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作者:共赏清歌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404章天圆地方

    内阁的组建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议会也差不多在同步进行。

    当然,首先要把参议员选出来,然后再慢慢选拔众议员,只要提上了正轨,总会一天比一天完善的。

    至于宗室违规财产清查,刘志直接丢给了董班去负责,让他着手成立调查团。

    到了正月底,由御史院和宗正府组成的联合清查小组,分批赶往各地,在当地政府和屯田军队的协助下进行。

    走到了这一步,王侯们自然知道陛下不会善了,三个月的时间很多人早已故意毁灭了证据,或是转移财产。

    以为这样就可以蒙混过关,可惜他们想得太美了,实际上早在动手之前,几个典型分子的罪证,皇帝就已经掌握了。

    其余的人,只要不是太过分,他也没打算赶尽杀绝,只要敲掉几个首恶,余下的自然就老实了。

    这些人在辈份上都是刘瑾的长辈,如果不趁着现在动手,将来就会以辈份来压制他,让他难以下手。

    与其让儿子为难,还不如自己替他清理干净了,到时候才能集中精力干国家大事。

    当然,也有一看形势不对,自己马上放低姿态,托人前来说情的,只要不在他准备打击的名单之列,刘志都会推到太子那边去。

    让太子刘瑾给他们卖一个人情。

    如此到了三月间,内阁早就组建完毕,而且搬入了宜德殿,每日七位内阁大臣都会来此坐镇办公。

    反而皇帝变得清闲了许多,除了没旬一次的大朝会以外,若没有什么大事件发生,他都不再临朝。

    一般的事情,官员们都是直接找内阁办理,内阁则直接向太子奏报。

    只有级别够了的事件,才能送到皇帝面前来,等于一下子少了很多杂事,把之前的忙碌都转嫁给了内阁。

    至于太子,刘志主要还是为了让他多熟悉朝廷政务,只有懂得透彻了,才有能力去放手。

    为此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指导刘瑾分析朝政,帮助他了解大汉的方方面面。

    刘瑾的天份确实很不错,悟性也很好,一点就透,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所缺少的只不过是人生阅历罢了,这些就没有办法了,只能让他自己慢慢去历练。

    四月,南海公邓演出海归来,特别到京城来见了皇帝。

    按照老规矩,众人又一起去樊超家中聚会,邓演从海外带了许多稀罕的礼品回来,分发给众人,引得大家都一起围观。

    酒宴间,各人都好奇地围着他问起海外的情况,沿途的各种奇异风景,风土人情,都让人叹为观止。

    待得宴席结束,刘志便与邓演同车回宫,两人一起去了长秋宫,邓猛见到兄长回来,喜出望外。

    “衍成兄,我年后送了一张舰艇图纸过去,让船厂建造,你有没有见过?”

    邓演这次是从南洋方向回来的,所以肯定会先回家看看,这么大的事情,世子邓康一定会优先汇报的。

    “看过了,陛下突然改造如此大的一艘船,是准备加大海路贸易吗?”邓演疑惑地问道。

    “哈哈哈,是,也不是。”

    这回答就有些故弄玄虚了,让邓演有些摸不着头脑。

    刘志与邓猛相视一笑,“衍成兄这次回来,就没发现什么变化吗?”

    变化?

    邓演也是刚到京城,虽然路上听说了一些情况,但具体如何还不是很清楚。

    但刘志这么一提,他就觉得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于是干脆自己向刘志打听。

    刘志将这段时间的各种改革措施都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邓演边听边思索,眉头都皱成了个川字。

    听完之后,邓演也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站起身来,开始慢慢地踱步凝思。

    如果刘志不特意询问,他还可能不往深处想,但现在,肯定没那么简单了。

    而且刘志的一系列措施都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感觉,邓演一直都在苦思冥想,总觉得有什么重点没有抓住。

    忽然,他似乎抓住些什么,猛然问道。

    “陛下之前说要禅让?”

    “对,我是说过,而且还是在朝会上,不过臣子们都在反对,所以就不了了之了。”

    刘志坦率地回答,丝毫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陛下应该不是说笑的吧?”

    “哈哈,衍成觉得呢?”

    这态度让邓演不由自主地睁大了眼睛,“陛下真的要禅让?”

    “兄长,是真的。”

    邓猛在一旁含笑点头。

    “天,陛下居然……”

    邓演简直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了,从古到今,除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禅让的皇帝。

    现在,刘志就要做这个第一人了。

    知道了这个结果,刘志在朝廷的所有举动,一下子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原来如此,邓演笑着摇摇头,“看来陛下是已经下定了决心,九牛无悔了。”

    “是,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自从那年我在朝歌病危,生死未卜之时,我就已经萌生退意。

    只是当时太子未立,许多制度也都没有完善,所以一时无法脱身罢了。”

    从那年叛乱算起,已经整整五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内,该想明白的也早就想明白了,如果刘志要后悔,随时都有机会。

    可看他现在的举动,反而越来越坚定了。

    “既然陛下决心已定,那臣就支持你,不过我们可要有言在先了,将来到了船上,我才是船长。”

    邓演瞬间明白了刘志要改造大船的行为,狡黠地一笑,立刻郑重其事地宣布。

    “那是自然,对航海我是一窍不通,还要仰仗邓船长的照拂,哈哈……”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初相识时候的情景,二人朋友相交,肝胆相照。

    “我有个计划,你听了以后,保证会感兴趣。”

    刘志神秘地一笑,让邓演瞬间也好奇起来,他航海近二十年来,该走的航线都走过了,还有什么能让他惊讶的?

    “你知道吗?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其实是圆形的。”

    “什么?这怎么可能?”

    天圆地方,这是深入华夏民族骨髓的认知,怎么可能地球是圆的?

    那岂不是人站在上面都会掉下来?简直荒谬透顶。

第405章天下第一人

    “不相信?那我问你,你在海上航行的时候,海与天的交界线是平的还是圆的?”

    此言一出邓演,顿时就愣住了。

    在陆地上的人可能还没有感觉,可在海茫茫大海之中航行的时候,感受最是深刻。

    毕竟地平线上遮挡物太多了,根本无法直观的感受到,可海上视线良好,完全无遮无拦,所以海平面的形状能够清晰的看到弧形。

    邓演常年在海上行走,这样的风景线对他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

    以前虽然司空见惯,可并没有人去认真思考过这其中的道理,但现在经过他指出来之后,再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敢相信,脚下的大地是圆形这一说法,因为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关键是完全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人站在大地上不会掉落下去呢?”

    地球是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通过物质微粒互相吸引、不断凝聚、累积和演变而成的。

    而地球引力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具有磁力。

    另外,在地球绕地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身和地球与太阳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地球产生了一种引力。

    这个知识点在现代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但要跟一个古人解释清楚也不容易。

    “简单的说吧,我们脚下的这个地球,中心具有磁石,是一个巨大的磁力球。

    你只想想航海所用的指南针,正是因为地球在旋转的时候,所产生的磁力产生的。”

    刘志觉得他讲得已经够清楚了,可惜邓演一头雾水,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等等,你说这个什么……地球,它还在旋转?”

    这个情景简直就是没法想象,刘志只好干脆拿来几个大小不等的金球,模拟着太阳、地球和月亮进行讲解。

    邓演兄妹听得目瞪口呆,完全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根本就推翻了他们以往对天文方面的所有认知。

    作为刘志的枕边人和最好的朋友,他们对于刘志的各种奇思异想,一直都有些过于神话的猜测。

    毕竟这种事情根本就没办法解释得通,只能归结于怪力乱神之事了。

    但他们对刘志的话从没有怀疑过,一来是因为他的身份,第二嘛也是因为他以前的话不管多么的奇葩,到最后却都实现了。

    “好了,这个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以后跟你慢慢讲,我们现在要说的是那个伟大的计划。”

    说着说着一不小心就歪楼了,刘志赶紧回到正题。

    “要想证明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圆形的,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只要从一个点出发,然后一直往前走,那么终有一天,会回到出发的地方。”

    刘志用金球做模型,给他演示,邓演点点头,“如果真是圆形,确实是如此。”

    “所以呀,我打算用几年的时间,来个环球航行,证明给世人看看。

    脚下这块大地,他就是个球形的。”

    说着还眉飞色舞地看着他们,一脸的得意。

    “到时候,我刘志肯定能成为天下第一人,被整个地球的人所铭记,流芳万世,哈哈哈……”

    邓演和皇后对视一眼,都有些无语,这人也太奇葩了,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折腾,还觉得万分兴奋。

    “如能证实的话,确实是很伟大的计划了。”

    不过,邓演也不得不承认,刘志的这个计划确实很了不起。

    “来来来,我们商量一下,该如何航行。”

    刘志觉得他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迫不及待地拉着邓演立马商量。

    “陛下要决定路线,首先就要确定是几月动身,这样才能确定该向哪边走。”

    到底是邓演的航海经验丰富,季节会影响到风向和海上洋流,所以不是想往哪边走就往哪边走的。

    “大概后年……不不不,明年,就是明年的夏天,怎样?”

    看到他如此急不可耐,两人都不禁为刘瑾默默地掬了一把汗,可怜的孩子啊。

    先不说他明年夏天走不走得了,但看他现在比如开心,也不好打消他的积极性。

    “明天夏天的话,那就走西边吧。”

    “行,西边东边一个样,反正最后都会回到大汉来的。

    我们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前行,到了海峡边不拐弯,直接往前走。

    最后从南美那边回来,估计这一路上,至少……需要个三四年的时间吧。”

    当然,这是比较乐观和保守的估计了,邓演自然不敢苟同,海上的各种风险根本难以预计。

    而且这样长年累月,又没有既定航线的旅行,就更加危险,海上的各种未知风险,很多时候都会带来灭顶之灾。

    整个路程到底有多远,谁的心里都没个底,他觉得能够五六年回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这个话他没有说出口,反正时间还长,会不会有什么变化,也未可知。

    再说了,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做准备,到时候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吧。

    当晚,刘志将邓演留在宫里过夜,二人抵足而眠,聊了一个通宵到天明时分,都还意犹未尽。

    皇后邓猛看到也很无奈,“陛下还说要出海搞什么环球旅行呢,如此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到时候一个海浪就把你打倒了。”

    刘志听了哈哈大笑,这才放邓演离开,他回一趟京城也不容易,刚回来就进宫了,根本就没时间回家看一看。

    他母亲宣夫人如今还健在,听说儿子回来了,还不知怎样在家里急得行坐不安呢。

    其实刘志还有点羡慕他,能有母亲在,这点上起码比他强多了。

    这一晚上邓演都在梦中一般,感觉完全不真实,皇帝居然不想当皇帝了,要跟着他去航海。

    古今中外,都是闻所未闻。

    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他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满朝文武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死。

    一个妖言惑君,蛊惑君王行乱邦之举的罪名,是跑不掉了,他们才不会管是不是皇帝自己任性而为的呢。

    眼看着坐骑到了南顿侯府门口,邓演远远地看到母亲站在那里翘首期盼,满头银发格外耀眼。

    赶紧收拾起愁绪,满面笑容地跳下马来,朝着宣夫人快步奔了过去……

第406章好男儿志在四方

    “母亲,儿回来了。”

    邓演忍不住红了眼眶,当年父亲早逝,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妹三人带大,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父母在,不远游。

    可他却常年奔波在外,有时候好几年才能见一次面,实乃大不孝也。

    “好男儿志在四方,是母亲自己希望你能继承父亲遗愿,这就是最大的孝顺。”

    宣夫人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的眼界和胆识,都让人敬佩不已,也只有如此,才能教育出这样出色的儿女们。

    “可不能常常侍奉于母亲膝下,儿实感惭愧。”

    邓演喜欢冒险,也胸有大志,但此生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好了,是我让你出去的,何况还有猛女和远儿在我身边,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她不知道的是,很快就连邓猛也要开始远游了,这件事情邓演犹豫了半秒,便决定先不告诉她实情。

    事情至少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还是留给刘志和邓猛两人自己去说吧。

    说得早了,平白无故让母亲担心。

    母子二人搀扶着在众人簇拥下进了府门,早有南顿侯邓远准备好了盛大的家宴,欢聚一堂。

    那边邓猛也随后赶了过来,在这里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皇后,而是作为一个女儿和妹妹的身份参加。

    邓演在京城待了一个月,差不多每日都会与刘志见面,二人主要还是商议一些还要超级轮船的改造细节。

    还有环球航行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险,当然,也会讨论一下南洋那边的情况,以及他抛下国家走后,大汉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

    之前都是刘志一个人闷在心里,自己独自筹谋,现在终于有了可以商量的人,心情都感觉畅快多了。

    一月之后,邓演带着皇帝交给他的特殊任务,踏上了回南洋的路程,至于心情嘛,则有些复杂难言。

    与此相反的是,刘志的心情却很好,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感觉十分的放松。

    五年来,他第一次觉得是如此的神清气爽。

    邓演走后没多久,清查宗室的任务也基本上完成了,刘志看了看清单,至少一半的人不老实,隐瞒了大量的不明财产。

    个别人甚至还有非常严重的恶行,譬如强占大量土地,或者是杀死多条人命等等。

    现在他心情舒畅,原来决定的严惩不贷也改了主意,只打算惩罚首恶,以儆效尤。

    于是大笔一挥,就将特别恶劣的三人给降了爵,其中一个是陈王,因为情节极其恶劣,直接被贬为庶人,没收家产。

    要知道这种惩罚可比杀了他更难受,从高高在上的王侯,突然间就跌落云端,变成了自己最鄙视的庶人。

    这其间的差距,简直就是云泥之别,让这些自大狂妄,将普通百姓视如猪狗的宗室情何以堪。

    之前由于太狂,得罪人不少人,当时都不敢吭声,可现在,谁都敢来踩上两脚了,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比死还可怕。

    消息传出去之后,其余的宗室皇亲都是噤若寒蝉,这大汉天下,刘志有着绝对的权威,无人敢与他为敌。

    一时间,那些人都争先恐后地把多占的财产送了出去,生怕迟了以后,自己也会遭遇同样的处罚。

    刘志全部欣然笑纳,除了补偿部分苦主之外,其余的财产都毫不客气地充入了少府,流进了皇帝的私人金库。

    由于皇帝名下有大量的产业,包括多处皇庄,矿产,酒庄等等暴利行业,而他又比较善于经营。

    因此刘志的私产非常丰厚,甚至可以与国库媲美了。

    不过刘志向来不是个骄奢淫逸的人,他的钱大部分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除了支持皇室开销,一些大型节假日的赏赐之外,还要用于一些科技研究,比如电厂就完全是他以自己的名义组建的。

    这可是个无底洞,幸好他有的是办法赚钱,总是能够及时的进行支持。

    现在电厂的建设已经走入了正轨,再过五六年就可以正式投产了,到时候可以优先供应皇宫。

    等那些大臣们看到了用电的便利和神奇之后,用不着谁来倡议,他们也会争着抢着要上这个项目了。

    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个电厂的技术支持,再开办一个更大型的国家电厂,支持京城用电,也就指日可待了。

    只不过,没个一二十年,休想看到成果,他应该是看不到电厂建成的那一天了。

    但刘志并不觉得遗憾,他的目的,就是要为大汉打下夯实的基础,让自然科学的概念深入人心。

    有了这个基础概念,一代代前仆后继,还愁以后发展不起来吗?

    现在,他觉得最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要把发报机给鼓捣出来,但这东西并不是特别难,多年前小型发电机刚刚问世的时候,他就已经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科学院。

    如今,实验产品早已到了第三代,传输距离可达几百里了,已经逐渐接近后世的无线电发报机了。

    相信再有一年多的时间,等第四代产品成熟,至少就可以支持上千公里的传输距离。

    不过,那也无法支持他和京城之间的联系,因为环球航行的路程,如果以赤道为基准,那么就是四万多公里。

    这还是理论距离,也就是说完全就是直线,而现实中,在没有精确卫星导航的情况下,至少要多走几千公里的路程。

    当然,发报机对航海的意义还是很深远的,完全能够支持主舰和副舰之间的联系。

    以免出现双方走失,或者其中一方遇险而无人支援的情况,这大大减低了航海风险。

    这次舰艇改造,刘志不仅在主舰上配备了小型发电机,也在副舰上配备了。

    为了这次环球航行,他也是不惜一切代价了,准备组建一个大汉历史上规模最盛大的舰艇群。

    一艘主舰,两艘护卫舰,两艘补给轮,再加上十艘大型货轮,总共十五艘船,配备了大量小型船只,用作陆地探险和救生这两个作用。

    说起来船数并不多,还没有之前邓演去南美的数量多,可为什么说是规模最大的呢。

    那是因为这是首支成建制的航海编队而且船的型号都是顶尖的,上面有多种最新的工业产品支持。

    比之前的远洋轮船都要先进得多,也更舒适和安全,运气好的话,完全能够支撑这次环球探险活动。

    当然,如果运气不好遇上了极端天气或者其他特殊地质灾害,如海啸,巨大暗流之类的,那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了。

    反正他这次出门,也没打算一定要活着回来……

第407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闲来无事。刘志干脆跑到科学院去看了看最新的发报机。

    院长蒙坚看到皇帝亲自前来,眼睛一亮,“陛下快来帮臣看看,这是今天刚出的新款发报机图纸。”

    刘志很感兴趣地凑过来,认真的研究了一番,然后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尽管他在前世连高中都没毕业,但这一世为了带领大汉人民,走向科学兴国之路,一点一滴从头慢慢的开始学习研究,可以说在机械方面,已经很出类拔萃了。

    因为有现代的见识,再加上后天磨练的技术,他总是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

    在这一点上,蒙坚对他甚至有些崇拜,他的许多研究发明,都离不开陛下的倾心指导。

    至于第三代的发报机,在刘志的寝宫里也有一台,他偶尔会亲自练习给蒙坚发报。

    当然,他也有让身边的侍卫练习,这些人他将来是准备带着一起出海的,时间紧迫,该练习的自然要操练起来了。

    两人又在这里商讨了会儿细节,刘志刚准备走,转头便看见了小儿子刘瑜正好从窗外走过去,于是便问道:

    “这小子最近学得怎么样了?”

    蒙坚笑道:“臣觉得他应该继承了陛下在科学方面的天分,如果能够坚持不懈的话,将来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刘志没想到蒙坚会给刘瑜这么高的评价,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他是知道对方性格的,绝不会因为讨好他这个皇帝就说假话。

    于是高兴得哈哈一笑,“那就拜托蒙大院长,要对他严格教育了。”

    他把严格二字咬得颇重,暗示意味明显。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谨遵圣命的。”

    蒙坚与刘志虽然是君臣,但多年来常在一起研究各种机械,两人的私交也非常不错。

    而且他们之间的感情没有掺杂进政治的成分,比较纯粹

    所以有时候开开玩笑也是正常的,刘志的弦外之音,他自然也是秒懂,立刻心领神会的回答

    如果儿子真的入了正途,将来能有所成就的话,刘志也倍感欣慰了,他从不认为做皇帝就一定比其他职业强。

    有些时候,作为皇帝,很可能在历史上也只是能留个名字而已,可如果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绝对能够流芳千古,名扬万世。

    在刘志的计划中,今年已经是他作为帝王生涯的最后一年了,正好也是大比之年,所以他决定主持完这最后一次科举。

    每次大比之年的五六月份,各地赶考的士子们就已经齐聚一堂,参加各种宴会活动,以文会友。

    这也是为了今后进入仕途做准备,一旦才华出众,被某些达官贵人看上,就会在考取后对他进行提携,那么以后升官的速度会快很多。

    身居高位的朝廷大佬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名声和派系,陛下对单纯的家族体系很反感,因此培养一些额外的势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对于毫无根基的寒门士子们来说,能够背靠大树乘凉,也比靠自己单打独斗,宦海沉浮的要强。

    无论是世家还是寒门,这都是两全其美,各自得利的事情,因此情况愈演愈烈,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公开的行为。

    起初刘志并没有进行过干涉,但随着大汉朝廷党派斗争有加剧的迹象,他也开始重视起来。

    当年他提出科举就是为了让寒门阶级,能够与世家阶层相抗衡,如果到最后他们还是沦为了世家的附庸,那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反而是一些贫家子弟,随着大汉基层教育的普及,某些天资纵横的穷孩子也开始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他们由于出身实在太低,许多世家都瞧不起他们,反而很少去攀附权贵。

    这些贫家子弟为了能够出人头地,大多数都走了四大学院的路子。

    早年四大学院虽然很受刘志的看重,但却并不入世家的法眼,认为没有多大的出息。

    加上四大学院的院长在选择学生的时候都是以成绩为主,并不会看重出身。

    所以大量贫寒人家的子弟,都由此得以进入了仕途,十几年来,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勤恳务实的态度,慢慢向上爬。

    不知不觉间,竟然有为数不少的人混进了朝廷中层,也正因为如此,四大学院才引起了世家的注意。

    贫家子弟的极限代表是陈寔,虽然四十岁才考取功名,但他如今已是水利部的尚书,而且颇得皇帝的信任。

    当然董班也算一个,他出身于低级文吏的家庭,也算是正儿八经的庶民出身了。

    只是他早年的经历更加传奇一些,而且并不是靠科举出身,而是因为有从龙之功。

    现在已经是妥妥的内阁大臣之一,大汉六位副相之一,而且还有许多人都在猜测,等袁盱荣退之后,下一任首辅应该就是他了。

    这两个人一个一直看重民间教育,另一个喜欢提拔低级官员,所以他们身边聚集了大量庶民出身的官员。

    形成了大汉朝廷的第三股势力,目前虽然还不能与世家并驾齐驱,但已经隐隐有凌驾于寒门阶层之上的迹象了。

    这股异军突起,将本来就没有特别强盛过的寒门阶层,直接给边缘化了。

    正是这个特殊现象,导致了寒门两极分化,一部分开始靠近庶民党派,另一部分则向世家靠拢。

    在后世曾经无比兴盛的寒门阶层,为什么在大汉却无法立起来了?刘志觉得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寒门没有出什么有代表性的人物,撑不起场面。

    朝堂上党派划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相互对立斗争尖锐,甚至影响到整个朝廷机构的正常运转。

    后世的北宋时期,就是最显著的代表。

    尽管在目前看来,依然是以世家阶层为主,但庶民阶层发展势头强劲,如果再分化一部分寒门官员,也能在朝廷占上一席之地了。

    在刘志的心目中,宁愿那些寒门子弟倒向庶民集团,也不愿意他们去为世家阶层锦上添花。

    毕竟来自于现代,本身也是平民出身,哪怕做了皇帝,在思想深处依然有着新社会的烙印。

    尽管现在是封建社会,他还是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进入官场,为百姓们代言发声。

第408章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一届的士子名单,刘志已经看过了,与当初第一届科举比较起来,寒门子弟和平民子弟的份额已经大幅提升。

    两种士子的数量加起来,可以与世家子弟平分秋色了,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可见这些年来基础教育起到了显著的成效,教育资源逐渐开始向下层蔓延。

    当然,绝大多数的平民能够学习一下手工技术,稍微认识几个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只有那种天资超卓的孩子,才会得到继续上学的机会。

    但由于平民的基数太大,所以依然有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正因为他们每一个都聪明过人,又肯拼搏。

    所以在没有靠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提升整个群体的实力,当然这与刘志的朝廷政策也分不开关系。

    这次科举平民子弟能有这么多数量,更加该感谢的是四大学院,正因为他们为自己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才有今天的繁荣局面。

    虽然四大学院每年都有直接报举为官的名额,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宁愿走正式科举的道路。

    他们本来就出身寒微,如果再靠保举晋升的话,以后仕途上很容易被人攻击,被认为是得来不正。

    而且往往这些人一般都不愿意参加以文会友的宴席,而是待在学院里默默的复习功课。

    多年来,四大学院自成一派,他们本身就是同学校友,再加上同届参加科举的情谊,关系自然又更进一步了。

    就在科举大考紧锣密鼓准备的时候,水利部的尚书陈寔,也带来了好消息。

    经过几年的勘测,初步查明了西北方向水利工程的大概路线,尤其是那条由西藏通往西域的沟渠,更是备受瞩目。

    陈寔一拿到资料,便匆匆进宫求见刘志,将勘探组的初步线路图拿给他看。

    实际上对于西藏通往西域那条人工水利的路线,刘志自己也毫无把握,完全根据前世的一点印象,和自己梦中的情景所说。

    “幸亏有陛下的指点,此勘测才会如此顺利的完成,尤其是几个转弯的特殊峡谷,若要自己去慢慢寻找,恐怕五六年都不止。”

    陈寔此人向来特别务实,并不信什么怪力乱神之事,他出生贫寒,是当时少有的唯物主义思想启蒙者之一。

    但这一次,他不得不佩服皇帝的神奇之处,毕竟他所说的话,都已经被证实了。

    在他眼中,皇帝绝对是一个矛盾体,他的行事风格很注重务实,但身上却有诸多难以解释的神秘事件发生。

    “很好,既然已经确定了初步路线,那就加紧细节勘测,争取早日拿出完整的图纸来。”

    很遗憾,按照这个进度,在他的任期内肯定无法开工了,但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刘瑾,会继续将它完成的。

    “是,臣一定会加紧督促的。”

    只要确定了正确的路线,知道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后面就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陈寔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亲自主持这个利国利民的百年大事,那么此生他就于愿足矣。

    君臣二人心思各异,但都很激动,刘志是知道此后四百年西北都会大旱,将会改变整个华夏大地的格局。

    所以未雨绸缪,为子孙后代而计,既然自己有机会,更有能力,当然是希望能够做些什么了。

    而陈寔则是那种心怀天下百姓疾苦之人,典型的君子风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有时候连刘志都很佩服这种人,他们的高尚情操,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有他和董班、陈蕃、李膺、荀爽等等一大批为国为民的重臣护卫着,刘志对太子的未来很放心。

    到了八月初,大考开始,整个京城都停止鼓乐三天,而且还实行暂时宵禁,给考生们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考馆内的饮食和宿舍都是统一管理的,由刘志亲自派人打理,每年负责考场安全的士兵,都是临时抽签决定的。

    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负责考场安保工作,以防止有人提前勾结贿赂,营私舞弊。

    今年抽到了城门校尉,因此分了三百士卒过来,这些人从接到命令,就不能和任何人联系,更不能回家。

    直接奔赴考场,一直要等到考完了才能解散,有效杜绝的勾结的现象。

    考场舞弊是千古难题,至今也无法解决,刘志也只能尽最大努力,将这个几率减到最少,给那些没背景的平民子弟一个公平的机会。

    这次大考,刘志直接让太子刘瑾做了主考官,将来等他登基之后,这批人就是天子门生,他们对帝王的忠诚度要高得多。

    刘瑾第一次担当大任,不敢大意,十分谨慎小心,几乎是事必躬亲。

    有他看着,这届科举自然出不了大问题,等到八月十五之前放榜,京城里是人山人海,全部涌到平城门前看热闹。

    刘志坐在高高的朱雀城楼上,负手俯看着这每三年才发生一次的天下盛况,心中却再无波澜。

    二十几年前当他排除万难,好不容易促成了首次科举的时候,当时的心情真是比这些考生还激动。

    如今的盛况,正是这二十多年的努力才造就的,是整整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没当皇帝时觉得当皇帝很牛逼,说一不二,予取予求,站在万民的顶端俯瞰众生。

    可只有当了皇帝,他才算真正明白,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什么叫享受得越多,责任也就越重。

    数万民供奉,肩上就得担起万民的生计,这份担子是如此沉重,竭尽一生,也无法做到完美。

    如今他觉得已经到了该传承给后辈的时候了,有一个这样盛大的科举,也算是完美落幕。

    属于他刘志的时代即将结束,而新的里程也即将开启,是好是坏,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平城门外,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激动到欢呼雀跃,也有人捶胸顿足,刘志微微一笑走下了城楼。

    明日玉堂殿的殿试,他一样打算交给太子去办,自己最多出个面在那里做一做。

    其实他现在的状况,已经算是半退休了,完全就是一个过渡时期。

    当然由于惯性思维的缘故,臣子们不会觉得他是要让位,只是觉得皇帝年纪大了,不再那么勤政。

    这种情况在历朝历代也是很常见的,并不稀奇。

第409章出发

    当天,玉堂殿上精彩纷呈,无论是殿试的士子们,还是主考的太子,表现都十分优秀。

    刘志端坐在高高的王座上,心思却飘到了二十几年前,当年他第一次主持殿试,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而陈寔的表现也相当出彩,成为了大汉首位魁首,这一点,恐怕将会永远载入史册吧。

    不过,虽然刘瑾才是主考官,但殿试这么大的事情,他还是不敢自专,最后的名次依然是请示他来定夺的。

    第二天传统的插花游街,刘志没有出席,甚至从那一天开始,他便很少出现在人前。

    宫中渐渐有流言开始悄悄的传播,陛下似乎身体不适,需要静养,所以让太子监国。

    能够随时求见陛下的,除了内阁成员以外,就只有陈寔和四大学院的院长了。

    他对这几位院长的重视,完全超出所有的预计,太子的东宫和内阁的宜德殿,几乎成了大汉的行政中心。

    如今,对于太子送过来请求批示的奏章,刘志很多时候都是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

    可即使如此,刘瑾依然每天都会恭恭敬敬地呈上奏章,不管刘志会不会看,风雨无阻。

    每旬一次的朝会,他也不大参加了,经常都是让太子代为主持。

    直到年底的时候,出使罗马的医师团从海外归来,刘志才破天荒地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

    这些人去国离乡几万里,一去经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关键他们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宴席上,刘志对他们大肆表彰,每个人都连升几级,其中有一名医师殉职,魂归海外,被追封为乡侯。

    末了,他又指示医学院和太医院配合,尽快将治疗天花的技术整理出来,然后在全国进行推广。

    办完这件事情,一直到过年之前,皇帝再也没有出现在公开场合。

    要不是偶尔有内阁大臣能够见到他,简直让人怀疑他的健康状况。

    转眼到了第二年,这一年的元日庆典上,皇帝也只是匆匆出来露了一下面,让那些怀疑他已经不能动弹流言蜚语,暂时停歇了一下。

    趁着过年时够,刘志为太子刘瑾和襄阳王刘瑜,相继举办了盛大的婚礼,作为父亲,也作为皇帝,他亲自为儿子主持了婚礼。

    此后直到正月十六开朝,他也没再露面,甚至连内阁大臣们求见,也被拒绝了,反而传话出来,让他们有什么军国大事,只要与太子商量就可以了。

    众人颇为无奈,事情又不能不处理,何况太子处理事情也确实越来越圆融。

    到了三月间,朝臣们差不多都已经习惯了,没有皇帝出面,整个朝廷机构一样运转正常。

    反正有太子监国,渐渐地,大家有事的时候,也不再想着去请示皇帝。

    此时的刘志,还真的不在宫中,他早已偷偷起驾,带着皇后邓猛去了广成苑。

    在那里,他脱掉穿了几十年的帝王冠冕,开始做普通人打扮,每天还会积极地进行体能训练。

    到了六月间,他终于收到了南洋公邓演发来的电报:一切准备就绪!

    刘志看到兴奋无比,“哈哈哈,这一天终于到了。”

    夫妻二人即刻秘密回宫,当天晚上,医学院的院长张芝,被急匆匆召进了皇宫,整整一夜都没有出来。

    很快,一则消息就开始在坊间流传,陛下再次中风,已经瘫痪在床,无法言语行动了。

    等张芝一脸疲惫地从宫中出来,面对的就是无数前来探听消息的官员。

    张芝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陛下确实是病了,很快就要转到离宫去养病,老夫恐怕也得跟着去了。”

    这个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顿时就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涌向皇宫,要求探视陛下的病情。

    到了下午,皇后代为传召了二十几位朝臣重臣,包括七位内阁大臣,太子太傅和太子太保,还有数位尚书大臣,以及几位军届大佬。

    走进光线幽暗,甚至有些气氛阴森的大殿,巨大的雕花龙榻上,刘志面色苍白,奄奄一息地躺在上面。

    “诸位……都是国之栋梁,以后……这大汉天下,就拜托给几位了,好好辅佐太子刘瑾,开创个昌明盛世……”

    等他气若游丝,断断续续地把这番话说完,底下许多臣子们都已经泣不成声。

    “陛下需要静养,受不得吵闹,各位还是请先出去吧。”

    皇后一脸的哀戚,随着众臣走了出来,并且当众颁布了刘志的最后一道诏书。

    诏书中明言自己已经无法继续履行作为皇帝的职责,将传位于太子刘瑾,然后自己搬去郊外园林长期修养。

    事已至此,朝臣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了诏书,唯有太子痛哭流涕,跪下再三推辞不受。

    皇后叹了口气,“太子仁孝,怎么能于你父亲病中,违逆他的意思呢?”

    在朝臣们的再三请求下,太子刘瑾这才勉强接受,钦天监当场选期,好巧不巧的,第二日就是好日子,此后一个多月都不适宜。

    因为父亲病重,刘瑾要求登基大典尽量简办,但朝贺仪式和祭天两项,怎么都是少不了的。

    听着角楼上传来的洪亮钟声,刘志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从今天开始,他,刘志,不再是大汉的皇帝。

    登基仪式上,刘志被尊为了太上皇,邓猛晋级皇太后,二人将一起迁入永安宫,颐养天年。

    第二日,长公主刘华亲自将太上皇和皇太后,送去了郊外园林。

    悠悠运河边,一艘并不起眼的货轮,缓缓开动,刘华依偎在母亲怀里,眼眶微红。

    “父亲、母亲,就让女儿再送你们一程吧。”

    刘志穿着一身布衣,精神矍铄,笑呵呵地摸了摸她的头。

    “最多送到扬州入海口吧,我和你舅舅一起出海去呢,过几年就回来了,到时候给你带海外礼物。”

    说着又略带炫耀地问道:“你想要什么礼物?除了海里的龙王,其他都行哦。”

    刘华本来还有些伤感,却被父亲的戏谑态度,给哄得一干二净,明知此去危险重重,却也知道,这是父亲和母亲的心愿。

    “到时候父亲给我说说路上的新鲜事情,就够了。”

    邓猛穿了一身改良的窄袖男装,脸上卸了妆容,素面朝天,却笑得爽朗干净,这是刘华从未见过的形象,却又无端地觉得,这应该就是母亲原本该有的模样吧。

    满船侍卫在樊超的带领下,都是精神抖擞,他们早已参加过数年的出海训练,适应了海上生涯。

    就连张让都满面笑容,乐呵呵地跑前跑后,老院长张芝带了几位弟子,陪同出游,誓要阅尽天下医药……

    一路相送,最终刘志只让她送到长江口,双方就挥手道别。

    看着轮船缓缓消失在烟波之中,刘华的眼泪还是忍不住掉下来。

    “父亲,母亲,你们可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6959/ 第一时间欣赏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作者:共赏清歌所写的《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为转载作品,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介绍:
新书《大晋风骨》已发,有喜欢东晋历史的读者,可以移步试看。
本书又名《汉贼》。汉质帝本初元年,东汉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宦官干政,外戚专权,八岁的小皇帝被毒杀……
刘志不情不愿地登上了帝位,唉,好好地相个亲而已,竟然成了大汉天子。
只是外有大将军飞扬跋扈,内有皇太后垂帘听政,要想破局,该如何出手?
左思右想,平生唯有一技之长,偷而已……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