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重生之我是阿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阅读

作者:我不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百零二章 司马懿亲征

    第二百零二章司马懿亲征

    上回说到,司马懿约战刘厚,双方都连夜仓促地准备着这场大战,第二天辰时(早上7点),襄阳城南门大开,魏军开始鱼贯出城。

    司马懿一身戎装,骑在高头大马上,在兵将的簇拥下缓缓走出城门,王公公今天也起了个大早,亲自将司马懿送出城门,并啰啰嗦嗦地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杀敌,为陛下尽忠,为魏国效命。

    只是这个王公公根本不懂军事,不懂得元帅和战将的区别,司马懿又不是武将,战场上的厮杀与他何关?而且他并不知道,司马懿在以往的战斗中,从来都不会出城,从来都是离开战场远远的,在后面运筹帷幄。

    他只知道,每逢有将士出征时,皇帝都会送他们出城,当然是送出许昌城,现在皇帝不在这里,理所应当由自己这个手握密旨、皇帝身边的红人代劳。

    他觉得自己今天做得很好,代皇帝送出征的将士出城,充分体现了朝廷、体现了皇帝对出征将士重视,等这场仗打赢了,回到皇宫后,陛下一定会好好奖赏自己。

    不理这个阉人在心里的yy,司马懿拱手告别了王公公,带走了城中五万多人马,只留下几千人给他守城。军事白痴的王公公并不知道这些兵力的调动有什么不妥,在他认为,有几千人守着诺大的襄阳城足够了。

    魏军刚一出城,就被蜀军知道了,甚至他们还没出城,在城中集结,都已经被天上的热气球侦察到了,一场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战争,结果早就注定。

    蜀国君臣开会商议到午夜,只睡了两、三个时辰就顶着一双熊猫眼匆匆起来应战。不过其实也不用太着急,等魏国五万大军出得城门,并且来到蜀军大营外排好阵列后,时间已经到了巳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晴空高照,气温也升了上来,使人感到浑身燥热。

    然而双方将士都是训练有素之人,即使穿着厚厚的甲胄,拿着沉重的盾牌武器,站在毒辣的太阳底下依然不动如山,双方将近十万人马,竟然鸦雀无声,从天上的热气球上看下去,一黄、一绿两支军队,就想两块磐石一样,默默地对峙着。

    刘厚拿过大喇叭,叫亲兵排出去一条准备做传话筒的人龙,按照惯例,他准备和司马懿说几句场面话再开打,影视剧上那些打仗的情节不都是这样的吗?就算是黑社会火拼,也会先互相撂些狠话,用手指指着对方恶狠狠地骂上一阵子,最后才开始砍人的啊。

    可是,还没等蜀军这边的人龙搭好,魏军那边的战鼓就响了起来,司马懿竟然是一言不发就开打了。不知道是不是上次大战魏军已经将所有的火#枪都损失掉,这次竟没见一个火枪兵在阵前,不但没有火枪兵,连弓兵都没有,魏军一上来就是密密麻麻的长枪兵,然后后面跟着刀盾兵。

    这令蜀军上下感到很迷惑,那有一开战就短兵相接的,但凡正规军作战,一般都是先用远程武器压制,由远至近,往往先用床弩、投石机打击尚在远处的敌人,当双方距离近一点的时候,再用单兵弩机射击,然后弓箭齐射,进一步杀伤敌人。

    所以,最后到双方真的短兵相接时,已经有大量敌人被这些远程火力解决掉了,被解决的敌人数量取决于双方的远程火力强度和士兵的个人防护装备性能。如果双方的这些条件悬殊太大,弱的一方直接在这些远程火力打击下崩溃掉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这是指那些家底雄厚的正规军,那些穷的叮当响,连弓箭也置办不起的农民起义军除外。蜀军尤其重视远程打击,火#枪、火#炮就是远程打击的极端例子,hong军几乎完全靠远程打击来取得胜利。

    但是今天的魏军非常不对劲,就算他们没有了火#枪、火#炮这些火器,也没有床弩、抛石机这些大型设备,但弓箭、弩箭还是有的。经过这么多天和魏军的交战,刘厚知道,魏军的弓兵还是很多的,而且素质也很高。

    那为什么司马懿不先用弓兵射一轮,而是一上来就想短兵相接呢?这不是让自己的士兵送死吗?刘厚很担心司马懿有诈,这家伙太阴险了,任何不寻常的举动都要警惕。

    刘厚连忙询问身边三个臭皮匠,可是郭攸之三人也是紧皱着眉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候,两个传令兵已经来到身前报告:“克秋莎/愤怒的小鸟部队已经准备完毕,请指示?”

    敌人已经逼上来了,没有多少时间给刘厚思考,虽然担心司马懿有诈,但是只能按照目前情况做出反应了。好在在四个方向刘厚也安排了人马,警戒着四面合围的魏军,相信就算其余几支魏军一起对蜀军发起进攻,他们也能抵抗得过来,所以,刘厚只好先发布攻击的命令:

    “克秋杀部队先发起进攻,等进入射程后,愤怒的小鸟部队再发动进攻,注意,要保证敌人完全进入射程,不要浪费弹药。”

    传令兵领了命令后,奔跑而去,很快,克秋杀火箭炮就嗖嗖嗖地鸣响了起来,火箭弹如一群投林的倦鸟一般飞向魏军的阵营。

    由于要防备其他方向的魏军,所以在这个正面战场只部署了一个营81门的火箭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在周围还有二十万的魏军,如果这些魏军一起来攻,其他方向的压力肯定也不小。

    而足够的远程火力是蜀军信心的来源。幸好,这次出征有了愤怒的小鸟补充中程火力,根本无需害怕敌人的冲锋能突破防线。

    81门火箭炮在数万大军的阵型中显得额外的少,飞上天的火箭弹稀稀拉拉的,没有以前集中使用时那种密密麻麻令人绝望的感觉。81枚火箭弹在魏军那大得有点过分得冲锋阵营中炸开,使得那一片黄色的洪流出现了81一个血色大洞。

    可是,黄色的洪流滚滚向前,后面的洪流很快就将这81个血色大洞填平、抹去。在火箭炮发射了两轮后,黄色洪流终于进入了50米范围,这是愤怒的小鸟的射程。

第二百零三章 大溃败

    第二百零三章大溃败

    愤怒的小鸟其实就是一个个被抛射出去的炸#药包,其装药量比火箭弹还要多,因此,它们爆炸起来的威力也比火箭弹更强。随着愤怒的小鸟的发射,更多更大的血色大洞在黄色洪流中出现了。

    不过,愤怒的小鸟也只来得及发射两轮,魏军就已经冲到蜀军的阵前,双方近到几乎连对方的毛孔都能看清楚。这时候蜀军阵前的火#枪开始发射了,噼里啪啦的声音响了起来,火#枪兵轮番上前半跪着进行三段式发射,魏军的前锋线就像被狂风吹拂中的禾苗一样,瞬间倒下了一排又一排。

    双方的距离看起来近在咫尺,却又仿佛天涯与海角一样,永远也无法合拢在一起,无论那些黄色的洪流如何奔涌向前,却总是在到达一个位置后嘎然而止,就像这里有一条无形的防洪堤挡住这股巨浪一样。

    火箭炮与愤怒的小鸟依然在有条不紊的发射着,他们保持着对远程和中程敌人的持续杀伤。渐渐地,涌到前线的魏军难以为继了,如果说刚才那个浪头虽然被遏止,但是前锋线还是缓缓地往前推进的话,现在正好相反,随着后继补充兵力越来越少,前锋线不断被推后。

    那些魏军士兵眼看着自己死命的冲锋不但不能逐渐接近蜀军的大阵,反而离蜀军的阵营越来越远,他们也越来越绝望了。随着前锋线持续地往后推移,魏军终于崩溃了,刚才还悍不畏死往前冲的魏军终于调转了头,往来路上奔溃。

    这些跟着司马懿出征的魏军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否则也不可能支持那么久,但是,无论再怎么精锐,面对这么大的伤亡率,面对那么可怕的火力打击,面对这种一面倒的屠杀,面对着完全看不到胜利希望的局面心里都无法承受得住。

    站在远远的高空看到的也许是黄色的洪流被一堵无形的气墙阻挡了前进的势头,和在洪流中绽开了一朵又一朵的红花。可是,回到地面,在亲身经历这一切的魏国士兵眼中,那就是如修罗地狱般的场景了。

    无数的同袍倒在冲锋的道路上,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无论多少人冲上去,到了离蜀军阵前没多远的地方就会倒下,那里就像有一把无形的死神镰刀,将一切到达这条线的东西都割倒、切碎。

    这种一旦到达地点就必死的局面,给人带来的绝望感觉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令人难于承受。不仅仅如此,那些魏军士兵看到死伤同袍的死状是如此的恐怖,如此的凄惨,尤其是被火箭弹和愤怒的小鸟抛射过来的炸#药包炸死的人,基本上很难留有全尸。

    在一片残肢断臂横飞、人头滚滚、肠子乱流、血溅满地的修罗地狱里,又有谁还能保持镇静?又有谁还有继续冲锋的勇气?所以,在开战没多久,魏军就不可避免、不出所料地崩溃、四散奔逃了。

    刘厚和三个谋士在蜀军阵营中一个高台上,望着迅速溃散的魏**队不由得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故意打输,假装逃跑,诱敌深入,然后在后面设下埋伏擒拿追击的军队?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作为诱饵这个代价也太大了吧,就刚才那一会的狂轰滥炸,魏军死伤不下几千人,再加上现在那些疯狂逃跑的逃兵互相践踏之下,还有蜀军依然没有停止的远程火力打击之下,估计魏军的这一场溃逃,损失的人马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用上万人来做诱饵?这也太大手笔了吧?谁有这个气魄?使出这一招的将军要不是疯子就是个赌徒。赌赢了,取得最后的胜利还好说,如果赌输了,将来一定会被朝中的大臣弹劾死。

    “怎么办?追击还是不追击?”刘厚问。

    三个臭皮匠互相望了几眼,显然他们也有很多疑虑。“陛下,敌情未明,不宜轻进,宜徐徐图之。”邓芝道,这是属于比较保守的意见,虽然不会犯错,但也无法扩大战果,很可能白白错失了彻底胜利的时机。

    “陛下,臣以为应该立刻派兵追击,魏军此次溃败,不似诈败,如果不追击,恐白白错失时机。”郭攸之道。这是最激进的意见,这一招犹如赌博,如果赌对了,很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如果赌错了,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陛下不可,司马懿这次举动太反常,以他的狡诈诡秘,绝对不可能这么胡乱指挥部队上来送死。这绝对是司马懿诱敌深入的诡计。”邓芝道。

    “陛下,臣以为,司马懿此人聪明绝顶,说他算无遗策也不为过。这个诱敌深入的行动那么多破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了,他难道会算不出来我们也会看穿这些破绽吗?既然明知道我们会看出这是诱敌深入之策,为什么他还这样做呢?你们不觉得奇怪吗?”郭攸之道。

    “的确是奇怪,由他宣布要和我们决战开始,就处处都透着古怪,只是我们都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刘厚道。

    “陛下请看!”一直没出声的步骘指着魏军大阵方向让刘厚看。刘厚抬头往远处一看,隐约见到一面大旗在风中烈烈飞扬。由于隔得太远,刘厚看得不是很清楚,于是,他取来了一副望远镜,对着那个地方看过去。

    这一看不打紧,那边的景象着实让他吃惊不少,也不是说那边发生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恰好相反,那边什么都没发生,与周围万猪奔腾、一派世界末日场景完全相反,那个地方一片平静,逃兵经过这片地方的时候,自动往两侧分流,就像汹涌的流水遇到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一样。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块地方被一些披甲精兵团团围住,这些披甲精兵手持长枪全部指向外面,使得那片区域就像一只蜷缩起来的刺猬,所有被吓晕了头撞到这片区域的逃兵都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同时被几杆长枪#刺穿身体,然后倒在血泊中。

    而最让刘厚和步骘注意的其实不是这些披甲精兵,而是那片区域的中央竖着的一杆旗帜,那是魏军阵营中最高也是最大的一杆旗帜,上书“大都督司马”五个大字。毫无疑问,这是司马懿的帅旗,这杆旗在哪里,就代表着魏军的指挥部、魏军的统帅,也即是司马懿会在哪里。

第二百零四章 热血的朱褒

    第二百零四章热血的朱褒

    正在这个时候,步骘指着那个插着帅旗的区域,对还将双眼凑在望远镜上的刘厚道:“陛下,如果说司马懿设下陷阱,那无疑那里就是最大的诱饵。他竟然以身作饵。”

    “谁知道呢,也许那只不过是一杆旗,以司马懿那谨慎怕死的性格,他怎么可能会亲自在那里。”邓芝道。

    “不管他在不在那里,但是如果我们连咬饵的勇气都没有,那也太窝囊了,如果传出去,我们的面子都会被丢光的。”郭攸之道。

    “面子重要还是将士们的性命重要?陛下,臣以为,一切应谨慎行事。”邓芝道。

    “陛下,不如让第四军上去试探一下。”步骘道。

    第四师是朱褒带领的原押送粮草,负责保卫辎重队安全的冷兵器部队,他们相当于预备部队,也可以看作新兵训练营。

    他们将新招的士兵训练好之后,其他部队有缺员时,就从这支部队中抽调,这可以保障其他作战部队抽调过来的士兵都是合格的兵源,可以马上投入作战,而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新兵。

    这次出征,刘厚答应了让第四师成为正式的作战部队,还让他们做前锋,可惜,一路过来他们都没捞到什么仗打,这令朱褒郁闷了很久。

    朱褒郁闷,但是刘厚却松了一口气,因为第四师主要配备的是冷兵器,虽然因为平时训练的需要,也有一些枪#械,不过数量毕竟太少,质量也比较差,真要用到战斗中起不了多大作用。

    虽然这次让他们做前锋,刘厚特意给他们配备了一些霹雳雷,但是,在刘厚看来,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太差,在hong军的战斗序列中属于鱼腩部队的行列,刘厚还真怕他们遇到强悍的敌人,让他们打硬仗他可没有一点信心。

    很明显,步骘也是将他们当随时可以抛弃的“非正式人员”看待,所以才提议让他们上去作试探,他认为就算中了计损失一些“非正式人员”也不会太心痛。

    刘厚很反对让将士们白白去送命,也不想将自己的各支队伍分成不同的阶层,虽然客观上hong军里的确分成三六九等,例如,第一等的当然是第一师的几支使用火器的半近代化军队,然后是藤甲军,再然后就是第四师这样的后备部队,最后就是半民半军的辎重运输队。

    这无论在士兵的待遇上、装备上,还是作战时对他们的安排上其实都可以看出来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甚至可以说是潜规则,大家心里都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刘厚从来没有承认或公开说过这种差别。

    也就是说,表面上各支部队是平等的,各支部队的长官级别也是一样的。所以,他对于步骘提议让第四师去试探是有抵触的。

    步骘见他不答应,又对他进行了好一通劝解,最后他才同意了下来。现在的形势不明确,如果不出兵追击,很可能错失歼敌的机会,所以,必然需要派一支人马追上去看看情况。

    而这件事危险性实在太大了,司马懿设下埋伏的可能性超过五成,邓芝甚至认为超过八成,假如一旦要牺牲追击部队,让第四师去怎么都比让精锐部队去好,这样才能使得损失最小化。

    这么简单的一条算术题谁都会算,刘厚只是一时感情上接受不了而已,不过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做出了理智的决定,同意让第四师派五千人去探探那片区域,看司马懿是不是真的在那里。

    朱褒做了师长后,一直没好好打过一仗,实在是有点憋屈。好不容易让陛下同意他做前锋,结果还是没有仗可打。这怎么不令他着急?他一颗想立功的心早就飘啊飘的,早就不知道飘到哪里了。

    这时候接到刘厚让他调遣五千人追击魏军的命令,他哪里还按耐得住,马上点齐人马,亲自赤膊上阵,带着五千人马就向魏军溃逃的方向冲锋。

    站在高台上的刘厚看到他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不由得一阵苦笑,这个家伙到底知不知道现在的形势?如果他真的中了陷阱死掉,那就有好戏看了,他怎么也算是蜀军的一名师长,就算是后备师也是师,师长的地位已经相当不低了,如果这次战斗中自己这方牺牲了一名师长,那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他知道吗?

    刘厚没想到朱褒竟然和兀突骨一样都是那么热血、那么冲动,所以发布命令时就没有专门叮嘱不让他上阵,只是简单地说让他抽调五千人马去追击魏军溃兵,重点是看看在那片区域中的人是不是司马懿,再将那里的人拘捕过来,而且一定要保障捉活的。

    谁知道这个朱褒就钻了空子,自己直接带兵上阵。其实这也不能怪朱褒,他一直带领的是冷兵器部队,自然还没有摆脱以前冷兵器作战的那种思想。以前的冷兵器部队,战将冲杀在前再也正常不过了。

    朱褒好歹也是一名武功不错的战将,现在皇帝命令去追击,他怎么可能不想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下,在他看来,勇猛作战的猛将自然就能得到皇帝的重视,哪里会想到,刘厚的思维是热#兵#器时代的思维。

    在刘厚看来,热#兵#器时代的战斗,排长、连长带头冲锋那是值得表扬的,一句“作战勇猛”的称赞是少不了的,甚至营长在必要的时候冲锋也没问题,可是如果团长也跑去冲锋的话,就有点不务正业了,如果一个师长冲锋在第一线,那就只能说是不靠谱了。

    hong军中,这么不靠谱的师长的确有,那就是兀突骨,每次战斗必然有他份,谁也劝不住,谁劝他跟谁急。所以刘厚只好找了几个军校毕业生去给他当参军,在他亲自上阵时就由这些参军组成的参谋部代替他指挥。

    兀突骨有他那套百年老树藤做成的防护效果超级好的藤甲保护,刘厚倒不是很担心他的安全问题,可是现在又出了个同样是那么不靠谱的师长朱褒,真是令刘厚哭笑不得,他可没有藤甲保护。以前因为朱褒一直在保护辎重队,所以刘厚并不是很清楚他的行事风格,现在算是见识到了。

第二百零五章 擒获司马懿

    第二百零五章擒获司马懿

    刘厚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朱褒带领着部下很快就到达了那片像刺猬一样的区域,由于这片区域布满了如荆棘一样的长枪,如果想强行趟进去,必然会被扎得千疮百孔。

    朱褒跟了刘厚也已经很久了,虽然一直在后方保护运输队,但是刘厚在前方打的每一场仗他都有关注。久而久之朱褒也受到他一定的熏陶,作战风格上还是受到他一定影响的。刘厚一个很重要的作战风格就是:能取巧的时候绝不蛮干。

    所以,朱褒现在并没有让他的士兵们去进攻这处一看就是很难啃的地方,而是让他们将整个区域团团围住。包围了这里后,他又令大家取出霹雳雷和火折子,做好掷弹的准备。然后让他们一起齐声叫喊:“投降不杀!”

    一连喊了五次,魏军终于得到从帅旗处的大人物传来的命令:全体放下武器投降。这一下,朱褒也感到有点愕然,他原本并没有指望这些魏军会那么轻易投降,他之所以让士兵喊话,只不过是一种例行公事的做法,与其说是心中存着万一的希望,还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事风格。

    在他看来,这些魏军就算要投降,也会等自己这边投掷了无数颗霹雳雷,将他们炸得人仰马翻死伤惨重之后,才终于顶不住压力被逼投降。哪想过光是让士兵叫几下口号,他们就那么干净利落地投降了,这简直是年度不可思议事件之首。

    既然敌人已经投降了,朱褒也不好继续喊打喊杀,他驱马上前,大喊道:“里面的魏军将领是谁?请出来一聚。”

    没多久,一个中年文士模样的人走了出来,令朱褒奇怪的是,这人既没穿铠甲,也没穿官服,只是一身寻常读书人的打扮,竟是无法从他的穿着中看出他的身份来。

    直到这个中年文士来到朱褒面前抱拳施礼自我介绍一番,才令朱褒大吃一惊:“在下司马懿,未请教将军尊姓大名?”

    听到司马懿的自我介绍,朱褒惊呆了:“司,司,司马懿…”

    司马懿的大名在蜀军中谁没听过,在蜀军上下的认知中,此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屡屡领兵和蜀军对抗都取得不错的战绩。

    这是属于**oss般的人物,哪里是那么容易见到的,况且他从来都是隐藏在后方,遥遥指挥前方的战事,别说捉到他,就算远远看他一眼也是千难万难的事情。

    可是在此时此刻,他就这么出现在眼前,几乎让朱褒以为自己眼花了,自己就那么轻易就活捉了司马懿立下不世之功?没有艰苦的厮杀,没有追杀千里,也没有巧妙设伏,精心布局,魏国大都督就这么容易被自己捉到了?这不是做梦吧?

    被巨大的惊喜砸得晕乎乎的朱褒,梦游般回到了蜀军阵营面见刘厚,和他一起回去的自然还有司马懿。

    刘厚得知俘获了司马懿,也是震惊不已,他看着眼前这个颌下一缕山羊胡,相貌平平无奇的中年文士,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一直和自己作对的司马懿?

    这就是在上一次北伐中阻挡了自己前进步伐的司马懿?这就是那个设计引诱许靖、吴懿篡位,而他却趁机获取蜀国火器秘密的司马懿?

    “你真的是司马懿?”刘厚在听完朱褒的介绍后,不由得脱口问道。

    “回禀陛下,罪臣的确是司马懿,如假包换。”司马懿回道。

    刘厚一阵无语,当自己算计了那么久,千方百计想要对付的司马懿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一时百感交集,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陛下,罪臣请降来了。”见刘厚没有答话,司马懿又道。

    刘厚终于清醒了过来,道:“司马懿,你到底在搞什么鬼?朕遣邓芝去劝你归顺,你不但不降,还向朕宣战。今天一战,全无章法,轻易被擒。朕本还以为你是个誓死不降的忠贞之士,可你现在又说你要降。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你是假的司马懿,故意来诓骗朕的?”

    司马懿道:“陛下请恕罪,罪臣的的确确是司马懿。罪臣早就知道,陛下乃千年难得一见的圣君、明主,乃上天专门降下来收拾破碎大汉江山的真龙天子,罪臣早就心向往之。

    臣其实早就想有机会在陛下麾下效力,任凭陛下驱驰,帮助陛下扫清**、一统寰宇,岂有不愿降之理。况且陛下以罪臣家眷为质,罪臣哪里还有其他选择。”

    听到这里,刘厚心想,前面说的大道理估计都是假的,都是临时加进去的,后面说的我以他的家眷做人质要挟他,恐怕才是他就范的真正原因吧。

    只听司马懿继续道:“昨天邓大人到襄阳城来劝说罪臣归降陛下,罪臣本来想马上就答应下来,奈何曹丕刚派来一个宦官过来,名为劳军,实则是监军,或者说是监视罪臣。当邓大人在和罪臣讲大道理时,罪臣发现此僚正在窗外偷听我们的谈话,故而不敢答应邓大人的要求。

    罪臣不但没答应邓大人的要求,还当堂向邓大人宣战,都是为了掩此僚的耳目,因为罪臣知道,此僚来到襄阳监督罪臣作战,其手中必然有所凭借,必然有手段可以保证一旦罪臣作反,他能第一时间拿下或斩杀罪臣,所以罪臣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

    “怪不得昨天的你前后态度变化那么大,而且在后来一点道理都不讲,一味蛮横地拒绝老夫。”邓芝道。

    司马懿拱手向邓芝行了一礼道:“懿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还请邓大人多多包涵。”

    “那今天这事你又怎么解释?驱使魏国大军冲过来白白送死,你可知这一仗魏军至少死伤上万人。你既然能离开襄阳城,独自领兵在外,就是已经脱离了那个宦官的掌控范围,无需再担心他会威胁到你的性命。为何不直接率兵来投,还偏要脱……多此一举发动进攻,致使这些我将来的子民白白送命?”

    刘厚本来想说他“脱裤子放屁”,后来觉得身为皇帝说出那么粗俗的话,实在是有点不合身份,于是强行将这句歇后语的前半部分省了。

    而司马懿对刘厚已经将这数万魏军当做他的子民没有一点反应,他道:“启奏陛下,罪臣这么做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还请陛下听罪臣解释。”

第二百零六章 司马懿的心思

    第二百零六章司马懿的心思

    听到司马懿说要解释,刘厚暗想:“驱使几万人去送死,就算有天大的理由也说不过去吧,我看你这次还有什么好解释的。”

    只听司马懿道:“陛下,罪臣之家族河内司马氏,自从高祖皇帝时就已经定居于河内郡,历经数百年繁衍生息,现在已经有几万族人。罪臣族人,不但人数众多,更有很多人在曹魏朝廷中担任官职,其中就有罪臣的兄弟几人。

    如果曹丕知道罪臣归顺陛下,必然会迁怒于罪臣的家族,那罪臣的兄弟七人,甚至几万司马氏族人将很可能被曹丕降罪甚至屠杀。臣实在无法因为一己之私,将灾祸带给自己的兄弟和族人。

    于是罪臣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假装战败被俘,而不是投降。战败被俘虽然也有罪,但是罪过毕竟没那么大,曹丕不一定会迁怒罪臣的族人。

    还请陛下宽宏大量,允许罪臣假装被俘,罪臣愿意以后隐藏在陛下的背后,给陛下出谋划策。还请陛下能成全罪臣,保存罪臣的族人,陛下的大恩大德,罪臣必将铭于五内。”

    看来司马懿很清楚自己的价值所在,知道刘厚需要他的头脑,自己就将自己摆在影子谋士的位置。但是刘厚依然很生气:

    “你为了自己的家族诈败虽然情有可原,可是却要牺牲上万的将士去换你的族人,这依然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

    “这……求陛下恕罪。”听到刘厚的话,司马懿惶恐地跪了下来,请求原谅。

    司马懿没有想到刘厚的思维方式那么奇特,在魏国士兵和自己几万族人的之间做选择,相信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会选后者。更何况,在司马懿看来,魏蜀两国敌对,魏国士兵死得越多,这个蜀国小皇帝应该越开心才是。

    哪里想得到,这个小皇帝早就将他麾下的二十万士兵看作自己的囊中之物,竟是不想他们有任何损失。

    “就算你想假装战败,也有其他的办法,你应该想遣人和我们商量商量,商量个更好的对策来,尽量减少人命的损失。你这样胡来蛮干,简直是视人命如草芥。枉你还被称为多智近妖,竟然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方法,你真是太令朕失望了。”刘厚气道。

    “罪臣知罪,请陛下责罚。”司马懿一副诚恳的样子请罪道。

    刘厚哪里知道,司马懿之所以用那么简单粗暴的方法,除了上面说的,没想到小皇帝反应会那么大之外,还存着藏拙、自污等考虑。

    他当然知道自己在世人的眼里,自己是多智近妖的怪物,皇帝这种职业的人,对于心思太多的人一定不会放心,一定会既用且防着。更何况自己还是个降臣,那就更不会被信任了。

    所以他特意露一手,搞一出败笔出来,刘厚让这个新boss还有蜀国大臣这些新同事,觉得自己不过如此而已,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需要特别防着自己,对自己特别对待。

    而由自己手上葬送上万条人命,也有自污的意思,他就是想让自己留下点人生污点,这样才不会在以后立一点功劳就给人猜忌,甚至担心自己功高震主被打压。

    他唯一没算到的就是刘厚对这上万魏国士兵的生命那么在意,相应的,因为这件事而对自己的不满之情也重了很多。

    不过也无所谓,他本来就想着要自污,特别是当前的情况下,自己必然要先蛰伏一段时间,直到这个蜀国小皇帝能推#翻曹丕的政#权,使得司马氏的族人彻底安全了,他才可能光明正大地出来行走。

    现在只是自污的程度不同而已,自污这个大方向并没有错,他对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他相信蜀国小皇帝一定不会放弃自己,否则他就不会化那么大的代价从许昌劫走自己的家眷了。

    他看准了刘厚已经投资了那么多资源,不可能在没有收回成本前就将自己这件奇货抛弃掉,那不是让自己血本无归吗?他算准了这一点,坚信蜀国小皇帝在收回成本之前不会杀自己,所以,他对自己的安全很放心。

    刘厚哪里知道司马懿那么多心思,只是觉得他在这件事上实在是处理得不好,所以就批评了他几句。见他认错态度良好,气也消了很多。他可没想过,司马懿那良好的认错态度其实是装出来的。

    “仲达啊,你以后做事一定要谨慎,考虑得周全一点。另外,朕要告诉你,在朕看来,人命什么时候都是最宝贵的,无论魏国、吴国还是我们蜀汉的人,其实都是汉民,对待汉民一定要存有仁慈之心,不能动不动就牺牲他们的性命。

    自从黄巾之乱以来,我大汉子民死伤无数,整个天下元气大伤,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将来就算有外族入侵,我们也无力再抵抗了。正是因为看到这点,朕才会这么着急地发动北伐战争。否则,朕肯定不会擅启战端,怎么都得让天下之民先休养生息几年。

    仲达切记,以后再策划战斗,要尽量使用少杀伤人命甚至是不杀伤人命的方法。多为我汉民保存一份元气,将来在对抗外族的战斗中就能多一份胜算。”

    听到刘厚转叫自己“仲达”司马懿就放下了心来,知道自己这次是赌对了,自己的安危无虞了。在听小皇帝说让自己策划战斗时的注意事项,他更是彻底放心了,皇帝说出这种话,证明以后还是要用自己的。

    只是他没有料到小皇帝说那番保存汉人元气,以后对抗外族入侵的话。这些话虽然只有寥寥数句,但在高智商的司马懿眼中,这些话透露了很多信息。

    这个小皇帝怎么知道将来会有外族入侵中原呢?他是不是预测到未来中原的汉人会抵挡不住外族的入侵,所以才那么着急?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太不可思议了。当然,也许不是他预测到,而是他的师傅左慈。

    传说左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观星术尤其擅长,曾经数次通过观星推算到天下的气运。难道这些未来的情况也是他推算出来的?假如这个命题成立,那么传说这位小皇帝是真龙天子的说法必然也是成立的,否则有半仙称号的左慈不可能屈尊下山来辅佐他。

第二百零七章 一半收获的计划

    第二百零七章一半收获的计划

    对于刘厚的教训,司马懿一味地唯唯诺诺,根本没有任何反驳或者解释的话。刘厚见他态度那么诚恳,姿态放得那么低,也不好意思继续批评他,让他站起来,话锋一转道:“既然你知道错,那现在就去给朕办一件事吧。”

    “诺,还请陛下示下,罪臣定当竭尽全力办好。”司马懿拱手道。

    “你麾下有二十多万人马吧,这些人可都是青壮,将来大汉的复兴还要依赖他们的力量呢,如果让他们白白牺牲在战场上不但可惜,而且可悲。朕不愿意看到他们落下一个悲惨的下场,更不愿意汉人又损失掉那么多的菁华。

    你去招降他们,或者说,你去用你手中的权力,命令他们投降。这是朕交给你的第一个任务,你务必给朕完成好。”

    “这,这……”司马懿吞吞吐吐地,说不出话来了。

    “这什么这,难道这么小的事情你都办不好?”刘厚双眼一瞪,对司马懿很不满地道。

    “启禀陛下,罪臣,罪臣刚才不是说了吗,罪臣假装被俘,是想骗过曹魏朝廷,以免他们对司马氏族人进行清洗。所以罪臣才用牺牲上万魏国士兵这样一种方式来掩盖罪臣归顺陛下的事实。

    可是,如果罪臣公然去招降各支部队,那罪臣投降陛下的消息马上就会传回许昌,我司马氏族人将再也不能幸免。况且,罪臣真正能掌控的部队就只有襄阳城中的那五万多人,城外各支部队的将领,有很多是曹氏子弟或夏侯家的人。

    罪臣发布的将令,调动他们到某处和某支部队作战可以,但是想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恐怕那些曹家的嫡系绝对不肯答应。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救救司马氏族人。”

    刘厚默然,他清楚司马懿这一点应该没有骗他,曹丕虽然信任这个如同老师一样,一直教导他、辅佐他,帮他夺得王位的重臣,但是二十多万精锐军队非同小可,他不可能将其托付于一人,肯定要留下些后手防止其反叛的。

    让曹氏子弟和夏侯家的人担任每支部队的主将是最好的防范方法,这些人对曹魏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自曹操始,曹氏子弟和夏侯家的人就充斥在曹军各大小要害位置,这也是曹操得以控制魏军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且曹丕这种掺沙子的做法也不会引起司马懿太大的不满,因为习惯成自然,魏军一直都有这种传统,对此谁也不能说什么。

    刘厚知道,自己应该是没机会顺利、完整地收服这二十万精锐曹军了,这不由得使他大失所望。自己费了那么多心思,化了那么大代价,千方百计从许昌将司马懿的家眷弄出来,不就是为了能挟制司马懿,然后通过他收服这二十多万魏军吗?

    只要自己多了二十多万人马,魏国少了二十多万人马,此消彼长之下,两国的兵力将会发生大逆转,将由量变变成质变,到时候,魏国必将崩溃在即。

    可是,现在一切都落空了,虽然司马懿是这二十多万大军的统帅,可是真正掌控部队的人永远是曹氏和夏侯氏的核心人员,这就意味着,刘厚根本无法用取巧的办法,用类似开后门作弊的方法将这些部队全盘接收。

    刘厚真的很失望,他小时候看的小说也好,演义也罢,到处都充斥着各种智斗故事,各种奇谋妙计层出不穷,很多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故事,很多四两拨千斤的桥段,很多以弱小兵力,微小代价,战胜十倍甚至百倍敌人,取得惊天地泣鬼神战绩的传说他都读过,他无比羡慕其中取胜的英雄人物。

    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那些传说中的牛13人物一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是,现实是残酷的,自己和三个臭皮匠好不容易设计了这个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计划,最后却功亏一篑。

    虽然也不能说全盘失败,起码收获了司马懿这个大牛,可是本来以为也可以收入囊中的二十万人马却像煮熟的鸭子一样,眼白白看着他们飞走了。

    司马懿和二十万人马谁轻谁重还真不好说,在无数戏剧中,某某主公得到一个人才,经常会说,得先生/将军胜过得十万大军也。不排除这种说法有点夸张,但是这也说明,有些人才的确是值十万大军的,可是眼前这不是十万大军,而是二十多万训练有素的魏军精锐啊。

    司马懿到底值不值二十万大军?这很难说,如果值,那刘厚这次的计划就达到了一半的目的,如果不值,那这次计划连一半的收获也没有得到。刘厚越想越悲催,越想越憋屈,于是决定发飙:

    “朕不管,你既然是魏国第一谋士,谋略方面一定非常出众,你快快帮朕想个办法收服这二十多万人。”

    “这……陛下,罪臣并非魏国第一谋士,魏国第一谋士乃……”司马懿额头冒汗地申辩道。

    “好了,好了,朕说你是你就是了,反正世人都说你多智,你快想办法吧。”刘厚打断了司马懿的话道。

    “如果罪臣没有归顺陛下,仍然回到襄阳城,要收服这些人马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样一来,曹魏朝廷必然就知道罪臣已经反叛,我司马氏族人……”

    “喔?你有办法收服他们?你先说说有什么办法,至于司马氏族人,暂时先不用管他们,喔,不是不管他们,是先说你的办法,暂时不考虑他们的因素,如果你的方法确实可行,我们再想办法救司马氏族人就是了。”

    刘厚听到司马懿说有办法收服二十万大军,立刻来来兴趣,又打断了司马懿的话,迫不及待地让他说出办法来。

    司马懿闭眼思索了一会才道:“办法其实很简单,这几支部队的主将都是绝对忠于曹魏之人,可下面的各级将领就未必了。只要想办法除去这些主将,就可以轻松拿下这些人马了。”

    “好,好,那你说说有什么办法除去这些主将?”刘厚打破砂锅问到底地追问道。他可不会傻到以为司马懿想派杀手潜入魏军大营中刺杀魏军主将。

    司马懿又道:“如果罪臣还在襄阳城,那就简单了,罪臣只要发出军令,召集这些主将过来商议军情,他们不知道罪臣要造反,自然不疑有他,必定会欣然而来,只要他们进了襄阳城,那他们的生死就都在罪臣的操控中了。”

第二百零八章 一计不成又施一计

    是的,司马懿说的这个方法很简单也很直接,他是三军统帅,他召集各支部队的将领来开会,那些部队的将领必然要前来,如果他们不来,就是违背军令,将会受到军法的惩治。

    所以,只要使用这一计,那些将领必然会乖乖地进入襄阳城开会,除非他们事先已经知道司马懿想反叛,否则,这简单的一计必定能顺利除掉魏国这二十万人马各支部队的主将。

    到时候司马懿只要再另外派人去接收这些部队就大功告成了。可是问题的关键是不能让魏国朝廷认为司马懿投敌,这难度就大了。毕竟有二十多万人马,众目睽睽之下,既要诛杀各部队主将,还不能走漏风声,还要事后不让人怀疑,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厚为此头痛不已,召集各位谋士共同商量对策,而且商量的时间还不能太长,因为司马懿现在被俘,那些逃掉的魏军可能还不知道,只要他带着亲兵及时回去,收拢溃兵,还可能瞒过魏军上下。

    但是,如他太长时间没回去,那就不好解释了。为了拖延时间,刘厚这个时候也顾不得什么损伤汉人元气了,他命令朱褒继续出击,追着魏军溃兵猛打,将他们有多远撵多远,一切有可能暴露司马懿投降之事的人都斩尽杀绝。

    幸好司马懿的确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这一场头脑风暴会议没有像以往很多次那样,要整天整夜地开才能拿出解决方案。有了司马懿的加入,这场会议很快就定计了。

    这一计得益于之前司马懿提过的方法,有了这个方法为基础,剩下的就是怎么瞒骗世人。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再想起计策来自然事半功倍。三个臭皮匠和司马懿你一言我一语,加上刘厚也不时插几句话,很快他们就完善了这个计划。

    既然已经定下计,司马懿就得尽快离开了,他带着自己的亲兵,向刘厚拜谢过后,就追赶魏国溃兵去了。看着司马懿离开,邓芝忧心忡忡地道:“司马懿其人阴险狡诈,多智如狐,就这样放他回去,会不会放虎归山?他可信吗?”

    刘厚道:“这只老虎不是我们捉到的,是他自投罗网的,就算放虎归山我们也没吃什么亏。正是因为他是个聪明人,所以朕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你以为他真的是因为我们拿到他的家眷,他被挟制不得不投降我们吗?非也,非也,那只是一个借口,或者说是一个契机而已。现在的天下大势已经很明确,我军锐不可当,相反魏、吴两国已经日暮西山,照此下去,朕重整天下只是迟早的事情。

    司马懿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才借机投降,换个主公。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魏国虽然号称还有百万军队,其实这些部队多数是地方戍守部队,战斗力比曹操时差了一大截。碰到我们的hong军,这些部队都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只是很多人都还没看明白这点,而司马懿是聪明人,他没理由看不到这点,从他统领数倍于我军的兵力,还是一味以固守为主,也可以看出,他的确是对双方部队的战力有正确认识的。

    朕估计司马懿早已经看出天下大势的走向,一早就想换个更有前途的主公了。不过之前是没办法而已,现在我们给了他一个那么充分的理由,他哪里还会不把握住。如果不是看到我们必将一统天下,你以为用他的家眷就能威胁到他吗?”

    计划定于三天后正式实施,因为司马懿要收拢溃兵,重整人马,而且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安排,所以大概需要三天时间。

    司马懿收拢了溃兵回到襄阳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曹丕派来的监军宦官王公公哭诉。哭诉什么呢?他哭诉说其余几支部队不听调遣,没有一齐发动对蜀军的攻击,以至于自己孤军深入,被敌人优势兵力击破。

    当然,他这是说谎兼栽赃,实情是他根本没有发布帅令,调遣城外的几支魏军夹击蜀军。当然,王公公也根本不知道这些,他被司马懿好吃好喝供着,不但住得舒适,活得潇洒,还有金银珠宝拿,对司马懿的亲和度非常高,自然是他说什么就信什么了。

    他被司马懿一轮忽悠后,也义愤填膺了起来,司马懿趁机提议,说自己人微言轻,在军中说话没什么分量,比不上王公公您,是陛下身边的红人。您一言九鼎,那些粗鄙的武夫们对你的命令一定莫敢不从。不如由公公你出面,召集各位将领过来商议军情,到时候公公你就可以命令他们一起出击。

    只要有二十多万大军四面八方一起夹攻蜀军,蜀军那几万人就如那挡在车前的螳螂一样,到时候蜀国小皇帝还不是手到擒来吗?到时候公公立下不世之功,陛下一定会欢喜异常。

    王公公被他说动心了,活捉蜀国小皇帝,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这是多么美好的将来的啊?司马懿就像后世最出色的楼花销售员一样,摆出一张图纸或者模型,用口头描绘一个未来美好生活的模样,就让人不惜倾尽三代人积蓄的家财,甚至还要向银行贷一笔要还一辈子的款,买下那连地基都还没见到的梦中楼阁。

    不得不说,这个宦官足够的愚蠢,足够的好愚弄,足够的好大喜功,这才会被司马懿忽悠到。一般人听到司马懿说其他将领不尊他将令谁会信?司马懿身为魏国大都督,多次领兵作战,而且战绩斐然,如果那些武夫不肯听他的,他怎么可能取得那么好的战绩。

    而且军中最尊崇强者,尊崇能给他们带来胜利的统帅,司马懿仗打得不错,手下的将领对他都佩服得紧,怎么可能不听他号令。

    退一万步来说,那些将领真的不听他号令,难道他不会用军法治他们的罪吗?无凭无据打杀这些将领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有真凭实据,一个大都督要惩治手下将领还是完全没问题的。更何况,司马懿还有曹丕这张牌。

    如果手下将领真的不听将令,司马懿就算不能惩罚他们,他不会上书朝廷,弹劾这些将领,请皇帝下旨训斥、惩治他们吗?用得着找一个死太监来出面吗?

    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很小,除非是曹氏族人中很重要的人物他才可能这样做,司马懿如果连一点小事都处理不了,动不动就要找皇帝哭诉,那他也太差劲了,太不胜任大都督这个位置了。

    可是这个宦官深居宫中,根本没有点军事常识和政治头脑,只是一个愚蠢且贪婪的蛀虫而已,三言两语就被司马懿忽悠得三迷五道,晕乎乎、飘飘然地就同意了司马懿的提议。

第二百零九章 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第二百零九章被卖了还帮人数钱

    司马懿忽悠住宦官王公公后,又悄悄写了一封奏章,派人火速送回许昌,呈给曹丕。奏章的内容是说,宦官王公公不懂军事却要胡乱指挥,一味逼迫将士出城和蜀军正面野战。

    司马懿在奏章的前半部分里详细分析了现在的敌我态势,他说蜀军拥有火器,杀伤力非常惊人,己方虽然有几倍于己的兵力,但是如果放弃了坚城的掩护,而且和蜀军野战,根本无法抵挡蜀军的进攻。

    司马懿关于双方战力的这些分析其实不是第一次呈报给曹丕了,之前朝廷中也有很多大臣质疑过司马懿的固守策略,认为他坐拥二十多万大军,数倍于蜀军的兵力,且龟缩在坚城中,实在是无能之极。很多大臣都以这个理由弹劾他,想请曹丕下旨严令他主动出击。

    司马懿当然也就这种弹劾发出过书面的辩解,那些辩解之言和这封信的内容也差不多。司马懿的这些分析非常中肯,充分说明他极具战略眼光,对形势的把握非常准确。

    而曹丕因为试枪、试炮也见识过火器的可怕威力,所以对司马懿的判断很认同,加上他对司马懿这个帮他夺得王位的老师很信任,所以才顶着朝中大臣的压力,一直支持他。

    司马懿在这封的奏章后半部分说,宦官王公公自称握有皇上的密旨,可以号令三军,他越过自己,强行要各支部队的主将听其号令。

    这个王公公还打算召集各支部队的主将,直接对他们下达出击命令。司马懿认为这样的行为非常危险,如果他真的那么做,很可能会葬送这二十万大军。最后他恳求皇帝召回这个宦官,以免他继续扰乱军营秩序。

    曹丕收到司马懿的奏章之后大为震惊,他当然是相信司马懿对形势的分析的,知道现在的情况的确只有依托坚城固守,然后用优势兵力威迫着蜀军,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魏军一旦主动出击和蜀军打野战,那就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了,魏军恐怕真的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更令他震怒的是这个宦官竟然那么大胆,竟然敢假传圣旨,在前方部队中乱命夺权。他的确是给了一封密旨这个宦官,但是密旨的意思是,如果司马懿有反叛的迹象,就调动人马拿下司马懿,夺其兵权。

    可是没有说在司马懿没有反叛迹象时,就将他的兵权夺过来啊。王公公这样做明显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曹丕不由得大感后悔派了这个宦官去襄阳。

    因为前汉十常侍乱政的教训,他对于宦官的使用已经十分谨慎了,所以他并没有赋予这个宦官太多的权力,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监军身份,只是吩咐他暗中调查司马懿是不是有反心。

    谁知道这个宦官竟然胆大包天,一旦离开了宫廷,到了部队上,竟然敢这么胆大妄为,连堂堂大都督也不看在眼里。

    曹丕马上派了一拨人马,连夜赶去襄阳前线,想将王公公召回朝廷问罪,以免他继续干扰前线的战事。可是,一切都已经迟了,襄阳和许昌虽然不是隔得很远,可是毕竟有段距离,古代的交通最快就是骑马,可是马的平均速度也不过一小时几十公里,从司马懿送出奏章到曹丕派人过来,这一来一回着实耗费了不少时间。

    这么多的时间,一切该发生的早已发生,当然,这些时间差都是司马懿预先算计好的,他肯定得留下足够的时间给自己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不可能让许昌来人坏了自己的好事。

    司马懿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怂恿宦官王公公以他的名义召集城外各支部队的主将过来一同商议军事。司马懿跟他说,用他的名义召集他们,再由他亲口布置这次军事行动的计划,这样到时候这场胜仗就实打实的算在他的头上了,到时候立下不世之功的人就是他了。

    为此,司马懿还亲自制定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围攻蜀军的军事行动方案。这份方案很详细,很缜密,就算给任何军事专家来看都挑不出毛病,只会赞叹制定方案的人是个军事天才。

    王公公拿到这份行动计划如获至宝,他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看得出这份方案制定得很好,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他认为,按这套方案行事,蜀军必然会被一举击溃,甚至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不得不说,他的估计是很正确的,至少在以前是正确的。司马懿并不是随便拿套方案给他的,这套方案的确是一套很出色,很完善的军事行动方案。

    如果按这套方案去做,的确可以全歼几万人马,前提是,这些人马是传统的冷兵器部队。而且,就算是刘厚的火器部队,应付起这套攻击方案来,相信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

    司马懿之所以那么尽心尽力帮王公公制定一套真实的、完整的进攻方案,是怕王公公懂行,看出破绽来,所以才用一套真的方案忽悠他。反正他知道,这套方案永远也没有实施的那一天,所以就算给他一套真的方案也没什么关系。

    而蒙在鼓里的王公公完全不知道司马懿所想,他颇有给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意味,是的,他现在很感觉司马懿,司马懿明明制定出了那么完善的行动方案,却将它给了自己,让自己出面布置行动,这种不居功,勇于将功劳让给人的表现让他非常满意。

    他下定决心,这次立了功回去后,一定要替司马懿在陛下面前多美言美言几句,不能总让老实人吃亏嘛。当然,也许全天下只有他一个人才认为司马懿这个老狐狸是个老实人。

    司马懿又提议他召集各支部队的主将商议军情。而商议军情的会场并不在襄阳城内,而是设在襄阳城外的一处小山坡上,理由是这些将领不大信任自己,怕进了襄阳城自己会对他们不利,所以很有可能不敢过来赴会。

    王公公从善如流,他现在对司马懿的好感度仅次于对皇帝,根本没有去想司马懿的各种安排有什么深意,都一一同意了下来。不但如此,他还在司马懿的怂恿下,写了一份奏折给曹丕,奏折里附上了这份行动计划。

    奏折里说,他准备召集各支部队的主将商议军情,就按这份行动计划全面进攻蜀军。奏折中满是洋洋得意的请功之意。这个愚蠢的宦官还不知道他自己犯了大忌,也不知道来捉他的人已经在来襄阳的路上。

第二百一十章 闹剧

    第二百一十章闹剧

    宦官王公公并不知道自己被司马懿卖了,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到临头。司马懿让他写那份奏折,并且呈上那份行动计划,就是要坐实了之前自己给曹丕的奏章中,提到的王公公的罪名。

    有前后不同两人的奏章一对照,特别是后面那封王公公的奏章中,自己亲口承认了自己干涉军队的战事,还呈上作为证据的行动计划,这样一来,曹丕想不相信这个宦官乱命夺权,胡乱干涉战事都不行了。

    当然,其实他一开始就已经相信了司马懿,司马懿让王公公写这封奏折不过是多买一份保险而已,而且也为将来朝廷派人调查此事时,多一个证据,多一份保障,使人更难怀疑到自己头上。

    就在司马懿投降后的第三天,王公公终于在司马懿的花言巧语忽悠下,放弃了安全的襄阳城,出到城外的一处小山坡上,召开了一次隆重的战事会议。

    这次会议在欢乐、祥和、团结、进取、奋进的气氛下顺利召开,不过也不完全是团结的,有一个小小的瑕疵,那就是城外其中一支部队的主将没有到来,只派了副将过来。

    这支部队的主将是夏侯霸,他是夏侯渊的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夏侯霸之所以不来,并不是对司马懿和王公公有什么不满,他不来的原因没什么特别,就是因为前些天吃坏来肚子,这几天一直在拉肚子,拉到手软脚软,实在上不了战马,只好派了个副将过来开会。

    司马懿本来担心王公公的号召力不足,所以他特意和王公公一起联名请这些将领过来开军事会议。虽然他在王公公面前一味吹捧他多么多么重要,在皇帝面前多么多么当红,但是,军中这些骄兵悍将多数和皇族沾亲带故,他们未必会给面一个宦官,有他的军令一同那就不一样了。

    以他的名义发出的那就是帅令,按照一般情况,他的帅令这些将领还是会认认真真执行的,他拉上王公公一起发布召集令,主要还是为了以后让王公公背黑锅,并不是因为这个死宦官真的有多么大的号召力。

    对于少来了一个主将,司马懿也没有办法,就算他再如何多智若妖,现在也没有时间去变招了,箭已经在弦上,不发是不行的了。司马懿唯有在心中向刘厚默默祈祷,希望自己以后的老板不要怪自己,毕竟自己已经尽力了。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出现这种情况实在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但是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会议还是必须要继续开下去的。司马懿继续不动声色,看着王公公的独角戏表演。

    王公公今天意气风发,颇有点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意味,他昨晚早就将司马懿给他的那份作战计划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对着一班手握重兵的将领侃侃而谈,竟然毫不怯场。

    在场的将领个个面面相觑,王公公讲述的作战计划的确很完备,很到位,可以说对于战事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得面面俱到,王公公的记忆力和口才也不错,将计划讲的很详尽,很透彻,可是,这些将领已经和蜀军大大小小打了无数场仗,他们对于蜀国小皇帝这支hong军的战斗力有清楚的认识。

    他们都知道,在蜀军凶猛的火力打击之下,冲上去多少人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就算集合自己这二十万人马一起堆上去也是于事无补,根本不可能冲得破蜀军的弹幕。这些将领都明白,和蜀军正面野战是没有希望的送死行为,所以这些日子他们只是一味和蜀军捉迷藏打游击。

    王公公的计划做得再好、再完善也没有用,因为这个计划的大前提、大方向是错的,再完善的计划也无法弥补双方在战斗力上巨大的鸿沟。

    “王公公,全面进攻蜀军此事非同小可,我们是不是再从长计议一下再说?”说话的是一名满脸络腮胡子的青年将领,他叫曹馥,乃骠骑将军曹洪的长子,这个时候他也领了一支队伍在司马懿麾下效命。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可见曹馥也是属于皇亲国戚之流,正因如此,他才敢于在王公公这个皇帝跟前的红人,讲解作战计划时提出不同意见。

    “曹将军,我看这份作战计划已经很完善了,还需要从长计议什么呢?如果你对这份作战计划有什么意见,欢迎你提出来,我们再好好研究研究。”王公公一面正式地道。

    曹馥对他的回答感到很头痛,他显然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自己根本不是说这个计划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说整个战略方向都是错的,自己根本是从根子上反对全面进攻蜀军这件事,而不是针对具体的行动方案有什么意见。

    “王公公,某不是对这份作战方案有意见,而是……”

    “既然你对这份方案没意见,那就好啦,那还请你坚决执行这份作战计划。”王公公道。

    曹馥有点傻眼了,这个经常笑眯眯的宦官根本没给他机会,直接就让他执行军令,可是对方只是一个狗屁宦官而已,自己堂堂宗室子弟,根本不需要给面他的吧?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司马懿,司马懿才是他们的统帅,他们都习惯了听司马懿的号令,没有司马懿发号施令,他是不打算按这个宦官说的去做了,而且他相信,以司马懿之能不可能那么愚蠢,让大家白白去送死。

    “王公公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这次是过来监军的,而且,王公公说了,他有陛下的密旨,所以,他可以号令三军。”司马懿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将一切责任都推给了王公公,然后继续冷眼看着这一场闹剧的发生与发展。

    事实上,王公公从来没有跟司马懿说过他是来监军的,更没有说过他有密旨,这些都是司马懿猜的,却猜得八#九不离十。而王公公被人说破了他的秘密任务,竟然没有一点惶恐或者愤怒的表情,反而显得有点洋洋得意的样子。

    他觉得此时此刻的自己很了不起,就像一个号令三军的统帅一样,在这里指挥着一场注定载入史册,名垂千古的战斗。这种感觉令他有一种全所未有的满足感、成就感,比他玉#茎重生,和国民女神在床上大战三百六十个回合还舒爽。

第二百一十一章 突袭帅帐

    第二百一十一章突袭帅帐

    在襄阳城外一个小山坡上,此刻正有一个大大的帐篷,这就是魏国的帅帐,帅帐里此刻除了王公公那依然高昂而尖细的嗓音外,没有任何的声音。各路大将本来对这个进攻计划有很多疑问,可是,在司马懿表态他管不了王公公后,其他人都沉默了。

    沉默不代表赞同,而是他们相信司马懿,他们看到司马懿一脸沉着的表情,心就安定了下来。他们相信这位智谋深远的老领导一定已经有了对付这个死宦官的方法,所以,他们愿意将这件事情交给老领导来处理,没有人能想得到,他们这位老领导早就将他们卖了。

    王公公依然在兴致勃勃地讲解着他的计划,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众人都一愣,感到迷惑不解,这帅帐处于大军驻扎的腹心地带,敌人就算杀进来也没那么快啊?难道是有部队在演习?

    众人霍地站了起来,都一脸疑惑地望着司马懿,希望他能解释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司马懿也站了起来,道:“今天没安排演习啊,到底怎么回事?来人,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喏!”旁边一名亲兵双手抱拳答应了一句,大步往外走去。谁知道,他走到大帐门口,正准备出去时,就被一个冲进来的人撞了个满怀,这名亲兵被撞得直接倒退了几步才站住身形。

    众人大吃一惊,他们吃惊不是因为亲兵被撞得倒飞回来,而是因为看到进来的人。进来的人一身绿色,绿头巾、绿衣、绿裤,连脚下那对布鞋也是绿色的,关键是,此人手上正端着一具奇特的弩机对着他们。

    在场的将领和蜀军作战多时,对这种一身绿色打扮的人非常熟悉,这是hong军士兵的标准打扮,虽然他们很不理解,为什么蜀国小皇帝一手打造的这支叫hong军的部队,却穿着一身的绿色,但是,这不妨碍他们记住hong军的这身全天下独一无二的绿色军装。

    魏军的将领不但从军装中认出了来人是蜀军士兵,一些头脑好使的人还从他手中端着的弩机看出,这是一名hong军中的特种兵。

    他们认出这名蜀军手上端着的是传说中可以连发五十发的马弩,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马弩的实物,但是作为魏军的高级将领,他们是见过马弩的画像的。魏国的情报部门不但致力于收集蜀国火器的情报,对于马弩这种奇门兵器也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去研究。

    虽然因为蜀军对这种兵器管理很严格,他们始终无法搞到实物,但是画像却是可以轻易搞到手的。这些画像曾经在魏军上层传阅过,所以,在场的高级将领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一具马弩。既然认出是马弩,他们也就确认了这人的身份,因为他们都知道,马弩在蜀国也不多,只有部分特种兵才能得到配置。

    既然确认这人的身份,那在场的将领也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于是,一个个拔出腰间佩刀,准备搏杀。司马懿和王公公都不是皇帝,所以,这些将领来见他们时,是不需要解除武装才进帅帐的,所以,几乎所有将领都带着随身的佩刀。

    司马懿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怀疑,所以今天也没有特别要求他们解下佩刀再来开会。可是还没等这些人有进一步的动作,就见一个接一个的绿色身影鱼贯而入帅帐,顷刻间,宽大的帅帐中就进来了十名身穿绿色军装的hong军特种兵。

    见到这些hong军特种兵,在场的魏军将领眼瞳一阵收缩,接着就是冷汗直冒,这些hong军特种兵每人手上端着一具马弩,腰间还别着一把左#轮手#枪,另外还挂着三、四个黑黝黝像铁凤梨一样的霹雳雷。

    当然,他们是没有见过菠萝这种原产于南美的热带水果的,在他们眼中,那些就像是黑色的铁疙瘩,是打着补丁的黑色丑陋的木瓜。不过这些将领都是识货之人,他们都知道这些铁疙瘩是什么东西,特种兵们身上诸多武器,最令他们忌惮的就是这些铁疙瘩。

    所以这些魏军将领即使已经拔刀在手,即使他们都认为自己武功高强,可是依然没人敢动,因为他们再如何武功高强,再如何悍勇,也只是血肉之躯,血肉之躯根本没可能扛得住蜀国特种兵奇门兵器的轰杀。

    如果单是马弩他们还没那么害怕,马弩虽然可以连发,可是它的的威力偏小,如果他们舞动手中的军刀,加上身上甲胄的防护,还可能可以在马弩的打击下逃掉一命。

    他们都是魏军的高级将领,身上的甲胄自然也是高级货,这种高级货对一般的弓箭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马弩的威力比弓箭还小一些,对他们的杀伤力自然不够大。

    所以,他们只要不被射中没有任何保护的脸部,就算身上插上几支弩箭,像刺猬一样也可能只是伤而不死的结果。可是,令他们头皮发麻的是,那些绿衣服的蜀国人在进来后,已经有五、六人将马弩背在身后,拔出左#轮手#枪对准了他们,显然这些特种兵很有经验,知道马弩的局限性而及时转换了适合武器。

    还有一人更离谱,他摘下腰间悬挂的霹雳雷,一手拿雷,一手拿住霹雳雷上延伸出来的一条细绳子。魏国将领都倒抽了一口凉气,常年和蜀军作战的他们对蜀国的火器最是忌惮。

    他们都知道蜀国的火#枪可以轻易穿透他们的铠甲,对他们造成伤害,更可怕的是那颗霹雳雷,因为它会飞溅出无数小铁片。这些铁片**人体后,会痛苦异常,伤口发炎化脓,绵延数月不能好,期间痛苦非常人可以忍受。

    他们在军中见多了受这种伤的士兵,可以说很多士兵不是受伤太重而死的,而是被活活痛死的。不过,如果是一群熟悉霹雳雷的蜀军士兵在这里,他们肯定没那么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会发现拿霹雳雷的特种兵并没有拿出火折子。

    在他们的认知中,施放霹雳雷肯定需要先点火,所以,他们也许会趁着对方来不及点火的功夫,做出点什么来。可是,魏国将领们对霹雳雷的了解不深,所以一时没想到这个问题。当然,也幸好他们没想到这个问题,才避免了马上被炸成烂肉的下场。

    因为这些霹雳雷是“工业部”最新研制出来的拉绳打火霹雳雷,无需再用明火点燃引线,只要拉动那条细绳,就可以使里面的一个小齿轮摩擦到一小块燧石,从而点燃内置的引线,达到点火的目的。

    当然,这种新产品制造难度大,成本也有点高,目前还只装备在特种部队,hong军一般士兵还不知道有这种方便易用又不怕雨天的神器存在。

第二百一十二章 夏侯将军的怀疑

    第二百一十二章夏侯将军的怀疑

    上回说到,hong军特种兵冲进了帅帐,魏国将领在他们强大的火力威迫下都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一名hong军士兵大喊:“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所有将领都仿佛被零下196度的液氮瞬间超低温凝结住一般,突然停止了所有的动作和声音,像一个个雕像一样一动不动。不过这种状况只持续了几秒,大部分人就醒悟了过来,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表现。

    有一两个人“啊!”的一声,手中的佩刀哐啷一声掉在地上,大部分人却是不知如何是好,既不肯那么轻易放下武器投降,也敢上前搏命,正在犹疑不决地观望状况。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忌惮hong军的火器,有些人头脑一热,胸中那股悍勇之气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就会什么都不管不顾,只知道悍不畏死地冲向敌人。

    曹馥就是这样的人,他的性格和他老爹曹洪截然相反。曹洪是个很贪财的人,贪财的人自然就会怕死,可是这个曹馥却是个不怕死的人,他作战很悍勇,对曹氏宗室也很忠诚,是一员不错的猛将。

    这个冲上来的正是曹馥,特种兵们可不认得你是哪一个,更不会管你是不是曹氏宗室,他们只知道执行任务,见有人冲上来,刚才喊话那个士兵显然是队长一类的人物,只听他喊了一声“王大壮!”

    “到!”一名手持左#轮手#枪的士兵迅速踏前一步,举起手中的左#轮手#枪,对着冲过来的曹馥就是“砰砰”两枪下去,一枪打中了曹馥的右手,使他拿在手上的佩刀砰然落地,一枪打在他的左脚上,使得急速冲过来的曹馥摔了个狗啃屎。

    摔在地上的曹馥犹自不肯放弃,趴在地上依然用完好的左手、右脚撑着往前爬。王大壮又“砰砰”两枪,特种兵的枪法可不是盖的,曹馥的左手、右脚也各中了一枪,这下,曹馥再也不能再往前爬了,只是一边嗷嗷叫着,一边在地上打滚。

    其余将领看到这里,一个个都呆若木鸡,心里发寒,看着曹馥身中四枪,好像自己的手脚也中枪一样,感到手脚有一股火辣辣的热流。

    正在这时候,那个可能是队长的特种兵又道:“我们不想杀人,但是,如果我们觉得有必要,杀起人来绝对不会有犹疑,希望你们不要轻举妄动,逼我们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

    众人神情一凛,他们都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这些特种兵深入到敌营深处,如果不用杀伐果断震慑敌人,而是犹犹豫豫,妇人之仁,绝对很容易被敌人反制,所以可以想象得到,一旦他们感觉到有危险,他们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情来。

    “你们,你们怎么会这么快就杀到这里来,我们在帐中刚听到远处传来喊杀声,转眼你们就杀进来,你们到底是怎样过来的,难道你们是飞过来的吗?”说话的是一位姓夏侯的将军,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开始时是看着特种兵那个方向的,说到后面就瞥了司马懿一眼。

    司马懿马上就明白了他问这句话的意思,在这个时候,这种场合问敌人这句话显然有点不合时宜,这位夏侯将军之所以还是问出来,其实是在问司马懿,很明显他是在怀疑司马懿。他怀疑这一切都是司马懿安排的。

    毕竟这场军事会议的确开得有点莫名其妙,为什么突然召集所有部队的主将开会?为什么开会的地点不设在襄阳城这个安全的地方,反而在城外一个小山坡,处于蜀军可以攻击到的范围内?

    关键是,为什么这些蜀军士兵可以那么快就杀到帅帐?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帅帐都是在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是整个大营最安全的地方,要想杀到帅帐前,就要打破层层的防御线,这个过程绝对不会短,而且,如果防线失守,指挥者一定会从其他地方调兵遣将过去加强那个方向的防御。

    这可能会导致一条防线被反复争夺,这个过程肯定会很漫长,就算是蜀军拥有杀伤力极其惊人的火器,这个过程也不会少于一个时辰。因为现在魏军不是列好队在野外和蜀军正面战斗,而是扎好营盘做防御。

    扎营盘就会有很多防御工事和障碍物,例如壕沟、拒马、鹿砦、陷坑、矮墙等等,魏军依险而守,蜀军就算火力凶猛,一路平推过来,也要花点时间去拆除、摧毁这些防御工事,绝对不可能那边一开始发起进攻,这边就已经杀到帅帐来。

    所以,这名夏侯将军能想到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件事是司马懿做的,或者是司马懿让人假扮蜀军想除掉自己等人,或者是司马懿勾结蜀军,故意放蜀军进来,借蜀军之手除掉自己等人。无论哪种可能性,自己这些人今天恐怕都是凶多吉少了。

    想到这里,这位脑筋灵活的夏侯将军不由得冷汗涔涔。司马懿见这位夏侯将军怀疑到自己,马上露出一副恼怒的样子,道:“夏侯将军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怀疑本官吗?哼!本官也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请这几位小兄弟解释一下,你们怎么那么快就到了帅帐这里?”他后面这句话是说给蜀军的特种兵听的。

    司马懿是的确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按他和刘厚约好的计划,蜀军应该派遣一支精锐,趁着夜色杀进魏国大营,最后杀到帅帐这里活捉所有魏军高级将领。

    这个过程中,司马懿当然会为蜀军提供一定的便利,例如提供一条兵力部署相对较少的路径,例如让部下假装不敌,和蜀军一战即溃。

    再例如,在帅帐周围竖立高高的帅旗,燃起大堆的篝火,为蜀军指引方向等。关键的一点,就是将会议的时间拖到晚上,方便蜀军趁着夜色的掩护发起进攻。为此,司马懿特意选择了这处小山坡。

    这处小山坡的地点离襄阳不远也不近,他算准了王公公早上出城的时间,走到这处小山坡已经是午时,大军埋锅做饭、吃饭、安营扎寨又耗费了不少时间,等到各路大军的主将到齐,已经是傍晚了。

    然后他又怂恿兴致勃勃的王公公连夜召开会议,于是,这场会议就一直开到晚上,到特种兵杀进帅帐时,已经是戌时末,将近亥时(晚上9点)了,这个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虽然很多士兵还没睡觉,但是在对方放水的情况下,发动袭击倒也适合。

第二百一十三章空降斩首

    第二百一十三章空降斩首

    按照司马懿和刘厚原先商量好的计划,蜀军虽然有很多便利,但是要由军营的外围,一直攻击到帅帐这里,怎么都得有一定的时间,可是,出乎司马懿的意料的是,蜀军特种兵来得太快、太突然,连他这个计划的策划者之一也始料不及。

    当然,这也和他们没有见识过蜀军匪夷所思的手段有关,换了陆逊和一些跟随他和蜀军打过仗的吴国将领,肯定会想到是怎么回事,甚至可能会预先想好应对措施。

    听到司马懿的询问,那个一开始就在说话、发布命令的特种兵竟然令人意外的解释道:“没错,我们的确是飞过来的,我们是hong军一零一空降师的人,相信诸位也知道我们有热气球,就是经常在你们头顶飞来飞去的那些大家伙,我们就是乘坐那些东西直接飞到这里来的。

    陛下说想尽快结束战斗,所以要采取斩首行动。喔,斩首行动你们也许不懂,斩首行动并不是要斩某个人的首级,而是直接对付敌人的指挥系统,可以说斩的是敌方部队的首级,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双方士兵的伤亡。”

    这些话不但是解释给那位夏侯将军听,主要是解释给司马懿听的。当然,司马懿听后怎么理解就不是特种兵队长关心的事情了。

    听到这里,司马懿脸色变得苍白起来,当初和自己商量计划时,蜀国君臣明明没有提到过这个空降的环节,现在突然冒出这个环节来,而自己一直被瞒在鼓里,这是不是表示,蜀国君臣对自己并没有完全信任?

    蜀国君臣的确没有完全信任司马懿,虽然刘厚分析了司马懿必然会投降的客观原因,但是凡事还是小心为上的好。所以,在司马懿走后,他们继续讨论行动计划,大家都认为,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刚口头答应投降的魏国大都督身上有点不靠谱。因此,他们后来又商量增加了这个空降的环节。

    这种空降斩首行动东吴可能会知道,会警惕,可能会采取防空措施来对付,但是魏国人应该还不知道蜀国有这种手段,可以放心使用。用这个方法可以快速将事情解决,可以很快就知道司马懿到底是真的投降,还是想设计对付蜀军的进攻部队。

    空降部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杀入对方的帅帐,这个时候,在外围进攻的部队还没有深入到敌营太多,还可以随时抽身走人。在刘厚和三个臭皮匠看来,这件事情有三种可能性,空降部队可以起到一个侦察敌情的作用,他们需要在第一时间杀入帅帐看看里面的情况,以确定到底是哪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最坏的那种情况,如果帅帐里根本没有魏国的高级将领和司马懿这些人,那就证明司马懿是在使诈,用一个空的帅帐引诱蜀国攻击部队深入他们的埋伏圈,然后想办法消灭掉。

    这种情况下,特种兵们会第一时间以烟花信号通知外围的蜀军,外围的蜀军收到信号后,就会第一时间停止继续攻击,转为有序地撤退。因为他们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深入敌营,所以肯定可以从容撤退,而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

    不过这些被空投过来的一零一空降师特种兵就惨了,他们孤身在敌营,估计是凶多吉少了。不过牺牲几个人,挽救了大部队,还是值得的。况且在临行时,刘厚就跟他们说过,允许他们投降,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确定帅帐的情况,任务完成后,毁掉马弩和左#轮手#枪就可以投降了。

    那样的话,他们很可能可以保住性命,以后刘厚自然会想办法营救他们。假如他们不幸被司马懿杀害,刘厚当然也会倾尽全力去帮他们报仇。

    如果特种兵们杀入帅帐后,看到司马懿和魏国主要将领都在,那就可能是第二种或第三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最好的情况,即是司马懿是真心实意投降的,一些都按着他们原来商量好的计划在执行。

    这种情况下,特种兵也要迅速控制这些魏国高级将领,使得这场仗更快速地结束,双方都可以少死很多人。

    第三种情况是司马懿和魏国高级将领虽然在帅帐里,但他并非真的要投降,他们可能临时在帅帐中商讨战事,等蜀国进攻部队突进得差不多了,他们才撤离这座帅帐,并将这座帅帐作为诱饵。

    这种情况下,特种兵们的处理方式和第二种情况一样,要迅速控制司马懿和魏国高级将领,将司马懿假投降这件事做成真投降,将控制魏国高级将领这个计划做实,逼得司马懿假戏真做,无法反悔。

    现在,看到帅帐中那么人齐,特种兵队长暗暗松了一口气,他吩咐一名队员出去放出烟花信号,通知外面的部队,没有遇到第一种情况,他们可以继续攻进了,至于是第二还是第三种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甄别。

    当然,也可能无需甄别,只要让司马懿交出帅印、令箭,让他下令部队让开道路,让攻击部队进来就是了。如果他肯配合最好,那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也有可能是,司马懿本来想实行第三种情况,但是看到形势有变,他马上变卦,使形势变成第二种情况。

    如果司马懿不肯配合,那毫无疑问就是第三种情况,这种情况下只能强行控制司马懿,威逼他发出军令,或者抢了他的帅印、令符假冒他的名义发出军令。

    这次的空降计划执行得很顺利,空降部队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飞到帅帐空中,由于帅帐飘扬着高高的帅旗,还有大堆篝火做指示标志,所以他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帅帐,伞兵可以准确地降落到帅帐附近。

    这次一共出动了二十名空降特种兵,现在进入帐中的有十名,还有十名在帅帐外和司马懿的亲兵对峙着。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那就是尽快确定到底是第二还是第三种情况。而在此之前,必须完全控制好场中的局势。于是,那个像队长模样的特种兵大喝道:“某数到五,如果还不放下兵器的,格杀勿论!”

    补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再祝大家父亲节快乐。

第二百一十四章 魏军投降

    第二百一十四章魏军投降

    随着特种兵的数数声,魏国将领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器,在他数到四的时候,最后一个魏军将领也放下了佩刀。不是这些魏国将领胆小怕死,也不是他们不够悍勇,实在是蜀军火力太强,威胁力太大,现在反抗只是无谓的送死,毫无意义可言。

    特种兵队长又一声令下,出列了五名特种兵,他们负责捆绑魏军将领,剩下的五名仍然手持左#轮手#枪对准了魏军将领。

    特种兵队长又说了一声:“各位将军,暂时得罪了,不过诸位请放心,只要你们不反抗,好好配合,我们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回去之后,也会给你们最好的待遇。我们皇帝陛下一向主张优待俘虏,各位都是有本事的人,相信陛下一定会很重视各位。”

    他的话刚说完,出列的五人就开始一个一个地上去捆绑魏军将领,真的是一个一个来,因为这五个人也是有分工的,由两个人负责操作绳索绑一个人,另外三个人却不上前,而是离开他们几步,包围着被捆绑的人,用马弩或左#轮手#枪对准着他们。

    可以想见,假如魏国将领想趁着捆绑过程做出抢枪夺弩的动作,必定会先被这三名在外围的特种兵射成马蜂窝。几名本来蠢蠢欲动,想借着自己超强的武功,在特种兵靠近自己身前时做点什么的魏国将领,看到这种情况,只好恨恨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很快,所有魏国将领都被捆绑了起来,只剩下司马懿和王公公这两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特种兵队长道:“好了,司马大都督,现在请你拿出帅印和令箭交给我们吧。”

    “唉!”司马懿仰头望天,装作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时也,势也,命也。”

    说完,司马懿拿出帅印和令箭,交给了特种兵。王公公似是想阻止,可是看着特种兵手中那些好像很恐怖武器,终于没敢吱声,继续瑟瑟发抖呆在一边。

    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没什么悬念,掌握了帅印和令箭后,特种兵们将魏军那些高级将领和王公公都看押在一个地方,然后让司马懿单独待在一处营帐中发布命令。

    既然特种兵已经取得帅印和令箭了,为什么还要司马懿发布命令呢?原因很简单,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信息传递渠道和方式,甚至有些暗号之类的东西,用来防止被人盗取印符假冒军令。所以,光有帅印和令箭是不够的,只有当所有程序都是正确的,这道军令才不会引起怀疑。

    例如,一道书面的命令,除了要有帅印外,可能还有一些暗花记号,可能还需要有司马懿的亲笔签名甚至亲笔书写。

    甚至,一些细心的人,会从书写命令的纸张是不是司马懿惯常所用的纸张,可以看出这道命令是不是伪造的。另外,传送命令的人也很关键,司马懿可能有专门的亲兵或传令兵去传递命令,这些传令兵可能各级将领都认得,如果突然换了陌生人,很可能引起接令人的怀疑。

    尤其是要发布全体投降这种匪夷所思的命令时,各级将领们肯定都会对这样的命令疑虑重重,一旦发现这次军令传递环节中有任何的不妥,都可能会怀疑这次军令的真实性,继而导致他们会做出一些不可预料的行为。

    特种兵们并不了解魏军的传令系统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由他们来伪造军令风险很大,最安全的办法,还是让司马懿配合,由他亲自发出帅令。有了这些真实的帅令,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司马大都督,现在我们已经完成来控制各支部队主将的任务,而且也没有暴露您的身份,相信所有人现在都知道,投降的命令不是由你发出的,而是被我们夺得帅印和令箭,冒充你发出投降命令。”特种兵队长道。

    这个计划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魏国的人相信,并不是司马懿投降,而是因为王公公愚蠢的计划,导致帅印、令箭被夺,蜀国人假冒他的名义发布投降的命令,这样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免责,就算依然还有罪,起码罪不至于连累亲族。

    “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外人,还请您按照原来的计划,发出帅令吧。”特种兵队长道。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司马懿到底是真心投降还是假意归顺,实则想算计蜀军,但是现在司马懿和一干魏军高级将领都被己方控制,想必他也不敢玩什么花样,也玩不出什么花样,所以特种兵队长才直接给他提出要求。

    的确如此,在明晃晃的弩箭和黑洞洞的枪口威胁下,司马懿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干净利落地写好几份军令,唤来平时负责传令的亲兵,让他们送去给军营中各级将领,命令他们立刻向蜀军投降。

    司马懿直接统领的这支部队中,各级将领当然都是对他忠心耿耿的人,所以即使是投降这么令人难以接受的命令,在确定了命令不是伪造之后,他们都还是尊令执行了。很快,外围负责攻进的蜀军就在魏军让开道路的情况下,冲到了帅帐处,继而彻底控制了整个魏国营地。

    这次负责攻进的还是朱褒的第四师,原因还是那个,刘厚和三个臭皮匠都不舍得让其他精锐部队受到损失,所以这种有一定危险性的任务还是让第四师这个传统的鱼腩部队来做。刘厚为了增强他们的攻击力,也可以说为了补偿他们,给他们配备了大量霹雳雷,使得他们几乎每人都有五枚霹雳雷挂在腰间。

    要不是因为怕太多霹雳雷重量太大,影响行动,给他们每人十枚刘厚也舍得。因为产能的问题,没有火#枪、火#炮配给他们,刘厚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以前是没把他们当成作战部队看待,现在既然用他们做前锋,刘厚当然不能看着他们白白送死,当然要尽量想办法增强他们的实力,增加他们的生存概率。

    没想到这次第四师依然运气好到爆棚,除了一开始遭到一点低烈度的抵抗外,后面魏军直接就投降了,所以,他们根本没打什么硬仗,配给的霹雳雷也没消耗多少这仗就打完了。

    第四师在这次北伐中可谓大放异彩,屡屡担任重要的任务,却每次都运气极好,任务完成得相当轻松,人员损失少,立的功劳可不小,这把朱褒乐得经常合不拢嘴,其他部队却羡慕妒忌恨得要死。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处理降兵和竞争上岗

    第二百一十五章处理降兵和竞争上岗

    魏军先是大本营五万多人在司马懿的帅令要求下投降,然后是城外的几支部队,由于主将被擒,蜀军轻易地获取了他们的将印,蜀军的人带着有司马懿帅印的命令,和盖着他们主将将印的信函及随身信物,到各支部队去接受投降,过程还算顺利。

    除了一支部队,那就是夏侯霸的部队,夏侯霸由于拉肚子,所以没有出席这次会议,只派了个副将过来,成功躲过这一劫。而被俘虏的这位副将明显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蜀军只好暂时放着这支部队不管,先集中精力消化其他部队再说。

    整整十几万的魏军需要消化处理,人数比蜀军还多两倍,这个工程异常庞大,以至于当郭攸之提议趁着夏侯霸没反应过来时,集中兵力吃掉他们,刘厚再三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个很诱人的计划。

    因为实在太多俘虏要处理了,蜀军全部兵力的已经动员起来接收这些俘虏,根本不可能还抽出兵力来对付一支有五万士兵的部队,刘厚只能流着口水,眼睁睁地看着夏侯霸的部队在眼皮子下撤走。

    不过蜀军这一次实在吃得太饱了,饱得有点消化不良,刘厚其实应该满足才是。最后一清点,俘虏一共有十八万人,外加一座处于南北要冲的战略要塞襄阳城。

    要处理好这十八万人马真的很困难,幸好蜀军早有准备,在派特种兵去许昌劫持司马懿家眷时,就已经开始做接收大量俘虏的工作。

    这些俘虏先是由参军们给他们做了三天三夜的思想政治工作。参军就是类似政治委员之类的存在,专门负责在军中给士兵上政治课,做思想工作的,当然,也有一定的监军作用。

    参军是当年刘厚在打下郴州城后,有感于俘虏太多,而且必将越来越多,很不好处理而设置的编制。当时只是设置到团一级,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现在到连一级的战斗单位都配了一名参军。

    参军平时会给正式士兵们上思想政治课,到了有俘虏来的时候,他们就负责给俘虏进行思想教育。经过他们的动员和思想教育,大部分俘虏往往能很快转变思想观念,转而效忠蜀汉。就算不能让他们对蜀汉、对刘厚死心塌地,最起码也能让他们不再仇视蜀汉政权。

    现在,hong军中所有的各级参军都被抽调了出来,给新俘虏的魏国士兵做思想工作,这还不够,刘厚在前期就已经从荆州、益州等地征调了大量的读书人过来,给他们简单培训之后,就让他们临时充当政治思想老师的工作。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基本上还是接受儒家教育的,忠君**国思想是儒家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后世明清时那么思想僵化,但是忠君**国这个中心思想却是千年来都没变的。

    所以,这些读书人给俘虏宣讲忠君**国思想根本没什么难度,这方面的书他们平时读得多了。

    这次对魏国俘虏做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内容是:大汉刘氏是正统、曹魏篡国逆贼这些封建思想;刘禅这个皇帝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大汉的天下注定要由他重铸辉煌,只要跟着他走,天下就会太平,百姓就有好日子过这些迷信的说法。

    这些封建迷信的说法虽然有愚民之嫌,不过好处就是见效快,这个时代的人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低下,尤其是这些魏国的大头兵,多数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你跟他说什么自#由民#主,说什么什么主义,那就和对牛弹琴差不多。

    他们怎么可能听得懂那种超出这个时代千年的思想,反而是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他们很容易接受。虽然刘厚并不是很赞成宣扬封建迷信思想,迫于形势下也不得不暂时妥协。

    用那个什么辩证法来说,这个时候的主要矛盾就是这些魏国士兵肯不肯归顺大汉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思想先不先进的问题。

    所以,现在应当想办法迅速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至于对百姓的思想教育还得等将来统一天下后,广兴教育,慢慢开启民智再说。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教化百姓是刘厚统一后几十年的工作内容之一,绝对不是这个战争时期应该考虑的事情。

    经过三天的思想教育,大部分魏军士兵对蜀汉的仇视情绪都被平复,也有少数对蜀汉、对刘厚非常崇拜的,这个时候,就到了转化俘虏的第二步。

    第二步是给他们自主选择以后的道路。刘厚和三个臭皮匠策划了三个选择给这些俘虏选。第一个选择就是加入蜀军,为伟大的大汉小皇帝征战天下。

    一部分经过思想教育后,对蜀汉和刘厚归心的士兵选择了这条道路。这些人不多,只有两万多不到三万人。

    即使这样,刘厚也已经是笑得合不拢嘴,hong军一向走精兵路线,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员,也养不起太多的兵,这一下子多了两万人可不容易消化,这可是两个多标准师的人数啊。当然,这里的师是指严格按照三三制编出来的师。

    事实上,hong军中从来就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编制师级单位。藤甲兵一般是一万五千人一个师,这是当初将兀突骨的三万藤甲军一分为二造成的。

    冷兵器部队例如朱褒的第四师根本不定人数,时多时少,因为其他部队时不时就从这支部队中抽人,而朱褒也经常招收新兵或者将俘虏吸纳过来。

    所以,第四师多的时候有三万多人,少的时候只有一万甚至几千人,当然,它的默认编制是2万人。

    至于火器部队,以前是火#枪不够,所以很长时间内是不足一万人,或者说,虽然有一万多人,但是真正的火#枪兵只有几千,其他的则是后备人员。

    后来将火#枪兵改编成几个旅后,师级单位基本上可以说已经消亡了。hong军现在编制是有点乱,不过也是没办法,以现在的生产力,短时间内不可能将所有部队都转化为火器部队,这种冷热混编的情况必将长期存在。

    考虑了很久,又和三个臭皮匠商量了一下,刘厚决定将这两万多魏军降兵改编为三个旅,每个旅约有八千人。将第一、第二和第五旅中的几个团长集中起来,搞了一场竞赛,前三名就升任这三个新旅的旅长。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场竞争上岗。

第二百一十六章 建设兵团的美好生活

    第二百一十六章建设兵团的美好生活

    郭长盛因为完成了许昌的任务被刘厚提拔为团长,可是一直没有士兵,现在机会来了,他被编进了其中一个旅任团长。这三个旅被命名为第八旅、第九旅和第十旅。

    编号的数字越来越大,没办法,现在第一师已经不是一个师了,差不多是一个集团军了,只能继续用越来越大的数字命名各旅。

    不过这三个旅可能长期无法上战场,因为他们都是魏军的降兵,忠诚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火器配备给他们,只能象征性给他们一些淘汰下来的旧火器,让他们训练时在内部轮流着用。

    也就是说,这三个旅实际上是冷兵器部队,让他们上正面战场的话恐怕死伤太大,这是刘厚不愿意看到的。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用处,现在蜀军占领的地方大了,自然需要很多戍守地方的部队,这些人正合适,而且,朱褒的部队变成了前锋作战部队,他原来干的辎重队保卫工作也需要人接手。

    于是,刘厚让第八旅,也即是郭长盛所在的那个旅跟随大部队继续北伐,第九旅防守麦城到襄阳一线,第十旅负责机动保卫辎重队的安全。那样兀突骨的藤甲军就可以解放出来,继续参与北伐了。

    随着夏侯霸部队的逃跑,现在襄阳以南已经全部落入蜀军手中,荆州到麦城到襄阳这一条运输线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三天两头遭到魏军的袭击,后勤运输线路的保卫压力大降,相信有第九、第十两个旅的保卫足够了。

    能进入这三个旅的魏军降兵是对蜀国、对刘厚亲和度较高的人,另外一些亲和度一般的人约有五万,这些人被编入到辎重队中,这样一来,原来的辎重队的大部分民壮就可以解散归乡耕田了。这对蜀国的经济恢复大有益处。

    剩下的约十万人对蜀国和刘厚的亲和度更差,有些甚至有恶感,他们不愿意为蜀国而战,也不愿意为蜀军服务,那么他们只剩下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被编成几支建设兵团,被分配到一些军垦农场去耕田,为蜀军生产军粮,或者被分配到各个矿场去开矿,为“工业部”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等待这些人的无疑会是最辛苦的重体力劳动,还有失去大半的人身自由。之所以说是失去大半自由而不是全部,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农场和矿场上,基本上是自由的,但是想离开却不可能。

    当然,他们的人生也不是完全绝望的,和以前的俘虏一样,蜀军承诺他们只需要辛勤劳作五年,只要这五年中勤勤恳恳,不动什么歪心思,他们就可以恢复自由,而且还会被分配一块土地。

    而且,在这五年内,他们还可以接他们的家人过来一起生活,只要他们的家人过来,他们的生活都会得到照顾,有房子分配,还可以帮他们的家人解决工作问题。

    不过,到了农场或者矿场后,他们马上就会发现,他们的劳动虽然辛苦了点,但是生活上的保障比在家乡时强太多了。起码,每天劳累过后他们都能吃到饱饭,每过一段时间还有点荤腥,虽然吃的是大锅饭,但是,在乱世中能得到这种待遇也算相当不错了,甚至比他们在魏军时的伙食还好。

    除了伙食,农场和矿场都有大夫,设有卫生所,他们生病或者受伤了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救助,只要病好后帮卫生所干点活补偿一下就行了,完全不用他们付出一文钱的医药费。

    更匪夷所思的是,农场和矿场上之内还有学校,所有人都可以在晚上,在下工后进入这些学校学习,这些学校被称为夜校,也是完全免费的。当然,这些夜校除了教一些文化知识和一些技术外,宣讲得最多的是忠君**国思想。

    忠的君是大汉刘氏皇帝,**的国是大汉皇朝。这些东西在这些魏国大头兵眼中本来是不屑一顾的,可是,被农场和矿场优厚福利震撼住的降兵,很快就对大汉刘氏皇朝的忠诚度直线上升。因为他们是直接的受益者,切身感受到在大汉皇朝统治下的好处。

    别的不说,光说这夜校这一项,就让他们感概万分。谁都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小时候顽劣可能不喜欢上学,但是,长大了之后,这些人往往会后悔,后悔小时候没能学到一身处身立世的本事。当然,这些当兵的多数不是不喜欢上学,而是小时候家里贫穷上不起学。

    现在竟然有那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谁不想好好把握?谁不想把童年的梦想追寻回来?所以,现在不要说让他们逃跑,就算拿刀赶他们走他们都不肯走了。他们现在年龄已经很大,学习已经是迟了,要说想取得多大的成绩是很难了,可是,这依然无法阻挡这些大头兵的学习热情。

    当第一次歪歪扭扭写出自己的名字时,每个人都热泪盈眶,当背熟乘法口诀时,很多人甚至省出一个月的工钱全部买了酒以谋一醉。

    夜校里并没有教什么高深的东西,多数是一些常用字的读写、加减乘除的运算等几岁小童启蒙的课程,还有就是一些实用技术,例如实用的耕种技术,还有“工业部”一些工厂可能用得上的手艺。

    董允这些年主持“工业部”的工作,但是他还兼任农业研究所的所长,这几年他在左慈的帮助下(其实是刘厚通过左慈的转达),做了不少优化农业生产的研究。其中有些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推广,例如代田法、嫁接技术、如何有效除草、除虫,如果正确施肥,如何育种等等。

    当然,有些技术是前代人的发明,不过一般老百姓不懂,经过董允实践证明可行之后,也通过这种夜校推广开来。

    而学手艺则是为了方便他们以后在“工业部”的工厂中轻易找到工作,这是在为将来大工厂生产培训产业工人。

    这些措施使这些本来有点不服管的降兵很快就归心,很多人都将家人接过来,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降兵最积极,他们很希望自己家的小孩能有机会读书,将来不用像自己一样是个文盲,一辈子不是给人卖命去打仗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耕田。

    在“中情局”的配合下,很多人都能逃过魏国官府的阻挠,顺利将家人接到蜀国来,所以,最后这十万降兵给蜀国带来了几十万的人口,大大促进了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7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作者:我不是阿斗所写的《重生之我是阿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我是阿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我是阿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我是阿斗介绍: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重生之我是阿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我是阿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