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重生之我是阿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阅读

作者:我不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百九十八章 东吴水军的进攻计划

    诸葛望接着道:“这片芦苇荡埋伏的敌人发起进攻后,接着发起进攻的应该是南岸这条和这条支流里的敌人,因为根据热气球的侦察结果,这两条支流里藏的都是小型船只。”

    诸葛望用手中的竹子点了点地图南岸的两条支流继续道,“敌人一开始肯定会用大量的小型船只,采取散开队形的方式进攻我们。因为这样可以吸引我们的火力,还能大量消耗我们的弹药。”

    “等这些炮灰将我们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些地方藏着的大、中型战舰就会一涌而出,对我们的舰队发起全面的进攻。”诸葛望又用手中的竹子点了几下北岸的支流和湖泊,继续侃侃而谈,好像东吴水军的作战计划就是他制定的一样。

    “看来东吴水军中有能人啊,能找到这样一个绝佳的伏击地形,还能制定出这样的一份作战计划。这简直就是十面埋伏嘛,如果不是我们预先侦察出他们的布置,恐怕还真会着了他们的道。”王甫感慨地道。

    “哼,什么能人,肯定是陆逊那个阴险小人才会想出这样的阴谋诡计。”关公恨恨地道。对于陆逊,关公是恨之入骨的,当年就是这个家伙设计抄他的老窝,害的他一世英名尽丧,如果不是自己的好女婿兼小皇帝援救得及时,可能他连这条老命都交待了。

    关公猜得不错,这条毒计正是陆逊制定的,他毅然让东吴水军放弃了经营已久的大营,也是存在让关公产生骄傲之心的想法。他对关公很了解,知道这个人是个傲气冲天的人,所以想实施骄兵之计,让关公产生东吴人已经吓破胆弃营逃跑的错觉,从而放松警惕,继而轻军冒进。

    然后他再精心挑选了这个地形,将所有水军全部埋伏在这里,打算做最后的拼死一搏。他的算计的确很好,换了其他任何一支部队估计就给他得逞了。

    可惜,他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三件事:一,关公受到打击后,性格已经有所改变,虽然依然骄傲,但却不会一意孤行;二,汉军的侦察能力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水平,地空一体的侦察方式,将他们的布置侦察得一清二楚;三,荆州水军有个参谋部,早已经将他的阴谋诡计推断得七七八八。

    事实上,诸葛望看似在信口开河,但是他所陈述的事情和陆逊原先策划的进攻计划几乎有八成相似。他和他的参谋部表现出来的能力,绝对可以使天下大部分的军师都感到汗颜。在场很多人都在感叹,诸葛家又出了个妖孽天才。

    诸葛望又道:“千万不要小看东吴人的这一招,我们虽然船坚炮利,但是一个不小心,搞不好就要在阴沟里翻船了。”

    关公不屑道:“怕他作甚,我们的船大部分是水泥船,水火不侵,他们的火攻根本无效。到时候我们将仅有的少量木质船放在中间保护起来,将水泥船放在外围,再将十二艘大型水泥战舰放在最外围。

    如果他们出动小艇来袭扰,就让火~枪兵站在两侧船舷给他们打排枪,如果他们出动中、大型战舰就用克秋杀轰杀他们,本将倒要看看,他们有多少人够死,有多少船够毁。”

    “属下倒是认为,此事绝没那么简单,将军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里的地形太特殊了,东吴水军埋伏的地方离河道太近了,这也意味着,他们冲锋的距离很短。留给我们射击的时间也很短。

    如果是之前毫不知情,猝不及防之下,被他们冲到近身的可能性很大。就算是我们预先知道,做好了开火的准备,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机率能冲过来。

    要知道这些小船的数量很多,三、五个人就能操作一艘小舟,几万人马,那得有多少小舟啊。到时候散得满江面都是小舟,那么多小舟就算让火~枪手们去打,短时间内也打不完啊。

    如果他们能拼着消耗一批炮灰,未必不能突破我们的弹幕,冲过来近身肉搏。更何况,这些小船还可以做适当的防护,之前他们不是有一种外包铁皮的塔盾吗?

    如果他们在船头立一面这样的塔盾,就能挡住大部分的子弹,他们躲在塔盾后面就可以安全地划船了,这样一来他们能成功冲过来的概率就大增了。”

    听到这里大家的脸色都变了变,虽然不想承认,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东吴人又不是傻瓜,他们明知道己方有火~枪,没理由不想办法弄些防护措施出来的。

    “只要他们能近身发动火攻,那我们就麻烦了。我们虽然大部分船只是水泥船,但是,大部分的船仅船体是水泥做的,上层建筑很多还是木质结构,还是可以点燃的。

    大型战舰还好一点,不但船体是水泥做的,上层建筑的楼板、墙壁也是水泥结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木质、布幔等易燃的装饰材料,所以也不能说是完全免疫火攻。

    何况火攻除了用火箭、船上装柴草点燃撞过来这些普通的招数外,还有一些狠招,例如使用喷火船和喷火~枪。这些东西就是用水枪将点燃了的火油喷射过去,由于有火油的存在,就算敌人那里本身没有易燃物,依然可以凭借火油的存在燃起大火。”

    听到这里,众人再次色变,大家心里都想象着船上无数水兵身上沾满了火油,全身着火一边哀嚎着,一边满船乱窜,最后惨叫一声跳下江去的悲惨场面,不由得都打了个冷战。

    “更何况大家别忘了,东吴水军现在也有火器了。之前的战斗中,他们也已经使用了霹雳雷,还造成了我军不小的死伤。虽然他们未必有多少火~枪,但是,有大量的霹雳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他们逼近我们的战舰,然后将霹雳雷投上我们的战舰,到时候会怎么样?万一除了霹雳雷,他们还有大量的火~药呢?万一他们在小舟上装满了火~药而不是柴草,等撞上我们的战舰后再引爆这些火~药呢?”

    众人又打了个冷战,心里又浮现了一副悲惨的画面:己方战舰上的士兵被东吴人抛过来的霹雳雷炸得死伤惨重,一些小舟装着几桶的火~药,撞上己方的战舰后,小舟上的东吴水兵发动自杀式袭击,壮烈地引爆火~药,将己方的战舰炸飞到天上

    众人浑然没意识到,他们三番五次被诸葛望的话引导进入一幅幅想象中的画面。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认同了诸葛望的话。

第四百九十九章 关公的忧愁

    听完诸葛望的讲述,关公迫不及待地问:“那你有没有应对的办法?”谁知,诸葛望支吾了半天,最后一副很不好意思的样子道:“目前暂时还没想到办法,请将军容我们多点时间,参谋部一定能想出一个完善的应对方案。”

    众人闻言都感到一阵失望,就连关公听了诸葛望的话也不由得眼神黯淡了很多。他心头那熊熊的复仇烈火也仿佛被浇灭了一般。虽然他很想马上打到建业,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这事真的急不来。

    想想也是,这个诸葛望也不过年方二十多,能根据情报推断出东吴人的作战计划已经算很不错了,再让他短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其实参谋部也不是想不到解决方案,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策划而已,毕竟这次东吴人的布置的场面非常庞大,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势”,用通俗的话来说,这叫气场太强大了。

    要破这么强大的“势”很不容易,需要详细、周密的布置才行,这种方案的确不是一时半刻能拿得出来的,耗费些时间去策划也很应该。

    陆逊的这个布置已经接近于阳谋,而不再是单纯的阴谋诡计。荆州水军想进攻东吴的腹地,就必须通过这段江面,要通过这段江面,就必然要进入他们布设好的口袋里。

    想破除这种势就不可避免要和东吴水军硬碰硬地进行近身肉搏,就算荆州水军再怎么做好充分的准备,到最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混战中,这就等于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只要双方陷入混战,东吴水军就有机会火中取粟。

    东吴水军就算最后不能打胜这场仗,就算不能全歼荆州水军,但如果能给予荆州水军重创,延缓他们进入东吴腹地的时间,甚至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伐吴计划,那也算取得战略目的了。

    说白了就是陆逊算准了关公就算知道他们有埋伏,也不得不闯进这个包围圈,尤其是以关公那自负的性格,有很大可能会仗着自己船坚炮利,会完全无视自己的伏兵,闯进包围圈和自己硬碰硬。

    这也就是为什么陆逊明知道汉军中有热气球这种侦察利器,仍然敢这么大规模地布置伏兵的原因,因为他根本不怕关公知道他们的埋伏,甚至还巴不得关公知道,然后一怒之下闯进包围圈找自己决战呢。

    不过可惜,关公显然没有遂了他的意,当然,其实关公一开始的确是有这个想法的,不过他被王甫、诸葛望等人劝住了,使得陆逊的布置再次落空。

    关公既然知道参谋部短时间内拿不出可行的作战方案,也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他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参谋部尽快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吧。反正我们还需要在这里停留几天,等待弹药和粮食的补给,也不急在一时了。散会吧。”

    说完,他挥了挥手,宣布散会。毕竟这次会议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明确敌人的意图,并不是为了制定应对措施。

    现在敌人的目的,甚至作战步骤都已经被参谋部推演出来了,这次会议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再浪费大家时间了,尤其是参谋部和后勤部门,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都将会非常忙碌。

    众人离开后,关公站在窗边,一手抚须,双目透过玻璃窗户望向了东方,近处是波光粼粼的江面,远处却一眼望不到尽头。在那天边的尽头,有一支他最想打败的军队,有一个他最想征服的国家。

    这些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打败这支军队,征服这个国家,这个目标本来唾手可得,他的报仇大业也指日可待,可是,现在却遇到了挫折,不得不停下来等一等了。

    俗话说,圣人都会犯错,其实圣人不但会犯错,他们活着的时候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关公虽然在后世被封为武圣人,但是他也曾经犯过错,当然也有**。

    对于现在的关公来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灭国之功,还有青史留名。只要顺利灭掉东吴,这些他最大的渴望就能到手。这一场战争,是一场规模比赤壁之战更大,意义也更重要的战争,参与这场战争的双方主将注定是要青史留名的。

    当然,胜利者会留下美名,失败者就要留下恶名了。关公当然不想以后史书上这样记载他:率领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却被只有几艘木船的东吴水军打得灰头土脸,最后铩羽而归。

    俗话说无欲则刚,正是因为关公心里有了期望,导致他也不淡定起来了。他现在心里虽然很着急,却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在以前,他认为荆州水军是无敌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没有什么人能威胁到荆州水军。

    可是,从刚才诸葛望的分析中,他知道前方的东吴水军竟然能威胁到荆州水军,甚至可以给荆州水军造成致命的打击,他开始患得患失了,他害怕失败,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错失了这个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良机。由之前的意气风发,想一举灭吴到现在踌躇不前,关公的心理转变不可谓不大。

    三天后,补给还没到齐,针对性的作战计划参谋部也还没制定出来,倒是等来了小皇帝刘厚。原来刘厚也很忧心前线的战事,在收到前线不利的消息后,终于还是忍不住跑到前线来了。

    本来皇帝出行是很大的一件事,御驾亲征就更不得了了。不过刘厚为了方便,为了不扰民,也为了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免得被敌国侦知自己的行程,对自己实施暗杀),所以是秘密到达这里的。

    当然,他虽然是秘密出巡,但还是带了不少防卫力量的,他是跟着补给舰队过来的,补给舰队周围有多艘战舰护航,甚至那两艘木质的超级战舰也参与了护航行动。

    这两艘超级战舰虽然舰体没有水泥舰坚固,但是它们火力强,速度快,依然是领先东吴水军几十年的战舰,有了它们的护航,根本无需担心受到东吴水军的偷袭。

    另外,随行的羽林军有一个团之多,全部装备了最先进的的、可以连~发的火~枪和马弩。可以说,这个近卫团无论是装备还是作战能力都能媲美特种部队。

    一个团的特种部队,这是多么可怕的一股战力啊。正是有了这么多强力的防护力量,怕死又不甘寂寞的刘厚才敢亲临前线指挥战争。

第五百章 刘厚亲征

    刘厚的到来没有在舰队引起太多的波澜,为了避免麻烦,皇帝的亲征是被严格保密的,只有关公所在旗舰上的水手明显感觉到战舰的守卫森严了很多。他们发现旗舰中换了很多生面孔的守卫,而且这些守卫一个个都是肌肉虬结、气势不凡,一看就是久经战阵身手高强之辈。

    关键是这些新面孔守卫的装备都精良得让人垂涎三尺,水手们只在特种部队中看到过那么精良的装备。一个团的特种兵?汉军中有那么多特种兵吗?难道是皇上见关将军进攻不利,特意将各军的特种兵都抽调过来,帮关将军打开局面?

    不管那些水手怎么想,刘厚现在已经稳稳当当地坐在舰桥的主位上,和一干将领们召开御前会议。普通水兵不知道皇帝的到来,但是高级将领们还是知道的。

    刘厚先是细细地听取了关公对战况的讲述,特别是关于东吴水军在前方布置的包围圈情况。他虽然在荆州收到战报,知道东吴人在前方布置了陷阱,但是具体情况却是不甚了解。

    现在一边听着关公的汇报,一边对照着作战地图,很快就将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听完关公的讲述,刘厚也有点头痛,东吴人摆出这么大的场面,倒不是不能战胜,要知道,汉军也并非是一支不能打硬仗的老爷兵,可是,如果进入包围圈和他们近身肉搏,双方都必定死伤惨重。

    而刘厚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汉人出现太多的伤亡。要怎么样才能既取得胜利,又不会产生太多的伤亡呢?这的确是个头痛的问题。接着,他又听取了诸葛望的汇报。诸葛望汇报的是参谋部这几天加班加点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听完大家的汇报后,刘厚开始询问对策了:

    “司马爱卿,你可有什么良谋妙策破掉东吴这个包围圈?”

    刘厚这场亲征除了带了一个团的御林军外,还有不少官吏随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司马懿和郭攸之。诸葛亮虽然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军师,可是,事实上他更长于内政,而且他身为丞相,是要日理万机的。

    刘厚这个皇帝其实是个甩手掌柜,朝政大事多数还是由诸葛亮来处理,一如历史上阿斗和诸葛亮君臣两人的分工关系。不过遇到重要的大事,诸葛亮还是会请示一下刘厚的。他那么忙,刘厚当然无法带他出征。

    在伐魏时期大放异彩的“三个臭皮匠”组合正式宣布解散了,邓芝其实也是更擅长于政务,对于打仗的谋略,特别是些阴损的诡计他实在是不怎么擅长,谁要他是一位谦谦君子呢。

    步骘就不用说了,他原来是东吴大臣,之前归顺刘厚时就说好,伐吴的战争他是不参与的,所以也和邓芝一起留在朝廷中帮诸葛亮处理朝政。

    “三个臭皮匠”最后只剩下郭攸之依然跟随刘厚出征。郭攸之可以说是刘厚最信任的人之一,一路跟随着刘厚东征西讨,他现在任职尚书令,帮刘厚处理一切文书问题。

    说白了,刘厚是总裁,他就是秘书长,所以基本上刘厚去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当然,他不是跟着皇帝去享福的,而是要随时满足皇帝的一切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作用和太监的首领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太监首领要随时随地满足皇帝生活上和一些私人的要求,而郭攸之则是要执行、监督落实皇帝在政事上,或者说是国事上发出的命令。

    尚书令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所以品级不高,至于权力大不大,那就要看皇帝给不给你了。像郭攸之那样拥有事权,几乎皇帝所有命令都通过他来发出,那权力就大得吓人了。

    正因如此,他品级虽然不高,但是朝中却没人敢小看他,几乎人人都想巴结他,至少没人敢得罪他。

    谁要人家几乎天天都能见到皇帝呢,要是哪一天人家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说不定自己就能飞黄宏达,一飞冲天了。同样,如果他那天在皇帝面前歪歪嘴,说说某人的坏话,那某人就有得倒霉的了。

    司马懿也被刘厚封了个尚书令的官职,却不是实职。本来尚书令只有一名,是“领尚书事”者,可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后,不但将军的封号烂大街,连官职也烂大街了。

    那些诸侯为了笼络手下,动不动就拿些杂号将军的名号出来分封,例如什么讨逆将军、破虏将军、军师将军、镇军将军等。同样,对于文官,也是随口分封官职。

    这就和后世经理满天飞的道理一样。在后世,就算一个小小的业务员也要冠以个经理的名号,就算刚毕业没两天,手下没有管着一个人,印名片时都会印上某某经理的头衔。

    要是没有个经理的名头,你的名片都不好意思递给别人,要是没有个经理的名头,你都不好意思出来跑业务、谈生意。

    天下大乱后,各家诸侯也不顾原来的体制了,都可着劲地乱封官职。刘厚也不例外,对于一些刚投靠过来的,忠心程度还很难确定的官员,也封一些虚职给他们,让他们享受待遇,但是没有事权。司马懿很不幸就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没办法,谁要他们司马家在历史上那么“赫赫有名”呢,就算对谁放心,刘厚也不敢对司马懿放心。不过司马懿这个人的确很有才,如果就这样放在那里白白浪费了也太暴殄天物了。

    所以刘厚还是时不时叫他过来问一下计,让他出出主意的。说白了司马懿现在就相当于一个顾问的角色,顾得上就问一下,顾不上就算了,至于权力,对不起,没有!

    司马懿失去了事权,虽然心里不满,但是却也明白自己现在相当于寄人篱下,是亡国之臣,能活命就不错了,是以也不敢有什么怨言,反倒是每次刘厚向他咨询什么事物时,都乖乖地配合,尽心尽力帮皇帝谋划。

    当然,他内心怎么想的没人知道,到底是彻底屈服于大汉和小皇帝的天威呢,还是想通过好好表现,尽快获得皇帝的赏识,从而重新掌权?这些都没人知道,毕竟这个人的心思太深沉了,谁也看不透他。

    但是刘厚很清楚这个人或者说这个家族的可怕之处,所以自始至终就抱着一种态度:这个人可以用,但是也不得不防。因此,司马懿被他一直放在顾问的位置来用。

    这次亲征,诸葛亮、邓芝等大臣都有政事要忙,刘厚身边缺乏顶级谋臣,于是就带了他过来做军事顾问。不过司马懿的确很有才能,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一点也不比诸葛亮、陆逊等人差,完全可以胜任这方面的工作。

    大家说很久没见刘厚出场了,我只好将他挖出来亮亮相了。没办法啊,身为皇帝是不可能事事亲为的,特别是打仗这么危险的事情,哪里可能亲自上阵呢,如果真的皇帝都冲到前线去打仗,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这种皇帝文到了后面肯定是手下出风头的,猪脚长期冷藏。

第五百零一章 司马懿的评论

    听到皇帝动问,司马懿犹如早有准备一样,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陛下,参谋部制定的这个方略,主要是以水雷封锁各条支流的入江口,然后让舰队快速通过东吴人设置埋伏的这段江面。这个方法虽然有一定可取之处,也很可能可以成功,但是,却会留有后患。”

    “喔?此话怎讲?”刘厚问。

    “陛下,参谋部这方法只是将东吴水军暂时堵在支流中,让他们在我军舰队通过时无法出来捣乱,而不是将东吴水军彻底击溃。这就留下了后患了。

    如果舰队通过这段路后,可以迅速到达建业城下,并迅速攻破建业,灭亡吴国,那一切都好说,到时候只要捉住让东吴小皇帝,让他下一道诏书,命令东吴水军归降就完了。

    可是,战争是最难测的东西,谁也无法预料到战事后续的发展会怎么样。假如伐吴的战事稍有不利,时间一拖延,那前方的部队就很危险了。

    而且只要给东吴水军一点时间,他们并不难清除掉我们布下的水雷,只要水雷一清除,数十万东吴水军就会蜂拥而出,他们就可以从后方袭扰我们出征的舰队。

    就算他们不袭扰我们前方的舰队,只要他们封锁航道,让前方的舰队得不到补给,前方的舰队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参谋部制定的这个方案,是建立在我们的水军通过这段有埋伏的江面后,在之后的征程中能速战速决的前提下的。

    这就有点冒险了。虽然以荆州水军的火力,能速战速决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例如这次我们就意外受阻,被滞留在这里有几天了,所以,就算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很小,我们也要考虑到。

    兵法有云:‘多算胜,少算不胜’,所以,我们要多考虑一下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还有,凡事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我们要预先想出应对的办法,这才不会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

    这就是所谓的制定应急预案了,在2003年**后,神州大地兴起了一股制定应急预案的热潮,几乎各行各业都要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制定应急预案,为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做好应对的准备。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促进了神州社会的进步,从哪个时候开始,神州人才开始有危机管理的意识,才开始建立起各种危机管理的制度。

    司马懿不愧为顶级军师,他在制定作战方案时就已经有了危机意识和制定预案的概念。众人听了他这一番分析,都暗暗点头,对他的说法很赞同。

    就连诸葛望和参谋部的一干成员,也是刷地一下脸就红了,可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司马懿说得很有道理,他们都无言以对。

    可是还不止这样,司马懿还不打算放过他们,继续开始说让他们更脸红的话:“实施这个计划除了后果难料外,实施的过程也可能困难重重。

    首先是布雷过程,如果我们派布雷船深入到敌境去布雷,敌人肯定会派出人手阻挠、破坏布雷过程的。所以,我们必然需要派出战舰去护航。

    可是,如果派出去的人少了,就达不到保护安全的目的,派出的人手多的话,同样会陷入混战中,这样和大军一起进入那片区域去混战没什么区别。

    接着是水雷的问题,原来我们的水雷都是采用定时引信的,引信烧到特定时间就会爆炸。但是,现在是用来封锁航道,显然不能用延时引信,那就要用到刚研制出来不久的碰撞触发引信了。

    但是,据微臣所知,这触发引信是学院那边刚研制出来的东西,目前技术上并不成熟。如果调得太灵敏,它们很有可能因风浪的冲刷而被误触发,如果调迟钝一点,有可能在船速不快的时候,就算被船撞上了也不会触发。

    尤其是东吴水军中有大量的小舟,这些小舟轻轻的碰撞未必就比风浪的作用力大多少,这些触发引信未必能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

    听了司马懿的话,刘厚也暗暗感到无奈,之前一直靠技术优势征战天下,可是,现在大汉的技术水平还是太差了点,简简单单的一个触发引信都弄不出来。

    其实地雷的触发引信是没问题的,可是现在是水战,地雷没什么用。而偏偏水雷和地雷完全不一样,主要还是水中有风浪的干扰。如果是钢铁做的船还可以研制磁力触发的引信,可是偏偏东吴还处于原始社会,所有船都是木船,磁力水雷一点用也没有。

    司马懿接着道:“还有一件事,对于水雷,由于我们用得比较多,东吴人也已经很熟悉了,他们也有了一些对付水雷的办法。例如之前使用的渔网法就几乎是水雷的克星。所以,微臣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东吴人就能将堵住河道的水雷清除干净。

    如果他们够聪明的话,其实只要用张大渔网在河道中拖拉,就很容易可以将众多的水雷网罗在一起,然后再集中引爆就行了。这个方法简单易行,而且用时很短,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水雷可就封锁不了他们太长时间了。”

    与刘厚的无奈不同,诸葛望和参谋部诸人听了司马懿的话,由原来的冒冷汗变成了瀑布汗,感情自己这些人费尽心思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在人家眼中有那么多漏洞啊?

    这也难怪,司马懿的水平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所以对作战计划的要求也要高一个层次。参谋部制定的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至少有九成的成功几率,但是并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

    而司马懿却不肯放弃这百分之十的失败率,对他来说,未虑胜先虑败,至少要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计划才算合格。所以他才会将这份计划批得一无是处。

    诸葛望虽然觉得憋屈,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司马懿分析得很对,再加上他也知道司马懿曾经是魏国的顶级谋臣,是曾经统领过几十万大军独镇一方的大都督,身份地位和能力都是非常出众的,于是,很虚心地向他抱拳行礼请教道:

    “还请司马大人多多赐教,帮我们制定个更完善的计划出来。”

第五百零二章 修改后的计划

    刘厚也道:“司马爱卿,这些小子毕竟年纪还小,经验浅薄,你就指点指点他们吧。这场战争关系重大,不容有失,必须小心谨慎制定个万全之策才好。有劳你了。”

    司马懿向刘厚躬了躬身,道:“陛下言重了,此乃微臣份内事,微臣必定会为陛下好好赞划一番,必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要容微臣一些时间。”

    “好,爱卿请自便。”一份那么庞大的作战计划,可不是红口白牙寥寥数句说说就行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将各方面考虑得面面俱到,还要形成一份正式文件,这些都需要时间。

    即使是司马懿,也是要时间好好考虑清楚的,他又不是可以七步成诗的曹植,即使他能七步成诗,一首诗也不过寥寥几十字而已,但是一份作战计划动辄就上千甚至几千字,工作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不过他脑袋转速快,考虑的时间比一般人少了很多。刘厚很明白这点,于是挥挥手,让他和参谋部的人下去重新制定作战计划,自己则继续和关公等人叙话。

    一天后,司马懿和诸葛望联诀而至,看他们的神色,想必已经制定好作战计划,现在来找皇帝汇报结果来。一天就将作战计划搞定,看来司马懿的能力真不是盖的。

    “陛下,此乃新制定出来的作战计划,请过目。”诸葛望一边说,一边在刘厚面前铺开了一张长长的白纸,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甚至有些地方还画有图示。

    刘厚低头看向这份作战计划,司马懿开始跟着同步讲解了起来:“陛下,这份计划是在原来参谋部制定的计划的基础上改动而来,在前期,和原计划一样,都是使用水雷封锁各支流和湖泊的入江口。您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司马懿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指了指图示标注的几个地方。

    “不过为了防止布雷过程被敌人阻挠和破坏,我们改用空投的形式进行。现在我们前线有十个热气球,微臣算过,在短时间内还可以从荆州和附近调来十个,一共就有二十个热气球。我们可以集中这二十个热气球,对这些入江口进行布雷。

    现在的新式热气球装载量大,一个一次可以装十个大型水雷或者一百个小型水雷。二十个热气球一次就可以装一百个大型水雷或者一千个小型水雷。二十个热气球只要飞一次,估计就能完成一个入江口的第一阶段布雷工作。

    两岸一共有六个入江口,也就是说,它们只要飞六次就能将全部入江口初步封锁。为了降低敌人发现的概率,我们可以选择晚上进行布雷,一般情况下,部队都会尽量避免晚上出动,所以,即使东吴人发现入江口有异常,只要不是他们遭到袭击,他们未必会大规模出动,顶多派出斥候来刺探情况。

    但是空中的情况和水中的情况不是那么容易能刺探出来的,所以,在天亮之前,他们都未必能搞清楚我们在干什么。而布雷的时间,有一个晚上的时间足够了。

    我们算了一下,平均布雷一个入江口需要的时间是一个时辰,当然,有些入江口距离近,需时短,有些距离远,需时长,总之,六个入江口,十二个时辰怎么都能完工了。

    我们可以在黄昏二刻时(约19:30。黄昏即戌时,也即是19~21时,也可以称为一更天)让第一批热气球出发,这样的话,当它们到达最远的入江口时,差不多到人定(亥时,即21~23时,也可叫二更)了,那个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可以避免敌人发现热气球的行踪。

    接着,我们就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布雷。估计最迟到了第二天的食时(辰时,即7~9时)就能结束所有的布雷工作。”

    司马懿刚说完,关公就有问题要问了:“请问司马大人,为什么要特意强调由远到近进行布雷呢?还有,一般到日出之时(卯时,即5~7时)天色已经大亮,这个时候不是照样会给东吴人发现端倪吗?你这个计划貌似不够完善啊。”

    听到关公质疑司马懿的计划不够完善,刘厚不禁莞尔,倒不是因为瞧不起关公,而是因为两人的专业不同。两人都是顶级人才,但一个是顶级的武将,一个却是顶级的军师。

    一名顶级的武将去质疑一名顶级军师的谋略,和一名体育老师去质疑一名语文老师的文学水平有什么区别?

    不过关公的身份摆在那里,司马懿倒不敢怠慢,听到他提问,耐心地解释起来:“之所以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布雷是因为,离我们越远的地方,也即是进入包围圈越深的地方,是最危险的地方。

    如果这一个晚上能借由夜色的掩护,顺利地将全部入江口都封锁还好,假如遇到恶劣天气或者什么其他因素,使得布雷行动受阻,到了天亮热气球还无法完成布雷任务,这个时候就只能派出布雷船强行进入包围圈,将剩下的入江口封锁了。

    关将军请想一下,如果不得已到了需要派出布雷船的时候,是进入包围圈的最深处好,还是进入离我们最近,可以快速逃离的地方好?”

    “当然是越近越好,如果进入包围圈的外围,凭借我们护航战舰强大的火力,东吴人未必能奈何得了我们。”关公脱口而出道。

    “然也。”司马懿道。

    “那到了第二天早上怎么办?天亮后还有一、两个时辰才能结束工作,难道你还有办法在光天化日之下让热气球隐形?”关公继续追问道。

    “呵呵,非也,非也。那个时候,大势已成,热气球隐不隐身都无所谓了。到了那个是,只剩下两、三个入江口还没有封锁,即使被东吴人发现我们的企图又有什么所谓?

    在这个短时间内,他们根本没时间做出反应。再说了,就算热气球无法完成任务,不是还有水面的舰艇吗?到时候可以派出布雷船,强行进入剩下的两、三个入江口,堂而皇之地在那里布雷。

    诚如刚才所说,剩下的这两、三个入江口已经在包围圈的最外围,而且是最靠近我方的入江口。一方面,他们已经无法对我们形成合围,二来,由于距离很近,我们的舰船来去都很快,可以快速出击、支援,也可以快速撤退,来去自如有什么好怕的?

    可以说,就算我们不在这两、三个入江口布雷,而是大部队冲进去,正面击溃埋伏在这里的敌人都没问题,只要其他几条支流的东吴水军无法突破水雷阵跑出来捣乱,我们就等于在以优势兵力击他们的一小部分兵力,再加上我军无匹的战斗力,对付起他们来简直如探囊取物。”

第五百零三章 打蛇行动

    随着司马懿的侃侃而谈,一副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就在众人眼中缓缓展开,众人都听得心笙摇动,仿佛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战意扑面而来,都恨不得能马上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成为里面一个个决定成败的英雄人物。

    空投水雷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环节,是为了在短时间内初步封锁入江口,后面接着还有一系列的行动,会将这种初步的、临时性的封锁变成彻底的、长期性的封锁。

    再然后,会将各条支流里的东吴水军逐个蚕食,逐个击破,从而达到彻底消灭东吴水军,最后灭亡吴国的目的。这套作战计划可比之前参谋部制定的那套作战计划好多了。

    这套计划不但更详细,考虑到的东西更全面,战略目标也更明确,而且胃口比原计划大多了。原计划只是要将各支流和湖泊中的东吴水军堵住而已,这个计划却要将各路东吴水军全部吃掉。

    而且这套计划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成功率都明显高于原计划,处处都透着一股大气,一看就是大师手笔。当然,这些东西都只是从纸面上去感觉而已,事实是不是这样,仗没打之前谁也不知道。

    这个世界上纸上谈兵的事情多了去了,而且战场上的态势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谁又知道东吴人会不会藏有什么底牌呢?所以,计划再好,也不一定能赶得上变化,所有的计划都要践行,还要跟着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到了最后才能知道答案,才能知道这个计划好不好,是不是能成功。

    刘厚亲自将这次行动命名为“打蛇”行动。因为一条条支流就像一条条蜿蜒的蛇。当然,这么庞大的计划不是说开始就能开始的,又过了五天后,所有的后勤补给物资,包括那十个从其他地方紧急征调过来的热气球都已经到位。各支部队也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起进攻了。

    这次行动是大军团作战、多种部队混合作战、海陆空三栖作战,再加上夜战,几乎所有能想到的作战元素都具备了,这么庞大的战事,对于部队各个部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尤其是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各支部队互相配合作战,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在要发起进攻的当天早上,指挥部所在的舰桥已经人满为患,不断有人匆匆忙忙地进进出出。

    那繁忙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肃杀、紧张的气氛。刘厚也在舰桥里,看着这一派繁忙的景象,心想,如果再加上滴滴答答的电报声,就和后世的集团军指挥部很像了。

    可惜电报技术还没完全成熟,还没能应用到战场,但是,旗语、灯号等超过这个时代技术的通讯方式已经广泛应用在战场上了。

    现在他们所在的旗舰中就设有通讯部门,在最高的桅杆上,高高挂起一个形如雀巢的大篮子,篮子上有两名通讯兵,这两名通讯兵专门负责用旗语和灯号进行对外联系。

    这个时候虽然还是早上,离晚上正式发起进攻还有五、六个时辰,但是,一道道的命令已经不断地从指挥部发出,那些通讯兵从指挥部拿着命令,迅速跑回他们通讯部,将命令交给负责翻译密码的人。

    那人迅速将命令翻译成密码旗语,然后交给另外一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再将翻译好的旗语交给另外一名通讯兵,这名通讯兵拿到旗语编码,迅速跑到主桅杆下面,将旗语编码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通过滑轮将篮子拉到高挂在桅杆上的“雀巢”上。

    雀巢状篮子上的旗语兵取过旗语编码,选定发送的方向和对象,然后按照上面的内容,将旗语一一打出来,将命令发送到它该去的地方。

    整个白天,这种情况就没停过,通讯兵几乎是刚将一道命令送到通讯室,返回指挥部后,马上有接到一道新的命令,他不得不又跑一次通讯室。

    一天下来,通讯兵跑得脚都快要断了,就连翻译编码的人,写字都写得手指麻木。旗语兵就更惨,那可是一件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每发一道命令,旗语兵就要手舞足蹈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一道两道命令无所谓,可是,几十上百道命令就够呛了。

    幸好旗语兵不止两名,几组旗语兵轮流上阵,最后都累得不成~人形了才终于将所有命令传递出去。随着这一道道命令被传递出去,海陆空各支部队都被一一调动了起来,做好了晚上发起进攻的准备。

    终于到了黄昏二刻,早就点火将球囊涨得鼓鼓的二十个热气球一齐放开缆绳,袅袅从二十艘母舰上升起,借着夜色的掩护,徐徐向东方而去。

    为了掩盖行踪,它们的炉头都加了遮光罩,人从地面上很难看到它们炉头里发出来的火光。这是个朔日,也即初一,是特意选出来发起进攻的日子,原因无他,朔日没有月亮。

    虽然天气晴朗,繁星满天,但是星光毕竟比不上月光,虽然没有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不过能见度也肯定高不到那里去。

    这种天气情况是最适合搞夜袭的,没有月光有利于隐藏行踪,繁星满天则代表不会受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所以古代出名的军师都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起码你要懂得如何选个好日子出兵。别看这些细节的东西不起眼,可它们往往就能增加胜负的概率,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成为一场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可是问题又来了,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高高地飞在天上的热气球怎么知道方向呢?他们不会飞偏了吗?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有gps系统,怎么导航才好?

    当然,可以用北极星来导航,但是,那只能让人辨明大概的方向,像空袭这种要找到准确位置的细致活,显然是无法通过观察星图来做到的。

    这个时候必须要有地面的导航信号来进行引导。这也是今天一大早指挥部就要发出海量命令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指挥部在几天前就开始发布命令了,全军的探子、特种部队甚至是潜伏在东吴多年的“中情局”人员在早几天前已经全部行动了起来。

    他们早就渗透到战场中,预先潜伏在指定的地点,就等着这个时候在地面发出导航信号,指引着热气球的行动方向。

第五百零四章 被发现了

    在某一时刻,长江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会亮起了一团火光,这些火光有篝火、有火把也有灯笼。它们都是深入到东吴境内的密探、斥候、特种部队所为。

    这些人的表面身份各式各样,有的扮成行脚商、有的扮成猎户、有的扮成跑镖的镖师,当然,也有些人有固定的场所,例如普通的百姓住家、酒楼等。

    这些固定场所通常都是“中情局”在东吴境内的固定联络点,其中有一些恰好建立在长江岸边,正好满足指引方向的要求。现在可以说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他们也不怕暴~露,纷纷挂出灯笼来为热气球指引方向,反正此战过后,大汉收复了这片国土,这些联络点也将失去了意义。

    不过这种固定场所的灯号只占了极少数,大多数灯号还是散布在野外的,这些晚上在野外点火的多数是斥候和特种兵,他们的处境就有点危险了。

    靠近前线的还好,早在几天前,汉军就发动了斥候大战,将前线附近的东吴斥候梳理了一遍又一遍。

    得益于精良的武器和丰富的作战经验,汉军斥候一如既往地全面性压制东吴的斥候。经过这今天的斥候大战,前线已经见不到多少东吴人的斥候了,这大大方便了汉军在这些地区设置导航灯号。

    可是,这只是靠近前线的位置,这次的夜袭投弹范围很大,有些地方已经深入到了东吴境内很远的地方,在前线密密麻麻驻扎了很多东吴军队,有些要投弹的地方甚至已经超过了这些军队的驻地再往东。

    汉军的斥候再牛逼也不可能越过这些军队,堂而皇之进入敌后。但是他们不行,那些潜伏已久的“中情局”密探,还有这段时间迂回混入的特种部队可以。

    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他们负责引导、定位离前线最远的几条支流入江口的位置,可以说,他们才是整个空投计划成败的关键。

    现在,所有引导人员已经就位,呈现在热气球飞行员面前的是南岸或北岸的一条蜿蜒前行的“灯路”,为了区别于民间的灯火,所有的引导灯光皆是按照一定的节奏一闪一闪的,那是地下的灯号引导员拿着一块遮光板在有规律地遮蔽灯光。

    正因为如此,即使这条“灯路”经过一些灯火通明的城镇,热气球的飞行员也能很轻易找出那一盏才是真正的引导信号灯。

    今晚无月、无风,二十个热气球外表看起来不见一点烟火色,内里实际上烈火熊熊,“热气机”开足了马力带动螺旋桨,催动着硕大的热气球顺着这条“灯路”一路向东。

    二更天,二十个热气球终于到达目的地,这是离得最远的那条支流的入江口。

    这个入江口很好认,因为在这个入江口的两岸,每隔约十米就插着一支火把,从高空望下去,就像两条灯链点缀在入江口的两岸,而热气球要投弹的地方就是这两条灯链之间的区域。

    指引这么清晰明了,投弹布雷过程就很简单了,二十个热气球轮番降低高度,迅速将设置好的水雷抛下水中,然后再升空全速飞回母舰,补充弹药、燃料后,继续到第二个入江口进行布雷。

    空军的工作简单了,地面部队就难办。为了在入江口给这些热气球清晰的指引,两队特种兵一早就埋伏在入江口的两岸。

    要知道这里还是东吴人的地盘,而且在支流里是埋伏有东吴水军的,虽然东吴水军为了避免暴~露,埋伏的地方离入江口还有一段距离,不过,他们还是派出了斥候,定期在这些地方巡视。

    所以,特种兵们平时是隐藏起来的,也不敢点火,只是到了差不多时间时,才将火把点燃,然后全部人马高度集中精神,进入临战状态,准备一旦被东吴斥候发现就全力出击,力求将东吴斥候全部留下来,避免走漏风声。

    最坏的情况就是,被东吴水军发现了他们的动静,引来大军围剿。他们也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早就在附近有利地形中构筑好阻击阵地,一旦东吴大军来剿,他们就会拼死阻击敌人,保护两岸那些作为引导灯号的火把,直到整个空投布雷过程完毕。

    第一个入江口迅速布雷完毕,守在两岸的特种兵们吁了口气,迅速将火把熄灭,顺手抛进江里毁尸灭迹,然后四散转移。

    热气球回母舰补充完水雷和燃料后,又在灯号的引导下,对第二个入江口进行布雷。到了第三个入江口时,已经是丑时中了,这个时候终于发生了意外情况,一队东吴斥候发现了这边的火光,策马赶来查看。

    为了避免发出响声惊动敌人,特种兵们很有经验地等斥候靠近后,才用马弩进行射击。一切都很顺利,东吴斥候纷纷中箭,惨叫着栽下马。

    就在大家以为没事了的时候,一名没有死透的东吴斥候勾动了扳机,临时前将手中的隧发枪激发了。

    “砰”的一声,清脆的枪声在寂静的夜晚传得远远的,特别引人注意。谁也没想到,这队斥候竟然配有火~枪。而且因为光线太昏暗,他们也没有预先看到那名东吴斥候手中的火~枪,否则肯定会重点“照顾”他,让他多吃几支弩箭,第一时间干掉他。

    “遭了!大家注意,各就各位,做好战斗准备。”队长低喝一声,周围的特种兵低声答应了一声,然后四散跑开,进入自己的阻击位。

    中一名特种兵跑出去,来到东吴斥候倒地的地方,拔~出匕首,给这些斥候每人补了一刀,确保他们都死得不能再死了,再迅速跑回他自己的阻击位。

    一名特种兵跳到一个半圆形的土坑里,掀开一个竹箩筐。这个箩筐表面看起来像是一个走街窜巷的货郎用的箩筐,上层摆放的也的确是货郎常卖的针头线脑、胭脂水粉、木梳剪刀等等民间百姓常用的小百货。

    可是,掀开上层后,赫然露出很多黑黝黝的铁蛋蛋。这满箩筐的竟然都是霹雳雷。将几枚霹雳雷摆放在顺手的位置后,他又检查了一遍插在前面的两条儿臂粗的铁柱子,和已经连接在两条铁柱子间的弹臂和网兜,这赫然是一套小型的“愤怒的小鸟”。看来这些霹雳雷不但可以用于徒手投掷,还可以用愤怒的小鸟投弹射~到更远的地方。

第五百零五章 东吴骑兵到来

    另一名特种兵打开另一个箩筐,露出了几支左~轮~手~枪和无数弹药。这些是特种兵专用的枪械,因为可以连~发六枪,退弹壳和装弹都很快,所以备受特种兵们的青睐。

    其他特种兵们也纷纷从各式各样的行囊中掏出家伙,在预先挖好的战壕、土坑、土坡里藏好身子,做好阻击的准备。果然没多久,众人就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得得得”地由远而近到来,显然有大队人马杀到。

    那边大队人马杀气腾腾地杀奔过来,这边特种兵们并没有跳出掩体大叫一声“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而是纷纷将脑袋缩了一缩,将身体掩藏得更严实了。

    晚上光线差,又是在树林里,特种兵们身上的衣服都是绿色的,头上还戴了一顶灌木藤叶做的帽子,就连脸上、手臂上都用黑炭涂成一道道的,远远看上去,那里就是一丛灌木丛,根本看不出哪里有人,哪里是草木。

    没多久,一百多骑就出现在视野中,看来东吴人很舍得下本钱,几乎将部队中所有的骑兵都派了出来。东吴的水军强大无比,但是马匹稀少,骑兵自然也很少。

    东吴还没有办法~像魏国那样,组建虎豹骑那样的成建制的骑兵大队。少量的骑兵分配到全国各地驻扎的部队当中,主要是充当斥候的角色。分配到驻扎在这条支流入江口附近的部队中,也只有这么一百多骑而已。

    刚才在黑夜中听到枪色,今晚值守的东吴副将高度警惕,当即派出所有的骑兵往这边来一探究竟。除了这些骑兵,他还派了五百步兵随后就到。

    不过骑兵的速度远胜步兵,所以已经将步兵远远地甩在后面。很快,那些骑兵已经进入了一百五十步范围,他们显然也看到这边点燃了一排火把,意识到了不对劲,于是,在队长的命令下,加快了马速,冲这边狂奔过来。

    到了一百步距离,跑在前面的几匹马突然“唏律律”地惨叫着栽倒在地,马背上的骑士在惯性的作用下被往前抛飞了十来步才着地,个个被摔得半死。

    不过即使没死,他们也会被接着狂奔过来,刹不住车的马匹给踩死。

    “绊马索!”

    “小心有埋伏!”

    队伍前方响起了一声声暴喝声。在队伍中间的队长见势不妙,马上下令停止前进,可是,大队骑兵要刹车可不容易,等他们完全停下来后,一清点人数,足足有十三骑废掉了。

    骑兵队长心痛得要死,东吴化重金才置办起那么一点骑兵可经不起消耗啊,才那么几个呼吸之间,敌人只用了成本只有几文钱的绊马索,就令他这支骑兵损失了十分之一,任谁遇到这种事都会郁闷到吐血。

    这也是东吴人不善骑兵作战的缘故,如果是魏国的虎豹骑,骑兵作战经验丰富,是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策马狂奔的。就算事态紧急,不得不以较高的马速奔跑,他们也肯定会派出两骑远远地跑在前面进行探路,这样一来,不管前方有什么陷阱,他们都只会损失两骑,不会一下子就损失惨重。

    队长皱了皱眉头,一声令下,骑兵们纷纷取出背在背后的弩箭,迅速上弦,然后平端在手中,同时,散开成疏散的阵型,将弩箭对向队伍外的各个方向,显然是做好接敌的准备了。

    可是,四周却是静悄悄的,除了微风吹拂树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外,连虫鸣声都没有。天色昏暗,靠着他们插在马屁~股后面的火把也看不清楚多远的距离。

    见没有动静,队长只好命令队伍继续缓缓前行。有过骑兵对战经验的人都知道,布置绊马索的地方离敌方士兵埋伏的地点肯定还有一段距离,至于距离的远近就看对方主将的作战风格了。

    队长也知道现在这个距离应该还没能接触到敌人,但是,有绊马索也就证实了这里的确是有敌人,刚才那声枪响不是走火或什么其他原因导致的误报警,而是真正的鸣枪示警。

    至于敌人有多少?他们是怎么过来的?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暂时还没搞清楚,需要自己这些人上前去探查。但是他也知道这种探查非常危险,随时要面临从黑暗中射~出来的冷箭。

    他马上命令一名骑兵掉头回军营汇报给将军,说发现绊马索,确认有敌人,其他信息有待进一步探查,并请求将军马上派出大队步兵前来协助围歼敌人。

    同时,他令两名骑兵下马,手持长柄大刀走在队伍前面,负责探查、砍断前路的绊马索。其他骑兵跟在后面缓缓前进。

    “嘣!”

    “嘣!”

    “嘣!”

    果然,没多久,前面开路的两名士兵找到并砍断了几条绊马索,绷紧的绊马索被砍断时发出嘣嘣的声音。

    “啊”一声惨叫传来,神经绷紧的众人顺着声音来源一看,原来在前面开路的其中一名士兵的左脚,陷入了一个小土坑里,人倒在地上,双手抱着脚在惨叫。

    “快拉他出来。”队长连忙命令道。

    另一名探路的士兵连忙跑到他面前,双手从他两腋下穿过,将他往后拖。谁知一拖,那名倒在地上的士兵叫得更惨、更大声了。拖人的士兵吓得连忙住手,不敢再拖人了。

    队长连忙翻身下马,顺手将插在马屁~股后一个架子上的火把拔~出来,走上前查看情况。不看还好,一看之下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火光映照下,那名中招的士兵陷在土坑里的脚被一根锐利的、长有倒刺的的铁刺扎个对穿,鲜血像不要钱一样,汨汨地流出来,渗进土地里。

    由于铁刺有倒刺,所以刚才另一名士兵想将他拖出来的时候,他脚上的骨肉被倒刺勾到,痛苦加剧所以大声嚎叫。

    队长脸色铁青,对拖人那名士兵道:“你留下来照顾他,想办法帮他拔~出铁刺。记住要及时止血,否则有生命危险。”

    那名士兵领命后,队长又叫了两名骑兵下马,命令他们接过刚才那两名士兵的任务负责在前面趟路。那两名被点到名的倒霉蛋战战兢兢地拿起长刀,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往前挪。

    没办法,前车之鉴在面前,不由得他们不小心,所以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起码要先试试前面还有没有土坑陷阱先,这样的速度可想而知有多慢了。

    “队长,要不要灭掉火把?”副队长策马小跑到队长旁边问道。

第五百零六章 陷阱阻敌

    听了副队长的话,队长略一犹疑,回道:“暂时先不要,没有火把我们什么都看不见,无法发现陷阱。”

    “可是,如果不灭掉火把,我们就会成为活靶子,眼看就要接近敌人的阵地,属下怕敌人遭到敌人的弩箭攻击。”副队长道。

    那名队长又犹豫了一下,道:“那这样吧,让探路的那两人仍然持着火把,其他人先灭掉再说。还有,让大家再散开一点,免得有事被人一锅端。”

    这是打弃卒保帅的注意了,前面两个探路者就是不幸被牺牲的弃子。队长下令后,众人依令而行。探路的两名士兵一见大家都熄灭了火把,也意识到自己的命运,顿时吓得战战兢兢。

    他们本不想继续前行,奈何军令难违,队长在后头一味催促他们前进,他们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不过很快就频频有马匹中招了,这探路的两人还没遇到陷阱,倒是跟在后面的骑兵不断有马脚陷入坑中。

    探路的只有两个人,他们能覆盖的范围也就那么几米宽,可是,队伍却散得很开,形成一个二、三十米的前进横断面。如果是对付绊马索,有两个人在前面还有点用,可是,现在要对付的是陷马坑,而且这些陷马坑是不规则分布在这一片地带的,用两个人来探路和没有人探路的差别并不大。

    这一次特种兵们挖的陷马坑比以前部队挖的标准陷马坑略有不同。第一个不同之处是这种坑比标准陷马坑略大,因为这次作战除了要针对马蹄外,还针对步兵,所以,这种土坑不但能将马蹄陷进去,还能将人的脚也陷进去。

    另外,坑里还安装了有倒刺的锋利铁刺,这个设置主要是针对步兵的,人如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脚踩下去,脚板绝对会被扎穿。马匹还好一点,因为有马蹄甲的保护,伤害并不大。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无论是绊马索还是陷马坑,想对马匹造成伤害,前提是马匹是在高速奔跑当中。可是,在陷阱被敌人发现后,敌人势必不会再高速跑马,这种情况下,绊马索和陷马坑都基本上失去了杀伤力。

    不过也不是完全失去杀伤力,慢走的马被绊马索绊一下,或者马蹄陷阱土坑里,肯定会对马匹有一定的干扰,马匹一被惊扰就很有可能会乱上一阵,甚至有可能会将马背上的骑士颠下马背。

    虽然这样对马匹和骑兵造成的伤害都不大,但也可以阻延他们的前进速度,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对于特种兵来说,这就够了。

    东吴骑兵前进得越发小心翼翼了。队长再次派出一骑回大营报告情况,并催促援兵,同时喝令大家坚持前行。这里出现这么多陷阱,前面没有鬼就怪了,所以队长不惜代价也要杀到前面去一探究竟。

    果然,又前进了没多远,众人突然听到“嗖嗖嗖”的三声破空声响起,接着,“啊!”“啊!”“啊”三声惨叫,靠近那两名探路士兵的三名骑兵中箭倒地。

    “敌袭!”队长高声喊道。

    众人一阵慌乱,将手中的弩箭对准四方想找出敌人所在,可是却一无所获。不过再也没有人敢靠那两名探路士兵太近了,刚才估计敌人就是借助着这两名探路士兵手中的火把,看到他们附近的骑兵,只是这些敌人狡猾得很,不射杀这两名手持火把的探路士兵,反而射杀他们后面的骑兵。

    这时候,在汉军的阻击战地的战壕里,一名士兵矮着腰跑到特种兵队长旁边,低声道:“排长,敌人离正面五十米,离左侧阵地约还有三十五米了,可是离右侧阵地只有二十五米了,三班长问要不要全面开打。”

    汉军的特种兵虽然没有夜视仪,不过他们却有办法确定敌人的距离,其实办法也很简单,在不同的距离上拉一些丝线就行了,敌人走过这些地方,就会嘣断相应的丝线。

    丝线的线头一直拉到战壕里,由专人看管,根据断掉的是哪一条丝线就可以判断敌人进入了那片区域,也就知道距离了。特种兵们构筑的阻击阵地是一个半圆形包围圈,就像一个口袋一样,现在敌人已经进入了这个包围圈。

    这一队的特种兵有三十人,分别有十人分布在包围圈的正面和两侧面。三十人对付东吴的千军万马的确很难,不过在这漆黑的夜晚,拖延一下敌人的进攻速度,为热气球争取投弹的时间也并非不可能。

    “再等等吧,让所有的敌人全部都进入包围圈再说,否则将他们吓跑了,到时候再和大队人马一起来就更麻烦。叫他们沉住气,先不用急着射杀敌人,等全面开打再说。”排长道。

    “诺!”那名士兵领命后,就矮着腰跑去传达了。

    东吴骑兵这边依然时不时有马匹的马蹄陷入坑中,突然的马失前蹄很容易就将马背上的骑兵颠下地。被颠下地的骑兵连忙站起来,先不去管自己的伤势,而是马上跑到前面去看马脚有没有受伤。

    如果马脚受了伤,他们也会跟着倒霉,顷刻间就由高高在上的骑兵变成步兵。关键是,做步兵太危险了,先不说陷入土坑中会被扎伤了脚,万一有起事来要逃跑,步兵也逃不过人家骑兵啊。

    又过了片刻,东吴骑兵最前方已经逼近到阻击阵地二十米,左右两侧最近的地方只有十米,所有的骑兵全部进入了包围圈。当然,东吴骑兵又付出十几匹马踩到土坑,十几个骑兵变成步兵,还有两三名步兵被扎伤脚的惨重代价。

    突然,十道火光飞天而来,东吴骑兵吓得大呼小叫起来。“闪开,闪开!”队长歇斯底里地叫着。

    众人纷纷策马躲开这些火光的落点,幸好这些飞起来的火光飞行速度并不快,没有人被它们砸到。

    不过这些火光落地后,只听“乓”的一声,然后一团烈火腾起。原来这些都是燃~烧~弹,就是用一个粗陶罐子装了一些火油,混合了一些砂糖,再用一条布条塞进罐子里,点燃后扔出去。

    这种东西原料随处可得,制作也很简单,特种兵们个个都会配制。这十个燃~烧~瓶砸在地上后,陶罐破裂,火油四溅,而被点燃的布条则引燃了四溅的火油,瞬间就在地上形成一团火焰。

    整个包围圈里突然出现了十团火焰,而且很明显,这十团火焰布放的位置是经过精心策划,平均分布在包围圈的范围内,所以,一瞬间整个包围圈就被火光映照得灯火通明。东吴骑兵再次暴~露在特种兵的眼前。

第五百零七章 连连挫敌

    十个燃~烧~弹燃起的火光将包围圈里照得通亮,东吴骑兵登时乱成一团。∮頂∮点∮小∮说,他们的作态就像一窝原本躲在黑暗处的硕鼠,突然有人打开灯,被强光照射后那种惊慌失措四处乱窜的样子。

    随着火光的燃起,接踵而来的是如蝗的箭雨,三十名特种兵个个都手持可以连~发五十箭的马弩,集火于小小的包围圈中那是什么概念?

    答案很快就揭晓了,一百多骑东吴骑兵,在几个呼吸间就全部报销。以特种兵们的准头,东吴骑兵差不多个个都被射中要害,一个接一个地栽下马去。

    速度快得令东吴骑兵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射人先~射马这条规律在这里根本不适用,原因很简单,射几个移动靶对于特种兵来说简单得很。

    即使东吴骑兵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转,特种兵们还是可以轻易命中他们的咽喉、眼睛、心脏之类的要害部位,不说百发百中,两发中一发还是很容易做到的,现场很快就只剩一百来匹战马在场中徘徊。

    对于三十名特种兵来说,一百多名东吴骑兵只不过是每人射~出几箭的事情,很快就解决问题了。将所有人都射翻之后,又跑了几名特种兵出去,他们是上去补刀的。

    虽然说特种兵们的准头很厉害,大部分弩箭都能射中东吴骑兵的要害,但凡事总有例外,特别是射这种移动靶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概率会失误的。所以有些人躲过了要害,只是受了伤而已,对于这种人,就需要补刀,确保没有一个活口,在这种场合是不可能留俘虏的。

    将东吴伤兵都补刀杀死之后,特种兵们又将马匹收集在一起,全部圈到阵地的前面,一一将他们的颈动脉割断,宰杀在当前。

    战马是战略资源,他们既然带不走,那就只好毁掉了,省得重新落在敌人手上,让他们重新组织一支骑兵队出来。将马匹宰杀在阵地前,还可以利用马尸当作障碍物,阻碍敌人的进攻。

    一切都布置好后,现场又沉寂了下来,不过这种沉寂没维持多久,五百东吴步兵很快就赶到了。

    五百步兵全部手持火把,在两名骑兵的带领下小跑而来。这两名骑兵就是刚才骑兵队长派出去送信、催促援兵的人。看来他们没有偷懒,一路疾驰回军营搬救兵,一刻没有休息又马不停蹄带人赶到这里来。

    五百步兵很快就来到这片区域,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血腥味,令大家全部脸色大变,可惜视野不清,根本看不清楚远处是什么情况。大家只能加快脚步跑过来,想尽快一探究竟。

    很多,他们就看到路上有零零碎碎的尸体,是他们东吴军的同袍,大家都精神紧张了起来,也许是没有经验,没想到火光会暴~露自己的身形,成为活靶子,也许是为了看清楚情况,带队的裨将竟然没让人熄灭火把。

    不过也不能怪他,人对黑暗总是有种本能的恐惧感的,尤其是在这种诡异的情况下,如果熄灭火把,周围一片黑漆漆的,脚上不时能绊倒一个死尸,估计还没和敌人开战,这些士兵自己就被吓崩溃了。

    更何况,这个年头有很多人都有夜盲症,如果连火把都没有,很多人立刻就会变成睁眼瞎。

    很快,一声声惨叫声在队伍中传来了。倒不是特种兵那边又发动进攻了,而是步兵们也遭遇到那种小陷坑。这种小陷坑是无规则散开分布的,之前骑兵只是踩到了其中一小部分,还有一些现在被这些步兵踩到了,一个个脚被扎伤倒地不起。

    带队的裨将连忙让大家小心看路,探索前进,并做好戒备。可是,等到大家看到地上逐渐多起来的尸体,都骇得手足无措。裨将也惊疑不定,马上派人回大营回报将军,说疑似骑兵队已经全军覆没,请将军加派人手过来。

    由于步兵们人数太多,排得太密集,这次特种兵队长没等他们走得太近就下令开火。照例是照明弹开雾,接着首发的不是马弩,而是愤怒的小鸟。

    也即是用弹弓将一枚枚霹雳雷弹射~到包围圈中。因为距离太远,用单手投掷是无法投那么远的,但是用双手拉弹弓,甚至加上身体的体重下压弹臂,这样的力量足够将霹雳雷投出几十米远。

    排着密集队形的东吴步兵登时就倒了大霉。虽然只有十门愤怒的小鸟,但是每门仅仅投射了三次,三十枚霹雳雷在阵型中炸开,登时令到包围圈成为人间地狱。

    只见现场硝烟弥漫,断肢残臂横飞,很多人都被炸得血肉模糊,惨叫连连。这些人又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窜,甚至发生了踩踏事件,可怜有一些士兵不是被霹雳雷炸死炸伤的,反而是被自己人撞到在地,然后被踩死踩伤的。

    以此同时,剩下的二十名特种兵手中的马弩也没有停过,不断地对场地中的东吴士兵进行点杀。嗖嗖嗖的弩箭像镰刀一样收割着战场上的生命。东吴士兵像杂草一样,一茬茬被割倒。

    有些士兵拼命往包围圈外冲,差点就被他们冲进汉军的阵地里,如果是这样,这场仗的结果可能就会被改写了。可惜,混乱中东吴骑兵根本无法拧成一条绳,这和他们的裨将第一时间被射杀也有一定的关系。

    特种兵队长早就吩咐三名特种兵特意“关照”那名骑着高头大马的裨将,在开打的第一时间就先干掉了他。失去了统一指挥的东吴军顿时成为一盘散沙,大家分散向四面八方逃跑。

    不能集中力量向一个方向跑的他们注定无法突破汉军的阵地。这个时候,像马弩这样可以连~发的武器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运气最好的是往回跑的东吴兵,由于特种兵人数太少,东吴兵又太多,他们只能顾着阻击冲向自己阵地方向的敌人,无法顾及其他方向,所以,有特种兵埋伏的三个方向的东吴兵都无法冲出去,只有在来路的方向跑掉了大约一百来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马弩毕竟不是机关枪,虽然能连~发,但是弹药也不是无限的,射速也不能和自动枪械相比,而且它们的射程也很短,杀伤力、穿透力也是短板,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这还是得益于特种兵们的超强射术,换做一般的士兵来操作是留不下这么多东吴兵的。

第五百零八章 特种兵遇险

    地上这边厢打得热闹,空中的热气球也不甘落后,飞行员们都看到了地上的战斗,知道特种兵们在冒着生命危险拼命阻击敌人,是为自己争取完成任务的时间。∽↗,于是,他们也竭尽全力,加快速度进行布雷。

    没多久,东吴大队人马赶到,这次特种兵们应付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由于敌人太多,他们几乎是法宝尽出,什么马弩、霹雳雷、愤怒的小鸟,甚至连左~轮~手~枪都用了出来。

    由于战场上火光熊熊,映照得半边天都亮了,半空中的热气球也露出了它们狰狞的面容,东吴人已经发现了这些庞然大物,虽然还不知道它们出现在这里的意图,不过很显然,肯定没有好事。

    于是,在将军的催动下,东吴军不计损失地往这边冲杀。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知道敌人的目的,只要知道:“敌人想要做的,就是己方需要破坏的”这个道理就行了。

    东吴将军就是抱着这种朴素的观念,虽然他也不知道敌人那些热气球飞临河口有什么阴谋,但是他知道,不管敌人想干什么,自己一定要阻止他们,一定要冲到那里去看个究竟。

    所以,他根本不惜士兵们的性命,发了疯般一味让手下的士兵冲锋。这样一来就苦了特种兵们了,他们虽然个个身手不凡、火力强大,可是扛不住人家人多啊。

    就算是几千头猪铁了心集中在一个方向冲锋,如果你只有一个人,给你支机关枪你也未必能及时杀得完,何况在这里的是一支训练有素、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

    渐渐的,特种兵们也出现了伤亡,尤其是东吴人使用了弓兵后。现场虽然光照条件不好,东吴人远远地对于阵地的情况看得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可以用大量的弓兵对一个区域进行覆盖性打击。

    他们很容易就可以从霹雳雷抛来的方向判断出特种兵阵地的大概位置,然后集中几百弓兵对这片区域进行抛射。这种射箭方法并不是瞄准某个人进行射击,而是将箭矢以一定角度斜向天空射去,使得箭矢做抛物线运动。

    箭矢升高到最高点后,再沿抛物线往下飞到敌人的阵中。这种射法有种好处,那就是射得够远。可想而知,这种射法是不讲究准头的,射不射得中人完全靠运气,讲概率。

    射箭的人越多,目标人群站的阵型越密集,中箭的概率就越大。遇到这种覆盖式打击,特种兵也是没办法,他们是出秘密任务的,是通过渗透混入敌国的,能夹带这么多武器过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像盾牌这种较大的战争器械根本无法携带。

    于是,遇到这种覆盖式打击,特种兵们武功再好也毫无办法,只好听天由命了。他们顶多是尽量蜷缩在战壕里,减少受打击的面积,然后将手头上能搞到手的一切东西都顶在头上,希望能挡上一档。

    一时之间,那些什么货郎的箩筐,木匠的刨、凿、锯、锤,脚夫的担挑、货物,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被顶在头上、肩上,甚至他们用在战斗中的马弩、左~轮~手~枪等也有人放在头上、肩上。

    也不管有用没用,反正一股脑往头上、肩上放,希望运气好这些东西能帮自己挡上一箭,平时豪气干云的特种兵们在这个时候就像溺水的人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的一样,死死地攥~住不肯放手。

    由于箭是抛射过来的,所以就算战壕前的土墙筑得再高也没用,即使特种兵们将身子全部藏在战壕里,还是有被射中的可能,虽然这种概率已经被他们降低了很多,但是却不能杜绝,更何况有时候特种兵们也不得不露出身子出来进行还击。

    东吴弓兵放了三轮箭后,已经陆陆续续有五名特种兵中了箭,其中一人身亡,四人受伤。但是特种兵们却咬着牙一声不吭,能动的继续操~起武器反击,不能动的静静地斜靠在战壕壁上等待着最后的命运。

    情况越来越危急了,不过幸好这个时候布雷工作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但是这种情况下,想接走特种兵并不容易。对于这种情况,司马懿是做了应急预案的。

    这里深入吴境,周围又驻扎着无数东吴军,所以,想从陆地一路逃回汉地是很难的。跳进水里从长江里逃跑也很不现实,先不说这里还是东吴水军控制的地盘,就算没有东吴军舰在附近巡逻,在没有船只接应的情况下,特种兵们想游回荆州水军控制的地盘也根本不可能。

    尤其是荆州水军还是在上游,逆流而上游几十公里,还要时不时躲避敌人的巡逻船,恐怕海豹突击队也做不到吧。也许世界上根本就没人能做得到,因为这已经超出人力范围。

    所以,司马懿做的计划是:一旦被敌人发现,特种兵先要不惜代价阻击敌人,确保布雷成功,之后,再由空载的热气球将他们接走。到目前为止,魏吴两国都没有可以有效打击热气球的武器,当然,前提是热气球要飞得足够高。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还有两、三个热气球没有完成布雷,其他已经布雷完毕的热气球则飘到阻击阵地上空,打算下降到一定高度,接走特种兵们。

    可是,东吴人也发狠了,他们的箭矢始终没有停过,热气球屡次下降都被如蝗的箭雨逼得不得不再次拉高。没办法,热气球可没有装甲,普通的箭矢虽然威力不大,但还是可以对热气球上的飞行员及热气球本身有一定杀伤力的。

    时间拖得越长,东吴军就聚集得越多,形势对特种兵们来说也越不利。无论是热气球上的飞行员还是地面的特种兵都开始焦急了起来。

    正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时,正在布雷的十八号热气球重新升高高度,并缓缓地脱离了布雷区域,飞向了双方交战的阵地。

    大家登时一惊,要知道,整个布雷的过程是有严格规定的,大家都遵循着固定的程序行动。例如说,哪号热气球先,哪号热气球后,哪号热气球在左,哪号热气球在右等等,都是预先说好的,不能乱,擅自行动很容易导致混乱,虽然,暂时的混乱可以在指挥官的调整下纠正过来。

    但是,这个纠正过程涉及复杂的通信、协调过程,必然会浪费很多时间,降低布雷的效率,所以,一般没有特殊情况,各个热气球是不允许擅自行动的,一切行动要按计划,要看指挥。可是现在这十八号热气球却擅自终止了布雷,离开布雷区域,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第五百零九章 空袭斩首

    众人都疑惑第十八号热气球擅自离队的目的是什么,飞行大队的队长甚至不管晚上会不会暴~露目标,打出灯号来询问原因。第十八号热气球回了一个灯号:“轰炸敌人,掩护特种兵转移。”

    队长一看这个灯号顿时无语了,他们的计划当中没有这个环节,布雷任务事关重大,临出发前他被上级反复交代,一切以布雷成功为目的,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

    这些话的潜台词就是,只要能保证布雷成功,有一些牺牲也可以在所不惜,例如这些特种兵的牺牲,就是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所以,他也不敢擅自改变计划,命令手下放下布雷工作而转而去轰炸敌人,掩护特种兵撤退。可是细细想一想,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起码能打破僵局,说不定还能寻找到机会让特种兵安然撤退。

    于是他干脆默不作声,采取默认的态度,放任第十八号热气球去轰炸敌人。这算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做法,出了事有第十八号热气球的飞行员扛着,毕竟是他们不遵号令,擅自行动的,有功的话,他也少不了一份,关键是,这种做法,的确是对特种兵有利的。

    在部队的教育中,除了忠君爱国那一套之外,还一直有强调同袍之义,在危难的时候,援救同袍这是参军们经常宣扬的道德规范之一。队长当然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内心深处,其实也想对特种兵施以援手。

    但是,军人的第一信条是服从命令,他之前一直为任务所束缚,无法有所行动,现在突然冒出十八号热气球这个愣头青,主动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他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十八号热气球这边见队长没有回话,也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也不再回话,专心做好作战准备,有人负责添加燃料,使热气球全速向东吴军方向飞去,有人负责掌舵,还有人准备好空投的水雷。

    热气球上装载的水雷有大、中、小三种型号,之前的布雷行动,十八号热气球已经扔下了一大半的水雷,现在仅剩下大型水雷两个,中型六个,小型的十来个。

    但是这些水雷全部采用触发引信,开启之后,只要遭受强烈的撞击就会引爆。所以,飞行员在布雷时都是小心翼翼的,他们都是将吊篮的高度降低到和水面齐平,然后一人通过绳梯爬到吊篮外面,人直接泡进水里。

    吊篮上面的人将水雷传递到他的手上,他将水雷放进水里后,再拉动机关启动水雷。这种水雷在没有启动前受到撞击是不会打火引爆的,所以这个启动机关就相当于枪械的保险开关。只有开关启动后,水雷受到撞击时,里面的打火石才会打火,从而引爆水雷。

    当然,一般的浪花是无法引爆的,水雷的触发引信被调迟钝了,一般要受到一定速度航行的船只撞击才能引爆。

    大型水雷的布雷比较麻烦,因为太重了,一个人很难搬得动,所以要热气球上两个人抬起来,用绳子吊下吊篮,等它吊到水面后,在吊篮外负责启动机关的飞行员则割断绳子,等水雷完全落在水里,稳定身形不再一浮一沉后,他再启动机关。

    这个过程挺费时间的,这也是布雷时间为什么那么长的原因,水雷如果能随便扔下来就了事,那三两下手脚就能搞定了,也就不用专门安排一队特种兵在地上阻击敌人了。

    十八号热气球很快就来到了东吴军的上空,停留在弓箭射不到的高度,东吴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和特种兵交战的前线,一开始并没有留意天上的情况,直到热气球飞到了他们大阵上空,才有人发现端倪。

    毕竟这边的人几乎都手持火把,加上战场上使用了很多火器、燃~烧~弹,这些东西又点燃了很多草木,使得半边天都被映得通红,飞得不算高的热气球终于还是被人发现了踪迹。

    不用人招呼,弓兵队的统领马上命令部下向天空中的庞然大物射箭。可惜,这些箭上升到最高处后,画了一条弧线又全部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

    热气球上的飞行员早就防着他们这一手呢,无数次训练已经使他们很轻易就能将热气球停留在弓箭的射程外。十八号热气球到达东吴军大阵后并没有停下来,也没有投下弹药开始轰炸,而是继续往大阵深处飞去。

    东吴军的主将一开始也不明所以,抬头看了一会后,霍然脸色大变,他终于发现了,敌人这个飞天怪物正是冲自己而来的。大惊之下,这名东吴将军马上调转马头就跑。

    他的猜测没错,热气球就是看准了帅旗所在,直冲过来的。身为一名军人,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没理由不懂,尤其是热气球飞行员,他们平常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主要就是针对空降突袭、空投突袭的。

    斩首行动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对于地面部队来说,哪怕是特种部队,想在千军万马中实施斩首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就算号称万人敌的关张两人,想冲杀到敌军主将面前也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地面部队很难实现的事情,对于空军来说再简单不过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第十八号热气球很轻易就飞到东吴军大阵的中心地带。

    观察员通过望远镜一直在盯着帅旗和帅旗下的东吴将军,他一看帅旗往后移动,马上~将情况告知其他飞行员,让他们操纵着热气球直追而去,而他自己则继续用望远镜一直追踪着那名将军的身影,避免出现类似曹操割须弃袍的事情。

    不过这名吴将显然没有曹操那么会逃命,他穿着一身明晃晃的铁甲,头戴一个黄橙橙的铜兜鍪,手执长刀,坐在高头大马上落荒而逃,一点也没有掩饰自己的行踪。

    他那身打扮在大军中是独一无二的,是鹤立鸡群的,是黑夜中的灯塔,比国产凌凌漆中的猪肉佬更容易在人群中被人一眼认出来。

    更要命的是,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班亲卫和旗手,旗手很是恪守己任,将军去到哪里就跟到哪里,这简直就是指路明灯,是活生生的空投引导信号。而其他亲卫则个个手持火把,围在将军周围,飞机场跑道上的灯号恐怕都没有这些火把指示得那么清晰。

第五百一十章 一弹定输赢

    很快,那名东吴将领就被第十八号热气球追上,虽然他骑着马,可是,在大军中马匹根本无法跑起来,四面八方都是人,他陷在人群当中,就像陷入了泥潭里,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

    东吴将军惊恐地望着天上的庞然大物,任谁都知道要不妙了,他用马鞭拼命地抽打马屁~股,催促胯下坐骑提速,甚至都不管高速奔跑的战马是不是会撞到前方的士兵了。

    在密集的人群中策马狂奔后果是很严重的,登时就有几名士兵躲避不及被撞得筋断骨折,倒地不起。逃命要紧,这名东吴将军哪里还管得了那么多,头也不回地继续策动马匹奔逃。

    马匹不断地撞到人,这些被撞到的人成功地起到了迟滞的作用,使得东吴将军的速度怎么样都提不起来。第十八号热气球很快就赶上了这位东吴将军,并且超了过去。

    热气球直接飞到了东吴将军的前方,飞行员们算准了提前量,将一个大大的木桶扔了出去,这是一个大型的水雷,触发开关已经被启动,只要受到撞击它就会发生大爆炸。

    东吴将军一边跑一边仰头看着天空,随时关注着热气球的动向,一见到热气球上扔下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马上心知不妙,他立刻调转马头进行规避。

    他的反应也算是快的了,在大型水雷着地的时候,他已经逃出了十几米,可惜,这个距离还是太近了。

    只听得“轰”的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一团火光伴随着大量的黑烟凭空腾了起来,在爆炸中心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大的土坑,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之前还密密麻麻地站在这里的士兵已经一个都不剩,不知道被炸飞到哪里去了。没多久,在附近就下了一场血肉雨,无数的血肉、残肢断臂、人体组织等夹杂着泥土、草木的碎屑,漫天洒下来。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以爆炸中心为圆心向外扩散,外围的东吴士兵倒了一圈又一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同心圆,比麦田怪圈更怪的一幕出现了。离的最近的将军亲兵和帅旗被炸得稀巴烂,连残渣都无法找到。

    那名将军跑得不够远,被气浪卷起,人从马背上飞了出来,远远地跌落在一处灌木丛中,兜鍪早就不知道飞哪里了,身上已经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身上的甲胄也保护不住他。

    最重的伤还不是在体外,而是内伤。只见他跌落在地上后,挣扎了两下想爬起来,可是却怎么都无法起来,反而因为触动体内的伤口,口鼻中汨汨地流出了大量的鲜血。

    他呕出的血量估计要用脸盆来装才装得下,这么重的伤,别说华佗了,就算传说中的神医扁鹊也救不了他。不过他一时半会还没死透,睁大着双眼死死盯住天空中的热气球,嘴里喃喃细语不知道在说什么。

    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将现场的人员都吓了一跳,除了在爆炸中心附近被炸死炸伤的人外,外围的人虽然没有被炸伤,但是也被突然而至的响声吓得半死,他们马上用双手捂住耳朵,心肝扑通扑通直跳,有些人甚至双脚一软,瘫坐在地上。

    爆炸之后的几分钟内,整个战场出奇地安静,敌我双方都停止了攻击,愣愣地望着这边,想看个究竟。

    最先发现真~相的是离爆炸现场较近的东吴士兵,他们很多人或被爆炸气浪掀翻在地,或吓得自己趴在地上。等风头过后,等现场一片寂静很久后,他们才纷纷抬起头,先看看四周的情况,见没什么动静再爬起来环顾四周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可这一看就把他们吓呆了,他们看到本来是帅旗所在地,现在只剩一个大坑,将军、帅旗和他的亲兵全部不翼而飞。经过短暂的沉默后,他们终于想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东吴兵马上胆寒了,开始乱了起来,他们一边像无头苍蝇般乱跑,一边大喊:

    “不得了啦,将军被炸死啦!”

    “快逃啊!汉军的大炮杀到来啦。”

    “帅旗已到,将军已死,快逃!”

    “败了,败了......”

    骚乱和这些喊话声迅速扩散,很快整个东吴军阵营都被传染上,整支东吴军都乱了起来,所有人都掉头往来路跑,再也没人去进攻特种兵的阵地了。

    本来东吴军除了主将外,还有很多偏将、裨将、和各级军官,在主将出了问题时,这些各级军官会自行弹压下面的士兵,使得部队不至于一下子崩溃。

    可是,事发太突然了,而且是以这种震撼的形式出现,主将一下子被炸死,任谁听了都会害怕。他们可是知道汉军有可怕的大炮的,现在看着情景,很害怕汉军来个万炮齐发,将他们自己也炸没了。

    于是,不但底下的士卒乱了,连各层军官也乱了,也顾不得

    弹压手下的士兵了,很多军官甚至带头逃跑。所谓的兵败如山倒就是这样,一支部队,一旦崩溃之势开了个头就很难抑制。

    那名被爆炸威力震伤的将军今天真是倒霉透顶了,他本来就重伤不起,结果部队崩溃时,无数士兵从他身上踩踏而过,彻底变成了一团肉酱。

    他的死归根到底还是那一下大爆炸引起的,爆炸几乎将他的亲兵一扫而空,剩下侥幸没死的也伤的伤,被吓呆的吓呆,根本没人能去救护他。

    另外,他被炸飞到灌木丛中,浑身是血,身上黏上了很多草木,加上夜晚光线不佳,实在没人留意灌木丛中还躺着一名身穿将军甲胄的人,于是,他被慌乱的士兵踩踏也就顺理成章了。

    话说第十八号热气球上的飞行员在投下大型水雷后,本来还想继续投弹的,可是爆炸的气浪腾空而起,将高空中的热气球都吹得东倒西歪,飞溅起的土石还有其他碎片将吊篮打得嗒嗒作响。

    几名飞行员只能蹲下来降低重心,然后死命捉紧吊篮上的扶手,努力稳定身形。他们很害怕热气球会被这次的大爆炸损害,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幸好热气球停得足够高,爆炸的余威已经很小了,并没有对热气球造成任何损害。

    等热气球终于稳定下来后,他们纷纷站起来,想看看地上的情况,寻找有价值的目标继续实施轰炸。特别是东吴的弓兵,是除了东吴主将外,最重要的轰炸目标,他们准备接下来就轰炸弓兵,解除其对热气球造成的威胁,使得其他热气球可以降低高度营救特种兵。

第五百一十一章 关门打狗,各个击破

    飞行员们看到地面上的情景都大吃了一惊。地面上的东吴军队已经乱成一团,已经找不到有价值的轰炸目标了。就连之前排着整齐阵型的弓兵队,现在也已经不见了,弓兵们早就扔下武器四散逃跑了。

    可以说,现在就算有炸弹飞行员们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扔好。再说了,这种情况再扔炸弹就有点浪费了,对于战局一点作用都没有。

    一名飞行员指着下面混乱的局面喃喃地道:“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斩首战术所带来的后果?先生诚不欺我也。”他所指的先生是指学院里面教导战术课的老师。

    “看来没错了,你看,下面的东吴军都崩溃了。这就是先生说的,实施斩首行动之后敌人群龙无首,很容易陷入混乱,甚至崩溃的局面。看来今天真的给我们撞到了。”另一名特种兵接口道。

    其实他们还不知道,他们今天创造了一个斩首行动的经典战例,同时也对新式航空炸弹进行了一次有益的试验,为后面改进航空炸弹提供了很好的实验数据。

    以前热气球实行空袭轰炸都是使用延时炸弹的,也就是说在投弹之前,要先测量高度,然后根据热气球的高度算准了这段自由落体需要的时间,再然后将炸弹的引信剪短到需要的时间,使得炸弹在差不多触地的时候发生爆炸。

    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误差,要不就是炸弹提早在高空爆炸,从高高的空中落下的弹片对地面上人员的伤害就会受到削弱,要不就是炸弹已经落地引线还没烧完,这个时候炸弹已经被摔得稀巴烂,火~药溅开了一地,引线只能点起了一团火光而无法发生爆炸。

    而这种撞击触发的炸弹则不一样,它是依靠撞击产生的力量触发打火机关的,所以就能保证炸弹落到地面上受到撞击才会爆炸。

    可是,这种炸弹依然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掉在地上后炸弹很容易会被强大的冲击力撞得支离破碎,火~药只要不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被点燃就不会发生爆炸,而仅会产生燃烧。

    这次的空袭之所以能成功,其实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的。那个大型水雷正好掉到了烂泥地上,整个水雷陷入了泥地当中,柔软的泥地保护了它,使得他没有第一时间就被撞得支离破碎,这才能顺利被引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气球飞行的高度仅在一箭之外,这个距离不算太高,砸下来的冲击力不算太大,没有满足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这次的爆炸就发生不了,斩首行动也就会失败。

    当然,第十八号热气球上的飞行员现在并不知道他们是侥幸成功的,他们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更没有那么深厚的理论知识。

    这两个必要条件是后面的调查人员经过调查后才得出来的。这次发生了那么大一件事,热气球的飞行员自然是要写下详细的报告向上级进行汇报的,尤其是他们还公然违背命令,偏离了原来的行动计划,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是必须进行详细调查的。

    在事件调查中,调查人员意外地发现,飞行员使用水雷进行空袭投弹,而且竟然能成功起爆。后来,这个情况引起了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于是,火器研究院专门派了一些研究人员过来进行调查和研究。这次的调查结果为将来研制出成熟的航空炸弹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这几名飞行员违反了纪律,但也立了大功,最后功过相抵,并没有受到惩罚,但也没有奖励,继续做他们的飞行员。

    回到了现场,天空上其他热气球上的飞行员见东吴军队已经崩溃,再没有能威胁到他们安全的东西了,于是纷纷降低高度,将地面的特种兵接走。

    地面上的特种兵先把伤员送上热气球,再简单地打扫一下战场,把一些特种的装备也打包好送上气球,毕竟有一些特种装备是不能落到敌人手上的,就算不能带走也要在走之前毁掉。

    后来看看还有时间,干脆将牺牲的战友尸体也搬上了热气球带回去好好安葬。事实上,现在也无所谓时间问题了,东吴军队都跑了个精光,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做任何事情了。

    到了天亮的时候,还有两个入江口没有被封堵住,加上之前在那个入江口发生的战事,东吴军已经警惕了起来,在剩下的两个入江口布置了大量的人马警戒。

    这个时候再用热气球去布雷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不过这也早已经在司马懿的意料当中,这个时候只剩两个入江口,而且是离荆州水军最近的两个入江口,那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按照计划,关公派出大量的舰队直接杀入这两个入江口,准备先歼灭这两条支流中的东吴水军。

    之前六个入江口里面都埋伏了东吴的舰队,而东吴水军的总兵力是多于荆州水军的,如果荆州水军闯入东吴水军的包围圈,东吴水军六路人马齐出,荆州水军就会被东吴水军的优势兵力包围,而且被逼进行不利于己的肉搏战。

    而现在形势完全不同了,东吴水军的六路人马已经被封死了四路,剩下的只有两路。这等于是东吴水军主动分兵了,而荆州水军则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东吴水军各路人马各个击破。

    现在的兵力优势完全在荆州水军这边,打起来根本就不再需要谨小慎微,完全可以直接以优势兵力碾压。关公将整支荆州水军一分为三,其中两支分别进入余下的那两条支流中,追杀埋伏在里面的东吴水军。

    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再一分为四,分别开赴到已经布雷封堵的四个入江口那里,对这四个入江口进行后续封堵。为什么对这四个已经布下水雷的入江口还要进行后续封堵呢?

    原因在前面已经提过,因为东吴人是会排雷的,这也是司马懿觉得诸葛望的计划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热气球布下的那些水雷只能暂时挡住东吴的战舰。

    一旦等他们搞清楚状况后,势必会想办法排雷。一旦等他们将那些水雷清除干净,他们照样可以进入长江,再次危害到荆州水军的安全。

    而事实上,热气球装载量有限,布下的水雷并不算太多,东吴水军清除起来并不会费太多时间,所以,必须派出一些战舰守在各个入江口,一来可以阻碍东吴水军排雷,二来也可以及时补充损失的水雷,从而实现用少量兵力将大量东吴水军封死的结果。

第五百一十二章 瓮中捉鳖

    对那两条支流的进攻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荆州水军以超过敌人几倍的兵力,加上先进千年的武器对敌,如果这样还能发生意外,那关公和荆州水军上下都可以买块豆腐撞死了。

    刘厚没有跟着上前线,静静地留在夏口大营等待前线的战果传来。他身为皇帝,实在无法亲临前线,就算他想去,身边的大臣都会极力阻止,实在是现在身份不同了,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大胜的消息不断从前线传来。五天后,两条支流里的敌军终于被肃清。能完全消灭这两支东吴舰队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敌人并不是站在那里不会动的木桩子,任你上来砍劈,他是长有双脚的,会跑的。

    而且这一带河网密布,纵横交错,东吴水军的大型战舰甚至中型战舰也许无法跑得掉,可是,小型战舰可是可以从细小的河涌逃跑的。

    这些余孽一旦跑掉就麻烦了,如果他们跑掉后弃甲务农,重新变成普通老百姓还好,可是始终会有些心怀不轨之人,不肯再过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些别样的想法。

    例如落草为寇,那就麻烦大了,到时候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加上云梦泽都充斥着水寇,那时候就算一统天下,天下也不得安宁,光是剿匪的军费开支估计都能将国库耗光。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对这两条支流的东吴水军就要小心翼翼对待了。司马懿的方法是,先缓缓攻打,既让东吴水军感觉到一定的压力,吸引住他们的主力,但也不一下子打死他们,让他们始终觉得还有希望。

    这是为了稳住这两支东吴水军,使得他们不会一下子就逃窜进密密麻麻的河网去。然后还是布雷,在两支东吴舰队的另一头,和这中间所有的河涌~入口布下大量水雷。

    为此,荆州水军这边不但出动了热气球日以继夜地布雷,还派出很多支部队,从陆地上渗透进这些河口,用马车运送大量水雷投入这些河口中,彻底阻断了东吴水军逃窜的道路。

    这样一来,就等于将这两条支流里的东吴水军堵在一段不算太长的河道里进退不得,从关门打狗之势变成了瓮中捉鳖之势。

    这两条支流里的战斗,其实真正的全面进攻时间很短,相当长时间耗费在全面进攻前的准备工作上,也即是在东吴水军各条退路上布雷,切断其退路的工作上。

    事实上,当东吴水军所有退路被截断后,荆州水军这边刚发动全面进攻,东吴水军根本没做什么抵抗就纷纷投降了。这就是以势压人,都已经被困死在一段河道里,不投降还能怎么办?荆州水军就算不进攻,光是困就能将东吴水军困死。

    搞定了这两条支流后,荆州水军又依样画瓢,一条一条支流收拾过去。东吴水军根本毫无还手之力,谁要他们将这支原本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水军一分为六了呢?

    水军又不同于陆军,陆军就算没有路可走,也可以行走在野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跑去救援,水军只能在河道上横行,如果河道间彼此不连通,或者连通点在很远处,就算大家的直线距离再近也没用。

    这六条支流短在时间内无法互通,要绕很远的水路才能连接上,这也意味着里面的东吴水军无法互相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友军被敌人各个击破。

    相信这种局面是制定分兵包围策略的陆逊怎么都想不到的,他现在应该也已经后悔得要吐血了。当然这其实不能怪他,以期说是他的智谋不及司马懿,倒不如说是大家的见识不同,眼界不同。

    陆逊可没见过海陆空三维作战,完全没有空投阻敌,空袭斩首这些概念。而司马懿接触了hong军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他又是个聪明兼好学之人,没事总喜欢到各支部队乱窜,到处向人请教那些新式军队的新式战术。

    所以,他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hong军的战术战法,并且自己还有创新,俨然已经成为新式部队的战术大家。如果说司马懿和陆逊本来是一个级别的军师,那么现在前者已经甩开了后者几条街。

    各条支流中东吴水军的兵将纷纷投降,还是后来陆逊见势不妙,下令水军整体弃船登岸,从陆路上逃跑,这才保住了一小部分人马。

    这里毕竟是内陆河而不是汪洋大海,想登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汉军的陆军还没有到位时,这些登岸的东吴水军还是能比较容易逃脱的。

    对此,司马懿也没有办法,别人弃船逃命,他们却不能弃船追击。弃船上岸后的水军战斗力很难估量,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意外的情况。

    再三衡量,又报请关公和刘厚后,司马懿决定以稳妥为主,放弃追击这部分逃脱的东吴水军。不过其实也无伤大雅,最后逃出去的东吴水军人数只有一万余人,而这一万余水军失去了战舰后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了。

    二、三十万人马的东吴水军,最后只有一万余人逃脱,可以说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东吴水军已经名存实亡了。而目前东吴的军队主要就在水军当中,失去了这支水军,整个东吴剩下的部队已经不多了。

    关公留下了少量部队打扫战场,继续追击残敌,肃清地方,自己则亲率大军顺流而下直扑建业而去。这次群臣没有再阻止他,没有人再认为他轻敌冒进。

    东吴的主力已经被消灭,现在的东吴就像被拔~出了爪牙的老虎,说是老虎已经算抬举他们了,他们现在充其量是被拔掉爪牙的病猫,关公携大胜之势而去,可谓想怎么揉搓他们就怎么揉搓他们。

    而刘厚则在两艘超级战舰的保护下,带领着群臣缓缓跟在后面。另外,司马懿觉得两岸的陆军行进速度太慢,遂征集了大量运输船,将一部分兵马通过船只运送往建业前线。

    由江夏到建业还隔着很多个郡,很多座城池,这些城池目前还在东吴的控制中。虽然这些城池都不堪一击,都不可能挡得住两支如狼似虎的陆军,但是,要一个一个城池攻打下去是很耗费时间的。

    司马懿这种直接飞线而过,越过了中间这些城池,直接登陆敌国首都的打法在这个时代是很新奇的。当然,这些新颖的打法在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而司马懿却认为时机成熟了,可以一搏。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7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作者:我不是阿斗所写的《重生之我是阿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我是阿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我是阿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我是阿斗介绍: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重生之我是阿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我是阿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