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赝医TXT下载赝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赝医全文阅读

作者:望平安     赝医txt下载     赝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六十二章 儿臣愿往

    做为一个母亲,同时又拥有丈母娘的身份,皇后这么说是没错的,她也只能从家庭的角度来解决这事,也想不出别的方法了,何况是在这么着急的情况下。

    可李晏虽然平常小事都听她的,但在大事上,他的见解虽称不上独道,却比皇后要强上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李晏苦着脸说道:要是一顿饭就能打发过去,那也就没有必要用到投石机了

    他们夫妻两个一起看向菜菜,现在女儿的想法就变得很重要了,菜菜就算是管不了她的太子哥哥,但燕王哥哥,她是绝对能管得了的,那是她自己的未婚夫,以菜菜的脾气,要是连杨泽都管不了,那她也就不叫菜菜了。

    菜菜歪着头,看着父母,想了一会儿,道:孩儿要回去守灵了,父皇母后,你们要一起来吗

    李晏呃地一声,他总不好说你自己守灵去吧,朕可不去,那灵必竟是他母亲独孤女皇的,就算他不愿意去守,可这话也没法说出口的,他只好默不作声。

    皇后却不在乎这些,她道:宝贝女儿,你男人和你哥哥就要打起来了,都是因为误会,实际上却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都是一家人,你得想想办法啊,守灵过一会儿再去守不迟,嗯,等会儿母后也陪你一起去守灵

    菜菜却不信皇后说的话,她道:孩儿没什么办法,孩儿又不是神仙。再说,既然是误会,那就不会是什么大事儿,也用不着想办法啊,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了。

    李晏一跺脚。道:你的太子哥哥已经先动手了不对不对,是有人栽赃陷害他,那杨泽是什么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他真误会了,动起手来的速度,那可是快得很,莫要等他真做出什么来,咱们那时后悔可来不及了。

    皇后也是一连串地催促菜菜,让菜菜想办法。其实,李晏和皇后的心思是一样的。在心中他俩都认为是李重九派人去刺杀杨泽的,只不过李重九办事不太地道,也没什么本事,儿子是有点儿二的,这点他俩不是不知道,所以刺杀失败了,他俩心里都是这么认为的,只是不好当着女儿的面说出来罢了。

    对于儿子和女婿,他们当然是向着儿子的。可女婿太厉害,他俩也是知道的,现在,就等着菜菜去劝说杨泽。让杨泽不要认为是李重九要刺杀他,好歹把这件事压一压。

    可菜菜满脸都是我在想主意,可主意就是想不出来,这就让李晏两口子着急了。

    过了半晌。李晏见菜菜实在不想说,他只好道:要不然,咱们先把事情凉一凉吧。只要在先皇的灵柩放入地宫前,不要出事就行了。等先皇入住地宫之后,那朕就让杨泽就藩燕地,让他去当诸侯吧,他和重九见不着面,时间久了,什么误会也就都化解了。

    他这是属于没主意,硬往外憋主意了。

    皇后却看了他一眼,杨泽肯走吗你让他去燕地就藩,他岂会乖乖地就走,指不定会向你要什么好处呢,再说就算他走人了,可误会,嘿,这是误会么,这是要命的仇恨,他还是会派人来找重九麻烦的,说不定会越闹越大的。

    菜菜道:要是这样,那就是父皇偏向太子哥哥了,杨泽那个人最小心眼儿了,他受了这份闷气,吃了这个哑巴亏,说不定会起什么心思的,可别说女儿现在没有提醒你们,要是他和太子哥哥真的闹了起来,孩儿可是只帮杨泽,不会帮太子哥哥,咱们先把丑话说在前面,到时父皇和母后,可不要说孩儿不顾及兄妹之情。

    她这话说得也太简单直白了,就算当年的长公主那么嚣张,那么不讲兄妹情谊,可都不敢把这种话说出来,可菜菜就敢,而且还说得理直气壮

    皇后大气,骂道:你个死丫头,有你这么说话的么,有你这么说哥哥的么还要把丑话说在前面,你和谁说丑话呢,我们可是你的爹娘

    说着,皇后伸手就抓住了菜菜的一只耳朵,使劲地拧了起来,还有另一只手拍打菜菜的后背,气生得太大了,她竟然不顾皇后的威仪了,又恢复了在镇西时的面目,修理起女儿来

    菜菜哎呀哎呀地叫了起来,别看她刚才嚣张,可要是她老娘真的发起火来,她就硬是一点儿办法没有了,实在是因为老娘太厉害了呀

    李晏在旁看着直摇头,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我们老李家啊,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怎么就这么单薄呢,我们这辈是这样,没想到小辈们还是这样,难不成这和我老李家祖坟的风水有关

    在皇后老娘的淫威之下,菜菜只好叫道:我想到办法了,我想到办法了,娘,你要是再拧我的耳朵,我就不说给你听,你快点儿放开,要不然我今晚就不回来了,我去大街上睡

    皇后老娘既然拿出了镇西范儿,那菜菜小丫头也只好用镇西的办法来对付了。

    皇后果然一听这话就松开了手,可随即又想到这里是皇宫啊,又不是镇西的小院子,菜菜就算是搞离家出走,她也没办法真的出宫,更加是不会去真的睡大街的,她便又想去拧菜菜的耳朵。

    李晏跺脚气道:有完没完啊,现在说正事儿呢,不要再闹了。菜菜有什么主意,快点说来听听

    菜菜远远逃开,叫道:其实就是和刚才母后说的差不多,就是把杨泽和太子哥哥关在一起,关进一个小黑屋里,他俩要想出来,就得合力打开锁,那个锁只能由两个人共同用力,才能打开,他俩有劲儿只能往一块使,不能想着对付别人,这样两个人肯定不能再有误会,所以不就合好了么。

    李晏和皇后一听,感觉这个主意不错。两个人要是齐心协力地办一件事,感情自然就能加深,这也算是好事了。但,这却有一个前提,怎么能把他俩关到一块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呀

    就在他们三口人吵闹不休,却什么可行的主意都想不出时,又有小宦官跑来,道:皇上,娘娘,太子求见

    李晏和皇后立即安静了下来。他俩互视一眼,心中都感不妙。杨泽遭遇刺杀的事情,如果和李重九没有关系,那他就不应该着急来见,只有这事和他有关系,他才会着急来辩解,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俩可是都明白的。

    菜菜转身便走,道:孩儿去守灵了。太子哥哥要是有什么话,就和父皇母后说吧,孩儿不听,也不想听

    皇后唉了声。心想:重九这孩子脑子是真的不好使,要想见我们,什么时候不成,我们现在在这里。明显菜菜必会在身边,他这时候来这里,岂不是会让误会加深。

    李晏也叹了口气。却道:可能是真的和我李家的风水有关。

    夫妻两个都感头大,可他俩却都是没有急智的人,遇到这种棘手的事,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两人便一起走到棵大树底下,在树下的木椅上坐了下来,等着儿子李重九进园子。

    过了片刻,李重九才进来,身后还跟着吴有仁。李晏皱起眉头,这里可是后宫的范畴,而且吴有仁不经召唤就来此处,这可是逾越了,不过这种关键时刻,他也不想追究什么。

    李重九和吴有仁进来之后,先给李晏和皇后见礼,之后,李重九便哭道:父皇,母后,儿臣被人陷害,竟然有人冒充儿臣的手下,去刺杀燕王,父皇母后可要为儿臣作主啊

    李晏微微皱起眉头,道:刺杀杨泽的事儿这事儿怎么和你有关了你不要着急,有话慢慢说。

    说着话,他看了眼李重九身后的吴有仁,有外臣在场,他便不好再多说什么,皇后也是如此,别看她刚才和菜菜闹得欢,那是一家人的关系,可要是真的有外臣在场,她这个当皇后的,那绝对是架子十足,不会再有什么过格的话语说出去。

    李重九回过头,看向了吴有仁,为什么带着这个心腹谋士过来,不就是为了让吴有仁说话的么。

    吴有仁很明白事儿,他上前一步,道:皇上,娘娘,这几日臣发现了数桩怪事,怕是和京畿地区的乱事有关

    他以前可是当过中枢舍人的,在凤阁里待得久了,自然知道该怎么说话,上来就先来个危言耸听,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否则皇帝哪可能有耐心听他长篇大论的说话,这招放在独孤女皇身上都好使,何况是李晏了,别看吴有仁对付杨泽没办法,可对付起皇帝来,那还是相当有几下子散手的。

    果然,李晏和皇后一起紧张起来,异口同声地问道:怎么就和乱事有关了

    吴有仁道:臣执掌吏部,朝中五品以下官员的升迁,都要经过臣的手中经办,臣对朝廷负责,对皇上忠心,所以从来不敢徇私枉法,自认绝对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绝非是臣自夸,事实如此,当然这是臣应该做的

    李重九回头看了他一眼,心想:怎么搞的,怎么说起你自己的事来了,还这般不要脸的猛夸自己,这可有点儿过份了吧

    李晏和皇后都感不耐烦起来,这吴有仁是不是吃错药了,怎么跑到这里来夸起他自己来了,可就当他俩刚刚不耐烦,要出言制止时,吴有仁便刚刚好地结束了自夸。

    吴有仁道:但臣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得罪了许多人,如果是普通人也就罢了,但臣得罪了官员,尤其是那些心存反意的官员他们就会想着要报复臣,不但逼着臣搬家,还往臣的家门口泼了污物,还给臣起了个恶号,叫做屎尿尚书

    说到这里,他满脸的泪水,竟然哽咽了起来,有一少部份是装出来的,另外一大部份也是他真想哭,这几天受的窝囊气实在是太多了。

    李晏和皇后同时大惊,屎尿尚书这个恶号也太难听了,这是没法再让吴有仁当官了啊,吴有仁要么辞官,要么远离京城,可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吴有仁远离中枢,远离权力中心了,对于一个年纪不太大的部堂高官来讲,这可是比死还要难受的事啊

    他俩对吴有仁都有了同情之意,这位吴爱卿也确实是够可怜的了。

    吴有仁又道:能对臣下此毒手的人,当然就是对朝廷不满的人,对朝廷不满的人,自然了就是造反的人了,现在京畿地区不稳,臣估计就是有人在暗中操纵此事,想要害了臣,就等于是想要断了皇上的一条胳膊。

    这还是自夸,仍旧是挺不要脸的,但这回李晏和皇后就都没有再表示出不满,毕竟谁的脑袋上扣上了屎尿尚书四个字,谁神志不清,自吹自擂一番,都是可以理解的,为自己辩解嘛,就算过火一点儿,也是可以容忍的。

    吴有仁话锋突然一转,道: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造反之人想必更是会针对太子殿下进行造谣,挑拨太子殿下和大臣的关系,所以,臣斗胆请问皇上,是不是也有人想要陷害太子殿下,做出了对他不利的事啊

    李晏和皇后猛地一喜,这个吴有仁很不错啊,这可就是给李重九找理由呢,而且这个理由找得非常之好,一下子就能把李重九本来应该遭受的误会,真的全变成是误会,把李重九给从整件刺杀事件中摘出去

    李晏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有人想要挑拨太子和燕王之间的关系

    皇后也道:咱们应该把燕王叫来,和他说一说,这是有人挑拨离间啊

    李重九又再回头,看向吴有仁,心里一挑大拇指,高,实在是高,一句都没有为我辩解,可却着实地把我给摘出去了,而且还向父皇和母后说了你受的委屈,给你去太原当留守提前做了铺垫,这是一箭三雕啊

    吴有仁又道:臣在京中被栽了污名,短时间内不宜在京中为官了,所以臣想恳请皇上恩准,去外地为官。

    不等李晏说话呢,他自己就给自己封起官来了,他道:臣听闻太原那里也有歹人蠢蠢欲动,想要造反,臣愿冒险去太原,为皇上看守好此地

    他是吏部尚书,如果真的去太原,也只能当留守这样的大官了,所以虽然没有明说,可就是在自己封自己了。

    李晏和皇后互视一眼,太原那里是李家根基最稳的地方,当年就算是独孤女皇也没有把那里的李家皇族连根拔起,哪里造李家的反,那里也不会造的。

    可吴有仁又道:但太原是我朝龙兴之地,臣毕竟是外姓臣子,当地的藩王可不见得会听臣的,所以需当有重要之人一同前往,为臣坐镇才行,可这重要之人

    李重九上前一步,道:儿臣愿往,担负此重任

    李晏和皇后同时一愣,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他俩急切之间都没反应过来,本来他们是想让杨泽外出就藩的,怎么现在变成儿子去镇守太原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三章 倒霉的吴有仁

    李晏和皇后夫妻两个都没有立即反应过来,皇后道:重九,你是太子,是国家的储君,怎么可以离开京城呢,就算是你父皇要去太原,你也不能去啊

    李晏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个意思,皇后说的正是他想的。

    在大方帝国,当然在前朝也是如此,太子不但是皇帝的儿子,也是国家的下任君王,所以是万万不可以出事的,比如说边关有了战事,如果非要皇帝御驾亲征,那么皇帝就算是再不愿意,也会带兵去征战的,但皇帝却一定不会让太子前去。

    这里有两个关键之处,一个是明面儿上的,一个是暗地里不能说的,明面上的当然就是国之储君,不能出事,所以要留在京城里,老老实实地学习治国之道,为以后接老皇帝的班儿做准备。

    暗地里不能说的那个原因,就是怕太子造反了,在皇权帝位之前,说实话有时候亲儿子也不能完全信得过,在历史上皇帝父亲猜忌太子儿子,杀掉儿子的事不少,太子儿子杀掉皇帝父亲的事更多,当然也不仅限于太子儿子,别的王爷儿子也有杀掉父亲的,至于哥哥杀掉弟弟,弟弟捅死哥哥的事更多到数不清。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父亲一般都不会让太子儿子带兵的,万一太子儿子嫌皇帝父亲活得太久,迟迟不死,耽误了他当皇帝,所以一旦掌了兵权,就急着造反,那岂不是糟糕,父子相残的事很少见吗

    在普通百姓家应该是不多见,但在帝王之家,那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所以一般来讲,太子是不能离京带兵的,很少有先例。除非老皇帝病入膏肓,可现在李晏活得挺好的,身体健康的很啊

    李重九对于太子这个职位应该有什么担当,有什么忌讳,他几乎了解得很少,就算有所了解,也都是肤浅表面的。

    他以前只不过是个随时可能会被干掉的落魄王爷,朝不保夕,他关心怎么当太子干嘛,还不如关心下长公主姑姑会不会整死他。而当上太子没几天,却被杨泽逼得走投无路,半点没有当太子的威风,他仍旧没有时间去想太子到底该干什么

    所以,李重九想事情,竟然只是从明面上的那个理由想的,却没从暗地里那个原因去想,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暗地里那个原因。

    听了皇后的话,李重九还挺着急的。竟然认为皇后是太溺爱他了,当然这话他自己是不可能说出口的,他只是很着急地说道:父皇母后,儿臣以前在长安城外的庄园里生活。几乎是足不出户,没见过什么世面,现在当了太子,很感没什么本事。儿臣怕被朝臣们嘲笑,所以很想多学些本事

    李晏和皇后对视一眼,他俩虽然现在已经明白过味儿来了。李重九是怕杨泽报复,所以是想逃出长安城,跑到外地去避风头,可太子被燕王给逼出京去,这实在是好说不好听了。

    见父母仍不答应,李重九又道: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要是一直待在长安城里,在那东宫的一小块四方天地之中,怕是永远也学不到什么本事,儿臣实在是怕辜负了父皇和母后的期望,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太子啊

    李晏皱起眉头,道:这事儿的前因后果,父皇和你母后都已经知道了,但去太原之事,还需从长计议,这可不是小事啊,本朝还没出现过太子离京去带兵,还掌权一地的先例发生。说到这里,他看向了皇后。

    皇后却想起了往事,本朝是没有太子离京带兵的先例,可却有皇帝被流放的先例,而且流放的就是她丈夫,连带着她一起去了边疆蛮荒之地,一住就是十多年

    李晏道:皇后,这事儿你怎么看

    皇后哼了声,道:是没有先例,但在你这朝里,先例还少了么

    她没别的意思,并不说菜菜当了女皇,李晏的皇位还女儿让出来的,也不是说杨泽的权势什么的,她仅是想到哪儿了,顺嘴就说出来罢了,她说的其实是李晏当过太子,当过皇帝,还被流放的事,她心里不痛快,说话的语气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李重九一听,心中欢喜,看来有戏啊,虽然他和父母相见的次数有限,平常相处的时间也短,可他却很清楚,凡事只要是他母后点了头,他父皇就一定会同意的,他的父皇爹爹相当地惧内。

    李晏果然眉头皱得更紧,道:太子离京这会不会让人以为是被流放啊,是被公主给逼得,所以不得不出京,如此一来,朝中以后的争斗岂不是更多了。

    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有的思维,什么事不能光看眼前啊

    李重九要是真的去了太原,去镇守大方王朝的龙兴之地,虽然并不会被人看成是被流放了,但也会被许多人认为是李重九失了宠,太子之位有可能不保。

    要是有这种看法的人很多,那么在看衰李重九的同时,自然而然的就会看好菜菜了,在别的朝代是不会有看好公主,而不看好太子的事发生的,因为别的朝代根本没有女人当过皇帝,可在这朝这代却不一样啊,天下至尊独孤女皇可才刚刚驾崩没多久呢,女人是完全可当皇帝的,并且,菜菜还真当了第二任女皇,别看只当了一天,可当过就是当过,这是无法否定的。

    如果支持公主的人变多,支持太子的人变少,此消彼涨,那国家还能有消停的时候了么

    皇后听了这句话,哦了一声,点了点头,她明白丈夫的意思了,如果让李重九去太原,对于避免杨泽报复,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可这个办法却会引发后患之忧,对于国家来讲,这就算不上是好事儿了。

    李重九见状,大感吃惊,怎么他要去太原的事。竟会受到父皇母后的反对,这太不可思议了,本来他认为这是极简单的事啊,没有什么难的,怎么会被反对难不成,他父皇母后想让他留在京城里被杨泽给杀了

    他原本就是性子有些偏激之人,一旦有了一种想法,就会一直往那个方向去想,他现在竟然有了一种想法,那就是父皇和母后还是心向菜菜的。谁让菜菜是他们养大的呢,一直都在他们的身边,而杨泽又是帮他们重登皇位之人,父皇和母后向着他们,对他们偏心,这一切也就都有了合理的理由。

    瞬间,李重九心中就产生了怨恨,他不去想李晏和皇后对他有多么的好,他只是凭空想了一个前因后果。然后就开始怨恨,认为他自己被抛弃了,认为自己不受待见,甚至认为父母有害了他的意思。然后好让妹妹重新当女皇。

    一个偏激的人要是有了这种想法,又再处世不深,无法掩盖,那神色当中。就必会流露出来。李重九低下了头,不再吱声,腮帮子鼓起。明显是生气了。

    吴有仁便在李重九的侧后方,李重九一低头,他便看到了太子的表情,心中一紧,莫不是产生误会了吧,这可不行,自己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就是为了要让李重九顺利去太原的,这不仅关系到李重九的将来,更加关系到他的将来啊

    吴有仁躬身道:皇上,娘娘,现在长安城中阴云密补,怕是会有一场风暴。以臣之愚见,于其让矛盾更加激化,不如让其中一方后退一步,需知退一步便是海阔天空啊

    他顿了顿,又道:有些话本不是臣该说的,但臣还是要说。皇上刚才说怕以后矛盾加巨,臣却不是这么看的,太子敦厚仁德,如果是去太原阅兵,检验一下当地的驻军,既会让当地的驻军归心,又不会耽搁太久的时间,那时太子再回长安,虽身边无兵,却外有强援,那时本来有些人可能会有异心,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徐徐图之,国事必会好转,家事也必会好转的。国家,国与家本就是一体的。

    他的意思表述得就很明白,比李重九说的话要容易理解得多。

    吴有仁就是非常直白的告诉李晏和皇后,皇太子是需要有兵权的,而且也不必真的去太原很久,就是转一圈,抓抓军权,这样再回长安之后,杨泽就不敢对皇太子怎么样了,因为皇太子是有外援的,而外援是谁呢,当然就是他吴有仁了,他在太原抓着兵权呢呀,内外呼应,杨泽还敢怎么着

    其实,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吴有仁对李重九并不十分忠心,当然他一开始就不是想对李重九忠心,他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罢了。

    等李重九回了长安,与杨泽的争斗根本不会停止,但他吴有仁可是坐镇太原了,如果李重九在争斗中获胜,他就可以说是因为他在外面抓兵权的关系,李重九也会感谢他,认为是这么回事儿;而如果李重九失败了,吴有仁在外有兵权在手,也可以和杨泽讨价还价,甚至还可以用替太子复仇为借口,起兵造反,与杨泽争争天下什么的,当然这就要看他如何经营太原了。

    反正,吴有仁是绝对不会吃亏的,反而是以正大光明,完全为太子着想为借口,给他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李重九听了这话,总算是松了口气,感觉没白带吴有仁来,看来这位心腹大臣,还是很给力的,这个理由说出来,父皇和母后不会再反对了吧

    李晏想了想,也感觉吴有仁说得有道理,他算是宅心仁厚的那种人,不希望有事儿,只希望家和万事兴,如果能把矛盾盖一盖,他是愿意的,而且他看出来了,刚才儿子李重九似乎已经对他不满了,他不希望这种不满再延续下去。

    可皇后却听出不对劲儿来了,从大局观上来讲,皇后绝对是比不上李晏的,她只能从个人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可从个人角度去想吴有仁说的话,却正好能听出猫腻来,皇后虽然不是搞阴谋的高手,可却并不意味着别人想搞阴谋,她却听不出来。

    李晏转过头,看向皇后,道:这个皇后,你怎么看这事儿

    他还想听听老妻的意见,要说这世上谁不会算计他,那也就是这个与他患难与共的老妻了,别看这个老妻平常总骂他,可却也对他是真心实意的好。

    皇后却看了眼李重九,刚才儿子流露出的不满表情,她同样看到了,她也不想让这种不满再延续下去,但她可不会立即答应。

    皇后道:这么大的事儿,哪可能现在说一说,然后就决定的,儿子要远离咱们,本宫可舍不得,但耽误他学本事,似乎也不对,要不然这样吧,咱们再想想,等想好了再做决定。

    李重九大急,怎么回事,现在不能做决定可要是晚决定几天,说不定杨泽的报复就来了啊,他可等不起的。

    吴有仁心里却咯噔一下,一种不妙的预感油然而生,是不是会出什么意外啊,这个皇后怎么事儿这么多,而皇帝也真够窝囊的,什么事都不能自行作主,竟然还要问老婆的,这个朝廷到底是谁当家,难不成还是女人当家

    李晏立时便知道,皇后有些话是不想当着儿子的面讲,既然如此,那就不要当面讲呗,他点头道:不错,皇后说得对,这样的大事,确实是要好好想想。重九,你回东宫去吧,好生在东宫里读书,朕会经常去看你的,回去吧

    说着,他摆了摆手,示意让李重九离开。李重九没有办法,只好低着头离开了,吴有仁有心想说什么,可见皇帝根本就不把他当回事,他也只好垂头丧气地跟着李重九走了。

    等儿子离开了,李晏打发走身边伺候的小宦官和宫女,问皇后道:你是有事要和朕说吧

    皇后点了点头,道:那个吴有仁心思太重,本宫看他不是个好人,他这是想算计咱们儿子呢,连女婿也一并想要算计进去

    她把刚才的想法和李晏说了,李晏听后,惊道:当真原本朕还没有想到这点,经你一说,可不就是这么回事么,那咱们该怎么办

    皇后叹气道:你有没有看到,重九对咱们怕是有了埋怨之心了,他是埋怨咱们偏心,向着菜菜了。

    李晏默然不语,可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只感儿女债,让他这个当父亲的好生为难。

    皇后道:如果不让重九去太原,得到一支属于他自己的军队,怕是他会怨恨,所以就让他去吧,反正咱们就他一个儿子,以后这皇位不给他,还能给谁。

    李晏沉默了好半晌,终于长长叹了口气,点头答应了。

    可皇后却又道:那个吴有仁不是个好东西,不能让他当太原留守,太原留守这个位子,让重九坐吧,并加大都督名号,至于吴有仁,贬了他,这种胆敢算计皇室中人的大臣,可不能留在重九的身边,他不是想去太原么,那就让他当个屯田员外郎吧

    李晏嘿的一声,道:让朕再想想,再想想,朕总感觉这件事儿,会引出很大的麻烦,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不得不慎重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四章 憋出来的臭主意

    杨泽想要把李重九赶出长安,而李重九上了当,进入了圈套,想着要早点离开长安,吴有仁又在一旁拼命搅合,这些种种事情,虽然李晏并不知道实情,但做为了一个皇帝,他还是能看出来有些不妥的。

    李晏从小就被当成是太子一样的培养,而且当初他还真的当上了皇帝,他不是傻子,相反还聪明得很,他只是比较懦弱,不喜欢国家政务罢了,在母亲独孤女皇强大的压力下,他除了委屈求全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但这可不代表他看不出一件事情的蹊跷之处。

    对于别人的建议,不事关大局的,比如皇后的一些言论,他都是一笑了之,有时候就算皇后骂他是死老头子,他也不在乎,反正骂就骂呗,又不少块肉,要是他真死了,皇后不知得哭成啥样呢

    可今天皇后出的主意,他却不能听了,至少不能立即就做决定,让太子出京,这可不是小事,往小了说是让李重九出去避避风头,谁让杨泽这个女婿太厉害呢,往大了说可就是事关国体了,就算当年独孤女皇那么强势,直接就拿了李家的江山,可独孤女皇也没把所有的儿子都流放出京,不还是留了个相王在身边么。

    现在,李晏只有李重九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李重九离开了长安,李晏这时候突然得了病,天有不测风云,这可是谁也不能保证的,那李重九离开了长安,他还有本事回京吗杨泽能让他回来吗

    而且,如果李重九离开了长安,要是死在外面了怎么办李安很清楚,李重九待在东宫里,那肯定是不会多好受的,估计是很憋屈的。但有一点要知道,只要李重九住在东宫里,人身安全就没有危险,可一旦要是离开了东宫,虽说是天高任鸟飞了,可被猎人射下来的危险却也更大了,做父亲的岂能不考虑儿子的安危。

    李晏起身离开了小花园,步行回自己住的宫殿,皇后也不坐步撵了,跟在李晏的身后。也慢慢走回去,尽管皇后平常挺强势的,但那都是小事,她也有自知之明的,遇到了大事,家里作主的人还是李晏,所以今天这事儿,得让李晏好好安静地想想才成

    一直走到居住的宫殿,李晏还是没有出声。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了天黑,皇后实在忍耐不住了,过去问问他要不要传膳。李晏才叹了口气,站起身来,往里面走去。

    皇后在后面叫道:老头子,吃完饭了再想也来得及啊。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啊

    去方便方便李晏头也不回地说道。

    皇后哦了声,便叫小宦官们把膳食送上来,还没等饭菜摆上来呢。李晏便回来了。

    象是想明白什么事儿似的,或者是方便之后,一身轻松,李晏回来之后,对皇后笑道:想明白了,知道该怎么办了

    皇后也象是轻了口气似的,道:可算是想明白了,看你这么个想法,我都替你累得慌。

    李晏嘿嘿两声,坐了下来,两口子便不再说话,一直等小宦官们把饭菜都摆好了,李晏才把人都打发出去,自己倒了杯酒,闻了闻,一口喝了下去,道:想明白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挺简单的一件事,不过就是朕这位子以后该给谁坐罢了。

    皇后默然,在李晏想事情的时候,她也没闲着,也在想着这事儿,也想明白了,现在听李晏一说,她便心中有数,她也喝了杯酒,把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顿,道:不关菜菜的事儿,是杨泽自己想多了,再有就是重九太不争气,如果他稍有些本事,也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杨泽就算是再怎么强硬,也不敢多想什么的。

    她一说这话,就代表和李晏的心思是一样的,他们都明白了整件事的起因了,也都知道这个起因,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了。

    杨泽的计策很是完善,由于派出执行的人都是很可靠的,所以也没有走漏消息,李晏和皇后几乎可以说是这辈子都不会知道真实的经过,也就是他们不会了解真相,因为他们没有渠道,这种事情他们也不会去问。

    但是,真相很重要吗当然重要可一定要知道真相吗那就不是必须的了

    李晏和皇后根本就不需要知道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而只要明白,跟杨泽有关,就妥了,就完全可以了,而为什么会和杨泽有关不就是因为杨泽想让菜菜重新登上皇位,当上女皇二代嘛,没有其它的原因了

    杨泽会不会造反,会不会篡位,那要根据以后实际情况来定,事情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谁也猜不出来。可是,如果杨泽真的打败了李重九,那么,杨泽的儿子却是一定会登上皇位,成为新皇帝的,李家的江山被独孤家抢过,以后还会被杨家给抢去,这就是最后的后果

    皇后叹了口气,道:重九要是真的离京了,那就全完了。当初你那长公主妹妹,不就是以为把杨泽赶出京去,就能让杨泽死掉么,结果杨泽非但没有死,却反把长公主给干掉了,重九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念头啊,再有吴有仁撺掇,他就想去外地抓兵权了

    李晏摇头道:可重九不是杨泽,他没有杨泽的头脑,没法成功的。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皇后问道,知道了起因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知道怎么解决啊。

    李晏沉默了一会儿,道:让重九离京吧

    你疯了么,重九一离京,那他可真就危险了,杨泽对咱们忠心不假,对菜菜也是真好,可他对重九可是什么感情都没有的。皇后大吃一惊,她是真的没有想到,李晏会想出这个办法来,这个办法明显是很混蛋的啊

    李晏却又道:让杨泽也离京,让他去征讨突觉,而重九在太原给他转运粮草。君臣一起使力,把突觉这个大患给灭了

    皇后听了这话,一时之间没消化得了,她奇道:我们要和突觉打仗吗我们不是和突觉一直都挺和睦的吗嗯,至少这些年一直都挺和睦的,咱们主动挑起战争不好吧

    李晏摇了摇头,道:那是因为突觉草原上各部纷争太狠,突觉可汗却又镇压不住手下的大小汗王,再加上母亲过于强硬,所以才和睦了一段时间。现在朕登基了,你猜猜突觉那边会有什么反应

    皇后当然知道是会有什么反应的,突觉那边十有会南下,发动一场小规模的战争,用来试探李晏这个新皇帝的态度,要是李晏不够强硬,那小规模的战争就会变成是大战,而如果李晏比独孤女皇还狠,那突觉立即就要接着当小弟弟。和大方帝国谈什么要做兄弟之邦了,之所以突觉现在还没有动静,那是因为李晏刚刚当上皇帝啊,突觉那边还没有得到消息呢。再别提会有动作了。

    过了片刻,皇后算是想明白了,她道:你做得对,于其让突觉先动手。不让我们自己先动手,就算灭不了突觉,也是给他们提个醒。你这个皇帝可不是好惹的。

    李晏点了点头,道:朕刚才就是这么想的,借着这个机会,也让杨泽消了害重九的念头,更要让兵将们知道,这个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

    皇后深表赞同,别看她不懂军事,但却明白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人要是想活着,就必须得吃饭,而军队在外征战,粮草更是要命的大事,杨泽在前线带兵,李重九管着粮草的转运,那就等于是掌握了整支军队的命脉,那时杨泽就算是再有什么想法,军队不听他的,他也没招儿

    而且,一旦兵将发现,杨泽没法保证他们的军粮,自然而然的就不会再怎么听他的话了,转而会站到李重九的一边,毕竟当兵吃饷,吃谁的饷就给谁卖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古至今,至少从古至大方,都是这个样子的。

    皇后微微笑了起来,道:我们没法单独赶走杨泽,他是不肯离开长安朝廷的,又不放心重九单独离开,那不如就让他们一起离开,这样确实是个好办法。

    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又道:可要是重九,没法控制住杨泽,那该怎么办

    李晏轻轻哼了声,道:要是重九连军队的命脉都掌握了,却还不能把他妹夫杨泽给打败,那这样的儿子能当好皇帝吗,就算杨泽篡不了他的位,别人还不能吗那咱们干嘛还要把皇位留给他还不如给女儿呢,以后传给外孙,毕竟外孙也还有咱们李家一半的血统,其实孙子不也是只有一半血统么,只是姓氏不同罢了,只要咱们当老人的想开了,都一样的

    皇后却道:菜菜一定能管住杨泽的,就算真的事情恶化到了那个地步,菜菜也要让杨泽答应,让咱们的外孙改宗姓李的,那样江山还是咱们李家的,杨泽不过就是个入赘的女婿罢了

    你想的比朕还周全李晏也笑了。

    要说菜菜可能管不住别人,说实话菜菜也不是个很有威严很有手段的人,绝对没有独孤女皇那样能管得住天下的本事,可菜菜能管得住杨泽,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以后他俩的孩子要是改姓为李,只要菜菜说了,那杨泽也不会敢说个不字的。

    两夫妻想到了对策,这顿饭吃的便愉快得多了,一边吃一边谈,虽然他们没法制定出征战的计划,可计划本来也不需要他们劳心劳力,他们只要制定大方向就成了,自然有朝臣去帮他们解决。

    两夫妻吃完了饭,可能用脑过多的原因,尤其是吃完了饭容易犯困,便早早上床休息了,打算明天再把事情交待下去。

    可李晏和皇后却忘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非常重要,那便是隔墙有耳,别看他俩把小宦官和宫女都给打发出去了,可宫殿那么大,要是有人想要偷听,那简直太容易了,绝对能保证在他俩都看不见的情况下,把他俩的话全都给听了去。

    李晏和皇后刚刚休息,一个小宦官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找梁大忠了,把他偷听来的消息,说给了梁大忠听。

    梁大忠听罢,倒也没感到有多惊奇,杨泽和李重九闹得那么欢,各种手段都使出来了,要是李晏和皇后还没有察觉,那才是怪事呢,只不过要让杨泽出征突觉,还要让李重九管粮草转运,这个就有点儿意外了。

    梁大忠重赏了这个小宦官,让这个小宦官以后再接再励,多偷听些有用的消息,他必定会提拔他的,并且梁大忠还很大方地,收了这个小宦官当干儿子,只要好好干,干儿子以后是有可能继承干爹位子的。

    打发走了干儿子,梁大忠便换了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偷偷溜出了宫,去见杨泽,他是内宫大总管,别人半夜出宫不行,他可是太容易了,随便开个小门就能溜出来。

    当梁大忠到了兵部时,杨泽还没有睡,正琢磨着怎么对付李重九呢,他估计着要想逼走李重九,那么李重九选的地方一定是太原,因为这个地方便是李氏皇族势力最大的地方,计划就要展开了,但杨泽还是怕有漏洞,只能反复一遍又一遍地想。

    这时候,梁大忠来了,杨泽大吃一惊,梁大总管亲自来,那肯定是带来了重大的消息啊,而且十有是坏消息。

    杨泽把梁大忠迎进了后室,梁大忠便把听来的消息说给了杨泽听,杨泽听罢之后,一股狂喜之情,涌上了心头,他差点没乐得跳起来

    李晏和皇后不了解情况,所以才制定出这个计划,这个计划看似挺不错的,可以让李重九压住杨泽,但要是真的开始执行,那结果却正好是相反的

    杨泽出征渤海时,走的就是突觉那条线啊,当时他为了赶时间,所以走的是有危险的关外大草原,而不是关内相对平安的道路,为此还和突觉的部落打了一仗,这些事情李晏和皇后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当时还在镇西。

    杨泽回师之后,立即就开始发动政变了,并没有时间去和李晏和皇后说这些,而当时知道这些事的重要朝臣,都被独孤女皇临死之前发疯似的清理了一遍,不是重要的朝臣,也不知道杨泽在突觉的事情啊,再说以当时的朝政来讲,人人自危,谁关心突觉部落的破事儿,谁有会那个闲心

    而吴有仁那时还坐牢呢,是杨泽回师时他才重新进入朝堂的,那时候吴有仁巴结二王爷都来不及,更不可能去关心千里之外,另一个国家的事了,他真没有那个精力

    如此一来,竟然没有人和李晏说过,杨泽在突觉还有个盟友部落哪,信息严重不对称,可是会导致计划失败的,所以躲在皇宫里憋主意,憋出来的主意往往都很臭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五章 憋是很痛苦的

    梁大忠见杨泽听了这个消息后,脸上竟然显出了喜色,他不由得奇怪,问道:太尉,怎么喜欢被别人管着

    在梁大忠的心里,当朝太尉出征,可粮草却被太子管着,这明显就是要让太子压着太尉啊,太尉得知了这事儿,竟然还挺高兴的,这也太神奇了吧,难不成杨泽想当忠臣,不搞篡位这种游戏了

    可怎么看杨泽,也不象是一个会对太子李重九尽忠的大臣啊,横看竖看都不象。

    杨泽笑道:有人管着,总比没人管着要强吧,我这个人有个怪癖,就是喜欢被人管着

    梁大忠干笑两声,见杨泽没啥反应,似乎他这大晚上的跑来报信儿,有点儿多此一举了,他认为挺严重的事,可杨泽却不认为,这个人情没有卖出去啊,他难免有点悻悻然,便打算告辞离开了。

    大半夜的,杨泽也不好留他,毕竟梁大忠是在宫里当差的,就算是大总管,可也终究是伺候皇帝一家的,哪能夜不归宿,在兵部过夜成什么话。

    杨泽亲自送梁大忠从后门出去,说道:梁大总管,你现在是有了爵位了,可却还没有封地,这次我去太原,要不要在那里找块好地方,划给你当封地,到时让公主在皇上和皇后的跟前吹吹风,你这封地可就拿到手了。

    梁大忠大喜,看来今晚没白跑,杨泽还是领情的啊他也笑了,一高兴,难免嗓子尖锐了些,他道:多谢太尉有心还想着咱家了,不过,太原那地方离着京城有点儿远了,咱家年纪又大了,估计这辈子是都得在长安过了。所以在太原有没有封地,却是不重要的,这可多谢太尉了,太原就不用想了吧

    梁大忠被封了侯爵不假,可他是个太监,要养老的话,也只能是在长安,没有去太原的打算,而且他捞的钱早就足够足够的了,这辈子花不完。封地田土什么的,也只能是留给能为他养老送终的晚辈,他晚辈伺候他,当然就不能让晚辈离得他太远啊

    杨泽啊了声,明白梁大忠的意思了,这是暗示他,要送封地是好事儿,可要送就在长安附近送啊,别送到太原去。那地方梁大忠是不肯要的。

    两人这时走到后门了,杨泽道:可在长安城附近的话,也只能是在京畿地区了,整个京畿的地皮奇贵。如果是封在这里,怕是地盘儿不大啊,不象是在外地,封你个县都是没问题的。

    梁大忠很有故土难离的那种气势。非常恋家,他说道:宁要长安一个村,不要太原一个县。故土难离,咱家老了,可不想背井离乡了啊

    说罢,梁大忠上了马,在杨泽的目送下,离开了兵部,返回皇宫。

    杨泽是肯定要给梁大忠一个大好处的,这不仅仅是为了感谢梁大忠半夜来报信儿,而且也是因为从梁大忠带来的消息看,他可能很快就要离京了,如此一来,宫中的强援能不能及时给他报信儿,让他了解宫里的动向,那就是极为重要的了,靠菜菜干这些事儿是不行的,所以也只能靠梁大忠了。

    返回了兵部,杨泽叫来谭正文,道:从王配伦送来的名单上,找一个大财主,要家里有良田万亩的那种,给他扣个谋反的帽子,然后抄夺家产,全部充公,我要送给梁大忠。

    谭正文道:师父,王配伦送来的名单上,可全是当官的,都是恨师父不快点儿死的那种人,他们当然都要算是谋反的,可在京畿地区,有万亩良田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的,这里地田地可是很贵的,再说当官的在京畿地区置办这么多的田地,那不是等着御史们弹劾他们贪污嘛

    杨泽想了想,感觉谭正文说的也对,在京畿地区要是有良田万亩,那这个财主未免也太大了些。他又道:那象李重九以前的那个庄子呢,比李重九那个庄子大几倍的土财主,总是能找到的吧

    谭正文对钱财的事相当地敏感,王配伦送来的名单上,都是对杨泽不满的京畿地区官员,他挨个都看过这些官员的家财了,但京畿地区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外地人,很少在京畿地区置办田产,就算置办也不可能置办整个庄园的,所以他还是摇头。

    杨泽皱起眉头,道:反正你想办法,从罪官的身上,弄出一大块土地来,我要拿去送人情,送给梁大忠当封地,咱们估计可能又要离京了,不让梁大忠高兴高兴,咱们在外地办事,会很不方便的。

    谭正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他并不问为什么快要离开长安了,而是笑道:那这个好办,本地的土财主里面,总会有巴结名单上官员的人,这就是他们不识相了,敢和咱们作对,那修理他们一顿,也是天经地义的,我让王配伦再改改名单,加几个土财主进去,别说一万亩,两万亩也能弄得来啊

    杨泽却摆手道:不用那么多,别一下子就送够了,如果一次送够了,下次送什么,细水长流才是正理

    谭正文答应一声,出去办事了,临出门时,心中暗道:还是当太监好啊,一下子就能弄到万亩良田,还只是其中一次,以后还有,果然是个好职业,不过,就算当太监再赚钱,我也是不会去当的。

    杨泽打开地图,开始看起太原的周边来,太原在长安的北边,从战略位置上来讲,几乎可以说是长安的门户了,在以前突觉入侵大方时,往往都是要先攻太原,然后再南下进攻长安,如果不把太原先攻下来,那突觉军队要是到打到了长安,很容易让太原的大方军队,把突觉军队的后路给断了。

    所以太原是很重要的,李家王朝为了保证太原的安危,加上这里又是李家的龙兴之地,所以向来是派李家皇族的人去镇守,而且在独孤女皇的时代,就连独孤女皇也没敢换了太原李家的人。她怕太原一乱,突觉就会趁机入侵,当然,这和太原的李家皇族很听话,并不反抗独孤女皇也有一些关系。人家既有实力,又听话,独孤女皇也犯不着去修理人家。

    杨泽他是不怕突觉犯边的,而且他一定要把李家皇族的人连根拔起,要不然他就没办法在长安站得住脚,李家皇族的人不反抗独孤女皇。那是因为独孤女皇是李家的儿媳,以后接过独孤女皇皇位的人,只能是她的儿子,皇位终会交还给李家的,所以只要独孤女皇不去杀太原李家的人,那太原李家也不会和她对着干的。

    可杨泽就不一样了,他是杨家的人,他的这个姓氏,正好是大方帝国以前那个朝代的国姓。而菜菜就算再当了女皇,因为她是李家的女儿,却不是李家的儿媳,所以和杨泽成亲之后。要是有了儿子,那就是姓杨,而不会是姓李了,儿子一即位。岂不是天下就真的改姓了,改成姓杨的了,要是往大了说。那岂不是就变成前朝复国了,虽然杨泽并不是前朝的皇族。

    所以,对于杨泽来讲,为了夺取天下,他也只能对不起菜菜的亲戚了,不过估计菜菜本人也是不在意的,当初她在镇西受苦时,穿着黑棉袄,想吃点儿羊肉都吃不到时,那些个亲戚谁也没帮过她,而且为了她自己以后的儿子能当皇帝,菜菜肯定是不会对那些听都没听说过的亲戚,手下留情的,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一夜几乎没有合眼,直到了四更天时,杨泽才在椅子上坐着眯了一会,不等鸡叫头遍,天还没亮呢,杨泽便带着随从,赶去了皇宫,等着进宫面圣,他估计今天李晏必会升朝,因为今天本来就是大朝会的日子,李晏又有话要说,应该不会再偷懒了。

    杨泽到了之后,叫人拿过来了个马扎,他坐在上面,安静地等着开宫门。

    没过多一会儿,就见一顶轿子抬了过来,在宫门口停下,里面出来一人,竟然便是吴有仁,吴有仁的家人提着灯笼,给这位吏部尚书照着亮,杨泽看到了他,他却没有立即看到杨泽。

    杨泽从马扎上站起来,冲着吴有仁招手,大声道:吴大哥,你来得好早,这边请,小弟叫人给你搬个马扎过来,咱们一起等开宫门。

    吴有仁同样也是一夜没睡,他也想了一宿的事,他当然也能猜到,李晏有可能今天上朝,不过就算不上朝也没关系,他可以先去东宫,然后撺掇着李重九去见李晏,他不就能跟着一起去见了么。

    吴有仁两眼尽是红丝,他都好几天没有睡好了,被杨泽的手下给折腾得几乎就要崩溃,不过他坚强得很,就算是被扣上了屎尿尚书的恶号,他也不肯倒下,绝不肯在这么关键的时刻,给杨泽任何可乘之机。

    忽地听到有人叫他,吴有仁一抬头,看到了远处的杨泽,杨泽那里没点灯笼,看不清人,但听声音却能听出来。

    吴有仁现在对杨泽是恨之入骨,当然这怪不得别人,他帮了李重九,就是想要让杨泽完蛋,而杨泽却提前让他完蛋了,只能怪他本事和手段都不如人而已,没什么好抱怨的。

    吴有仁脸上现出微笑,走向杨泽,道:咦,杨贤弟,你也来得蛮早的,怎么,这也是要进宫面圣啊

    杨泽笑道: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啊,小弟当然要早早地来这里等候,就怕误了时辰,来晚了,咱们做臣子的,等皇上是应该的,可总不能让皇上等着咱们啊

    不错,不错,正是如此,为兄也是这么想的吴有仁笑着说道。

    两个人就象从来没有发生过龌龊一样,还是称兄道弟,杨泽还亲自给吴有仁搬来个马扎,让吴有仁坐在他的前面。

    吴有仁坐下后,道:杨贤弟,你上朝总是带着这么多的胡凳吗,见人就送一个

    杨泽重又坐了下去,道:这种胡凳在军中最是常用,当兵的管这叫马扎,小弟带兵久了,所以也坐习惯了,这东西方便得很,我每次出门不但自己要坐,手下随从也都坐,所以别说见人送一个,就是送两个,那也是没问题的啊

    吴有仁嗯了声,又道:来得早了些,却是没吃过东西,为兄让人去买点吃食吧,杨贤弟想吃什么,为兄请客。你年纪轻轻的一定要吃早饭,否则胃肠就会出毛病,要是你英年早逝了,国家岂不是少了一根栋梁之材。

    吴大哥自己吃就好了,小弟不饿,再说一会儿要是升朝了,小弟怕被憋屎憋尿,在朝堂上又不能上茅房,那憋得多难受啊杨泽一本正经地道。

    他们两个互相冷嘲热讽,说着怪话,可杨泽却稳占上风,吴有仁听到屎尿二字,脸色刷地就变了。

    哼了声,吴有仁道:杨贤弟,为兄劝你一句,你还年轻,为人处世不要太嚣张,小心嚣张过了头,那会遭报应的,万一死得惨不忍睹,那岂不是糟糕。

    杨泽连连点头,道:嗯嗯,吴大哥说得是,小弟铭记在心。他转过头,对身后的随从们道:吴尚书说了,做人不可太嚣张,你们听清楚了么

    随从们连忙点头,都道:是,小的们听清楚了,做人不可太嚣张。

    杨泽转过头,对吴有仁道:小弟真的是很感谢吴大哥的教诲,这段时间小弟深有感悟,做人真的不可太嚣张啊,真是的,不能太嚣张

    吴有仁听着点了点头,心想:算你识想,还懂得长幼之序,不敢和我当面扯皮,否则定要再给你几句教训。

    可杨泽的话还没说完呢,他又补了一句,道:要是太嚣张了,就会憋屎憋尿

    他故意把话说得含含糊糊,憋屎憋尿说得象是泼屎泼尿,再次狠狠地戳中了吴有仁的痛点

    吴有仁大怒,本来这些日子就一肚子的气,再加上一直休息不好,他心血上冲,就要站起来和杨泽开战,要痛骂杨泽是一个奸臣,可他屁股一用力,想要站起来时,屁股下面的马扎却忽然坏了,咔嚓一声,散了架子,结果吴有仁便一个仰面朝天,四仰八叉地摔到了地上

    搞了半天,杨泽给他的马扎是个坏的,坐在上面只要不太用劲,那便没事,要是一激动,只要稍微一使劲,立即就会坏掉

    吴有仁正在情绪激动之时,猛地摔倒,他一口气没上来,呃地一声,被气晕过去了。

    杨泽那一整句话,到此时才说完:真的不可太嚣张啊哎呀,吴大哥,你这是怎么了。为何坐在地上乎,吓坏小弟也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六章 吴有仁被贬

    可杨泽嘴上说得动听,却并没有过去扶吴有仁,仍旧是坐在马扎上看着,他身后的侍卫也没有动地方的,还是吴有仁的家人看到了情况,连忙跑过来,把吴有仁扶了起来。

    吴有仁倒是很快就清醒了过来,没有多晕一会儿,估计这个时候,他也不敢多晕吧,反正家人一掐他的人中,他立马儿就醒过来了。

    杨泽一脸担忧地看着吴有仁,说道:摔得怎么样,没摔死吧

    吴有仁此时都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吴家的家人也着实气愤,这些日子吴家遭受的一切折腾,都是杨泽搞出来的,现在还敢当着自家老爷的面,对老爷进行嘲讽,他们哪能受得了这个,有心上前和杨泽理论一番,可却不敢,只能用眼神狠狠地瞪着杨泽,试图用目光力,对杨泽造成伤害。

    杨泽皮糙肉厚,才不会在乎什么目光力呢,他仍旧看着吴有仁,不住地点头,道:好好,看着吴大哥象是没事儿的样子,不象是摔死了,没死就好,没死就好。

    吴有仁大怒,挣扎着站直了身子,指着杨泽的鼻子,喝道:就算是你死了,本官也不会死

    有道理,有道理,吴大哥说得太对了杨泽又是一通点头,并且补刀道:但吴大哥也不能太过生气,没死就没死呗,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气大伤身,小心留下隐疾,那就麻烦了,万一在什么关键时刻,隐疾突然发作,然后吴大哥你突然就死掉了,那岂不是糟糕

    你,你你吴有仁气得浑身哆嗦。

    他是个不喜欢和市井之人打交道的儒生,平常自识甚高。平常结交的人也都不会说这种类似无赖的话,所以他碰上了杨泽这么个气人法儿,他竟然全无办法,想要反唇相讥,急切之间,却是想不出词儿来。

    这个时候,上朝的时辰差不多快到了,大臣们陆续赶到了宫门口,他们看到这里杨泽和吴有仁掐架,都是兴奋无比。没人过来相劝,大家都离得远远的看热闹。

    杨泽现在权势滔天,而吴有仁投靠了太子李重九,这是所有大臣都知道的事,一来现在朝中的大臣们都是新升上来的,并不是以前的大佬,自然在为人处事方面就低调了些,二来他们都受了杨泽的好处,升了官拿了爵位。所以也不好和杨泽对着干,也没这个必要。

    所以,明明看着吴有仁在那里全身发抖,他们也不过来劝一下。一点儿同僚之情都不顾了,但这其实也就表明,他们站队站到了杨泽这一队,至少就算不站队。也是不反对杨泽的。

    吴有仁见说不过杨泽,气得一甩袖子,就想要离杨泽远点儿。杨泽却说道:吴大哥,你要去哪里,可是要去找茅房,去拉屎撒尿可不要走远啊,一会儿就上朝了,你要纸不,小弟叫人给你多拿点儿纸,好不好啊

    又提屎尿,吴有仁气得不行了,他大吼道:你到底想要说什么他下半句是,有种咱们去朝堂上说。

    可偏在这时,宫门打开了,一个宦官头目出来,正好听到吴有仁的大吼,这宦官脸色一沉,喝道:宫门之前,禁止喧哗,再敢大喊大叫,小心净鞭伺候

    说着他轮起手中的净鞭,啪啪啪地打了几个响鞭,这代表着大臣们可以进宫上朝了。不过,他这么一说话,又甩了净鞭,却是象针对吴有仁一样

    吴有仁又差点儿被气了个倒仰儿,心中更恨宦官这个群体了,可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他刚才真的大喊大叫了

    宫门一开,大臣们排着队便往宫里走,可吴有仁却站在原地,呼哧呼哧地喘气,他被气得着实不清,竟然有些头晕,要是不喘几口,就有可能会晕过去的。

    大臣们路过吴有仁的身边,个个心中都有些可怜这位吏部尚书,这是何必呢,为什么一定要和杨泽过不去呢,杨泽可是比曾经的长公主还要有权势的,和他过不去,实在是犯不上,吃亏的只能是自己呀

    杨泽挺胸抬头,第一个进了皇宫,穿过宫里的小广场之后,上了台阶,第一个进入了金殿,等着李晏到来。

    大臣们跟在杨泽的后面,很快也都按班站好,他们都估计着,可能还得等上一会儿,李晏才能上朝呢,李晏这个皇帝别的都还好,尤其是脾气最好,从来不难为大臣,但做事却相当的拖拉,总共也没上过几次朝,却次次都迟到。

    外面的吴有仁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让家人扶着,休息了一会儿,感觉那股眩晕股劲过去了,这才让家人不要再扶他,他慢慢向宫里走去,从时间上估计,他觉得自己不会迟到的,说不定还要等上一会儿,李晏才会上朝呢

    饭团探书

    此时,太子李重九也到了,他不是从宫外进来的,而是直接从东宫插进来的,进了金殿之后,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杨泽,杨泽也看到了他。

    杨泽冲着李重九狠狠地瞪了一眼,他对吴有仁的态度,和对李重九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吴有仁他是笑嘻嘻地,一边笑一边气吴有仁,能把吴有仁给气晕,可对于李重九,他却是直接用凶狠的眼睛,眼神中满是杀气,就象要拿刀子捅李重九似的。

    李重九看到了杨泽的眼神,忍不住一哆嗦,心想:今天这个坏蛋倒是勤快,竟然来得这么早,可吴有仁呢,怎么没有看到他来

    李重九向大臣们的朝班里看去,却没有看到吴有仁,今天可是很关键的时候,吴有仁怎么会不来呢忽然之间,李重九只感觉一阵烦躁,他甚至开始怀疑,吴有仁是不是背叛了自己,所以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却不出现。

    就在大家都以为还要再等一会儿的时候,忽然有小宦官出来大声说道:圣上驾到

    众大臣无不一愣,怪了,今天皇帝怎么勤快上了,竟然准时到来。难不成是昨天晚上睡得太早,以至于起床得太早,或者是干脆昨晚就没有睡觉

    李晏从殿外走了出来,所有的大臣一起跪倒,山呼万岁,无不叫道: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晏走到了龙椅前,没有立即坐下,而是看向了大臣们,这个时刻是他最享受的时刻。看着大臣们对自己进行朝拜,最能让他感受到自己确实是重新又当上了皇帝

    李晏看向大臣,眼光延伸,一直到了殿门那里,可目光一到,却是突然一愣,随即眉头就皱了起来,他相当地不满,而且可以说是很生气

    原来。他看到吴有仁了。吴有仁不是进来晚了么,李晏上朝时,他刚好走到了殿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正要跨过门坎进来,此时正好和李晏面对面的站着,中间则是跪了一地的大臣。

    吴有仁看着对面的李晏。他都傻了,没想到李晏今天竟然这么准时,而他又这么的倒霉。只要是再早那么一点点,他此时不就进入朝班了么,可现在偏偏是没进来,还和皇帝对视上了。

    李晏本来对吴有仁还没什么坏印象,只不过因为皇后对吴有仁有些不满,认为吴有仁想法太多,想要利用太子李重九,但李晏倒也没多说什么,可今天吴有仁却在这么个时候,和他对视上了,李晏能不怒么,现在可是他最享受的时候。

    李晏脸色阴沉,哼了声,坐到了龙椅上,他只是一摆手,身后的小宦官便叫道:免礼,升朝

    大臣们纷纷爬起了身,都按着品阶在朝班里站好。这时候,只有吴有仁还在殿门口那里站着,还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吴有仁此时都悔断肠子了,自己干嘛刚才就要在外面休息那么一会儿,这下子可出了大丑了,看皇帝那脸色,估计今天自己是得不了好去,杨泽此时要是再落井下石,那自己被贬官看来是肯定的了。

    李晏对着吴有仁道:是吏部尚书吧还站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快进殿。他的语气当中,已经明显地露出了不快之意。

    李重九听到了吏部尚书四个字,连忙转过头,这下子可看到吴有仁了,他心中暗恼,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这时候才来,大朝会他都敢迟到,疯了是不是

    大臣们也都看向了吴有仁,人人心中都是幸灾乐祸,甚至有的人心想:如果这个倒霉脑袋瓜子被罢了官,那么谁会顶替他的职位呢

    杨泽也看到了吴有仁,只看了一眼,不等吴有仁进殿呢,他便转头,冲着沈得印打了个眼色。沈得印是杨泽的第一文官狗腿,见杨泽冲他使眼色,立即便明白了,当即跳出了朝班。

    沈得印道: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何事李晏当时就明白了,沈得印这是要落井下石,他也就顺嘴问了句,因为他也想给吴有仁点儿颜色看看,现在不光是皇后对吴有仁不满了,他也对吴有仁非常不满了。

    沈得印道:皇上,吏部尚书吴有仁藐视朝廷礼法,竟然在大朝会时迟到,理当严惩,以儆效尤,以免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

    吴有仁低头弯腰地已经走了过来,正想要进入朝班,见沈得印竟然弹劾他,立即便跪倒在地,磕头不止,连声道:臣有罪,臣知错了,请皇上责罚。

    他倒是很明白事儿的,本来就是他迟到了,这事可大可小,主要就是看皇帝心情了,皇帝心情好,挥挥手让他进了朝班,那就是啥事没有,不会有什么惩罚。

    可皇帝要是心情不好,那迟到这种小事,就会变成大事了,比如说就象刚才沈得印说的,小小一次迟到,就变成了藐视朝廷礼法了。

    所以,吴有仁立即认错,也不为自己辩解,辩解也没用,不如老实承认错误,然后请求皇帝责罚,态度良好,怎么着也能从轻发落。

    果然,他这么一认错,李晏的心情算是好了些,他对于臣子的态度是很看重的,只要态度良好,对他恭敬有加,那放臣子一马,也不是不可以的。

    李晏刚想要说:这次就算了,下次不可如此还没等他说呢,就见杨泽出班了。

    杨泽上前两步,道:皇上,臣也有错,也请皇上一并责罚。

    李晏心里想说的话,便没有说出来,他咦了声,奇道:杨爱卿,你有什么错

    杨泽道:皇上,吴尚书藐视朝廷礼法的事,是由臣引起的,所以臣也请罚

    他这句话看似是要和吴大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实际上却是一板子就把吴有仁藐视朝廷礼法的罪名给拍实了,吴有仁想逃都逃不掉。

    吴有仁大吃一惊,只感大事不妙,可急切之间,却想不到杨泽会怎么利用这事来打击自己。

    杨泽却不给他时间多想,紧接着就回答李晏,说道:皇上,在上朝之前,臣在宫门口那里和吴尚书争论问题,说的是做人不可太嚣张,否则会受报应的,臣劝吴尚书不要太嚣张了,要懂礼数,他却不听,臣在他争论之时,很多同僚都看到了,皇上可以问他们。

    说着,他转过头,看向周围的大臣们,说道:我和吴尚书争论时,还挺激烈的,你们都看到我们差点儿动手了吧

    大臣们听了,一起点头,杨泽和吴有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他们都没有听到,可杨泽和吴有仁确实吵得挺激烈的,这个他们倒是都看到了,当时吴有仁相当地激动。

    李晏看了眼大臣们,又看向了底下跪着的吴有仁,心中着实生气,难不成他和杨泽真的吵架了是不是争论的嚣张,这个倒是不必追究,杨泽的话也不是十分可信,这小家伙向来喜欢胡说八道,但是,这个吴有仁挺着人烦的,却是一点儿没错了。

    本来李晏也没打算把吴有仁怎么样了,虽然昨天皇后要把吴有仁给贬到太原去当屯田员外郎,可李晏也没有答应,他想怎么着也不能把堂堂的吏部尚书,去贬到外地当个员外郎吧,象部堂大员这样的官员,就算是贬到外地,怎么着也得给个刺史的官职才行,可现在李晏不这么想了。

    李晏认为皇后说的太有道理了,这个吴有仁也就能当个员外郎,根本就不配当吏部尚书,不但如此,他还想起了吴有仁曾经帮过二王爷,要不是最后杨泽取得了胜利,说不定自己还会被吴有仁给害了。嗯,当初自己被迫躲进了尼姑庵,不仅是被长公主逼的,这个吴有仁也有份。

    老实人要是发起脾气来,那是相当可怕的,李晏一拍龙书案,道:吴有仁,你藐视朝廷礼法,自己也承认了,那么朕要是不惩罚你,以后岂不是别的人也会有样学样么

    吴有仁大惊,身体不由自地就哆嗦起来,完了,这回是真的要倒大霉

    就听李晏说道:贬吴有仁去太原,去当屯田员外郎吧

    这话一出口,吴有仁双眼一翻白,立时就又晕过去了

    李重九大急,自己的心腹谋士被从堂堂吏部尚书,贬成了屯田员外郎,这可不行啊,这贬得也太狠了些,他跳出朝班,就想为吴有仁辩解。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七章 定北大元帅

    李重九出了朝班,刚想开口说话,忽听李晏说道:太子,最近都读了些什么书

    李重九啊地一声,不明所以然,读了什么书他都多大岁数了,早过了被父亲考较功课的年纪,再说他读书时,李晏还在镇西被流放着呢,也不可能考较他啊现在怎么了,难不成李晏想尽尽做父亲的责任,重新考较一下儿子的功课

    他本来就不是有急智的人,被李晏突如奇来的一问,顿时就给问住了,竟然忘了替吴有仁辩解

    此时,早有御前侍卫叫来了御医,对吴有仁进行抢救,当然不能在金殿上抢救,而是抬到了偏殿,在那里对吴有仁进行医治,所以李重九要说什么,吴有仁是听不见的,要不然见李重九只被问了一句读什么书,就把他这个前任吏部尚书给忘了,那吴有仁非得再被气晕过去不可。

    李重九愣了一下,便道:儿臣正在读,读,在读论语

    大臣们几乎都快笑出声了,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还在读论语,难不成这些年刚刚过了蒙学不成

    李重九读书不多,想当年他一个落魄的王爷不可能有学问大的老师教他读书的,而且他朝不保夕,读再多的书有什么用,他又不需要去考进士,既然没人教,难不成还要指望他主动去学吗他可不是一个勤快人

    李晏的眉头又皱起来了,他以前倒是没有问过李重九的功课,本以为儿子都这么大了,该读过的书,总该都读过了吧,哪成想才读到论语。

    李晏道:你是太子,不需要做学问,更不需要参加科举。但多读些书总是有益处的,既然功课落下了这么多,那得想个办法补救。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你还得多多了解天下,去历练一下才行啊

    大臣们听了,全都点头,皇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是他们这些读了老书的人,也都是要去各地历练的。尤其是在做官之前,了解天下形势,是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所以皇帝想让太子出去历练一下,是正确的做法。

    可是,太子乃是国之储君,能随便离开京城吗

    大臣们却谁都不吱声,反正这种事情,也轮不到他们吱声。还不如沉默是金,听听别人怎么说呢

    杨泽却也没有吱声,他都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了,还吱声干嘛。直接听结果不就得了。

    李重九却是一喜,出去历练一下,难不成父皇是想让他出京,那可太好了。他本来就是想要出京的,只是不知道去哪里历练,要是太原。那就太好了,太完美了。

    此时此刻,太子殿下完全把前任的吏部尚书,给忘记得一干二净了,吴有仁投靠了他,真算是投靠错了人。

    李晏道:太原乃是我朝龙兴之地,你去那里历练一下,非常合适,而且既然要去历练,那就要做一些事。

    李重九大喜,看来父皇还是很疼自己的,竟然答应了自己提出的要求,只不过,为什么不在昨天直接告诉他呢,非要等到现在上朝是才说出来,害得自己着了一宿的急,都没睡好觉。

    李晏道:朕登基已然非只一日,先帝驾崩更是国家大事,可突觉为我大方帝国兄弟之邦,却迟迟不来奔丧,不知是为的什么,难不成他们又想要南下侵扰我大方不成

    他这个是疑问句,是在问下面大臣的意见,可话里的意思,大臣们却全都听明白了,皇帝这是对突觉不满啊,这是在找借口,想要对突觉汗国进行责问。

    虽然现在朝堂上的大臣们,以前都不是部堂大员,都是新升上来的,但对于国家之间的形势,却没有人是不明白的。

    以前突觉汗国对大方恭敬,两国以兄弟相称,那是因为突觉内部不宁,草原上争战不休,而大方帝国在独孤女皇的统治下,国家实力增强,所以突觉汗国才暂时向大方帝国低头。

    实际上,突觉汗国和大方帝国的和平总是短暂的,互相攻打才是常态,和平了这么多年,现在大方帝国又换了皇帝,那么草原上的可汗必定会想办法,派兵来试探一下现在皇帝李晏的态度,要是好欺负,当然就要欺负一下了,要是很强硬,那不妨接着称兄道弟,这是必然的。

    一个大臣出班,对李晏说道:皇上,突觉汗国狼子野心,他们必会趁我朝虚弱之际,派兵南侵,我朝当早做准备,如果能主动出击,给突觉汗国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们不能轻举妄动,那是最好的。

    说这话的大臣比较年轻,看上去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这个年纪要是放在独孤女皇的朝堂上,那是少壮派,可放在李晏的朝堂上,却属于老年派了,毕竟上了岁数的那些老臣,都快被一扫而光了。

    其他大臣们听了他的话,纷纷点头,他们也都是这么看的,他们处理朝政的时间太短,还没学会老谋深算呢,都认为既然突觉有可能打大方,那大方为什么不提前先削突觉一顿呢,总不能让对方行动手,然后把战火引到大方境内吧,那遭罪的可是大方百姓,如果这仗能在突觉的领土上打,祸害一下突觉牧民,那不更好嘛

    李晏看了下群臣的表现,深感满意,看来大家还都挺有进取心的,知道一旦开战,他们这些人就有了立功的机会,只要立下了功劳,那么官位便也坐得稳了,至少在我这朝就会坐得稳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大臣跳了出来,跪倒在地,叫道:皇上,不可啊,皇上新登大宝,天下人心未定,百姓受苦日久,民不聊生,生活本就困苦,如果此时兴起大兵,那百姓岂不是要加重赋税,日子就更难过了。以臣之愚见。不如静观其变,就算是要两国交战,也不能由我们先挑起战端,而是要等突觉那边

    大臣们一起看向这个,人人心中都想:这人脑子是不是坏了,我们不先去打突觉,竟然还要等突觉打上门来,我们大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窝囊了

    大方帝国并不是一个懦弱的王朝,向来讲究看谁不顺眼就,谁不肯臣服。不肯向天朝纳贡,那大方就去打谁,以前对突觉和平,那是因为大方实力没有达到灭掉突觉的地步,可经过独孤女皇一朝的休养生息,国力提升,现在和突觉开一战,十有得胜的是大方,时机已然成熟。那何必还和胡虏客气

    杨泽看了眼那个磕头的大臣,见是一个侍郎模样的家伙,不知是哪个部的侍郎,年纪不大。估计是个读书读得脑子傻了的东西,竟然说出这种混帐话来,想刷声望也不能拿大方的老百姓刷啊

    杨泽便道:皇上,臣认为就算是不打突觉。也要派兵严守边界,如果突觉一旦有动静,我们便可立即做出反应。以便最大限度的减少百姓的损失。

    他回身一指那个大臣,又道:象这人说的,静观其变,倒也不是不对,可他却说要等突觉先动手,这个可就大错特错了,难不成非要等突觉的大兵先攻进了我国,祸害了我国百姓,我们才能反击吗这也太不把我大方百姓的性命放在眼里了,这种人实在是不配在朝中为官

    大臣们也都纷纷指责这个侍郎,我大方帝国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窝囊了,还要别人先动手,才能反击,咱们可是天朝上国,岂有吃这种亏的道理。

    可这个侍郎还是不服,满嘴胡柴,说什么泱泱大国,还是要礼让胡人蕃邦的,胡人不懂礼法,难道我们也要不懂么,还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才对,这才有天朝上国的气度,对待胡人要以教化为先。

    杨泽心中暗骂,现在既不是两宋时期,又不是晚清的末世,对待外国蕃邦讲什么教化,说得好听而已,小心人家拿刀子砍你。

    杨泽便道:皇上,臣以为,既然他这么喜欢教化胡人,那不如让他去边境,去当一个驿站的头目,那里胡人最多,来来往往的不少人,就让他去教化那些行商吧,如果他能把胡商给教化好了,就再去教化胡人的兵将,他既然提出来了,那这教化之功便让他立。

    李晏可不想浪费时间,再说他也不喜欢别人对他唱反调儿,听了杨泽的话后,把手一摆,道:就依杨爱卿所言,就让此人去边境,给他找一家驿站,让他在里面当教习,专门教化突觉人。

    那侍郎听了大吃一惊,他只不过是想特立独行,在别人都说行时,他说不行,以此来提高皇帝对他的注意力,可没想过要被贬官,还是被贬到边境的驿站里去,这也太危险了,就算他能去,可他的家人怎么办,也跟着去受苦吗万一两国真的打了起来,自己岂不是就会成了第一批被胡人砍头的倒霉蛋

    一时激动,这侍郎啊地一声,也晕了过去。御医们赶紧过来,把他也拖走了,拖到了偏殿,和吴有仁放到一块,一起抢救了。

    李晏摆了摆手,示意大臣们安静下来。他道:朕决定,让太尉杨泽带兵三万兵马离京,守卫边境,如果突觉那边有异动,当抢先出击,不能让突觉兵进入大方国土。

    杨泽微微撇了撇嘴,心想:才三万,这也就是两支禁卫军的规模,然后再加上些辅兵,看来皇上是想把大军留给李重九统带啊他跪下领旨。

    李晏又道:太子李重九何在

    李重九正在糊涂着呢,怎么搞的,不是派我出京啊,是派杨泽带兵出征,那我怎么办啊,是要去太原吗可杨泽的兵权还是没有削掉啊

    李重九道:儿臣在

    李晏道:朕封你为定北大元帅,节制太原,及太原以北所有州县兵马,给杨太尉做后盾,并负责粮草转运,支援杨太尉把守边境。

    顿了顿,李晏又道:你再兼任太原留守吧,以前的太原留守暂为副留守,等解决了突觉的事后,你回京,副留守再官复原职。

    李重九听了大喜,连忙跪下领旨,他昨天晚上睡不着,还是看了点儿关于太原方面的资料的,太原那边大概有兵马七八万的样子,虽然不如禁卫军精锐,可架不住人多啊,要是再加上太原以北各州县的兵马,那估计得快达到二十万,太原以北的地方可大着呢,州县也多呀

    李重九磕过头后,站起身来,难掩心中的欢喜,他自认兵权已经超过杨泽了,得意洋洋地看了杨泽一眼,心想:你只不过才带三万兵马,可我却有二十万,就算你的三万兵马精锐一些,可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我二十万人打你三万,非得打得你拉稀不可

    杨泽既没有欢喜,也没有烦躁,只是心想:从人数上来看,李重九确实比我人多,他至少能掌握二十万的兵马,可惜,这二十万的兵马,分散在各个州县,并不能集中使用,再说就算能集中使用,他还真以为打仗是看谁人多啊

    李晏的这两个旨意,只是说个大概,具体事宜肯定是要由大臣们去讨论,然后制定出详细计划的,不过这和他这个皇帝没关系,他也不感兴趣,他只是关心能不能把杨泽和李重九的事情给摆平。

    李晏看向李重九,见儿子一脸的得色,而再看杨泽,却是一脸的思考,不知他在想什么,但却没有生气的举动,这也就行了,李晏觉得这事算是摆平了,既能让李重九得到锻炼,又能在不削杨泽面子的情况下,让杨泽明白,这个天下还是李家的,这也就足够了。

    李晕道:这件事众位爱卿下去后制定个出兵计划吧嗯,还有什么事儿吗,如果没事儿了,那就退朝吧

    嘴上是这么说,可他根本不等大臣们说有事儿,直接就站起身来,抖了抖龙袍,回后宫去了。

    大臣们跪送李晏离开,之后站起身来,一起拥到了太子李重九的根前,开始大力巴结,甚至有些人还想把自家的子侄推荐给李重九,想让子侄们跟着李重九混个出身。

    李重九大喜过望,没想到啊,真真的没想到,自己兵权一到手,这还没过半刻钟呢,大臣们的风向就变了,开始拍起自己的马屁来,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杨泽看着众星捧月一般的李重九,哼了声,大声道:太子殿下,何苦有了新人却忘了旧人呢

    李重九听到喊声,微微一愣,心想:什么新人旧人的,姓杨的混蛋在说些什么

    杨泽哈哈笑道:吴有仁现在可是员外郎了,你都不去看看他吗说罢,哈哈大笑,离了金殿,头都没回一下。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重九的担忧

    正在得意之际的李重九,忽听到杨泽说了这个话,一时之间,他没有反应过来这话里的恶意,只是啊了一声,他想起吴有仁了

    可他之所以重视吴有仁,就是因为以前没有什么手下,没有心腹,所以他想不信任吴有仁也不行,可现在不同了啊,这么多人在巴结他,这么多人想投靠他,那他干嘛非要关注吴有仁一个人了呢,再说吴有仁都已经不是吏部尚书了,只不过是一个员外郎罢了,还是专管屯田的那种员外郎。

    李重九透过身边的人群,看向杨泽,大声道:不劳你操心,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

    杨泽听而不闻,径直走了,根本不理会李重九的叫嚣。

    李重九冲着杨泽的背影喊完,再看周围的大臣们时,却发现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有些不对了,而有几个刚才站在外围的大臣,竟然转身离去,看样子是不想再巴结自己了,而就算是离他近的,态度也明显不如刚才亲热了。

    李重九搞不表明白,这是么回事啊,怎么这些大臣的表情换得这么快啊

    有些事情,他应该是可以想到的,只不过没有这么快想到罢了,杨泽刚才说的那话,其实对他来讲是充满了恶意的,是标准的挑拨离间。

    李重九现在威风了,可他的铁杆支持者吴有仁却倒了大霉,李重九可是至始至终,都没有为吴有仁说过一句好话,光顾着他自己了,这样的君主,大臣们岂有不心凉的,今天吴有仁的样子,就是他们以后的样子啊,既然李重九这么无情无意,那他们干嘛还要投靠他还不如投靠杨泽呢

    李重九本身就不是重情重义的人。要不然他也不能当初在逃跑时,放火烧了自己的庄子,把自己的家人都给烧死了,只带了些喜爱的大胡子侍卫出来,结果还被杨泽给集体咔嚓了,只剩下一个池居安,现在池居安也被杀了。

    大臣们刚才还没往深处想,只是觉得李重九重新得势,那他们得烧烧热灶,可刚听了杨泽的话。他们就想起这些往事了,吴有仁的例子就在眼前,他们不由得心冷,虽然人人都明知杨泽是在挑拨离间,可人家挑拨得很到位,说的全是实话呀,这个就不得不让他们想一想了

    在现在这种时局下,大臣们觉得胜负未分,太子这个灶未必能烧得起来。就算是烧得起来,这么无情无义的人,跟着他也实在是有点亏,所以大臣们说了几句好听的奉承话之后。便都散了,各自回衙。

    李重九见这帮大臣一开始如此的势利,可转眼之间就又变得清高起来,不由得大怒。心想:你们等着,等孤以后真的登了皇位,看孤怎么收拾你们。

    身边一没人了。他便想起吴有仁了,赶紧跑去了偏殿,看看吴有仁有没有被救醒呢

    进了偏殿之后,李重九见那个刷声望的侍郎已经醒了,正在哭天抹泪的呢,不过这种人不值得可怜,李重九认为这个侍郎竟然想阻止自己带兵,活该倒霉,所以也不去安慰一下,连看都懒得看一眼,便到了吴有仁的跟前。

    吴有仁仍旧没有醒,有一个御医正拿着艾草,点燃了之后,用烟在熏吴有仁,用烟不停地在吴有仁鼻子前晃,试图把吴有仁熏醒。

    吴有仁这些日子受了太多的刺激,今天在宫外又被气着了,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他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竟然被贬官了,做为立志当天下第一大臣的官迷来讲,他哪里能受得了这个刺激呢

    本来,吴有仁以为自己能当上太原留守,这可是军政大权一把抓的好官位,虽然没有吏部尚书显赫,可却是实权在握,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诸侯了,他要是当上了太原留守,可以说就有了和杨泽掰腕子的资本了。

    可万万没想到,不但太原留守他没当上,竟然还被贬成了员外郎,还是个屯田的员外郎,虽然如愿以偿地去了太原,但什么权力都失去了,成天只管种地,开了多少荒,种地要用多少肥料吗,未来的天下第一大臣岂能干这种粗活,离土地较近,那便意味着离朝堂越远啊

    所以,吴有仁这次遭受了巨大打击之后,便不象前几次,一救就醒,而是变成了怎么救都不醒,一直晕着。

    几个御医见李重九来了,连忙给他行礼,那个用艾草熏吴有仁的御医说道:太子殿下,吴大人晕倒之后,一直不醒,如果艾草再不管用,那就得用针灸了,可微臣几人都不擅长针灸,所以还得等一会儿,等木太医来了,才能让他用针。

    他说的木太医是一个擅长针灸的太医,但李重九不认识,没听说过,也没兴趣认识。

    俯下身子,李重九看了看吴有仁,道:打他几下呢,他会不会醒,或者往他的头上泼点冷水

    御医们听了,都没敢吱声,吴有仁是被贬官了,但就算被贬了,不也还是员外郎么,而他们几个都是低品阶的太医,面对上官,哪可能动手去打,泼冷水这招,也只能用在比他们官位低的人身上,或者老百姓的身上,用在上官的身上,那就不太好了,除非是上官的家人要求的,他们自己是不敢擅自用的。

    李重九见他们不吱声,不耐烦地道:问你们话呢,到底行不行

    一个御医忙说道:打吴大人倒是不必了,可冷水却可以试一试,用刚打上来的井水试试,估计能有效果。

    李重九立即转身,对着旁边伺候的小宦官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打井水啊

    小宦官连忙答应一声,小跑着出去,只片刻功夫,就端了一桶井水进来,陪着笑脸道:太子殿下,这是新打上来的井水,您看看能不能用。够不够凉

    李重九心中舒畅,他才不在乎为什么这么快就打来了井水呢,也不在乎井水是不是真的很凉,他在乎的是小宦官终于不敢敷衍他了,让这些家伙干活,他们就干活,终于听话了。

    当然,他忘了这里不是他的东宫,这些小宦官也不是梁大忠派去,故意为难他的那些人。所以听话这不是很正常么,他毕竟是太子啊

    李重九一指吴有仁,道:泼到他的脸上,让他速速醒来

    小宦官二话没说,哗地一声,把一整桶的水全都浇到吴有仁的头上了

    这么一大桶凉水浇到头上,吴有仁就算是晕得再结实,也得被激醒啊咳嗽两声,吴有仁终于醒过来了

    一醒过来。吴有仁便想要呕吐,干呕了几声,在御医的帮助下,这才能坐起身子。看到了眼前的太子李重九。

    吴有仁啊啊几声,只感嗓子疼痛,可他还是着急地问道:太,太子殿下。皇上收回成命了吗

    李重九知他问的是什么,摇了摇头,道:没有。父皇没有让你官复原职,看来父皇是真的生气了,这也怪你不好,什么时候迟到不好,偏偏今天迟到,结果被杨泽利用了

    他不但不安慰,反而还责怪吴有仁,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属于典型的过河拆桥。

    吴有仁听说他被贬官已成事实,忍不住悲从心中来,有心想要哭两声,可又觉得丢人,他道:都是杨泽害我

    要不是他和杨泽在外面争架,被杨泽给气着了,那他是不可能迟到的,更不可能引起李晏的厌恶。当然,他是不可能知道,李晏是听了皇后的话,所以才修理他的,还以为是因为杨泽呢,便把这个黑锅自动地扣到了杨泽的头上。

    李重九道:不过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他把自己当了太原留守,还节制太原及太原以北兵马的事说了。

    最后,他得意洋洋地道:那杨泽被派到了边境,顶到了前线上,他手中虽然有三万兵马,可粮草却是由孤转运,孤掐住他的脖子简直太容易了,要是他再敢起刺儿,孤就饿死了他

    吴有仁心想:这个糙货,要饿死杨泽的话,能在这里说么,不怕被人传了出去,别忘了杨泽可在太医署里干过,这些御医没准哪个就是他以前的朋友。

    李重九却满不在乎,道:吴员外郎,你不用担心,更加不用紧张,你不是管屯田的么,你就说粮食欠收,然后孤就有借口不给杨泽粮食了,大军一缺粮,那些当兵的还不得哗变啊,说不定就把杨泽给砍了,这都是极有可能的事

    吴有仁擦了把脸,站起身来,道:太子殿下,这里并非是讲话的所在,还请慎言啊,要是你的话被传了出去,被杨泽听到就不好了。

    那几个御医齐齐撇嘴,心中都想:你以为我们愿意在这里听么,要不是你一直不醒,我们早就走人了,现在还敢怀疑我们

    李重九却笑道:就算被传出去又如何难道孤不说这些话,杨泽就想不到吗,他会以为孤能给他安安稳稳的转运粮食吴员外郎,孤看你真是晕得昏了头了

    吴有仁干笑两声,道:那,那咱们还是回东宫商量

    李重九嗯了声,道:小心些也好。唉,只是不知杜大下巴他们在哪儿,要不然招他们进宫,孤也能感到放心些。

    他俩一前一后,回了东宫,李重九一直到进了大殿,还在兴奋着呢,把小宦官和宫女都打发出去后,对吴有仁道:吴员外郎,孤这次去了太原,可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他看到吴有仁兴趣缺缺,便连忙道:吴员外郎忽地他啊了声,感觉自己太不会说话了,吴尚书变成了吴员外郎,他叫着是没错,可人家吴有仁却一定不爱听的。

    便即改口,李重九认为还得拉拢一下吴有仁的,毕竟就算是吴有仁现在失了势,可头脑却在,仍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的,他说道:孤这是不会说话了,以后便不再叫你的官名,而是叫你吴兄吧,你我乃是患难与共的朋友,孤是真把你当朋友的,你又比孤的年纪大,所以你我以后便以兄弟相称

    吴有仁此时,心情才算好了点,他忙道:不敢不敢,尊卑有别,臣岂敢和太子殿下兄弟相称。

    李重九立即开始拉拢人心的表演,拉着吴有仁的手,道:吴兄帮孤甚多,孤叫你一声吴兄,有何不可啊

    接着,他又道:吴兄,这次孤和你要去太原,你想想,孤要怎么去才行呢,身边总得有保护孤的人才行啊,可杜大下巴他们,却还不知在哪里呢

    吴有仁想了想,道:殿下,臣以为应该是太子殿下先行,毕竟你不是带兵出发,所以是可以先到太原的,只要一到太原,那么太原的藩王就会保护你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杨泽就算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在太原下毒手的。

    李重九连连点头,太原可是李氏皇族势力最大的地方,而且李氏皇族的人说什么也不会帮着杨泽的,所以保护好自己那是必定的,但关键就在于,在他们去太原的这一路上,会不会很安全,要是这段路上,杨泽派人截杀,那岂不是糟糕。

    李重九把担心说了出来,吴有仁听罢,想了好半天,道:这个臣就想不明白了,皇上和皇后娘娘为什么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呢,难道他们以为杨泽不会下手加害吗

    李重九在地上开始转圈子,转了半天,他道:如果象以前咱们设想的那样,咱们出京去太原,而杨泽还留在京里,那这一路上,你是怎么考虑安全问题的,这和现在其实差不多啊,区别就在于杨泽要去边境。

    吴有仁道:这个简单啊,殿下出镇太原,自然会有仪仗,而且太原那边也会派人来接,实际上保护太子殿下去太原的,就是太原藩王的兵将,所以安全问题是不用担心的,可现在不是要出征么,时间上似乎来不及了,太原怕是没有时间派出侍卫的吧

    李重九哈哈一笑,道:这个简单,孤可以拖上一段时间,让太原那边派人来就行了,孤只要去求求母后不就成了么。

    吴有仁笑道:那就成了,只要时间上来得及,那就不用怕杨泽下毒手了。

    他俩又说了几句话,吴有仁便告辞了,他现在只不过是个员外郎了,所以也没法再跟着李重九去见单独见皇帝和皇后了。

    出了宫之后,吴有仁越想越是心烦,感觉气闷之极,便下轿步行,想要透透气,可忽听街边有人叫道:吴尚书,吴尚书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群黑炭

    吴有仁转过身,见街边上有一人正在冲他招手,这个人鬼鬼祟祟的,竟然是躲在一棵树的后面,而这棵树并不粗大,这人根本无法全身都隐藏在树后,可偏偏要做出一副躲的样子,结果反而引起了街上行人的注意。

    吴有仁没有认出来喊他的这个人是谁,因为这个人只在树后露出了半边脸,而这半边脸奇黑无比,真是难以相信,这世上竟会有人长得这么个黑法儿。

    这人不停地冲着吴有仁招手,虽然脸黑得分不出男女来了,可却能看得出来很焦急,吴有仁仔细想了想,确定他不认得这样黑的人,要是认识的话,都长得这么黑了,他哪可能会没有印象。

    吴有仁的家人冲那人喝道:我家老爷没有买昆仑奴的打算,你还不快快滚开

    他还以为树后那人是个昆仑奴,大方帝国乃是天朝上国,京城之中什么样的外国人都有,昆仑奴长得黑,而且大多是被抓来的奴隶,他便以为这个人是奴隶,想要自卖自身的那种。

    这时候,大街附近的人都看了过来,本来那个黑得如同炭头一样的家伙,就够引人注意的了,现在又搞出一个当官的,老百姓能不好奇么,大家虽然都不是很闲,但看个热闹的功夫还是有的。

    听吴家的人这么说,那黑炭头着急了,从树后蹦了出来,小跑着过来,道:吴尚书,怎地不认得我了,我只是在脸上抹了些黑灰罢了,难不成是我抹得太好,你真当我是昆仑奴了

    这人跑到了吴有仁的跟前,吴有仁吓得立即后退两步,定睛仔细看去,发现这个人有点儿脸熟。可到底是谁,却仍旧想不起来了。

    这黑炭头更急,压低声音道:小人是杜大下巴啊,吴尚书怎地连小人都认不出来了,肤色变了,可小人的脸形没变,声音更加没有变啊

    可能是太过着急的关系吧,这人说话的态度已经不客气了,而且语气中颇有埋怨的成份。

    吴有仁大吃一惊,这回他可真的认出来了。这人可不就是杜大下巴么,他没死呀吴有仁急道:你怎么在街上出现了,这时候应该找个地方好好躲藏起来才对

    杜大下巴很是委屈地道:小人刚才就是躲在树后啊,可怎么叫你,你也不过去,小人这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才跑上街的啊

    吴有仁连心道:闲话少说,快快上轿子,莫要再让别人看到了

    吴家仆人连忙放下轿子。让杜大下巴钻了进去,吴有仁也钻进了轿子,轿子抬起,迅速离开了这条主干街道。

    街上的老百姓等轿子离远了。无不点头,知道了,那个人好象是吏部的吴有仁吧,就是屎尿尚书那个。那个黑炭头是谁,倒是不知了。

    吴有仁早就臭名在外了,只是他自己还不自知罢了。京城里什么传的最快,那就是谣言啊,谣言没脚,可却跑得比风还快。

    杜大下巴坐上了轿子之后,道:我给轿夫指路,在前面拐弯,就是前面那条小巷子,拐进去,那里有座小院子,咱们进院子里面说话。

    吴有仁奇道:怎么回事,还是先去本官的府上吧,那里说话才安全些。

    杜大下巴嘿了声,道:吴尚书,你现在的府上才不安全呢,不但周围全是不知身份的人在转悠,而且你那房子是租来的啊,并不是你自己的府第。

    吴有仁皱眉道:怎么回事,本官家里的事,你都知道了

    小人和伙伴们失了手之后,想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身,自然想过去吴尚书你家,可只转了一圈,便没敢进去,只好再找别的地方躲藏,幸亏我们在这长安城里算是地头蛇,地方不难找,但却不能久待,一天就得换好几个地方躲才行,现在杨太尉的手下搜得太紧,听说还悬赏了,要查幕后主使啥的。杜大下巴说道。

    吴有仁嗯了声,他没法判断杜大下巴说的真假,不过他对杜大下巴还是挺信任的,感觉这人虽然长得凶狠了些,但却是个讲义气的人,起码刺杀杨泽的事情失败之后,没有向杨泽告诉他们,这就算很不错了,市井出身的人能抵得过重赏的诱惑,实在也不能再指望他们更多了。

    说话间,轿夫走到了杜大下巴说的那个小巷子里,拐了进去,在杜大下巴的指引下,到了一处小宅子外停了下来。

    杜大下巴跳下轿子,往左右看了看,便对吴有仁道:吴尚书,到地方了,这里没人,安静得很,咱们进院子里面说话。

    吴有仁嗯了声,刚要下轿子,忽又感觉有些不妥,万一是杜大下巴把他诓到这里来怎么办可随即一想,不太有这种可能,自己现在被贬了官,又不是什么富豪人物,杜大下巴敲自己的闷棍没好处啊,再说杜大下巴都有前途了,也不可能再干长安混混的老本行了吧

    下了轿子,吴有仁发现这里确实挺安静的,他叹了口气,道:本官已经不是吏部尚书了,以后尚书二字不要再提起了

    杜大下巴一愣,道:吴尚书不是尚书了,那现在是什么官儿啊

    唉,一言难尽,你不是要进院子说么,咱们就进院子吧,本官正有不少话要问你们呢吴有仁有些兴趣索然,感觉现在有点儿为难。

    他自己被贬了官,以后说不定就不会受到太子李重九的重视了,那他再拉拢这些御前侍卫,还有用吗然而,如果他以后还能被起复,还能再入京为官,那提前拉拢这些御前侍卫,就又是很有必要的了。

    可杜大下巴却不管他是怎么想的,文人向来磨磨叽叽的,那些街上的穷酸哪个不是如此,吴有仁当了官,穷是不穷了,可酸应该是更酸的。

    那座小院子里的人听到了外面有动静,吱嘎一声轻响。院门打开了一条小缝,有人探出头来张望了一眼,见回来的是杜大下巴,便把门打开了。

    吴有仁向开门那人看去,见同样是个黑炭头,竟然比杜大下巴更黑,估计是可能抹了更多的锅底灰吧

    吴有仁举步进了院子,可一进来,他便一哆嗦,就见院子里面站着六七十个大汉。把院子里给站得满满的,而且屋子里竟然也有人,正从窗户里往外探头张望,所有的人都是黑乎乎的,这也就是在白天看到他们,要是换了晚上嗯,这么黑的人,在黑天应该是看不到的

    吴有仁进了院子之后,转身对杜大下巴道: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都是你招来的御前侍卫

    杜大下巴连忙点头,他本来只找了三十多个大侠参与此事,可后来发现骗李重九和吴有仁太简单了,只要大侠们嘴巴严一点。那就绝无被戳穿的可能,于是乎,他便回了大侠居住的地方,又找了些可靠的大侠同伴。把一百人给凑齐了。

    杜大下巴道:对对,这些就是小人找来的人,都非常可靠。而且也都很能打,最关键是对太子殿下非常的忠心,这点可是千金难买的,不信吴尚书嗯,吴大人可以问问他们。

    化妆成黑炭头的大侠们一听,心中全明白了,这个人应该就是吴有仁,是他们要骗的人之一,大家得小心应对,少说话多做事,只要把这个吴有仁给骗过去了,那以后大家飞黄腾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吴有仁在心里哼了声,忠心这玩意儿是用来问的吗,不管怎么问,那被问的人都要回答有忠心的啊,谁又不是傻子,还能回答没有忠心么。

    吴有仁道:看人数不少,可你们为什么都把自己给抹成了这个样子,个个都如恶鬼一般

    可以掩人耳目,让别人认不出来我们是谁杜大下巴说道。

    吴有仁这回忍不住了,道:胡闹,你们把自己的脸抹成这个样子,只要一出门,那街上的行人都会看你们的,还想掩人耳目,是在想招摇过市吧

    大侠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感好笑,我们当然就是想招摇过市啊,确实如此,可这种话怎么能对吴有仁说呢

    杜大下巴连忙道:对对,本来小人们还以为这是条好计,只要让别人看不出我们的长相就行了,却没想到反而会让别人更加的注意我们,要是被杨太尉的那些手下发现了,只要一盘问,那我们不就得露馅儿了么,多谢吴大人提醒

    大侠们一起点头,统统恍然大悟,连称吴大人太聪明了,比他们上百人加在一块儿,还要聪明上好几倍。

    吴有仁心情正恶劣着呢,没空听他们啰嗦,摆手道:行了,都安静些,说话这么大声是想把街坊招来么。

    他看向杜大下巴,问道:那个刺那场行动,到底情况如何,你且说来听听。

    杜大下巴把他让进了屋子里面,里面的大侠全都出去了,去院子里和别的大侠挤挤更健康去了,屋里只剩下了他俩。

    杜大下巴道:那天,小人们准备得本来很是充分,还准备了投石机,还有火油什么的,由着池表弟指挥,可池表弟的指挥唉,听说他被杨太尉的人给杀了,他是没跑掉啊,因为小人们都是长安人,地形很熟,所以逃掉了

    他把刺杀的经过胡乱编造了一通,反正吴有仁也不可能去查证,还不是随他乱说么。

    吴有仁听罢,感觉似乎有点儿不太对,但是哪里不对,他却又说不出来,估计是因为这帮家伙太废物,所以把事情给办砸了,反正只要是事情砸了,那总会有不对劲儿的地方的。

    吴有会不再想有什么不对劲儿,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想也是无用,他道:外面那些人嗯,他们正在洗脸,你待会也洗洗吧,脸上黑乎乎的,看着有种恶鬼的感觉。外面那些人都是你招来的吗,是否可靠,可不要混进来杨泽的奸细

    杜大下巴拿了块不知是手巾还是抹布的东西,使劲儿在脸上擦了擦,笑道:他们都是小人的熟人,从小便相熟的街坊邻居,知根知底,不可能是杨太尉的奸细,只不过他们当中,有的人并不是特别有本事

    他放下抹布,压低声音道:有些人是手上带着人命的,是那种逃犯,这个可以不,要是太子殿下不想用这种逃犯,那小人就打发他们走。

    吴有仁并不是对李重九真有多么忠心的,他刚刚被贬官,李重九也没给他使上什么力,他当然是不满的,听了吴大下巴的话,他哼了声,道:手上有人命的更好,起码遇见事儿了不会慌,太子殿下那里,只要不提这茬儿不就行了么

    对对,不提就行了。杜大下巴连连点头,又道:小人还怕真的要赶他们走呢,仓促之间,可实在是凑不齐上百人的。吴大人,那小人们怎么办呢,是要去东宫见太子殿下吗

    吴有仁点头道:自然要去见太子,他正缺少人保护,不过,突然间这么多人去见他,怕是太子殿下会受不了,而且也太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忽然间,吴有仁想道:我现在都已经是员外郎了,还是屯田的,我管那么多干什么,也不能对太子太过忠心,还得多为自己想想才行,太子实在不是一个讲情义的人呀,我要不要拉拢一下这些人,然后让他们替我注意一下太子的行为什么的,也算是我安插在太子身边的眼线了

    想到了这里,吴有仁道:你可以自己进宫去,不过,最好不是以御前侍卫的身份进宫,因为听说御前侍卫正在排查奸细呢,你们要是这时候去,怕是会被人怀疑,不如这样,等本官明天进东宫,报告此事,然后再想办法,把你们弄进宫去。

    杜大下巴很是明白事儿地点头道:对对,就应该如此,小人也想过了,这么多人一起去东宫,那实在是太扎眼了,可又没别的法儿,吴大人能替小人想想办法,那是最好的。不过,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开销可是太大了,吴大人能不能想想办法

    吴有仁看向杜大下巴,想算算杜大下巴的年纪,可杜大下巴现在脸上的黑灰还没有擦干净,实在看不清长相。

    吴有仁便问道:杜侍卫,你今年贵庚啊

    贵,什么庚杜大下巴一阵迷茫。

    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吴有仁笑道,态度中透着一股子亲热劲儿。

    杜大下巴哦了声,道:小人今年二十五了,刚过完生日。

    你才二十五,看着不象吴有仁小小地惊讶了一下,这杜大下巴看上去说他四十都有人信。

    长得有点儿老杜大下巴干笑两声,问道:吴大人问小人年岁干嘛

    吴有仁拉过杜大下巴的手,道:咱们也算是过命的交情了,如杜侍卫不弃,我二人结拜为兄弟如何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 太原的藩王

    吴有仁说要和杜大下巴结拜为兄弟,杜大下巴啊了声,愣在当场,他的这个表情让吴有仁十分满意。

    吴有仁心想:看看,这些出身低贱的人就是如此,只要上位者给他们一点点的好处,他们就会感动得无与伦比了,象他这样的出身,要是能和我成为结拜兄弟,那实在是他的祖坟冒清烟了,要知道上个和我结拜的兄弟,可是燕王杨泽啊

    杜大下巴却心想:这个老王八蛋,竟然想坑我,要和我结拜什么的,这不是想害死我嘛,我可不想和他同年同月同日死,那也太亏了

    他俩的想法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吴有仁认为和杜大下巴结拜,那是折腰结交,而杜大下巴却认为是吃了大亏。

    见杜大下巴愣住的时间有点儿太长了,吴有仁只好说道:杜侍卫,你想啊,你我都在太子殿下的身边做事,你在内保护太子殿下,我在外面为太子殿下出谋划策,你我要是成为兄弟,内外相辅,便可事半功倍,这是大好事啊

    吴有仁也没怎么和杜大下巴说交情,他俩实在也没什么交情可言,所以他说的话偏向于利益方面,他认为杜大下巴这时候正想着升官发财呢,所以谈交情,还不如谈利益。

    杜大下巴心想:老子给太子干活儿,是为了要除掉他,所以咱俩以后必成仇人。嗯,那倒也无妨,反正老子骗人也不是头一回了,拜把子就拜呗,反正以后老子砍起你的头来,是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的。

    想到这里,杜大下巴一脸羞涩地道:小人真是万万想不到,竟然能和吴大人结为兄弟,小人真的是高攀了啊

    吴有仁哈哈一笑。道:杜老弟以后必定是前程万里,谈何高攀,来来,咱们就在这里结拜为兄弟吧

    嘴上说得好听,可吴有仁心里却想:哎呀,杜大下巴你这张丑脸,真是比鬼还难看啊,竟然还害羞,可真是够让我恶心的

    他是看不起杜大下巴的,可现在却因为被贬了官。不但要离开长安的朝廷中枢,怕以后到了太原,也会离着太子远些,那他就急需一个内应了,而太子李重九现在还没有什么心腹,所以他想拉拢帮手,找个内应都是找不到的,也只能是杜大下巴了,结拜这种事是最好的拉拢方式。一个大子儿不用出,只要随便说几句誓言,那这个人就算是拉到手了,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

    两个倒也不嫌屋里简陋,没香烛没关系,不能斩鸡头烧黄纸也没关系,反正大家重的是义气。不重形势,反正跪在一起,说两句不痛不痒的誓言也就行了

    两个人并排跪在地上。而向天井,各自说了几句誓言之后,便磕了三个头,吴有仁便成了吴大哥,而杜大下巴则成了杜老弟,两个互相抱拳行礼,都为了能有一个异姓兄弟而激动,激动过甚,两个人竟然交握双手,就差热泪盈眶了。

    这时屋门吱嘎一声打开了,两个黑炭头伸了进来,似乎是想要说什么,可见了屋里的情况,这两个黑炭头连忙又缩回屋门去了,屋门也随之关上。

    门外,两个黑炭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黑炭头说道:我没看错吧,我看他俩跪在地上,双手握在一起,非常的暧昧,他们是要干什么,为什么不到床上

    他这话有严重的歧义,并且有龌龊的倾向,但他本来就是个地痞无赖,有这种龌龊倾向的想法毫不稀奇,相反他要是有啥高大上的想法,那才是值得怀疑的事呢,会被怀疑成被鬼魂附体了

    另一个黑炭头却道:你看错了

    哦,也许吧,我只看了一眼,极有可能是看错的。先前的黑炭头连忙点头。

    另一个黑炭头却接着道:我明明看到他俩是抱在一起的,但有没有亲嘴,就没看到了

    院子统共也没多大,他俩一说话,众多的黑炭头们不少都听到了,他们议论纷纷,一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都是在说吴有仁和杜大下巴,他俩有没有衣衫不整啊,有没有亲嘴啊,有没有抱在一起在地上滚来滚去啊什么的

    这些人个个都是混帐,就算是当了大侠也是自称的,脸上又抹了锅底灰,正是闲得没事,又脸上难受之时,说些怪话,当然也就不算稀奇了,幸亏他们说话时声音都很小,没让里面的吴有仁和杜大下巴听见,要不然两个人非得气疯了不可。

    屋里,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起身,吴有仁道:杜老弟,你要在这里再委屈一天,为兄今天不好再进宫了,只能明天再去东宫,和太子殿下说明此事,等明天我来接你,咱们两个一起进宫。

    杜大下巴连连点头,他有点儿着急,要是今天能进宫就好了,可吴有仁刚刚被贬了官,虽然具体情况没和他说,当然他肯定也能打听出来的,所以不问也成,但看情况今天吴有仁确实是没法带他进宫了。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吴有仁便告辞出门,出了屋子,他看到了那满院子的黑炭头,便道:怎么还不把脸上的锅底灰洗干净,想要留着过年吗一群

    吴有仁是相当看不起出身低贱的人的,如果不是有所需,他根本不会对杜大下巴有好颜色,更别提什么结拜了。见了院子里这群黑炭头,他本来接着来一句,一群匹夫,他心情正不好呢,急需有一个发泄的地方,骂人当然就是一个好的发泄方式。

    可突然他又想到,这些人是要给太子殿下当侍卫的,说不定以后比自己还能得到太子李重九的信任,所以是万万不能得罪的,反正他都和杜大下巴拜把子了,那对这些一模一样的黑炭头,说几句好听的,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

    一群很小心谨慎的义士啊,等过几天形势好转。那本官定要摆酒,好好替太子殿下酬谢一下各位兄弟了吴有仁及时改口,还抱拳对着大侠们拱了拱,很有礼贤下士的风范。

    大侠们手忙脚乱地回礼,把吴有仁送出了院子。关上院门后,大侠们议论纷纷,都问杜大下巴,吴有仁是不是喜欢黑黑的男人,就如同太子喜欢大胡子的男人一样

    关于李重九喜欢大胡子的男人,早就在大侠们当中传开了。现在他们又开始怀疑吴有仁的特殊嗜好了。

    杜大下巴却摆手道:不要胡说八道,说这些没有用的屁话干什么,给我打盆水来,我洗干净脸,要去见太尉大人,问问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听杜大下巴要去见太尉大人,大侠们这才安静下来,给他打来了洗脸水,杜大下马洗过脸后便出门了。大侠们也都开始洗脸,一盆盆的黑水全都倒在了大门口,黑水流到了邻居家的门口,可邻居连问都不敢问一声。好大一群凶神恶煞般的汉子,还黑乎乎的,躲都躲不及,谁敢去问。

    退朝之后。杨泽回了兵部,转了一圈,便立即带着随从出城。又返回了兵营,皇帝要他出征,在离走之前,他当然得把京畿地区的兵权都抓到手里,说白就是把那些不服他的地方官全给收拾了,这其实用不着军队,只需要王配伦把名单一交,然后由渤海勇士和镇西兵上门,按着名单把那些地方官给收拾了,事情就算是摆平,至于空出来的官位,自然有人会顶上去,现在沈得印可是拉拢了不少官员呢,都站到了杨泽这一队里。

    杨泽回了兵营,谭正文便告诉他,给梁大忠的封地田地弄出来了,杨泽也不多问,都交给谭正文去办,他则立即招来军中将领,问他们太原那里的风土人情。

    皇帝下旨让杨泽去突觉,这个消息已经传到兵营里来了,杨泽还没回来,将军们就全都知道了,领兵的将军可不是那些进了天策军的将门虎子,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将军们一听杨泽不问突觉的情况,却问的是太原的情况,他们就知道,杨泽这是要给太子下绊子呢,要不然关心太原那里的风土人情干嘛,说白了不就是关心那里的李氏皇族么。

    杨泽对于太原的皇族成员,早就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但他却还想听听将军们的看法,也许能听到些他打听不到的内幕呢

    将军们倒也没让他失望,把李氏皇族在太原的势力说了出来,比如说爵位和封地,还有皇族中人的性格,爵位和封地杨泽不需要问,但皇族中人的性格,他就很想知道了。

    太原光王爷就有两个,而且还都是铁帽子王,是那种不用降级的王爵。大方帝国的爵位有好几种,第一种就是不用降级的爵位,打个比方说,如果第一代是王爷,那么第二代的继承人仍旧是王爷,第三代也同样是。

    第二种是降级的,比如说第一代是王爷,那第二代就是国公,第三代的继承人就是侯爵了,一代一代的降级下去,过不了几代,那这家就会变得和平民百姓一样了。

    第三种是只封一代,比如说有个大臣办事很给力,所以皇帝便封他做了勤国公,但这个国公只能大臣这一代有,大臣要是死了,是不能传给下一代的。

    所有的大臣或者皇族中人,当然都想要第一种的爵位,可这种爵位偏偏是最少的,但太原这个却正好相反,几乎所有有爵位的人都是李氏皇族的,而所有的爵位全是戴了铁帽子的,也就是说这里的李家皇亲统统不用降级,只不过太原一地,就有两个王爷,两个国公,还有三个侯爷,至于伯爵子爵男爵什么的,更是一大堆。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两个王爷,一个是亲王爵位,名为诚王,一个是郡王爵位,名叫靖德郡王,诚王的爵位是本朝太宗皇帝幼弟留下来的,而靖德郡王的爵位是太宗皇帝叔叔留下来的。

    太宗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兄弟几个并不和睦,最后反目成仇,太宗把兄弟全给咔嚓了,但唯独幼弟因为死得早,在死的时候,几个兄弟关系还是挺不错的,所以太宗就把幼弟的后人封到了太原,给了个诚字当成爵位名称。

    至于第一代靖德郡王则是帮着太宗皇帝打江山的功臣,是大大的有功之臣,便也被封王,也在太原这个繁华之地享福。

    现任的诚王和靖德郡王都是老头子了,两个人的性格几乎一模一样,都属于那种千万别有事,有事他俩就要晕的性子,要说窝囊的程度,简直可以说是奇葩,要是让李晏和他俩比,那李晏简直就是胆大包天的人物了。

    正因为他俩的性子窝囊,都是被人打了左脸,却还要把右脸凑过去接着让人打的人物,如果别人没打过瘾,那他们还会把屁股送上去,让别人去踢,挨完了踢之后,说不定还会大赞,好舒服

    这么又窝囊又犯贱的人,连当年独孤女皇都没好意思收拾他俩,见他俩听话,便就没再搭理他俩,所以这两位王爷不但活得好好的,甚至比独孤女皇死得还晚,太原本地人提起他俩来,无不用千年王八万龟来形容,只要遇事便缩头,那就会活得很长久了。

    至于其他的国公和侯爷,还有一群小爵爷,也都差不多是这个性子,反正一个敢出头的都没有,在独孤女皇的眼里,都是一群窝囊废,不值得关注的家伙。

    将军们把知道的情况说出来后,杨泽皱起眉头,这和他猜想的差不多,但问题的关键是,独孤女皇活着的时候,这群人是都挺窝囊的,可现在独孤女皇死了,他们还会不会再窝囊下去呢

    杨泽道:两个王爷必定都有儿子的,对吧他们的儿子当中,有没有象点儿样的

    将军们一起摇头,这两个王爷的儿子和他们一样,也是废物得很,一个将军说道:这两位王爷的子孙,比他们还要没用,而且他们似乎是把没用当成了家训一般,不但要子孙都没用,甚至把有点儿骨气的儿子给乱棍打死了,两个王爷曾经各自打死了一个儿子。

    杨泽瞬即眼睛一亮,道:是不是因为这个,所以先帝才认为他俩忠心的他俩对先帝很很那个忠心,可对自己的家人却够狠的。

    将军们都迟疑了,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们却是不知道的,而且在独孤女皇当政的时候,谈论李氏皇族可是忌讳,大家可没这个兴趣,万一哪句没谈好,被女皇知道了,那可是要命的大事。

    杨泽又问了一句:那怎么能证明,那两个有点骨气的王子,是真的被打死了呢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一章 太子的新军

    杨泽听说那两个窝囊之极的王爷,竟然下狠手,各自打死了一个儿子,杨泽立即就不信了,他认为当年的独孤女皇有可能也不相信,只不过,独孤女皇是不愿意和这两位王爷计较罢了,当然,也说不定独孤女皇是有心想要收拾他俩的,但还没来得及动手呢,她就先死了。

    杨泽心想:估计,那两个对外宣称被打死的儿子,其实就是家族里面,最有本事的儿子吧,为了保护他们不被独孤女皇给盯上,所以对外宣称打死了他俩,但其实这两个儿子一定活得好好的呢

    但将军们听了杨泽的问话,却面面相觑,王爷家的事,他们怎么会知道,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杨泽早知道他们会有这种表现,嘿了声,道:太原离这里太远,你们不知道情况也属正常,是本王问得有些莫名其妙了。

    将军们里面,有些喜欢琢磨事儿的人,对于太原两位王爷的家事,算是有所了解,也差不多能猜得出来,那两个少王爷还是活着的,但他们不会把心里猜的东西说出来的,而另一些人则是王爷的家事,关我屁事,而且还是太原的王爷,那他们家的事,就更不关我的屁事了

    把将军们都打发了出去,杨泽独自一个人留在帐中,他好好地琢磨了一番。此次去边境,是真的要和突觉打一仗吗这个似乎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就算要打一仗,也不必自己亲自动手啊,自己可是在突觉那边有盟友的,指挥盟友动手就行了,这样自己才能专心对付太原那边的藩王。

    但怎么对付太原的那些藩王呢,这个就要动动脑筋了。

    大军出征的事,杨泽倒是没放在心上。虽然出大军出征事宜繁多,可那是有人去办吧,他不用多管,就带着左右神武军就可以了,让桂宝华跟着自己一起去,别的事情倒也不必让他烦心,只要想好怎么对付好太原的那些藩王,那些藩王外柔内刚,估计是很不好对付的。

    且说吴有仁和杜大下巴,第二天清早。吴有仁便让人抬着轿子,抬着他到了昨天去的那个院子外面,杜大下巴早就等着了,见他来了,连忙开门出来。

    杜大下巴看到吴有仁的轿子后面,竟然还跟着一匹马,虽然不是什么高大的座骑,可看上去性子却还真算得上是温和,竟然都不用牵着。轿子一走,这匹马就跟着走,看来是养得很熟了。

    吴有仁没有下轿子,只是打开了轿帘。对杜大下巴说道:杜老弟,这匹马是为兄专门给你准备的,你是武将得有匹好马才成,这匹马可是相当地不错。以后便给杜老弟你当座骑吧

    杜大下巴大喜,谢过一声,便骑上了后面的那匹马。发现这匹马确实是挺听话的,估计应该是一匹阉割后的马,正适合他这种会骑马,却骑术不怎么高超的人乘用。

    一轿一骑,走不多时,便到了东宫的门口。

    吴有仁出了轿子,往四周看了看,见东宫门口的侍卫都虎视眈眈地瞪着这边呢,眼神都挺不善的,吴有仁回头见杜大下巴也下了马,他便低声道:门口的这些侍卫可能是杨泽的人。

    杜大下巴连着嗯嗯了好几声,也小声说道:那我能不能直接进去,我今天可没有穿侍卫的衣服,听说现在御前侍卫们查得厉害,我怕穿了军服,万一查到我的头上,可是不好解释的,会给太子殿下招来麻烦的。

    吴有仁点了点头,道:你且稍安勿躁,在此处等候,由为兄进宫,去和太子殿下说明此事,然后你再进去。

    好好,吴大哥早去早回,兄弟就在这儿等你还是到边上去等你吧杜大下巴连忙说道,他看到东宫门口的御前侍卫过来了,看样子是要盘查他们,他赶紧躲得远远的。

    吴有仁虽然被贬了官,可东宫行走的特权却没有被收回,所以他这时候还是可以进入东宫的,御前侍卫也没有为难他,他要进东宫,便放他进去了。

    进了宫门,不多时吴有仁便见到了李重九。李重九这时还处在兴奋状态呢,他感觉自己终于要自由了,终于可以离开长安了,这还是他这辈子头一回要离开长安呢,而且还有了兵权,他就不信有了兵权之后,杨泽还敢在他面前嚣张。

    李重九笑道:吴兄,你来了啊,家里安排得怎么样了,这次咱们一起启程吧,等太原那边派来的侍卫一到,咱们就启程。

    听李重九这么说,吴有仁笑道:为臣要恭喜太子殿下了,有桩好事,臣要说给太子殿下听。

    又有好事,什么好事,快说来听听李重九大喜,只感这两天尽是好事了,看来是他时来运转,终于否极泰来了。

    吴有仁说道:臣昨天就想,此次太子去太原,是一定要有信得过的人随行才好的,但臣一个人跟着太子殿下,未免人单势孤了些,所以臣便满城的去寻找杜侍卫,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他

    李重九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便笑了起来,道:找到杜有井了嗯,杜大下巴现在怎么样了,他没被杨泽给抓住吧

    当然没有被抓住,杜大下巴此人精明得很,出事时,他逃得飞快,不但没有被抓住,他还找了不少诚实可靠之人,竟然达到了一百之数,都是精壮的好汉,都等着给太子殿下效力呢吴有仁笑眯眯地道。

    李重九大喜过望,道:杜大下巴真的招到了人那些人真的可靠吗孤真想现在就看看

    他现在是真的太需要帮手了,在池居安死了之后,这么一座偌大的东宫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他非常担心那些小宦官和宫女,会在他睡觉的时候,把他给害了,所以晚上连觉都睡不踏实。如果有了心腹手下,别的不说,起码睡觉的时候,能有人给他站个岗啊,至少在安全方面不需要他再担心了。

    吴有仁道:杜侍卫招来的人,为臣看过,个个都是好汉,只不过,他们出身低贱,所以不太懂礼数。为臣听说宫里正在查御前侍卫的事,此时让他们进东宫的话,怕是说到这里,他看向李重九。

    李重九果然神色变得不太正常了,他派池居安和杜大下巴去吓唬杨泽,结果杨泽没被吓唬住,池居安却反而死了,御前侍卫又在排查奸细,所以他也觉得现在不是让杜大下巴带人进宫的好时候。可他却又着实需要帮手。

    李重九道:那怎么办,是要孤出宫去见他们吗就算见了他们,又怎么安置他们呢御前侍卫怕他们是当不上了,那太引人注意了你给孤想个办法吧

    要想办法。这个容易,但要装出很不容易的表情来,这样别人才会领情,吴有仁在大殿里转了好几十个圈子。在李重九就要被转晕之前,他这才停下,说道:太子殿下。臣听说杨泽组织了个天策军,是由禁卫军中那些什么所谓的将门虎子组成的,其实就是在拉拢人心,太子殿下要不要也组建一支新的卫队

    李重九听罢,大感兴趣,喜道:孤也能吗,就由杜大下巴招来的人当侍卫这是好事啊,那孤真得出宫去见见他们了。

    吴有仁连忙道:太子殿下不可,殿下乃是千金之躯,岂能轻易出宫,万一要是被恶人所害,岂不糟糕,还是由为臣走一趟,把事情办妥,然后再让卫队进东宫,保卫太子殿下。

    李重九连连点头,道:组建新军之事,就交给吴兄你去办了,如果办得好,那孤重重有赏。

    吴有仁躬身行礼,道:臣一定办好此事,今天下午,就会再进宫,给太子殿下一个满意的答复。

    说罢,他离了东宫,出门找到了杜大下巴,杜大下巴见他这么快就出来了,不由得问道:吴大哥,太子殿下要见小弟吗

    吴有仁摇头道:太子殿下当然要见杜老弟你了,不过不是现在,至少要等到下午,或者晚上了。

    杜大下巴当然奇怪了,这是为什么呢,太子不是特别想招人吗,怎么又要推迟见面了。

    吴有仁便道:杜老弟,为兄是为你着想。为兄在进宫的路上就想,怎么能为你求得一个官职,如果还是当御前侍卫,那么怕你是不会成为将军的,当个校尉,也就是你仕途的顶峰了。

    杜大下巴听了这话,忍不住笑道:小弟不过是市井小民出身,以前连作梦都想不到自己能结识吴大哥这样的高官,更想不到能伺候太子殿下,对于小弟来讲,校尉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官了,怎么可能嫌小呢。不过,吴大哥你为小弟着想,小弟还是很感激的。

    吴有仁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为兄说的校尉,是你在做御前侍卫十年二十年之后,才能当上的,不过是个校尉罢了,为何现在不能当上呢所以,为兄劝太子殿下,成立一支新军,如此一来,杜老弟你不就能立即当上校尉了,不用熬上十年二十年了呀

    杜大下巴心里骂了句,肯定是太子的想法,结果被这个老家伙说成是他的想法了,他才不信吴有仁说的话呢再说在李重九的身边当官,当得再大有什么用,李重九自己都是早晚一个死货,何况别人了。

    杜大下巴还是装出一副感激的样子,连声道谢,又问吴有仁下一步的计划。

    吴有仁笑道:当然是咱们一起去看你的那些好兄弟,然后让他们穿上整齐的衣服,再去见太子殿下啊,还得给他们买些马来,如果他们能在东宫之外走上一圈,估计太子殿下得大喜,少不了给你的那些弟兄些赏赐。

    杜大下巴眼睛一亮,道:太子殿下能有赏赐每人能分到多少贯

    吴有仁哈哈大笑,他转身上了轿子,道:不管多少贯,都有花完的时候,如要太子殿下赏赐,那为兄定要为你们讨来一个金饭碗,只要这只金饭碗在,那你们就永远不愁钱花

    那赶情儿好,这可要多谢吴大哥了杜大下巴假装欢喜地奉承了一句,骑上马,跟在轿子的后面,一起返回那座院子。

    进了院子,吴有仁让那些大侠们一起出来,先派人去了成衣铺子,买回来一百多套的黑色衣裤,还有黑色的靴子,没办法,成衣铺子里面只是黑色的衣服最多,扛脏耐磨,并且式样都差不多,是唯一能够统一起来的衣服了,再有就是白色的成衣,不过那是孝服。

    大侠们换上统一的衣服和靴子,看上去还挺是模是样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武器,也没有马匹,所以看上去没什么气势。

    吴有仁道:你们都会骑马吧,有谁不会骑马的

    大侠谁都没吱声,他们并不是全都会骑马,有的骑过骡子,甚至有的只骑过毛驴,不少人还只是小时候骑过几天牛,但别管是马还是骡子,还是毛驴或牛,反正都是大牲口,要说骑他们都是会的,可骑的好不好,那就不一定了。

    见无人应声,吴有仁喜道:都会骑马,那太好了

    忽然,一个大侠举起了手,颇有尴尬地道:吴大人,小人很擅长骑骡子,但马没怎么骑过,这个算不算会骑

    吴有仁想了下,他道:骡子比马难骑,你既然能骑好骡子,那必定也能骑得好马,所以算是会骑。

    这回大侠们真的不吱声了,有的人心想:骡子比马难骑,我没骑过马,也没骑过骡子,但我骑过驴,要说最难骑的,不就应该是驴么,倔驴倔驴那可不是白叫的,我连驴都能骑好,马就更不再话下了。

    有的大侠则心想:要说大牲口,最大的当然是牛,我连牛都骑过,那马更不用说了,肯定也能骑好的。

    结果,谁也没说他们不会骑马,吴有仁乐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去马市,每人买上一匹好一匹马,先骑着到东宫附近转一转,到时我请太子殿下登上宫墙,看看你们的英姿,只要能让太子殿下高兴,那你们便可平步青云了。

    吴有仁已然有了自己的计划,他一定要让这支新军和自己扯上关系,用这支新军做下试验,以后好能多建立些新军,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尤其是兵权,更是不可以没有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黄旗为号

    吴有仁让杜大下巴领着大侠们,往马市赶去,长安城的马市大得很,给大侠们都配上座骑,别说一人一骑,就是一人十骑也是毫不困难,关键是付得起钱就成了。

    杜大下巴见吴有仁没有去的意思,他便道:吴大哥,那买马的钱呢,要买一百来匹马,那可是要一大笔钱的

    吴有仁道:为兄知道需要一大笔的钱,可为兄也没有带钱来啊,买上百匹的马,需要的钱,还不得用车拉么。

    他从怀中掏出一方小印来,道:这是为兄的私章,你拿去吧,在马市上先赊账,写下欠条,等为兄以后有钱了,再去把欠条赎回来。

    杜大下巴大吃一惊,道:吴大哥,你是说要赊账,你没有钱,却还要给咱们买马啊

    那些大侠们表情也都立即不正常起来,都看向了吴有仁,甚至有些人已经走出十来步了,可听到杜大下巴的说话声,忍不住停下脚步,回头望了过来。

    杜大下巴心想:没钱你装什么犊子,上百匹的马,哪家马行的商人会赊给我们,当人家是傻子吗,写张欠条,盖个小印,就能让你把马牵走,真当人家商人是傻子哪

    而大侠们则心想:没钱这个人五人六的吴大人竟然没钱,可他没钱却让我们去买马,赶情他只负责出主意,事情却要我们去办啊

    可杜大下巴的表情,在吴有仁的眼里,却看成了是感动,而大侠们的表情,在他的眼里却又成了对自己义薄云天行为的赞美,看来他是把这些未来太子卫队成员的心给拉拢住了。

    要是吴有仁面对的是别人,那没准儿他的没钱赊账也要给别人买马的行为,会得到大力的赞扬。可他面对的却是一帮大侠,个个出身都是市井之徒,对于他们来讲,赊账这种事是很敏感的。

    比如说大侠们几乎个个都干过,进饭馆时大喝一声这顿酒我请了,然后等快吃完时,借口去茅房,然后尿遁逃走,酒钱让别人付,这种事几乎他们全都干过。所以没钱就不要装大方,别人会信这个叫义气,他们可不信。

    见吴有仁点了点头,杜大下巴只好说道:吴大哥是好官,相信那些卖马的商人会认这个印章的,那小弟就带人先去了,吴大哥你先在这里休息一下,我们去去便回。

    吴有仁点了点头,他可没兴趣去马市。那种脏臭之地,他堂堂算了,就算是员外郎,可也不能算是芝麻官。所以还是不要去那种脏臭的地方了。

    他就坐在轿子里,等着杜大下巴他们回来,至于他的那个小印,能不能赊来上百匹的马。他连想都没有想过,在他的内心深处,认为欠债只需要打欠条不就成了。他欠的帐他认,以后有钱还了就可以了,从没有想过赖账不还,当然也从没有想过,要是马商不认他的欠条怎么办

    杜大下巴和众大侠上了大街,一个大侠凑了过来,道:杜哥,咱们这么多人去买马,有点儿戏了吧,买马的商人可都不认欠条的,都只认现钱啊,别说上百匹的马,就算一匹马咱们都是赊不来的啊,那位吴大人这不是搞笑呢么

    马市里卖马的商人,大多数都是胡商,从草原上来的商人,他们到了大方帝国就是要把马卖掉,然后换成别的货物,再回草原上贩卖的,不是本地人当然就不会在长安住多久,所以他们是不收欠条的,除非那个打欠条的人有很大的势力,比如说官员。

    可胡商们对付官员也是有办法的,他们遇见得罪不起的人,往往会送上一匹小马,或者普通的马,值不了多少钱,但却可以让官员们不再多要了,否则打个欠条,直接要去十匹八匹的好马,哪个胡商也受不了啊

    但不管是那个官员的势力有多大,赊账上百匹的马,都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一个马市的商人会同意,别说吴有仁现在只不过是太原的屯田员外郎,就算是他还是吏部尚书,那也是休想用一张欠条,就能赊来上百匹的马。

    杜大下巴呸了声,道:就他那种不知柴米油盐贵的想法,活该被贬官,这事你们说怎么办唉,这些读过书的人脑子都不太正常,他们是怎么想的,咱们也猜不出来啊,这事不好办。

    那个大侠嘿嘿笑了两声,道:杜哥,你这个人就是太诚实善良了,这事儿有什么不好办的啊

    杜大下巴摸了摸他的大下巴,道:这几天怎么总有人说我诚实善良,这话怎么听上去象是在骂我啊

    那个大侠笑道:骂谁也不能骂杜哥你啊那姓吴的不是想当冤大头么,那咱们就成全他呗

    成全他那好吧,那就成全他杜大下巴点了点头,忽然,他笑了,道:怪不得这几天总有人说我善良,看来我是真的很善良啊,这么喜欢成全别人

    大侠们一起笑了起来,说说笑笑,一起回大侠们聚居的地方了,也就是付丙荣给他们安排的院子。他们在马市上是无论如何也搞不到上百匹马的,但回了大侠的院子,把事情和管事的镇西兵头目一说,那马很快就能凑得出来,他们骑着回去见吴有仁也就是了。

    镇西兵头目听了杜大下巴的话,立即就出去找马了,而杜大下巴则和一群大侠进了屋子,找了个会写字的大侠来,又找到了文房四宝,在桌上铺开了纸,开始准备写欠条了。

    吴有仁虽然心思缜密,但他所处的环境,还有平时交往的人,就算不全是正人君子,可也没有流氓无赖,所以就算他想得再多,但对流氓无赖的手段却终究是零,他可没有想过,自己很义薄云天的想要为杜大下巴等人买马,可人家却抓住这个机会,要好好地算计他一把呢

    杜大下巴一支手放在纸上。一只手不停地敲着桌子,笑道:姓吴的装大方,那咱们就让他好好大方大方,一百匹马就算成是一千贯一匹好了,然后这个,这个是多少钱啊

    至少要一万贯一个大侠很有信心地说了个数字。

    听到这个数字,大侠们无不发出赞叹的声音,一万贯啊,好大一笔钱,家有万贯。那可是形容大地主的话,虽然一匹马要一千贯,实在是贵了些,但反正不是他们花钱,所以用不着心疼。

    杜大下巴点了点头,道:一万贯,不是个小数啊,你就写一万贯吧,记得写清楚是吴有仁欠的

    那个会写字的大侠答应一声。刷刷地把欠条写好了,看了看字迹,很满意地道:我写的这个字,都可以去考进士了。可惜啊,当年没多念几年书,要不然我早就是官老爷了

    杜大下巴笑道:有了这一万贯,以后找人去管吴有仁去要。够他喝上一壶的,到时再给他算下利息。他拿出吴有仁给他的那枚小印,盖到了欠条上。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大侠皱着眉头说道:杜哥,一百匹马,每匹一千贯,我怎么觉得不是一万贯,而是十万贯啊

    杜大下巴大吃一惊,叫道:十万贯怎么可能

    他立即开始算了起来,大侠们也跟着他算,不过,有些大侠脑子干别的还算好使,可算数却是十分的不好使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到底是多少钱。

    可杜大下巴却算出来了,他道:哎呀,刚才大意了,竟然真的是十万贯他看向那个写欠条的大侠,道:那你再写一张吧

    写字的大侠嘴里啧啧有声,道:十万贯,可够那个吴有仁还的了,不过,他要是真的靠上了太子,那十万贯还不是小事儿么,就算他还不出这个钱,可派几个衙役来,就能把咱们这些人都给

    杜大下巴哼了声,道:都给怎么样他的后台是太子,可别忘了咱们的后台是谁,那可是燕王,燕王的背后可是万岁公主,谁敢动咱们

    是啊,咱们的靠山可是燕王大侠们一起笑了起来,有了这样的靠山,他们这辈子都不用再怕衙役了,相反该衙役怕他们了。

    等新的十万贯欠条写好了,杜大下巴又盖上了吴有仁的私章,忽然间,他道:反正十万贯的欠条都写了,那干嘛不多写些,兄弟们每人一张,以后去找吴有仁要帐,那也是很有闲情那个什么什么致的

    说罢,他便让那个写字的大侠再多写几张,一万贯,两万贯,或者是几万贯的数目不等,那写字的大侠自然是大秀书法,而杜大下巴则专管盖印章。

    就在他们写欠条的时候,镇西兵头目回来了,告诉杜大下巴,一百匹的战马弄来了,连马鞍什么的都是全套的,现在他们就可以走人了。

    杜大下巴当即起身,为了表示感谢,抓了一把写好的欠条塞到了镇西兵头目的手里,告诉他以后要是缺钱,拿着欠条,去找吴有仁要钱就行了。

    大侠们骑上了战马,不敢骑的太快,呼呼啦啦返回了那座小院子,吴有仁还等在那里呢

    这么一大群人在街上招摇过市,那肯定是会引起别人注意的,杜大下巴见了吴有仁,叫道:吴大哥,这回咱们兄弟可是在街上露了相貌了,想必杨太尉的人肯定是注意上咱们兄弟了,要是吴大哥你今天不能把咱们给弄进东宫去,那过了今晚,明天你再来,看到的就是百十条尸首了,咱们这些人一个能逃掉的都没有。

    大侠们纷纷点头,对杜大下巴说的话非常赞同,他们是很想进入东宫的,去看看太子生活的地方,还有宫女到底怎么个漂亮法儿,能早进去一刻是一刻啊

    吴有仁哈哈大笑,道:为兄在太子殿下面前,还是有点儿小面子的,定能让各位进入东宫新军。不过,是不是今天就能进入,那就要看太子殿下的意思了

    他让家人抬着轿子,往东宫那边赶去,一边走,他还打开轿帘,和杜大下巴说话,告诉杜大下巴等一会儿该怎么做,倒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杜大下巴一一答应。

    等快走到东宫门口时,杜大下巴掏出那块小方印,还给吴有仁,说道:吴大哥,这是你的小印,要说你是当官的,这个印就是好使,那些卖马的胡商一看到这枚印章,立即就把马赊给我们了,而且还是好马,价钱也不高,看他们的巴结样子,估计这马钱以后也不用还了,就算要还,等他们上门要账时再说,到时就交给兄弟们了

    吴有仁很是得意,他从来没有去集市上赊过账,也不知道赊账有多难,根本没想到这里面会有什么猫腻,听杜大下巴说这事可以交给他们,吴有仁便很信任地点了点头,道:那就都交给杜兄弟吧不过,咱们马上就要离开长安了,怕是那些胡商要起账来,会很不方便啊

    杜大下巴嘿嘿干笑两声,心想: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怪不得这么大方,很好,现在知道这位吴员外郎的一个弱点了,那就是喜欢空手套白狼,有赌徒的性子,还是个赌品不怎么样的赌徒,这点要报给杨太尉知晓,说不定可以利用一下。

    过不多时,他们便到了东宫附近,吴有仁道:好了,杜老弟你带着兄弟们去找地方吧,大概过个一刻钟两刻钟的样子,我便会和太子殿下登上宫墙,那时以黄旗为号,你们看到旗号之后便开始行动吧

    杜大下巴道:好,那就全靠吴大哥了,吴大哥定要为咱们兄弟多多美言几句,最好能让咱们今晚就进宫去当值,要不然留在宫外有点儿太危险了,随时都会被杨太尉的人给害了啊

    为兄会尽力的吴有仁冲他点点头,下了轿子,到了东宫门口,虽然东宫门口的那些侍卫觉得他好烦啊,总是进进出出的,但却仍是让他进去了。

    吴有仁进了东宫,又看到了太子李重九,他道:太子殿下,臣已经把那支新军初步整合了一下,倾家荡产为他们搞了些装备,让他们看上去整齐了些,太子殿下要不要看看他们的样子

    李重九也是一乐,道:能看吗怎么个看法,是让他们进宫,还是孤出宫孤出宫有点儿危险,可让他们进来,又是不合规矩的。

    吴有仁笑道:不用他们进宫,太子殿下也不用出宫,殿下您只需要上宫墙走一趟,就能看到他们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三章 简易版的阅兵

    李重九一听就明白了,他大喜过望,说道:是要孤到宫墙上去,然后让杜大下巴他们在下面走过去吗,就象是以前皇祖母阅兵那样杜大下巴他们会不会向孤喊千岁

    独孤女皇在活着的时候,可是阅过兵的,那种场面相当地激动人心,尤其是当兵将们在齐声喊万岁时,那场面真的能让独孤女皇有君临天下的感觉,阅兵是最能体现皇权的一种方法了,当百姓们看到军队的雄壮时,也会跟着大喊万岁,这种情况李重九见过,他做梦都想能来一次。

    吴有仁见李重九满脸都是期待,他有点儿不太好意思打破太子殿下的这种白日梦,但要是不把情况说清楚,那会让太子殿下失望更大,太子殿下一失望,自己的功劳不就小了么。

    吴有仁道:太子殿下,象先帝那样的阅兵可是万万使不得的啊,别说殿下你没有资格阅兵,就算是有资格,可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啊,东宫门口可不是皇宫的正门口,没那么大的空地啊

    李重九哦了声,他也觉得刚才是自己兴奋得过头了,点头道:不错,孤是没有资格阅兵的,那就不要阅了,免得留人口实,现在想要陷害孤的人可不少呢。

    虽然他有点儿失望,可却也知道阅兵行不通,为了安全着想,他还是能放弃现在阅兵的,反正到了太原之后,他掌了兵权,还不是想怎么阅兵,那就怎么阅兵么

    吴有仁笑道:可臣还是想了个办法,虽然不如阅兵那么有气势,可却是现在最好的方法了,只要大家心照不宣,那便如真正的阅兵了,太子殿下和臣登上宫墙就行了。

    李重九大感好奇。不是阅兵,又可以象真正的阅兵一要,那是怎么回事倒要看看了他点头答应,反正只是上个宫墙罢了,也没什么费事的。

    临出殿前,吴有仁又道:殿中可有黄绫,或者黄色的衣服,只是黄色的,能显示出太子殿下你的身份的东西,那就可以了。等会太子殿下便以黄旗为号,让下面的新军启动。

    李重九随即往四周看了下,他这里能显示太子身份的用品很多,不过,太大块的,也就是桌布了,床单还有蚊帐什么的虽然够大,可也不好拿到外面去招摇啊

    李重九一指桌布,道:就用这个吧。上面还有四条龙纹,看上去还是挺象一面旗的。

    吴有仁连忙把那桌布取下来,抱在怀里,跟在李重九的身后。一起出了大殿,跑到了宫墙上面,东宫里伺候的小宦官和宫女都不知他们要干什么,可他们却记得监视的重任。尤其是小宦官们,想给大总管梁大忠当干儿子,都快想疯了。李重九和吴有仁一出宫,他们便跟上了。

    一个小宦官快步上前,冲着吴有仁笑道:吴员外郎,你抱着这块桌布干什么呀,是太子殿下刚刚赏你的吗

    这小宦官还奇怪呢,太子怎么这么小气啊,要想赏大臣的话,就算不赏金子银子,可也得赏点儿啥稀罕物吧,怎么就赏块桌布啊,虽然是有龙纹的,可吴有仁也不能用啊,拿回家去干什么,压箱底吗

    吴有仁却脸色一变,喝道:放肆,下去,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份儿

    既然是要离开长安了,吴有仁当然也就不用和这些小宦官们客气什么了,不但他如此,就连李重九也开始对小宦官们横眉立目了,而小宦官们却态度超好,再不敢对李重九阳奉阴违了,这就是兵权带来的好处,李重九很享受这种好处。

    小宦官脸色一绿,心想:他奶奶的,你还以为自己是吏部尚书啊,竟然敢对我大小声,你等着,早晚有修理你的那一天。

    他哼哼两声,落后了几步,不靠着李重九和吴有仁那么近了,免得再挨骂,别看他只是一个小宦官,可也是有尊严的,不能总是挨骂啊,被别的小宦官看了笑话去。

    李重九和吴有仁登上了宫墙,李重九道:吴兄,刚才训斥得好,这些宫里的宦官,都是些贱皮子,不修理不行,要依孤看,直接活活打死几个,他们就都老实了

    吴有仁也是深恨小宦官,他连连点头,道:太子殿下英明,对付这些无耻小人,便是应该下狠手,打死几个,他们就知道太子殿下的威严了

    西红柿小说

    他们说这话时根本就没有压低声音,后面跟着的几个小宦官都听见了,两个人在讲要打死他们几个的话,他们听了岂有不怒之理。

    几个小宦官都想:看来英明的太子殿下,还是没喝够尿啊,我们的口水他也没吃够,看来晚上还得给他再加加餐才行,在他的饭里还得再多加些大鼻涕,让他好好尝尝鲜

    原来,这些小宦官都很阴损,他们在李重九吃的饭食当中,几乎顿顿都要加料,都是些恶心的东西,就算是一杯茶水,他们也要吐进去几口唾沫,美其名曰给太子殿下尝尝鲜,李重九天天都吃这种脏东西,却从来也没有发现。

    李重九和吴有仁两个登上了宫墙,吴有仁忽然回头,对着小宦官说道:你们都下去,就站在台阶上伺候就行了,不要到墙上来,都下去

    李重九心想:为什么不让这些混帐看一下,要是我的新军能够建成,让别人看到了我的实力,那这帮混帐也就不敢再嚣张了,估计他们的头子梁大忠,也得老老实实的吧

    可吴有仁却小声道:就怕他们当中有杨泽派来的奸细,万一把太子殿下的新军报告给了杨泽,那指不定会引发出什么麻烦来呢,咱们还是先低调些才好。

    李重九当即点头,有道理,不让小宦官上墙,是为了防止杨泽知道自己有新军的事,他晚一刻知道,对自己更有利。

    他回过头,道:退后十步。都退下去,谁敢上宫墙,孤就把谁给扔下去

    小宦官们当即停下脚步,慢慢的退下了台阶,人人心中都纳闷儿,这两个人上宫墙要干什么,还不让我们靠近,难不成他俩想做一对同命鸳鸯,一起从宫墙上面跳下去

    他们不能登上宫墙,那也没关系啊。在台阶上站着,也一样能监视吴有仁和李重九。

    李重九登上宫墙后,发现宫墙外面什么都没有,他这里不是皇宫的正门,虽然也有一个小小的空场,但却是狭长的,并且离着护宫河很近,基本上一眼就可以望到河对岸的民宅了,可民宅离着也挺远的。为了使皇宫和民宅离得远些,在民宅的前面还有一条宽敞的街道,街道上没多少行人,空空荡荡的。

    李重九转头问道:杜大下巴他们在哪里可是要你挥动旗号。他们才会出现吗他眼睛一直看着不远处的街道,估计杜大下巴他们要是出现,也应该是在这里出现,也只能在这里了。

    吴有仁道:正是如此。新军既然是军,就要随号令而动,臣熟读兵法。虽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场,但是训练士兵还是有些心得的,只不过几个时辰的功夫,臣便教会了新军不少的命令,现在就请太子殿下检阅。

    说着,他把那块黄桌布展开,冲着下面使劲挥舞起来,只可惜这个时候没什么风,他虽然挥得很用力,那块桌布却仍旧无法向象战旗似的飞扬,更别提烈烈作响了。

    民居当中,小巷子里,一个负责放哨的大侠懒洋洋地道:好了,兄弟们,吴有仁和太子都上宫墙了,正在冲着咱们挥黄布呢,搞不清楚那黄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杜大下巴站起身来,到了小巷子口,往宫墙那边看了眼,道:吴有仁挥的好象是一张床单,是太子用的床单吧,那可是好东西啊,就是不知道上面有没有什么尿痕

    说罢,他先上了自己的马,然后第一个出了小巷子。

    大侠们一起笑了起来,纷纷上马,一个接着一个的出了小巷子。一百来个骑兵,要是拉开距离,那是能拉出去一里地的,要是在奔跑当中拉开距离,那更是那拉出好几里去,绝对是长长的一溜。

    不过,杜大下巴却让大侠们开始排队,排成左右两队,每队五十人,他则在最前头当领队。骑术精湛的大侠太少,多数是马马虎虎的,要想站成两队,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是挺不容易的,不少大侠连马都管不好,这个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杜大下巴不停地叫道:我说各位兄弟,还能当骑兵了吗,骑个马而已,又不是让你们上战场冲锋,怎么连个队都站不直溜啊

    有的大侠弄不好马,急道:这队站得直不直溜,又有什么屁用,太子和吴有仁离得那么远,就算咱们站得再直,他们也看不见啊

    大侠们纷纷表示赞同,要是太子都看不见,那他们还辛苦些什么,马又不是人,那可是不听话的,要是打了马,马受惊了乱跑,岂不是更要命了,还不如将就将就呢

    杜大下巴想了想,觉得大侠们说得也有道理,便道:那便快些站好队,咱们就可以启动了,大家都小心着点啊

    大侠们在街上忙乎,还是混乱的忙乎,可看在宫墙上的李重九眼里,就完全和混乱没有什么关系了,他只是注视着远处那一大群的骑兵,毕竟一百来人的骑兵队伍,要是街道上一列队,那还是会显得很宠大的,当然要是在草原上列队,那就是非常渺小了,参照物不一样嘛。

    李重九手抚着墙垛,很是激动地说道:都是骑兵啊,这支新军看上去兵强马壮,可谓雄壮了,不过,他们为什么没有长矛或者马刀什么的呀,都是空手而已。吴兄,你没有给他们配备兵器吗

    一支军队,要是没有兵器,那还叫什么军队,顶多也就是些骑马的壮丁罢了。

    吴有仁忙道:臣也想给他们弄些兵器来,可一来兵器在民间不好买到,而要去兵部讨要的话,兵部却又是在杨泽的手里,他们断不会给殿下的新军调配兵器的,就算是给调配,必定也都是些没法用的破烂,于其被他们刁难,还拿不到好兵器,那还不如干脆不要呢,臣以后再想办法就是了。

    李重九嗯了声,道:现在孤还没有什么钱,可没关系,只要一离了东宫,去了太原那里,那就要多少钱有多少钱了,孤一定要给这支新军配上最好的武器,还有最好的战马,绝对要比杨泽的那支新军还要强。

    他转头看了眼吴有仁,说道:吴兄耗尽家财,为孤筹备这支新军,孤是绝对不会忘记吴兄的功劳,等到孤以后掌了天下,必要十倍报答吴兄,吴兄且记下今天孤的这话。

    吴有仁连忙感激涕零地道:太子殿下如此待臣,真让臣感动得他激动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台阶上的小宦官可是看不到宫墙外面的,他们只能看到宫墙上的李重九和吴有仁两个,见吴有仁拿着块桌布不停地乱挥,然后李重九便对吴有仁夸奖了几句,吴有仁一副感动得随时要哭的表情,小宦官们都看得莫名其妙。

    小宦官们开始小声嘀咕起来,难不成吴有仁打算以后学跳舞,想要用舞姿来讨好太子殿下不过,他的舞姿可实在不怎么样,只不过是拿着桌布乱挥罢了,这也值得一夸

    嗯,吴有仁确实应该哭一场,跳舞都跳成这样了,还会被夸,他难道不应该感恩嘛

    吴有仁和李重九可没听到小宦官们在说什么,他们只注意远处的那些骑兵队伍呢,这时候骑兵们已经排好了队伍,在杜大下巴的带领下,开始启动,小跑着往街道的另一边跑去,百来名骑兵开始小跑,看起来还是很让人激动的。

    李重九连脚尖都踮起来了,看着那支骑兵小跑,当骑兵们跑到一半路程时,就见远处的杜大下巴猛地一挥马鞭,后面的骑兵们也都跟着挥了挥马鞭,然后还嘿嘿大声呼喝起来。

    在能统一起来的动作当中,这个是最简单的了,再难一点的大侠们都是做不出来的,可就算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实话实说,也是不太整齐的

    可就是这么一点,却让李重九大感兴奋,这可是自己的新军,在被自己检阅啊他对吴有仁说道:让他们再来一遍

    吴有仁啊地一声,再来一遍这个,事先没约定好啊,离得这么远,怎么再来一遍啊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四章 天之上的金乌军

    吴有仁手举桌布,实在是没有办法,他事先没有和杜大下巴他们约好各种旗语,再说他们几乎都没有人知道旗语是怎么回事,所以当然就没法约定了。

    怎么再来一遍,吴有仁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再来一遍,估计只能扯脖子喊了,可他自然也没有那么大的嗓门啊,就算有那么大的嗓门,在宫墙上也不能大呼小叫的,算算距离,要是外面的杜大下巴能听见,可相反方向,宫里的人也能听见啊,所以他没法大呼小叫的。

    正在吴有仁想对李重九解释一下,没法再来一次时,有人替他出来解围了,而替他解围的人却都是些他不认识的人,平常也不怎么打交道的人,谁呢当然是守卫皇宫的御前侍卫了。

    皇宫附近岂容闲杂人等喧哗,当这里是什么地方,是菜市场还是牛马市,竟然一大群人在宫外的大街上小跑,还敢喝喝的乱叫,这岂不是等于在挑战皇帝的权威么,也是在小瞧御前侍卫大爷们,所以这是一种找死的行为。

    皇宫的一处侧门打开了,一队御前侍卫呼啸而出,跑过护城河直扑杜大下巴等人。

    别看御前侍卫在杨泽的面前,象是一群窝囊废似的,要多低调就有多低调,可实际上他们是很有威风的,别说普通老百姓看到他们会害怕,就算是普通官员见了,也是不敢招惹的。

    一个领头的御前侍卫叫道: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干什么,是想聚众造反吗他奔在最前面,连跑着,边把腰刀抽了出来,阳光反射到了刀锋上,远远的就能看到,在宫墙上的李重九当然也看到了。

    李重九用力一拍墙垛。叫道:糟了,被那些宫里的侍卫发现了

    吴有仁忙道:不错,是臣疏忽了,杜大下巴他们在外面列队,咱们能看得见,宫里的侍卫也能看得见啊,他们势必要出去问一下的

    李重九吃惊地道:问,问什么这事那些侍卫不会向父皇和母后报告吧

    他现在可是最怕出现意外的,如果李晏和皇后得知他在搞什么阅兵,而且还是在宫墙上检阅军队。那非得大怒不可,说不定就会改变主意,不让李重九去太原了,免得这个太子一离开京城,就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那李重九不是白忙乎了么。

    吴有仁额头上的汗也冒出来了,他也怕杜大下巴被御前侍卫给抓住,他先前也没想过太多,可没想过御前侍卫会这么多事。别人只不过是骑马在宫外走一走,这帮子多管闲事的御前侍卫就能跑出去抓人,这不是狗拿耗子么

    吴有仁心想:要不然我亲自下去吧,可我也跑不过这些御前侍卫啊。估计我到的时候,人都已经被抓住了,而只要是人一抓住,那要再说放可就难了。我现在可不是吏部尚书了,可是吓唬不住这些御前侍卫了,嗯。就算我以前是吏部尚书,也没吓唬住过他们。

    他忙道:太子殿下,臣以为这也是殿下你的新军很有气势啊,要不然那些御前侍卫也不能害怕着急,更不会出宫去的。要不然,臣这便也出去,不让他们抓人,只不过,要是臣说话不好使,那还得太子殿下你亲自出马,让御前侍卫把杜大下巴他们给放了

    李重九急道:快去快去,不要在啰嗦了,万一杜大下巴他们被抓住了,那再放可就难了,那些御前侍卫可都是杨泽的人啊

    吴有仁连声答应,可当他正要下宫墙,慌乱之中手里还拿着桌布之时,就见街道上那些黑衣大侠们全都散了,骑着马四下乱窜,都窜进了小巷子里,没等那些出宫的御前侍卫跑完护城河呢,他们就全都跑得无影无踪了,包括杜大下巴在内,一个留在街道上,让御前侍卫抓的人都没有。

    杜大下巴和那些大侠们都是什么样的人,那都是非常警觉,都是见事不好,撒腿就跑的角色,别看他们列成两队,想要走个整齐点的队形都走不好,可要是说到个人发挥,比比大家各自的本事,比如说见着官差就跑的本事,那可谁都不比谁差,说跑就跑,保证一个都不会被抓住的。

    御前侍卫们还没等跑过护城河呢,杜大下巴就喊了声:风紧,扯呼喊完转身就跑,他的马还算是听话,他只要一调转马头,那马就乖乖地转了方向,向小巷子里面跑去。

    那些大侠反应也不慢,见杜大下巴调马就跑,他们也不再待着了,各自打马往小巷子里面跑,跑得飞快,只眨眼的功夫就都跑光了,街道上空空荡荡的,就好象从来没有出现过他们这支队伍一般。

    御前侍卫们是从宫里跑出来的,都没有骑马,光靠两条腿跑路,当然是追不上大侠的,等他们跑到了街道上面,早就一个大侠都没有了,御前侍卫们装模作样地在附近搜查了一下,反正他们也不认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把叫喊的人给吓唬走也就得了,所以便即收队回宫,并没有再追究下去。

    吴有仁刚要下台阶,李重九便叫道:等等,吴兄先不用下去,你看,你看,杜大下巴他们跑光了

    吴有仁手拎桌布,又回到了墙垛旁边,他和李重九一起看到了杜大下巴他们逃跑的过程,不过,两个人都没有认为逃跑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反而认为逃得太好了,逃得太迅速了,这才是一支好样的军队啊

    吴有仁当即大赞道:太子殿下,看来这些新招来的兵将,反应都是非常快的啊。臣听说过,只有反应快的兵将,才能在战场上了解敌人的动向,并且能迅速作出应对的战术,这才是最好的兵将啊

    李重九连连点头,他道:杜大下巴他们只不过在街道上面一走,就引发了御前侍卫们的惊恐,这说明孤的这支新军很有虎狼之威,而御前侍卫们一出动,新军为了不给孤引出麻烦。立即便化整为零,进入了小巷子里,这说他们行动迅速,而且深通兵法,只需稍假时间,便可成为一支强军啊。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这些新招来的兵将,不可能读过兵法的啊,他们怎么会懂化整为零的战术呢

    吴有仁道:这。这个嘛,倒也不是臣自夸,臣今天和杜大下巴谈了一下兵法上的事,没想到杜大下巴便记在心里了,看来他也是个可造之材啊

    原来如此,吴兄更是个人才啊李重九伸手拍了拍吴有仁的肩膀,很是满意。

    他也知道吴有仁有点儿吹嘘的成份,不过没关系,只要吴有仁能真的替他训练出一支差不多的军队来。那也就足够了,别的他也不要求啥了。

    吴有仁表情上顿时露出大为感动的表情,心里却着实松了口气,幸亏杜大下巴反应快。要不然今天这事儿,怕是难以收场啊,不但李重九会有麻烦,他自己也会有的。说不定他的麻烦还会更大些。

    李重九想了片刻,象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郑重地吴有仁说道:孤决定了。这便去向父皇和母后说明,想要建立一支新军,孤想父皇和母后不会不答应的,那杨泽想建立新军就建立,孤为什么不能,所以是一定能的。

    吴有仁道:不错,正是如此,这支新军是一定能够建立起来的。但臣有一言,还望太子殿下采纳。

    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吧,孤会考虑的。李重九现在越看吴有仁越顺眼,而且他也实在是需要吴有仁帮忙。

    吴有仁道:臣以为,太子殿下不必心急,只需和皇上说明,这支军队现在的任务只是保卫你,而且人数也不会很多,这样做是以免皇上起什么猜忌,就先说有一百人的小队伍好了,军费从优,然后等咱们去了太原,那时再扩招,当然扩招的事,就先不必和皇上说明了,咱们便宜行事就好了。

    他现在也真的是没本事再弄来更多的人了,别人不知,他岂有不知之理,杜大下巴也没那个本事再找来更多的人了,这是杜大下巴亲口说的,想必不会有假,要是杜大下巴还能招来更多的人,他岂有不招之理。

    李重九点头道:好,你这个是稳妥的说法,孤就这么和父皇和母后说。但是,新军的称号是什么呢,得想个响亮些的名号才行,杨泽的新军可是叫天策军的,咱们不能输给了他。哼,杨泽不过是一个藩王而已,竟然就敢自己组建新军,孤也就是没功夫和他扯皮,否则非得弹劾他不可。

    吴有仁心想:杨泽可是燕王,封疆的藩王,人家有自己的卫队是完全合法的,你要是以这个弹劾他,十有得输,再说人家可没向朝廷要一文钱的军费,咱们的军费却是要朝廷拨发的。

    他道:军队的称号嘛,杨泽的新军叫天策军,那咱们的军队不如就叫做叫做金乌军好了。

    金乌军这是为何,这个称号似乎不如天策军啊李重九皱起了眉头。

    吴有仁笑道:金乌就是太阳啊,杨泽的新军叫天策军,顶多也就是个天,可金乌却是在天上的,天上天上,天的上面,咱们的新军还是要比他的新军高上一头,稳稳地压服了他

    李重九啊地一声,心想:天上,金乌在天上,天之上,这个口采好便即点头道:好,那就叫金乌军好了,这金乌军乃是太子亲卫,只要父皇和母后答应了,那军费自然要比御前侍卫还要高,那时候就算是兵部故意为难,不肯拨发军费,咱们自己也有理由去筹集,我看这东宫里面有不少值钱的东宫,随便拿出去一样,就足够这一百人吃上十年八年的了。

    吴有仁连声称是,他心想:东宫里面的东西,个个都是国宝,件件都值钱的很,只是怕没人敢收啊,但这也没关系,只要皇上说可以,那就算是兵部在杨泽的手里,杨泽也没胆子敢说不拨发的

    他正要转身离开,去找杜大下巴,把新军该怎么组建的事研究清楚,李重九又叫住了他,李重九道:孤曾想,如果能早一日到达太原,至少要比杨泽早点到达边境要早,那么等太原那边派侍卫出来,时间上要能会来不及,但如果咱们直接去呢,就带着这支新军去,你看从人数上,会不会单薄了些

    虽然李重九对新军的反应速度很满意,可一百人终究还是少了点儿,他怕杨泽要是派出二百人来刺杀,那不就完蛋了么,所以便想征求一下吴有仁的意见。

    吴有仁微一犹豫,这个他倒是没有想过,因为他被贬了官,所以在为太子殿下服务的心态上当然就会有所改变,不是那么热情了,之所以还想着新军的事,不过就是为了他自己能继续保有一条上升的途径,要不然完全被李重九给抛弃了,那岂不是大糟特糟,说不定以后他就将一直沉沦下去,这是他不能忍受的,所以才会对新军的事这么上心,至于李重九的安全问题,他倒是没有想的太多。

    现在李重九问起来了,他当然得有回答才行,吴有仁说道:太子殿下,如果臣派人快马加鞭地赶往太原,让太原的藩王派出侍卫来,而且太子殿下你过几日便动身,那么从时间上估计,在刚刚走出京畿地区的时候,差不多不能遇到太原派来的侍卫了,汇合之后,太子殿下的安全就可以无忧了。

    李重九道:可,可是在京畿地区呢,这可是杨泽的地盘啊,杨泽在京畿地区闹得多欢腾呢,要是在京畿地区,孤只有一百来人的卫队,怕这才是真的危险呢

    吴有仁笑道:太子殿下多虑了,并非如此,反而是在京畿地区更安全些,正因为人人都知道京畿地区杨泽的势力大,所以杨泽才不敢动手加害太子殿下你的啊

    李重九哦了声,想想也对,杨泽终究还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害了自己的,他点头道:好,那便依吴兄的意思,你速速派人去太原那边吧,让那边派出侍卫来,越快越好,人越多越好

    吴有仁连忙答应,便即告退,办事去了,他感觉自己又忙了起来,又要和杜大下巴联系,又要派人去太原,看来他的官位是降了,可地位却还没有降,太子李重九还是很信任他的,当然,现在李重九除了他以外,也没别人可信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五章 纨绔王孙

    李重九等吴有仁走了,便去后宫见李晏和皇后,把自己想要组建新军,并且想给新军起名叫金乌军的事说了。

    李晏和皇后对此倒没有太多的想法,他俩都认为儿子应该有自己的卫队了,要不然把希望都放在御前侍卫身上,那也太不靠谱了,毕竟御前侍卫本身就是个不靠谱的卫队,连他俩都不认为很保险了,又怎么能指望儿子信任这支卫队呢

    皇后还夸了李重九几句,说儿子终于上进了,她以前不是和李重九说过要招侍卫的事么,结果李重九没办好,她还对儿子有点失望呢,现在见李重九主动办起事来,她还是很欣慰的。

    至于李重九想的那些什么猜忌,李晏和皇后根本没想过,他俩只是想让儿子不要再抱怨了,当爹娘的都为他想的这么周到了,要是当儿子的还要抱怨,那让他们当爹娘的也太为难了。

    李晏还亲自写了道圣旨,让李重九的新军军费从内宫帐上支出,并且他还要亲自查看,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兵部,让某人为难了,至于内宫的帐,因为他要看,所以梁大忠也不敢为难,必须立即拨发。

    李重九没想到父皇和母后这么支持他,大为感动,这两天的埋怨心理,终于得到了舒缓。

    而吴有仁则去找了杜大下巴,又派人快马加鞭的往太原送信,让藩王们派出卫队来保护李重九,忙得四脚朝天,但过得很充实。

    至于杨泽那边,又要给梁大忠找封地,又要安抚新招来的天策军,又要筹备各种出兵事宜,杨泽难得地消停了下来,没法想着再修理李重九了。

    长安的大家都在忙着。而太原那边还在过着缓慢而一成不变的生活,藩王们还有那些小爵爷们每天无所事事,只是每天吃喝玩乐,多娶小老婆,多生孩子,为李家皇族开枝散叶,这种生活他们过了几十年,早就过腻味了。

    然而,随着两个信使进入了太原,这里的藩王和爵爷们才知道。他们以前过的那种腻味生活才是最幸福的,而以后他们再也别想过上这种太平的日子了,因为太子和燕王都要来了,并且这两位大人物还是冤家。

    太原,诚王府。

    当代诚王李时这几天非常的不舒服,他年纪不小了,可身体保养得不错,他比李晏的年纪还大,虽然是老头子了。可是一点也不糟,相反算得上是老狐狸,当然这是王府里的人认为的,而外人当然都认为他是一个糊涂老头子了。

    李时在为人处世方面。对外的表现那是非常的窝囊,窝囊到什么程度,就连依靠王府的田地种地的佃户,都敢对他不敬。经常性的少交租子,而李时几乎从来也不派人去揍佃户一顿,从来没有过。就算是王府的收入大减,他也没这么干过。

    所以在太原一地,谁家要是能租上诚王府的田地,给诚王当佃户,那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而在太原百姓心中,李时绝对是一个软趴趴,一点王爷的威风都没有,包括他家王府的下人,也是如此,无一例外。

    可实际上,要是诚王不这么窝囊,那他早就死了,独孤女皇能把他拆成十七八块,满门抄斩,可就因为谁都能欺负一下他,所以嘛,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此时,诚王正在他的花厅里看着一封密信,信上说的便是新皇登基,而新的太子和燕王不和的事。

    看罢了信,诚王把信拿到蜡烛上烧掉了,他叹了口气,心想:朝廷又变样了,折腾来折腾去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没完没了了

    这时,他的孙子,小王爷李博文进来了,诚王有好几个儿子,最硬气的已经被他收拾了,其实就是演了场戏,演他把最硬气的儿子给打死了,其实是给放走了,而剩下的几个儿子,似乎也都有点骨气,所以诚王干脆也把他们给打发出去了,反正都不要留在太原,免得给他惹祸,如此一来,身边就剩下了一个成年的孙子李博文。

    李博文其实并不是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但因为王府里只有他这么一个成年王孙,所以府里的仆人也就都管他叫小王爷了。

    李博文进了花厅,闻到屋子里面有烧东西的味道,又看到了桌上有灰烬,便问道:祖父,可是长安那边又有人送来书信了

    李时嗯了声,道:看来得把你的父亲,还有叔叔们都叫回来了,朝廷那边有了变化,咱们家得商量个办法,这样才能长久地保住平安啊

    饭团探书

    李博文点头答应,道:这事由孙儿去办就行。祖父,这回站队,咱们怎么个站法,或者还是和以前一样,哪队也不站

    李时嘿了声,道:咱家的爵位已经到顶了,没有可能再有什么更大的富贵,所以站队就不必了,当然还要和以前一样,谁的队都不站了。

    在前些年,不管是临淄王李正隆还是长公主,都派人来拉拢过他,但他谁也不得罪,却也谁都不投靠,就是窝窝囊囊地活着,结果李正隆和长公主对他就都没有了兴趣,一个没有用的老头子,谁会用心去拉拢啊,让他就这么窝囊地活着吧

    结果,就是李时还好好地活着,活得比李正隆和长公主时间都长

    李博文年纪轻,他是有些年轻气盛,现在新朝廷建立了,他有心想要拼一把,不想再象祖父这样窝囊地活着了,他道:祖父,其实,以孙儿看现在皇上只有太子一个儿子

    还没等他说完呢,李时便喝道:住口,你站好,把身子站直了

    李博文只好站直了身体,他知道祖父这是要干嘛,因为这不是第一次了。

    李时走到了博文的跟前,轮起巴掌,对准李博文的脸,啪地就是一个大耳光,别看他年纪不少了,可力气还挺大的。一个耳光过去,打得李博文眼冒金星。

    李时喝道:你竟然有多余的想法,你是想害死咱们全家人吗以后要是再敢多想,就把你也给打死了,听明白没有

    李博文知道所谓打死,就是暗中送走,这个倒是不用怕,但他觉得祖父也未免太过小心,就算是在花厅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时。也不说实话,这个有点小心过头了。

    李时脸色阴沉,挥手道:关于朝廷的事,自由祖父料理,你只需要玩乐就可以了,记得,少读点儿书,少在人前卖弄学问,多买几个舞姬才是正经事

    李博文不敢反驳。只好行了个礼,道:孙儿一切都听祖父的话。

    说罢,转身就要离开,可却听祖父又叫他。李博文转过身,就听李时说道:这两天去乡下转转,催催租子,要是有哪家佃户的女儿长得标志些。不妨勾引一下,等那女儿的父亲冲你发怒,再跑不迟

    李博文哦了声。这才转身离开,心中却是大大地不愤。

    别人家的祖父都是盼着儿孙有出息,至少要当个正人君子,可他们家却是正好相反,祖父无时无刻不在盼着家里的儿孙全是纨绔子弟,越废物越好,不但不让他们读书,甚至还要干一些不好的事,名声越臭越好,这可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李博文算是一个有志青年,他不想这么糊里糊涂地过日子,想要有一番作为,可是为了保命,他却不敢,因为祖父管得实在是太严了,严到他要是有哪怕那么一点点儿的出息,就要全力打压的程试。

    看着孙子出屋,李时过了好半晌,才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觉得自己这个孙子可能要闯祸,可能会连累到一大家子的人。

    李时是非常清楚的,身为太原诚王家的子孙,要出息干什么看看别的王爷家有出息的儿孙,都上哪儿去了都被砍了脑袋去了阴曹地府了呀

    如果,李时不想造反称帝,不想得了皇位,然后把皇位传给儿孙,那么做为最高等级的亲王,他的儿孙就不能有出息,否则不管是谁当了皇帝,都会猜忌他家的,那么儿孙最好的归宿就是好好活着,活得滋润,活得健康,多生后代,这才是最好的。

    李时喃喃地道:这些孩子啊,为什么都不能理解我的想法呢,他们没有大智慧啊,总以为当缩头乌龟太丢人,可他们也不想想,乌龟活得寿命多长呢,要想和对手比胜负,只要活得比对手长,那就是胜利了啊,这世上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着自己的对手进棺材。当年独孤女皇那么凶悍,可她现在怎么样,她进棺材了,我却还活着,她的后代自相残杀,可我的后代却都活得好好的,谁胜了,这不就是我胜了么,可我的孩子们怎么就不明白这点呢

    李博文出了花厅,回了自己的房间,越想越气,只感这种窝囊的日子实在是过够了,可现在祖父身体还硬朗,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着,估计等到祖父去世,诚王府的日子就能不再这么窝囊了吧

    王府里的一个管家过来了,站在门口问道:小王爷,明天要出城吗可要小的事先给小王爷安排一下

    李博文叹气道:明天我要下乡去催租,然后看看哪家佃户有漂亮的女儿,也就这点事儿了,估计要在乡下住上一两天。

    管家笑道:那可得给小王爷你准备一匹快些的马才行。对了,小王爷,靖德郡王家的小王爷派人来找你了,正好他也想出城去催催租子,明天可要一起出城

    李博文一愣,随即笑道:怎么着,他们府里也把他赶去了看来这次的事儿不小啊,要不然能让我们都一起出城避避风头么

    靖德郡王家也有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小王爷,比他还要胆大包天,不过,在家里人的管教下,却也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儿,当然,这里说的出格的事儿,指的是有出息的事儿。

    管家一个字都不议论,只是说道:小王爷,什么事都听王爷的,准没错。那小的就下去安排了。

    李博文摆了摆手,让管家出去了,他则把屋门关上,在床底下的褥子里取出本书来,是本孙子兵法,他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李博文便出了王府,带了十几个王府里的侍卫,汇合了靖德郡王府的王孙,一起出城,去乡下了。

    靖德王府的王孙,和李博文是同辈的,而且和李博文同岁,两个人的生日差三个月,性格也差不多,所以向来是很能说到一块,靖德郡王的王孙名叫李,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

    出了城后,两人并排骑马走在大道上,李博智道:文哥,估计长安那边是出大事儿了,听说那个燕王嚣张得很,连太子都不服

    李了眼,见侍卫们都离得挺远,他忙道:小声些,你怎么知道燕王的事的,这才几天功夫,这消息就从长安传到太原了,未免太快了吧

    李博智嘿了声,道:千万不要告诉我,你家里头没有得到信儿

    没有得到啊,我一点儿都不知道,还是听你说的呢李博文一本正经地说道。

    李博智呸了声,道:那我也什么都不知道,刚才我也什么都没说,反正也没人听见

    我听见了啊,而且听得清清楚楚李博文笑道。

    你是非人哉,乃是李家孽畜一只李博智哈哈大笑。

    两人便不再说长安的事,就算大家都在太原里,而且还都是本家,可有些事情,也还是小心些为妙,小心些不会丢命的,可只要大意那么一点点,估计他两家人加起来好几百口子,就别想有一个活下去了。

    走了好半天,进入了大片大片的田地,李博文叹气道:今天我得调戏个农家少女才行,要不然不能显示我的纨绔风采啊

    咦,这点倒和我想的有点一样,但其实我并不喜欢如此李博智也这么说道。

    就象是应景儿似的,路边正好走过来一个农家少女,穿着普通的粗布衣衫,看相貌同样普普通通,年纪不过十一二岁。

    李到了少女,有点为难地道:这个实在是太过幼小了,要是上去调戏,未免禽兽了。

    而且这里也不靠近村落,就算调戏了,没有人追出来打咱们,那咱们不是白忙乎了么从李博智说的话里面,也能听出来,他的家长也是这么要求他的,和李时要求李博文一样。

    可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疾速奔来两匹快马,马上骑士似乎有非常紧急的事情,不顾马力地狂奔。

    那少女就在走路边,听到后面有马奔来,她便往旁边闪去,可不小心,却似乎是崴了脚,哎呀一声,跌倒在地,身子在路边,可脚却还在道上,虽然并不是在道中间,但快马奔来,也是极有可能伤害到她的。

    可奔来的两个骑士却象根本没看见少女似的,完全不顾有伤人的危险可能,仍旧在打马狂奔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六章 运气欠佳的信使

    李博文大怒,这两个骑士怎么回事,难不成没看到有人摔倒么李博智性子急,这时候已经大叫出口了

    奔马何其之快,无论是李博文还是李博智这个时候冲过去都是来不及的了,他俩浑然忘记了家中祖父的交待,都忘记了这个时候应该做纨绔子弟,而不是仗义勇为的青年大侠了

    李博文见这个时刻,他没办法冲过去,情急之下,便把自己手里的马鞭扔了出去,对准的方位便是打头那个骑士的脸孔。

    他扔马鞭的技术太低,而且马鞭又不是石块,扔起来很困难的。李博文的马鞭没有打到骑士,却打到了马,还打到了马眼睛上

    奔来的这两个骑士,骑的都是好马,奔驰的速度又快,马的眼睛中鞭,受此重伤,那马怎么还可能再接着狂奔,自然是一个马失前蹄,摔倒在地,那马上的骑士直接就飞了出去,不偏不倚,正好摔在那个农家少女的旁边,骑士的脑袋正好砸中农家少女的小腿,把农家少女砸得啊地一声惨叫,虽然不是完全砸中,可看着应该也挺疼的。

    李博智在旁边一咧嘴,心想:我的哥哥呀,要是你不拦着一下子,估计还真不一定能伤到这个女子,可现在倒好,被砸着了反正这个农家少女,不是要被你调戏,就是被人砸,碰着你,算她倒霉

    他只顾想着李博文不对,却忘记了自己刚才也是要对这农家少女出手调戏的,反正这个农家少女流年不利,今天出门没看黄历,碰上他们这一群人,才算是倒了大霉呢

    农家少女疼痛难忍,顿时就放声大哭,她并非是城里的女子。没有什么见识,只是感到今天受了欺负,而平常在家,她受了欺负,当然就是要哭的,只要一哭,父母兄长们就都会哄着她,别看在小王爷的眼里,她只是个村姑,可在她自己的家里。她却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儿似的疼惜呢

    后面那个骑士猛地一拉缰绳,座下骏马一声长嘶,人立起来,这骑士马术极好,坐在马背上稳稳的,身子只是欠了欠,没等马蹄落地,他便喝道:什么人。光天化日之下,想要拦路抢劫吗

    那摔倒的骑士晕头胀脑地站了起来,在地上转了两个圈子,扑通一声。又再次摔倒,估计他是伤到脑袋了,晕头转向的,所以没法站稳

    李博文都傻了。他可没想过自己扔了下马鞭,结果就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还连着伤了两个人。诚王府的规矩,不可伤人,只需被人伤,以此来显示诚王府的窝囊,结果他今天倒是扬眉吐气了,可也知道自己闯祸了

    马上的骑士见李博文他们不吱声,倒没有以为是遇到了强盗,就算太原没有长安那么大,可也是著名的大城市,这里离城不远,哪有强盗会在这里拦路抢劫,再说还穿得这么光鲜,估计是哪家的公子哥,出城来找乐子的,结果撞上了他俩

    说实话,要是碰上了强盗,这个骑士还真不敢怎么样,顶多也就是仗着马快,远远的逃开,免得误了他们的正事儿,可遇见了纨绔公子哥,他就不怕了,他家的主人还有主人背后的靠山,那可是不怕任何纨绔的

    这马上的骑士刷地就把佩刀给抽了出来,对着李博文叫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敢报上名来么

    李博智心想:这回惹了祸了,看样子这两个骑士也都是不好惹的那种人,极有可能是官府的信差,要是他们把事儿给捅出去了,被太原留守给知道了,那不得找我们靖德王府的麻烦么,我家躲麻烦还躲不起呢,哪能如此自找,我祖父非得打死我不可

    这时候也顾不上兄弟之情了,还是自己顾好自己为上,李博智一调马头,叫道:哥哥,我先回去叫人,你且放宽心,我去去就回说罢,打马便跑。

    靖德王府的随从们见状,也都纷纷调转马头,跟着李博智的马屁股就跑,跑得飞快,只片刻功夫,便消失在大道上了

    诚王府的随从们见状,心想:跑了靖德王府的人装孙子,装窝囊,竟然比我们诚王府的还能装,了不起啊

    随从们一起看向李博文,心想:小王爷,还等什么,咱们也跑吧,这可不是调戏一下农家少女,被村民们追着打一顿就能解决的问题,说不定会见官的,花钱也不顶事,以老王爷的性子,可别提以势压人了,你可真容易被抓进大牢里去

    诚王府的人都窝囊惯了,竟然谁也没想过帮着小王爷上去理论一番,做一次真正的恶霸,把纨绔子弟的作派发扬光大,却都想着怎么要逃

    李博文茫然不知所措,可当他看到对面那个骑士把刀子抽出来时,刀锋被阳光一照,直耀人的双眼,他这才反应过来,这个时候应该要跑吧

    他这才调转马头,想要逃走,可一挥手却发现没有鞭子,他只好紧紧挟着座骑,试图让座骑飞奔起来,他的随从们见状,赶紧跟着就跑了

    两个小王爷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样子,刚刚扔了根马鞭,算是当了把英雄,却还把农家少女给连累了,只见了对方一亮刀子,他俩就全都逃了,这也实在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马上的骑士是有任务的,也不想多事,见闯祸的人走了,便跳下马来,跑到同伴的跟前,叫道:怎么样,你没事吧

    头,头疼得厉害,脖子也疼摔倒的骑士哼哼唧唧地坐了起来,这下子摔得不轻,虽然没能要命,可让他立即起身,却也是不可能的了。

    你先坐着休息一下,我看看你的马另一个骑士走到摔倒的马旁边看了看,回头道:马腿摔断了,不能走路了,不过也幸亏如此,力道都被这马给承受了。要不然估计你这下子不死也得残废

    两个骑士都是非常的恼怒,这次任务出的真是倒霉,本来都挺顺利的,没有遇到拦截的人,可偏偏到了太原城的边上,却出了这么一档子的事儿,不但把人给摔伤了,连马都给摔残废了

    那个没受伤的骑士道:我得先去送信,这个可不敢耽误,你先在这里休息吧。坐在路边离着大路远些,等我送完了信,就来接你,咱们好找医生,或者直接叫王府派医生过来也成

    受伤的骑士嗯嗯两声,道:我想吐,天旋地转的站不起来,你快去快回,回来时记得叫人抬个门板什么的过来。我怕是一时半会儿的没法再骑马了。

    没受伤的骑士点头答应,道:我让他们抬顶轿子过来,连带着叫医生一起过来,你不必担心。把你的信交给我吧,两个王府我都去

    受伤的骑士从怀里掏出一个皮制的口袋,交给了他,没受伤的骑士把皮口袋揣入怀中。重新上了马,接着往太原城奔去。

    那受伤的骑士坐在路边,看了眼旁边的农家少女。那农家少女本来已经停止了哭声,可见他看过来,便又扯开喉咙,放声大哭起来,这个农家少女的哭声很有穿透力,声音宏亮,传出去老远。

    受伤的骑士气道:不要再哭了,听你哭得声音这么响亮,比我都欢实,肯定没有什么重伤,那有什么好哭的,又不是我要撞的你,是那个公子哥扔马鞭,结果伤了我的马,又不关我什么事,你在我面前哭个什么劲儿啊

    可农家少女却不听他的,反而哭的更加大声,这次她再哭,可和上次不一样了,只是哭了片刻功夫,就听见路边的地里传来人声,有人叫道:妞妞,你怎么啦,谁欺负你了

    农家少女听到了声音,知道是自己家的人来了,她从地上爬了起来,叫道:是他,是他欺负我

    受伤的骑士见农家少女自己爬了起来,他先是一愣,随即大怒,本来就头晕呢,却发现对方没受什么重伤,他能不生气么,要说损失,他受的损失更大,而且这事也不能怪他,以他的骑术,以及座骑的神骏程度,在出事时,他完全是可以让座骑躲过这个农家少女的,不会出现什么事故,反而是那个纨绔子弟多管闲事,结果才弄出了事来

    可农家少女却不管这些,而她的家人很明显也不管这些,田地里跑过来四个粗壮的庄稼汉子,有的人手里拿着锄头,有的人拿着扁担,个个气势汹汹,这四个粗壮的汉子到了近前,见农家少女哭得鼻涕眼泪一大把,登时大急,领头的那个汉子叫道:妞妞,他是怎么欺负你了

    不等农家少女回答,这四个大汉一起拥上,对着地上受伤的骑士便是一通胖揍,受伤的骑士没摔死,却几乎被打死,都快被打断气了

    受伤的骑士叫道:我都这样儿了,我还能怎么欺负你家的这个什么妞妞啊

    你还想怎么欺负大汉们下手更狠了,要不是怕打死他,搞出人命官司,估计锄头和扁担直接就能打到这受伤骑士的脑袋上面。

    受伤的骑士又气又急,当一记重拳打到了他的脑袋上时,他便没有挺住,双眼翻白,晕了过去

    四个大汉大惊,以为打死了他,赶紧去探鼻息,见还有热乎气,便即放下心来,领头的汉子道:看样子没啥事儿,死不了,当年咱们和别的村子抢水时械斗,受的伤比这还狠,可也没什么事儿的。

    另一个大汉问道:妞妞,这个人到底怎么欺负你了

    农家少女道:他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头砸到了我的腿上,砸得我好疼

    大汉们一咧嘴,原来不是这个人耍流氓啊,这可麻烦了,把人家当成是流氓给狠狠打了一顿,还给打晕了

    庄稼汉子都是朴实之人,发现事情不象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便起了救人的心思,他们商量了一下,便把受伤的骑士抬起,运回村子里去救治,不过看这个骑士的样子,怕是不太好救治,就算救过来,也没法立即走动了。

    农家少女跟在后面,忽然说道:他的马怎么办要不要也抬回去,抬咱们村子里去

    领头的大汉想了想,道:回去叫人抬马吧,这马得找个兽医治治,它的腿折了,估计以后也干不了活儿了,算是废了,不过用来配种,看上去还是满可以的。

    大汉们把受伤的骑士抬走,又叫村民来把马给弄走,这些事情都弄完了,也没超过半个时辰。

    且说那没受伤的骑士,快马加鞭的跑进了城,他便是吴有仁派出来的信使,是带了书信来,要给诚亲王和靖德郡王的,让两个王爷派出卫队,去护送太子李重九来太原,因为时间上太紧,不敢耽误时间,所以赶路赶得急了些,他一进城,便先去了诚王府,见了诚王之后,把书信交出,然后又赶紧去了靖德王府,也交了书信。

    正事办完,这骑士来不及等回信,便央求靖德郡王派医生去给他的同伴看伤,靖德郡王可是著名的胆小如鼠,听说太子的信使受伤,哪敢耽误,连忙派出医生和轿子,去接信使,而且还说,他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所以没法亲自去救信使,所以让骑士先走,等一会儿,他便会派自家的儿子去接人。

    骑士也没多想,便带着人走了。

    靖德郡王看了书信之后,连忙派人去问诚亲王,这事儿该怎么应对啊,要是派了卫队去,岂不就是等于站队站到了太子一边么,那可是要重重得罪燕王的,听说那杨泽可不好惹了,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诚亲王给他的回复是先把信使稳住,然后再做计较,靖德郡王只好如此,他可不象诚亲王,把儿子都打发出去了,他还是有儿子在府中的,便派出儿子,随后追赶那没受伤的骑士,争取把人完全救回来。

    这个靖德郡王的儿子,正好就是李博智的亲生父亲。

    那受伤的骑士带着医生和轿子,一路紧赶慢赶地回了事发地点,可人却不见了,马也不见了,受伤的骑士和他的马竟然无影无踪

    没受伤的骑士大惊,自己的同伴怎么没了,他刚才还明明就在这里啊,难不成被杨泽的人给咔嚓了想到这里,他不寒而栗,这一路上他就在想,杨泽怎么没派出人来截杀他们呢,没想到路上没碰到,快到太原碰上了

    他以为是杨泽呢,可随即他就不这么想了,因为靖德郡王府又来人了,而其中有一个正好是他认识的,这下子,他没法不误会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5946/ 第一时间欣赏赝医最新章节! 作者:望平安所写的《赝医》为转载作品,赝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赝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赝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赝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赝医介绍:
杨泽,一个现代小医生,在吃方便面时,不知怎么的,灵魂竟然被吸入进了碗里,重生到了古代,一个女主当朝,名为大方帝国的国度,这个国度和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极为相似,却又不是唐朝。
在这里,杨泽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还有超级无敌的好运气,穿梭在朝堂之上,游历于州县之间,成为这个时代里,最耀眼的名医,最能干的大官,英俊少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赝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赝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赝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