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天空下TXT下载历史天空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历史天空下全文阅读

作者:杜家二爷     历史天空下txt下载     历史天空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百零七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感谢“嘻哈星”的评价票,感谢兄弟们的支持!

    蒋委员长独断专行性格狐疑,如何能让他改变主意不把邓铭文调到军事委员会去任职赵翰青没有一点头绪。不过,只要不是因为忌惮邓铭文才剥夺他的兵权就有希望改变蒋委员长的的想法。

    “师叔可想到什么办法了?”

    赵翰青沉吟了一下道:“蒋委员长的心思谁也猜不到,我看不如趁着铭文的任职命令还没有正式下达,铭文可以先向老蒋上直接表明态度,就说铭文出身江湖不善谋划,带兵作战也有江湖风格,多行险招,到军事委员会任职只怕会误了党国大事,连累蒋委员长识人不明,情愿带兵冲锋陷阵,誓死与日军决战到底云云。”说到这里他苦笑了一声道:“你说这样会不会让蒋委员长打消念头?”

    邓铭文沉吟了一下颔首道:“不错,凭我跟校长的师生关系干脆直来直去的好,不过,带兵作战有江湖风格到不如干脆说带兵打仗用的是江湖下三滥的方法。”

    “至于警一师和警二师铭文只需说全军上下官军少有黄埔军校出身,桀骜粗鲁,跟黄埔嫡系的一军编到一起双方互相瞧不起难免会生出龃龉,这样一来不但无法提升战斗力反而会大大削减战斗力。”赵翰青说到这里灵机一动,“如果将警一师和警二师编成一个军,由铭文任司令官,铭文有没有信心将之训练成**中的一支新的王牌军队?”

    邓铭文眼睛一亮:“淞沪之战暴露出了**弱点,尤其是战斗力让委座忧心忡忡,我如果能保证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新军说不定他会同意。”他这是心情豁然开朗,笑道:“师叔三言两语就让铭文拨云见日的感觉。”

    “铭文只不过是当局者迷罢了。”赵翰青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道:“不管怎么说铭文都必须手中有兵,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南京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赵翰青念念不忘的就是南京大屠杀。邓铭文如果在南京保卫战中有话语权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安排部署,那么,后世历史上那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或许就可以避免!不过,邓铭文接下来透露的另外一个消息让他欢喜让他忧。

    邓铭文叹了口气道:“南京城可能真的如师叔估计的那样真的守不住了。”

    “铭文何出此言?”赵翰青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忍不住道:“是不是国民政府已经准备迁都了?”

    邓铭文盯着赵翰青看了看半天,叹服道:“又被师叔猜中了,如果我不是知道师叔刚刚回到南京我一定会认为师叔早已经得到了消息。不瞒师叔,其实我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委员长准备放弃南京了。”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笑着道:“师叔能不能再猜猜国民政府会迁往哪里?”

    赵翰青道:“‘外患入川。内乱入湾。’我看十有**会迁都四川。”他如果不是怕引起邓铭文的多想就连重庆都说出来了。

    饶是如此,邓铭文也是目瞪口呆半响无语,而后长叹一声道:“师叔之能令人叹服,纵然是诸葛在世,伯温重生也未必能记得上师叔。”心中却更觉得遗憾。如果师叔辅佐自己那么自己一生无忧了,不过。想到赵翰青绝非池中之物。又怎么肯为自己驱使,能够得到相助已经是万幸了。

    “哈哈,铭文这么一说好像我成了神棍了,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神机妙算,什么事请只要综合多种因素再好好琢磨一番就能想明白的。”赵翰青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难受,高兴的是历史没有改变,国民政府还是要迁都重庆,那么自己预先在重庆的布局肯定会大有收获;难受的是历史没有改变南京依旧会陷落。那么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会不会依旧无法避免呢?

    邓铭文也笑起来:“师叔说的也是,不过还是要看天分啊,就像我琢磨得脑子疼也白瞎。”

    二人又闲聊了一阵子,邓铭文道:“师叔有什么打算?是不是就要返回南都了?”

    “等下个月就先回南都一趟,安排一下,然后再去一趟重庆。”至于安排什么他没有明说,邓铭文却也心知肚明,二人在这件事上彼此心照不宣。

    “师叔能不能在南京多待些日子?” 然后,他又不好意思道:“其实已经耽搁师叔不少时间了,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邓铭文说完又眼巴巴地看着赵翰青,南京这一战只怕是早晚避免不了,有赵翰青在身边他就会觉得心里踏实些,再说陈少武和军中的一干少林俗家弟子执行雷霆行动还没有从上海归来,他身边也缺少可用之人。

    “铭文又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何来的自私?说到底都是为了抗日,咱们少林自大唐时十三棍僧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本门弟子抵抗强暴拯救黎民百姓的侠义之举,我也是少林一员,国难当头自然不能收手旁观置身事外。再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打日本鬼子。”

    除了民族大义,其实他心中另有私心,他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想要短时间内在国民政府中窃取高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选择了迂回的办法,也就是全力扶持邓铭文,让邓铭文在最短的时间里登上一个相当的高度,然后再借助邓铭文的势力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从初入江湖开始,赵翰青就常常借势,足以初始为了自保,后来是为了崛起,到如今他对借势已经运用的炉火纯青了。

    邓铭文听赵翰青一说不会置身事外这才彻底放下心事,同时又为赵翰青不求名利一心为国为民的侠义之举而感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让他的思想也受了一次洗礼。

    赵翰青突然问道:“铭文觉得南京能守多久?”

    “这个还真不好说,虽然国民政府已经决定迁都了,但是,毕竟南京是一国之都,肯定不会拱手让给日本人的,只要有充足的兵力,再加上背靠长江天险,防守上也容易得多,我想守上两个月总可以吧。”对这个邓铭文还是很有信心的。

    赵翰青却是摇头笑而不语,两个月?如果真能守上两个月,抗日战争的历史肯定会改写,日军或许会知难而退放弃侵吞中国的野心了,试想,每占领一城一池需要两个月,需要耗费多少的武器弹药更需要配上无数的人命,这仗日本还能打得起吗?可惜,南京根本就没有守几天——

    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缺少后勤支援的日军一路烧杀抢掠攻向南京。

    12月4日,日军逼近南京外围。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已从北、东、南三面包围南京,此时南京军民就只剩西面的长江一条退路,然而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长官唐生智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他一方面下令集中力量坚守阵地,另一方面命令销毁长江上全部渡船,并派兵看守南京城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从此处退出,做出了“背水一战”的姿态。至此,南京城内守军和平民的退路被全部切断。

    10日,日军发动全线进攻,但直到12日仍未能突破南京城防。12日晚7时,唐生智却突然下令突围撤退,自己乘保留的汽艇出逃。南京守军群龙无首立刻瓦解,大部向下关溃退,在挹江门与三十六师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击破城门逃至下关。由于渡船已经销毁,许多难民与士兵仅试图依靠木板渡江,最终大多冻溺江中。其他人见渡江无望,返回城内。12月13日日军入城,然后开始了持续数周的血腥大屠杀。

    也就是说从日军接受占领南京的命令到到破城还不足半个月。(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八章 金陵王气黯然收

    邓铭文说出南京最少能守上两个月,却看出了赵翰青有些不以为然,习惯地问道:“师叔对此有什么看法?”

    赵翰青自然不能说从日军兵临城下不到一周南京城就失守了,所以,只能迂回提醒邓铭文了:“南京守卫战跟淞沪之战时已经无法比了,淞沪之战时,最高当局虽然无决一死战的决心,但是有一战的信念,将士们更是士气高涨;但是,今天,最高当局已经决定放弃南京了,也就是南京保卫战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而且将士们久战疲惫,淞沪的溃败又影响了士气,这仗还怎么打?所以,南京保卫战无法持久,说不定连十天半月也守不了。”

    邓铭文一听半响无语,赵翰青说的他一清二楚,如今,军中畏敌怯战如瘟疫一样漫延传播,士气不振再加上最高当局昏聩,这场保卫战说不定还真如师叔所预料的支持不了几天。对于赵翰青的推测他一向信服,他越想越沮丧,本来一心请战想在保卫战中再创辉煌战绩,现在来看十有**要惨败了。

    赵翰青通过邓铭文的神色就知道他受了打击,于是笑道:“铭文无需沮丧,这场保卫战即便是最终无法挽回败局,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让日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战局越是艰难危险就越能显出霹雳将军的神威。”

    邓铭文听到霹雳将军也忍不住心头一松,师叔说的也是,淞沪之战虽然大溃败,自己却凭借着主动挺身而出掩护全军撤退而立下大功,又凭着最后的雷霆一击成就了自己霹雳将军的威名,这一次的南京保卫战说不定还真是自己的又一次机会。再说不是有智勇双全妙算无遗的师叔在吗?想到这里他信心复振:“好,那就跟日军好好打一场,让他们知道我军也不是好惹的,师叔有什么妙计就早些说出来我好早作准备。”

    赵翰青苦笑了一声,邓铭文这是赖上自己了,不过这不也正是自己希望的那样吗?自己的想法战术就可以利用邓铭文来实施了。邓铭文的军事才能虽然不算超卓,但是,有一样好处,那就是有自知之明不独断专行,也不嫉贤妒能。这也正是赵翰青能够不遗余力帮他的原因了,不过,让他立刻拿出一个作战方案还是办不到的,“这个——我得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决定。”

    邓铭文一拍脑袋道:“看我把这茬儿全忘了,这样吧。我找委座要一道手令,我亲自陪着你去查看南京城的所有城防和军事要塞。”

    第二天。也就是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因战事需要临时将国民政府之各种机关部门从南京迁到重庆。

    此消息一经公布,整个南京城都沸腾了,无论是当官的、经商的、还是平民百姓,也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感到惶惶不安,迁都就意味着南京城要打仗了,上海已经陷落了。南京还能保住吗?连政府都要迁走了,只怕是南京城不保。

    那些对迁都还在观望的人看到不少政府机关开始了搬迁,立刻也行动起来,收拾金银细软开始准备离开南京去投亲访友;无处可去的人们只好去寺院里烧香拜佛求保佑。鸡鸣寺、毗卢寺和栖霞寺等庙宇的香火也一下子好起来。最不知所措的是那些商人,他们生意立刻就受到了影响,离开南京他们也舍不得产业。

    总之,整个金陵城乱糟糟弥漫着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氛,不复首都的的繁华宁静,正应了大诗人刘禹锡的一句诗:金陵王气黯然收。

    南京政府一边准备搬迁,一边开始进行南京保卫战的备战。首先成立了南京卫戍司令部,主动请缨守卫南京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被委任为司令部长官;紧接着进行的就是军队整编工作,许多队伍在淞沪之战中被打残了,或者是在撤退时溃散了,这时候就匆匆地重新整编,许多部队为了不被撤掉部队番号就匆匆地吸收溃兵散卒和从淞沪地区逃过来的百姓。

    蒋介石最终听从了邓铭文的意见没有将警一师和警二师编入第一军,让蒋委员长改变主意除了邓铭文提出的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历来就对杂牌子军队都不信任,第一军是他的黄埔嫡系,淞沪军却是杂牌部队改编的,他听了邓铭文的话后有些担心自己的第一军与淞沪军融合之后最终会变成非黄埔系,那是他不愿看到的。

    邓铭文还呈上了他跟赵翰青商量好的建立新军的方案,就是将警一师和警二师编制成一支新军,就用用新的训练方式打造一支全新的军队。他有信心将这支军队训练成一支绝对服从命令而且战斗力强悍的虎狼之师。他所说的绝对服从命令就是暗指绝对忠于蒋委员长,这一点蒋委员长自然心领神会。

    蒋委员长看了邓铭文的建军方案怦然心动,**的战斗力弱、纪律差等种种弱点在淞沪之战中已经暴露无疑,作为最高统帅他自然是忧心忡忡,邓铭文如果能训练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也能为全军树立一个榜样。他对邓铭文是绝对信任的,因为邓铭文不但救过他的命,更因为邓铭文出任淞沪军司令之后屡建奇功还处处维护他的面子,第一次取胜后对宣称是秉承了他的作战意图,把取胜的功劳也放在他头上,这让蒋委员长在军事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话也硬气多了,就是这一点让蒋委员长特别感动和感激。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蒋委员长才答应了邓铭文的要求,而且没有打半点折扣,这在蒋委员长身上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于是,教导第一军成立了,由邓铭文任军长,该军的正式番号就是国民革命军教导第一军,简称教导军,归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其实谁都明白这是蒋委员长的又一支嫡系部队。

    教导第一军由淞沪军原来的警一师和警二师组成,警一师就成为教导军第一师,简称教导一师,师长仍旧是赵天涯;淞沪警备第二师改变成教导军第二师,简称教导二师,师长仍旧是仲国强。赵天涯和仲国强二人虽然仍旧是师长,但是,却已经是中将师长了,只有蒋委员长的嫡系甲种师才有资格配备中将师长。

    教导第一军的军参谋长仍旧是章参谋长章朗,是邓铭文推荐的。章朗不但是黄埔嫡系更是蒋委员长的小同乡,自然深得蒋委员长的信任,邓铭文这样的安排就是为了让蒋委员长对教导第一军完全放心。章朗也跟着淞沪军的战绩沾了光从少将升为中将,他对邓铭文只有感激和绝对的服从,所以,邓铭文并不担心他会影响自己对军队的掌控。

    教导第一军另外组建了独立旅,邓铭文听从赵翰青的意见准备将独立旅建成像雷霆突击队一样的精兵,他在淞沪之战中看到了突击队的巨大威力。独立旅的旅长由马如龙担任,八百壮士成为独立旅的骨干力量,所缺兵源只能去收编那些溃兵散卒,身体素质差或有抽大烟赌博等不良嗜好的一概不要,因为挑选严格只挑选了一千多人。然后,马如龙奉命率领独立旅以招兵和练兵的借口开到了江北,当然,没人知道他还奉有赵翰青的密令。(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九章 南京保卫战(一)

    感谢“广凌散人”送上的月票!

    南京政府决定迁都的同时也开始了保卫首都的准备工作,唐生智任南京保卫战的最高军事长官,邓铭文担任南线防御总指挥。

    赵翰青记忆里日军总部是12月1日正式下达占领南京的命令,这个时间大概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所剩余的备战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赵翰青在邓铭文的亲自陪同下利用两天时间就查勘完南京的所有城防,又对着南京城的地图研究了半天,他再根据记忆中南京大屠杀的一些资料整理出一些东西,然后来制定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比如,他记忆里日军谷寿夫师团首先从中华门进入南京,血洗了聚集在中山北路、中央路的难民区,由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拉开了帷幕。那么,赵翰青的打击日军的重点就放在了中华门一带。

    另外,南京之所以有大量的军民被屠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卫战司令长官唐生智一个错误的决定,那就是焚烧了长江上全部渡船准备破尘沉舟与日军决一死战,同时,命令军队把守城内通向下关的唯一通道挹江门,严禁部队从此处退出。可惜的是,全军上下根本就没有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尤其是那些当官的,更为贪生怕死。战斗进行没有多少天,唐生智突然召集守军将领传达了撤退的命令,当晚,他就乘坐悄悄留下的汽艇偷偷离开了南京,而后,各部将领争相学习,并没有按照命令在指定的时间有序撤退,而是纷纷提前仓皇逃命,撤退的部署就完全被打乱了。

    尤其是。当时卫戍司令部第2军团负责固守乌龙山军事要塞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和突围,应该最后撤退的,但是该部指挥官徐源泉于12日下午即率其第41师和第48师从周家沙和黄泥荡码头乘坐其预先控制于该处的民船最早渡至江北,乌龙山要塞部队在徐源泉部撤走后,也于当晚毁炮撤去江北,一座在南京防守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的军事要塞就这么放弃了。

    还有不少的将领参加完撤退的军事会议之后只向所属部队打电话通知撤退,本人根本就没有返回指挥部,完全就脱离了部队,主官如此,下面的官兵们是如何亡命溃逃就可想而知了。可是渡船全毁,逃生无望,最终造成了一场史无前例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赵翰青即便是南京保卫战的最高军事长官他也无力改变参战**的战斗力差和纪律性差的状况,他能做到的只有两点,一就是如何在日军入城之后尽可能地重创他们。第二就是尽力疏散城中的百姓,让他们能够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只要南京城中没有那么多人。就可以将大屠杀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另外还要尽最大限度搜集船只,以便保证军民撤退。南京陷落之后,由于,渡船已经被唐生智下令销毁了,一些难民与士兵试图依靠木板渡江,最终大多冻死在江中。大多数人人见渡江无望。又返回城内,然后惨遭日军的杀害。

    如果,最高当局真的有保卫南京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决心;如果,南京守军上下齐心协力与南京共存亡;如果。有足够的船只用于渡江那么,历史一定会改变;那么,滚滚的长江水就不会被无辜的血染红

    赵翰青抓起笔在中华门和挹江门两个地方重重地画了个圈,一个是日军进入的地方,一个是**撤退的要道,这两个地方,一定要让邓铭文想尽千方百计掌握在手里。

    随着国民政府的迁都开始,南京城里也开始谣言四起,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茶馆酒肆,都在谣传:日本鬼子马上就要打过来了,政府已经离开了南京,**肯定守不住,所以,南京早晚会落入日本鬼子手里,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已经在上海屠杀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这种传言如同霍乱一样蔓延传播得很快,很快就传遍了全城,再加上除了卫戍司令部政府的各种机关都陆续搬离了南京,达官贵人们也纷纷搬迁,更是造成全城百姓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在有心人的撺掇串联下,那些本来不准备搬离的人家也开始离开南京。老百姓喜欢徘徊观望,也喜欢一窝蜂跟从,一家走了,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也会跟着离开,一看别人走了我为什么不走,于是也赶紧收拾东西离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南京,由刚开始的每天数百人离开到后来的每天成千上万人,南京卫戍司令部司令唐生智最后也得到了消息,他认为是日军的奸细在造谣,目的就是分化瓦解南京军民包围南京的信心和决心,所以,严令彻查奸细,同时闭上城门严禁百姓离开。

    军事会议上,邓铭文首先站出来反对:“我反对卫戍司令部做出这样的决定!”

    唐生智脸有愠色,但是,邓铭文是蒋委员长的嫡系亲信,又屡立战功,再加上邓铭文的教导军战斗力在卫戍司令部所属的所有军队中战斗力和对日的战斗经验都是出类拔萃的,唐生智也不得不给邓铭文几分面子,所以忍住火气道:“铭文何出此言?”

    邓铭文慷慨陈词:“百姓撤离影响军队士气?我看百姓在城里惶惶不安只怕会更影响军队士气!想要稳定军心为什么我们军中将领的家属不留在南京城?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家属都留在城中会比百姓更能稳定军心提高士气!但是,看看在座的诸位,包括我自己谁不是早早就把家属送走了?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老百姓一定留下?百姓是无辜的,为什么非要将百姓强行绑在一辆随时都会颠覆的战车上?”这些大道理大半都是赵翰青灌输给他的,他也深以为是,而且他毕竟出身少林,内心里还有一丝侠义之心,也不忍心让老百姓在南京城的真的陷落之后惨遭日寇蹂躏。

    他的一番话令在座的所有人都脸有愧色,因为他们的家属的确早就离开了南都,有人暗恼邓铭文,不过,邓铭文是新晋上将官威正盛,谁也不会主动得罪他,只能腹诽罢了;不过,有不少人也认为邓铭文说得对,只不过在唐生智的面前没人敢出言支持。

    唐生智脸色铁青,因为他的家属也早就送走了,他感觉到邓铭文就是在指桑骂槐,他真想下令将邓铭文就地撤职,但是他不敢,赵翰青是蒋委员长的亲信,又刚立了战功,还真不能撤了邓铭文;再者说他也没有这个权利,他是一级上将,邓铭文是二级上将,他也仅仅是比邓铭文稍高半级,邓铭文的任免大概只有蒋委员长点头才行,所以,这口气他只能忍下了,只能等到恰当的机会再给邓铭文上眼药。

    邓铭文说这话的时候,就知道一定会得罪唐生智的,但是,他不怕,赵翰青已经给他分析了为百姓仗义执言的利弊:唐生智并不是蒋委员长的嫡系,而且,早年他还和冯大帅等人联合跟蒋委员长打过仗,当时的蒋委员长还是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委员长不是个大度之人,他对唐生智一直心怀芥蒂,所以,邓铭文知道蒋委员长肯定不会因为自己剥唐生智的脸面而怪罪自己,他只会偷着乐。而且,赵翰青还告诉他,南京保卫战失利,即便不会让唐生智获罪也肯定会让他被边缘化。所以,邓铭文说话才会这么毫无顾忌,更何况他是为民请命,说话自然就理直气壮。

    “请问唐司令,南京假如失守数十万百姓该怎么办?唐司令有何良策能够保证百姓安然无恙?有谁会与唐司令一样誓与南京共存亡,誓与百姓同生死?”邓铭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唐生智之前力主与日军决一死战而且还誓与南京共存亡。

    “铭文此言差矣,我十数万将士齐心协力岂能守不住南京?”唐生智说到最后觉得连自己也不相信这话,不由得气馁起来。

    “在委座的领导下,在唐司令的指挥下,说不定南京城真的会固若金汤,但是,日军飞机如果对南京轰炸会不会造成成立百姓的伤亡?”

    唐生智老奸巨猾,断然不会为这件事真的跟邓铭文翻脸,于是,他立刻笑着道:“铭文虽然是军人,但是仍旧具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我如果不同意铭文的提议岂不是成恶人了吗?哈哈,好,就依铭文之意吧。”心中却打定了主意要让各门的守军对出城的百姓严加盘查就是了,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是轻车熟路。

    果然,接下来,各城门的守军接到了司令部的密令,不但严格盘查进城之人,对出城的百姓也百般的刁难,甚至还有守城部队以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来勒索出城百姓。

    不过,邓铭文是南线的总指挥,南面的中华门却是掌握在教导军的手里,他下令部只需严查入城之人免得日本人混入而不得干涉出城的百姓。因此,满城百姓关不住,一门敞开任西东,全城的百姓仍旧络绎不绝地离开南京城。

    唐铭文得到报告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暗自打定主意如果南京战事失利的话就向军事委员会控诉邓铭文不遵卫戍司令部命令造成城防松懈。(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南京保卫战(二)

    感谢“生动.”送上的月票,感谢兄弟们不离不弃的支持!

    南京城的百姓虽然在谣言四起之下络绎不绝地离城而去,但是,仍旧有不少人可能是因为故土难离、家业难舍或心存侥幸不相信南京城会失守而死活不愿意搬离南京,可是那些人家里往往会在某一时间里有人登门,或是云游天下的高人,对主人说主人家近日有血光之灾,必须搬离南京兵凶战危之地;或者登门的是一些凶神恶煞的人,拍桌子瞪眼睛出言威胁如若不搬离南京必灭其满门。这样一来,又有不少人离开南京,剩下的“钉子户”越来越少了。

    这一切自然都是赵翰青导演的,包括前面的“造谣惑众”,他为了让南京百姓免遭日军屠杀想尽了千方百计让南京的百姓离开。

    等到11月底的时候,全城百姓已经离开了七七八八,南京虽然没有成为一座空城,但是,大街上人流渐稀,小巷里十户九空。赵翰青这才心中稍安,城中的百姓已不足十万人了,大屠杀即便是无法阻止,但是也绝对不会再死伤那么多人了。

    这期间,由于**从上海的撤退成为极其混乱的大溃退,**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日军趁机扩大战果,很快就占领了淞沪周边的大片地区,苏州、嘉兴、无锡和常熟相继落入日军手里。

    日军的胜利让他们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他们的贪婪目光立刻就投向了距离上海不远的南京。

    1937年12月1日,日本军部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南京保卫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日军分作三路向南京进击,每一路的进攻都势如破竹。各地守军纷纷弃城逃走。

    仅仅三日,也就是12月4日,日军就逼近南京外围。南京城里剩余的百姓顿时人心惶惶,这些“钉子户”顿时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南京呢?但是,因为日军已经逼近南京,各个城门的守军执行卫戍司令部的命令已经紧闭城门禁止任何人通行了。 就连中华门因为是日军主要进攻的方向也封闭了城门。不过,在教导军防守的地方,因为日军暂时没有兵临城下,就允许百姓用绳子从城头下去,那些士兵们还会热心地帮忙。就这样。到12月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从城头又逃走了不少百姓,城里的百姓只有数万人了。

    南京方面先后调集15个师10余万人参与南京守城战。然而此时参与南京作战的**各部队果然如同赵翰青事先估计的那样,不管是兵员素质还是士气已与淞沪之战时不能相提并论。部队战斗力严重下滑。而相比着日军却是从上海到南京一路摧枯拉朽,更让他们气势如虹。再加上日军飞机助阵更是让南京守军溃不成军。因此。南京保卫战开始后没多久,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陷。日军的前锋很快就突破南京外围的防御阵地。

    日军的战机也飞临南京上空盘旋示威,虽然没有投下炸弹,但是投下了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对中国南京守军的最后通牒,让**立刻投降,一旦攻城玉石俱焚。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老鬼子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并于当日下达了作战命令作为回答,其作战命令如下:“本军目下占领复廓阵地为固守南京之最后战斗,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摇动全军。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后移,定遵委座命令,按连坐法从严办理。各军所得船只,一律缴交运输司令部保管,不准私自扣留沿江宪、警严禁部队散兵私自乘船渡江,违者即行拘捕严办。倘敢抗拒,格杀勿论。”

    而唐生智在发布了作战命令之后,又悄悄下令将收缴的所有船只都销毁了,并令宋希濂75军的三十六师严守在挹江门。挹江门是南京城通往下关江边的唯一通道,自此,南京城内守军和平民的退路被全部切断。唐生智这样做完全就是企图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与日军背水一战,如果**是一支纪律严明士气旺盛的军队的话,这样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肯定管用,问题是南京的守军大都经历过淞沪之战,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了,唐生智的这种战术无疑就等于是自掘坟墓了。果然,不几天就验证了他的致命的错误。

    12月10日,日军见南京守军不但不投降,而且还在积极备战,于是,立刻集中兵力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等**守卫的阵地发动全面进攻。南京守军也展开了猛烈地还击。战斗较之前几日更加激烈,在日军猛烈地炮火下,南京守军渐渐不敌,在东南方向,外围的复廊阵地几乎尽失,日军的炮火可以直接轰炸城墙了。

    南京南线防御指挥部,距离城墙并不远,随着日军炮火的轰鸣,指挥部的房屋也随之震颤,屋顶上簌簌落下许多的尘土。

    当邓铭文得知东南方向的外围阵地尽失终于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啪地一声,景德镇细瓷茶壶在他手里成了碎片。“妈的,这帮酒囊饭统。”他毫不掩饰他的愤怒,因为东南阵地一失立南线的防御阵地的压力倍增,日军就会疯狂地进攻南线的防御阵地。

    “铭文,失去的外围阵地不可能夺回来了,教导军要做的就是保存兵力与日军打巷战。”赵翰青的记忆中南京守军时12月12日突然撤退,南京城是13日陷落的,按照现在的战局发展看南京沦陷的时间大概不会改变了,那么,教导军再陷入阵地战中消耗兵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邓铭文也深以为是,只要失去的阵地夺不回来的话,教导军的阵地也肯定守不住。而想要夺回失去的阵地几乎就是不可能的,那么,教导军在坚守阵地跟日军拼命的话只有白白地折损兵力。他知道大势已去了,他先前对赵翰青说南京城守不了几天的推测还有些颇不以为然,但是,他现在对战局已经不抱任何幻想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京保卫战(三)

    南京城外的几处外围阵地一失去,不但教导军城外的阵地立刻受到了来自日军的数倍压力,就连南京城也受到了日军炮火的直接威胁。战局的急转直下让邓铭文也无可奈何,全军上下畏敌怯战,只是一味地被动防守而不敢主动出击歼敌,这仗越打越窝囊,打到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再打下去了,就是把教导军整个全投入战斗中也无法挽回颓势了。

    “师叔真神人也。”他指的是战局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脱离赵翰青之前的预测,照眼前的局势看这场保卫战只怕是打不了多久就要谢幕了。

    赵翰青掩饰地一笑道:“我只不过是旁观者清,而你是局中人。”

    “我军的战斗力下降得这么厉害我没有想到,那么,接下来战事会怎么发展?会不会也像上海一样进入巷战?”

    赵翰青摇了摇头,心中犹豫着要不要告诉邓铭文南京守军很快就要接到撤军的命令,但是,那样的话就显得自己太神棍了一些,于是,他思索了一下道:“我估计这场仗打不下去了,唐生智没有与城池共存亡的勇气,**的士气你也看到了,所以,只怕会很快放弃南京。”

    “放弃南京?”邓铭文愣了一下道:“你是说撤退?”

    “对,很可能会主动放弃南京。”

    “唐生智有这么大胆子撤军?他可是立过军令状的。”

    “如果是老蒋的意思呢?”赵翰青现在在邓铭文面前也不再顾忌了,没人的时候就干脆称蒋委员长为老蒋。

    “你是说委座会主动放弃南京?”

    “我只是猜测蒋委员长为了保全实力有可能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做出撤军的决定,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

    邓铭文听到这里若有所悟,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大半是蒋委员长的嫡系,但是最高指挥官却是他的老对头唐生智。蒋委员长肯定是不放心把自己的嫡系交给唐生智指挥,蒋委员长最担心的是什么?肯定不是南京城的沦陷,中国这么大,丢了一座城池不算什么,再说丢掉的城池完全可以在对回来,但是,一旦嫡系打光了就可能危机到蒋委员长的“委座”,想到这里,邓铭文心中豁然开朗,也越发地佩服赵翰青。小师叔能够透过表面现象看透本质,这份本事自己当真望尘莫及。

    “铭文可以给老蒋发一个誓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请战电报试探一下。”

    邓铭文心领神会,立刻命令章参谋长拟了一份电文,章参谋长干这个可是最拿手,不假思索挥笔而就。这份电文如下:“自首都保卫战打响以后,在委座的领导下全军上下同仇敌忾与敌血战。怎奈日寇势大。又有飞机狂轰乱炸,我军伤亡惨重,如今外围东南阵地相继失去,日军几乎兵临城下,我教导军也压力倍增,但教导军全体官兵誓与日酋周旋到底。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这份洋洋洒洒数百字的电文发出去没有多久,就收到了委员长侍从室的回电,回电只有寥寥数字:“精神可嘉。愚蠢之举,保存实力,来日方长。”

    邓铭文一看这份电报就明白了师叔推测的没错,蒋委员长要保存实力可能要撤军了。他暗自庆幸教导军早就准备了两套作战方案,其中第二个作战方案也就是赵翰青制订的那个作战方案就是针对战事不利而制定的,现在就不至于措手不及了。因此,他立刻下达了命令:“收缩兵力避免造成重大牺牲。”

    接下来日军的进攻更加猛烈,**的伤亡在不断增加,随之城外的阵地也在不断失去。但是,激战了三日直到12日,日军仍未能突破南京城防。

    此时,身在武汉临时大本营的蒋介石对南京的战况也极为关注,当他接到当涂附近已有日军渡江的情报时,顿时着急起来,南京守军的战斗力及士气已远不如淞沪之战,南京外围主阵地仅防守两三天即告失守,日军已经兵临南京城下,如果,日军真的从当涂渡江,南京的守军肯定会被包饺子,蒋委员长深感局势危急。为避免南京守军被敌围歼,遂令电令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相机撤军。

    唐生智接到命令傻眼了,不过也暗自庆幸,保卫战才进行了这几天,他已经看出日军凶猛**疲弱,这南京城肯定是守不住了,他之前脑子一热信誓旦旦与南京城共存亡已经有了后悔之意,但是已经进退两难骑虎难下了,让他跟南京城共存亡他还真没那个勇气;而私自撤军他也没那个胆量,他如果私自撤军就给了老蒋一个处置他的机会,老蒋早就看他不顺眼想要找个借口拿下他。如今,老蒋命令他撤军,等于是搬了个梯子让他下,让一向对蒋委员长都不感冒的唐生智对蒋委员长心生感激。

    于是,唐生智当即召集副总司令和总参谋长连夜研究撤军之事,最后决定于14日夜开始撤退。遂于次日凌晨,也就是12日凌晨2时许召集参谋人员制订详细的撤退方案。

    不过,由于唐生智自己曾力主固守,现在若突然先行撤走,怕今后责任难负也不好向部下交代,于是,他在12日下午三点召开了全体军事会议宣布撤军之事,同时在会议上出示了军事委员会的撤军命令来为自己开脱,做出了军令难为的姿态。

    军事委员会的电文如下:“如情况不能久持时,可相继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因为,这个撤军命令太过突兀,让一部分毫无防备的将领们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完全就是懵了,然后是无比的愤怒,几个小时前还在信誓旦旦与日军死战到底,转眼间却又要撤军了,混蛋,真他娘的太混蛋了,竟然拿作战当儿戏。不过,唐生智说这是委座的命令,这样一来,让众人一肚子的火气也不好发作了,以大家对蒋委员长的了解,蒋某人的确是喜欢远远地下达这种不着调的命令。其实,还是有不少将领早已经从各种渠道提前得到了撤军的命令,而且这部分人已经开始私下准备撤军之事了。

    邓铭文因为一直坐镇前线指挥作战,所以,他直到参加会议的前一刻起还被蒙在鼓里。不过,他早已经知道蒋委员长为保存实力要撤军了,所以并不如何吃惊。他冷眼旁观,众人神色不一,有人不满,有人窃喜。(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京保卫战(四)

    唐生智宣布了撤军命令之后就开始拼命地撇清自己:“兄弟们,本司令其实是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的,但是军令难违啊,我也不能拿兄弟们的十几万条命来孤注一掷成全我唐某人英勇抗战的名声吧,兄弟们有什么想法都谈谈吧。”

    在场的大小将官不少,但是没人肯站出来说话,这时候多一言不如少一语,只有沉默不说话才是明智的选择。

    唐生智看没人出来说话略微有些尴尬,不过又有些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在这时候提出异议让他下不了台。但是怕什么什么就来,邓铭文开口了:“唐司令,撤军兄弟们大概都没有异议,但是不知道怎么撤到江那边去,这大冷天的不能让弟兄们游过去吧?”

    与会的将领们都将目光投向了唐生智,邓铭文说出了他们不敢说出来的话,前几天把船都收缴了,而且还销毁了,现在怎么撤军?就凭各部队悄悄藏下的那些船只要想把本部的官兵们运到河对岸就是不吃不喝昼夜不停也得好几天。

    唐生智脸上青红不定,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匆匆发布撤退命令,更后悔自己前几天草率地下达了那个销毁船只的愚蠢命令,他知道这些人对他很是不满,众人不满甚至鄙夷的目光让他恼火,但是,他知道这时候不是自己摆威风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兵变,所以,他只能尴尬地陪着笑脸道:“这战局的变化谁也不知道,谁知道日军来的这么快,让我们措手不及啊,嘿嘿。这个关于如何撤军的事情诸位不用担心,我会亲自到江北去组织船队前来接应全军撤退,我保证让大家安全撤回去。”他说到这里话锋一转:“现在我宣布撤退方案:各部务必要坚守至14日,三十六师扼守挹江门,14日之前不准开关放走一兵一卒第2军团负责固守乌龙山要塞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和突围,等完成任务后撤退”

    到此时,众将领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暂且相信他的话了,坚守两天应该不成问题。

    只不过军事会议尚未结束,撤退的消息就已传开了。不少军队已经开始准备撤退事宜了,军心一下子就乱了。

    其中徐源泉的第2军团本来按照唐生智的军事部署是负责固守乌龙山要塞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和突围,等完成任务后撤退,但于军事会议之前徐源泉就得到了撤军的消息提前令其所属的第41师和第48师利用藏匿的民船开始向江北悄悄撤退,会议结束之后。唐生智已经离开,悄悄的撤军变成了光明正大的撤军。而他各部闻讯而动。开始自行撤退,完全将卫戍司令部的命令置于耳后。

    与此同时,日军集中了5个师团对南京城垣发动猛攻,其中日军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中山门、中华门和光华门等处。日军的炮火很猛烈,炮弹如冰雹一样落到了南京守军的阵地上,南京守军龟缩在掩体里几乎反击之力。

    军事会议刚刚结束。唐生智就接到了告急报告,在日军猛烈炮火轰击下,第88师抵挡不住而率先撤退,兵败如山倒。**已开始呈动摇态势,南京城已经岌岌可危。

    随着军队的撤退,城中滞留的百姓也开始乱哄哄地准备逃难,百姓与溃退的散兵拥挤在街道上,城中秩序开始陷于混乱之中

    唐生智在得知各部队已经开始不按照撤退计划而自行撤退就知道大势已去,,南京的守军只怕是支持不到14日撤退了,南京失陷已成定局,而且破城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遂决定将撤退时间提前到当晚。

    下午五点时,卫戍司令部又紧急召集南京守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唐生智首先简要地说明当前战况,为了推卸责任他又假惺惺询问大家是否还能继续坚守。其实,与会将领都知道南京守不住了,所以,无一人发言。

    这一回邓铭文也选择了沉默,这时候说什么也已经迟了。

    唐生智一看没人肯说话,不由得讪讪一笑道:“战局瞬息万变,我们只能选择今夜撤退了,争取黎明前全军都撤出南京。”

    “唐司令,我师的船只都被司令部收缴,如今只剩下两条小渔船,两条小渔船怎么将全师撤到江对岸去?”

    “对啊,唐司令,没有船只今晚如何撤退?”

    “司令部收缴的船只是不是该还给大家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质问让唐生智如坐针毡,一张脸猪肝似的,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船只都被自己下令秘密销毁了,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干的都叫什么事啊,自断后路就是自寻死路,他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只好陪着笑脸道:“这个——船只都集中在了江北,我已经请求统帅部解决船只的问题了,诸位放心,船应该不是问题的。”

    众人都信以为真,于是都不说话了,同时心里又打着小算盘,自己的队伍里还藏着几只小船,最不济也能在紧急的时候自己撤回江对岸去。

    邓铭文却不相信唐生智的话,看着他的样子就来气,想起来当初唐生智下令封闭城门不准百姓出城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突然冷笑了一声道:“城中的数万百姓怎么办?他们也没有船只逃生,难道任由日军入城屠杀吗?”

    唐生智想起来自己当初的命令他的一张紫脸顿时变成了黑脸,邓铭文现在又提起了这件事显然是在揭他当初虾兵不准百姓出城的老弟,让他又气又恨,他恨邓铭文不给他面子,更恨自己当初下达命令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今日的后果,不过,军队已经自顾不暇了,谁还管那些老百姓的死活,他黑着脸道:“现在召开的是军事会议,铭文的问题与军事无关。”他说到这里担心惹怒了邓铭文,又放缓了声音道:“铭文如果有其他问题等军事会议结束之后咱们再私下商议。”

    邓铭文真想拂袖而去,不过最终又忍气坐下了,他需要知道唐生智接下来怎样安排撤退。(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京保卫战(五)

    邓铭文强忍着怒气没有拂袖而去,他要看看唐生智这个蠢货怎么安排十来万军队撤退。

    但是,局势的突然恶化让唐生智有一种无力感,而撤军缺少运输船只更让他头疼,至于他说的让统帅部解决船只问题连他也知道今晚要撤退肯定是来不及了,如果采取正面突围的话就不需要船只了,问题是这些部队早已经是惊弓之鸟了恨不得有多远逃多远了肯定不会选择正面突围。

    唐生智打点精神,环视了一眼在场的那些焦躁不安的部下道:“原定的撤退计划有变,会议结束后各个师可以自行组织正面突围。”

    一位少将师长突然道:“正面突围?正面是来势凶猛的日军,弟兄们不但疲惫不堪,而且也吓破了胆,只怕是突围不成自投罗网了,我看还是乘船渡江比较安全。”

    立刻就有人出言附和:“对,还是渡江突围才是万全之策。”

    唐司令狠狠瞪了那位少将一眼,对方是黄埔一系的,这些蒋委员长的嫡系对自己的命令一向,自己拿他们还真没办法,他突然一拍桌子,严厉地道:“司令部的突围方案是正面突围,谁如果有异议可以自行突围,不过后果自负。”

    大多数人听唐生智这么一说越发认定他这是因为弄不来船只了才故意逼迫大家选择正面突围的,所以心里都生出了抵触。先前那位师长知道自己自己得罪了唐生智,这时更无顾忌,“唐司令,我师伤亡惨重无法实施正面突围,我看还是渡江突围吧。”

    自然还有人附和:“我师也伤亡惨重,只能乘船突围了。”

    唐生智黑着脸道:“选择正面突围的可以提前行动。想要渡江突围的那就坚守到明天吧,最快也要到明天才会有船只,。”他说到这里又扭头对坐在他下首的第2军团第十军军长徐源泉缓声道:“徐军长,第2军团担任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不变,一定要坚持到明天上午,以保证全军能够撤退,到时候我会安排船只接应你部突围的。”因为徐源泉也是军中的老资格了,1935年就晋升二级上将了,而且还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唐生智跟他说话的时候就客气了几分。

    徐源泉对让他的部队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却是心中大为不满,其实论战斗力和武器装备都轮不到自己的部队来断后。还不是因为自己的队伍是杂牌,爹不疼娘不爱的,像这种掩护撤退的任务往往就是九死一生,唐生智不敢安排蒋委员长的嫡系断后,也只能找上自己了。心中冷笑了一声,断后?断你娘个头。老蒋早就想吞并了老子的部队。这一回部队如果打光了老子岂不是彻底坐冷板凳了。他心中冷笑不已,不过,他依然站起来道:“是,我军保证完成撤退任务。”说完他才发觉自己说错了,原来在他得到撤军的消息时就已经命令他的第41师和第48师利用藏匿的民船开始向江北悄悄撤退,这时候只怕是已经撤退大半了。只顾想着这事顺嘴就说了出来。

    不过,唐生智并没有听出来徐源泉说的是保证第2军团完成撤退任务。邓铭文倒是听出来了,但是并不为意,他绝对不会想到徐源泉敢私自撤军。

    结束会议之后。身为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的唐生智借口去安排接应撤退的船只立刻乘坐私自保留的船只离开了南京。

    众将领得到唐司令已经先行撤走的消息,顿时觉得被愚弄了,身为最高军事长官自己却抢先溜走了,谁肯再留下卖命?于是,有人干脆连指挥所也不回了,打电话通知部队立刻撤退,然后先行到达下关随同即将撤离的卫戍司令部及第36师乘渡船先到江北,跟自己的部队隔江相隔来个遥控指挥,其实是等于失去了对自己部队的指挥。所以,自唐生智之下的宋希濂、徐源泉、孙元良、邵百昌等一干高级将领也都全部提前离开南京。

    南京城中也响起了轰隆隆的爆炸声,那是在按照撤退计划爆破那些政府机关的房屋。大街上已经彻底乱了套,许多部队开始往下关江边撤退,在所有的想象中只要到江边就能够脱险,至于有没有船只根本没有人会去考虑。顿时,马嘶人嚷,炮声隆隆,南京城纷乱到了极点。各部连伤兵也顾不上了,那些勉强能行动的伤兵也柱着棍子向下关前进;那些重伤员就干脆被遗弃在路边,他们只能无助地哀嚎和咒骂声:“唐司令,我操你祖宗,你们当官的都逃了,老子是抗日受的伤却被你们抛弃了”

    通往下关江边的挹江门,突然人流汹涌澎湃起来,城中各部队多沿中山路向下关撤退,扼守挹江门至幕府山一线的第36师是负责掩护长官公署及直属部队渡江的,按照唐生智不执行撤退计划向广德、宣城、芜湖间等地区正面突围的部队一概不许提前渡江。但是,只有第六十六军和八十三军执行了正面突围的命令,两部绕过栖霞山附近敌军,最终从日军防守的间隙穿过成功突围外,其余多拥向下关,企图觅船过江。

    36师扼守挹江门的部队看着如潮水一样涌来的人流吓傻了,死活不肯开启挹江门,除了溃散的部队,滞留在南京城的老百姓也纷纷跟着撤退的部队向挹江门涌,于是挹江门前人越聚越多。看到挹江门不开那些畏敌如虎的士兵们为了逃命就开始凶猛地冲击36师的防线,眼看就要守不住的36师立即还击,一场没有敌我、同室操戈的混战开始了。双方不但用枪射击,还相互丢手榴弹,战斗很激烈。

    最终,挹江门打开了,但是接下来发生了更悲惨的一幕,因为挹江门原本有三个城门,左右两门洞当初为了方便守城已经堵上了,仅留中间一门可以通行,各部争先恐后地抢着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后面的人踩着前面的尸体走过,许多伤病员和老百姓就是这样被踩死在挹江门,成为一滩肉泥。更恐怖的是后面的军队因为前面堵塞就向前面的人群里扔手榴弹,硬生生炸出一条血路。

    兵败如山倒,这一次撤军又一次变成了混乱不堪的大溃退。(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六)

    南京守军的撤退变成了争先恐后的大逃亡,唯有教导军没有丝毫惊慌失措,而是依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一方面是因为教导军的军纪严明,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不少人听赵翰青说过日本人的来历,无论是真的把日本杂种当成了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后代,还是当做了笑料,都让他们对日本鬼子充满了轻蔑,再加上自淞沪开战以来对日军屡战屡胜,让教导军的士兵们从气势上就压了日军一头。

    当然,这一切也跟领导者有关,自邓铭文以下各级军官没有一个逃跑的,当官的就是士兵们的主心骨,当官的都没有离开,士兵们自然就安心。

    邓铭文之所以沉稳不慌是因为在唐生智宣布撤军之前他就跟江北岸的马如龙独立旅联系了,马如龙告诉他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船只,独立旅的弟兄们也在加紧跟船工和渔民们学习操舟之术,随时可以接应本部撤退。邓铭文对这个消息又惊又喜,立刻就明白这肯定是赵翰青提前做了安排,他不但没有因为赵翰青自作主张有擅权之嫌,反而对中翰青感激不尽,只要有船,教导军完全可以在完成第二个作战计划之后及时地撤回江北区。

    所以,在别的部队惊慌失措地忙着撤军的时候,邓铭文却给本部下达了坚守城池的命令,而且,他还和赵翰青一起到阵地巡视以安军心。当他得到乱兵拥堵挹江门的消息就立刻赶去,他要趁此机会夺下挹江门的掌控权,那是唯一的逃生之路。

    挹江门前,溃兵如潮,人流汹涌,自相残杀的战斗已经结束了。36师断后的部队大概是担心江边留下来让他们撤退的船只被乱军抢走了,就急忙放弃了挹江门也匆匆撤离了。

    如此一来,却造成了更大的灾难,因为之前为了方便守城,挹江门左右两个门洞都被堵着了,仅中间一门可以通行,现在各部争先抢道,互不相让,反而把挹江门堵得水泄不通,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吵骂声、哀嚎声交织在一起,被踩得血肉模糊的尸体被人继续踩踏,整个惨状实在是让人惨不忍睹。

    邓铭文见此情景不由得一声长叹道:“完了,完了,大势已去了。南京终于完了,中国——这样的军队怎么抵抗侵略?”

    赵翰青也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他虽然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是眼前的情景还是让他感到震撼,他的记忆中的影视剧中重现过这种场面,但是影视剧中的画面跟眼前真实的一幕根本无法相比,这真是兵败如山倒啊,他骂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官的贪生怕死,当兵的岂会卖命。”

    邓铭文狠狠骂道:“狗娘养的杂种们。”也不知他究竟是骂这些当兵的还是那些当官的。

    “铭文,下关江边根本没有渡船,这些就是到了江边也只能望江兴叹。第一教导军兵力不足,根本守不住这么大的南京城,日军一旦破城这么多军队挤在下关的江边只能成为日军屠杀的靶子,而且,也会影响第一教导军的撤退。掩护全军撤退的第2军团只怕也靠不住了,那么,乌龙山的军事要塞十有**守不住,到时候,日军军舰朔江而上,这么多军队在江边一样是死路一条。”

    “那怎么办?”

    赵翰青一字一句道:“现在南京城唯有铭文的官最大了,不如铭文振臂高呼收拾残局。”

    邓铭文犹豫起来,马如龙在江北已经弄到了大小船只数百艘,第一教导军两三万人,完全可以保证教导军在完成最后的作战计划之后顺利撤退,如果自己收拾残局的话这么多的军队撤退可就是个大麻烦啊。

    赵翰青看邓铭文犹豫不决,又继续道:“我看这些军人中说不定也有不怕死的真汉子,如果能将这些军队暂时组织起来未尝不可与日军一战,即便阻挡不了南京沦陷,只要有足够的船只也可以从容组织撤退了,如果对他们不管不顾,这么多乱军聚集在江边肯定会影响教导军的撤退。而且,说不定这也是铭文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危难之际,众将领皆贪生怕死先撇下军队先逃了,独有霹雳将军挺身而出,就像是当年长坂坡的赵子龙,此一战之后,军中还有谁能及得上铭文?”

    邓铭文被赵翰青最后的几句话说得热血沸腾,立刻大声道:“师叔说的对。”他立刻做出了决断,在原有的作战计划的基础上组织这些慌乱逃命的军队好好打一战,但是现场一片吵闹根本无法对众人讲话,于是,他命令身边的卫士:“朝天射击。”

    二十多名卫士,二十多只冲锋枪一齐朝天开火,哒哒的枪声让喧闹的人群一下子就静了不少。

    邓铭文刚要开口讲话,却听赵翰青道:“铭文,等一下。”赵翰青又对教导队员们道:“城墙边结人梯。”

    随着赵翰青的一声令下,教导队的弟兄们迅速地在城墙下结成了两层人梯,下面一层八人,上面一层四人。

    “铭文,到城墙上面去讲话。”

    邓铭文这才知道赵翰青是要他站在高处讲话,不由得佩服赵翰青的细心,在场有这么多人,他在人群中讲话别人根本看不到他,他的讲话效果也肯定会打折扣。但是,怎么上去?

    赵翰青笑着问道:“怎么样?能上去吗?”

    “哈哈,我功夫虽然撂下了,但是,这个还难不住我。”邓铭文说着,突然一按他身边的一名卫士的肩膀,身子窜起来就落在了第一层人梯上,然后,又是麻利地爬上了上面两人的肩上,他的身子微微晃动了一下就站稳了。这时,他距离城头不足一丈了,他又是屈膝一纵,手已经扒住了城墙,翻身就上去了。

    赵翰青一看也暗自佩服,邓铭文养尊处优这么多年仍旧有这般的身手也算是难能可贵了。他担心邓铭文在上面的安危,也随之几个起落就轻轻落在了城头上,因为他每天勤练不缀再加上年轻身手看上去就比邓铭文利索多了。连邓铭文也忍不住赞了一句:“师叔,好功夫。”(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京保卫战(七)

    邓铭文站在城头一下子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他胸中忽然生出了一股力挽狂澜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情,他很想大呼两声,但是,他的身份决定了他的言行不能太过轻狂了,所以按耐下纵声高呼的念头。

    仿佛是心有灵异,赵翰青站在城头上面对人头挤挤的人群,想起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经被自己化解了大半,顿时也生出了一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拯救云云众生唯有自己的”的自豪感,忍不住仰天长啸。因为他内力日渐精湛,此时一声长啸不觉贯注了内力,啸声清朗几入云霄,本来二人突然跃上城头的举动就已经引人瞩目,这一声长啸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邓铭文也不由得暗自羡慕赵翰青可以无所顾忌率性而为,心道,师叔选择不走仕途或许是对的,一有了官身就多了顾忌,哪有那么逍遥自在。

    “铭文,现场的军民等着你讲话呢。”

    邓铭文这才回过神来,精神一震大声道:“乡亲们,兄弟们——” 他内力深厚中气足,声音浑厚传了很远,当真是声如平底惊雷,“我是南京卫戍司令部南面防御总指挥邓铭文,现在大家听我说几句。”

    再加上“邓铭文”这三个字,就是那些心急火燎、桀骜不驯官兵们也一下子就静了下来,霹雳将军邓铭文如今在这南京城里几乎是人人皆知。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南京城已经守不住了,当官的已经先逃跑了,大家也想早些离开这里,但是,你们可能并不知道。下关的江边根本没有什么船只,就是有几艘小船也早就载着当官的到对岸去了,你说你们都挤到下关有什么用?日军的军舰如果朔江而上、或者是日寇的飞机飞过来你们都聚集在江边岂不是很危险吗?”

    邓铭文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士兵嚷道:“别听他胡说八道,这些当官的那里顾得上管我们的死活,江边一定有船。”

    赵翰青低声提醒道:“铭文,杀人立威。”

    邓铭文心领神会地微微点头,这时候自然需要霹雳手段,他大声道:“谣言惑众者,该杀。”

    他话音刚落。赵翰青立刻就拔出枪居高临下一枪击毙了那名士兵,然后大声道:“这人肯定是日军的奸细故意把大家都骗到江边去,邓军长是不会骗大家的,谁若不信过上来看看,喂。你不是有望远镜吗?你可以上来看看,还有谁愿意上来看看也行。”赵翰青说的是一名胸前挂住望远镜的上校军官。

    那名上校却没有本事跃上城头。而且。人梯也已经“拆”了,他挤到另一边沿阶爬上来,一同上来的还有数十个士兵。

    挹江门距离江边的直线距离约有一二里地,就是不用望远镜也基本能看清楚有没有船只。那名上校一样那就看到江边的确是没有什么船只,就是有船只也少的可怜,而江边滞留的散兵溃卒并不比城里的少。但是他犹自不甘心地举起了望远镜,只看了两眼就愤怒地破口大骂起来:“他妈的,果然没有船只,胡旅长。我操你八辈祖宗,让老子留下指挥部队你却坐船跑了。”

    挹江门外的下关情况比这边更为混乱不堪,那些逃到江边的各部队均已失去掌握,船只既少,又各自争先抢渡,甚至出现开枪抢船的事情,还有的船因超载太多而沉没江中,江面上不时响起哀号呼救之声。大部官兵无船可乘,纷纷利用门板、木头渡江,不但水势汹涌,还冰冷刺骨,不少泅渡者最后惨死在冰冷的江水中。这些**士兵作为军人,他们没有战死而是溺亡,这大概是世间最大的不幸。

    其他登上城墙的士兵也开始大声咒骂起来:

    “江边果然没有船。”

    “他妈的,没有船让我们怎么撤退?”

    不一会儿,江边没有船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全场,顿时群情激昂起来,多是咒骂声:

    “当官的早都坐船跑了,让我们在这儿卖命。”

    “当官的都是乌龟王八蛋。”

    “官越大越混蛋听说唐司令第一个逃跑的。”

    邓铭文也恨那些丢下手下兵逃跑的师长军长们,但是,他也是当官的,所以,当官的挨骂让他听在耳中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拔出枪,啪啪又是一梭子,骂声一下子落下去了。

    “兄弟们,现在不是抱怨诅咒的时候,日军很快就会就会攻城了,等城被攻破时大家只能是束手待毙,大家只要听我的指挥,我保证能让大家都顺利撤回江北去。”

    人群中有一位少尉嚷道:“听你的?江上已经没有船了,你难道让兄弟们飞过长江去?兄弟们,别听他的,说不定他早已经安排好了船只,让我等守城他好悄悄溜走。”

    邓铭文怒道:“你谣言惑众是何居心?”他说着突然拔枪抬手一枪,他的枪法也很厉害,躲在人群中的那名少尉一下就被击毙了,然后厉声道:“非常时期,敢谣言惑众者格杀勿论!”

    赵翰青突然大声道:“这人也是日军的奸细故意捣乱的,兄弟们,不要听他的,邓军长肯定不会抛弃大家不管不顾的,别的当官的都逃走了,为什么邓军长还留在南京城里跟大家共患难?大家都知道邓军长爱兵如子,在淞沪战场上掩护全军撤退时没有丢下一兵一卒,就受伤的弟兄也都抬了回来,所以,他现在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城中的军民不管不顾的。”他自然不会放过抬高邓铭文的声誉的机会,不过,他也懂得拉虎皮扯大旗,他接着道:“而且,邓军长也奉了蒋委员长的密令负责指挥撤军任务的,委员长不会丢下大家不管的。”

    一连杀了两人,没有人敢再站出来挑事了,而且,众人基本上都相信了赵翰青的话,邓铭文在淞沪战场上掩护全军撤退的事情经过官方和报纸的大肆宣传几乎是人人皆知。(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 南京保卫战(八)

    赵翰青拉虎皮扯大旗说出了邓铭文奉有蒋委员长的密令,这话最管用,不管是官兵还是百姓一下子都相信了,再加上当场击毙两人立威,一下子就控制住了局势。大棒之后,又端上了萝卜,大棒加萝卜通常最有效。

    “乡亲们,兄弟们,我已经安排好了船只前来接应,请大家相信我,大家只要听我命令,我保证大家都能够乘船撤离,而且会让你们先撤离,我率教导军断后,淞沪之战时,就是我率领淞沪军掩护全军撤退的,这一次我仍旧会率军掩护大家撤退,只要有一兵一卒一个老百姓没有撤走我们教导军就不会撤退。”

    邓铭文声若洪钟掷地有声,他那种虽千万人吾往也的气概让大家心生敬意,在场的官兵们谁都听说过邓铭文率军掩护全军撤退而身陷日军重围中,最后竟然安然撤回,他的部下八百壮士还立下了大功。这时大家对他的话自然都深信不疑。

    这是一名上校团长站出来大声道:“我愿跟随邓军长一起守城,我是教导总队的团长谢成瑞,教导总队的弟兄们请站出来,不是孬种的跟我一起打鬼子。”

    又一名少校站了出来:“我是三十六师的营长高铁汉,三十六师的弟兄们愿意跟我一起打鬼子的也请站出来。”

    看着不少中下级军官站出来慷慨激昂地响应自己,邓铭文一阵激动,有这些人的相助肯定能够稳稳地控制着局势。

    赵翰青也心有感触,看来**中也不全是贪生怕死的孬种,还是有不少热血汉子的。

    邓铭文在赵翰青的帮助下在挹江门力挽狂澜,纷乱的局势终于得到控制。百姓们纷纷散去,乱军也开始按照各部集结。挹江门外的下关江边,因为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邓铭文出面稍一安抚就稳定了局势,茫然无绪的乱军缺少的就是一个灵魂一个领头人,于是都听从他的命令。

    这时,南京城里基本上没有什么高级将领了,就是有论军衔也是以邓铭文最高,再加上邓铭文可以提供船只安排大家撤退,于是。都唯他命是从。

    所以,邓铭文就临时担任了南京城防总指挥。稳定了城里的局势之后,他按照赵翰青的建议,第一事情就是给蒋委员长发了一封密电,电文如下:“撤退命令刚刚下达。各军自行撤退,而唐司令以下将官均已先行离开。南京城一片狼藉。唯有教导军履行守城之责,而南京所有船只因为唐司令下令尽皆焚毁,十数万军民滞留城中,日军随时有破城的可能,而学生不能置我军民不管不顾,所以。决议组织各部的溃兵延迟日寇破城,以便城中的军民徐徐撤离,如此方能保证我数万将士的安全” 邓铭文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抬高自己打击别人的机会,更何况要打击的是一些贪生怕死的人。邓铭文最恨这种贪生怕死的军人。当然,这背后免不了赵翰青的推波助澜。

    接到电报的蒋委员长一边破口大骂唐生智和各级将官贪生怕死饭桶无能,一边又连声道:“铭文不愧是我的好学生啊,危难的时候他总是奋不顾身地站出来力挽狂澜,铭文真是中流砥柱国之干城啊。”蒋委员长是真的被感动了,立刻去电抚慰嘉勉,同时又命令他一定要保存实力不可与日军硬拼,又告诉邓铭文他已经命令距离南京最近的海军舰船星夜驰往南京接应邓铭文突围。

    看完蒋委员长的回电邓铭文这才彻底放心了,他最担心的就是蒋委员长对他指手画脚,或者是干脆命令他立刻撤军,现在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战一场了,就凭他最后留在南京城独挽狂澜就已经让的声望更上一层楼,如果能够再重创日军的话他的功劳薄上又添了重重一笔。经历了淞沪大战的邓铭文已经变得相当自信起来,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各级的军事指挥官了。至于蒋委员长说的已经派海军前来支援邓铭文基本上当成了耳旁风,那些海军舰艇逃走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冒着危险前来支援?反正撤退的船只早就准备好了,这一点不用担心,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及时地撤退和撤退前重创日军了。

    而赵翰青相比起邓铭文就显得有些紧张,毕竟这一次作战计划包括撤退方案都是他一手制订的,而这些都是建立在他的先知的基础上,倘若历史稍稍发生改变,他的作战方案和撤退的方案就会受到影响。不过,城中的百姓大量撤走让他的心里稍安,无论历史再怎么变化,南京城里也不会再出现那么多的冤魂了。

    然后,邓铭文开始重新布置城防,在守军撤退时相好有教导军及时守卫南京城的各个关隘,而且日军也一直没有进攻,如果日军趁乱进攻的话说不定南京城已经危险了。他按照赵翰青的建议,采取一半教导军加上一半其余的部队,这样可以避免那些军队再次一触即溃。

    “铭文,乌龙山要塞一定不能有失。”

    在赵翰青的记忆里乌龙山要塞好像就是因为守军毁炮撤退让日军不费一枪一炮就占领了,他亲自查看过这座要塞,深知这座要塞对南京守御的重要。乌龙山要塞距离南京城十几公里,耸立在长江边,可以阻挡日军海军从南京城北面切断守军通过长江的撤退路线,而且,还具有空中防御的作用。现在赵翰青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乌龙山炮台失守,进而影响他的整个计划

    邓铭文被赵翰青一提醒立刻就想到了这座要塞的重要性,所以,他第一时间就派教导军一个团外加一个炮兵连前去支援这座要塞,提防日军沿江而上封锁江面切断城中军民渡江北上的退路。扼守乌龙山一带的徐源泉部已经提前撤离,扼守要塞的炮兵们正准备毁炮撤离,幸亏教导军到的及时才保住了这座要塞。

    而中华门和挹江门却这两个地方也至关重要,中华门是赵翰青制订的作战计划中伏击日军的地点,而挹江门却是南京城眼下唯一的撤退之路,这两个地方也被牢牢控制在教导军手里。(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九)

    日军发现了南京守军的异动在黄昏的时候又突然从南京东南西三个方向的光华门、太平门、通济门、中山门等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企图趁机拿下南京城。日军猛烈的炮火疾风暴雨一样倾斜在城墙上和城内,这一次进攻,日军投入了刚刚运来的150毫米以上的重炮攻城,破碎不堪的城墙终于经受不住重炮的轰击不断地坍塌。

    其中进攻中华门的是以凶残著称的日军第6师团,在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气势汹汹向中华门杀来。第六师团在淞沪战场上没捞到什么便宜,反而在进入到上海市区之后被突然的爆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让谷寿夫十分窝火,他就想在南京之战中出口恶气,于是,第六师团的进攻就特别猛烈,在炮火的集中轰击下,中华门和水西门的一段城墙炸开数处,第六师团的一个中队乘机冲进了城里,教导军及时出击,一个营长亲自带人冲了上去,经过一阵惨烈的激烈搏杀后200余日军除一人逃脱外,全部被歼灭。愤怒的谷寿夫并没有停止下令进攻,而是加大了进攻的力度,战斗进入了白热化,南京守军损失惨重,现场指挥战斗的教导军一名团长立刻向司令部求援。赵翰请建议暂时撤退,放日军进来再进行反击,这样一来为了不误伤自己人日军的重炮肯定就用不上了。

    另外,光华门的战斗也异常激烈,之前几日战斗中,城墙坍塌阵地失守,日军数次冲入城中,都被当时的守军拼死反击才保住了阵地,但是城墙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损坏所以。因此,黄昏时分日军的这一次进攻没有开始多久,刚刚垒起来的城墙就被日军的重炮轰塌了,**在炮火中死伤惨重,双方也展开了激烈的搏杀。

    中华门的守军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开始后撤,日军趁机嗷嗷叫着如疯狗一样从坍塌的豁口里冲进城里。

    教导军的那名团长是在淞沪战中立大功后升上来的,所以,对日军并没有丝毫的畏惧,等日军冲进来数百人后。他立刻下令反击,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肉搏,因为缺口太小了,日军的后继部队接应不及,最后日军扔下了百十具尸体又退了回去。接着。又开始了激烈的炮火轰击。靠近城门的房屋都变成了一片废墟。教导军已经后撤,准备等日军进城后再实行反击。这样一来避免了更大的伤亡。不过。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天边的血红的晚霞在慢慢地黯淡下去,日军看看天黑之前无法攻入城内,他们也不习惯夜战,终于撤军了,准备明天攻城。

    其他各个阵地在日军轰炸最厉害的时候也都执行了策略性的撤退。等日军入城后立刻实行反击,这样的反复拉锯战终于坚持到了天黑日军撤退,南京城依旧在**的控制中。

    临时指挥部里点着几支蜡烛,烛火摇曳跳跃。让整个屋子里就显得忽明忽暗的。

    与会的除了教导军的师团级军官,还有其他部队的军官。

    “兄弟们,你们辛苦了,刚才的一仗打得很艰苦,诸位都顶着了日军的疯狂进攻,都是好样的,我替城中的百姓谢谢你们。”邓铭文说着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军礼。他也跟赵翰青学会了煽情。

    大家的心里顿时热乎乎的,尤其是其他部队的那些将官们更是感动,感动之余又有些羞愧,作战主力是教导军,如果不是教导军南京城可能早就被攻破了。

    “废话我就不说了,南京肯定是守不住了,再守下去也没有多大意义了,咱们今晚撤退。”

    “今晚撤退?”众人又惊又喜,谁都知道南京守不住了,多守一天甚至一分一秒都会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邓铭文笑道:“白天撤退会遭到日军的轰炸,坚守到今晚,已经为撤退赢得了时间。”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道:“现在请章参谋长宣布撤退的具体方案。”

    章朗也是刚刚才知道撤退计划的,但是他丝毫没有抱怨,只要能够安全地撤回去这大功就到手了,邓铭文从来就不吝啬把功劳分给部下,所以,章朗这个参谋长乐意做个做个配角,即便是个纯粹的摆设他也没有意见。现在,邓铭文在别的将官面前给了他一个露脸的机会更让他精神振奋,他冲邓铭文敬了一个军礼大声道:“是。”然后宣布了撤退方案——

    “九点开始撤退,城中的百姓第一批撤退”

    有人听到让老百姓先撤退,不解地道:“邓军长,什么让老百姓先撤退?日军随时都可能攻进来,应该我们先撤退才是。”

    邓铭文看到问话的是别的部队的人,就耐心解释道:“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就是保护老百姓,我们的爹娘和亲戚朋友也都是老百姓,危险的时候我们能够丢下爹娘不管吗?如果丢下老百姓先跑了就是军人的失职。”如果是在以前,他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不管不顾地撤军,但是,“就自告奋勇地领着他们走了五六十里路绕过了日军的几处关卡,他这才领会了赵翰青说过的“军民鱼水情”,一支军队要想战无不胜必须建立在百姓用户的基础上。让老百姓先撤退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没有说出来,如果军队先撤退老百姓难免会惊慌失措地大呼小叫,如果惊动了日军连夜攻城的话就会影响全军撤退,倒不如让老百姓先撤退。

    其他部队的将官们理解不理解都不会有什么异议,因为老百姓撤退之后就是他们和手下的弟兄撤退,教导军反而最后撤退,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邓军长在危难之时发扬风格先人后己让他们只有敬服了,这事搁到任何人身上也肯定会选择先撤离,唐生智以下的那些高级将领哪个不都是选择丢下部队先逃跑了吗?邓军长为人仗义是好汉子,让他们信服。

    最后,邓铭文严厉地道:“各部按序撤退,不准争抢,不准喧闹,另外为了严防城里有日军奸细大家一定要注意保密不要提前泄露撤退行动。”

    “是。”众人凛然。(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京保卫战(十)

    感谢“520嘻嘻”的打赏,感谢兄弟们不离不弃的支持!

    南京城早已经断电了,整个城市里漆黑一片,偶尔只有一些零星的火光,那是滞留在城里的百姓们在街头燃起的火堆,人们聚集在一起,心惊肉跳地等待着黎明的到来。他们之所以滞留在街头而不愿回家是担心守城的**会在夜里丢下他们突然撤走,**成了他们的最后的依仗。街头走过的巡逻士兵们,让他们感到稍许安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完全抛弃。

    但是,巡逻队很快就围住了火堆旁边的百姓,为首的军官突然站出来道:“司令部有令,请城中的百姓都转移到下关的江边去。”

    有人哀求道:“长官,江边风大,这天寒地冻的,还有老人孩子,能不能让我们留在城里?”

    “不行,这是司令部的命令,城中不准留一个百姓。”

    有人忿忿道:“为什么要到江边去?我们的家在这里,我们为什么不能留在城里?”

    那名军官不耐烦地喝道:“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司令部有令,有违抗命令的就绑到城头上去守城。”

    立刻就没人说话了,比起来去城头守城到江边去吹冷风简直就是幸福的事情。

    那名长官又道:“还有,把家里的金银细软什么的都带上,放在家里不保险。”

    他就是不说大家也都知道放在家里不安全了,南京守不住了。家也要失去了。不过,留在城里的大多是穷人哪有什么金银细软。为了可以随时逃命仅有的铜板都在身上揣着呢,衣物什么的也都在包袱里,于是,也不用回家了,立刻被驱赶着往城外走去。

    全城都开始了驱赶百姓出城的行动,一群群的百姓被驱赶着穿过挹江门走向下关的江边。他们一边走,一边在心里诅咒着官兵们,诅咒着下达这样混账命令的长官。不过。更多的人却是麻木,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江边走去。

    下关的江边已经点燃了一堆堆的篝火,荷枪实弹的**士兵们散布在四周。

    “不准喧哗,不准吵闹,违令者立刻绑到城头去守城。”不断有士兵低声呵斥。

    偶尔有孩子的哭泣呜呜咽咽,很显然是被母亲捂住了嘴巴。间或夹杂着一声重重的叹息。

    江岸上很快就站满了老百姓,一个个在凌冽的寒风中索索颤抖。或许更多是因为恐惧的原因,摇曳的篝火让他们感觉到一点点温暖,但是,遥望黑黢黢的江对岸,心也一下子沉到了冰冷而黑暗的深渊之中,等待他们的命运就像是这莫测的黑夜一样。一江相隔两重天地。一道天堑断绝了所有的希望,rì军马上就要攻破南京城了,说不定明天南京成就会沦陷,没有船只,也无法生出翅膀飞越长江天堑。

    南京城的方向不时响起的枪炮声更让人心惊胆寒。早几天战斗虽然激烈,但是仅仅发生在白天。到了晚上还是安静的,但是,今晚枪炮声不断,虽然不如白天激烈,却也让人感到不安。。

    江北岸,马如龙举起望远镜看见了江对岸燃起的篝火,仿佛是无数坠落的星星在闪烁,他知道船队该出发了,篝火就是江对岸发出的信号。他跳上一条最大的一条船,大声道:“出发。”

    四周的那些船只开始井然有序地划向江对岸的下关。

    原来,马如龙当初受命带领dú lì旅到江北岸去一边招募士兵,其实另外肩负一个秘密命令,那就是准备大量的船只备用。于是,他到达江北之后,一边招募新兵,一边征集船只。因为征兵的要求比较严格,地痞流氓烟鬼赌鬼一概不要,所以直到12月12rì马如龙接到命令止,仅仅招收了一千多名士兵,不过,此时dú lì旅的人数也达到了三千多人,三个团的框架也建立起来了。

    相比起招募新兵,船只反而容易征集,而仅仅几天时间就征集大大小小的船只数百艘,可以说沿江百十里的大小船只都被搜集起来了。之所以这么容易征集到船只是因为马如龙并没有采取强征,而是先按照赵翰青的主意借口运送军需物资的名义来招募船夫。招募船夫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来历清白,二是善于cāo舟,只要报名立刻先发两块大洋,看在大洋的份上报名者如云,这时马如龙又趁机提出船只不够用能够自带船只的优先报名,一条船也可以先预付两块大洋,如果是较大的货船就先预付十块大洋,最初报名的多是渔夫们,消息一传出,而那些来往南京与镇江、上海之间的货船也因为打仗停止了货运,见有钱赚也都踊跃应征,所以一下子就征集了不少货船。

    马如龙带的五万块大洋花了不到一半就招募了船夫五百名,征集大小船只四百多条。那些最小的渔船只能乘坐五六人,而那些小型货船最小也能乘坐数十人。

    完成征集船只的任务之后,马如龙就令全军隐匿在江北岸的一个小渔村待命。一边等待着命令,一边让士兵们练习cāo舟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船夫们临时畏缩不前好让士兵们顶上。

    12月10rì,马如龙就按照赵翰青事前的交待将征集的船只都集中起来了,停泊在长江的一处支流的芦苇荡里,准备随时驰往南京。

    今天晚上,终于接到了连夜赶到南京接应部队突围的命令,马如龙立刻集合部队,准备去江对岸接应部队突围,江对岸的篝火就是信号,只要看到江对岸点起篝火就立刻出发。

    因为船只太多了,害怕黑夜里走散了,马如龙就先将所有船只分成了五队,每队的船与船之间又有绳子相连,那些小渔船干脆三五绑在一起,这样不但更抗风浪,同时也能多乘坐人。每条船上除了有经验的船夫,还有两名士兵,其中最少有一名是参加过淞沪之战的老兵,新招的兵没经过战事靠不住。

    随着,马如龙的一声令下,船队在黑夜里悄悄向江对岸星星点点的篝火出发了,没有人喧哗,只听到船桨击水的声音。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南京保卫战(十一)

    感谢“无聊来看shu”的打赏!

    南京一带江面最宽阔的地方也不过数里,所以马如龙率领船队没有多久就驶过了江心,距离篝火通明的江对岸越来越近了。马如龙拿出了手电筒,打开之后就冲对岸照过去,晃了一下,关掉,打开再晃一下,如是者三次,这是跟江对岸联络的信号,没有多久,对岸就升起了三个红灯笼。马如龙见信号对上了,心中大定,于是就指挥船只分别划向三个挂灯笼的地方,悬挂灯笼的地方就是停泊船只的位置。

    亲临江边的赵翰青一双眼睛一直睁得大大地看着江面,一颗心一直悬挂着,不知道马如龙的船队能不能按时赶到,毕竟联系不那么方便,马如龙的行动只能靠之前发给他的电令。等到他看到江面上闪烁的电灯光,终于欣喜若狂,只要接应的船只能够按时赶到,南京城的军民能够顺利撤退就不是问题了,可以说在这一刻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那场屈辱的大屠杀肯定不会再发生了。

    马如龙不等船只泊稳,也无需踏板,就已经纵身跳上了岸,然后,就听到一声“马大哥”,他循声望去就看到了站在一堆篝火旁的赵翰青已经快步向他走来。

    “翰青兄弟——”

    “马大哥,你辛苦了。”

    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你和司令,还有所有的兄弟才辛苦了,你们在跟日本人拼命,我却在江那边逍遥。”

    “不,马大哥能够弄到船只就是大功一件,这边所有的船只都被唐生智下令焚毁了,日军破城在即。那些大小将领们已经丢下队伍先逃跑了,城中还有十万军民,没有船只怎么飞渡天堑?”

    马如龙嫉恶如仇,已经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这帮贪生怕死的混蛋们”

    赵翰青等马如龙骂上一通出了口恶气,这才道:“不知这些船只一次能运多少人?”

    “一共四百多只船只,大船少,多是一些小渔船,不过所有的船加在一起一次也能够运七八千人。”

    赵翰青一听精神大振,一次运送七八千人的话,南京城还有约十万军民。往返十来次就可以全部渡江,一夜的时间完全够了。

    很快,有船只可以渡江的消息就在百姓中间传开了,惊喜之余更加担心了,他们担心**坐船一走了之。抛下他们这些贫民百姓不管了。但是他们的担心很快就取消了。这时,就听到有人大声道:“乡亲们。请大家静一下。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邓铭文将军调来了船只来接大家渡江了!唐司令虽然抛下大家跑了,但是邓将军并没有离开,他一直惦记着城中的百姓,现在把军队撤退用的船只让给乡亲们渡江,让你们先过江。他将带领部队坚守南京城防,等所有的百姓都过江之后才轮到军队撤退。另外请大家不要争抢不要喧哗,让妇女老人和孩子们先渡江,如有人强渡喧哗就按照军法处置。现在,就请妇女老人到前面来——”

    所有人都被这从天而降的喜讯惊呆了,同时,所有人也都记住了邓铭文这个名字,人们互相交流着关于邓铭文的信息,很快全场的人十有**都知道邓铭文就是在淞沪会战中大显神威消灭许多日军的霹雳将军,那些老人们甚至把邓铭文当做了神通广大的无敌将军。

    赵翰青并没有阻止全场的切切私语声,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要让邓铭文的声誉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也的确做到了,经过了这次大撤退后,邓铭文除了英勇善战、治军有方、临危不惧外,又多了一条爱爱民如子,邓铭文的声誉在**中如日中天。

    “开始登船,不要挤,不要慌,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到前面来,让他们可以先渡江。”

    随着赵翰青的一声令下,人群突然出了骚乱,都往江边涌来,就像是突然泛起的潮水。一旦发生踩踏后果不堪设想,赵翰青当机立断,拔枪向天上射出了一梭子子弹,然后喝道:“争船抢渡者格杀勿论。”

    在枪声的威慑下,人群中的骚动终于平息了。

    “父老乡亲们,现在有了船都可以渡过江去,所以,不要争抢,违令者格杀勿论!”赵翰青知道对待老百姓不能一味地劝说,这时候威慑更管用。

    的确,有不少想要抢渡的人听了赵翰青杀气腾腾的命令又打消了念头,而且四周有军队把守着,面对枪口让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赵翰青让黑五更的人和教导队员们亲自在登船的地方盘查。老人妇女和孩子们排着队开始登船了,显得井然有序。

    突然,黑牛道:“喂,你给我站住。”他指的是妇女队伍中一个围巾包着头的妇女。

    但是,那个妇女躲在队伍中并没有出来,而是捏着嗓子道:“长官唤奴家干什么?”

    黑牛不耐烦地道:“出来接受检查。”

    那名妇女慌乱地道:“长、长官,别人没有检查为什么要检查奴家?”

    “我要检查一下你是不是女人。”

    “奴、奴家自然是个女人,你要怎么检查啊,大娘姐姐妹妹们,你们评评理,脱了衣服检查奴家怎么今后还怎么见人啊,呜呜奴家不活了——”她说着紧走几步就要往江里跳。

    黑五更手下的两名弟兄不等吩咐就拦住了她。那女人就大哭起来:“你们这些当兵为什么要欺负我一个寡妇,呜呜”

    有不少婆婆们七言八语道:“长官,她一个寡妇何苦为难她?”

    “是啊,是啊,长官们高抬贵手放她上船吧。”

    “怎么回事?”赵翰青走了过来。

    “老大,我怀疑这个‘女人’不是女人。”

    黑牛说的虽然跟绕口令似的,赵翰青还是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是怀疑这个女人是男人假冒的。赵翰青知道黑牛不是冒失之人,立刻道:“把她的围巾扯下来。”

    那个妇女一听紧紧抓住围巾不撒手。吴二憨已经不声不响走了过去,伸手抓住围巾猛地扯了下来——

    众人一看,那里是女人分明就是一个汉子。

    赵翰青喝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男扮女装蒙混上船,来人啊,如此贪生怕死自私自利之徒留着何用,给我扔江里去喂王八。”(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章 南京保卫战(十二)

    感谢“风渐蓝”送上的评价票!

    赵翰青一声令下要把男扮女装蒙混上船的家伙扔进江里喂王八,石柱子最乐意干这种事,一听立刻大步上前一把提起女扮男装的家伙,偌大一个人在他手里简直浑若无物。

    男扮女装的家伙大声求饶:“长官,我再也不敢了,长官,饶命啊——”

    石柱子已经奋力将之扔了出去,惨叫声划过江面,最后坠落到江中,一下子就被江水吞没。

    如此一来震慑着了全场的老百姓,没有人敢再争抢着登船了,有几个混入老人妇女队伍中的家伙也悄悄退了回去,然后开始井然有序地登船。很快,载满老人妇女儿童的船只就驶向对岸

    船队往返了七八回才将数万百姓全部运过江去,这期间,南京城边的炮声一直没有停过,不过也没有那么密集,零零星星的,完全是为了掩护百姓渡江。等百姓全部渡过江去,接下来开始让伤兵渡江

    整整一夜船只不停地来往于江面上,等到东方发白的时候,南京城中只剩下了一部分教导军的精锐准备执行最后的歼敌行动。

    由于城内的**一晚上不停地打枪开炮,日军也是一夜警惕着,所以,对城里的大撤退丝毫没有发觉。

    12月13日拂晓,日军山田支队开始进攻乌龙山军事要塞,但是,遭到山上的守军猛烈还击。这是南京城外最后的一个据点,是扼守长江的要塞,在城中守军没有撤退的时候绝不容有失。要塞的守军居高临下占据地利,山田支队数次进攻均失败了。最后只好撤退。

    其他日军也开始发动了攻城之战,先是重炮射击,炮弹倾泻到城头,古老的南京城墙被炸得千疮百孔的。

    南京城东南的光华门、中华门、中山门仍旧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其中中华门战况尤为激烈,中华门,南京的正南大门。负责进攻中华门的是日军第六师团昨晚上的进攻吃了大亏,所以,今天的进攻更加猛烈。大炮怒吼着,震得大地微微颤抖。

    “停止射击——”日军的前敌指挥官发现了异常,炮轰了这么长时间敌人却一直没有还击。他拿起望远镜向城头上望去。没有发现任何动静,只有一面已经破烂不堪的青天白日旗歪倒在城墙上,难道支那军队已经连夜逃跑了?

    “八嘎,把城门给我打开。”

    城门早已经被炸坏了,城门洞里堆积着沙袋石块。一队日军士兵战战兢兢上前。发现城头上并没有敌人出现,这才大着胆子把堵在城门口的沙袋石块都清理了。城门终于大开。

    但是前敌指挥官并不敢命令日军冲进去。因为他知道这里有三道瓮城,有27个藏兵洞,可以屯兵三千,冒然冲进去担心会被“瓮中捉鳖”。心虚的前敌指挥官用望远镜观察了半天,不见动静,这才派了两个日军士兵先进去查探。

    两个日军士兵战战兢兢如同奔赴刑场一样走进城门。然后又欣喜若狂地跑出来道:“支那人——支那人早已经逃跑了,没有人了,一个人也没有了。”

    前敌指挥官大喜,终于可以占领南京城了。他一边报告谷寿夫师团长,一边迫不及待地命令军队入城,生怕别的友军先自己入城,南京可是支那人的首都,首先攻入城里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啊。

    大批的日军涌进城里,南京城里的大街上果然已经见不到一个人影了,城头上很快就插上了日本的烧饼旗。

    日军前敌指挥官刚要下令部队往城里扩大战果,

    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中华门在爆炸声中坍塌了,一下子将城门堵上了,正在源源不断进城的日军死伤惨重,不是被埋在废墟下就是被炸得支离破碎,已经进入城里面的日军和城外面的日军一下子被隔开了。

    已经进入城中的日军前敌指挥官心中一惊,突然觉得不对劲了,急忙下达命令:“支那人狡猾,我们中计了——”

    但是,已经迟了,日军前敌指挥官的声音立刻就被密集的枪炮声淹没了,一街两行的屋顶上、窗口、门口突然露出了人头,手榴弹冰雹一样落入日军的队伍里,日军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的,因为城门已被堵上,日军没有了退路,成了瓮中之鳖,日军顿时乱成了一团。

    围歼这股日军的是教导军二师挑出来的精锐,二师师长仲国强亲自指挥战斗,手榴弹接连不断地爆炸,夹杂着密集的枪声,日军死伤惨重,接着冲锋号响起,教导军二师冲藏身的地方冲出来对陷入重围的日军发起了冲锋。

    陷入重围的日军约有两千多人,而教导军差不多有日军的两倍,人多势众,又是突然袭击,所以,这场战斗就完全演变成了一场屠杀,的确是屠杀,惊慌失措的日军在第一波弹雨中就死伤惨重,剩下的在狭小的包围圈里负隅顽抗,不过,可以肯定战斗会很快结束,这股日军追终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城外,闻讯赶到的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知道又中计了顿时气得暴跳如雷,同时又心有余悸,如果再迟上片刻,自己也要进城了,那么自己也就成了瓮中之鳖了。他缓过神来,立刻吼道:“八格牙路,城门的打开,快,快。”

    日军士兵们一拥而上去搬碎砖烂石。

    谷寿夫一看顿时又火了,破砖碎瓦堆得小山一样,一块一块地去搬要搬到猴年马月了,城里面枪炮声很密集,可以想象到自己的部队正在支那军队猛烈地炮火下岌岌可危,照这样的速度等打通通道城里的部队早完蛋了,他气急败地道:“蠢货,用炮,用炮给我轰出一条通道。”

    日军接到命令立刻又手忙脚乱地去把重炮移过来,因为害怕无上里面的日军,炮口就对准一段城墙开炮。早已经伤痕累累的城墙在炮火猛烈的轰炸下轰然倒塌,然后继续对着碎砖破瓦轰炸,但是,结果并不想谷寿夫想想的那么简单,炮火轰炸只能产生更多的破砖碎瓦。

    恼羞成怒的谷寿夫吼道:“开炮,给我继续开炮——”

    最后,日军的炮火几乎将那一段城墙夷为平地。(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一章 南京保卫战(十三)

    就在中华门的惊天动地的爆炸发生不久,也有其他日军也没有遇到丝毫抵抗就从从光华门、中山门进城了。

    其中从光华门最先进城的日军是一个步兵中队,他们一边欢呼着胜利,一边四处搜查敌人,但是到处一片狼藉的大街上不见一个人,他们刚转过大街,就发现了对面另一条街上有一队友军超朝这边走了过来,对方最少有一个大队,日军中队长只是一名少佐,而对方的指挥官是中佐,所以日军中队长友好地跟对方打招呼,那名中佐倒也没有像别的军衔高者在军衔低者面前的傲慢,松开握住指挥刀的手摆了摆手。

    两支队伍刚刚交错而过,异变突然发生了,大队日军的指挥官突然大叫了一声:“动手。”一出口竟然是地道的中国话。

    接到命令的大队日军士兵突然向日军中队发动了袭击,直到刺刀捅进了胸口日军中队的鬼子兵还没有醒悟过来。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日军中队的二三百人大部分都死在了刺刀之下。

    这样的袭击战在不同的城门发生着,日军的先头部队都会遇上一队友军,然后就会遭到袭击,往往战斗很快就会结束,日军丢下一地尸体。而日军根本没有料到敌人竟然会将淞沪之战时淞沪军突围时采用的老把戏使出来,所以,日军先头部队都损失惨重。各个师团的指挥官得到报告后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虽然知道了敌人耍的是什么鬼把戏,但是,这时候却没有什么良策,因为日军是好几个师团一起攻打南京,各个部队之间本身都不熟悉。想要分辨出鱼目混珠的敌人却不是短时间可以办到的,再加上南京城里大街小巷如同蜘蛛网似的,贸然进城就只有挨打的份了,现在龙盘虎踞的南京城在日军眼里简直成了龙潭虎穴了。于是,各部队指挥官都命令队伍暂时集结在城门口,在想出分辨敌我之前不深入城内。

    乌龙山要塞依然牢牢地掌握在教导军手里,中华门的巨大爆炸声也传到了这里,要塞临时指挥官举起望远镜看了看南京城方面浓烟滚滚,立刻果断地下达了撤退命令。江边隐秘的地方泊着几条船,他们很快就向江对岸驶去。

    挹江门。教导军的指挥部临时搬到了这里。

    听到中华门传来的的巨大爆炸声邓铭文和赵翰青对视了一眼,都知道是南京保卫战中最后的作战计划之“瓮中捉鳖”实施了,“瓮中捉鳖”和“鱼目混珠”就是赵翰青制订的作战计划中的收尾之战。

    枪炮声越来越激烈了,旁边的马如龙忍不住道:“司令,赵兄弟。你们还是先登船吧,这里就交给我了。” 邓铭文现在虽然是教导军的军长了。但是。不少淞沪军的老人一般还是习惯按照淞沪军的称呼叫他司令。

    章参谋长也急忙道:“二师是仲师长亲自指挥,仲师长身经百战作战经验很丰富,不用担心;而一师又是化妆成了日军浑水摸鱼,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挹江门这边有马旅长负责接应,司令尽可放心。委座在电报里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保证司令的安全,我们还是先撤到船上去吧。”他一边说一边又将目光投向了赵翰青:“赵顾问,你也劝劝军长。”邓铭文不撤走,他这个参谋长也不能先撤。大部队早已经撤走了,这会儿留在城里的教导军只有八千人,虽然都是精锐,但是城外可是最少也有数万的日军啊,他早已经心慌了。

    章参谋长即便是不求他劝说邓铭文,赵翰青也会劝说邓铭文撤退,最后的一击已经发动,这场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留在这里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而且他一直担心日军的飞机狂轰乱炸,于是,他就说道:“铭文,走吧,你留在这里不知有多少人要提心吊胆的不得安生,而且江北一大摊子事情,教导军本就不满编制,这一仗打下来肯定还需要大量补充兵员,趁着那些刚刚渡江的散兵还没有散去,不如去挑一些。” 这是赵翰青的聪明之处,为邓铭文的提前离开这里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邓铭文心领神会地哈哈一笑道:“好,那就过江去收编哪些散兵游卒去。”那些散兵已经有一定的军事素质了,自然比招收新兵要好,那些散兵可都是自己救的,也肯定愿意加入教导军,唯一麻烦的是他们原来的部队知道了肯定不依,但是这官司就是打到蒋委员长面前自己也不怕,他们那些当官的丢下部队跑了,自己可是捡的。

    现在邓铭文心情大好,南京保卫战即将结束了,这最后的一击成了南京保卫战中最精彩绚烂的一笔,让南京保卫战也不再是一场惨败,对他而言更是锦上添花,自此一战,毫无疑问自己在军中的声誉更隆,可以说自己的军事生涯将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人被教导队和邓铭文的警卫队拥护着向将边走去。

    下关的江边停泊着数百艘大小船只,邓铭文一行登上了一条较大的货船,这条货船比起来那些小渔船来说简直就算是巨无霸,百十人登上去还绰绰有余。

    众人刚一登上船,赵翰青立刻就吩咐:“开船。”他之所以突然这么着急离开,是因为他除了担心天上的日军飞机会突然飞临,又想到了一个潜在的危险,中华门一旦爆炸,乌龙山要塞的守军就会撤退,如果日军的舰艇沿江而上,这些船只虽然不少却根本无力抵抗,只怕是日军不用开炮,就用军舰也很能把这些木壳船只撞成齑粉,他可不想在胜利在望的时候再出现意外,邓铭文不能出什么意外,他也不想出什么意外。登船缓缓离岸,他又举起望远镜向上游江面观察动静。

    邓铭文本来还想着等队伍都撤到江边再一起离开的,但是,他见赵翰青用望远镜向江下游瞭望立刻也想到了日军的舰船随时都会朔江而上,不由得暗自叹服赵翰青虑事周密。(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6047/ 第一时间欣赏历史天空下最新章节! 作者:杜家二爷所写的《历史天空下》为转载作品,历史天空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历史天空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历史天空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历史天空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历史天空下介绍:
生于乱世的少年负着光宗耀祖的重任,却被土匪害得家破人亡,他葬身火海差一点被烧死。浴火重生的少年从此开始了不一样人生——请兄弟朋友们支持老杜再开新篇历史天空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历史天空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历史天空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