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清弊主TXT下载大清弊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清弊主全文阅读

作者:塞外流云     大清弊主txt下载     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66章 收服

    见胤禩明确说出不忘盟誓,贞武心里微微一松,老八重情重义,以兄弟之情和当年的兄弟盟誓束缚他,是最好的办法,他忙伸手虚扶了一把,道:八哥请起,无须拘礼。

    俟胤禩落座,他才诚恳的说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众兄弟或文或武,皆是才智超群,惊羡之才,若能齐心协力,必能开创大清百年盛世。

    大清这数十年天下太平,日趋稳定富庶,已有盛世之象,不过,却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西北之地,一直未能有效管理,乃是一大乱源,北方近邻俄罗斯野心勃勃,对大清虎视耽耽,海上也不容乐观,欧洲各国海上力量远强于我大清。

    国内瞧着是海清河晏,却因承平日久,武备松弛,八旗绿营军纪散漫,懈于训练,旦有战事,根本指靠不上。吏治,这些年皇阿玛以宽为政,吏治亦是日趋败坏,玩忽职守,敷衍懈怠,已习为故常,大小官员竞相奢靡,贪污腐化,贿赂成风,盘剥压榨地方亦是花样百出,变本加利,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每到一地,皆是弹劾不断,由广东到江南,一路弹劾的大小官员已足有四十余人。

    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声,道:这半年来,朕没有一天感到轻松过。

    贞武要整顿吏治这可是伤筋动骨之举,胤禩不由微微一怔,眼下是否早了点他不敢多想,忙躬身道:主忧臣辱,皆是臣子们无能,不过,眼下事务繁多,臣斗胆恳请皇上,将整顿吏治略放一放。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八哥虑的是,吏治确实要先放一放。皇阿玛常告戒朕,治大国如烹小鲜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说着,他话头一转,道:皇阿玛二次中风前,曾与朕谈及过大清的宗藩关系大清如今有强大的海军,对一众藩属国的政策亦该随之调整,必须实质性的掌控各藩国,而南洋诸藩国,乃是天赐我大清之粮仓,必须得纳入大清版图。

    朕之前曾提出着各藩属国押质和亲,纳岁币,便是有意逼迫各藩国八哥如今管着理藩院以前也曾管理过礼部这两部院,你都总管起来,尽快拟定出新的宗藩政策,另外,还要注意培养翻译人才,包括各藩国和俄罗斯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语言翻译。

    胤

    一听让他总管理藩院和礼部,胤禩不由颇为兴奋,老十三掌了兵部他掌礼部,张鹏翮兼着吏部尚书,工部和户部原本就是贞武的地盘看来,刑部也是逃不掉,他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道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才道:跪安吧,叫三哥他们几个进来。

    已

    虽然已是正月底,京城却仍是寒意十足,胤祉胤祺胤佑胤四人站在室外等候贞武召见,不多时便冷的手足发麻,却又不敢走动,一个个都在原地轻轻的搓手跺脚,待见到胤禩出来,四人都是精神一振。

    胤禩上前含笑与四人见礼,见胤禩一脸微笑,胤佑不由问道:八弟满脸喜色,可是得了彩头

    胤禩微笑着道:皇上叫进呢,八弟可不敢耽搁四位兄长的时间。

    一听贞武叫进,四人也不敢多寒暄,忙匆匆进了东暖阁,进门之后,四人便恭敬的跪下,胤祉总头道:臣胤祉等躬请圣安。

    贞武瞥了四人一眼,老五老七老十二是一直未参与争储的,平日里也是谨慎小心,安份守己,少与一众兄弟和朝中大臣往来,倒是老三,有心无胆,几次出手,却又及时退缩,加上康熙对他的宠爱,得以保全。

    见贞武未做声,胤祉胤祺胤佑胤四人起身后,便走到寻常跪奏的白毡毯边,正欲下跪,贞武却是开口道:免了,赐座赏茶。

    待四人谢恩落座,贞武一一望了四人一眼,才缓缓说道:朕登基御极已有半载,一众兄弟皆有差事,独你们四人,朕未安排,实不知你们心中是何想法。五哥七哥皆曾追随皇阿玛西征,掌过镶黄正黄两旗,又正值壮年,是愿出来为朝廷效力,还是愿窝在府中终老一生

    听的这话,胤祺胤佑不由暗自腹诽,这话让我们有选择的余地吗胤祺忙躬身道:回皇上,食君之禄,分君之忧,臣等岂敢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皇上有何差谴,臣等万死不辞。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五哥七哥奉差勤谨,恪守本分,皇阿玛曾多次赞扬,既愿为分忧,为国效力,朕心甚喜,至于差事,有适合的,朕再指给你们。

    没有具体差事胤祉心里不由一惊,老十四这是试探他们他不由加了几分小心,贞武却没注意他,而是看向了十二阿哥胤。

    胤今年不过二十八岁,康熙四十八年与胤祯胤胤一道晋封为贝子,胤祯是三年三晋爵,由贝子晋到亲王,现在更是九五之尊,老九胤胤也晋至贝勒,就连当初未被晋封的老十三胤祥,如今也晋为贝勒,他却仍是原地踏步,在一众受封的成年皇子中,他的爵位是最低的,这已然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与他一样不参与争储的老五老七,一个亲王一个是郡王,两人即便是窝在王府,也足以舒舒服服过完这辈子,对儿孙也算是有个交代,可他不行,贝子一年才多少俸银,一大家子人吃马嚼的,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再说,也愧对儿孙,大清的爵位,除了铁帽子王,都是逐代降爵承袭,贝子能福荫子孙几代

    因此,他不能跟老五老七两人比,必须得奋斗,为自己,也为儿孙后代,不说亲王,晋个郡王,也能对自己对子孙有个交代,大清的爵位不是那么容易晋封的,没有战功,就只能是讨皇上的欢心了,而眼下,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一见贞武望过来,胤忙主动说道:微臣身为皇族宗亲,忠君爱国,乃是大义所在,为皇上分忧,为朝廷效力,乃是臣子本分,微臣年少,精力充沛,亦能吃苦耐劳,恳请皇上指派差事。

    见胤如此乖巧,贞武不由微微点了点头,老十二虽然不结党,不争储,但其才干却不输于一众争储的兄弟,微微沉吟,他才道:十二哥自幼为苏麻喇姑教导,学识过人,才干出众,深受皇阿玛喜爱,却是缺少历练。

    微微一顿,他才缓缓道:刑部满尚书哈山,糊涂不更事,着革职。调镶蓝旗满州都统赖都为刑部满尚书。调镶黄旗满州都统善丹接替镶蓝旗满州都统,着贝子胤接替镶黄旗满州都统。

    一听接替镶黄旗满州都统,胤不由大喜,镶黄旗乃是皇帝亲领,不是亲信,根本不可能出任上三旗的都统,贞武此举,是明确的将他当做了亲信,他连忙起身,跪下道:臣胤尊旨,谢皇上隆恩。

    三阿哥胤祉却是暗暗惊诧于贞武的手段,贞武本身出自镶蓝旗,与旗主简亲王雅尔江阿关系密切,都统赖都定然是他心腹,出任刑部尚书,这无疑是对六部开始清洗了,但看起来,却是丝毫不着痕迹。

    胤祺胤佑两人却是没想到,居然是老十二先得了彩头,不由颇为不解,他两人都有管理旗务的经验,何以贞武不用他二人,却用了没有经验的老十二是对他二人不放心这似乎没有理由。

    贞武哪里知道他二人心里的疑惑,看了他三人一眼,含笑道:五哥七哥十二哥先跪安吧,须得日日参加早朝,不得懈怠。

    三人忙身跪下道:臣等尊旨,臣等告退。

    见他三人退了出去,三阿哥胤祉心里不觉有些忐忑,参与争储的一众兄弟,老大老二仍在圈禁之中,老四去了欧洲,老八已是死心踏地的支持老十四,如今就他一个浮萍般飘着,老十四不会是要对他下手吧康熙还在,想来老十四不会如此迫不及待。

    正在心上心下之时,贞武已是开口说道:三哥乃文人本色。

    什么意思胤祉不由微微怔了下,却是不敢接口,满脸狐疑的瞥了贞武一眼,又低下头来,贞武却是语气一变,沉声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句话三哥听闻过没有

    果然是算旧帐来了,胤祉心里一惊,不敢再坐,忙一提袍角跪了下来,磕了个头,闷声道:微臣不敢。

    三哥无须惊慌,起来坐下回话。贞武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大哥二哥圈禁,三哥既是长子,又素为皇阿玛宠爱,论才学,三哥精于律算,擅于西学,文学造诣,一众兄弟也无人能与三哥比肩,立嫡立长立贤立爱,三哥可谓占全了,三哥知道为什么皇阿玛不立你为储吗

    胤祉不由抬起头诧异的望了贞武一眼,老十四这是什么意思显摆吗炫耀吗还是成心奚落他

第567章 不解

    贞武缓缓的啜了口茶,瞥了胤社一眼,才道:胤社意志不坚,遇难则退,为臣尚可,岂能为君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这是皇阿玛对三哥的评语。

    听闻是康熙对他的评语,胤扯不由大为沮丧,想想也确实如此,太展翅印子胤扔两度废立,他都大有机会,却是稍遇挫折,便偃旗息鼓,康熙有此评语,亦不为怪。

    见胤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贞武放缓了语气,道:二哥被废时,朕早有言再先,一众兄弟皆是皇子,有争储之心,乃是人之常情,与八哥的君子之争就不说了,与四哥势如水火,朕也只是谴他去欧洲,回来之后,还要大用,三哥在占尽优势之时,尚不能如愿,难道如今仍然放不下

    这话可就重了,胤扯凳子还未坐热,忙又跪了下来,磕头道:皇上明鉴,臣绝无此心,皇上继位,乃是皇阿玛亲口传诏,得位之正,天下皆知,微臣岂敢再生凯觎之心,况且,自天津之变后,臣便已绝了争储之心,岂能到如今仍放不下

    说到这里,他已是明白了贞武的心意,忙接着道:臣身为亲王,自当为君分忧,为朝廷效力,皇上若有所谴,微臣必定竭心尽力,勤谨办差。

    见胤扯还算识趣,贞武微微点了点头,略微沉吟,才道:朕非器宇狭小之辈,亦非不能容人,亦不耻于鸟尽引藏之事,三哥无须猜忌顾虑,非独是你,大哥二哥,朕不日亦会放出来,允准他们展其所长。

    三哥精于律算,擅于西学,这些年一直忙于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成绩不菲如今大清西学人才奇缺,朕欲在京创建大清皇家科学院,不仅要揽尽大清律算历学杂学人才,更要重金招揽欧洲的各色人才科学院的院长就由你来担任,选址筹建,招揽人才,都由你操办,一应费用,朕由内帑划拨。

    另外,大清的官学书院西学也由你抓起来,朝廷如今财力宽裕会逐步分批对全国所有的书院西学拨款并且扩大官学规模十年数木,百年数人,大清要想民富国强,必须得依靠人才,特别是西学人才

    听到这里,胤杜已是有些蒙了,大清皇家科学院扩大官学规模,给全国的书院西学拨款这银子还不淌水似的往外流,老十四有多少钱听到没声音了,他才回过神来忙躬身道:微臣领旨。

    贞武呷了口茶,瞥了他一眼,道:三哥不要小瞧了这份差事,皇家科学院乃是历朝历代未有之创举,更是关系到大清数百年的国运兴衰,三哥做为首任院长,足以让你留芳百世。

    教育亦是国之大事,再穷,朕也要咬牙坚持投入,随着官学书院西学的规模扩大,教育这一块迟早会独立成部,朕希望三哥能成为大清首任教育部尚书。

    胤扯听的不由一呆,成展翅印立教育部那不是变成七部了大清皇家科学院又是什么性质的学院何以老十四如此看重如此说来,老十四交办的这份差事并非是苦差,而是名利双收的肥差他也不敢多想,忙躬身道:皇上有此宏志,实乃大清子民之福,臣胤扯不才,唯有竭心尽力,勤谨办差。

    贞武微微领首道:目前,朕的摊子铺得大了点,处处都要花钱,教育这块更是开支巨大,你务必要挑选得力人才,手长贪墨的,朕绝不姑息放纵。

    臣谨记皇上训诲。胤社忙躬身道。

    贞武接连发出的三道谕旨,不到半天时间就传遍了京师,六部的几位尚书不由都暗暗松了口气,谁也未料到贞武会以如此温和的方式夺取六部的掌控权,六部尚书除了刑部满尚书哈山倒霉透顶,被革职外,基本未动。

    这种结果,极为不合贞武的行事风格,刚刚开衙署事的一众官员也没什么事情,立时就开始三五成群的扎堆议论起来,纷纷猜测琢磨,贞武接下来会否对六部的二品大员大幅度是调整或者是对六部就此罢手,将目标转移到各院寺监府的大员

    就在一众官员忐忑不安,胡乱猜测之时,贞武又发出一道谕旨:调镶黄旗蒙展翅印古副都统和礼为本旗满洲副都统。

    升护军参领德勒慎,为镶黄旗蒙展翅印古副都统。调镶蓝旗蒙展翅印古副都统翩图,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和克屯,为镶蓝旗蒙展翅印古副都统。调正白旗蒙展翅印古副都统睦森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升前锋参领温普,为正白旗蒙展翅印古副都统。升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鄂代,为镶红旗蒙展翅印古都统。

    这道谕旨一出,京师众官员都来了精神,看来,贞武是准备在开年第一天就一步到位,调整了武将之后,自然就轮到文官了,揣摩的不错的话,接下来,应该对京师各部院的二品大员进行调整了。

    一众二品大员提心吊胆的等到休衙,也再未见有谕旨传出,不由都暗松了一口气,看来,对各部院的二品大员和各寺监府的三品大员调整,要放到明天去了。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第二天,第三天,贞武都没有动静,再未进行人事调整,这可将一众二品三品官员给煎熬坏了,一个个也无心处理公务,每日都眼巴巴的等着谕旨,可接连几天,贞武都没有动静,一众官员心里也是大为疑惑,这到底还调不调整与其整日里提心吊胆,还不如来个痛快的。

    二月初二,贞武御驾启程前往天津。

    整个京师官员都长长的松了口气,看来,在短时间内,贞武是不会进行人事调整了,放下心来,一众官员却又大为疑惑,琢磨不透贞武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就这么调整一下,便算完事了这是哪门子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贞武才升迁调换了这么多武将,又让十三阿哥总掌兵部对驻京八旗进行清理整顿,按理他此时该坐镇京城,为何却选在此时去了天津

第568章 直隶总督

    贞武选在这节骨眼上巡幸天津,一众文官疑惑不解,各旗的旗主和王公勋贵却是长松了一口气,贞武登基御极不过半年时间,对京师各旗稍加调整,就敢离京,说明他对各旗的王公统领是极为信任的,这也意味着,对京师各旗的武将调整可能已经结束,他们自然是宽心不少。

    廉郡王胤禩却是清楚,贞武前往天津乃是为实地考察旗人在天津军工作坊的情况,回京之后极可能马上就要动手整顿旗务,各旗届时只怕还要大调整,老十四可不是行事半途而废的人,既然已经动手,不可能就此罢手。

    怡贝勒胤祥却是次日就开始组织各旗进行春季大考核,各旗王公统领的心思立即就转到这上面来,贞武可是发了话的,一年之后,要亲自考核检查各旗的训练情况,若是各旗考评下等者占到三成,一应将领尽数革职。

    事关头上的官帽,一众佐领参领统领谁也不敢懈怠,一个个都是分外的卖力,对考核的一应制度皆是严格尊行,谁也不隐瞒虚报,弄虚做假,反正这次不追究责任,一众佐领对所属的兵丁更是逐个的检查,旗中的老弱病残懈于操练骑射不精者统统都借此次考核之机予以剔除,丝毫不讲情面。

    这一来,各旗的旗主王公不由叫苦不迭,这些个被剔除的兵丁,家中若有人顶替,倒还好说,若是没有谙熟骑射的青壮顶替披甲,一家的生计可就成了问题,用脚指头想,他们也能想的到,这些旗人转眼就可能被拉入天津的军工作坊。

    虽说天津的旗务有人管理,可毕竟离的远了点,他们又不能随便出京,时日一长,谁知道是什么光景

    眼见一批批兵丁被剔除出来一众旗主王公自然是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旗下的统领参领酌情考虑,尽量少开缺兵丁,但一众参领统领哪里肯跟自己的官帽子过不去一来二去矛盾自然就出来了。

    闻知这一情形,胤祥不由暗自感叹,老十四这手段,还真是让人无语,事前有谁会想到清理整顿驻京八旗,会闹出这种局面偏偏还没人能反对,八旗兵丁乃国之根本,整肃军纪强化训练淘汰老弱乃是光明正大之事,如何反对旗人入天津军工作坊,乃是为解决旗人生计,不仅朝廷所有官员支持,旗人本身亦是踊跃欢迎,也无法反对。

    又是一个阳谋,胤祥心里暗笑,这些个旗主王公在老十四面前还真不够瞧的,既然是老十四刻意为之,胤祥也就索性佯做不知照常考核各旗。

    二月初五,贞武带着上书房大臣张鹏翮富宁安,工部尚书王项龄及新迁翰林院侍读学士的方苞等人抵达天津。

    胤胤老十六胤禄天津海关监督海善海军总兵武格钦差施世纶直隶巡抚赵弘燮天津总兵杜呈泗,率着天津地方官员士庶恭候在城北,无数百姓风闻而来,以求一睹圣颜,城郊大道两旁,挤满了密密麻麻前来瞻觐的百姓。

    胤禄武格两人担心出事,将特意挑选出来准备充任宿卫警戒的二千海军官兵调来维持秩序,二千军装齐整的海军官兵如两条墨线一般候立在驿道两边,笔挺的军姿和与众不同的军装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天津百姓虽然都知道大沽口驻扎有大量海军,平日里却是极少有机会看见海军士兵出动,自然是颇觉新奇。

    午时,贞武御驾才姗姗而来,贞武并不讲究,历代帝王宣示天威的卤簿大驾他根本就没带,也未设前导车驾护卫甲盾仪仗旗幡及乐舞之类,惟,遣一人张九旒华盖前驱,他自骑马缓行。

    见贞武到来,立时鼓乐齐鸣,迎驾的一众官员士庶百姓纷纷焚香跪迎,高呼万岁,骑在马上缓步而行的贞武只是微微颌首,到得一众官员前,才略做停留,待一众人等大礼跪拜之后,他便催马前行,径直进了城,住进了丁字沽行宫。

    一众官员自然是紧跟着赶到行宫外候见,小半晌之后,包福全才出来,扬声道:皇上有旨,召胤胤胤禄武格施世纶赵弘燮觐见,其余官员不用候着,各自回衙办差。

    听的这道谕旨,一众官员不由眼热的瞅了眼被点到名的几人,不情不愿的散了开去,对一众地方官员来说,觐见天颜的机会可不多,这不仅是荣耀,而且是机会,一语合了贞武帝的意,减少十数年奋斗也不是没有可能,就此被打发回衙,一个个心里自然是大感失落。

    胤禟胤禄武格施世纶赵弘燮五人躬身进了大殿,才发现张鹏翮富宁安王项龄方苞几人都在,忙恭敬的磕头,胤胤总头道:臣胤禟等躬请圣安。

    贞武抬头看了几人一眼,才道:免礼,赐座,赏茶。待几人坐定,他才仔细的逐一的瞅了几人一眼,胤禟明显瘦了不少,看来,在天津这段日子,他倒是没闲着。胤禄倒是黑了许多,却也壮实了许多,看着更显精神,施世纶却似衰老了不少。

    略微沉吟,贞武便开口道:天津这两年发展迅速,可谓是日新月异,施世纶赵弘燮功不可没。

    施世纶赵弘燮两人没料到竟然能得到贞武如此好评,忙躬身道:天津在短短三年内,能够发展成如今之规模,全仰仗皇上恩德,微臣等不过是恪敬职守,实不敢贪天之功。

    贞武微微颌首道:有功当赏,有过必罚,朕岂能赏罚不明。稍一沉吟,他便道:升施世纶为直隶总督,总督直隶河南和山东等地军民政务,赏兵部尚书衔,并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直隶总督衙门迁至天津。

    贞武果真是恢复了直隶总督赏兵部尚书衔,可就是从一品的大员了,施世纶忙起身跪下,叩首道:微臣领旨,谢皇上隆恩。

    贞武温和的道:差事重要,身子也重要,朕还指望你多为朕出几年力,要懂的惜养身子。

    见贞武如此体恤,施世纶心里不由热烘烘的,忙重重的磕了个头,沉声道:天恩浩荡,微臣岂敢惜身,皇上体恤臣工,实乃朝廷之福百官之福,微臣身子还硬朗,还能再为皇上效几年犬马之劳。

    见施世纶不服老,贞武不由微微笑了笑,道:平身。说着便看向赵弘燮,道:赵弘燮恢复原有品级,加工部右侍郎衔。

    赵弘燮是直隶巡抚,一直是降级留任,如今不仅恢复了原来从二品的品级,还加了加工部右侍郎衔,一下就成了正二品,他也是满心喜欢,忙起身跪下道:微臣领旨谢恩。

    贞武点了点头,略一沉吟,又接着道:如今海上航运便捷,大清藩属国众多,沿海藩国朝贡多系走水路,南下北上之官员日后亦多会选择海路,天津是海路进京必经之地,直隶总督衙门不可简陋,朕从内帑划拨十万两用于建造直隶总督衙门,施世纶,这钱不可挪做它用。

    施世纶正为兴建总督衙门发愁,一听这话,不由眉开眼笑,他知道贞武是要他将总督衙门修成兼有接待性质的,忙躬身道:微臣尊旨,立即着人选址修建,必然高堂广厦,雄浑严谨,不损我大清威仪。

    见他一点就通,贞武不由微微颌首,这施世纶什么都好,就是太抠,让他掌内务府是最好人选,只是有些个屈才了,微微沉吟,他才问道:开年后,天津流民可有增多

    施世纶亦是最喜微服私访之人,因为容貌丑陋,一旦微服,根本没人会把他当做朝廷官员,加之他又善谈,微服私访往往能收奇效,也因此,他对民间情弊知之甚详,了解的也甚为及时,听的贞武这一问,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贞武这是冲着今年春旱来的。

    微微沉吟,他才欠身回道:回皇上,天津这几年发展极快,处处都在修建,开年后,周边各县便有不少百姓赶来天津务短工,因此,尽管港口还未解冻,开年后,天津的流民亦会暴增。

    不过,今年的流民人数比前两年有所增加,也不限于周边县镇,微臣曾经微服私访过,皆因去年雪小,今春雨水又少,不少人担心遭遇大春旱,是以早早出门务工。

    微微顿了顿,他才犹豫着道:这两年,百姓在天津务短工所得,要胜于农耕,微臣颇为惶恐,忧心百姓对农耕心生懈怠。

    贞武点了点头,道:趋利避害,追名逐利,乃是人之天性,务工比农耕强,百姓自然更乐意务工,担忧荒废土地,倒是不必,自有贫瘠之地百姓填补过来,朝廷和地方官员加以正确引导便是。

    鉴于这种情形,澳洲移民的方案可稍稍修改一下,京畿附近的贫瘠州县,稍稍延后,观察几年,再做决定。

    主管澳洲移民的张鹏翮富宁安施世纶齐齐躬身道:微臣等尊旨。

第569章 大旱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略一沉吟,便看向施世纶,含笑道:直隶总督衙门既然迁至天津,天津也该由州升为府了,你这个新上任的总督是否也该为天津百姓做点实事

    施世纶听的微微一怔,这话是什么意思要做什么实事一转念,他便隐隐猜测到个中的原由,心里不由一惊,难道今年真是有一场大春旱皇上这是打算以工代赈但贞武没有明说,他也只得装糊涂,当下便微微欠身道:微臣鲁钝,恳请皇上点拨。

    贞武微微笑道:回去整理一下,将想做又没钱做的事务都罗列出来,朕选一件,由朝廷给你划拨银子算是为你锦上添蕊

    果然是有大旱,施世纶不由一阵忧心,忙起身叩谢道:皇上宽厚仁爱,乃天下万民之福,微臣谨代天津子民甲谢圣恩。

    恩。贞武温和的看了二人一眼,道:你二人先跪安吧。

    待施世纶赵弘燮躬身退出,贞武呷了口茶,发现已经凉了,便对外唤道:包福全,换茶。放下茶盅,他便看向胤禄武格二人,含笑道:这批海军新兵的训练情形任何

    海军的新兵训练从头至尾都是由武格负责,见贞武问起,他忙微微欠身道:回皇上,这批新兵的素质较好,经过一年的队列和实弹训练,已能熟练的使用火器,所欠缺的只是实战经验。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初一登基,他便下令,天津的海军新兵全部以陆战队的训练方式训练,以防不时之需,可以说,这一万海军新兵,实际上就是陆军,略一沉吟,他便道:既是已经一年,开始招第二期新兵,兵额仍旧一万。

    稍稍一顿,他又问道:再招l万兵员,学院能否安排得过来

    回皇上。武格躬身道:天津海军学院是本就是按容纳三万兵额的规模修建的,如今已经大体完工,二万人,丝毫没问题。

    好。贞武微笑道:朕再给你们拨二千匹战马,海军不是骑兵,但必须会骑马。

    武格不由微微一怔,海军学会骑马做什么人多,他也不好问,便躬身道:奴才尊旨。微微起身,他又接着道:这批新兵中八旗子弟和大家子弟富豪子弟足足占到四成,都是会骑马的。

    那更好,让他们一带一的帮教练。贞武含笑道:北洋舰队的目标是美洲,美洲地域辽阔,不会骑马可不成。

    原来是为征伐美洲做准备,武格忙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奴才必定严格督促。

    贞武微微领首道:你先跪安吧。

    奴才告退。武格忙起身跪安,躬身退了出去。

    胤禄不由抬头望了贞武一眼,心里颇为犹豫,不知是否也该跟着退下,见他一脸的犹豫,贞武不由含笑道:十六弟暂留下。而后,他扫了张鹏翮富宁安王项龄方苞四人一眼,收敛了笑容,沉声道:北方齐鲁陕甘京畿之地,十年倒有九年旱,张鹏翮富宁安,年年春旱,你们身为上书房大臣,可曾探询过究竟

    张鹏翮富宁安两人心里都是一惊,贞武这话是什么意思北方十年九旱,难不成还是人为原因不成难道是暗指康熙政治不清明这不可能,大清以孝治天下,子不言父过,这是最基本的准则,不是暗指康熙,那贞武这话的意思就只能是准备找人顶锅了。

    自董仲舒提出,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的观点后,历朝历代皆是奉行不逾,上至帝皇,下至升斗小民,无不把天灾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政治清明,则风调雨顺五敷丰登万民欢腾,政治乖谬,则天象异常多灾多难社会动臣。因此,每每天灾降临,一众帝皇要么自纠自察,下罪己诏,要么就找替罪羊。

    稍一沉吟,富宁安便躬身道:回皇上,历来天象异常,皆是上天警示,或是用人不当,奸佞当朝,或是政事不明,有干天和,又或是刑狱不清,有重大冤案,皇上登基不过半载,改无仅才一月有余,出此旱情,实乃臣等奉职无状,致干天和,补才恳祈即赐罢斥,以安人心。

    这番话却是大出贞武的意料,他不由颇为诧异的瞥了富宁安一眼,这是借机清辞还是试探自己对他的态度应该不会,富宁安身上兼的吏部满尚书,根本就没剥夺,他不应该感到不安。

    张鹏翮心思灵动迅捷,一见这情形,便知富宁安奏对不得体,贞武刚刚登基改无,便遭遇大旱,本就极易招人非议,若是按富宁安说法,必然要授人以柄,贞武继承大统,乃是康熙当众口谕,得位之正,无人敢质疑,更何况如今康熙仍在。

    贞武担心的应该是有人借机攻击他对八旗制度的革新,想到这里,他略一思忖,便开口道:回皇上,天道有常,不在人谋,正所谓物极必反,极盛则衰,天道亦然。

    北方数省春旱不绝,非是大清独有,微臣曾查阅过有关史料,近百年皆有实据可考,自前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四年始,便异常寒冷干旱。

    说着,他凝神想了想,才接着道:微臣记得,云南通志有载,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九月,云南大雨雪。广东通志有载,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冬十二月,广东雪,时恒阴,寒甚,白昼雪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历六日至八日乃已。云贵两广之地尚且如此,北方则自不待言,而严寒则导致干旱,明未数十年,旱灾记载亦是不绝于书。

    而气候异常寒冷,亦并非明朝始有,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周朝后期,汉未隋尾,北宋前明后期皆有严寒干旱记载,由此可见,北方春旱,实乃天道轮回,非人力可为。

    听的张鹏翮这番言展翅印论,贞武脑子里不由蹦出了一个词,小冰河时期,他虽然记的不太清楚,但中展翅印国经历了几次小冰河寒冷期却是隐有印象,清初这段时间正是处于小冰河未期,他不由赞赏的看了张鹏翮一眼,原本是要他们找个借口,以防有心坏叵测之人拿天灾说事,指责他对八旗的革新,特别旗人入军工作坊和禁卫新军这两件事。

    另外,便是借机灌输一番如何预防水土流失,在移民澳洲之后,对贫疮之地搬广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的举措,没想到张鹏翮竟然有如此见地,说出这么一番道理来。

    微微沉吟了片刻,贞武才问道:严寒会引起早情

    见贞武毫不掩饰的赞赏眼神,张鹏翮心里不由一松,忙躬身道:此乃微臣妄自推断。不过,遍查史料,皆可发现,大旱之年,无不寒冷异常,北宋之亡,便是汴河一夜封冻,让金兵铁骑过河如履平地,明末大旱十三年,天下扰扰,灾民蜂拥,周未,戎狄南侵,便是因为干旱连连,隋未亦是如此,就连魏晋南北朝也都拢罩在乾旱之中。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好贞武颇为兴展翅印奋的道:读史学史要善于总结,善于归纳,这才是治学之道。

    微微沉吟,他才接着道:如今北方英然仍是十年九旱,但很明显的是,大旱越来越少,朕记的年幼时,京城的冬天比现在冷的多,这说明气候在转暖,万历二十九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如今极可能正是天道轮回交替之时,偶有异常,亦属正常,度过这几年,大清便将迎来风调雨顺的盛世年景,百年盛世,非是妄想。

    听的贞武这番话,众人都微微有些动容,前些年确实要比现在冷的多,难道真是天道轮回交替之时张鹏翮不由暗赞这主子心思灵动,轻轻一转,便破而后立,这大旱倒成了黎明前的黑夜,他忙起身跪下道:天道轮回,佑我大清,皇上英明睿圣,必能开创大清百年盛世。

    张鹏翮这一跪,一众人自然都坐不住,纷纷跟着跪下称颂。

    贞武微微笑了笑,右手虚抬,道:开创大清百年盛世的是太上皇,朕不过是继往开来而已,都平身。

    待众人落座,他才缓缓说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此并非虚言,民以食为天,唯有保证百姓温饱,百姓才不会造展翅印反,大清要想万世传承,必须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方才张鹏翮所言,实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历史王朝的兴衰更替,天道轮回,盛极而衰,大清不会总是好运,数十年或是百余年后,必然会遇上再一次轮回,大清如何才能不重蹈前明之覆辙

    众人谁也未料到贞武转念间又居安思危,抛出诺大一个话题,都不由微微一怔,有些跟不上他的想法,张鹏翮琢磨着,他是想借此大力发展农学院,老九胤裙却是以为他要借此大肆对外扩张,一个个正自琢磨。

    贞武已是开口道:张鹏翮素有文名,长于实务,谙于政务,品行高洁,作风严谨,清操自矢,政绩卓著,着迁保和殿大学士。

第570章 天道

    一听这道谕旨,在座几人都是羡慕的看向张鹏翮,武英殿大学士富宁安更是又嫉又妒,大清的大学士官职是沿用明朝之制,分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六个殿阁的大学士,等级高底,依次排序,保和殿大学士乃是首位,例不轻授,最近的一次授予,还是康熙三十七年,自康熙四十四年以后,朝中保和殿大学士一直空缺。

    授张鹏翮保和殿大学士,无形中就将他抬到了首辅的位置,上书房一众大学士都以他为尊,多年的宦海生涯,身居高位的张鹏翮早已是荣辱不惊,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殊荣,他沉稳的起身跪下道:“臣,谢主隆恩。”

    在座的都是人精,心里都清楚,张鹏翮获授保和殿大学士绝非是一言获幸,贞武也非是兴之所至,随意封赏,这不过是贞武调整朝中大员的延续,看来,朝中大员的调整远未结束,各地的督抚大员也势必有一番调整。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顺着先前的思路说道:“天道自然,非无迹可寻,所谓天道轮回,即自然规律,万事万物皆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细心观察,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归纳,便可一探究竟。

    着上书房会同钦天监,将历史上各个时期寒冷期,天灾密集爆发期进行总结归纳,指出北方春旱的形成原因,并揭示近些年气温变化与天道轮回的关系,就以天道自然为题,撰写文章在京报刊发,允许进行辩论。”

    贞武这是未雨绸缪,为即将到来的春旱找理由,这本是题中应有之意,众也不觉为奇,张鹏翮、富宁安两人忙躬身领命。

    贞武却是说的兴起,微微沉吟,又说道:“凡事有弊必有利,有利则必有弊,正所谓多难兴邦,大旱一场也未必没有丝毫益处,朕已飞鸽传书噶罗巴,命南洋总督陈鹏年前往暹罗、安南、缅甸大量采购粮食,并六百里加急传谕上海、厦门、广州,一应赴南洋商船,回航必须粮食满舱,粮食进港,免征一应费用。

    赈济的粮食无须担心,但各省也不能坐待援助,必须积极展开自救,你们都谙熟政务,抗旱的举措,朕就不再赘言,朕提醒几点,一则是借此大力推广高产抗旱作物,二则是预防由干旱而形成的虫、饥、疫多重性灾害,三则是严查各地储粮备荒的常平仓、义仓,旦有亏空,必须严惩不贷。”

    说到这里,贞武看向工部尚书王项龄,道:“对水旱灾害的管理向由工部负责,各地的水利工程,都是朝廷花大气力修建的,务必要要保证在抗旱期间能充分发挥既有之作用。

    另,远在秦汉之时,就已经认识到,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概有此起,旱灾频频,虽系严寒所至,但未尝不能稍加改善,澳洲移民空缺出的贫瘠之地,要逐步恢复林木,这些暂由你工部揽着,把植树造林列为北方各省官员政绩考核之中,朝廷在随后几年,稍稍宽裕,会划拨专款用于此项。”

    张鹏翮、富宁安、王项龄、方苞等人听的这番话,心里都是一松,只要有粮食赈济,再旱也出不了大问题,一众人忙叩首领旨。

    贞武扫了几人一眼,才道:“对于此次旱灾,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如何化害为利,你们下去仔细琢磨一下,先跪安吧。”

    待张鹏翮四人退下,老九胤禟微微欠身道:“皇上天姿明睿,圣虑深远,庙算周详,无远不照,无微不察,挥洒之间,化害为利,实令臣等大开眼界。”

    贞武看了看老九和老十六,微微一笑,道:“九哥,没有外人,别摆出一副奏对的架势,朕一天到晚跟他们端着个架子,就已经够累了,随意点。”说着,他便除了头冠,端起茶盅轻呷了一口。

    一见贞武摆出这架势,胤禟亦是一笑,道:“皇上,臣是真心敬服,古来帝皇能有几人,能有气魄将大旱化害为利?”

    “那是有南洋藩国这个大粮仓,还有日本的战争赔款,否则朕何敢如此泰然?”贞武含笑道:“九哥来天津半载,便清减了不少,可是差事太繁?”

    说到差事,胤禟不由苦笑了一下,道:“这些个旗人在京城里是脚底泥,到了天津,却是楞充大爷,一个个都眼高于顶,做事情拈轻怕重,脏活苦活不愿意干,技术活又做不好,胡吹海侃,倒是人人拿手,这些年是真的惯坏了他们。”

    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声,道:“臣清楚皇上对旗入军工作坊寄予厚望,不敢稍有懈怠,然而管事的工头换了一茬又一茬,却似那走马灯一般,换去换来都是老样子。

    臣私下了调查了一番,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一众旗人都心知朝廷此举是为解决他们生计,因此都是有持无恐,皇上刚刚登基,臣不忍败坏皇上的兴致,打算再拖一拖,待禁卫新军初具规模后再上奏,不料皇上圣驾却到了天津。”

    怎会没有积极性?贞武不由大感诧异,微觉奇怪的问道:“他们不想转为正式工匠,不想拿二两银子一个月的工钱?”

    “涨工钱谁不想?”胤禟没好气的道:“他们以为熬资历,便可转为正式工匠,说了无数次要通过考核才能转为正式工匠,却是没多少人相信。”

    这些事情贞武都清楚,此次前来天津,这也是原因之一,旗人之所以如此玩忽懈怠,根子还在‘恩养’二字上面,跟吃大锅饭一样有些相似,没积极性,不过,胤禟的手段也柔弱了一些,对这些个旗人须得恩威并重。

    微微沉吟,他才道:“这批旗人入军工作坊已经半年,就这二日公开考核,与军工作坊的所有工匠同一个标准,过关的转为工匠,未过关的再给三个月时间,三月后,若仍是过不了关,其亲属或是子弟从禁卫新军中开革,一家人发往盛京。”

    略微一顿,他又补充道:“将朕的旨意用白话文书写,张贴在各作坊大门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工作坊容不得半点马虎,考核敢有徇私舞弊者,流放澳洲。”

    一听如此严厉,胤禟不由迟疑着道:“皇上,是否严苛了点,臣担心他们闹事。”

    “闹事?”贞武不屑的道:“朕正愁找不到人立威,有胆敢聚众起哄者,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胤禟心里暗自嘀咕,若是有得一半人闹事,这禁卫新军岂不是废了?微微沉吟,他才问道:“若是有人不愿意,要回京城,该如何处理?”

    “允许。”贞武毫不犹豫的道:“不过在禁卫军的家属子弟同样要革退。”说着,他看了胤禟一眼,道:“不要担心,他们又不傻,禁卫军是统一发放马甲的饷银再加上军工作坊的工钱,一年的收入超过一户上等人家,这笔帐,他们自己会算,这些年,朝廷对旗人太过纵容,如今必须得严苛一点,眼下大清国力蒸蒸日上,日趋富庶,将会迎来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太平,如是对旗人继续宽纵,数十年后,大清将无可战之兵,咱们不能只顾眼前,得为后世子孙着想。”

    胤禟不敢多言,忙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臣尊旨,后日便举行公开考核。”

    贞武点了点头,便看向老十六胤禄,含笑道:“十六弟,你今年虚岁已经二十,在海军也已呆了两年,有何打算?”

    胤禄没想到贞武留他下来,竟是为的此事,不由微微犹豫了下,才欠身道:“回皇上,臣弟没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臣弟在天津海军学院两年,感触颇多,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诚非虚言,臣弟自问没有领军的才能,但臣弟又想呆在海军,因为在海军才有游览四海的机会。”

    见胤禄说的实在,贞武不由微微一笑,道:“十六弟倒是实诚。”

    “在皇上面前,臣弟岂敢虚言?”胤禄却是毫不拘谨的微笑道。

    微微沉吟,贞武才沉吟着道:“去年,朕让你网罗人才,在天津建立从事火器改良的研究室,进展如何?”

    “回皇上,研究院已经建起来了。”胤禄说着,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迟疑了下,才接着道:“不过,大家对火器接触的少,不知从何处着手改良,如今,仅是在研究火炮的仰角与射程,对炮膛的的膛线虽然很感兴趣,却是不明原理。”

    听说已经建了起来,贞武甚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研究火器改良非是朝夕之功,无须急噪,既是对膛线感兴趣,你们不妨大胆的尝试,试试增减膛线会是什么效果,试试增减膛的缠角会是什么效果,研究改良就是通过不断的尝试取得突破的。

    刚起步,不能急,先找准研究目标和方向,例如火炮身管的长短、口径的大小变化与射程的关系,火炮的后装密封问题如何改进等等,你们不能闭门造车,要多与士兵交谈,多听听士兵的抱怨,了解火器有那些地方不足,才能有针对性的改进。”

第571章 试探

    听的贞武并无责怪之意,胤禄不由放下心来,他自知没有统兵征战的才能,处理政务也毫无经验,根本及不上一众兄弟,唯一能出彩的便是贞武交办的这个海军火器研究所,他自然是下足了功夫,他自幼擅长算数,多次被康熙夸赞,在京城也结识了不少历算学者。

    去年接了差事后,他就将在蒙养斋纂修律历渊源的一众历算大家梅文鼎,梅成,年希尧魏廷珍王兰生王之锐陈万策徐用锡,李锤伦,梅毁成等网罗到了天津,奈何朝廷对火器管理甚严,一众人对火器知之不深,虽然算学造诣不低,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着手,他心里其实比贞武还急。

    听到贞武提出要找准研究方向和目标,多与士兵交流以了解现有火器之不足,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登时就大为兴奋,忙躬身道:经皇上这一点拨,臣弟茅塞顿开,回去就给布置具体的任务。

    见胤禄一副少年心性,贞武微微笑了笑,这一年时间,他事务繁忙,对海军的这个火器研究所大为疏忽,如今想了起来,自然要一步到位,略一沉吟,他便道:兵器研究所必须有专门的铸造作坊炼铁作坊最好的工匠,用以铸造用于研究的火器,你在海军学院附近寻个地方,将研究所建起来,一应设施都要最好的,研究人员的待遇,比照七品官员,以后再逐步提升。

    另外,对火药也须着重研究,你跟上海的军工作坊联系一下,将各类的研究人才都集中起来,对造船有兴趣的,可调往上海造船厂,一应开支无须担心,概由朕负责。

    胤禄一听眼睛就亮了,看样子,贞武对这个火器研究所是给予很高的期望,他忙躬身道:臣弟尊旨。

    老九胤裙不由颇觉惊讶的道:皇上,咱们海军的火器如今不是远优于欧洲各国吗何以还花费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研究改良火器

    贞武看了看二人,才缓缓的说道:引马骑射已经不行了,如今主导战争胜败的是火器,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二万装备齐全,训练有素的海军完全可以横扫京师十二万驻京八旗,京师城墙虽然高大浑厚,在海军重炮面前跟纸糊的没差别,骑兵面对火枪火炮,连冲锋的机会都没有,唯有逃跑鲁有一丝生还的机会。

    海军火器有如此犀利听的这话,胤裙不由一惊,稍楞一下,又觉不对,老十四这话言不对题,是什么意思不可能是敲打自己,难道是要自己传话正自琢磨,贞武已是接着道:欧洲各国对火器的认识比我们早,也比我们更重视,他们同样在加紧对火器的研究和改良,他们很清楚,火器的优劣,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

    目前,我们的火器虽然占有优势,但很不明显,随时有被追赶或者是被超越的可能,我们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就此裹足不前。

    火器的优劣,决定了海军的强弱,大清海军初建,起步本就比欧洲海上强国晚了数十年,在航海和造战舰方面,我们落后于欧洲,唯一的优势便是火器,若是火器没子优势,大清海军必然是屡战屡败的局面。

    真若出现这种局面,甭说美洲的封国,就连澳洲也会被人抢夺,甚至是大清本土也会被不断割让,大清虽然疆域辽阔,可经不起几次割让。

    要想维持海军的辉煌,保证海军的强大,就必须坚持不懈的研究改良火器,学习欧洲的造船航海技术,在各方面超越领先欧洲。

    微微一顿,他看向胤禄,道:海军中,朕最重视的不是士兵和将领,而是火器和造船的研究人员,他们才是海军强大的保证,十六弟精通数学,也结识了不少数学大家,在海军大有用武之地,给朕将海军的兵器造船炼铁的研究所建起来,朕记你大功一件。

    兵器造舰炼钢炼铁等方面研究,旦有小成,朕亦会封赏有关研究人员,朕不吝啬爵位官职银钱。

    听贞武明确提到爵位,胤禄一张脸立时胀的通红,他眼下最关心的就是晋爵,他当即便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臣弟必当竭心尽力,尽快将火器研究所建起来。

    说了这半晌,贞武也乏了,微微点了点头,便道:先跪安吧。

    待两人退出,贞武也起身出了大殿,闲适的一路往后花园散去,此次前来天津,他明面上是实地考察旗人在军工作坊的情况,暗里为即将到来的大春旱未雨绸缪,而最主要的目的却是借此机会试探各方的反应。

    由于康熙仍在,dengji以来,他基本上是萧规曹随,力求平稳过渡,再一个也是想看看康熙的康复情况,康熙虽然瘫痪,人却是清醒的,畅春园的防护都是他用老了的几个领侍卫内大臣,贞武根本就安插了不了人手,当然,他也不想安插人手,对康熙,他是深怀感激之情的,康熙如今已是活一年少一年,他实在不想让康熙心里感到不安或者是憋屈,那对谁都没好处。

    原本,他以为这种情况至少要维持一年左右,未料康熙却是主动提出要搬去热河行宫一一避暑山庄,避暑山庄虽然有大清第二个政治中心之称,可毕竟与京师无法相比,康熙此举,无异于表明他已经对康复不抱希望了,主动退出大清的权力中心。

    既是如此,贞武自然也没必要再稳,他dengji已经半年,人心早已安定下来,也是时候巩固皇权,培植自身势力,大展拳脚了,不过,为了维护康熙的颜面,对一众大臣的调整,他还是很有分寸的,但是对一众旗主王公,他就没那么客气了,兵权上面,半分妥协的余地都没有。

    从禁卫新军的不分八旗,老十三总理兵部,领丰台大营,清理整顿驻京八旗,到用上三旗的统领顶替下五旗的统领,这一系列手段下来,他倒是想看看这群旗主王公的反应,看看有没有不怕死的敢乘着他不在京城兴风作浪,他现在是急需一二个立威的对象,身份越尊贵越好。

    另外,这次来天津,对老八也是个考验,老八跟一众旗主王公关系不错,老十现在又掌着禁卫新军,可谓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自己又不在尊城,他若是真有不臣之心,大可乘机挟持康熙废黜自己这个皇帝,另立新君,这对他而言,可谓是最后的机会了,他若放弃这次机会,也就意味着甘心为臣了。

    正自边走边想的出神,却突然自右边林子里飘出一阵歌声,鸿影翩来,骤觅得花枝遮翠秀,浣了引鞋新绣,墙边瞥露裙班歌声甜美,清脆,字字咬金断玉,贞武不由驻足倾听,不料歌声却是嘎然而止,他不由微微笑了笑,这些个大胆的宫女是以此来吸引自己,以博上位,该是被侍卫赶走了。

    自从康熙去了畅春园,后宫的妃嫔和宫女自然也都跟了过去,就连他额娘德妃都跟了过去,他dengji半年,却还未曾选秀,后宫着实空虚,也不怪这些宫女有想法。

    微微笑了笑,他又不紧不慢的向并漫步而去,忙完这正子,是该开始选秀了,三宫六院,是个男人都盼望,不过,这侍寝的规矩的改改,太死板了。想到这里,他眉头不由微皱了皱,已经半年时间了,怎得日本的还未谴使来朝日本那个小将军德川家继,婆不会是被逼退位了吧,解冻后,得谴人去看看是什么情况。

    天津城里衙门多,明代天津是三卫衙署重地,仅是三卫的大小衙署就有二十四座,另外还有诸如户部分司天津兵备道都察院署屯田察院署提刑兵备分司署清军厅署盐运都司署和文学武学官署等等总计就有三十余座,到了大清,天津三卫合一,另外又新建了一些官署。

    衙门多,自然是官员也多,因为夹杂有各部院的派出分司,因此满人官员不少,其中不乏消息灵通者,施世纶大轿还未回到衙门,朝廷恢复直隶总督,升施世纶为直隶总督,并且总督衙门迁至天津,天津也随之升格为府的消息就传了开来。

    消息一传开,整个天津登时就轰动起来,官绅士庶皆是举手相庆,天津设总督衙门,并且升格为府,这意味着大把的官缺,意味着升迁的机会,一众官员自然欣喜不已,立即就开始四下钻营,上下打点,以期能分一杯羹。

    士绅们则是庆幸天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天津升府,又是总督衙门所在地,那必然是锦上添花,更为繁华富庶,百姓们举手相庆则是因为施世纶这个清官能够在天津多留几年。

    在确认了消息属实后,天津城里的士绅富户商贾百姓便开始放鞭炮庆贺,鞭炮声起初还较稀疏,很快就密集起来,更有不少的士绅富户商贾百姓前往丁字沽行宫外远远的磕头。

第572章 紫竹林

    天津东门里路北,有一所官衙,原是前明的兵备道衙门,始建于明弘治四年,前明的兵备道统辖三卫军事司法和城建事宜,可谓位高权重,衙署自然亦是砚模宏大,布局严谨,轩敞肃穆,如今这里已是施世纶的临时衙门。

    整个天津城鞭炮声四起,处处都洋溢着欢庆的气氛,新迁的直隶总督施世纶却是一脸愁容的端坐于签押房,升为直隶总督的喜悦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大旱的担忧,他这可是临危受命,直隶总督管着直隶河南和山东等地军民政务,三省皆是春旱的重灾区,若是抗旱救灾不力,他这个总督怕是做不长。

    啜了口浓茶,他详细回想了下陛见时的情彤,贞武对旱灾一字不提,却又积极着手准备以工代赈,这是担心走漏风声引发恐慌还是他对赈济已经胸有成竹贞武刚刚登基改无,便遇上大旱,没理由不重视,只怕是另有想法,眼下,贞武既未明说,还是装糊涂的好,轻举妄动,反而不美,不过,还是得未雨绸缪,以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放下这头,他又为自己的亲兵发愁起来,直隶总督乃是天下总督之首,一举一动都分外引人侧目,总督按倒拥有一标三营的亲兵督标,人数即便再压缩一点,基本的二千兵马是不能少的,问题是总督衙署设在天津,贞武又说的分外明白,天津是朝廷的脸面,这二千兵马是按绿营兵丁的标准配置,还是按海军士兵的标准配置

    从心里来说,他更倾向于海军士兵,不仅号褂简单大方,而且军姿肃然,号令严明,训练亦非是绿营可比,不过他身为直隶总督,督标仿海军,似有标新立异之嫌,然而从贞武组建禁卫新军的举措来看似有推广新军的意思,看来,这事得奏请贞武圣裁。

    想到这里,他不由轻叹了一声,这直隶总督看着威风,实则却是难当,还不如两广或者是云贵总督,天高皇帝远事事皆可自主。

    感叹之后他又皱起了眉头以工代赈,针对的都是身无一技之长的苦力,什么工程才适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解决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的流民潮

    天津城外南郊,紫竹林。

    紫竹林位于海河西岸,原本仅仅只是一个村庵,规模非常小,其名不见经传但随着海军军工作坊征地之后,紫竹林便名声大噪,成了天津人茶余饭后挂在嘴上的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

    不过二年时间紫竹林已是面目全非,之前简陋的村庵和紫竹林庙都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厂房和规划齐整的道路民居,随着上海虹港的一部分工匠陆续的转移过来,大量的各地工匠也都闻风而至,一众嗅觉灵敏的商人亦是紧随而来,整个紫竹林仿佛是l夜间便热闹繁华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为天津的另一个繁华中心。

    半年前,当大批的八旗子弟涌入军工作坊后,无异于是锦上添花,使得紫竹林更添几分繁华,旗人扎堆的地方,根本就无须担心酒肆茶楼的生意不好,这一点,不仅是京城的商人知道,稍稍有点见识的商人都知道。因此,旗人一来,紫竹林的各类大小茶馆酒楼便应运而生,而且皆是生意兴隆。

    胤裤从丁字沽行宫回到紫竹林的别院之后,他也懒的费神召集各旗派驻在天津管理旗务的勋贵,而是直接就命人到紫竹林的各作坊张贴告示,到大小茶楼酒肆去散布消息,目前天津的旗人不过四千,派来天津管理旗务的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而且一个个不识好歹,胤搪对他们殊无好感,也想借此机会给他们一个教训。

    后日一早公开考核,与所有工匠同一开河标准,不能转为正式工匠者,三月后复试,复试仍不能合格者,逐出作坊,将其亲属子弟从禁卫新军中开革,一家人发往盛京,考核徇私舞弊者,流放澳洲,聚众闹事者,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消息一传开,整个紫竹林立时就轰动起来,一众平民工匠早就对旗人出工不出力,成天在作坊混日子的行为不满,一听这消息,无不拍手称快,而一众旗人则是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紫竹林的大大小小的茶楼立时就人满为患,一众旗人闻讯之后纷纷赶到各自熟悉的茶馆,紫竹茶楼同样是人满为患,这里的常客多是镶蓝旗的,此时,一大群旗人正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听说是九爷派人张贴的告示,这事会不会是贞武爷的意思

    这还消说,自然是贞武爷的意思,让咱们进军工作坊不就是贞武爷提出来的

    逐出作坊,开革禁卫新军中的亲属子弟,举家发往盛京,这也忒狠了点,咱们不考核,也不做这什劳子工匠了,回京去。

    别他妈站着说话不腰痛,九爷可是说了,不愿意做工匠的,要回京也可以,不过,亲属子弟照样要开革出禁卫新军,这不又回到老样子了咱们来天津可就是冲着能改善一家人生计来的。

    早就提醒过你们,不要混日子,你们看看作坊的那些个工匠,谁跟咱们似的

    一边去,少来马后炮,你后响能考核过关

    我自然能过关,这可不是胡吹,我那师傅早就说我可以出师了,我这可不是马后炮,这话也不是今天才说,早就提醒过你们,贞武爷为啥让咱们旗人进军工作坊解决咱们生计只是一方面,朝廷如今可不缺银子,打日展翅印本一仗就赚了七千万两酬。

    得了喂,你老省点唾沫,咱可没功夫听你瞎掰,直接说吧,咱哥几个现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聚众闹事者,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告示上写的清清楚楚,我看这回可不象是闹着玩的,别没事找事。

    哎,要我说,在军工作坊踏踏实实的干呗,这可是两份钱粮,何必去找不自在,不就是活儿苦点累点嘛,民人能做,咱旗人就不能做无非是放不下架子,觉得给民人当徒弟有份嘛,有什么放不下的,看在白花花的银子份上,什么都得放下。

    一众人正说的唾沫飞溅,一人快步走了进来,高声说道:最新消息,十三爷在京师开始全面清理整顿驻京二十四旗,前日开始进行各旗春季大考核,极其严厉,已经考核的三个旗,有三成兵丁考评不合格,被革除。

    众人一听,心里都不由一沉,朝廷这回看来是玩真的了,京师也在大张旗鼓的整顿,半晌,才有人担忧的问道:革退了三成,这生计如何解决,总不至于甩手不管咱们了吧

    瞧你这话说的,怎么能说不管如今又是海军又是禁卫新军,还有军工作坊,咱们的出路比以前可多了不少,不过,当兵那得要你有本事,吃不了兵饷,这不还可以做工匠嘛,工匠也做不了,那就只有回盛京去种地了。

    盛京那地儿就潜说了,还是在作坊踏踏实实的干吧,这活计也不难,这次考核过不了关,三个月后准没问题,只要认真肯做,还真没咱旗人拿不下的。

    这话倒是实在,盛京那地儿,虽说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可见惯了京师和天津的繁华,谁还愿再回那苦寒之地,更何况回盛京种地哪有在作坊舒心

    一众人垂头丧气的正准备散场,又一个镶蓝旗的后生跑了进来,嚷嚷道:诸位叔伯兄弟,天大的好事儿,刚刚从九爷那里传出消息说,顺义禁卫新军考核已经结束,一万人合格者达到八千余人,未合格者继续无饷留在顺义训练,半年后再行考核,所有考核合格者,一律领取马甲的兵饷。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大为欣喜,他们家中都有亲属子弟在禁卫新军,原本是听说禁卫新军要淘汰一半的,如今竟然只淘汰了二成不到,而且被淘汰下来还可以继续留在顺义训练,虽然没饷,但如此一来,通过考核的机会就大的多,再说也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不是,别小看一人的口粮,有道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十七八岁的后生,一年的口粮可不是小数。

    众人登时又议论起来,考核一通过就拿马甲的饷,那一个月的钱粮折合下来,可是足有四两半,这一年下来可是五十两银子。

    禁卫新军是皇上亲手组建的新军,待遇当然优厚,你看看海军,最低的饷银是四两,出海还额外有补贴,一月下来,足能拿到六两,征日展翅印本那一战,知道海军得了多少赏银不一百万两,南洋舰队才多少人

    这时,一个叫佟十五的工头插话道:亏你们还是旗人,那么丁点银子就把眼睛晃花了眼睛别总是只盯着银子,这可是禁卫新军的第一批兵丁,海军的第一批兵丁现在最少也是七品的把总一级,禁卫新军最低待遇是马甲的饷,这说明什么圣上重视诸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大家都懂,怎么事到临头就都看不明白了呢

第573章 大同婆娘

    听的佟十五这番话,众人心里都是一热,这话一点不错,早就听说禁卫新军跟海军是一样的,要四方征战,也要不断扩军,既是如此,首批兵丁则占有巨大的优势,不仅升迁容易,而且升迁的机会也大,不过,众人对后半句话却是没听懂,一朝天子一朝臣,跟咱们这些脚底泥有什么关系一众人都眼巴巴的盯着佟十五,等着他往下说。

    不料,佟十五却是半晌没开口,与他相熟的马军便开口催促道:十五哥,咱不兴说话只说一半的,快接着说,大伙这心里都跟猫挠似的。

    佟十五微微笑了笑,道:我也是瞎琢磨的,正所谓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咱大清入关七十多年了,这风水是否也该轮流转一转了,不出意外,禁卫新军几战下来,定然有一批新贵冒出来,在座诸位,若是日后发达了可不要忘了提携一一一一。

    这话虽然没说透彻,但几个心思灵动的却都是品出了其中的含意,他这是暗指贞武爷刻意培养一批新贵来牵制或者是说平衡如今朝中的这批王公勋贵真若如此,可就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佟十五说完,自觉失言,感觉说的太直白了,向众人微微点了点头,便转身欲走,马军一见,忙道:回去也没事,十五哥何必如此急着走

    怎会没事佟十五停住脚扫了众人一眼,道:还不赶紧买崭匕物去拜访各自的工匠师傅,复试若是过不了,一切都是扯淡。

    一听这话,众人不由纷纷结帐出门,禁卫新军不仅兵饷高,难得的是前途无限,若是因为自身考核不过关而致使家中的兄弟子侄被开革出禁卫新军,可真就没脸回京见人了,看来以后想在军工作坊混日子,是不可能了。

    见一众人纷纷购置点心糖果,佟十五不由暗松了口气,他虽是镶蓝旗的但妹妹却是嫁给了胤禟府的一个小管事,今日是刻意来做托儿的,虽说是做托儿,但他心里却一点不觉内疚,他本身就对禁卫新军抱以极大的希望,而且他弟弟佟小海也在禁卫新军。

    对旗人在军工作坊混日子,佟十五也有几分看不惯,不过他心里清楚旗人这些年来油手好闲惯了偷奸耍滑,拈轻怕重,沉不下心来做事是在所难免的,这些个毛病在短时间很难改掉,除非是有极大的动力或者是压力。

    这次皇上下狠心纠改这种风气,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毕竟这是生产军械的作坊,生产的军械又是给他们八旗子弟用的这可来不的半点马虎,否则就是害自家的子弟,再说在军工作坊也是大有可为的,工匠的工钱可是分等级的,只要认真踏实,几丰后,拿五六两一个月的工钱还是有可能的,不比吃兵饷差。

    镶蓝旗的旗人买礼物拜访各自的工匠师傅的消息很快就在紫竹林传了开来,佟十五的那番话也随之传了开来,其他各旗自是不甘落后,尽皆争相效仿。

    紫竹林新建的别院中,胤裙颇为烦闷的在后院散心,自将考核的消息散布出去后,他心里就有些忐忑,虽然刻意在镶蓝旗正红旗安排了托儿稳定人心,他仍是有些不放心,以前,他极少与这些下层旗人打过交道,偶有接触,留下的也是恭顺谨慎的印象,到紫竹林半年,几次的微服私访下来,他才算是对这些个旗人有了深刻的了解。

    一众破落旗人又穷又要面子,样样稀松却架子天大,惟独一张嘴能说会道,正经事做不好,闹事他们个个可都不含糊,真不知道老十四是怎么想的,竟然将这么一群废物打发来军工作坊,若是日后由旗人独力生产军械,那火器谁敢放心使用

    如今老十三在京城清理整顿驻京八旗,他这也算是整顿军工作坊的旗人,可不能出什么乱子,老十四登基之后一直没有封赏一众兄弟,如今既然开始调整官员,那离着封赏他们也不远了,这时候若是出点乱子,封爵是肯定要受影响的,要是让老十三的爵位超过自己,可真是没脸见人了。

    正自心烦意乱,他的护卫包大同快步赶了上来,躬身道:禀主子,镶蓝旗的率先采购礼品拜访各自的工匠师傅,其他各旗纷纷效仿。说着,他又将佟十五的话复述了一遍。

    胤裙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暗松了一口气,对佟十五这个名字倒是记下了,待包大同说完,他才淡淡的道:知道了。见包大同并未退下,他不由微觉诧异,瞅了他一眼,问道:还有事无须隐瞒。

    回主子。包大同犹豫了下,才道:奴才不敢太确定,皇上好象在紫竹林。

    老十四在紫竹林微服私访胤裤听的不由一楞,忙问道:你见过皇上,怎会不确定

    包不同躬身道:奴才是认得皇上,不过在紫竹林并未亲眼看到皇上,只是看见御前三等侍卫塔毕克,是以只是猜测,皇上到了紫竹林。

    知道了,不可走漏风声。胤裙微微领首叮嘱道。

    待包大同退下,胤裙便原路折返回书房,紫竹林的军工作坊建起之后,老十四一直未来过,前来微服私访的可能很大,但也不排除他只是派人来关注旗人的动静,一路思忖着回到书房,胤裙便唤来跟随他来到天津的二管家常有志,吩咐道:整治一桌上好的席面,将新送来的几个大同婆娘和扬州瘦马也装扮一下。

    一听这吩咐,常有志亦是微觉诧异,天津这地面上,有谁值得九爷如此值力招待,莫不成是皇上要来他也不敢多想,忙躬身道:奴才明白,这就吩咐下去。

    待常有志退下,胤裙才靠近火盆坐下,一众旗人既然是安守本分,老十四若真是到紫竹林微服私访,则必然是要到他的园子来的,扬州瘦马不希奇,大同婆娘定会让老十四耳目一新,想到这里,他不由微微笑了笑。

    所谓大同婆娘乃得名于前明大名鼎鼎的嫖经,又名青楼韵语,书中有载,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雅好,皆边寨之所无者。市款既久,未经兵火故也。谚称蓟镇城墙宜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随着嫖经的流传,大同婆娘也随之名扬天下,名头更在扬州瘦马之上。

    包大同猜测的不错,贞武确实到了紫竹林,紫竹林就在天津南郊,离城不过十余里,快马盏茶时间便至,天津军工作坊不仅涉及到解决旗人生计问题,更是大清日后的军工重地,贞武岂有不亲自前来视察的道理,之所以微服前来,自然是想看到真实的一面,详细了解旗人在军工作坊的情况,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亲眼看看,他实不放心。

    贞武赶到紫竹林时,正撞上一众旗人提着点心礼品去拜访各自的工匠师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穿着体面拎着礼品的旗人,他手下一众侍卫稍加打听,便知道了事情的原委,闻报后,贞武不由暗自好笑,这些个旗人,说白了,就是欠收拾。

    在达春罗静车同几名侍卫的护卫下,贞武沿着大街缓缓的踱着,已是晚饭时分,离着天黑又还有段时间,正是紫竹林人气最旺的时候,不少工匠不畏寒冷,三三两两的结伴在大街上闲逛,大街上也就显的分外热闹。

    最让贞武意外的是人群中不少人都是穿着仿制的海军棉大衣,式样完全相同,就是颜色不一样,看来,海军已经成为这些工匠的崇拜对象了,等到明年,这种军大衣式样可能就会流行起来,他不由着意留神看了下街上人群的衣着,大都衣着厚实。

    一路闲逛下来,他稍稍留意了下各类店铺,生意最好的要数酒铺,不少工匠就在店门口买酒,一口饮了接着闲逛,也有站在门口慢慢品的,再一个就是小饭铺,家家都人满为患,喧闹不已,同样的喝酒的多。

    贞武看的不由微微摇头,大清的酒税虽然不高,但自康熙二十八年始,为培育国力,节省粮食,康熙便陆续下旨,饬禁北方各省多造烧酒,糜费米粮,着严加禁止。由此,北方酒水多由南方贩运而来,酒价可不便宜,如此嗜酒,这些个工匠一个月的工钱怕是没有节余的了。

    着人去随便探问了下,原来这些嗜好喝酒的工匠多是单身,一则是为了喝酒御寒,二则也是无聊,晚上无事可做,喝个半斤酒回去一觉睡到天亮,省却了不少烦恼。

    贞武听的微微一笑,这事没法阻止,他能做的也就只能是建议各作坊办个免费的夜校,给有上进心的年轻工匠一个学习的机会,他转身正欲去寻个茶楼酒楼坐坐,却见一人犹犹豫豫的直对着他走了过来。

    还离着七八步远,侍卫车同就上前将来人拦了下来。

第574章 谋划晋商

    一见有情况,罗静也赶紧的护在了贞武身前,达春却甚是眼尖,一眼就认出了来人,忙凑上前轻声道:主子,是希望义学出来的举子,叫宋时凡的。

    一听是宋时凡,贞武不由微微笑了笑,这宋时凡穿着棉大衣带着个大棉帽,丝毫不象一个士子,他还真没认出来,略一沉吟,便道:让他们几个明日一早来行宫觐见。

    来人确实是宋时凡,他们六个在希望义学任教的举子如今都在紫竹林的各个作坊管事,今日刚好路过,远远的瞧见胤祯,他有些不敢相信,走近了细看,确实是胤祯,他不由颇为犹豫,不知道是不是该上前见礼,胤祯一身便服显然是微服私访,上前贸然打搅,又怕怪罪,不上前相见,他又不甘心,面圣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因此便犹犹豫豫的走了过来。

    被人拦住后,他心里不由有些胆怯,却见达春快步走了上来,轻声道:无须行礼,主子口谕,着你们几人明白一早去行宫甑见。

    一听贞武这道口谕,宋时凡不由大为欣喜,忙习惯性的就要下跪,好在达春早有防备,一把就将他拉住了,轻声道:先回去吧,不要泄漏了主子的踪迹。

    学生明白。宋时凡忙躬身一揖,脚步轻快的离开了。

    折会贞武身边,达春便轻身道:主子,快意失意之人口快,为防走漏消息,奴才恳请主子回宫。

    贞武抬头看了看天色,略微沉吟,便道:那就去胤裙的别院看看。

    胤糖的别院离着大街不是很远,不过盏茶时间,贞武一行人便步行而至,接到侍卫传报的胤裙早就恭候在大门口,一见贞武过来,忙急步上前欲行跪拜大芽山

    九哥不必拘礼。贞武上前一步轻轻将架住,含笑道:没有外人,亦不是在宫里,别闹那些个虚礼。

    胤糖顺势站起抱拳半鞠道:臣不知皇上驾到,未曾远迎

    贞武已是摆手道:说了别拘礼,怎的都跟八哥一样,走,去看看你的新园子。

    天都快黑了,还看什么新园子,胤糖知是托词,不敢再多礼忙侧身道:皇上请。

    两人进了正房一落坐贞武便道:随意点,别闹得跟宫里一样。

    胤禟不由暗自腹诽,怎么随意,难不成还叫你十四弟,他忙欠身道:皇上还没进膳吧,臣已经叫人了备好了席面。

    这里也没外人,九哥还是唤我十四弟吧,开口皇上闭口臣的,这饭都没法吃。贞武说着,微微一顿便含笑道:连席面都准备好了,九哥是知道我到紫竹林了

    见老十四连朕都不称了,胤禟也只好随着他,当下便直言不讳的道:园子里一个护卫在大街看见了一个相熟的御前侍卫,我也不敢肯定十四弟是否来了,自然要做还万全的准备。

    贞武微微笑道:既是准备了,就开席吧,走了半天,我也饿了。

    一听这话,胤裙忙起身走到门口低声吩咐了两句,见他回来,贞武有些疑惑的道:莫非还不止席面

    新进才送来几名大同婆娘和扬州瘦马,歌舞双绝。胤裙笑吟吟的说道:十四弟看腻了宫中歌舞,想请十四弟换换口味。

    大同婆娘,这名字怎得如此之俗却又跟扬州瘦马相提并论贞武微微一怔,便问道:九哥在大同的点已经布好了

    胤糖一阵无语,这才一句话,老十四又扯到政务上来了,他也不敢不答,微微沉吟,才欠身道:十四弟交办的差事,我岂敢怠慢,不仅是大同,包头鄂尔多斯榆林西安一线及宁夏兰州两地,晋商皆有商号和固定的经商路线,以上各地,我已谴人前往收集相关的资料,不过,我实在是好奇,十四弟准备如何整合晋商

    微微沉吟,贞武却是说道:西安历来是重兵驻防,禁卫新军日后定然要在西安设立后勤基地,大同乃三代京华二朝重镇,也是通往山西河北的咽喉之地,向有北方锁钥之称亦是要设立后勤基地,这两处九哥派人重点设点,做为对西北的商贸输出基地。

    整合晋商,自然是以商制商,咱们用商品逼迫他们与主动靠上来,然后再捆绑他们,晋商的活动范围广,与俄罗斯西域漠北漠西蒙古都有往来,必须用利益捆绑他们,他们才不会出卖信息,不会资敌。

    胤禟听的心里暗惊不已,老十四这是准备在西北大打出手见下人开始进来布菜,他也不便多问,心里却是琢磨,用商品逼迫晋商,那无非就是茶盐铁,这些东西虽是专卖,但总不能不允许晋商经营吧,真要如此,那还不如直接纵兵为匪强抢来的干脆,朝廷最多也就落个地方不靖,剿匪不力的名声。

    待下人退出,贞武便接着道:天津的军工作坊开支浩大,而且仅靠军工作坊也解决不了众多旗人的生计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用作坊,不过,为防有人反对,暂时还得打着军工后勤的幌子,我在南洋接触过不少欧洲人,也重金请了不少欧洲的工匠。

    说着,他掏出随身带着的那块核桃模样大小的金表道:比如生产比这还漂亮几倍的怀表,大小座钟,毫无瑕疵,明亮透明的玻璃器皿,还有洗脸刷牙的小东西,靠这些东西,足以弥补一部分军工作坊的开销。

    胤糖一双眼睛登时就瞪的溜圆,不相信的道:十四弟,钟表玻璃都是有钱人才用的起,虽然利润可观,但销量并太大,再加上那什么洗脸刷牙的小东西,撑破天一年也就能挣几十万两而已,对军工作坊的巨额开支而言,不异于杯水车薪,能济得了什么事

    九哥这生意经可不行,你要学会将市场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来分析,最赚钱的是中间那个档次。贞武微微笑道一年能有二百万,我就知足了,至少能将旗人的工钱赚回来,不白养他们就成。

第575章 裁弯取直

    一年赚二百万养旗人老十四打算在军工作坊养多少旗人千万胤裙不由微微一楞,这得多大的规模不过他心思马上就转到赚钱这方面来,老十四口中所谓的中档,应该就是指一般的士绅,难不成是将钟表玻璃器皿降价销售难道这样一年就能赚二百万

    胤裙不由狐疑的看了贞武一眼,暗恨老十四并非是信口开河之人,更何况现在又是帝皇之尊,岂会虚言诓他他既如此说,那一百多万是少不了的,不过,就旗人那秉性,好经也会被念歪了,能产出什么好东西来

    想到这里,他不由迟疑着道:十四弟,旗人这些年可是被惯坏了,大量进入作坊,一则难以管理,二则,他们的能力也着实让人担忧。

    贞武自斟了一杯酒,微笑道:旗人又不笨,能力不用担心,管理方面确实要费番工夫,打掉他们的优越性就容易管理了,不过这事不能急,得一步一步来,暂时就将进入军工作坊的旗人实行准军事化封闭管理。

    准军事化封闭管理胤裤听着新鲜,不由迟疑着道:是跟军营一样

    对。贞武饮了一小杯,道:旗人本就是军民合一,没什么不妥,军事化管理能够加加强他们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不仅利于管理,也利于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军工作坊的所有工匠以后也要逐步推行这和管理模式。

    把作坊当做军队来管理胤裤顿觉耳目一新,这法子绝对可行,特别是对旗人而言,虽然现在的旗人疏于骑射讪练,但自小都经过训练的,对军营的情形并不陌生,也易于接受,真不知老十四是怎么想出这么一个法子来的,正想奉承几句。

    贞武又开口接着道:对于煎人,朝廷不能总是实行恩养政策这既害旗人,也害朝廷,如今旗人不过数以百万,朝廷还养的起但太平几十年,百余年后,旗人突破了千万,朝廷又如何养等到养不起了,再把旗人推出去,那是要出大问题的,所以,现在就必须未雨绸缪逐步放开对旗人的限制让他们学会自食其力。

    听的这话胤溏不由一惊,犹豫着道:旗人若是都放开了限制,日后这兵从何采

    贞武的本意是面对全民征兵,但这话有劾物听,也易动摇人心,微微沉吟,他才含笑道:进入军工作坊的旗人不都是准军事化管理吗就从他们之中招。说完,他不愿意再沿着这话题谈下去便转移话题道:九哥,紫竹林是军工作坊,必须有护卫队你先组建起采吧,兵额暂定一千,旗人民人各占一半,请海军训练,以海军的标准严格要求。

    对旗人的管理,该硬的必须硬,不能再宽纵他们,旗人在军工作坊若是不能生存,大清也就百年之运,事关重大,九哥须得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见贞武说的如此郑重,胤糖忙肃然道:十四弟放心,之黄对旗人宽纵,是因为他们初来乍到,拘束过严,恐其心生离意,在京师旗人中造成恶劣印象,亦不利于禁卫新军的训练,既是事关国运,胤糖必定竭心尽力,大力整肃旗人风纪。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一众兄弟各有所长,九哥长于经营之道,实乃打理军工民用作坊的不二人选,不过,经营与管理乃是相辅相成,若是管理不善,经营也就无从谈起,九哥于管理一途,得多下番功夫才是。

    皇上训诲,臣定然谨记于心。胤循忙躬身道。

    见他不知不觉又进入了奏对的格局,贞武微微笑了笑,道:不谈政务了,开席。

    听的这吩咐,胤裤心里不由一松,忙对外招了招手,而后站起身为贞武斟了一杯酒,笑道:这是江南沛酒,十四弟尝尝。

    方才喝了一杯,清而不薄,厚而不浊,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实是好酒,九哥贞武正说着,却被四个袅袅娜娜走进来的女子给吸引住了,四个女子两名骨感,两名匀称,皆是面容皎好,特别是第三个女子,花生丹脸,水剪双眸,意态天然,左颊一个酒涡,笑起来真个是满室生辉。

    上下打量了几眼,贞武才收回眼光,微笑道:九哥好眼力。

    见贞武的眼光追逐着第三名女子,胤裤微微一笑,道:青楼韵语首推大同婆娘,其次方是扬州瘦马,不为无因,大同果是出美女,四女皆是完壁之身,十四弟既是可意,晚上我就婆人送去行宫。

    贞武不由微微一窒,是喜欢,不过却不能如此急,微一沉吟,他才道既是九哥美意,我就笑纳了,角是无须四人,一人就足矣,今晚就不必送去行宫了,在满州旗寻一旗人,补个身份,先学礼仪,选秀女时再进宫。

    一听贞武安排的如此周到,胤糖不由暗恨这个叫轩轩的女子这下可是走大运了,忙欠身道:是胤裤孟浪了,十四弟放心,一准安排妥当。说着,旋又笑道:此女名叫轩轩,歌舞双做。

    正说着,已是琴声乍起,四名女子轻移莲步,缓舒舞袖,载歌载舞起来,但听轩轩唱道:一枕闲漱春昼午,梦入华胥,邂逅飞琼侣,娇态翠颦愁不语,彩笺遗我新奇句。几许芳心犹未诉,风竹敲窗,惊散无寻处:恨怅楚云留不住,断肠凝望高唐路。

    贞武听的不由微微领首,确实赢好嗓子,犹如黄莺出谷,字字咬金断玉,收到宫里,一定要教她几首流行歌,没事过过瘾。

    不在京城,自然不用早朝,贞武一觉醒来已是巴时九点,昨晚听歌赏舞,灯下观美人,不知不觉中,多喝了几杯,回来也略微迟了些,好在是在天津,倒也无碍。

    用膳之时,包福全低声禀报道:皇上,津海关监督海善,直隶总督施世纶直隶巡抚赵弘燮,天津总兵杜呈泗及天津四品以上官员皆在外候见,另有举子白子云等六人。

    贞武略一沉吟,便道:召施世纶白子云等人觑见,其他人让他们回衙办差,另告诉海善,朕会去天津海关视察。

    喳。包福全忙躬身道:奴才这就去宣旨。

    用过早膳,贞武稍事洗漱,便先查阅来自京城的快报和奏折,见无大事,便开始快速的批阅奏折,不一时,包福全便躬身进采禀报道:皇上,施世纶白子云等人已在外恭候。

    叫施世纶进采。贞武头也不抬的吩咐道。

    待施世纶进来见礼后,贞武才抬起头采,看了他一眼,才道:赐座,赏茶。

    待其谢恩落座之后,贞武才问道:天津目常最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施世纶对此早有准备,忙欠身道:回皇上,天津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微臣窃以为应是防涝灾,其中又以海河为最,微臣恳请皇上调拨巨款修筑海河河堤,一劳永逸。

    修筑河堤可不能一劳永逸。贞武微微一笑道:海河水量巨大,屡屡破堤成灾,真正原因乃是河道九曲十八弯,一旦发水,无法及时排泄洪水,致使屡屡破堤成灾。说着,他拿过一幅画卷缓缓摊开道:这是海河的平面示意图,你来看看。而后他指着画卷道:自三岔口以下,若是一条直线,直通渤海,只要河道够宽,就绝无再泛滥成灾的可能。

    皇上要裁弯取直施世纶不由一楞,那得多大的工程,一瞬间,他便反应过来,朝廷有钱,这是要花大力气彻底根治海河,今年哪怕是再多的流民,都不愁没地方安置,他忙站起身采,跪下后连叩了三个响头,道:皇上天姿明睿,圣虑深远,更有如天之仁,实乃大清子民之福,微臣替海河流域万千子民叩谢圣上天恩。

    起采坐着回话。贞武微微领首道:决定开发天津之后,朕便起心彻底根治海河,海河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不利于航行,如今海运日趋发达,船只越造越大,漕运也准备改走海路海河的航道叫更为繁忙况且,年年清淤,花费亦不是小数,与其如此,不如彻底根治,一劳永逸。

    此项工程巨大,不仅要防洪,还要顾及航运,这份裁弯取直的工程仅仅只是初步草案,尚须广泛征求意见,民间自古多能人,你在天津悬榜征求意见,看看各方反应,具体勘探测绘,朕请西洋的传教士负责。

    见贞武考虑周详,施世纶忙躬身道:微臣尊旨。起身后,又道:天津乃大清沿海藩国进京朝贡必经之地,直隶总督衙署设在天津,微臣实不知督标二千兵丁是沿袭绿营兵丁,还是仿海军兵丁,寡请皇上示下。

    见他张口就先将督标定为二千人马,贞武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略一沉吟,才道:直隶总督乃天下督抚之首,一举一动无不引人注目,海军乃是国家经制之师,各地督抚岂能仿建你的标兵就依照禁卫新军组建。

第576章 李卫当官

    听的贞武吩咐按照禁卫新军组建,施世纶不由大为发愁,禁卫新军那都是骑兵,我一直隶总督养二千骑兵,那不是吃饱了撑的这一年要多开支多少银子

    见施世纶没做声,贞武不由微楞了一下,转念已是明白他担忧的原因,便笑了笑道:禁卫新军也有步兵的,换军装也只是迟早的事。

    听的这一说,施世纶才放下心来,忙躬身道:微臣尊旨。

    沉吟了片刻,贞武才接着道:直隶总督位高权重,总揽三省军民政务,又正值多事之秋,澳洲移民推广高产抗旱作物,马上又将整治海河,推行摊丁入亩,事务繁杂,桩桩又皆是要务,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你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体恤民情,这些都是优点,不过,遇事偏执的秉性却是要改一改,太上皇曾说过,清官多刻,刻则下属难堪,清而宽方为尽善,居官人,清而不自以为清,乃为真清。,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苛刻,反而于事无益,不要自认为官清廉,便盲目自信,刚愎自用,处事全凭一己之好恶,置世俗人情于不顾,这对你无益,对百姓对朝廷皆无益。

    身居高位,处事惟求得中,政事不同于个人修为,是各方利益的博弈,施政要想有所作为,就不能仅凭道德上的居高临下,一味的偏执强硬,要学会妥协。

    前明有个清官叫海瑞,一生廉洁耿介,平时所学以刚为主,自号刚峰,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但命途多舛,道不得行,几次为官,皆是黯然收场个中原由,你闲暇之余好好琢磨一番。

    历史上清官不少,然于国计民生却无多大益处,你虽稍有偏颇但极重民生,这便是朕擢拔你的原因,望你好自为之,不要有伤朕识人之明。

    听的贞武絮絮叨叨,施世纶心里一阵阵发热,他多年停滞于二品侍郎,便是吃亏在偏执,二字上,如今天津又是海军学院军工作坊又将大力整治海河还有澳洲移民摊丁入亩坐镇天津的王公大臣定然会越来越多,要想做事,非得学会妥协不可。

    待贞武说完,他便起身跪下道:皇上训诲,微臣必定铭记于心,时时尊循,戒骄戒躁,公允处事断不敢辜负皇上擢拔之恩。

    恩。贞武微微颌首:先跪安吧,叫白子云几人进来。

    望着施世纶躬身退出,贞武微微轻叹了一声施世纶在民间口碑极好,但愿他偏执的性子能改一改,朝廷培养清官难,臣子做清官更难,历史上留名的清官皆是性情偏执之辈,象汤斌张鹏翮之类的清官在民间是极难得到好评的,就因为他们不偏执不严苛。

    贞武对施世纶的期望极高的,想将他树立为朝野一致赞许的清官典型,不仅是朝廷需要,百姓也需要,大清百年盛世,总的推出几个象样的清官来。

    白子云丁善潘祥武安邦扬敏宋时凡等六人进了殿之后,便恭敬的跪头道:学生白子云等躬请皇上圣安。

    贞武看了几人一眼,微微笑了笑,见几人走近了又要下跪,才道:免礼,站着回话。

    白子云六人都是学了面圣的礼仪的,见贞武对他们日常优遇,心里都是一阵激动,忙躬身谢恩。

    贞武逐一看了打量了几人一番,这六个举子是他还是贝子的时候,招揽进希望义学任教的,一转眼,已经六年时间了,略一沉吟,他才温和的问道:你们如今都在紫竹林的军工作坊

    六人如今都已习惯的以白子云为首,听的贞武问话,白子云稍一犹豫,便躬身道:回皇上,他们五人一直在紫竹林的作坊,学生是在天津至京城的驿完工之后才进的作坊。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天津马上要根治海河,白子云着授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全程参与根治海河的工程,到希望义学去挑几个资质好的做学生,边学习边实践,给朕尽快带出一批可用的人才出来。

    工部员外郎可是从五品的官阶,扬敏几人一听,不由大为羡慕的瞥了白子云一眼,虽然一个个都知道授予官身是迟早的事,可从未敢想贞武直接就授予五品的官阶,即便是中进士,外放也不过是七品,运气好能授个六品,升到五品,尚须几年的打拼。

    白子云心里亦是大为激动,却是极力压抑着,尽量沉稳的跪下道:微臣尊旨,躬谢圣恩。

    贞武又看向扬敏几人,道:着授扬敏户部主事,丁善为刑部主事,潘祥武安邦宋时凡皆授工部主事留在军工作坊。

    各部院的主事是正六品的官阶,虽然比起白子云低了一级,众人仍是欣喜不已,忙齐齐跪下谢恩。

    贞武扫了几人一眼道:你们也算是朕的藩邸旧人,务必清廉为官,勤谨奉差,若有过不了的难关,可以奏报与朕,你们都年轻,切忌骄横轻狂,自毁前程。

    一听贞武这话,六人心知这是贞武对他们寄予厚望,一个个忙叩首道:皇上训诲,微臣等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跪安吧。贞武轻声吩咐道。

    批阅完送来的奏折,贞武闲适的在殿里踱了几圈,江南的人事也该乘机动一动了,两江总督是八哥的人,暂时还得留点情面,完颜海锋现在是正牌子的国舅,也该升一升了,问题是上海的摊子让谁去守凝神踱了几圈,他才想起了李卫。

    想到李卫,他不由微微笑了笑,不知道他将上海的风月场所建的如何了,这小子打理上海应该是没有问题。

    默神想了半晌,贞武随后就发出一道谕旨:转刑部右侍郎觉罗法喇为盛京刑部侍郎,调江苏巡抚张伯行为刑部右侍郎,升松江知府完颜海锋为江苏巡抚,升上海知县查嗣庭为松江知府,任李卫为上海知县。

第577章 劝输

    发出了这道谕旨,贞武便搁开了手,眼下江南正大力推广摊丁入亩,江南的地方大员不宜调整,以免人心惶惶,不利于施政,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这个官屠,也应该及早令其离开江南,让他前往山东山西河南陕甘一带,他反正是走一路弹劾一路,眼下大旱将至,有他这个官屠,在灾区转悠,既有利于对各地的赈济,也可借他之手从容调整北方各省的大员。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过来康熙为什么对赵申乔这个官屠,要百般呵护了,这类清官用的好,简直就是一大杀器,不过,这个赵申乔已经七十了,得赶紧给他物色一个接班人才行,思忖了一阵,他才提笔给赵申乔写了封密旨,令其北上各省观风,考察各地旱情。

    随后,他又给两江总督朗廷极写了封密旨,授意其在江宁创办一份宁报,江南人文萃集之地,名士极多,办报影响力极大,仅只一份京报,没有打擂台的,不论如何辩论,也不激烈,创办一份宁报,便可以南北呼应,日后要举行大辩论也就容易的多,这样一来,更能扩大影响

    贞武在天津发出的三道谕旨很快就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升张鹏翮为保和殿大学士,迁施世纶为直隶总督调张伯行为刑部侍郎,升完颜海锋为江苏巡抚,这无疑是表明了贞武是准备由地方到中悳央进行一次大调整,各部院大臣立时又紧张起来。

    等了几日,见贞武又没了动静,一众大员也就隐隐猜到,贞武极有可能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法子,堪破了这一点,从京城到地方的二品以上大员人人心里都是警惕不已,个个勤勉奉职,亏空的则赶紧的想法子填上,或者是想方设法的做平帐目手头有案子的也是赶紧的结掉,谁都不愿意撞到贞武的枪口上。

    朝廷根治海河,对海河裁弯取直的告示一张贴出来,立时就在天津城引起了轰动一众士绅百姓皆是奔走相告,喜形于色,这些年海河屡屡泛滥,天津城亦是屡遭淹没,更遑论沿河的大小村庄了,天津百姓可谓是吃足了海河的苦。

    朝廷此次不修筑堤坝,而是裁弯取直,以利于洪水及时宣泄入海确实算是彻底根治一时间无数有识之士纷纷献策荐言短短三天时间,施世纶的临时直隶总督署衙就收到了上百条建议。

    天津的大小茶楼酒肆会馆这几日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海河裁弯取直和贞武爷与天津的渊源,从天津设立海关扩建京城到天津的驿道,天津兵演北洋舰队进驻,澳洲移民一.一直细数到海河根治,就连贞武从天津路过都刻意的渲染,真可谓是事无巨细,无一遗漏一众士绅百姓对此却是百听不厌。

    贞武这几日却没闲着,视察海军学院军工作坊海关,还乘船去了军港并查看大沽口炮台的修筑进展。

    忽忽便是四日,这日一早,书房大臣张鹏翮富宁安,工部尚书王项龄,直隶总督施世纶便在外求见。

    贞武按例是用了早膳便翻看京城来的快报奏折密折和京报,这几日,京城依旧太平如昔,不过,老八胤禩老十五胤禺,上书房大臣萧永藻马齐嵩祝王炎的请安折上都简略的提到了京城流民日趋增多的事情。

    上书房的动作不慢,以天道自然为题的文章已经刊载在京报上了,不过,略显不足的是辩驳的文章有些苍白乏力,略想了想他便搁开了,临时辩驳,若是数据详实,倒让人难以置信了,如此抛砖引玉,效果更好。

    想到日趋增多的流民,他不由皱了下眉头,京城如此,那么涌来天津的流民应该更多,毕竟现在谁都知道天津是澳洲移民的港口,而且又正处于开发阶段,容易找活做,天津他倒是不担心,毕竟有海河的工程在,足以以工代赈。

    可涌入京城的流民又该如何赈济以工代赈,修什么疏浚河道,修路沉吟半晌,他才吩咐包福全道:将他们都叫进来。

    张鹏翮等人进来躬请圣安后,贞武便按例吩咐赐座赏茶,待一众人等都坐定之后,他才问道:天津这几日可是流民急增

    见问天津之事,施世纶忙躬身回道:回皇上,确有其事,如今已进入二月中旬,仍是滴雨未下,周遭府县已有不少流民涌入天津谋求生路。

    张鹏翮担心贞武没有独力处理旱灾的经验,也担心他对农事一知半解,忙躬身道:皇上,北方各省,如山东山西河南直隶等地,近些年因推广两年三熟制,各省普遍种植大麦小麦,尤以冬小麦为主,去岁冬季雨雪少,开春后又持续干旱,各省势必出现大面积麦苗枯死的情况。

    根据钦天监的推算,要到三月底四月初方有降雨,届时,仍可播种豆类蜀黍以及美州高产抗旱作物。若是百姓此时大举离乡,一则增加赈济的难度,二则也易扰乱地方安宁,三则降雨后,又耽搁播种自救。

    微臣恳请皇上先行拨粮赈济,安抚受灾百姓,以稳定人心。

    拨粮赈济朕现在从哪里变出粮食来赈济贞武不由暗自腹诽,天津港还未解封,不论是河运还是海运,江南之粮漕粮南洋之粮皆无法抵达天津,这粮从何来只能是下令各府县开常平仓社仓和义仓放粮了。

    见贞武沉吟不语,张鹏翮便又躬身道:皇上,数十年来,全国各省灾害不断,朝廷不断总结经验,已经制定出完善的救灾备荒措施,凡荒政总计十二条:一曰备;二曰除孽;三曰救荒;四曰发赈;五曰减粜;六曰出贷;七曰蠲赋;八曰缓征;九曰通商;十曰劝输;十一曰兴土筑;十二曰集流亡。

    这十二荒政基本囊括了历代相沿而成的各项救灾备荒措施,概括起来则是蠲缓赈济调粟借贷除害安辑抚恤,以工代赈等八-个方面。

    贞武点了点头,他隐隐记的在大清会典中有救灾备荒措施,却不料张鹏翮竟是张口就来不由大为赞许,当下便起兴考较他,便道:你历任地方要务,又长于政务,对救灾备荒应是谙熟不妨详细说说。

    听的这话,张鹏翮不由楞了一下,皇上是想借次机会详细了解这要详细说,可得费点时间稍一犹豫,他便道:蠲缓乃最常见之救荒之法。政府之岁入,赖乎租赋,而赋从田出,遇灾则田荒;田荒则赋无所出。灾民救死不赡,若犹责以输将,徒重其困,苟为之施旷荡之恩以宽假之则民悦无疆此历代之所以有蠲缓之议也。

    蠲缓之策基于蠲缓之议。历代朝廷于凶荒之后,必伸蠲缓赋役之诏令,殆已成为例行之政策。

    一般而言,被灾十分者,免正赋的十分之七;被灾九分者,免十分之六;被灾八分者,免十分之四;被灾七分者,免十分之二;被灾五六分者免十分之一¨¨。

    一听张鹏翮竟然详细到如此地步,贞武不由微皱了下眉头,照他这说下句非得说上半天不可,他忙插话道:说说以工代赈。

    见贞武直接跳到最后一条,张鹏翮也知道自己说的罗嗦了,忙简洁的道:救荒之法,莫善于以工代赈。此法集赈济安辑调粟于一身,实乃救灾之大成。

    灾荒之年,由朝廷召集青壮灾民兴土筑,修堤坝道路,建宫观佛寺,给予米粮工钱,既可渡过灾荒,又利于灾民灾后重建。

    建宫观佛寺贞武大不以为然,原本还想从他这里找点灵感给京城找个好的以工代赈项目,没想到也就只修堤坝道路,建宫观佛寺,微微沉吟,他才道:此次春旱,该蠲免几何

    回皇上,若是三月上旬之前无雨,北方各省冬小麦皆是绝收,但并不影响豆类蜀黍美洲作物耕种,应属被灾八分,免四成正赋。

    才免四成正赋这年头农民的命可真够苦的,贞武不由暗叹了一声,赈灾有成例,这事不能率兴而为,略一沉吟,才道:冬小麦乃主要作物,绝收则损失惨重,着免掉六成正赋。

    施世纶一听,忙起身跪下道:皇上宽厚仁爱一.。

    皇上。张鹏翮知道施世纶是一心只想着为百姓谋利,却不顾朝廷的死活,忙一口就打断了施世纶的颂圣之词,亦是起身跪下道:皇上有如天之仁,实乃大清亿万子民之福,不过,此次受灾遍及北方各省,蠲免仅是救灾的一部分,还要赈济调粟借贷除害安辑抚恤,以工代赈,桩桩件件都要花费巨额银两。

    再则,蠲免向有定例,目前朝廷财力富裕,多免无可厚非,但灾荒时有,下次若朝廷拮据,即便按定例蠲免,百姓心中亦恐有怨言,皇上体恤百姓,可在安辑抚恤,以工代赈上给予优厚,微臣恳请皇上三思。

    话一落音,富宁安,王项龄两人皆是跪了下来,道:微臣附议,祈望皇上慎虑。

    施世纶一开口便被张鹏翮生生打断,心中郁闷可想而知,不过,这张鹏翮说的实是有道理,他也不好辩驳,见富宁安,王项龄两人尽皆附议,他亦心知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但要他改口,却是无论如何拉不下脸,索性低着头不吭声。

    贞武原本是想全免的,有所顾忌才说免六成,却仍是遭到三人反对,不由一阵无语,他也知道人心不足,这蠲免就跟工资一样的,能上不能下,微微沉吟,他才道:朕去年登悳基,今年改元,特例蠲免总成吧。

    见贞武提到登悳基改元,张鹏翮哪里还敢再坚持,忙叩首道:皇上体恤百姓,实乃大清之福,既是特例,自无不可。

    施世纶一见有戏,忙磕头道:皇上既已免了六成,剩下四成正赋不过数百万两,皇上登悳基改元,蠲免天下,亦是一大盛举。

    张鹏翮富宁安,王项龄三人听的这话,皆是暗暗腹诽,这个施不全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不过几百万而已,说的真是轻巧,但这话却谁也不敢驳斥,张鹏翮生怕贞武同意,不由偷偷瞥了他一眼,却见他似笑非笑的的盯着施不全,心里不由一阵疑惑,这主子是什么意思

    见贞武半晌未言声,富宁安,王项龄二人亦是大为奇怪,施世纶却是微微有些不安,这主子是有钱,却也花的厉害,这话怕是有些不妥。

    正自心中忐忑,贞武已是开口道:朕心中所想,亦是全部蠲免,不过,朝廷如今并不富足,朕的内帑亦是大为拮据,施世纶,这几百万缺口,你能否给朕补上

    施世纶不由暗暗叫苦,果然是祸从口出,几百万的缺口,从哪里给您补这主子是什么意思难怪都说伴君如伴虎这事可万万应承不得,他忙磕了头道:回皇上,微臣两袖清风,直隶亦是重灾区,岂有能力填补这数百万之巨。

    贞武却是微微笑道:张鹏翮,朕记得,救灾备荒措施第十条是劝输,是也不是

    劝输张鹏翮不由微微诧异,贞武这是打谁的注意天津的有钱人就是盐商,难不成是要盐商劝输他精神一振,忙躬身道:回皇上,是。

    钱是什么一把咸盐而已。贞武微微笑了笑,道:天津的四周遍布私家园林,皆是盐商所有,咱们让他们输捐几把咸盐,施世纶,天津的咸盐能否填补这个缺口

    听到这里,施世纶亦是长松了一口气,有贞武坐镇,还担心那些个盐商不输捐不过仅是天津的盐商输捐可不成,不公平微一沉吟,他才道:回皇上,有道是两淮盐,天下咸,扬州才是盐商聚集地,天津的盐商虽不少,却是不及扬州,要输捐数百万,微臣窃以为极难。

第578章 蠲免

    见施世纶祸水东引,贞武不由暗笑,朕岂有不知道扬州那帮徽商富有之理两淮盐场先是富了山西的晋商,接着才是徽州的徽商,他是早有心敲剥盐商了,却是一直没有好的借口,这次旱灾,倒是个很好的机会,盐商可不是什么正当的商人,敲剥他们,不会引起恐慌,只会让人拍手称快。

    对于现在沿用的纲盐法,贞武早就有意革新了,不过在革新之前,必须让他们吐出一点银子来,革新之后,再对他们下手,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天津的长芦盐场不仅是北方最大的盐场,也是首创日光晒盐法的盐场,盐产量丝毫不逊色两淮的盐场,虽无扬州豪富,却也相差不大,不过要他们输捐几百万两银子,一众盐商怕是会倾家荡产了,那样的话,会引起所有盐商的恐慌,可谓是得不偿失了。

    见贞武沉吟不语,施世纶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贞武若是刻意要从天津的盐商身上搜刮数百万两,对天津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但他身为直隶总督,贞武的意思又是要他参与敲剥,却是不好再开口劝说,不由微微偏头瞥了张鹏翮一眼,希望他能帮着说话。

    张鹏翮却是低着头用心思忖着贞武的用意,根本就没留意到施世纶求助的眼色,这几年朝廷的岁入是年年增加,堪称富足,贞武的内帑保守一点估计也在三千万两以上,赈灾根本就毫不费力,他何以要向盐商输捐而且数额还如此巨大,难道是对盐政有想法

    想到这里,他心里一跳,盐政虽有弊端,却是跟地方官员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各级地方官员都在利用盐政营私,即便要动,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动。

    稍一沉吟他便开口道:皇上,盐商乃是世业,实则已非是纯粹商人,而是半官半商之身历来有重大灾荒或是战事,盐商皆是踊跃输捐,天津扬州盐商虽富,然则一次输捐数百万两,恐有伤皇上圣明,微臣祈恳皇上三思。

    富宁安亦是紧跟着道:皇上,盐商之所以富足皆得之于朝廷盐政,报效朝廷乃是大义所在数十年来但逢灾荒战事都少不了盐商输捐,因此,盐商输捐亦形成定倒,此次旱荒,贸然课以巨额输捐,奴才担忧引起南北盐商群起抵制。再则,奴才亦担心盐商提高盐价以嫁祸于百姓,如此恐有伤皇上爱民之心。

    王项龄亦是猜到贞武有革新盐政的念头,也跟着说道:禀皇上,除了正赋之外盐税乃是朝廷的最大收入,每年的税额都在四百万两以上,贸然课以巨额输捐,恐引起盐政混乱,望皇上慎虑。

    听的三人这话,施世纶不由暗自心喜,敲剥盐商他是乐意之极,但却不能过度,毕竟盐业是天津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若是涛泽而渔,天津的繁华必受影响。

    见三人一致反对,贞武端起茶盅啜了口茶,略一沉吟,才缓缓说道:盐商之所以巨富,既得利于盐政,又得益于不法之举,你们皆曾历任地方要务,你们扪心想想,也帮朕算算这笔帐,循规蹈矩之盐商,要几代人才能如此豪富若不夹带私盐,他们能如此巨富非法所得,输捐乃理所应当,若是善财难舍,朕不介意查查他们的家底。

    张鹏翮四人听的都是神色一变,贞武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大小盐商无一不私自夹带,甚至有一千官引夹带私盐引一万的,但所得利润,却是与地方各层官吏层层私分,若是贞武真让刑部彻查,整个官场都会为之震动。

    贞武扫了四人一眼,接着道:朕也不竭泽为渔,着天津盐商输捐一百二十万两,扬州盐商输捐二百万两。微微一顿,他又道:朝廷其实并不缺钱,为什么要盐商输捐此举意在倡导商人的风气,如今商贸昌隆,有钱的商人日益增多,朝廷必须着意引导他们乐善好施,赈荒救灾铺路架桥,资助贫困改善民生。

    象晋商那样将银子埋于地窖,徽商大肆修筑园林,穷奢极侈,于朝廷无分点益处,于百姓亦无丝毫益处,既不利于银钱的流通,亦不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反而引起百姓的仇视,应景的时候,首先遭难的便是他们。

    盐商身份特殊,必须起到表率作用,天津的劝输着施世纶负责,扬州的劝输着两江总督郎廷极和苏州巡抚完颜海锋两人负责,若有不识时务者,朕亲自上门去劝输。

    听的贞武言明着盐商输捐竟是包含这么层意思,张鹏翮几人都不由暗松了口气,倡导慈善也是桩大功德,虽然输捐的数目仍有点大,大不了又打贞武登基改元的幌子,这些借口,不用教他们也知道。

    施世纶亦是长舒了一口气,天津盐商输捐一百二十万两,虽然数目大了点,但也不会太为难,至少不会让盐商们伤筋动骨,他忙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倡化王道,体恤子民,微臣谨尊谕旨,即便有铁公鸡,微臣亦要拔下他几根毛来。

    听他回奏的不伦不类,贞武不由微微一笑,微微思忖,才敛了笑容,道:凡输捐数目在五万两以上之盐商姓名籍贯输捐数目皆在京报刊载,其他商人输捐数目在一万两一以上者,亦按此倒,不让他们白出钱,朕给他们扬名。

    说到这里,他马上就朕想到了京报的广告,这可是个好机会,因此,他马上又接着道:凡办有实体者,如药铺酒楼茶楼成衣店银号金器店绢织作坊等等皆允许在京报上以字号代替姓名,不过,输捐数目必须在二万两以上,所有输捐商号,按输捐数目可在京报副刊醒目位置连续刊登几日或者是一月数月。

    朕在这里替四大恒表态输捐一百万两,大清远洋贸易船队输捐六十万两,上海沙船协会输捐二十万两,广州万利隆茶行输捐二十万两。

    几人听的都是一楞,仅仅这四家字号就输捐了二百万两更让他们奇怪的是,前面三家字号他们都知道,可广州万利隆茶行是哪里冒出来的从来就没听说过,也输捐二十万,是十三行的

    张鹏翮长于经济之道,又任过户部尚书,一下就听出了贞武这个在京报上刊登商家字号的妙处,京报可是全国刊发,在京报刊登商号字号,无异于在整个大清打出招牌,一些有实力的商会商号绝对会趋之若骛,此次赈灾,朝廷可能一个大子儿都不要花,这主子,可真是生财有道这四家商号纯粹就是抛砖引玉,面且无形中将价钱也定了下来。

    稍一沉吟,他便躬身道:皇上点石成金,实乃冠绝古今,令臣等大开眼界,不仅旱荒无忧,京报至此亦将财源滚滚,实乃朝廷之福灾民之福。

    经张鹏翮这一说,几人都马上反应过来,立时便是一阵称颂。

    贞武颇为赞赏的看了张鹏翮一眼,微微:笑,道:既是不愁赈灾之银,北方各省受灾之地,就以朕登基改元的名义,实行全免,这只是镯免。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四大恒,有专项的救灾低息放贷,借贷一事,朝廷无须再为此操心,除害安辑抚恤乃是灾后之事,日后再议,调粟,朕已下令从南洋江南调运一百万石稻米北上,但天津如今尚未解冻,远水难解近渴。你们先就赈济一事议议。

    听的这话众人心里都是一松,微微沉吟,张鹏翮便开口道:赈济与抚恤密不可分,实为一体,赈则分为赈粮赈款赈物三种,恤则是施粥施衣施药等。具体的赈恤步骤人员安排,大清会典户部则倒皆有明确规定,依法办赈即可。

    如今赈粮未至,唯有先行令各省府州县镇奏明具体受灾数目,再决定开仓放粮之数额,各地皆有备荒仓储如义仓常平仓正仓太仓等,应付半月之需毫无问题,届时,天津早已解冻,完全能够接济得上。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奇怪,这些个地方官员为何迟迟不见报灾,沉吟了一阵,他也没想明白,便问道:如今灾情已经初显,何以不见地方官员上报灾情

    这事,几人都是心知肚明,贞武去年登基,今年改元,一众地方官员哪有如此不开眼的,自然都是报喜不报忧,不确证灾情,谁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的,稍一斟酌,张鹏翮才沉吟着道:回皇上,报灾乃是大事,没有确证,谁也不敢妄报,今年又恰逢皇上改元,一般小灾,官员皆不会上报,以防扰了皇上兴致。

    原来是报喜不报忧,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历来赈济灾民,皆有丧尽天良之官吏不顾灾民之死活,借机生财,侵吞赈灾钱粮,仰或是层层克扣,赈济钱粮落入灾民之手不过十之四五,实乃神人共愤。

第579章 捐纳

    听的贞武这话,张鹏翮四人神情都是一凝,历来朝廷赈灾都是地方官员借机抹平亏空,侵吞克扣赈济钱粮的大好机会,赈济钱粮从户部拨出,督抚司道府州厅县基本是层层截留,下到坊厢市镇一级已经十去其五,而后还要遭受一众小吏克扣侵吞,最终落到灾民之口的,不过十之三四。

    此等弊端,积习已深,而且牵扯甚广,各部院大员官吏皆有好处,四人虽是心知肚明,却也无人敢进言,便是号称官屠,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赵申乔也不敢去揭这个盖子,那得罪的人可就海了,而不是一个二个。

    贞武扫了四人一眼,沉声道:此次赈济,钱粮皆丰,未免一众龌龊官员上下其手,层层截留,侵吞克扣,令富宁安及户部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四人总揽赈济事宜,从都察院十五道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抽调三十人,另从国子监抽调二百名品学兼优之监生分赴各府州县镇进行监督。敢有从灾民口中夺食者,不论官吏,满门抄斩,此例着为永例,记入大清会典户部则例。

    四人听的心里都是一紧,康熙是以宽为政,这主子看样子可不象是宽仁的主,可千万别行苛政,这主子可正是风华正茂,身体又好,随便也能做个三四十年的天下,若是实行苛政,康熙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宽松氛围可就一扫而光了。

    见四人呆怔着,贞武不由脸色一沉,道:怎么,断了你们的财路

    四人皆是吓了一跳,因为旨意中有富宁安的差事,他也不敢多想,急忙磕头道:奴才尊旨。

    施世纶则叩首道:小忠,大忠之贼也,小利,大利之残也,小慈,大慈之贼也。侵吞克扣嗷嗷待哺之灾民钱粮,旦遇大灾,必然导致无数灾民饿毙,对此等丧心病狂之官吏,不能以常理度之。皇上此举实乃大仁之举。

    见施世纶如此说,张鹏翮忙躬身道:皇上,对侵吞克扣赈灾钱粮之官吏,微臣亦毫无怜悯之心,其罪确实当诛,然其家人何辜微臣恳请皇上只诛首恶。

    王项龄亦是紧跟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微臣窃以为,犯过之官吏,当按大清律依律惩处。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瞥了一眼这两个心腹大臣,微微沉吟,才缓声道:朕非是残暴之人,亦不愿推行苛政,但侵吞克扣赈灾钱粮已是积重难返,不如此不足以震慑一众贪官污吏,不如此不足以让他们心生敬畏,官吏是人,灾民也是人,一人侵吞可能导致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饿死,这对灾民不公平

    说着,他又看向富宁安道:最重要的还是监督,既是对灾民负责,也是对官吏负责,朕之所以要派谴国子监的监生分赴各地监督,便是因为他们未沾染官场的恶习,不会官官相护,不会欺上瞒下,心中还有丝天良未泯。经历赈灾对他们也是一种锻炼,读万卷书,不如行百里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民生,对他们对朝廷都有益处,对这些监生,要严令地方加以保护。

    富宁安此时哪里还敢多言,忙躬身道:微臣尊旨。见气氛沉闷,他抬起身,便有意的引开话题,道:皇上,此次输捐,有各商号和盐商带头,必然应者如云,自然少不了士绅富户,朝廷已经多年没有捐纳,又恰逢皇上改元,能否开纳以鼓励输捐

    一听这话,施世纶不由暗骂他糊涂,一开纳,岂不是把皇上的功劳抹杀的干干净净

    听到捐纳,贞武的心思立时是被吸引了过来,捐纳制度是朝廷选拔官吏的重大途径之一,与科举荫袭保举并行。这一制度可谓是大清的一大败笔,大清之亡与这一制度也不无关系。

    贞武之前也未想到富宁安会突然冒出这个话题,对于捐纳,他是深恶痛决,不过,他却是没有急于表态,捐纳始于顺治,康熙也曾几次开纳,此事他不能贸然表态,至少不能太急进,微微沉吟,他便扫了张鹏翮王项龄施世纶一眼,道:你们是何看法

    施世纶立即不假思索的开口道:回皇上,微臣以为不妥,如今朝廷并不缺钱,再说,此次输捐无须开纳也足以筹集大笔善款,何须节外生枝。

    张鹏翮王项龄两人对这个问题也是始料不及,皆是沉吟不语,见这情形,贞武不由微觉奇怪,这捐纳难不成还另有名堂他瞥了两人一眼,点名道:王项龄,你是何意见

    见贞武点到自个头上,王项龄忙躬身道;捐纳制度始于世祖章皇帝,太上皇讨伐三藩,之乱时,因度支一时不继,曾经开纳,允许士民纳赀捐官,复因西安大同饥馑和修浚永定河及增置通州仓,数开捐例,数次捐例,除了翎衔封典加级记录外,不仅可以捐知县,还可捐道府实缺官。

    为平三藩,和赈济西安大同饥馑两件事开纳,是因为朝廷财力紧张,周转不继,但修浚永定河及增置通州仓廒却并非急务,而且当时国库颇有盈余,微臣对此亦颇为费解,想来太上皇此举顶有深意。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微微一楞,这捐纳制度还真是别有用意康熙再怎么说,那也是一代贤主明君,不可能如此短视,在国库充盈的情况下还为区区数百万两银子开捐纳官,他不可能看不到捐纳的危害,为何还要先后数次开纳这背后有何深意难不成还有不得已的苦衷不成

    张鹏翮听的这话,却是暗骂了一声滑头。这王项龄非是不知情由,而是看出贞武对捐纳不喜,有意回避,却又挑起贞武的兴趣,让自己来出头解说。

    暗自腹诽了几句,张鹏翮便抬头看了贞武一眼,见他眉头微皱,心知他不知道这段公案,为捐纳一事,当初在朝堂之上曾经公开辩论过,持反对意见的,便是以王炎。

第580章 官缺

    贞武凝神想了半晌,终是记起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曾经说过的开办捐例不仅为了筹饷,还在于搜集异途人才,以补科目所不及。,这句话,这是他每日早起读前朝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时偶然看到的。

    当时,他以为这不过是康熙为粉饰开捐例筹集军饷而找的一个光面堂皇的理由,并未深思,很不以为然的就跳了过去,如今看来,康熙说这句话,并非是为了粉饰,而确实是抱着这个目的。

    何谓搜集异途人才,以补科目所不及异途二字何解略微思忖,贞武便望向张鹏翮,道:凡事有利必有弊,捐纳亦然,张鹏翮,你对此提议是何看法

    一听贞武开口就定下了捐纳有利有弊,张鹏翮不由微微沉吟了下,贞武见四人仍是跪着,便道:都平身,赐座。

    四人谢恩落座之后,张鹏翮便从容开口道:回皇上,世祖章皇帝规定士子可以纳粟入监学习,此乃首开捐纳,太上皇随后又数次开捐例,并且明确指出,开捐例之目的在于搜集异途人才,以补科目所不及。

    所谓异途人才,即未入仕途之富余过剩之士子,所谓补科目所不及,即于科举之外,另辟入仕之途径。此举实乃稳定人心,巩固国本之举。

    国初平三藩,收台湾之后,天下归心,四海升平,人口随之猛增,缙绅士子数目亦随之急剧扩展,然各地之府学州学县学却数十年无所增加,不能入学便断绝了科考入仕之途,大量缙绅子弟因此而游手好闲,椎鲁游荡,兴灭词讼,武断乡曲,抗官扰民,为害乡里,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入学之士子亦因科举录取名额有限,三年一科,每科录取名额不过三百余人,对于数以万计的士子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旗人尚能通过笔帖式入仕,民人却唯有科举一途。

    如此,则致使众多文人士子屡蹶科场,殚其毕生精力,终不得一第。年复一年,落第士子数量已是极为惊人,不少士子久试不第,难免心怀愤懑。

    朝廷之所以开捐纳,主要目的便是为了缓解这两种局面,太上皇曾先后谕令各省:各省之童生,每人捐银百两,准予入泮入官学,一科一岁。随后又令廪生增生附生一体准其捐纳作贡。旨在让更多的缙绅子弟有入仕的机会。

    听到这里,贞武已是明白过来,康熙之所以开捐纳官是为了拉拢广大的缙绅阶层,以巩固统治基础,再则,弃捐纳官也是对汉人士子缙绅的一种补偿,根子便在官缺制上面。

    所谓官缺制是为了保证满族官员的优先权,将官缺分满官缺蒙古官缺汉军官缺汉官缺四种,根据固定的官缺任用各族官吏。

    如宗人府理藩院及管理钱粮火药仓库和各省驻防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均属满官缺;地方知府以下,才多由汉官充任,汉人不许补任满官缺,但满人却可补任汉官缺。

    这种官缺制自然是极大的制约了汉人入仕,捐纳无疑仅仅只是对汉人的一种补偿,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一种补偿,在这种官缺制度下,捐来的官员能够补到实缺的实在是太少,因为捐纳的人数太多,而朝廷对一些官缺又有明文规定,例如知县,就必须是正途科举出身。

    以目前的情况而言,开捐纳实是一本万利,拿出些许官缺套住天下缙绅士子,绝大多数卖的仅仅只是社会地位和身份,而且因为候补的官员没有薪俸,数目再庞大的候补官员对朝廷也构不成负担。

    康熙显然是看到开捐纳是利大于弊,所以之前才数开捐例,想到这里,贞武不由暗暗苦笑,康熙一世英明,这捐纳制度却是一大败笔,他怕是做梦也想不到,大清最后就亡在这捐官制度上。

    见贞武默然不语,张鹏翮也摸不准他的想法,微微沉吟,又接着道:当初太上皇开捐纳,朝中亦有不少朝臣反对,王揽便曾于朝堂之上奏请,说捐纳开侥幸之路,辟言利之门,请求禁止。附议者不少。

    但太上皇却说天下何地无才何途无品,赀郎始自汉文,而文章如同马相如,政事如张释之,皆以赀郎显。故国家用人不必分其门而阻其途,实政惠民,不必格于成议而徇迂见

    微臣窃以为,捐纳制度既能聚附士绅人心,又能稳定地方秩序,朝廷亦能于田赋收入之外,另辟财源,以济国用,减缓百姓之负担。

    皇上登记改元,恰逢大旱,朝廷又十数年未开捐例,对此次输捐佼佼者,给予虚衔封赏,亦能彰显皇上恩德。

    听的这话,施世纶不由撇了撇嘴,说的好听,不同样是开捐例,不过是把价钱提高了而已,不过,张鹏翮刚刚才替他解围,他也不好翻脸不认人,当下便默然不语。

    司马相如,张释之二人都是捐官出身这事平时还真没留意,贞武微微沉吟了一下,开捐倒是不可能的,捐官制度在他手中是一定要废除的,而且必须着后世子孙永不得开捐纳。

    但废除捐纳后,又如何笼络士绅这年头不笼络好士绅,绝对是天下大乱,略一思忖,他便意识到这是兴西学的绝佳机会,借废除捐纳之机,推出理工类的开科取士,不分满汉官缺,以此来增加士绅入仕的机会,此举定能尽收士绅之心。

    想到这里,他不由略微兴奋,但脸上却未带出丝毫喜色,眼下这几人可都是赞同捐纳制度的,稍稍沉吟,他便道:此议不妥,朕既未开恩科,如何能开捐例,岂非本未倒置况且,这捐纳制度之前是利大于弊,然时移势易,利弊亦非一成不变,上书房先议议捐纳之利弊,然后将其刊在京报上,看看是何反应。说着他又叮嘱道:此事尽快见报,正好以此分散转移士绅百姓对北方旱情的注意力。

    听的贞武这话,张鹏翮四人都是心里一紧,难道皇上有废除捐纳制度的想法这可是朝廷遴选官吏的三大途径之一,贸然废除,如何安抚天下士绅这已经捐纳之士绅又如何处理四人不由面面相觑,但贞武这话虽然温和,却是毫无斡旋余地,微一犹豫,四人都忙躬身领旨。

    张鹏翮起身后便道:如今已是二月中旬,仍是滴雨未下,旱情已是初显,微臣等恳祈皇上早日回京,至天坛圜丘祭天祈雨,以安民心。

    贞武不由暗暗苦笑,这年头的皇帝也不好当,稍有天灾,皇帝都脱不了干系,这雨,他还非得去求不可,钦天监推断要到三月底才降雨,他若不去求雨,持续干旱,他必遭千夫所指,略一沉吟,他便点了点头,道:京城天津,乃是流民聚集之地,海河截弯取直乃以工代赈之浩大工程,朕实不放心,京城的勘测队已经动身,今明两日必至天津,安排妥当,朕便启程回京。

    说着,他又看向施世纶,问道:天津何对方能解冻

    施世纶忙躬身道:这几日天气转暖,或比往年提前数天解冻,再有六七日准能解冻。

    贞武点了点头,如此,倒是可以令上海的沙船早做准备了,只要大批的粮船在天津靠岸,便能有效的遏止粮价因旱情显露而暴涨。

    次日上午,贞武便收到了来自噶罗巳南洋总督陈鹏年的鸽信,南洋因为距离遥远,又是海路,盛夏时有风暴,因此在通讯方面积极发展鸽信,二年下来,已是颇具规模,信鸽由噶罗巳至广州,再由广州转至京郊,三天便可至,为稳妥起见,每次飞鸽传信皆是五六只同放,极少有失,鸽信皆用密码书写,每一字也仅有米粒大小,倒也能写下不少内容。

    此封鸽信自然是与赈灾粮食有关,陈鹏年在信中禀报首批五十万担稻米已经启航,第二批稻米也已谴人去暹罗安南广南占婆等国购买,随信又将噶罗巳仓顾的修建情况简略的汇报了一下。

    噶罗巳做为大清与澳洲的中转站,日后不仅要驻扎南洋舰队,而且也是征南洋诸藩国的基地,贞武下令大建仓顾,以备中转之需。

    看完鸽信,贞武彻底放下心来,眼下是青黄不接,上海首批能凑齐二十万石就不错了,有南洋这五十万石,首批赈灾粮就有七十万石,足够对整个市场形成冲击了。

    刚刚松懈下来,包福全边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京城来的勘测小队已经抵达天津,带队的是工部右侍郎阮尔询,现在外请见。

    让他进来。贞武随口吩咐道,阮尔询是他点名前来总管海河改道工程的,此人系徽州缺县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前年康熙将其自广东道御史擢拔为工部右侍郎,由从五品骤升正二品,据闻居官官极为清廉正直,海河工程乃是以工代赈,所用皆是流民灾民,不是清廉之人,他还真不敢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744/ 第一时间欣赏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作者:塞外流云所写的《大清弊主》为转载作品,大清弊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清弊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清弊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清弊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清弊主介绍:
当一个宅男传越成为康熙帝的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时,改变的不仅是大清朝的历史,为争夺皇位,胤祯强势出手,强势到康熙和一众王公大臣对他爱恨交加,却欲罢不能,一众皇子对他恨之入骨,却只能强颜欢笑。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九龙夺嫡的艰辛,初登大宝,自上而下改革的困苦,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大洋州,都是我们的!大清弊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清弊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清弊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