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三国之袁氏枭雄TXT下载三国之袁氏枭雄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之袁氏枭雄全文阅读

作者:寂寞剑客(书坊)     三国之袁氏枭雄txt下载     三国之袁氏枭雄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57章 唇枪舌剑

    两天后,当曹操亲率大军赶到竹邑时,袁军早已经渡江东去。○

    迎接曹操的只有徐晃的长子徐盖还有一百多残兵败卒,看到血透重甲的徐盖以及浑身浴血的百余残兵,曹操只觉一股烦恶之气冲天而起,费了这么多功夫,花了这么大代价,终究还是没能留下袁否,终究还是让他跑了么?

    曹操强忍住心中的焦虎,问徐盖:“乃父何在?”

    徐盖惶然应道:“回主公,家父身受重创,正在营中养伤。”

    “带我去看看。”曹操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徐盖带路。

    徐盖赶紧带着曹操进入早已经被大火烧得不成样子的军营,徐晃的行辕倒是没怎么被烧毁,曹操走进行辕,只一眼就看到了两眼紧闭躺在榻上的徐晃,徐晃身上的甲胄还有战袍都已经脱下,一道醒目的刀疤横亘在他的胸口。

    伤口处皮肉外翻,血水浸出,看着很是吓人。

    一名医匠正在给徐晃处理伤口,用盐水清洗,徐晃竟浑然不觉。

    曹操见状顿时心头一紧,自从袁否入汝南郡,自从他与袁否交手之后,麾下的大将可谓是接连折损,先是折损了他最亲信的大将夏侯惇,接着是骁将李典,然后是养子曹真,现在徐晃也是身受重创,生死未卜。

    想到这,曹操直恨得咬牙。

    该死的袁否小儿,还真是他曹操的命中克星!

    当下曹操问医匠:“公明伤势如何?可有危险?”

    医匠这才发现曹操已经进了行辕,连忙起身说:“主公放心,公明将军伤势虽重。却体魄过人。所以并无性命之虑。”

    曹操又问:“那为何至今昏迷不醒?”

    医匠答道:“却是因为失血过多。待明日便能醒转了。”

    曹操闻言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当下转身出了行辕,又命许褚将荀攸、贾诩、程昱以及曹洪诸将召到了跟前,准备开会了。

    程昱首先介绍说:“主公,诸位,袁否大军两天前从竹邑东渡睢水,据徐州方面送来的可靠情报,袁军目送已经进入徐州彭城郡的梧县地界。且正沿着官道向吕县进军,沿途徐州军并未出兵加以阻拦。”

    等程昱说完,曹操沉声说:“现在的问题是,是否越境追击?”

    “追,当然得追,为什么不追?”曹洪说,“难道就此放过袁否小儿不成?”

    曹仁也厉声说道:“袁否小儿先害了元让将军,再害了曼成将军,接着又害了子丹,这次又将公明打成重伤。我曹氏与其已是不共戴天,别说他逃进了徐州。他就是逃到天涯海角逃到天上,我们也定然要将他斩杀。”

    曹仁话音才刚落,不少曹氏宗族子弟也纷纷跟着叫嚣起来。

    然而,荀攸、贾诩、程昱、毛阶等一班文士却是默不做声。

    很明显,对于是否越境追击袁军这件事情上,文官和武将的意见已经出现了分歧,而是严重的分歧。

    当下曹操问:“公达、文和还有仲德,你们是什么意见?”

    荀攸摇头说:“主公,越境进入徐州追击袁否,还需慎重。”

    贾诩也说道:“是啊,主公,吕布乃虎狼之徒,主公大军若进入徐州,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吕布都必然视之为对他的挑衅,其也必然聚集大军前来迎战,如此,袁否便可以从中渔利,轻易摆脱我军追击,岂非如了袁否所愿?”

    程昱也说道:“在下也以为不可贸然越境追击。”

    曹仁却不以为然,说:“吕布不过一介匹夫,有什么好忌惮的?”

    曹操却挥手制止曹仁,又对满宠说:“伯宁,还得劳烦你再走一趟下邳,最好能说服吕布一起出兵截杀袁否。”

    满宠说:“只怕吕布未必会出兵。”

    曹操说:“事在人为,伯宁可速去。”

    “诺。”满宠揖一揖,领命去了。

    (分割线)

    几乎是同时,下邳城内却有些剑拔弩张的意思。

    吕布恶狠狠的瞪着侯成,厉声说:“侯成,枉我这么信任你,你就是这么回报我对你的信任的?唵?五千西凉铁骑,你竟然折了两千骑,你怎么不去死?你竟然还有脸回下邳来见我,来人,给我把这废物拖下去,砍了!”

    对于奇袭许昌,吕布其实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在吕布的心里,奇袭许昌成功固然好,奇袭不成也没有关系。

    但是,吕布万万没想到,侯成带去的五千铁骑竟然折了一半!

    这五千铁骑可是吕布从并州时期带出来的百战精骑,死一个就少一个,现在吕布麾下总共也就八千余骑了,现在一家伙就让侯成葬送了两千余,吕布能不心疼么?

    两名亲兵当即按刀入内,推着侯成就往外走。

    侯成赶紧一个翻身跪地上,连声哀求说:“主公饶命,主公饶命哪……”

    吕布却丝毫不为所动,连连挥手,示意亲兵将侯成推出斩首。

    侯成便赶紧将求救的对象换成旁边站着的陈宫,说道:“公台先生,公台先生,请你看在末将替主公出生入死多年的份上,替末将说几句公道话,替末将说几句吧,先生,我求你了,我求求你了……“

    陈宫蹙了蹙眉,劝吕布说:“奉先哪,侯成丧师失利,论罪固然当斩,但是他毕竟追随你多年,出生入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就暂且饶他这次,以观后效吧。”

    吕布对陈宫的意见还是挺尊重的,当下闷哼一声,说道:“这次看在公台先生的面上,就暂且饶你一条狗命,不过再有下次。定当两罪并罚!”

    “谢公台先生。谢主公不杀之恩。”侯成向着陈宫、吕布叩头如捣蒜。

    “还不快滚!”吕布不耐烦的一挥手。侯成便逃也似的离了吕布行辕。

    目送侯成离开,吕布又对陈宫说:“公台先生,张辽刚刚谴飞骑回报,袁否小儿的几千败兵已经窜入彭城,我想亲率大军前往截杀,以替朝廷、替天子夺回玉玺,却不知,先生以为可否?”

    “此断然不可!”陈宫断然说道。“主公万不可如此。”

    “这却是为何?”吕布讶然问道,“传国玉玺乃是国之重器,又岂容霄小觊觎,我乃大汉朝左将军,温侯,领徐州牧,当替天子夺回传国玉玺。”

    “奉先哪奉先,你当真是想替天子夺回传国玉玺?”陈宫直截了当的问。

    “这个……”吕布闻言不免有些尴尬,他当然不是真心想替天子夺回传国玉玺,其真正的意图无非也是想夺下传国玉玺据为己有。倒不是说吕布也跟袁术一样有称帝之心,而是人皆有贪婪之心。是个宝贝都想据为己有,何况传国玉玺?

    “奉先哪,你的心思我又何尝不知?但是,不行哪。”陈宫语重心长的说,“传国玉玺表面上是个宝贝,其实却是个莫大的祸害,你看,先阳孙坚得玉玺,不久之后,孙坚即遭黄祖伏杀,再是袁否得玉玺,也是不久即兵败身死,先后两任得玉玺者皆不得善终,奉先你莫非想当第三人乎?”

    “这个……”吕布闻言便脸色一变。

    吕布还真没有深入的想过这个问题。

    陈宫又说道:“奉先哪,传国玉玺乃是祸害,除了天家,谁窃取它谁就倒霉,奉先你万不可有非份之想。”顿了顿,陈宫又接着说,“何况袁否乃是曹操之大敌,有道是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所以,主公非但不该截杀袁否,还应该将其礼送出境。”

    “好吧,那截杀之事就算了。”吕布很容易就被说服了,又说,“不过礼送出境还是免了吧,谅袁否不过一黄口孺子,如何值得我之礼遇?”

    陈宫说:“奉先切莫小觑袁否,此子虽然年幼,却颇知兵又生性坚韧,他日成就未可限量,奉先今日礼遇于他,还可以结一段善缘。”

    吕布讶然说:“公台先生竟如此高看袁否小儿?”

    陈宫嘿然说:“袁否能于袁术刚亡故之际,便力挽狂澜于即倒,又在庐江大败孙策,更在汝南戏弄曹操二十万大军于鼓掌之间,又岂是侥幸?这样的少年,怎么高看都不过分,又如何可以小觑他?”

    “公如先生说的好!”陈宫话音方落,门外忽然传来陈登的声音。

    遂即陈登的身影便从大门外昂然直入,先冲吕布长长一揖,又对着陈宫浅浅的一揖,然后接着说道:“诚如公台先生所言,袁否能于袁术刚刚亡故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又能在庐江大败孙策,更在汝南戏曹操于鼓掌之间,此诚不世出之枭雄也,假以时日,袁否此子必然成为主公之心腹之患者,所以在下以为,当趁袁否穷途末路之际,趁早将其铲除,否则,待他羽翼丰满之时,再想铲除就晚了。”

    吕布听了深以为然,对陈宫说:“公台先生,元龙说的在理哪。”

    “陈登所言大谬不然!”陈宫对陈登却是成见已深,甚至连表字都懒得称呼,直接就称呼其名讳,又说,“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各路诸侯间的实力对比也在时刻不停的此消彼涨,当下我徐州的大敌乃是曹操,而袁否与曹操乃是死敌,是故应该留下袁否以为共抗曹操之助力,又岂能反而助曹铲除袁否呢?”

    吕布连连点头,觉得陈宫所言也很有道理。

    陈登嘿然说道:“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公台先生只知留下袁否可以为臂助,却不知养虎也会贻患?”

    陈宫连连冷笑,说道:“袁否纵然是虎,也不过是一头未成年之幼虎,而曹操却是一头牙尖爪利、气候已成之恶狼,我想请问,是捕杀幼虎使自己葬身狼腹好呢,还是留着幼虎使之与恶狼互相争斗,我则借机渔利的好?”

    陈登反驳说:“公台先生此言大廖不然……”

    眼看两人唇齿相依,又要争吵起来,吕布赶紧出面劝架:“行了行了,公台先生和元龙都不要说了,天气正好,我们且喝酒,喝酒。”

    当下吕布不由分说,命人摆酒。(未完待续。。)

第258章 袁谭

    尽管陈登力主吕布出兵截杀袁否,但吕布终究还是没有出兵。△↗頂UU小说,www.uu234.com

    不过,吕布也没有完全听从陈宫的建议,礼送袁否,而只是严令张辽、藏霸以及沿途各郡县守军,不得与袁否交战。

    由是,袁否所部得以顺利的过境。

    半个月后,袁否所部便穿越彭城、东海,进入鲁国。

    这个时候,青州刺史袁谭所率的五千轻骑已经先一步赶到驺县,袁谭是做什么来的?当然是来接应袁否北上的。

    说起来还挺讽刺的,袁否与曹操在汝南、沛郡打生打死,可曹操此时与袁否的伯父袁绍却还是盟友关系,所以,袁谭手很容易就率军进入鲁国地界。

    当袁否进入鲁国,袁谭大军也已经抵达驺县的消息传来,曹操大军才刚刚进入山阳郡,离鲁县还有好几百里。

    “主公,袁否已经在驺县与袁谭会合了。”程昱叹息着说。

    曹操闻言有着刹那的失神,紧赶慢赶,却终究还是晚了一半,终究还是没能抢在袁否与袁谭会合前将他截住,现在袁否已经与袁谭会合,再想截杀袁否,就要冒与袁绍全面开战的巨大风险了,眼下吕布都还没有摆平,曹操又岂早招惹袁绍?

    “罢了。”当下曹操长叹一声,说,“传令,回师许都。”

    (分割线)

    驺县,袁否的三千多残兵正沿着官道往前进发。

    离驺县县城还有三十余里,袁否便远远看到一支骑兵拦住了去路,袁否原本还以为是曹操派来的骑兵。可是等他看清楚这支骑兵阵前打的是一杆袁字大纛时。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曹操的骑兵部队。而是他的长兄,青州刺史袁谭的兵马到了。

    早在两天前,袁否就已经接到了袁谭派来的使者辛评,辛评告诉袁否,他携带传国玉玺北上冀州的事情,他的伯父袁绍已经全都知晓,包括袁否在淮南力挽狂澜,包括袁否在庐江大败孙策。甚至包括袁否在汝南郡令曹操受挫,袁绍全都已经知道了。

    而且,袁绍还令袁谭率五千轻骑南下接应,现在袁谭的兵马已到驺县。

    果然,看清楚前方那杆袁字大纛之后,辛评便笑着说:“公子,长公子迎你来了。”

    “快,诸位快快下马,随我拜见兄长。”袁否赶紧命刘晔、杨弘、甘宁、太史慈等文武下马步行,他自己更是加快脚步。一溜小跑迎向袁谭,不管史书记载中的袁谭如何。但是此刻,袁谭却是袁绍的长子,也是袁否长兄。

    离得近了,袁否终于看清楚袁谭长相。

    不得不说,袁家的基因真的挺不错的,袁否自己长的就颇为不赖,挺有小白脸气质,袁谭更身材高大、健壮,一身甲胄穿在身上,更显英武,端的一表人才,袁谭已然是这样,真不知道深受袁绍喜爱的袁尚又会帅成啥样?

    “小弟袁否,拜见兄长!”隔着十几步,袁否便长揖到地,大礼参拜。

    袁谭也赶紧翻身下马,急步上前搀起袁否,又执着袁否手,动容的说:“显责,这一路上真是苦了你了。”

    袁谭轻轻一句苦了你了,立刻勾起了这一路上的苦难记忆。

    霎那之间,袁否的眼泪便已经滂沱而下,袁否一边抹眼泪,一边哽咽不能成声:“兄长,小弟,嗷小弟,嗷嗷嗷……”

    袁否还真的没有装,他是真被袁谭勾起了伤心事了。

    看到袁否哽咽不能成声,刘晔、杨弘、甘宁等人无不恻然。

    众人这才忽然间意识到,公子否其实不过才刚刚成年而已。

    “好了,显责,别哭了,别哭了,到了河北,就是到家了,没事了,没事儿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都会好起来的。”袁谭一边轻拍着袁否的肩膀,一边温声劝慰,劝着劝着,自己的一双虎目却也有些泛红。

    袁否哭了半天,袁谭安慰了半天。

    好半天后,袁否才终于止住悲声。

    袁谭又将身边随行的文士介绍给袁否:“显责,这位是郭图,郭公则。”

    “袁否拜见公则先生。”袁否不假思索的又是长长一揖,起身之后才仔细观察郭图,发现郭图身材挺拔,容貌丰美,与演义中记载的小人形象绝然不符,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郭图如果人物不出众,又如何能获得袁绍的青睐?

    “公子不必多礼。”郭图虚虚伸手,却实受了袁否大礼。

    袁否又将身后的刘晔、杨弘、纪灵、梁纲、李丰、甘宁、太史慈、徐盛、周仓、马忠等文武介绍给袁谭,诸文武一一上前见礼,袁谭也再三回礼,还温州感谢几句,感谢这一众文武对袁否的照顾,这也是袁谭身为袁否长兄应该有的礼数。

    见过礼之后,袁否、袁谭兄弟俩合兵一处,逶迤往驺县进发。

    到日暮时分,大军返回到驺县城外的大营,袁谭也没有让袁否别寨驻扎,而是直接将自己大营腾空一半,交给袁否的残兵暂驻。

    安顿好之后,袁谭又在自己大帐摆下筵席,宴请袁否还有几个主要文武。

    驺县的县令也送来了酒肉,席间宾主尽兴,各自散归,袁否想要告辞时,却被袁谭给留下了,说是要跟袁否促膝长谈、嗣后抵足而眠。

    袁否多机灵的人物,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就知道了袁谭的用意。

    没有丝毫犹豫,袁否立刻命丁奉返回自己的营帐,将传国玉玺取了过来。

    袁否将装着传国玉玺的黄绫包袱郑重的递给袁谭,说:“兄长,这便是传国玉玺了,包括家父与孙坚在内,多少人因它惨遭不幸,包括曹操、孙策在内。多少人因为它而疯狂。互相攻伐不止。而今,此物也该物归其主了。”

    袁否这话看似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袁绍是传国玉玺的真主,也同样可以理解为袁谭是传国玉玺的真主人,但其实,袁否这话说的十分讨巧,言下之意,袁谭不仅是袁绍长子。俨然就是袁绍的世子,是河北基业的继承人。

    果不其实,袁谭听了之后便十分高兴。

    袁谭伸手接过黄绫包袱,强忍着才没有立刻解开,对袁否说:“显责你知道吗,你替我们袁氏立了大功了,父亲得信之后,可是逢人便夸说,显责你是我们袁氏的千里驹,你可能不知道。父亲他老人家可是极少夸奖人的。”

    袁否连忙说道:“小弟何德何能,岂敢当伯父如此夸奖。”

    “显责你当得。”袁谭说。“且不说传画玉玺之事,单说你能在庐江大败孙策,又能在汝南令曹操束手无策,便已经当得我袁氏千里驹之美誉,既便为兄,若对上显责你,只怕也未必能够稳操胜券呢。”

    “兄长哪里话。”袁否连忙摇手说,“若对上兄长,小弟定然是束手就擒。”

    “显责谦虚了,哈哈。”袁谭当然知道袁否是在恭维他,可还是非常高兴。

    兄弟俩说话间,一个极为美貌的侍女忽然袅袅婷婷的走进来,手里还端着一瓷碗,细声细气的对袁谭说道:“长公子,该用药了。”

    侍女极为美貌,袁否便不免多看了两眼。

    袁谭却挥手说:“知道了,把药放下吧。”

    “诺。”侍女放下瓷碗,再向着袁谭裣衽一礼,然后退了出去。

    袁否掠了正冒着热气的瓷碗一眼,问袁谭说:“怎么,长兄可是身体有恙?小弟麾下却有一神医,名华佗,可令他替兄长诊治一番。”

    “为兄哪有什么疾恙。”袁否却摆了摆手。

    “那这,是怎么回事?”袁否指了指药碗。

    袁谭便长叹了一声,说:“显责,将来你自然会知道。”

    说完了,袁谭便端起药碗,皱着眉头将碗中汤药一饮而尽。

    见袁谭不肯多说,袁否便也没有多问,但他隐约能够猜到,这个美貌侍女的身份只怕不那么简单,而这碗药,只怕也是大有文章,袁否更由此推断出,袁绍的继承人之争,只怕是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都快要表面化了。

    显然,在犹豫片刻之后,袁谭便说道:“显责,按说你才刚到河北,有些事为兄不该急着与你讲,但是为兄委实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你被人利用而不自知,所以,为兄觉着有必要提醒于你。”

    袁否赶紧说道:“还请兄长示下。”

    袁谭肃容说道:“显责,你永远都不要忘记,你乃是汝南袁氏嫡系子孙。”

    袁否本是庶子,但自从袁耀被袁否栽赃之后,袁否就成了袁术唯一血脉,袁谭说他是袁氏嫡系也说得过去,说到底,袁绍本来也是庶子,只不过是因为过继给伯父,所以才摇身一变成了袁氏的嫡系,身份尊贵尤在嫡子袁术之上。

    但袁否是何等人,很容易就听出了袁谭的弦外之音。

    由于袁绍的纵容,其手下的文武大致可以分为三派。

    一派是河北系,以审配、逢纪为代表,拥立公子尚。

    一派是汝南系,以郭图、辛评为代表,拥立公子谭。

    一派是中立系,以田丰、沮授为代表,只忠于袁绍。

    袁谭意思是说:袁否你也是汝南出身,自然也应该站队到汝南一系当中,而不应该站队到袁尚的河北一系。

    袁谭这不仅仅是交浅言深,而近乎于逼袁否站队了。

    由此也足见袁谭与袁尚之间的倾辄到了何等的地步?

    袁谭虽然是战功卓著,文有郭图、辛评相助,武有颜良、文丑为其羽翼,但是对上有着河北世家豪族支持的袁尚,仍然难有必胜的把握,正因为此,袁谭才会如此失态的逼着袁否表态,就连最起码的含蓄都扔一边了。(未完待续。。)

第259章 名声

    ps:  惊闻三痴兄驾鹤仙去,不胜唏嘘,不过我宁愿相信三痴兄是穿越了,穿越成了陈操之或者张原,在另一个时空快意人生。UU小说,www.uu234.com

    当然了,袁谭之所以会如此急切的亮出招揽袁否的底牌,并不仅仅是因为来自袁尚派系的强大压力,更是因为袁否的影响力。

    袁否甚至还没有进入冀州,河北袁绍集团的绝大多数文臣武将甚至都没见过袁否,所以说袁否在河北有多大的影响力,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搞笑。

    但其实,这一点都不搞笑,袁否在河北的确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在率军南下接应袁否之前,袁谭特意回了一趟邺城,去向袁绍请示。

    这之前,袁谭也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回过邺城,结果这一回去,就非常吃惊的发现,整个邺城上至公侯,下至贩夫走卒,甚至连深闺里的小娘都在谈论同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正往河北而来但仍未到达河北的从弟袁否。

    袁否虽然还没有抵达河北,但他的事迹却已经风一样传到了邺城。

    寿春行死间瓦解四家联盟,下蔡力挽狂澜于即倒,龙亢临危受命,一战重创孙策,再到居巢大战周瑜,以不到三千兵却令三万江东大军裹足,再到大别山中,破掉周瑜之谋,再到汝南郡以彭越挠楚之法,令得曹操疲于奔命……

    凡此种种,连邺城的乞丐都对袁否的事迹耳熟能详。

    其实,袁否之所以能够人未至便在邺城有如此名声,还真得拜他在淮南、庐江两郡的一系列举措。尤其是居巢之屯田。更极大助涨了他的名声。

    秦汉时代。由于交通不便,朝廷想要提拔某个人时,派人了解这个人的品性优劣就变得十分困难,所以就取了一个巧,拿这个人在士林中的名声来作为评判的标准,结果就在士林营造出了一种互相品评的风潮。

    不仅如此,甚至还出现了品评专业户。

    譬如许邵,譬如水镜先生。都是品评专业户,谁要是经过许邵、水镜先生的品评并且得到了好评,那基本就仕途可期。

    袁否的名声就在淮南士林的口口传颂中推涨起来的。

    淮南士林又将袁否的名声传入徐州士林,徐州士林再传入青州,然后传入冀州,在到了冀州之后,由于袁否身份使然,再加上袁绍的性格癖好,袁否的名声得以彻底发酵,由是袁否迅速成为了整个邺城乃至整个河北都家喻户晓的人物。

    所以当袁谭回到邺城之后。才会吃惊的发现袁否竟已名满邺城。

    不仅如此,更令袁谭瞠目结舌的却是。父亲袁绍在与麾下文臣武将聚会时,也是每每谈起袁否,而且满口都是溢美之词。

    袁绍夸赞袁否是袁氏千里驹,将来必成大器,袁绍话里话外更流露出来一个意思:一旦袁否到河北,袁绍就必予以重用,而且极可能以袁否为主将领兵征讨公孙瓒,剿灭公孙瓒之后,也极有可能就地委任袁否为幽州刺史!

    袁谭深知父亲袁绍的性格,知道这绝非随便说说而已。

    因为不久前,袁绍才刚委任他的表兄高干为并州刺史!

    高干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能力,都远不足以与袁否相提并论,仅仅只是因为他是袁氏的外戚,父亲就肯委任他为并州刺史,现在袁否是袁氏的嫡系子弟,父亲委任他为幽州刺史那那就太正常不过了。

    这也就是说,他若能得到袁否的支持,那么河北四州,他袁否就有了两州的兵马,既便是表兄高干倒向袁尚,他袁谭也是无所惧。

    正因为这个原因,袁谭才会如此急切。

    袁谭说完便紧盯着袁否,等着袁否表态。

    袁否笑吟吟的回看袁谭,却没立刻发话。

    对于袁谭的心思,袁否可说是洞若观火。

    如果袁否只是想当一个游手好闲的富贵公子哥,最好当然还是置身事外,就凭他袁氏嫡系子弟的身份,就凭他将传国玉玺献给袁绍的功劳,将来无论是袁谭当世子,还是袁尚继承大位,都不会影响他的富贵。

    然而,袁否却是知道历史走向的。

    袁否知道,如果不设法改变历史,袁绍终究会败给曹操,他这个富贵公子哥当不了几年就得完蛋大吉。

    更何况,袁否并不打算当个游手好闲的富贵公子哥。

    袁否可是个有大志向的,他可是有志于一统天下的。

    所以,袁谭、袁尚的世子之争他必须参与,而且必须深入参与。

    还有个原因,袁绍这人还是挺具有胸襟的,对自己也极有信心,他非常之确信,只要自己还活着,他的几个儿子就绝对不可能取代他,所以他并不介意几个儿子在那里争,也不介意手下的文臣武将选边站队。

    袁绍甚至于还在隐隐的鼓励几个儿子争夺世子大位。

    所以,袁否在世子争夺战中选边站位,政治风险是非常之小的。

    “兄长放心,小弟当然是站在你这边。”袁否没让袁谭等太久,当场就表了态,而且态度还出人意料的干脆利落,干脆利落到让袁谭都有些意外,这种事,不是应该云遮雾绕隐隐约约,哪有这样直截了当,对吧?

    确信袁否会支持自己,袁谭的态度又变得不同,变得更加亲热。

    袁否也不失时机的向袁谭提出了请求:“小弟有一事还得麻烦兄长。”

    袁谭便概然说道:“贤弟何需如此见外,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说吧。”

    “是这样,我在庐江选了一门亲,虽然未完婚,却已经有了婚约,对方是乔氏,也算是当地名门世家……”当下袁否便将他和刘晔分别与小乔、大乔定亲,并且在北上途中,大乔和妻兄乔玳让曹军给掳走之事原原本本都说了。

    袁谭听完了,问道:“贤弟,你的意思是说,并不确定大乔、乔玳是否还活着?”

    “是的,并不确定。”袁否说,“但我相信,大乔和乔玳多半是被曹军给俘虏了。”

    “行吧,这事小兄记下了,回头便派人前往许昌与曹操交涉。”袁谭点了点头,又不无担心的说道,“不过曹操这人素来狡诈,既便是他真的抓到了人,也多半会推说不知,所以小兄却不敢向你打保票。”

    “这是自然。”袁否忙道,“再就是,小弟也抓了曹操的养子曹真,可以作为交换。”

    袁否其实抓了曹真、李典两人,但他只打算拿曹真去交换大乔与乔玳,李典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走的。

    “贤弟还抓了曹真?那这事就容易。”袁谭闻言大喜。

    当下袁谭便命亲兵将辛评唤入大帐,让辛评前往许昌与曹操交步此事。

    待辛评走后,袁谭又说道:“贤弟,既然你与乔氏已经有了婚约,何不唤来一见?”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袁谭身为袁否的长兄,自然是要与小乔见面的,袁谭还得奉上一份见面礼,这既是袁谭的长兄风仪,也是对小乔的肯定。

    当下袁否便命人唤来小乔与袁谭相见,袁谭也依礼送了小乔一块玉佩。

    送走了小乔,袁谭打趣袁否说:“贤弟真是好艳福,能娶得如此佳人。”

    袁否笑瞄了后帐一眼,笑着说:“兄长的艳福又岂在小弟之下?方才之美人,想必也是兄长你的侍妾罢?”

    “你说阿奴?”袁谭的脸色便立刻阴下来,沉声说,“贤弟有所不知,阿奴此女却是阿媪送给小兄我的。”

    袁否闻言便微微一窒。

    袁谭这里所说的阿媪,当然不是他的生母,袁谭的生母早故,现在袁绍的正妻却是袁熙以及袁尚的生母,袁刘氏,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悍妇,在袁绍死后不久,即将袁绍的四个小妾切成人彘,可谓凶残到了极致。

    想到方才的那个娇滴滴的小美人竟是刘氏送给袁谭的,袁否便不禁替袁谭感到肝颤,身边无时无刻不绑着这样一颗定时炸弹,只怕也是日子难过,可恼的是,因为刘氏的缘故,还不能随随便便的就拆了这颗定时炸弹。

    兄弟俩聊了大半夜,直到丑时过才沉沉睡去。

    次日辰时过,袁谭、袁否兄弟便拔营北上,返回青州。

    在北上青州的途中,袁否将小若榴叫到跟前,小声说:“若榴,公子交给你一样任务。”

    小若榴娇憨的问道:“公子,什么任务呀?”

    别看小若榴身体已经长成,个头都一米七出头了,说不出的高挑、苗条,可她终究只是个十三岁的丫头,依然是小姑娘心性,袁否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选中的她,因为这样的小若榴才不会让人生出提防之心。

    此时的袁否自然不会想到,在短短十几年后,小若榴就会成长成为让天下各路英雄豪杰闻风丧胆的蜂后。

    袁否伸手一指前方的马车,说:“看到那辆马车没有?”

    小若榴点头,说:“看到了。”

    “知道里边坐的是什么不?”

    “不知道,谁呀?”

    “是我长兄的如夫人。”

    小若榴哦了一声,就没话了。

    袁否又说:“你想个办法,找个机会接近她,跟她成为好姐妹。”

    “行,公子,你就瞧好吧。”小若榴很爽快的就应承下来,却没有问袁否为什么要让她去接近袁谭的如夫人,袁否也不可能告诉小若榴,这只是他随手布下的一枚闲子,至于将来是否会发挥作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260章 大儒郑玄

    由于有了袁谭大军的庇护,北上青州再无波折。

    曹操虽然很想把袁否干掉,可现实却是残酷的,以他今时今日的实力,是断然不敢招惹袁绍的,只能够任由袁否北上。

    不过曹操还是小小的恶心了袁否一把。

    当辛评赶到许昌并向曹操道明来意后,曹操直接告诉辛评,他只从乱军中抓到乔玳,大乔却是不知所踪,为了给辛评或者说袁谭一个交待,曹操还煞有介事的派人去大肆调查,最终结果却是大乔死在了乱军中。

    不过,曹操为了表示诚意,还是主动放了乔玳。

    辛评没奈何,只能带着乔玳回青州向袁谭复命。

    (分割线)

    回头说袁否,跟着袁谭逶迤北行,于旬日之后抵达青州首府临淄。

    到临淄之后,袁否却并没有急着继续北上冀州,而是向袁谭告假,只带着刘晔、徐盛还有太史慈昼夜兼程往北海而来。

    这次来北海,袁否是专程拜访大儒郑玄而来的。

    在刘晔给袁否所制订的宏图之中,大儒郑玄是个极其重要的人物。

    说到郑玄,就不能不说经学,说到经学就必须说今文经、古文经。

    说到今文经以及古文经,就必须先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开始,便是法家一家独大,秦始皇兵吞六国之后,也想依葫芦画瓢在六国故土推行法治,却遭到了极大的阻力,尤其是儒家。更成了反对法家的急先锋。于是有了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之后。秦代以前的文献大多散失,直到刘邦定鼎天下,由一部分老儒生凭借记忆默写下部分经书,用当时通行的隶写并整理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有一定取舍,使之更贴合当时人文环境,这便是今文经。

    然而,到了西汉成帝、哀帝年间。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皇家库藏,发现了一部用古文字书写的《左氏春秋传》,然后孔氏后人也从老宅的隔墙里凿出了不知道什么年代藏进去的《仪礼》《尚书》等古藉,在这些古藉的基础上,就衍生出了古文学派。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在解说、观点上存在极大分歧,逐渐成了水火难以相容之势。

    今文学派与古文学派的分歧,互相倾辄,不仅无法推动学术进步,反而因为内耗极大的影响到了经学的权威,于是有些有识之士便开始致力于弥合、统一两派学说间的分歧。而郑玄便其中的集大成者。

    郑玄因为遭受党锢之祸,绝了仕途之念。便开始集中全部精力注解经书,经过十四年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融合古文、今文经学于一体的郑学问世了,郑学一经问世,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便告废止,郑玄成了公认的士林领袖。

    袁否如果想要争霸天下,仅凭武人是不行的,还需要大量的读书人相助,建国之后,治国就更需要读书人鼎力襄助,所以,获得郑玄的认可并支持,可谓终南捷径,别的不说,只要郑玄发一句话,给他举荐几个军师那就不得了。

    袁否一行马不停蹄,两天后便抵达了高密县。

    自进入高密县地界,问及郑玄,于路的牧童、樵夫、猎户及贩夫走卒无不争相指路,所以没费太大波折,袁否一行便找到了郑玄所居的郑公村。

    一进郑公村,袁否便看到村口有一颗数人合抱的百年古松,古松虬枝横出,树干上布满了龟裂的枯树皮,仿佛在向世上诉说着它曾经经历的无尽苍桑。

    百年古松下,一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跪坐在蒲席之上,娓娓而谈。

    在老者四周,如拱星拱月般跪坐着数以百计的儒生,侧耳聆听。

    史载孔子讲学,最盛时有数千人听讲,对经袁否是非常怀疑的,因为几千号人围坐在一起,就算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孔子的声音也不可能传达外围,孔子不过一介书生,没有张飞那样的大嗓门,外围的学生听个蛋?

    以袁否估计,能有几百人听讲就不错了。

    然而,在看到了眼前这一幕之后,袁否却开始相信,孔子讲学的盛况许是真的。

    眼前围坐在老者四周的儒生纵然没一千,却也不会差太多,袁否粗略的数了数,少说也有八百人,古有三千弟子听孔子传道,今有八百士子听郑玄授业,郑玄老夫子还真是不让孔夫子专美于前哪。

    郑玄讲的认真,士子听得更认真,竟没人注意到袁否的到来。

    徐盛蹙了蹙眉,当时就要上前打断郑玄授课,却让袁否给制止了。

    袁否制止了徐盛的无礼举动,然后翻身下马,恭恭敬敬的走到人群最外围席地坐下,跟着认真的聆听起来。

    郑玄的声音有些低沉,却极具穿透力,袁否虽在外围却仍能听清。

    却是巧了,郑玄正在讲解的正好是尚书,袁否便命徐盛打开包袱,从里面翻出了之前在庐江时候印刷、装订成册的郑注尚书,这册郑注尚书,用的是蔡侯纸,雕版的却是马钧,所以印刷质量非常好,可谓精美。

    旁边的儒生手里拿的都是竹简以及木牍,袁否却捧着一本印刷精美的纸质书册,两相比较,真是高下立判。

    不过周围的儒生都在认真听讲,竟没有人注意到。

    袁否这一举动,当真是媚眼抛给了瞎子,白瞎了。

    郑玄足足讲了一个时辰,始才停下小憩,袁否便收起书册,上前拜见郑玄。

    “学生袁否,草字显责,拜见郑老夫子。”袁否按着学生礼,向郑玄大礼参拜。

    如今的袁否在士林中间可谓是名闻遐迩,听闻是袁否当面,郑玄也起身长揖回礼。不管怎么说。袁否都是袁氏子弟。而袁绍如今却是冀、青、并三州的主人,郑玄虽然超然世外不问俗务,却也不敢太过托大。

    有贵客到访,郑玄便命士子们散去,然后将袁否等人引入了草庐。

    分宾主入座,袁否也没有半点客套,直奔主题问:“敢问夫子,士子读书所为何?”

    郑玄微笑笑。不动声色的反问袁否:“若以公子之见,士子读书所为何?”

    郑玄原以为袁否会回答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既便不是,答案也定然相类似,郑玄甚至猜到了袁否的来意,公子否这次来,无非是想求他给他举荐几个士子,仅此而已,然而袁否的回答却大大的出乎了郑玄的预料。

    袁否从席上跪坐起身。很装逼的说:“士子读书,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郑玄闻言顿时神情一肃。

    旁边陪坐的刘晔也向袁否投来震惊的眼神。

    袁否在经学上有多少造诣,刘晔心知肚明,这位公子哥虽多才多艺且智计过人,但在经学上却委实没有太多的造诣,但是袁否方才说的这一番话,却是道尽了读书的真谛,也让刘晔对袁否的印象完全的颠覆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说的好,说的太好了,这一番话真可谓是道尽了读书的真谛。

    当下郑玄从席上跪坐起身,肃然说:“公子高见,老朽深以为然。”

    “学生何敢当老夫子大礼。”袁否赶紧起身回避,不过心里却难免有些得意,这句话可是北宋张载的名言,张载是什么人?人家可是程朱理学创始人之一,姑且不论程朱理学优劣与否,单说张载能够创立理学,便是极大的能耐。

    门派学说,又岂是阿猫阿狗随随便便能够创立的?

    张载的这句千古名言一出,郑玄便立刻收起了方才的敷衍之心。

    当下郑玄很严肃的问袁否:“那么,敢问公子,如何才能为天地立心,如何才能为生民立命,如何才能为万世开太平?”

    袁否心里道一声,干货来了!

    能否说服郑玄担当他的儒学校长,全在此一举!

    袁否知道他在经学上的造诣平平,所以并没有跟郑玄探讨经学的意思,而是直奔困扰读书人将近三千年的主题——书藉!

    说来说去,这个时代的书藉太贵,读得起书的人还是太少了。

    袁否说道:“要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首要在人!”

    停了一下,袁否又接着说道:“请恕我直言,以方今天下之读书人数量,要想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却是万难!若是有朝一日,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可读,人人皆有机会求学,则人人知礼仪、懂尊卑,则生民自然就会安居乐业,江山社稷自然就能够万世太平,老夫子以为然否?”

    郑玄听了之后深以为然,袁否这番话简直说到他心里了。

    郑玄虽然是官宦之后,但幼时家境贫寒,最苦恼的就是没书可读、没学可上,当时为了向当地的士族借一本书藉,却不知费了多少波折,为了求学,他更是花了几十年时间遍访天下名师,不知流了多少汗,磨破了多少双鞋。

    如果真如袁否所说般,有朝一日能够做到人人有书可读,人人有机会入学,那简直就是郑玄梦寐以求的王道乐土。

    只是郑玄知道,王道乐土终究只是幻想。

    当下郑玄叹道:“公子的设想虽然很美好,但要想实现却是大不易。”

    袁否嘿然一笑,起身说道:“若是我能够做到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读,人人皆有学可上,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万民之职责?”

    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万民之职责?

    袁否终于亮出了他的獠牙。(未完待续。。)

第261章 约定

    老夫子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成民之职责?

    经过最初的试探之后,袁否终于亮出戏肉。∈↗UU小说,www.uu234.com

    郑玄闻言先是微微一愣,遂即摇头笑曰:“公子莫要寻老朽开心。”

    显然,袁否并不相信袁否就真的能够做到无论贵贱、无论士庶,人人皆有书读,人人皆有学可上。

    袁否也没有多做解释,而是将准备好的雕版印刷本《郑注尚书》从包袱拿出来,双手递给了郑玄。

    郑玄初时还有些不解,不知道袁否给的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当郑玄看清楚手里拿的是什么之后,脸色便微微一变。

    是书,袁否给他的竟然是一本书,而且还是一本纸质的书藉!

    对于纸张,郑玄并不陌生,早在几十年前,蔡伦就已经发明了蔡侯纸,不过蔡侯纸价格昂贵,相比丝帛也是不遑多让,既便是普通的士族也是消费不起,所以鲜少有人拿祭侯纸来抄书,世间书藉仍然多用竹简、木牍。

    袁否送了这么一本抄写精美的纸质书,可谓是一份重礼。

    尤其袁否送的还是郑玄自己注的尚书,这就格外的难得。

    当下郑玄起身向袁否拱手作揖说:“老朽何德何能,蒙公子馈赠如此重礼。”

    “区区薄礼,夫人又何必挂怀?”袁否却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接着说道,“若是夫子喜欢,我便送上百册、千册又有何妨?”

    “什么?”郑玄瞠目结舌的说道,“百册、千册?”

    袁否便不再废话。回头向徐盛使了个眼色。徐盛便跟太史慈将一个大包袱抬进来。然后当着郑玄的面解开来,里面却整齐叠放着上百本书册,郑玄起身上前,抓起其中一册,果然跟他手中的那本尚书一模一样,字迹也是相仿。

    “这这这……”郑玄有些凌乱了,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在印刷术出现前,书藉的传播全部靠手抄。甚至还有专门的抄工,但既便是最专业、最优秀的抄工,也不可能将字迹写得如此之工整,工整到两本书中的字迹竟然近乎于相同,至少郑玄从未见过有这样的手艺。

    抄书费时费力,用来承载文字的竹简、木牍又太笨重昂贵,这是阻碍书藉大量出现、大量流行的主要原因,正因为此,除了少数世家大族以及商家外,既便是一般的士族豪强。家里也没有几册藏书,所以读书人才会如此稀少。

    一句话。抄书的不易和竹简、木牍严重阻碍了知识的传播。

    但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并且完美结合,却破解了这一难题。

    隋炀帝之所以得以推行科举,跟印刷术推广之后造成的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书藉价格的断崖式下跌,才使广大寒门士子有了读书的机会,寒门士子有了读书求学的机会,就使国家的读书人群体变得更加庞大。

    读书人群体的庞大,才使得世家豪门垄断知识成为了昨日黄花。

    有了寒门士子的强有力的竞争,科举的推行才成为可能,否则,若是没有书藉的盛行于世以及读书人群体的空前庞大,推行科举就是个笑话。

    郑玄是一个懂行的,他立刻就从袁否提供的这一叠书藉中品出了玄妙。

    当下郑玄问袁否说:“公子,如果老朽没有猜错,这些书并非是抄的,对吧?”

    “夫子慧眼如炬。”袁否说,“不错,这批书册并非手抄,是使用雕版印刷印的。”

    说完,袁否又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郑玄说了,郑玄听了连声赞叹,所谓的雕版,其实跟印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印章小,字也少,而雕版却要大得多,字数也更多,但原理是相通的,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

    袁否又说道:“夫子,这样的书藉,你要多少我就能提供多少,而且,我更可以将你所有的典藉全部印刷成册,只要你提出来,还可以搜罗天下藏书,印刷成册,若如此,你可愿意为我担负起教化天下万民之职责?”

    郑玄听了怦然心动,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仕途上早已经没有了追求。

    郑玄现在所追求的,无非就是著书立说,再有那便是跟孔夫子一样,教书育人。

    若是袁否真能够将他的所有的著作全部印刷成册,而且印个上千册甚至上万册,再然后推行于世,然后一代一代流传下去,那他著书立说的宏愿岂非就达成了?千载以下,他在后世读书人心目当中的地位甚至不在孔子之下。

    至于说教书育人,那更是他所向往之事。

    连孔夫子都没能够完成教化万民之壮举,他郑玄也不求教化万民,只要天下的读书人能够增加一半,他就足可以名垂青史了。

    不过,郑玄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见过太多的风风雨雨。

    郑玄不动声色的压下了心中的悸动,笑着摆手说:“公子说笑了,老朽老矣,近来更是深感精力不济,又岂能担负起如此重任?公子若不弃,老朽倒可以向公子举荐几名弟子,如崔琰、国渊皆是俊彦,且均未出仕,足可以担当重任。”

    崔琰?

    国渊?

    袁否听了怦然心动。

    作为一名穿越众,袁否当然听说过崔琰和国渊的大名。

    尤其是崔琰,更是出了名的正直,崔琰的正直,甚至正直到了连曹操见了他都要肃然起敬的程度,所以,由崔琰选拔、举荐人才是绝对公平公正,这简直就是全天下最靠谱、最当仁不让的史部尚书人选。

    若能将崔琰、国渊揽入麾下,袁否当然是喜闻乐见的。

    不过,袁否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的目标却是郑玄本人!

    郑玄可是崔琰、国渊的老师,只要搞定了郑玄,崔琰和国渊还能有跑吗?那时节,不仅仅是崔琰或者国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闻风而至,投入他袁否的麾下效命,所以说,无论如何也要搞定郑玄。

    但是袁否知道,不说点干货,只怕是很难说服郑玄了。

    当下袁否说道:“老夫子也是见过我家伯父的,当知道我伯父是个什么样的性格,这次我携传国玉玺来投,伯父必然予以重赏,不出意外,外放当个太守当是没什么问题的,却不知老夫子以为然否?”

    郑玄微垂的睫毛便微微一动,但仍然没有说话。

    袁否接着说道:“方今天下,群雄并起,攻伐不止,放眼天下九州,竟找不出一处可供安放书桌,当下之青州虽然安定,焉知他日就不会遭受兵灾?别的不说,光是我伯父与曹操之间便必然有一战,老夫子以为然否?”

    “这也正是老朽想要对公子说的。”郑玄终于说话。

    郑玄之所以不肯答应袁否的邀请,主要就是怕袁否会因为袁绍的败亡而败亡,袁否若是败亡,那么他许下的所有的诺言都将会随之烟消云散,到那时,别说是著书立说,他郑玄就是想找块教书育人的乐土都再找不着。

    听了郑玄这话,袁否心下便一喜,这事有门了!

    当下袁否又说:“老夫子,方今天下虽难觅乐土,但有一处却仍然堪称是净土,至少在那里不用担心中原的战乱波及。”

    “公子是说辽东?”郑玄终于动容了。

    “不错,正是辽东。”袁否嘿然说道,“我会向伯父自请牧守辽东,公孙度父子虽然在辽东经营多年,但是这父子俩却是刻薄寡恩,治下士族豪强均多有怨言,非学生自夸,学生他日若入辽东,翻手可擒公孙父子。”

    袁否这几乎就是在跟郑玄说:辽东早晚是我袁否的地盘,我若是拿下了辽东郡,再请你去辽东教书,你干不干?

    郑玄深深的看了袁否一眼,他真不知道袁否哪来的信心?

    公孙父子在辽东经营多年,势力可谓是盘根错节,又岂是说铲除就能够铲除的?

    但是,必须得承认,郑玄真的动心了,如果袁否真能入主辽东,然后请他过去,在辽东著书立说、教书育人,郑玄自然是千肯万愿的,不过,郑玄却不会现在就答应袁否,现在说再多也是虚的,小子,一切等你当上辽东太守再说吧。

    当下郑玄微笑说:“公子,今日天色已晚,老朽已命家仆备下粗茶淡饭,还望公子不要嫌弃才好。”这是把话岔开了。

    袁否却是聪明人,闻弦歌而知雅意,郑玄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是袁否却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了,这老夫子,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所以,一切还是等他从袁绍那里讨来辽东太守的职位,再真正入主辽东之后再说吧。

    其实,这个相当于就是一个约定了。

    当下袁否欣然说:“如此就叼扰了。”(未完待续。。)

第262章 徐庶

    ps:  后面还有三万字,大约十章,剑客会更新完的,然后会附上本书的大框架,告诉大伙本书的情节走向,剑客只能如此了,再次说一声抱歉。

    吃过晚饭,郑玄又将袁否让到书房烹茶长谈,刘晔作陪,太史慈却是辞别袁否,回辽东探望老母去了。

    再接下来,与郑玄交流的主角就变成了刘晔。

    袁否虽然是穿越来的,军史知识不少,可他在经学上真的没什么花头。

    刘晔向郑玄请教了诸多《六艺》《礼乐》《尚书》等典藉中的不解之处,郑玄根据自己的学识一一作答,而且讲的都很有道理,刘晔听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席长谈一直持续到了子时过,在袁否连续打了好几个呵欠之后,郑玄和刘晔才结束了学术的交流,郑玄又命老家仆将袁否、刘晔引入客舍休憩。

    然而,袁否和刘晔才刚刚脱衣躺下,外面却忽然响起轻轻的敲门声。

    袁否的听觉极为灵敏,对刘晔说道:“子扬你听,大门外好像有人在敲门?”

    “不能吧?”刘晔侧耳聆听了片刻,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当下摇头说,“这都已经是什么时辰了,怎么可能还有访客?”

    袁否却坚持说:“你仔细听。”

    刘晔再侧耳听,还真听到了敲门声。

    不仅有敲门声,甚至于还有对话声。

    郑家的老宅是草庐,隔音效果是极差的。

    遂即,草庐院子的大门便吱哑一声打开。

    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老管家。深夜叼扰。恕罪恕罪。”

    “先生哪里话。快请,快里边请。”回话的是郑府的管家。

    遂即,管家便将那客人领入草堂,草堂就在客舍的隔壁,袁否甚至可以听到两人走进草堂时发出的脚步声。

    片刻之后,又一阵脚步声传进来,却多半是郑玄进来了。

    果不其然,客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学生徐庶。拜见夫子。”

    徐庶?!一听这名字,袁否浑身的汗毛便瞬间竖了起来。

    三国时代可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为人才辈出的年代,真的可以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是,在这么多的谋士当中,一流的谋士却屈指可数,套用三国游戏中的数据,智力值九十以上的谋士也就那么十几个。

    在这些智力值九十以上的谋士当中,善于谋略的则更少。

    譬如刘晔,智力值绝对在九十以上。但他就不善于谋略。

    三国前期,智力值在九十以上又善于谋略的谋士。只有荀攸、郭嘉、贾诩、法正、徐庶以及庞统六人,其余周瑜、陆逊、诸葛亮、司马懿、姜维虽善谋,智力值也是绝对超过九十以上,但这几人属于统帅,而不是谋士。

    曹老大就更不用说了,不仅是统帅,更是主公。

    这六人中,荀攸、郭嘉、贾诩已经归了曹操,法正还远在西川,山高且路远,袁否就是想请他出山也不得其门而入,还有个庞统,这时候只怕还在水镜门下治学,离学成出山还早呢,在历史上,庞统出山比诸葛亮都要晚。

    除去五人,也就只剩下徐庶这一人了。

    徐庶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郑玄的府上,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袁否的军师,他若是不敢,那绝对是会遭天谴的!

    徐庶当面,袁否不淡定了,赶紧披衣起床。

    刘晔讶然,问道:“公子,你这是意欲何为?”

    袁否便赶紧跟刘晔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指了指外面。

    袁否披衣身床,赤脚走到墙后,隔着墙壁听外面郑玄与徐庶的交谈。

    (分割线)

    草堂之上,郑玄与徐庶见礼毕。

    徐庶看上去年约三旬,肤色白,颔下留了短须,身材却极壮实,看着不像是个儒生,倒像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

    而事实上,徐庶在年轻时也的确颇有侠名,只是因为替友人出头斩杀了乡里的恶霸,遭到官府追索后,不得已才隐姓埋名拜入水镜先生门下读书,不曾想,这一弃武从文,世间虽少了一员骁将,却多了个智谋过人之绝代军师。

    郑玄肃手请徐庶入席,再问道:“元直,此次辽东之行,收获如何?”

    徐庶摆了摆手,说道:“别提了,公孙度空有礼贤之名,其实气量狭小且刚愎自用,绝非能成大事者。”

    郑玄闻言笑笑,没有接腔。

    郑玄早年间也曾去辽东避难,也曾受到公孙度父子礼遇,所以,对于公孙度父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那是再清楚不过,不过此前徐庶前往辽东之时,郑玄却并未出言阻止,因为有些事他不好说什么,便如现在,也同样不好多说什么。

    徐庶又长叹说:“天下诸侯,庶已拜会太半矣,竟无一人堪称人主,奈何?”

    郑玄笑着问道:“元直拜会了哪些诸侯?其中竟真无一人能入汝之法眼乎?”

    徐庶便扳着手指头说:“益州刘璋,黯弱无能,守成尚且不足,遑论逐鹿天下?”

    “荆州刘表,虽颇有礼贤下士之名,却垂垂老矣,壮志全无,不可守成之犬。”

    “徐州吕布,空有虎视天下之武勇,却无逐鹿天下之野望,只知晓守着妇人美酒,空耗时日,早晚必被曹操所并。”

    “并州张杨,此无能之辈,早晚必被袁绍所剿灭。”

    “幽州公孙瓒,空有雄兵数十万却只知困守易京,更是去日无多。”

    “西凉马腾,乃名将之后,在边陲羌人中也颇有威名,却终究兵微将寡。且西凉地瘠人贫。终究难成大事。”

    郑玄笑着说道:“元直似乎说漏了三人。”

    徐庶反问郑玄:“夫子可是说袁绍、曹操以及孙策?”

    “然也。”郑玄笑道。“孙策父子骄雄,虎视江东;曹操雄据中原,口含天宪;袁绍四世三公,望归海内,此三者,皆人主也。”

    徐庶点头说道:“夫子所言极是,孙策、曹操及袁绍皆人主,若是不出意外。他日代汉而有天下者,必为此三人中的一人,然而,学生却不会去投他们。”

    郑玄微笑不语,并没有问徐庶为何不愿投奔孙策、曹操或者袁绍。

    因为郑玄根本就知道其中原因,这原因也不复杂,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袁绍帐下已经有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辛评、郭图、许攸等人;曹操麾下已经有荀彧、郭嘉、荀攸、程昱以及贾诩;便是孙策麾下也已经有了周瑜、鲁肃、张纮、步骘、虞翻等,徐庶此时往投,根本就进不了核心谋士圈。

    这跟历史上诸葛亮不投孙权、曹操。却宁可投奔刘备是一样的。

    因为像诸葛亮、徐庶这样的真正的大才,其抱负也是远超常人。若不能向他们提供足够的权力保障,他们的才能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正因此,徐庶断然不会去投孙策、曹操或者袁绍。

    徐庶再叹一声,又对郑玄说:“夫子,去辽东之前,学生曾说过,倘若公孙度亦非成大事者,则足以说明学生生不逢时,学生当放弃入世之念,拜在夫子门下专心治学,他日也能在史书上留下只言片语,夫子便应了学生如何?”

    郑玄笑着摆了摆手,说:“元直,你若拜入老夫门下,专心治学,则一身抱负、一身所学岂不是就要付之东流?”

    徐庶叹道:“世无英雄,奈何?”

    郑玄正了正脸色,说:“老夫却知道有二人,虽落魄潦到,亦无方寸立锥立地,却有大志向、大毅力以及大气魄,或可成为元直之主公。”

    “哦?”徐庶讶然说,“天下还有这等人物?愿闻其详。”

    “其中之一乃是刘备。”郑玄说道,“元直可曾听说此人?”

    (分割线)

    隔墙之后。

    听郑玄说出刘备,袁否顿时气得在心里骂娘。

    你个老东西,枉我送了你一百套尚书,不替我说好话也就罢了,据然还在徐庶面前推荐刘备,难道你不知道徐庶在历史上就是刘备军师?

    哦对,郑玄不是穿越者,当然不会知道这点。

    反正,听到郑玄推荐刘备,袁否的心立刻就悬了起来。

    徐庶啊徐庶,你不能答应,你可不能答应郑玄的推荐。

    (分割线)

    草堂上,徐庶很快就回答了郑玄。

    “学生在徐州游历时,曾经听说过。”徐庶说,“据说此人颇有仁名,颇爱护百姓,但此人能力平平,陶谦将徐州让于他而不能守,麾下有关羽、张飞此等猛将,却屡遭败绩,足见此人能力平平,恐非成就大事者。”

    (分割线)

    隔墙后。

    听徐庶这么说,袁否忍不住就要击节叫好。

    对对对,对头,就是这么说,刘备有什么好的?陶歉给了他那么富庶的一个州,他手底下还有关羽、张飞这样在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猛将,最后居然还守不住区区一徐州,还枉称英雄呢,英雄个屁,根本就是狗熊一个!

    徐庶,你就乖乖等着本公子招揽罢。

    本公子才是你真正的主公。

    (分割线)

    隔墙外,草堂。

    郑玄却摆手说:“刘备之所以守不住徐州,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手下缺乏一个能力出众的军师,他若能得元直相助,局面将会立刻不同,所以,老夫才以为刘备是元直你的主公之选,元直若投刘备,必能一展毕生所学。”

    徐庶不置可否,问道:“敢问夫子,另一人却是何人?”

    听徐庶问到另外一人,袁否的心便立刻悬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263章 军师

    徐庶问郑玄说:“敢问夫子,另一位却又是何人?”

    郑玄微微一笑,说:“此人却是新近才刚刚冒出来的,元直多半还没听说过。”

    “夫子是说袁否?”徐庶却出人意料的一下就说出了郑玄心目中的第二人选。

    “怎么?”郑玄讶然说,“元直也听说过袁否的大名?莫非袁否的名声已经传到了辽东这僻壤了吗?”

    “何止是听说过。”徐庶嘿嘿一笑,说,“学生在辽东,简直是如雷贯耳。”

    顿了顿,徐庶又说:“夫子可能不知道,在学生返回中原之前的半个多月,整个辽东所有的士子都在谈论这个袁否。”

    “是么?”郑玄笑着回头掠了一眼隔壁的客舍,又问,“都在谈论些什么?”

    “还能谈论什么,无非就是袁否在寿春行死间,又在龙亢义释战俘,再在庐江大败江东小霸王孙策。”徐庶言语间却似乎对袁否不怎么感冒,又接着说道,“不过学生以为,这些传闻未必是真,多半是以讹传讹。”

    郑玄说:“元直何以如此肯定?”

    徐庶说:“人不可能生来便是大贤,却也不可能一夜之间便大彻大悟,这个袁否,若真如传闻所说,是个有大智慧、大毅力以及大气魄之人,此前岂会默默无闻?纵然他只是袁术的庶子,只怕也早已经堑露头角。”

    郑玄说:“元直岂不闻,耳闻为虚,言见为实?”

    徐庶说:“夫子所言极是。所以学生断在不会听信这等以讹传讹之说。”

    “元直未免有些言之过早了。”郑玄笑着说道。“等见过袁否再做结论也是不晚。”

    徐庶却摇了摇头。说:“夫子见谅,我却不会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跑去庐江见他。”

    郑玄笑着说道:“元直又何必去庐江见他?”

    “夫子此话何意?莫非这个袁否已经离开庐江?”徐庶讶然道。

    郑玄笑着摆手说:“何止于此?”

    徐庶越发讶然了,又说:“莫非这个袁否竟还携玺北上冀州了?他竟然知道北上冀州投奔袁绍才有活路?”

    郑玄又说道:“何止于此?”

    徐庶悚然说:“莫非,这个袁否还真冲破了曹操、吕布的围追堵截,真到了冀州?若真如此,那学生倒真想要会一会他了。”

    郑玄便哈哈大笑起来:“虽不中,亦不远矣。”

    徐庶被郑玄笑得满头雾水。当下问:“夫子此话何意?”

    郑玄止住笑,说道:“实不相瞒,公子否眼下便在寒舍,元直若欲相见,明日一大早便可如愿。”

    郑玄话音方落,冷不丁一个声音便从隔墙后响起。

    “又何必等明日,在下却是等不及了。”声落人现,袁否已经迫不及待的从客舍推门走进了草堂,先向着郑玄长长一揖,又对着徐庶长揖到地。说,“在下袁否。拜见先生。”

    徐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愣了片刻,等他回过神来时发现袁否已经长揖拜倒。

    当下徐庶便赶紧上前搀起袁否,不管怎么说,他徐庶现在都还只是一介寒儒,而袁否却怎么说都是名门之后,人不可无傲骨,却断然不可有傲气,必要的礼仪还是要的,否则,世人岂不是要笑他徐庶无雅量?

    “公子快快请起,折煞在下了。”徐庶伸手来搀。

    袁否顺势起身,然后正视徐庶,这也是袁否第一次正面打量徐庶。

    给袁否的感觉,徐庶不像是个军师,倒像是个猛将,这在三国也算是异数了。

    这时候刘晔也从客舍走出来,跟郑玄、徐庶见礼,袁否又将刘晔介绍给徐庶,徐庶又与刘晔见礼,郑玄又命家仆添坐席,请袁否、刘晔入席。

    四人重宾主、次序重新落座,郑玄又命家仆重新烹茶。

    等家仆奉上香茗,郑玄说道:“元直,公子否已然在你面前,你有什么疑问,尽可以当面向他提问,且看看他是否明主?”

    袁否闻言忍不住向郑玄投去感激的一瞥。

    郑玄的这一番话看似没什么倾向性,其实却已经等同于在替他袁否当说客了,袁否又岂能看不出来?看起来,自己送出的上百套尚书以及未来儒学校长的宏伟构想,还是打动了郑玄这老夫子,要不然,他岂会替自己当说客?

    徐庶轻嗯了一声,问袁否说:“敢问公子,你已经在庐江大败孙策,若能及时交好荆州刘表,便足可以自保,却为何要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北上冀州,岂不知,北上冀州乃是寄人篱下?哪有留在庐江,自己当主公更自在?”

    袁否的表情便变得严肃起来,徐庶的这个问题非常的直接。

    徐庶几乎就是明摆着问袁否:实说吧,你是不是想取代袁绍以自立?

    当初刘晔投奔时,就没有问这个问题,以刘晔的性格,也问不出这样刁钻的问题。

    但是袁否很清楚,如果不能就这个问题给徐庶一个满意的答复,他就必然要与这位三国时期最顶尖的一流军师说再见了。

    袁否很快速的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刘备以仁义立身,也处处以仁义为本,陶歉三让徐州,他一再推辞,在刘表死后,刘备原本也有机会取荆州,刘备也是一再退让,可见他的仁义之道并非虚妄,但是在隆中,当诸葛亮询问他的抱负时,他却并没有避讳称帝的野心。

    由此可见,面对诸葛亮、徐庶这样的名士大贤,你最好别故弄玄虚。

    思虑既定,袁否便说道:“庐江虽好,却是四战之地,且地小民少,难有大发展,冀州虽远隔数千里,却民丰物稠,更兼有猛将名士无数,足可以为王霸之基!”

    袁否今天也是豁出去了,因为他刚才说的这番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一旦传进袁绍的耳朵里,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不过袁否相信,徐庶无论答应与否,都不会把他的话传扬出去。

    至于刘晔还有郑玄,袁否就更不担心,这两人与他却已经是利益共同体了。

    看到袁否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徐庶的眼睛便立刻亮了起来,身为军师者,最怕的就是自己的主公没有足够的野心,因为野心往往伴随着机遇,只有主公野心足够大,手下的军师才会获得充足的发挥才能的机会以及空间。

    不过,空有野心却没有与野心相匹配的魄力及能力,那只是一介草莽而已,徐庶却是不会追随这样的草莽之辈。

    当下徐庶又问袁否:“再问公子,到冀州后何以自处?”

    徐庶的这一问,考较的就是袁否的眼力、魄力及能力了。

    对于这个问题,袁否却有信心得多,当下不假思索的说:“自请随征公孙瓒,功成之后自请牧守辽东,养精蓄锐、静待时机。”

    袁否说完之后,便紧张的看着徐庶。

    袁否希望能从徐庶脸上看出点什么。

    但是遗憾的是,徐庶的表情却毫无变化,根本看不出什么。

    郑玄却似乎看出了一些什么,笑着问徐庶:“元直,如何?”

    徐庶却没有回答郑玄的问题,而是起身说:“夫子,学生自辽东返回青州这一路舟车劳顿,甚为倦怠,暂且告退。”

    说完之后,徐庶便径直扬长去了。

    “先生?先生!”袁否连喊两声,徐庶竟是充耳未闻。

    直到徐庶的身影消失,袁否都还没有回过神来,这就走了?

    郑玄却是哈哈大笑说:“公子,老夫在这给你道喜了,恭喜你得遇良才。”

    “恭喜我?”袁否讶然说,“夫子此话何意?”

    郑玄笑说:“公子没看出来么?元直已经答应了。”

    “答应了?”袁否将信将疑说,“那他为何一言不发就走了?”

    “公子是不了解元直。”郑玄摆了摆手,又说道,“元直为人耿直,恩怨分明,他既便答应出任公子你的军师,也绝不会空着双手就拜见主公,若是老夫没有料错的话,他定是回客舍替公子规划将来的宏图大略去了。”

    “是吗?”袁否却还是将信将疑。

    只不过,最终的事实却证明了郑玄的眼力。

    次日一大清早,袁否便听到有人在敲他门。

    打开客舍柴门,袁否便看到徐庶站在门外,徐庶的大眼睛一如昨日炯炯有神,只不过眼角邓隐隐带有血丝,多半真如郑玄所言,他昨夜一夜未睡。

    看到徐庶来访,袁否真是喜出望外,赶紧将徐庶让进客舍。

    接下来,袁否与徐庶就在郑玄老夫子的客舍做了一席长谈,其中内容除了袁否、徐庶这两个当事人,就只有刘晔知道,一席长谈之后,袁否便迅速委任徐庶为己军的军师,而且还不是那种仅只有谏议权的军师,而是拥有临机决断大权的军师。(未完待续。。)

第264章 麒麟儿

    接下来几天,袁否是成天彻夜的与徐庶长谈。○

    以前读史书,看到刘备与诸葛亮、鲁肃与孙权彻夜长谈、抵足而眠,袁否内心是深表怀疑的,真有那么多好说的?

    但是在遇到徐庶之后,袁否却开始相信,这或许是真的。

    与刘晔相比,徐庶年龄差不多要大十岁,所以无论学识、阅历还是对各地风土人情的了解都要胜出不少,刘晔只知道辽东公孙度无大志,可以取代,徐庶却知道公孙度几乎将外迁辽东的青州世家得罪了个遍,与辽东本地豪强也不怎么融洽。

    徐庶还特意向袁否举了个例子,即墨氏。

    即墨氏也是青州有名的望族了,族中丁口虽然一向不多,但从战国时代的齐国起,即墨氏在青州便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黄巾贼起事,青州成了重灾区,即墨氏为了避祸,便举族迁往辽东。

    按照道理说,像即墨氏这样的名门望族来到辽东,公孙度理应善加笼络。

    然而,公孙度父子却因为即墨氏财货颇丰兼且人丁稀少,就肆意的欺压,即墨氏的家主即墨亮因为不堪受辱,在狱中自杀。

    徐庶与袁否连续几天彻夜长谈,有一多半倒是在说辽东。

    对于辽东这块未来的立足之地,袁否自然也是极其关心,直恨不得徐庶能把有关辽东的所有一切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他。

    然而,时间终究是有限的。

    三天之后,袁谭派出的信使就到了高密。

    信使带来了袁谭的口信。说是袁绍已经知道袁否抵达青州的消息。并且还亲自赶来平原迎接来了。袁谭希望袁否能够早些返回临淄,然后随他一并前往平原。

    听说袁绍亲自赶来平原迎接自己,袁否哪还敢怠慢,当下赶紧带着刘晔、徐盛还有新收的军师徐庶急急赶回临淄,在临淄城与袁谭汇合之后,又昼夜兼程赶往平原。

    一行人再加数百从骑,急行三昼夜后到了黄河岸边,在高唐港渡过黄河。再往前走不到百里便是平原。

    早有快马将袁谭、袁否到来的消息提前报到了平原。

    所以,当袁谭、袁否一行到达时,袁绍已经带着另外几个儿子以及一干文武重臣早早的等在平原南门外了。

    看着前方那黑压压的人潮以及连绵不绝的牛马驴车,袁否不禁心头一凛。

    因为官渡之败,世人皆以为袁绍乃是无能之辈,皆只记住了袁绍的外宽内忌以及刚愎自用,然而眼见为实,眼前的一募却告诉袁否,史书所载或许是错的,袁绍并非世人所想象的那般无能。若不然,也不可能闯下偌大局面。

    别的姑且不说。光是今天这阵仗,就足见他的不凡。

    他袁否不过袁氏一庶子,虽与袁绍亲近,却也不值得袁绍如此兴师动众,大张旗鼓亲出数百里来平原迎接,传国玉玺虽是天下奇珍,也是袁绍久欲而不可得之宝物,却也不足以袁绍摆下这么大阵仗。

    所有的这一切,就只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袁绍在借此事大做文章,向全天下昭示他的宽阔胸襟,你们看,袁术这个家族败类几次与我做对,但是他的儿子穷途末路前来投奔我,我还是不计前嫌的,我非但不计前嫌,我还要给予他最好的礼遇,这不,我都迎到平原了。

    袁否有理由相信,今天之后,袁绍的名声将会更加的响亮,慕名前来投奔他的英雄豪杰也会更加多。

    袁否忍不住回头看徐庶一眼。

    徐庶便打马上前,小声说道:“公子只需动之以情即可。”

    有了徐庶的提点,袁否心神大定,当下与袁谭打马上前。

    几乎是在袁否看到袁绍车驾的同时,袁绍也远远的看到了他们的到来。

    袁绍长得极英俊,简直堪称人样子,而且才五十刚出头,正是精力最充沛、阅历又丰富的壮年,也是最富人格魅力的人生阶段,关于这点,只要看看他身后的那一干文武重臣看他的眼神就能够感觉到。

    那一干文武重臣,看向袁绍的目光,那是一个赛一个的透着尊敬之色。

    看到袁谭、袁否一行人马缓缓走近,袁绍回顾身后的文武重臣,笑道:“诸公,吾家的麒麟儿,至矣。”

    “恭喜主公。”

    “贺喜主公。”

    “公主否诚乃人中之凤。”

    “说是麒麟也毫不为过。”

    “主公有公子否之襄助,诚可谓如虎添翼也。”

    “公子否乃人中之龙凤,也只有主公才能驾驭得了。”

    袁绍话音方落,身后的一干文武重臣便纷纷出言附和。

    袁绍听了之后大为高兴,竟没发现人群中却有两人面露忧虑之色。

    不片刻,袁否一行便来到南门外,双方距离还有上千步,袁否便弃马步行,距离袁绍车驾还有百步,甚至还没看清楚袁绍的长相,袁否便仆地跪倒,一边厢嚎啕大哭,一边厢膝行上前,将子侄辈的孝道做到极致。

    “伯父,伯父哪。”

    “侄儿想死你了。”

    “侄儿终于活着见到您了,嗷嗷……”

    “此前在兖州时,侄儿真以为这辈子再见不着你了,嗷嗷嗷……”

    看到袁否如此做派,绝大部份冀州文武交口称赞,只有那两个面露忧色的文士,脸上的忧虑之色却更加浓郁了。

    袁绍却被袁否的大哭勾动了心事,也是虎目泛红。

    可能是因为身世相近的缘故,袁绍每次看到袁否,就总会想起年轻时候的自己。

    当下袁绍大步上前,用力将袁否从地上搀起,然后轻拍着袁否的肩背,和声说:“好了好了,显责,没有事了,到了冀州了,就没事了,只要有伯父在,这天就塌不下来,咱们袁氏的天就永远塌不下来。”

    袁否却继续嚎啕大哭。

    袁绍再三相劝,袁否才止住悲声。

    有些事不能做太过火,大老爷们偶尔哭几声,那是至慈至孝,可要是哭个不停,那就是忸怩作态,跟个小娘无疑,也是会让别人看轻的。

    袁绍又牵着袁否的手,逐一介绍他身边的人。

    “显责,这是你仲兄,袁熙。”袁绍先指着右手边第一人介绍。

    袁否定睛看去,却是个看上去约摸二十出头,瘦弱的公子哥,这人便是袁熙了,袁熙在历史上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唯一让能够人记住的,就是他娶了一个漂亮老婆,甄宓,不过最后甄宓却成了曹丕的皇后。

    当下袁否大礼参拜说:“小弟拜见仲兄。”

    “贤弟快免礼,免礼。”袁熙赶紧伸手来搀。

    袁否顺势起身,袁绍又指着袁熙身边的男子介绍:“这是你季兄,袁尚。”

    袁否看清楚后,忍不住在心里大骂老天爷不开眼,尼妹的,这天底下还真有这么漂亮的男人?真的,这已经不能用俊或者帅来形容了,只能够用漂亮来形容,这袁尚若是换上一身女装,差不多就能取代貂蝉去演美人计了。

    “小弟拜见季兄。”袁否继续大礼参拜。

    “贤弟免礼。”袁尚就比袁熙矜持多了,只是微微颔首,也没有伸手搀。

    两相对比,袁否立刻就感觉到袁熙、袁尚在整个袁氏集团中的地位迥异,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袁熙既非长子,亦非嫡子,而只是袁绍爱妾所生,在袁氏集团的地位自然没法跟长子袁谭、嫡子袁尚相比,便是幼子袁买他也比不了。

    对于袁尚的矜持,袁绍不以为意,又指着袁尚身边一个年幼五六岁的小童介绍说:“这却是你的幼弟,袁买。”

    介绍袁买时,袁绍眸子里流露出的满满都是父爱。

    袁否不由得想到了官渡之战时的一个插曲,官渡大战之前,刘备曾经邀请袁绍出兵,一起讨伐曹操,袁绍都已经答应了,刘备也已经出兵了,但在袁绍出兵之前,他的幼子袁买却生了场重病,然后就没心思打仗了。

    等袁买病好,刘备早让曹操给收拾了,战机也消失了。

    不等袁否上前见礼,那小童便已经抢先跪倒在地,说:“小弟袁买,拜见季兄。”

    拜见季兄?袁否明显愣了一下,这是什么个情况?袁绍要拿自己跟他的几个儿子一起叙年齿、定长幼?虽然说这并不意味着他袁否就跟袁谭、袁尚他们同样拥有了继承权,但只是这个姿态,就足以显现出袁绍的过人胸襟了。

    一霎那间,袁否内心甚至生出了一种愧疚感。

    袁绍待他如此之厚,他却还想着算计他,是不是太不是东西了?

    不过袁否终是袁否,早已经在与孙策、曹操的较量中蜕变为枭雄,何谓枭?枭可是连生母都吃的恶禽!袁否只是轻轻的一晃脑袋,便将心底刚刚升起的愧疚之情逐走,然后上前亲热的搀起袁买,笑着说:“呵,贤弟快请起。”

    介绍完了几个儿子,袁绍又接着介绍左手边的文官武将。

    袁否也打起了精神,他可不想在与河北文武的初见面时,就留下不良印象,当然了,袁否更不想在他们心中留下野心勃勃的印象,否则,这帮文官武将三天两头在袁绍的耳朵边说他的坏话,他的日子还怎么过?

    “显责,这位是淳于琼将军。”

    “显责,这位乃是鞠义将军。”

    “显责,这位是田丰先生。”

    “显责,这位是沮授先生。”(未完待续。。)

第265章 亲事

    当袁绍介绍到田丰、沮授时,袁否执礼便愈加恭敬。£∝UU小说,www.uu234.com

    别人或许不知道田丰、沮授是什么样的人,可袁否作为穿越者,却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两人的能力以及价值。

    毫不夸张的说,田丰、沮授的能力相比荀彧等人也是不遑多让。

    只可惜,袁绍却没有重用这两人,或者说没有采纳两人的忠言,最终导致了官渡之战的惨败。

    当下袁否长揖到地说:“袁否拜见两位先生。”

    “公子客气了。”田丰、沮授也急忙拱手回礼。

    袁否再揖起身,开始正面打量两人,发现田丰身材高大、丰神俊朗,跟袁绍一样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沮授却是身材瘦削,一袭宽松的葛袍就像披在一副骨头架子上,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不过,沮授的一双眼睛却极其有神。

    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袁否一眼就看出,田丰、沮授对他明显是深怀戒心。

    这个发现令袁否的心顿时为之一沉,毫不夸和的说,田丰、沮授乃是河北文臣之首,如果这两个人都对他深怀戒心,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文臣的态度,继而就会影响到袁绍对待他的态度,这可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结果。

    袁绍又继续向袁否介绍其余的文武。

    不得不说,袁绍手下还真的是人才济济。

    文有田丰、沮授、逢纪、审配、郭图、辛评、许攸、荀谌、陈琳等,武将的阵容则更是奢华,淳于琼、鞠义、颜良、文丑、韩猛、蒋奇、张郃、高览、蒋义渠。随便哪个都是大将之才。差不多都能独挡一面。

    单单就阵容而言。袁绍集团比曹操集团更加的豪华。

    于是袁否就越来越想不明白一件事情,官渡之战,袁绍究竟是怎么败的?

    袁否拥有比曹操更豪华的文武班底,拥有比曹操更多更精锐的军队,拥有比曹操宽裕得多的后勤保障,袁绍本人也并非是蠢材,按道理来说,怎么不应该输掉官渡之战。可最终他却输了,其原因何在?

    后世的史学家进行剖析时,大多都将战败的原因归结到袁绍的性格上,正因为袁绍性格上的缺陷,促使他每每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断,从而葬送了大好战局,但袁否并不认同这个判断,袁绍性格上有缺陷,他手下的田丰、沮授等人却没有。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袁绍乾纲独断。不听田丰、沮授等人的忠言呢?

    带着这个巨大的问号,袁否上了袁绍的黄金马车。为了表示对袁否这个侄子的器重,袁绍特的允许袁否与他同乘一车。

    车队沿着宽阔平坦的官道往西行进还不到五十里,官道两侧便出现了大片大片良田,而且还是北方较少见的水田,田里程植的也不再是小麦,而是水稻。

    眼下已经进入到深秋,稻草里的水稻已经金灿灿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已经垂到地头,眼看就是一场罕有的大丰收。

    这个不能不让人惊奇,要知道,曹老大的兖州相对更加靠南,可兖州种植的大多都是小麦,而且还是春小麦!所谓春小麦,就是指春天播种,秋天收割的小麦,冬小麦则指冬天播种,来年夏天收割的小麦。

    北方因为天气太冷,所以只能种植春小麦。

    譬如关中的八百里秦川,种的都是春小麦。

    至于水稻,在北方就更罕见,但邺郡种的的确是水稻。

    关于这个,还得归功于战国时代魏国的一代能吏,西门豹。

    西门豹治邺,不仅狠狠的打击了邺郡地方的豪强,尤其是与地方豪强、官吏互相勾结欺压百姓的巫女,他还在漳河边开凿了六条水渠,贯穿整个漳河平原,使整个漳河平原成了北方的鱼米之乡,西门豹也由此得以名垂青史。

    袁绍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天下最有实力的诸侯,之所以能够打败公孙瓒,一大半得归功于这漳河平原,若是没有这漳河平原向其提供军粮,使得袁绍没有后顾之忧,要想打败公孙瓒又谈何容易?

    相比之下,曹老大由于缺一块稳定的后勤基地,小日子过得就比较艰难。

    就说眼下,曹老大二十万大军都已经兵临沛郡,可由于军粮不继,曹操愣是不敢发动讨伐吕布的战争。

    由丰饶的漳河平原,袁否一下就想到了东北平原。

    漳河平原其实就是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中国北方仅有的两块能够种植水稻的沃土,而且东北平原的黑土地比起华北平原更肥沃,一旦加以开垦,东北平原就将会源源不断的产出优质大米,并支撑起袁否争霸天下的征途。

    想到这里,袁否的心便立刻变得热切起来,直恨不得现在就向袁绍讨封。

    袁绍看到袁否自登上马车之后便闭口不说,只是看着窗外的田野发呆,便问道:“显责你在想什么呢?”

    袁否如梦方醒,连忙说:“回伯父话,小侄在想,这次到了冀州,定要好好表现,绝不能丢伯父的脸,更不能辜负伯父对小侄的期许。”

    袁否的话令袁绍大为受用,当下轻拍着袁否脑袋说:“不过你也不要有太大压力。”

    接着袁绍又问起了袁术“遇害”的始末,袁否一五一十全都说了,袁绍听了之后也是唏嘘不已,虽说袁术跟他不对付,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袁字,不管怎么说,袁术也是他同父异母的亲弟弟,而且袁术也已经有了悔过之意。

    当下袁绍便揭过这事不提,转移话题说:“显责,我听显思说你订婚了。”

    袁否说:“是的,伯父,小侄已经与庐江乔氏的女公子小乔订下了亲事。”

    “庐江乔氏?”袁绍却摆了摆手,说道,“乔氏在庐江或许还算是豪门,但是配我们袁氏子弟却还是有些寒碜了,那个小乔,最多当你小妾。”

    袁否闻言便嘎了一声,这是怎么说的?

    袁否正要解释几句,袁绍却又不由分说的接着说道:“显责,伯父已经替你定下了一门亲事,女方乃冀州大族,甄氏!”

    袁否闻言一愣,下意识说:“甄氏?”

    袁绍所说的这个甄氏,该不会就是那个甄氏吧?

    “嗯,甄氏。”袁绍点头说,“甄氏乃大汉太保甄邯之后,乃是冀州显族,不仅地位显赫无比,家资更殷实无比,显责你若能成为甄氏的女婿,诚可谓如鱼得水。”

    听到袁绍这话,袁否就基本确定这就是历史上的甄氏,甄宓所在的家族了。

    史载甄氏乃是中山巨富,袁绍之所以要促成这门亲事,多半是看上了甄氏的财富,希望通过这桩政治婚姻,将甄氏捆绑在袁氏这辆战车之上。

    不过在历史上,与甄氏联姻的应该是袁熙,现在却不知何故变成了他袁否。

    既然袁绍都已经开了口,再加上甄宓又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人儿,袁否当然不可能拒绝,就算小乔不乐意闹别扭,大不了多哄哄她就是了,可就在袁否准备顺水推舟答应这门亲事的当口,却忽然福至心灵,信口问道:“伯父,这个甄家小娘不会巨丑无比吧?”

    袁否忽然觉得,他恐怕不能在袁绍面前表现得太过老成,而应该更像个少年人。

    “混帐东西,你眼里就只有女人的姿色么?”袁绍闻言,脸上果然露出了愠色,似乎对袁否关心甄氏容貌十分生气,但袁否却分明从袁绍的眸子深处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那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反正,他这次又赌对了。

    袁绍稍稍的流露了一下怒意,又马上说道:“伯父已经命府上的仆妇暗中去中山甄府看过甄家的小娘了,据说甄家的小娘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儿,至少比起你的那个小乔,只会更加的漂亮,却是便宜你这个竖子了。”

    袁否闻言立刻笑逐颜开,说道:“这敢情好,小侄别的都不喜欢,就喜欢美人,小侄先在这里谢过伯父,成亲之日,伯父定要多喝几杯。”

    “你呀?”袁绍指了指袁否,也跟着微笑起来。

    在袁绍的笑容里面,袁否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原先横亘在他和袁绍之间的那一层若有若无的隔阂,正在慢慢消融,袁否有理由相信,随着他与袁绍相处的时间的增加,他有足够的把握取得袁绍的信任。

    说到底,袁绍却也是个十分看重亲情的人。

    官道平坦,一路行进甚速,旬日之后,袁绍车驾便回到了邺城。

    邺城军民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都挤在东门外等着看袁否这个袁氏的麒麟儿。

    不得不说,袁否在河北的名声已经极响亮,他人还在平原郡呢,邺城这边上至公侯,下至贩夫走卒,就都已经在谈论他了,不少大家闺秀更连夜赶绣荷包,想着等袁否到邺城,能把她亲手绣的荷包扔到他的身上去。

    所以,听说袁否终于到达邺城,整个邺城顿时间万人空巷,都涌出东门看袁否来了,乍一眼看去,但只见黑压压都是人头。(未完待续。。)

第266章 暗流汹涌

    袁绍是个极度喜欢排场,或者说是个极度喜欢出风头的人,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可以大出风头的机会。UU小说,www.uu234.com

    离夹道欢迎的人潮还有好几里地,袁绍便早早的让人准备好了两匹宝马。

    这两匹宝马是袁绍花重金从西域购买的汗血马,不仅爆发力惊人,耐力也十分惊人,不过最惹袁绍喜爱的,却是它们的高大挺拔以及神骏的长相,尤其那一头火红色的鬃毛,在朝阳的照耀下,就跟燃烧的火焰似的,袁绍着实喜爱。

    宝马配上金鞍,更显神骏非凡,旁边的西凉马跟这两匹宝马一比,立刻成了土鸡。

    袁绍牵着袁否手走出黄金马车,也不用人搀扶,也不需要垫脚石,直接一个纵身,就轻盈的落到了其中一匹宝马的马背上,然后再用力一勒马缰,胯下的宝马顿时长嘶一声,人立而起,两只硕大的铁蹄在空中踢腾了好半天,才重重顿地。

    看到袁绍如此雄姿,四周的文官武将以及军民百姓便震天价叫好。

    袁否看得心头一凛,这才猛然想起袁绍也是武将出身,当初还曾经率军诛杀宦官。

    “显责,你还愣着干什么?快上马。”袁绍稍稍一松马缰,一回头看到袁否还站在马车的车辕之上,便招手说,“上马,快上马。”

    “纳尼?”袁否闻言,便是猛的一愣。

    这是什么节奏?袁绍邀请自己与他同乘一车也就罢了,现在居然还要请自己与他并驾入城,一起接受万民的欢呼?

    这个貌似有些过了罢?

    不仅袁否。便是田丰、沮授、淳于琼、鞠义等文武大臣也是目瞪口呆。袁绍的几个儿子也是表情各异。

    袁谭内心也有些妒忌。不过更多的却是替袁否感到高兴。

    无论如何,袁否的到来都只会加强自己一系的势力,不是么?

    袁熙却只是用阴郁的眼神看着袁否,从他的表情上,根本看不出什么。

    袁尚却已经气得俊脸铁青,由于母亲刘氏是冀州大族,所以袁尚很容易就获得了冀州本地士族的支持,但是。凡事有得必有失,他在获得冀州本地士族支持的同时,却也失去了外来士族的支持,譬如郭图、辛评,就彻底投向了袁谭。

    袁否还没到冀州,就已经在青州跟袁谭搅在一块,袁尚直接就把他打入了袁谭一系,内心自然视袁否为死敌。

    现在袁否受到袁绍如此礼遇,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特别是现在他母亲的地位也很微妙,这就更加剧了袁尚的危机感。

    袁买年幼。却是什么都不懂,立刻嚷嚷着对袁绍说:“阿翁阿翁。阿买也要骑大马,阿买也要骑大马。”

    “好,阿买也骑大马。”袁绍呵呵一笑,从马背上一个弯腰抄手,就把跑到旁边的袁买抱将起来,放在了马鞍前,袁买立刻握住了粗粗的马缰,先抖了一下,然后学着袁绍刚才的样子大喊,“驾,驾驾驾……”

    看到袁买这副萌样,袁绍立刻大笑起来。

    看着袁绍放声大笑,袁否能够感觉得到,他是真的喜爱这个幼子,这也就不奇怪,当初他会因袁买生病而耽误军国大事,就不知道,这个袁买最后结局如何?历史上好像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个袁买的生平,多半应该是夭亡了。

    至于说为何为夭亡,只怕就是因为袁绍太宠爱他了。

    想到这里,袁否便忍不住回头扫了一眼袁绍另外三个儿子,果然,袁否几乎同时从袁谭还有袁尚的眸子深处看到了妒忌,从袁尚眸子里流露出的,除了妒嫉,还有一丝冷意,袁否心头便是一跳,袁买别是让袁尚给弄死的吧?

    想想也是不无可能,官渡之战前,袁绍连出征都要带着袁买,可是官渡之战败后,史书就再无关于袁买的只言片语记载,袁绍死后,史书上倒是有关于袁绍夫人刘氏的记载,却是刘氏将袁绍最宠爱的四个小妾切成了人彘。

    把一个人切成人彘,那得有多大的恨?

    显而易见,刘氏吃过袁绍这几个宠妾的苦头。

    不出意外,袁买的生母必然是这四个宠妾中的一个。

    袁否就不能不联想,袁买之所以得宠,多半是因为爱屋及屋。

    因为袁绍宠爱袁买的生母,所以袁买也跟着得宠,如此一来,袁绍正妻刘氏的地位只怕就十分微妙了,虽说刘氏有冀州大旗审氏、逢氏的鼎力支持,但如果袁绍铁了心要休妻,他们也是没辙的。

    这么说来,冀州袁氏在平静的表面下,其实也是暗流汹涌。

    话说回来,这对于他来说却再好不过,袁氏越是暗流汹涌,他才越发容易居中取事?若是袁谭兄弟几个铁板一块,那他还玩个屁?

    不得不说,袁否的洞察力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准了。

    仅仅凭借袁绍抱袁买上马这么个细节,他就初步窥破了袁绍集团的权力格局。

    袁绍再一次催促袁否上马,袁否知道现在不是矫情的时候,当下先跳下马车,然后走到另一匹宝马前,不过他可做不到像袁绍那样式的上马,只能老老实实踩着踏脚板,然后翻身上马,上马的过程当中还故意出点小状况。

    袁绍便哈哈大笑,说:“显责,你这身板还需锻炼。”

    说完,袁绍回头远远的扫了一眼跟随在冀州文武身后的纪灵、梁纲、徐盛、甘宁等袁否旧部一眼,朗声说道:“回头伯父给你找一个武艺高强的老师,让他教授你武艺,顺便也帮助你锻体。”

    袁否随口问道:“却不知,伯父给小侄找的老师是何人?”

    “颜良颜文恒。”袁绍说,“此人乃我河北四庭柱之首,够资格当你老师吧?”

    袁否闻言大喜,赶紧在马背上拱手作揖说:“够够,当然够,小侄若能拜在颜良将军的座下习武,实乃生平一大幸事,小侄多谢伯父。”

    袁绍哈哈一笑,抱着袁买一抖马缰,说道:“走,随伯父回家!”

    袁否嗳了一声,赶紧也跟着抖马缰,却刻意落后袁绍半个马头。

    邺城东门外的这条大道明显刚刚才整修过,不仅宽阔可容四辆马车齐头并进,两侧甚至还种植了花草树木。

    不少顽童就干脆爬到了树上看热闹。

    当袁绍、袁否先后步入大道,早就等候在大道两侧的邺城百姓顿时欢呼起来,若不是大道两侧的甲兵守着,还真可能酿成大患。

    袁否一边策马紧跟袁绍,一边留心观察夹道欢迎的百姓。

    从衣着看,人群中穿金戴银、披红挂绿的人也是不老少,这除了说明冀州确实富庶,更说明冀州的风气并不怎么好,不过想想也挺正常,有袁绍这么个好大喜功的主公,治下的文武官员、小史以及庶民自然是有样学样。

    单从这一点,袁否便看出了袁绍集团的隐忧。

    相比较之下,袁否在此前奔袭许昌的一路上,所看到的兖州风情却大相径庭,在兖州不仅百姓衣着朴素,便士子儒生也很低调,鲜衣怒马在兖州几乎就没见到过,在是在冀州,放眼看去,满目尽是鲜衣怒马、华服锦裘。

    不过袁否自然不会去跟袁绍说这个。

    袁绍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揭他的短,触他霉头,他又岂会犯这样的错误?

    当下袁绍喟然说道:“伯父,小侄尤记得九岁那年初来邺城时,邺城方遭兵灾,百业凋弊,百姓流离失所,不想几年过去,邺城在伯父治下竟已如此繁华,其地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几欲赛过东都洛阳了。”

    袁否的这顶高帽子,着实挠到了袁绍的痒处。

    袁绍自从反客为主,从韩馥手里夺得冀州后,客观公允的说,还是给冀州百姓带来了相对安定的生活,至少以邺城为中心的这一块区域,已经很多年没有遭过兵灾了,你再看看大汉十三州的另外十二个州,除了地处南荒的交州,哪个不是兵祸连结?

    袁绍也一向以治邺有功而自诩。

    很少有人知道,一开始袁绍的志向其实只是想当一个能吏,所以他才会很傻很天真的跟曹操商量:是不是另立刘虞为皇帝?因为刘虞当了皇帝,他袁绍就有拥戴之功,就可以成为权力最大的大臣,从此大展手脚了。

    结果曹操根本不来气,事情就没干成。

    不过这已经是从前的老黄历了,现在,袁绍的野心已随着治下地盘的扩大,自身实力的增加而迅速膨胀,现在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当一个能吏了,现在他想要当皇帝了,要不然他也不会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去迎接袁否。

    别人或许都以为,他袁绍这么做是为了向天下士子展示他的胸襟。

    只有袁绍自己知道,他这么做根本就只是为了玉玺。

    袁否忙着观察冀州的军民百姓,却不知道身后也有别人在观察他。

    一个头戴峨冠的清矍老者从袁否身上收回目光,对身边的文士说:“正南兄,关于公子否入邺,你是怎么看的?”

    文士摇摇头,叹道:“冀州从此多事矣。”(未完待续。。)

第267章 激辩

    接下来几天,袁绍在他的大将军府大摆筵席,宴请冀州所有六百石以上的文武官员以及河北所有的名士、豪强以及各大世家的代表人物,并且在筵席上再次郑而重之的向来宾介绍了袁氏的麒麟儿——袁否。UU小说,www.uu234.com

    不可避免的,袁否的那点事也被袁绍一而再、再而三的拿出来显摆。

    在袁绍幽默、风趣、生动的叙述中,曹老大、孙策还有周瑜很不幸的成了反面衬托,总被袁否各种吊打。

    总而言之,袁否算是正式踏入冀州权利场了。

    套用后世的官场术语,就是袁否正式进入了冀州人民的政治生活了,从今而后,贩夫走卒在茶余饭后多了份谈资,大家闺秀在寂寞无聊之时多了个相思的对象,而冀州官场的那些日逐边缘化的官员也多了份念想。

    当然了,袁氏的世子之争也势必会变得更加的朴朔迷离。

    烟花散尽,一切事物终究都要回归本真,三天流水筵席之后,一个议题就迅速提上议事日程——该如何安排袁否?

    “在下以为,坚决不能以公子否为主将!”

    审配从席上跪坐起身,先是目光炯炯的环视了大堂上所有的官员一圈,又返身向着袁绍长长一揖,义正词严的说,“主公岂不闻,尾大不掉乎?”

    尾大不掉,说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灵王的典故。

    楚灵王熊虔打算封他的弟弟熊弃疾为蔡公,去询问大臣申无宇的意见,申无宇说。树枝大了一定会折。尾巴大了就不听使唤。意思是说,不能够封熊弃疾为蔡公,熊虔不听,依然封熊弃疾为蔡公并且让他去治理蔡地。

    最后熊弃疾果然篡位,便是楚平王。

    审配提及尾大不掉这个典故,就是想提醒袁绍,袁否虽然是袁氏子弟,却是旁支。一旦旁支的势力太大,就必然会威胁到嫡支。

    审配的出发点当然是没问题,但他选的典故却不怎么恰当。

    郭图立刻抓住了审配的纰漏,起身先是向着袁绍毕恭毕敬的长长一揖,再转身面对审配时却已经变得疾言厉色,大声说:“主公英明神武,宽刑罚、减赋税,又岂是楚灵王熊虔此等穷奢极欲、横征暴敛之国君能比?”

    辛评也不失时机的帮腔,说道:“公则兄所言极是,若非楚灵王熊虔穷奢极欲。郢城百姓又岂会揭竿而起?楚平王熊弃疾虽据蔡地,拥兵十万。若非楚灵王熊虔横征暴敛,他又岂会起兵伐郢,为民请命?”

    郭图说:“所以,只要君主立身恃正,治国有方,又何惧臣下尾大不掉?”

    辛评说:“反之,若是君主立身不正,治国无方,纵旁系子弟不在其位,焉知外姓臣子就不会篡位?从三皇五帝以下,外姓篡位的例子还少吗?远的就先不说了,本朝便有王莽之先例在,元图兄又怎么不说呢?”

    郭图又回过身向着袁绍长长一揖,说道:“主公威加海内,普天之下无不归心,率土之滨无不咸服,而今公子否不远万里携传国玉玺来归,更足以证明主公乃是天命之子,公子否或许颇知兵,又岂能与主公相提并论?又哪来尾大不掉之虑乎?”

    郭图、辛评一唱一和,把审配驳得哑口无言,也没办法再反驳了。

    因为再反驳下去,就等同于在说袁绍的功绩以及名声有可能会被侄子袁否盖过,这岂不是在打袁绍的脸?袁绍他能高兴?

    审配讷讷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逢纪便连忙出面圆场,解释说:“主公,正南并没有拿您与楚灵王相比较的意思,他只是担心公子否手握重兵后,会不利于袁氏基业之传承。”

    袁绍大度的摆了摆手,说:“正南之为人,孤甚清楚。”

    “主公明鉴。”审配又是感激,又是羞愧,却再不敢提反对的话了。

    袁绍又把目光转向田丰,问道:“元皓,你的意思呢?”

    田丰整理了一下措辞,沉声说:“主公,在下以为,对公子否不可不防。”

    “不可不防?”袁绍闻言一下就蹙紧了眉头,他没想到田丰也反对他起用袁否。

    坐在田丰下首的郭图还有辛评的脸色也一下阴沉了下来,田丰会出言反对,倒是挺出乎他们预料的,此公和沮授还有许攸、荀谌可是一向不参与派系之争的,可今天,田丰为何一反常态出言反对?

    难道说,田丰已经暗中倒向袁尚?

    想到这,郭图、辛评的心便不住的下沉。

    审配和逢纪闻言却是大喜过望,当下袁氏的世子之争已经趋于白热化,袁谭一系与袁尚一系日趋水火不容,但在这场嫡位争夺战中,冀州官场的几位重量级人物却始终保持着超然于外的立场,他们便是田丰、沮授、许攸还有荀谌。

    其中尤以许攸、田丰最受袁绍器重,地位最高。

    袁尚也曾想方设法拉笼田丰、许攸,均遭二人婉拒。

    却不料,田丰今天竟然主动替自己一方说起话来了,这是不是意味着,由于公子否的到来,打破了冀州的平衡格局,所以田丰、沮授决定加入公子尚一系,以对抗势力正在急剧膨胀的公子谭一系呢?若如此,却是再好不过。

    然而,田丰接下来的另一句话却立刻击碎了他的幻想。

    田丰微微一顿,接着说:“公子否不可不防,却也不能不用。”

    听到田丰这句,刚刚还在暗中兴奋的审配、逢纪便立刻腹腓不已,而郭图、辛评眸子里却重新浮起了希冀之色。

    袁绍闹了个满头雾水,问道:“元皓,你有话尽管直说。”

    田丰便说道:“主公。公子否的用兵之能。已经无需在下多说了。他在寿春、庐江以及汝南的表现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便说公子否是当世兵家,想必孙策、周瑜还有曹操他们也绝不会有什么意见,所以,主公若不用公子否,可谓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

    袁绍深以为然说:“不错,孤也是这么想的,袁氏有如此麒麟儿。孤若不用,定然会遭天谴的。”停顿了一下,袁绍又说,“那你方才说,不可不防又是何意?”

    田丰说:“在下的意思,不可以公子否为主将,大军还是主公亲领比较好。”

    袁绍说:“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孤既然决意要启用否儿。那自然便要对他有足够的信任,当初刘邦登坛拜将。对韩信表现出足够的信任,方得以开创本朝四百年基业,孤若是亲往,于否儿恐颇多擎肘,怕是反而坏事。”

    说袁绍天真也好,说他大度也罢,袁绍还真的有委任袁否为主将,率领河北大军征讨公孙瓒的念头,当然了,袁绍敢这么做,自然也有他的底气在,汉代以孝治天下,袁绍自信只要他还活着,袁否就绝不会萌生异心。

    至于他死之后的事情,那还早呢。

    袁绍现在才五十出头,往少了说,也至少还有十年光阴。

    有十年岁月未雨绸缪,足够袁绍安排好一切身后之事了。

    所以袁绍绝不介意将大军交给袁否,因为他有足够自信,今天他能把兵权给袁否,明天他也能够把兵权从容收回。

    但袁绍才刚刚说出口,便遭到了审配的激烈反对。

    眼看连田丰也不足以让袁绍改变主意,眼看由袁否领军出征的局面就要成为定局,审配顿时急了,连连给逢纪使眼色。

    逢纪会意,赶紧起身说道:“主公,在下倒是有一主意。”

    袁绍说道:“哦,元图有什么好主意?快说来与大伙听听。”

    逢纪说道:“主公,阎柔不是刚刚谴使来邺城,意图与我联兵讨伐公孙瓒么?主公何不以公子否为将,领一路偏师从上谷、代郡出塞,协同各路胡骑从辽西夹击公孙瓒?如此公孙瓒腹背受敌,覆灭只在旦夕之间矣。”

    “胡扯!”郭图立刻反驳,“阎柔说与我联兵,只是嘴上说说,他的真正意图,元图你难道还不知道?这分明是塞北的乌桓、鲜卑各部穷困潦倒,过不了冬了,他分明是向我讨要粮草来了,又哪是真心想要什么联兵?”

    逢纪说道:“胡人缺粮,给他们便是,只要他们愿意出兵会盟。”

    辛评说道:“既便给粮,胡人也绝不会出兵,以前我们又不是没吃过这样的亏。”

    审配说道:“以前我们屡屡吃亏,是因为我们缺一个能够统合各部胡骑的大将,可是现在有了公子否,又何愁各路胡骑不会聚集在公子否的将旗下?何况公子否终究年轻,主公骤然委任为大将,河北将士难免会不服,但若公子否能够在塞北成功的统合各路胡骑,他日主公再委为大将,军中将士谁还敢不服?”

    这下子轮到郭图、辛评哑口无言了。

    还能够说什么呢?审配、逢纪已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了!

    袁绍也觉得审配有道理,问田丰说:“元皓,你的意思呢?”

    田丰拱手作揖说:“主公,在下以为正南兄所言在理,可以一试。”

    袁绍又把目光投向坐在左侧最上首的中年文士,问道:“子远,你说呢?”

    这个身材瘦小的中年文士却是袁绍麾下首席智囊许攸,许攸摸了摸颔下的柳须,沉吟着说道:“主公,在下也以为公子否初来乍到,骤然登高位恐非好事,先令公子否率偏师从旁征伐,慢慢积累军功,这才是正途。”

    “善,那就这么定了。”袁绍一拍大腿,又说,“现在再来议议,给予否儿的这路偏师以多少兵力为好?”(未完待续。。)

第268章 颜良

    大将军府的议事仍未结束,几位公子府上却已经开始躁动起来。》UU小说,www.uu234.com

    阿奴时不时的就看看窗外,显得心神不定,以至于好几次出错,将绣面上的一只鸳鸯生生绣成了野鸡,直到小若榴提醒她才反应过来,当下便羞红了俏脸,然后用剪刀将绣面剪成碎片扔进竹篓。

    “阿奴姊,你好像有些心神不定呢?”小若榴说道。

    从青州时开始,小若榴就在袁否的授意下,开始有意识的接近阿奴,小若榴原本就是个苦命的孩子,阿奴也是很小就被卖入袁府为奴,两人身世相近同病相怜,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相处,已经好得跟姐妹似的。

    “哪有。”阿奴摇了摇头,心不在焉的说道,“我原本就不善于女红。”

    小若榴嫣然一笑,说道:“阿奴姊,你是不是因为无法博取公子谭的欢心而苦恼?”

    阿奴闻言明显愣了一下,小若榴的这句话可以说是说到她的心里了,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她背后那人,都希望她能够获得袁谭的垂青,可惜的是,自从她被送到公子谭身边,公子谭就从未用正眼看过她一下,更不要说一亲芳泽了。

    看着笑靥迷人的小若榴,阿奴忽然间想到了公子否与他这个侍婢之间的各种亲昵,看得出来,公子否非常的喜爱他的这个侍婢,这也说明,小若榴妹妹在博取男人欢心方面,似乎很有一手呢。

    当下阿奴满脸希冀的说:“若榴妹妹,你能帮助我吗?”

    小若榴轻嗯了一声。说:“月奴姊姊。其实男人都一样。都是喜新厌旧的,喜欢年轻美貌的,姊姊你长得这么美丽,公子谭不可能不心动,你只是不知如何在他面前展示你的美丽罢了,这方面我们突厥女人最善长了,从我还只有五六岁时,我阿媪就开始教我如何取悦男人了。嘻嘻,还需要借助一点点药物。”

    “药物?”阿奴满脸错愕的说,“什么药物?”

    “喏,就是这个,男人吃了这个,就会性致高涨。”小若榴从衣袖里取出一包药粉,对阿奴说道,“这可是小妹专门从神医华佗那里求来的呢,主要是火硝,少量脑食对人体并无伤害。但是能让人变得精神百倍、同时性致高昂。”

    “真有这么神奇?真的没有危害?”阿奴有些心动,又有些担心。

    小若榴嫣然一笑。又说道:“姊姊,我这么对你说吧,我们公子可是时常吃这个呢,而且每次吃了这个,就非得小娇姊姊和小妹同时服侍他才行,嘻。”

    阿奴彻底动心了,从青州一路北上冀州,公子否与小乔还有小若榴之间的荒淫床事,几乎可说是公开的秘密,因为一路驻营时,袁谭的寝帐与袁否的寝帐几乎都是紧紧挨着的,所以阿奴没少听小乔还有小若榴的**声。

    小若榴看出阿奴已经心动,便将药剂塞进了她的手心,阿奴也没有推辞,而是紧紧攥住药包并迅速收进衣袖。

    看出阿奴已经没心思再做女红,而是急于尝试药效时,小若榴便不失时机的告辞,回到了袁否暂住的小院落。

    袁否暂住的小院落是袁谭送的,就在袁谭府邸的隔壁。

    小若榴进入后院时,袁否正在一个壮汉的监督下锻体。

    这个壮汉身高九尺有余,用后世的度量衡来说,就是身高至少有两米出头,而且强壮得就跟一头牛似的,一双胳膊比普通人的大腿都要粗,长相也是威风凌凌,蚕眉、凤眼,颔下的长须垂过胸口,端的是一表人才。

    这个壮汉就是袁绍给袁否找的武术导师,颜良。

    所谓锻体,就是将袁否脱得赤条条的浸泡在药汁之中,用小火微微的蒸煮。

    但只见袁否整个身体都浸没在血红的药汁之中,只留下一个脑袋露在上面,小火正在大缸下微微的燃灼,药缸里不时涌起一串串血色气泡,在袁否脑袋四周噗噗炸开,伴随着每个气泡的炸开,必然就是一阵热气蒸腾。

    而袁否,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了。

    “师傅,我不行了,真不行了,求你了,放我出去,快放我出去吧。”袁否已被药汁蒸得满头大汗,通体更是感到犹如针扎般剧疼,饶是袁否耐力惊人,此刻却也是忍不住了,开始没口子的向颜良哀求。

    颜良却是不为所动,只是伸出一只蒲扇般的巨掌死死摁住袁否脑门,不令袁否起身,一边却劝说道:“公子且忍耐,这习武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若不先锻体,一切武艺就根本无从谈起,这就好比沙滩之上筑不起高楼,道理都是一样的。”

    “师傅,我知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也不用急在一时,你说是吧?今天都已经蒸了半个时辰了,这水都快要煮开了,再煮我皮都快要煮脱了,今天就到这儿,就到这儿吧,师傅我求你了,放过我,放过我吧。”袁否继续哀求。

    颜良却冷冷一笑,说道:“这才哪到哪?要把药力全煮开,再浸入公子皮肤,少说也得要两个时辰,这才半个时辰,还早得很。”

    “天哪,还得两个时辰,我死了,我死定了。”袁否忍不住大声哀嚎。

    颜良却无动于衷,又说:“公子,你可知道这一罐药汁加了多少种药材吗?有些还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名贵药材,主公为了栽培你,可是花了极大代价,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主公的好意,还是定下心慢慢打熬吧。”

    不远处,刘晔、杨弘正心惊肉跳的看着。

    看到袁否发出一阵阵的惨叫,刘晔忍不住问旁边的甘宁说:“兴霸,不会出事吧?”

    “没事,这是锻体的必然过程。”甘宁却摇了摇头。又说道。“这才哪到哪。当下我可是被我师傅足足煮了四个时辰,差一点就熟了。”

    杨弘听得脸色发白,说:“幸好当年没习武。”

    袁否这才煮,真的煮了两个时辰,两个时辰之后,颜良才刚一松手,袁否便嗷的一声从药罐里蹦了出来,然后火急火燎的跳出了罐外。早就等在一边的小若榴、小乔便赶紧各拎着一桶清水冲上来,给袁否降温、冲凉。

    别看袁否在药缸里蒸煮时痛苦不堪,可煮完了却立刻感到神清气爽。

    尤其是看到小乔和小若榴在他面前晃啊晃的,年轻的身体便立刻有了反应。

    袁否这会儿可是一丝不挂,身体的变化立刻就落入了两女的眼睛里,小若榴只是妩媚的斜了袁否一眼,小乔却立刻羞红了俏脸。

    袁否正想着将二女怎样时,一个声音忽然间响起。

    颜良闷哼一声,对袁否说:“公子,有个事我先跟你交待一下。锻体期间,严禁女色!”

    “啊。还得禁女色啊?”袁否懊恼的说,“真的假的呀?”

    “当然是真的。”颜良说道,“我骗你做什么。”

    袁否刚刚还昂扬勃发的那话儿便立刻萎靡下来,然后一屁股坐到台阶上,哀嚎说:“这日子没法过了。”

    “公子好自为之。”颜良却只是浅浅一揖,转身扬长去了。

    颜良前脚才刚走,袁否便立刻收起了刚才的那副痞赖样,问小若榴说:“若榴,你跟阿奴说了吗?”

    “说了。”小若榴说,“按您的吩咐,说了。”

    袁否又道:“那她什么反应?”

    小若榴说:“她把药收下了。”

    “很好,若榴你办得漂亮,回头公子有赏,嘿嘿。”袁否说完,便在小若榴越来越挺大的翘臀上拍了一巴掌,小若榴便吃吃的笑起来。

    小乔拿过儒衫过来给袁否披上,又给袁否栉好发。

    收拾停当,袁否便径带着刘晔、杨弘来到了隔壁的袁谭府。

    袁谭府上的管事家奴这已经认得袁否,所以根本不需通禀,袁否便直入后院。

    袁否到来时,袁谭却正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正在等大将军府的消息呢。

    袁谭知道今天晚上袁绍将决定是否起用袁否为将,可以说,袁谭比袁否本人都还要关心这件事情的走向,因为袁否已经旗帜鲜明的站到了他的阵营中,如果袁否受重用,也就意味着他这一系的实力将会更加的强大。

    “显责你来得正好。”看到袁否,袁谭说道,“我正想谴人去叫你。”

    袁否哦了一声,明知故问的问道:“哦,是吗,兄长找小弟何事?”

    袁谭说:“你可知道父亲正与许攸、田丰他们在讨论关于如何任用你的事情?”

    “是吗?”袁否笑笑,又说道,“不过小弟对此却并不关心,我还是那句话,伯父让小弟带兵,小弟便带兵,伯父若不让,小弟便不带兵,我便留在邺城当个安乐公子,岂非胜过兵凶战危、风餐露宿百倍?”

    “显责你这是什么话?”袁谭闻言却有些生气,概然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又岂能如此没追求?身为七尺男儿,自当效法卫霍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何况显责你乃是当兵罕见的兵家,就更不应妄自菲薄。”

    袁否似笑非笑的看了袁谭一眼。

    袁否相信,袁谭说的应该是肺腑之言,不过袁否更加相信,人的想法是会随着地位以及时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袁谭今天这样说这样想,并不意味着明天他还会这么想,尤其是将来他成功当上世子之后,想法肯定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提前打好预防针,提前在袁谭的心里留下一个他袁否没什么大志向的印象,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弟就这点儿追求,兄长就不必强人所难了。”袁否摆摆手,又低声涎笑说,“兄长,小弟今夜过府,却是有事跟你商量。”

    “哦?”袁谭讶然说,“何事?”(未完待续。。)

第269章 张合

    袁谭问:“贤弟想说何事?”

    袁否说:“兄长不是一直在为阿奴的事而烦恼么?”

    阿奴是袁绍正妻刘氏所送的侍妾,袁谭明知道她是刘氏派来监视自己的,可又不敢明着拒绝,还得提心吊胆的防着她,袁谭他能不烦心么?

    见袁否提及阿奴,袁谭说:“贤弟有什么好主意?”

    袁否便凑到袁谭耳边,如此这般,轻轻耳语了几句。UU小说,www.uu234.com

    袁谭听了将信将疑的说道:“贤弟,这法子当真可行?”

    “当然可行。”袁否笃定的说道,“连动物界的雌性动物都愿意为它们的幼仔牺牲自己的生命,何况是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什么都没有她们的子女更重要,小弟敢断言,阿奴若是有了兄长的骨肉,必然会心向兄长。”

    袁谭摸着下巴,沉吟不语,其实却有些心动了。

    袁否又淫笑说:“何况既便不成,兄长也没什么损失,对吧?”

    袁谭听懂了袁否的言外之意,又气又乐的在袁否胸口捶了一拳。

    兄弟俩正说间,一个年轻的文士忽然匆匆走了进来,对袁谭说:“公子,大将军府的堂议和结果了,公子,有结果了!”

    袁谭便介绍说:“贤弟,这位是大将军府掾吏,辛毗先生,也是辛仲治的三弟。”

    袁否作揖见礼:“袁否见过先生。”

    辛毗赶紧回礼,又对袁谭说:“公子,堂议有结果了。主公决定委任公子否为将。率领本部人马前出塞外。联络塞外的乌桓、鲜卑以及匈奴各部,从辽西侧击公孙瓒的右翼,以为主公大军减轻压力。”

    “什么?”袁谭闻言顿时脸色大变,厉声说,“这是谁出的馊主意?”

    袁谭不能不生气,因为这个结果坏到不能够再坏了,简直比闲置袁否不用还要坏,因为这根本就是要将袁否往死路上逼!

    原因也很简单。此时的大汉朝廷早已经是外强中干,对塞外的乌桓、鲜卑以及匈奴诸部的威慑已不如从前,譬如说匈奴,自从陈汤伐匈奴之后,匈奴宣告覆灭,一支西迁中亚,一支被大汉朝廷内迁到河套、并州一带定居,是为南匈奴。

    翻开东汉史书,你就会发现,南匈奴史就是一部降伏、反叛、降伏、反叛的战乱史。南匈奴各部降降叛叛不知道多少次,南匈奴单于更是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几乎就没一个能够得善终的,全死于叛乱。

    所以,南匈奴和乌桓虽然表面上依附于大汉朝廷,可事实上却根本不是这样。

    至于鲜卑,更是隐隐然有取代曾经的草原霸主匈奴,成为漠北新一代霸主的架势,就更不会将大汉朝廷放在眼里。

    在这种情形下,让袁否仅此本部人马前往塞北联络匈奴、乌桓、鲜卑诸部,那不是明摆着让袁否去送死么?袁否从淮南带过来的残兵败卒满打满算也就两千余人,让袁否带着这两千多残兵前往塞北,这不是送死又是什么?

    “不行,我得去找父亲,得让父亲收回诚命!”袁谭越想越生气,转身就走。

    “公子,且慢!”辛毗赶紧拦住袁谭,肃然说,“公子,堂议已经结束,此事已然是板上钉钉,再难更改了,公子且不可自讨没趣。”

    若是袁否不在,袁谭恐怕也只能作罢了。

    但在袁否面前,袁谭却必须摆出他的态度,否则怎么让袁否替他卖命?

    当下袁谭说道:“我就是拼着世子之位不要,我就是拼着不当青州刺史,也定要让父亲收回诚命,我绝不能眼睁睁看着显责往死路上走!”

    辛毗却死活拦着不让,两人正争执时,郭图走进来了。

    见到郭图进来,袁谭、袁否便赶紧躬身见礼。

    郭图回了礼,又说道:“长公子,四公子,主公有请。”

    袁否已经由袁绍作主,正式跟袁氏兄弟叙过年齿,位袁尚之后,排第四,所以郭图称呼袁否为四公子也没有错儿。

    “正好,我正好要去找父亲。”袁谭说完,拉着袁否就往外走。

    目送袁谭、袁否远去,辛毗有些担心的说:“元图先生,长公子不会惹怒主公吧?”

    郭图摇摇头,淡然说:“佐治尽管放心,长公子心里明白着呢,没事的。”

    袁谭的府邸就在袁绍的大将军府的边上,不到片刻功夫,袁谭、袁否便已经来到大将军府,袁绍在大堂接见两人。

    拜见过后,袁谭便要发话。

    “显思你就先别说了,有什么话回头再跟我说。”袁绍却不由分说先打断了袁谭,又扭头对袁否说道,“显责,按说以你的能力以及功绩,伯父就是现在委任你为冀州刺史,也是毫不为过,不过你终究还年轻,到河北也是时日不久,伯父若真的委任你为冀州刺史,则河北将士难免会心中不服,这个,你应该是能够理解的,对吧?”

    “能理解。”袁否爽快的说,“有道是无功不受禄,小侄刚到河北,还寸功未立,又岂敢窃据高位?何况小侄终究还年轻,委实难当大任。”

    袁绍深深的看着袁否,说道:“显责,你说的可是心里话?”

    袁否便单膝跪倒在地,说道:“小侄此心,苍天可鉴。”

    “很好,不愧是我袁氏的麒麟儿!”袁绍闻言心情大好,又说道,“如此,伯父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不久之后伯父便要尽起河北大军讨伐公孙瓒,为了确保此战获胜,我意以你为主将,领一支偏师出塞外,联结匈奴、乌桓、鲜卑诸部从击公孙瓒,你意如何?”

    袁否忍不住腹诽两名,都已经决定的事,还问我是个什么意见,虚伪不虚伪?

    不过表面上,袁否却毕恭毕敬说:“伯父,小侄就是您手里的剑,你让我出鞘杀人,我便出鞘杀人,你让我入鞘,我便入鞘,安心做个安乐公子。”

    袁否这话却说到袁绍的心坎里了,当下便哈哈大笑起来。

    堂上的审配却忍不住跟逢纪交换了一记眼神,两人眸子里同时浮起了一抹惊悸之色:公子否如此巧言令色,如此懂得投主公所好,却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若是任由公子否成长,不久之后势必会成为河北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值得庆幸的是,公子否此行塞外却是十死无生,怕是再也没机会成长起来了。

    袁绍大笑过后,又对袁否说道:“否儿,此去塞外,你肩负的使命极其重大,不过伯父却没有多余的甲兵给你,你只能带着你本部三千兵前往,当然了,粮草、军械甚至战马什么的,伯父可以敞开供应,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袁否微微一笑,说:“伯父,小侄还真有个不情之请。”

    袁绍慨然说道:“伯父说话算话,你尽管提出来便是。”

    袁否点头说道:“伯父,小侄麾下将只太史慈、甘宁,甘宁虽也骁勇,却只善水战,骑将却止太史慈一人,委实势单力薄,所以小侄想向伯父讨要一员骑兵大将。”

    “哈哈,我就知道你会提这个。”袁绍不由得大笑起来,指着袁否说,“说吧,你想要讨要谁人前往?颜良还是文丑?或者韩猛?”

    袁否摇头说道:“颜良、文丑、韩猛皆河北庭柱,小侄又岂敢掠伯父之美耶?小侄想要讨要的,却是张郃。”

    “张郃?”袁绍笑笑,扭头喝问道,“张郃何在?”

    “末将在此!”袁绍话音方落,一声宏钟似的回应便从堂外响起。

    遂即一员武将便昂然入内,袁否定睛看去,却是个身高八尺有余、长得虎背熊腰的昂藏大汉,不过让袁否略显惊讶的是,张郃的长相却是斯文无比,竟与书生一般无二,若是不看他的身材,只看他的面相,多半会误以为他是一个文弱书生。

    袁绍微笑着对张郃说:“张郃,四公子点了你的将,你可愿意随他同往漠北?”

    张郃向着袁绍一揖,奋然说道:“主公军令所向,无论水里火里,末将无有不从!”

    “好!”袁绍欣然说,“张郃听令!”

    张郃便猛然挺起胸堂,虎目直视袁绍。

    袁绍指着张郃,说道:“孤这便上奏天子,敕封你为宁国中郎将,着即率本部三百精兵与公子否同往塞北,联结诸胡共击公孙瓒。”

    “诺!”张郃轰然应诺,又转身拜见袁否。

    袁否赶紧将张郃搀起,心下却是大喜过望。

    河北那么多的猛将,颜良、文丑就不说了,韩猛、蒋奇、高览也都是骁将,可是袁否对他们并没有特别的好感,唯独对张郃,袁否却是喜爱得不行,前一世每次玩三国志游戏,张郃都是袁否必招的大将。

    张郃的优点有很多,武艺高强,善于统率骑兵,忠肝义胆,没什么野心,除了这些,张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长寿!

    这可是一个可以用到自己儿子甚至孙子辈的大将!(未完待续。。)

第270章 白马银枪

    几乎是同一时间,袁尚也已经知道了消息。UU小说,www.uu234.com

    向袁尚报告这一消息的是大将军府的主薄,李孚。

    “公子,堂议已经定了,袁否为建军将军,张郃为宁国中郎将,领军三千从代郡、上谷出塞,先汇合塞外的南匈奴、乌桓及鲜卑诸胡,然后从辽西侧击公孙瓒。”

    “张郃?”袁尚点点头,又问道,“正南先生还有元图先生是怎么说的?”

    李孚说:“正南先生让在下转告公子,请公子稍安勿躁,因为袁否所部的粮草辎重的供给悉由冀州负责,也就是由正南先生负责。”

    “粮草辎重由正南先生负责么?”袁尚击节说道,“这下好了,正南先生只需要稍稍的卡一下袁否,他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塞外的那些蛮夷可都不是善茬,你能给他们好处,他们自然能替你卖命,但若给不出好处,他们就会回过头来吃你,嘿嘿。”

    李孚也说道:“公子所言极是,自从刘虞死后,公孙瓒对胡人一直采取高压政策,诸胡对我大汉久有不满之意,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诸胡协同出兵共伐公孙瓒,又岂是那么容易?纵然有阎柔这个‘塞外之王’居中调和,只怕也是大不易。”

    “大不易就对了。”袁尚恶狠狠的说道,“袁否敢跟袁谭搅到一块儿,他就得死!所有敢阻碍本公子的人,统统都得死!”

    李孚又说道:“公子,在下得先回去了。”

    袁尚忙说道:“先生且回,这次多谢了。”

    “无妨。”李孚揖了一揖。转身走了。

    (分割线)

    一晃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北国进入了冬季。

    赵家庄是常山郡真定县治下的一个小山村。

    赵家庄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庄上百姓大多以务农为生,可说与世无争,然而,生逢乱世,赵家庄的百姓又怎可能独善其身?

    晌午刚过,无力的斜阳已经西垂,赵家庄前头的那道光秃秃的山梁之上。忽然间鬼魅般冒出了百余骑,这百余骑全都披着又厚又黑又肮脏的羊皮袄,在太阳照耀下,甚至还反射出黑黝黝的反光,一看就是常食荤腥的草原民族。

    看着赵家庄中袅袅升起的炊烟,这百余胡骑的眸子里便立刻浮起了贪婪之色。

    倏忽之间,为首的那个胡人便高高的擎起了手中的弯刀,然后哈的大喝一声,胯下的坐骑便开始小跑,下一霎那。身后的百十来骑也纷纷放开四蹄,跟着为首的胡骑顺着光秃秃的山梁往山下跑。先是小跑,然后是疾跑,然后是冲刺……

    片刻之后,天地之间便充满了轰轰隆隆的马蹄声,仅只百十来骑胡骑的冲锋,竟仿佛有千军万军冲锋,声势滔天。

    突然出现的胡人骑兵很快就惊动了赵家庄的百姓。

    当当当的警钟声很快就响彻云霄,原本安静祥和的村庄霎那间乱成了一锅粥,老人、女人还有孩子纷纷从家里跑出来,仓皇不迭的往后山跑,成年男丁则纷纷抄起兵器,在村正还有村老的率领下迎向胡骑。

    燕赵尚武成风,所以并不怵胡人。

    不过,赵家庄终究太小了,再加上因为常年战乱,村中的壮丁大多都被征募,剩下的只有年近六旬的老人以及未成年的少年,而且人数也只有廖廖十数人。

    短暂而又激烈的交锋过后,乡勇死伤殆尽,胡骑连村中的老幼妇孺也不肯放过,派出一支小部队把他们赶回村里,集中屠戮,只留下了几十个年轻的妇人,对于游牧民族,女人是最宝贵的财产,因为女人可以替他们繁衍后代。

    片刻之后,整个赵家村便被大火彻底吞噬。

    杀戮过后,胡骑的大队人马便迅速离去,开始攻击下一个村庄,只剩下二十来骑开始收拾村中的物资,准备打包运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村口光秃秃的山梁却忽然出现了一匹白马。

    那是一匹神骏到极点的白马,毛色纯白,绝然没有一丝的杂色,马鬃、马尾甚至马蹄也是白色的,通体雪白,尤其天马。

    白马的马背之上还跨骑着一位银甲骑士。

    银甲骑士白面无须,极英俊,银盔上的白色流苏在风中轻轻摇曳,从头到脚透着无边的飒爽,只不过,此刻,骑士浓眉下的那对虎目却因为充血而变得赤红,就像是有两团烈火正在熊熊的燃烧。

    “啊……”

    倏忽之间,骑士仰天长啸了一声。

    这声长啸,尤其龙吟,顷刻间传遍整个山坳。

    正在村中装载物资的二十来骑胡骑听到动静,纷纷错愕的回头看向村口,然后,他们就看到一个银盔银甲的骑士,正骑乘着一匹神骏至极的白马,手里握着杆银枪,犹如风驰电掣一般从村口光秃秃的山梁上冲了下来。

    正在村子里忙碌的二十来骑胡骑根本没把银甲骑士放眼里,只是分出两骑出村,前来截杀这银甲骑士。

    然而,两骑胡骑才刚刚纵马出村,那银甲骑士便已到村口。

    霎那之间,三马交错间,那两骑胡骑只看到眼前银虹一闪,然后便身不由己的从马背上一头倒栽而下,下一个霎那,两人便同时被无边的黑暗所吞噬,直到最后死,两个胡人都没弄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

    不过,留在村里的二十来骑胡骑却看清楚了。

    好快,银甲骑士的出枪速度好快,快到简直就跟闪电似的!

    显然,他们很倒霉的遇到了一个高手,剩下的二十来骑便一下四散开来,然后催刀舞刀,呈扇形向银甲骑士围了过来。

    银甲骑士却勒住胯下的白马,再将手中银枪重重顿在地上,然后不慌不忙的从马鞍后面取出大弓,又从箭壶里取出了四枝狼牙箭,同时扣在弓弦之上,下一霎那,银甲骑士便吐气开声,猛的挽满弓弦,接着又是嗡的一声。

    锋利的狼牙箭一下破开虚空,呼啸向前。

    下一霎那,四骑胡骑应声倒栽马下,而且全部是咽喉中箭,一箭毙命,绝无一丝的拖泥带水,如此箭术,简直神乎其技。

    “嗬哈!”

    “呼哈!”

    “哈呀!”

    剩下的十数骑胡骑见状顿时大吃一惊,不过他们仍然心存侥幸,非但不肯逃跑,反而不约而同的催马加速,妄图冲过这一段短短不到五十步的死亡距离,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杀到银甲骑士面前,他们就会稳操胜券。

    迎着呼啸而来的胡骑,银甲骑士却只是冷冷一笑。

    下一刻,银甲骑士又探手从箭壶取出另外四枝箭,不慌不忙的扣于弦上。

    “死吧!”银甲骑士冷冷一笑,猛的挽满弓弦,也不见瞄准,就松开了弓弦,四枝狼牙重箭顿时间闪电般射出。

    “呃啊。”

    “啊呀。”

    “呜哇。”

    “呜呃。”

    又是四骑胡骑应声倒栽马下,依然全部是咽喉中箭。

    看着倒栽马下、毙命当场的四名同伙,再看看失去了主人、四散而逃的坐骑,剩下的十数骑胡骑终于胆寒,发一声喊,四散而逃。

    “想跑?晚了!”银甲骑士闷哼一声,一下将箭壶里剩下的箭枝全部都取出来,然后一枝接一枝扣于弦上,连珠箭发,四散而逃的胡骑便纷纷倒栽马下,依然是颈部中箭,只片刻功夫,二十胡骑便只剩下最后一骑,抱着马颈向前狂奔。

    银甲骑士却收了弓箭,又从地上拔出银枪,然后打马追上去。

    白马奔行极速,只片刻便从身后追上胡骑,银甲骑士只是极其随意的一枪横扫,便将胡骑从马背扫落下来。

    等胡骑挣扎着从雪地上翻身坐起,便发现一截锋处的枪法已经抵住了他的咽喉。

    “说,你们是哪个部落的?”银甲骑士用银枪抵住胡人咽喉,冷然问道,“你们来了多少人,把我们的村民押哪去了?”

    银甲骑士用的并不熟练的突厥语,胡骑却听懂了。

    不过,胡骑并没有理会银甲骑士,只是闷哼一声,扭过头去。

    “你以为你不说,我就找不到你们的同伙吗?”银甲骑士冷哼一声,手中银枪顺势往前一送,就毫不犹豫的戳穿了胡人咽喉。(未完待续。。)

第271章 白灾

    斜阳无力,孤悬西天。UU小说,www.uu234.com

    因为化雪,山间的小道显得泥泞不堪,两只冻得簌簌发抖的麻雀正在路边的草丛里翻找着草仔,藉以果腹。

    忽然,两只麻雀感觉到了什么。

    片刻的犹豫之后,两只麻雀便毫不犹豫的飞起,扑翅着飞向远处。

    稍顷之后,山道小道上便传来了杂乱而又沉闷的马蹄声,遂即十数骑骑兵便如风驰电掣一般从前方疾驰而来。

    冲到方才麻雀觅食之处,当先的骑士忽然轻吁一声,勒住了坐骑。

    身后随行的十数骑也纷纷跟着勒住战马,其中一位身披白袍银甲的小将问方才那个当先领路的骑士:“儁乂,这是到哪里了?”

    当先领路的骑士竟然便是河间名将张郃。

    当然了,此时的张郃还远远算不上名将,不要说跟鞠义、淳于琼相比,就是跟颜良、文丑、蒋奇、韩猛也没办法比,这次要不是袁否点了张郃的将,张郃此时只怕仍然只是鞠义帐下的一个小小的都尉。

    至于方才问话的白袍小将,当然就是袁否了。

    这次领兵出征,袁否一改在淮南、庐江时的低调作风,特意的弄了一身堑新的白袍,又打了一身亮银色的铁札甲,再加上袁绍送他的那匹通体火红的赤焰驹,从头到脚无不透着公子哥的、靓丽及显摆,十足十的纨绔作风。

    袁否这么做,当然是有着深层次的考虑的。

    袁否就是要给袁绍形成这样一种纨绔印象,袁否就是要袁绍相信。他袁否就只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公子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

    张郃伸手一指前方山梁。对袁否说:“公子,翻过前面那道山梁就是赵家庄了。”

    “很好。”袁否拿马鞭轻轻一抽胯下火焰驹,火焰驹便灰律律长嘶一声,然后甩开四往前飞奔而去,一边催马疾行,袁否一边又回头说,“大伙加快速度,到赵家庄吃饭!”

    看到袁否催马狂奔而去。张郃以及随行的甘宁、太史慈、马忠等便赶紧催马跟上。

    前方的山梁并不高,一行十数骑很快就冲上山梁,站在光秃秃的山梁上往下面看,隐藏在前方山坳里的村落便一下展露无遗。

    不过让袁否他们错愕无比的是,赵家村竟已付之一炬。

    “这是怎么回事?”袁否勒住赤焰驹,有些吃惊的看着已成废墟的赵家庄。

    “好像是遭了兵灾了。”太史慈皱眉说,“不过这也是怪了,幽州军都已经全面退缩易京一线,这常山郡又怎会遭受兵灾?”

    张郃却蹙眉说道:“只怕不是幽州兵。”

    “不是幽州兵?”袁否说,“那会是谁?黑山贼?”

    张郃点了点头。又摇头说:“有可能是黑山贼,也可能是胡人。”

    甘宁则提议说:“公子。又何必费心思猜测,下去一看不就知道了。”

    太史慈却说道:“公子还是先留在山上为好,待末将先下山去看看。”

    袁否爱惜自己的小命,也知道太史慈武艺高强且箭法过人,当下也不矫情,但还是叮嘱太史慈说:“子义,小心些。”

    “末将理会得。”太史慈揖一揖,转身催马下山。

    片刻之后,太史慈便发回信号,示意袁否等下山。

    当下一行十数骑顺路下山,到了村口,众人一眼就看到了倒毙在村口的胡人。

    “这是鲜卑人。”张郃拿手中长枪将其中一个胡人的裘帽挑开,然后指着其光秃秃的顶门对袁否说道,“公子你看,只有鲜卑人才会将脑门刮得光秃秃的,匈奴人还有乌桓人都不会这么干,他们已经与我汉人基本无异了。”

    “鲜卑人?他们不在塞外么,怎么进关了?而且还深入到了常山郡?这里离长城少说也有六七百里地。”袁否蹙眉说道。

    张郃说道:“公子有所不知,鲜卑人只是一个很笼统的统称罢了,其实它并不像匈奴是个统一的部落,鲜卑人分为大大小小上百个部落,几个大部落占据了漠北最肥沃的草原,其余的小部落就有不少投靠了朝廷,被安顿在边关,充当抵御关外鲜卑人的屏障。”

    袁否说道:“既然是这样,这些鲜卑人为何还敢深入到常山郡来烧杀劫掠?”

    张郃说道:“这些胡人素来无法无天,平时年景好,他们还不会出来作怪,可一旦遇到年景不好,比如遭受了白灾,他们就会成群结队南下打草谷,不过以前胡人最多也就到代郡上谷一带,深入常山郡迟样的腹地却极少。”

    袁否的神情顿时凝重起来,问张郃道:“儁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末将也说不好。”张郃摇了摇头,又接着说,“不过,依末将猜测,北边多半是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白灾了,所以塞边的这些胡人才会不远千里深入常山郡来打草谷,公子,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五十年一遇的白灾?”袁否闻言凛然。

    如果张郃所言属实,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袁否所部的军粮悉由邺城统一供给,而邺城负责后勤供给的却是审配,审配又是袁尚的亲信,是袁谭的死敌,所以,审配既便不会太过克扣袁否所部的军粮供应,但是袁否若想从审配那里拿到多余的粮食去笼络胡人,却是痴心妄想。

    本来,袁否还存了就地征粮,再借助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手段对付胡人,可现在塞外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白灾,这套就不灵了,现在塞北的各部胡人已经饿急了眼,如果你拿不出粮食来,他们立刻就会掉头反过来咬你。

    甚至,你就拿出粮食,他们也会咬你。

    一时之间,袁否也变得有些犹豫起来,要不要继续北上?

    如果塞北真遭了白灾,而且还是五十年一遇的白灾,则继续北上无疑是极其危险的,饿急了眼的胡人,才不管你是不是大汉官军,你就是天兵天将,也照样敢扑上来咬你一口,胡人真要是群起而攻,自己这三千来人还真不够他们啃的。

    要不,索性就在冀州、幽州边界转悠,应付一下就算了?

    但这个念头才刚冒出来,就又被袁否给打消了,先不说他已在袁绍那里立了军令状,他要真在幽州、冀州边境裹足不前,既便袁绍不追求,袁尚、审配他们就绝对不会放过他,他就算不死,只怕也要脱掉一层皮。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这么做会让袁否在河北士族豪强的心中严重失分。

    袁否可是有大志向的,将来有一天,他可是要君临河北大地的!

    此时若在冀、幽边境裹足不前,表现出畏敌怯战的样子,河北士子名流会怎么看他?毫无疑问会小看他。

    看来这塞外,去得去,不去也得去哪!

    袁否正在胡思乱想时,忽然听到太史慈在那里惊叹:“高手,真是高手哪!”

    袁否便茫然问道:“子义,什么高手?高手在哪里?”

    太史慈连忙说道:“公子,末将说的是杀死这些胡人的那个壮士。”

    “哦?杀死这些胡人的壮士?”袁否这才如梦方醒,这才想起来自己之所以要不远几百里绕道走一趟真定县,却是为了一个传说中的猛将,常山赵子龙!难道说,此时的赵云真已经从公孙瓒军中脱离,回到了真定县家中?

    这对于自己来说,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若是能得到赵云,这次北征可就太值了!

    当下袁否便问道:“子义,此人如何了得?”

    太史慈便指着倒毙在地的十几个胡人说道:“公子你看,这些胡人中箭的部队全部都在咽喉或者颈部,全部都是一箭毙命,而且从他们倒地的距离来判断,射箭之人多半用的四箭齐发,如此箭术,末将也要自叹弗如哪!”

    袁否知道太史慈这话十有**有些夸张了,但是至少,此人的箭术与太史慈应该是不相上下,除了赵云,吕布、马忠以及黄忠这几人,放眼当今天下,还有谁的箭术能够与太史慈相提并论?黄忠、吕布不可能在这,那就只可能是赵云了。

    甘宁、张郃也连连点头,对太史慈所说的话深表赞同。

    这时候,前往村北察看的马忠折返了回来,对袁否说:“公子,有一部份胡人从村北的小路走了,还有那位壮士,从马蹄印看,多半也追了下去,胡人人多势众,数量只怕不会少于一百骑,那位壮士终究势单力孤,我们要不追上去看看?”

    “追,必须追!”袁否立刻喝道,“这些胡人敢深入河北腹地烧杀掳掠,这还得了?必须杀光他们,一个不留!”

    “诺!”

    “诺!”

    “诺!”

    袁否一声令下,十数骑轰然应诺。

    袁否再一挥手,十数骑便纷纷勒转马头,如风卷残云般向着村北狂奔而去,只片刻,十数骑便消失在了村北的苍莽群山之中。(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50/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之袁氏枭雄最新章节! 作者:寂寞剑客(书坊)所写的《三国之袁氏枭雄》为转载作品,三国之袁氏枭雄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之袁氏枭雄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之袁氏枭雄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之袁氏枭雄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之袁氏枭雄介绍:
一个历史类网络小说爱好者,因为一次空难意外穿越回到两千年前,成了袁术与婢女所生的庶长子袁否,恰逢袁术称帝,曹操纠集刘备、吕布、孙策四路联军,围剿寿春,且看携有一颗未来灵魂的袁否如何逆天改命? 注:袁否的否,音同痞。三国之袁氏枭雄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之袁氏枭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之袁氏枭雄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