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越1862TXT下载穿越1862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1862全文阅读

作者:汉风雄烈     穿越1862txt下载     穿越1862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百三十章 头角峥嵘,安能为今上所用?

    福州,张守炎住处。

    “大人,总督府上的袁保恒,来贴求见。”进来的门房腰板挺得笔直,这人身是张守炎的门房随从之余,更是张守炎的保镖警卫之一。

    张守炎是秦军文官体系中屈指可数的重要人物,安全保卫工作,早在刘暹从新疆回汉中之后,就提到了第一等级别。身边的警卫有十多人,身份套着门房、随从等等不同,但是哥哥要身手有身手,要枪法有枪法。

    “哈哈,左今亮这怕是要懊悔了。日本这一仗可是破国之战!”张守炎笑容中满满的自信。破国之战啊,而且是日本这个非属国,荣誉根本不是平长毛能比的。就像同治帝的兴奋一样儿,这是大清自乾隆朝以来,七十年未有之兵胜!

    “大人,除了是破国之战,还有一百万两银子呢。这可是我大清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拿到赔款呐。楚军这会亏大发了!”门房呵呵笑的说着。秦楚联合舰队虽然是此次秦军攻日成功的关键和后盾,但是风头却全被秦军陆军给抢了去。自然地,民间舆论也就将全部的功劳都套在了秦军头上。这些日子,张守炎招的厨子到外面买蔬果鱼肉,都有人白送不收钱。

    可以说,刘暹、秦军现在的成就和欢呼越大,左宗棠的心里就会越懊悔。因为这个荣耀他本来也可以享受的,这项荣耀就已经是放到他的面前,可他却最终选择了将荣耀推出去。

    如果你看到眼前有个沾满泥土的破塑料袋,嫌弃的一脚踢飞。踢进了一边走着的一个路人手里,塑料袋烂了。里头却全是红果果的毛爷爷!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懊悔还是恨得咬牙切齿?你心底在的抓狂吧?此刻这就是左宗棠的心理。

    “走。咱们见见去这个袁保恒!”在爽朗的笑声,张守炎起身向着前堂走去。他对今天的见面有信心。左宗棠肯定想要弥补一下两军的关系。那放鸽子一样的不负责任出来,两军就此成为仇敌都不是不可能。联合舰队中船政水师的存在也半点不当用!

    张守炎会利用这个机会从船政水师里挖一批人出来,这是刘暹早就传信通知他的事情。对于邓世昌、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叶祖珪、许寿山、黄建勋、林国祥等一批英才,刘暹可早就垂涎三尺了。

    ……

    北京紫禁城。

    同治帝还在快乐的玩耍着,这些日子来他兴致高昂的很。在天津合约签订的那一日,甚至还告了太庙。

    东太后跟同治帝的关系历来很好,对同治帝很放纵,同治帝要快乐的去玩耍,也就随他去了。钮祜禄氏是一个很传统的中国女性。

    而同治帝的亲娘西太后慈禧。对于同治帝的不上进,现在也不再发话批评了。儿子要玩耍,慈禧会乐得自己儿子一个劲的玩耍去,那样一来权力可不就又回到她手中了。

    西暖阁里,大清朝除了同治帝和东太后以外,三个最后权势的人聚到了这里。

    西太后慈禧;恭亲王奕?;醇亲王奕譞。

    后者因为同治帝还在位,儿子还没被皇帝帽落在头上,现在虽然是亲王,却不是世袭罔替。权力和在朝野的威望。比之恭亲王远逊。早前时候有大事商量,他都不够格列席的。

    今日慈禧之所以也把醇亲王招来,并非因为醇亲王是她妹夫,也不是因为醇亲王是个亲王。更多的是因为他是朝堂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原时空的历史上,醇亲王排外是一方面,因为排位所以他也坚决的主战。伊犁和中法战争危机期间都站在了“主战派”的这一边。这个时空。刘暹野战新疆的时候,醇亲王确确实实也站到了主战派的一边。北京跟俄国讨价还价的时候,也是他醇亲王出京巡视的大沽炮台。当然。那个时候的恭亲王也没反对战争。

    【在此郑重感谢书友等更耗青春和白水飘萍。你们的长评实实在在的给了我思路上的启发。虽然咱们一些点上还有差别。但是真的感谢!】

    刘暹在新疆和越南两仗打的完全干净利索,北京朝野的主战派这些年也声势大涨。醇亲王又因为自己在京营当中的根基,可以算是军方中的一员,又因为一直对外强硬的态度,自然也就成为了主战派的领袖人物。

    不过这个时代不跟历史一样,醇亲王跟下面地方的大佬们联系很少。因为他性格保守,排斥西学和洋务。而地方的实权督抚,手中枪杆子真正硬朗的,近乎七成出自湘淮楚军,个个都是洋务派。在刘暹对外包打天下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不会有麻烦醇亲王的机会,干毛要捧醇亲王的大腿?

    那李鸿章不就直接保住慈禧的大腿了么。

    所以醇亲王在军中的人脉只限定在神机营等在京八旗武力,更别说军事上满人还有一个真正能打仗的多隆阿分他的势头。

    在原时空的光绪毫无‘头角峥嵘’的情况下,醇亲王绝对要落奕?一个层次。

    今天慈禧招来老六、老七两个叔王,要商量的事儿,就是如何安排即将得胜回国的刘暹。首先爵位上,刘暹的爵位已经是一等靖毅候,三十多岁的年纪,难道要封他靖毅公?

    二是官位上,一个广西提督,一个噱头一样的南洋提督,实在不配他的功劳。刘暹再刺头,再出身粗俗,提巡抚乃至总督也是免不了的了。但是朝廷虽大,哪里又有空地安置一个巡抚提督呢?

    并且从本心讲,他们三人都不愿意将刘暹安排到眼皮底下。那河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这些要害之地,根本不在考虑范围。而且山东、直隶一定程度上还是淮军的地盘,陕西、山西及河南一部,又是多军的地盘。放不下一个刘暹的。

    北方几省去了,再看中部和南方。两江【湘淮】、两湖【湘淮】、四川【湘淮】、云贵【湘淮】、闽浙【楚】,赫然都是湘淮楚三军的地盘。北京要不想看到自己的军队闹出不可收拾的大乱子,他们是绝不敢把刘暹往这些地盘里放的。

    盘算来盘算去,刘暹能待的地方就只有两广。可是广东这膏腴之地,朝廷又是决不能放手的。广西似乎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个‘唯一的选择’,连刘暹自己推敲的时候,都觉得这会把广西巡抚的帽子戴到头上,绝不会再存在什么问题了。但他绝对是小瞧了恭亲王的猜忌之心。

    “六哥的意思是把台湾设省,丢给他?但这会不会……让功臣寒心。引来朝野的议论啊?”

    跟鬼子六比起来,醇亲王是厚道人。来宫里的时候,他是知道要商议的是什么事儿的。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再往广西安插几个忠心办事的奴才,如何再让刘暹的秦军‘开枝散叶’。断没想到六哥会这么‘毒’!

    台湾算什么省?地不过府界,人不到百万。一台湾,还不如一廉州。

    “寒心?”奕?冷冷一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朝廷赏的,他敢有怨怒?”

    “六爷。话不能这么说。咱大清现在靠的就是刘暹这样的汉臣匡扶朝纲,真不能寒了底下人心。”慈禧对刘暹的猜忌远没有恭亲王重。在她眼里,湘淮楚集团实力远比刘暹强大,真要忌讳,也该忌讳湘淮楚。

    她对于刘暹的态度,一直是拨应着去顶湘淮楚军。而从情况的发展来看,刘暹跟湘淮集团,交情还真不怎么样。就算淮军跟秦军有不小的往来合作,刘暹与淮军的第一大将刘铭传更是关系交好,也没能缓和下根本的对立。

    今天她之所以叫醇亲王来,就是为了用醇亲王顶一顶恭亲王。她对奕?的建议不以为然。可奕?坚持不退让,慈禧因为儿子去年亲政,手中权柄大受威胁,也不敢不愿因之与奕?起纠葛。

    醇亲王果然表现出了自己的作用。慈禧可不会让这股劲儿再落下去了。

    “太后、七弟,刘暹不同于左李,不同于刘长佑、刘铭传,他是真的桀骜难服,绝非因为出身低俗。

    从新疆折回,短短四年,他开铁厂、开兵场、私建海军、私圈越南之地,筑城设港,又上书言铁路之事,更不经中枢允许,自行在钦州、广西间铺架电报。不消其头角峥嵘,安能为当今皇帝所用?

    今上已经亲政,终究会有个亲政的样儿的。太后、七弟,不闻昔日李世民临终贬李绩之事?唐太宗尚能用此权术,我大清今日如何做不得?”

    奕?也不是真觉出了刘暹的反意。他只是从刘暹的肆意而行的所作所为上面感受到了一股危险,而偏偏的刘暹本人又是一个百战常胜的名将。

    武臣,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近代的中国史上,总是要比文臣更容易受上位者的忌讳的。

    慈禧、醇亲王瞬间沉默了。也不知道是奕?口中的‘唐太宗故技’影响了他【她】们俩个,还是那段四年之内的丰功伟绩吓住了他们两个,瞬间里都沉默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一章 民族觉醒与天朝上国梦

    九月十三日,台湾噶玛兰厅【今宜兰】。

    台湾号兵舰缓慢地驶入了宜兰港口,卸下了一个中队的秦军士兵和二百多名劳工,以及三四百吨的水泥、钢筋等货物。整个港口人声鼎沸,抬眼望去就是成百上千的人,谁都想不到三个月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这台湾号兵舰就是之前小日本的大阪号,现在归了秦军后勤部所有。虽然区区120mm火炮,比之真正的军舰来说差的太多。但是对于一些宵小,或是说对于宜兰的湾湾土著,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二百多名劳工在港内的平地上,很快分成了三组,然后由人带领着各去各的地儿。这些劳力是秦军开发宜兰的最大保障,有修路的,有建房的,有垦地的,等等不一。

    他们的安全保障自然由秦军战士负责,甚至在宜兰港区里,还能看到不少矮小却精悍,带着太刀的日本武士。这些人的身份是雇佣兵!

    刘暹没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广西巡抚,却被发配到了台湾。但好在北京城没把他逼急了,广西提督的顶戴依旧属于秦军,由周军担着。

    刘暹不可能不到台湾上任,对于朝廷的旨意,他选择了遵守。如果不是他几乎立刻的聘请外国公司铺设,台湾到海南、台湾到钦州,以及海南到鸿基的海底电缆的话,刘暹就是一个功高薄赏的典型了。

    他那一番红果果的抓权行动,让朝野上下为他喊‘冤’的声音,立刻降低了八个调。

    刘暹做到了台湾巡抚。台湾比原时空历史上立省要早了十年。同样,刘暹也需要面临刘铭传所面临的同样的问题——番区土著。

    刘铭传在后世的台湾声望很高。很多人都知道刘铭传台湾抗法的故事。知道是刘铭传在台湾开启了湾湾的近代发展史,他在台湾铺设了台湾第一条铁路。他在台湾架设了台湾第一条电报线。但很少人知道,刘铭传在台湾除了跟法国人干了一仗之外,还跟台湾的生番自始至终都在紧密纠缠着。

    湾湾土著和大陆移民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前者的数量最多的时候有多少不见史料,后者的人数却是所有人都晓得的不断增加增强。大陆移民多了,自然需要有耕地,很自然的就跟湾湾土著产生的争夺。土著居民在这些地方或是被消灭,或是被赶跑,或是被降服【熟番】。那些心不甘情不愿来到台湾的清朝官员们,从未制定出一项令人满意的“山区政策”。移民和生番之间的冲突历久不衰。刘铭传部跟生番之间打的就很激烈。数以百计的铭军士兵和多位铭军干将染病而死于瘴疠地区。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合计对“生番”打了四十次仗,因为地形的过复杂,铭军纵然拥有机关枪和野战炮,他的部队仍吃了几次大败仗,例如1889年在宜兰附近便损失了二百七十多名官兵,包括他自己的侄儿在内。

    刘暹可以用日本人的法子来对付湾湾土著,但再好的法子人也是要有损伤的。刘暹就想到了一个法子,他从日本招募来士兵,用日本人对付台东那些深山密林中猫着的生番。

    宜兰就是日本挺身队第一大队的驻地。有三百多日本人。大部分是穷的叮当响的武士,小部分是贪图雇佣兵高收入的日本平民。不过整个挺身队也才一千人不到,面对刚刚痛揍了日本一顿的秦军,很多日本武士表现得还是很有节操的。

    港口区很不小。总面积不下一个县城。秦军在当地烧制砖头、开凿石块,再有钢筋水泥,建筑进度很快。特别是最靠近港区的这几条街。衣食住行全都有。那些日本人得了钱财,不少人的反应都是存钱。存在秦军开办的军方储蓄所里,但总有些人去大手大脚的选择了挥霍。

    而事实上这批选择了挥霍。特别是呼朋唤友的去挥霍的人,从来都是秦军军情处的重点监视对象。刘暹用脚趾头想,也能想象的出来,挺身队中肯定有日本政府的人。他还指望着从挺身队中培养出一批将来进日本的带路党的,间谍、密探什么的,全部是要坚决铲除的害虫。

    在开拓宜兰的时候,秦军还收拢了不少熟番,总人数超过千人。其中强壮的男人被指派参与建设,而老幼妇孺们,就按照家庭为单位,纷纷带着他们搬来的家什默默入住港区中建设起来的一套套简易房中。他们的将来是很不确定的,或是留在宜兰本地,或是被秦军迁往别的地方,反正被同化是他们唯一的结果你。

    无论男女,这些宜兰的熟番们都被宜兰港区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震惊了。而且对于归化的熟番,秦军并不凶残,也没打算为难他们,除了必须听从指挥从事体力劳动外,安全和个人财产都会得到保证,食物供应也会很及时。

    入夜了,港区点起了一堆堆大火,不少劳工夜间还在赶工当中。而一边的军营里,刚刚到达宜兰的那个中队的秦军士兵,正乱哄哄地挤在洗浴房里搓着澡。

    “咱们这回真是点背,鸿基、海南、琉球,这那个地方不比台湾好?台南、彰化、淡水、嘉义,哪个地方又不比噶玛兰厅强?老子的奖金揣兜里都俩多月了,刚出伤病营的大门,街都来不及逛一逛,就给一脚踢到了这见鬼地方。”

    当兵之前,进城逛街从来只能解眼馋的李满江,现在却在为有钱没地方花而怨声载道。秦军攻日之战,由上到下可都是发了一笔大财的。

    七八百万两银子现银在手,刘暹拨出了四分之一来奖励此战的秦军将士。那受奖最高的将领能拿上万两银子,最少的辎重兵也能拿几十两的作战津贴。李满江是新兵,广西本地人。上一批扩军的时候才参军入伍,可他又从台湾打到了御城门。虽然是新兵,‘资历’却很深。银子拿了一百二十两之多,还飞快的从三等兵提升到了一等兵。

    一百二十两银子,按照李满江三等兵的身份,要服役两年半,所有的军饷和津贴全都一个子也不花,才能够攒到。对于他原先镇安府的家来说,更是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现在,他却凭着一场战争,凭着两次轻伤、一次中伤的英勇。就拿到了手里。李满江一点都不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得的,在镇安府,要买一个青壮,也只是二十两不到的银子。遇到苛刻的人牙子,能有十两就是多的了。他可不觉得自己一条命能顶一百多两银子,何况中间的受伤全都是军里给医治的。

    李满江全身心的感恩刘暹,他感恩刘暹将这些赐给了他。

    眼下时代的中国人就是这个思想。刘暹一直来在军中宣扬的民族思想、国家荣誉感,效果至少在这个时候还是比不上银子来的坚定的。

    也因为此,刘暹这回重奖了参战的秦军将士。继新疆之战和中法越南之战后。刘暹借着日本之战再一次的宣扬了一番国家主义,向将士们灌输着国战的概念!

    事实上,刘暹觉得现下之中国,还真不具备觉醒‘近现代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土壤。

    众所周知。民族意识【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民族国家意识是一个洋玩意,西方人在反对教权的过程中,世俗王权成为反对教权的形象代言人。世俗王权代表一个国家而不像教皇代表的是上帝,凌驾于民族之上。民族国家就字面意思讲是这个国家是我们民族的。不是外来异族的。德国就是德国人的,英国人想来插一腿。我们就不答应。

    这是一个由西方特殊的社会结构和历史文明而催诞出来的东西。

    中国跟西方国家完全迥异的历史进程和文明文化,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产生出这样的‘近现代’民族和国家意识。

    因为中国自古强盛,雄立东方三千载,长期形成的文化中心主义和地域上的中心观念,再加上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自我优越感,严重地限制了中国封建王朝当政者及整个国民的视野。人们普遍养成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心态,认为“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好局面,可以永久维持下去。因此,清政府乃至之上的各朝代,从未将别的国家看作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伙伴或对手,也就不会把自己视为民族国家体系中的普通一员。

    要产生西方国家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首先就要有世界意识,这是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必要认识基础。可是在中国的传统文明文化中,根本就没有世界概念,只有“天下”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天下”里,这个天下不仅是皇帝老子一人的天下,中国处于一个无与伦比的中心和至高无上的优越地位。所有别的国家,不是藩属,就是外化的蛮夷,是围绕中国旋转和朝贡的。即便是起初的清朝统治者及士大夫仍以“其他民族皆为未开化的狄夷”心态来对待西方列强,无论民间指称还是政府公文都用“夷人”、“夷酋”等字眼,以示轻蔑。在中国当朝看来,把任何一个未曾被天朝的风教熏陶过的国家,看作是文明的国家,并屈尊去与其缔结平等条约,都会贬低自我的人格。

    只有中国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上国,急速坠人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被迫签订一系列的屈辱条约,被西方列强轻视所看不起,他们才会被迫承认自己是“万国之一”,不仅不比那些西方国家高明,反而在许多地方还不如别人。

    当中国一直沉沦下去,并最终沦为任人宰割的肥肉的时候,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优势,就会使得许多中国的精英和知识分子看到,问题已不是我们能否放下身段,平等视人,而是人家会不会平等待我的问题。这种体会并非来自正常的国际关系交往,而是来自对“亡国灭种”危机的深刻体验。只有被西方列强以血与火涤荡了华夏中心论的古老梦想后,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对抗之中,人们对由种族、地理、文化和历史纽带联结在一起的“民族”,才会有新的认识,才会逐渐产生出了中华民族的意识雏形,而不再是中国传统上的‘华夷’之辩!才能真正的分辨出‘家天下’、‘天下’与‘国家’的区别,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意义。

    现在的中国挨打挨的还不够,刘暹连胜俄国、法国,又攻破日本,一定程度上还为中国的‘天朝上国梦’抹平了伤口,被众多自欺自人的人灌了一碗心灵鸡汤。

    但偏偏可悲的是,刘暹即使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却也不可能停下自己的脚步。甚至,他还在用自己的一切和全部,来为中国巩固这个天朝上国梦!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日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刘暹从来不是拿着五胡乱华和蒙元、满清得天下看做是民族大融合的人,岳飞是他心头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也从来不是捧着西方臭脚,认为鸦片战争是打开中国国门,促进中国走向近代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的人。屠日灭美,拳打北极熊,脚踢约翰牛,砍尽南洋猴子,是他青少年时候做过无数次的白日梦。

    自始至终,刘暹都将维护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在西藏,法国在广西,德国在山东,俄国在新疆、东北、外蒙,再有就是日本这个令刘暹咬牙切齿,狠不能食其肉寝其皮的国家,给华夏大地带来的无比沉重的创伤,中华民族的空前危机,无比巨大的屈辱,亡国、亡种、亡教的大危险,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一切,已经发生的刘暹管不到,还没发生的,刘暹坚决不允许!

    或许崛起中的中国不会再有了清末民初那些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没有了红朝那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人将帅,以及那些数都数不过来的前赴后继的革命烈士。

    一句话,中国的革新不会像原时空中那般的彻底。

    但刘暹热爱祖国的心,跟‘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一样赤诚!

    ps:写着写着跑题了。一家之言!(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刘暹治台湾

    台南府城。

    刘暹穿着一件白褂坐在书房中,天气的燥热让他额头渗出一层明汗,但眼睛还在认真的看着手上的资料。这是他从接手台湾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在进行着的一件事情——设计澎湖炮台新规划图!

    鬼子六以台湾的重要性来套刘暹,点出了从一鸦到二鸦,到刚刚的日军攻台,台湾多次受到的外来威胁。国防位置至关重要!

    刘暹气的发狠,就直接借着话,要求修筑台湾本岛和澎湖的新式炮台。

    历史上刘铭传在打了法国之后,也这样做过。三年的时间里,他给台湾和澎湖的炮兵掩体增加了三十一门新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其中三分之二的口径还是九至十二英寸的重炮。因为投入军费,刘铭传直接要了台湾的海关税入。

    刘暹跟刘铭传的办法一样,虽然他没有李鸿章做后台,但北京似乎不想再跟刘暹绊脚,爽快的就答应了。

    刘暹也没在台湾岛设置新炮台,而是在澎湖设立、修缮了四座新旧炮台,共计增添了十九个炮位。一水的订购了德国的克虏伯重炮!

    驻福州的英国领事,为此专门渡海来台南求见刘暹,刘暹避而不见。

    并且他还把一百万两银子的船费交给了意大利人,把一百万两银子的机械裁定单交给了美国迈胜洋行。这不是说刘暹对美国的态度亲昵,而是用此来奖励迈胜洋行。对于德国这个新起的帝国,他给出了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和一百三十万两银子的机器采购单。军费全部用来采买轻重火炮,除了澎湖。刘暹可还有钦州湾、石碌港、琉球和鸿基港要防备呢。甚至可以说,这点银子还远不够用。

    而四百多万两银子的花销。让秦军账面上刚刚丰盛起来的余额,也再度锐减。

    但是,付出就有收获。四百多万两银子砸下去,来年将之一切吸收消化掉后的秦军,实力一定是无与伦比的辉煌与强大。

    另外说一句,左宗棠交好刘暹的意思还是很明显的。刘暹从他手里是真真的要来了一批海军上的人才。虽然刘步蟾、邓世昌、林泰曾等几个已经崭露头角,或是背景深厚的人不在其列。

    林泰曾,祖父林霈霖,系林则徐胞弟。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船舶驾驶。1871年毕业,上建威号练习船游历各地,今年已经任建威号的大副了。

    邓世昌,二十五岁,在船政学堂攻读五年,自始至终,奋发学习,自强不息,各门功课考核皆列优等。“凡风涛、纱线、天文、地理、测量、电算、行阵诸法。暨中外交涉例文,靡不研究精通”。去年时候就被保为了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输船大副,今年更是升任了“海东云”炮舰的管带。

    刘步蟾。驾驶、枪炮诸术,勤勉精进,屡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最后以全班第一名的佳绩毕业。如今已经是建威号练习舰的管带。

    这样的人才,左宗棠舍得。沈葆桢也是舍不得的。

    可是秦军也有了邱宝仁、林永升、叶祖珪、许寿山、黄建勋、张成、林国祥、吕翰等一批英才,再有就是方伯谦这个后世很有争议的人物。现在长胜号兵舰的大副也来到了秦军。刘暹本来对舰队是很不放心的,有这些人来到之后,立刻就变得放心了。

    ……

    就在刘暹把目光钉在炮台设计图上的时候,整个台湾,各州县地方,不少的士绅大户却都三五成群的聚集了起来。这当然是有事发生了。而台湾这地方又有什么事能这样震动整个地界里的士绅呢?那就是刘暹九月初时发下的一句话——台湾财政枯缩,田亩有些模糊。

    九月初五,刘暹手下的人成立了一个清赋局,现在正招揽扩充人手。很显然,当那个清赋局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那就要挨家挨户的编造土地清册了。

    田产是中国人的命根子,现在刘暹就要动全台湾士绅的命根子,全台士绅还如何不震动?

    满清拿下台湾初年,为了邀买人心,也为了安定住台湾,数量不大的人(有人说台湾全部是四万人)得到过官府的专利执照,准许他们在台开垦土地。这些专利执照持有者中很少有人自己实际从事垦殖。反之,他们把每块土地分给几个自己找来的开拓者,就像后世包工一样,大头拿到了活儿后,自己不亲自干,而是转给下面的小头子,自己从中获利。台湾就是如此,那些开拓户把田地开出来之后,再转而把地租给最底层的佃户们。当随后从大陆涌入的移民越来越多,和地价上涨时,许多开拓者实际上又变成了大的外居地主,即人在城市而坐收佃户四成至六成收成的地主。这些地主在台湾被称为小租户:他们应向那些专利执照持有者(被尊称为大租户)交付他原来收到的土地收成的百分之十左右。根据传统,只有执照持有人才付土地税。由于台湾岛上满清官僚体制的腐朽和官员自身的无能,专利执照持有人往往连并不沉重的地税也予以规避。例如,刘暹就惊愕之极地发现,淡水全县每年的土地税仅能收780两!另外,许多的专利执照持有户已日就式微,那些小租户则是真正具有绅士地位的大地主,他们根本不纳税。

    刘暹不当台湾的官儿时,对于这种情况他只会指着湾湾笑。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满口开大炮不用负责任。就像后世网上的公知、美分,以及无数人云亦云者一样。但是他现在是台湾巡抚了,这种状况就断不能容忍。

    小租户既然是实际的土地所有者,那就发给他们地契,每年比照他们的实际土地而征税。至于原来的专利凭照在理论上仍然有效,小租户可以直接向专利执照持有者买断,或是每年交付的地租减少上一定的比例。

    刘暹知道台湾人很抱团,这些人从福建广东迁往台湾的时候,很多都是以宗族或是区域籍贯为区分,而分别开始抱团聚拢建村立寨的。全台大势,漳泉之民居十分之六七,广民在三四之间。以南北论,则北淡水,南凤山多广民,诸彰二邑多闽户。并且这些从大陆迁移来的百姓,近乎所有人都是贫下中农,乃至一无所有。真正的富人极少会有主动迁台者。

    这些人来台,虽有冒险开拓的精神,但困于文化程度不高,拙于长远的策划,更注重眼前利益,也缺乏法治意识和社会均衡意识。满清是官不下乡,日常宗族的权力极大,极有凝聚力。来到陌生地的移民们抱团就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凭借血缘、地缘形成一定的集团势力,以求在现实生活中能互相帮助,共谋发展。如此虽然有小集体的凝聚力,但其俗尚气好斗,也带来了许多相应的负面影响,往往因为睚眦小忿,就聚众定期而斗,而且多是同族、同乡、同郡聚众斗殴。因此在台湾,不同的村寨或是县境之间常常会有械斗发生,并且是大规模的械斗。

    更因为整体环境如此,台湾士绅的力量很强。后世台湾有五大家族一说。虽然现在除了雾峰林家和板桥林家真正的有一定实力,区域的三家只是小土鳖。但谁也不能真正的轻视台湾士绅。

    以雾峰林家为例,那是随随便便就能拉出一两千丁勇的真正豪强。虽然因为其势力扩充的太过迅速,实力也确实过于强劲,招致了官府和台湾民间共同的打压。其家主林文明,林文察的弟弟,林朝栋的二叔,被控侵占虏人以及带头威胁官府等罪而被官府密谋,被福建巡抚派出的专员凌定国突然斩杀于审堂之上。而后至今的五年中,雾峰林家频频受到打压,现今除了田地,商业上损失极重大。

    台湾的士绅更是宗族族长,代表的是整个姓氏宗族,掌控的也是整个姓氏宗族的力量。随便一个拿不出上千人的力量,也能拿出百十号青壮。

    但是刘暹是谁?他是军功出身的秦军总帅。在台秦军虽然只有周军一部,但一个守备大团的力量,足够刘暹轻松荡平整个台湾。

    不要说台湾的士绅不是个个都是雾峰林家,就算他呢们全是雾峰林家,能集结出十万人的力量,周军所部也能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扫而光!

    刘暹是巴不得有人跳出来,只要敢跳,他就一巴掌拍死!

    一个淡水县七百八十两银子的税收,刘暹除了把一切规矩彻底推到,他还能怎么做?就那个基本盘来跟台湾的士绅们勾心斗角?他们也配?“我让他吃进肚子里的全部吐出来。”成立清赋局的时候,刘暹是这么的对手下人说的。

    ……

    “大人,那个理查德拒绝缴纳樟脑税。说……说,中国的税收可以收到中国人的头上,但绝对收不到他们英国人的头上。”

    同时间的台湾商务局,这个由台湾第一巡抚刘暹设立,由台湾第一任按察使,原柳州知府徐延旭负责的机构事物上,开头第一炮就直接哑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卡住要害的‘脑白金’

    樟脑是台湾出口的拳头产品之一,初期主要供药用和防腐用,远销印度、欧洲和美国,人称“白金”。1860年后,樟脑成为许多工业品的生产原料,如人类第一种合成塑料赛璐珞,色泽神似象牙,制成首饰、工艺品出售,获利极丰厚。还有摄影胶卷、化妆品、玩具等等,制造时侯都少不了樟脑的身影。甚至后来的法国人,还发现了樟脑可作为制造无烟火药的稳定剂,于是欧美各国纷纷从中国进口樟脑,使其成为仅次于瓷器、茶叶、丝绸和糖的重要出口商品。不过这就是以后了。

    现在的樟脑,除了防腐和药用价值之外,最主要的作用就生产赛璐珞。

    台湾的樟脑产量占全世界的70%-80%,几乎全部都转外销,质量好,利润丰厚,鼎盛时候每年有十多万块银元的交易额。因此英国人早就垂涎。

    早在1825年,英国的一些不法商人就私自驾船到台湾,偷偷用鸦片换樟脑。那时,英国商人通过走私活动获取的樟脑量虽不大,却赚了大钱。

    二鸦结束以后,台湾被迫开港,当年英商在台湾设立货栈者就有13家洋行。其中,怡和、邓特洋行资金雄厚,经营手法花样翻新,台湾的樟脑输出逐渐为这两家洋行所控制。

    商人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润,当两家洋行形成基本的垄断之后,二者就开始压制对台樟脑的收购价格,引起台湾本地利益团体的严重不满。他们上书官府,在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使得清政府决定对台湾樟脑实行专卖政策。禁止英国洋行在台湾民众中直接收购樟脑。

    清政府的措施打破了英商的垄断经营,保护了台民的利益。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但利益受损的英商对之却是恨入骨髓。

    英商与台湾地方的矛盾随后也变得愈发激烈,到同治七年的七月,一场不为后世人所熟知的‘樟脑战争’爆发了。英**舰“阿尔及利”号、“布斯达”号载着大批英军开到台湾,攻克了台湾重镇安平,台湾军民皆损失严重。

    这件事情当然以北京的退让宣告结束。中英签署了《樟脑条约》,满清撤掉了台湾军政两方面的多位官员,废止了樟脑的官营,容许外国人及其雇员深入台湾自由买卖。至今六年,台湾樟脑制作、出口权均落到了英国人手中。此前。台湾樟脑每年出口约7000担,收购价每担16银元;到1870年在英商的掌控下,出口猛增了一倍有余,收购价也降低了一倍有余,中国蒙受的损失可想而知。

    刘暹从来不是一个只从土地里刨食的人,在清理土地田亩的同时,他也把眼睛放到了商税开发上。除了樟脑这个问题,台湾出口外销的另外两大拳头产品——茶和糖,也在他的计划之中。只不过樟脑的问题是要先解决的。因为茶业和糖业被洋商侵夺渗透的比例还很轻,不像樟脑产业,完全被英国人给控制了。这商务局就是干这种事情的。

    徐延旭对这事情是很不乐意,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可是刘暹掌控全局。负责当今台海第一要务——整理台海防务和军备;前台湾兵备道,左宗棠手下得力干将之一,现任台湾布政使的刘璈。负责台湾到澎湖、到福州的海底电缆铺设,以及整个台湾每年所需的协响的估算。是绝对必须的。徐延旭就不得不接着商务局这个烫手山芋。而刘暹提议的开辟台湾本地商业财源,就是向山上的每一座蒸馏厂征收樟脑税银。就是商务局开天辟地的第一次登台亮相!

    现在看,是要搞砸了!

    “东翁根本不需要因此为难。只把事情摆给刘抚台就好!”

    看到徐延旭一脸‘鸭梨’的样儿,身边的幕僚这样说道。徐延旭当年在梧州的时候就对刘暹的‘洋务’持反对态度。任柳州知府的时候,也甚是不配合刘暹。不过那个时候的柳州,上上下下几乎全从刘暹的工业园区里获得了厚利,徐延旭孤木难支,他的不配合也只是个人的不配合了。

    在幕僚看,商务局是再明显不过的洋务了,而且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洋务部门。刘暹将之丢给徐延旭这么个不懂洋务,不支持洋务的人,除了是在敲打下徐延旭,再无第二个原由。

    徐延旭将事情‘还’给刘暹,就是显露自己的‘无能为力’,只要态度好上一些,通白说就是低头做小,刘暹绝不会欺逼太过的。因为幕僚觉得,如此重要的一个洋务部门,刘暹是不会容忍放在别人手里的。

    徐延旭的这‘教训’,就跟刘璈挨得一样。铺设海底电缆也好,估算协响的数额也罢,刘璈做的也会很难受的那。海底电缆是他铺的,电报局却是刘暹亲手掌握的。儿协响的数额估算下来,刘暹就照着那数额向北京上书,若最后发现协响的额度不够用,刘璈是不是要坐蜡呀?

    甚至可以说,刘璈现在的难处比徐延旭大。而之所以如此,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

    刘暹在花厅里热情接待了徐延旭,他看清了这个人。虽然性格上保守,但还是属于可拉拢范畴的嘛。

    这事儿,如果是落到一个对朝廷死忠的人手里,或是落在一个对他刘暹坚决抵触的人手里,他会怎么做?

    对英国人的抗议置之不理,霸王硬上弓,反正事情闹出来了,朝廷的板子不会第一个打到他身上。刘暹才是台湾的第一把手!

    “声伯。传我的命令!”当着徐延旭的面,刘暹手里端着茶盏,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手腕。丁振铎立刻拿出了纸和笔。

    “第一,全台收缴民间火器。到这个月底为止,谁要胆敢再窝藏火器,以谋逆罪论处。”

    “第二,来年全台清查兵册。台湾镇所有兵丁,回营待查。”

    “大人高明!”徐延旭张口结舌,此两条不过几十字,却听的他震动如雷鸣。最后不得不服气的道出四个字来。

    樟脑的采取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那是从樟树中蒸馏提取的,台湾是全世界天然樟树林分布最多的地区,可这些樟树随着数百年的砍伐,已经从平原和丘陵地带消失了。要想获得大批的樟树,就只能往台东的深山老林中钻去。

    台湾的深山老林中可是藏着大批的生番的。这进山采樟就犹是军事行动一样,特别是那些最基层的制脑劳工,也是被称做“脑丁”的人,冒险深入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历尽艰险,血泪相伴。

    入山取樟,脑丁首先要纠集成队,多则百多二百人,少则几十人,并要推选出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能镇得住局面的头领,约法三章,重申纪律,方可开拔进群山当中。进山后,脑丁往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十足军事行动一般。在樟木生长的地区,经常会碰到一些原住的山民,如果未能事先打通关节,取得谅解和通融,就会屡屡遭受袭击。每年3至7月入山采伐樟的时候,发生械斗不幸丧命的脑丁不在少数。很多时候为了安全计,就必须请官府出动兵丁保护,或是说一定的在台文武官员和樟脑产业已经结合到了一起,兵丁出动直至樟脑炼成并运送出山。

    脑丁队伍在大山当中的驻扎地,掘壕结寨,筑闸设哨,修筑进出林道,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后世在台湾乃至是粤北、湘南地区,考古学者不时会发现掩埋于荒草乱石中的残存古城寨、堞墙、寨门、炉灶等,多被猜测为明末起义军或清代太平军兵败躲入深山的最后栖身之处,其实很多只是当年脑丁的据点而已。

    刘暹收缴台湾民间的火器,那就是断了脑丁们的一只胳膊。来年全台清查当兵的,就是断了脑丁们武力上最大的支持、后盾。

    不过刘暹还没把事情做绝,他还没禁止台湾民间非法集会、举重,也没有下令彻查私人“脑寮”。他还在大门上留下了一道缝隙。

    至于能不能走进这扇大门,就看那些寮主自己作何选择了!

    现在的我大清还不是甲午战败后的我大清,一身虎皮上纵然破了好几个大洞,但总算还留有一丝威风。英国人和他们的雇员,是可以深入台湾的任何一个地方,自由的买卖樟脑。但英国人不能在台湾设立蒸馏厂,也就是说,那些私人脑寮不管背后的真正主人是谁,至少它们在明面上,还不属于英国人。

    刘暹有的是法子摆弄他们。

    至于说英国人再次耍横,胡搅蛮缠。那也要看看,刘暹是不是当年的梁元桂,秦军将士跟英国龙虾兵比来,孰强孰弱!

    刘暹的命令一出巡抚衙门,很快就在台南和凤山、嘉义诸地传播了开来,民间议论纷纷,宣宣扬扬。但并无太多的反对!

    这并不奇怪,因为台湾的樟脑产业,绝大部分相关人员都是台湾北部的人。

    北部淡水及基隆输出茶与樟脑,由南部安平及打狗输出砂糖,输入即以鸦片与杂货为主。这就是台湾现在的贸易。(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四章 清理田赋

    要摸清一个地方所有的田亩,清查隐田,并不是一件轻松就可以办到的事情。不说地方上的阻力会是多么的巨大,就说上头派下去的人,在没有本地人帮助的情况下,他们可能连哪个地方有田地,哪片田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都搞不清楚。再加上台湾本地所特有的田亩开垦专利执照制度,要清查整个台湾的真实田亩数量太困难了。

    刘暹从福建方面拿到的台湾田亩文档还是道光年间的老资料。【历史上台湾设省后,并没有布政使,内务依旧由福建布政使管理】。有熟田三万八千一百余甲,又三千二十一顷五十余亩,谷种折地一千四百三十亩,年征粟二十万五千六百余石,租番银一万八千七百余圆。

    台湾的一甲田相当于内地的十一亩三分,也就是说道光年间统计的台湾田亩不过七十五万亩。【三万八千一百余甲*11.3+3210*100+50】

    满清在台湾施行的是薄赋,成田之日,限定经丈八十五石满斗为一甲,每一甲经租八石。上田一甲收谷七八十石至一百余石,姑按八十石计算,仅纳国赋粟二石七斗四升,业户(地主、自耕农)有上田一甲,每年可收入粟七八十石,十甲为七八百石。但是道光年间的台湾人口不过百万人,现在则增长至二百余万【先前数据是本人主观上估量的,错误很大,在这里更改】人口。

    上次全台统计田亩至今已过数十年,垦熟田园较前多至数倍。统计全台之额,台湾府却仅征得额银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六两。洋银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九圆,又榖十九万八千五十七石。久无报丈升科。

    这是刘暹从福州拿到的去年台湾赋税,而且也知道至少十年了,全台没人上报新垦田亩。这要是真实的数字,刘暹把自己脑袋砍了。就是那道光年间统计的田亩数量,也绝对猫腻重重。

    可是官府的税收少了,在台的佃农负担却依旧一样的重,较之内地毫不轻减。而询其底蕴,全系台湾的绅士包揽。若某处有田可垦,先由垦首。也就是士绅出面递禀,在官府里承揽包垦,然后分给下面的垦户。垦首不费一钱,仅递一禀,垦熟之后,每年抽租一成,名曰大租,又有屯租、隘租各项名目,而粮课正供毫无续报升科。台北淡水田亩联袂三百里。仅征粮一万三千余石,私升隐匿,是不可胜计。刘暹奏请清理田赋的折子送报上北京,北京半点都没有耽搁。立刻就给了允许的批复。

    张守训开到了淡水,带着十多个清赋局的人员。这是他第一次接办这样杂乱的繁务,第一次塌下身子着手天下最繁琐也是最重要的田亩赋税。张守训不懂得地方很多。万幸的是他身边有懂行的。

    张守岱支援来的一批人手,在刘暹正式将清赋局的招牌立起来前。陆陆续续的都到达了台湾。张守岱现在可是户部的侍郎啊,又在地方任上为官许多年。还有整个张氏家族做后盾,手下资源的丰富,依旧不是刘暹能比的。

    张守训身边这回就有两个行家里手。由他们指点着,刘暹也想着锻炼锻炼张守训,这才将他安排到了淡水这地方。

    人,张守训到了淡水。那就该办事情了。这种事自然是找县衙户房的书办打听最为直接。可这却并不容易。县衙里有所谓三班六房,六房对应的就是朝中的六部衙门。这三班的头子和六房的书办都不是好相与的人。大小衙门基层的公务,只有书办才熟悉,这一点就是他们的本钱。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胥吏。此话虽短,但是把中国千百年的官场政治生态一语道破。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在混账的朝廷也不会让一个官儿在一个地方当一辈做官,然后接着让他的儿子当。但是胥吏却是如此。

    爷爷当了,他爹当;他爹当了,儿子当。绝对绝的是铁饭碗!

    这些人家在地方上的威严和权势,在老百姓眼中的厉害成都,比一般的士绅都要重。虽然社会地位很卑微。

    自从官、吏变成两个不可逾越的阶层之后,胥吏的舞弊在中国社会就再也无可抑制了。小吏联手把持政务,架空当官的不是啥稀奇事。毕竟八股考出来的官儿,个个算是文学家,对于如何治理一个地方,如何掌控全局的政务,就多的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就算请了师爷,请了值得信任的幕僚,胥吏们的利益,也依旧碰不得。相反,新官上任后往往还要“以小吏为师”,向这些小吏学习如何办理政事、处理公文。当时办理文牍,往往是官员交给书吏,书吏去查阅案例、法律,写完之后呈给官员,官员只是签字盖章而已。后者要糊弄起前者,不要太轻松!

    康熙五十年,著名的桐城派文学家方苞因《南山集》案株连,被关在刑部狱。方苞就曾亲眼看见三个和他一起被拘捕、受到拷打审讯的人,其中一个给了狱卒30两银子,被打伤了骨头,病了一个多月;另一个加音给钱,只伤了皮肉,十来天就好了;还有一个给了六倍的银子,当晚就可以行动如常。狱卒对此振振有词:“如果不区别对待,谁愿意多给我们钱呢?”

    尤其让方苞惊诧的是,刑部的老吏居然在家中私藏官印,擅自更改公文。当时有两兄弟把持公仓,按律当立即处决。狱吏对他们说给一千两银子,就可以让他们活命。他另外准备份奏章,用从犯中两个单身汉的名字换了两兄弟的名字。同伙的狱吏认为不妥,怕欺骗不了主审官。而这名狱吏却笑道:“倘若主审官上奏,我们是死路一条,他也会因此被撤职,他不可能为了两个犯人的命丢了自己的官。”这件给犯人调包的事居然办成了,主审官也发现了狱吏的所作所为,但始终不敢追究。

    这群小吏的能量,可见一番。而此迹明清两朝最盛,满清又胜过大明。

    淡水的户房书办叫林明升,本地人士。据说此人的祖辈从郑明时候开始就是县里的书办了。家里藏着许多秘传的本子,对县情对官场的一些秘密可谓极其熟悉,方方面面都要卖他一个面子,是本地极吃得开的人物。

    两个懂行的人,一个叫陈亮,另一个叫焦文湛。在这两个人看来,淡水县的大户士绅们并不难治。再偷税漏税铁公鸡的大户,在权力面前也要任由张守训宰割。他们尘嚣至上,貌似强大,实际铲除不难,而且一旦倒下下头的人就会一哄而散。无论是亲族还是佃户,根本没有威胁。相反的是林明升这种人,在地方根深蒂固,关系盘根错节。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的所谓——看不见的幕后黑手。刘暹在派人下县的时候亲自会见了清赋局的人员,其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抓住那只看不见的幕后黑手。陈焦二人听了是深以为然。

    林明升在县里,从来都是知县老爷面前不可或缺的红人。特别是七年前的那一人县太爷,愣是让他全抓了县里钱粮这一块,顶替了钱粮师爷的职儿。三班六房的头头们里,林明升是真正坐到了第一的位置。

    虽然现在的知县老爷对林明升没有之前那么的信任有加。但就算如此,见到林明升也要带上一分笑。(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帮子草包饭桶

    清赋局要清理全台田亩赋税,户房书办关系到全县的赋税收取,自是个极要紧的关联人物,林明升自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的。当天陈亮拜访他的时候,还一路笑呵呵的恭送了陈亮出自家宅院大门。但他却绝对想不到,刘暹打破瓶瓶罐罐的心是那么坚决。林明升这类的人,在清赋局还没下县的时候,就已经被所有人列到了黑名单上了。

    回到正屋,林明升在大椅上坐下来。他年近五十,面皮黝黑,身材已经发福。限于自家身份的关系,林明升以及他的家人穿着都不甚华丽,但料子的做工很是考究。家中摆设也谈不上华丽,做工、木料都是最普通的。包子有肉不在褶上,这句话说得正是林家。

    郭贵从林家的内宅里走出来,他是淡水本地的大地主,在社会中的地位可比林家这贱户高多了。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郭贵面对林明升的时候态度可谓一贯是有亲和的。

    “郭老爷,坐!坐!”林明升招呼道,一双眼睛在郭贵脸上溜溜一转。

    “郭老爷,你有话请说。”

    “林老弟啊,我有件事情放心不下,今天你得给我交个底。”郭贵跟林明升的关系很近,所以开门见山的直接就问了。“这刘大帅清查田亩,人都到咱淡水了。县里究竟是要怎么办呢?”

    “该怎么办怎么办,一切看抚台大人的意思。”林明升早就料到郭贵会有此一问。如果不是郭贵刚到,就赶到了陈亮前来拜访,这一句话他早就问出口了。

    林明升用波澜不惊的表情告诉郭贵。这事儿真不是他这肩膀可以扛下的。那可是握着实权的一省之最,下令彻查田亩。郭贵想一个‘子’都不想往外头吐,那是不可能的。

    淡水的田亩数量不说要翻一翻。增长个四五成,那是必须的。

    “皇粮国税,说也绕不过这道坎。”林明升放下手里的茶碗,目光看着郭贵非常非常认真的说:“抚台大人要从田地里面抠出银子来,那就一定要抠的出来。谁敢在这上面拨他的颜面,抚台大人就能要他的小命。”

    没有严词厉色,但林明升话音当中的认真,让郭贵脸皮一紧,讪讪笑起来。

    林明升随后的几日里就准备人手。打算响应清赋局,开始测量田亩。这几天清赋局落脚的地方完全成了淡水县最最热闹的地方。一**的来客,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在轮转着。

    不过,让整个淡水士绅们大松一口气的是,张守训并没有真正的动真格。他只是带着林明升准备的那支队伍,松松垮垮的在县城周边做了三天,连县城周边的田亩都没有测完,就招过林明升,做了一番让整个淡水县彻底放松下来的暗示。他暗示林明升去找县里面的士绅大租户。让后者们自己主动报上自家的田亩数量。他会相对取消一些名不符其实的大租户的权力和地位,把地契实打实的发放到实际握有土地的小租户们的手中。淡水县在册田亩的数量必须提升五成以上!

    五成就五成,对比整个淡水县的隐田来说,在册的田亩真是一个小小的数值。基本盘就小。提升五成也还是小。

    但张守训直接把权力完全放给了林明升,连淡水的知县老爷都在这事儿上说不上话了,这就叫淡水县绝大多数的士绅租户们提起了心来。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林明升要不狠狠勒索上一回。他能轻易地就放人过去?

    淡水县在册田亩十二万三千余亩,这会要凑到十九万亩。多出的六万多亩田地落到谁头上?落的多,还是落得少来。中间可大有操纵之地。可全都在林明升的手掌之中的啊。林家在淡水安家落户超过二百年,根深蒂固,关系盘结,就是县官老爷也不能随随便便拿捏。但是权势,却真真的是在这一刻踏上了他们的巅峰!

    ……

    “一帮子草包饭桶。那姓张的怎么不一头栽地儿上载死?把大权交给了林明升那狗东西,也不怕把姓林的撑死了!”展伯平沉着张脸,怒气冲冲的。“刘大帅所托非人啊!”

    “老爷你多虑啦。林明升是个聪明的人,该知道咱们展家不是软柿子。张家老爷只说不低五成,他还能翻天不成?”展福劝慰着劝说。他知道自家老爷跟林明升颇是不对,之间一直井水不犯河水。老爷今个这么的絮絮叨叨,那是怕林明升操着大权,挟私报复!

    “哼,姓林的这个人我还不知道?最会狗仗人势。”展伯平冷着一张脸,丝毫没有缓和的迹象,“现在他靠上了张老爷这棵大树,可不得了了。你瞧着吧,准要闹出事来才算完。”说罢狠狠一跺脚回屋了。

    展福心里头也起了嘀咕。展家三千亩地,在册的不过六百多亩。而整个展氏宗族有五千多亩地,拢总在册的也刚刚过千数。这要是想让林明升给遮掩一二,还真要费上一笔钱财。特别是自家老爷跟林明升往日里也颇是不对付。

    林明升这时又送走了三个士绅,他心里很是高兴。盘算着自己这会能捞到的好处,怕这一笔买卖能顶上往时三五年的收成了。

    毕竟作为书办他手下也要养着一大批人的。往年夏秋收赋税时候,他纵然上下其手,能捞到了不少好处,但去掉给自己的手下爪牙的分润,真正能到收手的好处不过也不过二三百两银子,再加几百担粮食。说到底是台湾的士绅势力大,个个都有乡党、宗族做依靠,林明升不敢做的过活。否则就台湾这五年一小暴动,十年一次造反的烂样,林家早就给人借机会给铲了。所以林明升胃口再大,也只能捞到这个份儿上。而这个收益对去过台南府城,到过福州、广州,了解淡水港口樟脑、茶叶买卖的林明升来说,未免是少了点。

    现在恰好来了个刘大帅。这刘大帅是绝对绝的强人。那整治樟脑行当的手段,林明升可是看在眼里服在心头的。收缴火器,断绝兵援,硬朗手段,大势压人。洋人在他跟前,也根本买不起面子。只这一快上,前任台湾兵备道刘璈刘大人,就逊色了自己这本家不止一筹。这回,刘大帅的娘家叔辈儿的来到了淡水,林明升觉得可是有了个大靠山了。

    所以林明升这几日里把厚礼收到了手软。那些登门来的士绅租户们,哪个不是笑脸对他,真金白银的奉上?那求的就是少给他们家的土地田产上‘户口’。

    要知道,这几日里清赋局的人‘悠闲’了。林明升手下的那帮爪牙可是正张牙舞爪的吓唬人呢。张守训说是士绅租户,言辞里可没涉及到小民。那些宗族不盛,无权无势的老百姓们,就成了林明升吓猴子的那支鸡。虽然这种自耕农性质的百姓在台湾这地儿数很少。

    就跟上文说过的一样,台湾这里的土地,大租户到小租户,小租户到佃户,集中率比大陆内地都要高出很多来。自耕农数量很少。只是他们作为一只‘鸡’,则已经是够了的。

    ……

    “林家有两千多亩田地,在册的不到一百亩。不过他这家算是个特例。其他的……”陈亮拿着一张纸给张守训看,指着上面罗列的几家士绅租户的实际田产和备报官府的在册农田,“不算山地和林地,农田在册大致上都保持在一到两成左右的比例。所以淡水县全县的熟田当在一百万亩上下。”

    清赋局不可能亲自住查探,所有的资料都是军情处提供的。而至于他们是如何得到的,从哪里得来的,那就不是张守训、陈亮、焦文湛管得了的了。

    刘暹对张家的人很是倚重,张守炎在秦军一系的地位完全不逊色汉中的李楹。张守训入清赋局,张树平在钢铁厂,丁振铎为侍从长,全都委以重任,信赖有加。可就是军情处这一块上,张家人乃至他们推荐来的一系人,半点也涉入不进。

    “如果算上茶园、林地,整个淡水的田产在一百五十万亩。”

    陈亮、焦文湛的说话是很不负责任的,他们的估算很简单粗略,跟现实的实际数值肯定会有很大的出入。但清赋局在淡水上下十几个人,谁也不会在这一点上较真。于是淡水县田亩的大框子就这么的定了下来。

    而茶园、林地,后者经济效益不大,前者就很是兴旺了。台湾茶畅销日本和美国,前者直到后世刘暹穿越的那个时代都非常的推崇台湾茶。而美国在这个时候,更有约翰.杜德这个在台湾茶业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的光辉人物。

    台湾有野生茶树,但是台湾茶的历史至今也才不足百年。台湾的冻顶乌龙等茗茶近乎全部来自福建。约翰.杜德的出现为台湾外销茗茶提供了最好的窗口,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现今已经扩展到了数十万两银子的产业规模。名头比不上台湾的樟脑强,可实际上已经对樟脑完成了超越……

    不过茶业方面的事儿,那是属于商务局!(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缴!我林家缴!

    台南府城,刘暹买下的一处私宅中。这里就是台湾省暂时的巡抚衙门。真正的衙门还在建设当中,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春后才能入住。

    “大人,十七爷报来了淡水县的钱粮册子。淡水全县备报田亩十九万两千亩,茶园林地二十万亩。十七爷已经让淡水的士绅租户们指定自家的田地,只说是要定地界来的,没人怀疑。一旦全部指定完毕,就立刻收网!”

    侍从吴怀恩拿着淡水发来的电文,向刘暹做着汇报。

    陆地上铺设电线比海底放电缆快多了,刘璈还在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刘暹那覆盖整个台湾南北各县各地的电报网已经运营快一个月了。

    吴怀恩是刘暹侍从室里的老人,季锡良在的时候他就待在侍从室,现在丁振铎当家做主了,他还待在侍从室中。

    “回电,已知。让他看着办!”

    一百万左右的田亩,只报上来了两成还有不足。刘暹要不狠狠给这群士绅租户一个教训,不让他们这群人长长记性,湾湾人就不小的现在是谁在当家做主!

    十月下旬,几乎就在淡水县动手的同一时间,彰化、台南、凤县等等,差不多前后三四天的时间,整个台湾下派地方的清赋局都态度焕然一边,动起了硬手来。

    各县厅的户房书办全都第一时间被逮了起来,然后秦军和一部分被刘暹掌控住的台湾绿营,大批出动,控制各地城镇。乃至官府衙门。后者是这次田亩清赋之后要涉及到的方面了,治下隐田如此之多。你父母官当得难道就没过错?总是能摘掉几顶官帽子的。而秦军作为坐地虎,吃不下一半。也能吃个三分之一!

    全台湾刘暹估摸着能查出来三四百万亩的隐田,这还不算茶园和林地。毕竟后世全台耕地接近一千万亩,而现下这个时候,台湾的开发远不如后世充分,但是便易开发出来的土地,也就是台西的平原地带,也几乎得到了充分开垦。刘暹取个中间数,将全台的耕地算到四百五十万亩到五百万亩间,也不为过。

    当台湾的士绅租户们的把柄被刘暹确确实实的抓到手里之后。摆在全台士绅租户面前的选择就只剩两个了:一是乖乖的认罚,不管内心里是否恨死了刘暹,乖乖的给刘暹贡献出一批发展基金来。否则,就是把田地变卖了,刘暹也不是做不出;

    二是反抗,激烈的反抗。但就算整个台湾的士绅、租户都起兵造反,到不了明年开春,刘暹也有把握将他们全都削平。这样刘暹的收获会更大,甚至能借机真正的掌控整个台湾;

    台湾的士绅租户们要选择哪一条路呢?人生的抉择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刘暹等着他们做出选择!

    ……

    雾峰林家。

    自从林文明被斩。林戴氏就成了林家的定海神针。当年凌定国堂上杀人,林氏诉状不得,不知道多少人已经起了反义。林家第一次上北京告状不成,凌定国及在台的官员和诸多与林家有仇的台湾士绅。纷纷落井下石,林家不仅商业上损失大,那些人的手都已经朝林家的田地伸去多名林家嫡亲已经纠集了数百人丁打算夜袭彰化。就是半道上给林戴氏给截了回,使得林家没有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林戴氏是林朝栋的母亲。雾峰林氏的奠基人林文察的夫人。林文察战死后,他二弟林文明被杀。堂弟林文凤被囚,林朝栋纠结于打官司,整个雾峰林氏,自然而然的就由林戴氏来掌管了。

    清赋局眼下的硬措施,对每一位台湾士绅租户都是捅心眼子的一刀。而对于雾峰林氏,却是可以说因祸得福。

    当年林家借着戴潮春事件的善后处理,侵吞抢占了上万亩良田,为雾峰林家打下了雄厚的根基基础,并透过联姻等方式强化其社会地位,但之后引来的大量官司又给予公家整肃林家的机会。时到今日,这波风潮也没有停止下来。雾峰林氏可以说在台,除了自己的姻亲和板桥林氏等亲族外,到处都是敌人。

    清赋局先前的‘所托非人’,彰化县的士绅和地方官那是可着劲儿的捉林家,林家上上下下两万多亩熟田,被登记在册了一万七千多亩。对于雾峰林家来说,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日后台湾即使田赋不改,依旧是薄赋,林家一年也要多交出六千多担稻米。

    就算这些年刘暹一船船的往大陆捣腾中南半岛的粮食,稻米价格在两广、福建一代有所下降,六千担稻米也能顶八千两白银。

    因为秦军兵威赫赫,整个林家没谁敢说造反打县城的,但也有人叫嚣着要‘逼上梁山’,抄了某些龟孙们的家的。这股浪潮连林戴氏都有些压制不住,因为这股浪潮背后站着的是,因田亩清赋一事紧急从福州赶回雾峰的林朝栋。

    今年才二十五岁的林朝栋,年轻气盛。虽然头脑清晰,很有理智,明白以林家的这点力量起兵造反,只是自寻死路。但这也并不代表着他就软弱可欺!

    在全台普遍报田在册比率只有一成多的情况下,雾峰林氏的官科已经超过了八成。林氏的姻亲好友家族,如杨氏、李氏、戴氏等,官科也都高达三四成。这是站在林家的头顶拉屎啊,再不反击,不说林家的声望如何的低落,就是林家自己人的心劲,那也是会散了。

    清赋局的翻手为云覆手雨就是在这个时候爆起的。一瞬间,整个雾峰林氏是神清气爽,念头通达。而彰化县的清赋局也因为手下有了雾峰林家和他的姻亲们——杨家、李家、戴家等的帮助协助,在台湾各县厅当中第一个完成了全县范围内的田亩测量。查出隐田一百三十三万余亩,算上彰化县已经备报的田亩,彰化县全县耕田接近了一百六十万亩。

    对这个数字刘暹并不意外,彰化县地处台中,后世台湾有名的彰化平地现在就完全囊括在彰化县境内。那可全是整个台湾诸多小块平原中最肥沃平坦的一块啊。只那一块平地,就能开垦出过百万亩的良田,何况彰化县的面积也并不仅仅限于那一块平地大小。

    “哈哈哈,哈哈哈……”林朝栋仰天大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天诚不欺我!”握着清赋局遣人送来的一封信纸,林朝栋内心里这一刻别提多么畅快了。

    信纸上是清赋局开出的罚单。林家有三千五百亩田地隐匿,当补缴赋税十年。就算台湾之前是薄赋,一亩地只有三斗多的官科,三千五百亩那也有一千多担了。十年就是一万一两千担稻米,合计过一万五千两白银了。这笔钱林家要拿出来必须得砸锅卖铁的。

    可是现在,林家因为是彰化县备报田产比率最高的,清赋局大笔一挥就砍掉了一半。又因为在丈田的时候林家主动配合,并且有重大立功表现,林家需要补缴的赋税就再给砍了一半。

    一万五千两银子变成了三四千两,也就是三千担的粮食,还可以分五年缴清。林家身上泰山一样重的压力,瞬间变得轻飘飘的了。

    “缴!我林家缴。”林戴氏心里的激动也是不可抑制的,对儿子说:“荫堂,你派人去回话,就说这欠税,我林家就是砸锅卖铁,也一个子不会少朝廷的。”

    报仇雪恨的机会,莫过于现在这般好了。不缴银子,地就不是你的了。而要交银子,十年的补税,就是台湾财力最强的板桥林家,瞬间也要变成无立锥之地的穷光蛋。

    除了杀了仇家,还有什么比看到仇家遭殃,更让人痛快的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来到台湾的荷兰人

    三四百万亩隐田的赋税,一年就要一百多万担粮食,也就是接近一百五十万两的银子。十年就是一千五百万两,这是什么概念?台湾府去年的全年岁入也不过五十万两而已。

    什么樟脑、茶糖?跟田亩的基本盘比起来都小菜一碟!

    也怪不得现在的福建人说台湾富庶。刘暹本来还很不解。台湾每年的饷银都需要福建、广东的协响才能渡过,就像后世的国家级贫、困县,一切都吃国家拨给的财政补贴。这样的地方还能富庶吗?现在他是明白了,台湾富庶的不是官府,也不是最基层的老百姓,而是那些士绅租户们。

    英国人眼下每年以洋药为名向台湾输运鸦、片过百万两银子,果然不是玩笑的。

    “告诉他们,要么隐田被没收,要么就给我分期还钱!”

    十年的无息还款,二十年的低息还款,三十年的中息还款,五十年的高息还款。刘暹准备的很充分,很人性化。两条路就看士绅租户们怎么选了!

    这些东西刘暹已经让刘璈写了份奏折,他联袂署名,一块报上北京了。

    要士绅租户们放弃隐田,不现实;要他们立刻拿出十年的欠税来,也有些不现实;就看最后的四项,他们选一个项了。而联名报上北京,一是向北京说一下自己的功劳,二也是让北京对自己放松一些警惕。

    台湾可一直都是清政府眼中的重灾区,隔三差五的造反一次。在北京眼里,台湾百姓几乎就是造反的潜在同盟。刘暹若是真的心怀叵测。他怎么会这般整治湾湾?他应该百般拉拢才是。

    这也是刘暹的另一种表忠诚。毕竟秦军的海军还需要进补,刘暹向英国和意大利订购的舰船也都没归来。向英国派出的邱宝仁、林永升、叶祖珪、许寿山、黄建勋、张成、林国祥、吕翰等人才,也才刚刚入学旁听。他手下的实力还没积蓄够!

    派人去英国海军留学。向英国人购买军舰!是的,刘暹继对日战争结束后,跟英国人不尴不尬的关系持续了两个月后,他再一次向英国人释放了满满的善意。

    两艘铁甲舰,四艘蚊子船,两艘铁肋木壳巡洋舰,四十二万英镑的一笔大单!

    这不是刘暹没骨气。而是因为机械和陆军军火贸易上,撇开大英帝国一两次,已经足够表达秦军集团的不满了。这舰队方面。秦军还真需要继续向英国人学习。

    而且眼下满清还不知道的是,日本靠着手中筹集的钱款,八月里秘密跟英国人签订了购舰协定,一举买入了三艘铁甲舰和三艘铁肋木壳的巡洋舰。如果这些军舰全部都归来的话,立刻的,日本海军就能一跃嘣到比中国海军实力还尤胜一等的高位。

    而这消息就是英国人自己透给刘暹的!

    其中的用意如何,刘暹猜得出来,只能立刻的向英国佬释放善意。

    除此之外,刘暹还向福建马尾船政局下了一笔四艘军舰的订单。两艘铁肋木壳巡洋舰。两艘纯粹的木质战舰,价钱定在一百万两银子。这个价钱船政局绝对不吃亏,还能赚上一笔。

    三年前他们建靖远号铁胁木壳船的时候,价格还不到二十三万两银子。现在因为钦南钢铁厂的出现。铁料钢料价格陡然下降了好一截,并且中南半岛上大量的柚木源源不断地从越南、暹罗两国运送到大陆来,木料价格又降低了一截。还有着造船就跟搞房地产一样。一批次数量造的越多,就跟楼房盖得越高一样。本钱越低。

    这四艘军舰船政局能有二十万两的利润,乃至船政水师他们自己就能也跟着建一艘了。

    林永升、叶祖珪、许寿山等人。这群刘暹好不容易搞到手的海军人才,将来至少要人手一艘战舰。要能在压制日本人的同时,依旧维系海面稳定。那样刘暹才能放手的去兴兵反清。

    鸿基、石碌、钦州湾,秦军最根本的军火钢铁工业,全都是靠海运来链接的。没有制海权,刘暹造反是会有大麻烦的。

    ……

    宜兰。

    一座海拔不过几十米的矮坡上,被摧毁的土木村寨的火焰渐渐熄灭。略微休整后,一个班的秦军带着一个小队的日本挺身队开始朝村寨内前进。从规模上看,这个村寨不过是个一二百人的定居点。

    眼前黑乎乎的小村落刚刚经过了一次臼炮的洗礼,火把照耀下,村寨里几乎没有一座小屋是完整的,甚至部分倒塌的房屋四周还洒落着依旧殷红的血迹。

    很残酷,但是没办法。这些生番对外来人的敌视太根深蒂固了,根本不是言辞能够说和的。而刘暹最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伐丁开山’就是必须的了。

    以日本挺身队为主力,这些人刀子玩的利索,服从性好。披上秦军为他们赶制的钢甲后,连脖子、脸面都遮掩了起来,湾湾土著除非是运气爆好,吹箭、弓箭正好射穿了他们的眼睛,否则根本就奈何不了这些挺身队士兵。

    只不过日本人负重和耐力不怎么样,这些挺身队士兵强大的是爆发力。最初时候披挂着二三十斤的钢甲上阵,一上午不到,人就累瘫了。平日里的训练,不管是秦军的作训,还是他们自己的锻炼,都是以锻炼负重和耐力为主。

    “二明,你带人从那边去,占领那个角楼!孙大头,你带人把火升起来,往前走。其他人跟我在后,大家保持警惕!”

    即使有挺身队做挡箭牌,秦军也并非安全无失。一切都要小心再小心。

    半响,惨叫声和妇孺的哭泣声打破了这儿的寂静。血与火,随着秦军不断地深入台东大山当中,越来越多的生番倒在了他们世代生活的大山深处。

    ……

    西历1874年12月11日,星期四。

    从一艘来自巴达维亚的荷兰商船抵到了打狗港,一群台湾本地工人就忙不迭地围了上去,开机器的开机器,扯吊绳的扯吊绳,一架崭新的大型蒸汽滑轮吊机正耸立在打狗港的岸边。在十几名工人的上下操纵之下,这艘六七百吨的小轮船搭在的货物,半天时间就卸完了。

    菲德勒拉着妻子安娜走上码头,深深地吸了口气。

    嗯,除了自然的海腥味,感觉还是不错,比巴达维亚码头的气息来得好。

    而且,整个港口十分卫生整洁。菲德勒觉得这不会是华人的自觉,而只可能是管理者的严格苛求。

    整个打狗新区,连港口在内,地面全是水泥压实的平坦地面,雪白的线条画分出一格格的港口工作片区,整齐的码头仓库建筑错落有致,陪着若干块草坪或树木绿化带,真的让菲德勒十分惊讶。路灯柱漆成雪白色,上面挂着漂亮的防风油灯。

    一个个身穿统一服饰的码头工人或推车或牵马,来回穿梭着,还有两人一组的警察,腰间挂着警棍悠闲而过。甚至菲德勒偶尔还能见到身穿干净漂亮礼裙的欧洲妇女在码头一侧的水产商店前,对着一排商品挑三拣四。

    顺着宽敞的街道朝前看去,老旧的打狗港,菲德勒所熟悉的打狗港,终于落入他的眼睛了。刘暹掌控台湾才几天时间?修理出一个打狗港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要新建整个港区,时间还远远不够。

    不过港区重建工程还是他必须要做的。这里可是后世的高雄,是刘暹准备重点开发的对外港口之一,现在那港区土地的利用效率,太低太差了。而且不美观!

    至于秦军设立在打狗港的管理处,隐藏在一片旧式的房屋之中,菲德勒明白有看到。

    一年没有返回台湾了,如今打狗港口码头的景象和整个港区的变化。让多有心理准备的菲德勒还是暗暗惊讶。

    他知道这里的清国官员拥有一支强大的力量,他打败了俄国,打败了法国,打败了整个日本。他的手下没有聘请自欧美的高级官员,一起的规划和发展都是清国人自己完成的。

    在南洋,荷兰、西班牙,都对这支力量充满了警惕。甚至巴达维亚当局都已经放缓了对兰芳公司的吞并。面对风头正盛的秦军,荷兰人不敢给于他丝毫的借口。

    “上帝,这真的是一个清国官员统治下的港口吗?它比香港漂亮多了。巴达维亚、新加坡、马尼拉也比不上他们。”眼前的这片漂亮清新的港区给安娜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是的,宝贝。就是阿姆斯特丹也没这里干净。我想,再次回到台湾,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亲爱的,我们的家在哪儿啊?”安娜贴紧了自己的丈夫,嘴里撒着娇。

    “我早已经委托阿莱德先生帮我们在南区修建一座别墅庄园了。我想,那应该很漂亮。”看着远方一辆飘着荷兰国旗和公司旗帜的马车缓缓而来,菲德勒嘴角露出一丝由心的微笑。

    “菲德勒,欢迎归来。”马车里钻出来一个精瘦的中年人,这就是菲德勒口中的阿莱德,他的老朋友。

    “是的。我又回到台湾了。希望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你当然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刘侯爵虽然手腕刚强,但是他的能力就像他的力量一样强大。看看这个港区,这才是100天的时间……”

    台湾的变化,引来的瞩目从来不是单单的国内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汉中之所以强大

    汉中,寒冬腊月,白茫茫的一片天地,又是一场‘瑞雪兆丰年’!

    谭福生缩手靠在车厢里暖暖的羊毛毡毯上,眼睛透过车窗上的玻璃,看着外头的雪白世界,脸色平静的跟冰一样。

    他的对面,一个面容跟他有四五分相似的汉子,脸色讪讪的,几次想找谭福生说话,张开口却又闭了上来。

    这人就是谭富民!谭福生的亲弟弟。

    自从当初柳林镇一战,两兄弟分别已经十三年。今天第一次见面,却闹得很不愉快。

    谭福生是在半道上撞到谭富民的,后者自然不是出门踩了脚狗屎,好运到在郊外就能撞到自己失散了十多年的哥哥。他是专门等在那里的。

    谭富民作为太平军派往汉中的坐探头目,他在太平军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如何为自己哥哥报仇。结果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汉中老家,头一遭来祖坟烧纸的时候,却猛地发现自家爹娘爷奶的坟头被打理的干干净净!

    除了谭福生这个大哥,谭富民可没别的亲兄弟姐妹。稍微的一打听,已经从秦军运输队中退伍,照着关系和自身不俗的声望,加上手里有的一点资本,开办了一家往西北送货的车马行的谭福生,就立刻的出现在谭富民面前。这一刻谭富民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以为已经死了的大哥,不仅没死,还在秦军手下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谭福生也没想到出一趟门,半道上就给‘遇’到了失散十多年的兄弟,喜欢的眼泪都控制不住的哗哗往下流。他都不能自己了。自然的就拉着谭富民往自己的家去,路上说起这十多年的日子百感交集。只说谭富民回来就好,一切都不用发愁。因为他召集人合资开办的车马行。这几个年头扩充很快,谭福生已经颇有身价了,无论是给谭富民娶媳妇,买房子,都一点也不会拮据。短短的一两刻钟里,他都要给自己兄弟计划完后半生了。直到谭富民从嘴中蹦出‘太平’两个字,才是一盆冷水淋头,让谭福生瞬间清醒。

    谭富民出手很大方,他手心里也不缺钱。而且他手里的一些好东西,甚至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给自己侄子‘侄女、嫂子的见面礼不是普普通通的金银首饰,而是很上等的翡翠雕挂。

    现在这翡翠可不比前些年头,因为慈禧太后的喜欢,在中国价格是不断上扬。尤其是太平军占据云南半壁,隔绝了大陆与缅甸的直接通道后,翡翠在国内玉器珠宝市场上的地位就直线攀升。

    谭福生脸上一点高兴地笑意都不带有,他老婆立刻就瞧出了不对。把孩子打发下去后,自己借口做菜。让出了空间让兄弟俩好好说话。

    “老二,你就真的不能不当那长毛?那是一艘要沉了的破船,你何苦跟它陪葬?你跟我去见几个人,不要你出卖什么。只要今后不再跟长毛联系,安安分分,我保你安然无事!”

    谭福生在做着最后的努力。跟了秦军以后。奔头十足的他很看不起太平军。

    “大哥。太平军这条船再破,兄弟我也认定它了。十多年枪林弹雨的。我在那边有太多太多的兄弟,这些人都是生死过命的交情。我不能置我那些兄弟于不顾。再说了,我就算能不顾那些兄弟,你弟媳,你侄子侄女,我总不能也不顾吧?”

    谭福生如受雷击,身子绷紧,两眼圆睁的看着自家二弟,半响,身子软了下去,人也没了精气神。“老二啊,你让哥说你什么好,留着家小当人质,长毛这分明就是不信任你。”但别的话他也说不出口了。难道要自己兄弟抛家弃子?那人跟禽兽还有何异?

    晚上八点多钟,谭富民裹着大衣,走出了谭福生的家门。

    听到大门咣当的关闭声,谭富民身子僵硬了少许,接着内心里猛似放下了一个重担,大踏步的向着前方疾走去。

    就在汉中城外一处不起眼的小客栈里,谭富民跟手下的几个人汇合。此刻的他已经全然变成了‘我大清’的敌人,脸上再无一丝面对谭福生时候的温情和软弱。

    “翼王殿下目光如注,看清楚了刘妖的厉害。这里真真是天国的一大敌。”

    做奸细的人必须要有份常人所没有的眼力,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地方,否则那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好’细作。

    谭富民做这个之前,他是太平军的实权将军,手下三千多人马。在太平军中已经是能摸到高层的边沿的存在,这种级别的人手下配的下手,那也不是普普通通的小兵。谭富民手下五个次一级头领,除了两个是长期奋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老人外,余下的三个,两个是太平军的钱粮官,一个是也曾领兵作战过的检点。

    五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汉中与大清朝别处地方的不同之处,这里商业贸易之发达,这里百姓收入之高,这里人精神头的炙热充沛,跟他们往日经过的城市,跟他们昔年生活过的环境,是那么的不一样。

    “汉中府已经有四十五万户,人口过二百万。去年他一府的财税超过了半个陕西的岁入。而汉中镇的兵力也达到了一万三千人,实力绝冠山陕豫楚川……”

    房间里的六个人陷入了一阵沉默。谭富民说出的这些信息都是他从哥哥谭福生那里听来的。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是要查证的话也并不难,所以可信度很大。

    只汉中一地之力,就已经胜过了太平军占据的半壁云南。太平军最终的愿望重建天国,希望是何其渺茫,敌人的实力是何其强大!

    不过谭富民说这些话并不是为了显示汉中的强大,而是为了云南现今的情况。英国人想在云南开矿山,发掘铜矿等,太平军内部争议很大。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但是不少人也都担忧着,英国人现在是太平军的大粗腿,如果拒绝,会不会让英国人恼火,然后不再支持太平军了。如果那样的话,太平军不想被消灭,就只有继续往南退去掸邦高原了。

    “汉中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办洋务。可见洋人的那一套还是可用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崩流言传

    荷风园,坐落在刘府的西北角,是刘暹二姨太王璐莹在府上的住处。靠近后花园那处水池,夏秋里荷花盛开,清风吹送,由是而得名。虽然那个池子拢共也就七八分大的地。

    风吹池水,股股清风送入了院子里。天儿已经是冬天了,临近过年,但台南的气温依旧在二十度左右,跟汉中,跟北国比,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天地。

    王璐莹正跟自己的嫂子说话,王庆这些年在上海越混越好了,今年十月里才被刘暹提了一级。从军情处上海站站长,变成了军情处副处长,虽然依旧实际负责上海站的工作。

    王璐莹对自己哥哥是非常关心的,王庆混得越好,她就越发放心。王家总算没家道中落,甚至还会更加辉煌。不过女人到底不了解男人的世界,王璐莹不知道的是,在她哥哥王庆看来,自己混的再好,也不如王璐莹肚子里的那块肉,真正的生养出一个带把的。

    刘暹盘算着反清这件事,他可以瞒着手下的将领,但是对于军情处这个黑暗中的存在来说,一些蛛丝马迹是不可能隐匿的完的。王庆不敢说自己真就是猜准了,但他真的向往着刘暹能起兵夺天下。在他的眼中,秦军洋人大鼻子都揍了,扫平国内那是不在话下。而刘暹要是真成了皇帝的话,他就是坐上了军情处的第一把手,又怎比得上自己妹妹生养一个皇子来的好啊!?

    该过年了。刘暹向北京‘进贡’,表一表自己的孝敬。他手下的各部主官,自然地也要向他进贡。显一显自己的忠心。王庆的地位,是不够周到刘暹面前的。但人家有个好妹妹。逢年过节的在刘暹面前露一面是必须滴!特别是今年王璐莹有了身孕,王庆备下的礼物就更丰厚了。刘府一份。这是男人的。内宅里的几位也人各一份,张妙彤的那是最丰厚的,就是王庆给自己妹妹备下的礼物,也没给张妙彤的那一份丰厚。这守的是一个礼!

    “妹子啊,你就安安心心养胎,你哥那边安全着嘞,你别替他操心。安安全全的生下孩子,以后就都有靠山指望了……”

    王庆内心里想的什么,一个字都没给自己老婆泄露。他妻子现在想的都还是王璐莹生下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日后老了都能有个依靠了。可不知道自己丈夫心里头想的有多大!

    晚上吃过饭,王璐莹由丫鬟搀扶着在水池边走了两圈,回到荷风园,回到自己的住处,没有立刻躺下歇一歇,而是走到东间,走到那个供着送子观音的神龛前,恭恭敬敬的点上了一炷香。

    是女人就没有不想生下一儿半女的。刘府后宅再太平。张妙彤领导的再有方,王璐莹看着别人都生儿育女的,就自己还没身孕,当时内心的焦虑让她彻夜难眠。现在怀上身孕了。那真的对当初祈祷的送子观音感激极了。

    刘暹对这事没啥不好的看法。他自从穿越以后,而且是魂穿,就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不信奉。但很恭敬。除了打仗的时候不会顾及,平常行军宿营。对和尚道士尼姑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

    大清同治十三年底,载淳逝于养心殿。享年19岁。两宫太后召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赐奕譞以亲王世袭罔替,并免朝会行礼。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太平湖醇亲王邸,与慈安太后居钟粹宫;慈禧太后居住在长春宫;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诏停三海工程。以第二年为光绪元年。上大行皇帝谥为“毅”,庙号穆宗,封皇后为嘉顺皇后,皇贵妃为敦宜皇贵妃。

    这是一件震动整个大清的大事。瞬间就湮没了刘暹在台所有动作引起的所有风波流言,什么‘苛民吸髓’,什么‘刮地三尺’,什么‘残民乱政’,什么钦南铁路再往北延伸了几十里,完完全全的被同治帝驾崩的惊涛骇浪吞噬的干干净净。

    对于大清朝的忠臣们来说,这完全是晴天霹雳。皇帝刚刚成年亲政,这又要两宫垂帘听政了。又搞出来了一个小皇帝,而且年岁还更小。

    国势震荡,地方权柄愈重,中央权威越来越轻,大清朝还再碰到了一回死皇帝的事,这不是天要败我大清吗?

    同治帝死的太突然了,晴天霹雳一样。

    一条条流言随之在朝野上下广为传播开来。说同治帝是为慈禧害死的,慈禧毒妇贪权,为了权力儿子都不要了,是最最流传广泛的。

    连北京城里都有这样的流言传播。说同治帝病经太医的精心治疗,已有起色。十二月初四日午后,皇后阿鲁特氏来东暖阁视疾,当时载淳神志清醒,皇后哭诉备受母后(慈禧)刁难之苦,皇帝亦亲有感受,劝她暂且忍耐,待病好之后,总会有出头的日子。可知载淳在去世的前一天,所想的是病好之后的事,没有预感到明天自己就会死了,可见其病根本不重。不料在窗外偷听的慈禧听到此处是正刺所忌,勃然大怒,立刻推幔闯入帏内,一把揪住皇后的头发用力猛拖,一大撮头发连同头皮都被拉了下来,又劈面猛击一掌,顿时皇后血流满面,惨不忍睹,慈禧又叫太监传杖,棒打皇后,载淳大惊,顿时昏厥,从床上跌落在地,病势加剧,从此昏迷不醒。然后宫里虽急传太医入阁请脉,但同治帝已牙关紧闭,滴药不进,于次日夜晚死去……

    传言说的绘声绘色。不要说普通百姓、小官,就算是满清的顶层权贵也不由得不心生疑虑。慈禧本人更是焦头烂额,气的只要呕血。

    如此之传言,如此之传播速度,里头可是有刘暹军情处出的一把力的。但是刘暹也敢对天发誓,这力气绝不是他一人所出,这里头的水,深着呢!

    同治帝驾崩,按中国的阴历,那当然还是同治十三年。按照西方的阳历,这已经是1875年的一月份了。

    整个天下这年过的都没了色彩。刘府大门挂着白丧,灯笼上照着白布,整个年节都没有取下来。往年军营里这些天会是大戏连台,今年也一律取消。秦军里头只有说书的,这一样娱乐活动。

    就连刘暹开始在军中推广的篮球、足球,也全都取消了各部队之间的比赛。

    而同样的,秦军兵工厂彻底吸收了日本东京炮兵工厂的一切机器,产能翻了一番的消息,跟大批的德国美国技师撤出兵工厂,一样都没有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这在大清国的各军工厂、机器局里是很常见的一幕。中国工人将机器运行弄明白了,一些技术学会了,外国人也就可以拜拜了。就连福建船政局里,现如今都没有几个洋人技师了。

    在过年期间,刘暹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兵工厂的生产方式。来年开春,早已经完成了配件标准化统一的秦军兵工厂,随着流水线式组装模式的开启,全厂的产能再翻上一番是小意思。也就是说,开春时候的秦军兵工厂一个月的产量以步枪来论,完全可以达到六千条的数额。而当‘流水线’彻底完成之后,秦军兵工厂每个月生产枪支过万来条,甚至更高,都不再是梦想。而且每杆枪的造价上面,更是能够直接降低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云南顺宁。

    石达开看着手中的一封信沉默不语,只将信递给了旁边的陈得才。在陈得才的对面是石达开的军师曹卧虎,另外屋里还有宰辅曾仕和,以及张宗禹、梁成富、蓝朝柱四个人。太平军其余的几员重将,比如黄再忠、韦普成、赖文光、任化邦等,此一刻还都在前线作战。

    有了英国人支援的后膛枪炮和弹药,有云南崎岖难行的险要地势,湘淮军虽然敢战、能战,人数也明显多过太平军的战兵,却始终难以将太平军防线彻底击破。两边在云南战场上的僵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双方却都看不到这种日子结束的希望在哪里……

    书信很快就在屋里传了一遍。信中谭富民介绍的汉中府情形,让所有人都骇然色变。只拿一地的财力物力,就可以碾压掌控半个云南的太平军。

    “后世骂名就由我石某人一人来背吧。去告诉那个阿瑟,云南的矿山可以谈,但他们必须给我们建造一个兵工厂。”

    武器就不说了,太平军现在连弹药都不能自给。受制于人的苦处,这些日子石达开是尝够了。甚至为了摆脱这种束缚,他都向缅王秘密求购过。但是敏东王根本不会做半点触动英国人利益的举动,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维系缅甸的稳定。

    屋里的人全都不说话了。清廷愈发强大的现实让他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谁敢说日后汉中府一样的地方不会是十个、二十个?但是战争打到现在这个地步,说投降已经晚了。

    太平军必须进一步的‘堕落’,不为他们自己,也要为跟随他们转战大江南北不辞万里的数十万百姓。湘军在天京的作为,他们可是都清楚地……(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触手南洋,晨鸡报晓在行动

    大清同治年号的最后一缕时光里,一艘南洋船运公司的小货轮开到了西婆罗洲的坤甸。船长熟络的跟已经等候在码头的梁路义打着招呼,然后大批标记着五金字样的木箱子从货轮上被劳工们抬下,很大的一堆,但这只是这艘货轮载量的一部分。船上还有更多的生丝、茶叶、布匹、白糖和铁器,后者也就是秦军产的铁盆、茶缸、菜刀和大块的铁锭等等,梁路义只是其中的众多客户之一。主要销售五金类的产品。

    毕竟婆罗洲上的兰芳也好,北面的砂捞越石隆门也好,全都是以矿业开采为主要的经营手段。比如金矿、金刚石矿等。

    而南洋船运公司的货船出现在这里也很正常,早在前年年末时候,秦军就跟西婆罗洲的兰芳产生了贸易上联系。最初的时候,荷兰人、英国人都十分的紧张,但是时间抹平了他们的警惕心。

    秦军与西婆罗洲之间只是最最普通的贸易。这一次也是这样的贸易,谁也不会对这艘货轮报以任何别样的目光。

    自从广西洋务开办,首先是布匹、肥皂、火柴等生活用品,然后是白糖,这些年广西的制糖业发展很快速,最后再是铁器。兰芳公司,或是说兰芳共和国,矿产业始终是它的支柱产业。虽然随着石隆门逐渐兴旺,坤甸已经越发的没落了。但是五金物品和铁料,在这里的生意潜力无限。

    那梁路义当初还只是一个家有薄产的中层阶级,仅仅是吃喝不愁。现在五金买着,两年的时间不到。俨然已经是东万津的一号人物了。东万津议事厅里已经有他的一席之地。

    “小心了,抬稳了。敢给我摔了。老子剥他的皮。”

    吆三喝五中,梁路义领着招呼来的百十名劳力。担着五十来个木箱,大摇大摆的回去了自家的公司仓库里。

    这是一栋很普通的两层小楼,不比一般的临街小楼大多少。跟后者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小楼的后头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里头盖着四间大仓房。

    百十名劳力全都是梁路义的人。公司里头更有几十名大汉时刻守护着,这一百多人手都还不到梁路义手下人马的三分之一。他是靠买五金器件发了家,可就跟国内发财了买地一样,在西婆罗洲,发财了那就要买矿山。

    梁路义今年入夏后。用三千块银元从甲太刘阿生手里买下了一块矿山。价格很便宜,那是因为梁路义答应了议事厅一个条件——矿工须招募蒙脱拉度的那批人。那群原来属于大港公司,而大港公司是兰芳公司的死对头,早期的时候又叫和顺公司,两边对抗甚是激烈。四五十年代,和顺公司跟荷兰人数次激战,虽然不乏一些大胜仗,但最终被荷兰人联手兰芳公司一同击败,兰芳公司在这中间扮演着一个很不好看的角色。【兰芳公司成立时。东万律一带有华侨二万余人。和顺总公司则有十一万人之多。】

    大港公司被击败后,不少人跑去了砂捞越,当然也有很多人跑来了兰芳。后者在兰芳的生活如何不提,前者从最开始的与英国人【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殖民者在1840年前后在砂捞越建立的殖民王国】合作无间的一段蜜月期,到之后英国人站稳脚跟后的剥削压迫,最终分道扬镳。在石隆门发动了华工起义。华工义军与英国人僵持多年,数度战胜、击退殖民军。迫使布鲁克王朝与之签订和平协议。

    这回的交战是没有兰芳公司的身影恶心人了,可最终还是因为汉奸们的出卖。首领被杀后义军战败,不少人再度逃回了东万津。这些人在兰芳公司的眼中那就是一群不安定因素。

    兰芳公司从第六任大唐总长刘台二跪了荷兰之后,兰芳公司总长‘太哥’开始被称为‘甲太’,然后副头人开始被称为‘甲必丹’。内部虽然发生过政变【囚禁了刘台二】,但是最终还是内部和平解决,兰芳公司也站到了亲荷的立场【在对和顺公司的战争中】。

    梁路义答应了这个条件。从逃回来的华工当中挑选了六七百壮劳力。

    “韦兄弟,来看看!”

    仓房里,木箱子刚落下,梁路义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根撬杠,撬开了手边下的一个木箱子。一排崭新的,还散发着黄油气的后膛步枪赫然在目。

    这个时候仓房门口走进来一个短衣打扮的中年人,相貌平平,只一双眼睛明亮的有点不像凡人。这人叫韦昌俊,梁路义不知道他什么来历,只知道他是‘恩公’派来练兵的,也是带兵的人。

    来的时候身边带着三四十人,个个都不同寻常,摸进坤甸竟一点都没让刘阿生发觉到什么。

    韦昌俊接过撂来的一杆步枪,熟练地拉开枪栓,声音清脆,正是秦军兵工厂生产的后膛枪。当初自己在钦州见到过这个,还亲手打过十几发子弹,比之当年的鸟枪、燧发枪,真的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梁站长,此次发货清单在此。两位都在,还请清点数量。”

    一个军情处坤甸站站长,一个军情处外聘总教官,兼陆军南洋先遣队的队长,比整编营长衔,他们两个人就是秦军探入南洋的两颗獠牙。半年的准备了,就要发动了。

    梁路义和韦昌俊对视了一眼,共同接过清单,就见上面罗列着:步枪五百杆,子弹五十万发,左轮手枪二百支,子弹三十万发。霰弹枪一百杆,子弹五万发。再有就是迫击炮十门,炮弹一千发。

    五十三个大木箱子里面装的就是这些军火,足够武装起一个加强营的。而这只是秦军陆续向坤甸运输进来的九批军火中之一。这也是南洋晨鸡报晓行动开启前的地儿倒数第二批军火,年前还有最后一批送来,年后过了十五,行动就要开始了!

    军火清点很迅速,在场的都是老手。只二十分钟不到,一个个负责清点军火的人就开始汇报起自己所负责部分的数量。而其中相当一批人赫然是聋哑人,年纪都在三十岁左右,他们不会说,可他们有自己的沟通方式——哑语。

    这些自然也是军情处陆陆续续送到的一批特殊人才。梁路义初开始时,对他们万分放心不下。韦昌俊却是一百个一千个放心。

    清点数额分毫不差。韦昌俊和梁路义各拿出自己的信印,在回执上落了款。那人收了回执,扭头就走。

    晚上,梁路义在自己家举办了一次酒宴,热情款待到来的贵客。整个东万津,不只是坤甸一地,渴望能宴请南洋船运公司船长的人多如牛毛。梁路义就是能抢到第一份。这两年本地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地里骂梁路义走了狗屎运了。运气那么好,能第一个跟南洋船运搭上关系!那五金专卖的买卖有什么难的?如何换做自己上,绝对比姓梁的干的更好。

    哪里知道这内中还有许多隐蔽无人知的信息!

    如果那些抱怨声被刘暹听到,他只会冷冷一笑道:“谁让你们没种?谁让兰芳的具体史料没给保留到后世?至少老子在度娘上查不到。老子只能从度娘上看到,是梁路义,在1884年荷兰强行吞并兰芳的时候,带头举兵反抗!”或许这些人怪,也能怪到度娘的头上。

    如果不是软蛋了五六十年的兰芳,到灭亡的时候还能出一个这等的人物,刘暹根本就不会同现下的兰芳内部人接触。他只会跟王坤、李永飞、刘康生这些大港公司的残部人马接触。

    这坤甸站的站长位置,根本不会落到兰芳人的头上。当战火燃起的时候,兰芳这个已经彻底腐朽的所在,也将在自己成立九十九年的那一年,被彻底打倒在尘埃当中。

    半年的时间,韦昌俊真正训练到的只有梁路义公司手下的那六七百人。这批人是年后举义时的主力军,王坤、李永飞、刘康生三部上千丁壮就是附庸军。等到义军拿下整个东万津的时候,兰芳内部肯定会有一批对荷兰人一样持抵抗情绪的人加进队伍,那个时候梁路义、韦昌俊的主体地位依旧不会动摇。但是因为大港公司的人存在,兰芳人这个团体也确切的占不到整个义军团体的主导地位。

    最近一年,经梁路义举荐,军情处暗中考察,认定是可靠值得信赖的人,纳入队伍中的仅仅是四个。眼下义军这个团体,兰芳人上下只有三十七人,就算这些人都能拥有不俗的地位,兰芳人在团体中的地位也是空中楼阁,在他们大规模汇聚到同属兰芳的反荷力量之前。

    刘暹不得不对西婆罗洲的行动留有一手,因为他至少十年时间没能力真正将精力转移到南洋。日后的十年中,刘暹的精力要放到大陆,要放到俄国人的威胁上。

    所以他要使用一些小手段。来确保自己在整体当中的主导地位!

    “诸位,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来年的二月,我秦军南洋水师,将会倾军之力,巡视南洋!”

    “希望到时候,大家能给侯爷一个好消息!”(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彰我大清主权!

    光绪是个很悲催的皇帝,历史上的光绪元年正月,也就是在光绪皇帝改元建号的第一个月,英国驻华公馆文员马嘉理伙同英军上校柏朗带领一支近二百人组成的队伍,不经允许,擅自越过中国边境,侵入云南腾越地区的曼允。马嘉理率领探路队不但开枪打死当地群众多人,还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被当时的云南腾越参将李珍国堵截,最终当地的景颇族等百姓击杀了马嘉理和其四名中国随员。

    于是光绪皇帝的皇帝生涯,就在这一场清政府屈辱的再次退让当中开启了一个晦气之极的坏头。

    当时的清政府正准备用兵新疆,甘陕刚刚平定,国库空虚,可以说自身还处在一个十分乏力的阶段。清廷面对英国人的强逼的时候,退让软弱,赔款道歉开放通商口岸,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惩处云南当地的官员也就不难理解。

    但这一切在这个时空变得没有了。西北乱局的早早平定给满清省去太多的钱财和元气了,就算云南那里没有石达开,没有太平军,英国人要想在西南给清政府上眼药,也要三思而后行。

    这两年俄国和奥斯曼帝国都在蠢蠢欲动,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就在这两三年里,第十次俄土战争就要爆发了。在我大清的西北,一部分俄军被掉到了高加索山区,新疆防务压力大减,满清在北疆、西疆几乎没有了威胁。董福祥积功升任乌鲁木齐提督,麾下士兵几经整编,现今已经有二十个步兵营头。三个炮营和两个骑兵营头,实力接近一万五千将士。再加上清军其余部分的驻兵。以及新疆本地贵族的兵力,新疆一地就有过四万人的步骑。如今已然不再需要去考虑新疆的安危了。

    英国政府对清政府的政策,就如荷兰人一样,随着清政府实力的增强,也在进行着不停的改变。

    刘暹一直等到正月底,也没听到关于‘马嘉理案’这四个字任何的风声攒动。同时在英国的传统实力范围东南沿海一带,也没听到有其他的什么事件发生。

    二月初二,准时的,扬威号、振威号两艘铁甲舰,连同福建船政水师的扬武、海靖两舰。后者是运输兵船,以及广东水师的镇涛、澄清两艘小吨位的蒸汽炮舰,共六艘舰船,扬帆,向着南方的海洋直直驶去。

    这支混合舰队打的名号是巡视南海,很合理,很正常的一个借口。为了不从根子上就刺激到英国人,刘暹在舰队出发之前还特意购入了上百个石碑,上面刻着彰显中国主权的文字和年月日。不过这只是障眼法。这支舰队往南面去,那就是为了给西婆罗洲上已经起兵拿下了东万津的梁路义、韦昌俊等人撑腰。

    舰队身后就跟着两艘英国人的铁甲舰,刘暹的想法并没有瞒过驻香港的英国总督坚尼地。就在半个月前,西婆罗洲兰芳公司的大本营坤甸突然爆发了一场政变。梁路义这个刚刚冒出头角不过年余的人。带领荷枪实弹的数百士兵,是的,那是士兵。一举拿下了整个坤甸,掌控住了议事厅。

    兰芳公司现任甲太刘阿生、其子刘亮官、刘恩官。女婿叶湘云等被一网成擒,两族成年男丁全都给砍了脑袋。刘系中坚的十多个家族也被连跟拔起了大半。一些落网余党起兵与梁路义、韦昌俊对抗,被韦昌俊带领自己训练了半年多的士兵们,轻易荡平。

    军情处渗入东万津两年的时间,其中诸多谍报人员和触角,别看梁路义是坤甸站的站长,也根本不清楚。毕竟整个西婆罗洲上不止一个坤甸。两年时间的探访,加上梁路义等本地人提供的情报,当义军暴起的时候,梁路义、韦昌俊手中拿着的是绝对详细详尽的兰芳‘汉奸’表录。有心算无心,梁路义发难的正月十六又是议事厅开会的日子,所以战斗一开始,刘阿生一系的魁首、中坚就几乎被一网打尽。

    开始的头几天里,东万津杀人杀的人头滚滚,在梁路义、韦昌俊手下至少报销了上千条人命,还扣押起了两三千人。刘阿生和他的党羽,也就是兰芳公司汉奸力量的中坚,被完全铲除。

    而这个时候,巴达维亚的印荷士兵,大约两个营的兵力才匆匆的被集结起来,然后送到了砂捞越。

    詹姆士.布鲁克,也就是砂捞越布鲁克王朝的开创者,这个时候已经死去多年。他的继承人查尔斯.布鲁克对于荷印军队的到来是十分欢迎的,北方的兰芳公司叛军的主力是一群大港公司的残部,在听到兰芳变乱发生的消息传来的那一刻起,查尔斯内心就担忧之极了。

    虽然布鲁克王朝作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国,安全是绝对有保障的,但是谁坐在查尔斯现在的位置上,内心里都会忐忑不安的。最好是立刻平定叛乱,即便那大片的土地全部被荷兰人吞掉,也比掌控在自己的一帮仇人手中强。

    当初他的舅舅詹姆士.布鲁克与石隆门的华工合作无间,之所以最后翻脸不认人,除了自己站稳了脚跟,追求更大的权力、利益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与当地土著的连串作战中,华工军团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

    詹姆士深深地感受到了威胁。他要除去这个威胁,所以事情才发展到石隆门数千华工起义的地步。

    不过当年叱咤风云的海上马车夫,现在早就虚弱不堪了。狭小的国土,在民族主义盛行欧洲以后,注定了他落寞的结局。但是因为荷兰现在主要的殖民地也只剩下了印尼这一块,由此荷兰也集中了相当一批军力保护着这里。

    在四十多年前蒂博尼哥罗领导的反荷起义失败以后,1830年至1870年,荷兰人在印尼推行一种“强迫种植制度”,规定农民必须以八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欧洲市场所需要的物产:甘蔗、蓝靛、咖啡、烟草等。而全部收成,则按规定的价格必须交售给政府。种植上述农产品的土地,免交地税。不适于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方,农民交纳人头税,或每年以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为殖民地政府服徭役。

    在这种制度下,本地农民所受的剥削大大加重。地方封建主为从中多捞油水,强迫农民种植土产的土地,不是八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甚至是全部;殖民政府规定的收购价格很低,往往不足以偿付劳动费用;被征发服徭役的农民,远离家乡,劳动时间长达100天、200天。由于农民种粮土地减少,如遇天灾歉收,大批死亡。如东爪哇的淡目,原有居民33.6万人,经过1848年饥荒,减至12万;克罗博安原有居民89,500人,经过1849年饥荒,仅存9000人。

    可是如此高强度的压榨下,也给荷兰政府带来了神话般的利润。印尼的输出额由1830年的1270万荷兰盾增长到1840年的7400万荷兰盾,即增长了近五倍。在实行这个制度的40年间,荷兰殖民者总共搜刮了8亿荷兰盾的财富,相当于四亿两白银。这些资金流入荷兰,奠定了荷兰本国工业发展的底蕴。

    如今的荷兰绝对是欧洲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它的地盘太小了。而且今日的荷兰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整支荷兰海军的实力只有近些年才刚刚下水的铁甲舰,但是这些宝贵的铁甲舰全部都部署在了荷兰本土。印尼这块对荷兰来说至关重要的殖民地,因为荷兰与英国人达成的协议,却是‘固若金汤’。

    现今荷兰在南洋的舰队中竟还有相当一部分风帆战舰,主力舰也只是两千多吨排水量的铁肋木壳巡洋舰——雅加达号。

    ……

    台南。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搅醒了刘暹的午睡。“大人,总理衙门的文函。问我们组编舰队向南,用意为何?”

    丁振铎递给了刘暹一封公文。刘暹则根本连拆开的意思都没有,“这帮人可真够闲的。才换了一个皇帝,西太后正忙着抓权,恭亲王不费心想着如何应对,还有心来瞧一瞧我刘某人的动作?”

    刘暹话语中的大不敬,丁振铎像是没听到一样。“军情处传回来消息没?”是恭亲王一直在盯着自己呢?还是刚接了阿礼国的班,新任的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也就是那个搞出威妥玛拼音的人,找上了总理衙门?

    这中间的区别可是大的很呐。

    如果恭亲王真的盯上了自己,那以后刘暹做事就要悠着一点了。绝对不能太过露骨,太过过火。可要是威妥玛登门,那危险性就大大的降低了。总理衙门很可能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发出一文函来。

    “还没消息传来。文函走的是电报,由香港转到广州,竟广州将军府过了下,再快船送到台南来的。”

    “就回说:巡视南海诸岛,彰显我大清主权。”先混一下再说。不行的话,等总理衙门第二波公文问到,北京站总也会有消息传过来。“明个这回文再送出。”(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中国不再是十五年前的中国

    碧波荡漾的大海上,六艘军舰一线拉开,在洋面上划出一道细白的水痕。

    扬武号上,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十几个船政水师学堂最优秀的毕业生们,此刻全都集中在甲板上。

    不管刘暹此次南海之行打的究竟是什么目的,这种海上的长途跋涉,向来是很锻炼人的。左宗棠首许,沈葆桢就一股脑的将十多个人才全塞进了舰队里。

    别把满清的官员想的多么无能。正月十九号时,香港、上海、广州等等只要是有租界的地方,洋人的报纸上面就满篇幅的都是婆罗洲的事变了。福州也不例外。而且左宗棠的‘情报’收集来源也十分广泛,香港、广州、上海等地的洋人报纸,每一期都能从他的总督府中找到,任何有用的消息都会被译成汉文,第一时间呈现给他。

    左宗棠、沈葆桢的‘老眼’都还未昏花,他们能肯定兰芳的变故跟刘暹有不小的关系,否则刘暹年前跟他们就定下的约期,怎么就那么巧的正撞上?

    而且还是上面那一说,远航航程十分锻炼人。海军跟陆军不一样,堂课教育从来不能塑造出一名真正的海军军官,拿仅是海军教育的第一步。要成为合格的海军军官,必须经历过练习舰上的实习。两年前邓世昌这一批英才毕业的时候,就是前脚走出船政水师学堂,后脚就大家一起登上“建威”练习舰,开始了他们必须要经历的海上远航。而那一次航习,建威号先后到达过厦门、香港、新加坡、槟榔屿。历时了四个月。海天荡漾,有时数日不见远山。有时岛屿萦回,纱线交错。练习舰上的学员们必须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他们会由教员躬督驾驶。各学员逐段眷注航海日记,测量太阳和星座的位置,练习操纵各种仪器。到返航时学员们轮流驾驶,教师将航海日记仔细勘对,经过二年舰课实习才毕业。然后就直接赶上了小鬼子的征台之役。

    现在来到扬武号上的十多名当初的毕业生,此刻已经人人都是一名军官。他们的位置也不再是实习,而是真正的充任到期间。虽然因为扬武号本身配备的人员,他们的工作量减小了很多。

    “正卿,你说这兰芳之事。婆罗洲之变,跟台湾的那位刘侯爷,能有多大的关系?”

    叶富,广州府新安县人,与邓世昌是老乡,同期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成绩也都非常的优异。在学生时期两人就意志相洽、志趣相投,成为挚友。毕业后,他们也十分有缘分的先后在海东云号担任管带【此刻萨镇冰是邓世昌的二副】。交情好的那是没的说。历史上两人还结为了亲家,叶富的儿子叶锦瑛娶了邓世昌的二女儿邓秀婵为妻。【注明:海东云舰是小型炮舰,排水不到四百吨。1870年闽浙总督英桂向洋商购得,用作台海巡防。】

    所以。叶富跟邓世昌说话不需要考虑的滴水不漏,有什么说什么。

    邓世昌性格严厉,性格严厉的人对朋友说话。要么是实话实说,要么就是闭口不言。绝不会油腔滑调。

    叶富对邓世昌说话随便,邓世昌跟叶富说起话来也从不思前想后。“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那报纸上不都说了,起兵者梁路义,近年始以贩卖秦军五金货件发家。”

    “咱们这位刘抚台的胃口,可真不一般的大。行事也特立独行!”

    满朝野的官都在大清的地盘找食儿,独独这位,早在广西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越南,拿下了今日令不知多少人垂涎欲滴的鸿基煤矿。

    邓世昌是海军军官,对于煤炭,尤其是鸿基煤这种品质上等的优质煤炭,那是相当关注的。今日的鸿基煤畅销整个天下,不说秦军自家的船运公司,连福建船政水师都开始从鸿基购煤,再有数都数不清的洋船,鸿基煤矿一年的收益比船政局一年的筹款,那是多的太多了。

    “发财有道啊!”邓世昌脑子里想起了马尾船厂船坞里正在全力建造的那些军舰,如果全是船政水师的该有多好!

    而此时的香港。

    总督坚尼地正跟转道香港,准备坐船回英国的前任驻华公使阿礼国,就西婆罗洲的事变,诉说着自己的担忧。

    “这个人是一个坚定地民族主义者。当事情发展到必须要的地步时,他的军舰绝对敢对着荷兰人开炮的。”作为一个军人出身的总督,坚尼地的性格却并不强硬霸道。事实上他很善于安抚这种软手段。19世纪60年代以后,香港华人势力增强,当然这也是因为香港现在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英国人在港的投资和商业资本,远不能跟他们在上海的投入相比。【历史上的香港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变’成后世人脑海中的香港的,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内地富户不断来港,由于经营有术,其经济势力大大发展,以致于完全压倒了在港的西商。坚尼地没有坚持的否定华商的地位,他很善于安抚华人,多次向外表示随时可以接见华商代表,听取意见;总督府每有庆典,也多邀请华人绅商参加;还鼓励在港的殖民政府官员学习中文,设立考试委员会,给学会中文的欧籍官员颁发证书。

    他在任的这几年里,香港的发展有了很显著的起色。不过去年时香港遭到了台风席卷,损失惨重。坚尼地不是海峡殖民地总督,西婆罗洲的变故影响不到香港。但是他作为一名负责人的英国官员,对于西婆罗洲兰芳的变故,关心极了。那两艘跟着中方舰队的英国铁甲舰,就是坚尼地与英在港舰队联系后,后者派出的。

    “兰芳叛军手中有着先进的轻武器,子弹的口径跟秦军所使用的自制雷明顿步枪完全一致。他们手中还有一定数量的左轮手枪和散弹枪,这两种武器在远东,只有秦军有大规模配置。

    这一切都是证据,都是刘侯爵插手西婆罗洲的证据。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东万津不能完全被刘侯爵控制,那对整个婆罗洲,对荷兰在巴达维亚的统治,都会造成致命的威胁。”

    阿礼国静静地听着坚尼地的话,脸上没表现出态度的倾向,而是问向坚尼地,“我想你之前已经跟新加坡有了沟通。克拉克总督的意见是什么?他愿意出动新加坡的舰队吗?”

    “不。他不愿意!”坚尼地丧气的坐倒在沙发上。

    “真的,说真的。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十五年前的中国。除了云南这个边境省份还有反抗政府力量的太平军,中国政府已经平定了所有的内乱。他们的军队大规模换装了新式武器,还有了一支近代的舰队,虽然那无比的弱小。

    最主要的是他们中有一个刘侯爵,俄国人和法国人的生命与失败表明,中国人是能打仗的。一两万人就征服这个广阔的帝国,让他们的统治者低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俄国人、法国人的鲜血让这个古老的帝国有了变化。他们对我们的军队不再像一样那样的恐惧。

    必须要坦诚,我对中国人真的产生了一丝惧怕。他们的军队,那些普通军队,不需要有刘侯爵军队那样的战斗力,只要跟日本人的战斗力相符,中国简直不可能被征服。

    所以,克拉克总督的谨慎,我表示理解。”

    坚尼地烦躁的挥舞着胳膊,他很羞愧这一刻自己的心情。但是,说真的实话,他就是因为对中国人产生的那一丝惧怕,所以才想坚定地限制刘暹的发展。

    而那一丝惧怕……,让他觉得是那样的羞耻。(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舞会和沙龙中的罗本上校

    “大人,新加坡发来的电报:一切安好。”

    范德榜捏着一张电文,来到了刘暹跟前。新加坡一切安好,这就是说新加坡的英国海陆军,到现在为止依旧还没任何动作。英国人还没有掺和进西婆罗洲。

    刘暹内心还保持着平静。新加坡的情报站是一旦有紧急情况,就立刻向香港发报,消息再有香港转拍台南。而要是始终局势平静,那么就会隔五天发一次报。让刘暹始终牢牢掌控住英国人的态度变化。

    同时间的广州城。一身洋装打扮的霍广正笑着跟送别自己的英国驻广州领事巴里克告别,他的任务今天是完成了。用五十万两银子向英国人下了一笔关于纺织机械、机床磨床等机械设备上的订单。

    这不是花钱买平安,而只是一种直白的示好。只是英国人到底吃不吃这一套,却还很不好说。

    ……

    东万津,一处军营中。

    在十几名教习的带领下,一个团级【千人】建制的华人义军正分散在营地内的各处训练场,展开每日都不曾断缺的军事训练。

    一处靶场里。一个营,三百多名义军士兵在教习和军官带领下,正在做着实弹射击训练。靶场的边缘,王坤正在一名教习的陪伴下在观看着。

    哨声响起,三百多名士兵排列成整齐的三列纵队,从靶场另一头开进。抵到预备射击地点后,所有人迅速站定。然后士兵们在各级军官急促的命令声中,迅速整队。并且按照逆时针队列来了个大旋转,从三列纵队瞬间变成了三列横队。

    自始至终里。靶场内都没有乐器伴奏,就连最单调的鼓点都没有。

    “全体立定!”

    “枪下肩!”

    随着当头教习的一声大喝。三百多人整齐划一地从肩头卸下了自己的步枪。然后瞄准射击,一排排打出了一次次整齐连环的排射。

    翻滚的火焰浪花中,百米外的上百个木靶被打的碎屑乱飞。

    最后的冲锋命令下达,数百人齐声狂吼,挺着刺刀就冲了出去,然后将早已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木靶一个个捅烂掀翻。

    紧接着又是整队的哨音响起,刚刚完成一轮冲锋的华人义军们纷纷撤回,不过两分钟,又重新排好了队列。然后一名负责军纪的教习就走了出来。将十来个在之前齐射和冲锋中出错的小兵乃至军官提了出来,就当着所有人的面,在靶场边缘脱掉他们的外衣就开始用鞭子来抽打。一人十下,然后赶到靶场侧面,在太阳底下站军姿,连敷药都没有。

    王坤现在是义军当中的第一流人物,作为之前石隆门华工起义时的大管家,现在的他在义军当中干的依旧是大管家的活儿。已经不接触军队有一大半个月了,今天来到东万津兵营看一看。完全没有想到看到的会是如此精彩的一幕。虽然眼前的这一营兵是此处兵营当中最精锐的一个。

    “韦教习,官兵一体,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号令如一。有如此精锐。我等必可破荷兰人,大业可成啊!”王坤喜不自禁。这样的军队已经完全超乎了他之前的预料,当初石隆门起义的时候。华工们只是敢打敢拼,真论起来可是完全不如眼下的这等军队的。是的。这就是一支军队!而当年的义军只是一帮民团。

    韦涛笑了笑,并没贪功为己有。“还是大家的底子好。士兵们都是矿工出身。服从命令。再有原先的练兵做军官,有了骨干,短短半个月就整治成型。”韦涛笑声中响起了当年的太平军,当初广西那帮老兄弟中真正能打的,可不就是紫荆山那一块的矿工、煤工么。而且眼前的这些人,几乎都跟洋人见过生死,那就更好练出精兵来了。除了士兵的年纪普遍打了一些,除外再无任何缺点。

    “看到咱们的军队如此模样,队伍拉到前线打仗,我也是放心了。”王坤与韦涛回到兵营指挥部的时候,兵营中几个重要的军官和教习是都到了。

    “荷兰人的军队已经开始往孟加影集合了。有一千多荷兰兵,三千多土著兵。沙捞越虽然没有出兵,但是查尔斯给荷印军队提供了太多的方便。更主要的是,他已经出钱在马来社群中招揽马来兵了。”王坤说道马来兵的时候,眼睛里放射出仇恨的光芒。那是刻入了骨髓的恨意!

    他的父亲王甲,是当初石隆门华工起义的领袖之一。而当年的石隆门华工起义之所以失败,除了首领刘邦善被叛徒出卖遇害的缘故外,最大的原因就是马来社群站到了詹姆士的那一边。

    所以王坤也好,李永飞、刘康生也好,对英国人,对马来人,都是一样的恨!

    “新加坡传来消息,英国人暂时还没动静,应该是还拿捏不准。这个时候正当我们发力,一举扫平荷印军队,给英人以震慑。让英国人不敢轻易伸手。

    所以,总指挥部决定,抽调整二团【东万津】和整三团【高坪】的两个营,汇合整四团【孟加影】,以雷霆之势,彻底扫灭五千荷印军。”

    “现在我宣布总指挥部命令,命二团总教习韦涛为整二团团长,李昌钰为整二团副团长兼参谋长,四营统领丘陵远为四营营长,教习陈亨为副营,五营……”

    整二团三个营的正副营长,加上正副团长、参谋长,和宪兵队长、后勤处长等十多个重要官职,全部发下了任命状。也就等于说,整二团的训练时期至今日起宣告结束,整二团彻底成军了。中午时候命令传达到了全团,所有士兵都心劲高昂,不见半点上战场的惧色。

    当天下午,整个二团除了几十人留守军营外,其余的一千一百多名士兵就整齐开拔出了营地,向着北面的孟加影急行军。

    两日之后,整北上的二团士兵在韦涛、李昌钰的带领下到达了与孟加影近在咫尺的希曼。这里的老百姓早就是风声鹤唳,紧闭家门不说,大部分的房屋中根本就没人,人都跑的要光了。

    韦涛根本没在这里多有停留,吃了一顿饭后,马不停蹄的直到孟加影。当天晚上就见到了四团团长李永飞,和三团的副团长戴阿春。后者是梁路义的好兄弟。

    三人当中,韦涛的经验当然是最丰富的。虽然他们一直没有透露过自己昔日的身份背景。但是打仗上面,李永飞和戴阿春都是很信服教习的。

    三部汇合之后,兵力达到了三千人,韦涛当即命令李永飞带领本部四团在孟加影城的侧面三里的位置,连夜安营扎寨,并挖掘战壕,布置阵地。

    李永飞一点迟疑都没有,领命后很快就带着部队除了城。

    这一扎营就是三天时间,三天中一队又一队的达雅克人逃难进入兰芳领地。兰芳跟本地的达雅克人,乃至是马来族人,相处的都很好。比较之前几十年中的兰芳一直属于绝对的狗派,捧荷兰人的臭脚,辖区内社会环境相当稳定。而社会环境一稳定,那就肯定会形成一定辐射范围内的商业贸易循环。无论是马来人,还是达雅克人,谁也不会跟钱和安稳的生活过不去,自然而然的两边不同民族就不存在什么较为激烈的矛盾了。

    扎营后还有点嘻嘻哈哈的四团被着一波又一波的‘难民’,也搞得有些莫名其妙的紧张了。所以当荷印军跨过边界向孟加影攻来的消息传到的那一刻,整个军营里的空气也似乎在凝固。然后就是不断派出的探子又不断的返回,报告着一个一个荷印军逐渐逼近的消息。

    很快,数量接近五千人的荷印军终于出现在了距离华军营地正北不到十里的地方了。率领这股荷印军的,是荷兰总督约翰.威廉的卫队长罗本上校。这是一个在巴达维亚上流社会中有着广泛赞誉的军人,出身国内豪门,英俊的外表和挺拔强健的身姿,让罗本上校每每在舞会和沙龙中出尽风头,赢得无数贵妇们一把把火辣的眼光。而至于他真正打仗的本事……呃,这就不好说了。

    荷兰的侦察兵很快就为他们的指挥官送来了必须得情报。孟加影城外的军营里只有一千名左右的叛军,而且没有重型火炮,也没有一定数量的骑兵。罗本顿时就定下了第二天天一亮白,就立刻发起全力进攻的决定。

    而此时的华军当中,大批的嫩头青军官还仍然充斥着盲目的自信。他们信任自己手中的伙伴,认为靠着手里的武器,他们绝对能给战胜自己的对手。

    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色一放白,荷印军营地里,所有的士兵就都开始了洗刷和吃饭。然后五千名荷印军队排着还算整齐的队伍就出了营门,向着四团的阵地直接冲来。

    呜呜的军号声和强节奏的军鼓响起,正在营中紧张不安的华军士兵身体一震,如条件反射一般的就抓起了身边的步枪,开始在低级军官的组织下列队。

    “快!快!十营在前,十二营在后,臼炮对随行!十一营留守阵地。”李永飞大声的命令着。(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乳虎初啸

    荷印军队中土着士兵拿的是什么武器?军情处早就把消息传到了。荷兰人可舍不得也不敢把后膛枪配给他们,那些土着拿的还是老旧的米尼式步枪。而战斗一打响,首先上场的肯定是土着炮灰们。四团士兵手中握的可是后膛步枪,李永飞才不信自己的后膛枪还有打不过米尼式步枪的道理。所以他整队出击,要先给荷印军一个厉害瞧瞧。

    不过十来分钟,两个营的步兵就开出了大营,然后在薄雾笼罩的缓坡上列阵。他们的身后是一支八门臼炮组成的小炮队,八门臼炮向着对面一字排开,弹药箱摆放一旁,一切都准备就绪。

    尖锐的哨子声响起。七百名士兵在缓坡上排成三排横队。然后踏着整齐的脚步向前迈进。线列的后面,八门臼炮也在炮兵的推动下缓缓而行。

    虽然士兵的来源、底子很好。可如今身临实战,不少人也一样有些步伐紧张,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是大港公司的老底嘛!如今义军一共有五个整团,六千的人马,大港公司的残部才仅仅两千青壮。所以第四团出击的线列走的不是很整齐。李永飞对此要求也不太苛刻,他们拿的是后膛步枪,不是滑膛枪,主要的作战模式根本不是列队排射,只不过列队排射能够很好地体现一支军队的训练水准。而对付那些炮灰一样的土着士兵,列队排击也是很好地法子。

    透过望远镜,罗本上校清晰地看到了对面开来的军队。他笑了!

    扭曲的阵线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对面敌人的成色。他觉得打败这样的敌人,实在是太轻松了。“命令部队压过去。上帝啊。以这样的敌人作为功勋,来晋升少将。真的是让我惭愧!”

    “上校。您的心灵像太阳一样光彩!”林粥唐谄媚的令人恶心。罗本自己确实得意的享受着称赞。作为刘阿生一系仅存硕果的甲必丹,林粥唐如果不是赶巧到巴达维亚做生意。他的脑袋现在早跟刘阿生、刘恩官、郑正信、叶湘云、叶汀凡、吴桂三、郭亚威、余康、黄福元、陈和二、罗撒庭等人的一样,挂在议事厅前的挂杆上了。

    作为荷印军队进攻兰芳的带路党,林粥唐无比的痛恨对面的每一个敌人。

    哨声一响,七百华军士兵就齐齐立正,然后迅速调整阵线,再之后就是静静地看着远方一里外那片黑压压涌过来的人群。

    “杀啊……”

    一千多人的土着军水涌一样冲杀来。这些荷兰人豢养的打手,凶狠、恶毒,但在军事训练上绝对谈不上高明。

    被动防御时站桩式的横列阵线他们能玩的出,可是在主动进攻中排出整齐的阵线来。那是想都不要想。领头的荷兰军官知道自己手下这群人是什么素养,所以进攻时直接把手一挥,人海式的集群冲锋就开始了。

    “轰轰轰……”几门随军的火炮也开始了发射。战场上留下第一滴血的不是荷印军队,倒是整四团的。

    华军士兵们毫不动摇,他们举着步枪,一支支枪口对准冲过来的土着士兵,没有半点颤抖。

    冲跑的密密麻麻的土着士兵,他们是人,不是稻草人。也不是木靶子,是活生生的呲牙咧嘴的敌人,是不可与之共存的死敌。

    就像许多的土着人恨华人咬牙切齿一样,许多华人对土着们的恨。也比对荷兰人的恨意更深。

    炮弹在队列周边炸响,惨叫声和同伴们的鲜血,却冲刷掉了士兵最后的恐惧。

    “轰轰轰……”臼炮也开始了发射。

    不求阻挡敌人。只求浓重的硝烟能遮蔽敌人炮火的视线。

    距离还有二百多米,土着士兵的呐喊声由远及近。无数个声音汇集成一股无形的潮汐,拍击着对面的华军士兵阵线。

    “射击!”距离已经近到了二百五十米内。李永飞下达了开火命令。事实上这个距离上。如果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即使手里拿的是米尼式步枪,一样能打的华军损失惨重。米尼式步枪跟后膛枪比,缺陷只在于射速上,射程和精准度,可一点也不差。

    华军训练了一阵子翻滚火海终于在土着士兵面前出现了。一道道喷涌的硝烟、火舌和密集的铅弹组成了一道蓬勃的浪潮,朝着前方混乱的人群撞去。

    二三十人损伤在炮弹的杀伤下,华军已经不到七百支步枪。第一轮齐射编制成一道密集的弹雨打进了汹涌的土着士兵群中。二百多米的距离,后膛枪的杀伤威和精度都发挥到了最佳,血肉组成的人体如被迎头巨浪拍碎在礁石上的浪花一样,纷纷哧溅着血雾,滚倒在地上。

    但是这群炮灰大队只是微微一顿,然后就依旧如先前一样向前冲击着。当然,不少人在奔跑中也举起了手中的枪。但是他们打得中吗?

    二百多米的距离啊,看人就是一个灯笼大小。如果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在华军现在这种排列密度的情况下,当然是一打一个准。但是你能指望印尼的这群猴子训练有素吗?他们有那个勤奋努力吗?而且荷兰人会让他们训练有数吗?

    所以,土着士兵的还击对华军的威胁,连依旧持续的炮击都不如。

    枪声一排排响起,无数道飞溅的血箭和碎肉炸开,被打爆开花的脑浆飞舞在炮灰们的头顶,鲜红的血液染红了他们手里高举的兵器。土着士兵临死的惨叫几乎盖过了一排排的枪声,数以百计的炮灰就这样的趴了下去永远没再站起来,然后还甚有帮助的将身后同伴的步伐牵绊减缓。

    还有那八门臼炮,六二三百米距离正适合它们发出了怒吼。每发出膛的爆裂弹分解出上百颗碎弹片,山呼海啸一般往土着士兵的头顶罩去,那掀起的一场场血雨可比之前的齐射还要壮观的多了。

    因为炮弹碎片比子弹的穿透力更强!打断的肢体,切碎的头颅,如风吹的叶片一样混合着血雾腾空而起,土着士兵冲锋人群在刷刷的减少着数量。

    掉在炮灰后方的几个荷兰军官头目,也吓得脸色惨白。他们没有想到华军的火力和反击会如此强大。

    爆炸撕裂了肢体,血肉混合着燃烧的泥沙腾空而起。

    “上刺刀!吹号!向前——”

    荷印军后方。罗本得意洋洋的脸变得铁青铁青。“猪猡一样的笨蛋,蠢蛋。不可救药的黄、皮猴子!他们手中拿的是木棍吗?那是火枪,米尼式火枪。足可以把子弹精准的打到敌人身上的火枪。”

    “上帝啊。他们为什么不开枪?为什么不反击?怯弱,懦夫,一群胆小的跟老鼠一样的懦夫。”

    从没真正经历过战争的罗本破口大骂着土着士兵,却没第一时间的做出决定。一旁一名四十多岁的少校军官等不下去了。他见到罗本一直在破口大骂。现在最需要他的不是咒骂,而是下一步的决策。

    “上校先生,回到巴达维亚,你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惩罚他们。但是现在你需要尽快下达命令。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是增兵堵住溃败的土着们,还是收兵,先退回军营。时间很紧迫,很快溃兵就会反冲我们的阵地了。”

    罗本被愤怒充斥着的脑袋有了一丝清醒。

    “让我们的士兵压住阵地!如果那些笨死的猪猡敢冲击阵地,就给我开枪!”罗本心里腾起一丝不妙,他必须改变这场战争,他不需要失败的污点伴随自己。

    “让剩余的土着士兵从阵地侧面进攻,攻击叛军的侧翼。”

    小两千土着士兵在荷兰军官的催促下,慌乱的从阵地中央的正前方,转移到阵地的侧面。罗本一开始拿他们当炮灰,很自然的就摆在了中央,现在转移到侧面,却又要费时间了。

    这种安排很合适。那名经验丰富的少校军官也认同的点了头。不过很可惜,或是说事实证明现今的荷兰军队,根本就很烂。就是那名貌似很不错的资深少校先生也在这一点上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们都错误的估计了土着士兵转移的速度了。并且现在这些土着士兵还是吓得浑身瑟瑟发抖的一群乌合之众。

    把他们像先前站桩一样立在地上,并不显现的出来,似乎还有点样子。可是一移动,麻烦就直接来了。队伍建制瞬间乱套,三五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一次转移,直接拖拉了多一倍的时间也没完成,然后直接就完不成了。因为六七百溃败的土着士兵直接冲撞进了混乱的他们中间。平白的给李永飞送了一份天大的大礼!

    “上帝啊,哦,不——”

    不管是罗本,还是那名满脸沧桑的少校军官,这一刻全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自己该怎么办?接下来该怎么办?他们的大脑一片混乱。甚至罗本的内心现在只有那无比的担心,担心自己的人生终究要与一个硕大的污点相伴。

    “冲,给我冲——”李永飞哈哈的大笑着。

    踏过尸山血海,走出硝烟的华军士兵们在哈哈的大笑着,眼前这些自己就乱成一团糟的土着士兵,那就是任他们来宰割的肥肉啊。

    “杀,杀——”

    “一个不留——”(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55/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1862最新章节! 作者:汉风雄烈所写的《穿越1862》为转载作品,穿越1862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1862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1862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1862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1862介绍:
从汉中走来,李蓝义军,太平军西征军团是他崛起的基石,大渡河边的石达开是他闪耀的勋章,还有东西捻军,这是他对满清王朝最后的贡献。 三年新疆鏖战,灭浩罕汗国,毙阿古柏,大破布哈拉汗国,对决沙俄,这是民族的荣耀! 经营广西,兵强马壮,灭日军三千,毙西乡从道,弹丸小国,何来敢窥视我中华宝岛? 接下来,就是造反了!登基当皇帝,闭关苦修,憋内功。 再之后屠日灭俄,打英抽法踹踹美利坚什么的,咱绝逼不无厘头,看过汉风小说的人朋友都知道,咱是合理党! ps:本来想写1860呢,圆明园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又觉得,不经历二鸦,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就不会彻底破灭。于是着手1862,着笔的本是甘陕那个啥乱,然而赞我大河蟹威武,三递三毙,所以才有了李蓝和太平!说起来都是泪啊。穿越1862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1862,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1862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