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耽美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重生之我是阿斗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之我是阿斗全文阅读

作者:我不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txt下载     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五百一十三章 出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长江中下游的江面比白帝城到江陵那段河道宽阔多了,水流也相应地缓慢了很多,但借助了风力、人力和畜力等多种动力的荆州水军,顺流而下的速度依然很快。

    当关公率领着大军快要兵临建业城下时,东吴王宫里也才刚得到前方水军打败的消息没多久,朝堂中各位大臣还在争吵扯皮,还没有商量出个子丑寅卯出来。

    满堂文武,除了一如既往出现了投降派和死扛派之外,还多了一个逃跑派出来。在赤壁之战前夕,东吴朝堂只分成投降派和死扛派。

    当是很多大臣都是扎根于东吴地方的世家大族,他们为了家族的利益,力主投降,以免家族在战火中遭受损失。

    以周瑜为代表的死扛派却认为,投降后对这些大臣的利益不会受损,他们依然可以继续在曹魏朝廷中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对于孙氏来说,下场一定会很惨。

    曹操可以容得下那些投降的大臣,却肯定容不下同为诸侯的孙权。于是,孙权听了周瑜的劝后,毅然决定全力抗击曹军。

    现在的情况比赤壁之战更严峻,赤壁之战时的曹军虽然势大,虽然也给人难以战胜的感觉,但是毕竟还是有机会的。现在的东吴军和汉军力量对比简直就是云泥之别,给人一种根本不可能战胜的感觉。

    于是,顺理成章地诞生了第三派,那就是逃跑派。而且这个逃跑派并非今天才诞生,而是很久前就已经有了,朝廷还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如准备好一些逃跑的船只啊,储备一些财物、食物之类的物资等等。

    虽然大家都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早、那么突然。突然到大家都手足无措,这不,朝堂上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下一步该怎么办。

    投降派始终是占了大多数,无论是赤壁之战时还是现在,多数大臣首先考虑的都是怎么做才有利于自己的家族,无疑,投降是最能保存家族利益的。

    赤壁之战时,有周瑜这样的强势人物坐镇大军,又有孙权这样的当世三大枭雄之一做决断,关键是,当时他们还有强大的水军做依仗,所以可以力排众议,将人数占了大多数的投降派强行压制下来。

    现在不同了,没有了周瑜这样的强人,而且孙权一死,主少国疑,年幼的孙登根本无法控制朝政,更不要说像孙权那样做到一言九鼎了。在这种关键的时刻,他没有最后拍板的权利,导致朝堂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中。

    最关键是,他们的水军已经覆灭,没有了武力的依仗,一切都是空谈,所以,主战派已经前所未有的暗弱,投降派前所未有的强势,逃跑派也受到一定的削弱。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陆逊带着弃船的一、两万水军人马终于在最后的时刻逃回了建业。回来后,他二话不说,入宫抢了少主孙登,然后又在汉军合围的最后一刻逃出了建业。

    陆逊原本是主战派,但是现在变成了逃跑派,其实主战派和逃跑派是有共通处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很显然,陆逊转化的条件就是,东吴水军失败了,东吴已经失去了和大汉对抗的实力,这个时候,再想和大汉对抗也没有办法了。

    陆逊是不得已被迫转变成逃跑派的,他长期领兵和蜀汉作战,而且曾经想出无数阴谋诡计损害大汉的利益,他深知汉军中肯定有很多人很恨他,恨不得喝他的血,吃他的肉。

    别人不说,关公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当年他可是把关公给坑惨了。当年他趁关公北伐时,出主意抄了关公的后路,不但使得关公兵败,关键是,从此断送了关公威震天下,成就一番功业的念想。

    关公连孙权都看不起,称他的儿子为“犬子”,可见他有多骄傲。可是自己却被孙权的一个不起眼的手下差点坑死,这对心高气傲的关公来说,简直就是平生以来最大的耻辱,这种奇耻大辱比杀了他还难受。

    陆逊显然也是很了解关公的人,知道自己已经往死里得罪了关公。而关公在大汉的地位举足轻重,连那个小皇帝对其也是敬重有加,如果关公想弄死自己,就算小皇帝看重自己的才能,想救自己一命也未必能为了自己得罪关公。

    所以,陆逊和其他大臣不一样,他认为自己是没有退路的,只有一条道走到黑。这也是为什么他不能投降,就算战败了,也只能转职做逃跑派。

    陆逊带着一、两万人马,和朝堂中为数不多的主战派、逃跑派一起,裹挟了东吴的少主孙登,乘上早就准备好的海船,逃出了建业,逃出了长江的出海口,遁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在战前,刘厚和他的智囊团就反复分析过东吴战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其中最令人忧虑的有两种情况,一是东吴水军战败后遁入云梦泽,成为浩瀚云梦泽中的水匪。

    二是东吴的余孽逃到海上去,躲到夷洲或随便哪个小岛苟延残喘,再伺机而起。这两种情况都是令人头痛的。经过司马懿的巧妙设计,瓮中捉鳖将东吴水军各个击破,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遁入云梦泽成为水匪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了。

    可是,第二种情况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虽然关公的行动很迅速,一路上马不停蹄地赶过来,可还是没能堵住孙登的出逃。

    这当中陆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陆逊毕竟是顶级谋士,还是很能料敌于先机的。他早就料到关公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去建业对付东吴朝堂,所以他一见前方兵败,就果断地来个断尾求生,下令残余的水军抛弃水军赖以生存的战舰上岸逃生。

    同时,他率领着这些残军征集了一些民船,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建业勤王。他终究是占了先出发这个先机,终于让他比关公稍稍早了那么一点点回到了建业,并裹挟了孙登逃离建业。

第五百一十四章 建立海军

    当关公率军真正兵临建业城下时,东吴满朝文武皆出城迎接,表明了归降的态度。不想投降的都已经跟随孙登和陆逊逃掉了,剩下的全是投降派。

    既然是投降派,当然不会有任何的抵抗,见到关公这个大汉朝的国丈兼皇叔兼大将军到来,哪有不出城跪降,并趁机讨好的道理。

    而关公见到这一幕也是洋洋得意,于是带领的大军,抖擞精神大摇大摆地入城了。这件事情的确是令他觉得挺有面子的,敌人一见到自己到来,竟然一仗都不敢跟自己打,直接就投降了,这不正说明自己很厉害,敌人都害怕他吗?

    虎老威尤在,看来自己的威名还是很盛啊!看来自己当年,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事迹还有人记得啊!关公甚至认为,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就是为他而设的。

    正当关公沉浸在灭国的巨大喜悦中,陶醉在自己构造的虚荣与满足感时,残酷的现实又狠狠地抽了他一把耳光,入了城后他才知道,那个小吴王竟然不在了。不但孙登不在,连自己最大的仇人陆逊也不在。

    他们就这样偷偷走了,那自己找谁报仇去?关键还不是报不报仇这种私人恩怨问题,而是没有活捉或杀死敌国的国君,这算灭掉敌人的国家吗?

    别人随时可以在其他地方重新竖起旗帜,重新组织一个政权,到时候,再重新发动一场灭国之战?那自己打的这场仗算胜利了吗?肯定不算,至少不算完全胜利!

    对于一心想立下盖世奇功的关公来说,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功劳簿上被打了个折扣。于是,他马上派出人手去追杀逃跑了的东吴君臣。

    可惜他还是迟了一步,东吴君臣对于出逃这件事情策划已久,一切事物都早就准备充分,所以逃跑得十分迅速。反观荆州水军这边,对于追击东吴君臣一事可以说是仓促应对,速度上自然慢了一分。等他们追出长江口时,才发现东吴君臣已经遁入了茫茫大海中。

    即使这样关公也不肯放弃,他也调动了一部份舰队悍然闯入东海中。誓要将吴王孙登和他的随行人员一网打尽。

    但是长江口出来后的东海地形非常复杂,如果要到达夷洲,就要往南走。长江口往南没多远就到了浙江东北部海域的舟山群岛。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

    在这么大的地方搜寻一群人,就算有后世各种机动设备也很难,更别说在这个基本上还是靠风力、人力和畜力的时代。东吴君臣随便往哪个岛屿上一躲,想找到他们简直是难如登天,大海捞针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厚收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马上命令出海搜捕的舰队立刻返航。原因很简单,这些舰船都只是水军而不是海军,就算那些大型的水泥战舰也是平底船。

    平底船加上上层建筑比较高,这样的船只在内河里航行还是可以的,但是它们却经不起海洋中大风大浪的考验,随时有翻倾的可能。而且航海还不单是硬件问题,除了有适合的海船,测量方向、距离的仪器等,还需要很多和航海相关的知识、资料。

    例如海图,各海域暗礁的分布、洋流的规律、季候风的规律等等,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一个地方没考虑周全都有船毁人亡的可能。

    而且这些东西也无法提前准备,至少在大汉还无法控制海岸线时是无法做什么准备的。只能等占领了东吴全境后,才能派人一步一步深入到海域中,慢慢对海洋中各种参数进行测量,绘制海图,逐步掌握东海的情况。

    陆逊为了逃命可以不顾一切代价,关公一气之下也可以不顾手下人的生命安全,让他们闯入茫茫大海追击逃敌,可刘厚却不是这样的人,他不能罔顾手下人的生命。

    再说了,东海中的岛屿众多,搜寻起来必然耗费年月,如果让这支内河水军进入大海洋里转悠几年时间,真不知道到时候还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

    反正这件事不急在一时,刘厚的想法是等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后,各方面都做好充足准备后,再让这支海军出海去搜寻东吴君臣。

    刘厚一早就有计划建造那种尖底的海船,船舶研究院这些年也针对尖底的航海船做了很多研究,技术储备充足,现在完全有能力可以建造出来。之前一直没有建造是因为没有用处,所以将资源都用在建造内河船上去。

    现在既然有需要,各船坞随时都可以转为建造海船,只需要几年时间,一支规模不算小的海军就可以成型了,到时候逃跑的东吴君臣就会在劫难逃。

    于是这件事就被暂时搁置了,关公虽然很不甘心但也没办法,毕竟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他也只能耐心等待航海船的建造了。再说他现在也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件事,占领了建业之后他一直忙着接收地盘。

    不单是建业一个城市,还有整个东吴那么大的地盘,都等着他派人去接受。关兴、关索还有黄叙三路大军已经杀入东吴腹地,占领了差不多一半的东吴地盘,可是还有一半的城池是掌握在东吴人手中的。

    按照原计划,关公迅速扑到建业,将小吴王孙登掌握在手中后,就可以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让孙登发出投降的旨意,命令各城池的守将投降。

    可是,现在孙登已逃,没有了吴王的印玺,就无法再发出投降的命令,这个计划自然就落空了。对此,关公也是一筹莫展,只能先接收建业和附近的地盘了。

    直到刘厚带领群臣到达建业之后,司马懿才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司马懿建议他让那些投降的东吴大臣给各个地方的守将写信,劝他们投降。最后视乎这些东吴朝臣劝降的人数多寡,决定他们赎罪或者立功的程度。

    那些东吴大臣虽然投降了,但是,投降了不等于无罪,一个从贼的罪名是怎么都跑不了的。这个罪名可大可小,最后怎么处理完全看胜利方君主怎么处理了。

    一般情况下,胜利方君主为了确保新收复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会对这些投降的大臣举起屠刀,特别是这些人拥有强大的地方势力,而且彼此间关系错综复杂时。

    所以,惩罚的大棒一般会高高举起,然后轻轻放下。这也是那些东吴大臣敢投降的原因。如果明知道对方是个暴君,投降了也是死路一条,谁还会去投降?

第一章 天下一统

    第六卷亢龙有悔

    《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第一章天下一统

    上回说到,司马懿建议关公叫那些东吴的降臣写信劝降原东吴境内的各地方守将,东吴的地方守将和那些朝堂大员,和宗族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人直接就是地方大族出来的人,所以那些朝堂大员的劝降信还是很有作用的。

    汉军接收东吴剩下的地盘,比当初接收魏国的地盘顺利多了。之前接受魏国的地盘,还需要大军压境,采用武力胁迫的办法,而接手东吴的地盘,基本上都是和平解放,根本不用出动多少军队,很多时候派一名信使或说客就行了。

    当然,这也和天下大势已经明朗有很大关系,现在大汉的重新崛起已经不可避免,任何想和滚动的历史车轮对抗的人,肯定都会被碾压得粉身碎骨。那些地方守将也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当然不会再做犯傻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天下就算一统了,现在的大汉疆域已经恢复到黄巾之乱之前,甚至比那个时候还大,起码北方草原和吐蕃的一些地域,之前是不控制在大汉手中的,现在汉军已经侵入这些地方,并且已经开始经营了。

    虽然说大汉已经一统,但是战事并没有停歇,现在在三个半的方向还有战事。第一个方向就是北方草原,素利正领着鲜卑骑兵在北方草原进行清扫。草原广袤无边,这个清扫的过程也不知道要持续多长时间。

    第二个方向就是吐蕃高原,张飞,庞统军团在那个地方缓缓推进。这块地盘也相当大,关键是高原的气候汉人很难适应,所以推进的速度也相当缓慢,这里的战事也不是短期内能结束的。

    同样情况,第三个方向是南方交州再往南,也即是后世的东南半岛。这里的地方不算太大,也没有太强力的政权和军队,都是些小国和土著部落,可是,这里的气候条件非常不好,到处都是热带雨林,环境非常恶劣。

    这里各种瘟疫、瘴气横行,汉军在这里非战斗死亡的人数,远远高于战损人数。如果不是高定不断地将当地土著吸收进部队,如果不是刘厚派出大量的医务人员随军出征,这支南征军恐怕早就全军覆没了。

    大量的蛮夷散落在莽莽丛林里,想彻底征服这片土地也并非一年半载的事情。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征战这里并不比征战中原容易。

    还有半个方向在东方,在东海,那就是出东海追捕东吴出逃的君臣。因为这个方向需要等待海船建造完成,等待海军组建完成才能开始,现在这个方向的战事暂时无法进行,所以,这里只能算是半个战区。

    朝中很多大儒都劝刘厚尽快结束那三场战事(东海的战事还没开始,尚处于保密当中,只有几位朝中重臣才知道,一般的朝臣并不清楚,他们以为只有三场战事),将重心转移到国内来,他们认为,现在正是全力搞好国内建设,打造一个太平盛世的好时机。

    理由他们也讲了一大堆,什么“国虽大,好战必亡”,什么“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什么“天下久乱,百姓不堪,民心思安,宜休养生息以养民生”之类的大道理说了一堆又一堆。

    这些文绉绉的大道理刘厚听着都觉得头痛。为了打消这些大臣的顾虑,关键是,不想被这些人在史书上~将自己写成一位暴君,刘厚只好耐心跟他们解释,这并不是穷兵黩武,而是在为后世子孙抢占生存空间。

    所谓的穷兵黩武不但要耗费国家大量的物质财富,还要牺牲国内大量青壮的性命,使得国内的工农业生产因为缺乏劳动力而受到破坏。这等于是在不断损耗国家的元气,长此以往,国家就会困顿不堪,那种情况下,国家当然会面临倾覆的可能。

    可是,现在这三个方向的战争却完全不是这样,首先,这三场战争不但没有耗费国家的资源,反而源源不断有资源和财富输入中原,使得中原获利良多。

    北方草原就不用说了,素利的鲜卑骑兵每征服一个部落都要大肆掠夺一番,掠夺到的东西通过“不平等交易”的形式,使得一大半的利益流入“军功处”,继而转入刘厚的钱袋子。

    抢到的地盘建设起一个个牧场,牧场养殖的牛羊不断生产出奶、肉、皮、毛、筋、骨等,这些东西或作为原材料,或经过加工成成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原。

    对吐蕃高原的征战也一样,不但能掠夺大量金银财富回来,也有牛羊和它们的副产品。还在那里勘探出很多矿藏,以待以后开采。

    对中南半岛的征战能得到的好处也不小,除了大量的木材外,关键是稻米。那个地方的稻米一年三熟,要不是从这里掠夺大量的稻米运回中原,中原这些年征战不休搞不好就要出现饥荒了。

    当然,中南半岛是个资源丰富的地方,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刘厚心里很清楚,最起码,他知道某个地方蕴含~着世界上大部分的翡翠玉石,这是个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的秘密。他下定决心,这个地方一定要抓在自己手中。

    从这三个方向源源不断输入的各种物资大大充实了中原的物质财富,也大大改善了汉人的生活质量,可以说,这三场战争不但没有使国家困顿,反而使得中原的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至于说损耗青壮人命方面,那的确是有一点,战争哪有不死人的。但是,其实这三个方向的战争,汉人士卒战死的并不多,更多的损失在于恶劣环境和疾病带来的非战斗减员。

    这三个战场现在都已经大量使用仆从军,汉人士卒直接参战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在北方草原,原本就是鲜卑骑兵作为作战的主力,后来,随着俘虏越来越多,很多时候鲜卑骑兵也懒得出手了,都是让那些俘虏组成的仆从军冲在最前面。

    吐蕃战场上也是一样,庞统将一些俘虏的吐蕃人、羌人及其他民族的夷人组建成多路的仆从军,有战事时也让这些仆从军先上,汉军上战场的机会已经很少。

    由于这个时候吐蕃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吐蕃高原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部落,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民族、国家之类乱七八糟的观念。对于大汉和汉军,他们都只有仰慕的份,对于接受能天朝的统治,为天军征战他们并不排斥,甚至感到光荣。

    而且这些人熟悉当地地形,适应当地气候,在那个地方作战有着不一样的优势,如果不是凭借着火器之利,汉军恐怕很难压服得了他们。但是降服了他们之后,他们就成为作战的主力,汉军的伤亡数量迅速减少到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

第二章 对外战争的疑问

    中南半岛的战场就更不用说了,高定除了致力于砍伐树木外,最大的乐趣就是捉捕当地的土人。一开始他捉捕当地的土人是想让他们作为劳动力,为自己开垦荒地、砍伐树木的。

    后来听了另外两处战场的做法后,才一拍脑袋,暗骂自己蠢笨,竟然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做法。于是,他也开始仿效其他两处战场组建由当地土人组成的仆从军。

    从此,他这个方向的汉军由于战斗减员的士兵也很少了,倒是各种各样的热带病将他们虐得死去活来。

    总的来说,这三场战争损耗的青壮年劳动力并不多,相反,却带回来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充斥在各个矿山、修路队、水利建设队、建设兵团等,都是做着最累最苦的活,却仅有够果腹的食物,没有工资也没有福利。

    这些俘虏大大改善了国内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通常一名汉军的性命可以换回来几十上百名俘虏,而这些俘虏干的活又抵得上数名汉人劳动力,消耗的生活物资只有汉人劳动力的几分之一,这样的交换比率对于万恶的资本家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当然,如果从感情上出发,自然是不能这样算的,无论谁也不想拿自己的亲人去换利益,即使这个利益很巨大,收益比付出大无数倍也不行。但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则必须理智,这些赤果果的利益计算是放在第一位的。

    对于刘厚的这番解释,那些儒臣们还是不能接受,说皇帝是在巧言令色诡辩,当然,他们没有说出这几个不客气的词,不过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刘厚又对他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让他们尽管到民间调查调查,看看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再说。于是,这些儒臣们出了皇宫,到民间、到军队、到一些相关的官衙,对民生、经济等各方面进行考察。

    很快,这些儒臣们纷纷回来回报,一名儒臣说市面繁荣,果然看到很多北方、西方、南方的商品在贩卖,而且这些商品很受百姓们欢迎,百姓纷纷争相购买。

    并且,他还深入到寻常百姓家里去访问,结果发现百姓们使用了这些商品后,生活质量果然大受改善。例如,大量的牛羊肉输入中原,使得市面上的肉价大跌,很多本来终年吃不到一顿肉的百姓,现在碗里也能隔三差五见点荤腥了。

    奶制品更是改善了汉人的营养,毛制品则使得汉人在冬天有了更好的御寒衣物和被褥。可惜奶制品和毛制品还是太贵了,只有中等以上的人家才能吃得起、用得起,有鉴于此,他甚至建议皇帝加大对草原的出兵力度,争取让更多人能用得上奶制品和毛织品。

    得,这位儒臣由坚定的反战者变成狂热的法西斯主义者。另一名儒臣则考察了农村,他汇报了两点变化,一,农村的耕牛再也不紧缺了,大量草原牛输入,缓解了这个长期困扰中原皇朝的问题。

    当然,草原牛用来耕田远没有水牛、黄牛好用,需要慢慢调~教,不过这并不重要,有牛总比没牛好,就算是草原的奶牛也比用人力去拉犁高效得多。

    他汇报的第二点变化就是,现在各地已经很少征发徭役了。就算有些地方偶尔还征发徭役,也没有以前那么大面积征发了,征发的徭夫也不用从事又苦又累而且死亡率很高的工作。

    原因很简单,现在那些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挖矿、开凿陵墓什么的苦工,几乎都让在三个战场上捉捕的蛮夷俘虏包办了,现在基本上没有汉人徭夫什么事了。

    对此刘厚早就心知肚明,因为这些都是他下令的。前期从魏、吴两国俘虏的士兵,除了征召入伍或者冲入辎重队外,还有很多被编入建设兵团,去从事种植、挖矿、修路等苦工。后来随着异族俘虏逐渐增多,刘厚陆陆续续下令解散各个建设兵团,将这些汉人俘虏遣返回乡安置。

    特别是三国终于归于一统,天下动荡的土壤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蛇无头不行,两国皇室除了东吴小皇帝跑掉外,其余的已经杀的杀,囚的囚,没有人带领下,那些曾经的两国士兵就算被放回去,也不用害怕他们再造反了。

    于是,各地由汉人俘虏构成的建设兵团逐渐被解散,而他们原来承担的工作都转给了蛮夷俘虏来承担,此举极大地减轻了国内百姓的负担。

    当然,如果硬要由人道主义角度来说,这些蛮夷俘虏的遭遇是悲惨的。不过无论是刘厚还是朝中大臣,甚至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儒臣对此都几乎视而不见,看来众生平等这句话在这里并不适用。

    还有一位儒臣调查了军队和军需处,获知由于大量草原皮革输入,现在部队有充足的皮甲供应,现在的汉军再也没有人穿纸甲甚至不穿甲上阵了,都是一水的皮甲,大大增强了士卒的防护力,这也等于增加了他们在战场上的生存几率。

    另外他还发现,由于筋、漆等物资大量输入,制造弓箭等武器的原材料也很充足。他称赞皇帝出兵草原之举是一项强军的举措。不过他的话被刘厚在心里大大鄙视了一番,现在汉军几乎都用热武器了,军工厂之所以还在生产弓箭,基本上是供给那些仆从军使用的。

    不过也不能怪这位儒臣,火器生产厂的保密级别很高,这位儒臣根本无法深入去调查,只能去调查冷兵器加工行业。

    还有位儒臣跑去大司农那里(相当于财政部和税务总署)调查国库了,结果发现,国库充盈,并没有因为三场战争而虚耗国库。

    至此,那些反战的儒臣再也没话说了,事实摆在眼前,不由得他们不信,他们纷纷转变了态度,不再反对对外征战,甚至有些人变成积极主战,例如上面说到的那名调查民生的儒臣。

    刘厚终于清静了下来,开始安心治理国家了,不过,很快他就发现,治理国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折,每天都有见不完的大臣,使得他不胜其烦。

第三章 百家争鸣

    刘厚对于处理政务很不耐烦,首先是他其实并不擅长处理政务,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前世没有,这一世早年的时候忙于建设“工业部”,开发各种技术应用,长大一点后又长年征战在外。

    即使登基为帝后,政务也是长期委托诸葛亮代管,他则专心带兵征战魏吴两国。可以说,对于政务这一块,他完全是个甩手掌柜。

    刘备虽然也安排了儒学老师跟随他左右,悉心教导他,可是他对于国学兴趣乏乏,只是应付式交差了事。由于他屡战屡胜,在蜀汉和汉军当中积累了巨大的威望,所以那些奉命教导他的老夫子也不敢逼~迫太紧,以至于他现在严重偏科。

    偏科的恶果现在终于体现出来了,长期以来,他都偏向于理工科、战争课,现在需要他面对的是政治课、公共管理课这些文科,他应付起来自然就有点吃力了。

    所以,他一度想逃出皇宫,跑去边疆加入那三场对外扩张的战争当中去。可是仔细想想,这些地方的战事都是耗时漫长,而且所处的环境也非常恶劣,参与其中随时都有丢命的可能。

    由于致命因素是自然、生物等原因,而非战之罪,这些因素都是客观的、公正、公平的,并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贵贱而有所区别对待。所以,即使是以皇帝之尊去到那里也不会例外,所面临的危险和普通士卒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所以,爱惜生命的刘厚也不敢贸然亲临这三处战场,他甚至连提都不敢提,因为他知道,如果他提出亲征,必然会遭到所有朝臣的反对,既然如此吃力不讨好,何必还要说出来呢。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刘厚发现,儒家子弟对于治国还真是有一套,孔夫子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老人家,他的徒子徒孙还是挺有本事的。

    起码在汉代,儒家子弟还没有受八股文的荼毒,思想还不至于僵化,相反,儒家还是挺讲究素质教育的。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放在后世简直就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啊,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肯定是文武双全的。

    可惜在唐宋以后,射和御等属于武的方面就逐渐被人踢出了“君子”的必修课,剩下的全是文科的内容,于是,儒家弟子多数变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不过在三国时代还行,很多地方官都是军政大权一把抓,真正是上马能领军,下马能治国,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儒门弟子。为此,刘厚也反省了一下现在在各个学院教授的课程,发现数理化等课程占的比重过大,国学则渐渐式微。

    文科生还是需要的啊。当刘厚真正开始治理国家时,才发现这些国学也不是一无是处,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灵活,对治国很有一套,同时适应性很强,有些人责任感很强,有些人很有风骨,这些人无论是放在治军还是其他各种岗位,都能很快上手。

    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学对于思想教育很有作用,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担当,有正气,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都是儒门提倡的基本做人准则,而作为社会的统治者,对于这种价值体系是无任欢迎的,刘厚也不例外。

    儒家的这种提倡简直骚到了统治者的痒处,这也是历朝历代儒家思想都能大行其道的原因。刘厚坐天下后,也意识到国学对于教化百姓很有好处,于是,决定在学院中加大国学课的比重。

    对于这点,那些儒家子弟是举双手赞成的。本来教育界是他们独霸天下的,偏偏这个小皇帝一当政,就颠覆性地将儒家的课程压缩到很少的程度,改为重视奇~淫巧技,这令他们很不满。

    现在难得小皇帝松口了,开始重新重视起儒家来了,一众儒家子弟又开始上蹿下跳想重新恢复当年独尊儒术的风光场面。

    不过刘厚却明确对他们说,从今以后,不得独尊某一术,要百家争鸣,百家齐放,这样中华民族的文明才会越来越辉煌。并下诏说,提倡独尊某一术,打压其他学说的人都是野心家,都应该被铲除。

    以后朝廷要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各种学派想出人头地,就要拿出真本事来证明自己学说的先进性。证明的方法严禁通过打压、贬低其他学派的方式进行,而是要以事实为依据,并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准则。

    一时之间,整个大汉学术界风起云涌,除了儒家、法家、道家、墨家、这些较大的派别之外,那些已经被打压得逐渐式微的阴阳家、兵家、农家、小说家、杂家、纵横家、方技家、名家等等也纷纷冒头。

    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时有发生,终于重新形成了春秋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刘厚对此感到很欣慰,他此举正是要模仿欧洲的文艺复兴,掀起一场大汉版的思想解放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看似是一场关于科学与艺术的革命,但是在欧洲历史上却有重要的意义。

    文艺复兴其实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大汉,宗教问题并不严重,只要出~台一些法律,用一些条条框框限制宗教的发展就可以了。启蒙运动大汉正在做,刘厚还在做太子的时期,就逐渐在领地各处建立学院和图书馆,然后通过口述给左慈师徒听,将自己所知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传授出去。

    当然,刘厚前世只是一个普通人,学识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将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全部弄到位,尤其是整个社会的启蒙运动,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刘厚就算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他只能是种下萌芽,后面需要无数学术大师共同探索,一起完成,启蒙运动注定是一段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可能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才能完成。

    而解放思想可以说是启蒙运动的基础,现在刘厚也大力推动百家争鸣,目的就是代替文艺复兴运动,以求解放全民思想,孕育启蒙运动,继而使得工业革命水到渠成地到来。

第四章 内阁制度

    这段时间,大汉朝堂可谓风起云涌,在悄悄掀起大汉版文艺复兴运动的同时,更多的儒家弟子趁机加入了参政议政行列。刘厚既然觉得这是他们的专长,也没有刻意去阻止他们,只是将负责立法的官员叫来,吩咐他们制定完善一些监督官场方面的律法,同时还召见了监察御史,让他们加强对官员们的监督,防止有人滥用权力。

    天下初定,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朝堂之事简直千头万绪,最近的一件大事是关于改元的。大汉在内乱几十年后终于宣布重归一统,大臣们纷纷上书,建议更改年号。

    年号,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纪年,后来发展成为还表示祈福、歌颂和纪念改朝换代。有些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有些皇帝有多个年号,有些奇葩皇帝动不动就喜欢改个年号玩玩,例如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

    所以有些皇帝所用的年号多达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他们是玩爽了,可是,那些需要计算年月的人就惨了,尤其是研究历史的人,有时候光是计算一个皇帝在位时的年月就要煞费苦心。

    统一天下这么大一件事,远远超过那些什么祥瑞的意义,朝臣们那里会放过这个讨好皇帝、歌颂皇帝的机会,所以都可着劲上书建议改元。改元也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形式。

    刘厚一想也对,这么大的一件事,的确是应该改一个年号纪念一下,于是下令让大臣们商讨改什么年号好。为此,还专门组织了一班老学究去研究。

    这些所谓的老学究,其实都是了不起的当世大儒,很多人原本都是魏、吴两国那边投降过来的大臣。例如王朗、王肃父子,再例如大书法家钟繇,还有东吴的诸葛瑾等等。

    这些人曾经都是魏、吴两国的重臣,同时在文化界也是鼎鼎有名,都是很有学问的人。他们归降后,刘厚不可能马上就将他们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于是,就弄了个文化部门给他们做些闲散的工作,正好这次改元就用得上他们了。

    由于三省六部制还没有改革成功,现在大部分官职还是沿用汉代的官制,这些老学究统统被刘厚扔给了九卿之一的奉常。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相当于三省六部制中的礼部。

    定年号正是礼部的事情,除了定下年号外,刘厚还让他们去推算黄帝纪年表。刘厚虽然同意改元,但是不打算继续用年号作为纪年的方法,因为他觉得用年号来纪年太混乱、太麻烦了,正好趁着这次改元的机会,一次过将这个问题解决。

    最后刘厚从多位大臣的建议当中选择了“始更”作为新的年号,取“一年既始,万象更新”的意思。现在的国号虽然还是大汉,但是这个大汉实际上却是个全新的政权,如果较真来说,这个新的大汉和东汉、西汉都有很大的区别。

    新的年号由第二年(公元228年)开始实行,同时,刘厚下诏由这一年开始,正式使用黄帝纪元。

    刘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想用黄帝纪年了,不过那时候还在战争时期,没有条件去实施。现在终于和平了,也有这个人力物力去推行这件事了。

    那些老学究们没有让刘厚失望,经过他们的一番辛苦探究,终于确定这一年是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第2925年,他们很快就将黄帝纪年表创制了出来。

    从这一年开始就是更始元年(也即公元228年),被记为开元2925年。这种纪元法结束了以年号和天干地支混合使用的混乱的纪元方法,对于民间计算年月很有好处,也为以后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搞定了年号和纪年问题后,刘厚又开始着手机构改革了。同样也是很久前,他就想要对朝廷进行机构改革,还预先让陈群去研究新的制度,不过还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一直被搁置,现在天下太平,也是时候动真格了。

    因为政事让刘厚不厌其烦,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他首先要改制的是朝廷的中枢,最高政务机构。他仿照后世的一些朝代,弄了一个内阁出来。

    内阁的阁臣设五人或者七人,单数在遇到需要投票表决时,不会出现票数打平的情况。由诸葛亮担任首任内阁首辅,其他内阁大臣有庞统、马良、郭攸之、邓芝和费祎。

    远在岭南的费祎也被召集了回来担任入阁。庞统只是挂了个名字而已,他本人依然在吐蕃辅助张飞打仗。正是由于庞统暂时不在朝廷,遇到事情需要表决时,他无法参与,为了保证有单数阁臣参与投票,所以,这次的阁臣一共有六人,留在朝廷中有五人。

    如果将来庞统回来了,阁臣的数量势必要重新进行调整。刘厚又命人制定律法,以律法的形式保障内阁的运转规则。平时一般的事务都由这些内阁大臣商量着办,遇到意见分歧大家就投票决定。

    关键一点就是,内阁首辅每界任期五年,五年后,不管你干得好还是不好,必须重新任命,内阁也要解散重组。而同一个人最多只能连任两届。也即是说,再厉害的人,也只能连续做十年的宰相。十年后必须下台换人。

    这种虚君实相的制度几乎将政务都托付给了内阁,和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很相像。但是,这种内阁制度和君主立宪制还是有所不同的。首先,皇帝并非完全不管政事,遇到大事还是要管的,而且皇帝有保留的权力,可以随时过问政事,推翻内阁的决定。

    还有就是,内阁大臣依然是由皇帝指定的,并非投票产生。皇帝也可以随时解散内阁,重新任免阁臣。当然,对于这一点,刘厚也有意改革,但是改革要一步一步来,不宜一下子将步子迈得太大,否则很容易扯到蛋。

    对于内阁的这种改革,以期说是刘厚想构建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度,还不如说是他懒得处理那些繁杂的政务,想做甩手掌柜。有了这个内阁后,他就可以从那些每天都处理不完的政务中解放出来,他只需要把握个大方向就行了。这样一来,他就有大把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本来刘厚还担心,这么大幅度的机构改革,会引起朝臣的强烈反对,可是没想到过程竟然出奇的顺利。反对的大臣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持赞成的态度,并且对刘厚歌功颂德,说他是千古一遇的明君。

第五章 反对者

    之所以大部分朝臣都赞成这个机构改革,原因很简单,自古以来,君权和臣权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个体。 ,臣权就要少一点,君权少了,臣权就多。

    所以,在朝堂的权力游戏中,不但是大臣之间在争权夺利,大臣们和皇帝之间也有所博弈。如果遇到一个强势的君主(这多见于开国皇帝),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遇事都乾坤独断,那么,大臣们就没什么搞头了,他们几乎只能沦为传声筒和皇帝意志的执行者。

    遇到这样的皇帝,大臣们基本上没什么发言权,只是办事员而已,皇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皇帝指哪打哪,这就是君权最大,臣权最小的极端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朱元璋。

    相反情况下,大臣们很强势,几乎把持了朝政,皇帝几乎成为傀儡,这种情况下多见于皇帝年幼无法主政,或者皇帝极端贪玩,无心主政(如明朝那个几十年不上朝的奇葩皇帝)。

    这两种极端情况都比较少见,多数是中间情况,皇帝和大臣们各有各的权力范围,大家各司其职,共享天下。至于皇帝的权力占多少,大臣们的权力又占多少,这没什么定数,也没有什么标准,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不同的。

    这和大臣们与皇帝之间的博弈有关,大臣们总想尽量限制皇帝的权力,从皇帝手中夺取更多的权力,而皇帝,只要不是心智还不成熟的,也都想压制大臣,让自己成为个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九五之尊。

    所谓的帝皇心术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按道理,刘厚其实算是开国皇帝了,虽然从辈分上来说,刘备才是季汉的太祖,刘厚算是太宗,但是,魏吴两国都是在刘厚手上被打败的,而且是刘备死后才被打败的,这样一来,统一天下的名声就落在了刘厚身上。

    刘厚拥有和开国皇帝相当的威望,这一点很类似于唐朝的李渊和李世民。虽然李渊是太祖皇帝,但是,整个天下几乎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的赫赫战功成就了他无上的威名,所以他能成功夺权,所以世人只知唐太宗而不知唐太祖。

    本来以刘厚相当于开国皇帝的身份,应该是个强势皇帝,应该是个将皇权牢牢抓在手中的“有为圣君”。可是,他现在却出人意料地放弃了大部分权力,甚至放弃得比历史上任何皇帝都彻底。

    这令到大家都很意外,很多人都觉得这个皇帝是不是犯傻了,古往今来,就没见过这个傻的皇帝,人家都千方百计将权力篡在手中,他却主动放权。

    皇帝犯傻主动放权,群臣们可不会客气,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历朝历代,大臣们都需要通过艰苦的斗争,甚至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才从皇帝那里占到一点点便宜,现在皇帝主动将权力送到手,个个都两眼放光,希望自己能多占点,所以他们纷纷表示支持皇帝的这个决定。

    当然,对于设立内阁也不是所有人都没意见,也有一小部分分人不赞成这样的改革,上书劝谏皇帝收回成命,维持原来的组织结构。提出劝谏的人大致可以分三类,有三个人可以分别作为这三类人的典型代表。

    第一个是司马懿,他是这场变革中最失落的人。他之前也算尽心尽力为小皇帝谋划,在多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伐吴的战争,因为他的出谋划策,使得战果非常顺利,避免了之前担忧的东吴水军遁入云梦泽成为水寇的恶果,虽然最后还是被孙登入东海,但是,这已经无关痛痒了。

    若不是他的谋划,这场战争肯定没那么快结束,汉军付出的代价也肯定比这大得多。按照他的功劳,入阁为相是完全够资格的。可是,最后内阁名单公布出来却没有他,这令渴望得到权力的他大失所望。

    于是,心有不甘的他就上书力劝皇帝不要擅自改变祖制,还举例子讲道理说了一大通。他的目的很简单,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就大家也别想得到。他要彻底将局面搅乱,让这场机构改革胎死腹中。

    刘厚为了安抚他,给他封了个“太傅”的名头。太傅为三公之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位高权重的官位,处于**统治者的核心位置,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是皇帝统治四方的高级代言人。

    不过司马懿这个太傅却没有实权,只是个虚衔,他的职责和太傅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差不多:皇帝的老师。他平时并不管理什么具体事务,皇帝会时不时召见他,就一些问题向他请教解决的方案。

    说白了,他还是个顾问的角色,这个角色由他投降以来一直都没改变过,虽然官职一升再升,可是,却从来没掌过实权,一直都是处于顾问的角色。

    这令到权力欲很重的司马懿很苦恼,他自认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一直以来忠心耿耿为皇帝谋划,应该已经打消他对自己的疑虑,洗刷魏国降臣这个身份,他应该能接纳自己,并委以重任了。

    可是,这个小皇帝却自始至终都像在防备着自己一样,他都搞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值得小皇帝防备的。刘厚的确在防备着他,原因有点不理智,只是因为对后世历史的认知,所以一直对司马懿有成见。

    司马懿失望归失望,可是也没办法,刘厚肯封他为太傅这么显赫的官位,算是很给他面子了,他已经算是魏吴两国的降臣中,最得重视的一个了。

    他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再不知好歹很可能会大祸临头,于是马上偃旗息鼓,不再出来蹦跶,乖乖地接受了这份殊荣,然后撤回劝谏机构改革的奏章,安守自己的本分。

    第二个反对的是邓芝,这有点出人意料,起码刘厚是没想到的。邓芝顺利入阁,成为阁臣之一,对他来说无疑是升官了的。他可以说是这场变革的既得利益者。

    换了别人,高兴还来不及呢,而他却上书反对,说辞和司马懿的差不多,无非是祖制不得擅改,否则会导致朝政动荡之类。话说,无论是谁,出自什么目的反对这场变革,他们明面上拿出来说的理由都是这些。

    ...

第六章 深化改革:三省六部制

    邓芝这种人属于死忠派,也是比较保守的人。他们的确是实心实意为皇帝着想,为大汉着想的,起码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劝谏皇帝不要进行机构改革,的确是出于公心,他们是真的担心因为机构改革,而导致朝堂发生混乱。

    他们担心皇帝放弃了权力,会导致朝政被权臣把持,再次出现“十常侍乱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局面,那样一来,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大汉再次陷入战乱当中。

    这些人无疑都是忠臣,而且他们一心为公,一心为国,可惜的是,他们的思想有局限性,思维也不够开阔,无法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出这种制度的先进性。

    还有一个反对的人是诸葛亮,诸葛亮也上书反对这种机构改革,但是,他这样做是出于公心还是出于私心,刘厚也无法辨别。

    机构改革之后,诸葛亮还是宰相,作为内阁首辅,他依然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表面看起来,他的利益似乎没有受损,其实不然。

    在改革之前他就是宰相,而且是一个一手把持朝政的独裁宰相。由于刘厚的放权,使得大汉几乎所有的政务都由他来处理。这种情况下,他拥有几乎相当于皇帝的权力,可以说差不多能做到一言九鼎。

    机构改革之后,他原本一手把持的权力就转移到内阁当中去了。而内阁一共有五、六位阁臣,以前他一言能决的事情,现在就要几位阁臣商量着办了,如果大家统一不了意见,还需要通过投票来决定。

    这就等于将他原来的权力分散到几位阁臣手中,而且他也失去了一言而决的权力。现在的他办起事来总觉得缚手缚脚,现在的他再也没有办法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了,很多事情都多了很多的掣肘。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次机构改革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诸葛亮,甚至可以说,内阁就是专门针对诸葛亮的,是刘厚用来制衡他的权力的设置。按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假如他有私心的话,肯定会反对这种改革。

    但是也不能凭此就说他的反对就是为了私心,也有可能他真的是担心改革会搅乱朝政,使得天下再次陷入动~乱。毕竟这位可是曾经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话的人。

    从刘厚的观感中,此人对大汉皇室忠心耿耿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会不会恋栈权力却又不可知。所以说,他的反对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真的不好判断。

    不过刘厚并不需要弄清楚这些人的反对,到底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是因为什么原因,对于他来说,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了。

    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机构改革,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先建立内阁。至于那些反对者,根本不需要他怎么操心,因为,他有更多的支持者。

    只要他稍作暗示,那些支持者就会蜂拥而至,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那样出手对付那些反对者。有皇帝的支持,又有人数的优势,反对者阵容即使有诸葛亮这样德高望重的大能,也无法和支持者阵营对抗。

    很快,组建内阁一事就顺利地通过了,内阁也顺利地组建了起来。几位阁臣都是能臣干吏,他们很快就接手了所有的政务,刘厚终于可以从繁重的政务中解脱出来,不用再过那种日理万机的生活了。

    有空陪陪三位皇后生生娃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嘛。朝政在几位阁臣的努力打理下井井有条,刘厚好好地过了一段舒心的日子之后,又开始准备发动进一步的机构改革了。这一次才是颠覆性的改革,因为他终于打算推翻三公九卿制,正式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

    对于三省六部制,刘厚可谓谋划已久,早就命令陈群暗中做好各种准备。现在既然要正式发动,自然也是由陈群来打头阵。

    某一天早朝,陈群上了一个折子,详细地陈述了三公九卿制的种种弊端,毫不留情地将这种实行了多年的制度批得体无完肤,贬得一文不值,最后得出结论:这种制度不得不改。甚至将这种改革上升到和国家兴亡息息相关的高度。

    群臣哗然,皇帝这是想要有大动作的节奏啊。没错,陈群这个折子一上,群臣就已经猜到这是皇帝的意思了。小皇帝才刚刚折腾出一个内阁来,看来他是对机构改革改上瘾了,现在竟然要对实行已久的三公九卿制大动干戈。

    陈群的折子再次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上一次内阁的改革,虽然也引起了众臣激烈的争辩,但是,那一次改革大部分大臣赞成,小部分反对,加上内阁只有几个人,涉及到的利益再分配也只在几个人的范围内,所以,上次的内阁改革风~波并不算强烈。

    但是这次不同,这次是对整个朝堂的官吏体系进行改革,几乎可以说涉及到每一位朝臣。这等于是对整个朝堂重新洗牌,重新进行利益再分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如果事情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呢?那是势必要好好争取一番的。这次改革涉及面太广了,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所以,每个人都不能保持沉默。

    于是,不出所料地,整个朝堂都沸腾了,朝会由五天一朝变成了三天一朝,再变成一天一朝。每天开朝会群臣都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当中,君臣间根本无法正常奏对,而刘厚也不去用自己的权威强行控制这种混乱,相反还有些放任。

    陈群又适时抛出三省六部制让大家讨论,于是,在大家对三公九卿制是废还是留的问题还没讨论出结果时,又多出一个讨论的热点,两个争论的热点在朝堂上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

    人类对未知的事物天然就怀有恐惧感,区别只在于有些人恐惧感强一些,有些人弱一些。如果抛弃三公九卿制,实行三省六部制,朝堂上大部分人都要调整工作岗位,甚至还会有一批人要下岗。

    有些朝臣害怕被降职,有些害怕被炒鱿鱼,也有些害怕去到新的岗位不适应,各种害怕、各种担心,正是这些害怕、担心支撑着群臣们在朝堂上争吵不断。

第七章 强硬推行

    其实,明眼人都看出来,这场机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无法避免。这个其实很好判断,首先,陈群是什么人?他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也从来不听命于任何一位朝堂大佬,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就像是一位孤臣。

    朝中大部分大臣都不知道陈群是干什么工作的,他很少在朝会中发言,甚至经常不出席朝会。他的官阶不低,到了他那个等级,一般都需要按时参加朝会的,当然,有特殊情况也可以请假,但很少有像他那样经常缺席朝会的。

    知情人都知道,他从来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他的工作直接向皇帝汇报!大家都猜测他肯定接受了皇帝的秘密任务。执行皇帝秘密任务的人是什么人?那肯定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啊。

    其实朝中很多人对此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陈群从来不参与朝中的纷争,也很少参与朝堂上的讨论,使得大家对这个人都有点忽略了。

    也只有少数的几个聪明人,见到他出场后,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缩在一角,不跟着大家一起闹腾。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这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皇帝心腹中的心腹,现在突然跑出来,抛出这样两个影响深远的话题,那不是很明显了吗?

    就是皇帝在背后操纵这一切呀!什么叫胳膊拧不过大~腿?皇帝就是那根粗~壮的大~腿,大臣们就算加起来也不过是一条胳膊而已。

    如果是太平时代,那些性格黯弱的皇帝还好说,大臣们分分钟可以联合起来逼宫皇帝,使皇帝就范,可是,现在高坐龙椅上的那个小皇帝年纪虽然小,却拥有不亚于开国皇帝的威望。

    开国皇帝通常都是杀伐果断的主,这种人习惯于将一切挡于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都无情地碾碎,他们杀起人来从不手软,只要是对自己实现目标有阻碍的人,他们说杀就杀,毫无情面可讲。

    如果觉得小皇帝年纪轻轻,没有那么恐怖,那他们就大错特错了,可别忘了他手上掌控着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刚刚将魏、吴两国杀得落花流水。

    虽然打仗不用他亲自动手,但总是他下的命令吧,说魏、吴两国几十万人死在他的命令下一点也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小皇帝也是踏着几十万枯骨登上皇帝宝座的。

    这样的人生起气来,分分钟杀得人头滚滚,这一点也不稀奇。聪明人都知道明哲保身,所以他们根本不敢出来反对皇帝这次的机构改革计划,他们只会缩在一旁,冷眼看着其他大臣在蹦哒。

    除了从成群的身份来看之外,这些人还从皇帝干净利落地组建出一个内阁可以看出,皇帝进行机构改革的决心。皇帝既然决定要改革基本上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内阁改革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要知道,当时反对组建内阁的人当中,可是有诸葛亮一个啊!以诸葛亮的身份地位都阻止不了皇帝这样做,还有谁能阻止呢?

    既然知道阻止不了,那还是不要白白浪费气力了,白白浪费了气力又得达不到目的,还得罪了皇帝,这样的傻事谁想做?

    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现在三公九卿制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在过去,三公都是手握重权的,可是现在,三公几乎已经成为了没有实权的虚衔了。

    看看那个司马懿,他被封为太师,这本来是三公之一,本应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可是,他现在一点权力也没有,被皇帝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而作为群臣之首的诸葛亮,却被称为丞相,而不是司空啊什么的。可以说现在三公已废,代之为内阁,现在就只剩下九卿而已。废止三公九卿制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半。

    聪明人都看得出来,九卿也是迟早会被废的。不过可惜,聪明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这样做会不会为自己带来危险。

    刘厚保持沉默半个月,它主要是想利用这半个月时间,让大家充分了解三省六部制,并对下一步的改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半个月一到,他就动起来了。这一次他并不打算向大家耐心解释改革的好处和必要性,他打算直接硬来。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他已登顶九五至尊,手上握重兵,可谓无所畏惧,所以他现在的风格就是,想做就做,不解释。

    半个月时间一到,他便将内阁成员和陈群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立刻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改革。改革由陈群出方案,内阁负责具体执行。

    改革方案陈群已经研究了好几年,可以说早就成熟了,只要拿出来就能用。但是,这次改革必然涉及到庞大且繁杂的人事调整,具体的人事调整需要内阁去运作。

    这些具体的事情刘厚不可能去亲力亲为,而陈群对朝堂的人事安排也不熟悉,所以他也没有办法去承办,事实上这个事情只有内阁几位阁老才能做。

    几位阁老对这个改革方案倒没有多少抵触,经过半个月来对这个方案的研究,他们也发现了这个方案的优越性。毕竟他们都是聪明人,一种政治制度的好坏,他们还是很容易就看得出来的。

    既然是一项更先进、更优越的制度,那就值得一试。虽然在实施的初期必然会导致朝纲混乱,但是长久来看,这必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既然如此,还是值得一试的。

    再说了,他们还有得选择吗?皇帝根本连征求他们意见的步骤都省略了,直接就让他们开始实行改革计划。

    虽然表面上好像皇帝完全放权了,所有政务都由他们内阁来处理,但是,他们都清楚皇帝只是躲在幕后而已,终极的权力还是牢牢握在他手中的。

    这个小皇帝表面民~主,内里其实很独裁,是个不折不扣的矛盾混合体。平时他可以放权,但是在关键时刻就会跳出来,而且,一但他跳出来要干一件事时,根本不容别人反对。

第八章 偃旗息鼓

    群臣再次哗然,大家那么卖力地在朝堂上争论了半个月,谁知道不过是在白费力气而已。到了今天,他们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

    皇帝根本就不管他们争论什么,争论的结果怎么样?也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反正就是一意孤行,突然就开始实施这套改革方案,他根本就不征求大家的意见,也根本不想听听大家的心声。

    大家纷纷表示反对,甚至有人叫嚣着要大家团结起来,集体请辞,和皇帝对抗到底。可是,没有朝廷大佬的号召,群臣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根本无法组织得起大规模的罢工和请辞行动。

    现在的群臣之首,不再是三公,而是内阁的几位阁臣。可是,几位阁臣在这件事上并没有和皇帝作对,反而是默默地在执行皇帝的改革命令。

    由此也可见他们的态度,这也难怪,这些阁臣都是刘厚精心挑选出来的,要不就是刘厚的死忠,要不就是内阁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会支持刘厚也在情理之中。

    有这些阁臣的默默支持,下面的那些人蹦哒得再欢也没有用,这也是为什么刘厚要先弄个内阁出来的原因。很快,一道道任命状从内阁发出,原本还沸沸扬扬的朝堂就像一堆肥皂泡,被人在上面洒了水一样,渐渐地消融、平复了下来。

    之前很多人之所以反对实施三省六部制,是因为担心一旦机构改革之后,他们会失去官位。现在那些接到委任状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官位保住了,这比什么都强,只要新任命的官职不是比原来差太多的人都选择了偃旗息鼓。

    而有些人虽然官职略有下降,但是,因为他们对新制度下的官职并不是那么了解,所以暂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官职到底是升还是降了,权力是被加强了还是被削弱了,这部分人也暂时采取了沉默的态度,打算先观望观望再说。

    就这样,沸沸扬扬的朝堂慢慢地平静了下来,闹腾的人越来越少,到了后面,就连那些暂时还没接到委任状的人,也停止了闹腾,静静地在那里翘首以盼。

    最后,所有的职位都任命完毕,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得到了合理的安置。只有一些劣迹斑斑的人被剔除在外没有接到委任状,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回家卖红薯了。

    这部分的人很少,他们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其实,天下刚安定下来,蜀汉的地盘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几倍,所以朝廷对官吏的需求量很大,就算加上魏国和吴国的降臣,官吏还是不大够用。

    这个天下实在太大了,而且由于三个方向的战事在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大汉的疆域几乎无时无刻在扩张,这些新占领的地方也是需要官员去治理的。

    汉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刘厚都下令“设立郡县,派驻流官”,他很少接受地方自治这种统治形式,即使是在一些非汉民族的地区,他照样要派个汉人流官去治理。

    有不服的?那就杀到服。有闹事的?造反的?特别是敢对他派出的流官出手的,统统有杀错没放过。

    一人造反就杀全家,一家造反就杀全族,其实刘厚根本没下过这样的命令,他下的命令通常只是说对于犯事的人要从重处罚,但是下面的人都揣测到皇帝的意思,都按照上述标准去执行。

    张飞、高定、素利都是杀伐果断之人,在对异族的战争中,他们从不手软,对于一切有威胁的敌人都坚决消灭之。所以,经常见到他们将一些反抗他们的部族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被他们灭族的部族不知凡几,三人在他们的战区都有阎王、屠夫、刽子手、恶魔的称号。那些什么土司、酋长、可汗、单于之类的异族首领都被杀怕了,统统不敢再出来担当地区的行政长官,都不得已接受了汉人流官的事实。

    疆域一再扩大,到处都需要派驻流官,可以说,季汉自立国以来,官吏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所以这次改革,只要不是太差的官吏都被留用了下来。因此被裁撤下来的官员真心不多。关于这事,内阁和刘厚事先已经商量过,大家统一了思想,都认为现在不宜一下子裁撤太多人,毕竟这次的主要目的是机构改革,而不是反腐倡廉,或者考核官吏是否称职?

    一码归一码,现在先顺利地把三省六部制的架子搭起来,以后再慢慢对官吏进行考成也不迟。很快,三省六部各级官员的任命状都已经发了下来,三省六部从现在开始缓缓地运作了起来。

    没错,就是缓缓运作,现在各个部门都很混乱,都还在磨合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大家到了新的岗位,面对全新的工作,自然难免会不适应,甚至产生混乱。

    有些人干的工作和原来的差不多,例如,原来负责兴修水利的官员,现在被任命到工部的水利司,他们其实还是干回本职的工作。

    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这次机构改革的影响不大,只是衙门换了个名称而已。但是,不可避免地,有些人被安排到了全新的岗位,对于他们来说,一时之间肯定是很难适应的。

    不过幸好,陈群对机构改革已经研究了多年,他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与说明。对于那些被安排去了全新岗位的人来说,他们只要拿着属于自己的岗位职责说明,对照着来干就差不多了。

    陈群拿出来的这个三省六部制,和原来历史上封建皇朝的三省六部制,其实还是有些不同的。因为刘厚的到来,官府的社会管理功能比原来的封建皇朝,多出了很多来。

    例如,由于报纸的出现,顺理成章地就要出现一个对新闻、出版物进行管理、审核的部门,还要有对宣传工作进行管理的部门。这个部门,就像是后世的新闻出版署加宣传部再加广电总局等等,现在这个部门被命名为宣传司,是隶属于礼部的一个司。

第九章 三省

    在原本的封建皇朝中,六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但是刘厚仿照了后世的部分部委结构,加了很多个司进去,这使得每个部不再仅限于四个司,有些部的司少,是个位数,有些部的司则多达两位数,具体看各部分管的事项多少,没有一定的定数。

    这样的例子很多,除了上述的宣传部外,再例如,在原本的封建王朝,对于商业是很看不起的,所以不可能像后世那样,设立一个商务部去促进商业发展,但是刘厚决心大力发展商业,就设立了一个商务司,挂在了户部下面。

    而像后世的水利部、交通部等部门,也统统变成一个司,被挂在工部下面。还有环境保护这样的部门,在原本的封建皇朝也是没有的,刘厚同样设立了一个司级单位,挂在刑部下面。

    这个举动让新上任的环境保护司各级官吏都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这个部门是干什么活的,而其他人则是对于这个司放在刑部感到难以理解,不知道环境保护和刑罚有什么联系。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总的来说,刘厚和陈群搞的这个三省六部制和原封建皇朝的三省六部制并不一样,刘厚只是借壳一用而已。

    这个新的六部其实更像后世的部委,只不过是采用了大部委制,将原来共和国的几十个部委,全部降级为司级单位,然后分门别类塞到六个部里面去。

    说完六部就要说三省了,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其实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在中央行政机关设立三省,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中书省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由于刘厚比较喜欢内阁这个名字,所以,他就把中书省改称为内阁,这等于是整个天朝的大脑,所以,阁臣都是由诸葛亮这些智谋深远的人来担任。

    政令制定出来后还不能马上执行,需要先交给门下省审核。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也可以称为左相,可见其权力也是极大的。

    如果门下和中书两个机构的大佬不和,很容易造成扯皮不清,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例如,如果门下省的侍中对内阁某阁臣有意见,想公报私仇,那他可以将内阁制定出来的政令封驳回去,使得这道政令无法出~台。

    当然,门下省也不可能顺便捣乱,要封驳政令也得有理有据才行,如果他经常乱来的话,皇帝肯定会换人来做。

    门下省侍中由蒋琬担任,蒋琬是刘备时期的旧臣,对刘氏忠心耿耿,也有宰相之才,由他担任这个左相再适合不过。让他担任这个位置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他和诸葛亮的关系很不错。

    蒋琬曾经因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刘备一怒之下要杀他,后来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才免于一死。再之后他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又将其悉心培养,并且还暗中对刘厚说过,这个蒋琬可以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可以说,诸葛亮对蒋琬有救命之恩加知遇之恩。这样的关系可以令两个部门不至于互相推诿扯皮,提高行政效率。当然,两个互相制约的部门大佬关系太密切的话,也会带来一个不好的结果:两个部门串通起来图谋不轨。

    不过对这两个人的人品,刘厚是很有信心的,他相信他们不会那么做,所以这个缺点就被刘厚忽略过去了。

    尚书省,也叫尚书台,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其行政长官叫尚书令,由董允担任。这个董允长期以来一直帮刘厚管理“工业部”,刘厚带着其他部下在外征战,他就像老黄牛一样,在家里默默耕耘,为保障前线所需的物资、设备呕心沥血地操劳。

    他是真正的幕后英雄,没有他的默默付出,灭魏、灭吴两场战争都不可能那么顺利。他有在“工业部”的工作经历,对于执行政令驾轻就熟,而且他也是当年的太子部属之一,这种潜邸老人的忠心也是毫无疑问的,由他出任尚书令再适合不过了。

    除了三省六部之外,还有两个机构是独立于这些部门的,那就是监察部和大理寺。监察部里面的官员叫监察御史,他们的职责是监察百官。

    而且他们不像历史上那样,只会风闻奏事而没有一点实权,刘厚从中情局调了很多人加入到监察部,组建了一个具有调查能力的部门,他们将负责调查那些贪污**的官员。

    监察部并不属于六部,也不用对内阁作交代,他们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使得他们的地位和职能,很类似于香港的廉政公署。

    由于他们独立于整个官僚体系,甚至他们都不用担心受到吏部的官员考成影响,所以,他们可以放心地调查任何官员,包括内阁成员,而不用害怕受到官场中其他势力的影响。

    这一点上他们和明朝的锦衣卫有点类似。和锦衣卫不同的是,他们只有调查权而并没有审判的权利。这是为了避免他们成为一个专权的特务机构,最后变成祸乱朝纲的鹰犬。

    审判权被交到了大理寺的手上。监察部查出来的证据最后要呈交给大理寺,由大理寺对犯案的官员进行审判定罪。这就是权力制衡之道。

    从今天开始,中情局,等于是一分为二了,对国内的情报收集就交给了监察部和刑部。监察部,负责收集官员的犯罪罪证,还有涉及到谋反的证据。

    刑部侦查的是其他的犯罪案件。而中情局只负责对外国的情报收集,当然,也包括对一些外国的敌对势力,在天朝的间谍活动进行侦查和打击。

    监察部、大理寺和中情局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他们都是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的机构。他们是皇帝手中的刀剑,是保障皇帝在不过问朝政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牢牢掌握这个庞大帝国的保障,所以对这些部门刘厚从来没想过放手。

第十章 乱起

    其实严格来说还有一个部门也**于三省六部,那就是皇帝的秘书处,这是个隐匿的部门,并不为世人所知,当然,朝廷大员是知道这个部门的。

    这个部门规模不大,只有几个人,以前一直由郭攸之负责,主要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文书。现在郭攸之升任阁老,而且将大部分政事交给内阁后,皇帝要处理的事情少了很多,所以这个部门的规模也缩水了,重要性也降低了。

    郭攸之高升后,秘书处就由诸葛望担任秘书长。在灭吴一战中,诸葛望的表现虽然没有司马懿那么老辣,但是,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表现算是很不错的了。

    于是,战后刘厚就将他调到秘书处工作,算是重点培养对象了。秘书处的其他成员也基本上是一些权贵子弟。千万别小看这个秘书处,这是亲近皇帝的地方,说不定将来的阁老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将一干机构设置完毕后,刘厚又可以偷懒做甩手掌柜了,不过这一次,机构改革带来的混乱明显比上一次强烈多了。

    这次的混乱不但发生在朝堂上,还蔓延到了民间。朝堂上的混乱是意料中的事情,而且这种混乱并不是短期的,而是中长期的,必将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时间。

    那些去到新岗位的官吏,起码要用几个月到一年时间才能适应他们的新工作,甚至有一些官员始终无法适应新工作,最终只能被调整岗位。

    在朝廷实施机构改革后的两三个月,民间也乱象渐生。当然,民间的混乱并不单是因为官府的管制不力,更多的原因是,大汉的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当中。

    过去的天朝是一个纯粹的封闭型的农业社会,由于刘厚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一部分新技术已经扩散到民间,导致了民间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业者,还有一些小作坊,社会正急剧地从农业社会向半农业半手工业社会转变。

    当然现在离什么大工业化生产工业革命那些东西还远着呢。虽然离大工业化生产很远,但是,大量的小作坊生产依然引起了社

    (本章未完,请翻页)会的急剧变化。

    由于生产工业品产生的利润远大于农业生产,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的农民抛弃土地,转为手工业者。

    再者说,以前的天朝封闭性很高,就算生产出商品也没地方卖,这样一来,商品生产得越多就越亏。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三个方向大军的推进,意外地打通了到西域的商路。

    中原生产出来的商品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都输出到西域,继而到中东地区,再往西方转运。一个广阔无边的市场呈现在大汉商人面前,这个广阔的市场似乎多少商品也填不满。

    出口商品带来了大量金银,也带来大量的西域商品,但却不能带来粮食。没有那个商人那么傻,千辛万苦穿越万里运输粮食这种低价值的东西来中原贩卖。

    大量人口从事手工业,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大量土地被丢荒,粮食生产不足。粮食短缺,粮价必然会上涨,继而有发生饥荒的可能。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说,出现大量的无产者,人口向城镇集中,人口的集中又会导致治安问题变得突出,由于运进和运出城市的物资大增,城市里外的道路运输压力激增,城市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社会服务房屋供应等等,都变得短缺了起来。

    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都是令人头痛的事情。所有的这些混乱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短缺的问题,其实,三国期间一直都有粮食短缺的问题。

    战乱必然会伴随着饥荒,因为战争对于生产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混战,整个天下到处都是灾民和难民。那个时候,饿殍千里的场面,随处可见。

    直到三个国家格局基本确立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三个国家的建立者都是有为明君,他们都或多或少采取了一些,安置流民休养生息等措施。

    例如曹操的屯田制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措施使得三个国家的生产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民生得到了一些改善。可惜三个国家无法和平共处,互相之间连年互

    (本章未完,请翻页)相征战,使得粮食总是供不应求。

    这三个国家之中,除了蜀汉可从岭南和交州,源源不绝地运来大量的粮食外,其他两国都处于饥荒当中。刘厚统一全国之后,魏吴两国大量的人口压力就全压在大汉身上了。

    人口是一种资源,但是也是一种压力。在能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人口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喜欢的资源,但是,如果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人口就会成为一种负担,这个时候,人口越多负担越大,统治者就越发愁。

    刘厚统一天下之后,获得了魏吴两国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当中有大量的无法解决温饱的难民。

    虽然大汉源源不绝地从三个方向的战场输入一些物资,但是,在北方和西方两个方向,输入的东西主要是畜牧业的产品,其中能吃的东西主要是肉类和奶类。

    这些东西不属于主食类的,而且价格偏高,主要是供给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作为膳食补充。也即是说,这些都是辅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内百姓粮食短缺的问题。

    南方稍好一点,南方交州以南地区属于热带,这里的水稻一年三熟,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从这里运回中原。可是,这里的地方毕竟比较狭小,这里的粮食再高产也无法完全满足,地域广阔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需要。

    虽然,还有几个建设兵团可以帮补一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建设兵团都是农业生产兵团,有些是开矿的有些是修路的,这些人不但无法产出粮食,还要消耗大量的粮食。

    而且别忘了,每年伴随着三个战场运入中原的物资,也同时输入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也是需要消耗粮食的,这也加重了中原地区的粮食负担。

    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成手工业者,使得这种情况如同雪上加霜一样。社会变化那么大,这个时候最需要官府去疏导去组织去安置,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朝堂一片混乱,上下各级官吏各种不适应,使得他们无法及时对民间的混乱作出正确的应对。

    (本章完)

    ...

第十一章 挑灯夜战

    民间的混乱,朝堂上竟然没有人上报给皇帝,直到刘厚接到监察御史报来的信息才知道,民间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问题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了。

    刘厚马上~将各位阁臣召集起来,将他们大骂了一顿,让他们赶快解决问题。几位阁老见皇帝发怒,也不敢怠慢,连忙挑灯夜战,连夜开会商议解决方案。

    刘厚一开始也列席了会议,想听听几位阁臣能商量出什么主意来。可是,几人讨论了半天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出来。天下的粮食都是有定数的,而粮食是有生产周期的,不是说变就能一下子就变出来的,几个人讨论来讨论去,颇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样子。

    邓芝平时是管农业这一块的,他提议尽快在长江以南推广种植占城稻。三个方向战场中,都有大汉龙腾学院派出去的学者随军出征。其中去得最多的当然是医务人员。

    汉军中存在大量的医护人员,为部队保驾护航,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而事实上,还有一些其他职业的学者则鲜为人知。例如有探矿的,有测绘的,还有考察动植物的等等。

    很早以前刘厚就派出农业专家跟随南征的部队出征,收集交州及其以南的各种动植物信息,刘厚还特意交代他们重点关注高产的水稻稻种。

    高定占领了占城之后,农业研究院的专家就发现在当地有一种具有高产、早熟、耐旱等多种优良特点的水稻,由于发现地在占城,所以命名为占城稻。

    由于担心大面积种植这种外来物种会引起未知的不良影响,所以,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在中原地区大面积种植这种水稻,而是先在岭南地区试种。

    经过这几年的试种,发现大面积种植这种水稻并没有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而这种水稻却确实比原来的稻种在各方面都优良了很多。

    这种稻种属于早籼稻,它的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这种水稻在交州及以南地区,可以一年三熟,在岭南地区(广东、广西)也可以一年两熟。

    经过研究,邓芝认为,这种水稻在江南地区也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最少在湖广地区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建议应该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这种优良的稻种。

    他列出了长江以南的耕地面积,又估算了这些地区种植占城稻的产量,然后和全国人口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假如长江以南的耕地都种植这种优良的稻种,那么,光是这些地方收获的粮食就足够供应全国百姓食用!

    听到这里,刘厚暗暗点头,这个邓芝终于学会通过数据来说话的那一套了,这令他很欣慰。很显然,这一次他是经过一番的计算才得出结论的,而且这件事他肯定筹划已久,并不是仓促间做出决定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得出的这个结论也很正确,后世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只是,他现在才来提这个会不会太迟了?

    占城稻的生长周期再短,也是需要50多天的,那还是在南方气温比较炎热的地区。岭南以北的地区,气温就明显冷多了,暂时不说产量,这些地区的稻米种植周期肯定要比岭南长一点。

    另外,最关键的是,要大面积推广一种新稻种的种植,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消耗很长时间的。就算在一两年内,能将这件事办成,那么,大汉的各级官府也算是行政效率高得非常惊人的了。

    要知道这个年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各个地方方言不同、文化不同导致的沟通不便,总之是各种的不便,这各种的不便必然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

    全面推广一种新稻种,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要筹集稻种,要运输新的稻种下发到各乡、各村、各户,要给他们做思想动员工作,还要给他们传授种植新稻种的技术......

    这么多工作,刘厚都能想象到负责“劝农”的官员有多头痛。底下那些官吏,欺压百姓、盘剥百姓都是好手,可是要让他们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办这种实事、好事就难了。

    要办好这件事,还得先从培养农业技术员开始,要让农业研究院先培养出一批农业技术员,然后让他们奔赴各地,向各地农民推广包括占城稻在内的多种先进农业种植技术。

    在低下的行政效率下,要办成那么庞大的一项工程,可想而知要耗费多长的时间。所以,这个办法好是好,但却没办法在短期内收到效果。长期来说,这件事是必然要干的,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但是却无助于解决燃眉之急。

    夜已深,刘厚见众人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于是就打了个哈欠,回去睡觉了。第二天,他起了一个大早,来到了内阁的议事大厅,发现里面灯火通明,看来几位阁老还真的开了一个晚上的会。

    刘厚顿时感到有点愧疚了,昨天是因为他发火,才逼得几位阁臣连夜开会商议对策。这几位阁老虽然也有像郭攸之那样年轻力壮的,但是,也有年纪老大不小的。

    例如诸葛亮,今年四十多快五十了,虽然按后世的年龄来说不算太大,只是中年而已,但是,这个年代的平均寿命是很低的,这个年龄已经不算小了。

    加上他的身体本来就不是那么好,一个文弱书生嘛,平时缺乏锻炼,政务又非常繁重,日夜操劳之下,身体能好才怪,所以历史上他死得比较早。

    刘厚一直比较注意他的健康,除了派出御医给他调理身体外,还经常劝他不要太操劳,可是昨天,却因为自己发怒让他熬了一个通宵,仔细想想这实在是不应该。

    于是,刘厚进到议事大厅,对各人好言安慰,言说此事也不急于一时,劝他们先回去休息休息,等休息好了再继续商量对策。

    各人也实在累得够呛,见皇帝的火气已经消了,于是也没有再强撑着,匆匆向刘厚汇报了这一夜商量的结果后,就纷纷起身告辞回家去休息了。

第十二章 各抒己见

    这一个晚上,他们还是有一点成果的,每个人都提了一些主意出来,这些主意虽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其中有一些还是有好取之处的。比如,郭攸之提出,让三个方向战场上的军队加紧进军,从敌人那里多征集(掠夺)粮食送回中原,以缓解中原的粮荒。

    可是,连刘厚都可以想象得到,这个方法能起到的作用不大,只能算是聊胜于无而已。原因很简单,三个方向的军队一直都在做这种件事情,他们一直都在掠夺那些异族的物资运回中原,其中粮食是他们最重点关注的物资。

    他们原本已经很尽力在做这件事了,现在再叫他们加强也压榨不出多少潜力出来,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方法最后不会取得太大的效果。

    还有一个原因,北方和西方两个战场上,征集到的粮食多数是肉食,而汉人大多数不习惯吃太多肉食,只能将肉食作为副食,不可能将之作为主粮。

    而且,有条件吃到肉食的人毕竟是少数。虽然说,那些人吃到肉食后,粮食的消耗量肯定会减少,但是,肉食始终没有粮食好用。

    这个主意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南方的军队上。重点是督促高定,让他多占领一些产粮区,这样才能掠夺到足够的粮食送回中原。

    马良则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向那些大户,“借粮”。马良的理论依据是,其实天下并不是真正的缺粮,只不过大部分的粮食都被那些大户囤积了起来。

    缺粮的只是那些平头百姓,大户们却囤积居奇,哄抬粮价。所以只要想办法,从这些大户的手中将粮食掏出来,就能平抑市面上的粮价。

    刘厚对他的理论却并不能完全赞同,原因是天下经过几十年的诸侯混战,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要知道,在那些军阀眼中,那些大户都是肥猪肉。

    这些年来军阀之间互相混战,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资源除了兵员之外就是粮食了。兵员可以采取抓壮丁的形式强抓回来,粮食的话,谁都知道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那些大户去“借”。

    可以说,找到大户“借粮”这一招,是那些诸侯早就玩剩下的了。当年他老爹刘备如果不是傍上大商糜竺,那里有发家的本钱。

    当年糜竺可是散尽家财为刘备筹集军资的,可见这位大户被刘备“借”粮“借”得有多狠,有多彻底了。至于当年他是不是自愿“借”粮给刘备的刘厚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刘备也没亏待他,给他封了高官,并予以重用。现在大汉统一天下,他当年的“投资”终于得到超额回报。

    天下大乱数十年,天数“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被“借”粮的大户又岂止糜家一家。被“借”了那么多年的粮,估计那些所谓的大户也没有多少存粮了。

    所以,现在再用这一招的话,估计效果不会太好。不过听了马良说的话,刘厚想起了分配不公的问题,继而想起了后世共和国在困难时期实施过的供给制。

    这是解决分配不公、共渡时艰的好办法。在共和国困难时期,曾经将生活资料按级别供给。那个时候买粮要持有粮票,买肉需要有肉票,买布要用布票。

    当社会物资的总量不足时,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将物资平均分两配到个人手上,保障了全体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将每个人消费的生活物资的数量限定在一定的程度,避免造成浪费。

    例如,有十个人但只有八份食物,如果处于一个分配不公的环境中,例如大家根据武力大小去抢食物,能抢到多少就吃多少,这样的环境下,很有可能有人吃得很饱,甚至有些抢到的食物吃不完倒掉。但那些武力值较弱的人就惨了,他们很可能因为抢不到食物而饿死。就算没有人浪费食物,大家都抢够自己吃的就收手,最后的结果是前面8个人都吃饱了,武力值最弱的两个人被饿死。

    如果有人浪费食物,那饿死的就不止两个人了。但如果这是个有爱的环境,大家平均分配这些食物,那么,每个人都不能吃饱,但是每个人都能吃个八成饱,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人会饿死,顶多是大家都营养不良而已。所以,无可否认,在社会资源贫乏的时候,平均主义和供给制的确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布骘也提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将俘虏的几十万东吴水军组织起来,让他们进入云梦泽和附近的河网中捕捞鱼虾,采摘菱角、莲子、莲藕等水生植物作为食物。同样他这个方法也只能生产副食,而不是主粮,但不可否认,一个人副食吃多了,占掉一部分胃容量,主粮的摄入也会相应的减少,而且,食物的种类丰富了,可以使得百姓营养更均衡,有利于大家的身体健康。

    所以他这个主意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类似的主意还有很多,例如组织百姓打猎,采摘野菜、野果等等。但是,其实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官府出面组织,百姓饿了自然会自发去做。

    几位内阁大臣回去休息了一个早上,到了下午,又回到内阁继续开会商量解决方案。这一次刘厚直接参与了了会议。他将供给制的概念给说了出来,请问各位阁臣的意见。不过令他很失望的是,众内阁大臣听完之后,一致觉得这个供给制很难实施。

    供机制的前提是先要把社会资源集中起来,然后再统一分配,说白了就是要先把社会上所有的粮食全部收缴,作为平均主义分配的基础。这个年代,私有化是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的,现在跟他们讲共产主义无异于对牛弹琴。

    特别是在场的每个人除了郭攸之外,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他们都代表了家族的利益。即使是郭攸之原来出身贫寒,但是他也在刘厚的身边为官多年,原本平凡的家庭现在也渐渐变得富足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大家族也就是大地主的代名词,跟大地主讲平均主义,讲共产主义那不是与虎谋皮吗?所以豪不意外,这些人第一时间就否决了这种危险的思想。刘厚也知道现在讲这些东西实在不合时宜,而且身为皇帝,可以说他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最大的特权阶级,站在他自己和他的家族利益的角度,继续维持现有的统治制度才是最适合的。

第十三章 十几条对策

    刘厚也没有再坚持,在众人的劝说下放弃了这个想法。根据步骘的“在云梦泽及其附近河网打鱼”的提议,刘厚又提出了出海打鱼的建议。在战后,关公力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一支海军出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建设,这支海军已经有一定规模了。

    这支海军只要稍加训练,就能出海执行追捕孙登、陆逊等东吴遗民的任务。刘厚的提议是,在这些海军舰船的船尾装上鱼网,这样它们就能摇身一变,由军舰变成了渔船了。而海军官兵则客串渔民,他们仍然要出海,但是他们出海的目的就变成了打鱼。

    这个时候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随便一网下去都能捞到大量的渔获。刘厚将后世那种拖网船的概念说了出来,如果能在那些大型军舰的船尾装上那种大拖网,那该能抓到多少鱼呀!

    只是这样一来就会耽误了追捕东吴遗民的进程。追捕敌国前朝皇帝,那是现任皇帝才感兴趣的事情。只要皇帝不介意,作为大臣当然也对此事没有什么意见,他们巴不得能省点事呢。

    对于各位阁臣来说,那些已经逃往海外的东吴遗民本就无关重要。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只要大陆上的战争结束,就意味着这个天下已经统一了。至于逃到海外的敌人,只是小打小闹而已,根本无关痛痒。

    其实一直以来也只有刘厚一个人执着于追捕东吴遗民而已。其实刘厚也不相信,那些已经逃亡到海外做野人的东吴遗民能翻出什么浪来,他一直坚持追捕他们其实是另有目的。

    他只是以此为借口,借机打造海军,发展航海事业,他想要建立海上霸权。至于大家误会他不肯放过东吴遗民,他根本不在意,也不解释。

    追捕东吴遗民是个很合理的解释,而发展航海事业,称霸海洋对现在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太虚幻了,讲出来根本没人信,肯定会有很多人会跳出来阻止,劝皇帝不要虚耗国帑。

    他是将一个看起来不靠谱的目的,掩盖在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底下,而且,这个理由让人无法反驳,无法反对。东吴遗民的身份相当于谋反的逆贼,有谁敢跳出来劝皇帝放弃追捕他们,就相当于谋反逆贼的同伙,谁能担得起这个罪名?

    不过现在看来,不得不暂缓这个计划了,其实也不算暂缓,毕竟,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称霸海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海洋非常凶险,要想征服海洋,不可能一撅而就,只能慢慢摸索,慢慢积累经验。

    而出海打鱼,其实也是可以对海洋进行探索的,也是可以积累航海经验的。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除了勘探、测绘人员之外,其他士兵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去打鱼既可以增加他们的航海经验,也可以获得大量食物,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就这样,这件事被定了下来。发展海洋捕捞业是走向海洋的第一步,只要大汉踏出了这第一步,大家很快就可以看到海洋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和可以给大家带来的极大好处,到那个时候,民间就会有人主动组织起来去探索海洋。

    古人讲的威震四夷其实说的只是震慑在陆地上的周边国家,但是,刘厚并不满足于仅仅称霸大陆,他的目标是不但要称霸大陆,还要称霸海洋。而这个任重而道远的目标,就由建立起一支海洋捕捞队开始吧!

    这次会议直到深夜才结束,内阁大臣们制定了十几条措施出来。这些措施每一条都不能完全改变当前大汉缺粮的现状,每一条充其量只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但是十几条措施一起用,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却是惊人的。这十几条措施这里弄一点,那里挖一点,积少成多,很快就筹集到了大量的粮食,大汉的缺粮危机就这样被解除了。

    这十几条措施中其中有两条起到的作用最大,第一条是马良的“借粮”策略,即由地方官出面,向当地的大户赊借他们闲置的粮食,这次是真的借而不是像诸侯混战时期那样,常常是以借为名,实则强抢。

    这次借粮双方完全自愿,而且地方官还要和那些愿意借出粮食的大户签订合同,双方约定好明年秋收后足额归还粮食,同时还要付出少少的利息。

    为了杜绝那些不良官吏上~下~其~手,打那些粮食和大户的主意,刘厚勒令全国各地的监察御史睁大眼睛,做好监督工作。

    由于刘~氏~父~子在民间的口碑都非常好,简直是仁君的代名词,所以很多大户都信任官府,愿意响应朝廷的号召,愿意将他们一些闲置的粮食拿出来借给官府。

    其实出借粮食给官府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一来他们可以赚到一些利息,虽然不多,但反正那些粮食囤积在谷仓放着也是放着,一不小心还会被虫蛀掉或者发生霉烂,还不如拿出来借给官府赚点利息。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粮食都是有一定保质期的,放得时间长了便成了陈粮,就会变得不好吃。解决的办法就是定期将陈粮卖出去,再购入新粮储存起来。

    在这个一买一卖的过程中,是有着不小损耗的,毕竟陈粮卖出去的价格肯定会低,而新粮买入的价格会高很多,两者的差价不小,所以那些地主在每年的陈、新粮轮换过程中,都会损失掉让他们肉痛的一大笔金钱。

    如果将这些陈粮借给了官府,等来年收成上来,官府将新收成的粮食还给大户们,大户们就等于免费进行了一次陈、新粮的轮换,而且不但是免费,甚至还能赚到点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这个方法那么好,为什么以前他们不这么做呢?以前他们不愿意这样做,是担心官府的信誉问题,那些官老爷看到这么一大笔财富摆在面前,不动手脚才怪呢。

    那个时候他们最担心借出去的粮食有去无回,但是现在不同了,新大汉的官场风气完全不同以前任何一个朝代的官府。现在的官员们都廉洁得可怕,很少见到有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等现象。

    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一个监察御史衙门,这个监察御史的衙门和地方官的衙门完全不在一个地方,里面的监察御史老爷,也不受地方官老爷的管辖。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172/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 作者:我不是阿斗所写的《重生之我是阿斗》为转载作品,重生之我是阿斗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之我是阿斗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之我是阿斗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之我是阿斗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之我是阿斗介绍:
烂泥扶不上墙?穿越成刘禅刘阿斗,他偏偏要让烂泥上墙,弱蜀灭魏!
重生之我是阿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之我是阿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之我是阿斗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