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科幻灵异唐诗三百首TXT下载唐诗三百首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唐诗三百首全文阅读

作者:张九龄     唐诗三百首txt下载     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解】:

    1、过:拜访。

    2、具:准备。

    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韵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

    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

    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

    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

    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

    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诗由

    “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

    隽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作者: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解】:

    1、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

    ??往。晋陶渊明曾渭高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后多以三径指退隐

    ??家园。

    【韵译】:

    我常常愿隐居小丘醉卧林泉,

    想回到旧的家园又苦于无钱。

    久住北方求仕并非我的心愿,

    我怀念的是东林寺高僧名远。

    长安米珠薪桂生活如同销金,

    壮志逐年衰退事业与我无缘。

    日色已晚阵阵凉风轻轻拂面,

    听到秋蝉吟唱心中更加悲怨。

    【评析】:

    ??此诗或以为崔国辅所作。

    ??这是一首抒情诗,是作者在长安落第之后写的,寄给名叫远的僧人,报告客居逢

    秋的苦情,诉说欲隐无处,欲仕非愿,进退两难之苦。诗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

    隐的情绪。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开头写自己之所欲,但苦于“无资”,想从仕,

    又非所愿,于是记怀“东林”“我师”。壮志不能实现,自然就衰颓,于是对凉风、

    闻蝉声,就要“益悲”了。这种不加润色的白描手法,抒发了内心悲苦,读来觉得明

    朗直爽。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作者: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解】:

    1、沧江:同“苍江”

    2、建德: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

    3、非吾土: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

    4、维扬:即扬州。

    5、海西头:扬州近海,故日海西头。

    【韵译】:

    山色昏暗听到猿声使人生愁,

    桐江苍茫夜以继日向东奔流。

    两岸风吹树动枝叶沙沙作响,

    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叶孤舟。

    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

    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

    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

    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评析】:

    ??这是旅中寄友诗。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

    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开头两句有造作雕琢感。“急夜流”三字,若直说

    “夜急流”更顺畅得多。然而三、四两句“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却是随手拈

    来,清新诱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足见诗人何等大手笔。

    ??诗的前半写景,后半写情,以景生情,情随景致,景情揉合,景切情深,撩人情

    思。

留别王维

    《留别王维》

    作者: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解】:

    1、违:分离。

    2、当路:当权者;

    3、假:宽假,优容的意思。

    【韵译】: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

    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

    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

    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

    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

    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

    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

    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评析】:

    ??这首诗应是作者离长安时的作品,主诉怨悱。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

    “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

    ??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早寒江上有怀

    《早寒江上有怀》

    作者: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解】:

    1、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

    ??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2、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3、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

    ??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津:渡口。

    4、平海:指水面平阔。古时间亦称江为海。

    【韵译】: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评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

    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

    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作者: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解】:

    1、摇落:零落。

    2、旧垒:指吴公台。

    3、南朝:宋、齐、梁、陈、据地皆在南方,故名。

    【韵译】:

    登上吴公台,观赏这零落的古迹,

    秋景秋意,勾起了我怀乡的心情。

    荒山野寺,来此旅游的人太少了,

    因为山太高水太深,隔断了路程。

    夕阳映着吴公台旧垒,依依不去,

    空荡的山林中,回响清冷的磬声。

    南朝旧事早成陈迹,真叫人惆怅,

    唯独这长江,自古至今奔流不停。

    【评析】:

    ??这是一首吊古诗,观赏前朝古迹的零落,不禁感慨万端。首联是写因观南朝古迹

    吴公台而发感慨,即景生情。中间两联写古迹零落,游人罕至之悲凉。末联写江山依

    旧,人物不同。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作者: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官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注解】:

    1、独立句:意即威振三边。三边:汉幽、并、凉三州。

    2、江汉:泛指江水。

    3、何之:何往。

    【韵译】:

    你是老了流落的征南将军,

    当年曾经带领过十万雄师。

    罢官返乡后没有任何产业,

    年老还留恋着贤明的圣主。

    你曾独自镇守三边的疆土,

    舍生忘死只有宝剑才深知。

    面对着汉水渺渺无边无垠,

    垂暮之年的你将要去何处?

    【评析】:

    ??这首诗是赠送退伍军人李中丞,赞扬他久经沙声,忠勇为国,感伤他老来流落的

    境遇。首联先写李氏曾是十万大军将帅,而老来流落;三、四两联写他廉洁奉公和忠

    心耿耿;末联写江汉茫茫,年纪老迈,将“欲何之”?全诗对久经沙场,晚沦江汉的

    老将,寄予无限的同情。

饯别王十一南游

    《饯别王十一南游》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解】:

    1、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2、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3、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4、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5、谁见两句及上面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

    ??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

    ??行路远。”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故

    ??名。

    【韵译】:

    遥望你的船,已驶向烟水空茫的地方;

    我依然不停地挥手,泪水沾湿了手巾。

    你象飞鸟一样,此行真不知漂泊何处;

    青山虽美,却只能增添送行人的伤心。

    无尽江水载着你的船儿,渐去渐远了;

    去江南欣赏:夕照下五湖春色的芳馨。

    谁能看见,我眷怀故友徘徊汀洲之上?

    满腔相思之苦,只能愁对河边的白苹!

    【评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首联写朋友远去,诗人挥手作别,落泪沾巾,依依之

    情跃然纸上;颔联写友人远行难以预料,眼前只有青山空对。愁思绵绵,不绝如缕;

    颈联写友人远去,抵达五湖,观赏春色;末联写眷怀友人徘徊汀州,愁对白苹。全诗

    虽无“别离”二字,只写作别风光,然而满腔离情,完全铸入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的

    境地。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作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韵译】: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评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

    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

    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

    “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新年作

    《新年作》

    作者: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解】:

    1、春归句:春已归而自己尚未回去。

    2、已似句: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喻。

    【韵译】:

    新年中思念家乡的心情更为急切,

    独在天涯海角怎不叫我潸然落泪?

    年纪已经老大了却依旧寄人篱下,

    春天脚步多么轻快比我更早回归。

    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

    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

    我象西汉的贾谊被贬为长沙太傅,

    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有还乡机会?!

    【评析】:

    ??诗人曾被贬南巴尉,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首联写情,新

    岁怀乡;颔联写景寓情,感叹春归我先;颈联即景生情,身处孤境悲愁;末联借贾谊

    自况,抒发贬谪悲愤。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无限离愁,跃然纸上。

送僧归日本

    《送僧归日本》

    作者: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注解】:

    1、上国:这里指中国。

    2、水月:佛教用语,比喻一切象水中月那样虚幻。

    3、惟怜:最爱;

    4、灯:双关,以舟灯喻禅灯。

    【韵译】:

    只要有机缘,随时都可以到中国来;

    一路雾霭茫茫,船只象在梦中航行。

    天海浮沉,小船驶去那遥远的边际;

    超脱世俗,自然会感受到法舟轻盈。

    心境凝定清寂,一切都如水月虚幻;

    海内鱼龙,也会出来听你诵经之声。

    最可爱的是,有盏照亮心田的佛灯;

    航行万里,眼中永远都是灿烂光明。

    【评析】:

    ??这是赠给日本僧人的送别诗。前两句不写送归,而写来处三、四句才暗示归途邈

    远。后半首不明写送归,而写海上景物,这就拓宽诗境,不受内容拘泥,使较窄的题

    目,能有丰富的内容,成为好的诗篇。诗中多用了“随缘”、“法舟”、“禅寂”、

    “水月”、“梵声”等佛家术语,紧扣送僧的主题,寄寓颂扬的情意。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作者: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罗径,昨与故人期。

    【注解】:

    1、泉壑:犹山水。

    【韵译】:

    山泉沟壑萦绕着这座茅屋书斋,

    云霞映衬墙头薜荔象五彩幔帷。

    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

    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

    悠闲的白鹭常常早早回巢栖宿,

    秋花饱含生机比别处落得更迟。

    家仆正辛勤地把萝径打扫干净,

    我昨天与老朋友预约会面日期。

    【评析】:

    ??这是邀约的诗,约杨补阙前来书斋叙谈。诗极写书斋景物,幽静清新。雨后新

    竹,生机勃发,晚山夕照,余辉动人,秋花未落,仍有蓓蕾,如此境地,怎不促使杨

    补阙践约前来?

    ??诗全是写景,句法工整。首联起对,颔联晴雨分写,颈联写花鸟情态,末联写邀

    约。“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也不愧为写景妙句。

    飞叶书城阅读FеIγè.cc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作者: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注解】:

    1、流水:喻岁月如流,又暗合江汉。

    2、淮上句:言淮上风光可恋,伸足上“不归去”之意,

    【韵译】:

    我们曾经客居江汉,常常来往;

    每次与您相聚,总要喝醉而还。

    象浮云般漂泊,我们阔别之后;

    时光如流水,不觉得已经十年。

    今日相逢友情依旧,欢笑依然;

    只是头发稀疏,双鬓也已斑斑。

    您问我:为什么至今不回故里?

    因为淮水边的秋山,还可依恋!

    【评析】:

    ??这首诗写久别十年之后的故人,忽然在淮水重逢的喜悦之情,感慨至深。首联概

    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统包了分别十年繁复的世事人情;颈联和末联写重逢情景。写

    相聚、痛饮和欢笑,写环境、形貌和心思,是诗的主体。诗的结构细密,情意曲折,

    重点突出。

赋得暮雨送李胄

    《赋得暮雨送李胄》

    作者: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解】:

    1、楚江:长江。

    2、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3、漠漠:水气密布的样子。

    4、海门:长江入海处。

    5、浦:水边。

    【韵译】:

    楚江笼罩在??微雨里,

    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

    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

    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恨,

    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评析】: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

    了。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迷?暗淡景色;暮

    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

    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作者: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注解】:

    1、簟:竹席。

    2、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3、砧杵: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韵译】: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

    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

    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

    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

    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评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

    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

    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

    泼,实属佳对。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4796/ 第一时间欣赏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 作者:张九龄所写的《唐诗三百首》为转载作品,唐诗三百首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唐诗三百首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唐诗三百首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唐诗三百首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唐诗三百首介绍: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p>
唐诗三百首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唐诗三百首,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唐诗三百首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