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振奋新明TXT下载振奋新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振奋新明全文阅读

作者:小波不停     振奋新明txt下载     振奋新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07章 油路贯通 陕北提速!

    延安城外,一众军政大员竖着脖子翘首以盼,旁边的旌旗飞扬。

    “应该快来了,这都过了中午,探马都过来了好几趟!”

    “据说不远了,哎,你看是不是来了?”

    “来了,来了!”

    众人爆发出欢呼声,只见一队车马渐渐地驶向了延安城。

    大家等的就是这队车马,四天前五十辆马车满载着铁料,从神木城出发向延安城运货。他们是在测试,全线通车以后油路的运输效率。

    比预计的早了半年,延安通往神木的油路正式落成。这应该是一件大事情,值得用隆重的仪式进行庆祝。

    “邦德,两千斤铁料的大车,能在四天之内到延安,这可是绝无仅有的壮举!”张同敞不顾形象,手舞足蹈的对李振新大喊大叫。

    “预计之内,还可以接受!”不到四百公里的距离,跑了四天多才到!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这点距离,俺的厢货车半天就能到。要不是当初穷的砸锅卖铁把那玩意给拆了,李侯爷真想开着它跑一趟,让这些土豹子见识一下真正的速度。

    人生就是这么吊轨,现在路有了,油也有了,结果车给拆了,真想大哭一场!

    “此路不得了啊,八百里的距离,四日可以到达,邦德绥远那边修的铁路几日可以到神木?”总督大人开始总结修路的意义。

    “通车以后,三日的时间吧!”

    “好、真好!从此我大明的边疆百年之内无忧!从这里到朔方,近两千里的距离,七日可达!车甲旅坐守榆林,数千里边疆可以遥控。哈哈,这天下能不安稳?”文人的毛病又犯了,开始畅想起未来。

    “邦德,蒸汽机似乎也能用来驱车,做好了是不是速度比马车要快?”宋应星边看着眼前的路,边走过来和李振新探讨一下正真的未来。

    “做的合用了,应该能驱车!不过油路上不行,恐怕得在铁路上!速度怎么着也要快一倍吧!”

    一提起这事,李侯爷又想起了自己的厢货车,心里隐隐的发痛。

    宋老头的眼睛开始睁的贼大,语速很快的问道:“快一倍?那就是说一时辰能跑八十里地?从朔方到神木一天半就能行?”

    怎么可能是一天半?“蒸汽车不像马车需要休息,可以昼夜不停地驱使,估计一天时间就能到!”

    “六百里地一天时间就能到?而且是拉货的车?邦德,你修铁路的时候,是不是早就想好了?”宋应星最近在研究蒸汽机,和李钳工探讨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位发起人似乎见过成品,这让他很震惊!

    “当时也没想这么长远!最近才想出点眉目!”可不能暴露穿越者的身份,只能含糊其辞的说个大概。

    “哈哈,有了日行六百里的神器,我大明的江山就无恙了!到时候修一条从长安到神京的驰道,天下就再也没有动乱!老头子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这个神器做出来!”又出现了一个犯病的,今天这个气氛很不对!

    “宋先生,你可不能犯糊涂,身体最重要,你的生命可比蒸汽机重要的多!”李振新有点急了,生怕老头点燃了科学精神,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伟大事业中,这可有点得不偿失。

    “放心,老头子的命贵着哪,还要等着通往神京城的驰道通车哪!”说完这话,老头一甩长衫就往延安城跑。

    搞了一个通车仪式,让两名大员陷入了疯狂,这活动有点太隆重!

    从陕北油路贯通的兴奋中回过神来,陕北军政府的效率立刻开始提速。战争机器已经发车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很快方以智那边传来了消息,绥远的粮食丰收在望。预计全年主粮的产量能有五十万石以上,再加上辅粮,过百万石不成问题。

    “别山,时机成熟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边,可以打了!不过在开战之前,还得做一件事,通知军政府所有的协理委员和参赞委员开个全体会议!要把思想统一起来,发动全员全面备战!”

    李侯爷,你说话能不能不打喘气,张同敞听到不过这两个字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以为这家伙又要拖延时间,找一些奇奇怪怪的理由。

    “这事很重要!我这就以军政府的名义,向全体委员发通知,让他们尽快赶到延安开会!”

    “延安对部分委员来说太远了!绥远的方知府赶到这里来估计得十几天时间。我看这样,把会议地点定在榆林!那里离大家都比较近,不耽误时间!会议时间就定在七天后,你赶紧安排人,用快马通知各位委员!尤其是绥远方向!他们只有四天时间用来赶路!”交通依然是个大问题,开个大会,光通知的时间就得好几天,真是太耽误事!

    张同敞对李振新突然加快进度,还有点不适应,之前拖时间的是你,现在赶时间的还是你!七天之后开会,不要说绥远方向了,就是延安府的这些人都比较麻烦,很多人手里都有工作哪。

    “快,赶紧给我把文件都准备好,老爷我明天就要往榆林赶,军政大事可不能耽搁!”亢景天在自己的办公楼里大呼小叫,吩咐下人们手忙脚乱的准备东西。

    自从中午的时候收到要在榆林来开全会的通知,老头子的嘴就没闲下来,整的整个大楼都鸡飞狗跳。

    “爹,你就少折腾一会吧!不就是去趟榆林,至于这么劳师动众?”

    亢老爷子听到自家老二的吐槽,一下子火就上来了。“你小子完全是一副商人嘴脸,根本不知道啥叫军国大事!少在这里添乱,赶紧到你的银行里去数钱!”

    当了个协理委员,就不把自己往商人堆里放了?自家老子也太忘本!亢老二被赶出来后,心里非常气愤不平。老爷子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瞎作!

    第二天一大早,亢老爷子的马车就使出了延安城,往榆林方向疾驰而去!马车上打着一杆旗:陕甘军政府协理委员亢。

    本来以为自己够早的,结果在路上碰见了陕北羊毛贩子宋老三的马车。这家伙一样烧包,马车上同样打着一杆旗:陕甘军政府协理委员宋。

第208章 军政大员齐聚

    草原上,一队马车急驰向南,车里的方以智被震的七拱八翘。

    “府台,这沙石路总是比不上油路,要不是为了赶时间,马车也不用行的这么快。”陪同在车里的秘书,见他坐的很难受连忙出言安慰。

    “不碍事,只要能尽快赶到榆林就好了!过了明年咱们的铁路就差不多了,那时候就舒服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自从体验过油路和铁路之后,不少人就对沙石路看不上眼了。包括方以智,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同样焦急不已。不然他怎么一听有银行要贷款注资,立马就会立马批准?

    到了神木后,路就好走多了!平展展的油路,让人坐在马车上舒心无比。大家的话都多了起来,聊的话题无非就是这次全体会议到底是要干嘛。

    “密之,你算是按时赶到!明天这会能准时开了!”张同敞在榆林城外等来了方以智,心中总算踏实了一些。

    “别山,这次大会主要议些什么事?我这边都没做任何准备,就匆匆的赶了过来。”

    “就是光复陕甘的事,涉及绥远的内容不多。没准备也无妨,听侯爷的意思,这次会后,要以军政府全体委员的名义,发一个公告!”

    “公告?内容定下来了没?吾是否能先看一眼?”

    “具体内容要在常务会上定,大会上进行表决,才能行!我这边有一份大致方向的条呈,等会给你送过来你先看一眼。”

    一百多名大小委员们,在榆林总兵府大厅里坐定。场面有些大,显得有些拥挤。

    “没想到我等也能坐在靠前的位置!你看一些知县都在咱们后边!”亢景天到了会场,找到自己位子后,发觉居然不是在最后而是在中间位置,他很满足目前的这个排序。

    “咱们好歹也是协理委员,肯定要排在那些参赞委员的前边!”宋老三故作镇定的和亢老头闲聊,其实他也跟满意现在的这个位置。

    第一天早晨,大会其实没什么实质内容,就是各种鼓掌和听主席台上的李侯爷和张总督讲本次大会的意义。

    下午没有会议内容,常务们要讨论具体的宣言内容,以及作战方略。协理委员的任务是私下串联,看看宣言的方向方面有那些需要补充的,等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好针对起草的草案提意见。

    “免税这事就定下来了!宣言上正式向外公布,兴平军光复陕甘后,新附区域,免一年粮税!当然若是民众帮助鞑子顽抗朝廷大军,则取消免税待遇!”李振新先确定了公告的第一个重要内容。

    “这事通过!对于陕甘境内的清兵,我们要开出招降条件!在攻城之前反正和攻城过程中投降,这个待遇还是要区分的!”

    “对,反正的军队要进行整编。投降的军队就解散后遣返到原籍吧!”

    大家集思广益的讨论了整整一下午,才确定了具体的公告草案和此次光复陕甘的整体施政方略。军事方面只是讨论了一下大致的进攻方向,具体事宜不方便在大会上讨论,这需要军方自己来定。

    当常务们开会起草公告的时候,会外的协理和参赞们也各自串联起小团体,讨论第二天要议定的内容。

    这种小团体基本上是天然形成的,比如中高级官员,就不会和下级官员凑在一起瞎聊,体系外的也不会和体系内的一起讨论,军方更是自成一体。

    不过小团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人的身份比较多元,例如高级官员,既要和同级别的一起互通一下消息,还得和同系统内的下级商定一个基本精神,同时也需要和乡党们联络一下感情。

    所以当天下午最忙碌的,反倒不是起草公告的常务们。而是各种赶场子的协理委员和参赞委员。有的人一下午时间,硬是赶了五六个场子,才算是完事。

    深夜的时候,这些场子还没散,众人夜以继日的紧张讨论明天公告的内容。仿佛这些大事,真是他们在做决定一样。

    “亢老,这次对新附地区免粮税,对我等商人有好处吗?”白天大家其实都在应付场面,到了晚上核心利益团体才开始碰头。

    “吾觉得有利!不收税了,百姓们手头会宽裕一点,卖东西的人就多了,自然是对我等商人有利。”

    “可是只免粮税,不免商税,是否有失公允?”

    “好处不能全占了!偌大的陕甘若是把所有的税都免了,侯爷用什么养兵?用什么建设新附地区?眼光要放长远,李侯爷的实力越强,我等商人才会越兴旺。就拿我山西老家来说,介休的范家为鞑子可是拼了老命,可曾有登堂入室参与军机的机会?你再看看如今我等的地位?”亢老头是人老成精,他已经算明白账了。意识到李振新给他们的平台,是多么难能可贵。

    “亢爷,果然是商界翘楚,这一席话讲的通透!对我等犹如醍醐灌顶,极为有用!”宋老三心里也认同亢老爷子说的这番话,所以当众肯定了这位商业对手的发言。

    打发了宋老三一众人后,亢委员并没有准备休息。而是吩咐仆人,赶紧赶到乔三等晋商的驻地,把他们叫回来继续开小会。

    “亢老,让我等去而复返,可是有机密事宜要交代?”匆匆赶来的几位晋商,有点摸不清老头子的谱。该谈的似乎都谈了,还要说些什么?

    “此番叫你们过来,不说明天会议的事。你们不觉得我等晋商,今日有些闲吗?”

    经亢老爷子这么一提醒,大家一想,似乎是这么回事。他们参加的串联会确实比其他委员们要少几场。最为明显的是,他们基本上都是商人聚会。同样是商人,宋老三等人就应酬比较多,各种乡党会都赶了好几场。

    “各位,如今我们只有商界同僚!这不长远!吾觉得上郡侯爷,以后绝不会只限于陕西这一地!我等晋人,可要抓紧时机。咱们现下在政界还不如南人有势力。”

    亢景天说的确实是事实,虽然兴平军体系内,南方人并不多,可人家基本上全是大佬。宋应星、张同敞、方以智、吴有性就占了四个常务名额。这次军政大学的干部班,张同敞又通过关系动员了二三十位南方仕子过来培训。反倒是近在咫尺的山西,来的仕子并不多。目前来说,晋人在这块已经落后了。

第209章 讨虏宣言 大军誓师

    “这是一届团结的大会,这是一届胜利的大会……”在李侯爷稍显臃长的大会闭幕致辞中,伴随着掌声,榆林会议终于圆满结束。

    大会形成的讨虏宣言,将在三日后的兴平时报上正式向外发布。这是以一百一十五名军政委员的名义,联署签发的声明,可以和历史上什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这种重大事件相提并论。

    “君实,向各部队发军令吧,101旅驻守绥远,104旅驻守榆林、延安,102、103、105、106、107旅向宜川、洛川两地集结!701、702、704等三个炮兵队同时向洛川方向集结。六日之后大军誓师南下。”

    “本侯为这次大战总司令,君实为前敌总指挥,别山负责大军总后勤,以及光复地区接收工作理事。”

    刚结束会议,李振新就在榆林城下达了作战命令!全军即刻进入战时状态,准备南下。

    三日后,亢老爷子坐着马车紧赶慢赶的才到延安城。刚下马车,第一件事,就问:“今天的报纸买了几份?”

    “爹,你的名字我看到了!在报纸上哪!”亢家老二自然知道,老爷子要干什么。

    “我问你买了几份?”

    “就和平常一样订了三份啊!”

    “你个逆子,这么大的事居然只买了三份报纸!你老子还准备将今天的报纸,传给后辈哪!三份报纸怎么够?赶紧派人去,再买二十份!”人生中好不容易参与重大历史事件,不多留点纪念品怎么能行?儿子是一点觉悟都没有,净耽误大事,气的亢景天有暴走的迹象。

    老亢的主意落空,这一期的兴平时报卖脱销了。大街上根本没有多余的报纸可卖,老爷子听到这消息差点晕过去。

    此时通往固原的道路上,好几波人骑着快马急驰!

    洪承畴在深夜的时候,也拿到了一份兴平时报。两眼盯着报纸上的内容,整个人都在发抖。

    “快传令!给黄龙堡等各处军堡,让他们做好迎敌准备,一定要谨守军堡。还有传令给西安的平西王,让其做好西安城的守城准备!另外向朝廷六百里加急,请朝廷尽快派出援兵驰援关中!”

    “经略,此次大战可有胜算?”洪承畴身边的资深幕僚问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此战的关键,还是在于黄龙堡等军堡是否能守的住,若是能守的住,战局不会糜烂,守不住就堪忧了!”

    “朝廷若是派大军来援,事情怕是有转机!”

    “唉!数万大军远来,绝非易事。再说军堡要是守不住,大军也未尝能奈何得了羊毛贼!甚至有遭遇不测的危险。”

    洪承畴现在对清军的战斗力,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他知道面对全火器的兴平军,即使凶悍的八旗兵,也未尝有一战之力。

    随着李侯爷作战命令的下达,洛川一下子热闹起来。短短几天内,数万兴平军战士集中在附近。城外扎满了军帐,这里已经变成了大军营。

    城里的闲人们看着络绎不绝赶过来的军队,兴奋不已。

    “看,是514团的军旗?这是那个旅的部队?”

    “是205旅的吧?兴平侯爷的军队就是好认,数、数字就行。”

    “就是,这军队看着就比清狗的正式,你看那走路的姿势,真有精神!”

    这些闲人们,现在最大的兴趣就是看着部队的番号,算这是那个旅的兵马。要说这事纯粹无聊至极,但大家就是觉得特别有意思。有人能头头是道的将兴平军各支部队的番号讲清楚,总会迎来众人的喝彩。

    “这次201旅的人马没来,听说是在草原上打鞑子哪!”

    “哎呀,那也太可惜,201旅可是侯爷的最强军啊!怎么不开到我们洛川来?”

    “就长安城那老是拉稀的关宁军,值得侯爷调强军过来吗?我看就207旅的那帮二鞑子,就能把他们揍的满地找牙。”

    “这次侯爷把长安城占了,我也就去参军!跟着侯爷光复神京,说不准还能封侯拜将哪。”

    “二赖子,你就算了吧!就你这样子,侯爷的大军能要你?”

    众人哄堂大笑,纷纷调侃起二赖子异想天开。

    “快看!是侯爷的大旗!侯爷来了!”看热闹的人一下子把目光,都集中到了远处急驰而来骑兵身上。

    陕西招讨使、上郡侯李、兴平军总兵、镇西将军的旗号迎风招展。紧随其后的是,兵部侍郎、三边总督、陕山经略张的旗号。

    数万兴平军爆发出山呼声,迎接他们的主将。全城的百姓们也被这种气氛所裹挟,开始疯狂的呐喊,这一刻整个洛川城都狂热起来。声势震天,据说远在黄龙堡的清军都能听见呐喊声。

    “君实,前线的情报收集的怎么样了?洪老贼在这一带建的军堡工事,好不好打?”到了洛川,李振新就立马召开了前敌指挥会议,打仗这事就得抓紧时间。

    “我军的探马已经进行侦查了!洪贼修的军堡很是坚固,用了很多水泥!而且沟壑相连,还有铁丝网!看着不好下手!”

    “你多准备些炸药包,还有把三个火炮队都用上!对了,把喷火枪也调到前线去!咱们装备了新式火枪的505团也堆过去!大战一开启,三日之内,必须拿下黄龙堡!只要破两三个军堡就成,没必要把所有的军堡都破了。”这么多新式装备,就不信打不破土水泥修的碉堡群。

    “属下明白!保证三日内攻破黄龙堡,为大军光复关中扫清障碍!”

    “黄龙堡的守将是谁啊?有没有名气?”打了这么多年仗,一直没斩杀一个名人,李侯爷有点不是滋味。

    “是清狗的甘肃总兵张勇!”

    张勇?又是个无名之辈。这名字起的,很像当年上学的时候一些同学的名字,一点古意都没有。

    第二天洛川城外举行了盛大的誓师仪式,这一战应该是李将军目前为止打的最正式的一次战役。仗还没打,光仪式就整了好几场。

    在誓师大会上,镇西将军又把讨虏宣言念了一遍,同时给各参战部队授了新军旗,好让他们更有气势。

    一切准备就绪,李侯爷长剑一挥全军南下,剑指长安!

补188章 (还是有点模糊,书友们谅解一下!这章不发前后就有点脱节!)

    “别山,这一版的约法我看可以通过了!”新年工作开启以后,李振新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临时约法的制定。不能再拖下去了,现在的制度太将就了。导致整个行政体系,在执政过程中不知所措。官员们一片茫然,像无根之萍。

    “太好了,侯爷你真是大德之人,张某深感敬服。有了此法,大明中兴有望。”张同敞听到李振新同意了法案的内容,大出一口长气。为了起草这个约法,折腾了小半年时间,殊为不易。

    攫欝攫。法案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军政府的性质、功能和结构,官员如何产生和晋升,百姓的义务和权力以及一些通用民事准则。

    兴平军治下的各级军政机构由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兴平军最高统领是李振新,基本上废除了科举制度和科举官僚群体的特权,张同敞有点无法接受,可最后互相妥协还是通过了这个法案。

    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在大明原有的制度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减和删改。

    军政府w员进行了分级,分为常设委员,协理委员和参赞委员。

    常设委员中除了军z府部门的主官以外,还吸收了两个地方知府以及延川县知县进入。常设w员理论上由协理w员推举产生,设有总督w员一名和十四名常设w员。

    协理w员则由所有的直属部门副官,以及地方知府及其副职和一些知县为主要组成人员,同时也吸收一定的社会人士进入。

    参赞w员是协理w员的候补人员,有参会的权力和推举协理委员的权利权,同时对重大施政内容有参与的职权。

    这些制度虽然是第一次正式提出,但大明以及前朝的制度中,其实还是能寻见踪影的。例如大明的各殿大学士,就和后世的某些制度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而很多地方上的督府大员,也都会在朝廷各部中挂衔。

    。新制度只是将这种比较模糊的概念,挑明了而已。

    百姓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着重强调,实额认缴税赋是百姓应尽的义务,参军也是应尽的义务。尽了义务就可以参与到军z府体系的管理中,逃避义务的人将被彻底排除在体系之外,不履行义务就无法享受权益。

    因为法令的公布,延川县城的大户,金家爆发了一场父子大战。

    “爹,早就给你说不要逃税,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咱们家三代人都别想着当官了,哪怕一个小吏都轮不到我们家!”金大郎非常气愤,老爹逃税的事已经被人检举出来了。

    “唉,谁能想到世事会变成这个样子!在军z府的治下,咱们家是没出头之日了。”一向不服输的金老财,这次是彻底败下阵了,面对儿子的苛责,他没什么理由反驳。

    “也不是没办法,今年就让老三去参军吧,当够五年兵,就能恢复资格!我家的老大再有两年也能参军了,同样打发到侯爷的队伍上去。”不能将人一棍子打死,约法规定直系家属参军,可以减抵逃税的罪责。

    “要老三去当丘八?这造的什么孽!咱们家一直是耕读传家,这世道逼着人活不了了,要学那些穷军户谋生。”

    “爹,你说的这叫什么话,现在世道变了。当兵未必没前途,升职快,还有机会转文官,比守着两亩薄田好多了。老三给我说了,他早就打算去给侯爷当差了,这几年全是被你压着,才没去成。若是去的早,说不定现在已经是军官了,以后家里的事你老就少操点心。”

    金老爷被儿子给架空了,失去了户主的权力。现在几个儿子和孙子对他意见非常大,只是没有当面说出来而已。儿媳妇那就更别提了,见到自家公公都摆着一副冷眼。大儿媳更是过分,成天在院子里对着他的几个孙子说:“你们爷爷老糊涂了,耽误着我娃当不了官!”

    气的金老财,一连好几天都没出门,整个人一下子苍老了很多。这样下去,老头子估计活不了多长时间。

    约法颁布后,地位改变最大的就是军卒家属,他们的身份和待遇算是彻底的发生了扭转。这几天凡是家里有军卒的家庭,都不由自主的想往人多的地方凑,听几句乡亲们的恭维话,那感觉可是爽的不行。

    长期以来固有思维总觉得当兵是低人一等的差事,现在不同了。军z府的临时约法白纸黑字的对他们做出了肯定,说参军是为国效力,他们天经地义的要享有更高的待遇。

    有些军烈属还被邀请到各级政府,当参赞员,评议那些官老爷们的施政方作为,这不就是变相的当官了?

    “哈哈,我亢家这次是走了一步妙棋,老夫也能到官府任职了。以后家中的事,老夫就不操心了,还是要以国事为重。”亢家老爷子在家中开心的像个孩子,拿着协理委员的任职书显摆不已。

    又不是什么正经官职,你老显摆什么?说白了不就是跑过去,听听当官的准备干些什么,做做样子,真拿自己当官员了?还什么,以国事为重,正经的国事轮的上你去瞎操心?亢家老二内心中,对老爹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行为吐槽了无数遍。

    当时官府说要给他们亢家一个协理委员的名额,亢二公子准备自己去当。但没想到自家老爹听说了这事,立马就动用家长的权威把名额给抢走了。

    都七老八十了,还这么官迷!若是给一个实权的官职,你老是不是要把整个家都捐了?

    “老二啊,咱们家在延安的府第要改一改,专门建个办公楼出来。虽然军z府给我也安排了一张办公桌,但毕竟太小了。其他的同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府衙,以后他们要是过来拜访我,总不能在家里或者是你那银行里接待吧?不成样子!”协理委员没有属于自己的专门办公室,亢老爷子为了不丢面子准备给自己盖一所办公楼,反正他们家不差这点钱。

第210章 风云动 黄龙战役

    “将军,贼兵火力凶猛!我军怕是抗不了几天!”黄龙堡里,张勇坐在指挥室中,两眼发呆,属下正在劝他早做打算。

    “扛不住也得抗!督师已经向京师求援了!我们再坚持几日,就能解围!”

    “将军,现在是坚守一日都困难!敌人的火枪像是长了眼睛!我们根本不敢冒头!前边的好几处军堡直接被人炸塌了。儿郎们全被埋在底下,这仗实在是没法打!”属下语带抽泣的诉说着战况,才打了一天,三分之一的阵地已经失守,部队伤亡惨重,一线的士兵们是真不想再打下去。

    “不要聒噪!休要扰乱军心!本将战意已决,誓与黄龙堡共存亡。再有出言动摇军心的,军法从事。”张勇声嘶力竭的把自己的意志告诉了属下,他这次不成功就成仁。

    打了一辈子仗,这次是他遭遇到的最难局面,全军被压在军堡里动弹不得,只能死守。战争怎么可以打成这个样子,连与人拼命的机会都没有。

    刚开战的时候,张勇也组织过兵力试着去夺回失守的阵地,结果士兵们连人家的面都没见上,就成片的倒下,不得不缩回到城堡里。

    与愁云惨淡的清营不同,这时的兴平军指挥室里,轻松无比。小参谋们对着地图忙碌的标注着明天要攻下的军堡。

    前敌指挥肖正南,则已经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进攻方向了。

    突然指挥室里一阵慌乱,众人都站起身来,向从门口走进的人行军礼。

    “侯爷你怎么来了?前线如此凶险,怎可如此犯险?”肖正南看到来人,语气不好的抱怨起来。

    “矫情了不是!当年咱们老兄弟带着百十来号人和清狗交战的时候,那个会在意这些?我过来,就是看看前线的情况,好心里有谱。”人是会变的,现在整个系统里对李振新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想要到前线指挥战事,是不大可能了。总之一句话,你呆在安全的地方给大家坐镇当吉祥物就成。

    “今天的战事进展顺利,清军的碉堡比想象中的好攻!很多堡子用炮就能炸塌,都用不上炸药包?”

    “混泥土的工事这么脆?不应该啊!”

    “估计他们用的水泥比较少,修的不牢!咱们修的堡子比这坚固多了。”

    “这是遇到豆腐渣工程了啊!那就好,这边就交给你了!我得回去,张总督还不知道我到前线的事!”

    堂堂侯爷居然偷偷跑到前线来,肖正南一阵无语。打发走了这个不速之客,还有点不放心,又派人回洛川给张同敞告状。让他一定要看好上郡侯,不要让其在战场上乱逛,免得出什么意外。

    如今的局势大好,作为灵魂人物可千万不能出事。当年的闯军和西军为何一蹶不振?不就是军队的头领,被人一棍子打死了。李自成还好说,起码和清军打了几场大战。张献忠就太悲催,大军刚和清军接触,就被人一箭给射死了,这实在是太亏。

    到现在李振新也没想明白,老张为什么死的那么脆。其他的主将都好好的,就他嘎嘣一下归西了,好像是命数到了一样。孙可望、李定国他们退到贵州还整的风生水起,小李更是让镇南王孔有德惨败自杀了,总之一句话历史充满了偶然性。

    回到洛川的李振新,被张同敞逮住一顿训。你也太不注重自己的身体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对国家、民族来说有多重要吗?

    黄龙堡攻坚战第二天继续进行,这一天的战事比之前还顺利。炸药包开始发挥作用,进攻人员依靠栓动枪的精准射击优势,掩护爆破员靠近碉堡,然后就是用打火机把引线点燃,扔进堡子,没命的往安全地带跑。

    一阵轰鸣,堡子里的守军全部报销在里面了。到了傍晚的时候,清军剩下几百人,蜷缩在仅剩的几处堡子里,苟延残喘。

    “将军,咱们要不就降了,要不就突围!再守下去已经毫无意义!”几名部下围着脸色灰败的张勇,让他做最后的定夺。

    张勇脸上泛着红光,人已经进入了某种亢奋状态。“吾意以决,众位不要劝了,我要为朝廷效死!你们几人走出此堡,是降、是逃各拿主意!吾这里还有几碗酒,现在拿出来与尔等共饮,也算是袍泽一场,饮了此酒各安天命!”

    说完,就自顾自的从酒坛里把酒倒入眼前的搪瓷杯中,一饮而尽。部下们也没多言语,只是上前端起酒杯饮酒。

    黄龙堡战役,在当天晚上就宣告结束。清军主将带着亲兵死守孤堡,最后将堡内所有的火药集中起来,点燃自爆。

    “什么?清军主将自杀了?这人是当汉奸当出了自豪感吗?”李振新在半夜收到军报后,震惊不已!攻破黄龙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有主将自杀就太令人惊讶了。

    张勇是汉人,而且不是辽东汉人,是土生土长的陕甘人,他不像孔有德那样没有退路。可就是这样一个汉人,居然殉了大清朝。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若是文臣的话,人还能想的通,可他是一位武将啊!

    对此事同样震惊的是在固原的洪承畴,他不惊讶张勇自杀,他惊讶的是自己花了血本,建设的防线居然如此脆弱。只坚持了两天,就被攻破。要是守将惧战而逃,倒还能接受,可这是实打实的死战都没能多守一段时日。

    在所有的军堡中,黄龙堡是最重要的一个,同时也是最费心的。这座军堡一破,意味着他的整个碉堡计划彻底失败。剩下的堡群,被破只是时间问题,就是兴平军不打也起不到牵制作用了。

    “赶紧给朝廷上书,让援军不要来了!陕甘已经失控。”洪承畴从惊惧中缓过劲来,立刻想到了今后的战局。

    “经略,这时候让朝廷收回援军怕是不妥。再说朝廷十万大军参战,未尝没有胜机!”

    “罢了,看天命吧!”老洪颓然的摆了摆手,他放弃了最后的挣扎。幕僚说的对,让朝廷收回成命,不是他这种汉臣能决定的。当年大明朝的时候,他无法决定朝廷的大局,如今在大清朝他同样没这个能力。

第211章 来了十万援军

    张勇的自爆,让李振新注意到了一个自己此前忽略的事——意识形态问题。以前一直觉得,抗清是天然正义的事,然而出了这事才发现,满清已经开始收拢人心了。

    这才几年时间,就已经出了这种自杀成仁的汉将。大明朝养士两百多年,也没出来几个力战不屈的军将。

    “给前线的肖指挥传令,让大军暂缓南下。将附近的几处军堡拿下之后再说!”之前觉得,只要攻破一个军堡,其它的几处就不足为虑,他们即使不立马投降,也会坐地观望。

    现在想来这事有点不把稳,再有几个像张勇这样的死士,大军的后路就会堪忧。

    “邦德,此举会不会耽误我军的进度,到时候清军的援军来陕可怎么办?”张同敞心心念念的事情,就是打进西安府。一看李振新放慢了进军速度,就开始瞎担忧。

    “别山啊!如今大势在我不在敌,清军的援军来了,咱们正好可以打大会战。战争的核心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占城其实是次要的!有句话叫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老想着占城,有那么重要吗?张同敞的军事素养太差。

    “邦德,此话有道理!我大明不就是如此败在伪清手上吗?你果然是军法大家!”老张开始两眼冒星星了,他发现李侯爷总是能说出一些至理名言。

    转移了战略目标后,几天内,肖正南就带着大军攻破了清军的两处军堡。

    这两座军堡,比黄龙堡要好打一些。守将见势不妙,带着人逃出军堡退到后方去。

    “侯爷,肖指挥传来话说,有清军守将想要投降,该如何处置?”

    “守将叫什么名字?”

    “是王进宝,他想带着部下献堡反正。”

    王进宝?这名字很接地气啊!终于有一个主动投降的清军将领了。还以为都像张勇那样,要当铁杆汉奸哪。

    “王进宝有多少人马?”

    “不足两千人!”

    人数有点少,看来也不是重要人物。怎么就没个大鱼,投靠本侯爷?人格魅力还是太差。

    “接受他的投降,但要全军解除武装,经过整训之后方可为我军效力。王进宝本人要到延安军政大学受训,观察能力后再确定该授何职。”

    受降是个麻烦事,也需要讲究技术和策略。李侯爷可不想学当年大明朝那帮浑官,今日降、明日叛的事不能出现在兴平军中。

    王进宝这人倒是光棍,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他居然答应了。带着全军,就地解除武装,欢迎兴平军改编。

    这一千多人如何安置成了麻烦事,思考再三琢磨出的办法是,把他们带到后方去,先接受正规训练再说。适应能力比较强的,编入部队。适应能力弱的,打发到河套去种地。

    “进宝啊,你能弃暗投明,无条件接受改编,说明还是很识时务的。本侯对你也没有偏见,到军政大学好好学习,将来复兴大明肯定有用武之地的!”接地气的名字,叫起来就是亲切。不管怎么说,王进宝都是第一个主动投降的主将,接见一下也是应有之意。

    “多谢侯爷,宽恕罪将!罪将一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为大明效死。”王进宝投降是被逼无奈,他也想像其他军将那样带兵逃跑,但没机会。肖正南的大军已经将其包围,留给他的选择只有两条,死战或者是投降。面对二选一的困境,明智的他只能投降。

    他以为投降之后,待遇会好一点,最好是能带本部人马继续当将军。但兴平军给的条件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人马要整训,他本人要的什么大学去学习,也就是说军权尽失。这时候他还有顽抗的机会吗?只能一股脑走到黑了。

    碍眼的碉堡被拔,大军南下通道彻底畅通,这时候离开战已过去十五天。张同敞这个乌鸦嘴,果然是说什么来什么。最新的情报显示,满清派了近十万大军,极速驰援陕西,目前已过了潼关进入陕西境内。

    此次带兵的是满清敬谨郡王尼堪,拥兵十万,星夜驰援,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从北京赶到潼关,速度也是够快的。

    冲这个速度,李振新都觉得明军败给清军一点都不冤。明军的勤王兵,从陕西到京师一般都是好几个月,有过分的能走半年之久。这样的速度,还打个毛线仗!

    张总督,对李侯爷说他是乌鸦嘴,非常生气。说不怕清军援军的是你,人家真的来了发牢骚抱怨的也是你。全天下的理被你一人占了?

    李侯爷是有苦说不出,预计清军会有援军,但谁能想到一下子能来这么多啊?十万大军,十日到达,这确实令人有点意外。

    菜是准备好了,可来的客人太多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

    作战计划又要做大的调整,进攻西安府的计划只能再次放缓,先收拾了尼堪带的援军再说。

    “大军向渭南地区运动,我们要在这一带和满清八旗兵来一场大决战!击溃清军之后,顺势攻入潼关。把陕西的大门先关住再说!只要击溃这十万大军,就会对全陕的清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他们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逃。”这是李侯爷最新的作战命令。

    原本的作战计划,并不是这样。拿下潼关确实会形成关门打狗的局面,但这也彻底将境内的清军逼上绝路。吴三桂这个搅屎棍被逼急了,暴走可咋办?

    最好的结局是把老吴逼出陕西,让他到河南一带祸害人去。老贼头到河南说不定还能有意外之喜,然而战局就是这么瞬息万变,总是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

    “这次会战,是我军成军以来打的第一场人数过十万的大型战役,全军都要重视起来,拿出十二万分的精神。一方面要重视清军,另一方面也要防备西安城里的关宁军侧击!关宁军虽然大伤元气,但绝对不能轻视,他们的战力不比八旗兵低!”临时召开的前敌扩大会议上,李振新对高级将领门再次重申了作战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不知道为什么,李侯爷总是觉得关宁军要比八旗兵危险和难对付一点。

第212章 一枪打死尼堪

    “王爷,大军前锋已到渭南,即刻就能进入长安。”

    听到亲兵的通报,尼堪出了一口长气。带着近十万大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赶到西安,他也是不负所托。

    即将要和巨寇李羊毛交手,尼堪是既紧张又期待。现下朝堂上公认战力最强的贼寇就是羊毛贼,如果这次能够战而胜之,他就会成为新一代满清贵族中的领军人物。

    不过要拔这个头筹,也不容易。去年他与山西的新军交过手,以败退到太原收尾。交手的主将还是李羊毛的学生,这次要对付的可是正经的李羊毛,想来会更加难啃。

    李羊毛真的难以对付?尼堪并不这么认为。前几次八旗兵之所以惨败,主要原因是轻敌。此次一定要慎重对待,可不能犯之前出过的纰漏。

    “给吴三桂传令,让其整顿兵马!迎接我大军进城。”尼堪这次来还有一个任务,收拾吴三桂。以前其拥兵甚众,尾大不掉不好收拾。后来是没有机会,现在有十万兵马做后顿,只要打退了李羊毛的贼兵,关宁军就是捎带手的事情。

    长安城,吴三桂正在密室里和夏国相谈话。

    “大帅,如今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尼堪的大军一两日之内就会进城。到时我们就尴尬了。”

    “不着急,先看李羊毛的动向再说,其到现在还没进入西安府,肯定是有所图。”

    “他们会不会因为援军甚众而退回陕北?那时我军就是砧板上的肉了。”

    “不打一场,李羊毛会退兵?这不是他的性格,此人虽然谨慎,可并不惧战!只要有战机一定不会放过的。”

    “十万八旗兵,非同小可啊!李羊毛能对付吗?”

    “不知道,反正这次两家都不是善茬,我们坐观成败就行。之前的准备先放一放,本帅这回也学个一片石大战时的多尔衮!”

    说到此处,老吴露出了笑容。当年一片石之战的狼狈样,至今历历在目。没想到八旗兵也要经历这一幕。

    十万大军?就能奈何得了,阴险狡诈的李羊毛?有那么简单?

    尼堪在渭南附近,停下了步伐。据探马来报,有一支贼军正向潼关方向快速运动。听到这个消息,他不得不做战术调整。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整个陕西的门户,绝对不容有失。如果被人占了那里,全军就会有葬送在三秦大地的危险。

    “去潼关的贼军有多少人?”

    “是敌军的一个团,有两千人马左右,以步兵为主。”

    “步兵为主?敌军的后队离此部有多远?”

    “七八十里以外才有敌军的后队?”

    “七八十里以外?”

    尼堪陷入的沉思,他貌似发现了一个战机。七八十里,对步兵来说就有一天左右的距离。也就是说贼兵的前锋和后队之间的空挡很大。这个距离,足够骑兵打一场运动歼灭战!

    快速向潼关方向运动的是兴平军505团,他们的任务是要尽快赶到渭南潼关一线。将清军主力拖在那里,好为大军赶过来打会战做好准备。

    本来这活是骑兵干的,可李侯爷看到贺老哥憔悴样的时候,就打消了这个想法。骑兵旅除了一个老团以外,剩下的两个团武器还是马刀哪,这些人估计遇到八旗兵就是送菜。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团可以用,这个团是唯一的快速机动兵力,可不能随便派上战场。

    车甲旅按道理来说也是机动兵力,结果这只部队在自己的地盘是一条龙,出了地盘似乎不比步兵快多少。糟糕的路况,导致车辆总是出问题。队伍里都有传言说车甲旅是修车队,让他们担当前锋同样不合适。

    综合来看,只能让505团做先锋了。他们装备先进,行动迅速遇到大股敌军也不会吃亏,除了速度慢一点外没有缺点。

    尼堪最终决定抓住这个战机,两千多贼军,想来是能够吃下的。只要打赢了这场首战,以后面对羊毛贼也会有点心理优势。

    集结了两万骑兵,尼堪带着人快速奔向505团。对这场战役,他相当重视。一万人负责打阻击,一万人负责歼灭贼军。五比一的兵力配比,除非敌人是天神下凡!这要是再打不赢,八旗兵就会辽东打鱼去算了。

    大战发起之后,尼堪觉得,八旗兵真的有去打鱼的危险。一万多骑兵,硬是攻不开在野外的两千多步兵的阵行,反倒让人家一步步反杀过来。大家装备的都是火枪,可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王爷,贼军后队的骑兵已与我军交上手,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的主力就赶过来了!要不撤军算了?”

    “撤个屁军,把本王的盔甲拿来!本王今天要带头冲阵!晓令全军,不拿下眼前的贼兵,军法从事!”尼堪被打出了肝火,准备不惜一切代价,歼灭眼前的这股敌人。

    “我说,王雷子,你打枪的时候能不能瞄准一点!这么准的枪,你硬是十几发没打中一个。你不要瞄人了,就瞄马,那个目标大一些。看见了没,那边冲过来的清狗穿的衣服那么艳,很好瞄,等他走近了,你瞄着他的马打。”505团的阵地上一个班长,正在指导手底下枪法最不准的兵怎么打枪。这一仗打的很轻松,士兵们都当成打靶训练了。作为班长,他实在是忍不了手下居然有士兵,到现在还没打中一个敌人。

    砰的一声,战士扣动扳机,打出了子弹。

    “你这么远就扣扳机!还打个毛线。”班长被这个笨兵气的不轻。

    接着他看到马身上的清将,应声扑倒在马上,接着被马带着歪了的身体,横冲过来。

    “王雷子,你这枪打的很准啊!好像干倒了清狗的一个大将。”

    “班长,俺打的是马,结果子弹跑偏了,把人给打中了。”

    命运就是这么神奇,清军的主帅敬谨亲王尼堪,在入陕第一战中阵亡了。而且还是被枪法最不准的士兵给撂翻的。

    战后验伤,子弹正中心脏。估计中枪后,他就立马死了。王大雷因为这一枪,成了全军的英雄。每当别人夸赞他枪法打的准时候,他心里真想说一句:“我瞄的真不是人,而是马!”

第213章 吴三桂要反正

    尼堪突然战死,搞的大家都不适应!

    清军在主将阵亡后,各部陷入混乱。有的往西安跑,有的往潼关跑,还有的直接出了潼关回河南。

    面对清军突然出现的混乱,李振新和张同敞等人刚开始还没搞清楚状况。只能命令部队前压,看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一天后才彻底弄明白情况,领兵的王爷被一个小兵给打死了。

    “命令所有部队,以团为单位攻击清军,务必要多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505团赶紧赶到潼关,拿下出陕的通道。”再按部就班的行军,估计清军大部会逃出陕西。行动的还是晚了一点,耽搁上一天时间就能放跑多少清军?

    “侯爷,西安府的关宁军咋办?”肖正南作为指挥使,还没有忘了这次出兵的最首要的战略目标。

    “先不管了,吴三桂现在被关了门,没什么地方可跑,翻不了天。”瓮中之鳖,有什么值得担忧的!

    经过五天的穷追猛打,清军的十万大军被肃清干净,比较遗憾的是大部分逃出了潼关。人家多数是骑兵,兴平军追不上。只歼灭了三万不到的八旗兵,战果令人很不满意。

    蒲城县是李振新熟悉的地方,当年为了给陕北义军解围,曾经攻占过这里。现在它又回到了兴平军的手中,军中有不少士卒也是从这地方走出去的。用后世的话说,这里的群众基础比较好。所以它就成了,光复陕甘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地。

    “让202旅旅部和504团驻守潼关,506团驻守韩城,防备河南清军。203旅进入商洛和安康,尽快控制漫川关,留一个团驻守,其余兵马向汉中地区发起进攻。202旅505团向阎良进发,作为大军进攻长安的先锋!”

    “另外留在榆林的204旅510团向定边府方向运动,其余两团和旅部尽快南下,攻占耀州后,留一个团防备固原方向清军,剩下的人马赶到阎良和大军汇合!草原上的201旅503团让其尽快赶赴榆林待命!”

    一口气下达了数条军队部署命令,李侯爷的嗓子都有点冒烟。兵力还是有点太少,用起来捉襟见肘。围攻长安的人马有点太少了,手中可用的兵只有三个旅加一个团。但一个是后勤旅两个是机动旅,正经的攻坚部队只有505这一个团。

    “让孟祥辉的车甲旅现在开始往西安府走吧,他们旅这次看来是要担当攻城主力了!206旅要把全军的后勤工作承担起来,一些安全的地区可以雇佣当地民夫来帮助运送粮草。”

    让张同敞当后勤官就是个错误,现在他比李侯爷还忙。已经有十几个县城被光复和反正,数量还在继续骤增,总督大人忙这事都忙不过来。原本这些事都是有预案的,可真到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是会发生预料之外的事情。不得已,李振新只得接过大军的后勤工作自己上了。

    “别山,你这么忙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得找点帮手啊!”

    “我的侯爷,现在那还有多余的人?都用完了,我恨不能一个人掰八瓣用!”

    “这样,从延安、延川、振川调一些中学生过来帮忙!同时咱们不是还有一些,不在体系内的协理委员和参赞委员吗?这些人也能抓壮丁!”

    “邦德,你真是在世诸葛,啥问题都能让你想到解决办法!这些人过来,我就能腾开手。”

    延安的亢景天等人,接到临时征集令的时候,积极性非常高。都不用军政府给准备车辆,自己架着车就往蒲城跑,生怕去的晚了耽误军国大事。义务劳动,还有这么大的热情,这些人绝对能当选陕北好人。

    在等待这些好人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吴三带着关宁军跑了,大军干干脆脆的从西府进入了汉中!

    这有点出乎人意料,但仔细一想又符合情理。老吴已经没有多少本钱可以赔,这时候死守城池,确实不是他的作风。本以为他会带着大军到固原与洪承畴汇合,但不成想去了汉中。

    “让505团尽快进长安城,把城池控制住,207旅向西府一带移动,准备进军汉中吧。”

    老吴一跑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兵力,更是雪上加霜。西安城一占,西府、汉中就成了下一步目标。手底下就这么六七万兵,全掰开了也不够。

    对这一带的攻势还得放缓一下,怎么着也要把现在控制的地区,先收拾妥当了再说!

    一团乱麻,真的是让人有点头大。地盘大了就是麻烦,以前只管榆林、延安两府的时候真轻松。

    “侯爷紧急军情,关宁军进入汉中后与清军李国翰部发生火拼,李国翰部不敌遁入四川,吴三桂举旗反正!向陛下称臣,他已经派部下和我军联络了。”肖正南心急火燎的从西安城跑到蒲城,带了一个奇异的消息!

    吴三桂反正了?最近怎么尽出怪事!小李被这个消息雷的不轻,历史上这家伙可是杀死永历帝的凶手,结果他现在正式向朱由榔称臣,这算这么回事。

    “快把张总督叫过来,吾要和他商量一下,这事该怎么处置。”

    张同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破口大骂。吴三桂这个小人,早干嘛去了?当年南京朝廷频繁派人与其联络,都被打发回来了。后来广东和福建反正,朝廷也派人联络他,结果还是石沉大海。

    现在天下的局势好转了,你反不反正有什么用?

    “别山,道德批判的事,咱们先放一放,关键是现在该怎么处理这事?吴三桂的使者还在长安等着哪!”

    “不接受他反正,等我部大军到位后,发兵汉中!将乱臣贼子给诛杀了!”

    “这事我们怕是做不了主,老贼头肯定还向朝廷派使者了!要不先见见他的使者,再看情况?”

    “要见你去见,本官和吴贼势不两立!”老张愤愤的说完,就甩着袖子出了房间。

    一点风度都没有,不就是见一下吴三桂的使者吗?俗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不管最后是什么结局,先听听人家的说法不行吗?

第214章 抚棺入长安

    吴三桂派过来谈判的,是他最重要的手下夏国相。长的还可以看过去,不贼眉鼠眼。

    “吾、替吾家王爷向侯爷问安!多谢侯爷能接见区区。”

    “你们家王爷?不知是我大明的那位王爷?还请示下!”老子打了这么多仗才是个侯爷,你一个二五仔就想称王?李侯爷很生气!

    “还请侯爷恕罪,称呼惯了,一时没改过口,我家大帅已经举义旗反正了,还望侯爷能不计前嫌,贵我两军携手光复山河,中兴大明。”

    “说说吴长伯的想法吧,本侯看看他是真心改邪归正,还是假意投诚,诱骗朝廷。”

    “我家大帅对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鉴,侯爷不必怀疑。大帅的意思是,替大明守好汉中重地,也能帮侯爷担点清军的压力。”

    “本侯身为陕西招讨使,汉中之事岂可交由他人带劳?我看吴长伯替大明守汉中是假,假意投降,伺机侧击关中才是真吧?”

    “侯爷,你怎么可以不信我等哪?我家大帅只求一处养兵之所,怎么可能伺机侧击关中。”

    “养兵之所?四川那么大!吴长伯怎么不去养兵?非要赖在汉中?”

    “侯爷、四川如今还在清军手里,如何能养兵?”

    “好了,本侯言尽于此!吴长伯要是有效忠朝廷的心,就替陛下把四川光复了。如果连这点事都做不了,那本侯三月之后就提兵到汉中,自己帮陛下去收复失地!”

    让吴三桂去四川,一时半会还有没有多余的兵力收拾这家伙。他又是个有名的长腿将,估计迟早会往四川跑的。到不如先落个人情,兵不血刃的拿下汉中府再说。

    夏国相带着上郡侯爷的条件,回汉中请命去了。张同敞很不高兴,他认为李侯爷是一声不响的就把四川卖给了吴贼。

    四川是那么好占的吗?手底下只有七万兵,占陕西都困难。如果是一般的省,七万多兵怎么着也有富裕。可大明的陕西其实是两个省,甘肃也归它管,再加上绥远等蒙古人的地盘,这地方就大的没边。

    好说歹说,才把闹脾气的张总督给说服。咱们现在的让步,是为了今后更长远的胜利,陕甘的事理顺了收拾个吴三桂,还不是洒洒水的小事?

    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理清陕甘的局面,目前来说陕西除了西府、汉中、平庆以外,其他的府县都被兴平军控制,这段时间,张同敞已经把准备好的官员们撒了出去。

    各地都开始从无序状态陆续恢复,再用几个月就能恢复正常。万事俱备,就差一个正式的长安城入城仪式了。

    为什么要一直待在蒲城不挪窝?还不是李侯爷想整个大点的阵仗,风光一把。

    准备的长安城仪式比较特别,李侯爷要带着一口棺材与军政委员们一起进城。

    这是口空棺材,但它有主人。主人是大明在陕西的最后一任军政主官孙传庭。

    扶着孙传庭的棺材入城,李振新是考虑再三才决定的。他想通过这个仪式向全陕宣布,进城的不是贼兵而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官军。自孙传庭阵亡以后,陕西所有的统治者都不会被承认。

    除此之外,也是向全天下昭告自己的政治理念,是继承了孙传庭的,他不会容忍仕绅祸乱国家。直到此时,大明的各种政权都还没有恢复孙传庭的名誉。那就由李侯爷出面来搞了,不管是皇帝、朝廷、士大夫都无权定义英雄,也不能左右上郡侯爷的意志。

    永历七年夏,大明上郡侯和三边总督带着大军,扶着孙传庭的棺材正式进入长安城。

    进城仪式非常浩大,各种旗帜就摆了半里地。什么陕西招讨使、大明兵部侍郎、陕西军军政委员会之内的旗帜数不胜数。

    连亢景天等人也有自己的专属旗帜,由此可见为了凑旗号,李侯爷有多丧心病狂。秦王府被暂时设为孙传庭灵柩的停放地,李振新的想法是这里以后就改成一个大的英雄纪念馆,可以省很多建设费用。

    “别山,目前关中的战役到了尾声,你这边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政事上吧!要用最短的时间,将政务正常化。那些反正投降的官员鱼目混杂,要注意甄别!”恢复官府秩序是当前的第一要务,这个工作特别繁琐,不麻烦他三边总督麻烦谁?

    “这事就交给我了,对了,邦德。该派人给朝廷奏捷了,你如何定夺?”

    “这事你看着安排吧!我就一个意见,朝廷给我的封赏,不要王爵!给个国公就可以了。你在奏疏上一定要把这个意思传达清楚。”以目前的战功,贵州那边可能会提议封王。但是李振新对王爵一点都不感冒,那玩意又不能当钱花,光招人嫉妒。

    “邦德,如此大度,非常人所能比!但是西贼都封了好几个王,你不受王爵岂不是比人矮了一头?”李侯爷能不能晋升为王爷,张同敞很纠结!从内心深处来说,他自然是希望李振新遵守祖制,生前不封王。可是这玩意已经有太多人破坏规矩了,大家都是一方军阀,自己这边的头没王位,会低人一等的。

    “没关系,地位是拼本事的!靠虚名撑不起多大事。”

    “邦德,这次奏捷要派重臣去,咱们现在有这个条件!”

    张同敞说的有道理,以前去的人地位都比较低,说白了就是个信使。重要人物是没法去,一路上都是敌占区,为了送封信,出点意外就有点说不过去。现在不一样了,一路上经过的敌占区不多,基本上是畅通的。让重要人物过去,还有个好处,能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谈条件讲道理。

    可问题是数了半天,似乎没人可派。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张同敞,但他抽不开身。除了他以外,方以智和宋应星也能行。只是这两人一个太远,一个太老都没法去。让一个七十岁的老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送信,这是人干的事吗?

    王四和吴老三等人更是不行,这几个人没经历过大场面,文化水平也不行,到朝堂上被那帮酸儒一顿之乎者也,就会弄的找不着北。

第215章 洪承畴:想死都没有理由!

    “侯爷、夏国相又来了。”

    吴三桂看来是扛不住压力了,兴平军有四个团目前已出现在汉中周围,随时就能大举进攻,他能坐住才怪。

    “说说吧,吴长伯到底意欲何为?”

    “侯爷、我家大帅,不日将率军进入四川,此时我军前锋已在川北与清虏交战。大帅期望侯爷能信守诺言,三月之内不进汉中。还有、当下我军火器和火药急缺,侯爷能不能卖一些给我们?”

    想要买军火?这事可以考虑但现在还为时过早,万一关宁军拿了火药后赖在汉中不走可咋办?

    汉中地位特殊,能扼控整个四川,绝对不容许吴三桂盘桓在这里。只要没了汉中,在四川的关宁军迟早是腹中之餐。

    估计现在呆在四川的清军,也没了坚守的意志。他们现如今几乎陷入明军的包围中。夔州的闯军随时可以侧击重庆府,关了他们出川的大门。此时再死守,就是脑袋有包。

    “你部进入四川后,可以和我部进行正常的贸易。只要交出汉中,贵我两军就可以和平相处,这一点请吴长伯放心。”

    “有了侯爷的保证,在下就可以回去向大帅交命了。”

    夏国相终于听到了一个确定的答复,李振新保证在拥有汉中之后不继续进军,承认他们占有四川的地位,这一点很重要。

    不然关宁军就太危险,四川确实是好地方,可周围全是关宁军的敌人。夔东的闯军和平相处的可能性非常低,贵州的孙可望也不会坐视关宁军一家据有四川,再加上关中的兴平军,这个局面很令人绝望!

    刚打发了夏国相,李侯爷又得给一个人送行。兴平军指挥使肖正南最后被选定,去贵州出差。他的身份合适,本身在大明有官职,又是军方的二号人物,去了贵州应该会被重视。

    “君实、你此次南下,不仅是向陛下和朝廷报捷,还要和各方势都要联络一番。夔东的几家军头、大西军的孙可望和李定国等人都要拜访一番。你去只传达善意,其他的事让他们派人来西安谈。”

    “在下明白!绝不惹事,不管是闯贼还是西贼,现在都是抗清统一战线需要团结的人,都需要周旋。”

    这个觉悟进步很大啊,都能毫无芥蒂的接受李侯爷抗清统一战线这个提法,肖君实很有前途。

    吴三桂答应近期撤出汉中,那么现在陕西境内,就还剩固原洪承畴这一股主要反抗势力了,要抓紧时间解决这个麻烦。

    老洪现在的选择不多,可也不代表没有选择,人家可以自杀或者是西逃到河西、青海一带,那里的的固始汗是效忠大清的势力。这两个选项对兴平军尽快掌控甘肃都不怎么有利,所以对老洪还是要劝降一番。

    “让204旅和207旅在耀州方向集结准备西进,岳龙云是这次西进兵团的总指挥,贺久通任副总指挥。需要尽快收复固原、平庆地区,同时做好攻占宁夏镇、巩昌府、兰州府的准备。有条件的话河西这一带也要进占!”

    战线太长了,靠两个旅完成此次作战任务有点费劲,可目前能派的兵只有这么多。

    在大军集结的同时,李振新也派出了信使给固原城的老洪传话。让其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信里核心的意思就一条,你老洪也是聪明人,应该能看透天下局势。如今大明江山已有了中兴之势,为清逆效死没任何意义。也不要心存死志,为大清殉国,为一个可能在历史上不存在的王朝自绝,只会让自己的死更加可笑。

    投降之后生命安全会得到应有的保障,当然继续做高官的可能性也不大。这个年龄了,在西安城找一处宅子溜溜鸟、养养花挺好的,没必要再操心天下大事。

    洪承畴这人能力绝对是有的,可李振新觉得没必要继续用。说这人有什么大罪吗?似乎很多选择都是无奈之举。万古艰难唯一死,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自杀成仁,以身殉国的。

    他的错误就是松锦之败后,没有自杀,至于后来为满清效力,出谋划策的事,也就是为了活下去的苟且。没有他照样有的是汉奸走狗,现在南明承认的英雄中就有帮着满清屠城的败类。

    固原城中,一片萧瑟。最近陕西大地上发生的事,大家都闻到了风声。刚开始的时候,城里还不断有报信的快马,这几天,连快马都没了。

    街头、有人在小声议论。

    “你说这次朝廷和兴平侯爷交战,谁会赢?”

    “这还用说?这几天城里连探马都没了,肯定是兴平侯爷的大军占了西安府。”

    “西安府都被占了?那怎么还不来打我们固原?听说侯爷占的地方,要免一年粮税哪!”

    “这不得要时间啊?听说现在耀州那里,侯爷已经集结了大军,用不了多长时间,兴平军就来了。”

    “你说洪经略相公,会轻易让兴平军占固原吗?”

    “由得了他?这个老贼把咱们陕北折腾了几十年!这次侯爷带着大军来,绝对会活剐了他。”

    “就得活剐,你看看现在延安多富?侯爷来了、咱们也能过上他们那样的好日子!”

    突然一阵马蹄声打破了众人的聊天,只见一匹骏马像疾风一样从大街上飞驰而过,直奔总督府。

    洪承畴此时神态正常,正坐在大堂里喝茶,不过这茶已经喝了大半天,茶杯的水都空了。

    与表面上神情自若不同,老洪的内心此时一点都不平静!现在这般景象,是多么的似曾相识。当年松山堡发生的事,又一次重演。重要队友吴三桂阵前逃跑,他又被卖了一次,身陷重围,毫无退路可言。

    别人可以投降反正,他洪承畴好像没这个资格。这时候反正,也会难逃一死,全天下的老百姓用唾沫星子都能将他喷死。

    事情怎么到了这个地步,按道理来说大清不像是一个早夭的王朝啊!怎么突然就风云突变了?早知道这样,当初在松山堡,自绝就好了。现在连自裁的机会都没有,主要是没有任何理由。为大明死是尽忠守节,为大清算怎么一会事?连死的理由都没有,这也太也尴尬。

第216章 名副其实的三边总督

    洪承畴没有自杀,也没有继续往西逃。甘肃那边风声鹤唳,满清在那一带并没什么人心,逃到那里都不用兴平军打,当地民众就能把他们收拾了。

    “各位、如今大势已去,如何抉择各拿主意!本督也不耽误你们的前程,明天就都出固原城吧!”

    厽厼。“督师,我等反正投明不知前途如何?还请不吝赐教。”

    “前途如何?本督现在也看不清局势!吾已是冢中枯骨,老朽不堪了,你们自己拿主意吧。”

    意兴阑珊的老洪就坐在三边总督府等着兴平军的到来,他无力挣扎也不想挣扎。

    “别山、对于洪承畴的处理,我建议以汉奸罪判处十年监禁吧!限制其人身自由,让他呆在西安城终老算了。”在去固原的路上李振新和张同敞商议最终的处理方案,老洪罪不至死。

    “对于这个国贼,这么判是不是有点太轻了?”张同敞嫉恶如仇的性格,让他很难容忍得下洪承畴。

    “呵呵、这么判也是为了给其他的降臣树个榜样!若是判死刑,东南那边的大臣得死无数。一些投降的武将所犯之罪,比他可重了不少,朝廷还不是既往不咎?”

    李侯爷摆的这么多事实,让张总督沉默了。说的这些话确实有一些道理,不好驳斥。

    进入固原城的张同敞,这会算是成了名副其实的三边总督。在现如今的大明官员中,他这个职位可能是唯一一个不带水分的。

    “老张,你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了!这算是独一份吧?等收拾妥当了一定要请我喝酒。”在三边总督府,两位军政大员不顾形象的开怀大笑。

    “邦德,现下大明中兴在即,你我可不能懈怠!光复神京指日可期。”

    “要想让陕甘恢复元气,也得费些劲,说实话本侯此时都有点不自信!能否将这么大的地盘,整治妥当。”

    “事在人为,你我等人只要励精图治,恢复这里不是难事,我们共勉吧!”

    意气风发的张同敞,在总督府畅想未来。他此时信心满满,对于困难豪不在意。

    在固原城,李振新布置了接下来的作战任务。204旅留下一个团,负责这一带的防务,然后剩下的人马会同207旅西进甘肃,进行光复陕甘的最后之战。

    兴平军进入甘肃后,推进速度很快,两月时间内,就将秦州、巩昌、兰州,尽数收复。河西和陇南已经在当地义军反攻中,回到了大明的治下。

    此次作战清军并未顽抗,基本上都选择了投降。陇南刘文炳等义军,也派出使者,宣布接受兴平军节制。可以说是传檄而定,形势大好。光接收的清军反正兵马,就有一万多人,清军的宁夏总兵刘名芳也很识时务的率兵反正,接受兴平军节制。

    汉中的吴三桂,亲率主力入川,成都府被其攻破。在这次作战中,老吴有个惊人的发现。他发现目前的这只关宁军并不弱,在和清军交手的时候似乎很强大。不但对绿营兵如砍瓜切菜,即使面对八旗兵也不落下风。

    进攻成都城的战役中,四川的三千多旗兵可是拼了老命,但依然没有守住城,被关宁军摧枯拉朽的击败了,不得不狼狈的逃到重庆府。

    “大帅,根据探马来报,贵州的孙可望,已经派兵入川了!我军该如何应对?”

    “国相、你意下如何?这帮贼子是想染指四川啊!”

    “自然不能容忍其染指四川,川蜀之地当为我军今后的根基所在。”

    “然而朝廷在其手中,人家占着大义,不好与其为敌啊。”这是吴三桂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占着大义。再说他刚刚回到反清阵营,这时候就与孙可望撕破脸似乎不妥。

    “大帅,阻止孙贼入川势在必行!吾觉得此事关键在北边的上郡侯那边,只要其支持我军掌控四川,孙贼的态度不足为虑。”

    “李邦德会支持我们?此事有点难吧?”

    “上郡侯最在意的是汉中,他如今控制陕甘都有些捉襟见肘,无力再染指他处!我军控制四川要比孙贼入川对他有利。只要我们把汉中如约交到他手中,获得他的支持并不难。”

    “可是没了汉中,我军就会坐困蜀地啊!”

    “大帅,只要我军先在川中扎下根基,就可以坐等局势变化。北边出不去,南边可以出去啊!”

    经夏国相的提醒,吴三桂大眼一睁,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对啊,北边出不了川,但云贵这个地方开着哪!出兵到这地方,理由都是现成的,什么清君侧,迎帝室北上都可以用。至于到时候会不会对皇帝的安危造成影响,那就是细节问题,不用太在意。

    “国相,你再去趟西安和李邦德好好谈谈,汉中就交他手中了。一定要取得他的支持,本帅这就安排兵马南下,先把西贼驱逐出川再说。”

    有了战略方向,吴三桂的精神一下子变好了。浑浑噩噩打了半辈子仗,都是在别人的手下干事。这次他决定自主创业,拉队伍单干,李羊毛可以在陕北经营出一番天地,拥有富裕的四川盆地,我老吴就不能闯出一番事业?

    有人在北上,有人在南下。甘肃问题基本定局后,李振新就启程会西安府。让老张在固原把收尾的事情操心了就成,没必要两位大人物都在这里耽搁。

    经过商议,陕甘两地被分为两省,雷志强被临时任命为甘肃巡抚,负责陇山以西地域的治理。不过现在还需要张同敞帮着,把事情理顺再说。陕西巡抚暂时由宋应星兼任,大政方针上有李振新帮衬着,应该能应对。

    高层人员紧张,估计是一个长期问题,大家都需要一个人当好几个人用。一口气吃成胖子,确实是有些让人招架不住。

    但即使是人员再紧张,该有的原则还是得有。比如洪承畴,就绝对不能再用。

    “洪先生,本侯对你也没什么恶感,不过也不会让你继续入仕。这是对为大明守节之人的尊敬!到了西安城,你就在秦王府边上的小院里安心待着,白谷先生的灵柩就安置在那里,想来有你作伴,他不会孤单!”

    在回西安的路上,李振新给老洪想到了一个好去处,到英雄纪念馆里看大门!

第217章 保安团

    divclass=read2“夏国相又来了?”这家伙是最近当使臣当上瘾了,天天往这边跑。

    汉中还在吴老贼的手中,他们不会是准备不还了吧?李侯爷心里只犯嘀咕。

    见面之后,发现这个担忧是杞人忧天,夏国相这次来就是商议交接事宜的。除此之外,话里话外得意思都是传达善意,把两军的关系形容的天花乱坠,看这个样子是另有所图。

    “说说吧!你们大帅到底需要本侯做些什么?我看你也是够为难的!”

    “侯爷,我家大帅也没什么图谋,就是最近南边的秦王总是派兵到四川境内,大家都是明军,发生点磕碰和冲突总是不好的。”

    “你说的也有道理,朝廷的事本侯也说不上话,这很难办啊!这样吧,本侯上书朝廷,保举你家大帅为四川总兵和都督,剩下的事就看朝廷的意思了。”

    “侯爷是朝廷柱国,只要上了书,朝廷想来,是会照顾咱们这些边臣的意见,毕竟江山中兴还得靠咱们。”

    夏国相等的就是李振新的态度,只要他亮明了态度,孙可望再搞事情,老吴就好办多了,起码不用担心腹背受敌。

    现在这局面也是够乱的,各种势力犬牙交错,迟早会出问题。李振新的意思是尽量和稀泥,不要让一家独大。吴三桂在中间作为兴平军和大西军的缓冲,也挺好。再说现在自己也没能力吃下四川,与其给孙可望,还不如让三桂先占着。

    “让203旅尽快进入汉中,驻防在那里!这样陕甘就全被光复了。接下来咱们得主要工作就全部转到治理工作上来。”李侯爷在临时会议上做了最新的部署。

    军政会议现在都有点开不起来,到会的常务不足三分之一,摊子确实有些大。

    光复了陕甘后,做要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扩军,靠七万人控制这些地盘,实在是有点费劲。

    这次扩军和以往不同,不再扩充主战兵团,而是新编十个左右的保境安民团。这是无奈之举,主战部队的耗费实在是太大,李侯爷发现自己有点承担不起。

    新编的保安团,主要是负责地方防务和剿匪事宜,他们在待遇上要比兴平军低一些。综合下来一个团全年的军费要比主战团低三分之一以上。十来个团,一年的军费也就是六到八十万银元。

    兵源基本上是现成的,改编自清军的降兵和投靠的义军。不过将领这块就得用自己人了,这些团可不能当样子货,也要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以后有条件了,随时能整编成主力团。

    整个改编过程中,麻烦的是清军和义军原有的军将如何安置。其中有两个人是最令人头大,一个是清军的宁夏总兵刘名芳,另一个是陇南的义军首领刘文炳。

    这二刘,让李振新很尴尬。刘名芳是主动反正,整个宁夏镇的兵马都归人家节制,一下子夺了兵权,肯定是不行。刘文斌是陕北义军的老人,当年和李振新还会过盟,这样的人同样不能夺了兵权。

    但让他们继续掌军,也是个隐患,不说别的,就是战斗力也无法保障。

    “给刘文炳和刘名芳传令,就说兴平军整编是必须要推行的!其部下人马会给一个保安团的编制,属下军将根据职务大小,也会安排相应军职。不过他们不能统领原有部队,本将会调派新部下给他们。刘文炳任901保安团团长、刘名芳任902团团长,这两个团驻守西安府。”

    把两个隐患调到身边来,不容易出乱子。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接受这个任职!

    事情果然不太顺利,刘名芳对于这个任职还能接受,只是提出能不能让他带一些部将进驻新部队。经过斟酌,最后答应他带一个警卫排入驻,同时手下部将他可以任命一个营长,四个连长和十五个排长,当然这些人需要到讲武堂培训三个月。

    刘文炳就非常死硬,根本不接受这个整编计划。提的要求是,自己驻节陇南,境内之事由其自决。

    这事能答应吗?绝对是不容许发生的事情。收到他的答复,李侯爷二话没说,就命令贺久通带着骑兵赶赴陇南,平定那一带的匪祸。刘文炳势力直接被扣了一个土匪的帽子,反正他确实没有大明官方的身份。

    面对李铁瓷不顾当年的友谊,直接翻脸的行为,刘文炳也同样气愤。二话不说就带着队伍和老朋友贺久通开干。打了好几场仗,人马折损了个七七八八,最后不得已带着残兵退到了四川。

    四川的吴三桂二话不说,根本不谈,就让关宁军杀了过去。刘同志直接被活捉,然后押送会西安城。蚊子肉也是肉,给李邦德送个顺水人情的事,老吴很乐意干这事。

    当刘文炳被押回西安的时候,十个保安团的整编工作也进入了尾声。有了这十团人马,主战部队可以腾出手来,也标志着陕甘的局势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到了1652年十月,绥远方向传来了夏粮秋粮双丰收的喜讯。而陕甘也基本上恢复了平静,这一轮战事算是彻底终结。

    “别山,你终于回来了!这段时日,政务上的事可把我折腾的不轻!你来了就能把本侯从这些烦事中解脱出来。”看着老张风尘仆仆的从固原会到西安,李侯爷出了一口长气,总算是有了个苦力。

    “侯爷,现下陕甘百废待兴,可不能松懈!这段时间我经手政务后发现,这地方实在是被清狗祸害的不成样子,百姓们生活的太苦了。就是西安这样的大府,也是民不聊生!甘肃那边更是残破不堪,我们要尽快将其建设成延安那样的上府!”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张同敞真正掌家之后才发现,自己接收的家底有多残破。

    这地方残破,可不能全怪的满清头上。把陕甘都建设成延安那样?李侯爷觉得这个理想有点太丰满。延安能发展的的那么好,除了李侯爷本事大以外,还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光卖油就能卖两百多万两的银子,其它地方可没这么好的条件!甘肃那地方到后世也是拖全国发展后腿的地域,咱能有本事改变这个现状?

第218章 贷款三百万两

    西府通往西安的官道上,几辆马车正在缓慢行驶。车头上树着一杆大旗:大明陕甘军政府协理委员亢。

    车中坐着的自然是亢老爷子,前段时间被抓壮丁,协助军政府处理光复陕甘事宜,可是让他狠狠地过了一把官瘾。

    他们这些委员,主要干一件事情。代表军政府到各府县宣布官员任命事宜。同时在当地接见一下士绅代表,简单探访一下民情,帮着军政府传达一下执政策略,安抚地方。

    这事让老爷子出尽了风头,他现在觉得协理委员要比一般的知府都高一级。新任命的近二十个知府,有好几个只是参赞委员!

    因为年龄大,他出差的地方都在西安周围。像宋老三这种年富力强的,就只能去甘肃的府县了,估计要吃不少苦头。一个羊毛贩子,何德何能坐上协理委员这种高位?纯粹是捡了大便宜。

    “协理,我们快进西安城了,你老要不歇息一下再进城?”伺候他的仆人,现在是越发小心翼翼。这老爷,似乎真成了大官的样子。这次去汉中,他都跟着风光了一把。

    “不要耽搁时间,尽快进城!还有不少公务需要处理,老爷我可不能懈怠!西安府好歹也是大城,这道路真是没法说,和咱们延安府是比不了。”亢老爷认为,这糟糕的路况让他少处理了很多公务。

    进了城,刚到巡抚衙门,他就碰见了自家老二。这小子,不在延安府的银行里数钱,跑这里来干什么?这里是他一个无品无级的商人可以瞎逛的地方?

    “老二你干嘛哪?找我不能到家里等着?到这府衙重地,像什么样子!”

    亢二公子被自家老爷子的话,气的牙根痒痒。这个老爹真是越来越把自己当人物了。“爹,俺不是来找你的!侯爷相招,有要事相谈!”

    侯爷找这小子干什么?不会又要给他一个委员的名额吧?亢家有一个就行了,给太多也不是好事,亢老爷子一脑门子的问号,生怕儿子和自己的地位相当。

    “几家银行的管事都到了,本侯今日请你们来是要谈贷款的事!现下军政府刚刚恢复陕甘,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军政府想向各家银行,贷三百万两银元的款,用以兴修陕甘的道路和水利设施!利钱是年利三分,从明年开始还款,五年后还清!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侯爷,我各家银行要分担多少银两?有无定数?”亢二公子一听要贷款,连忙问出了自己最关心得问题。他最怕的是这玩意被当成军政府的投名状,硬收份子钱!

    “没有定额,总数是三百万两,你们各家自己定数额,不够的振川银行兜底!”凑多少算多少,李侯爷也没打算让他们把所有的份额都填了!

    兴修道路和水利,是开发陕甘的第一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方面是向地方上撒钱,让老百姓手中能有点自由支出的资金,从而带活经济,百姓手里没钱商业就没办法搞活。另一方面是建设地方,不管是道路还是水利设施,这都是民生的根本。陕甘在这方面欠账太多,必须要尽快改善。特别是水利设施,这是增加百姓收入,抵御自然灾害的大工程,一点不敢耽搁,陕甘这地方十年九灾,粮食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大事!

    用贷款的方式,自然是因为缺钱。搞这么大的工程,三百万两都不一定够。李侯爷肯定没有这么多存款,今年大部分地区不收税,靠振川公司以及延安、榆林两府的收入能把军费和政府官员的开支包住都费劲。幸亏方以智在绥远,能解决粮食的问题,兴庆军和保安团的军粮不用发愁,不然就更麻烦。

第219章 肖指挥硬闯皇宫

    农历七月,贵州安龙天气燥热。永历帝在行辕的后院里和皇后等人纳凉。

    “皇后最近这一两个月,怎么觉得怪怪的!”

    “哀家也觉得有点反常,可是外边没有任何风声啊!”厽厼

    “自从前段时间,西宁王派使者来过一次以外!就没有外臣的消息了!孙贼的人把这里把持的水泄不通。朕现在是坐困此间,毫无办法!”

    孙可望将皇帝和大臣彻底隔绝在安龙小城,这里成了最与世隔绝的地方。

    正在众人长吁短叹之时,突然远处的传来了一阵喧嚣。

    “怎么回事?宫外怎会有人哄闹!快去看看怎么回事。”朱由樃脸色一下苍白起来,宫外的吵闹让他有点害怕。莫非是有不测之事要发生?

    此时宫外对峙着四帮人,皇宫的禁军、孙可望看守人员、吴三桂使者王辅臣的人和兴平军指挥使肖正南带的警卫连。

    “放开宫门,今日本将必须面见陛下!”肖正南厉声呵斥拦路的禁军和孙可望的部下。

    “肖指挥使,此乃陛下驻节之所,岂可带刀兵擅闯?你回驻地安心等陛下召见!”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此时压力很大。肖正南等人,已经来安龙近十天。可是孙可望传话说不能让他们先见皇帝,马吉祥自然不敢违逆。

    要是一般人马吉翔直接就打发了,但问题是来的人是眼下最大的两个军头派过来的心腹重臣,他同样不敢来硬的,尤其是肖正南,更是风头正劲的兴平军二号人物。

    “马指挥,我等来了十多天,陛下就是再忙也该召见了!即使陛下有恙,起码也得有重臣来见我等!你带人隔绝中外,是有不臣之心吗?”王辅臣来的比肖正南还早,结果同样被安置在一处民院内,一个重要的人都没见上。老肖来之后,他主动联络,两人一合计最终决定带着人闯宫门。

    我隔绝个屁的中外,你们全是大爷,那个是我能得罪的?秦王让手下拦着宫门,我只是被推出来顶枪口的。马吉翔心里万马奔腾,有苦说不出。

    “来人!子弹上膛,但有阻拦格杀勿论。”肖正南忍了十来天,实在是忍不了了。把抗清统一战线之类的抛出脑后,他也是统领过数万大军作战的人物,被这帮鸟人给拦在门外能压住火才怪!

    警卫连听到军令后,立刻给子弹上了膛,举着明惶惶的枪口正对着拦在眼前的守军。这里的守军也就一千多人,真的开战未必是肖正南警卫连的对手。

    “住手,宫门之外怎可妄动刀兵?都给本官把武器放下!本官是东阁大学士吴贞毓!带兵闯宫门的是何人?”正在这时从宫门内走出了一位中年官员,厉声制止了即将爆发冲突的众人。

    吴贞毓等官员也被软禁在宫内的属衙内行动不自由,但人家毕竟是重臣手底下还是有点人手,消息还不至于彻底断绝!肖正南和王辅臣到了安龙,他早都知道,等的就是今天这一幕。

    “参见首辅,吾是大明兴平军指挥使,肖正南!此次是奉陕西招讨使、镇西将军、兴平军总兵、上郡侯李邦德之命,向吾皇报捷!然而来行辕已有十数日,未见任何朝旨。恐有小人作祟,故带人到宫门外一探究竟。”

    王辅臣紧接着也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意思很明白就是告马吉翔的刁状!

    “胡闹,外镇重臣派使前来,肯定是,事涉军国大事,怎么不尽早通报陛下和朝臣?对了你们是有何重要军情通报陛下,先与本官说说,我这就通传给陛下!”吴贞毓早都知道是什么事,就是演给马吉翔和孙传庭等人看的。

    “禀首辅、前不久上郡侯在延安发兵南下,于渭南击毙清逆伪亲王尼堪,溃其军!克复潼关、长安等重地,陕西全境已基本光复,目前正率兵围攻固原洪逆所领平军残部,估计此时已经将陕甘尽数光复了。”

    “禀首辅,济王吴长伯,虽委身清逆,然时刻心存大明!上郡侯率兵南下与清逆作战之时,济王觉得复兴大明时机已到,立即举旗反正,并率兵入川,眼下已进占成都府,不日将光复全川。”

    “好,有此等捷报,实乃我大明江山的幸事,吾为前线众将贺!马指挥,还楞着干什么?快与吾一起到内宫向陛下报捷!”说罢,不由分说拉着马吉翔就往内宫走。

    这时在内宫里的永厉同样焦急无比,他派去打探宫外的情况的人,被守门的士兵给挡了回来,说宫外之事,自有臣下处理,不用皇帝亲为。堂堂皇帝,近在咫尺的变故都弄不轻状况,实在是太窝囊。

    “让开,前线大捷!吾与马指挥使,要入内向吾皇报捷!”吴贞毓呵退了拦门的卫士,直奔内宫大殿。这就是拉马吉祥的用处,没有这家伙,内阁首辅都进不了皇宫!

    终于见到外人了,永厉帝欣喜不已,忙问闯入宫内的吴贞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陛下,大捷!陕北的上郡侯领兵南下,已经光复了西安、潼关等重地,整个陕西尽归我大明了,故平西伯吴三桂也举旗反正,出兵四川,成都府被光复,四川大部已被收复!两位总兵,派的报捷人员,已在宫外。陛下是否传召其入内报捷?”吴贞毓声嘶力竭的向皇帝报捷,就是为了把气氛给营造出来!

    “辅臣,此话当真?不知两位总兵派来报捷的是何人。”朱由樃听到这个消息内心非常激动,同时他也很关心消息是否属实,来报捷的人重不重要,若是来的人是有数的名将就好了!这种人能震慑住孙可望的手下。

    “陛下,消息属实,此次来报捷的是兴平军指挥使肖君实和吴长伯手下重将王辅臣!”

    “好、马上在大殿传召两位将军!朕好见识一下我大明雄兵的英姿!”听到来人是肖正南的时候,朱由樃长出了一口气。这人是兴平军中的二号人物,声名显赫,再加上吴三桂派过来的王辅臣也是大将。有了这二人镇着,孙可望的手下不敢胡来。

    除非他准备同时得罪,这两股在目前天下有数的强军。贵州和四川是接壤的,惹怒了这两股势力,人家合兵一处,你孙可望未必能扛得住。况且现下西营的军头也不是铁板一块,像李定国等人就心向朝廷。永厉帝觉得,此时自己的人身安全多了一分保障!

第220章 辛苦八年 地图怎么很眼熟?

    “今日肖爱卿和王爱卿前来报捷,此番李吴两位大帅光复了两省之地,这是国难以来少有的大捷,众卿未为国朝贺,为两位大帅贺!卿等,先议一议该如何封赏此番立功的将士。”朱由樃坐在大殿中,脸色潮红的侃侃而谈。这是最近一段时间内第一次朝会,也是最为舒心的一次朝会。

    朝中的大臣,热烈的讨论了一番,听到李振新坚决不封王的态度后,直夸李邦德有古风。最终决议封李振新为夏国公,太子太保、加兵部尚书衔,领兴平军总兵职,节制陕甘文武事宜,挂征虏大将军印,负责在北地讨伐虏贼。

    封肖正南为关中侯、兴平军指挥使、负责协助夏国侯征讨逆贼。

    封张同敞为榆林伯、加吏部尚书衔,任陕甘总督大臣,负责陕甘民事。兴平军体系内的其它重要任务也都有封赏。

    这么一弄,让王辅臣很为难。李振新坚辞王爵,搞的吴三桂这个济王爵位拿的烫手。最后王辅臣,只能高姿态的替老吴辞了王爵。吴三桂被授为蜀国公、关宁军总兵、当朝太保、节制四川文武事宜、挂镇东将军印、负责讨伐四川东部虏贼。

    解决了官位问题,肖正南和王辅臣,并没有被打发走,而是留在行宫盘桓一段时间再说。永厉帝和朝中大臣,一方面想要问些不便在朝堂上谈的话题,另一方面也是想用这两人挡枪。

    为了给自己等人壮胆,朱由樃直接把肖王二人带的亲卫人马,招入皇宫让他们演了一场武,美其名曰观兵。

    老肖确实需要用这样一种方式,来震慑一下西营的守卫。他让警卫连,拿出了看家本领。什么远距离打靶、射杀飞鸟、抛射手榴弹、刺刀拼杀等手段都使了出来。

    看的皇帝流了一地口水,直接开口要人,让老肖把自己的警卫留下来当禁军,拱卫京畿。这个要求,肖正南不好拒绝,只能同意。捎带手的,王辅臣的两百人马也被留了下来。

    “王将军、你我二人这段时间,也离不了此地,倒不如将你我的人合在一处!吾将其编为一营兵马,以后他们就是陛下的亲卫了,负责守卫陛下安危!”肖正南受永厉帝骚操作的启发,觉得给皇帝这里编一个营的警卫部队,似乎也不错。

    为这事,他已经派人,赶往西安,让李振新在支持点装备过来,同时再派点警卫部队将他接回去。

    “肖将军,我这些人都是家丁骨血,现在被留在这里,可不好办!”王辅臣主要舍不得这些兵。

    “王将军,你怎么想不开啊!你我的兵留在这里,就是替两家大帅,护卫陛下,以防不测!这样,你这些家丁的军费,我们兴平军包了!你回川中拿钱再招一些人马补上不就行了?”

    王辅臣,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将人马痛快的交给了肖正南去训练。现在他们两个是暂时脱不开身,这次是捅了大篓子,把孙可望给得罪死了,手下没护卫根本不敢上路。

    贵阳的孙可望现在气的要死,监护永厉帝的事,被彻底搅和黄了。他这时正在考虑,发兵安龙,把肖正南和王辅臣两人拿下。无论如何,不能让皇帝脱离自己的掌控。

    “王爷,此事需要三思,万不可冲动!拿下肖王二人不难,可这样做会和李吴二人彻底交恶,说不准他们会合兵一处进犯贵州!”幕僚们赶紧劝孙可望不要冲动,把人家的重要将领拿下,这不是找打啊?把吴三桂和李振新拿下到好说,拿下这两个鸡肋,除了惹麻烦一点好处都没有。

    “坐视这两人,在安龙折腾,皇帝就脱离了本王的掌控,此事能忍?”孙可望其实也有点怂,前段几天他的人已经和吴三桂交上手了,结果是大败亏输,灰溜溜的退回了贵州境内。好在吴三桂,并未乘胜追击。老吴的战力让他有点害怕,再加上实力更强的兴平军,就更加麻烦。

    “王爷熄怒,当下李吴二人风头正劲,我部内部又有掣肘,所以不能操之过急!属下认为,咱们可以派出使者直接与李吴二人谈判,明确告诉他们帝室必须在贵州!此乃一石三鸟之计,定能发挥神效!”

    “何谓一石三鸟之计?还请明示!”一次讲完不行吗?非要搞的像世外高人一样。孙可望恨不得,用鞋底子抽这位故作深沉的幕僚。

    “其一,李吴二人本身就有间隙,若是接受此议,时间一长二人必起矛盾,我部可坐观成败。其二,李吴二人若是不接受此议,不顾帝室安危硬要来黔!西宁王不会坐视不理。其三,不管二人接不接受此议,都会离间二贼与朝廷及帝室的关系。”

    幕僚这么一讲,孙可望一下子想通了。对啊、为啥要急于一时哪?“先生真乃吾之诸葛孔明,此计甚妙!来人替本王起草亲笔信,给吴李二人送去,告诉他们其地新复,盗贼不靖,帝室还是暂居安龙为宜,让两位将军斟酌!还有把孤送信的事,宣扬出去。让咱们的头领都知道!”

    进入十月份,呆在西安城的新晋夏国公,很忙!收到肖正南传来消息的前后脚,他收到了数十份信。孙可望、吴三桂、夔东的几家军头,广西李定国,山西的姜镶,甚至刚占了漳州府的郑大木都不嫌远的送来了信。

    让国公爷最感兴趣还不是这些信,而是这些写信的人所占地盘在地图上的位置。看着标注在地图上各部明军的势力范围,李国公越看越觉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上中学时,历史书上画的抗战中后期的形势图吗?

    除了重庆和没有游击区以外,其它地方几乎没有区别!广西大部、湖南大部,云贵、川陕甘、晋西北、真的是别无二致。重庆府虽然还在清军手里,但拿下它并不难,各部明军的手都能够得着。

    虽然陆地上没啥游击区,可咱海上有游击队啊!郑大木同志的海上游击队,可不是省油的灯,不光是掌握了国内海域的制海权,在国际上也是数的上号的强军。来到明末八年,就搞了个抗战形势图,这算怎么回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085/ 第一时间欣赏振奋新明最新章节! 作者:小波不停所写的《振奋新明》为转载作品,振奋新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振奋新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振奋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振奋新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振奋新明介绍:
现代剧组道具工李振新意外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的延安,从此开始了他充满艰辛和波澜的明末生活。他是让满清痛恨的羊毛贼,陕北义军亲密的铁瓷兄弟,让永历皇帝爱恨交织的征虏大将军。东林党人怒斥其为竖子不足与谋的李毛贼,陕北人民尊敬无比的虎威将军。他让洪承畴上了汉奸榜,也为吴有性建了医学院,还让八十岁的宋应星决然的北上延安。他振奋了明末的人心,重建了一个崭新的大明!振奋新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振奋新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振奋新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