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傲唐TXT下载傲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傲唐全文阅读

作者:唐远     傲唐txt下载     傲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章 当然有信心

    与崔乾佑那心急火燎感觉完全不同的是,隋潼关城头上的唐军将领是一片惊喜,无论是努力保持低姿态的哥舒翰,及王思礼、李承光、高适等将领,都是喜笑颜开,幸灾乐祸。

    庞忠和李福德率部撤离前的布置果然收到了奇效,让冲杀进来的叛军遭受重大损失,进一步迟滞了叛军的攻击。一些将领甚至在私下说,庞忠和李福德这些“阴招”真毒,让崔乾佑吃尽了苦头。

    当然,这些“阴暗”的招式并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而是早就有所布置的。这样的布置不只汉潼关城有,隋潼关城也有。无论汉潼关城或者隋潼关城,都不能说永远不会被攻克,很可能会有破城的时候。破被攻破,总有一些最后的手段要保留着对敌。这些手段肯定是预先布置,就如拆除下城的阶梯,那可是工程量挺大的活计,临时去做,不容易做到,并且会闹出很大的动静,必定事先做好准备的。

    还有大量的干草及油,也都是预先准备在那里,以备万一之用,临时可没地方拿。

    看关汉潼关城方向的冲天火光,得到了有效休息,精神饱满的杨晞一直站在东门城头观察那个方向的情况。庞忠和李福德撤离前所做的布置发挥如此的威力,还是挺出乎他的意外的。

    这不但再次重创了攻城的叛军,还成功地迟滞了叛军对隋潼关城的攻击速度。

    “杨元帅,依末将估计,老潼关城的大火至少能烧一个时辰以上,叛军至少要在中午前后才能抵达这里,我们还有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可以休息,做准备!”站在杨晞身边的高适,不无感慨地对杨晞说道:“末将其是佩服杨元帅,初次领军,第一次抵达潼关,就能依潼关地势做出这样的布置!末将觉得,哥舒……哥舒元帅也没办法做出这样的布置!相信潼关守军在杨元帅的率领下,能抵御住叛军的攻击,直到援军的抵达!”

    “援军最快能在天黑前抵达,希望我们能坚持到天黑!”杨晞心里虽然有点略略的欢喜,但神情上却没有任何的表露,只是一副淡淡的神色,眼神依然注视着隋潼关城的方向,“希望这老潼关城的布置可以尽可能地迟滞叛军的行进速度,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杨元帅,无论叛军什么时候抵达,末将都会令军士们拼死抵抗,决不让一名叛军踏上潼关城头!”高适挺直身子,大声应答道。

    他的这副英雄气概惹的另外一边站着的李承光都用一副怪怪地眼神斜看着。

    李承光当然不明白为何官阶比他低,此先一直对杨国忠有成见的高适会更得杨晞另眼相看,转眼间被晋了职务,而他这个与杨国忠一向交好的人,却并没有得到杨晞的特别相看,让他有点耿耿,甚至对高适这个一直得哥舒翰重用的人,也生出成见来。

    不过杨晞的一句吩咐让他心里的一点小心思很快就没有了。

    “李将军,本帅是第一次指挥作战,高将军也没经历过太多战事,而李将军你身经百战,立下战功无数,非常有作战以验,一会叛军攻城,东门的战斗全靠你指挥了,本帅会站在这里,亲自看着你们如何击退叛军的攻城的!”杨晞转头注目前手按剑,远眺着汉潼关城方向的李承光,非常威严地说道:“本帅会将将士们的英雄事迹一丝不漏地上报朝廷,并为所有人请功的!”

    听杨晞如此说,李承光也有一点感激和荣幸起来,马上回身作礼,大声地吼道:“杨元帅,末将一定不负你所望,率麾下军士,击退来袭的叛军,不让任何一名叛军军士踏上潼关城头!城在,人在,城破,人忙,末将及麾下军士一定与潼关城共存亡!”

    “好!本帅相信,我们英雄善战的军士一定能击退叛军的进攻的!”杨晞也跟着大吼了声,并以城门楼下军士都能听的见地声音说道:“叛军遭遇连续的重创,士气一定大降,要是我们在叛军攻城时候拼命抵抗,一定会让叛军骇然,不敌退走的!弟兄们,一定要狠狠杀敌,将叛军的气焰灭掉!”

    “请元帅放心,末将等一定会拼命杀敌!”李承光马上大声接过,并抽出腰上佩剑,怒吼道:“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城墙上的军士也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跟着李承光大声吼吼。

    受此触动,其他方面的唐军将士也跟着怒吼起来,直把附近林中的许多鸟儿都惊飞了。

    “元帅,真想不到朝廷这么快就任命杨晞为兵马元帅了!”吃惊地往这边看过来的王思礼很感慨地对坐在城头上,一直出神地看着汉潼关城方向的哥舒翰说道:“末将也真没料到,杨晞会有这样的能耐,能以一些简单手段,让叛军接连遭到重创,此子真不简单!”

    哥舒翰听了后,好一会才轻轻地回话:“是的,此子不简单,此前没有任何人能预料到会是此子来挽救潼关的危局!今日某也相信,潼关守军在此子的率领下,一定能守住关隘,直到后续援军的抵达,叛军是攻不上潼关城头的!呵呵!杨晞真的能挽救潼关于危难,挽救大唐于危难!”

    “元帅,你真的这么认为?”王思礼有点吃惊。

    “是的!”哥舒翰缓缓地点点头,“此子能力不同一般,杀伐果断比之你我更甚,看这两天他的表现就明白了。朝中又有杨国忠这个老爹在撑着,没人能奈何得了他!他可以为所欲为,你看连监军边令诚当众处斩这样大的事,朝廷都没有任何的责怪,如今更是被朝廷授以兵马副元帅的职,如此少年人被授这样的职务,自我大唐开国以来都不曾有。陈玄礼率军到这里后,也肯定不敢不听从他的指挥。有这六七万兵马归他指挥,据紧城而守,叛军是攻不下潼关城的!”

    “元帅所说不假,”王思礼点点头后,又有点忧心忡忡地说道:“但现在后续援军并没有抵达潼关,要是叛军在援军抵达之前拼死攻击,能不能守住潼关城还是个未知数啊!”

    哥舒翰回头冲王思礼惨然一笑,叹了口气后道:“我们一定能守住潼关城的,王将军,你难道连这信心都没有吗?”

    哥舒翰异样眼光的注视让王思礼打了个激灵,马上挺直身子大声说道:“末将当然有信心!”

    哥舒翰也不再言语,再次将目光投向汉潼关城方向。

第六十一章 还有陷阱

    一名军士飞快地跑到正率军快速奔跑的窦华前面,在身下马儿的一声长嘶中勒慢坐骑,在官道上打了个圈后,伴着窦华继续往潼关方向奔跑,再大声地报告情况道:“报告将军,我军前方抵达了华阴,再有八十里路,就可抵达潼关!童将军请问将军,是否暂作休整?”

    “还有八十里,看来天黑前能抵达潼关了!”窦华稍稍勒慢了坐骑,看着官道上那些还在快速行进的军士,不由的感慨了声,再命令道:“令军士在华阴暂作休息,补充完食物和饮水后马上出发!”

    现在已经快按近中午了,天气很热,将士们不可能再以很快的速度行进,而是保持一定的合理速度前行,现在已经连续奔跑了一个多时辰,人马都很累,出的汗多,急需补充饮水及食物了。

    都是这该死的天气作怪,不然不会这么狼狈的。天太热了,窦华不能下令全速奔跑。要是放马快跑,说不定半个时辰跑下来,许多马儿先后倒在路上,再也起不来了,许多军士也会如此。

    如此天气下,要保证行进的速度,又要避免军士或者马匹大范围地倒下,必须要有适当的休息,还有补充食物的饮水。出的汗太多,人和马的饮水问题是无论如何都要补充解决的。

    幸好军中有许多有经验的主官,昨天下午的行进又给他们提供了经验,制定出快慢结合的行进方式,再加短暂的休息。这样能保证整支队伍快速行进,又不会导致大量人马因天气太热及体力消耗过大而倒毙。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真的临事了,许多人却不知道怎么做,除非他很有经验。

    但再有经验的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心急如焚的。不只是窦华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到潼关去,他麾下的各级主官及军士都是如此。只是心急也没用,长安离潼关这两百七八十里路是省不掉的。

    晚上天气虽然凉爽,但却黑灯瞎火,月亮又被云层遮住,三千人马一起行进,怎么都行不快。

    昨天一个晚上下来,也只行了不到一百里路,加上昨天下午时候走的,大概驰离长安两百里,剩下的八十里路对于这三千军士来路,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毕竟三千人马都是连续行进的,体力消耗很大,昨天晚上又没有睡觉,以这样的速度行至潼关,还有多少战斗力谁也不知道。

    要是狠命快跑,估计抵达潼关后,也不需要参加战斗,全都横在潼关城头躺尸去好了。

    但任何人都明白,潼关的守军还在翘首等待着他们后续的援军,一定要争取尽快抵达潼关城,并要保证抵达潼关后还有力气投入战斗!

    窦华在率军行进间隙,还令人四处打探情况,通过驿站传递的情报他大概清楚了前方的战况,潼关还在我大唐军队手中,还没有陷落。

    从最新的情报分析,潼关还没到最危险的时候,叛军甚至还没有攻至新的潼关城下,只要他们加快行进速度,一定可以在城破之前抵达新潼关城。

    与窦华有着相似心情的还有张渐,这个杨国忠的亲信所率的五千人马也基本与窦华部保持了相似的行进速度在官道上快跑,他们落后窦华部约四十几里,一个时辰左右的快速行进距离。

    --------------

    临近中午,汉潼关城内的大火已经差不多熄灭了。

    也就在几个城门方向的火慢慢小去,但城内一些木质结构还在燃烧之际,崔乾佑命令李前和程卫这两位指挥前哨人马的中郎将,率部从已经满目疮痍的东门及南门方向进城,准备将城内的余火控制住,再将整座汉潼关城占领。

    这里将是他们对隋潼关城进行攻击的一个中继点,后续支援的人马及物资将在这里集结,前方战事不利退下来的话,也在这里汇集。

    万一的情况下,唐军在占了优势后进行反攻,这里也将是抵抗唐军反攻的一个要塞。

    不过程卫和李前再次率军进入汉潼关城后,却发现崔乾佑的打算有点“异想天开”了。

    几个城门洞附近被烧的一塌糊涂,木质的城门肯定不见踪影,连城墙上的城门楼也全被毁了,放眼看去,城内大部建筑都毁于大火,一些还在继续燃烧,汉潼关城已经彻底被毁了!

    要是他们攻打隋潼关城不利,唐军反扑的话,这座破城并没多少利用的价值,除非马上修葺。

    在将初探到的情况报告给后面的崔乾佑后,李前和程卫命令军士小心翼翼地进城。

    要进到城内,城门洞及门洞附近那些燃烧后的残骸肯定要清理掉,那些燃尽或者未烧光的东西温度还很高,容易灼伤人的。城门洞附近堆积的干草够多,不幸冲到火堆中人和马都已经被烧成了炭,与干草及木头的燃烧余物都不太能分别,叛军军士以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在清理满地的灰烬。

    无论是东门,还是南门,及未发生大规模战斗、但被冲进城的叛军军士打开的北门方向,场景皆是差不多,都是一副惨不忍睹的情景。

    死于大火中的那些可怜者都是叛军军士,并没有任何一个唐军军士。

    庞忠和李福德在率军撤出汉潼关城时,并不是全部撤离,不留一个人的。

    在两千人马先后撤走之际,还是在城内多处关键地方留了数十名死士,这些抱着必死决心的死士就是准备在叛军冲进城时候点燃干草及油桶等易燃物的。他们没打算逃走,打算与汉潼关城共存亡的,夜间那些骚扰叛军,让叛军判断出错的响箭等信号就是他们弄出的动静。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比起先估计的好,叛军杀进城来时候,悬挂的油灯及蜡烛引燃了这些易燃物,给予了叛军重创,这些打算与潼关城共存亡的死士,也在多个地方放起火后,趁叛军混乱没注意之际,从西门方向逃出城,逃回隋潼关城。他们的运气很好,竟然没有一人伤亡,

    死于大火中的叛军军士也只能留作灰烬撒在潼关城内了,当垃圾一样被清除掉。

    不过在叛军将城门洞附近的燃烧后余物清理干净,将进城的道路打通,大队人马往城内进发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又出现了。

    离城门洞不远的地方,有陷阱挖着,骑着马冲在前头的那些军士,在马蹄踏上陷阱地的时候,陷阱打了开来,数十骑人马摔落到里面。陷阱里面都有削尖的竹子及木头倒插着,这些摔落下去的战马及军士全都被这些倒插的凶器刺了个正着,许多人被一根或者数根尖锐的木头或者竹子插穿了身体。

    一些人在惨叫一声后马上毙命,那些没马上死的人,在不停地挣扎着,惨叫、哀嚎声接连不断。

第六十二章 残酷的血战马上要打响

    (感谢轩辕无、abccd5432书友的打赏!)

    因为有了中郎将王飞一马当先冲进城,最后葬身于火海的教训,李前和程卫两位指挥人马进汉潼关城的中郎将再次率军进城时候,并没一马当先地冲在前面,而是令普通军士冲在前,他们自己殿后。

    这样的安排让他们逃过了一劫,只有一些冲在前面、性急的军士丢了性命。

    掉落陷阱的军士人数虽然不多,三个城门方向加起来也才四五十名,但对叛军士气的打击却不同一般,那些身体被木头或者竹子插着,还没死,但已经离死不远的军士痛苦的惨叫及哀嚎,还有一些外露有内脏让其他军士也感觉到胆寒,连李前和程卫也是如此。

    势头不妙啊,唐军弃潼关城而走,却将这么多陷阱留给他们,给他们造成了如此大的杀伤,严重影响了前军人马的士气,真不知道冲到隋潼关城下之时,还有多少军士有胆气冲锋。

    李前和程卫也只能命令军士不去管掉落陷阱里的那些军士,任谁都知道,即使将掉落陷阱里的那些未死的人拉上来,也救不了他们的性命,甚至会加速他们的死亡。但那些军士的惨叫声又是那么让人胆寒,最终两位中郎将只能命令军士,将掉落陷阱那些未死、还在惨叫的军士射杀。

    早点让他们死,反而是种解脱,让他们少受点痛苦。

    这几个陷阱应该是早就挖好的,而且挖在城门洞不远,要想从城门洞方向进城内,几个陷阱的位置几乎不可避过,李前和程卫也只能令军士四下搜寻或者砍伐木头、竹子,架在陷阱上,再在上面铺一些木板或者没被火烧掉的门,供后续的人马通过。

    不过在踏过城门洞近的这处陷阱后,进城的人马不敢马上放开速度在城内狂奔,陷阱肯定不会只挖在这样一个地方,其他地方应该还有。

    可能还有陷阱,那就要慢慢搜寻,以免再中招。果不其然,也就在城内几条干道的交叉点,又再陆续发现了几处被遮掩的很好的陷阱,当然这些陷阱的被发现是付出了军士生命的代价的,数名军士掉落其中,才发现陷阱的存在的。无论是李前还是程卫都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没让军士们列队快跑,只是让军士分散开来,慢慢搜寻,不然伤亡的人员会更多。

    费了半个多时辰,进城的人马终于将城内大部地方都控制住,并标明了他们能发现的所有陷阱,两位中郎将再次将情况报告给了后面焦急等待的崔乾佑。

    崔乾佑接到李前和程卫的报告后,也马上将消息传报给已经数次大发雷霆的安庆绪。

    对于唐军在艰苦地击退了他们“大燕”军队的攻击,但却趁夜逃走的消息,安庆绪听到后可是怒不可遏,他一再指责崔乾佑没有及时探明情况,以至被唐军摆了一出空城计,并让唐军的空城计得逞了,浪费了一个晚上。恼怒异常的这位“大燕”太子只差将崔乾佑唤过去当面训话了。

    安庆绪也下令,要崔乾佑尽快占领汉潼关城这坐要隘,并马上进攻几里外的隋潼关城。

    崔乾佑收到命令后,自然不敢耽搁,也马上命令李前和程卫两叫中郎将所领的人马,尽快出击,攻至隋潼关城下,并准备对隋潼关城发动轮番的攻击。

    李前和程卫自然不敢耽搁,在搜寻了一番汉潼关城内的情况,将城内情况传报给崔乾佑后,马上就集合人马,准备出西门往隋潼关城方向进发。

    西门,庞忠这位率军最后撤出的唐军将领当然也不会将一座完好的城门留给叛军,在前行的军士准备将城门打开时候,虚掩着的城门也轰然倒下。但因为军士们做足了准备,只是压伤了两名军士,并没死人,压伤的两名军士也被同伴拖了出来。但这也足够吓人,让后续的人马不敢放心大胆地通过。

    西门外,还是同样有陷阱,不过因为有预料,没有军士掉下去,只有两匹可怜的战马,成为试探陷阱的牺牲品,在奋蹄前进时候掉落在陷阱里面,不住地哀鸣。再次利用石头、泥土填,及用木头、竹子及门板之类的东西遮挡陷阱,西门外才成为通途,大队人马得以通过。

    不过此时叛军前哨人马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一路行来都是战战兢兢,不敢放开速度,深怕沿途还有陷阱,还有唐军军士伏击。还好,他们没再遭遇恐怖的情况,但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行进速度。

    在前哨人马抵达禁沟外的战斗阵地时候,已经是正午过后的未时时分,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了。

    今天天气异常的闷热,连风都没有,天际处有山一样的云在慢慢堆聚,云尖是白色的,底部有点黑。这样高大厚重的云,更让人感觉到压抑和闷热,整个华山似乎都成了一个大蒸窝,一些军士因为连续的奔劳,还有心情的沉重,在大日头暴晒下竟然坚持不住,从马背上摔了下来。他们是中暑了。

    中暑导致军士死亡的现象陆续出现,不只慢慢抵达潼关城下,在弩箭射程范围外集聚的叛军阵列中有,城头上严阵以待的大唐军队也有。

    看到中午过后叛军陆续从汉潼关西门外冒出来,杨晞和哥舒翰先后下令,躲在阴凉处休整的军士全部都到城头上待命,准备战斗。还好日头已经有点偏西,高大的城门楼及一些山峰能将给城头留点阴影,让一些有幸的军士免却烈日的炙烤,但还是有军士因为中暑而倒下!

    但整个世界好像都凝固了,风也没有,热量撒发不出去,大战的氛围很浓,血腥味都隐现,军士紧张之下,更觉得热,许多人身上的热汗直流,几成小河了。

    杨晞站在城门楼上,以他那坚挺的姿势傲然屹立在众将士面前,满脸的自信与豪气,即使看到叛军的队伍慢慢而来,在潼关城外禁沟对侧慢慢聚集,也没有一点惧色。他的冷静与从容也感染了手下的将士,无论是指挥作战的将领,还是普通的军士,都没有出现慌乱的情况,将士们依照各自主将的安排,在自己的岗位上待命,准备在叛军抵近时候就展开攻击。

    “四公子,叛军就要攻城了!”站在杨晞边上的杨正感觉到自己腿肚子的发颤。

    “站直了,拿出你们平时欺压百姓的气势,刚刚遭遇重创的叛军攻不上潼关城头的!”杨晞虽然没回头看杨正的窘相,但能感觉的出来自己这位随从的胆战心惊,没好气地喝令,“要是一会拉不开弓,休怪本公子不留情面!”

    威吓的话就完,他依然没有回头,而是冷眼看着继续在汇聚之中的叛军。

    残酷的血战马上要打响,但现在的杨晞反而比刚才更冷静了!

第六十三章 叛军攻城了

    (十二点左右还有一更,新书榜最后一周,希望还能继续留在榜上!恳请书友人多多支持!)

    隋潼关城修建的比汉潼关城高大雄伟很多,其所依仗的地势更险要,而给隋潼关城更增添气势及险要的主要是城东南方向的禁沟。

    禁沟其实就是一条宽大的山堑,也可以说山间的河道,只是平时很少有积水或者流水,除非是天降大雨。天降大雨的话禁沟就成河道了。禁沟平均宽约六七丈,最浅处也有丈许,隋潼关城就依着禁沟西侧而建,在禁沟东南侧集结的叛军要想对隋潼关城发动攻击,必须要越过禁沟才能抵达城墙下面。

    隋潼关城的城墙有三到四丈左右高,再加上禁沟的深度,大概有六七丈,也就是二十米左右的高度。城墙下并没多少立足的地方,能架云梯之处也不多,禁沟西沿那些突出城墙的山体,修筑着十二连城的烽火台,十二点城是突出城墙而建的,可以对越过禁沟的攻城人马进行拦腰打击。

    但现在的禁沟内还有许多因天热而腐烂的尸体没被清理掉,发出让人恶心的臭味,这些尸体堆积成一定高度,使得多段禁沟天险的防御能力下降,一些地方的高度只有不到一丈,两个人相互架着就可以上到禁沟西沿。叛军肯定会利用这一些情况,集中兵力对禁沟方向的南门城头展开攻击的。

    隋潼关城东门离禁沟有一些距离,城墙与禁沟间有一些险峻的山体横亘着,叛军想通过攀爬这些山体对城头展开攻击,难度不异于登天。也就是说,只有城门出去那一条曲折盘旋的道路是叛军可以进攻的通道,不过距城墙大概五六百步的那段在城头上看不太清楚的禁沟及与禁沟连接在一起的黄河河岸,地势却很平缓,可以集结大量人马,而城头上的守军无论用床弩还是其他武器,都是打不到的。

    东门外这场黄河边的平坦地带,会是叛军一个大规模集结兵力的地方。

    叛军肯定会从东门方向对潼关城展开大规模的攻击,只不过攻击到城头的兵力不可能很多。

    隋潼关北门是和汉潼关城北门一样,依着黄河而建,附近又是险要的山势,叛军无法在下面集结大量的兵力,最多只能以百来人的规模进行攻城作战,基本不能对城头上的守军构成威胁,除非城头上的守军集体睡觉,或者全部撤走了。在城下也没办法组织人马,对城头上的守军进行弓箭的射击。

    西门又背对着叛军来的方向,是从长安方向来的人马进出潼关城通道,除非叛军从长安方向打来。

    无论是何人指挥对潼关的攻击战,只要从洛阳方向而来,肯定都会从隋潼关城的东门及南门方向展开攻击,指挥潼关攻城战斗的叛军副帅崔乾佑也是这样决定的,在李前和程卫率麾下残余的三千余人马抵达东门和南门方向后,他就马上下达了攻城的命令。程卫攻击潼关东门,李前攻击南门。

    接到命令的李前和程卫,不敢有任何的耽搁,马上下令刚刚集结好的人马,轮番对城头展开攻击。

    两将在下命令时候,心里都很是悲壮,他们这几千前哨人马,注定会全部战死有潼关城下的。

    李前的命令先于程卫而下,随着他的命令,第一队数百人的军士,抬着云梯很快地冲到禁沟里面。

    禁沟东沿并不是直上直下的山堑,坡度相对较缓,攻击的一方可以不要费很多的力气就冲到沟低,但禁沟西沿的坡高很陡,除非用绳索或者云梯,不然很难攀到沟沿上,徒手攀登的话有可能从半坡摔落下来,落个重伤或者身死的命运。

    冲入沟低的叛军手中的云梯最先的作用是帮助己方上到禁沟西沿,然后再用云梯登城的。

    也就在李前部举着盾牌,抬着云梯往下冲到沟底,并准备以云梯登上禁沟西沿的命令下达后的稍一会,程卫指挥的另一部人马也开始往潼关东门方向展开了攻击。

    数百名叛军军士手中举着盾牌,嚎叫着沿着曲折的进城道路,开始了对潼关城的攻击。

    崔乾佑亲自指挥的后续人马正在快速抵达之中,最前面的人马是跟在李前和程卫部抵达潼关城下的。崔乾佑准备采取的攻城之道还是与攻打汉潼关城一样,那就是连续不断的冲锋,不计死亡的代价,以车轮战的方式,消耗城头上唐军的力气及箭矢。他并没有寄希望于在唐军还有抵抗能力的时候攻上潼关城头,而是期望在唐军没力气射箭,挥刀砍杀之际,以更多的兵力攻城,一鼓作气冲上城头。

    上午时候在汉潼关城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对于今天能否攻下隋潼关城这座潼关天险最后的关隘,无论是崔乾佑还是安庆绪都没有太大的把握。但安庆绪已经下了死命令,无论花多少大的代价,都要将潼关城全部攻取。没有将潼关城全部占领,他誓不歇兵。

    崔乾佑也命令,军士们轮番对城头上的唐军展开攻击,不能有任何的停顿。

    仗从现在开始打,一直不停歇,即使入夜后也继续进行,无论唐军采用什么方式防御,即使大规模的火攻也不管不顾,除非潼关整个关隘全部落入他们的手,不然战事不停。

    --------------

    站在东门城头上的杨晞,冷眼注视着远处的叛军慢慢集结,然后以数百人的规模对东门和南门方向展开了攻击。

    看到叛军人马未全部集结完毕,就对东门和南门两个方向展开攻击,杨晞马上明白了叛军指挥官的意思,那就是继续以攻打汉潼关城的方式展开攻城,以一定的伤亡作为代价,消耗城头上守军的精力,还有城头上的箭矢。

    城内的箭矢他并不担心缺乏,这两天也有补充过来的箭矢运进城,但军士的力气他却很担心。

    大部的军士都是从灵宝败退下来的,他从长安带过来的那三千军士也都是疲惫之师,体力最好的应该是哥舒翰未带出城的那三千人马。整体来讲,城上的守军都是疲惫之师,攻城的叛军虽然也很疲劳了,但他们有足够的兵力可以轮番攻击,要是后续援军不至,城头上的守军兵力无法得到补充,杨晞知道,最终的命运很可能是城破人亡的!

    不过杨晞还是相信,他麾下的这一万余人马,完全有能力击退叛军的攻击,直到援军的抵达。

    冷眼注视中,杨晞看到了率先攻城的那几百名叛军军士已经进入床弩的射程,他也马上亲自下令,“床弩开始射击!”

第六十四章 从来不惧死亡

    (又是新的一周,求推荐、收藏、打赏支持!)

    --------

    随着杨晞下达了床弩射击的命令,东门城头的所有已经张开弦的床弩几乎在同一时间射击。随着一阵连续弓弦来回弹动的“嗡嗡”响起来,数十支粗大的弩箭带着呼啸,往冲锋而来的叛军射过去。

    隋潼关城东、南两个方向城头上装备的床弩数量比汉潼关城要多一倍,每个城头上各有二十架,一次能射出的弩箭数量也是多一倍。但两倍的弩箭射出后,对叛军造成的打击可就不只多一倍了。

    从东门方向攻击的叛军,因为行往城门的道路狭窄,举着盾牌的叛军军士挤的相对较密,而集中在东门城门楼附近的那二十架床弩对准的方向就是从叛军集结的那块平坦河谷岸到城门间那段曲折的台阶路,在安装床弩的时候,已经对射击精度进行了校准,射出去的箭矢精确度是比较高的。

    看到城头上的床弩开始射击了,指挥第一波攻击的一名叛军郎将赶紧命令快速冲锋的军士躲避。

    但人的动作怎么也没有飞驰而来的弩箭速度快,随着呼啸声临近,惨叫声随之响了起来。

    带着巨大动能的粗大箭矢毫不留情地射入其飞行轨迹前方那些不及躲避的叛军军士身体内。

    因为道路上叛军军士挤的比较密,床弩射出来的箭矢杀伤力非常的大,许多箭矢直透前一人的身体,再射入后面军士身体内,最终箭矢还透过后面那名军士的身体,将再一名的军士射伤。

    被弩箭穿透身体的军士,不死也是重伤的。

    一些军士只是身体被弩弓的箭矢插到了一下,也被刮下一大块肉,痛的马上就倒在路上,满地打滚。被射中了手臂或者腿的军士,手臂和腿能被当场射断,倒霉者甚至与身体分离。

    在东门外,腿或者手臂被射断的军士并不少见。

    只一轮弩弓箭矢过后,第一波冲锋的五百名叛军军士,被射死或者射伤的就有近一百名。

    叛军军士手中所举的盾牌,能抵挡住普通箭矢的高速射击,但在面对床弩所射出的粗大箭矢时候,却没起多少防护作用,大量的盾牌被射破。

    射穿盾牌的箭矢还可以射伤盾牌下面的军士,甚至直接将持盾牌的军士射杀。

    如此大的伤亡率,军士受伤情况还很恐怖,让攻击的叛军惊慌失措,那名指挥的郎将虽然没有受伤,但也被骇住了,愣了一会后才拼命地大声喝喊,要手下的军士注意躲避箭矢,并加快速度行进,争取早一步抵达东门城楼下。靠近东门城楼附近,就进入床弩的射击死角,相对于床弩的巨大杀伤力,其他普通箭矢就射不穿盾牌,要是盾牌举的够密,城头上射下来的普通箭矢可是射不穿盾牌的。

    即使冲锋的军士不幸被普通的箭矢射中,那基本不会马上毙命,除非射中要害。

    要是冲到城下有足够多的军士,那就可以对城头上的守军进行弓箭的还击,甚至高举云梯登城、

    如果挤在离城门较远处,被床弩连续打击,那五百名军士,甚至更多的军士都会被大量射杀,不死不伤的那些也会被吓破胆,甚至转身逃跑。

    或许可以这样说,人世间最可怕的事并不是死亡,而是知道自己将面临死亡,但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到来,死亡将临的感觉是最让人恐惧的。看到同伴非常惨烈地死在自己身边,稍一会自己的下场也是这样,即使再坚强的人,神经也会崩溃的。

    遭受如此惨重的打击,那五百名军士中残余的人被吓的不知所措,甚至有人软了身子倒在地上,还有人想转身逃跑了,直到指挥的郎将一再怒吼后,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往城门方向冲过去。

    而这时第二轮床弩又带着怪叫飞射而来,再次射入乱成一团的叛军冲锋阵列中,在一连串惨叫声中,又有几十名叛军军士被射杀或者射伤。

    余下的叛军再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四下乱逃,或是往城门方向逃,或者往附近山石上躲。但指挥的郎将依然还在那里怒吼,要手下的军士继续往前冲锋。而这时候,后一波的叛军军士又在各自主官的喝令下,快速冲了过来,而且后续的几波人马也已经尾随而来。

    这是在后面指挥攻城行动的程卫看到情况不对,立即命令后续军士开始连续冲锋了。

    唐军的床弩对密集冲锋的小队人马杀伤力太大,几乎不要普通箭矢射击,就差不多将五百余人的攻击编队击溃了。要是继续以一定的时间和距离间隔对东门进行冲锋,那数千人填进去,也没什么人可以冲到东门城下,并且消耗不了唐军多少箭矢及体力,而己方士气会降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底点。

    据事先打听到的情报,隋潼关城内唐军贮存的箭矢数量非常多,床弩的箭矢也是用不完的,要是以这样的频率冲锋,怎么可能有机会登城。

    因此程卫下了死命令,要剩下的军士及后续集结并划规他指挥的所有人马,都开始冲锋,持续不断地往东门方向冲击,让更多的军士能冲到城墙下,架起云梯登城。今日崔乾佑可是下了死命令,即使军士的尸体堆到潼关城城墙那样高,也不能停止冲锋,再大的代价也要将潼关城拿下来。

    崔乾佑的命令也是得自安庆绪的,这样的命令传来,无论哪级主官都不敢违抗,即使要将尸体垒到潼关城那样的高度,也不会停止进攻,军士也就在各自主官的命令下,潮水一样往东门方向冲去。

    -------------

    站在东门城门楼上的杨晞,早已经忘记了天热的酷热,他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城外的战况上去了。

    几轮的床弩射击后,打击效果非常好,几百名冲锋的叛军军士近三分之一被射杀或者射伤,可以说瞬间就瓦解了叛军这点规模的攻击,再后几轮床弩的射击更是将这波攻击的破坏几近毁灭性。

    但杨晞也马上看到,叛军只是在一轮攻击后,就改变了策略,持续不断地对东门方向展开了冲锋、攻击,叛军摆出的势头就是不惜任何的代价,无论如何都要将东门攻下来。

    叛军这样的攻势虽然有点让人悚然,但也让杨晞兴奋,他可以命令部下无所顾忌地击杀攻城的叛军,他自己也可以一试身手了。

    他的武艺,他的指挥艺术都可以在接下来战事的战事进行过程中得到发挥和体现。

    他从来没有害怕过面对死亡,也从来不惧看到死亡!

第六十五章 战斗激烈

    已经六轮床弩射击了,数不清的叛军倒在通往东门的台阶上,不死即伤,但有更多的叛军军士踩踏着同伴的尸体和他们的鲜血,不顾一切地往前冲锋。

    床弩的杀伤力虽然很恐怖,但不可能做到密集射。

    每架床弩一次大概能装十支箭,二十架床弩一次性射出的箭也只有两百支左右,即使一支箭能射杀两个人,也只有四百个人,而再一波的射击要准备的时间也很长,至少与普通弓弩比起来要长很多,发射不可能那么密集,如果只是床弩射击,不可能尽灭攻城的叛军的。

    床弩箭矢射出来不密集,冲锋的叛军人数越来越多,冲往城门方向躲过床弩射击的叛军也越来越多,都快将道路挤暴了,床弩让人恐怖的打击也没让他们退却。叛军距离城门越来越近,快接近弓箭的射击范围,在城头上指挥作战的李承光和高适已经命令手下的军士,准备开始射击。

    现在的潼关城头上的兵力分布是这样的:南门方向有六千余人,东门方向有三千八百人左右,叛军不太可能大规模攻击的北门方向有一千人,西门方向有四百人左右。当然这兵力分布不包括各领军将领的私兵,就如杨晞的三百亲卫,还有李承光、王思礼、田丘良等大将手下的亲兵也不少,这些人是额外的战斗力量,不过战事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各将领的私兵还不会马上派到第一线去作战。

    庞忠和李福德的两千余人还没投入战斗,他们在休整!

    东门城头三千多兵力比起汉潼关城攻防战时候丰足了,主导东门防御战的李承光安排八百人一队的军士组成一波,分四波次进行连续的射击,其他的六百人当作预备队。

    也就在叛军开始冲到东门方向城墙近,进入弓箭射程的时候,第一波八百人的队伍已经在城墙上分两列排开,手中的弓已经拉满,箭矢斜指向半空。

    在李承光一声怒喝的“放”中,一片“嗡嗡”声响了起来,八百支箭带着让人恐惧的呼啸声,以一个扇形的排布射出后,朝天空飞了一段距离后变成平飞,再斜向下,朝蜂拥而来的叛军队列中落下。而在箭矢射出去的时候,叛军阵列中无数面盾牌举了起来,准备遮挡马上就要落下的箭矢。

    许多箭矢落在了举起的盾牌上,发出一阵叮当响后掉落在地上,但也有很多的箭矢透出盾牌之间的缝隙射中了密集冲锋的叛军军士,在连连的惨叫声中,许多军士先后倒下,毙命或者受伤,举起的盾牌马上就参差不齐了。而这时城头上第二波箭矢又已经快速落了下来。

    第二波箭矢的杀伤效果明显比第一波厉害了很多,有更多的叛军军士中箭倒下,举起的盾牌越加的少去。而唐军第三波箭矢又破空而来,更多的叛军军士在惨叫声中倒下。但后续地叛军好像对这些都无视,继续举着盾牌前赴后继的冲过来,即使踩踏着同伴的尸体或者受伤的身体也没去顾及。

    箭矢再密集,总有疏漏之处的,后世时候冒着枪林弹雨的冲锋,都有士兵能冲到对方的战壕或者工事之前,冷兵器时代的箭矢杀伤力根本不能和枪弹相比,当然有很多的军士侥幸射过了箭矢的射杀,继续往前冲。

    侥幸躲过箭矢打击的叛军军士,利用交替掩护或者地形的遮挡,取弓搭箭,开始对城头射击。

    也有三三两两的箭矢往城头上射,但往城头上射的箭太少了,一些力道又不足,连城头都没射到,几乎没对城头的的唐军将士造成伤害。战事依然是一面倒的,伤亡主要发生在叛军阵列中。

    面对冲锋的军士如此大的伤亡,在后面指挥作战的崔乾佑眉头都没皱眉一下,继续命令手下的将军、中郎将及郎将等各级主官,加快攻击速度,争取尽早将云梯架到东门城头,将更多的军士送到城头上,利用兵力的优势尽快拖垮守城的唐军,争取早些时候攻到城头上。

    东门城楼下,叛军的尸体在慢慢堆积,但叛军的攻击速度却在继续加快着。

    -------------

    东门的战斗非常激烈,南门方向的叛军攻击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战斗激烈程度一点都不比东门逊色。坐在轮椅上的哥舒翰,亲自坐镇城门楼上指挥,手下的将领王思礼、田良丘等重要将领则在城头上指挥。在李前指挥的叛军先头人马一窝蜂一样冲下禁沟之时,城头上负主要指挥任务的王思礼已经命令十二连城上的守军先一步对禁沟内的叛军进行射击。

    十二连城是完全贴着禁沟而建,有几座烽火台甚至是突到禁沟里面,上面的军士在叛军冲到禁沟东侧时候,就可以用箭矢对其进行打击了。

    每座烽火台上的军士数量不多,只有一百二十名左右,但这一百二十名军士射出的箭杀伤力却很大,想要攀爬禁沟西沿的叛军不可能高举着盾牌做掩护的,他们两只手根本不够用,盾牌不是现在他们最需要用手去拿的东西,可以说密集冲下禁沟的叛军是任十二连城上的唐军军士射击的。

    只可惜十二连城的十二座烽火台是以一定距离依照地势而建的,差不多是拱卫隋潼关城自东门南段、整个南门、西门东段几里长的城墙,攻击南门的叛军现在只在南门正面及两侧大概两三里长、有大量尸体堆积的地方展开大规模的冲锋,那些很险要地段尽量避开。这段距离只有五座外突的烽火台,也就是十二连城只有这五座烽火台上的军士能对叛军进行打击,其他的烽火台暂时没能发挥作用。

    烽火台上的军士其实不需要命令就已经对准蜂拥从禁沟东沿冲下来,准备攀爬禁沟西沿那险峻山崖的叛军进行射击。烽火台建筑的很高大,比潼关城还要高一截,居高临下的射击杀伤力非常大,而禁沟东侧的叛军弩弓是射不到十二连城这些烽火台上的,下到沟底的叛军即使走到烽火台下,对空射击的话,箭也没办法射那么高的。可以说,十二连城上的军士除非他们力竭,不然在叛军爬到禁沟西岸之前,是可以一直对叛军进行射击的,并且不要担心遭到叛军的箭矢射击的。

    他们正杀的欢呢,每名军士都觉得他们是在练习射箭,练习的目标就是蜂拥而来的叛军军士。

    叛军在上到禁沟西侧后也没空去理会十二连城这几座烽火台上的军士,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城头的更密集的箭矢攻击,他们要反击的是城头上的守军,而不是十二连城这些烽火台上的百来名军士。

    而在叛军大规模冲到禁沟底,准备以绳索及云梯或者徒手攀爬禁沟西沿之际,城头上的王思礼和田良丘也已经命令军士,以弓箭反击叛军的攻城!

第六十六章 死亡的感觉

    (推荐票好少,求推荐票!)

    对于城池的防守,无论是王思礼还是田良丘都是非常有经验的。

    叛军对潼关城的攻击已经持续了六个月左右,这段时间发生的城池攻防战至少上百次,可以说潼关城内大多数统兵将领都指挥过反击叛军攻城的战斗,即使以前没有过这方面的战斗经验,几个月累及下来经验已经很丰富了,更不要说这些将领都是行伍出身,很多将领像王思礼、庞忠等都在安西或者陇右戍边,是踩着无数军士的尸体一步一步得到升迁的,作战的经验非常丰富,丝毫不比率军攻城的叛军将领差,无论叛军做出怎样的阵形布置,他们都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应对。

    叛军开始时候的攻击就是密集的阵形,并不是分批间断进行的,而是持续不断,前赴后继。城头上指挥作战的哥舒翰、王思礼、田丘良等将领从叛军开始攻击的方式上马上就判断出来,叛军是急于想攻上隋潼关城头,他们不再采取以少量兵力分批进攻的方式消耗城头上军士的体力及箭矢,而是想依仗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以持续的攻击拖垮守军的体力,不计任何的代价也要攻上隋潼关城头。

    想必叛军也是知道,已经有长安的增援人马抵达潼关,并且还有后续的人马在持续不断地增援过来。有增援的人马过来,对于叛军来说是个极不利的情况,挟灵宝大胜兵威而来的他们,就是想趁增援的大队人马还没抵达潼关时候,一鼓作气将潼关城全部攻取,他们要速战速决。

    伪大燕太子安庆绪所率的人马有十五万,据昨天伏击战中俘虏的叛军将领交待,安禄山已经率十八万人马快速增援而来,叛军这样的安排,那肯定是打算不惜任何代价都要攻取潼关城,并在攻取潼关城后,再取长安城。

    无论是安庆绪还是安禄山,对潼关和长安都志在必得,不计任何损失的。

    明白了这一点,指挥作战的任何一位唐军将领心情都很沉重,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战非常难打了。

    不过叛军刚刚开始攻城,哥舒翰、王思礼、田良丘等主要将领并不是很担心,他们知道叛军开始的攻击可以轻松被击退。哥舒翰非常镇定地坐在城门楼上观战,王思礼和田良丘及其他几位主要将领在城头上指挥,每个人都很沉着。

    “弓箭手开始射击!”王思礼的命令下的并不是以怒吼的方式发出的,而只是比平时说话声音大了一些。随着他的命令,一千余军士手中拉满的弓举过了头顶,接着在一声非常有力的“放”的命令下,一阵箭矢破空的声音在城头上传了开来,一千余支箭交织成一阵箭雨,朝已经冲到禁沟底,准备攀爬禁沟西沿及那些还在持续不断往禁沟内冲过来的叛军军士头上飞去。

    数量不多的盾牌举了起来,准备遮挡马上就要落下的箭矢,但许多叛军军士却根本没机会举盾牌防御了,他们不是在高喊着往禁沟内冲,就是在低着头提防禁沟内那坎坷不平的石头阻绊,还有人在架云梯准备攀登,甚至连箭矢落下来都没去注意。叛军军士站的很密集,也没足够多的盾牌遮挡,这让唐军射出的箭矢发挥了几乎最大的杀伤力,随着一阵惨叫声响了起来,许多军士被箭矢射中,倒在了禁沟内。那些正从东沿往禁沟内冲的军士在中箭后,直接一个跟斗翻了下去。

    箭矢的杀伤力其实并不是很大,远不能和热兵器时代的枪弹比,只要不射中要害的,基本不会一箭毙命。那些不幸一箭就被射死的人几乎都是被射中要害的。

    不过禁沟很深,一些中箭掉落下去的军士硬生生地被摔死了。

    赵龙是一名原封常清麾下的校尉,不过在跟随封常清守卫东京洛阳时候,兵败被俘,随即投降了叛军,他与他手下的一群军士被编入崔乾佑下,参加了对潼关的攻击及随后的灵宝之战,并在灵宝之战中立下战功,被晋为郎将职,还得了一些钱物的赏赐。

    晋了职,并得了赏,赵龙当然就死心塌地为叛军卖命,并期望有进一步的升迁,获取更多的奖赏。他的心思与很多军士一样,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为了得奖赏,跟在谁手下打仗并没什么区别,要是唐军胜利了,将他们俘虏,他们可能一转身又变成唐军,对曾经效忠过的“大燕”军队射出夺命之箭。

    这是这时代当兵人的共性,内战时候会有大批军士投降的情况发生,甚至投降多次,像墙头草一样。即使对外战争,兵败后也有成批军士向对方投降的情况发生,而且投降后马上就可以替对方战斗。

    赵龙挺有作战经验,在听到箭矢的破空声音传来,并看到箭矢飞快地往禁沟内飞来之时,他马上举了手中的盾牌,并将身子缩了起来,射在一块岩石的下面。他急中生智做出的躲避动作让他成功地躲过了唐军第一轮箭矢的打击。

    正自庆幸中,唐军第二轮箭矢又破空而来,而刚刚直起身起看看动静的赵龙,却被从岩壁上掉落下来的一名同伴碰了一下,手中的盾牌拿不住,掉在了身下,人也打了个踉跄。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唐军第二轮箭矢快速落下,两支箭正中赵龙身上。

    一支箭射在了他的手臂上,另外一支箭射入了他柔软的腹部,正巧射中了腹部的大血管。

    他只觉得一阵透心凉从腹部向后背传开,接着一股非常强大的热流从箭矢射入处喷涌而出,随即全身的力气像被抽走一样,手上的战刀再也拿不住,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接着身体也软绵绵地向前倒了下去。身体倒下后,原本只射入半截的箭几乎全部被推进身体去,箭头从后背透出一截。

    赵龙再次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血如泉涌一样从腹背两侧喷涌而出,两只原本很小的眼睛都睁的老大,只看到半天的云彩在急骤地转动,面前的潼关城也很快地倒了个个,变成了城墙朝下,城墙附近的华山诸峰也变成了头朝下插着。接着一层白茫茫浮动一样的色彩在他面前飘动,身子变轻了,并飞了起来,进入一个狭窄的通道,接着满眼光明,然后什么也不知道了!

第六十七章 东门无忧

    (感谢abccd5432书友的打赏!今天也是三更!很悲惨地掉出了首页新书榜,希望还有机会杀到前十二名去,求书友们支持!昨天晚上设置自动更新错误,六十九章提前发出来了,应该是今天晚上更新的!万分抱歉!)

    潼关城的攻防战,要论伤亡情况,无论是哥舒翰,还是王思礼,他们认可的伤亡比例都是十比一,那就是攻城方付出十个人的伤亡代价,才能杀死城头上一个军士,要将一万余人镇守的隋潼关城攻下,从理论上说至少要填进去数万多人的尸体,才有可能将这座无比险峻的城池占领。

    如果潼关城内有五六万人马,那无论是哥舒翰,还是王思礼,甚至杨晞这个对潼关情况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最高统帅也相信,他们能轻松守住潼关城的。

    但现在城内只有一万三千左右的人马,且都是残兵败将为主而成,增援的人马并未抵达,也不能完全确定什么时候能抵达。能不能在军士消耗殆尽前等到援军大部队的抵达,没有人敢确定。

    在叛军攻城开始之际,以箭矢、檑木、滚石等武器将攻城的叛军大部歼灭,这是没有什么意外的,关键就是如何应对叛军的持续攻城,连夜的攻击。叛军可以持续不断地以人海战术发动攻击,但守城的军士没有足够多的人手轮换,到了后面注定会人困马乏,体力消耗殆尽的。

    要是城头上的军士体力消耗殆尽之时,援军还未抵达,那情况就万分危急了。

    城头上的许多将领都期望叛军在遭遇重大杀伤后,能知难而退,不再持续攻城。

    不过这应该不现实!

    在城头上军士轮番密集的箭矢打击下,南门方向攻城的叛军伤亡惨重,李前最早带到南门外的那一千五百余人,已经大部阵亡在禁沟内,少数在攀爬到禁沟西沿时候被十二连城及潼关城头上的唐军军士射死。被射杀的叛军军士身上都中了数箭,很多人竟然落了十几支箭,成“刺猬”了。

    那些伤重未死的倒在禁沟内不会动弹了,伤轻的要么找地方躲避,要么和少数没有负伤的军士及后续冲锋的人马继续往西沿攀爬。这些最先开始冲锋的未死军士是借助同伴尸体的掩护,还有山势的一些凸出部位,侥幸射过了致命打击的。

    禁沟内许多地方还有未烧尽的唐军尸体,天气很热,已经腐烂,发出难闻的恶臭,混杂着那烧焦的味道,还有油的味道。在攻城之战开始打响前,站在禁沟内的叛军军士及城头上的唐军军士都有点受不了这种味道,但战事激烈进行后,这种味道好像都淡去了,无论是攻城的叛军军士,还是守城的唐军军士,似乎都没有闻到难闻的味道了。这是注意力转移之故,任何一名军士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厮杀上,即使有再浓的味道传来,他们也不一定能闻到。

    四五轮箭矢射出了,万多支箭射到了攻城的叛军军士头上,对攻城的叛军造成了重创,但南门城头上的哥舒翰、王思礼等将领并没有任何的喜悦。这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战事会更加惨烈,今天的潼关城,注定是一个充满杀戮的地方。城头下数不清的叛军军士,还有城头上那有序在轮换的唐军军士,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很快,禁沟内原本灵宝兵败后逃回来但丧身于禁沟内的唐军尸体被焚烧后那副惨状已经基本看不见,那层灰上面已经铺满了叛军的尸体或者伤者的身体,还有连续不断的后续叛军人马从禁沟东侧冲下去,踩着同伴的尸体,往西侧冲锋,利用一切手段攀爬那高高的沟壁。

    “叛军要是用尸体再将禁沟填满,那该如何是好?”坐在南门城门楼上观战的哥舒翰喃喃地说道。

    ----------------

    站在东门城楼上指挥作战的杨晞,除了非常留神观察东门的战况外,也时不是转头注目南门方向的战斗情况。他当然发现南门外的战斗场景比东门外激烈多了。

    东门外虽然没有禁沟天险阻隔,但地形相对狭小,叛军展不开更大的攻击阵型,城头上密集的箭矢对攻击的叛军杀伤力非常大,即使叛军高举盾牌冲锋也没多少防御的效果,总有高速飞行的箭矢能对叛军造成伤害,盾牌遮的再严密,几名军士受伤就会导致其盾牌阵列出现空漏。

    出现空漏,城头上射下来的箭矢杀伤效果马上漫延开来,使得城头下叛军的盾牌防御效果进一步受到打击,越来越多的军士被箭矢射伤射死。而且冲到城墙下面的叛军要想架云梯登城,就不可能一直举着盾牌遮挡射来的箭矢,军士在架云梯并准备登城时候,遭受的伤亡更加的大。

    持续的冲击并没让多少军士冲到城墙下面,能架起的云梯数量也屈指可数,并且很快就被城头上的唐军军士推倒。

    云梯是不可能轻轻一架就可以登城的,下面一定要有数名军士相扶,不然一推就被推倒了,但能冲到城下的军士数量实在不多,连云梯都没办法架设更多,更不要说有军士云压、扶架起来的云梯了。

    开始向东门方向冲击的叛军持续不断,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名军士往东门方向冲锋了,但最终能冲到城墙下面的军士不过几百人,其他不是负伤就是身死,或者被负伤及身死者挡住了去路,无法前进。

    这几百人在躲避城头箭矢及檑木、滚石攻击的同时,还要想办法架设云梯。但几百人的力量实在太小了,城头上箭矢非常密集,檑木、滚石扔下来也很多,这几百军士最终也成为了隋潼关城下横陈的尸体,并且被后续冲锋而来的同伴踩踏。

    被箭矢射死或者射伤的叛军军士已经严重阻碍了后续叛军的攻击,毕竟登东门的道路都是阶梯,死伤者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肯定会对后续冲锋的人马造成阻碍的,指挥作战的程卫不得不命令后续的军士清理死伤者,不让冲锋的道路阻塞。不过死伤的叛军数量太多,不可能一下子清理光的,后续军士的冲击大受影响。城头上唐军的箭矢还在继续密集射击,后续冲锋的军士依然有大批被射倒的。

    大量军士被射死射伤阻塞了道路,导致后续的军士没能很顺利地冲上去,东门方向的攻击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竟然慢慢减弱了下来。冲到东门外的叛军军士在持续减少,杨晞当然看在眼里,他已经不担心东门能很快被叛军攻陷,他的注意力投到南门方向去了。

    南门方向的战事可是越来越激烈了!

第六十八章 天大的考验就要到来了

    许多城池往往都是这样修建的,城门方向总是地势最开阔的地方,连接城门楼的城墙,大多建在险要的地方,适合大队人马攻城的地段都是城门楼附近。

    潼关城更是如此,除了几大城门楼所处地方地势相对开阔之外,连接城门楼的城墙都是修建在山势险要的地方,城墙又建的非常高大险峻,一些地方不要说人,连猿猴都不可能攀登,攻城的叛军想要攻上潼关城头,除了从几大城门方向攻打外,别无他法。

    除非有类似后世杨晞所处时代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出众、整体攻击力让人闻之色变的特种部队或者特种侦察部队,他们有可能可以利用各种特种设备从其他方向潜入城中,以小规模的特种作战收获巨大的胜利。但在唐朝时候,基本没这种可能,除非杨晞训练出一支特种部队来。

    连接各城门的城墙上也不是没有军士守卫的,每一处地方都有军士警戒观察着,严防可能的叛军小股人马攀山越岭潜伏过来。但这些城墙上守卫的军士数量很少,差不多只是起警戒之用。

    因为大量叛军死伤军士的阻碍,后续冲锋的叛军并不顺利,东门方向的战事比之刚开始时候趋于缓和了。这很出乎杨晞的意外,当然也让在远处山头上观察战事进展情况的崔乾佑意外和着急。

    看到东门方向攻击的人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死伤的军士阻塞了道路,没办法加快攻击速度,崔乾佑知道,今天想将潼关城攻下,不要指望从东门方向突破了。

    这让他心情很沉重,隐隐地生出悲观的念头。

    他清楚,在己方兵力完全占优势的情况下,最好的攻城方法就是大范围、全面发动攻击,多点开花,每一点都集中大量军士猛攻,利用兵力的优势给予城头上守军以最大的压力,那样可以让城头上的守军应接不暇,死伤惨重。这样方可让更多的军士冲到城头上,直接与守军展开白刃战,同样利用兵力的优势占领城头,并最终夺取城池。但现在,攻击面没办法铺开,只有南门方向可以大范围地展开攻击,北门方向连攻击的兵力都没办法布置,东门方向的情况看起来也不适合大规模攻击。

    只能加大南门方向的攻击力度,不计军士的损失,甚至以尸体将禁沟彻底填平,那样可以让更多的军士有机会登城,崔乾佑隐隐地叹了口气。

    一想到将禁沟填平,崔乾佑心里不禁一震。

    是的,要是没有禁沟,南门方向可以集中更多的人马攻城,攻城的军士不需要淌过禁沟天险就可以直接架设云梯登城,并且可以在禁沟位置对城内守军发动箭矢的反击,而不要像现在一样被动挨打。

    一念之间,他已经怦然心动,在看着各城头方向的攻击情况后,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并马上下达了新的命令,倾全力攻击南门方向,东门的攻击继续,但减少投入兵力。

    东门的唐军兵力一定要牵制住,不让其增援南门,同时下令一部军士,对潼关北门方向发动攻击。

    ----------

    “报告元帅,北门方向的叛军也开始攻城了!”

    一名军士飞快地跑到城门楼上的杨晞身边,大声地报告情况。

    利用城门楼的高度优势及良好的视野,杨晞一直在不断观察各个城门方向的形势,不需要军士的报告他就可以看到三大城门方向的战斗情况,不过具体的战斗细节是看不清楚的,特别是地势最险要的北门方向。闻听军士的报告后,他也马上追问了北门的战斗情况。

    在了解清楚了北门方向的战况后,杨晞眉头紧缩。

    看着东门方向攻击依然在持续,但后续的叛军冲击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加,并且还有减少的趋势,也没有许多军士往北门方向蜂拥而去,大量的叛军军士却是往南门方向过去,南门方向的战事没有一点缓和的迹象,他马上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叛军准备不顾伤亡加强对南门方向的攻击。

    叛军要倾全力攻击南门,甚至不惜军士的伤亡将禁沟填满。

    一想到此,杨晞眼前就浮现出禁沟内原来那将沟壑填满的唐军尸体,及被大火焚烧后惨不忍睹的场面,不禁微微地打了个颤。

    后世时候他所处时代,即使有战争,也不会采取这样的人海战术,不计较军士的伤亡,即使用尸体填,用尸体堆到城头高度也不放弃。这样的战争是很残酷的,比后世时候的战争残酷百倍,很考验的人意志,特别是双方指挥官的意志。还好杨晞的意志力比一般人要坚定很多,他虽然没见识到过成千上万人的大屠杀,但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大规模的死亡,而不会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

    杨晞相信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也马上传令北门守将,按兵不动,不增兵也不撤兵,只要有叛军攻击,就将其击退。北门方向的叛军不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每次攻城撑死不过两三百人的规模,再多根本展不开,以城头上一千多守军,应对是绰绰有余的。同时他也传告南门方向的哥舒翰、王思礼、田良丘,要他们加强注意,避免在叛军持续大规模的攻城时候,出现不支的情况。

    要是战况有变,他会率领家将及一部军士增援南门,决不让叛军攻上城头。

    杨晞的传告很快就由军士送到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手中。

    因为东门在南门和北门的中间,站在东门城门楼上可以大概看到左右两座城门方向的战事情况,但在南门方向,却看不到北门的情况,东门方向的战况也因为山崖的阻挡看不清,南门的哥舒翰及王思礼、田良丘对东门及北门的战况并不是很了解,只有收到东门及北门的战况通报才知道。

    杨晞传来的通告让哥舒翰及王思礼等将都略略地吃惊。

    看来一切都有可能,唐军在兵败逃回潼关时候,军士争相逃命,竟然将禁沟都差点填满了,叛军现在的攻城,也准备以尸体将一段禁沟填掉,以方便攻城。要是禁沟变通途,即使只一段,那守城就会加倍地吃力起来,叛军可以利用尸体叠垒的高度,直接在禁沟内架起云梯登城!

    天大的考验就要到来了!

第六十九章 李前之死

    “传令各将,严阵以待,将任何胆敢冲锋的叛军射杀在城外,不让叛军有任何登城的可能!”哥舒翰沉着地下了一个新的命令。在令众将严阵以待,严防叛军更大规模的冲锋时,他又令军士准备干草及油料,计划在禁沟内叛军尸体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候,又以大火焚烧,

    其实以火焚烧禁沟内尸体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禁沟西沿贴着城墙,要是在禁沟内燃起大火,对城墙的损害也不小。火烧的太大,很可能对城墙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城墙是以土和石头混乱垒筑的,外面包着城砖,并不是全部以砖石相叠。大火烧热之际,以冷水相浇的话,那墙体肯定会开裂,外面的砖石也不一定能保持完好,甚至城门楼被点燃都有可能。

    要是有时间慢慢清除禁沟内的尸体及其他堆积物,没有一个将领会选择以火焚烧的。这方法是双刃剑,只有没办法时候才用之。就如汉潼关城最后一博时候,要不是叛军攻势很猛,庞忠和李福德也不会采用在自己坚守的城池面前以火烧的方式击退叛军的攻击。

    在一定程度上,这可以算是自杀性质的手段,一般来说攻城方会采用火攻的方式,对城头上的守军造成伤害,而不是守城方采取这种方式御敌。

    但要是禁沟被填满,天堑成通途,那近乎自杀性质的清理手段也还要再用一次。

    王思礼是员非常有作战经验的战将,虽然在灵宝之战时候,他率的前军遭遇惨败,但这并不影响哥舒翰对其的信任,可以说,南门城头上的指挥事务是以他为主的,他行事又很果断和强势,行军司马田良丘性子相对懦弱,代哥舒翰执掌兵事时候根本不能制约王思礼。

    今日的战事指挥上,田良丘也是听从王思礼的。

    王思礼在接到杨晞的传报后,也马上明白了叛军的攻击意图,马上令床弩加快射击节奏,争取将更多的叛军射在禁沟东侧,并加快军士的箭矢射击密度,争取给予叛军更大的杀伤,毁其士气。

    他相信,只要给予叛军最大的杀伤,叛军一定会胆寒,军士骇然,进攻的节奏会减慢,甚至退却。

    随着王思礼的命令,城头上射下的箭矢更加的密集了。

    在如雨的箭矢射击中,近乎徒劳冲锋,用尽一切办法想攀爬到禁沟西沿的叛军军士如割稻草般倒下,一茬接着一茬地倒下,许多军士身上的箭矢插的满满的。

    禁沟西沿下,已经堆积了许多叛军军士的尸体,一些受伤未死的军士,也被后续冲锋的同伴踩在了脚下,因踩踏而丢了性命,还有一些冲锋而来,准备攀爬禁沟壁的军士被爬到半腰又摔下来的军士压到了下面,这些可怜的人成了后续冲锋同伴的垫脚石。因为城头上的守军数量不少,每批次射击的都在千人左右,前后两轮射击的间隔时间又少,箭矢显得很密集。

    那些在领军主官威逼下不要命冲锋的叛军军士,就这样前赴后继地成为了城头上守军的箭靶子,而他们对城头上守军造成的伤害却可以忽略不计。

    叛军的大量伤亡让王思礼很兴奋,他甚至时不时狂叫几声,以此鼓舞军士的士气。

    当然王思礼还有一种报复心理,两天前在灵宝,他所领的前军被叛军崔乾佑部伏击,五万余人马几近全军覆灭,今日无论如何都要利用城隘的险峻,给予叛军以最大的杀伤。

    他的视力非常好,他的箭术也很好,力道又大,在指挥军士作战的时候自己也没闲着,时不时搭弓引箭,射杀冲击过来的叛军。他并不射普通军士,而是挑那些校尉、郎将、中郎将装束的叛军射杀。

    他有他的高傲,他是统兵大将,不到迫不得已情况下,不会去杀那些无名小卒的。

    一名身装厚重明光铠的叛军将领落入王思礼眼,他马上引箭瞄准。如今酷热的天气下,没几人会穿这般厚重的明光铠,明光铠会被晒的滚烫,身体闷在厚重的铠甲里面也会受不了。唯一有可能的是,这是一名级别比较高的叛军指挥官,冲到阵前来是为了协调诸部对城头的疯狂冲锋,或者督军的。

    大概估计了一下,那名叛军将领所站的禁沟底距城头有一百七十步左右,几乎在所有弓箭的射程之外,看来这名叛军将领也估计好了距离,站在了相对安全的位置,不至于被城头上的箭矢射杀到,又能指挥人马攻击。那个位置,是城头上床弩射击的死角。

    但王思礼对其产生兴趣了!

    王思礼所用的是三石弓,可以说在所有潼关镇将所使用的弓中最重的一把,最大射程可以达两百步,也就是三百米左右,他想凭借自己的重弓射杀这名叛军将领。

    在“咯吱”“咯吱”声响中,王思礼将弓拉满,瞄准接近两百步外禁沟底尸体堆上站着,挥舞着战刀指挥手下军士快速攻城的叛军将领,在深吸了一口气后,大喝一声,尖利的箭矢破空声中,这支重箭以飞快的速度往那名身穿明光铠的叛军将领射去。

    ----------

    李前指挥前哨人马对潼关城南门方向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攻击的效果几乎让人不忍目睹,最早一批冲击的千多人,大半被射死射伤。亲自率部抵达禁沟东沿外的崔乾佑,看到此战况后也没多指责李前什么,而是再交给他四千人马,要他不惜代价攻上潼关城头。

    李前也只能豁出去了,换了一身明光铠后,冲到禁沟底,站在军士堆积的尸体上,指挥攻击战。

    几名亲兵拿着盾牌替他遮挡有可能飞来的箭矢。

    不过这个距离除了床弩,一般情况下是没其他箭矢能射到这么远的,又是床弩射击的死角,李前对自己有可能被箭矢射中的危险并不担心。

    但谁也没想到,却有一支重箭飞速地朝他所站地方飞来,直到箭矢临近了,他及他的亲卫才发现,但已经来不及遮挡了,呼啸而来的箭矢正中他的面门,直透入脸。

    李前只来有的及发出一声闷哼,就倒了下去,一命呜呼了。

    指挥作战的主将阵亡,让密集冲锋的叛军一阵混乱,一些人惊恐之下转身往回跑,许多人慌乱间从架在沟壁的云梯上摔落,攻势顿缓,引的城头上的唐军将士一阵欢呼。

    崔乾佑暴跳如雷,马上令另外一名中郎将接替李前,指挥攻城战役!

    没多少人去注意,此时潼关上空的天,已经变了脸色,慢慢开始乌云堆积,太阳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云层遮住了。

    ----------

    ps:明天农历腊月二十九了,马上就要过年,无论谁都要回家好好过年,唐远也一样,不过本书在过年期间依然会保持正常更新。

    从明天开始,整个过年期间,本书会保持每天两章的更新,分别在中午十二点和晚上七点半左右!唐远祝所有书友们都能过个开心年!^-^

第七十章 哀叹与欢喜

    (感谢人生就似天机书友的打赏!)

    天也越来越闷热,没有一丝的风,山上的树也纹丝不动,仿佛整座华山都处于静止之中。

    可能山神也被眼前这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杀戮震惊了。

    潼关城有三分之二被群山环抱,没有风就显的很热,云层又厚,许多军士因为天太热,再加上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中暑倒下。因中暑而失去战力的情况两方人马阵中都有出现,比例差不多。

    战场上数万人马,没有一人不是浑身冒汗的,那些全身心投入作战的军士,可以说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全身。城墙上,军士们身上滴下的汗水已经将城墙打湿了。

    如雨而下的汗水,滴落在城头上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蒸发的速度。

    在城头防御战激烈进行中,原本被安排休整,以补充昨天体力消耗的李福德和庞忠部,也已经在城头上出现,他们依杨晞的安排,加入南门方向的防守之战中。

    这样南门城头的防御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兵力也增加到八千左右。

    兵力得到补充,每次对敌射击的军士数量也增加到两千人,每轮射出的箭矢更加密集了。

    “将军,叛军是攻不上潼关城头的!”一名副将在将自己身上箭壶里的箭射光后,忍不住对指挥作战的王思礼叫道。

    王思礼虽然心里也有这样的感觉,但他却并没有喜色露出来,而是面无表情地命令道:“吴将军,叛军的攻城刚刚开始,他们这样不惜命的攻击就是想一举攻下潼关城队,进尔将整座城池都占领,我们不能有任何的大意的疏忽,不能让叛军有机会登到城头上,不然就是城破人亡!”

    “是!将军!”那名吴姓副将挺直身子大声地应了令后,马上跑开了。

    已经将一壶箭射光,差不多射杀了十名左右叛军军官的王思礼暂时停止了射击,作为城头指挥官的他必须根据战场形势做出调度。原本他与庞忠级别是差不多,但今日庞忠也暂时归于他指挥之下,这是杨晞的命令,非常时期庞忠不敢不从。但他知道,庞忠并不会就此服他,要是他指挥作战不力,导致己方伤亡过大,防守很吃力,那杨晞很可能会将他城头指挥权解除,交给庞忠或者田良丘。

    他可能因此受到军法惩处,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哥舒翰也没办法保他,毕竟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要以战场局势为重,作战不力者肯定要受到惩处的。他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做好防御,想尽办法将叛军的攻势瓦解,即使叛军开始登城,有军士攻上城头,也要将他们赶下去或者全部消灭。

    现在王思礼的安排是这样的,以两千人为一队,共四队军士,轮番对叛军进行射击。

    这样密集、高频率的射击,差不多可以发挥最大的杀伤力,箭矢够密集,而军士又不至于体力消耗过大,在轮番的射击间隙,可以恢复一定的体力。

    庞忠和李福德部补充到南门方向,这举动让王思礼对杨晞的感觉又改变了一些,杨晞没有将这部人马放到自己身边,放到东门方向,而是放到了南门,并且放言要是南门压力过大,他会亲自率一部人马过来驰援的。这样的考虑是基于全局而做出的,是要有一定胸襟才能下决定的,毕竟大敌当前,人人自危,身边兵力多一点,安全感也多一些,杨晞没有因为私事的考虑将更多兵力放在身边,而是放在最需要的地方,这一点很让人敬佩。

    “传本将令,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叛军阻止在城墙下面,援军天黑后就可以抵达,只要我们坚持到天黑,叛军就奈何不了潼关城!”王思礼挥舞着战刀,恶狠狠地对身边的军士喝令,“要是有人怯战或者临阵脱逃,定斩不饶!”

    王思礼的嗓门足够大,边上的军士一阵骇然,那些感觉有点力竭的军士,一吓之下仿佛力气也增加了几分,弓拉的更开了。

    射往冲击叛军阵中的箭矢依然很密集,没有什么减弱的迹象,而叛军的冲锋阵形也保持之前的密集频繁,在箭矢落下之时,被射中倒地的军士也越来越多,禁沟已经被填高了一层,特别是沟内西沿,因倒下的军士最多,足足比其他地方高了差不多一个人身子的高度,这也使的攀爬西沿的军士所需要耗费的体力少了一些,但因为城头上及附近十二连城烽火台上射来的箭矢不减,有幸登上禁沟西沿的军士也几乎全部被射杀。

    ----------

    风终于来了,并且一下子很大,在吹过山口时候带来一阵呼啸,吹的城头上的军士都一阵摆摇,他们射出的箭也被吹的偏离了目标,劲道也被吹消了一些。

    不过大多箭矢还是落在了持续不断冲锋的叛军身上,只不过杀伤力下降了很多。

    攀爬禁沟西壁及登云梯的叛军军士,一些人在大风吹来之时,竟然被吹起了身子,从崖壁或者云梯上掉落,并压到了下面的同伴身上,引来一连串慌乱的惨叫。

    不过如此大的风吹来却让城头上的所有唐军将领都叫苦不迭,他们对敌杀伤的最有效武器就是箭矢,居高临下的射击让叛军的攻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连续刮起的大风却无形中削弱了箭矢的威力。

    要是不能以箭矢给予叛军足够大的杀伤,那能冲到禁沟西沿的叛军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多的云梯架设起来,局势会马上朝利于叛军方面发展。

    杨晞也叫苦连天,他没想到老天也和他作对了!

    “喀嚓……”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声在所有人没防备之间响了起来,把正暗自叫叹的杨晞吓了一跳,马上抬头看天。他这才发现,虽然眼前远处还有阳光照射,但头顶半边天空已经被乌黑的云遮住了,

    刚才注意力大多被战场上的情况吸引了过去,没去留意天上的变化,现在才发现,华山上空的天已经变了,一场夏天常见的雷雨就要来临了。风吹的更大了,“要下大雨了!可是援军还没抵达,一会要如何是好?”抬头看天的杨晞喃喃地自言自语道。

    “要下大雨了,”位于禁沟东侧的崔乾佑虽然被大风吹的东倒西歪,但他却忍不住惊喜,在说出了一句与杨晞相似的话后,对着身侧的亲卫和副将大喜地叫道:“真是天助我也!”

第七十一章 下大雨了

    风没有丝毫减少的迹象,而且还越刮越大,天上的乌云开始急骤地翻滚,很快天就暗了下来。

    风从各个山口吹来,没有任何的规律,一会朝这个方向吹,一会往另外方向猛刮。

    潼关城本就是个大风口,平时风力就比平地上大很多,更不要说严重对流天气情况下,风势更是比平原地大了不知道多少,要是有风力级数评判的话,瞬间风力至少有十级以上,甚至更大。

    连城门楼上的瓦都有被风吹落下来的,一些小树被风吹折。

    城头上的军士被吹的东倒西歪,很多军士站不住脚了,甚至有相互撞在一起的情况出现。

    吹起的尘沙也迷糊了人的眼,甚至眼睛都睁不大开,手中的弓也不好拿,瞄准更不要说,射出和箭不是平常那样的抛物线,而是随着乱飘,箭矢的杀伤效果成倍地下降。

    这让城头上指挥的任何一名将领都叫苦不迭,箭矢的杀伤效果下降这么多,那冲过来的叛军数量肯定会增多,登上禁沟西沿的也会成倍地增加。登上禁沟西沿的叛军若是增加很多,势必会有更多的云梯架到潼关城墙上,越来越多的叛军军士开始登城。这是城头上守城的将士不愿意看到的。

    箭矢不能有效杀敌,只能用檑木、滚石、刀剑打击登城的叛军,但这效果肯定没有大规模的弓箭射击来的大。要以刀剑相博的话,那就是白刃战了。

    与敌展开白刃战,那肯定是人员居少的他们吃亏的。

    所有人只希望风快些小去,雨也不要下,他们宁愿被日头暴晒着的。

    风吹来,酷热也随之消失,还有一些水汽吹来,让人感觉到了凉爽人,这样的感觉叛军也是有,对双方的有利都是一样的。但箭矢不能有效射击,这对守城的唐军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现在情况下,差不多是城头上的守军对攻城的叛军射出箭矢,攻城的叛军即使有能力射出箭矢,也对城头上的守军构不成很大的威胁,毕竟一个是朝下射击,一个是朝上射击,落差造成的杀伤效果相差非常大,站在禁沟内还射不到城头呢。

    但天不助人也是没办法,只能克服,箭还是要射的,无论有没有效果,杀伤力有多大,这都是一招最能拿出的杀敌狠招。潼关城内,箭矢并不缺少,以刚才这样的消耗量计,一万余人至少可以用上一个月,甚至更久。毕竟像刚才这样高密度地使用箭矢的时候不多,如果一直以这样的速度持续,那攻城的十几万人马几天之内都可以被全部射杀,只要唐军军士不力竭。

    “准备战刀!”已经命令一部军士弃弓用刀的王思礼,自己挥出身上的战刀同时,也大声地喝令军士们,准备持刀杀敌。

    入眼处,已经有成群结队的叛军军士在利用各种方式攀爬禁沟西沿,还有更多的军士在后面冲来,王思礼知道,非常坚持的时候就要到来了。

    在他预计中,这样的时候应该在天黑后才开始,而不是现在,这比预计中的早了两个时辰左右。

    原本非常有信心守住潼关城,直到天黑后援军抵达的王思礼,信心有点动摇了。要是一直以这种方式与敌作战,手下军士的体力能不能坚持到援军抵达还是个未知数。但现在不能有任何的退缩,也不能有任何怯意的流露,必须要以各种方式鼓舞士气,并想尽办法击退攻城的敌军。

    杨晞当然看到了城头上射出箭矢杀伤力的大幅下降,叛军的攻击力度却丝毫没有减退,反而有加强的趋势,他比任何一个人都着急。

    当然他担忧的并不是东门方向。

    东门方向因为可以登城的横断面小,即使大风大雨,能登城的叛军数量也不会很多,又有几个山崖隔风,叛军冲到城头下面,箭矢还是有杀伤力的,以现有兵力可以足够防御叛军的攻击。他担心的是南门方向,南门方向虽然布置了最多的兵力,有八千左右,但面对数万叛军的持续攻城,兵力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的,但他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增援,除非有大量的援军抵达。

    援军在哪里啊?什么时候才能抵达潼关城?

    杨晞心里长叹了声!据一会前收到的急报,窦华所领的三千人马距潼关城还有五十里左右,只是人困马乏的他们没办法以最高速度驰援,如果没有意外情况,要抵达潼关城也差不多一个多时辰,两个小时。现在又起了大风,一会可能下大雨,抵达潼关的时间肯定还要延迟。

    “希望将士上下一心,拼死杀敌,不让叛军攻上城头!”杨晞默默地叨念着,并马上吩咐亲卫头目杨东,将所有亲卫家将集结,必要时候他将率这部私兵,还有五百作预备队的军士增援南门方向。

    站在禁沟西沿的崔乾佑也看到了城头上射出的箭被风吹偏,对攻城的己方人马杀伤力大降,大喜之下马上下命令,令各个方向加强攻势,无论是东门,还是北门方向都是如此,不让这两城门方向抽出兵力增援。南门方向更是倾全部兵力,持续不断的攻击,不给城头上唐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

    “传令各将,加快攻击速度,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给本帅冲到潼关城头去!”挥舞着战刀的崔乾佑朝身边的副将及军士怒吼:“谁第一个攻上城头,官升三级,赏钱万贯,本帅会向陛下亲自请功!”

    “杀……拉……”崔乾佑身边的副将、军士及亲兵都跟着挥舞着手中的战刀怒吼。

    原本天时地势都握在唐军手里,但现在,天时反过来被他们占了,这狂吹的大风,还有将要下的大雨,是助他们成功的手段,失了箭矢优势的唐军是无论如何都阻挡不了他们连续的攻击的。

    已经有近千人躲过唐军箭矢的打击,攀上禁沟西沿,将云梯架到城墙上。

    风继续在狂吹,将架起的云梯也吹倒了,但有更多的云梯往城墙上靠。

    闪电和雷声越来越频繁,云压的越来越低,天也越来越黑,。

    终于在连续几声惊天动地的雷鸣电闪中,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第七十二章 雨中激战

    强对流天气导致强降雨,在夏天时候非常常见。

    身处华山东侧,黄河、渭河边的潼关每年夏天都会遭受多场雷暴的袭击。

    因为双方将领大部的精力都投到战场上面去,甚至没时间去观天,夏天的雷雨云又堆积的快,并没几个人注意到漫天的乌云是何时铺满的。

    雷雨形成的快,但去的倒不一定快。一些时候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雨就停了,但很多时候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场铺天盖地的大雨,谁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在电闪雷鸣中大雨倾盆而下,整个世界仿佛都是一片白茫茫的雨幕。

    这个时候风倒小去了。没有风了,虽然不至于将射出的箭吹偏,但大雨对弓箭射击的影响比刚才更甚,弦被浸湿了,比平时更不容易拉开。即使能拉开弦将箭射出去,但疯狂的雨幕产生的冲击力会将箭矢的动能消除很多,也会改变其方向,依然会严重影响射击效果。

    而且大雨会迷住人的眼睛,看不清景物,那些专门射杀叛军军官的神箭手,也失去了瞄准目标。

    攻城的崔乾佑知道上天给自己创造了机会,大喜之下恨不得将全部兵力压上去,在他的亲自命令下,几位中郎将率领麾下的人马,前赴后继地往禁沟内冲,利用尸体垫起的高度,相互帮忙或者利用云梯,登上禁沟西沿,再架起云梯,开始登城。

    唐军的箭矢依然密集射出,但因为大风大雨的影响,杀伤力比风雨开始前少了好几倍,甚至箭矢射到身上,都不会让人受伤或者只受一些皮外伤,叛军军士大部弃了盾牌,将身体完全暴露在风雨及唐军继续射出的箭矢下,开始冒雨登城。

    看到许多云梯在他们密集的箭矢射击下架了起来,城头上的唐军开始动用滚石、檑木防守了。

    一根粗大的檑木在几名唐军军士的合力下从城头扔下来,正巧砸在一架刚刚竖起来的云梯上,巨大的动能作用下,几名刚刚开始攀爬云梯的军士被檑木击中后惨叫一声后摔了下来,一名军士被当场砸死,另外两名军士则被砸到禁沟下面,落在尸体堆中。

    幸好尸体堆有缓冲作用,没让他们丢性命,不过也受了重伤,再也不能冲杀了。

    一块有百来斤重的石头也从城头上扔下来,当场砸断了一架云梯,并在砸断云梯后砸中了一名攀登云梯的军士,被砸中头部的这名叛军军士脑袋迸裂,红白色的脑浆从伤口处流出来后,马上就被雨水冲走了,这名军士的下场当然就是当场身亡,并连累身后的两名军士也跟着受伤,倒地不起。

    那两名倒霉的军士被接下来的一根檑木砸中,一命呜呼。

    雨中射出的箭也并不是全没有杀伤力的,还是能将近距离的登城者射伤甚至射死。

    刚开始时候竖起的云梯不是很多,这些云梯很快就被城头上的唐军推开,连着那些还在顽强攀登的军士,一齐倒入禁沟中。

    不少的军士在未攀登云梯之时就被箭矢射死或者射伤,也有被城楼上砸下来的滚石、檑木砸中身死或者负伤的,叛军的人海战术依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没有一名军士能成功登到城头。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地通过禁沟往对岸冲锋,利用各种方式努力攀爬禁沟西沿,并利用云梯开始登城。

    城头上是一片迷茫,城下的叛军看不清上面唐军的具体动作。

    即使有人想抬头看城头上的情况,但一抬头大雨就会落入眼睛里,根本上睁不开眼。

    攻城的叛军没办法仔细观察,只能“盲攻”了。冲过禁沟抵达城墙底下的军士,胡乱将云梯架起来后,不管城头上的箭矢及滚石、檑木落下,埋头登城。

    不断地有被箭矢射中,或者被滚石、檑木击中的军士从云梯上掉落下来,连同云梯一道翻于后面的禁沟内,身死者马上成为了禁沟内的填充物,成为后续攻城叛军的垫脚石,那些负伤的军士要是没力气起身或者逃走,也免不了同样的命运。

    “传本将令,准备更多的滚石、檑木!”早被淋成落汤鸡的王思礼大声地向身边的亲兵下达命令。

    “是,将军!”得到命令的亲兵马上去传达命令了。

    潼关城内,无论是箭矢还是滚石、檑木都准备的很多,但王思礼知道,大雨未停间,滚石和檑木将会是主要的作战武器,这些武器体积较大,城头上不可能堆放非常多的数量,肯定不够后续之用的,也只能下令,就近取材,准备更多的滚石和檑木,以防用尽无所取。

    风已经停止了,但雨下的非常大,十几步远距离的景物都看不清楚,站在城头上只能隐约看到城下的情况。叛军有多少人攻城无法观察清楚,后续的叛军怎么行进,怎么配合,怎么过禁沟,怎么登城也无法知晓,指挥作战的王思礼无法依据叛军的攻击阵形做出有效的应变。

    一架云梯飞快地在王思礼的眼前靠了过来,让人惊奇的是,云梯上端竟然已经攀爬了一名叛军军士,这名叛军军士在云梯快速靠过来之际,竟然纵身一跳,直接跳到城头上来了,被吓了一跳的王思礼反应很迅速,在其他军士反应过来前,挥起手中的横刀,直接往这名跳过来的叛军军士头上砍去。

    这是一名叛军的敢死人员,事先上到云梯,利用雨幕天气城头上的唐军无法观察清楚情况的机会,在云梯靠过来之际就直接跳了过来,想打城头上唐军军士一个措手不及,给后续人马争取时间和机会。但他很不幸,正巧跳到了王思礼面前,王思礼大力挥出的横刀正好砍在了他的脖子上,惨叫声只来的及发出一半就戛然而止,一颗头颅随之飞了出去,和无头的尸体一样,直接往城头下掉落。

    喷溅而出的鲜血,与雨点一起,撒在了王思礼及其他军士的身上!

    “注意叛军的跳城!”王思礼再次怒吼,要军士注意叛军军士这样直接跳到城墙上的冒险行为!

第七十三章 禁沟成通途了

    (大年除夕夜,唐远在这里恭祝各位书友万事顺心,和家人一起过个开开心心的年!给你拜年了!......红包拿来!^-^)

    叛军利用视线不好,城头上唐军看不清情况的掩护,让军士事先攀爬到云梯上,再在云梯靠近城墙时候直接跳过来的行为在接下来的攻城行动中时有发生,虽然有王思礼的提醒,但依然有军士措手不及,被跳过来的叛军军士砍伤或者砍死,不过能这样跳过来的死士数量并不多,即使能侥幸得手,最多砍死砍伤几个人,就马上就被蜂拥而上的其他唐军军士斩杀,尸体被当作武器扔下城去。

    但叛军靠过来的云梯越来越多,叛头上的军士在利用横木用力将架过来的云梯推出去的同时,大量的滚石、檑木被军士从城头上扔下去,砸在登城的叛军军士头上。

    依然密集的箭矢也一个劲地往叛军头上落去。

    因为远处的情况看不清楚,也不知道叛军的攻击方式及队形是怎么样的,城头上的唐军射出的箭,可是说是漫无目的,只是往一定距离外的雨幕中射,那个方向肯定是密集冲锋而来的叛军。但这样的打击效果肯定不好的,又有大量的叛军抵达城墙下面,准备利用云梯登城。这种情况下,弓箭手首要的任务就是先消灭城头下的叛军,每队轮换的军士,首先要射杀的目标就是城墙下集聚的叛军。

    在叛军开始攻城时,几乎所有的军士都编入弓箭手序列中,轮换对敌射击,但下大雨,射击效果不佳了,有一部军士弃了弓箭,拿起刀剑,当刀斧手使用。

    这些军士原先是步军编制,他们的长项不是弓箭,而是刀剑。不过在叛军密集冲锋时候,弓箭的水平已经不重要,只要能拉的出弓,射的出箭,就能有效的杀伤叛军。但现在,叛军已经开始登城,这些长项在刀剑上的军士,他们就弃了弓箭,以手中的战刀阻挡叛军的前进了。

    弓箭手要对城下射击,原步军军士也弃了弓箭,拿起了战刀,对远处射击的弓箭密集程度大幅度地下降,密集冲击的叛军受到的杀伤也少了很多,有更多的叛军军士利用各种方式攀上禁沟西沿,准备登城,并有机会射出复仇之箭了。

    不过城下往城头上射击的箭杀伤力小的可怜,仓促间射出的箭力道不可能很大,潼关城墙又很高,要克服势能的作用,还要被密集的雨削减力道,落到城头上时候,可以说都成了强弩之末,没什么杀伤力了。被叛军射上城头的箭伤害到的唐军军士数量极少,有的只是少数几个倒霉蛋。

    这个时候,十二连城上的军士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射出的箭矢可以有效地打击到禁沟内攀爬的叛军军士,还可以将观察到的叛军攻击情况传回到城内,供城内守将知晓,哥舒翰、王思礼、庞忠等将领就是依据十二连城几个城垛上镇守的军士传回来的消息,做出兵力布置的调整。

    庞忠与李福德联手,在汉潼关城重创了攻击的叛军,并成功地将叛军对隋潼关城的攻击行动延缓到下午才进行,在率部退回到隋潼关城后,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灵宝兵败,他所率的十万大军几近全军覆灭所带来的阴影也消除了大半,不再是一副颓丧、怨天尤人的样子,而是豪情再生。

    在休息了半个晚上及一个上午,杨晞命令和他李福德部支援南门时候,他可是充满了杀敌的**,在看到叛军一浪接一浪地倒在城头上唐军射出的箭矢下时候,他觉得潼关城是完全可以守住的。

    却是没想到,突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让己方人马箭矢的威力大减,叛军有机会冲到城头下,这让他马上生出担忧来,知道接下来的战事会非常艰苦,只要雨不停,优势就会慢慢往叛军头上转移。

    他非常期望这场大雨能早点停,或者早些小去,那样城头上的床弩及箭矢的杀伤力又可以恢复一些,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任由叛军大量人马冲到城墙下面,竖起大量云梯开始登城。还好潼关城头够高,叛军从竖起云梯到登到城头要费不少时间,这个时间之内,足够他们做出很多应对措施。

    不过随着叛军抵达城墙下人员的增多,有更多的云梯竖了起来,时不时有云梯上预先爬上几个军士,在云梯靠过来叛军军士就跳过来的情况出现,庞忠明显感觉到压力在急骤增大。

    一架云梯在庞忠的眼皮底下竖了起来,一名已经上到云梯顶上军士趁云梯靠过来之际,直接朝庞忠扑了过来,庞忠大喝一声,并没有挥刀,而是伸出脚,大力往跳过来的叛军军士踢了过去。这名想一击得手的叛军军士被庞忠踢了个正着,惨叫一声后,没落到城头上就直接往城外飞去。

    庞忠看不清这名“有幸”被他踢中的叛军军士掉落何处,但能猜到被他这么大力一踢并摔落到近十丈高的禁沟内,不死也是重伤了。

    不过有更多的云梯架起来后,从雨雾中冒出来,出现在城头守军视野中的叛军军士越来越多。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唐军军士体力保持的还是挺好的,冒头的叛军军士不是被箭矢射杀,就是被滚石檑木砸下去,或者被砍杀下去,没有一名叛军军士能完全登上城头,那些飞跳的叛军军士最多在城头上活几分钟,就被乱刀砍死了。

    不过无论是庞忠,还是李福德,或者是王思礼,都知道叛军的攻击越来越猛,架起的云梯也会越来越多,攀爬到城头上的军士也会越来越多,他们遭受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雨突然一下子小了,天似乎透亮了一些,雾气也被一阵大风吹散了,城头上的王思礼看到密密麻麻的叛军军士正在翻越禁沟西沿,往城墙方向过来。

    禁沟西沿的一段,已经被各种尸体填的差不多了,大雨造成的积水,把一些零散的尸体也冲过来,越加积垒了高度,以至于叛军不需要借助云梯,只要徒手就能攀爬到禁沟西沿。

    禁沟成通途了!

    看到此情况的王思礼大骇,但此时下大雨,干草及热油都派不上用场,点不起火,没办法消除这危险了。“马上将南门情况传报给哥舒元帅和杨元帅!”王思礼只能将此情况报告。

第七十四章 形势出现了危急

    (大年初一来到,唐远在这里给各位书友拜年了!祝所有书友新年快乐,事事顺心!)

    雨暂时小了,天空有点透亮,风又猛烈地刮了起来,将雾气吹的更散了。

    远处,华山诸峰在急骤起伏的雾中时隐时现,煞是美丽。

    但根本没人有心情去欣赏风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激烈厮杀的战场上。

    雾气被风吹散了一些,视野清楚了些,城头上的唐军将领再次可以看清禁沟内及禁沟以远的叛军冲锋情况。他们惊讶地发现,禁沟内有多段地方已经变成了“通途”,那是尸体堆积而成的几座桥,叛军在“尸体桥”上铺一些麻袋或者竹、木排,军士可以直接踩着这些尸体搭成的桥冲过禁沟,不需费多少力气就能登上禁沟西沿。

    正有大量的叛军抬着云梯通过这些“桥”,快速往禁沟西沿冲过来。

    暴雨已经下了大概一刻钟时间,各山堑处汇集的雨水大量流到禁沟内,禁沟已经变成了一条小溪,并且里面的水流越来越大,许多零散的尸体都被水流冲下去,积聚在一些尸体较多的地方。

    这些尸体堆积较多的地方原本就是有山石阻挡,或者有大棵的树木,在哥舒翰令军士浇油焚烧的时候,堆积的尸体并没多少烧掉,还有厚厚的一层。

    后面又有大量的叛军尸体堆上去,已经将禁沟填满了大半。

    在暴雨开始下,水流开始形成之际,一些沟道较窄地方的尸体被水流冲了下来,在水流平缓及有树木、岩石突出之处堆积,这些地方的尸体越堆越高,并在水流进一步加大的时候,将溪水大量截流。

    这些地方的尸体堆积的高了,可以供踩踏登高之用,叛军军士冲锋也往这些地方去,而唐军的箭矢还陆续而来,总一些倒霉的军士被射杀,或者被射伤后没能及时射开,被箭矢再次射中,或者被同伴踩踏而死,导致尸体进一步加高。水流虽然可以通过尸体的间隙流出一些,但大量的水依然被截住,成为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堰塞湖,漫过尸体堆高度的水顺着那些较低的缺口往下流,飘在水上的尸体顺水流而下,进一步堆积在这些慢慢形成的宽阔“尸体桥”上。

    通途渐现,有更多的叛军军士通过这些慢慢加高的“桥”往对岸冲去,倒下的军士也进一步增多,桥体进一步加高加宽。

    站在城头上看去,只见禁沟已经成了被许多道桥坝拦截的河流,截成一段段的“水库”,因为尸体堆积够宽,堆的又很密集,禁沟内的水流又是在慢慢加大,冲击力不强,很难冲掉这些尸体堆积的“桥体”,有几处地方的尸体已经堆的与禁沟东侧差不多高度了。

    禁沟西沿是比东侧要高一截,大概一到两米的高度,被截断的水流无法及时从尸体间隙流走,越积越高,最终漫过禁沟东侧,漫向叛军集结的禁沟东侧平缓地带。不过漫出来的水流流速并不急,甚至没对禁沟东沿的叛军造成多大的麻烦,只是让他们往禁沟西沿冲击的速度慢了一点。

    越堆越高的“尸体桥”让许多段禁沟变成了通途,通过这些尸体墙的叛军军士越来越多,他们可以不费太多力气就攀上禁沟西沿,积聚在城墙下面,通过架起的云梯开始登城。

    云梯架起被城头上的唐军推倒,箭矢和滚石檑木更加密集地往城下飞来,数不清的叛军军士在冲过禁沟,抵达潼关城墙下面时,被城头上飞下来的这些武器夺去了性命。但有大半的军士幸运地避免了身死,许多人甚至连负伤都没有,新的云梯再架起来,被推倒的云梯也重新扶起来,再架到城墙上。

    雨小了,视野稍稍清楚了点,庞忠看到一架已经有军士攀在上面的云梯快速靠了过来,他马上拿弓引箭,以极快的速度将手中箭矢射出,正中那准备跳墙的叛军军士身上,那名叛军军士惨叫一声后,一个倒根葱栽了下去,砸在了城墙下密集攻城的同伴身上,一连串的人跟着滚了下去。

    看着越来越多的云梯架起来,数不清的叛军军士通过云梯手脚麻利地往上攀爬,庞忠心急如焚,一个劲地喝令军士拼命杀敌。

    叛军在潼关城下已经与唐军对峙了半年,他们准备的攻城用具就发云梯之类非常多,即使毁了很多云梯,也能得到有效补充。

    而叛军的战术就是不计伤亡代价,不顾一切地冲到城墙下面,架起无数的云梯开始登城,无论城头上的守军如何应对,如何反击也不顾,争取让更多的军士冲到城头上。

    他们的战术开始奏效,随着城头上唐军军士体力的下降,箭矢及滚石檑木砸下的数量在慢慢减少,越来越多的叛军有机会上到云梯,开始登城,并且有数量不少的军士能“幸运”地上到城头上。

    “杀!杀光所有叛军,决不让他们登上城头!”挥刀砍杀了一名刚刚在城头上冒出头的叛军军士后,庞忠看到了另外地方又有叛军军士冒出头上,马上大声地喝令军士勇敢杀敌。

    在庞忠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下,那些弃了弓箭的唐军军士,无不挥舞着战刀勇敢杀敌,在与弓箭手的相互配合下,很快他们防守的这个方向登城的叛军都被砍了下去。

    但田良丘指挥的南门东侧城墙却开始现象危机了,数量更多的叛军军士在这个方向冒头,有一些军士直接跳到了城头上,与守城的唐军厮杀在了一起。

    田良丘指挥的人马都是从灵宝逃回来的残兵败将,也没参加过昨天的伏击战及汉潼关城的血战。这些残兵败将在战事顺利的时候,军士士气保持的尚可,没有慌乱,就如刚才利用轮番的箭矢射击,组织挺有序,给予叛军非常大的杀伤。

    但灵宝惨败才过去几天,阴影不可能马上就消除,面对叛军大量涌上城头来的时候,他们心里被压下去的那点恐惧马上就起来了,随着叛军越来越多地冒头,一些心生恐惧的军士犹豫着不敢上前厮杀,少数几个胆小的竟然扔下战刀,抱头往城内逃跑。

    胆怯是可以传染的,一个人的怯战逃跑马上就会传染开来,那些惨败后阴影没消除的军士看到同伴逃跑,再看到越来越多的叛军从城下往上攀爬,许多人开始退缩了,“咣当”作响的武器扔地方声音接二连三地听到。

    而这时候,通过云梯登上城头年叛军数量越来越多,形势出现了危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833/ 第一时间欣赏傲唐最新章节! 作者:唐远所写的《傲唐》为转载作品,傲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傲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傲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傲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傲唐介绍:
史载: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叛军很快攻占了东京洛阳,随后兵锋指向长安。在宰相杨国忠的一再蛊惑下,皇帝李隆基强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倾全力出击,结果遭遇惨败,很快潼关失陷,长安随即被叛军攻占,李隆基仓皇西逃入蜀。在李隆基西逃的途中,马嵬坡兵变暴发,杨国忠及杨玉环姐妹几个被杀。 大唐也从此乱后由盛转衰! 一名退役军人,穿越来到哥舒翰潼关兵败发生时候的大唐,成为杨国忠的幼子杨晞。 试看杨晞能否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改变自己和众多美女英雄的命运! --- **“呀!杨玉环怎么怀孕了?好像历史上没有记载啊?我是不是闯祸了?”**傲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傲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傲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