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TXT下载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全文阅读

作者:蓝白的天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txt下载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六章 皇家娱乐中心盛大开业(求追读求票!)

    一道道的好菜随着店小二的高声唱菜,不断的送入包厢,明朝时候的酒桌文化经历了宋元两朝之后,已经趋近成熟,说正事之前先吃吃喝喝挨个敬酒,那都是规矩里的事情。

    辽王朱启是东家,地位也是此番宴会上最高的,众人自然是都要和辽王朱启喝上一杯的。

    徐妙云穿着一身丫鬟打扮的衣服,靠墙站着,小心翼翼的观察着辽王朱启。本以为这位在潇湘馆写出《花下酌酒歌》这般精妙诗歌的王爷,不说如同柳三变一般放荡不羁,但起码浑身上下应该都是书生气,或者说,才气。

    但看了半天,反倒是那个李景隆浑身上下都是书生气,说话文绉绉的,时不时的还冒两句诗,引经据典等等。

    至于辽王朱启,外表来看还算英朗,就是谈吐之间让徐妙云感觉非常奇怪。

    只见到一轮吃喝之后,从头到尾都是喝米酒的辽王朱启站了起来,抬手示意诸位官二代们都安静下来,随后给了朱棣一个眼神。朱棣很快拿出了小本子,还有旁人递上来的小毛笔,一脸严肃的表情。

    就见到朱启拿出了一份早就备好的演讲稿,说道:

    “今日本王和燕王宴请大家的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两个,不,还要算是太子爷,我们三兄弟,是响应皇帝的号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大明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了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我们三兄弟积极筹备,已经注资三千两,创建大明皇家娱乐集团,首期工程,就是皇家娱乐中心……”

    辽王殿下在那边念着,一众人等满脸认真,念完之后要点就一个:我,辽王朱启,开店,打钱。

    那他们还能说啥呢,纷纷鼓掌表态,说的太好了,我们一定到。

    本以为正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就见到辽王殿下又拿出了一本书,放在了桌子上,说道:

    “此物名叫漫画书,是我们皇家娱乐中心首推出来的业务,到了我们皇家娱乐中心,只需要一点点的入场费,就可以有一个专门的座位,安安静静的坐下来看漫画。”

    一众功勋子弟们,哪里听说过漫画书这种东西,再看那封面精美异常,大写的三个字《明山河》,作者:朱启!

    好家伙,辽王殿下画的画本啊这是?

    徐妙云也是伸长了脖子看着桌子上的漫画书,万万没想到辽王殿下,竟然如此有才,不仅会作诗,还会画画呢?可惜就是年纪轻轻的就去潇湘馆那种地方,还在那里作诗送给姑娘,不免让人觉得误入歧途。

    画本这种东西,这些功勋子弟们又不是没看过,甚至连成人一点的,他们都看过,但这么精美的还是头一次看,徐增寿离得比较近,率先拿起了那本漫画书,嬉皮笑脸的翻了开来。

    只因这一眼,便误了终生。

    ………………

    应天,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的下人们觉得很奇怪,平日里有事没事就喜欢往外面跑的徐增寿,从外面回来之后,破天荒的居然钻进了自己的书房里去了!

    好家伙,自从确定了徐增寿没有考科举的本事,魏国公不再请教书先生教育徐增寿以后,书房这种地方,对徐增寿来说那就是绝缘体啊,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怪事不止这一件,自从徐增寿进了书房,都有好几拨人来人府上拜访,无一例外的都是那些勋贵之后们,全是来找徐增寿的。

    下人们自然不敢阻拦,通报之后便恭恭敬敬的请他们进来了,本以为徐增寿会和他们一起出门去,结果这些勋贵子弟们来了以后,第一时间竟然是跟着徐增寿一起钻进书房里去了!

    不仅如此,走的时候还红光满面,精神奕奕,旁人问起来,那些勋贵子弟们也只是说一句:

    “读书使我快乐。”

    好家伙,这已经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的问题了,这是后羿重生,准备射日了吧?

    对于儿子突然变得喜好读书这件事情,公务繁忙的魏国公徐达还是很欣慰的。

    这一天,他忙碌到很晚才回来,瞧见徐增寿书房那边还亮着灯,魏国公当时眼眶就红了,对着周围人说道:“看到没,我儿多么勤奋刻苦,这都什么时辰了,居然还在挑灯夜读,实乃我徐家之幸!”

    徐达那是越想越感动,生怕徐增寿饿着,让人煮了一粥,随后亲自送了进去,随后就看到坐在椅子上的徐增寿,一边咧着嘴看着书,一边脚尖还一点一点的,看上去高兴极了。

    徐达也高兴极了,他凑了过去,想给徐增寿一个惊喜,等凑到身前,徐增寿有所感悟回过头,满脸惊恐。

    那一夜,徐增寿被打的不能活了。

    …………

    对于徐增寿因为漫画书挨揍,不能来开业典礼一事,朱启听说之后也只是唏嘘了三秒钟,而皇家娱乐中心的盛大开业,并不会因此而受到任何的影响。

    这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装修了将近二十来天的皇家娱乐中心,也终于盛大开业了。

    因为是首次开业,朱启并没有弄什么开业典礼,搞得过于隆重,门口放了两串鞭炮之后,便开门迎客做生意了。

    老百姓们都是喜欢看热闹的,一看这边装修了二十来天的店铺终于开业,一个个的围过来看起热闹。

    应天府的百姓还是见多识广的,什么样的店铺没见过,但走近一看,好家伙,这店铺真的没见过啊!

    只见到门头挂着【皇家娱乐中心】几个字,甭管后面四个字,前面两个字就够气派了,皇家!朱皇帝家开的店啊?

    再看那装修,一众人等都吓了一跳。

    门前两横踏的碎石子路,下面有涓涓的细水流过,旁边还有搭建的出来的小假山,一个小风车一样的东西架在假山跟前,滴溜溜的转着,水就是从假山上流下来,光是门口这个小东西就让不少的百姓们驻足围观,新鲜,没见过。

    这是艺术盆景,当然没见过啊!

    古代虽然早就有盆景了,但这时候流行的盆景,还只是很死板的植物,朱启这个亲手制作的风车,假山,植物集合为一体的盆景,那绝对是划时代的玩意。

    更别提流动水系统,制造出来的如同小型瀑布一样的场面,隔壁家小孩放这边能玩一整天。

    当然,最吸引老百姓们眼光的,还是门口站着的挂着红色丝绸带子的姑娘,一个个五官标致,长得水灵,凡是有人进来,姑娘们就一齐脆生生的喊一声:“欢迎光临。”

    好家伙!看看这待客态度,比潇湘馆里的姑娘还好啊!

    不用问了,看这个架势,这一定是教坊司开的新店了吧?不过皇帝不是下令不允许风月场所的工作人员穿得太过妖艳吗?算了,天下都是老朱家的地盘,怎么弄还不是老朱家说的算?

    那些早早就到场的勋贵子弟们,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纷纷交钱入场,百姓们就更以为这是风月场所了,要不然这些勋贵子弟们能跑得这么快?除了风月场所能有这样的吸引力?

    有一个穿着粗麻衣的富商瞧见这架势,也不继续伪装了,拿出钱袋子就往里走,本以为会和潇湘馆一样有老鸨过来领着,却没想到在一声声温柔的“欢迎光临”之后,一个装的跟小牛一样的小二走了过来,笑着问道:

    “客官里面请,请问客官是在一楼还是上二楼啊?”

    那富商一愣,本以为一楼会是跟潇湘馆一样的戏台子,然后摆满了桌椅,还有姑娘作陪的打茶围,但这一楼只见到了桌椅和戏台子,却没有瞧见什么作陪的姑娘和戏台子。

    富商犹豫了一下问道:

    “这一楼是什么,二楼又是什么?”

    那店小二拿出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详细的价目表说道:

    “这一楼就是普通座,一人二两银子,只能看书吃饭看戏,其余项目是没有的,二楼是会员座,一人五两银子入场,除了看书之外,还有本店推出的新品漫画书《明山河》,还能听书听相声呢!”

    “漫画书?听书阁?相声?”

    那富商犹豫了一下,考虑到这是不是风月场所的新行话,他还是拿出了五两银子,获得了一张会员卡,然后怀着忐忑的心情上了二楼。

    只见到二楼有一个个的小包间,还有一些不知道干啥用的大房间,店小二说那是说相声和说书的地方,只是说相声的艺人还在培训,目前只有说书。

    富商听了点了点头,说书这东西他知道,确实很有意思的,但是说相声是什么啊?算了,还是先进小房间吧,来个姑娘喝花酒。

    富商脸色平静的进入小房间之中,只见到桌子上摆放了两本书,一本是《明山河》的漫画书第一话,太子朱标亲自批准,由专门的工匠师傅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赶工才印出来的画本,另外一个本是《明山河》小说版,分别印了三百册,也够用了。

    明初这时候就已经有了刊印画本的能力,甚至还能印出色彩,就是有点废师傅,不过朱启只需要黑白画就足够了。

    这富商犹豫了一下,想着反正要等姑娘,这话本看封面还挺有意思的,便拿起了漫画书,先翻开来看起来。

    这一翻,就翻了一整天。

    (求大家追读,求票!)

第十七章 我与花魁乃是管鲍之交

    春日的阳光就像是潇湘馆的姑娘一样,摸得朱启那是舒舒坦坦的。

    不过朱棣快速的脚步声打断了朱启的回笼觉。

    “三哥三哥!发财了发财了!”

    朱启从被窝里探出头来,就瞧见朱棣急匆匆的跑过来,后面内官跟的气喘吁吁的硬生生的没跟上。

    朱启从床上坐起身来,边上的宫女上前来帮着朱启穿衣服,看着铜镜里自己结实的身材,朱启不禁感慨,自己这么好的腰,也不知道要便宜哪家姑娘了。

    那边朱棣走了过来,喜不自禁的说道:

    “三哥!昨天刚开业,你猜我们娱乐中心赚了多少银两!”

    朱启心中有数,但为了配合高兴的朱棣,还是一边打哈欠一边说到:

    “多少?”

    朱棣夸张的伸出了一个巴掌:

    “何掌柜昨晚算过,一天就入账五百两啊!杂七杂八的去掉成本,还能有两百多两入账,三哥,要是每天都这么赚,咱们不出一个月,就能回本钱了啊!”

    何掌柜是朱启找来管理皇家娱乐中心的人,

    “这是好事,让大家都再接再厉。”

    朱启已经穿好了衣服,一边往外走一边继续说道:

    “对了,相声演员的培训情况怎么样了?”

    朱棣跟在朱启身后,就像是小跟班一样汇报到:

    “三哥放心,我安排何掌柜盯着呢,一切顺利,就是想要达到三哥你说的那种水平,可能还需要日子。”

    朱启摆了摆手说道:

    “没事,找的都是应天府最优秀的一批优伶,他们要是都说不好这相声,那别人也难说了。”

    “三哥说的是啊。”

    朱棣喜滋滋的说完,随后看了看左右,给了朱启一个眼神。

    朱启会意过来,干咳了两声,说道:

    “你们都退下吧。”

    “是。”

    一众内官们并没有多想,很快就退到远处,这时候朱启才小声问道:

    “衣服带来了?”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

    “三哥,带来了,就在马车上呢,咱们换了衣服直接去潇湘馆就好了。”

    朱启心领神会,但想了想还是补充了一句:

    “这潇湘馆好多天之前就传出要花魁挂衣,到现在才定下日子,这叫什么?这叫饥饿营销,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开业成绩不错,赚了点钱,就骄傲自满,此番去潇湘馆,主要是学习学习别人的营销手段,知道了吗?”

    朱棣使劲点了点头,一脸认真的表情:“这是自然,定要把她潇湘馆里里外外都给看个透彻才行!”

    “嗯,是这个道理。”

    朱启说完,迈开脚步朝着外面走去,朱棣随后跟着,兄弟两此时,那都是浑身正气。

    不过他们两前脚刚走,后脚就有纸条子递到了御书房里了。

    朱元璋此时正因为北方战事大捷,还有朱启最近的优秀表现而心情大好,打开纸条子之后,显示看到了第一条消息。

    “皇家娱乐中心开业,生意红火,百姓们纷纷议论《明山河》,了解到大明朝开国不易……”

    一番情报看下来之后,朱元璋也是心情舒畅。

    朱启之所以能开的了皇家娱乐中心,还能让官方机构给印刷漫画,除了太子朱标的支持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的首肯,没有朱元璋点头,你以为以老朱为男主角的漫画能发行的了?

    哪个印刷师傅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印刷这种漫画书哦?

    如今见到百姓们反响不错,朱元璋也就放心了,看着纸条下面的情报,大多数都是记录百姓反应的,他的脸上笑容更加洋溢了起来。

    但是看到接下来的情报,他的笑容渐渐消失了。

    “辽王朱启与燕王朱棣,换了护卫衣服,轻装简从前往了潇湘馆,据说今日是潇湘馆花魁挂衣,选入幕之宾的日子。”

    边上的内官看的那是心里一跳,本以为大事不好了,再看朱元璋的表情,看不出什么悲喜,反倒是思索了一番之后,站起身来背着手往外走。

    那内官赶忙跟上,就听朱元璋命令道:

    “给我换上便服,备好马车,去潇湘馆!”

    朱元璋说完抬腿往外走,随后想了想,说道:

    “等一下,把宋濂,李善长,徐达他们,都给我喊来,一起去。”

    那内官人都傻了,皇帝上青楼?还喊大臣跟着一起去?

    ………………

    应天,潇湘馆。

    虽说皇家娱乐中心正式开业了,但才刚刚开业一天,想要影响到潇湘馆的声音还是不太现实的。

    更何况男人都是海鲜和熊掌都要兼得的生物,骨子里就希望每天能做四件事,一日三餐。

    今天的潇湘馆也是如同往日一般的井井有条。

    朱启和朱棣早已换了平常人家的打扮,身后依照惯例跟了五名护卫,这一连来了十来天,就连老鸨都认识朱启和朱棣了,一瞧见是这两位一掷千金的公子爷来了,赶忙就笑着脸迎了上去。

    今日是花魁师萱儿挂衣的日子,就连打茶围的钱都贵了两倍,若是想上楼包个包间,那价钱少说都得五十两朝上走,这还不一定有房间呢,优先留给熟客啊。

    好在朱启和朱棣两人那都已经算是潇湘馆的熟客了,跟着老鸨一路上了楼,点了一些炒菜和一瓶米酒,朱启是学聪明了,打死不喝烧酒了,劲太大,架不住。

    没多久姑娘们就来了,一个个莺莺燕燕的,该倒酒的倒酒,该夹菜的夹菜,该吹箫的吹箫。

    外面也是热闹非凡,这家书院的才子来捧场,带来了诗词佳作,有龟公尖着嗓子大声唱诗,引来一阵吆喝,那边又有哪家富贵公子,送了两百两银子给师萱儿做打赏,有时引来一众羡慕的目光。

    这花魁都还没有出场呢,竞争都已经开始逐渐白热化了,可想而知这师萱儿的名气有多大,平日里该有多受欢迎。

    就是不知道师萱儿,有没有上次见到的那个丫鬟好看啊。

    朱启心中没来由的想到了徐增寿带来的那个丫鬟,有一说一,那丫鬟长得确实好看,唇红齿白皮肤细腻,五官精致睫毛弯弯,就是一对对A略显瑕疵,但年纪小能理解,等长大了,也就长大了。

    朱启在这边想着徐增寿家的小丫鬟呢,外面老鸨又来了,笑着解释了一通,朱启才明白,原来想要争夺花魁,也需要提前交钱的,名叫入围钱,按照师萱儿如今的受欢迎程度,一人一百两。

    朱棣犹豫的看向了朱启,显然再询问这笔钱交不交的意思,朱启倒是没有犹豫,示意身后的高锦交钱。

    那老鸨收了钱,将房间号记下,随后便退了出去。

    朱棣此时凑了上来,挤眉弄眼的问道:

    “三哥,有你的文采,今晚花魁定然拿下!”

    朱启脸色不变,义正严词的说道:

    “四弟,这就是你误会了,我交这个入围钱,并非是想着今日与那花魁共枕眠,只是我听说那师萱儿喜好诗词,好文学,想着能有机会,与她挑灯夜谈,来一场管鲍之交罢了。”

    朱棣一听这话,神情肃穆,不愧是三哥。

    这边还聊着天呢,外面一声吆喝:

    “花魁师萱儿到——!”

    朱启和朱棣那是弹射起步,直接推门出去,刚出去就瞧见外面二楼的栏杆上早就挤满了人,好在自己屋子前面的栏杆上还留着位呢,朱启单手靠在栏杆上,美滋滋的往下望,看着空空如也的舞台和台下黑压压的一片人,想着花魁师萱儿何时登场。

    眼角一瞥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一扭头望去,就瞧见旁边栏杆站着两个人,一个人身形瘦弱,在发现朱启看过来之后,赶忙扭过去头回了屋里,没瞧见长相。

    还有一人神情颇为尴尬,对着朱启和朱棣拱手道:

    “见过两位殿下。”

    那人不是别人,是徐增寿。

    ——————

    (求票,求追读)

第十八章 女侠与剑舞

    朱启没想到徐增寿竟然也到潇湘馆来了,最关键的是还碰到面了,徐增寿也是一脸懵逼,那种感觉就跟上厕所的时候见到正在蹲坑的大领导一样。

    不仅如此,徐增寿笑了笑,说道:

    “这么巧,两位王爷来逛青楼啊。”

    朱棣那边脸都黑了,还是朱启脸不红心不跳,小声说道:

    “我们两是微服出访来的,不要喊王爷,喊公子。”

    徐增寿赶忙点了点头,还未说话呢,就听朱启补充道:

    “还有,我们不是来逛青楼,我们是来实地考察的,这是商业机密,你知我知,不要到处说。”

    徐增寿哪能不懂这个道理,又是跟着点了点头,然后就杵在那边,看花魁。

    朱启心想着这人也太大神经了点吧,但此时正是花魁即将登场的重要时刻,也就没管其他了,众人都在一片焦急的等待之中,只是等候了两三分钟也未见到人来,反倒是来了一群穿着红绿的舞姬,开始在台上跳起舞来。

    嗯?我们的花魁呢?

    …………

    潇湘馆的老鸨火急火燎的跑到了花魁师萱儿的房间门口,一把推开了房门,喊道:

    “哎呦,我姑奶奶,潇湘馆都坐满了全都在等你呢,不是说了下去了吗,怎么都开始了还不见你人啊,幸亏我找了几个人上去跳舞拖延一下了,你还没好啊?”

    但推开门却没有见到师萱儿,只见到了师萱儿的一个丫鬟,这个丫鬟自然是潇湘馆给师萱儿配的,毕竟是头牌花魁,平日里可不能做家务,万一把手弄粗了可就不好了。

    那丫鬟吓了一跳,赶忙指了指屏风说道:

    “小、小姐刚才打翻墨汁了,在后面清洗一下,马上就出来。”

    老鸨将信将疑,但瞥见丫鬟身后的桌子上,确实有砚台被打翻在桌子上,地上也弄的都是墨汁。

    老鸨甩了甩丝巾,说道:

    “快一点啊,这么多人都在等着呢!”

    “哦好的!”

    那丫鬟应了一声,等到老鸨离开之后,赶忙走到了门口,用身体将房门抵住,随后就瞧见那屏风后面,探出了两个女人来,其中一人看上去神情惊慌,此时已经换了一身方便行动的男装衣服,对着身旁那女人,颤着声音说道:

    “女、女侠,现在怎么办?咱们翻窗逃吗?”

    另外一人则是穿着一身夜行衣,蒙着面,那一双眉目却长得极为好看,就是那眼神里的寒冰彻骨,让人不敢靠近。

    那女人犹豫了两秒,随后突然散开了自己的头发,随后开始手脚麻利的给自己重新扎起头发,一边镇定说道:

    “外面走不了了,刚才看了一眼,才一眨眼的功夫都是暗哨,我先假扮成你,门口守卫跟着我离开之后,你就赶紧带着丫鬟赶紧走,按照我给你说的路线,出了城自有你父亲的余部,会接应你。”

    这花魁本是与朱元璋为敌的将军的女儿,在败仗之后全家被俘,她自小在教坊司长大,却没想到还能遇到和父亲相关的人,赶忙问道:

    “你也是我父亲的部下?”

    那女侠一边扎头发一边回答:

    “江湖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花魁略微有些愕然,又问道:

    “那些暗哨,万一是冲着女侠你来的呢?”

    “若是冲我来的,这时候已经进来缉拿我了,应当是有大人物在潇湘馆,那些只是护卫而已。”

    女侠话并未说全,如果只是普通的暗哨护卫,以她的轻功,还是很有自信能够带着花魁和丫鬟,分别翻窗户跑出去的,但那些暗哨并不简单,其中不乏许多绝顶高手,就算是自己一个人出去,恐怕也无法全身而退。

    翻出去自然是不行,但从门口光明正大走出去还是没问题的,只是她自己得先假扮花魁师萱儿了。

    那丫鬟瞧见之后,刚忙说道:

    “女侠,我留下来跟你一起,不然鸨母发现我不见了,肯定会起疑心的,如果知道你是假扮的,小姐也走不掉的。”

    这丫鬟如此忠心耿耿,倒是让女侠有点意外,想了一下之后她还是点了点头,便如此做了决定,那丫鬟也赶忙上前来帮着女侠收拾打扮起来。

    没过多时,一个全新的师萱儿便已经坐在铜镜前了,为免别人看出样貌和先前不同,“师萱儿”还戴上了面纱,这面纱一戴,反倒是增加了一股朦胧感,更加妩媚迷人起来,就是那骨子里透出的一股生人勿进的寒气,让人忍不住敬而远之。

    “师萱儿”在铜镜前,任由丫鬟开始弄一些金玉头钗帮着自己戴起来,捣鼓一阵之后,丫鬟才点了点头:

    “好了,这回还真的挺像小姐了。”

    “师萱儿”听后站起身来,朝着屋外走去,丫鬟也赶忙跟了上去,只留下真正的花魁在屋子里等了一阵,听到外面那些看守门的脚步声跟随着“师萱儿”离开之后,她才蹑手蹑脚的打开了房门,趁着无人注意,溜了。

    老鸨好不容易等到花魁走到幕后来了,赶忙迎了上去说道:“我姑奶奶,你可来了,赶紧上吧,都等你呢。”

    丫鬟担心老鸨靠得太近看出端倪来,赶忙横插在两人之间,说道:

    “鸨母,小姐方才洗的时候,有些着凉,嗓子有点哑了,唱不了歌了。”

    鸨母一愣,说道:

    “那抚琴吧。”

    丫鬟赶忙提高了点音量,喊道:

    “小姐说想跳舞,今日不想抚琴!”

    鸨母又甩了甩丝巾说道:“行行行,你家小姐想干什么干什么,赶紧登台表演就行了,对了要什么配乐?算了算,我让他们随便弹了,反正萱儿你的本事,什么曲子都会跳。”

    丫鬟点了点头,拉着女侠假扮的师萱儿,小声说道:

    “小姐,等下上去跳段舞,能糊弄过去就行,剩下的不用管。”

    师萱儿点了点头,环顾了四周,而后发现幕后放了一把演出用的道具软剑,她熟练地反手提起,而后便朝着台上走去。

    此时,那台上乐声如轻泉流响。

    …………

    朱启靠在栏杆上看着舞蹈终于结束,随后音乐舒缓,一些潇湘馆的人开始为那些红烛上,挨个蒙上了一层薄纱,随着红光暗淡,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来了来了!花魁来了!”

    “可算是等来了啊!”

    光影黯淡之间,人群之中依然有窃窃私语之声,随着音乐渐趋舒缓,有一女子拖着广袖流裙,反手提着一把红穗长剑,戴着面纱缓缓走出。

    当她走到舞台的中央,那乐声一凝,奏乐的几个人一瞧见师萱儿提着红穗长剑,便知道是剑舞,音乐陡然一转,起手便是唐朝名曲《秦王破阵乐》。

    朱启只见到师萱儿剑尖垂地,虽蒙面纱,但一双眼眸如月下一河涟漪之水,如烟如尘欲语还休。

    只是还未来得及看清楚女子眼眸里说的话,便听到音乐叮咚一声戛然而止,整个场中落针可闻。

    当笛声悠然响起,那女子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裙裾飘飞,剑舞流光之间,犹如隔雾之花,朦胧缥缈,青丝墨染,若仙若灵。

    音乐声逐渐高昂,那女子的舞姿也是越来越快,剑舞伶俐,好似真的是在战场搏杀。

    又听箫声骤然转急,台上师萱儿以右足为轴,轻舒长剑,那袖间绸带环绕开来,陡然就见高台之上,数十条蓝色的绸带轻扬而出,蓝色波涛之下,师萱儿纤足轻点,衣袂飘飘,宛若凌波仙子。

    “好啊——!”

    “妙啊!”

    “当真是绝美舞姿啊!”

    “师萱儿舞艺见长啊,太好看了吧!”

    大厅之中掌声四起,惊赞之声不绝于耳。

    台上舞蹈还在继续,下面站着的鸨母一脸懵逼的表情,看向了边上的丫鬟:

    “这……这是你家小姐?何时竟有这等舞姿?”

    那丫鬟也是额头一黑:女侠啊,我让你随便跳跳,你震惊全场干什么啊。

    (求票,顺便求点打赏,看看能不能上新书榜吧,打赏上榜主要看人数,不用多,觉得写的不错的,100起点币凑个人数就行,有钱的捧个钱场,有人的捧个人场,帮帮忙上个新书榜吧!脸不红心不跳的如是说道。)

第十九章 服务业价格暴涨,你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一曲舞毕,那已经是技惊四座。

    师萱儿倒提着剑,退回幕后,丫鬟赶忙迎了上去,一脸关心的扶着师萱儿,对着靠近过来满脸笑容的老鸨说道:

    “鸨母,小姐很累了,等下还要接待入幕之宾呢,我就先带小姐回去休息休息了。”

    老鸨还在心想着这小丫鬟今天怎么话这么多呢,但那边还有一大帮子的客户们需要自己出面处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给了旁边守卫们一个眼神示意,让他们跟上去免得出了差错。

    今天可都是大客户,光是争夺入幕之宾的入围钱,一人就能收到一百两银子,在老鸨看来,师萱儿这个香馍馍可绝对不能跑了!她却不知道真正的师萱儿早就跑了,现在留在这里的,是一个江湖女子。

    老鸨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很快折身回了舞台。

    接下来自然是一番感谢大家光临,还有说了一些场面话,中心主旨就一条:大家可以开始竞拍了。

    当然了,送诗给师萱儿也是可以的,但最主要看的还是钱啊,诗词这种东西,只是彩头。

    对于老鸨来说,诗词是彩头,钱才是重点,但对于今天来到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古来比斗一下文采,才是他们此行过来的目的。

    当然,还有一部人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的诗作足够厉害,相信花魁师萱儿一定会看上自己出众的文采,然后抛弃那些世俗物质的东西,选择自己,比如徐增寿。

    一听到台下老鸨说开始竞拍,徐增寿那是立马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拿了出来,不过想到两个王爷还在边上呢,要是两个王爷出手要争这个入幕之宾的话,自己恐怕得让一让了。

    他又不是傻子,跟王爷抢女人,这不是找记恨吗,先等等,看看情况再说。

    朱棣原以为朱启会出手,却没想到朱启只是背着手回到了屋内,屋子里的姑娘们立马就殷勤的凑了上来,朱启也没有出手的意思。

    方才在外面的时候,其实也凑上来了,但朱启看到徐增寿之后,第一时间狠心挥手又让她们退下去了。

    朱棣不解的说到:

    “三哥,你还不出手吗?外面都开始报价了!”

    朱棣这样一说,其他的姑娘们也都是一脸关切的看向了朱启,毕竟指导朱启是写出了《花下酌酒歌》这样绝妙诗词的才子,若是今日还能有更精妙的诗词,她们也算是第一见证人啊,回头还能吹嘘一番呢。

    但朱启只是喝着酒,随后听到外面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五百两!

    好家伙,血压上来了,明初这时候就已经这么卷了吗,五百两什么概念,放后世就是五十万元啊!这花魁师萱儿纵然在漂亮,她是镶钻了还是漂白了啊?

    第三产业娱乐费用上涨,跟这些舔狗一个都脱不了关系!

    朱启当然不会出手啊,虽然朱棣带了一千两银子,但真的拿一千两银子去买一个花魁挂衣的入幕之宾?我可是王爷啊,以后什么女人没有,不至于。

    再者,这事情要是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可不是小事情,一千两银子去买一个花魁的入幕之宾的资格,是他朱元璋藤鞭不解释了,还是我辽王朱启有点飘啊?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怀里的两个姑娘也是香喷喷,长得也不丑,那个师萱儿虽然气质不错,跳舞也不错,但毕竟自己离得远了,还是戴着面纱的,万一是个六分刚及格的,自己岂不是亏大了。

    一千两啊,我找五百个不重样的美女都够了!

    朱启脑海中快速想到这些,于是左右手各搂一个姑娘,语重心长的对着朱棣说道:

    “四弟啊,忘记为兄来之前跟你说的吗,咱们过来潇湘馆,绝对不是为了争什么入幕之宾,咱们来,是来学习,是来考察,是为了美好未来和远大前程,而做积累的,怎能被女人所诱惑,而误入歧途呢!”

    朱启说完,搂着的一个姑娘紧紧贴着朱启的胸口,活把一对对A,挤成了一支3,手里还拿着一只葡萄,直往朱启嘴巴里塞,同时说道:

    “公子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我喂公子吃个葡萄。”

    朱启将葡萄一口吃下,忍不住感慨道:

    “这葡萄确实好甜,或许,是你的手甜吧。”

    那姑娘顿时笑开了花。

    朱棣在边上人都看傻了,老半天才一脸震撼的说道:

    “虽然我不太懂,但总觉得三哥你说得对。”

    “不懂没事,你能听三哥的话,三哥就很欣慰了。”

    朱启说罢,外面叫喊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八百两了,朱启直呼惹不起,应天府的有钱人这么多吗?

    ………………

    而在此时,潇湘馆的另外一间包间之中,气氛却略显沉重。

    当然,沉重的并不是满脸笑意的朱元璋,而是下面那些战战兢兢的五个大臣,李善长,徐达,胡惟庸,宋濂还有汤和。

    这五位都是位极人臣,可以说是文武百官的代表,但就算是有再大的功劳,除了徐达,汤和,这两个从小和朱元璋一起长大的玩伴之外,跟着皇帝一起上青楼这种事情,另外三人还真的没干过呢。

    徐达,汤和两人倒是有类似的经验,但此时也是满心疑惑,有点搞不清楚头绪。

    朱元璋那边也不明说,也不点姑娘,就带着他们在这里吃吃喝喝。

    此时诸位大臣们的心里,都是这么想到:这皇帝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难道我平时上青楼的事情,被皇帝知道了?这是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在劝诫我们吗?

    胡惟庸想的更多一点,觉得皇帝可能是看文武百官开始有了享乐之风,所以带着自己这五个大臣们上青楼,就是有暗示敲打的意思。

    尤其是看到表演结束以后,朱元璋笑着夸赞了一声:“跳的确实不错,难怪天天过来呢。”,胡惟庸越发觉得,这一定是暗示了!

    而当外面开始各种唱诗,各种飚价的时候,皇帝却显得有点不耐烦起来了。

    胡惟庸知道自己身为右丞相,必须要表态了,下定决心,明天早朝的时候,率先做出表率,要严格律己,戒除享乐,潇湘馆这种地方没事还是不要来了。

    不过朱元璋却没有想那么多,他是打听好了朱启他们的房间之后,等着朱启作诗,然后众人夸赞不已的时候,突然揭露真相!

    “咦?这首诗不是吾儿朱启所作吗?”

    就是这样。

    但都等半天了,也没见到朱启作诗,朱元璋有点脸黑起来了。

    什么个意思,没有像之前《花下酌酒歌》一样的诗词在手,你小子还天天带你弟弟往潇湘馆跑?他觉得再等下去,这花魁师萱儿都要跟别人进房了,自己带着五个大臣在这里干坐着可不是个事,自己这张脸还能不能长了!

    朱元璋挥了挥手,对着边上内官使了个脸色。

    去,麻溜点的提个醒去!

第二十章 辽王朱启赠诗一首——《一剪梅》

    外面叫价依然在继续着,偶尔有书生出手,成诗传唱出去,引来一片吆喝。

    朱启既然没打算凑这个热闹,便好好地跟着朱棣在屋子里饮酒作乐,听到价格飙升到1200两之后,也是心中感叹,这怕不是卖出了十四世纪的最高记录来了。

    朱棣已经喝的七八分罪,此时在两个姑娘怀中,一会是脑垫波,一会又是洗面奶的,好不快活。

    朱启这边自然是非常淡定,也就抱着三个姑娘,后面还趴着两个,那场面就跟姑娘们身上长了个朱启一样。

    不过酒喝的有点多,朱启想要去上个厕所,念念不舍的从姑娘堆里抽出身来,随后推开门朝着茅房走去。屋外依然热闹非凡,一群人喊得那是面红耳赤,就是花魁早早的离场了,让人不免可惜没有瞧见正脸。

    朱启刚走过走廊,却突然瞧见一个人影直直的朝着自己走来,他起初并未在意,只是那人到了他身旁一下子拉住了他的胳膊,随后拿出了一个小巧的令牌,又耳语了一句。

    “殿下,陛下在看着呢,您还是赶紧作诗一首技压群雄吧,不然这关怕是过不去了。”

    朱启酒醒了。

    ………………

    徐妙云坐在朱启旁边的房间里,正耐心等待着辽王朱启的新诗作,她来此地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这个。

    但等了半天,也没有听见朱启的诗词出来,毕竟从刚才到现在,唱诗的时候都有报房间号和人名,也算是书生们在人前露脸出名的一个机会。

    徐妙云一口茶一口茶的喝着,边上的徐增寿的心情,则是越来越绝望了起来,原本还在担心辽王殿下会不会出手,却发现根本不用辽王殿下出手,外面那个离谱的报价就已经让他没了希望。

    现在都已经1500两银子的价格了啊!1500两别说买一个花魁同床共枕,就算是买十个也够了啊!

    反正徐增寿是真的买不起了,越想越伤心,100两白交了,把酒水喝完之后,便站起来对着徐妙云说道:

    “妹子走吧,也没什么可看的,哥哥我这次真的是空手跑一趟了。”

    徐妙云翻了翻白眼,说道:

    “你不是拿了我两首诗吗。”

    徐增寿心情不开心,一听这话难过说道:

    “辽王在边上,我哪敢班门弄斧啊。”

    徐妙云一听这话不乐意了,说道:

    “怎么得,我的诗词难道比辽王殿下差吗?”

    徐增寿还没回话呢,外面突然传来一片喧哗之声,就听到隐约有人议论道:

    “上次那位才子出手了!”

    “是上次哪位才子?”

    “写《花下酌酒歌》的那位啊!”

    “真的啊?”

    “可不是吗,上次做得《花下酌酒歌》,潇湘馆和其他青楼都在唱呢,这次好像做的诗也一定不差啊!”

    徐增寿那是万万没想到殿下居然真的又作诗了,只是外面嘈杂不堪,就连那唱诗的声音都被压了下去,不过没关系,下面有人唱诗,旁边还有个年迈的书生,用着大头的毛笔写下来。

    徐妙云几乎是噌的一下站起身来,推开门走了出去,抓住栏杆朝下望去,就见到六张长桌搭起来的地方摆放了一张大纸,那书生笔走龙蛇,不多时便写下了诗句的前半首来。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这《一剪梅》的上半首刚写出来,原本还因为王爷到场而喧闹不止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整个潇湘馆上上下下都挤满了人,此时却都不一而同的屏住呼吸,看向大厅中的书生,在那泼墨挥毫。

    在场的虽然都是来娱乐场所寻开心的,但就和唐宋一般,明初此时的文坛之中,青楼斗诗那是常有的事情,如此盛会,很多其实都是有深厚的文学底蕴的。

    一瞧见这半首,寥寥几句,仿佛在眼前便出现了一座宅院,那宅院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亘古不变,时光虚度的仇怨之感跃然纸上。

    有明眼人一眼瞧出来,说道:

    “这是写闺怨的啊!”

    自由唐宋诗词繁盛以来,“闺怨”之作在历代词人堪称汗牛充栋,愈是常见的题材愈难出新意,唐宋八大家更是将古往今来的文气抢占了八斗,到了明初这时候,留给诗人的好句已经不多了。

    但就上半篇来看,已是佳作。

    那书写的老书生似乎也觉得诗词不错,停顿欣赏一下后,才在旁人催促下继续写到。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待那最后一字落笔而下,在众人的眼中,似乎隐约见到一个独居的女人,在四季之中,常常皱眉哭泣,看看天空,看看云朵,时而起身行走,时而叹息就坐,那种隔着时空,都能感受到的,幽婉女子心中的灼痛的痴恋。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徐妙云看着那诗词,嘴里反复念叨着,好半响才出了一口气:“真是好词啊。”

    徐增寿站在边上,看着自家妹子那如痴如醉的模样,忍不住伸手拍了拍她的胳膊,问道:“真有这么好啊?”

    徐妙云心中不悦,没好气说道:“何止是好,这首词就算是放去唐宋,也是不输人的。”

    徐增寿撇了撇嘴,他自小田里乱跑,泥腿子长大,没读过几天书,自然是不懂这些,但看着那些书生们激动万分的模样,还有自家妹子的那个态度,想来这诗词不比上次的《花下酌酒歌》来的差。

    甚至还有书生直接拿出毛笔,就在自己的衣袖上开始誊抄起来,估计是担心自己忘记了吧,潇湘馆这边的老鸨也是激动万分,已瞧见那些读书人的模样,就知道又出了一个不得了的诗词,心里高兴的啊,恨不得再派十个姑娘去伺候那屋子里的两位贵人才好。

    那唱诗人正欲走下台去,却突然瞧见一人对他招了招手,那唱诗人脸色一白,但还是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用嘹亮的嗓音喝道:

    “此诗词为寅午房,辽王朱启赠诗师萱儿,诗名:一剪梅!”

    ————

    (目前追读还不错,希望大家继续保持,顺便求票!下周推荐位问题不是很大~)

第二十一章 今夜我牺牲一下

    如果说《一剪梅》只是让读书人震惊,议论纷纷的话,那么唱诗人直接说出写诗人竟是辽王朱启之后,那就跟一颗深水炸弹丢在了小鱼塘里面。

    好家伙,这一发直接给鱼塘的鱼都炸飞天了,一时之间,群起议论之声如鼎沸一般。

    徐增寿更是震惊以外,万万没想到辽王殿下居然在青楼里面自报名号了!何止徐增寿没想到,潇湘馆里面的其他人也是完全没想到啊,辽王朱启,那可是龙子啊!

    震惊的除了徐增寿之外,还有被朱元璋喊来的徐达,汤河,宋濂,李善长还有胡惟庸五个人。

    他们都现在可算是明白过来,皇帝为什么要喊他们来潇湘馆了,原来是辽王朱启又有诗词问世,在这里炸鱼呢。

    但抛开其他不谈,辽王殿下这首诗词写的确实是好,宋濂作为一代文豪,很快就开始解析诗句起来,这边解析完了,又是一阵真心实意的夸赞。

    当然,其他人也少不了乱七八糟的彩虹屁,给朱元璋拍的那是喜笑颜开啊。

    心情一好,朱元璋便大手一挥,吩咐身边内官说道:

    “这花魁师萱儿跳的舞确实不错,也有姿色,既然我启儿喜欢,那就跟潇湘馆打声招呼,今晚让那花魁陪我启儿吟诗作赋好了,待到明日,将她送到辽王那边去。”

    一番吩咐下来之后,朱元璋喜滋滋的站起身来,带着一众大臣们拍拍屁股走人了。

    那内官不敢怠慢,赶忙去安排此事,潇湘馆那边自然是借着这个劲头,宣布花魁师萱儿选了辽王殿下为入幕之宾,共度春宵良刻,众人一阵唏嘘,但也是理所当然,意料之中。

    人家是王爷,一首《一剪梅》还写的这么好,1500两银子又怎么样?拿什么跟王爷相提并论啊。

    那内官随后还亲自到朱启那边,将朱元璋的话带到,拱手告辞了。

    只留下朱启一个人一脸懵逼,什么叫我喜欢,明明是你朱元璋叫我帮你装逼,这还就算了,你还把我名字曝出去了,朱启心中那个痛,痛得嘴角都咧开了。

    早知道报出王爷身份就能写诗不花钱,还担心个屁啊,不过这次没付钱,多少让朱启有点过意不去。

    下次一定。

    朱棣那边已经醉的不行,朱启让护卫将他送回宫里,别看朱元璋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花魁,那是因为自己元服了,要是让朱棣也留在这里过夜的话,明天一早怕不是要被朱元璋扒掉皮不可。

    送走了闲杂人等,朱启整理了一下衣服,便跟随着满脸带笑的老鸨,朝着花魁师萱儿的房间过去了。

    …………

    徐妙云远远地看着辽王殿下走出房门,跟着老鸨朝着花魁屋子过去,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样的滋味。

    今日过来,心里既想见到辽王殿下的新诗词,但如今见到了,却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说不出的难受,边上的徐增寿瞧见妹子这模样,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就别难过了,你要真喜欢辽王殿下的诗词,下次我跟殿下求一首送你的,行不行?”

    徐妙云一听,脸色大红,埋怨说道:

    “哥,胡说什么呢!我只是共情那首词,又不是我因为《一剪梅》不是写给我的而难过。”

    徐增寿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是是,我胡说,回家吧。”

    徐增寿说罢,推开门打算回家,但门一开,就瞧见老爹徐达刚好从走廊路过,两人眼神对上了。

    …………

    花魁房中。

    小丫鬟着急的原地都转起圈来了,看着端坐在椅子上淡定喝茶的女侠,问道:

    “女侠,现在怎么办啊?怎么好端端的会有王爷过来争花魁啊。”

    女侠假扮的师萱儿略微沉吟,说道:

    “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小丫鬟犹豫了一下,说道:

    “可不能伤着辽王,要是伤着辽王,事情可就闹大了。”

    师萱儿笑了笑,说道:

    “这还用你说,这点道理我是明白的,大不了我陪他应付一天,明日早上的时候,你小姐应该就出城安全了,换个身份,便能够和平民百姓一样。”

    丫鬟叹了一口气,说道:

    “哎,但今晚怎么应付啊,那王爷若是要女侠你……”

    丫鬟咬了咬牙齿,狠下心来说道:

    “女侠,要不咱们换个衣服,我来假扮花魁,今夜我牺牲一下自己好了!”

    说罢,丫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换衣服了,不过师萱儿抬起手来示意丫鬟安静下来,就听到外面嘈杂声响中,有脚步声逐渐靠近,而后是老鸨说话的声音:

    “良辰美景,还望殿下多多怜惜萱儿啊。”

    一边说着话,就见到房门被推开来,而后老鸨领着一个俊朗的少年郎走了进来,那少年郎身后还跟了三个佩刀的护卫,一看就是有好身手的练家子。

    朱启走进屋子里,瞧见花魁师萱儿坐在桌子旁,边上还站着一个小丫鬟,不得不说,光从身材和气质来看,师萱儿确实长得很可以,还有一股冰山美人的气质。

    朱启在打量着师萱儿,师萱儿也自打量着朱启,似乎并没有什么羞涩的样子。

    老鸨看着场面似乎有点尴尬,笑着说道:

    “平日里萱儿不是这么不懂事的,愣着干什么,赶紧过来服侍殿下啊。”

    见着老鸨对着师萱儿招手,那丫鬟赶忙说道:“鸨母,其实小姐今天不太舒服,那、那个来了!”

    老鸨一愣,要是普通客人也就算了,这可是王爷啊,这话哪能说的,更何况自己还是算过花魁那个的日子,才刚刚走的!

    老鸨瞪了一眼丫鬟,然后对着朱启说道:

    “殿下放心,我算着日子的,刚走的,这丫头胡说的。”

    朱启会心一笑,好家伙,你们这些暗话说的一套一套的,搞得好像我是坏人一样,再看看师萱儿坐在那边一句话不说,朱启也就明白了怎么一回事了。

    他对着旁边的人说道:

    “你们先出去吧,有事我喊你们。”

    “遵命。”

    老鸨赶忙应了一声,小丫鬟还想说话,但被老鸨给拉出去了,一屋子的人转眼就只剩下朱启和师萱儿了。

    师萱儿是女侠假扮的,自然不可能真的服侍眼前这位辽王殿下,但此时心中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主意,正想着实在不行就将这辽王殿下点了穴道再说。

    却没想辽王殿下坐到身边,眼神异常诚恳的,开头一句话便是:

    “刚才看你飞上飞下的,你会轻功啊?这世上,有武功啊?”

    ————

    (求票求追读)

第二十二章 辽王习武,从入门到放弃

    次日清晨,潇湘馆。

    丫鬟趴在桌子上,看上去正在熟睡,但隐约可以听见嘴巴里还在念叨着:“小姐快跑啊……”

    一个身影自窗户外翻了进来,正是穿着师萱儿衣服的女侠,那女侠抬手拍了拍丫鬟的脸,丫鬟猛地惊醒过来,瞧见是女侠之后,愣了一阵,才赶忙问道:

    “女侠,你还好吧,昨晚上情况怎么样?”

    女侠犹豫了一下,说道:

    “那位辽王殿下,是个好人。”

    是、是个好人?

    丫鬟愣住了,还想要再追问,但女侠已经拉住了她的胳膊,一把朝着窗外拽去,随后就是脚步急转,飞檐走壁,女侠提着丫鬟在屋顶上疾走,说道:

    “快些走吧,还能追上你家小姐。”

    ————————

    应天,紫禁城。

    朱启带着护卫们回了皇宫,就瞧见朱棣就在自己寝宫里面等着自己呢,一脸疲惫的神色。

    在看到了朱启之后,朱棣赶忙走了过来,问道:

    “三哥,哎呀,昨天我喝多了,直接就睡过去了,爹也去潇湘馆了,还看到我们了,你知道吗?我都吓死了,还好没揍我,就罚我抄论语。”

    说实话,朱元璋居然没揍朱棣,这是让朱启有点奇怪的,看来自己那首抄自唐伯虎的《一剪梅》确实是很让朱元璋长脸,他心情不错,连朱棣都放过了,有点可惜。

    朱启直接走到了水缸边上,也不管二月天的水还有点微凉,直接抄起水来洗了一把脸,随后说道:

    “那你不得偷着乐了?”

    朱棣嬉皮笑脸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对了,三哥,昨晚上情况如何啊?”

    朱启知道朱棣要问什么,笑着说道:

    “能怎样,见面后我问花魁是不是武林高手。她对我眨眨眼,说她是武林高手,让我要不要试试,那我试试就试试啊,我就让她先给我精油开背。”

    “精油开背?”

    “就是按摩的意思。”朱启接过边上内官递上来的毛巾擦了擦脸,然后继续说道:

    “然后我试出来了,她真的是武林高手,我和她相谈甚欢,我就去隔壁房间睡觉了,到了今天一早就回来了。”

    朱棣一听就懵了,昨天可是花魁挂衣,和花魁同床共枕的春晓时刻啊,他感觉三哥在胡说八道,问道:

    “啊?就没了?我不信。”

    朱启对着朱棣翻了翻白眼,昨晚的事情其实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么一个流程,朱启原本是想在按摩之后来发生点什么,但发现对方手掌粗糙,绝对不是潇湘馆的花魁那么简单。

    再加上那姑娘说了很多有关功夫的事情,什么内练一口气,凭着这股气劲能够飞檐走壁云云,不管是真是假,但起码有一点,朱启是确定的,那就是这个有功夫的花魁,并不想侍奉自己。

    朱启虽然没事就跑潇湘馆,但他可不是犯罪分子,风月场所讲究的是你情我愿,起码表面上姑娘得热情才是,朱启没什么怪癖,也不会去强迫别人,既然不愿意,那就算了呗。

    他是真的没碰那个花魁,去隔壁屋子睡了一晚,到了早上就带着护卫们一起回来了。

    朱棣瞧见朱启真的没打算说的意思,也就没有多问了,他还有论语要抄,也就不多久留,先回去了。

    等到朱棣离开之后,朱启才喊来高锦,随后细细询问起了武功的事情。他本以为武功这种东西,只是小说里杜撰出来的东西,但昨天与花魁一番闲聊之后,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高锦没想到辽王殿下居然对武功感兴趣,当即开始侃侃而谈,这个他拿手啊,要是没点武功,怎么当王爷护卫呢。

    朱启也了解到这个大明里有武功,但想要以一敌百那还是不可能的,更没有一剑挥出剑气纵横,虽然有气的概念,但更像是现代所提的内功,不过一个绝顶的高手,想要从百人之中突围出去还是没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对方没有弓弩。

    真要是百人拿着弓弩来围剿,就算是绝顶高手也只能束手就擒。

    朱启一听就明白了,看来这是个低武世界,有武功有武林,但放到军阵搏杀上,武功的作为就微乎其微了。还好,不是那种左脚踩右脚,右脚踩左脚,然后螺旋升天,紧跟着一剑纵横八万里的那种夸张世界。

    不然自己这个王爷当的就没啥意思了,人家一声“剑来!”,自己人头起飞,还玩个屁啊!

    既然知道有武功,朱启内心又开始躁动了起来,谁心中没有个大侠梦呢,朱启也曾幻想自己仗剑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边上姑娘们纷纷喊“666”,过来充当自己的挂件,身为大侠的自己,顿时就忙的合不拢腿。

    朱启当即表示,要高锦教自己两招,也不要求高,就能够飞檐走壁,蜻蜓点水那种就行,最好速成,三天学会,或者会醍醐灌顶,给自己整一个也行,就那种巴黎铁塔式的倒立,然后歘歘歘的,自己就成为了绝世高手。

    听的高锦当时就哭了,说道:

    “殿下,这个人气劲,给不了旁人啊,至于殿下所说的轻功,别说三日了,就算是天资卓越的,没个十年八年的也练不出来啊。”

    十年八年才能学会轻功?朱启咬了咬牙,练了!

    那边高锦也是立马开教,先是让辽王殿下开始蹲马步,主要是练习下肢力量,毕竟轻功考验的就是下肢力量,这才是入门。

    于是朱启便从入门开始练起,第一个马步就扎的非常的结实,标准,连高锦看了都直夸赞辽王殿下天赋异禀。

    朱启也没有任何的懈怠,努力的扎着马步,然后从入门到放弃。

    不练了,太累了。

    朱启没想到自己武侠梦这么快就夭折了,不过确实太累了,尤其是扎马步,二十秒的时间就已经痛苦面具了,一听起步练习,都是每天都要扎马步十分钟以上,分组来都行,那真是人都傻了。

    他这边刚刚放弃,那边太子朱标的仪仗就过来了,朱启赶忙走到门口迎接,就见到朱标满脸笑容,春光满面,对着朱启说道:

    “三弟,今日早朝时候,父皇当着在朝堂臣工们的面,念了你的那首新做的《一剪梅》,为兄我是万万没想到,三弟你的文采竟然如此出众,你是不知道啊,那些朝臣们的表情有多么的精彩,先前你作出《花下酌酒歌》,我知道有些文人士子不服气,甚至传出你是买的诗词,如今倒要看看那些人,还有什么不服气的。”

    朱标一脸高兴的模样,那是真正的哥哥为弟弟感觉到自豪的表情,如果说其他皇家都是无情,此时洪武年间,朱标在世的时候,明朝皇家可是真正的兄友弟恭,世间罕有。

    但朱启可不想背负才子的名义,这年头可是洪武年间啊,已经没剩下多少诗词给自己抄了,你说我要是穿越到贞观年间,唐宋八大家等着我慢慢薅,那当然是闭着眼睛抄诗啊!

    这时候可真的不敢随便抄,朱启赶忙说道:“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我也就是突然冒一首而已。”

    朱标只当朱启谦虚,摆了摆手,继续问道:

    “对了,听说你那皇家娱乐中心已经开业了,营业状况如何啊,我这投资人,也未曾收到你所说的财报啊。”

    朱启一愣,人家财报那不都是三个月一给吗?我这才开几天而已啊。

    不过太子发话了,他也不好藏着,反正账本自己这边都有,就拿出来让朱标瞧一瞧。

    朱标本来也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弟弟朱启创业开店的情况如何,按他原本的设想,不亏本就算可以,但拿到账本之后,他人傻了。

    只见到账本上琳琅满目的记录得非常的详细,而在盈利一栏,显示的则是这几天的日收入,平均下来,每天都能有五百两的毛收入啊!这是怎么做到的?!

    ——

    (求票)

第二十三章 巡查中都凤阳

    朱启看着朱标表情古怪,一开始还以为朱标嫌钱少呢,毕竟毛利润才五百两而已,真正分到手的,一天可能也就三百两不到。

    那太子朱标的俸禄相比较起来,这个日收入确实算不上什么,更何况朱标已经在辅政了,明初洪武年间,凡是都要先给太子过目,而后才会送去朱元璋那边,那太子朱标经手的财政,肯定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

    朱启生怕太子朱标觉得投资亏本会退出,毕竟太子朱标就是自己的大靠山啊,赶忙对着朱标解释说道:

    “皇兄,现在是刚开业,很多人不知道咱们店,业务也都没有完全做起来,五百两很少了,漫画书就这么一个,其实比起漫画书,小说更加带劲,最近已经准备上新了,只要皇兄给我批印刷作坊,剩下赚钱的事情,皇兄就看我的好了。”

    朱启一番话说完,朱标感觉喉咙都快堵住了,五百两毛收益,朱启竟然还说少!

    朱标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评论了,毕竟他原先以为,只要能不亏本就是胜利。

    但开店赚钱这种事情,在朱标看来毕竟只是小道,弟弟贪玩,锻炼一下也好,赚得少无所谓,赚得多自然是更好的事情,朱标想通这一点,也就不再多想,点点头说道:

    “既然三弟你已经胸有成竹,那么为兄也就不再多过问了,此事你就自行处理,若是有需要出版印刷需要的,只管跟为兄提就好了。”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启暗暗竖起了大拇指,这才是洪武年间最硬的靠山啊,太子朱标,永远的神。

    朱标随后继续说道:

    “对了,为兄过来也不是来看账本的,只是有一件事情要与你说,今日早朝上,父皇说起了今年去中都巡查之事,打算派遣你和四弟两人过去,大约半月之后,便要和徐叔叔一同出发,你且做些准备。”

    中都便是凤阳,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人都是喜欢衣锦还乡的,刘邦建立大汉回沛县看老乡,朱元璋建立大明,便将故乡凤阳设为陪都,甚至一度想要在凤阳建都。

    只是凤阳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只有一个淮河,还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年年泛滥,又没有高大城墙作为基础,从零开始在这样一个年年泛滥的地方修建国都,实在是一件劳民伤财之事。

    朱元璋瞧见事不可为,也就维持原状了,但每年还是会去中都巡视,自己如果抽不出空来,便让皇子代替。

    这事情既然摊到自己头上,那肯定是躲不掉了,朱启便顺从的点了点头,做好半个月以后去凤阳旅游的准备了,好在离得应天也不是很远。

    朱标说完事情,还有很多政务等着他去忙,便起身离开了,顺便拜托朱启将去中都巡查一时,通知一下朱棣,朱启正要走呢,却瞧见有两个护卫来到自己寝宫这边求见。

    朱启召见两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朱元璋已经下令,将潇湘馆的花魁师萱儿送到朱启这边当贴身宫女使唤。

    古时候皇子到了一定岁数,都有宫女专门负责特殊的成人教导,看来朱元璋是直接把这个师萱儿当做自己的特殊教导了啊。

    两个护卫早早的就和潇湘馆打了招呼,等到今天早上辽王殿下离开之后,便将师萱儿送去辽王朱启这边,但等辽王朱启离开之后,潇湘馆那边却说师萱儿不见了,就连小丫鬟也跟着不见了。

    能在朱元璋身边当护卫的,那自然都是武林高手,侦查专家,他们在潇湘馆里探查一阵,便发现有人应该是带着她们飞檐走壁离开了,这事情就很离奇了啊。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是到朱启这边打声招呼,为辽王殿下提个醒,朱启听了汇报,也就点了点头当做知道了,看来自己还真的是遇到了江湖中飞来飞去的高人,救走花魁了,好在昨晚没有强迫那个“师萱儿”,不然逼的狗急跳墙,好像有危险的还是自己啊。

    看来以后在个人安全的护卫这一方面,还得多留个心眼才是。

    ………………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关于花魁师萱儿的事情,对于朱启来说,那已经是翻篇过去的事情了,不再多想。

    他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刊印出来自己刚画出来的《明山河》的第三话。

    虽然知道漫画书在明初肯定会大受欢迎,但在皇家娱乐中心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整个应天府的大街小巷居然都开始讨论起了《明山河》这部漫画,身为漫画作者的朱启还是有点意料之外的,前世没怎么出名,没想到穿越大明之后,竟然出名了。

    而除了漫画之外,朱启也上新了《明山河》的小说版本,这主要是方便平民百姓们进行消费,毕竟漫画成本在现在来说过于高昂,即便是太子朱标批准印刷,一个月也就那么一两百本印刷量。

    倒不是说大明的印刷行业不给力,而是全国的印刷业务都集中在朝廷这边,每年的人力物力都有限,但需要刊印的书籍却是成堆成堆的,朱启的漫画书那已经是利用特权插队印刷了。

    得了,看来想要扩大业务,还得自己亲自登场了,朱启的电脑里面倒是有改良印刷术的现成技术,属于清末民初的土法印刷的一种,手摇式活版印刷术!

    跟活字印刷其实是差不多的,区别就是半自动化,做好刻板以后,倒入墨水,放入纸张,摇动摇手,就能将纸张自动带入机器里面,印刷之后,从另外一头出来新的纸张。

    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人,几堆纸,足够的墨水,就可以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印刷了。

    就连七八十年的很多偏远一些地区的学堂里,老师给学生印刷试卷,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但即便是这种不需要任何电力,蒸汽作为动力的土法,以明初现在的科技水平,也很难做得出来,起码朱启看了一眼机械的设计图纸之后,就发现很多零部件明初根本就没有啊!

    而这些零部件如何做出来,怎样才标准,自己是一窍不通,看来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

    于是朱启便让手下人去收揽招募工匠去了,这自然也是需要时间的,而很快,就到了去中都巡视的日子,看来也只能等回来之后,再处理招募工匠的事情了。

    朱启将招募工匠的计划暂且搁置下来,便带着朱棣一起,跟随徐达一同出发了。

    ————

    (求票!)

第二十四章 军训

    这凤阳离得应天府也就三百里地,快马加鞭单人骑行一天也就到了,但朱启和朱棣是去凤阳周遭巡视,自然不可能从应天府直线前往中都凤阳,而是从东边饶了一个大圈,绕道淮河以北,顺便沿途巡视,走了五天时间。

    皇子出行,即便是再怎么轻简,算上仪仗和随行侍卫,朱启和朱棣两人身旁也就跟了四五百号人了,这主要还是因为洪武年间匪患还是比较严重的,平原有劫匪,山上有山贼,湖泊有水盗。

    这是古时候一直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就连七八十年代,偏远地区路上都还有公然在马路上拉钉条,专门扎破过路汽车轮胎,然后打劫的呢,何况是刚刚才经历了元末乱世的明初。

    但就算匪盗再猖獗,看到这一支五百来号人,扛着大明旗帜的官军,也没有人敢上来送死的。

    朱启还是头一次坐马车,晃晃颠颠的比坐蹦蹦车还刺激,朱棣拿着《明山河》的第三话在车厢里看着,朱启好心提醒了一句小心晕车,朱棣则是笑着说道:

    “三哥放心,我从未晕过车。”

    然后他就晕车了,吐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的,队伍也正好停下来休息一阵。

    队伍停下来的地方,正好是一片荒地,四周也没有瞧见村庄,朱启忍不住问道:

    “这边荒野这么多,怎么没见到有人过来开垦荒地啊?”

    就和大部分的王朝一样,刚刚建立王朝的时候,都是人少地多,因为战乱荒地也多,国家总是会出台一些鼓励开垦的政策,明初也是一样,规定但凡是开垦出来的荒地,谁开垦的就归谁,若是之前土地的主人找回来了,那边在边上重新安置一片土地给他,以此来鼓励发展农业。

    此地已经靠近凤阳,按理说经过了朱元璋迁徙江南富户的举动之后,这里应该是良田遍地才是,但看着眼前一片荒芜的景象,显然和想象中的不同。

    高锦只是一个护卫,而且也不是凤阳人,他哪里懂得这些东西啊,犹豫了一阵说道:

    “可能是忙不过来吧。”

    朱启并未多想,只当是元末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真的是忙不过来的缘故,不过徐达此时正巧路过,便对着朱启说道:

    “小子,这可不是什么忙不过来才导致的荒芜,从这里往北,一直到黄河南岸,基本都是如此。”

    朱启一听就惊了,这里是靠近凤阳,也就是淮河北岸,从淮河北岸到黄河南岸,都是这样的大片荒芜?

    只听徐达抬起马鞭,指向了东边继续说道:

    “往东走,一直要走过洪泽湖,就是我们先前走过的那片大湖,再往东,方才能见到良田万顷的场面。”

    朱棣那边吐得七七八八了,抬起头来脸色苍白的问道:

    “徐叔叔,这一带为什么都没人来种田啊?”

    徐达看向了北方说道:

    “还不是黄河南决造成的,南宋时候,杜充决了黄河河道,以水代兵,金人没挡住,自家人倒是死伤惨重,自那以后,黄河年年决堤,后来黄河夺淮入海,改了河道,这淮河之水,堵成了现在的洪泽湖,别看现在风平浪静,若是今年雨水下的多,那黄河要从北面冲来的,从这到北都要被淹。长淮以北,鞠为茂草啊。”

    徐达抬手一挥,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光是听着徐达的描述,朱启便能想象的出来这是怎样一片地狱般的景象。

    明朝时候的黄河河道与现代的黄河河道是大不同相同的,而且在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之中,黄河还要经历多次改道泛滥,并且会伴随着时间推移,上游水土流失的严重加剧,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不过就听徐达又笑着说道:

    “不过这些年,情况要好了不少,自从之前那个贾鲁治河,疏通了曹县的黄河故道,这一代倒也是能安生一些,不然别说荒地了,怕是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朱启不禁有点唏嘘,但治理黄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从不缺少前赴后继的勇士,古时便有大禹治水,华夏民族面对灾难之时,从不畏缩退却。

    队伍很快又继续出发,随着凤阳越来越近,也终于瞧见了一些开垦出来的田亩,这才有了一些人气的模样。

    而越往南走,越能够感受到一片繁华景象,等到远远瞧见一排巍峨城墙之后,朱启便知道自己等人是到了目的地了。

    中都凤阳,大明龙兴之地!

    凤阳原先是没有城墙的,在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打算迁都凤阳,所以开始修建包括外城城墙,内城城墙还有皇宫在内的一大片建筑物,到了洪武七年已经修的七七八八了,光看这城墙还是很有压迫感的,不比应天府外城来的差。

    再加上朱元璋迁徙人口二十万填充凤阳,原先的偏僻小村,那是硬生生被拔高成为了淮西地区的中心城市。

    光是看着官道上往来的车马,便能感觉到凤阳的繁华与喧嚣。

    离了应天府皇宫,到了凤阳,朱棣那就跟脱缰的野马一样,当即就打算去好好玩乐一番,朱启身为兄长,自然是不能让弟弟乱跑,准备着一起去。

    但两人还没有来得及进城呢,徐达一手提溜一个,就带着走了,还说到:

    “你两个小子就别费心思到处跑了,皇上说了,带你们来凤阳可不是玩乐的,随我去军营吧,先从练兵开始!”

    就这样,朱启与朱棣两人的凤阳之旅,还未开始,便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朱启也终于经历了,人生中的首次军旅生活,本以为身为王爷能够有一点特权,练兵这种事情做做样子就好了,但在徐达手下,不存在的。

    天未亮时就要洗漱起床,换上厚重的铠甲,带着佩剑,跟随徐达一同检阅军队,这时候的练兵,就是手持军械,结成军阵,然后看旗手的军旗,或是突刺冲杀,或是举盾防御,或是有序后撤。

    这时候的练兵,讲究的就是阵法进退之度,说白了就是士兵必须要看得懂旗子挥舞的意思,让你进你就进,让你退你就退,其次才是个人搏杀的技巧。

    而除了观摩学习这些练兵之法,和军旗手语之外,朱启还需要跟着徐达学习兵法,什么《孙子兵法》《军志》等等,都是最基础的教学,好在原主早就会背诵了,朱启稍稍一思考就能背诵出来,朱棣都还吭吭哧哧的要想一阵,朱启那是对答如流啊。

    徐达看了也是直点头,称赞朱启聪明伶俐,有大将之才。

    朱启那是汗颜不易,他就光会背而已,具体啥意思,怎么运用,他很清楚自己屁都不懂,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真论起实战来,比赵括都不如的。

    不过也无所谓,能在徐达这边过关就行了。

    但这还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还在下午时候的训练,没错,身为皇子也是要训练的!

    骑马,射箭,一个不能少,这方面就是朱启的弱项了,原主本来就身体不好,朱启自己也是漫画家出生,运动天赋基本为零,要不然先前想着学武,也不会三分钟就放弃了。

    但朱棣就是天生的运动胚子,比较起背诵军法的薄弱,骑马射箭对于朱棣来说,那就是游刃有余啊。

    在徐达看来,兄弟两也算是动静互补了。

    一天的训练下来,天已经黑了,吃了东西朱启挨到床就是睡,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了!

    这样的一日,一过就是十天,朱启感觉自己就跟又经历了一次军训一样,当然比军训那就累得多了,军训不用穿铠甲啊!

    明初的铠甲,是真特么的重啊,当然,帅也是真的帅。

    这一天又结束了一整天的训练,朱启拖着疲惫的身躯回了凤阳行宫,嘴巴里还在念叨着军旗的含义,挨着枕头就迷迷糊糊的要睡过去了。

    却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他才刚睁开眼,就瞧见朱棣正鬼鬼祟祟的伏在自己床榻边上,小声说道:

    “三哥,里里外外我都打点,场子都打听好了,咱们走,出去玩!”

    啊?你这个朱棣,真的是……太合我心意了!

    ——————

    (求票~)

第二十五章 嚣张跋扈平阳侯

    说起夜生活,其实大多数宋朝以前普通百姓们,脑海里是压根就没有夜生活这个词的。

    就像是近代德国的《格林童话》里说的那样:“吃完晚饭,也就到了睡觉的时候了。”

    并不仅仅是因为古代娱乐方式过于简单,除了喝酒就是造人,更多的是因为夜生活,那真的不是一般平民百姓们能消费的起的。

    正所谓东山夜宴就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首先制约老百姓们过夜生活的,就是照明问题。

    宋以前的灯具普通人都用不起,更别说点灯用的燃油了。

    明初时候,照明已经用上了很省油的夹瓷灯,燃油也用上了植物油,但即便如此夜生活也仅仅只是大都市的特权。

    放在明朝以前,凤阳肯定不再此列,但如今的凤阳已经是作为陪都的存在,其繁华程度自然是不用多提了。

    酒馆茶楼瓦舍青楼,那是样样齐全。

    朱启带着朱棣又是乔装打扮一番,随后就溜出了行宫,因为朱棣以前都打点过的缘故,徐达自然是不知道两位皇子悄悄溜出来的事情,否则这时候徐达肯定在行宫外面等着抓人呢。

    这凤阳就和应天府一样,第三产业朝气蓬勃,但最著名的场所却不是如同潇湘馆一样建在陆地上,反倒是和明朝中后期,著名的秦淮河画舫一样,是一艘艘的画舫飘在淮河之上。

    另外一点,就是明朝不如宋朝那样整夜都没有宵禁,明朝是有宵禁的,名叫夜禁,但净街的时间又不像唐朝时候,晚上六七点钟就开始敲,明朝的夜禁是从晚上九点开始。

    于是等到华灯初上,大街上的行人依然很多,沿街商铺灯火通明,根本就不用担心晚上看不见的问题。

    朱棣办事情还是很靠谱的,尤其是在玩乐方面,朱启一出行宫,便有一个本地人等在行宫外面,随后带着朱启和朱棣两人朝着画舫聚集的地方去了。

    朱启现在是大款了,皇家娱乐中心这段时间赚的钱,分到他口袋里的都有上千两,更别提还有朱棣那一份。

    兄弟两人自然不用多客气,直接就要上最大的画舫。

    站在码头的人一听就知道这两位是豪爽的贵客,立马就去安排画舫过来接人。

    只见到一艘足有三层高的大船靠了过来,停在岸边不远处,然后有小船划过来接人。

    朱启和朱棣两人,带着护卫,坐着小船就朝着画舫划过去。

    登上了画舫之后,早就有人安排好了姑娘,准备好了房间,愉快的夜晚终于可以开始,自己的凤阳之旅似乎也可以踏上正轨了。

    但朱棣从窗户外望了出去,就瞧见淮河上还停了一艘大船,比自己坐的这一艘船明显还要大得多啊!

    朱棣有点不高兴了,要知道他们上这个画舫可不便宜,一人五两银子,连护卫的钱也给了,说好的要最大最豪华的画舫,但这旁边怎么还有一艘更厉害的?

    朱棣立马对着朱启说道:

    “三哥,咱们怕不是被人骗了吧?那画舫明显比我们的好的多啊!”

    朱启一瞧见不远处那艘画舫,确实比自己这边的好的多,也是面露不悦之色。

    旁边的姑娘瞧见这场面,赶忙为朱启和朱棣倒了一杯酒,说到:

    “两位公子误会了,咱们这画舫,确实是凤阳最好的了,至于那艘画舫,两位还是不好多想了,那可是平阳侯的画舫,在咱们凤阳,平阳侯可是万万惹不起的人。”

    “平阳侯?”

    朱启一愣,总感觉这名字有点熟悉,但一时半会又想不起来。

    在看边上朱棣也是同样表情,似乎对这个称呼很熟悉。

    那姑娘见状又说到:

    “两位公子可能刚到凤阳不太了解,这平阳侯啊,之前可是皇帝的义子,因军功被封为平阳侯,在这凤阳领受都尉一职,一般人可是惹不起的。”

    凤阳的行政长官是知府,朱启跟着徐达刚来凤阳的时候,知府曾经主动去军营里拜访过朱启,但朱启主要是来跟着徐达一起练兵,锻炼军事才能,所以和知府并没有过多交流。

    至于都尉,则是名义上的军事长官,当然也只是名义上而已,并无实权,就连军营都不一定进得去。

    而很多时候设置这些虚职,主要是为了方便封赏,给功臣挂个组虚职,多领一份俸禄,仅此而已。

    一听姑娘这么说,朱启这才想起来为啥平阳侯这个称呼如此熟悉,却又想不起来了。

    平阳侯肯定是见过的,但印象不深,因为朱元璋的义子太多了点。

    足足有二十多人,这还只是有记载的,没记载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呢。

    但其中最著名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李文忠,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前段时间在北方边境杀疯了的那位名将。

    还有一个叫沐英,同样是一位将军,只是现在还不算出名,但是他以后会很有名,因为云南就是沐英平定的,不仅如此沐英还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后世子孙永镇云南,直到明朝灭亡为止,可谓是历朝历代都极其罕有的忠勇。

    这个平阳侯显然是不出名的那一类。

    但一听到是朱元璋的养子,原本还不服气的朱棣立马就老实了,既然都都是自家人了,虽然大家不太熟,但还是不要惹事比较好,以免此事传到徐达那边,可就不好了。

    别的将军可能还会因为朱启和朱棣的皇子身份而对朱启和朱棣恭敬有加,不敢带怠慢,但是徐达可不一样,他可是朱标都要喊徐叔叔的人,和朱元璋能坐一张桌子吃饭的好兄弟。

    朱启和朱棣没了声音了,那些姑娘们还以为这两位公子是知难而退了,正想继续奏乐继续乐呢,却听外面一阵嘈杂声响,而后挺听到旁边那艘平阳侯的画舫里传来了有人的喊声:

    “侯爷!饶恕小女吧,小女真的是民户啊,不是教坊司的啊!”

    朱启从窗户望过去,就瞧见有一个老头被两人抓住推到了船头,旁边还站了一个端着酒杯的公子哥,醉醺醺的呵斥道:

    “滚管你什么人,到了我画舫上,都是爷的人!把这碍事老头推下去!聒噪!”

    那些侍卫们应了一声,随后将那老头推入淮河离里去。

    旁边姑娘也看到此情此景,叹了一口气,说到:

    “又来了,这老汉怕是活不过今晚了,哎,两位公子也瞧见了,这位平阳侯,那是万万惹不起的。”

第二十六章 平阳侯的免死铁券

    那老汉被推下水去,船上的人还在调笑,不多时又见到一个年轻小姑娘,自画舫二楼跳下去,扑通一声落入水中。

    画舫上的平阳侯赶忙让人下水去抓那个女子,不用说也知道那跳水的女子肯定是老汉的女儿了,不多时那女子就被跳下河里的侍卫给拉了上来,但那老汉却还在河里飘着,看上去是有水性的,但只要往船边上游,就被画舫上的人拿竹竿子推走,但那老汉为了女儿,却依旧不断的朝着画舫游过去。

    高锦站在朱启身旁,瞧见辽王殿下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也是赶忙带着人,拿了一艘小舟过去救人去了。

    原本坐在朱启和朱棣身旁的姑娘们,瞧见身旁的两位公子竟然好像有打算出手当英雄好汉的意思,一个个脸色都惊惧了起来,其中一人好心提醒道:

    “公子,平阳侯可是千万不能招惹的啊!”

    朱棣一听笑了,说道:

    “大明律才颁布多久,皇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更何况这平阳侯还不是真正的皇子呢,他若真的强抢民女,这乃是死罪,怕什么。”

    那姑娘继续说道:

    “公子,这可不一样,那平阳侯手里有皇帝发的免死铁券呢。”

    朱棣一听这话,神情有点懵了,若是有免死铁券,那还真不好说了。

    姑娘瞧见朱棣的表情,还以为朱棣是害怕了,也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而在画舫那边,高锦带着几个护卫,划着小舟已经将在河里的老汉给拉上来了,画舫上的几个家仆,瞧见居然有人还敢救人,当即对着高锦等人就是破口大骂。

    高锦可是辽王殿下的护卫,哪里会容忍这些恶仆的辱骂,当即一个起身飞跳,就跃上了对方画舫,抬腿就那骂的最凶的恶仆踢倒在地,边上人一愣,正要还手,突然听到画舫里传出了一声大喊:

    “有刺客!有刺客!快保护侯爷!”

    就瞧见一声声呐喊之中,平阳侯一下子撞破二楼的窗户,跌落下来,好在甲板上,还有他的恶仆挡着,不然摔着一下可不轻。

    而一个穿着夜行服的身影猛地从后面追出,身形缥缈之间,一把长剑朝着平阳侯直刺过去。

    朱启瞧见那刺客的身影便觉得颇为熟悉,仔细再看第二眼,立马认了出来,这身段,是那个假冒“师萱儿”的人啊!

    但那刺客的身后,又冒出一个光头大和尚,浑身上下肌肉如同老树根一般虬扎,起码从视觉层面上,很有震撼感了。

    那大和尚身形魁梧,速度竟然比刺客还要快,转瞬已经近身上千,抬起拳头就朝着刺客背后锤了出去。

    刺客身体一翻,脚踩着船楼的墙壁上,身形一躲,随后提剑朝着大和尚攻去,那大和尚伸手到后背,猛地就抽出了一把金丝大环刀。

    两人一个是剑法精妙,如游龙若丝,一个手拿大刀,大开大合,当场就火拼起来。

    朱启还以为这两人要打很久,却没想到只是三个错身,那拿着大刀的大和尚,就捂着脖子跪在甲板上,血流如注,完全就止不住,没多久就躺在地上没了动静,只是那刺客的腿似乎也受了伤,行动起来一瘸一拐的,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灵便。

    但刺客并未放弃,而是折身又朝着平阳侯跑去,平阳侯身边的家仆们赶忙将自家主子围起来,船楼里还有更多的侍卫跑了出来。

    那刺客眼见着事不可为,也没有犹豫,折身就跳入淮河之中,河面上顿时飘出一阵阵鲜红血色来,却再也没见到刺客身影,河面上黑漆漆一片,想要找到刺客,恐怕很难了。

    平阳侯的画舫上遇到了刺客,还出了人命,淮河上其余的画舫里也是乱哄哄的乱做了一团,哪里还有心思继续在河流上饮酒作乐,一个个的画舫争先恐后的朝着岸边靠去,想要远离这片是非之地。

    那平阳侯被人扶起来,瞧见自己的保镖大和尚,居然被刺客杀了,怒不可遏的看向了边上的高锦,指着高锦喊道:

    “你肯定是跟刺客一伙的!来人给我抓起来!”

    那些恶仆们立马就围了过去,但先前瞧见高锦身手不俗,也没有人敢第一个上的,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手上没有弓弩,毕竟只是家奴护卫,是不允携带弓弩的。

    他们正想着并肩子上的时候,就听到岸边传来嘈杂动静,只见到大批官服差役赶到了现场,显然是这里惊动了官府的人。

    平阳侯也没有丝毫的慌张,呵呵一笑说道:

    “这次你们死定了!”

    平阳侯得意洋洋的看着高锦,随后命人将画舫靠岸,一上了岸,就对着赶过来的凤阳知府,指着高锦说道:

    “知府大人来的正好,本侯正好抓住几个刺客,他们在我的画舫上杀了人,还请知府大人将他们拿下!”

    那知府瞧见高锦一愣,随后看到刚刚上岸过来的朱启和朱棣两人,他脸都白了,赶紧说道:

    “误会误会啊。”

    平阳侯眉头一皱,不乐意了,说道:

    “真不是误会,我船上还死了人呢,赶紧拿人吧!”

    那知府赶忙拉住平阳侯,皱着眉头说道:

    “那两位是辽王殿下和燕王殿下,他们是辽王殿下的护卫!”

    “辽王?燕王?”

    平阳侯一愣,他是真不知道辽王和燕王来凤阳的事情,这几日他一直都在游山玩水呢,此时往人群里面一看,果然就瞧见朱启和朱棣两人。

    朱启和朱棣对平阳侯没什么印象,但平阳侯对两位皇子可是认识的,当时就心下一惊,知道惹错人了。

    高锦很快带着人站回了朱启的身后,也就在他们说话之时,先前被救上来的老汉,冲上了二楼,想要救回自己的女儿,但冲上去却只有一具还在流血的尸体,只见到自己女儿尸体的脖子上,还扎着一根发簪,身上衣服凌乱,显然是宁死不从自尽而死。

    那老汉当时就红了眼,冲下楼来,就要找平阳侯拼命,此时周围围满了画舫上下来的人,周围百姓们也是纷纷出门围观,瞧见这一幕,众人也是颇为义愤填膺。

    但对方终究是平阳侯,在凤阳作威作福多年,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老汉红着眼还未冲到平阳侯近前,一个家仆就一棍子打了过去,将那老汉打倒在地,一副忠心耿耿护卫主人的模样,边上家仆还要再打,就听到朱启呵斥一声道:

    “都住手!这么多人看着,你们还敢殴打良民,真当我大明没有王法吗!”

    平阳侯一脸委屈的表情说道:

    “辽王殿下,他可不是什么良民,他刚才要打我呢。”

    朱启看着平阳侯害死了人命,竟然还敢搬弄是非黑白,当时也是气的血压上来了,走上前去,抬手就是一巴掌,毫不客气的照着平阳侯的脸就打了过去。

    按理说这平阳侯还算是朱启和朱棣两人的义兄,平阳侯是万万没想到朱启竟然直接就动手,边上百姓们倒是纷纷鼓起掌来:

    “打得好啊!”

    “辽王殿下为我们做主啊!”

    不过百姓们还没喊两声,平阳侯身边的家仆们恶狠狠地瞪了过去,那些百姓们立马就害怕的没声音了,只有那老汉被人拉着,坐在地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凤阳知府瞧见周围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也赶忙站出来说道:

    “侯爷,两位王爷,此事中间肯定是有误会的,不如这样,咱们都先回去,容下官好好调查一番,查出事情来龙去脉,咱们再说好吗?”

    朱启呵呵一笑,说道:

    “你这知府倒是会和稀泥,这还有什么误会,我和燕王都亲眼所见,这位平阳侯逼良为娼,还把人家父亲扔下河里,现在人家女儿死在他画舫上,此事与他拖不了关系,你却还让这平阳侯回家再说?你是想助纣为虐,鱼肉百姓不成?”

    朱棣也是恶狠狠说道:

    “没错!你这父母官怎么当的,回去本王就要告诉父皇,看看父皇如何惩治你!”

    知府一听腿都软了,平阳侯是惹不起,但这两位王爷更是惹不起啊,他赶忙一挥手,对着旁人喊道:

    “先、先拿下平阳侯,带回衙门审问!”

    差役们应了一声,就要上前去缉拿平阳侯,但平阳侯也是不慌,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铁色的瓦片一样的东西。

    上述一排排的小字,但最上面四个字却是清清楚楚——【免死铁券】。

    那些衙役们顿时就愣住了,知府也是一脸为难,不过朱启倒是没管那么多,一挥手说道:

    “愣着干什么啊,这是免死铁券,又不是免罪铁券,抓回去待本王审问!”

    一群人这才反应过来,上前去将一脸懵逼的平阳侯给带走了,那知府也赶忙跟了上去。

    倒是朱棣在朱启耳边小声说道:

    “三哥,他有免死铁券,咱们……好像还真的对付不了他啊。”

    朱启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平阳侯明显横行乡里惯了,刚才也是气焰极度嚣张,若是不拿下他,这凤阳民心还要不要了?

    朱启背着手,对着朱棣说道:

    “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走一步,看一步吧。”

    ——————

    (求票!)

第二十七章 这都是辽王殿下的计谋

    凤阳县中,天还未亮,有关于平阳侯逼良为娼,致人自杀而亡,被辽王殿下现场抓获,关入大牢的消息,便已经开始传开来。

    一些百姓是拍手叫好,但更多的百姓,却还是抱着悲观的态度,第一,在他们看来,这平阳侯是辽王殿下的义兄,天大的事情,这辽王殿下还真能治得了义兄的罪?

    更不要说,这平阳侯手里,还有免死铁券呢!

    这免死铁券,乃是朱元璋赏赐给有功之臣的,往后的皇帝,也尝尝会颁发免死铁券,可以说是大明朝的一大特色了。

    虽说收到朱元璋发的免死铁券的那些大臣,后来也都被朱元璋杀得七七八八了,但这些人都是皇帝本人亲自杀的,别人若是要动他们,恐怕都得掂量掂量,不然就是蔑视皇权。

    但既然已经将平阳侯收监了,自然不可能就这么放过的,首先要做的,便是收集平阳侯的罪证。

    这么一大早,官府门口,和凤阳城出入口,就张贴上了公告,百姓们围了过来,看不懂没关系,边上有专门的差役讲解,对着围过来的百姓们就说了:

    “辽王殿下有令,即日起,百姓们踊跃举报平阳侯之罪证的,只要罪证有效,都有赏赐!”

    百姓们当时一听,气氛方面立马就沸腾了起来,但也就仅仅只是气氛方面而已,在官府衙门这边,倒是任何消息都没有收到。

    出了这档子事,朱启和朱棣两人自然是不用去军营训练了,而是正儿八经的行使起了朱元璋给的巡查职能。

    至于徐达那边,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是不再多过问,权交给朱启和朱棣两人去处理了。

    徐达在想什么,朱启也很清楚,他只是魏国公而已,对凤阳府并没有行政,稽查问罪的权利,如果过问平阳侯的案件,那就是越俎代庖。

    徐达是个非常谨小慎微,而且非常低调的人,别看在朱启和朱棣面前,大大咧咧的,但只要是涉及到朝堂事务,徐达往往就跟个透明人一样,只有需要他领兵打仗的时候,这位大明战神才能够重新激活。

    朱棣那边原以为自己可以跟在三哥朱启身后,当一回少年包青天了,却没想到从早等到晚上,除了昨晚的那位老汉,竟然是没有任何人上官府衙门来告发平阳侯的。

    其实百姓们不敢来告发平阳侯的罪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平阳侯手里的免死铁券,百姓们觉得就算是告发也没用,平阳侯死不掉,回来以后还不得疯狂报复自己啊?自然是没有人敢来告发平阳侯的罪状。

    一直等到了傍晚时分,朱棣有些坐不住了,对着朱启说道:

    “三哥,咱们怎么办啊?这没有其他的罪状,只凭着一件事,他有免死铁券在手,还真的治不了他啊。”

    朱启倒是不慌不忙的说道:

    “急什么,今天没有就等明天,老百姓总得有个时间缓过劲来是不是,真要不行,你三哥我还有别的法子,万万不会叫这平阳侯跑脱的。”

    朱棣一听朱启这么说,也就放心下来了。

    两兄弟两坐到一更天的时间,外面天色都暗下来了,这才离开了官府,回去行宫暂且休息,而朱启也是不慌不忙的,对着手下作出了新的指示。

    于是到了第二天一早,朱启安排的人员,就又去了官府门口,还有城门的入口处,张提了新的告示。

    这一次的告示,倒不是催促百姓们揭发平阳侯的,反而是列举了昨日揭发举报平阳侯的人数,白纸黑字写着:揭发人数共计115人!

    好家伙,百姓们一下子都傻了,还真的有人敢去揭发举报啊,还有115个人这么多啊?!

    不少老百姓的心中,便有了这个念想,但真正敢于行动起来的,却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但让老百姓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连着四天,天天都会公布这样的告示,每天都有上百人来检举!

    好家伙,这平阳侯坏的是流脓了吧?坏事做的这么多啊?

    那、那咱们也去举报?万一真的把平阳侯拉下马来呢?

    而此时在凤阳府的军营里的徐达,也收到了属下们递送过来的情报,徐达对于平阳侯的案子,那只是不插手,不过问,但不代表他把两只耳朵都给堵起来了。

    这次带着朱启和朱棣来凤阳府,朱元璋就特意嘱托过徐达,事无巨细,回去都得禀报,除了军务的事情,政务治理对于皇子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自然也是观察两位王爷的绝好机会。

    所以在看到朱启竟然无中生有,连着好几天的张贴假告示,徐达先是一愣,随后会心一笑,自言自语道:

    “这小子,平日里就说自己兵法只会背,不会用,你这一手虚张声势,用的不是挺好的吗。”

    徐达将情报放到一边去,随后开始写起了递送去应天府的纸条来了……

    另外一边,朱启带着朱棣又在官府里面等了一整天,依然还是没有人来举报揭发平阳侯的,但门口却多了不少百姓们踌躇路过,朱棣都恨不得过去拉着他们询问是不是有冤情了,好在到了傍晚十分,终于有了一个老太太,佝偻着身子走进了官府里面,说要举报平阳侯纵容家奴,强占他人田亩的恶行!

    好家伙,等了好几天,可算是等都有人来举报了,朱棣那叫一个兴奋。

    朱启当着老百姓们的面,将那老太太请进官府里面,细细询问记录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安排人去实地走访。

    先不说这罪名大小如何,但起码流程上是郑重无比,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百姓们宣布:

    我,辽王朱启,是认真地!

    这一下子可算是起了带头作用了,一众百姓们当堂就开始纷纷举报起来。

    抢占田亩,霸占民女,殴打平民,放高利贷这些重罪就不说了,什么路上随地大小便,辱骂他人,伸手拿东西不给钱,酒店赊账还大人等等,大大小小的罪状,那是记都记不来啊!

    光看罪证来说,他平阳侯死好几回了啊!免死铁券只能死一次,这么多罪证,死定了吧!

    老百姓们也是这么想的,但有些读过《大明律》的书生,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你们啊,都不看大明律法,凡二罪以上俱发,从重者论啊!”

    啥意思啊?就是说,你如果犯了很多条罪,大明是没有数罪并罚的,只会以最重的罪来处罚你!

    老百姓们一听就慌神了,那我刚才还举报来着,岂不是要被报复了啊!

    不过老百姓们还没慌多久,官府里就传出了新的消息。

    辽王殿下说了,明日正午时分,去平阳侯府,抄家!

    ————

    (求追读啊!)

第二十八章 我大明朝上天不可欺,下民不可虐!

    夜色融融,月明星稀。

    朱启一人坐在行宫之中,正在整理着这两日来,从凤阳百姓们那边收获到的各类举报。

    有些是有证据的,比如田亩被抢夺的,自己手里还有原先的田契,拿去官府一查也就能对的上的;还有家里有人被殴打致伤甚至致残的,抓来平阳侯的那些仆从,甚至都不用严刑拷打,人家就已经全部招供了。

    而除了这些强有力的证据之外,也有一些很离谱,比如平阳侯强暴了谁家的老母猪;自家黄狗下一窝崽,竟和平阳侯一模一样……

    虽然夸张,但能够从这些措辞之中,感受到老百姓们对平阳侯的憎恶之情。

    朱启整理的就是这些证据了,他当然不是把这些证据给扔掉的,反而是要把这些夸张的,一看就是假的证据给放到最上面,因为这些证据都要给朱元璋看到。

    朱元璋是平民百姓起家,他是最了解老百姓,也是最痛恨那些欺压百姓的官员,有洪武一朝,做官最是战战兢兢。旁人看来荒唐至极的东西,朱元璋看了绝对是恨的咬牙切齿。

    你只送一些抢占田亩,殴打他人,逼死良民的证据上去,朱元璋这个重视家庭亲情的皇帝,没准还会心一软,对养子平阳侯手下留情,发配边疆免除死刑也很难说。

    但这些证据送上去,朱启敢打包票,平阳侯死定了!

    朱启好不容易将这些证据都整理完成,一抬头外面天色都已经黑到不行,正想着赶紧睡觉,明天还要去抄平阳侯的家呢。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内官走了进来,对着朱启说到:

    “禀殿下,魏国公求见。”

    朱启一愣,这什么天色了,徐达竟然过来了?要是军营里面,徐达估计直接就进来了,但这里是行宫,徐达也要先行通报。

    “快快有请。”

    朱启将那些证据都推到边上,站起身来去迎接徐达,没多时就瞧见徐达走了进来,朱启哪敢等徐达给自己行礼啊,赶忙走过去以子侄之礼对徐达行礼,然后拉了座位让徐达就坐,恭敬到了极点。

    能不恭敬吗,这位可是大明战神啊!

    徐达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说到:

    “殿下这几日所作所为,深得民心啊。”

    朱启赶忙谦虚说到:

    “徐叔叔过赞了,这都是小子该做的。”

    朱启有点意外,不清楚着徐达深更半夜跑过来难道是为了夸奖自己?这不像是徐达低调的个性啊。

    好在徐达也不墨迹,直就问到:

    “我这次来,其实是有几个问题想要询问一下殿下,还请殿下如实告知。”

    朱启点了点头,说到:

    “徐叔叔你说吧,我也没什么瞒着的。”

    “好,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徐达沉吟一下,说到:

    “这平阳侯乃是皇上养子,是殿下的义兄,殿下要办他,就不怕得罪其他的那些义兄吗,平阳侯与殿下的其他义兄,关系都还是很不错的,以前也都是一起战场冲杀的。”

    朱启一愣,这问题没什么难度,直截了当的问道:

    “要说这个,徐叔叔也和平阳侯一起上过战场吧,这平阳侯犯事,我办了他,徐叔叔你有觉得被得罪吗?”

    “这倒没有。”

    朱启两手一摊,笑道:

    “这不就对了,更何况,真要是得罪我的那些义兄们,我是一点也不怕的,但亲眼所见平阳侯逼良为娼,欺压百姓,害死民女,我如果不办了他,得罪的就是百姓,不仅我怕,连父皇也会怕的。”

    徐达一听这话,看朱启的眼神都有点变化了,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

    “既然你知道皇上脾气,那你为何不直接把此事提交给皇上发落呢?又何必在这里连着好几天的给百姓们演戏,让他们检举揭发?”

    朱启很快说到:

    “徐叔叔,我之所不直接送去给父皇发落,一来,我担心罪名不够,父皇有可能会念在父子之情,饶他一命,二来,这平阳侯在凤阳作威作福惯了,老百姓都怕他,各级官员们,多少也跟着做了些坏事,我直接在凤阳办他,一来让老百姓放心,二来也可以顺藤摸瓜,再说了,我这勉强可以叫做普法行为吧。”

    “普法?”

    徐达对朱启这个新词显然不太理解,朱启继续解释道:

    “皇上很早以前就说过,凡地方官员鱼肉百姓的,老百姓都可以直接上应天府告御状,凤阳百姓不敢告,就是觉得平阳侯是勋贵,是当今皇上的样子,大明律对他没用。我今日就在凤阳办了他,就是要告诉老百姓,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他一个小小侯爷?我大明朝上天不可欺,下民不可虐!”

    朱启一番话语,掷地有声,尤其是那一句”我大明朝上天不可欺,下民不可虐!“更是回荡在行宫之中。

    便听到一人说道:

    “好!说得好!所以你才拖了这么久,每日里都要张贴告示,还鼓励老百姓们过来检举揭发平阳侯的罪状,甚至明日里还公告了要去抄家,就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知道此事,关注此事,让他们知道,大明律法是向着百姓的,不是向着他这样的侯爷的!”

    朱启点了点头,但随后一愣,这不是徐达的声音啊!是朱元璋的声音啊!

    朱启朝着门口一看,就瞧见穿着常服的朱元璋就笑脸盈盈的站在门口呢!

    朱启一愣,随后看向了徐达,徐达一脸平常模样,甚至还笑着站起身来,退到一边去,显然是早就知道朱元璋过来了。

    这就明白了,为啥平日里低调的徐达,会突然跑来问自己这些问题,原来是朱元璋让他来问的啊!朱启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自己跑来凤阳了。

    朱元璋之所以过来,其实都是徐达这几日每天都送小纸条去应天府的原因,这凤阳离的应天很近,随随便便一天就是一个来回了。

    早在平阳侯犯事被朱启抓起来的第一天,朱元璋便知道此事了,而后朱启的每一个操作,也都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

    朱元璋一直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联合百姓们一起对付贪官污吏的策略,收效甚微,百姓们往往都比较胆小,却没想到朱启竟然还有这样一个法子,直接演戏给百姓们看,让百姓们以为旁人都开始检举揭发了,那我也去检举揭发!

    朱元璋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套路,心里高兴,当然更高兴的,是朱启身为自己的儿子,如此嫉恶如仇,为民除害,让朱元璋欣慰不已。

    但朱元璋也只是想到这两层而已,今天晚上过来,听到朱启亲自所说普法一事,才知道原来朱启还有这样一层用意,明天抄家,也是做给百姓们看的一场戏,是给百姓们壮胆用的。

    朱启站在边上有些懵逼,也不敢多说什么,就看到朱元璋瞧着自己上下看了一圈,摸了摸胡子,笑到:

    “启儿做得不错,明日抄家,你放心的抄,大胆的抄,就像你说,我大明朝上天不可欺,下民不可虐!谁要是欺负我大明百姓,我就要他死!”

    ——————

    (求追读!)

第二十九章 抄家!

    朱启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丢下应天府跑来凤阳府,不用说的,肯定是徐达每天都通风报信呗,不过也可以理解,朱元璋是掌控欲望很强的皇帝,会想要了解自己和朱棣两人在凤阳历练的详细过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这样也好,朱启原本就只是想要低调的当个逍遥王爷,最好不要有名,也不要有权,就混吃等死,沐浴在洪武大帝的荣光之下,随后继续沐浴永乐大帝的荣光,就这样安乐到死就完事了。

    至于力主惩处平阳侯,为百姓伸冤鸣公道,也纯属从小到大的红旗教育,心中一颗正义感爆棚的红心使然,如今朱元璋既然到了凤阳府,那明日抄家肯定是朱元璋安排了,皇帝亲自出马,威力也更大一点,当即拱手对着朱元璋说道:

    “儿臣没想到父皇也来了凤阳府,没有迎接父皇,还请父皇恕罪,不过既然父皇都来了,那明日抄家平阳侯,随后定罪的事情,就劳烦父皇主持了,详细凤阳府的父老乡亲们,也会感恩对父皇的威德!”

    朱启一发马屁直接拍出去,准备当甩手掌柜了,谁料到朱元璋神秘一笑:

    “谁说我明日要主持平阳侯的案子了?”

    窝草,你不主持平阳侯的案子,你跑来凤阳府干什么,就为了用充满慈父的语气夸我两句,宝贝真棒吗?!

    这话也就能心里想一想,朱启嘴巴上还是恭恭敬敬问道:

    “父皇,有您在凤阳府,儿臣万万不能越俎代庖啊,况且那平阳侯有父皇的免死铁券,我本来也是打算审完了以后交由父皇您发落的,如今您来了,自然是您出马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说道:

    “启儿,你是担心平阳侯有免死铁券在手,你若当众杀他,有损皇帝威严是吗?”

    朱启赶忙点了点头,这是一个让朱元璋出来办事情的好理由,却没想到朱元璋直接大手一挥,说道:

    “启儿你放心好了,我这次来凤阳府,就是为了这事而来,这免死铁券确实是我发下去的,但我有一件东西给你,你拿了那东西,那平阳侯纵然有免死铁券,也是必死无疑,你且放心去做好了!”

    朱启一愣,心想着老朱怕不是要直接发圣旨,赐死平阳侯吧?那免死铁券不就是自己打自己脸了吗?虽然历史上,老朱确实没少处死你这免死铁券的大臣,但那是洪武后期的事情了,洪武七年就开始这样的骚操作,是不是太早了点啊?

    但朱启还未说话,就瞧见朱元璋大手一挥,随后有一个内官走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件黄色的衣服,朱启瞧见那衣服,立马就是虎躯一震——这是龙袍啊!

    老朱要给我黄袍加身?朱启第一时间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随后看着朱元璋“你懂得”的笑容,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老朱好算计啊!

    ————————

    第二日,一早。

    四月的天,已经开始逐渐转热,太阳刚刚出来,便晒得人又有点昏昏欲睡了。

    但此时辽王朱启的朗朗读书声,却已经回荡在行宫之中。

    朱棣老远就听到了三哥朱启的读书声音,听到之后人都有点懵逼,不清楚平日里最不喜欢读书的三哥,今天怎么开始读书了啊?而且读的还是最不喜欢的孔孟之言啊,满嘴念叨着之乎者也。

    可能是因为今天要去抄家平阳侯,所以兴奋的有点反常了?

    朱棣也不清楚,就带着手下进入到了朱启的行宫之中,大老远就开始喊了:

    “三哥!三哥!”

    朱棣一边喊着一边进入到屋内,瞧见朱启端坐在桌子边上,神情肃穆,手里拿着一本装订精良的书本,一看就是新书,最近刚拿出来读的。

    朱启瞧见朱棣,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说道:

    “四弟,今日怎么起的这么迟,定然是昨天读书读晚了吧?还有,没事不要这么大声的喊,咱们身为皇子,一定要随时随地都处变不惊,知道吗。”

    朱棣坐下来本来给自己在倒茶,一听朱启说了一通,当即震惊的看着朱启问道:

    “三哥,我昨晚没读书啊,还有你怎么今天突然读起书来了嘛?你不是跟我说,这些书都是……”

    “咳咳!”朱启咳嗽了两声,神情严肃了起来:“我们身为大明亲王,怎么能不读书充实自己呢,父皇的教导你都忘记了吗!”

    朱棣一愣,说道:

    “三哥,父皇不在这,没事的。”

    朱启抬腿踢了朱棣一脚,随后眼神又瞪了瞪,心里直骂着狗一样的朱棣。

    朱棣被踢了一脚,疼的跳了起来,刚想说话呢,感觉到身后好像有人,一扭头,朱棣人傻了。

    朱元璋背着手,看着朱棣问道:

    “你三哥说这些书都是什么啊?”

    朱棣那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出现在凤阳府,张大了嘴巴,第一反应是自己没睡醒,第二反应是立即换上了一脸肃穆的表情。

    朱启原本以为朱棣会随机应变说点好话,搪塞过去,却没想到朱棣很老实的直接说道:

    “三哥说,这些之乎者也的书,有些好的该学,有些不好的千万不能学,而现在书里的,大部分都是不好的。”

    朱启这话确实对朱棣说过,原本想着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朱棣,让他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抛弃现在大明流行的八股文科举,毕竟八股文的危害,身为一个现代人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唐朝时候的科举考试,那可是文科理科统考的,不仅要考文学素养,就连盖房子要多少预算,田亩具体怎么分,地怎么种等等都会考,甚至还有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可谓是丰富多样,就和现代考取公务员很像,后来宋朝改革科举,以经文取士,科举考试开始渐渐僵化,再往后面发展,就越发僵化,最后形成了八股文。

    但朱启没想到这狗一样的朱棣居然直接把自己招供出来了,而且还是当面。

    好在朱元璋笑了笑,对着朱启说道:

    “你倒是很像我啊,这文人士子念的书越多,我倒觉得他们越糊涂,就像这贪官污吏,一个个读的圣贤书,做的却是畜生事!”

    朱元璋说到这里,语气明显严厉了起来,但想起今天还要去抄家呢,便赶忙拉回主题,说道:

    “今天不说这些了,启儿,赶紧准备准备吧。”

    朱元璋穿着一身常服,显然是打算来凑热闹了,朱启也拿他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朱棣那边则是等到朱元璋离开以后,赶忙凑到朱启身边,说道:

    “三哥,果然你跟我说的都是对的,爹都很认同你呢,不过爹怎么来这里了啊?”

    认同个屁,父皇单纯不喜欢文人士子,但科举考试还不是考的原来那套玩意。

    朱启翻了翻白眼,说道:

    “爹来看热闹来了!”

    说完,就招呼着手下,还有官府衙门的人,去平阳侯家里去抄家去了。

    老百姓们经过了这几天的发酵,别说凤阳府了,就算是旁边四五十里的小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辽王殿下要惩处平阳侯的事情,尤其是今天还要公开抄家平阳侯,一大帮子人都赶忙过来看热闹了。

    皇子抄侯爷的家,这热闹是随随便便能看得到的?这辈子恐怕就这一回了,更何况这平阳侯是何许人也,那就是凤阳府的混世魔王啊,终于等到有人惩处这个混世魔王了,大家都是拍手称快啊!

    朱启刚出门行宫,便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热情。

    无论哪朝哪代,老百姓们都是最直白的,他们不喜欢你,或许不会当你面说,但他们要是喜欢你,绝对不会瞒着的,这一路上就有很多的老百姓跟朱启同行,前面大喊开路的,旁边凑过来只为看辽王殿下真容的,三五成群的越聚越多。

    也幸亏有朱元璋的命令,徐达也带了凤阳府的守备来维持治安,不然这么多人,还真的是寸步难行啊。

    到了平阳侯府,那更是人山人海,磨拳接踵,只听到朱启一声令下,官府衙门的差役,就开始抄家了,因为是公开进行,所以往外面搬东西的时候,都会有人大喊着公告。

    那些老百姓们也不知道平阳侯府家里有哪些东西,这次一个个的瞧见那些金银珠宝,还有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宝贝,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不过朱棣就有点奇怪了,不明白朱元璋为啥不自己出来主持,毕竟平阳侯有免死铁券啊,就算是给平阳侯府上抄出花来了,朱启也不好直接处死他啊。

    但朱棣正疑惑呢,突然院子里传来了一阵骚动,随着有人大喊着公告搜到的东西,百姓们也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平阳侯的王府上,搜出了一件皇帝才能穿的龙袍啊!

    ——

    (求票求追读!)

第三十章 你是个好人

    搜出龙袍是什么概念,相信就不用多说了。

    老百姓们原本以为这平阳侯只会欺压百姓而已,却没想到他竟然还想着要谋逆造反啊!当时看热闹的老百姓们就一个个的脸上忧愁不已,心中嬉皮笑脸。

    那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平阳侯除了欺压百姓之外,谋逆造反的证据,那已经是非常充分了,辽王殿下当场宣布,平阳侯强占良田,霸占民女,鱼肉百姓,如今又要谋逆造反,罪不可恕,斩立决!

    虽说平阳侯有免死铁券,但免死铁券偏偏就免不了造反谋逆的死罪啊!

    按理说谋逆造反的大罪,应当禀告皇帝来处理才是,其实死刑也是要通报核准的,但这龙袍都是朱元璋送来的,朱启自然就省去了这个环节了,反正老百姓们也不在乎,他们只要看到恶人有恶报,天地有公道就行了。

    可笑那平阳侯还在凤阳府监牢里蹲着,觉得自己有免死铁券,罪责再严重,也不至于死,结果刚开始抄家,辽王护卫就把平阳侯带去了菜市口了,等到了菜市口,刚好搜出黄袍的事情就传了过来,辽王殿下大手一挥,斩立决!

    老百姓们刚刚才看到平阳侯府里搜出了龙袍,紧跟着平阳侯就被拉到了菜市口去了,有官员宣读了平阳侯的罪状,都是那些老百姓们检举揭发的,一条条一道道的列出来,强暴老母猪的也没有放过,看的老百姓那是拍手称快,接下来自然是免不了扔东西的传统艺能,但菜叶子和鸡蛋之类的是不会扔的,毕竟粮食宝贵啊,大家扔的都是石子一类的玩意。

    只见到辽王殿下如同宋时的包青天一般,端坐在主座之上,随后一根木签扔到地上,刽子手也是二话不说,提着刀就走到了那平阳侯的跟前。

    平阳侯跪在地上,手脚都被绑着无法动弹,嘴巴里还塞着布条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平阳侯在将死之时,说出一些难听的话来,不过看着平阳侯一把鼻涕一把泪,口水都流的满下巴都是,哆哆嗦嗦的甚至有一摊冒着热气的液体从裤裆子流出来的情形来看,他估摸着也就是想喊饶命而已。

    刽子手啥场面都见过了,行刑之前屎尿横流也就是小场面而已,抬起刀子就架在了平阳侯的脖子上,随后就见手起刀落,曾经不可一世的平阳侯,就这样人头落地!

    朱启还是头一次见到杀头的场面,来自生理的抵触也就是一瞬之间,想到平阳侯对百姓们所做的事情,也便没有什么难受的地方了。

    朱元璋则是在一处房屋的二楼之中,看着曾经的养子此时却人头落地,朱元璋想起过往场景,说是没有半点感触那是不可能的,但他毕竟是皇帝,这点个人感情,没有丝毫显露出来的意思,转过身去,对着内官说道:

    “我这也算送他最后一程了,我们回去吧,不然臣工一天瞧不见我,到时候又要开始啰嗦了,这凤阳府的知府先撤职查办,让辽王暂代知府一职,等吏部安排了新的人选,再让辽王押送这畜生回应天审问。”

    内官低头应了一声,朱元璋背着手,转身离开了。

    …………

    朱启主持完了审判,凤阳府的老百姓们那是拍手称快,自然免不了对主持了公道的辽王殿下感恩戴德,这着实让朱启有点头大,本来这个逼,该朱元璋来装才对啊。

    回了行宫,朱启便听闻朱元璋先回去应天府了,凤阳府知府也别抓起来了,让自己暂时代替知府的职位,等到吏部安排了新的知府再加回去。

    得了,他和朱棣还要在凤阳多留几日,不过对于当知府,朱启那是一窍不通啊,好在凤阳府身为中都,有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班子,朱启倒也不用多管什么事情了。

    而老百姓们的速度也很快,就在平阳侯被斩首的第二天,便在戏馆里排上了有关于辽王殿下微服私巡凤阳府,怒审平阳侯的戏码来了,唱的那叫一个有板有眼,老百姓们都喜欢看。

    街头巷尾自然也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不过朱启偶尔听到几句闲言碎语,有点懵逼。

    “你们不知道啊,咱们辽王殿下那就是奔着这平阳侯来的,那平阳侯嚣张跋扈你们也是知道的,麾下还有一个光头大和尚的武林高手,那一夜,辽王殿下和那大光头大战三百回合,整个淮河水都搅得天翻地覆啊!当场就犹如龙吸水一般,那光头应声倒地,活活被淮河水给淹死了。”

    茶楼之中,一个中年男人说的就好像自己亲眼所见,不过边上有吃瓜子的围观群众就说了:

    “不对啊,我当时在现场,是有个女刺客杀的吧?不是辽王殿下杀的啊。”

    这话一出,立马就有人一个大耳瓜子抽了上去,怒斥道:

    “贫什么嘴,就你在啊,我也在,根本就是辽王殿下怒斩了那个武林高手,而后擒获平阳侯的!”

    围观群众也是纷纷称道,不说了,辽王殿下牛逼。

    听得朱启那叫一个尴尬,明明是那个假冒的“师萱儿”的功劳,跟我何干啊?

    朱棣倒是很喜欢听老百姓们吹嘘自己三哥,当然,那些老百姓们也没有忘记带上燕王殿下一起吹。

    而提到那假冒“师萱儿”的女刺客,朱启也安排人去调查过,但没什么消息,倒是那个被女刺客给杀死的光头大和尚,却没想到是一个江洋大盗假扮的,听说还挺有名气的,在江淮一地没少作恶,江湖匪号“恶如来”,身上命案还有不少件呢,听名字就挺霸气的,不过人已经死了,就不多说了。

    朱启原本以为那位女刺客已经离开凤阳府了,却没想到等到处斩了平阳侯的第三天,便有一封信和一袋子的银两放在了官府衙门的横梁上,而官府的差役们,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时候放上去的。

    朱启打开钱袋子一看,足足有一百两银子,而后是那封信件,只见到字迹秀气,却是说朱启杀了平阳侯,这雇主的银子,便分了一半给朱启。

    这是那个假冒的“师萱儿”送来的信件和银两啊!看来她来刺杀平阳侯,并非是个人恩怨,而是接了刺杀平阳侯的工作,倒是没想到最后被自己给完成了。

    看来武林还是很险恶的吗,居然还有这种暗杀的业务,那先前去救走了潇湘馆的花魁,是不是也是接了任务啊?

    朱启忍不住这样子想到。

    但看到信件里最后一行字,却是一阵无语:

    “你是个好人。”

    关于这位江湖侠女的事情,朱启也只当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毕竟以自己王爷的身份来看,想要与这样的江湖儿女产生什么交叉点,着实是有点困难。

    但脑海里想起那江湖侠女的曼妙身姿,还有那日在潇湘馆中,让她给自己按摩的场景,虽然蒙着面纱,但光看那眉目和气质,免不了心中还是有点小期待的。

    这女人,应该生的很好看吧?

    ………

    又连着过了五天,吏部那边派来的新上任的知府可算是到任了,每天坐在官府里面的朱启,赶忙与他交接了一阵,其实也就是寒暄两句,然后收拾东西,带着朱棣,跟着徐达一起返回应天府去了。

    因为知府实在是太忙了,事无巨细,自己啥都要管,劝农、赋税、兴学、教化、讼狱、保甲、祀神、驿递、水利、仓库,等等,每天光是看公文就看的头皮发麻。

    别的知府好歹还有所谓师爷帮忙处理这些事情,朱启哪里有懂政务的师爷啊,也就一个朱棣可以拿来用一下,结果两兄弟两从早忙到晚。

    体验了几天的知府工作以后,朱启无比怀念自己的王爷生活。

    果然,处理政务不是自己擅长的,还是搞这些小生意来的逍遥自在啊。

    来的时候三月底,走的时候四月底,这一次回去就快得多,也就走了两天,再一次看到应天府的城墙之时,朱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但让朱启意外的是,他这边前脚才刚刚进城呢,后脚就有人过来了,来人是何掌柜,也就是朱启找的管皇家娱乐中心的掌柜的。

    本以为是皇家娱乐中心经营出了什么问题,何掌柜却是为了工匠的事情来的。

    “殿下,您先前吩咐我去寻的工匠,已经找了不少了,只是不知道殿下您要用他们做什么,一帮子人都还在干等着呢,您是不是给点指示?”

    朱启一愣,对哦,差点忘记了,自己准备改良一下印刷技术的,找工匠们来实践研究呢!

    不说了,前面带路,去找工匠们聊一聊去!

    ——————

    (求追读求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667/ 第一时间欣赏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最新章节! 作者:蓝白的天所写的《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为转载作品,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介绍:
德艺双馨的漫画家朱启穿越洪武大明,竟成了朱元璋的儿子!
为了明哲保身,朱启早早的就定下了一系列的小目标。
解散神罗非法组织,吊死威尼斯总督,在法兰西投降之前率领明军进入巴黎……才怪!
哄好老爹,巴结朱棣,远离朝政,进军娱乐行业,当个人畜无害的纨绔王爷!
然而多年之后……
朱元璋在应天府皇家娱乐中心,尊享金钻会员包间内,拿起手中台球杆,对准白球一杆进洞。
边上的宫女奉上第一艘大明铁甲舰“殖民者号”设计概念图,朱元璋一边看设计图,一边遥望远方,自言自语道:
“朕允许藩王奉天靖难的诏书都昭告天下了,吾儿朱启怎么还不靖难造反,赶紧来接替朕的皇位啊!”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