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明末之生存危机TXT下载明末之生存危机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明末之生存危机全文阅读

作者:流沣     明末之生存危机txt下载     明末之生存危机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390章 皇帝心魔?

    铭公子脑子里有甲戌年会试大榜名单,他甚至知道会试前三名是谁,至于自己的卷子能不能被扔进垃圾桶,他还真不敢保证。这一次考试没有取悦主考官和皇上的心思,通篇全都是按照自己心意所言,若是崇祯帝能采纳的话,大明王朝续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卷子被扔掉,自己果然名落孙山的话,孙公子没打算二次参考,更不要说考三次。按照大明王朝的规矩,举子只能三次参考会试,就这三次他都不想浪费时间。

    所以他说上榜是自己的宿命,是他的命也是崇祯帝的宿命,更是大明王朝的宿命!他不敢说自己一定能扭转大明王朝的覆灭,但是有了他至少多了一线生机。

    不大功夫,小孙大人已经换上孔目的官服,这个也是他唯一的官职了。徐文秀忽然很好奇:“公子的卷子上到底写了什么?为甚会担心不能得中?还是说公子卷子上有些不合时宜的文字?”

    不愧是魏国公府的千金小姐,一语中的!孙铭笑笑:“只是发了一点牢骚,是不是能被人接受,本公子也没有把握,来来来儿子让爸爸抱,你告诉我爸爸能不能……哎呦!臭小子尿我一身,你是看我识不识交么?”

    咯咯咯!女人们都笑起来,柳如是抿嘴笑道:“三元淋公子一身,想必是说您中了!”

    柳姑娘真会说话,徐文秀也笑了:“别光顾着溜须拍马,还不给公子换一身衣裳……”

    “喜报!喜报!恭喜孙铭孙大人高中会元啊!”

    咳咳咳!这一嗓子吓到了很多人,连孙铭自己都被惊到了:“哎呦!他是跟我杠上了,居然能接受那么严苛的意见,还以为他会放我回归山林呢!”

    他在说什么呀?徐文秀骂道:“还有心思胡说八道呢,还不赶紧换衣服出去?想必有很多人来恭贺,一身尿骚味多丢人?”

    怎么可能丢人现眼?孙铭根本不在乎这些:“这是三元的尿,预示着本公子连中三元,就这样了,来人打赏一百两!”

    他还真大方,给报喜官打赏一百两,这个绝对是足够奢华。像小孙大人这样的土豪举子并不多,很多人都是勉强糊口北漂的,只等着金榜题名这一天,从此飞黄腾达最起码也衣锦还乡了。

    至于说打赏,那要看口袋里有多少钱,不过小孙大人富可敌国,家里没有人在乎钱。孙公子宅邸钱财无数,从上到下没有人担心钱财,人家已经可以做到财务自由了呀,怎么可能在乎一百两?

    早已经不是吃皮肚面过生日的时候了,正如徐文秀所说,门口已经挤满了人:“恭喜恭喜!”

    “恭喜孙公子!”

    “恭喜孙大人!”

    门外一帮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铭公子目不暇接,只好团团作揖:“多谢各位!不过会试而已,殿试才是最终结局,各位请到京味酒楼用餐,今日每一位都本公子会账,尽管去吃!”

    里面的京味儿酒楼首席朝奉柳如是,听了这话目瞪口呆:“公子这是要干嘛?酒楼还不被人挤塌了?太过份了!夫人你也不管管他!”

    这个败家爷们儿!徐文秀也是苦笑不已:“话已说出口无法收回,还是赶紧吩咐下去,让酒楼多多筹备食材和美酒吧,可不要让你家公子丢脸。”

    这两口子都不是会过日子的,也难怪,一个是魏国公家千金,一个是赚钱的大能人,人家都不差钱啊!柳如是跺跺脚:“讨厌死了!我!哼!”

    今儿要累死人了呀!柳如是一阵风冲出去,坐上轿子赶往京味酒楼,谁也没想到孙公子如此大张旗鼓庆祝。跟之前两个月闭门谢客形成强烈的反差,朝堂之上有人弹劾:“陛下孙铭在京味酒楼大摆宴席庆祝独中会元,此举过度铺张浪费,着实该给予惩戒!”

    给予惩戒?很多人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他,所有人都知道了,小孙大人的第一名,乃是皇帝陛下钦点的。最初是排名倒数第二,从倒数第二跃升会元,那位如果不大张旗鼓庆贺才见鬼了。

    别的官员讲究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小孙大人却不一样,这家伙做事高调做人更高调啊!崇祯皇帝冷冷看一眼弹劾的御史:“可曾去问过他为何如此?”

    曹化淳赶紧走出来跪倒在地:“的确问过,小孙大人始终闭门谢客,然则京味酒楼的庆贺却也是真的,孙铭言说是为国家贺非为个人贺。孙铭言说主考官不敢选他的卷子,只有皇上才会钦点第一名,这是大明王朝之幸事,非他个人的喜事,故而当大肆庆贺,他还说……”

    “说什么?”

    见曹化淳吞吞吐吐,崇祯帝已然猜到,却还是忍不住问出来。曹化淳磕个头才继续道:“孙大人说陛下战胜了心魔,此乃大明王朝之幸!还说当举国同庆,还问陛下能不能报销一点饭钱,据说昨日京味酒楼花费甚巨,从早到今日凌晨始终爆满。”

    居然敢向皇帝要饭钱!好大的胆子!很多官员都被惊到了,崇祯皇帝恨得牙根痒痒,说什么自己战胜了心魔。你个混蛋才是朕的心魔,这一刻很想把孙某人抓来一顿板子,让他知道什么是心魔!

    皇上冷哼一声:“那个腌臜货着实欠打!要钱没有要棍子一根!把孙铭的卷子发下去,尔等当认真分析研判其中滋味,什么叫做位卑未敢忘忧国?满朝文武谁能如此仗义执言?莫非觉得朕受不得忠言么?”

    得!姓孙的又赌对了!崇祯皇帝居然没有说他忤逆犯上,反而欣赏他的文章,满朝文武都感慨万千。看来上次免职,皇上陛下已经后悔了,估计此次孙某人殿试已经毫无悬念,难道真的要连中三元么?

    郑以伟和林钎暗暗庆幸不已,幸好自己有一个备选方案,如果当初直接把孙某人的卷子扔了,那才是要命呢。两个人不认为,自己在崇祯皇帝心目中,权重超过孙铭孙公子,搞不好真的远远不及人家呢。

    毕竟赏识孙铭,是高高在上崇祯皇帝的事情,他们除了做绿叶还是绿叶啊!现在满朝文武似乎都成了孙某人的绿叶,瞧瞧人家多敢说:“国有道当言有据行有规,行政当有道当敬畏国法人言,若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不守法则下必甚焉!”

第391章 祸乱天下之国贼!

    什么叫做国有道?不是国有道而是皇上有道啊!让皇上当先守规矩,这是指着皇上鼻子大言不惭呢,孙某人还真是胆大包天!蔡国用看着手中卷子心都在抖,敢这么说话的也只有那个憨货学生,难怪居然被皇上骂做腌臜货!

    这是之前小孙大人骂那些言官的,却被皇上赐给了他,在看下面更是惊悚至极:“法乃全民之法非民之法!刑不上士大夫则法纪混乱,刑不约束当政者,则无以约束草民!唯依法约束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当可令法治贵为道!万众仰视万众臣服!”

    那个学生是要与天下为敌的节奏么?蔡国用不只是蔡国用,很多人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杀机,这是要对所有当权者动刀子的节奏啊,连皇上都敢训斥,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连几位阁部都有点胆寒,想想那位曾经掀翻三位阁部,想想他指责早已死去的徐阶徐大人,他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国人一向是死者为大,很少有掘棺鞭尸的,这位却似乎毫无敬畏之心!

    头上带伤的薛国观跳出来:“陛下孙某人其罪当诛!满纸糊涂言,是在哗众取宠,是沽名钓誉啊陛下!他所言无非是法家变种罢了,却把陛下和众臣子视为敌手,是往当朝泼脏水啊陛下!”

    老薛算是跟姓孙的杠上了,说来也是,偌大年纪被一个少年在朝堂之上殴打,任谁都忘不掉吧?另一个挨揍的叶初春也忍不住:“臣附议!孙某人言辞绚丽,却掩盖不住狼子野心,如此昭彰罪行不可不惩治!”

    好吧!两个家伙也算是硬骨头,这边皇上让大家学习,他们却要杀了孙铭,到底是谁在沽名钓誉?崇祯皇帝满脸黑线,王承恩暗暗冷笑,不识时务就是说的这两个人,他们以为皇帝仅仅是一个姿态么?

    大错特错了!崇祯帝是真的想要做出改变,想要当一代明君,想要带领大明王朝重现辉煌。只可惜满朝文武,包括内阁诸位阁老在内,居然都无法给予陛下理论上的支持,皇上只有找上一个年轻的少年。

    其实皇帝何尝不是一次冒险,用一个不通世务的少年推上前台,让他为自己的锐意进取开路,这需要一点勇气,更是一场赌博!赌那个少年的确是可造之材,赌他所说的各项政策能如同张居正一般,给大明王朝带来全新的生机。

    只是真的能做到吗?现在崇祯皇帝关心的是这个,只可惜某些人还是看不透这一点啊!薛国观继续道:“此子幼年不在孙承宗身边缺少教养,乃是那种天生反骨的,此人不可重用啊陛下!”

    什么鬼?蒋德璟呼吸到一股非同寻常的气息,两个跳梁小丑敢出来,跟崇祯皇帝的观点相悖,这绝非寻常!没错大明王朝的言官权力甚大,也喜欢跟皇上唱反调,很多人甚至以此沽名钓誉。

    问题是这两位却不是那种沽名钓誉的,要知道跟皇上作对,等于是给自己的前途挖坑呢。偏偏两个家伙跳出来了,这其中恐怕另有原因,蒋德璟相信这二人身后有人指使,至于是哪一位大佬还真不好说。

    礼部郎中吴昌时扬声道:“臣附议!此子缺少礼数,一次次在朝堂之上忤逆圣上,全然是一个又臭又硬的石头。这篇文章更是把野心昭示于众,此等逆臣当清除朝堂,避免来日为祸朝廷啊!”

    一个个太狠了!居然把小孙大人当成一个大奸臣,还说什么为祸朝廷,蔡国用不禁替自己的学生鸣不平:“陛下!叶初春、薛国观和吴昌时言出无状!孙铭从出世以来为国为民冲锋陷阵,从和州府剿灭反贼,到出使金国一路厮杀,到不久前团灭两大匪患,其忠心可嘉!三人全凭臆断抹黑孙铭,其心可诛其人可耻,臣请陛下重责!”

    老蔡抢先出面了!蒋德璟也不甘落后走出来:“臣附议!言官无罪不等于可以信口雌黄构陷忠良!他们质疑孙铭拥兵自重,孙铭倧提出军中流官制主动请辞,仅此已经足以彰显他心底无私天地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朝堂之上的小人,已然成为我朝的毒瘤,若不加以惩治伤了忠臣良将的心!”

    嘿呦!两个座师都跳出来了,也只有两位老师替小孙大人讲话,这家伙的人缘糟糕到了什么程度?没有办法,谁让小孙大人的观点太过惊悚呢,这家伙是针对天下官僚阶层,是针对大明王朝的既得利益者。

    他自己选择的与天下为敌,如果谁还跳出来帮他,那才是自寻死路呢。大学士沈㴶斜一眼徐光启,老徐却像是睡着了一样,全然不管眼前的争执,仿佛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一般。

    老沈一皱眉忽然明白了,小孙大人是不是被弹劾,跟言官无关跟两个座师无关啊。是不是被皇上赏识,只跟皇帝心情有关,正如小孙大人所说的,皇帝战胜了心魔,也就是开始欣赏孙某人的耿直了。

    只是满朝文武不甘心啊!就凭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就要跳出来整顿吏治?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吴昌时抗声道:“陛下臣冤枉!孙铭哗众取宠弄出此等大逆不道言论,势必造成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势必导致朝中臣民无法安定,此乃祸乱天下之国贼也!”

    孙某人不知道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三月十五日殿试如期而至,会试录取的“贡士”均参加殿试。殿试是皇帝“亲策于廷”,也就是说皇帝本人就是主考官,所有贡士都是天子的门生,因此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若干名。

    读卷官由内阁大学士和五部(礼部除外)、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及詹事府、翰林院堂上官充任,提调官由礼部尚书、侍郎担任,监试用监察御史二人,其余受卷、弥封、掌卷等官则由翰林、春坊等衙门官员充任,巡绰有锦衣卫,后勤供应由礼部和光禄寺。几乎所有在京文职衙门都参与这三年一度的大典。

    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明太祖曾御制策问,但以后只由翰林院学士,特别是内阁大学士预拟试题,呈皇帝圈定,考生的对策要求“惟务直陈”,限一千字以上。殿试有一整套繁琐仪式:殿试的前一天,鸿胪寺官在皇极殿东室预设策题案,光禄寺则预备好贡士们的试桌,陈放于殿外东西两庑。

    礼部官将孙铭等人带到皇极殿前丹墀内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文武百官侍立殿内外,鸿胪寺官员高声唱到:“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升殿!鸣放礼炮!百官行叩首!礼毕!”

第392章 甲戌八问!

    真烦啊!就凭殿试这种仪式感,就不是四百年后任何考试可以相提并论的,那些说进士相当于本科生的纯粹是胡说八道。孙铭暗自腹诽,只见执事官举着策题案来到殿中,内侍官将策题付礼部官置于案上。

    其实铭公子早就知道题目了,这就是重生人士的大BUG,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鸿胪寺官带着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鸿胪寺官奏告:“礼毕!鸣礼炮!退殿!”

    仪式这就结束了?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露天答卷,今年天气不错不冷不热。小孙大人体质好,他已经看到有弱不禁风的书生,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打摆子呢,严重怀疑他晕考场啊!

    今年的殿试,崇祯皇帝提出著名的甲戌八问!就是提出八个现实问题,让贡生们回答,这些问题切中时弊,就冲这一点足见崇祯帝还是想要量才取士的,也对国家现状很是焦灼,才会提出甲戌八问。

    第一问: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翻译过来就是说:官员腐化,士风败坏,用什么方法能够改变士风,让官员变得清廉,德才兼备?铭公子稍一思索,还是决定凭本心行事答题,既然重生在这个时代,就要为大明王朝干点实事,追求三元及第不是他的本意。

    铭公子提起笔写道:“吏部考察之法徒为具文,而人皆不自顾惜,抚按之权太重,举劾惟贿是视,而人皆贪墨以奉上司,于是吏治日偷,民生日蹙,而国亦遂以亡矣。由内外部院官吏,贿赂公行、功过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员,有财之人、朋党之徒虽不肖亦得进,无财之人、无朋党之士虽贤亦不得用,所以贤者皆抱恨隐沦,不贤者多夤缘幸进……”

    如果蔡国用和蒋德璟看见,绝对会让铭公子把卷子撕了,你还真打算当“国贼”啊!会试那篇答辩已经被人称之为“祸乱天下之国贼”,继续这么折腾下去,即便当上进士进入翰林院,也是举目皆敌的恶果啊!

    两位座师难以理解孙某人的焦灼,因为只有他知道,大明王朝剩下的时间不多了。铭公子没有天真的以为,凭浏河山基地和神仙鬼卫,就能包打天下就能避免大明王朝的覆灭。

    充其量不过延缓几年罢了,要知道大明王朝马上就要三百年,早已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此时想要让大明王朝重现生机,只有痛下杀手,对那些贪官污吏腐朽官僚下死手,否则换不来一个前途光明的国度。

    小孙大人心下明朗笔触犀利:“扭转非不能!首推官员必当自省吾身!刘宗周院长倡导之慎独,当成为本朝文武修身养性之根本,重建朝中大臣的仁、义、礼、智、信修养。其次陛下当修己身,当如修枝修皇族,几十万皇族如同附着我朝躯壳之寄生虫,日日吞噬王朝孥库!”

    按照明粉和明遗的说法,崇祯皇帝是一个堪称完美的皇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只是遇上了一个濒死的王朝。说崇祯皇帝非亡国之君,然而在铭公子看来却并非如此,这位皇帝先天性格缺陷明显。

    身为帝王首先当有识人之术,识人用人才是为上者最起码的素质,否则你只配当一个基层小官僚。其次皇帝必须有容人之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呢,身为皇帝度量不如宰相,甚至不如一个好女人,整天就知道疑神疑鬼的怎么可能不亡国?

    只可惜崇祯皇帝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枉死在他手中的名臣良将不一而足,这样一个猜忌心重,心狠手辣杀伐果决的皇帝,哪一个大臣不是提心吊胆的?说起来他才是“祸乱天下之国贼”!

    怎么可能不是亡国之君?小孙大人保持一点点理性,没有过分喷崇祯皇帝,他没想找死:“再次官僚以奢靡之风为炫资,此风不消朝中大臣逐利渴望不灭,当如我朝之初严惩奢靡之风,从上至下但有违者严惩不怠!”

    写完答案习惯性看一遍,小孙大人对自己的答卷还是满意的,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估计也足以警示朝中大臣了。至于说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能不能接受自己的直谏,那是大明王朝的宿命,也是崇祯皇帝的宿命!

    什么是命?什么是宿命?性格决定命运!宿命就是你性格决定的,大明王朝的宿命,是每一个皇帝决定的,前任皇帝选择继任者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王朝的走向,也就是所谓的宿命!

    甲戌第二问: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目今三协以及登津等处,各有重兵防东也。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说白了这个问题就是:后金地小民少,一旦起兵,居然本朝打不过,这是为什么?现在对付他们有什么策略?

    金人?这个大概只有铭公子有资格回答吧:“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大白话好不好?顾不得那许多,“金人敢再三犯边,盖因受创不重,如顽童三日不打上房揭瓦!当有神仙鬼卫一般三支大军,动如风掠如火,如冠军侯一般给予金人痛击,非如此不足以震慑群丑!”

    打金人铭公子是很有发言权的,已经来到门口的野蛮人,只有用更野蛮更狂暴的手段打回去,才能教训他们学会什么叫做文明!正如四百年后网上有人说的那样,自从机枪登上战场,漠北的野蛮人就开始学会用歌舞,取悦中央王朝了!

    在那之前,游猎民族仗恃骑射技能,一次次跨越长城防线,一次次劫掠中原腹地,就是因为没有遭受过灭顶之灾啊!第三问……额!啥意思?王承恩笑眯眯走过来,居然要拿孙铭的卷子:“还没……好吧!拿去!”

    还没答完就被把卷子拿走了!贡生们都惊呆了!殿试上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场面,考生刚刚开始答题,就被陛下把卷子拿去了,这是多么沉不住气啊!换言之是对某人的卷子多么好奇啊!

    正如大家所料,崇祯皇帝的确是迫不及待了,卷子拿过来就交给读卷官,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应熊亲自诵读:“……由内外部院官吏,贿赂公行、功过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员,有财之人、朋党之徒虽不肖亦得进,无财之人、无朋党之士虽贤亦不得用,所以贤者皆抱恨隐沦,不贤者多夤缘幸进……”

第393章 诛字当先!

    太狠了!王应熊越读越没有底气,偏偏皇帝陛下听着呢,文武百官听着呢。他强打精神读下去,这才是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也只有他敢写这些文字,难怪皇帝陛下急着拿来诵读,这是要彰显自己“战胜心魔”了么?

    其实铭公子写出来的,都是后朝对大明王朝的点评,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以小肚鸡肠的金人,能给予前朝什么样的好评?那是万万不可能的,特别是后来的摄政王多尔衮的评价,堪称犀利无匹杀机无限,难怪王应熊会汗流浃背。

    后面扭转的法子,一如孙某人的性格一般,很有一种“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感觉。大殿内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刚刚还笑意盈盈的文武百官,一个个面容冷肃。很多人都已经打定主意,姓孙的从此为自己的毕生之敌!

    这家伙简直是作死么!蔡国用苦笑不止,蒋德璟长叹一声,有这样的学生,连老师都要受牵连啊。两位老师都感觉到,无数双带着寒光的眼神看过来,如果眼神可以杀人的话,两位老先生已经死翘翘了!

    崇祯皇帝看着下面一张张木木的脸,倒是跟小孙大人所说的扑克脸相似,让这帮家伙也体验一下孙某人的毒舌,皇上居然感觉很舒坦:“对孙铭的答案,各位作何感想?来人给他们发纸发笔,每个人都要写出自己的答案,朕问题的答案和对孙铭答案的点评,收上来朕要亲览!”

    麻烦大了!原本是殿试那些贡生的,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成为考生了,还是这般的要命题。古人说得好,自己的刀难削自己的把,让这帮官员找出惩治自己腐败的法子,这简直是一个巨坑啊!

    姓孙的你完了!所有人都这么想,每一个官员都把小孙大人当成仇敌,仅仅是殿试就为所有人挖坑,这样作死的贡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若是能让他在官场中轻松裕如,朝中大臣都能被供在庙堂之中了,没有了烟火气呀!

    此时的孙铭正在看第四题: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其实孙铭何尝想要回答这些问题,这些应该是当朝内阁考虑的:“流寇本是庶民,当奉行严惩为辅安顿为主,庶民安居乐业后何来流寇!钱粮缺额不过流于表面,豪绅皇族仓廪实,当严禁囤积居奇,粮食安全事关大明王朝兴衰!当以国有收储国有销售为主体,私营私储乃是与民为敌与国家为敌,但有违者定斩不饶!精兵简政……”

    每道题都这么犀利却不得不答,每一个答案都在得罪人啊,我好难啊!这一次甚至不等铭公子回答下一个问题,王承恩过来直接就把答案拿走了,好吧我忍了!孙铭不知道,多少双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盯着他,这家伙是进入崇祯皇帝的法眼了,不知道这算不上不公平?

    答卷的心情都被抹杀了,殿试过程中卷子被拿走诵读,真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其实文武百官的心情更复杂,崇祯皇帝如此高调,如此的破坏规矩,如此的捧杀孙铭到底是何用意?

    没错在很多人眼中就是捧杀!一个甚至还没有进入仕途的十七岁少年,一个刚刚参加殿试的贡生,就如此高调的把他推向文武百官对立面,不是捧杀是什么?

    再看看小孙大人的答案,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孙某人想要干什么?想要把手中屠刀挥向豪门巨贾了么?再看看后半段的回答:“精兵简政乃是王道,实则我朝行政官员并非庞大,明军也非繁冗。实乃是朝廷匮乏生财之道,单纯以农民养大明王朝,赋税之重过于山!”

    看似对将士官员放一条生路,实际上却否定了满朝文武所有的贡献,年轻人不要太狂妄。他简直是骑在文武百官脖颈上拉屎,说赋税重于山,还不是说基层官员贪腐严重么,他还真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朝中大臣得罪惨了,连下面的小官小吏都会被激怒,已经有人开始琢磨,如何把孙某人的卷子公之于众了。如此狂悖不羁的家伙,必然要让他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必须要让他臭大街!

    否则南消心头之恨!第五问: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与?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其道何复?

    那里是甲戌八问啊!问中又问简直是作弊么!问题是说了算的是崇祯皇帝,孙铭只有捏着鼻子忍了:“生财之法无非开源节流!节流毕竟资源有限何流之有?开源才是王道,无工不强无商不富……”

    这个对铭公子来说老生常谈,有四百年后的政治智慧在脑子里,这个问题写十万字都没有问题,幸好看到王承恩在边上等着,铭公子才意犹未尽的收笔。小孙大人面前纸张倒是不缺,每张答卷只有一道题就被拿走了,这让小孙大人很没有成就感!

    皇极殿内诵题在继续,读卷官王应熊感觉口有点干:“……东南各地工厂林立商业繁荣,万民求富之心甚切,然则地方官吏不知扶持工商反而各种打压,实乃我大明王朝之蠹虫,当诛之!”

    咳咳咳!王应熊赶紧讨一口水喝,满纸荒唐言,满篇文章诛字当先,小孙大人杀气何等重?万一被他步入朝堂,被他掌控中枢权柄,不知道有多少颗人头要被他斩下,太狠了!

    文武百官都感觉到森森的寒意,要知道孙某人还不到十六周岁呢,文章已经如此的锋芒毕露杀气无双,等到他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会如何?此人不可留啊!

    第六问: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河套问题还算是问题?孙铭冷笑一声:“河套问题不是问题!若陛下给神仙鬼卫一个命令,征安南收河套不过尔尔,大明王朝恢复往日荣光不过三五年罢了!”

    这份答卷读出来,满朝文武终于找到了批判的节点:“此人狂悖无礼!河套被蒙人占据百年之久,在他口中却三五年解决,如此狂妄之徒当驱逐!”

第394章 拉仇恨!

    “臣附议!”

    “臣附议!”

    哼哼!居然都跳出来了,这帮食君禄却不想着为君分忧的混账,恨不得全都宰掉!若是朝中大臣给力一点,自己也不至于指望一个娃娃,也不至于一再突破规则,一切都是满朝文武造成的!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诸卿忘记第一关之战了?还是忘记中都守卫战了?诸卿不行不等于孙卿不行,闭嘴吧!”

    没见过崇祯皇帝对臣子如此纵容的,此次殿试谁是状元已经毫无悬念,小孙大人似乎成了皇帝的宝儿啊!连弹劾都不允许,各位内阁大佬都感觉到,朝堂之上即将升起一颗明星。

    之前以为孙铭有神仙鬼卫在手,势必成为一代枭雄,搞不好会变成安禄山那样的豪强。现在看来自己想错了,大错特错了呀,感情没有军权的孙铭,才是最强大的孙铭啊!

    因为没有军权的孙铭,不再被崇祯皇帝忌惮,反而被皇上当成一把刀。一把斩向大明王朝旧势力的刀,一把斩向朝堂旧格局的刀,一把斩向一帮子老臣子的刀!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小孙大人的刀下亡魂!前有车后有辙,先后有温体仁、钱士升和周延儒先后中刀,下一个会是谁?小孙大人的杀伤力很强,一旦被皇上握在手中,这把刀的锋利程度,估计会让所有人心惊胆战吧?

    几个跳出来试探的小丑,终于偃旗息鼓了,但是朝中大臣都知道这仅仅是一次试探性攻击。甚至试探性攻击都算不上,仅仅是探听一下圣上的态度罢了,真正的敌意都掩盖在一派祥和之下!

    此时的小孙大人,确切的说是贡生孙铭,正在看第七问: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天灾人祸而已,也至于成为一个问题?身为高高在上的皇上,应当是掌舵人,这些具体事务都应该交由有司处置才对。然而崇祯皇帝却乐此不疲,整日价管这些具体的事务,倒是让地方官和有司部门干嘛去?

    让他们光吃饭不干活?还是变成一个个应声虫?这样的老板着实不咋地,再说跟之前第四问很有点重叠啊,这位皇帝陛下实在是无计可施了,还有点更年期妇女的性格,一句话不断的重复,说实话小孙大人是不欣赏的。

    跟祥林嫂似的,一遍遍絮叨有意思么?随便回答二三百字,来到第八问: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为什么文武分隔,如今牢不可破?还是对朝中大臣疑神疑鬼呗,不放心任何掌军将领啊,孙铭已经对这位絮絮叨叨的皇上无语了。二十四岁就啰嗦成这个样子,像是一个九十岁老奶奶一样,这个性文武百官咋承受的呢?

    想了想铭公子写道:“《韩非子·显学》中记载: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朝防军阀坐大甚于防外敌,实则军中流官制大可以解决诸多问题,京营武官、朝中武官跟地方武官互换。而文官同样可以如此,地方之间互换,中央地方之间互换。若流官制推广开来,君臣相宜必当强过君臣相疑,各司其职各司其政何疑之有?”

    其实按照正常殿试程序,考试结束后受卷官将试卷送交弥封官糊名,由掌卷官送东阁读卷官处评卷以定高下。读卷官的工作是将试卷分成三等,即一、二、三甲,关键是定出送皇帝钦定的前十几名,尤其是前三名。

    殿试的第三天有一个读卷仪式,通常在文华殿举行。这天早朝后,皇帝来到文华殿,读卷官们各持一份试卷,东西序立,然后按官职的高低依次跪在御前读卷。每读完一份,即由司礼监官将试卷呈于御案。

    一般只读三份,如有旨再读,则继续读卷,直到下旨免读。读卷结束后,读卷官们退门外候旨,这时前三名的排名就看御笔钦定了。如果内阁与皇帝及司礼监关系融洽,那么最先由三位大学士读的卷子就为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所以许多人认为是读卷官取状元。

    如果皇帝要表示乾纲独断,则往往打破次序,但这种情况十不一二。皇帝钦定前三名后,将其余试卷退回东阁,读卷官也回到东阁,将第二甲第一名以下进行排列,然后拆卷填写黄榜,等待放榜。

    崇祯皇帝的科举注定不一般,王应熊一边读卷一边腹诽,混蛋家伙是要从京官下手了?大明王朝一向重视科举重视翰林经历,确切的说就是重视一甲进士及第三人,因为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不成文的规矩,阁臣必从翰林中选出。

    而翰林全部来自于进士,翰林中前途无量的则是每科三甲,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现在孙公子却拿出韩非子的话说事儿,说什么“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不是跟整个内阁阁臣为敌是什么?

    孙铭倧你完了!你得罪了满朝文武,甚至挑战各位阁臣的权威,妄想削弱翰林院的影响力,还映射到军中高层!这样作死的贡生,不要说什么贡生,就连朝中大臣有几个这么作死的?

    其实生气的不只是阁臣,崇祯皇帝也很生气,腌臜货居然说自己孙铭“君臣相疑”!简直是指着鼻子骂人么,崇祯皇帝自诩是一代明君,绝对不会承认什么君臣相疑的。

    高高在上的皇上冷哼一声:“诸卿对流官制有何看法?吏部可有一番计较?阁臣可曾有所规划?兵部有什么样的建议?都不说话就是说没意见?你们都在干什么?还不如一个贡生想的周到,谁能替朕分忧?难道只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娃娃不成?”

    诛心啊!陛下短短一句话,几乎否定了所有人的贡献,难道偌大帝国的日常运转,全都靠一个娃娃进行的?文武大臣虽然不敢说也不敢问,但是内心深处对孙某人的恨意,却越发加深了四五分!

    蒋德璟深吸一口气,老蒋明显感觉到,崇祯皇帝在替孙铭拉仇恨呢。没错就是拉仇恨,现在满朝文武都成了孙某人的敌人,将来孙某人进入仕途,恐怕会寸步难行啊!

第395章 状元孙铭!

    或者说崇祯帝是故意为之么?就想要让孙铭当孤臣么?很有可能啊,从横空出世到现在,小孙大人就是个熊孩子。似乎根本不是崇祯帝能够掌控的,偏偏熊孩子才华横溢能力爆棚,崇祯皇帝想要用他却又担心他天生反骨。

    所以才要把他打造成孤臣一枚!不只是蒋德璟这么想,连蔡国用也想到了这一点。否则以崇祯帝的精明干练,是不可能捧杀这么一个人才的,谁不知道人才难得?

    两位老先生暗地里交换一下眼神,彼此都明白心中咋想的,这种事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圣心如海呀,而他们不过是陛下眼中的小虾米,分分钟可以拿下被取代甚至……

    别人可以装哑巴不说话,新任内阁首辅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不能:“回陛下!臣以为流官制可行!文官巡抚流官制已经二百多年的历史,成为我朝保证地方官廉洁的重要手段,军中流官制想必也会成为一大创举。”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不再说下去了?一帮武勋和武将看向徐阁部,这位要干嘛?想要祸水东引么?孙某人明明倡导文武双流官制,这位却把文官流官制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反而更加推崇军中流官制,老徐学坏了呀!

    当初温体仁和周延儒在位,徐光启不显山不露水的,就像是一个好好先生一般。当他被崇祯皇帝推上前台,成为内阁首辅以后,老徐居然也开始给别人挖坑,也开始充当皇帝的鹰犬了么?

    军中流官制么?总督京营五军营戎政襄城伯李国桢扬声道:“军队跟地方不一样,所谓的军中流官制尚要商榷,毕竟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乃是大忌。三年哥哥熟悉一支部队战斗力和军中官员品性,却又要离开进入全新的环境,如此对军队战斗力有减无增,此事还是要多多考量的好!”

    还真是强硬啊!身为皇帝身边最重要的干将,京城近卫军的一把手,居然无视皇上对军中流官制的肯定。很显然他不是一个人的态度,否则绝对不敢跳出来反驳,果然皇上脸色不大好看了。

    朝堂之上的文武官员,一向各有自己的圈子,不同的是兵部的大佬被视为中间派。他们实际上是一帮武职文官,都是从进士进入兵部任职一点点升迁的,几乎跟军中势力没有什么瓜葛,故而一向被武勋和武将排斥在外。

    果然兵部左侍郎王业浩忍不住跳出来:“流官制推广不应当分文武,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也不应只是针对文官。军中衙门同样有贪腐问题,同样需要流官制杜绝军中蠹虫,特别是卫所中的蠹虫!”

    火药味十足啊!孙某人的一份答卷,居然引发朝中文武大臣的对峙,这搞事情的本事倒也一流!诚意伯刘孔昭扬声道:“今日乃是殿试的大日子,各位大人唇枪舌剑不妥吧?改日朝会再说不迟,还是坐等殿试结果的好,各位以为如何?”

    说实话崇祯皇帝引发文武官员互相攻讧,绝对算不上是上佳的帝王之术,毕竟时机不对手法也欠佳。若是此时双方杠起来吵成一团,身为圣上的他颜面无光啊,毕竟今儿是选拔人才的大日子,诚意伯还真无愧于祖上智多星的称号。

    就这一首连消带打,把双方的烟火气消弭于无形,就已经彰显政治智慧了。孙公子不知道,自己的卷子引发一连串反应,更不知道他的试卷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是考完了就回家等消息去了。

    殿试放榜叫传胪,传胪在中极殿进行,读卷官在御前按钦定的一、二、三名依次拆卷,拆第一卷即奏第一甲第一名某人,二、三卷亦然,随即在早已写好二、三甲进士姓名的黄榜上填上一甲三人,由尚宝司官员在黄榜上用印。

    随着鼓乐声,执事官将黄榜卷好交付翰林院官,捧至皇极殿等候。皇帝由导驾官引导,由华盖殿来到奉天殿升座,文武百官按常朝侍立,作堂下乐,鸣放鞭炮,传胪开始。

    这时贡士们早已在殿外丹墀两边拜位上排列,传制官请旨后出奉天殿左门,在丹陛东朝西站立,执事官高举放有黄榜的榜案来到丹墀御道上放定,传制官高唱:“有制!”

    待众贡士跪下后高声宣读:“甲戌年三月十五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三人依次为孙铭、刘理顺、吴国华!第二甲第一名杨昌祚、第三甲第一名田辟。”

    历史上状元是刘理顺,这位是未来的理学大师,铭公子褫夺了他的光环,状元成了孙公子的囊中物。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许自己真的可以辅佐崇祯皇帝,改变明末的历史?

    这一刻小孙大人对未来充满期待!最前面的铭公子率领众进士随着口令俯、起、四拜,一连串繁琐的程序过后,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扬声道:“状元孙铭授翰林院修撰,刘理顺吴国华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余人等静候吏部铨选。”

    真累呀!翰林院修撰么?一步登天了呀!要知道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相当于四百年后市级领导,刚刚步入仕途就达到司局级干部,前世任何考试都是做不到的。

    科举前小孙大人也是翰林院员工,不过那时候的他,只是翰林院内最基层的公务员罢了。小小的翰林院孔目而已,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罢了,不入流的小官员,连从九品都不是呢,现在高中状元后一步登天步入从六品的行列。

    妥妥的中层领导了!翰林院修撰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而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别以为是个芝麻官,实则是个地地道道的地方父母官,若到地方去实权在握。

    编修是个修国史、实录、会要的官,别看在翰林院内部,修撰也好编修也罢,都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官员,但是这两个位子前途无量。孙铭三人再度跪拜:“谢主隆恩!”

    今儿膝盖都要跪碎了,幸好终于到了仪式的末段,孙铭终于明白,国人注重形式主义乃是古已有之。执事官举着黄榜案出奉天门左门,将黄榜张挂于长安左门外,众进士随出一起观榜,这一刻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第396章 翰林院新丁

    奉天门外早就挤满了人,三年一度的金榜题名,将改变数百人的命运,不只是数百人!包括他们的家人命运,都在这榜单张贴的时候改变了!

    在这张榜单的最上面,写着偌大的“孙铭”两个字,只听一声尖叫:“状元!孙铭是状元!快快快!回去报喜!”

    尽管之前就已经报喜一次,但是皇榜张贴才是正式的宣告,听着口音就知道是敖汉公主的家丁。有顺天府官员用伞盖仪从,送新科状元孙铭回归门第,这一刻是孙公子最高光的时刻。

    长街上人头攒动,都看着三年才有的大明王朝顶尖人才,要知道从大明王朝建国到现在,也不到九十位状元呢。每一位状元都是大明王朝的精英,绝大多数在历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甲戌年的状元居然如此年轻英俊,不知道羡煞了多少少女!

    “好帅!”

    “孙公子我要嫁给你!”

    马上的铭公子差点摔落马下,万万没想到,大明王朝的少女也追星啊!而此时宫内,文武百官依次入班,有致词官于丹陛中跪定致词:“天开文运,贤俊登庸,礼当庆贺!”

    再度鸣放鞭炮,皇帝起驾百官退朝,三年一度的传胪仪式结束。回到家中,徐文秀和女人们再度给了铭公子一个惊喜,他只是离开了一个早上而已,家中居然披红带彩,大红灯笼高高挂,全家人都换上新衣。

    喜乐无边的徐文秀,一身红袍居然比新娘子那一日更喜庆,小女人举着一个托盘,托盘内三杯酒:“欢迎状元荣归!”

    噗!小孙大人忍俊不禁,却也非常配合深深一揖,拿起一杯递给徐文秀一杯,第三杯给谁?还是算了吧,给谁别人都会不开心:“多谢夫人!多谢各位夫人!本公子有今日,乃是家宅安宁阖家欢乐的结果,这杯酒我敬大家!”

    传胪第二天,新科状元孙铭,率众进士进宫谢恩,随后前往国子监谒先师孔子庙。再之后众进士易冠服,这才算最后释褐,即不再是民而是官了,说实话孙铭没想到程序如此的繁琐,几乎是燕京城全民狂欢。

    国子监内立碑题名,三年一次的科举,除内阁和翰林院共同选拔若干名庶吉士外,新进士则等待吏部的铨选。而状元进入的翰林院,远非普通的文职机构,里面聚集了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书生。他们相当于候补干部群,作为国家重要的育才、储才之所,它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翰林院相当于中央党校+中科院+社科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而翰林本身也和四百年后的秘书一样,他的作用和权力因领导对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别。翰林院成为一个储才养望之所,明代的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都是翰林出身,他们并不是只懂八股文章,其他方面也多有优长,而且多负有清望,是朝廷着意培植的人才。

    别看小孙大人在翰林院任职很久了,马上任职孔目两年了,但是到翰林院上任还是第一次。他首先拜访自己的座师蒋德璟:“老师学生来了!在京城这么久,包括几个节日都没有拜望老师,学生实在是愧悔不及!”

    他终于来了!侍读学士蒋德璟哈哈一笑,居然离座迎上孙铭挽住他施礼的手:“不要多礼!铭倧太过高光,我还是知道的,若是多多走动才是麻烦。有你这样的学生,是我跟蔡国用的福分,来来来这边坐,去见过郑阁部和林阁部了么?”

    蒋学士说的是甲戌会试主考官,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郑以伟、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林钎,孙铭惭愧道:“学生除科举拜祖师爷外,始终闭门谢客不曾出门,故而倒是疏忽了两位座师。”

    按照规矩这二位也是孙公子的老师,只是现在铭公子在风口浪尖之上,还真不方便到处招摇。蒋德璟点点头:“那二位都是君子,倒也不会矫情,走吧我带你去拜见掌院和经筵讲官,还有几位自身修撰。”

    小孙大人不只是小字辈更是下官初来乍到,必须要各处拜访前辈上官,一出门刚巧遇上在院内望天的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陈子壮:“啧啧啧!你们师生倒是清闲!”

    老陈态度不错,有老师引荐孙铭赶紧鞠躬施礼:“学生后进见过陈先生!”

    这先生二字,在翰林院不是随便用的,陈子壮没想到孙某人这么给面子,居然向他执学生礼:“小孙大人太客气!早就听说铭倧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几次朝堂奏对算是领教,朝中大臣似乎没有人可以跟你争鸣么!”

    您是夸我还是批评?孙铭还是很尊重老先生的,毕竟这位是蒋德璟推荐上位的,算起来跟他还是有点渊源:“陈大人过奖!铭倧年轻气盛不懂规矩,有逾越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只是关于争鸣但凡利国利民,铭倧自当尽我所能!”

    臭小子翻脸比翻书还快,转眼间先生变成大人,这个学生太过情绪化了一点。蒋德璟笑骂道:“好啦!去拜望陈掌院吧,集生一起吧!”

    翰林院掌院陈演居然有点欣赏孙铭,仅仅是欣赏他的才华:“书生意气本是官场大忌,然则小孙大人却迥然不同,发圣很欣赏铭倧的理念。诸如你对刘宗周慎独的推崇,还有对乱民的态度和对金人的态度,只是商税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

    如果全盘肯定才是见鬼了,孙铭早就想过,自己一旦入职文官系统,势必会面临诸多的攻讧和争鸣。换做其他人,铭公子也许不屑于跟他解读,眼前的却不是别人,这位是翰林院掌院,随时有可能执掌一部,甚至有可能进入内阁的人物啊!

    也是能够影响大明王朝政策的人物,既然选择帮助大明王朝摆脱覆灭危机,孙铭必须要学会和光同尘。当孤臣不是问题,但是假如不能跟朝中大臣和谐共处,他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抱负,就成了纸上谈兵,永远别想着获得推广和执行。

    眼前这位翰林院掌院,就是他需要争取的第一人!孙铭整整衣襟正色道:“市场流通乃是商品社会的真谛!物畅其流是天下人渴望的,南粮北调山林水果出山,北方羊牛南下,海盐送往千家万户,布匹从东南沿海走遍全世界,这些都是物畅其流。只不过现如今大明王朝的商业不发达,连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不能物畅其流,这种情况下如何收取商税?”

第397章 第一次讲读

    果然是辩才无碍啊!陈子壮饶有兴味看着孙铭,年轻人干劲十足,仿佛全天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也许需要在官场中碰几个钉子,才能让他知道,官场和军队不一样,之前所谓的言官之名,没有人当回事。

    但是以后正式踏入京官圈子,小孙大人就要多加小心了!正如铭公子所想的,陈子壮跟蒋德璟关系非同一般,他跟老陈也算得上是一个圈子的,问题是一个圈子也是有各自政治立场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子壮并不接受孙公子的某些观点,孙铭继续道:“商税当是在商业发达的时候收取,而不是商业困顿的时候收取,羊毛出在羊身上而不是马身上啊!当今大明王朝面临的财政问题,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想要解决首先就要开放市场培育市场,市场发达之后商税会给予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真的会是惊喜么?也许是惊吓呢,陈演微微一笑曼声道:“果然是少年可畏!铭倧构建的未来,是我等难以企及的,不过还是先做好翰林该做的事。铭倧辅助黄道周、刘若宰掌修国史、实录,当前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草拟文稿另有其人,孔目一职还是由铭倧兼任。”

    工作安排倒也在情理之中,初来乍到充当辅助也是应当,只是孙铭有种直觉,陈演不喜欢自己这样的手下。即便前世的自己,也不喜欢一个折腾的手下,但是今生的铭公子,不折腾却不行。

    因为病入膏肓的大明王朝,需要一个折腾的他!问题是兼职一个不入流的孔目啥意思?从六品的官员兼职孔目,堂堂的文化厅副厅长充任图书馆馆长,这也不合规矩吧?

    问题是职场中,特别是在官场中,领导的话就是规矩。小孙大人毕竟不是初出茅庐的雏儿,前世的他有过十几二十年职场经验呢,自然还是有起码的职场觉悟的:“谨遵大人吩咐!”

    呵呵!陈演尬笑两声,还以为小家伙会发一顿牢骚,那样的话自己就出手,可以给他一个下马威。偏偏一个刺头突然乖巧,倒是让陈掌院有点措手不及,事先准备的手段全然无效:“咳咳咳!如此最好!蒋大人今日可有侍读?”

    就是没自己啥事需要走了呗,铭公子告辞离开,出门前往另一个房门:“请问王大人在么?”

    里面冷哼一声:“不在!”

    不在你还发声啊!这个是王铎的房间,小孙大人登门拜访前辈,却碰了一鼻子灰,哈哈一笑:“在里面自娱自乐不累么?以后你我低头不见抬头见,王大人就做缩头乌龟么?祝你在里面过得愉快!”

    没见过如此无礼的新人,房间里砰地一声:“岂有此理!”

    里面的王铎气的七窍生烟,偏偏拿孙某人毫无办法,他是亲眼见过暴力男打人的。这家伙在皇上面前都敢打给事中,不要说私下里在翰林院了。其实翰林院是一个很大的团队,除了跟铭公子互相看不顺眼的翰林院编修王铎,还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杨廷麟、倪元璐。

    还有铭公子的同年翰林院编修刘理顺、吴国华,还有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其中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等皆无定员。小孙大人跟各位招呼过之后,直接溜到典簿厅,这里才是他的地盘,跟那些老夫子混迹在一起,真害怕会提前变老。

    忽然有点感谢陈演,让自己在翰林院有一处清净之地,只是小孙大人前脚进入典簿厅,后面就有人喊:“孙大人!孙大人在哪里?”

    谁呀?吃奶的孩子还扔不下了呢!孙铭转身走出来,却见陈子壮拿着几页纸站在院子里:“陈大人!下官有礼!请问有何指教?”

    必须有啊!陈子壮拍拍手中的纸冷冷道:“此乃你在殿试中的奏对,陛下和太子需要你解读一番,跟我走吧!”

    经筵讲官的工作,为什么要交给自己?问题是老陈以皇帝名义找自己过去,想不去都不行,孙铭知道自己好日子到头了。他本来要在典簿厅看上几个月书的,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就被崇祯皇帝抓劳工干杂活,我好难啊!

    讲读居然是在御书房,御书房内还有各位阁部大人,六部的尚书、侍郎还有都察院的几位。这排场不小啊,铭公子真没想到,自己的答卷会引发一场朝议,说实话考场上全凭自由发挥,谁还想的那么多?

    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吴宗达上下打量孙铭:“果然一表人才!甲戌八问第一问,孙大人所倡慎独之说,无非是刘宗周沽名钓誉之言,陛下修己身也是你当说的?那日乃是当场问答,念你年少轻狂也就罢了,今日当着圣上的面,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解读你的答卷吧!”

    吴老夫子很久没上朝了吧?好像身体不好始终要求致仕,崇祯皇帝不准奏才滞留朝堂的。这位脸色的确不大好,其实吴宗达还不到六十周岁呢,问题是这个年代人的体质都不大好,要不咋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呢。

    历史上这位明年就没了,说起来大明王朝这两年连续失去了几位阁老,其中就有徐光启、吴宗达、林钎,这三位也都是忠贞之辈。对这三位,孙铭都是怀着崇敬的心,若是这三位多活几年,也许崇祯帝不会死的那么快。

    只是没想到,吴宗达也是一位保守派,孙铭向皇上和各位大人施礼后才道:“当今我朝官吏从上到下贪腐无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心中没有了追求和理想,没有了为国为民的初心,一个个都开始追名逐利攀附权贵,毫无疑问人性本贪!单纯的严刑峻法无法改变人心,贪腐乃是人性故而要从心改变,只是这个过程很漫长,却是治标又治本的办法。”

    为国为民的初心么?在场的官员都沉默了,包括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他已经忘记自己的初心是什么。最初也许仅仅是要坐稳龙椅,后来开始被政事搅得焦头烂额,再后来开始大开杀戒!

    不知道自己的话能有多大影响力,小孙大人还是要说出来:“我们都是凡人,谁也不能熄灭心中的驭望之火,我们不是圣人也不能苛求别人做圣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人心,通过教化通过理想教育,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本心和初心。”

第398章 花样作死!

    如果说之前孙铭同学的答卷,看上去像是抖机灵的哗众取宠,那么今日的解读就充满着政治智慧。很难想像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居然能有如此深度的认知,倒是让郑阁部郑老刮目相看。

    老郑是被有心人请来的,这位在崇祯皇帝心目中影响力不小,孙铭却不知道郑老先生是被请来针对自己的:“我们对官员要求不高,在其位谋其政,让你治下的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若是做不到请退位让贤,否则就是食君禄不为君分忧,留之何用?庸官能力有限可以做随官,但是懒官懒政却是人性,留之何用?还有官场中的蠹虫,留之何用?”

    连续三个留之何用,已经彰显了小孙大人的执政理念,腌臜货倒是跟自己不谋而合啊!这是崇祯皇帝的想法,崇祯帝对那些庸官懒官贪官没有任何容忍之心,恨不得杀尽天下贪官污吏,杀尽那些无所作为的官员,孙某人也是这么想的么?

    上位七年,崇祯皇帝从来不吝啬举起屠刀,别看他赏赐的时候抠了巴搜,中都守卫战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表示。惩治的时候却大方得很,杀人的时候毫不客气。

    还别说,崇祯皇帝越看孙铭越顺眼了,这个比他年轻八岁的新科状元,很多理念跟自己不谋而合。正如小孙大人所说的,那些人留之何用?还不如一刀砍了的痛快!崇祯帝眼中闪过一道杀机!

    “至于说皇族!”孙铭想了想还是决定作一把死,“宗室人口达13万以上,这13万宗室人口,占据巨量良田也就罢了,还每每褫夺农民的田地财物!福王王庄高达1.9万多顷土地,中原耕地几乎被搜刮殆尽,又将湖广的4485顷零50亩土地给予了兼并。这不是他一个人在作死,是给整个大明王朝的皇族吸引仇恨,也是带着大明王朝走上绝路!”

    咳咳咳!吴宗达没想到,小孙大人如此的旗帜鲜明,更没想到他如此大胆花样作死:“住口!如此忤逆犯上之言,就算你有言官之权,也当杖责!”

    很显然老吴还是很照顾自己的,否则以小孙大人的话,足以被拖出去砍头了!崇祯皇帝满脑门子黑线,真是给他脸了,居然想要对皇族宗室动刀子,历史上哪一个削藩的皇帝落到好了?

    更惨的是提出削藩的人,比方说那个提出削藩的晁错,还有本朝启动削藩的建文帝,崇祯皇帝可不想作死。但是小孙大人却毫不忌讳说出来,他真的不怕死么?

    即便朕可以饶他不死,那些藩王也饶不了他吧?崇祯皇帝很想把孙大人拖下去一顿板子,打他就是拯救他啊,可是想起心魔二字,崇祯帝咬住后槽牙挥挥手:“今日赦他无罪,但说无妨!”

    是你让我说的!孙铭继续道:“此次中都之祸,贼兵打出的旗号,就是要灭福王均田地。若此时再不整顿藩王,必当成为大明王朝的痼疾,一旦引爆后患无穷!与其让那些混吃等死的宗室生生拖死,还不如大刀阔斧,让那些寄生虫从醉生梦死中清醒,成为一个个自食其力对朝廷有用之人!”

    绝对不能让他再说了,再说下去就要引爆大明王朝内乱了呀,前有车后有辙的呀!吴宗达老先生轻咳一声:“最好的防守是进攻!金人不久前再度犯边你作何解释?”

    又来了?孙铭一怔之后哈哈一笑:“色厉内荏罢了!第一关之战导致金国元气大伤,此次兴兵犯境必然不敢深入,一定是一路劫掠不敢侵犯城池。若是如此,当是金人以进为退之策,虚张声势防止我大明军队出关,而他们的国内想必正在修生养息。当然以金人现在的实力,北伐蒙元余孽还是有实力的,也只有征伐蒙元余孽,才能让金人再度积聚力量,快速恢复生机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啊!大殿中所有人都愣住了,兵部尚书张凤翼急问道:“你是说,金人是以攻代守?他们已经无力进攻我朝,故而遣轻骑四处劫掠,只是防止我朝大军出境?上当了!正如铭倧所言,金人的确没有攻击城市的做法,仅仅是在乡镇间劫掠而已,果然是不世出的名将啊!居然一语中的!”

    这下子大殿内所有人,都对铭公子刮目相看,之前他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更多被文武百官当成是胡搅蛮缠。不得不说铭公子的年龄是硬伤也是优势,很多时候文武百官和皇帝,把他当成胡闹的孩子。

    但是听了小孙大人这段直白的分析,再也没有人把他当成小娃娃了,兵部左侍郎王业浩恍然大悟:“定是中都守卫战震撼了金人,他们唯恐神仙鬼卫挟此大胜之威,出关征伐才不得已而为之,真真是上当了!”

    崇祯皇帝居然有点沾沾自喜,这是他选拔出来的人才,孙铭是不世出的名将,岂不是说明自己的眼光更好?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皇帝,似乎忘记了,小孙大人第一次被发掘不是因为能打。

    至于说第一关之战,也是被他赶鸭子上架,而中都保卫战更是人家自己主动出击,跟他朱由检没有一毛钱关系。不过某些领导,就是喜欢把所有的成绩都算在自己身上,把所有的错误都转移到别人身上。

    崇祯帝也选择性遗忘,是他褫夺了小孙大人的兵权,看似孙某人主动辞职,实际上却是被逼无奈的抉择。吏部尚书闵洪学忽然问:“既然你还把金国当成威胁,为甚却主张到南方开疆拓土,而不是一战歼灭金人?”

    白痴的问题,孙铭正色道:“当今大明王朝最尖锐的矛盾不是侵略者也不是造反者,而是经济紧张国库空虚,若是这个问题不解决朝廷就要破产了。南征安南首先是恢复大明王朝往日荣光,最主要的还是要拿下那里一年三熟的土地,可以种植诸多的经济作物和粮油棉麻。打仗是烧钱的,只要我们积累足够的财富,区区金国和蒙元余孽,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狂啊!可是满朝文武除了这位,谁也没有资格这么狂,即便死去的袁督师也不敢这么狂。因为没有人创造过,两千灭杀六万的奇迹,据说现在金国境内,孙铭的勾魂恶鬼大名,依旧可以拿来让小儿止啼的。

第399章 官场清流

    户部尚书毕自严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国库空虚着实让人头疼,军饷都发不出来,几年来屡屡有缺少军饷导致军人哗变的事件发生。小孙大人说的不错,我朝关键是缺钱,没钱不要说打仗,朝廷正常运作都是问题。”

    兵部右侍郎金之俊冷哼一声:“一旦金人征服蒙元余孽,势必恢复元气再度南下,那是岂不是成为我朝之生死大敌?为甚不在敌人虚弱之时,发重兵一战而灭之,以防后患!”

    其实朝中很多人都以为,中都守卫战后诏神仙鬼卫大军进京,崇祯皇帝是要挟大胜余威出关征伐。毕竟有过两千灭六万的先例,也有过两万俘十万灭三万的先例,狠狠打击一下金人似乎顺理成章。

    只是崇祯皇帝却仅仅是把神仙鬼卫滞留京郊,然后就全然不闻不问了,中都守卫战的大胜没有赏赐,主将孙铭非但没有赏赐还被迫辞官。如此的神操作,满朝文武都见怪不怪了,今日提起来似乎有刺激皇帝的嫌疑。

    “你傻呀!”孙铭对这位毫不客气,“灭国之战岂是那么容易的?第一关之战我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若是征伐后金则是客场作战,仅仅是后勤供应就是一大问题。其间还有消息运转,还有劳师远征,还有水土不服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何况满蒙强势在骑兵,他们的战斗模式对神仙鬼卫而言已经落伍,能打败他一次就能打败他无数次!”

    这话说的荡气回肠,让崇祯皇帝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这些年始终被金人压着打,作为大明王朝第一人他怎么可能不憋屈?憋屈也没有用,还是一次次战败,以至于每次叹道金国的时候,崇祯帝都一个头两个大。

    正如满朝文武所想的那样,最初征召神仙鬼卫大军进京,的确是想要有一番作为。事到临头崇祯皇帝却舍不得了,这么一支骁兵悍将,万一出关之后遭遇大凌河之战那样的败绩,他手中就真的没有筹码了呀。

    何况神仙鬼卫大军两次大胜,都是孙铭一手指挥的,有孙铭和没有他的神仙鬼卫不一样的啊!崇祯皇帝不傻,他很清楚军中流官制的弊端,那就是某些将领不能服众,他不认为张世泽能全盘掌控神仙鬼卫大军,尽管张世子比小孙大人还年长呢。

    孙公子继续道:“何况现如今蒙元余孽四分五裂,若是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征伐,势必耗费海量资源。现如今有金人帮我朝征服北方蒙元余孽,等他统一北方,就是大明王朝跟他决一死战的时候。届时只需一战或者三五次大歼灭战,消灭金人有生力量,整个北方、东北乃至西北,重归大明王朝的怀抱并不是梦!”

    如此狂放不羁唯孙铭一人啊!此时崇祯皇帝对孙某人欣赏至极,眼前的少年让他重温帝国尊严。自从走上皇帝宝座,似乎从来没有过这般的满足,短短两年内,胜金人灭内患,这是汉武大帝和永乐大帝才有的光环吧!

    自恋的某人忘记了,自己想要成为汉武大帝,首先需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胸襟气度。想要学习永乐大帝,首先要有对功臣的宽厚和赏赐,可惜这两样崇祯皇帝一样都没有,他有的是疑神疑鬼向功臣良将挥舞屠刀!

    二三问合作一处回答了,第四问铭公子解说道:“中都守卫战过去两个月,当日被俘流寇部分被改造成最彪悍的神仙鬼卫将士,部分被改造成浏河山基地匠师。更多的则是驱赶到北部湾,已经开始在那边开垦土地,这些人没有复反的,因为他们有了稳定的生活和足够丰厚的收入。”

    什么情况?几个意思?户部郎中史可法惊道:“你!你把流寇当成匠师?当成神仙鬼卫将士?当成屯田农夫?他们都是双手沾满鲜血的贼兵,都是祸乱大明王朝的罪魁祸首,一群无信无义的奸佞小人,你!你居然把他们……”

    这个迂阔的笨蛋简直是脑残!若非他对起义军抱有偏见,南明初年跟起义军联合抗金的话,而不是联金灭贼的话,也许南明小朝廷不至于那么快覆灭。

    这是一个有政治洁癖的腐儒所谓的官场清流,也许节操有一点,却是跟海瑞一般的货色。心中根本没有国家民族大义,只凭一己喜好任意行事,让他们执掌国政,只会导致朝廷混乱不堪。

    没错官吏清廉守正是好事,但是清廉守正加上政治洁癖的官场清流,这种人非但不会给社会带来进步,很多时候还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而史可法就是这种人中的佼佼者,甚至不顾南明政权的存亡,只是为了成就自己政治洁癖的清名而已。

    相处久了着实讨人嫌,就像生活中的洁癖,每天恨不得洗一百遍手洗十遍澡换十遍衣服!在他们的眼中身边人和物全都是脏的,已经不只是眼睛里不揉沙子,而是见不得尘世间一丝丝尘埃!

    你当是生活在真空世界么?孙铭摇摇头:“把他们怎样?或者我学习白起坑杀十万贼兵?你做得出我做不出,他们都是大明王朝的百姓,在我眼中更是廉价劳动力,需要庆幸他们给了我发配的理由。平常遣人戍边多难啊,结果他们送上门来十万人,让我名正言顺送到南边垦荒,还有比这更好的么?”

    什么狗屁理由啊!居然把俘获的贼兵当成廉价劳动力!这简直颠覆朝中大臣的三观!那些贼兵不是应该严惩的么?在小孙大人这里,那些人居然成了一种资源,没见过这样处置乱民的!

    史可法一脸震惊,在他看来那些乱民就是社会渣滓,一定要以最严苛刑罚处置。但是小孙大人却改弦更张,非但没有严惩乱民,甚至还让他们做工养家糊口,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小孙大人却不那么看:“若是不久之后拿下安南,以及更南的那片土地,大概需要二到三百万移民耕种劳作,西北那些乱民远远不够啊!不枉杀废物利用,让资源匮乏的西北农民,迁移到物产丰茂的安南开荒生产,岂不是正合吾皇民为邦本、恤民赡军的本意么!”

    没见过这么胡说八道的官员,不过看看崇祯皇帝的脸,似乎没有反感的意思。甚至还有点欣赏,看来陛下对孙某人的处置方式很满意,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在大家的心目中,崇祯帝一向嫉恶如仇出手无情!

第400章 不识好人心

    几年前袁崇焕的剐刑就是前车之鉴!现在却如此容忍孙铭,到底是为了什么?史可法半晌憋出一句:“此君子所不为也!”

    “放屁!”孙铭直接开骂,他是个凡夫俗子,家中有六妻两妾,跟官场清流格格不入,“君子不言利你为何任职户部郎中?君子远小人你为何置身朝堂?难道你不知道君子在山林小人在朝堂?君子远庖厨你为甚大鱼大肉满腹?君子当与民共患难,你为甚不去灾民中吃糠咽菜甚至饥不果腹?为甚不跟老百姓同呼吸共患难?”

    一连串的质问,让史可法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尽管明知道小孙大人不过是诡辩,却毫无反驳的理由。没错大明户部是官场中斤斤计较的地方,整日价跟银钱打交道,整日要算计那些蝇头小利,这让史大人很是不舒坦。

    而朝堂之上小人出没,更是史可法无法解说的,身为官场清流政治洁癖患者,应该远离小人的呀。一边宣扬自己是政治洁癖,一边却跟蝇营狗苟的贪官污吏和光同尘,这种事让谁说都说不过去。

    至于说君子远庖厨,就纯粹是为了反驳而反驳,这个完全是胡搅蛮缠撒泼打架了。但是最后一条击中要害,自诩体恤平民灾民的史可法,还真没有过跟灾民同呼吸共患难的经历。

    小孙大人言辞犀利,甚至超过他手中钢枪,让史可法毫无招架之功:“别跟我面前装什么圣人当什么官场清流,官场就是藏污纳垢的所在,清流只会和山林清泉鸟兽为伍!以杀止杀那是对付金人的办法,却非对付老百姓的手段。你这等沽名钓誉的官场清流,根本不是什么清流充其量是个蠢货罢了!”

    这顿骂骂的酣畅淋漓,骂的史可法差点狂喷鲜血,这张嘴简直是无敌了!连崇祯皇帝都听的目瞪口呆,殿中的大臣们居然也听的津津有味,郑以伟和林钎相视苦笑,幸好这位过年的时候,没有登门拜师,一旦跟他扯上关系麻烦无限啊!

    再看史大人那张脸已经变成紫绀色,假如这位不是身体健康,估计早已经爆脑血管了!任谁也受不了如此犀利的辛辣点评,偏偏每一句都让史大人无法反驳,进入官场那一刻开始就不再是什么清流了!

    这个是小孙大人的歪理,如此的诡辩让守正君子无言以对,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跟诡辩者格格不入。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逻辑,甚至无法理解这样的逻辑模式,以至于史大人被铭公子怼的无言以对!

    丢人现眼啊!真真是给户部丢大人现大眼了!户部尚书毕自严没有史可法那么肤浅,老毕只知道自己口袋里没钱了,毕尚书盯着孙铭像是盯着一枚珍宝:“若是小孙大人到户部,不知当以何种政策为主?”

    呵呵!你问我就说岂不是很没面子?孙铭忽然笑了:“毕大人,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是毕尚书想要我为你出谋划策,就算没有双俸亦当有酒肉伺候吧?连佛祖都说经不轻传,为了避免后世子孙穷掉裤子,我还是不要随便说的好。”

    这家伙居然调戏自己,毕自严被气乐了,没见过这么惫懒的家伙。要知道毕大人乃是户部尚书,堂堂的二品大员,为皇帝掌控大明王朝钱袋子的高官,一个小小的从六品新科状元,居然敢跟他这么说话。

    好大的狗胆啊!换做一般人敢这么说话,毕大人早就翻脸发飙了,只听上面噗嗤一声,感情皇上也笑了:“你这腌臜货就不要为难毕大人了,有什么还不赶紧说来听听,谁知道你的经是真经还是无字经?听过再说!”

    他真的是崇祯皇帝么?不会是被人掉包了吧?朝中大臣震惊异常,崇祯帝什么时候如此喜兴了,一向阴冷脸的皇帝居然也会笑了。大家都感觉到了,感觉到崇祯皇帝对孙某人的放纵,就像是父辈对晚辈的放纵一般。

    要知道崇祯皇帝只比孙铭年长八岁,不过两个人却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一个常年阴着脸喜怒不形于色。谁也不知道这位什么时候会发飙,另一个却是朝气蓬勃,整个人散发着阳光和朝气,就像是家中年少的子弟一般清爽。

    二人一阴一阳应该是完全不搭的两款啊,现在却有点互相欣赏彼此看对眼的架势,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最少满朝文武大臣,绝对不希望崇祯皇帝欣赏小孙大人,这位简直是一个惹祸根苗啊!

    小孙大人赶紧深深行礼:“遵命!浏河山基地取得的成就不再赘言,免得某些人说那是特例,不具备推广价值。我要说的是,岭南沿海民间炼钢成风,浏河山基地都要去他那边采购。还有南直隶的民间纺织,还有江南各地的造船业,这些都是最佳例证。”

    小孙大人所说的这些,的确跟他毫无关系,这些也跟地方官没有什么关联。不管是民间炼钢还是民间纺织,都是那些富商巨贾自发的行为,也的确让地方有了巨大的收获,那些在工场做工的农民的确是安居乐业,仅仅如此已经彰显一切了。

    中极殿内的大臣们,还以为小孙大人会拿浏河山基地说事儿,毕竟浏河山基地取得的成就无可辩驳。没想到这位如此的厚道,居然替岭南省和南直隶的官员说话,简直是给两地的官员抹金呢。

    其实孙大人只是就事论事:“至于说民间海外商贸,更是为我朝提供一个完美的范例,为甚户部看不到这些赚钱的法子?是视而不见还是拒绝看见?不是朝廷没有赚钱的渠道,也不是朝廷没有赚钱的法子,只因为户部各位大人俸禄优厚太过逍遥。只因为内阁各位大佬生活无忧,若是各位比军士更早拿不到军饷,我相信你们比任何人都急着给国家赚钱。”

    啪啪啪打脸啊!这家伙脑子怎么长的,难怪陛下叫他腌臜货,脑子里都是这些损招。户部一干官员鼻子都气歪了,偏偏在皇帝面前还不好反驳,若是皇帝不在的话,估计大家能一拥而上群殴他!

    刚刚还欣赏孙铭的毕自严毕大人,满脑门子黑线,他恨不得给小孙大人一个嘴巴。老夫是在捧你,你却不知好歹狂踩户部,简直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一条养不熟的狗么!居然胡乱咬人!

第401章 剽窃又见剽窃!

    小孙大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把毕自严得罪惨了:“陛下臣建议各地长官只拿半份俸禄,若是当地GDP咳咳,就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可以拿全俸,若是地方生产总值完成度增长超过五成有赏!若是胆敢弄虚作假,以欺君罔上论罪!人有压力才有动力,当今各地官员包括朝中大臣,既无压力也无动力,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地方生产总值什么鬼?户部尚书毕自严压抑心中的怒火,还是忍不住问道:“什么是地方生产总值?”

    这个……孙铭忽然有点纠结,难不成还要剽窃四百年后的经济学:“地方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作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大明王朝对官员的考核,还没有以经济建设为纲的理念,因为这个时代经济建设的手段单一,也没有什么好核算的。这个时代几乎是纯粹的农业社会,所谓的工业革命萌芽不过是后人的臆想,不过是有一些手工作坊罢了。

    这个时代那些工场创造的社会财富,加在一起也不足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萌芽不存在的顶多算是萌动罢了。地方官只要清算农民上缴的税赋,只需要统计缴纳的粮油作物,就算是地方生产总值了,简单的令人发指。

    小孙大人却提出全然不同的理念:“比方说燕京城这一天所有单位产生的经济总量,就是这一天产生的地方生产总值,以这一天为基准可以衡量经济总值增长或者负增长,可以衡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用作评鉴地方官员执政能力,是否升迁或者罢免。”

    现在小孙大人推出这样的办法,着实惊艳到朝堂内每一个人,这是一次革命式改变。甚至远超万历年,张居正搞出来的一系列变革,这家伙想要搞变法维新么?

    历史上搞变法的,几个有好下场的?如此年轻的少年,一个前途无限光明灿烂的年轻官员,居然要走上一条不归路!蒋德璟和蔡国用很难理解,包括此次会考的两位主考官,也很难理解孙铭的执念。

    因为他们不知道,看似风光无限的大明王朝,早已经病入膏肓。如果大明王朝没有革命式的变革,十年后所有人的宿命降临,绵延国祚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将会一朝崩塌!

    届时整个华夏将会陷入二百六十年的晦暗时代!堂堂的天朝上国,将会难以遏制的走向彻底的衰败凋亡,彻底沦为西方列强餐桌上的肥肉和蛋糕,这是孙铭绝对无法接受的。

    要么辉煌灿烂,让大明王朝延续三百年的荣光,要么跟亿万民众一起沉沦!选择哪一个,孙铭早已经有了决断,宁可跟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宦阶层为敌,也要改变大明王朝的宿命!

    这大概是穿越者的宿命!也是重生者的责任!徐光启诧异道:“仅仅是以那个经济建设为标准任免官员?”

    当然不止如此,孙铭摇摇头:“我朝对官员查核制度很完善却未免单一,因为地方官不考虑地方经济建设,也不考虑老百姓是否解决温饱或者脱离贫困。全新的官员考核标准,要从各个方面综合,比方说社会治安状况,就是辖区内犯罪分子多不多。还有就是对方地方经济建设状况,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情况,教育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诸如此类。”

    大臣们听的云里雾里,大明王朝的官员更擅长勾心斗角,更擅长在官场内结党营私,擅长阿谀逢迎跟红顶白。因为这个时代的官场,除了往上爬也没有别的追求,毕竟地方经济建设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也没有指标让各级官员参考。

    除了升官发财,再也没有成就感了,什么政通人和不过是御用文人溜舔罢了。现在小孙大人居然弄出一个考核指标,这个颠覆性的理念太过惊悚,也太过繁复,远没有争权夺利来的轻松愉快。

    倒是崇祯皇帝被激发浓厚兴趣,陛下靠在龙椅椅背上,以相当轻松的口吻问道:“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详细说说衡量标准,诸卿不懂的可以问,必须要弄懂,也许明天就开始用这套法子任免官员了。”

    看来真的要剽窃了,貌似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词语的人,是法国的安托万·德·蒙克莱田,他于1615年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而研究微观的《科学经济学》则是三百年后,准确的说是二战结束后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真的要剽窃么?

    理智上有点抵触,小孙大人的身体却相当诚实:“对官员和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可以指定出数十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其中一部分为经济发展指标,一部分为社会发展指标,这些都能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标准。”

    听上去很复杂,感觉很难懂的样子,越是这样越引发崇祯皇帝的兴趣:“好很好!我朝官员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是叫做考核指标吧?此后就把这些当成考核指标,吏部户部和有司联合考核,只有各指标全面提高,才能升迁否则就地免职吧!”

    你倒是简单粗暴,这才是真正的崇祯皇帝吧?根本没有心情去了解太多细节,偏偏喜欢掌控细节,这是一个极端矛盾的人。如果是普通人的话,这种矛盾综合体很寻常也没有什么危害,但是身为中央帝国的皇上,性格如此的矛盾却又如此的鲜明,那就是一个灾难了!

    前一秒钟还大加赞赏一个将军,下一秒钟一声令下凌迟处死,这样的皇帝让人不寒而栗!没有人愿意跟这样的老板共享荣光,这样的老板也不会给你机会共享荣耀,因为他认为所有的荣耀都是自己的。

    谁想要分享荣耀,那是在自寻死路!崇祯皇帝上位不过七年,已经有多位忠臣良将体验到这样的性格,只不过每一位都是在临死之前感悟的!

    大学士沈㴶轻咳一声:“第六第七问你解答过于简单粗暴,不妨重新解读一番,不要把征伐当成儿戏。”

第402章 年少疏狂!

    你是说我当成儿戏呢,还是在堵崇祯皇帝的嘴?孙铭也不计较:“河套问题归根结底是蒙元余孽的问题,而蒙元余孽依旧是游猎模式,逐水而居四处放牧狩猎,故而征伐蒙元余孽比征伐金国更难。概因蒙元余孽居无定所,想要聚而歼之难度不小,仅仅是捕捉目标就是一个大问题。”

    还记得前朝征伐漠北的时候,迟迟找不到目标只能漫无目的瞎闯,以至于全军人困马乏士气全无。而此时游猎民族幽灵一般出现,以逸待劳险些导致全军覆没,这种事并不罕见,孙铭可不想重蹈覆辙。

    大殿内几位军方将领,尽管极度仇视提出军中流官制的孙某人,但是对小孙大人的判断还是持肯定态度的。难怪少年能打胜仗,就凭如此清晰的认知,足以让人钦佩,倒是朝中某些大臣和高高在上那位,不知兵却偏偏要瞎指挥。

    小孙大人却不管崇祯皇帝怎么想:“而金国仰慕我中原文化,撇弃狩猎习性开始构建城镇,只要他们敢聚居在一起,就给了我们聚而歼之的机会。以当今神仙鬼卫大军远超蒙元余孽和金国的武器水平,以后的战争会越来越简单,大明王朝将会对周边各国形成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势!”

    这一点铭公子毫不怀疑,从军事装备到人员训练,他都有信心碾压各国。毕竟有着超越时代四百年的智慧,他是带着大BUG降临大明王朝的,如果不能带领大明王朝走向辉煌,不是他蠢一定是崇祯皇帝干了蠢事,这位皇帝没少干蠢事。

    看看历史进程就知道,崇祯一朝如果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明王朝并不是非死不可。事实上从皇帝到大臣,一步步都在作死的道路上撒欢,特别是崇祯皇帝犯下的错误,每一个都足以致命,居然还有人为他洗白说他非亡国之君!

    还真是巨大的讽刺!各位大臣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他们没有亲眼见识过全新的神仙鬼卫将士,没有见识过超越时代的武器装备。他们只是凭经验判断,只是感觉到马上民族难以征服,却不会知道不久的未来,一旦机关枪研发成功,游猎民族就会成为绝好的靶子!

    孙公子继续道:“一旦神仙鬼卫总人数超过三万,装备全部到位的话,蒙元余孽也好金国也罢,不过是砧板上的肉罢了!至于说海寇无非是追逐利益,一旦我们开放海禁,用大明水师为水上商道有常护航,海盗的末日也就到了。水旱之灾不可避免,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有大宋时候一半的商税收入,纵然天灾人祸并至又如何?”

    什么问题到了他的口中简单的令人发指,偏偏各位大臣找不到他言语间的漏洞,越是这样大家越敌视孙铭孙大人。你如此优秀,把其他人都给比没了,彰显满朝文武都是蠢货么。

    之前的两次大战,让大明军队颜面尽失,一个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一败再败,结果神仙鬼卫一出场,就以王者之姿征服对手。如此差距怎么可能不让人汗颜啊,要知道这位还不到十六周岁呢,就已经被评为当世名将了。

    再看看中原之围!周边数省的军队还有战略预备队,全部投入到中原大战中去,足足动用三十多万大军!几乎是大明王朝五分之一的兵力,集结诸多猛将名将,却让大西军和闯军突破重围,上演千里奔袭中都的戏码。

    结果起义军最强两支队伍,十二三万的庞大战队,居然被只有一万多人的神仙鬼卫一战全歼!如此巨大的反差,已经把旧式军队的弱点和战斗力暴露无遗,你说那些老将怎么可能看得上孙铭?

    倒是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居然有点睥睨四顾的自得,这是他发掘的人才啊!若非小孙大人太过年轻,崇祯帝很想把他提拔进入内阁,整天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

    只是太年轻了!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第八问细细说来!”

    这个有点犯忌呀!铭公子在答卷中提到“君臣相疑”:“封疆大吏之所以会成为朝廷心腹大患,因为他们在一地驻跸时间太久,豢养自己的圈子和团队。这些人一旦羽翼丰满自然会别有一番想法,毕竟人的驭望是无穷尽的,位子越高越想爬的更高,比方说宋太祖的黄袍加身!”

    咳咳咳!徐光启剧烈咳嗽,小孙大人简直作死啊,这种话也是臣子当说的?年轻人太过放肆,全然不知天高地厚,连黄袍加身都敢说,难道就不怕皇帝杀心大起么?

    大殿内很多人都变了脸色,小孙大人敢说因为他职位足够低,尽管有神仙鬼卫大军,人家却大撒手完完全全交给了皇上掌控。所有人都知道,自从辞掉军职之后,孙某人没有跟神仙鬼卫任何人有过任何一次来往。

    这个可不是孙某人自己标榜的,其实像孙某人这样的,厂卫无时无刻不在盯着呢。不管孙某人有任何动作,甚至就连他后院发生了什么,都被厂卫实时监控,他想要谋反也没有机会。

    所以孙某人才敢大放厥词:“而流官制全面实行之后,不存在地方大员坐大,即便他想坐大想有异心,您有神仙鬼卫一般的皇帝亲兵,纵然十数万人也不够杀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神仙鬼卫牢牢掌控在陛下手中,由内监轮流掌兵,还有谁能坐大?”

    他真的把神仙鬼卫彻底交权了!连崇祯皇帝都没想到,孙某人会这么安排神仙鬼卫,还以为他要继续充当隐形指挥使呢。别看孙某人没有跟神仙鬼卫将士联系,但是每个人都知道,神仙鬼卫大军对孙某人的崇敬和服从。

    那是骨子里的烙印,是从四十九鬼将开始的基因,但凡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军,都有着孙铭深刻的烙印。除非某一天,崇祯皇帝再度出昏招,为了防范小孙大人谋反,把整个神仙鬼卫大军解散,不用神仙鬼卫军中一兵一卒,那时候才能彻底摆脱孙某人的影响力。

    至于说会不会走到那一步谁也不知道,毕竟高高在上的这位,是历史上很奇葩的皇帝。谁也不知道他下一秒想的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抽风对人疑神疑鬼,换言之崇祯皇帝神经质啊!

    小孙大人还真是年少疏狂啊!吴宗达看向高高在上的那位:“陛下!对孙铭的讲读可曾满意?”

第403章 一日三迁!

    哼哼!崇祯皇帝轻哼两声:“翰林院让你管典簿厅?”

    哎呦喂!这皇帝尽管这些破事儿,难怪没时间考虑国家的大政方针,尽管陛下表现出对自己足够的关注,小孙大人却丝毫没有感激。你如此关注未必是好事,谁知道你是不是开始疑神疑鬼了,否则没有必要关注这些小事。

    身为皇上有事儿您说话就完了!孙铭点点头:“一切如常,只是典簿厅乃是微臣最喜欢的地方,哪里有我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有世界最灿烂的艺术、诗歌和文明,那里也是我愿意用一生去探究的地方。”

    小家伙还是个书虫,难怪他学识如此渊博,居然比那些老学究更有才华。崇祯皇帝道:“流官制什么地方生产总值,都是从典簿厅学来的?”

    嘿嘿!这个有点不好解释,孙铭深深一揖道:“微臣掌管南北二京的典簿厅,从其中收获多多,最主要是闲暇时光自我研究一番。微臣不敢自比先贤,铭倧没有先人超常的智慧,也没有先贤丰富的阅历和体验。然则常思常想自然有所得,学生不习惯人际交往,更喜欢一个人独处多思多想。”

    你是谦虚呢还是骂人呢?十六七岁的状元,确切的说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假如算上童生试的话就是四元及第了。如此彪悍的成绩,居然说自己智慧不高,这让满朝文武情何以堪?

    你都是常人之资了,那么满朝文武都是傻子不成?这家伙太坏了,骂人不带脏字,朝中大臣对孙某人的嫉恨又多了一个理由。其实他们真的想多了,小孙大人不过是习惯性客气一下下,这家伙内心狂得很呢。

    只是孙某人忘记一点,当一个人非常优秀却还在谦虚,那就是打身边人的脸。而以孙某人去的的成绩,以他超强的智商和头脑,还说自己是常人之资或者中人之姿,那是打了天下所有人的脸,这才是最轻狂的少年啊!

    连崇祯皇帝脸色都不大好看,孙铭却还在侃侃而谈:“朝堂之上蝇营狗苟勾心斗角,着实不是微臣擅长,最要命微臣性格修养出了一点问题。前一息春风化雨,后一息暴雨雷霆,深恐伤害到朝中大臣。若是陛下特赏赐臣长官典簿厅,在其中完成著书立说之大功德,微臣感激不尽!”

    不带这么骂人的!殿中大臣脸色都变了,合着你喜欢一人独处,我们就是蝇营狗苟?要不是考虑到这小子武功超强,这帮大臣就要上演历史上的一幕,一拥而上把姓孙的活生生打死。

    只是孙某人虽然不是锦衣卫指挥使,这位的功夫却是天下无双,谁敢跟他动手啊?那不是找死么,可是你个腌臜货太特么过份了,简直是踩着所有人往上爬呀!

    你把自己抬得这么高不累么?如此踩吧朝中大臣,你的良心不会痛么?连大学士沈㴶都变脸了,身为四元及第的家伙,就要有一点觉悟,你的智商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人,如此假谦虚就特么伤人了好吧?

    这就像是高考七百二十一分的学霸,却跟人谦虚说,剩下那二十九分没有拿到让他很绝望。你绝望个锤子,你这学霸都自我否定了,你让寻常人如何活?难不成一个个都住到猪圈里面去,跟那些猪八戒的后代为伍么?

    不带这么骂人的!崇祯皇帝却笑了:“你倒是想得美,仅仅是当典簿厅的孔目,仅仅是著书立说这种事,朕也想去做!然则当今大明王朝风雨飘摇,连朕都不敢松一口气,你怎么能如此懒惰?”

    我哪儿懒惰了?大明王朝还有比我更勤劳的小蜜蜂么?每天晚上都要誊写脑中的资料,每天都要为燕京学院和和州学院编写教材,哪里有时间偷懒?不过这些话孙铭没有必要说,如果说崇祯皇帝不知道,那才是见鬼呢。

    小孙大人甚至怀疑,自己跟六妻二妾的那点小私密皇上都知道,不过这话不敢说也不敢问。只听崇祯皇帝敲敲扶手忽然道:“既然你喜欢读书,那就继续做你的翰林院孔目好了!”

    中极殿内其他人全都是一呆,前一息还赏识有加,下一息就免职了,从从六品免职为不入流的孔目?皇上还真是喜怒无常啊,崇祯皇帝始终盯着孙铭的脸色,小家伙居然不为所动,淡然的行礼:“谢陛下恩典!”

    他真的不屑于官位?崇祯皇帝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毕竟人家姿态在那儿呢,难道大明王朝的官位那么不值钱么?崇祯帝忽然有点上火,从六品都不放在眼里,什么样的官帽子能打动你的心?

    这一刻崇祯皇帝脑中一闪念,在他看来对官位不萦于心的,要么是心思纯净的圣人。人家追求的是人性制高点,对世俗界的官位没放在心上,问题是这个世上有圣人么?

    还有一种不在乎官帽子的其心可诛!因为他们野望无限,他们始终在追求更高的位子更大的帽子,眼前所得全都不放在心上。在崇祯皇帝看来,少年得志的小孙大人,应该是后者!

    他绝无可能是圣人!孙铭不会想到,自己对官位的淡然,却诱发崇祯皇帝内心深处最深的忌惮:“放下其他的工作,兼职翰林院侍读,不得出京随时等候朕的召唤,你听懂了?”

    “谢陛下恩典!”

    不带这样的!没见过升官这么快的状元啊!要知道今儿是孙状元第一次上班打卡,结果解读一番自己的试卷,就从从六品升迁到了正六品,从翰林院修撰变成了翰林院侍读,这是何等的恩宠啊!

    最让满朝文武无语的是,小孙大人依旧淡淡的态度喜怒不形于色,仿佛升迁也好免职也罢,完全影响不到他的心情。这一点那些老官场自然看得出来,小孙大人的的确确不在乎,能做到这一点的,满朝文武有几人啊!

    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免俗,他们看不开看不穿,而孙某人还是那么淡定的样子。要不是见识过他怼天怼地怼空气的豪情壮志,刚刚听过他侃侃而谈的恣意洒脱,真以为他是个木头人呢。

    一日三迁还不在乎!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家伙有点装大了吧?朝中大臣自然不会在乎一个六品官,但是你孙铭却不应该不在乎,算起来你刚刚步入官场,之前的孔目不过是不入流的官儿罢了!

第404章 争什么争?

    崇祯皇帝一怔之后有点堵,随即有点意兴阑珊,本来想要试探一下,结果什么都没有看出来。扔出一个六品职位,居然没有换来孙铭展颜一笑,哪怕是感激涕零也好啊!

    你这样子本皇很没面子的呀!难道官帽子真的无法满足你?这一刻崇祯皇帝的猜忌,真的往心里去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可以放下天下第一军神仙鬼卫,可以放下显赫的三品高官,这种人不是沽名钓誉就是别有所图。

    没错就是别有所图,很显然小孙大人追求的不是这些,那么除此之外他追求的是什么?崇祯皇帝搞不懂,他不会知道孙某人想要改变历史进程,想要扭转大明王朝衰亡的命运,想要避免华夏民族沦落在野蛮人手中!

    小孙大人的追求,没有人能懂,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的猜忌!孙铭绝对不会想到,因为他的淡定,给崇祯皇帝心中栽下一棵刺,一枚随时都能引爆的毒刺,谁也不知道这枚刺什么时候爆出来。

    恐怕脸崇祯皇帝也不会知道,他会对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官员如此的忌惮!毕自严忽然站出来:“陛下!关于地方官员考核指标,臣闻所未闻,却感觉非常有效。臣请陛下允许,让孙大人到户部开讲,讲述地方生产总值,以及其他的考核指标。”

    捞过界了吧!的确是捞过界了!你是翰林院修撰,就算是升官了也不过是翰林院侍读,居然跑到吏部的池子里搅浑,你把各位吏部大佬置于何处?

    吏部尚书闵洪学不能不站出来了:“陛下!归根结底考核指标乃是针对官员,臣请孙大人到吏部讲课,给即将下派官员讲述相关学问,也好早日让此项政策付诸实施。”

    好一招主动出击!既然你小孙大人捞过界,闵尚书索性伸出橄榄枝,把你弄到吏部来讲学。这一手看似足够尊重,实际上却是手段高超,置身事外者总是能指手画脚,让你成为圈子内一员,看你如何实操?

    闵大人这一手一箭三雕,既在皇帝面前展现出礼贤下士,又将了小孙大人一军,你不是辩才无碍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不要总在那儿耍嘴炮,实操行不行?

    第三点就是官场中最常见的招数,你想当白莲花,我偏要把你拉下水。在岸上谁都是清流,一旦被人拖下水,我看你还怎么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同流合污了呀!

    闵尚书好招数啊!大殿内很多人都看穿了这么简单的戏法,这也是官场中最惯见的阳谋,不过你想要把孙铭拉入吏部的阵营么?前提是其他人不反对,怎么可能不反对?

    小孙大人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守都很强,异乎寻常的强悍。攻击的时候犀利无匹无坚不摧,防守的时候连消带打游刃有余,前提是这把剑握在自己手里。

    如此犀利的杀伤力,如果被掌控在政敌手中的话,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内阁首辅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出班奏道:“陛下!官员考核指标,事关我朝上下官员督察,还是请孙大人在内阁开讲!”

    嗯?这么快争起来了!谁也没想到最先站出来的,居然是一向性情平和的老好人徐光启,这一幕着实颠覆大家的认知。没有人相信,徐光启仅仅是为了公心,仅仅是想要推动官员考核的顺利进行。

    提到官员考核指标,那就更不能放手了,这个可是一个大杀器!一旦开启官员考核,各项指标的评定,就会左右官员升迁任免,这是一个比孙铭本人更恐怖的凶器啊!

    这东西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都是官场老人了,谁还不知道官员考核中的门道,小孙大人不过是改头换面罢了,说白了新瓶装旧酒,没有太大从差别啊。

    问题是这个大杀器握在谁手中差别大了呀!谁也不敢说自己无懈可击,即便是道德完人也不敢这么说,何况谁还没有一个圈子呢,万一圈子内的人被人“考核”下去了,无疑是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是万万无法接受的!

    争!必须要争!这一刻大殿内所有人都不淡定了,即便不能把官员考核拿在手中,也要搅黄这件事,最起码不会给自己和自己的圈子造成伤害,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兵部尚书张缙彦扬声道:“陛下!军中流官制乃是全新大政方针,还是请孙大人给我们这些大老粗讲课的好!”

    连兵部都出手了!已经不只是争夺掌控权,更是一场战斗,一场不存在胜负的战斗。即便不能掌控,最起码也要破坏掉,绝对不能让这个大杀器悬在自己的头顶,悬在自己圈子的头顶!

    之所以会如此争抢,可不是大家欣赏小孙大人,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可能的话弄死孙铭,无疑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问题是臣妾做不到啊!

    任谁都看得出来,小孙大人深得朕心,如此炙手可热的新科状元,历史上有几人啊!谁敢现在针对孙铭,那就是打皇帝的脸,傻子都不敢这么干,那是纯纯的找死啊!

    弄不死那就拽过来!崇祯皇帝暗暗冷笑,真把他当成小孩子了:“孙卿意下如何?”

    争什么争?净整那些没有用的,孙铭不知不觉间,跟敖汉公主那一帮人学会了东北方言。还好他现在不说方言,假如在朝堂之上满嘴大碴子味,搞不好会被一干朝臣驱逐出境的。

    要知道大明王朝朝臣以南方人为主,他们是极度反感辽东帮的,孙铭深深一揖回答:“陛下!讲课还是在翰林院的好,毕竟那里是陛下储备官员的地方,也是微臣以后工作的阵地。至于说讲课,微臣以为纸上谈兵终觉浅,莫不如实操一次,搞一个全新的试点,让各级官吏去看看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岂不是好?”

    聪明!蒋德璟悄悄竖起大拇指,这个刺头儿学生,终于展现了跟智商相匹配的情商。不管铭公子选择去哪里讲课,都会得罪其他所有人,成为满朝文武共同的敌人。

    然而在翰林院讲课不一样,那里是小孙大人的单位,在那里讲课也是小孙大人的本职工作。至于说开讲之后,谁来听讲谁不来,那个不是孙某人可以掌控的,他也没有必要掌控这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691/ 第一时间欣赏明末之生存危机最新章节! 作者:流沣所写的《明末之生存危机》为转载作品,明末之生存危机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明末之生存危机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明末之生存危机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明末之生存危机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明末之生存危机介绍:
倒霉重生在明末乱世,乱世人不如狗,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庆幸自带文武全才属性,孙铭被迫上演乱世生存危机,为毛还有拯救秦淮八艳的任务?不想当种马,只是……明末之生存危机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明末之生存危机,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明末之生存危机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