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唐诗三百首TXT下载唐诗三百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文阅读

作者:张九龄     唐诗三百首txt下载     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作者:李颀

    南山截竹为?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解】: 1、龟兹:今新疆库车县。 2、长飚:喻乐声的急骤。 3、渔阳掺:曲调名。

    【韵译】:

    南山截来的竹子做成了?篥, 这种乐器本来出自西域龟兹。

    它传入中原后曲调更为新奇, 凉州胡人安万善为我们奏吹。

    邻近的人听了乐曲人人叹息, 离家游子生起乡思个个垂泪。

    世人只晓听声而不懂得欣赏, 它恰如那狂飙旋风独来独往。

    象寒风吹摇枯桑老柏沙沙响, 象九只雏凤绕着老母啾啾唤。

    象龙吟虎啸一齐迸发的吼声, 象万籁百泉相杂咆哮的秋音。

    忽然声调急转变作了渔阳掺, 有如黄云笼罩白日昏昏暗暗。

    声调多变仿佛听到了杨柳春, 真象宫苑繁花令人耳目一新。

    除夕之夜高堂明烛排排生辉, 美酒一杯哀乐一曲心胸欲碎。

    【评析】: ??这首诗是写听了胡人乐师安万善吹奏?篥,称赞他高超的演技,同时写?篥之声 凄清,闻者悲凉。前六句先叙?篥的来源及其声音的凄凉;中间十句写其声多变,为 春为秋,如凤鸣如龙吟。末两句写作者身处异乡,时值除夕,闻此尤感孤寂凄苦。诗 在描摹音乐时,不级以鸟兽树木之声作比,同时采用通感手法,以“黄云蔽日,” “繁花照眼”来比喻音乐的阴沉和明快,比前一首更有独到之处。

夜归鹿门山歌

    《夜归鹿门山歌》 作者: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解】: 1、渔梁:在襄阳东、离鹿门很近。 2、庞公:庞德公、东汉隐士。 【韵译】:

    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

    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

    人们沿着沙岸,向着江村走去,

    我也乘着小船,摇橹回到鹿门。

    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

    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的住处。

    岩壁当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

    只有我这个幽人在此自来自去。

    【评析】: ??这是歌咏归隐情怀志趣的诗。首两句先写夜归的一路见闻;山寺传来黄昏报钟, 渡口喧闹争渡,两相对照,静喧不同。三、四句写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 表明诗人的怡然自得。五、六句写夜登鹿门山,到得庞德公栖隐处,感受到隐逸之妙 处。末两句写隐居鹿门山,心慕先辈。 ??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 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解】: 1、绿玉杖:神仙所用之杖。 2、南斗:即斗宿星。 3、屏风九叠:形容山峰重叠,状如屏风。 4、青黛:青黑色。 5、九道:古代地志说,长江流到浔阳境内,分为九派。 6、谢公:指刘宋谢灵运。 7、琴心三叠:道家修炼的术语,意思是使心神宁静。 8、玉京:道家说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韵译】:

    我原是楚国的狂人, 高唱凤歌讥笑孔丘。

    手执神仙的绿玉杖, 早晨我辞别黄鹤楼。

    为着寻仙,我遍访五岳不辞遥远,

    平生中,我最爱好到名山去遨游。

    庐山高耸,与天上的南斗星靠近,

    五老峰的九叠屏,好象云霞展开,

    山影湖光相映衬,青黑绮丽俊秀。

    金阙前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对峙,

    三石梁的瀑布,恰似银河倒挂飞流。

    香炉峰的瀑布,与此遥遥相望,

    峻崖环绕,峰峦重叠直至天上。

    苍翠的山色映着朝阳,红霞更加绚丽,

    在鸟飞不到的峰顶,俯视吴天真宽广。

    登上庐山纵览天地,才领略天地壮观,

    俯瞰茫茫长江永去不还,流向东方。

    万里黄云起伏,两岸的景色不断变幻,

    长江九条支流,翻滚着雪山般的白浪。

    爱作赞美庐山的歌谣, 诗兴都因庐山所触发。

    闲对石镜峰窥看,我更加心清意畅,

    谢灵运当年游处,早已被青苔掩藏。

    我早就服了还丹,对世俗毫无情念,

    心神宁静了,就觉得仙道已经初成。

    向远处看去,仙人们正驾驭着彩云,

    手捧芙蓉到玉京山,去朝拜天尊神。

    我早与汗漫仙人,相约在九天之顶,

    心想接你这个卢敖,一起同游太清。

    【评析】: ??这首诗是咏叹庐山风景的奇绝,游览飘然,猛发学道成仙之欲望,并进而邀请同 伴。诗分四段。首六句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对政治淡漠,透露寻仙访道 隐逸之心。“庐山”八句,为第二段,以仰视角度写庐山“瀑布相望”、“银河倒 挂”、“翠影映月”、“鸟飞不到”雄奇风光。“登高”八句为第三段,以俯视角 度,写长江“茫茫东去”、“黄云万里”、“九派流雪”的雄伟气势,并以谢灵运故 事,抒发浮生若萝,盛事难再,寄隐求仙访道,超脱现实的心情。“早服”六句为第 四段,想象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到达向往的自由仙界。并以卢敖故事,邀卢 侍卿同游。 ??

    全诗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岳寻仙不辞远”,可借 以作事业追求者的警句。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解】: 1、瀛洲:神山名。 2、信:果真。 3、拔:超越。 4、赤城:山名。 5、列缺:闪电。 6、摧眉:低眉。

    【韵译】:

    海上来客,谈起东海仙山瀛洲,

    说它在烟涛浩渺中,实难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那里的天姥山,

    尽管云霞或明或暗,间或可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象横卧天际,

    高超五岳遮盖赤城,其势无比。

    天台山,传说高达四万八千丈,

    面对天姥山,象拜倒东南偶下。

    我想游天姥,因而梦游了吴越。

    一夜飞越,梦里见到镜湖明月。

    明月清辉,把我身影映在湖里,

    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当年谢灵运的住处,至今犹在,

    清波荡漾猿猴长啼,景致凄凄。

    我脚穿着,谢灵运的登山木屐,

    攀登峻峭峰峦,如上青天云梯。

    在云间的山腰,可见东海日出,

    身体悬在半空,可听天鸡鸣啼。

    山中尽是?岩,道路千回万转,

    迷恋倚石赏花,忽觉天色已晚。

    熊吼声龙吟声,在岩泉间震响,

    深林为之惊?,峰峦火之抖颤。

    乌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

    水波淡淡荡漾,湖面腾起云烟。

    闪电划破长空,一声惊雷巨响,

    山丘峰峦,仿佛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门, 在隆隆声中打开。

    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边际,

    日月交相辉映,照耀着金银台。

    云神们以彩虹为衣,以风作马,

    他们踩踏祥云,纷纷飘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鸾鸟拉着车驾,

    仙人翩翩起舞,列队纵横如麻。

    忽然令人胆颤,不由魂飞魄散,

    恍恍惚惚惊醒,不免惋惜长叹。

    醒来时看见的,身边唯有枕席,

    方才美丽烟霞,已经无影无迹。

    世间行乐之事,实在如同梦幻,

    万事从古都象,东去流水一般。

    我与诸君作别,不知何时回还?

    暂且放养白鹿,在那青崖之间,

    要走随即骑去,访问名川大山。

    我岂能低头弯腰,去事奉权贵,

    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评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 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 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体制解放。信手写来,笔随兴至,诗才 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作者: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解】: 1、金陵:南京。 2、酒肆:酒店。 3、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卖酒女。 4、压酒:酒酿成时,压酒糟取酒。 5、尽觞:干杯。

    【韵译】:

    春风吹柳花扬,酒店美酒飘香,

    吴国美女?酒,殷勤劝客品尝。

    金陵年青朋友,都来为我送行,

    要走的要留的,各人把酒喝干。

    敬请诸位朋友,问问东去流水,

    它比离情别绪,到底谁短谁长?

    【评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 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 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此 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全诗可见诗人的情怀多么丰采华茂,风流潇洒。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1、秋雁:喻李云。 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韵译】: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 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 我好比谢?,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评析】: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三、四句突作转折,从 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 “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 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 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 中去寻求寄托。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 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销愁愁更愁”句,是千百年来描摹愁绪的名言,众口交赞。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 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注解】: 1、金山:即阿尔泰山。 2、汉家:这里实借汉以指唐。 3、连钱:马身上的斑纹。

    【韵译】:

    你难道不曾看见, 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 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 轮台九月的秋风,日夜在狂吼, 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大如斗。 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 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 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 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 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 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 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 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 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 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 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 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 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注解】: 1、旌头:即“髦头”,也即是二十八宿中的昴宿,旧时以为“胡星”。旌头落:意 ??谓胡人败亡之兆。 2、戍楼:驻防的城楼。 3、虏塞:敌方要塞。

    【韵译】: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了阵阵号角, 轮台城北预兆胡人的昴星坠落。

    紧急的军书昨夜飞速送过渠黎, 报告单于的骑兵已到了金山西。

    从岗楼上西望只看见烟尘弥漫, 汉家的军马屯驻在轮台的城北。

    封将军拥旌节衔亲自出去西征, 凌晨吹号集合了大军威武前进。

    四方的战鼓雷动宛如雪海汹涌, 三军的喊声轰鸣象是阴山震动。

    敌营上空的乌云屯集气氛阴沉, 战场上的尸骨与草根纠缠不清。

    剑河风急吹得阴云布满了天空, 沙口石冻快把虎马的铁蹄冻脱。

    封亚相为了王事勤劳含辛茹苦, 发誓报答君主平定边境的烟尘。

    自古来英雄名垂青史谁人不见? 而今可见封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评析】: ??这首边塞诗虽题为送行,却重在西征。希望对方扫清边尘,立功异域。 ??诗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 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 ??

    全诗一张一弛,抑扬顿挫,结构严谨。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 多样。情韵灵活,充满浪漫主义激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韵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 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 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作者:杜甫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揪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注解】: 1、江都王:李绪,唐太宗之侄,故云“国初”。 2、支遁:东晋名僧,字道林,本姓关。 3、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

    【韵译】:

    开国以来善画鞍马的画家中, 画技最精妙传神只数江都王。

    曹将军画马出名已有三十载, 人间又见古代真正神马“乘黄”。

    他曾描绘玄宗先帝的“照夜白”, 画得象池龙腾飞十日声如雷。

    皇宫内库珍藏的殷红玛瑙盘, 婕妤传下御旨才人将它取来。

    将军接受赐盘叩拜皇恩回归, 轻纨细绮相继赐来快速如飞。

    贵戚们谁得到曹将军亲笔迹, 谁就觉得府第屏障增加光辉。

    当年唐太宗著名宝马“拳毛?”。 近代郭子仪家中好驹“狮子花”。

    而今新画之中就有这两匹马, 使得识马的人久久感慨赞夸。

    这都是战骑以一胜万的好马, 展开画绢如见奔马扬起风沙。

    其余七匹也都是特殊而奇绝, 远远看去象寒空中飘动烟雪。

    霜蹄骏马蹴踏在长楸大道间, 专职马倌和役卒肃立排成列。

    可爱的九匹马神姿争俊竞雄, 昂首阔视显得高雅深沉稳重。

    请问有谁真心喜爱神姿骏马? 后世韦讽前代支遁名传天下。

    想当年玄宗皇上巡幸新丰宫, 车驾上羽旗拂天浩荡朝向东。

    腾飞跳跃精良好马有三万匹, 匹匹与画图中马的筋骨雷同。

    譬如河宗献宝之后穆王归天, 唐玄宗再也不能去射蛟江中。

    你没看见金粟堆前松柏林里, 良马去尽徒见林鸟啼雨呼风。

    【评析】: ??此诗是在代宗广德二年作于成都。时诗人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自有人 世沧桑,浮生若梦之感。因而在诗中明以写马,暗以写人。写马重在筋骨气概,写人 寄托情感抱负。赞九马图之妙,生今昔之感,字里行间流露作者对先帝忠诚之意。 ??

    在章法上错综绝妙。第一段四句先赞曹氏画技之高超。第二段八句追叙曹氏应诏 画马时所得到荣誉和宠幸。第三段十句,写九马图之神妙及各马之姿态。第四段八句 是照应第二段“先帝”的伏笔,从而产生今昔迥异之感。 ??

    诗以奇妙高远开首,中间翻腾跌宕,又以突兀含蓄收尾。写骏马极为传神,写情 感神游题外,感人至深,兴味隽永。浦起龙《读杜心解》说:“身历兴衰,感时抚 事,惟其胸中有泪,是以言中有物。”此言极是。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作者: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薰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犹酣战。

    先帝玉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偶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漂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土禀]缠其身。

    【注解】: 1、丹青引:即绘画歌。 2、为庶为清门:玄宗末年,曹霸因罪被贬为庶民,也就成为寒门了。 3、英雄割据:指曹操与刘备、孙权鼎立。 4、文彩句:指曹氏的文章风度还能影响曹霸。 5、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晋汝阴太守李矩妻,工隶书,王羲之曾从地学习书法。 6、赤墀:宫内涂红漆的台阶。 7、斯须:须臾,一会儿。 8、韩干:玄宗时官太府寺丞,初以曹霸为师,后自成一派。

    【韵译】:

    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 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

    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

    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 只恨得没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

    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 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开元年间你常常被唐玄宗召见, 承恩载德你曾多次登上南薰殿。

    凌烟阁的功臣画象年久褪颜色, 曹将军你挥笔重画又别开生面。

    良相们的头顶都戴上了进贤冠, 猛将们的腰间皆佩带着大羽箭。

    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 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 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 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 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 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玉花骢图如真马倒在皇帝榻上, 榻上马图和阶前屹立真马相同。

    皇上含笑催促左右赏赐你黄金, 太仆和马倌们个个都迷惘发怔。

    将军的门生韩干画技早学上手, 他也能画马且有许多不凡形象。

    韩干只画外表画不出内在精神, 常使骅骝好马的生气凋敝失丧。

    将军的画精美美在画中有神韵, 偶逢真名士才肯为他动笔写真。

    而今你漂泊沦落在战乱的社会, 平常所画的却是普通的行路人。

    你到晚年反而遭受世俗的白眼, 人世间还未有人象你这般赤贫。

    只要看看历来那些负盛名的人, 有谁不终日坎坷穷愁纠缠其身?

    【评析】: ??此诗当与前诗并看,互为补充。 ??

    诗起笔洗炼,苍凉。先叙曹氏乃魏武之后,今却沦为庶人。然后颂其祖先业绩和 辞采丰韵犹存于身。开首就抑扬起伏,跌宕多姿。继而写曹氏在书画上之用功进取, 情操高尚。一生沉于丹青,不思富贵,不知老之将至。写“学书”是衬托,写“丹 青”是点题。主次分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开元”八句,集中颂扬曹氏人物画 的成就。“先帝”八句,细腻刻画曹氏描绘“玉花骢”的经过。“玉花”八句,写画 马的艺术魅力,竟使真假难分,并以韩干之画作为反衬。“将军”八句,写如此精湛 绝伦的画师,竟在战乱年代中落泊江湖,为画路人卖画为生,不禁发出世态炎凉之感 慨,抒发自身晚年失意之怅惘。 ??

    诗在结构上错综神奇、然宾主分明。情感上抑扬起伏,摇曳多姿。诗的结句,更 为历代诗人所赞赏。清代翁方纲曾称此诗为气势充盛,“古今七言诗第一压卷之 作”。

寄韩谏议

    《寄韩谏议》 作者: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注解】: 1、鸿飞冥冥:指韩已遁世。 2、羽人:穿羽衣的仙人。 3、帷幄未改:帷幄本指帐幕,此指谋国之心。

    【韵译】:

    眼下我心情不佳是思念岳阳, 身体想要奋飞疾病逼我卧床。

    隔江的韩注他品行多么美好, 常在洞庭洗足放眼?望八方。

    鸿鹄已高飞远空在日月之间, 青枫树叶已变红秋霜已下降。

    玉京山众仙们聚集追随北斗, 有的骑着麒麟有的驾着凤凰。

    芙蓉般的旌旗被烟雾所淹没, 潇湘荡着涟漪倒影随波摇晃。

    星宫中的仙君沉醉玉露琼浆, 羽衣仙人稀少况且不在近旁。

    听说他仿佛是昔日的赤松子, 恐怕是更象汉初韩国的张良。

    当年他随刘邦建业定都长安, 运筹帷幄之心未改精神惨伤。

    国家事业成败岂敢坐视观望, 厌恶腥腐世道宁可餐食枫香。

    太史公留滞周南古来被痛惜, 但愿他象南极寿星长泰永昌。

    品行高洁之人为何远隔江湖, 怎么才能将他置于未央宫上?

    【评析】: ??此诗属于游仙诗一类,隐约含蓄,反复涵咏,始能体味。 ??诗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怀念韩某远在洞庭,日月更迭,思念益切。“玉京”六句 为第二段,写朝廷小人得势,而贤臣远去。点出韩某已罢官去国。“似闻”六句为第 三段,写听到韩某罢官原因,以张良比之,颂其高洁有才。末四句为第四段,抒写自 己感想,并望韩某再度出山,为国出力。 ??

    诗思严慎细致周密,写得隐晦曲折。格调却清新激昂,铿锵有力。

古柏行

    《古柏行》 作者: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年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草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注解】: 1、先主:指刘备。 2、落落:独立不苟合。 3、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

    【韵译】: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 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 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 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 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 先生庙与武侯祠在一个?宫。

    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 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

    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 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 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 古柏重如丘山万年也难拉动。

    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 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 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

    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 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评析】: ??此诗是比兴体。诗人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 的孔明。句句咏古柏,声声颂武侯。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 喻武侯忠贞。 ??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 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 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 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作者: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 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 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解】: 1、圣文神武皇帝:指唐玄宗。 2、波澜莫二:师徙舞技相仿,不差上下。 3、鸿洞:弥漫无际。 4、玳?:以玳瑁装饰的琴瑟。

    【韵译】:

    唐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 我在夔府别驾元持家里, 观看临颍李十二娘 跳剑器舞, 觉得舞姿矫健多变非常壮观, 就问她是向谁学习的? 她说:“我是公孙大娘的学生”。 玄宗开元三年,我还年幼, 记得在郾城看过公孙大娘 跳《剑器》和《浑脱》舞, 流畅飘逸而且节奏明朗, 超群出众,当代第一, 从皇宫内的宜春、梨园弟子 到宫外供奉的舞女中, 懂得此舞的, 在唐玄宗初年, 只有公孙大娘一人而已。 当年她服饰华美,容貌漂亮, 如今我已是白首老翁, 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 也已经不是年轻女子了。 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渊源, 看来她们师徒的舞技一脉相承, 抚今追昔,心中无限感慨, 姑且写了《剑器行》这首诗。 听说过去吴州人张旭, 他擅长书写草书字帖, 在邺县经常观看公孙大娘 跳一种《西河剑器》舞, 从此草书书法大有长进, 豪放激扬,放荡不羁, 由此可知公孙大娘舞技之高超了。 ??

    从前有个漂亮女人,名叫公孙大娘, 每当她跳起剑舞来,就要轰动四方。

    观看人群多如山,心惊魄动脸变色, 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荡。

    剑光璀灿夺目,有如后羿射落九日, 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

    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 收舞时平静,好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鲜红的嘴唇绰约的舞姿,都已逝去, 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艺术继承发扬。

    临颍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 她和此曲起舞,精妙无比神采飞扬。

    她和我谈论好久,关于剑舞的来由, 我忆昔抚今,更增添无限惋惜哀伤。

    当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约有八千人, 剑器舞姿数第一的,只有公孙大娘。

    五十年的光阴,真好比翻一下手掌, 连年战乱烽烟弥漫,朝政昏暗无常。

    那些梨园子弟,一个个地烟消云散, 只留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

    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树木,已经合抱, 瞿塘峡白帝城一带,秋草萧瑟荒凉。

    玳弦琴瑟急促的乐曲,又一曲终了, 明月初出乐极生悲,我心中惶惶。

    我这老夫,真不知哪是要去的地方, 荒山里迈步艰难,越走就越觉凄伤。

    【评析】: ??诗序写得象散文诗,旨在说明目睹李十二娘舞姿,并闻其先师,触景生情,抚今 思昔,记起童年观看公孙大娘之剑舞,赞叹其舞技高超,并以张旭见舞而书艺大有长 进之故事点缀。 ??

    诗开头八句,先写公孙大娘的舞技高超,如“羿射九日”,“骖龙飞翔”。接着 “绛唇”六句,写公孙氏死后,剑舞沉寂,幸好晚年还有弟子承继。“先帝”六句笔 锋一转,又写五十年前公孙氏是宫里八千舞女中首屈一指,然而安史之乱后,“宜 春”、“梨园”的人才早已烟消云散了。如今只有残存的教坊艺人李十二娘。“金 粟”六句是尾声,感慨身世悲凉。 ??

    全诗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见《剑器》而伤往事,抚事慷慨,大有时序不同,人 事蹉跎之感。诗以咏李氏,而思公孙;咏公孙而思先帝,寄托作者念念不忘先帝盛 世,慨叹当今衰落之情。语言富丽而不浮艳,音节顿挫而多变。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作者: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 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 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

    石渔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注解】: 1、漫叟:元结的别号。 2、疑:似。 3、长:犹助兴。

    【韵译】: 我用公田的米酿酒, 常借休假之闲,载酒到石鱼湖上, 暂且博取一醉。 在酒酣欢快之中, 靠着湖岸,伸臂向石鱼取酒, 叫船载着, 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 好象靠着巴陵山, 而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 同游的人,也象绕洞庭湖而坐。 酒舫漫漫地触动波涛, 来来往往添酒。 于是作了这首醉歌,歌咏此事。 ??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象洞庭, 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

    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 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 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 为四卒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评析】: ??元结在代宗时,曾任道州刺史,其时他写了好几首吟石鱼湖的诗。他的《石鱼湖 上作序》云:“?泉南上有独石在水中,状如游鱼。鱼凹处,修之可以贮酒。水涯四 匝,多欹石相连,石上堪人坐,水能浮小舫载酒,又能绕石鱼洄流,及命湖曰石鱼 湖,镌铭於湖上,显示来者,又作诗以歌之。”有诗云:“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 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

    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起首以洞 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 风大浪,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 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96/ 第一时间欣赏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作者:张九龄所写的《唐诗三百首》为转载作品,唐诗三百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诗三百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诗三百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诗三百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p>
唐诗三百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诗三百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