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傲唐TXT下载傲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傲唐全文阅读

作者:唐远     傲唐txt下载     傲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四十五章 最艰苦的时候要到来了

    “庞将军,贼军的攻势持续不断,他们是想拖死我军!”一名满身汗水的副将跑到城门楼上,对一直站在城门楼上观战的庞忠报告道。

    “本将知道了,命令兄弟们,尽量延缓两次射击的间隙,瞄准后再射击,不要坚持不到天黑就力竭了!”庞忠黑着脸下了命令。

    每批军士都已经射出了至少十轮箭矢,体力不支的情况已经初步显现,军士们射出箭的高度和力度已经比最初时候差了一些。

    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庞忠知道,再这样下去,军士得不到休整,那许多人会拉不开弓的。

    庞忠也清楚,叛军肯定知道汉潼关城头上的守军数量不多,没办法轮换,因此才会不间断地攻城,目的就是想利用连续的攻击,消耗城头上守军的力气,或者消耗城里的箭矢。

    待城头上射出的箭稀疏了,射程近了,就是叛军更大规模攻击开始的时候。

    从城下往城头上射的弓箭杀伤力虽然弱了一些,但还是有非常大的杀伤力的。在现在之前,叛军一直没机会进行大规模的对城头射击,射上城的只有一些零星的箭矢,但接下来肯定会有!

    庞忠已经指挥军士打退了叛军五六百人规模的五次冲锋,在付出几十人伤亡的代价下,击毙了千余名叛军,这样的伤亡比例可以说战绩很辉煌了,与前几个月潼关攻防战时候的战绩一样辉煌,但他也知道,只要叛军不放弃,一直采取这样的战术,今天这场攻防战最后落败的肯定是他们守城的军士。

    庞忠多希望能有援军抵达,让他们有轮换休息的时间,他也不时地回头看看后面的隋潼关城方向,期望能看到增援的人马到来,可惜一直没看到。

    庞忠也是知道,无论是哥舒翰,还是杨晞都不会派出援军的,因为现在后面的隋潼关城守军数量也是严重不足,而那里才是防守的重点,是守卫长安的最终门户,杨晞的许多布置只是想尽量迟滞叛军攻击隋潼关城的速度,及至待到后续援军的抵达。

    久经战事的隋潼关城太破败,凭现在潼关附近的兵力是很难守住的。

    他也知道,即使杨晞或者哥舒翰会派出援军,也不是现在这个时候,至少会在一定时间后,他们已经与叛军血战在一起之际,那时派出援军才最有效果。

    也就是说,现在这情况下,即使后续的援军已经抵达隋潼关城,现在也没有人会援救他们的。

    庞忠也完全清楚,隋潼关城的险要程度是汉潼关城的数倍,要是他指挥全部人马,在破败的汉潼关城也只会布置少量兵力,起到迟滞作用。他肯定会用少数兵力死守汉潼关城,不惜代价阻滞叛军的前进步伐,为后续援军的抵达争取时间。

    他再一次想到了“丢卒保车”这个词,他相信他们是被杨晞和哥舒翰放弃的“卒”,这两个人是要牺牲他们这两千人马,死守汉潼关城,迟滞叛军攻击速度的。一想到此,庞忠心里就一阵黯然。虽然说灵宝兵败,他所领的十万兵马几乎全军覆灭,朝廷不可能不追责,他如何死守汉潼关城,最终壮烈殉国的话,朝廷可能会不计他前面的失败,不加以追责。但像被弃卒一样被抛弃,他总是不甘心的!

    就在庞忠担心与感慨油然而生之际,杨晞的命令传来了,那就是让他们注意叛军攻击的节奏,要想办法保证军士的体力,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天黑,在天黑更不利于叛军的进攻后,再布置疑兵阵,让叛军不敢轻易攻城,他们再安然退回后面的隋潼关城。听到杨晞这样的命令,庞忠刚才心里那点隐隐的怨气也消除了不少,也敬佩观战的杨晞竟然能看出叛军的意图。

    这样一个少年人,在观战了一会后,能看出叛军的意图,是很不简单的,至少城头上正在战斗的很多人,是没看出叛军的真实意图的,连另外一个方向的李福德也不一定完全看清楚。

    杨晞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命令他们坚持到天黑,并想办法布置疑兵之阵,让叛军认为他们没有放弃汉潼关城,而是加强守卫,让叛军不能轻易攻城。这样可以掩护他们安全撤退,同时也可迷惑叛军,不至于让叛军发现他们弃守了潼关城。

    听清楚了杨晞的命令后,庞忠油然而生一种感激,他也知道现在时候对杨晞生出感激是不合适的,但这种感觉却是掩藏不住,自然而生了。

    感觉好了,精力似乎也旺盛了,庞忠以非常有力的声音下达了他的最新命令,那就是命令将士,延长两轮箭矢的射击时间,在叛军再推进一段距离后再射击,除非叛军加快进攻节奏。

    随着庞忠命令的下达,城头上往下飞的箭矢密集少了一些,但这并没有让攻城的叛军军士有任何的庆幸感觉生出来,死亡的威胁并没有少去,随着他们往前的推进,城头上射下来的箭矢杀伤力也在加大。夏天时候,人身上装不进去更多厚的束甲,攻城的军士除了上举的盾牌外,身上几乎没有其他可以抵挡箭矢的装备,而盾牌是不能有效防住城头几个方向射来的箭矢的,一不小心,身体某个部位就会中箭,中箭后手中盾牌自然就举不牢,没有盾牌的掩护差不多就成了唐军的靶子。

    攻城叛军的伤亡情况并没有少去,只不过他们有机会射出一些箭矢往城头去,但仓促之下射出的箭矢要么没有落到城头上,要么没对城头上的守军造成很大的影响,城头上守军的防御并没出现紊乱。

    李福德也接到了杨晞的命令。

    在接到杨晞的命令后,李福德也仔细观察了叛军的进攻情况,马上明白怎么一回事,也马上下令调整了射击的频率和速度。

    只不过他所部没有经历过潼关的攻防战,在看到叛军一波接一波地进攻时,不顾一切地连续射击,在叛军五轮攻击下来后,他们比庞忠部至少多射了好几轮箭,将士们体力的消耗也多庞忠部多了很多,一些军士已经拉不满弓,射出的箭只落在城外不远处,一些人射出的箭即使射在叛军军士身上,造成的伤害也不是很大了。还好杨晞的命令及时传来,让李福德还有机会调整布置,并且可以利用几百名替补的军士作轮换。

    也幸好,潼关城前地形险要,叛军没办法展开更大规模的攻击,要不然现在已经是危险时候,说不定许多云梯都架在了城头上了!

    不过谁都知道,更艰苦的时候还没到来!

    谁都知道,最艰苦的时候也就要到来了!

第四十六章 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

    (下周只是个裤衩推,很悲催,但愿依然能保留在首页新书榜上,希望书友们多砸几张推荐票,多给一些会员点击!多谢了!明天第一章提早到上午八点钟发!)

    -----------

    “报告副帅,唐军的防守很顽强,我军损失惨重!”一名校尉飞快地跑到依然立在山坡上观战的崔乾佑面前,大声报告战事情况。

    崔乾佑默默无语地挥挥手让小校尉退下,表示他知道了。

    战事的进展情况他都看在眼里,他完全清楚已方差不多已经付出了两千余人马的代价,但依然没能有任何一兵一卒攻到潼关城内,有限的几架云梯刚刚在潼关城头竖起来,马上就被推倒了,那些准备攀爬云梯的军士最终落了个惨死或者重伤的命运。

    六波攻击无果了,虽然他也看到这样的攻击已经让城头上的守军体力消耗很大,射到城下的箭矢也数不胜数,但离唐军力竭,箭矢耗尽的时候还早。

    要是在灵宝大捷之前,做出了这么多牺牲,但依然没取得任何进展,他只能下令停止攻击了。

    但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潼关城内的守军兵力严重不足,最多只有一两万人马,而攻城的人马有近十五万,在兵力占严重优势的情况下,肯定要连续攻城,不能放弃,要不然等唐军的后续援军抵达,局势又将恢复到灵宝之战之前,两军只能处于对峙状态。

    这是包括他崔乾佑,还有安庆绪及洛阳的安禄山都不愿意看到的。

    灵宝之战前,形势对他们很不利,崔乾佑也是知道这一点,安禄山有退守范阳老家的打算。大多兵力被牵制在潼关城前,而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程千里、李嗣业等唐军将领所领兵马又在后方不要命地攻击,并取得了优势,安禄山及手下的将领,包括崔乾佑都担心洛阳与范阳之间的通道被截断,及至所有人马被唐军分割包括,逐个歼灭,因此想退回老巢范阳。

    但在灵宝大捷后,哥舒翰的二十万人马几乎全军覆灭,潼关差不多到了无兵防守的地步,要是这样的时机都不把握,不趁机将潼关城攻下,打开通往长安的门户,那以后再也没机会染指长安了。

    安禄山在收到灵宝大捷的消息后,也是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趁机将潼关攻下,并且他自己也率支持人马,快速往潼关方向而来了。无论是安庆绪,还是崔乾佑都明白,现在的他们只能不惜代价攻取潼关了,即使尸体堆积到潼关城的高度,也不会退缩放弃。要攻占整个潼关,打开通往长安的门户,那面前的汉潼关城是必须要攻下的,不然根本没机会陈兵隋潼关城下。

    崔乾佑也再次下令,继续采取刚才的战术,一波接一波地对汉潼关城发动攻击。

    随着崔乾佑的命令,叛军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又继续开始攻击,并且攻击的规模稍稍的加大,军士手中的盾牌遮挡的更严密的,他们以盾牌组成一个很大的遮盖,快速地往潼关城下推进。

    攻击潼关城的不可能是骑兵,骑兵在这个时候发挥不出威力,只能用步军,或者令骑兵下马当步兵用。他们擅长城池的攻防之战,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能将自己身体遮掩的更严密一点,那受伤的机会少一点,保命的机会也会大一点。

    但潼关城前地势不平坦,高低起伏很大,攻城军士手中的盾牌再举的高,也不可能一直能将身体遮挡住,只要稍一疏忽,致命的箭矢就会射中他们的身体,接下来就是受伤或者丧命的命运等着他们。

    不过潼关城头射下来的箭矢依然很密集,攻击的叛军军士接二连三地倒在城下。

    -----------

    “又一轮攻击被打退了!”隋潼关城东门城门楼上,观战的杨晞看到叛军再次发动一波攻击,但依然伤亡惨重后,残兵无奈地退下后,不由的感慨了一句。此时的他更加无视叛军留的下尸体了,只是希望城楼上庞忠和李福德还能支持的住,不让叛军有机会登城。

    即使叛军有机会登城,也要在攀登到城头前将他们悉数斩杀,不让任何一兵一卒登上城楼。

    据他观察,叛军在城下已经损失了至少两三千人马,而城头上的守军伤亡最多不过数十人,叛军后续的进攻差不多是踏着同伴的尸体而来。

    如此巨大的伤亡悬殊,最大的原因就是潼关周围的地势,要不是汉潼关城东南两门外地形险恶,高低起伏不平,无法展开大规模的兵力,又因为地势的原因,攻城的叛军没办法集合军士对城头上的守军展开有组织的箭矢对射,几乎是硬着头皮上去挨打的,迎着城头上射下来的箭雨在冲锋。

    这样的情况也就造成了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城头上伤亡的军士也只是被有限射到城头上的箭矢所伤,没对守城的唐军战力造成很大的损失。

    就在杨晞感慨之时,高适飞快地跑到城门楼上,大声的请命他要率军急救前面的潼关城。

    隋潼关城上的守军将士几乎都看到了汉潼关城发生的激战,这种场景在过去的几个月内时常看到,但今日味道却完全不一样了,汉潼关城只有两千余兵力,很难抵御住叛军的连续攻击,今日叛军的攻击强度及频率远胜以往,最这样的情况下去,那两千守军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已经看的满腔热血上涌的高适按捺不住,再次向杨晞请求让他率军增援汉潼关城。

    因为领了哥舒翰的令回京当面向皇帝请求不要出关作战,高适错过了随哥舒翰一道出关作战的机会,这也让他避免经历灵宝的惨败,心里没有太多的阴影,比其他将领表现的更热血。

    不过他的请求再次被杨晞否决了。

    杨晞告诉他,除非后续的援军抵达,不然不可能派出兵力支持准备弃守的汉潼关城,现在军士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守住隋潼关城,不让这座长安的门户落入叛军之手。

    即使汉潼关城落入叛军之手,只要隋潼关城还在我军手中,那也没太大关系。我军守着隋潼关城,叛军占领汉潼关城,只隔几里路相望,那也是可以接受的事,杨晞不怕任何的对峙!

    在听了杨晞的解释后,高适只得无奈地接受了命令,准备在天黑后接应庞忠和李福德部!

    杨晞也再次传令,通过驿站的快马,将请求援兵的紧急军报送往长安,要皇帝李隆基尽快派援军过来。在继续站着观战的时候,杨晞也在琢磨着,后续的援军最快会在什么时候才会抵达!

第四十七章 援军的情况

    (新的一周开始,唐远继续努力更新,期待书友们更大力度的支持!)

    ------------------

    杨晞在记挂着援军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增援的一部分人马也在希望能早点到达潼关。

    先行一部的窦华及张渐都下了死命令,要军士们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

    “报告将军,前方出现很多逃难的流民,阻塞了官道,我部的行进速度受阻!”

    一名军士快速地跑到了率着亲卫跑在中间的窦华面前,大声报告情况。

    “知道了!”勒慢坐骑的窦华紧皱着眉,几乎没什么犹豫就大声下令,“命令,马上将官道上的难民驱散,要是有阻道者,杀无赦!”

    “是,将军!”禀报的军士大声去传达窦华的命令了。

    随着窦华的命令下达,官道上登时一片鸡飞狗的情景,快速奔驰的唐军将士挥舞着明晃晃的战刀,大声地吆喝着,不理会前面有没有人阻道,继续以很快的速度奔跑着。要是有哪个不知趣的人还在官道中间行走,阻了官军的行进,那他们手上的战刀可是马上就会挥下去的。

    这些都是从潼关及潼关附近往长安方向逃难的百姓,间或夹杂着少量的溃兵,这些人早成了惊弓之鸟,看到远处飞快奔跑的军伍,大部的人自动躲到路边,将道路让出来,不敢与军士争道。

    但总是一些人反应迟钝,或者行动不便,在军士快速奔跑过来时候,来不及躲避。

    任何时代,优胜劣汰都是不变的法则,这条法则适应于大多情况下,即使逃难时候也一样,反应迟钝或者来不及躲避的难民,大多成了开道的唐军军士战刀下的牺牲品,不死也被砍伤,一些伤重倒地者被后续的战马踩踏,一命呜呼。

    没有人去理会这些倒霉蛋,杀气腾腾的唐军将士依然快速往前奔跑,往潼关方向急行。

    不过官道上逃难的流民数量还是不少,或多或少影响了大军的行进速度。

    还有这该死的天气,更是让人马行进的速度受到不小影响。

    人马行进速度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快速,领军的窦华可是心急如焚,临行前杨国忠的一再嘱托,还有想象中潼关的惨状不时地在他心头浮现,让他恨不得能让这数千人马插上翅膀,马上飞抵潼关城内,加入阻击叛军的行列中。

    窦华所领的这支人马虽然归属于陈玄礼的后援大军行列中,但比陈玄礼的后续大军出发早了快半天,一挨组建完成,人员马匹到位,杨国忠就越过陈玄礼直接下了出发的命令。在窦华率军出发前,杨国忠可是下了死命令,要窦华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即使跑死一半将士,也要想办法尽快抵达潼关。

    重压之下的窦华也只能令全军将士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但官道上不时出现的难民,还有酷热的天气却让人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人和马的体力都不能用尽,不然会适得其反,在跑了一段距离后,总是要缓下速度,或者暂时休息一下,不然人马会有很多倒毙的。虽然杨国忠那样下令,即使跑死一半人马,也要尽快抵达潼关,但负责领军的窦华却是知道,很多时候是欲速则不达,要让这三千人马在抵达潼关后,有力气、能成规模投入守城之战中,必须要合理调配体力,有适当的休息,保持人马能承受的速度行进,不然真的会跑死一半人马,剩下的另一半也没办法投入战斗。

    窦华很渴望能有杨晞所部那样足够的战马,可以让他们两骑轮换前进,但因为长安城内没有充足的马匹了,他想效仿杨晞的举动没机会实现,要知道陈玄礼所领的这六万大军还有近一万人没马儿骑,只能步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或许是许多人现在的感慨,窦华虽然心急如焚,想尽快潼关,但心里还是在嘀咕,要是不令哥舒翰出关作战,那就不会有现在的潼关危急情况出现,也就不需要杨晞及他们后续人马这样心急火燎地救援,灵宝一战,可是将潼关及潼关附近的兵马全部填进去了。

    在飞快地跑了一阵后,窦华也令军士减慢速度,并想办法让人和马都就进补充一下食物和饮水。

    而在这时候,从潼关传来的求援急报通过驿站的快马再次送往长安,马背上军士装救援急件的背囊上那插着的三根表示紧急的翎箭及红飘带分外的惹人眼,有种让人触目惊心的感觉。

    传报的军士飞驰过处,无论是逃难的百姓,还是窦华所领的军士,都纷纷避让,不敢与其争道。

    这已经是窦华从长安出发后遇到的第三批次送急报的快马,看着飞驰而去传递紧急军报的军士,窦华的心很沉重,他当然想象的出现在的潼关军情是何等危急了,当下也马上唤过身边的副将问询现在已经行至何处,还要多久才可以抵达潼关!

    “报告将军,我们刚刚离开长安七十里,天黑前可以抵达渭南。要是连夜急行的话,最快明天中午或者下午时候就可以抵达潼关!”

    副将的报告让窦华心情再次沉重,他凝神看了远处行进的队列一小会后,再次喝令,“传令全军,在前方驿站处休整,补充饮水和食物,待休整完毕,再加快速度行进,连夜急行,再不能休息!”

    说着打了一响鞭,驱马前行了。副将很快就将窦华的命令传递了下去。

    窦华部在快速前进,比他迟一个时辰从长安出发的张渐也喝令部下以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行进。

    张渐和窦华一样,也是杨国忠的亲信,他们是得杨国忠的赏识才得以提拔的,他们对杨国忠都有一种感恩戴德的心思,此次杨国忠令他们率军急救潼关,并且当面嘱咐。他们如何敢大意和延误,当然是以最大的可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杨国忠的嘱托,尽快抵达潼关,给予杨晞以增援。

    张渐和窦华一样,在军中呆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但对如何领军还是有点心得的,知道这种酷热的天气下,要是倾全力奔跑,那会让很多人马力竭而死,因此也没令部下倾全力连续急跑,而是要将士们以人和马都能吃的消的速度快速行进,准备在夜间天气凉爽后,再加快速度,不休息连续急进。

    与窦华和张渐心急火燎的心情不同的是,率后续援军往潼关方向行进的陈玄礼并不是很着急,有那种坐收渔翁之利心思起来的他,更没有令将士倾全力奔跑,相比较,后续援军的速度比窦华及张渐部慢了很多,更不要说那些没有马匹可用的步军,更是在后面拖拉!

    还好杨晞不知道后续援军的情况,不清楚陈玄礼此时的心态,不然可要气的发狂了!

第四十八章 杨国忠的请求

    陈玄礼抱着坐收渔翁之利的心态,都是因为杨国忠这些年在朝堂上一再排除异已,把持朝政,祸乱朝纲而致。可以说朝堂上对杨国忠抱着敌视,甚至想置其于死地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许多人慑于杨国忠的淫威,不敢声张而已。还有一些人是抱着事不关已的态度,杨国忠没有迫害到自己,或者说没有与自己起冲突,那就不与其正面冲突,当作局外人一样看待。

    就如陈玄礼,在朝堂上,因为他与杨国忠并没有太多打交道的地方,也就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平时也不会在朝会上起来反对杨国忠。但在国难当头,因为杨国忠的错误决定导致潼关兵败后,他心里的怒意终于暴发,也就在了当殿人指责杨国忠的行为,并且在杨晞率军急救潼关,皇帝令他率后续援军紧急增援后,也故意拖延,甚至想“隔山观虎斗”,要看杨国忠及他的家人倒霉。

    因为这手段是比较隐蔽,旁人不好指责,也不怕皇帝责罚。

    但杨国忠是知道这情况的,或者说他料到陈玄礼会故意磨蹭,因此也一再面见皇帝,要皇帝下旨令陈玄礼加快行进速度。杨国忠知道,这种时候,他的任何命令或者要求都远不能和皇帝的命令相比,至少在陈玄礼身上如此。杨国忠也知道,陈玄礼对他很有成见,这次哥舒翰潼关兵败后,甚至在朝堂上站出来公开要求皇帝责罚他。这让他恨恨,但也清楚,要是陈玄礼率军抵达了潼关,肯定不会听服于杨晞的命令,说不定要杨晞听从陈玄礼的命令,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因此也在陈玄礼率后续援军全部出发后,马上再次去求见皇帝李隆基。

    在求见李隆基之前,他也先去找了贵妃杨玉环,及杨玉环的几个姐妹,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把他的意思告诉了她们,要她们在皇帝面前陈情。

    在得了杨玉环姐妹几个答应后,杨国忠才进宫见皇帝。

    因为灵宝之战的惨败,潼关成了危城,心急如焚的李隆基可是坐卧不宁,茶饭不思,经常召杨国忠、韦见素等大臣讨论军情及对策,杨国忠求见也马上得见。杨国忠请见的时候,一身素礼打扮,人看上去有点憔悴的贵妃杨玉环正小心地替闭着眼睛躲在榻上的李隆基捶背,杨国忠进来,也没避见。

    “陛下!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已经率所有人马出发了,”杨国忠在得了杨玉环一个眼神示意后,上前对李隆基行了礼,先将情况禀报了,并马上请求:“臣怕他们路上拖延,误了救援潼关的时间,恳请陛下再下诏令,上大军加快行进速度,争取早日抵达潼关,以免不测!”

    “唔,朕知道了,马上传朕旨意,令陈玄礼加快行进速度,必须在明日天黑之前抵达潼关,不得有误!”

    “是,陛下!”候在一边的高力士马上将李隆基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在高力士去传达命令后,李隆基也睁开了半闭的眼睛,盯着恭敬站在身前的杨国忠看了几眼,露出一点苦涩的笑,叹了口气后说道:“国忠,朕没想到,国难当头,还要你那未成年的儿子站出来主持军务!朕真的没想到,四郎竟然这般神勇,在抵达潼关后,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整顿了军务,还取得了对安贼之叛军初战的胜利,重创了叛军,延缓了叛军对潼关的攻击速度!你有这样出色的儿子,朕也很欣慰!”

    “陛下过赞了,”杨国忠赶紧作礼表示谦虚,“犬子敢这样,都是臣过于宠爱之故,以致他无法无天!也所幸他这样的无法无天,竟然歪打正着,取得了几场战事的胜利!陛下,臣也很惊喜犬子有这般能耐,希望他在后续的守城中有更多让人惊异的表现,能将叛军最终阻滞在潼关城前!”

    这时一直没开口,很仔细地替李隆基捶背的杨玉环开口了,“陛下,臣妾早说过,我们杨家从来不缺能者,国忠这般能干,四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及弱冠之年就有这般能耐,能率军镇守潼关,并给予叛军以重创,实是让人惊喜!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从哥舒翰还有王思礼、李承光等大将现在甘愿听从四郎调度指挥上看,四郎此番表现说不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呢!”

    “唔,玉环说的不错,四郎确实能干,朕现在可是全指望他能指挥潼关诸将,将叛军阻挡在城外!”说到这里,李隆基嘴角露出一点笑容,看了看杨国忠,略带感慨地说道:“国忠啊,朕看四郎处事的手段比你还要果断,先后将燕山郡王火拔归仁和监军边令诚斩于军中!他这叫杀伐果断,朕可是知道,他这样做就是想表明决心,想获取众将的支持,现在看来,他成功了!朕猜着他后面的表现会更让人惊喜的!”

    “陛下,臣也希望他能做到更好,能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外,甚至重创叛军,击败叛军,”杨国忠附和了一句李隆基的话后,马上将他这次进宫的目的说了出来:“不过陛下,臣还是有担忧!四郎毕竟年轻,很难驾驭哥舒翰、李承光、王思礼等将领,如今应该是这些人慑于陛下的天威,不敢拂四郎的意,才暂时听从四郎的调遣指挥的!这应该与哥舒翰输光了手中兵马有关,要是哥舒翰手中还有大量兵马,他肯定不会听从四郎指挥!臣是担心,四郎驾驭不了这么多将领,更不要说率数万人马驰援潼关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

    “哦?!”李隆基轻轻地应了声,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眼睛盯着杨国忠,要杨国忠继续往下说。

    杨国忠也马上将下文说了出来:“陛下已经下诏免了哥舒翰兵马副元帅的职务,如今潼关前线无领军之元帅,无论是哥舒翰,还是陈玄礼,甚至王思礼、李承光等人军中职务都不比四郎低,臣想恳请陛下,授四郎以兵马副元帅职务,以元帅身份调遣指挥诸军,那样就不会出现军令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

    杨国忠说完,很是紧张地看着李隆基,还隐蔽地对杨玉环使了个眼色!

    杨玉环微微地点点头,准备在李隆基犹豫的情况下再说点什么。

第四十九章 元帅职务

    (昨天第一更中午十二点!)

    唐时大军出征,特别是李隆基时候,都会委以以皇子为兵马元帅,作为诸军的最高指挥官。

    但这大多只是虚衔,一般情况下皇子并不率军出征,朝廷会在任命以皇子为元帅的同时,再任一善战的将领为副元帅,节度诸军,由副元帅实际指挥战事,就如前些时候的高仙芝及哥舒翰一样。

    令高仙芝出征时候,是以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的;高仙芝、封常清被杀了,朝廷以哥舒翰为副元帅,而元帅职由太子李亨担任,但李亨并去赴任,所有事务都交由哥舒翰处置。

    不过军中将领在称呼时候,都将副之隐去,直接以元帅相称。

    这个副元帅可是说是实际的元帅,权力很大的,可以指挥同一战场上任何一支人马,只要对方没有挂上元帅或者副元帅的职务。哥舒翰在赴潼关后,尽掌潼关附近所有二十余万人马,威风一时!连杨国忠也非常忌惮,因此就组建了李福德和刘光庭那三千精锐,并让心腹杜乾远率一万余人马屯于灞上,目的就是防备哥舒翰万一可能的威胁,只不过杜乾远这一万多人,最终还是被哥舒翰吞并了。

    要是杨晞能被朝廷委了这个兵马副元帅的职,以元帅身份节度众军,指挥潼关的防御战,那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需要担心武将对杨家的威胁了。杨晞在抵达潼关后,表现的非常出色,暂时震慑了诸将,基本做到了统一调度指挥潼关诸军,杨国忠对自己这个儿子以后的表现也充满了信心。

    不过陈玄礼这个人去潼关后,局势可能会马上变化,杨晞被边缘化也不一定,毕竟陈玄礼还是挺有威望的,后续这数万人中的指挥将领,很多都是陈玄礼的亲信。

    除非杨晞得到朝廷元帅的封号,不然不一定指挥的动陈玄礼。

    杨国忠当然清楚这一点,因此今日进宫,就一心想为杨晞讨这个副元帅的职务。

    不过他知道他有点狮子大开口了,因此在禀报前,先和杨玉环四姐妹打了招呼,准备在他自己请命不允的情况下,让杨氏四姐妹到李隆基面前多多美言,让皇帝同意他的所请。

    但让杨国忠和杨玉环都放心的是李隆基马上答应了,“唔!此议不错,哥舒翰副元帅职务解除,是应该再授一人此职,督帅诸军!国忠,朕就允了你的所请,授以杨晞兵马副元帅职,节度潼关诸军!”

    李隆基下了决定后,又想了一下,再说道:“那就以陈玄礼为潼关兵马使,辅助四郎处理军务,一切事务皆以杨晞为尊!再授四郎为右龙武卫将军职!来人,马上将朕旨意传到潼关!”

    “多谢陛下!”杨国忠大松了口气,赶紧作礼致谢。

    他可没想到皇帝会这么轻易答应他的这个请求,原本还想苦口婆心地劝一下,还准备让杨玉环四姐妹也来劝一下皇帝,让皇帝同意他的请求,授以杨晞兵马副元帅的职务,节度潼关诸军!

    皇帝这么简单就答应了,也不需要杨玉环姐妹几个帮忙了。

    而且皇帝在做出决定后,马上让人去传达旨意,杨国忠所有的担心都消除了。

    杨晞去往潼关后,杨国忠非常担心自己这个儿子指挥不动潼关诸将,毕竟杨晞年幼,资历近乎没有,只凭一个潼关兵马使身份及皇帝授以的宝剑不一定让人尊服。而且陈玄礼率后续授军赶往潼关,杨国忠很怕陈玄礼抵达潼关后,不听杨晞的号令,甚至想反客为主,凭借手中兵力雄厚图掌潼关军务!

    现在这点担心基本可以消除了,兵马使的职可与元帅相差了很多,朝廷授以杨晞以领军副元帅职,还加了一个右龙武卫将军职,那哥舒翰、陈玄礼不想造反的话,只能乖乖听服于杨晞的调遣了。

    见杨国忠的心愿实现,杨玉环也松了口气,在继续替李隆基捶背的同时,声音轻轻地说道:“陛下,臣妾觉得你的决定一定是正确的!陛下识人如炬,如此危急情况下,敢任命四郎为潼关兵马使,率军急救,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又任命四郎为潼关兵马元帅,节度众将,四郎一定会以连续的胜利回报陛下的信任和重用的!这些天陛下担着前方的军事,都没睡上几个好觉,让臣妾担心了,也让众多爱卿担心。如今事儿都有了交代,陛下就好生睡上一觉吧!”

    说着露出一副很疼惜的样子。

    杨玉环虽然年岁不小了,且这些天因为前方战事的情况及其他一些事受到了惊吓,好几个晚上没睡好,又要亲自照顾难以入眠的李隆基,人有点憔悴,但依然不能掩其国色天香的姿色。再加上天热,身上穿的少,丰满的身姿很难遮掩住,白嫩的肌肤及波涛汹涌的胸前风光大半显露,非常惹人注目,这些天全部心思都落在潼关,落在杨晞身上的杨国忠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还隐隐地动动喉结。

    不过身体机能已经差不多衰退,再加上这些天连续没休息好,导致身体状态更差的李隆基,已经对身前这具丰满诱人的身材提不起太多男人的性趣,面对一切风光都熟视无睹了,他只是拍拍杨玉环替他捶背按捏的手,微微笑笑道:“玉环,希望如你所言一切顺利,让朕不要再担心潼关的军务了!这些天朕担着事,觉也睡不好,真希望潼关传来的都是好消息,不要再有求救的急报!”

    “陛下,你就好生休息吧,潼关的军务臣会亲自关心,潼关传来的消息会第一时间了解并解决的,陛下就好生休息去吧,有臣在,你就不要担心,也不要太操心了,当心身体啊!”杨国忠说了这样几句在旁人耳中听着有点过分,但李隆基听着却觉得很贴心的话后,再很自信地说道:“陛下,臣也相信四郎会给我们带来好消息的!过几日,定会有重创叛军,将叛军赶出潼关的消息传来,只要陛下授以四郎全权处理潼关军务,臣相信他不会负圣望的!”

第五十章 多无奈

    (感谢abccd5432的打赏,掉到新书榜十二位,再掉一位就上不了首页了,疯狂求推荐票!)

    杨国忠这样的请求旁人听着可能很是过分,但李隆基和杨玉环对此并没有任何的大惊小怪,因为这些年杨国忠一直在这么做的,李隆基也给予他这样的信任。

    杨国忠说这样的话被李隆基理解成对他的一种体贴和关爱!

    “唔,国忠,那就要你费心了,潼关事务,你就替朕多关心吧,朕真的要好生睡上一觉!”李隆基说着隐隐地打个了哈欠,再问杨国忠道:“国忠,你也要注意休息,朕可知道,你已经好些天没回府了,没日没夜地在宫中处置事务,辛苦了!对了,你家夫人可知道四郎率军去救援潼关的事吗?”

    “陛下,臣不辛苦,如今国难当头,臣作为陛下委以重务的大臣,理应勤于政务,不敢懈怠的!”杨国忠挺胸说了一句后,又小声地回李隆基后面的那个问题:“陛下,臣可没敢将四郎率军救援潼关的事告诉内人,要是让她知道了,说不定她会跑到宫里来,找陛下哭闹……”

    杨国忠一脸尴尬,他可是最清楚自己的夫人对这个小儿子的宠爱程度,他也是严令府中下人,不得将杨晞率军驰援潼关的消息告诉夫人裴柔,不然裴柔知道的话,不知道会怎么样呼天抢地,说不定拿刀来威逼他,要他将儿子召回来的;也有可能跑到宫中来,向皇帝诉苦请求将杨晞召回来的!

    他告诉裴柔的是,杨晞到城外庄子里住几天,调养身体,城里太热了!不过裴柔对这一切还是似信非信,因为杨晞临走前没有来告诉她,这很不正常,只是她身体还虚弱,没精力去查这件事。杨国忠只能说,杨晞是奉皇命去休养的,来不及与她告别,走的时候她正在睡觉,不忍心吵醒她。

    但杨国忠也知道,此事最终还是会被裴柔知道的,能瞒多久就多久吧,只要最终杨晞平安归来,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唔,那还是不要让她知道吧!”李隆基说着,嘴角露出点浅笑,随即缓缓地闭上眼睛,对杨国忠挥挥手道:“国忠,你自去忙事吧,有什么事你代朕解决了,难以解决的事再进宫与朕说吧!要是潼关有大的消息传来,也进来告诉朕一声!朕还真放心不下前方的情况,潼关现在的兵力太少了!”

    “是,陛下,潼关有消息,臣一定会第一时间禀报的!陛下也不要担心,潼关肯定不会有事的!陛下好生休息吧,朝事臣会替陛下照应的,陛下就好生休息几天,养好精神再说!臣先告退了!”杨国忠说着,再瞥了眼李隆基身边杨玉环那诱人的身体风光,就退步离开了李隆基的寝宫。

    他也马上写了封信,让人以驿站快马送给潼关的杨晞,吩咐了一些要注意的事。

    杨晞在斩杀了边令诚后送来的信杨国忠已经看到了,对杨晞斩杀边令诚的事他已经完全没有怨念,还称赞杨晞这一手做的漂亮,获取了手下将领的支持。他也在信中告慰杨晞,放手做事,想尽办法掌握军权就是,有什么难以解决的事马上写信告诉他,他会在皇帝面前陈请的!

    ----------

    一直在潼关城头观战的杨晞可不知道长安的情况这般复杂,更不清楚自己这位“奸相”老爸已经为他在李隆基讨到了“兵马副元帅”这个听起来很神圣、听着非常让人尊敬的职务,更不知道陈玄礼是抱着坐收渔翁之利而来,他现在的注意力可是全都落在汉潼关城前所进行的激烈战斗上。

    叛军第八次不要命的攻击又被击退了,不过下一次的攻击又马上开始组织,而此时城头上的守军力气消耗已经颇多,许多军士连弓都拉不开,更不要说拉满了,而叛军攻击的速度及规模明显比上一次放大,他知道,形势进一步艰难,战斗会更残酷!

    很快就天黑了,太阳已经失去了光辉,快落到山的那一边了,他希望李福德和庞忠能坚持到天黑!

    一直在城头上观战的高适忍不住,再次跑到杨晞面前,陈情自己的想法:“杨兵马使,李将军和庞将军在汉潼关城打的太出色了,叛军没有什么便宜可占,末将觉得,要是再分一部兵力过去,一定能将汉潼关城守住,不让叛军攻占的!末将愿意率两千马兵前往支应,请杨兵马使恩准!”

    高适说这话的时候是充满了激情与热血,汉潼关城前的激烈战斗将他心里所有的男儿势必都点燃了。不只是他,其他那些将士,包括曾经历过灵宝兵败的人,热血也再度被激昂起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高适表现的最热情,他再度跑到杨晞面前来请命了。

    “高将军,你的请战本将依然不能同意!”杨晞还是拒绝了高适的请求,“要是再有一万人马,末将会毫不犹豫地命令你率军驰援汉潼关城,想尽办法守住汉潼关城,不让叛军前进一步!但现在我们手上的兵力太少,要将我们现在所站的潼关城守住,兵力都捉襟见肘,要是再分兵出去,我们现在所站的潼关城更少了兵力防守!你不见哥舒元帅不只撤了汉潼关城的守军,连十二连城的人马都撤下来了,就是担心城头上的兵力太少,无法抵御叛军的大规模攻城!本将不但不会同意任何人率军支援汉潼关城,而且还要将那里的几千人马撤下来,与我们这里的人马共同防守脚下的这座隋潼关城!”

    杨晞说的虽然很坚定,但也很无奈,手上兵力太少了啊,他是怕派驻更多人马到汉潼关城,不能撤下来被叛军重创或者全歼的话,那就没有实力守住现在所站的隋潼关城。

    隋潼关城是防守长安的最后门户,一旦有失,叛军就可直扑长安,潼关到长安间是没有险可守的。

    要是手上兵力充足,他根本不会有任何的犹豫就派更多人马去镇守汉潼关城,即使全部阵亡也无所谓,只要能将汉潼关城守住。但现在不行,他已经打定主意,倾全力防守隋潼关城,利用隋潼关城更加险要的地形,将叛军拒在关前。

    杨晞多希望援军能马上抵达,在汉潼关城放弃之前抵达,那样他就不会下令汉潼关城的两千余人马退守,而是会派人马支援!

    多无奈!

    杨晞很是愤愤于后续人马行动的迟缓!

    但他也知道,很可能明天天黑之前,后续的求援大军是无法抵达的,能抵达的也只有像他这样几千人规模的救援军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然杨晞心里一点其他的心思却没对高适讲!

第五十一章 再一波的攻击

    (这周会员点击和推荐票比上周少多了,首页新书榜眼看不保了!疯狂地求推荐票,书友们手上还有推荐票的请尽管砸下来吧!)

    听杨晞如此说,高适也黯然,长叹一声后离去。

    杨晞说的挺有道理,最终放弃汉潼关城,退守比汉潼关城险要十倍的隋潼关城,确实是凭现在兵力必须要做的事。叛军这样的攻势下,汉潼关城必破无疑,破城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即使倾现在潼关城的全部人马过去也是一样。经历灵宝惨败的一万余人马,只凭汉潼关城是抵挡不住叛军的攻击的。

    这几个月以来,汉潼关城经历的战事无数,无论是关城还是其他防护设施,都已经严重受到损害,来不及修复,防御能力大打折扣,无论是谁领军,都不可能将其作为最后的防御要塞,倾全力防守。

    如果汉潼关城得到过有效修葺,还有理论上的可能。

    要想守住潼关天险,只能凭借有禁沟天险,有十二连城护卫,有比汉潼关城更险要山势拱卫的隋潼关城。只要隋潼关城内兵力足够,武器充足,即使叛军几十万人轮番进攻,也是攻不陷隋潼关城的。

    隋潼关城是他们这一万余残兵败将最后的防守地,也是最可依仗的防守阵地,只能固守待援,作最后的死拼,除非后续援军源源不断地抵达,那样才可以将更多要隘利用起来,阻滞叛军的进攻,甚至大规模杀伤叛军。

    高适在哥舒翰布置时候,曾提过反对的意见,反对将汉潼关城和十二连城上的人马撤下来,但最终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不过他最终也是认同了哥舒翰放弃汉潼关城,倾全力防守隋潼关城的决定,但放弃十二连城的决定依然持不同意见。

    如今十二连城那十二个超大型烽火台上,已经各有一百二十名左右的军士布防,这批军士将和潼关城头的军士一道,抵御必须要越过禁沟才能对潼关城发动攻击的叛军,想尽办法给予叛军以最大的杀伤。禁沟天险是汉潼关城不具备的,光这一条沟的防御能力,就可以与几万军士相比,只可惜现在沟内还有许多焚烧不掉的尸体,防御能力打了一点折扣。

    高适希望上天能眷顾他们!

    看着高适离去的背景,杨晞也重重地叹了口气,此时的他也真正理解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滋味。

    汉潼关城确实是一处极佳防御叛军进攻的关隘,即使破败了也是如此,但他现在手上兵力实在太少了,又是些残兵败将,他真的不敢分兵,就是怕万一分兵出去,被叛军一口吃了,再没能力防守隋潼关城。要是再派兵力去汉潼关城,而汉潼关城又被叛军攻占,那对剩余军士的士气打击是没办法形容的,说不定很多军士会再次成为溃兵,夺路而逃,一些将领也没有再坚持的打算,效仿火拔归仁都有可能。不知道后续援军何时抵达的他赌不起!

    不只有这样的顾虑,因为隋潼关城至汉潼关城这段都是山路,不太好行,速度是提不起来的,杨晞还一直在担心汉潼关城的人马能不能安全撤回来。

    要是那部人马撤退时候被叛军发现,尾随追击而来的话,要将已方人马放进城,而将叛军阻在城外,是件挺难办的事。只放两千余人马进城,凭借十二连城上的军士阻击,并派人马策应,应该可以做到,要是有更多的人马,那难度就成倍加大,除非放弃一部分。

    杨晞完全明白哥舒翰在兵败后放弃汉潼关城,集中兵力退守隋潼关城的原因。

    援军要在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啊?

    可恨的哥舒翰,在出潼关作战时候,将潼关附近的兵力全部抽空了,要是留一些,那该多好。

    要不是他紧急布置的几场小规模的伏击,再让李福德和庞忠以汉潼关城为阻止点,迟滞叛军的攻击速度,那现在叛军肯定已经在隋潼关城下,拼命攻城了。他不知道叛军真的攻击他现在所站的隋潼关城,凭这些残兵败将能守多少时候,能不能坚持到援军的抵达!

    就在杨晞的感慨中,叛军再次的攻击又开始了,而且规模明显比上一次大了。

    叛军每次攻击的情况杨晞都用心观察,他发现叛军攻城的人数在慢慢增加,从最开始时候的几百人,到现在的一千多人,并且后续人马不断,后一批人马就跟着前面这千多人而来,可以说是不分波次进攻,是连续的进攻了,看情况叛军就是想趁天黑之前,将汉潼关城攻下来。

    谁都知道,天黑前和天黑后是完全两个概念了,攻城一方肯定不愿意在天黑后顶着巨大的黑暗攻城的。天黑前攻不下汉潼关城,只能待到明天天亮后再攻击。当然天黑以后还是可以攻城的,但天黑后的攻防战对攻城一方更不利,毕竟潼关一带地势在险要,看不清情况行路都困难,要强行攻击的话付出的伤亡会更大,攻防两方都知道这一点,过去的几个月,叛军也只在开始的时候晚上攻过一两次,接下来就放弃了。潼关城头极难攀越,要想在夜间偷偷派精悍之卒进城偷袭,也是没有可能的事。

    看看已经半个落入山中的太阳,杨晞明白,这应该是叛军今天的最后一波进攻,要是防住了,那就成功了,至少给他争取了又一个晚上的时间。

    这一个晚上,救援的人马至少可以行进几十里,甚至百来里路吧?

    杨晞也马上让人传令,要李福德和庞忠无论如何都要顶住叛军的攻击,只要顶住了叛军的攻击,天黑后叛军的进攻就会停止。叛军的进攻停止了,就是他们可以想办法后撤的时候。

    就在杨晞派去传令的人飞奔往汉潼关城方向奔去的时候,叛军自杀性质一样的攻城行动已经开始。

    南门和东门方向,至少各有两千名左右的军士潮水一样往城墙方向扑过去,举着盾牌的叛军军士相互照应,努力想把云梯回到城头上。而在叛军快速往城墙方向涌去的时候,城头上的箭矢再次飞射来,随着数不清的惨叫声响起来,许多叛军军士被城头上落下的箭矢射中,受伤或者毙命。

    但叛军的攻击并没有任何的迟缓,军士在各自主官的喝令下,前赴后继地往城墙方向扑过去,一些军士还利用有利地形,引弓向城头上的守军射击!

    惨烈的战斗在如血的夕阳下,没有一点人道地进行着!

第五十二章 到了最后一博的时候

    庞忠已经将三壶箭射光了,被他射杀和射杀的叛军军士已经有数十位,可以说是城头守军里面射杀叛军数量最多的人之一。他是精确打击,不是漫无目的地乱射,都是瞄准再三后再射。

    他用的重弓射击力道非常大,一般被他射中的人,不死也是重伤的!

    射出了几十支箭,所费力气还是很多的,但庞忠没有任何停止射击的意思,马上再从亲卫手中接过新一壶箭,继续射击。一名将军模样装束的叛军主官落入庞忠的眼,庞忠毫不犹豫地拿箭引弓瞄准。

    这名将军或者中郎将级别的人正支着盾牌,挥着战刀指挥手下的军士猛冲,他的脑袋差不多都躲在盾牌下面,身体其他的大部分地方都被明光铠遮住了,也没什么箭能伤到他。

    庞忠可是很清楚明光铠是什么样级别的将领才能穿着的,至少要中郎将以上有将领才有资格穿戴,看城下的情景,这名中郎将或者将军应该是指挥此次攻城的前军指挥,要是能将此人射杀,那肯定会乱了这波攻城叛军的军心,甚至让攻城的叛军马上溃败都有可能发生。

    但想射将杀这名叛军将领,还是很有难度的,防护性能很好的明光铠,除非用床弩射击,不然很难射穿的,即使三石弓也没可能。

    庞忠所用是二石五的弓,要是直接射击,不射中露在外面的部位,是很难伤到此人的。

    要想射杀此人,那就要等机会,庞忠将弓拉了一半,等着这名叛军将领露出破绽。

    而此时庞忠的亲兵,还有城头上的其他军士都在轮番地往城下射箭,箭矢射击的频率和密度也比刚才快和密了。攻城的叛军数量在增多,要是他们继续保持刚才的频率和密度,那肯定有很多叛军军士能冲到城墙下面,架起云梯登城,也有成队的叛军能对城头射击了。

    不过此时的庞忠没去管这些,对城下的射击全由副将在那里指挥,他一心想射杀那名叛军将领。

    他在等待城下的那名叛军将领身体露出“破绽”!

    百密总有一疏的,这话一点不假,也就在庞忠将弓拉着等了一会后,那名指挥军士狠命冲击的叛军将领,可能因为动作幅度太大,还是因为没顾忌到,半侧头露到了盾牌外面。

    庞忠的反应很快,马上抓住了这可能是稍纵即逝的机会,拉满弓将箭射了出去。

    飞速而去的箭直接朝大概一百五十步左右距离的那名叛军将领头上飞去,那名叛军将领并没料到自己被城头上的庞忠盯上了,也不知道有一支箭飞快地向他射来,依然在那里狂热地指挥着军士连续冲锋,身体摆动的很剧烈,直到那支利箭快临近了,在身边亲卫的拼命喊叫下才醒悟过来。

    但已经迟了,相对于身体的动作,箭矢的速度更快,破空而来的箭矢射中了这名叛军将领的颈颊部。不过他也真幸运,身体近乎本能的扭动让他逃过了死神的追杀,没被射中最要害部位,那支箭从颈下部位射入,从脸部透出。

    在一声痛苦的惨叫声中,这名叛军将领摔倒在地上,他的亲卫动作很迅速,马上支起盾牌,及利用他们的身体将箭矢可能再飞来的方向都阻挡住。

    庞忠也知道没能一箭将此叛军射杀,不禁懊丧地挥了下手中的弓,以示对自己的不满。

    那名叛军站的离城头有点远了,身体又在不停地动着,很难瞄准,不然肯定能正中颈部。即使不是正中颈部,距离近的话依然能将此人一箭毙命的。

    “这家伙命大!”庞忠懊丧之余也感慨了一句。

    不过他也知道,被他射中这样一箭后,此人至少要躺上很久才能恢复健康,以后能不能再上马作战也是个未知数。当下也不再去理会此将如何被救下去,而是再引弓搭箭,继续朝城下射击。

    不过如此凌厉的一箭还是收到了效果,叛军攻城人马因为主将被射伤,暂时没有人指挥,气势稍稍弱了下去一点。庞忠也知道,叛军这次最大规模的攻城行动,应该能被阻挡住了。

    攻城的叛军因为主将的受伤而气势稍稍弱了下去,但在这名负伤将领被掩护抬下去之后,马上就由另外一将负责指挥起来,那是刚才这名叛军的副将,原本副将就是协同指挥主将的。

    主将负伤,副将马上就但起了责任。

    这名副将站在城头弓箭的射程之处,挥舞着手中的战马指挥着手下军士以更猛烈的姿态往城墙方向攻击。后续的叛军人马也在持续冲来,似乎根本不在乎城头上的唐军以密集的箭矢杀伤他们。

    城头上唐军的箭矢射击更密了,频率也更高了,但城下的叛军冲击而来的也更多了。

    许多叛军军士是踏着同伴的尸体往城头下扑的。

    无论是东门还是南门城头下,堆积的叛军尸首都不在少数,但叛军的攻势没有一点减弱的迹象。

    无论是东门还是南门城头上的唐军将士已经差不多耗尽了力气,许多军士已经没力气将箭射的更远了,即使勉强射出的箭,落在叛军身上,杀伤力也是很小了。

    有数架云梯在汉潼关城东门和南门方向竖了起来,也有持续不断的箭矢朝城头上射来!

    云梯刚竖起来,马上就有举着盾牌的军士快速地往上攀爬。

    但云梯很快就被城头上的守军推开,在无数人的惨叫声中,云梯和云梯上的叛军军士一起往后倒去,压住了后面一群军士。但云梯还在陆续地架起来,叛军军士持续不断地往城头上攀爬。

    不过这些架起的云梯很快都被推倒,几百名轮换休息的军士也在庞忠的命令下重新加入战队。

    数百人的加入,让唐军射出的箭矢又密集了一些,中箭倒地的叛军军士也再次增加。

    但叛军的攻势有增无减,汉潼关城近处及远处,到处都是密集冲锋的叛军军士。

    “准备干草,热油!点燃火箭!”城门楼上的庞忠大声地命令道。

    无论是庞忠,还是李福德都知道,叛军如此狠命地攻城,就是准备在他们力气将耗尽之时,一举攻上汉潼关城头的,现在是到了他们最后一博的时候了!

    无数捆干草从城头上扔了下去,还有一桶桶的热油也跟着浇了下去……

第五十三章 艰难守住

    (感谢晓雨晨风书友的打赏!)

    勒马立在离潼关城近五百步距离山头上的崔乾佑,面无表情地看着不远处那惨烈的厮杀场面,心里充满了无奈。这座城池,整个潼关城的前哨城楼,他已经率军攻击了至少几十次,但每次都在城下折戟,除了付出数不清军士的牺牲外,没有一点收获。

    很可能今天也是如此,付出数千军士的伤亡代价后,依然无果。

    他对面前这座虽然很破旧,但依然雄伟壮观的城池起了一种打心底的畏惧。

    原本以为,趁唐军灵宝惨败,军心涣散之际,可以趁势攻下潼关的所有城隘,打开通往长安的门户,却没想到,依然要啃硬骨头。

    灵宝大捷后,他们很乐观,觉得引军到潼关城前,唐军要么没能力抵抗,要么开城投降,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占领潼关城,甚至一些将领想着,在占领潼关城后,要狠狠地杀戮一场,将被俘的唐军尽数斩杀,以泄这几个月无法攻占潼关城之恨。却想不到,挟灵宝大捷威势而来的他们,在抵达潼关城下后,遭遇到的抵抗还这么强烈,这么坚决。在他们行进的时候,唐军竟然还敢在半道上伏击,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导致了数千人马的损失。

    还好诸将达成了共识,认为这只是唐军的缓兵之际,只是想迟滞他们的行进速度,以待援军的抵达。也可以说,现在潼关城内的唐军完备力量一定不足,不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行为来的。

    不过主镇潼关的唐军将领的目的已经达到,两次伏击不但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也迟滞了他们的攻击速度。他们的反应已经够快了,但还是半天多的时间被迟滞了。

    此时的崔乾佑已经很后悔,应该不顾一切地推进,尽早攻到汉潼关城下。

    他相信,要是上午就抵达汉潼关城下,说不定现在面前这座破败不堪的城池已经被他们拿下,他们的人马已经抵达隋潼关城下,甚至已经开始攻击随潼关城了。但他也知道,汉潼关城上的唐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他率部持续不断地进攻,那迟早能将汉潼关城攻下来的。

    就看今日最后一击会不会奏效!但他也知道,即使攻下汉潼关城,也不能算成功,后面还有更难攻的隋潼关城等着他们,攻下汉潼关城,只是向成功迈出了一步,并不算很大的一步。

    不攻下汉潼关城,就不可能陈兵隋潼关城城下。攻下汉潼关城,对隋潼关城的唐军士气也可以进一步打击,说不定在他们攻打隋潼关城时候,城头上的守军会很快溃败不支。

    攻占了面前这座破败之城后,甚至可以连夜攻击隋潼关城,说不定会有人打开城门投降呢!

    隋潼关城地势虽然更险要,但禁沟外还是有很多平坦地方,可以扎营驻军的,他们可以连夜行至城下,即使不能进攻,也可以在禁沟外扎营,并对唐军采取疲劳攻势。

    面前这座城池,也要采取疲劳攻势,让唐军没办法休息,说不定晚上就可以将此城攻占。崔乾佑冷着脸,连续地传达命令,要军士不惜一切代价攻击,无论如何要在今天晚上就将汉潼关城攻下来。

    不过就在手下军士遵照报的命令,继续潮水一样向汉潼关城东门和南门方向继续攻击的时候,突然从城头上抛下许多捆干草,在干草滚落下来的时候,许多热油也随之浇下来。

    许多军士都干草埋在了城下,还有许多军士被热油烫伤,甚至烫死,更让人恐惧的场面接着而来,城头上有数不清的火箭射下来,很快就将浇了热油的干草点燃!

    火借着风势很快就蔓延开来,烧的很大,没料到会出现此场面的攻城叛军登时大乱,几乎所有的军士都转身逃跑,以躲避城墙下的这条火龙,免得自己成为红烧人肉干。

    熊熊的大火不但对攻城的叛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燃烧所产生的烟还遮挡了视线,很快整个潼关城都陷入一片烟雾萦绕之中,连城头上的守军都看不清了。大火也很快就将城边上那些灌木、树木都引燃起来,湿的枝木烧起来,烟雾更多,烟熏的崔乾佑都忍不住咳嗽起来。

    “命令全军停止攻击,马上撤退,明天再战!”崔乾佑无奈地下达了命令。

    这种情况下,怎么还能再继续攻击?要是再令军士攻城,那攻城的军士都会丧身于火海。

    看来唐军是想与汉潼关城共存亡了!

    他们不惜代价阻滞他们的前进,这是崔乾佑在下达命令时候心里生出的无奈。

    这场大火是将他们的攻击阻止了,但崔乾佑也知道,大火对汉潼关城造成的破坏也会非常大,甚至有可能将城墙烧裂,烧塌,城门烧变形,甚至烧坏,这是唐军破釜沉舟之举,作最后一博了。就让唐军得意一时吧,明天一早,他肯定会指挥人马攻破这座破败不堪的城池,打开通往隋潼关城的门户。

    崔乾佑下令,全军退后三里地,在那处白天时候曾被唐军伏击的山谷附近扎营,并派出大量的游骑巡逻,防守城军趁夜出城,偷袭他们。

    晚上不可能驻屯在汉潼关城前,还要退后几里,寻一处利于防守的地方扎营,不然数万人马没地方休整,不休整的军队明天怎么可能有力气继续攻城呢?说不定这场大火会在更大的范围内蔓延,宿在最近处会被波及,而曾发生大火的那处山谷近,是不可能再起火的,没东西可烧了。

    城头上的李福德和庞忠透过火光看到叛军在再次扔下数百具尸体后缓缓后撤了,各自松了口气。他们相信,叛军今天的攻击行动结束了,不可能再连夜攻击了,可以说他们成功地完全了杨晞布置的任务,将叛军阻滞在汉潼关城前,接下来该是他们全军撤退的时候。

    城头上那些满是硝烟的军士也都有相似的心态,一些人身心放松了,竟然一屁股坐了下来,再也不想动了,也不管身下的墙砖还很烫。

    小半天的血战下来,汉潼关城内的两千余人马也有两三百人的伤亡,不过大部力量还是保存了下来。这些人马退回隋潼关城内,连夜休整一下,明天一早养精蓄锐结束的军士就可以起来继续战斗了。

    在抛出了更多的干草,让城外的大火继续燃烧,并烧的更旺后,李福德和庞忠马上令部下做后续的准备!在叛军完全撤出汉潼关城下后,这部人马将将全部悄悄撤出汉潼关城,退守隋潼关城。

    当然在撤出之前,肯定要在城内做很多手脚,让明天进城的叛军吃很多亏!

    更重要的是,撤退的行动是不能让叛军发现的,还要有一些死士留下来,不然会功亏一篑的!

第五十四章 好消息接连

    天已经黑了,但汉潼关城方向,却是很明亮,熊熊的大火在持续地燃烧起,将周围的灌木、树木都引燃了,注视着这一切的杨晞不由的露出了点笑容。

    以这样的方式击退叛军今天的最后一次进攻是他没有想到过的,原本以他的想象,这场战事肯定非常激烈,甚至他一度起了再让某将引一军支援,将叛军的进攻击退,再想办法撤退的想法,当然这是在庞、李部看起来不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考虑的。

    他可不愿意让李福德和庞忠麾下的那两千多人就这样全部伤亡,要将他们接应回来,充实防守隋潼关城的力量的。将这部人马接应回来,肯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士气,鼓舞军心的。要是汉潼关城被攻破的话,这两千人是注定不能全身而退的,伤亡会非常惨重,那对观战的隋潼关城头上的军士士气会造成很大的打击。见死不救,肯定会让很多人寒心的!

    但杨晞也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派军救援,与庞、李两部共同击退攻城的叛军,再想办法撤回来的。如果庞、李两部能坚持住,他就坚持既定计划不动摇,他不想出现意外。

    现在叛军后撤了,所有的担心都消除了,杨晞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他相信庞忠和李福德后续所做之事不会让人失望的,肯定会在做好城头伪装,让叛军没预料的情况下,悄然撤退的,并且还会给叛军留下一个不能守的烂城池,处处陷阱,会让叛军发疯的。

    汉潼关之战能打成这样,除了将士们的努力外,还有运气成分在里面。

    杨晞也相信上天是眷顾他的!

    他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统帅,没有指挥过大兵力作战,许多安排只是以他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做出决定的,肯定有很多时候觉得理所当然,就如汉潼关这两千兵马怎么安排也有点想当然了,这样的安排并不一定是最好。只是他希望做出错误决定的机会少一点,即使有错误也是不影响大局,不至于“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他能随着战事的进行而更富有经验,做出的决策更少纰漏。

    杨晞马上下令他亲自指挥下东门的军士准备迎接立下大功的庞忠和李福德部,又令其他城头上的军士,除值夜巡逻的军士外,其他人马以最合理的安排轮流休息,补充食物饮水,恢复体力,准备迎接明天更艰苦的战斗。不过杨晞自己倒不是觉得很累,他是心里有一种信念支撑着。

    其实他已经两天一夜没睡了,按生理常识来说,身体已经极度疲惫,非常需要休息,但经历如此大场面战斗,却让他心里充满了兴奋,事儿没布置妥当,援军的确切消息没传来,他是不想去睡的。但休息还是必须有的,在这方面杨晞挺有经验,他可以强迫自己在极短的时间内睡觉,尽快恢复体力。

    这是后世时候残酷的特种训练锻炼出来的能力!

    就在杨晞有条不紊地指挥军士准备接应庞忠和李福德部归来的时候,军士来报,有紧急军报送来。

    这是后续援军将领窦华派人送来的,急报中窦华告诉杨晞,他所部会连夜急进,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抵达潼关。但因为客观因素,不可能很快抵达,估计最快可以在明天午后或者傍晚时分抵达潼关。

    跟在他后面的张渐指挥的五千人马,最快也可以在明天半夜时分抵达潼关。

    接到这样的消息,杨晞心里还是挺沉重的,后续援军的行进速度比他预计的速度差不多,这样的急报收到没有任何让人惊喜的感觉!要是窦华的三千援军今天晚上能抵达潼关,张渐的五千人马在后半夜也能抵达潼关,杨晞相信他不会放弃汉潼关城,而会派军士增援,坚决守卫的!

    不过援军将在明天傍晚或者晚上抵达的消息还是让他安了心,只要他率这万余残兵败将,撑过明天一天,那危险就少去了一些。杨晞相信,凭潼关城的险要地势,还有万余人马的同仇敌忾,明天一天肯定能坚持的过去。不过陈玄礼部不知何时能抵达,还是让杨晞心里有隐隐的担忧,那五万余人马才是救潼关、彻底扭转局势的决定性力量啊!

    在子夜时分,李福德和庞忠所部静悄悄地撤回到隋潼关城,几乎没有太多动静闹出来,而汉潼关城前的大火已经差不多熄灭,只有漫山的青烟在冒。而汉潼关城头,依然有许多“军士”守卫在城头,严防叛军的趁夜进攻!而城内的许多设施,也已经被动了手脚。

    在亲自将庞忠和李福德部迎进城,并将这两千人马重新安置分配,并令他们马上休整!

    就在杨晞安排妥当,准备令众将都散去,抓紧时间休息之时,有急报从长安传来。

    一听是长安传来的急报,让他一下子提起来的心马上放了下去,而在打开了急报看的时候,杨晞差点兴奋的跳起来。竟然是朝廷委他为潼关兵马副元帅的诏令。

    “我竟然成了节度众将的副元帅了!”杨晞激动的有点不可自己。

    将军,元帅,原来遥不可及的梦想,竟然因为穿越的事,几天内就实现了。

    当将军是大部军人都渴望的梦想,杨晞也是一样,一直在做当将军的梦。只不过后世时候他在退伍转业前只是个少校连长,离将军还差不知多少级,更不要说传说中的元帅了。

    要是他不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转业的话,那有可能当将军,理论上存在的,但元帅就没有可能了,因为解放军中没有元帅这个军衔,元帅成为历史了。却是没想到,他穿越来到了大唐,只几天时间,就成了一名指挥万余军士,麾下还有许多名将的“将军”,而现在,他又成了“元帅”,这多少光荣的荣耀戴在了他头上,即使他心境再沉稳,也是忍不住流露欢喜的。

    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元帅,别人要称他为“杨元帅”,得别人这样的称呼,他腰杆子都会更挺的!

    杨晞也马上当着所有将领的面,将此诏令宣布了!麾下的将领,无论是甘愿还是不甘愿,都只能接受朝廷这份新的诏令,改口称杨晞为“元帅”!平安地将庞忠和李福德所领的两千余人马接应进城,又接到了朝廷委他为兵马副元帅的诏令,杨晞心里充满了兴奋!他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不过,休息还是要继续,不睡个觉,补充体力,明天的战斗能不能指挥下来都是个未知数!

    不过杨晞在决定休息前,还是带着手下几位将领巡逻了一圈潼关城头,令巡逻城头守卫的军士加强警惕,严防叛军趁夜攻城,并与哥舒翰等将商量了明天的战事情况后,这才在一群亲卫家将的陪伴下,去为他安置的那处官舍休息。

第五十五章 招揽高适

    (重感冒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码字,苦不堪言!再次向书友们求推荐票!)

    ----------

    杨晞睡了一个非常有效果的觉。

    这个觉时间并不是很长,至多只有两个时辰,但已经足够让他恢复精力了。

    一觉醒来的时候,天还是一片漆黑,杨晞放心不下外面的情况,下了床,准备去巡城。

    在后来睡觉过程中,杨晞并没有被人吵醒过,也就是此后再没有什么大的情况发生。

    要是有什么大的情况发生,那身边的亲卫肯定会唤醒他的。

    他身边的三百余名亲卫,也是分批睡觉的。

    昨天晚上,他们连夜行进,没有一个人有机会睡觉,一个白天也在紧张中过去,虽然许多人感觉很困,但没机会休息。要是继续这么不眠不睡,每个人的精神力气都会差上很多,包括杨晞也是如此。

    杨晞自己要养足精神,身边的亲卫就让他们分批次睡觉,各睡几个时辰,以恢复体力。

    杨晞起身,准备去巡城时候,并没叫醒在睡觉的那些亲卫,也是令杨东带着正值守的那一百余名亲卫跟他走。如果说来潼关之前杨东敢对杨晞的号令表示迟疑,甚至可以用杨国忠或者裴柔的命令来对抗杨晞的要求,但在随杨晞来潼关这一天一夜后,他再也不敢有任何拂自家这个四公子意的事做出来。如此杀供果断的主人,要是当随从的敢有什么不敬的表示,谁也不知道会受到什么处罚。

    虽然希望杨晞能再睡一会,但杨晞要去巡城,杨东不敢有什么的迟疑,更不敢说什么劝阻的话,只能乖乖地带着百来名手下,护卫着杨晞上城头。

    城头上点头很多灯笼和火把,不断有全副武装的军士在来回巡逻,但除去军士巡逻时候踩踏城墙发出的整齐响声外,没有其他声响,连原本很热闹的虫叫鸟鸣都听不见的。这份静谧让人觉得很安宁,仿佛这里不是战场,而是普通的一座城隘,城内百姓全进入梦乡,很安详一样。

    但杨晞知道,待一会天亮后,可能是上午,最多中午,这里将会进行一场非常剧烈的城池攻防之战,有数不清的军士将命丧在城头上下,现在在城头上巡逻的军士,很多人可能也在一段时间后失了性命。汉潼关城下,已经有数百成千的军队死在了那里,很快那里的尸体就会腐烂,恶臭充满整个城隘。现在的潼关城内外,闻去都是那种非常不好闻的味道,里面有焦灰的味道,有尸体焚烧后的怪味,还有尸体腐烂的恶臭,多种气味夹杂在一起,让人闻着不舒服。

    还好晚上的风比较大,将许多难闻的味道吹走了,不然会让人觉得更恶心。

    看着整齐列队巡逻的军士在他面前驻足,大声行礼问候后,在他的示意下继续巡逻之时,杨晞很是感慨。几个月前,攻防的双方都有同一个名称,那就是他们都是大唐帝国的军队,但如今,两队人马却成了生死之敌,而且名称也换了,一方仍然是大唐帝国的军士,而另外一方变成了大燕的军队。

    同室操戈,你死我活,这是大唐的悲哀,也是天下黎民百姓的悲哀。

    杨晞知道,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持续了十几年,大唐的皇帝也在此间换了三任,分别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直到唐代宗李豫时候,才将叛乱彻底平息,而那时候,无数的军民在动乱中丧命,大唐的盛世气象已经被完全摧毁,从此走向衰败,并且一撅不振。

    杨晞希望,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所有一切历史都因他的出现而改变。

    而改变,必须从守住潼关,避免长安陷落,让皇帝李隆基不至于西逃入蜀开始。

    要是因为他的出现,成功地将叛军阻止在了潼关城外,进尔重创叛军,那历史的进程很快就会被打乱,以后的历史肯定不会如原来一样发展了。

    想着自己的所作所为正在改变着历史,杨晞心中一份使命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无论如何,都要全力以赴,守好潼关,不让潼关陷于敌手。有了这份雄心和使命感,杨晞巡城的脚步都走的很轻松,甚至还很自然地走到守在城垛口的军士面前,亲切地拍拍他们的肩膀,以示慰问。

    杨晞被委以兵马副元帅的命令已经宣布,每个军士都知道这位最轻的小伙子名正言顺地执掌了潼关的军务,再加上白天时候杨晞那么多让人惊叹的表现,大多军士都对杨晞很敬服,打心底生出一种敬畏的感觉。看到这位统兵元帅如此亲切地来拍肩膀,表示鼓励,有幸被拍肩膀的军士竟然激动的有点哽咽了。一天之前他们还是溃兵,不知道要被怎么处罚,但现在他们已经不担心被处罚,甚至还得到了元帅的亲切鼓励,小兵兵们能不激动吗?要知道这个时代,尊卑是很有别的。

    就在杨晞有意或者无意间演着慰抚军士的戏时,前方过来另外一彪人马,在大声喝问后才知道是一觉睡醒的高适率着一群军士在巡逻东南方向的城头。

    在知道对面是杨晞带着亲卫巡城时候,高适马上就带着两名副手跑了过来,行了军礼后大声地报告:“报告杨元帅,末将怕叛军趁夜攻城,正带着军士上城头巡守!”

    杨晞还了礼后,道:“高将军辛苦了!”

    “元帅,我军灵宝惨败,二十万人马几近全军覆灭,潼关危在旦夕,末将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不敢言任何的辛苦!”

    高适虽然没参加灵宝之战,但作为哥舒翰的高级幕僚,如果朝廷降罪的话,他也会跟着受到处罚。

    不只是他,其他所有的哥舒翰手下部将都是如此,许多人就像高适这样,期望能用自己努力的表现减轻自己身上所背的罪,甚至将功赎罪。

    原本抱着杀敌立功,以军功博取升迁的高适,在这方面更加表现的努力。

    这一点,不只哥舒翰看在眼里,连杨晞这个刚来潼关执掌军务的人也一下子看出来了!

    彼此的感觉不错,再加上杨晞又知道历史上高适的大名,心里早有招揽到自己名下之心,听高适如此讲,也就顺势说道:“高将军的才情让人惊叹,高将军的做事能力也很让人欣赏,现在只屈居一监察御史、掌司马的职务与高将军的才能太不相配了,本帅一定禀明陛下,晋你朝中职务!这样吧,自今日起,你就随着本帅处事,代本帅执掌军务机要,执行军司马职!本帅会马上禀报朝廷,为你讨任命的”

    高适愕然,愣在了那里,不过也只愣了一会,马上就恭敬地作礼致谢:“多谢杨元帅垂爱,末将一定不辱使命,不负元帅所托!”

第五十六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重感冒了,难受的要死,唐远想稍稍偷懒一下,每天早点睡觉,这两天改为每天两章更新,欠下来的以后补上,请书友们见谅!)

    高适当然想不到,近凌晨时分在城头上与杨晞的这次巧遇,竟然让他意外地得到了升迁。

    虽然杨晞许诺的升迁有点让他犹豫,犹豫着要不要接受,毕竟对方是杨国忠的儿子。但对杨晞先入为主的好感,及杨晞在抵达潼关后所做的一切布置让他不得不心生敬佩,能在这样杀伐果断,做事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人手下任职,感觉会非常好的,自己的才能很可能可以得到完全的发挥。

    也只犹豫了一会,高适就接受了杨晞的当场任命,并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高适接受了他的临时任命,并没有任何的推拒,杨晞知道,这个历史上的名人已经会初步听服于他了。无论哪个时代,要想干大事,干成大事,必须要有一批得力的手下,忠诚度很高的得力手下,杨晞也清楚,他虽然现在行元帅的职,但真正会完全听服于他个人的人,几乎还没有.

    无论是哥舒翰,还是庞忠、李福德等人,都是因为他负着圣命而来,或者是他父亲杨国忠的亲信之故才暂时听服于他,要是这些前提条件都没有了,那这些人也不会太把他当回事。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他不但要率领这万余残兵败将守住潼关城,而且要连续不断地收“小弟”。

    手下有了一批忠心于自己的人,那才可以做事,才可以做大事。

    他希望高适是他所收的第一个“小弟”,以后能听服于他,为他做事,为他出谋划策。

    他也相信,无论年岁多少大的人物,他都有信心让他们折服于他的能力和手段,助他成大事的。

    刚穿越过来,凭着一些特殊的机遇就站在了现在这样的高度,这样让许多人仰视的高度,杨晞当然不会善罢干休,要借着任何一种“势”,施一番拳脚的。

    这不是凭空而起的念头,而是随着他慢慢掌握潼关的形势自然而然起来的。

    当下也马上示意高适不要多礼,挺身傲然而立,正色地说道:“高将军,末帅曾拜读过你的诗作,‘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破家辞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是何等豪气的诗,称之为千古绝叹也不为过,本帅希望你在战事进行中的表现,也能如你诗作中所写那样豪迈,有气度!”

    没想到杨晞竟然当场吟诵了他那首自觉也很不错的《燕歌行》,还盛赞了一番他,高适又惊又喜。

    其实他这首诗里是满腹怨言的,埋怨张守珪骄傲轻敌,以至作战失败,让军士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却没想到杨晞会以此诗来称赞他的豪迈、气度,还真有点汗颜。

    杨晞能记着他这首诗,并大为赞赏,这也是高适没有想到过的,甚至心里生出一种知己的感觉。

    杨晞记着他的诗,盛赞他诗的同时也称赞了他的才学和豪迈,这当然是知己的感觉,被人识才了。

    高适当然不知道,杨晞只记得他这首著名诗篇中的前面几句,后面就不知道了。

    见高适有点动容了,杨晞趁热打铁地说道:“高将军,李将军和庞将军在撤离汉潼关城前所做的布置很妥当,将叛军迷惑住了,叛军肯定直到天亮后才会发现我军已经弃守汉潼关城,而且他们要费一些周折才能进城,叛军抵达这里,对我们所处的潼关城发动攻击,至少还要有好几个时辰!末帅相信叛军至少要在几个时辰后才会攻城,只是起的早,又想鼓慰一下守城的军士,所以就带着亲卫来巡城了!本帅希望叛军能更迟些对潼关城展开攻击!”

    杨晞当然知道,庞忠在撤离汉潼关城前所放的那场大火,及随后所做的破坏措施,可以说差不多将汉潼关城的防卫功能破坏了。撤退前布置的那些疑兵之计,会让叛军摸不着头脑,那些陷阱也会让叛军吃尽苦头。如果叛军在天亮后才发现我军已经撤离汉潼关城,那他们也得花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我军真的撤走,而不是设下陷阱,或者摆出空城计引诱他们上当,这个过程很可能要花几个时辰。

    如今的时间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很宝贵的,叛军想尽快将潼关城攻下,抢在后续的唐军抵达之前夺取潼关城,以免功亏一篑;而唐军由希望叛军的攻击行动一再往后拖,以便争取更多时间挨到叛军抵达。对于隋潼关城的唐军来说,多一个时辰休息,就能多恢复一些体力。

    听了杨晞所说,未完全明白杨晞意思的高适一副迷茫的神色,但也没问询。

    杨晞也没再说什么,而是吩咐高适道:“高将军,你就随末帅一道巡城吧!巡完城再回去休息!”

    “是,元帅!”高适作礼答应了声后,也吩咐自己的手下跟着他一道,陪伴杨晞巡城。

    此时的城头上守卫的军士并不多,巡逻的军士也不多,大多的军士都被安排去睡觉休息了,杨晞也尽量不去打搅睡觉的军士,只是和高适一道查看各城门楼上布防的情况,提醒一下守卫在城头上的军士,让他们提高警惕,睁大眼睛仔细查看任何可能出现的异况。

    不过在巡城一圈后,杨晞知道他睡觉醒来后所起的那担心叛军偷偷潜到城下的担心是多余的。

    今天晚上的天气虽然很好,但因为半轮月亮已经落山,又差不多到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好像还有轻雾起来,整个世界看上去都是黑乎乎、灰蒙蒙的,潼关城外的道路非常难行,要是不打火把,或者借着月色,在晚上时候根本不可能行走,即使很熟悉这一带情况的人也是如此。

    因此黑夜中城头上的军士并不太担心叛军悄悄过来偷袭,各城头守将也只安排了不多的军士警戒,轮流巡逻和睡觉休息。十二连城的巨大烽火台上,每个城上也只有少数几名军士在游荡。

    “元帅,看来叛军真的以为我军会死守汉潼关城放弃,天黑前的攻击又遭遇了惨败,放弃了晚上的进攻!”在巡城一圈后,高适感慨道。

    杨晞无声地笑了几下,略带感慨地说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军拼死抵抗,不让叛军攻占汉潼关城,无论是崔乾佑还是田嗣真,或者安庆绪,都不会料到我军会趁夜放弃汉潼关城,倾全力退守隋潼关城,相信明日一早,他们进到没人的汉潼关城内,会跌足长叹的!”

    “但愿如此!”高适也有略略的感慨,但他还是将信将疑。

    不过事实证明,杨晞此话还真的说对了!

第五十七章 空城计

    (非常感谢淫民头书友的打赏及abccd5432书友的连续打赏!感动ing!)

    天很快就亮了。

    但山间起了雾!

    越来越浓的雾将两座潼关城都掩藏在其中,华山诸峰也在雾中若隐若现,极是美丽。

    但华山的雾中美景几乎被邻近的任何一个人忽视了,特别时候,谁有心思去欣赏美景啊!

    退后两里地的叛军崔乾佑部,在天刚擦亮时候就开始做准备,想趁太阳未起来,天不是很热的时候就对汉潼关城发动攻击,并且一定要倾全力拿下汉潼关城,进至隋潼关城下,并集全部兵力对隋潼关城发动持续不断的攻击,争取一天之内就将隋潼关城拿下,打开通往长安的最后门户。

    在吵吵嚷嚷中用罢了早饭,崔乾佑令李前和程卫两名中郎将,各率四千人马打先锋,分别对汉潼关城南门和东门发动持续不断的攻击。

    过去的这一个晚上,崔乾佑虽然没有命令军士连夜攻城,但还是派出了不少军士潜伏在汉潼关城附近,观察城头上的情况。唐军有没有增兵,有没有趁夜出袭,这些都是崔乾佑必须要掌握的情况。

    据潜伏在周围的军士报告,前半夜,潼关城头挺是热闹,巡逻的军士不断,好似有援兵抵达的样子,城头上的守卫军士都好像密集了一些。到了后半夜,声音稍稍平静下去,火把、灯笼也少去了,但城头上依然人影绰绰,军士的数量时增时减,还不时有响箭射下,以响箭打探城外的情况。

    综合潜伏军士的报告,崔乾佑认为唐军已经趁夜派驻了援军,只是援军数量并不清楚,唐军没敢趁夜出城袭击,那可以说明增援的唐军数量不多。

    据昨天的观察,崔乾佑判断汉潼关城的守军只有两千余人,加上增援的人马,应该不到四千。

    汉潼关城内只有四千左右守军,崔乾佑相信凭着他所领前军五万余人马,以车轮战术,轮番攻城,肯定可以将那座破破烂烂的城池攻下来的。

    因此也就命令李前和程卫,无论花大大代价,也要倾全力攻击

    被派了打头阵的李前和程卫一阵胆寒,他们当然清楚这个任务不好完成,说不定把自己的小命都填进去,昨天攻城时候那惨烈的情景他们还历历在目,今天同样的惨状将在他们所领的人马队列中上演。但他们又不敢抗命,只能领命而去。

    汉潼关城还隐藏在雾在,即使潜伏在附近的军士,也只能看到城池的一个大概轮廓,但看不清城头上的守军。李前和程卫指挥着人马小心翼翼地往汉潼关城下运动,他们也打算着趁大雾未散,城头上守军看不清城下情况之时,先一步发动攻击,打城头上的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也一再令军士小心,尽量避免发出大的声响,惊动了城头上的守军。

    雾在凌晨时分起的,起初时候只是轻雾,但随着黎明的到来,雾气越来越浓。这是夏天时候华山一带常见的景象,几乎每天晨起时都有雾,只是雾的轻薄程度不同而已,湿气较重的日子,比如前一天下过雨,那第二天雾气不会很大。但这不是绝对的,就如今天的雾就比昨天早上大多了。

    昨天早上时候,在太阳没升起来之前,薄薄的轻雾就完全消散了,看情况今天不会这么容易。

    两彪人马摸索着慢慢前进,两三里的山路花了近半个时辰,终于在潜伏的军士指引下,潜至汉潼关城下,而此时城头上的守军并未发现他们,没有任何的动静,更没有箭矢射下来。

    指挥作战的李前和程卫大喜过望,马上令军士加快行进速度,尽快将云梯架到城墙上。

    昨天付出了那么大的伤亡,竟然没有一名军士登上城头,连云梯都没几架架到城头上过。

    今天能轻松潜到城墙下面,将云梯架起来,还真感谢这场大雾,让城头上的唐军失去了判断力,失去了先一步反应的能力。好多架云梯架了起来,在一声令下后,执盾的军士先一步攀登,后面执刀的军士借着执盾牌军士的掩护,飞快地往城头方向攀爬上去。

    但就在云梯架起来之时,几处架云梯的地方飞快地滚下来一堆石头,还有檑木,砸在正在登城的军士头上,先一步被砸中的军士惨叫一声后身体栽了下来,落在后面攀爬的军士身上,导致连锁反应的发生,同一梯子上的军士一连串地掉了下来,惨叫声持续不断地传来。

    “唐军攻击了!”有军士在那里大喊。

    只是奇怪,这次唐军以石头和檑木攻击,并没用箭矢,难道城内的箭矢在昨天用尽了吗?

    也没听到唐军的喝喊声,也并不是所有的云梯都遭到了唐军的攻击,好几架云梯没有遭遇任何的攻击,云梯上的叛军军士顺利的登到了很破败的城头上。

    那些被石头或者檑木砸中的云梯倒下后,被后续的军士扶了起来,其他跟上的军士继续登城。

    城头上的攻击很快就减弱,及至没有了,这让攻城的叛军很奇怪。

    在快速登上城头后,叛军军士马上喊杀着持刀往城头上的唐军军士砍杀过去,不过在刀砍在唐军军士身上后,更让他们吃惊的情况出现了。

    城头上的守军军士,竟然都是木头或者草人,只不过穿戴着唐军的束甲而已。

    唐军难道弃城逃走了?这是任何一个冲城头的叛军军士都在疑虑的问题。

    只不过城头上现在还是大雾迷茫,冲上城头的叛军看不清情况。

    看不清情况的叛军在那里乱冲乱撞,甚至有情急之下相互打在一起,误死误伤的情况出现。

    “唐军弃城而逃了!”终于有人大声地将这个推断喊了出来,接着有更多的人接受了这个观点,跟着大声喊起来。

    “马上冲到下面去,打开城门!”

    不知是哪个人的命令大声传来。

    “是!”自有军士大声地应令,快速地往城下冲去。

    但马上就有惨叫声随之传来!

    那是想沿着阶梯冲下去的军士嘴里发出来的。

    大雾天气下,看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又是情急之下,那些冲到城头上,满是激动的军士下意识地沿着阶梯的斜口往下冲,却是没想到,无论哪一条下到城下的阶梯或者马道,都断了一截或者浇上了油,猝不及防的军士就这样争先恐后地摔了下去,直接滚到了几丈高的城下面,许多人就此丧了命。

第五十八章 陷阱

    这情况是攻城的叛军中任何一人都没有想到过的,谁也不会预料到唐军会将下城的阶梯毁去一大段,或者浇上油,滑的要命。几个方向数百名军士就因此而摔到城下,丧了命或者受了重伤。

    大雾让军士们边了眼睛,要是没有大雾,情况可能会好一点。

    在听到唐军有可能已经逃走,城头上没有守卫的军士后,李前和程卫也都带着亲兵冲上了城头,在知道此情况后,大骂起来。现在的他们已经完全清楚,唐军以一些草人或者木头人作迷惑后,趁夜撤离了,将一座空城留给了他们。而唐军在撤离前,对汉潼关城进行了破坏,布置了一些手段,就如以檑木或者石头堆在城垛上,在他们架云梯登城的时候,碰到了堆积在一起的石头或者檑木,借着城高落差滚下来的石头或者檑木导致了数百名军士伤亡。

    唐军对下城阶梯和马道的破坏及浇油也让数百名军士伤亡。

    这让指挥登城的李前和程卫都暴跳如雷。

    面对一座空城,没有任何一个抵抗的活人,他们竟然遭受这么大的伤亡,如何不气死人。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骂人使气的时候,无论是李前还是程卫都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打开潼关城门,将持续不断涌来的军士放进城,通过汉潼关城抵达隋潼关城下,对隋潼关城展开攻击。

    阶梯和马道被破坏被浇油,两位指挥登城作战的中郎将马上命令军士,借着绳索下到城底,去一步去打开城门。但无论是李前还是程卫都不知道的是,他们以为马上就可以轻松占领的汉潼关城,却布满了机关,给准备进城的他们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太阳已经从地平线上升起来,雾也稍稍的散去,下到城底的军士能看清稍远处的情况,他们也马上奔往城门方向去。但急着想去找开城门的军士,却接二连三地传来惨叫,不是被地上的刀刃割伤,就是被悬在头上的利器或者木头撞伤。

    许多撞到之物是他们根本注意不到的,跑过去时候甚至都看不到,但却撞到了。作为整个潼关城的核心防守区域之一,无论是汉潼关城,还是随潼关城,城内肯定有许多机关陷阱布置着的,要是不熟悉里面的情况,很可能就中招。这些军士遭遇到的陷阱还是初步的。

    终于有一些比较幸运的军士跑到城门洞边,准备冲过去将城门打开。

    但城内的城门洞方向有很多干草堆着,干草边还有很大的大桶放着。看到此情况的军士马上冲上前去,将堆在城门洞前的干草趴开,但让他们惊讶的是,干草下面还有很多泥土。

    要冲到城门洞将城门打开,必须将这些泥土移开。

    冲到城门洞边的军士也赶紧找工具,热火朝天地干开了。幸好城头上的几位指挥作战的将领收到情况下,再用绳索将几百名军士放下来。这些军士也赶紧加入清理泥土的工作。但谁也没发现,那些木桶已经开始渗漏,里面装的液体流到了被他们胡乱扔着的干草堆里,军士们现在最想的就是清理城门洞附近的泥土,以便能进去打开城门,方便外面等候的人马冲进来。

    幸好城门洞里面及周围有不少的油灯和蜡烛点着,不然他们还看不清情况,干活的进度受影响。

    几个城门洞附近的泥土清理的都很快,不一会儿间就可以供人进出了,马上有军士冲进城门洞内,准备打开城门,而其他军士还在继续清理,以更方便人马的进出。

    李贵是程卫手下的一名郎将,他是范阳人氏,也在范阳被安禄山征召入伍,因为作战勇敢,立了不少军功,被升为校尉。这次跟随着同是范阳人氏的中郎将程卫杀到洛阳,再杀到潼关来,再立军功,被升为郎将,原本的郎将程卫被升为中郎将。他们期待着再立军功,以获更大的升迁。

    李贵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刚才一群军士争先恐后想冲到城下去打开城门时候,他并没有抢着去,因为他怀疑其中有诈。

    果不其然,唐军在城头上做了手脚,许多争着想立功的军士因此丧了命,或者负了重伤。

    不过经此情况后,所有人都已经认定唐军已经弃城而逃,只不过在逃走前做了点手脚而已,在程卫下令以绳索将军士悬到城下,打开城门,以供大队人马进出时候,自觉可以趁此再立功的李贵自告奋勇的请求率手下军士杀到城下去,为大军打开潼关东门。作为老乡的程卫当然也就答应了。

    李贵也很快就带领几十名手下溜到城底,确实没遇到抵达,并比别人多了点机灵,幸运地避开了一些小机关,并在指挥手下军士清理完城门洞边上的泥土后,终于和多名军士一起跑到城门近。

    “弟兄们,我们一起合力打开城门!”李贵大声地命令同伴道。

    城门洞里很黑,虽然头顶有一些油灯和蜡烛挂着,但里面的情况还是看不清楚,李贵在摸索前进时候却能感觉到城门洞附近好像有水在流动,踩着进去还有点粘糊。但现在已经来不及去想太多,唐军已经弃城而逃,汉潼关城成了一座空城,打开城门,将城外的同伴放进来,一切都万事大吉了。

    在李贵的命令下,十几名军士跑到城门前,一起去抬那粗大的门闩,准备合力将厚重的城门打开。

    但就在他们合力抬起城门闩的时候,没料到情况发生了,高大厚重的城门竟然倒了下来,李贵及同伴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一起被压在了门下面。

    在发出一声痛苦的惨叫后,五脏六腑都被挤压出来的李贵就一命呜呼了。临死前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再小心了,不想因为争抢军功而丧命,但最后还是死在了争抢军功上。

    城门倒下,门洞当然在开,候在城门外的叛军大队人马马上从城门洞冲杀进来,踩踏着倒塌在城门洞内的城门而过。可怜的李贵和他的同伴,被压在城门下,原本已经血肉模糊,五脏六腑都流出来了,却是没想到,因为同伴的践踏,他们全都变成了一堆肉泥,血水彼此交融在了一起。

    但无论是死去的李贵,还有活着的其他军士都没想到的另外一种情况又发生了!

第五十九章 目瞪口呆

    候在汉潼关东门城外准备冲锋的是另外一名叫王飞的中郎将。

    在程卫和李前率人马攻上汉潼关城头,并传回消息说汉潼关城内的唐军已经趁夜逃走后,王飞很想马上就率麾下人马冲进城去,率先占领这座已经千疮百孔的潼关旧城,再往潼关新城方向攻击而去。

    唐军弃城而逃,大多的人都以为唐军是在不支的情况下逃走的,唐军逃走,那汉潼关城就可轻松占领。费了几个月都没将其攻占的汉潼关城被攻下,无论是唐军主动放弃还是什么,将其占领都是大功一件。

    第一个冲进城,控制城池的将领,立下的战功肯定是最大的。

    急于想立功的王飞已经忘记了昨天下午唐军在汉潼关城上的英勇抵抗。看到城门轰然一声倒下,他可不管城门下有没有压着人,有没有活人,他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冲进汉潼关城去,将功劳抢到手再说。他也命令手下的军士,以最快的速度冲去城去,想办法控制其他城门,并肃清城内可能的残敌,搜集有用物资。

    但意外的情况再次出现,城门的倒塌导致了城门洞上及洞外靠城墙一侧的许多盏油灯及蜡烛倾覆,燃起了火。而城门洞内刚才李贵等人踩踏到、但看不清是何种东西的液体是油,一寸左右高度的油料。油灯和蜡烛倾覆,马上将这些油料点燃了,城门洞两侧的小捆干草也迅速燃烧了起来,火势一下子蔓延了开去。

    城门洞内城墙下面那些桶装的也是易燃的油,那些油大半漏了出来,渗到乱七八糟扔着的干草堆里,熊熊的大火马上燃烧了起来。

    快速冲进来的叛军军士很多人收不住脚,直接冲进了火堆里面去,一马当先的中郎将王飞就是其中的“幸运者”,他身下的马儿第一个冲到火堆里面,熊熊燃烧的干草将来不及收脚的王飞及他的同伴都点燃了,王飞和他的同伴在被受惊的马儿掀下来掉进火堆里,发出连续的惨叫,在火中“跳舞”,眼见不能活命了。

    而不知道情况的后续人马还在持续往城内冲。

    城内的大火进一步蔓延,有更多的军士被火烧伤或者烧死,冲进城门洞的那些军士拼命地想往外逃,外面不知情的军士一个劲地想往里面冲,两个方向的人马挤在了一块,相互踩踏导致伤亡的军士数量也不少。

    不只东门方向,南门和北门方向也发生了相似的情况,大火以相近的方式燃烧了起来,吞噬了许多叛军军士的性命,想尽快冲进城的叛军军士,遭遇了再一次重大的伤亡,数不清的军士丧身于火海之中!潼关几座城门附近,都是皮肉被烧焦而产生的非常难闻的焦糊味道,让人恶心想吐。

    城内通往城头的马道及阶梯上都倒有油,很快这些油也燃烧了起来,并引燃城头上那些床弩及木头建筑,连城门楼都很快烧了起来。根本没料到会发生这样情况的李前和程卫目瞪口呆,也只能指挥军士马上灭火,并想办法躲到火烧不着的地方。只是潼关城内水却不是很充足,干草及油料倒是很足。这些东西放着原本就是御敌之用,准备在敌军攻城时候烧热了迎头浇下,或者以火攻阻敌的。

    多处的干草被引燃,木桶内的油也燃烧起来,还有爆炸的情况发生,汉潼关城内的火势越来越大,连城头上的叛军都有不少的军士被火烧死或者灼伤,军士竞相逃命,甚至有一些军士为免被火烧到,惊慌之下从城头上跳了下去。

    汉潼关城墙有数丈高,下面又是山石,如此高度跳下去,几乎没有活命的,除非“幸运”地摔在了城下的尸体上。

    城下、城上,到处都是叛军的军士在那里哀嚎,熊熊的大火燃烧的越来越烈,仿佛是人间地狱。

    这种危急情况下,连城内潜伏着最后几名唐军的死士从西门方向逃走,也没人去注意了。

    无论是唐军,还是叛军,看到汉潼关城上发生这样的情况,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

    当然一方是惊喜,一方是惊恐。

    “传本帅命令,赶紧将城头上的军士撤下来!”立在昨天站过那个山坡上,看到城头上惨状的崔乾佑,连声地下达暂时撤退的命令。

    手下的军士自然很快就将他的命令传达了过去,传到了城头上惊慌失措地指挥军士灭火和避火的李前及程卫两名中郎将的手中。只是城头上一片混乱,几个城门洞内外又是熊熊燃烧的大火,要将想冲到城头上的两千多军士撤下来,难度还是不小的。

    云梯虽然还在,但上下云梯的难度可是不一样的,上去容易下来就难多了,更不要说军士们慌不择路,许多军士在上到云梯准备下来时候,站不脚,直接从云梯上摔了下来,一些军士心急,直接从云梯上往下溜,结果就是和下面的军士撞在一起,都摔落了下来,场面一片混乱。

    看着这副惨状的崔乾佑气急败坏,这仗打的太窝囊了,敌人一个都看不到,但己方人马却深陷地狱一般,伤亡惨重,汉潼关城已经空无一人了,但他们却没办法占领和通过,攻进去的军士大部死伤,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战事情况更窝囊的?崔乾佑甚至都在怀疑前天发生的灵宝之战是不是虚幻的,那二十万唐军可没现在这般神勇,在陷入他们的包围圈后,只顾着逃命,连有组织的抵达都没多少。

    却是没想到,事隔了两天,双方的遭遇就发生了逆变,倒霉的变成了他们这一方。

    怎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啊?

    也还好冲上城头的只有两千余军士,从东门和南门、北方方向冲进去的军士也才数百,伤亡不是很大,要是有万多人遭受损失,那他即使顺利的攻到隋潼关城下,也要被太子安庆绪,甚至大燕皇帝安禄山责罚了。即使不责罚,此前立下的军功也会被抹去。

    不过崔乾佑也相信,汉潼关城的大火不会一直燃烧,总会熄灭的。

    火势小去了,就是他们冲过城,直接对隋潼关城展开攻击的时候。一挨抵达隋潼关城下,他就要倾全力攻城,无论如何要在今天就将隋潼关城攻下,彻底打开通往长安的门户。

    崔乾佑发誓,要是攻下了隋潼关城,他一定会屠城,杀光里面的唐军及百姓,以泄昨天及今天积起来的心头之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833/ 第一时间欣赏傲唐最新章节! 作者:唐远所写的《傲唐》为转载作品,傲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傲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傲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傲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傲唐介绍:
史载: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叛军很快攻占了东京洛阳,随后兵锋指向长安。在宰相杨国忠的一再蛊惑下,皇帝李隆基强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倾全力出击,结果遭遇惨败,很快潼关失陷,长安随即被叛军攻占,李隆基仓皇西逃入蜀。在李隆基西逃的途中,马嵬坡兵变暴发,杨国忠及杨玉环姐妹几个被杀。 大唐也从此乱后由盛转衰! 一名退役军人,穿越来到哥舒翰潼关兵败发生时候的大唐,成为杨国忠的幼子杨晞。 试看杨晞能否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改变自己和众多美女英雄的命运! --- **“呀!杨玉环怎么怀孕了?好像历史上没有记载啊?我是不是闯祸了?”**傲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傲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傲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