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文阅读

作者:山村户口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七十四章 枸杞的前景

    双方先是客套一番。

    大家互相落座后,开始针对葡萄种植园,以及葡萄酒厂进行讨论。这个产业非常大,甚至涉及到出口创汇的问题,自治区政府自然是很重视的。

    “唉!我们这地方发展难呀!环境摆在这里。”有人忍不住叹气。

    不然的话,也不至于为了留住江宁,连区长都出面了。

    一个种植园,真搞起来的话,不仅能改善戈壁滩环境,再造一个塞外江南,还能解决多少人脱贫的问题?

    如此庞大的一个产业落户,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毫不夸张地说,那个县就指望江宁的这个产业获取财政税收。指望上级政府的财政补贴,那实在是太难了。

    全区都穷,照顾这个,照顾不了那个,手心手背都是肉。

    江宁笑道:“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一些隐形的资源,是我们还没开发到的。

    比如你们这里,看似到处都是戈壁滩,很荒凉的样子。但光照充足,光照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起来。

    光照是植物生长的很重要条件,不仅仅是葡萄,还有枸杞、西瓜、西红柿等经济作物,也非常适合种植。

    当然了,前期的投入成本确实会大一点。

    另外,你们听说过光伏吧?”

    “太阳能发电?”有人顿时脱口而出。

    江宁点头:“嗯!戈壁滩,也很适合发展光伏产业。不过,这个产业的相关技术可能还不是非常成熟。

    我已经联系国内的光伏企业,跟他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一旦他们的产品技术达到要求,我可能还会在你们这搞一个光伏产业园。”

    江宁了解过,国内的光伏产业就是八十年代开始的。

    国家政‎策的支持,‎让一些十分‎微小的太阳电池工业的到‎了初步发展,‎并在许多地方做了示‎范工程,‎拉开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前奏。

    到了21世纪后,国外玩光伏玩不过中国,开始抛弃这个行业。

    没办法!中国前期投入了那么多,不能说丢就丢。于是,只能搞内销,继续砸钱进去,凭一国之力,支撑起整个光伏产业。

    这也导致后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得知江宁后续还会搞一个产业园,虽然很多人对光伏的了解不多,但都很高兴。

    区里的领导当即表态,欢迎江宁在他们这里投资。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区里一定全力支持。

    最后,江宁决定,在原来葡萄园的隔壁,再圈下一块地,用于发展枸杞种植园。

    那些领导惊喜不已,这么一来,又能增加多少工作机会?能让多少家庭脱贫?移民工作还要继续。

    他们尽量要把大山里艰难求生的村民都拉出来。

    而自治区政府也表示,再增设一条引水的人工河,为枸杞种植园做准备。

    这时候要还不懂怎么做事,那他们也就不配脱贫了。不管财政怎么借据,哪怕跑到首都去哭穷,也得跟上这些工程。

    江宁圈下的那块地,涉及到另外的一个县。

    那个县的县领导闻讯匆匆赶过来。

    看着隔壁县吃香喝辣的,他们早就流口水了。

    如今,终于也蹭到了一点好处。虽然枸杞种植园的规模和投资都没有葡萄园大,但蚊子腿也是肉呀!何况,这投资对他们县来说,也不是什么蚊子腿,而是大粗腿。

    “不要小看枸杞,普通的枸杞,你们自然不陌生。我打算在枸杞园发展点黑枸杞,估计没听过吧?”江宁笑道。

    黑枸杞在后世爆火,也成为最贵的枸杞,一斤卖到上千元。

    它被誉为眼科界的新星、美容界的“软黄金”、动脉粥样硬化的解毒药、癌症界的克星等。

    当然了,这里面多少是有炒作的成分在。真要是癌症的克星,别说几千元一斤,几万元一斤都能瞬间抢光。

    但有些功效人家是真的。

    比如,医学临床报告显示:黑枸杞中的花青素可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可预防重度近视及视网膜剥离,并可增进视力。

    黑枸杞糖分很高,味道甘甜,其含有的花青素含量远超蓝莓,所以它具有很好的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滋补作用。

    而且,它还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恢复失去的微血管功效,加强脆弱的血管,因而使血管更具弹性。

    等搞出来后,江宁再到国外去炒作一番,搞出口。

    国外不是很喜欢这种套路吗?

    满足他们咯!

    当然,我们国内的消费者也喜欢。只不过,目前国内的情况,炒黑枸杞不适合。

    “你们这地方,交通运输不太好,发展别的农产品不太适合。枸杞不一样,晒干后,能保存很长时间,不用担心产品堆积等问题。

    过段时间,我会派个专家团队过来……”江宁说道。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向来都是江宁风格。让专家团队先出发,针对当地的条件,去调整相关的措施等,在江宁看来,很有必要。

    目前,他旗下的专家很多,涉及到农业的方方面面。

    仅仅是养这些专家,江宁每年出的钱也是天文数字。他对这些有真本事的专家、教授等,实在是太好了。

    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进不了江宁眼线的。

    对于专家的考核,江宁很严格。没有点本事,你倒贴过来,江宁也不会要。

    而后,江宁又去看望了那些迁移出来的老百姓。

    这次来,江宁也没有空着手。杨主任告诉他,当地这些老百姓缺衣服。家里人多的,一人凑一套衣服都难。

    于是,他早就联系了制衣厂,生产了一批种植园的衣服,要提前给大家发下去。

    杨县长在边上陪同,不由感叹江宁的大方。

    真是大手笔呀!好几万套的衣服,就这么发下去。

    学校已经建好,不是什么高层建筑,就那么一两层的矮楼,很快就建好了。

    “师生们就吃这种吗?”江宁问道。

    他看到,孩子们吃着面条炖土豆,里面有零星的碎肉,恐怕已经是吃得比较好的一顿,毕竟他来看,大家怎么也得做做样子。

    “肉是少了点,但我们这里物资也不丰富呀!”杨县长苦笑道。

    江宁微微摇头:“也不是说每顿都要有肉,但起码要让孩子们吃饱,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他看到,好些孩子把盆舔干净后,还意犹未尽,没吃饱的样子。

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具博展会

    黄川镇,家具厂,一群人正在围观刚打造好的一张床,旁边还有橱柜等。

    “听说了吗?这床的售价五万美元。”有人忽然开口。

    “不是吧?你听谁说?”

    五万美元一张床,这谁敢想象?折算人民币,那可就是差不多二十万呀!听着都感觉离谱,有钱也不是这么造的吧?

    “你们也不看看,这床是鎏金的,能便宜吗?”有人则是告知道。

    “鎏金是鎏金,但始终不是全金呀!用的黄金,估计没有几两吧?也不用五万美元那么多呀!”

    “这算啥?看看那张水晶桌,用天然水晶打造的。据说,那张桌子要卖五十万英镑。”

    此话一出,周围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水晶也不是特别珍贵,起码在他们这里不算珍贵。那玩意,黄川镇就有不少,孩子出去玩,都有可能捡几块回来。

    “骗人的吧?”

    “骗你干嘛?我听厂长说的,要运到欧洲参加什么展览。”那人继续透露道。

    黄川镇的镇长也在,这批家具,要运到国外参加什么家具博展会,全是高档货,售价高得吓人。

    如果操作好,意味着他们镇生产的家具以后能走出国,可谓是很关键的一步。

    “江老板还没回来吗?”黄镇长问身边的人。

    身边的人笑道:“昨天就回来了。不过,他还是不太愿意出国,他媳妇怀孕,不想走开太久。”

    这回,没有人敢说江宁的不是。

    按理说,江宁亲自去的话,会保险很多。

    毕竟什么家具博展会,他们都没有参加过,没有经验,没见过世面,生怕丢了自己国家的脸。

    “这化妆桌,是不是贵了点?”

    说实话,黄镇长等镇领导看到这些家具的建议售价后,都目瞪口呆。

    就拿眼前的这张化妆桌来说,120万美元,将近五百万人民币,谁听了不得头皮发麻呀?都觉得这价格搞错了。

    然而,江宁再三表示,价格没错。

    要是江宁在场,一定会吐槽,别说什么后世,这个年代,奢侈家具多的是。像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喜欢这些水晶的、镀金、镶砖等的物品。

    现如今,欧洲一些名贵家具,卖几万美元的并不少,上百万的,都是设计独特的,限量版等等。

    桌子、凳子镶水晶、镶砖可以理解,但你见过毛巾镶水晶的吗?

    现实中,就有一条毛巾,售价十万元,纯黑色毛巾上镶有4822颗大小、颜色各异的施华洛世奇水晶。据说,全世界就只有三条。

    说白了,就是炒作。

    你以为这种毛巾做不出来吗?只能做三条?

    实际上,只要生产方愿意,能大批量生产。但物以稀为贵,这在海外也是适用的。人家就是故意搞这么点,方便卖出天价。

    而江宁的这批家具,采用的设计,都是二三十年后的超前设计。

    这种设计,放在海外,绝对是惊爆人眼球的东西。他卖贵一点,不也很正常吗?

    “江老板说了,价格没问题,便宜了反而会卖不出去。”

    黄镇长啧啧称奇。

    牛呀!

    便宜反而卖不出去,一定要贵的。

    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二三十年的中国同样普遍存在。明明是同一样东西,只要搞一个名牌的标志上去,高几千倍都有人抢着买。

    最明显的就是什么包包,有人发现,某品牌的最新款包包,竟然是我们七八十年代流行的蛇皮袋包,卖上万元,一样被抢光。

    这就很无语,但人家有些人就好这一口。

    此时,岛国、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同样陷入这样的怪圈。不要以为中国人虚荣爱慕,外国人虚荣爱慕的程度可能是你们无法想象的。

    “外国人有钱,江老板肯定拿捏他们呀!”

    副厂长是双河村的人,跟江宁的外公是亲戚,文化程度也高一点。在江宁外公的推荐下,来到这里当个副厂长。

    他笑道:“小宁说,这世界有钱人多的是。你们能想象,一张墙纸四十多万吗?还有上千万的床,都没见过吧?”

    当初,他听江宁讲的时候,也无比震惊。

    一张墙纸四十多万,不是开玩笑吗?

    而上千万的床,更是匪夷所思。可人家现实中就是存在,据说,那张床使用了17千克的黄金装饰,并且在床头板处镶嵌有钻石及其他不同宝石。

    这么一看,贵也就有贵的道理了。

    别说欧洲了,就说咱们邻居岛国,一个浴缸上百万美元。听说,也是用了18k黄金打造的。

    外国人,就喜欢这些花里胡哨的。

    三天后,代表团带着家具出发。一周后,黄川镇生产的家具在法国参加展览,新颖的设计风格,立即吸引了众多眼球。

    经过相关媒体的报道宣传,原本售价50万英镑的水晶桌,直接升到70万英镑,被一位法国富豪搬走。

    其他的家具,都是展览没结束,就被人预定下来,价格都比江宁预订的价格要高一些。

    这让那些国内派出去的代表目瞪口呆。

    出发前,他们还有点担心,这么贵的家具,很难销售出去。没想到,展览还没结束,就已经被人高价预订。

    他们镇生产的家具,尤其是设计风格,竟然受到了追捧。

    不仅如此,他们还拿到了一千多万英镑的家具订单。

    这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强心剂。尤其是黄川镇的副镇长,他也跟着出国。这才发现,原来家具行业真的很有前途。

    只要他们镇坚持、努力,一定能在世界家具行业抢下一块蛋糕。别小看那一小块蛋糕,让他们黄川镇富裕,绰绰有余了。

    相信这次回去,镇里的那些手工艺人要炸了。

    毕竟按照这种情况,只要搞出一款受欢迎的家具,完全可以吃一辈子了。

    像手艺高超的柳师傅,他花了一个月才搞出来的鞋柜,这次竟然卖出8万美元。

    成本还不到三百块钱。

    8万美元在国内,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天文数字,妥妥的巨款。就这一件产品,足够柳师傅下半辈子花的吧?

第二百七十六章 张倩的惊喜

    黄川镇的镇长接到海外打回来的报喜电话后,立即赶到双河村。

    不仅是他,镇里的所有领导都振奋不已。

    一千多万英镑的订单,足够他们镇吃得饱饱的。

    要知道,现在英镑比美元值钱多。一英镑相当于17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这次到欧洲拿到的订单,总价值两亿人民币左右。

    一个镇的成绩呀!

    最重要的是,这是外汇。

    “每次来都带礼物,太客气了。”江宁哭笑不得。

    “都是些不值钱的,听说,这煲汤对孕妇好。”

    得!这样的礼物,江宁还真不好意思不收。

    “镇长您看,我不去,不也挺好嘛!上千万英镑的订单,我去也不一定能拿到呀!以后,我们每年都要搞,让自己的产品多在国外亮相,不要怕麻烦和花钱。”江宁又说道。

    那些人能在欧洲拿到那么大的订单,江宁也有点惊讶。

    可见,那群人中,有销售人才呀!那样的人才,应该好好奖励。

    “你去的话,肯定会更多,谁是你的对手呀?”

    江宁摆摆手:“可不兴吹牛。这次拿到那么大订单的人,一定要好好表扬、奖励。下一年博展会,就有他主导。那样的人才,不能埋没。”

    镇长闻言点头。

    他听说,这次拿到那么大订单的,主要靠一个翻译人员。

    “是一位叫张倩的翻译人员。不是我们镇的,更不是我们家具厂的。”

    “那就高薪挖过来。”江宁说道。

    那样的人才,干什么翻译?来给家具厂做销售顾问。

    ……

    远在欧洲的张倩正准备休息。

    这次跟着出来,她也算是长见识了。作为翻译人员,她的工资并不低,一个月一百多呢!很多研究人员都比不上。

    此次,能帮助家具厂拉动上千万英镑的订单,她也很高兴。这以后说出去,倍有面子,谁不得夸两句呀?

    刚不久,上级领导还亲自表扬了她。

    就在这时,她的房门被敲响。

    “谁?”

    “张翻译,是我呀!家具厂的杨厂长,方便聊一聊吗?”门外传来家具厂副厂长的声音。

    张倩有点疑惑,但还是打开房门。

    “杨厂长,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刚刚我接到我们厂老板的电话,问你有没有兴趣到我们厂当销售顾问。以后,我们家具厂每年都要在海外参加博展会之类的,你会外语,又擅长销售……”

    还没等杨厂长说完,张倩就婉拒道:“杨厂长,我暂时没有转行的想法。”

    她现在当翻译,工资那么高,很多亲人朋友都羡慕呢!好端端的,跑去家具厂做什么顾问?

    听起来,职位好像还不错,但待遇不一定比她现在好吧?

    杨厂长无奈道:“先听我说完,到我们厂当销售顾问,以后每年都能出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厂可以给你十倍你现在的工资。”

    正准备继续拒绝的张倩,一听,差点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十倍?我现在工资158元。”

    十倍,那就是1580元,一个月这么高工资,真舍得给?

    如果真是这样,那肯定毫不犹豫辞职呀!给私企做也没什么不好。那么高工资,其他待遇已经显得无足轻重了。

    “嗯!没错!你现在158元的工资,到我们厂就是1580元,可以说是我们厂最高工资的人。

    哦!对了,这次厂里决定,给你10万元的奖励。”最后,杨厂长又爆出一个消息。

    张倩彻底傻眼了。

    10万元的奖励?

    哪怕她的工资高,听到10万元,再也不能澹定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到10万元呢!她就是热心帮个忙,便得到了那么多。

    以后还用奋斗吗?

    早就听说,家具厂的江老板是个很大方的人。现在,她算是领教到了。

    当下,她不再犹豫,连忙点头:“好,我愿意去家具厂当销售顾问。”

    傻子才不答应。

    “行,那我们回去再具体谈,现在就不打扰你休息了。”

    送走杨厂长后,张倩关上门,努力地让自己镇定、冷静下来。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尖叫一声,然后一把将自己滚到床上去,发了疯一样滚来滚去。

    良久,床褥等都被糟蹋得不成样,她才满脸喜悦地顺了顺头发。

    她有点迫不及待想要回国了,跟家里人好好分享这个喜事。才二十多岁的她,已经身家超过十万元,大富婆一枚。

    ……

    建水市,刘市长等人得知消息,也愣了好一会。

    “真不愧是江宁呀!就没有失手过的。”

    当初,江宁要搞家具出口的时候,他们还有人表示担忧。也有人分析过,国内的家具风格,跟外国的相差极大,就算我们去学,一时半会也很难打开市场。

    市政府有人都明确表示,黄川镇的家具厂估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要亏损的。

    可没想到,人家开门红。不仅拿出去的产品天价卖掉,还拿下了上千万英镑的订单,简直不讲道理。

    “这回,黄川镇要发达了。”江宁的父亲,江爱民也笑道。

    “我就怕其他地方也有样学样,别忘了花露水、风油精等。家具没有什么制造难度,想要学很容易的。”也有领导表示担忧。

    不少领导心里骂娘:妈的!看到赚钱,就一窝蜂跟风。

    “不管怎么说,第一口螃蟹是我们吃的。还是江宁同志的那句话,保持领先优势就好。据说,家具行业的年产值好几百亿,我们只要占下百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就穷不了。”

    大家也了解江宁,不会搞什么垄断,有钱大家一起赚。

    像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在研究中药产品。去年,国内新增中药厂超过一千家,都在跟风。看着别人吃肉,谁能忍住?

    ……

    黄川镇家具厂的成功,导致木材、水晶等原材料价格也开始上涨。

    正如江宁所说的,一个行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繁荣。

    围绕家具厂,黄川镇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立即飙升到万人以上,开始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各种小作坊也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第二百七十八章 黄金族谱

    后世中国人对流感并没有太大的畏惧心,感觉无非就是感冒,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实际上,流感对人类的危害远超大家的想象。

    第一次流感爆发,是1918年,西班牙的大流感。

    其以三个传染高峰几乎同时传遍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不超过11个月的时间里造成全球约5000万人死亡,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三倍以上,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传染病灾难。

    后面又发生过好几次大规模的爆发,但死亡人数已经得到遏制,没有那么恐怖了。

    可哪怕如此,到了21世纪,流感每年依旧能让好几千万人感染,死亡人数不下万人。

    好几千万人的生意,能不大吗?

    所以,江宁早就盯上了流感药这一块蛋糕。这前前后后,他已经往里面烧了好几千万人民币。

    流感中药项目的中医研究人员,就多达百人。

    当然了,研究团队里,不仅仅是中医,还有生物学方面的专家,全都是江宁高薪挖过来的。

    说白了,中药大部分都跟生物学有关,是挂钩的。

    “没错!昨天的成果。”说起这个,黄芩又振奋起来。

    因为每一款药的成功,都代表着巨大利益,几乎所有人都受益。

    就拿研发的团队来说,不仅立即能拿到一笔巨额奖励,还有享受那款药百分之一的利润分红,是吃一辈子的呀!

    也正是如此,那些研发中药的人发了疯一样,没日没夜地查阅古方,验证药效,论证等等。

    他们中药研发基地,吸引来的,不仅仅是有真本事的中医,还有像生物学等方面的专家。

    “嗯!很好,我尽快让人去申请专利。另外,相关的生产线也要赶紧落实,多搞几条,保证中药的产量。”江宁说道。

    薅外国人的羊毛就是爽。

    边上的唐秋告诉江宁:“那样的话,中药厂又要扩建了。”

    现如今,响石镇的中药厂规模极大,尤其是在附近的山顶望下去,非常壮观。就连省里来的领导,参观了之后都赞不绝口。

    “那就扩建咯!”江宁无所谓地说道。

    他现在有的是资金。

    那些资金,最好的办法就是转化为资产,留在银行是吃亏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钱贬值很快。

    江宁相信,赵镇长他们要知道中药厂还要扩建,只会更加高兴。

    他们是恨不得江宁把全镇的土地都建工厂。

    据说,最近镇里开会,镇中心的地盘再一次扩大,继续要把附近的几个村子纳入其中。那些被选中的村子,自然没有丝毫的异议。

    就相当于郊区变市区,居民怎么可能反对?

    他们的土地变值钱了。

    送走黄芩后,唐秋又问:“你真不去南韩呀?”

    毕竟前两年,江宁还去给参加亚运会的表妹加油助威,今年是奥运会,更重要。

    “不去了,你想去吗?”

    其实,江宁对出国已经没有任何想法。对他而言,外国也就那样,没啥了不起的。主要还是看自己老婆的,老婆想去玩一玩,那就陪她去。

    毕竟现在距离预产期还有两三个月呢!

    唐秋微微摇头,摸了摸肚子:“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对丈夫守在自己身边,她自然是很感动。但感觉,自己也不能把男人束缚在身边,应该让他去做点大事。

    江宁都守在她身边好几个月啦!

    以后如果再多生一两个,岂不是要浪费大量时间陪她?

    哪怕是她,也想多给江家生一两个孩子,开枝散叶。至于超生什么,完全不需要担忧,不就是罚款嘛!他们家交不起罚款吗?

    “那就算了。”

    江宁已经叮嘱教练等人,多照顾杨苗,所以根本不用担心。

    再说了,他已经知道,今年的奥运会会有很多黑幕,去了也感觉闹心。人家的地盘,就算被不公平对待,你又能怎样?

    要知道,就连他们亲爹美国都敢下手。

    “想去就去,家里有咱妈呢!”唐秋说道。

    自从她怀孕后,江宁的老妈就辞掉了市里的工作,回到家里帮忙照顾。

    江宁哭笑不得:“真没想去,南韩也没什么好玩的,巴掌大的国家。”

    要说风景之类,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吊打南韩。至于美食,南韩有美食吗?

    他们现在所谓的国粹泡菜,大白菜还是山东出口过去的。这两年来,山东对南韩的大白菜出口量极大。据说,占据了他们大白菜市场的一半以上。

    后世那么多人去南韩,跟南韩的韩娱文化输出有很大关系。

    而现在,南韩的娱乐文化根本干不过港岛的娱乐。八、九十年代,正是港岛娱乐文化的巅峰,被誉为东方好来坞。

    很多港岛明星,在南韩家喻户晓,比他们本土的明星火太多了。

    聊着、聊着,外公从外面回来,一幅被气着的模样。

    “外公,什么事?”

    外公解释:“我杨家族谱,小宁你也看过了。”

    “嗯!黄金做的,很珍贵。”江宁点头。

    杨家因为发财了,要把祖祠重建,也就翻出了一卷黄金打造的族谱。这个事,前段时间还在村子引发不小的轰动。

    不说别的,那么大的一卷黄金,就值不少钱。

    “外面来了两个什么文物专家,劝我们上交国家,让国家帮忙保存。”

    本来嘛!这也没什么好生气的。

    但那两个家伙一顶帽子盖下来,把他们可气坏了。

    “那种人,赶走就行了。警告他们,下次还来的话,小心出不了村子。”

    上交个蛋呀!

    那些所谓的专家,自己家恐怕都有一大堆的文物,怎么就不上交?老百姓有一件值钱的,就千方百计劝上交。

    说到文物,江宁现在手头也很多。

    他们怎么不敢来劝江宁上交?

    说白了,就是欺负老实人。真正有钱有势的人,他们不敢去劝。

    国外的博物馆有大量掠夺我们国家的国宝,有劝老百姓的这种精力和毅力,他们怎么不去劝外国人归还?

    “他们走了?”江宁又问。

    “没,还吵着。”

    “那我去看看。”江宁站起来,往外走。

第二百七十九章 汉城奥运会

    如今,和那两位专家交涉的,是村里杨姓的族老。

    一堆姓杨的村民围过来,其中手里不乏还拿着农具之类的。

    族谱对于他们来说,那可是很重要的物品,竟然有人劝他们上交国家,真不知道他们脑子是不是锈透了。

    “宁哥儿来了。”

    “都让一让。”

    ……

    江宁走进去,上下打量了一会那两个文物专家,穿着还行,一个大概三十来岁,一个则是四五十岁。

    讽刺的是,其中一位手里还带着一串佛珠。

    按理说,那玩意不应该上交国家吗?

    “哪里来的?单位工作证明有没有?”江宁一开口就是兴师问罪的态度。

    这态度,也让村里的人心头大定。他们早就看这两个人不顺眼,但看他们的架势,好像是代表国家来的,这才让人稍微有点忌惮,没有动手。

    年长的看江宁不怎么好惹,连忙打圆场:“你好!我们是省博物馆的,我叫周海波,他是刘宇。”

    “证明呢?”江宁皱眉。

    刘宇脸色有点难看。

    两人出门没有带什么证明,平时他们去劝人上交宝物,只要说是省博物馆的,基本上都会有所顾虑。

    可现在,他们的身份似乎没有震慑力。

    “首先,我们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假冒的。其次,这不是国家财产,你们有什么资格劝人家上交?你手上戴的手串,应该也是一件文物吧?怎么不上交?”江宁不再跟他们客气。

    委实是有些人的做法太过恶心。

    村民们听到江宁的话后,顿时义愤填膺。

    “咳咳!大家冷静,我们也就是劝一劝,没有强制的意思,不上交就算了。不过,这终究是珍贵的物品,原则上交给国家,能更妥善保存,是不是这个理?”年长的周海波连忙解释。

    本来,他们来之前,也稍微了解过双河村。

    那么富裕的一个村,对这些老物件,应该不会太在乎的吧?到时候,代表省博物馆奖励一张奖状什么的,那可就是荣誉,钱买不来的东西。

    然而,事态的发展有点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怎么?老百姓藏点宝物就不行?国外大把我们流失的国宝,你们不去劝他们归还,来欺负老实人吗?我会打电话给省里,问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周海波两人麻爪了。

    没想到这年轻人火气还挺大。

    他们都开始放弃了,你还死咬不放?这是偷不到鸡,反惹了一身骚呀!

    偏偏江宁刚才的话,他们无力反驳。

    比如自己手里的文物,那肯定不会上交呀!都是值钱的宝物,傻子才交上去。而流失国外的那些国宝,他们更加无能为力,或者说不敢。

    平时见个外国人都脚软,让他们去跟外国人讨要宝物,不是将他们架在火上烤吗?

    “哎、哎!不至于,不至于,我们现在就走,现在就走。”说着,周海波两人就想离开这个“民风淳朴”的地方。

    “慢着,先让我核实一下你们的身份。如果是真的还好,冒充的话,那就不好意思了。”江宁没有轻易放过他们的意思。

    此话一出,周海波两人都沉下脸来。

    而周围的村民一个个盯着,让他们即便很不爽,也不敢炸刺。这年头,农村打死几个外来人,很常见的事。

    【鉴于大环境如此,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江宁给省里打了个电话。

    最后,省博物馆表示,那两人只是博物馆的外聘人员。他们的所作所为,跟博物馆没有关系,博物馆也没有要求老百姓上交国宝的规定。

    江宁暗道:好家伙!

    这会就有“外聘人员”这个词了吗?

    怎么不说临时工呢?

    看得出,博物馆是看江宁不好惹,就想着推脱责任,毕竟省政府的大人物都过问了这件事。

    既然是外聘人员,那就简单了。

    江宁让人报了警,让镇派出所的人来处理那两个家伙。

    周海波和刘宇满脸懵逼,意识到自己被博物馆抛弃了。但他们本身不干净,也不敢喊冤。在之前,他们就劝过不少老百姓,有些好宝物还被他们给私吞了。

    这要是撕破脸,被深挖,那后果只会更加严重。

    又过了些天,奥运会开幕。

    不出意料,奥运会闹出了很多丑闻。

    首先是加国短跑名将本·约翰逊以9秒79的成绩打破了100米的奥运纪录,之前100米项目被很多人认为人类的极限就是10秒,从1968年吉姆海因斯的9秒95到刘易斯,人类才把100米冲进了10秒的范围。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没想到三天后就检测出使用***,奥委会取消了本-约翰逊的世界纪录,并且收回了他的金牌。

    其次就是拳击比赛中,裁判光明正大帮助南韩选手获胜,让在场所有观众目瞪口呆。

    以前就算有点黑幕,但也不敢众目睽睽之下这么玩呀!当所有人都是瞎子吗?

    之后的一场比赛中,因为裁判作出对南韩运动员不利的判决,南韩观众群殴裁判,瞬间传遍全世界。

    南韩的体育精神,再一次让全世界为之惊叹。

    而中国队在此次奥运会的表现也有点差强人意,让国内的观众颇为失望。

    江宁却没觉得怎样,比起前世,已经算好的了。

    上一届奥运会能有那么好的表现,一方面是体育强国没有参加,比如德国和苏*联。而今年,他们回归奥运会,格局自然会有所变化。

    当然了,也有遭到盘外招针对的原因。

    可不管怎么样,江宁觉得至少比前世要好,金牌多了五块,排名也有所提升。要知道,前世中国队在金牌榜上只排11名。

    这一世,因为江宁的奖金鼓励机制,让不少运动员拼了命,才有现在的成绩。

    尤其是奥运会金牌的奖金提升到10万,对所有运动员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只要拿到一次,感觉以后都不用奋斗了。

    杨苗有点遗憾,在这次奥运会只拿到两枚奖牌,一银一铜,没有金牌。

    没办法!奥运会田径这一块,黄种人还真不占优。

    即便如此,杨苗还是打破了亚洲记录。

第二百八十章 唐秋的家人

    进入十一月,19号的这一天,唐秋给江宁生了个大胖儿子,全村同乐。

    尤其是江宁的爸妈、外公一家,以及松木庄的孙家。

    江宁的老爸起名江俊辉,小名则是江宁两口子起的,叫花生。

    来送礼的人很多,打电话恭喜的也不少,省内外都有,甚至在国外的川井次郎和乌拉卡等人也发来祝贺,表示礼物还在路上。

    在江宁外婆的提议下,花生满月的那天,摆了足足三天的流水宴。

    唐秋很无语,儿子在她怀里,总是动不动就哭。而江宁带孩子,基本上就是放在一边,让他自己动来动去,就没怎么哭过。

    都是折腾老娘的。

    而家里的大橘、大狸花,大黄等,靠近孩子也都是小心翼翼。

    尤其是那只大狸花,平时挠人可厉害,碰一下都要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可在花生手里,不管怎么扯它,都无动于衷。

    不出意外,江宁又被骂。

    “花生就穿这么点,你一个当爸的,就不怕他感冒生病?”江宁的老妈瞪着江宁。

    江宁瞥了眼自娱自乐的儿子,翻了翻白眼:“还要穿多少?都包成粽子了好吗?”

    好家伙!

    自从这小子出世,他的家庭地位是一降再降呀!是个人都能骂他两句。有时候还被骂得莫名其妙。

    花生被他奶奶抱走,身上很快又多了两件衣服。

    得!有一种冷是奶奶觉得你冷,有一种饿是奶奶觉得你饿!

    “我说,妈!以后这小子的教育,你们两老可不能插手。”江宁开口道。

    这小家伙,已经成了团宠,以后不教育好,岂不是无法无天?所以,江宁早就跟唐秋商量好,以后孩子的教育,必须是他们俩,不能惯着。

    “行,你儿子你教育。”

    江宁的老妈这回没有反对。

    听到这话,就连唐秋都松了口气。

    如果婆婆以后总护着,那真不好办。她可不想自己儿子养成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因此,当江宁跟他商量教育的事,她也赞同了。

    ……

    这天,松木庄孙老爷子来到江宁的别墅,告知唐秋的家人来信了。

    不仅唐秋愣住,江宁也很意外。

    毕竟根据他们的了解,唐秋的爸妈、爷爷,都在十多二十年前去世,好像没有什么至亲了呀!

    在唐秋眼中,孙家就是她的娘家。

    孙老爷子解释:“那是小秋的奶奶,还有二叔一家。当初,我就只知道他们出国了。”

    “也不至于那么多年,一点音讯都没有吧?”江宁忍不住说道。

    十多二十年前,查敌特严重,国外的亲人确实不能联系,但改革开放都快十年了呀!

    “他们去了台岛。”

    呃!

    江宁顿时止住了声音。

    要是台岛,那还真麻烦。今年开始,两岸的关系才开始缓和,双边才开通探亲、奔丧等通道。

    “前段时间,两岸才可以互相探亲。这不,小秋的二叔就托关系找到我。小秋呀!你奶奶岁数有点高,你二叔是想着让你过去看望一下。

    到时候,你二叔他们也跟着过来,祭拜你爸妈和爷爷。”孙老爷子说道。

    对忽然冒出来的家人,唐秋有点忐忑不安。

    江宁握了握她的手,笑道:“既然是血亲,那就去看看吧!我陪你去。”

    两天后,江宁带着唐秋出发。

    虽然两岸开设了相关的通道,但想要过去也是挺麻烦的。当然,那只是对普通人来说,江宁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所有障碍。

    这时候的台岛,经济发展迅速,比大陆富裕太多了。

    就拿1988年来说,大陆的GDP三千多亿美元,而台岛的GDP则是一千多亿美元,相当于大陆的三分之一。

    八、九十年代,是台岛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像那些回大陆探亲的人,好多都是出手大方,给红包一百几十元地给。回到故乡,还有不少人捐钱修路,建学校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确实得到了不少台岛同胞的照顾。

    也正是这样,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腾飞,开始反哺台岛。大量进口岛内的农产品,尤其是水果。

    哪怕明知道他们的水果有问题,也还是有多少就收多少,亏本买卖都无所谓。

    但这也养成了某些台岛人骄纵的心态。

    唐秋的二叔叫唐明理,开着轿车来接江宁两口子。

    江宁从他的笑脸能看出,他是真的高兴。

    “小秋的丈夫江先生是吧?”

    江宁连忙和他握手:“二叔,叫我小江、小宁都行。”

    “好!那就叫你小宁吧!走,你们奶奶可等急了。”他笑道。

    一路上,唐秋没怎么说话,基本上都是江宁在跟唐明理聊。唐明理还以为唐秋对他们这些人有怨言,那么久没有联系。

    国内这些年穷,过得很不容易。而他们当年逃出去的时候,带了不少财富。相当于这些年他们在享受,而唐秋则是在国内吃糠咽菜,心里有气,倒也能理解。

    “小秋呀!自从大陆改革开放,你奶奶就想着找你的,但那时候我们……”

    “二叔,我没有怨你们,只是还有点不适应。”唐秋本就聪明,二叔一开口,她便知道要说什么了。

    江宁也笑道:“二叔,放心吧!我们之前是不知道你们的存在。否则,上一年结婚的时候,就找你们了。”

    “那就好,那就好!二叔开了一家公司,这里面也有你们的份。”

    当年带出来的财富,被他用来发展企业了。这些年来,他经营了好几家厂,目前资产已经近亿元。

    那笔财产,本就有大哥的一半。

    现在,既然找到了大哥的子女,当然得分一半出去。

    这个决定,他母亲是赞成的。就是他老婆不怎么同意,分家产可以,但不是一半,觉得给一成都算多的。

    据他们了解,国内很穷,工资都是几块钱的。

    他们给一成的资产,那也是近千万的天文数字,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唐秋微微摇头:“那还是算了。”

    搞得他们好像是来争家产的一样,多难看呀!

    再说,现在唐秋也丝毫那点钱,自己老公多的是钱,几辈子都花不完。

    “不行,大哥的那一份,肯定是要你继承的。”二叔的态度也坚决。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吃不起茶叶蛋?

    见媳妇的两叔侄争执起来,气氛不太对,江宁连忙和稀泥。

    实际上,他对那份财产也没太大想法,毕竟他现在产业多着呢!不缺那么点钱。

    “二叔,这样吧!当初我岳父能分多少,你就给多少。后面这些都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我们拿了手烫。”

    唐秋看自己丈夫这么说,也点头:“二叔,就这么办吧!”

    唐明理沉默了一会,最后才同意道:“那好吧!”

    不过,他可不会真那么分,也不公平。毕竟以前的那笔财产可能只值100万,放到现在可能就是1000万以上。

    怎么算,他还要回去好好琢磨一下,尽可能多折算成现金给侄女一家。

    唐家住的是豪华别墅,里面还有保姆、保安之类的。虽然不像旧社会的仆人,但其实也差不多。

    可见,唐家在台岛还是有点身份的。

    唐老太太看上去比江宁的外婆还要老一点,看到唐秋的那一刻,老人家就忍不住落泪了。一别就是差不多二十年呀!

    当初,老头子和大儿子一家,还没来得及撤离。没想到,有些人已经是永别。

    “奶奶!”

    唐秋的这一声奶奶,彻底打破了老人家的心理防线。

    “好,好,好!”老人连说了三声好。

    “妈!这是小秋的丈夫江宁。”唐明理介绍道。

    江宁也跟着喊了一声奶奶。

    “嗯!郎才女貌,好,很好呀!”老太太一个劲说好,手捉着唐秋不放。

    这认亲的过程维续了不短的时间,老太太跟唐秋互述衷肠好一阵子,有说不完的话一样。原本还很忐忑的唐秋,看到自己亲奶奶后,好多话也涌了出来。

    “唉!苦了你这丫头。我得好好感谢老孙。”老太太说道。

    她很清楚,要不是孙家的收留,大儿子的这唯一血脉可能都不保了。何况,人家真把她孙女当亲孙女一样对待,甚至比自己亲孙女还要照顾。

    “妈!放心吧!过段时间我们回大陆。到时候,我在孙伯伯那边建一个厂,让孙伯伯家的人管理。”

    说是给孙家管理,但其实就是送给孙家的意思了。

    唐秋的二婶也在笑,但江宁能察觉,这女人对他们的到来不是很开心。

    能理解,毕竟在人家看来,他们俩就是来抢家产的,怎么能开心起来呢?

    二叔有三个儿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还在读大学。两个儿子则是帮忙打理家族产业,暂时都不在家。

    “小玉他们呢?不是通知他们要回来的吗?”二叔问自己老婆。

    小玉就是他的女儿。

    “小玉他们回来干嘛?都有事要忙……”

    还没说完,老太太就不高兴了。

    什么事?能比他们堂姐(堂妹)到来还要重要?

    “打电话叫他们回来。”老太太的态度很强硬。

    这回,二婶无话可说了。在这个家,话事人永远只有老太太,只是她平时不怎么管事而已。一旦她开口,家里人都不敢反驳。

    随后,他们安排了一大桌子的好菜。

    唐秋的二婶想要看江宁两口子出丑,但很遗憾,面对那么一大桌子的好菜,两人都没有流露出吃惊的模样。

    按理说,以大陆的条件,吃顿肉都是奢侈的吧?

    “我听说,大陆那边现在很艰苦,茶叶蛋、榨菜都吃不起,是不是真的呀?一会,小秋多吃点。”她看似关心的语气,江宁两口子却听出别的意味。

    江宁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他暗想:茶叶蛋和榨菜的梗,现在就冒头了吗?

    前世,看到台岛的一些节目,简直三观震碎。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榨菜,这种话,让很多国人差点笑背气。

    说实话,这话放在当下的年代,人家好像还真别说错。国内很多地方吃个鸡蛋都是奢侈呢!

    但同样的话,放在二三十年后,那就是笑话了。

    很多人听到这种话,赶紧吃几个茶叶蛋压压惊。

    唐秋瞥了她一眼,说道:“是有挺多地方还很穷的,但不包括我们家。这些菜,我们也常吃。”

    什么顶级的食材,她没有吃过呀?

    认真来说,世界上很多顶级食材,都是他们家供应的。好多东西,或许是你们没有吃过吧?

    老太太瞪了一眼儿媳妇:“老二家的,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唐明理也微微皱眉。

    这话说得,好像看不起穷亲戚一样。再怎么说,那也是他大哥的女儿和女婿,就不能说这种话。

    很快,二叔的三个孩子也回来了。

    唐秋的两个堂兄还好,对堂妹的到来很欢迎。但那个叫小玉的,就是一个小太妹,说话的语气跟她娘是一个样的,不愧是娘俩。

    “媳妇,把带来的礼物分一下吧!”江宁跟唐秋说道。

    他们早有准备,免得来到这里让人看轻。

    二婶两母女顿时不经意地流露出不屑的神色。

    大陆来的,能有什么好东西?不会是家乡的土特产,咸鱼、干菜之类的吧?

    唐秋点头,然后拿出准备好的礼物:“奶奶,这是我们专门找凋琢师父做的。”

    老太太他们都是识货的人,一看到唐秋拿出来的翡翠手镯,都吓了一跳。这种程度的翡翠,差不多可以当传家宝的呀!

    “是真翡翠?”小玉则是问道。

    唐秋笑道:“我们去云南带回来的原石,亲自切出来的,自然不会假。”

    接着,又给二叔和两个堂哥每人一个限量版名表。这玩意,他们家里有不少,还是乌拉卡等人送的。

    二婶两母女傻眼了。

    翡翠还好说,在他们这里珍贵,在国内不一定很贵。但这种限量版的名表,全世界都很贵的呀!甚至还不一定能买得到。

    你们确定是大陆过来的?

    两母女差点觉得,这两口子是美国回来的。

    这回,不仅是她们母女傻眼,就连二叔、老太太他们都十分惊讶。都下意识认为,大陆过来的人穷。

    “这……”

    “奶奶,你们就收下吧!我们两口子的一点心意。”江宁跟着说道。

    二叔则是问道:“小宁,你们在大陆是做什么的?”

    “有几个厂,也种种地之类的。”

    二叔等人:“……”

第二百八十二章 布局芯片企业

    尴尬了,原本以为是穷亲戚,没想到人家好像也不差钱。

    尤其是二婶,刚刚还让人家多吃点。想起之前的那句话,她脸上就是火辣辣的。

    老太太开心地收下那翡翠手镯。

    一方面这是孙女给的,晚辈的心意,也不好拒绝。

    另一方面,她也给孙女准备了大礼。甚至遗嘱里,还有唐秋的一份。一个翡翠镯子,也就不算什么了。

    二叔则是趁机提了分家产的事。

    二婶的脸色顿时变了。

    她最担心的事还是要来。

    “二叔,我们前面说好的……”

    “小秋,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按照以前那笔财富来算,对你不公平。起码也得把升值的那部分算上才行。”

    二婶一听,又惊又喜。

    只是分当初的那桶金,哪怕将升值的那部分补上,她也好受很多了呀!

    再说,人家只拿回那笔财产,也非常合理,本就是人家的,算是给他们保存了那么多年。放在银行,利息都是一大笔了。

    因此,听到这话,她不再说话了。

    而老太太则是皱眉,对这样的方案不满意。

    要知道,当时商量的,是分一半家产给老大家的。

    即便如此,她都还觉得亏欠老大一家,让孙女在大陆吃了那么多年的苦。

    江宁两口子对视一眼,连忙劝说老太太。废了好大劲,才说服了老人家。

    老太太心想,这样的话,以后遗嘱也得改一改,给江宁两口子多留点,反正不能让老大家吃太多亏。

    谈妥了这些事后,本来看唐秋和江宁不太顺眼的二婶也热情起来。

    对于这种态度,江宁和唐秋并不在意。能做亲戚就做,不能做就算了,也不是非要讨好谁。

    “二叔,我看台岛的经商环境不错呀!”吃饱饭后,江宁和唐明理在喝茶。

    “嗯!还行吧!现在的政策比较开放,各行各业确实比以前好很多了。怎么?小宁你有想法?要不,你们两口子也别要什么现金了,我们家企业的股份给你们。”

    江宁摇头:“二叔,我想做点别的。”

    二叔的那些企业,基本都是食品生产,不是江宁盯上的行业。

    在来之前,江宁就有了点想法。

    在后世,台岛比较有前途的企业,无非就是那么几家。尤其是去年才成立的台积电,以后生产芯片的呀!还卡我们的脖子。

    现在的台积电,几乎没有人看好。

    江宁觉得,自己有必要插一脚进去,提前做好布局。

    “那你想做什么?”二叔好奇地问道。

    “我听说,新竹那边成立了一家积体电路制造公司。这种高科技公司,我挺感兴趣的。二叔,帮忙牵个线,我打算往里面注资一亿美元。”

    二叔他们做的都是传统行业,对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本就有点抵触,刚要劝说。

    然而,听到最后,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一亿美元?

    是你说错嘴,还是我听错了?

    要知道,他们所有资产加起来,恐怕也不足一亿美元。

    大陆来的亲戚,竟然要拿出一亿美元投资一家不被看好的高科技公司?

    “你有这么多钱?”唐秋的大堂哥下意识问道。

    唐秋笑道:“我们中药厂一年的利润都不止一亿美元了。再说,我们在海外还有点产业,所以资金不是问题。”

    此话一出,唐家再次懵逼。

    这哪是什么穷亲戚呀?

    唐明理则是立即想到了一家大陆企业,瞪大眼睛。

    “双河集团就是你们的?”

    见江宁和唐秋点头,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么重要的信息,孙家也没有跟他们透露呀!

    难怪,难怪唐秋两口子看不上他们这点资产了。想想也是可笑,自己老婆不知道给他吹了多少枕头风,话里话外都是那些家产。

    可谁知道,人家从没有放在心上。

    最震惊的,无疑就是二婶两母女,甚至都有点无地自容:小丑竟然我自己!

    而最开心的,则是老太太。

    老大一家很惨,但孙女有眼光呀!找到了这么一个丈夫。

    “我听说,那其实也不算什么高科技公司,只是代加工的企业罢了。半导体,吹得很厉害,但前景还不明朗。”二叔还是劝一劝江宁。

    有钱也不能这么烧呀!

    对的!在他看来,投资高科技公司,就是在烧钱。

    “二叔,你就帮个忙吧!”唐秋相信自己丈夫。

    江宁的眼光,还没有错过。

    唐明理一想,也罢!

    毕竟侄女婿一个中药厂一年的利润都不止一亿美元,这钱亏得起。投错了,那就当买一个经验教训。

    “行,我去联系一下。应该不难,他们这家公司没什么资本看好。现在有人投资,他们高兴都来不及。”唐明理说道。

    此话不假。

    当下,全世界半导体企业都是一样的商业模式。Intel,三星等巨头自己设计芯片,在自有的晶圆厂生产,并且自己完成芯片测试与封装--全能而且无可匹敌。

    而创立这家公司的张忠却搞特殊,自己不搞设计、开发,而是专门生产别的公司设计的产品。

    说白了,这种公司就是个代加工厂而已。严格意义上讲,都谈不上高科技公司。

    果不其然,出生于浙江的张忠,得知有人想要投资他们公司的时候,顿时无比高兴。何况,那还是一亿美元。

    那么大的一笔钱,对他们公司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次日,江宁就和张忠见了一面,两人就公司以后的发展谈论了一两个小时。

    江宁表示,永远做代加工是没前途的。

    前期,我们没有太多资本投入到研发方面,可以干点代加工的业务。但为了以后的长远发展,还是得去研发、设计。

    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否则以后还不是别人掐着脖子?

    张忠同意了。

    没办法!投入一亿美元的江宁,已经成为他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虽然江宁表示不会插手公司的管理,但他定下的大方向,公司必须要执行的呀!

    再说了,江宁的话也有道理。

    以后要是别的公司不给你订单,不让你生产了,公司岂不是要倒闭?

第二百八十三章 红星村

    接下来,江宁陪同唐秋在台岛游玩了几天,然后准备打道回府,毕竟家里还有个小的呢!虽然不缺那口奶,但离开太久,唐秋也不放心。

    顺带的,唐秋的奶奶、二叔也跟着回大陆。

    回到双河村,看到当地的发展,唐明理也大吃一惊。大陆的发展,超出他的意料。

    江宁的外婆和唐秋的奶奶,两人属于同辈,很快聊成了老姐妹。

    又过了一天,孙老爷子带大家去祭拜唐秋的爷爷、父母,需要回唐秋的祖籍地——AH。

    而当地的官员也不知道怎么得到的消息,竟然跑来接待。

    唐明理看着没太大变化的镇子,一脸感慨。当初离开的时候,镇子好像就是这样的。比起江宁他们所在的响石镇,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镇里的道路都还是泥路,坑坑洼洼,看到比较多的还是自行车。

    街道两边的建筑,也都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建筑,一副破落的模样。

    穷呀!

    或许,这才是大陆最普遍的样子。像响石镇那样,属于很特殊的存在。

    “江老板,欢迎你们来到大同镇。”镇长带着人过来,满脸的喜悦。

    唐明理等人顿时无语,感情是等江宁的。他们还以为,这群人得知台商返乡探亲、祭拜,特意来打交道,看能否得到点好处呢!

    不曾想,人家是冲着江宁来的。

    江宁也反应过来。

    “客气,客气!今天陪几位长辈过来祭拜先人。”话外之意就是,有什么事,等我们干完正事再说。

    一番交流后,大同镇的镇长等人才惊喜发现,原来江老板的老婆是他们这里的人。而这行人中,有来自台岛的富商,祖籍也是他们镇的。

    这一发现,让他们无比欣喜。

    唐明理和自己母亲低声商量了几句,然后跟那位镇长说道:“吴镇长,我和家母打算以我家父的名义,出资给镇里修一段路,以及盖一座学校。”

    “好,好!感谢唐先生对家乡的支持。”而后,他询问了唐明理父亲的名讳。到时候,道路和学校以唐明理的父亲名字命名。

    人家捐钱修路盖学校,无非就是求名。

    吴镇长他们都懂,肯定得满足。

    于是,唐明理在大同镇砸了六百万。其中三百万是修路的资金,三百万是盖学校用的。这年头,六百万是巨款。

    此外,唐明理还承诺,在大同镇建一个食品加工厂。

    吴镇长等人满载而归,虽然江老板还没出手,但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

    唐明理的父亲就葬在红星村。

    红星村很大,以前是一个公社,周边看不到山,一眼看去全是平坦的耕地。这种地方,在古代是饿不着人的好地方。

    …

    可如今,村民很穷,穿补丁衣服的人随处可见。

    让唐明理等人意外的是,他父亲的坟竟然被收拾过,很整洁。

    村长告诉唐明理,他父亲被***后,村里人就帮忙整理过,年年清明节都有上香祭拜的。再怎么说,唐家以前也是他们村的大姓,在村里是有点声望的。

    “刘伯,谢谢你们了。”唐明理紧握村长的手,感激道。

    至于唐秋的奶奶,此时已经泣不成声。

    “唉!当年的事,已经计较不清了,看开点吧!”村长叹了口气说道。

    当年的冤假错桉很多,受害者不是一两家,确实没办法追究了。

    江宁没说话,起码人家这村民没有落井下石。不像清水村的那群人,除了五叔公一家,简直就是一村的刁民。

    唐明理点头:“是呀!”

    “对了,刘伯,您通知一下大家,就说我给大伙准备了点礼物,让大家晚点过来领取。还有,我父亲和大哥、大嫂的墓,也准备重新搞一下。到时候,还需要刘伯你们这些长辈帮帮忙。”

    “哟!那我可就代全村人谢谢你了。你父亲、大哥他们的墓,那都不是问题,我和村里的族老们谈一下,争取办得风光一点。”

    他还挺庆幸,这些年都帮忙扫墓。

    这不,好报就来了。

    唐家回来,还是那个富贵的唐家。现在,全村人都能得到点好处。

    不一会,全村有头有面的人都来了。尤其是那些老人家,曾经跟唐家关系比较好的人,看到唐明理回来,都过来嘘寒问暖。

    唐秋的奶奶,还能认出村里的一些人。

    “各位叔伯们,我已经和镇长谈了。过段时间,镇里修路,也会把我们村的道路一起铺水泥。到时候,还要大家配合一下,占了地的,村里商量一下,怎么弥补。”

    大家一听,都高兴起来。

    村长笑道:“行,咱们村不会闹那些不愉快的事的。”

    人家出钱修路,还搞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那就很不应该了。

    大家先谈着,几辆满载货物的货车进入村子,上面是一些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等等。

    “一家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桶油……”唐明理开口道。

    围观的村民们轰然叫好,各种赞美声不绝于耳。

    虽然现在大家都不缺那点吃的,但白送的,说几句好听的话,又能怎样?万一让唐明理高兴了,再给村子一点好处,全村人收益呀!

    “村长,那边是干什么?”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江宁开口问道。

    大家顺着江宁手指指的方向望去。

    “哦!那是制墨的地方,以前还是唐家的产业呢!我们村有不少人制墨,但现在很少了,也只有方老头子还在坚持。”村长苦笑道。

    江宁想了想,又问:“徽墨?”

    徽墨的名气很大,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据说,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徽墨集绘画、书法、凋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这种古墨的制作,到今天确实没落了。

    还有多少人用毛笔写字呀?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古法制墨

    江宁的问题,唐明理回答了。

    “没错!就是徽墨,用古法工艺制造的。不过,现在恐怕大家也不太熟悉了吧!”随着新社会、新时代的到来,用毛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那些墨块估计也没多少销路。

    “制墨赚不到钱,还麻烦。”村长忍不住说道。

    老一辈都还在,手艺自然也还没丢。但在他们看来,制墨行业已经没有前途了。

    江宁看向唐明理:“二叔,我看岛国、南韩等国家,依旧对这些墨锭情有独钟呀!”

    据江宁所知,岛国到了后世,依旧保留了非常传统的制墨工艺,几乎是完全照抄中国古代的制墨手法。

    他们流行的是松烟墨,松烟墨的原料是赤松中的古松,即被风刮倒后自然分解的木材。一般树木经十年以上腐熟,树干外缘全部腐烂,只剩下靠近中心富含树脂的部分。炼取十千克松烟需五百千克这种带有油脂的松木。

    一语惊醒梦中人。

    唐明理脑子瞬间转起来,大陆这边人工成本低。如果搞出口,凭借他们村的工艺,做精品墨也不是难事,占领一定分量市场,好像也不是很难。

    其实,不仅是岛国、南韩等,就连台岛,对墨锭依旧青睐。

    想到这,唐明理连忙问村长:“刘伯,我们村还有多少人能制墨?”

    “老一辈的手艺都还在,年轻人就没怎么接触了。”

    “我来出资,办一个制墨的工厂,村里每家来一两个人,继续把制墨这行做下去。不会的年轻人,就老一辈带一带。”

    至于待遇,那肯定不会差的。

    大陆平均工资他也了解过,对自己老家的人,他自然不会剥削,开出最低工资80元,每个月还有点其他的补贴之类,收入基本上能过百元大关。

    村长等人一听,全都狂喜。

    别说80元,40元他们也抢着干呀!

    他们都很清楚,唐明理是为了照顾家乡人。

    制造这种手工墨不容易,也挺辛苦,但只要能赚钱,他们农村人何时怕过辛苦?

    随后,唐明理带着大家去看了制墨的作坊。

    江宁发现,焚烧松烟的炉子是一间宽1.2米、长2米、高2.7米的长方体金属网格小屋,数十个这样的小屋在走廊两侧一字排开。在每个金属小屋中心的地面上有一个小土窑,将油松放入土窑中点燃,散发出来的煤烟就会附着在金属网格上。

    还坚持制墨的方老头子告诉江宁,他每天早上六点,将切成小块的油松放入土窑中点火,然后按同样顺序在每个窑中操作一遍。

    “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劳动强度很大,一般人熬不住。”他灰头土脸地笑道。

    八个小时以后,再将火熄灭,第二天早上再加入新的油松,继续焚烧。烧完之后,沾在金属网格上的就是制作墨的原料——松烟。

    收集松烟,人要钻进小屋把松烟扫下来,收集到一起,因此全身会染成黑色。

    …

    据他所说,经过一百小时的燃烧才能采到十千克的松烟。

    “在松烟燃烧温度不一、煤烟颗粒大小不均匀等因素影响下,墨的颜色会在厚重的黑色到青灰色之间变化。”

    虽然形象不佳,但方老头子还一脸自得。

    他的手艺,确实值得他吹嘘。

    得知唐家又要把制墨这行做起来,还要投大量的钱,拉着村民一起干,方老头子就浑身的力气。

    他们村是真穷,年轻人一个个都想要跑出去打工。

    说实话,目前他们村一半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南下,到江浙一带混饭吃,远一点的可能去到广东。

    如果制墨行业能做起来,起码能保住村里的这些年轻人不再外流。

    毕竟唐明理开出的工资,是很多工厂都给不了的。

    制墨辛苦,也比较脏,但有什么关系呢?

    “另外,混合搅拌、压模、出模、干燥等工序也需要熟练的技术。刘伯,你们组织一下大家,这些天好好学一学。”唐明理叮嘱道。

    村长点头:“放心,今天我就通知大家,顺便登记报名,明天就开始培训。”

    “那就好。对了,有认识的施工队吗?我想尽快把厂建起来。你们也知道,我不会在大陆待太长时间,过些天就要回去的。”

    “那以后的管理怎么办?”有人问道。

    “我会在村里选个有能力的人当厂长。另外,制墨厂三成的利润,我每年都会拿出来,用于村里的教育等方面。”

    此话一出,大家更加上心了。

    没办法!制墨厂的利润,关系到整个村子的将来。

    如果仅仅是帮忙打工,拿固定工资的,那么,有些人估计不会太用心。毕竟不管经营怎么样,工资也不会多多少。

    而唐明理要拿出三成的利润,回馈村子,那就不一样了。

    即便唐明理不管不顾,村长等人也会盯着。谁要是出工不出力的,村子自行解决,都不用麻烦唐明理。

    其他人也眼睛一亮。

    别的不说,这个厂长的职位,有能力的都必须去争一争呀!

    这时,村长举荐道:“四方家的老二读过大学,要不让他回来当这个厂长吧!”

    陈四方一听,大喜。

    “哦?他在外地吗?”唐明理问道。

    陈四方连忙站出来:“是的,我家老二在魔都,我这就打电话喊他回来。”

    在他看来,制墨厂再怎么小,厂长的职位也比其他的要香吧?现在儿子在魔都上班,一个月薪水也有80元以上。

    其他村民不说话了。

    没办法!陈四方的老二确实是他们村最有出息的一位,学历也最高,实打实的,这真的竞争不过。

    “行!那就让他回来,我跟他好好谈谈。”唐明理点头。

    在大陆,他就只有侄女一个亲人。而侄女的家业比他们家的还要大,根本看不上制墨厂,只能找外人管理了。

    谈完这些,全村沉浸在喜悦之中,仿佛好日子正在跟他们招手。

    村里暂定每家一个进厂名额,各家自己商量决定,然后到村委报名登记。

    当天,村里就杀猪宰羊,尽可能地款待江宁这一行人。

第二百八十五章 热水袋

    很快,镇里的领导又来。

    村里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原本就是唐家的,之前被充公。现在唐家的人回来,镇政府为了表达诚意,准备将其归还给唐家。

    “镇长,谢你们啦!”唐明理也不客气。

    本就是他家的祖宅,虽然他们家不会再在里面居住,但还是保留下来比较好。

    “应该是我们感谢唐先生你们才对。”

    镇长也了解到了,唐明理还要在红星村办一个制墨厂,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加上前面说好的食品加工厂,他们镇也有两个工厂了。

    至于那座老宅子,根本就不值钱,没什么用。放在以前,还能谈得上豪宅,但现在已经破旧了。

    江宁打量了一会,说道:“看来,得修缮一番比较好。”

    这种老宅子,放在后世就是文物保护单位,典型的徽式建筑。

    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

    其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凋,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这种建筑融传统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凋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凋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嗯!是应该好好修缮一下。”唐明理点头。

    没有人居住的屋子,是很容易败落的。

    等修缮好,以后请村里一两个人帮忙打理,给屋子聚点人气。往后每年清明节回来扫墓,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唐明理心里已经有了计划,打算完完全全恢复以前的风貌。

    可惜,以前屋内的那些贵重家具,早就不翼而飞,有些恐怕都被烧了吧?

    当时要不是这屋子能住人,还有点用,估计也保留不到现在。

    “刘伯,这还要麻烦你们。大概要花多少钱,到时候给我一个数目。”

    村长笑道:“麻烦什么?小事一件,过两天我就出去找人。这方面的师傅,不多了。”

    现在都流行楼房之类的建筑,老式建筑的建造技术已经没有多少人学习。

    接下来,镇长好像要把目标转向江宁。

    对此,江宁是见怪不怪了。这年头,国内各地都不容易,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当官的甚至不惜去陪喝酒等。

    吃喝卡拿等,这时代也不是没有,但总得来说还是讨好的多。

    江宁听他们讲了半天,才开口道:“也罢!那就在你们镇投资个热水袋厂好了。”

    唐明理怔了怔:“热水袋?”

    这靠谱吗?

    热水袋很早就有了的,建国前,国外已经有人发明了橡胶热水袋,很原始的那种。

    传统的热水袋只是一个橡胶制成的空袋子,通常为方形,一头有设有热水出入口,以塞子封口,多为螺旋式的塞子。其使用方式以灌入热水来起到取暖的作用。

    镇长虽然有点小失望,但热水袋厂也是厂,同样需要人工,能解决就业,总比没有好,他连忙道谢,表示欢迎。

    “我这热水袋是要走出口路线的,而且还将生产电热水袋,投资不会低于千万。”江宁笑着解释道。

    镇长和唐明理都是一惊。

    搞出口的?

    电热水袋?没听过呀!

    “有电热水袋?”唐明理很诧异。

    “嗯!我已经让人研发出来,正在申请专利呢!”江宁点头。

    热水袋在后世,火遍欧美等国,江宁自然不可能放过的。外国同样有冷的时候,甚至比我们中国更冷,自然也是需要这种取暖神器的。

    而实用型的电热水袋,原本是1994年才被发明出来,江宁提前让它问世,就是为了打开国外的市场。

    贮水式的电热水袋,通过装入液体,里面有一个加热器,插上电源加热袋中的液体,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

    说实话,这也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

    此外,还有一种电热饼,其填充是保温棉,插上电源可以使里面的保温棉加热,达到取暖的效果。

    国外对这种新奇的电器还是很热衷的。

    前世,一个普通的热水袋,在国外就能卖到三百元人民币左右。

    除了电热水袋,像电热毯等,在海外也是能流行起来的,都可以大量生产。

    镇长可不管别的,心里只有那千万级别的投资。砸那么多钱,厂子得建多大呀?不得招上千员工?

    而且,那还是搞出口的。

    现在,国内最吃香的,那就是搞出口创汇的产品,市里、省里,甚至国家都会大力扶持,有些还能拿到财政补贴之类。

    总之,他们镇有一家搞出口的企业,无论是市,还是省府都会高看两眼,给与更多关注。

    “哦!听起来很不错,有前途。”唐明理作为商人,很快就嗅到了里面的商机。

    尤其是对国外的市场,他是很敏感的。

    他没少去欧美,那些地方的冬天也是很冷的,所以取暖用的热水袋,绝对有市场。

    镇长当即表示,镇里的土地随便圈,只要是用来建厂的,他亲自去帮忙批下来。好不容易拉来两三个工厂,自然是要什么给什么,尽量满足。

    “不急,先把道路搞好。”江宁说道。

    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话,对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唐明理也点头:“是的!要尽快把道路搞好一点,只有交通搞好,投资环境才能上去,才能吸引投资。”

    这道理,镇长何尝不知道?

    他都打算亲自盯着道路建设,务必保证铺路的质量。在来之前,他也和书记商量过。书记准备到市里去哭哭穷,让上级政府支持一点。

    ……

    唐明理没有在家乡待太久,三天后就返回了台岛。而唐秋的奶奶则是暂时住在江宁家,没急着回去。

    唐明理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不少江宁种植的瓜果蔬菜。

    这些东西,在台岛可吃不到。据他所知,这些奢侈食材基本上都是运往岛国和沙漠国。

第二百八十六章 滩羊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1989年。

    进入1989年,国家颁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也就是从这开始,打野的人就要注意了,一不小心,可能就要坐牢。

    双河村的深山,江宁知道至少还有三头华南虎。

    从两年前开始,江宁就和镇长他们沟通过,保护华南虎栖息地,建立森林保护区,希望能给华南虎留下点生存空间。

    后世,野生华南虎灭绝,是一大遗憾。

    宁夏双河镇,经过几万从大山迁移出来的人民的努力,已经开垦出大片的戈壁滩,统一整理成一块块的耕地。

    他们就等着开春的到来,然后给这片土地种上葡萄。

    实际上,葡萄移植的时间最好是在秋季,但大家不可能得到那个时候。

    再说,有专家团队的帮忙,错开寒冷的冬天,其他季节移植也问题不大。

    江宁早就培育好适合戈壁滩种植的葡萄。

    而在葡萄园的附近,众人已经种了不少树。尽管水资源还比较贵乏,但大家为了改善以后的生存环境,还是自发地去种树。

    “杨主任,来,吃羊肉。”双河镇新任的镇长请杨主任吃羊肉。

    再过几天,杨主任就要回双河村过年。他们还特意让人准备了点特产,让杨主任带点回去给江老板呢!

    这几个月来,大家都不容易。

    尤其是不习惯这里的杨主任等人,病了好几次。

    “这风跟刀子似的。”杨主任感叹,他的脸都粗糙了很多。

    不仅风大,而且还很冷。

    想到明年还要继续来,就不由有些郁闷。尽管这里的人对他都很热情、好客,但他真遭不住这里的环境和气候。

    可江宁说了,等这里的葡萄园建好,以后让他儿子来这里当个园长之类,或者进入酿酒厂当个管理层。

    那么,他也就只好咬牙坚持下去。

    不仅是他,他儿子也在,一个月跑了两趟医院。

    “等防护林建好,就好很多了。”陈镇长笑道。

    他很满足现在的情况,比起自治区的其他地方,他们这里的环境暂时是恶劣了一些,但前途无量呀!

    那么大的投入,要还是发展不好,也怪不了别人了。

    不仅他们这些领导班子对双河镇未来充满希望,迁移到这里的几万老百姓也一样。大家度过了最初最难熬的阶段,日子逐渐好起来。

    比如原来的大泉村村民,都很庆幸搬到这里来。

    在大山里面生活,虽然饿不死,但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那绝对没有前途的。为了下一代,他们也必须搬出来。

    “还是你们这里的老百姓能吃苦呀!”杨主任一边吃,一边赞美道。

    迁移过来的老百姓,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杨主任亲眼目睹,相当佩服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戈壁滩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种庄稼的。

    将荒凉的戈壁滩改造成现在的耕地,付出了多少,杨主任十分清楚。…

    “还得感谢你们双河村和江老板的鼎力支持,不然,再怎么能吃苦,都没有用的。”陈镇长苦笑道。

    他是本地人,以前即便是县里的领导都要愁白头,面对那么多贫困村,所有人一筹莫展,很多工作根本展开不了。

    没有江宁那海量的资金砸进来,一切都是白搭。

    “互利互惠,互相帮衬而已。嗯!这羊肉真不错。”杨主任对这羊肉赞不绝口。

    这肉质细嫩,无膻腥味极轻,脂肪分布均匀。

    他也了解到,这是正宗的滩羊,不仅羊肉好吃,还是名贵裘皮用绵羊品种。羊皮是裘皮中的上品,是宁夏的“五宝“之一,也是盐池三宝之首。

    用本地的话来说:宁夏的滩羊“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

    这样的滩羊,自然是极品。

    “回去的时候,带点回去。”陈镇长说道。

    杨主任摆摆手:“哪能……”

    陈镇长打断他的话:“我们这也没什么能送江老板的,滩羊皮算是能拿出手的特产之一,我让人都处理好了。”

    得!还要送给江宁,那杨主任就不好替江宁拒绝了。

    “对了,最近会有一批厚衣服送过来,到时候你们分发给每一位孩子,是我们双河村的一番心意。”杨主任又说道。

    刚不久,村长给他打电话提到的。

    “我替双河镇的孩子们谢谢你们啦!”

    尽管一开始,江老板就送来了员工服,但他们这里还是缺少衣物。尤其是一些孩子,家里根本不舍得买衣服。

    ……

    杨主任离开的那天,来了上千的百姓送行。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他们已经不把杨主任当外人。何况,各村已经收到消息,近期会有一批孩子的衣物运过来,免费送给大家。

    看到那黑压压的老百姓,有人还提着鸡,拼命想要塞到他的车内,杨主任说不感动是假的。

    当他回到响石镇双河村,村长等人看到他的模样,都吓了一跳。

    起码瘦了十斤吧?满脸的风尘仆仆,不知道的,还以为逃荒过来的呢!

    村长哭笑不得:“那边有这么恶劣吗?”

    杨主任一言难尽,跟大家慢慢诉说当地的情况,有多困难等等。话里话外,好像还希望村里能多支援一点。

    不知不觉,他也把自己当成了那边的一部分。

    胳膊开始往外拐了。

    “好了,那过两天开全村大会,到时候你跟大家说吧!大伙同意的话,那就多资助一些。”村长只好说道。

    【鉴于大环境如此,“对了,车上还有不少羊皮,是当地的特产,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有,人家送的。”

    最好的,自然是送给江宁的啦!

    此时,江宁在给大家发年终奖,从500到5000元不等。这简直让大家高兴坏了。别人一年的工资,都不一定有他们年终奖多。

    大家再一次领略了江老板的大方,恨不得不放假,也要继续给老板工作。

    李泉等最早的一批外来员工,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本。他们如果想要去做生意,也有起步资金了。

    不过,这么好的待遇,这么高的收入,他们大部分宁愿继续给江宁打工。

第二百八十七章 杨主任的想法

    又到了双河村一年一度的年末总结大会。

    去年,双河村收入低于三万的家庭彻底清零,最高收入高达五十万。当然,江宁和他外公家除外。

    支书又定下了1989年的目标,家庭年收入不得低于五万。

    低于五万的,属于贫困户,需要注意了。

    别的地方,万元户都还属于富裕家庭,而在双河村,竟然是贫困户。这让一些外地人听后,纷纷表示离谱。

    其实,这也正常,毕竟仅仅是矿泉水厂的分红,每家都能拿到万元以上。

    加上江宁增加了地租,即便村民们啥都不干,躺着也能收入两万元左右。而如今双河村几乎家家都有年轻人做生意,一年挣个三两万的,根本不在话下。

    有些人在广东混得好的,挣个二三十万都不奇怪。

    去港岛混的那家伙,自然也是最靓的仔,年利润高达五十多万。这也让村里其他年轻人起了心思。

    不出意外的话,去港岛发展的年轻人会更多。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的目标,也是给全国做榜样……”村长发言道。

    自从他提出新农村的概念后,很多地方都在盯着双河村,都想看看,新农村建设到底走向何妨。

    前两个月,就连央视拍摄组都来了。

    双河村再一次登上央视新闻,各种官媒更是争先报道。

    而双河村也不负众望,目前,村里越来越多别墅正在建设中。无论是村容村貌,还是村民素质,都在急速提升。

    为了搞精神文明建设,村长还经常组织村民进行学习。

    来过双河村的人都会发现,这个崭新的村子,完完全全走在了国内农村的前列,一骑绝尘。其他农村和双河村比起来,简直天差地别。

    随后,到了杨主任发言,主要讲了他们村援助的双河镇的情况。

    “哪怕我们在那边建立了葡萄园,办了酿酒厂,他们那边也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我想,那些劳动力如果利用起来,结果会完全不一样。”杨主任开口道。

    其实,他已经和江宁聊过这个问题,心里也有了打算。

    很多家庭都是好几口人,甚至十几口人,而搞葡萄园,办酒厂,只能保证每家一两个就业名额。

    也就是说,一两个人工作,养全家。

    这种情况,想要脱贫,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见杨主任看向他,江宁只好站起来,说道:“这问题,杨主任和我聊过。我的意见,就是让他们那边组织人过来,尤其是年轻人,到我们镇来就业,统一管理。

    我们这有多少岗位空缺,就让他们那边来多少人,做到精准就业……”

    不管说得好不好,大家都很给面子地鼓掌。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现在响石镇的最低工资50元,平均工资80元以上。这种薪水标准,很多城市都比不了,更别说一些落后的农村。…

    于是,这事就拍定下来。

    不过,还需要杨主任做协调工作,跟宁夏双河镇那边进行沟通。在来之前,最好是让他们那边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能避免不少麻烦。

    ……

    宁夏双河镇的陈镇长接到杨主任的电话,听到了双河村的计划,顿时大喜,再三感谢。

    很快,他召集领导干部们,将计划公布。

    过了年,组织一千名年轻人南下就业。到时候,他们镇也会派出两名干部,跟着南下,专门帮忙处理相关的问题。

    虽然是背井离乡,但外面的收入高呀!

    只要家里有一个人外出,一个月就能挣七八十元回来,足够他们这里的开销了。

    “双河村对咱们是真不错,这是全方位扶贫呀!”

    “可不?还是杨主任惦记咱们,回去还不忘给我们争取机会。”

    ……

    不久后,老百姓们也得知了消息,很多人跑去问各个村的村长。

    都想把家里的年轻人送出去打工,而年轻人自己也希望出去走走,挣不挣钱无所谓,就想出去看看世界,长长见识。

    “都安静一下,镇里来通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杨主任回去后,看我们这里穷,就争取了这么个机会。

    不过,暂时名额有限,大家先报名,然后会有一个简单的考试,通过的人才能派过去。没通过的,也不要气馁,镇长说了,后面还会有机会。”大泉村的村长跟村民们大声宣布。

    一时间,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报了名。

    “六娃,你报什么名?你家进酒厂的名额不是给你了吗?”报名登记的村干部瞪眼睛说道。

    村长又喊:“注意,已经有工作岗位安排的,就不要凑热闹了。”

    最后,他又宣布一个消息,从今年开始,针对孤寡老人、孤儿、寡妇家庭等,可以领100元。

    “我们村有三家是符合条件的,大良家的,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家里不容易,一会过来登记。”村长说道。

    至于另外两户,都是孤寡老人,属于五保户,本来就是有点政府补贴的。如今,人家双河村又给100元。

    秦寡妇大喜,也很感动。

    她家顶梁柱三年前进山出了意外,就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的。自从搬出来,孩子可以去学校读书,她也有一份工作,日子慢慢好起来。

    没想到,现在还有一份贫困金可以拿。

    “村长,我晓得。”她连忙回应。

    两天后,他们对报名的年轻人进行了考核,挑出最优秀的一千人,开始集中进行培训,给他们讲解,到那边后要怎么做。

    他们镇会在响石镇建立一个联系处,有困难的话,就找联系处的干部。

    不能乱跑等等,既然送他们外出,那就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

    以后,每年只有过年才会组织大家一起回来。

    “阿爸!镇里说了,年初十我们就出发。我们村的,都进罐头厂。”一个小伙子跑回家后,高兴地跟家里人分享好消息。

    “罐头厂,好呀!”

    目前,罐头对很多人来说,还是高端产品。像他们这种偏远的地区,吃个罐头都难。去罐头厂上班,自然是很棒的。

第二百八十八章 许坤

    江宁的儿子花生长得很快,也很少闹,非常省心。

    反正江宁的老妈都说花生比江宁小时候要乖,而且已经可以满地爬了,经常追在他小表姑的后面。

    “桃子和果儿也可以多喝点,长身体。”江宁说道。

    买的奶粉他不太放心,儿子喝的奶,都是云开村牧场送过来。

    小孩子多喝奶制品有益,但有些人天生就排斥牛奶之类,喝了反胃,甚至拉肚子等等,那就没办法。

    这也让江宁想到十多年后的三鹿奶粉事件。

    也不知道国内奶制品加三聚氰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江宁觉得,有必要调查一下,提前戳破这种情况,能避免很多悲哀。

    要是不记得了这事,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可都记得,还不去阻止,那重生又有什么意义?

    以后像什么比较大的灾难,江宁都记录下来,偷偷藏着,到时候提前预警,比如汶川地震之类。

    桃子和果儿在饭桌上做作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桃子认真,果儿三心二意,动来动去,时不时还逗一逗脚下的大黄。

    再一看她们俩的作业,同样是天差地别,一个工工整整,一丝不苟;另一个鬼画符一样,医生看了都得皱眉头,简直就是豆腐渣作业。

    不过,“监工”很快出现了。

    杨雨从房间出来,一看到果儿的作业,顿时一个瞪眼。

    这种瞪眼,对小孩子的震慑力极大,吓得果儿簌簌发抖。在家里,杨雨就是班主任一样的角色。

    “重写。”

    简单的两个字,就让果儿根本不敢顶嘴,老老实实地按吩咐去办。

    江宁在不远处偷笑,这种快乐,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小雨,高考有信心吗?”江宁问道。

    要知道,这丫头的心气可是有点高的,要考人民大学。虽然这座大学的排名不如清华、北大这些,可也算是国内顶级的大学之一。

    受到江宁的影响,杨雨对清华、北大也没有多大的向往了。

    说实话,清华、北大也就名气大,实力还不好说。这两座大学,首都的学生不难考,分数线不算特别高,也算是首都人民的一点福利吧!

    此外,国外的学生要去清华、北大,那就更容易了。听说,只要是外国人,申请入学的通过率很高。

    不得不说,国内一些学校,对自己国内的学子实在不公平。

    人家国外的名校,对其他国家的学生有搞特殊化吗?奖学金什么的就不说了,就连宿舍都是单独设置的。

    后世还有更离谱的,电梯都设置外国学生通道,真是***。

    “正常发挥的话,问题应该不太大。”杨雨很有自信。

    “嗯!只要考上人大,或者国防科大,表哥送你一份大礼。”江宁承诺道。

    【鉴于大环境如此,

    “那可说好了呀!”

    “表哥还能骗你?”江宁翻了翻白眼。

    其实,几个表妹,江宁都是有安排的。

    比如杨苗,估计再参加一两届奥运会,就要退役,田径运动员退役都比较早。到时候,总不能随便找个人嫁了,然后过完下半生吧?

    江宁和杨苗谈过,如果她退役后想要当教练什么的,江宁也支持。

    如果不想再干体育,那就做点和体育有关的事,比如创办体育品牌。李宁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杨苗有江宁的资金支持,做起来更容易。

    杨萍一直留在市区,今年也将完成夜校的学业。等总部大楼建好后,她将到里面当个管理层。

    果儿还小,暂时不用考虑,反正不会漏掉她就是了。

    至于“亲妹”桃子,看她以后想干什么,同样不急。

    ……

    临近过年,杨萍也回来了。不过,她带着男朋友回来,是她在夜校认识的,叫许坤,长得中规中矩。

    江宁听说杨萍谈恋爱后,还找人查过这个人,人品挺不错。

    许坤在家里排行第三,下面还有个弟弟。

    排中间的,通常都不受重视。当然了,虽然不受重视,但他家也没有虐待之类的狗血情节,只是父母倾注的心血少一点而已。

    “小许呀!我们家的情况、要求,阿萍跟你讲过没有?”江宁的外公问道。

    他们是打算招上门女婿的,给杨家续香火。

    许坤点头:“爷爷,了。我也和家里谈过,可以入赘。”

    他家四兄弟呢!根本不缺他一个。

    因此,只要儿子自己愿意,家中父母也就懒得说太多了。

    他们还不知道杨萍的家境,否则可能亲自把儿子绑了送过来。这么大的一根大腿,入赘怎么了?

    只要杨家手指缝漏一点,就足够他们许家富贵一两代的了。

    “哈哈!那就好,小许,别紧张,吃点东西。放心吧!我们家也不会轻视你,真结婚了,就是家里的一部分。”江宁的外公很高兴。

    延续香火这件事上,困扰了他们家好多年,终于得到了解决。

    许坤松了口气,他来到双河村的时候,尤其是得知杨萍的表哥的身份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杨家看不上他。

    现在看来,杨萍家人对他还算满意,并没有因为他家穷而瞧不起。

    江宁给他递过去一个橘子:“尝尝,这是我们这里的特产。”

    早熟的丑橘,被江宁摘了回来。

    杨萍告诉许坤:“这橘子是出口岛国的,市里买不到。”

    啊!

    许坤差点又放回去,他可是听说过的,这玩意很贵。

    “别听这丫头乱说,这是早熟的,不值钱。等回去的时候,带一箱回去,让家里人也尝尝。”江宁说道。

    对于表妹找的这个男人,江宁没有异议。除了本身品行不错外,家里也没有特别奇葩的存在,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

    男人嘛!也不需要长得多好看、多帅气。这种脚踏实地的老实男人,最懂顾家,正好中和杨萍那火爆的性格。

    接着,江宁的外公、外婆又问了很多。

    “那过了年,我们跟你父母谈一谈,找个吉日就结婚吧!”

    虽然是入赘,但杨家给足了面子,表面上还是杨萍嫁过去。只是完婚后,两口子以后在杨家生活。

第二百八十九章 许家

    当天,许坤就坐车回去了。

    同时,还带走了江宁给他准备的礼物。他来的时候,就带着东西来的,但带回去的是原本的十倍以上。

    江宁手上的物资很多,原先就是给员工们准备的年货礼包,让许坤提了三四份回去。

    因为江宁听说,许坤的两个哥哥已经分家,多带两份好一点。

    年货礼包里,有腊鸭、风鸡、肉肠、罐头、巧克力、糕点、苹果、两瓶好酒。

    此外,江宁还搞了一箱早熟的丑橘。

    这弄得许坤都挺不好意思,自己大包小包地搬回家。

    他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好在现在响石镇通往市区的交通发达,就算是晚上,也有末班车。

    “唉哟!怎么这么多东西?”许母有点心疼,还以为是儿子自己买的。

    对于儿子要入赘,虽然不反对,但多少还是有点怨他不争气。可儿子自己的选择,他们也不好改变什么。

    这些年,他们对老三一直不太上心。

    就连他去夜校读书,都是他自己挣的钱,家里没出多少力,自然也就不好说什么。

    许坤笑道:“都是小萍家里送的,她的家境好。”

    至于具体的身份,许坤没有讲太多。他家虽然不算趋炎附势,但要说没有一点别的想法,也不太可能。

    江宁表哥说了,等结了婚,也允许他一定程度帮助家里。

    他认为,这就足够了。

    父母毕竟生他养他,要是一点都不回馈,自己还是人吗?恐怕,到时候连小萍的家人都看不起他吧?

    听到这话,许母顿时一脸惊喜,接过那些年货礼箱。

    “一会我给大哥、二哥家送一份过去。”许坤补充道。

    “行,你自己做主。”对于老三,她是放心的,都不用家里怎么管过,有自己的主见。

    他家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老三,你对象的家人怎么说?”她又忍不住问。

    “小萍的家人对我很好,让爸妈你们过了年去商量结婚的事。他们说了,表面上还是小萍嫁过来。

    结了婚,我和小萍的工作都在市里,所以他们给我和小萍在市里准备一套房。”

    许母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那过了年,我跟你爸去一趟。你也老大不小了,确实得早点结婚。”

    这么做,起码亲戚朋友不会说太多闲话了。

    况且,女方家里还给他儿子在市区准备一套房子。这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吧?换个角度想,这简直是占了天大便宜。

    许坤的弟弟已经打开其中一个礼箱,看到里面的物品,惊喜道:“三哥,这里好多吃的。看来,我嫂子家对你真的很满意。”

    “废话!想吃什么就拿,以后好好读书。”

    “多谢三哥,那我不客气啦!”许坤的弟弟笑嘻嘻地拿了里面的巧克力。

    这种玩意,一看就是进口货,他从没吃过呢!看表面的包装,都是外国文字的。

    许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自己的选择,以后不能怪别人了。”

    “爸!我觉得挺好的。”

    许父点点头,没再说其他的,免得扫了兴致。

    其实,这样也好。对方给儿子、儿媳在市里准备了房子,算是单独出来住。这虽然只是表面工作,但确实能堵住很多人的嘴。

    要是儿子直接住到对方家里去,那别人就算当面不会说,背地里也会议论。

    无论是什么时代,入赘都没有什么好名声的。

    从儿子的描述来看,儿媳的家境是很好的。这么一来,以后老三就真不用他们操心了。

    “妈!吃一个这种橘子,很好吃,人家是出口国外的,我们想买都买不到。”许坤剥了一个丑橘,给自己老娘。

    他吃过,虽然说是早熟的产品,但真的好吃,难怪能出口,还卖那么贵。还是小萍的表哥有本事呀!

    “那得尝尝,还是响石镇双河村好呀!”

    响石镇双河村,他们建水市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女人都想嫁到那边去,而男人则是想娶一个双河村的姑娘。

    她儿子这不也娶了一个?只不过稍微有点不一样而已。但可以预见,只要对方家对老三满意,老三以后的日子将会很滋润。

    她尝了一口,清甜、无渣,果粒在嘴里爆浆的感觉,口感极好。

    “老许,你也吃,这好吃。”

    “嗯!是很不错。”

    许坤笑道:“那肯定呀!这在国外,一个橘子就好几美元,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呢!”

    许家人倒吸一口凉气,一个橘子好几美元?这也太夸张了吧?

    那这一箱,不得一百美元以上?

    亲家出手也太大方了。不愧是双河村呀!真够富裕的。

    不久后,许坤的两个大哥也收到了一份过年的礼箱。他们看到里面的物品,都很惊喜,那一大箱子,总价值估计超过一百元。

    这么好的东西,他们过年都不舍得买呀!

    而老三去了一趟对象家里,就带回来三四份,真离谱。

    “三弟以后有福了。”大嫂感叹道。

    当初,她嫁过来的时候,彩礼就是20元,娘家回了一床被子。就这么简简单单结了婚,相比三弟,那真的相差太远了。

    “是呀!虽然是入赘,但人家没有把老三当外人看。这礼物让他带回来,明摆就是对老三很满意。”许坤的大哥点头道。

    “要我说,也还是三弟自己争气。如果他不去读夜校,就没有这种机会。你以后多跟三弟来往,对我们家没有坏处。人家双河村的人,我听说基本上都在做生意,有人脉、有关系。以后,我们如果也能跟着做点生意,日子还用愁吗?”大嫂说道。

    随着改革的进行,社会的进步,他们也逐渐意识到,想要赚钱,捧铁饭碗上班是没什么搞头的,还得是做生意。

    “我知道,听说,双河村现在收入低于三万的,都是贫困户,他们是真的富。”

    既然老三搭上了双河村的关系,那以后肯定得对老三多关心,说不定还要抱老三的大腿呢!

    他现在的工作虽然还算可以,但放在响石镇,那也属于低收入人群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03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作者:山村户口所写的《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介绍:
重生八十年代的江宁,激活了奇宝玉葫芦,玉葫芦有灵液,对生物生长和改良有巨大作用。
于是,黑皮西瓜、凸顶柑、草莓阿诺、夕张王甜瓜、红宝石罗马葡萄等名贵品种,被江宁一一培育出来,大赚外汇。
即便身在小山村,江宁依旧活出不一样的人生。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