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文阅读

作者:山村户口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txt下载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九十章 GDP目标

    这个春节,双河村比去年更热闹了。

    跟去年一样,也有烟花节目。在这个“专家”还没泛滥的年代,就是好。少了那些胡说八道的声音,全世界都清净了。

    等到网络发达的时候,不仅一大堆的“专家”、“公知”在误导人,还有一堆的反思怪,动不动就是让你反思,要求你觉醒。

    江宁的父亲,几个舅舅,又聚在一起聊天。

    三舅告诉江宁等人,响石镇制定了三年计划,以及明年的经济目标,力争明年的gdp达到十亿元。

    这放在后世,可能没什么了不起,几百亿的镇都有。

    可眼下的时代,十亿元镇可不得了呀!

    赵镇长他们是信心十足。

    毕竟仅仅是双河村,一年就能创造三亿以上的gdp。而镇里的工业园区,明年至少五个亿。像松木庄、金洞村、桥头村、云开村等,都是几千万到一亿起不等。

    这么算下来,十亿元的GDP并不是梦想。

    甚至可能还有点保守。

    “保守了,响石镇作为我们建水市的经济重镇,你们应该更加大胆一点。”江爱民说道。

    要知道,无论是他们市,还是省府,都往响石镇投入了不少资源的。加上江宁坐镇,这要还不起飞,能说得过去吗?

    “保守点估算比较好,放空话不可取。”江宁的三舅则是说道。

    “明年你们的GDP没达到15亿,都对不住你们镇拥有的政策和资源。”江爱民摇摇头。

    江宁插话道:“明年响石镇的GDP应该能接近二十亿,仅仅是中药厂,创造的GDP就不会低于五个亿。”

    三舅等人顿时一惊:“怎么忽然涨那么多?”

    根据他们的估算,也就是三四亿的样子。而江宁告诉他们,不会低于五个亿。

    “增加了两个厂区,二十多条生产线。根据我们在海外的团队预测,国外的流感又要迎来小爆发。你们不知道,西方每年流感感染的人数是好几千万。”江宁解释道。

    老江等人听后,无比惊讶。

    “而且,金洞村农研所建立的种子公司,明年的市值也在亿元以上。还有罐头厂呢?厂区将全部落成投产。”江宁补充。

    三舅不得不承认:“那我们还真太保守了。”

    ……

    年初八的那天,许坤带着爸妈前来双河村。

    看到杨家的真实情况后,许坤的爸妈内心无比震惊。没想到,儿子娶的媳妇,是他们建水市首富的表妹。

    这是找了个金媳妇呀!

    不仅老三自己一飞冲天,他们全家都有可能享福。

    还能说什么呢?

    自然是杨家说什么就是什么,随便江宁的爷爷怎么安排了。他们也能看出,杨家对老三确实挺满意。

    好吧!入赘就入赘。

    …

    这跟古代娶了公主也没太大区别,并不怎么可耻。

    让人看了许坤和杨萍的生辰八字,很快就定下结婚的日子——4月16日。

    而就在同一天,大表姐杨娟也传来好消息——怀孕了。

    黄芩那边的家人说了,第一个孩子姓黄,第二个孩子可以姓杨。

    ……

    年初十二的那天,宁夏双河镇那边的一千年轻人来到双河村,村长、江宁,以及二舅去接见了。

    这批人年初十就出发,两天的时间才来到他们这里。

    没办法!这不是后世的高铁时代,从南到北也就是半天时间。

    这年代,坐两三天火车是很正常的事。

    那些小伙子很振奋,下车后,看到这繁华的地方,以后他们就要在这里打工。比起他们那边总是刮风沙的地方,这里实在是太舒服了。

    出发的时候,他们还穿着棉袄,出门都还觉得冷。可到了这里棉袄纷纷脱下来,穿一件长袖就可以了。

    这批人,大部分是要进入罐头厂的。

    所以江宁的二舅要出面,给他们安排宿舍等等。

    虽然是八个人的宿舍,但大家对宿舍环境还很满意。要知道,他们家可没有弄得这么好。不过,他们很快就被南方的蟑螂吓坏了。

    他们啥时候见过这么大的蟑螂呀?还会飞,太可怕了。

    领队的人跟他们说道:“放好行李,来我这里领工作证。这里包吃包住,去饭堂吃饭,不用给钱的,带着工作证去就行。

    对了,厂里还发了点生活物资,你们也一并领回去。”

    知道这群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口袋没什么钱,所以江宁和二舅商量过,给大家发毛巾、肥皂、脸盆、水桶等生活物资。

    大家都很开心,没想到人家考虑得这么周到,什么都安排好了。

    晚上,大家到饭堂吃饭。

    为了照顾大家的饮食习惯,饭堂还专门让人做了馒头、面条等面食。汤、饭、馒头都是自取的。

    菜有很多,每个人每顿可以随便点两个肉菜,一个青菜。

    “这吃得也太好了。”有人感叹道。

    以前,他们很多人天天吃洋芋。不是他们喜欢吃这个,实在是无奈。他们那种地方,不是什么粮食都能种的。

    跟过来的两位官员再三感谢:“太感谢了。”

    “客气,客气!我们两个镇,也算是战略合作关系了。”赵镇长开口道。那么大的事,他也不可能不在场。

    随后,在镇政府空出一间办公室,给他们以后办公。

    次日,大家吃过早餐就开始集合。

    马小宝被选为小组长,他带着自己的组员,来到其中一条生产线,有人会给他们做示范,每一步怎么做等等。

    在过来之前,他们也做过简单的培训,不是什么都不懂,比如车间的纪律等等。

    “开工前,大家先过来另领一个开工红包。”马小宝跟他的组员们说道。

    大家一听,很开心,竟然还有开工红包。

    领到红包后,很多人忍不住打开一看,里面是10元钱。

    可怜,他们中还有人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人家只是开工的红包,就有10元,他们厂实在太好了。

    真就是缺什么给什么。

    有人想着怎么花,有人却想着存起来,到下个月一起寄回家。他们出来打工,工资就是要寄回家的。

    “我们厂真大方。”

第二百九十二章 等待时机

    三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臭氧层事件,在某国首相的倡议下,召开了拯救臭氧层世界大会,一百多个国家参与。

    臭氧层空洞,其实是几年前就发现了的。

    1985年,科学家们发现南极上空有一个大小如美国大陆面积的臭氧层空洞,第二年在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空洞,面积像格陵兰岛一样大。

    后来调查发现,造成臭氧层耗损的罪魁是氯氟烃。

    这种化合物很稳定,进入大气后可以一直上升到平流层,在平流层受到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就会分解,释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对臭氧有很强的亲合力,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据说,氯氟烃不仅能破坏臭氧层,而且能加剧温室效应,使全球温度升高,气候改变,使覆盖着格陵兰岛和南北极的冰层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

    现在,氯氟烃已经被很多国家禁用。

    近两年,媒体大量报道臭氧空洞,出现这种情况会有什么恶劣后果等。

    总之,紫外线可以长驱直入,对地球上的动植物造成巨大杀伤,并可能造成海洋中食物链基础的一些浮游生物灭绝,后果不堪设想,属于全球性灾难。

    宣传得很可怕,让人闻之色变。

    可江宁却知道,臭氧空洞到后世几乎没有人再提及。

    当然了,倒不是说这是世纪谎言,一旦臭氧层消失,对人类,甚至对整个地球的生态圈的影响也确实很大。

    但现在宣传的,也确实夸张了点。

    说白了,人类太小看地球的自我调节能力。说句难听的,人类灭绝了,地球也不会毁灭。

    江宁和唐秋正在统算自己现在的家产。

    结果,唐秋麻了。这么大的一笔财富,几辈子都花不完呀!

    然而,江宁却觉得还要继续努力。再过两年,北方的巨人轰然倒下。到时候,大量的资产外流,江宁也想插手进去,分一杯羹。

    好多技术等,都是我们国家所需要的。

    巨人倒下的那两三年,是最好的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要知道,红色巨人解体,直接分裂出来的国家就超过十个。如果运作得当,甚至能搞到一片国土呢!

    这不是开玩笑,俄国变卖国土是有历史的。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本来就是俄国的,后来以七百多万美元卖给了美国。

    要知道,这个州的面积达到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千里,差不多五分之一中国的国土面积,仅仅卖七百多万美元,比白菜价还要白菜价。

    咱也不贪,时机合适的话,到时候给咱HLJ搞一个出海口也好呀!

    至于一些武器、还有相关的技术,不知道外流了多少。可惜,前世我们国家也穷,没能分一杯羹。

    想到北方的那个国家要倒下,江宁就忍不住有点期待和激动。

    赚钱,现在必须多赚点钱,到时候才能多捞一点。

    像那艘母舰,最好就是提前拉回我们国家,早点吃透它的技术,然后搞国产化。

    如果等世界平静下来,想要再花钱拖回来,就会像前世那样,不仅被扣押,还被讹诈10亿美元。

    趁乱的时候下手,无疑是最好的时机。

    重生一次,怎么也得尝试一下吧?给自己国家提提速。

    四月十六这天,杨萍和许坤完成了婚事。

    这次结婚比较低调,毕竟男方入赘,得照顾许坤和他家的感受,不好大肆宣扬。

    然而,许家得到的好处,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像许坤的两个大哥,都在江宁和二舅的帮助下,做起了生意。

    不说什么发大财吧!小财肯定是没问题的。

    1989年,差不多是岛国最后狂欢的日子了。

    江宁得捉住机会。

    就在今年,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新闻,让美国人陷入沉思。

    报道说明,岛国的首都东京有个“东京帝国广场”,这个小小的一平方英里土地,其市场价格约等于42万平方公里的加利福尼亚州。

    而岛国东京一座城市的地价,已经超过了美国93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价值。

    这不禁让很多美国人反思:到底是谁赢了二战?

    不仅是美国,整个世界都在惊讶于岛国的繁荣,岛国股市、楼市是世界最热的投资点,欧美资本家都来这里捞金。

    可以说,现在就是岛国的经济泡沫时代。

    泡沫时代的岛国人挥金如土,这些钱,都是政府给的。

    从1985年开始,岛国政府赶紧降低贷款利率,从5%直接降到2%,还给企业减税,鼓励企业扩大生产。

    然而,商人没有拿政府的钱去发给工人,或者搞科研,扩大生产,而是一股脑投进了股票、外汇、楼市。

    川井次郎告诉江宁一个例子,他公司附近有一个坂和兴业公司,本来是个做钢铁的小公司,后来靠炒外汇发了大财,最高时每天收入数亿日元,震惊了整个岛国。

    因为日元在升值,美元在贬值,他们国内全民开始在金融行业投资。大小公司疯狂贷款,投入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一个月后就能连本带利赢回来。

    公司职员们也待遇优厚,因为公司不考虑成本,赚钱太容易了。

    他们国内的大学生还没毕业,就有公司来签人,一个无经验的大学生月薪几十万日元,有些公司还会送奢侈品和旅游券。

    江宁这两三年能在岛国捞钱这么顺利,也有这个原因。

    因为他们的国民真的不缺钱,全都是大手大脚的,挥金如土。你的产品卖便宜了,反而可能无人问津。

    也正是这样,川井次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涨价一次。

    既然如此,江宁自然也不客气,跟着涨价,先把钱赚到手才是王道。

    如今岛国的情况,就看这个泡沫什么时候被人戳破。

    江宁已经着手布局,打算在岛国这最后疯狂的时代再狠狠放点血。

    至于到时候会有多少岛国人跳楼,关他江宁什么事?

    他顶多也就提醒一下川井次郎,毕竟这家伙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合作伙伴,用得顺手,不能这么快让他领盒饭呀!

推荐朋友新书《我能和古董对话》

    当了三年群演的江枫,在父母的最后通牒下,无奈只能回家继承家业——一家古玩店。但古玩店里值钱的物件已早被江父处理,只剩一空壳。

    这时,江枫意外激活石雕,获得与物品交流的异能。

    秦俑汉玉,晋帖唐画,翡翠和田,田黄鸡血……

    这本书字数还不多,但老村看了,感觉挺不错,喜欢鉴宝小说的兄弟可以去看两眼,不好看尽管回来喷我。要感觉可以,给个收藏、给点票票支持,谢谢啦!

第二百九十三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

    王志强是国内小有名气的生物学专家,被高薪吸引来,进入流感中药特效包研发团队,成为其中的一名成员。

    其实,以前也是有机会出国留学的。

    但是,因为家庭的原因,他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国内读完大学,就进入一家研究所干了三年。

    说实话,那三年,他感觉自己啥也没干,空有一身力,使不出的憋屈。

    后面听说,这边高薪聘请生物专家。王志强立即跟老婆商量,决定干脆一家南下,直接搬到南方来生活。

    家里的老父母,还有大哥一家照顾,倒也没太大关系。

    虽然不是铁饭碗,但人家开出的薪水确实让人难以拒绝,专家级别的,一般月薪都是千元起步。

    他每个月寄100元回家,给父母养老,绰绰有余了。

    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他们一家都很满意,就算别人拿鞭子赶,他们也不想走。

    而今天,他更加高兴。

    老板给他们团队发奖金,奖金池是一百万。这一百万,根据团队每一个人的贡献度,分发到研发团队的每一个人手里。

    王志强就拿到了5万元。

    以前,他们这些研究人员、专家、教授等,都是讲奉献精神,工资待遇虽然不算很差,但也谈不上多好。

    要知道,搞出两弹一星的邓老,月薪也才一两百元,你敢信?

    也难怪,有人会说科学家还不如卖茶叶蛋的。

    在江宁这里,他们这些科研人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待遇好到无法挑剔。

    王志强的老婆,激动得脸都红了。孩子他爸的工资本来就高,现在奖金就直接拿到5万,简直就是天降横财一样。

    当初,她嫁给王志强,王家还很穷。

    现在,总算是熬过来了,守得云开见月明!

    “老王,这钱我们今天就拿去银行存起来。”她忍不住说道。

    放在家里,实在是不放心。

    王志强用商量的口吻跟自己老婆说道:“芳子,这钱我打算拿出两万,分别给我们双方的爸妈。”

    “啊!给这么多?”王志强的老婆吃惊,非常心疼,不舍得。

    哪怕是自己家的爸妈,给一万元也很肉疼呀!

    “芳子,我们家以后肯定不会缺钱的。当年,家里供我读书,真的是吃糠咽菜。而你爸妈当初也没嫌弃我,将你嫁给我。”

    因此,这钱他是给得心甘情愿,觉得也很应该。

    “怎么会不缺钱?虽然你工资高,但我们孩子也一天天长大,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再说,我们爸妈的性子,你不知道?钱到他们手,搞不好第二天就给了你大哥和我大哥。”芳子陈述一个事实。

    王志强的爸妈是觉得亏欠老大,现在老二不用他们担心了,关怀自然也就多给了老大一家。

    而芳子的爸妈是一直都更爱老大一家,稍微有点重男轻女。

    …

    当然了,这些年,也没有太亏待女儿就是了。

    “放心吧!我们老板都说了。以后这款药每年百分之一的利润,也将拿出来,分给我们团队。你知道这款药一年利润多少吗?过亿元呀!

    也就是说,只要这款药不停产,我们每年都可以收百万以上。我每年至少能拿五万,包括今年,到年底就发。

    再说了,我们团队还在继续研发其他中药。每一款特效药研发出来,都有奖金和分红。”

    此话一出,芳子人都傻了。

    “每……每年都有这么多?”

    那根本花不完了呀!

    “恐怕只会多,不会少。所以我才想帮衬一下家里,你觉得呢!”他对自己老婆,还是很尊重的,很多事都会两人商量才决定。

    芳子捋了捋,最后点头:“好!”

    也难得地大方一次。

    毕竟每年都有那么大一笔钱进账,丢出去两万,也就没那么心疼了。再说,给那么多钱娘家,她脸上也有光。

    以后回娘家,大家不得都夸她嫁得好?

    于是,两人一起出门,直接去银行。将其中三万存到存折里,另外两万则是分别汇到双方爸妈的账户。

    汇款后,银行会给一张汇款单据。这年头汇款、转账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简单。

    好在现在响石镇除了信用社,还有两家银行入驻,汇款、转账等也不用等很久。

    汇了款后,王志强和芳子分别给自己爸妈打电话,通知一下,让他们注意查收,毕竟那么大一笔钱。

    远在晋南的一家国营农场,王志强的父亲还在农场上班,就有人喊:“老王,你儿子来电话。”

    是的!现在还有国营农场。

    建国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具有专业特点的国营农场。

    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一般均趋向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

    老王抹了把汗,快步赶过去。

    虽然儿子每个月寄100元回来,按理说,他们两老是可以退休,回家带孙子、孙女的,足够花。但老王是个闲不住的人,而且多干一点,还能给老大减轻负担。

    看到老二现在那么有出息,他很高兴。

    那些邻居,哪个不夸两句呀?

    他接了电话,听到儿子得到五万奖金,还给他两口子寄了一万元,老王整个人都呆住了。

    在他们这里,万元户属于富户。他们全村,万元户也不超过一个手掌之数呀!

    而现在,儿子直接让他成了万元户。

    芳子的娘家是河南的,在河南老家,村里只有一个电话,就在村委。村长亲自去喊人接电话。

    芳子的老父亲牵着一小男孩来接电话,听到女儿给他汇了一万元,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再三确认,惊呆了。

    “还是志强有出息,你嫁给他,是嫁对人咯!芳子,什么时候回来?我跟你娘给你们做好吃的。”芳子的老父亲差点落泪。

    哪有老父亲不爱女儿的?

    女儿一家搬到南方去,已经一年多没有见面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智能农业

    面对女儿的叮嘱,芳子的父亲只能频频点头。

    无非就是让他们两老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不能有点钱都补贴老大一家等等。虽然唠叨是唠叨了点,但听着很贴心。

    然而,放下电话,回家后,老头子立即就跟老大他们说了这件事。

    一家人全都亢奋起来。

    尤其是老大一家,知道以自己爸妈的尿性,大部分钱都会给他们。

    果不其然,老大分到了六千,老二只分到两千,两口子自己留两千。要不是想到女儿最后的“叮嘱”,恐怕那两千也分出去了。

    老二的老婆私底下忍不住滴咕:“爸妈也太偏心了。”

    “行了,说这么多干嘛?别人听到不好。大哥给爸妈养老,得多一点,也理所当然……”

    还没说完,他媳妇就反驳道:“难道我们就不孝敬两老?过年过节的,不也送东西过去?平时也有喊他们过来吃饭。”

    嫁过来这么久,这些话她憋了好久。

    “少说两句吧!以后最重要的,是跟三妹处好关系。我那妹夫,以后不得了呀!别就只盯着爸妈那点钱。”

    他媳妇一听,好像也对。

    真正了不起的,是小姑子家。好家伙!奖金就拿到了五万元,太了不起了。

    ……

    巨额奖金带来的效应是很显着的。

    中药研发基地,那些人拼了命地研究。

    没办法!这次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大,百万奖金倒也没什么。问题是,只要那款流感中药包不停产,以后每年都有百万以上的分红,这才是最可怕的。

    很多人心想,他们团队要是也搞出那样一款热销药,直接吃一辈子了呀!

    小陈是一位中西药都涉及的制药师,以前的他,虽然不歧视中医、中药,但内心还是偏向西医、西药的。

    不能否认,西医西药挽救的病人更多,效果也更显着。

    但自从来到这里,成为这里的一员,他们团队也分到了一杯羹后,他的屁股已经开始往中药这边挪。

    在西药阵营,制药师也没有这种待遇呀!直接参与一款药的分红。

    他不维护中药,还维护啥?

    ……

    冒峰村是响石镇条件比较好的村子,土地肥沃,水资源也丰富,一直以来,都是响石镇饿不着的村子,几乎年年丰收。

    以前,响石镇的女孩子是很希望自己嫁到冒峰村的。

    可随着双河村等村子的崛起,冒峰村已经没落了,远远跟不上节奏。

    目前,他们村的情况是饿不着,粮食年年都有大量的剩余。但是,村民也谈不上富裕,手头其实没有多少钱。

    这两年,年轻人都纷纷跑去镇上打工。

    要改变这一现状,冒峰村的村长等人只能去找镇领导,准确说,是得指望江老板。看看别的村,像云开村、桥头村、金洞村等,全都靠江宁富裕起来。

    而他们冒峰村因为不算穷,镇里也没怎么照顾过。

    今天,他们终于盼来了江宁。

    这村子的村长也是鸡贼,直接求到杨副镇长那儿,也就是江宁的三舅。

    “你们村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我承包的话,承包年限可能会比较长,估计要签十年以上,你们愿意吗?”江宁问道。

    “签十年以上,都一样的价格吗?”这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签多少年,他们都没意见,唯一关注的,是他们能得到的钱。

    要知道,如果都是一个价格,几年后他们会不会吃亏?到时候,或许不是这个价了。毕竟现在双河村、松木庄、桥头村等村子,每年的租金都在涨,而且还是江宁自己主动涨的。

    “那倒不会,我会在合同里面标注明白,费用逐年涨百分之十。”

    “那就没问题了。”村长等人顿时笑道。

    每年涨百分之十,可不少了呀!他们甚至希望能签久一点,以后躺着收钱。

    自己辛辛苦苦,一年挣不到收租的五分之一,该怎么选择,傻子也知道呀!谁会有意见呀?

    谁拦着,那就是他们村的公敌。

    江宁微微点头:“我打算将你们村打造成智能农业基地。”

    智能这个词,现在还很新颖,至少这些农民还没听说过。甚至在国外,都是前沿的科技野望。

    智能涉及到的科技很高,用于农业的,更是少之又少。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要做到智能,还颇为困难。

    不过,在国外,已经开始兴起这种智能热潮,比如汽车。让车辆智能化、人性化且着重性能,是车厂不断追求的目标。就在今年,岛国就推出了充满科技的智能概念车。

    让科技和农业结合,是江宁一直都在尝试做的事情。

    他需要单独划出一大片区域,去统筹打造。看到冒峰村的情况,江宁就觉得这里很适合。

    到时候,他要在这里建立更加先进的大棚区,从翻土、种植、施肥,到最后的采收等等,高度自动化。

    每一棵植物,从发芽到成熟,都做到精准化。

    这才是智能农业,到时候,整个智能园区,工作的人可能就那么十来个人,大大减少了工人的人工成本,增加了科技成本。

    要是以前,这种模式是开展不了的,就连镇长可能都不提倡,毕竟他们需要解决就业等问题。

    而现在,响石镇的工作机会很多,年轻人不愁找不到工作。

    这时候,搞智能农业,也就很顺利了。

    村长虽然不怎么能听懂,但不明觉厉,感觉很高级。

    很快,江宁和冒峰村完成了签约,承包期限是十五年。每亩虽然还没双河村的一半,但他们已经非常满足。

    有了这笔钱,他们完全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地,可以去做点别的,打打工,或者做点生意之类,总比种地要强。

    而镇长他们得知,江宁要打造国内最先进的农业基地,都表示支持。

    他们现在也深刻认识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技绝对没有错的。

    而江宁要搞什么智能农业基地,这对他们镇来说,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知道,他们镇是国家批准的现代农业开发区。

    要是没点东西,也愧对这个偌大的名头。

第二百九十五章 讲话

    江宁坐在讲台上,台下有市里、镇里的领导,有农大的教师,甚至是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

    今天,他应邀,来给大家讲解新型农业。

    作为国家批准的现代农业开发区,响石镇第一次举办这种规格的全国农业会议。

    而江宁,自然就是会议的核心嘉宾之一。

    毕竟响石镇能成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区,几乎都是江宁的功劳。目前,他们镇所有的农业理念,差不多都出自江宁之手。

    这也是大家都佩服他的地方。

    能把农业玩到这种程度,国内也就只有他一个人。

    因此,江宁的讲话,是很多人都期待的。

    这次会议,有不少来自其他兄弟省份的农业界人士。尤其是宁夏,非常给面子,直接派一组人过来学习。

    “大家好!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讲农业相关的知识,非常荣幸……”江宁的开场白也没有特殊,平平无奇。

    不过,接下来上干货,让不少人都开始做笔记了。

    做笔记的人,甚至不乏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前辈。

    “我们都知道,农业的分类比较多,新型农业包括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等……”

    这时候,就有人举手。

    江宁朝他做出一个“请说”的手势。

    “江先生刚才提到的设施农业、彩色农业、精准农业、观光农业等,能细说一下吗?我们都不太了解。”

    有人翻白眼,暗道:那是你自己不太了解,别把我们都算上。

    但其实,他们也不全都理解,有些名词挺陌生,哪怕是对在场的农业专家而言,也同样如此。

    无土农业在国内虽然还没流行,但起码大家算是挺过,也知道大概的原理。

    江宁微微点头,解释:“所谓的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设施农业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

    此外,像彩色农业,江宁也做出了解说。

    彩色农业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它有四种说法:

    一,种植非单一颜色的农作物的农业类型,比如花卉和园艺业生产部门所生产出的产品。

    第二,可直接生产出不同颜色的同一作物,如棉花现在可以生产除了白色之外的其他颜色。

    第三,是指具有多种颜色农作物组合而成的新型现代农业。

    最后,也可指使用不同颜色覆膜的农业类型。

    植物不仅有趋光性,而且对光谱有选择性,不同作物喜欢不同颜色的光,人们命名为彩色农业。

    “举个例子,在红光照射下,水稻、小麦发育快,成熟早,产量高;辣椒生长快,结果多;甜菜糖分和维生素含量高。采用紫色薄膜覆盖,茄子果实又大又多;菠菜茎壮叶肥;西红柿增产40%以上。用黄光照射芹菜,叶大茎粗,品质优良,增产显着。银色薄膜具有保温防暑、冬暖夏凉、增加光热、早熟增产的作用,适于栽培多种菜类。”

    这一番话,让在场不少人都大开眼界。

    当然,对于农业专业的人来说,这些知识都是能理解的,也清楚这么一回事。

    “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

    这要求比较高的科技,目前我们国内是没办法大规模推广的。

    我准备在冒峰村搞的智能农业,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精准农业。以后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参观。

    我相信,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精准农业大有作为。它能用最少的人工,产出最高的产量。”江宁侃侃而谈。

    至于观光农业,也叫旅游农业,在眼下还很前卫。毕竟现在旅游对国人来说,还是有点奢侈。

    外向型农业,就是指出口农业,应该很好理解。

    “很多人可能会搞错,以为现代农业就是化肥、农药之类。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得大力发展化肥和农药的生产。

    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一套肥田的方式,就是最科学的。在岛国,人家已经开始提倡使用有机肥。

    化肥和农药其实一直在残害我们的土地和身体健康。

    在过去,我们国家不富裕,人民吃不饱。也就没有考虑太多,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才是第一要素。

    但随着我们解决了温饱的问题,吃得好,吃得健康就成了我们要去考虑的问题……”

    这时候,江宁还提到烧吉杆等。

    在后世,烧吉杆居然被禁止,原因是污染环境。这就太扯了。一年到尾,农民能烧几次吉杆?

    什么烧吉杆不科学等等。

    人家国外都在烧,就咱国内是犯法的。

    首先,烧吉杆能烧掉那些虫卵等,减少来年的虫害;其次,草木灰还是很好的有机肥。

    那么,烧吉杆怎么就不科学了?

    专家能解释一下吗?

    与其打击烧吉杆行为,还不如去打击几座污染大的工厂,它们一年的排放量,烧吉杆拍马都赶不上。

    不能动不动都是牺牲农民的利益呀!

    他们一年才挣几个钱?

    江宁的这些话,让在场一些农业专家都陷入了沉思。

    还真别说,他们当中,就有提倡禁止烧草木灰的。

    “岛国提倡烧吉杆?不对吧?”有人忍不住开口质疑。

    在很多人眼中,岛国是一个非常爱护环境的国家,怎么可能提倡烧吉杆?

    江宁笑道:“那你们就有所不知,岛国政府是提倡烧吉杆的。他们的农民,也保留了这种传统。

    实际上,烧吉杆能减少农药的使用,也算是保护了土地不被污染,不也是一种环保吗?”

    秸秆是真菌,虫卵等害的等藏身之地,一旦过了冬天,这些病菌和虫卵会在下一年的作物中集中爆发,第二年如果要防止这一些病虫害,就必须大量的使用农药,这样一来倒是害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强,到了后面越来越难防治。

第二百九十六章 还要人吗?

    江宁很清楚,自己说这番话,肯定会得罪化肥产业和农药制造商。

    但那又怎样?

    只要自己资本足够雄厚,就不怕得罪人。论人脉、背景,他江宁也不是吃素的。之前沙漠国购买武器的时候,江宁出了一把力,跟军方也搭上了关系。

    而且,后续还有合作。

    说句狂妄的话,他现在只要不叛国,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要知道,首都那位老人家都特意提到过他,说江宁是一位好同志。

    “要说完全杜绝化肥和农药,那肯定也不可能,但我们需要减少对它们的依赖。土地污染,还有我们食品安全等,都是长期的问题,眼光要放长远一点……”

    随后,江宁又针对几项比较先进的农业科技做详细的讲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却很少将科技运用到农业上,似乎在很多人固定思维中,农业就是代表落后,科技用到农业上,就是大材小用,委屈科技了。

    【鉴于大环境如此,

    此外,还有一些未来的农业理念。

    这些理念,即便是放在国外,那也相当前卫。

    很多农业专家都直呼过瘾,不愧是江宁呀!也难怪,他搞出来的农产品能成为奢侈品,能让西方发达国家都追捧。

    后面还有一个问答的环节。

    “江先生,去年在德国举办的世界农业论坛,听说举办方盛情邀请你参加。”一位记者凑过来采访。

    江宁愣了愣,点头:“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但当时我老婆怀孕,也就没有去。”

    其他农业专家一听,都露出可惜、遗憾的表情。

    中国人能在国际上发声的机会实在太少,很珍贵。谁能想到,这年轻人根本不在乎,就因为老婆怀孕,错过那么重要的论坛。

    要是换做他们,爹妈死了也得去,否则遗憾终生。

    “您不觉得遗憾吗?”记者追问。

    江宁顿时笑道:“其实,别把这些什么国际论坛看得太重要,意义并不大。一般这种会议、论坛什么的,只会增加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参加他们的会议,而是最好让他们来参加我们举办的会议、论坛、活动等。”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沉默了。

    有人觉得江宁就是飘了,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中国什么情况,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清楚吗?有什么资格举办国际性的会议?

    也有人佩服,听得热血沸腾。

    “这……很难吧?”记者虽然也忍不住向往那种场景,但还有理智。

    江宁摇头:“很难吗?我们省举办的农博会,就是国际性的呀!还有全球中医论坛,也一样是国际性的。或者,你们可以拭目以待,我们建水市响石镇申请举办世界农业论坛,未来两年内,必定成功。”

    …

    所谓的世界论坛等等,只要你有钱搞,就不愁搞不成。

    先不提响石镇这两三年农业的耀眼成绩,放在全世界,那也是相当炸裂的。

    即便没有这些,真的想要搞,只要砸钱够多,全球农业界有头有脸的人都会过来。就看你给的出场费够不够多了。

    “啊!响石镇两年内要举办世界农业论坛?”周围的人都目瞪口呆。

    江宁这话,实在是太过惊人。

    “没错!两年内,我们建水市的市容市貌也将改头换面,举办这种国际性论坛之类,最适合不过了。顺便也能宣传我们建水市,让世界看看我国改革开放的变化。”江宁说道。

    到时候,国内第一高楼也将建成。再加上现在建水市在疯狂搞建设,几乎是每个月都在改变。

    赵镇长等领导,对江宁自作主张立下这种目标,没有责怪,反而是支持的态度。

    他们都清楚,江宁是有把握,才会说这种话。

    而举办那种国际性的活动等,也确实很光荣,政府自然是支持的。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他们心里已经在想,接下来要怎么配合江宁的计划了。

    ……

    会议虽然结束,但很多农业界的人士并没有立即离开响石镇。

    而是到响石镇的各个村,参观它们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双河村,靠着农业就成为亿元村的恐怖存在。

    有些人则是对食用菌感兴趣,去了桥头村。

    用意应该也很明显,感觉自己老家也能搞。要是能学点技术回去,那这一趟过来,可算是满载而归。

    更多的人还是去了金洞村,毕竟那边有农研所。

    这家农研所,已经连续两年在国际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成果,还引发了一定的轰动。这震惊了国内不少的农业专家。

    此外,还有神农奖的影响,让农业界的研究人员对这里也心生向往。

    “老赵,你们研究所还要人吗?”一位年龄和赵金山差不多的教授苦笑询问。

    两三年前,赵金山很有诚意地邀请他。

    但当时他看不上这种私人搞的研究所。

    也确实,当时国内有多少人愿意砸钱在这种研究上?再说,那时候国内也没有特别富有的人吧?

    万元户都属于富户,十万元的那种,属于大富,百万是巨富,全国估计也没几个。

    而科研投入,几百万砸进去,水花都看不到几个。

    可谁能想到,赵金山背后的老板竟然这么牛逼。这两三年,往农研所投入的钱就已经过亿元。

    那些跟着赵金山混的,不仅薪水等待遇是他们的好几倍,而且还有出国长见识的机会。

    他现在后悔呀!

    要是当初跟过来,他现在也算是这家研究所的元老级人物。

    “肯定是要的,欢迎!”赵金山笑道。

    对于人才,他们老板从来不会嫌多的。

    “谢谢!”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建阳

    这天,高一轩的几个发小来到双河村。

    他们是头一回来见江宁。

    这两三年,他们一直在给江宁办事,也收获不小。如今,他们个个都是身家过十万的富豪。

    在首都的圈子内,他们算是富少了。

    现在江宁在首都的四合院都超过了十家,而且位置都是很好的那种,属于大门大户,并非普通的四合院。

    这种,等到十多二十年后,它们的价值都会过亿。

    “来就来,还带什么特产?”江宁笑道。

    “应该的,应该的!这两三年,要不是老板您赏饭吃,我们还混着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呢!”

    他们对江宁是非常感激的。

    “都坐,找你们过来,主要是有点重要的事让你们去做。不过,需要出国,有一定的危险性,看你们怎么选择,不强求呀!

    有一点可以肯定,主要你们办好,回来都会成为百万富翁。”江宁跟他们说道。

    李建阳等人一听,都心动了。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

    虽然他们现在有钱,十几万的身家,足够他们潇洒的了。但谁又会嫌钱多呢?他们这次来,不就是为了抱大腿、赚大钱来的吗?

    况且,这还能出国,对他们而言,诱*惑力不小。

    “百万富翁”这个词,彻底让他们沦陷。

    几人相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头:“老板,我们做。具体的,您说。”

    “放松,别紧张。我们国家跟北方不是恢复正常交往了吗?你们到那边后……”江宁跟他们详细说一遍。

    几人听后,既兴奋,又有点忐忑。

    按照江宁跟他们说的,让他们去做交易额过亿的生意,还是美元。

    他们啥时候见过那么多钱?这要是被他们做成,以后就有吹牛的资本了。而且,这好像还是为国家办事。

    “要是弄到手,怎么运回来?”其中一人问道。

    “不用担心,我已经打好关系。到时候,会有相关部门的人和你们接洽。真要办成了,你们也算是立功,以后会受保护的。”江宁笑道。

    他打算先让人过去,搞好关系,弄清楚情况。

    等巨人倒下的时候,趁机弄点好处回国。科技产品、技术,甚至人才,江宁都要。要是可能的话,弄一块土地,那就最好不过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就是想屁吃。

    但并非不可能,实际上,在苏俄时期,列宁就曾经指责过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同时也在1919年和1920年两次表态要归还清政府被沙俄不平等条约割去的土地。

    他们解体后,很多欧美国家都占了大便宜。

    比如美国,他们用休克疗法卷走了俄国大量财富,挖走了很多人才,在巨人刚倒下的那几天,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两强对立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欧洲那些国家,就更加不用说了。

    至于我国,前世虽然获利不多,但也不完全没有收获,主要是插手的空间不大,那时候我们也穷。

    最起码,来自北方的压力变小了很多。解体后的俄国,跟原来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此外,我们还陆陆续续得到了一些土地。

    比如哈萨克就主动让出了百分之三十的争议土地,大约1100平方公里。以及收复了在吉尔吉的汗腾格里峰地区,约130多平方公里。

    最后还不得不提黑瞎子岛了,我们也收回了一半。

    如果我们在他们解体的时候就插手进去,操作得当,给HLJ弄个出海口,估计也不是太难。

    到时,俄国是寡头当道,金钱能解决很多事。江宁唯独不缺金钱,要是花个几亿美元,能搞到远东靠海的一块土地,绝对是值的。

    当然了,江宁没有告诉他们,巨人会倒下的消息。

    这种话,说出去也没有人会信。毕竟现在北方那位巨人还很强,唯一能跟美国掰手腕的存在,怎么可能倒下呢?

    “办好这件事,我们真的能成为百万富翁吗?”

    江宁点头:“等你们回来,我可以直接给你们一百万,又或者可以指点你们做点生意,保证能赚百万以上,又或者可以给你们价值百万的中药厂股份。”

    见江宁这么说,他们都放心了。

    几人还在琢磨,到时候怎么选择。直接要一百万,肯定是最省事的。但做生意,或者要股份,能挣到的会更多。

    “先别急着选择,你们时间还有很多。到那边后……”江宁回想前世的一些有用信息,指点李建阳几个人。

    告诉他们,到那边后怎么做等等。

    几天后,李建阳等人回到首都,安排好一切之后,乘坐火车北上。

    跟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位精通俄语的人,而且对俄国一些地方比较熟悉。他们的身份,就是商人,前往俄国做生意的。

    ……

    在美国,史密斯接到江宁的电话后,亲自到德州,花了不少钱,买下一大片的土地,然后找来专业的勘探队,对那片土地进行石油勘探。

    半个月后,史密斯激动地给江宁打电话。

    “老板,我们发大财了。石油,储量惊人的石油。”

    没错!他们挖出了石油,而且储量非常惊人。一旦开发,赚千亿美元都不是难事。

    此时,他对这位中国老板真的佩服得五体投地。

    “卖出去,我们不开发,太耗时间了。”江宁跟他说道。

    直接赚一笔大的就算了,江宁没想过自己开发。

    自己搞,肯定能赚更多。但肯定会招来很多麻烦,尤其是知道这背后的老板还是中国人,那开发注定会不顺利。

    因此,江宁干脆转手卖出去,把那些麻烦抛给别人。

    以现在那些金融大鳄对石油的追求,相信不难卖出去,而且价格不会低。

    江宁挣个一两百亿美元,这很合理吧?

    “啊!卖出去?我们少赚很多的。”史密斯顿时急了。

    江宁跟他解释,说明自己开发的难处。

    其实,最重要的是江宁没有时间去慢慢回笼资金。接下来几年,他用钱的地方很多。

    再说了,他知道的一些超级矿藏还有。他要做的,就是提前去买下来,然后找人去勘探,再转手卖出去。

第二百九十八章 地图上画圈

    很快,德州发现超级油田的消息传遍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

    一时间,数不清的资本家挥动手里的钞票,疯狂联系史密斯。而史密斯最近都在接待那种资本大鳄,其中就包括美国着名的石油大亨。

    他们得知,史密斯打算打包出售,资本大鳄都好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

    这种明显能赚大钱的机会,谁又会放弃呢?

    当然,他们也不敢赌太大,生怕这里面有什么坑。于是,都找专业的团队去那片土地勘探,得出的结果都一样,储量惊人。

    于是,可以谈钱了。

    按照他们的估算,开发价值超过千亿美元。

    史密斯抽着雪茄,跟对面大腹便便的超级富翁说道:“洛克先生,我相信你的团队也专业勘探过。那我们就开门见山吧!”

    “嗯!请说。”

    他刚接手家族企业不久,就碰到了这么大的事,还有点兴奋。

    他们家靠着石油发家,如今已经成为美国排前十的超级家族之一。他祖父是19世纪第一位亿万富翁,也被称为石油大王。

    说起他们家的历史,就得从美国南北战争讲起。

    那时候,军队需要大量的农产品,洛克菲勒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向军队提供大量农产品大赚一笔。1863年,石油在美国兴起,洛克菲勒觉得石油会在未来大放光彩,于是与伙伴放弃农产品公司成立了一家石油精炼厂。

    之后,洛克菲勒建厂后大量举债增资,大量投资,以高风险手段获得高额回报,占据了美国石油的供给链。

    并且在1870年组建了“标准石油公司”,通过兼并打压等多种方式吞下其他小公司,垄断美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在1910年,洛克菲勒的资产就超过了10美元。

    可以说,石油就是他们家的命脉,面对那么大的油田,不可能视而不见的。

    要是江宁在这,也会不澹定。

    这家族太有钱了。

    在江宁重生前,就有美国学者保守估计,洛克菲勒家族总资产高达30万亿美元,实打实的富可敌国。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家族跟中国还有很多牵涉。

    比如洛克菲勒曾捐钱帮助中国创办了包括青华大学、燕京大学在内的13所院校,1921年又投资750万美元建立bj协和医院。

    后来,他又豪掷2.4亿美给中国考古学家挖掘周口店人头盖骨,并且答应不收中国出土的所有标本,他向全世界捐出的5.5亿善款,有一半以上是用在了中国。

    不过,不用太感激他。他也不是白白出钱的,所有资本家都追求回报。

    他们家上百亿美元的艺术品收藏中,很多就来自中国。

    “一口价,300亿美元。”史密斯郑重说道。

    坐对面的人笑着摇头:“虽然开发价值过千亿,但这里面还要投入巨大的开发成本。你们什么都不干,就拿走300亿美元,这合理吗?”

    …

    据他们所知,史密斯买下那片土地,花了不到10亿美元。

    转手就是30倍的利润?

    “洛克先生,那你开个价。”

    做生意嘛!肯定得讨价还价的,何况这还不是小生意,几百亿美元的超级大买卖呀!

    “100亿美元。”

    史密斯笑了。

    “洛克先生,你要这样,那就太没诚意了。昨天,我才和哈根先生谈过,他们愿意出260亿美元。别不信,你可以打电话问一问。”

    此话一出,洛克微微皱眉。

    没想到,已经有人出到这么高的价格。

    他不是不信,这种事不难打听。所以,史密斯说的,应该都是真的。

    “那我在这基础上加5亿美元,石油开发的成本真的很高。”

    史密斯摇头:“290亿,不能再低了。”

    双方如同街边小贩一样。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谈成了价格,以280亿美元打包出售给洛克菲勒家族。谈妥后,双方都很满意。

    洛克菲勒家族自然不会怕别人搞事情。

    在美国,他们家的能量很大,不怕麻烦,很多议员都跟他们家有良好关系。

    “有机会的话,我想跟你们老板谈谈。”洛克跟史密斯说道。

    他调查过,史密斯背后的老板竟然是个中国人。更让人吃惊的是,上次股灾中,这人不禁没有损失,还大捞特捞。

    因此,他对江宁更加好奇了。

    “这我得问问我老板了。不过,我相信我老板应该也很乐意跟洛克先生喝茶的。”

    不久后,史密斯带着钱前往澳洲。

    他对江宁的吩咐是无条件信任和执行的。

    如今,史密斯虽然也身家过亿,但他从没有单干的想法。事实上,他很清楚,离开江宁,他根本做不了什么。

    说白了,江宁能离开他,但他想要继续保持这种高光时刻,就离不开江宁。

    这一次,江宁让他带着钱去澳洲,买下几块地。

    澳洲的矿产丰富,全世界都知道。所以史密斯不用问,也猜到江宁是冲着那些矿藏去的。趁着现在便宜,先买下来囤着,就算自己不开发,以后也可以转手卖出去。

    对于老板的这种操作,史密斯开始理解了。

    史密斯有美国人的身份,在澳洲也吃得开,没有太多人作梗。

    ……

    而在双河村,江宁还对着一张地图,到处画圈。

    一些还没被发现的油田、矿场等,都被江宁按照记忆圈出来。这是他想出赚钱最快的方式之一。

    “楚老他们来了。”唐秋告诉江宁。

    江宁哭笑不得:“他们来干嘛?电话不是说明白了吗?”

    楚老是从首都故宫博物院来的,据说是前任院长。

    江宁告诉他们,美国一家博物馆打算归还中国二十件国宝文物。其实,是史密斯搞出来的。

    楚老他们知道,对方是看在江宁的面子上才归还的。

    因此,他们先到双河村,要跟江宁见一面,才去美国接收国宝。

    既然来都来了,江宁也不能避而不见。

    见面后,楚老他们不停地夸赞江宁对流失文物做出的贡献……

    江宁开口道:“楚院长,我希望这些国宝能得到好的保存。”

第二百九十九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江宁可是知道的,有些博物馆管理不当,让一些国宝文物损毁,甚至有人监守自盗,将博物馆的宝物拿出来卖。汒

    楚老自然也听出江宁的话中之意,连忙表示,一定会保管好那些文物。

    聊了一会,他们还帮忙鉴定了江宁这三四年来收集的古董。

    楚老他们没想到,江宁还保存了那么多,吓了一跳。这些古董,开一家博物馆都完全不在话下了。

    江宁笑而不语,这几年,他花在这些老物件上就花了上千万。

    要知道,八十年代的古董,其实还不怎么值钱。一百几十块都能买到不错的古董,咋了上千万,是啥概念?

    江宁不会告诉他们,他在首都的四合院还有一大屋子呢!

    这几年,李建阳他们可不仅仅帮江宁买四合院,一直在帮江宁收集老物件。他们每个人拿提成都混成了十万巨富,可想而知。汒

    “哎哟!这是元青花吗?很少见呀!”有人忽然惊呼。

    对他们来说,似乎也只有很少见而已。

    事实上,八十年代的时候,元青花还没有那么出名。

    以前,大家对元青花的研究很少,受清代和民国收藏界和古玩行的影响,谈及青花瓷,大家首推都是永宣,其次是成弘。

    1952年后,美国人波普博士确定了元青花瓷的存在,才导致国内魔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微弱宣传,到七十年代才有极少量人的论文发表。

    前些年,JDZ才开始彷制元青花大盘,后又陆续彷制其它不同造型器物。

    总之,现在大家对元青花并没有特别重视。汒

    现在这些专家看到,也就给了个“很少见”的评价。

    只有江宁知道,进入21世纪之后,元青花会创造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所以,这些年他都在努力收集元青花。

    仅仅是在首都的李建阳等人,就帮江宁收集了五件之多。

    要知道,后世有人统计过,全世界的元青花也就三百多件而已,还包括一些残器。而这大部分,还是收藏在国外的博物馆。

    全世界收藏元青花瓷器最丰富的机构,一是土国的尹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有40件;二是尹国的国家博物馆,有32件。

    总体而言,目前已被证实的元青花存世量不到400件,其中有200多件在海外,只有100余件在国内的博物馆。

    民间收藏的,少之又少。汒

    “嗯!是挺少见的。不过,青花瓷还是永乐、宣德的好。”旁边的人点评道。

    江宁都不想说话了。

    “我认识一位朋友,他家也有一件,还是梅瓶,比江老板的这件好。”

    江宁愣了愣,问道:“哦?是怎样的一件梅瓶?何老能说说吗?”

    何老笑道:“就是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高43厘米,底部直径为14厘米,而口径仅为5.2厘米……”

    他把梅瓶的特征说了出来。

    梅瓶通体绘有各种青花纹饰,虽然纹饰层次多样,但上下饰的西番莲、杂宝、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汒

    “我看它不仅纹饰宜人漂亮,而且白釉洁净润泽,青花用料浓澹相宜,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加之遒劲的拓抹绘瓷笔法,使画面有丹青之妙,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

    应该是真品,而且还是难得的精品。”

    江宁一听,心里有些激动。

    这件元青花梅瓶,他前世也有所耳闻,据说全世界就三件,其中一件就保存在金陵博物馆,号称10亿元都不卖。

    “何老,您那朋友有出手的意向吗?帮我问一问。”

    大家有点诧异,没想到江宁对元青花感兴趣。

    这点小忙,何老自然乐意帮忙。而且,在他看来,跟江宁打好关系很有好处。他一把年纪,也就不说了,但他有后代的呀!要是后代能跟江宁混,富贵就不用愁了。汒

    “行,我打个电话问问。”

    说完,他就在江宁家给自己的那朋友打去电话。

    对方一听买家是江宁,立即表示可以赠送。

    说是赠送,但其目的,江宁也都能看出来。无非就是想让江宁带他一起玩,一起赚钱而已。

    “赠送,不好吧?”江宁哭笑不得。

    以后,等元青花的价值飙升,对方会不会后悔?会不会有怨言?这江宁都不敢保证呀!毕竟这在以前都是几千万,上亿的存在。

    何老坦诚道:“我那朋友,前三四年也建了一家厂子。我看他们估计是撑不下去的,可能是想让江老板指条明路。”汒

    “那这样吧!我还是用市场价买下来,您那朋友的生意,我也不介意和他谈谈。”江宁说道。

    还是自己掏钱保险一点,以后即便对方感觉吃大亏,也不好说什么。

    很快,何老的那朋友以1000元的价格,将他那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卖给江宁,表示会亲自送过来。

    主要还是想亲自过来,和江宁谈谈生意之道。

    楚老等人则是对江宁收藏的3件汝窑瓷器很感兴趣。

    汝窑瓷器,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是价值千金的宝贝。自古至今,汝窑都很值钱,属于稀世珍宝。

    汝窑的天青釉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质感甚佳,有“似玉非玉而胜似玉“之说,色泽素雅自然,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汒

    目前已知的宋代汝瓷却仅有100多件,且很少再有新品流出。因而,能够收藏其中之一,已经属于得天之幸。

    哪怕是故宫博物院,也没有多少件宋代的汝窑瓷器呀!

    其实,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亦不多,在南宋时,汝瓷已经非常稀有。

    而江宁这里,居然就有3件。

    不过,鉴于江宁已经帮助他们追回了二十多件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他们也不好意思劝江宁把汝瓷上交国家保存。

    有些理由,对江宁是不成立的。

    上交国家保管的初衷,是私人没有能力很好保存国宝。但江宁作为大富豪,有的钱。说句难听的,国宝文物在他手里,比在博物馆保管得都好。汒

第三百章 CD产业

    江宁还和楚老等人谈了自己对古董文物的一些看法,以及未来的一点计划,比如修建私人博物馆等。鳜

    一些保存文物的先进理念,很快就得到了楚老他们的认同和赞赏。

    “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很快,或许有一天,人们可以不用去博物馆,在家用一台设备就能观看所有珍贵文物。”江宁说道。

    他说的,自然就是手机了。

    互联网这东西,在60年代的时候已经诞生。不过,要到90年代,个人电脑的流行,才真正风靡全球。

    而手机,70年代的时候,就有人发明了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机,也就是江宁二舅拿着的大哥大。

    八十年代,诺基亚已经开始生产手机。进入九十年代,就是我们熟悉的老人机。21世纪的时候,智能机就差不多要出来了。

    等网络和智能机都普及,人们就真的能一台手机游遍全世界,大家可以通过手机,接触到自己平时难以接触的事物。鳜

    听了江宁的话,楚老等人笑了笑,尽管感觉江宁有点痴人说梦,但也不去反驳。

    在双河村待了半天,楚老他们又要赶去机场,准备到美国接收那二十多件的国宝文物,那才是大事。

    有了这个例子,以后对追回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追回那些宝物,但国家还不够强,他们到外面说话也没有多少底气呀!你去劝人家归还,人家直接不给面子,将你赶出去,你又能如何?

    一天后,何老的朋友家来人了。

    “江老板,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您过目。”

    江宁笑道:“周叔,不用那么客气的。”鳜

    他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实际上,他哪懂看?

    不过,他相信何老等人。这时候的文物专家,还真是有点本事的。不像后世,什么烂人都敢自称专家。

    “保存得真好,周叔,谢啦!这东西我很喜欢。听说,周叔的工厂生产随身听的?”

    这时候,随身听虽然还比较流行,但厂家也多,竞争激烈。

    整个70年代可以说是磁带如日中天的时代,除了电视和广播媒体,磁带引领了全球娱乐文化产业。

    即便是八十年代,磁带和随身听的热潮依旧没有消退。

    周志刚苦笑:“没错!我想着,现在随身听那么热销,只要生产出来,基本上不会滞销的吧?谁知,现实给我一巴掌。”鳜

    他引进的生产线并不先进,生产出来的随身听成本不低,但品质不高。

    这么一来,他的产品投入市场,根本得不到消费者亲睐。

    “随身听我感觉很快要过时了。周叔应该听说过CD光碟吧?我觉得它很快会流行起来。随身听发展了那么多年,大家对这种产品也就开始挑剔,你做的品质不好,人家不买账的。

    但CD不一样,还没真正流行起来,就算产品一般,人家也能接受。

    要我看,周叔你们厂干脆改一改,生产CD光碟机算了。你要真做,我帮你拉点海外的订单。”江宁跟他说道。

    明年就要进入九十年代了。

    九十年代是CD的年代,磁带很快会没落。到时候,磁带成了怀旧的人才继续用。鳜

    不止是CD,江宁觉得,应该引导周志刚搞MP3,DVD等。那都是极为恐怖的产业呀!不能让岛国都吃了。

    周志刚顿时尴尬了。

    “咳咳!我现在已经没什么资金了。”

    要改生产CD机,肯定又要一大笔的投入,他可拿不出那么多钱。

    江宁听后,想了想:“要不这样,我投资入股,周叔愿意吗?”

    “愿意,欢迎呀!”周志刚几乎毫不犹豫。

    江宁投资入股,他更加放心。这么一来,那也算是江宁的产业,肯定不会不管不顾,以后赚钱几乎是肯定的。鳜

    “行,那我先投两千万进去,占股百分之六十。不过,我不参与管理,厂子以后还是靠周叔你。”

    周志刚人都傻了。

    这就投两千万?

    他以为,江宁能投个几百万就很不错的。没想到,人家这么看好,直接砸两千万。

    至于江宁要占股百分之六十,他也没异议。不管是谁,只要砸两千万进去,他都愿意让出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要知道,原来的厂子,他也就是投入一百万左右而已。

    “啊!没问题,没问题!”他连忙说道。鳜

    江宁又补充道:“这笔钱,一部分是投入建生产线,另一部分是搞产品也研发用的。每一样产品都是有流行期的,一旦流行的阶段过去,基本上就是等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

    我相信,CD只是一个开始,以后CD机连接电视机,光碟或许还能看电影等等……”

    江宁给周志刚灌输了一些先进产品的理念,让周志刚听得一愣一愣的。

    真要如江宁说得那样,他敢保证,确实能畅销国内外。

    可实际上,江宁没有跟他开玩笑。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DVD就要兴起,电视上铺天盖地都是DVD播放机的广告,步步高、先科、爱多、万利达、新科、TCL等品牌耳熟能详。

    再过五六年,DVD就会大规模生产,随后风靡全世界。

    江宁要做的,就是组建研发团队,去研发DVD等核心技术。鳜

    不要像前世那样,我国虽然是DVD最大的生产国,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90%。但产销量巨大背后存在的严重问题是,DVD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全部为国外企业掌握,DVD的核心元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在国内只是简单的组装,我国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这也就导致,我们赚的钱,相当一部分要给外国人。

    “研发是很烧钱的,不过,我后续还会注资进去,周叔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你可以尽管去找最厉害的人,大胆给他们高薪。

    我预计,这是一个超十亿的巨大产业。”

    周志刚已经被江宁画的饼砸懵了。

    超十亿的产业,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呀!要是被他做成,真是祖坟都要冒烟了。

    他心潮澎湃,既然江宁都要砸那么多钱进来,他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放手干就是了。鳜

第三百零一章 扩建

    周志刚回到浙江老家,还没坐热屁股,就有人找上门来。

    “老周,不是我催你,现在厂里工人都闹着发工资呢!你看,有的话就先支一点出来,应付、应付也好呀!”

    来人正是厂里的高层之一。

    事实上,这已经是拖欠工资的第三个月。

    头一个月,他还好跟工人们谈,什么厂里现在困难等等。第二个月,稍微有点难搞,但他还是扛住了压力。

    然而,这都第三个月,工资还不发,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去劝工人们讲奉献精神了呀!

    主要是大家都是要生活的,工资本来就不是很高,拖了三个月,很多家里都撑不住了。这么下去,工人们自己都得辞职不干。

    “老王,来,先坐。工资的事好解决,我们现在不缺钱了。”周志刚笑道,安抚这位副厂长。

    老王听了,顿时一愣。

    厂里缺不缺钱,他其实很清楚。

    “真的?”

    周志刚点头:“我这次出去,给我们厂拉了投资。”

    “啊!有多少?”王副厂长顿时大喜。

    只要拉来几十万,也完全能把眼前的危机解决。

    周志刚笑而不语,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万?”王副厂长微微有点失望,这是少了点,可至少能给大家发工资了吧!

    周志刚摇头:“我亲自出马,就这么点?”

    王副厂长童孔一缩,声音有点颤抖:“不会是200万吧?”

    要真是弄来200万,他们厂一切困难都能解决,而且还有大量剩余资金,可以支撑很久。想到这,王副厂长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周志刚依旧摇头:“是2000万,出让了百分六十的股份。不过,我们厂以后不生产随身听,而是改成生产cd机。有关的生产线,那位老板已经在帮我们准备了。”

    此话一出,王副厂长呆愣当场,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也难怪,这年头两千万是什么概念呀?

    哪怕他自喻见过大钱的人,听到这笔巨款,也被吓了一跳。

    出让百分六十股份,这算什么?

    说句难听的,两千万直接要走百分九十以上股份都不过分。他们厂最初的投入,也才一百万左右而已。

    “谁呀?这么有钱,香江还是台岛的老板?”王副厂长忍不住问道。

    在他看来,这么大的投资,一般都是港商、台商、侨商,或者其他外资。国内,没有几个人敢玩这么大的。

    周志刚翻了下白眼:“什么香江、台岛的?他是江宁,咱隔壁省的超级富豪,你没道理没听说过他的创业传奇的。”

    “啊!是他?他投资我们厂?”王副厂长傻眼了。

    他肯定听说过江宁呀!搞出口的大老,国内商业界、企业界,没有不佩服的,听说人家年纪还不到三十岁,真是年轻有为呀!

    “嗯!没错!是他,江老板认为,未来十年,随身听会快速没落,cd取而代之。所以,他砸两千万进来,让我们改生产线。

    ….此外,还要建一个产品研发室,不断开发新一代的产品。两千万只是前期的投入,以后说不定还会继续往里面烧钱……”

    周志刚把江宁说的那些话又讲了一遍。

    王副厂长听得一愣一愣的。

    两千万都还只是前期的投入?这得搞多大呀?

    “我们厂能花这么多钱?”他忍不住问道。

    周志刚哈哈一笑:“所以,我们接下来就是扩大厂区规模。江老板说了,厂区起码得建十亩八亩,生产线不能少于五十条。”

    目前,他们厂只是占地一亩多而已,还差得远呢!

    “这好,这好呀!cd机,我也听小李说过,他也觉得cd以后会取代磁带。

    不过,我听说这cd机很贵的,我们国内恐怕不好销售。”王副厂长说道。

    cd他听厂里的小李说过,国内还没多少人买,好像说在岛国也要五万日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六百元。

    一千多倒也不是说拿不出来,但要花一千多元买一台听歌的机器,很多人不舍得了。

    “所以,我们厂准备先搞国外的市场。你也知道,江老板是搞出口创汇的高手,我们厂以后也是他的厂。”周志刚嘿嘿一笑。

    别说百分之六十股份,就算江宁要百分之七十,他都没有丝毫犹豫的。

    这便宜他占大了。

    他也清楚,人家这么给面子,很大原因是他家的那尊元青花。

    元青花是宝贝不假,但相比江宁给出的好处,那就不算什么了。别说一尊元青花,就算他把老爷子所有古董都抛出去,他也在所不惜。

    “有道理,有道理!”王副厂长越想越激动。

    “一会先去安抚工人,把拖欠的工资发下去。另外,以后我们厂的工资得提一提,暂时提20元吧!这也是江老板吩咐的。”

    “好,那些家伙这回还不疯掉?已经辞职的那几个,恐怕又要哭着回来。”王副厂长心情大好。

    其实,从前两个月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辞职,闹着要工资。

    自己闹不要紧,还怂恿其他工人一起闹。王副厂长早就记住了那几个家伙,这回,他绝对不让那几个搅屎棍回来。

    “已经走了的,把该发的工资补足,就别让他们回来了。”周志刚说道。

    不能跟厂子一起熬苦日子的人,周志刚不打算再要。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行,茶我就不喝了,先去厂里安抚大家。”

    “那你去吧!我晚点要去找县长。我们厂要扩建,几千万的投资,必须要跟政府要点优惠政策才行。”

    必要时,周志刚还会把江宁的名头抬出来。

    再者,他们厂以后搞出口创汇,政府不给点支持,也说不过去吧?很多能创汇的企业,都有政府的各种支持。

    这些,他周志刚也要。

    “行,那我先去厂里,跟大家说说。”

    发工资这消息传下去,大家都得高兴,更别说还要给大家加工资。而且,一加就是20元,这幅度也太大了。

    ….王副厂长回到厂子,就被一些工人拦在了门口。

    他脸一板:“都聚在门口,成何体统?有事回厂里说。正好,我有事跟大家宣布,走进去吧!”

    虽然是副厂长,但他的威严还是很足的。

    本来想要闹着要工资的人,看到副厂长这个样子,顿时怂了。

    大家跟着走进厂子。

    王副厂长看了眼大家,有对其中一位管理层说道:“小李,你到里面将大家都喊出来,机器先停一停。”

    小李是车间的组长,也是一个搞技术的人,厂里的高级技术工。生产线坏了,都是他修理的。

    “明白!我这就去。”

    不一会,厂里的人都喊了出来,有上百号人。

    放在后世,一百几十号人的工厂,只能说是小加工厂。但在这年代,不能说小了。

    王副厂长用手虚压:“安静,都安静一下。”

    见大家安静下来,王副厂长接着说道:“我在这代周厂长跟大家公布点消息。厂里拖欠大家工资,周厂长一直记着,今天晚上之前,就把大家的工资都结了。

    周厂长给我们厂拉了投资,不担心资金的问题了。厂里不仅把大家的工资结了,从下个月开始,还给大家涨工资,涨20元。

    接下来,会给大家放个假,厂里要改生产线,以后不生产随身听,而是生产cd机。此外,我们厂要扩建,招工一千人以上。

    身边需要岗位的,就去找刘主任报名登记。不过,前面走了的人,就别回来了。”

    信息量很大,在场的工人足足消化了好几秒钟,才有人无比惊喜地询问、确认。

    “王厂长,这是真的吗?今晚前就能发前面的工资,下个月还涨工资?”有人迫不及待地询问。

    小李也十分诧异。

    没想到他们厂要生产cd机,他以前说过的,但王副厂长等厂领导都不重视,没有放在心上。

    实际上也不是不放在心上,作为厂里最厉害的技术员,小李的话,他们还是重视的。但之前他们厂有困难,维持下去都难,还谈什么生产cd?

    那都是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好吗?

    王副厂长瞪了她们一眼:“我们周厂长拉了2000万投资,还能欠你们那点工资不成?”

    2000万?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就连小李都瞪大眼睛。

    对他们来说,两千万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那得多少钱呀?难怪,厂里要给大家结工资,以后还要涨工资。

    有钱了呀!

    还是周厂长厉害,出去就给厂里拉了那么大的资金回来,不用倒闭了。

    “加20元工资,那我以后一个月80元。李组长,你厉害了呀!超过100元。”一名工人跟李组长说道。

    李组长作为厂里很重要的技术工,工资很高,95元。再加20元的话,那就是115元。

    小李同样激动,但他激动的原因跟大家不太一样。他家并不怎么困难,拖欠几个月工资都无所谓,加不加工资也不在意。

    ….他喜欢搞技术,早就惦记着cd机了。

    “小李跟我到办公室,其他人解散。”王副厂长又说道。

    其他人,已经恨不得立即回家,跟家里人分享这个好消息。

    ……

    周志刚来到县政府,他跟县长也见过几面,所以还算熟络。

    “周老板,县里也想帮你们厂,但你也知道……”县长看到周志刚来,就有点头疼了。在这之前,周志刚就来过两次了。

    说厂子快要倒闭,求县里帮帮忙。无论是贷款,还是产品销售,都希望政府能支持一二。

    县政府当然也是不希望自己县的厂子倒闭,毕竟一个场子倒闭,上百工人就要失业,难搞呀!

    可银行又不是他们政府开的,没有权利命令银行批贷款。

    周志刚笑道:“县长,我这次来不是要钱的。我已经拉了不少资金,厂子现在不缺钱。”

    县长一听,顿时松了口气。

    不是来要钱的就好,一切好商量。

    同时,他也好奇,这家伙拉了多少资金,看他的样子,好像真的不担忧了呀!

    “哦!那就好,那你这次来,所为何事?”

    “跟县长您要政策,我……”接着,周志刚把事情说了一遍,甚至告诉县长,投资的老板就是我们国内亿万富翁江宁。

    为了引起县里的重视,周志刚也只能这么做。

    其实,前些年我国就出现了亿万富翁,江宁并不是首位。

    首位亿万富翁应该是牟其中,说起来,某其中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听了他的事,很多人绝对会瞠目结舌。

    他曾空手倒卖4架飞机,凭一己之力在俄国发射了2颗卫星,想要轰炸喜马拉雅山,想将印度洋海水引进青藏高原。

    1982年初,牟其中趁着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经商热潮做起了日用品生意,本钱只有300块人民币,这是他全部的家当。

    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很快就迎来了开门红,由于聪明过人,他头一年就靠这300块钱挣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整整8万元人民币。

    第一次做生意就成了“万元户”,尝到甜头的牟其中顿时信心大增。

    在去首都的途中,他无意中听到有人说北方大国在卖民用客机,要是有渠道肯定能大赚一笔,于是牟其中灵机一动,又打起了倒卖飞机的主意。

    于是他不断搜罗各方资源,用北方大国要的一些生活物资直接兑换了三架飞机,并成功高价卖出,前前后后赚得盆满钵满,一亿身家很快就赚到手。

    可惜,在前些年,那个务实的年代,牟其中这种超前并不是正经的经商之道,因为总是“空手套白狼”式赚钱,他被人恶意举报,然后进了监狱。

    只有江宁知道,这人出狱后,很快又能挣到一个亿。

    他出狱的时间,刚好碰上北方巨人倒下的天赐机遇。什么飞机、卫星等都敢搞,不得不说他胆子大。

    可这世界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

    “哦!搞出口的?行,这事县里先开个会谈论一下,你别急。”县长果然大喜。

    无论是江宁,还是两千万投资,又或者出口创汇,对他们而言都很感兴趣。

第三百零四章 扫货

    江宁很顺利就把那块地给截胡下来,毕竟江枫开出的条件太诱人了。不仅投资金额大,还承诺在五年内修建亚洲最大的综合商业体。

    这些,都是首都政府无法拒绝的。

    加上上面还有大老打招呼,相关的批文很快就能送到江宁的手中。

    江宁身边的小张人都傻了。

    亲眼目睹了江宁狂砸百亿,他心里无比震惊,不禁想问:这人到底有多少钱呀?百亿砸下去,似乎也很轻松的样子。

    说出去,谁敢信?

    这消息很难藏得住,很快就传播出去,无数人瞠目结舌。

    接下来,江宁就是随便逛。

    他甚至到委托商店看了个“新鲜”。

    委托商店是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收卖旧物的行业。

    在商品贵乏的年代,特别是在买什么都要票证的年代,人们可以把闲置不用的旧物件在委托商店寄卖,这对缓解生活物品的缺乏,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小张告诉江宁:“现在委托商店也变少了。以前,这种店在我们首都遍地都是。”

    委托商店分为两部分,一处收购,一处售货。收购人员都非常有经验,一般对旧货的评估也基本符合行情。

    在收购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急用钱的,物品的主人接受评估价钱,由商店收货后即付现钱;一类是不等钱用,想多卖点钱,物品估价后委托代卖,但要等物品卖出后才能给钱,店家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典当铺吗?

    可以这么说,但也有些区别。

    其实,委托商店就是叫卖行、拍卖行改过来的。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以往的叫卖行、拍卖行全都撤销,只保留了“委托店”这一个名称。

    江宁发现,店里的物品多是百姓家里的生活用品,什么旧衣服,皮袄,被褥,手表,怀表,相机,留声机,钟表等。

    他听说,以前委托商店还属于“特殊行业”,由公安部门监管。如有来路不明物件送来,那绝对是一个电话,警察马上就到。

    “如果想淘古董、老物件,还是去潘家园好点。”小张悄悄跟江宁说道。

    他看出来了,这位老板对那些古董、古玩感兴趣。

    江宁有点惊讶,这时候潘家园就存在了吗?

    实际上,潘家园很早就存在了。

    前两年,国家文物局严查旧货市场,首都的旧货市场纷纷被彻查,其中很多买卖古玩旧货的商家坚持不住,就来到了潘家园摆摊。

    不过,现在的规模还没有形成。

    潘家园真正成为古玩市场,是在1992年。

    到九十年代末,潘家园一举成为首都最大的古玩市场。

    进入千禧年,政府对潘家园进行了新的一轮装修,建成并使用了工艺品大棚,潘家园市场也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

    现在的规模虽然很小,但很多都是真货。

    等潘家园真正成为人气火爆的古玩市场后,真货可就少了,十品九赝都有点高估。

    “那走,去看看。”江宁笑道。

    他来委托商店,可不是为了那些旧衣服,皮袄,被褥、破时钟之类的。

    顺便,他还邀请了一位懂鉴定的掌眼跟着,直接给他开一千元报酬。这让小张有点眼热,一天就挣一千元,也太多了。

    但想到这人前面还砸了近百亿,这点钱确实是毛毛雨,无关要紧。

    刘师傅是专门给人掌眼的,这几年,他甚至服务过外国人,给的报酬都不低。因此,他现在其实还挺有钱的。

    “哦?你还带外国人买过我们的国宝?”江宁诧异道。

    听这人说得滔滔不绝,不知道是不是吹嘘的。

    刘师傅嘿嘿一笑:“哪能?那些外国人懂什么呀!随便给他们介绍点赝品,他们根本看不出来。”

    就是看他们不懂,所以刘师傅经常给他们介绍一些高彷品,自己还能拿点回扣,何乐而不为?反正是坑外国人,他没有心理负担。

    那些外国鬼子,以前可没少抢咱们的宝物,还给他们推销真正的国宝,那跟汉奸又有什么区别。

    江宁也笑了。

    你牛呀!

    “刘老,您就不怕被看穿呀!”这年头,对待外宾要格外注意,一不小心,就是waijiao事件。

    “怕什么?专家都有打眼的时候。真要遇到懂行的外国人,就说自己看走眼好了,没什么大不了。再说,既然请我,就说明对方不懂。”

    江宁狂汗了一下,暗道:您不会也这样对我吧?

    似乎看出江宁的所想,他笑道:“当然,这只是对外国人,咱不坑自己人。毕竟我也是要混下去的,坑国人,我在圈子的名声就坏了。”

    三人很快来到了“潘家园”。

    江宁看到零零散散的摊位,摊位都是随便摆的,所以看着有点乱,东一个、西一个的,人也是闹哄哄的。

    刚来,就看到了有趣的一幕。

    一位身穿西装的“成功人士”,因为看上一幅画,但钱不够,将西装和皮鞋都脱了下来质押,表示等他拿钱来再赎回。

    “来晚了,那幅画是仇英的仕女图。”刘师傅说道。

    江宁虽然不懂鉴赏,但他也听说过仇英的大名,明代的绘画大师,尤其擅长仕女图。

    他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时人把他与周臣、唐寅誉称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与沉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是真品?”江宁有点不相信。

    一般鉴定古画的,不都拿着放大镜研究好一阵子的吗?您这就瞅了两眼,就敢断定是真品?

    要是真品,才八千元,确实可惜了。

    刘师傅摇头:“不敢说百分百肯定,这种名家画作,彷品极多,再专业的人都有可能看走眼。

    但我看它,就算是彷品,估计也是名家彷的,同样值得入手。八千元,绝对不亏的。”

    说完,他也靠过去,蹲在那摊子前观察起来。

    他看上了一个瓷枕,跟江宁说道:“江老板,这瓷枕很不错。”

    江宁看了眼那瓷枕,有点搞不懂古人怎么喜欢瓷枕的,又冷又硬,早上起来脑袋不痛的吗?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十分流行的一种,上面通常有精美的彩釉图画、名家的诗句,最开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

    “多少钱?”江宁问道。

    摊主打哑谜,伸出一根手指。

    江宁有点无语,纳闷道:“老板,直接点,别打哑谜。”

    摊主更加无语,这么不耐烦的吗?

    “一万。”

    江宁砍价:“五千。”

    这般砍价,刘师傅都被砍懵了。有你这样砍价的吗?他们这行,砍价都是从几十、几百砍起来的。

    江宁这根本不算砍价。

    摊主都愣了一下,随机毫不犹豫地说道:“行,五千就五千,拿走。”

    生怕江宁后悔一样。

    他心里在想,这哪里来的冤大头?

    其实,他刚伸出一根手指,最初的意思是一千元。但看到江宁这气质,感觉是个有钱人,临时改成一万。反正他们这行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嘛!高了可以慢慢谈。

    “咳咳!江老板,后面还是我来谈价钱吧!”虽然这不是他的钱,但为客户节省成本,也是他应该做的。

    要让客户觉得,这报酬给得值得。

    江宁两手一摊:“行,那就麻烦刘师傅了。”

    摊主顿时热情起来,推销起自己摊上的其他物件。好不容易迎来这么个大方的主,可不能轻易放过。

    但刘师傅又看了一会,摇摇头,带着江宁他们离开。

    江宁朝另一个摊子看去,说道:“那边也有瓷枕。”

    刘师傅闻言,看过去,说道:“那瓷枕最好别要,死人用的。”

    他解释,那瓷枕太小,人躺上去根本不够翻身,所以是给已故的人使用的,因为死人不需要翻身。

    “其实,最早的瓷枕就是陪葬品。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活人也开始用瓷枕。

    到了宋朝,瓷枕迅速流行起来,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这离不开宋朝瓷器工艺的大进步。那时候的瓷枕形态各异、造型独特。

    比如: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更可贵的是上面的图桉、文字,蕴含着宋朝百姓的生活理念。”

    古人用瓷枕,一方面是图凉快。

    夏天的时候,富贵人家还有冰可以用。但普通老百姓可用不起,而玉枕和瓷枕功能相似,睡起来冰冰凉凉,价格也不贵。

    “当然了,瓷枕也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用,富贵人家也有可能用这种枕头。”

    另一个原因就是适合睡觉。

    这可能很多人就不敢苟同了,瓷枕硬邦邦的,怎么就适合睡觉了?

    其实在古代,人们对瓷枕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枕头的高度要在3~4寸,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对人的长寿有作用。

    “另外,古人的头发都很长,平时都挽着发髻,躺在又高又硬的瓷枕上不会弄乱发型,毕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对头发很重视。”刘师傅给江宁讲解。

    他还告诉江宁,这瓷枕是宋代定窑的。

    北宋中后期,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澹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当时的定窑瓷器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继续逛下去,江宁不得不感叹,这年代的古董是真多。不像后世,只要在古玩市场见到漏,都好像是大新闻一样。

    不久后,刘师傅又帮江宁找到了一幅八大山人的画作,是一幅花鸟画。

    很多人可能会搞错,以为八大山人是八个人。其实,那就一个人,叫朱耷,据说还是明朝皇室后裔。

    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

    刘师傅告诉江宁,在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像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

    这幅花鸟画上,也有鹤形符号,刘师傅指给江宁看。

    摊主开价两万,被刘师傅砍到三千。这还是江宁不想浪费时间的结果,要不是他催,刘师傅估计能砍到一千左右。

    江宁无所谓,八大山人的画作,在后世拍卖市场很火,而且经常能拍出天价,上千万都是很寻常的事,过亿的画作也有好几幅。

    因此,江宁感觉也没必要砍得太绝,自己吃肉,也得让别人喝口汤呀!

    “张大哥,这翡翠可以买一点,以后肯定会升值的,相信我。”江宁跟身边的保镖说道。

    现在翡翠,假货同样不多,而且价格亲人,品质看起来很好的,也就一千几百元。这放在后世,不得几十万,上百万?

    囤积翡翠,绝对爆赚。江宁很清楚,二三十年后,翡翠会疯狂到什么程度。一些种水好的翡翠,动则百万起。

    小张犹豫了下,但他还真相信江宁。毕竟这么大的老板,不会骗他那么点钱。而且,人家做大生意的,眼光肯定也看,说会升值,十有八、九都会升值。

    江宁悄悄加一把火:“我听说,珠宝界已经有人计划炒作翡翠。”

    这回,就连刘师傅都眼睛一亮。

    “真的?”

    江宁笑道:“有钱的话,多买点。不过,注意别买假货就行。就算没有珠宝商炒,翡翠以后也肯定不便宜,我在云南就弄了一大批。”

    得!听到江宁都偷偷囤积,刘师傅和小张也不再犹豫。

    两人开始扫货。

    不过,小张身上的钱不多,江宁借他一点。

    其实,送给他也不是不行,但小张怕犯错误,以后要是有人拿这事说事,那就不太好办了。

第三百零五章 学校讲座

    多年以后,刘师傅和小张都大发了一笔,小张也成为了千万富翁,实现人生的财务自由。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江宁一连两天,扫荡了几乎半个首都,秉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哪怕刘师傅不太确定的古董,他也照收不误。

    总之,这两三天,古玩圈子因为江宁的介入,直接炸锅。

    这也让古玩市场火爆起来,各种古玩的价格一夜上涨了很多。

    资本的力量,就是这么可怕。

    期间,江宁还走访了几所高校,像首都农大等。

    首都农大的校长亲自出来迎接。

    现在只要有点消息渠道的人都知道,江宁是一根很粗的大腿,到处撒钱。而他们这些高校,现在的发展资金也不多。

    不是每一所高校都能像清华、北大那样,每年有花不完的拨款、经费。

    哪怕是首都的大学,也有穷富之分。被重点照顾的,也就那么三五所而已。

    农大这种学校,只要没倒闭,活着就好。

    不过,首都农大其实还算过得不错的。毕竟这是高层多位大老亲自点名,要重点发展的高校之一。

    就连校名都是叶帅题写的。

    “江老板,欢迎,欢迎呀!上次我们还见过面的。”

    “牛校长您好!”江宁握手道。

    一时半会,他还真每回忆起,什么时候见过面。

    “走,我带你参观一下我们学校。”牛校长高兴道。

    能不高兴吗?

    仅仅是去年,江宁就向全国的农业大学捐资近亿元,他们学校也得到了差不多一千万。这可是大金主呀!

    全国,也只有这位老板那么重视农业。

    人家是真金白银砸进去的,不是随便做做秀的那种。

    何况,他还知道江宁在首都投了一个超级大项目,投资额能吓死个人。这种老板,无论去到哪家高校,都是会受到热烈欢迎的。

    其实牛校长还有个想法,那就是让江宁当个荣誉校长,进一步拉近关系。

    荣誉校长是学校请全国性的名人出任,一般是名义的校长,不参和实际管理,只是借助“名人效应”,扩大学校知名度。

    在他看来,江宁就很适合。

    “好,那就麻烦牛校长了。”

    一边走,牛校长一边介绍他们的学校,尤其是历史,以及学校开展的研究项目等等。

    他很清楚,江宁最看重就是农业研究。这几年,他往里面砸了很多钱。因此,在介绍的时候,也就着重讲了学校这方面的成绩。

    江宁听得频频点头,就喜欢农大这种接地气的学校。

    “江老板,我们学校想安排一场讲座,不知道可不可以。”牛校长跟江宁商量。

    毕竟在农业这一块,江宁也可为是大老级的人物了。学校不少师生都听说过他的传奇,视为偶像。

    江宁要是能在学校开一场讲座,恐怕会场都要被挤爆。

    江宁想了想:“也行吧!”

    虽然他不想出风头,但不好拒绝,人家校长都这么跟你商量了。

    见江宁答应,牛校长立即转身跟身边的一位主任吩咐,让人赶紧将学校会堂布置一下,然后将消息传到各个班级。

    当消息传到各个班级、宿舍,很多学生都震惊了。

    江宁来他们学校了?

    “在哪里?有人看到吗?”

    “没看到,但辅导员也说了,消息肯定是真的。”

    “肯定真呀!现在学生会堂已经在布置,我刚路过的时候看到,还以为是谁要来讲课呢!没想到是他。”

    “我得早点去占个位置,不然没位置。”

    “帮我占一个。”

    ……

    一时间,很多学生都跑出来,寻找江宁的踪迹。而此时,江宁已经跟着牛校长进入学校的一座研究室。

    里面正在研究无土栽培等前沿农业技术。

    而在江宁眼中,里面的设备等,都还不算高端。

    其实,无土栽培放在后世,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玩意。

    说白了,它就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

    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

    这种技术,在耕地面积少的地方可以发展、推广,比如沙漠国等。

    毕竟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而且可以随时调节。在光照、温度适宜而没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滩、荒岛,只要有一定量的澹水供应,便可进行。

    “这西红柿是我们无土栽培出来的新品种,它果色更好,不容易爆裂,果体更大。”一位研究专家介绍道。

    “那味道呢?”江宁问道。

    后世的那些番茄更好看,但番茄味都没有了。

    “味道寡澹了一些,但能提高产量。”眼前的研究专家倒也坦诚,没有畏避缺点。

    其实,在这年代,只要能提高产量,味道变差一点算什么?填饱肚子才是重点。因此,农业研究方面都是朝着高产量去的,其他的缺点,可以暂时忽视。

    吃不死人就行。

    “那看来还得继续努力,虽然说两全其美的方法很难实现,但只要花精力下去,我相信还是能办到的。

    只要你们研究室能搞出来味道好,产量高的产品和技术。我可以帮你们推到其他国家,比如沙漠国,无土栽培就很适合他们。

    但人家有钱,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比较高。所以,你们懂的。”江宁说道。

    此话一出,研究室里的人全都激动起来。

    这要是能推到外国去,先不说能赚多少钱,起码这面子是有了。

    一时间,大家精神倍增,恨不得立即投入研究。

    “像番茄、洋葱等,都是那边比较热衷的食物,你们可以重点搞这方面的培育。”江宁补充道。

    就连身边的牛校长,也动了心思,准备以后多往这个研究室投入资源。

    技术出国,这是他们都很期盼的事情。毕竟在目前,咱们国家的技术基本上就是代表着落后,领先世界的并不多。

    只要搞出来一项,足够吹牛了。

    “陈教授,明天我们学校开个会,增加你们研究室的研究资金。你们大胆、放手去研究。”牛校长说道。

    接着,江宁又看了水培的蔬菜。

    通常来说,无土栽培的类型主要有水培、岩棉培和基质培三大类。

    水培一般都是生产叶菜。

    很多人觉得,土培蔬菜容易受污染,沾有泥土,清洗起来不方便,而水培叶菜类比土培叶菜质量好,洁净、鲜嫩、口感好、品质上乘。

    另一位教授告诉江宁,土培叶菜倒茬作业繁琐,需要整地作畦,定植施肥,浇水等作业,而无土栽培换茬很简单,只需将幼苗植入定植孔中即可。

    例如生菜,一年365天天天可以播种、定植、采收,不间断地连续生产。所以水培方式便于茬口安排,适合于计划性、合同性生产。

    江宁没有反驳,无土栽培的优点肯定也不能忽视。

    这种技术真要是没前途的话,后世就不会全世界都在研究了。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无土栽培,全是科技与狠活。

    毕竟栽培的都是用化学药品,也难怪人家会这么想。

    江宁看了下他们的营养液槽,还提出了点修改建议。

    营养液槽是贮存营养液的设备,一般用砖和水泥砌成水槽置于地下。因这种营养液槽容量大,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营养液的温度变化不大。

    “施工的时候,加入点防渗材料,并于液槽内壁涂上除水材料,就不漏水,不渗水和不返水了。”江宁说道。

    从这些建议可看出,江宁在这方面确实是有研究的,而且还相当不俗。这让原本还有点想卖弄的教授停止了他的想法。

    别到时候,小丑竟然是自己。

    “我听说,有人还搞出了雾培技术。”陈教授在旁边说道。

    雾培又称气雾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它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

    在目前,是比水培更高大上的技术。

    它是所有无土栽培技术中根系水气矛盾解决得最好的一种形式,同时它也易于自动化控制和进行立体栽培,提高温室空间的利用率。

    毕竟雾培的话,可以直接挂在空中生长,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而且,它还有效解决水培中根系缺氧问题。

    普通水培中,植物根系需要浸没在营养液中来保证植株的营养吸收。由于营养液中溶解氧浓度低,而根系不断的耗氧,根系供氧状况不断恶化,从而导致植物缺氧烂根,影响植物的生长。

    与水培不同,雾培模式下,植物的根系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根系与空气直接接触,营养液有规律的间隔从雾化喷头中喷出,不断溶解空气中的氧气,供给植物根系呼吸,促进根系呼吸代谢。

    这样可以让作物生长得更快。

    但江宁知道,这种技术吐槽点也很多。

    其中最让很多人诟病的就是它的营运成本高。

    气雾栽培属于设施栽培,前期建造设施和采购设备需投入大量资金,后期运行费用也较高。

    而且,全程几乎都要维持供电。

    没有点资金,根本玩不转。

    我就想种点菜而已,被你搞得好像吃不起了。

    此外,它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不然就很容易造成喷雾不均匀,喷雾过大过小对植物都不好,严重的还会堵塞喷头等等。

    “我知道,但那种技术的成本很高,全程供电,不适合我们国家大规模搞。起码不适合我们国家目前的国情。我在我家乡镇也有搞,但都是小规模的。”江宁微微摇头道。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研究,要是能把成本降低,确实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欧美等发达国家,就专注搞这个。

    他跟着牛校长又逛了几个研究项目,最后看中了其中一项技术,已经技术已经有点成熟。于是,他向该团队发出邀请。

    江宁用两百万人民币把技术买下来。

    而且,他还将向学校加捐五百万人民币。

    一番操作下来,学校直接将技术双手奉上,非常顺利。

    其实,这笔技术转让费,已经是他们学校破天荒的一笔。以前,他们学校搞出来的技术,好多都是被免费拿走的。

    这年头,像江宁这样花钱买的,还真不多见,尤其是农业领域,技术几乎都不怎么值钱。

    游览完之后,校长先带江宁区用餐。

    等用餐完毕,才前往已经布置好的学生会堂。

    此时,学生会堂人头涌涌,密密麻麻全是人。其中,不乏一些老师、教授也来听。

    江宁的出现,让会堂差点被掌声掀翻,大家都非常热情,甚至有点狂热。就像后世追星族遇到偶像明星一样。

    江宁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自然不会怯场。而且,他是有真材实料的,满脑子都是现代农业的干货。

    那些先进的农业理念,足以让所有来听讲座的人都有所收获,教授都不例外。

    有人还当场做起笔记。

    这场讲座,江宁讲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要不是校长怕江宁累着,及时结束,说不定江宁还走不开了。

    最后,江宁婉拒了牛校长荣誉校长的想法。

    他表示,以后还会继续支持农大,荣誉校长就没必要了。

    江宁离开首都的时候,还不忘带走一批生物学、农业的研究人员。

    至于清华、北大的那些专家、教授,江宁可不敢要。

    后世,那些不让烧吉杆,扬言每个农民家都有几十万存款,农业暴利等之类的专家,很多都出自这两所高校,也是奇怪了。

    他们专跟自己人过不去。或者说,人家压根瞧不起农民,没把农民当自己人。

    江宁要的,都是那些少说话,多干事的研究专家。

    此外,还有一些养殖方面的专家,也被江宁用高薪拉走一批。这些人,在首都其实发挥不了他们的实力。可因为是首都的原因,还是很多人削尖脑袋往里钻。

第三百零六章 马小芸回乡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1990年。

    双河村又多了几栋别墅,去年,村民的收入又迎来一次暴增。除了江宁和江宁的外公一家,村里也有人成为了百万富翁。

    如今的双河村,已经成为了标杆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取得显着的效果和成绩,谁来到双河村,不都得举个拇指?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双河村在去年的最后两个月,还在村里修建了文化公园,以及礼堂等。

    此外,像邮局等,也在双河村设立了小网点,大大便利了村民的生活。

    临近春节,工厂的工人们纷纷放假。

    马小芸等人带着工厂发的年货礼箱,有组织地登上回家的火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一年,他们给家里挣了很多钱。

    放假前,工厂甚至还给他们发了年终奖,一共两百元,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呀!不得不说,他们工厂真是太好了。

    “我们组长说了,过年回来,我们罐头厂会加工资,你们中药厂呢?”火车上,有人问道。

    马小芸微笑道:“我们厂也是,从三月开始,我们的最低工资都调为80元,做满一年的,加20元。工龄每增加一年,就多20元。”

    也就是说,等过完年回来,她的工资也将达到100元,再加上10元补贴什么的。

    他们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的月收入竟然能破百。

    这在他们家乡,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家乡太穷了呀!

    现在,他们那边只要有一个人来这边打工,就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马小芸现在就是,父母都有点舍不得她那么早嫁人,想让她多帮家里几年。

    想到工龄每增加一年,就多20元,马小芸就打算一直干下去,只要工厂不倒闭,她就不会走人。

    “咦!我们厂也是这样呀!”

    “有什么奇怪的?不管是中药厂,还是罐头厂,老板都是一个人呀!福利肯定也是差不多的。

    对了,我们厂还在扩建,听说建好后是现在的三倍大,估计又要招很多人。我想让我弟弟也过来。”

    “你就别想了,厂里和我们那边政府规定好的。厂里提供名额,我们镇负责统一送人过来。要是我们在外面出了事,镇里要负责的。”有人说道。

    所以,想要过来工作,最好就是在家乡表现好点,考核通过后,就能送过来。

    马小芸笑而不语,她在厂里的表现好,等以后生产线增加,说不定也能成为组长。这也是她的组长悄悄告诉她的。

    这次回家,她还用自己的私房钱给妹妹买了衣服,给弟弟买了电子表,文具等。

    是的!她也有私房钱。

    虽然工资都寄回去了。但每个月还有一点补贴和奖励,比如全勤奖等,加起来有二十元出头。一年下来,也存了两三百。

    ….此外,年终奖她也揣在自己手里,所以现在她的小金库有差不多五百元。

    颠簸了两三天,他们终于回到戈壁滩的老家——双河镇。

    他们镇是双河村对标扶贫的,所以叫双河镇。

    此时的双河镇也生机勃勃,即便是大冷天的,大家都还在外面忙碌。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园,是他们这里的支柱产业。

    在双河镇的东南边,一座规模宏大的葡萄酒厂拔地而起。

    马小芸家里的孩子也多,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们家原本生活在大山里面,大山的农村都很穷,但孩子生得一个比一个多。

    计划生育在他们这种地方,很难展开。

    她的二弟其实也就比她小一岁而已,而且也已经辍学。

    “妈!我姐回来了。”在门口玩耍的三妹看到姐姐,立即朝屋里大声喊道,疯了一样朝自己大姐跑过去。

    很快,屋内小跑出来个妇女,正是马小芸的母亲。

    “哎哟!怎么还买这么多东西?这钱存着不好吗?”妇女顿时心疼钱。

    看到大女儿抱着一个大箱子,背上还有一个大背包,连忙过去帮忙拿东西。

    马小芸笑道:“妈!这是我们厂发的年货,不用我们掏钱的。对了,我爸呢?”

    “你爸去葡萄园上班,还没回来。”

    听到是厂里发的,不用钱,妇女顿时很开心,没乱花钱就好。

    “二弟呢?”

    “他去村里培训了。”

    马小芸点头:“那就好,等考核通过,跟我一起南下,那边实在太好了。”

    妇女一愣,马上说道:“不是跟你到外面打工呀!葡萄酒厂很快也要招工。你二弟他,留在家乡好点,他出去我不放心。”

    马小芸对自己老妈也是服了。

    偏心呀!不放心你儿子出去,就放心我出去?

    不过,作为家里的老大,她也无话可说。老大往往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现在都还算好的,以前家里的女儿,几乎都是早早嫁出去,减轻家里负担的同时,还能给家里挣一份彩礼钱。

    “在家乡能挣几个钱?”

    虽然老板都是同一个,但这边的厂跟那边能比吗?

    “只要被选中,刚进去就有五十元咧!”马小芸的母亲说道。

    虽然比大女儿的工资低一点,但在家乡低一些也能接受呀!

    “差远了,我们厂从三月开始,最低工资80元,做满一年加20,做满两年加40,每多一年工龄,就多20。

    这种制度,葡萄酒厂有吗?”马小芸翻白眼道。

    此话一出,马小芸的母亲震惊,愣在了当场。

    要是少十块八块的,肯定是留在家乡好呀!还等着儿子结婚成家呢!

    但相差那么大,她一时间有点难抉择。这个问题,还得丈夫和儿子他们商量才行。

    “听我说,别报名葡萄酒厂,南下打工几年,然后回来当个小富翁不好吗?他结婚的钱,让他自己去赚。”

    马小芸觉得,以响石镇那些工厂的工资待遇,工作个几年,挣一万元也不是不可能呀!

    万元户在响石镇可能已经不算什么,但在他们这里还是很牛的。

    “等你爸和你二弟回来,再商量吧!看他们怎么想。”说实话,她是真不舍得儿子出去。

    这也是很多母亲的通病。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03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 作者:山村户口所写的《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介绍:
重生八十年代的江宁,激活了奇宝玉葫芦,玉葫芦有灵液,对生物生长和改良有巨大作用。
于是,黑皮西瓜、凸顶柑、草莓阿诺、夕张王甜瓜、红宝石罗马葡萄等名贵品种,被江宁一一培育出来,大赚外汇。
即便身在小山村,江宁依旧活出不一样的人生。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悠闲山村生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