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清弊主TXT下载大清弊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清弊主全文阅读

作者:塞外流云     大清弊主txt下载     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655章 满汉通婚

    偌大的上房里静的落针可闻,张鹏翮马齐萧永藻嵩祝王掞等五位上房大臣皆是默然不语,满汉之争实则便是一场大规模的权力之争,张鹏翮王掞有信心,马齐萧永藻嵩祝更有信心,白了,大清毕竟是满人的天下,他们不可能输。

    对这场一触即发的大规模的满汉之争,满汉两边都是既紧张又期盼,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贞武却突然出手搅局,一个个自然是大觉沮丧懊恼,同时也在心里暗自盘算,贞武接下来会有何举措又该如何应对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上房的沉闷,一名太监匆匆走了进来,当门一站,扫了房内一眼,便扬声道:皇上有旨。

    一听有旨,张鹏翮马齐等人忙起身迎上前几步跪下,那太监这才接着道:皇上有旨,宣上房五位大臣至乾清宫觐见。

    五人一听,便知贞武要接连出手了,忙叩首道:臣等尊旨。

    比起畅chun园,紫禁城要酷热的多,不过,此时的乾清宫东暖阁却是一片清凉,阁内四角俱都摆放了一大盆冰块,贞武洗漱之后,已是换了一身常服,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之后,顿觉浑身清爽,心情亦是大好,他实在未料到微服查访落选秀女会有如此意外收获。

    羁押的人员名单,护军参领温普早已经呈报上来,三十余人皆是满蒙勋贵及朝中满蒙重臣子弟,这个送上门来的把柄,这一下可算是将满蒙大臣死死的捏在手中了,那几句骂,还真是挨的值。

    原本他还打算等接到赵申乔,摸清楚山西陕西是什么情况再出手的,现在倒用不上了,有了这个送上门来的把柄,他完全可以将这次满汉之争扼杀在萌芽之中。

    启禀皇上。高进喜进来躬身道:张鹏翮马齐等五位上房大臣在外侯见。

    贞武点了点头。坐回炕上才道:宣他们进来。

    张鹏翮马齐等五人进来后便齐齐跪下叩首道:臣等恭请皇上圣安。

    贞武微微颌首。.却是未按例赐座,略一沉吟,才开口道:免礼,都站着回话。

    平ri里老臣觐见,贞武都是赐座,今ri里却只是让站着回话,张鹏翮马齐等五人立时便明白过来,贞武今儿是摆明了要与他们打擂台,一个个心里不由都存了几分心。谢恩之后,便都躬身肃立。

    扫了五人一眼,贞武才缓缓开口道:大清疆域辽阔,治下子民数以亿计,分属满汉蒙回藏等数十个民族,朕极力创建海军禁卫新军,远征欧洲,推行美洲分封。不惜巨资移民澳洲。yu创建一个亘古未有之强盛帝国,开创我大清百年盛世,你们倒好,给朕妄分满汉,是不是想我大清四分五裂

    听的这话,张鹏翮马齐等五人哪里还敢站着,立刻都跪了下来,齐齐叩首道:臣等不敢。

    不敢贞武冷哼了一声。沉声道:京师满汉官员,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你们给朕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

    殿中虽然清凉,听的贞武这话,张鹏翮马齐等五人仍是额头见汗。贞武这是明知故问,让他们如何回话是也不行,不是更不行,五人只得连连叩首,却不敢吭声。

    见此情形,贞武也不为已甚,开口道:马齐,你是勋贵之后,你来,太祖高皇帝以十三副甲起兵争夺天下,何以数年便能统一女真,与前明争夺天下

    马齐听的一怔,怎么突然问起这事来了这跟满汉之争有什么关系略一沉吟,他便沉声回道:回皇上,太祖高皇帝天锡智勇,神武绝伦,蒙难艰贞,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首创八旗制度,实乃上应天命。

    见马齐没到点子上,贞武不由瞥了他一眼,才沉声道:太祖高皇帝有包容天下之心,建州女真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是因为吸纳了鄂温克人鄂伦chun人锡伯人赫哲人达斡尔人等,正因为此,太祖高皇帝才能迅速统一女真各部。

    而早期八旗满洲仅仅只包含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现在的八旗则包罗了满汉蒙回各族,甚至还有俄罗斯人。

    微微一顿,他才加重语气道:大清之所以能够ri益昌盛,在于包容天下,大清子民,汉人十居其九,若不能包容汉人,大清必将重蹈元蒙之覆辙。朝廷如今有多少汉员你们心里都清楚,妄分满汉,你们将朝廷至于何地这就你们的公忠体国之心这就是你们的为臣之道

    臣等羞愧。马齐等人忙叩首道。

    都起来。贞武淡淡的道,待五人起身,他才缓缓道:满汉之争,由来已久,牵扯到满汉官员的各自切身利益,朕也不以此责怪你们,因为此事的根子在于朝廷的制度。

    这些年天下太平,四海归心,汉人官员数量ri趋增长,于朝廷而言,这是好事,毕竟汉官皆是十年寒窗苦读,经过层层考核选拔出来的。

    反观满蒙官员,多系笔帖式出身,或是不由学而捐,黄口ru臭,目不知者比比皆是,官场风气败坏,亦由此而起,朕久在江南,亦时常微服私访,此等官员外放地方,实是残民之举。

    朕前年便已大规模的扩展八旗官学,ri后满蒙官员选拔,必须从官学宗学择优录用。

    到这里,贞武也察觉有点跑题,不由微微一顿,恰这时,高进喜躬身进来道:启禀皇上,衍圣公孔毓圻在外侯见。

    衍圣公孔毓圻是贞武下旨召见的,略一沉吟,他便道:让他侯着。

    待高进喜躬身退出,贞武才瞥了张鹏翮王掞二人一眼,沉声道:汉官虽然都是饱读经,经过层层考核选拔出来的,但一入官场,便丢失了读人的本分,上不知为君父分忧,下不知为百姓谋福利,一味互结党援,纳贿营私,朕对科举取士可谓是失望之极。

    贞武骂完了满蒙官员,又骂汉员,这是典型的各打五十大板,但是张鹏翮王掞二人听的贞武最后一句话,却是吓的背后都沁出一身冷汗,贞武竟然以取消科举制度来威胁他们科举取士是汉人入仕最根本的途径,真要废除了,岂不天下大乱

    不会的,贞武不可能看不到这点,不过是虚言恐吓而已,张鹏翮虽然如此安慰自己,却总是有些心神不安,这主子素喜革新,就算不废除,来个科举革新,天下士子的利益也必然被大大削弱

    想到这里,张鹏翮不由暗叹了一声,想了这半晌,也没料到这主子竟然会以此来拿捏汉员,不管他是否有这个意思,都不能冒这个风险,微一沉吟,他便躬身道:皇上训诲的是,臣等贪图利,罔顾大义,实是尸位素餐,恳祈皇上严惩,以儆效尤。

    见张鹏翮服一点就透,贞武微微点了点头,才沉吟着道:治大国若烹鲜,凡事皆须循序渐进,过激则易乱,满汉之争,乃是一大祸患,如yu彻底消除,平泯满汉畛域,乃是唯一的法子,然事涉朝廷根本制度,须慎而又慎,冰冻三尺,非一ri之寒,此事须从长计议。

    平泯满汉畛域张鹏翮王掞二人听的贞武明确的提出平泯满汉畛域,不由大为欣喜,大清入主中原七十余载,贞武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平泯满汉畛域的皇帝,以这主子的风格,可不会只是而已,这话一传出去,所有汉官必然欢欣鼓舞。

    马齐萧永藻嵩祝三人却是听得大为惊恐,满人不及汉人一成,这要真是平泯了满汉畛域,这大清还是满人的大清吗马齐不由担忧的瞥了贞武一眼,却是不敢吭声,这时候出口反对,那是明摆着找不自在。

    见马齐三人满脸忧sè,贞武微微笑道:大清海军禁卫新军如今ri益强盛,除了开拓海外的疆域之外,大清本土周围的一众藩属国,也必须得一一纳入大清的版图,这些个藩属国与海外不同,不能以掠夺为主,必须效仿太祖高皇帝,以包容天下之心去包容各藩属国子民,花数十年时间去同化融合他们,如此,方能将这些藩属国永久的纳入大清版图。

    五人皆是听出这番话的弦外之音,贞武这是要对大清治下的所有子民进行同化融合五人不由皆是欣喜不已,马齐萧永藻嵩祝三个满大臣是立刻想到了贞武这是要仿效太祖高皇帝,将汉人回人都融合成满人,而张鹏翮王掞二人则是认为,既是同化融合,那便只有全部汉化的可能,因为满人现在已经严重的汉化。

    扫了五人一眼,贞武才沉声道:要同化融合,首先就必须通婚联姻,必须提倡旗民通婚,满汉通婚着,他便对外吩咐道:宣孔毓圻觐见。

第656章 联姻孔府

    倡议旗民通婚,满汉通婚张鹏翮王掞二人不由大为欣喜,贞武前面提到的科举制度果然只是恐吓,倡议满汉通婚才是他安抚汉官的手段满汉联姻,这对汉官而言,可谓是梦寐以求的事情,消息一传开,只要满蒙官员不挑衅,汉官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了,这法子妙

    马齐萧永藻嵩祝三人对满汉通婚的反应却并不大,对大清而言,满汉通婚不是什么新鲜事,入关前,满汉之间就曾经大规模的联姻,入关后,顺治五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yu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yu联姻好者,听之。

    然而,满汉通婚的倡议在当时并未推广开来,一则当时大多数汉人还不愿意与满人联姻,再则大规模的满汉通婚有可能会导致八旗制度的崩溃,导致八旗旗民特权的丧失以及影响八旗生计。

    这一倡议在当时基本上是名存实亡,两年后,多尔衮死,并且死后遭到清算,被追夺了生前的名誉和爵位,满汉通婚的倡议也随之成为多尔衮的大逆罪状之一。

    至此之后,朝野刮起一股恢复八旗祖宗旧制的风气,虽无明文规定满汉不得通婚,但满汉不通婚在满人中却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甚至是不得触犯的天条,不过,近些年又有些松动,虽然仍是禁止满人女子下嫁汉人,但却开始鼓励汉人女子嫁给满人。

    旗人的地位明显优于汉人,即便是满汉通婚,满人也不会吃亏,马齐对此并不太担心,他心里疑惑的是贞武这时候宣衍圣公孔毓圻觐见是何意思衍圣公历来是不过问朝政的。

    萧永藻这时却开口道:皇上,大规模的旗民通婚可以促进满汉融合,但也势必导致旗人数量激增,加重朝廷的负担且不说,这兵额官缺有限。必然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八旗生计如今才稍有好转,奴才担心此句可能引起旗人的抵制。

    一听这话,张鹏翮立刻沉声驳斥道:不然,随着海军禁卫新军的快速壮大,大清海外和本土的疆域大幅扩张在即,兵额官缺都将成倍增长,岂会出现僧多粥少之局面

    运青这话不错。看事情不能仅仅只着眼当前,必须立足长远。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旗人是大清的根本,随着大清疆域的扩张,旗人的数量自然也要随之增长,如今美洲封国正逐步扩张,非洲分封也已提上ri程,八旗兵力如今已然太过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朕如今是嫌八旗人口太少。

    皇上。王掞紧跟着道:满汉不通婚虽无明文规定,却也是约定成俗,且历经六十余年之久。可谓是深入人心,骤然倡议,微臣恐难以见效,再则,旗人地位优越,婚嫁又素来讲究门当户对,即便朝廷鼓励,微臣亦忧心难以推行。

    这有何难加大鼓励力度便是.贞武微微一笑,道:上行下效。不独官场如此,民间亦是如此,满汉通婚,朕自当以身作则,另则。汉女嫁与满人者,抬入夫家旗籍,旗女嫁与民人者,夫婿子女皆抬入相应各旗的汉军旗。

    张鹏翮马齐五人听的都是一呆,这才是大手笔也亏得这主子敢想。如此一来,旗人女子身价立时百倍,什么门当户对都将被弃如敝履,汉人官员缙绅士子百姓都会以迎娶旗人女子为荣,旗人数量立刻就会暴增

    马齐不由暗暗心喜,贞武此举,果然是要将汉人大力融入满州,如此一来,大清江山可谓稳如磐石张鹏翮却是暗暗心折,贞武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如此大规模的联姻,不出十数年,便可彻底消除满汉之争,同时,也一网打尽天下jg英,端的是好手段

    嵩祝这时却躬身道:皇上,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旗人暴增,必然引发众多的问题,奴才窃以为,考虑周全之后,再行颁告天下为宜。

    贞武瞥了他一眼,微微皱了皱眉头,满汉大规模通婚,当然会引起连锁反应,这他如何不知考虑周全哪要等道何年何月满汉通婚不仅眼下是安抚汉官的最好法子,也是破除八旗制度的良方,不容拖延扯皮,一拖延,必然是夜长梦多,此事必须快刀斩乱麻。

    微一沉吟,他便道:旗人激增,最大的弊端是难以解决生计问题,其他皆为次要,目前,旗人的生计根本不成问题,而且眼下也急需扩大旗人数量,不论是美洲非洲海军禁卫新军,眼下都极缺人手,倡议满汉通婚一事,无须再议,明ri便着京报刊发出去。

    见贞武态度如此坚决,马齐生怕嵩祝不知进退,忙躬身道:皇上英明睿圣,圣虑深远,实乃大清百官之福,天下万民之福。

    马齐一开口,张鹏翮也紧跟着道:皇上圣明,满汉一体,满汉联姻,不仅可以彻底消除满汉之争,亦可尽揽天下英才,收尽天下人心,实是上利社稷,下利官绅士民之善举。

    两人这一开口称颂,其他三人哪里还敢有异议,即便是异议也不得不憋在肚里,只得跟着躬身称颂。

    衍圣公孔毓圻恰在这时躬身入殿,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孔毓圻乃是孔子第六十七代嫡长孙,康熙六年袭封衍圣公。九年授光禄大夫,十五年晋阶太子少师,衍圣公爵位虽然品秩只是二品,但其地位却是十分尊崇,朝见时,位列在一品内阁大臣之上。

    顺治三年,顺治在太仆寺街赐了一座衍圣公府,自此,历任衍圣公在每年的chun秋丁祭之后,都会在京师居住一段时间,今chun北方数省干旱,山东亦然,孔毓圻忙完chun祭之后,便进了京师。

    不过,他虽然地位尊崇,却是从不过问朝政,贞武突然召见,令他一直颇为纳闷,不知是何原因,进入殿内,他飞快的瞥了一眼,见一众上房大臣俱在,心里不由更觉诧异,当下也不敢多想,忙叩首道:微臣孔毓圻恭请皇上圣安。

    到的这时,张鹏翮马齐等人也都揣摩出贞武召见衍圣公孔毓圻的目的了,都不由暗赞这主子心思慎密,孔家不仅地位尊崇,而且世代公爵,延绵不绝,即便是公主下嫁,也不辱没,而皇室与孔家联姻,这个率先垂范的号召力堪称巨大,天下的官绅士民必然争相仿效。

    见孔毓圻起身后前行几步准备跪奏,贞武才含笑道:免礼,赐座,赏茶。

    听闻赐座赏茶,孔毓圻不由瞥了一眼躬身肃立的五位上房大臣,微微犹豫,才谢恩落座。

    高进喜却是瞅准机会,躬身进来,禀报道:启禀皇上,辅国公塞勒奉国将军增寿户部尚噶敏图内务府总管海章刑部尚赖都礼部尚瓦而答等二十余人在外递牌子请见。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这些人动作倒不慢,这才多大会功夫,都赶进宫请罪来了,略一沉吟,他才看向张鹏翮马齐五人,道:这些人朕就不见了,由你们上房去处置,另外,着六部九卿议议,当众辱骂君父,该当何罪

    还要议罪马齐听的心里一跳,这主子可真不是善茬,这是要将此事当做把柄长期捏在手里他也不敢多想,忙躬身道:奴才等遵旨。

    听的当众辱骂君父,孔毓圻不由吓了一大跳,出了什么大事,那么多人当众辱骂贞武这主子虽说是新君,但手段惊人,登基不到一年就尽收了八旗兵权,都是些什么人,敢如此大胆

    待马齐等人躬身退出,贞武才看向孔毓圻,含笑道:今ri召钟在前来,有一事相商。

    一听这话,孔毓圻哪敢拿大,忙躬身道:皇上尽管吩咐,微臣必竭尽所能为皇上分忧。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也不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如今天下太平,朝廷年复一年开科取士,汉员ri趋增多,几与满蒙官员分庭抗礼,满汉之争亦越演越烈,为朝廷百年计,朕yu大力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卿家世代公爵,声名卓著,朕意yu与卿联姻,以为垂范,促进满汉联姻,卿意如何

    与皇室联姻孔毓圻听的一呆,贞武这是要孔府嫁女还是纳媳想到京师满人娶汉女为妻的情况并不少,若是孔府嫁女,垂范作用并不显著,他马上断定贞武这是想将公主下嫁孔府,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不过,他马上就愁了起来,公主下嫁,肯定只能嫁给嫡房,可他的嫡长子孔传铎今年已经四十有一,早已被康熙赐了二品冠服,也是下任衍圣公的继承人,嫡孙孔继濩也已娶妻生子,公主自然不能做妾,那能够娶公主的就唯有嫡重孙孔广棨了,不过,这个孔广棨如今才两岁,这如何联姻未完待续。。

第657章 反响激烈

    对于衍圣公的子嗣情况,贞武也仅仅只知道其嫡长子孔传铎的情况,毕竟是经过康熙封赏过的,但对于其孙辈情况,他就毫无所知了,由于事发突然,时间紧迫,他才急召孔毓圻觐见详细打探,此时见孔毓圻眉头微皱,他便约略猜到其嫡孙怕是已经大婚。

    稍稍沉吟,贞武才开口问道:钟在可有为难之处

    孔毓圻回过神来,忙赶紧离座起身,叩首道:皇上厚爱,微臣铭感五内,谨代孔家上下叩谢浩荡天恩。抬起身来,他才接着道:如今正值皇上挑选秀女,微臣即刻回曲阜挑选德貌双全的女子参选。

    见孔毓圻主动提出送选女子,贞武不由瞥了他一眼,含笑道:钟在的嫡孙已经成婚

    听的贞武直言相问,孔毓圻也不再犹豫,如实禀报道:回皇上,微臣嫡长孙孔继濩已经成婚,嫡重孙孔广棨业已两岁。

    嫡重孙都已经两岁了贞武不由微微一怔,不过,他很快便释然,这年头寿命普遍不长,结婚早,生子早,四十岁做爷爷,一点不稀奇,反而相当正常,只是如此一来,这事可就有点棘手。

    钟在起来坐下。贞武吩咐了一声,便端起茶盅缓缓啜了几口茶,皇室与孔府联姻既是垂范,也为造势,宣示朝廷推行满汉联姻的决心和力度,孔广棨才两岁,显然不是联姻的好对象,这年头死亡率极高,两岁的小孩根本不能保证顺利成人,再则,这效果也不明显。

    微微沉吟,他才问道:钟在孙辈中难道没有资质出众者

    听的这话,孔毓圻心里不由一沉,贞武这是想干预衍圣公的传承衍圣公这一称号历经宋金元明清,到他手中已经传承了二十二代,衍圣公爵位的传递,是严格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公主若是嫁的非是嫡子嫡孙,朝廷必然是要插手干预的,这岂不是破坏了衍圣公爵位的传承

    不过,公主下嫁,对孔家而言,又是极为荣耀之事,孔毓圻心里也清楚,贞武主动提出联姻,这是为了大力推广满汉联姻的需要,错过了这次机会,这种好事可能再难落到孔家头上,这可真叫他左右为难。

    虽是难以取舍,但孔毓圻也不敢多做权衡,略一沉吟,他便有了决断,立刻躬身道:回皇上,次孙继溥亦乃嫡出,年方十七,尚未大婚。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微微笑了笑,年已十七,尚未大婚,这是说已经订婚了孔毓圻既不明说,他也懒得追问,此事孔家自会处理好,他倒不在乎是否嫡长孙,衍圣公爵位他也无心插手,公主下嫁,还担心受委屈不成大不了多提携一下便是。

    点了点头,他才道:如此甚好,朕之公主尚在幼龄,饶郡王胤禟之长女静芳,年方十五,温婉灵秀,不骄不妒,温柔娴静,朕将其过继名下,赐婚继溥,钟在意下如何

    一听是饶郡王胤禟之长女,孔毓圻不由微觉失望,不过,饶郡王胤禟圣眷深隆,再则过继在贞武名下,便是公主身份,同样是尊荣无比,他忙起身道:皇上天高地厚之恩,言语不足以表微臣感激之情,唯益加忠心惕励,矢公矢慎,奋勉效力于朝廷。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赐婚一事,明日便要在京报刊载,孔府乃世代名门礼仪之家,不可因此招惹闲言,若有为难之处,尽可禀报于朕,京师宗室子弟甚众,朕断不至叫你为难,你先跪安吧。

    听的这话,孔毓圻登时不知如何感激,这下可真是两全其美了,他忙起身叩首道:皇上如此体恤,微臣实不知如何报答。说着便连连碰头叩首。

    却说张鹏翮马齐萧永藻嵩祝王掞等五人出了乾清宫,远远见到景运门一帮焦急不安的勋贵大臣之后,马齐便停下脚步,对着张鹏翮王掞二人微微一揖,道:皇上令上书房处置神武门之事,却又未明言该如何处置,不知诸位可有具体处置方案

    一听这话,张鹏翮王掞二人便知马齐这是嫌他俩人碍事,贞武并未明言对这些人该如何处置,只是着六部九卿对公然辱骂君父一事议罪量刑,显然只是要勒令这些人放弃满汉之争,这事由马齐他们出面说服自然是最好,他俩个汉大臣确实不便在旁。

    张鹏翮当下便微微一揖,直接说道:眼下压制满汉之争方是急务,咱们不妨分头行事,我与藻如先行出宫,这里之事,就烦劳诸位了。

    如此甚好。马齐微微一笑,待的他俩人先行离开,他便收敛了笑容,快步向景运门而去。

    景运门等着侯见的一众勋贵早就等的心慌意乱,见到马齐三人出来,忙都迎了上来,与三人匆匆见礼之后,辅国公塞勒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秀水,皇上召见尔等,可是为神武门一事

    马齐微微点了点头,扫了众人一眼,才含笑说道:诸位,皇上有旨,此事由上书房处理,宫中不得喧哗,还请诸位移步前往上书房详谈。

    一众勋贵听闻贞武将这事交由上书房处理,心里不由都是一松,不过,在听马齐说到要详谈,一个个心里不由又打起了鼓,看来贞武并无意轻易揭过此事。

    上书房并不十分宽敞,二十多名勋贵涌进来立时就挤的满满当当,除了几名品秩高的,身份尊贵的有位子坐,其他的就只能站着了,一见这情形,打杂的太监和上书房的书吏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能在上书房这等机要之地侍候供职的,都是机灵之辈,都知道不该听的,千万不能听,不该看的,千万不能看,否则下场就会很难看。

    马齐稳杌而坐,待众人都安静下来,他才扫了众人一眼,沉声说道:皇上已下旨,着六部九卿商议,当众辱骂君父,该定何罪

    听的这话,众人心里都是一紧,当众辱骂君父,这是大不敬之罪,轻则抄家革职革爵,重则坐斩,这罪名是明摆着的,根本无须议定,贞武此举是何用意

    就在众人暗自揣摩之时,马齐又接着说道:皇上召见我等,就说了一件事,平息满汉之争,消除满汉畛域,融合满汉,大力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

    众人一听,便明白过来,贞武这是欲以这件事情要挟他们放弃满汉之争,满汉之争是为争权夺利,此事却是关系到众人的身家性命和仕途前程,孰轻孰重,他们自然掂的清楚,至于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不过是为了防止满汉争端再起,众人也没当回事,满汉一体从顺治朝就喊起,喊了几十年,还不仍是老样子满汉联姻就更不用担心了,自古皆是养女攀高门,旗人女子如何肯下嫁汉人

    辅国公塞勒在众人中爵位最高,也最为年长,当下便开口道:满汉之争不利于朝局稳定,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乃是笼络汉人之国策,我等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此议,自当极力支持,诸位以为如何

    此时把柄捏在贞武手里,要打要杀全在贞武一念之间,而且还是名正言顺的,众人哪里还敢有什么异议,当下便是一片附和之声。

    见众人纷纷附和,马齐不由微微一笑,道:为大力促进满汉联姻,皇上已经下旨,汉女嫁与满人者,抬入夫家旗籍,旗女嫁与民人者,夫婿子女皆抬入相应各旗的汉军旗,另外,皇室可能与曲阜孔家联姻。

    一听这话,众人顿时就炸开了锅,立时就议论纷纷,贞武这次可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动真格的了这道谕旨一发,旗人女子立时就会变成香饽饽,就是底层的旗人女子也肯定被汉人的官绅士民疯狂迎娶的一般的旗人再想娶旗人女子为妻,只怕是千难万难,没办法,就只能娶汉人女子了,如此一来,旗人数量瞬间就会暴增

    相比于汉人,旗人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不论是入仕任职官缺司法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种种特权,突然一下将如此多的汉人抬入旗籍,自然会侵害到他们的本身的利益,做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当然不乐意。

    户部尚书噶敏图内务府总管海章刑部尚书赖都等都是贞武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心里有意见,却也都忍着没吭声,礼部尚书瓦而答却是直言不讳的说道:三位中堂大人为何不劝阻皇上旗人数量如此激增,内城如何安置的下八旗官学如何容得下兵额职位官缺本就极度缺乏,这岂不是火上浇油

    一见瓦而答带头发难,一众人立时纷纷附和:瓦大人此言甚是,内城如今本就人满为患,突然增加那么多人,如何安置的下

    大清这江山是咱们祖辈打下来的,仅凭联姻就能抬旗籍,让咱们情何以堪

    说白了,咱们旗人的威风来自何处若是人人都是旗人,这旗籍还有何用

    这话说的极是,不能如此便宜他们必须坚决反对。

    对,这是咱们的切身利益,必须坚决反对,法不责众,皇上还能把咱们都杀了不成

第658章 纠结的衍圣公

    听的法不责众,一众勋贵皆是精神一振,纷纷议论开来,上书房立刻便热闹的有若菜市场一般,见此情形,马齐不由微皱了皱眉头,侧首看了萧永藻嵩祝二人一眼。

    嵩祝是军伍出身,威信颇高,性情也相对直爽,当下便站起身来,扬声道:诸位,这是上书房,宫中不得喧哗,仔细违仪。

    听的这话,一众勋贵立时便安静下来,萧永藻扫了众人一眼,才含笑侃侃而道:诸位别只盯着眼前这丁点利益,大清如今正在快速扩张,兵额官缺亦将大幅增加,八旗官学自前年开始,便在逐步增加,如今京师的国子监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西学,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早已扩大一倍不止,诸位想必都未留意到吧。

    至于内城的人口,我不知人满为患是从何说起这几年,经海军禁卫新军天津军工作坊的不断抽调,特别是今年大批的人手被派遣去美洲,内城的人口已经急剧减少,便是再填补三五万旗人进来,也是相当的宽绰。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扩充八旗,丝毫不会侵害诸位的权益,诸位的风光和威风来自哪里不就是一呼百喏吗若是无人可用,又何来风光和威风可言

    听的这番话,一众勋贵不由半晌做声不得,这番话没有半点水分,而且体贴入微,京师的各类官学他们平日里极少留意,但官学扩建还是听说过的,而内城的人口这两年也确实是不断的外调,如此看来,这扩充八旗倒是完全的为他们着想。

    见众人不吭声,马齐接着道:朝廷马上又要推行非洲分封,美洲封国的规模亦会逐年扩大,各旗再不大规模补充人口,再过十年,你们将无人可用,再则,内城也不可能长期空置,旗人填补进来,总比民人填补进来要更安全吧

    更重要的一点,大清疆域如今正不断的拓展,旗人的规模不壮大,如何能够有效的统治皇上有吞吐天下之志,要创建一个亘古未有的大帝国,你们安享尊荣也就罢了,难不成还要从中作梗

    说的好随着话声,贞武一身常服走了进来,他是真不放心这些个勋贵,送走了孔毓圻,便赶过来看看情况,并且制止了太监的禀报。

    上书房内一众人等谁也没料到贞武会亲自过来,一愣之后,都忙不迭的起身,马蹄袖打的响成一片,规规矩矩的跪了一地,齐声道:奴才等恭请皇上圣安。

    都平身。贞武摆了摆手,才从容踱到就近的一张案桌后坐下,扫了众人一眼,他才开口道:创业难,守成更难,列祖列宗起于微末,尚能创下这万里江山,大清如今国力强盛,岂能安享其成,不思进取

    再则便是老生常谈,居安思危,大清目前虽然太平,但北有俄罗斯虎视眈眈,西有准噶尔蠢蠢欲动,更有欧洲各海上强国对我大清的富庶垂涎三尺,咱们岂能高枕无忧

    不论是远征欧洲还是分封美洲非洲,都是为了大清的强盛和稳定,朕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与俄罗斯欧洲,迟早必有一战,这也是朕急于扩充八旗规模的原因。另外,随着澳洲的开发美洲的分封,八旗兵额也急需扩张,不扩充八旗规模,兵从何来

    说到这里,贞武扫了众人一眼,放缓了语气道:我大清首重军功,诸臣工的爵位皆是世袭递减,想要晋爵,想要子弟封爵,想要世袭罔替的爵位,这是你们百年难逢的机会,朕希望你们能够好好把握。

    见贞武以爵位激励他们,一众勋贵登时都大为振奋,大清的爵位实在是太难得了,一般的王公勋贵晋爵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都是代代递减,即便是公爵,不出三代也就成了侯爵,要想晋爵,除非是立下大功,而最容易的便是军功了。

    辅国公塞勒立时便躬身道:奴才等必定尽心竭力,为国效力,不负皇上圣恩。

    马齐亦紧跟着道:皇上圣虑深远,未雨绸缪,赞画周详,必然四夷宾服,万国来朝,开创亘古未有之盛世。

    一见这情形,一众勋贵自然是不甘落后,纷纷奉承,上书房立时便是一片颂圣之词。

    朝廷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的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扬开来,贞武鼓励满汉联姻的举措,汉女嫁与满人者,抬入夫家旗籍,旗女嫁与民人者,夫婿子女皆抬入相应各旗的汉军旗,更是被传的沸沸扬扬。

    虽然都知道这消息的来源绝对可靠,京城的大小汉官仍然是将信将疑,汉人大规模抬籍的情形,仅仅只出现在大清入关之前和入关之初,入关前是大量的降兵入籍,入关之初则是满蒙勋贵大量圈地,不少无地农民被迫投充到勋贵名下,以包衣等情式入籍。

    在废除投充法之后,汉人抬籍的情形便十分罕见,基本都是因功勋姻戚抬旗,历经顺治康熙两代七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大清早已被视为正统,汉人抬入旗籍也逐步变成了一种殊荣,非有显著功勋,根本无法获此殊荣。

    当然,开后门抬籍的情况也并不鲜见,不过,那基本都是宗室勋贵为犒赏有功下属或者是纳妾所需,数量极少,外人根本不得闻知。

    如今突然传出,联姻便可抬旗籍,一众官员自然是将信将疑,以前千难万难的抬籍,一转眼竟然如此容易,着实是让人生疑,会不会是贞武一时的口误,又或者是误听这事情还是亲眼见到谕旨或者是京报刊载出来之后,才能确信。

    然而,接踵而来的一道消息立刻让他们对此事深信不疑,太仆寺街的衍圣公府传出消息,皇室与衍圣公府联姻,而且是公主下嫁衍圣公府

    这消息一传开,立刻就引起了轰动,曲阜孔家是孔圣人的后裔,全天下都知道孔家是汉人,皇室公主下嫁汉人,这可是大清从未有过之事,由此可见,朝廷推广满汉联姻的决心既然朝廷决心如此之大,那么,为促进满汉联姻而大规模抬籍也不是不可能,当今这位主子,可是以革新出名的。

    想清楚这点,京师一众大小汉员都纷纷开始考虑自家子女的婚事,到适婚年龄的要考虑,未到适婚年龄的也都准备提早成亲完婚,开什么玩笑,谁知道过几年又会是什么光景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了,如此大好机会,是坚决不容错过的。

    衍圣公府,孔毓圻却是毫无喜色,他进宫觐见,同意联姻之时,并不知道贞武的鼓励政策,回府听的管家告知外面的传闻,不由的暗暗叫苦,公主下嫁孔家,固然是荣耀无比,但若因此而把孔家抬入了旗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孔家做为上千年的世家巨族,虽然得益于祖宗余荫,但也有其生存之道,孔毓圻虽然乐意与皇室联姻,与朝中亲贵联姻,但要孔家抬入旗籍,他是极不愿意的,联姻是为了巩固孔家的地位,入旗籍,则是风险大于收益,一则有可能影响孔家的声誉,二则,改朝换代,可能因此而招致覆巢之灾。

    虽然心里极不愿意,但孔毓圻却不敢去找贞武,若是贞武一心要将孔家抬籍,贸然去解说,立时便是大祸,大清虽然尊崇孔孟,但孔家除了他北宗外,还有个南宗,这事必须谨慎处之。

    默然半晌,他才沉声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见孔毓圻神情不对,管家一直小心翼翼的侯在门外,听的发问,他微愣了下,才恭声道:回公爷,已过了申时四刻。

    孔毓圻点了点头,便吩咐道:备轿,去廉亲王府。

    去廉亲王府管家不由微微一愣,衍圣公历来不问政事,日常极少与宗室往来的,他忙躬身道:还请公爷示下,是乘官轿,还是。

    略一沉吟,孔毓圻才沉声道。二人抬,青布小轿。

    廉亲王府。

    胤禩回府刚刚稍事洗漱,还未及坐下喝口凉茶,太监四喜子便匆匆进来禀报道:王爷,衍圣公孔毓圻在外求见。

    胤禩听的不由一愣,今日刚刚传出皇室与衍圣公府联姻,而且是公主下嫁曲阜孔家,这衍圣公孔毓圻怎得就巴巴上门求见一转念,他便猜到孔毓圻定然是不愿意抬籍,这事情可不好插手,毕竟不清楚贞武心里是如何想的。

    不过,衍圣公地位尊崇,不见是极不妥当的,稍一沉吟,他才吩咐道:开中门,迎接衍圣公。

    喳。四喜子躬身应道,起身才道:王爷,衍圣公是乘的二人抬青布小轿而来。

    胤禩点了点头,却未做声,站起身淡淡的吩咐了一句,更衣。一见这情形,四喜子忙躬身退了下去,立刻吩咐下人大开中门。

    孔毓圻的二人抬小轿在廉亲王府大门前落轿,出得轿来,一见廉亲王府中门大开,廉亲王胤禩带着人在门口恭迎,他不由暗暗苦笑,暗忖这趟怕是白跑了。

第659章 新党

    将衍圣公孔毓圻迎入府中,胤禩便直接将其迎入银安殿,银安殿是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重要节日时方打开,主要是起到礼仪隆重的作用,胤禩开中门,启用银安殿,可说是对孔毓圻礼遇到了极点,当然,衍圣公地位尊崇,身份尊贵,也完全当得起。

    两人叙礼落座之后,胤禩便含笑道:公主下嫁衍圣公府,乃国朝首例,实为难得之殊荣,本王恭贺衍圣公。

    天恩浩荡,孔家合府上下倍感荣焉。孔毓圻朝北拱手一揖,便主动说道:廉亲王尚不知是哪位公主吧是饶郡王的长女。

    是老九的长女下嫁孔家胤禩不由微微一怔,转念便已明白过来,老十四的长女如今才十岁,不可能马上大婚,而与孔家联姻是为了促进满汉联姻,自然是不宜拖延太长时间,而孔毓圻之所以找到自己门下,想来也是知道自己与老九的关系,算准了自己不会袖手旁观。

    端的是好算计,微一沉吟,他便含笑道:如此更要恭贺衍圣公,一门亲结了两亲家,九弟深谙经济之道,圣眷深隆,晋封亲王只是迟早的事。

    孔毓圻早就听闻这位八贤王的厉害,知道如此说下去,聊到明日,也是无济于事,当下便直言不讳的说道:今番登府拜访,实有一事相求,还望廉亲王施以援手。说完,他瞥了胤禩一眼,才接着道:能否请廉亲王明日一早进宫,恳请皇上在谕旨中注明,迎娶公主的乃是孔家嫡房次孙。

    胤禩听的不由暗笑,这孔毓圻的算盘倒是打的精,衍圣公爵位的传承,历来皆是嫡长房嫡长孙,这一注明,等于是逼着贞武公开声明,朝廷不插手衍圣公爵位的传承,而且孔家嫡次孙一脉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抬籍入旗。

    只是贞武会如此好说话吗胤禩眉头不由微微一皱,按理,贞武不存在逼迫孔家抬籍入旗,孔家乃是万世道统之宗,抬籍入旗将会引发什么后果天下的官绅士民会是何反应这事还真说不准,没把握的事情,贞武岂会如此草率不过,世事无绝对,贞武的想法历来与众不同,谁知道他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

    略微思忖,胤禩才开口道:此事,本王只能帮着去探探皇上口风。

    见胤禩一口应承下来,孔毓圻不由大喜,他来此的目的亦就是指望胤禩能够帮忙探探口风,以便再寻思对策,当下他便起身一揖,道:素闻廉亲王重情重义,果然是言下无虚,此番援手之恩,孔家必铭记于心。

    次日,早朝之后,回到乾清宫西暖阁,贞武便吩咐更衣,虽然是早晨,但袍褂齐整的端坐近一个时辰,还是闷热的慌。

    高进喜与几个小太监帮着除下龙袍,见贞武后背微微见汗,便躬身请示道:皇上,是否沐浴后再更衣

    贞武微微摇了摇头,道:不必,命人备轿,准备起驾回畅春园,夏日里,还是畅春园住着清爽。微微沉吟,他又接着吩咐道:秀女的复选也移到畅春园。

    喳,奴才这就去传旨。高进喜说着便躬身退了出去,转眼间,他又匆匆赶进来禀报道:启禀皇上,廉亲王胤禩在外递牌子求见。

    老八有什么事难道是为满汉联姻贞武也没多想,便吩咐道:宣他进来。

    待胤禩进来请安见礼后,贞武便摆了摆手道:八哥无须多礼,赐座,赏茶。

    一路进来,胤禩便见太监在准备步舆,心知贞武是准备返回畅春园,谢恩落座后,他便谨慎的试探道:皇上,本朝入关以来,对衍圣公一族礼遇优渥,公主下嫁孔府,不仅是千古佳话,也是昭显本朝尊孔崇儒,尊师重道之意。

    贞武瞥了他一眼,含笑道:八哥有话尽管直言。

    回皇上。胤禩微微躬身道:衍圣公孔毓圻昨日到微臣府上,恳请皇上能在谕旨中能注明迎娶公主者乃是孔府嫡次孙。

    贞武一听便明白过来,孔毓圻这是担心自己插手衍圣公的传承,将衍圣公一脉变相抬籍入旗,他不由微微一笑,道:八哥对此是何看法

    难道贞武真的有意将衍圣公一脉抬籍入旗这事祸福难料,极有可能引起天下士子的反感,稍一沉吟,胤禩才斟酌着道:回皇上,先圣为万世道统之宗,衍圣公一族亦是天下读书人之楷模,微臣窃以为,朝廷不宜将衍圣公一脉抬籍入旗。

    贞武微微颌首道:衍圣公一脉抬籍入旗于朝廷并无益处,徒惹笑谈,朕也无意干涉衍圣公传承,谕旨发往京报,朕已经言明公主所嫁乃是孔家嫡次孙,八哥现如今才来,京报怕是已经出刊了。

    听的这话,胤禩心里不由一松,他不是不知道京报今日出刊,这事并非是要贞武改口,如果能够追补声明,效果更佳,孔毓圻应该也是存着这份心思,这点小心思自然不能明说,他忙躬身道:微臣惭愧,险些误了事。

    稍一沉吟,贞武便转了话题,满汉联姻,昨日应该就传开了罢,内城是何反应

    对于这事,胤禩早料到贞武会问,当下便道:回皇上,如今旗民的生计不愁,大规模抬籍,宗室勋贵是极力赞成的,此举对他们可谓是有益无害,但对普通旗人而言,还是稍有微词,旗人数量增加在无形中加大了他们当差,入仕的压力。

    对于满汉联姻,你是何看法贞武饶有兴致的问道。

    微微沉吟,胤禩才道:满汉联姻既能平息满汉之争,也能收揽汉员人心,还可扩大八旗规模,实是一举数得,不过,臣窃以为此事也有弊端。说到这里,他不由瞥了下贞武的脸色。

    贞武微笑着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八哥心里有想法,直言便是,无须顾忌。

    胤禩点了点头,才沉声道:皇上,朝廷极力促进满汉联姻,势必也促成朝中满汉大员相互联姻,如今又正值选秀女之时,再加上皇上御级登基不久,种种情形相结合,朝中极易形成新的朋党。

    贞武极为赞赏的看了胤禩一眼,心中大为欣慰,老八能够及时提醒自己留意这点,也不枉自己千方百计的争取他,由此亦足见他确实是再无异心,当下他便含笑道:八哥此言可谓是老成谋国之言。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朋党祸国,人尽皆知,然自汉唐以来,历朝历代,党争皆屡屡不绝,朕又何能独免朋党祸国,为害甚烈,然于结党之初,却无碍大局,眼下,满汉之争才是朕的心头大患,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务之急是先促进满汉联姻,彻底消除满汉之争,他们要结党,且由着他们。

    见贞武早有预见,胤禩心里不由微微松了口气,略一沉吟,他便鼓起勇气道:皇上,一直以来,微臣皆是呆在京师,不悉民间疾苦,不谙地方情弊,微臣恳请能去南洋或是两广云贵稍加历练。

    老八想出京这可真是出乎贞武的意料之外,微微一怔,他便明白过来,胤禩这是要以此来彻底的的解散八党,如今老十呆在顺义大营练兵,老九在天津军工作坊,若是老八再出京,八党便是群龙无首,值此朝中新党初成之时,八党立时便会烟消云散,不得不说,老八这个时机选的很好。

    不过,如今朝局刚刚稳定下来,若是此时将老八打发出京,必然引起宗室勋贵的恐慌,连带一众兄弟也会心寒,默然半晌,贞武才开口道:八哥的心意,朕明白,不过,出京就不必了,朝堂之上,永远不可能消除权利纷争,有纷争自然就会有朋党,这是无可避免之事。

    八哥也无须为此不安,与其将八党解散,不如留存以为牵制,只是必须去芜存菁,削减规模,以免刺激新党势大。

    听的这番话,胤禩亦是大为诧异,他是真没料想到贞武对党争看的如此淡然,自贞武登基以来,八党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这不是他想解散就能够解散掉的,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即便是他想撒手,下面的人也不愿意,这一年来,他一直担心贞武对八党进行清洗,一直是低调行事,小心翼翼的削减八党的实力。

    如今贞武明确表态不清洗八党,只是让他慢慢削减,他顿觉浑身轻松,忙躬身道:皇上如天之仁,体恤臣属

    贞武摆了摆手,微微笑道:没有外人,八哥不必谨守奏对格局,随意点好。说着,他便站起身来,闲适的踱了几步,才道:新井君美离京已经两个多月了,日本方面一直未有消息传来,八哥对此是何看法

    提到日本,胤禩心情轻松许多,略微沉吟,便道:皇上,日本孤悬海外,千年来,除了元蒙曾两次东征外,再无人侵其本土,此番要他们割让横贺,他们必然难以权衡,迟迟定不下来,亦在情理之中,年羹尧出使日本册封,算算日子,近期也该返回了,他定会带回日本的详细情形。

第660章 对比

    有关朝廷大力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公主下嫁孔府的消息昨日便已在内城传的沸沸扬扬,尽管是小道消息,但是大多数人却都是深信不疑,因为公主下嫁孔府,事关天家,没人敢胡乱造谣,而满汉联姻,也并非是朝廷首次倡议。

    尽管深信不疑,但不见谕旨,众人也不敢尽信,不过,所有人都清楚,如此大事,京报定然会及时刊载,一大早,内城的大小汉官以及民人也就是汉人富商缙绅便都纷纷遣人上街等候京报发卖,毕竟满汉联姻,最受益的就他们,他们自然也是最关心此事的。

    内城虽然名义上是满城,居住的都是旗人,但实际上也有许多民人居住在内城,大清入关时制定的分城而居的制度可以说从来就未得到彻底的执行,最基本的一点便是,内城如此庞大的人口,没有商家,可说是无法生存下去。

    因此,从一开始,内城便设立了上百个宫市,允许外城的商贩进城赶庙,内城的庙会可谓是日日不绝,到了康熙年间,随着统治的巩固以及天下承平日久,朝廷对内外城的管理已是大为松懈,不少商人开始在内城从生计艰难的旗人手里长租房屋。

    为什么是长租,而不是买卖因为旗产是朝廷明文规定不允许买卖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买卖,双方便借长租之名,行产权转让之实。

    而朝廷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是希望繁荣商业,增添京师的繁华,另一方面,内城旗人确实需要商家,且商人们的店面毕竟是花钱长租来的,予以褫夺,定会民怨四起。

    如此一来,内城的民人也就越来越多,有钱的大小汉员为免奔波之苦亦是纷纷在内城租房,富商巨贾,殷实缙绅也都纷纷迁入内城,一则安全,二则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满蒙勋贵,权钱勾结好发财,这是千古不易之至理,稍有家资的商人谁个不知

    随着大量富商巨贾的涌入,内城亦空前繁华起来,不仅是商号林立,各类市场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各类戏院会所客栈亦相继涌入,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旗人开始流向外城,朝廷于康熙三十年,在朝阳门外修了两千间官房,供八旗居住,八旗出城亦自此开始。

    历经数十年下来,京师虽然还有内外城之分,但是旗民早已杂居,不独内城如此,就连戒备森严的皇城也被民人商家逐步渗透,分城而居早已成为一纸空文。

    且说兜售京报的报童一上街,立刻就被等候的心焦的一众人等团团围住,转眼间,京报便被抢售一空,京师内外城的大小茶楼此时也都是暴满,满汉联姻,实则便是旗民通婚,事关满汉各阶层的切身利益,京师上下,可谓是人人关心。

    当贞武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鼓励满汉通婚的措施和皇室与孔府联姻的谕旨被一一大声宣读出来,京师的大小茶楼皆是一片沸腾,继而,一众茶客纷纷结账走人,忙着去托请媒人提亲,三年一度的选秀女初选刚刚结束,正是提亲的大好时机,这道谕旨一出,谁都清楚,消息一传开,旗人女子立马就成了香饽饽,拖延的半日,说不定就无亲可提。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这上门提亲自然不能少了媒人,京师跑媒的这一下可火了,家家门口皆是络绎不绝上门请媒说亲的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坐着二人抬小轿的媒人穿梭不停,见此情形,京师的一众商家亦是坐地起价,但凡与说媒提亲沾上边的东西皆是一路提价。

    初选被淘汰的一众旗人秀女家里登时也热闹起来,媒人来往不断,家家户户皆是应接不暇,不过,奇货可居的道理谁家不知,再说,养女攀高门,谁家不想为女儿找个好归宿,因此任凭媒人说破了嘴,大多数旗人都是死咬着不松口,待价而沽。

    崇文门大街,天宝轩茶楼,二楼。

    衍圣公孔毓圻一身便服依窗而坐,悠闲的品着茶,看着大街上来来往往为生计而奔波的人群,他在看到京报之后,便彻底的松懈下来,不过,他仍是有些在意士绅对孔家与皇室联姻的态度,因此便微服来到茶楼,听听京师士绅对此事是何反应,会有何议论

    茶楼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都忙着回家去托媒提亲或者是回家商议去了,留在茶楼的多是些上了年纪,不再揽事的老人以及一些无所事事的闲人。虽然茶楼有些冷清,但孔毓圻并无离去的意思,他清楚,用不了多长时间,茶楼就会热闹起来的,京城的闲人多,如此盛事,定会引发广泛的热议。

    一壶茶才喝到一半,他便听的一声轻叹,刚刚在他旁一张桌子落座的一位老头满是感慨的道:这世道可真是变了,世风日下啊。

    三爷,这不挺好的吗,何以有此感慨陪同他前来的中年人一边给他沏茶,一边小心翼翼的说道。

    什么叫挺好的老人不屑的道,端起茶盅用杯盖拨了拨茶叶,他才放下茶盅,缓声说道:元明之时,百姓听闻选宫女,便兴起了拉郎配,顺治四年,京师讹传朝廷要选秀女,结果京师及周围府县城镇,有女在家者俱惊慌无措,再次上演拉郎配。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顺治五年,朝廷传出满汉联姻的风声,风声传出当天,京师内外,有女之家,皆是焦急万分,不论贫富,将就成亲,早说暮成,不必三杯水酒,只用一鼓一笛,甚至良贱不拘,时刻不限,从早至暮,从暮达旦,遍地皆然。

    时人感慨,一封丹诏未为真,三杯淡酒便成亲。夜来明月楼头望,只有嫦娥未嫁人。

    那中年人皱着眉头说道:三爷,这些陈谷子烂芝麻,还提它做什

    那说近点的。老人斯条慢理的啜了口茶,才道:康熙三十一年,距今不过二十余年,当时谣传朝廷将有如汉制选侍之举民间选美入宫,举国若狂,不论城乡,有女之家,婚配者纷纷,无论年齿,不择门第,朝传庚帖,晚即成婚,傧相乐工,奔走不暇,你那时已经知事,对此应该还有印象吧

    那中年人看了四周一眼,才道:三爷,那是谣传选秀入宫,与如今的满汉联姻何干再说了,时移势易,情势使然嘛。

    所以才说世风日下。老头冷冷的道:顺治五年,朝廷倡议满汉联姻,是什么光景,如今又是何光景上门提亲者,趋之若鹜,可谓是截然不同以前是避之唯恐不及,如今是主动上门。

    三爷,这岂不说明满汉联姻乃是顺应民心之举嘛。那中年人一边继茶,一边娓娓说道:三爷,您老常说,中庸之道是处事之根本,我看满汉联姻便是暗合中庸之道,满汉势如水火非是朝廷之福,更非百姓之福,满汉联姻是大势所趋,当今圣上如此不惜血本的鼓励满汉联姻,所为何来不就是图个满汉一体天下一家,江山永固

    而天下士绅百姓图的又是什么无非是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由此观之,满汉联姻实是上利朝廷,下合民心,三爷何必总与顺治爷时期相比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那时节,满汉之间既惧且疑,何敢联姻

    茶楼掌柜此时却是匆匆赶了过来,拱手一揖,满脸堆笑道:三爷徐爷,二位可是按老规矩上

    那被称做徐爷的中年人拱手还了一礼,起身笑道:岂敢有劳张掌柜亲自过问。

    张掌柜轻笑道:二位爷可是贵客,小的巴结还怕找不到机会呢。说着话,他便冲着孔毓圻的方向微微摆了摆头。

    那人瞥了一眼一大把年纪的孔毓圻一眼,不以为意的轻笑道:张掌柜可真是小心,行,老规矩上吧。

    孔毓圻却是听的意犹未尽,这个中年人不仅说话大胆,而且颇有见地,见二人转了话题,他便转身正对二人,微微一揖,含笑道:二位言谈予人耳目一新,不知对皇室与孔府联姻一事,有何高见

    那老头瞥了孔毓圻一眼,便自顾喝茶,那被称做徐爷的中年人却是含笑还了一礼,道:老先生谬赞,不过是一点愚见而已。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公主下嫁孔府,不过是朝廷为促进满汉联姻的垂范之举,顺带昭示朝廷尊孔崇孟,尊师重道之意,不过

    稍一迟疑,他才接着道:孔家乃是先圣后裔,国朝虽对孔家礼遇优渥,却是养之以禄,而不任之以事,不独国朝,实则历朝皆是如此,窃以为,联姻可,抬籍入旗却甚为不妥,即便不是嫡长孙,也极易遭天下士子非议。

    孔毓圻听的不由一愣,不是嫡长孙一脉,都会遭受非议可皇室主动与孔家联姻,为的便是垂范天下,若是请辞抬籍,那是什么后果

第661章 选秀革新

    见孔毓圻有些微微发愣的神情,那被称做徐爷的中年人亦不再多言,低头啜茶,那老头却是轻声咕哝着道:孔家先降闯戝,俟其事败,又率先进初进表文于满洲,毫无气节可言,如今又抬籍入旗,叫天下士子用哪只眼看文圣后裔

    老头这话说的虽轻,但孔毓圻却是听的清清楚楚,心里不由又羞又恼,但他涵养极好,脸上未带出丝毫怒色,来茶楼之前,他就早有预料,会有难以入耳之言,既有心里准备,他自然也就能够泰然处之。

    三爷这话可是有失偏颇。中年人微微笑道:举凡大家世族,皆有其生存之道,孔家能迭经朝代更替,屹立不倒,传承千古,自有其处世原则,岂能一味苛求,窃以为,孔家能够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便是天下士子最大的福分,何必事事苛求

    听的这话,孔毓圻顿觉全身舒坦,对这位中年人亦是刮目相看,能有如此见识和胸襟,此子定会大有出息,天下士子要都能如此旷达宽厚,不仅是国家之福,也是孔府之福,略一沉吟,他才含笑道:阁下如此通泰,适才又何以说孔家支脉抬籍不妥愿闻其详。

    那人瞥了孔毓圻一眼,含笑道:老先生倒是好兴致。略微一顿,他才侃侃而道:自世祖章皇帝顺治爷太上皇康熙爷亲往曲阜举行视学释奠大典之后,孔家所受的礼遇与尊崇已是超越了前明,可谓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主下嫁亦不过是锦上添花,旁支抬籍入旗犹如画蛇添足,有害无益,则自然不妥。

    孔毓圻听的暗暗点头,大清朝廷沿袭前明,对于孔家历来是养之以禄,而不任之以事,不能出仕,抬籍又有何益抬籍入旗对于其他家族而言,或许是荣耀无比,于孔家却是食之无味的鸡肋,若因此招惹骂名,实是得不偿失。

    想到这里,他眉头不由微微皱了一下,如何才能让贞武放弃对孔家的抬籍这可真是件棘手之事为抬籍之事,三番两次烦扰贞武,必然引起他反感,此事既不能急,也必须善加诱导,让贞武主动提及才行。

    京师内城虽然一片忙碌,但跑媒的却主要都集中在南北两城区,东西两城区虽然也能不时看到跑媒的身影,但大都是出入小街窄巷的下层旗人家里,迫不及待的忙着托媒提亲的大都是京师一般的小官小吏以及家境富足的富商缙绅,他们贪图的只是抬籍入旗,给子孙图谋一个出身和入仕的机会,提亲的目标自然也就是底层旗人的寒门小户,可谓是饥不择食。

    而中等官员和巨商富贾则仍是要讲究门当户对,不仅要考虑利益,还要考虑脸面,岂会轻率的上门提亲,内城东西两城区居住的多是朝中大员和勋贵,这里更是静悄悄的,丝毫未受影响,一众满汉大员及勋贵心里都清楚,贞武大力推行满汉一体,倡议满汉联姻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满汉之争,但满汉隔阂已久,岂是一道倡议满汉联姻的谕旨就能握手言和,相互联姻的

    一众满蒙大员及勋贵如今关心的不是联姻,他们关心是选秀女的结果,这才是关系到他们家族兴衰的大事,至于联姻,得等到选秀女落幕之后,才会考虑,对他们而言,联姻可不是等闲事,同样是一场博弈,必须得多方权衡,思虑周详。

    畅春园,澹宁居,前殿。

    包福全心神不安的侯在殿外,贞武返回畅春园后,洗漱更衣都是高进喜等几个小太监侍候,这让他心里大为忐忑,他知道贞武这是对选秀女的引阅太监不满意,可这事跟他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不过是收了点孝敬而已,这可是常规孝敬,那些个引阅太监多是宫中的首领太监,他可没胡乱插手,贞武若是迁怒到他身上,那可真是冤得慌。

    心里正自七上八下的胡思乱想,突然听的里面贞武吩咐道:包福全,将昨日送来的密折呈上来。

    听的这吩咐,包福全心里一喜,忙躬身应了一句,便脚步轻快的赶往配殿去抱密折匣子,他清楚贞武的秉性,若是真的要发作他,根本不会给他接近的机会。

    抱着密折匣子步入殿中,包福全也不敢偷觑贞武的脸色,径直将见个匣子放在御案上,便躬身垂立一旁,见这情形,高进喜等几个小太监忙不言声的躬身退了出去,贞武随手翻看了一下几个密折匣子,见没有江南山西陕西的,也没有赵申乔的,便搁置在一边,瞥了包福全一眼,沉声道:那些个引阅太监是怎么回事

    包福全早有准备,一听这话,立刻就跪了下去,叩首道:回皇上,引阅太监历来皆是各宫的首领太监充任,经验丰富,奴才亦不知此番选秀女,何以会出如此大的漏子。

    听他将各宫两字咬的较重,贞武脸色不由有些难看,难道是皇后和妃嫔们在后面捣鬼微微沉吟,他才问道:历来选秀女都是这情形

    包福全虽然没有做过引阅太监,但在他这个位分上,宫中的猫腻,他不知道的还真不多,略一沉吟,他便回道:回皇上,历来选秀女皆是重门第,重品德,容貌尚在其次,寒门小户出身的女子与世家豪门的差距是极明显的,这其中有出于后宫安宁的考虑。

    听的这话,贞武脸色稍稍和缓了些,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却也有失偏颇,寒门小户出身的未必就没有知书达理的,大家子女也未必尽是好的,岂不闻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微微沉吟,他才道:复看秀女,你安排些得力的人手细心观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朕亦不例外。

    一听这话,包福全登时大为欣喜,这可是个肥缺,选秀女的流程复杂繁琐,即便是留牌子之后,也不是马上就进宫的,要经过多次的复看,皇上留牌子的,也是如此,经屡屡复看合格的,则通过最后一道考核留宫住宿,最后能够进宫的,都是在留宫住宿的秀女中产生。

    这一层层的考核都是太监捞好处的大好机会,虽说不敢象以往那样大捞特捞,但是份内的孝敬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不过,包福全却是丝毫不敢露出一点喜色,忙躬身道:喳,奴才遵旨,必定勤谨奉差。

    贞武点了点头,道:另外,选秀女的有些规矩也该改改,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不予参加阅选,秀女年龄定在十四至十七岁,凡是参加阅选,一年内未被选进宫者,不论是否留牌子或是记名,皆允许自由婚嫁,着为永例,此次选秀女亦不例外。

    连选秀女也要革新包福全不由微微一愣,略微迟疑,才叩首道:喳,奴才马上去宣旨。说完,便躬身而立,等候贞武书写,这道圣旨是针对选秀女的,而且着为永例,自然不可能去传口谕。

    贞武瞥了他一眼,知道他为何迟疑,太监不得干政,他也不屑解释,所有八旗女子皆须参加阅选之后才能婚嫁,他将秀女年龄增加一岁,无异于将婚嫁的年龄增加了一岁,实则按他本意,是想将秀女年龄定在十五至十八岁,不过,这年头早婚已是普遍现象,贸然推迟两岁,反而不会引起跟风,甚至可能抱怨四起。

    早婚可不是好现象,十四五岁的女子生孩子是件很恐怖的事情,纯粹是在拼命,不知道有多少女子死在难产上,这对大清而言,实是极大的的损失,他必须以身作则,延缓女子结婚的年龄。

    人口对大清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相比于欧洲,大清最大的优势便在于人口,海外扩张,没有人口去填补占领地,就很有可能是给他人做嫁衣,这种白费劲的事情,他可不想做,海外扩张的领地,必须得让汉人占绝大多数,否则就毫无意义。

    微微沉吟,贞武才道:包衣三旗的秀女选阅也就在这几日,其年龄亦循八旗秀女例,年龄太小也做不了什么事。说着,便提笔写下这道圣旨,用印之后,他才抬起头,道:马上遣人去内务府和户部宣旨。

    喳。包福全忙躬身应道。

    选秀女历经数十年,早已形成了制度,谁也未料到贞武首次选秀女便做出了如此大的改动,这道谕旨一经传开,立时褒贬不一,家中女子刚好十三岁的自然是颇觉扫兴,毕竟这次选秀女的机会实在是太好了,缓上三年,晋位的机会可就小远了,再则,秀女的年龄增大一岁,直接就影响到八旗子弟的成亲年龄,抱怨的人自然也不少。

    但大多数人对此改动还是极力称颂的,按惯例,选中记名的秀女,在记名期内一般为五年不许私相聘嫁,若是久不复选,而记名期已过,那么,这样的女子只得终身不嫁了。

    贞武这一改动,可谓是一大善举。

第662章 伴君如伴虎

    次日一早,畅春园大西门。

    百余名待引阅的秀女静静的等候着,这只是镶黄正黄两旗的秀女,按惯例,帝后阅选秀女,每日只看两旗,这一则固然是担忧影响国事,二则也是防范审美疲劳,宫禁之地是严禁喧哗的,秀女们旁边是为数不少的禁卫官员太监和宫中的教习嬷嬷,气氛森严,秀女们别说是喧哗,交头接耳都不敢,再则,举止端庄,气度沉稳也是秀女必备的品质,她们可不想还未进宫门便给太监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辰时四刻刚过,太监高进喜便匆匆赶到大西门,扬声道:皇上有旨,在凝春堂阅选秀女。

    一听皇上已经定下阅选地点,一众引阅太监和教习嬷嬷立刻忙碌起来,将众秀女按满蒙汉的秩序分排好,在内监的带领下,依次鱼贯而入,径往凝春堂而去。

    引阅太监之一,承乾宫首领太监王福顺急步追上高进喜,陪着笑脸试探着道:高公公,皇上今日心情可好

    奴才岂当得王首领如此称呼。高进喜嘴上说的客气,脚下的步子却丝毫没有放缓。

    见高进喜脚步不停,王福顺亦只好加快步子跟随着,也没心思计较高进喜的无礼,前日贞武在神武门微服查看落选秀女,不仅发作了一帮勋贵子弟,还留了不少秀女的牌子,一众引阅太监虽然一直未受惩处,但人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寝食难安,不知道贞武会如何惩处他们,遇上高进喜这个贞武身边较受宠的太监,他自然希望能从他口中套点口风。

    见高进喜一副爱理不理的摸样,王福顺继续陪笑奉承道:高公公说笑了,如今宫中谁不知道高公公您是皇上身边一等一的红人,日后还指望高公公多多关照一二。说着,他抬头张望了一下,低声道:高公公,能否借一步说话

    听的这话,高进喜脚步微微放缓了点,他并不清楚贞武会如何惩处这些个引阅太监,况且,就是贞武要大力惩处,他眼前也不宜得罪这些个引阅太监,选秀女这才算是刚刚开始呢,事情办砸了,他也跟着讨不了好。

    当下,他便微微笑道:差事在身,可不敢怠慢,王首领,也甭说小的不讲交情,包大总管说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王福顺听的眉头不由微微一皱,贞武在神武门外点名留牌子的都是美女,这事他早就知道,自然也揣摩的出贞武选秀女的标准,这话说了岂不等于没说,不过一转念,他就会过意来,贞武既然刻意点出了选秀女的侧重点,也就等于是给了他们将功补过的机会,他忙欣喜的道:高公公点拨之恩,日后必有重报。

    凝春堂,当第一队六名秀女在门外站好之后,贞武和皇后完颜海若才走进凝春堂,包福全及一众太监宫女则小心的跟随于后,落座之后,贞武便扫了一眼门外的五名秀女。

    秀女选阅,按例皆须身着旗装,旗装宽大,只能粗略看出身材胖瘦以及身高和容貌,好在旗人女子不允许缠足,若依民间的看人先看脚的习俗,这根本就没法选了。

    略微打量,贞武便微微点了点头,一排六名秀女虽然都不咋的,但高矮胖瘦齐全,脸型亦是各不相同,看来,几个太监是下了番心思的,这是想摸清楚他的喜好,不过,离着七八步远,看的不是太真切,略一沉吟,他便站起身道:将椅子挪到门口,如此远,岂不成了雾里看花

    听的这话,包福全不由一愣,自顺治爷首创选秀女以来,已经六十余载,早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的规矩,选阅秀女时,帝后应该距离多远,也是有规矩的,他不由求助的看向尚安坐在御椅上的皇后。

    海若略微一愣之后,便微微一笑,不言声的站起身来,缓缓走到贞武身旁,贞武回头冲她微微笑了笑,也不多言,见这情形,包福全哪里还敢迟疑,忙使了个眼色,众太监宫女齐动手,七手八脚的将御椅挪到贞武海若站立之处。

    离的近了,贞武便看出几个秀女都是精心装扮过的,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待太监唱名,他便开口道:让她们分别侧面背面对朕。

    历来背对帝皇皆被视为大不敬,听的这话,包福全忙跪上前道:皇上,这如何使得

    贞武不以为意的道:既是选阅,自然要全方位的看,无妨,照办便是。

    奴才遵旨。包福全只得躬身道。

    随着秀女们的侧转后转,贞武总算是找到了一点选秀的感觉,只可惜旗装太大,虽然转去转来,也无法判断出三围来,更看不到腿,若是能够让她们穿泳装就好了,这想法他也仅只敢想想,别说是穿泳装了,就是让她们穿紧身衣,一顶荒淫无道的帽子怕就会扣下来。

    略微看了片刻,他才微微摇了摇头,摆了摆手,一见这情形,唱名太监连忙唱名赐花,将几名秀女打发出去,贞武略微沉吟,便吩咐道:传朕旨意,侯选阅秀女不得装扮,一律素颜。

    喳,奴才遵旨。包福全忙躬身道,心里却是暗暗叫苦,传承了数十年的选秀女的规矩,到了这主子手里,竟然会有如此多的不满他要知道贞武还是满腹的委屈,就不知会是何想法了

    一连看了十队,贞武竟是一个也没看上眼,这下皇后海若倒是急了起来,这十队秀女也有几个容貌过得去的,贞武竟然一个都未留牌子,她原本还担心贞武选的太多,却未料到贞武的眼界如此之高。

    沉吟了片刻,海若才柔声道:皇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皇上皇嗣稀薄,还该多为江山社稷着想,再则,这些个秀女都是镶黄正黄两旗的,皇上好歹也选几个,慢慢再撂牌子,否则两旗的面子可就丢尽了。

    听的这话,贞武不微微笑了笑,所谓慢慢撂牌子,不过是托词,照顾两黄旗的体面也是托词,提醒他注意笼络两黄旗的官员才是海若的真实意图,毕竟两黄旗是由他亲领,按礼是应该稍加照顾的。

    按理,他身为新君,对自己亲领的上三旗确实应该稍加照拂,但是他现在已经尽收八旗的兵权,当务之急,他是要极力融合上三旗与下五旗,如果在选秀女一事上再照拂上三旗,必然会让下五旗的勋贵有被冷落的感受。

    当然,这些事情,贞武不好也不想给海若细细解说,一则是恪于祖训,后宫不得干政,二则,海若的性子偏于恬淡,对朝务也从不关心,三言两语难以解说清楚。

    最主要的,这可是给他自个选老婆,自然要挑剔一点,总不能睡了两晚,就丢在一边,那还不如不选进宫,这些个秀女大多年龄偏小,好多还是孩子,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他实在提不起兴趣,当然,美女胚子自是另当别论,美女养成计划,他不介意尝试一下。

    稍稍沉吟,贞武才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朕心中有数。

    见皇后海若着急,包福全心里自然也急,忙对门外的高进喜使了个眼色,高进喜连忙就溜出了院子,几个引阅太监见他出来,忙都迎了上来,还不及开口逢迎,高进喜已是拱手团团一揖,道:诸位首领,十队了,皇上一块牌子也没留,皇后都已经着急了。

    王福顺忙笑着回礼道:高公公甭急,这叫先抑后扬,前面都是资质一般,年龄偏幼的。

    先抑后扬高进喜狐疑的瞅了他一眼,才道皇上今儿改了好些规矩,千万别玩砸了。

    放心吧您,咱们可是在将功折罪。王福顺含笑道。

    先抑后扬确实效果不错,贞武看了半晌姿色一般的秀女,突然看到两个身材和容貌皆属中上的,不由眼前一亮,略略问了问,便留了牌子,随后三队出来的秀女竟是越来越好,每队都有一两名容貌上佳的被村托的格外显眼。

    这一来,贞武心情不由大好,连连留了五块牌子,随后的几队,上来的秀女又差了起来,贞武的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

    包福全留意到了之后,不由大为诧异,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岔子,这刚刚不都还挺好的

    坐在他身旁的海若自然也留意到了,略微沉吟,她才谨慎的问道:皇上可是身子不适,是否要传太医

    贞武微微摇了摇头,道:朕没事。

    海若关切的道:皇上已经坐了半晌,不妨歇息一下

    微微沉吟,贞武才沉声道:这几个该死的奴才,竟然胆大妄为,妄想左右朕的喜好。微微一顿,他便冷冷的道:传旨,将几名引阅太监发往打扫处。

    喳,奴才领旨。包福全忙躬身道,出了门,他才感觉后背凉飕飕的,原来是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出了一身冷汗,对太监而言,揣摩皇上的喜好都是大罪,更别提妄自左右皇上的喜好了,这个罪名可不轻,只是发往打扫处怕是看在各宫的面子上。

第663章 出巡陕甘?

    站在门口的高进喜更被吓的不轻,引阅太监的这些把戏他是事先清楚的,待的包福全出了门,他才反应过来,忙趋步上前跪下道:奴才罪该万死,先前出去催促,一众引阅太监曾说起先抑后扬的话语,奴才愚钝,竟毫无所察,恳祈皇上一并惩处。

    他这番话不仅是坐实了一众引阅太监左右贞武喜好的罪名,也将他自个轻松的摘了出来,可谓是典型的落井下石。

    先抑后扬贞武轻哼了一声,哂笑道:朕让他们先扬后抑。说着,瞥了高进喜一眼,才淡淡的道:罢了,不知者不罪,你去接手引阅的差事。

    听的这话,高进喜不由大为欣喜,忙叩首道:谢皇上开恩,奴才遵旨。

    贞武这才侧身对皇后海若道:这些个胆大妄为的奴才丝毫不能纵容,否则就会得寸进尺。

    海若此时才回过神来,明白贞武为何会无端发作一众引阅太监,她宫中的二总管也是引阅太监之一,略一沉吟,她才道:皇上烛照幽明,洞察秋毫,处置极为妥当,既整肃了宫中规矩,也顾全了后宫妃嫔的脸面。

    话音一落,一名小太监在门口躬身禀报道:启禀皇上,怡郡王胤祥在澹宁居外递牌子求见。

    老十三来了那定然是赵申乔有了消息,贞武微微点了点头,才对海若道:秀女来回折腾不易,剩余秀女选阅,就有劳皇后了。说着,他便站起身来,吩咐道:让胤祥在澹宁居侯着。

    海若虽然身居宫中,但对朝廷的大事还是清楚的,知道胤祥不仅坐镇丰台大营,而且还兼管着兵部,明知今ri选阅秀女。仍前来求见。显然是有紧急之事,她忙起身道:国事要紧,选阅秀女之事,皇上尽管放心。

    贞武也急于知道赵申乔的情况,一路快步赶回澹宁居,进入殿内,却未见胤祥,他便知胤祥定然是怕僭越,不肯在殿内等候。便吩咐道:宣胤祥觐见。

    胤祥大步进殿后,便利落的行礼道:微臣恭请皇上圣安。

    俟其起身,贞武便含笑道:免礼,赐座。

    谢恩之后,胤祥便躬身道:禀皇上,微臣已于前ri在栾城接应到赵申乔。

    栾城贞武眉头微微一皱,山西陕西入京有两条道,由正定西北行。经获鹿井陉入晋者。为驿站通行之道,凡皇华使臣军书邮递皆由此道,西南行,经栾城赵州入豫者,为商旅共行之道,赵申乔不走驿道,走商道,是为隐藏行踪

    略微沉吟。他才问道:赵申乔可好

    回皇上,微臣坐镇真定府,闻报后便亲去接应。胤祥躬身道:赵申乔jg神尚好,只是颇为憔悴。说着,他便掏出一封信函,双手呈了上去,道:这是赵申乔托微臣转交的密函。

    贞武拿过密函。检查了一下火漆,才拆开,匆匆开了一遍,他的脸sè便沉了下来,赵申乔在信中详细禀报了山西陕西两省官员上下其手贪侵冒领朝廷下拨的安辑银抚恤银除害银,并且提及,举报此案的五名监生已有三名下落不明。

    所谓的安辑银,是指对遇灾流亡在外的灾民的安置,因为救灾赈济历来都是以民就粮,以县城或是大镇为赈济点,四方灾民纷纷聚集到赈济点度灾,这些灾民不仅要赈济还要搭棚置屋安置,另外,灾后还要资送回籍,视其路程远近按灾民人口大小发给盘费和一定的口粮,这是为了尽快恢复促进灾后的生产。

    而抚恤银则种类繁多,有恤孤贫养幼孤收羁穷安节孝恤薄宦矜罪囚抚难夷等,大灾之后这些抚恤都是很必要的,这年头不仅医疗差,人的体质也差,每逢灾荒,即便赈济及时得力,亦会出现各种死亡,灾后抚恤主要是为了稳定人心,亦为争取民心。

    除害主要指捕除蝗虫,大清入主中原以来蝗灾极为严重,因此对捕除蝗虫非常重视,康熙为此还著有捕蝗说,地方官员也总结了大量捕蝗经验,大旱之后往往伴有蝗灾,这亦是所谓的旱极而蝗,旱灾之后发放除害银,既为消除蝗灾,亦为变相的补贴灾后百姓。

    虽说早有预料,贞武还是颇为震惊,这些官员竟然利yu熏心到了这种地步,如此三令五申,严刑峻法,并且在众多监生的监督之下,他们都敢伸手贪侵赈灾银,真可谓是胆大包天到了极点,那三名下落不明的监生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沉吟了半晌,贞武才将那封密函递给胤祥,道:你也看看。

    粗粗一看,胤祥便惊出一身冷汗,如此大案,以贞武领兵的一贯风格,必然要言出必行,大开杀戒,陕西山西两省的官缺多是满缺,专用旗人,两省府道以上的大员与京师的宗室王公满蒙勋贵多有牵连,不是子弟姻亲便是门人,若是大开杀戒,只怕会引起朝局动荡。

    但要贞武将此案轻轻揭过,也是根本没有可能,别说贞武不会食言于天下,就是赵申乔也不会善罢甘休,默然半晌,他才躬身道:皇上,微臣窃以为,此案必须彻查。微臣奇怪的是,如此多的监生在两省监督,何以仅只五人察觉其中有问题

    这不奇怪。贞武随口说道:监生并无赈济救灾的经验,他们监督的重点是救灾时的赈济粮食,关心的是会否饿死人下雨之后,灾情缓解,他们以为差事已完结,自然不会多加关心。再说,安辑抚恤除害银,被两省官员上下其手,他们根本就无从得知,如何监督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此番赈济,朕不仅在京报上三令五申,又杀了一批仓官庾吏以为jg示,却是根本未起到震慑之效,看来杀的还是太少了。说到这里,他冷哼了一声,朕还真是不相信他们都是些要钱不要命的东西,此案必须彻查,朕亲自跑一趟晋陕。

    贞武要出巡胤祥不由一愣,哪有才御极登基就出京的他忙躬身道:皇上万金之体,岂可轻涉险地晋陕之地旱灾刚过,民心未稳,治安不靖,又有爆发瘟疫之可能,微臣斗胆,恳祈皇上取消出巡晋陕之计划。

    区区一个chun旱,朕前后投了一千多万银子,若还是民心不稳,治安不靖,爆发瘟疫,两省官员尽皆可杀。贞武沉声说道:朕要亲自去看一看,这些银子究竟有多少用在了百姓身上

    听的这话,胤祥不由暗怨自个失言,正琢磨着是否给上书房几位大臣或者胤禩通气,让他们来劝阻,不想贞武又接着道:朕虽然久历地方,却是限于江南沿海,晋陕甘等省从未涉足,此番出行,不仅是要暗查赈济情形,也想去西安看看。

    暗查贞武这是打算微服私访胤祥心里一惊,开什么玩笑,陕甘一带民风彪悍,可不比江南,不仅是今年chun旱,寻常也是十年倒有九年旱,根本没什么好年景,不敢说遍地盗贼,但想来也不会少,如何能够微服私访一旦泄露风声,后果不堪想象。

    未及他开口,贞武又已接着道:去年皇阿玛初次中风,朕就遣人去xizàng聘请jg擅治疗中风病症的藏医来京为皇阿玛进行恢复治疗,前些ri子,在皇阿玛去避暑山庄之前,藏医便已赶到了。

    前往xizàng的亲卫回来禀报,哈密xizàng都有传言,说准噶尔与沙俄接触频繁,朕担忧西北变在眉睫,真若西北有变,川陕甘晋的重要xg不言而喻,朕不得不倍加重视。西北之战,以前是打的粮草后勤,如今还要加上军火补给,朕预计将西安建成大型的军火粮草补给基地,不实地看看,朕放心不下。

    噶尔与沙俄接触频繁西北变在眉睫胤祥听的心头一喜,不过马上又沮丧起来,贞武早就有言在先,不会让他去西北苦寒之地,转念想到朝中如今没有出sè的将才,他心里又添加了一丝希望,恨不得西北马上大变才好。

    患得患失了片刻,他马上就收住了心神,贞武既然还带有这个目的,那也就没有再劝阻的必要,略一沉吟,他便道:皇上,陕甘一带民风彪悍,微臣实不放心,微臣恳请随驾扈从。

    贞武不由微微一笑,老十三打的什么主意,他是一清二楚,当下便道:十三哥就不必随驾了,朕不在京,你得替朕坐镇京师,你与八哥,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听的这话,胤祥不由大为失望,什么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不就是要留自个与八哥相互制衡,想想也是,老十在禁卫新军,不把他留下,贞武还真是放心不下,自个一心想出征西北,倒是忽略了这点,他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贞武微微笑了笑,才道:禁卫新军兵力有限,训练时间亦不足,若是变在顷刻,必然要抽调八旗,十三哥能否抽出一万不让朕丢脸的jg锐参战

第664章 贪官之论

    闻听此言,胤祥不由微微楞了一下,他对禁卫新军的战力是相当了解的,配备轻型野战炮的禁卫新军说以一当十或许夸张了点,以一抵五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即便仅只出动禁卫新军的老兵八千人,也足以横扫准噶尔四万轻骑,贞武却仍要从八旗抽调一万人,这是什么意思

    准噶尔部虽然休养生息近二十载,估计能够拿出来的兵力也就在三万左右,根本就不够禁卫新军吃的,想到这里,他心里隐隐一动,贞武抽调八旗参战,难道是yu借此机会练兵,借此机会安抚满蒙勋贵

    微一沉吟,他便躬身道:回皇上,微臣这半年坐镇丰台大营负责对驻京八旗的清理整顿,八旗虽然声名不佳,但尚有一战之力,十万兵丁,五万jg锐还是能够拿得出手的,微臣必定优中选优,jg挑细选出一万不堕八旗威风,不损大清国威的jg锐参战。

    贞武赞许的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这段时ri,务必加紧cāo练,以备不时之需。

    微臣遵旨。胤祥忙躬身道,抬起身,他不由看了贞武一眼,犹豫了下,才道:皇上御极之初,唯稳至上,陕甘之地,多是旗缺,实不宜过于严苛,微臣恳祈皇上能给满蒙王公勋贵稍存体面。

    朕何尝不想给他们稍存体面。贞武轻叹了一声,才缓声说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大清如今远未到鼎盛之时,吏治就已经败坏到如此地步,朕若再加以宽容,不出数年,便会积重难返,如此,大清即便能够达到极盛之局面。也只是昙花一现。

    见贞武不为所动。胤祥略一沉吟,才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可听闻宇文泰,苏绰之具官论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诧异的瞅了胤祥一眼,北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此人一手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业,在位期间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可谓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一生功业鼎盛,他岂有不知之理

    苏绰则是宇文泰的得力大臣。助其革新政治,其草拟的六条诏书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素为后世称道,可未听说过这二人还有什么具官论。

    略一沉吟,他才含笑道:十三哥军务之暇,尚能不忘读书,实是难得,别藏着掖着。说来听听。

    话已出口。胤祥也不再犹豫,微一沉吟,便道:这具官论是宇文泰以治国之道问于苏绰,其jg髓所在,便是要用贪官,反贪官,唯有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听闻此言。贞武不由大为诧异,迟疑着道:用贪官,反贪官,能长治久安这是苏绰之言

    查无实据,应是后人杜撰。胤祥沉声道:不过,微臣却觉的甚为有理,官员贪贿。等若授皇上以柄,皇上随时可以名正言顺的革其官夺其职,如此,贪官必忠于皇上,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

    反贪官,则是取悦百姓,稳定民心,使百姓相信朝廷,对朝廷充满信心,用贪官反贪官,如此反复,则长治久安。

    这倒是新鲜,贞武微微一笑,道:那用清官又如何

    胤祥小心的看了贞武一眼,才道:清官以清廉自恃,直言强项,又深得民心,若才干出众,忠心耿耿也就罢了,若才能不济,或是不忠于君上,如此,则陷皇上于两难之境,不罢,则尸位素餐,如鲠在喉,弃罢,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不如贪官。

    这是苏绰之言,十三哥对此如何看贞武随口问道。

    听的贞武如此问,胤祥不由大加小心,稍加思忖,他才谨慎的说道:汉唐以来,唯宋朝官员俸禄最高,明朝官员俸禄最低,堪称自古官俸之最薄,然纵观历朝,反腐肃贪之严厉,莫过于明朝,虽然如此,然明朝官员仍是朝杀暮贪。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才接着道:官员俸禄微薄,钱财又唾手可得,岂有不心动者微臣窃以为,明太祖这是以严刑峻法肃贪以邀取民心,以最薄之官俸逼迫诱使官员贪贿。

    皇上御极之初,不在争取民心,而在争取官心,特别是满蒙之王公勋贵及八旗朝中地方大员,待朝局平稳之后,再争取民心不迟,大清乃是以寡御众,八旗乃国之根本,八旗若乱,后果则不堪想象。

    听得这话,贞武半晌无语,大清官员俸禄皆是沿袭明朝,顺治时虽也涨过,但很快就折成了火耗银,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官员明面上的俸禄与明朝没多大区别,他御极以来,也仅仅只是将京官的俸禄翻了一番,地方官员并未受惠。

    如果明朝是用贪官,反贪官,那大清又何尝不是如此胤祥这番话可谓是从正反两面来谏劝自己从轻处理这起贪侵赈灾钱粮的大案。

    默然半晌,贞武才道:九月初旬要出兵征伐非洲,八哥你们的人马和物资在八月底之前必须在噶罗巴汇集,不要耽搁海军的行程。

    见贞武转移了话题,胤祥不由暗喜,看来这番话多少起了一点作用,他忙躬身道:禀皇上,一应准备事宜,几位兄长早已布置妥当,定不会拖延海军的行程。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此事暂且不要泄漏出去,另外,让赵申乔不由回京,在路上侯着朕,你先跪安吧。

    微臣遵旨。胤祥连忙躬身应喏,起身缓步退了出去。

    待的胤祥退出,贞武才吩咐道:快马去顺义大营,宣胤誐岳钟琪即刻觐见。宣在京的上书房大臣觐见。待的太监躬身退出,他才起身在殿内缓缓的踱步。

    开年以来,他清理整顿驻京八旗,扩建禁卫新军,调整朝中人事,推行八旗子弟进入军工作坊,以增加俸禄革新兵制,一举尽揽八旗兵权,并以扩大美洲封国,推行非洲分封笼络满蒙王公勋贵及一众兄弟,再加上花大价钱赈济北方数省的chun旱,退行满汉联姻,如今他的皇位可说已经稳如磐石。

    但陕甘两省官员上下联手侵吞赈灾钱粮,却是又给他出了一大难题,这事是真不好处置,仅从满蒙大员为了此案不惜挑起一场大规模的满汉之争就可看出,此案必然是牵连甚广,严惩的话,必然要导致朝局不稳,甚至可能又会激发满汉之争。

    若是轻轻放过,必然有损他的威信,不准贪侵赈灾钱粮,可是他在京报上三令五申的,再则,他腾出手来便准备大力推行革新,没有良好的吏治,一切都是枉然,而整顿吏治,首在反腐肃贪。

    这事的分寸可不好把握,贞武皱着眉头在殿内慢慢的踱着,包福全此时躬身进来禀报道:皇上,张鹏翮马齐萧永藻在外侯见。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宣他们进来,嵩祝王掞到了直接带进来。

    喳。包福全忙躬身应道。

    贞武搬到畅chun园,上书房自然是跟了过来,他们在二宫门的chun晖堂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张鹏翮马齐萧永藻三人在chun晖堂轮值,听的贞武召见,都是颇为惊讶,今儿个是帝后选阅秀女的ri子,贞武不选阅秀女,召见他们何事很快,三人都隐隐猜到是赵申乔回京了,三人当即就匆匆的赶了过来。

    三人进殿见礼后,听得贞武仍是按例赐座,这让三人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俟三人谢恩落座,贞武才开口道:历朝历代,贪官屡屡不绝,尔等皆熟读经史,可知是何缘由

    听的贞武开口就是贪官,三人心里都是一紧,这个话题太空泛,沉吟片刻,张鹏翮才躬身道:回皇上,有史以来,官员贪贿便不绝于书,因官员贪贿而亡国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鉴于此,历代贤君皆大力肃贪,周公作周礼,唐太宗将贪官与十恶大罪等同,遇赦不赦,魏晋设登闻鼓,明太祖编醒贪简要录。

    然皆是见效甚微,明太祖肃贪手段堪称最为严酷,但贪官却是朝杀暮犯,为何贪官屡禁不绝,纵严刑酷法亦不足以禁绝,微臣窃以为,乃是人xg使然,贪婪是人之本xg......。

    一听张鹏翮这话,马齐便知他未说到点子上,无须再听,他便知张鹏翮接下来要从修身立德这方面说下去,这与康熙提拔重用清官如出一辙,贞武是出了名的喜欢革新,他定然是不会走康熙的老路,否则也不会有此一问。

    当下,他便沉声说道:奴才窃以为,贪官屡禁不绝,是因为官员权力过大,地方百姓事事皆有求于官员,送礼好办事,更是妇孺皆知,送上门的,唾手可得的银子,又有几人不心动除非是心xg坚毅,家中富足之辈,否则,难抵诱惑。

    听的这话,贞武不由微微点了点头,他抛出这个话题,就是想刻意的引导,要整顿吏治,反腐肃贪,就必须进行权力的制衡,就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现有的监督体制显然是无法起到监督作用的。

第665章 大清乡绅

    当然,贞武心里也很清楚,在专制制度下,即便再完善的监督体制也不可能杜绝贪官,他也没打算增设监督机构,官员增多,机构臃肿,到头来只能是增加朝廷的负担,最终都转嫁到百姓头上,况且,增加监督官员,也未必就能遏制官员贪贿,谁能保证这些监督官员就个个清廉

    要对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只能从体制之外寻找监督,这事情他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陕晋的贪贿大案出来,逼迫他不得不将整顿吏治提出日程,当然,这也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今日特地召集几名上书房大臣,他就是想抛出自己的想法,看看他们的反应。

    微一沉吟,他便缓声说道都说的有理,贪婪是人之本性,贪欲之心,人皆有之,朕亦有贪心,朕不满足大清现有之疆域,渴望将周边藩属国尽皆纳入大清版图,朕不满足大清子民现有之生活境况,希望百姓人人都能够安康富足,尊礼守法,朕希望朝廷官员人人都能清廉如水,勤谨奉公,希望大清的军队能够所向无敌,这些都是贪欲,这是为君之贪。

    朕常说凡事有利必有弊,贪欲亦是一样,君王贪欲,既为祸国之本,亦为立国之根,不顾国情,穷兵黩武,必然祸国,一味的无为而治,则会丧失进取之心,文恬武嬉同样是祸国之道。

    臣子之贪,在于建功立业,在于流芳百世,在于封妻荫子,在于光宗耀祖,在于升官发财,在于穷奢极欲,所有朕都能够容忍,独穷奢极欲以及贪财,朕万难容忍。官员贪财,穷奢极欲实为祸国殃民。

    马齐三人听的这番话,不由皆是一愣,君王贪欲。既为祸国之本,亦为立国之根,这话可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彻底的否定无为而治,尤为难得的是贞武竟然如此直言不讳的说出自己的贪欲,这是他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将周边藩属国尽皆纳入大清版图。

    呷了口茶,贞武又接着说道太上皇曾言。治国必先治吏,民安而吏称其职,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纵观历朝历代亦是如此,治国皆首重吏治,吏治之好坏,首在官吏是否廉洁奉公,然如何整肃吏治,如何反腐肃贪。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贪官

    历朝历代反腐肃贪可谓是手段尽出,除了严刑峻法之外,还有善加引导。加强监督等等措施,然皆只能收一时之效,何故

    马齐说的不错,官员权力太大,不仅权力大,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督,为官清廉还是贪腐,全在官员的本性,而贪婪则是人之本性,这也是为何贪官多。清官少的缘故,大清三万余官员,清廉自律的能有几人朕看一成都不到。

    有鉴于此,朕以为,要彻底的杜绝官员贪腐,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则是延续太上皇求廉养廉护廉诫廉之策以端本澄源,从本性上鼓励倡导官员克己复礼,欲而不贪,慎独。

    再则,增加官员俸禄,让俸禄足以保障一家老小衣食无忧,保证官员应有的体面和应酬往来,这一点,朕早有考虑,已经下旨公告天下。

    仅有此两点是不足以刹住官员贪贿之风的,这第三点才是重中之重,监督,必须对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让官员随时处在监督之下,不敢贪贿。

    张鹏翮马齐萧永藻三人听的都是满肚子不屑,监督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都察院不就是督查百官,纠弹百官奸贪污绩的,难不成贞武要将都察院扩大到对方这增加的官员可就多了。

    待二人落座,贞武扫了五人一眼,才沉声道朕寻思良久,对官员的监督,不能依靠官员,历来皆是,指靠官员自行监督,收效甚微,一旦官员狼狈为奸,蒙蔽更甚从前,朕欲以地方乡绅来监督地方官员,诸位考虑一下此法子的可行性。

    以地方乡绅来监督地方官员张鹏翮马齐萧永藻三人都被贞武的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吓了一大跳。

    乡绅即是地方缙绅,是明朝以来行成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乡绅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就是在明代,尤其是明中期以后的事,这是因为明朝中期之后,士人数量大增,如仕艰难,大量持有功名之士沉滞于乡村,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官员被革退或是离休回籍,自然也成为乡绅。

    大清沿袭明制,在成文制度方面,朝廷行政权力的最低一级就是县级,县以下则是推行里甲制度和保甲制度,其中,里甲制用于赋税征收,保甲制用于治安维护。

    基层社会大体上由三部分构成,即官绅民,由此而衍生出官权绅权族权,三权共治乡村,互为影响。

    族权主要以血缘关系确立其在乡村社会的权力与权威,绅权主要以其对文化的垄断及其与官府的关系来确立其在乡村的权力与权威,官权则倚恃皇权,主要以保甲制作为其在乡村的延伸,而源于皇权的封建教化引导着族权绅权在乡村的活动,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主要精神手段。

    此即所谓的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造伦理,伦理造乡绅。一直以来,乡村自治政治,皆是以宗社为基础,乡绅为纽带,作为官吏与乡民联系的中介,绅权也是介于官权与族权之间。

    大清入关,鼎定中原之时,很多乡绅卷入了抗清运动,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江南的反剃发易服的运动都是以乡绅为主的,这自然是遭到了大力打压,清初的科场案哭庙案奏销案等等,都大大削减了缙绅的特权,削弱了乡绅的势力。

    不仅如此,为防乡绅权力扩张,朝廷还严格控制乡绅参政,将绅缙之家一体编入保甲之列,听保甲长稽查,并且规定乡绅不得担任保长,这是确保保甲组织不落入地方绅士之手,而县官则可以通过任命保甲长来维持自己独立的统治机构。

    贞武提出以乡绅来监督地方官员。这无疑将极大的提升乡绅的政治地位,扩大乡绅的权力,进而破坏乡村的官权绅权族权的平衡,甚至出现绅权倒压官权的情形。

    默然半晌。张鹏翮才沉声道皇上,以地方乡绅督查地方官员,则无疑会助长乡绅的权力,微臣担忧乡绅的势力扩张之后,会重蹈前明之覆辙。前明乡绅势力极盛,各地皆有乡绅把持官府,包揽词讼。兼并田产,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之现象,此非朝廷之福。

    马齐亦紧跟着道皇上,地方乡绅首领皆是财雄势大之主,在地方威望素著,皆系一邑之望四民之首,如再添监督地方官员之权。日久恐成尾大不掉之势,匹夫居闾里,一呼百应。实非朝廷之福。

    萧永藻则沉吟着道对方官员为完成征收赋税之差务多与对方乡绅勾结,以乡绅督查地方官员,奴才担忧反而会促进两者狼狈为奸,祸害百姓,恳祈皇上慎虑。

    听得三人皆是极力反对,贞武不由微皱了下眉头,恰这时,嵩祝王掞二人亦匆匆赶到,进来叩首见礼后,贞武亦未多言。只是指了指小杌子,示意赐座。

    略微沉吟,他才道乡绅与对方官相护勾结之事,朕久在地方,也屡有耳闻,赋予乡绅的督查之权。这个好处,朕也不会白给。

    如今南方正大力推行摊丁入亩,北方各省很快亦将大力推行,朕还有意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另外还有耗羡,朕既是给官员加俸,这耗羡就必须归入朝廷,或者是全部取消耗羡。

    摊丁入亩再加上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乡绅的特权基本被剥夺一尽,给予他们督查地方官之权,当是一个补偿,再则,严禁乡绅包揽钱粮,拖欠钱粮,令以宗族为单位交粮,如此,则不担心他们狼狈为奸,祸害百姓。

    听的贞武一口气说出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严禁乡绅包揽钱粮,拖欠钱粮,在座几位上书房大臣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贞武这是将乡绅的特权一股脑剥夺的干干净净。

    难怪他提出由乡绅督查地方官员,大清土地兼并的现象严重,土地大多都是集中在乡绅手里,一旦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赋税差役将有绝大部分落在乡绅的头上,倒是根本不用担心他们相互勾结,狗咬狗的可能更大。

    贞武扫了几人一眼,也接着道以一县为例,朕意是着县里乡绅公开推选一人为主,四人为辅,代表乡绅监督知县,乡绅代表三年一选,此事朝廷和地方官皆不允许插手,完全由乡绅自主选举,为首之乡绅代表赏七品顶戴,以利于其监督,当然,不是终身赏赐,七品顶戴只给每届的乡绅代表。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道你们先在这里议议。走到门口,他又吩咐一句,赏茶。出了门,他才对跟在后面的包福全道传膳,不用那么麻烦,上几样精致可口的,稍清淡的菜即可。另外,给他们一人赏一碟酥软的饽饽。

    喳。包福全忙躬身应道。

    殿内,贞武一离开,萧永藻便将先前的情形大致给后来的嵩祝王掞二人说了一遍,俟其说完,马齐便开口道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严禁乡绅包揽钱粮,拖欠钱粮,耗羡收归朝廷或是取消,诸位对此是何看法

    嵩祝率先说道皇上增加官员俸禄能够增加多少翻一倍还是三倍,五倍这耗羡收归朝廷,这俸禄岂不是不增反减地方官员岂不闹翻天

    听的这话,其他四人亦一阵无语,清承明旧制,俸禄低微,以七品知县为例,年俸仅四十五两银子,这点银子仅够养家糊口,但是知县除了要养自家的一家老小外,还要花银子聘请师爷聘请门子长随伙夫轿伞扇夫等等,这些人的工钱,朝廷是不会支付的,必须知县自己想法子。

    这银子从哪里来当官总不能倒贴不是,朝廷也明白这点,虽然不发工钱,但是给政策,也就是默许县官加征耗羡,所谓耗羡即指在征收银粮时,以弥补损耗为由在正额之外加征的部分。一般情况下,征收的银两中,每两加征四至五分至一钱不等作为火耗,粮一石加征二升到一斗几升。

    这可不是小数目,一县的耗羡少则数百两,多则上千两,取消了耗羡,增加官员俸禄,能够增加多少难不成还能增加三四十倍不成这消息一公布出去,官员必然坚决抵制,不仅地方官抵制,京师官员也会大力抵制,地方官没银子,京师官员每年的冰敬炭敬从哪里来

    默然半晌,张鹏翮才道此事无须担忧,皇上熟悉地方情弊,也擅长经济之道,如此明显的差距,岂有看不穿之理况且,皇上也并未肯定,耗羡是收归朝廷还是取消,都尚未定下来,可见应是临时起意。

    听的这话,马齐不由眉头一皱,道临时起意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严禁乡绅包揽钱粮,拖欠钱粮等举措不会都是临时起意吧

    这话一落音,几人不由对望了一眼,贞武行事历来缜密,如此大的举措,他必定要深思熟虑之后才会抛出来令上书房商议,但观今日之情形,他显然并未通盘考虑清楚,略微显的仓促,这是何原因几人都是人精,一转念便意识到,定然是赵申乔回京了,陕甘的案子发了,贞武这才会仓促的抛出这些还未成熟的想法,贞武此时急于抛出这些想法是什么意思是想以陕甘之地为试点,试着推行新政

    一时间,几人皆是默不做声,陕甘的案子,三名满大臣皆是心知肚明,前几日朝中满员刻意挑起满汉之争,为的就是制造混乱,混淆视听,企图掩盖此案,他们岂有不明原委之理而张鹏翮王掞二人虽然不明具体的情形,却也是隐隐猜测和听闻到一丝风声。

第666章 针锋相对

    几名小太监端着托起进来,见殿内的几位上书房大臣皆是枯坐无语,各自出神,不由微愣了下,才扬声道:皇上赐诸位大人,蜂蜜糕芙蓉糕燕窝酥黄皮饼奶皮饼各一份。

    一听皇上有赐,张鹏翮马齐等五人忙起身谢恩,待太监退下,马齐瞅了一眼桌子上的饽饽,便知道贞武中途退出,定然是去用膳了,赏赐给他们的既是饽饽,就说明贞武用膳十分简单,按常倒,皇上膳食丰盛,菜肴众多,用膳时一般是赏赐菜肴给臣子。

    微微沉吟,他才道:诸位,皇上用膳之后马上便会回来,乡绅监督地方官以及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等举措诸位是何看法

    几人都明白,马齐这是想统一上书房的口径,不过,此事颇为棘手,贞武对陕甘之事绝口不提,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按理,眼下刚刚平息了满汉之争,贞武应该不会大张旗鼓的惩治陕甘官员,毕竟陕甘官员多系满员,若是大力惩治,极可能引发满员的不满,重新挑起事端。

    但贞武若是真的有心在陕甘试行新政,那就说不准了,因为既是要试行新政,陕甘的贪贿官员必然是要尽数换掉,如此,对陕甘的官员来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京师的满员也将惶恐不安。

    唯有阻止贞武在陕甘试行新政,他才有可能对陕甘贪侵赈灾案网开一面,或者是惩小放大,尽量避免牵扯太广。

    想到这里,萧永藻开口道:欲速则不达,南方各省如今正在推行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田地本就侵害了乡绅的利益,如是此时又抛出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等举措,于乡绅而言,不啻于是雪上加霜,消息一旦传出,恐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摊丁入亩的推行。

    张鹏翮马齐四人自然是听出了这番话中的弦外之音,这是官场通用的一宝,拖字诀新政是贞武提出来的,贸然反对,大为不妥,拖一拖,不说拖上三年五载,只需拖过眼前,便足以影响贞武对陕甘贪侵赈灾案的惩处力度。

    马齐当即附和道:采之言之有理,太上皇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实不宜操之过急,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严禁乡绅包揽钱粮,拖欠钱粮等举措,不仅可以抑制土地兼并,亦能有效保证朝廷及地方的差徭赋税的稳定,保障百姓免遭乡绅盘剥,化解百姓对乡绅的对立和仇视,实是利国利民之举。

    但如仓促试行,必然引起天下士绅的极力反对,如此,则得不偿失,窃以为,循序渐进,方是上策。

    张鹏翮瞥了王揽一眼,见他默然不语,便沉吟着道: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皆是息息相关,一脉相承,皆是以田地为基准征收钱粮耗羡,当差服役,实眸针对的都是乡绅,实无必要分步而行。

    不论是摊丁入亩还是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乡绅皆会大力抵触,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一步到位,不仅可以彰显朝廷革新之决心,亦可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此言差矣。萧永藻毫不留情面的反驳道:历来革新,无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岂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只会重蹈前明一条鞭法革新之覆辙。

    此一时彼一时,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王掞也适时的加入了战团,瞥了萧永藻一眼,他才侃侃而道:前明一条鞭法之所以失败,乃在于文官势力,恰当的说应该是乡绅的势力太过庞大,而且推行不力,前后延续了上百年时间。

    如今则不然,乡绅势力经过立国之初的大力打龘压削弱,如今方兴未艾,势力并不算庞大,较之前明,可谓是云泥之别,再则,主张革新的不是臣子,而是皇上,是御极之初,风华正茂的大清之主,不虑担忧革新半途夭折。

    再则,以皇上一贯的行事风格,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推行在五至十年之内必将全国推行,绝不会出现前明延续上百年的情形。有鉴于此两点,此番革新绝不会重蹈前明覆辙。

    见王掞提到贞武的行事风格,张鹏翮接着又道:皇上行事,素来雷厉风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乃是一脉相承,皇上绝不会分为几步走,再则,窃以为此番革新,另外还有层深意,那就是打龘压乡绅

    乡绅势力的扩张速度远甚于朝廷的预期,绅权的快速扩张不仅严重的压制族权,亦严重威胁官权,这不利于朝廷对县乡的控制,就是要打龘压乡绅,削弱乡绅的势力,剥夺乡绅的特权则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仅仅是摊丁入亩,效果并不明显,士绅一体纳粮当差才能触及其根本特权,唯有双管齐下,方能收到打龘压削弱乡绅之效。

    这可不好说。嵩祝闷闷的说道:乡绅势大,于国无益,然乡绅势微,同样于国无益,唯有平衡地方的官权绅权族权,朝廷方能掌控自如,再则,朝廷之所以赋予乡绅种种特权,不仅是为了笼络乡绅,也是为了笼络天下的士子。

    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将置天下士子于何地十年寒窗苦读,入仕的希望渺茫,若是连免除差役杂办的特权亦被剥夺一尽,天下谁人还愿意寒窗苦读假以时日,岂非礼崩乐坏

    此言有理。萧永藻一口就接了过去,乡绅不可一日或缺,传播道囘德文化,倡导礼仪兴办学务筹办地方公务,教化于民,上传下达等等,皆离不开乡绅,若是将乡绅打龘压过甚,不仅礼崩乐坏,更可能使地方糜烂。

    张鹏翮瞥了他一眼,才沉声道:此乃危言耸听,乡绅之特权何止于此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不过是剥夺了乡绅豁免杂项差徭之权,对乡绅而言,身份等级,司法特权才至关重要

    说到这里,他一抬眼见贞武走了进来,忙起身见礼,贞武扫了五人一眼,摆了摆手,道:免礼,赐座。说着径直落座,进来之前,他阻止太监通报,已经在外听到嵩祝萧永藻两人反对的话,待五人都坐定之后,他才含笑问道:怎么着,还僵持不下

    皇上圣鉴。张鹏翮躬身道:事关重大,个中利弊非一时能权衡清楚。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礼不辩不明,如此大垩事,自然要辩论清楚,先将你们各自的看法详细说说,不要有所顾忌,朕有言在光凡事有利必有弊,这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之事,不从正反两面入手,如何能够权衡利弊都大胆的说,无庸讳言。

    见贞武这话说的诚恳,五人都放下心来,一一将各自的看法说了一遍,嵩祝也是毫不讳言的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

    详细的听完五人的意兔,贞武不由暗笑,与他心中预想的完全调了个个,张鹏翮王掞两人是汉臣,按理应该是坚决反对打龘压削弱乡绅势力的,因为乡绅阶层是汉员的摇篮,没想到现在竟然完全颠倒过来了。

    要说他们都是大公无私,一心为国,那纯属扯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不消说,肯定是为了陕甘贪侵赈灾案,也难怪说朋党祸国,如此大的朝务,他们仍是纠缠于满汉之争,看来,得下大力气消除满汉之争,这是最大的朋党,危害远甚于一般之朋党。

    很快,他就收回心思,微微领首道:有反有正,很好。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凡事皆有利弊,你们再议议,此事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从短期和长远两方面来分析。说完,他便自个斟了一杯茶,慢慢的呷着,等着看戏。

    听的贞武这话,张鹏翮心里不由一喜,争了这半晌,竟然没有从短期和长远两方面入手这可真是丢人丢到家了,他立即便躬身道:皇上圣虑深远,眼光卓越,实令臣等羞愧。

    略微沉吟,他才接着道:前明之亡,可说是间接亡于乡绅,明中后期,乡绅势力极速膨胀,加倒了土地兼并,造就大批的失地流民,加倒了官民对立,以致稍遇天灾,便内乱四起,大量田地集中于乡绅之手又极大的削弱了朝廷岁入,以致朝廷无钱用于兵备。

    从长远来看,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不仅遏制了乡绅势力的快速膨胀,也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且能保障朝廷岁入不会流失,有效的消除官民的对立和仇视,实乃是一举数得,利国利民之不世之良法。

    短期看,这些举措可能会激发乡绅以及士子的广大不满,然如今天下太平,民安物阜,国力鼎盛,只须善加引导,妥善安抚,定无大碍。利弊相较,显然是利大于弊,而且是啊远大于弊。

    听的这话,马齐眉头不由一皱,这老货心思倒是转的快,仓促之间,竟能够说的滴水不漏,这下该如何驳斥

第667章 微服私访?

    听的张鹏翮这番话,贞武不由微微领首,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乡绅势力膨胀引发的土地兼并可说是根子上的问题,这年头,百姓的要求低的可怜,只要手上能够有一块足以解决温饱的土地,你逼他造垩反,他也不会干。

    前明之亡岂能归于乡绅势力膨胀萧永藻开口辩驳道:奴才窃以为,前明之亡,亡于党争,亡于内耗,文官与宦官的内耗才是明亡之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乡绅势力膨胀会加倒土地兼并,但乡绅势力却是朝廷稳定地方不可或缺的部分,奴才不赞成遏制乡绅势力,与前明不同,大清根本不怕土地兼并,澳洲美洲有的是广袤的土地,根本无须担忧乡绅兼并土地。

    听的这话,马齐不由大喜,怎么就忘了海外这块他忙紧跟着道:既无土地兼并之忧,乡绅便可谓是有益无害,无须对其进行打龘压遏制。立国之初,朝廷是为了尊崇士子,笼络乡绅,才免除他们的差徭杂役,以提高乡绅之身份地位,如今贸然剥夺,颇有节外生枝之嫌。

    听的这话,张鹏翮王掞不由一愣,大清有广袤的海外领土,根本就不用担心土地兼并的问题,那凭什么还要打击乡绅乡绅阶层的作用确实是不可或缺,也不容忽视,贞武提出这一点,是另有深意还是考虑不周

    见有些冷场,贞武扫了五人一眼,才道:朕说了,要从短期和长远两方面去考虑。海外领土越是广袤,乡绅的势力膨胀的就越快,南洋澳洲两地,在数年内将造就大批的乡绅出来,因为将有大量的奴隶投入到南洋澳洲甚至是本土。

    大清如今不缺银子,朕也不缺银子,为什么要推行摊丁入亩为什么要提议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这是为长远计此时不推行,以后将无法推行,朕估摸着,不出三十年大清乡绅的数量至少能翻一番,你们想想,那是何等规模

    三十年内乡绅数量至少翻一番五名上书房大臣都被吓的一跳,那是什么光景县城岂不是满大街的乡绅这怎么可能乡绅可不是大白菜,必须得有功名在身,文化知礼仪,还要有一份不菲薄的家产。

    见几人满脸的不相信,贞武微微笑了笑才道:这并非是朕危言耸听大清如今正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府县到乡村,各级的官学规模都将扩大一倍不止,朕将每年持续投入,十数年内,大清应该有三成的孩子都能进学,这是其一。

    其二,土地和财富,随着澳洲大移民随着大量的奴隶加入到南洋和澳洲两地的开发,必然吸引众多的士子商人乡绅前去圈地和开垦,北方各省随着大移民土地的价格亦会大降,绅衿的数量亦会随之增加。

    另外,澳洲之移民,朕和四大恒亦会朕手扶持朕花费数千万两银子将他们移民到澳洲,不可能撒手不管,从明年开始,朕将大力加强对澳洲的管理和教育投入,朕要他们祖祖辈辈感恩朝廷。

    听的贞武这一解说,几人不由恍然,如此发展下去,大清的乡绅数量确实将会暴长,难怪贞武此时要大力推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以压制乡绅,这是未雨绸缪。

    略一沉吟,嵩祝便躬身道:皇上高瞻远瞩,实令臣等万分景仰。然乡绅规模如此暴增,必然导致朝廷汉员激增,必将冲击朝廷如今之格局

    在座几人都清楚,所谓的朝廷格局,就是打破满汉的平衡,这话也就嵩祝这个炮筒子会不顾场合直言,马齐不由微微抬起头轻瞥了他一眼,止阻他继续往下说。

    见嵩祝只说了半句,贞武不由瞥了马齐一眼,道:在座诸臣工皆是朕之股肱之臣,朕也不妨坦诚直言。微微一顿,他才加重语气道:大清要想国柞绵长,繁荣昌盛,就必须融合各族,八旗实则便是融合蒙汉,若没有汉蒙八旗,哪来大清现在的天下

    飞鸟尽良引藏之事,大清历来不屑为之,大清能有今日鼎盛局面,便是因为善待功臣,朕是天下之主,是大清亿兆子民之君,朕有包容天下之心,亦有吞吐天下之志,朕不拘泥满汉大防,亦不猜忌汉人。

    朕推行满汉朕姻,为的便是融合满汉,融合大清各族,为大清开创一个亘古未有之盛世,将大清打建成超越无蒙的大帝国,你们皆是朕的股肱之臣,必须事事以身作则,若是心中始终放不下满汉大防,朕要尔等何用

    听的贞武说到后面,已经是声色俱厉,张鹏翮马齐等五人皆是如芒在背,齐齐起身跪了一地,一个个对嵩祝皆是腹诽不已,这不是哪壶不开提那壶吗好端端的,妄提什么满汉这下好了,要以身作则,这个则该如何做朕姻是不是回去赶紧认几个干女儿,干孙女

    扫了几人一眼,贞武微微控制了下自己的情绪,端起茶盅呷了口凉茶,才放缓了语气道:萧永藻方才也说了,前明之亡,亡于党争,莫非尔等以为满汉之争就不是党争这是比明朝文官与宦官更恶劣的党争

    尔等自己反省一下,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耗羡归公或是取消,乡绅监督地方官,这些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朝廷岁入关系到朝廷吏治的大垩事,尔等都扪心自问一下,可是完全秉持公心

    见贞武有暴怒的趋势,马齐忙叩首道:皇上息怒,奴才等罪该万死,有负皇上圣恩,恳祈皇上降罪责罚。

    张鹏翮亦叩首道:皇上圣鉴,微臣等确实带有私心,然满汉之争由来已久,消除满汉咛域亦非一朝一夕之功,微臣等身为上书房大臣自当以身作则,日日自省,尽早消除隔阂,消除成见,融合满汉,为百官表率。

    瞧了一眼尽皆一把年纪的五人贞武也不为己甚,况且张鹏翩说的也在理,消除满汉咛域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心急不得当下,他便吩咐道都平身,赐座。

    五人起身后,马齐赶紧就垒动转移了话题道:皇上,各地耗羡收取标准虽然不一,但少则数百两,多则上千两,若是归公奴才担忧地方官员会强烈反对若是免除朝廷怕是负担不起。

    耗羡实乃一大弊政。贞武沉吟着道:耗羡之征收,朝廷无明文之规,州县官视耗羡为应得,肆意征收,从四五分至一二钱不等,所得尽入私囊,州县以上官虽说无耗羡,却收受属员的规礼节礼州县官以此有所藉口,更加贪婪;上官因受贿而不敢过问,乃至以馈遗多寡为黜陟等差吏治民生均受其害,实乃残民祸国之弊政,不仅残民,官场贪贿之风亦有此起。

    微微一顿,他才看向张鹏翮道:你久在地方,又经管户部多年,全国每年征收耗羡总数约在多少

    张鹏翮听的一愣,这耗羡各地的征收标准不一,而且也没谁会傻傻的向上汇报,天知道能有多少这年头清官少,贪官多,征四五分的怕是没有几人,多是征一钱以上者,微微默算了下,他才躬身道:回皇上,耗羡乃是一笔糊涂帐,按岁入徵银总额的一成计,当在三百余万两。

    哼,岁入的一成就被这些官员私分了,还给朕一个劲的哭穷。贞武冷冷的道,三百万对贞武而言,数目并不大,随着银票制作的完善,迟早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银票,这耗羡不收也罢,三百万两银子,大不了从贩卖奴隶的收益中补贴。

    再则,他御极登基,就遇上北方数省大旱,虽然赈济得力,却是免不了有闲言碎语,摊丁入亩的推行,怕是也招惹了不少的非议,必须得给天下人一点甜头。

    只是如此一来,压力就有点大了,非洲的黄金和贩卖奴隶的收入又要应对绿营加饷,又要补贴耗羡的缺口,确实有点紧,得赶紧催催日垩本的那笔黄金赔款。

    仰着脸默然半晌,贞武才沉声道:朕看,必须废除耗羡的征收,才能彻底杜绝州县官胡乱摊派之风,一旦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要彻底杜绝地方官再额外增收杂税以及任何附加税。

    至于这笔耗羡银的缺口,朕从内帑里贴补,这笔银子如何合理分配,你们先行议议再奏报上来,考虑到官员多是大员,不能按品级高低分,可以适当侧重州县官员。

    又是从内帑补贴张鹏翮马齐等五人都是微觉诧异,贞武的内帑每年究竟能有多少收入这可是年年必须开支的,一旦内帑无法支付,这笔银子势必要从国库开支,再说了,贞武老是用内帑垫支朝廷的正常开支亦不合规矩。

    眼见几人躬身准备尊旨,张鹏翮忙抢先道:皇上,减税容易加税难,耗羡年年征收,百姓已习以为常,皇上若能统一征收耗羡的标准,降低耗羡,百姓必然感恩载德,颂声如潮。

    贞武瞥了他一眼,知道他心里担心什么,微微笑了笑,才道:眼下朝廷的岁入不高,朕不希望因为革新而影响朝廷的正常运作,待上三五年,待南洋澳洲开始征税,待工商杂税革新推广开来之后,。切都将纳入正轨。

    听的这话,张鹏翮不由大为放心,忙躬身道:臣等遵旨。

    抬起身来,马齐小心翼翼的道:皇上,之前商议给官员加俸,是否还照常执行

    加。沉吟半晌,贞武点了点头,道:所有官员俸禄翻一倍,朕岂能言而无信另外,京官有吕宋的庄园,朕一视同仁,开发南洋之婆罗洲作为所有官员的福林,都在京报上刊登出来,如此高薪,再有贪贿之官员,可就别怪朕无情了,朕要彻底肃清吏治。

    听的贞武这话,马齐三名满员心里都是一惊,贞武这话可是杀气腾腾,看来陕甘的案子怕是凶多吉少。张鹏翮却是皱着眉头道:皇上,婆罗洲地盘似是不小,在京报上刊载,会否招惹非议

    有何可非议之处贞武不以为意的道:南洋荒芜岛屿众多,皆是无主之地,发卖给百姓和发卖给官员,没什么区别,将婆罗洲封给官员,不仅可以鼓励百姓放心的经营南洋的岛屿,促进南洋的开发,亦能刺激所有官员关心南洋,这是一举两得之事。

    王揽一直不太关心海外之地,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皇上,婆罗洲能给官员带来多大的利益

    堪比江南。贞武微微笑了笑,道:保守估计,官员们的俸禄可以再翻二番。

    再翻二番王掞不由一愣,那是什么概念那一年的俸禄会是多少,一千五百多两银子马齐三人听的也是一怔,这么优厚

    启禀皇上,胤誐岳钟琪在外侯见。包福全在门口躬身禀报道。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却未做声,沉吟片刻,他才扫了张鹏翮几人一眼,道: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乡绅监督地方官之事,你们再议议另外,朕近日准备离京出巡,你们预先生排一下。说着,便起身走了出去。

    几人忙立座起身相送,马齐瞅了一眼贞武的背影,行里翻来覆去就是出巡两个字,不消说,定然是去陕甘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胤搬岳钟琪二人侯在殿外正侯着贞武宣进,不想却见贞武走了出来,唬的忙上前请安见礼,贞武摆了摆手,含笑道:免礼。说着,打量了二人一眼,才道:去偏殿坐坐。

    三人进殿落座,贞武便直接道:朕明日一早出京,出巡陕甘,岳钟琪从顺义大营抽调一千精锐随驾。

    微臣遵旨。岳钟琪忙起身跪下道,心里却是兴囘奋的直想闹一嗓子,贞武对禁卫新军果然是另眼相看,训练不到二年的新兵,便能往驾扈从。

    一看这情形,胤誐急了,也顾不得规矩,忙道:皇上,微服私访得带臣去啊。

第668章 公道自在人心

    之余别忘点击右上角的签到哦。

    ”顶”或”回帖”十章前更新帖以当前更新章节为准,将不作提醒或警告,一有发现,直接封号一天到十天处理。

    请吧友有在看更新的时候,不要顶3天前的更新贴,导致本吧首页版面出现很多精品,就像是被爆吧一样,实在不利于吧友的交流。现经热心吧友反映,故作以上公告。

    欢迎大家按顺序补充。

    有起点账号的,可以投免费的推荐票请大家到起点多多支持大清弊主

    起点书页连接:

    贞武看了他一眼,老十显然是不知道陕甘的案子,当即也不理他,盯着岳钟琪,沉声道:朕要快马微服先行,为防消息泄露,你先遣五百人沿驿道直奔真定,经获鹿井陉入山西,沿途拦截所有的快马报探。

    抵达井陉之后,留一百人侯朕,其他四百人分入山西平定州辽州代州沁州各地,从当地百姓口中详细收集赈灾的所有细节情况。

    另遣五百人自张曱家曱口入晋,经大同府朔平府宁武州,任务一样,两队人马到太原汇合,朕在太原停留三日。

    一听贞武这番布置,岳钟琪立即反应过来是赈灾出大事了,忙肃然应道:微臣遵旨。

    贞武点了点头,道:山西各地均是旱情严重,着士卒自带干粮,不得扰民,不得骚扰沿途驿站,有违令者,军法无情。

    微臣遵旨。岳钟琪忙躬身道。

    事不宜迟,你先跪安吧。贞武说着便看向胤誐,待岳钟琪躬身退出,他才道:十哥现在还想跟着去吗

    胤誐性子直阔,人又不笨,当然也清楚山西赈灾出事了,贞武去山西不是去游山玩水的,闹不好可能会杀的人头滚滚,不过,山西巡抚苏克济因着老安亲王岳乐的这层关系,与八哥走的很近,山西既然出事,苏克济是脱不了关系的,能跟去自然是好。

    再说,老十四这一出京,京里掌事的就是八哥,自个握着顺义大营的兵权,这不成心刺曱激八哥八哥若真是一时把持不住,他夹在中间就内外不是人,还是跟着贞武自在。

    听的贞武问起,胤誐便涎着脸,道:皇上。臣天天呆在军营,闷了一年有余了,自然想跟皇上出去透透气,再说。皇上曾经允喏过,要带臣微服私访的。

    你也走了,顺义大营怎么办贞武微笑着道:朕还指着你坐镇顺义,守护京师。

    皇上,京师有十万驻京八旗,何须禁卫新军来守护胤誐笑着道:微臣恳曱请扈驾随行,皇上出巡。总要有人解闷不是

    贞武知道他是怕呆在京师,微微笑了笑,他才道:行,朕一路上闷坏了,就唯你是问。

    喳,微臣遵旨。胤誐登时就眉开眼笑的道:微臣保证不闷着皇上。

    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你和包福全一道去跟轮值的领侍卫内大臣商议一下,明日宿定兴县。后日宿保定府,侍卫无须太多,行驾仪仗也跟不上。都取消,晋陕之地没余粮供给他们。

    胤誐听的一呆,明日宿定兴县那可是足足两百里的行程,得,这一天都得在马上颠簸了,也不知道山西到底出了多大的案子,惹得老十四如此发狠,他也不敢多想,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澹宁居前殿,张鹏翮马齐萧永藻嵩祝王掞五人皆是相对无言。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乡绅监督地方官之事,并无多大商议的余地,经贞武如此一说,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已是势在必行。贞武出巡,必然是欲在晋陕之地试行。

    而乡绅监督地方官一事,虽说是亘古未闻,但好处却是明摆着的,再则,他们也不清楚贞武给予乡绅的监督权限究竟有多大,这事还的等贞武详细解说,眼下他们能有什么商议的

    他们现在更关心的是贞武的出巡,几人都在暗自思忖,揣摩着贞武出巡的目的和意图,以及京师该如何安排,这是贞武御极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出巡,朝中上下都会慎重对待。

    贞武返回前殿,见几人起身要起身行礼,便摆了摆手道:免礼。说着便径直落座。俟贞武坐定,马齐便躬身道:皇上,士绅一体纳粮当差确实利曱国曱利曱民之举,然北方数省旱情刚有缓解,此时推出,奴才颇为担忧会否予地方乡绅有可乘之机

    听的这话,贞武眉头不由微微一皱,北方春旱,朝廷花了上千万的银子赈济,又免了各省一年的赋税,而且还有四大恒无息放贷,可谓是皇恩浩荡,地方乡绅有何可乘之机瞥了一眼马齐,他才道:直说无妨。

    略一沉吟,马齐才道:禀皇上,摊丁入亩并非是皇上倡议,皇上不过是推行,况且太上皇在位时,便已在广东试行,乡绅虽有不满,但不敢对皇上不满。

    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剥夺的是天下士绅的利益,士绅则掌握着地方的舆论,虽说如今发行了京报,然一则京报不下县,二则乡野愚曱民识字者寡,奴才担忧众口铄金人言可畏,有损皇上声誉。

    听得这话,几人皆是一惊,马齐这话可是话里有话,暗指若是此时推出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天下士绅极可能将矛头对准贞武,如今太上皇仍在,要防备有人利用乡绅的不满进行别有用心的攻讦。

    这话不无道理,毕竟这半年以来,贞武的一些举措已经触及八旗制度,侵害了满蒙勋贵的权益,若是有人以此为契机,煽动与士绅利益息息相关的官员进行恶意攻讦,还真是颇为棘手。

    微微沉吟了片刻,贞武才看向张鹏翮,道:张鹏翮,你如何看

    张鹏翮躬身道:回皇上,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士绅自然会有所抵触,然皇上同时亦给了士绅监督地方官之权,取消了耗羡,大幅增加了官员俸禄,微臣窃因为,公道自在人心。

    说的好,公道自在人心贞武微微笑道:朕倒想看看有哪些人敢跳出来,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是势在必行,无须多言,朕不在意虚名。议议乡绅监督地方官一事。

    才碰了个软钉子,马齐也急于挽回,忙开口道:乡绅监督地方官之事,虽是闻所未闻,然好处却是显而易见,一则可藉此安抚天下士绅,大力提高曱士绅的地位,二则可有效防止地方官横征暴敛,乡县田地大都集中于士绅之手,为维护自身利益,他们必然会积极履行监督之权,再则,此举不增加官员,不耗费朝廷钱粮。

    然弊端也不少。王掞紧跟着开口道:此举措仅能遏制州县官私加附税,却会助长士绅包揽词讼,欺压百姓,另则,亦将极大的增加州县官的施政难度,因为此举会促进地方士绅抱团以抗衡官员。

    萧永藻亦跟着道:知县掌一县之事务,实则便是钱谷,刑名,教化,治安四大职责,皆离不开地方士绅,若是遭遇地方士绅刁难,必然寸步难行,奴才担忧增添士绅监督之权,会造成士绅把持县衙之恶劣局面。

    不然。张鹏翮沉声道:劣绅把持县衙之情形现已有之,实乃官员庸碌,怠于王事,与地方士绅勾结,上曱下曱其曱手,攫取钱财,残害百姓。推行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之后,县官与士绅反而形成了利益冲突,这会迫使县官亲民,转向寻求宗族的支持。

    听到这里,贞武知道自己把事情想的简单了,看来这事急不得,此番去晋陕,要多到县里了解下情况,想到这里,他扫了几人一眼,才缓声道:州县官乃是亲民官,若是与地方士绅一团和气,非是地方百姓之福。

    朕倡议士绅监督地方官员,不仅是安抚士绅,督促官员清廉,亦有鼓励士绅关心国事之意,此事你们多了解下,征询下州县的具体情况,朕回来再议定。

    臣等遵旨。几人忙躬身道,抬起身来,王掞又道:臣等愚昧,不知士绅监督之权如何行使,恳祈皇上赐告。

    微微沉吟了片刻,贞武才道:京报的发售渠道已经铺到各县,以前只是鼓励地方士绅通过京报的渠道反映情况,若是实行士绅监督制,则士绅每旬必须按期汇报当地情况,至于监督权限,应涵盖各方面,选出的士绅代表有权查阅县衙的钱谷账目,旁听审案,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狱,对城池学宫养济仓库等皆可定期视察。

    当然,士绅只有监督之权,指出有欠缺的地方,不能干涉州县官施政断案,不能擅权僭越,这是朕目前的初步想法,你们亦可议议。

    几人听的都是面面相觑,这监督之权可是大的吓人,真要推行开来,还让县官们活不活了一天到晚光是应付这些个士绅就够他们忙乎的了。

    侍卫处,轮值的领侍卫内大臣伊德听的包福全传旨,说贞武要出巡晋陕,而且是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宿二百里外的定兴县,他看了看胤誐,又看了看包福全,不敢置信的道:是明日一早

    难不成我们还敢矫诏舅舅还犹豫什么,赶紧的安排吧。胤誐散漫的说道,伊德是他的舅舅,他说话也就十分随意。

    这事也太,伊德微叹了一声,便一迭的吩咐道:来人,快马召集所有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速来商议。

    胤誐笑了笑道:舅舅,你怕是的赶紧安排人去打前站,如今天黑的迟,还能跑百余里。

第669章 启程

    顺天府西路厅涿州。

    涿州距离京城百四十里,是京城南部第一重镇,亦是历史名城,号称天下繁难第一州,名人辈出,三国期间的蜀国国君汉昭烈帝刘备,汉桓侯张飞,宋太祖赵匡胤,东汉名臣卢植,六祖禅师惠能,北魏时期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贾岛,皆是出自涿州。

    天刚麻黑,北方官道上便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引的在外纳凉的百姓纷纷引颈观望,涿州虽是官道要冲,平日里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但天都麻黑了还在骑马赶路的却不多见,况且听这马蹄声,人数还不少,待看到是大队官兵,一众百姓不由纷纷猜测着武官的级别,文官是不可能有如此多骑兵的。

    官道上疾驰的官兵自不消说,是打前站的宫中侍卫,贞武突然决定要出巡晋陕,而且是快马疾驰,指明明日要宿在二百里外的定兴县,他们也只有紧急出动前来布置了,不仅要提前安排宿卫餐饮,他们还提前带出一批御马,二百里路,马匹是肯定要换乘的,总不能让贞武换乘沿途驿站提供的驿马不是。

    这帮侍卫并未入城,径奔药王庙南边的南关驿站,如此大的阵势早就惊动了南关驿站的驿丞宋应星,驿丞虽是不入流的官儿,但每日里迎来送往,都是经验丰富之辈,只听闻这密集的马蹄声,宋应星便知是大队的官兵,暗自猜测着应是赴任的总兵提督一级大员,这些个丘八,驿站是最怕的,他自然不敢怠慢,马上就带着一众夫役侯在了路口,心里却是暗暗埋怨,这么多人,怎的事先也不遣人来通告一声

    马队在路口缓缓停了下来,带队的将领在宋应星前面跳下马来,将缰绳递给迎上来的夫役,便沉声吩咐道:二百骑,四百匹马,人可将就,马要精料,半夜还要加一次料。

    宋应星瞥了一眼对方帽顶的蓝宝石,这是三品官员的顶戴,心里不由微觉纳闷,即便是总兵,那也是二品的顶戴,这武将如此大的阵势,何以只是三品顶戴一个参将就那么大的排场心中疑惑,他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忙上前请安见礼。

    带队前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贞武身前最当红的一等御前侍卫达春,这种苦差按理是轮不上他的,但由于时间紧急,他不放心,便亲自领队前来安排,因为贞武说了是微服先行,出京之时,达春便令所有的侍卫将标志身份的花翎和黄马褂都装入包里,二百人一路都是纵马疾驰,他也根本没安排人打前站。

    见宋应星请安,达春摆了摆手,道:甭冉虚礼了,赶紧的去安排。

    喳,下官这就安排。说着,宋应星便起身吆喝一众夫役赶紧的带路,当看到那些马匹,他不由暗暗叫苦,这些马匹竟然匹匹都是上等的好马,这可不是好侍候的主,看到马儿都是浑身大汗,他又是一阵心痛,这些个丘八竟然如此不知爱惜马力。

    进了正院,达春不及洗漱,便吩咐将二等侍卫甘洪军车同二人召来,进屋稍事洗漱,灌了杯凉茶,甘洪军车同二人便赶了过来,见二人要兔礼,他忙摆手道:坐,在外无须拘礼。

    俟两人落座,他便沉声道:在顺天府辖内,问题并不大,但进了晋陕之地,可就难说了,一则是春旱,一则是澳洲移民,导致两省的情形颇有些乱,此番皇上出巡,又是仓促成行,来不及周详布置,你二人熟悉道上的情形,先行赶往太原,沿途打点一下,不要让小毛贼惊扰了圣驾。

    听的这话,甘洪军车同忙齐齐拱手道:下官领命。

    情况特殊,不必拘泥手段。

    达春点了二人一句,又掏出一叠银票递过去,道:这是一万两即兑的银票,以备沿途打点之用,另外,对于有真本事的,不妨招揽过来,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们跟着主子的时间也不短了,主子的秉性也都知道,我就不绕舌了。另外还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招揽江湖上的奇人异士,大探江湖上的大小帮会情形,这是甘洪军车同罗静三人职责,可说是份内之事,出门在外,自然是有钱好办事,甘洪军也不客气,伸乎接了过来,便沉声道:统领放心,绝不会出半点意外。微一沉吟,他才接着道:需要些帮手和马匹,以便及时联络。

    人手马匹,你们自己挑。达春沉吟着道:主子是一路急行,尽量不要节外生枝,联系不能断,必须一天两报,有事随时急报,另外,河南一遇灾荒有往山西逃荒的习俗,这点也需注意,抵迭太原后,主子的行踪便隐瞒不住,处处需得小心。

    下官尊命。甘洪军车同忙拱手道。

    宋应星忙里忙外,好不容易才堪堪将手头上的事情理顺,却听的官道上又响起了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他不由暗暗叫苦,今儿这是撞什么邪了来了一拨又一拨这如何安置的下

    听的马蹄声,达春也走了出来,凝神倾听了片刻,他一双浓眉便皱了起来,竟然有三四骑的规模,难道是那些个领侍卫内大臣又遣了大队人马前来这倒是好事,二百人打前站,这兵力确实单薄了些,想到这里,他便快步走出了驿站。

    来的并非是宫中侍卫,而是岳钟琪率领的禁卫新军,看到驿站内灯火通明,岳钟琪便知宫中打前站的侍卫,过良乡时,他就已经知道这些侍卫在他们前面,停下马来,驿丞宋应星便提着灯笼迎了上去,为难的道:这位将军,南关驿已住进了二百人,mt。

    岳钟琪进京的时候就在南关驿住过,知道南关驿是大驿站,当下便笑道:二百人就将南关驿住满了

    回将军,还有四百匹马。宋应星哭丧着脸道:将军又带了这许多马,草料豆饼是特定供应不上的。

    这不劳你费心。岳钟琪跳下马来,道:草料豆饼马上都驮的有,安排人手照料就行,另外,再安排一百人的食宿,这总该没问题吧

    这些个丘八什么时候如此好说话宋应星放下心来,忙躬身道:没问题,下官马上安排。

    达春这时才踱了过来,上下打量了岳钟琪一眼,对于这位贞武颇为赏识的年轻将领,他仅仅只见过几面,并不熟识,一眼没认出来。

    岳钟琪也不认识他,但猜到应是御前侍卫,当下一拱手道:在下顺义大营岳钟琪,不知大人

    一听这话,达春不由微笑道:天黑,愣是没认出来,我是达春,走,屋里说话。

    达春是贞武跟前最受器重的一等御前侍卫,岳钟琪自然早有耳闻,两人进屋重新见礼落座之后,岳钟琪才道:禁卫新军是奉旨前往山西,并拦截京城前往山西的快马报探,咱们的战马速度稍慢,大部今晚宿在良乡县。

    听的这话,达春不由暗松了口气,原来贞武还安排了禁卫新军进入山西,那倒是不用太操心了,即便暴露了行踪,也没问题,至于禁卫新军进山西的目的,那不是他该关心的,他也懒得多问。

    微微沉吟,他才道:禁卫新军出动了辜少人马

    岳钟琪对达春也没提防之心,便直言相告道:这条线是五百骑,皆是一骑双马。

    才五百达春不由微皱了下眉头,这人手可是有些少了,按理,前后两站,百余里范围都必须牢牢的掌控住,这点子兵力济得了什么事这主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任性,哪有出巡如此急迫的不知道明日扈从他出京的人数会是多少,以他的秉性,想来不会多。

    达春料的不错,贞武带的人确实不多,仅仅只带了两百侍卫,天刚微明,便自广安门出了京城,天色尚早,官道上根本见不到任何行人车马,贞武亦未在意,一路纵马疾驰。

    这条官道乃是大清五条主要驿道之一,道路宽阔平整,常年有人维护,一路放马疾驰,贞武大感快意,不过一个时辰便抵达七十里外的良乡,直到这时,他才留意到这一路上竟然连一辆马车骡车都未遇上,想来是打前站的侍卫已经逐段封了这条官道,看来,皇帝出巡,要想不扰民,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胤谶这时一拍马跟了上来,笑嘻嘻的道:皇上许久没有如此快意驰聘了吧,已经到良乡了,是否歇息一下,用点饽饽,换匹马再赶路

    贞武一提马缰,放缓了速度,含笑道:很久没如此爽快了,歇歇也好,再跑下去,马儿确实吃不消。

    胤谶用马鞭指着前面道:前面有个茶棚,不妨就在那里略微歇息,咱们人多,进了城,没半晌时间根本出不来。

    这官道都封了,还能容的下茶棚有人营业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刻意安排好了的,贞武望了一眼,便微微点了点头,道:行,乘着日头不毒好赶路。

    一行人草草吃了点随身携带的饽饽,略微休息,便继续上路,巳时未便赶至涿州的南关驿站。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744/ 第一时间欣赏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作者:塞外流云所写的《大清弊主》为转载作品,大清弊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清弊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清弊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清弊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清弊主介绍:
当一个宅男传越成为康熙帝的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祯时,改变的不仅是大清朝的历史,为争夺皇位,胤祯强势出手,强势到康熙和一众王公大臣对他爱恨交加,却欲罢不能,一众皇子对他恨之入骨,却只能强颜欢笑。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九龙夺嫡的艰辛,初登大宝,自上而下改革的困苦,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大洋州,都是我们的!大清弊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清弊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清弊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