,我不屑借!”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即使崇祯自己找死,我们何不成全他?”

    朱兆宜望着全旭认真的道:“王上与崇祯的那些情谊,在这大势前面,真是最为微不足道的东西。”

    “我今天就放下一句话在这里,多年以前,我在紫禁城内,对坤兴公主和皇帝说,我要保他们一家周全,其他的我做不到,保他们一家人后半生平安富足,却是没有问题……我倒要看看,谁他妈敢动我全旭要保的人!”

    “王上,你不可能不知道,在历史的潮流之下,个人的感情命运,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更何况,别人不都是说,这潮流是你掀起来的么??”

    全旭苦笑:“我一直是在顺应潮流罢了,你们总参谋们尽可管慢慢谋划,崇祯皇帝现在御驾亲征建奴,本王大不了就率领亲卫军北上!”

    在商国成立以后,全旭的亲卫旅,升极为亲卫军,原来的六个团,分别升级为旅,亲卫军下辖亲卫旅、近卫旅、勋卫旅、翊卫旅、保卫旅、骠骑旅、骁骑旅共计六个旅,共计五万余人马。

    这个亲卫军既不隶属国防部,也不隶属总参谋部,只归全旭一个人指挥,包括后勤和给养。

    全旭如果要带着亲卫军北伐建奴,那全家军可绝对不会像北京城的崇祯一样,别看没有打仗的时候,大明文武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叫得震天响。

    可当崇祯下旨御驾亲征之后,反应就让人耐人寻味了。

    除了全旭的全家军,也就是现在的商军之外,大明不是没有能打的军队,首先排在第一位的是卢象升的天雄军,经过去年的挫败和损失,现在的天雄军仍旧有六七万人马,控制着宣府、大同九边以及盛乐等大片土地,治下上千万人口。

    排在第二位的则属于受全旭影响最大的山东新军,现在的山东新军下辖八个营,人数在四万多,五万以内,装备相当于全家军三年前,与天雄军的火器和铠甲相差无几,控制着山东一省六府四十五县。

    第三位的则属于秦良玉下辖的川军,人数在两万有余,三万以内,装备简陋,但是战斗意志顽强,轻装山地作战能力超强,悍不畏死,灵活机动。

    第四位则属于孙传庭刚刚组建的秦军,由于时间太短,以八千秦军长枪军为主,装备同样简陋,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三千甘凉骑兵。

    卢象升接到命令,第一反应就是胡来。

    雷时声很不满的对已经成为卢象升得力助手的杨世恩道:“兵部那帮混蛋真的是越活越回去了,现在正值风耕,大军这个时候出征,又要调动大量的民夫,春耕荒了,无论打胜打败,那不是找死吗?”

    杨世恩直叹气:“雷大人,兵部那帮混蛋什么时候靠谱过了?如果他们真的知兵,当初何至于让我们这群苦哈哈席卷整个漠北?”

    雷时声笑道:“就是!他们只会瞎来!”

    杨世恩叹了口气“唉,都说兵战凶危,关乎国家生死存亡,怎么在那些大老爷眼里打仗就变得如此轻巧,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呢?”

    卢象升沉吟着道:“恐怕也不全是兵部乱来……皇太极逆天称帝,对于大明而言是奇耻大辱,陛下必须作出反应,否则无法向黎民百姓和列祖列宗交代!就时机而言,这一仗不应该打,但是站在陛下的角度,不打不行!”

    战争和政治总是纠缠在一起,扯都扯不开的,很多时候军事上不能打,但政治上必须打,明知道可能会输也得打;而有时候明知道能赢也不能打!皇太极逆天称帝,君王蒙受耻辱,作臣子的必须作出反应来。

    因此,卢象升责无旁贷,现在战力强悍的卫拉特蒙古又从叶尼塞河、伏尔加河流域返回,回入战团,对盛乐虎视眈眈,天雄军拼尽全力才将这一波波蒙古大军死死挡在了塞外,如果此时抽调大军,整道防线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后果难料!

    应该说,卢象升对战局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可不幸的是,他那“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的观念也很重,犹豫再三,还是下令驻扎在宣府、蓟镇的李重时军团随同他前往北京,防线则交由雷时声军团和蒙古辅军,以及山西边军接管。

    雷时声大吃一惊:“大人,万万不可!鞑子已经疯了,我们三个军团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维持住现在的战线,如果抽走一个军团,原本完整的防线就要出现一个大窟窿了,光靠蒙古辅军和山西边军是填不住这个大窟窿的!”

    卢象升笑着说:“到了京城之后我会劝说陛下让他打消攻打库伦的念头,大军到关外耀武扬威一番立即班师,用不了多久这个军团就会回归宣大的,你就放心好了。”

    雷时声道:“十万大军千里远征,仅仅是到关外去耀武扬威一番?这不是瞎折腾嘛!”

    卢象升正色道:“奴酋逆天称帝,大明如果一点反应都没有,会让天下人笑话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雷时声也只能作罢:“那大人千万要小心,京城凶险,远甚于宣大!”

    随着卢象升返回京城,崇祯在京城外接见了昌平军,最奇葩的左良玉这个小受,在谋杀全旭之后,原本已经死罪,随着全旭与崇祯之间产生了裂痕,而左良玉在大牢里蹲了几个月,不仅仅没有罪,反而封了宁南伯。

    在全旭不可信任之后,崇祯确实是把所有的信任都转移到了卢象升身上,在卢象升抵达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在宫中设宴款待,对他经营宣大、屡次大破蒙古的显赫战绩大加褒奖,说:“爱卿之功,堪比唐之李卫公,如果大明多出几个爱卿这样的人物,大明江山就坚如铁桶,稳如磐石了!”

    卢象升谦虚的道:“全赖圣上洪福,微臣才侥幸赢了几场!”

    卢象升又跟崇祯说起了这一个宣大的变化,宣大今年新垦的军田多达八百万亩,好几处煤矿被开采出来,大量优质燃煤源源不断的供应周边地区,现在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用得起煤了。

    天雄军学习辽东新军,修建了五座十万斤的高炉,可以产出一百多万斤钢,以及兴建了几座化肥厂,兴建了几座水泥厂等等。

    崇祯听得津津有味,君臣俩有说有笑,十分融洽。

    但是,当卢象升试图打消崇祯皇帝御驾亲征攻打库伦的念头的时候,崇祯皇帝便变了脸色。

第六九九章全面动员

    皇太极的实力暴增,其实是因为俄国的缘故。

    早在几十年前的1574年,沙皇再次下令,准许斯特罗甘诺夫家族在乌拉尔山东侧-鄂毕河及其支流图拉河、托博尔河和额尔齐斯河等地建城募兵,就此俄国将其势力直接扩张到西伯利亚汗国境内。斯特罗甘诺家族秉承沙皇旨意,多次进犯西伯利亚汗国,与汗国的人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1579年,斯特罗甘诺夫家族派人与曾被沙皇处以重刑的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联系,鼓动他入伙,去征服西伯利亚汗国,为沙皇拓殖疆土效劳。

    随着叶尔马克的入伙,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东征步伐开始陡然加快,加上哥萨克骑兵骁勇善战,西伯利亚汗国不敌沙俄侵略军。

    1581年10月26日,沙俄侵略军攻占了西伯利亚汗国首府卡什雷克。叶尔马克一伙为俄国扩张立了下战功。沙皇政府决定赦免叶尔马克等人,表彰他们的行动并颁发了大量薪饷。斯特罗甘诺夫家族也受到鼓励,得到两座城池的奖赏。

    在重大利好的刺激下,沙皇俄国与卫特蒙古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蒙古汗国分裂之后,西部蒙古(卫特蒙古)、中部的喀尔喀蒙古(外蒙古)、东部的察哈尔蒙古(内蒙古)并称蒙古三部落。

    卫特蒙古又以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土尔扈特四部,其中土尔扈特部在欧洲的伏尔加河下游,在东部蒙古除林丹汗死后,其子额哲仅剩四个部落,共计四万余落(落),其他十六部四十九个封建主都投靠了皇太极,在再加受到沙俄侵略,为了找到一个坚定的蒙友,卫特蒙古在其首领巴图尔珲台吉(噶尔丹之父)与皇太极签订了盟友,共同抵抗大明与沙俄。

    在皇太极这个皇帝的居中调解下,喀尔喀蒙古与卫特蒙古划清边界,签订了和平条约,双方在库伦歃血为盟,他们先是组成联军,伏击了卢象升与戚元弼所部,尔后又进攻额哲的部落,把额哲所部打得丢盔弃甲,损失惨重。

    由此在大胜之机,清国士气如虹,皇太极又是在满清王族里认了十九个闺女,把十九个亲侄女与自己的八个女儿,一起嫁了二十七个蒙古贝勒。

    这样以来,豪格、多尔衮、都成了联姻的工具,满蒙相互联姻,现如今,满蒙正处于蜜月期,特别是卫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加入了皇太极的阵营,就连商国总参谋国的情报也有些滞后,清国现如今并不是满八旗实力最强,而是蒙古。

    如果按照七千五百人编制一个旗,仅仅喀尔喀蒙古就可以编制五百个牛录,不下十五万人,至于卫特蒙古四个封建主下辖五到八万人马不等,在全民皆兵的清国,现在清国可以动用的兵力,并不是商国总参谋部预计的二十五万人马左右,而是四十五至五十五万人马之间。

    由于卢象升长期处于土默川的前沿阵地,明显感觉到蒙古得到了来自伏尔加河畔的卫特蒙古的支持,并不是沙俄才有哥萨克,卫特蒙古里不仅仅有哥萨克人,还有哈萨克人,吉尔吉人等等。

    卢象升知道,可崇祯并不知道,在听到卢象升不赞同出兵征讨清国的时候,崇祯的面色倏地变得阴沉:“怎么,卢爱卿,你怕了?”

    卢象升愕然道:“陛下,您这何意?”

    崇祯皇帝一指袖,站了起来,说:“爱卿只知我大明粮草不足补给困难,却不知此时漠北众多河流业已封冻,从河面一直冻到河底,皇太极比我们大明更加困难,当年唐太宗在贞观四年北伐东突厥,就是趁着东突厥遭遇了罕见的雪灾,人畜冻死超过三分之二,卢爱卿只看到不利之处,对这大大有利之处却视而不见,不是怕了建奴是什么?”

    对于崇祯皇帝的盲目自信,卢象升只觉得哭笑不得。

    如果全旭在这里,肯定会怼崇祯,谁给你的自信,拿大明跟唐朝相提并论?全旭虽然号称大明的战神,向来从无败绩,可是他却有自知知明,远远不是军神李靖的对手,更别提李世绩、苏定方、侯君集、段志玄、牛俊达等唐朝将领了。

    卢象升解释道:“微臣从来就没有怕过建奴,还在大名府当知府的时候微臣就敢带着一支农兵上京城跟建奴死战,现在手里有数万强军,就更加不怕他们了!但是现在真的不适合大军征战,依微臣之见,大军到关外耀武扬威一番,斩获数百首级后立即撤回来就算了,想要打库伦,有的是机会,何必选在这个时候!”

    崇祯皇帝烦躁的说:“建奴欺我太甚,逆天称帝也就算了,居然还遣者进京要求朕每年给他们交纳三百万两银子的岁币!他们把朕当成什么人了?大明何曾有过纳币和亲的天子!这口气朕咽不下,非灭了他们不可!”

    卢象升一怔:“还有这事?”

    一直呆在一边没有说话的周皇后这时开口了:“这是前几天发生的事情。建奴派了一个无名小卒当使者,带着奴酋皇太极的书信来到京城,口气十分狂妄,要大明给所谓的大清交纳岁币,否则就亲率大军南下,将京城夷为平地!”

    卢象升皱着眉头道:“陛下,这恐怕是建奴的激将法,万万不可上当啊!”

    崇祯暴躁的喝了一声:“卢爱卿不必多言,朕意已决绝不容更改!朕任命你为三军统帅,你能不能替朕把库伦拿下来,把皇太极那个逆贼的狗头摘下来呈送到朕的面前?”

    崇祯皇帝的目光即有怒意,又有期望。

    在与全旭产生了裂痕之后,崇祯就像被抛弃的备胎,急需要表现自己,然而,他也清楚自己不是打仗的那块料,论行军布阵,领兵打仗的能力,他可远远比不上正德皇帝,给他一匹战马,他都不会骑。

    看着崇祯皇帝满脸期待的眼神,这让卢象升颇为纠结。

    他沉默着,好久都没有说话。

    崇祯皇帝等得焦急,失望地道:“怎么,爱卿没有信心?”

    卢象升一咬牙,离席下跪道:“微臣不敢从命!此时攻伐库伦,天时地利人和都完全不在大明这边,微臣实在不忍心亲手葬送十万将士的生命,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怒极反笑,连声道:“好,好,好!这就是朕最信任的卢爱卿!这就是朕倚为镇国柱石的卢爱卿……”

    卢象升连叩几个响头,这可不是装样子,他的额头瞬间就肿了起来,卢象升毫不在意的道:“微臣绝无畏战贪生之念,恳请陛下再按捺数月,等到秋高气爽之际,臣定率领大军出关,攻破库伦,生擒皇太极将他押回京城,让陛下千刀万剐!”

    卢象升只能退而求次,保持崇祯九年的春耕,给北方数千万百姓一条活路。

    然而,崇祯皇帝却大喝道:“朕等不了那么久了!再等下去,朕就要颜面扫地,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了!你不愿意领兵攻打库伦是吧?好,朕亲自领兵!别以为离了你,大明就没有人能打仗了!”

    崇祯皇帝说完一指袖,怒冲冲的走了出去。

    卢象升大急,叩着响头高呼:“陛下,三思!此时的库伦真的去不得啊!去了,恐怕就中了建奴的诡计了,陛下三思啊!”

    崇祯皇帝只当没听见,一转眼就走得没影了。

    卢象升呆呆的看着崇祯的背影,只觉得心一直地往下沉。以前他一直觉得崇祯善于听取臣子的意见,对有能力的臣子充分信任,大胆放权,这令他感激不尽,现在他才看到了崇祯的另一面:刚愎、急躁、不容违逆!

    这些性格上的弱点放到战场上,是非常致命的!

    两天后卢象升才崇祯如此愤怒的原因,京城有众人议论,崇祯皇帝就是全旭的傀儡,离了全旭,他屁都不是。

    这些怪话甚至流传进了宫里,让崇祯皇帝异常愤怒,现在卢象升又力劝他不要御驾亲征,更不要打库伦的主意,他当即就发作出来了!

    现如今的崇祯已经是骑虎难下,别说他与全旭产生了裂痕,就算像以前一样,他也不会让全旭参与北伐,否则怎么证明自己并不比全旭差?

    无论如何,他一定要北伐库伦,宰了皇太极,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并不比全旭差!

    大概连全旭都没有想到,就因为那些风言冷语,他跟崇祯之间居然出现了这么大的裂痕。

    而卢象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劝说崇祯不要北伐,然而,他与崇祯皇帝之间,也产生了裂痕。

    卢象升拒绝出任大军统帅之职,并且对北伐清国所持的悲观态度激怒了崇祯皇帝,三天之后,他降下圣旨,任命高起潜为三军统帅。

    此令一出,大明将领为之哗然。

    在所有将领看来,即使不派全旭为三军主帅领兵出征,卢象升也是三军统帅的不二人选,就算卢象升不愿意当这个三军统帅,不是还有满桂吗?不是还有毛文龙吗?

    哪怕再不济可以让张凤翼挂帅出征,也比起高起潜这个阉货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然而现在崇祯却将大军交到这么一个阉人手里,可把明军将士气得不轻,纷纷怒骂:“那个死太监有什么本事,竟然能骑到我们头上来!”

    将士只服那些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将领,其他人他们鸟都不鸟。

    而高起潜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他就任三军统帅之后。

    第一道命令就让全军惊愕万分:命令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六千精兵前来会合,参与北伐。

    卢象升得知这个命令,气得破口大骂:“乱来!简直就是乱来!秦军几千人跑到北京来能干什么?他们在陕西方向围剿李自成不好吗?”

    孙传庭是一名在围剿李自成叛军战斗中脱颖而出的一名将领,在卢象升活捉高迎祥,并且重创农民叛军之后,李自成率领残部在川甘陕交界出,又闹出了声势,李自成麾下发展到五万余人马。

    孙传庭在洪承畴的带领下,与陈仓关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不足百骑兵突围而走,在这个情况下,应该斩草除根,把李自成麾下剿灭干净,现在调孙传庭前来北京城,那简直就是功亏一篑,纵虎归山。

    居然把这么一支军队调过来参与正面攻击,他到底会不会打仗的?

    骂也没用,在兵部的严令之下,孙传庭只能率领汪乔年、虎大威等猛将及六千精兵朝着北京进发。

    望着秦兵退走,李自成跪在地上嚎啕大哭,高呼:“天不绝我!”

    与卢象升心情同样沉重的全旭,在得知高起潜成为大明北伐军主帅的消息时,良久无语。

    他抽出手枪,商王府的影壁就是一梭子子弹,子弹击在钢筋水泥上,火星四溅。

    全旭气得咆哮如雷:“这样的朝廷,这样的中枢,怎么救,怎么救?怎么救……”

    连说三个怎么救。

    大明统治天下二百余年,要说朱氏的正统思想真的这么深入这些人骨髓,倒也不见得。更不如说是这些人都即将来临的新时代的恐惧,对他们所学一切,所习惯的一切,都已经被时代潮流所抛弃的恐惧。

    历史的脚步,从来都是沉重而缓慢。

    全旭的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已经足足压倒大明而有余。

    可他还是要殚精竭虑,营造出又一波大潮出来。这波大潮,就是表明,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过去所熟悉的一切,运用得得心应手的一切,都不再合于时宜。

    在新生势力面前,所有的一切,只会被越弄越坏。必须得让他们自己将这最后一步走绝,任何试图挽救的努力,让人看来,都只是一场笑话!

    全旭有些他心力交瘁。

    大明末世,只剩下阴谋,只剩下陈腐,只剩下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全旭早就看明白了这一切,只是他只是有些天真,有些幻想。

    神器无主,凭什么大家就服气你全旭才是真命天子?到时候不要是几十年的内乱!史书斑斑,皆可为证。

    维护中枢威权,再加以变革,未尝不是另外一条路!

    事实上证明,这一条路走不通。

    就在这时,

    “王上!”

    “什么事?”

    “李信求见!”

    “传李信、沈明泽过来议事!”

    等到过了半个时辰,全旭的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

    在商王府的暖阁里,全旭站在窗口:“我一直极力避免全面内战,现在的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代,我们已经领先了一步,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我们华夏民族已经领先了世界两三千年,这一步,如果赶不上了,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追上来的,现在已经避免不了了!”

    沈明泽张了张嘴道:“王上,臣听到了风声,说是有人联合建奴,欲引建奴入关,神器易主,到时候集全国之力,共同对付王上……”

    “我明白了!”

    全旭望着李信道:“李信,我给你一个底线,你前往南洋,给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下达最后通牒,我给他们半个月的时间,不给我一个合理的交待,全面开战,但凡西洋船只,我见一艘击沉一艘……”

    全旭深知欧洲人现在就没有实力大规模侵占南洋,他们最大的短板就是人太少,原本全旭想过拿下棉兰老岛。

    不过,眼下不必急于一时,以商国海军的实力,即使不能战胜欧洲联合舰队,强行等陆三宝颜,掩护海军陆战队占领三宝颜,谁也阻挡不了。

    在南下和北上的战略中,大明的中枢和朝廷,逼着全旭不得不让步,要不然,以大明那点家底,这一仗肯定败得干干净净。

    李信躬身道:“臣明白!”

    全旭望着沈明泽道:“沈院长,我命令你,以政务院长的身份,下达政务令,商国全面动员,就算用人背,也要把粮食和弹药给我背到漠北。”

第七零零章千里送人头

    商王令,政务院院长附议。

    朝中有奸臣逆子,逐义士,屠忠臣,祸乱朝纲,以至于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九州租税沉重,徭役繁多,苍生饱受倒悬之苦。

    商王身为崇祯皇帝之臣,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今商王欲复社稷,号令天下,举义旗,北上讨贼,先诛建奴,后平不臣。

    在《商报》上刊登头版头条文章,商国北镇议事府、辽阳议事府、黑水议事府、会宁议事府、黄龙议事府,安东议事府、紧接着台湾议事府、吕宋议事府、南阳议事府、琼州议事府,河套议事府分别接到了全旭正式的商王令,从接到王令的既刻起,商国境内,无论是河南飞地和河套飞地,皆进入了全面动员体制。

    首先是商军各师、各旅、各团所有休假将士皆取消休假,各自归建。

    事实上商军将士,既原来的全家军将士,他们的福利待遇是相当不错的,普通将士皆拥有六十天的带军饷假期,这个六十天是根据回到原籍开始算起,而不是离开军营算起。

    毕竟,商国的版图虽然不到五百万平方公里,却南北远达七千六百多公里,东西也有将近两千五百公里,按照这个时代的速度,六十天的假期,不见得可以从南走到北。为了公平起见,戍卫在吕宋的将士,可以申请休假,拿着军队开出的证明,返回自己的目的地,抵达目的地之后,需要当地的官府加盖印戳,并且写上日期。

    随着仅仅是军队取消休假,商国到处都是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子的场景,全家军虽然改成了商军,可问题是军装的颜色却没有改变,依旧是黑衣黑裤,充满杀气。

    动员并非是全部武装成军,只是转入战时体制,一切向军事看齐,普通商国百姓的影响并不大,事实上某些行业,反而受到了刺激。

    比如说,在市场上经营吃喝布匹的商人,随着商家的动员,部队的消耗大增,需要的物资,就会向民间采购。生猪一车一车往屠宰场拉,在屠宰场宰杀之后,或是加工成火腿肠、午餐肉,肉干,或者红烧肉罐头之类的军用物资。

    同时,几乎所有的蒸汽机火车都被集中了起来,一车军士一车装备,前往北镇府方向,同时,消耗量巨大的还有酒精,枪支弹药,至于枪炮局,则生产力全开,崭新的步枪、子弹如同流水一样生产出来。

    此时,商国真正被压制的生产力开始爆发出真正的威力,当然,这并不是局限于武器装备的生产,而是对于人力的有效利用,就像现在的商国本地的五千八百多公里的铁路,光蒸汽机火车头就有两千多台。

    如果把这些火车交给大明的官员,能保证火车不撞车,算大明的官员有本事,至于合理调试,尽可能的提高运输效率,那就更加难为大明的官员了。

    全旭在商国进行动员时,在短短五天之内,拥有一千三百多个民兵镇被集结了起来,这是十多万民兵,开始代替商军正规军,负责当地的治安工作。

    各镇的钢筋水泥公路、以及高速公路都设立了治安检查点,严查细作和建奴间谍,所有民间饲养的信鸽,则被统一编号,进入监控之中。镇守和保长们则开始调查所在区域的潜在间谍或细作,一时间整个商国开始风声鹤唳。

    随着商国的全面动员,整个商国本地六府各州、县、镇之间的道路,都开始高效的运转了起来,平时不怎么监管的打架斗殴事情,在这个时候,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可怕的高度。

    当然,人民的力量一旦动员起来,那是相当可怕的。

    “官爷,我要举报!”

    此时,位于商军民兵队伍前,一名莫约四旬,身穿着蓝色长裙的胖夫人展开双臂,拦住了一队正在巡逻的民兵。

    为首的民兵队正问道:“你要举报什么?”

    “我要举报,我的邻居黄氏和他的儿子牛黄安。”

    “你有证据吗?”

    “有,我亲耳听到朱黄安说建奴话,他用建奴话骂人!”

    “走过去看看!”

    在胖夫人的带领下,这队海州民兵跟着胖夫人来到海州城前门巷子里。

    胖夫人指着巷口道:“从这家数,第三家,就是他们家!”

    第三家?

    几名民兵悄悄摸了过去。

    这是一处前后两进院落里,一个只着一条犊鼻裤,赤着一身黑黝黝十分结实的腱子肉的青年正在树下劈着木柴。

    墙边有深深的柴垛的痕迹,但是除了最底下一层的劈柴是陈旧的,上面高高码起的柴禾都是刚刚劈好的。

    在商国现在已经很少人有烧柴了,很少不代表没有,事实上,烧煤球做饭与木柴做饭,最大的不同,那就是速度。干柴火力比煤炭更旺,关键时,烧菜的时候,柴火地锅做出来的饭菜更加香甜。

    更何况,船厂每天都会浪费大量的木材边角料,在后世,可以制造成锯末板,重复利用,在这个时代,复合板的成本远超实木,而且坚固程度还不如实木,根本就没有市场。

    做饭使用船厂或家俱厂的边角料,其实比燃烧煤球更加经济实惠。

    柴垛前有一块扁平的青石,那青年一手持斧,竖起一块木桩,便刷地一斧下去,把那木桩干净俐落地劈成两半,看起来墙边那么多的劈柴都是他今天的劳动成果,木柴上都带着新鲜的劈碴呢。可他劈起柴来依旧又准又稳又快又有力。这两膀倒真有几分臂力。

    树荫下放着一条胡凳,一个三旬上下的妇人,穿一条半新不旧的米色及胸长裙。扳着一条腿坐在凳子上面数落着他:“你说你呀,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就连相亲都不会呢。嗯?你去当细作的时候就那么能耐,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可一见了人家姑娘家的父母,就笨口拙舌的,三棍子都打不出个屁来!”

    那青年不言不语,只是闷头劈柴,妇人恼了,怒道:“你听见老娘说话没有?就知道劈柴!每次出门回来。就给老娘劈一墙头的柴,劈再多的柴,还不是老娘一个人在家里过日子?没个儿媳妇,更别提大孙子了,一瞧见别人家的孩子,把我希罕得呀。我说牛黄安呀,虽然咱朱家没落了。可你要是连个媳妇儿都说不上,咱们牛家不是要绝后了么!”

    那青年无奈地回头道:“阿娘!看你说的,我才十六岁。咋就担心起绝后的事来了……”

    不等那名妇人说话,小院的大门就被咚的一声踢开,十几名民兵如狼似虎的冲进院子。

    那名青年脸色一变,握着斧挡在妇人面前:“你们是什么?”

    “牛黄安,你的事发了,跟我走一趟吧?”

    牛黄安望着众民兵:“凭什么?”

    “上,胆敢反抗,格杀勿论!”

    牛黄安虽然悍勇无双,用斧头逼退两名民兵,然而就在这时:“砰砰砰……”

    连续四声枪响,牛黄安倒在血泊中……

    “老娘跟你们拼了……”

    随着又是两声枪响,妇女也倒在血泊中。

    正所谓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那些细作和间谍,往往在自己的邻居,熟人面前,无意间露出了马脚,这下开始动员,建奴留在商国境内的细作和情报组织,就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商国的战争机器开始开通了,朱微媞的心情明显有些低落,她不仅怀孕期间孕吐非常严重,现在随着预产日期的临近,朱微媞的小腿开始肿起来,现在已经走不动路了,只能做着轮椅。

    全旭推着轮椅,朱微媞叹了口气道:“王上,您这次北伐,三娘还要跟着去吧?”

    “那是当然,景慕、景然、景阳都去上学了,三娘这一走,家里就更加冷清了!”

    全旭愣了一愣,一脸歉意的道:“难为你了,我曾想着,等你生孩子的时候,我陪在你身边,然而……”

    “臣妾不是不知轻重的女人,王上还是以国事为重!”

    就在这时,朱微媞望着全旭张了张嘴:“王上,臣妾求你一件事!”

    “什么事?”

    “我说将来,如果……如果你去了北京,能不能赦免一个人……”

    “你是说李康妃吗?”

    “不是,以王上的为人,一定不会为难她!”

    朱微媞苦笑道:“我说的皇嫂!”

    朱微媞口中的皇嫂并不是周皇后,虽然周皇后也是她的皇嫂,而是指天启皇帝原配皇后张皇后张嫣。

    张嫣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他与天启皇帝成亲之后,只生育一个孩子,而且还是死胎,因为得罪客氏和魏忠贤,受了不白之怨。

    全旭淡淡的笑道:“你放心,暂时还没有到那一步!”

    但是,全旭也没有预料到,现如今的商国动员速度和动员能力到底有多快,从四月十七日开始动员,到五月初三,也就是十六天之后,商国动员了一百六十五万百姓,为商军北伐运输物资。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明明比全旭早下了十一天的圣旨,在二十七天后,大明京城之外,第一支外军抵达京城,这支军队是北伐呼声最高的昌平军。

    其次,则是保定军,以及天雄军、满桂麾下的大同军也抵达京城,此时抵达京城的外军多达六万五千余人。

    只是山东新军依然不肯奉旨北上前来参加北伐,兵部一连发出十四道火票,他们不理不睬。此外川军由于路途太过遥远,尚未赶到。崇祯皇帝本来还想再等等,就算山东新军不来,川军来了明军也会战力大增,毕竟川军善战之名早已举世闻名了,值得他再等等。

    但是朝野内外已经没有耐心再等下去了,近七万张嘴呢,一天能吃垮一座大山,长时间呆在京建,吃喝拉撒都要朝廷解决,谁受得了?

    老百姓同意也颇有意见,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有新军那么好的纪律,像昌平军、保定等地的班军,战斗力差,纪律更差,偷只鸡摸条狗那是家常便饭,老百姓意见很大,朝野内外都一致催促崇祯皇帝赶紧出征。

    别在这里耗着了,至于川军和河洛新军,可以让他们加快速度北上嘛,反正这仗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完的,还怕他们赶不上这一仗?

    崇祯觉得有道理,于是下旨,在五月九日在京城郊外检阅部队,举行祭旗仪式,又从内帑中拿出一大笔钱犒赏三军,誓师出征。

    近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征途,一路旌旗蔽日,刀枪盈野,队列连绵数十里,极为壮观。

    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大为振奋,都说打从土木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么鼎盛的军容了。所到之处,各州县无不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这让北伐大军颇受勉励,崇祯皇帝更是自信满满:“朕拥有如此强大的军队,还有亿万百姓全力支持,焉有不克复库伦、痛歼建奴之理!”

    在崇祯宣誓出征之后的第二天,全旭接到了崇祯北上的消息,然而让他大跌眼镜的是,崇祯带着不到七万的北伐军,居然就这样出征建奴了。

    他实在想不到崇祯皇帝脑袋里是浆糊,还是大便,反而不可能是脑子,七万余明军,就算加上他的京营六万余人,也不过十三万人马,这点人马北伐库伦,能成功才是怪事。

    即使建奴没有被西班牙人强化过火器,哪怕他们还是装备粗劣的冷兵器,进攻十三万明军步兵的实力还是有的,可以说,崇祯现在的行为,简直就是千里送人头。

    如果他能平安归来,全旭会把眼睛扣出来。

    现在所有的情报和证据都直接表明,皇太极称帝凝聚人心,引诱崇祯皇帝北伐库伦,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阴谋。

    那些被崇祯视若心腹之臣的大臣们,肯定早已经把崇祯皇帝卖了。

    事实上,正如全旭猜测的那样,没等崇祯率领北伐军抵达怀柔,崇祯皇帝北伐军此行的人马几何,装备如何,何人统军等重要的情报,就送到了皇太极的案头。

    崇祯此举,就是千里送人头!

第七零一章商国速度

    崇祯皇帝也翻阅了不少资料,吸取了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兵力分散,被努尔哈赤逐个击破的教训,他将京营、昌平军、保定军、大同军、天雄军以及河南班军十三万人马集中在一起,中宫直进,直捣库伦。

    崇祯皇帝深信自己这次一定可以打建奴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自己打败了建奴,崇祯皇帝一定可以以知兵皇帝名扬天下。

    他甚至认为全旭曾经有一句话非常正确,从来没有功高盖主之臣,只有无能之君,功大,谁能大过两征漠北卫青?汉武帝随手灭了卫氏军功集团,卫氏除了束手待毙,敢于反抗吗?

    他们不敢?同样手握军权的蓝玉蓝大将军,面对洪武大帝的屠刀,他一样不敢反抗,他一定可以利用自己大败建奴之威,胁迫全旭放弃商军军权,他崇祯也不是薄情寡恩之人,只要全旭愿意交出兵权,他就在京城为全旭盖一座商王府,让他陪着自己喝喝茶,吃遍天下美食……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异常残酷。明军还没有开出长城,他们的兵力部署、行军路线、粮秣存放地点等至关重要的情报便巨细无遗的摆在皇太极案前了……

    崇祯这次北伐规模是空前,几乎集结了大明大半能战之军的远征,刚开始的时候着实让国人大为振奋,认为国家有望了,那闹腾了几十年,把大明折腾得够呛的建奴可以安息了!

    老百姓犹为高兴,辽饷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身上,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关宁军被全家军消灭了,辽饷没了用的地方,原本还找不到借口,现在好了,可以打着北伐的旗号,继续征收。

    皇帝御驾新征,誓要踏平库伦,大明的百姓都认为这回建奴就算不被灭族,至少也要被打得老实几十年,这辽饷,大概不用交了吧?他们也好喘一口气了。

    然而,大军出征后他们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十万大军,几十万民夫一动,被服、粮秣、军饷……都是天文数字,各级官吏趁机大肆搜刮,朝廷下旨加半两银的赋,他们能加到五两去,整个北直隶被狠狠的搜刮了一轮,尤其是京津一带,不知道多少人被逼得家破人亡。

    没有办法,明末的官吏别的本事没有,搜刮民脂民膏和把事情搞砸的本事却无人能及。层层搜刮,层层漂没之下,京津一带固然被刮得天高三尺,可是送到前线来的军资却远远不够,而随军的文臣以及一些将领再利用职权之便贪墨一些,能发到将士们手里的就更少了,弄得大家都是怨声载道。

    特别是离开长城继续往北,明军的士气却越来越低落了。卢象升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忧心忡忡,在他看来高起潜直取库伦之策实在太冒险了,北京到库伦,足有两千多里之遥,补给线拉得这么长,万一清军迂回侧击,明军如何遮护得过来?

    卢象升多次求见崇祯,想将心中的隐忧和盘托出,但崇祯都拒绝不见,他又写了好几份奏折,力劝崇祯停止前进,先稳住后方粮道再说,但都石沉大海,鬼知道崇祯有没有看!

    事实上,他写的信崇祯都看了,但是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崇祯一直在等,等卢象升想通了,主动向他认错,只要卢象升肯认错,他就让卢象升顶替高起潜,统率三军攻打库伦。

    其实崇祯何尝不知道,卢象升打仗的本事,一百个高起潜都比不上,这一点,崇祯还是知道的,如果不是因为全旭跟他产生了裂痕,如果不是满朝皆称他是全旭的傀儡,他连卢象升都不想用,只想用全旭为帅,统领三军。

    然而卢象升却没有半点反思的意思,还不停的念叨着陛下你错了,你上了建奴的当,人家在耍你!

    在崇祯的心中,卢象升就是在嘲讽崇祯是一个傻瓜,被人家耍得团团转都还不知道。

    朕是绝对不会有错的,崇祯皇帝在恼怒之下,他索性就不理卢象升了,等他什么时候想通了再说!

    在崇祯的坚持之下,明军不顾一切,继续前进。

    当然,全旭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简直就是苦笑不得。

    战争乃国之大事,岂能如此儿戏?偏偏崇祯还像一个置气的小孩子,耍脾气,闹情绪……

    事实上,比起明朝的文臣腐朽,明朝的军队体系也是腐朽的,大部分卫所的军官都是世袭的,老子是千户,儿子也是千户,老子是百户,儿子也是百户。

    只有在边军中有那么一丝丝可能升迁,比如说毛文龙的起点是百户官,但是,在边军中,想要升官,需要花钱。

    几乎是光明正大的明码标价,升把总多少钱,升千总多少钱,升游击将军多少钱,至于能不能领兵打仗,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个军职,那一点儿也不重要。

    为什么明军在面对建奴的时候,胜少败多,因为堕落的不仅仅是文官,还有武将,当然二三百万明军,庞大的基数,就算再不济,也有几个可用之材。

    高起潜在担任三军主帅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卖官,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高起潜一仗没打,却一口气提拔了十八个参将,四个总兵官,就连侯恂最宠信的左良玉,也从昌平总兵官退为副总兵,总兵官换成了一个叫马德胜的人。

    这个马德胜非常擅长溜须拍马,一路上把高起潜拍得非常舒服。

    “世人皆说建奴如何悍勇,在马某看来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高公公又算无遗策,区区建奴,怎敢捋虎须!”

    高起潜对这些马德胜的马屁颇为受用,哈哈大笑,说:“你们说,皇太极现在在干什么?”

    “可能现在正躲在库伦伪宫里里烧香拜佛,哀求祖宗保佑吧?”

    众将领哈哈大笑起来。

    “可惜,这救不了他的命!”

    马德胜反驳道:“那也不是,高公公心情要是好了,说不定就把皇太极当成一个屁,给放了!”

    高起潜又是一阵狂笑,得意之极。

    事实上,此时皇太极并没有像马德胜所说的那样躲在宫里瑟瑟发抖,在全旭全面动员商国的时候,同时开始清理商国内部的细作和眼线,不仅仅是将建奴的细作被连根拔起,就连东林党、华阳社他们的细作也被搂草打兔子,给收拾干净了。

    虽然一时间接不到关于商国的消息,接不到消息,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消息,也就意味着全旭已经准备向清国动手了。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肯定不愿意束手待毙,他快速做出了反应,准备先打明军,再对付全旭,为了对付全旭的商军,他将多尔衮、代善阿济格为首,率领左翼四旗,蒙古仆从军,秘密东调,准备在哈拉哈河中下游阻击全家军,既现在的商军。

    同时,他则带着清军主力,离开库伦,迎着迎着明军进攻的矛头杀过来。

    这次他是满八旗右翼四旗作为主力,同时率领卫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共计十八万人马,加上两万余汉军,总兵力跟崇祯麾下的明军基本略多一倍。

    特别是卫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与让大明新军给打怕了察哈尔蒙古不一样,这些蒙古更加凶悍,论战斗力并不比满八旗弱,满八旗可以压制卫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的并不是他们的强弓和烈马,反而是火器。

    反而是西班牙人加强给皇太极的火器部队,可以把卫特蒙古与喀尔喀蒙古压制死,至于汉军,暂时只能当拉拉队用,他们不过是装备、训练、纪律还是意志,都差得太远,让他们打头阵,纯属送人头。

    哪怕是面对的却是大明举国精兵,只要没有全旭在,但皇太极都信心十足,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一仗自己赢定了!

    崇祯同样是自信满满认为自己赢定了。

    虽然还没有正式出发的全旭,此时仍停在金州,但是,商家军已经部署到位,第二师移驻到了原奴儿干都司的海刺尔千户所,这里就是后世的海拉尔。

    不过,全旭在这里也施行了去蒙满化,在唐朝这里属于安东都护府韦室都督府辖区,这里成了北镇议事府宁州。

    第九师则驻扎在牙克石,牙克石在满语中意为要塞,全旭则命名为塞州。

    第十一师则抵达大泽以北,今天呼伦湖,沿着呼伦湖北支流乌尔逊河(上游既为哈拉哈河)克鲁伦河北上。

    全旭在呼伦湖北岸,沿湖畔设立泽州,泽州作为北镇议事府北征库伦的最前沿城池,泽州城南城进入建在湖畔的湖堤上,由码头可以通行大泽湖。

    商国动用一百五十多万人马,参与北伐,超过五十万人抵达泽州,将海量的物资,变成一座巨大的要塞。

    新兴建的泽州东西长三千八百九十九米,南北宽两千四百五十二米,差不多面积相当于十个全家庄镇,占地面积将近一万五千亩。

    泽州城的城墙采取钢筋混凝土直接浇筑而成,建筑速度非常快速,因为运抵泽州的,不仅仅包括物资,还有十六台蒸汽机式搅拌机,二十五台蒸汽式起重机等专业设备,整个泽州,几乎一日三变,快速形成城市的轮廓。

第七零二章军人福利

    泽州城的工地上,大批的工人,喊着号子,开始抬着沉重的铁轨,艰难的工作着,当然,也有一些工人健步如飞,将一袋一袋的水泥倒入蒸汽式搅拌机里。

    更远处的一座面积不算太大的石质山丘,随着一阵号子的声音响起:“准备起爆,所有人撤离!”

    随着轰轰的声音响起,大团的尘烟掀起,这座面积不大的石质山丘,就变成了大量的碎石,也仅仅是尘烟散尽,大量的工人开始上前,把碎质装在铁轨的车厢里,随着车厢被装满,蒸汽机托运着满载的石块,分别前往加工厂场。

    经过蒸汽式的球磨机和破碎机加工,变成了建筑材料,运到工地上。由于陆路交通运输的不便利,效率低下。商国运输到北镇府境内的物资,大部分都是各种机械设备。

    别的人或许不是非常清楚,作为后世之人,全旭非常清楚,在北镇府,也是后世的呼伦贝尔和远东的部分地区,这里拥有着大量的资源,发展工业的煤炭、石油、天燃气、钢铁、黄金和铜,都占据着丰富的储存量。

    这次全旭动员整个商国,攻打建奴其实是顺道的任务,真正的目的,何尝不是一次大规模基础建设?

    因为用兵,从金北铁路分成四十四个标段,开始同时施工,进度也是相当喜人,每天可以达到一个标段可以修建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距离,四十四个标段,每天至少可以修建两三百公里。

    眼下,铁路全线没有修通,只能采取原始的陆路运输,现在规模最大的并不是马车车队,而是骆驼车队,蒙古马非常矮小,耐力虽然不错,可力气并不大,而从英国购买的夏尔马数量又太少。

    对于商军进攻清国的军事物资消耗又非常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取骆驼四轮车,现在的骆驼四轮车可以运输差不多四十石粮食,如果是棉衣、服装之类的则直接用马车运输。

    随着北镇泽州的兴建,对于钢筋水泥的需求又大增,现在商国的勘探工业已经初具规模,一些私人探勘队向官府购买勘探资格许可证,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北镇府境内进行寻找矿山资源的资格。

    别看现在的北镇府人烟稀少,大部分的土地以草原为主,仅仅草原的面积就高达三点八亿亩,占据北镇府的三分之一,可耕地面积约为一亿二千万亩,而且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

    对于北镇府的开发也随着这场没有开始的战争,提上了日程,一百五十余万民兵,加上大量的商人、勘探队员,涌入了北镇府境内。

    随着全旭动员商国仅仅涌向北镇府的人力就超过两百万人,虽然全旭的动员,并不是军队,可以商国表现出来的动员力量,真让人太过吃惊。

    这种动员能力,即使放在后世,那也可以让大部分国家感觉到羞愧,在二战期间,拥有七千多万人的德国,即使完成全国动员,组织七百多万军队,也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至于法国,从战争开始到法国巴黎陷落,前后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法国根本就没有完成动员。当然,效率最低的国家是一战时期的俄罗斯帝国,一直到俄罗斯帝国覆灭,都被能完成彻底的总动员。

    和大明相比,商国的速度快的简直让人目不暇接,全旭在报纸上十天之前刚刚刊登动员计划,下十天,一百五十万辅兵就已经开始收尾了。

    哪怕是商国的民兵和辅兵,比起明军的正规部队,只强不弱,再加上装备的优势,就进攻京城,也绰绰有余了。

    这次的动员,也是为了将来全面动员作一个预演,全旭曾经看过一部网络小说,那是阿菩撰写的《唐骑》在其中有一个情节,让全旭记忆犹新。

    书中的主角张迈,准备统一天下,进攻洛阳,当时以张迈所部的军队,其实出动三大军团的之一,就可以轻易拿下洛阳城,然而,想要兵不血刃,就需要组织五十万大军。

    这是从人性的考虑,如果全家派十几万人马兵分三路,那么肯定给大明文武百官一个可以殊死搏斗的假象,他们会认为殊死一搏还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全旭直接动员两百万,或者三百万人马,那样,根本就用不打,大军所过之处,都会望风而降。

    全旭动员一百五十万青壮民兵,就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民兵被集中起来,一边进行恢复性训练,一边开始运输物资。

    一车车的物资卸在泽州的工地上,巨大的临时仓库,其实就是活动板房,活动板房现在的商国已经可以自行生产,不过内部填充物并非聚氨酯发泡材料,而是被打碎的稻壳和麦麸,除了易燃烧之外,可以起到防寒防潮的作用。

    临时修建的水泥地坪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这一座座小山,分别是罐头、干粮、炮弹、子弹、炸药、雨衣、鞋袜被服……等等的各种军用物资。

    进入五月,哪怕在金州白天的气温都已经非常高了,然而,在泽州这里,气候非常凉爽,最关键的是,昼夜的温差非常大。

    此时的商军后勤部,率先在这里建立了十一师师属战地医院,这座占地医院与后世的三甲医院规模差不多,拥有一千五百张病床,可以安置一千五百余名患者,不过,眼下医院里已经爆满,大都是水土不服的民兵或商军士兵。

    打仗对于商国百姓来说,已经是常态了,如果有哪一年不用打仗,他们反而会觉得少了点什么。

    早在崇祯三年三月份,全旭率领当时的全家军抵达辽南四州的时候,一边移民,一边屯田,然后进行扩军。

    等全家军练成,立马跑到沈阳砍人,先把沈阳周边占据了下来,随后又打了广宁之战,然后就是进攻台湾、打完台湾,又接着去打日本九州,没等九州打服,又回头拿下了吕宋,然后就是琼州府大战、平定郑芝龙之后,又组织南下兵团,进攻中南半岛……

    战争已经成为全旭控制地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份了,几乎每年都在打仗,没个消停的时候。

    长时间处于战争状态,现在商国地区的百姓的性格自然也受到影响,变得很野了,哪怕是民兵部队,在所过之出,遇到各种小部落,也上前参与驯服工作。

    当然,名目上不能叫驯服,只能叫同化,如果那些部落冥顽不灵,不能教化,那就直接消灭,尸体一烧,部落一平,要不了多久,大自然就会在原来的部落里长满杂草,一切了无痕迹。

    至于那些接受同化的部落,那就跟着民兵运输部队,开始加紧修建道路,北镇府、会宁府、黄龙府包括黑水府,交通都不完善。

    交通最好的其中是辽阳府的部分地区,铁路工程想要完善,形成全面覆盖的交通网络,没有几十年的时间绝对不可能完成,只能一步步来。

    随着北镇府的开始,全旭没有再继续向北镇府移民,尽管商国移民申请越来越多,现在的商国移民,只能采取申请的方式,每一份商报,都会在副刊页印刷一份申请表,经过填写,把自己的履历,出身、技能、擅长之处全部写清楚,如果是在商国需要的工作岗位,才能完成移民工作。

    不过,对于北镇府内的良田、草场甚至还有大面积的树林,全旭决定将这些资源作为福利,分发给商军将士。

    他以商王的名义下令:“但凡全家军将士,可以出资购买北镇府境内的耕地,草原、以及天然林场,至于价格,简直就是白送的一样。”

    在这里,耕地不再以亩为单位,而是像吕宋岛一样,以倾为单位,一倾地也就是一百亩,价格与金州一亩的价格差不多,相当于花金州百分之一的价格,拿到一百亩地,至于草场,那个价格更低。

    森林则是按照同样一百亩为单位,商军普通士兵一年的俸禄,足足可以购买三倾地,或者五倾草场,或者十倾树林。

    当然,树林在砍伐的时候,需要交税,而且税率还不算低。这项福利,不仅仅是面对商军的正规军士兵,包括退役士兵,伤残功勋士兵,都有资格购买,而且商国银行可以为士兵提供低息贷款,这个低息贷款并不是每年两成的利息,而是军人独特享受的一成利息,既借款一百两银子,一年之后,需要还款一百一十两银子。

    位于哈尔哈河下游的一处商军前沿哨所,一名肩膀挂着铜色两颗星星手军官,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河对面。

    两颗星星一道杠,这样一目了然的军衔,代表着是商军的中尉,如果是年轻的兵娃娃,很可能已经中尉局总了,只不过这名中尉年龄看上去三十有余,军职反而不好判断。

    这是因为文化程度制约着军职的升迁,有的商军军官文化程度不够,尽管作战勇猛,立功无数,只能以高配的形式,担任司总,或者旗总。在商军内部,最高军衔的旗总是上尉,军衔代表着军功和资历,却不能代表着军职。

    “邱司总(连长),你说那个农场我们要不要买?”

    PS:国庆节快乐,祝愿坚守的岗位上的军人、医生、消防战士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第七零三章勇冠三军冠军侯

    别看现如今的商国军队规模保持五十多万人,事实上却人才济济,在大明郁郁不得志的武人实在是太多了,在这个人命贱如草芥的时代,想要改变命运,除了苦读圣贤书,只能加入全家军才是最好的选择。

    商国军队的军人待遇是非常不错的,哪怕放在后世,那也是中上水平。

    军人的财产受到法律保护,一般百姓的财产,被人侵占或诈骗,那么财产低于五两银子的纠纷,是不予以立案的。但是涉及军人或军属,这个最低标准是不存的,哪怕是一文钱,该立案还是需要立案,该调查还是需要调查,该处理也绝对不手软。

    军人的婚姻也是如此,像婚内出轨和生活作风问题,普通人只是属于道德上的问题,涉及军人,那么就法律问题,将会处以三年至五年不等的刑罚。

    就像现在,北镇府的农场和草场出外出售,只能给军人或军属,这个军属直包含直系亲属,如父母、子女,连岳父母都不计算在内。

    邱司总其实叫邱宁远,早在全旭没有成立全家军的时候,他就有一次跟随全旭的机会,只是非常可惜,当时全旭只是一介普通百姓,而邱宁远只是想借着全旭的门路,重新效忠大明,在全旭的引荐下,邱宁远成了孙承宗麾下。

    不过,随着孙承宗像历史上一样,被赶出京城,返回高阳老家,而作为孙承宗的督标参将,邱宁远再次被赶出了军队。崇祯六年,走头无路的邱宁远再次投奔了全旭,在这个时侯,全家军的体系已经成熟,邱宁远也只能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

    凭心而论,邱宁远的指挥水平和实战经验皆非常丰富,只是有些可惜,他的文化知识不够,底子太薄,识字不够升职的标准,只能担任一名司总。

    “刘一手,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上阵杀敌,而不是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邱宁远望着身边的部曲,一脸严肃:“我希望你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明天我们就要开始执行任务,随时保持警惕,永不后退!”

    众将士振臂高呼:“永不后退!”

    永不后退不仅仅是商军的口号,也是他们的原则,没有命令的时候,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战斗到底,至于丢下袍泽,逃跑,别说商军内部,就连商国境内,也没有这样懦夫的容身之地。

    军人在商国内部的地位超然,当然,也需要他们一身作则。

    “我们现在远离后方,弹药补给困难,子弹一定要尽量节约使用,虽然子弹的价格很便宜,但是能省则省……”

    刘一手身边的一名老兵,露出一口大黄牙,一边拿着棉布擦拭着自己的步枪,一边撇撇嘴笑道:“一颗子弹一厘钱,打死一个敌人五两银子,你想想哪一个更划算!”

    明末制止的水连珠也就莫辛纳甘步枪,射速虽然比较快,毕竟还不是半自动步枪,普通士兵的弹药就是一百十二发子弹,其实也足够了,正常情况下可以满足一场中等强度战斗的消耗。

    当然,由于他们属于侦察司,算是侦察部队,很多机率遭遇敌人,并且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所以这些侦察兵每个人的弹药储备是一百八十发子弹,外加每人四颗手雷弹,除了栓动步枪,他们还有一个机炮队(相当于排),两门六十毫米的迫击炮,两挺十二点七毫米重机枪,四挺七点六二毫米的轻机枪。

    别看他们只有二百余人,事实上,让他们对战建奴一千名火枪手,毫无压力,如果占据了有利地形,数千上万人也啃不动他们这支侦察司。

    当然,耗尽他们的子弹和手雷弹,那就另当别论。

    被邱宁远训斥一顿,刘一手不再想什么田地和草场,他迷迷糊糊睡去,等到天亮的时候,他睡醒了,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味,炊事班的两口大锅里,已经冒着蒸汽,一口锅里是香喷喷的羊肉,另外一个锅里则是米饭的香味。

    尽管北镇府远离了商国产粮地辽阳府,不过他们的补给却没有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不仅仅有肉有菜,还有奶茶。

    一大碗羊肉汤,羊肉汤里有白菜和粉条,再来一大碗米饭,习惯面食的士兵可以拿两张大饼或一筷子串几个馒头……

    全旭的话在商国绝对就像圣旨一样,他说了,就算是背也要把粮食给背到前线,只要有一个士兵饿着,负责后勤的官员就地免职。

    随着全旭全面动员商国,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全旭这是冲着争夺神器去的,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谁敢掉链子?

    被免职了,可是无法享受从龙之功了。

    丰盛的早餐之后,刘一手打着嗝往水壶里灌满咖啡,又去拿了十几块奶疙瘩和肉干,开始执行任务之后,就要深入哈尔哈河中上游侦察前进,多半饥一顿饱一顿,到时候这些奶疙瘩和肉干就会派上用场,一块能顶大半天。

    刘一手刚刚收拾停当,然后,司队里的队正、旗总、又要开会落实分解任务,刘一手很羡慕那些有机会参加会议的军官,他希望不久以后,自己也能成为其中一员。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邱宁远到底是一个优秀的军队,任务布置得又简单又直接,会议很快结束,半小时后部队出发。

    刘一手又多了一个任务,负责照顾一头背着弹药的骏马,这匹骏马是负责托运机枪队的弹药。

    “保持警戒,战斗随时可能爆发,记住你们的任务,干掉视线内所有拿着兵刃的人!”邱宁的大嗓门响彻整个河畔。

    刘一手有点为难,他还要牵着骏马,步枪一直都在背上,要做到随时保持警戒有点难。

    在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以后,一支商军的舟桥部队抵达哈尔哈河,他们开始用充气式羊皮筏子渡河,然后开始搭建浮桥。

    随着刘一手和所配属的机炮队,快速乘坐羊皮筏子渡过河,在河对面抢占有利地形,设立警戒阵地。

    枪声响起得非常突兀,当听到枪声,刘一手马上卧倒在地上,将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缩成一团,他端着步枪开始四处寻找目标。

    “哪里打枪?”

    “砰砰砰……”

    就在河畔的对岸,一片并不开阔的山坡上,出现十几名身穿羊皮袄的牧民,他们驱赶着羊群,试图接近这里。

    商军士兵毫不犹豫的开枪,当然,迫击炮和重机枪并没有开火,仅仅是栓动步枪,就足以在四百米的距离解决对手。

    就像刘一手这样的老兵,在换装步枪之后,打过的子弹超过上千发,现在的商军士兵,在四百米的范围内,不使用瞄准镜,机械瞄准的情况下,有超过八成的人可以三发两中,甚至有将近四成的士兵,可以保证首发命中。

    那十几名的牧民,瞬间倒在血泊之中,谁让商军士兵的精确射手实在太多了呢?

    滥杀无辜,是商军明确不允许的,可问题是,建奴率先不守规矩,他们假扮成普通牧民或百姓,在靠近商军士兵时突然袭击,要知道,现在的建奴,火枪多达几万支,这种火枪一样可以打死拿着先进步枪的商军士兵。

    在经历过一支商队侦察兵部队被残忍的乱刀分尸之后,所谓的人畜无害就不存在了,全旭明确下达了命令。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清国,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他们自从娘胎里出来,还没有学会吃饭,就先学会了打仗,如果不想死,尽可以当圣母!”

    很快,羊群成了商军士兵的战利品,同时,部队开始缓缓向前推进。

    ……

    崇祯率领他的北伐大军终于抵达张北,这个隶属于张家口的边陲小城是链接着蒙辽的交通要道,在这里,明军与清国前锋陡然相遇。

    骤然遇见清军主力,不免起了一阵混乱。这时,清军也着实不客气,滚滚铁骑漫野而来,此时正刮着西北风,而清军占据着上风口,他们射出的利箭几乎遮住了天空,明军被成排射倒,鲜血染红了雪地。

    危急关头,左良玉一马当先,率领左家最为精锐的一千余名家丁兵迎着清军铁骑进攻的矛头猛撞上去,他们的队形排得相当密集,盔甲也是用上好的钢材打造的,利箭把他们射得跟刺猬似的,却无人人负伤落马。

    左良玉如同飓风般撞入清军骑兵中间,一千把马刀构出青灰色的合幕,寒光舒卷间,血飞人头滚,清军被砍得人仰马翻,一轮恶战之后扔下几百具尸体狼狈的退了回去,明军士气大振!

    崇祯大喜过望,亲热的按着左良玉的肩膀大声说:“左爱卿勇猛无敌,真乃大明头号悍将!”

    崇祯此时甚是得意,望着辽东方向,心中暗想:“就算没有你全旭,朕一样有人可以用!”

    崇祯非常大方的赏赐了左良玉大量名贵的皇家饰物作为奖励。并且下旨晋封左良玉为冠军侯,意为勇冠三军。

第七零四章兵败如山倒

    崇祯其实是非常喜欢勇猛无双的年轻将领,杨嗣昌也趁着对崇祯道:“左良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

    崇祯皇帝封了左良玉为冠军侯,非常意外,没有受到大臣的阻止,这次他北伐并不是一个人,还带着温体仁以及张国维、杨嗣昌等大臣。

    不过遇到了清军主力,哪怕是高起潜,也不敢再冒进了,下令扎下营盘,先稳住阵脚再说。

    清军也左良玉这一顿猛砍给打醒了,意识到明军已非吴下阿蒙,同样不敢再轻敌,双方在田野上扎下营盘,展开对峙。

    要论武勇,左良玉确实是非常猛,这货可以在张献忠左有孙可望,右有李定国的保护下,砍得张献忠满身血污,身受重伤,论武勇,他不比吴三桂差,比全旭强的也不是一点半点。

    这种打法打得自持武勇的清军非常没有脾气,不过,随着清军越聚集越多,看着清军源源不断的抵达,在清军人马超过五六万时,还继续抵达。

    别说高起潜心中发毛了,就连崇祯皇这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崇祯是一个非常刚愎自用的人,在看着清军数量远远超过七八万人马的时候,他就感觉是全旭在欺骗自己,在广宁之战中,他记得清清清楚,俘虏三万余人,死伤四五万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建奴还能剩多少人马?

    这才过去几年?

    皇太极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人马?

    在崇祯皇帝心中,只有一个解释,广宁之战与宁远大捷一样,都是炮制出来的胜利。

    这一点,崇祯还是误会了全旭。

    事实上,广宁之战确实是把皇太极打得元气大伤,他已经没有了可以与较量的本钱,甚至丢了祖地,远遁到库伦。

    随着皇太极向西北逃跑,与喀尔喀蒙古和卫特蒙古汇合,双方一个是被大明打得没有生存的余地,一个是被沙俄逼得走得无路,双方只好抱团取暖。

    就在崇祯皇帝浮想联翩的时候,高起潜道:“皇爷,此战宜速战速决,否则建奴越聚越多,仗就难打了!”

    崇祯深以为然。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卢象升身上。

    “卢爱卿,你怎么看?”

    这个时候,崇祯与其说是问卢象升怎么看,不如说是让人说出陛下英明,臣深以为然的话,也拍一下崇祯的马屁,双方就可以捐弃前嫌,握手言和。

    然而,卢象升却道:“臣以为,可以再等等!”

    “等等,等什么?”

    崇祯没好气的道:“等皇太极把举国之兵都集中在张北吗?”

    卢象升道:“天雄军有四十七门一百零五毫米野炮,还有二十余门飞雷炮,只要这些火炮抵达,就可以打得建奴狼狈不堪!”

    崇祯想到卢象升的火炮是全旭的,脸色变成更加难看。

    崇祯皇帝其实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毫不保留,当恨上一个人的时候,对方什么的都是错的。

    就像现在,卢象升不提火炮还好,一提到全旭铸造的火炮,他就火冒三丈。

    不过,没有等到崇祯发作,高起潜自知自己的本事,急忙给左良玉使一个眼色。

    左良玉刚刚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急忙躬身道:“陛下,臣抵近侦察建奴大营,发现建奴的右军大营汉军营盘混乱,士卒身体赢弱,面有菜色,显然不是建奴的精锐,我军可以从右军大营发动攻击,一举将其击溃,再驱赶败卒冲击中军大营,定能一举将建奴击溃!”

    这不算是什么高明的计策,而是建奴惯用的伎俩,用来对付明军,百试百灵。

    崇祯皇帝虽然在军事上属于战五渣,不过他的记忆力一直不错,从无数道奏折上看到过类似的内容,以其身之道,还施彼身,他顿时抚掌而笑道:“左爱卿此计甚妙,就这样打吧!”

    卢象升本想再劝,看着崇祯甩袖离开中军大帐,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其实其他明军将领此时盼着这仗赶紧打完好回北京去,明军将领与建奴多次交手,如果没有三五倍的优势,他们根本就没有取胜的希望,早知道建奴这么人马,他们就不来了!

    现在正好,打败了可以一路跑到京城,反正总比建奴越聚人马越多,到时候,恐怕想跑都没有机会了。

    在崇祯皇帝同意之下,三军主帅高起潜的严令之下,明军主力开出大营,大大小小二百多门火炮对着清军大营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炮弹铺天盖地的砸过去,清军大营中血肉横飞,尤其是右军大营,被轰得一片狼籍,驻扎在那里的汉军呼天抢地,陷入极度混乱之中。

    硝烟犹未散尽,左良玉一马当先,率领麾下一千余名骑兵呼啸而来,与此同时,满桂也率领麾下大同骑兵纵马跃过一片狼籍的鹿砦,撞入汉军大营,横冲直撞,肆意砍杀,将整个大营搅得天翻地覆,步兵潮水般杀过来,杀人如砍瓜切菜,汉军营大营血流成河。

    明军取得了旗开得胜,当然,皇太极也不是吃素的,迅速调集骑兵过来支援。而迎接他们的是天雄军,八千余名天雄军弩阵,噔噔噔噔的金属颤音中,万箭齐发,清军骑兵跟遭到马克沁重机枪扫射似的成排倒下。

    清军骑兵吃过明军弩阵的苦头,迅速调转方向试图绕过弩阵,结果又一头撞上了大同军的火枪兵,其实,全家军的退役火炮,有两大买家,分别是天雄军,还有就是大同军的满桂所部,满桂不爱钱,有钱就喜欢买酒喝,而且不怎么喝兵血。

    所以,在满桂的大同新军,六千余名火枪手排成三横列举枪齐射,枪声爆豆般响个不停,被击中的清军骑兵人马都浑身喷血,一头栽倒在地。

    清军很快也还以颜色,他们的大炮率先发难,震耳欲聋的轰鸣中,成排铅球破空而来,在大同军中间滚出一条条血胡同,步弓手万箭齐发,射出的利箭几乎遮住了天空,在大炮和弓箭的掩护下,清军步兵身披重甲,手持重剑长枪,怒吼着冲了上来,明军同样怒吼着冲上去。

    两支庞大的军队如同两头洪荒巨兽,咆哮着,冲撞着,撕咬着,竭尽全力要置对方于死地!

    刀剑塞满了平原,喷溅的鲜血染红了雪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批将士倒下,然后更多精锐士兵迎了上去,展开更残酷的厮杀。复杂的战事一下子变得很简单了,谁能在自己失血过多倒地之前放干对手的血,谁就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

    崇祯就在战场观战,看着数以万计的将士杀得血肉横飞,他面色发白,吐得一塌糊涂。有那么一瞬间,他忽然想到,卢象升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战争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卢象升被他踢去押运粮草,离这里少说也有三四十里远呢!他只能希望高起潜争气一点,打赢这一仗!

    皇太极此时站在山坡上,望着眼前的战斗,一脸轻松,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清军的主力一直没动,动的只是蒙古骑兵和清军汉军部。

    他打仗最喜欢用的方式,就是使用蒙古人或汉军,能蒙古人和汉军打敌人打得满死不活,他就派满清铁骑,一锤定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场战斗从午时开始,已经打到太阳西下,眼看着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整个西方的天空,残阳如血,那些吃饱喝足,养精蓄锐的满清铁骑终于得到了命令。

    “全军压上,一战而定!”

    随着皇太极的命令下达,四个整编旗,超过三万余名精锐的满清铁骑开始小跑慢行,随着速度的提高,满清八骑精锐骑兵的速度越来越快。

    如果此时在天空中俯瞰,定会发展满清骑兵此时有点像全家军的枪骑兵一样,骑兵与骑兵之间,排成一条直线,人与人相挤,马与马相连,如墙推进,这个时候,满清骑兵手中拿并不是什么刀剑,而是清一枪的火枪,火枪上装着铳剑,子弹上膛。

    眼看着距离明军前沿不足五十步,满清的火枪骑兵并没有开枪,而是直接抵近明军二十步之内。

    哪怕是骑在马上,二十步的距离,也不存在打空的可能性。

    “砰砰砰……”

    这就像骑兵排队枪毙一样,明军骑兵和步兵就像割麦子一样,直接倒下一排,打完这一枪的清军骑兵,用肩膀继续顶着火枪,将锋利的铳剑,对准明军士兵。

    噗嗤,噗嗤……

    无论再怎么勇猛的明军士兵,面对如此不要命的打法,只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明军阵线被一层层击溃,那些明军将士很快就坚持下去了,他们只感觉所望之处,清军骑兵如同雪崩一样,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清军骑兵。

    “建奴来了,快跑啊!”

    也不知道哪名将领率先逃跑,总之,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张北明军大营顿时乱套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快跑啊!”明军将士扔下手里的东西哭喊着撒腿就跑,至于该往哪里跑,他们不知道,他们却知道再不跑就没命了!

第七零五章谁能横刀立马

    自努尔哈赤以来,“兵败如山倒”这五个字是明军的专利,一直以来都只有建奴,追着明军打的份,也就全旭建奴军尝到了被人压着狂扁的滋味,现在这一幕又重演了。

    明军几乎已经疯了,军队也完全乱了阵脚。清军像饿狼撕咬受伤的驯鹿似的不顾一切地猛追……

    现在的建奴,也就是清军采取的策略就是左良玉提出的意见,然而,结果却倒过来了,这本身就是建奴最擅长的伎俩,击溃明军,像驱赶着羊群一样,将尚未动摇的明军冲溃。

    明军虽然比建奴作战意志弱,然而,摆开阵势的时候,无论是弩阵还是箭阵,再或者车阵,杀伤力是非常不错的,如果一支千人规模的明军死战不退,清军想要击败这支小部队,不付出几百条人命是无法做到的。

    现在好了,清军骑兵驱赶着溃败的明军士兵,如同雪崩一样压过来,哪怕崇祯皇帝再怎么不懂军事,在此刻,他也明白过来,这场战役的胜负已经没有失去悬念了,唯一的悬念,就是明军最终能有几个人活下来!

    更让他担心的是,清军如此庞大的骑兵集团在这里击败了明军主力,现在的京城,就不过万人的兵马,而且大都老弱病残,一旦清军破关而入,大明怎么办?

    就在崇祯浮想联翩的时候,数千上万名清军士兵冲到崇祯皇帝不到一里的位置,作为崇祯皇帝委任的三军主帅,高起潜已经吓得尿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这时,一名小宦官道:“高公公,快找卢大人!”

    高起潜顿时如梦初醒,他不懂指挥打仗,可是卢象升懂,现在已经死到临头,再也顾不得什么压制卢象升了,再争权夺利已经没有意义了。

    可惜,卢象升仍在四五十里之外,他就算飞一时半会也飞到这里。

    大明的北伐军并不是没有能打的将领,满桂和左良玉打得都非常英勇,只是可惜,清军数量太多,他们已经被分割开来,与崇祯皇帝本部人马互不相连。

    一名京参将带着哭腔道:“陛下,臣去拦住他们,求您快走!”

    崇祯皇帝也不知道是被吓住了,还是感动了,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他抓住这名参将的手,良久无语。

    参将仿佛明白了什么,躬身道:“陛下,末将袁良臣,臣祖上乃开国总袁秉,靖难年间升任忠勇将军,袁氏一门,世受大明皇恩,良臣为陛下殿后,请陛下速走……”

    看着崇祯还在迟疑,袁良臣朝着身边的年轻将士道:“袁虎、袁顺,保护陛下移驾!”

    袁虎和袁顺两名将士架着崇祯皇帝,在几名宦官的拖拽着登上銮驾。

    随着崇祯皇的銮驾缓缓南移,

    袁良臣不再纠结,拿着雁翎刀,朝着北方一辟:“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二百九十年前,黄河暴溢,沿河州郡先遇水灾,又遭旱灾、瘟疫,灾区人民死者过半。黄河决堤后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及其教友刘福通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他们一面加紧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面又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暗地里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河道上。独眼石人挖出后,河工们惊诧不已,消息传出,大河南北,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

    当时的红巾军就是高唱着红巾军军歌,悍不畏死,打得蒙古军队溃不成军,此时随着袁良臣高唱道这首早已尘封多年的红巾军军歌,他身后的将士,慢慢跟随起来:“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在唱到天道残缺匹夫补的时候,数千上毅然向清军发动了决死的冲锋。

    袁良臣麾下的京营士兵,凭心而论装备是非常不错的,只是非常可惜,包括袁良臣这个参将在内,三千余名将士都没有真正打过仗。

    看着这支逆流而上的明军,清军将领高呼:“杀光这群明狗!”

    滚滚铁骑骤然加速,惊涛骇浪般倾泄而来,撞向明军,清军骑兵手中弓弦震响,绵绵不绝,弓弦震颤间,利箭暴射而出,遮蔽了天空,一支尚未落地,一支又已离弦,密如暴雨,冲击着袁良臣所部。

    袁良臣麾下明军阵中惨呼声大作,他们用手中的弓弩,火枪向清军反击,他们依托血肉垒成,持枪而战,横冲而来的清军铁骑同样是成片倒下。

    清军铁骑挟着强大的动能直撞过来,迎接他们的是如林长枪,方才步兵硬撼骑兵的那一幕再度重演,双方都是人仰马翻,嘶吼声,咒骂声,惨叫声,利刃入肉的闷响,响彻张北,,战事从一开始就直趋白热化!

    到底是寡不敌众,袁良臣麾下死伤惨重,就连袁良臣本人,他也身中数箭,他的体力在迅速流失,他吃力的嘶吼:“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崇祯终于醒悟了过来,大明不是没有人人才,也不是没有忠义之士,只是他没有重用他们,就想这个袁良臣,他人如其名,就是大名的良臣。

    事实上,袁良臣的祖上是诚意伯刘伯温的佃户,在刘伯温助朱元璋开国大明的时候,袁秉也同时参军,不过按照袁秉的功绩,他其实早在洪武年间,应该成为至少千户以上级别的将领,可惜的是,受到刘伯温的牵连,他到死只是一个总旗,而且是分到密云卫的总旗,好在袁秉的儿子跟着朱棣起兵靖难,成了朱棣的嫡系人马,官至五名千户,十几代人起起落落,到了袁良臣时代,也是一名普通的参将,这样的官员在大明没有二百,也有三百人。

    崇祯深知,他可能再也看不到袁良臣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纵马狂奔,带着残部逃亡张北城。

    在崇祯皇帝撤退之后,明军就完全乱了套,到处都在厮杀,到处都是烽火狼烟。清军骑兵狼群似的扑过来,猛攻各个还在抵抗的明军军阵,他们不抓俘虏,不缴获军械物资,杀散了成建制的明军之后立即放火,然后撤退,他们就是要让明军乱起来。

    他们就是要用这一道道冲天而起的烟柱告诉明军,你们已经败了,你们的不逃就等死吧!这无疑是非常高明的策略,张家口地势北高南低,骑兵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来去如风,明军从张北到张家强,长达几十里范围内,完全乱套了。

    看着崇祯南撤退,皇太极兴奋的大吼道:“众将士听令,不要管其他明军,盯死崇祯小儿的銮驾,抓住崇祯小儿,就是我大清国开国功臣!”

    清军将领、蒙古将领,包括那些平时非常懦弱的汉军将领,此时也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嗷嗷叫着向南冲。

    高起潜为了可以让崇祯的銮驾速度快起来,拼命打着骏马,可惜,崇祯这几匹娇生惯养的骏马,被抽得鲜血淋漓,反而更慢了。

    “咻……”

    一支利箭激射而来,擦过他的脸颊,笃一声钉在马车厢壁上,箭杆嗡嗡颤动,提醒他:这不是什么闹剧,清军就是来要他命的!

    这一箭把崇祯给骇得面无人色,他还从来没有离死亡如此近过,肝胆俱裂!这时,满桂上挂着好几支利箭浑身上下鲜血,跌跌撞撞的来到鏖驾前跪下,说:“陛下,清军来势太过凶猛,微臣等已经支撑不住了,恳请皇上先作退避,免遭不测!”

    崇祯皇帝总算反应过来了,怒吼道:“朕不走!朕就留在这里……”

    关键是,崇祯自己不会骑马,让他离开銮驾,他一样也要做马车,可惜,其他马车都不如这辆銮驾。

    当然,也不是没有,他还有一辆全旭送给他的四轮马车,这种四轮马车是后世的道具厂生产的,采取了大量的复合材料,质量轻,速度快,而且减震效果不错。

    崇祯皇帝是不想坐。

    满桂苦苦哀求道:“陛下,形势危殆,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赶紧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满桂的话音未落,隐隐约约传来阵阵欢呼:“活捉朱由检!”

    “活捉朱由检!活捉朱由检!”

    满桂顾不得其他,只好大吼一声,率领所剩无几的家丁和大同骑兵迎上去与清军恶战。他这点人自然拦不住凶悍的清军骑兵,转眼之间便被淹没了,清军骑兵狂笑着扑向鏖驾,得意之极!

    然而,他们笑得早了点,清军逼近鏖驾的时候,三百余名明军天雄军骑兵突然排列如墙,挺着四五米长的长枪风驰电掣,冲撞而来!

    这一击来得突然而迅猛,清军轻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没有反应过来,长长的骑枪便洞穿了他们的躯体。

    “臣救驾来迟,还请陛下赎罪!”

    卢象升一手挥舞着青龙偃月刀,躬身施礼,一名倒在地上的清军骑兵趁着卢象升施礼挥刀砍向卢象升,卢象升随手一刀劈过去,刀光舒卷间血沫四喷溅,那名清军骑兵衣甲破裂,躯体被劈开,内脏暴露在空气中,惨叫着从栽下来。

第七零六章乱枪打死

    皇太极冷眼打量着战场,情况有些超出了他的计划,在他的计算之中,失去了全旭的全家军,又同时失去了卢象升这个能打的悍将,其他明军应该是不堪一击。

    事实上,明军虽然崩溃了,一片混乱,人心惶惶,但是明军这次却没有像以前那样一泄千里,相反,他们在各自的将领的咆哮声中拼死组织抵抗。

    大同军、宣大军、昌平军、保定军、天雄军、甚至山东、河南的班军,都在拼死厮杀,打光一支又涌上来一支,用血肉之躯承受着满洲铁旗的冲击,直杀得尸骨盈野!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从崇祯二年破口之战后,大明帝国就在卧薪尝胆,在投入庞大资源训练新军的同时也在北直隶几支还算能打的部队中拣选精锐,学习辽东新军的模式进行训练,几年时间也见成果了,现在在他面前的是整个大明王朝一大半的能战之后,如果能轻易吃掉他们,反倒不正常了。

    代善就在皇太极身边,和他一起观战,见明军如此悍勇,不由得摇了摇头,说:“明国大半精锐都在这里了啊,那些文臣也真够狠的,为了打压武将,竟然不惜将这个国家厉兵秣马数年积攒下来的一点精兵强将全部葬送在这里。”

    皇太极冷笑:“这些文官的私心味,隔着三百里都闻得到。朕算是看明白了,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国家,只要尊孔尊儒,只要优待士大夫,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改朝换代!只要能确保他们的利益,就算是让一条狗当他们的皇帝他们也能接受!”

    “这些文官私心味之重,着实令人胆寒啊…”

    代善一脸凝重的道:“皇上,大清若想国运延绵,长盛不衰,绝不能用这等自私自利、目光短浅之辈!”

    皇太极怔了怔,冷笑变成了苦笑道:“朕也不想用他们,只是…不用他们,就没有人可以用了…像全旭、卢象升这样的人才,真的太少了!唉,如果上天能赐朕一个全旭该多好?朕愿意与他共天下啊!”

    这话从一个帝王嘴里说出来,作臣子的心里肯定不舒服,但是以代善为首,皇太极身边一众文武大臣没有一个不服气的。全旭确实有这样的能耐,看他在极短时间内把辽东治理得欣欣向荣就知道,把他放到哪个国家,都能让那个国家变成强国,而且不是昙花一现式的强大,而是千秋万代的强盛。

    最妙的是他对开疆拓土很感兴趣,他先后打下了台湾、打下了远东,甚至上恢复了奴尔干都司,打下了吕宋,现在又对南洋产出了极大的兴趣,却对篡位自立却兴趣缺缺。

    只要给他一分信任就能获得十分回报,这样的人才若能为己所用,相信很多帝王都愿意与他共天下。

    如果皇太极可以和全旭换换,他早就封给全旭一个王,让他带着全家军追着自己打,打到天边,打到亡族灭种。

    皇太极非常嫉妒崇祯皇帝,全旭这样的人才他并非只有全旭一个,卢象升是弱化版的全旭,自从迁都库伦,卢象升就给了他极大的压力,可以说崇祯皇帝的两个擎天柱,随便拉出来一个,就可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幸亏,崇祯不相信全旭,也不相信卢象升,要不然,就没有他什么事了。

    大清如果想取代大明,还得强忍着恶心,用那些将来极有可能如法炮制葬送大清的文臣!

    皇太极长长叹了口气。

    卢象升终于出现了,他不时的望着北面的方向,一直担心,全旭也会率领全家军突然出现,如果全旭出现了,他马上就会调头就跑。

    只不过,全旭的压力都集中在多尔衮那里,以皇太极对全旭的了解,他一定不会错过这场盛宴,就算崇祯不用他,他也一定会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哪怕明军已经崩溃,皇太极仍旧保持着将近五万的人马,防备着全旭的突然出现,要不然,别说满桂救驾,卢象升加上所有的天雄军也不一定能挡住卫特蒙古人的冲锋。

    “现在明军已经成了哀兵,暂停收兵!”

    打到现在,清军其实也有点儿打不下去了,伤亡太吓人啦!闻言他们如逢大赦,火速吹响收兵号。

    清军退潮般的退了下去。

    明军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站在一堆堆尸体中间剧烈喘息,半晌才发现清军已经退了,不由得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这天崩地裂般的第一波攻击,他们挡住了!

    他们欢呼得早了点,更可怕的灾难还在后头。

    卢象升不需要崇祯的命令,也不需要高起潜的交接,凭借着他的威信和威望,接管了明军残部,可是清点伤亡,却让他感觉到无比的绝望。

    清军趁着混乱,毁掉了明军百分之八十的粮草和补给,明军的伤亡过半,逃亡者三四万人,能够还有一战之力的士兵,不足两万人马。

    也就是说,崇祯率领十三万五千人马出关,现在仅仅是一战之后,只剩下了不到两万人,还有三四万人的伤兵,他们躺在地上惨叫着,哀嚎着,没有药品,没有充足的粮食,甚至连饮水也所剩无几。

    满桂看到卢象升的时候,他是被两名亲卫抬着去见卢象升的:“卢督师,您来了,太好了,我们……”

    满桂这个八尺高的汉子,哭得稀里哗啦,

    “后面情况怎么样了?”

    卢象升笑笑,说:“还能怎么样?建奴跟疯狗一样窜出来见人就咬,试图摧毁我军囤在后方的物资,来势真够猛的!不过卢某也没有让他们好过,现在躺在后方的建奴,怕是得有好几千了。”

    “卢督师真是好样的,哪怕带着一群民夫也能叫建奴撞得头破血流!我等也没有让建奴好过,他们想一口吞下我军,结果崩掉了好几颗大牙!”

    卢象升道:“我都看到了,你们都是好样的。”

    李重进道:“卢督师,这里是兵家绝地,我军宜尽快突围,不宜在此久留,往西是我们天雄军的控制区域,只要冲破敌军包围圈,往盛乐方向突围……”

    不等高起潜的声音加倍的尖厉起来:“只怕什么?还有什么能比鏖驾重要的?要是陛下上少了一根头发,你们这些武夫,吃罪得起么!马上将你的部队调过来保护鏖驾,不得有误!”

    看样子这个死太监已经让今天这场血战给吓破了胆子,不管不顾要将正在跟清军主力对峙,顺便也保护他自己。这个死太监恨不得将所有明军都调过来围着自己筑成人肉堡垒,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他甚至忘记了,军队必须捏成一个可以随时打出去的拳头才有战斗力,如果不能捏成拳头,堆的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堆死肉,一丛杂草而已。

    卢象升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怒火像岩浆一样在胸中沸腾,怎么压都压不住。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黑色道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卢象升身前。

    “卢大人!”

    “你是……”

    “在下乃商王门下,政务院大臣牛金星!”

    牛金星是一个官迷,现如今商国成立以后,全旭成立商国十九部,在十九部之外,又设立了政务院,统领商国十九部。牛金星也随着船高,成为了隶属商王府的内史监,政务院委员。

    内史监这可是隋唐中书省的前身,对此这个可以随时发布商王令的机关,牛金星非常满意,这可是宰相之尊。

    其实在商国,这个内史监就是全旭的一个办公室,典型的位高而权轻,掌握机要的并不是牛金星,而是杨婉儿。牛金星自然知道内史监没有实权,他需要立功,所以在内史监成立之后,他就再次回到了京城,在崇祯北伐库伦的时候,他带着十几个人员,带着电台,秘密跟着北伐军北上。

    “你来做什么?”

    牛金星望着卢象升道:“卢大人,就是这个死太监舌灿莲花,把攻伐库伦说得跟摧枯拉朽一般,妖言媚上,一力促成了这场死亡远征!就是这个死太监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听不进他的意见,一意孤行,将大军带入了这等兵家绝地!就是这个死太监他把大军带进了这个死亡陷阱之中,不仅不想着如何为大军找一条生路,还在胡乱指挥,惟恐这支大军完蛋得不够快,死得不够惨!无耻之极!这等无耻之徒,留着何用!?”

    高起潜并没有走远,他听着牛金星骂他,气得血管凸起,指着牛金星道:“你放肆……”

    他的话音未落,牛金星随即掏出一支左轮式手枪,对准高起潜的就是一阵乱枪。

    “砰砰砰……”

    牛金星并不是全旭的随缘枪法,他的六枪,枪枪击中高起潜的胸部,几乎将高起潜打成了一个筛子。

    高起潜连惨叫都没有叫出来,就倒在血泊之中。

    牛金星朝着高起潜的尸体吐了一口口水:“卢大人,这里的残局,麻烦您收拾了,牛某告退!”

第七零七章糟糕透顶

    全旭其实也没有想到皇太极会从库伦一路南下,在张家口境内阻击崇祯皇帝率领的大明北伐军。

    按照商国总参谋部对皇太极以往的了解和判断,他们在沙盘推演的时候,认为皇太极一定会利用空间优势,逐步后退,吸引明军深入,拉长明军北伐军的补给线,随着补给距离的增加,明军的后方补给线只会越来越薄弱,那个时候,清军可以以轻微的代价,获得巨大的胜利,一战而定。

    在总参谋部的推演中,这场战役在前期一定会演化成武装行军,按照大明北伐军的行军速度,等他们抵达漠北,抵达皇太极预想的决战战场,时间将会进入八月下旬或九月上旬,在那个时候秋高气爽,清国的战马膘肥体壮,正是决战的最佳时机。

    只是全旭没有想到而已,事实上,当张北发生激烈战斗的时候,全旭还在金州城的商王府,因为全旭在半个月前,准备北上,可是朱微媞心忧如焚,动了胎气,刚刚走到广宁的全旭,思来想去,就调头回来。

    因为全旭清楚知道,在总参谋部的预案中,战争没有那么快开始,他完全有时间等朱微媞平安生产以后再北上。

    在这个时代,女人生孩子就是一道鬼门关。

    全旭虽然富可敌国,也从后世搬运过来一些高科技的医疗器械,采取半吊子的方式,利用说明书开始培养商国的妇幼保健医生。

    全旭挑选了一百多名宫娥和宦官,充当保健医院的护士和护工,又在商国医学院挑选了一百多名学生,只是让全旭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医学生意愿上战场,救治伤员,也不愿意伺候女人生孩子。

    在这个时代,还有女人生孩子是属于比较晦气的事情,全旭非常无奈,只好把保健医生放在自己的府里从侍女和仆从中挑选,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曾经全旭的侍女,曹氏的女儿曹引娣和二娘的妹妹辛月,就成了全旭的第一批培养合格的妇产医生。

    当然,这个妇幼保健院的院长并不是曹引娣,也不是辛月,而是全家军女军医顾小曼,

    顾小曼的胆子不大,在杀鸡杀羊的时候,往往会像世界大战一样,弄得惨不忍睹,然而,顾小曼在动手术的时候,手却非常稳,商国第一例成功的阑尾炎手术,就是顾小曼成功完成的。

    也幸亏全旭提前有了准备,要不然,还真会出大事。

    一般而言,胎儿在孕妇肚子里的时候,都是头朝下,脚朝上,但是,朱微媞腹中的胎儿,却是把脐带绕着脖子,基本上不存在顺产的可能性,往往就是胎儿出生下来,也是死胎,或者被活活勒死。

    只能采取手术,可惜,现在的商国还没有现成的成例,全旭只能陪在朱微媞身边,安抚朱微媞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高起潜将卢象升排除权力之外,自己死死的抓住大明北伐军的指挥权。

    全旭没有办法及时北上支援,商军距离明军北伐军最近的部队,仍旧有七八百里,根本就没有办法及时过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卢象升夺得北伐军的权力,以卢象升的能力,只要他成功夺取了军权,就可以坚持下来,无论是盛乐方面派出援军,或者河套方面派出援军。

    河套方面的全家军第六师,控制着阴山山脉铁木岭,距离张家中也只有九百多里,以骑兵轻装的速度,最快只需要四到五天。

    牛金星虽然是大顺朝的大奸臣,不可否认,要成为奸臣,首先就要拥有能力,牛金星在接到全旭的命令中,经过短暂的分析,就得出自己的结论,卢象升想要夺取军权,其实非常容易,关键是,他对崇祯太忠心了。

    无论怎么劝说卢象升,卢象升都不会对高起潜下手,更不敢夺军,只能逼着卢象升夺军,于是,牛金星直接杀掉了高起潜。

    当然,他只是亲自动手,同时动手的还有玄鹰卫的人手,玄鹰卫的人手,主要来源就是锦衣卫,全干可以利用其在锦衣卫当差的身份,拉笼锦衣卫的旧识或旧部,牛金星则更为简单,那就是直接收买。

    他先后找锦衣卫北镇抚使刘侨,东城千户陆文诏,用八千两银子的价钱,买通高起潜身边的锦衣卫。

    牛金星杀掉高起潜之后,不用他再动手,他身边的锦衣卫马上将高起潜的随从和宦官一股脑的斩杀干净,就这样,牛金星顺利的地干掉了高起潜,最后抬着高起潜的尸体,来到高起潜的中军大帐。

    高起潜的中军大帐,自然都是高起潜的心腹宦官统领士兵,高起潜其实忘记了,这些宦官是最没有立场的人,在他们看到牛金星光明正大的抬着高起潜的尸体,在十几名锦衣卫的拱卫下来到大帐的时候,高起潜的心腹们瞬间就“明白”了过来。

    崇祯皇帝对高起潜失望了,斩杀了高起潜,在这个时候,他们要是敢反对或者有其他异动,那就是造反。

    牛金星玩的就是心理战术,他大马金刀的坐在高起潜的位置上,摆手,拿起一张纸,开始念起来:“高长顺,李九惟,沈其丛……”

    随着牛金星的声音落下,这些被念到名字的宦官脸色大变,他们脸色惨白的跪在地上:“皇爷饶命,陛下饶命,我们都对大明忠心耿耿……”

    牛金星此时的心情相当爽快,冷然下令:“拉出去!”

    马上,十几名锦衣卫恶狠狠的扑过去,将那几个家伙架起来拖了出去。那几个平时威风八面、目空一切的家伙拼命挣扎着,嘶声尖叫:“陛下救我!陛下救我!”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叫,周围的明军将士都没有反应,几声惨叫响过后,世界清静了。

    在牛金星解决掉高起潜和其心腹之后,卢象升其实也没有了退路,无论他再怎么向崇祯皇帝表现为人臣的本份,崇祯也不会相信他,更何况,没有了高起潜,明军只会更差,他只能按照牛金星给他安排的剧本往下去。

    崇祯皇帝的大帐内,几根手臂粗细的牛油蜡烛将大帐内照耀得如同白昼,从帐外吹进来的风将烛光扯得忽长忽短,明灭不定,所有在座的明军将领面色也是变幻莫测。

    崇祯皇帝则像个雕像一样呆坐在最显眼的位置,他的面色苍白,紧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一动不动,要不是偶尔眼睛还会眨一眨,眼珠子转上一转,真的很容易将他当成一具僵尸。

    大明与清军一触既溃,崇祯皇帝同样也崩溃了,崩溃得比明军将士还要彻底。明军现在的绝境他要负起绝大部分责任。

    如果不是他疑神疑鬼。

    如果不是他因怒兴兵。

    如果不是他拒绝接受卢象升的建议,

    如果不是他不相信了全旭,大明北伐军何至于陷入这等绝境!

    现在崇祯皇帝方寸大乱,他心中在问自己,大明朝还有谁是可以相信的?还有谁可以依靠的?

    满桂身上的伤势看上去非常严重,好在他身上有全旭送给他的铠甲,坚固的高锰钢打造的铠甲,为他挡住了大部分的伤害,他经过简单的包扎,坐在帐内的椅子上,一脸郁闷的喝着酒。

    他身手高强,却只是将才而非帅才,让他率领几万人马,攻打一路,他可以胜任,让他统筹全局,他还真没有这个本事。

    左良玉同样也是伤痕累累,其他将领也几乎都是人人带着伤。

    就在这时,脚步声响起。

    满桂急忙抬头,看着卢象升大步进入,急忙起身:“督师!”

    其他明军将领也纷纷起身朝着卢象升躬身施礼:“拜见督师!”

    全旭不在这时,大明的武将们自然以卢象升为首,事实上,现在就是如此,别看卢象升现在没有官职和兵权,这些将领却信任他。

    崇祯皇帝还是神游体外,不知道想些什么,卢象升径直坐到了崇祯身边,他伸手接过满桂递过来的酒,喝了一口,沉声问:“情况如何?”

    满桂满脸沮丧:“很糟糕!”

    “有多糟?”

    “敌我众寡悬殊之势已经逆转,现在建奴已经撒下天罗地网,将我军重重围困,我军拼得死伤数万人马将他们击退!眼下后路断绝,无数军资被付诸一炬,军心动摇,我军已经陷入绝境了!”

    卢象升望着众将领道:“现在还有多少物资,多少人马?”

    满桂道:“一场激战下来,我大同军折损三千人,随身携带的口粮只剩下两个罐头,七八块饼干,只够吃两天!”

    左良玉道:“我昌平军也是一样,就剩下两个罐头,七八块饼干!这点东西放开肚皮吃的话,一天就吃光了!”

    李重镇道:“我们天雄军还好些,每人还有四个罐头,十块饼干,还有两袋马奶酒,省着点吃的话撑上四天没问题。”

    河南、保定军等二线部队的情况则更加糟糕。他们是二线部队,物资补给自然没法跟这些精锐相比,再加上那些士卒都是放肚皮猛吃,手里是没有多少余粮的。

    一句话,明军现在的口粮最多只能撑上三天,如果三天之内得不到补充,就只有活活饿死的份了!

第七零八章空白圣旨

    粮食问题其实影响并不算太大,虽然说,大明北伐军平均每名士兵只有三天的口粮,如果把粮食统一调配,节约食用,再加上战马和牲畜的补充,坚持五到七天,甚至更久都没有问题。

    当然,牛金星已经出现在这里,就代表着全旭已经知道了这里发生的问题。

    在张北的东南方向、正东方向,以及西南方向,都有全旭的军队,当然,他们都距离张北有些远,都超过了八百里开外。这点距离,对于全旭的麾下军队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无论崇祯信任或不信任全旭,无论大臣多么为难全旭,全旭永远不会拿江山社稷、国家大事当儿戏,就算崇祯不说,自己不派兵求援,卢象升也知道,全旭绝对不会见死不救。

    但问题是,全旭派出兵来救,那也需要时间,这段时间,就需要他们自己坚持下去,否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

    卢象升望着李重镇道:“那咱们还有多少子弹?还有多少炮弹?”

    李重镇不假思索的道:“我们天雄军所部情况还好些,每名士兵还有一百发铅子,五至六枚手雷弹,三十二门一零五式野炮毁掉了三门,每门只有二十发炮弹,一百二十毫米的雷击炮有十六门,每门三十发炮弹,其他火炮一门都没有运上来,估计不是被摧毁了就是全落在清军手里了,火箭炮只有六门,由于战场局势太过混乱,一直没能用上。不过炮弹很少,打上三轮就没了。霰弹炮倒是齐全,一共三十六门,一门都没少,只是炮弹……”

    卢象升长长叹了口气,大明军队对于火炮的装备数量,本来就不算太多,远远没有办法跟全家军相比,现如今,全家军的火炮都变成了轻量化,以迫击炮居多。

    在后世,迫击炮只能作为班组连营级支援打击火力,因为榴弹炮、加农炮、射程更远,而此时的红夷大炮或者野炮,在射程方面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火炮作战停留在视线之内。

    更重要的是,明军的编制混乱,武器制式也更加混乱和庞杂,既有以五十人为一旗,两旗为一百户这样的卫所编制,也有辽东孙承宗设定的编制,也有京营编制,也有像天雄军一样,与全家军一样的编制。

    经过激烈的战斗,火炮的炮弹不是被快速消耗掉,就是被清军给夺取,也就是天雄军现如今还保留着相应的火炮部队,至于大同军,更加不堪,满桂麾下此时还有七门野炮,共计十三枚炮弹,平均每门炮不足两发炮弹。

    最让人无语的是,昌平军麾下两千火枪手,现如今连人带枪不足百,火炮一门未剩,保定军北伐的时候,总共十二门火炮,现在变成了三十七门,他们那个炮营把总是一个人才,居然趁乱捡了二十三门铜炮。

    不要以为这名把总有多有眼力劲,事实上他只捡了青铜炮火炮,炮弹和火药压根就没碰,这二十三门青铜炮重达五万七千余斤,这可是铜,也就是钱,仅仅铜的价值,就相当于两万多两银子。

    卢象升良久叹了口气道:“是我的错,我从一开始就误判了形势,各项准备都没有做好,才会弄得这么被动!”

    满桂愤愤的道:“卢大人,请不要这样说!都是高起潜这条阉狗害的,要不是他瞎指挥,贪功冒进,大军何至于陷入这等绝境!”

    卢象升摇头苦笑,环视众将,一字字说:“必须马上突围,如果被建奴困死,我们就会全部死在这里!”

    众将领神情一凛,齐声问:“往哪突围?”

    “建奴已经分兵阻断了我们的归路,张家口我们是回不了了,北京更是想都别想,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往朔州方向突围,才有一线生机!”

    满桂疑惑的道:“为什么不向热河突围?”

    左良玉虽然不爽全旭的为人,但是他也知道热河现在控制在全旭的手中,只要向热河突围,全旭肯定会派人前来接应。

    “你能想到去热河,皇太极也能想到,他现在兵强马壮,人马又多,骑兵速度快,派一支部队在东面截住我们,绝对不成问题!”

    “可是,朔州我们兵力不强,他们恐怕没有力量接应我们!”

    卢象升朗声道:“不需要接应,劈开一条血胡同杀过去就是了!满桂!”

    “末将在!”

    卢象升道:“你指挥大同新军断后,在你们倒下之前,哪怕用石头砸,用牙齿去啃,也要给我挡住建奴的追兵!”

    满桂肃然拱手道:“谨遵将令!”

    “李重镇!”

    “末将在!”

    “天雄军为先导,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撕开建奴的包围圈!”

    李重镇肃然:“遵命!”

    卢象升环视众将,沉声道:“大家各自回去,整肃军纪,搜集军资军械,所有能吃的东西要统一分配,那些受伤的,死了的骡马通通宰杀割肉分给众将士!把你们的实心弹交上来熔成做霰弹和子弹,在大平原上面对建奴骑兵,你们那些青铜炮无法发挥什么作用,但是霰弹炮和步枪却可以给他们致命一击!明天天亮之后,我将带领天雄军为前锋,冲破敌包围圈,各部务必及时跟进,我们在跟老天爷抢时间,如果不能在我们这点有限的弹药和食物耗尽之前到达朔州,我等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众将领又是凛然,齐齐起立:“遵命!”

    众将领拱手行礼,然后各自下去作准备了。

    只留下卢象升和崇祯黯然对视,长时间的沉默着。

    其实,崇祯这次如果打赢了,他可以原谅卢象升,也可以原谅全旭,可惜,这仗输了,而且输得非常丢人,非常彻底。

    在这种情况,他根本就没有脸面去见卢象升。

    卢象升希望得到崇祯的肯定,名正言顺的拿到三军统帅的权力。

    好在崇祯虽然固执,在这最关键的时候,也没有跟卢象升硬来,而是直接把传国玉玺,盖在一张空白圣旨上,随手把圣旨扔给了卢象升。

    卢象升看着这张空白圣旨,心中无比心酸。

    哪怕到了现在崇祯依旧不相信他,而是对他进行试探。

    一张空白圣旨放在普通人手中,用处其实是不大的,当然,了不起就是给自己加官晋爵,但是这个圣旨需要内阁大臣联名承认,才具有真正的法律效力。

    但是,放在卢象升和全旭这样的人手中,用处那就大了。

    他们有兵有将,有权有势,可以给自己加九锡,位极人臣,也可以随便从宗室拉过来一个小孩子,充当傀儡皇帝,也可以作为禅位诏书。

    虽然也需要内阁的联名,可问题是,一旦全旭或卢象升带着兵马进入京城,拿着这样的圣旨摆在内阁大臣的面前,哪个内阁大臣敢反对?

    全旭或卢象升都有能力随时把圣旨,变成一道改天换地的真正圣旨。

    整整一夜,大明北伐军都在紧张的作着准备,他们把那些笨重的而又只能发射实心铅球的青铜炮被毫不留情的丢弃,炮弹被集中起来,由随军工匠熔开,制成步枪子弹和霰弹。

    民夫奋力扑灭大火,在一堆灰烬中搜寻着可供利用的物资,或者将死的、受伤的骡马宰杀,把肉割下来烤了,一人一块的分下去。

    散落在各处的步枪、子弹、炮弹、弩箭等都被细心的搜集起来,送到军队手里。

    这些都是宝贵的战斗力,关系着整支大军的生死存亡。在大同新军的掩护下,民夫争分夺秒,人抬马拉,全力以赴抢运着物资。

    八万束弩箭,二十万发步枪子弹,两千发雷击炮炮弹,五百发火箭炮炮弹,还有大量干粮、刀兵长枪,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

    不断有人由于过度疲惫而倒下,这一倒下就再也没能爬起来,但没有人抱怨什么,谁都知道只有将这些物资运到前线,才有突出重围的希望,死了的就死了,没死的咬着牙继续干!

    位于辽东金州的商王府,在后院厢房则有一间被全旭从后世搬过来的无菌手术室,拥有着后世手术室的一切设备,像无影灯、消毒设备、心、血、检测设备、麻醉设备、各种手术设备。

    大明第一家尚未正式成立的妇幼保健医院里,顾小曼、曹引娣、辛月正在紧张地为朱微媞进行着刨宫产手术。

    全旭站在手术室外面,不停地抽着烟,他的脚下已经散落着一地的烟蒂。

    在焦急的等待中,全旭意外的看着一名宦官领着太子朱慈烺来到门外。

    全旭微微一愣:“你怎么没有跟着陛下北伐?”

    王承恩淡淡的笑道:“咱家既不懂兵事,又不能上阵搏杀,跟着北伐大军北上,除了浪费粮食,没有其他用处!”

    全旭没有理会王承恩如何会出现在这里,他的目光一直望着手术室方向。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护士服的护士从手术室里跑出来:“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妃产下小王子,母子平安!”

    全旭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王承恩从怀中掏出一道圣旨。

    全旭咳嗽一声:“臣,接旨!”

    说完,也不管王承恩同意或不同意,直接抓过来圣旨。

    展开圣旨一看,全旭愣住了。

    PS:时隔一个月,三更,求保底月票!

第七零九章最后的封建

    这是崇祯皇帝的亲手拟写的圣旨,全旭一眼就可以认得出来,凭心而论,崇祯皇帝的字,并不算太好,当然,也比全旭要好一些。

    制文以下,是内阁首辅温体仁的署名,再后面刘宇亮、傅冠、薛国观的署名,皇帝手书、翰林拟制、内阁副署、玉玺、内阁签押,全套手续一样不缺,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份合乎程序遵循法统的皇帝制书。

    然而,内阁却是空白的,也就是说,全旭想填什么内容,全凭他一念之间。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将这道空白制书赐给了全旭,任他书写内容,实际上便相当于将废立之权授予了他,太子现在就在辽东读书,而全旭作为商王、太子太保,完全可以利用崇祯给他的这个机会,拥立太子登基。

    只要是全旭辅佐太子朱慈烺登基,天下间没有人可以制衡他,就算他自己登基,也是可行的,这份诏书放在全旭手中与卢象升手中,其实是完全不同的。

    卢象升如果篡位,天下文臣肯定会群起而攻之,都是一样的进士凭什么你卢象升当皇帝?

    而全旭不同,在商军内部以及工业党、意欲拥戴全旭称帝者绝对不在少数,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法性契机,如今崇祯赐了这么一道空白制书过来,这可是天赐良机,全旭纵然此时还不想称帝,暂时隐忍韬晦,也完全可以将这份制书捏在手中,一方面留待日后所用,一方面对中枢也是个牵制。

    果然,全旭望着这道圣旨,满脸郁郁。

    没错,这是崇祯皇帝对他的试探,试探全旭的真正意图。

    在全旭看来,这完全没有意义。

    全旭担心一个篡位之名吗?

    杨坚是篡位,篡夺了自己名义上的外孙宇文阐的皇位,他却统一了天下,开创开皇之治,谁会记得杨坚篡位?

    赵匡胤篡位了,柴荣视其为腹心之臣,然而,他却成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排在历史皇帝前十的名君。

    即使全旭篡位,凭借着他的全家军实力,统一天下,最多三五年,开创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并非没有可能,在那个时代,有的是人为他歌功颂德。

    真相,真的重要吗?

    全旭拿起圣旨,递给王承恩道:“现在正好,我来说,你来拟旨,全氏男,生母朱微媞,名全景亮,赦封商国王世子!”

    王承恩的脸上浮现一抹得意的微笑,与全旭猜测的一样,崇祯确实是对全旭的试探,扔给全旭这封空白诏书之后,崇祯皇帝肯定有其他打算,只不过,王承恩不知道而已。

    全旭居然把这封要命的诏书,为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册封商王世子,简直就是浪费了这道圣旨。

    王承恩从随从手中接过笔,一名小宦官跪在地上,以背作为桌子,供王承恩写字,就在王承恩手中的笔饱饮墨水后,他准备写字。

    “且慢!”

    就在这时,沈明泽与朱寻、袁枢等人来到跟前。

    沈明泽非常粗暴的从王承恩手中夺过这道空白圣旨,随手卷起来:“王上,我商国国王之位传位于哪位王子,何须大明朝廷册封?”

    全旭道:“为何不用?”

    “王爷,这道空白遗诏,实是崇祯皇帝陛下赐给王上一道题目,如今王上不易来答这道题目……”

    说到这里,沈明泽笑道:“此许小事,臣下可以代劳!”

    全旭自然知道沈明泽的意思,他板着脸道:“胡闹!”

    沈明泽将圣旨揣入怀中,挺胸道:“王上是大明商王,亦是商国千万黎庶之王,岂可行孟浪之事。王上也是明理之人,须知,无军威不足以治百官,不鉴史,不足以知兴替。”

    在沈明泽看来,大明日暮西山,全旭替代大明是顺势而为,也是大势所趋,更是众望所归。

    君权与社稷,不是一件东西,也不是一口饭,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影响不大。

    看着全旭还依旧迟疑,袁枢躬身道:“王上,千年大族最忌讳地两个字就是“分家”。小到一家,大到一国,皆是此理!”

    现在的袁枢自袁可立故去之后,朝廷赏了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官职,这让袁枢非常不满,不过,随着商国建立,全旭任命袁枢为国防部部长,也算是提携了袁枢。

    看着全旭露出若有所思之策,他开始长篇大论的劝谏。

    核心观点就一句话,天下苦明久矣,急须全旭力挽狂澜,匡复社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亿兆生民的天下。

    全旭不能因为崇祯擢升其于微末,便置江山社稷不顾。

    原本,这只是想给崇祯安一个心,结果这场临时会议开着开着,楼就歪了。

    说到封建这个核心问题,分封制度,千万不要任性,虽然同样是封建,周天下分封天下,使蛮荒之地成诸夏腹心;汉高祖封建,是使穷困之壤成无为治土。明太祖之封建,徒遗祸乱之源,难收治化之效。

    封建地要义是为了使无力顾及地边疆蛮夷之地成为中国地腹心领地,本质上并不是为了酬劳功臣宠爱子侄。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中央集权的效率无疑远远高于封建诸侯,然则这个效率在到达了一个限度之后只会发生衰变,这个限度就是信息地传递距离。

    历代王朝的兴衰,其实就是一部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史。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和乱世之所以会交替出现并乐此不疲地循环往复,根源就在于此。

    中央集权的要义是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一旦有下级不肯服从上级,有地方不肯服从中央。就会被视为叛逆受到征讨。这也就导致了稍具规模的地方势力集团在形成之初就立刻将中央政权列为生死大敌,而不是将中央政权视为潜在靠山。

    全旭把商王之位传给朱微媞所生的儿子全景亮,这个孩子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聪慧,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长大,关键是全旭现的大儿子全景阳,已经出现了早慧的苗头,他在学校里以母亲汤作为假名,没有受到其他任何的关照。

    事实上,年仅七岁的全景阳已经成了学校里的孩子王,有领袖的苗头,如果全旭执意把全景亮作为接班人,那么对于全景阳是不公平的,而且他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能力和聪明,只怕会引起商国的靖难之役。

    要知道,朱老四小的时候就是大本堂的混世魔王,也是孩子王,朱允文各方面都很优秀,却比朱棣差了很多。

    不知不觉中,全旭活着失去了自我。

    一个富豪,可以任性把自己的公司和家产传给自己喜欢的儿子,然而这个家族式的企业,会在短短时间没落下去。随着全旭大量放权,采取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让以沈明泽为首的新兴资产阶级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他们不希望全旭回到封建的老路上。

    至于沈明泽的其他私心,全旭纯当没有看到,也就是说,沈明泽和工业党已经像后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智能开始了进化。

    因为全旭的开挂,商国不需要封建,就可以做到中央集权,比如说,远在张北发生的事情,通过电波,最多延迟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消息就可以传到全旭手中。

    中枢就可以应对,就算吕宋爆发了叛乱,不等叛军冲州撞府,商国政务院就可以得到消息,通过电波的命令,可以命令南海舰队、东海舰队以及北海舰队快速平叛,如果叛乱的规模更大,在短短一个月内,商国本地六州可以动员一百五十万人。

    全旭这次北伐中,这一百五十万只是充当运输队和基建工程人员,可是一旦把武器分发给他们,他们这一百五十万人,最多三个月就可以成为合格的士兵。加上商国的常备兵力,足以应付任何发生在各地的异常问题。

    现在的商国有信心,有能力延续全旭创立的模式,他们不需要走封建路线。

    随着潘多拉魔盒的打开,有些东西已经失控了。

    全旭望着众人道:“大明的分封,本身无错,太祖分封燕王于北京,若朝廷不削藩,会不会引起土木堡之变?”

    “诚然!”

    沈明泽道:“若文皇能有大智慧,封建魏王泰于百越东海,封建高宗于燕蓟之巅,则贞观无丁亥之变,盛唐无安史之乱。如此封建,才显封建之真意。奈何,以魏王之宠。涉东南无异发遣。太宗何忍?太祖亦是如此,若举贤,成祖为帝,何来靖难之役?成祖得位若明正言顺,他岂会削藩?”

    王承恩并没有获准参加全旭在暖阁的会议,他此时非常受伤,因为也就意味着,全旭和商国已经失控。

    他想返回崇祯皇帝身边,禀告这个事情。

    只是,他却发现身边的随从和宦官已经被控制了起来,就连他本人也失去了自由。

    “咱家想出去走走!”

    “公公有何吩咐,卑职可以代劳!”

    “我只是想……”

    王承恩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辽东是全旭的辽东,既然不想让他走,他连一步也走不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760/ 第一时间欣赏我在明末有套房最新章节! 作者:tx程志所写的《我在明末有套房》为转载作品,我在明末有套房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在明末有套房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在明末有套房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在明末有套房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在明末有套房介绍:
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
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织的年代。
这是一个人命贱如蝼蚁的时代。
然而,对于全旭来说,明末却是他的天堂。
且看一个可以穿越两个时空的全旭,如何打造一个横跨现世与明末的超级帝国。
普通书群:617604339(所有人可以进)
VIP书群:732577450(两千以上粉丝值可进)我在明末有套房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在明末有套房,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在明末有套房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