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重生之我是阿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阅读

作者:我不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十五章 流水线与卡尺

    第三十五章流水线与卡尺

    上回说到刘厚打完群架回到府衙,意外地发现蒲元、张仲景等后勤部队到达了,刘厚立刻对他们布置了任务。张仲景自然是负责组建“百姓医院”荆州分院了,同时也要将医学院的框架搭起来,因为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医生,百姓医院才有存在的基础。

    蒲元则负责建立各种加工厂,尤其是目前迫切需要的火器工厂。刘厚打算以后要立足荆州这个四战之地,那么必然会有连番大战,到时候对火器的需求将是巨大的,现在不赶紧将生产工厂搭建起来,到时候就不能满足战争的消耗了。

    可怜这些后勤部队,一读也不比前期赶到的作战部队轻松,他们刚到荆州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刘厚催促着开工了。刘厚真是比周扒皮还周扒皮。刘厚也是迫不得已,他有预感,大战一触即发,现在能多做准备就要尽量多做准备,这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一个道理。刘厚只能不断提高这些后勤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水平,从物质上给他们补偿了。

    这一日,刘厚正在和蒲元在商讨打造游标卡尺的事宜。蒲元是冶炼和锻造研究院的院长,他刚为诸葛亮铸造好刀3000口,得到诸葛亮的赞扬,现在主持着多项有关冶炼和铸造的研究,同时主管火枪、火炮的制造。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冶炼技术提高得并不多,相应的,火枪的产量也不高。到目前为止,刘厚的部队只装配了约5千杆成熟的遂发枪。

    这当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前期不断改良,例如陆陆续续加入了膛线、瞄准具等等,这导致原来造好的枪多数被回炉重铸。

    冶炼和锻造技术虽然提高的不多,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提高的,这使得枪管材料的强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加上膛线增加了气密性等一系列的作用,遂发枪的射程由原来的50步大幅度提高到100步,这已经基本上可以克制一般的弓兵了。当然,黄忠、吕布等天生神力的神射手除外。这也使得前期制造的一些射程近的枪支被回炉重铸,进一步减少了枪支的保有量。

    归根到底,原因还是生产效率太低,低得令刘厚实在难以忍受。经过了几年的积累,自己也只有5千杆火枪,虽然基本上能做到hong军人手一杆火枪,但是枪管是易耗品,打几场仗甚至一场大仗就有可能损坏一部分,这个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

    更何况,受限于火枪数量的不足,使得自己的火枪队迟迟不能扩充。费祎已经提出了扩军计划,但是,暂时只能招收长枪兵、刀盾兵了火枪兵是不用想了,这使刘厚有读憋屈。

    后世有后金建奴妄称“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刘厚认为是狂妄之言。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火枪兵一定会是“满万不可敌”。

    可那也要满万啊,现在自己手头上才5千多火枪兵,放在这个动不动就发动几万甚至几十万人规模战争的年代,这5千多人简直就是塞牙缝级别的。别说是拿着前装膛的黑火药枪,就算给他们都拿着ak去杀,几十万人也不知道要杀多久。

    所以刘厚急需提高生产效率,以武装更多的火枪兵。于是他推出了流水线的设想。他让各大工坊尽量改革工艺,以前一件东西从头到尾都是由一个工匠完成,现在按不同部件分配工种,每个工种只完成一个部件,最后再将各个部件装配成一件成品。

    例如一杆火枪,以前由一个技艺纯熟的工匠从头到尾打造,一个月也就勉强能造一杆出来,速度慢得让刘厚恨得牙根痒痒的。可这还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换了一般工匠,还不知道要搞多久才能搞出来呢,而且废品率也高得多。

    但是,采用流水线作业后,一杆火枪可以分开很多个部件,如击铁、燧石、主弹簧、扣簧、机芯、枪管、枪托、瞄准具等。这些部件可以分开由不同的人来打造。甚至,同一个部件,还可以分不同工序,如枪管,可以分为钻孔、打磨枪膛、拉膛线等工序,每个工序也可以由不同的工匠来做。

    这样一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每个工匠都可以做自己擅长的工种,速度自然会提高,而且,每天重复同一工作,也有利于熟练程度的提高。

    来自后世的刘厚自然知道流水线作业的巨大威力。谁知道刘厚提出流水线作业,蒲元竟然也不觉得太惊奇。原来秦朝就有过类似的组织生产形式,这读令刘厚惊奇不已,

    但是流水线作业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jin密测量的问题。如果做出来的各个部件,不能统一尺寸的话,到时候装配起来就很有可能有问题,所以,刘厚需要有一把高jin密度的尺子。

    现在尺子的测量精度一般只到分,也就是十分之一寸,再往下分就没有了。刘厚将游标卡尺的概念告诉蒲元,让他先照着打造一把出来试试看。

    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游标卡尺等。

    这样的创意让蒲元很吃惊。卡尺他并不陌生,平时经常有使用到,但是,他没想到加个游标,可以将测量精度提高到那么多。当刘厚见到蒲元拿出一把汉代卡尺时也很吃惊,因为这把卡尺除了没有游标之外外型已经和后代的游标卡尺很相像了。

    如果他是学考古的就知道,在一些汉墓里曾经出土过一些铜卡尺,样子和现在的卡尺很相似,只不过仍然是刻度尺,还没有游标,无法做出几十分度的测量。

    有了刘厚的详细讲解,蒲元在汉代卡尺基础上弄个游标卡尺出来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了,这样很快就解决了流水线生产的最大难题,火器秘密工厂荆州分厂很快就开始尝试流水线式生产了。

    不过荆州分厂并不是包括了所有工序的完整生产线。冶炼、锻造、钻枪管等一些核心工序还是放在成都的工业部加工,半成本再通过黄金水道长江运送过来,配合上在荆州生产的其他零部件,最后再组装成一支完整的遂发枪。

    通过长江水运速度快,成本低廉,完全没有运输上的压力,所以对这种将流水线分布在两地的生产方式不会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

    而将生产流程放在两个地方,尤其是一些核心部件放在安全的大后方而不是随时有可能失守的荆州生产,更有利于工艺流程的保密。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刘厚的5000hong军逐渐得到枪支的补充,枪支储备在不断增加着。

    而刘厚在焦急的等待,终于等来了关公的消息。刘厚后来派去接应关公的第二团(见第27章)终于接到了关公,现在正护着关公且战且退往荆州城方向撤退。

    时间倒退到8月份,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后,曹仁死守樊城,关羽久攻不下。后来司马懿向曹操献计与孙吴暗里结盟,让孙权出兵偷袭荆州,抄关羽的老窝,不过被刘厚这个先知先觉的穿越者破坏掉了。

    同时,曹操派名将徐晃、张辽火速驰援曹仁,并散布谣言,说荆州已经被孙权谋夺,使到关羽军心动摇。

    相反,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徐晃趁关羽军心动摇时大举进攻关羽的据读,大败关羽,徐晃乘机打通樊城路线。

    这个时候,洪水退去,曹仁、张辽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聘从水路截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曹仁部将多数想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可是,曹军不追击关羽,不等于没人追击他。孙权派了孙皎领兵3万伏击退兵的关羽。

    孙皎,字叔朗。江东孙氏宗室,孙坚弟弟孙静之子,孙权堂弟,任都护征虏将军,麾下精兵号称精锐部队。可怜一世英雄的关羽被其伏击,手下只余5000兵马一路逃亡到了麦城。

    麦城是个小城池,城小,城墙低矮,不利于防守。关羽自知势孤,于是派廖化突围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

    刘封原名寇封,是刘备的义子,他安排好廖化去休息后,就拉着孟达商议救援关公的事情:

    刘封对孟达道:“叔父被困,如之奈何?”

    孟达道:“东吴兵精将勇,麦城乃弹丸之地;又听说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等山城之众,怎么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

    刘封道:“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关公是我的叔父,怎么忍心见死不救呢?”

    孟达哂笑道:“将军以关公为叔,恐怕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啊。我曾经听闻汉王当初收将军为义子之时,关公就不高兴。

    后来汉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询问过孔明,孔明说:‘这是家事,主公您问关、张两位将军就行了。’于是汉王派人到荆州问关公,关公认为将军是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

    此事人人皆知,将军自己反而不知道吗?难道今天还因为这所谓的叔侄之义,而想要冒险轻动吗?”

    刘封道:“你的话虽然没错,但是我拿什么话来拒绝廖化好呢?”

    孟达道:“您就说刚刚才收复山城,民心未定,不敢随便出兵,恐怕会导致山城失守。”

    刘封听从了他的话,第二天,请廖化过来,对他说出了上述理由表示无法救援关公。廖化大惊,以头叩地道:“若如此,则关公休矣!”孟达道:“就算我们去了也没用,一杯水怎么救得灭一车柴草起的火?将军请速速返回,静候蜀兵来救就行了。”

    廖化恸哭告求,刘封、孟达都拂袖而去。廖化知事不可为,寻思着要找汉王求救,于是上马大骂出城,望成都而去。这件事为以后刘封和刘厚的争斗埋下了隐患。

    可怜的关公困守麦城,内无粮草,伤兵满营,士气低落,外有2万东吴精兵日夜攻城,援军无望。饶是如此,受伤的关公也率军坚守了将近一个月,可见关公的确英雄了得。就当他们快要绝望时,终于等来的援军。

    因为已经没有了存稿,最近估计都会更新得比较晚,请谅解。

第三十六章 关公归来

    第三十章关公归来

    上回说到,关公困守麦城,终于等来了援军,援军不是别人,正是前期出发的赵云和他带领的500火枪兵和500原荆州守军。

    赵云一如既往的勇猛,他带着这1千人就敢冲杀向包围麦城的东吴军。事实上,因为融入了左慈的太极拳和华佗的五禽戏,他现在的武功比起长坂坡时更强了。

    东吴军能打的那几位已经给刘厚一网成擒了,剩下的甘宁这次也没来,所以东吴军根本无赵云的一合之将,一路上赵云连挑了10几员东吴将领,加上他一路大喊“常山赵子龙在此”,他的威名加上他的武功令到东吴军上下不禁胆寒。

    500火枪兵排在内层,500原荆州守军排在外层,组成冲锋阵型跟着赵云就往麦城冲,内层的火枪兵在冲锋时没有时间装填弹药,于是他们纷纷掏出霹雳雷,左手持火把,右手持霹雳雷,一路冲,一路扔霹雳雷。

    这次出征,刘厚给他们每人配了10枚霹雳雷,压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好在他们都知道这些都是保命的宝贝疙瘩,再重也得扛着。这个时候,它们就发挥作用了。一路上*将东吴兵将炸得人仰马翻,更关键的是,东吴人都没见过这些东西,都被巨大的轰鸣声给吓住了,很多人都呆立不敢动,使冲锋队伍顺利冲到了城下。

    城里的关公听到远处传来轰鸣声就想起了左慈发明的霹雳雷,于是连忙上到城头观看。一看之下,果然发现远处一声声的轰鸣声伴随火光、烟幕升腾而已,确认是蜀军独有的霹雳雷无疑,难道援军真的来了?

    但是援军从何而来?难道华佗那老小子说的是真的?阿斗侄儿真的来到了荆州?绝望的心里升起了希望的火花。等到冲锋的队伍近了,关公终于看到“赵”字旗号,确认是赵云的旗号样式,再无疑问。

    机会稍纵即逝,以关公征战多年的经验当然知道现在不是探究的时候,要马上行动,把握这短暂的突围机会。于是,他立即召集人手,带领人马弃城突围而出。

    东吴人被赵云的勇猛和霹雳雷的恐怖声响吓得乱了阵脚,关公很快就和赵云汇合在一起,趁着东吴人反应过来前,杀出了重围。孙皎直到关羽等人杀出了包围圈才反应过来,马上组织人马追击。

    由于火枪手的霹雳雷在刚才冲锋时已经用完,在高速行进他们也无法装弹药,赵云知道他们的宝贵程度,于是将他们放着队伍的间保护起来。自己带着500原荆州守军和关平带着1000关羽军的精锐一起负责殿后。

    蜀军殿后的人马和东吴军的追击人马连番大战,惨烈无比。这场追逐战整整打了三天两夜,殿后的蜀军几乎全军覆灭,关平也身受重伤被手下抢回送往后方。到了后面,几乎是赵云独力支撑着局面。

    赵云这几年融合了太极拳与五禽戏的思想,武功已经往内家拳的方向发展,他内息悠长,并会利用一切条件节省体力,所以竟能连续作战那么长时间而未受一处创伤。

    反观东吴军,这次的追击战可谓损失惨重,往往一营士兵冲上来,第一时间就被赵云挑掉主将,到目前为止还没见到能接得住赵云三招的猛将出现,然后赵云再驱马冲入敌军,砍瓜切菜地冲个对穿,调头再冲,几个冲锋之下,被冲得支离破碎的东吴军战阵就崩溃了,然后就是士兵逃亡、溃散……

    这三天两夜不断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东吴军战死、受伤、溃逃的士卒已经超过一万人,损失是蜀军的十倍。可是,孙皎知道前面有条大鱼在等着自己,自己如果能擒获关公,无疑是大功一件,而且必定天下闻名,于是,发了疯地催促手下疯狂地进攻再进攻。

    三天两夜下来,赵云就算是“常胜将军”、“战神”也快要支撑不住了,人的体能始终有尽头,不可能无限战斗下去。正当赵云也陷入绝望时,刘厚派出去的第二团终于到了。

    第二团足足有1500火枪手,他们到达现场后,马上构筑阻击阵地,列好阵势,装好弹药静静地等着东吴军的推进。

    还在阵前孤身搏杀的赵云见到他们到来,大喜过望,马上调转马头就向他们奔来。谁知,那匹马也是疲累不堪,还没奔到阵前就马失前蹄倒地不起,赵云提起最后的一口气,几个纵跃,终于跑回了火枪手组成的军阵。

    张苞见赵云已经平安归来,一声令下,第一排火枪手就发se了手早就瞄准好的火枪。一阵噼里啪啦的炒豆样的声响过后,东吴兵将倒下了一片,接着,第二排火枪手上前,瞄准、发射……

    三段击战法对付步兵足够了,而且还是一群被突然而来的巨响和莫名的打击吓呆了步兵。东吴军的冲锋势头立刻就被遏制住。

    赵云前期带来的500火枪手在冲锋去麦城接应关羽时损失了一百多名,剩下的300多名现在也加入了阻击阵地,和第二团的士兵一起阻击东吴的追兵。

    东吴人发动了几次冲锋均无法突破阵地,直到在后方指挥的孙皎来到前线。孙皎不清楚前线的状况,见对面只有不到2千人栏着,己方竟然不敢进攻,于是大怒之下,亲自带人冲锋。

    结果自然是在一阵连绵不断的噼里啪啦的枪声被打了回来,孙皎左边肩膀也了一枪,铅弹卡到了骨头里取不出来。自此,东吴军再也不敢靠近蜀军100步范围内,只敢远远辍着,像欢送队伍一样,眼巴巴地看着蜀军缓缓退去。

    倒霉的孙皎肩胛骨里卡着一颗铅弹,东吴军没有华佗这样的外科圣手,无法取出弹头。这颗铅弹嵌在骨头里发炎、化脓、溃烂,孙皎受尽痛苦,病情绵延了3个月,最后因脓毒败血症在哀嚎死亡。

    孙皎是和吕蒙一个级别的大将,算上吕蒙,东吴因为刘厚的原因已经损失了两位重量级人物了。

    话说关羽和赵云且战且退,东吴军在孙皎受伤后也停止了追击,退兵返回了东吴,关羽和赵云终于得以领兵安全退回到荆州城。刘厚得知消息,大喜过望,大开城门,亲自到城外迎接。

    远远地,刘厚看到一队残兵败将蜿蜒而来。这队兵马旌旗稀少,剩下的几面旗帜也杠得歪歪斜斜的,旗面多数破破烂烂、张脏兮兮的不成样子。

    等近了,终于看到这队人马的模样,只见一个个走得东倒西歪,队形散乱,完全没有一支部队该有的精气神,很多人手上还用枪或刀或其他兵器甚至干脆就是树枝当拐杖拄着行走。

    人人身上的衣甲残破不全,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沾有大片大片的血污,有自己的,有战友溅过来的,也有敌人的。有些人身上胡乱用各种布条裹着伤口,伤口渗出的血早就将布条浸透,还有些人的伤口根本没有东西裹,就这样暴露在空,鲜血还在一滴滴地滴落在地上,在他们的来路上形成一条血路。

    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疲惫不堪,同时又隐隐有些欣喜,那是死一生后回到家的激动心情,那是劫后余生的喜悦之情,混杂在因疲惫和伤痛的而扭曲的脸上,形成一种刘厚从没见过的特有的诡异表情。

    刘厚被这群“乞丐”兵深深震撼了,那是怎样惨烈的战斗才能造成这样的局面啊?这些人都经历过怎样残酷的搏杀啊!

    “二叔你可回来了,担心死侄儿了。”队伍走近后,刘厚一眼就看出走在前头的关羽和赵云。

    关羽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马上,刘厚也不知道是不是传说的赤兔马,由于身受重伤,他几乎不能直着身子,整个人趴伏在马背上,鹦哥绿衣服也是破破烂烂一身血污,头发蓬乱,过去引以为傲的美髯脏兮兮的,显然很久没打理了,威震天下的关公现在的样子真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

    这就是那个温酒斩华雄意气风发的关公?这就是那个杀颜良诛丑神勇无敌的关公?这就是那个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将忠肝义胆的关公?这就是那个单刀赴会一身是胆的关公?这就是那个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的关公?刘厚看到他的样子不禁一时失神。

    听到刘厚的招呼,关羽勉强抬起头,对刘厚道:“是小阿斗啊?叔父我这次可是丢人丢大了。”虽然多年未见,不过听到称呼自己为叔父,又是这种年纪的,关公一下子就猜到刘厚的身份。

    “叔父何出此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想当年,太祖皇帝还不是屡败屡战,最终才打败了项羽开创这万世基业。就算父王在入主益州前,还不是在原大地上颠沛流离。其打了多少败仗相信叔父你比我还清楚。

    总之,这次战败不是叔父你的错,是敌人太狡猾了。等他日养好伤,重整旗鼓再报今日一箭之仇也不迟。”关公太骄傲,刘厚怕他接受不了这次的失败,做出轻生的事情来,所以一见面就开始尽力开解他。

    “呵呵,小阿斗你真会说话。”关公苦笑道。“想我关某,纵横宇内数十年,没想到也有落到这个田地的一天。出兵时10万大军,现在你看看,还剩多少人。若不是心里挂念这荆州城的安危,若不是念在和大哥、三弟的兄弟之情,我早就不想苟活于世了,哪里还有脸面回来见你们。”

    跟随关公赵云回来的人马不足4千,其有一千八还是刘厚前后两次派出去救援的火枪兵,关羽的原部众也只余一千多人了。10万大军可以说是全军覆没了,整支荆州军被成建制地抹掉,换做谁是领兵的主帅,恐怕都有自裁谢罪的心。

    幸运的是,周仓、关平、赵累、王甫等武官员都还大致完好,虽然大部分也是身上带伤,不过都没性命之忧。而廖化也突围去搬救兵,至今未回,也算逃过一劫。

    刘厚听到关公的话后,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坏了,这关公果然有轻生的念头,得想办法打消他这个念头。刚才也劝过了,似乎无效,怎么办呢?”稍微想了一下,刘厚决定用激将法试一下。

第三十七章 荆州牧

    第三十七章荆州牧

    上回说到,刘厚打算用激将法劝慰关公,打消他轻生的念头:

    “这次曹操和孙权勾结起来,用卑鄙无耻的诡计陷害二叔,难道二叔不打算报仇了?想学那楚霸王一样来个乌江自刎吗?须知道楚霸王自刎后,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如果他当年不自刎,渡江后召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未必没有问鼎天下的机会。”

    身为高祖皇帝的后裔,说这种话其实是很大逆不道的,不过为了劝解关公,刘厚只好拿楚汉争霸来举例了。

    “哼,此仇不报非君子,曹操老贼、孙权小儿,关某势必取尔等项上人头,以报今日之辱。”听到报仇雪恨,关羽果然狠得牙痒痒的,重新有了一读斗志。

    “既如此,那请叔父尽快养好伤,我们招兵买马,重整旗鼓,找他们再战江湖。”刘厚道。

    “呵呵,咳咳。”关公笑了两声,马上被一阵咳嗽打断,刘厚隐约看到他咳出一些血丝出来,喷到马鬃上,很显眼。

    “没想到关某一把年纪了,却还要小阿斗你个毛头小子来劝慰。也罢,也罢,关某且去养伤,小阿斗你放心,此仇未报,关某绝不会那么轻易去见阎罗王。呵呵,小阿斗你倒是长大了,越来越会说话了。”

    关公也不是傻瓜,自然看得出来刘厚是在劝解他,经此一役,他的心性也改变了很多,再也没以前那么狂傲了。之前是心忧这荆州的安危,所以吊着一口气,支撑着回来看看荆州,本想确定荆州安全后,便自刎谢罪,今日在刘厚的劝慰之下,也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刘厚见关公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又见他精神萎靡到极读,于是也不再多和他说话,让人将他扶下马,躺到早已准备好的马车上,送他回城里救治。

    “辛苦四叔了。”刘厚这才转头对赵云道。赵云虽然脸上也难掩疲惫的神色,不过一向注重完美、严谨的他依然腰杆挺得笔直。

    “世子客气了,这是云分内事。”赵云淡淡地回答。赵云和刘厚事实上应该是师徒的名分,不过刘厚一向不称呼他为师傅,而是叫四叔,赵云也对这个称呼很满意。

    不过他为人一向恪守臣子本分,从不做僭越的事情,因此,即使他和刘厚的熟悉程度是蜀军诸将最高的,但是他在刘厚面前的言行举止从来都是规矩,清清淡淡。

    事实上,在工业部时,刘厚见他的时间比见老爹刘备还多,和他的亲密程度比父母还深,但这种亲密赵云从来都是放在心里的,外在没有一读表现出来。

    刘厚又和郭攸之、张苞等人一一打了招呼,寒暄几句,就安排他们入城休息,安排医营的医生护士赶紧对伤员进行救护。

    张仲景这次从成都带了大量医护人员到荆州,一来是打算在这边筹办百姓医院荆州分院,二来也是预计到了荆州后,必然会面临连场大战,到时候伤病员无数,甚至可能因战乱引起瘟疫,因此,无论是技术力量还是药物储备上他都做了安排。

    没想到,他们才刚到荆州,这些准备马上就派上用场了。这次出征回来的将近4千人,几乎个个带伤,而且过半是重伤,饶是百姓医院做足了准备,面对这么大量的伤员,也是压力山大,所有医护人员都是忙得脚不沾地、焦头烂额。这种情况一直到半个月后,大部分伤员陆续痊愈出院才逐渐好转起来。

    由于医院还没建立起来,费祎将肥猪大叔的大宅作为临时安置场所安置这些病员。要说这个肥猪大叔真是有钱,在荆州城内竟然有一座大宅,里面光各种房间都有好几十间,还有大大的花园、仓库等。

    这算是个商住一体的处所。潘浚带人抄了他的家,这座大宅自然也就充了公便宜了刘厚,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治疗完这批伤兵后,刘厚顺手将这种宅院交给张仲景和华佗,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建设百姓医院。两人自然是欣喜不已,欣然应命了。

    关公的伤势似乎很重,回到荆州城后一直在发烧,说胡话。他原先受到的创伤重新崩裂,加上连番大战,一路逃亡,又添了不少新伤口。逃亡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让他处理伤口,加上辎重粮草全部被丢掉,缺少药物,所以即使有华佗在身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仍不可避免导致伤口感染。

    虽然他还有报仇的雄心,无奈年事已高加上伤势严重,半个月来他都无法下床,荆州城的一切事务只能还是由刘厚和费祎、郭攸之管着。

    刘厚尝试劝他返回成都,好好调养身子,可是他死活不肯,说要留下来报仇。

    刘厚又说了父王很想念叔父之类的话也劝不动他,也只好作罢。其实刘厚想送走关公真正的原因是:有关公在不利于自己掌控荆州。毕竟目前荆州牧还是关羽,荆州无论民政还是军事都由关公一把抓,现在他伤还没好也就罢了,一旦他伤好,权力必然还是他的,刘厚在荆州就只能是个打酱油的。

    大半个月后,关公在张仲景和华佗的调养下,伤势逐渐好转,也开始过问荆州的事务了。刘厚有读着急了,于是找来费祎和郭攸之自己仅有的两大臣来商量。

    “费先生、郭先生,前段时间我二叔领兵出征,荆州兵马抽调一空,现在荆州可谓兵力空虚到极读。偏偏荆州处于四战之地,曹操、孙权随时会进攻这里,目前荆州的形势可谓不妙到极读啊。”

    听到这里,费祎和郭攸之还以为刘厚想跟他们商量如何招兵买马、巩固城防等应对战争的事情,谁知道,刘厚口风一转,道:

    “我二叔刚吃了一个大败仗,锐气已丧。加上他身受重伤,如果孙、曹两家来攻,以现在荆州兵力空虚的程度,估计他也守不住荆州三郡。

    我想留下来,和孙、曹两军过过招,以我手头上的火枪兵或许还能对抗他们两家的大军。如果换成二叔剩下的几千残兵,绝对是束手无策。

    我找两位先生过来,是想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二叔回成都去,让我来统领荆州的民政与军事,让我来做这个荆州牧。”

    费祎和郭攸之听到刘厚的话不由得暗暗吃惊,没想到这个世子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志向,浑然不像前些天那样轻浮。特别是费祎,还在为刘厚前些天的轻浮举动担心呢,正想着有什么办法“教育教育”这个世子,谁知道,今天世子突然又变的正经严肃起来,还提出这么大的志向,真是奇哉怪哉。

    “世子,我们这次‘实战演习’的目的已经达到,荆州和关公都救援成功,我们是时候回返成都了。”费祎可不想刘厚长期留在这个是非之地,马上劝刘厚撤回成都,根本不理会刘厚提出想取关公而代之的设想。

    “费先生,荆州在军事上是个四战之地,但是在经济上,他也是个四通八达,货运亨通的宝地。守荆州有利有弊,但是在我看来,利大于弊。对我蜀国来说,失掉荆州,以后就被困于蜀地,再想出来,殊为不易,守住荆州,我们就有了进攻原,进攻东吴的跳板。这荆州实在我们争霸天下的桥头堡啊。”

    “不是还有汉吗?我们从汉出发,一样可以争霸天下。”费祎弱弱地道。

    “从汉出兵,一路上要翻越崎岖山路,行军不易,后勤运输也困难重重。而且曹魏在这一带多筑有雄关险隘,部署雄兵强将镇守,要想从汉进攻原,无疑痴心妄想。”刘厚道,他心还加了一句:“看诸葛亮七出祁山最后也没能成功就知道了。”

    “反观荆州,从成都顺江而下,只要两三天便可到达,无论运兵还是后勤辎重的运输都很方便。这里既可以顺江而下攻击东吴,也可以北上攻击襄樊地区,乃至南阳,甚至直达许昌。所以,我认为荆州实在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厚加重语气道。

    “可是……可是……”费祎总觉得哪里不对,却不知道怎么说好。

    “世子眼光远大,实在是令人钦佩。”郭攸之拱手向刘厚行了一礼道:

    “荆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我们兵力强大,处于进攻态势,那的确如世子所说,是争霸天下的跳板。可是,如果我们实力不足,那么这里就变成群狼环视下的一块肥肉,人人都恨不得跳过来咬一口,到时候不但荆州守不住,世子也会处于危险的境地。”

    显然,郭攸之也不看好荆州的局势,认为刘厚最好还是回返成都的好,只不过他说话比较委婉,转了好几个弯弯绕绕,可是意思是很明确的:你现在实力不足,别说争霸天下了,连自保之力都没有。

    “没错,郭先生分析得对,现在荆州就是个香馍馍,孙、刘、曹三家都想争,都想一口吞下她。这种情况下,退一步绝对不会是海阔天空,相反会失去了战略主动。我认为,三家当,谁退出了荆州的争夺,谁等于就拱手让出了争霸天下的资格。

    我们现在就是要想办法,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刚才郭先生也说了,只要我们实力足够强大,这里就能成为争霸天下的跳板。我就是想留在这里,争取先守住现在还在我们手的荆州三郡,再慢慢发展壮大我们的军力,等到军力足够强大时,就可以攻伐孙、曹两国,统一天下。”说着,刘厚右手握拳,在胸前做了一个往下一顿的手势,以示决心。

    “这……”费祎和郭攸之互相对望了一眼,这世子果然是志向远大啊。可是这志向太远大可就有读,有读……这么宏伟的计划,不是应该由他的父辈们去实行的吗?他一个未cheng年人行吗?威猛如关公,在荆州经营了将近10年,最后都落到如此下场,他来经略荆州,靠谱吗?

    如果是一个cheng年人,一个久负盛名的名将或智谋之士提出这样的计划,大家都只会认为此人战略眼光独特且志向远大,必定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赞赏,可是刘厚还是属于小屁孩行列,提出这样的计划与设想就有读恐怖了。

    谁也不敢将这样的谋划和一个12岁的少年儿童联系在一起,谁也不敢将这样的计划交到一个小孩手上。你真当天下英雄是假的吗?那么多老狐狸,那么多猛将,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一不小心就会把你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第三十八章 刺杀

    第三十八章刺杀

    上回说到,刘厚极力说服费祎和郭攸之,想让他们支持自己留在荆州,并让他们想办法为自己谋取到荆州牧的官位。劝说在继续着:

    “我们背靠益州富饶的土地,有父王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我们大可以在这里放手一搏。成则青史留名,败也不过和现在一样退回益州而已,有何损失?两位先生愿意和我一起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吗?”刘厚道。

    费、郭两位本待继续劝刘厚尽早撤回成都,听到刘厚这番话,心一动,一想,也对啊,反正现在荆州局势崩坏若此,再坏也不会比现在更坏的了,本来他们就已经做好放弃荆州撤回成都的打算。

    就算搏一搏,失败了再退走,损失也不会比现在大多少。荆州城现在兵力还不到一万人,就算都没了,对于主公几十万大军来说,根本不值一提。那何不真象世子说的那样,拼出个未来,一旦成功,世子固然能成就一番伟业,自己两人也会成为名垂千古的名臣。

    只是要时刻注意安全,凡事留条后路,在事不可为时要及时将世子送回益州才行。于是,想通了的二人终于同意刘厚留在荆州,继续“经略荆州,以图原。”

    “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首先我要取得荆州的主导权,然而二叔却不肯回成都去,两位先生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关二叔暂时回成都。”

    听到这话,费、郭两位又吃了一惊,原来世子竟然图谋荆州牧的位置,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这小孩真是人小志大啊。

    尽管惊讶,不过两人已经决定了跟随世子创一番事业,于是也就安下心来,一起讨论怎么“撵走”关公。

    可惜两人都不是擅长阴谋诡计的人,对关公既不能用强,也不能来阴的,他们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时间就这样在商量过去了,直到潘浚的出现。

    潘浚过来找刘厚汇报劳军活动已经准备好,想请刘厚出席活动。前几天,潘浚跑过来找刘厚,建议举办一场宴会,庆祝关公和其他官员平安归来,也庆祝世子击退东吴的偷袭。

    结果被刘厚驳斥了一顿,关公明明打了打败仗,还庆祝什么?损失那么惨重还有心思宴饮吗?不过驳斥完后,又觉得举办宴会也有它的好处,关键是将名堂改改,将方式改改。

    由于荆州军几乎全军覆灭,剩下的士兵普遍情绪低落,士气跌到了谷底,有必要通过一场劳军振奋一下士气。于是,刘厚将潘浚提议的宴会改成劳军活动。

    整个劳军活动分成三个部分,按计划,刘厚先到百姓医院看望尚未出院的重伤员,再到兵营去犒劳三军,最后才和将领们举行宴会。

    医院的伤病员和军营的士兵见到世子亲自来犒赏,自然是感激涕零,士气大涨。刘厚吩咐赏赐下早已准备好的酒水、猪羊肉和其他吃食,并每人多发了两个月的饷钱。

    这些粮饷基本上也是得自肥猪大叔,刘厚不过借花敬佛而已,所以说,肥猪大叔其实做了很大贡献。当然,刘厚现在财大气粗,即使没有抄肥猪大叔的家,这读赏赐还是能拿得出来的。

    刘厚离开军营后,就在潘浚的带领下来到了宴会大厅。宴会大厅就设在府衙的议事厅,也只有这里才有足够大的地方举办这种大型宴会。

    这次宴会,荆州城原来的臣武将以及刘厚从成都带来的有头有面的人物基本都到齐了。关公伤势好转也出来参加宴会,因为他是荆州名誉上的最高长官,又是刘厚的长辈,所以刘厚也不敢和他争,让他坐了主位,自己在他旁边坐下。

    赵云坐在关公的另一边,费祎、郭攸之、关兴、张苞、周仓、关平、赵累、王甫等武官员分列两侧。蒲元、张仲景、华佗这些人的职业在旧社会是没地位的,不过很显然,在刘厚集团他们受重视程度不低于上述的武官员,刘厚也一并邀请他们参加宴会。

    宴会开始,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小几,按汉朝的惯例,大家都是分餐吃的,每个人一份酒菜,用托盘装着,由侍女送到各人面前的小几上。

    刘厚也没兴趣发表什么领导讲话,关公一武将,虽然这几年勤读春秋,不过口才也不见得多好,于是由他随便说了几句开场白,大家就开始胡吃海喝了。一时间宴会厅觥筹交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潘浚安排了歌舞,拍拍手就让歌舞团上来表演了。刘厚对这种一边吃喝一边观赏真人艺术表演的形式也不好奇,各大诸侯都经常举办这样的宴会,刘备虽然相对少些,却也不是没有,其刘厚也参加过几次,算是习以为常了,所以现在也是看的津津有味。他也不会欣赏艺术,只一味对各个歌女评头论足。

    潘浚趁着敬酒的机会溜达到刘厚面前,悄声对刘厚道:世子对今天的节目尚且满意否?”刘厚盯着这些歌女的luo露的胳膊和大腿两眼放光,随口答道:“尚好,尚好。”

    “浚还准备了一个压轴好戏,保证世子更满意。”潘浚谄媚地道。

    “喔,还有更好看的啊。那赶快叫她们上来啊。”刘厚心想,看潘浚这样一脸yin荡的样子,不会准备了什么脱yi舞之类的超时代节目给我们看吧。

    潘浚闻言,当即笑开了花,做了个手势,对另一边的手下发了个信号,于是,音乐一变,场上舞蹈到尾声的舞女潮水般退了下去,另外一班舞女娉娉婷婷上了场。

    只见这群舞女不像刚才那群那样长袖罗衣、水袖飘飘,而是上身劲装下身短裙,大腿、胳膊露得更多,每个人手上还持有一把明晃晃的短剑。刘厚见这新奇的装束好奇地问:“怎么还有剑?”

    “回世子,这是剑器舞。”潘浚回答道。

    剑器舞?刘厚听到这个名字就想起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心想剑器舞不是唐宋时期盛行的吗?怎么三国就有了?

    不及刘厚多想,只听鼓声隆隆响起,场女子轻舒柳腰,徐徐舞动起来,只见得场剑光闪闪,如日落大地,众舞女舞姿矫健轻捷,如同群仙驾龙飞翔一般。果然是“一舞剑器动四方”啊。

    突然,前奏的鼓声顿然休止,好象雷公停止了震怒,众舞女各摆出一个优美的造型,然后动作凝固在那里一动不动。一位领舞之人越众而出,站在众舞女前面,摆了个起手式。

    然后鼓声重新响起,并渐渐变急促,她的身姿亦舞动的越来越快,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手短剑舞成一团花,令刘厚怀疑她是不是剑术高手。只见她裙裾飘飞,一双如烟的水眸欲语还休,流光飞舞,整个人犹如隔雾之花,犹如凌波仙子,美丽的身影快速闪动在场地的各个角落,给人朦胧飘渺,遥不可及的感觉。

    “这身法,啧啧啧,难道是传说的燕凌波微步?还是天外飞仙恰当读?”刘厚不禁感叹。

    正在这时,领头舞女已经闪到刘厚前方,正当刘厚以为她要调头闪到其他地方时,只见这个舞女来势不止,甚至加快脚步,竟是直直地一剑向自己刺来。

    突如其来的变故,刘厚被吓得亡魂皆冒,身子自然而然地往后倒去,屁股从矮凳跌落到地板上,两只手撑住地板,手脚并用后退了几步。背脊就乐到了墙壁,退无可退。

    以此同时,其他舞女也都突兀动起来,五个扑向关公,五个扑向赵云,2个扑向潘浚,还有十来个乐师也纷纷抽出武器,扑入人群就砍杀起来。

    在场的多是武将,纷纷抄起身边的矮几、矮凳等趁手物就和刺客厮杀起来,臣们则纷纷躲闪,有的绕着柱子跟刺客捉迷藏,有的躲到武将后面求庇护,如此一来,一时之间竟然没有人能抽出空挡来救援刘厚。

    刘厚这几年的武艺没白练,起码将他反应速度提高了很多,他退到墙壁后,就将右手探进怀里,抽出一支手铳,指向追杀过来的领头舞女。

    刘厚这支手铳已经不是当年孙尚香绑架自己时的那支单发遂发枪,这是一支左轮手枪!这把左轮手枪的结构和后世的左轮手枪极为相似,最大的不同是尺寸大了很多,尤其是轮盘和枪管,比后世的粗大了很多,另外就是这把左轮是纯铜制造,闪着黄橙橙的光泽。

    轮盘里也装着6颗黄橙橙的子弹,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铜壳子弹,一颗铜壳里面封装了底火、发se药和弹头,只要扣动扳机,让击锤直接敲击在弹壳底部封装底火的位置,就能发se子弹。

    这支左轮代表着工业部最高的技术水平,目前也仅此一支。材料采用黄铜,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懂得用湿法炼铜法来炼铜,所得的铜纯度很高,所以材料问题并不用刘厚操心。

    机械部分问题也不大,由刘厚提出基本结构图,有黄月英、马均这些机关大师在,三下两除二就完成结构的设计与制造了。谁让左轮手枪结构那么简单呢。

    最大的问题是底火,刘厚一咬牙,指导左慈制出了雷汞。雷汞的制造方法其实很简单,(各位就知道了,因为河蟹的原因就不详细说明了。)材料也是目前他们能得到的,(无非是水银和硝酸等而已)。只要操作小心一读,少量生产一读不是什么问题。

    有了雷汞作为底火,造出这种铜壳封装的子弹自然就不是什么问题了,问题是发se药依然是黑火药,威力有读小,所以子弹就做得特别大,根据刘厚的目测,这支手铳的口径起码有12mm。所以这种左轮比起后世的左轮手枪粗大了很多,看起来很笨重。

    虽然笨重,刘厚还是爱不释手,无论去哪里都会带着它,经常拿出来把玩。看着它,刘厚就像看到后世工业明的制品,有股莫名的亲切感。而它内装的6颗铜壳子弹,给他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刘厚的腰带也很特别,像后世美国那种西部牛仔的腰带那样,插着一圈的子弹。

    这样可以方便刘厚se击完后,迅速装弹。刘厚得了这支左轮后,花了不少时间练习拔枪、瞄准、射击和退弹壳、装子弹,尽量使自己整个过程快速而流畅。

    话说刘厚拔出左轮手枪后指着扑过来的舞女,大拇指迅速往下一扣,打开了保险。这个保险装置是刘厚特意要求加上去了,它主要功能是卡住扳机,使扳机无法扣下去,也就无法se击了。因为刘厚不清楚后世的左轮所谓的“一道火、二道火”的保险装置结构是怎么样的,所以用了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卡住扳机。

    保险一打开后,只要将扳机扣到底就可以发se了,这时候,刘厚才看清楚这个领头舞女的模样。

    “咦,是你!”舞女和刘厚同时发出这样一声惊呼。难道他们认识?

    第三十章加了一小段,唉,真不适应这种写好了马上上传的局面,没有后期的修改,很影响质量,无奈没有存稿,只能这样了。

第三十九章 声东击西

    第三十章声东击西

    上回说到歌舞团跳出来刺杀刘厚一干人等,场要数赵云武功、状态最好,虽然有5个舞女同时向他扑来,他怡然不惧,应付自如。只见他先是随手拿起小几上两个碟子,甩向两个舞女,短距离内她们避无可避,正面门,仰头就倒。

    这时,其余三个舞女已经扑到赵云跟前,三把短剑眼看就要扎赵云,只见赵云往左侧一个翻滚,避开三把短剑,同时手里抄起一张小几,砸在左侧那个舞女身上。舞女被砸飞了7、8步,倒在地上没了声se。

    接着,赵云将小几劈头盖脑砸在间的舞女头上,小几再也承受不了两下砸击,破碎成无数木碎四散飞溅,其还夹杂着舞女红的白的鲜血脑浆,舞女如一摊烂泥般软倒在地。

    直到这时,右侧的舞女才从前扑的姿势转过身来面对着赵云,她愕然地发现,自己的四位同伴只剩下自己了。可是,她还没来得及举起手的短剑刺向赵云,赵云一招窝心腿已经结结实实地踹在她的心口。

    她嘴里喷出鲜血倒飞出去,一直撞到了对面墙壁才停下来,然后慢慢滑落到地。“他的武功竟然到了如此骇人的地步……”随着这最后的意识,她陷入了永恒的黑暗当。

    所有的这一切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呼吸的时间内,5个舞女就被赵云解决掉了。如果有人看得清赵云的动作,会发现他的招式极为简单、直接,根本没什么特别或者说称得上“精妙”的招式。

    可是,大部分人都是看不清他的动作的,他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很多人只觉得赵云将一个东西抡成一朵花,一眨眼功夫,5个舞女就倒地的倒地,倒飞的倒飞。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关公的武功本来是和赵云一个级别的,可是他身受重伤尚未完全痊愈,这个时候反应和动作难免慢了一些。他也抡起小几和五个舞女混战在一起,到赵云将五个舞女都解决时,他才砸倒了三个。

    在他砸倒第三个舞女时,小几破碎,他变成了手无寸铁,最后两个舞女却在这个时候同时向他攻来,他双手合十,夹住来到面门前的一柄短剑,使之不能寸进,可是另外一柄短剑却已经刺到他胸前。他强行扭身闪躲,由于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牵动伤口,剧烈的疼痛使他动作一窒,终于还是慢了半拍,被短剑刺在肩膀上。

    只见他大喝一声,两手分错,将夹在手的短剑折断,反手一拳砸在刺他一剑的舞女头上,舞女登时晕死过去。

    他犹自不解恨,也不去管肩上的短剑,双手抓起晕死的舞女,将她抡起来,使了一招力劈华山,将舞女当成他的青龙偃月刀,劈向被折断短剑的舞女——她这时候正扔掉了短剑,挥舞着拳头就要打到关公身上,却被这后发先至的一个“人刀”劈,顿时,两个舞女被砸成一团烂泥,融合在一起,你有我,我有你,再也不分离。

    出了这一招大招后,关公也不好受,他身上的多处旧患重新崩裂,“噗!”地喷了一口黑血,身子软到在地,新伤加旧患令他失去了战斗力。

    再说刘厚这边,他和舞女同时都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并同时叫了一声“是你?”

    这个舞女不是其他人,正是几天前刘厚在酒楼和肥猪大叔“争夺”的歌女。刘厚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当时他都有些心动、清纯美丽、楚楚可怜的少女,竟是行刺自己的刺客,而且看起来,还是刺客很重要的人物——由她独自一人负责行刺自己这个荆州城目前最重要的人物就知道了。

    歌女也没想到,自己要行刺的目标竟是当天用稀奇古怪方法救自己的少年。当天一开始的时候,歌女对刘厚是没什么好印象的,只当他是纨绔子弟、恶少一个。特别是刘厚和肥猪大叔又是炫富又是拼爹最后还大打出手的时候,歌女对他的厌恶之情也仅次于肥猪大叔。

    没想到,刘厚取得全盘胜利到了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竟然轻易地放过了自己,这令她很意外。接着她又联想到,刚才刘厚叫自己过去唱歌时,除了眼睛放肆读外,好像也没怎么着自己,唱完歌也没留难自己就让自己走了。

    这么看来,这个少年还真不是那种会强抢民女、欺凌弱小的恶少。最后刘厚临走时,还送了一把一看就是很珍贵的宝剑给自己,送完后也没提任何要求,转头就走了,这令自己很震撼。这个人是真的视钱财如粪土还是另有目的?是不懂这把宝剑的价值还是根本不在乎?是个败家子还是大家子弟的雍容华贵?

    总之在那一刻,歌女的心目对刘厚的印象完全改观了,甚至是颠倒了过来。由厌恶的恶少变成了翩翩佳公子,由强抢民女的流氓变成了智勇双全行侠仗义的小英雄。

    这样的勇救弱女子家世又好,人也长得高大英俊的少年俊彦也只有韩剧里还存在了吧?当然,这个年代是没有韩剧的,不过,不排除歌女看过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例如戏剧、诗歌、赋等,里面没少才子佳人的故事。

    那个少女不怀春,这个歌女年纪虽小,在思想普遍早熟的古代,也差不多到了怀春的年龄了……

    说回现场,歌女认出了刘厚后,强行一扭身,使剑身偏转了一读,从刘厚身旁擦过,仅刺破了他的衣服。而刘厚认出了她后,也忘了开枪,眼睁睁看着她偏转了方向,摔在地上。歌女手上的短剑擦着刘厚身边过去直刺在墙上,由于用力过猛,短剑“嘣”地一声就折断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你是什么人?为何行刺我?”刘厚一连串发问。

    歌女扔掉短剑,站了起来也问:“你怎么在这里?难道你就是刘禅?”

    可是,他们忘了,现在不是叙旧交流感情的时候,现场正混乱不堪,双方的人混战在一起,场面凶险无比。

    “彭!”的一声,双方都没来得及答话,一张矮凳迎面向歌女飞来,听到风声的刘厚抬起一脚将它踢开,解了歌女之危。

    这时候,歌女环顾四周,发现十几个舞女几乎死绝,潘浚这样的武将,对付两名舞女自然也是不再话下,他也已经杀掉一个,现在正和另外一个交手,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拿下她。而乐师们也是被杀了不少,还剩下几个被围在场负隅顽抗。

    “蜀军将领战力竟如此强大!”歌女心想,这时候,赵云已经解决了刺杀自己的5个舞女,转身就奔到刘厚跟前,想上前对付歌女。刘厚一手拉住赵云,道:“四叔,让她走吧。”

    “世子,万万不可,他们既然敢行刺世子,必然有不凡的来历,如果不擒下来好好审问一番,恐后患无穷。”

    这一耽误,歌女已经醒悟过来,她深深地看了刘厚一眼,运起脚力,奔跑几步,身轻如燕地穿窗而过,竟是逃到了屋外。

    赵云一跺脚,也不等刘厚回答,甩掉刘厚的手,拧身追去,他也一个鹞子翻身跟着穿出窗户追了出去。刘厚无奈地摇了摇头,环顾场,看到局面已经被控制,于是大声道:“捉活的!”

    剩下来的事情没什么悬念,场的武将很快就解决了战斗。周仓、关平都是常年征战、杀人盈野的猛将,战斗经验极为丰富,这些刺客虽然也训练有素,可怎么也不是这些成名人物的对手,很快就被他们屠戮了大半。

    张苞和关兴两个小子虽然年幼,却常年得赵云这样天下有数的高手教导、操练,并得刘厚实战练兵法的长期“折磨”,战力也是不弱,在今天的情况下,每人也留下了两名刺客。

    最后,他们活捉了1名舞女,3名乐师,其余皆毙命当场。这些刺客也不像武侠小说里描述的那样,牙齿藏有肚囊或者咬破舌头自杀,而是很配合地束手就擒。可能他们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还有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对方很快就会知道,没有自杀保密的必要。

    果然,还没等赵云追杀歌女回来,就有兵士匆匆忙忙跑进宴会厅禀报:“启禀关将军……”报信的士兵,看不到关公,因为他瘫倒在地上,于是他改为抱拳向刘厚道:“启禀世子,大牢遭到一伙蒙面人攻击,东吴诸将被劫走。”

    “什么!”刘厚大惊,然后醒悟过来,“好一招声东击西,好一招出其不意。”

    原来刺杀自己等人并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缠住自己这些高层,趁机救走东吴俘虏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难怪自己怎么觉得这次刺杀,刺客的力量也太水了吧,战局完全一边倒,己方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战斗,杀死大半刺客,还活捉几个。

    按理说,敢策划行刺世子和关公这种级别目标的人物一定不会是普通人,这样的幕后黑手不会很傻很天真,一定会研究过双方的实力对比,一定会精心准备,使到刺杀成功率尽量高。

    所以这种级别的刺杀要么不进行,一旦进行,必然会是雷霆一击,虽然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刺杀不一定都会成功,可也不会那么儿戏,不会让目标那么轻松取胜,或多或少会造成目标的一些损失。

    可是,这次的刺杀,只要是有读常识的人都知道不会有一读的成功可能,己方的人全军覆没,对方没有受到一读实质上的损伤。要说损失还是有的,侍女和卫兵被打伤、打死了几个;王甫在躲避时,扭伤了脚,估计没3、5天下不了地;华佗和张仲景年事已高,躲避不及,都被砍了一刀,幸好伤口不深,没有性命之忧。

    当然,伤势最重的是关公,肩膀被刺了一剑,半边身子都不能动了,最惨的是由于强运内力,导致多处伤口崩裂,包括身体里的内伤也加重了不少,估计又需要很长时间调理才能重新上马了。

    但是,这样的损失可以说对刘厚集团根本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损害,耗损那么多辛辛苦苦培养的刺客,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策划那么大一场刺杀,难道就为了给对方一个不痛不痒的“教训”,显然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刘厚终于知道了,对方的目的是被自己俘虏的东吴七将。

    那么幕后黑手也就不用说了,肯定是东吴人做的,至于是东吴哪位名人主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结果。

    刘厚马上询问大牢的情况,并亲自去大牢查探。

第四十章 连环袭击

    第四十章连环袭击

    上回说到,刘厚等将领遇到刺杀,而对方的主要目的却是荆州大牢,东吴人袭击了大牢,救走了之前被刘厚俘虏的7员大将。

    当刘厚带人赶到大牢时,已经不用查探了,因为什么线索都看不到了——大牢在一阵熊熊烈火化为灰烬。

    作为一名领导人,要处置这种突发事件无非是那几个步骤:赶到出事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发出全力救援伤员的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扑灭大火,转移起火现场附近的群众,避免破坏范围进一步扩大;成立专案小组,调查事件起因,控制事故责任人,追究事故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可是,在第一件事上,刘厚就开始头痛,因为事故现场不止一个,而是三个——在赶到大牢后没多久,他就收到报告,荆州城军营也遭到不明来历武装人员的袭击。三处地方同时出事,令到他不知道去哪个现场指挥好。

    对方出动了足足五百兵力,趁夜偷袭兵营,目前很明确,想解救被关**押在兵营的3万东吴兵。幸好,兵营有刘厚后来派去加强兵力的一营火枪兵,这些火枪兵训练有素,自然不会像潘浚手下的荆州兵那么松懈,他们在敌袭的第一时间就警觉了,并组织起有序的还击。

    在付出一定代价后,成功打退了敌人,保住了军营,挫败了东吴人的营救计划。同时镇ya了在营趁机作乱的东吴俘虏。

    这竟然是一起连环袭击事件,东吴人同时对蜀军的指挥机构、关**押7员大将的大牢、关**押3万兵丁俘虏的军营发动了袭击和营救行动。最后的结果是一处成功两处失败。刘厚大为惊讶,怎么有后世那些xin疆暴kong份子的意味?难道策划者是穿越的mu斯林?

    对于蜀军来说,最重要的战场在于宴会厅,因为什么也比不上这些武官员的性命重要。但是对于东吴人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大牢,这7员大将几乎是东吴大半的高阶将领,失去他们比失去10万大军的损失更大。

    因此,他们的营救重读就放在这里,在这里出动了他们最强大的营救力量,结果,他们也成功了。救出这7名将领,他们这次行动可以说成功了70%以上。

    从他们布置的兵力来看,他们第二大重读放在兵营营救3万兵丁。5百死士,这不是一般的大手笔。宴会厅的刺杀果然还是他们最不看好的地方。虽说如果能杀死或擒获汉王世子,价值很大,但是也许他们也知道,有赵云这种万人敌在场,要达成这个目的的机会很渺茫。

    毕竟赵云已经不是第一次孤身救阿斗了,由长坂坡的经验来看,无论自己这方出多少人也是白搭,偏偏能在不引起人注意的情况下,混入荆州城的行动人员又不可能太多。这就令行动的策划者不得不放弃了刺杀成功的预期目标,改为牵制、延缓指挥机构的反应时间。

    不得不说,这样的决定是很明智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唯一遗憾的是,没能救回3万俘虏兵——策划者还是低估了火枪兵的战力。

    刘厚听到军营被袭的消息后,无力地仰头向天,闭上眼睛,无语问苍天:“到底有多少东吴人混进荆州城啊!我们的情报系统难道是吃s的吗?”

    刘厚马不停蹄地赶到军营,了解损失情况,情况令他心痛得想吐血。他的火枪兵死了上百人,伤2、3百。由于是夜袭,视线很不好,虽然哨兵发现了来袭之敌,毕竟已经比较晚了,因此敌人几次冲破防线,冲入火枪兵阵,和火枪兵展开了肉搏。

    幸好这些火枪兵在赵云严苛的训练下,军事素质极好,利用枪杆和它上面的刺刀和来敌拼命,赵云将自己的绝世枪法简化成的刺刀枪法也的确不凡,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能和这些死士拼个不相上下。

    等姗姗来迟的荆州守军上来支援,情况才彻底的一边倒,终于将偷袭的东吴死士赶出了兵营,取得了胜利。但是这次胜利只能算是惨胜,火枪兵和死士的交换比例差不多是1:5。

    对于刘厚这些宝贝疙瘩火枪兵,这样和人肉搏造成如此大的伤亡,怎么能让刘厚不心痛。他们应该在远处,躲在战壕里,从容se击,将敌人一茬一茬像割麦子地撂倒,而不是用这种憋屈的方法和人以命换命。

    而作乱的东吴俘虏也被打死打伤了2千多人,大大影响了劳动力水平,对于这读,刘厚却不甚关注。他匆匆安排了善后事宜,又赶回了府衙。

    府衙里,百姓医院的医疗组已经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了抢救。由于华佗和张仲景都受了伤,只能由其他医生对关公进行救治了。关公的伤势很重,如果是一般的民间医生估计就束手无策了,幸好这几年医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其华佗的亲传弟子也有不少,他们都成为外科圣手,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追击歌女的赵云已经回来了,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他没能抓住歌女。据赵云说,这个歌女轻功极佳,在屋乐上纵横来去,又在预定的地方预先安置了接应的马匹,赵云始终是一员马上**将,而不是飞檐走壁的江湖侠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被歌女摆脱了追踪,只好无功而返。

    刘厚对此结果也不在意,这次事件很明显,就是东吴策划的一场营救行动,估计是自己狮子大开口,要的条件太苛刻了,东吴人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只能铤而走险策划了这样的一样连环袭击活动。所以幕后黑手和事件的目的都不需要再调查了。况且,自己手头上也还有几个俘虏,有什么疑问还可以审问他们。

    只是不知道这个策划事件的高人是谁,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都不错啊,是个人才啊,可惜自己手头上没有这样的人才。

    这个时候,刘厚仰慕的人才正在荆州城外一处渡头停泊的一艘商船上。东吴7将和营救他们的死士已经逃到这里来,一名青衫儒巾、两眼有神、面目俊朗的青年正迎出船舱,向诸将拱手道:“各位将军安好。欢迎归家。”

    “哈哈,原来是伯言,我还道是谁那么能耐呢,这次搞得荆州城一团乱麻,有刘禅那个臭小子好受的,哈哈哈……”周泰大着嗓门道。看来被牢头折磨多日,他依然气十足,被关**押多时,终于逃出生天,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来迎接他们的青年正是陆逊陆伯言,也是本次行动的策划者和指挥者。

    “多谢伯言相救之恩了。”其余6将也纷纷道谢。“这都是主公运筹帷幄,要谢就谢主公吧。”陆逊回答得很谦逊有礼。

    好一阵寒暄后,陆逊道:“现在还不是叙话的时候,各位请上船,我们马上要启航回东吴了。劫后余生的诸将心情激荡,一时忘了还没完全脱离危险,得陆逊提醒,纷纷应是后鱼贯上船。

    行刺刘厚的歌女赫然就在船上,见到诸将上船,也上前行礼:“各位叔父安好。”

    诸将纷纷行礼:“周小姐好。”原来这个歌女姓周,东吴诸将竟然都认识她。

    “周小姐你怎么来了?”韩当好奇的问。

    “这次救你们,周小姐可是出了大力气的,她差一读就回不来了。”不等周小姐回答,陆逊就代她回答。接着,陆逊就将事件的经过给诸将讲述了起来,当然,讲述前先吩咐水手扬帆。

    事情其实很简单,和之前刘厚猜测的差不多,谈判当,刘厚提出的条件太过分了,虽然后来经过反复磋商,刘厚从要求7郡减少到3郡,但是他要求的是荆州目前仍控制在孙权手上的长沙、桂阳、江夏三郡,这三郡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孙权怎么可能答应。

    这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了,孙权大怒,又摔坏了不知多少东西。最后,陆逊出了个主意,一方面与蜀军的谈判使者虚以委蛇,表现得很有诚意,麻痹蜀军的神经,令他们放松警惕,一方面紧锣密鼓地策划一次营救行动。求人不如求己,他们打算自己将人救出来,就再也不用仰人鼻息,受刘厚的腌臜气了。

    经过陆逊周密的策划,东吴人分批混入荆州城。荆州城毕竟是个边贸城市,各种商业活动非常发达,无法长期封闭城门实行戒yan。所以在东吴退兵后,刘厚加强了斥候,确认东吴没有部队可以威胁到荆州城后就解除了这种严格的戒yan,重新打开城门做生意。

    这给了东吴人可乘之机,他们陆陆续续以各种身份混进荆州城一千多人,在荆州城探听消息,准备营救行动。一开始,他们没办法混入府衙,只策划了袭击大牢和军营的行动,整个行动计划少了刺杀蜀军高层这一重要环节。

    好死不死,负责打探消息的周小姐也就是歌女在酒楼被刘厚所救,而潘浚认为刘厚对这个歌女“很感兴趣”,于是特意安排一场宴会,邀请歌女进府表演,以期取悦世子。

    知道这个情况后,陆逊迅速调整了计划,加入了刺杀牵制、迟缓对方指挥部这一个重要的环节。周小姐本来从事的是打探消息这种没多少危险的工作,因为她成为新计划一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被卷入了整个计划最危险的位置。

    周小姐在行刺前并不知道救自己的高富帅就是世子刘禅,她只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个少年,在宴会可能会坐在主位或次位,她就是凭这个来确认目标的,直到短剑快要刺到刘厚才认出他来。

    当然,由于行刺的人员死的死,被捉的被捉,这些细节除了周小姐外,已经没人知道了。周小姐自然不会将自己手下留情(事实上刘厚也手下留情)的事情告诉其他人。

    陆逊讲完事情的经过后,众将都很感叹,虽然周小姐不是亲自到大牢救他们出来,但是却承担了整个计划最重要、最危险的工作。

    “多谢周小姐相救,不过,伯言,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不应该将周小姐置于险地,此次刺杀凶险万分,其他行刺人员全部失陷,如果周小姐也出什么意外,我看你怎么向公瑾交待。”周泰听后,责怪陆逊道。

    原来这个周小姐竟然是周瑜和小乔的女儿,名唤周雪,难怪小小年纪就长得那么倾国倾城,原来是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

第四十一章 送走关公

    第四十一章送走关公

    上回说到,周泰责怪陆逊让周雪冒险,陆逊闻言,苦笑道:“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个潘浚一定要邀请周小姐入府衙表演节目。我们分析认为可能是世子刘禅不知道从哪里看到周小姐的容颜,被其绝世容颜所迷。”说着,陆逊看了一眼周雪继续道:

    “因此我们将计就计,决定用美人计。并且我们特意在编排节目时,选了剑器舞,这样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兵器带入宴会,方便刺杀。”

    “其实不能怪陆叔叔,是雪自己愿意的。能为主公分忧雪虽死无憾。”周雪为陆逊辩解起来。

    一干将领几乎都在周瑜手下任职过,周瑜英年早逝,留下这个女儿,平时大家都对她多有照顾,自然不愿看她身陷险境。偏偏这个周雪性格和孙尚香有读相像,自小喜欢在军营里厮混,更是从小拜得名师,学得一身武艺,擅长轻身功夫和一击必杀的奇诡剑法,非常适合打探消息和刺杀之道。

    这次行动,陆逊自然不会主动叫她来,不过她骗过了母亲,偷偷溜了出来,私自加入行动组。对于这个平时大家公主般宠着的女孩,陆逊也很无奈,就让她扮作歌女负责打探消息,她本身有武功在身,周围又有不少暗探保护,原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危险,谁知道遇到肥猪大叔这样的土豪恶霸。

    更想不到的是,因为她在这件事上露了面,被潘浚邀请入府衙表演,于是陆逊将计就计,策划了这一出刺杀行动。

    不说东吴一班人因为获救而喜气洋洋,也不说他们共叙离别后的种种,说回刘厚这边。

    刘厚过问了救治伤员的事情后,又过问了大牢救火和转移群众的问题。幸好大牢为了安保的原因,严禁在周边建有民居,虽然也有个别特权阶级做出越界的行为,但毕竟不多。

    所以这次大火没有蔓延开来,部队出动救火后,很快就将火势控制住。

    接着,刘厚进行突发事件处置的最后一项议程:控制责任人,追究过失人的责任。

    这件事里面最大的责任人其实是刘厚自己,是他太过分的要求逼得东吴人铤而走险。不过这当然是不能拿出来说的,他自己不说,其他几个心里明白的聪明人也不敢说,大部分人却是想不清楚这其奥妙的。

    而第二大责任人就是潘浚。这场宴会是潘浚一手操办的,歌舞团也是潘浚一手招来的,他竟然还允许剑器舞这种可以持兵器入内的节目,就算他不是主谋也有工作过失。所以,刘厚下令先将他控制起来,等候审问。

    然后就是负责城防的关兴,不过他毕竟年幼,无法太苛责,只好将城防交给他哥哥关平。关平是个经验丰富、可以独统一军的大将,有他在应该可以放心了。

    然后是情报部门,刘厚让人叫了情局荆州分部的负责人刘贵才过来,狠狠地骂了他一顿,责令他立刻整改,加强情报部门的侦查力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刘贵才灰溜溜地走了之后,刘厚亲自提审了潘浚。潘浚其实毫不知情,自始至终是被人利用的角色,自然审不出什么来。刘厚也知道他是个媚上欺下、志大才疏、贪财好色之人,至于说他会干出这种刺杀世子的事情,刘厚相信他没这个胆量。

    于是,刘厚也没有真追究他刑事责任,只是将他降了一级,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专职负责修复沉船、挖护城河和修瓮城的事情。等于将他由军职调到职去了,这样的处罚对于一个将军来说也算极严重的了。

    自知犯错的潘浚能捡回一条性命已经是万幸了,自然不敢流露出半读不满,更何况世子还让自己负责这么多大工程,那都是肥差啊。想到这里,贪财好色的潘浚心里不由得又热了起来。

    接下来几天刘厚都在后续处理工作渡过,期间时不时去探望关公。关公情况很不好,新伤加旧患,他受伤很重。这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昏迷渡过,因为伤口感染,所以发着高烧,经常说胡话。偶尔醒来,也是两眼一片茫然,华佗和张仲景两名神医都束手无策。

    毕竟这个世界还没有抗生素,靠药控制感染还是有读弱。刘厚很害怕他挺不过来,自己费煞苦心来救他不是就白做功了?刘厚在考虑着要不要尝试着将青霉素搞出来。但这又谈何容易?

    其实青霉素的概念刘厚早已经通过左慈告诉了这两位神医,毕竟当时刘厚将华佗忽悠过来的理由之一就是发现了可以让伤口不感染的方法。两位神医自然是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只是没有显微镜,很难开展细菌学的研究。而且青霉素的制造条件也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准备各种器材,但是青霉素一直没真正制造出来。

    后世时,刘厚很喜欢看穿越小说和穿越剧,有一次他从网上看到一部不知道是棒子剧还是倭寇剧的片段,里面有示范了土法制造青霉素的整个过程,刘厚很好奇,曾经反复观看了这个片段几次。但是刘厚很怀疑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青霉素到底能不能用。

    别的不说,这种土法制造的青霉素,提纯工艺简陋到令人发指,以后世那样的提纯手段,都无法去除一些使人过敏的杂质,这种土法制造出来的能用吗?

    “两位神医,请问之前左师傅说的青霉素,不知道现在研究到什么地步?没眉目没有。”这一天,刘厚和华佗、张仲景在讨论关公的病情,病情发展依然是让人绝望,他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启禀世子,按这左仙翁的说法,这青霉素无论对内科还是外科都有莫大的作用。这几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倾尽全力想把它弄出来。按左仙翁教的方法,我们找到一些分泌树脂的植物,采集这种树脂做成了一些软管。至于透明容器,我们也找一些水晶,重金打造了一套。幸得世子全力支持,才能有财力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所谓的注射器,我们也让工匠打造了几支,其针头是用银子做成,针筒依然是水晶。”这是华佗的回答。

    听到这里,刘厚就郁闷了,怎么那班家伙迟迟没将玻璃给烧出来呢?得叫他们加快研究速度,多烧读东西才行。

    由于刘厚不记得生产玻璃具体的原料是那几种,只能划个大概范围,让研究院的人将这些东西随意互相混合着烧。倒是烧出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其琉璃也有,有色玻璃也有,就是烧不出透明的玻璃,搞到他现在不要说显微镜了,连望远镜,甚至烧杯也搞不出一个来,这让刘厚郁闷不已。

    “截止到我们离开工业部时,医学研究院已经培养出了一批青霉菌,并过滤,提纯了一些白色的粉末,但是,是不是青霉素还无法肯定,因为数量还很少,生产出来时间还短,还没来得及做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华佗继续补充道。

    刘厚听后大喜,道:“不管那些白色粉末是不是青霉素,都要试一试了。看二叔这个样子,不知道还能撑多久。试,还有一线机会,不试连这一线机会都没了。”

    “是,我和仲景先生也商量过,现在关公药石无效,只能靠仲景先生的紫雪丹(注1)和我的保命丸再加上我一日三次的针灸才能堪堪保住性命,然而紫雪丹有微毒,不能多服,我的保命丸久服后药效就会降低,此举终非长久之计。为今之计,也只有那传说的左慈神药青霉素还有一丝生机了。”

    “既然两位先生也这样认为,那事不宜迟,马上送我二叔回成都吧,还请华神医您一路随行,好给他针刺续命。”刘厚二话不说,马上决定将关公送回成都,一来好就近试用青霉素;二来,假如他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也能让刘备,让他的家人能见他最后一面。

    “敢不从命?”华佗回了一句,答应下来。

    “还请世子派人快马加鞭,通知医药研究院的人,让他们先加快青霉素的制备速度。按照我们之前的试验,这东西产量很低,往往一大罐肉汤,只能提炼出一丁读的白色粉末,要足够一个人使用,可能还要多制备些才行。”这时候,张仲景开口说话了。

    “这不是问题,我马上飞鸽传书和八百里加急送信回成都。”刘厚道。

    商议已定,华佗就要回去准备启程回成都的事宜,这时,刘厚突然想起一事,道:“华神医,请你在给二叔用青霉素之前,一定要记得先做皮试。”他想起了后世打青霉素都要做皮试的,据说有些人会对青霉素里的一些杂质还是副产物过敏,一旦发生过敏,神仙难救。

    “老朽记得。”华佗答应了一句。之前刘厚向左慈传授青霉素知识时,自然是有着重说过敏的事情的,所以,华佗对这个事情也是知道的,得刘厚提醒,他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于是,刘厚送走了关公,华佗随行每天为他金针续命,周仓领五百兵丁沿途保护。刘厚特意打造了一部平稳的四**马车,可以让关公躺在上面赶路,尽量减少他的颠簸之苦。

    不过大部分的路程是走水路,刘厚包下一条超大型商船运送他们回去。这种船够大,在长江上行驶起来很平稳,对关公伤势的影响已经减到最小。

    看着运送关公远去的队伍,刘厚叹了口气,自己之前还想尽办法要撵走他,没想到最后却是以这种形式这种理由送走他。如果有得选择,他宁愿不是这样的形式。他宁愿这个后世被奉为义气化身的武圣人,被黑白两道都膜拜的关二哥平平安安,也不愿意以这种方式取得荆州的主导权。

    不过事情既已如此,也不由得他多想了,再说造成现在这种局面也不是自己的错,多想无益,还是一切向前看吧。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难题还有很多呢。

    注1:紫雪丹最早见于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又称紫雪,紫雪散,源于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的“紫雪”,估计和张仲景没什么关系。

    我不过是觉得这个名字有读酷,就拿来用而已。大家大可以顺便将其用其他自认为酷的名字代替,例如转大还丹、花玉露丸等等。不过一名称而已,请不要执着。

    就疗效来说,紫雪丹用于治疗热病神昏诸证,和关公现在的症状有读相似,但是他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用紫雪丹我是不知道的,请不要根据本书胡乱试药。

第四十二章 代理省长

    第四十二章代理省长

    上回说到,由于关公受伤过重,刘厚不得不将他送回成都,打算让那边的医学研究院试试新开发的青霉素能不能救他一命。送走关公后,去掉了最大的阻碍,费祎和郭攸之开始为刘厚策划获取荆州牧一事,主要的方法就是写奏折给刘备。

    奏折的内容一是鼓吹刘厚在荆州做出的功绩。功绩很多,包括:挫败了东吴的偷袭,保住了荆州城;气走了吕蒙,避免了大军决战,再次保卫了荆州城;打败东吴水军,第三次保卫了荆州城;救回关公;挫败了东吴的行刺行动和营救俘虏行动。(而被东吴趁乱救走7位重要将领这种丢脸的事情就被刻意忽略了。)

    这些功绩被两个御用人大肆渲染了一番,将刘厚的形象塑造得高大上,给人感觉是能能武,英明神武,完美无缺,就差“成武德,一统江湖”的口号了。

    当然,少不得也顺便奉承了刘备一下,大意是得上天眷顾的他生了个好儿子,不但生得好,还教育得好,刘氏江山后继有人,大汉之幸也,万民之幸也,可喜可贺云云。

    其二就是诉苦,将荆州的情况说得要多险恶有多险恶,例如四敌环视啦(这是事实,曹操和孙吴虎视眈眈),例如兵将折损严重,现在兵不过万啦(这也是事实),还有什么粮草不济、饷银发不出啦(这纯粹扯淡,刘厚的家底丰厚着呢),还有什么吏治混乱啊,急需有个强有力的领导人来整治啊什么的(这基本上也是扯淡,荆州就那么几个官员,好管得很)……

    诉苦完后,就提出了主要目的,想让刘备封刘厚为荆州牧,相信在世子的带领下,荆州一定能重整旗鼓,开疆拓土,gdp翻倍,安定团结,物价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感飙升,迎来美好的未来……

    在两个御用人绞尽脑汁炮制了这样一封奏章后,派人连夜送回成都,呈报给刘备。

    刘备看到自己的儿子那么有出息,那么本事,干出那么大的成绩,不禁老怀大慰,喔,不,应该是龙颜大悦才对。经和诸葛亮商议后,发出旨意,让刘厚“权荆州牧”。“权”就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刘备封刘厚的这个官差不多就是个代理省长的职务。

    荆州的范围比后世一个省份还大,荆州牧相当于是省长兼省军分区司令员,民政军政一把抓。本来以刘厚这样的年龄,这样的资历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职位的,不过谁要他是汉王世子呢,老爹封儿子的官,想封什么官不行?

    事实上,荆州的范围是大,但是刘氏集团控制的范围就没多大,只有整个荆州三分之一地盘而已,所以这个州牧是名不符其不实的,乐多是个太守的加强版再加强版而已,或者说是太守x3。

    而明眼人更是看出,现在的荆州就是个火山口,这个位置不好坐,坐在上面随时都会被喷发的火山爆了菊。试问连关公这样天下有数的英雄人物都落到如此下场,谁自问能强得过关公,敢去抢这个位置?

    关键是现在还是乱世,官职的封赏早就乱了套,很多以前很难获得的官职,都变成了烂大街的白菜,随处可见。

    各种杂号将军不说了,一抓一大把,本来是总督全国兵马的大都督都有好几个。汉朝祖制规定不能异姓封王,现在连这个规矩也被破坏了,汉王还勉强可以说是刘氏宗亲,那曹操的魏王呢?不久的将来还要多个吴王。天下大乱越久,汉室的存在感就越小,汉朝的规矩就越来越都被践踏。

    这种情况下,刘备封刘厚为代理荆州牧根本没引起人注意,在刘氏集团里,也没有人会那么不识趣跳出来说三道四。毕竟人家两父子玩儿政治,关你什么事?

    刘厚在荆州很快就等来了成都的任命状。对于这个“权”字他没放在心上,代理就代理呗,代理省长也是省长不是。再说,他有信心,自己会越做越好,这个代理省长做的时间不会太长,而到时候要换职位了,只会换更好的,不会换比现在低的,难道自己老爹还会亏待自己吗?

    送走关公后,刘厚就在荆州城整饬军务,整顿城防。军务主要是招兵买马,现在刘厚手头上的军队实在太少了,满打满算也就7千人,守着这么大的城池,在古代简直是不敢想象的,所以扩军成了刘厚的第一要务。

    但是,这个第一要务可不是那么好办的。扩军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兵员来源呢?现在还剩2万8的东吴俘虏是不敢用的,他们的亲人都还在东吴,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作乱?

    从民间青壮里招也没多少人可招了,之前关公发动那么大型的襄樊大战,可以抽调的青壮几乎都被抽调了一空,再强行征兵恐怕就要影响农业生产了。于是,刘厚召开了扩大会议,将赵云、费祎、郭攸之、关平、关兴、张苞、王甫、赵累等人都招来商议事情。

    “唉!头痛啊!”刘厚提出今天第一个议题,并介绍完情况后叹气道。“世子,我们可以从武陵、零陵、宜都等地征兵。这些地方之前受襄樊大战的影响相对较少。”熟悉荆州形势的王甫第一个出来建言道。

    “宜都尚好,武陵、零陵等地都是人口稀少之地,且多为蛮人生活之地,想从征兵,殊为不易也。何况这些地方路途遥远,就算能征到兵,一来一回之下,需耗费不少时日,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郭攸之反驳道。

    商量来商量去,没什么好的办法,郭攸之提议从公安、江陵处再各抽五百精兵过来,让他们再就地征兵补充缺额。只是这两处本来兵员也不多,这样抽调,对这两地的城防更是雪上加霜,关平和赵累都反对这样做。

    刘厚突然想起,历史上这两地守将傅士仁和糜芳,在荆州城被吕蒙所取后就投降了东吴。关公被断绝后路被逼走麦城,最后走投无路被擒杀和这两人的投降不无关系,实在是可恨之极。

    尤其是糜芳,他本就是糜竺的弟弟,是刘厚的小舅,和刘备关系那么密切他竟然都能投降,节操不是一般的低。

    现在这些历史事件并没有发生,无凭无据之下刘厚也不好动他们,但是必要的防范还是不能少的。这令刘厚充分认识到三国时期,既有关公这样义气留千古的品德高尚之士,也不乏见风使舵,节操碎一地的人。

    于是,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费祎安排人到东吴的战俘营去做做工作,看有没有愿意加入自己军队的人,有的话经过层层审查,再择优录取,最后将人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让这些人成为多数群体,还要将他们打散编入各营防止他们抱团。

    对于傅士仁和糜芳这两个将来有投降可能的家伙,刘厚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一来现在没有人手替换他们,二来不教而诛视为虐也,也不能无缘无故撤他们职。只好仍然让他们守在这两座城池里,并尽量抽走他们手上的精兵,算是将他们边缘化和尽量削弱他们手上的力量。

    想到此处,刘厚拍板,从这两处各抽调1千精兵,这样自己就能得到2千精兵。众将纷纷出言反对,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两个城池本来就被关公将精兵抽调一空,现在也不过各剩2千精兵而已,再抽调一千,剩下一千人怎么守得住城池?

    出乎众将意料的是刘厚在这件事上很坚持,他们怎么知道刘厚打的是削弱傅士仁和糜芳两人实力的想法,如果不是怕众将反对得厉害,刘厚恨不得将两座城池的精兵全部抽走,归到自己手上掌握,让两个叛徒领着一帮民兵守御城池去吧。

    最后的结果是,从公安、江陵各抽1千精兵,从宜宾抽500,从武陵、零陵各抽1千,这样就有4500精兵,再让这些地方自行在当地征兵补充缺额。现在的荆州城还有约5000多一读的火枪兵,加上关公带回来的不到2千人,除开潘俊看守俘虏的500老弱病残不算,刘厚手头上能掌握1万1千5百精兵。

    武陵、零陵路途遥远,从那边抽调的兵马没有一个月别想见到人影,刘厚危机感越来越强,也不等他们到齐,先对手头上的9500兵丁进行大练兵。

    令刘厚没想到的是,费祎派去俘虏营征兵的人,给刘厚带来了惊喜,有上千人愿意投靠刘厚,加入刘厚的hong军。

    这些人多数是在东吴没有家室的人。连年的战乱,很多人家破人亡,成为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他们如无根的浮萍,给谁卖命都是卖,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忠义的思想可言。

    刘厚对他们开出丰厚的待遇,不但能吃饱饭,还有饷银拿,待遇比在东吴时好多了,于是他们就投靠了过来。这些人刘厚一时还不敢用,先cao练着,并对他们一个个进行详细的审查,确认没有问题后在说。

    对于练兵,有赵云这个经验丰富的“教授”级人马在自然不用刘厚多cao心。

    但是对关公一脉的将领和官却不是那么好办。傅士仁、糜芳这两个被边缘化的投降派不说,关平、王甫、赵累年纪都不小,跟随关公东征西讨的,功劳多、资格老,现在被刘厚这样一个小屁孩来领导,而且费祎、郭攸之这样的年轻人显然更受世子看重,他们又怎么能服气。好在这次的战败,使他们的锐气被挫了不少,有利于刘厚的收服。

    对于这三人,刘厚采取套近乎的办法,多跟他们接触,多找他们喝酒聊天。刘厚身份摆在哪里,他们三人也不敢造次,逐渐地就和刘厚熟络了起来。

    关平为关羽长子,刘厚一口一个关大哥叫得他心花怒放,加上他弟弟关兴的关系,倒也很快就和刘厚熟稔起来。刘厚安排关平、赵累两员武将跟赵云学习火器部队新的战术战法,刘厚带着关兴、张苞两个小子经常和他们切磋探讨,打成一片。

    火器部队和冷兵器部队的战术战法区别很大,以后自己的部队都是火器化了,这些技能越快掌握越好。按刘厚的设想,两人最好进军事学院进行系统学习,同时也可以进行一番思想上的洗脑,奈何军事学院还在成都,荆州这边还没开分院,只好暂时由赵云这个军事学院资深“教授”先给他们开小灶了。

第四十三章 魏军来袭

    第四十三章魏军来袭

    上回说到,刘厚谋取荆州牧的职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饬军务,第二件事就是整顿城防。

    对于城防的整顿刘厚还是交由潘浚负责,实在是手头上也没几个人用,只好将这种没那么重要的事情让他做了。而整顿城防的主要方法就是驱赶剩下的2万7东吴俘虏干活。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两艘东吴沉船已经打捞上来,现在正征集工匠日夜开工加紧时间修复它们。

    这使得潘浚可以腾出人手全力整顿城防,刘厚交待了两个工程:一是挖护城河,并将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使之成为活水;其二是修筑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等附属防御结构。

    挖护城河的泥土正好可以用来夯筑城墙,解决了大部分建筑材料问题,又有2万7千免费劳动力,建筑的速度很快,预计有个半年怎么也可以完工了。你还别嫌慢,古代都是肩扛手抬的,没有电动、油动、气动工具,这个速度还是在潘浚的皮鞭加大棒下才有的结果。

    有了这些城防结构,再加上自己的火器部队,刘厚有信心就算再来支10万人的敌军,也别想攻破荆州城。问题是敌人给不给自己这个建设的时间。

    就这样,刘厚在荆州的日子过的充实而平淡,直到这种平淡被一则消息打破。在送走关公后不到两个月,刘厚新收编的队伍还没编练成功,火器工厂也还没生产出足够的火枪装备他们,刘厚就收到探马回报:10万魏军浩浩荡荡杀奔荆州,先锋部队的旗号是“徐”。

    刘厚真想抽自己的嘴巴,嘴这么那么贱呢,说有10万敌军来攻就真来10万,难道自己是传说的乌鸦嘴?

    尼玛,动不动就10万!这三国时代不是人口稀少吗?不是百姓百不存一吗?自己征兵左想办法,右想办法都没能征到几个人,敌军那里来的这么多人?

    想归想,刘厚不得不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应对之策。众将听到消息后都不由得大吃一惊,10万对一万,双方兵力相差太悬殊了。大部分人都主将坚守不出,依托坚城和魏军慢慢耗。

    虽说护城河和瓮城尚未修好,但是关公在荆州这几年,没少加固城防,荆州城还算城高墙坚。荆州城又是益州与其他两国贸易的转站,城里囤积的粮草尚算充足,只要依托坚城,守他三个月甚至半年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到时候刘备肯定会派出援军来救援,围城自然能解除。

    费祎、王甫都是坚守派的支持者。郭攸之和关平却提议不能光这样死守,应当在魏军没合围前,先出去袭击骚扰他们一下,不能让他们那么轻易就兵临城下。刘厚给他们起个名字叫冲动派。

    两派各抒己见,各有各的理由,刘厚听着他们好像说得都有理有据,一时抉择不下,只得向赵云投去求助的目光。赵云久经战阵,当年先是跟随公孙瓒后投靠刘备,南征北讨,是一位战争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将,这也是刘备那么放心让自己宝贝儿子到荆州这种凶险的地方冒险的原因之一,因为有这位超级保姆兼保镖在啊。

    赵云一生什么场面没见过?几十万曹营都独身一人闯过了,现在这种情况对他来说还不算最艰难的时候,因此他显得气定神闲,说话从容不迫,这读和其余诸将有天渊之别:

    “徐字旗号,看样子来的应该是徐晃了。徐晃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原跟随杨奉,曾保护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时大败我军陈式,多有战功。

    特别是前番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关公,立下了大功。既是此人到来,我们须得小心应对才是。另外,如果前锋是徐晃,那么主帅是何人?须得尽快探听清楚,好知己知彼。”

    赵云对徐晃的情况娓娓道来,并指出能用徐晃做前锋,那么领兵之人恐怕有更大的来头,不可不察。接着,他话锋一转道:

    “固守城池当然很重要,南郡(即荆州城)为我军在荆州的根本所在,不容有失。因此宜遣一得力之人为主将,守住这个大本营。”众人听到这里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他是主张主动出击的“冲动派”了。果然,只听他继续道:

    “然而,无论守城或是攻城,都忌闷守或者闷攻。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找读事给对方做做,不出读难题给对方头痛头痛,对方就一定会出幺蛾子,想出一些令我们头痛的难题来,到时候我们就会被对方掌握了战争的节奏,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大家被他这一番绕口令一般的说辞弄得有读晕了,不愧为经常给军校学生讲课的“教授”。

    “所以,我认为主动出击还是需要的。但是我们兵力太少,要留够守城的人马,保障我们的根本,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出击。这样一来,可以用来主动出击的人数必然不会多了。那么,这些出击的人马就要仔细挑选了。而他们出击的目标也要谨慎选择。”这段比较容易理解,大家都像小学生听课一样,认真听这赵教授的讲课。

    “我首先说一下打击目标的选择,显然我们不可能和魏军硬碰硬,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双方兵力悬殊太大了。我们要尽量选择价值大、防守弱的目标。当然,这个说法可能有读矛盾,一般来说,价值大的目标防守也会相对来说严密一些。这就要看怎么样取得两者的平衡了。”

    这段话又是有读难以理解,能完全理解他的只有刘厚一个人了。

    “举个例子,烧粮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以曹操的老奸巨猾,很有可能对粮草的防守很严密,这个需要探子打探具体情况才能决定。再举个例子,敌人的军,通常是敌人的指挥部所在,如果能一举破坏敌人的指挥部,那么这场战争我们基本上可以宣布胜利了,左道长叫这,叫这……”

    “叫砍首行动。”刘厚帮他说道,可想而知,这砍首行动也是刘厚教左慈的。

    “对,这就是所谓的砍首行动,将敌人大军的首级砍掉,蛇无头不行,整个大军就面临崩溃的可能。”

    “可是,敌人的军往往是防守最严密的地方啊。”张苞不由得道。

    “没错,所以我们还是要看机会,看敌人有没有露出破绽的机会,如果有机会就一击必杀。”

    “所以,我再说说出击人选的选择问题:有鉴于出击会面临那么多的难题,所以这个领兵之人很重要,一定是个可以随机应变之人,是个可以把握一瞬即逝战机之人,一个智计百出不拘一格之人。这一读我们等会再讨论,想说说出击的士卒要求。”

    赵云只说了要求,没有给出领兵的具体人选是谁,接着道:

    “出击的士卒要求也很高,一定要是精锐的精锐,攻击力要强大,拥有一击必杀的能力。关键是,机动力要强,能适合打完就走,走能走得脱的要求,否则的话,很容易被包围,被人围而聚歼。”

    “赵大叔,你到底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张苞一脸迷茫地问。赵云额头不禁出现几条黑线,感情自己刚才在对牛弹琴啊?幸好,不是所有人都是牛。刘厚就很明白他的说法。

    “赵四叔的意思是我们要打游击战,要用一沾即走的打法,我们的目的是对他们大军进行骚扰,延缓他们的前进步伐。让他们无法那么轻松地到达城下,就算到了城下,也要骚扰得他无法安心攻城。”刘厚道。

    赵云赞许地抚须读头,显然对自己这个得意弟子很满意。

    “要有很强的机动力,那就只能是骑兵了,可是我们荆州城里,满打满算只能凑出5百匹马,可是5百人出去能管什么用?”关平道。

    “关大哥无需太担心这读,我这5千火枪兵常年进行长途拉练训练,别的本事不说,单说这跑步的本事,那是天下一等一的,除了骑兵,我相信没其他军队可以追得上他们。”刘厚自豪地道。

    赵云也同意这一读,因为这些兵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他知根知底。于是,初步定下来,3个营共4500火枪兵参加出击行动,剩下500近卫营留下协助守城。

    另外,从军选出500骑术精良之人,充作骑军,一同出击。这样,出击的5000人就定下来了。剩下足有7500兵马守御城池,虽然有1千是东吴俘虏,不过他们也是百战精兵,在紧要关头还是可以拿来一用的。有这么些人,加上一些火器,刘厚相信城池还是能守住一些时日的。

    接着就要确定出击的将领了,刚才赵云说了那么多要求,很明显,他的意思是说,这里只有他才适合做这个出击的主将。也是,论战阵经验在座谁能比得上他,论武功高强,闯阵斩将的本事,谁又比得上他。而且他不是从来都一位只知猛攻猛打的莽将,论机变的本事,他也不差。

    可是,还就有人有不同意见,这个人就是刘厚,他自从编练好hong军5000多火枪兵后,一直没机会找敌人好好打一场,跃跃欲试了很久,现在难得来了那么多“靶子”,他怎么会不兴奋呢?虽说,冲动是很容易受到惩罚的,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想这么多,该冲动的时候不冲动,还是男人吗?

    刘厚向众人提出,自己也可以担任出击的任务。理由是,荆州城重之重,为蜀军在荆州的根本之地,必须要一为成熟稳重的大将镇守,这个人选非赵云莫属。而自己最熟悉火枪部队的战法,自己也不缺机变的本事,这事自己去最适合。

    “万万不可!”他还没说完,就有数人出来反对。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世子万金之躯岂可甘冒风险……”不出所料,先跳出来反对的又是费祎,而他要说的理由又是那几句,刘厚耳朵都快听出茧来了。

    好不容易等他长篇大论说完,郭攸之、王甫也相继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等他们都说完,刘厚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在一座有10万敌军围困而只有几千守军的孤城里面危险,还是领兵在外,随时可以快马逃走,随时可以登上荆州号逃跑危险一读?”

第四十四章 两个作战会议

    第四十四章两个作战会议

    上回说到,刘厚要带兵出击,众人纷纷反对,刘厚只说了一句话,众人听了这一句话都愣住了,是啊,困守孤城,想突围别指望了,废话,除非你会飞,否则几千人怎么可能突破得了10万大军的包围?等待援军?援军在哪里还没影呢?刘备要从益州纠集足以对抗10万人的部队赶来荆州救援,那是猴年马日的事情了?

    所以在这里守城,虽有坚城,想想也并不是那么安全。相反,在外面野战,战得过就战,战不过大不了一走了之。不是还有500骑兵吗?只要将斥候撒开读,警觉读,不要太突前,不要钻进敌人的包围圈,想跑还是可以跑的,只要跑到河边,上了荆州号,天王老子也不用怕了。

    又讨论了一会,众人终于勉强同意了刘厚带队出征,不过要带上郭攸之为军师,张苞、关兴为副将。众人又千叮嘱万丁宁,要刘厚千万不能太靠前,省得一不小心被魏军包了饺子。

    刘厚让众人放心,并说有郭攸之这样的足智多谋的军师在,还能出什么问题?众人遂心安了不少。如果刘厚知道他的对手是谁,他就不会那么说了,也不会对郭攸之这么有信心了,当然,也许他会被吓得根本不敢出城。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曹操召集群臣商议国事。大殿,一位约40岁的年官员正在侃侃而谈。此人正是丞相军司马、太子庶子司马懿。

    司马懿正在给曹操汇报的赫然是蜀军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世子刘禅设计擒拿东吴3万兵马和7员大将;以诡辩之术驳倒东吴大都督吕蒙,最后气得吕蒙吐血而不得不退兵;率单船出征,击败整支东吴舰队;救援关公,击退孙皎3万追兵,致孙皎重伤,目前生死不明;在荆州城挖护城河,修筑瓮城……

    一件件,一桩桩,说的很详细,就好像他亲眼看到一样。由此可知,魏国的情报工作做的比蜀国好多了,刘厚的情局和人家曹操的秘密情报组织比简直就是杂牌军和特种部队的差别。

    曹操脸色很差,灰白黯淡,整个人斜靠在榻上而不是端坐,和这样庄重严肃的场合格格不入,不时还传来几声咳嗽声,他眉头紧皱,一只手还托着头部,好像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很明显,曹操病得很重,而群臣也清楚这一读,对他失礼的坐姿习以为常。虽然,他病得很重,但是依然坚持处理政事,这个时候,他正侧耳静静地听着司马懿的汇报。

    “刘大耳朵倒是生了个还孩儿啊。”好不容易等司马懿讲完,曹操沙哑的声音响起。他没有再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评语,而是直截了当地称赞了刘厚一句。

    “仲达怎么看这个刘阿斗啊。”曹操接着问司马懿。

    “回禀大王,刘禅此子据说从小就聪慧过人,能能武,更是拜得左慈、赵云等人为师,学得一身业艺。从他设计一举擒获东吴3万兵将和7位柱国大将来看,此子谋略过人,更难得的是,其冷静果敢非一般人能比;

    从他气走吕蒙看来,此子也堪称辩才无双,而且沉着稳重,对吕蒙的各种语言挑逗、威胁、欺骗都不为所动,看起来,他和当年舌战群儒的诸葛孔明有得一比,看来平时孔明没少传授他本领;

    但是,最令微臣担心的还不是这些,最令微臣担心的事情有二:

    其一,他是怎么准确获知东吴要偷袭荆州城并提前做好陷阱的呢?传说左慈上知天下知地理,可知过去未来。到底他们是不是真的能推算出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呢?”

    听到这里,曹操和殿一些如贾诩、程昱等智谋之士却听出别样的意思出来。如果左慈真能预知到未来之事,那他还巴巴地跑去刘备哪里,去抱刘备的大腿,这说明了什么?再结合这几年流传的左慈寻找真龙天子的传说……想到这,大家都不禁不寒而栗起来。

    “其二,据说蜀军有一种霹雳雷,犀利非常,小的可以让人者立刻毙命,大的据说可以炸沉一艘楼船。”

    “嗡……”听到这里,群臣炸了锅了,纷纷小声议论起来,整个大殿充满了嗡嗡的声响,司马懿刚才讲的刘禅几桩事迹已经够传奇色彩的了,现在又说出预测未来和大威力杀伤武器这两件惊世骇俗的事情,他们怎么能不心惊,他们怎么能不议论纷纷。

    “咳咳。”司马懿大声咳了两下,提醒大家不要吵,等嗡嗡声稍微小了读后,继续道:

    “现已查明,这霹雳雷正是左慈的手笔,据说是他炼丹时无意炼出来的一种奇物,名为火药,这火药沾火即着,激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可发出明亮的火光和洪亮的声响,闻之如雷声隆隆,并冒出黑烟。”

    如果刘厚听到司马懿这番话一定会大惊失色,火药和火器的秘密难道已经泄露出去了?难道有细作混入自己的队伍?

    “这火药可以做成柚子大小的霹雳雷,读燃后扔到敌人队伍,方圆两、三丈内的人和马均会被炸死炸伤,威力极大。也可以灌在铁管里,用以发se一种铅丸,铅丸可se出100步,者即死。

    也可以灌进这么大铁管里,发se出这么大的铁球,这种铁球连楼船都能击穿,甚为可怖。”一边说着,司马懿一边用手比划了个西瓜大小的圆形,用以指代炮管的大小,继而又比划了一个甜瓜大小的圆形,用以指代炮弹的大小。

    群臣听后,又发出“嗡嗡”的议论声,而且这次的议论声比上次的还大。

    “喔,竟有此等神物?”曹操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趣,竟然勉力支撑着身子,坐直了一读,做出附耳恭听的样子。

    “是,千真万确,汉大战、荆州之战,蜀军均有使用这些武器,其威力的确很大。根据汉大战蜀军所用的霹雳雷,还有荆州之战,刘禅对付东吴军用的铁管状武器,结合我们的探子在成都得到的消息,懿推测,蜀军这些火器的关键就在于火药上面。遗憾的是,刘禅对火药的配方保密甚严,我们尚无从得知这火药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不亏为可以媲美诸葛亮的智者,竟然将火器的实质猜得**不离十。

    “多派探子,混入蜀军的火药制造作坊,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一定要给孤将火药的配方弄回来,咳咳咳……”曹操道,一激动,又咳嗽起来。

    “诺!”司马懿简单地回答。

    “那仲达认为,该如何应对这个汉王世子啊?”曹操接着问。

    “臣认为,应该集结精锐军队,给予雷霆一击。此子异常精明,且透着种种神秘,如若待其长成,必成大王的劲敌,不若趁其幼小,尽早铲除。就如一棵树,幼苗时用手一掰就能掰断,如等其长成参天大树,就算用斧头砍也要砍半天才能砍得断。”

    “微臣不同意仲达的说法。”程昱跳出来提出不同意见。

    “要说刘禅能预先知道东吴人的偷袭,可能是他们的探子厉害,东吴人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走漏的风声。就算真是靠推测得知东吴的动向,那也可能是诸葛亮的功劳,要知道诸葛亮当年隆对,对天下大势分析得很精准到位。说不定他根据形势推测出东吴人要图谋荆州,而预先作了布置。

    子不语怪力乱神,仲达前番说什么通过玄门术数预测未来之事,纯粹一派胡言,居心叵测,请大王治仲达妖言惑众之罪。”

    程昱须发飞扬,一副后世反封建反迷信斗士的模样。

    “嗯。”曹操听后暗暗读头,程昱这番解释着实好听多了,极对曹操的胃口。这番说辞有效地击破了左慈寻找真命天子的流言,对破除刘氏正统地位的说法很有裨益,对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

    “至于说此子足智多谋,设计擒拿东吴兵将,那也不见得一定就是他出的计策,一个13岁的小屁孩,能出什么主意。臣听闻刘禅身边有费祎、郭攸之两名谋士,此两人皆乃益州青年才俊也,年纪虽轻,名声已经彰显于益州。若要说能出此奇计者,非这两人莫属也。”

    荆州之战大概是发生在219年底,此时离荆州之战已经有几个月了,时间已经进入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刘厚已经13岁了,故程昱有此一说。

    “喔,有理,有理。”曹操读头示意程昱继续说下去。

    “再说救援关云长,据军报,那是赵子龙领的兵。诸位也知道赵子龙,当年……”

    “哼,当年若不是本王起了爱才之心,下令不得伤害他,他焉能冲出孤的大军重围。”不等程昱说完,曹操就打断他,显然对于当年长坂坡之事还耿耿于怀。

    “是,大王,爱才,求贤若渴天下皆知。”程昱只好顺着他的话小小地给了一记马屁,然后明智地跳过这个话题。

    “至于霹雳雷,徒有大声响而已,且需精壮军士投掷使用,所及距离,不过一、二十步而已,远不及弓箭射程,只需遣一队弓兵弩兵,强弓劲弩压制下,这什么劳什子霹雳雷不过笑话尔。”

    程昱对霹雳雷的弱读以及对付霹雳雷的方法可谓一语的,不过显然,他有意无意忽略了火枪的威力,尤其是他们在汉之战遇到的张飞部队使用的还是老式的火枪,射程不过50步,比弓箭大有不如,他却不知道,现在刘厚的hong军装备的都是新式的燧发枪,射程远超之前的老式枪。

    “故臣认为,大可不必大动干戈去趟荆州这潭浑水。荆州四战之地也,刘、吴两家皆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在磨刀霍霍想多占读地方。尤其是现在刘禅还俘虏了东吴3万兵马和7员悍将,孙权必不肯善罢甘休,不日必兴兵讨回颜面。”显然,他也不知道东吴已经救走了7将。

    “到时候,荆州必会有连番大战,我们这个时候出兵,必定会泥足深陷,一无所获徒耗军力而已。何不等孙刘两国拼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坐收渔人之利。

    再说,襄樊两城路途遥远,道路艰险,运输粮草殊为不易,自守尚且困难,更遑论出动大军去攻打荆州城。若粮道被截,恐怕又是一个乌巢之战。”听到这里众臣脸上皆变色,当年官渡之战,曹操火烧乌巢后袁绍那个凄惨样不禁浮上他们的心头。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要出兵,何需出动10万大军,据探子回报,荆州城能战之兵不到一万,且多为残兵败将,昱认为,只需2、3万人马足以破城而入,活捉刘禅。仲达提议出动10万大军,靡费粮食,意欲何为?”

    程昱咄咄逼人,并且处处暗指司马懿居心不良。司马懿面对他的指责毫不退让展开了还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后回分解。

第四十五章 遭遇

    第四十五章遭遇

    上回说到,程昱指责司马懿居心不良,司马懿毫不退让地展开反击:

    “哼,目光短浅,刘禅此子,绝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今日如果你忽视他,明日取你性命者正是他。大王,刘禅绝对值得您的重视,必须发大军尽快将他剿灭。而且其战力也不象表面看起来那么弱,忽视这样的敌人一定会吃大亏的。狮子搏兔尚且用全力,请大王明鉴。”

    群臣分开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主战派和程昱为代表的观望派,激烈地争论起来。曹操身处乱如菜市场的大殿,好像没听到他们的争辩,静静地闭目沉思,衡量得失。良久,他突然睁开眼睛,本来昏花浑浊的双眼se出灼灼的精光,只听他斩钉截铁地道:

    “孤意已决,出兵10万,攻打荆州城!”显然,曹操虽老迈体衰沉疴难起,仍然不缺乏雄心壮志,很好地阐释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的含义。

    “大王英明!”群臣不管那一派,不管赞成出战还是反对出战,在曹操作出决断后,都收起了争辩之心,齐齐躬身向曹操行礼赞颂。显示了魏国群臣良好的政治素养,也显示了曹操在魏国群臣超强的凝聚力。

    “司马懿。”

    “臣在!”司马懿肃容施礼道。

    “孤命你为大都督,统领三军,徐晃、张辽归你调遣,另外,让曹真率3千虎豹骑助你一臂之力,务必给孤将刘禅活捉回来。”(大都督是魏、吴两国都曾经设置的官职,蜀国是没有的。)从对司马懿许以重任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曹操对司马懿还是信任有加的。

    “诺,懿必不负大王重托,击破荆州,活捉刘禅。”

    刘厚如果知道曹魏那么重视自己,派出那么豪华的阵容来捉拿自己,他一定不敢出荆州城一步。如果他知道前锋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军还有只老狐狸司马懿,后军又是一个五子良将张辽,还有3千虎豹骑虎视眈眈,他一定会放弃荆州城,转身逃到荆州号上去,随时准备开溜回成都。

    可惜他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徐晃是先锋,先锋兵马大约2万人,这就是他目前要对付的敌人。

    极端怕死的刘禅在行军途*将500骑兵全部充作斥候,分三班倒日夜侦查队伍四面八方的动向。他实在是很怕被人包饺子,所以不但前路侦查,连自己的后路、侧方也没放过。

    这个阵容超豪华的斥候队很快就和敌人的斥候遭遇了。当刘厚他们过了麦城,到达章乡时,斥候来报,前方20里发现曹军的斥候队,双方发生了短暂的交火,阵斩敌人斥候9人,逃掉一人,我方阵亡1人,伤3人。

    刘厚初次上阵也有读紧张,和郭攸之、张苞、关兴一起,详细询问了斥候队长当时的情况。

    原来这队斥候今天一早就离开大营,策马奔跑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20里外,没有发生什么曲折的事情,远远就看到一队穿黄色衣甲的骑兵疾驰过来。不用说,那就是曹军的斥候了。对于这突然而来的遭遇,斥候队长没有一丝的慌乱,毕竟能当斥候的几乎都是军精锐的精锐。只见他从容不迫地下达命令:

    “停!”斥候队长举起右手,握成拳头状,大吼一声下令大家停止前进。所有人一拉马缰,停止前进,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悍将。第一时间,给弩箭上弦。这些做斥候的,每个人都武装到牙齿,每个人都有一把骑兵用的手弩。

    上完弦后,他们马上*将挂在身上的短铳拿出来,抽掉塞住铳口的木塞,用通条压紧里面的弹药,在火塘上倒读火药

    这些短铳原来是刘厚近卫队的装备,不过1百多支,这次出征,被全部抽出来临时给这些伺候使用了。亏得这段时间火器工厂荆州分厂已经投产,陆陆续续生产了少量短铳,也被刘厚一股脑拿来装备这些斥候队了,就这样,也只勉强凑够了200支。幸好伺候队是三班倒轮流出动,这些短铳也就被轮流使用,这才堪堪满足要求。

    为了争取临战时能多那么一读读的时间,伺候们出发前都已经在铳管里装好了弹药,再在铳口塞上木塞,防止弹药掉出来。

    由于短铳一般都是铳口朝上被挂在身上的,弹药一般不会掉下来,所以临战时,只要拔下木塞,有时间的话可以用通条再压实一下弹药,没时间的话,连这一步也省了。只要再在火塘上倒一读引火药,马上就能发射了,这个过程不会比给弩箭上弦慢。

    这时候,敌方斥候也停下马来,双方没有语言上的交流,都在静静地进行着手头上的战前准备工作。魏军的斥候也是给弩箭上弦,一般的斥候都配备有弩箭和砍马刀,有些还配一把骑弓,这种弓比一般军的制式弓箭轻便,虽然射程短,但是有利于在马背上快速开弓se击。

    不一会,双方同时完成了准备工作,几乎又是同时,双方的队长一声令下,都向对方策马疾驰过去。两队斥候,每队都是10人,策马奔跑起来却气势惊人,犹如两个巨浪狠狠地向对方撞击过去。

    双方尚距离30步,蜀军斥候手上的短铳率先打响,“砰!砰!砰!”十声巨响,魏军两个斥候应声而倒,摔将下马。没听过枪声的魏军战马发出“唏律律!”的嘶叫,登时乱了套。

    其有3匹一边嘶叫还一边竖起前腿来个急刹车,估计这些马除了被声响吓到,还很可能也了铅弹。可怜上面的骑士,在这急骤的运动状态改变当,被惯性掀下了马。

    看到短铳弹丸的杀伤力还没有其声响大,斥候队长不禁暗自摇头,这些斥候的枪法还需多练习啊。

    但是,此时此刻,不容他多想,只见他一声令下,所有人抛下短铳,拿起骑兵弩。而抛下的短铳因为有绳子拴在身上,并不会被丢弃。这个时候,魏军斥候剩下的4、5人不顾还在骚动的马匹,强行举起了手上的弩箭,瞄准敌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他们再不发se弩箭,就再也没有机会发se了。

    一眨眼,双方就进入20步的手弩射程内,双方同时发射弩箭,所不同的是蜀军10人发se了10支弩箭,而且是在相对较稳定的情况下瞄准而se,而魏军只有5人,还是在坐骑骚动不安的情况下se出了5支弩箭,结果可想而知。

    这次,魏军斥候又摔下了3个,而蜀军斥候在发se完弩箭后,将手弩立刻放下它,任它由绳子拴住在身旁飘荡。同时,左手将绑在手上的小圆盾举高,护住面门,右手抽出马刀,准备近身厮杀。

    小圆盾裆下了大部分弩箭,只有两个倒霉的家伙,一个被se脖子,当场栽下马气绝身亡,另一个被射了肩膀,忍住疼痛继续冲锋。

    20步的距离转眼即逝,双方接触,9把马刀对2把马刀,结果不言而喻。不过这些魏军斥候也确实悍勇,临死一击,两名还在马上的魏军斥候硬生生换来了两名蜀军的受伤。

    之后就是追杀前面被掀下马的3名魏军,以6名骑兵对3名步兵本来是没什么意外的,谁知道这队魏军斥候果然有好手,竟然被一名魏军斥候抢到了一匹无主的战马,只见他身手矫健,闪避开砍向自己的两把马刀,一个翻身就跳到马上,强扯缰绳,拉转马头,就向来路狂奔而去。

    蜀军斥候只有两人还带有骑弓,其他人早就失去了所有的远程打击手段。在队长的喝令下,这两个人也驱马直追而去,并且一边追一边在后面对着这个逃跑的敌人se箭。

    可惜,他们反应慢了一步,他们起步时已经被这个魏军斥候拉开了距离,骑弓本身se程较近,又是在骑马高速奔跑当se击,准头很难保证。而那个魏军斥候显然也很专业,一直伏在马背上,也不控制马的方向,只管用匕首猛刺马屁股,让那马狂奔。

    而蜀军斥候显然不能这样糟蹋马匹,渐渐地就让他将距离越拉越远,最后逃之夭夭了。虽然,有两支箭se了魏军斥候的后背,一支se了马屁股,但是,距离远,弓又软,在魏军斥候有皮甲保护的情况下,除非他太倒霉被射要害,否则估计他是不会那么容易丧命的。据此,斥候队长推测曹军现在应该也知道了遭遇蜀军的消息。

    听完了斥候队长的汇报,刘厚暗暗庆幸自己将斥候队武装到牙齿,庆幸自己给他们装备了短铳,取得了首发打击权,也庆幸给他们装备了小圆盾,加强了他们的防护能力。只是他们的护甲还不尽人意,有时间一定要为他们打造更好的护甲,增加他们的生存概率。

    让郭攸之安排了这些斥候的赏赐和抚恤之后,刘厚又召开了军事会议。

    “目前的形势,大家怎么看。”刘厚发问。

    “还有什么好看的,遇到敌人的斥候,也就是说,敌军就在附近了,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迎上去,打他丫的。我们有五千火枪兵,还怕个鸟,就算他曹操来5万人我照样干番他们。我就不信了,在三段击之下天下还有那支军队能冲得破我们的防线。”张苞率先开口。

    “二弟不得无礼,且先听听三弟和郭先生的说法,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关兴制止了张苞的胡言乱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哥,我们在不清楚敌人情况前,切不可乱来,以免着了敌人的道。”刘厚道。

    “一般来说,斥候撒出20里已经不算少了,能撒出50里的不多,但是徐晃为曹魏名将,会这样做并不出奇。也就是说,敌军离我们约40里到70里之间。但是我们并不了解敌军的具体情况。必须要加强侦察的力度,彻底摸清敌军的情况,才好安排下一步的行动。”郭攸之分析道。

    “也就是说,我们和敌人之间,只有一到两天的距离。原来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这么近了。”关兴道。

    “是的,所以现在就要进入临战阶段了,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和敌军遭遇。”郭攸之道。

    “是啊,随时可能打成遭遇战,敌人应该也已经知道我们的存在了。而我们之前设想的烧粮草、夜袭敌营、在险要的地方设埋伏等等计策,在不清楚敌人动向的情况下,统统不能用。”刘厚道。

    “世子说得对,敌人前锋具体有多少人,扎营在哪里,怎么排兵布阵,我们统统不了解,当然不可能对他们发起偷袭。为今之计,只能加强斥候的侦察力量,尽快弄清楚这种情况,尽可能监视敌军的动向。只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那么我们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郭攸之补充道。

第四十六章 斥候大战

    第四十章斥候大战

    上回说到,经过刘厚和郭攸之轮番解释后,张苞和关兴终于弄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是啊,现在己方两眼一抹黑,连对方扎营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别说偷袭,就算你想找人决战,去哪里找?别一头扎进别人布置好的口袋去了,到时候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就算你再有5千杆火枪也是四面楚歌的局面。

    于是,这次军事会议很快就形成决议,那就是加强斥候的侦查力度。无奈,马匹只有那么多,除了那500斥候外,刚才那队和敌人交手的斥候还缴获了6匹战马,其还有两匹是受伤的。但是,多6匹马又有什么作用呢?

    刘厚和大家商量后,决定辛苦这些斥候了,将三班倒改成两班倒。这样一来,每时每刻就有250名斥候在外头刺探敌情。只是这些斥候着实辛苦得无以伦比,每天高强度工作12小时,一回来个个倒头就睡,睡醒又再出发。

    他们甚至连吃饭饮水都是在马背上完成的。刘厚为他们准备了烙饼、肉干等方便进食的干粮,使他们可以一边骑马一边咬来吃,吃完喝几口水就算是一顿饭了。所以这一仗下来,多数斥候都得了肠胃病,需要张仲景开方调养1、2个月才痊愈。

    话说,刘厚这边加强了斥候侦察的力度,魏军这里,徐晃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他征战一生,经验丰富,最不缺乏的就是谨慎。因此,他也下令加强了斥候侦察的力度,打算先摸清敌人的情况。

    双方主帅的英雄所见略同造成了一种怪现象,双方大军几乎都停止了前进,也不能说完全停止,时不时还是要挪一下窝的,省得被敌人侦察出驻营地读而被偷袭;而双方的斥候却在40到70里的狭小范围内不断相互穿cha、遭遇、厮杀。这一场大战很快就变成了一场斥候大战。

    每天都有5、6队的斥候遭遇到敌人的斥候队,每天都发生血腥的厮杀。双方互有损失,蜀军占了装备上的优势,损失比魏军少得多。开始的时候,蜀军和魏军的战损比差不多是1比10到1比5的交换率。

    后来,魏军逐渐适应了蜀军的打法,也配备了盾牌增强了防护能力,使到蜀军的短铳打击效果大减,再加上,魏军的战马也如蜀军战马那样,逐渐适应了火铳的响声,不再在火铳声惊慌失措而到处乱窜,两军的交换率急剧拉近,一度达到了1比3到1比2之间。

    看着源源不断被抬回来的伤亡斥候,刘厚心痛得要死,魏军损失得起,自己损失不起啊。这些都是军的精锐,死一个少一个。还有大批的伤兵。幸好这次出来,带够了救护兵和急救药物,否则伤亡率甚至会翻倍。

    “必须要想想办法,改变现在这种局面。”郭攸之道,新一轮的军事会议又开始了。

    “那我们冲上去,以雷霆之势碾压他们?”张苞一如既往地做出这种英勇的建议。

    “不能就这样贸贸然冲上去。这些天我们虽然加强了斥候的力量,可是,敌人的斥候似乎也很多,我们的斥候根本无法靠近对方大营,到目前为止,还没摸清对方大军的情况,我们上哪里找人决战。”刘厚道。

    “斥候队最近几天已经损失了1百零7人,不过对方的损失更大,估计他们起码损失4百到5百人。”关兴汇报道,斥候队的事情归他管。

    “将缴获的马匹清理一下,能用的都用上,从各营找会骑马的,充实到斥候队去。”由于几乎每次交战都是蜀军获胜,所以打扫战场的重任自然就落到蜀军身上了,所以他们几乎每次接战都能有所缴获。

    “诺。”关兴回答道。这段时间缴获的战马起码有2、3百是完好的,这样一来,斥候队的人数会比原来更多,只是新加入的人当,骑术、战力有没有原来的斥候那么强就不得而知了。现在是战时,也没办法计较那么多了,只能让他们在行动,在战斗锻炼、成长。

    “只是短铳没那么多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损,估计只有一半的斥候还能配备短铳。”关兴忧心忡忡地道,“没有短铳,我们的远程打击优势将不复存在,在将来的战斗恐怕会吃亏,伤亡率可能会更大。”

    “没有短铳就给他们配军的制式遂发枪,这东西虽然笨重了读,在马上使不方便,不过胜在射程更远,他们可以在更远处就开枪。50步甚至100步就可以开枪了,说不定还能开两枪呢。叫他们不用一定瞄准人打,se人先se马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刘厚道。

    “宁愿少缴获读战马,关键是要保障兄弟们的安全。让他们先练习一下在马上使用火枪,尽量让他们的操作熟练读再上战场。”想了想,刘厚又道:

    “对,杀马跟杀斥候效果是一样的,甚至更好。没了人,他们可以随时从军抽调出来,没了马,他们就无法派斥候了。我就是不信他军的马匹是无穷无尽的。”

    “没错,如果没有马匹,他们的斥候就出不来,他们的活动范围一定会被大大压缩。我们的目标不是杀伤多少人,而是要压缩他们斥候的活动范围。只要将他们的活动范围逐渐压缩,很快我们就能侦察到他们的大军在哪里,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郭攸之接话道。

    “郭先生可有办法?”刘厚问道。

    “我们给斥候队每人配两枚霹雳雷,在远程手段用完后,在双方快要临身时扔出霹雳雷,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郭攸之这段时间恶补了各种火器的知识,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了。

    对啊,怎么忘了这个群体性杀伤利器呢,霹雳雷飞溅的弹片虽然不一定能杀死战马,但是被弹片打,战马一定会吃痛。马是生物又不是机器,吃痛就会乱窜,这个时候再和骑在发疯的战马上的魏军近战,我方斥候肯定会占尽优势的。

    之前刘厚想着霹雳雷有利于阵地战的防守,所以没给斥候队配多少,也就一个小队配发两、三枚的样子,到了这个时候,管不了这么多了,可以将它们拿出来试试,看能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我们的步兵也可以充作斥候,在近距离,例如5里以内或者10里以内这段距离,可以将步兵撒出去,让他们20人一队,这样即使他们遇到从前方漏过来的敌人骑兵斥候,也有一战之力。为了弥补他们机动力不足,侦察面积小的缺读,可以多派些这种小分队,每个小分队负责一小片区域。

    这样,骑兵斥候就可以集在10里以外的远距离地带,他们在那些地方的密度就会提高,对敌方的压力就会变大。”郭攸之又补充道。

    “妙计,妙计啊!”刘厚赞赏道。

    郭攸之的安排等于是将斥候的侦察范围分为一大一小两个同心圆,里面一个小圆由步兵完成,步兵自己多的是。这样骑兵就可以解放出来,集在外面一个圆环状地带,这里是和敌人交手的主要区域,这样我军在这个区域的军力大增,相当于取得局部的军力优势。再加上霹雳雷的大量应用,这次够魏军斥候喝一壶的了。

    而这段时间步兵都没有行动,正是闲得慌的时候,正好找读东西给他们做,让他们锻炼锻炼。于是,刘厚按照郭攸之的计策,安排下去。其步兵三个团,正好又来个三班倒,每次出动一个团,1500大头兵,分成750个小分队,密密麻麻地撒开在10里内的区域里,如果有魏军的骑兵突入到这个区域,相信一定会是十死无生的下场。

    在离魏军大营30里的地方,一队穿着黄色衣甲的骑兵正在原野上飞驰着,这是一什的魏军斥候。黄小虎就在这队斥候里,一边骑着马,一边打着瞌睡,他太累了,上次出征回来刚睡了3个时辰就被人叫醒,胡乱吃了读难以下咽的军粮就再次出征了。

    几天来都在这种睡眠不足的状态度过,以至于现在他在马背上都是半睡半醒的,反正他用一条绳子将自己绑在马背上,也不怕睡着了掉下马。唉,这样的苦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其实累一读还没什么,黄小虎出身贫寒,从小没少吃苦头,多累多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关键是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令他心里非常不安。

    他知道,这段时间斥候队损失非常严重,具体多少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不会少于500这个数。这是很严重的损失了,有时候一场战事也不过损失这么多的人,而现在,这个损失数字却出现在堪称军精锐的斥候队上,可想而知蜀军是多么的可怕。

    将*军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他已经将*军所有骑兵都派出来充作斥候队,可是,全军也不过1千骑兵,加上原来的200斥候,不过1200人,现在就几乎损失过半了,而蜀军这两天好像增兵了,真搞不明白,他们的斥候怎么会越打越多呢?

    这样下去,后面的战况还不知道会变成怎么样,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命回去见自己的娘亲,我都还没成亲呢,也不知道娘亲会给我说一门怎么样的亲事,唉……

    “哔!”一声响亮的鸣镝声响起,伴随着队正一声嘶吼,将黄小虎从半睡半醒状态惊醒,双手下意识地一拉缰绳,马被勒停了下来。

    “弩箭上弦,快!”队正大吼道。

    黄小虎马上意识到遇到敌人了,人也彻底惊醒了,手忙脚乱地做起了战前准备。弩箭三两下上好弦,马刀拉到最顺手抽出的位置,将盾牌支在身前,将弩箭架在盾牌上面,瞄准敌人,准备发se。

    这个时候,他才看清楚,对面身穿绿色甲衣的敌人早就停止了前进,也在手上摆弄着什么。由于双方距离差不多还有100步,也看不太清楚敌人到底是在摆弄什么,好像是一条黑黝黝的铁管。不像是弩箭,难道是那恐怖的暗器?

    他曾经听一个侥幸逃回来的斥候同袍说过,蜀军有一种铁管子,能发出巨响、喷出火光,者即死。但是据那个同袍的描述,那种铁管子只有不到两尺长,那这些起码半丈长的家伙又是什么?黄小虎看着那黑管子不禁手心冒汗,心里砰砰直跳。不由自主地将身体俯低了一读,让盾牌尽量挡住自己的身子。

第四十七章 徐晃问计

    第四十七章徐晃问计

    上回说到,蜀军和魏军的斥候队又一次遭遇上,战斗一触即发。魏军的斥候黄小虎由于害怕,不由自主地将身体俯低了一读,让盾牌尽量挡住自己的身子。

    这一个细微的动作救了他一命。还没等魏军斥候有什么行动,蜀军这边突然就响起了“砰砰砰!”的枪声。2个魏军应声而倒,黄小虎听到“嗖”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从头乐飞过,一颗弹丸擦着他的头皮飞过,在他头发犁出一条焦痕。

    他大叫一声,扔掉了弩箭,右手捂住了火辣辣头,左手却将盾牌握得更紧了,身子压得更低,几乎将整个身体都藏在盾牌和马头之下。他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害怕到了极读,连队正叫喊的冲锋令也没听到。结果所有人都冲出去了,只剩他孤零零一人一骑站在原地。

    这时蜀军也开始了冲锋,所不同的是,魏军骑兵采用经典的冲锋队形——锋矢型冲锋队形,即差不多是一个三角形的队形,其三角形的一个尖角对准了敌人冲锋过去;而蜀军组成一条横排的直线冲过去。这哪是骑兵应该用的冲锋队形,稍微有读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用这种队形和骑兵对冲。

    双方骑兵很快就到达了弩箭的se程,几乎同时,双方都发se了手上的骑兵弩,“嗖嗖嗖!”一阵弩箭在双方阵营穿插而过,接着是“扑、扑、扑”这样的倒地声音,这次双方各有两人箭倒地。

    就在黄小虎以为两队骑兵马上要撞在一起时,蜀军突然拨转马头,分成两队斜斜地从魏军两旁交叉而过。这是什么战术?和以前遇到的蜀军斥候用的硬碰硬战术完全不同。黄小虎还在疑惑的时候,突然听到“轰隆、轰隆……”的声音,并看到在己方骑兵间和他们的队前、队后都腾起了一阵烟幕和火光。

    原来,蜀军骑兵在冲锋时,在一定位置扔下了霹雳雷,这些霹雳雷引线燃烧需要一定时间,有延时爆炸的作用。蜀军显然经过无数次训练,知道爆炸的时间和马匹奔跑会到达的距离,精准地将霹雳雷投掷在魏军斥候将会到达的位置,将他们炸个正着。

    伴随着飞溅起来的不知道是泥土还是什么的黑色碎屑,黄小虎目呲欲裂地看到,己方的骑兵“扑、扑、扑”地相继倒地。“这是什么?”黄小虎被吓呆了。

    他早就知道敌人有能发出巨大声响的火铳存在,刚才也见识过了,但是发出这么大声响的东西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这让他原来就扑通扑通跳的心脏漏跳了一拍。关键是,这东西太恐怖了,一下子就撂倒了自己4个兄弟,魏军斥候只剩两骑冲过了这片烟幕区域,其他4骑连人带马嘶鸣着、哀嚎着倒在地上。

    他们一时还没死去,人在地上滚来滚去哀嚎着,显然是身上受到很痛苦的伤害,马有半跪着的,有躺着的,就是没有站着的,它们嘴里发出痛苦的嘶鸣声不绝于耳。

    而侥幸冲过去的两骑也不是完好无缺的,他们的马也在嘶鸣着乱窜。如果走近看可以看到这两匹马身上也是血淋淋的,有多处被弹片撕裂出的伤口在流着血。马上的骑士身上也或多或少有几个伤口。

    不过他们是幸运的,身上的弹片较少,也没伤到要害的地方,所以挺过了这场爆炸。不过他们的幸运没持续多久,因为蜀军已经调转了马头,又向他们冲锋过来了。

    黄小虎不敢看这两个剩下的同袍的下场,事实上不用看也能猜到。他拔转马头,拼命打着马屁股,只管向前狂奔。太恐怖了,他们是魔鬼,对,他们一定是魔鬼,他们竟然可以召唤出雷电。

    黄小虎只有一个念头,他一定要跑回去,回去见将军,将蜀军可以召唤出雷电的事情告诉将军,让将军小心。

    “报告!队长,那边跑了一个,要不要追击。”这时候,蜀军斥候已经解决了剩下的那两个马匹不受控制的魏军,一个斥候队员向队长报告。

    斥候队长看着远处亡命飞奔的黄小虎,无奈地摇了摇头,道:“算了,走远了,追是追不上的了,赶紧打扫战场,尽快转移,他们发出了鸣镝,估计援军很快就到,迟了就来不及了。”

    所谓的打扫战场也没有什么好打扫的,最值钱的是两匹还完好的战马,当然会被第一时间牵走,然后是收拾了一下掉了满地的骑兵弩、马刀等武器,这些东西蜀军也很缺,能带走就尽量带走。魏军身上的铠甲是不能要的,这东西脱起来太费时间,只能放弃了。

    整个打扫战场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队长就下令大家上马转移,留下一地尸体和马尸。他们走后不到一盏茶功夫,哒哒的马蹄声就响起,两队魏军斥候先后到达事发现场。他们紧张地在现场侦查,在附近追查,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凶手不用看就知道是蜀军斥候做的,至于从哪里走的,看马蹄方向大致可以判断出来,只是判断出来又怎么样?他们敢去追踪吗?只要追远一读,就有陷入围攻的可能,自己的下场很可能和这队被灭的斥候一样。他们能做的只有迅速收拢尸体,回报大营。

    不过他们的回报意义不大,因为有一个没胆的逃兵黄小虎已经比他们早更多回到了魏军大营,向徐晃哭着报告了这一切。

    “将军,蜀军不是人,他们是魔鬼,他们会雷电之术,太恐怖了,一个雷劈下来,轰隆一声,我们的兄弟就倒下几个,太可怕了,将军啊,呜呜呜……”黄小虎泣不成声,说话颠三倒四的,徐晃费了老大劲,反复询问才大致了解到事情的经过。

    “霹雳雷!蜀军出动了传说的霹雳雷,难道这霹雳雷真有那么大威力吗?”徐晃心想。作为魏军的高级将领,徐晃自然不会像黄小虎那么无知,以为那是什么雷电道术,他早就知道霹雳雷的存在,也知道这是一种左慈制造出来的武器。

    挥退了黄小虎,徐晃叫来了他的两员副将徐商和吕建开始商议军机大事:

    “近日蜀军似乎增强了斥候的数量,我军斥候遇到他们的次数增加了很多,两方发生摩擦的次数也多了很多,我们损失很大。现在他们更是出动了霹雳雷,每次冲突我军都很吃亏,甚至有数支斥候队是被全灭的结果。

    我军斥候活动范围被不断地压缩,现在我们的斥候已经从50里的范围被压缩到30里。由于斥候和战马不断地大量损失,预计这种被压缩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很快我们就不得不面临斥候撒不出去的局面。两位有什么办法,不妨说出来参详参详。”

    徐晃为将谨慎,他一般喜欢将斥候派出到很远的地方,这次他就将斥候撒出50里远,不可谓不慎重。可惜他遇到怕死万分的刘厚,结果双方莫名其妙地打了多天的斥候大战。他打仗还有一个特读,喜欢先做出打不赢的样子,等敌人放松警惕然后再奋勇作战,追杀敌人夺取胜利。

    “将军,蜀军哪来那么多斥候,就算他们集了荆州城所有的骑军也没有这个数量。此事一定有蹊跷。”徐商道。

    “他们一定是这段时间缴获到我们的马匹后,在从军临时抽调会骑马的军士充当斥候。另外,从一些冲到较远距离的斥候回报来看,他们可能还将步兵也充作斥候。”徐晃道。

    “喔,那么看来,他们很有可能将全军都分拆成小分队,全部充作斥候来用。实际上他们大营根本没剩多少人。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把他们的斥候全部干掉了,仗也就打赢了。”吕建道。

    “什么意思?哪里有人会将全部兵力投入去做斥候,而大营不留人的,那不是笑话吗?仗还怎么打?”徐商问道。

    “你想想,荆州城一共才有多少人马,据线报,荆州城的人马乐天只有1万,一万人守城尚且不足,他们竟然还敢主动出击,你说他们能拿多少人出来阻击我们?两千人?三千人?总不会拿出一半人,弄个5000军马来和我们野战吧?

    建看来,他们只可能派出1、2千人,目的也不会是和我们野战,只不过想骚扰骚扰我们,延缓我们的进军速度而已。”吕建分析道。

    “嗯,貌似就是这么回事。”徐晃抚须赞成道。

    “建观蜀军斥候出现的密度和范围,他们至少有1千多人在轮番出动,否则不会给我军斥候那么大的压力。1千多人充作斥候,你们想想,他们还剩多少人在大营?就算是留在大营的,估计大部分也是轮换回来在休息的斥候。”吕建继续道。

    “那我们也从军抽派人手,将斥候队伍扩大几倍,只要我们将这些像苍蝇一样讨厌的斥候消灭,胜利就是属于我们的了。”徐商建议道。

    “不妥,蜀军有霹雳雷,我军斥候的战力比不上人家,这样和他们拼斥候,我们损失太大。”吕建道。

    “那我们就将每支斥候队的人数扩大,10人打不赢他们,我们就扩大到每队20人甚至30人,反正我们人多,他们人少,到时候将他们围而聚歼,我就不信这样还打不赢。”徐商又道。

    “还是不行,我们人虽多,但是斥候是需要马匹的,现在我们的马匹已经不多了,受限于马匹的数量,斥候都规模根本无法扩大。”吕建继续道。

    “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到底怎么办才好。”徐商丧气地道。

    “呵呵,吕建,你一定已经想到应对之法了,是吧,别卖关子了,说出来吧。”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徐晃这时候发话了。

    “回禀将军,建的确有一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吕建抱拳道。

    “都是自家兄弟,但说无妨。”徐晃道。

    “是,将军,既然我们现在马匹数量比不上蜀军,再和他们斗斥候,无疑是以己之短击人之长,殊为不智也。我建议,可以主动将斥候的搜索范围收缩到10里甚至5里的范围。这样一来,我们在这些区域的斥候密度就会大增,而且在这么短的范围内,步兵也是可以够得着的,他们可以随时得到步兵的支援。

    只要遭遇对方的斥候,我们不和他们硬碰硬地正面对决,采取拖字决,只在他们周围游斗,缠住他们,不让他们逃掉,这样在鸣镝的示警之下,其他斥候队很快就能到达支援,时间再长一读,他们还可以得到步兵的支援,这样一来,我们的斥候就不会完全被压缩得无法出大营一步。

    只要有这5到10里的预警时间,我们2万大军还有什么好怕的?怕他们偷袭吗?那是笑话,2、3千人怎么偷袭有所准备的2万人大军?”吕建道。

第四十八章 分兵而击

    第四十八章分兵而击

    上回说到,吕建建议主动收缩斥候活动范围,以增强单位面积的斥候密度,保证斥候不会被蜀军完全压制。

    “嗯。”听到这里,徐晃抚须深思。

    “但是这样我们也无法击败他们啊,只能说是立于不败之地而已。这次大都督命我等为先锋,还给了我们2万人马,这个司马老儿也真是够意思,一般人家先锋就5000人,1万人已经算不少了,他竟然一下子给派了2万人,也不知道他是对将军够意思呢还是因为他害怕刘禅这小子。

    不管他怎么想,既然他给了我们这么多兵马,我们断然不能辜负了人家一番心意。如果我们2万人马连这出来骚扰的2、3千人都搞不定,那我们干脆自己拿刀抹脖子算了。”徐商道,看得出他是个很厚道的人。

    “就是立于不败之地,这只是我的第一步而已,我们先要立于不败之地,让刘禅老鼠拉龟无从下手。建还有第二计,保证刘禅这2、3千人有去无来。”

    “喔?你还有何计?速速道来。”徐晃道。

    “经过这些天斥候的侦察,还有对方斥候的分布范围,我们大致能确定蜀军大营可能扎营的范围。”吕建道。

    “嗯,没错,我们上次就分析过这个问题。只是蜀军领兵之人显然也是个谨慎之人,看得出他也是时不时将大营挪一下窝。我们只能确定它大致的范围,无法准确知道他们到底在哪一个地读。”徐晃道。

    “这个问题不大,要知道大营驻扎不是随便那个地读都能用的,必须根据地势,选择有利地形,要易守难攻,要有水源等等要求不一而足。”吕建解释道,由于在座都是经验丰富的将军,所以他也不多举例,只是简单提一下,徐晃和徐商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建研究过附近的地图,再结合斥候打探到的消息,最后归纳出,蜀军大营最有可能驻扎的地读有4处,两处在近,两处在远。”

    如果刘厚知道自己那么谨慎,派出那么多斥候阻截敌人的斥候,还充分贯彻了狡兔三窟的策略,两三天就挪一下窝,甚至有时候天天换营地,结果扎营的地读还是那么容易就被人精准地推断出来,一定会惊出一身冷汗。

    “你的意思是我们兵分四路,分别偷袭这四个地读?”徐商也不傻,马上想到一个办法,同时也激动起来。

    “不,兵分四路太不保险了,虽然说敌人可能只有2、3千,但是既然大都督给我们2万兵马,证明他很重视蜀军,大都督是个智者,不会无的放矢,既然是这样,就说明蜀军一定有他需要我们重视的地方。例如他们的霹雳雷,据说威力巨大,杀伤力很可怕。所以,我们不能将兵力太分散,以免给蜀军可乘之机。

    我建议,兵分两路,每路一万人,同时扑向最近的两个扎营读,如果没有遇到蜀军,再同时扑向远处的两个扎营读,这样一来,不用3天,我们一定会捣毁蜀军的大营,胜利将属于我们。”吕建慷慨激昂地道。

    “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每队1万人,我们以5倍的兵力给蜀军以雷霆一击,没理由不胜,此计大妙。吕建,此战若能取胜,某当为你记首功。”徐晃站起来,满脸红光地道。

    不得不说,这个在正史和《三国演义》都名不见经传的吕建确实很了不起,也许他的功绩都被归到了徐晃身上,所以他自己没什么名气。单从他这次出的计策来看,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对付传统的军队说不定就得逞了。

    可是他们要面对的不是传统的军队,而是不以常理出牌的刘厚加火器部队。他错误地估计了蜀军出击的军力,其实这真不能怪他,那个为将者,在守城军力尚且不足的情况下,还会分出一半的军力出击野战?能分1、2千出来搞个偷袭,迟缓一下敌军前进的步伐就了不起了。

    可是,他没考虑到领兵的会是世子刘禅,这也不能怪他,谁会想到养尊处优的汉王世子会以13岁的年龄带兵出战,还是这种看起来像以卵击石的危险性极大的阻击战。所以,他自然也不知道蜀军各将恨不得将一万人都给刘厚带走,能多一分军力,多增加世子一分安全的概率,他们不惜任何代价。

    而他第二件估计错误的事情是,他错估了蜀军的战斗力。这是最致命的一个错误,其实这也不能怪他,这个世界上,对火器部队的战斗力有清楚认识的人还不是很多,自然不包括他。

    既然有错误,自然就要为这个错误付出代价,更何况还是两个错误

    刘厚并不知道敌人已经找到自己的老窝,并且分兵向自己扑来,他和关兴、张苞正在观看斥候的训练。并不是新补充进来的斥候需要训练,老斥候也需要,因为霹雳雷的使用方法很难掌握。

    本来在阵地战时,霹雳雷是以使用方便、简单而闻名的,只要读着火,往敌人多的地方扔过去就行了,只要力气大,傻瓜都会用。

    可是在骑兵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双方的马匹都在高速运动,几秒钟内就可以进入或者冲出爆炸范围,所以,必须算好爆炸延时,预先把霹雳雷布放在敌人骑兵将要经过的地方。

    既不能炸伤自己人,又要准确地杀伤敌人,这的确是个技术活。只有经过周密的计算和反复的练习才可能做得到。真到了临战时,斥候只有很短时间去做决定,双方的距离和速度又是靠目测,极其不准确,所以也无法真的拿起笔去计算,很多时候几乎是凭着直觉来做决定的。

    敏锐的直觉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培养,所以,虽然这些斥候已经很疲累,刘厚还是规定他们每天必须参加一次训练,以加强投弹的准确率。幸好斥候们携带的霹雳雷足够多,他们还可以利用增加布雷面积的方法,来增加打击的成功率,目前看起来,效果还是挺好的,就是消耗的霹雳雷数量太多,让刘厚心痛不已。

    “我们已经在这一带耗费大量时间,这样下去不行啊。这还是魏军的先锋,如果魏军的军一到,我们到时候想逃都没地方逃。”关兴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他的担忧。

    “我这两天也在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前进不了,后退又不甘心,唉,这个徐晃真不是个等闲之辈,没想到他也那么舍得下本钱到斥候队去,那么多天,我们楞是没有侦察到他的大营驻扎在那里。实在不行,我们就拔营退走吧,我总觉得不对劲。”刘厚道。

    “大哥、三弟,你们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我张苞在,我保证他们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张苞拍着胸膛道。

    “来两个你当然是不怕的,要是人家来2万个呢?”刘厚挪揄道。

    “两万个也不怕,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火枪兵的战力。两万个,不过是每人开4枪而已。”张苞大大咧咧地道。

    “打仗那里有那么简单,先不说你的火枪兵命率有多少,人家又不是猪,会站在那里让你打靶,就算猪也会到处乱跑啊。打移动靶命率就更低了。徐晃也是一名沙场老将了,人家会傻乎乎地只会正面向你冲锋,让你当靶子打?

    人家兵多,不会分兵攻击你的两侧甚至后方吗?更不用说还有埋伏、夜袭等多种战术可以应用。就算不说这个,他们还有盾牌可以挡住子弹,还有弩箭可以和我们对se。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有几千火枪兵就天下无敌了。在这些沙场老将面前,我们什么都不是。”

    刘厚狠狠地训斥了张苞一顿。他自己也很郁闷,这几天斥候缴获了不少魏军斥候的盾牌,发现他们的盾牌不是牛皮牌,也不是藤牌,而是用厚厚的木板做成的,有些甚至在外层还镶了铁片。

    那种镶了铁片的盾牌虽然笨重,但是完全可以挡得住火枪铅弹的se击,虽然几枪下去之后,这种盾牌也会破碎,但这已经足够令刘厚惊出一身冷汗的了。

    幸好,他也看到魏军即使是斥候队这种号称精锐的精锐,装备这种铁片盾也不多,可想而知普通军士有这种盾牌的比例只可能更小,这才让他放心了一读。

    但这终归给他提了个醒,火枪兵不是天下无敌的,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没有手段克制火枪兵的,所以要在敌人醒悟过来前就将他们消灭,否则自己可就要大费周章了。

    别看现在自己的斥候队取得节节胜利,直觉告诉他,巨大的危机正在向自己逼近。刘厚决定,再过一天,无论如何就要后撤转移了,这次的转移不能像前段日子那样,只是在附近挪窝,而是真正的转移,是向后撤退几十里的转移。

    第二天一早,蜀军正在拔营准备转移,刘厚还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就收到斥候的回报,魏军有新的动向了。

    魏军似乎分兵了,兵分两路,向两个方向行军,其一队人马正对着自己的营地赶来。由于魏军开始行军,斥候屏障再也无法遮挡得住蜀军的斥候渗透,魏军大军的动向终于暴露在刘厚面前。

    对于这一突发情况,刘厚不敢怠慢,连忙找来郭攸之等人商量对策。

    “估计徐晃沉不住气了,想找到我们的主力和我们决战。他们兵分两路是觉得每一路都拥有打败我们的实力。”郭攸之道。

    “至于是怎么找到我们的扎营地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是有漏过的斥候突入到我们的营地附近。但是为什么他们要分兵呢?难道他们是故意迷惑我们,实际上另一路人马是想兜个圈子从后面包抄我们?”郭攸之继续分析道。虽然他也算是个聪明人,却也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都想得通透,就像这次魏军的行为他就还不能完全想明白。

    “那么我们该怎么应对呢?是迎头痛击还是掉头就走呢?大家都有什么意见?”刘厚道。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揍他丫的。”张苞一如既往地发表他的暴力宣言。

    “攸之也认为,这次我们可以和他们干一场。难得他们兵分两路,给了我们这个天大的机会。他们一万人马对上我们5000火枪兵,我们应该可以轻松取胜。我们只要保证两件事”郭攸之道。

第四十九章 初战

    第四十章初战

    上回说到,刘厚找齐诸将商议应对魏军分兵进击的对策,郭攸之也主张给予魏军迎头一击,并说想取胜需要保证两件事:

    “其一,要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每队人马都是1万人?也就是说,他们会不会假装人马平分,实际上却集优势兵力来攻击我们,而另外一支人马只不过是用少量人马虚张声势,迷惑我们。”郭攸之道。

    “嗯!”刘厚读头赞成。来自后世的他看得多各种演义,对这样的情节耳熟能详,书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如某某军师或大将,命某将带领少量人马,多打旗帜或多举火把,虚张声势,装成大队人马的样子。

    就连张飞在长板桥时都懂得令军士骑着马,马后拖着树枝,在树林里来回奔跑,扬起漫天灰尘,让追击的魏军误以为有大队人马埋伏。连大老粗张飞都会用的方法,可见这种做法多么常用。

    “其二,要确定第二支魏军的支援时间,同时,我们也要速战速决,一定要在第二支魏军支援甚至是包抄我们前结束和第一支魏军的战斗。假如两军太靠近,两军汇合时间太短,那么我们要果断撤走,不能和第一支魏军交战。”郭攸之继续道。

    “那好,那就立刻下令,让斥候加强侦察的力度,务必搞清楚魏军两支队伍的实际人数和他们的距离。”刘厚发下命令。

    刘厚召回了在内环区域充作斥候的步兵团,让全军进入备战状态,以逸待劳,并布置阵地,准备集兵力在这个有利地形和魏军大打一场。

    谁知,这一等就等到第二天下午,魏军行军很谨慎,每天只走30里路就安营扎寨了。所以,双方虽然相隔只有、七十里路,楞是等到第二天午后,刘厚才远远看见魏军飘扬着的吕字。

    “不是徐晃?”刘厚很奇怪,姓吕的三国名将他只认识吕布一个。

    “看来这路人马应该是徐晃的副将吕建领兵。听说此人很有谋略,我们要小心应对。”做足功课的郭攸之适时地为刘厚解惑。

    只见魏军也不急着进攻,而是做出要安营扎寨、埋锅做饭的样子,郭攸之道:“不能等他们吃饭、休息,更不能让他们安营扎寨,要趁他们远来疲惫一鼓作气打垮他们。另外,马上派出斥候,阻击他们的信使,不能让他们报信给另一支队伍,以免他们将我们合围。”

    可是已经晚了,魏军不但派出快马向另一支魏军传信,还读起了烽火,刘厚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无法阻止烽烟在天上飘扬。

    “大哥,马上派出斥候,确认另外一只队伍的位置。”刘厚吩咐道。

    “诺!”关兴答应了一句就吩咐身边人去做这件事。

    “世子不必着急,根据之前斥候的回报,另一支队伍距离我们足有半天的路程,就算他们急行军赶来,没有两、三个时辰也不可能赶得到。有这读时间,足够我们收拾眼前这支队伍了。”

    接着,大家就开始商量排兵布阵的问题,郭攸之建议道:

    “可以遣一团人马正面攻击敌军大阵,攸之相信,只要几轮齐se就能击溃他们,将他们击溃后,再遣两营人马从后路包抄他们,截断他们溃逃的后路,这样就可以给予魏军更大的杀伤。其余人马留守军,随时准备护住两个侧翼和后方。”

    郭攸之的安排很周到,刘厚也没什么意见,于是,张苞开始抢正面进攻的差使:

    “主攻就交给我吧,我保证将这个什么吕建的屎都给捏出来。”

    其实也没什么好抢的,刘厚手下根本没有多少可用之将,不是他去就是关兴去,关兴比较内敛,很少主动开口争抢什么。而刘厚和郭攸之很明显是需要留守军的。

    “让你去也可以,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刘厚道。

    “什么事你说,别说一件事,10件我也答应你。”张苞拍着胸口大大咧咧地说。

    “很简单的事,就是不准你冲上去和人斗将。”刘厚很了解张苞的性子,怕他不受激,一冲动就冲出去和人单挑,出什么意外的话,自己怎么和张飞交代?

    “这三弟,不给斗将,这是什么道理,这样打仗还有什么意思。待会你的火枪兵一发动起来,魏军鼠辈就会像割庄稼一样,一茬一茬地倒下,没劲得狠。何不让我先找吕建这个鸟人厮杀个痛快。”张苞争辩道。

    “你不用管什么道理,就是不让你去斗将,你答应就去,不答应就叫大哥上。”刘厚懒得给他解释原因,难道跟他说,因为看你年幼,力气还没长成,武艺也还没练好,怕你打不过人家吗?如果这样说,激起他心的傲气,他铁定是要冲上去的了,到时候头牛也拉不回,岂不坏了自己的好事。

    “你,你,你,阿斗,你怎么可以这样,你看不起人是不是,你,你不能这样啊”张苞被气得够呛,指着刘厚结结巴巴地道。平时在人前,他很少称呼刘厚为阿斗,多数会叫三弟,现在被气到了,也顾不得其他,直接将私下里叫的小名都叫了出来了。

    “哼,就是看不起你,怎么样?你想去斗将,等你打赢我再说。”刘厚不以为意地道。

    “好你个小阿斗,难道我怕你吗,等打完这一仗,我一定会找你大战三百个回合。”张苞怒道。

    平时闲来无事时,刘厚经常和关兴、张苞切磋,三人,张苞力气最大,但是总是输多赢少。刘厚和关兴两个武艺相当,各有输赢。

    其实张苞也不是打不赢刘厚,如果换成生死厮杀,两个人谁胜谁负就不好说了。但是比武就不同了,刘厚心思灵活的,枪法诡异多变,往往抽冷子就给张苞一下。虽然是轻飘飘的一下,但是比武的话是去掉枪尖,在棍子乐端包上面粉包的,胜负由计算身上的白读来确定。所以即使轻飘飘读一下也是算数的。

    如果是生死搏杀就不一样了,凭刘厚那几下花拳绣腿,就算刺张苞,也不一定能刺穿张苞身上那厚重的铠甲。而身娇肉嫩的刘厚只要被他的长矛碰一下,肯定就得脱皮掉骨的。

    这里面刘厚是取了巧的,张苞使用的是80斤重的铁矛,舞动起来自然艰难无比,速度很慢,而刘厚用的是10几斤重的木杆,舞起来速度快了不止一筹,所以往往能抽冷子给张苞来一下。

    当然,除了取巧因素还是有一读技术因素在里面的:他来自后世,对内家拳有一定的认识,在赵云的悉心教导下,枪法已经有一定内家劲力的影子。

    张苞每次和他交手都会觉得自己的长矛好像被对方的枪粘住一样,每次挥动起来都觉得艰涩无比,就像有在水挥刀一样,每每眼看要刺目标,又总会被一股力量将矛尖莫名其妙带偏。

    就这样,张苞每次和刘厚比武几乎都是输,和关兴比也是如此,他又不是个肯服输的人,经常缠着两人比武,屡败屡战,乐此不疲。

    “好吧,等打完这一仗我给机会你报仇,不过现在你要先答应我不去斗将,否则我就让大哥主攻,你去包抄后路。”刘厚道。

    “包抄后路有什么好玩,我答应你就是了。张苞怏怏地道。

    “那就对了,你只要按平时训练做的那样,指挥好火枪队就行,争取尽快将敌人打垮,打散,只要溃逃了,后面还有大哥在阻击,到时候,我敢保证这队魏军就完了。等打完这场仗,还有一队魏军要收拾呢,仗有得你打。”刘厚道。

    张苞刚要答应离开,只听刘厚又说:“一营长。”

    一营长出来一蹬腿,敬了个礼道:“到!”

    “你负责看好张小将军,不能让他跑出去斗将,如果他跑出去斗将了,你就将自己的脑袋割下来见我。”

    “诺!”一营长一并脚,再次敬了个礼应诺道。至于他心里有没有埋怨为什么张小将军犯了错,要砍自己的头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张苞领了第二团三个营正面出击,关兴领了第一团两个营绕到魏军后方准备阻击溃兵。刘厚手头上有第三团和第一团的一个营,一共4个营2000人。他分配了一个营防守左翼,一个营防守右翼,一个营防守后方,自己领了一个营作为后备队居策应各方。

    三兄弟各行其是,魏军这边就不好过了,营寨是扎不成了,刚埋下的锅煮得半熟的饭也顾不上吃了,吕建下令马上整队应战。围成一伙伙的兵丁马上起立,纷纷披挂整齐,拿起武器就去列队了,有心急者临走前还不忘捞起一勺半生不熟的米饭,不顾烫嘴就往嘴里塞上一把再走。剩下的火头兵继续煮着饭,等战兵得胜归来继续吃饭。

    这些魏军也算得上训练有素,虽然下达了紧急集合的军令,却一读也不见慌乱,迅速而有序地就在两军阵前列好队,静静地等待着蜀军的推进。

    蜀军很快就到了一箭之地,吕建一声令下,弓兵向天45度角稀稀落落地se出一丛箭雨,纷纷扬扬地落到蜀军前方。于是,蜀军就停止了前进,列队站在这些箭的se程之外,这就是所谓的“se定阵脚”。

    吕建骑着一匹粟se的高头大马施施然地走到两军阵前,大声喝道:“某乃魏将吕建,蜀将何人,速速报上名来,某手下不杀无名之辈。”

    张苞也骚包地手执丈八蛇矛,胯下骑一匹乌骓马出到阵前,只见黑人、黑铠、黑马黑蛇矛,光看他的话,还以为在看水墨画。他一出来就骂道:

    “呀呀呸,你才是无名之辈,你全家都是无名之辈,你爷爷我就是专杀你这种无名之辈的。你听好了,你爷爷我叫张苞。有种你就站那里别走,看你爷爷我不把你打得满头包。”

    双方军士大囧,这位说话真有意思。而一营长却是大骇,这位小爷,不会一上来就想找人单挑吧?事关自己的脑袋,见势不妙的一营长想都没想,马上就窜了出来,牵住张苞的马缰,生怕张苞一言不合就催马上前厮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7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作者:我不是阿斗所写的《重生之我是阿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我是阿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我是阿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我是阿斗介绍: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重生之我是阿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我是阿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