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韩娱之星光最闪耀TXT下载韩娱之星光最闪耀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韩娱之星光最闪耀全文阅读

作者:鱼了     韩娱之星光最闪耀txt下载     韩娱之星光最闪耀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三八章 下辈子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

    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

    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

    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

    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

    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

    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飉(liáo,风的声音)兮

    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

    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0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

    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0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0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

    帝之先。

    0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0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0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0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

    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0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

    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

    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

    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

    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飉(liáo,风的声音)兮

    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1。(未完待续。)

第二三九章 缘由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我们盼望很久的一天到来了!

    《瑜伽师地论》

    我们从《传记》上看,从玄奘大师的《传记》上看,他到印度去取经,其中主要的就是要请这一部论,要学习这一部论的。

    到了印度以后,见到戒贤论师的时候,就是在那烂陀寺,曾经说了一个故事。就是戒贤论师他有风病,这个风病一发作了的时候,痛苦的不得了,可能已经很久了,这位大德也就想要自杀,就想要死掉了。动了这样的念头以后,做了一个梦,梦见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来了,那么文殊菩萨说:你以前做国王,你虐待老百姓,所以你现在受这种报。你想要死还是不行的,这个罪业没有结束,你死了,你还是要苦的,所以你不能够死。你要发大心弘扬佛法,你的罪渐渐就灭了,这个问题才能解决。现在从支那国(就是我们中国)来一个出家人,你为他讲《瑜伽师地论》,你要等他来,为他讲《瑜伽师地论》。那么这样子这个梦就醒了、醒了。

    他就问这个玄奘大师:你从你的祖国到这里来,前后多少年了?他说:三年了。(从中国到印度那烂陀寺,走了三年才到那里)。这件事可以看出来,这个玄奘大师到印度去学习《瑜伽师地论》,是有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的因缘,请戒贤论师不要自杀,要专为玄奘大师讲《瑜伽师地论》,有这样事情。

    《瑜伽师地论》可以说是全面的、有次第的介绍佛法。它不是佛法概论,它是一个很详细的、很深刻的开示佛法的。小乘佛法、大乘佛法都在内了。一共是一百卷。一百卷,戒贤论师为玄奘大师一共讲了三遍。玄奘大师跟他学习了三遍,讲了三次。第一次是讲了十五个月,第二次讲了九个月,第三次就没有说时间。

    (十五个月,假设我们也姑妄言之,用同样的速度来说的话,我们一个学期才有四个月上课,一个学期有四个月的上课,若四个学期就是十六个月;一年有两个学期,那么两年就是四个学期,四四一十六个月。所以我们预计可能要两年才能讲完,要这么长的时间。)

    若是我们能够认识到《瑜伽师地论》的重要,我们就是用三年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三年学习一部《瑜伽师地论》也是值得。因为我们能够对于佛法,尤其是对于修行这件事,能够符合佛的本意,符合佛所说的正知正见,我们能够通达了修行的这条道路,的确不是容易。

    我们就一般的…我们中国佛教很久以来,大家都是学习这念佛法门。念佛法门也非常殊胜,也的确是很好。能够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能成功了,也就是全面地成功了,也是好。

    但是你若想要学习禅,你也许想要学习禅。我们中国有所谓禅宗,你能明白禅怎么样修、怎么样学,还不是容易。如果是用圣教量当一个尺,去量一量禅宗的禅师的语录的话,那还是有点问题的。有些大禅师是可以,有些人说的法语还是有点问题的。

    而这一部论对于禅是全面的、深入的开示了我们,我们若能认真的学习了,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是应该这样学习禅的,我们就会明白了。

    这一部论在我们中国,注解也是很多。玄奘大师回到中国来,翻译《瑜伽师地论》以后,很多人学习这一部论,也有很多著作。

    但是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在《藏经》里面完整无缺的就是《瑜伽师地论记》,是唐朝释遁伦他编集的,就是别的人的著作,他把它编集在一块儿,来解释这一部论的。

    另外一种就是窥基大师的《瑜伽师地论略纂》,那只是解释到这个<本地分五十卷>,其他就没有解释。

    另外还有一些人的著作,有的只是一部份还在,都残缺了;另外的完全都不在了,不存在了。

    印度当然也有这样的《瑜伽师地论》的注解,有一部叫《瑜伽师地论释》,在《瑜伽师地论记》上也提到,有五百卷这么多,但是玄奘大师只是翻出来一卷,其他的没有翻译。

    另外一部注解就是民国以来这个韩清净,在北京有个三时学会,这个韩清净居士有个《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这一部书。

    这一部书,这个韩清净他是专学唯识的,的确对于唯识是很熟悉。这一部书流传到海外来,可惜其中也不全,也有点缺。就是当初他是打字印出来的,印出来的,校对有问题,其中有多少缺少。

    我们现在每一位同学都有这部书,我们慢慢会知道里面也有残缺。我们现在能够找到的参考书就是这两部,一个是《遁伦记》,一个是《披寻记》这两种,这两种也是很好了。

    我们一开始,我想用这个《遁伦记》前面的这个概论,(发给各位的

    (《瑜伽论记》卷第一?释遁伦集撰)

    初****端,六门分别:

    一、叙所为,二、彰所因,三、明宗要,四、显藏摄,五、解题目,六、释本文。

    从他的我们来学习大意。

    初开始,这个发就是开始。初开始,这一部论的起首,这一部论的开始,我们怎么样学习呢?六门分别,分六个部分来解释它。

    第一个是叙所为,叙述所为。看这个文呢?就是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部论的作者,我们中国佛教、玄奘大师说是弥勒菩萨说的,就是天上的这个弥勒菩萨说的;但是西藏的佛教呢?说是无着菩萨造的,这个是就是不一样。

    那么说这一部论的目的是什么?这叫做所为,这个为有这样的意思。

    二、彰所因,第二段呢,显示,彰者,显也。显示怎么一个因缘,有这一部论。这个和那个所为不一样。

    三、明宗要,这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其中重要的宗旨是什么呢?在这一段里面说出来。

    第四显藏摄,显示大乘的藏和小乘藏,都有经律论的,它是属于那一部分的?叫做显藏摄。

    第五段解释《瑜伽师地论》的题目。

    第六段嘛,解释本文。

    第一叙所为者。此论所为有何等耶?如《释论》明,有十番两缘。

    现在第一段叙所为,叙述这一部论的…会成就什么样的功德?这样意思。22

    (未完待续。)

第二四零章 如梭

    这是说这个菩萨种姓人,他在大乘佛法里面,普遍地学习一切佛法,最后他得到巧便智,能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件事呢?你学习《瑜伽师地论》可以成就。

    及二乘无姓,这个二乘就是有声闻种姓、有辟支佛种姓的人,叫二乘。无姓,就是没有三乘种姓的人。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他若学习《瑜伽师地论》的话呢,他也能够依据这个大乘佛法。各于自乘,声闻乘就依据声闻乘去修行;辟支佛乘依辟支佛乘的法门去修行。各于自乘的文义行果生智,能断障,能伏,断之前先是伏,能降伏烦恼障、业障、报障;进一步就能断除一切障。得自乘果,你得到你本身那一个法门的果,声闻乘得声闻乘果;辟支佛乘得辟支佛乘果。如果无种姓的人呢?他离恶趣故,就可以不堕落三恶道了。

    五、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

    这是第五个,这第五番。为执着邪教,这个人他不相信佛法,执着其他的宗教。不相信大乘佛法的人,对于大乘佛教他不相信,这样的人,这是一种人。及于深经种种意趣,及于这个佛法的经论,除了人天乘的法门之外,属于出世间的三乘的经论都是深经。种种意趣,各式各样的道理,它里面的意义。迷乱诽毁者,他迷惑,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作诽谤,毁破的人。令生信解故,他若肯学习这一部《瑜伽师地论》呢?他会相信大乘佛法,改邪归正。他能对于深经种种意趣而不迷乱,也不诽毁了,能生信心,还能够通达里面的道理。

    佛法说生信,这个信是建立在智慧上面的。由于你通达了佛法,有了智慧,你才相信佛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我的好朋友叫我相信佛法,我就相信,就算是相信了,不牢固!所以一定要本身生出来智慧以后,你从你自心上生出来智慧,观察世间上一切道理,哦!佛法是对的,佛法是真理,你才能有信、有解的。

    我现在我感觉到执着邪教,不相信佛法的人,这些人都很容易度化,我感觉不是很难。当然,各有因缘。因为什么他容易度化?因为他本身没有智慧,本身没有智慧,他相信的那一点很容易就破除去了,所以应该容易相信佛法,应该是容易,不是难。问题就是有障,这个障,障住他。就是那个窗户(现在这个窗户是玻璃窗),过去时代就是铺上一层纸。这一层纸,就是譬喻那个人不信佛法的障,那层纸很容易就可以捅破了,但是你若不捅,它就不破。所以我感觉到…这个《大般若经》上也说到,一切众生不是太难度,不是太难度,都是容易度化的。不过这个话,就是从某一个立场来说的,不是太难度。

    为执着邪教不信大乘者,及于深经种种意趣迷乱诽毁者,令生信解故,说这一部《瑜伽师地论》的。

    六、为摄益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

    这个第六番。第六番为摄益,这个摄这个字,就是接引的意思,可以这样讲,接引的意思。这个益,就是来饶益他,使令他得到真实的好处,叫益。

    乐略言论及乐广者故,这个人的根性是这样,有的人欢喜简略,太广了不欢喜,欢喜简略的言论。及乐广者,有的人简略,他不欢喜,欢喜详细一点,广博一点。那么这两种人来学习《瑜伽师地论》也都能合适的。

    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譬如说这一大段文很广,但是最后会有几句把这一大段文的要义,用几句话说出来,这《瑜伽师地论》有这种事情。所以里面有略,也有广;有广也有略。欢喜略的人也合适;欢喜广的人也合适。

    所以对这两种人,这个《瑜伽师地论》也能摄益他,能引导他,使令他进一步的在佛法里面有成就的。

    瑜伽师地论讲记初****端1问答

    问:十番两缘,十番是我们平常在讲,1234…,讲到十。两缘没有看到上面写?

    答:你比如说第一番,一、为法久住这是一缘。及利有情故又是一缘,这是两缘嘛,第一番的两缘。第二番为圣教已隐没者重开显,这是一缘;未隐没者倍兴盛,那么这也可以说是一缘。但是这个地方呢?又加…这算是一缘。已隐没、未隐没加起来是一缘。第二缘是有情界中,有种姓、无种姓又是一缘。这不是二缘!

    第一番都是两缘。

    第三番为舍无见,及有见,这又是两缘。

    第四、为成熟菩萨(种)姓人,唯依大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得果,自他俱利。这是一缘。及二乘无姓,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智断伏,得自乘果,离恶趣故。这又是一缘。加起来就是两缘。

    第一条(番)都是两缘。

    问:第二页第一行提到生巧便智,我想我们在修行状况之后,必然一定就是先生起智慧才能降伏烦恼…(不清楚)

    答:智慧,这个一开始也是有多少智慧,但是智慧薄弱,智慧的力量不大,所以虽然有了智,对于烦恼的调伏还是不足的。还要继续的增长智慧,到了一个程度了,才能调伏烦恼。要继续不断的增长,才能够继续不断的调伏烦恼。有的烦恼容易调伏;有的烦恼不容易。所以智慧若不断增长,力量强大了,才能够显著的知道,哦,我降伏烦恼了。这也是得到圣人的智慧了,这时候才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断烦恼?

    问:我们上学期的《摄大乘论》四寻思是不是伏烦恼四如实智是不是烦恼?烦恼?6666(未完待续。)

第二四一章 情侣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本际、尊者正愿、尊者正语、尊者大号、尊者仁贤、尊者离垢、尊者名闻、尊者善实、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优楼频螺迦叶、尊者伽耶迦叶、尊者那提迦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劫宾那、尊者大住、尊者大净志、尊者摩诃周那、尊者满愿子、尊者离障、尊者流灌、尊者坚伏、尊者面王、尊者果乘、尊者仁性、尊者喜乐、尊者善来、尊者罗云、尊者阿难,皆如斯等上首者也;又与大乘众菩萨俱,普贤菩萨、妙德菩萨、慈氏菩萨等,此贤劫中一切菩萨;又贤护等十六正士;善思议菩萨、信慧菩萨、空无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慧上菩萨、智幢菩萨、寂根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

    处兜率天,弘宣正法,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振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示现算计文艺射御,博综道术,贯练群籍,游于后园,讲武试艺。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按树枝,得攀出池,灵禽翼从,往谐道场,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得微妙法,成最正觉。释梵祈劝,请******,以佛游步,佛吼而吼。扣法鼓,吹法螺,执法剑,建法幢,震法雷,曜法电,澍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光明普照无量佛土,一切世界,六种震动。总摄魇界,动魔宫殿,众魔摄怖,莫不归伏。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严护法城,开阐法门。洗灌垢污,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

    入国分卫,护诸丰膳。贮功德,示福田。欲宣法,现欣笑。以诸法药,救疗三苦,显现道意,无量功德。授菩萨记,成等正觉。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本学明了,在意所为。此诸菩萨,亦复如是。学一切法,贯综缕练,所住安谛,靡不感化。无数佛土,皆悉普现。未曾慢恣,愍伤众生。如是之法,一切具足。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道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己立。如来道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禅慧,开导众生。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明了诸国,供养诸佛。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坏裂魔网,解诸缠缚。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化终,而现灭度。亦无所作,亦无所有。不起不灭,得******。具足成就无量总持百千三昧。

    诸根智慧,广普寂定。深入菩萨法藏,得佛华严三昧,宣扬演说一切经典。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众生。演慈辩,授法眼。杜三趣,开善门。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如是之等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唯然大圣,我心念言:“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今日世雄住诸佛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今日世英住最胜之道;今日天尊行如来之德;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于是世尊告阿难曰:‘云何,阿难!诸天教汝来问佛耶?自以慧见问威颜乎?’阿难白佛:‘无有诸天来教我者,自以所见问斯义耳。’

    佛言:‘善哉!阿难!所问甚快,发深智慧,真妙辩才,愍念众生,问斯慧义。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无量亿劫,难值难见。犹灵瑞华,时时乃出。今所问者,多所饶益,开化一切诸天人民。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以一餐之力,能住寿命忆百干劫,无数无量,复过于此,诸根悦豫,不以毁损,姿色不变,光颜无异。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阿难谛听!今为汝说!’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绽光如来,兴出于世,教化度脱无量众生,皆令得道,乃取灭度。次有如来,名曰光远,次名月光,次名旃檀香,次名善山王,次名须弥天冠,次名须弥等曜,次名月色,次名正次名日月琉璃66666666666666(未完待续。)

第二四二章 四年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迥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辩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皆悉照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宇,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宇,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66666666(未完待续。)

第二四三章 骗局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我听佛是这样说的。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座垫就开始打坐。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这时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右肩袒露,右膝着地,合上手掌十分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佛)您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住自己的心念,要求各位菩萨常常警示自己。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如果也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那您说怎样才能守住心念,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要求各位菩萨好好守护自己的心念,常常警示自己。现在你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善男善女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而成佛,应该像这样守护心念,像这样排除邪念干扰。”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很愿意听您再讲下去。”

    第三品大乘上宗分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像这样排除邪念的干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卵生的,胎生的,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有形的,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没排除杂念的,排除了杂念的,我都使他们灭度而入无余涅槃的境界。虽然我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而实质上众生没有被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长生不老者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再说,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无所布施。也就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摸、意识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要执著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什么缘故?”“如果菩萨不执著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觉得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虚空广阔,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不可思量,世尊。”“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表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来修行。”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身相来见如来否?”“不可,世尊。不可以身相来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妄不真的。如果能把各种身相都看成非身相,你就见到如来的法身了。”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众生听到佛刚才所讲的道理,那他们还能信佛吗?”佛告诉须菩提说:“不要这样说。我寂灭后,过五百年将有修持佛法成正果的,对我刚才说的道理能理解,他们会认为此理真实可信。应当知道,这些人不是从一个佛、两个佛、三四五个佛那儿来培植自己的善性的,而是从无数个佛那儿来修行种善根,他们闻说我刚才所讲的道理,将在一念之间产生空灵洁净的信念来。须菩提,我全都能知能见,这些众生能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为什么呢?”“这些人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种错误想法,他们心中没有佛法的表相,也没有非佛法的表相,没有任何惦念了。”“那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人如心中存有相状,那就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长寿者的相状;如心中有佛法的相状,也就会执著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的相状。”“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心中有没有佛法的表相,就会执著于自我、他人、众生、寿者。因此,我们既不应该执迷于佛法的表相,也不执迷于没有佛法的表相,不要有任何惦念。因为这个原因,我常说你们这些比丘,应知道我所说的法,就如同渡河的木筏,过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记它了。对佛法尚且都该这样不要执著,何况对于非佛法呢!”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我再问你,我已修得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而成佛了吗?我说过法吗?”须菩提说:“如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本来就没有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之法,您也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固定的法。”“为何这样说呢?”“您所说的法,都不能固持,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既不是法,又不是非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所有的圣贤都认为没有固定的法,只有各人理解不同而存在差别的法。”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将三个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此人所获的福德是否很多?”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布施,并不是自性的智慧福德。”“因此我说那人能获得的福德多,但只是一个相,而非福德性。如还有人能理解我说的《金刚经》,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诵四句偈语等,给他人说法,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就会超过布施七宝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一切的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智慧佛法,都是从我所讲的经中产生出来的。须菩提,所谓佛法,也就是没有佛法。”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我再问你,初果须陀洹的圣人能认为自己已修得须陀洹果了吗?”须菩提说:“不能的,世尊。”“为什么?”“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然而却无所入,他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惑,这是一个须陀洹的名字,而没有须陀。”

    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然而却无所入,他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惑,这是一个须陀洹的名字,而没有须陀66(未完待续。)

第二四四章 勋章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肉眼吗?”“是的,世尊,佛有肉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天眼吗?”“是的,世尊,佛有天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慧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慧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法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法眼。”

    “须菩提,你想想,恒河中有许多沙粒,那我说这些沙粒是沙粒吗?”“是的,世尊,你说的是沙粒。”

    “须菩提,你再想想,如果像恒河中的很多沙粒一样,大千世界中有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恒河,如有像这多恒河中所有沙粒那样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佛世界是多还是不多?”“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念,我都知道。”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所说的各种心念,都是非心念,只不过叫做心念。”

    “那您又是如何知道的呢?”“须菩提,过去了的心念已过去了,现在的又过去了,未来的还未来,也不可得。”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是很多。”“须菩提,假如福德有一个实体的话,如来便不可以说福德多了。因它没有实体,无可形容,如来才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可以凭佛的圆满肉身来见到佛吗?”“不可以,世尊。不能以有相来见到如来。”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肉身,若依真谛来说即是非肉身,只是叫其肉身。”

    “须菩提,你再想想,如来可凭各种完美的身相来认识吗?”“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当凭各种完美身相来认识。”

    “什么缘故?”“您所说的各种完美身相,即非具有各种完美身相,只不过是一个假名而已。”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你不要以为佛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那为什么呢?”“如有人说佛有所说法,那他就是在诽谤佛,就是不能理解佛法的缘故。须菩提,所谓说法,其实无法可说,只是说他在说法。”

    这时,长老慧命须菩提问佛道:“世尊,可有这样的众生,在您寂灭后,听见此经,他还生不生信心呢?”佛说:“须菩提,那些众生,并非真正的众生,也非非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所谓众生,他之所以成为众生,也就是因为他们是非众生,只是叫他们为众生。”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问佛说:“世尊,佛所得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也就是什么也没得到吗?”佛回答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所得,(须菩提)一点法都没得到,只是说我成就了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再说,须菩提,佛法讲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因此称其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用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心念,来修持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们说的善法,也即非善法,只是称其为善法。”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须弥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有人拿它用做布施。如有人对这部经,甚而至于只对四句偈说等,坚持接受,修持诵读,给他人讲解,那么前面作布施之人的福德,赶不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以至无法用数字来表达。”

    第二十五品化天所化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你们这些人不要说佛有这样的心念:我应当灭度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呢?”“实际上并没有众生需要佛来灭度的。如说有,那么佛就有了自我、他人、众生、长寿者的相状。须菩提,佛说有我,即非有我,然而凡夫俗子却以为确实有我。须菩提,凡人,就是佛所说的非凡人,只不过名叫凡人。”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肉眼吗?”“是的,世尊,佛有肉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天眼吗?”“是的,世尊,佛有天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慧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慧眼。”

    “须菩提,你想想,佛有法眼吗?”“是的,世尊,佛有法眼。”

    “须菩提,你想想,恒河中有许多沙粒,那我说这些沙粒是沙粒吗?”“是的,世尊,你说的是沙粒。”

    “须菩提,你再想想,如果像恒河中的很多沙粒一样,大千世界中有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恒河,如有像这多恒河中所有沙粒那样多的佛世界,你认为这佛世界是多还是不多?”“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念,我都知道。”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所说的各种心念,都是非心念,只不过叫做心念。”

    “那您又是如何知道的呢?”“须菩提,过去了的心念已过去了,现在的又过去了,未来的还未来,也不可得。”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是很多。”“须菩提,假如福德有一个实体的话,如来便不可以说福德多了。因它没有实体,无可形容,如来才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你再想想,可以凭佛的圆满肉身来见到佛吗?”“不可以,世尊。不能以有相来见到如来。”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肉身,若依真谛来说即是非肉身,只是叫其肉身。”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未完待续。)

第二四五章 短身(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解

    凡人要度苦厄,了生死,成大觉,非从自心下手不可。但要明白自心,只依这二百六十个字,已经够了。但空的道理不明白,自心的相貌也难彻了。这个经,最主要是说性空的道理,不是世人所说的空,那是断灭空,他们误解佛法是消极自了的。今把此经判分七段,用白话来逐字逐句解释,使世人明白空的真义,不至误会造业。由此断一切苦厄,并可发大悲平等心救世,证明佛法在社会上的大用,实是开发世界大同唯一的法宝。

    【般若】这是梵文,我国名为大智慧。因为中国文字难尽其义,所以仍用原文,并且尊重这几个字,所以不译。这个般若,全是说心的妙用。上自佛,下至众生,无不由此而成佛道,了生死,度苦厄。论其性体,是不生不灭的金刚;论其相貌,却是无形无状的实相;论其妙用,乃是不可测知的圆通神妙。这个般若,是人人有分的,佛和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佛是开了般若慧,众生是有而不开,被无明所蒙住了。至于般若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云“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才能尽其义。因为世间法人事等等,都是佛法。佛是觉义,能觉悟世上一切人情世故。尽了人道,才可成佛。总之,入世出世,只是一心,颠倒烦恼,贪嗔痴迷,是六道众生的心;如能空净自在,不固执,便是佛菩萨的心。所以离世法,便没有佛法;离了般若,只有作孽受苦厄的分了。

    【波罗】此言彼岸;因为有个度字,所以假定一条生死河,众生在苦恼的此岸,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用来比喻,不是真有此岸彼岸。

    【蜜】是到的意思,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盘,涅盘就是清净。

    【多】是上面的意思。到彼岸之上,才是究竟。现在假分五步:第一步在此岸;第二步入流,是下了渡船了,是初发心的人,亦是初果罗汉;第三步是中流,船在河中间,如声闻缘觉;第四步到了彼岸,是十地以下的菩萨,终不是究竟;必第五步上岸,“多”舍去了船,即是舍去了法见,扫除了执心,斯是了无挂碍的等觉菩萨和佛。

    【心】心是什么?是个影子,不能说有,不能说无:所以无形段,不过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相对起了认识,叫做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以是集起的。就是心同外境集合而缘起的幻影,即名幻心;心中起的道理,叫做幻法;执住个幻我成个幻见,于是成熟了,就有六道生死。但造成这个生死的是幻心,要开般若智慧了脱生死的,还是要用这幻心;成到佛(涅盘),也是用这幻心,你既然知道是幻的,那么就有幻心造成幻法,一切人事等等,六道生死涅盘,还不是一样是幻的?由此可觉本来没有生死,都是冤枉造作。既无生死,就用不着涅盘了,所以说诸法空相,涅盘生死等空华,即是此意。但又为什么分真心妄心呢?这是不得已而替初学的人说,其实心,根本不有,不可得,又分什么真和妄呢?不过幻心不能除,人事上一切的幻用不能废,所以权分真心妄心。真心是无心之心,何以叫无心之心呢?即是不起念时,而见闻觉知仍旧了了,却无分别,寂然不动的,此是真心;如一起了念,分别人事,而可以心不颠倒,亦不逐境流浪,顿然归到无心本位,此还是真心。至于念念流浪,不觉渐渐入了迷途,此名妄心,但本体勿失的。这部心经,就教你凛觉的法子,用智慧观照什么是心?什么是苦厄?又如何回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经】有许多意思:如“路”,指示我们回复真心之路的;“法”,一切方法;“贯”,贯通前后的义理;“契”,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有这几种解释。现在二百六十个字,是文字般若,指示我们观照般若的方法;照此去做,实证实相般若的究竟,总不出众生心行中事,所以经是完全指我们自身而说的。

    此经共有七个翻译,这是唐朝三藏大师玄奘所译,文是简单的,义是深奥的。虽有七译,意义是一样的。读经当重意义,不可徒在文字上死执。此经是替大乘菩萨登佛位说的,表至高无上的佛境,意境只有自己晓得,说不出的,所以叫做无字真经。并不是真的无字,愿学人自己领会自己的境界,到了如何地位;至于佛的境界,却不是二乘人或十地以下的菩萨可以测知的。我们东土人,大乘根器多而厚,所以不论男的女的,识字不识字,都喜欢读这个经;譬如人闻香,个。

    我们东土人,大乘根器多而厚,所以不论男的女的,识字不识字,都喜欢读这个经

    (未完待续。)

第二四六章 短身(下)

    【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这五事蕴结不分,叫做五蕴。此言心和外境相蕴合,统名曰色。一个色字,包括五个字在内,并且包括外面一切一切有相相形形色色,内面无相相思想方面都在内。外境原是色,而我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色;外色和内色接触了,就有个受;既受了,就要去想象他,这是想;想到了,心中一行转念,这是行;转出那知识来,就是识;所以受想行识四个也还是色,总是幻心幻起的作用,成就种种的幻法。这个五蕴,是众生造孽受苦成立六道生死的资本,但也是开般若,除习气,度苦厄,了生死的工具,也就是佛菩萨成大觉度众生的工具。同要用五蕴,只是佛菩萨能照见本空,可以善用,不被所转,众生反被所缚;是在觉不觉,明空不明空之别,不要指定为不好的东西,反生了偏见。

    【皆】统统包尽无余,就是一切的意思。不但人空,法亦空,连照见亦空,因为照见亦是五蕴,所以称皆。

    【空】世上的人,往往不明白空的道理,笼统说:空就是没有了。不知“空”有空间、虚空、空相、空义种种的分别。今分为两种:一空相,是有相的,如空屋,人满了,空相破了,所以“有”与“空”是相对的,这就是世人说的没有就是空了。经上另有十八空义,不必尽说。

    至于佛经上所说的“空”,是空义,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要明白这个空的意义,先得明白几点: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相;还有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相;一切包括在内,总名曰色,在因地上总是空的。因为以上一切色,寻不出一件是有独立自性的。第一说有相的:拿布来比,布没有独立自性,变成为布的,须依于纱线而成;纱线不能自为纱线,必待棉花;棉花不能自有,必由种子;种子不能自种,必赖人工天时地肥等等。不必分析开来才空,在未成布成纱前,及正有布有纱时,他的本身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身体亦是如此。所以一切一切,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第二说无相的:拿心来说,心是什么?根本是不有,但只集起的是心。譬如夏天凉爽的席上,人睡得甜美之极,这时候便没有我,没有心;忽然蚊虫咬了一口觉得了,这觉得的便是蚊虫和我集合而起的心。此外一切都同此理,所以心也是无自性,因缘生,无实体,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因此物和心,无一不是空。但是有而空,是幻有的,这是性空,和一切一切分不开的;不是心物之外另有个空,也不是这个是空,那个不是空的。所以说到色,即不能离开空;说到空,就不能离开一切色。但要认明却是缘生幻有,又须切实知道这个空是因地本来空,是性空,非眼耳可以见闻,其义实空。

    既决定知道一切一切是本空而幻有,那又何必执取当他是实呢!但世上一切人事,如何可废,我仍随缘应付;不是麻木无心,只是勿住,行云流水的到处自在,这才是真心空。佛说空是这个道理,世上盲目妄加批评,岂不可惜!世人果能明空,自然心勿执取,那贪得心,嗔恨心,痴迷心,自不会深入,天下没有极端的争夺了。佛法岂不是社会上最大的利益,有什么迷信可说呢!又修行人往往有口头禅,说:“莫著了空!”这是怕他执著空见,正因为他根本不曾明空,总在空有二见上作道理,格外搅扰不清了。所以明空则破色,破色则心空,这是断苦厄的第一法门!

    【度】超脱的意思,就是登彼岸之上,法见都净了也。

    至于佛经上所说的“空”,是空义,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要明白这个空的意义,先得明白几点: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相;还有我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相;一切包括在内,总名曰色,在因地上总是空的。因为以上一切色,寻不出一件是有独立自性的。第一说有相的:拿布来比,布没有独立自性,变成为布的,须依于纱线而成;纱线不能自为纱线,必待棉花;棉花不能自有,必由种子;种子不能自种,必赖人工天时地肥等等。不必分析开来才空,在未成布成纱前,及正有布有纱时,他的本身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身体亦是如此。所以一切一切,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第二说无相的:拿心来说,心是什么?根本是不有,但只集起的是心。譬如夏天凉爽的席上,人睡得甜美之极,这时候便没有我,没有心;忽然蚊虫咬了一口觉得了,这觉得的便是蚊虫和我集合而起的心。此外一切都同此理,所以心也是无自性,因缘生,无实体,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因此物和心,无一不是空。但是有而空,是幻有的,这是性空,和一切一切分不开的;不是心物之外另有个空,也不是这个是空,那个不是空的。所以说到色,即不能离开空;说到空,就不能离开一切色。但要认明却是缘生幻有,又须切实知道这个空是因地本来空,是性空,非眼耳可以见闻,其义实空。

    不是这个是空,那个不是空的。所以说到色,即不能离开空;说到空,就不能离开一切色。但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未完待续。)

第二四七章 玉兰(上)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善者2不辩3,辩者不善。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圣人不积5,既以为人己愈有6,既以与人己愈多7。天之道,利而不害8。圣人之道9,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巧辩、能说会道。

    4、博: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

    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

    8、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9、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引语]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张松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单认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这就片面了。不能说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形而上学。”对此,我们倒认为,没有必要从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则就会偏离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这么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听到这些话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钻牛角尖,反问:难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吗?难道良药都是苦口的吗?所以,老子的这些警句并不存在绝对化的问题。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善者2不辩3,辩者不善。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圣人不积5,既以为人己愈有6,既以与人己愈多7。天之道,利而不害8。圣人之道9,为而不争。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巧辩、能说会道。

    4、博: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

    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

    8、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9、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引语]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张松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单认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这就片面了。不能说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形而上学。”对此,我们倒认为,没有必要从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则就会偏离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这么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听到这些话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钻牛角尖,反问:难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吗?难道良药都是苦口的吗?所以,老子的这些警句并(未完待续。)

第二四八章 玉兰(下)

    小国寡民1。使2有什伯之器3而不用;使民重死4而不远徙5;虽有舟舆6,无所乘之;虽有甲兵7,无所陈之8。使人复结绳9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10,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

    1、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引语]

    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老子的这种设想,当然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评析]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着回复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时代,在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文化,也没有凶悍和恐惧。这种单纯的、质朴的社会,实在是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胡寄窗说:“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图要解决的问题。所谓小国寡民是针对当时的广土众民政策而发的。他们认为广土众民政策是一切祸患的根源。作到小国寡民便可以消弭兼并战争,做到‘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便可以避免因获取物质资料而酿成社会纷扰的工艺技巧,‘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便可以取消使民难治的智慧,而且结绳以记事的方法来代替;便可能使人安于俭朴生活,不为奢泰的嗜欲所诱惑;便可以使人民重死而远徒,以至老死不相往来,连舟车等交通工具都可一并废除。他们不了解,广土众民政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新的生产关系要求一个全国统一的地主政权这一历史任务在各大国的政策上的反映。”但是老子“忘记了在‘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原始‘乐园’中,并没有甘食美服,也没有代他们生产甘食美服的被剥削的人。老子作者尽管在世界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观上特别是在经济问题的看法上却陷入于唯心主义的幻想。”这个批评是中肯的。老子面对急剧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感到一种失落,便开始怀念远古蒙昧时代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这是一种抵触情绪的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章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

    1、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

    2、使:即使。

    3、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意为极多,多种多样。

    4、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

    5、徙:迁移、远走。

    6、舆:车子。

    7、甲兵:武器装备。

    8、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

    9、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

    1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

    [引语]

    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老子的这种设想,当然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评析]

    小国寡民是老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老子幻想着回复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时代,在那里,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战争和掠夺,没有文化,也没有凶悍和恐惧。这种单纯的、质朴的社会,实在是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胡寄窗说:“66666666666666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图要解决的问题6666。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图要解决的问题

    企图要解决的问题6666。我们研究老子小国寡民思想,要分析产生这种理想的阶级根源、时代因素以及其所企图要解(未完待续。)

第二四九章 直白

    治人事天1,莫若啬2。夫唯啬,是谓早服3;早服谓之重积德4;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5,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6。

    [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注释]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2、啬:爱惜、保养。

    3、早服:早为准备。

    4、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5、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6、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引语]

    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从文字上看,老子讲了与别人不同的这样一个道理,他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这里,把“啬”解释为节俭也可以,因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视“俭”德,这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特征。

    [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老子校读》第331页)

    治人事天1,莫若啬2。夫唯啬,是谓早服3;早服谓之重积德4;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5,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6。

    [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注释]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2、啬:爱惜、保养。

    3、早服:早为准备。

    4、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5、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6、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引语]

    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从文字上看,老子讲了与别人不同的这样一个道理,他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这里,把“啬”解释为节俭也可以,因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视“俭”德,这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特征。

    [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老子校读》第331页)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未完待续。)

第二四九章 直白

    治人事天1,莫若啬2。夫唯啬,是谓早服3;早服谓之重积德4;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5,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6。

    [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注释]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2、啬:爱惜、保养。

    3、早服:早为准备。

    4、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5、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6、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引语]

    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从文字上看,老子讲了与别人不同的这样一个道理,他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这里,把“啬”解释为节俭也可以,因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视“俭”德,这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特征。

    [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老子校读》第331页)

    治人事天1,莫若啬2。夫唯啬,是谓早服3;早服谓之重积德4;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5,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6。

    [译文]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注释]

    1、治人事天:治人,治理百姓;事天,保守精气、养护身心。对“天”的解释有两种,一是指身心,一是指自然。此句意为保养天赋。

    2、啬:爱惜、保养。

    3、早服:早为准备。

    4、重积德:不断地积德。

    5、有国之母:有国,含有保国的意思。母,根本、原则。

    6、长生久视:长久地维持、长久存在。

    [引语]

    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从文字上看,老子讲了与别人不同的这样一个道理,他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老子认为,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养护、厚藏根基,培植力量。真正做到精神上的“啬”,只有积累雄厚的德,有了德,也就接近了道,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这里,把“啬”解释为节俭也可以,因为就老子而言,他十分重视“俭”德,这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特征。

    [评析]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认为,要“俭”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活的范围,否则必死矣。张松如说:“啬者,亦俭也。啬就是留有余地;留有余地,才能早为之备;早为之备,才能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予以解决;在事物即将发生之顷及时矛以解决,才能广有蓄积;广有蓄积,自然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就具有了无穷的力量。老子认为大而维持国家的统治,小而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啬’这条原则,都要从‘啬’这条原则做起。所以说它是‘长生久视之道也’。啬与俭当然符合‘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不过,如果强调它是一种消极、退守的政治倾向,就未免只从表面形式上看问题,不见得是看到了它的精神实质。”(《老子校读》第331页)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未完待续。)

第二五零章 鳗鱼

    使我1介然有知2,行于大道,唯施3是畏。大道甚夷4,而人5好径6。朝甚除7,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8,财货有余,是谓盗竽9。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政**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注释]

    1、我:我,指有道的圣人。老子在这里托言自己。

    2、介然有知:介,微小。微有所知,稍有知识。

    3、施:邪、斜行。

    4、夷:平坦。

    5、人:指人君,一本作“民”。

    6、径:邪径。

    7、朝甚除:朝政非常败坏。一说宫殿很整洁。

    8、厌饮食:厌,饱足、满足、足够。饱得不愿再吃。

    9、盗竽:竽又作夸。即大盗、盗魁。

    [引语]

    这一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现象。在《道德经》一书中,有几处谈到这个问题,如三章、十九章、五十七章、七十五章等。本章描述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是统治者凭借权势和武力,对百姓姿意横行,搜刮榨取,终日荒淫奢侈,过着腐朽靡烂的生活,而下层民众却陷于饥饿状况,农田荒芜、仓藏空虚。这种景况,无怪乎老子把统治者叫做“盗竽”。这一章的内容也可以说是给无道的执政者们——暴君所画的像。

    [评析]

    杨兴顺说:“‘盗夸’之人过着奢侈生活,而人民却在挨饿。按照老子的学说,这类不正常的情况是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的,人类社会迟早会回复它自己最初的‘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统治者,他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这就给自己伏下极大的危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这样,他们违背了‘天之道’的法则,而‘不道早已’(三十章)。让早已忘却先王的金科玉律的自私的统治者不要这样设想,以为他们的力量是不可摧毁的。这样的日子是会来临的:统治者将因自己的一切恶行而受到惩罚,因为在世界上,‘柔弱胜刚强’。老子对于压迫者的炽烈仇恨,对于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真挚同情,对及对于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社会政治制度必然崩溃的深刻信念——这些都是老子社会伦理学说中的主要特点。”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角度,抨击当政的暴君为“盗竽”,这是从老子开始到庄子的道家最为可贵的重要观点。在庄子外杂篇里,他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是传统的观点。事实上那些“财货有余”的人才是货真价实的“盗竽”,“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从被压迫的劳动者的利益出发而发出的呐喊。从这种观点中,我们也感到这说明了老子并不是腐朽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言人,而是真切地代表了被压迫者的愿望。

    使我1介然有知2,行于大道,唯施3是畏。大道甚夷4,而人5好径6。朝甚除7,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8,财货有余,是谓盗竽9。非道也哉!

    [译文]

    假如我稍微地有了认识,在大道上行走,唯一担心的是害怕走了邪路。大道虽然平坦,但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政**已极,弄得农田荒芜,仓库十分空虚,而人君仍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餐精美的饮食,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这就叫做强盗头子。这是多么无道啊!

    [注释]

    1、我:我,指有道的圣人。老子在这里托言自己。

    2、介然有知:介,微小。微有所知,稍有知识。

    3、施:邪、斜行。

    4、夷:平坦。

    5、人:指人君,一本作“民”。

    6、径:邪径。

    7、朝甚除:朝政非常败坏。一说宫殿很整洁。

    8、厌饮食:厌,饱足、满足、足够。饱得不愿再吃。

    9、盗竽:竽又作夸。即大盗、盗魁。

    [引语]

    这一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矛盾现象。在《道德经》一书中,有几处谈到这个问题,如三章、十九章、五十七章、七十五章等。本章描述了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尤其是统治者凭借权势和武力,对百姓姿意横行,搜刮榨取,终日荒淫奢侈,过着腐朽靡烂的生活,而下层民众却陷于饥饿状况,农田荒芜、仓藏空虚。这种景况,无怪乎老子把统治者叫做“盗竽”。这一章的内容也可以说是给无道的执政者们——暴君所画的像。

    [评析]

    杨兴顺说:“‘盗夸’之人过着奢侈生活,而人民却在挨饿。按照老子的学说,这类不正常的情况是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的,人类社会迟早会回复它自己最初的‘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统治者,他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这就给自己伏下极大的危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这样,他们违背了‘天之道’的法则,而‘不道早已’(三十章)。让早已忘却先王的金科玉律的自私的统治者不要这样设想,以为他们的力量是不可摧毁的。这样的日子是会来临的:统治者将因自己的一切恶行而受到惩罚,因为在世界上,‘柔弱胜刚强’。老子对于压迫者的炽烈仇恨,对于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真挚同情,对及对于压迫人民、掠夺人民的社会政治制度必然崩溃的深刻信念——这些都是老子社会伦理学说中的主要特点。”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角度,抨击当政的暴君为“盗竽”,这是从老子开始到庄子的道家最为可贵的重要观点。在庄子外杂篇里,他提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是传统的观点。事实上那些“财货有余”的人才是货真价实的“盗竽”,“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从被压迫的劳动者的利益出发而发出的呐喊。从这种观点中,我们也感到这说明了老子并不是腐朽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言人,而是真切地代表了被压迫者的愿望。“财货有余”的人才是货真价实的“盗竽”,“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从被压迫的劳动者的利益出发而发出的呐喊。从这种观点中,我们也感到这说明了老子并不是腐朽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言人,而是真切地代表了被压迫者的愿望。我们也感到这说明了老子并不是腐朽的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代言人,而是真切地代表了被压迫者的愿望6666666666666666。(未完待续。)

第二五一章 舞台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无德3。上德无为而无以为4;下德无为而有以为5。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6。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7,而乱之首8。前识者9,道之华10,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11,不居其薄12;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引语]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038/ 第一时间欣赏韩娱之星光最闪耀最新章节! 作者:鱼了所写的《韩娱之星光最闪耀》为转载作品,韩娱之星光最闪耀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韩娱之星光最闪耀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韩娱之星光最闪耀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韩娱之星光最闪耀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韩娱之星光最闪耀介绍:
穿越到98年的韩国釜山,成了8岁林允儿的邻家哥哥,一不小心又担当了妈妈的角色,后面会发生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史上最纯,最虐,最干净的韩娱小说,敬请观赏。 PS:本书会走小说,编剧,导演,社长路线,请书友们多多支持。 再PS:本书走的是纯洁,拼搏向上,正能量小说,轻松路线,看这本书请放松心情,夜深人静的时候看效果更佳。 qq交流群:148171832,请多指教。韩娱之星光最闪耀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韩娱之星光最闪耀,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韩娱之星光最闪耀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