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穿越1862TXT下载穿越1862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穿越1862全文阅读

作者:汉风雄烈     穿越1862txt下载     穿越1862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九百二十三章 1985年意大利 (下)

    ps: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发布,望兄弟们继续支持。√∟UU小说,www.uu234.com

    中国已经变成了典型的消费型社会。国家富了,老百姓也有钱了。一大节假日,旅游的热潮让中国人带动整个世界的经济。伦敦、巴黎、新纽约等等西方大都市的那些大商店里,中国节假日期间挤来挤去的,都是国内来的游客。

    以至于西方世界的社会‘传统’都被这一点加速影响了。

    春节、万寿节,这两个现今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节日,一个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民俗,一个是全球的中国人永远敬仰为神圣的今朝开国皇帝的诞辰日,在西方世界的眼中,万寿节就是中国的圣诞节。

    这两个节日一个是传统的消费时间,一个是年中最长假期——七天,每到这个时间,英法德意美、奥斯曼等等全球的各大旅游大国,都会做好迎接潮涌一样来到的中国游客的准备。这段并不长的时间里的游客消费,直接能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

    这就像某一样商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它就是世界占有率第一,一样确凿却又显得不那么真实的道理。

    陈盈盈买了一件湛蓝色风衣,又蹦又跳的走在前头。

    在一个十字路口,人停了下来。“爸,妈,你们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陈盈盈一脸的好奇和不可思议,“这大白天的,门面怎么不开门呢?”

    陈盈盈看了自己的腕表,没错啊,1点17分。

    “你们是从国内来的吧?”

    十字路口。没等陈天德对女儿说什么,旁边一家商店里走出来一位个头不高、满脸笑呵呵的中国男子。对陈天德等人说道:“你们第一次来意大利,不知道这里的规矩。现在啊。这里的人中午是要午休的,不少商店不到下午两点半,他们是不会开门营业的。”古驰当然不在这个序列之中,不然陈盈盈会直接看到大门紧闭的古驰专卖店。

    陈天德一脸惊愕,他每年都到欧洲出差,“没听说过这规矩啊。”

    中国男子继续笑,嗤笑,“才不到俩月。英国那边闹罢工影响的了,意大利这里失业人数也很多。意大利政府为了不让民众跟着闹事,出台了不少福利政策。直接、间接的影响着各行各业。”这话很好理解,政府给民众福利了,比如说保证劳动者八小时工作制啊之类的,你商业界是要跟进的。或是给员工更多地工资,比如时尚界里的古驰等各大知名品牌。“现在英国政府把英国罢工的工会给镇压下去了,意大利政府又有点想‘见异思迁’,正闹得不可开交。”

    “原来如此。”陈天德、李长月都笑起来了,陈盈盈也听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皱着小鼻子,对意大利政府的水准表达着自己的不屑。“老弟,你是……在这边做生意的?敢问贵姓啊?”

    “免贵姓张,你们就叫我老张好了。我就是在这里开店的。你们看,这家店就是我开的。”说着,他指了指自己刚刚走出来的那家商店。陈天德扭头一看,发现居然也是一家鞋店。再看招牌——温州,还是老乡了。便笑着对陈盈盈说道:“盈盈,你不是要买鞋吗?就到张叔叔的店里挑一双吧。”

    “不必了,不必了。”那位老张连忙摆手道,“我这里卖的都是印度加工的鞋,中低档的,她们这些小姑娘是看不上的。再说,你们在意大利买鞋,就要买几双意大利本土出产的精品鞋,这里的鞋子样式还是很精致的,质量也不错。”

    陈盈盈此时已经走到了老张的商店门外,探头看了一眼,果然没有兴趣再走进去了。她又看看看周边两家商店,又都是开的。这么算来,中午老板宁愿中午关门也不愿意多出那几块加班费的主儿还是少数的。

    陈天德一行随着老张进了他的商店,这是一家不大的店面,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的,都是各色皮鞋,旁边还有用来换鞋的凳子和大幅的穿衣镜。老张找来了几把折叠椅,招呼着他们坐下,然后又不知从什么地方变出了几瓶矿泉水,递到他们手上。中国人到了外国心理面就显得格外的亲切,何况他们还都是浙江人。

    陈天德和李长月坐了下来,陈盈盈则凑到货架边看鞋子去了。老张坐在陈天德夫妇对面,大家随便地聊了起来。

    原来,这位老张名叫张子建,来自于温州,在意大利卖鞋子已经有五年时间了。他这家小店的主要业务并不是开门外卖鞋子,而是向欧洲各地的鞋商批发他所代理的两家鞋厂的鞋子,零售只不过是小钱。他这里每年的营业额可以做到三四百万欧元。工作还不算忙。

    “你这店里,难道就你一个人?”陈天德好奇地问道,三四百万欧元,眼前的张子建可少不了赚钱。而他在这里也没见到其他的店员。

    “还有两个意大利人,他们中午回家了。”张子建不在意的说。原来他也是舍不得加班费的那几个老板中的一个啊。

    “我干嘛要给他们加钱?我自己中午待在这儿,就够了。用不着他们。”

    “那你能忙得过来?”李长月瞪大了眼睛,三四百万欧元的业务,换算成华元就四千万了,如果张子建还有些隐瞒的话,没准业务还不止四千万。这么大的业务,张子建居然能够一个人做下来,这可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我这活儿很简单,该忙的,开始的时候就忙完了。现在也不去跑新客户了,轻松着呢。有事儿,下午等他们上班做也不晚。

    一年能有几十万欧赚头,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正在看货架上的皮鞋的陈盈盈听到这话,忍不住插话道:“张叔叔,我觉得这还是你的经营理念有问题。我看你这里的鞋,都是便宜货,最贵也才不到100欧,便宜的居然还有10欧的。你看那些品牌店,人家卖的是品牌,一双鞋的价格百欧起,起码顶你的10双。你要是代理些高档品牌的鞋子,挣得肯定比现在还多。”

    “哈哈,这丫头说话有意思,跟大人似的。”张子建笑道,“不过,小妹妹啊,有一点你没有说对,我这家店的鞋子虽然便宜,赚的却真不少。”

    “这个十字街是梅莱尼亚诺这里最繁华的地方,鞋子价格卖得比我贵的,多的是。但说它挣大钱可不尽然。他们的营业额可不比我的零售额高,要论总销售额,怕是连我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1/10都达不到?”陈盈盈惊住了,在她的脑子里,不该是越高档的越赚钱吗?

    张子建没有直接回答,陈天德却明白是什么意思。他所在公司的产品在同行业也算不得质量顶尖,但是在中档次同类产品中性价比绝对最优,所以那家起于桐庐的机械公司在整个世界上都薄有声名。

    “我所在的那家公司走的是跟你这一样的路子。中档里称王。这世界那么大,哪能全都用最高档顶尖的货呢。

    像古驰那样的奢侈品牌,我女儿这样的年轻人,大家花几百欧买它一双鞋,主要就是为了猎奇,或追求一种时尚感,其实并不实用。

    倒是十几欧、几十欧一双的鞋子物美价廉,更受人们的欢迎。虽然每双鞋的价格不高,利润也没高档品牌大,销量却得十倍或几十倍于这些奢侈品牌了。”

    “老哥懂行。”张子建翘起一个大拇指,说道,“在意大利这个地方,名牌货是真的多如牛毛。但要说老百姓日常买得最多的,还是中低档货。十几欧、几十欧的一双鞋子,穿着舒服,平时踩着水或者踩着泥了也不心疼,穿破了再买一双就是。所以,销量比那些国际名牌多得多。

    再说了,意大利这几年经济不行。也就是他们的牌子大,全世界认同度高,就像西班牙的手工高档皮鞋,并不比意大利货的逊色,可西班牙人在经营品牌上比不过意大利。在咱们老家,很多小孩都知道意大利时尚浪漫,对西班牙则只知道斗牛和足球。

    在意大利,民众收入在逐年降低,消费热度也在逐年下降。他们那些国际名牌,绝大多数都是出口,本国人消费的并不多。真正在意大利买那些国际名牌的,还多是外国来的游客,尤其是咱们中国来的游客。”

    “哈哈,就像我家盈盈这样。”陈天德指着陈盈盈笑道。

    张子建呵呵笑着:“也不光是你们会买,我们有时候回国去的时候,也会买一些当地的名牌回去送人的。小年轻们喜欢这个。”

    “你说这也奇了怪了。意大利这地方,经济形势不好,社会福利还依旧那么高。每一届政府只要敢碰社会福利,那就等着下台了。这意大利人呢,他们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情况吗?我觉得吧,这些意大利人就是那八旗子弟的减弱版。有社会福利吃着,整天的不务正业,就是上班的时候也偷油耍滑,不认真工作,还没时间观念。”

    “在这里啊,工人上班以小时计,工资恨不得能比咱们国内都要高。你别看意大利有那么多的高档时尚品牌,就真当他们的服装、制鞋业多么的发达兴盛了,那是他们的工薪结构决定他们只能往高档品牌上发展才有赚头。搞中低档的,他们拼的过咱们吗?印度各国十亿人,这是咱们最大的加工厂。意大利,整个欧洲都可说进去,人工太贵,福利太高,中低档他们搞不起来的,生产的越多越赔钱。”

    “这个国家啊,我看他们最后能走到哪一步。只要社会福利不降下来,意大利就没得好。”(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三章 1985年的广交会

    ps:汉风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发布,急需兄弟们的继续支持。¤UU小说,www.uu234.com

    “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

    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中欢呼,

    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

    我们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帜

    在黑暗过后依然耸立!

    ……

    ……”

    镜头画面是一个清唱的白衣少女,十六七岁,面貌精致,皮肤白皙如是牛奶,一头金色的长发,站在湖边草地,迎着初升的太阳,清晨的阳光在她周身镶嵌了一层光环,整个人就仿佛是降临凡尘的天使。镜头开始转向她身后冉冉升起的星条旗,镜头一点点拉远,1985年广交会美利坚展馆前的超大荧屏前,所有的人们就都可以看到,一颗正在升空的大力神一号运载火箭正托举着老美的侦查卫星飞向辽远的太空。火箭上美国人的星条旗,清晰可见。

    镜头再转,屏幕上依次掠过的是浩瀚沙漠上条条纵横的铁路,非洲西北角广袤大地上一片片密集的城市群,一座座先进的核电站和潮汐电站,一座座耸立在新密西西比河上的水力发电站,还有从船坞上昂首入水的巨型油轮,一座座繁茂的港口……

    各种建设画面纷至沓来,节奏越来越快,让人目不暇接。就在所有人的情绪被调动最**的时候,画面上出现了一台全世界上最顶级的四万五千吨级水压机,巨大的锻锤轰然而下。美利坚的国旗猛推出来:usa!

    荧屏前响起了一阵热力的掌声,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美国留学生。更是情不自禁的呐喊起来。

    广交会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外贸交易平台,每年的广交会都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目光。其影响力已经将历史更悠久的国际博览会远远抛在身后。

    就像世运会一样,每一届广交会都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广州作为中国的超级城市之一,科教力量雄厚,这里汇聚了整个岭南70%的一流大学,吸引着全世界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就是广交会志愿者最主要的的来源。

    宣传片接着进入了正题,开始一个一个领域地介绍老美这几年的科技和工业发展成就:

    比如世界上第一流的自由锻机和模锻机;

    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化五轴加工机床;

    卫星、火箭、航天飞机;

    开始崭露头角的个人电脑,超级计算机;

    石油化工业;

    三代战机的经典之作f16战斗机的改进型;

    全球领先的核能利用技术和太阳能技术……

    宣传片中介绍的每一项成就,都附有中文配音的解说辞。以及中文对照的字幕。为了让非专业的观众能够理解这些成就的价值,解说辞写得非常通俗易懂,并且列举了国际上的同类技术作为对比。

    在美国馆里帮忙的老美留学生还是第一次看这个短片,胸口热血沸腾,为自己国家的科技成就兴奋不已。甚至这些东西对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有相当大的震撼,没有想到美国的科技已经发达若斯了。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就那样了,老美把自己捧得再狠再高,你看他有哪样敢说自己是世界第一的?中国这些年的对外宣传短片,从来是以文化为主。像什么太极啊、功夫啊,京剧黄梅啊,水袖、山水、江南风情啊,中国的对外宣传短片从来都是主打文化。因为这个世界的中国根本不需要对外宣扬自己的强大。

    反倒是欧洲人。每个国家都在不遗余力的宣扬自己。在渡过了殖民时代瓦解的阵痛期之后,欧洲人已重新,走上了现代社会的国家发展道路。

    纵使传统的西方五强中的意大利已经没落了。但是法国的发展,英国的老而弥坚。德国和美国的新经济崛起,西方世界给人的感觉依旧是很兴旺发达的。而不是逐渐的没落,就像那奥斯曼帝国。

    这些年里,随着石油的威力逐渐显露,阿盟内部三分天下的势头越发明显,地盘主要是原时空里的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在争斗中明显不敌那些腰缠万贯的石油大亨,阿盟的主要权从半岛国家、波斯联手北非对抗奥斯曼帝国,慢慢的变成了奥斯曼帝国联手独立后的北非对抗西亚。

    这就是钱的威力啊!

    岁月的流逝中,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就是时间的败者。西亚也一点点的步上了前世的后尘,坠落到了石油就是一切的地步,阿盟就像印度地区的阿三一样,文化上致命的缺陷让他们不能真正的摆脱掉宗教【传统】政治的束缚,真正的走上前途无限的光明大道。

    在整个世界间,阿盟与印盟在五六十年代的巅峰时期是能与欧盟、赤盟叫板的实力,可现在却慢慢坠落到连拉盟都比不过的境地,实在让人唏嘘。后者一神教的影响力也十分强大,但是拉美国家以欧洲为样板,不管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乱搅成什么样儿吧【穷党对这块地方可是下过狠功夫的】,他们一点点挣脱了宗教力量的束缚,进入到七十年代后期,经济的恢复和实力的抬头,已然把阿盟坐到了自己屁股下面。

    每一年的广交会,除了中国的地位雷打不动,欧洲也好,北美也好,都会有新锐企业脱颖而出,大名在短短几天内传遍整个地球,成为广受瞩目的明星企业。但这样的事儿从没落到过阿盟的头上,对比来,印度都能在软件上具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阿盟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混的,除了石油就是石油!

    今年的广交会里,美国的个人电脑算是一个不错的亮点,因为老美的个人电脑可以完美兼容中国的游戏光盘,这个优势让美国人的个人电脑瞬间成为了广交会上一颗新星。

    光盘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技术,中国人用光盘刻录音乐和影视,已经表现出了要替代老旧的录像带和磁带的势头了。用光盘刻录游戏也是近两年才有的新玩意,性价比上要比之老式的游戏卡带优惠许多,就像一张薄薄的光盘对比像一本大部头那样厚的录像带一样【具体价格上的差异大家可以参考盗版碟】,价格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但是每一种产品都有自己的既得利益集团,再先进的产品也需要时间去推广。最近两年,游戏卡带与游戏光盘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竞争,就像之前时候录像带和影视光盘的竞争一样,只不过时间还有些早,似乎还没有到尘埃落定的时候,老美的电脑生产商竟然全体倒向了游戏光盘一方!??这是让人很震惊的。

    老美的私人电脑展台上,挤满了汹涌的人群。他们过早的下注,为他们迎来了一批游戏光盘支持者的关注。对于老美的私人电脑生产商来说,这才是最大的成功。

    “像素显示好高啊,不错,不错。”

    “价格也比光华的便宜多了。我打算买一台。老李,你怎么样?要不要也买一台?”

    “就是造型难看了一点。”

    “颜色太暗了。

    ……

    “我个人认为私人电脑的发展前景非常巨大。梁先生,您看现在的私人电脑,与五年前相比,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产物,它们现在已经可以支持游戏光盘,谁敢说五年以后的私人电脑就不能支持影像播放呢?”

    “更不要说网络的诞生,已经注定了私人电脑广阔无比的发展前景。”

    ……

    明星企业最需要的支持是什么?是金钱。它们需要抓紧时间,在名气热度没有褪下前,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金钱的支持。

    广交会从来都不是单单的经贸平台,这里也是全球的发展基金和风投寻觅猎物的好场所。

    与英德社会的相对保守,新科技公司的相对保守不同,美国是整个西方国家当中,对金融管制最为开放的国家。美国的大小公司也是最乐意接受外来注资的企业,当然美国自身的金融基金和风投实力也很强大。

    这一现象与在老美社会政治经济中具有巨大力量的犹太人密切相关。但这种开放式的社会也确实有利于他们吸纳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资金,发展强大自身,其中少不了来自中国的资金注入。

    对于现今的世界霸主中国来说,整体实力可看做是原时空一个充分发展起来的中国+一个发展的差不多的美国+东盟和澳大利亚+整个中亚,并在一起的力量,这样一个强大的让全世界窒息的国家,其金融市场上游离的风投资金会有多么巨大,那完全是不可想象。

    就像原时空的中国在三十年发展之中,丧失了大部分的民族著名品牌,n多企业被外来资金参股,甚至控股,老美的现象也差不多。股票市场上一架架光鲜明亮的企业,很多也有着无可避免的外国血统,当然他们的情形比之原时空的中国会好上很多,人家毕竟是有老底儿在的,与当初一穷二白的中国大不相同,更懂得市场发展的潮流和规则。

    所以,广交会上,全世界闪亮的新明星企业,那都是中国风投力量和基金的垂涎目标。这可是在中国人的家门口,天时地利人和,断没有争不过外来资金的道理。

    与那些眼睛盯在商品上的客户买家不同,那些衣装革履风度翩翩的风投基金的工作人员,只会把挑剔的眼神盯向那些最肥美的猎物。(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四章 谁是‘可怜人?’

    ps:汉风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发布,急需兄弟们的继续支持。

    时间逐渐向新千年靠近,但是东西方各国谁也没有忘记当年的战争。东西方国家的政府也全都知道,要调动国民的爱国激情,再没有比战争片更好的途径了。

    传统文学已经没落,就像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一样,在影视发达的今天,在网络时代来临的新时代,传统文学作为一种相对意义上的纯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甚至是无精神深度和思想意义的的时尚文学、纪实文学、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等等,早已经对着影视让出了自己第一的位置。

    很多人可以花几十元进电影院看一场自己喜爱或不喜爱的电影,却不会有太多的人花几十元到书店淘一本好书。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年畅销书榜单上是以百万本作为单位的,期中前20名几乎都可以超过千万本销售量,那是文学著作的黄金时代。

    可是现在呢?中国的人口达到了五亿,比当年超出了7000万人,人们变得更加有钱,更加的富裕,买书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和方便,可年畅销书榜单上的销量呢?几乎缩水了十倍。

    现在如果哪一本书的年销售量可以突破一百万本,那么几乎就可以确定这本书在年畅销书榜单上必将排进前十。而影视这一块,产业经济重量却是五六十年代时的几十倍之多。两者一涨一消,很直接的体现出了谁是现在世界影响力的第一产业。

    所以,中国国内相关高祖时代的电视剧。在电视产业做大以后就从没有断绝。那是中国电视行业中最值得信赖的一块招牌,旱涝保收。你拍的再难看,也能捞回本。如果刘暹复生。他对此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我艹,老子要城抗日神剧了!

    而电影行业中,就像前世的兔子们国家投资拍摄的大决战等等一系列大场面战争电影,眼下的中国,不管是政府方面,还是皇室方面,每年也会花巨资拍摄一两部如此之战争片,以怀念当年的峥嵘岁月,缅怀当年的开国英豪。

    影片里的那些特型演员。比之原时空的同行们,过的还要舒坦百倍哦。

    以此类推,在西方国家,在北欧各国,在赤色同盟,在阿盟,在印盟,如此之电影也从来不成断绝。

    俄罗斯人怀念自己英勇的战争,波兰人怀念自己为复国的艰苦道路。不管是圣彼得堡还是赤色同盟的所有成员,人人都有一把自己的辛酸泪。

    阿盟也是如此,用缅怀战争引导人民的爱国热情,阿盟各国政府也不傻。但很可惜。在宗教力量的影响下,阿盟的电影实在……不那么合乎世界人口味。他们的影响力连印盟的阿三们都不如。阿三们也敢在电影中大开自己的脑洞,肆意yy自己的英雄神勇。播撒播撒些狗血,时不时的还能搞出一两部精品来。阿盟拍出来的电影却只能自己来欣赏。

    真正要论精品电影。甚至是与中国也有的一比的电影艺术,还要看莫斯科和西欧各国。没有重走前世文艺路线的英法德意四国,加上美国人这颗本该是电影史上的奇葩,发挥出的力量俨然不逊于中国多少。

    当然,这些年来中国电影始终把持着世界龙头的地位,因为中国是唯一的地球超级强国。

    电影这个东西,永远跟市场和金钱密切相关的。

    赤色的莫斯科不会去颂扬沙俄时代俄罗斯人的光辉,就像老而弥坚的英国不会去正面宣扬中国人在三次世界大战中夺走他们皇冠的战争是正义的一样。

    但是英国人从八十年代开始就很惊奇的发现,自己拍摄的**电影在中国也能卖到很不错的票房。当然,那不是全部,只是极个别的,那样的电影很多在中国都是不过审的。但只要过审,就都可以让英国人小发一笔财,这也让英国人十分惊奇。

    要知道,同类的中国电影根本就在英国半点市场也没有,即使可以在英国上映。久而久之,这类的中国影片就不再在西方国家放映了。

    然后是今年英国人拍摄的《失落的皇冠》,这部英国出品的电影在1990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大方异常,其电影票房在年终票房排行榜上名列第六,放映期间更史无前例的两摘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和夺得了一个月冠军,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个成绩,无论是英国电影人还是中国电影人,全都没有想到。

    中国方面很震惊,媒体、电影公司纷纷展开调查,但结果却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观众们表示:首先《失落的皇冠》这部电影拍得真心是不错,演员们的演技是无可挑剔的;其二,电影的故事情节非常给力。《失落的皇冠》这部电影的主体情节是第二次东西战争,英国连战连败,不得已与中国暗中达成了停战协议,签署了让大英帝国失去澳大利亚、印度的协议,丢失了日不落帝国的皇冠。在影片中,中英外交人员一连串的言辞交锋,和中方咄咄逼人,不可一世的姿态,如果落在西方人眼中必会涌动起一股对中国的愤怒,可同样的画面落到中国观众的眼中,却是一种另类的刺激。

    ——这是一种做恶霸的感觉。

    在观众调查中,很多年轻的中国人纷纷表示,他们从英国人拍摄的影片中体会到了一种独特的快感——中国方面的霸气。

    “英国人该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情才会将中国塑造成这么一副霸道的模样,而他们自己的日不落帝国,软弱无力的像一只纤柔的少女……”

    英国人看着影片中的中方谈判人员,可能会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用刀子把他戳死。可一样的情节落在中国人自己眼中,却有一种邪恶的‘快感’。

    “如果英国现在与中国达成和平协定。英国就可以专心把注意力放到国内,放回到欧洲去。你们已经失去了印度和澳洲。还想失去加拿大吗?

    这场战争,欧洲之外的战斗已经可以结束了。你们真的有实力维持印度洋和太平洋上的战斗吗?没有了印度,没有了几亿印度人口,大英帝国真的认为自己还是日不落帝国吗?你们在欧洲本土都没有占据战争的上风,在无法使用殖民地资源的情况下,还要额外的花费力量维持自己在印度洋的存在。我个人认为,英国这样极富有政治智慧的国家,能够分辨清楚此时要做出怎么的选择,正确的选择。”

    中方外交人员在谈判中那霸气的姿态。和随后电影里澳大利亚、新西兰白人被集群迁移的那惨不忍睹的画面夹杂在一起,这种冲击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从没有体验过的。

    中国人里当然有一些脑缺会产生罪恶感,然后在报纸上或是网络上,大放厥词。但更多地中国人却觉得一报还一报,当年的‘我大清’被西洋大鼻子揍得有多狠啊,连原版的圆明园都被抢掠一空,接着一把火烧掉。现在中国强大了,抢劫英国人,这不是天经地义么?

    哦。是的。中国进攻澳洲,澳洲的白人抵抗激烈,却是死了很多,再春秋笔法。你也要承认这个数字不少于100万人。但英国大鼻子往中国卖白面,又害了多少中国人呢?

    想象那个时代要是没有高祖,中国在满清的统治下会变成什么样?奥斯曼帝国可是做了一个很好地诠释的。就算是有着中国的大力支持。现在的奥斯曼与当年的奥斯曼也是两个国家了。

    中国很讲面子,在中国人拍摄的那些战争电影中。中方的形象一直是‘正义’的。下南洋,战中亚。夺澳洲,攻印度,全都披着一层‘保护国家边疆安全’的大罩衣,而且影片中必须有忆苦思甜,把中国为什么打沙俄、打英国,原因交代的清清楚楚。就算中国进攻北美,都要扯出老美歧视华人、**排华,扯出修筑老美东西大动脉时的无数华人劳工悲惨的血泪史,以标榜自我的正义。

    所以中国国产战争大片中,你根本看不到蛮横霸道的‘中方’。英国人的这部影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人内心的需要。

    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从上小学就开始学习的中国历史,上面很明确的罗列出了打朱明后期开始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系列的侵略和窥视,罗列出了16/17世纪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对南洋华人的残酷屠戮,并且特意点明19世纪的晚期,‘白人至上,余皆劣、种’的种、族决定论和种、族、主义政策在西方的盛行。纵然美国没有如原时空那样推出《排华法案》,西方世界对黄、种人的歧视和排斥在第一次东西战争之前也依旧大有市场。

    毕竟,那个时候的中国两次对法战争和对俄战争的胜利,全都是小规模的战斗。虽然这其中第二次中俄战争的规模也不算小。能够打赢了这些战斗,中国的实力已经得到了西方世界一定程度的承认。但是想靠这些战斗就挤进世界一流列强行列却是不可能的。即便大多数的西方国家政府能够看到中国这些年的工业化成果,政府承认,民众也不这样认为。然后19世纪末期欧洲流传起的‘****论’等等史实,全都很详细的出现在中国历史教科书或供学生们研读的历史故事里。

    中国的教育就决定了中国人对于当年历史的了解,决定了中国人的人生三观。

    所以,中国人不会因为英国人影片中对中方最恶性的描写,就真的认为自己的祖国是最恶的,反而会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就像原时空的美国人,对于朝鲜战争中中方志愿军将士英勇的身影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不会给予认可,而会以歧视性的语气给之定论为:愚蠢的被赤色主义洗脑的可怜人!(未完待续。)

第九百二十五章 后记终

    ps: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上传,望兄弟们继续支持。︽UU小说,www.uu234.com

    黑夜中一点火星在忽明忽灭,对于刘暹来说,这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晚。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香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后,恍如美美的睡了一个安详之极的好觉,再睁开眼,整个人已经神清气爽的活在21世纪,活在了穿越前的自己那个家。

    刘暹又变成刘宪了!

    父母、妻子、孩子!

    六七十年的穿越明明记忆犹新,那些永刻在内心的一幕幕,还清晰的浮现在自己面前,这根本不是黄粱一梦,自己却真真的生活在和平的21世纪。

    那六七十年的风雨景程,那金戈铁马的辉煌一生,真的就是一场梦吗?

    不过几乎是立刻的刘宪就发觉不对了,他的家变了。

    虽然父母老婆孩子还是原先的父母老婆孩子,可是住的地方从原先的三室二厅的套房变成了三层的小别墅,还他娘的带院子。而且刘宪的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塞进了很多信息,比如中国是有皇帝的,而这个皇帝还姓刘……

    兔子时代21世纪的刘宪是纯正的**丝,家里不算贫困,但绝不能说有钱。父母自己老婆,全是拿死工资的。但是现在,刘宪赫然变成了高帅富,他老爹变成了老板,他自己俨然就是富少!

    刘宪万分惊奇的发现,自己所在的这个21世纪,竟然是他穿越中的那个时空,这里的中国版图占据了地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刘氏藩国一个个完好无损的耸立在欧亚交界,耸立在中亚。耸立在北美。甚至原时空里会崩溃的赤盟,现在也存在的好好地。只是全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个时空的中国用毫无悬念的硬实力,统治着整个世界!

    刘宪借口自己不舒服,一连三天没有去公司里上班,他在家里用电脑搜索着历史,搜索着自己想到的一切信息,晚上他也睡不着觉。在妻子睡下后,起身道阳台,一夜里就能轻易地消灭掉一盒烟。也就是孩子能让他露出真心的笑容,这可是几十年没有见面的孩子啊。

    所以三天下来。刘宪的精神更颓废,人更像有病的样儿了。越来越糟糕的状态让他的父母和妻儿都担心不已。只有刘宪自己清楚这是为什么!

    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人这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第一世的刘宪要工作赚钱,为了妻儿,为了父母,为了自己的家庭;第二世的刘宪拼命的让中国强大,为了他心中的那份很真挚的爱国情操;可这第三世的刘宪又要干什么呢?

    把自家的那个公司发展壮大?

    不提刘宪脑袋里的知识够不够用,只说这个过程,对于一个吊打全世界的帝王来说。就半点没有吸引力;

    去喝最美的酒,吃最好的菜,上最好的女人……等等,对刘宪依旧没半点吸引力。虽然他现在的老婆长得一般。

    哦。对了。第一世本该是一普通教师女儿的老婆,这一世变成了一所私立高中boss的女儿,刘宪那老岳父升级了。所以她长得一般却依旧能嫁给这一世的富少刘宪,是很门当户对的。

    刘宪能感觉得到。他的心态还没有从**十岁看惯风云变化的层次里蜕变出来,他的心还是大秦皇朝开国帝王的‘心’。这与他现今的身份真真是不一样的。

    刘宪必须尽快的适应现实。必须尽快的扭转心态。但这谈何容易!

    从至高无上的神座上一遭跌落凡尘,谁能快速的适应?那种空虚感能让人发疯,真的眨眼间就可以适应了,刘宪就不是刘暹,而是一尊真真的圣人了。

    但是在21世纪,在这个社会阶级已经固定的时代,刘宪这种并没有多少科技、知识的富少,完全是没有崛起的机会和可能。他会什么呢?怕就是公司里面副总经理的位置他现在都做不好。之前的刘宪好歹大学也学过不少知识,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在的他能干什么呢?

    刘宪的脑子里除了他的亲人,就连公司有几个人都说不清楚了。他大脑里的信息太笼统而又零碎。

    刘宪住院了,在他醒来的第五天。那一夜他照常在阳台抽烟,夜间有风,气温下降了,精力消耗到极点的他在阳台睡了过去,然后他就不出意外的发烧了。并且这次发烧很迅速的转化为了肺炎。

    这下刘宪有借口休长假了。而且刘亲眼睛也明亮着呢,他母亲、老婆,甚至是孩子,都清晰地感觉到这几日里刘宪的变化。他们不是不想问,而是怕让刺激到了刘宪。当然,刘家人也万分的奇怪,这之前的日子里刘宪没什么事啊?怎么突然地人就变成这个样了?

    正是以为惊疑,刘宪的亲人才不敢轻易地去触碰。

    面对老爸,面对老妈,面对老婆孩子,刘宪给不出任何的理由。他难道能跟自己的亲人说自己穿两回了吗?他能说现在的中国霸业就是由他所开创?疯了这是。

    十天后,刘宪带着一个背包,潇洒的坐上了开往洛城的飞机。刘宪没有太太多的现金,他手中有一张秦氏财团海外银行的银联卡就ok了。一卡在手,天下我有。中国的华元是全世界都认同的货币,比第一世老美的美刀都硬挺。而秦氏财团海外银行的网点也遍布整个世界各国各地。

    北美大陆很多个藩国也是以华元作为本国货币,华人的数量在新的世纪里也并没受到西方人种的挑战,在北美的诸多藩国中,西方人种的数量就没有了一个超过10%的。

    拿着中国的护照,刘宪可以一路畅通的走遍整个世界。因为中国人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需要签证,中国的国籍就是整个世界的通行证。

    刘宪在洛城住了半个月。因为他家在洛城有一套别墅,这个世界的房价是不能与另一个21世纪来比的。两者是天壤之别,这里便宜的太多太多了。

    刘宪一开始都搞不明白。为什么以自己家那只能说是中小型规模的公司收益,就能让刘家在北美、南洋、印度、中东、欧洲,置买足足12座别墅。直到了解了别墅的价格后,刘宪才知道除了欧洲大陆的两座别墅之外的10座别墅,绑在一块都卖不到300万华元。

    这个价格实在太便宜了!

    如今的300万华元可不是当年的3万块大洋,两万两白银。中国的华元宣称是不贬值,可哪有真的不贬值的纸币呢?眼下可是生产力大爆炸的时代,华元的价值本身就与工农业产品相挂钩,华元的价值无形中就在贬值了。

    就像英美德法意没有推出欧元之前。他们的货币也是一大截一大截的跳水下滑,赤盟广泛应用的卢布也是一样,白俄的金卢布并不是真的金子,只是叫法上与莫斯科货币的一种区别,也是屡次三番的大跳水。

    全世界的国家在面对生产力大爆炸的20世纪下半世纪,在面对各自政府巨大的军费赤字的时候,在面临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尝试过的最简单的办法——贬值货币!这东西都被当一个万能法宝来应用了。

    在四十年代欧洲货币大贬值以后,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半个世界都是乱搅搅的。赤盟在拉美和非洲频频宣扬穷党主义,阿盟一次又一次的与西方国家局部武装对立,圣彼得堡与莫斯科政府在经历了第三次大战后不长的一段蜜月时期后,又一如既往的陷入了冷漠和对峙当中。

    除了安定祥和的中国。除了东方体系的那些国家,全世界各国的货币贬值速度不要太快。

    但是房价变得这么便宜,绝不会单单一个货币这么简单的原因的。可能也有人口增长率进入负增长的缘由在吧。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人口数量达到了巅峰的5亿4000万。然后中国的人口就陷入了负增长的怪圈。并且人口老龄化比例在增大。这应该也是房价如此便宜的一大原因。

    这个时代的中国不是另一个21世纪时空的中国,就是另一个21世纪时空的中国在施行了30年计划生育之后。也开始全面放宽二胎政策。这个时代的中国国土在中国原有地盘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大半个中亚和西伯利亚,包括了整个东南亚和澳洲,包括了夏威夷群岛和科威特。如此广阔的面积,人口还不住印度地区的一半,中国政府早二十年前就出台‘英雄母亲’政策。谁要是能生育三个孩子,第三个孩子国家全面医疗费用,放夫妻两口子半年的产假,工资照发,国家每个月还对孩子提供奶粉,对产妇鸡蛋、肉类、蔬菜和水果;而谁要是能生育四个孩子,第四个孩子不仅会全部享受第三个孩子的福利,国家还另外每月补贴300元的营养费,一直到孩子年满12岁。

    如果产下五个孩子,那就是英雄母亲,国家给出的福利政策和补贴更多,几乎达到了不用工作也能舒适生活的地步。但是这项政策施行了20年,满打满算获得英雄母亲称号的中国妇女却还不到30万人。

    这个世界的政治和国情已然不是穿越来的刘宪能够在短期内理解的了,他也不需要去理解。因为刘宪根本不准备去沾染政治和权利。

    他不想去沾染,他也知道以他的能力很可能根本就无法去沾染。三个月后回到老家的刘宪,依旧坐在三楼阳台,抽着一跟香烟。可他的脸上没有了迷茫和冷漠,他会好好地生活下去,或许哪一天还会把成为开国大帝和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砖家呢!嗯,是的,绝逼是砖家!(未完待续。)

    ps:  完本了。前后一年半的时间,在大家的陪伴下,这本书从幼苗走到了结束。虽然订阅扑街,但也没烂尾不是。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只写了不到300万字,更新实在不给力,新书会吸收教训。

    另外有书友说结局崩了,结局的时候确实有些不给力,《我要当球长》会吸收教训的。

    感谢这一年半来书友们的陪伴,尤其是那些订阅的书友,你们是汉风写作最大的动力。谢谢!

    最后再打一次广告,希望大家热情支持汉风的新书《我要当球长》,还是幼苗,急需养分。收藏、推荐、点击,一个都不能少!

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上传

汉风新书《我要当球长》已经上传,欢迎大伙儿继续支持!(未完待续。)

新书改名了《主宰江山》

《我要当球长》改名了,改成《主宰江山》。求大伙儿帮一把手,没收藏的求一个收藏!(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55/ 第一时间欣赏穿越1862最新章节! 作者:汉风雄烈所写的《穿越1862》为转载作品,穿越1862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穿越1862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穿越1862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穿越1862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穿越1862介绍:
从汉中走来,李蓝义军,太平军西征军团是他崛起的基石,大渡河边的石达开是他闪耀的勋章,还有东西捻军,这是他对满清王朝最后的贡献。 三年新疆鏖战,灭浩罕汗国,毙阿古柏,大破布哈拉汗国,对决沙俄,这是民族的荣耀! 经营广西,兵强马壮,灭日军三千,毙西乡从道,弹丸小国,何来敢窥视我中华宝岛? 接下来,就是造反了!登基当皇帝,闭关苦修,憋内功。 再之后屠日灭俄,打英抽法踹踹美利坚什么的,咱绝逼不无厘头,看过汉风小说的人朋友都知道,咱是合理党! ps:本来想写1860呢,圆明园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又觉得,不经历二鸦,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就不会彻底破灭。于是着手1862,着笔的本是甘陕那个啥乱,然而赞我大河蟹威武,三递三毙,所以才有了李蓝和太平!说起来都是泪啊。穿越1862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穿越1862,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穿越1862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