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重生之我是阿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阅读

作者:我不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今天停更

为了让纵横省下这个月给我的全勤奖,我决定停更一天。

    好吧,其实我是今天有事要忙,身体又不太舒服,熬不了夜,只好停更一天了。

第一百八十八章 税关

    第一百八十八章税关

    上回说到,章陵县令想尽办法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搜刮民脂民膏,他不满足于土地的那点产出,将主意打到商人上面去。◎頂點小說,

    可惜章陵县并不在正常的贸易线路上,大部分商家都走襄阳那一条线,那里有官道,有大马路,而且沿线也较安全。

    以前很少有商家会走章陵县一线,这条线路没有大路通到吴国和蜀国,或者说线路都不对,走这里需要通过一些弯弯曲曲的山间羊肠小道,既崎岖又危险,一般商家谁愿意走?

    这也导致章陵县令想通过正常的贸易收取税款变得很困难。说到这里也许大家已经想到了,没有正常贸易那是不是还有不正常的贸易?

    说得没错,那些放弃官道不走而走这些崎岖山道的人,多数是从事非法生意的,也即是走私。

    所以,在以前,章陵县这一条线是从魏国走私到吴国和蜀国的一条重要通道。鄂焕当时正是从这条走私通路悄悄潜到章陵城下的。

    那些人从事非法贸易的人,自然会将章陵县衙门上下都打点一番,好找一把遮阴挡雨的保护伞。而章陵县令又上赶着捞钱,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臭味相投,一方行贿以谋求保护和便利,一方索贿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是最简单的一种官商勾结形式,当然,也可以将章陵县衙门看成黑社会,他们收了保护费就不给那些走私商捣乱找麻烦。

    鉴于他们还会提供一些便利,也可以将他们看作服务性行业,或者服务型官府,他们收了钱,提供服务,走私客付了钱享受到服务,双方互利互助,又为gdp作出了贡献,何乐而不为?

    服务于走私行业就是章陵县之前的重要收入来源,不过,最近章陵县的这种“服务业”迎来春天,来了个井喷式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章陵县令应该感激刘厚,因为让他生意激增的原因是襄阳正在打仗。

    由于刘厚第二次领兵北伐襄阳,使得这条正规的商路断绝,那些商队不得已只好放弃宽阔易走的官道,改走章陵那边的崎岖山道。

    这些做正当生意的商队数量比做非法生意的多得多了,章陵县令见有大量商队涌入境内,大喜过望,于是派人在必经之路上设置关卡,对过往的客商收税,这就是税关,和后世的海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他又在城内开了几家客栈、车马行、青楼、赌馆等服务性行业的铺子,一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样子。

    如果被刘厚看到他所做的一切,一定会惊异地称赞他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发展经济的弄潮儿。

    那些过往的客商不缺钱但旅途苦闷,有机会给他们放松放松自然不会放过,于是,章陵县令提供的这些服务项目一时间生意大好。

    章陵县令最近可是赚钱赚到手软,真正的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生财有道的章陵县令直接将章陵县的gdp翻了几翻,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做到后世改革开发放提出的在若干年内将gdp翻一翻再翻一翻的目标。

    这些日子里,章陵县一个县的财政收入都赶得上人家一个郡了。当然,gdp的大部分收益都进入了章陵县令的口袋,老百姓能享受到的好处有限得很。

    特种兵和司马懿的家眷到达章陵县的税关后,交了不少的税金,隆兴行的人又提前上下打点了一番,成功地使那些衙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要让那些守关卡的衙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因为他们这一行看起来就不像做正经生意的。

    他们那几辆马车都被布幔遮挡得严严实实的,从外面根本无法看见里面是什么东西。他们甚至宁愿缴纳巨额的税金也不愿意衙役们上车去检查里面的货物。

    这种可疑的举动充分表明,他们在走私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过衙役们对这种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在襄阳没打仗前,这种偷偷摸摸、神神秘秘的东西多的是。

    最常见的情景是这样的:当衙役们要去检查某支有问题商队的货物时,就会出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给衙役们塞上一锭白花花的纹银。于是,这些衙役会意,说上一些不咸不淡的话后,就挥挥手放行了。

    这次也不例外,当衙役说要打开马车上的布幔检查里面的“货物”时,就来了个壮小伙,给他们每人塞了一锭足有十两重的纹银。这一下,衙役们都知道,马车上的“货物”肯定非同小可了。

    十两纹银有多少?差不多是这些衙役一年的工钱了。他们平时发工钱都是发铜钱的,这白花花的纹银少见得很。这帮人出手那么阔绰,如果不是在走私一些价值很高的东西,他们怎么舍得出这个本钱?

    明白归明白,衙役们也知道规矩,他们知道,自己不能赚走了所有的利润,总要给人家也赚上一点,否则,没利可图人家干嘛还走这条路,要知道像章陵县这样的走私通道可不止一条。

    他们还知道,有些钱不该他们赚、有些货不该他们碰,如果他们赚了或碰了,不但会使以后少了客户,甚至可能为他们带来灾祸,因为首先,这些走私客都是亡命之徒,逼急了他们什么事都敢干。

    其次,干这行的人都会打点到县令。如果自己不开眼破坏了规矩,他们有的是办法整治自己,甚至到时候连县令都不会帮自己。

    于是,衙役们收到好处后,照例挥挥手,就要让他们通过关卡。可是,正在这时候,突然听到一个稚嫩的童音从一辆马车里传出来:“救命啊,我们是司马大都督的家人,我们被绑架了,快救……”刚说这里,就听到“噼啪”一声,那童音就嘎然而止了,显然是呼喊的人被打晕了。

    那呼喊的人正是日后成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故事中男猪脚的司马昭。这个日后的巨枭现在不过是一个任人**的小屁孩,给人一个手刀轻轻磕了一下后脑勺就晕了过去。

    今天一早赶快来补上昨天的,省得有人骂我老断更,其实我这个月只断了这一次,不算过分吧?

    感谢一下各位支持我的朋友,特别是风之幻蜥、longtu168168、生产队长121、小小紫精灵、无聊的人761等等,不一一列举了,他们给我投了很多月票,我从来都没求过什么票,无论是月票还是红票,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沦落为2k党,真没什么脸面求票了。可是他们依然很支持我,这令我很感动。我意外地发现,我这个月竟然有30张月票,在历史类月票排行榜上到了12名,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我一向秉承着“因其不争,所以莫能以之争”的原则,很少求票、争名次,这次也不例外,我继续不求月票,也不说要冲击月票榜前十名那样的话。但是朋友们的一番心意我还是要感谢的,要不显得我多无情啊,我的刀是无情的,但是我的人很多情那。谢谢各位!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司马昭、博弈论

    第一百八十九章司马昭、博弈论

    上回说到,本来特种兵们已经打点好税关的衙役,可以顺利通过税关,离开魏国境内,谁知道在关键时刻,司马昭这个小子在马车里大声呼叫起来,将他们一行暴露了。…≦頂點小說,

    本来司马懿的家眷以为是曹丕派人来带走他们,这令他们放弃了抵抗。可是,一路上逃亡了那么久,他们早就起了疑心,按理说,如果是他们魏国的皇帝要对他们怎么样,那也是在许昌城找个地方处理他们。

    就算要出城,顶多也只会在城外不远的地方,可是这些精壮的汉子却带着他们一路向南走,走了那么久的路,司马老夫人都怀疑他们已经走出魏国的范围了。

    到了这个时候,答案已经是呼之欲出了,这些带走他们的人肯定不是曹丕派来的人,他们极有可能是东吴或蜀汉这两个敌国皇帝派来的。

    假如是这样,就不难进一步推测出,他们捉走自己这些老弱妇孺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自己的儿子司马懿。

    知道这个答案后,司马老夫人不干了,她不断开口试探特种兵们的身份和目的。特种兵们自然是守口如瓶。见从特种兵口中得不到答案,她又试着逃跑,可是,一群老弱妇孺在人数是他们一倍以上的特种兵面前如果能逃跑成功的话,那就真是笑话了。

    逃跑不成,这些司马懿的家眷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开口辱骂特种兵们。打不过人就靠嘴上讨便宜,大抵是这些女人唯一能做的了。特种兵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自然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所以他们的辱骂之策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就这样一路来到了章陵县,到了章陵县,由于要过税关,特种兵们怕他们在过关时闹出什么事情来横生枝节,于是,就将他们捆绑起来,同时嘴里还塞了布团,防止他们发出声音,这也是为什么马车要用布幔围住的原因。

    因为这些俘虏都是老弱妇孺,所以,特种兵们之前一路上都比较优待他们,没有对他们进行捆绑和塞嘴,只是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已,直到了临近税关的时候,才对他们采取了捆绑措施。

    司马昭这个小屁孩虽然年纪小,但是鬼得很,他先是可怜兮兮地央求押解他的特种兵不要捆绑他,说捆起来绳子勒得太痛了,又赌咒发誓自己不会乱来。

    特种兵自然不会听他的,依旧把他绑了起来,不过照顾他还是个小孩,就没有将绳子勒得太紧,那个特种兵心想有自己在旁边看着,谅他一个小屁孩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可是,没有想到这个司马昭人小鬼大,他是屈膝坐在车厢中的,他的手被捆绑在背后,可是膝盖却是屈着顶在胸前的,只要俯下头膝盖就可以够得着嘴巴。

    当商队到达税关后,特种兵全神戒备,虽然他们有派人去打点那些衙役,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些衙役会不会一时脑袋抽风,干出点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所以特种兵们要戒备,一旦发生意外时,他们就会全力出手,杀出税关,杀出一条血路回到蜀国境内。

    司马昭就是趁着押解他的特种兵将注意力转移到马车外的衙役身上时,慢慢地俯下头,用两个膝盖夹住塞在嘴里的布团,猛然将它拔了出来,然后大声呼叫。

    他希望通过这声呼叫引起外面魏国衙役的注意,然后再调动大队人马围过来救回他们。不得不说,司马昭虽然聪明,但现在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考虑问题还欠妥当。

    其他大人就算不捆绑他们,不塞他们的嘴巴,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呼救。很简单,现在每个人旁边都有两个手持利刃的彪形大汉,只要他们敢有任何异动,腰间多两个窟窿出来那都是轻的了,搞不好瞬间就给人摘了脑袋。

    他们可是亲眼看过这些特种兵在司马府后门怎么砍瓜切菜地屠戮那些家丁护院的,他们绝对相信那些杀神杀他们也会像杀鸡一样,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所以,**惜生命的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只有司马昭这个小屁孩想事情没有想到那么深入,不知道有这样的危险,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这就是无知者无畏,不过,换一个角度来说,也许他不是想得太简单了,而是思虑得太周全了,或许他算计到,那些特种兵根本不敢杀他们呢?

    也许他觉得,自己这些人还有利用价值,而且这个利用价值是巨大的,否则这些贼人也不会费那么大的代价将他们从许昌弄出来,既然自己这些人那么重要,那么他们一定不会轻易杀死自己等人。

    当然,这涉及到很高深的博弈论知识了,不是司马昭这个小屁孩可以想得明白的,事实上一般人也想不到那么深,只有一些智谋高深之士才有可能想得明白。

    可是偏偏今天这个小屁孩司马昭误打误撞撞对了,即使这次司马昭弄出这么大的乱子,守着他的特种兵依然舍不得杀他,只是用手刀将他敲晕过去而已。

    不过,司马昭这一声呼喊,的确惹来了麻烦。那些衙役一听就愣住了,如果是普通人,就算呼救他们也可以不理,既然这些壮汉都给过银两打点过了,自己就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就算遇到拐卖人口、绑架人口这样的黑社会才会干的事情,他们也同样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年,各种非法的买卖他们见的还少吗?就算是偷运人口他们也没少见过。

    可是事情涉及到司马懿那就不一样了,司马懿那是什么人?那是魏国的大都督,统领着二十万大军和蜀军作战的超级大牛,在魏国朝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如果马车里真的是他的家眷,那这件事就大条了,而且是大得没边的大事件。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些人捉了司马懿的家人想要干什么。

    一旦让他们得逞,那不但是司马懿和他那二十万大军危矣,自己这些和襄阳城近在咫尺的渣渣们肯定马上就要面临蜀国铁蹄的践踏。

    到时候甚至整个魏国都危矣,因为如果失去了这二十万大军,魏国国力必然大损,那时候,离亡国也不远了。

    衙役们暗恨那个呼救的小孩,他们宁愿从来没有听到过这句呼喊。现在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到底是救还是不救这些司马懿的家人?tobeornottobe,这真是个问题。

第一百九十章 暴露

    第一百九十章暴露

    上回说到,司马昭在税关上呼救,衙役们暗恨这个小屁孩,让他们听到这声呼喊,使他们陷入了救与不救的两难境地。

    救的话,对方明显有很多彪形汉子,个个都是手臂粗过大腿、一脸彪悍相,而且他们的行囊鼓鼓囊囊都是的,明显暗中携带了武器。一旦开打起来,自己这些只会勒索百姓,欺负良善的“公务猿”估计三两下手脚就被人家解决掉了。

    不救的话,就等着迎来司马懿的怒火吧。司马懿位高权重,如果他得知自己的家眷曾经向自己求救,而自己这些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话,那自己必然会为今天的不作为付出代价,这些代价很可能不止去官丢职那么简单。

    隐藏在某一辆马车里的郭长盛透过布幔的缝隙,将这里发生的一切都看在眼里,正当衙役们犹豫不决时,他将大拇指和食指放进嘴里,吹出一声尖锐的口哨声。

    听到这声口哨声,特种兵们纷纷从各自的马车上跳了下来,然后用手中的马弩对准了税关中十几个衙役。特种兵们动作干净利落、整齐划一,他们军靴踏在地上的声音和马弩发出的声音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节奏感,令人好像在听音乐演奏一样,竟然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但是,对于那些衙役来说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只感到一股肃杀的气势迎面而来,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杀气压迫得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衙役们两股打颤,上下牙互磕发出格格的响声,更有一两个胆小的直接瘫倒在地上,裤裆处传来了一股尿骚#味。

    郭长盛举起左手,只要他的手挥下,特种兵们手中的马弩就会毫不留情地射到那些衙役身上,他们顷刻间就会变成马蜂窝。

    眼看着郭长盛的手就要挥下来,一个年纪比较长的衙役及时反应了过来,他马上跪了下来,双手抱拳道:

    “各位好汉饶命,小的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三岁小儿,还请各位好汉可怜小的,不要杀小人,小人这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还请各位好汉放心上路,小人保证,绝对没有人敢阻拦各位好汉。”

    现在的形势等于是屠刀架在脖子上了,这名老衙役再也顾不得那么多,脑袋一热就说出了这段遇到山大王时经典的求饶切口来。至于为什么他老母八十岁,他儿子才三岁,这么大的时间跨度是不是创造了人类生育年龄的吉尼斯记录他就不管了。

    当然,日后会不会因为见死不救司马懿的家眷而被他算账,会不会因为向贼人屈曲求全失去气节而被县官算账,这会也统统不管了,在这个危难的时候,保住小命是首要的任务。

    见到这些人的熊样,特种兵们深深地鄙视他们,杀他们真是脏了自己的手,但是不杀他们一旦他们泄露了消息,自己这些人未必能走得出魏国境内。

    这个税关实际上并不在章陵城内,而是在离章陵城还有五里路的地方,这个地方的道路夹于两座山之间,是去章陵城的必经之路,很是适宜修筑关卡。

    要离开魏境,必须从章陵城北门入城,然后从南门出城,再从山间小道进入蜀国的境内。

    章陵县令之所以在这里设立税关,就是因为他不满足于只在城门收那么点入城费。他在这个税关先收第一次税,入北门时再收一次,等那些客商出南门时再收第三次,这样就可以收到三份税款。

    那为什么不三次合而为一,一次过收多点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原因之一嘛,这是章陵县令玩的一个小小的心理游戏,如果一次过收得太多,那些客商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经营,他们说不定会翻脸。胆子小的可能宁愿绕远路也不再走这条路线了,脾气不好的,大打出手也不足为奇。

    而分开三次收,那些人交了第一次后(第一次往往收得不多,越往后收得越多),遇到第二个收费站时,虽然也会觉得不甘心,可是因为已经交过一次税金,如果不继续交这个买路钱,尽快通过这段路,那么第一次交的钱就等于白交了。

    而且,这里的税关都是实行双向收费的,即从两边经过都要交一次税,所以,这些客商即使想不交第二次税,想要原路返回,那么当他退回到刚才第一个税关时,还得重新交一次税。

    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在第一个税关交了税,过了这个关后,后面的关卡他们就被逼着不得不继续交下去。

    第二个原因是,入城和出城收的税款,是需要提取一部分交给朝廷的,朝廷专门派了监督的官员监督这方面的税收,这样一来,这两道关卡收的税能落到章陵县令手上的就少了。

    而第一道税关是章陵县令私自下令设置的,只要瞒着监督的官员,或者收买他,那么第一个税关所收的税款就可以全部被他中饱私囊。为了自己的小金库着想,章陵县令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么个三段式收税方式,不可谓不天才。

    除收税之外,因为章陵城往南后,马上就要进入山林,沿途很长时间都很难找到客栈、补给点,所以,大多数客商到了章陵城都要住客栈,补给干粮、草料等。

    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客人还可以到赌坊、青楼去嘿皮一下,而这些统统是需要付钱的。于是,章陵县令就实现了层层盘剥,使得收益最大化。

    当然,收益最大化说的是章陵县衙门,对于过往客商来说,那就是损失最大化了。

    本来如果他们没有暴露的话,特种兵大可以从容应对,他们并不打算在城内停留,只要交足税金,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城池,进入山林中。

    只要进入山林中,他们就安全了,因为那里有人接应他们,山林作战魏军远不如蜀军,到时候就算有追兵追来也奈不了他们何。

    可是现在一切都被司马昭那小子的几句话毁了,他的话逼得隐藏在马车里的特种兵不得不现身出来,暴露在众人眼中,这样一来,一旦风声走漏,城中守军有了准备,他们怎么办?

    难道凭着他们这三十人就想攻下一座城池?这座城池虽然只是县城,但是因为地处边境地带,所以有驻军两千人,三十对两千,还是依城而守的两千军人,这仗怎么打?

    据说下星期五有大封,希望到时候能有好成绩。

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径

    第一百九十一章捷径

    上回说到,特种兵们被司马昭一句话逼得暴露了行踪,现在事情就变得麻烦了,他们还没进城,城中有两千守兵,如果他们在这里的消息被城中守军知道,那他们怎么办?难道以这区区三十人去攻打有两千人镇守的城池吗?

    特种兵也是人,不是红内裤穿在外面的超人,让他们搞突袭暗杀,甚至正面对抗他们都可以以一敌十,但是让他们攻城那是断断不能的。

    搞出这样的事来,特种兵们恨死了司马昭这个小屁孩了,杀他的心都有来,可是,偏偏他又是个宝贝疙瘩,别说杀他来,就算是他掉一根汗毛也是一件麻烦事。

    司马昭不能杀,但是这些衙役就不一样来,杀多少这些特种兵心里都不会起一点波澜,他们不说是杀人如麻,但是也是身经百战,每个人手中起码都有几十条人命,杀这些衙役就如杀鸡宰够一样简单。

    可是,杀了他们也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会惹来麻烦,现在在税关中等待过关的商队可不止他们这支联合商队,还有其他若干支或大或小的商队在等待着交税过关。

    这些商队的人现在都露出好奇的表情看着这边。对,你没看错,是好奇,而不是害怕。这些商队有些是搞走私的,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就算是那些做正当生意的商队,因为要长途运输,也会雇请一些保镖人员,这些人也见惯了打打杀杀的事情。

    所以这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的事情他们也没少见,只是很少见有人将军中的弩机也拿出来行商而已。不过他们也不感到惊讶,这个乱世,能组织那么大规模商队穿州过省甚至出国行商的后#台老板,必然有很深厚的官方背#景。

    所以,眼前这支拿出弩机的商队说不定就是某某将军的私人财产,这点从那些拿弩机的汉子彪悍的气势和强壮的体魄也可以一窥究竟,既然是将军的商队,那么使用军中弩机武装保镖就不足为奇了。

    由于隔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其他商队听不到这边的对话,对于这边具体发生什么事他们一点也不知道,还以为是双方因为税金的问题达不成协议而剑拔弩张呢。

    这种事很常见,这个时代收税可没有一定的标准,全凭当官的和衙役的喜好,多收点少收点还不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

    有时候遇到贪得无厌的衙役,肆意提高他们的税额,一些走私客被逼急了抽刀出来和衙役理论并不少见,甚至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也是有的。

    反正他们干的也不是什么正当生意,身份也是见不得光的走私客,大不了打完之后,以后不走这条路线,换到其他走私通道去混饭吃就是了。

    不过吵归吵、打归打,他们一般不会闹出人命来,如果闹出人命,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到时候官府就会全国发下海捕文书,虽然还不至于无处躲藏,但是也必然为自己的出行带来不便。

    这些客商就是满天下到处行走做生意的,如果每去到一处就要担心被人通缉,自然会对他们的生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这种械斗或者叫打群架通常也只是小打小闹,出一口恶气就算了,很少会闹出人命。

    而现在的特种兵也不想闹出人命,他们考虑的当然不是怕被人全国通缉,而是怎样做才能在不惊动章陵城中守军的情况下,顺利穿城而过。

    如果他们现在图一时之快射杀了这些衙役,很难保证周围的目击者不会有人跑去章陵城告密领赏金的,除非将这些目击者全部杀死。但这里有这么多人,他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杀死,万一有几个人遁入山林,然后绕路回城报信的呢?

    郭长盛将举起的手握成一个拳头,然后慢慢放了下来,这个手势是停止攻击的意思。特种兵们收到命令后,没有发射弩箭,但是也没有放下弩机,依然用马弩指向那些衙役们。

    郭长盛解除了攻击命令后,开口道:“哼!不杀你们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怎么保证你们不去守军那里告密,怎样才能让我们安全通过章陵城。”

    既然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郭长盛决定将这个问题交给这些衙役们,相信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一定会想出一条两全之策。

    “各位大爷尽管入城就是了,我们保证不会回去将这里发生的事情跟守城的士兵说,所以,你们大可以按照正常程序入城,某向你们保证,一切无碍,无碍的。”那个年纪稍大的衙役回答道。

    “哼,无碍?无碍你妹啊,你保证,你的保证有用吗?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现在给你们两条路,一就是你们带我们通过章陵城,不过为了防止你们玩什么花样,我们全程要用刀架在你们脖子上;

    第二就是我们杀了你们后,再另外找其他的路回到吴国。两国边境线那么长,某相信我们随便都能找到一条回国的路。”郭长盛道。

    他在这句话里,好像不小心泄露了他们的来历,其实是暗中布下了个陷阱,让衙役们以为他们是吴国派来的,以混淆以后魏国调查人员的视听。

    “不用,不用,你们不用找其他路,我知道有条路可以不进城就能进入吴国。”年长衙役听到郭长盛的话,冷汗直冒,连忙用颤抖的声音道。

    他们可不想让这些亡命之徒用刀逼着带他们进入城池,如果这样做,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守城的将士不顾他们的安危,将他们和这些人一起射杀。

    他们虽然可以对过往的客商耀武扬威,可是,在那些大人物眼中,他们都是身份低微的人,仅比那些低贱的百姓高一等而已,其实也没高多少,还是属于蝼蚁行列,杀他们和捏死一只蚂蚁也没什么区别。

    当然,年长衙役更不想选第二条路,第一条路虽然危险,但也没有说马上就要死,这第二条路可是马上就要被杀死的。所以,他急中生智,自己创造了第三条路出来。

    这第三条是由第二条路变化而来的,这些人既然想绕过章陵城找另外一条路,那还不如由他们带路,给这些亡命之徒找出一条不用进城的捷径来。

    可以说这第三条路的后半部分和第二条路一样,但是前面部分被他改了。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死了,因为这些人需要他们带路。只是在他们带完路之后,这些人会不会杀他们灭口,现在就无法考虑那么多了。

    哇咔咔,杀入了分类月票榜前十。这都是有赖于各位读者的支持,谢谢大家了。尤其是要谢谢风之幻蜥的大力支持,他是我的第一个舵主啊。感谢大家的支持,写得好不好我不敢承诺,我能承诺的是绝不做太监,再次谢谢各位!

第一百九十二章 绕城

    第一百九十二章绕城

    上回说到,年长衙役提出了自己这些人的第三条出路,那就是带特种兵们走一条捷径,这条捷径可以绕过章陵城,无需入城就可以进入原来的吴国境内。

    当然,由于刘厚带领大军北伐,这些地方已经属于蜀国的地盘了,或者说实际上是三不管地带。

    郭长盛一听,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如果真的不用进城就可以绕到那条走私小道,这是最理想的结果了,但凡有其他办法,他们都不想冒险入城去面对两千守军。

    于是,他道:“好,如果你们真能带我们绕城而过,某可以保证不会杀你们,还会给你们一大笔赏金。不过,如果你们敢玩什么花样,如果没有这样的一条小路你们硬是骗我们说有,你们知道后果的。”

    “知道,知道,小的知道,大爷请放心,小的在章陵城生活了几十年,这里的道路小的熟悉得很。这里的当地人都知道有这么条小路可以绕城而过,不信你可以找几个当地人问问。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设税关的原因之一。

    因为只有在这里设税关才能堵住那些企图走那条绕城小路的商队,否则那些人都走小路绕城而过,那我们光在城门那里设立的税卡就收不到他们的税款了。

    从这里往城里的方向走上两里路有个岔路口,从右边的岔路上就可以进入那条绕城小道,不过因为是乡间小道,道路狭窄,所以不大好走,马车也无法通过,如果各位好汉大爷有大批货物要运就麻烦点,如果是人还好说,步行和骑马都没问题。”年长衙役连忙解释道。

    听到他的解释,郭长盛松了一口气,对于他的解释,郭长盛觉得还是可信的,特别是他说的在这里设立税关的原因。

    况且现在也没有其他太好的办法,现在进城实在太危险了。走乡间小路最后即使无法绕城而过,他们也不怕被魏军捉到。

    大不了遁入山林当中,对于在山林中的行军,他们接受过很多这方面的训练,他们在山林中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比魏军不知道强了多少倍,根本无需担心魏军追入山林断绝他们的退路。

    不过这个时候,郭长盛犯了个错误,他没有考虑到司马懿家眷的问题,这些家眷都是老弱病残,没有经过任何野外生存的训练,虽然有特种兵们照顾,但山林环境复杂、生存条件恶劣,这些特种兵自保有余,如果还要带些老弱妇孺就不好说了。

    最终,郭长盛和年长衙役达成协议,由衙役们带路绕城而过,不过在带路的人数上有了小小的分歧。年长衙役的意思是,他一个人带路就行了,其他衙役还留在税关上继续收税。

    郭长盛当然不同意,要是其他人等他们走了之后跑去报信怎么办?年长衙役又说,如果全部衙役都走了,没人收税,恐怕城里很快就会知道这里出事了,到时候更不好办。

    郭长盛一想也是,如果这边没人收税,那些客商很快就会大量涌入城中,到时候人们必定对这边发生的稀奇事议论纷纷,这样一来,事情很快就会传到县令耳中,整个税关的衙役集体失踪,到时候县官不抓狂才怪。

    如此一来,他派出部队追击自己这些人是必然的,既然这样,还不如选择相信他们一次,赌一把这些衙役真的会信守承诺呢。

    于是,郭长胜让那些衙役发誓,如果回城报信,泄露他们的行踪,必然不得好死。

    那些衙役迫于形势,不得已都一个个发了毒誓,于是,郭长盛带着年长衙役,率领着联合商队继续出发了。一行人往章陵县城的方向走了约两里路,果然见到一个岔路口。

    直走的这条大路是通向章陵县城的官道,右边有一条蜿蜒的羊肠小路,一路望不到尽头。想在这条路上走马车是不用想了,但是骑着马慢慢走还是可以的。

    郭长盛命令所有潜入商队的人从商队中分离出来,又让商队尽最大可能腾出来一些马匹、驴子,勉强凑够十匹牲口。毕竟商队还要留下一部分牲口拉车,如果将所有的牲口都卖给他们那也太不合常理了。

    然后双方就此分别,商队继续赶往章陵城去,他们则从羊肠小道走。之所以让商队腾出牲口就是为了给司马懿的家眷们骑的。

    他们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可经不起长途旅行的折磨,这几天虽然是坐在马车上,不过商队的马车可不是刘厚那些安装了减震弹簧的新式四轮马车,这些旧式马车颠簸得厉害,这几天已经有几个人被颠出毛病来了。

    如果这时候让他们不行,还是走山林小路,他们肯定是捱不住的,要是在路上病死一、两个,回去就不好交代了,所以,郭长盛千方百计还是弄来了十匹牲口给他们骑行。

    司马懿的家眷虽然有十来人,但是有些是很小的小孩,而体重很轻的女眷也很多,很多人都可以两人共乘一匹马,所以,十匹牲口勉强够用了。

    当然,这是指慢慢走的情况下,如果快速奔跑、长时间奔跑,这些牲口肯定无法胜任。至于特种兵们,他们当然只能是走路了,他们分十个人出来充当马夫,拉着这些牲口的缰绳走路,其余人在两侧警戒着周围。

    走之前郭长盛命令大家将绑腿绑好再开始走路。绑腿是刘厚告诉左慈,左慈再作为一道“仙法”传授给蜀军的,他说这种法门可以使人走远路而脚不肿,后来军队的人一试,果然很有效,于是就在蜀军中推广了开来。

    刘厚之所以知道绑腿是因为他看了不少抗日神剧,剧中我军战士都打着绑腿。刘厚觉得奇怪,就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块小小的布片有很神奇的作用,别的不说,单说绑腿有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的小腿涨疼,使在登山时感到小腿不酸累这一个作用就很了不得。

    另外,山地行军时,还可以防止山虫蚂蝗随时顺着裤管爬进去咬吸,且有效防止荆棘树枝刺扎与牵挂。所以,绑腿现在已经成为蜀军的标准配置,懂行的人一看绑腿就知道这些士兵是哪国的。

    之前特种兵们一直没有打绑腿就是怕这个明显得特征暴露他们的身份,不过现在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他们已经到了魏、蜀两国边境,而且已经进入人迹稀少的山间小道。

    郭长盛一行从羊肠小道遁走,不过他们没有全部走,而是留下了两名特种兵守候在岔路口那里。至于他们守在这里干什么,那明天再说吧。

第一百九十三章 劫持衙役

    第一百九十三章劫持衙役

    上回说到,特种兵带着司马懿的家眷从岔路口进入羊肠小道,打算绕城而过,不过在走之前,郭长盛留下了两名特种兵,埋伏在岔路口。

    这两名特种兵的任务是在这里等待两个时辰,确认是不是有衙役违反誓言,跑回城里报信。两个时辰后,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可以撤退,去追赶大部队了。

    那个时候,特种兵和司马懿的家眷已经走远、遁入山林了,就算城里的守军出动来追击他们,也不可能追得上了。

    这两名特种兵一高一矮,两人很无聊地躲在路边的草丛中画圈圈,由于潜伏要保持安静,所以两人并没有交谈。

    这种简单的潜伏任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别说两个时辰,就算三天三夜他们也熬得住。两个人的四周都撒了一圈的驱虫粉,防止蛇虫鼠蚁过来咬他们,所以两人除了无聊外,倒也不觉得有什么难受。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时辰后,果然见到一个衙役鬼鬼祟祟地往这边走来,一边走还一边东张西望,生怕被什么人看到他一样。这种行止,如果不是他身上穿着一身衙役的制服,肯定会被人怀疑是想摸鸡偷狗的三只手。

    两个特种兵相视一笑,慢慢地从隐藏处出来,他们不是从官道那一侧出来,而是从羊肠小道那边出来,因为现在官道上还有不少行人和牛马车经过,如果路边突然钻出两个人来,搞不好会被当成剪径的强盗,徒惹麻烦就不好了。

    羊肠小道那边根本没有行人,也就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两人出来后,慢慢走到那个衙役身后,一左一右向前夹住他,两人一人捉住衙役的一只手臂,同时各用一把匕首抵住衙役的后腰,其中高个点的特种兵道:“不想死的就不要乱说话。”

    “啊!”那个鬼头鬼脑犹如惊弓之鸟的衙役猛然被人捉住双臂,吓了全身一哆嗦,发出一声惊呼,同时双膝一软,跪了下去,如果不是被两个特种兵强而有力的双手捉住,估计他就要倒在地上了。

    “住口!不准出声。”特种兵低声喝道。

    那个衙役感觉到有两个硬物顶在腰间,透过衣服感觉到这两件硬物尖锐如锋刃,心中已经猜测到这是什么东西了,他当堂就被吓得冷汗直冒、全身瘫软。不过被特种兵警告后,他倒是真的不敢发出声音了。

    “不想死就跟我们走,我们有话要问你。”说完,两个特种兵就像提小鸡一样,提溜着衙役转身走向那条羊肠小道。衙役被两个特种兵一左一右提着,在旁人看起来,就像两人架着一个喝醉酒的人在走,如果认真去看,就会发现中间被架着的这个人双脚悬空,根本没有在行走。

    过往的行人看到这三人怪异的模样也觉得很好奇,不过一看其中一个是衙役,另外两个身材高大,肌肉虬结,一看就不是善类,于是都自觉地将目光移开。

    实在是这三个人都不是好惹的对象。衙役属于官府中人,虽然在官府中地位属于垫底的那种,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人就是平时在他们头上耀武扬威、欺压良民的主,如果惹怒了他们,自己绝对讨不到好。

    而另外两个人更了不得,敢对衙役这么无礼的人,那他们岂不是比这衙役更厉害?

    于是,目击这一幕的行人竟无一人敢多管闲事。两个特种兵顺利地将衙役挟持到羊肠小道上,又找了一个没人看见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将衙役惯在地上。

    那个衙役已经认出这两个彪形大汉了,他们和刚才在税关上撒野的那些人体型、行为举止、气质上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样,所以,他马上就知道自己遇到什么人了。

    果不其然,两位特种兵将衙役惯在地上后,其中高个特种兵就将背在背后的一个大包袱解开,将里面的马弩拿出来指向了衙役。马弩属于远程打击武器,有了它可以更好地保证俘虏无法逃跑,毕竟这个世界上,能跑得快过弩箭的人谁也没见过。

    衙役一看马弩就老实了,马弩模样虽然怪异了一点,但是还是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这是军中的弩机,通过这些怪异的弩机,他进一步确定了这两人的身份。

    “别,别,别杀我。你们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们。”衙役一边磕头一边嗫嚅着道。

    “我问,你答,若有一句假话,你知道后果!”稍微高个点的特种兵喝道。

    “是,是,是,好汉尽管问,小人一定如实相告。”衙役答道。

    “姓名!”

    “王,王小虎。”

    “年龄!”

    “二、二、二十三。”被吓得半死的衙役彻底变成了一个结巴。

    “你要去哪里?”

    “回、回城里。”

    “回城干嘛?”

    “这……这……”衙役犹豫了,他可不敢如实相告,否则这两个魔王很可能会剁了自己。

    “啊……”见衙役犹疑不肯说话,矮个特种兵抽出匕首,一脚踢翻了跪在地上的衙役,然后一匕首扎在衙役的大腿上。

    衙役痛得惨呼起来,他的大腿鲜血四溅,可是血流得并不是很猛,也没有喷洒出来,显然这个特种兵熟悉人体结构,避开了衙役大腿上的大动脉。

    “怎样?说还是不说?不说真话,就扎你另外一条腿。等你四肢都扎完了,就直接抹脖子。”高个衙役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道。

    衙役听到眼前这个高个阴恻恻的话,吓得尿了裤子,连忙道:“我说,我说,两位好汉千万别动手,我什么都说……”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快说。”

    “是,是,是这样的,我们班头让小人回城里,向县令大、大人禀报之前的事……”衙役越说声音越小,好像含羞答答的黄花闺女,幸好两个特种兵耳朵够尖,勉强还听得见他的话。

    “哈哈,还是咱们队长料事如神。这都让他猜中了。”高个特种兵道。

    “那怎么处理这鸟厮?要不要杀了?”矮个特种兵并不接高个子刚才的话,反而直接进入主题问起对衙役的处理意见。

    “饶命,饶命,两位好汉饶命,小人,小人上有……”衙役一听矮个衙役的话,当堂就吓得屁滚尿流,连忙求饶,不过他的经典求饶话还没说完就被高个特种兵打断了:

    “你还好意思求饶,刚才你们一个个可是发了誓的,那个誓言是怎么说的?”

    “是,是,是……”

    “快说!”

    “那个誓言是说,如果我们去告密,就,就,就……”

    “就什么?”

    “就,就不得好死……”说到这里,衙役的声音低的跟蚊子声音差不多。

第一百九十四章 章陵县令的明哲保身

    第一百九十四章章陵县令的明哲保身

    上回说到,特种兵逼问衙役当初发了什么誓言,惶恐的衙役嗫嚅着将誓言说了出来,听到衙役吞吞吐吐的话,两个特种兵不禁哈哈大笑。

    高个特种兵笑着道:“呵呵,不错嘛,你还记得,告密就不得好死,好得很,某现在就帮你实现誓言,让你不得好死。”说罢就将手中的马弩抬起来到了平眼睛的高度,将头凑过去,做出瞄准的动作。

    衙役吓得上下牙齿打架,发出格格的声响,只听他道:“求,求,求求好汉爷不要杀小人,小人只是听命行事,报信实非小人的本意。小的上有八十岁老母要赡养,下有三岁小儿嗷嗷待哺,你杀了小人,可是等于杀了小人这一大家子啊,呜呜呜……”

    说到最后,衙役已经是泣不成声。这个衙役说的话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他的表演的确到位,放在后世估计也是影帝级别的。两个特种兵虽然久经战场考验,但是社会经验只是一般,见他哭得可怜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两人对视了一眼,高个特种兵道“你真有八十岁老母?”

    “真有。求好汉爷放小人回去尽一尽孝道。要是小人死了,我那八十岁老母肯定会饿死,可怜她生下小人后,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小人,还没有享过一天清福,现在就要她白头人送黑头人,这让她情何以堪啊,呜呜呜……”

    衙役一听特种兵问话,心知有机会了,于是可劲地表演起来,说的话一套一套的,脸上露出悲痛的表情,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极具感染力。

    “那,你真有三岁的小儿?”特种兵又问。

    “有,有,小人有个儿子,刚出生没多久,现在还牙牙学语,求两位好汉爷不要杀了小人,否则我那可怜的小儿从小了没了爹,成为孤儿,将来一定很惨。”

    两个特种兵终于被他声情并茂的表演打动,自动忽略了他话中不合理的地方,矮个特种兵先开口道:“不杀你也行,但是也不能让你回城报信,坏我们的好事。这样吧,暂时委屈你一下,我们将你绑起来,等到时间了自然会放你走。”

    衙役一听不杀他,比什么都开心,哪里还计较绑不绑他,于是,他又给两名特种兵磕了三个响头,道:“多谢两位好汉不杀之恩,多谢两位好汉不杀之恩。”

    于是,两名特种兵取出预先准备好的麻绳,将衙役来个五花大绑,然后将他扔在草丛中,打算等过了任务的规定时间就放他走。搞定了衙役之后,两人继续在原来的草丛中蹲守,他们必须等够两个时辰才能走。

    可怜的衙役,被扔在草丛中任凭蚊叮虫咬,他可没有特种兵那么好的待遇,还能在周围撒上驱虫粉,只一会就被咬得浑身是包。不过相对于能捡回一条小命,这点包实在不算什么。

    两名特种兵终于蹲够了两个时辰,这次再也没有看到有衙役回城,于是,他们解开被捆起来的衙役,又警告了他一番,让他老实点,回城后不许报信,这才沿着羊肠小道去寻找他们的队伍去了。

    队友们自然会沿途留下暗号,方便他们追踪,所以,他们虽然迟了两个时辰的脚程,但是却不用担心追不到队友们。

    而那个衙役,即使他回到城里不遵守誓言,依然报信给县令,他们派出的人马也休想追踪到特种兵们。他们没有特种兵留下的暗号指路,特种兵又善于潜行,他们经过的痕迹一般都会经过处理,尽量消除他们经过的蛛丝马迹,除非顶尖的追踪高手,否则想追到他们是千难万难。

    等衙役回到城中,天色已晚,他最后还是没有遵守誓言,将事情给县令大人汇报了。章陵县令听到事情的经过之后大惊失色,实在是这件事太事关重大了,涉及到司马懿的事情,在小的事也会变成大事。

    章陵县令在书房中踱来踱去,迟迟无法下决定,报信的衙役看到他像钟摆一样在房间做往复运动,感觉到有点眼晕。

    他见县令迟迟没有发布进一步的命令,于是主动道:“大人,是不是马上让狄将军去追击一下,迟了恐怕就追不上了。”狄将军就是守城的将领。

    县令停下脚步,瞪了衙役一眼,道:“休得聒噪,你且退下,本官自有主张。”

    听到县官的话,衙役觉得很奇怪,这次吃了那么大的亏,以县官从不肯吃亏的性格,按理是绝对不肯善罢甘休的。为什么这次县官会没有什么表示呢?

    不明白归不明白,衙役还是要执行任务的,他应诺之后,就往外走,可是还没等他走到门口,县官又叫住了他。

    “你去告诉你那些同僚,这件事情就当没发生过,那些人你们就当从来没见过,以后谁也不准再提,谁要是敢再提,本官一定不会放过他……算了,还是本官亲自跟他们说,你去将所以知情之人叫过来,本官有话要说。”

    章陵县令也是考虑到司马懿的反应,所以决定下达封口令,将这里曾经出现过司马懿家眷的消息封锁住。

    如果自己能救回司马懿的家眷还好说,但是如果明明知道他的家眷从自己辖地经过,自己竟然眼白白看着他们从自己手中溜走,如果给司马懿知道真相,自己也会吃不了兜着走,以其讨不了好,还不如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当然,他除了发布封口令之外,还派遣部队暗中去追踪查探那些贼人的下落。

    如果最终能救回司马懿的家眷,那当然是大功一件,如果没什么收获,那就继续装傻,当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好了。

    不得不说,章陵县令深谙为官之道,他的谨慎挽救了他的政治生命,乃至于他和他家人的生命。

    当然,和他预料的一样,他派出去追踪的部队最后一无所获,这件事在章陵县这里只好不了了之。

    而特种兵们在历尽艰险后,终于回到了蜀境,将司马懿的家眷带到刘厚的大营当中。

    刘厚龙颜大悦,一扫这段时间的郁闷劲,重重赏赐了这次行动的特种兵,尤其是郭长盛,这次的表现可圈可点,实在是有勇有谋,刘厚直接将他提拔为火枪部队的团长,让他统领一千五百人,成为主战部队的一员将领。

    昨天喝了不少酒,回来太晚了,来不及更新,幸好我见缝插针抽时间用手机写了一些,今早上来补上昨天的更新。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司马懿的战术

    第一百九十五章司马懿的战术

    上回说到,郭长盛带领特种兵潜入许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将司马懿的家眷带了回来,刘厚龙颜大悦,封他为主力火#枪团的团长。

    不过由于之前的火#枪部队各团的团长都已经有了人选,现在领兵在外,不好临阵换将,所以,郭长盛这个团长不是替代原来的团长,而是新成立一个团给他统领。

    至于士兵,现在一个也没有,还得靠他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去招募或从预备部队、辎重队选拔。不过刘厚特许,将这次跟着他行动的二十九名特种兵拨付给他,让他们作为这个新团中的军官骨架。

    新成立这个团刘厚一时还没决定番号怎么安排,就先暂时命名为**团,也不编入那个旅中,而是让他直接向自己负责,反正自己之前一直都有领导部队的经验。

    这让郭长盛尤其开心和自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不是意味着自己的部队是皇帝的亲卫吗?天子亲军的头衔谁不想要?郭长盛是开心了,不过糜照这个代理羽林将就不爽了,这不是来抢自己饭碗的吗?

    不过他不开心也没办法,皇帝的决定哪里是他这个小小营长能置喙的,不要说现在皇帝表叔还没有正式将郭长盛任命为皇帝亲军,就算是,那也是谁也没话说的事情。

    毕竟皇帝最需要搞的就是平衡,使官员、将领将互相制衡这种做法本来就是帝王心术中最基本的一种,皇帝怎么可能将自己的安全完全交托在一个人的手中?

    他弄几支卫队出来互相牵制、互相竞争、互相制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傻子才会对皇帝这种决定提反对意见呢。

    再说回这段时间刘厚的郁闷,这段时间刘厚率军和司马懿对峙,的确是很郁闷。司马懿是顶级的老狐狸,喔,或者说是顶尖的谋士,和他对阵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即使蜀军拥有压倒性优势的火器,即使蜀军还有刀枪不入的藤甲兵。可是在司马懿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之下,刘厚还是疲于奔命。

    司马懿几乎每个晚上都派人来偷营、骚扰,白天也频频发动佯攻,似乎知道蜀军可以空中侦察一样,司马懿安排各支部队频频调动、转移,令到蜀军即使知道魏军调动,但也很难从那么繁杂的调动中猜出他们的意图。

    偷袭粮道更是家常便饭,要不是有兀突骨的藤甲兵在后面保护粮道,刘厚估计早就步袁绍的后尘,来个新版乌巢之战了。

    现在蜀军弹药充足,正面作战根本不惧司马懿这二十万大军,可是现在魏军一味耍无赖,蜀军攻过来,他们就跑得比兔子还快,蜀军停下来休息,他们就无休止地骚扰,特别是晚上,频繁的骚扰使得蜀军的士兵彻夜难眠。

    蜀军上下,包括上至刘厚这个皇帝,下至普通士兵这段日子都被弄的疲惫不堪。幸好蜀军的士兵都有良好的军事素质,还有合理的轮班制度,这才没被司马懿的无赖战法搞崩溃。

    虽然这些日子蜀军一直被魏军偷袭、骚扰,但伤亡并不大,伤亡总数只有几百人,其中大部分是受伤,牺牲的很少。魏军这些无赖战术的确很厉害,换了其他军队早就崩溃了,但是,对于蜀军来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蜀军火器犀利无比,防御又有藤甲和各款坚固的盾牌,魏军的偷袭很难对蜀军造成实质性的杀伤。蜀军的伤亡不大,但是魏军却伤亡惨重,这短短的时间内,魏军就损失了上万人。毕竟骚扰、偷袭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蜀军的火力非常凶猛,除了火枪外,还有无数弩箭适合远程打击,所以,除了开头那几次外,魏军参与偷袭和骚扰的人员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

    搞到后来魏军每次偷袭和骚扰都只派少量的人马,去得再多人也没用,反正也不可能攻得破蜀军的防线,所以去的人多人少无所谓,只要有人去就行了。魏军的目的就是恶心一下蜀军,去少少人,让蜀军紧张一下,吵得他们睡不好觉就够了。

    不过即使这样,在这些日子持续的放血中,魏军也损失了过万人,令司马懿心痛不已,同时也让魏军上下害怕得要死。大家都知道去执行那些任务是有死无生的,谁还愿意去?

    于是,魏军各支部队推来推去,谁也不肯去,最后,只好采取层层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去执行偷袭、骚扰任务的人选。抽到签的人自然是被吓得半死,可是军令如山,他们又不得不去。

    所以,一个个都会先安排好后事再去执行任务。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魏军的士气会有多么低落,这场战争,很难说谁胜谁负,从死伤人数来看,蜀军无疑是大胜,但是从战略目的来看,蜀军又是失败的。

    起码,在司马懿看来是这样的,他认为自己成功地将蜀军拖在襄阳城下不得寸进,而且还使得蜀军上下精神疲倦,随时有崩溃的可能。相对于过万的伤亡,他认为是值得的。

    在魏军不断地骚扰、偷袭之下,蜀军的士气的确是受到打击,但让司马懿没有料到的是,蜀军的士气远未到崩溃的地步。倒是魏军,因为存在那些必死的任务,全军上下不知道那一天就轮到自己去赴死,所以,全军都弥漫在一片悲观、绝望的情绪中,士气不知道比蜀军低落多少倍。

    刘厚之前的郁闷,现在终于可以一扫而空了,不枉自己隐忍了那么久。事实上,刘厚好几次都差点忍不住,想命令“愤怒的小鸟”部队和“克秋杀”部队去将襄阳城轰个稀巴烂,然后将司马懿提溜出来,狠狠地扇他几个耳光,让他以后好好听自己的话。给自己打工卖命。

    以蜀军现在的弹药量,要是全力对付魏军,魏军肯定不止只有一万多人的伤亡,甚至襄阳城也不一定守得住,之所以最后有这种结果,是因为刘厚一直以来都采取守势,耐着性子等待特种兵们在许昌的行动结果。

    现在“挟亲属以令司马”行动终于完成了一半,下面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想到这里,刘厚不由得有点小兴奋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孔融让梨

    第一百九十五章孔融让梨

    上回说到,刘厚一直隐忍不发,采取防御姿态和司马懿对峙。上一次和司马懿对战,魏军有相当数量的火器,所以蜀军吃了个不算大的亏。

    这一次,魏军的火器少了很多,而蜀军的弹药反而更加充足,如果刘厚下定决心和魏军决一死战的话,在绝对的实力下,司马懿就算如何诡计多端,也不可能挡得住hong军的雷霆一击。

    不过刘厚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希望尽量少杀伤人命,最大程度地保存汉人的元气,所以一直避免和魏国硬碰硬,而是耐心等待着许昌行动的结果。

    刘厚希望能通过挟持司马懿的家眷,迫使他投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样就可以使双方人马的伤亡人数减到最小。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司马懿的家眷已经被郭长盛和特种兵们辗转带到了刘厚的军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指现在的情况。为了将东风招来,刘厚召开了会议,以确定前去劝降司马懿的人选。

    会议争论得很激烈,这次争论的不是因为什么国家大事、政策方针,而是由谁去当说客的问题,谁都看得出,这次的任务不难,甚至说是轻松,大家都认为,有司马懿的家眷在手,想要挟他投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轻轻松松出使一趟就能获得莫大的功劳,换了谁也想去啊。于是,会议室中,几个谋士争破了头,当然,也只有谋士抢而已,武将是不会抢的,这种耍嘴皮子的事情自然是文官的专利,那里会有武将什么事。

    不过就算是文官,争吵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邓芝、郭攸之和步骘三人身上,其他的小官吏还没有资格争夺这个立功的机会。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只好请刘厚做主了。

    刘厚苦笑连连,他看着这三个平时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儒雅气质的家伙,现在却争得面红耳赤,一个个就像斗鸡场上的公鸡一样,感到又好气又好笑。

    这事情他还真不想掺合,他觉得自己指定谁去都不适合,这很容易给人一种他和谁亲和谁不亲的信号。这就是身为帝皇的悲哀,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人认为在释放什么信号。

    可是不指定谁吧,显然这三人又互不相让,这可真是难办啊。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刘厚只好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咳咳,诸位**卿,你们可曾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这……陛下……”三人一听刘厚这话,当即无言以对了,孔融才死了十几年,可以说是和他们同一个时代的人,作为读书人,饱读儒家经典是一定的,同时对于孔家的人有一定认识也是一定的,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又是当代大儒,他的名字,他的事迹没有那个读书人会不知道。

    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两千年后,中国的读书人都会知道孔融,也知道他小时候让了个梨,可见孔融的影响力有多大。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就有流传,所以郭、邓、步这三个读书人都是知道的,他们知道这个故事自然也就知道小皇帝提这个故事意思了,皇帝那是在嘲笑他们这几人身为读书人,却不懂得谦让,为了利益在皇帝面前斤斤计较。

    三个饱读诗的孔门弟子竟然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笑话了,虽然这个少年人是皇帝,但是皇帝也是人啊,还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盆友,这让他们怎么能不羞愧?

    他们三人经常接触皇帝,知道皇帝也不过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类,他们倒不会像民间的愚夫愚妇那样,将皇帝看成天帝的儿子下凡,看成天生的圣人。

    没想到,自己三人平时自恃成熟稳重,自认为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可是今天却因为一点点利益就闹个君前失仪,这要是传出去,让在朝中身居高位的他们情何以堪啊。

    刘厚微笑地看着这三个臭皮匠不说话,三人羞愧不已,纷纷向小皇帝请罪。刘厚感叹,和读书人讲话就是省事,自己只讲了四个字,他们就都懂了,根本无需详细解释,更不需苦口婆心劝说。

    刘厚也不想想,他是皇帝,大家都怕他,在他面前都是脑力全开,全副心神在揣摩圣意,当然可以轻易想到他的话中之意了。

    关键是,如果不是皇帝当面,谁能压制得住他们?他们以其说是因为受到孔融的事迹感召而感到羞愧,还不如说是不想给皇帝留下自己不懂谦让的坏印象而屈服、而装13。

    换了其他人在这个时候跟他们说什么孔融让梨的故事,说不定他们会先联合起来,用唾沫星子将这个人淹没,然后再重新开始互掐。

    “孔北海的确是令人敬佩,四岁就懂得孝悌之道,可惜被曹操这个暴君杀死了……”郭攸之发表了一通感叹,追忆了一下孔融。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们心目中圣人一般的小皇帝正在腹诽真正的圣人:

    “哪里来那么多圣人啊,四岁的他懂个屁啊,还不是大人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的,说不定是因为他看到大人喜欢孩子这么做,为了讨好大人,他才故意这么做的。”

    当然,这种侮辱圣人的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否则就算他是皇帝,也经不起儒家弟子的口诛笔伐。

    “臣等真是惭愧,不如孔北海多矣。”邓芝道。孔融曾经在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相(说是相,但这个职位只是相当于一个郡的郡守),因此,人称孔北海。

    虽然后来他还当过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不过那是在汉帝迁都许昌后的事情,也即是曹操把持朝政的时候,所以后来这些官职也相当于是曹操给他的。

    后来孔融因累次劝谏、忤逆曹操,被曹操记恨而找借口杀掉了,所以,郭攸之、邓芝不认可他后面任的这些官职,依然称他为孔北海。

    等三个臭皮匠都道过歉、表过态,不再争抢出使任务后,刘厚才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位不愧为儒家弟子,那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好!真是太好了,这出使之事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但是,从这一件小事就已经能看出很多问题来了。

    希望你们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是,能想起今天的事情,遇到利益时,要懂得谦让,当然,朕也没有让你们对所有人都谦让,遇到外族、遇到居心叵测的人,就不应该跟他们谦让。

    谦让只能对自己的朋友、同僚和本国百姓来谦让,如果遇到异族和外国,那就反过来了,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因为你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不是个人,那个时候的争抢是为国为民争抢,不是为了个人。如果这个时候你们还讲谦让,那就是迂腐了。

    好了,不说那么多了,还是先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吧。”刘厚道。

第一百九十七章 石头剪刀布

    第一百九十七章石头剪刀布

    上回说到,三个臭皮匠争抢着作为使者去劝降司马懿,刘厚只一句“孔融让梨”就让他们羞愧不已,不敢再出言争抢这个看起来注定要立下大功劳的机会。

    刘厚侃侃而谈,温和地训了他们一顿后,才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抓阄。”

    抓阄是解决僧多粥少问题的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各人全凭运气,赢了不用不好意思,输了也无需怨人。关键是,对于刘厚这个做裁判的,也不会得罪什么人,因为规则是公平的,一切都是公开的,你抽不到是你运气不好,怪不得别人。

    三个臭皮匠听到皇帝的提议并无异义,争抢了那么久,他们也知道,这样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更何况皇帝都已经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训自己了,如果再争下去就真的是不知好歹了,还不如用这个简单而又公平的办法迅速结束这场争抢好。

    于是,刘厚叫人拿来三颗龙眼大的珍珠,提起案前的毛笔,沾了点朱砂,在其中一颗上面点了一个红点,道:“谁抽到这颗有红点的珍珠就算赢吧。”皇帝主持的抓阄当然不能团几个纸球那么小家子气,用龙眼大的珍珠才能显出身份嘛。

    糜照上来亲自托着一个木漆托盘,刘厚亲手将三颗珍珠放在托盘上,然后用一块大红的绸布盖上托盘,接着,糜照将托盘摇了几下,由于托盘的边缘很高,将绸布顶起来,所以只听见三颗珍珠在托盘中滴溜溜转动的声音,却看不到珍珠运动的轨迹。

    所以,除非有透视眼,或者传说中会听骰子的赌术高手,否则是不可能知道那颗珍珠滚到哪里去的。道具准备好,刘厚道:“好了,三位**卿,请吧。”

    三人同时将手伸向盖着绸布的托盘,眼看又要争抢起来了,刘厚一看不对劲,连忙喝止道:“孔融让梨!”

    三人同时停手,尴尬地将快要触到绸布的手收了回来,然后互相拱拱手,勉强挤出一点笑容,向其余两人道:“你先”、“你先请”

    刘厚看他们三人言不由衷的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不是说古人都是谦谦君子吗?这三个儒家子弟怎么看怎么像见到骨头的饿狗,哪里有什么古代谦谦君子之风,难道说,人心不古这句话在这个时候就已经适用了?

    无奈之下,刘厚只好道:“一个一个来,你们这样一拥而上成何体统,既然互不相让,那就石头剪刀布决定先后顺序吧。”

    刘厚话音一落,三人先是继续羞愧,后来就愣住了,过了一会,还是郭攸之先开口:“敢问陛下,何为石头剪刀布?”

    刘厚一拍额头,心想:难道这石头剪刀布在这个时候还没发明出来?于是道:“就是猜拳啊。”

    三人一听也就明白了,中国汉代就有猜拳、行酒令等游戏,只不过猜拳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种猜拳玩法的名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各有不同的叫法,所以,刘厚说“石头剪刀布”时他们一时之间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等刘厚一说猜拳他们就都懂了。

    刘厚给他们讲解了一下石头剪刀布的规则,三人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简单的猜拳方式,互相试验了几次后,刘厚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严肃的帅帐里顿时变成了小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场所,三位朝中重臣各挽起了一只袖子,露出一只胳膊,将拳头举高头顶,一起大喊:“石头剪刀布!”然后三只拳头挥下凑在一起,竟然三个人都是出石头。

    刘厚看到这里,不由得会心一笑,根据后世心理学家的研究,喜欢出“石头”的人通常具有攻击性,做事情习惯有挑战性。当然,因素不止一种,人在心情紧张时,出石头的概率也更大。

    第一轮打成平手,于是,三人又开始新的一轮猜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厚在看这三人出拳的同时,心里也在模拟出拳,看自己能不能赢他们三个人。刘厚不是真正的内行人,只能算半个内行,他之所以是半个内行是因为看了一则新闻。

    这则新闻是说:浙江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室曾经开展了一项基于“石头剪刀布”模型的实证研究,而这项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了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

    中国的科技水平从近代#开(为什么这个也是违禁词,真弄不明白,有意思吗?)始就全面落后于西方,难得有几项像样的科研成果出现,这项研究能得到西方学术界的认可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身为伪科学迷的刘厚当时也关注了这则新闻,并且觉得很好奇,一项小孩子玩的游戏,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

    后来他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原来这项简单的小孩子游戏有不少心理学家和博弈论专家都研究过,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当时刘厚还很感叹,这项游戏中国人发明了超过千年,却只是用来做游戏、行酒令作乐,但是到了人家西方人手中,就有起码两个学科的科学家专门去研究它,难怪中国五千年文明却被西方几百年的科技发展超越,并远远抛在后面。

    很快,三个臭皮匠的猜拳游戏就结束了,郭攸之第一个被淘汰出来,他出了布,却被另外两个人出的剪刀剪断了。然后邓芝和步骘两人单挑,最后邓芝用布包了步骘的石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邓芝兴高采烈,步骘和郭攸之则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垂头丧气,三个人共同的特征就是脸色潮红、衣衫凌乱,如果换个场合,很容易被人误会这三人刚干了什么坏事。

    如果有掌朝仪、纠察朝会时百官仪态行止、维护朝仪秩序和尊严的中侍御史在场,少不得会弹劾他们一个君前失仪的罪名。

    既然邓芝赢了,谁也没话说,毕竟这是公平的游戏,刘厚挥挥手,道:“既然是邓**卿赢了,那就由邓**卿第一个抓阄吧,步**卿第二个,郭**卿只能排最后了。”

    邓芝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托盘那里去抓阄,郭、步两人眼前一亮,一扫之前的颓废气,他们这才想起,这个游戏还没结束啊,猜拳猜赢了有什么用?关键还是在抓阄那里啊。抓阄也是个随机的过程,第一个抽和第二、第三个抽其实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他们还没输呢。

    今天大封呢,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九十八章 邓芝=赌神?

    第一百九十八章邓芝=赌神?

    上回说到,三个臭皮匠猜完拳后,就要正式开始抓阄了,郭攸之、步骘本来输了猜拳后,情绪低落,等到正式开始抓阄,他们又兴奋了起来,因为他们两个认为,抓阄也是一个随机过程,谁先抓,谁后抓根本没关系,赌的还是运气,所以,猜拳猜输了也没关系,他还有赢的机会。

    不过这只是郭、步两人的想法,邓芝可不这样认为,只见邓芝将右手伸进红绸布里,在盘子里摸索了半天也没抽出来,急得郭、步两人直嚷嚷。可是邓芝根本不理两人,依然不紧不慢地在三颗珠子间摸来摸去。

    过了好一会,在郭攸之和步骘快要爆发的边缘,邓芝终于将手抽了出来,郭、步两人将脑袋凑过去,想看看他抽到的珍珠,谁知道他的手是握着的,珍珠被他握在手心,却手心朝下,两人什么也没看到。

    邓芝笑呵呵地将对郭攸之道:“郭大人,到你了,请吧。”

    郭攸之哼了一声,连忙将手伸进盘里摸珍珠,这次他也学着邓芝的样子在剩下的两颗珍珠间摸来摸起,可惜他摸了半天也没摸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在步骘的数次催促下,才恋恋不舍地摸了一颗出来,他依然学着邓芝的样子,将珍珠握在手心,不给另外两人看到。

    步骘也哼了一声,伸手进去快速摸了最后一颗珍珠出来,他没有得选择,如果也摸半天那就是纯粹找茬了,所以他只用了一秒钟就将手抽了出来。三人将手凑在一起,然后商量好一起喊:“一、二、三。”再一起摊开手掌。

    刘厚看着三位平时稳重的大臣玩着小孩子一样的游戏,不禁莞尔。有红点的珍珠果然在邓芝手中,邓芝好像心里早知道的样子,只是嘴角上翘,露出一个不露齿的微笑,显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郭攸之和步骘脸色都不好看,郭攸之直接道:“你作弊!”,步骘倒是没有说什么,不过也露出一脸不高兴地神色。

    邓芝不紧不慢地道:“老夫怎么就作弊了?整个过程可谓公平公正,而且在众目睽睽之下,请问你那只眼睛看到老夫作弊了?老夫又是怎么作弊的?”

    “这……”这下郭攸之可是没话说了,整个抓阄过程不但自己这些人都全程看着,连皇帝都在旁边看着,怎么作弊?至少郭攸之自己就没看出邓芝是怎么作弊的,而且他也猜不出邓芝有什么办法可以作弊。

    如果他没有证据证明邓芝作弊,那不但无法将作弊的罪名按到他头上,自己反倒犯了诬告罪。这就和现在的民法一样,谁告举,谁举证。恰好他现在就是无法举证,所以才一下被邓芝反将了一军,他现在非常后悔刚才说出那么不负责任的话来。

    “好了,好了,大家不要争了,既然整个抓阄的过程是公正公平的,那无论最后结果是怎么样,大家也应该接受。愿赌服输嘛,做人要有赌品。好了,就这样决定来,这次的出使任务就由邓**卿去完成。”

    刘厚一看,三个人又有吵起来的趋势,连忙出来做和事佬,为免再生事端,他一锤定音将出使的事情定了下来。皇帝金口玉言,既然皇帝都这样说了,郭、步两人虽然不甘心也不好再出声反对了,况且这次抓阄的确是公平公正的,更何况刚才皇帝都已经警告自己要有赌品,要愿赌服输,再争下去就真的不识相了。

    这次的会议就这样结束了,散会后,刘厚单独留下了邓芝,向他询问他能抽中红点珍珠的方法。邓芝支吾了半天也不肯说,刘厚道:

    “你不要装了,朕知道你肯定有作弊手段,你说出来朕就不治你的罪。”实在是刘厚对邓芝的手段很好奇,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所以说话隐带威胁。

    迫于刘厚的压力,邓芝只好吞吞吐吐的说出他能一次过抽中目标珍珠的原因,原因很简单,珍珠的表面光滑圆润,摸上去手感很好,但是点上朱砂的地方就破坏了这种光滑圆润了,仔细摸上去手感总有一点不同的地方。邓芝就是靠着手感上这一点细微的差异,分辨出那颗点了红点的珍珠。

    刘厚听完邓芝的话后感慨万千,他感觉邓芝有做赌神的潜质。严格来说,他这还真不算出老千,而是靠技术取胜。这技术包括冷静而快速反应的头脑,还有敏锐的触觉。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首先,大部分人就没办法在那么短时间内想到这种办法,就连郭、步这两个聪明人都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

    也许他们回去慢慢想会想到,但是起码在当时他们没想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这就是刚才说的冷静而且富有想象力的头脑。

    再次,敏锐的触觉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毕竟用毛笔点上薄薄的一层朱砂,只会给珍珠带来很细微的差异,如果不是足够细心和触觉敏锐是不可能分辨得出来的,所以,即使其他人能想到这个方法,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第二天,邓芝代表蜀国出使襄阳,去劝降司马懿,刘厚亲自将他送出大营,又对他好生叮嘱了一番,就像一个老学究对他的学生谆谆教诲一样,啰啰嗦嗦说了一大通才放他离去。

    刘厚作为一国之君是不敢贸贸然跑去襄阳跟司马懿谈判的,他不但不敢入城,就算靠近城墙也不敢,怕被魏军的远程杀伤武器所伤。虽然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可是,遇到司马懿那种老狐狸,什么规则都是不适用的,刘厚可不敢冒这个险。

    但是,他不去,派个谋臣去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一个谋臣司马懿杀了完全没有价值。既然是没有价值的事情,司马懿就不会去做。白白为自己得了个杀使者的恶名,但是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那个聪明人都不会做。所以,刘厚很放心让邓芝进入襄阳城去劝降。

    邓芝单人匹马来到城下,大声跟城上的守军说明来意,魏军见他单人匹马,除了一把鹅毛扇之外,也没带什么兵器,所以也一直没有用大炮和床弩去招呼他。听到他说来谈判的喊话,今天在城头上值日的将领马上禀报给司马懿。

    得到司马懿的同意,城上守军再用吊篮将邓芝拉上城头,然后送到府衙去见司马懿。大家都是读书人,见面自然有一套繁文缛节,由于太繁琐,这里暂且不表,两人见过礼,司马懿请邓芝坐定,又吩咐人煮了茶送上来,两人喝茶闲聊了一会才转入正题。

第一百九十九章 邓芝入襄阳

    第一百九十九章邓芝入襄阳

    上回说到,邓芝和司马懿喝过茶,闲聊了一会,终于进入正题了:

    “司马大都督,敝国陛下一向敬慕您,常常跟我们说,仲达真乃人中龙凤也,以一人之力统领二十多万大军,却能如臂指使,而且奇谋怪策层出不穷。现在像仲达那样能独当一面的人不多了。若能得仲达辅佐,何愁天下不一统?何愁大汉不能重振辉煌?”邓芝道。

    “贵主谬赞了,懿何德何能能得贵主这番赞赏。贵国也有卧龙凤雏,懿曾听说,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得天下也。现在贵主两者皆得,得天下又有何难?”司马懿道。他这句话多少有点嘲讽的意思:卧龙雏凤你都得了,怎么还没得天下?

    “呵呵,大都督所言极是,然敝上也曾经说过,仲达之才,实不在卧龙凤雏之下也。大都督你想一想,如果没有大都督作为魏国之干城,整个魏国还有谁能挡得住敝上的兵锋?放眼天下,又还有谁能和敝上之hong军一较长短。”

    邓芝这话一举两得,既回敬了刚才司马懿的嘲讽,同时依然拍了他一记马匹,能做刘厚的谋士,的确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伯苗(邓芝的字)言过其实了吧,不说我魏国良将如云,谋士如雨,就算是东吴,也有陆伯言这等经天纬地之才,懿听说,其才能也不在卧龙、凤雏之下。”司马懿道。

    “哼!陆伯言浪得虚名而已,他屡次和敝上交战皆一败涂地,长沙一战,他也曾率领二十万大军与敝上决战,却是一战即溃,二十万大军丧失殆尽。此战之后,东吴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以现在东吴之军力,根本无能力再阻挡敝上之兵锋,敝上如果想取东吴真易如反掌也。

    敝上之所以暂时不攻东吴,不过是看在两家乃姻亲关系的份上而已。以芝之见,陆伯言不及大都督之万一也。

    再说贵国,昔日跟随曹公征战天下时的确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可惜时过境迁,现在这些能人老的老,死的死。如今高居朝堂上之人,皆是尸位素餐之徒,不足为虑也。

    目今魏国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全靠大都督一柱擎天撑起这个国家,若大都督有什么好歹,魏国亡国在即也。”

    “伯苗言过其实了,懿在魏国只是个不入流的角色,魏国尚有百万军队,精兵良将无数,且粮草充足,不是谁说灭就可以灭的。倒是你们蜀国,凭着这区区几万人马就想成事,难道不是蚍蜉撼树吗?

    一条巨龙一口吞下一头大象这谁都相信,但是一条小蛇就想吞下一座山峰,这不是很可笑吗?伯苗今天来找懿不是为了跟懿说这些不切实际的废话的吧,还请伯苗说明来意吧。”

    “大都督,芝代表敝上来想请大都督归顺我大汉,为敝上重振大汉雄风尽一份力。”邓芝道。

    “呵呵,想必伯苗这次过来,应该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不知道伯苗这次到来给懿带来了什么礼物。不知道贵上认为有什么条件可以打动懿的心?

    懿先声明,一般的货色就不用拿出来了,我司马家虽然不是王侯之家,可也是河内郡的百年大族,出过无数位公卿将相。”

    听了司马懿直接而有点嘲讽的话,邓芝额头开始冒汗了,咬了咬牙,还是说出来道:“大都督如果肯到大汉朝廷任职,想必陛下封你为三公之一绝对没问题。到时候大都督出将入相、公侯万代是唾手可得啊。”

    “呵呵,那么伯苗认为,懿留在魏国就不能为相,就成不了公侯了?”司马懿反问道。

    即使邓芝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历史未来的走向,也可以预知司马懿将来在魏国必能成为三公之一。以司马懿的本事和人脉声望,加上曹丕对他的信任,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历史上的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封爵舞阳侯。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更是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所以说,用官职来诱惑他,一点吸引力也没有,邓芝本来不想这么快暴露底牌,现在不得不豁出去了,官职、金钱、名誉这些东西司马懿都不缺,想通过这些方面来收买他根本不可能。在这些方面他可以说是无暇可击,现在唯一可能攻破他心防的只有他的家眷了。

    “大都督,最近令堂、贵夫人和令公子一行十几人都到了我大汉国做客,陛下将他们奉为上宾,天天招待他们饮宴呢。”

    邓芝冷不防抛出这个消息如同重磅炸#弹一样,将司马懿炸懵了。“什么?怎么会,怎么会这样?你们对他们做了什么?”

    “呵呵,大都督,也许是你的家眷在许昌待得太悶了,想出来走走呢。大汉现在还有荆州、益州、交州几州之地,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很多文人学子、游侠豪客都喜欢到大汉来游玩的。

    也许贵眷也想到我大汉来旅游一番吧。大都督你日理万机,显然疏忽来对家人的照顾了,他们在家待着实在无聊,才想着跑出来玩,大都督你千万不要怪他们啊。

    不过大都督你不用担心,你没有时间照顾家人,敝上有的是时间,他们现在在我们大汉玩得很开心,还请大都督无需挂念他们。”邓芝一副欠扁的样子说出这番欠扁的话,令到司马懿真想马上叫来左右将他推出菜市口斩首示众。

    可是司马懿毕竟是司马懿,他的城府在整个魏国都堪称数一数二的水平,他连眼珠都不用转就已经想清楚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肯定是蜀国皇帝化了大代价,绑架了自己的家人,想藉此来要挟自己就范。

    可恶的是,许昌方面竟然没将这件事告诉他,不但瞒着他,还派来一个狗屁宦官过来劳军。就算是瞎子也知道,这个阉人名义上是来犒劳三军,实际上却身负监视自己的任务。

    本来司马懿也觉得奇怪,曹丕向来信任自己,力排众议让自己统领二十万大军作战,怎么会在昨天突然派来个宦官来监视自己,而且看上去这个宦官风尘仆仆、满脸疲惫,明显是日夜兼程赶路过来的。

    就算是监视自己,有必要那么匆忙吗?听到邓芝的话后,一切真相大白了,原来自己的家眷被蜀国绑架,皇帝肯定也猜出,贼人绑架自己的家眷,必定是为了要挟自己,而需要要挟自己的人,除了蜀国小皇帝外,也没有其他人有这个动机了。

    所以曹丕才会派人全速赶来襄阳,目的就是看住自己,不让自己有什么异动。如此说来,这个宦官身上一定有能对付自己的东西,一旦自己有反迹,后果……

    深呼吸几下,双手拳头握紧了又放松,如此反复几次,司马懿终于冷静了下来。他抬头用凌厉的目光盯着邓芝道:“你们想要什么?”

第二百章 莫名其妙的司马懿

    第二百章莫名其妙的司马懿

    上回说到,司马懿问邓芝,他们到底想要什么,邓芝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洋洋得意地道:

    “大都督真是健忘,芝刚才已经说过了,陛下希望你能归顺大汉,为我们大汉再铸辉煌尽一份心力。到时候,您位列三公,令堂和尊夫人都会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令公子也会得到你的荫庇,岂不美哉?”

    对于司马懿是否会答应这个要求,邓芝毫不怀疑,也许他会有犹疑,有激烈的思想斗争,有内心痛苦的挣扎,但是,他最终一定会屈服,会答应这个对自己前途无损,甚至还能更进一步,却能救自己家人一命的提议。

    只要司马懿一答应,自己就立下莫大的功劳,策反了魏国的大都督,连同二十多万大军,那是多大的功劳的,刚才他对司马懿说的封妻荫子的美好前景何尝自己没有一份呢。

    司马懿正待答应,突然,他的眼神不经意地瞟过窗户的方向,赫然发现那里有一道谈谈的人影正影在窗户纸上。他吓出一身冷汗,他那转速不比超级电脑慢多少的脑袋瓜一转,就想明白这个在窗外听墙根的人是谁了。

    正当邓芝憧憬着美好的前景时,愕然得听到司马懿道:“绝不可能,想我司马氏,世代忠良,怎么可能做出这种背主求荣的事情来。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邓芝一听,懵了,怎么,怎么他会拒绝呢?不过他也不是普通人,马上反应过来,道:“大都督,正因为你们司马氏一族历代都是大汉的忠臣,所以敝上才愿意接纳你,希望你们能弃暗投明,继续做大汉的忠臣。”

    “不行,懿绝对不会背叛魏国,不会辜负陛下。”司马懿大声道,同时,他的眼神继续装作不经意地看了一眼窗户那边,那个人影依然没走,知道今天再无其他办法可想。

    “大都督,曹魏乃篡位之国贼,您又何苦从贼呢?你们司马氏先祖均,乃安帝时征西将军,其子量,曾担任我大汉的豫章太守,量之子隽,颍川太守也,令尊防,还担任过我们大汉的京兆尹。

    你看,你们司马氏可谓满门忠烈,祖上都是我们大汉的忠臣,到了你这一代,怎么能去当篡汉国贼之臣呢?将来九泉之下,你如何去面对你的列祖列宗?”邓芝一着急,说的话就有点重了。

    司马均、司马量、司马隽、司马防就是司马懿之上的几代祖先,邓芝将他们摆出来说事是很有杀伤力的,中国人最尊重祖先,最讲究孝道,换了一般人,有这个理由就可以就坡下驴了,应该抱着邓芝痛哭流涕一番,忏悔一轮,说什么不俏子孙,愧对祖先之类感人肺腑的话语,然后半推半就之下就从了。

    可惜,司马懿真的不是普通人,他不但没有从了,反而翻脸:“哼!你不要再说了,来人,送客。”简单直接就要赶人走。

    他的话声刚落,不知道从哪里转出来一个老管家模样的人,来到邓芝身边请他离开。

    邓芝心中还有千百句话语要说,可是司马懿根本不给机会他说,急急忙忙地要赶他走。这令他感到很诧异,而更令他诧异的是,司马懿向来多智近妖、能言善辩,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不同意的话,他一定会说出一大堆道理出来,反驳对方的观点。

    上次蜀军攻到襄阳城时,他即使是和自家小皇帝辩论也没有落到下风。现在蜀国上下都知道小皇帝的口才了得,据说当年还把吕蒙也说吐血了,被传为一时佳话。甚至有好事之人将小皇帝的口才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能将东吴大都督气吐血,可见嘴上功夫功力在伯仲之间。

    但是邓芝留意到,司马懿今天却有些反常了,他并没有用凌厉的语言来反驳自己,即使在自己提到他先祖的荣光时,他也只是生硬地回绝了事。

    邓芝感觉今天的司马懿反常的地方在于他的语言太贫乏,他几乎没有讲出什么道理,也没举什么典故例子,但是却坚定地回绝自己,这放在普通人身上很正常,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有学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口才,但是这件事放在司马懿身上就有点奇怪了。

    司马八达那个不是自幼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那个不是满腹经纶的人?就像蜀国的马氏兄弟一样,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说法,马氏兄弟中要数马良最出色,而司马八达中无疑是司马懿最厉害。

    如果说司马八达是这个时代的精英,那么司马懿无疑是精英中的精英,这样的人,面对自己咄咄逼人的言辞,为何表现得有点口拙呢?为何只会一味向曹魏表忠心和拒绝自己的拉拢呢?而且还是在自己拿他的家眷要挟的情况下,这着实令人费解。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邓芝根本不知道司马懿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无从下手了,正在那里干着急的时候,突然又听司马懿道:“且慢!”

    邓芝大喜,以为司马懿回心转意,只听司马懿道:“伯苗,烦你回去转告贵上,就说明天懿将率军与贵军决战。”

    “什么?你……”邓芝震精了,这司马懿是不是患了失心疯,怎么刚才还好好的,一转眼形势急转直下,这就要下战书约战了?今天自己好好的来谈判,你不答应就不答应吧,大不了下次换个条件再谈过,谈判这种事,反反复复谈很多次是常有的事,怎么能说打就打呢?对于莫名其妙的司马懿,邓芝感到有点纠结了。

    “你们掳我家眷,此仇不共戴天,懿明天就和你们决一死战,胜则救回家眷,败则玉石俱焚。”司马懿说完,不等邓芝回话,一拂衣袖当先离开了会客间。

    邓芝满怀信心与期望而来,最后却在管家客气的送请下,灰溜溜地坐吊篮离开襄阳城。回到蜀军大营,向刘厚汇报来今天的出使过程,刘厚也被震惊到来,这司马懿是不是疯了?竟然不顾自己的家眷,第二天就要和自己决战?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不提蜀国君臣在震惊中连夜开会商量对策,且说司马懿,轰走了邓芝后,就急急忙忙去见那个来监军的宦官。不出所料,那个在窗外的人影正是那个曹丕派来的宦官,司马懿发觉了他在窗外偷听后,就急不可耐地、粗暴地拒绝了邓芝的要求。

    为了不让他说更多的不好听的话,他甚至不顾双方的会话还没结束,干净利落地将他赶走。后来,为了打消这个宦官的怀疑和曹丕的疑虑,他甚至直接就向蜀国下战书,约好明天开战。这是最直接最彻底的向曹丕表明心迹的方法。

    可怜的邓芝并不知道这一切的原由,只能眼白白地看着一个大好的立功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一次劝降,却变成了激怒对方的行为,这令他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要想尽办法赢那次抓阄了。

第二百零一章 安心的王公公

    第二百零一章安心的王公公

    上回说到,邓芝本来进入襄阳想劝司马懿归顺大汉,谁知道司马懿发觉窗外有人偷听,不但拒绝了邓芝的招揽,还当堂给蜀国下了战书,约好第二天决战。

    今夜注定很多人会无眠,蜀国君臣彻夜商讨应对方案,任凭三个臭皮匠和刘厚脑袋瓜多么好使,也想不明白司马懿的用意。最后只能是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他要战,那就战,毕竟hong军的战力摆在那里,怎么打也不用怕他们,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们作甚?

    唯一感到可惜的是,化了大代价弄来来司马懿的家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到了现在也没有办法了,只能当这次的行动失败了吧。

    不过即使觉得司马懿的家眷已经失去了作用,刘厚也没打算现在就杀他们,刘厚并不嗜杀,而且说不定打败了魏军后,如果能活捉司马懿,那这些人还是有作用。于是,刘厚还按原来那样,好吃好住地供着他们。

    司马懿今晚也睡不着,他匆匆去见那个宦官,跟他再表了一番对曹丕的忠心,并用明天发动决战的说辞成功取得了宦官的信任。

    见完宦官后,他也没睡,他想了很多东西,安排了很多东西。虽然计策在他向邓芝宣战时就已经定下来,但是,当时时间很仓促,很多细节上的东西没有想清楚,现在就要一样一样地完善计划,将各个环节有可能出现的漏洞都堵上,务求要做到天衣无缝。

    也许今晚睡得最好的就是那个曹丕派来的宦官王公公了,明面上他是来劳军的,但是他只抽出了半天的时间,将带来劳军的几十埕酒水,十几只猪羊发下去,说了一番不咸不淡的勉励的话,就草草地结束了整个劳军的过程。

    至于这么点东西给二十多万大军怎么分就不关他的事了,他还有另外一重职责,他身负着监视司马懿的责任,这才是他此行的最大目的。要监视一个手握二十多万大军的大都督,手中肯定要有点凭借的,王公公的凭借不是尚方宝剑,而是一道堪比尚方宝剑的密旨。

    一旦发现司马懿有反迹,王公公就可以祭出曹丕给的这道密旨,夺其兵权,取其首级。自认为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王公公来到襄阳后好不威风,到处耀武扬威,敲诈勒索,对司马懿也不假辞色,言语间对他敲敲打打,弄得司马懿好不郁闷。

    如果是一般人,也就只能郁闷,只能暗恨,心里虽然很想一刀将这个阉人的脑袋砍下来当尿壶,但是表面上还得小心应付着。司马懿也小心应付着,但他由这个阉人来的时机和他的态度,得到了很多信息,尤其是得知自己的家眷被蜀国掳获后,他更是瞬间就将所有事情串在一起,想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关键是,他猜出了这个皇帝派来的宦官肯定手握对付自己的利器,只要自己有一点应付不对的地方,恐怕就要遭殃了。所以,他对这个宦官的招待全所未有的周到,在朝中,他可以对着“三公”不屑一顾,对着满朝文武都没有好脸色,但是,现在对这个阉人却如亲爹一样供着。

    自从他来了之后,就一直好吃好住侍候着,对他的态度无比恭敬,带着他吃喝玩乐,还送了不少金银珠宝贿赂他,司马懿的表现自然令到王公公很舒心。

    不过王公公是个忠于王事之人,否则曹丕也不会派他来,虽然司马懿将他侍候得很好,但是他却从未忘记他的任务,他还是时刻提防着司马懿,时刻准备拿出那道可以决人生死的密旨,将这个大都督拿下。直到司马懿当着邓芝的面宣布要和蜀军决战的那一刻,他的心彻底放松了下来。

    之前,王公公本来在后院享受着几个美人的按摩,突然获知蜀国派了人来见司马懿,于是,一向尽职尽忠的他马上撇开司马懿送给他的那几个千娇百媚的美人,跑到会客室窗外偷听邓芝和司马懿的谈话。

    一开始,听到邓芝百般拉拢司马懿,他很着急,尤其是当邓芝抛出蜀国掌握了司马懿的家眷后,他急得差点就想去叫人来拿下司马懿了。

    幸好,事情峰回路转,司马懿不但坚决拒绝了蜀国的拉拢,还当场就向蜀国小皇帝下了战书,约定明天决战。王公公悬在外面的心总算吞回肚子里了。

    更令他放心的是,司马懿一结束和邓芝的会面,就来找他汇报工作,将和邓芝会面的情况详详细细一点也没有隐瞒地告诉来自己。

    因为他在窗外偷听,所以对两人的谈话知道得很清楚,这使得他确定,司马懿对自己真的没有一点隐瞒。

    当然,他所不知道的是,司马懿早就知道他在窗外偷听,知道这件事瞒不住他,所以才表现得那么坦坦荡荡来博取他的好感和信任。一个很少出宫的阉人,又怎么是司马懿这种老狐狸的对手?

    对于司马懿能对自己那么坦白,王公公很安心,这也使得他彻底信任了他,多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所以,今晚他睡得很香,是出京以来睡得最香的一天。

    至于司马懿提出的另一件事——明天出城和蜀军决一死战,他没有在意。他只负责审查司马懿的忠心,他只要确认司马懿没有反心就行了,至于军事上的东西,他不懂,也不想管。所以当司马懿邀请他明天和他一道出城去攻打蜀军大营时,他没有答应。

    当然,他不肯出城跟着大军一起征战,除了不懂军事外,他还是有一点小心思的,那就是他很怕死。他认为躲在城高墙厚的襄阳城更安全点。

    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亲冒矢石去抢什么军功,自己只要能将监督司马懿的事情办好,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军功立得再大对他来说也没什么用处,反而有被曹丕猜忌的可能。

    于是,他跟司马懿说,大都督亲自领兵出战,襄阳城还缺个守城之人,不如就让自己留守襄阳城,帮大都督守住大本营吧。

    对于他的这个要求,司马懿自然无不应允,于是,司马懿取了一道令符给他,赋予他负责襄阳城防卫工作的权力。于是,抱着令符的他终于可以安安稳稳地睡大觉了。

    相对于他的畅快酣睡,蜀军和魏军大营都彻夜灯火通明,双方人马都在积极准备着第二天的大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7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作者:我不是阿斗所写的《重生之我是阿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我是阿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我是阿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我是阿斗介绍: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重生之我是阿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我是阿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