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帝国之主TXT下载帝国之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帝国之主全文阅读

作者:奥丁信使(书坊)     帝国之主txt下载     帝国之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九十四章 战役目的达成

    很多时候,人的天性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贬低别人、相信自己,并且只愿意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太平郡的文武官员们是这样,所以他们为自己的“经验”和对太平军的轻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现在,同样的事情轮到了骆天泽!

    太平军能够攻破武安,足以说明很多东西。但各种真假难辨的谣言,加上官军天生对流贼的轻视,再加上巴延山脉的天险,让骆天泽同样看轻了陈武。如果对手换成阿曼王国潜入进来的部队——假设他们能办到的话,那骆天泽一定不会犯下种种失误,不会轻信鱼阳府的情报,更不会冒险轻进追杀。

    但是,后悔已经晚了!

    陈武利用鱼阳府外的表演,顺利勾引了大青关的守军出兵。而现在,正面的三千人构成了钢铁防线,让大青关守军突围的希望破灭后,从大王庄里出来的义勇营第一、第三联队,也在陈武的指挥下跟卫子征的五百人撞到了一起,正式对两千六百名大青关守军完成了包围。

    一旦卫子征的五百人覆灭,陈武的两千义勇营就能从薄弱的官军背后杀入,将他们彻底击溃!

    深知自己责任的卫子征,已经无暇去顾及正面的情况了。

    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眼前,希望能够尽可能的给骆天泽争取更多时间,哪怕这实际上已经是徒劳。

    抄后的两千名义勇营士兵,没法像以逸待劳的许世忠部那样,装备盾牌——而且太平军也没准备那么多。所以。在卫子征的步弓手射杀下。死伤了起码一百多人。可以说还没开打就少了一个半大队的战力。

    但是,陈武剩下的大军仍旧有一千八百余人!

    当双方冲杀到一起后,弓箭手的威胁大减,陈武比卫子征三倍还多的兵力开始逞威!

    义勇营的平均实力,比起太平营还是弱了不少的。但一来官军士气已经被极大的动摇,二来又有着三倍的人数优势,义勇营的士兵跟卫子征的官军厮杀起来,尽管伤亡不少。但场面上却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把官军在一步一步的往后压。

    每退后一步,官军都会有人倒下。

    同样的,每前进一步,义勇营都要付出几条人命的牺牲。但是,看到了胜利希望的义勇营越战越勇,丝毫没有被伤亡吓到。

    相反,不断退后的大青关守军却越来越绝望。

    当负责抵挡的卫子征部,死伤了超过一个半大队后,大青关守军的士气开始崩溃了。

    正面迟迟无法突围。殿后的卫子征部又节节溃败,距离被打垮只剩下时间问题。骆天泽不由得发出了绝望的哀叹。当统帅全军的最高头领都有这样的感觉时,这支部队的下场会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不知道谁率先抛下武器,脱离了队列,从官道上逃进了路边的荒地,可耻的当了逃兵,大青关守军中接二连三的开始逃亡。

    骆天泽有心派出亲卫斩杀这些逃兵,做最后的抵抗,但太平军马队的出现,彻底打消了他的最后念头。

    超过三百名马队呼啸而来,从大队中分出几个小队追杀那些逃亡的官军。

    在战马的面前,这些落单的官军一个都不可能逃掉。

    剩下的马队,在燕东行的带领下沿着两翼冲杀进来。哪怕这批组建没几个月的骑手仅仅只有骑兵的雏形,但奔雷般的马蹄声,还有骑手们挥舞的如林般的马刀,仍旧给了大青关守军致命的打击。

    斗志高昂的骑手,如同锋利的刀子一般,一头扎进了官军阵列最薄弱的两肋。

    本就已经勉强维持的官军,彻底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看到马队接近,附近的官军无不四散逃离,或者干脆跪地投降。

    早已经得到陈武叮嘱的骑手们,见状也不砍杀那些投降的官军,而是直接从旁边打马跑过,继续驱赶那些逃跑的官军,让他们自己冲散自己的队列,就像是凶猛的猎犬在撵惊慌的野兔群。

    “投降不杀!”

    “投降不杀!”

    前后的太平军,相继高声喊了起来。

    仿佛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打消了很多官军的战意。越来越多的大青关守军选择了放下武器,就地投降。

    被一声声的招降冲击,骆天泽呆立在了原地,茫然四顾。除了身边的几个大队官军还在奋力死战外,远处的官军已经超过一半溃散。从两翼冲进来的马队,尽管势头已经大幅放缓,但仍旧在迅速接近自己这边。入目所及,到处是混乱、惊慌、死亡,官军败局已定!

    遥想带大军出来之时自己的雄心壮志,再对比一下眼下……

    难以接受落差的骆天泽,忍不住拔剑想要自刎。但剑到了颈边,贪恋起了繁华的他,竟然一时间没能舍得用力划下。就这么一犹豫,旁边亲兵已经注意到异常,赶紧把剑夺了下来,拦下了他。

    在这几名亲兵的簇拥下,骆天泽混在乱军之中,呆呆的开始沿着原路往大青关逃。

    这当然是逃不掉了。

    骆天泽这个旅团长还是很值钱的,燕东行在乱军之中,早就盯上了他。挥刀砍了几个拦路的官军,带着手下追了上来。擦肩而过的时候,顺势用刀背对着骆天泽脑袋敲了一下,直接将他打晕。

    大鱼到手!

    随着骆天泽也被抓获,整个大青关的守军进入了彻底的溃败。虽说仍旧有不少官军负隅顽抗,但充其量只能给太平军多增添一些死亡,拖延一些时间,于大局无碍。终于,当天色快要黑下来的时候,战场彻底安静了下来。

    两千六百名官军,战死和重伤的人数超过了一千。

    这其中,至少有两三百人是在溃逃的时候被太平军追杀砍死的。

    另有超过五百名官军选择了就地投降。

    剩下的官军在败局已定后四散而逃,最终绝大部分被俘获。太平军重点封锁了大青关的方向,确保没有逃兵能把消息带回去。或许还有少部分官军逃入了荒野,在往鱼阳府那边赶,但撒出的小股骑兵早晚会将他们一并抓获。

    总的来说,战果堪称辉煌,但太平军的损失也不小。

    就算占着兵力的优势,又以逸待劳,太平军仍旧付出了跟大青关官军差不多的伤亡——当然,这个数字指的是正面厮杀的阶段,后面官军溃逃的就不算了。

    “也就是说,刨除轻伤的士兵,我军此战中伤亡了近七百人!”

    得到了粗粗统计出的结果,陈武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任谁得知了自己精心训练的军队受到如此损失,心情只怕都不会好。尤其是,仅有一个大队的重步兵损失超过两成。

    人员死伤还在其次,重步兵的盔甲受损才是最大的问题。

    一时半会间,陈武可没办法对这些重甲进行修补。

    但是,这个损失结果其实在他的预料中。能够在正面的较量中,跟官军打出差不多一换一的比例,哪怕其中有这样那样的因素,已经非常难得了。何况,陈武还顺利达成了此战的战役目的。

    一个不漏的拿下这两千六百官军后,大青关中的留守官军只剩下一个半联队。陈武只要设法骗开关卡大门,就能顺利夺下这座雄关。

    之后,松江郡就真的姓陈了!

    将受伤士兵妥善安排,重整了因为追杀而同样混乱的大军后,陈武总算可以安心歇口气。就在这个时候,燕东行走了进来,邀功似的向他禀报了生擒骆天泽的消息。

    “你是说,对方曾经想自杀,但犹豫了一下没成?”

    燕东行的话,让****对骆天泽的兴趣大增。

    燕东行耸了耸肩,道:“我没亲眼见到,这是其他人说的,但应该错不了。他要真想自杀殉国,怎么会活到现在?从兵败到我追上之前,中间有的是时间寻死。”

    “带他来见我。”

    顾不上处理别的事务,陈武决定立即召见这个旅团长。

    关于骗开大青关的事,他本来想的是随便招降某个大队长和少许官军。只要有个脸熟的,能够打消大青关余下守军疑心的面孔,就能顺利骗开门入关。但如果能够招降一名旅团长,那这件事无疑就板上钉钉了。

    疑心再重的官军,也不可能怀疑他们的上司会说谎。

    当然,想要招降一名旅团长级的军官,难度绝对不会小。但太平军今非昔比,陈武觉得自己未必没有机会。

    就冲着骆天泽那样的表现,他也要尽量尝试一番。

    片刻之后,被绳子捆了个结实的骆天泽,被两名亲兵架了进来。

    一脸颓废的骆天泽抬头看了看陈武,似乎知道他就是太平军的主将,眼里似有仇恨一闪而逝,旋即面无表情,打定主意了要一言不发。

    显然,他将陈武的召见,当成了一种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羞辱。

    陈武并没立即说话,上下打量了他片刻,然后命令手下给他松绑。有亲卫在,骆天泽又被仔细搜过身,陈武倒也不怕他会对自己不利。

    “你这是干什么?要杀便杀,不要耍什么花招!”

    绳索被除去,骆天泽多了几分愕然。活动了一下被勒红的手腕,警惕的盯着陈武。(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绝!

    大概是打定了主意,骆天泽语气不善,摆明了要杀要剐随你便。

    有心想要招降他的陈武倒也不生气,故意做出一副惊诧的样子问道:“在本将看来,旅团长顶多也就不惑之年,正是大好年华,为何一心求死呢?”

    这番明知故问让骆天泽哼了一声,冷冷道:“败军之将,生死操之人手。你不杀我,难道还会放我回去不成?”

    大概是从之前交战到现在就没喝水,再加上一直喊杀、战败后焦躁的缘故,骆天泽的嗓音十分嘶哑,嘴唇也干裂了。

    “旅团长此言差矣。”

    陈武一边示意亲卫给他上茶,一边道:“本将为何一定要杀你?”

    骆天泽伸手端过茶正要喝,闻言一愣,很快回过味来,不屑的笑道:“我就说怎么这么好心,原来是想招降……阁下省了那条心吧。”他的确是不想死,但也绝不想投降一伙反贼,没等陈武把话说出口就抢先回绝了他。

    “旅团长何不听本将把话说完?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旅团长觉得,眼下帝国形势如何?”

    骆天泽想也不想,随口道:“天下泰平,河清海晏!”

    陈武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若真是如此,本将的太平军又是从何而来?西南的天水、巴陵、陇西三郡,五斗米道叛乱如火如荼,又算什么?在帝国之外,西北的瓦刺游民、北方的勒拿王朝、天南那边的阿曼王国,虎视眈眈,窥视中原。说是内忧外患。亦不为过。哪来的天下泰平?”

    骆天泽被面前的陈武堵的没话说。默然半响,只能转而道:“似你这等流贼,就算猖獗一时,等帝国腾出手来,翻手可灭。以当今圣上之明,若无内忧,外面些许狼子野心的异邦藩国早晚亦可平定,难成气候!”

    “本将可不这么觉得。”

    不等他话音落下。陈武就紧接着反驳道:“西北之战才打完,我太平军和西南的五斗米道就接连举事。帝国虽然立即派兵剿灭,但已经疲于应对。而今,南面的阿曼王国蠢蠢欲动,随时可能调动大军北上。在大青关守军被消灭大半的情况下,若是本将冒充官军夺下大青关,阻断帝国跟松江、天南的联系,然后伙同阿曼王国,南下从背后偷袭南峰要塞……”

    南峰要塞绵延十几里,是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但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对外不对内。几乎所有的防御手段,都是冲着阿曼王国那边的。若是陈武的军队从后面偷袭。南峰要塞的防御程度比普通县城也强不了多少。

    尤其是,如果时机把握的好,在阿曼王国跟天南军团决战的时候……

    骆天泽嘴上虽然看不起陈武,但心里很清楚,先前的一战太平军能赢得战斗,一大半靠的是自身硬实力。其整体军力,至少堪比一个松江郡的警备旅团。这样一股力量,运用妥当是绝对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的!

    如果天南军团被击败、阿曼王国顺势跨过南峰要塞北上,并且入主天南郡、松江郡……

    那个后果,骆天泽简直不敢想象!

    如果帝国周边的形势放到一百年之前,骆天泽丝毫不会担心。帝国可以从容出动城卫军团,配合清河郡的地方军团,将阿曼王国重新打回去。但现在,多面受敌的帝国外部形势十分被动,只怕真的抽不出那么多力量了。

    难以控制情绪的他,忍不住斥责道:“身为我乾元男儿,竟然勾结异邦藩国,就不怕遗臭万年吗!”

    历朝历代,敢这么做的人几乎没有,任谁都是天下公敌!

    “旅团长莫要生气。”陈武淡淡一笑,道:“如此背祖弃宗之事,本将自然是不会做的,但只是在告诉你一个可能——乾元帝国的局面,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稳固。只要本将想,偌大的帝国就可能要改朝换代。”

    “做梦!”

    骆天泽骂了一声,想了想又道:“今日之战,你无非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虽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带军穿过巴延山脉的,但有一点我明白,此战消息绝无隐瞒可能,要不了几天就会传开。天南军团的乐济将军根本不会给你勾结阿曼王国、从背后威胁南峰要塞的机会。到那时,他会率先派大军将你灭于松江!”

    “他做不到。”

    陈武双手撑在案上,笃定的下了断言:“南峰要塞在天南郡最南面,鱼阳府、大青关这块在松江郡北面,中间等于隔了两个郡。等消息传过去,再出动大军过来,差不多要一个月,这还不算攻打和打赢之后返程的时间。本将只要往大青关里一躲,他要派多少人来攻?派的少了,本将有的是办法对付。派的多了,萨拉丁野心勃勃,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乐济固然可以命人封锁消息,三五天不难,一两周也可勉强,但能封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

    阿曼王国的黑衣卫,在天南郡渗透的还是挺厉害的,这么大动静的调动都发现不了,那些黑衣卫统统可以去死了。

    被陈武接连驳斥,骆天泽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勉强道:“那也要你能打下大青关才行!一千五百守军,再加上大青关天下雄关,你这五六千人全死在大青关下也休想破关!”

    “如果是强攻的话,本将也这么觉得。所以说——”

    陈武端起亲卫送上的花茶,喝了几口润了润喉咙,正色道:“只要旅团长配合,帮忙骗开关卡,本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大青关。旅团长立下如此大功,先前之事本将不仅不会追究,还会给予重用。锦绣前程,绝对比在帝**中更光明。一念死,一念富贵功名,还望旅团长三思!”

    骆天泽动心了!

    在陈武分析完了帝国的局势后,他明显意识到,陈武说的独占松江郡是有可能的。只要大青关在手,南面的阿曼王国野心不改,投鼠忌器下,中枢都有一定可能不再逼迫陈武,怕陈武迫于无奈投靠阿曼王国。这样就算成不了大事,最起码也能雄霸一地。在陈武搬出陈允锋这位林家大公子的护卫,并暗示林家也有支持后,骆天泽更加犹豫了。

    有那么一瞬间,陈武几乎以为自己成功了,毕竟骆天泽看上去也不是那种甘愿舍身取义的人。但出乎预料的,在他话说尽之后,骆天泽挣扎了半天,最终还是拒绝了。

    对方甚至没有避讳的告诉了陈武原因。

    一来不愿愧对大青关留守的属下,害他们横死;二来老家在原山郡,还有一个女儿远嫁到了芜湖——那是最靠近中州的地方。

    当然,除了这两点外,肯定还有不看好太平军的因素在。不管怎么说,帝国仍旧是东大陆现在最强的帝国!

    这份坚持,让陈武隐隐佩服的同时又十分恼怒。

    先前招降帝国的其他武将,比如莫国豪,又或者主动投靠的何世祥,都称得上是水到渠成。没想到,今日太平军的处境已经比当时好了很多,面对骆天泽反而没能成功。这对陈武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小小挫败。

    “旅团长的决定,本将佩服,只是希望你不要后悔。”

    既然对方坚持不肯投靠,那陈武也没有必要再留他。被俘的官军那么多,里面肯定有愿意投降的。而且,就算是死了的骆天泽,对现在的太平军也同样有用。

    挥手命人将骆天泽押下,陈武一个人发了会呆,旋即招来了手下众将,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

    大青关!

    这个乾元帝国有数的雄关,修建在南北走向的巴延山脉末端、往东延伸的一小段山岭上,两侧是荒无人烟的丘陵,中间借助隆起的地势,修建了整整高达十四米的城墙。因为南北两面城墙的防御都十分完备,城墙间的营房、军械库、深水井等一应俱全,这里完全可以看做一座独立的城堡。

    当初修建的时候,这座雄关理论上可以容纳最多八千士兵!

    如此雄关,配合八千守军,进攻者就算甘愿付出五倍的代价都未必能攻下,而且需要消耗极为漫长的时间。

    平日里,只有四千官军驻扎时还算好。在骆天泽接到鱼阳府求救,亲自带两千六百人离开后,雄伟的大青关内顿时冷清了许多。好在,定期往返于松江郡和北地的商队给这里平添了很多生气。那些大宗的棉布、生丝、大米,动辄有几百上千人的队伍,每一次都能让大青关热闹半天。

    因为每天只有午时开放一次,其他时间铁索吊桥是拉起的,没赶上的路人或者游商只能在关外附近休息。来早了还好说,来的晚了甚至要在外面过夜。久而久之,大青关外隔了一里路的空地上甚至形成了一个小的集市,酒楼旅馆娼/妓赌场之类,一应俱全。

    如果没有陈武的穿越,这样的太平时日,应该还能维持几年。但是,在骆天泽的大军离开大青关南下差不多十天后,在大青关之上例行巡逻的守军看到了远处靠近的大批人影。(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章 骗门入关

    大青关的地势本就比较高,再加上城墙高达十四米,城门楼还要再高两层,最上面的守军可以看的很远。这个距离,只能勉强分出最前面的那批至少也有几百人,而且没有车马,应该不是商队。

    阳光下,角度合适还能看到星星点点的刀剑反光。

    算算时间,旅团长骆天泽现在应该才刚到鱼阳府不久,叛乱都未必能来及平定,显然不可能返回。

    意识到不太对劲,巡逻的队长尽管不认为会有什么危险,还是按规制敲响了警钟。

    三声急促,意味着敌人在逼近,战争可能爆发;三声轻缓,意味着有大队来历不明的可疑人士靠近。过去的多年中,商队误报的事已经不止一次,事后全部被证明是虚惊。此刻,除了那些不当值、呆在营房中的外,其他官军并没当回事,慢慢吞吞的拿了盔甲刀剑,神色轻松的涌上了城墙。

    “这是今年以来的第几回了?三个月多点,起码四次了吧?”

    “你猜来的人是哪边的?”

    “这个谁好说?松江那么多豪商巨富,有名有号的商会好几十家,天知道到底是哪家人,反正不可能出什么乱子就对了。”

    这些官军三五一伙的小声议论着,居高临下打量着远处的情景。

    来人速度虽然不慢,可这一段距离着实不近。差不多小半个钟头之后,大批人影才靠近了大青关。终于,有眼尖的士兵看清对方打的旗帜。是帝国的明黄龙旗!

    “难道是旅团长他们回来了?”

    守城的士兵本能的觉得奇怪。但想来想去。怕是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消息传开,士兵们本就没什么紧张的心绪越发放松起来。一些官军甚至已经走了下去,准备提前放下吊索开城。然而,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青关上守军们的轻松氛围迅速凝固了。

    不详的预感在快速蔓延。

    最先赶回的五六百人,的确都是帝国的制式装备,但士兵们看上去无不狼狈异常,很多人脸上都有血污甚至泥灰。队形什么的也几乎没有。随意混杂到了一起。仅有的一杆明黄龙旗,举得也是歪歪斜斜,上面依稀可以看到血渍。至于说随军的辎重、骡马之流,能丢的几乎都丢了,连出发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再往后面,稀稀疏疏还拉着不少队伍,人数多少不一,大的百余人,小的只有十几人。

    全部加起来,总数约有一千多。

    这幅狼狈的情景……

    很多留守的士兵揪心了起来。为什么来人看上去这么像败军啊?

    难道说,旅团长骆天泽带的大军平叛失败了?

    可是。鱼阳府那边报来的消息说,贼军最多只有两千人。到底是怎样的贼人,才能击败比自己数量还多的官军?

    一个个疑问,迅速从众守军士兵心中冒了出来。

    骚动传开,甚至惊动了留守的骆天泽副官。匆忙登上城头的他,看着最前面已经只有几百步距离的凌乱队伍,脸色发白,说不出话来。

    大概是终于赶回大青关的缘故,城下的败军们发出了低低的庆幸和欢呼,不少人甚至大老远就停下脚步,累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很快,打头的几个士兵和军官越过众人来到了大青关之下,高喊道:“我是第二联队的毕松柏,快开关门!”

    还有一人跟着喊道:“我是第一联队的大队长宋无畏!”

    “是毕松柏没错!”

    “好像的确是第七大队的……”

    毕竟是两个军官,在大青关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很快有人认出了他俩来,叫出了毕松柏和宋无畏的名字。

    副官对毕松柏也有一点印象,心里越发不安,追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你们不是随着骆天泽旅团长南下平叛吗?旅团长呢?”

    “回大人,我军在南下到鱼阳府四十里、大王庄的旁边,遭遇贼军主力伏击,损失惨重。旅团长大人率军力战不敌,身中四刀,重伤昏迷,危在旦夕。我等慌乱中逃出,又缺少医药,只怕……”

    毕松柏欲哭无泪,一脸哀戚的说着。这时,后面有几名同样狼狈的官军士兵抬着用木板做的简易担架赶了过来。上面骆天泽的盔甲已经被除去,满身血污,简单的用布条和金疮药包扎。由于时间久了,很多布条都被浸出的血液染成暗红色,看上去触目惊心。

    一路赶到现在,他还能没死已经是个奇迹了,只有胸脯还在微弱的起伏。从城头上往下看,那点起伏的幅度几乎感觉不到。

    “是旅团长大人!”

    城头上的大青关守军骚动起来,很多人脸上浮现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但更多的是惊慌。整整两千六百人出去,结果就回来这些,连总数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啊。

    这时候,陆续又有人认出了跟着抬担架的士兵。

    “那个不是第一联队的人吗?叫张什么的。”

    “看,我老乡王成,他活着回来了!”

    “就只有这么多人啦?我表哥呢?第二联队的三大队的,你们有谁见过吗?”

    城头上的议论、惊呼和偶尔的招呼,让大青关外靠近的官军或紧张,或是心下羞愧。但风尘仆仆和一身狼狈下,倒也没人能看出什么。大家注意力全在重伤昏迷的旅团长和遇伏惨败这件事上了,根本没人想过其他。

    “快点开关卡,放旅团长和弟兄们入关!快叫军医来!”

    副官震惊之下,也没有起疑心,一边高声跟城下认识的军官交流,一边命手下放人。

    很快,用两道手臂粗铁链拉起的铁索吊桥缓缓放下,轰然落到地面上,扬起了无数飞尘。随后,用厚铁皮包的大门被十名士兵吃力的拉开,露出了通往大青关内的通道。

    事到临头,毕松柏跟另外几名投降的军官对望一眼,横下一条心,招呼了各自的手下,顺着铁索吊桥入了关。

    倒不是说没有人想过假装投靠,但陈武通过审问,逼问出了不少官兵的籍贯。若是老家在城中的还好,可一些家小在城外的官军,心里就忍不住打鼓了。除了灭族的恫吓外,陈武还拿被太平军俘获的大批伤兵当威胁。一旦毕松柏他们不肯合作,太平军不仅会派马队杀他们全家,更会将俘获的一千多官军全部斩首充作报复!

    一边是威胁,另外一方面是允诺提拔和重赏。

    有很多官军破口大骂,宁死不屈,但也自然有很多愿意投靠。城头下的这些大批“败军”中,站的靠前的几十号人,几乎全都是正牌的官军。只有那些因为“体力不支”落在后面、或者隔了老远假装坐在地上休息的,再不就是满脸泥灰血污看不清长相的,才是太平军假扮的。

    有前面这批眼熟的官军充作内应,并没有任何人起疑心。

    敢被安排在随后的太平军,都是一些胆大心细的人。提前得了吩咐,他们虽然紧张,但也没有露馅。甚至有些太平郡口音不重的人,主动报出了自己是某联队某大队的,伪造了一个名字,跟下来接应的守军或咒骂、或抱怨。反正整个旅团四千人,大家可能对各自编制内的同袍熟悉,但对其他联队的官军,能有一小部分眼熟就不错了,认不出来实属正常。

    最起码,开始的一大批太平军涌进去时,没有任何人起疑心。

    “你们先别上去了,站到那边的校场上整整队,回头好登记一下,看看都有谁没回来!”

    毕松柏知道这些太平军不清楚大青关内的布局,哪怕提前有说明过,仍旧担心他们因为不熟而露出破绽,于是按照陈武提点的,直接越俎代庖给出命令。

    有了指示,剩下的太平军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他们沉默的站了过去,假借休息的掩护,不怀好意的打量着大青关内的情景。

    与此同时,更多的太平军涌了进来。

    太平军的训练操典、身上的盔甲刀剑、乃至精锐的程度,都跟官军相仿,就连走路的姿态都差不多。正是这种相似,让下面接应的大青关守军并没有第一时间觉察到异常。一直到副官带着军医赶来,开始抢救担架上重度昏迷的骆天泽,无意中抬头的副官才感觉到似乎有些不协调。

    “你是哪个部的,我怎么没见过你?”

    他抬头看了看,随手抓过来一名路过的太平军士兵,狐疑的询问起来。

    伪装似乎要被识破了,让附近的太平军士兵们顿时紧张起来,隐隐有人按到了刀把之上。副官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左右打量一番,忽然惊讶的发现,这些通过铁索吊桥陆续拥进来的“官军”,他看上去一个都不认识!

    哪怕是副官,也不可能认识全部的四千名手下。可这一圈看下去,再怎么不济也总该有些眼熟的吧?

    副官的心里,猛的一沉。

    他下意识的后退了两步,看向站在不远外的毕松柏和宋无畏。这两个口才不错的军官,正在跟附近的一些守军描绘先前被伏击的情景。下来接应的守军,有很一大批都围在他俩身边。然而,毕松柏看似在挥着手说什么,眼神却游移不定,跟副官惊疑的眼神恰好撞到了一起。

    两人一瞬间都明白了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青关激战

    “不好!”

    “动手!”

    两个急促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毕松柏跟宋无畏早就有心理准备,见事情败露,抽刀猛的砍向了面前的守军。猝不及防下,两名大青关守军压根没有防备,被应声砍倒。

    这是一个进攻的信号,先前混进来的大批太平军士兵一跃而起,纷纷抽刀向附近的大青关守军发起猛攻!

    几乎是顷刻间,十几名留守的大青关守军就被接连砍倒。

    “毕松柏投贼了!拦住他们!”

    副官大惊失色,放声高喊起来,招呼其他下来接应的守军反击。

    眼看着还有更多的太平军加速从铁索吊桥那边入关,深知局面危急的他一狠心,掉头朝大青关之上跑去。准备召集城头上的守军反击、并命人拉起吊桥。

    眼下的情况,关城门显然是不现实了。已经涌进来的大批叛军,根本不可能给他机会,但铁索吊桥不同。只要把吊桥拉起来,以大青关和下面的高度落差,后续的叛军根本没法进来。大青关内的守军可以关门打狗,慢慢清除混进来的敌人!

    就在这时,一支弩箭呼啸而至。

    小腹被贯穿的剧烈痛楚,还有弩箭上的力量,让副官趔趄摔倒到地上。

    二十步外,一名太平营的士兵平端着弩箭,露出了冷笑。

    为了能尽可能快的夺下大青关,混进来的太平军携带了几乎所有的弩箭。因为骆天泽带出去的两千六百大军中,有足足三百步弓手。伪装成官军的太平军中。自然也有不少弓手。有这样一层因素。再加上军袍遮盖和冒充的伤员掩护。弩箭混在里面并不显眼。此刻,为了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大青关守军中的重要人物,太平军毫不犹豫的动用了大杀器。

    同一时间,看到里面已经动手,还在慢悠悠入关的太平军不约而同的放弃了伪装,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往里冲。

    由于在底层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大青关的守军人数在迅速减少。伪装后混进来的太平军,眼看着就要控制局面。但是。厮杀引发的混乱传到了上层,听到了隐隐的喊杀和惨叫声,一个大队的守军从大青关中央通道的二层赶了下来。

    见到两边的“内讧”,这些守军士兵不由大吃了一惊。

    “毕松柏叛变了!快阻止他们,拉起吊桥!”

    剩余的十多名守军还在苦苦支撑,看到上面的援军下来,仿佛见到救星一般,用最洪亮的嗓门喊了出来。

    然而,毕松柏反应也很快。

    他看了担架上濒死的骆天泽一眼,神色悲愤的吼道:“旅团长?旅团长大人你怎么了?可恶!众将士听着。副官徐克萨见我军大败而归,暗起歹心。勾结军医,对重伤的旅团长下毒手,企图取而代之,坐上旅团长之职。诸位随我杀进去,剪除徐克萨的党羽!敢抵抗的必定是徐某同党,杀无赦!”

    “为旅团长大人报仇!”

    “杀了徐克萨!”

    按照提前统一好的口径,众多太平军士兵和投降的原官军一起喊了起来。

    毕松柏叛乱?

    副官对昏迷的旅团长下了毒手?

    两份截然不同的说辞,让刚刚赶来的大青关守军们愣住了。

    到底谁的话是对的?

    犹豫间,太平军的士兵已经趁机解决了底层最后的守军。在毕松柏和宋无畏两人的带领下,进来的太平军兵分两路,分别从东、西两侧的通道向大青关的二层发起冲击。

    大青关的底层,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地方。主要是一些杂物储存间、校场、出入大青关的通道,唯一有价值的那几口深水井,基本上可以说是大青关唯一的水源。当然,底层也有不少面积是营房,但大青关的守军并没驻满,所以居住条件差的底层营房基本是空置的。

    相比之下,大青关的第二层才是主体。

    包括辎重粮食的储备、军械库、西营房等等区域,都是重中之重。当然,这些都不是最最关键的,就冲着控制铁索吊桥的机括在三层、也就是城墙上的门楼机房里,太平军就必须不计代价往上攻!

    有人或许会说,只要安安稳稳在底层控制住水源,上面的守军就能不战而溃。但大青关的守军如何想不到这点,有着严格的日常规定:大青关的每一层都有单独的储水池,平日里可以防火灾,战争时能有效应对底层被攻占的情况。当初设计的要求,这些储备的清水至少可以保证守军三天最低限度的饮水需求。

    大青关内的守军,在拉起吊桥、隔断这些太平军跟陈武的联系后,可以从容反扑。三天时间,足够他们解决入侵的太平军了。

    所以,必须要往上攻!

    当然,水源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陈武带队攻进来的太平军中,有人身上带了足量的、可以污染水源的毒物。倘若里面局势实在无法挽回的情况下,就不惜在所有井水里投毒,迫使守军放弃大青关。

    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手段。

    若是用了,就算陈武自己夺了大青关,也会为水源而犯愁,必须下大力气重新打深水井,非常麻烦。如非必要,这个手段能不用就不用。

    正因此,在留了一队士兵专门负责那几口深水井后,太平军的主力,还是用到进攻之上。东路负责攻占大青关内的军械库,西路的人则会将留守士兵封在营房中,阻止那些今日不当值的守军集结成群。

    这个举动,毫无疑问的招来了反击。

    带队赶下来的那名守军大队长心里仍旧有疑惑,但眼下的情况,不管怎么看毕松柏一派都更加可疑。何况,别管究竟谁是谁非,拦住那些朝自己杀来的人总归是没错的。身为军人,绝无在没弄清局面时就束手就擒的道理。

    拦截的命令下来,赶来的百名守军分成两部分,居高临下拦住了进攻的太平军。

    “杀了这些徐克萨的党羽!为旅团长复仇!”

    降都已经降了,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毕松柏一咬牙,高喊一声,带头冲了上去,跟曾经的同袍们厮杀到了一起。

    因为大青关的独到设计,从外面打进来的敌人想要往上层攻、展开兵力会非常困难。相反,二层上相对开阔的地域和突出部的围栏,却可以让守军从容调动,甚至让弓箭手躲在后面射杀底层的敌军。

    所有进攻的太平军都知道,时间对他们非常不利。

    短促而激烈的厮杀中,大青关城头上的守军似乎已经发现什么,有人在连声高呼,更多的官军在朝下层赶来。不多时,大青关南门放下的吊桥猛的一震,在沉重的机括作用下开始缓缓拉起。雄关的南城墙之上,大量投石机和弩箭也调动起来,开始对还在往这边赶的最后一批太平军试射威吓。

    因为松江郡向来太平无事,大青关中的绝大部分守城武器,出于保养的考虑,都被送下了城头,只有不足四分之一安置在城墙上。可就算这样,雄关之上的无数城防武器也足以让任何军队望而生畏!

    紧随着这一连串反应,急促的警钟敲响。

    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大青关中没有响起这种最高级别的警报。两口大钟齐鸣,发出的洪亮钟声压过了厮杀声,穿透了厚重的砖石,在大青关中的每一个角落激荡,甚至传到了好几里之外,连大青关附近不远的小集市都能清楚听到。

    营房中在闷头睡觉、或者凑在一起大呼小叫赌牌的守军士兵,都被钟声惊动。

    整个大青关,迅速骚动了起来。

    跟先前的声音不同,这个警钟一响,毕松柏和宋无畏就知道大青关已经完全进入战备,留给他们的时间很少了。夺取大青关的计划,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很清楚局面的两名投降的大队长,一身武艺已经发挥到十成十。只恨自己平日里为什么没多训练一些,不能尽快杀出一条路。值得庆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太平军分散带进来的大批弩箭集结完成。一共三批,每一批至少持有二十把弩箭。

    一片混乱中,能做到这点实在不易。

    放到大巴山整训之前的太平军,只怕是没这个效率的。

    “不好!”

    堵在上层入口前的守军,可以轻易俯瞰下面太平军的动静。看到整整三批持弩箭的士兵做好准备,不由脸色大变。意识到不妙的他们,企图死死缠住正面交手的太平军,以便让弩手们投鼠忌器,不敢随便射杀。

    这个举动,的确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临场指挥的孙田不是陈武。同样的命令,陈武的身份不能下,孙田却未必不能。眼看着更多的守军开始集合,他一咬牙,命令弩手们把目标往后调一些,下达了齐射命令!

    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误伤不误伤了。

    一把把上了弦的弩箭钩动了扳机。

    咔咔咔咔!

    几乎转眼之间,第一批的二十支弩箭齐发!

    因为仰角的问题,再加上顾忌己方士兵,第一批的齐射效果受了一定影响,只杀伤了七八名官军。可就算这样,也给上面的守军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毕松柏和周围太平军抓住机会,猛攻一阵,趁机拉开了一点距离。(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章 入主!

    看到有机可乘,第二、第三批的弩手紧接着轮换上来!

    急促的箭矢,给二层上的官军带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打击。相比于第一轮,这两次的打击效果好了许多。守军相对密集的站位,让他们在这一轮中足足死伤了二十余人。由于使用的箭矢是配套的特殊箭矢,穿透力极强,不乏有一支箭穿透身体,接连射杀两人的情况。

    连续的惨叫声中,最前面的两排守军几乎瞬间倒下,原本的阵列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空白。

    见状,手持硬弩的士兵们有条不紊的后撤,让出进攻道路,在安全地方开始装填!

    “杀!”

    三批弩箭的射击,给毕松柏他们带来了一个绝好的进攻机会。趁场面混乱,他们折返回来,再度跟惊魂未定的守军厮杀到了一起。

    尽管大青关内留守的步弓手陆续投入反击,但太平军这边同样也混进来不少步弓手。虽说在底层跟上面对射很吃亏,但至少有还击能力。而且,二十多名满脸抹了泥灰血污的高昌射手,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让大青关的官军吃了不小的亏。

    “旅团长被徐克萨害了,你们切莫自误!”

    “放下武器,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一概按谋逆论处。”

    “上面的弟兄们,快帮忙解决这些叛徒!”

    “不想参与叛乱的弟兄,不想对自己同袍动手的,放下武器回营房即可。”

    “大伙都是弟兄,只杀徐克萨的党羽,不抵抗咱们就不会动手!我毕松柏可以拿项上人头向弟兄们担保!”

    眼看着厮杀越发激烈,下面伪装的太平军和投靠的官军加紧了喊话。

    尽管光凭空口白话。几乎不可能说动他们反戈杀人,而且太平军这边的说辞也有很多的漏洞,比如最简单的,这些弩箭从哪里来的,就完全无法解释。可仓促间,大青关的守军根本想不了那么多。何况。太平军也没指望能打动所有人。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官军心中动摇,或者干脆放弃抵抗退回营房,就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这种攻心战术,有效的瓦解了官军的士气。

    如果太平军一开始就亮明反贼身份,拼命进攻大青关,那一千五百多留守的守军肯定是要死战到底的。可太平军是伪装败军混进来的,哪怕城头上的守军已经觉察到不对,放下吊桥,但他们终究没有亲眼看到底层的真相。很多匆忙赶下来的守军。面对太平军的宣传,尤其是以宋无畏和毕松柏为首的喊话,都陷入了将信将疑中。

    士兵心中如果有疑虑,又怎么可能投入全部力量战斗呢?

    随着太平军这边的坚决进攻,大青关守军的防线开始缓缓后退,最终被太平军冲上了二层的平台。

    一旦没有了地势的劣势,太平军的局部人数优势得以展开。大批的太平军顺势涌了上来,迅速攻占了大片的地域。尽管大青关内部守军的总人数是比涌进来的太平军要多的。可真正在轮值中的官军只有一半,力量又比较分散。被出其不意干掉一批后。局面上反而是太平军占了上风。

    “不想参与叛乱的弟兄,不想对自己同袍动手的,放下武器回自己的营房!”

    “保证既往不咎!”

    “大家听我宋无畏一句话,都是自家弟兄,别再自相残杀了!”

    接连不断的宣讲,终于起到了效果。

    在那一批投靠的官军保证下。终于有怕死的士兵忍不住压力,从守军队列的后排退出,返回了已经快被太平军封锁的西营房。

    这无疑开了一个好头。

    然而,守军的军官们也不全是吃素的。看到太平军这边的喊话竟然有如此作用,让局面隐隐有失控可能。同样开始反制。他们一边努力让各处汇合的士兵集结,有序投入战斗;一边大声指责宋无畏等人是叛军,在败给反贼后,为了活命不惜投靠贼人,勾结他们理应外合,想要夺取大青关!

    事实当然是这样没错,但眼下宋无畏和毕松柏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就这样,两边的军队一边隔空喊话,企图动摇对方士兵的信念,一边拼命组织进攻。或许有士兵最开始的时候心怀仁慈,不想对同袍动手。可随着杀红了眼,士兵们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开始疯狂的进攻面前的敌人。

    随着大青关的守军陆续抵达,双方在人数上几乎达到平等。

    若不是太平军上来出其不意杀了一批,又仗着弩箭之威攻上二层,只怕眼下大青关守军已经占了上风。

    可事实上,局面哪怕是僵持,对太平军就十分有利!

    原因很简单,太平军这边若是败了,除了最后两败俱伤的招数外,几乎没有别的路可走。大青关的守军则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被告知可以投降。而且除了南城外,大青关的北面出口也还在守军的掌握中。

    实在不行的话,守军可以通过北门离开大青关和松江,退入北面的原山郡中。

    一边自知是叛军,而且外面还有陈武的大军,几乎不可能投降;另外一边还有两条退路!

    随着双方的士兵交错混杂,弓手们开始难以发挥,但弩手的杀伤力却越发强大。随着弩箭再次装填完毕,新一轮的自由射杀开始。接连响起的箭矢刺穿身体的闷响,浓郁到令人呕吐的血腥味道,还有尸体摔倒在石板的扑通声,进一步动摇了守军的士气。

    在两面互相矛盾的喊话宣讲下,越来越多的士兵陷入了迷茫,再加上死亡威胁,最终选择了放下武器。

    他们不会轻信流贼的宣讲,但宋无畏、毕松柏他们本就是大青关出来的军官。有这层袍泽关系在,守军的士兵对他们先天有几分信任。再加上太平军始终没有标明身份,又一直声称徐克萨毒杀重伤的旅团长。扑朔迷离的情况,促使一些单纯的守军下定了决心。

    西路的太平军,在攻占了通往西营房的通道后,也依言不在往里进攻,只是封住路口。

    双管齐下,大青关二层逐渐落入了太平军的掌控。

    局面此消彼长!

    每偏向太平军一分,就会让太平军士兵们的军心士气更加高涨,也让守军的抵抗决心越发消弱。尤其是孙田带着一批最精锐的太平营士兵,亲自发起一波进攻后,死守军械库的一个官军大队被冲散,陷入了崩溃。

    他们的溃败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二层的全局。

    眼瞅着形势再也无法维持,还在负隅顽抗的官军不得不退守第三层,也就是大青关的城墙之上。在这里重新集结,企图阻止太平军冲上来放下铁索吊桥。同时,他们在撤离之前,尝试放下大青关内的机关,落下吊着的闸门封住通道,暂时阻止太平军的继续追击。

    但是,大青关内的机关布置,所有大队长级别的军官都一清二楚,甚至很多普通的队长都知道。毕松柏和宋无畏两人既然想夺关,又怎么可能没有提防。在他们的提醒下,留守的守军完全没有得逞。

    事实上,就算守军们放下了闸门,也只是垂死挣扎罢了。

    原因很简单,闸门固然阻隔了太平军攻上去,但同时也挡住了他们反扑下来的道路。底层的深水井,可是还在太平军掌握中的!

    当彻底掌控了第二层的太平军稍作休整,重整旗鼓冲上了城头后,攻占大青关的战斗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守军的失败,在放了大批太平军入关的那一刻就决定了: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情况;再加上一半不轮值的守军在营房休息,力量分散;辅以攻心为上的策略。三方面的原因,最终决定了大青关的归属。

    ………

    激战了整整三个时辰后,大青关终于还是被拿下了!

    随着帝国的明黄龙旗从大青关的城门楼上飘落,沉重的机括响动,铁索吊桥缓缓放下。守军的官军,在一战中死伤超过了四百人。底层倒还好些,最关键的二层争夺战中,两边的数百具尸体遍布了整个大青关,血流满地,其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武安最后的攻防战。

    但是,太平军终于是胜了。

    先前对付骆天泽的部队也好,现在夺取大青关也好,加起来让陈武付出了总数近一千的伤亡,整整一个联队直接除名。但整个松江第二警备旅团,也随之从帝国的建制中消失。带给了陈武大量战利品的同时,更附赠了一座至关重要的关卡。

    大青关!

    带着大军缓缓入关时,站在铁索吊桥之前,仰头看着这座历时六年方才修建完成的雄关,还有城门上用阳文雕刻的大字,陈武心中感慨万千。

    尽管从谋划战略东进、跳出帝国包围圈的那一刻,陈武就有想到了这一幕,也有信心拿下。可现在真的成为这座雄关主人,他心里又难免多了几分不真实的感觉。穿越之前,《帝国》的服务器中,他也曾多次往返这里。但这一次,他不再会以过客的身份匆匆离开!

    大青关这个门户咽喉之地都拿下了,松江郡还会远吗?(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青坪集

    青坪集。

    这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集市,就是大青关在松江这边的那个小集市。由于旁边就有大青关的四千守军,再加上川流不息的商队和路人,这集市的生意自然不会差。若是赶巧了,几家大型商会的车队都在这里过夜,那青坪集的生意更是能用火爆两个字来形容。

    据说,松江的护军将军高达州、巨富豪商周家、大青关守军的旅团长骆天泽,在这里面都有干股。

    也正是有这样雄厚的背景在,再加上旁边就是大青关的守军,才没有任何宵小敢打青坪集的主意。从落成到现在的几十年间,主事者换了好几个,青坪集却一直矗立不动。见的多了,就连在里面干活的掌柜和伙计都隐隐有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气。

    他们坚信,在松江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没人敢在这里捣乱!

    然而,很少因为外事而动容的青坪集伙计们,今天注定无法保持一贯的平静了。先是间隔舒缓的钟声敲响,这个倒还好,毕竟青坪集的人也都习惯误报了,基本上每个月都有那么一两回。但没多久后,陌生而又急促的告急警钟,就真的让他们悚然动容了。

    多少年来,大青关那边就没出过这样的动静!

    赌场里赌钱的、酒楼上吃饭的、在旅馆中休息准备等第二天开关的百姓……甚至是青坪集的打手们,惊愕之下,不约而同的走了出来、或者探出头。看向了一里多外的大青关。

    在那边。临时放下的铁索吊桥正在缓缓拉起。

    最后一批太平军则放弃了伪装。正在拼命往里冲,企图赶在吊桥拉起前冲进去。更远处、所有人看不到的地平线尽头,大军在远处驻扎、等候大青关的消息。

    两名周家的人匆匆翻身上马,朝大青关赶了过去,片刻后脸色难堪的跑了回来。

    他俩在关外听到了喊杀声。

    另外一人曾经当过兵,对血腥味相当敏感,心惊胆战的道:“里面估计死了很多人。”

    两人的话,让不安的青坪集众人骚动起来。

    “出大事了!”

    但凡是对大青关有一定了解的。心里不约而同的冒出了这个念头。

    大青关的喊杀声一直没停,到了最后,两伙人马甚至直接冲到了城头之上。到了这个时候,大青关内的情况已然十分明了。有人大着胆子靠了过去,零碎听到了城头上厮杀双方的喊话,内容让他们大吃一惊。

    “官军南下平定鱼阳府叛乱的大军中伏,遭遇了空前的惨败!”

    “就连旅团长骆天泽都重伤昏迷。”

    “副官徐克萨勾结军医,企图毒杀重伤的骆天泽。然后将罪名推到贼人头上,趁机上位。但谋划被返回的官军发现了,现在两边在内讧!”

    每一条消息。都有着石破天惊的能量,让青坪集的人大惊失色。

    青坪集离大青关太近了。而且生意上完全依赖对方。大青关那边不管出现任何波动,一定能够影响到这边。所有的掌柜、伙计和主事人,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慌乱中。一些在这里暂住过夜的旅客、百姓和游商,更是本能的嗅到了危险。

    “走,立即离开这里。”

    内讧也好、兵变也罢,会死很多人。想要看热闹,搞不好会把自己身家小命搭进去。

    一伙生性谨慎的小商人,当即就放弃了明日出关离开松江的想法。匆匆结了账,驾着载了货的马车,准备先退回镜湖县那边呆几天,观望一下风声再作打算。

    “派人,赶回登州报信,顺便询问一下主家。”

    在青坪集的负责人之一、周家的外事管家周文安,在短暂的惊慌失措后,迅速做出了应对。在派出骑手星夜回去报信的同时,他又命人紧急召集了青坪集的全部打手护院,发下库存的武器,集结在一起准备应变。

    青坪集入口最高的一座水塔上,也有专人上去瞭望,时刻监视着大青关那边的情况。

    几条命令接连下去,周文安心中稍稍踏实了一些。但是,大青关离登州隔着半个郡的距离,一来一回,时间根本赶不上。

    他心里忧虑,束着手踱步了几圈,忽然一怔,用力拍了一下自己脑袋。

    “我可真是老糊涂了,主家人不就在这青坪集酒楼的天字号房里么!”

    想到这点,他匆忙整了整衣衫,赶到了青坪集酒楼的第三层。

    往日里,这了是只有富家权贵们才能住得起的豪间,但从昨日起,这里已经被人以罕见的大手笔整个包下了一层。

    不知道情况的人,或许会疑惑里面人的来历。但周文安却很清楚,青坪集有周家近一半的股份,可以说就是周家的产业也不为过。自家主家的二夫人和小姐探亲归来,直接住进自家产业,岂不是理所当然?

    幸好,这位二夫人昨日马车坏了,周家小姐又很少出远门,有心在外多游历几天,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多停留了一日。不然的话,自己只怕是没人可以商量,只能被动等登州的回话了。

    不出意外的在走廊入口被拦下后,周文安报出了来意。

    并没让他等多久,里面很快就传出消息,二夫人同意了他的求见。

    显然,天字号房里的贵人也已经感觉到了青坪集的异常。

    “请进吧。”

    给他开门的,是二夫人的贴身老嬷,是夫人当初从娘家一起带过来的人。面对这个二夫人的心腹,周文安也不敢托大。客气的问候一声,低着头目不斜视,跟着她走进了客厅。

    才刚进来,一股暖和的热流铺面而来,那是客厅四角烧的通红的火盆。因为用的木炭全都是最好的,几乎闻不到任何呛人的气味。烧的久了,反而有股淡淡的好闻的松香。大青关这边,三月份还是有点冷的。刚在外面吹了冷风的周文安,脸上露出惬意神情,不由自主的放松了身子。

    因为周文安并不是真的周家人,女主人不便见外客,所以他很识趣的在临时拉起的珠帘之前停了下来。借助眼角余光,依稀可以看到珠帘后面两个窈窕的人影。一人坐在几前,另外一人似是站在她身后。

    “二夫人好,周小姐好!”

    他不敢多想,恭敬的躬身行礼。

    “周管事不必客气。”端庄的声音响起,是那位地位尊贵的二夫人:“外面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慌乱?”

    “回夫人,周某前来拜见正是为了这个。”

    周文安把需要汇报的先在心里过了一遍,然后将大青关那边的惊变和听闻的不确定消息详细说了出来。

    “竟有此事?”

    大青关的变故太过惊人,就连出身大家的二夫人都难平静了,声音里明显透着惊讶。思索片刻,她又注意到另外一个问题,问道:“鱼阳府哪来的贼军,那么厉害?”

    她年后带着女儿去原山郡的老家探亲,前后不过旬月时间,原本太平的松江郡,怎么突然就冒出来如此厉害的反贼?

    骆天泽亲自带两千六百大军平叛,都能被大败而归!

    “夫人昨日才入关,不知道也是正常。”周文安叹了口气,道:“那伙贼人,据说正是年前将太平郡闹的天翻地覆的太平军。之后城卫军赶来平叛,据说被他们提前得知消息,躲入巴延山中了。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们死在山里。谁曾想,月初的时候突然穿过了山脉,出现在鱼阳府外……”

    他摇了摇头,实在想不到陈武的大军究竟是怎么通过巴延山的。如果是三五人的小队也就罢了,那可是几千人的大军啊!

    真要是有路的话,又怎么能困扰太平郡和松江郡三百多年?

    “太平军?就是那伙攻破了武安的反贼?”

    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插入,听上去隐隐多了几分好奇。周文安一愣,旋即意识到是周家小姐发话了,点头道:“据说是这样,但周某也不确定,毕竟是流传过来的消息,而且时间也就一周左右——不过,周某料想应该是他们,几千贼人总不可能一夜间凭空出现。”

    “如果是他们的话……”

    二夫人脸上多了几分担忧。

    大青关的内乱,真的是因为副官徐克萨吗?背后会不会有太平军的影子?

    由于半天没有说话,屋内重新安静了下来,只有火炭偶尔碎裂发出细微的声响。就在这时,外面再度响起了惊呼和喧哗声,哪怕天字号房的隔音效果极好,在里面都能听得到。

    耐心等待的周文安心中一震,知道只怕外面又发生了什么变故。

    他道了一声告罪,快步走到了客厅雕花的窗边,打开了封闭的窗户。伴随着吹进来的寒风,外面的喧哗声骤然大了起来,有人在喊着:“大青关的龙旗降下来了!”

    周文安也好,珠帘后面的二夫人也好,眼里都闪过了一丝震惊。

    大青关内讧,不管到底是谁的错处、最后又谁胜了,仍旧都是帝国的驻军,不可能做出这种公然降下帝国龙旗的举动,这无异于是叛变造反。能让大青关内最后的赢家这么做,原因只可能有一个……

    “这下,只怕真的大事不妙了。”

    周文安远远眺望着大青关那边,喃喃自语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章 开关

    毕松柏和宋无畏这两天很开心。

    自从前天帮忙夺取了大青关后,两人就得到了陈武的亲自接见和赏赐。金银之类就不用提了,单说职位,原本只是大队长的他们,直接被提拔成了联队长的级别,负责暂时管理投降的帝国官军。

    从大队长到联队长!

    看似只是一个级别的提升,但实际上意义却非常大。在帝国的军队中,没什么背景的普通平民,除非天赋出众、又凑巧立下大量战功,否则大多数都是升到大队长,难以再寸进。能到联队长这个“千户”级别的军官,或多或少都有背景支持。

    比如投靠陈武的何世祥,就是因为把妹妹嫁给了张家人做妾,这才得以晋升。

    放到平日里,两人若是想更进一步,除了搞到大量的金钱贿赂,剩下的就只能等时间慢慢熬。一直到快退役,说不定才能轮到机会提拔一下。但现在,他们仅仅是投靠了陈武,一场血战之后,原本梦寐以求的位置就来了!

    看着曾经的同袍们因为不识时务,成为了被看管的阶下囚,只能徒劳的咒骂,而自己却能站在他们面前耀武耀威,这种感觉无疑非常棒——哪怕毕松柏差点为此掉了一条胳膊,宋无畏身上也多了好几道剑伤。

    然而,些许创伤,根本不算什么!

    天公将军已经说了,他们这次表现很好。只要跟着太平军继续赶下去,将来再进一步的可能都有。到那时,可就不仅仅是一个联队长了。甚至有希望做到骆天泽的那个位置。

    哪怕只是想想。就让两人激动不已。

    有这份期望在。他俩投靠以来的表现非常忠心,让不少事后得知了真相的守军愤怒之余,在暗处大骂两人。只可惜,事情就是如此现实,胜者为王。毕松柏和宋无畏两人被骂的越狠,心里就越舒坦。

    在他俩看来,那些沦为阶下囚的守军会骂自己,纯粹是因为嫉妒和羡慕!

    “干活利索点。没看到那边还有血渍么。”

    “坑还不够大,再挖深一些!赶紧把这最后几十具尸体埋了!”

    ………

    在太平军士兵的监督下,两名降将指挥手无寸铁的投降守军干活时,陈武和太平军的几名高层,正在大青关第二层尽头的会议厅中开会。

    因为至关重要的大青关已经落入掌握之中,未来可见的一段时间内,帝国没有了干涉他们的能力,所以不算太大的会议厅中,气氛显得十分融洽和轻松。简单总结了夺取大青关的一战后,石贤谦正在汇报刚刚统计出的数字。

    “……连续两战中。我军死伤(重伤)共九百八十七人,几乎可以认为彻底丧失了战力。即便有少数伤员还能恢复。至少也要三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时间。另,共缴获了超过两百架的城防武器,可供四千人吃半年的粮食,以及大量刀剑盔甲。不过其中有很多损毁的,需要进行修复,具体数字要进一步评估后才能得出。”

    以上。

    东进松江郡以来,太平军的损失不可谓不重,可以说除了武安的那一战外,就属这一次最多了。

    但是,他们的战果也空前辉煌。

    仅仅是一座大青关,就已经十倍的赚了回来,更不用说附赠的大量粮食军械了。而且,损失的士兵也可以从俘虏的近两千降军中补充一部分。短时间内,太平军的战斗力可能的确衰弱了一些,但却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咱们可以稍稍休息了。”

    陈武开口一句话,为太平军接下来的行动定了基调。

    短时间内接连打了两场,哪怕都胜利了,仍旧让太平军达到了一个极限。必须要整休一番,才不至于让绷得太紧的弦断掉。再者,占据了大青关的太平军退可守、进可攻,无论情况怎样都可以从容应对。现在真正着急的,应该是松江的官府才对。

    看上去,松江郡仍旧有两个警备旅团在手里。但是,松江总督能调动多少人过来?

    第一警备旅团,要镇压郡城登州;第三警备旅团,要在松江郡东边防越境的海寇。抽调一部分倒是没大问题,但时间不能太久。

    可问题来了,平叛的官军人数如果不够多,那就算过来又有什么用?

    陈武只需要留一个联队在大青关中,松江郡就拿大青关没办法。他们要是真敢把第一警备旅团拉出来,陈武就敢把多余的兵力从大青关中抽调出来,轻军急袭空虚的登州!

    正因此,陈武基本可以断定,松江郡在他拿下大青关后不会轻举妄动,多半是以守为主,同时派人去天南郡,请天南军团分兵平叛。

    但是,阿曼王国不会给他机会的。

    正是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让陈武做出了先休整的决定,然后再从鱼阳府开始徐徐攻占松江。每占领一地后,慢慢消化、扩充军队。这一次,他可以不像太平郡那样直接强攻武安了。而是先逐一攻占松江郡的其他四府,最后合围登州!

    半年时间,足够太平军做到这点了。

    典勇也好、袁兴韦也好,对这个老成谋国的计划都没有异议。两人虽然恨不得能立即出兵攻占松江,但也知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的意思。在大青关已经被攻占的情况下,松江郡早晚都是他们的,不用急于一时。

    现在唯一还有争议的问题是,他们是否要开放大青关!

    原本的大青关,每天午时开放一次。自从两天前太平军夺取大青关后,整个雄关已经封关,交通被隔断。松江郡这边的青坪集还好,在那里呆的客人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大青关北面等着入关的百姓和商人们,可就遭了大罪。原山郡那边不如松江郡安稳,再加上一些其他原因,北面只有一片荒地。

    想入关的北地商人们已经在关外风吹日晒待了近三天,一个个急的要跳脚了。

    在这个问题上,两人的看法出现了一点分化。

    典勇更多的是从军事的角度上看,不希望重开大青关。毕竟,大青关一开,太平军的虚实和消息会迅速走漏,不利于保密。而且,只要坚持不开城,帝国就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反之,难保不会有人重演他们夺取大青关的一幕……

    虽说这个可能性无限小,但前者是完全没有机会,后者毕竟是有了可能,意义不同。

    在太平军没有完全掌握松江之前,典勇觉得还是稳妥些比较好。

    袁兴韦就不同了,他认为需要开关!

    “大青关是松江郡跟北地陆上交通的枢纽,松江郡的大宗货物,但凡是走陆上,都必须要通过大青关。这有地形限制的缘故,但也是松江的势力和商会多年努力的结果。若是咱们把大青关封死,时间一长,松江郡的豪商们必然会放弃陆上通道,转而想法设法强化清江的水运……”

    这对太平军很不利!

    清江的水运若是强大了,大青关的战略意义必然会相应降低。

    再者,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大青关没法收税了!要知道,作为整个松江郡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松江总督每年可以从这里获得一大笔财源。

    就这么错过了,实在可惜!

    “我也没说一直封关,只是说在夺取松江郡之前可以先封闭。”典勇强调了一下自己的意思。

    “咱们攻占松江全境要多久?多了我不敢说,至少三个月内,做不到!相信我,松江郡内的那些豪商巨富们,没有那么久的耐心。一旦陆运开始衰落下去,再想扭转这个势头会很麻烦。而且,接下来咱们治理松江、扩充军备,也需要很多钱。”

    袁兴韦可以预料,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太平军会遇到相当的困难。外部有帝国的打压,内部有松江本地的豪强世家对抗。天公将军或许可以用武力震慑,杀鸡儆猴,但最多也只能让他们不敢公然反抗,却仍可以虚与委蛇,用冷淡和不合作的态度对付太平军。

    这种情况下,能保证充足的财源就很重要了。

    松江郡不缺粮食,有钱有粮,天公将军就能把统治稳稳维持下去。时间久了,这些本地的豪强最终会慢慢接受现实,认清谁才是松江的主人。

    陈武的观点,跟袁兴韦差不多,但他看的比袁兴韦更远。

    典勇的视角,主要从军事上出发;袁兴韦更多的是在经济和太平军的长久统治上;陈武在考虑了两者的基础上,还考虑到了政治方面。

    夺取了大青关之后,拥有了攻占松江郡能力的太平军,在眼下乱局初显的帝国政治版图上,实际上已经是一支初生但却不容忽视的势力了。从现在开始,太平军跟起家时的流民军彻底告别,开始向更高的层面进化。这种情况下,陈武不仅无需再遮遮掩掩,反而要让太平军的名声变得更加响亮。

    重开大青关,光明正大的打出太平军的旗号,未必不是一个有益的选择。

    至于说军事上的少许风险,这个陈武只能说几乎不可能。

    帝国在大青关设立的规则,这么多年下来实际上已经相当完善。夺下大青关的太平军只要照搬并严格执行,就几乎没有破绽可言。除非太平军会败于松江地方军之手,才有那么很小的可能被重演……

    但是,起家时那么困难都走了过来,陈武又怎么会在已经有了一手好牌的情况下,打输本应该满贯的松江牌局?

    在他的命令下,封闭了整整三天之后,大青关的关门重开。

    一条惊人的消息,随即伴随着商队的流通,在极短的时间传遍了天下!(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一章 松江震动

    大青关被一伙匪军强占了!

    当封闭了好几天的关门终于打开时,等的不耐烦的商人们欢呼一声,蜂拥冲了进来。有些自恃有背景的,气势汹汹的想找太平军的麻烦。但随着第一批挑事的被暴打一顿丢了出来,很快,剩下的商人和路过的百姓们就知道了大青关究竟发生了什么。

    没人再敢多嘴,小心翼翼的通过了大青关,然后狂奔离开。

    所有人都怕太平军会突然改变主意,强抢了他们的货物甚至是性命。

    伴随着这些南来北往的商人,这个惊人的消息迅速传开。

    最先闻讯的,就是离大青关最近的鱼阳府。

    当紧闭城门、死守不出的鱼阳府守军,得知大青关易手的时候,还不算笨的城防营联队长洪翡,终于明白这些天来外面的太平军为什么不进攻了。因为,真正的主力早就调走,在他们的眼皮底下玩了一出瞒天过海。

    不仅如此,外面留守的太平军辎重人员和伤兵们,也在大青关开关的那一天就收到消息,徐徐北撤,完全没有给鱼阳府剩余守军追击的机会——当然,洪翡他们敢不敢这么做还得两说。

    在大青关易手的消息传来后不久,定光县城被贼人夺取的消息终于也姗姗传来。

    推算了一下前后时间,鱼阳府总算弄明白了太平军整个计划的大概。庆幸贼人主力没有第一时间强攻鱼阳的同时,他们也不由暗暗心惊,无法想象堪称天下雄关的大青关究竟是如何失守的。

    贼人的力量。真的有那么强吗?

    由于距离大青关最近。鱼阳府可以说是最清楚大青关重要意义的地方官府。在这座雄关失守后。太平军下一步的动向已经近乎透明。稍微懂些军事的人都能看出,必然要南下图谋松江全郡,而鱼阳府就首当其冲!

    先前贼军没有直接攻破鱼阳,是为了通过佯攻他们引出大青关守军。

    现在,大青关已经被夺取,第二警备旅团的四千人也近乎全灭,鱼阳还能再次好运的幸免吗?

    答案只可能是不!

    这个判断,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了鱼阳文武官员们的头上。在先前的轻视和优越感消除后,重新审视起太平军的起家经历,鱼阳府的官员们脸色全都很不好看。隆山也好、武安也好、再到大青关,就没有谁能挡住太平军进攻的!

    “求援吧。”

    洪翡再次向鱼阳府城守说出了这个建议——他们几天前就已经意识到,第一批信使被拦截的事了。

    至于说登州到底能否派来援军,鱼阳府又是否能够支撑到那个时候,洪翡心里实在没底。因此,除了“求援吧”这三个包含了无奈语气的字外,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听天由命吧”。

    到了现在。鱼阳府能否守住的关键,已经不在他们自身了。

    ………

    登州那边。收到消息只比鱼阳府晚了一天。整个松江的官场,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太平军从巴延山脉里冲出来了?

    太平军攻占了定光县城?

    太平军进攻鱼阳府并重创了鱼阳的城防营?

    太平军全歼了松江第二警备旅团,夺取了大青关?

    好几条噩耗,很巧合的相继抵达,没有给人任何心里准备。接踵而至的打击,让总督尉迟昌手一抖,差点没把手中的鼻烟壶给摔掉地上了。这玩意才从西大陆那边传来没多久,是松江行销天下的商人带回来送给他的,十分稀罕。最近迷上了它的尉迟昌,可是把这个当成宝贝的。

    然而,再宝贝的东西,也比不过他这个松江郡总督的位置!

    尉迟家虽然是八大门阀,在八大门阀的势力中却是垫底的。为了把他推上松江郡总督这个无数人垂涎的位置,着实费了不少力气。现在,竟然有人想要动他这个权位。更让尉迟昌愤怒的是,不久之前他才跟手下说完,太平军根本不可能穿过巴延山。然而,当时的说笑犹在耳边回响,陈武就紧接着用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巴掌。

    “反了天了!区区一伙反贼,在太平郡流窜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在我松江作乱!”

    越想越生气的尉迟昌,花白胡子都在颤抖。见状,几名心腹不得不赶上来扶住他,防止老人过于激动出什么事。

    被他们好生劝慰了半天,尉迟昌这才稍稍遏制住了怒意,颤颤巍巍坐了下来。

    “叫高达州来!”

    他高声对手下这样吩咐着,显然是想立即催促这位护军将军出兵平叛。

    一刻钟后,这位松江的最高军事长官赶了过来。同样收到了大青关沦陷消息的他,脸色看上去比往日阴沉了很多。他很清楚突然传来的消息到底有多恶劣,但更清楚尉迟昌找他来为的是什么。

    “出兵,剿灭太平匪军!”

    果然如同高达州预料的那样,他前脚才进门,还没来及行礼,坐在书案后面的尉迟昌就愤怒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第三警备旅团你可以随意调动,第一警备旅团你也能抽调一半。一个月内,我要看到那伙贼人从松江消失!”

    “总督大人息怒啊。”

    高达州心里暗暗叫苦,太平军的出现太过突然,松江郡的警备兵力几乎没有准备。光是出兵前的筹备,至少就要几天时间。而且,第三警备旅团一旦调动,东面的乌山府、封城府必然会遭到海寇袭击,地方上怎么肯轻易同意?

    把这些协调好,再加上赶到大青关之下,至少就要大半个月了。剩下时间就算十天好了,这么点时间就想攻下大青关?

    能形容高达州当下心情的,只有两个字:呵呵!

    但是,面对尉迟昌的愤怒,他又不得不想法解释、开导。耐着性子,把已经知道的太平军情报详细给尉迟昌说了一遍。能当上总督的,见识和判断怎么会差,只不过最近人老了些,才逐渐失去了耐性。高达州相信,只要自己让对方弄清了形势,尉迟昌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沉默了片刻后,尉迟昌看上去已经恢复了冷静。

    他心里虽然越加愤怒,但却知道高达州说的没错。别管太平军如何攻占大青关的,至少对方有全歼一个警备旅团的实力。虽说他们损失应该不小,但到底还有多少能战之兵,松江郡这边并不清楚。瞧对方大摇大摆的重开雄关,固然有虚张声势的可能,但更像是一种自信——或者说张狂!

    面对这样的敌人,松江一定要足够小心。

    贸然调动兵力过去平叛,除非两个警备旅团倾巢出动,否则很有可能重蹈覆辙,被贼军逐个消灭。但是,登州的安全、越境的海寇也是重大的隐患,又不可能置之不管。

    这种情况下,松江郡该怎么办?

    尉迟昌苦恼的思索起来,只觉得头有些发晕。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身体已经实在不如当年了。

    “卑职倒是有主意。”

    高达州来的路上已经想了一个方案,此刻已经基本完善,开口道:“第三警备旅团的四千人中,有两个联队的轻骑兵。咱们抽调一千五百西进,不要步军协同,也不进城,就在鱼阳府周围游荡。有这一千五百骑兵在,足以逼得贼军缩在大青关中,不敢轻易出动,更不敢贸然攻打鱼阳。同时,派人南下,向乐济将军求援!”

    步军调动太慢,又容易被贼人伏击,骑兵就不同了。

    抽走一千五百骑兵,第三警备旅团还有不少力量,海寇就算得到消息也没有太多空子可以钻。只要能拖到天南军团抵达,那可是能跟阿曼王国近卫军对抗的精锐边军,绝对可以轻易平定叛乱。

    虽说骑兵没有攻城的能力,但却可以有效阻止贼军行动。这个不求在短时间内平叛,只求稳住形势的方案,合理兼顾了几方面的需求。

    稍作犹豫之后,尉迟昌就批准了这个计划。

    这让高达州心里松了口气。

    从总督府里走出来后,高达州立即起草了相应的调令,派人紧急下发。不过还没等他完成,松江郡鼎鼎有名的池封商会会长就找上了门来。紧接着,乌山商会、镜湖商会、豪商周家……

    各大商会的头领或亲自、或派心腹,纷纷登门拜访。

    但凡是跟陆地贸易有关的势力,包括几个世家,都已经知道了大青关易手的消息。对这条直接关系他们陆上安全商道的关卡,这些势力无不给予了最高的重视。尽管传来的消息中,贼人看上去还算克制,并没有为难通过的商队,就连税收都是照帝国旧例,但那只是小商会。谁能保证碰到大商会动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金币的货物,贼人还能不动心?

    没有人敢把贸易安全寄托在一伙反贼的身上。

    所以,大家都把主意打到了护军将军高达州的身上,想知道他跟总督尉迟昌讨论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何时出兵夺回大青关!

    不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连睡觉都没法睡踏实。

    面对这些在松江郡内有着惊人能量的商会和世家,高达州不由得再次叹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又有得一番解释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二章 影响和发展

    太平军复出的消息,不仅仅震撼了整个松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传遍了整个乾元帝国。

    镇压五斗米道的叛乱才刚开了一个头,先前以为已经被解决的太平军就重新冒了出来,无疑让帝国和中枢的颜面大失。但是,大青关失守所代表的意义,很快让中枢诸公们意识到,现在问题的严峻性已经不仅仅是颜面问题了。

    最坏的情况下,整个东南都会沦陷!

    这绝不仅仅是没有根据的胡乱推测,而是军务大臣封武深思熟虑的结果。太平军一旦控制大青关,就掌握了帝国从陆上进入松江的通道。这条通道被切断,不仅仅意味着松江郡事实上进入了半隔离的状态,连带着天南郡也跟帝国失去直接的陆上联系。若是陈武的太平军跟南面的阿曼王国勾结到一起……

    封武完全有理由相信,大青关易手的消息一旦传到南面,萨拉丁那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一定会不惜代价拉拢陈武。虽说这伙贼人的兵力未必有多强,但它的存在会像一根刺一样,让天南军团压力大增。

    可偏偏,帝国现在拿太平军没有办法。

    就连乾元基陛下在朝会上再次发了一通火后,都不得不接受这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松江郡的守军能够稳妥一些,阻止贼军可能的南下,并且尽可能的维持松江郡现有的局势。等到帝国在五斗米道这边的平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会立即将重心转移。

    但是,这段时间到底要多久,谁心里都没底。

    封武跟军情局的几位首脑讨论过,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也要至少半年时间才能调整过来。若是期间有什么波折。比如对五斗米道的平定出现挫败,又或者勒拿王朝和阿曼王国期间发动战争并取得什么进展,那这个战略调整的过程很可能要一年以上!

    这个时间,实在太久了。

    帝国的朝堂上,有远见的大臣都已经感觉到了这点。

    在同时给成国公乾太卓和松江郡官府试压的同时,大家也不由得再次对一个问题产生了关注。

    那就是陈武的出身!

    先前随着太平军的“覆灭”、五斗米道的紧接着叛乱。这个问题的关注度一度掉了下来,变得无人问津。可随着太平军奇迹一般横穿巴延山脉,出现在松江郡,并且一战夺下大青关,任谁都看出,太平军的行动从头到尾都是有计划的。这战略转移、东进跳出包围圈、夺下大青关的行动,整个过程有如行云流水,是非常高明的方案。

    如果陈武真的只是一个农民,绝对不可能有如此手笔。

    这足以表明。要么陈武的出身来历有问题,要么他的背后有一支神秘的势力在支撑。

    这个推断,就连乾元基都表示认同。

    为此,军情局的局长纪俊臣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他在太平军和五斗米道上接连的疏忽,让帝国陷入了眼下的被动和僵局。在“不弄明白陈武来历就难以解决太平军”的观点横行之下,纪俊臣不得不派遣更多的得力干将,专门组成一个小组,调查陈武相关的事。

    奈何。进展实在不足以令人满意。

    到了这个时候,他不由得再次想起了军情局档案处的那封未经验证的绝密等级密报。

    要不要。往那个方向上调查呢?

    纪俊臣有些犯难了。

    ………

    消息也同样传达到了天南郡。

    天南郡的总督,历来是要熟知军事的,这样才能不拖天南军团的后腿。收到消息后,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的他,立即命人竭力封锁了消息,同时发了加急公文告知了乐济将军。一方面是让乐济早做准备。另外一方面也是想拖延阿曼王国黑衣卫得知这点的时间。

    然而,这个手段能够取得多大的效果,天南郡总督也没底。

    他不清楚的是,在这件事上黑衣卫的运气相当不错。早在大青关被太平军攻破的消息传过来时,黑衣卫在天南郡的情报人员就恰好得知了这点。等天南郡总督得知消息后展开封锁时。黑衣卫的暗探已经激动的立即行动起来。

    仅仅只比乐济将军晚一天,消息就通过了南峰要塞,开始往阿曼王国那边传达。

    这个帝国曾经的藩国,本来是一个只有四郡之地的公国。最初由于国力凋敝,军队最少时仅仅只有十万人。可随着最近两任皇帝的励精图治,阿曼王国的国力不断增加,军力也飞速增长。到了萨拉丁在位的时候,先后吞并了好几个南方小国,将地盘一举扩充到了七郡,军队总人数更是暴涨到了近四十万!

    相比于多面受敌的乾元帝国,阿曼王国的战略环境要好了太多。几乎两面靠海,西边是大片的沼泽,唯一跟大国接壤的就是天南郡这边。

    这样的地理条件,导致了阿曼王国每次动兵时,几乎可以无需顾虑其他敌国掣肘,专心的考虑对帝国用兵。

    随着消息延后了几天,越过红河谷和清迈平原,抵达了阿曼王国的瓦朗加,正在筹备北伐的萨拉丁几乎是大喜过望。尽管先前派往太平郡的青狐胡同光大有疑点,甚至有逃回来的人说就是太平军杀的。但分析之后,黑衣卫的很多人并不赞同,怀疑是胡同光自作主张、卷入了太平军和善友会的内部争斗导致。

    但不管事情如何,阿曼王国此次是带着巨大的善意而来,没人认为太平军还会动手——除非对方是个没有理智的疯子。

    一个疯子显然不可能做出这么大的事!

    所以,在萨拉丁的要求之下,黑衣卫再次派出了得力干将,准备伪装混入松江郡,秘密联系太平军。而这一次,任务的轻松程度会比潜入太平郡简单太多。一旦成功,意义和功劳更是远超后者。

    但凡有些资格的,都盯上了这个差事。

    萨拉丁自然不会介意情报部门的些许龌蹉,必要的时候,他甚至不介意派出外交人员随行。在安排了这件事后,他的注意力就紧接着放到了加快出兵上。由于看到了击败天南军团、攻破南峰要塞的希望,萨拉丁临时修改了计划,准备一口气动用三十二万大军!

    这是先前吞并顺化王朝时,都没有过的规模。

    除了镇守瓦朗加的三万大军和少数地方部队外,整个阿曼王国几乎是倾巢出动了。

    ………

    做出激烈反应的,不仅仅是阿曼一家。

    由于帝国位居东大陆的中心,它的势力版图内发生的任何大事,都有可能牵一发动全身,影响到整个东大陆。大青关被夺的事实,还在进一步的发酵,陆续传到更远处的国家、影响着更多势力和人物做出决定。

    《帝国》中的乾元帝国历史,在太平军的连续搅动下,已然面貌全非。

    很多太远的,暂时跟太平军没关系,暂且先不说。单说直接跟太平军有关的,就有着大量的变动。比如说林家得到消息后,第二天就把林星林月从林府中送到了城外庄园,但待遇却更好了;比如原山郡乃至燕云郡的大批强盗和马匪,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兴奋的朝大青关外靠拢过来,以为迎来了一场盛宴;再比如,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人才,悄然把目光投向了松江。

    处于漩涡的中心,陈武的太平军当然也没有闲着。

    在外人看来,太平军的主力仍旧安逸的在大青关中。每天取代了帝国设卡收税,过了开关时间后还会定期在校场训练。但实际上,一部分先前受损不大的义勇营,已经伪装成松江的商会,分批次从大青关离开。

    在几百马队打着太平军的旗号外出“扫荡”一番后,鱼阳府外面的官道上冷冷清清,没人敢随便出来。这些伪装的义勇营士兵,中间变换了一次身份,顺利的撤回了定光县城。

    先前留守的太平军,已经知道天公将军带领大家又打了胜仗,士气肯定不用担心。但毕竟头一次远离大军、孤守空城,心情难免有些紧张。现在义勇营大军到来,留守的太平军不由彻底踏实了下来。

    两方人马汇合之后,太平军以定光县城为根基,按照陈武的要求开始稳扎稳打的发展。

    军队想要发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继续扩充!

    这里的招兵,自然不能再像太平郡时那样,以饥饿为手段、用少许粮食征召对方。

    松江郡更加富足,哪怕是定光县,也很少有吃不上饭的人。为了顺利的完成新一批扩军计划,太平军准备了两种手段,软硬兼施!

    所谓硬的,非常简单,就是强行招人。

    封建时代的扩军,看到合眼的就直接强拉入伙是最直接的办法。当然,太平军看不上这种初级办法,他们动用了类似官府的行政手段,制定了标准并贴出公告。

    所有家里有年纪在两个或两个以上16-30岁之间的壮丁、身体又没有疾病的,必须要出一人从军。如果只有一个合适年纪的青壮,因为要营生,倒是可以免除,但作为代价,每个月必须要缴纳一银币的“拥军税”。

    有定光县官府的人口表册登记,太平军根本不担心没谁敢瞒报不来。但凡违规的,一律处以重罚。

    至于软的手段就很好理解了。

    凡是应征的士兵,全都给予高额的安家费,训练合格后每月还有不菲的饷银!(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三章 将地盘转化成军力

    “只要出人就给二十金的安家费?真的有这样的好事?”

    面对太平军无处不至的宣传,定光县城的百姓们陷入了欣喜和将信将疑之中。

    没错,松江郡整体而言的确是非常富裕,几乎没有吃不起饭的,但并不代表没有穷人。就连穿越前,陈武的世界都没有解决贫富不均的问题,这方世界更不用说。再加上相对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定光县仍旧有不少农民维持在温饱线附近。

    努努力吃饱饭没问题,偶尔也能存一点钱,但想要赚取更多,那是没可能。

    二十金币的安家费,让很多人动心了!

    尤其是家里有好几个壮丁的,完全可以让老大在家种田,派出一两人从军。太平军允诺的条件摆在那里,不仅立即给安家费,训练期间还包吃住。成为正式士兵后,待遇更是堪比义勇营!

    龚老汉在街上听了宣传后,回家就蹲在了屋檐下面,半天没吱声。

    他家虽然有二十多亩田,还兼顾养着家畜,家底看上去还算殷实,但仔细一算,光儿子就有三个,还有一个到了待嫁年纪却苦于凑不出像样嫁妆的女儿。算上下面的孙儿和上面卧病在床的老人,一家老小足有十口,日子实在过的紧巴巴的。

    若是能把老三送给太平军当兵呢?

    二十个金币,足以补贴一两年的开销了。而且,老三在军队中吃饭、穿衣都免费,等于家里少了一个负担。若是能通过训练。每个月还有额外饷银。比种地划算多了……何况。家里也没有那么多地!

    不仅仅是他,三个儿子外出一趟后,也都满腹心思。

    之所以没人开口,无非是因为信不过太平军,心里抱有疑虑。谁都知道,那可是一伙贼军,虽说攻占定光县后一直表现的非常守纪律,但官府可不会管那个。万一这边参加了贼军。回头官府杀回来,找****来清算怎么办?

    再者,当兵就要打仗,打仗那可是要死人的!

    两方面的考虑,让一家老小陷入了沉默和迟疑。

    “大哥二哥,我去参军了!”

    来回转了几圈后,才十七岁的老三一咬牙,做出了决定。他看了看两个哥哥,眼圈红道:“二老他们,你们多多照顾吧……若是能通过那个什么训练。我会把饷银寄过来的。听说,光是最低的级别。每个月都有四个金币补贴,不错了。”

    “说什么话,要参加也是我参加!”

    老大叹了口气,伸手按住了老三,道:“我这个当哥的去,反正小子也有了,就算最后死了也没啥。老三你还小,婆娘都没有,就不用逞强了。”

    “大哥和三弟不用争了,我去吧。”

    龚家的老二也站了出来。

    老大是长子、家中的顶梁柱,不能去;老三的确还小,只能他这个二哥去参军了。

    “好好的弟兄,去当什么军,那是投贼啊!”

    龚老太舍不得三个儿子,絮絮叨叨,坐在那里抹起了眼泪。眼下龚家的日子虽然有点紧,但也不是过不下去了。只要凑合着挨过这几年,等老三娶了媳妇,闺女嫁出去,日子早晚会好起来。参加什么太平军,将来被帝国当反贼砍了脑袋怎么办?

    钱还能比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更重要吗?

    “你就别添乱了。”

    龚老汉喝止了他,闷闷道:“你以为我舍得啊,这不是被逼的吗!那伙强人们贴了公文,像咱们这样家境的,必须要出一人。若是不肯出人,不仅要军法处置,还要抄没家产的五成……有原本定光官府的名册在,咱们逃不掉的。”

    说着说着,他不由羡慕起了表兄那边:“他那只有一个小子符合年纪,倒是省事了。每个月只要一银币拥军税即可,总算那伙贼人还有点良心。”

    只要是风调雨顺,松江郡这边一家缴一银币,并没有多大压力。

    这边正争论中,旁边的老钱家忽然传来了喧哗声,隐隐还有说笑。龚家人出去一问才知道,他们家的二小子参加了太平军。不仅立即给了二十金币,还发了个什么“拥军证明”。将来太平军收税,拿着这个可以少交好几成!

    这下,龚家人更加动心了。

    尤其是当钱家的二小子说,太平军给出的优惠名额有限,只有第一天积极参军的才有,过后再参军的没有,龚家的老三更加坐不住了。

    一番争论后,龚老汉带着老三来到了定光县城南的征兵点。

    整整一个大队的士兵,穿着整齐坚韧的皮甲,挎着刀剑,威风凛凛的站成了一排。看那架势,完全不像是什么流贼,跟帝国的军队丝毫没有两样。那威武的劲头,让龚家老三看着有些畏惧,又忍不住生出羡慕和向往。

    在大队士兵的旁边,一排好几个长桌摆在那里。

    在长桌之前,已经排起了三条长队,约有好几十户人家在这边排队询问或者应征。而太平军果然也没说谎,只要来人符合条件,记下了姓名地址、按住了手印后,立即就发金币!

    这份豪爽,甚至连一些城内的青皮无赖都动心了。考虑着是不是要报个名,等捞了钱后想办法溜走。

    不得不说,黄澄澄的金币,还有那些威武的太平军士兵,给了龚家人不小的信心。先前他们就已经打听过太平军的来历,据说是连皇帝派来的城卫军都没奈何得了,又夺了大青关。当时毕竟耳听为虚,谁也不敢轻信。现在眼见为实,大家都觉得,这太平军就算最后失败了,在这松江地面上应该也能蹦哒上几个年头。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想来官府大老爷们也不会太难为他们小民。

    “报名!”

    龚家老三再没有了犹豫,排到了队伍的后面。

    ………

    有愿意主动配合太平军参军的人,当然也有大批抗拒太平军的——或者说,后面的人在定光县中反而更多!

    哪怕太平军已经尽可能做了宣传,让定光县百姓明白他们的实力,但大部分百姓眼中,这天下仍旧是乾元帝国的天下。若不是太平军软硬兼施,强制规定必须出人,只怕十户中都未必有一户愿意参加太平军的。

    整整两天下来,设在定光县城中的六个征兵点,仅仅只招收了七百出头的新兵。而按照他们先前的预估,在这县城中符合要求的至少有两千人以上。

    也就是说,屈从于太平军命令的定光百姓仅仅只有三分之一。

    剩下的有很多是在观望和犹豫,但也有一些是打定主意,拒绝投靠太平军。

    这其中,尤其以定光县的那些地主和大户们为最。

    占领定光县城后,太平军并没有按照太平郡时的模式进行清洗。结果可想而知,有这些人在暗中阻碍,太平军他们能招到三分之一的人数已经非常难得了。若不是太平军的士卒精锐、军纪也好,看上去就不像是普通流贼,否则只怕肯应征的更少。

    不过,这样也好!

    先前太平军没有理由随便对大户们动手,现在这些本地的豪强抗拒军令,不肯出人,等于是自个把把柄送到了太平军手上。有了借口,太平军自然不会客气。继续等了两天,过了规定的最后时限后,一队队太平军如狼似虎的从军营中冲了出来,开始拿人!

    太平军要的是民心,所以这第一批杀鸡儆猴,自然不会冲普通百姓动手。

    十几队冲出去的太平军,几乎全部冲着那些有权有势、又在背后暗暗抵制太平军的定光县本地豪强。不是没有人选择抵抗,或者对太平军破口大骂,但在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面前,普通的护院、家丁之类,连稍作抵抗都很难,轻而易举的被太平军击倒。

    但凡是敢于武力抵抗的,一律以袭击太平军为名,抄没全部家产,并处于重刑!

    没有动手的,只是暗中抗拒太平军政策、不肯派人应征的,户主鞭打十军棍,抄没家产五成!

    一个下午时间,公然杀了十多人,轻重不同的处置了二十多家后,整个定光县城的气氛为之一肃。

    在这之前,太平军严肃的军纪,基本上可以说对百姓秋毫无犯。在化解了部分百姓抵触心情的同时,也难免让不少人忘记了“反贼”的可怕。现在当太平军重新亮出獠牙,这些定光县本地的豪强们才在吃了大亏之后,猛的清醒。

    在强势的太平军面前,是龙也得给盘着,是虎也得给趴着!

    在定光县城中赫赫有名的赵氏武馆,仗着自己名下有二十多号练武的武师,武馆主人更是鱼阳府有名的高手,公然叫嚣,太平军敢来就打出去。然而,论单打独斗,这些武师或许可以轻易战胜太平军士兵。可说到军阵作战,四队太平军一拥而上,根本没给这些武师任何机会,全部用刀背拍倒!

    在赵氏武馆连个浪花也没掀起就被灭了后,定光县城内就再没有谁敢抗拒太平军了,杀鸡儆猴取得了完美的效果。

    几乎是第二天一早,所有原本犹豫着、观望风向的百姓,就自发将家中多余男丁送了过来。不乏有超出年龄的,或者不符合某方面要求的,在昨天看到太平军的雷厉风行,看好这支义军,主动请求加入。仅仅一天时间,太平军在定光县城招募的新兵数量就猛涨到了两千两百人!

    尽管太平军流水般放出了近五万金币的安家费,日后持续训练、武装、发饷还需要源源不断投入,但这次招募和扩军,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太平军真正开始在松江郡扎下根来,并逐渐将占据的地盘转化成了自己的军力!(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一千五百骑兵

    在定光县的发展和扩军,只是太平军全面消化松江郡的一个开始。

    在新招募的两千多士兵进行初步训练时,太平军的主力很快有了更进一步的举动。一个联队的士兵牛刀小试,趁白马县没有防备,在清晨时分突然发起攻城。由于提前已经有几十名太平军伪装成商人渗入,白马县在支撑了两波试探性的进攻后就被太平军轻取。

    这样一来,整个鱼阳府的西半部分沦陷。

    白马县和定光县两个县城连成一片,再跟大青关合到一起,完全成为了太平军的势力范围。有了白马县的通道,太平军再想跟定光县来往时,就无需绕道鱼阳府城了。

    在初步稳定了局面后,太平军在白马县也紧接着行动起来,复制了定光县的扩军举动。

    想要初步占领松江郡,据陈武的估计,至少需要一万五千人,这还是满足需求的最低数字。想要比较从容的控制整个松江,甚至有多余兵力搞一些小动作,这个数字翻倍也不为过。太平军现在主力才五千人,距离这个数字还差的很多。

    考虑到接下来还会有大战,出现不少损失和伤亡,太平军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扩军。

    至于说扩军需要的钱粮武装,松江本地能够提供一部分,太平军搜刮的太平郡财富,也足以支撑很长一段时间,暂时还不用操心。

    值得一提的是,陈武在太平军攻进了松江之后,对太平军的构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立了专门的战备署。并将匠造局、辎重营和新兵训练划归了其中。在这之前。封建军队战斗后补充兵力,都是各个军队自己拉人、训练新兵。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兵为将有,而且军官主将顾惜手下兵力、大战时舍不得拼命的情况出现。

    但是,新兵训练统一收归战备署,能有效的改变这种情况。

    所有新兵接受训练时,都会由太平军和陈武的名义进行。各部出现战损后,也会由战备署统一补充新兵。这样既可以让各部军官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作战上。不用分心训练新兵,也有效解决了他们作战时舍不得手下兵力的隐患。

    这个来自现代的征兵、补充制度,是玩家们对《帝国》中军事变革的最大贡献之一。

    由于收回了部队私自募兵的权限,这个举措还间接提升了太平军高层对各部的控制力度。没法自己招兵,就只能依赖太平军战备署的补充。若是有谁阴奉阳违,只消调上前线打两场,部队损失惨重,自然没了底气。辅以军饷和粮食辎重的预算控制,陈武几乎不用担心手下可能会失去控制。

    制度上的未雨绸缪,永远比其他一切手段更有效!

    就在太平军这边的各项进展火热展开之时。帝国内外的形势也在飞快的出现着变化。

    三月底,五斗米道的大军完全控制了陇西郡。真正拥有了三郡之地。一部分主力开始抽调,支援右路大军的战斗,剩余的兵力一边就地招募新兵,一边开始对西川蠢蠢欲动。显然,五斗米道在重走穿越前《帝国》中的发展路线。

    同一时间,成国公乾太卓也在指挥拼凑出的六万大军,集结到了扶风府的边缘,一边尝试打破僵局,一边动用帝国的资源,准备一次性扩建四个新师团,并命名为鹰扬军。他已经意识到,平定五斗米道的叛乱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了。

    仅仅三天之后,也就是四月一号,北方勒拿王朝的水师从先前的一战中恢复过来,再度南下在东海郡外围游曳。

    同一天,南方阿曼王国的五万先行部队,抵达了阿曼王国在红河谷的前哨据点——柯伊城堡。

    这个规模只有南峰要塞三分之一大的城堡,是阿曼王国北伐的最重要支点之一。平日里,这里驻扎了约六万大军,跟南峰要塞的天南军团对峙。在柯伊城堡后面十五里的清迈平原上,陆续还有十万大军。现在,随着五万先行部队抵达,阿曼王国在红河谷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一万。

    最突出的一部,距离南峰要塞仅仅只有四十公里!

    就算是携带了大量攻城器材,拖慢了行军速度,最多也只要三到四天时间。

    帝国的军情局,在红河谷上同样有一定的暗探,自然知道阿曼王国此次的北伐规模空前。这种情况下,乐济明知道大青关失守是个巨大隐患,却根本不敢贸然分兵。只能寄希望于松江郡剩余的官军,能够将太平军压缩在松江郡,不让他们南下。

    就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松江郡护军将军高达州的调令,终于传到了乌山府和封城府那边,并且在地方官府跟登州的一番争吵后得到了实施。

    一千五百名骑兵,踩着雷鸣般的马蹄声,在各方势力的关注下挥军西进。

    陈武在夺下大青关之前,就对松江郡可能做出的反应做过推演。

    在他的预想中,官府最愚蠢的手段就是抽调部分兵力平叛,或者过来加强鱼阳府防御。这个策略,可以让陈武一口口吃下松江郡的有生力量,而且丝毫不会费力。

    中策,则是什么都不动,保存军力——或者说坐以待毙。

    至于上策,当然就是高达州用的这个了。

    摒弃随行的步军,也不做收复大青关的企图,只依靠骑兵的高机动能力威胁太平军,让他们缩在大青关内不敢乱动,直到外部形势变得对官军有利。

    虽说官府的行动比预计的慢了一点,但能够做出这个决断,无疑证明高达州这个护军将军还是有些水准的,绝不是无能的饭桶。只可惜,他这个计划陈武早就有防备,也提前派遣了侦骑打探消息。这一千五百骑兵,才刚从乌山府边境离开,进入登州的地界,距离大青关这边还有两百多公里,就被陈武的侦骑发现了。

    情报昼夜兼程传回了大青关!

    不得不说,这是一支对太平军拥有巨大威胁的军事力量。

    打下了大青关之后,太平军的精锐主力全部加起来,也堪堪只有五千。虽说在陆续招降官军补充,也在白马县和定光县加速训练新兵,但这些短时间内都不堪大用。真正能用的,还是这五千太平郡带出来的老底子。

    就算加上四百马队和两百步弓手,对上官军一千五百骑兵也没有太多优势。

    若是被这样一伙机动能力极强、来去如风的军队盯上,太平军还真的只能缩在大青关中,什么都干不了。

    相反,若是太平军能够设法打掉这支骑兵,松江郡唯一有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军力就会消失。只要松江总督尉迟昌没发疯,不把登州的第一警备旅团调出来,陈武的太平军几乎可以在松江横着走了。

    那么,该如何干掉这一千五百骑兵呢?

    摆在陈武面前的,有两份预定的方案。但一时之间,他还没有打定主意到底采用哪一套。

    第一套方案,就是主动出击设伏。

    千人以上规模的骑兵,想要行动几乎必然要依靠官道。陈武的太平军,可以考虑在官道附近设伏,以小股马队为诱饵,将这支骑兵骗入预设的陷阱围杀。

    但是,这个方案的缺点是难以尽全功,而且有被识破的可能。

    陈武的马队,哪怕已经初具规模,但想要跟帝国的骑兵正面对抗,仍旧有很远一段路要走。也就是说,就算太平军四百马队倾巢出动,官军最多也只需要分出一半骑兵,就能稳稳占据绝对优势。而且,这么多骑兵出动,官军的探哨肯定不会少,陈武担心自己预设的埋伏会被提前发现,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个搞不好,反而会把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另外一个方案相对被动一些,但陈武反而觉得更加稳妥点。

    那就是,佯攻鱼阳!

    没错,在上次佯攻鱼阳府、骗取大青关守军出关救援后,陈武打算故技重施,再次佯攻鱼阳。

    他的计划是,用少量太平军精锐,配合白马县、定光县招募的新军,对鱼阳府发起象征性的进攻。不求立即攻陷,只求做出一副规模浩大的声势。得知太平军“主力”进攻鱼阳,奉命赶来的一千五百官军骑兵,必然会找机会对太平军发起冲锋。若是时机把握的好,甚至可以趁太平军全力攻城时,一个冲锋直接将太平军冲崩溃!

    不管是鱼阳府还是松江的骑兵,一定想不到陈武会两度佯攻。

    这个计划,看似被动,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主动。太平军守株待兔,张好一张网,等待官军骑兵主动送****。唯一的问题在于,鱼阳府城外没有太好的地势可以利用。以太平军现在的实力,究竟能否挡住一千五百骑兵的冲锋!

    不仅要挡住,而且还得能围得住、吃得下!

    对着两份方案斟酌了良久,考虑到太平军现今的状况,陈武最终下定了决心。

    第二套方案!

    命令传开,已经基本从先前战争中恢复过来、甚至更进一步的太平军迅速行动起来。简单训练了不到两周的定光县新兵们,被发给了一把还算不错的武器,开始朝鱼阳府下开进。同时,太平军从太平郡裹挟来的所有木匠、铁匠们,开始加班加点,赶造对付骑兵的利器。(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偏厢车阵

    想要靠步兵挡住骑兵集群的冲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整个东大陆这边,目前的体系主要是靠拒马限制骑兵的冲锋,然后用重步兵阵列和弓手对抗。

    陈武命人打造的东西,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拒马和大号铁蒺藜。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拒马并非是普通拒马,而是太平军在太平郡隆山城外用过的拒马枪。在原本的拒马之上,加装了锋利的枪头,可以对骑兵造成惊人的伤害。至于铁蒺藜,虽然最适合克制步兵,但对于打了马蹄铁的战马仍旧能起到一定效果。

    当然,光靠这些东西,是远不足以对抗整整一千五百骑兵的。

    陈武早在攻占定光县城后,就有考虑过如何对付松江郡的两千骑兵。尽管当时还没有决定具体哪种策略,但那时候起,太平军的大批工匠、尤其以武安军械司那批被陈武抓来的匠师为重,就开始按照图纸制作一种东大陆上不曾出现过的东西。

    它来自陈武穿越之前的现实世界,步兵用来对抗骑兵的杰出战法——偏厢车阵!

    这种厢车的构造十分坚固,甚至可以直接称为战车。平日可以运载辎重粮食,遇到骑兵冲锋时,沉重的厢车就地停成一排,彼此间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链锁死。全副武装的步兵在后面手持长矛,辅以里面的弓手甚至是架设在厢车顶上的床弩,可以对骑兵造成惊人的杀伤。

    在《帝国》中,这是一种并不被主流使用、但又时不时会大放异彩的战阵。优点很多,比如克制骑兵有奇效。而且战法简单。不需要什么训练。只需要让步兵守在厢车阵后面即可。但它的缺点也不少,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一点,要有让敌人骑兵必须进攻的理由。否则,发现这种偏厢车阵后,敌方的骑兵完全可以凭借机动性离开,或者从一开始就绕过这个目标。

    然而,即将发生的鱼阳府一战,陈武用的就是攻敌必救!

    一千五百名骑兵如果坐视不管。陈武就敢变佯攻为真攻,直接夺下鱼阳府城——反正里面的守军也没多少了,就算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如果对方不想事后身陷囹圄、被帝国下狱问责,就只能强攻。

    这是整个计划的基础!

    剩下的,就是具体执行了。

    四月三号!

    三百多名太平军马队从大青关蜂拥而出,大摇大摆的直奔登州方向而去,每一名骑兵都带了足够半月的口粮。同时,大青关这边依旧外松内紧,丝毫看不出有要大规模行动、或者进攻鱼阳府的迹象。

    松江的骑兵,没用多久便掌握了太平军马队的情报。

    尽管太平军在松江的策略已经改变。但为了吸引官军骑兵,太平军的马队故意在登州边境攻破了一处村寨。虽说没伤多少人。但却抢了财物、一把火烧了房屋,得意洋洋的扬长而去。临走之前,燕东行更是作势扬言,要席卷整个松江。

    随着太平军马队一路故意放出消息,官军很快得知了太平军马队的暴行。义愤填膺之下,这些骑兵从士兵到军官,全都要求率先歼灭这些贼军骑兵。

    至于原本的目标大青关那边,昨天传来的消息,似乎贼军一直安心守在关内,没有出来的企图。

    短暂的犹豫后,一千五百名骑兵调转了方向,决定先把太平军这三百马队歼灭。这其实是个无奈的决定,若是放任不管,天知道这些贼人会在松江郡搞出多大的乱子。只怕除了县城级的城市外,其他的村镇没有任何一地能够对抗这么多马队。

    命令下达,官军的骑兵兵分两路,一边在背后直追、一边准备包抄。

    然而,太平军马队的行踪实在太过飘忽不定。今天还在登州北面,第二天就突然向东跑出了六七十公里,甚至差点流窜到了乌山府境内。不等官军骑兵辛辛苦苦追上来,太平军的马队在燕东行指挥下,虚晃一枪,毫无预兆的连夜南下,最近的时候一度冲到封城府外百里。

    半个松江郡都被他们跑遍了。

    燕东行在北地当马匪时,跟燕云郡的精锐骑兵和勒拿王朝天下闻名的游骑兵多次交过手,对这种带追兵兜圈子的游戏再熟悉不过了。此刻重拾本行,再加上有陈武提供的简易地图,燕东行甚至久违的又找到了当马匪时的快感。

    等官军的大队骑兵终于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之时,太平军的马队携带的口粮也吃的差不多了,骑手们更是人疲马乏。算着陈武那边应该准备的差不多了,燕东行一声令下,大队直奔鱼阳准备返程。

    他们的任务有两个,吸引官军骑兵注意,给太平军主力争取时间,同时尽可能拖得官军骑兵疲于奔命,有利于最后的歼灭。

    现在,两个任务基本上圆满完成。

    “不对劲!”

    从几天之前,官军骑兵就感觉到奇怪了。太平军的马队根本不像是要四处抢掠的样子,反而更像是在漫无目的的带他们兜圈子。当两支骑兵部队汇合之后,确定了燕东行带队笔直返回鱼阳,他们终于猜到太平军想干什么了。

    从头到尾,太平军主力的目的就是鱼阳府!

    燕东行的骑兵,不过是虚晃一枪,是诱骗他们的烟雾弹。这期间,太平军已然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在四月中旬突然出动。

    大青关中,除了一个千人联队外,剩余兵力尽数出动。

    包括步弓营、工程营、辎重营、四千太平军主力,还有两千名定光县城的新兵,总数超过七千人,浩浩荡荡杀到了鱼阳府城外。而这个时候,官军的一千五百名骑兵还在登州境内追着太平军马队吃灰。等他们赶到距离鱼阳还有一天半路程的地方时,鱼阳府的南城已然被太平军重兵围堵。

    没错,是南城,而不是西城或者北城!

    按理说,陈武的太平军从西北方的大青关赶来,本应该就近攻打西门或者北门才对。这样就算战事不顺,撤回大青关的时候,距离也能更近些。但是,陈武偏偏指挥大军堵住了鱼阳府的南城墙,区段也不是城门附近,而是位于靠近西南拐角的位置。

    这样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鱼阳府外的地势,并没有什么易守难攻的高地可供大军扎营,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地形可以利用了。

    比如,鱼阳城南门外不远,有一条叫“板阳河”的小河。

    当初鱼阳府建城、挖护城河的时候,就是从这条板阳河中引的水。因为这些年来时代变迁,再加上鱼阳城的人过度取水,板阳河的宽度和深度都已经远不如当年。可就算再怎么不堪,它也足以保证骑兵无法涉水渡河!

    这意味着,骑兵不能从太平军的南面袭击,需要防御的方向少了一道。

    同时,太平军选定的扎营点西面,是一处地势相对低洼的坡地。道路本就坎坷不平不说,还因为存了雨水变得泥泞不堪,并有稀疏的树林,敌人大队骑兵很难通过。再加上松江郡的骑兵是从东面过来,想要从太平军西面进攻,必须要围鱼阳城绕一大圈,毫无突然性可言。方方面面原因加起来,决定了西面同样不可能是骑兵进攻方向。

    北面不用多说,是鱼阳府的城墙和护城河。

    这样就注定了一个结果,三面无法通行的情况下,松江的骑兵只可能从太平军的东面杀过来。无论是他们直接从东面杀过来,还是从鱼阳府的南门中出来集合、再发起冲锋,都只有这一条进攻路线。

    陈武之所以坚持从南城发起攻城,就是因为整个鱼阳府的四面城墙,只有南面有这样的地势。

    虽说到了最后,太平军仍旧要在平坦的地面上正面硬抗官军一千五百骑兵的冲锋。但是,能确定那些骑兵从哪个方向来的话,太平军就可以集中全部兵力从容应对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优势!

    随着七千大军浩浩荡荡压到鱼阳府下,吓坏了这座府城的十几万百姓。由于开战前,附近一些村镇的人躲进了鱼阳城逃难,现在鱼阳府内的总人数应该有十五万,而且只多不少。光是招募的民壮,随随便便就多达三四千人——这还是因为城内一时间实在弄不到更多兵器的缘故。

    但是,空有这么多人,却并没谁有底气能够守住城池。

    太平军攻破了隆山、攻破了武安、攻破了大青关,战绩赫赫。如果说先前鱼阳府还对这战绩有怀疑的话,那当洪翡亲自带兵出战,直接被打的损失近半,惨败而归后,就再没有人敢轻视太平军了。

    更何况,太平军这次把大青关内的不少守城武器搬了过来,直接架到了城头之下。

    鱼阳府的城防,并不比隆山更强。面对这些来自大青关的守城武器,很多招募来的民壮都脸色煞白,连手中临时发下的简陋武器都握不住,抖个不停。

    “竟然有如此多贼军……”

    鱼阳府城守和伤势还没痊愈的洪翡亲自登城,看到太平军那有意为之、横向扩展了足足有正常两倍,显得尤为壮观的营寨,不由手脚冰凉,感觉到了深深的窒息和绝望。(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鱼阳城下的准备

    在鱼阳府城头守军的远远注视中,大批的太平军开始扎营。

    学自帝国的军法操典,让太平军的营盘显得十分稳固。上好圆木围起的栅栏墙、深深的防马沟、合理有序的内部空间分配、还有高达五米的瞭望木塔。远远看上去,就让人没有了偷袭的想法。

    相比之下,营盘东面的一段或许是最后修建的,看上去有仓促赶制的痕迹。不过,就算相对而言薄弱了那么一些,但也依旧是标准的帝国水准。

    眼看着太平军的营寨整体完成,洪翡叹了口气,忍不住徒劳的扭头看向了东方。

    乌山那边的一千五百骑兵,到底什么时候能赶到呢?

    ………

    第一天的剩余时间,太平军并没有尝试发起进攻。鱼阳府的守军巴不得如此,自然也不会挑衅,双方和平度过了这个白天。

    然而,天色才黑下来,养精蓄锐了半个白天的太平军大军就迅速行动了起来。

    大量赶造的厢车,被太平军拿下了上面遮掩的蓑草,从空无一物的帐篷中推了出来。白天扎的营盘,按照陈武的要求,有意横向扩充了很多。实际上,靠近东边的这半部分,几乎全部是空的。看似白天有人从帐篷中进出,实际上都是伪装。里面要么什么都没有,要么就填了木材火油之类的引火物。

    这些,全都是诱使敌军骑兵深入的障眼法。

    真正的厢车,被推到了营盘的中央部分,这里正好是东半部分空营地和西半部分真正营地的分界线。

    一辆辆的厢车。排成一条不可撼动的“车墙”。开始提前用铁链固定。

    这些可移动的厢车。本来是遭遇骑兵冲锋时临时锁定的。但陈武打的是阵地战,确定敌人骑兵一定会从这个方向攻过来,所以完全可以提前准备。而且,步兵们对这偏厢车阵还不怎么熟悉,提前固定好可以避免到时候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为了保密,这里在天亮之前还会重新用帐篷和杂物之类遮掩好,偶尔露出少许区段,也会重新解开锁链。保证不至于让城头上的鱼阳官军看清偏厢车阵的真相。

    虽说这种战法还从没在东大陆上出现过,但难保不会有人猜出它的用途。

    同一时间,更多的大军带着铁铲,开始沿着营地东边的栅栏墙,往鱼阳府城墙那边挖沟!

    官军的骑兵,从东边攻过来的时候,其实没有必要一定要冲击太平军营寨。他们完全可以从营寨旁边绕过去,直接去冲杀攻城的士兵。以骑兵的速度,就算陈武通过控制攻城士兵规模、放远预警的距离以便提前回撤,仍旧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损失。

    官军骑兵只要多来几次。就算没重创太平军,至少也能严重影响太平军的攻城进度。

    那么。作为应对,陈武只要让他们冲不过来就好了。

    三千名士兵一整个夜晚的努力,很快就让鱼阳府城头上的人呆住了。

    一条宽阔的壕沟,从太平军营寨的东北角开始,一直向北延伸到了护城河前。挖出的大堆泥土,一部分堆到了壕沟的西边,形成丘壑斜面,进一步阻挠骑兵通行;还有一部分装进了土包里,用以填护城河,或者装进厢车,让车阵变得更沉、不易引燃。

    在壕沟的两侧,太平军还打出了无数深浅不一的坑洞。

    这些密集的坑洞只比马蹄的粗细大一圈,深度也就刚到马蹄小腿部位。倘若有战马疾驰中不小心踩上去,很容易失蹄摔倒,轻则马腿摔断,重则连人一起摔成重伤!

    原本平整的地面,经过这么一出后,变得坑坑洼洼,丑陋不堪。就算是再没常识的人也知道,大队骑兵是绝不可能从这样地形通过的。

    仅仅一天的工作量,还不够!

    白天休整了一天后,当天晚上,太平军继续连夜作业。不仅加宽、加深了壕沟,还挖出了更多的坑洞。密密麻麻、数量不知道几千上万的地洞,足以让官军骑兵彻底放弃从这里通过的想法。

    或许有人还没完全弄明白,事实上,陈武的手段非常容易懂。一句话来说:板洋河和鱼阳府的护城河之间,完全被太平军封死了。

    靠近板洋河这段,是太平军本身的营盘。

    从营盘东北角起始,延伸到鱼阳府护城河这一小段,是太平军挖开的壕沟和无数坑洞。

    这个结果导致,官军的骑兵无论如何都没办法轻易杀进来。硬要选择一段去攻的话,还是太平军的营盘相对容易一些。而这个看似薄弱的地方,也是陈武给官军骑兵留的口子。只要一千五百骑从口子中冲进阵中,再想出去就难了——除非他们弃马变成步兵,那样陈武的布置会变成无用功。

    但是,一千五百骑兵若是没了马,变成了步兵,太平还有什么好怕的?

    托燕东行马队的福,头两个对太平军来说很重要的夜晚过得很安逸。

    在他们基本完成了整体布置后,太平军的马队和尾随的官军骑兵终于一先一后赶回了鱼阳。

    前后的时间差,顶多只有大半天!

    围着松江郡一追一逃那么多天,官军的骑兵也已经疲惫到一定程度,短时间内没法有进一步行动。根据燕东行的探查,官军的骑兵就在离鱼阳府七八里的一片高坡上驻扎。周围视野极其开阔,随时可以居高临下发起冲锋,很难偷袭。由于靠近官道,若是鱼阳府情况危急,他们完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赶来支援。

    得知这点,陈武打消了调动军队偷袭、将他们消灭在上马前的想法,开始立即攻城,以尽可能不给官军骑兵太多的休整时间。

    大批攻城器械推到阵前,开始对鱼阳府城的城防武器进行压制。

    鱼阳府的官军当然不肯示弱,同样开始还击。

    标枪一般大的弩箭、天女散花般石弹、百斤重的巨石,呼啸着在空中飞舞。

    大青关中的攻城武器,因为已经有些年头没更换过,不管是样式还是精准度都有些差,不如陈武在太平郡制造的。不过,鱼阳府的城防同样也是松弛多年,两边在这点上打了一个半斤八两。但鱼阳城毕竟有城墙的高度优势,相对来说还是要占不小的便宜。不时响起的惨叫声,听上去像是太平军的工程营多一些。

    然而,太平军人够多!

    鱼阳府内的守军,城防营士兵撑死也就六百,剩下大都是临时招募的民壮。

    往日里,最多也就对付几个马匪蟊贼之流,何曾见过如此惨烈的军阵战斗。每次看到密集的石弹飞来,或者巨石落下,连人带投石车一起碾碎,他们就不由得心惊胆寒,甚至看到血肉模糊的尸体后呕吐起来,士气跌的厉害。

    若不是鱼阳府城守将自己卫队派上去,充当督战队,砍了六七个胆小者的脑袋,只怕剩下的民壮早就逃下城了。

    可就算是勉强维持住了局势,鱼阳城的情况也很不妙。

    趁对攻期间,太平军这边开始试探性的进攻。定光县的两千新兵,分成了好几批,轮番推着独轮车,带着土包填护城河!

    这些招募的新兵,比太平郡外的流民强太多了。

    哪怕才训练了没多久,但看上去已经褪去了普通农民的淳朴木讷,多了几分锐气。再加上强壮的体格,以及奢侈的配了皮甲,他们填河的效率极高,伤亡也不多——毕竟,鱼阳府的城防难以针对性的攻击他们。

    鱼阳府的护城河,仅仅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被定光县的新兵填平。

    在白天的填河之后,太平军晚上仍旧没有放弃努力。只不过没有出动那么多人,而是分批出动了几百人,继续加固、完善前两夜的“杰作”!

    这让暗中潜入过来打探敌情的官军骑兵统领凌杰暗暗叫苦。

    他有一个很难去评定好坏的习惯,就是开战之前,亲自带人去勘探地形、观察敌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这有助于他做出正确的决定,但同时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万一不小心被敌人骑兵发现,那很可能闹出还没开打、己方最高军官先被敌人抓住的笑话。

    但幸运的是,凌杰并没有被太平军的探哨发现。

    他很顺利的带着两名亲兵围着太平军营地远远绕了一圈,最后又从鱼阳府城北面,通过绳筐吊上了城头,在鱼阳府城上近距离观察了太平军的营盘,最终深深皱起了眉头。

    他得出了跟陈武预定中完全相同的结论。

    太平军的营盘,很难打!

    就算是故意露出来的营盘东面,也是严格按照帝国规制来的,有木栅栏、防马沟和一排拒马枪。想要突破这样一层防御,只怕要付出不少牺牲。

    但是,这已经是唯一可能攻入的地方了。

    其他攻城战中,敌人往往只重视对营盘的防护,忽视了对攻城部队的保护,让骑兵有了可乘之机。但太平军的连夜准备,将攻城的部队也置于壕沟和无数地洞的保护下。配合板阳河和西边的恶劣地形,让整个防御体系看上去似乎无比森严——看上去,贼人竟似料到了松江会派骑兵来,进而提前做了预防。

    他不得不承认,太平军能够横行太平郡,甚至打下大青关,的确有非同一般的水准。

    不过,这伙贼军,终究还是太自信了点!(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入场

    洪亮激昂的战鼓声,在鱼阳城头上回响了整整一天时间。

    大批太平军踩着云梯,顶着城头上士兵们的滚木礌石,悍不怕死的攻上了城墙,跟鱼阳府的官军厮杀到了一起。

    定光县招募来的新兵,扛起了第一波先登营炮灰的责任。前两日的填河,外加今日的攻城,让这些新兵承受了残酷的损失。几天下来,死伤接近了四百人,对才训练没多久的新兵来说,已经是接近崩溃的数字。

    然而,他们的损失,给后面的义勇营、太平营开了一个好头。

    先前的守城中,很多招募来的民壮都是第一次经历战斗,看上去非常紧张。滚木礌石之类的守城器械,经常在抬起来后看都不看就往城头下抛。不仅浪费了大批物资,自身体力也消耗很大。趁这个防御的空虚,陈武直接动用了两个大队的太平营精锐,率军杀了上去。

    鱼阳府被突然变凌厉了好几倍的攻势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等他们有所反应过来时,太平营的精锐已经登上了城头,跟鱼阳府守军厮杀到了一起。

    一旦太平军在城头上站稳,有了一小块立足之地,形势对鱼阳府就非常不利了。

    几番轮战打下来,攻城的太平军虽然损失极大,守卫鱼阳府的城防营也好不到哪去。先前出城的一战中,太平军的力量就已经给他们留下了阴影。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紧接着又苦战一天,死伤一百多人。还能保持战力的已经只有四百多了。

    照这样下去。太平军这种程度的攻势只要再维持一两天。鱼阳府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可以守城了。

    招募来的民壮,对付普通流民尚可,在城防营的主导下帮忙敲个边鼓也没问题。指望他们独立对抗太平军,那是不现实的。

    毕竟,现在的太平军早已今非昔比了!

    这一点,洪翡和鱼阳府城守当然也意识到了。当天色再次黑下来后,他们暂时松了口气的同时,也不得不赶紧派人将鱼阳府的惨状送出去。希望就在附近游荡的一千五百骑兵能够尽快插入战场救援。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固然重要,可照现在这个情况,骑兵们若是再等待下去,鱼阳府说不定在机会到来前就先完蛋了。

    虽说鱼阳府城守不相信凌杰敢见死不救,昨日来城头上观察敌情时对方也做了承诺,但他依旧担心凌杰过于托大、或者贪图全功,结果错失战机。

    何况……

    借助还没完全落下的夕阳,鱼阳城守从城头上探头往外看了看,见到太平军森严的防御,心里不由升起了浓浓的担忧。纵然凌杰带了一千五百骑兵赶来。就真的能够凿穿太平匪军的营盘吗?

    换成别的叛军,他是丝毫不会怀疑的。但面前这支贼军太不一般了。

    随着远处鸣金收兵,已经开始占据优势的太平军潮水一般从城头上退了下去。对鱼阳府的守军来说,他们终于又能度过一个安稳的夜晚了。而对太平军来说,今晚只会更加忙碌。

    从攻城的进度可以推断,最迟到了后天,鱼阳府就会陷入兵力不足的危急情况中。如果太平军不计代价的展开强攻,再加上守军出现什么变故,届时完全有可能让鱼阳城在短时间内突然陷落,想救援都来不及。松江派来的骑兵集群,多半不会拖到那么危险的境地。因此,他们至少有一半可能会选择在明日参战。

    换句话说,今天晚上,就是太平军最后一个可以利用的夜晚。

    除了明日主战的部队外,剩下的两千余名太平军,包括一些白天受伤不重的伤兵,都被陈武动员起来,利用最后一晚的时间继续加紧筹备。毕竟,对付这一千五百骑兵,很可能会是陈武攻占松江郡中唯一还有悬念的战斗。

    能拿下,松江郡就再没有了威胁他的力量。哪怕最后攻陷登州还要苦战一场,但结果却毫无悬念。

    相反,若是万一出了意外,或者太平军自己的调动出现问题,那大好局面很可能会遭遇空前挫败,攻占松江全郡的日期也会严重拖延。

    正因为它的干系重大,陈武在天将明之前,不惜亲自带了卫队探查了一番。

    得益于他在《帝国》中的十多年经验,再加上手下的文臣武将无一庸才,本应该十分繁琐复杂的各项准备,几乎尽数得到了落实。可以说,除非那支官军骑兵有着帝国主力骑兵集群的战力,否则他至少有八成以上把握可以拿下这一战的胜利。

    再度将整个计划和可能的结果想了一遍,陈武心里有底了。

    身体终于有些撑不住的他,在天明时分赶去补了一觉。毕竟,接下来的战斗还需要他亲自坐镇。

    随着天色放亮,缈缈的炊烟升起。

    有营盘的保护,太平军的辎重营从容准备好了早餐。喷香的米饭,过冬的萝卜切成丁、泡过水的干黄豆和红烧肉炖的大锅菜。虽说肉少了些,但所有的士兵都可以敞开吃!

    这个伙食,就算是跟官军相比也非常不错了。

    一顿饱餐完,太平军略停了半个时辰,开始为新一天的攻城的准备。也是在同一时间,凌杰的一千五百骑兵在吃完干粮后前移,靠近到了鱼阳府城五里内的范围。

    对骑兵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近的距离了。

    松江骑兵的前移,无疑是一个信号,坚定了陈武的判断。随着太平军上下准备就绪,大军再度开始了攻城。

    声势造的很大!

    仅仅看上去,阵前集结的就有千余名士兵,后面还有好几个大队在集结。摆在鱼阳府守军的眼中,俨然一副要总攻的模样。城头上的守军和招募来的民壮,一个个心惊胆战,带着悲壮和绝望的心情开始了新一天的战斗。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在进攻的几个大队外,剩下在后面集结的部队都不是太平军最精锐的力量。

    陈武看似一直在进行兵力调动,但实际上不管怎么变,最精锐的两个太平营联队,至少两千多人,始终没有出现。

    他们悄无声息的分布在偌大的营地中,安静的埋伏着。

    太平军的马队,也在昨夜偷偷离开了营地。

    如果换成天南军团的名将乐济在,以他身经百战的阅历,绝对可以看出其中蹊跷。但鱼阳府中根本没有这个级别的名将,守军的注意力都被阵前集结的大批太平军吸引了,没发现太平军表面安静下的营盘有什么异常。

    震天的喊杀声还在继续。

    凌杰统领的一千五百名骑兵,比陈武想象的要有耐心,隐忍等待着最合适的时机。一直到时间走到了下午三点,不管是攻城的太平军还是守城的士兵都疲惫不堪时,先后两度收到了鱼阳府请求的凌杰,才终于做出了进攻的命令。

    大队骑兵,在短短几分钟内冲上了官道,快速朝鱼阳府城下机动而来。

    “敌袭!”

    陈武的太平军,把侦骑放到了三里开外。远远看到凌杰的大队骑兵赶来,立即赶回报信,同时挥舞起了手中信号旗。

    整整一千五百名官军骑兵!

    收到情报,上到陈武和诸将,下到已经埋伏了大半天的太平军士兵,全都精神一振。太平军上下全体,为了筹备这一战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辛劳和资源,燕东行和宁贵他们更是带着官军骑兵绕松江郡兜了半个圈子。

    现在,终于到了决胜的时候。

    地面微微的颤动起来。

    瞭望塔上的哨兵,最先目视到了东面汹涌而来的官军骑兵。这时候,先前攻城的士兵早已经收到了鸣金收兵的信号,开始迅速撤退。

    尽管有守军的拖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陈武连夜构建了一道壕沟和无数土洞保护,骑兵集群无法直接冲进来,所以回撤的攻城队伍是慌而不乱。早已经在营盘内埋伏好的士兵,也终于可以不用隐藏,开始公然做最后的准备。

    隆隆的马蹄声越发响亮起来,尘土飞扬。

    凌杰不愧是能统领一千五百骑兵的骑将,早在距离营盘东面栅栏墙还有一里距离的时候,就接连下达了指令。骑兵大队整体放缓了速度,但冲在前面的骑兵反而开始依次加速,朝最外围的防马沟冲了过去。

    最前面的骑兵,每人都在身前的马背上搭了一小袋的土包!

    在第一骑兵大队大队长的带领下,第一批百名骑兵分成好几轮,调整了切入的角度,斜斜从一侧冲了上来。在靠近防马沟的时候,隔着几米距离,以近乎平行的角度,将背后的土包抛了进去,然后立即调整方向,掉头跟大军汇合。

    后面的骑兵在几秒后就随之出现在他们的位置上,源源不断抛下土包,填着防马沟。

    完整的进军路线,就像是一条向左开口的抛物线!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对骑手们的个人能力和整体协同度要求很高。马速的快慢、对距离的预判、臂力、对战马的控制等,稍微出现失误,就可能出现连人带马一起栽进防马沟,或者转向时彼此撞到一起的惨剧。

    然而,凌杰统领的骑兵,不仅无一出现这种情况,两波骑兵间的衔接反而非常流畅,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没有耽误任何时间。

    这个水准,现在的太平军马队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骑兵们的冲锋

    一队队的骑兵,轮番上前抛下携带的土包,然后转而退到骑兵大队的最后方。涉及到一千多名骑兵,整个过程竟然能忙而不乱,让高处远远观望的太平军高层不由暗暗佩服。

    短短几分钟时间,宽阔的防马沟底部就被填高了一层。

    照这个速度下去,一千多名骑兵携带的土包在用完之前,就足以填出一条可供骑兵勉强冲过的通道。

    太平军当然不会放任不管!

    命令传开,早有准备的步弓手全部集合,赶到了营盘栅栏后面四十步的距离。在高岳离和南宝的统领下,近两百名弓手齐齐张弓,朝营帐外开始了齐射。

    乌压压的箭雨呼啸落下,大部分射到了空地上,但仍有不少对往复填沟的官军骑兵造成了杀伤。虽说这些轻骑兵身上的皮甲有效起到了防护,但这一轮突兀的箭雨,仍旧射杀了不下十名骑兵,伤而没死的更多!

    本来流畅的行动,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

    还有一人自身侥幸没中箭,但胯下的马却被射伤,发狂之下没有控制好,一下子冲过了距离,摔进防马沟中。先是一头磕在碎石上,然后被马压住了半边身子,十有**是活不成了。

    “反击!”

    凌杰面色一凝,隔着栅墙的缝隙看向了里面的太平军弓手,眼中杀气闪过,下达了命令。

    地方的骑兵部队,一般是不会装备弓箭的,因为骑射对士兵的要求很高。只有主力部队才能普遍合格。但松江这边不同。凌杰他们的骑兵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防范、追杀海寇设立的。海寇能从宁海那边越境过来。自然是有马、还有人接应。因此,凌杰手下的骑兵能骑射者,数量丝毫不比太平军的步弓手少。

    很快,挎着弓箭的骑兵驱马赶了上来,开始了凌厉的反击!

    然而,还是那句话,太平军对于步弓营向来是极度重视的。每次步弓营出动,几乎都有专门的士兵持盾保护。远远看到官军反击的那一刻。太平军的士兵们就一起举起了包铁的木盾。

    同样是箭如雨下,结果却不尽相同!

    在同伴的盾牌和身上盔甲的双重保护下,步弓营的损失微乎其微。一旦举盾的士兵出现伤亡,空位右边的士兵就会依次挪过去,将缺口补上,再由预备的士兵赶上来填补最右边的空缺。

    类似的演练,平日里进行过多次,实战中也已经不止一次,足以确保整个过程不会出现紊乱。

    不过,官军的反击虽然没有奏效。但也多少牵制了太平军的步弓手。后面的骑兵趁机冲了上来,加速填充营盘外的防马沟。一些受了重伤或者被射死的战马尸体。也被骑兵们狠心推下了沟里。

    差不多损失了一个骑兵大队的战力后,宽阔的防马沟终于被勉强填平了。

    看到一条可供通过的路出现,前排的骑兵们欢呼了一声。随后,一条条提前准备好的绳套抛飞出去,精准的套到了深深埋入地下的圆木顶端,然后被迅速扣紧。绳套的前段,套在了战马身上。

    为了确保一次成功,一根原木上甚至被扣了三四个绳套。

    “开!”

    随着骑兵大队长一声令下,几十匹战马在主人的鞭打下一起发力。随着它们奋力往前拉,绳索迅速被绷直,发出了嘎吱嘎吱的细响。几十匹马力的力道是何等的惊人,太平军在扎营时已经很用功了,但在这些高头战马的齐力拉动下,那些碗口粗的圆木硬是一点点的动摇起来,被一根接一根的拉倒、远远拖走。

    又是一轮箭雨射了下来!

    有战马在箭雨中被射杀,但也有战马受了伤后暴怒的往前冲,反而加快了对营盘栅墙的破坏。很快,可供两名骑兵并肩通过的缺口出现,然后这个缺口开始迅速扩张……

    越来越多的骑兵欢呼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这伙贼军虽然难缠,无非是仗着营盘防御。一旦营盘被破坏,以贼军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挡住一千多名骑兵的集群冲锋。这并不是说他们小看太平军,而是同等情况下,就算换成几千官军的轻步兵照样挡不住!

    这个评价,无论如何不能说低了。

    随着缺口进一步扩大,大致跟填出的防马沟通道平齐,凌杰眼中闪过了一次激动,一挥马鞭,发动了全军冲锋的命令!

    “杀啊!”

    骑兵们高呼万胜,催促战马从同袍的尸体和还没完全平整的地面上冲了过去,顺着栅墙的缺口,悍然杀进了太平军的营盘!

    营盘中,一片静悄悄的。

    尽管附近有不少军帐,但军帐中看上去空无一人,不知道究竟是否被调去攻城还没回来。先前在四十步距离列队的步弓手们,也在栅栏墙被破坏前,看到事不可为就后撤了。在原地,只留下了一排拒马枪。

    这玩意,对骑兵的确是有一定威胁,但无论如何也挡不住一千多名骑兵。

    前排的骑兵们直冲过去,想要破坏掉它们,为后续的同袍开道。谁曾想,他们才冲进营地没多远,就有骑兵砰的一下栽倒——不仅仅是在营盘外,太平军在自己营盘的东边同样挖了一定数量的土洞,而且更阴险的进行了遮掩。

    被太阳晒了一天后,表面上完全看不出痕迹!

    先前的步弓手们,都是通过预留的人行通道撤离的。

    骑兵们的冲锋显然不可能说停就停,而且凌杰也压根没有要求停止的意思。一口气冲上来的骑兵中,起码有十几骑先后踩进了土坑,人仰马翻!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路过的地面就安全了,因为很可能还有剩下的陷阱尚没被触发!

    “这帮天杀的反贼!”

    “老子当兵七八年,还是头次见在自己营盘里挖坑的,就不怕把自己人坑死吗!”

    低声的咒骂响起,因为不清楚太平军到底挖了多少陷阱,最前排的骑兵下意识的稍稍放慢了速度,向着太平军营盘的深处继续冲。

    然而,一路上百顶军帐闯过,触目所及,他们就没见过一名抵抗的太平军!

    凌杰的心里,包括很多心思敏锐的骑兵,下意识的升起了不安。按理说,贼人发现他们的营盘被攻破了,不是应该拼了命的上前拦住他们吗?为什么骑兵都冲到了这里,却仍旧没有哪怕一个贼军士兵出现?

    难道,这是一个陷阱?

    凌杰的心里,不可抑制的生出这个念头。

    但是,他提前探查过太平军的营盘。南面的板阳河和西边的地形,在限制了官军骑兵的同时,也反过来限制了太平军的行动。从先前贼军攻城的行动可以看出,这伙贼军没有连夜退到别的地方,一定就在这营盘的深处。

    坐拥一千多名强大的骑兵,哪怕先前在步弓营的射杀下损失不少,凌杰心中仍旧有着绝对的自信。

    他想不出,太平军在营盘内还有什么布置能打败自己。

    何况,已经杀到这个地步,他们不可能就这么错过良机退出。为了保护鱼阳府不至于沦陷,就算明知道贼人前面还有布置,也要不惜代价冲过去,彻底打垮这伙胆敢从大青关中跑出来作乱的贼军!

    再次闯过了空旷的军帐,前方的视线突然开阔了起来。

    有些心神不宁的骑兵们在短暂的沉默后,发出了轰然声响,自发的开始了加速。

    在他们前方不远外,一直没有现身的太平军,终于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他们身穿跟官军相仿的盔甲,一部分手持长矛,躲在一辆辆厢车的后面,透过缝隙冷冷的打量着从乌江远道而来的官军骑兵。

    这一辆辆的厢车,看上去就是普通木车的放大版,似乎还用什么东西互相连在一起。

    放眼望去,不知道几十上百辆大车蔓延到两边,组成了一道“车墙”。成百上千的贼军,就躲在这后面。

    感情,太平军之所以没出现,就是弄了这么个玩意,想仗着它对抗他们。

    所有的骑兵们心里都踏实了下来。

    看不见的,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先前太平军始终没有出现,让他们无法预知太平军究竟在搞什么诡计。现在贼军一旦现身,没有了那些幻想中不切实际的东西,骑兵们反而放下心了。自古以来骑兵战无不胜的经验,在他们心中养成了一个坚定的信念——除了城池和重步兵军团,没有什么是骑兵冲不散的!

    仗着一排厢车就想挡住一千多骑兵?

    别说最前排的骑兵了,就连看清太平军准备的凌杰都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他高高举起了腰刀,一边驱动胯下的战马冲刺,一边高喊道:“冲,冲垮他们!”

    让这伙贼军明白松江骑兵的厉害!

    抱着这样的想法,几乎所有的骑兵都开始加速。就算最前面的骑兵可能会牺牲一些,但在场的一千多骑兵,也必然能够冲垮这些被贼军引以为最后手段的厢车。到那时,这些贼军必然显然崩溃。

    “射击!”

    就在这一刻,一声洪亮的声音穿过了大批骑兵的喊杀,悠悠传遍了战场。

    十架架设在偏厢车阵后面多余厢车顶上的床弩,早早上好了弦,利用提前调好的方向、角度,拉开了对官军骑兵的屠杀序幕!(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314/ 第一时间欣赏帝国之主最新章节! 作者:奥丁信使(书坊)所写的《帝国之主》为转载作品,帝国之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帝国之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帝国之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帝国之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帝国之主介绍: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穿越的玩家,利用十三年游戏经验锲而不舍造反的故事。 详细点说,就是倒霉的主角穿越到了游戏世界,结果好死不死的附身到了一个快要饿死的穷鬼身上。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到处拉人造反。只要锄头挥的好,没有帝国挖不倒!帝国之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帝国之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帝国之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