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超级程序TXT下载超级程序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超级程序全文阅读

作者:良炎140323122437734     超级程序txt下载     超级程序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0六章 娇妹的纠结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超级程序》更多支持!

    娇妹在南都服装学院报告厅里演讲时,从听众们对她演讲的热烈反应,忽然意识到,她心目中的斑竹情,已经由个人安全感上升到中国服装界的巨舰航母,渺小的个人私事情感,瞬间被提升放大为民族的宏伟目标,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圣、庄重、崇高的感觉油然而生,她自己也被那种恢弘的气势震撼了。随即,她投身于近乎疯狂的学习之中,她为公司的发展,找到了底气更加充足的响亮理由,她想象着,公司的员工们听了自己的动员讲话,也一定会激动喜悦。

    此刻的她仿佛感应式的,意识到同吴为的情感生活,却发生了短路,显得有些膈膜,没有了久别之后通常会发生的那种浓烈场面。她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陷入到她过去所讨厌的业绩奴中了,却不以为然,为自己所描绘的蓝图激动喜悦甚至陷入到狂热的状态之中。

    她陷入到一种新的纠结之中,纠结伴生出新的苦恼。她没想到,她在演讲中提到的新奇错误理论,她很快就验证了,只是她无法判断是否属于高级错误,是许多人想犯还犯不上的错误。从她创建斑竹情公司以来,一直存在着如隐若现的纠结,只有在她如此清晰、成熟、理性甚至近乎完美地描绘出的未来发展蓝图时,当她强烈体验到那种愉悦、喜悦、狂热的情绪时,才清晰地被自己意识到,事业上的极度喜悦,却与私人情感的温馨喜悦难以兼容和谐共处,她发现自己已经很难回到那种情感温馨体验之中。她强烈地感到,事业的愉悦和男女情感的愉悦,竟然奇怪地对峙着。尴尬地折磨着自己,让自己去比较,去做出抉择,哪种愉悦更值得自己去珍惜,去不惜一切地追求。

    在吴为的眼中,她也似乎变了一个人似的,象个客人、外人,两人之间变得少言寡语了。

    娇妹想起,吴为曾经对她说,他不喜欢宋柔那种强势的样子。难道自己也要步之后尘?她又进一步想到,她和吴为第一次在相悦约会时,她说她特别喜欢吴为干事业的大刀阔斧。强势女人可以喜欢强势男人,男人就是女人的依靠么。可是,男人不管是否属于强势的,未必会喜欢强势的女人,那样会让男人产生压迫感,男人会觉得不舒服。男人么,总会喜欢温柔贤惠的女人。至少外强内柔吧,难怪形容女人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只有如此性情组合的女人,才会成为男人接纳和喜欢的理想女人吧?

    在吴为的眼神中。娇妹看出他喜欢的是美丽、贤惠、温柔的她,能够给予他女人所能给予他的美好甜蜜愉悦。可是,眼下的她,却变成了两个她。一个强势的、雄心勃勃想干一番惊天动地大事的她;另一个她,是那样美丽无比香味迷人能够男欢女爱的她。哪个她对他来说重要呢,他更愿意接纳更喜欢的是哪个她呢?难道自己会成为上得了殿堂下不了厨房、上得了讲台上不了床的女人?

    吴为的一番倾心诉说。却顷刻间化解了她心中的纠结。

    当两人再度躺在床上,娇妹叹了口气道,我也不知怎么了,我们第一次约会时,我还对你说,讨厌当那个业绩奴,现在的自己,却不知不觉掉到里面了,简直有一种发狂的感觉,自己变得都不象自己了,满脑子装的都是公司的事情。

    吴为诚恳道,我知道你,只是多注意身体。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难得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把事业当做自己的生命。过去,我嫌她太强势了,由嫌弃渐渐生出厌恨。但是,她给我的感觉却是,再强势的女人也有天性柔弱的一面,惹人怜爱痛惜,现在看你比她更强势,却觉得不嫌不恨,只是心疼别碰到什么挫折伤着你,自己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可别多想。娇妹道。

    吴为却继续道,你身上有些看似矛盾的东西,但经过你综合表现出来的,却不是那么令人生厌生恨,我也感觉奇怪了,不然,我们两个在一起,会让我心生恐惧的。

    娇妹担忧着问道,你是说,我变得可怕了?

    吴为道,人都有可怕的东西,只不过是否表现出来而已。在你身上,可怕也变成了可爱。

    娇妹疑道,这是什么逻辑?

    吴为道,我不是多想,我觉得你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充分施展你的天性,感觉你一定会变得更美。你给我的感觉,不像有些女人那样,你是越强势越招人爱,越强势越美丽,越强势越让我心疼。

    娇妹为他的知己体己疼己爱己的一番表白激动起来,情不自禁地紧紧拥抱着吴为,霎时,体内深处感到喷涌而出一股滚烫的热流,急需释放宣泄,一种灼热感布满全身,她变得前所未有的疯狂起来。

    斑竹情在娇妹的掌控下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她把自己想象中的巨舰航母,描绘成一个资源无限丰富、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有尽有,人人顺心如意、自由逍遥,老寿而善终,男人自信强健智慧、女人美丽贤惠,没有贫穷、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叽叽咯咯、没有争权夺势、没有不满和怨恨,大自然风和日丽,一切都浑然天成的人间仙境。她从吴为那里得到的爱,使她越发显得丰姿美韵。她天生是个重情感的人,只是由于年轻时艳羡富贵,婚姻上跌了跟头吃到苦头。她独出心裁设计的模拟婚礼,就想通过照片相伴的方式实现同吴为的永久结合,事后冷静下来,才意识到这是荒唐之举,自己岂不变成了情痴。她曲折的情感经历,使她对感情一类的事情反应过度敏感,这也正是她的脆弱之处。她知道,吴为是个道心特别强的人,不然他不会那样执著,又是天性重情感的人,才陷入自己同宋柔的两难抉择之中,要让他在自己和宋柔之间二选一,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的难题,他是谁也不想伤害,可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够两全其美呢。偶然接触的佛缘,法师讲的职场就是道场,突然使她对吴为的乐业有了新的理解,吴为常对自己的说的搭建世俗与宗教相通的桥梁,既要净化提纯自己又要去掉宗教的神秘色彩,立足于现实的职场人生修行,感受到吴为的高尚和愿力的真诚,为自己的缺乏定力感到惭愧。自己又帮不了他什么大忙,就不要去打扰他的静修生活了,于是,脱俗之心渐渐坚定起来。(我的小说《超级程序》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0七章 心与宇宙同体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超级程序》更多支持!

    吴为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奇异体验,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形容。后来获得佛知,才知道那便是清净心,又遗憾没有进一步悟得心的虚空。已经过去了多少年以后,他总觉得搭建宗教与世俗相通桥梁之志未遂心愿。一天夜间,他正在读佛经,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读到心体字样,恍然大悟,忽然明白,心也有体,心可以理解成从我所坐的电脑桌到旁边电视机之间这个虚空,这个虚空清净无比,当然要把里面空气微尘的成分忽略掉。既然是虚空,它与屋子外面的宇宙虚空有什么区别?不过是隔着一堵屋墙而已。于是又想到心的虚空,是存在于我身体里的虚空,与我身体外面的宇宙虚空又有什么区别?亦不过是隔着我的**而已,这样就把心的虚空放大到漫无边际的宇宙虚空中。心性的虚空与宇宙的虚空本来就是同体,同是由虚空构成的。这样的理解一下子就把他过去的认识连接为一个整体。佛者清净,佛心清净,我心亦清净,佛心是虚空,我心亦虚空,佛心与我心原无分别,自己苦心想搭建的宗教与世俗相通的桥,其实只在自心中,所谓僧俗两界人为划分,原为一体。证得清净自心即佛心,两界的分别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无所谓沟通的桥梁。

    心亦有体,心若无体就是彻底不为人所感知,也就与人绝缘,不会为人所意识到。心若有体能够为眼耳鼻舌身感触到,又不会让人感觉难以认识把握。心有形又无形,有体亦无体。难怪神秀说心如明镜台。六祖慧能却道,明镜亦非台,各说心的有形与无形。心植根于人体,与眼耳鼻舌身相连,又为眼耳鼻舌身所拴束。心又是超越眼耳鼻舌身而有灵性。

    他又想到与王为的那一番对话,是关于心如何放下的话题,当时,他只是提出,要想把心放下,存在着把心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使王为受到启发,光想把心放下,却没想到把心放在什么地方啊,感觉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了一步。现在的吴为,悟出心与宇宙同体,同属于虚空,再回到放下心的问题上,这个问题顿时变得豁然开朗,为心选择安放的场所。如同选择安放宇宙的地方一样。

    吴为继续读经悟经。心是观见,观见有形亦无形。观见也可以理解成看见。看见即是眼见又不是眼见,里面还有心见。看见是眼见又不限于眼见。眼见只限于目视所及范围,眼见所不及的便是心见。心见大大超过眼见。心明胜过眼见。心见如同亲眼所见。讲的就是此理。看见分出眼见心见,二者合一又有本质区别。眼见没有办法超越时空,几年几十年几百年后的事情,眼见不及。却可以心见。眼见相同的事物心见却完全不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分别,抽象思维即是心见,形象思维便是眼见。六祖悟性太高。不识字是眼见不行,一听即明,是他的心见能力超凡脱俗。

    人心真奇妙,人反而不知心为何物。人们只见物却看不到心性,看不到自性本体。观见无自体,并没有脱离万物而自存的心性本体,也不是从物象中剥离出来另有自身本性。物象本无观见。心性有形又无形。心性若无形,人无从感知它的存在,它就会永远与人类绝缘。心性又是无形的,更难于认识把握。观见即心体。似有若无。悟出心体有形亦无形。心是无形的光体,神秀慧能偈语分别说的是心性的有形与无形。光体即是粒子体。心电脑电,心脑本是一体,皆有粒子组成。心心相印,心灵感应,说明心体由粒子组成,具有导电功能。经过这样一番复杂的心智活动,吴为长期形成的零星感悟忽然获得了质的飞跃,巨大无比的心体,无数粒子组成,难怪会生出那细数不尽的想法念头。心性能量巨大,会形成巨大的能量场。心体无限盈满于世界中,自体却如一粒尘埃,若存若亡。我心在我体,又不专属于我。

    眼见亦是心见,眼见却掩盖了心见。眼见里面隐藏着心见。眼睛看到的东西,眼睛本身并不能识别,是心在识别,心识或者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就是心见。心可在一瞬明了一切,非眼力所能为。

    心见即内心想象的景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灵体验:当自己放纵思绪处于自由联想状态时,浮现在脑海中的想法、念头、画面,相互之间虽然互不关联,呈现一种发散、跳跃状态,却大体与人的生活经历、生**验、生活追求、欣赏偏好有关,是生活之根潜在地控制着它们。就象藤蔓之根在控制着藤蔓的舒展一样,可以按照它们的不同习性,或匍匐前行,或攀援而上,或缠绕猗眷,从容和缓,不屈不挠,使它如女孩盛妆、美发如瀑、细密如织、长臂伸远,无论院落、田间、野地、山涧,不管平坦曲直还是嶙峋陡峭,任何东西任何处所,都可以成为它舒展铺排的舞台。这很象大家手笔,朴实无华,随手拈来,得心应手,随处感受,随处拾取,随意解读,融入笔端,却洋洋洒洒,精致散漫。

    如同藤蔓攀附达到地形地貌舒展铺排一样,心性也依生活之根,有秩序地展示出它的意境,它的舒展铺排具有特定思想内涵、社会内容,当然也是可以由心性的主人记录、破译、解读和赋予;它也是人生足迹的采集和提纯,哲理的体悟,情感的凝聚,生命能量的蓄积;更是人生的梳理,人生意境的极致拓展,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的憧憬,成为生命力的另样宣泄和展示;它有回忆的真实,想象的虚幻,新奇的发现,欣赏的美景,心魄的震颤;它无边无际。纵横腾越,它比眼界宏伟壮观、瑰丽多彩,它比流星闪电更迅捷,可以包容天地万物,驰骋浩大的宇宙时空。

    心性的无限,固然使**得到激发和释放,这样的激发和释放会使心性变得难以安稳。心性的安稳,需要一种沉重。崇高、道义、责任、荣誉,既是拴束心性的文明要素,又是使心性得到安稳的基石、定心丸。沉重与轻松。就是实现心性安稳的两个平衡点,通过两极平衡实现心性的安稳。过重,使心灵失去弹性和活力,由安稳走向死寂;过轻,则导致一种放纵。过重过轻都将造成心性失稳。心性的两极平衡需要艺术,施压加重不能推向极致,失去弹性使人难以忍受;也不能轻松变得难以收束。人生需要沉重带来的那种充盈和充溢的体验,那是在注入和蓄积生命的能量,在渴望的期待着生命活力的迸发和释放;也需要轻松的舒展和宣泄。品尝那种淋漓尽致的畅意;更需要在沉重和轻松两极之间的回旋调适,惟有这样才有可能赋予心性以艺术的魅力。

    人类的心性,张显出神奇的特性,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力。虚无。是心性摆脱了拴束获得自由的状态,轻松以至于无,这种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什么都有的状态。是一种选择取舍自如的状态。心性,说小,小至容不下一人一事一物一念。被一种念头想法牢牢占据仿佛扎下根锁定一般,对其他人、事、物、念产生极强的排斥力。说大,容得下人间事人间人人间情人间理,其大简直要用整个宇宙去称量衡量。心小,俗称小心眼,小心眼不是坏心眼但却极容易坏事;心大,固然有助于成就大事,但也容易忽视细节功亏一篑,酿就终身遗憾。心量有如此大的伸缩性,关键在想。心量的狭小令人感到悲哀,心量的宏大使人荣幸。心性的狭小任何东西也填充不进去,心性的宏大任何东西填充进去也填充不满。心性的宏大,滋生出天地心、

    吴为反省自己曾经有过的那场奇异经历。他说,他正在思考如何使人心安,忽然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势利心,想攀附权势之心,意识到任何权势其实都是不牢靠的,是转瞬即逝的,不必为它的有无患得患失。如娇妹所言,人恰如一叶扁舟,风雨飘摇,患得患失,世人便常以结交有权有势为心安依靠。世人以为有权势的人为自己说句话够自己干几年甚至一辈子的,至少引以为依靠,获得安全感。却渐渐发现势利人并无常势利,势利不常有,转瞬即无,于是心生厌离势利之意。由此断除依傍势利之念,靠势利靠不住唯有靠自己。

    佛教讲的无常,想寄托于任何外在的权势来安心,只是枉然,只能使自己陷入飘摇境地,感受着又极难找到使自己心安的场所,恰在此刻,一种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清楚的灵异现象出现了,内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忽然照亮一样,大脑中感觉轰的一下,感到的是进入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极度喜悦安宁祥和境界,人间任何喜悦快乐与之相比都会逊色,随即感到摆脱了外在人生目标的缠绕困扰拴束,心灵获得了舒展的自由。

    对吴为来说,这种奇异的体验,虽然只是出现一瞬间,却整个改变了自己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态度,内心中感觉有了一种显著的净化和提升,自己再活下去已经别无所求,再活下去就是多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情。这种奇异的体验,帮助他认识到人生各种遭际命运都是教化人生的机缘,意识到感通万事万物性理的重要。

    从此仿佛受到超级智慧点化一样,无论遇到何种事情,都可以贯穿透达,心灵再无阻滞之感。吴为意识到,人的内心,有一种深度需要,而这种需要恰恰又只能由内心生成的感受体验得到满足。求解心灵安稳的密码原来就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外在的目标只是成为满足内心深度需求的手段工具,它们不再成为拴束自己心灵的枷锁。这种体验出现后,我依然在不断反思它的意义,它神奇地消解转化了长期存在的为道与为人的双为意念,他存在着的那种很强烈的执著心,被一种济世救人的意念取代了,仿佛使自己达到了心灵归宿的那种感觉,意想不到的进入到一种宁静安详的境界。

    他达到了那种意境,心灵找到了安放的场所,却不知如何帮助他人达到这样意境的途径。时下传授成功之术、心安之道可谓文山书海。根据世人经验,成功之术易学,心安之道难觅。成功之术属于方法知识类的层面,过去我就曾经把知识分成不同等级,相应地把人分成高贵低贱。如今思考心安之所,找到心安之所不属于知识,你即使告诉某个人如何才能心安,可他就是不去那样想,就是难以心安,知识在寻求心安之所的问题上是无效的。如何安放心灵完全属于智慧。

    通过悟佛,帮助他找到了答案。心和宇宙同体,同是虚空。想为心找到安放的场所,如同想为宇宙找到安放的场所一般。心是无形与有形的同一。吴为当初把心安之所放到济世救人上面,济世救人也是浩大无边,是有形质又无形质,无边无际浩浩荡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不可琢磨又可以琢磨,心就安放在这样的场所中,无边无际又落实到日用常行。条分缕析,再联想起与王为谈论的心如何安放的话题,至此,通过读经悟佛,使他来到了与佛祖智慧最为接近的所在,把心不是放在房子、车或者其他什么有限的存在,而是安放在济世救人这样浩淼无边之上,惟有如此放法才最为适合心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再恰当不过的反映了心性的特征,眼睛只不过展示心性的一角。目力所及的范围所表现的心体还是太有限了。六识中最能接近心体的是意识,意境无限才最为接近心性本体。证悟心性又离不开体,是发生在我自体内的感悟,属我的,离不开身识。六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证悟心性做出贡献。

    吴为继续想象道,心性的开悟有什么意义?一是心性原本清澈无比;二是本无纠结烦恼;三是为心寻找安放的场所,如同为宇宙找寻安放的场所一般,是愚见妄见,心性是自在自安;四是心性太奇妙,堪与宇宙比美;五是心清净了,如同大地,播撒种子,生长繁衍植入各种良善观念;六是佛心人心一体,心本清净,两界划分乃人为划定,原无分别,两界沟通无需什么桥,原本在心中,既然在心中,心本相同,所谓搭桥之念也是妄念。无所谓桥。如同佛说,佛法也是世间法,原无分别。

    关于心性的知识,属于万能型知识。心是万有万能的。爱因斯坦说,光线经过太阳表面会弯曲,他是根据物理引力断定,光是由粒子组成。我们得知虽远隔上亿公里,却如同亲眼所见一般。爱因斯坦的心可以到达那里,我们的心也可以到达那里。人心同体。

    心寓于人体又不限于人体,却造成错觉偏见,又有人体器官,生出六识,产生一系列利己的观念。心,原本最容易让人明白的,却因六识反而最不容易让人明了。佛陀是开发人体心性宝藏的超级大师。

    心根在人体,必为人体所限,要靠证悟。悟得心性,受用无穷。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我的小说《超级程序》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0八章 佛赐法身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超级程序》更多支持!

    经过长期的思考训练,吴为不再忌讳思考死亡问题。他尝试想让其他人也不忌讳谈论死亡。他从解除死亡忌语入手进行这样的尝试。死亡成为忌语,恰恰说明了人们对死亡普遍存在着心结,起码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尤其是当着病人面前会更加忌讳。死亡准备对于面对死亡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他猜测,人进入临终过程,一定会产生与健康时完全不同的意识,那会是一种异常强烈的体验,如果平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当这样的时刻降临时,会使人明确意识到这就是即将进入死亡状态了,自己即将死亡了,然后转向面对死亡迎接死亡。这是把死亡转变成可以预知的过程。这样的预知对面对死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心念提纯的过程,经过提纯的心念,如果达到极度的纯洁,是无形无质,无痛无惧。他经常进行这样心念提纯的修持。乐业是一种心念提纯的过程,爱情也是一种心念提纯,达到脱离形质的意爱。有过肉身法身分离体验的他,进行着面对着死亡的心念提纯,

    有人向他提出人能不能快乐面对死亡问题起,到如今与接近上帝联系起来,这样的超级两难困境,更加激发了他的攻关兴趣,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积累了许多可用来纾解这个超级两难困境的思想元素。他在太为普通平常的生活中把宋柔惹恼气极了,她就会骂道,你这样气我,我早晚会死在你的前头。吴为却笑道,谁先死谁享福。宋柔听了上来挥拳就打,更加气极道。黑心栗,我让你诅咒我早死呢。他却依然笑道,夫妻之间,谁先死,有人照料侍候啊,后死的孤苦伶仃身边没人呵护照料,岂不成了后死的遭罪呀。他是把喝酒在家里多喝喝醉有人照顾的理由用到死亡上了。宋柔听了也忽然明白了,转过思想弯子了,先死先享福渐渐竟然成了她的口头禅。死亡忌语渐渐被解禁。在特定的语境中,死亡成了享福的事情。他以为。在他们夫妻之间,死亡并不显得那么可怕了。可他发现,说归说,一旦身体什么部位犯毛病了,有了不舒服的感觉,依靠这样的想法还是解不了心疑。吴为从中看出,这样的纾解也未免太平常化了,说笑可以,不足以采信。上不了真章,真要大难来临时不堪一击。但是,比较起来,经常这样说笑。至少会使超级两难中死亡那一难的难度系数会降低一些,纾解也算取得些微效果。吴为进一步考虑,面对死亡,关键看人生该完成的完成没有。有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情没做到没做完,是否留下遗憾,躺在九泉之下能不能瞑目。

    吴为所做接近佛的努力得到了远远超过预期的回报。佛赐法身。人的肉身法身一体,人却只知肉身不知法身。佛赐法身,肉身便可与法身相分离,这就意味着法身可以脱离肉身而存在。朦胧中的他,意识到有人持刀斧锯聚拢在自己身边,进行肉身与法身的分离手术,办法是用这些锋利的金属器具去剥离肉身。他立刻被这样的分割伴随而来的剧烈痛感惊惧不已,一个声音在安慰着他,这只是肉身的痛感,法身却丝毫没有那种痛感。他也顿时醒悟,法身不会有那样的痛感。法身坚若金刚,邪毒不侵、刀剑不伤。随后进行的**分割,他还特意去观察,肉身与法身分离的过程,清晰感觉到肉身从法身上剥离出去。他的法身感受到剥离现场的嘈杂声音。这时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你搭建的桥梁,总想过得去回得来,现在你却在也回不去了。他有意识在寻找着自己的亲人,却发现亲人已经面目全非。现在只拥有法身的他,明白人原是一体两身,脱离肉身、舍弃肉身、牺牲肉身,法身不但不觉得痛,反觉得轻松快意。肉身灭法身在,法身在则心在。所谓一切纠结痛苦皆因沉溺肉身俗界,一旦给人体植入某种程序,现出法身,则一切纠结痛苦全解尽除。

    鲁迅之笔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已经切割开人的一体两身,遗憾的是没有辨识出来。阿q被打,被打的是自己,在自心中渐渐变成别一个自己,又变成别人,被打的屈辱和痛随即尽除。阿q的想法被称为精神胜利法,成为自欺欺人的愚人象征。被后人误作愚人禁区,鲁迅已经打开的心性大门却被阻止深入前行。鲁迅UU小说的国人原本就是自信又愚昧的矛盾体,他又以杂文揭破国人愚丑恶为快,何尝不是促使国人醒悟的一种方式呢。鲁迅堪称开启国人心性密码的一代开山宗师。这里恰恰解读了心性的奥秘。如果植入某种程序,把阿q的心机转化升华为属法的,将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景象。圣经中亦有人属血属灵之分,一体两身的别称。一体两身可以合一也可分离。不但宗教世俗之间可以相通,即便是不同的宗教也是相通的,缘在人人思想相通,想到一块了。源自于人心性自有,只是不自知罢了。 一路上,他面对大小难度不等的各种纠结,执著于编制纾解的程序以求解除痛苦,如今巅峰极境。

    根据他在梦境中出现的法身肉身分离的自述,精神分析师首先肯定这是一个非常奇异的梦境,作为经典范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提出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受到佛赐法身,那一段时间他的精神出现异常,躺下后他觉得自己一直处于清醒状态,而躺在身旁的妻子却气恼地埋怨他打呼噜,他说自己本来清醒,何来呼噜。他自认为清醒能听到妻子埋怨的声音却听不到自己打呼噜发生的响声。他又是竟然能听到自己打呼噜的声音。这是发生某种精神现象的预兆。根据他梦醒随后描写的感悟,确实受到某种不可知力量的启示。他确实进行了接近佛陀的努力,有些想法究竟来自梦境,还是清醒很难分的清楚。第二种可能,在梦境中出现的,是他前世被杀的场面,前世投胎转世变身为他。第三种可能,他提前预知了自己临终过程中灵魂出窍,脱离**的那一瞬间。(小说《超级程序》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0九章 破译人体密码的超级大师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超级程序》更多支持!

    吴为反省道,自己设计这样那样的精神活动程序,突然醒悟自

    己也在被一种某种无形的力量驱使之中,想到自己想通悟透进入创作佳态的经历,并非自己努力便可实现,它的出现常会令自己意想不到,并不是自己所能左右控制的,自己也在受着某种不可知的程序所控制。人类是上帝的格式化产品,事先植入了人类无从知晓的程序。人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如同计算机受到点击那样,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作出何种反应,取决于事先植入的程序。程序也会改版升级。人如被打动感动就是点击取得的效果。释迦牟尼教导人们自我开发的智慧,兴许他就是悟出了人类预先被植入的程序。吴为立刻为自己这样的新奇想象激动起来,兴奋不已。他把兴趣转向佛学,想从佛学那里发现程序。果然,功夫不负苦心人。他集中精力进行了接近佛祖的努力,领略到了佛理妙义的喜悦,堪称人类思想力的巅峰,如此细密如织又极为迅捷的思想,恰如梦幻闪电,而且只是他的门徒通过回忆记录,想象现场聆听一定会给人们带来的万分惊喜。释迦牟尼的讲经传道就是典型的程序思维。受佛法的启发,他意识到精神活动程序并不是编制出来的,乃是人心浑然天成,自来就有的,人心如同一座丰富无比的宝藏,万有万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人如同预先设定了程序的计算机,与外界交往所接触的一切人和事件。均可以视作点击,人又可以通过自悟反省的方式回击自我,无论是来自外部的或者是自我点击,作出何种反应,取决于预先设定的程序。程序决定反应。人对所看到听到的或者自我想到的,会作出特定的反应。有人曾经在自己的困难的时候接济过自己,哪怕送上几斤小米,几元钱,陷入孤苦的困境,有人说上一句安慰的话语。会令人难以忘怀。遇有提拔机会有人为自己说了话,萌生感恩之情。读到一本好书,听到一曲动人歌曲,看到舍生取义的场面会热血沸腾。他想沟通两界,预先是否设定了相应的程序,能够使他作出相应的反应。

    人生,是一个密码系统,已经蓄积和不断地蓄积着丰厚的信息,需要识别、确认、破译。当人生没有读懂它、破译它。它就会离人远去,它就会冷漠拒绝人生,人生就会感到苍凉孤苦寂寞。一个人读懂一本书、明白一个道理,就能使人豁然开朗。并不难,难的是读懂破译自然、社会、人生经历隐藏积累的密码,达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生乃至与万事万物,那种相近相亲相知相谐融为一体的意境。品味那种极度的喜悦。

    吴为想象如何才能一举纾解各种纠结,意想不到地从佛教那里获得启发。智慧纾解纠结如同高明的屠牛大师。佛陀又是一个无比智慧高明的破译解读人体密码的超级大师。

    释迦牟尼又是如何思考纾解纠结的呢。进一步的读经证实了吴为的猜想。僧侣们为什么会甘于诵经打坐看上去枯燥单调寂寞的寺院生活。他们是进入了释迦牟尼所揭示的程序,用戒定慧清除贪嗔痴。领略到禅悦法喜,为历代潜心学佛悟佛的高僧证得,并且得到现代科学证实。

    佛说,高明的智慧纾解各种纠结,譬如善屠牛师、屠牛弟子,手执利刀,解剥其牛,乘间而剥,不伤内肉,不伤外皮,解其肢节、筋骨,然后还以皮覆其上。佛借牛说人,人牛义理相通,牛皮肉中间筋骨者,谓贪喜俱,利刀者,谓利智慧。佛听高明弟子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烦恼的缠缠。

    佛讲四禅意境,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佛说法,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阇迦,问佛,俗人在家当行几法,得现法安及现法乐?佛道,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为四?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何等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

    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花,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如是婆罗门,四法成就,现法安,现法乐。

    又问,世尊,在家之人有几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何等戒具足?谓善男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戒具足。 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善,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云何为慧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如实知,集、灭、道圣谛如实知,是名善男子慧具足。若善男子在家行此四法者,能得后世安,后世乐。

    依照佛法悟道也有方便法门,释迦牟尼传道之初,有听音开悟,闻香开悟,看到尸体心生厌离之心开悟,又有洗浴开悟的,更有从医如同神医尝遍百草药性开悟的,世间开悟之法千千万,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开悟,佛义事理相通。开悟便可直达佛境。

    福分有薄厚,悟性有深浅,小悟不断,涉及人生根本的大彻大悟不少,也有悟偏吃到苦头跌了跟头,及时调整方向,才不致深陷苦境。悟出生活中妙处,时时处处皆在,得悟悦。悟悦无限悟悦无穷。

    吴为自知清净体性,自幼喜欢独处的清净。又想到宋柔素喜清净整洁一尘不染,两人皆有清净体性,可谓佛根深植,皆通佛性,佛缘深厚。为两人的结合找到更深的根据。人皆有佛性,只是佛性体现有所不同。又悟佛教与其他众教不同,在启发人去自我发现,自我体认。佛教划此僧俗两界,两不相犯,僧界给人以清净去处,俗界原本喧嚣芜杂,有清净难守清净。吴为想象,如何既有清净心又无神秘色彩。想取佛法真义,读佛经听讲经渐渐入道,又不满于用哲学去解经,佛教哲学化。他以为佛学高于哲学,用低层次的东西去解释高层次的虽然浅显易明,却误导人们远离经意。(小说《超级程序》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一0章 上帝与人同在

    人造的事物具有人化的特征。人把自己的本性化为外在,在外在

    的一切上面打上自己的烙印。福祸皆与人有关, 均属人的不同外化表现。上帝造人,作为人化的上帝,人自身作为上帝的化在,自然有上帝的

    本性。如同人化的外在体现人的本性一样。上帝所化的人在,却不同

    于万事万物的它在,上帝化为人在,却赐予人以上帝同等的属性,同

    等的能力,这对人来说的确是万幸的。人却不知自己是上帝的化在,

    具有与上帝的同等属性,反而把自己看成上帝的奴仆,降落到与上帝

    化在的其它物类的地位。这样的认识给予自信的人格以更加充足的理

    由。人原本就是上帝,只是需要去自我发现与上帝的同等属性。现在

    的吴为获得佛赐法身,具有了法身所具有的法心法眼法思,不再受到

    肉身的限制。法身即心体的在,身为意属,人人同心,在心体上原本

    是同体,却由于上帝化身为万事万物,彼此分别开来了,看上去同心

    异象,不再相亲相认,反而生出隔阻相互分别甚至彼此仇视。吴为的

    见人即亲,最能体现人人原本同体。上帝造人还是给人留下了认识人

    人同心同体的线索,父祖的血缘、夫妻的情缘,用这样最亲近的关系来显示人人原本同心同体,不分彼此。通过基因图谱,人不但发现人类始祖归一,甚至与更多的动物有亲和性,在动物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亲和性,人兽同源。

    人又有亲山近水的习性,作为上帝的外化,万事万物都有上帝的

    属性。上帝植入了相同的基因,才使人有与万事万物相知相近相亲相

    谐的属性。令吴为感到好奇的是,有一次到石林观光,看到一幅幅令人称奇

    叫绝的搭配景象,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惊叹。看到一块块大小不

    等的石块石板,一层层如犬牙交错,又错落有致,叠床架屋般的形成

    一种种

    壮观奇异的景象,更有阴阳石,疑似人间恰似人间胜似人间景致。游

    伴们不仅议论纷纷。引来是自然之功还是人工设计的疑问,似是怀疑

    自然的神力却又难免最终确认是出自于自然的杰作。游伴们的想象力,

    随即也便与自然的杰作搭配到一起,赋予其以种种人格化的意境、人

    格化的名称,有些意境名称令人哄笑不止。当时只是嬉笑不止,也多

    少萌生了写意,却又苦于思绪难以伸展扯开。返城的路边,他下车方

    便,却见路边面向自己的一朵花。竟然有规则地面向自己如同鞠躬般的低

    首示意,本来无风天气即便有风又不是面向自己吹来,太奇妙了。如

    今回思,则品味无穷。何尝不是上帝造成的万事万物如此相似的建构。

    又赐予万事万物以灵性,才会有如此感应。

    上帝化为的人在,比较万事万物万般变化来说,事先启示人告诉人。让人明白自己是上帝的化在,皆由上帝变化而来,肉身存在与法身存在。同属于上帝的化在,不过,两种存在,法身存在更容易看清楚人性的所在。如同人识别水、冰、汽原本一体,人与水同体。

    心体由粒子组成,虽然微小却具有无限的承载能力。这只有上帝才能赐予这样神力。在粒子的层次上,人与万物同源同体自然也是可以相通的。

    文学即是人学,是心学,文学所描绘的意象景物如同人所亲见一般。人入书中,成了别一个自己,成了他在,在他在上再看到自己的形象,把自己塑造成自己所喜欢的样子,克服了自身的种种局限,满足自我崇拜的幻求。人喜欢自我崇拜,是在崇拜物上发现了自己的本性才有了欣喜若狂的表现。

    万事万物万般变化,却皆不能穷尽上帝的本性。人虽然与上帝同在,却毕竟不同于上帝本身,是上帝的模拟存在,用人为的努力展现上帝的无穷本性,终归是有限的,人却愿意同上帝一起玩起造化万事万物的游戏,就象人造智能体会陪伴人一起玩游戏一样。人现在面临的挑战,与上帝所面临的挑战完全相同,上帝一直面对着作为上帝造的人能够超过上帝,人现在所面对的恰好是人工智能体能否超越自身。相信人会超越上帝的是出于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人间逻辑,在看似低等的动物界还存在着另一种逻辑,猫教老虎的逻辑,猫出于自保的考虑会留一手,以此推演,人与上帝之间发生的博弈会不会也是同样的景象,上帝会设计一道人类难以逾越的障碍横亘于人们面前,以显示自己独尊的地位。

    此刻的吴为,眼前展现出了神奇的心的世界。阿q之心,别一个自己又变成别人,心系革命党,却误入盗贼团伙丧了命,若幸遇真正的革命党,将会是另一种命运。心所系于何成为决定命运之事。心性自由滑来滑去,虽自由漂泊却心无归宿,心系某端固于某端虽有归宿又唯恐再生纠结,与心性自由相悖,依然面对纠结。他面对如此天问,猛然间醒悟,心本无所系无所属,若有所系有所属,便束缚了自由的心性,心性的自由神性,心性乃万有万能,会生出应有尽有的程序,乃是程序的宝藏,遂大安于随心所欲,任其自由自在而行。(未完待续。。)

第三一一章 超级人工智能体

    吴为经历了一番读佛经、听讲经、观佛寺、接触修行人士,一套程序下来,大半年时光过去。这天正在继续读经悟经的他,望着窗外的雨景,心境雨景相通,由晴转阴。天空的雨云越积越浓天色又渐渐变得昏暗了,来了一阵凉爽的风,扑面而来的雨丝变成的雨滴,随后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听到响成一片的哗哗声响,天色变得昏黑,伴随着轰隆隆咔嚓滚滚雷声,又不时有耀眼的闪电,哗哗声响的雨水似乎受到了催逼,仿佛得了更强的助力一般变得一阵紧似一阵,终于冒起白白的雨雾,竟然成了瓢泼大雨。农人出身的他素来喜雨,尤其受到雨水滋润的万事万物焕发出盎然生机,更会喜上加喜。他今天的心境却受了雨景的传染,显得而有些心事重重。

    他想象着搭建宗教与世俗相通的桥梁,如同邻居间串门那样轻松地过得去回得来,却一直苦于桥基不牢,没有找到方便的法门,可以通得过去又回得过来。想到世间许多只因一念之差没有把握好,掉落到苦难泥潭无以脱困自拔。他想起小说母亲,讲述的是一位老妇人故事。母亲把儿子培养成神父,神父在他所负责的教区里深受人们的爱戴,母亲陪伴着身负教职的儿子,过着舒心安逸的生活。一天,母亲忽然发现儿子的言行起居发生了变化,她是以女人的敏感,意识到儿子格外注意起打扮穿着,过去一向没有的香水、镜子,竟然也在儿子的起居室里发现了。儿子看上去端庄严肃的脸庞,掩饰不住的喜色,那是心爱女人进入心田滋润的结果。一天深夜,母亲看到儿子穿戴又要出行,便明知故问,儿子说去看一个病人。母亲趁着月色跟踪儿子。看到儿子一路奔往一户深宅大院,却象事先约定好地走向一个小门,轻轻啪打几下,门开了,儿子象被什么东西张口吞入一般。母亲急了,疾步上前敲击那门,只听一阵风声。沮丧、不安又气恼的母亲回到家中,她明白身为神父的丑闻一旦曝光,会被认为亵渎圣灵逐出教区。在恐惧焦躁中等待的母亲,听到门响。只见儿子一脸倦容地走了进来,一眼看到坐在床上的母亲,两眼正在逼视着自己,焦虑、担心、恐惧不断交替的表情,使他意识到,母亲什么都知道了。

    禁欲不婚使神父与女人之间发生的恋情成了罪恶,变成了折磨。母亲向儿子发出终止恋情的警告,爱子心切的母亲依然在想象着,假如儿子不是神父。那该是多么美妙的爱情故事,母亲不由得发问,神父为什么不可以结婚。戒律却如同一座陡峭的山峰横亘在他们面前,费尽千辛万苦跋涉过去。品味爱情的甜美,却苦于回不过来了。为了避免上帝的惩罚,经过痛苦的权衡,神父向心爱的女人提出终止恋情的劝告。当神父得知女人深陷痛苦中煎熬的讯息。尽管曾经向母亲发誓不再去女人那里,良知还是驱使他不顾一切前往探望,情不自禁的短暂缠绵过后。一时又陷入信仰的纯正与爱情专一的纠葛之中。神父认为,上帝是在借母亲之口告诫自己,他意识到自己虽然体验到世俗之爱的甜蜜,随即将陷入孤苦之中,他甚至想象到,即便同心爱女人牢固结合,也不能消解内心深处的孤苦,唯有回到上帝那里才能获得无边的喜悦。女人当即悲愤地向神父发出血泪控诉,痛斥他玩弄自己的感情,自毁婚约,要在教堂上当众自曝丑闻,令神父身败名裂。随后,在教堂上,在神父领着教民做祷告之际,看着女人一步步走向圣坛,母亲却经受不住即将到来的恐惧袭击,猝死在教堂里。当神父跪倒在母亲身边时,发现女人正凝视着自己。

    从这个故事中,看出人们是怎样理解上帝,又是如何行动的。吴为想象,我们都是俗子,想享受世俗的种种好处,又不愿意承受世俗的烦累;想获得脱俗进入圣界的自由轻松,却又忍受不了脱俗的清贫和寂寞。放下,却又难放下,其实,也就是对放下要付出的沉重代价难以承受。

    吴为想到佛界心如明镜台与明镜亦无台之争,佛界俗界本来人为划定,界定出边际,其实,一切为心性自有并非外物所有。遗憾的是,任何信仰都要求纯正,苛刻地追求纯度,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杂质,人性却具有广泛的多样性,人性的多样性与信仰纯正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信仰尽管只是观念,却比钢筋混凝土还要坚硬得多。是信仰形成了重重的屏障,既保护了信仰者又约束了信仰者。无信仰的自由者,尽管是自由的,却失去了信仰所能享受到的一切。信仰能够帮助人获得崇高感,使人充满信心和力量感。他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感受到只要人不是为自己,就可以产生那种崇高感。他理解和尊重现实所发生的一切,现实所发生的一切总有它发生的理由,就像他自己理解自己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一样。只有他才异想天开地想去搭建世俗与宗教相通桥梁。他是彻底的人性至上主义者,世俗与宗教都统一在人性这一基点上,只是人性出于不同的原因做出的选择而已。他认为,圣经也是人写成的,佛陀就是人并不是神,却创造了如同神一般的成就。他仔细阅读圣经,现在又带着好奇心,去努力接近佛陀,他认为接近佛陀总比接近上帝更容易一些。他发现寺院也有财务管理制度,僧人也在商业化,俗子们在向寺院靠拢,僧人也在享受俗界。想象在家出家何者更为快乐。萌发各种角色过上一过,丰富人生体验。

    人类是上帝制造的格式化产品,上帝预先给人类设定了程序。保罗是基督教中最重要的传教者,他太荣幸地得到上帝的感召,亲身感受到上帝在向他植入程序。

    保罗自述道,我将到大马色,正走的时候,约在晌午,忽然从天上发大光,四面照着我。我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我说:保罗!保罗!你为什么逼迫我?我回答说:主啊!你是谁?他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与我同行的人却没有听明那位对我说话的声音。我说:主啊,我当做什么?主说:起来,进大马色去,在那里,要将所派你作的一切事告诉你。

    康德说,这个世界有两件神秘的事情,一个是头顶的天空,一个是心灵。吴为感受到心性太奇妙无比了,任何语言都无法说清楚它,如果能够用语言说明白,它就不神秘了。心和上帝,和神,和宇宙,具有同样的本性,是同一量级的事情。

    释迦牟尼破译了人体程序的密码,马克思破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奥秘,**使人成为神又使神复归于人,鲁迅破译了中国人的密码。科学家们能够编制基因图谱,等于破译了基因密码,能够制造计算机,又在不断地改版升级,使智能计算机超过人类自己,人类也就告别了上帝时代,意味着人类完全可以破译解读自己,实现人类自身与人工智能体的成功置换,把人类个性化的要素输入人工智能物中,替代生物**,人类生命的载体可以由碳原子转移到电子电路甚至粒子体上面,人类就可以获得永生。

    当代世界科技发展出现的智能高级化趋势预示,通过向人体实现神经植入形成人机复合体,制造超越人类的智能复合体,脑内仿真手段可以创造人所需要的一切,使人感到身临其境,获得相应的仿真体验。甚至人脑细胞不再由碳组成而是由电子、光子组成,停止人对生物**的需要,人的思想、精神存在的载体转换成电子电路而获得永生。人类发展由现存生命的生物存在形式所造成的种种局限将会被轻而易举地突破,由于生命的物质存在形式的改变使生命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在高级水平、高级形式上得到完美的实现。

    人如果能够制造出超过人类自己的智能体,自然能够破译人类自身的密码,顺理成章的把任何人类个体的密码输入到智能体中,可以复制出任何相同的人类个体。等于人可以变身为智能体,人就可以长生不老,去与外星人相会,遨游宇宙太空,可以随心所欲地赋予这个智能体以更多的特质,在设定智能体的程序时,可以按照人们的想象完全改变上帝造人的程序,不再需要释迦牟尼法发现的逆行而为的苦修方式,这样的人工智能体自性清明,极乐成为它的常态,从智能体诞生那一时刻起就没有烦恼忧愁痛苦,自然不需要纾解,它没有人类的**却具有人类的心性灵魂。

    释迦牟尼早已经意识到,人的心性才是人类的本性所在,心性本是万有万能,无奈地却存在于肉身之中,必为肉身所限,乃是生出万般苦恼痛苦根源的所在。连耶稣也是牺牲肉身通过复活来到人间,上帝通过耶稣复活,乃是启示人类通过制造出超级智能体,实现人类自身由肉身向智能体的转换。如果人可以在肉身人体与人工智能体之间实现自由的变身转换,岂不消解了宗教与世俗的界限?(未完待续。。)

第三一二章 收发自如心性大法

    此时的吴为已是心机大开,悟出发心生念的法门,想象发心收心能够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如同在电子信箱中给自己发封信,自然收发自如一般。也是误打误撞,他恰巧悟出人生大关键。如果人心能够达到收发自如随顺自然,等于实现了人生大圆满,岂不快哉,何来烦恼忧愁。佛心佛愿可谓宏伟高远,世俗人间再难有此心此愿,发心度尽虚空遍法界,发心修行做出榜样,又有一代又一代虔诚学佛修佛悟佛弟子发心修行不辞劳苦苦口婆心谈笑风生传道度己度人,无奈三千世界芸芸众生,难免有深陷贪嗔痴,佛心如何得安,如何还能谈笑风生讲论佛道佛法佛智,也只好用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来自安。佛说过的该说了也说了,再不开悟误入鬼道魔道,也只能怨自身中毒太深,想到此处,佛心自安,心安即是收心。讲不讲在己,听不听由他。听了能不能听得进去,听得进去小悟少悟悟的浅薄,还是大悟彻悟悟的深透,更要看善根慧根深浅,善根慧根深的,还要看有无佛缘。有了这么多苛刻的要求,许多发心悟佛修佛的,悟来悟去,降伏不了烦心杂念,心里发毛如同长草了一般,说慧根浅无佛缘顶不住诱惑,其实是看人间许多好处利益稍一用心用力用智即可得,虽有佛门清净长久喜乐,却熬不过漫长的修行之苦,世俗之乐短暂,却总比修行漫漫只苦无乐强得多。所谓收心就是自安之道,如不收心无法收心,看着深陷迷途苦境之人,佛道之人如何心安往生西去之路,领略西天极乐至境。

    心发事起、事成心收,随发随起、随成随收,这是人间愿望,世间能达到此境的,十全十美的少,十事九不全的多。因一人一事发心事起的多,因众人发心者少,因家人亲人起心动念的多,因陌生人大众的事发心发愿者少。先发心后悟事理神通的多,心神具备者少之又少。心、力一致的少,心、力脱节的多,心发而力不至者多。心发力不至,自然难收,留下人生遗憾。

    发心也有妄心恶念,即便颜面有损也要及时收心。心机大开,心性自明,心路畅通,再无阻滞,喜悦异常,心障尽除。

    吴为曾经感受发心发力的事实,真正有过得益于发心,如今更是如此。发心悟学术,他以为搞学术清净,至少写篇文章想发表不必领导签字同事投票,想写文章,一写即成,是他一生受益最大之处。对他来说,有心史可证的,那时年轻心愿强总想在大期刊上发文章,屡投不中,后来他想,自己能贡献给社会已经竭尽所能,躺在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了,以此收心,他心也的确为安。面对许多比他年龄还小的男女同事提前退出工作岗位,他发心发愿应该告诉人们一些什么,经过一番昼夜兼程的努力,成为乐业教育的主讲。后来幸遇提拔机会,他担心干扰悟学,有人开导这样更加有助于学术,条件方便接触人事多了题材自然也多了信息量大了位置变了视野开阔,更容易写出文章。

    吴为回思自己的过去,小心小愿因一人一事发心发愿的,可以随发随收,得心应手;中心中愿的,发易收难,大心大愿的,难发难收,更不知如何收心。文章也有虎头蛇尾,男女情事亦然。开始海誓山盟、海枯石烂,后来草草了之,如同陌路生人,翻脸成仇人。

    吴为经常感受发心发力的心里事实,想写文章一写即成,真正有过发心如愿的体悟,感悟颇深。发心做一件事,做一日几日事成收心,再发心再做,如此发心收心感觉心累,便想如何省心,省心的法门便是发一次心一做几年十几年,那样的心也难发,心一旦发了又难收,发心难收心亦难,则心难安。这才使他意识到,发心收心是人间最难掌控之事。

    吴为注意到,佛经里讲发心,却没读到讲收心,也没听到哪位法师讲过如何收心。求清净心,心清净才容易发心发大心。这是发大心的法门。心不净则心难发,心本身成为负担,为心所累。

    发心纯粹是自己的事情,别人不可代劳。如果人心不发,即便基督复活、释迦摩尼转世也是无奈。

    深得发心收心玄机的吴为,突然发心,何不让娇妹回心转意,劝其在家修行。吴为恨自己没有起死回生的神力,让已经离别人世的知己重返人间,好倾心一述。面对人间的红颜知己娇妹,总是心有不甘,已经超出男女情爱大防,生出前所未有大心大愿,发心使她回返俗界。他知道,世俗中人想成佛,修成清净心,俗念成了必须破的心障,如今的娇妹想再还俗,清净心反而成了还俗的心障。他想象如同邻居串门一般过得去回得来,那要靠何等的心愿心力才能把她拉回来。心知这样的事情勉强不得。宋柔说他长了一张巧八哥的嘴,但对娇妹如何才能说得动,使她发心回到俗界。没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吴为只说了一句话,小乘度己,大乘度己更度人。娇妹立刻意识到自己心机的狭隘,遂发心在俗间修行。吴为又说,人如果掌握了发心收心的法门,进入收发自如的境界,则僧界俗界亦可进出自如。(未完待续。。)

第三一三章 吴为式的发心之法

    拥有乐商等于掌握心悦智慧的吴为,使他在心性收发方面达到收发自如的境界。

    他自我总结道,乐中求进就是一种发心方法,也是一种自我发心的能力。在郭振眼中的吴为,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郭振曾经如此描写吴为,知识分子有许多定义,我比较赞同这种见解,不只是有学识的脑力劳动者,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真理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的脑力劳动者。吴为多年来从事学术研究,其动力来源于他的兴趣、他的爱好、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没有人给他布置课题,没有必须完成的科研任务,也没有名利的诱惑,一切都是自发的主动的自觉的,不用扬鞭自奋蹄。他把做学问作为一种理性的追求、一种生存状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时时鞭策自己,研究学问是苦差事,要甘于寂寞、牺牲一些乐趣、付出更多的艰辛,有足够的坚韧和智慧。吴为这些都做到了,而且在不停地努力着、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造,一部作品问世了,又一部作品在酝酿着,吴为不断把自己的研究视角向更广更宽的领域延伸。

    吴为对乐商又有了新的理解,把它看做是一种演戏的智慧,是自己给自己演戏,自我追求心悦的体验。现实的人一旦扮演戏中人的角色,就要把自我融入忘我的境地。实现这种心理置换的能力,是乐商最基本的能力。通过提高演戏的技巧使自己能够体验到愉悦,戏剧不过是乐商的外化表现。把自己所置身于其中的现实过程看作是演戏的过程,然后从观赏中获得愉悦的体验。通过自我设计的某些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愉快的体验。现实的戏剧化,每一个现实中的自我都在扮演着导演、演员的角色,追求戏剧化的效果。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这种戏剧化角色,从中追求快乐的体验。乐商,就是把这些带有偶然性的表现能力变成一种普遍性常规化的表现能力。

    人生如戏,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游戏人生之意,而是赋予现实以高于艺术作品的艺术意境。任何艺术作品一旦定型、定格后,如同电影胶片是对所反映对象的一种瞬间定格,也就同时锁定了它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限制在既定的表现水平。惟有现实,每时每刻都可以赋予新的创意。

    乐中求进,是吴为自我总结提炼的发心智慧,是针对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存在的我乐花天酒地、我乐重权在握、我乐身边美女如云发出的心愿。乐中求进是他提出的新概念,代表了人类心性文明发展演化的最高成就,是人类心性文明成熟的表现。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与自身命运抗争的结果看,给人们带来最为深刻的启示就是乐中求进。人类有许多悲剧命运,恰恰是由于“乐不思蜀”、乐而忘道、乐中堕落酿成的结果。乐中求进,是人类对自身弱点征服的结果,是对人性不断超越的表现。乐直接表现为人的自我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生目的的实现,因而也是目的的消失,是人生奋斗努力内在动力的自我消解。乐中求进,乐中依然发心进步提升,是对人的自我满足状态的自我否定,是一种自我超越,这种自我否定能力的形成,是人类实现由自在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必然状态走向自由状态的的崭新飞跃,是人类自身真正成为自己心灵主人的标志。

    人生时常会面对超级选择难题,如果引入思维导图,把人生所面对的难题化作若干选项,一方面的选项可以归结为消极的压抑、沉沦、堕落、沮丧、痛苦、悲哀,另一方面的选项是积极的拼搏、挑战、亢奋、希望、喜悦,首先是心智选择能力的复苏振作,养成发心的智慧,不战胜困境必被困境所压倒,困境并不能伤害自己反而会成为造就自己的宝贵机会。

    乐有乐道。人类历史所酿成的很多悲剧,都与乐而无道、乐而失

    制有关。最为典型的要算以残害同类取乐的商纣王,专以惑乱宫禁、传播奇技淫巧为乐,一人为乐,万民不幸,从施炮烙、造虿盆,到断胫骨、剖孕妇,无所不用其极。还有中国人的窝里斗,一些人专以给他人制造痛苦为乐。这是乐趣的变异,是人类在追求乐趣过程中导致的人性堕落、人伦丧失、人道毁灭。人类心性也正是在与这种邪恶的抗争中走向成熟的。

    如今的反腐使国人亲眼目睹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贪腐景象,这是民

    族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必将促使国人的觉悟。财富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成就,又能使人陷落沉沦。如今需要的是富人的觉悟。国人习惯的是古老的穷人觉悟模式,穷人的觉悟,要么是奋发图强,要么是造反去剥夺富人,穷人的觉悟是只能追赶,这是穷人觉悟的固有局限。富人一旦觉悟却可以实现超越,超越古老的以穷为本革命观带来的低水平恶性循环,带来民族的加速提升力。这是国人面对的前所未有的大考验。(未完待续。。)

第三一四章 阿Q式的收心机巧

    吴为受到佛教心性自明自足思想的深刻启发,赋予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崭新的意义,他认为普遍深藏于民智中的阿q式思维,就是一种宝贵的心智机巧,被他大胆用来编入收发自如的心性结构中,丰富了心性结构思想,也使他提出的心法更加接近普通民众的精神生活。

    在吴为的视野中,从心性收发自如的视角再去观察阿q式的思维方式,处处闪现出处理收心实现心安的高度智慧,使他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国人平和的性格,知道发心更懂得如何收心,善于处理收心难题实现心安。

    阿q有一种精神胜利法,与别人动口、动手,总是吃亏的时候多,包括最让他瞧不起的王胡、小d,他也占不了便宜,然而在“儿子打老子”、“你还不配”之类的精神慰籍下,心满意足地得胜了。他当众扭了小尼姑的面颊,引起鉴赏家们大笑,竟得意得飘飘然起来,由此睡不安席。因要与赵家女仆吴妈困觉遭到主人毒打,未庄再也无人敢雇他打短工,失去生计,只好进城谋生。本来是通过偷盗“巧获”了一些财物,却回到村里“装阔”,得到村人的敬畏,后来知道了底细,村人变相,使他又到了末路。见老爷们对革命党害怕,未免神往而快意,也要造反,他所谓的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本来想革命,却错投了投机革命的“假洋鬼子”,遭到拒绝:“不准革命!”后被诬为抢犯遭到枪毙,为画押不圆而恼怒,为游街没有唱只说得半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感到羞愧。阿q所使用的**方法,堪称典型的、极致的**方法,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嘲讽,被看作是对国民弱点的深刻展示。视为民族悲剧命运的象征。从鲁迅推出这个人物形象以来,似乎并没有人对这种精神胜利法提出过任何肯定与赞赏。

    如果说精神胜利法表现了一种民族的心智倾向,那么肯定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与合理内涵。否则,在国人已经深知、熟悉精神胜利法的“劣根性”的今天,大家就不会仍然沿袭这种方法来调节精神上的矛盾。比如,面对种种人生不幸,失业、下岗、失恋、离异、失去亲人、升迁受阻等等,无论是你我他,采取的解脱方式都是“想开些”、“你不要跟他一般见识”、“自己想不开是拿着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压力其实是一根稻草”、“象阿q那样遇到事情往好处想”等等。甚至把本来不幸的事情,竟然当作幸事流传开来。比如,40岁的男人,有所谓三大幸事:“升官、发财、死老婆”,有年轻的干部,妻子在家被害,也被落得个雇凶嫌疑。更有的曾经被骂为地主崽子,竟用“你爷爷想当还当不上”来回击,时下贪腐,“你想贪腐还没资格”。这种阿q式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人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按照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不用则废”、“用尽废退”的进化规则,如果精神胜利法一无是处,恐怕早就被人们遗忘了,更不可能在生活中处处彰显其救人于水火的无限魅力了。

    虽然精神胜利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令人不敢恭维。但它确实就包含了“乐商”的合理内涵。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从来没有人提出过“乐商”概念,但它的内容已经存在于人所熟知的精神胜利法之中。鲁迅UU小说的阿q,生活落魄,那无奈、无状、无赖的形象。也许在今人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可怜的混混,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表现出强烈的对欢乐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肚子饿了就去偷萝卜;饱暖思淫欲。他也想跟女人“困觉”并付诸行动;虽然对革命一无所知,但也想通过革命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是最后这种追求却陷入四面碰壁而不得的境地。我们可以设想,假如阿q没有这种精神,在这种悲惨的生活处境中,他完全有可能陷入失意、痛苦、绝望甚至得疯病直至自杀等另一番悲剧命运的境地。精神胜利法是通过特殊的心智能力,虚幻地构思、想象出自己的优势,比较典型的是阿q明明挨打受气,本来打不过人家,在人家走后,爬起来拍拍屁股,通过“儿子打老子”而且“你还不配”这么一想,一下子就把自己从挨打后的不良心境中调整过来;明明是要被砍头却用“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想法安慰自己,并且为只说得半句而感到羞愧。这种虚幻的想象,对于想象者来说,却有真实意义上满足、转移、替代的功能。

    通过想象、幻想化解人生所受到的压迫、消解人生的精神痛苦,是古老的农业社会中贫苦人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倾向,但是通过定型为一种精神胜利法,则蕴涵了丰富的学理内容。鲁迅在《阿q正传》中通过对现实人物形象的刻画,艺术地展示了运用精神胜利法的各种富有特征的表现力。它不仅需要想象,而且需要有一种特定的心智能力,即在心理上把自己置于优势地位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正是以科学分析论证为基础普遍运用这种方法形成心理优势,增强信心,并采用合适的策略手段转化为现实优势。只不过在阿q那个时代,这种心理优势是脱离实际甚至是对现实地位的颠倒的反映,但并不排除它可以产生自我满足的心理效应,把自己所遭遇的种种不幸统统放下的心理能力。

    在阿q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胜利法,却只能称为收心安心的一种

    极端化、低级化的表现形式。他是事事失败下的收心,这也正是阿q的可悲之处。因为他只有这种心智能力,但没有其他社会文明所赋予的丰富才智,难以实现事事成功,反映了他的历史局限。人们常说的自己安慰自己,是人处于一种无奈状态下的自我调节。这种“乐商”是一种消极的、回返内心的调适路径。这是由于现实社会制度的极为不合理和人类自身缺乏有效的改善自身处境的能力造成的,是人的幸福欢乐追求在特定环境下扭曲、丑化的表现。这种调节的结果是形成了人的内在自我满足与外在悲剧存在的尖锐矛盾,最终以人物的毁灭而结束。即便如此。它也避免了人物自我毁灭的命运,这也正是精神胜利法所具有的合理内核和表现出持久生命力、有效性的根本所在。这种合理的内核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心智能力进化,其内涵和功能不断地得到正向的丰富和加强。

    吴为注意到,在对阿q精神给予某种肯定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如何对待鲁迅的批判精神这个问题。为阿q精神正名,不能回避如何对待鲁迅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

    之所以产生这个尖锐的问题,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一直把鲁迅所表现出来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硬汉性格,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所隐含的乐观主义精神资质对立起来,甚至通过鲁迅的英雄主义精神去反衬出阿q精神胜利法的卑微。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当作所谓国民劣根性的化身、象征。对其命运的悲剧,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一步按照当时的话语,是民族文化心性中有根本的重大缺失,用当代语言,叫遗传基因有重大缺陷,不好纠正,也正是因为不好纠正,精神胜利法才在后辈得到继承和沿袭,并且繁衍、发育成一种乐感文化样式。在当代被阿q的子孙们当作对付下岗、失恋、离异、残疾、疾病、失学、破产等变故的有效精神武器。人们重视汲取鲁迅的辉煌的英雄主义精神,而轻视甚至鄙视阿q的精神胜利法中所包含的一种特殊的心智能力,即能够善于将任何不良心态、心境迅速转变为愉悦体验的能力。只不过在阿q的身上,由于太缺乏知识才能和文明发达社会制度的支持和保护。使他在现实中四处碰壁,乐观的性格却酿成命运的悲剧。即便在今天,这样的心智能力经常被愚蠢地用来恶搞愚用招致祸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现代社会。既有必要更有可能把二者的精神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人格资质,普遍提高人们对复杂社会现实的适应能力。并增加成功的可能性。这就是吴为对鲁迅精神与阿q精神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学术诠释。

    其实,“鲁迅精神”与“阿q精神”本来就是亲兄弟,应当让他们携起手来。所谓亲兄弟,一个管发心,鲁迅是发心,发的是英雄救世的精神,另一个则是管收心、放心,阿q是收心、放心的代表,有了发心又有收心,才是民智成熟的表现。在我们面对越来越大社会压力的今天,既要发扬鲁迅的英雄主义精神,也要真正地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名,让鲁迅的英雄主义精神与阿q的乐观主义精神走向融合,增强自我人格资质的柔韧性,养成健全的心理机制,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实现幸福快乐的生活。

    时隔千年的苏轼,他精力过人,对生活中各种事情都容易发生兴趣。对生活善于进行诗化处理,实现生活诗化和诗化生活的意境。作诗取材广泛,自然景观、人物事件、风俗民情、喜怒哀乐、议论哲理,无不入诗。随时可发诗兴,无处不是诗材,极写人间天地之事。他的性情直率而又乐观豁达,堪称乐感文化的经典人物。他任性逍遥、随缘放旷,成为性格自觉和执着追求,有话就说,因诗遭祸,险象一过,又管束不了自己。真是性情不由人。有身份地位,感到发挥了别人不可发挥的作用而乐趣无穷;失去身份地位,又发现免了责任之累,更是喜悦常生。进亦乐,退亦乐;富贵可乐,贫贱亦可乐;事事可乐,处处可乐。乐由心头生,发现乐处,感受乐处,无处不可以生乐。真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乐圣。身体不佳,朝廷又剥夺了俸禄,弄羊肉不得,只好买羊脊骨,熬汤剔肉,剔着剔着,竟然剔出了乐,并且即兴赋诗一首。本来胃里空空,心中却乐趣不减。乐趣不绝,溢于言表。以智取乐,善于斗趣。欢乐在根本上是生命力活跃性的表现。生命力强,精力充沛,对各种事物无不情趣盎然。对乐的天性自觉,形上化了,把自己行为组织到一个更加美好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中,营造出永恒性的精神乐园。孔子说,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他也接受了庄子的逍遥思想,看淡了世间成败,撇开世俗烦恼,放弃有限执着,融入大自然的永恒之中,又受佛教影响。但他又不排斥现实,对现实保持不即不离、能进能出的关系。入世则膏泽斯民,退身则独得其乐。一切都经过艺术化处理。妙解人生真谛,一切有限之物都将流逝,因此对各种有限之物的际遇淡然处之,确定了一种超然基调。追求仙境的人生哲学,但仅靠理智不可,还需要心理和生理的锻炼修养。苏轼对饮酒的兴趣更浓而恒常。酒催发了艺术,象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刺激而成激情,同时又对酒罪后的失态、真情流露起到了掩饰作用。酒境使他形成一种意境,趋近神仙境界。

    吴为自己何尝不是如此,深得收发自如心法的奥秘,使他能够把鲁迅精神和阿q精神统一起来,对鲁迅和阿q感到异常亲切,又超越时空同远隔千年的苏轼亲近一番,汲取精神营养。他用自己凡是贡献给社会的已经竭尽全力贡献出去了,即便一事无成也总比那些偷懒耍滑的强的多了,躺在九泉之下也能心安,以此安慰自己,也果然获得了心安,克服了那种急躁的功名心。又如乐业巡讲听到噪音,便用讲不讲在己,别人能否领会能否接受能否灵验在人。佛教大师讲的佛法中,何尝不是用这样的心法来安慰自己。(未完待续。。)

第三一五章 吴为的心法实践

    发心收心能达到心性自明,心知发什么心能守得住收得了。发心收心又有万千组合,发心难收心易,发心易收心难,发心收心同难同易。发心收心之间有个固心守心,如何使心不变。不然,所收之心已经不是所发之心。使发心收心一体的关键在于定心。

    各种宗教,究竟起什么作用,也许就是人世间人心最难测难安难牢,最难把握,靠人的自我把握很难,造神的目的就是把牢人心、拴束人心,增强人的自我把握能力。圣经与其他宗教经典,强调的是信仰的惟一性、独一性、诚实性,特别憎恨不忠的行为,尊崇的是忠实信仰坚忍不拔的性格。这与对人间行为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西方人重视诚信,也许就与基督教的长期教化有关。上帝虽然不能为人类理解把握,但上帝给人类带来的体验、影响是真实有效深刻的,如同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影视等优秀的精神产品会对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一样,宗教经典作为人类的超级精神产品,给人类带来的体验、教化、影响也是超级的持久深刻。宗教经典有许许多多教诲,但第一大教诲,就是不能忘记上帝等的教诲,尽心、尽性、尽意去遵循教诲,去尽心、尽性、尽意爱上帝,忘了就要受到惩罚,以此反观人间,能够带给你美好教诲美好感觉的事情,都不能忘。

    可是,人的忘性太大,人的心性太容易滑脱,心性易变。本来发心当时感到非常珍惜非常宝贵,随着时间推移在人的内心中分量逐渐减轻,直到化有为无,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云飞雾散。人的心性如此。心外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人心自然要变。如何在易变的世界把握好自己的心灵,作好自己心灵的守护神,的确是人生头等大事。心变,也可能往好处变,但更有可能是自我败坏的开始。

    无论心外如何变化,我心对外始终不变,即无论心外一切如何在变,我心对外始终不变;我的行为也许发生某种适应性变化。但我心始终不变。外变心不变,要独自承受外变产生的压力,意味着有那种超乎寻常的忍耐和承受,由此获得心灵的净化洗刷和提升,忍耐和承受就成了心灵净化洗刷提升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外变心不变,等于给自己内心安装上了自我警醒的保护机制;心不变要如同磐石,也可以有效防范内心免受外界伤害。

    心不变,以什么作为变与不变的标准?不能也不宜把外界事物作为变与不变的标准。如果以外界事物为标准,则外界事物易变心易变。比如。本来已经满足的心,看别人后变得不满足了。一切都处于易变状态。圣经里讲的是人对神的心不变。你对我好,我对你也好。你对我不好,我依然对你好。这里有没有标准?你行善我对你好。你行恶如果我依然对你好,我的内心就没有善恶标准了。你行恶行不良事情,要立足于劝止、引导、转化,这是内心有是非、善恶的表现。无罪有罪。以什么为标准?时下许多人由于利心太重犯了一种病,叫合理性缺乏症,内心中有一种无罪意识。干什么都有理,完全从对自己是否有利的角度看待事物。圣经里有罪无罪,是以是否听信上帝教诲作为标准。我们的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的有效性差,原因是每个人心中缺乏有罪无罪的意识和标准。内心中处于无罪状态,说明缺乏自我忏悔的动力,自我醒悟的约束力。我们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觉醒、醒悟。

    外变心不变,如果只局限在我的自我内心世界,只具有个人价值体验,具有内向性、收敛性。我心不变使人心不变,则具有外向特征,社会意义、社会价值。外变心不变,是从我个人角度、个人价值体验上进行解读。从我心不变再到使人心不变,则产生了大量需要解读的信息,由我心不变到如何使人心不变,如何才能使人理解、接受、信服。说服学提出使人接受某种主张,可以采用三种手段:信誉手段、情感手段、逻辑手段。心灵的改变,或让人从内心接受某种主张,依靠这三种手段也很难见效。心灵的改变,常常靠悟性、靠开启心智。人间变心的情况太多太多。对人来说,养育过的、教育过的、帮助过的、忠实过的、恩爱过的、服务过的,许许多多,随着时间推移、岁月流逝,在内心中渐渐淡忘离去。人心易变。有些人,完全以功利为标准,见利忘义、财无心变。心里有无、变化与否,完全以财利为转移。失信的普遍,就是心变的证明。我的行事,只要别人找到我,自己有能力办的必办;能够当天办的绝不拖延到明日。

    吴为回思,他过去总觉得欠别人的,倡导总记住别人的好处。有欠心的依据是别人对自己做了有好处的事情。这是一种朴素的报恩心理,基点是受人之恩、得人之好处。外变心不变不能建立在欠心的基础上。发心不应该发欠心。别人对你做了有好处的事情,你也找机会做了帮助别人的事情,那种负债感也就减轻了甚至化有为无,象做买卖一样,一手清一手货,交易完成便两清了,完成了发心收心。内心对待别人就会发生改变。由欠心向爱心的转变,是外变心不变的心灵基石。发爱心,超越普通的血缘、情缘,源于世间普遍存在的种种苦难。爱心,基点是能够给予人的不讲代价即给予人。通过施爱分担受苦人的痛苦、为脱离痛苦的分享脱离痛苦的愉快。要救人于水火必须亲身深入水火;要救人于苦难必须亲身经历苦难。人对爱的需要,超过对人间任何其他东西的需要,也是超越年龄、性别、身份、种族、国别的需要,尤其对那些生活在缺乏爱的环境中的人,更是如此。生活在无爱的世界中,要比生活在冰天雪地中更加令人感到寒冷。

    发爱心,是人间最强烈的激励机制。爱,能够激发出不竭的精神动能;爱,使人智慧、使人焕发青春活力、使人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人拥有成全心和牺牲精神;爱,能够增添人的耐力和勇气;爱,能够帮助人克服狭隘的利己主义,使人内心中确立合理与否的内在尺度、标准。

    外变心不变,不变的心是什么心?是信心,相信人都能够保持和坚守纯洁的心,即便是低劣粗俗之人,也有良善之念;是爱心,爱心能够消除甚至溶解人心之间一切阻隔,使人心融为一体;是诚心,勇于袒露心中一切、能够担当人间一切;是善心,别无所求,但愿做一些对人有好处的事情;是包容心,人心如宇宙,自然能够容得下人间一切。

    人不能没有缺点,但不能因此饶恕自己的缺点错误过失。别人的一切过错都可以饶恕。斗转星移,时过境迁,甚至仇敌、敌人都可以谅解、原谅、饶恕,人间还有什么过错不可以饶恕。但惟一不可以饶恕的是自己。人要甘愿承受自己选择的一切后果,并从中获得教益。饶恕人之过失,成全人之幸福。

    心不变,是否会导致僵化、降低人对外界的适应性?心不变并不是说,心趋向于内向、闭锁、沉寂,丧失了激情和活力,而是外向、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状态,是一种什么都可舍弃奉献的“心”。

    所谓乐与苦,皆由心变心来。外变心不变,体现命运由自己掌握,依靠自己去领会。由自己身边人身边事悟开去,直至万事万物,悟无止境。人要以悟为乐、以爱为乐。惟有用心去感悟,随时随地都有感知感悟,随时随地都有那种感悟带来的愉悦。(未完待续。。)

第三一六章 乐性之门大开

    吴为继续悟到,业只是媒介,介质,心性才是乐业之本,心喜则见啥喜啥,心烦则见啥烦啥,心恶则见啥恶啥。心性决定心态。心性决定心意。修心养性,心性成自然,则乐心生乐,苦心生苦,善心生善意,恶心生恶意、爱心生爱意。业有业道,心有心道。心道乃为道之本,悟道的极致在悟己悟心。

    隔行如隔山,隔山却不隔心。人与人之间心性相通。人间事理相隔,人心却可以彼此打动感动。吴为所讲的乐业,没有打动一些人的心,责人慧根浅发心不良,又由怨人转回责己,求自我完善提升之道。

    有了一番精神游历过程的吴为,此刻再回思自己过去所悟为道为人的双为,使乐性之门大开。悟道为道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是乐性之本,人生没有成功,何来乐趣,干一件败一件,失败的积累,连成功的希望都没有,乐性自然受到摧残泯灭。悟道为道之乐乃乐性之本、乐趣之源。以吴为的亲身体悟,仅有悟道为道之乐又失之单纯,在学校只顾读书不及其他,人称只专不红,上班了一心悟道闲事不操万事不管,事业虽然成功了,却被人当成书呆子,死性,官话叫有才无德。他自己虽然领略体验到悟道为道的乐趣,却也品尝到人世孤独的苦恼。为道为人的确在心性上相克相斥。悟道为道需要静心,心静智慧自然出,为人却需要对别人的困难上心牵挂热心相助,从静心为道悟道者感觉,会闹心烦心。有同事称他乐业鼻祖,乐业也的确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却对家务不上心,难怪宋柔时常气道,还给人家讲乐业呢。得先让老婆孩子高兴,说他这样的人就应该别娶老婆生孩子,也好一心去乐业。吴为的心路历程曾经亲身体验过两者的相斥,加之太过执着于悟道为道,所谓悟道为道就是专心讲好课写好文章,其他一概不问不为,同事邻舍有什么难处也一概冷漠相向,如同坚冰阻隔,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看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过去自己只感到执著为道的可贵。别人也以为是难能可贵,这种可贵并没有使自己的心灵免受坚冰的侵袭伤害,原来在执著为道之外,还有更加可贵的东西被自己视若不见。联想到过去也曾经在内心深处萌发过多次的对人的心愿心念,只是稍纵即逝,没有定位固定下来,处于飘忽不定的游移状态。一向以为人情往来是庸俗的,耽误正事,繁琐主义。时常想象到人心的丑陋险恶,正是对人的这种想法念头,渐渐地在人我之间竖立起一堵墙,这堵墙在自己感受到孤弱无阻时变成的坚冰。加深了孤弱无助的痛感。正是这样的痛感,使他的心灵深处悄然生长孕育积累着一些崭新的精神元素,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能量,如同给自己植入了精神疫苗。不但疗治了体验过的巨大伤痛,恰似无形的铠甲,也使心灵获得了精神免疫功能。免受各种毒素的侵袭伤害。他发心既要为道又要为人,要在人际交往人情往来方向采取热情应对的态度,营造一种友善相处为道为人的双为氛围。又应时热心家务,以还愿般的愿力做起家务,再看着赏心悦目的妻子,他叫这是最好的美育。很快使他体验到为人的快乐,由单纯的悟道为道之乐变成既为道也为人的双乐,既体验到悟道为道之乐,又能体验到为人之乐,两乐相得益彰,互补互益,也使他心力大增,伴随着职位转换、业力延展,真正进入到从我乐我业到人我同乐、人人乐业境界。

    吴为看到周围有些人,职业生命景观呈现大起大落,人生得意多则3—5年,少则1—2年,感叹风光如此短暂。他回顾自己过去的人生道路,吃尽了苦头,感受到为道为人的重要性,这为他看己看人看社会树立了一个新的坐标,便于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防止出现重大偏差。他看到有的人偏重为道也有的人偏重为人,思考如何才能避免人生大起大落,保持人生的稳定性和持续不断的提升力。他开始有意识地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他所在的群体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风气正、态度好、工作成果显著,他主要在思想上热心扶持、耐心引导点化,在人生道路纠偏上着力,帮助他们健全发展。私下里吴为经常同大家议论,没有专业,就没有高度,发展不稳定,容易出现大起大落;为人若存在重大欠缺,不注意维护人,没人拥戴你,也不要以为把工作做好了,别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拥戴你,好事来了未必就能轮到你,干事情的同时,也要注意维护好关系。在为人的道路上,吴为保持友善亲和,产生人格魅力,吸引了一批人,热心助人执著为道,为而不争的品格,成了一种职场强势,有些与他较劲的同事,自愧不如纷纷避让。

    吴为的乐性之门大开,感悟悟道为道乃是乐性之本,人间常乐之道。圣人之乐即是悟道为道之乐。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足矣,孟子说的君子有三乐,既有圣人悟道得道之乐,又有父兄俱存之乐的世俗之乐,可谓圣俗两乐兼得。吴为幸得悟道得道之乐,又因事业成功得到宋柔贤内助、娇妹的智外助,算是男人之乐,为人之乐乃是交朋好友之乐,人生脆弱期转折关头风险点相互周济帮助,也属于典型的世俗之乐。友人聚会,王为对他道,大哥作为一个男人,该做的都做到了。可谓圣俗两乐兼得,雅俗共赏,相当于宗教与世俗两乐同领,算得上沟通两界的实证,不免内心大悦,走到人生这一刻,可谓一切尽皆都可以放得下了。

    吴为自我总结道,自己能够来到人世间就是最大的幸运。他能够上班尽可能为下岗人做事,闻讯即动、给信即到、勤勉作为;他理解体谅在岗人承受的压力,等到自己退出时要尽可能免去上班族的负担,干脆利索退出,想象自己如同久陷牢笼之困的囚徒突然获释,可以自由行走、尽情吸纳大自然的阳光水分养分。他自己反思,如何纵横于如同绞肉机般的职场,在众多角色之间穿行游刃有余。他相信他的行为能够给人带来好运,他无求于己,只是一味想增进他人福分。他的行为总能够博得别人的好感欢心。他懂得自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使人高兴。他也会一时走神,虑事不周惹着谁,令人生厌,他即刻会收敛调整。有时他宁可断然封闭自己,认为这也是人生的一种特殊的自我包装,这样的包装尽管会遭人误解曲解,却从不自我辩解什么,好事越描越光彩,坏事越描越黑,他料定有时什么事也不做会比做事更能够保护自己、成就自己,规避人生风险。他甚至劝那些刚刚高就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把只有保护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只有消灭敌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战时逻辑,修改成只有保护别人才能保护别人、只有保护别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平时逻辑。和他共事数十年的关景涛,说他这样的领导、同事、兄长在职场上再也见不到了。这使他出入职场,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大喜大悲,升迁时尽职尽责、勤勉积极;遇到挫折他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默默蓄积能量,寻找释放的空间和机会。他彷佛与生俱来充满了使命感,总是觉得自己身上有股使不完的劲,驱使他成就丰富多彩的人生。他很少表白自己,他把表白的机会更多的留给他人;他很少与人争执,他善于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证实自己。所以,他主观上不树敌,客观上也没有谁跟他过不去。

    中国社会在他这一代走向繁荣富强,也发生了社会结构的巨大调整断裂,社会收入差距拉大,单位办社会体制解体,他和他的同时代人承受着改革的阵痛,他看到有些同时代人在阵痛中难以弥合伤痛,短痛成为长痛甚至终生之痛,民族患上了贪腐恶性肿瘤,又格外增加了他的忧患意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没有沉沦没落,而是实现了自我救赎再救他人。他作为上班族,尽可能为下岗人做事,做到春节必访、有病必看、红白喜事必到。有些人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坚信,分享幸福是增进愉快倍加愉快属于乘法效应;分担痛苦是减轻痛苦直到化有为无是除法效应,他尽可能发挥这种效应的作用。人生不同阶段需要实现不同的变形转身,需要对人有深刻的理解同情。几年前,对提前退出职场下岗人的深深理解和同情,几年后的今天,使他对人的命运的理解把握更进了一层,则尽可能免去上班族的负担,他对那些上班族说,非常感谢大家给予我的理解爱护尊重,但你们千万不要总想安慰我,帮助我打发寂寞孤苦的生活,你们尽可能把时间精力资源集中于职场正面,你们有你们必须面对的压力困难和挑战,我在这里等待你们,等待你们从职场退出后,共同享受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理想生活。他不能以给人增加负担烦恼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精神自由。他的自由是彻彻底底的自由,他感到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中更容易产生高层次的体验,并把这种高层体验与人分享。他有足够的机会避开人们所遇到的种种不幸,他有幸减少减轻生活之累,虽经种种苦难的折磨却成为难得教化的机缘,他始终保持一种勤奋拼搏的态势,他有乐观的资质使他从容应对人世各种挑战。(未完待续。。)

第三一七章 滋养人格的沃土

    家是每个人诞生的摇篮、滋养人格的沃土、精神皈依的终极所在。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可以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不竭的情感源泉。父爱给人以坚强,母爱给人以情感的滋养。既有父爱又有母爱是人生第一大幸事,是塑造健全个性的基石。自幼缺少父爱容易使人脆弱,没有母爱则使人变得冷僻。父母之爱俱失,若有幸得到众人精心呵护照料会使人感受人间大爱。爱也要适度,溺爱则会贻害子孙。夫妻恩爱会给子女提供温馨港湾。

    吴为自幼感受着父母的慈爱,虽然家境贫寒却没有遭遇过精神创伤,把人间看得一片光明,长成后进入人世有幸获得了免疫力。他后来自我总结道,他是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勤劳、从母亲那里学习到智慧,他在后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没有沾染上窝里斗的恶习,就是接受了母亲“人不能在洞门里头厉害,有能耐上外边使去”的教诲。他的同事评价他涵养好,极少看到他吵架发脾气。父母是他一身潜质的第一发现人。父亲看他干起农活来特别灵便,夸他干什么都行,他也特别喜欢干农活,上了初一只读三个月便弃学务农,是母亲采取强烈的干预手段使他重读,开始了他漫长的学术生涯。假如当年他的母亲没有逼迫他重新读书,在农村娶妻生子,他的人生将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也不敢妄加猜测。

    宋柔年少时一直得到父母的偏爱有幸多吃了些偏食,身心发育良好,她却从缺乏恩爱的父母那里吸取了教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精心呵护自己的丈夫,机缘巧合,成就了不善理家的吴为,近乎偏执的爱反倒成了夫妻之间口角之源,吴为的兄嫂们对宋柔象训斥孩子那样训斥吴为感到不满。宋柔的同事戏称。她对吴为是物质上关心精神上摧残。吴为对此却戏言道,他是在枪口下长大的,造就了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引逗众人一阵大笑。吴为自知,妻子对自己的呵护近乎苛刻,总比冷暖不顾要强得多,自觉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她自己常说,她有两个孩子,一老一小。老的是他的终身伴侣,小的是未来的希望。宋柔是天生的治家能手,相夫教子的楷模。使吴为免为家务缠身操心。家里吃穿用一概闲心不操,实现了思想上精神上时间上的最大解放,解除了后顾之忧,专务学术。有如古老的男耕女织,宋柔从男人的事业成就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安心于操持家务。宋柔以丈夫事业成功儿子成才为荣耀,吴为从中感叹,男女的相互滋养,女人靠的是男人的成功。男人则是靠女人的呵护。两人都象事先领悟上帝的安排,对此心安理得,有了心照不宣的理性自觉,达到了对命运皈依般的顺从。并熔铸成人格的基石,显得牢不可破。夫妻之间常有的口角相戏成了生活中的调味品。在外人看来,宋柔的苛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她自己也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心慈嘴硬,吴为适应了这样的语境发展出超强的辩解能力。她说他是天生的巧八哥。拿着不是当理说,没有自己不对的时候。他说她是鸡蛋里挑骨头,总是自己给自己造气生。天天责备埋怨声音不断。吴为对宋柔的磨叽却进行了美化,把这样的磨叽称作是唯美主义,她是想象自己男人不存在任何瑕疵。可是出身农家的邋遢透入骨髓,又常以干事的人不修边幅**,穿戴上不注意,又不是去相对象。早上起床看他头发总是梳拢不好,几乎天天把他拽到镜子前,你自己看看,有时干脆拿着毛巾沾沾水给他抿抿支棱着的头发,然后拿起梳子梳理一番。吴为也开始自觉操持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家务,做些简单的饭菜,能以得到宋柔的赞赏为荣,有时坐到桌旁故意问她,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心里“滋”的一下?宋柔嗔道,我要是心里“滋”一下,你就得烧高香了,边说着边拿起筷子夹了口菜尝尝,看着他脸露笑容道,这回还行。嘴上却依然免不了哼道,年轻时一手不搭,你也该干点了。有时看菜的颜色尝了尝道,酱油放得少盐放多了,告诉你多少遍了,我看到颜色浅的菜就恶心。于是手重多放酱油没有掌握好看上去变成了黑色。她看了道,酱油瓶子打翻了。吴为故意气她,就这个手法,爱吃不吃。她气道,你这才做多少天,我那时多少年,做做就没耐性了。吴为说是说,暗中开始精雕细琢,菜切得用心了,调料搭配合理些,争取色香味俱全。拖地,总嫌他拖布拧的不干净。吴为就辩解道,拖布适当带点水汽,增加室内水分,免得干燥。包饺子的菜馅,说他手劲儿大,特意让他用手攥,还是嫌他攥的含水量大,吴为却道,这样饺子水灵。宋柔常念叨,看人家夫妻那个默契劲儿,特羡慕。又遗憾道,怎么说你也不明白,那么明白的人怎么就看不明白呢,是故意气我。自己这辈子是不行了。下辈子也托生个男人,看看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吴为道,啥叫默契?夫妻总能出双入对,就是恩爱默契,你看现在还有多少夫妻一起形影不离地早出晚归。我们一起出去碰上多少回熟人,不都是耍单帮?一起去买菜回来,男人空手女的却拎着大包小裹的,又有多少老夫老妻叨咕自己分居多少年了,好像成了荣耀的事情。两人一起出行,也应了那句古训,抬头老婆低头汉。吴为笑道,这才是恩爱默契天生绝配。

    宋柔身边也不乏对她倾心的男同事,却经过长期观察测试,发现她心中只装着吴为,均以无奈告退,评价她怎么都行,就是单独出去约会不可。有时在酒桌上看着她裸漏的白皙柔润臂膀,忍不住找个由头伸出咸猪手抚摸揉捏,过过手瘾。吴为知道妻子的心里防线牢固,自己心里觉得妻子的魅力无限才能引来同类羡慕,看到了也故作不见。吴为忍不住有时未免提出怀疑,宋柔气极道,自己的媳妇是什么样的女人还不清楚,把屎盆子往自己女人头上扣,你是什么男人?

    吴为曾经从父母身上,如今又在从自己的小家庭身上,深刻地体验着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家对他来说,是一座可以经得住千百次回味无穷的重复而又不会丧失其鲜活特性的精神宝库。因此,一当有了汲取精神动力的需要,就可以通过体验回味的方式从中源源不断的获得动力,就象植物可以从土地中源源不断地获得养分一样。这种原生的家庭情感联系,使他在孤寂中感受到体贴;在寒冷中感受到温暖;在无望中感受到希望;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在贫穷中感受到富有;在抑郁中感受到欣慰;在平淡枯燥中感到美的享受,搭建起肌肤相亲、其乐融融、和谐之至的家庭意境,成了自己理想的皈依所在。(未完待续。。)

第三一八章 巅峰景致

    吴为想到,自己不是致力于搭建宗教与世俗之间相通的桥梁吗,却从来没有同宗教界的人士有过交谈。心里存了莫名其妙的好奇和期待。娇妹皈依佛门会成就自己这番心愿。他仔细回忆梳理着两人相识相知的历程。她与自己初会谈论的那番话语,流露出对世俗为奴的厌恶,如今回思,这兴许就是佛教所讲的厌离心。于是自问,她是不是意识到继续与自己交往,觉悟到终为情所困,那样渴望同自己相聚,经过模拟婚姻,却发现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想避免陷入聚喜离苦的轮回之苦。他猜想她一定领略到了法喜,从此摆脱了世俗的轮回之苦,不由得为她高兴,却难免有一丝怅然,仿佛失去了什么的感觉。

    镜头回放两人初会的那番对话:

    暴娇妹说,我是考量你来了。政界出过不少东山再起的故事,而且有一而再而三的复起,我出来后就想,商界怎么就没有东山再起?进去后的人出来了可以正大光明地启用,也创造出一番惊人的成就?

    吴为哈哈笑道,这种事怎么能同人家比?这时,才细细打量她一番,发现她似变了个人一样,一身素雅淡妆,看上去有一种别样的雅致风情,只是难以掩饰憔悴的神情,不由得心中一动。

    她仿佛看出他的心理活动,说,你不就是看我那身穿戴才动心把我送进去了,成了现代版的衣帽取人,现在看我这身穿戴莫非又要搞什么新花样把我二进宫?说完竟用蓄满泪水的双眼幽怨地注视着吴为。

    吴为说,事实证明我没有看错你,果然有问题。

    她说,你也有委屈我误解我的地方。

    吴为不解道,证据在那摆着,怎么还说误解委屈你了?

    她说。我过去确实有问题,但我是用不正路子的钱用来干正路子的事,我心地坦然。

    他截住话题道,你是以求业绩之名行个人享乐之实。仿佛被他的话一语击中要害一般,她只在眼圈打转的泪水霎时涌出来,他赶忙拿着眼前的擦面巾递给她,她接过去也没有擦任其流淌,仿佛在无声地倾诉着什么。

    她稍稍定定神,梗咽道,开始我为了抓业绩。也没有什么优势,没有社会资源,惟一的只好拼姿色,渐渐打开局面了,花销大了,虚荣心也出来了,业绩确实上来了,可那时的行里耍赖不兑现,那年如果兑现我们所可以拿到200万!奖励办法作废了。我也变的心灰意冷了,索性不管什么业绩,心里核计,你们不给兑现。我们自己想办法兑现兑现,有什么办法兑现?一想天天经手那么多存款,不就是现成的资源,不用白不用。以后再想办法堵上就是了,先用起来再说,给大家也都分点。就是想办法自己给自己兑现的意思。看那么多大额度的贷款。几千万几个亿的,不也是明明知道去堵窟窿打水漂,还不是白白去扔了,我们自己为什么让人家白白用我们揽来的存款去堵别人的窟窿。我听到有人议论,钱给政府、企业拿去也是胡造,我们自己为什么不造一把?再说了,明明应该兑现给我们的钱,我们影也没见着都用到哪去了,连个说法也没有,说取消就取消了,连一点信用都没有。我想自己也先快乐快乐,别亏着自己亏着我带的这个小群体,也想平衡平衡,后来便沉溺于其中不得自拔。你来了,讲合规经营,我们的心里也不平衡,我们这叫违规犯罪,他们那样花大钱堵窟窿就不是违规犯罪了?形成的损失还可以堂而皇之的核销。我是为你的风度气势和大手笔所打动,还是要走正路子,暗暗用上劲,想用业绩来吸引你的注意,把过去积累的关系资源都用上了,要不那几个存贷款中间业务硬指标能上的那么快那么猛,不信你看看我们所的报表,现在和过去的比较,占全行的比重,特别是这几个月挪用的一笔也没有了,想用朋友的钱慢慢地堵上窟窿,没想到你这么一接管审计,把我的计划全打乱了不说,想回到正路上都没有机会了,更毁了我的职业前程。她一口气说到这里,才用面巾沾了沾脸上的泪水。

    听了她这番动情的倾诉,似乎催生了他心中的情愫,她那番违规犯罪的议论似乎诱发他要思考一些什么,他不由自主地双手左右摸索起来,什么也没有摸到,才意识到自己不抽烟自然没有烟,便喊靓妹,来,请拿盒烟。靓妹很快送来一盒中华烟和一支打火机,笑道,我们这里也没有别的牌子。

    他接过来打开抽出一支正要点火,不想被她劈手夺走,听说你因为喝酒惹你家嫂子生气上火,现在又想抽烟,养成习惯不是气上加气。

    吴为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的她反而大方潇洒起来,今天我陪你喝几杯。

    他也爽快地说,好,权当给你压惊吧。

    她戏言道,难道就没有一丝愧疚道歉的意思?

    他说,好多意思都在里边了。

    她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打开一接听他也听到里面熟悉的男子声音,问她在哪儿。她对吴为示意不要有声响,然后说,我今天刚出来看看老母,非常感谢大人的救命之恩。那人便把手机挂了。

    看着她,吴为的内心忽然有了一种被什么东西狠狠揪拽一下的痛感,脸色闪现出不易被人察觉的痛惜神情,是无法挽回地丢失了、损坏了极喜爱极珍贵东西的那种惋惜的神态。因为对面坐着又都始终注视着对方,他的神色细微变化,很自然被她捕捉到了,她知道对方的他内心深处对她的喜爱,她掩饰不住地浮现出娇羞乖巧的样子。这样只能使他更加怜爱对面的她,有一种心灵深处柔柔的甜蜜感受,恰在这时似乎有声音在提醒他,已经失去的永远失去了,只能在内心中珍惜并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不要内心中再失去。想到这里,他马上恢复了沉稳冷静的姿态。

    她正忙着斟酒。他看两只杯子已经斟满,便端起一只杯子道,我先提议,一是祝贺你顺利经受一番崭新的考验,有了惊人的大彻大悟,可喜可贺可喝;二是感谢你,不但没有记恨我,还在出来后的第一时间想到我来见见我,并能开诚布公地袒露心迹,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幸福。这是你给我带来的;三是祝愿你祝福你青春永驻、美丽永存,将来能够有自己美好如愿的生活!说完一碰杯一饮而尽,她不及细想也一饮而尽。兴许是喝的太急,她咳嗽起来,他急忙换了杯热茶递过去的过程中试出茶温可入口,体贴道,乘热润润嗓子压压。

    她接过去先抿了一小口,看压住了又喝了两口,说。我也不知怎么了,看你干了,我也跟着干了,你看这杯有多大。一杯三两。

    他说,急酒伤身,酒可以多喝,但一口不可以多喝。容易把人呛着,里面又没有慢慢消化吸收的过程,肠胃都受不了。

    她嗔道。你明知急酒有害还干。

    他解释说,那么重要的三点意思加到一起,还不干,你该说我心不诚了。

    她这时脸色渐渐红润润起来,她用两手拍着红扑扑的脸蛋道,看我是不是喝多了?

    他笑道,看你还有侠肝义胆,如果早生多少年,也许会多个女将军。

    是呀,她接过话题道,有些人的确这样议论过我。她伸手拿过酒瓶把两只杯子放到一起,边倒酒边说,这可是一斤二两装的,正好再满两杯。说完已经斟满浮溜两杯,站起来用双手把其中一杯送到他面前,另一杯端回自己面前,盯着他道,这回是不是该我提议了?

    吴为笑道,我们来了就一直在说,刚又干了一杯,肚子里已经在抗议了,我们是不是吃点再喝?

    她笑了,来了就忘了吃了,该说的都说了,是该吃点东西了,我也饿了。又坐下拿起筷子随便拣吃了几样。

    他说,没想到你还有这样好的点菜功夫,色香味俱全。

    她笑道,常在酒场上混,就添了这么点本事。说完提起杯,看着吴为道,我也三层意思,匀三次喝。

    他说,随你。

    她道,这第一层意思,感谢你的大度,没有嫌弃我抱怨我给你惹那么大的麻烦,还为了我做了那么多工作,这份情最重,这口要重,说完干了一大半;紧接着又道,这第二层意思,我要问你个问题,你是出于什么动机救我,是像其他男人那样爱我的长相,还是同情我可怜我,或者是把我这样一个女子送进去,看那么多有问题有罪在身的男人反而在外边逍遥,有愧疚?

    吴为笑道,你一口气提了那么多问题,简直让人听了分不出个数,让我怎么回答?

    她随口道,自然是想怎么回答便怎么回答。

    吴为道,我好像被什么力量驱使一样,使我这样做。

    她笑问,那是什么力量?

    吴为道,我也说不清楚,再说,这种事情也很难说清楚。

    这时她的脸色红晕越来越浓,来,为那种说不清的力量喝一口。她看了看杯中酒,还剩下不足三分之一,便撂下道,这第三层意思,我想多说点。我也不知道,跟你有说不完的话。

    他笑道,本来酒后话多。

    她两眼惺忪地望着他,你是说我唠酒嗑?那你可小看我了。说完顿了顿,然后道,真感谢你,通过这件事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自己也仿佛变了一个人,我感觉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自己了,真要感谢你给我有意无意创造的这个机会。说来也怪,今天从那里一出来,一帮哥们姐妹等在门口要给我压惊,好几个哥们姐妹也组织力量营救我,出大钱包赔损失替我把那个大窟窿给堵上了,他们也听说了我在里面的故事,说要象欢迎英雄那样祝贺我凯旋归来。让我都一概打发了,我现在烦,等我静一静。等他们都撤了,肃静下来,模模糊糊感觉好像打心里想做一件事,想做什么事,站在那里渐渐清晰了,就是要急于见到你。就想一吐为快。然后先跑回家见见老妈,简单漱洗穿了这身衣服就来了。你想,是你把我送进去的,出来第一时间我便来找你,岂不成了冤家。什么是冤家啊,恶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兴许就是又爱又恨的意思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你,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也不管有什么结果,只是感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痛快一下。要不会把我闷坏了,要发疯。

    吴为很体贴地说道,你喝口水润润嗓子。给她续了点热茶,她喝了一大口,接着道,现在想,为了业绩,不顾死活,业绩上去了。人进去了,甚至有的连命都干没了,那业绩还有什么意思?我也想开了,人不能为业绩而活着。不能象过去那样一门心思去想业绩,搞的人不人鬼不鬼的,那样的业绩也不值得追求,人不能成了业绩的奴隶。

    吴为接过话题说。你想和我唠,我能有什么高明的见解,我也是职场中人。也要按职场规则去办事,不能不抓业绩,不能不搞合规检查,想干净做事,一抓反而把你抓进去了,你一进去,我也陷入矛盾之中了,许多想法都涌现出来了。今天你想一吐为快,我也想说说,真是感谢上苍,给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机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担心惹着谁、呛着谁的肺管子,没有什么忌口的。我觉得我们是不是陷入一种荒唐之中,就象你刚才说的,人不能为业绩而活着,是应该换一种干法、一种活法。

    暴娇妹道,我朦胧感觉人不能为业绩活着,应该快乐一些工作、快乐一些生活,反而被你送进去了,而且我以为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却把我自己带入一种担心、恐惧之中,生怕哪天进去了果然就进去了。

    吴为说,一门心思干好工作,别的不要想,工作才能给你带来快乐,不要给工作附加太多的东西,工作不能也不可能给你承受太多的东西,你想工作会给你带来太多的东西,那只能让你失望,失望太多了就会不满,不满太多了就会翻脸,那太多的东西也会压得你喘不过起来。现在的人不快乐,难快乐,就是寄予了工作太多的东西,什么事情都想通过工作去满足。其实,工作是极其简单的,干好了就完事了。置于工作能够另外给你带来什么,那就要看其他许多因素了,要有一切随缘的心态。决定和影响能不能快乐的因素太多了,其中关键是态度,其他因素都是通过态度发生作用。

    暴娇妹听他说完了这段话道,你看,我想见你,就揣摩你的意图,你把我送进去又去救我,你是爱我,还是把象我这样的姐妹送进去触动了你的良知,或者看我这个可爱的女子进去要受苦受难了动了惜香怜玉之念?现在想,是不是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总是在这样想那样想之间折腾自己,聚会就陷入猜测之中,你这样回答那样回答都可能使我不满意不高兴,假如你违心地顺着我心思说话,让我看出你的虚情假意我还会恨你虚伪,聚会就不光是累,还会很别扭很痛苦,会生出很多不愉快来,难怪你说也许真的一种什么说不清楚的力量使我们走在一起,我相信缘分,来,为了我们之间的缘分,干杯。说完两人碰了杯一饮而尽。

    这时吴为的手机响起来举手接听顺眼看看表,已经午后2点了,是刘主任打来的说好几个人等回去谈事。吴为抱歉地说,非常对不起,我得回去了。

    暴娇妹说,谢谢你给面子,我现在已经是自由人了,不知以后叨扰能否赏光?

    ————

    吴为相信缘分。如今经过回忆梳理两人初会的那番经历,话语中已经预示了两人缘分的深厚。

    终于,吴为果然如愿又见到了她,却是巧遇在大街上。时隔一年以后。再见到的她已经是素衣素面,他还是一眼就认出她来,另有一番清丽脱俗的俊雅韵致,为她不由得感到由衷的喜悦。在她的眼中,他虽然看上去依然意气风发,却难掩似有若无的焦虑和忧伤。

    她平和地微笑道,你总说随便捡拾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可以成为修持净化的对象,主要是至诚,诚则灵。我已皈依佛门,没有你那修持本事,以乐业为修持之道,坚持在世俗中修持净化,达到人生巅峰,我曾经努力向你学习,却终觉得缺乏那种定力。我这也是无奈之举,渐渐地变得豁然开朗了。

    他笑道,佛门有法喜,我冒昧猜测,恕请谅解,免得冒犯佛门重地之嫌,你是不是领略到了法喜?

    她微笑道,难怪你有惊人的领悟能力,我的确感悟到法喜带给我的无上喜悦,法喜不同于世俗之喜,得而复失,陷入轮回之苦难以自拔,聚喜离悲,再聚再喜再离再悲何时是了啊。我也明白,我说了这番话,不会再伤害你的。我也猜到我们一定会见面的。这可能就是佛缘吧。我愿意同你一起分享法喜,说不定你会从法喜中参悟到什么呢。

    他体验到一语中的,难怪说她有慧根,其实从自己与她相处以来的每一次对话,仔细回忆推敲,她似乎都带有佛思佛悟,可谓是佛根深种,有人说自己未尝不是有佛缘的人,自感也是有佛缘,只是把这种佛缘融入乐业之道中,自己也是道中人。两人之间,可谓大道无形,殊途同归。

    于是他道,你这个猜测,同我分享的想法,是否属于牵挂?

    她笑道,你这是在以世俗之念猜测我心,此刻的我已经无牵无挂只有无限的喜乐。你不是总想纾解纠结?我心中了无纠结,无所求无所不求,何来纠结。

    他联想到乐业的至高法门,就是只做无求,才能真正领会乐业的无上喜悦。

    她又笑道,我是借助于佛门修持才达到了这样无上喜乐的境界,我也想象,你从你的乐业之道,也许会领略到类似的意境吧。

    他的脑海中忽然闪现出神交的概念。可是,这样的心意面对她已经不便说出,只能意会不便言传。

    她似乎猜透了他的心思,微笑道,我们佛门里讲同门之谊叫同修,不象世俗在同一学校为同学,一起共事的称作同事,抱有共同的志向叫同志,我就联想起我和你,虽然所修道路方法不同,志向却是相通的,是为了不断净化提升自己,心里已经把你视作我的同修,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他从她看似淡然的话语中,忽然有了一种崭新的体验,从未有过的体验,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用纯爱、意爱都很难形容,是妙到毫巅上的那种微末感受,感觉似乎是虚无缥缈,若有若无,却在那一瞬间彼此感知到了。

    两人不约而同地意识到,看似偶然的巧遇却有什么东西隐藏在里面,都感到此地似曾来过,一打量竟然是两人相会过的南悦酒吧门前。

    他情不自禁冲口而出道,同缘。

    说这话的他与听这话的她,彼此心领神会。

    两人相视会心一笑。(未完待续。。)

第三一九章 娇妹的启发

    自创收发自如心性**的吴为,达到想发即发、想收即收、无发无收、心净自然的境界,不会再因发心收心受阻形成心障,实现了心性自由,再反观乐业一见即明。

    乐本来是人的心性,人之乐乃人之天性,人性自有,并不是人性之外的业所固有的。业只是介质、媒介、载体,人的乐性与业的结合,成为乐业,乐性也可以同其它介质、媒介结合,我乐花天酒地、我乐重权在握、我乐钱财济济、我乐身边美女如云,也是乐性的释放。厌业苦业恶业,皆因发心不当遇阻难收所至。

    心性有自我加强的作用。自我认定为坏人,往往是往坏人处想,自我认定为好人,则往好人处想。自我认定起到自我暗示、自我引导的作用,自我认定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吴为发心能使娇妹回心转意,心中大喜大乐,鼓舞和激励他发大心宏愿,使那些厌业苦业恶业毁业者收烦恼心仇恨心,转化成乐业者,清除心障。

    娇妹也很理解他的一番苦心,感慨道,我原是一个乱性乱为的女子,有幸与你相遇,得悟正心正道做了一番事情。如今感觉你对乐业发了极重的心,又投入了极大的心力心血,我都受感动了,以你的善于发心收心却惟独对乐业难以收心放心,我很理解。你是把乐业当做宗教与世俗沟通的桥梁,又把乐业看成永恒的成功之道、人间常乐之道、不朽的人生之路,这是你的亲身所悟所得所行,许多职场中人难有此悟此得此行。现在的从业环境复杂了,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只是要看心态,还有资质资格能力要求,看人能不能胜任。能不能成功应对复杂的形势。这段时间我总听佛教宣讲,现代职场充满了竞争,我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有新的理解,有时放下屠刀,就不是成佛而是成了懦夫甚至会成鬼。从你讲的收发心自如角度看,有厌业苦业恶业倾向的人,发的是钱财心、功名心,见钱眼开见提拔机会就上心,改变不了所发的心,其他一切都是妄然。就算你给他发足了钱官职也提到了位。他的心思如果向别处想,早就该给提职提薪,嫌来的晚了;就算一时自足自满了,无奈攀比心太盛太炽,再看别人职位薪酬比自己高,他这么一想心里还能高兴么。你可能会说我这是现代唯心主义,依我看,业要分等论级,人也要分类分层。对于乐业,讲不讲在你,听不听信不信行不行在人,对职业各人有各人的遭际命运。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态度,不可能一致也不可能一致,你那么推崇精神胜利法的人,对乐业遇到的噪音怎么反而想不开呢?

    吴为知她天资聪颖、悟性好。慧根深心性好,又对自己倾心相助。他反思自己所为,还是自己做的不到位。释迦摩尼**是身体力行。乐业也要现身说法,自己挣年薪又没有给收入低的平均分,收入低的自然会说你站在高处说风凉话,怨恨你说人家收入低是因为不乐业。如果人家说自己也发的是乐业心,你又会说乐业效应不灵验还是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心不诚,发心不良。再说下去,你就会说,上帝安排财富分等、收入分级,命运使然,还是让人家去认命。说来说去,你是在为自己的乐业辩解,人家是在为人家的不乐业辩解,各讲各的理,各有各的应对态度。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习惯了吴为思维方式的娇妹,对他道,你总想另辟奇径,期盼达到人类精神的深处,透视隐秘所在,我看你这也是痴心。她没好意思直言不讳说痴心妄想,担心这样说会伤害他的自尊。她又接着道,人的心机之门薄若一层纸、厚如重重山。收入低的听你讲乐业,先就有了抵触情绪。

    吴为道,换一种思维,假如收入低的人去给收入低的人群去讲乐业会怎样?

    娇妹笑道,听者又会嘲笑他在误导人家,属于愚人之教,没资格讲乐业,嫌他收入低还乐业呢,是弱智。

    吴为不解地问道,难道高低都不成?

    娇妹想了想,笑道,让你这么一说,乐业岂不成了没法讲讲不通的话题了。我可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不等于给你泼冷水了?

    吴为道,我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习惯从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原因。你刚才说的心机之门薄若一层纸、厚若重重山,启发了我,要打开心机之门,恐怕只在日常言语之中。我过去讲乐业,用的开场白是,我没有薪酬资源给大家增加收入,也没有权力资源提高大家职级,但我拥有心性资源,帮助大家达到乐业境界。悟力不同的人听了这话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娇妹听了笑道,我估计,你这样说了以后,现场听众肯定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悟力好的渴望听你的下文,悟性差发心有误的再听下去,你这是来给我们吃开心丸的,是帮领导做我们工作来了,让我们收入低的心甘情愿去乐业,对这样想的人,任凭你弱水三千,我只一瓢饮,你纵然说的天花乱坠,我有一定之规,不信不服不听。心机之门先关闭了。

    听她这么一说,吴为才意识到,自己这么一讲,的确有问题,自己先把自己放到人家的对立面上,又把自己当做高明的医生是在给人家看病,看的是精神病,等于把人家当成了病人,使对方的心智之门先关闭了,打开了就好办了。没想到,听自己这么一讲,有些人的心智之门反而关的更加严实了,对自己是完全的封锁,真是成了隔着厚厚的重重山。只怕还是自己的心性智慧疏浅,对乐业如何发心收心还是悟的不到位。

    娇妹看他又陷入苦思之中,便有意开导道,其实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有许多人还是听得进去的,受益良多。对佛教基督教听者可谓千千万,信者众多,但也有经过十听百听依然不开悟的,那只能怨他们自己慧根浅愿力不足。

    娇妹的这番话却启发了吴为,他笑道,那些传教者为了让听众接受教义,苦心精心悟传道术,要想让人家接受你的东西,需要一整套教义教理教规教术,还要有教僧。佛教就讲佛法僧三宝。

    娇妹笑道,等你的乐业**完善了,形成乐经,我就第一个报名当你的教僧。(未完待续。。)

第三二0章 自助式工作岗位

    娇妹感念吴为苦心研究乐业心经,心想,这个人的心是至诚之心,发的也是良心善念,自己看中他的也恰是这点,只是看他为人太过实在朴实,明知不可为却偏为之,就连释迦摩尼转世、耶稣复活也难普世度人的事情,他依然执着而为,便一直想帮他指点迷津,苦无良策。她经过一番思索,对他道,我学佛悟佛,特别是悟心经,经里的开门见山说的就是观自在菩萨,我看你总是苦心思考你讲的乐业有些人听了却不自在,你知道他们不高兴你自己也不自在,我看了你这个样子也感觉不自在。听了心经,我想怎么能自在?我这些年经营服装公司,公司里面有那么多员工,怎么能让他们感觉自在?你也给他们讲过乐业,他们听了却很少有人能达到你说的乐业那个境界。工厂里有分工,许多人长期干一样的活,重复枯燥任谁都会生厌的,勤换岗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还可以,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智慧含量也高的,总换岗位就困难,公司还要付出培训成本,年龄大的有惰性,才智结构转型形成调整刚性。悟心经,观自在,怎样才能观自在,我们经常去超市,自助银行,便想到从国外引进的大型仓储式超市,让消费者们大开眼界,改变了购物习惯和消费方式,走进超市看什么都感觉顺眼,这就是观自在。员工是志愿招聘来的,就是做些辅助性的工作,工作压力小了,可以在里面走来走去,消费者自选方便,拿着选中的商品去统一刷卡结账。我想象,公司里能不能普遍借鉴超市这个模式,让员工在各类岗位之间自由选择,设计超级atm,对各类岗位实行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岗位任职资格、技术标准、责任要求、薪酬额度、工作量,一律标签化,人们可以刷卡进入,然后自选岗位,自我评估能够胜任并完成的,薪酬自动打入卡里。做到象在超市里选择货物一样选择岗位,公司派员提供辅助服务。这样的公司就实现了观自在,看上去自在、做起来自在、感觉起来也是自在,薪酬又是经过自选的,感觉自然也会自在。现在年轻人时兴跳槽,跳来跳去感觉对不起原单位,新单位又要接受复杂的选聘关,进出都有障碍,观不自在。各行各业各类各层级岗位都可以推广这样的自助式模式。现在的工作岗位,哪有什么高兴的事情,看什么都不自在,你想让他自在,他自己也想自在,可自在不起来啊。换脑,讲乐业,说服他们乐业,调整思维方式,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你还不如让他们上网浏览倾听佛教视频,让他们自己去看去悟,网上的教育资源不就象一个巨大无比的超市,应有尽有,可他们上网了就能观自在吗?他们兴许不看则已,一看更闹心,他们感觉更加不自在,议论你指责你是想让他们去寺院当和尚,更受不了那份清苦,如果得知了你我之间的情事,更会骂你尽心尽情去享人间艳福。

    吴为听了娇妹一番话,恍然大悟,一听即明,按照这样的超级设计思路发展下去,可以在如今已经实现的无纸化办公基础上,利用手机打造自助式工作平台,把职场人从写字楼办公楼中解放出来,一机在手走遍天下,职场人可以利用手机自由选择工作岗位并进行工作,可以自由决定工作时间。这样人们就会很容易达到乐业状态,心底深处萌发出异常轻松的感觉。

    娇妹又惭愧道,过去我同你交谈,常常是发牢骚埋怨的多,有幸得到你的点拨,现在通过学佛悟佛,感觉明白了许多,只有借助佛智佛力才能对你主动说了这番话,也不知你听了是否自在受用,能不能对上你的心思。

    吴为深知娇妹天资聪颖,悟性好,又熟悉自己的心性,总想相助,幸好慧根深又得佛缘,听了她这番话心底深处涌出大自在,体验到说不出的喜悦,由衷地感激道,没想到你学佛悟佛果然受益,而且真正度己度人,自助式工作岗位这个设计太奇妙了,再加上自助式教育、自助式岗前培训、岗上自助式辅导、自助式评价系统、自助式薪酬体系,真正解决了观自在,也根治了我多年的心病。你给他讲的天花乱坠,可他睁开眼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全都是不自在的景象,怎么能自在起来?佛讲观自在,直接听佛说的信众又有多少能当场开悟的啊。如你超级设计的那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都是观自在,何来不自在啊。再也没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事情了,我可以放心去祖师那里了。

    娇妹听了,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一丝笑容,故作奇怪道,怎么从来没有听你提起过祖师啊。

    吴为故作神秘道,天机不可泄露。(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661/ 第一时间欣赏超级程序最新章节! 作者:良炎140323122437734所写的《超级程序》为转载作品,超级程序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超级程序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超级程序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超级程序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超级程序介绍:
经历了一番贫富轮回、升降起伏的吴为,看出了贫穷和富有的玄机,上帝用贫穷考验人的心志,用富有考验人的心量。当陷入了贫富无止境的轮回之时,穷了变富,富了变穷,陷入贫富轮回的迷宫怪圈,才终于明白这是上帝对人的恶搞捉弄。吴为有幸常与祖师交流。祖师说,人不要落入上帝设计的贫富轮回循环的套路里,人如果在哪儿跌倒还一再重复地在那里跌倒依然不能醒悟,只能说明人太弱智低能了,无论贫富,要乐得淡定自在从容。是穷人不低三下四,成富人不趾高气扬,穷人的活能做好,富人的工作干的也不差,只在干好活乐于从事你所做的上用工夫便有成算。祖师这番话,使吴为焕然大悟,如同植入基因、注射疫苗一般,穿越不同的人生角色,一次灵异经历,使他自悟开发设计出一套能够自动改版升级的超级程序。拥有了超级程序的他,将如何面对职场人生的全新考验和挑战?未来是种种苦难折磨的延续,还是难得的教化机缘,使他成就另一番人生景致?超级程序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超级程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超级程序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