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兽医当国TXT下载兽医当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兽医当国全文阅读

作者:北门老五     兽医当国txt下载     兽医当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0261章 收获巨大

    枪炮的研造,当然是不会放出任何风声的,钱恒也知道,这世界,原本就不该这么早出现这种热武器。

    可是面对金人的强大,钱恒想不到还有什么能够快速制胜,一旦汴梁城遭受金兵威胁,要是让自己彻底不闻不问,任由金兵马踏中原。钱恒自己从心里就过不去这道坎。

    所以,即便心中忐忑,但还是将枪炮研发出来,不过为了应对朝廷的耳目,钱恒还专门安排虞允文,研究了一套专门针对金人的武器弹药。

    枪炮架子自然是不可能用上的,不过强大的抛石机,倒是可以当做投射动力来使用。至于炮弹,有小型的火药弹,还有另外特制的石油弹,有这两种东西的存在,制衡金人不在话下。

    宣和六年冬,邓肃陈东,终于驾着海船返回琼州。

    邓肃和陈东,满面沧桑,但脸上有抑制不住的兴奋,当看到琼州港口的一瞬间,两人的眼泪当时就淌下来。

    看着两人跪倒在跟前,钱恒也没多说什么,用力在两人肩上拍了拍,心里却明白得很,这一路走过去,两人不知道要遭受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罪。

    两艘船,回来时候只剩下了一艘。

    提及这件事,邓肃热泪盈眶,“东家,属下没能保护好兄弟们,一共三十三名兄弟,还有一艘海船,都折损在了海上!”

    钱恒点点头,眼圈也有些泛红,“我能明白,志宏,你和少阳先去休息,待休整恢复过来,我们再详细说不迟!”

    邓肃和陈东同时摇头,“东家,这次属下收获极大,能够回到琼州,便是到家了,心里有太多事情要和东家说,属下们等不及啊!”

    钱恒忽然笑起来,也是,毕竟一场耗费一年多的远洋航行,要说收获和体会,肯定会极多的。这两人原本就是不羁之辈,见识了那么多新鲜的世界,怎么可能忍得住。

    想及此,钱恒点头应允,“即使如此,你们也要先去梳洗一下,你们身上的臭味,都要熏倒人了!”

    邓肃和陈东对视一眼,这才意识到,两人此时的状况,显然有点狼狈的过分。

    邓肃和陈东自去梳洗收拾,剩余回来的船员,也在钱恒的安排下,去梳洗休息,至于那些丧命航海路上的人员,钱恒专门秦桧去处理这件事,并要求秦桧,确保那些受难的海员,要厚加奖赏。

    不过一个时辰,收拾利索的邓肃和陈东,便来在钱恒的住处。

    “既然你们这么急着报喜,那就给我说说吧,究竟有什么斩获!”

    邓肃和陈东对视了一眼,邓肃才说道,“少阳,你先说吧!”

    陈东是专门负责记录海图的,邓肃这么一说,陈东便将随身带来的图纸,掏出来摆在钱恒的桌案前。

    “东家,这是属下这一路航行,记录下来的路线,并大致勾勒出来一个草图!”

    当钱恒目光落在图纸上的时候,脸上微微变色,猛地抬起头,“你们绕了一圈回来的?”

    陈东连连点头,神色里有抑制不住的兴奋,“东家,以前书籍中,总讲究什么天圆地方,可这次回来,属下忽然发现,这地也是圆的!”

    钱恒神色一变,“少阳,这件事情,你们心里明白就好,但千万不要说出来,至少暂时不要说出来,等我们将详细的地图查勘确认之后,才能将消息透露出去!”

    陈东点头,也明白钱恒担心的是什么事情。

    图纸上,从大宋海岸出发,一路向东,沿着太平洋西岸一直向北,穿过阿留申群岛,再沿着美洲大陆的西岸,也就是太平洋东岸,一直航行到了南美洲的最南端。

    只不过后世的德雷克海峡,先一步被陈东和邓肃发现。

    两人在南美大陆,便已经收集到了大部分钱恒想要的东西,按照邓肃的想法,在找到大部分钱恒所要的东西之后,便有了回航的打算。

    不过船只已经航行到德雷克海峡附近时,陈东就发现,绕过南美最南端之后,居然又是一片巨大的海域。

    所以陈东便劝说邓肃答应,两人继续向前航行。

    不过从德雷克海峡绕过南美最南端之后,航行了好久,都没有看到任何大陆。

    甚至于,在看到南极洲边缘地带的冰山之后,面对这种庞然大物一般的冰山,两人驾驶的海船,躲得冰山远远的,以至于行入大西洋的中间区域。

    也就是在那片海洋中心的区域,两艘海船遭遇了平时从未遇到过的风浪,两人为了保存一路搜集来的物资,舍弃了那艘装盛粮食和饮水的船只,即使如此,也有十几位兄弟,也殉难与那场海难之中。

    就在众人快要熬不住的时候,唯一的这艘船终于熬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附近。

    再次看到陆地之后的邓肃和陈东,再也不敢冒险想海域深处航行,就这么一路沿着海岸线,最终返回到琼州。

    也是在这一路上,钱恒所要的甘薯和辣椒,还有原产于中美的玉米,全都被两人收罗回来。

    甚至于,其中的番茄都不止一种,亏得钱恒是学农科的,能够分辨出来,那些是可以食用的品种。

    不过有一样让钱恒十分意外的东西,让钱恒惊喜不已。

    这两个家伙,居然在沿着非洲回返的途中,从埃塞俄比亚地域,收回来一大批的咖啡豆。

    琼州可是十分适合种植咖啡的地方,虽然适应种植咖啡的区域不多,但能够在大宋年间,便尝到千年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咖啡,钱恒的心情可想而知,也是兴奋到了极点。

    钱恒当即安排人,将两人带回来的咖啡豆,找人研磨了一包,又将今年刚刚熬制出来的蔗糖取来几块。

    看着钱恒一脸享受的喝着冲泡出来的咖啡,邓肃和陈东满脸震惊之色。

    “东家,这东西真得能喝?”

    钱恒瞅了眼两人,“怎么,还不相信我的判断?”

    邓肃连忙摇头,“当初我们只是依照东家您给我们的图样,去沿路打听,在那出产这种豆子的地方,那里的土著也说过,这东西也就放牧时的牛羊会吃!”

    钱恒一笑,“不说别的,你们且尝尝再说!”

0262章 六贼伏诛

    “恒远,你们要尝什么东西?给老夫尝尝如何?”

    黄裳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在邓肃和陈东回来的消息传来之后,黄裳也知道,当初钱恒安排两人出航的事情。

    所以,黄裳也想听邓肃和陈东说说这一路上的新鲜事儿。

    黄裳也不客气,坐在钱恒身旁,没等钱恒推让,黄裳就端起原本放在邓肃跟前的那杯咖啡,送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

    黄裳不愧是经过见过的主儿,虽然咖啡加了不少蔗糖,但这骨子里的苦味,却一点都不弱。

    而黄裳见钱恒在那不急不慢品着,一副十分享受的模样,也就喝下去了一大口。

    满嘴的苦涩,脸上却没有任何过分表情,只是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闭着嘴,好半天,才说道,“恒远,这是何物?苦中却带着几分难以言明的回味。”

    钱恒一笑,“这叫咖啡,是志宏和少阳两位,从海外带回来的,我想不久之后,我们琼州岛上,也会有这种东西种植,到时候老师可以尽情品尝!”

    黄裳一阵摇头,“这东西偶尔尝一下新鲜还好,我还是习惯喝茶!”

    钱恒也没多说什么,邓肃和陈东带回来这么多的特产,钱恒也不能放过这种机会。

    甘薯,可以用得当的方法存起来,等到来年开春,便可以育苗种下去。玉米的储藏更没有什么讲究,明年开春直接种下去就可以。

    反倒是带回来的番茄和辣椒,让邓肃和陈东满脸尴尬。

    因为不知道番茄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两人就那么堆在船上,结果等卸货的时候才发现,那些番茄早已风干成了干脯。同样,辣椒干的更厉害。

    钱恒倒没有担心什么,让人将那些风干的番茄,分类挑出来,再将其搓碎,把里面的种子挑选出来,备用。

    唯独这辣椒,让钱恒瞬间兴奋起来。

    钱恒举着还带着秸秆的红辣椒,冲几个人晃了晃,“今晚让诸位尝尝我的手艺,你们就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惦记这东西了!”

    好奇的黄裳忍不住问了句,“恒远,你的手艺很不错了,那些烤鱼,我吃着就很爽口的!”

    钱恒嘿嘿一笑,“老师,如果加了这辣椒,会更爽口的!”

    钱恒也不在多说,招呼人去厨房准备汤料。

    原本只有花椒,做鱼总会感觉缺了点什么,现在有了辣椒,钱恒便不再发愁调料的问题。

    当晚,一大锅水煮鱼端上桌。

    不只是主桌上,就在整个院子里,摆了整整八桌,就连后宅,也专门给吕紫陌和那些女眷也摆了一桌。

    当一口水煮鱼入口,在场的诸位,再也忍不住口舌之欲,手中筷子再也停不下来。

    就连黄裳老爷子,也是一副老当益壮的模样,吃的比年轻人一点都不少。

    有了辣椒作为辅料,琼州岛上的吃食,花样变得多了很多,琼州冬季潮湿的气候,也就变得不足为据。

    宣和七年正月初三,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到岛上。

    钱恒刚吃了一顿吕紫陌亲手做的刷羊肉,幸福的坐在后堂的书房里,闭目养神,却接到了来自汴京的信件。

    而且这封信居然是王平仲送来的。

    信中阐述了很多让钱恒倍感意外的消息。

    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直和大宋对立的辽国,终于在宣和四年的动机,被金人灭国,不仅如此,历史上天祚帝被囚禁的事情也没有发生,而是直接被金人斩首,彻底将辽国的疆域据为己有。

    而占据了辽国全部土地的金人,居然没有任何停歇,不顾天寒地冻,发动了最大宋的攻势。

    以至于,在腊月的时候,金人便占据了北宋的北京大名府。

    眼见金人便可以趁着黄河水冰冻,渡河南下。

    心中惶恐的赵佶,直接选择将皇位传给了赵桓。

    也就是说,原来的宣和七年已经不复存在,而此时,应该已经到了靖康元年?

    赵桓在宣和六年腊月即位之后,便开始一场对朝廷内外的清洗。

    当初属于赵佶最倚重的几个人,全部都落了一个惨淡的下场,不仅如此,已经初具名声的六贼,更没有逃脱赵桓的惩罚。

    不知道这是赵桓的本意,还是为了立威,或者是为了巩固已经动荡不安的朝纲,这宋末六贼居然一个都没能逃脱制裁,全部给赵桓砍了脑袋。

    不仅如此,就连高俅和朝中几名中官,也都被赵桓处以了极刑。

    唯独得了善终的,只留下王仍和王平仲这两人。

    究其原因,王平仲也有所提及,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在钱恒的面子上,才会如此照顾王平仲和王仍,让两人继续服侍太上皇赵佶。

    尤其让钱恒感到吃惊的,还有关于赵桓对待金人的态度。

    根据王平仲的说法,现在赵桓已经派人去和金人接触,想要跟金人议和。

    当看到议和这个词的时候,钱恒的眉头就皱起来。

    这种时候,居然还抱着议和的打算。

    不过王平仲也就知道朝中和后宫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消息,对于钱恒来说,已经算是很详尽的消息了。

    至于更多关于金人动态的消息,还得要等张叔夜的信件才能知晓。

    有一点钱恒基本已经可以断定,此时的李纲,应该已经上位,只是不知道,张叔夜和李纲的位置,谁的权柄会更大一些。

    若是由李纲执掌兵马,就凭李纲过于愚忠的性格,恐怕大宋投降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知道事情紧急,钱恒马上出了书房,召集人手商议大事。

    金人已经攻到黄河边,按照书信延迟的时间来计算,恐怕此时的金兵,已经兵临汴京城下了。

    钱恒心焦不已,看着跟前坐着的诸位,甚至连韩世忠三人也都召集过来。

    看着钱恒神色郑重的模样,韩世忠忍不住问道,“钱大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钱恒一阵苦笑,“良臣,还记得我曾给你说过的事情么,金人进兵中原,马上就要打到汴京城下了!”

    韩世忠脸色也是一变,“钱大人,那我们西军中诸多将官呢?莫非他们还不知道支援大名府,阻挡金兵么?不论是折家军,还是种家军,包括吴家兄弟,手底下的兵马,抵挡金人不足畏惧的!”

0263章 忠臣良将

    钱恒最苦闷的事情,就在于,童贯这厮当初没能惩治自己,便将怒火放在了西军诸将身上。从种师道到折彦质,再到吴玠吴璘兄弟,没有一个能够在安心领兵的。

    从绥德军,到府州和延州,全都派了监军过去,任职的监军,无一不是童贯的铁杆亲随。

    不只是西军中,就连河北两路的刘韐,也因为战力让童贯嫉妒,被赐予了一个闲职,解散了诸多麾下强兵。

    让钱恒稍觉得意外的,是宗泽并没有被人打压,继续镇守登州。

    于是,原本在刘韐麾下的岳飞,终于还是流转到了身在登州的宗泽麾下。

    一干忠臣良将,就这么以排除异己的方式,打落到各处。

    甚至于赵桓登基之后,都没有将这些一代名将召回原位。

    李纲原本就是赵桓太子时的手下,其信任程度没有问题,可是将原本坐镇朝堂的张叔夜也排挤出局,这种将对自己的不满迁怒于人的行为,怎么听起来,都不是个有心胸的主儿。

    只是钱恒并不知道,此时的汴京城,已经面临金兵围困。

    汴梁城下,完颜宗望统帅十万金兵,此时的张叔夜,因为停职并没参与抗金,只能作为参谋,暗中帮李纲和徐处任想办法和金人对峙。

    此时的朝堂之上,赵桓已经换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其中主张抗金的,主要就是李纲和徐处仁,除此之外,身为丞相的欧阳珣,也亲临战场指挥战斗。

    几番较量之后,金兵式弱,虽然依然困在汴梁城外,但士气已经大不如初到之时。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欧阳珣以为,手下将士一鼓作气便可将金人撵走的时候,朝中吴敏张邦昌之流,却鼓动赵桓出门和金兵和谈。

    欧阳珣不满吴敏和张邦昌的求和主张,却被两人联合唐恪等人,罢免了欧阳珣的丞相之职,贬为监承。

    张邦昌代表赵桓,终于进入金人大营,面见金国元帅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原本都已经有了退兵的念头,见张邦昌居然主动过来求和,心中便明白,大宋朝廷并非一团和气,显然此时求和的一派占据了主导地位。

    此时,完颜宗望心中大喜,却一脸怒气的怒斥张邦昌,直接抛出一个巨大的威胁,要求大宋交付百万贯赔偿不算,还要填补金人马踏中原所消耗的粮草,共计十万担。

    如此大的一个赔偿金额,才可以考虑和谈。

    张邦昌哪里会想其他,在它看来,只要金人愿意和谈一切就都可以考虑。

    张邦昌一帮人,不顾李纲等人的强力阻挠,蛊惑赵桓,终于答应金人的无理要求,决定赔偿完颜宗望提出的数量,并签下了城下之盟。

    可是此时的汴京城内,哪里有那么多的银钱和粮食,七拼八凑之下,才凑出来一万担粮食和五万贯银钱。

    完颜宗望一副很不满意的模样,吓得张邦昌屁滚尿流,连连恳求,恳请完颜宗望先退兵,剩余欠下的粮食和银钱,会在半年内全部给付金国。

    完颜宗望此时也是兵马疲惫,加上又正值冬春最寒冷的季节,所以完颜宗望也只是狠狠吓唬了张邦昌一番,便带着宋人赔偿的粮食和银钱,返回北疆。

    等金兵退去之后,朝中所有人就又开始发愁银钱和粮食的问题。

    这时候,已经进入朝堂的耿南仲,提议可以找钱恒筹集银钱。

    且不说朝中诸多大臣的官田所产盈余丰厚,单单是这些奸佞之臣家中,便能凑足这些银钱和粮食,可在场所有人,谁也不肯为了这赔偿掏干自己的腰包。

    加上钱恒的产业在朝中都名气极高,这些人无法从钱恒生意中分一杯羹,自然就想着借用这个机会,将钱恒的财富硬抢走。

    赵桓虽然不是个好皇帝,可也知道,这种找私人索要财富的事情,并不是光彩的手段。

    看着赵桓一副犹豫不决的模样,耿南仲又道,“官家,莫非您还想要对这钱恒仁慈以待?他在西夏贪墨那么多的银钱和粮草,又做这那么大的生意,就连我大宋最有名的二锅头美酒,都是那钱恒的家产,现在我大宋正面临危难之际,钱恒再怎么说,也是我大宋的一等公爵,为我大宋奉献一些,也是应该的!”

    身在下方的徐处仁上前一步,“耿大人,莫非您忘了,当初将钱大人打发前往琼州坐镇的时候,朝廷就曾说过,不求钱大人能为我大宋再创战绩,只要不添麻烦就好,当初将人排挤离开,现在想到用钱财的了,却又想起钱大人来了,若真要将钱大人召回朝中,又该给钱大人以什么官职?”

    徐处仁这么一说,耿南仲脸色也是一变。

    确实,想要钱恒出钱出力,总不可能还让钱恒待在琼州那种偏远之地才行。

    这时张邦昌忽然冷笑了声,“择之,你如此提那钱恒说话,莫非也是收了他的好处,为我大宋尽忠,是朝中每一位官员应尽的职责,到时候只要一道旨意下去,且问问他可是我大宋的忠臣良将,若是他不答应,到时候便是琼州也不能留他的!”

    无论李纲和徐处任怎么提钱恒分辨,都无法改变张邦昌和耿南仲这帮主和派的主意,加上他们还拿出一个强大的理由,将钱恒外贬到琼州,是前任皇帝主导,与他们何干。

    所以,时隔不久,一道旨意,便直接发往琼州。

    而负责颁布旨意的,正是钱恒的老关系,王平仲。

    当初朝中拟定了这份旨意之后,却没有一个人敢来琼州颁旨,所哟人心里都清楚,这种旨意,就纯粹是一个得罪钱恒的差事,所以有人出主意,便将传旨的任务,交给了在赵佶身边的王平仲。

    王平仲无奈,乘船南下,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赶到琼州。

    见到王平仲的到来,心中不安的钱恒,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王公公,能够在琼州见到你本人,实在是欣慰之至,赶紧里面请!”

    王平仲却一脸苦笑,“恒远兄弟,不,钱大人,这次您的厄运来了,亏您还笑得出来!”

0264章 暗潮狂涌

    钱恒一笑,“这种事情早有预料,不过具体是怎么个情况,还要王公公解惑才行!”

    将王平仲让到堂上,王平仲甚至连宣读圣旨的意图都没有,直接将圣旨交到了钱恒手上,“钱大人自己看吧!”

    要知道,朝中中官,都是皇家亲近之人,对于皇帝的圣旨,绝对恭敬有加的,此时王平仲居然拿圣旨都如此不敬重,可想而知,上面的旨意,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钱恒拿起圣旨,等打开看到上面的旨意时,钱恒的脸色也阴沉下来。

    一旁秦桧就跟在身后,心中好奇,问了句,“钱大人,旨意上说的什么?”

    钱恒直接将手里的圣旨丢给秦桧,“会之自己看看吧!”

    秦桧接过圣旨,当看到旨意时,脸色也十分难看,“这赵桓好生无耻啊,大人您的产业,他说要取走就取走,再者,咱们哪里有这么多的钱财和粮食给朝廷用啊!”

    站在秦桧身边的许抟冷笑了声,“不过是想要涸泽而渔罢了,眼见我们东家产业丰厚,朝中那些腐儒,便舍不得自己的钱财,把主意打在我们东家身上,简直是可笑之极!”

    “钱大人,那该如何应对?”

    秦桧问道。

    钱恒轻轻叹了口气,“不管如何,总不能让金人攻破汴梁城才是正事,此事虽然签下来城下之盟,也不过是金人想要一点喘息的机会,如果所料不错,明年恐怕金人还会再次攻击我大宋,到那时,就不是这些赔偿所能解决的了!”

    王平仲心中惶恐,“钱大人,您说的可是事实?”

    钱恒一笑,“王公公,辽国灭国还没多久吧,当初的天祚帝何等风光,现在又如何?不过是一捧黄土埋了而已,国灭家亡,堂堂大辽都毁在了金人手里,财富不如我大宋的辽国,金人都如此贪婪全部占据,我大宋何等富饶,金人岂会放过?”

    钱恒这么一说,王平仲脸色更差。

    “那又该如何?”

    钱恒一笑,“还能如何?事情总要面对,不管怎么样,我总要走一趟汴京才是!”

    “东家,千万不可啊!”

    许抟急忙劝阻。

    秦桧一阵犹豫,“大人莫非担心金人再次攻击我大宋?”

    “不是担心,是肯定会再次攻伐我大宋的,所以我必须要去一趟汴京,至少不能眼看着大宋被金人毁掉,会之,等我离开之后,琼州诸多事宜,就要辛苦你们了!”

    秦桧原本还想着跟着一起去一趟,听钱恒这么一说,也就不再多想,点头应下。

    “公执,你辅助会之一起管理琼州事务!”

    “那您的安全怎么保障?”

    钱恒一笑,“去汴京,我还不会弱到连自己的安全都保护不了的地步!”

    虽然钱恒从汴梁城离开已久,可汴京城内,依然有钱恒的不少手下驻扎,不过此时,这些人手都隐匿与暗处,甚至连定远售卖行的人手,都彻底沉寂下来。

    即使如此,钱恒也没有小觑朝中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奸佞之臣,武松和杨再兴两人,钱恒还是带在了身边。

    吕紫陌担心钱恒此行安危,说什么也要让梁红玉同行。

    钱恒只好答应。

    乘船北上的途中,王平仲才有将朝中的局势又做了分析。

    此时已经退位的徽宗皇帝赵佶,每天就是画画创作,不做皇帝之后,赵佶也有心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处。

    赵佶毕竟做了多年的帝王,对于此时大宋的处境,也不是很看好。

    只不过心中再无对皇位的惦记,反倒从容了很多。

    透过赵佶的分析,王平仲便把所知道的一切,跟钱恒透了个底。

    朝中此时已经那潮汹涌,金人退去之后,又一波的排挤打压开始,原本还能主导城防的欧阳珣,此时已经被彻底闲置。

    不仅如此,就连李纲和徐处仁这两位原本就是赵桓门下的朝廷重臣,也在主张主和的一干奸佞打压排挤之下,重权旁落。

    不过钱恒倒是听到了一个让他觉得有些欣慰的消息。

    原本坐镇江南的赵不试,此时居然被调回汴京,据说不久之后便会出任太宰之位。

    等钱恒的船队,沿着运河北上,驶入汴梁城的时候,就发现,城中的居民,早已没了以往的活跃。

    略显颓败的面容,一个个无精打采。

    钱恒不解,王平仲却苦笑着摇头,“钱大人,在那些相公打您主意的时候,同时也再跟城内百姓征税,每一户都要征收两贯钱的税才能继续在城中住下去!”

    钱恒心中一叹,赵佶再如何无能,但至少知道自己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可这位赵桓,明明没有任何帝王本事,却一直惦记上位。

    这刚上位,便开始搜刮民财。

    心里明白,如果让赵桓继续在帝位上待下去,恐怕自己的举措什么都无法施展。

    不仅如此,朝中那些奸相,一个个都是欺软怕硬之辈,只有将这些朝廷蛀虫除掉,才能真正还大宋一片清明。

    想及此,钱恒直接跟王平仲告辞,带着手下人,赶奔赵不试的府邸。

    此时的赵不试,也刚从任上返回汴京,在府中等待听宣,刚等到旨意,说要明日上朝面圣,便得到了钱恒到京的消息。

    赵不试也知道,钱恒来了汴京,肯定会来找自己。

    所以当钱恒赶到赵不试府上的时候,赵不试已经备好了酒席。

    钱恒也没有跟赵不试客气,问道,“不试兄,你对汴京现状有何看法?”

    钱恒突兀的问话,让赵不试心中一沉。

    当时在扬州的时候,钱恒就曾问过,若是由他做皇帝,会怎么去做。

    只不过当时赵不试以各种借口避开了钱恒的追问,现在钱恒又问出类似的问题,赵不试却开始犹豫起来。

    赵不试沉思良久,长叹一声,“实在是愧为太祖一脉的子孙,眼看着大宋江山毁在赵桓手上,却只能任由其胡作妄为!”

    钱恒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不试兄,你名为不试,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对亏先祖?”

    钱恒一番话,让赵不试大吃一惊,急忙按住钱恒手臂,“钱大人,切莫不可!”

    钱恒笑了笑,“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你以为金人会放弃再次攻我大宋的机会么?且不说我根本凑不齐那么多的钱财去赔偿金人,即便是有那么多的钱财和粮食,你以为我们凑够了那些赔偿,金人就会真得放弃吞并大宋的念头么?”

0265章 庙堂喋血

    赵不试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钱恒,但有一点赵不试很明白,钱恒的意思,就是想让他取而代之,登上皇位。

    不仅如此,钱恒也跟赵不试提了一个十分中肯的建议。

    “不试兄,可曾想过,为何赵宋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颓败到如此地步?”

    赵不试苦笑了声,“其实当时神宗皇帝在世时,朝政民生还算不错,只怪到了徽宗一代,才会变得如此不堪!”

    赵不试能够直接褒贬历朝帝王,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表现了。

    钱恒却笑起来,“诚然,当初让徽宗皇帝登基,确实是赵宋帝位传承上的一大败笔,不过就我看来,赵宋之所以如此快便颓败下来,可不仅仅是皇位传承的问题!”

    赵不试愣住,“恒远,这怎么说?”

    不知不觉,赵不试已经视钱恒为知己,尤其是对钱恒的生意手段和强大统帅能力,早就十分钦佩,所以拿出一副谦卑请教的姿态。

    钱恒一笑,“皇位若只是皇位,倒也没有什么,皇权是赵宋的精神所在,可具体治理天下的人是谁?打压武将,贬低农商,这种治理天下的方略,又怎么可能藏富于民,民苦则天下乱的道理,我想每一个文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可问题在意,朝中那些当政相公,又有几个能以身作则,替百姓考虑?替商贾考虑?”

    赵不试听到钱恒并不抵触皇权,心里也没有什么抵触,继续问道,“那该如何管理天下?还请恒远教我?”

    赵不试这么一说,钱恒顿时笑起来,“不试兄既然有心取而代之,那就好好思量下该怎么应对赵桓才是,至于每一代的皇帝,只要有一个爱民之心便可以,若不是不试兄心怀天下,一心为民,我也不会找你!”

    钱恒和赵不试商议良久,知道夜深才离开。

    等钱恒回到久违的府上时,没想到王平仲居然已经等在家中。

    钱家府邸虽然很久没有人居住,但留在汴京的房顺和房二,一直都在替钱恒打扫院落,随时准备着钱恒的归来。

    王平仲只是在钱家府上小坐片刻,便急匆匆回去交旨了。

    王平仲带来的旨意很直接,让钱恒明日上朝自辩,并准备好赔偿金人的钱财和粮食。

    钱恒心中冷笑,知道这次无法善终。

    亏我和赵不试早就商议妥当,看来明日便是翻牌亮相的日子了。

    第二天一早,钱恒带了武松和杨再兴二人,上朝面圣。

    等来到皇城门口时,赵不试的人早就等待那里,跟在赵不试身后的两名太监,径自钻入轿子,随后,杨再兴和武松也钻了进去。

    时间不大,杨再兴和武松两人,便以内侍太监的装扮走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赵不试心里多少还有些忐忑,“恒远,就凭我们几个,会不会有点单薄?”

    钱恒一笑,“我问你,殿前侍卫的本事如何?”

    赵不试苦笑摇头,“弱到不堪一击,更不要说跟你相比了!”

    “不止是如此,当初高俅所训练的兵马,我都见过,实在太过羸弱,再者,朝上那帮奸佞之徒,又有何惧?”

    钱恒没有说的是,不论是自己还是杨再兴,无论是战力还是手段,对付朝上那帮人,更不不值一提。更何况,钱恒还专门提前做足了准备,安排梁红玉在暗中提前潜入了皇宫接应。

    朝堂之上,赵桓坐在皇位上,低头看着殿上诸人,目光落在钱恒身上。

    “钱恒,某几次宣旨,让你准备银钱和粮食,你可准备妥当?”

    钱恒猛地抬头,“陛下,你确定要我出钱出粮?”

    “钱恒,怎么跟官家说话?”

    一旁张邦昌大声呵斥钱恒之后,冲赵桓高声道,“官家,钱恒此子太过狂妄,居然敢与官家如此不敬,臣恳请官家治钱恒大逆不道之罪!”

    “臣附议,治罪钱恒,并将钱家所有家产充公,以儆效尤!”

    “臣附议!”

    “臣附议!”

    随着张邦昌跳出来,吴敏唐恪之流,也都跟着跳出来妄加指责。

    钱恒没理会这帮奸相的职责,继续盯着赵桓问道,“官家,既然要我那处钱粮,那我问你,若是金人再临汴梁城,我们又该当如何应对?莫非官家还要查抄这几位相公的家产么?”

    “钱恒,你胡说什么?”

    张邦昌怒视着钱恒,“让你献出家产,也是为你考虑,只有以你的家产冲抵补偿金人的赔付,便可以安抚金人怒火,到时候,你也算戴罪立功!”

    钱恒瞅着张邦昌,冷嗤一声,“我戴罪立功?张邦昌,若不是一味想要给金人做狗,我赵宋又何尝畏惧过?”

    张邦昌哪里受过这种侮辱,颌下胡子急剧颤抖,用手点指钱恒,“钱恒远,你,你敢如此斯文扫地!”

    钱恒冷笑一声,“我再斯文扫地,也不会做这种给金人做忠犬的事情,倒是你,一直将金人视作祖宗一般恭敬,我倒很想知道,莫非你是金人故意安排到我大宋的奸细?”

    张邦昌怒火攻心,“你,你!”

    张邦昌说着,挥起双臂,便朝着钱恒身上扑过来。

    眼见张邦昌扑过来,钱恒忽然嘴角一挑,猛地抬起脚,将张邦昌踢飞出去。

    眼看着张邦昌被钱恒踢飞,一头撞在大殿的梁柱之上。

    嘭得一声响,张邦昌的脑袋,竞直接撞碎,鲜血崩流,一瞬间,喋血朝堂。

    赵桓哪里见过这等仗势,满脸惊恐。

    一旁吴敏大声高喊道,“来人啊,有人要刺杀官家,还不赶紧来人救驾!”

    唐恪也大声喝道,“钱恒,莫非你想造反么?”

    钱恒微微一笑,也没出声。

    就听得外面脚步声响,不消片刻,有一人大步走上金殿,手里提着两颗脑袋,却是守在殿前的护卫统领的头颅。

    来人正是杨再兴,将两颗头颅丢在地上。

    钱恒目光落在吴敏和唐恪身上,“这两人祸国殃民,论罪当诛,赵大人,你以为该如如何处置!”

    钱恒这么一说,所有人才想起来,赵不试就站在那里,一直没有出声。

    赵不试看了眼钱恒,又瞅了眼龙椅上早已失色的赵桓,点点头,“那就辛苦杨将军,将其斩首,铲除佞臣!”

0266章 新皇立宪

    话已经赶到这个份上,谁还看不明白,赵不试和钱恒早就串通一气。

    至于吴敏和唐恪二人,哪里会想到,钱恒居然敢带人上殿大开杀戮。

    “钱恒,你切莫意气用事!”

    钱恒一笑,“再兴,按赵大人的吩咐做!”

    “属下领命!”

    腰间佩剑再次抽出来,上面还带着点点血迹。

    几乎不费任何力气,便将吴敏和唐恪斩杀与剑下。

    就这么一眨眼的功夫,三名朝廷重臣就死在跟前,赵桓哪里见过这种阵势。

    吓得脸色苍白,但还是壮起胆子,盯着赵不试喝问道,“不试,你为何要和钱恒勾结,害我赵宋当朝相公?”

    赵不试上前一步,“赵桓,你不配为赵宋皇帝!”

    “你,你说什么?”

    赵桓哪里会想到,赵不试居然会冒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辞。

    这时,朝上还有其他臣子,可被杀三人的尸体就躺在这里,再加上杨再兴手里的长剑并未收回去,鲜血顺着剑刃,一滴滴落在大殿的地上,让在场所有人哪里敢有半点妄动的念头。

    只有赵桓,怒视着赵不试,“赵不试,你这是犯上作乱的忤逆之举,按罪当诛!”

    赵不试忽然哈哈大笑起来,“赵桓,你以为给了金人那么多的钱财,他们就能放过赵宋么?你实在是太小觑金人的贪婪了,我且问你,若是金人再来侵犯,你该当如何应对?”

    赵不试一番叱问,让赵桓脸色一阵犹豫,“这个某自有定断,也不是你这忤逆之辈能够干涉的!”

    赵不试冷笑一声,“若是我没猜错,若是金人再来,你会继续求和,若实在求和不成,你会逃往江南,我说的没错吧?”

    赵桓脸色骤变,“赵不试,你不要血口喷人!”

    赵不试哈哈一阵大笑,“赵桓,莫非你忘了,我可是在苏杭之地为官,你以为你给自己留下的后路,我会不知道?”

    若不是赵桓有这种安排,而且还被赵不试查了个清清楚楚,赵不试也不会对现在的皇帝如此心寒,更不会那么轻易就答应钱恒的劝说。

    只是到了这个地步,赵不试也不愿看着赵宋就这么颓败下去。

    赵不试的这番话,让赵桓忽然一声长叹,身体当时就瘫软下去。

    “赵不试,让朕如何做?你才能满意?”

    这时候,钱恒上前一步,“臣以为,以陛下的能为,不足以让我赵宋繁盛兴旺,还请陛下退位让贤,将皇位禅让给赵不试!”

    钱恒这话一出口,朝上众人顿时大惊。

    “钱大人!”

    此时徐处仁也有些惊鸿的望着钱恒。

    钱恒回头,“诸位,可曾想过我赵宋为何连面对金人的勇气都没有,想当初,我所带领的绥德军兵马,都可以轻松灭掉西夏,可是再看看你们,守着那么多精兵强将,却偏偏要跟金人低三下四的去求和,在钱某看来,不过是一帮佞臣和这位毫无建树的昏君,才会让我赵宋变得如此不堪!”

    “诸位,赵不试大人在为政一方的时候,所做出来的政绩,我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另外,赵不试大人可是我赵宋太祖一脉,即便是赵桓禅位给赵不试,也不算什么过分的事情吧?”

    让赵桓禅位给赵不试,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不算过分?

    不过在场诸人,谁又敢跟钱恒叫板,在加上钱恒身后还有一个手里提着血剑,正虎视眈眈望着诸人的杨再兴。

    谁也不敢吱声。

    钱恒心中一声冷笑,回头望向赵桓,“还请禅位与赵不试大人,臣等还会尊你皇族尊严,若是陛下真舍不得这皇位,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到了这种时候,钱恒也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毕竟这种活儿,有些时候还真不适合由赵不试直接出面。

    赵桓脸色阴沉许久,才从皇位上站起来,走到殿前,目光直视着赵不试,“你真打算接任我的位置?”

    赵不试目光搜啊过赵桓,“不试心系赵宋安危,这禅位之事还是赶紧确定了吧!”

    就在钱恒和杨再兴的协助下,赵桓终于决定接受钱恒的建议。

    当禅位的圣旨上,按下自己的印章时,赵桓心里反倒送了口气。

    “再兴,安排人过来,请咱们的先皇下去休息!”

    可怜赵桓,坐上皇位连屁股都还没坐热乎,便被钱恒和赵不试联手,直接踢下了皇位。

    有了圣旨的佐证,加上钱恒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和力量,在朝的几位,谁也没敢发表任何不满的意见。

    当圣旨颁布下来的时候,朝野震惊。

    赵不试登基为帝,宣布新国号,立宪,是为立宪元年。

    有了赵不试的登基为帝,朝堂之上的景象焕然一新,张叔夜和李纲被再次召回朝堂为相,不仅如此,原本主张抗金的徐处仁和欧阳珣,也都官复原职。

    至于朝上那些主张求和的诸如耿南仲之流,全部赵不试一个个拎出来,该处斩的处斩,该流放的流放。

    不止如此,一道道政令颁布下去。

    吴玠吴璘再次被启用,直接从绥德军调往大名府,驻守河北两路。

    跟随吴玠吴璘的,正是钱恒在绥德军那边培养出来的两万厢兵。但其战力却是整个赵宋都首屈一指的存在。

    不仅如此,甚至于连坐镇延州府州的种师道和折彦质,也都重新回归,开始勤加训练兵马,准备借道从西部进兵金国。

    原宣和七年,也就是新历立宪元年秋,不等金人入境,赵宋的兵马,便陈兵边境,拿出了进兵金国的架势。

    而此时刚统兵准备出征大宋的金兵统帅完颜宗望,在听到赵宋再次变更国号为立宪时,心中的不屑更甚。

    不过当完颜宗望带兵在宋金边境,遇上吴玠吴璘的时候,完颜宗望才意识到,此时的赵宋,似乎有些不同了。

    不只是吴玠吴璘,原本跟在宗泽手下的岳飞,终于在钱恒的调动下,成为北征的先锋官。

    不止如此,一直忙碌于钱恒私事的耶律大石,终于也赶到汴京,在钱恒的特意安排之下,杀向北疆,想要和金人绝以生死,报仇雪恨。

0267章 直捣黄龙

    彻底把金人打怕,打到不敢有一点点的忤逆之心,才是钱恒的目的所在。

    立宪元年秋,赵宋陈兵二十万,发动对金兵的攻势。

    赵宋的这次行动,对完颜宗望来说,无异于一次当头棒喝。

    心中小觑宋兵战力的完颜宗望,怎么都不会料到,只是一次短暂的交锋,便折戟五万精兵。

    完颜宗望一共十五万精兵,就这一场,便折损五万。

    这让完颜宗望倍感震惊之余,心中也升起几分畏惧的情绪。

    完颜宗望哪里知道,钱恒这次布兵,可是汇聚两宋最强兵力,不仅如此,宋代当世所有名将,几乎全部调到金宋边境,更何况,还有千古名将岳飞岳鹏举作为先锋。

    厮杀三日,完颜宗望手下精兵折损大半,便再也按耐不住心中惶恐,急匆匆撤兵。

    钱恒却是一声令下,所有大宋兵将,发兵直捣黄龙府。

    立宪元年冬,钱恒返回汴京,朝中,已经尽数换了人手。李若水,张叔夜,也都踏入朝中为相,即使朝中偶有不服新政者,也都暗自忍住,以求待到钱恒离开之后,在做计较。

    赵不试将钱恒招入后殿,两人对坐,煮茶论道。

    “恒远,这皇位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坐啊!”

    赵不试一声轻叹。

    从接受禅位登基以来,赵不试就一直在面对各种纷扰的问题。

    最尖锐的,就是钱恒所提到的,提升士农工商行业地位的事情,让天下士族十分抵触。以至于无数奏折,纷纷送进赵不试案前。

    朝中那些持有同样观点的大臣,一个个静观其变,想看看赵不试打算如何处置。

    面对一脸愁容的赵不试,钱恒笑了笑,“不试兄,现在改体会到我当初跟你提到的那种选拔方式了吧?”

    赵不试点点头,“也不知道恒远是怎么想到的这种妙计,若是要我每天为这种事情发愁,还真不如跟你去琼州赋闲来的滋润!”

    钱恒连忙摆手,“不试兄先不要这么急着过那种赋闲的日子,什么时候等不试兄把朝堂上下都理顺了,自然也就可以放手离开了!”

    钱恒所说的选拔方式,其实就是想要赵不试别太贪恋皇位,所谓帝制,一代一代传下去,若是赶上只有一个独子,岂不是这独子什么资质都必须要登基为帝?

    而想要赵宋强大,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扩大选拔继位人选的范围。

    既然赵宋为赵家打下的天下,那所有赵家子嗣,不论亲疏,皆有接任帝位的资格。

    钱恒曾和赵不试粗略算过赵氏一族子嗣的数量,如果连庶出的都算进去,足足有千人之多。

    要说连在一千人里面都选不出一个优秀子弟,就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赵不试也算是接受了钱恒的这个建议。

    而且钱恒还直接照搬了后世领导人换届的方式,提出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皇帝的非终身制。

    摆在眼前的,赵佶就是提前退位的,而赵桓更是登基不到几个月便直接轰下去,换了赵不试上来。

    按照钱恒制定的规则,皇帝需要有赵氏子嗣担任,但这皇位必须要竞争,只有政绩卓著者,方有被推荐为接班人的资格。而这个资格,可不只是只有在任的皇帝才有这个资格。

    每一次准备接任皇位的候选人,都有三个备选名额,一名由在任皇帝推荐,而另两位,则有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将领,以票数推举出最优的,凑齐三个名额。

    这样,既避免了皇位人选受人节制的大部分可能,又能够让新上任的皇帝,因为有一定的支持基础,可以很快上手主持管理事务。

    说的通俗一点,钱恒就是把后世的总统制度挪了过来,只是在总统人选上,稍微限定了一下范围而已。

    而且对于皇位的任职期限,钱恒也做过一个简短的提醒,一任十年,可以连任两任,不过这个要求,钱恒并没有急着让赵不试说出来。

    毕竟赵不试现在年纪还不算大,即便是连做三任皇帝,都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钱恒认识到,赵不试想要将这个制度完全稳固下来,在一个任期之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不过赵不试可不想在皇位上待这么久,在真正坐上皇位之后,赵不试已经领略到,想要当一个好皇帝,是多么苦难的一件事情。

    可作为赵匡胤的后裔,赵不试又不能轻易放弃,所以才会把钱恒找来,求问谋略。

    现在的赵不试已经不把钱恒当臣子看待,而且赵不试心里也明白,如果钱恒真的想,将他推翻做皇帝,凭钱恒现在的实力,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赵不试更清楚,钱恒未来要过的日子,才是他最羡慕的。

    “恒远,这新政颁布下去之后,很多士族和门阀,都对此十分抗拒,我们该如何应对?”

    让一个千年前的世界,一下子接受滞后千年的管理制度,确实不是个容易做到的事情。

    不过这种事情,如果仔细算起来,其实也不是什么太难办到的事情。

    想到这,钱恒忽然一笑,“其实真要说难题,倒也算不上!”

    “恒远快讲!”

    赵不试催促道。

    “很简单,制定税负,每人限定固定的土地数量,超过者,全部高额收取赋税,凭什么做工经商的要交商税,而那些乡绅士族,就可以无视国法,拒不交税?”

    赵不试愣住,“固定土地数量?”

    钱恒点点头,“不错,就是一个固定数量,打个比方,我们可以随便找一个地方作为样本,按照本地农田的产出计算,多少农田可以养活一个人,便是当地个人的土地基本数,一旦超过了这个数量,就可以收税,比如,汴京城郊的农户,一亩地的田产可以养活一个人,这户人一共三口,那就有三亩地不用交税,剩余的,则需要缴税给朝廷!”

    赵不试震惊不已,“恒远,你可知道,若是按照你这个做法,我大宋将有数千万人,要免去农田税负,那国库的收益从何而来?”

    钱恒哈哈一阵大笑,“不试兄,可是据我所知,光是天下士族和名门,便占去了我大宋八成以上的地产,这税负,当然是有他们支付了,当然,前提是丈量请每家每户的实际拥有土地!”

    赵不试面有难色,“恐怕这样事情不好做吧?”

    钱恒一笑,“这有什么不好做的?直接安排人下去,等灭了金人之后,那么多的精兵强将,还怕那些名门大户造反不成?”

0268章 携美归琼

    对付这种事情,也只能以强硬手段应对。

    不过这一切,只能等北上精兵回朝之后才能考虑。

    赵不试一直隐忍着,直到腊月二十,北方传来捷报。

    完颜宗望斡离不,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的人头,用快马送到汴京城。

    见到二人人头,赵不试心中才算松了一口气。

    钱恒笑了笑,“如此,等众将官回来,不试兄也就可以放心处置治下之事了!”

    赵不试点了点头,“话是如此说,我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钱恒笑道,“其实也不用担忧,现在我赵宋强大起来,已经成为定局,谁也不能改变,你所要做的,便是稳定赵宋的疆土和安定,至于将要面对的阻力,这个更简单,直接启用各地经商的士绅,让他们参与施政,必将事半功倍!”

    钱恒话音刚落,赵不试猛地一拍手,“恒远此计大善,这些商绅对那些士族早就十分不满,若是利用两者的矛盾,倒是可以制衡对方!”

    钱恒连忙摇头,“不试兄,可不是要他们制衡,我们要做的,是要让治下的每一个地方,都处于一种公平对待的状态。”

    “我们征收商税,那些商贾却只能看着那些士族大肆借助土地敛财,而自己却要上缴大笔的赋税,要说心里能公平才怪,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商绅,帮我们去管理那些拥有大批土地的士族!若是以后士族都能上缴赋税之后,他们也可以参与当地的管理,共同管制,互为监督!”

    钱恒的说法,让赵不试连连点头称赞。

    忽然间,赵不试想到一个问题,“恒远,如果按照你这么说,朝廷当初赐封你在琼州的土地,岂不也要上缴赋税?”

    钱恒一笑,“这个当然,不过赏了那么多的土地,我却一点都没见到,现垦荒,用了数万人,才开垦出不过万亩土地。所以,对于开荒种地的农户,我们不妨给予一定的鼓励,可以让他们努力去开荒,开出来的荒地必须登记,只要登记在册的,许诺他们十年之内不交任何赋税!”

    “而隐瞒不报的,发现直接罚没?”

    赵不试接过话头,随后一阵大笑。

    心情大悦的赵不试,忽又问道,“恒远,那按照这么说来,前两代皇帝分封出去的土地,也要交税才行了?”

    钱恒点点头,“这个当然,谁也不比谁高一等,多种了地,就要多缴税,想要获取更多的收益,那就好好经营,自然还会过得很好,我大宋要的是勤奋肯吃苦的勤劳子民,而不是好吃懒做的无能之辈!”

    “可是要这么说起来,那徽宗皇帝岂不成了最无用的人,到时候又该如何养活自己?”

    赵不试有些不解。

    钱恒却哈哈大笑起来,“不试兄,这次你可算说的大错特错了,谁告诉你赵佶过得不好了?”

    其实在赵不试登基之后,赵佶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过。

    不为别的,赵佶无论是书法还是艺术创作,在整个大宋,甚至整个历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富足的大宋,从来不缺为艺术捧场的富人。

    尤其是赵佶还有一个先皇的身份,有着如此强大背书,再有一手好的画工书法,想过的不好都难。

    立宪二年春,赵不试主导的政改,从上至下,彻底铺开。至于抵抗的士族,不计其数,却没有一个能够折腾出水花来的。

    对此,赵不试才领教到钱恒谋略的高超之处。

    而也就在这一年的夏季,黄河再次泛滥。

    整个汴梁城,面临着黄河决口的致命危机。

    赵不试愁容满面,只能抓住正准备南下返回琼州的钱恒,“恒远,帮我出个主意,怎么将这黄河治理通畅,不再有决口的威胁!”

    面对赵不试这种问题,钱恒也是一阵头大。

    治人容易,治国难,更何况,还是面对天崭一般的黄河险道。

    面对这种来自自然的力量,又岂是人力所能抗衡的?

    不过既然提到这个问题,钱恒便只能继续给赵不试分析。

    “不试兄,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迁都,将汴梁城放弃不用!”

    赵不试一脸震惊,“恒远,你是说,迁都?”

    钱恒点头,“当然,你不妨查一下汴梁城的水患记录,每隔几年,便有一场危机让汴梁城危机四伏,甚至横尸遍野,流民无数,既然我大宋已经变得足够强大,迁都又有何惧?”

    赵不试犹豫片刻之后才问道,“那依照恒远之见,我大宋都城该迁往何处?”

    钱恒毫不犹豫道,“析津府!”

    析津府,乃是辽国南京所在,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位置。

    赵不试还以为钱恒会让他迁都长安或者洛阳,却没料到,钱恒居然提出一个他绝对不会想到的地方。

    赵不试也知道钱恒不会无的放矢,便问道,“恒远选这析津府作为都城的目的何在?”

    钱恒一笑,“我大宋精兵,已经将金人驱逐到寒荒之地,却并没有完全将其除尽,所以,作为宋人,要时刻警惕北方强族的再次崛起,而北京所在的位置,正处于燕山脚下,既可以防御北方强族,又距离海边不远,无论是交通还是战略地位,都是上上之选!”

    经过钱恒一番分析,赵不试心中便已经打定了主意,决定迁都。

    当然,这种事情钱恒已经不再想多做关心。

    就在钱恒再次起身,准备离开汴梁城南下时,赵佶居然登船上来,决定要跟钱恒一起南下。

    当然,也不只是赵佶一个人,他还带了三个与钱恒相熟的帝姬跟在后面。

    不过现在这三位,已经没有帝姬的身份,赵璎珞,赵多富,赵圆珠。

    三个小丫头,今年也不过刚刚十五岁。

    赵佶看了眼钱恒,“恒远,我大宋江山,既然已经被你折腾成这个模样,我在这汴京也待不下去了,你不是在琼州另开天地么?我也想看看你这琼州王,在琼州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钱恒一笑,“我这琼州王不过是个虚职而已,当不得真!”

    赵佶很是不满的哼了声,“因为你的计策,我这从没种过地的人,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你能管演山养老,难道就不能养我么?”

    赵佶说完,理直气壮的直接进了船舱。

    而跟在赵佶身后的赵圆珠姐妹三个,却俏脸通红,一个个低着头,鱼贯而入,跟着赵佶钻进了船舱。

    我勒个去,这是个什么节奏?

    还想着回去就跟紫陌完婚呢,这次麻烦可大了!

    PS:全书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447/ 第一时间欣赏兽医当国最新章节! 作者:北门老五所写的《兽医当国》为转载作品,兽医当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兽医当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兽医当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兽医当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兽医当国介绍: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
可钱恒学的是兽医学中最冷门的中兽医。
却偏偏穿越成了宋代名医钱乙的侄孙,还被硬推到乡间医馆坐诊开方。
为了能在这宋末动荡到来之前,活得更自由一些,钱恒当兽医,看病人,做生意,不务正业的开始了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奋斗之路……
兽医当国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兽医当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兽医当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