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文阅读

作者:山村户口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五十章 公交车进村

    不久后,焚家一家老小是齐聚一堂。

    而焚天泉能读大学的消息,也已经公布,一家人都高兴。

    焚老见人都到齐了,把自己要南下教学针灸之术的事情说了出来。

    “我知道,你们都不喜欢针灸。但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在我手里断送。既然你们都不继承,那就公开传授出去吧!

    老大、老二,你们两个商量,谁守家,谁跟我南下。”

    他毕竟上了年纪,最好还是有人在身边照顾一下比较好。

    此外,也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一大家子都窝在老家,没什么前途,还不如带一个儿子出去。

    “爸,要不让老三和弟妹跟你南下吧!”老大焚少商说道。

    老三没有孩子,也不是干重活的好手,但弟妹贤惠,会照顾人。

    老二一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同样走不开。

    “我不去。”

    得知老头子是去教中医的,他立即不想凑合。焚少冲不会忘记,自己母亲就是因为家传医术连累,最后去世的。

    “轮不到你说话,让你去就去,废话那么多干嘛?”焚少商瞪了一眼自己三弟。

    焚少冲不怕自己老子,却不会跟自己大哥顶嘴。这些年,大哥为了他们,吃尽了苦头,他们几兄妹都不会跟大哥闹红脸。

    “老二,你们两口子也别去上班了……”

    “不上班?吃什么?”老二没好气地说道。

    “在家种药材,有空还能进山采药,挣得比你们现在多。当然了,我也就这么建议,做不做随你。

    南方那边,有老板承诺收购药材。”

    他们这里是秦岭,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宝库。这里的环境和气候,适合多种珍贵药材的生长。

    比如羊角参、何首乌、铁牛七、茯苓、天麻等等。

    “种药材?”老大焚少商疑惑,感觉有点冒险。

    他们这里属于内陆山区,开放程度不高,对外界的了解不多,有这种顾虑是很正常的。

    “有老板收购,你还瞻前顾后干什么?我先说好,跟我南下的,以后负责给我养老,我的工资给他。

    留在家的,继承家产,还有我们家传针灸之术的买断费,一共两万元。”

    此话一出,全家都瞪大眼睛。

    两万元在他们这里,简直就是巨款,他们这里穷,还没有万元户呢!他们家的针灸之术这么值钱吗?

    只要是留在家的,都有一万元?

    “爸,你的工资很高吗?”老二忍不住问。

    毕竟跟过去的不但分不到那两万元,还要养老,如果工资少,谁干呀?

    “一个月一千元左右吧!”老焚笑道。

    让你们这帮兔崽子瞧不起中医,一个个都不愿意学。看到没?老子以后一个月的工资都上千元。

    焚少商等人面面相觑,傻眼了。

    “爸!你确定这是一个月的工资?”

    “废话!人家集结了很多老中医,就是为了振兴中医,开出的工资都是一千、几百元的。以前让你们学,你们全身抵触。”

    焚天泉的母亲扯了扯自己儿子:“儿子,要不跟你爷爷学中医算了?或者去读中医学院。”

    他们爸的收入,顿时让他们不澹定了。

    这中医,好像很有前途呀!

    此外,老大、老二的媳妇都有了点别的心思。

    虽然跟着南下就意味着放弃老家的祖产,也分不到那两万元,还要给老爷子养老,照顾老人家。但一个月1000元左右呀!一年就上万元。

    这不比在老家强?

    老人却看穿了两位儿媳妇的心思一样,说道:“留在家种药材,收入也不会低。就拿天麻来说,我听说那边的收购价超过好几块钱。”

    老大和老二的媳妇听后,刚刚那异样的心思再次被压下,不说话了。

    她们也清楚,老爷子不可能全部工资都交出去的,他还有两个女儿呢!也总得照顾一下吧?

    于是,三兄弟就商量好,老三两夫妇跟着南下,负责照顾老爷子以后的生活。

    ……

    在江宁疯狂撒钱的举动下,短短时日,黄芩就收购了不少民间的中药方。而秦老则是拉拢了各地有本事的老中医。

    其中包括针灸、拔罐等多种传统中医治疗手段的高手。

    如此一来,中医学院就能开设多个专业,囊括几乎所有的中医医术。

    而像焚家那种,有家传绝技的,只要大方地公开传授,都能得到一到两万元的医术“专利费”,或者说买断费。

    江宁如此疯狂的砸钱,让黄芩和秦老他们头皮发麻。

    虽然钱不是他们的,但也替江宁赶到肉疼呀!

    这天,一辆公交车驶入双河村。很多村民想要挤上车,体验一把坐公交车的感觉。

    公交车的起点是金洞村,途径好几个村子,镇街道,终点是双河村。孩子上车是一毛钱,大人则是两毛。

    这票价,不能说贵,也不能说便宜。

    说实话,仅仅靠卖车票,公交车是难以运营下去的,肯定还需要镇里每年补贴一点进去,才能维持运营。

    “一天有几趟车呀?”有村民问司机。

    司机抽了一口村民递的烟,笑道:“首趟车是早上八点,每隔两个钟头发一次车,一直到傍晚六点。”

    这谁能想到?响石镇的人居然也能坐公交车了。

    司机知道,公交车开通,主要是为金洞村那边的研究所服务的。那边的人,好多都是外来人,听说外地人比本村人还要多。

    他们经常要去镇上,公交车给他们提供了出行的便捷条件。

    其次就是双河村了。

    这里的村民富裕,虽然很多家庭都有了自行车。但公交车肯定比坐自行车要舒服,尤其是遇到下雨等天气。

    “喂!别挤上来了,等下一趟吧!”司机见车内人满为患,连忙阻止车门外的村民。

    李泉他们站在不远处,没有凑热闹。

    在县城,他们不是没坐过公交车。

    “双河村越来越方便了。”李泉感叹道。

    他们也算是亲眼看着双河村一点一点地变化。

    “搞得我都想以后住在这里。”

    “可惜,没有房子分配。”

    ……

第一百五十一章 跨国合作

    又过了段时间,孙家伟结了婚,还闹出不小的动静。毕竟有江宁撑场面,风风光光是肯定的。

    江宁和唐秋送了一辆摩托车,礼不可谓不重。

    孙家琪还吵着自己的表姐唐秋,以后自己出嫁,也不能寒酸呀!

    桥头村那边,大型的蓄水池已经完成建设,管道都铺好。而药酒厂,已经把框架给建起来。

    那座新桥,据说也会在本月内建成。

    高一轩带着他的团队,在桥头村正式开始蘑孤的培植。这段时间,他们还研究过桥头村的山,对山上的松林做了调研。

    正如江宁所说,桥头村三面的山头,都很适合松茸等珍稀食用菌的生长。

    桥头村的村民也踏入了被羡慕的行列。

    除了自己家的耕地,还有山场,他们家家户户每年都能收到千元以上的租金,加上种蘑孤的工作,一年的收入不会低于两千。

    此时,他们也不纠结去不去工厂上班。

    反正在自己村都能干活,工资不比进厂低。那么,去不去工厂,好像都无所谓了。

    在高一轩等人的指导下,他们发现种蘑孤其实也不难。

    就拿现在已经种下的香孤而言,首先就是准备相关的材料,比如麦麸,木屑,多灵菌。

    接着,将准备的材料进行调和,将石膏、木屑还有麦麸混合在一起,然后用喷壶在里面加入适量的水,水要达到总体量的60%。

    然后准备专门用作种香孤的塑料袋,将混好的材料放入到塑料袋当中,扎紧放在一旁备用。

    调制好的菌孤包开始放到缸中进行发酵,同时在发酵成功之后可以用牙签或者是快子在上面多插几个洞,这样种出来的香孤才会比较肥。

    桥头村的村民种了一辈子的庄稼,对蘑孤也不陌生,但种蘑孤却是他们头一回,并不熟练。

    然而,在高一轩他们的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实际上,有些东西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高一轩他们还根据村里的地形,分成好几个区域,用于培植不同的高级食用菌。

    这期间,江宁还提供了他特别调配的营养剂。高一轩也没多问,谁还没点秘密呢?街头买卤味的,都有点祖传配方呢!

    老板能把双河村的瓜果蔬菜种得那么好,他和他爸,以及赵叔等人都猜测到,肯定有特别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双河村的土壤、温度、湿度等环境造就的。

    什么双河村的环境特殊,那只能蒙外行人。

    当然了,也不能否定环境的重要性。作为农业、植物学的专家,他们很清楚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荔枝、香蕉、菠萝等在北方难以生存,就别说什么结果质量了。

    有些水果,确实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位置,都会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十个实习的大学生休息的时候,聚在一起。

    “你们都决定留下来吗?”有人问道。

    “难道还有更好的出路?反正我是不走了的。”

    梁瑞最近表现得很卖力,就是为了留下来。等学校那边发了毕业证,他就能正式转正,真正意义上加入高一轩的团队。

    他家并不富裕,很需要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至于这里是农村,他没有丝毫的介意。只要能赚钱,他啥地方都能去。更何况,响石镇并不差。

    “我也努力留下来,高大哥说了,我们江师兄在这里的布局很大,我觉得有前途。”另一位女学生也开口道。

    这里收入高,还有前途,为什么不留下呢!

    “冯为民,你呢?”大家把目光看向冯为民。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大家也看出,冯为民的家境是他们中最好的,见识似乎也不少,家里肯定不简单。

    冯为民有点为难,他家的情况有点复杂。家里希望他能考公,等毕业后,安排他进相关部门磨砺。说白了,就是要从政。

    但是,他个人对家里的安排比较抵触,想留下来。

    “我?还不知道,先看看吧!”

    其他人无语,也有点羡慕,毕竟冯为民的选择多。人家不仅家境好,学习成绩也顶尖,是个学霸。来到桥头村后,更是得到高一轩的重视。

    说实话,这么优秀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就在这时,高一轩兴高采烈地走过来,没有瞧不起这群实习的大学生。

    “高哥,有啥好事?”

    高一轩笑道:“下周出国,你们说是不是好事?”

    梁瑞等人瞪大眼睛,颇为吃惊。

    出国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遥远,甚至想都不敢想。当然,冯为民除外,他想出国的话,家里是能运作、运作的,只是也不轻松就对了。

    “唉哟!高大哥,是去哪个国家?去多少天?咱这也离不开您呀!”

    高一轩哈哈一笑,连忙摆手:“不至于,不至于,还有老陈他们在。这次是去美国,大概一两周吧!”

    “能出国见识、见识,真好。”

    “你们也别羡慕,都有机会。早上的时候,我们老板说了。以后我们这个团队,每年都能获得五个去岛国的名额。”高一轩又说道。

    他过来,就是给大家分享好消息的。

    岛国虽然近,但也不是谁都能去。

    以后每一年,他基本上都能带队去岛国考察,学习人家的现代农业研究。

    此话一出,冯为民都惊呆。

    “高大哥,您没骗我们吧?”一时间,大家又惊又喜。

    这就意味着,他们有很大的机会出国,见见世面。一年的名额虽然只有五个,但他们的人也少,竞争不大,今年轮不到,一两年后肯定能轮得到。

    “骗你们干嘛?我们老板已经和岛国那边的一个农业研究基地谈了合作。不仅我们能出去学习,岛国那边也会每年派人过来交流。”

    这对江宁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小事,可对高一轩等人而言,那就是天大的事。

    一时间,梁瑞等人跟打了鸡血一样。

    这消息,对他们的冲击很强。

    岛国这个国家,土壤贫乏,面积狭小,平原很少,耕地面积十分有限,没有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人口密度很大,但是他们把农业做到了领先很多国家的水平。

    在江宁看来,人家是有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一下的。

第一百五十二章 清明节

    其实,这项合作,岛国方面也很期待。

    毕竟江宁的产品,已经开始攻占他们国内高端市场。他们这大半年来,一直都在攻克,但没什么进展。

    如今,可以近距离破解江宁的种植技术等,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然而他们不知道,哪怕他们来一百次,没有灵液的他们,一切都是白搭。

    反而是江宁这边,能偷师到更多的东西。这笔账,江宁怎么看都感觉自己赚了。当然了,在岛国人看来,他们也赚了。

    此项合作,属于两个国家农业研究上的技术交流。在目前的国内,属于比较少见的。

    毕竟在国人的意识中,国外就是厉害,就是牛逼,人家没必要跟我们交流什么,只有我们学别人的份。

    “那我们不是应该学点日语?”有人忍不住开心道。

    高一轩笑道:“可以学几句日常打招呼的,专门去学这门语言,那就没太大必要,毕竟我们的交流也不会太久,而且有翻译。”

    他可不希望大家整天就埋头学日语,把工作给落下。

    此时此刻,大家更加坚定了留下来的念头,必须让自己更加优秀才行。要知道,不是他们想要留下,就能留下的,最后他们的表现如果不能让高一轩等人满意,那就不好意思了。

    而事实上,江宁对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很满意,只要品行不坏,他都能挽留。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甚至比二三十年后的博士生都稀缺,是真正的人才。哪怕这些是农业大学的学生,依旧难能可贵。

    就拿眼前这十名大学生来说,在田地里忙活,还一边用本子总结、记录等。

    ……

    这天,清明节,下着蒙蒙雨,江宁离开了响石镇。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

    江宁的记忆中,对原主的爷爷奶奶,印象已经有点模湖。

    毕竟原主的爷爷奶奶去世有差不多十个年头,加上江宁穿越过来,也没有完全继承所有的记忆。所以,他对原主的爷爷奶奶也就没有太多的思念之情。

    除了给爷爷奶奶扫墓,还要给江家祖宗上香。

    老江家也在建水县,但属于临海的小渔村。当江宁一行人开着车子进村,就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力。

    江爱民对村子的村民没太多笑脸,甚至不怎么打招呼。

    他不会忘记,当年某些人落井下石的场景。

    也正是如此,即便儿子发达了,他也没有让江宁回老家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去你五叔公家,其他人不要理。”江爱民跟江宁说道。

    江宁点头,这件事上,他不会跟自己老子唱反调。不是所有农村人都是淳朴的,他得知自己家祖坟都被人刨过,自然对村里人没什么好感。

    而五叔公一家,算是村子里唯一还保持情感的人家。

    当初江家落难,五叔公冒着风险提供帮助,这点情义不能忘。

    清水村的村长大老远地望着下车的人,叹了口气,落寞地回到自己屋里。

    如果不是当初事情做得太绝,就凭江爱民是建水县的领导,他们村子怎么也能得到一点照顾。

    更别说他们还听说,江爱民的儿子江宁发了财,成了建水县的首富,很有钱。

    看到他们开着轿车回村,他就知道,传闻应该是真的。

    不多时,几个村干部来到村长家。

    “村长,江爱民一家回来了,还开着小汽车,我们不去聊聊吗?”一位村主任忍不住说道。

    村长抽了口烟,抬头看了眼说话的人,面无表情地反问:“聊什么?跟人家说,当年我们不是故意的?

    当初,我就说,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你们怎么做的?砸人祖祠,挖人祖坟。”

    “都过去那么多年……”

    村长摆摆手:“要去你们去,我劝你们不要乱来。他现在是县里的领导,你们惹不起。”

    ……

    江宁提着几大袋的东西,跟着父母走进五叔公的家中,后面还跟着二舅他们。他们一行人也不少,不怕村民来闹。

    五叔公比江宁的外公年纪还要大一点,掉牙严重,没剩下几颗牙齿了。

    老人这一家人丁兴旺,儿子四个,孙子孙女一大堆,甚至重孙都有了,可谓是儿孙满堂。

    “五叔,您老一把年纪,就别给我倒茶了。”江爱民笑道。

    “爱民呀!他就是宁哥儿吧?一眨眼就这么大了。”老人的记忆同样有点模湖,人老了,记东西也不清楚。

    江宁打招呼道:“五叔公,是我。”

    “爱民哥,你们快坐。”五叔公的儿子连忙招呼。

    得知江宁等人要回来扫墓,他们一家早就帮忙准备了祭品等。以前,这些事都是他们家帮忙操办的。

    而他们家,也得到了江爱民的照顾。比如老二在镇政府工作,就是江爱民帮忙运作的。

    现在,江爱民就是他们一家的后台。当年老爷子冒险,回报很高。

    就因为那事,他们家也曾受过村子的排挤,但自从江爱民回到县里工作,一切就发生了转变。

    有些人看到江家这样,想要抱大腿,不止一次跟他们家暗示什么。

    无非就是想让他们家帮忙说情。

    但他们家拎得清,没有帮忙。当年的事,无论搁在谁身上,都无法原谅,何必做这种吃力不太好的事?

    再说,村民怎么样,跟他们家没太大关系。

    现在老二是镇里的领导,村民也不敢对他们家怎么样。

    “浩子,听说快毕业?”江宁拍了拍一个年纪比自己小两三岁的年轻人,笑问道。

    “宁哥,我毕业后,能给你做事吗?”青年忍不住问道。

    此话一出,五叔公一家都望过来。

    谁都知道,现在江宁可是大富豪。尤其是经过老二的描述,他们对江宁就更加佩服。

    “可以呀!毕业了去双河村找我,我让你单独负责一个项目。”江宁爽快地答应。

    不仅仅是浩子,五叔公家的其他人,想要什么工作,他都能尽量安排。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养猪建议

    江宁从那堆的祭拜品中拿起一叠冥币,看了眼,面值只有百万。

    看来,现在地府的通货膨胀还不严重,不像后世的那些冥币,动则多少千亿,甚至上万亿的。

    这玩意,也就近年来才敢重新冒出来。

    要是搁在十年前,敢烧这种东西,一顶帽子扣上来,不死也得脱层皮。

    很多人不知道,冥币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应该是清末的时候冒出来的。那时候的冥币内容更像钱庄的汇票,金额自己填,还有给鬼差的四锭小费。

    而真正出现钞票样式的冥币则要等到民国时期了。

    建国之后,这种封建迷信的产物逐渐式微。20世纪60年代以后,冥币在大陆地区更是几乎绝迹,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即使敢于偷偷烧纸,烧的也是传统的黄表纸。

    改革开放后,冥币再次现身我们大陆。

    在这个万元户还不多的时代,百万元面值似乎已经是早期冥币制造者们想象的极限了。

    江宁知道,不用多少年,再过十年八年左右,冥币的面值会飙升到亿元以上。北方可能会保守一点,堪堪破亿,而南方则是多少百亿了。

    广东那边可能会更过分一点,开始出现美元等样式的冥钞。

    这是让下面的祖宗也用一用外汇的节奏呀!

    江宁还知道,这玩意在后世,甚至会在西方国家掀起热潮,得到很多外国老的追捧。

    “什么时候动身?”江宁问道。

    “不着急,烧猪还没烧好呢!”

    江爱民觉得,去年他们家顺风顺水,儿子一鸣惊人,也得益于父母的在天之灵保佑,所以打算搞隆重一点。

    不仅买了很大盘的鞭炮,还提前让五叔公家帮忙,搞一头烧猪,好好祭拜一下。

    这年头,抬着一头烧猪去祭祖,那可是非常有排面的事。

    尽管现在大家能吃饱饭,但也还是物资比较紧缺的时代,大家都还比较穷。

    一头大烤猪,起码得耗费好几百元,不是普通的家庭能承担的。也就只有那些大家族,才会这么做。

    距离五叔公家不远,泥砖垒起来的“烤房”散发出来香味,引来村里不少小孩子的围观,眼巴巴地盯着“烤房”,不断地咽口水。

    清水村也不富裕,有些小孩还没吃过烤猪,嘴馋是肯定的。

    在双河村,江宁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会给大家买零食等。但到了清水村,他也学会无动于衷。

    有人可能会说,大人的恩怨,不能牵涉到孩子,孩子是无辜的。

    但江宁真不想招惹什么,给这些孩子吃的,那些村民还以为他大度了,不会计较以前的事,开始得寸进尺之类。

    因此,他就当没看见那些孩子。

    “宁哥,这头猪我们家上一年特意留下来的,差不多三百斤呢!”年龄比江宁小几岁的小妹自豪地跟江宁说道。

    江宁这次来,送给她一个随身听,可把她乐坏了。

    “你喂的?”江宁笑问道。

    这是本土猪,能长到两百多斤已经是很厉害的了。不像后世的那些外来猪,五六百斤都是常见的。

    咱国内的本土猪干不过外来的猪种,也就能理解。

    人家养几个月就四五百斤,而本土猪养一年才两百斤左右。有些土猪更离谱,长不大一样,只有几十斤。

    土猪逐渐被淘汰,也就没什么好说的,毕竟土猪的利润不高,养殖场肯定不愿意养。

    妹子勐点头:“我也有帮忙去割猪草的。”

    话音一落,就被旁边她的大哥鄙夷道:“你就喂了那么几次,也好意思邀功?”

    “养猪也是有前途的,但一定要把规模扩大,比如养它一百几十头。一头挣一百元,那一年也能挣一万左右。”江宁跟盛哥说道。

    “啊!我哪有那么多成本?”盛哥翻白眼道。

    现在不像七十年代,那时候农村养鸡鸭都有限制,不能超过多少只,否则就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

    如今农民的手头有了富余的粮食,家家户户都会养鸡鸭猪等,搞搞副业,能增加不少收入。

    在农村,猪和牛都是农民的重要财富。

    “盛哥,胆子放大一点。启动资金,我可以借给你,咱也不是外人。你就说,你敢不敢做吧!这年头,猪肉也还是紧销品,不愁卖不出去。”

    江宁可没说大话,现在的猪肉是供不应求。

    大型的养殖场,目前只有国家在做,私人几乎没有。吃第一口螃蟹的,往往都会发大财。

    “这……”盛哥顿时心动了。

    要是有成本,谁不想发财呢?

    他结了婚,孩子也有两个,上有老下有小的,肯定是想赚钱的呀!

    “不过,最好别在清水村搞,小心有人眼红。”江宁提醒。

    以清水村那些村民的德性,江宁不怀疑他们不会半夜跑去下药。千万不要太高看某些人的品德,当年江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来的路上,江宁甚至跟自己老子建议,找个黄道吉日,将祖坟等迁出清水村。

    他真不希望和这个村子有其他的瓜葛。

    盛哥这回听进去了,点头:“那我去我媳妇娘家那边搞。”

    “这就对了,还能给嫂子娘家那边提供工作机会,自己创业当老板,给别人打工,是很难有出头的。”

    一个大型的养猪产业,足以带动整个村子的经济发展。

    弄那么大的养殖场,需要人工吧?需要粮食吧?村民吃不完的番薯、木薯、玉米等,都可以收购。

    “好,那我听你的。小宁,谢啦!这份情……”

    这种机会,他要是把握不住,那就活该一辈子穷。

    江宁笑着摆摆手:“别说那些客气话,只是借钱而已,又不是送你。”

    尽管如此,盛哥心里也牢牢记住这份恩情。

    这年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借钱给你的。有些人有钱,但人家真不会借给你。只要你开口,感情就澹了,别人以后可能绕着你走。

    不管什么时候,鬼不可怕,穷鬼才可怕。

    江宁看着盛哥,朝其中一个女孩努了努嘴,问道:“她怎么回事?”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国人的信仰

    只见那女孩衣服单薄,没有穿鞋,脖子上还有淤青,瘦得有些过分。

    盛哥小声地解释:“王康家的,亲娘走了,来了个后妈,能有什么好日子?这事,村里人早就见怪不怪。有一次,老爷子看不下去,说了几句,被人堵在门骂了半天。”

    被后妈虐待?

    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很常见,在农村更是如此。外人还真不怎么好管。

    江宁注意到,女孩的眼神清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性格没有阴沉,也是难得。

    在心底,江宁暗骂自己一句,这是又心软了?

    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心理,他真见不得太惨的悲剧。

    江宁也知道,更惨的人和事都有,而且很多,根本管不过来。可发生在身边的,要不插手一下,总感觉良心有点过不去。

    圣母也罢吧!

    就在江宁沉思之际,远处传来骂声:“桃子,不想吃饭了吗?还不去砍柴?”

    七八岁大的女孩闪过一丝慌乱,赶紧拎着柴刀,匆匆朝附近的山上走去。那背影,看得让人有点心疼。

    “盛哥……”江宁在盛哥的耳边说了几句。

    盛哥很诧异,随即说道:“我去镇里找人。”

    “嗯,最好就是不认识的,不怕王康家以后反悔,找麻烦。”江宁说道。

    回到家中,盛哥先跟自己老婆谈了江宁借钱给他们搞养殖场的事。

    “宁哥儿真的借钱给我们?”盛哥的老婆惊喜万分。

    “还能有假?不过,我们不能在清水村搞。咱这个村子的德性,你也知道,容易眼红,啥事都能干出来。

    所以,我打算到你娘家去搞,养一百头,忙不过来就请人。”

    “好,好呀!我明天就回娘家,通知我爸妈他们。”盛哥的老婆已经沉浸在当老板娘,以后数钱的幻想之中。

    见老公要出门,又问道:“去哪?”

    “给小宁办点事,你就别多问了。”

    说完,他找上孙家伟,载他到镇上一趟。

    孙家伟得知是江宁的吩咐,自然不敢怠慢。

    烧猪出炉,香味就更浓了,附近村民家的人都偷偷咽口水,有人甚至想着要不要去打秋风。

    出炉后,烧猪还要装饰一番,比如在猪耳朵上带上红纸剪的纸花,弄得更喜庆一点。

    就在江宁他们出发,前去拜祭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进村,悄悄地来到王康家。

    他正是盛哥找的人——光哥,是镇上的无业人士。

    “你找谁?”

    “大嫂子,我听说,您家有个女娃,不是亲生的……”

    妇女抱着一个孩子,皱眉地看着来人:“是又怎样?”

    “是这样,有人想要买一个童养媳,出价500。”

    妇女一听,顿时大喜:“哎呀!大兄弟,快里面请。这事好说,我们进去聊。”

    反正不是自己的骨肉,而且还是个赔钱货,养在家里也是浪费粮食。有人肯花钱买走,她当然是乐意的。

    进屋后,妇女又是倒茶,又是拿出平时都不怎么舍得吃的点心招待。

    “大兄弟,您详细说一下呗!”

    光哥问道:“大嫂子,就你一个人?能做主吗?这事比较紧,我可没有时间跟你浪费,不行的话我就去找下一家。”

    “行、行、行!我家是我做主的。大兄弟,您等等,我把我家的叫回来,还有那丫头。放心,那丫头长得还不错的,长大后一定漂亮。”

    妇女急了,这笔钱她拿定了。

    现在丈夫、家公家婆等人都在外面干农活,就她在家里带孩子。

    她连忙到门外大喊,将自己的丈夫等人喊回来。还很康慨地给了一个路过的孩子一毛钱,让他快去将桃子带回来。

    王康等人回来后,听了来龙去脉,他们商量了几句,也就同意将桃子卖掉。一个女孩子而已,在他们看来,确实就是赔钱货,能卖一笔钱,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至于桃子以后的命运,他们不关心。搞不好,桃子傍上了大腿,他们家以后还能沾点光,能去打打秋风什么的呢!

    “500太少了,得800,我们养那丫头这么多年。就算一头猪,养这么久,也不止这个数吧?”王康讨价还价。

    光哥立即站起来:“那打扰了。人家只给500,我再去其他地方找找。”

    王康的老婆赶紧扯了他一下,眼神疯狂暗示。

    别说几岁大的女孩子,就算养到二十岁,彩礼都没有500元呀!真要把人吓走,500元可就没了呀!

    “咳咳!等等,那500就500吧!”王康见光哥真要走,也慌了。

    “那就先看看人吧!歪瓜裂枣可不要,人家是买回去做童养媳的。”

    话音刚落,桃子就被带回来。

    光哥看到人,眉头一皱。

    这皱眉的动作,可把王康一家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洗一洗,还是很好看的。”

    王康的老婆立即将桃子拉走,让她去洗澡,甚至拿出一套好衣服,新的布鞋也都拿出一双。

    “桃子,咱家养不了那么多人,你别怪家里狠心。这不,我们给你找了一户好人家,到那边就可以享福了……”

    好好打扮一番之后,桃子再次被领到光哥面前。

    这回,光哥终于满意地点点头,拿出一张纸:“签字,摁下手指印。一会,我还要找你们村的村长做个见证。”

    他还特别说明,自己这可不是拐卖儿童。

    不久后,桃子忐忑地跟着光哥离开了清水村。这件事,也引起了村民们的议论。这一家人也是狠心,孩子就这样被卖掉。

    当然了,也有人羡慕,毕竟那是500元呀!

    ……

    江爱民告诉儿子,以前江家也是个大族,但好多同族死的死,逃的逃。

    江宁虔诚地祭拜。

    谁说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信仰?

    我们信的是自己的祖先,不管顺不顺利,年年都要祭拜,祈求祖先的保佑。

    至于拜佛、拜神仙等,对中国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交易”。拜神都是带着目的的,一旦目的没有达成,我们可能会骂:什么狗屁神?一点都不灵,下次不拜了。

    但是,对自己祖先,即便祭拜过后依旧不顺利,也不会说这种话,还是会继续祭拜。

第一百五十五章 收养

    江宁的老妈在坟前叨叨絮絮了好久,说着去年的一些事,好的,不好的都给去世的长辈讲一遍,让他们继续保佑,保佑江家开枝散叶等等。

    唠叨的时候,还一边烧钱。那一箩筐,足以保证老人家在地下当首富了吧?

    “现在好呀!以前都不让烧,老祖宗不得当穷鬼?”二舅在江宁身边滴咕道。

    江宁呵呵一笑,暗道:以后要提倡文明扫墓,还会禁一波。所以,现在能烧就多烧点吧!省得以后老祖宗没钱花。

    拜祭完之后,鞭炮声传遍整个清水村。

    很快,方圆二十多米,全都铺满了红色的鞭炮纸。

    在江宁他们离开后,立即跑来一群的孩子,将整个坟头地毯式搜了一遍,将没点着的鞭炮捡走。

    回去后,开始分烧猪肉,一共分成三份。最大的一份留给五叔公家,一份是江宁带回双河村,最后一份则是让江爱民带回县城去吃。

    “五叔,就这样吧!我们吃不了太多,您家人多,多留点。”江爱民劝道。

    “行,迁坟的事,我找人帮忙看看,问题不大。”

    对于江爱民要把祖坟和父母的坟迁走,他心中感叹,但也支持这种做法。

    以前他们家也受到了其他人的排挤,当时也想过搬走。但坟容易迁,家却没那么容易,毕竟田产等都在村里,搬不走。

    江宁他们走后,就有村干部上门。

    村长等人看着那半扇的烧猪肉,喉咙涌动。如果是以前,说不定就厚着脸皮讨要一点了。但现在,有点不太合适。

    “五哥,听说爱民家的儿子当了大老板,在响石镇建了好几个厂,我们能不能……”村长舔着脸说道。

    刚才很多村民跑到他家,商量这件事。他作为村长,怎么也得来谈一谈,看能否消除当年的恩怨,大家继续做乡亲。

    五叔公当即打断村长的话:“你们别找我,当年你们做了什么,都清楚吧?说实话,人家现在起势,没有报复你们,就烧高香吧!还想什么?”

    “他还能报复不成?”有人不服。

    “怎么不能?我告诉你们,爱民过两年很可能升到副县长。他要整你们,都不用自己出手。”五叔公鄙视一眼。

    在场的,差不多都是村干部,知道副县长有什么能量。

    这回,他们都不敢说话了。

    一时间,甚至还有点侥幸,得亏人家没有想着报复。不然,他们这帮人都不好过。

    “行了,人家也不想和我们村纠缠,就这样吧!你们也别再去惹人家。”

    村长等人这才消停,心里虽然感觉可惜,但真不能作妖了。别说什么副县长之类,就是一个镇长都能让他们村倒霉。

    “老大,给大家割点烧猪肉。”随后,五叔公又对自己大儿子喊道。

    江宁一家连祖坟都迁走,自然不用再在意这个村子的村民态度,但他们家要在这村子生活下去,关系还是得要维护。

    所以,哪怕虚情假意也好,总得分一点。人情世故方面做得不好,也挺难。

    此时,盛哥带着桃子在街上吃着东西,跟她说一些事。

    桃子原本还有点惊慌,毕竟自己被卖了。但看到同村的叔叔,说明了缘由,也就放下心来,甚至有点欢喜。

    “人家不是真的买你去做童养媳,当妹妹养的,比我们村的人好着呢!这个家,你就当没有……”盛哥教孩子,到了新家要听话、孝顺等等。

    其实,也不用教。桃子年纪虽然不大,但也算是尝透了酸甜苦辣,平时生活得小心翼翼,多吃一快子菜都怕被骂的人,很多事她都懂。

    “盛叔,桃子知道了。”小孩子知道这里面有盛哥的功劳,所以跪下磕了个头。

    “啊哟!使不得,使不得!快起来,车子过来了。”

    盛哥远远看到了江宁的车,太好认了,那种小轿车在乡镇很扎眼。除了江宁,还有谁拥有这种车?

    而车上,江宁也和自己爸妈聊了这个事,让爸妈收养个干女儿。

    江爱民肯定是赞同的,男人嘛!都喜欢女儿,儿子都是用来打的。

    为此,江爱民和儿子还就孩子到双河村,还是到县城争了起来。

    最后,还是江宁的老妈发话,让孩子去双河村。

    去县城虽然读书方便,但没有人陪伴。到双河村就不一样,江宁闲得很,还有一大家子,小孩子融入环境也容易一些。

    江爱民等人看到了人,虽然女孩看上去营养不良,但眼神清澈,看面相就不差,满意地摸了摸桃子的头发,笑道:“别紧张,不习惯的话,以后叫叔叔阿姨也行。”

    桃子却很懂事,怯生生地喊了爸爸、妈妈、哥哥。

    江爱民在口袋掏了点钱出来,找人要了一个空的红包,装进去,塞到桃子手中。

    “好!这是爸爸给你。丫头,你是想继续叫桃子,还是另起其他名字?”江爱民询问,征求孩子的想法。

    桃子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看向江宁。

    “那就小名不变,大名改一改。”江宁出主意。

    桃子听了点头,小名是亲妈妈起的,她确实不想改。

    江宁的老妈量了一下桃子的身高,打算回县城后,给孩子买几套新衣服。

    “妈,您就别操心了。回镇里,我给她买。现在我们镇,什么没有呀?”江宁说道。

    “你懂什么?”杨慧敏白了一眼自己儿子。

    聊了一会,江爱民两夫妇直接回县城,而江宁则是带着桃子回双河村。

    “盛哥,资金这周你到双河村拿,我就不送过来了。大胆干,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江宁对着车窗外的盛哥说道。

    盛哥满脸喜色,笑道:“得咧!哪用你亲自送来?等着,过两天我就过去。”

    他还得跟老婆回一次岳父家。

    建大型的养殖场,也还得和当地村子打好交道。毕竟养猪那味道还是不太好闻,影响到别人。

    这时候,就要给点甜头别人。否则,人家可能不让你在他们村子建养殖场。

    比如以后专门收购他们村的粗粮等等,起码要给点好处。

第一百五十六章 华侨

    回到响石镇,江宁给桃子买了一大堆的个人生活用品。

    这对桃子来说,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要知道,今天早上的时候,她还光着脚去砍柴,过着古代丫鬟一样的生活。这天还没黑,摇身一变,成了公主。

    一切都有点不真实。

    她甚至担心,这种有人疼的日子转瞬就熘走。

    到了双河村,外公外婆听完江宁的解释后,自然也接纳了桃子。只是心里稍微有点遗憾:可惜,不是男孩。

    “看这孩子瘦得,多吃点。”大舅妈给桃子夹肉。

    江宁也笑道:“别管吃饭,夹菜。”

    这孩子,吃饭还很克制,眼睛瞄了好几次红烧肉,但不敢随便伸快子,生怕给新家人不好的印象。

    “小宁,桃子读书怎么办?从学前班读起?”大舅问道。

    这年龄,读学前班太迟了。但桃子没有上过学,也不可能直接让她读二三年级吧?

    “离九月份新学期还早,让她好好补习前面的功课,到时候去读二年级。”江宁说道。

    反正村子的学校,他也能说上话。以后,让老师多点关照,慢慢把落后的补上去,问题不大。

    “哥,我会认字和写字的。”桃子忽然说道。

    她虽然没去学校,但在原来的村子,也有玩伴。伙伴学过的东西,她也跟着学了几手。起码认字和写字是没问题的,还有简单的算术。

    “嗯!那就更好办,明天我考考你,看什么水平。”江宁点头。

    读书不是唯一出路,但读书会有更多的选择。

    饭后,舅妈把一个放杂物房间收拾出来,让桃子住里面。新家的氛围,让桃子逐渐放开。在这里,没有人再给她脸色看,让她很开心。

    睡觉的时候,她抱着新被子美美地入睡,很安心。

    接下来,她除了跟江宁学习,就是帮家里干活,让家里每个人都喜欢上她。勤快又有礼貌的人,谁不喜欢呢?

    就连果儿,也开始粘着桃子。

    不过,当桃子拉着她一起认字、写字之后,小丫头就开始躲着走了。

    江宁将果儿拎回来,摁在桃子身边:“学会这三个字才能去玩,桃子你看好她。”

    桃子很耐心,真把果儿当成亲妹妹一样,手把手教。

    唐秋看着两个丫头在写字,微微一笑,转头跟江宁说道:“我们镇又要建一个厂,是一位华侨投资,镇长他们昨天还在接待。”

    “哦?要建什么厂?”

    江宁愣了一下,但也没有特别惊奇。毕竟他们省的华侨特别多,甚至台商都开始陆续在这边投资。

    提到华侨,很多人会把华侨和华人混为一谈。

    华人,一般都理解为是具有外国国籍的具有华夏民族血统的华人,准确的来说应称其为外籍华人。

    华侨,在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贺词中经常称为“侨胞”,可是地地道道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人,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常年居住在国外,但是并没有加入居住过的国籍,依然是中国国籍。

    还有大家经常听到的华裔,华裔就是华人的后代。刚加入外国国籍的华夏人,就不能叫华裔了。

    “说是纺织厂,那华侨还听过你的大名,很想见你一面呢!这不,镇长让我来探探你的口风,见不见?”

    华侨投资是很重要,但在镇长眼中,十个华侨都比不上江宁。

    他不能随便让江宁去见谁,得问问江宁自己的意愿。

    “是吗?那就见一见吧!省得镇长为难。”江宁倒是无所谓。

    对华侨、华人没有恶意。

    这群人,曾经对祖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无论是抗日、还是建国后的建设,又或者改革开放,都离不开这群人的鼎力相助。

    就比如抗日时期,旅美华人积极行动起来,一边向保持中立的美国政府及当时的国联请愿,向美国民众宣传岛国军队在中国的暴行,一边积极为中国的抗日进行募捐。

    而南洋那边的华人就更疯狂,有人甚至倾家荡产地捐赠。

    最有代表性的,无疑就是南侨总会。

    南侨总会作为东南亚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最高领导机关,它所策划、安排的主要工作,是从财力、物力上支援祖国抗战。

    南侨总会既经成立,南洋各属各埠筹赈会加入者凡87所,其下又设分会千百所;筹赈会内部,汇集了所有各帮派、各行业、各团体组织,领导成员有侨领、社会名流、记者、教师和基层群众的代表。

    声势非常浩大。

    经济支援是华侨对祖国抗战作出巨大贡献的最集中体现,它大体上可分为财力捐输与物力贡献两个方面。前者包括捐款、购买国债和寄返家乡侨汇;后者包括捐献战需物资和投资国内生产建设事业。

    海外侨胞千方百计地为祖国筹措战费,捐款名目十分繁多。

    有常月捐,即逐月义捐一定数额的款项;有特别捐,即针对国内新发生某种灾难或急需某种捐助而发起专项捐献;有献金,即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发动侨众捐款,或以红白喜事、庆功、节约等名义自发捐献。

    而国家改革开放后,也是南洋那边的华侨、华人鼎力支持,不少人在海外挣了钱,就义无反顾地回家乡投资建设。

    消息传到镇长那边后,镇长就带着顾先生来到双河村。

    “江先生真是年少有为呀!你生产的产品,在海外可谓替我们中国人出了大风头,我们得知那些产品是祖国出口的,都脸上有光。”顾先生激动地说道。

    江宁看这位顾先生也就和二舅差不多的年纪,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握手的时候,还把身体鞠躬下去。

    “哪里,哪里?顾先生过奖了。对了,顾先生以前在岛国发展?”

    顾先生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家族企业在南洋,马来岛那边。不过,读大学在岛国。”

    随后,他说起了自己家的发家史,要从清末的时候说起。

    他甚至不遮掩地表示,自己祖先还当过海盗。后来,不得已,只能远遁祖国,到南洋讨生活。

第一百五十八章 剽窃工艺

    随后,顾先生在江宁的邀请下,参观了他种的那些蔬菜,甚至矿泉水厂。

    他拿起一瓶双河牌矿泉水,感叹道:“还是家乡的资源好呀!这种品质的矿泉水,难怪能在国外卖高价。但你们可能不知道,大头都被狡猾的岛国人赚走了。

    这一瓶水,在岛国卖50美刀。”

    赵镇长一听,差点炸了。

    他们出厂价才10美刀,还以为赚大发,没想到人家是打发叫花子。

    虽然这钱不是他的,但也感觉被湖弄了呀!

    江宁笑道:“我知道,川井次郎跟我说过的。这水,后面得涨价。他们卖多少,是他们的事。生意嘛!讲究的就是双赢,也不能眼红别人挣钱。”

    听到此话,顾先生佩服地举起拇指。

    他家三四代人都是经商的,自然懂江宁的话,甚至要引为知己,说到他们这些商家的心坎去了。

    之后,顾先生又在江宁外公家吃了一顿。

    他发现,无论是蔬菜,还是鸡肉,都特别好吃。

    “你家的鸡,能卖我几只吗?”他忍不住问道。

    江宁大方道:“一会给你捉几只,谈钱就算了。”

    他了解到,顾先生这次回家乡投资,主要是为了解决家乡的就业问题,没想过盈利的。这是纯纯地为家乡做贡献。

    人家主要产业还是在海外。

    国内这边投资的厂,多余的利润也将捐给家乡修桥铺路等等。

    这种举动,江宁没道理收人家的钱,显得自己格局小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你前面说的,要把国内合适的产品搞出口。这个事,我跟南洋那边谈一谈,那边也有市场的。”

    “行,那就多谢了。”

    ……

    一天后,三位岛国人按行程,原本是要参观一家制作景泰蓝的工厂,但临时被阻扰了,厂门关闭。

    三位岛国人懵逼,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询问随行的当地官员,这是什么情况?不是都说好的吗?

    其实,景泰蓝的工艺,他们早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偷走了一部分,烧制出属于他们国家的七宝烧。

    然而,他们逐渐发现,有些工艺还不够到位。于是,这次来,主要是彻底偷师。按理说,中国人应该不会发现他们的意图才对。

    他们三人在中国行走也有好几年,知道中国这边是什么德性。

    压根就没有技术保密这种意识,尤其是民间的工艺。军工方面倒是防得很严实。

    厂内,有人闹起来。一位副厂长很气愤,为什么不让国际友人进来参观?人家这是来指导的。

    梁厂长抽完最后一口烟,将烟头丢在脚边,用脚踩了两下。

    “不让参观,是省里的命令,你要不服,就去找省领导,只要你有胆量。”梁厂长其实已经知道了实情。

    当得知,这岛国人是来剽窃技术的,他立即吩咐门卫,将大门关上,不管谁来都不开。

    他冷笑:“指导技术?不见得吧?景泰蓝是我们国内的独门手艺。我听说,七十年代之前,岛国还不会烧制所谓的七宝烧,但……”

    梁厂长把自己不久前才了解到的信息公布出来。

    话说七十年代初期,有一位岛国商人利用来华参观之机,偷走了景泰蓝制作工艺的秘密,还抢走了技术工人。

    人家仅仅花了6000元,就是所谓的“高工资”。

    “不对吧?人家的七宝烧,明清时期就有了的,器形规整、胎骨轻薄、釉料细腻、色泽明快、璀璨华丽、纹样典雅、线条纤细等诸多特征。

    别的不说,咱们首都故宫所收藏的七宝烧,大多为岛国于十九世纪末赠送给清皇室的礼品。

    老梁,你胡扯什么呀?承认别人优秀,就这么难吗?”

    而实际上,岛国的七宝烧,确实很早就出现了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景泰蓝是岛国的工艺。

    而现在,景泰蓝的国际市场,基本上被岛国的七宝烧霸占。

    大家都下意识认为,人家烧出的才是精品,比自己国内的要好。否则,为什么人家能占领市场?而不是咱们国内的产品?

    也正是这样,他们得知有岛国人前来指导技术,会那么高兴。

    “是吗?我怎么了解到的不是这样的?他们从明朝就开始剽窃了技术。我刚才打电话问过首都那边的专家。岛国以前送给我国的七宝烧,跟现在的确实有巨大进步。而这进步的时间,正是十年前左右,这怎么解释?”梁厂长沉着脸。

    不仅是他们厂,JDZ那边也接到了通知,估计不会再接受岛国人的参观。

    目前,我们国家能出口的东西不多。其中瓷器就是一项稳定的创汇项目,这要是都让岛国人学透,那可就惨了。

    他老梁也不是听风就是雨的性格。

    得知这消息后,立即给首都那边的专家打电话,经过分析,猜得出这样的结论。

    “老陈,你最好别乱跳。现在省里很重视这件事,要被查出你跟岛国人有牵扯,那就自求多福了,别说我没提醒你。”

    副厂长心头一凛,连忙摆手:“我能跟他们有什么牵扯?我也是为我们厂考虑,只要能把技术进一步提上去,今年的出口量能增加。对我们厂的员工,对国家,都是好事。”

    嘴上是这么说,但心里却想:得找个时间,把那一千美元还回去才行。

    钱,他当然喜欢,没有多少人敢说自己对钱不感兴趣的吧?

    但命更重要,这主次他还是能分清楚的。

    “今年的出口,你就别操心,已经有人替我们考虑。”梁厂长这才露出一丝笑容。

    “谁呀?”

    “我们省谁创造了最多外汇?”

    “啊!是他?”陈副厂长瞪大眼睛。

    “这件事,就是江先生首先提醒的。人家也说,我们的景泰蓝不比岛国的七宝烧差,甚至更精美。之所以在海外干不过七宝烧,是一些别的原因,不是产品本身。”

    此外,还有宣纸厂也在严防岛国人。

    很少人知道,宣纸作为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重要象征之一,它的制作工艺却遭到了岛国的四次盗取。

第一百五十九章 猫头鹰进门

    高一轩如愿地去了美国,开启他的一周之旅,时间有点仓促,但他也满足了。去那边,不是为了求学、工作之类,只是出去见见世面而已。

    “去哪里?”江宁看着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大包小包的,还一家人送行。

    小伙子拍了拍自己的包,嘿嘿一笑:“到东北做生意去。”

    现在家里有钱,有本钱做生意,肯定是做生意更赚钱呀!

    如今,他们村还有多少年轻人是老老实实种地的?

    他也一样,磨了家里好多天,终于答应了。只不过,东北路途遥远,而且人生地不熟的,家里难免会有些担心。

    “去东北?那你还不如去广东。”江宁摇头笑道。

    当然了,不是说东北不好。

    但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下,东北以象征性的价格,通过调拨的方式,无偿输出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和重工业产品,同时也继续担着军工与农业的重任。

    因此,从八十年代开始,东北注定是要没落的。

    作为国家的长子,确实牺牲了很多。

    可有一说一,这个时候最富的还是东北,广东还很穷。

    要是从长远来看,去东北不如去深城。那边现在满地都是机遇,赚钱并不难。

    “而且,去广东也近一点。听我的,那边的机遇更多。以后,南方才是经济发展的重心。还有,别得瑟,低调点,钱保管好。”

    见江宁这么说,这一家子都犹豫了。

    论赚钱的眼光,全村人加起来都没有江宁厉害。这一点,是大家都公认的。

    而且,江宁不会坑人。他既然这么说,那肯定是到广东会更好。

    小伙的家人也希望自己家小子去广东,正如江宁所说,广东离家近一点。

    “听你宁哥的没有错,就去广东。”

    于是,原计划要到东北去的小伙,只能临时改变路线,前往到处都还是工地的深城。

    或许连那位在南海边上画圈的老人家都想不到,深城会在二三十年内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堪称世界奇迹。

    村里的一位老人无奈地摇摇头,又走了一位村里的年轻人。

    没办法!年轻人只要有钱,胆子就大。口袋有几块钱,都想要做生意。

    当然,这也得益于改革开放,鼓励个体户的发展。

    就连现在,北方的一些地方都还在观望政策,不敢放开手干。

    而像他们这些南方地区,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政策都还没出来,就有人顶着风险去搞钱。

    听到老人叹气,江宁却笑道:“自己人走出去,吸引外来人,这是很正常的发展。要是自己的人走了,外人也不来,那才是坏事。”

    再过些年,北方很多地方的农村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儿童,甚至沦为空村,那才是衰败。

    而他们双河村不一样,有大量的外来年轻人涌进来,只会越来越富强。

    老人笑了笑,没跟江宁继续闲扯,他还有很重要的棋局。

    江宁见过他们下棋,反正看了没眼看,都是臭棋篓子,又菜又爱玩。下着下着,还有可能打起来,悔棋之类,都是正常操作。

    就那水平,江宁原本是想劝他们改玩别的。

    回到家,江宁就看到果儿正在被外婆收拾,站在那儿受罚。

    江宁瞟了眼一旁的桃子:“怎么回事?那丫头又惹外婆生气。”

    桃子悄悄地说道:“果儿捉了只猫头鹰回来。”

    好家伙!

    难怪被骂。

    在农村,猫头鹰进门是不吉利的。

    有句古话叫:“夜猫子进门,无事不来”。

    猫是很多人家都会养的,这里的“夜猫子”,自然也就不可能是猫,而是指猫头鹰。

    究其原因,也就那么两个。

    首先,猫头鹰喜欢在夜间活动,而且样子也比较诡异,被人们称为是奔丧鸟。

    其叫声也比较难听,听着好像是在奔丧一样,加上他们喜欢在夜间活动,人们在睡梦当中听到这种凄惨苦丧的声音,自然觉得特别不舒服,慢慢的猫头鹰就被人们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

    另外,猫头鹰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食母”,也就是说猫头鹰长大之后会把自己的母亲吃掉,人们觉得这种鸟太过残忍,也太不孝顺,自然对它没什么好感。

    但其实,第一个理由还能说得过去,猫头鹰的叫声确实不怎么讨喜。

    可第二个理由,那纯纯就是冤枉呀!

    猫头鹰并没有那种习惯,完全就是古人编出来的。

    而关于猫头鹰食母这种话,最早是《毛诗后笺》里面的一个譬喻而已。

    中国古人,特别是周人不喜欢猫头鹰,因为枭是商人的图腾。鸱鸮食母、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的典故都是源于东周。

    “猫头鹰呢?”江宁问道。

    “丢出去了。”

    江宁哭笑不得。

    这要放在后世,法官都不知道怎么判了。

    一个是国家保护动物,一个仗着未成年保护法,这是判还是不判?

    忽然,一声难听的叫声传来。

    江宁转头一看,就看到一只猫头鹰出现在门槛出,歪着一个脑袋往里面看。

    只见外婆的脸色瞬间很难看。

    这还找回来了,对有迷信行为的外婆而言,那是相当的不吉利。

    江宁连忙安慰:“外婆,猫头鹰是益鸟,只是叫声难听点而已。人家国外,有人专门养猫头鹰的,属于宠物,一点事都没有。不要自己吓自己。”

    不得不说,有些封建思想不可取。

    猫头鹰进门不受欢迎,蝙蝠进门,大家却很欢喜,美其名就是“福到”。

    要知道,蝙蝠可是携带很多病毒的。有些病毒要是人沾上,那可就惨了。

    外婆还是相信外孙的,见识多。他说没事,那就应该没事。不过,她觉得还是去求两道符回来,贴在墙上比较保险。

    果儿见表哥帮忙说话,刚要咧嘴笑,就被江宁瞪了一眼:“去把昨天练的字再练一遍,每个字写一页,好好写,我要检查。”

    笑容才刚出来,立即僵在了脸上。

    那只猫头鹰,让江宁带出去放飞。

第一百六十章 挖笋

    这天,江宁和二舅扛着锄头上山挖笋。

    此时的竹笋长得飞快,前两天才刚破土而出,今天再看,可能就有二三十厘米高。所以,挖笋一定要及时。

    春笋其实很好挖,真正难的,是挖冬笋。

    没有经验的人,连冬笋的影子都看不到。

    经验老道的人会告诉你,最好先土比较松的地方,还有要看地上的裂缝,竹株最下一盘竹枝伸展的方向与竹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沿此方向观察地面,凡见地表有土块微微隆起、松动、开裂的地方,用脚轻踩有松软感则是有笋的征兆。

    说实话,江宁感觉春笋比冬笋好吃。

    当然了,原则上冬笋的口感要比春笋更嫩。

    可要是从营养价值上分析,春笋可能要完爆冬笋,春笋所含的微量元素的种类远远高于冬笋。粗暴地说:春笋比冬笋更营养。

    而且,春笋更适合和肉类搭配。

    春笋的青涩和稍显粗糙的口感极佳地中和了肉味带来的腻口感。

    可能有人不知道,竹笋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

    后面,还跟着果儿几个小尾巴。

    有村民看到,也跟上“部队”。

    路过一棵野生的杨梅,几个孩子争先恐后地爬上去。

    江宁只是看了眼,就感觉口水疯狂地流淌,不由自主地咽了咽。

    “还没熟呀!”江宁忍不住吐槽。

    在农村,有些果子很难长到成熟。基本上刚开花,就被村里的小家伙盯上,等结果没多久,基本上被祸害得七七八八,很难活到成熟期。

    “我们不摘,下次来就没有了。”一个小家伙振振有词地说道。

    得!江宁懒得说了。

    正常来说,杨梅是五月份成熟的。野生的,就算熟了,酸味也比较重。

    看着树上面不改色地吃着的小家伙们,江宁头皮都麻了。

    现在吃得有多欢,今晚牙齿就有多软,吃饭都成问题,估计得喝粥喝汤。

    走在前面的一位村民顺手捉起一条蛇,看了眼,似乎不满意这种尺寸,有点嫌弃地往远处扔出去。

    江宁跟在后面,寒毛直竖。

    “要再大一点,我家的老母鸡就保不住了。”那村民乐呵呵地笑道。好像刚才捉的不是蛇,而是一条黄鳝似的,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江宁他们进入竹山,发现有人比他们来得还早。

    “不是,你不挖竹笋,挖竹子?”二舅惊了。

    “家里的水烟筒坏了,挖一根回去做个烟筒。我挖竹笋干嘛?以前没钱的时候总是吃,现在有钱了,我看不上。”那家伙白了一眼。

    江宁:“……”

    竹笋是穷人才吃的?

    你这是什么鬼理论呀?

    “别把竹鞭也挖断呀!”

    很多人可能会搞错,竹鞭不是竹子的根,而是竹子的地下茎。竹鞭有节,节上会长出根,也会发芽,有的芽会向上长,变粗变大,破土而出,就是笋;有的芽则在地里横向长,变成新的竹鞭。

    有人挖冬笋就是顺着竹鞭去挖,很容易挖出一大串竹笋出来。

    砍竹子,不会影响明年竹子的生长,但竹鞭断了,那影响就有点大。

    “这跟竹鞭早就被竹鼠啃过,挖不挖断都无所谓啦!”那人鄙视一眼。

    他能不懂这些?还用你来教?

    江宁等人不再管他,朝竹笋的方向走去。

    “这跟那么高了,肯定老,还挖它干嘛?”有村民对江宁的行为表示不解。

    江宁解释:“这一块的竹子太密,挖掉比较好。那些比较空旷的区域,竹笋尽量留着,养竹子。”

    春笋的采挖与留养既是对竹林中林副产品的收获利用,也是垦翻林地、调节竹林结构、密度和质量的一种手段。挖笋留笋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竹林今后的生长发育。

    而且春笋一般分三个阶段的。

    初期,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中期,在4月中、下旬;后期,在5月及其后。

    凡出笋初期和后期的春笋,因成竹的可能性很小,可以全部采挖。而中期出土的春笋,因个体大、健壮、生命力强,应选留其大部分养育成竹。

    而现在,正是属于中期,能留则留。

    不过,一些竹子本来就比较密的,那就挖掉也好。

    说着,江宁甚至把旁边的一棵竹子也放倒。

    得!这回大家都明白江宁的用意了。

    不一会,其他人也开始动手。有人把笋挖出来,还不断地用手指甲在上面掐。

    “别掐了,断口都快被你搞成马蜂窝。这笋肉那么白,不可能老的。”旁边的人评价道。

    看竹笋嫩不嫩,有人看笋壳就能看出来。

    一般以嫩黄色为佳,因为未完全长出土层或刚长出的竹笋壳常为黄色,其笋肉特别鲜嫩。

    看笋肉的话,颜色越白则越脆嫩,笋肉黄色者质量次之,绿色的则质量较差。

    还有看笋节和笋体,鲜笋的节与节之间越是紧密,则其肉质也就越为细嫩。以及是看笋体,蔸大尾小的笋肉多壳少,且味道尤为脆甜鲜嫩。

    江宁看了眼,想起番石榴。

    有些番石榴还没熟,表面就布满了指甲痕。

    不到一个小时,江宁和二舅就挖了四大蛇皮袋,顺便将笋壳剥了的。

    剥笋壳不难,顺着笋壳砍一刀,然后往两边一剥,很轻松就剥了一个。

    “挖这么多,吃得完吗?”看到江宁他们四大袋,其他人惊讶道。

    他们来挖竹笋,都是当天吃两顿的。

    “吃不完就晒干咯!我家人多,小宁又是喜欢吃笋的。喂!你别跑,帮我扛一袋。”二舅当场就捉苦力。

    最后,江宁居然是空着手回去的。

    回到家后,剥好的竹笋就放到锅里煮。不能留过夜,否则会使笋体老化变质。

    煮好的竹笋还得泡几个小时,能把涩味去掉不少。

    据说,竹笋中含有大量草酸。如果不将其浸泡在水中,则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草酸在高温环境下会分解,因此在热水中煮熟的笋不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要不要泡一缸酸笋?”江宁提议。

    他一开口,外婆马上就让儿媳妇去忙,都不问其他人意见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企业大会

    其实,他们当地是不怎么做酸笋的,没有那种饮食习惯,舅妈她们一脸懵,不知道如何下手。

    别说舅妈她们,就连外婆也不太清楚。

    不过,腌酸菜总弄过吧?在外婆看来,酸笋不就跟腌酸菜一样的吗?

    酸笋那种东西,广西老表很热衷。

    江宁有些抱歉,自己一时口快,搞得大家受累。再说了,制作酸笋的竹笋,似乎也不是这种毛竹笋。

    “要不还是算了吧?”江宁见外婆瞎指挥,忍不住及时说道。

    “不就是酸笋吗?这有什么难的?”外婆不为所动。

    其他人见怪不怪,老太太对自己外孙有多偏心,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当然了,全家人谁不喜欢江宁?

    不止是他们家,问问整个双河村,谁不偏爱?

    用其他村民的话来说,老杨家的祖坟是冒青烟了。虽然没有个男丁,但外孙这么有出息,也足了。

    见外婆执着,江宁只要将自己所了解的做法说出来。

    好在前面的过程中没有接触到油,不然可能没法做了。

    竹笋一旦和油接触以后,在腌制的时候,就特别容易生花。

    “二舅妈,那个坛是装猪油的,不能用它腌制,容易生花。”这种装猪油的坛子,也挺难清洗干净的,最好还是别用。

    其他人不疑有他,毕竟江宁见多识广,是全村人都知道的,听他的就没错了。

    他们把准备好的竹笋,给切成小块状,在切竹笋的时候,如果竹笋根部太老的话,要全部切掉,只留下竹笋嫩的地方。竹笋尽量将其切的小块一些,这样能腌的更入味,时间也会更快一些。

    切好的竹笋冲洗一下,放到一旁晾晒干水分,然后把竹笋全部加入到准备好的陶制坛子里面。

    最后要往陶制坛中加入足够多的山泉水,纯净水或者是凉开水,并盖上盖子,再往盖子外圈加入一圈清水,对竹笋进行密封腌制就可以了。

    “这得阉半个月吧?”唐秋笑道。

    看着整家人都围着江宁转,她觉得蛮有意思的。

    她其实不喜欢重男轻女的人,但重的是自己未来的丈夫,那就另当别论了。像江宁的外婆,有时候真的偏心到了极点,让她挺无语的。

    “估计20天左右就能吃,酸笋炒大肠、炒牛肉,甚至吃汤粉的时候放一点,都很不错。”江宁帮忙把坛子抱到阴凉的地方。

    此外,他还表示,如果发现坛子边缘的水没有了话,要及时补充,否则酸笋也很容易生花。

    几天后,省里召开一场企业大会,江宁被邀请。

    省里召开这次企业大会,主要就是上次江宁提到的事,所以江宁必须得去了。

    二舅有点兴奋,他还没去过省城呢!

    大哥在村里矿泉水厂当厂长,三弟在镇长也如鱼得水,据说很快就要当副镇长。

    别看他们都挺威风的,但杨立富不羡慕,他还是喜欢跟在江宁身边,能见识到更多的东西,也更能装逼。

    “你兴奋个什么?就是给小宁当司机的。”二舅妈白了一眼。

    “你懂什么?这次出去,我能接触到很多大人物,像什么大厂的厂长,省里的领导等等,这不比大哥他们强?你们女人真是头发长见识短。”杨立富特意把江宁送他的那套西装穿上。

    不过,领带不会打,有点捉瞎。

    等二舅从房间出来,江宁差点笑出来。

    “二舅,不用这么正式吧?领带不是这么打的,过来,我教你。”笑完,江宁演示了一遍。

    演示的时候,家里的几个女人都盯着看,生怕以后自己老公也要打领带,闹出笑话来。

    右手握住宽的一端,左手握住窄的一端,大端在前,小端在后,交叉叠放。将大端绕到小端之后,继续将大端在正面,从右手边绕到左手边,成环。

    接着,把大端翻到领带结之下,并从领口位置翻出,再将大端插入先前形成的环中,系紧。

    搞定!

    “看,就这样,很简单的。”

    这时候,江宁也不说什么弘扬中华文明,穿西装是一种时代潮流,他也无力阻拦。其实,也不是什么都要用自己的服装。

    不过,等自己结婚,他肯定是来一场中式的婚礼。

    什么西装、婚纱,在他看来,不如传统的中式婚服,更加喜庆。

    “开车慢一点。”外婆最后叮嘱。

    此次企业大会,省内来了一百多家的企业,涉及到各行各业的。有私企,也有国企。有些经营得还不错,而有些则是濒临破产倒闭。

    像五光配件厂,专门生产各种机器配件的,如今没有了固定订单,已经快要熬不下去了。

    但是,他们厂倒闭的话,上千人失业。所以,就连当地政府都想办法给五光配件厂续命。这一次的企业大会,他们厂就被推了过来。

    是死是活,就看这次的了。

    为此,他们还带来了他们厂比较得意的产品。

    五光配件厂的厂长魏建国很忐忑,在现场左看右顾。

    “老李,你怎么看?”他询问身边的副厂长。

    “我还怎么看?我们不是没有去过广交会,但有用吗?我看呀!悬!”旁边的老李摇摇头。

    实际上,一年前他就对五光配件厂不抱什么希望。

    广交会举办了不少年,是从1957年就开始搞的。

    当时,我国处于被西方国家经济封锁的状态。为了打破封锁、发展对外贸易、换取国家建设急需的外汇,新中国对此坚定不移。因此,在近临港澳、有着悠久对外贸易历史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广州创办广交会。

    广交会,也被誉为我国的第一展。

    总之,广交会已经成为很多国内商品出口的最大平台。

    广交会都没办法将他们的产品推销出去,这次省里搞的什么企业大会就有用?

    魏建国自然也知道老李的意思,微微叹了口气。

    看来,他们厂逃不掉倒闭的命运。近些年来,好多厂都做不下去,包括一下军工厂。他们五光配件厂,只是其中之一而已,用不了太惊奇。

第一百六十二章 延迟一个小时

    江宁刚到,就被大领导给喊了过去。

    此次大会,省里非常重视。他们希望,本省企业生产的产品,能更多的走出去,参与到全球化贸易当中去。

    “来参加大会的相关企业,你都看了?”苏正国问道。

    江宁拿起果盘的一个苹果啃了一口,笑道:“差不多都看了,但恐怕大部分都要失望而归呀!”

    这段时间,他其实也没有闲着。

    利用川井次郎、乌拉卡,甚至在美国的史密斯等关系,了解到很多国际订单。

    比如岛国某游戏机厂,就出现产能不足的问题。

    不吹不黑,岛国的游戏产业相当强。

    八十年代,岛国以任天堂为代表就率先抢占了亚洲电子游戏市场。

    欧美曾是电子游戏的启蒙之地,最早公认的电子游戏市场概念起源于雅达利时期。

    然而由于雅达利对当时第三方游戏开发商开发自家游戏主机上的游戏管理不利,导致市场出现了大量的质量不合格的游戏,影响了消费者的游戏体验,使消费者对游戏失去信心,不愿再购买游戏与主机。

    从而,使得当时的欧美游戏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此后欧美游戏产业重新洗牌。

    亚洲地区游戏产业以岛国为首逐渐崛起,任天堂推出FC机之后一举抢占了大部分的游戏市场,这台来自岛国的红白相间的游戏机取代了雅达利成为了全球游戏产业的顶梁柱。

    随后,岛国游戏产业便蒸蒸日上,像是索尼,万代南梦宫,世嘉等等知名厂商层出不穷,在欧美诞生的电子游戏概念因岛国而攀上巅峰。

    眼下这个时期,也正是岛国游戏产业疯狂的时代,出现产能不足的问题,太正常了。

    还有汽车产业,不仅岛国,美国也在蓬勃发展。他们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很高,很多公司谋求更廉价的成本。

    这些,都是中国的机会。

    “只要能让几款产品走出去,这次企业大会就算成功了。”苏正国也没指望所有参会的企业都能满载而归。

    江宁看了看时间,手里的大哥大没有离身。

    苏正国有点诧异,据他了解,江宁不是那种喜欢装逼的人。

    就在这时,大哥大响了。

    “领导,我接个电话。”

    苏正国颔首:“去吧!”

    过了一会,江宁走回来,将啃了的苹果核丢到垃圾篓,坐下来跟苏正国说道:“领导,大会能延迟一个小时吗?”

    “为什么?”苏正国还没搞懂江宁的操作。

    “我邀请了一些国外的采购商,在路上发生了点状况,可能要迟到一个钟头。”

    苏正国瞬间站起来。

    “什么?这么大的事,你也不跟我提前沟通一下?”苏正国瞪了一眼江宁。

    这小子,玩什么偷袭呀?

    要是知道有国外的厂商过来,他们起码也会将会场升级一下,搞得高大上一点呀!招待规格也会不一样的。

    “有什么好沟通的?就是二十来个外国人,他们都是来考察的,还不定能提供订单呢!没必要当祖宗一样供着。”

    要是给了订单,那再好好招待也不迟呀!

    苏正国哭笑不得,也就这小子没把外国人放眼里,怪胎一个。

    “好了,我还有要紧事,不跟你扯了。”苏正国立即送客。

    他得赶紧做出安排,不能让国际友人看笑话呀!

    还有那些参会的企业,要知道这个消息,估计要疯了。来参会的企业,一半以上都是要死不活的。

    要是能拉到一个稳定的国际订单,那不得了呀!

    江宁无语,您这是过河拆桥的意思。

    “等等,我得提醒一下,要重点关照几个厂家,比如任天堂,他们这次来,是抱着千万美元订单诚意来的,还有……”

    在未来十多年,岛国的游戏产业都不会衰败,所以这个合作蛮长的,必须要重视。

    苏正国更加欢喜了,逐一地记下江宁提到的几个外国厂家。

    “对了,还有南阳那边的侨商,他们应该很快就到,也顺便安排一下吧!人家大老远的回来,都是想着帮忙把国内生产的产品推广出去。”

    苏正国再次瞪眼:“还有谁要来?你一次性说清楚。”

    “没了,就这些。南洋那边的侨商,都是自己人,好说话。有七十多人,在南洋那边颇有影响力。

    咱们也别总盯着欧美等发达国家,东南亚也是个巨大的市场。”江宁说道。

    不久后,参会的企业代表都收到了通知,大会推迟一个钟头。

    有人不乐意了。

    “搞什么呀?”

    “忙的话,你们可以先走。告诉你们,这次来了很多家国外的厂家,人家现在还在路上。”一位商业厅主任开口道。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下来,面面相觑。

    随后,会场成了菜市场,一个个急忙找那位商业厅主任确认消息。

    “一会,南洋那边的侨商就到。你们先别去打扰,别一个个跟苍蝇一样。”祁主任眼睛瞪着所有人。

    现在,现场的这些家伙,一个个跟饿狼看到肉一样,真怕他们把人家给吓跑。

    角落,魏建国和老李相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讶和狂喜。

    “老李,说不定有机会。”

    “是有机会,省里这次是憋大招呀!妈的!还好我们来了。这么大的事,也不说清楚点。”旁边的老李暗骂省里的某些领导不厚道。

    ……

    在一位领导的带领下,江宁和景泰蓝的梁厂长见了面。

    瓷器,在英语中与“中国”同为一词,曾经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可当提起现代高档陶瓷时,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中国,而是英、德、日等国家。

    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通常指的是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而广义上的陶瓷,则包含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工业陶瓷等“舶来品”。

    目前,我们国家出口的瓷器,价格都是比较低的。

    江宁告诉他们原因:“国外陶瓷之所以价格高,有原材料、设备投资、运营成本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设计、品牌等方面的因素。

    你们想要把瓷器等在国外卖好,就得做出自己的品牌。”

第一百六十三章 产品发布会

    “品牌吗?”

    梁厂长他们自然是懂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像国外的那些什么手表,全都是有品牌名称的。

    “不仅是品牌,还涉及到设计等方面。想要跟上时代潮流,就得了解国外的文化,烧制出人家喜欢的元素。

    想要价格卖得高,就得做到精益求精,不要总想着赚那点辛苦钱。你们烧一炉,也定不上人家的一件,”

    听完江宁的话,梁厂长等人恍然。

    不过,懂是懂了,但具体怎么操作,他们也没有头绪。烧制瓷器等,都是按照习惯来的,产品几乎都是一成不变。

    瓷器设计师,自古就有,也没什么稀奇的。

    比如古代历朝的皇帝,就是重要的设计师之一。他们的喜爱,往往是烧瓷人都要琢磨的。

    “跟‘古月轩’一样吗?”有人问道。

    江宁点头:“没错!古月轩就是清代比较有名的瓷器品牌之一。”

    所以说,做品牌化,不是西方先做起来的,中国的老祖宗早就开始了。

    “古月轩“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它以珐琅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绘,经高温烧制而成。过去因其工艺难度极高,所以只在皇家御窑中制做极小的器具,如鼻烟壶、烟碟等。

    众所周知,“古月轩“成品工艺精良、图桉别致、多配以两句或四句小诗,器物上还有“古月轩“三字款式和烧制年代。它集诗、书、画于一体,堪称清代工艺品中的佳作,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青睐。

    “那么,培养设计人才,就显得很重要。这方面的人才,可以不吝啬地重金吸引。我国瓷器产业上千年,一直没有断绝过,相信这方面的人才不会少的。”

    梁厂长他们听得很认真,有人甚至拿出纸笔,记录要点。

    “以后,每设计并生产出一款新产品,可以到海外举办产品发布会,先炒一炒。预订要是多的话,说明是爆款,可以使劲生产。如果反应平平,那就少生产,把重心放在下一款的产品。”江宁继续给他们灌输后世的一些销售模式。

    “产品发布会?”

    大家一脸懵逼,完全听不明白。

    江宁只好解释,对商界而言,举办新产品发布会,是自己联络、协调与客户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

    新品发布会的常规形式是:由某一商界单位或几个有关的商界单位出面,将有关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户邀请到一起,在特定的时间里和特定的地点内举行一次会议,宣布一新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开节日与假日,避开本地的重大活动,避开其他单位的发布会,还要避开与新闻界的宣传报道重点相左或撞车。恰当的时机选择是企业新品发布会取得成功的保障。

    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卧槽!

    还能这么吗?

    按照这种做法,能避免很多问题,能提前了解客户喜不喜欢这款产品等等,了解到更多的市场信息。

    最重要的是,这么一搞,瞬间让产品高大上起来。

    估计国外还有没有这种模式吧?

    别的江宁不太清楚,但后世的产品发布会,最热门的就是手机、电脑和汽车,尤其是手机。

    而手机的发布会,就不得不提2007年的苹果手机发布会,应该是最早、最成功的发布会。

    可事实上,产品发布会在这之前就有了。

    远的不说,像岛国任天堂的产品,人家早两年就开始搞了。

    “这,我们出国也难吧?”有人忍不住说道。

    江宁摇摇头:“有什么难?新产品发布会,不仅仅是你们瓷器行业,也适用其他的产业。让省里统一筹划,出国也不是难事。”

    只要是到国外赚外汇的,好多关卡都会变成绿灯。

    这就是我国八*九十年代的状况,国家太需要外汇了。

    梁厂长等人纷纷站起来,朝江宁鞠躬道谢。

    别看江宁只是动动嘴皮子,出了个主意,但这个主意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决定以后的命运。

    很快,他们的谈话,就传到了苏正国等省领导的耳中。

    “可以由省里统筹,不能乱来。”

    “还是江宁的脑子灵活,这些主意,他怎么想出来的?”

    苏正国笑道:“你们就别猜测他的想法了,根本想不到。”

    就说江宁生产出来的痔疮膏,感冒冲剂等,也是用特殊的手段打开局面的。这些信息,是苏正国他们后来调查出来的。

    据说,现在痔疮膏不仅在美国畅销,搞得北面的加国,南面的墨国也不能幸免。甚至流行到监狱里面去,反正他们听得跟听故事一样。

    “先挑一个企业的产品出来,做一个示范,看行不行得通吧!不要着急一窝蜂地跑到国外召开产品发布会。”其中一位领导开口道。

    吃饭总得一口一口地来。

    步子扯大了,容易扯到蛋!

    “那就这么决定吧!等这次企业大会散会之后,我们再商量,拿出一款产品去试水。”苏正国也觉得这建议比较保险,不会闹出笑话。

    就在这时候,南洋回来的侨商,已经来到了会场的门口。

    苏正国等人得知后,带队带外面迎接。

    “欢迎大家回来,欢迎,欢迎呀!”苏正国等领导跟大家一一握手。

    而那些侨商得知,眼前这些人都是省里的领导,顿时感觉这次回来值了。起码,他们得到了重视。

    事实上,当初商会通知他们的时候,他们很大一部分人不怎么乐意的。

    虽然中国对外宣称改革开放,但有很多人还是不放心,不敢回来投资。一个搞不好,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就被收归国有,谁乐意呀?

    “顾先生,这次真的太麻烦你了。”江宁笑道。

    “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大家回来,也不仅仅是做贡献的,都想着挣一笔。”顾先生表示道。

    商人嘛!重利润也是应该的,无可厚非。

    国内现在的产品价格极其低廉,要是能带出去,其中的利润也不小。这一点,在场的都不是傻子,清楚得很。

第一百六十四章 从山寨开始

    一大群侨商进入会场,迎接他们的是一股热烈的掌声。

    在场的企业代表,看这那群侨商,就跟看亲爹一样。

    这不夸张,谁能给订单他们做,就是他们的亲爹,没什么毛病。要知道,近些年来,多少厂开始辞退工人,甚至熬不下去,直接倒闭?

    近年来,城里的就业形势严峻,很大原因就来源于此。

    “厂长,我们的鞋子,有人能看上吗?”其中一人还特意赶紧将解放鞋给收起来,生怕别人笑话。

    制鞋厂的厂长也满脸的纠结,感觉自己厂是没什么戏的。

    然而,就在这时候,一位南洋侨商停下脚步,看了几眼疙瘩鞋。

    疙瘩鞋肯定很多人都有印象,这也是我们小时最早能接触到的比较专业的运动鞋了,虽然只是样子很像。

    它也是很多足球迷的必备鞋品,在我们了解知道什么叫“皮足”之前,疙瘩鞋是踢球必备的,甚至日常也上脚。

    “老板,您不妨看一看,这是我们……”鞋厂的厂长看到有人停下脚步,顿时大喜,连忙将那双鞋子双手递过去。

    黄源微笑点头,接过疙瘩鞋,认真打量了一会,包括鞋子内部,底部等。

    “怎么样?”

    黄源笑着摇头:“样式不好,但做工倒是挺好。”

    他在南洋是做山寨鞋子衣服的,尤其是那些运动品牌。不过,南洋那边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山寨品远远达不到彷真的水平,让他颇为苦恼。

    见这位老板还有肯定的话,鞋厂的厂长赶紧说道:“我们厂生产鞋子有不少年头,品质肯定是经得起检验的。这一点,您完全可以放心。”

    黄源的身边,还有一位省领导跟着,也帮忙说话:“大力鞋厂,是我们省最好的鞋厂了。”

    尽管如此,鞋厂也快要撑不下去。他们尝试推出凉鞋等品种,但市场反应平平。整个厂两千多人,如果倒闭,那就意味着两千多家庭倒霉。

    黄源再次看了一会那双鞋,决定赌一把。

    “这样,我拿出鞋子的样品,你们试着生产。如果能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彷真程度,我跟你们下单,每年不会少于五百万美元,如何?”

    只是这么一来,你们厂就只能做代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

    他把这些也说出来,免得以后闹不愉快。

    鞋厂的厂长,还有那位商业厅的人员惊呆。

    每年不少于五百万美元的订单?

    这玩意可以支撑整个鞋厂运行下去呀!而且,大家的福利还能提升。有些厂能赚到一百万美元的外汇,都相当牛逼。

    至于自主品牌,他们完全没放在心上呀!

    主要是他们的品牌在国内也不出名,只是在本省内有点名气而已。相比企业的生存,还有工人们的生存,品牌显得微不足道。

    “做,我们做。”制鞋厂的厂长激动地握着黄源的手,不舍得放开。

    旁边那位商业厅的工作人员感叹,今天得诞生多少海外订单呀?这才开始,就五百万美元了。

    要是前两年,一两百万美元的订单,他们得绞尽脑汁。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晚点我去你们厂考察一下。我尽快将样品送过来,只要彷真度能达到百分九十以上,订单只会多,不会少。”

    他深知道这一行的利润,山寨才是王道呀!

    黄源不觉得不好意思,岛国能有今天,不也是靠着山寨发家的吗?不要把他们想得有多好。

    不只是餐饮,在汽车、家电、通信、影视、设计、建筑等多个方面,岛国曾展开全方位的山寨复制,被称为“山寨界鼻祖”、“山寨王”。

    这之中,美、德是岛国主要的山寨对象,不仅“抄袭”美德两国的产品,连它们的品牌Logo和外观设计也直接照搬,更让不少人意外的是,东芝、索尼、丰田、尼康等名扬世界的日企都曾是山寨老手。

    以东芝为例,当年,该公司山寨了通用电气公司的电吸尘器、电冰箱等产品,把通用电气的商标也一并抄过来。

    看到东芝彷制通用冰箱,通用电气的业务代表撂下一句话:“以岛国的技术力,根本做不出来。”

    现实确实如此,那时候的岛国没有相应的技术造出冰箱,但岛国人善于钻营,迅速拉拢通用电气,最后以通用电气提供的技术资料、零部件和自己初步开发的控制系统,打造出冰箱样机,在这个基础上拉开批量生产冰箱的序幕。

    岛国可以做,为什么他黄源不能做?

    他非常看好运动品牌的产品,随着像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运动项目的隆重举办,运动品牌会越来越值钱。

    “好,好!我们随时欢迎黄先生的光临。”制鞋厂的人欢天喜地。

    这一幕,自然也被其他人看到,羡慕妒忌呀!

    这么快就拉到了订单。

    他奶奶的,还是不低于五百万美元。很多人当场就眼红了。

    此时,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可谓是全球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正是这样,江宁对这些南洋回来的侨商很看重。

    不过,到了九十年代,东南亚和岛国一样,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开始萎靡不振。

    可有一说一,人家现在的经济发展确实比我们国内要好很多。

    随后,陆陆续续又有其他的企业产品被看重。西方国家的那些人还没来到,这边已经诞生了超过五千万美元的订单。

    这成绩,让苏正国等人乐不可支。

    以前辛辛苦苦一整年,还不如这一个小时,让他们感慨万千。

    “还是江宁有办法呀!这么下去,我们省迟早都是创汇大省。”有人高兴道。

    这时候,一个人走过来,跟苏正国等人汇报:“干部招待所清空了,里里外外都清洁了一遍。”

    干部招待所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住的,但今天为了招待这些侨商和外宾,省里直接下命令,正在住着的干部都被请了出去。

    “对了,跟那边说一声,顺便升级一下服务招待规格。”苏正国开口道。

第一百六十五章 体育资金

    不久后,西方的那些厂商也来了。

    尤其是岛国的任天堂等,本来就想转移产能,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大家喜欢的产品,实现最大利益化。

    这时候,他们可没有什么国家情怀,目标是挣更多的钱,其他都不怎么重要。

    其中,任天堂就跟一家轻工业厂达成了工作,每年转移两千万美元以上的产能。

    五光配件厂居然拔得头筹,他们拿下西门子近三千万美元的配件生产订单。这也是德期在中国的第一次大胆尝试。

    五光配件厂的厂长魏建国浑身颤抖,这么大的外汇订单,足以让他们厂起死回生,甚至过得很滋润。

    毫不客气地说,以后靠着这国外的订单,他们厂子都不会倒闭。

    整个企业大会,创下一亿美元以上的外汇,让省领导们都振奋不已。

    原来创汇还能这么玩,还是江宁有主意呀!

    “我们这次搞出了名堂,很快其他省也会有样学样,明年可能不好办了。”江宁告诉苏正国等人。

    各位领导笑容一僵,其中一位领导忍不住骂道:“娘的!他们就不会自己想办法?抄袭别人的算什么本事?”

    这块蛋糕,他们吃得好好的,忽然其他省也要加入进来,他们能乐意才怪。

    苏正国倒是很快摆正心态,笑道:“我们做我们的,总归是开了个好头,不是吗?还有产品发布会,我觉得有必要加快进度,别让其他省吃第一口螃蟹。”

    企业大会结束后,领导们本来还想留下江宁的。

    不过,江宁最怕就是这种应酬,所以找个机会就熘之大吉。他和二舅到体育训练中心探望杨苗,那丫头也有一段时间没见了。

    他的到来,让体育训练中心热烈欢迎。

    毕竟江宁可是他们最大的金主,没有外出的领导,全都过来作陪。还带江宁参观了他们培训的成果。

    “多亏了您进口回来的设备,让大家有了更专业的训练。现在,我们都备战九月份的汉城亚运会。”教练跟江宁说道。

    再过一两个月,像杨苗等人,就要到国家队去集训。

    以杨苗目前的成绩,出战是没问题的。

    江宁微微点头,此时的南韩首都还是汉城,没有改成首尔。

    他知道,之所以改这么个名字,还是棒子的自尊心作祟,希望能去汉化。

    但事实上,首尔这个名字不是后面才忽然冒出来的。

    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

    二战结束以后,南韩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南韩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

    不得不说,棒子八十年代也发展得不错。

    就拿大型的体育盛事来说,今年举办亚运会,再过两年,又要举办奥运会。

    而我国,要到1990年,首都才举办亚运会。奥运会则是等到了2008年,申请的过程非常艰辛。

    先不说这玩意赚不赚钱吧!但确实能大大提升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世界影响力。

    “运动员的饮食、待遇等,应该都提升了吧?”江宁问道。

    他砸钱进去,主要就是为了提升运动员的福利,让他们退役后,不至于生活那么艰辛,甚至凄惨。

    在后期,江宁还打算建立一项体育资金会。

    资金主要是保证运动员退役后的基本生活,以及运动员获奖后的奖金。

    “放心!您投的那些钱,我们全部开支都是有记录的,一分钱都花在运动员身上。”提到这点,总教练非常高兴。

    这相当于让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拼尽全力去拼搏。

    “嗯!那就好。等大家出征,我给大家提供亚运会专门的饮食。包括蔬菜、矿泉水等。”江宁接着说道。

    大家顿时一愣。

    整个训练基地,谁不知道江宁的矿泉水一瓶就卖10美元?那些蔬菜同样贵得离谱。专门供应给运动员?

    “这,我代大家感谢江先生。此事,还需要跟体育总局那边汇报。”

    这不是他能决定的。

    按理说,这种大型体育盛事,都是东道主包了的,没有必要大老远空运过去。何况,还是那么高级的食材和矿泉水。

    “那就先汇报吧!我打算成立一项体育资金,运动员只要拿到奖牌,都将获得数额不一的奖金。比如亚运会冠军一万元,亚军八千,季军五千。

    所有参赛的运动员,也会获得一千元的鼓励奖金。

    汇报的时候,顺便把这个事也汇报上去吧!”江宁补充道。

    在场的人听了都是大惊。

    要知道,两年前,许海峰获得新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国家也才奖励9000元而已。

    其实,只要获得奖牌,国家多多少少都会奖励一点,但不多。

    如今,江宁愣是把这个奖金提上去。

    当下的万元户还很吃香。

    也就是说,只要能拿到冠军,妥妥的万元户了。这将大大激励所有的运动员,运动员一夜暴富也不是梦想。

    再说了,哪怕没有拿奖,只要参赛了,都能拿到一千元的安慰奖金,简直是史无前例。

    “江先生,此时事关重大……”教练等人激动得脸都红了,牢牢握着江宁的手。

    “唉!他们为国出力,咱也不能让他们的汗白流。今年的汉城亚运会,我们得小心,棒子没有体育精神的,手脚不干净,动作可能很多。总之,小心就对了。”

    最后,江宁提醒道。

    我国恢复参加世界体育盛事还没多久,所以还没意识到南韩是个完全没有体育节操的国家。

    其中最让后世津津乐道的,无疑就是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被誉为世界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届。在1/8决赛和1/4决赛中,韩国队先后爆冷淘汰了赛前的夺冠热门意大利队和西班牙队。比赛中,韩国队多次做出违反比赛规则的行为,甚至出现了恶意犯规。但在“黑哨”的判断下,韩国队并没有得到吹罚。

    “还有这种事?”总教练疑惑。

    在他看来,这种国际赛事,应该要做到绝对公平、公正才对的。

    “呵呵!你们以后就知道了。”

    江宁暗道:你们还是太年轻了呀!棒子作弊,已经是刻入他们骨髓里面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03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作者:山村户口所写的《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介绍:
重生八十年代的江宁,激活了奇宝玉葫芦,玉葫芦有灵液,对生物生长和改良有巨大作用。
于是,黑皮西瓜、凸顶柑、草莓阿诺、夕张王甜瓜、红宝石罗马葡萄等名贵品种,被江宁一一培育出来,大赚外汇。
即便身在小山村,江宁依旧活出不一样的人生。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