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傲唐TXT下载傲唐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傲唐全文阅读

作者:唐远     傲唐txt下载     傲唐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章 这是怎么了

    因为身边都是亲近的人,杨国忠也不是外人,杨玉环忍不住把她心里的疑惑说了出来:“陛下,国忠,你们有没有发现,四郎与以往大不一样了!”

    李隆基盯着杨晞看了看,呵呵笑笑,“玉环说的不错,是大不一样了!”

    杨国忠也盯着杨晞看了一会,最终还是点头认同了杨玉环和李隆基所说。

    杨晞很冷静,他也马上想到了如何解释,当下对李隆基和杨玉环作了一礼,道:“陛下,娘娘,任何人有臣这几天的经历,都会有这样的变化的!臣在潼关城头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看到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在面前,血流成河。要是经受了战场的洗礼,任何人都会有臣这样的改变的!”

    “唔,四郎说的不错,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有过战场上的洗礼,这人啊会一下子成熟起来的!”李隆基马上认同了杨晞的解释。

    不过他心里有另外一种疑惑,那就是原本不显山露水的杨晞,怎么会有这般军事才能,能指挥好潼关的防御战,并且有这般能力,能镇服住潼关诸将。从上报回来的情况下看,杨晞真的是杀伐果断之人,一到潼关就杀了燕山郡王火拔归仁,并且连与杨国忠交好的监国宦官也当众斩首,与他所知道的杨晞大不一样。不过他并不会在这个时候将这点疑惑说出来。

    李隆基的这点疑惑杨国忠也有,他也弄不清楚杨晞为何会变成这样,杀伐果断,行事像一个经历很多事的人一样老练,他的小儿子自小都不是这个样子的。

    杨晞也从李隆基和杨国忠的眼神中读出了异样,不好意思地笑笑,解释道:“陛下,臣在受伤昏迷那几天,梦见了许多奇怪的事儿,莫名其妙懂了很多事,好像梦见曾率军打过仗,还曾得人指点说潼关有难,需要马上救援。醒来后听人说叛军将攻打潼关的事,也心焦于潼关前线的情况,当时就向父亲提议潼关只能坚守而不能出击!在灵宝兵败的消息传来后,臣也马上想到了一定要率一军紧急驰援,不然潼关肯定会陷入叛军之手,也就有了当日请命之事!”

    见李隆基和杨国忠都是似信非信的样子,杨晞只得再解释了一句,“陛下,父亲,你们是看着我长大的,应该知道我从小就比几个哥哥聪慧,危急时候有这样的表现也不奇怪,霍去病立下赦赦战功时候也才十七八岁,此前他也没什么出色的表现的啊,很多人去做了事才知道有没有能耐的!”

    杨晞说完这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的解释后,杨玉环马上跟着说话了,“陛下,四郎说的不错,许多人没机会去做事前,大家都认为他不行,就如太宗皇帝时候的宰相马周,在太宗皇帝发现其才能前,谁都不会认为他是个能者,没有人对他另眼相看。四郎也是一样,没被陛下起用之前,大家都认为他只是个混吃混喝的纨绔,紧急时候一用,这才发现四郎原来有这般才能!陛下,既然四郎表现这般出色,陛下应该给予更多的重用才是!”

    杨玉环会这样说,杨晞一阵惊讶,一下子对面前这个美丽的女人生出好感来,只是不知道她如此说,用意究竟是什么!

    “唔!玉环说的不错,”李隆基抚着额下的胡须,笑呵呵地点头,“四郎表现的让朕惊讶,连他自己的父亲都意外,相信以后肯定会有更多让人惊讶的事做出来,也肯定会比几哥哥出色,这样的人才,朕不重用,会遭天谴的!”

    “臣不敢当陛下这般夸奖!也不敢当贵妃娘娘如此称赞!”杨晞再次向李隆基和杨玉环行了礼,谦虚道:“臣只是胆大妄为,敢做敢当而已,陛下不责臣的胡乱行事,臣就感激不尽了!臣也希望能再到潼关领军作战,直到叛乱平息,还请陛下恩准臣继续回潼关领军,臣一定不负陛下期望的!”

    杨晞是没想到他回京面圣叙事,竟会发生太子李亨当殿表示他不适合继续领军,要另委将领领潼关诸军的事,,连自己的父亲杨国忠也不是很支持他继续到潼关镇守,差点没办法做出应对。

    太子李亨是什么人啊,那可是接下来的大唐皇帝,历史上著名的唐肃忠,不是一般人呢!

    不过也还好,李亨没继续闹腾,朝堂上站出来反对他继续以元帅职领军的大臣也不多。

    看今日的情景,继续让他回潼关领军,当兵马副元帅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再不会改变了。

    “唔,你既然一再请求,你父亲也支持,那朕也答应,让你继续回潼关领军,抵御叛军!授你的兵马副元帅职不变,你的龙武卫将军职务也依然保留,另外朕答应你的奖赏也都会兑现!”李隆基说着,眼睛落在一边的杨国忠身上,呵呵笑着道:“国忠啊,看来杨晞以后的职爵不会比他的几个哥哥低,朕可是希望他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争取更高的职爵,杨晞,朕可是对你寄以厚望,你千万不要让朕失望!”

    “臣一定尽心尽力做事,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杨晞直起身,挺着胸脯保证。

    “如此就好!”李隆基说着隐隐地打了个哈欠,再道:“国忠,潼关的事务你们父子俩好生商量一下吧,到时有什么难决之事再与朕说,今日起的太早了,朕想休息一下!你们先去吧,四郎刚刚从潼关前线回来,如今潼关局势不紧张了,也不要急着赶回去,回府休息一两天,养足精神再回吧!”

    “多谢陛下的关心!”杨晞再次作礼致谢,李隆基待他这般关爱,这样和善,他感觉有点不真实。

    杨国忠也上前行了礼,“陛下,娘娘,那臣和四郎就告退了!”

    “陛下,娘娘,臣告退!”杨晞跟在杨国忠后面作了礼。

    李隆基挥挥手,示意杨国忠和杨晞自去。

    替李隆基轻轻捶着身子的杨玉环,在杨晞作礼时候笑了笑,笑容很灿烂。

    杨晞也回了个灿烂的笑容,并盯着杨玉环那娇美的脸蛋看了看,这才转身离去。他这眼神有点无礼,是那种男人看女人的神色,有点侵略性,这眼神也不是故意做出来,而是很自然就表现出来的。

    杨晞临走时这深邃的一眼让杨玉环莫名的紧张,赶紧把头转了过去。

    不过在杨晞走出去后,她眼光又追着他的身影而去。她心里很迷惑,这是怎么了?

    四郎什么时候会变成这样?

第七章 屁股决定脑袋

    (求收藏、推荐票!)

    -----------

    “晞儿,这些天辛苦你了,跟爹爹回府,好生休息一两天,再回潼关,”一出李隆基的寝宫,杨国忠就换了一副神色,以充满慈爱的口气对跟在他身侧的杨晞说道:“你去潼关领军御敌,你娘可是担心的又病了,她数次在爹爹面前哭闹过。这些天爹爹都不敢回府,怕你娘唠叨!如今你平安回来,爹爹总算可以对你娘有个交代了,一会你回府,可要好生陪陪你娘,但是一些不该说的话也不要说,你的事儿爹爹会和你娘说的。”

    “孩儿明白,”杨晞赶紧答应。

    很快出了宫,杨晞跟着杨国忠上了一驾宽大的马车。

    杨晞回长安的主要任务差不多完成了。此番他回长安,一则是向皇帝李隆基请求后续的行动安排,那就是依关据守不出,与叛军对峙。再则就是为诸将请功,并请示赦免或者减轻对经历了灵宝兵败诸将的处置。依刚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目标都已经达到预期。

    元帅人选的争论是他没有料想到的,他想不到太子李亨会出来反对。但这如今已经不是问题,他依然是潼关兵马副元帅,只是以后李亨会对他这个新崛起的人物抱着何种态度,那就不知晓了。

    历史记载,李亨是在天宝十五载在灵武登基的,并尊入蜀的李隆基为太上皇,但现在潼关未破,李隆基也未出逃,长安将慢慢恢复平静,以后的历史会如何发展,谁也不知道。

    杨晞知道,自己的老爹杨国忠与李亨的矛盾非常大,要是李亨当上了皇帝,杨家也会倒霉,他这个凭空冒出来的穿越人,境况会如何谁也不知晓。要避免这些,那就是不能让李亨当皇帝,杨晞清楚,这是自家老爹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李隆基也在犹豫要不要另立太子。

    如此情况下,李亨会不会最终当皇帝,谁也说不清楚。

    但杨晞希望换另外一个人当皇帝,让历史来一个彻底的改变,作为杨家人他不想倒霉。

    历史究竟会如何改变,就要看杨国忠会做什么样的努力了,他这个穿越人,也要努力一把!

    除了李亨,其他的事杨晞并不担心,一些要回京解决的事,如军需给养等方面的问题,只需要和自己的父亲杨国忠说,肯定可以解决。自己这位在朝中只手遮天的宰相父亲,没多少事是他办不到的。

    总的来说,现在没什么好担心的。

    时间已经快中午,盛夏时节这个时候天非常热了,马车里倒是凉快,竟然置有决块,大唐宰相的生活待遇果然不同一般。

    马车徐徐向魏国公府方向驶去后,喜滋滋看着杨晞的杨国忠又唠叨开了:“晞儿,你在潼关这些天,爹爹可是日夜为你担心,生怕你有个意外,幸好你什么事也没有,还立下了如此大功。你有这般能耐,爹爹真不知道有多高兴,爹爹再也不要担心你们兄弟几个成不了大事了。有你这样,爹爹已经心满意足了。唉!爹爹一直把你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看来这些年爹爹也对你看走了眼,真想不到你有这般出色的表现,竟然能统御这么多的人马作战,并成功将叛军击退。”

    听杨国忠如此说,杨晞知道他这个父亲还是在疑虑他怎么就突然间变得这个样子,赶紧解释:“父亲,孩儿不是担心我们杨家遭遇非难吗?所以才敢向父亲和皇帝请命,急救潼关!许多事不去做,总觉得困难很多,但被逼入绝境,硬着头皮去做,才发现再难的事也不过如此。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前自会直,想必霍去病取得那般战功前,谁也不相信他有如此军事才能的。父亲,你能力这般出色,你的儿子怎么可能能力很差呢?”

    “唔,说的有理!”杨国忠忍不住心里的喜悦,哈哈笑了起来,再拍拍杨晞的肩膀,很怜爱地说道:“晞儿,爹爹今日完全相信,兄弟几个中,你最有能耐,行事也最果断,也最知为父的心思。我们杨家的希望,要落在你身上了!你也放心,爹爹会特别照应你的,你有什么要求可以尽管和爹爹说。”

    “多谢父亲信任,孩儿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有什么难以解决的事,也一定会和父亲你说的,”杨晞冲杨国忠感激地笑笑,但心里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无论杨国忠在历史上的名声是多么恶劣,让多少人痛恨,甚至读了安史之乱这段历史的杨晞也是如此,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父亲”待他还是挺好的,非常怜爱。府中那个为他担心的母亲,也是如此,待他非常宠溺。割舍不掉的是亲情,杨晞没办法将杨国忠当作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来看待,要是什么人以民族大义的理由让他下手除去杨国忠,他肯定下不了手,即使他目睹了杨国忠做很多错事也是如此,到底他留在前身的一部分记忆,大义灭亲的事他是做不出来的。

    这是他这具身体的生身父亲啊,他还继承了前身的许多记忆。

    但是以后要怎么做,是不是全心全意帮杨国忠进一步执掌大权,还是从国家民族的大义出发,让杨国忠在朝堂上、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小去,杨晞还没想过。这也是他叹气的理由,许多事也只能放在以后再慢慢考虑,如今要做的,就是凭自己的一些先知先觉,还有超然于这个时代的一些能耐,助大唐军队早日平定叛乱,让大唐天下少些风雨,黎民百姓少遭点殃。

    而要做到这些,父亲杨国忠的支持是必不可少了。

    有杨国忠的支持,许多事可以方便做到;要是没有杨国忠,很多事根本想都不要去想。

    就如现在这个兵马副元帅的职,如果他不是杨国忠的儿子,那根本不可能落在他身上。

    如此有用的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不是任何一个穿越人都有这般优势的。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身处在现在这个位置,还是大唐权臣杨国忠的儿子,杨晞心里有了许多以前从来不曾有过的想法。

    或许他能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出一段神话般的历史来!

第八章 你服侍我洗澡吧

    父子两人一路唠叨着,家事、国事都说,很快就回到了府中。

    杨晞的母亲裴柔已经先一步听到下人报告,说是杨晞从潼关回来了,也不顾自己身体有恙,令下人搀扶着迎到府门口来了。一见到杨晞,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开了,弄的杨晞很尴尬,不知所措。

    杨国忠也是差不多,面对自己的老婆耍横没什么办法,父子两人只能陪着笑脸,一个劲地劝慰裴柔,让她不要计较了。闻听消息先一步回府的杨暄、杨昢和杨晓,也在一边劝慰。

    最终在下人们的战战兢兢中,裴柔好不容易才冷静下来,破涕为笑了。拉着杨晞的手,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一番,确定杨晞没任何磕着碰着后,才拉着杨晞到自己屋里,小声训斥并表示疼爱去了。

    裴柔在魏国公府中的“威望”很高,这在刚才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不过杨晞总觉得很怪异,事情不应该这样的么。

    他隐约地知道一些事,就比如母亲的身世好像并不怎么高尚,还有关于他自己的身世也有一些让人心惊肉跳的传言。但他弄不清事儿,也只能“认同”了现在看到的一切。

    最终在杨国忠“晓以大义”,及杨晞的一再解释和保证,另外三个儿子的一唱一和下,裴柔勉强接受了杨晞继续到潼关领军的事实,但一再叮嘱杨国忠和杨晞,万不能有差池,要加强杨晞身边的保卫力量,不然她会直接进宫找皇帝,向皇帝求情,召杨晞回长安来的。

    杨国忠和杨晞也只能一个劲地答应,杨晞当着父母及三个哥哥的面保证,决不会少一块肉回来,更不会把命丢了,裴柔这才没再说什么责怪的话,只是拉着杨晞的手,问询了半天这些天在潼关的情况,杨晞只能拣好的说,差不多说成了他去潼关是旅游,并不是打仗的。

    最终将裴柔心中最后那点耿耿都消除了,变成一副欢天喜地。

    杨晞的三个哥哥杨暄、杨昢、杨晓,在杨国忠和裴柔的面前对杨晞表现的很亲昵,及对他能力由衷的敬佩。但杨晞却从几位哥哥的言行举止中也感觉到了他们的“虚情假意”,三个哥哥说的都是言不由衷。特别是大哥杨暄、二哥杨昢,有意无意流露出嫉妒的样子,让杨晞感觉不舒服。

    他更加觉得这一家子都有点“妖孽”,猜着其中定是藏有什么不被人知的秘密。

    他与自己的三个哥哥长的并不太像,与杨国忠也不是很像的,但他不敢乱猜测。

    最后裴柔以杨晞这些天太辛苦为由,勒令杨国忠和杨暄、杨昢、杨晓不要再叨唠杨晞了,让小儿子回屋好生休息一下,待晚上烧些好吃的,一家人一起热闹,慰劳一下杨晞。

    在杨晞按吩咐告辞出来,准备回房休息时候,杨国忠悄声地吩咐了几句,让他先不要担心事儿,也不要管母亲的嗔怪,先回屋好好睡上一觉,有什么事儿休息好了再相商。

    杨晞当然不会表示反对,他确实挺累了,很想抛开一切担心,好好睡觉。

    -------------

    “四公子,你终于回府了!”守着小院门口,一直在翘首等待杨晞回屋的小丫头平儿,看到杨晞出现在视野中后,马上迎了上来,搀住杨晞的手臂,很心疼地说道:“四公子,这些天你在潼关前线,奴婢可一直担心着,怕你有什么意外。知道你没事,平安归来,奴婢不知道有多高兴!”

    “平儿,我没事!”平儿这样亲密的动作让杨晞稍稍有点不适应,但在走入属于自己的院子,没其他人看到后,马上就坦然了。对平儿油然而生的熟悉和亲昵感让他马上放松了身子,享受着与小美人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异样感觉。在古代当纨绔公子还真是好,身边服侍的人都长的这般漂亮。

    平儿身材挺高,模样长的挺美,杨晞依稀记得后世某一个姓范的美女明星与平儿有点相像,只不过平儿看起来青涩多了、更清纯可爱。清纯可人的小姑娘,总会让男人多些喜欢的。

    平儿今年应该是十四岁,身材已经发育的不差,夏天衣服穿的少情况下,看上去凹凸有致,只是可能因为发育还没完全结束,少了点圆润。相信再过一二年,会变得更加可人,越加吸引男人目光。

    “四公子,你都瘦了很多,”进了屋后,平儿注视着杨晞一会,很是心疼地说道:“四公子,你在潼关一定很辛苦,也没人照顾的,要不你把奴婢也带到潼关去,让奴婢照应你的起居生活,好不好?”

    杨晞莫名其妙地失踪,最后被告知是到了潼关,指挥作战去了。

    这让平儿惊恐万分,伤心欲绝,杨晞可是她这辈子的希望,要是杨晞有什么意外,那怎么办?

    可以说这些天她没有一个晚上睡好的,经常梦见杨晞出现意外,血淋淋地站在她面前。

    今日闻听杨晞平安归来后,不知道有多欢喜。刚刚杨晞被裴柔拉去的时候,她就躲在一边看,恨不得马上过去扑到杨晞怀里哭上一通,只是怕主母责罚,才忍住,最后回到小院门口等。

    杨晞在裴柔屋里呆了半天,平儿也在小院门口呆了相同的时间。直到杨晞出现在视野中后,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心里是说不出的欢喜,也马上提了这样的要求。

    “那怎么可以!”杨晞很自然地伸手捏捏平儿那秀挺的鼻子,“军中怎么可以有女人?要是我带你去,军中所有人都会笑话,即使我是统兵元帅,也会受到皇帝的责罚!你放心,本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任何事的。待战事平息了,我一定会平平安安归来!”

    只一会儿的相处间,杨晞就“找到”了某一种感觉,与平儿亲密无间的感觉,他伸手捏平儿的鼻子没有一点不自然,前身许多时候占平儿便宜的情景也浮现在他脑海中,让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穿越”、“取代”了此前杨晞,前身所有的一切他都要接受下来,包括生活方式,包括他身边的人儿。到了什么时候,就适应什么时代的生活吧,无论有没有觉得不适应,都要适应下来。

    平儿知道杨晞是在安慰她,也知道自家公子是不可能带她去潼关的,但听了杨晞这样说,她心里还是一阵黯然,眼泪不自觉地滚了下来。她也清楚杨晞还要回潼关,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杨晞去指挥人马打仗的这些日子里,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过了。

    看到平儿掉眼泪,杨晞心里一暖,伸手替平儿拭去眼角的泪,笑道:“傻丫头,我都说了没事,你还哭!公子我累了,洗个澡后想睡一下,你服侍我洗澡吧!”

第九章 还有要事去办

    求收藏、推荐票、三江票!

    -------------

    杨晞留着的前身记忆中,有很多是与面前这个小美人玩过的暧昧举动,拥抱、亲吻甚至身体的抚摸都有过,洗澡什么的都是由平儿服侍的,他的身体不知道被小姑娘看到多少次。

    让平儿服侍洗澡的话也很自然地说了出来,没觉得任何不合适。

    一刹那间,杨晞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后世现代人,还是唐朝时候的人,穿越的事有没有发生,他该如何定位自己,有点不清楚了!

    脑袋有点晕乎乎,有点生疼。

    “嗯!”平儿拭去脸上的泪,听话地点点头,低着头去做准备了。

    看着平儿袅袅婷婷地走过去准备洗澡所需的东西,杨晞的目光自然地追随着过去,心里继续感慨。

    平儿是他房中的通房丫头,他知道通房丫头是什么样性质的人。

    一般情况下,通房丫头注定是一辈子服侍主子的女人,在服侍的主人成婚后,会被收入房中,成为妾室的,就如《红楼梦》中的袭人。

    平儿这个标致人儿,也是裴柔特意为自己小儿子挑选的妾室,以后肯定会被杨晞收入房中的。

    接受了前身一部分记忆的杨晞,也没对此表示反感,甚至下意识地把平儿当成自己的女人了。

    平儿很清纯漂亮,也很乖巧,前身很是喜欢她的,现在的杨晞也很有好感。

    相信这样的女人,任何一个男人见了都会喜欢的。

    今日与平儿私下相处,杨晞也很自然地表现出亲昵,甚至因为有了后世的灵魂穿越,杨晞对这个注定是他的女人的小美人,更多了份柔情。

    平儿这样楚楚可人的小姑娘,还可以算是他的女人,怎么可能不心生怜意。

    因为到了明年平儿才满十五,才算成人,杨晞的前身才没对这个未成年的小姑娘下手,不然两人肯定会有了最亲密的关系。但杨晞相信,不久的以后,一切事都会水到渠成的。

    但他也很快就反应过来,刚刚从潼关战场上回来,与服侍自己的小丫头单独相处时候,就生出这些“龌龊”的想法,很不应该,不像个“革命军人”啊!

    “鄙视”了自己两下后,赶紧将这些邪恶的念头压下去,同时告诫自己,在面对小姑娘的时候,可不能表现的像邪恶大叔一样,至少现在不行。

    有个适应过程么!

    有了这样的心思起来后,杨晞也在平儿替他准备好换洗的衣物时候,支开小美人,自己洗澡了。

    平儿虽然觉得有点古怪,但还是接受了,杨晞也很快冲好凉,穿上衣服出来了。

    他可没有躲在浴桶里泡上半天澡的习惯,后世的职业习惯让他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是急匆匆的。

    或许平儿也认为杨晞很累,需要好好休息,在他洗了澡后,并没过多打扰,服侍杨晞睡觉了。

    杨晞睡了个很踏实的觉,梦也没做一个,直到天将黑,他才醒来。

    一家人很热闹地在一起吃了晚饭,不过杨晞的几个嫂子并没过来,就他们兄弟四个,还有杨国忠和裴柔。可能这样的家宴也很久没有吃过了,杨国忠都有些感慨。

    杨国忠的感慨让杨晞心里的异样感觉更浓了,他总觉得他们这一家子非常有故事。

    晚饭后,杨暄、杨昢、杨晓三人被杨国忠打发走,让他们各自去做事,或者回府陪家人了。

    杨晞并没马上回自己的小院,而是和父亲杨国忠躲在密室里,细细讨论了半天事儿,杨晞将潼关的事,包括如今的局势状况,潼关各将的情况,他对这些人的评价,还有对局势的看法,后面对付叛军之道都与杨国忠细细交流了,并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希望杨国忠能尽可能地帮他。

    杨国忠当然不会拒绝杨晞的请求,很爽快地答应了:只要杨晞提出什么要求,他一定会想办法满足的。他也表示,只要杨晞遇到了难事,尽管派人告诉他就是,他一定会竭尽所能,帮助杨晞克服困难,将事儿处理妥当的。

    杨晞也说,在府上这两天,他会将需要之物好生罗列一下,到时再一并与杨国忠说。

    杨晞原本还想与杨国忠说说朝事,但想想现在自己对朝堂上的情况不是太熟悉,也就忍住没说。

    杨国忠原本也想与杨晞说说太子李亨的事,但犹豫了一下,怕杨晞担心,也没说。

    父子两人说了大半宿的话,直到裴柔使人来催,杨晞这才离开,回屋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杨晞起身时候,杨国忠已经离府去处事了。他也让府中下人告诉杨晞,让杨晞好生休息,不要担心事儿。

    杨晞已经决定,今天入夜后就启程回潼关,他放心不下潼关的军务,要早点回去。

    杨国忠让他在府中好生休息,但杨晞却是呆不住,他还有要事去办。

    也就在起了身,到母亲裴柔那里请了安后,杨晞就找了理由出府,直奔西市去了。

    他在潼关指挥作战的时候,强烈期望手中能有一架望远镜,以方便观察敌情。

    现成的望远镜肯定是没有的,只能自己动手制作,但在潼关时候,杨晞令人四处搜寻玻璃或者水晶却不得,百姓快逃光的潼关城内根本找不到这类东西,只能回长安寻找。

    只是杨晞并没在写给杨国忠的信中说这事,他怕杨国忠不能明白他的意思,还是趁自己回长安时候,亲自去找寻找,并打磨好。

    如今虽然战乱,长安东西两市的商业贸易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灵宝兵败的消息传来后,许多商人忧心忡忡,一些人甚至先一步离开了长安,东西两市变得萧条了。但攻击潼关的叛军被击退,长安暂时无忧后,一些胆大的商人又重新开门做生意了,东西两市比前几天热闹多了。

    长安东、西两市杨晞自然挺熟悉,在后世时候,他也曾听说过这唐朝时候长安有东、西两个大的市坊,好像“买东西”这个说法就缘自东、西两市。

    百姓买生活所需的物品要去东西市,叫习惯了,到东、西市买物品就成了“买东西”!

    不过杨晞却想不到,他这次到西市买制作望远镜所需的原料,却有非常意外的遭遇!

第十章 意外的事故

    长安东、西市分别位于皇城东南和西北方向。东市周围坊里多居住着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为满足皇室及显贵的需要,市内经营以上等奢侈品为主,百姓光顾不多,显得冷清一些。西市周围诸坊多居住普通百姓,其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还有许多来自异域的奇珍异物,又被称为“金市”,因其商品各类丰富,吸引着平民百姓及官宦贵族都会到这里遛达。

    在西市做生意的除了汉人商户外,还有很多是来自波斯、大食等西域地及新罗、倭国、天竺、吐蕃等各地的胡商。这些异域商人带来香料、人参、药物、毛毯等胡货,再从长安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汉地出产之物,以赚取丰厚的利润。

    西市中有许多胡人开设的店铺,如珠宝店、货栈、酒肆等。胡人开设的酒肆是西市附近的一大风景,里面经常有来自胡地的年轻女子表演歌舞,异域风情的胡姬和舞蹈吸引许多的轻狂少年们前往。

    带着寻访所需之的目的来的杨晞逛遍了东、西两市,他也惊叹于唐朝时候市场竟然有这般繁华,及战争时候长安的百姓对将临的危险那种漠然无视的态度。他也相信,要不是他这个穿越人横空出世,硬生生地将安禄山的叛军阻挡在潼关城下,如今的长安已经乱成一团,鸡飞狗跳,百姓忙着逃难了。

    看着依然热闹的东西两市,杨晞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

    杨晞也很想好好逛玩一下东、西两市,还有长安的街景,西市附近的胡姬酒肆也想去坐坐,不过因为心中担着事,他还是忍住了,想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后马上回去。

    他准备在今日晚间就返回潼关,趁着晚上天气凉爽赶路,以免白天时候天气炎热,身体吃不消。

    制作望远镜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玻璃,但现在的玻璃是稀罕之物,遍寻两市也不得,但与玻璃有相似透光性的水晶却是寻常物品,西市内售卖的很多,成色很好的也不少。反正现在能制作的望远镜也不可能很精良,透明的水晶基本能满足要求了。杨晞依着自己的要求挑选了很多,并让店家依他的需要打磨成一定的曲度。打磨成一定曲度需要时间,他可没闲心在西市内候着,让杨正带几个人等着。

    再逛了一会,挑选了一些制作器物所需的用物后,杨晞也准备先回府了。

    在西市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杨晞心里很高兴,他相信只要水晶按他的吩咐打磨好,他就可以组装出可以使用的望远镜来。有了望远镜,观察敌情、指挥起战事来就方便多了。

    往回走时候的杨晞心情非常好。

    今日出门前下了一场雨,雨并不大,刚好湿了地,但街道上并没出现积水。天上的云并没完全散掉,漫天的白云将太阳遮住了,还有不小的风吹着,让人感觉挺舒服的。

    这样天气情况下,在外面逛玩一下应该是挺爽的。

    不过他也有点遗憾,天气很好,西市很热闹,如果自己是个闲人,今天肯定会在这里好生逛玩一下,那些后世基本看不到的新鲜物品好好地看看,西市附近的胡姬酒肆也进去坐坐,看看胡人女子跳的舞是什么样的。西市边上胡姬酒肆可是很多,许多年轻漂亮的胡人女子可就站在门口招揽客人呢。

    他现在是身负朝廷重托的兵马元帅,有许多事要去处置,风花雪月的浪漫事儿,不是现在要想的。

    杨晞在几名随从的伴随下,走出了西市东门。不过就在他走出坊门,沿着东门外面宽阔笔直的大街走,准备往拴寄马匹地方去的时候,从坊门南面方向飞快地驰来一驾马车,驾车的那名中年男子拼命地甩打着马鞭,嘴里大声喝斥着,要前面的行人给他让路。

    看到此景,杨晞不禁皱起了眉,但不想生事的他,还是往街边靠了靠,让过马车。

    看这驾马车装饰的豪华程度,杨晞能判断出来一定是朝中哪位大佬的座驾。

    任何时代,总有人喜欢摆阵势,在街道上横着走的,杨晞心里很鄙视这驾马车的主人,但也当作无视,继续往不远处寄存自己马匹的地方过去。

    不过在杨晞还没走到寄存马儿的地方,街道上有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刚才那驾快速行驶的马车,撞到了几名来不及闪避的行人。

    一名年岁挺大,穿着挺朴素的老头模样的人,被快速行驶的马车撞了个正着,摔出去一段路,看情景撞的不轻,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一名大约十岁左右的小孩,看情景似这名被撞老头的孙儿,被吓的大哭,赶紧过去搀扶起不了身的老头,祖孙两人手上所拎的用物也散了一地。

    看到此景,杨晞停下了脚步,浓眉紧皱。

    跟在他身边的几名亲卫家将也停下了脚步,不知所措地看着杨晞。

    那驾马车停了下来,不过让人意外的是,驾车的男子并没过去向被撞的老头表示任何的歉意,而是一个闪身跳下马车后,骂骂咧咧地过去,责怪老头和那小孩不长眼睛,挡了马车的道,误了他的事。

    那倒地的老头和小孩知道自己闯了祸,一声不敢吭,只是战战兢兢地伏在地上,惊恐地看着手拿马鞭,站在他们身边一个劲地喝骂的那驾车男子。

    边上很快就围拢了不少看热闹的路人。

    杨晞身边的杨东,已经看出了这驾马车是何人府上的,低声地对想过去的杨晞说着,还提醒想过去看看的杨晞什么。只是杨晞不予理会,示意身边几人跟他一道过去。

    今日虽然要急着回去,但这样的事他却不能置之不理。

    就在杨晞还未走到出事地方时,却从出事地传来一个清脆的质问声音,“喂,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霸道,把人撞了,不但不将人扶起,还在这里骂人!天子脚下,岂容你这般无礼?还不快将老人家扶起来,看看有没有被撞伤!要是将人撞伤了,你得陪老人家去看伤,还要予以人家赔偿!”

    顺着声音发出处看过去,杨晞看到一名模样高挑的年轻女子,正怒目对那驾车男子而视,大声地质问。而两名看似这名女子的随行人员,已经上前将被撞在地的那名大爷扶了起来。

第十一章 打抱不平

    (感谢戴天宇书友的打赏!)

    因为西市附近人流很多,马车撞人引来了很多围观看热闹的路人。杨晞走过去的时候,看热闹的路人已经围成一圈,杨晞只能站在人群外看。

    站出来打抱不平的是一名模样只有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身材均称高挑,漂亮的五官长的挺有英气,看架势是练过武的。只不过杨晞所站地方只能看到其人的侧面,这个小姑娘五官具体长什么样子看不太清楚。但现在他的兴趣点并不在这个女人的长相上,而是想看看这件事最终会变成如何。

    这个驾车男子身份虽然不高,但其背后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能惹的,杨晞有点怕漂亮的小姑娘吃亏,也不想就此离去,想看看事儿究竟会如何发展。

    那名驾车男子似乎很意外在长安竟然有人对他指手划脚,在被这个年轻女子质问一番后,竟然愣在了那里,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竟然有人敢当面指责他,还让他向这个不知趣的老头子赔礼道歉做出赔偿,太意外了,这个漂亮的女人是谁?为何有这么大的口气?

    驾车男子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知道长安城内有很多人不是他惹的起的。敢无视他背后主人的人,他的主人也不一定敢惹,或者说不会去惹。

    他是要去接一位很重要人物,才拼命挥鞭赶车的,却没想到撞到了人。

    其实撞到人也没什么可怕的,他并不怕有人敢出来责难他,只是怕误了时间。他并不是孤身一人,还有其他一些随行人员。这些随行人员是骑马的,事儿发生后,他们也全都下了马,围在一块。

    只是在没弄清楚这名站出来打抱不平的女子身份之前,也不好表现太强势。

    “喂,你撞了人,还如此凶悍,一点不讲理,”看到驾车男子和他的同伴愣愣的样子,并没表示任何的不好意思,更不要说道歉,那女子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脸上怒意更显,一张俏脸也涨红了,气呼呼地指着那拎着马鞭的驾车男子,怒声道:“光天化日之下,将这样一位老人家撞倒在地,不施以援手救助,给予赔偿,还出恶言相责,太张狂了!天子脚下,岂容你们这般胡作非为,今日你要是不向这位老人家赔礼道歉并做出赔偿,我就去报官!”

    一听报官,那驾车的中年人乐了,他也从刚才小姑娘的气极败坏上感觉出来这不会是个难惹的人儿,应该只是什么官宦或者大户人家的女儿,这从这名女子身边几外随行人员的气势上可以看出来。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儿。这样的人儿他当然不会有任何的妥协,不然就是丢主人的面子了。

    当下怒声喝道:“你是何人,竟然敢对虢国夫人府上的人这般指手划脚?”

    一听驾车人自报家门,说是虢国夫人府上的人,那年轻女子怔了一下,似乎很意外。

    一些围观的百姓听到是虢国夫人府上的家奴撞了人,都悄悄地散了。

    虢国夫人是当今最得皇帝宠幸的贵妃杨玉环的二姐,而且与皇帝关系也不一般,某一年上元节观灯时候,与广宁公主及驸马起争执,大打出手,结果皇帝还偏向虢国夫人。

    公主都不敢与虢国夫人较真,一般人哪惹的起呢?

    杨晞倒是没意外,他刚才已经听杨东说过,驾车的人正是杨玉环的二姐虢国夫人的家仆,还是一个在虢国夫人府上比较有地位的护院头目。

    狗仗人势在任何时代都会发生的,杨晞知道接下来虢国夫人府这个名叫裴宁的家奴要发威了,也该自己站出来表示点什么。

    但在他刚刚起了这个念头时候,那叫裴宁的虢国夫人府家奴已经开始发飙。

    “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子,竟然敢对虢国夫人府上的人这样威吓,你活腻了是不是?”裴宁甩着马鞭,一脸狞笑地威胁道:“今日本大爷可是有要事去办的,你现在误了我们的事,我可不高兴了!来人,教训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天子脚下,什么人是不能乱骂的!”

    这名站出来打抱不平的女子身边有好多名随从,看情况也不是一般人家子女,但裴宁却一点不担心,自家主人深得皇帝的宠幸,连公主都敢教训,还怕何人?

    欺侮普通百姓没有任何成就感,折辱一个有一定身份的人,最感觉体面的吗!

    “裴护院不应该如此啊!”就在裴宁想率领身边的人教训那女子及她的随从时候,一个声音从边上响了起来。正是杨晞,他出来阻止了。

    说实话,他非常非常厌恶裴宁这样狗仗人势,欺良霸市的嚣张行为,要是依他性子,恨不得马上冲上去,将这些恶棍都打倒在地,但他现在的身份不容许他这样做,也只能息事宁人。

    “啊?是你?”裴宁当然认识杨晞,杨晞身边的杨东他也认识,还挺熟稔,不过他挺吃惊杨晞站出来,准备挥打出去的马鞭也马上收了回来。杨晞现在在干什么杨宁当然知道,这位杨家四郎可是在潼关领军,是手握重兵的兵马副元帅,至少在长安没有敢惹,连太子李亨也不太敢惹,更不要说他这样一个家奴,也赶紧解释,“杨公子,小的准备去接夫人,但是被他们挡了道。”

    那名想用武力对抗恶霸的年轻女子,看到裴宁对杨晞这般恭敬,不禁呆住了,但还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她身边的随从也是如此。

    杨晞斜睨了一眼那名惊异看着他的年轻女子,再笑着对裴宁道:“裴护院,把人撞伤了,你当然要陪个不是,给了一些钱财,又不会掉你面子,你也就可以走了,更不要误事,你要是这样做,不是折了虢国夫人的面子吗?竟然与一个普通百姓计较?夫人会这样做吗?”

    心里却在惊叹,这个爱管闲事的小姑娘,竟然长的挺美的。

    “啊?!”想不到杨晞会这样说的裴宁愣在了那里,不知所措。

    “算给本公子一个面子吧!”杨晞凑近裴宁,小声地说道:“你还有要事去办,赶紧去吧。你还真希望被夫人责罚啊?到时我遇到夫人,会为你说句好话的!”

    “好,小的听从公子吩咐!”裴宁脑子转的很快,马上明白杨晞的意思,扔了马鞭,走到那名一副惊恐神色看着这一切的老头子面前,不情愿地施了礼,道:“老人家,刚才对不起了,这是赔你的钱,在下没时间陪你去看伤,你自个去找个行医者看吧!”说着把一袋钱交给了老头。

    他也没理会那个打抱不平的漂亮小姑娘,直接走了回来,对杨晞行了一礼,道:“杨公子,今日小的还有要事,就先告辞了!”

第十二章 郭七娘

    裴宁驾着马车,率身边那些人很快走了,被撞伤的老头和他的孙儿还在那里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杨晞也不想过去说什么,剩下的事不需要他管了,也就示意自己的随从,准备回府。

    “喂,你怎么就走了?”身后传来那个小姑娘的叫喊声。

    “这位漂亮的小娘子,还要本公子做什么呢?”杨晞停下了脚步,很有风度地对向他走过来的小姑娘行了一礼,笑道:“在下还有要事去处置,要先走了。这位受伤的老人家,就烦小娘子再帮助照料一下,小娘子菩萨心肠,一定会帮忙帮到底的!”

    “啊?!你……”想不到杨晞会这样说话的小姑娘,愣在了那里,一张俏脸瞬间涨的通红。

    她心里依然很是愤愤,对刚才那自称虢国夫人府家奴的人就这样离去不甘心,更恼怒于刚才被人威胁,差点暴发武力冲突,甚至迁怒于杨晞。

    正是杨晞的插手,那伙“恶霸”才脱身离去的。

    虢国夫人她当然知道是何人,也知道这个女人在长安的影响力,在这方面她那个在外领军打仗的父亲完全不能与这个女人相比。但嫉恶如仇的性子让她无法容忍这样的事在身边发生,怎么都要替被撞的老大爷讨回个公道。杨晞竟然放那伙恶人走了,而且他自己也要溜,气不打一处来。

    “看那位老人家伤的并不重,应该只是一些皮外伤,那些钱应该够医治了,人家也认错了,小娘子就不要这么耿耿于怀了!”杨晞说着,再对气呼呼的小姑娘非常和善地笑笑,“小娘子不该是要在下替虢国夫人府上的人做什么事,比如赔罪吧?”

    这个小姑娘长的挺漂亮,与自己那个小丫环平儿相比一点都不逊色,发育也很好,更因为其异于一般人的英气,似乎更有味道,挺让人看着舒服的。

    “那不是!”漂亮小姑娘摇摇头,迟疑了一下说道:“我只是愤愤于刚才那些人这般不讲理……”

    说了一句后,马上觉得不大合适了,她也立即止了口。

    刚才杨晞与那名虢国夫人府中有家奴表现的很熟稔,那名家奴对面前这个相貌挺好的少年公子很是尊重,看情况他们两府之间的关系不同一般,她在杨晞面前说这样的愤愤然,肯定不恰当。

    看热闹的人虽然因为事态的平息而少去了,但还是有一些好奇的路人站在一边观望。

    观望的人也惊异于这次意外事件变成了一个俊男和一个美女在这里争论了。

    “我也和你一样,愤愤然这些人的霸道和狂妄,但是,人家已经赔礼道歉,那位老人家又惹不起虢国夫人,你还想怎么样?”杨晞依然面带微笑地看着身前这个气鼓鼓的小姑娘,声音轻轻地说道:“那位老人家和他的孙儿怕是被吓坏了,你要是再闹腾不肯罢休,他们更加害怕了!”

    那小姑娘听了,似乎也认同了,看了杨晞两眼后,马上过去,小声问询并吩咐了那对祖孙俩几句,那祖孙俩听了,一个劲地点头,并千恩万谢后相扶着走了,准备找个行医的人看伤去了。其实这个老头子伤的并不重,只是吓的不轻,走的时候还一个劲地哆嗦。

    在那小姑娘过去吩咐祖孙俩的时候,杨晞也走到自己的马边,准备离去。

    “喂,你怎么又走了?”身后又响起小姑娘那清脆的叫唤声。

    杨晞只能再次回头,笑道:“怎么,我不能走,难道小娘子还要请我到哪里喝酒吗?”

    一句话把对方噎住了,小姑娘也俏脸涨红,她怎么也想不到杨晞会对她这般调侃,但是气哼哼的她又不能发作。

    “我只是说,你这个人这么无礼,要走了,也不说声!”可恶,这个人长的虽然让人看着挺舒服,好像人品也不错,一脸正气,但也太没礼貌了吧?要走也不和她打个招呼,让一向高傲的她面子受损了。以前时候,哪个男子见到她不是拼命巴结,陪着笑脸说话,哪像面前这个人,

    杨晞觉得很有趣了,这个看模样不过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还真的挺逗乐的,作了一礼后再道:“小娘子说的不错,是我无礼了。在下杨……子亮,不知道小娘子怎么称呼?”

    看着小姑娘那青春靓丽的脸,杨晞没有了刚才那急着离去的想法,而是很俗套地问对方的芳名了。

    不过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在长安名声很响,大多的人都知道一个叫杨晞的“英雄人物”在灵宝兵败后将叛军阻挡在了潼关之前,暂时解了长安之危。他要是将自己的名说出来,效果肯定不好,甚至会坏事,把自己的“姓”加“字”说出来,也不算骗人家。

    “杨子亮?”那少女很意外杨晞竟然在自报名儿后,问询她叫什么,很觉得唐突,但看杨晞一脸的真诚,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轨企图,想了一下后,还是回了杨晞的问话,“原来是杨公子,我叫郭昕,日斤昕。也多谢刚才杨公子施以援手,帮了小女子及那对祖孙解了难题!”

    “原来是郭小……娘子,”杨晞差点叫出了郭小姐,还好硬生生地改了口,并马上笑呵呵地说道:“今日能结识郭小娘子,真是幸事。小娘子这般仗义,真的很让人敬佩。不过今日在下真的有要紧事要去处置,不能陪小娘子说话了,待下次有机会,再好生和小娘子说上一二。先告辞了!”

    郭昕听杨晞这样说,并且这个男人在说完后马上翻身上马准备离去,很是吃惊,没理由这样的啊?

    只是杨晞已经在马上向她再次抱拳施礼。

    “郭小娘子,在下先告辞了,抱歉!”杨晞说着,不待郭昕有反应,一夹马腹,就带着随从绝尘而去,独留下郭昕站在原地愕然。

    她的侍女小雨走过来,小声地说道:“七娘,我们也回去吧!”

    “嗯!”郭昕点点头,答应了声,眼睛看着杨晞远去的方向,似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杨子亮,会是什么人呢?连虢国夫人上的人都不害怕?”

    小雨听了有点莫名其妙,不过还是顺着郭昕的话说道:“七娘,这个姓杨的公子身份肯定不简单,不然那伙恶人不会卖他脸面的!”

    “姓杨的,难道是杨国忠那奸相的儿子吗?”郭昕似乎想到了什么,自己确定自己的话道:“很可能就是杨国忠的儿子,不然虢国夫人上的人不会给他面子的!可是杨国忠好像没有一个叫杨子亮的儿子啊?”

    “七娘,杨公子已经走了,我们没办法问询了,我们还是先回府吧,一会夫人可要责骂我们了!”

    “那好,我们回府!”

第十三章 好东西要制作出来

    (三江的成绩很差啊,求收藏、推荐!)

    ----------

    在跑到魏国公府门口时,杨晞勒停坐骑后,并没马上下马,而是转身问身边的杨东道:“你可知道刚才那小女子是何人?是何家子女?”

    杨东一愣后摇摇头,“四公子,小的不知!”

    在小心地看了一眼杨晞后,杨东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四公子,要不小的马上派人探查一下?”

    他不知道杨晞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弄不清杨晞是看上这个小娘子了,还是想为虢国夫人府上的下人找回脸面,只能赔着小心回话。

    “不必了!”杨晞说着跳下马,将缰绳扔给了迎过来的下人,大步走进了府中。

    他似乎对刚才那个郭姓小姑娘产生兴趣了。

    姓郭人家的子女,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杨晞充满了好奇,但并不急于派人去打探。

    杨国忠并未回府,听下人说去了宫中,可能是和皇帝李隆基讨论事儿了。

    杨晞在陪母亲裴柔说了一会话后,回到自己的屋里,关了门,躲着写了一些东西,还画了几张图样。将事儿处好后,他也离了府,找杨国忠去了。

    杨国忠正在政事堂处事,在杨晞求见之时,刚刚与韦介素、魏方进等人讨论完毕事儿,听到杨晞到这里找他,很是惊异。

    “晞儿,你入夜后就要赶回潼关了,午后不在府中休息一下,怎么又跑到宫中来了?”

    “父亲,孩儿刚刚去了西市,购置了一些所需之物,只是有更多需要的东西在西市寻不到,想让父亲帮忙,”杨晞说着从怀中掏出刚才回府时候写的一份东西,交给了杨国忠,小声地说道:“父亲,这些东西是孩儿需要之物,有非常大的用处,可以用于战争中。只是孩儿暂时没办法获得,一会前去西市,也只找到了几样,相信这上面所写的很多东西,父亲一定有办法获取的。”

    杨国忠疑惑地接过杨晞所写的那份文稿,仔细看了看后,很是意外,小声问道:“晞儿,你要这么多硝石、硫磺、木炭做什么?还有水晶?”

    知道杨国忠肯定有疑惑,杨晞也以杨国忠尽量能明白的话解释道:“父亲,硝石、硫磺、木炭都是可以燃烧之物,前些时候孩儿无意中看到一本杂书,好似上面有记载,几样东西混合后点燃威力很大。孩儿想着,要是有很容易燃烧之物用于潼关守城,在叛军攻城之际可以用这些易燃之物给予叛军以很大杀伤,因此想搜集一些,用于阵前。叛军应该还会再想办法攻城,要是能在潼关多囤积这些物资,对御敌定有非常大的帮助!”

    作为后世时候的优秀特种兵主官,在如何训练有超强单兵作战能力的特种战士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指挥小规模的特种他也是轻车熟路。特种兵还有一些特殊的能力是不被许多所知的,那就是他们超强的动手能力,就比如**上。后世时候的杨晞是制作炸弹方向的能手,只要给他原料,他可以很快制作出各种威力的炸弹来,在穿越来到这个时代后,他也马上想到了制作威力超强的炸药。

    唐朝时候火药并未用于军事上。杨晞大概清楚,在唐末时候才有见史料记载火药的用途,李隆基时代肯定没有这类厉害的武器,不然战争时候肯定派上用场了。只是杨晞也知道,依唐朝时候的条件,想要制作出威力巨大的炸药,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只要制作出具有一般爆炸威力的火药,用于战争中,很可能就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许多东西刚出现时候是最有震慑力的,杨晞相信火药也肯定有这个效果,因此他想尽快制作出来。**比例他完全清楚,只不过要依据现在硝石的纯度做出调整而已。这几样东西除了木炭容易得到外,其他几样东西,不容易得,只能求助于自己的父亲。

    他原本将成品制作出来,以成品试验时候的威力让杨国忠或者李隆基感到惊诧,再让朝廷给予他大力支持。但今日在逛了东西两市后,自觉这些原料很难获得,只能求助父亲杨国忠。

    “唔,晞儿,既然你觉得这些东西有用,那为父一定会想办法为你筹集一些,”杨国忠听了杨晞这样说后,也没再追问什么,马上答应了。

    “父亲,孩儿设计的这些样式的武器,也希望父亲能督使军器监的工匠们打造一些看看!”杨晞说着,又掏出另外几份文稿,交给杨国忠,“父亲,这是孩儿在潼关时候琢磨出来、自觉挺有用的武器,只是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还望父亲能督促军器监的工匠们先打造出来,再看看使用效果!”

    除了准备制作望远镜和火药外,杨晞还要打造一些特种部队使用的武器,比如特种匕首、三棱刺,及后世骑兵最常用的马刀。三棱刺、特种匕首他非常清楚构造,图样画出来也很精细。但带一定弧度的马刀他没用到过,只能依据记忆画构式。

    在潼关这几天,杨晞看到军士们用的都是直刃的横刀,刀刃面没有曲度,这虽然保证了战刀的坚固性,但在使用便利及杀敌效果上就差了一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战争中骑兵还是大量使用的,杨晞知道那时候的骑兵用的那是长长的、带一点曲度的马刀。也从马刀的构造上能明白如此设计的意思,既然这个时代没有这样的武器,那杨晞就准备将其琢磨出来。要是制作出来大家都认为用着更方便,砍杀效果更好,那可以建议朝廷大规模地生产。

    听了杨晞的一番解释后,对军事完全是外行的杨国忠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不过最终他还是点点头,答应了杨晞所请,“晞儿,为父会替你处好这些事的,会让军器监的工匠们赶紧打制出来,并急送到潼关!”

    “父亲,还有此物!”杨晞再拿出另外一份图样,放到杨国忠面前,“父亲,如今的战马很容易受伤,孩儿想着,要是能制作出一物来,垫在马蹄下面,那即使马蹄踩到了硬物,也不容易受伤的!”

    马掌在唐朝时候并未出现,这是杨晞在骑马后得出的结论,只是他并没有看到过马掌的样子,只能依着自己的推测,大概画个样子,具体如何制作,就要大唐那些聪明的工匠们自己去琢磨了。

    不过杨晞相信,如果自己刚才与杨国忠所说的这些东西全都制作出来,那定可以让大唐军队的战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第十四章 姑姑送你一件礼物

    (多谢101204184819642书友的打赏!)

    ------------------

    “唔,晞儿,为父甚是惊奇,你这次回长安才这么点时间,怎么就想到了这么多的新鲜事物?”仔细端详了几副图样后,杨国忠眼中闪烁出奇异的光芒,“是受什么高人指点吗?”

    “父亲,孩儿在潼关与将士日夜相处,明白了很多事儿,听了将士们的议论,孩儿也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更好地打仗,一些用于战争中的器物自然就想出来了!”杨晞并不想解释什么,杨国忠有疑惑就让他自己猜测去吧,待以后寻到机会再好生解释。

    杨国忠出奇的没再问询,而是笑着道:“晞儿,你放心,你要求的这些为父都会替你准备好的,你以后有什么难以办到的事尽可向为父提。入夜后你就要回潼关了,先回去好生休息一下吧!”

    “多谢父亲,”杨晞大喜过望,马上作了一礼,“那父亲先忙事,孩儿先回去休息了!”

    不过就在杨晞刚刚想离去的时候,却有一名小宦官飞跑着来报告,说是皇帝召他们父子过去说事。

    杨国忠和杨晞不敢耽搁,马上就过去了。

    李隆基的寝宫内置有冰块,一进去马上感觉到了凉爽。殿内只有忠心耿耿的宦官高力士陪侍在李隆基身边,没有其他人,看情况李隆基正在和高力士商量事儿。

    在杨国忠和杨晞父子两人走进李隆基寝宫的时候,高力士作了礼后退了出去。

    李隆基伸手示意作礼的杨国忠和杨晞免礼,并在一边坐下,随后说道:“国忠,四郎,今日唤你们来,是有一些事相商的!”

    “陛下有什么事请尽管吩咐吧!”杨国忠再欠身作了礼,一副恭敬的神色。

    李隆基也没说什么客套的话,直接将意思说明了:“陈玄礼故意延误求援潼关的时间,依律要重责,只是朕念在他一直忠心追随朕的情面上,不想太难为他!他在军中多年,禁军中有多人是他的亲信和弟子,朕不想在局势微妙的时候惹出麻烦事,不知道两位能否明白朕的意思?”

    杨国忠如何会不明白李隆基此话中的意思,几乎没什么犹豫就站起来答应道:“陛下处事都是从大局考虑,臣非常敬佩,陛下这样决定,臣当然赞成!只是臣觉得,陈玄礼犯下了这般大罪,陛下一定要给予其处置,再不能让他到军中任职,臣觉得陛下让他回去修身养性应该是非常好的选择!”

    杨晞非常意外自己的父亲敢在皇帝面前如此说,心里一阵担心,怕杨国忠的话惹恼了李隆基,换来一顿训斥,但让他意外的是,李隆基似乎很满意杨国忠如此说,徐徐吐了口气后,道:“国忠你如此建议,朕也觉得甚好,就依你的提议办吧,免去陈玄礼所有职务,让他在府中好生休养吧!”

    李隆基的话让杨晞瞠目结舌,他也进一步明白了自己父亲李隆基宠的程度,竟然可以这样提要求,看来自己还是太小心了。

    杨国忠坐下后,李隆基将眼睛投向了杨晞,示意杨晞靠近他身边坐,在杨晞依言坐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四郎,你前些天在潼关的表现让朕甚是惊喜,朕也相信你军事才学堪比汉之霍卫,希望你在继续率军守卫潼关的时候能更加表现出色,不让叛军攻占潼关!”

    “陛下放心,只要臣在潼关一天,就决不会让潼关陷于叛军之手!”杨晞说着挺直了身子,非常傲然地说道:“陛下,臣不但不会让叛军攻破潼关,还会在局势变得更有利的时候,率军出关作战,替陛下将安贼的叛乱彻底平息。只要陛下继续让臣在前方领军,臣一定能做到的!”

    杨晞这话让杨国忠吃了一惊,也让李隆基很是惊异。不过李隆基听了却是很欣慰,他伸手拍拍杨晞的手臂,笑道:“四郎,你有这般豪气,朕甚是高兴,只要你在潼关表现出色,朕一定会让你继续领军的。朕期望你能再立军功,相信你父亲也是如此,他也更希望你能再立军功,光耀杨家的门楣。呵呵,国忠,你说是不是?”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虽然有点不太愿意杨晞率军出潼关作战,怕他有什么意外,或者遭遇败仗,将前面的荣耀丢光,但杨晞这样表示了,皇帝又如此说,他怎么还能再说什么呢,只能硬着头皮答道:“陛下,臣当然希望如此,要是四郎再立军功,臣也很欣慰的!”

    正说话间,一阵叮当作响的环珮声传来,接着一个柔柔甜甜的声音响起,“陛下,臣妾来看你了!”

    随着声音,盛装的杨玉环从屏风后面冒出来,几名漂亮的侍女就停在外面,不敢进来了。

    杨国忠和杨晞起身对杨玉环行了礼,杨玉环在受了礼后,也直接在李隆基的卧榻沿上坐下。

    杨玉环进出李隆基的寝宫,是不需要通报的,可以直接进来。

    “陛下,臣妾不知道你和国忠还有四郎正在商议重要事儿,是不是来的不巧了?”杨玉环一脸媚笑地对李隆基说道,一双柔白的小手也举了起来,轻轻地为李隆基捶敲起来。说话间眼睛也很自然地瞟了眼杨晞,还稍稍停留了一下,似想把杨晞看个究竟一般。

    其实杨玉环此来,是杨国忠刚才进来之前使人去告知的,他有一些要求要向皇帝提,怕皇帝不同意,因此就把自己这个堂妹搬出来了。

    听杨玉环如此说,李隆基笑着拍拍杨玉环的小手,笑道:“玉环来的怎么会不巧?刚刚朕赞赏了杨晞一番,并准备在他回潼关前宣布对他的奖赏,朕也勉励他以后要好好领军,争取再获军功。天黑后,四郎就要回潼关了,你这位贵妃娘娘,又是四郎的姑姑,怎么也要勉励他几句吧?”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玉环马上顺着其意思说道:“陛下说的是,四郎要回潼关了,臣妾自然也要过来看望一下,臣妾也希望四郎能再立军功,让陛下放心,为杨家长脸!”

    说着转头看着杨晞,笑吟吟地说道:“四郎,你回潼关后,要好生做事,不要有什么懈怠,免得陛下担心,你父亲着急。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伤着碰着。姑姑今日要送你一件礼物,希望能保佑你以后一直平安!”

    说着起了身,从身上取下一物……

第十五章 杨国忠的进一步要求

    ----------------

    有点“受宠若惊”的杨晞赶紧站了起来,恭敬地对走到他面前的杨玉环作了一礼:“多谢娘娘的恩赐,臣感激不尽!”

    杨玉环面带笑容走到杨晞面前站定后,盯着杨晞的俊脸看了看,再灿烂一笑,道:“四郎,一直觉得你还是个小孩子,没想到现在已经可以当元帅在外领军打仗了,真是让人惊异,姑姑就把这个平安符送给你,希望能永保你的平安!”

    杨晞的鼻间吸入一股非常好闻的香气,他不知道这是杨玉环身上什么化妆品的香味还是她的体香,来不及辨别间,杨玉环就举手准备将平安符戴到他的脖子上,也马上矮下了身子,让杨玉环给他戴上。

    低下身子,杨晞的眼睛自然落在了身前的杨玉环身上,入眼的却是这个贵妃娘娘那白嫩的胸肌,“波涛汹涌啊!”杨晞心里感慨了一句。

    杨玉环长的很圆润,传说中什么“环肥燕瘦”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比喻,但严格来说杨玉环并不肥,只是比较丰腴,这个年纪腰也不粗,没有一点臃肿的感觉。丰满的感觉完全是因为胸前那对波涛汹涌的宝贝而起,深深的沟壑就在眼前,“应该能塞下整个手掌,”杨晞再次感觉了句。

    因为距离太近了,杨玉环所穿的宫装又很暴露,大半的胸肌都露在外面,杨晞能看到那两团饱满上面细细的血管。杨玉环两手动作间,胸部也随着她的动作而颤动,衣襟很自然地跟着滑动,杨晞竟然看到了她一侧顶端的蓓蕾,真没想到那蓓蕾及周围的晕彩是嫩粉红色的,尤如少女一般。

    很吸引人呢!

    趁着杨玉环替他戴上平安符而遮住李隆基和杨国忠目光的机会,杨晞很留恋地看了几眼。

    诱人的风光就在眼前,而吸入鼻间的又是那醉人的女人身体的清香,杨晞竟然在刹那间起了男人的反应。心里自责了声,怎么这么没定性。他赶紧宁神静气,将目光从杨玉环的胸部收回,在杨玉环替他戴好平安符后,退后一步,再恭敬地行了一礼:“多谢贵妃娘娘赏赐臣此平安符,臣一定会时时戴在身上,娘娘会护佑臣一生平安的!”

    说着抬起了头,盯着杨玉环看了看,并露出一个他自己也感觉不出是什么味道的笑容。

    此时的杨玉环也正盯着杨晞看,两人目光相交,因为李隆基和杨国忠的眼睛看不到他的眼神落点,杨晞并未躲过眼去,而是与杨玉环对视了一会,在杨玉环惊异之下,吃不消他那略带霸道的眼神而躲过眼去时候,他也收回目光,垂眼站到一边,拿起杨玉环所赠之物看了看。

    他这才看清杨玉环准备送他的是一枚“护身符”一样的挂件,好像是麒麟或者狮子模样的图案,做工应该是很精细,还有一点女人的清香。可能这是杨玉环一直佩戴之物,只是杨晞不知道,杨玉环为何送他这她自己平时佩戴的饰物。

    被杨晞异样的眼神盯着看了一小会,杨玉环刚才那自然灿烂地笑容收住了,不过她也很快回过神来,又露出了笑容,看着杨晞说道:“四郎,这是姑姑佩戴多年之物,此物很有灵性,一直护佑姑姑的安宁。现在你在外领军打仗,姑姑希望它也能给你带来好运。你可要好生珍藏啊!”

    听杨玉环如此说,杨晞只得再作一礼,“多谢贵妃娘娘的馈赠,臣感激不尽,臣一定会好生珍藏,决不会让它遗失的!”

    杨玉环也没再说什么,挺着身子走回到李隆基的榻边,重新坐下。

    其实刚才也只一会儿间,只不过杨晞心里想法很多而已。

    杨玉环当着李隆基的面表示了对杨晞的恩宠,杨国忠心里长舒了口气,也马上趁势说道:“陛下,今日臣还想为四郎讨个便利,希望陛下能同意!”

    “哦?!国忠还有什么要为四郎讨要的?”李隆基有点惊异。

    杨国忠长身而起,对李隆基行了一礼后,这才说道:“陛下,如今潼关镇将中有不少人的陈玄礼的亲信部下,还有一些将领与臣一向有隙,臣怕他们在以后的作战中不听四郎的指挥,想着办法逆着性子行事。四郎年幼,资历尚浅,总有人不服,臣希望能把范志诚、叶青、樊超等几名不愿意听服四郎的将领调换回京。臣希望在以后的训练和作战过程中,潼关所有的将士能齐心协力,共同御敌,不会再出现陈玄礼这样为自己的私利而不顾大局的形为!”

    范志诚、叶青、樊超都是跟着陈玄礼驰援潼关的将领。

    “唔!国忠说的有理,朕允了!”李隆基几乎没做什么考虑就答应了杨国忠所请。

    见李隆基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杨国忠大喜,也马上进一步请求道:“陛下,臣还请陛下答应臣的再几个要求:一是只要潼关镇军所需的,朝廷尽量想办法满足,各部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以免误了战事;要是四郎觉得有哪个将领在潼关不合适,或者不愿意听他指挥,希望陛下能在第一时间将其调回,而不要因其他原因置之不理。陛下,臣这样想,只是一心为了潼关的安宁,不至于因为一些内部因素而导致军心涣散,战时没办法拧成一心御敌,导致潼关有失。”

    听自己的父亲提这样的要求,杨晞惊的目瞪口呆。杨国忠说的虽然好听,但他却完全听的出来,自己这个父亲是想趁他这个儿子到潼关领军的机会,打击一部分将领,同时笼络另外一部分,以达到杨国忠在军中力量进一步壮大的目的。要是李隆基答应了,那以后要是有什么人不服的,马上可以将此撵回长安来,只留下那些能信任的人物,这样潼关十数万人马,就全部置于他这个年轻的兵马副元帅麾下,也可以说最终被杨国忠通过他这个儿子掌握了这支人马。

    还有,杨国忠希望李隆基同意他所请,潼关所需物资任何部门不得拖延交付,相信很多人在以后的时间内会因为各种原因被杨国忠收拾。

    “自己这个父亲胃口真的很大的!”杨晞心里感慨,只是他不知道李隆基会不会同意杨国忠所请。

第十六章 李隆基想退位

    杨国忠话说的虽然很简单,但李隆基明白杨国忠如此说有更深层次的目的,肯定是有一部分出于私心的,但他也不好点破,也不能全都答应他所请,因此听了后沉吟起来。

    见李隆基犹豫了,轻轻地他捶着身子的杨玉环笑着开口:“陛下,国忠说的很有道理,如今大敌当前,叛军数十万人屯于潼关附近,随时会攻打潼关。潼关不能有失,要是潼关落入叛军之手,长安也危险了,如今陛下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击退叛军的攻城,确保潼关的不失,国忠刚才所言全是为了潼关有安危考虑,他是一片中心啊!陛下,很多时候失败都是因为内乱而起,要是潼关守军内部因为一些争执导致将士离心,军心不稳,被叛军趁机攻占了城隘,那长安就很难守住,这是国之大不幸,陛下万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啊!”

    见杨玉环开口了,杨国忠也再次请求,“陛下,如今潼关的形势依然危急,潼关的十万镇军原本又是归属多处,有许多是临时征召的军士,要让十万将士齐心御敌,必须要做一些非常手段,陛下应该将潼关的任何事务都交由四郎负责,不让其他任何人插手,不然将士肯定无法齐心御敌!”

    杨国忠现在最怕的就是太子李亨插手潼关事务,陈玄礼与李亨的关系不同一般,陈玄礼刚到潼关就被召回,并被免了所有职务,让原本想插手潼关事务进一步壮大自己声望的李亨很受打击,拼命想扳回一点什么,当日在朝会上当着李隆基和众臣的面说杨晞年幼,不适合继续领军打仗的话也是他迫不得已之下才说出来的。从李亨这很短视的举动中杨国忠明白了什么,心里挺是得意。

    但他知道李亨肯定不会坐视不管杨家势力进一步坐大,肯定会采取其他手段插手潼关事务的。今日他这般说,主要目的就是想绝了李亨的想法。

    杨晞已经成功的取得了威望,全面主掌了潼关事务,杨国忠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杨晞的地位,加大自己儿子的影响力,弥补自己在军中势力不足的短板。

    只要皇帝答应他的所请,他后面就很好做事了,可以打着皇帝的旗号名正言顺地做很多事,要是有人胆敢不服,就可以趁机治罪或者清除。

    听了杨国忠和杨玉环这样说,李隆基心里那一点坚持也就没有了,略略考虑了一下也答应了杨国忠所请:“唔,国忠说的有理,现在是要倾全力守好潼关,潼关镇军内部不能起乱,不然给叛军以可趁之机。朕现在也不考虑其他,只要尽快将叛乱平息就好了。国忠,朕答应你所请。”

    顿了顿后又马上道:“关于潼关的一些事就由你代朕处置吧!”

    李隆基这样表示,杨国忠大喜过望,马上答应并作礼致谢:“多谢陛下信任,臣会替陛下处好很多事的。陛下,这段时间你憔悴了很多,要好生休养,以免得病,如今局势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候,陛下就尽可将潼关事务交给四郎,他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朕当然希望如此!”李隆基苦涩地笑了笑,长叹了口气后闭上了眼睛:“朕可是没料到安禄山他竟然会真的会反叛,国忠,朕要是早信了你的话,那这场大乱就不会起了,朕愧对天下黎民百姓!朕当皇帝也几十年了,倦了,这个皇位不想再坐了。国忠,朕想将皇位传给太子,让太子来执掌天下,朕当个什么事都不管的太上皇,与玉环相守余生,如许这样最好!”

    杨国忠一听李隆基这样说,脸都吓白了,不顾一切地跪了下来,连声请求道:“陛下,你万万不能如此!你并不老,你精力依然充沛,大唐是在你的治下走向全盛,要是你现在想退位了,那群臣定会惶惶然,不知所措,平叛的将士也会疑惑重重,他们会猜想这是不是宫内起乱了。陛下要真的现在退位,定会让君臣离心,军心涣散,给叛军以可趁之际。陛下,万不可如此啊!”

    在叛军刚起的时候,李隆基已经表示过一次这样的意思了,被吓坏的杨国忠一个劲地死谏,并串唆杨玉环和虢国夫人大吹枕头风,终使李隆基收回此意,没想到今日说的好好的,皇帝又来这么一席话,如何不让他吃惊?

    杨国忠知道,他现在的权势地位全赖李隆基所赐,而他与太子李亨的矛盾非常深,他一直在努力想办法让李隆基废掉李亨,另立其他皇子为太子。要是现在李隆基退位让李亨即位当皇帝,那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不说现在的权势地位很可能全部没有,连性命能不能保住都不一定。

    李隆基已经有改立太子的打算,杨国忠相信假以时日,太子一定会另立他人的。但要是现在李隆基选择了退位当太上皇,那李亨马上即位,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杨家的势力很快就土崩瓦解。

    听了李隆基如此说,杨晞也大吃一惊,读过《安史之乱》这本书的他,当然知道一些利害关系,身为杨家人,他不希望李亨当皇帝,不然他也会跟着倒霉。即使他是个穿越人,与当皇帝的人斗,一样没好果子吃。李隆基还有好多年寿命,只要他当皇帝到死,那以后变数如何谁也不知道。

    被同样吓了一跳的杨玉环也赶紧起身请求:“陛下,你万不能如此,大唐江山不能没有你掌执,要是你现在退位不管事,那定会让君臣离心,叛军势更盛,更多的黎民百姓受苦!陛下……”

    杨玉环说话间,神色变得凄苦,两行清泪从脸上滑落。

    “国忠,玉环,起来吧!”李隆基不可能再闭着眼睛了,也马上从榻上起身,伸手扶起同样跪下的杨玉环,再示意杨国忠也起身,重重叹口气后再道:“你们说的也有理,朕要是现在退位,可能真的会乱了军心。唉,还是等叛平息后再议传位之事吧!不过朕真的累了。”

    “陛下累了,就好生休息一下,休息好了,就不会觉得累了!”松了口气的杨国忠作了一礼,准备告退了,“陛下,臣就不打扰你休息了,你好生睡个觉吧,有什么事臣会替陛下处置,要是有什么难决的事,也随时进来禀报的!”

    重新躺下的李隆基微微地点点头,“国忠,那你去吧,朕很困了!”

    “是,陛下,娘娘,臣告退!”

第十七章 可惜啊

    (感谢戴天宇书友的打赏!新的一周开始,期待书友们的继续支持!)

    ---------------

    并没说什么话的杨晞跟着杨国忠退出了李隆基的寝宫,父子两人无言地穿过宫室,走到一无人之处后,这才停了下来。

    “父亲,陛下是真的要退位吗?”杨晞小声地问道。

    杨国忠想了一下,摇摇头,“陛下肯定不是真的想退位,他只是年岁大了,有点疲于应付现在的局势才这样说的,他说的是负气的话。但是为父就是怕万一,怕万一陛下真的如此决定了,将皇位传于太子,那我们杨家就从此倒霉了。因此无论陛下是真心还是假意要退位,一定要想办法阻止。”

    “孩儿明白了!”

    看到边上没任何人,杨国忠心一横,压低声音道:“晞儿,想必你也知道为父与太子不和,矛盾非常大,只是为父从来没和你说过其中的情况,这些事也不能再瞒着你,一定会和你细说的。只是今日时间仓促,来不及详说了,待什么时候有机会,为父再好生与你说说!”

    “是,父亲,到时孩儿一定会好好聆听父亲的教诲,”杨晞轻声答应道。

    杨国忠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示意杨晞跟他一道出宫了。

    在出了宫后,杨国忠再吩咐了杨晞几句,让他先回府休息,自己依然在政事堂处事。

    杨晞也回到了府中,在过去和母亲裴柔说了几句话后,也就回自己的小院,准备休息一会。

    平儿很体贴地过来服侍,杨晞和她调笑了几句,也就在小姑娘的轻轻捶敲之下安然入睡了。

    一觉醒来,杨晞觉得精力充沛,心情很好,而这时朝廷奖赏的诏令也送到府上了。

    李隆基给予了杨晞以重赏:授杨晞以渭南县子的爵位,真食邑三百户,并奖赏给杨晞一座府邸,还有许多金银钱帛。

    这样的奖赏不可谓不重了,只是没有职务上升迁。杨晞初授官,已经被授以龙武将军职,并领兵马副元帅,依现在的情况,职务上并不可能再得升迁,只能留待以后了。

    杨晞对此挺是满意,李隆基赏赐了一座府邸,那就是说他现在已经可以开府立户,自成一家了,不需要再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是他渴望的。

    谁都想成家立业,杨晞也想。有了自己的府邸,有了自己的功业,才是成家立业的开始。

    灵宝兵败,导致二十万唐军被安禄山的叛军全歼,主管潼关军务的哥舒翰罪责非常大,也就在杨晞任潼关兵马使后,哥舒翰的职位被剥夺,以白身从军效力。

    不过此次随杨晞归朝后,朝廷并未马上宣布对其的进一步处罚,杨晞也没听到有什么关于他的消息传来,到他府上去拜访的人也都吃了闭门羹,谁也不得见,好像这个老将归来后,就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杨晞本想在回潼关之前去探望一下,但想想还是算了。

    这个时候他去探望或许是情理上应该做的事,但也是不合适的事,因为自己父亲杨国忠的缘故,他现在暂时还不要去拜访为好。

    ----------------

    劝慰了不舍得他离去的母亲裴柔,再与父亲杨国忠一道进宫禀告了皇帝李隆基,天刚擦黑,杨晞就在杨国忠的相送下,踏是上返回潼关的行程。

    太阳下山,清风徐来的清凉中,意气奋发的杨晞率着数十名亲卫家将,奔驰在往潼关的官道上。

    上半夜月色很亮,不需要点火把就可以在官道上快行。不过晚上时候没办法跑的很快,到了夜半月亮又下山后,只能点着火把前行。也到了将近黎明时候,杨晞一行才抵达潼关城。

    先一步接到消息的高适、王思礼、庞忠、李承光、李福德等主要将领都迎出了西门。

    杨晞是潼关镇军的主将,主将归来,属下的将领出来迎接很正常,但这些出城迎接的将领都抱有自己的心思。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参加过灵宝战役,大多都负有打了败仗的罪责。杨晞在回长安之前,曾应允过他们会在皇帝面前为他们陈情,让皇帝减轻处罚或者赦免他们的罪责。如今杨晞归来,也肯定带回来了皇帝的处理意见,无论谁都想在第一时间听到杨晞告诉他们最终的结果。

    杨晞当然不可能完全知道这些人的心思,不过这么多将领在他抵达潼关西门时候都出城迎接,还是让他有点惊喜。

    他把将领们出城迎接的行为看成了对他这个最高指挥官的进一步认同。

    麾下将领如此礼待他,他当然高兴的。

    杨晞也第一时间问询了诸将潼关附近的情况。

    从诸将的先后报告中杨晞也明白了潼关附近敌情的最新情况。

    安庆绪和崔乾佑指挥叛军攻城失败,退守陕郡后,也没再派兵往潼关方向来,只是屯兵陕郡一线,并在灵宝附近布置了重兵,严防潼关方向的兵马有可能的攻击。可以说现在的局面又恢复到了灵宝兵败之前的状态,双方人马隔着一定距离对峙。据派出的探子打探回来的消息,安禄山已经率部返回了洛阳,安庆绪也带着一部人马到洛阳去了,驻守陕郡附近的叛军十万余人马,全由崔乾佑掌领。

    “杨元帅,末将猜测,叛军给养供应肯定跟不上了,不然不会全部退到陕郡一带的,”高适在报告完情况后,也和杨晞说了自己的猜测,“按理叛军并未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他们有能力再次攻城。末将猜测他们肯定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否则会继续屯兵潼关城下的。”

    “本帅认同高将军的猜测,叛军所需物资全靠从洛阳方向运来,十几万人马的给养不是小数目,要保证供应的充足决非易事!”与众将一道策马进城的杨晞在听了高适所说后呵呵笑着道:“只可惜,潼关的十余万人马数量还是太少,近半人马没经过系统训练,不然可以有另外的打算。”

    听了杨晞这样说,诸将皆默然。这是事实,现在他们虽然拥兵十万,但并没有反击的实力,叛军即使遇到了困难,己方也没可能趁机出击,非常的可惜。

    将领们都清楚,要守住潼关,并不需要十万人马,即使叛军三十万人攻击,只要五六万人马就基本可以守住潼关。但那是以精兵相论的前提下,要是潼关城内尽是精兵,五六万人定可守住,这样的话就可以分出近一半的兵力,出城作战,趁叛军势微之际,趁胜出击。

    可惜啊!

    “加强练兵,将这十万人马的战斗力尽快提上去!”这是杨晞在多名将领报告情况后的再一次吩咐。

第十八章 难以预料的问题

    (新的一周,求收藏、推荐票!)

    -----------

    杨晞也趁主要将领都出城来迎接他的机会,宣布马上召开军事会议,布置接下来的安排。

    在会议开始之前,杨晞先一步告诉了诸将,他当殿向皇帝陈情了赦免他们的罪行,皇帝也答应让参加过灵宝战役的将领们继续在潼关领军,给他们将功赎罪的机会。朝会上,皇帝并没有表示一定要追究他们兵败之责,连负有最主要责任的哥舒翰朝廷现在也没进一步定罪。

    杨晞虽然当着镇守潼关将士的面,斩杀了监军边令诚,并将灵宝兵败的大部罪责都归于边令诚头上,但他知道,灵宝兵败最大的罪人并不是边令诚,而是哥舒翰。要是哥舒翰指挥得当,二十万人马不可能一天之内就溃败的。

    二十万人马,在兵力上与叛军相比可是占了优势的,即使遭遇伏击,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就这样溃败的。作为统兵元帅,哥舒翰当然是第一责任人,负最主要的罪责。其他无论是一力令他出战的李隆基、杨国忠,还有一心想插手军务的边令诚,只负次要责任。

    哥舒翰麾下的这些将领的罪责也是不小的,按理都应该受到严厉的责罚。但杨晞是考虑在大敌当前时候一定要重振潼关守军的军心,这种时候是不能处罚这些兵败逃回的将领的,不然军心会彻底涣散。哥舒翰更不能抛弃,不然他根本没办法统御诸将。

    他这样一个在军中没任何威望的人,只能依靠哥舒翰的支持,通过这位老将威慑诸将,并通过斩杀火拔归仁及边令诚堆砌自己的威望。

    灵宝的惨败,诸将心中也一定有负罪感,杨晞觉得他可以时不时拿这次兵败来敲打诸将,让他们不敢造次。

    杨晞也承认,虽然灵宝战役大唐官军是惨败了,但指挥作战的这些将领并不是孬种,他们都是良将,只要让他们有好的机会发挥,他们还是能指挥将士取得作战的胜利的。

    他需要这些人的支持,并希望这些将领能助他成功,击退、击败叛军。

    无论他们之前犯下了什么罪,他都不希望朝廷现在给予他们重责,免了他们领兵的权力,那样会极大的损害唐军的战斗力的。冷兵器时代,出色的将领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杨晞不想让这些非常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现在被朝廷处罪,让官军的战斗力下降。

    他以后的战功需要这些将领为他获得,对于这些人他自然要笼络好,让他们助他成功。

    虽然说朝廷并没有明确表示肯定会赦免他们的兵败之罪,但现在答应让他们继续在潼关领军,这已经是一个比较让人惊喜的信号了,诸将对杨晞的好感及敬佩程度又上升了一些。杨晞没食言,真的这么做了,连哥舒翰也没进一步被定罪,这是好事,许多人看到了得免于朝廷责罚的希望。

    “杨元帅,末将多谢你在皇帝面前为我们的陈情,接下来的战事中,末将一定拼死杀敌,争取以军功抵消兵败之罪!”直性子的王思礼在听到杨晞如此说后,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了对杨晞的感激。

    庞忠也马上站了出来,对杨晞作礼致谢道:“多谢杨元帅在皇帝面前的陈情,末将感激不尽。末将知道自己身上罪责难消,让元帅为难了,只能在以后的战斗中努力杀敌,争取立一些军功,减免自己的罪责!”

    两将如此表示后,李承光、吕崇贲、田良丘等参加过灵宝战役的将领先后站出来,表达了相似的意思。除了对杨晞表示感激外,也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明了决心,无论何时,都会拼死杀敌,以获取更多的军功用来抵消自己的罪责。

    诸将这样的表示让杨晞非常的惊喜,他知道自己以现实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是对的,要是意气用事,明言指责灵宝战役时候诸将表现的失误,把一些将领之间的矛盾放到台面上来说,那可能就收获不了现在这样的效果了。

    “诸位能这样表示,本帅很是高兴,本帅希望能与诸将一道,彻底击败叛军,将叛乱平息!”杨晞环看着屋内诸将,略带威严地说道:“皇帝陛下给予了我们潼关将士以最大的信任,本帅希望诸位能与我一道,勤勉做事,一心一意训练,争取在以后的平叛战斗中再获军功。本帅希望看到到时没有任何一人受到朝廷的处罚,你们的军功完全能抵消灵宝兵败的罪责,甚至还能得朝廷的奖赏!”

    “末将一定尊从元帅的训令!”诸将齐声应令。

    杨晞随后也布置了接下来的安排。其实在他离开潼关之前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那就是练兵。接下来主要的任务就是练兵,他还要从军中选拔一部分各方面表面非常优秀的军士,建立一支特种小分队,他自己亲自训练,以备执行一些特殊任务。

    不主动寻叛军作战,抓紧时间训练军队,这是杨晞再次强调的任务。

    命令布置完了,杨晞也准备让诸将散去,他自己也去休息。

    不过在结束军事会议前高适所提的一个问题却让杨晞有点意外,也让诸将心生疑惑。

    “元帅,皇帝陛下有没有宣布新的监军人选?”

    杨晞愣了一下,没马上回答高适的问话。

    这个问题,他在回长安时候,并未与皇帝李隆基和自己的父亲杨国忠讨论过。潜意识里,他并没有觉得监军是必须配备的人选,他觉得现在的潼关镇军中人员配备已经齐整,不需要再添加什么官员了。但高适这样一问,却让他马上明白,潼关这十万人马中,不可能不设监军的。

    只要监军制度存在一天,大唐的任何一支军队中,就不可能没有监军。

    但李隆基没和他说过,杨国忠也没和他提过这个问题,杨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高适的问询。

    “皇帝陛下也没和本帅说这事,因此本帅也无从告知!”杨晞只能以此来回答高适的问询。

    见杨晞如此说,诸将也没人再问询,各自散了。

    杨晞不知道的是,也就在他布置完任务,安心去睡觉的时候,长安城内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也在讨论关于潼关镇军的监军人选问题。

    不是别人,正是皇帝李隆基和太子李亨。

第十九章 李亨的建议

    长安,兴庆宫,勤政楼。

    昨天睡了个好觉,自觉精神不错的皇帝李隆基也表示了勤勉,一早就过来处理奏本了。

    送到他这里来的奏本大多都是经过政事堂诸宰相商议,一些还有宰相们的批阅意见的重要奏本,不是很重要的那些奏本都由宰相们代为批阅处理了。

    这些送到他这里来,事关比较重大的奏本上批阅的意见大多让李隆基满意,这让他越加的感觉不错,在批阅奏本时候,还偶尔与侍立在一边的高力士调侃几句。

    潼关守住了,长安转危为安,在接到叛军退守陕郡的消息后,李隆基原本担着的心就基本放下,再加上各地传来的消息都是挺好的,官军与叛军作战基本都取得了胜利,安禄山退回洛阳后,再次打算退守范阳。得知这些消息的李隆基一点也不担心叛乱不能平息,他基本恢复了往日的生活习性,每天近半的精力都用在休养、赏听乐舞上。

    大多的事宰相们都会代为处置,特别是杨国忠深知他的意思,许多事上的处理意见与他不谋而合,难以处置的事也会来问询他的意见。大臣们有这般能耐,给出的意见让他满意,他也不去管太多。今天这几本奏本批阅完后,他也准备去听杨玉环新作的一首新曲。

    李隆基也知道,如今沉湎在音乐与舞蹈中并不太适合,大臣们会进谏的,毕竟现在形势还没完全逆变,叛乱还在继续。但他处理完朝事,再去听曲赏舞,小寐休息一下大臣们也无话可说了。

    不过在看倒数第二本奏本时候,却有人来报,说是太子李亨求见。

    一听李亨求见,李隆基不快地皱起了眉,不过在犹豫了一下后他还是令人将李亨带了进来。

    “儿臣见这父皇,”李亨上前恭敬地行了礼,“今日见父皇精神不错,儿臣甚是高兴。父皇这般勤于朝事,让无所事事的儿臣很是汗颜。”

    李隆基合上了奏本,将身子靠在身后的靠枕上,看着李亨意味深长地说道:“唔!你是责怪朕没将朝事委于你吗?”

    李亨被吓了一跳,赶紧解释:“父亲,儿臣怎么敢。儿臣没有一点这个意思,儿臣只是担心父皇的身体,这些天你太操劳事了,要多休息,免得因劳累过度而吃不消。如今天气很热,儿臣前些日子都中了暑气,躺了好些天才好。父皇一定要多注意休息,有什么事可以吩咐儿臣去做的。”

    话虽这样说,但李亨心里还真的怨气,生怨气的理由就是刚才李隆基所说的,他想趁叛乱起来时候,插手朝事,但李隆基却不给他这个机会。

    安禄山的叛乱起来后,李隆基没太多精力关注和处置关于叛乱的事务,朝政大事基本都由政事堂诸宰相负责,也就是大多都是杨国忠说了算。皇帝没太多精力处置事务,各地军情又紧急,按理这种情况下怎么都该他这个太子监国,代为处理朝政大事,但李隆基却没有一点这方面的表示,让李亨很是着急和担心。他相信叛乱终会平息的,而平叛过程中插手朝事是扩大自己影响的绝好机会,至少可以趁机在朝堂上多安插一些亲信,以对抗杨国忠。

    他现在这个太子的位置并不稳,时刻都有危机感,杨国忠可以说处处与他对抗,不知道多少次在李隆基面前蛊惑废了他这个太子,改立其他皇子为太子,而父皇李隆基也几乎被说动了,要不是与他私交还算可以的高力士帮着说一些话,说不定现在这个时候他已经被废,大唐的太子变成了其他人。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他一个劲地埋怨李隆基活的太长了,以至他这个当朝太子已经四十几岁,却依然没机会即位为皇,还要处处受杨国忠的制约,太憋屈了。

    叛乱起来后,杨国忠的地位很受打击,许多大臣公然要求皇帝处罚杨国忠,以绝叛军起兵的借口,但李隆基却不为所动,还对杨国忠越加信任,灵宝兵败也没对其处罚。更让人可恨的是,其子杨晞率军急救潼关,竟然立下了让任何个人都惊愕的功劳。如此一来,杨国忠的威望非但没有任何折损,还因为杨晞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巩固和提升。杨晞更是出任兵马副元帅之职,执掌潼关十万兵马。

    杨晞执掌了潼关兵马,可以说也就左右了长安的命运,大唐的国运都捏在了杨家父子的手里,这让李亨如坐针毡,芒刺在背,非常重的危机感上,让李亨不得不在一些能发表意见的时候,主动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如当日杨晞回长安后,他当殿建议改其他将领为领军元帅,让杨晞回京坐享功劳。但他的意见并未被父皇李隆基采纳,他也马上住了口,不敢多说。但他却不甘心杨家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让他这个当朝太子在朝堂上都没发言权。

    今日进宫,他还是要向父皇提议一点,这也是他考虑了好些天才决定的事。

    听李亨说的挺有感情,李隆基那点猜忌也就没有了,笑了笑后道:“太子的一片孝心,朕知道了,你也不要担心,朕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能勉为其力处置朝事的,如今政事堂诸宰相都勤勉于事,能替朕分忧,朕一点都不担心朝事没人处置,太子就不要太担心了。”

    听李隆基如此说,李亨心里的怨气再次升腾起来,不只对杨国忠却加仇恨,对面前自己这位生身父亲也充满了怨言,但他却不也有任何的表示,也记着今天来请见父皇的目的,马上将怨气压下去,再恭敬地对李隆基施了一礼后,道:“父皇,儿臣今日进宫求见父皇,是有一事想与父皇商量的。”

    “有何事要与朕说,太子尽管言来就是!”李隆基抚着花白的胡须,不动声色地问道。

    “父皇,潼关的兵马已经有十万余,临时征召的后续人马还在继续往潼关开拔的过程中,但杨晞斩杀怯战逃跑的边令诚后,朝廷并未在潼关镇军中设监军一职。儿臣作为兵马元帅,觉得如此甚是不妥,儿臣已经听到多位大臣有过报怨,说如此是坏了大唐的军制,万不能继续如此。因此今日就大着胆进宫求见父皇,希望父皇能重设监军职!”

第二十章 监军人选

    李隆基听了李亨所说还未作答,一边侍立的宦官高力士小心翼翼地上前附和了一句:“陛下,老奴觉得太子殿下说的不错,大唐的军制是不能破坏的。如今潼关的危急形情况已经消除,诸将也配备停当,应该重设监军一职。”

    一听高力士真的替自己说话,李亨心里大大松了口气,投了感激的一眼,但高力士却是无视,在说完话后依然面无表情地站回到一边。

    李亨也马上再次禀奏:“父皇,正是如此,监军制度是父皇一手创立起来的,绝不能因为什么人而将其破坏。如今大唐的军队中,唯有潼关镇军没有设立监军一职。潼关是长安的门户,地位无比重要,万不能有任何马虎。因此儿臣建议父皇,应该尽快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一职。”

    “唔,说的有些理!监军制度是不能毁,任何一支大唐的军队中都应该设立监军,”李隆基想了一下后,还是认同了李亨和高力士的所说,也马上问道:“太子既然建议朕尽快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一职,那你有没有什么合适人选推荐呢?上次你所提那鱼朝恩朕也派人了解过,此人虽然进宫有年,但并无什么出色表现,又曾被杨国忠训斥,让他去潼关并不合适!”

    听李隆基说的这么明白,李亨心里咯噔一下,生出一点不妙的感觉来,张张口却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他今日进宫建议李隆基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职,就是想推荐非常得他信任的宦官鱼朝恩担任的,准备在李隆基答应了他所请,准备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后就再次推荐鱼朝恩。

    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在李隆基面前称赞鱼朝恩对大唐的忠心及其不错的能力,但他还没开口,李隆基就将鱼朝恩到潼关担任监军的可能否定了。不过李亨的脑子反应很快,立即就想到了另外一个人,也就在愣了一下后马上回答道:“父皇,儿臣也知道鱼朝恩能力有缺,恐不能在非常时期任监军务,让父皇放心。臣觉得有另外一个人非常合适,这个人入宫已经三十几年,一直与世无争,能力又不错,与杨相公及杨元帅也从无过节,儿臣觉得此人去潼关任监军非常合适。”

    “是什么人?”

    “内侍省主管李静忠,”将自己心目中第二个人选说出后,李亨马上跟着解释:“李静忠入宫多年,曾在父皇身边随侍,父皇也曾称赞过此人不错。他有资历,年岁又大,处事非常沉稳,平时极少与人起冲突,因此臣觉得让此人去潼关非常合适。”

    听了李亨如此说,李隆基不置可否,没有任何的表态,只是捻着胡须,定定地看着李亨。

    李亨在禀奏完后,垂着头站着,但他的眼角余光还是感觉到了父皇李隆基的注视,很是紧张,心跳都有点加快了。不过李隆基在盯着李亨看了一会后,将眼光转向侍立在一边的高力士。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在问询他的意见,想听听他对李静忠有何看法,也马上上前一步,轻声说道:“陛下,李静忠此人老奴有所了解,他进宫确实三十几年了,一直在大明宫默默无闻地做事,不太会与人争执。不过他现在已经不在大明宫,如今他已经到东宫做事,侍俸太子殿下去了。”

    “哦,原来是东宫侍宦,”李隆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眼睛又落到了李亨身上。

    见此李亨不能再有任何的退缩,只能硬着头皮解释了:“父皇,李静忠确实在东宫做事。也正是他在东宫做事,儿臣才对其有所了解,觉得此人性子这般沉稳,可以堪大任,只要父皇训诫几句,再让其到潼关领监军务,他一定会忠心耿耿地替父皇做事,不敢有任何懈怠的。”

    解释的时候,他顺便瞅了一眼边上的高力士,希望这位老狐狸一样的老宦官能帮他说几句话。

    这么多年以来,李亨一直寻求高力士的支持,他知道要是能得到这位非常得自己父皇信任的宦官支持,那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肯定大不一样。他也知道,高力士与杨国忠一直明争暗斗。

    但可惜的是,这么多年以来,高力士对他的示好一直选择了无视,让他挺失望的。

    不过在监军的问题上,高力士倒是含糊答应过会帮着说话,关键时候,李亨期望高力士能继续帮他说几句。李亨猜着高力士愿意在监军问题上帮忙,可能是因为监军人选都是宦官才如此的。

    在李亨的期待中,高力士终于再次开口了,“陛下,老奴认为太子殿下说的有些道理,李静忠是个挺实在的人,臣也觉得此人任监军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李隆基有点意外高力士也会这样说,但并没开口问询什么,在想了一下后,终于还是点点头,“既然太子和力士都认为李静忠是个挺合适的人选,那朕同意让他到潼关任监军。只是希望他不要过多插手潼关军务,能与杨晞好好相处,争取多打一些胜仗!朕也想见见此人。”

    “陛下,老奴这就去将李静忠宣进殿来,”高力士作了一礼后,小步快跑出殿去了。

    ----------------

    “朝廷终于还是要在潼关镇军中设立监军了,”拿着杨国忠使人送来密信看了又看的杨晞站在窗前长叹了声。

    杨国忠送来的这封密信中告诉他,朝廷要在潼关军中重设监军,让内侍省宦官李静忠担任,皇帝是在决定了后才告诉他的,他抗争无果,只得同意。

    杨国忠告诉杨晞,李静忠是东宫中人,挺得太子李亨信任,差不多是太子的亲信,要杨晞在李静忠抵达后,小心应付,尽量打压,决不让李静忠有所作为,还要想办法寻其短处,让此人呆不下去。

    “还好不是鱼朝恩,”杨晞将信在蜡烛上点燃后再感慨了句,“要是鱼朝恩来,可能很难对付的。”

    鱼朝恩在历史上的名声杨晞是知道的,多有名的一个宦官啊,可以说是高力士后最有权势的一位宦官,要是这样的人物来担任监军,应该挺难对付的。

    但杨晞这感慨却是错的,要是他知道李静忠在原来的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李辅国的话,他必定会大吃一惊。初中时候的历史教科书上都有这么一点记载,手握大权的宦官李辅国曾对当时的皇帝、历史上的唐代宗李豫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是一个历史地位比鱼朝恩还要高的宦官,连唐代宗都是他拥力的,对权力的**比鱼朝恩更进一步。

    因其是太子李亨的亲信,在他抵达潼关后,也给杨晞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7833/ 第一时间欣赏傲唐最新章节! 作者:唐远所写的《傲唐》为转载作品,傲唐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傲唐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傲唐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傲唐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傲唐介绍:
史载: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叛军很快攻占了东京洛阳,随后兵锋指向长安。在宰相杨国忠的一再蛊惑下,皇帝李隆基强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倾全力出击,结果遭遇惨败,很快潼关失陷,长安随即被叛军攻占,李隆基仓皇西逃入蜀。在李隆基西逃的途中,马嵬坡兵变暴发,杨国忠及杨玉环姐妹几个被杀。 大唐也从此乱后由盛转衰! 一名退役军人,穿越来到哥舒翰潼关兵败发生时候的大唐,成为杨国忠的幼子杨晞。 试看杨晞能否力挽狂澜,拯救大唐,改变自己和众多美女英雄的命运! --- **“呀!杨玉环怎么怀孕了?好像历史上没有记载啊?我是不是闯祸了?”**傲唐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傲唐,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傲唐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