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唐诗三百首TXT下载唐诗三百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文阅读

作者:张九龄     唐诗三百首txt下载     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解】:

    1、危樯:高耸的桅杆。

    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

    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

    4、沙鸥:水鸟名。

    【韵译】: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

    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评析】: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

    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

    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

    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

    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

    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

    5、凭轩:靠着窗户。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评析】:

    ??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

    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

    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

    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

    然,毫不费力。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作者: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解】:

    1、墟里:村落;

    2、孤烟:炊烟。

    2、接舆:这里北裴迪。

    【韵译】:

    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

    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

    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

    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

    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评析】:

    ??这是写景之诗,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舆比裴迪,以陶潜

    比自己。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抒发

    了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开头二句写景,着意刻画水色山光之可爱,虽深秋,山依然苍翠,水依旧潺流。

    三、四两句,转而写情。倚杖柴门,临风听蝉,神驰邈远,自由自在。五、六句又间

    写景致。渡头落日,墟里孤烟,地道山村风物。最后两句再写人情。接舆、五柳、洁

    身自好,高风脱俗。风光无限,加之人物疏狂,怎不叫人情趣陶然?!

    ??诗起句工对,颔联反而不对,实属不入格。喻守真疑为首联与颔联颠倒错乱,如

    若对调,则平仄格律既不失粘,且在意义上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

    山”;“临风”句是听,接听“秋水”。此说有独到之处。

山居秋暝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

    1、螟:夜色。

    2、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3、春芳:春草。

    4、歇:干枯。

    【韵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

    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

    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

    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

    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

    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

    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归嵩山作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解】:

    1、闲闲:从容貌。

    2、迢递:远貌。

    3、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韵译】:

    清沏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

    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

    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

    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

    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评析】:

    ??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

    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

    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

    末联写山之高,点明归隐之高洁和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宗旨。写景写情并举,于写

    景中寄寓深情。层次整齐,景象萧瑟。

终南山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韵译】: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评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颔

    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颈联进一步写山

    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隔

    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

    山水画。

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

    作者: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解】: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韵译】: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评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

    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

    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

    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

    1、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安禅:指心安然入于清寂宁静之境;

    ??毒龙:这里是机心妄想的意思。

    【韵译】:

    早闻香积寺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数里,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路径;

    深山中,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轻轻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

    有如禅定身心安然,一切邪念皆空。

    【评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景物。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

    用侧写环境,来表现山寺之幽胜。“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

    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经》中所说的

    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僧人之机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

    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

    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

    作者: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解】:

    1、文翁:汉景时为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诱育人才,使巴

    ??蜀日渐开化。

    2、翻:翻然改图之翻。这两句,纪昀说是“不可解”。赵殿成说是“不敢,当是敢

    ??不之论”。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

    ??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而昔人以为此二句不可解,何邪?”赵、

    ??高二说中,赵说似可采。

    【韵译】:

    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

    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

    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

    树梢淅淅沥沥活象泻着百道清泉。

    蜀汉妇女以?花织成的布来纳税,

    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

    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

    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

    【评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送友人李使君赴梓州上任。诗以即景生情,抒发惜别心绪,也

    兼写蜀中的风景土俗。开头四句写梓州山林奇胜;五、六两句写“汉女巴人”之风

    俗;七、八句以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比拟李使君;寓意不能因为此地僻陋,人民难

    治而改变文翁教化之策。

    ??诗的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前半首尤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作者: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解】:

    1、楚塞:楚国的边界。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2、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3、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韵译】: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

    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

    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评析】:

    ??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

    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

    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末联引出曾任征

    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

    1、胜事:快意的事。

    2、值:遇见;

    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

    【韵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评析】:

    ??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

    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

    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

    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对句既

    纯属自然,又含隐哲理。凝炼至此,实乃不易。

临洞庭上张丞相

    《临洞庭上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解】:

    1、张丞相:指张九龄。

    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

    6、端居:安居。

    【韵译】: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

    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

    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

    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

    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评析】: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

    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

    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

    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

    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与诸子登岘山

    《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注解】:

    1、代谢:交替,轮换。

    2、胜迹:指上述堕泪碑。

    3、鱼梁:鱼梁洲,其地也在襄阳。

    【韵译】: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

    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

    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

    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

    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

    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

    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

    【评析】:

    ??诗意在吊古感今,开首二句揭题。第三句的“江山胜迹”照应“人事代谢”;第

    四句的“我辈登临”照应“往来古今”极为粘合;五、六两句写登临所见;最后二句

    扣实,真有“千里来龙,到此结穴”之妙。

    ??诗的前半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半描写景物,富有形象,充满激情。语言通俗易

    懂,感情真挚动人。

宴梅道士山房

    《宴梅道士山房》

    作者: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搴帷见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注解】:

    1、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2、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3、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4、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实。

    5、童颜两句:意谓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流霞:仙酒名。李商

    ??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这里也指醉颜。

    【韵译】:

    高卧林下正愁着春光将尽,

    掀开帘幕观赏景物的光华。

    忽然遇见传递信件的使者,

    原是赤松子邀我访问他家。

    炼丹的金炉灶刚刚生起火,

    院苑中的仙桃也正好开花。

    如果仙人真可以保住童颜,

    何惜醉饮返老还童的流霞。

    【评析】:

    ??诗以隐士身分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和

    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

    意。

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解】:

    1、北阙:《汉书·高帝纪》注:“尚书奏事,渴见之徒,皆诣北阙。”

    2、青阳句:意谓新春将到,逼得旧年除去,青阳:指春天。

    3、虚:空寂。

    【韵译】:

    我已停止在宫廷北门请求谒见,

    归隐到南山中我那破旧的草庐。

    因为我缺少才干方被明主遗弃,

    由于我穷途多病故友往来渐疏。

    时光流逝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

    岁月无情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

    胸中常萦怀愁绪彻夜不能入寐,

    窗前松下一片月光增加了空虚。

    【评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诗人到长安应试落第,心情很苦闷。他自恃文章好,

    又得到王维、张九龄的延誉,颇有声名,以为可以仁途畅达。不料落第,使他大为苦

    恼,只好归隐。《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王维曾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

    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命其出,并问其诗,浩然乃自诵所作,至“不才明主弃”

    句,玄宗日: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起首二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

    仕进,归隐南山;三、四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写景,自叹虚度年

    华,壮志难酬;最后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

    ??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读来韵味无穷。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96/ 第一时间欣赏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作者:张九龄所写的《唐诗三百首》为转载作品,唐诗三百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诗三百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诗三百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诗三百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p>
唐诗三百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诗三百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