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TXT下载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全文阅读

作者:纯阳剑术     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txt下载     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章:传授木匠手艺

    许济学习的目的,从来都只为好奇,只为知识本身而学习,为了未知,也为了兴趣,而挑选众多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实自己。

    饶是如此,在前世的现代社会,他也凭借着金手指的种植技能,以近乎全知全能的博学者而闻名,享誉全世界。

    如果他缺少什么物资或者粮食之类的,依靠金手指,直接种植就可以了。

    一亩地,随意洒下一些种子,一天的时间,就足够长出他三月所用的粮食了。

    缺钱花了,同样是这番操作,将铜钱或者金银,转化成为种子,播撒进福田内,或浇灌功德,或等它自然长成。

    等到收获的时节,自然能够得到数之不尽的金银铜钱。

    因此,他从来都不曾有过,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发愁的时候。

    在现代社会,凭借着自己的金手指,许济的生活,过的是极其潇洒而惬意的。

    比之任何小说当中,所谓的神豪,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真正为之忧愁,费尽思量的,从来都是人心,是未知,是那些物质之外,永远都深邃莫测的命运和世事无常的变幻。

    如今,他需要当初这门休闲之余,所学到的木匠手艺,去为其他人解决生计,解决他们生死大患,生存的难题。

    将这些技术传授出去,对他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

    都不必担心有人敢阻止。

    升斗小民,是最容易满足的,但凡只要有一口饭吃,给他一份活干,不把他逼上绝路。

    那他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人,也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

    但与此同时,任何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利益和钱财,都可能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谁要是敢去夺取,谁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无论此人有多高的道德和威望,一旦他站在了群众百姓的对立面,那么,等待他的必然就是身败名裂和万劫不复。

    这样的例子,古往今来,数不胜数。

    对于意图阻止自己这样做,反对改变群众命运的人,将他放置在百姓的对立面上,让百姓自发的去对抗他,去打击他。

    这样的手段,许济屡试不爽。

    团结大多数,中立少部分,打击一小嘬儿。这种办法还是他从太祖高皇帝的文选当中,学过来的屠龙技。

    在生活中,也是许济惯用的手段和权谋。

    他能够在人心繁杂的现代社会,建立起广阔的事业,影响了周围,成千上百万的人,踏入小康生活。

    随他一切去扶贫,真诚的奔走四方,扶危救急,热衷慈善,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大众,改变人心的善恶。

    没有一点足以匹配的手段,怎能闯荡出如此波澜壮阔的事业。

    难道真的有人会以为,单单仅凭借金手指,就能够左右成千上万的人心善恶?

    愿意跟随者他,矢志不渝,乃至不计回报的去付出,去贡献,从心底里,希望世界因为自己而变得更美好吗?

    这是不可能的。

    岂不闻钱压奴辈手,艺压当行人。

    金钱所能够左右的,只有庸碌无为,胸无大志的小人凡夫而已。

    但凡是有一点追求的人,无不是胸怀大志,见英雄而生志气,彼可取而代之也!

    怎么可能真的就甘心,随着许济日复一日的奔波在贫困乡间,不计回报的扶贫,一同幻想着去改变世界?

    唯有以身作则,日复一日,眼前就算是有再多的艰难险阻,也依旧不能改其志!

    强大的人格魅力,才能够真正的吸引,众多跟随的人才,与他一起去做这些没有回报,如同唐吉坷德般的天真行为。

    如同当年的革命先辈们,是依靠着金钱,才会去抛头颅洒热血,去拼搏奋斗的吗?

    他们是从一开始就知道,革命必然会成功才会去做这些牺牲的吗?

    从来都不是!

    不是因为成功了,才去相信,而是因为相信了,才会去做。未来成功与否,在那个时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那一天,必然会到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如今许济重操旧业,继续投身于造福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一切手段早已是轻车熟路了。

    这种完全有益于百姓的好事,倘若真的有人要站出来阻止。

    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无论这人是有多么高的威望和权势,是德高望重的三老还是权势威重的族长,他们都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

    统统都会被视为民贼,最终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所谓民贼,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

    坏人生计,必然会遭人恨之入骨,食其肉而寝其皮,不能解其仇恨,必要其灰飞烟灭,且尤不解恨。

    不要觉得许济的手段狠。

    谁说好人,就不能够用狠毒的手段。好人就活该被人用枪指着吗?

    就因为是好人,所以才更应该有手腕,有决断。

    只要许济能够传授技能,为这座小镇带来新的希望,那么他对小镇上,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他就是未来希望,是美好的化身。

    这世上,谁都能死,但唯独他不能。

    天然的,就立于不败之地。

    许济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的。

    待他将一切都收拾好之后,看着周围前来好奇围观,看热闹的人,顺势宣布:“济从中原而来,迁徙落户于此,与众高邻为伴,幸甚至哉。

    初来乍到,不可空手为礼。

    为表示心意,济愿意无偿为镇上的各家居民,每户各送上一件家具。

    由于时间与精力所限,材料尚需各家自备,恕济不能周全。

    镇上高邻众多,济精力所限,不能兼顾。

    因此,愿意将一身所学,传授下去。

    但有不弃,不以济卑鄙,愿学此木匠之鄙业者,皆可前来拜师学艺。

    济必当一视同仁,倾心传授,毫无保留,绝不藏私。

    愿意前来学习者,可以在明日辰时,还来此处。

    济定当收之为徒,尽心授艺,还望诸位高邻乡老,广为告知。

    济,在此拜谢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顿时炸开了锅,纷纷询问,此言是否当真。

第三十一章:危险和机遇

    周围的人,全部都期待的望着许济,想要知道他是否真的愿意收徒,传授木工的手艺。

    许济向四方拱手,笑言道:“济已然承诺要为众位高邻,各家各户皆送一件木工家具,怎敢食言而肥。

    若不收徒,传授技艺,单单凭借着某家一人,纵然是累死,也不可能为众位高邻,每家各送一件家具。

    所以,济所言收徒,皆是真心实意,绝无虚言。”

    听了许济的承诺,加上他所说理由,也确实如此。

    如果不在当地收徒,单凭借着他一人,怎么可能做到每家每户各送一件家具呢?

    镇子虽然不大,千百年来,却因地处偏僻,而远离战乱,人口稠密繁茂,能达三千户之多。

    就算是每家各送一件家具,便有三千多件。

    仅凭他一人之力,不眠不休,日出三件,也需要三年多时光,如何能够做的出来?

    所以,他所言说的收徒一事,必然是真实的。

    要快点回家了,赶紧将家中的小子和后辈,都送到这里来。

    只要能够学成了这门手艺,将来就不愁没有饭吃。

    未来如果技艺精湛,说不得就能实现梦寐以求的追求,迁出小镇,到外面谋生去。

    再不让子孙后代,在饥寒中哀嚎,忍痛将子嗣童婴,溺于江河之中,受难言之困苦。

    所有的人,都急忙回家,将许济的话语传的沸沸扬扬,都幻想和期待着,能够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许济的门下去学手艺。

    甚至有的人,连自己都想拜师在许济的门下,学习木匠的手艺去。

    只是担心怕因为他年级大,而许济不愿意收他为徒。

    约定的第二天的辰时,也就是七点到九点之间。

    可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远处天边刚蒙蒙亮,连太阳都还没有升起呢,许济的门前,就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群。

    各自都带着自己的孩子,静静等候在许济的门前,竟没有一丝的喧嚣。

    面对许济的门前,聚集如此多的人。镇上的三老,心情极为的复杂。

    虽然心中早就已经预料到,许济的到来,会给平静的小镇,带来风波。

    但是没想到,他一出手就能够立刻掀起如此的波澜,牵动着整座小镇的人心。

    此时此刻,就算是他们有着常年积累的威望,也不敢出面阻止,当前的局面是万众一心,所有镇上的贫苦人家,都期盼这许济的木匠技术,能够真正的传授给他们,为他们带来改变命运的机会。

    虽然三老们,对于这些泥腿子的想法,嗤之以鼻。

    但在一开始,也确实没有预料到,许济会有如此大的魄力,愿意将如此珍贵的木匠技艺,大肆的传授。

    这可是能够安身立命,吃一辈子的手艺呀,学好了这门手艺,到哪儿都不愁没有一口饭吃。

    谁家有这个技术,不都是珍而重之,严防死守,不敢泄露,生怕给外人学了去,断了自己的生计。

    就连自家的女儿,也休想学到一星半点儿,因为女儿都是将来要嫁人的赔钱货,学了自己的技术,不是凭白便宜了外姓人嘛!

    却没有想到,眼前到来的这个外来户,竟有如此的魄力,凭他这一番手段使出,恐怕将来在镇子上,就没有自己等人说话的余地了。

    毕竟,他可是掌握着木工的技术,学了这套东西,哪里不能混口饭吃,谁还愿意听自己这个族长和三老的话。

    早知如此,当初在他刚进来的时候,就应该果决一些,直接将他赶出去,断了他蛊惑人心的途径。

    可是如今,他凭借着这一手的木匠手艺,牢牢的捆死了镇子上所有的人心。

    就算是三老也不能出手赶走他了。

    真要赶走许济,那他承诺的每户各送一个家具,谁来给?

    就算可以凭借着三老德高望重的威严和族长的权势,强行把这件事给压下去。

    可木匠手艺,却是万万压不下去的。

    一件家具不算什么,可一门足以谋生的手艺,却是天大的事儿。

    谁要是敢断了大家伙儿的念想,信不信,当晚全家就得失火死绝了,一点痕迹都找不到。

    因此,面对许济如此大的魄力,无论是三老还是其他的任何人,都不敢有丝毫的阻拦,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许济这么一个外姓人,刚一来到,就立刻空口白牙的,获得了镇子上所有人的支持。

    这个时候,如果许济突然说要造反,可能没有人愿意跟随他,可如果要是说想当个镇长之类的,怕是没有人敢于反对。

    这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不愧是能够从中原大地,一路平安来到这里的人。

    这是一个走南闯北,见识过大世面的人呀,一条压不住的过江猛龙。

    当许济从睡梦中醒来,听到门外窸窸窣窣的声音,推开门一看,顿时被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给惊住了。

    他有想过自己的木匠手艺,能够吸引到许多的人前来学习。

    但是从来没有预想过,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人前来。

    他设想中最多的人,也不过就是三五十个而已。

    可是眼前这黑压压的一片人,何止二三百呀,怕是三五千都有了。

    他将自己的木屋,建在一片半山腰上,出了门,就能够俯瞰全镇的风景。

    眼下,许济站在门口,远远望去,看到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仿佛全镇的人都聚集到了这里。

    这可怎么办?如果一旦处理不好,喜事恐怕就要变成祸事了。

    这么多的人,肯定是不能够,全部都收下的。

    人数太多,如果要全部都收下,他一定是教不过来的。

    那么,这个时候,收下谁和不收下谁,教谁和不教谁?最终,都会引发出问题。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你传授了他们手艺,他们自然会感恩戴德,可那些没有学到的人呢?

    你之前承诺了,却没有收下他们,这就是失信。

    他们是不会考虑到你教导不过来的难处,只会觉得自己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眼前的人失信,而丧失殆尽了。

    怨恨就会由此而生!

    原本占据优势的人心向背,就会被自己生生的推到对立面去。

    如此一来,自己所创造出来的大好局面,就会荡然无存。

    丧失了人心倾向的洪流大势,就会被常年统治着这里的三老,或宗族势力给瓦解掉优势。

    最终,就算是自己向镇民传授了木匠的手艺,也会被他们通过谣言所迷惑,被怨气丛生居民给赶出这座小镇。

    严重的,甚至会被当地的宗族豪强,彻底的留在这里,丧失性命。

    必须要妥善的处理好眼前的局势,说不得还能扭转危机,变害为利,彻底掌握这里的经济命脉和生杀大权。

第三十二章:群体事件的危机和解决

    许济出来后看到眼前黑压压的一片人,当时就惊了。

    怎么来了这么多的人,如此多的来人,可是必须要妥善解决的,绝对不能够让人满怀希望的来,再失魂落魄的走。

    否则的话,自己的人心,恐怕还没有争取到,就已经彻底的丧失了。

    而早早的就赶到许济的门前,等候了许久的人群,看到许济推开门,走了出来。立刻就有了活力,纷纷上前,想要来到许济的面前,求他能够手下自己的孩子。

    沉默的人群,立刻就仿佛启动的洪水,在向前奔涌。

    顿时就吓了许济一跳,千万不能够让人继续往前走了,在继续前往下去,恐怕人群要失去秩序了。

    一旦人群失去了秩序,前面的人,到了自己面前,无法继续走;后面的人还会往前走,继续往前推,到那时,立刻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这样的话,立刻就会发生严重的群体性事故,而踩踏事件,最容易闹出人命。

    一旦闹出了人命,眼前的局势和舆论,恐怕立刻就会反转。

    大家本来是送孩子,来当学徒的。一旦发生了踩踏事件,不论到最后,伤到了谁。

    结果,都是一件大事。

    手艺还没有学到手,开头就死了好几个人,这种事,怎么想,怎么不吉利。

    导致这种晦气问题的原因,就是许济承诺要收学徒。

    如果不是许济,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许济这个人,必然是一个灾星,他不来,什么事情都没有,他一来,立马镇子上就出来人命。

    本来是学手艺的好事,到了他这里反倒是成了祸事。

    这样的借口和风言风语,许济几乎不用考虑,就能够想象得到,将来的谣言和舆论,必然会向着极其不利的方向上走去。

    信不信当地的族老们,立马就能寻机闹事,如果再有更加不怀好意的人,恐怕还要让他拿出赔偿,非但要套出手艺,反倒还要压榨干净他的所有价值,都不会善罢甘休。

    这种地方上的乡愿族老,最是歹毒。

    嘴上都是好好先生,下嘴却贪似羔羊,看上去温和良善,实则绝根断苗,不留余地。

    眼见着踩踏事件即将发生,许济当下就急了。

    立刻反身,几下就爬上了屋顶,对着面前的众人大声叫喊:“停下,都停下,不要动!都站着原地!不要动!听我说,站在原地不要动,排队一个一个的来,否则,我一个人都不会收的。”

    前面的人距离许济最近,当即就听到了许济的喊声,立刻就止住了脚步,打算排好队,而后面距离远的人,则没有听到,还继续想要往前挤。

    眼见着人群还在继续往前涌,许济立刻明白过来,这种大型问题,必须要信息简化,传话绝对不能够繁复。

    指令绝对不能够超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否则,面对大量的人群,就必然会沦为无效指令。

    于是,他立刻改变了策略,站在屋顶上,只喊两个字:“排队,排队,所有人排队!”

    同时,示意面前的人,都随他一起大喊,传达命令给后面的人,让所有的人随他一起喊:“排队!排队!”

    前面的那些人,能够听到许济的指令,面对许济的要求不敢违抗,于是也跟着向后面大喊:“排队!排队!”

    大量的人一起喊:“排队,排队。”

    所有的人都听到了,于是这个命令就立刻得到了执行。

    听到的人,立刻照做,没有听到的人,想要继续往前挤,被挤的人就会向后传达指令,要求排队。

    于是,一层层的传达,一层层的执行。

    简单的命令,最能够得到执行,而且能够最快速的传递到每个人的身上。

    于是,混乱的秩序,立刻得到了梳理和缓解。

    人群在他面前,排起了长队。

    等到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门前排起了长队,许济就回屋搬出了一套桌椅,坐在门前,铺开一摞白纸,开始登记。

    招手喊来自己面前的第一个人,上来不等他开口就直接说道:“名字叫啥?哪一家的?先说要什么样的家具?收徒的事儿,待会儿再说。”

    来到许济眼前的这个人,看上去是个三十多岁,饱经沧桑的大汉,看到许济招手,立刻扯着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走上前来。

    二话不说,一脚就踢在孩子的腿弯,扑通一声,孩子就跪在了地上,摁着脑袋,就一头磕下,还神色严厉的交代孩子说:“磕头,没听着我让你起来,就不许停!”

    说罢,立刻就满脸堆笑的看着许济,弯腰拱手作揖的问候道:“许先生好,您大慈大悲,收了这孩子吧,家具啥的,俺就不要了,娃要是能学成,将来可就有饭吃了。您就是他一辈子的恩人,俺就不要家具了,将来让娃自己给俺们做。”

    后边的人,看到前面的人这么说,也是立刻照做,同样的一脚踢在身边孩子的腿弯,让孩子跪下,连连磕头,说道:

    “许先生,俺也不要家具了,您能让俺们的娃,到您这里学艺就成,不用在给俺们做什么家具了。

    将来等娃能学成了,让他自己给俺们做。

    只要您能收下孩子,将来不管做啥木匠活儿,料子俺都包了,缺啥俺上山上给您砍,要啥,俺去林子里给您找。

    豁出这条命去,也得把事儿给您办了。”

    周围排队的人,也是照做,先让孩子跪在地上磕头,一个个的也是承诺,许济将来无论需要啥,只要是这些人能够办到的,头拱地,也得给他寻来,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后面离得远的人,听不到前面的人说啥,就瞧见前面的人,让自己的孩子跪在地上磕头,便二话也不说,先让孩子跪下,以显示诚心。

    许济眼见着情况如此,立刻解释清楚:“您放心,先让孩子起来,不要再磕头了,我会收下孩子的。

    家具也是要给的,不光光是为了给你们家具,同时也是为了给孩子们安排教学课程。

    你们不要家具,我如何根据这些家具,给孩子们安排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的材料呀。”

第三十三章:收徒入门

    许济的话都说到这里了,面前这人立马就绽放开了满脸灿烂的笑容,扭头就对孩子说道:“磕头,喊师父。”

    这孩子也实诚,扑通一声,又跪下了,一边磕头,一边喊师父。

    旁边的父亲没有让孩子起来,那孩子真就一直跪在地上,一直磕,磕一头个叫一声师傅。

    磕了三个头之后,许济连忙伸手将孩子给扶起来,制止他再继续的磕下去,连称再磕可就折寿了,于是继续道:“拜师的事儿,且先不着急,我一定是会手下的,先登记造册,留下性命,等到所有的人都聚齐了,再来举行正式的入门仪式。”

    听到许济这样说,眼前的这位父亲,终于放心了,这才松口,让自己的孩子起来,先别磕头了。

    这孩子之前没有听着父亲让自己起来的话,就一直磕头,就算是许济想要搀扶起来,都不行。

    如今得到了允许,自然就不在同许济较劲儿了,等孩子站起来的时候,额头已经是一片红肿,每个头都砰砰响,磕的极为用力扎实,丝毫不玩心眼。

    兴许也是知道,眼前的这个机会,是能够让自己改变命运,吃饱肚子的机会吧,因此丝毫不敢懈怠,磕头显得极为用心,也极为实诚。

    这样的孩子,别的方面且不说,听话到是一定的,性子也直,这样听话照做的孩子,许济也非常的喜欢。

    将来干木匠活儿,一定是没问题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孩子的脑子如何,就算是木匠活儿,能不能够走上大师的级别,那也是极其需要智慧和灵性的。

    许济仔细的眼前这第一户人家,将孩子的姓名和年龄都写在纸上,留下想要的家具名称,就让此人留下孩子,让他自己先走,先回去准备木料了。

    然后就是第二家,第三家,一个个的来。

    每一个人家,几乎都是想让自己收下他家们的孩子,让娃能够在自己这里当个学徒的。

    反倒是许济前面承诺的,送家具一事,没有多少的人在意。

    大家都明白,家具之类的,都不重要,等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了,那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否则,如过短视,错过了眼前这个机缘,导致家中只是增添一件用具,并不能够改善家中多少的环境,生活的困顿也不会得到多少的改善。

    如果学到了手艺,那才是真正的一飞冲天,能够受用一生,将来吃喝不愁,是真正能够安身立命的本事所在。

    “放心,孩子我会收下的,将姓名告知于我,然后你说说想要一件什么样的家具,我给你登记一下,你就去准备木料吧。”

    每一个家庭,许济都要重复上面的话。

    然而每一次听到许济承诺,保证会将他们的孩子,给收入门下留做学徒,大人小孩都会满脸感激的跪下磕头。

    后边的来人满怀希望的排着队,一一将自己的家庭信息告知许济,然后登记在册,留下孩子之后,就扭头回去准备木料。

    然而,有些家庭的孩子比较多,直接就带过来了五六个孩子,都想要进入到许济收入门下。

    对于这样的家庭,许济只能够好言安慰,告诉他们每个家庭,自己只能够留下一个,不可能全部都收为学徒。

    于是,一个个的家庭,顿时上演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有些家庭,比较和睦,兄弟之间互相谦让,兄友弟恭的。

    而有些家庭,可能平日里积攒的矛盾比较多,有些直接在许济的面前上演了一出兄弟阋墙的笑话。

    对于这样的家庭,许济通常都是直接在他们之中,挑选一个年龄最小的,留下登记名册,然后将他们赶出去。

    他们也不敢挣扎,只能够不甘心的一步一回头的走下山去。

    但是许济直言自己精力不足,每个家庭只可能收下一个,不能够全收。

    否则的话,就根本照顾不过来,毕竟,全部都收下了,为什么光收孩子,不收大人?

    孩子你全都收下了,那大人你收不收?

    反正你要教这么多的孩子呢?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有什么区别?

    可是如此一来,恐怕事情就要全部乱套了。

    孩子是来学东西的,好管理好调教,在自己的手底下也比较听话。

    大人就不一样了,碰见好说话的,尊师重道的没问题。

    万一遇见了泼皮无赖,一视同仁的都收到门下,岂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因此,许济绝对不会开那个口子。

    就算是这些孩子当中,也必然会有一些心性不正的存在,对于这些孩子,心思较浅,容易分辨,也容易纠正扭转。

    如果遇到了天性就比较糟糕的孩子,性子也实在是扭转不过来的,将来再想法子给驱逐出去,也就是了。

    反正这里大多数的家庭都承受了自己的恩惠,偶尔一两个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绝不可能,将大人和小孩儿都收入门下,那个时候如果发生什么矛盾和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结果,可就比这些小孩儿能够造成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破坏力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了。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些家庭实在是家中孩子过多,甚至有一些孩子,真的就是养不活,听说许济这里要收学徒,直接就一股脑的送了上来。

    想着能够在许济这里学到本事,孩子将来也有一个前途。如果许济这里能够管饭的话,那就更加好了,家里能够省出来一个吃饭的嘴,就可以给家中减轻许多的负担了。

    面对这样的家庭,许济也是直接明言,自己这里不管饭,孩子的饮食吃喝,还是有原本的家庭来供应,毕竟送来学手艺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自己也供应不起。

    就算是粮食不缺,这么多的孩子,光是给他们做饭,就是一个十分耗费精力的事情。

    如果要雇人给孩子们做饭,随后增添的各种麻烦,反倒不如直接就在开始明言,这些拜自己为师,学习木匠手艺的孩子,各自的饮食住宿,都有各自的家庭承担。

    白日这些孩子,在自己这里学习,晚上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吃饭,也是由各自的家庭亲自将饭食送来,交给自家的孩子。

第三十四章:管理困难

    对于那些没有能够成为许济门下弟子的孩子,许济也没有放弃。

    他承诺,等到这第一批的学徒,学成出师之后,会继续收徒,尽量给于每一个孩子,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毕竟,每成功教导一个孩子,自己就能够多赚取一份福德,多开辟一份福田。

    福田多了,能够种植的品类,也就多了。

    这种好事,怎么都不会亏的。

    得到了许济会继续收徒的承诺之后,那些家庭当中孩子比较多的,这才心满意足的散开了去。

    当许济做完登记,时间已经从早上的辰时到了下午申时了。

    这一通的忙碌,让许济疲惫不堪,他从早上就一直忙碌到了现在。

    一整天了,就只有在上午的时候,吃了些镇民们送来的肉汤。

    这里的人,每天只吃两顿饭,分别是上午辰时的朝食和酉时的晚食。

    粮食的匮乏,无法供应一日三餐的消耗。

    这个时代里,大部分的人也都是如此,每日只有两餐,只有那些权贵之人,才能够做到一日三餐乃至四餐。

    寻常百姓,依旧是只有朝食与夜食,没有其他的时刻进食。

    所以这里的百姓和孩子们,大多都是面黄肌瘦,脸有菜色,头发稀少枯黄。

    能够吃饱穿暖的人家,在这座镇子上,是极少的。

    仅有三老与族长的家中,孩子才会面色红润,吃饱穿暖。

    当然这些孩子,也都没有任何一个会被送到许济这里来做学徒,他们又更好的出路。

    那就是读书,参加科举,如果能够考中,那将来是要出去做官的。

    这样的未来,是镇上巨大部分的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能够学好手艺,将来可以每天吃饱饭,就已经是他们幻想中,天堂一般的生活了。

    毕竟是人多力量大,许济在修建房屋的时候,勉强也只是平出了一块大小不过两百多平的一块平地。

    建筑位置还在半山腰上,平整出来的二百多平土地,碎石极多,根本无法作为耕地来使用,但用来建筑房屋,到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这样的地质状况,在镇上诸多民众和百姓的帮助下,居然沿着山腰往下,一路修筑出了一条简易的山道,还有将近三百亩的平地,用来存放制作家具的木料。

    只是这些平地,因为山石众多,大多都零零散散的开辟出来的,根本无法连成一块儿,四处散落在许济居住山腰之间,一路连通到山脚下面。

    可是他们将这些平整出来的平地,每一块儿都细心的开出了一条小路,铺上了碎石,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山间小路。

    没多长的时间,这座不大的小山头,就会到处都堆满木料,成了一座独属于许济的木工作坊。

    许济的教学模式,是打算采用的学堂统一教学的模式。

    准备先带着这些孩子们,一起学习读书,认字,以及认图,作画,这些东西,在许济看来都是最基本的东西。

    毕竟他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教导这些孩子,仅仅是学会这些木匠的手艺,就算完成了的。

    他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这些孩子的思想。

    让这些孩子能够通过从他这里学到的知识,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种事情,唯有知识,才能够做到。

    同时经过教育的孩子们,未来长大以后,也能够更加认同他的理念,成为他的同志,将善意能够传播开来,影响更多的周围人,去改变世界,去尽可能的为所有人带来幸福。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多的为许济带来源源不断的福德与积累。

    唯有足够的福德与功德的积累,才能够支撑他在修行路上的探索与种田。

    这其实就已经是革命的萌芽了!

    次日一早,许济就带领所有学徒,共两千四百五十六人,一同准备了入门仪式。

    入门的仪式是许济自行设计的,内容无非就是祭天,祭地,最后再跪拜师傅,并且宣誓,礼成!

    没有多少新奇的地方。

    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许济拿出了千年槐木制作的一张灵木牌位,上面刻着谢云娥的名字,生辰八字与生卒年月,并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向这一张牌位,焚香叩拜。

    许济告诉他们,这是自己的妻子,也是他们的师娘,哪怕是不在了,心意也一定要有。

    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许济要试一下,祭祀香火的功用。

    这次,他就不担心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了。

    历来的香火源力,一直都是神魔鬼怪,最为追求的一种东西,就算是天庭之上的众神和佛陀,对于香火源力的追求,也是没有止境的。

    他这次非常的自信,谢云娥绝对不会在这次的实验当中,受到什么伤害。

    只有收获的多少的不同,而绝不会有害或者是没有益处。

    只是现在还是白天,学徒们都在,许济也没有办法立即询问谢云娥的状态。

    今日是学徒们拜师的头一天,许济没有安排什么比较繁重的工作,只是将这些学徒,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和编队。

    人数太多,就算是开头只教一些文字画图之类的,他自己也忙不过来,只能够是将孩子们进行分组,然后安排课时,分不同批次的来进行学习。

    这次收徒的许济,寻找的全部都是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

    八岁以下的,等他们年纪长到八岁在送过来。

    而十五岁以上的,则已经成为了家中的重要劳动力。寻常根本抽不出时间,来跟着许济进行学习。

    两千四百五十六人,分成了四十九个班,每个班有五十个人,其中一班人数多出六个。

    四十九个班,每班五十个人,这个工作量可是不少啊,许济有些头疼。

    之前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有着充足的人手和庞大的人才储备库,因此,他从来都没有因为人手不足的问题而真正的困扰过。

    在前世的现代社会,所有因为人才不足,而发生问题的公司或者是企业,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没有给够,还像把事情办成。

第三十五章:管理教学与功德

    许济就从来不做这种异想天开的事情,他又不缺钱,也不缺技术和资源。

    他有着金手指,缺啥直接就种出来了,所以丝毫不担心金钱和资源的问题。

    钱到位了,人才自然是大把大把的来,尤其是他所从事的工作还是非常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崇高事业。

    工作有意义,老板给的钱也到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得到了体现。

    还有人会不乐意前来效力吗?自然是没有的,只要许济的公司和集团有招人的需求,那每一次都是人山人海的求职狂潮,人才那是哗哗的如同奔流的洪水一样,往许济身边涌来。

    那个时候,许济唯一的麻烦,就是需要筛选人才,确定其中有符合他们价值观的,才会吸纳进来,而不是来者不拒的统统收入。

    那个时候,他只有人才富余的烦恼,而从来没有缺少过人才的烦恼,准确的说是这种基础性的人才,他从来都没有缺少过。

    可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又不一样了,最基本的人才缺失问题,都没有解决。

    不是给的钱少,这还不是你有钱就能够解决的。

    而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识字的人。

    这个镇子上,能够识字的,就仅有族长和三老那几家的人了。

    而他们对于许济的到来,那是一百一千个不愿意,根本就不可能在出人手去帮助许济。

    因此,许济就只能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他让每班都各自选出一个班长,然后进行统筹,最终,让这个四十九个班长,来协助他管理这四十九个班级,于是事情就开始变得明朗起来了。

    关于这四十九个班长,许济声明,一切都不是固定的。

    他会不定期的考察这四十九个班长,那个学习的快,能够辅助他进行教学工作的帮助。

    做的好的继续,做不好的就能者上,庸者下。

    如果有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就只能够再次分班,将他们调整到下沉班级里去,将来能够学习到的东西,相对来说,也会少很多了。

    其中的原因,不是因为许济不传授他们,而是因为资质和聪慧程度的不同,有些东西,笨人是天生就学不会的。

    任何一个技艺和手段,如果要摸爬滚打到最高的境界,都是需要有足够的聪明智慧来作为支撑的。

    许济当下也只是在教授文字和识图画图的基本能力之余,在传授他们木工的基础技能。

    只有后续技术学的好的人,才能够往深入的程度继续发展。

    许济眼下的这些行为,绝对算的上是非法雇佣童工了,而且更加过分的他还不给钱。

    只要还是因为许济没有办法去解释,自己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金钱和粮食,而且在这个偏僻的小镇上,他也不适合拿出那么多的粮食,去救济这些贫困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人心是天底下最变幻莫测的东西,不要试图用任何的方式去考验人性。

    这是许济曾经的人生经历,告诉他最惨痛的经验。

    直接拿出钱粮来救济贫苦,是天底下最愚蠢的方式。

    虽然他们可能最需要,有人直接拿出钱财和粮食,来帮助他们度过眼前的困难。

    可这样的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许济经历过那么多次的扶贫和救济的公益活动,甚至还将这种救济和扶贫行动,发展成为了一种事业。

    他见识过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情况,知道什么才是就好的救济扶贫的方式。

    就如同他眼下的行为,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一种谋生的方式,然后尽可能的去创造工作岗位,让经济在这个小镇上流通起来,才是真正正确的救济和扶贫方式。

    毕竟他是来做功德的,而不是来种下恶果,考验人心善恶的。

    许济做这些事情的好处,几乎是立竿见影的呈现了出来。

    从他教授这些孩子文化知识和谋生技能的第一堂课开始,功德就如同泉水一般,从虚空中泊泊的流入到他的系统空间之内。

    许济二话不说,全部都用来浇灌了道法的种子。

    道法种子的萌芽,直接顶破了土壤,从福田中窜出,长成了一株幼苗,并且继续的生长,直至功德耗尽,最后成长为一株健康充满活力的道法青禾。

    道法入门的种子,从萌芽长成了幼苗,再从幼苗成长为青禾,最后想要结果成熟,所需要就不只是功德的浇灌,同时需要的还有时间的酝酿了。

    如果剩余的时间,全部用功德来催熟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消耗的功德,数量就多了许多的。

    不是不能这样做,而是衡量一下当前的状况,许济觉得有些不值而已。

    他眼下又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并不需要如此急功近利的去催熟这些知识和技能,等待时间的自然孕育就已经足够了。

    许济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不由得精神大震,更加奋力的向这些孩子们授课,教授他们文字,图形,如何认识工具和使用工具。

    白天许济对着两千多名的孩子传授着知识和技能,晚上就要根据这些孩子白天的表现,进行评分和计量。

    如此忙碌了一个月之后,更有效率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就已经呈现出来了。

    他选择任命那些更加聪明的孩子为小组长,乃至班长之类的职务,同时让这些更加聪明的孩子和其他平庸的孩子,互相组成互助小组与工作小组,这样在聪明孩子的带领下,开始处理基本的工作内容。

    聪明的孩子学的快,而平庸的孩子,学的慢。

    许济就让聪明的孩子,带领后进平庸的孩子,共同复习那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等到他们的小组,全部都达成的许济的要求。

    许济就会发下图纸,让这些孩子们相互协同着,去处理那些最简单的木工配件。

    比如画线,裁直,截取木料,刨平之类,比较简单的工作。

    让他们能够随着许济的教学工作,一步步的进行攀升,直至可以根据学习到的知识,来进行复杂性的工作。

第三十六章:教学难易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时间飞快的已经过去三个月了。

    随着教学工作的推进,这些在许济门下学习木工的孩子们,已经能够互相协同着,制作出桌椅板凳之类,比较简单的家具了。

    有一些聪明的孩子,甚至能够独立的完成这些简单家具的拼装,制作全部的工序。

    许济将镇民们所需要的家具,按照复杂和简单的制作工艺来进行划分,以初,中,高,三个难度层次,来进行划分,设定教学进度。

    桌椅板凳的制作,属于初级。

    务求每个学徒,都能够掌握和学会这些技术,最终能够独自进行拼装和制作。

    学的快的学徒,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能够独自完成这些,比较简单的家具制作工艺和全部流程。

    而一些比较愚笨,学习速度没有那么快的孩子,有些甚至还依旧处在识字,画图,裁木取直的基础木匠工作当中。

    许济也不催促和训斥,只是要求他们将基本功打扎实,务求完整的掌握,也不要急于求快和求成。

    他深知有些孩子,只是眼下看着快,而不是真正的快。

    他们基础知识,其实掌握的并不完善,只是有些孩子想要得到自己夸奖。

    因此,凭借着自己年纪小,记忆力好的缘故,强行的记住了所有的制作工序,短时间内完成了基础简单的制作工艺。

    这些孩子,许济要求他们能够回过头来,教导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同学,一起进步,通过教学相长,来复习完善自己的基本功,同时能够帮助那些还没有掌握技术的孩子,能够共同的掌握知识和技术。

    这也是许济之前,为什么要将聪明的孩子,单独的挑出来,让他们能够成为各自班级的小组长乃至班长的原因。

    中级的木匠工艺,便是一些箱,柜,奁,匣等,较为复杂之类的木工家具制作工艺。

    这些家具用品的制作工艺,相对于桌椅板凳之类的家具,制作的工艺,要更加的复杂一些,其中最为繁琐的就是榫卯结构的开凿与处理,要尽可能的做到精巧和完善,其中颇费巧思。

    这些东西的制作工艺,还比较复杂一点,目前的两千多名的学徒当中,许济仅仅只挑出不到十名的孩子,来传授他们这些家具工艺的基础作业,其中大量的内容,已经从动手制作,转向了结构学习和画图构思,等理论方面的制作,目前还不能够,直接开始学习和接触制作这些东西的时候。

    而高级的制作,则是一些更为复杂,难度程度更加高超的工艺和制作。

    比方说以鲁班锁为基础的各类玩具,宫殿斗拱为基础的各种拼装组合,屋内的大型家具,例如千工拔步床之类的繁琐工艺,还有各种房屋建筑的营造法式等等,这些木匠工艺的制作难度和复杂程度,都是顶级的,不是一般的平庸工匠,所能够完成和制作的。

    这些东西压根就不是一些普通的木匠,所能够承接的活儿,必须有大匠资质的工匠师父,才能够接触和承建完成的工作。

    平庸一些的工匠,大抵就只能够按部就班,依照当初师傅所传授的法式和营造技术,一板一眼的来做事,不敢有丝毫的逾越,哪怕是同样的工件,稍微做一个变种,就能够有一番完全不同的天地,他也不敢有丝毫的探索和冒险。

    而聪明乃至于天资非凡的工匠,就能够依照原理,随意的进行自我创新和改造,来完成自己的目的,最终甚至可以进行完全的创新进步,乃至自我完善工艺技术。

    这一类的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大匠宗师级别的匠人了。

    这就不是普通的学徒,所能够到达成就的高度了。

    许济收在门下的这两千多学徒当中,未来只要能出一两个如此天才纵横的人物,就足够撑起一个流派的兴盛,可以执掌一座顶级工坊,左右整个木匠行业的走向和发展了。

    如果许济的门下,真的能够出这样的人才,将来也能够继承许济的衣钵,代替许济执掌木匠众多学徒。

    也能够让许济腾出手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的地方。

    若果真如此,就不枉费他不厌其烦的教导这些孩子们理论知识,思维逻辑和开拓见识,而付出的努力和辛苦了。

    镇上的居民,因为要将孩子送到许济的门下学习木匠工艺,大多都不敢提什么过于复杂的要求,和高端的家具。

    所留下的需求,大部分都是一些桌椅板凳之类的简单东西。

    这些需求大概就占总需求的三分之二,剩余的三分之一,都是一些家庭当中,确实有不少家庭是真正遇到困难了,确实非常需要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例如门窗,屋梁,柜子,厅柱,大门之类的繁琐东西,或填充,或修补家中确实存在的一些缺漏。

    本来这些东西,如果想要修补,是需要居民们翻山越岭的,到大城里去寻找一些好的木工师傅,来上门测量和制作的。

    这可是要花费大价钱的,在场众多拜许济为师的孩子当中,许多家庭穷的甚至连出去见人的衣服都没有,更何况是钱了。

    如果不是许济,他们可能一直到房屋倒塌了,都没有资金和能力,去修复房屋破损的一些问题。

    如今有了许济的承诺,他们就可以不再花费金钱,到外面寻找一些工匠师傅来为自己的房屋进行修缮或者修补工作。

    已然可谓是济人贫苦,而功德无量了。

    这边许济以先进带后进,又从易到难的教导学徒开始制作家具,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

    许济在教导这些学徒的时候,是分为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导,上午是读书识字,看图作画等等,文化课方面的内容。

    下午就是实践课,是将上午所学的文字和图形等知识,结合实际,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和技能的实际操作内容。

    毕竟木工作业还是要结合实际操作,才能够真正出成果的。只是有别于其他的木匠师傅,指教导实践和工作。

第三十七章:香火愿力

    这些学徒们的事情,一切已经步入正轨,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和教学任务。

    现在许济要将精力,回转到自己的修行方面,毕竟这些才是根本,也是最重要的。

    许济和谢云娥之间,曾经探讨过的关于香火愿力的实验,经过这么多天的实践,目前也得出了结果。

    香火愿力对于一切魂魄和灵性的补益效果,都是极其醇厚而强悍的,而且性质也非常纯净,愿力本身更是具有非同一般的神奇效用,几乎是具有心想事成一般的万用功效,尤其是当愿力本身不参杂任何私欲的时候,纯粹之极的感恩之心,更是让香火愿力的质地更加显得纯粹无瑕,明净澄澈,兼之香火愿力本身的万试万灵效用,谢云娥的阴魂本质,迅速的壮大了起来。

    每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少了学徒与镇上居民的打扰,许济也终于得了清闲,谢云娥就会从木牌灵位当中浮出身影,飘出来和许济见面。

    得益于香火愿力的补充,谢云娥的魂魄本质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和改善,原本只能够蜷缩在阴槐木当中,进行休养的魂魄,在香火愿力的补充下,也迅速变的凝实而清晰,香火愿力带来的效应远远高于阳气对于生魂的补益。

    按照谢云娥的感受来说,如果香火愿力充足的话,她甚至能够凭借着香火愿力,一路直达巅峰,证就鬼仙的最高成就。

    对于她这样简单而直白的心思,许济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她的这种追求是很正常的,但是显然,香火愿力的这种东西,其价值和作用,肯定不是单单只有他们自己才发现了。

    甚至于早在他们发现之前,就早已经大行于世了,要不然那些各地的僧侣寺庙中高居神位的神佛们,为什么都普遍的追求香火,扩大信徒。

    可这种便捷快速的证道办法,最终却并没有成为修行的主流,这里面就必然是有原因的。

    对于这一点,许济从一开始,就已经有所预料和猜测了。

    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代价的,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个世界都一样。

    当你想要获得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注定了要失去些什么,或是隐形的,或是显性的,各自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从无例外,只是多多少少罢了。

    有些东西你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而有些东西,所付出的代价,却是远远超过过了你所获得的一切。

    在穿越之前,他曾经在各种小说的幻想当中,看到过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是香火愿力这种东西,本质上其实是生灵的念头,它们同时具有交易和赠予两种属*******自不必说,我付出了什么东西,你就要回馈给我什么东西,没有什么是免费的。

    而赠予看似是没有任何要求的含义在里面,也不存在任何想要回馈的意思,没有什么诉求,但它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隐性的关键点。

    香火愿力的本质和一种名为信仰之力的东西,几乎是可以化为等号的。

    这是生灵对于神明所传达的一些诉求和期许,既然是期许,那么自然就希望你能够做到,乃至达成某些符合信徒心目中的形象。

    这个时候,生灵本身的这种信仰和期许,就会严重的影响到神灵的自我认知,它会强制扭转神灵自身的形象和认知思想,让神明不自觉的就成为了信徒心目中,所代表的那种样子。

    注意,这其实是信徒的心里和认知当中,你的形象。而不是你原本应该具有的形象。

    也就是说,你最终会活成信徒心目中的样子,而从来不是你自己。

    用一种非常简单且直白的描述来说,就是香火有毒。

    这种毒会扭曲你的认知,改变你的形象,让你从此向信徒心目中的那个样子靠拢,而不是你自己。

    渐渐的你会丢失掉自我,迷失掉本性,从此成为信徒们高贵的傀儡。

    不为自己而活,活着的只是信徒所期许的那个存在。

    那个时候,你也就不再是你自己了,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就已经被信徒的信仰所替代了。

    香火愿力与信仰之力,某种程度上是同一种东西,信仰之力所有的这些隐患和毒性,相信香火愿力也会同样具有。

    而许济对此,之所以不作处理的原因,是因为,相对于谢云娥所获得的好处来说,这些毒性乃至后患,所能够发生作用的时间,都要向后推迟,乃至延缓许久之后的事情了。

    他们所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回报之间,是不成比例的。

    因此对于许济来说,这种交易是非常值得且收益巨大的。

    而且他也不是毫无准备,从一开始在设计这些祭祀和仪式的时候,他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因素。

    他要求这些孩子,在每天早上即将进行上课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排队向师母敬香。

    首先要庄严肃穆,平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情,祭拜的时候,要心念纯净,不杂尘埃,恭敬如一。

    待精神和心灵一切平复,安静之后。

    再进行每天的早课和学习,上香祭拜之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任务。

    上午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下午进行实际手工操作。

    晚上临走的时候,也要向师母告别,同时还要在心中诚心的询问自己,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两千多名孩子,每天早晚两次的焚香祭拜师母,纯洁无瑕的心灵,满怀虔诚和感恩的信念,早晚上香祭拜,取得的香火愿力是极其纯净的。

    因此,他让这些孩子上香祭拜谢云娥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诉求的,只是单纯的说了这是他们的师娘,已经过世了。

    祭拜她,只是因为她是你们的师娘,是师父的妻子,如今在师父的门下学艺,就不能够不知道师娘的存在。

    在感念师父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还有师娘。

    这其中不掺杂任何的其他信息,因为这些孩子们的祈求乃至交易的对象,都是指向于他自己的。

    而对于谢云娥本身,则是完全的感恩和收益,只有纯粹的祭拜,不带有任何的祈求,也不带有任何的交易色彩。

    如此一来,孩子们对谢云娥祭拜所产生的香火愿力输出,是极为纯净的。

    相对于那些复杂的成人,各种需求,祈祷,掺杂着各种利益诉求的祭拜和期许,具备交易和置换等等属性的要求,这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灵,天然纯净的香火愿力,对谢云娥要好很多。

第三十八章:隐性夺权

    谢云娥有香火愿力的辅助,迅速的弥补了灵魂的亏虚,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滋补并壮大了神魂。

    眼见一切已经迈入正道,剩下的就只剩下许济的修行了。香火愿力对于女鬼的帮助,早就已经远远的超过阳气对她的帮助。

    同时,许济也将香火愿力的诸多优势和弊端,都一一向谢云娥进行了阐述和公开,包括他自己的猜测,也毫无保留的告知了谢云娥。

    对于许济的担忧,谢云娥安慰他,那些隐患都是将来许久之后的事情了。

    况且,就算是能够对她进行改变的,也不过就是强化了自己作为许济的妻子,是孩子们的师娘,这一个概念,这点上,谢云娥并不避讳,她反而认为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更加符合她的心意。

    何况之前许济也告诉了她,自己设计这些祭祀时,也有过预先设置的防备和化解的方法。

    这些因为各种需求和祈祷产生的复杂念头等,副作用的指向,都由许济来承担了。

    一旦这些孩子,无论是因为什么而导致他们在单一纯真的心灵之中,一旦产生了杂念乃至于需求,那必然是这些孩子们遇到了麻烦了。

    这些麻烦很大的可能是自身的父母所不能够解决的。而有些又是不能够告诉师父的,这种情况下,这些幼稚而又单纯的孩子,就有很大的可能会在上香祭拜的时候告诉师娘。

    如此一来,谢云娥反倒是成为了许济在这个小镇上的第一个情报来源。能够通过这些孩子,来监视这个小镇当中的绝大部分的家庭。

    一旦镇上这些送孩子到许济这里学艺的家庭,遇到了麻烦,孩子们在无法解决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在上香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师母。

    最终,由谢云娥在夜晚的时候,告知于许济,而许济则会挑选合适的时机和方法,去帮助这些家庭解决这些困难。

    因为有着金手指的需求和帮助,许济非常的乐于帮助镇上的这些家庭。

    很多的麻烦和问题,归根结底,大多时候,都是资源匮乏导致的。

    在这样的乡村小镇上,这些问题,大多可以归咎于穷困二字。

    要么是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了,要么就是家里的人生病了。

    对于这些情况,许济会酌情考虑,这个家庭适不适合帮助,以及如何帮助。

    这些偏僻小镇上的居民,大多都是心灵淳朴的人,人们的心里头没有那么多的杂念。

    因为没有外界缤纷五彩的诱惑,这里的镇民一直过着一种类似于小国寡民的生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鸡犬相闻,邻里和睦。

    然而,这样近乎于原始淳朴的社会,一旦产生了麻烦,那么必然是危及生命的大麻烦。

    可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这些麻烦大多都只是粮食缺少,家里近乎断炊断粮的绝境。

    要么,就是生病之后,无法医治,或者是没钱看病等等诸如此类的麻烦。

    这些麻烦对于贫困的老百姓来说,是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许济来说,就不是什么麻烦了。

    许济也非常乐于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能够救人以急,另一方面也能够收获功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对于谢云娥传递过来的这些孩子们在上香祭拜时,传递过来的麻烦,许济是非常乐意去解决的。

    当然,许济不会直接上来就问这些孩子们,有什么麻烦,而是通过引导,让孩子们自己去说出来,要么就采用别的办法,例如家访或者是从其他的孩子哪里去获悉这些消息。

    这样做等于是拿着答案去完善和寻找具体的步骤,简单至极。

    孩子们大多都没有怀疑过是因为自己在给师娘上香祭祀时,暴露的这些信息。

    因此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孩子们在祭祀时会产生更大需求的隐患。

    在许济解决了这些麻烦,来平复和化解这些带有祈祷和需求的念头之后,剩下就只有感激而没有其他的复杂念头了。

    如此一来,这些偿还了因果之后的香火愿力,对于谢云娥来说,就是最纯粹干净的香火愿力了。

    再吸收这些香火愿力,就只有好处而没有隐患了。

    根据这些麻烦处理之后,谢云娥从香火愿力当中得到的反馈,可以推断出来。

    那些神明乃至仙佛,在吸收香火愿力的情况下,也是以满足信徒的祈求和愿望,来消除因果和隐患的。

    当然最上佳的办法,其实是让信徒们只有感恩,而不向神佛们祈求什么。

    如果有这些东西,神佛大抵是不会收下这些香火愿力的,除非能够彻底的解决这些麻烦,才会真正的吸收这些香火愿力。

    想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小众而弱小的神明,会号称有求必应的原因所在了。

    而那些香火鼎盛的神佛和大神们,大多则是以教法和教义,来引导传播信仰,让信徒不会盲目而无止境的贪婪索求了。

    想到这里,许济也突然深刻明悟了前世地球上,佛经当中,为什么要写那段话了:菩萨畏因,凡人畏果。

    一切都是天道运转之下的因果纠缠,都是要还的。

    时常日久,许济在谢云娥的帮助下,逐渐的掌握了镇子上大多数家庭的生存状况和生活信息。

    在镇子上,许济的威望越大的庞大,以至于某些情况下,他说的话,比镇上的三老和族长说的话,都要管用。

    他所反对的某些意见,所有的人都要考虑,如果实在是绕不开,就只能依照着他的意思来进行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济已经取得了这座小镇上实际上的控制权了。

    只要他的行为和做法,不违背大多数人的利益。

    许济可以轻易的号召整个镇子上的人,来为他效力。

    从许济来到这个小镇,短短不过半年的时光,他就已经润物细无声的夺取了这个小镇的底层权利,成为了这个小镇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了。

    只是他还没有行使自己的这些隐性的权利而已。

    否则,一旦他开口,镇上大多数的人,都会听从他的指令而行事,三老来了都不好使。

第三十九章:道法源流

    整套的操作手法,许济都是参考的前世地球上,春秋时期齐国田氏代齐的整套做法:施恩于民,权利自下而生。

    如此一来,他既获得了功德,又得到了隐性权利等,诸多的好处,简直是赢麻了。

    功德被他浇灌了道法入门的种子,从道法种子上面获取到的反馈知识,其开篇第一句就阐述了道法的来源:

    太初有道,神与道同。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

    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

    上智以道德相契,下愚以鬼神恐惧。

    故唯上智与下愚者不移。

    心同太极,德契两仪,名敬日月,实奉真一。

    纯而无杂,谓之真,浩劫长存,谓之一。

    天得一以日月星辰长清,地得一以珠玉珍长宁,人得一以神气精长存!

    知至道者天不煞,服元炁者地不灭。夫至道不远,祇在己身,用心精微,命乃长久。

    欲得长生,当修所生。所生之法,始用精微,炁结为形,形是受炁之本宗,炁是形之根元。元炁禀形之由,可察灭形之理。

    开宗明义第一篇,就说了所谓的修道法门,其实最早是来源于祭祀奉神之道,或者说和祭祀之道,其实是一体的。

    太初有道,神与道同。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说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最早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修道这个说法的,也没有神道这个东西。

    最早修道,其实就是圣人为了教化天下的百姓,假设一个神,来统一了思想,同时用神的名义去教化百姓,这个时候,修道和敬神其实是一体的,是同一件事。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

    根深则道可长,蒂固则德可茂。

    上智以道德相契,下愚以鬼神恐惧。

    故唯上智与下愚者不移。

    说的是到后来的时候,有些人在虔诚的祭祀神明的时候,就发现了自己拥有了超凡的能力,他们的寿命也远超常人。

    一开始这个原因,被认为是神明的赐予。

    但是圣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神的。

    而神最开始,都是由人所创造的。

    于是那些拥有着大智慧的圣人们,就开始研究这里面的原因。

    于是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上智与下愚,这两种人才能够拥有这些超凡的能力。

    上智说的一种是非常聪明的人,而另一种下愚,则是非常愚笨的人。

    因为只有这两种人,才会坚定不移的去信奉神。

    上智之人,以道德去契合神的教义和宗旨,知道为什么要信奉神,也知道神明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因此,他们能够知其然而后之气所以然。

    因此,他们坚定不移的去信奉神。

    与其说他们是信奉神,倒不如说他们信奉的是神背后,所蕴含的那种道理,此神非彼神而已。

    而下愚的人,则是没有那么多的杂念和怀疑,只是坚定的去信奉圣人所说的那个神,而丝毫不去怀疑神所存在的意义。

    于是,他们的信奉和上智聪明的人一样,显得坚固而纯粹。

    正式这种坚固而纯粹的信仰,萌发的道的种子。

    因为,信为道之根,敬为德之蒂。

    敬信能够萌发道德,进而可以蓄养道德。时常日久自然根深蒂固,由是则道法萌生,超凡而降!

    圣人根据这种原因,继续探索道法的根源,发现了敬神之道背后所潜藏着的道理。

    所谓心同太极,德契两仪,名敬日月,实奉真一。

    就是圣人找到的原因,为什么敬神就能够成为超凡者,因为他们名义上是敬奉的神,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实则敬奉的是他们自己。

    念头在这个过程中纯真唯一,而没有丝毫的杂念,人的精气神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滋养。

    纯而无杂,谓之真,浩劫长存,谓之一。

    天得一以日月星辰长清,地得一以珠玉珍长宁,人得一以神气精长存!

    圣人根据这个道理,发现了长寿的奥秘。

    由此而延伸下去,继续研究,就总结了道理,发明了道法,得了形神全妙的至道,寿命才得以长久。

    至此,许济才真正的明白了道法和修道的真正原理。

    知道了原理,就能够根据这些原理而创造属于自己的修道之法。

    可惜到目前为止,道法入门的种子,还没有完全的长成,无法结成可供收获的果实。

    许济就无法得窥全貌,掌握具体的修道法门。

    当然,因为掌握了修道的根源和基本的原理,他也已经可以从零开始入手,安排自己的修道法门了。

    修道最开始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在敬神的过程中,努力的保持的心念的纯一,因此精神得到了涵养,久而久之自然通神。

    最后又发现了人身炁的存在,在神的统领之下,长久的摸索,就领悟了形神具妙的道德至理,由此创立了修道法门。

    知道了原理,他自己就可以摸索着去创造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

    虽然许济没有神可以去拜,他也不可能去相信什么神。

    道法种子内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当中,所谓的上智与下愚两种人,他其实都算不上。

    他只能够勉强的称之为中庸之辈而已。

    此中庸,并不是君子致中和,而从容中道的中庸。

    那是很高的一层境界,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境界想要入道,简直是轻而易举,就不必向他这样,还需要苦苦的思索,应该如何的去创造属于自身的法门了。

    他的中庸,真的就只是,平庸而两头不靠的那种中庸了。

    既不能够向真正的上智之人,如同六祖慧能那样。

    听金刚经,立马就能够彻悟,自性成佛的宗旨和奥秘。

    也不可能像下愚之人,不问缘由,丝毫不去怀疑,不去追寻原因和根本,只是一心的敬神奉道,自然而然的就能够保证念头的纯一。

    他并非这两种人其中的任何一种。

    像六祖慧能那样,能够立地成佛,彻悟本来,通晓何期自性,本来清净,立地成佛的人物,他是万万比不上的。

    因此,上智之人的上乘顿悟法门就与他无缘了。

    他能够走的,就只剩下渐悟,或者说是实修这样通过循序渐进,而逐渐得道的修行之法了。

    正如与六组慧能同辈的另一位高僧,所做的佛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这样的法门,就是最适合他的。

    六祖慧能的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境界固然高妙,可那是为上智之人所留的上乘法门,根本不是他这样的庸人,所能够企及的。

第四十章:炼心调性使如一

    道法的种子,在它还没有完全的长成,未能成熟之时,便已经能够,传递出如此重要的根本性知识。

    这不由得让许济越发的期待它,完全成熟之后的样子。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可以正式的踏入超凡领域,修行之路。

    从此不必再为了寿命而担忧,人生漫长,前途广阔。

    从现在已有的知识来看,道法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保证念头的纯正,思想的唯一,意志的坚定和纯粹。

    这些要求,看上去比较简单,实际上做起来,是很难的。

    如果有人真正的尝试过,静坐冥想或者打坐存思之类,精神内守的修行方法。

    就会知道,当你致虚极,守静笃,双目垂帘,收心静坐的时候,平日里从来都不起眼的思绪杂念,就会纷沓而来。

    平时看上去没有任何踪迹的思维和念头,在你闭上眼的一瞬间,就会上下翻飞,无休无止。

    杂念如同脱缰的野马,四散奔驰,到处乱窜。

    过往的一切思绪,都如同潮水一般不断的汹涌而来。

    脑海中,如同走马灯,连环画一般,轮换播放,一丝一毫都不会断绝。

    这个时候想要静下心来,那简直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看上之只是简简单单的静坐,你却发现自己根本就坐不住,也安静不下来。

    这个时候,让你真正的闭上眼睛,反倒不如去你做某些事情。

    真正的忙起来,工作的时候,反倒能够专心致志的,让念头保证专注,不会四处飘散。

    可是这个时候,人的精神又是往外飞驰的,根本就守不住,人的精神,自然就的不到任何滋养和增长。

    《黄帝内经》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关键就在于这个内守二字。

    无法做到精神内守,意志纯粹唯一,自然就的不到滋养。

    精神不壮大,自然也就感应不到一身的元炁。

    身内的元炁都感应不到,如何能够做到身内周天圆满,外接元气,感应天地乾坤,乘云气而御烟霞,飞升绝迹呢?

    所有的一切修行,乃至于科技的发现,都是以感知和发现作为根本的第一步的。

    如果没有发现,科学就无从发展。

    如果没有感知,那么修行,自然也就无法进行了。

    前世许济为什么始终都无法踏入修行之路,就是因为那个世界的法则,太过于稳固,人身被牢牢的困死在身体之中,根本就无法感应到任何的元气存在。

    一切观察的方法,都只能够依靠外部的仪器,去进行探索和发现。

    因此,在那个世界上,科学借助这些观察仪器的发现,才会大行其道,蓬勃的发展。

    而失去了感知的方法,就连先民早就已经发现的经络体系,都无法证明它的存在。

    所以许济不得已才会燃烧了自己所有的资源,就是为了谋求一个穿越的机会,来到法则宽松,允许修行的世界上来。

    如今一切都已经见到了希望,一时之间,难免有些心潮澎湃,不能自抑。

    眼下他已经知道,一切超凡的根本和修行起源,都是由信而生,由敬而成。

    信则道生,敬则德长。道德纯粹而真一长存。

    古人由此而登临超凡之机,迈步长生门槛。

    许济知道了原理,就尝试着去进行打坐,静心的修行方法。

    可惜,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从一个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突然间要收心闭目,垂帘静坐。

    自然一开始是杂念纷飞,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到处驰骋,根本就收刹不住。

    各种原因都尝试过了,无论是冥想,还是听息,亦或者是敲木鱼,都不管用。

    屡次收束不了,他干脆就放弃了。

    索性,先从最开始的收心做起,不去追求一步成功,单只追求从专注上做起。

    于是,他重新回到工作中,从木匠活儿上做起,务求做到专心一致,心不外驰。

    每每有心思散乱,神思外溢之时,就往身边的木头板上,敲一颗钉子。

    就这样一天天的锤炼自己的念头和心性,耐下心来,一步步的去调理。

    所谓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则琴可矣。

    又如铸剑,钢多则折,锡多则卷,钢锡得中,则剑可矣。

    从一开始的杂念纷飞,思绪散乱,身边的木板上订满了钉子。到后来,身边木板上的钉子,日渐一日的逐渐减少。

    最后,他已经可以维持住工作三个小时,而心思不乱,神不外驰。

    因为松弛有度,节奏平均,这一番工作下来,非但不累,做完之后,仿佛还如同睡了大觉一般,精神抖擞。

    如今才明白,古人能够从中发现修行的法门,确实不是侥幸的。

    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了打坐之中,从一开始的坐卧难耐,便不去管他,时时关注,时时收束,不骄不躁,不急不缓,只管任他散乱,但凡察觉到,就立刻重新收束念头,使一心不乱。

    到后来,逐渐收心,渐进无思无念之境地,于静定之中得大安泰。

    从定中出来,身心也是通泰舒畅,安然自在。

    自觉修行,已经进入了正途之中。

    与此同时,许济也将自己的这些发现,都一一告诉了谢云娥,让她在每天早晚,接受孩子们上香供奉的时候,多留意一下这些孩子。

    如果这其中,有哪些孩子比较聪慧,体悟到了上香敬拜的过程中,心念纯一的好处,就留意下来。

    有哪些孩子虽然比较愚钝,但是在祭拜之时,心思单纯,没有太多的杂念,一心一意的,这些也要留意下来。

    在许济看来,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在这个敬香的过程中,保持心思纯净而唯一,那简直是妥妥的修道种子呀!

    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要留在身边,进行教导的。

    他向来奉行的是先行者,不必吝啬自己的发现,一定要倾囊的传授自己的所得所知,将他们传授出去,将来一旦遇到了某些天才的人物,就能够反过来,给于他更多更积极的反馈和所得。

    彼此之间互相进步,互相探索和发现。

    这简直就是同道者最幸福的事情了。

    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

    有着金手指作为依仗,他从来都不担心,将来某一天,会有一个学生,一位天资纵横,而一飞冲天的事情。

    如果真正遇到了这样的天才人物,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因为害怕和担心徒弟们超越自己。

    如果有徒弟能够一飞冲天,然后回过头来,高屋建瓴的告知他修行路上的诸多注意事项,以及他们在前方已经探明的方向。

    那简直是省心了太多事情了好吧,简直不要太幸福。

    如果不是为了培养同道中人,然后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同时探索前方更多的未知。

    那么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传承先辈们的知识,然后,让后人带领着先辈的遗志,继续去探索前方的未知。

    否则,如果只是固执的守着前辈的知识,丝毫不做任何的探索和拓展延伸,那么这门学说,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死去了,将不再有任何的生命活力。

第四十一章:求全责备非长久

    经过谢云娥长久的留心和注意,在两千多名学生当中,逐渐的挑出来了五名学生。

    两千多个人当中能挑出来五个,这样的出才率,已经不低了。

    这五个孩子,都是谢云娥认真留意,在孩子们上香祭拜的过程中,长久关注和注视之下,逐渐筛选发现的,念头最纯粹的五名孩子。

    毫无疑问都是妥妥的修道种子,如果将来,能够顺利的踏入修道门槛,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他想将这五名孩子,单独的挑出来收为亲传弟子。

    但是仔细想了想,却又没有这样做。

    现在这五名孩子,目前在众多的孩子们当中,其实并不怎么显得出彩,。

    而修道方面的资质,目前却又不适合公开。

    还是那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强行推行下去,虽然并不会有太多的反对,但却容易让这五名孩子,遭受群体性的排斥。

    就算是三令五申,禁止孩子们排斥和欺负某些人,却效果却并不会有多大的起色。孩子们依旧是会不自觉的排斥那些人。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公然的宣称,要将这五名孩子收为亲传弟子,刻意的拔高他们的地位。

    可是这样做,又重新落入了画蛇添足的麻烦之中了。

    本来这五名孩子,是有着修道的资质的。

    一旦被刻意的拔高了他们在学徒中的地位,难免会因为地位层级的问题,污染了孩子们纯净懵懂的心灵。

    万一造成这样的后果,恐怕这五名孩子,就真的毁了。

    那到时候,可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所以许济只能够暗暗的留心,关注这五个孩子的日常表现,但有进步,便不吝夸赞,引导他们向上,同时也努力在众多的学徒之中,将他们树立为良好的典型,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出来。

    相信在这样正向的学习环境之中,这五个孩子,一定能够收获众多,并且健康的成长。

    其他的方面,许济就没有给于过多的关注了,以防频繁的插手,引法其余的优秀学徒和孩子们的妒忌与排斥!

    不要说小孩子的心思单纯,就不会有坏的心思了,孩子们的单纯和他们行为上的善恶,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他们都有自己的好恶,只是这些好恶,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而已。

    孩子的单纯和他的善恶,中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并不是说心思单纯,就不会做坏事了。

    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单纯,其实是非常恐怖的。

    他们可以不带丝毫恶意的用开水浇灌一整个蚂蚁的巢穴,同时也可以面带笑容,嘻嘻哈哈的将猫狗野兔之类的动物,扔下深谷悬崖。

    这些都是单纯,但并不代表善恶。

    并不是说他做了这些事情,就证明他是善良的或者是邪恶的人。

    而是他的善良或者恶,只是表现的单纯而直接,没有多少的潜藏和伪装。

    又或者是因为,他们只是单纯而毫无目的性的做恶,自身却并不以为是在做坏事。

    只是因为好奇,就好像用开水浇蚂蚁,用绳子帮助鸟儿的腿,等等这些在受害的马伊或者是鸟儿看来,是极其恐怖和可怕的事情。

    却并不带有多少的恶意,单纯只是因为好玩而已。

    单纯的善和单纯的恶,其实都是单纯。

    只是懵懂之间,并不知道这些行为是多大的恶。

    因为这些行为的内核,都是不带任何功利和利益导向的。

    真正的邪恶,在我们看来,其实是因为利益的缘故,在有目的有计划的从事某些损害他人的行为,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而这种邪恶,通常是持久而延续的。因为利益是持久的,有多少的利益,他们的邪恶,就能够持续多久。

    真正邪恶的是成年人,带着利益的导向和目的,满脸笑容的将你推入悬崖,让你坠入深渊,明知结果,还看着你去死。

    平日里,看起来最是慈眉善目或者是和蔼可亲的友邻,可能仅仅只是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利益,就将身边的亲人或者是孩子,拐卖或者是杀死,藏匿等等,这些行为都能够将脆弱的人们置诸于死地。

    阳光下最不能直视的就是人心。

    许济多少年来,获得的最大人生经验,就是不要去测试人心和人性。

    制止邪恶的最好方法,不是雷厉风行,严苛峻法。而是不给邪恶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因此他才会将这五名可能的修道苗子,依旧放在学徒当中,放任他们继续健康的成长。

    这样做才是最佳的办法,就算将来这些孩子,有一些误入了歧途,那也只能够算是他命该如此了,谁也救不了他。

    并不是每一个天才,未来都能够成才的。也不是每一个将来成才的,也能够向他一样,走上求道之路的。

    有太多太多的天才,他们可能只是某些方面的天才,并不意味这天才,就一定要有同等高度的道德和修养水准的。

    他能够培养这些人,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成才,然后回馈知识,扶携同道,解放天下百姓,带领众生摆脱贫苦。

    但是他自己也明白,这些只能够是自己的希望,一切都不能够强求。

    人人都各自有各自的追求,人人都各自有各自的难处和苦衷,可以不理解,但不能够强求。

    他能够做到的,就只有将这些修道的种子,找出来以后,加以培养,让他们能够同自己成为求道路上的同行人,共同探索道法的未来,矢志不渝的追寻广袤深远的无穷大道。

    而他就是这条路上的先行人。

    万事不强求与他人,必先求诸于自己。

    自己做到了,有别人看到自己的行为,愿意发心效仿,跟随自己的脚步,和自己一起去做事,那就真的是再好也不过了。

    如果有不愿意的,也不应该强求,人各有志。

    随他去了,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要和自己一样的。

    我们要允许有不同的人存在,他们的存在,也许并不意味着,那就是一件坏事。

    要允许花盛开,哪怕这朵花,并没有如同自己预期时,长成的那种样子。

    可那朵花,依然如同自己当初最开始预想时的那样,盛开了,这就已经很好了啊,最初的预期已经达成了,为什么还要贪图更多呢?

    不必求全责备,要让所有的事情,都随着自己的意愿来,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

    不是吗?

第四十二章:敬,如在

    除了这五名学生,他还嘱咐谢云娥不要放弃观察,继续寻找其他有天赋的孩子。

    可能并不像这五个孩子一样,那么天然的成就。

    但是,可以经过培养,通过人为的引导,看能不能形成更多的可能。

    要尽可能的,去寻找和挖掘孩子们隐藏的天赋和天分。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真正有天分的人,可能就只有那么千分之一或者是万分之一,这样稀少。

    就如同许济这里,一共有将近两千五百名孩子,最终能够被挑选出来的,竟然只有五名孩子,天然的拥有修道的天分。

    可是其他的孩子,难道就没有了吗?

    不是的。

    许济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其实都是有修道天分的,只是多多少少而已。

    就如同学习的天分一样,有些人可能就是擅长运动,书根本就读不进去。

    可是,许许多多的运动员,再不擅长读书,也还是有一些基础成就的。

    真要耐着性子去读下去,总是会有收获的。

    只不过这样的强压之下,收获和付出不成比例而已。

    有些愚笨的人,可能花费一年的时间,所掌握的知识,在某些天才的眼中,看一眼就全都会了。

    但是没办法,有些事情,该学还是要学的。

    只是要多注意资源投入的产出比而已。

    有些孩子,确实不适合读书,那就让他去做自己感兴趣乃至于擅长的东西。

    可能这些他们擅长的东西,本身并没有多少的价值,可世界那么大,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价值的。

    真正需要做的,是从他擅长的事情当中,挑选某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因为他所擅长的东西没有价值,就强迫着他去改变,从事某些他不擅长,甚至是讨厌的事情。

    这样做,或许会有一定的成果,可那是得不偿失的。

    他明明可以在其他的领域获得更加优秀的成果,却只能够困于生机,只能够从事一些高投入而低产出的行业,勉强的养家糊口。

    既挣不到钱,过的也不快乐。

    许济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众多的孩子们当中,去发掘去寻找这些有天赋,却并不知道自己有天分,或者是有天分,但是潜藏的比较深,没有被挖掘出来的孩子,要在这些孩子当中,寻找到更多的修道苗子。

    为此,他想了许多其他的办法,最终要的是在孩子们在为师母上香的时候,嘱咐他们,一定要用心,不能够有敷衍。

    敬,如在。

    这三个字,就是许济教导这些孩子们在为师母上香祭拜的时候,要如何做的重要心法。

    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逐渐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

    既为谢云娥带来了好处,同时也能够改变这些孩子们的未来和成长。

    只要能够在每次早晚上香的时候,保持敬,如在的精神转态。

    孩子们的精神和意志,就能够常常的得到滋养,时常日久,自然能够获得好处。

    同时,谢云娥因为香火愿力纯粹,神魂得到滋养的缘故,已经能够凭空牵引天地元气了。

    孩子们在每天上香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保持精神意志,纯粹空灵的状态,谢云娥就能够牵引天地元气,主动的契合孩子们的精神,让孩子们的身体也同时得到缓缓的滋养。

    这才是每天早晚上香,让孩子们保持敬奉精神,凛冽如神在的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原因。

    就连许济自身,在每天练拳和工作的时候,如果某一个时刻,能够进入到专注而极致状态的时候。

    时刻关注他的谢云娥都会立刻牵引元气,为他洗练身躯,涵养元炁。

    这就是为什么许济在每一次进入到专注状态之后,醒来之时,总会感受到神清气爽,舒适自在的原因之一。

    并不单单只是因为,他进入到了专注唯一,精神纯粹的状态。

    许济目前教给孩子们在上香敬拜师母的时候,要专心,要诚恳,就是因为,孩子们在这个时候,是能够得到巨大的好处的。

    而其他的内容,许济认为,目前还不适合教授这些孩子们,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好木匠工作,将来能够为家庭减轻一些负担,乃至将来可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有一份谋生的职业。

    修道固然是大事,但人生从来都不是只有自己的。

    你还有许许多多的亲人需要照顾,还有家庭需要供养,不是突然间想要修道了,就奋不顾身,出家而去就行了的。

    须知世上从来都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抛家舍业只能够让你积欠下更多的因果,将来遇到内在的心魔,乃至因果牵引而引发的外魔,就知道因果之重,心劫难过了。

    舍弃一切应有的因果业债,抛家舍业,遁入深山从来都是一件正确的选择。

    人道未竟,天道又怎么能够到达呢?

    再有就是许济担心,以他眼下的修道知识,并不足以,为这些孩子们,提供正确的修道启蒙知识。

    因为这些知识,全部都是修道种子成长之后,所反馈给他的,而这些知识的来源,其实都是源于他前世,所阅读过的那些佛法道藏的诸多典籍。

    只是从前,这些知识因为世界影响的原因,根本就无法凝聚成为修道种子。

    因此许济也就一直都无法进入修道的门槛,迈入正途,前世的世界,也不允许有超凡人类,这样的存在出现。

    许济也就一直没有能够正式修行,真正迈入超凡的领域。

    如今因为世界的原因,这个世界是允许有超凡力量的存在。

    如此一来,他曾经所吸取的那些道法佛藏典籍,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那些知识,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上,凝聚出了种子,经过他的浇灌,然后生根发芽,如今终于快要成长为果实了。

    这固然是让他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可问题是,这些知识,都是来自于前世的那些智慧的总结,并不知道,他们是否契合当下的世界,求道或许如一,但修行的内容是否相同,或者相容呢?

    他也不确定,这些前世的知识,是否能够真的适应或者融入到,当下的这个世界。

    前世的知识,诸多佛道高人的智慧,所凝聚而成的道法种子,进而组合成的道法,真的能够适应这个世界吗?

    许济并不确定。

    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本土的道法知识,是否与他现有的知识,产生矛盾与冲突。

    这些都是他需要严正面对的事情。

    要知道任何一门知识,他们体系和系统,都是有着各自的根本逻辑的。

    一旦产生不兼容,那产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轻者贬为旁门左道,严重的就是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

    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些知识,是否和这个世界本土现有的道法体系,能否兼容。

    但是,有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道法不兼容,道德却是统一的,这一点无论是在任何一个世界,它都是一样的。

    无论是在任何一个世界,只要是有着秩序的存在,那么道德,就一定是人人尊奉,人人都可以接受的。

    或许道德二字,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同的称谓,但本质如一,这一点上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这是社会管理的本质所决定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

昨天更新问题

    昨天更新的章节,第四十三章被屏蔽了,内容被禁。

    作者会尽快的进行修改,重新再发出来,另外,不会影响今天的更新。

第四十三章:群体智慧的后发优势

    前世在地球上的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无论任何一个流派的学说,都是导人向善的。

    甚至于现代文明的那些西方国家,无论再怎么肆意妄为,倒行逆施,甚至是热衷于掀起和贩卖战争。

    可它们在文化宣传和宗教信仰上,也同样都是推崇道德,鼓励善行,宣扬民众要遵纪守法的。

    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无论是哪里,几乎都毫无例外。

    没有一个统治阶层会鼓励自己的百姓们,去选择杀戮,偷盗,抢劫,乃至于胡作非为的。

    这个世界上可能会有道法不兼容的问题,但是在道德上他并不担心。

    因此在高端的道法修行上,可能会因为修行理念的问题,在高端问题上,出现分歧,这是必然的。

    但是在基础问题上,他并不担心会产生那些差异。

    所以有关真正可修行实证的道法修行,在自己的道法种子,其果实真正成熟之前,他不会传授给这些孩子们真正的修行知识。

    但是在基础上,特别是日常生活或者三观教育的问题上,他并不担心自己的教育会产生什么太过于严重的偏差。

    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

    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于世界文明的进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降维打击的存在。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完全有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掀翻封建时代任何皇朝的统治。

    金手指的类型,保证了时间是完全站在他这边的。

    而且由于有着先进的思想理念,再加上他在现代社会所积累的丰富组织经验,只要给他足够的人手和时间,他完全可以拉起一支庞大的革命队伍,再造乾坤,一窥社稷神器。

    可如果真的要那样做,就等于说是他重新回到了前世的老路上来。

    这个世界因为文明进化方向的分歧,导致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和知识,都完全倾斜于超凡的文明个体,而不反哺与整个社会。

    导致整个世界的文明进化程度相当的低,通过自己在这个小镇之中,逐渐搜索到的历史和启蒙知识上来看。

    这个世界的文明历史,已经有进万年的清晰历史记录了。

    可是这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已经还是停留在封建皇朝的统治时期。

    很明显是因为背后有人乃至势力,故意保持这样的文明停滞状态,并不允许民智开启,走上全体文明智慧的结果。

    这种情况对于许济是有些不利的,他已经习惯了前世工业化集成化大规模的研究体系,借助群体的智慧去向前进。

    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金手指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否则的话,单纯的靠自己研究,如何才能凝聚出足够多的种子,让自己快速的进步呢?

    现在短期内来看,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将来必然会跟这个世界引发剧烈的矛盾问题。

    这种将一切文明的精华和知识,统统都聚集在个体身上的行为,对于统治者来说是非常友善的,他可以固化阶层。

    可是对于许济这种已经习惯了开拓新的领域,探索新知识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

    因为个体的智慧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学完了既有的知识之后,想要进步,就必须有新的知识来作为前进的资粮,保证自己能够持续的进步。

    可是这样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已经习惯了的事情,在这个阶级固化,文明停滞的社会,是非常奢侈的一种行为。

    文明进步的速度越快,社会的变动也就越剧烈,固化和腐朽的淘汰也就越迅速。

    他和这个世界,代表最上层的统治阶层,有着非常严重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是完全深刻到化解不开的。

    这个矛盾的爆发点,或许要往后推迟许多,但绝对不会消失,随着许济将来的进步,他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再一次的停留在原地,成为腐朽者的一员。

    这是固化者和进步者,根本上的冲突和极端对立的矛盾,化解不开。

    只是当下想要解决这个矛盾,是不现实的,因为许济太过于弱小了。

    恐怕他刚一挑起战争,就会被对方执行斩首行动,一切功亏一篑。

    因此这个矛盾的爆发点,要往后推迟很久很久,久到许济已经能够完全的自保,久到许济可以团结所有渴望进步,渴望继续前进的同行者,一起燃起革命的火苗。

    冲突或许会推迟,可矛盾永远都在,不会消失。

    如今的许济只能够耐得下心来,先学习这里既有的知识,然后踩着巨人的肩膀上,借鉴着前辈的经验,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那一波人。

    然后再代表着这个世界的先进个体,共同掀起革命的浪潮。

    修仙者,掌握着最先进的超凡知识和技术。

    可他们却没有将这些知识,普及开来,形成不了先进的生产力,就无法给这个社会带来进步。

    因此可以判断,他们已经腐朽了。

    就算他们之中,有个别的开明之士,也抵挡不了整个文明崩塌的大势。

    而自己将来要做的就是团结这些先进的,中立那些旁观的,打击那些既得利益的那一小撮。

    这些修仙者,哪怕是掌握了如此先进的生物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的寿命延续问题。

    但文明的先进性,更多的是取决于生产力的先进性,生产力才是社会文明的本质。

    他们并没有将先进的文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于是就决定了许济将来必然会对他们形成降维的打击。

    个体力量和集体的智慧,根本就不是一个层级的对抗。

    就算是个体之中,产生了一两个天才到绝对的人物。

    但是集体依然能够依靠着庞大的群众基础,可以批量的涌现出无数天才人物,前赴后继的和那些个体的强大者进行对抗。

    时间终究会站在更具优势的集体上来,群体基数决定了后发优势的根本胜利。

    他对于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可能在个体武力上并没有多少的优势。

    他所能够展现的文明优势,在于集体,而非这个世界上的发展方式。

    这个世界的先进文明,更加趋向于将文明的成果,更集中于个人。

    固然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某一两个涌现出来的天才人物,会形成非常快速的先发优势。

    但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总是有极限的,必然只能够专注于某些方向,无法向前世的地球那样,能够全面的细致的发展几乎所有的领域。

    最终,带领文明的全体民众,共同走向文明跃升的美好前程。

    而修仙文明则不同,他们的进化方向是一切伟力归于个人,只选择个体的文明进化,生命层次的跃升,对于社会的文明进程,几乎是毫无帮助。

    这也是群体智慧的后发优势所在,许济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这是他对于这个修仙文明,最大的优势。

    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和时间做朋友。

    就像种田一样,不误农时,播下良种,等待收获,未来总有一天是他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664/ 第一时间欣赏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最新章节! 作者:纯阳剑术所写的《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为转载作品,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介绍:
辛苦积攒功德,终于有机会兑换穿越的机会来到仙侠世界。
带着功德福田种植系统,心怀长生不朽的光明未来。
只是还没等许济展开对未来的愿景,一不留心,就被女诡骗到了荒郊野岭。
女诡舔了舔舌头,笑靥如花;许济欲哭无泪,头皮发麻。
......
于是女诡成了许济的道侣,修行的引路人。
这个世界多了一个种道修行的长生者。
长生种道,不争朝夕;及时播种,终有所得。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长生种道从诡魅道侣开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