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魏宫廷TXT下载大魏宫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魏宫廷全文阅读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大魏宫廷txt下载     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261章:论功行赏

    集英殿内,渐渐汇聚了这场战争的有功之士。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但相比较西席那边还算融洽的气氛,东席可谓是泾渭分明:燕王党、桓王党、肃王党三者的将领们,彼此间和和气气,可面对南梁王赵元佐、姜鄙等庆王党、襄王党的人员时,彼此却没有半句闲聊。

    甚至于,似伍忌、翟璜、马游、沈、晏墨、孙叔轲等最为坚定的肃王党将领,还时不时地用充满威势的眼神上下扫视对座的庆王党成员,那种充满侵略性的眼神,让后者压力倍增。

    别人暂且不说,商水军的大将军伍忌,如今可算是彻底扬名了,谁让他在山阳战场上生擒了韩国北原十豪之一的代郡守剧辛呢。

    近几十年来,魏国从未在与韩国的战场上,生擒那样高地位的韩国将领。

    因此,伍忌已被誉为商水军第一猛将,被这等猛将盯着直瞧,时不时地对方还咧嘴发笑,这难免会让庆王党的人感觉毛骨悚然。

    而此时,西席的百官们,也在暗暗盘点肃王党的将领们,毕竟肃王党的将领,堪称是魏**方首屈一指的实力,麾下猛将众多。

    可让百官们奇怪的是,曾经的砀山军副将、如今的蒲坂尉闻续,居然也与肃王军的将领们坐在一起。

    看来,传言中司马安大将军支持肃王殿下,这并非空穴来风啊。

    朝中百官心中暗暗想道。

    虽然在这次的宴席中,司马安为了避嫌,并未与肃王赵弘润一同出场,而是与浚水军大将军百里跋联袂而来,但闻续这位司马安大将军最信任的两位副将之一,今日却坐在肃王军的将领们之间,这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对于这件事,国内有不少人感到十分错愕,毕竟当初初次合作时,肃王赵弘润与大将军司马安闹得非常僵,据说,赵弘润曾一度决定要暂时罢免后者。

    可谁能想到,在三四年之后,驻军六营大将军中,居然反而是司马安大将军与肃王赵弘润关系最好。

    不多时,随着一声陛下驾到的通报,魏天子赵元领着大太监童宪来到集英殿。

    见此,殿内诸魏国文臣武将,纷纷起身行礼,就连秦少君,亦与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等秦将起身行礼,给予这位魏王陛下足够的尊重。

    “诸位免礼。”

    魏天子赵元面色红润,在来到主位后,挥挥手示意殿内诸人入座,笑着说道:“今日无有那些繁文缛节,只是为我大魏的有功之士,以及对我大魏的盟友、秦国派来援助的将军们设宴庆功。”

    说罢,他看了一眼大太监童宪。

    童宪会意,当即命禁卫军端上菜肴与酒水。

    按理来说,封赏酒菜这种事应该由宫内的宫女与太监来做,但今日情况有点特殊。毕竟今日这场筵席,主要是为了款待军职将领,因此,宫内的尚膳局撤销了以往那种虽然精致但分量很小的菜肴,直接选用烤乳猪、烤全羊这种以肉食为主的大盘菜肴,就连酒水也是一坛坛往殿内搬,在这种情况下,力弱的宫女与太监们如何搬得动?于是就只能出动禁卫军。

    随着宫内乐官奏响音色,一队队乐女在殿内献上歌舞,让一些从未有缘接触这等档次筵席的将士们,感到无比的雀跃。

    比如游马军的百人将石进,因在雍丘战场上斩杀了楚国的邸阳君熊商,而有幸得到邀请,此时,看着满桌的菜肴、喷香的美酒,还有大殿中央那些美妙乐女的献舞,兴奋地满脸通红。

    见此,游马军的主将马游只能一次次地提醒告诫:别给老子丢人现眼!

    其实不单单是石进,肃王军中有不少受邀前来赴宴的将领们,由于首次受邀这种档次的筵席,难免会有些拘束,就比如冉滕、项离、张鸣这些千人将,别看他们在战场上悍勇非常,可此时,他们只敢低着头偷偷去瞧大殿中央那些衣料单薄的女子,而没出息的如李惠、乐豹、央武等士卒们,此时顶着那些女子直咽唾沫。

    也难怪,毕竟商水军、鄢陵军的兵将们,大多都是楚国平民出身,以往哪里接触过这种规格的宴席,因此难免会做出一些粗鲁失礼的举动。

    好在殿内肃王党的势力非常庞大,因此,就算有些人看不起那些商水军、鄢陵军的低层将士,也没人敢挑刺奚落。

    一同歌舞之后,献舞的宫廷乐女依次退出殿外,这让不少将士感到颇为不舍。

    但随即,礼部尚书杜宥便站了起来,拍了拍手提醒殿内诸人注意,这让那些将士有些失落的情绪一下子又高涨起来。

    谁都知道,今日最关键的,是论功行赏,别的都是其次。

    在众目睽睽之下,礼部尚书杜宥走到王座阶下,朗声说了一番场面话,先是表彰了诸路魏军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奋战,随后又嘉誉国内贵族全力支持国家的行为,最后,则感谢了来自秦国的协助。

    不过杜宥也明白,这个时候,诸多将士都眼巴巴地等着论功行赏,不会有多少人真心听他那番赞誉的话,于是他也就说得很简短,三句两句之后,便直接进入了论功行赏的环节。

    “……此番战事,立下功勋的有功之士不计其数,为赏罚分明,朝廷将此战有功之士分为五等,各有不同的赏赐。”说着这话,杜宥从袖口中抽出一叠名单,在确认了一下名单后,继续说道:“先来公布第五等的有功之士,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

    这第五等功勋,大多数都是虽然表现出保家卫国的意念,但事实上并未与韩军交锋的国内贵族。

    就比如户牖侯孙牟、苑陵侯酆叔等人,他们虽然受到大梁朝廷的征令,率领各自组织的私军前往驻守大河河畔,亦或是支援卫国,但因为种种因素,这些人到最后并没有与韩军交锋,因此这所谓的第五等功勋,实际上好比是一个安慰奖,意义大于实惠。

    而第四等功勋,其实与第五等功勋相差也不大,就比如在这个档次内的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等,这些贵族同样也没有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什么功勋,但两者的区别在于,似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人,他们是向朝廷捐输了不少钱粮的,因此,大梁朝廷必须提升一个赏赐的档次,日后给予一些回报。

    毕竟,贵族阶级主动向朝廷捐输钱粮,支持国家的战争,这很不容易,值得大力广传,做成典型,促使国内贵族效仿。

    当然,无论第四等功勋或第五等功勋,事实上赏赐的东西都不多,无非就是一些铜钱、布帛、玉石之类的,就拿成陵王赵来说,这些赏赐,还没有他捐给大梁朝廷的东西的零头多。

    当然,对于这些东西他也不在意,反正他如今背靠肃王赵弘润,损失的钱财很快就能通过贸易赚回来真正的便宜,在于朝廷欠下的人情,这才是贵族最想得到的。

    让朝廷欠下己方的人情,日后在某些事上,朝廷或多或少就会给予通融,就比如当初一些贵族霸占国内的矿产,真以为朝廷茫然不知么?怎么可能!只不过因为某些关系,朝廷不好出面罢了。

    至于从第三等功勋开始,那就是确凿的军功了,就比如,头一个被礼部尚书杜宥念到名字的游马军百人将石进,就因为在雍丘战场上斩杀了邸阳君熊商,非但军职被提拔为千人将,还获得了贵勋这个初级贵族的身份,让肃王军中一些千人将级别的老人们羡慕不已。

    要知道,如今在整个肃王军中,就只有屈塍与伍忌这两位大将军获得了贵勋身份,除此以外哪怕是晏墨、孙叔轲、翟璜、南门迟等人,都仍在“考察”阶段,毕竟这份殊荣能够让他们从平民步向贵族,不可谓不珍贵。

    而除了石进以外,亦有诸多的魏军将士获得了这个档次的封赏,但是并非个个都有幸获得贵勋的奖励,就比如商水军中骁勇的千人将冉滕,在这场战争中杀敌何止数百,但最终,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金钱上的赏赐。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燕王赵弘疆麾下战死沙场的宗卫兼山阳军将领郑遂与李瑁,就获得了贵勋的赏赐,并允许他们的长子继承,不过,不出意外只能继承一辈。

    总的来说,除了游马军百人将石进这个特殊的例子以外,在第三等功勋这个档次内的,朝廷只是厚待了战死的将士,比如赏赐爵位、视情况减免税收,由宗府将牺牲者的儿子训练为宗卫等等。

    相比较第三等功勋,第二等功勋的赏赐更为丰厚。

    比如头一个受到封赏的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直接任命为河西守,总慑河西,统筹魏国日后对林胡开战,夺取河套地区的事宜。

    而继司马安之后,临洮君魏忌成为第二位受到封赏的人,被任命为河东守。

    不可否认,临洮君魏忌成为河东守,却是有肃王赵弘润帮衬的影子,但不能否认,这位君侯在与韩将乐城、韩徐的交锋中,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率领一帮新兵阻挡几倍兵力的太原韩军数月之久,谁敢忽视临洮君魏忌的功勋?

    日后,魏国河西有司马安,河东有临洮君魏忌,两者相辅相成,何惧韩国太原、何惧河套林胡?

    看着在大殿中央叩地接受封赏的司马安与临洮君魏忌,纵使是赵弘润心中亦不禁有些振奋。

    他所在的魏国,终于逐渐强盛起来。

    而这是否意味着,他离闲王的夙愿已经不远?

第1262章:论功行赏(二)

    ps:今天有点事码字晚了,第二更在十二点后,请书友原谅。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等不及的书友可以明日再看。

    以下正文

    继司马安与临洮君魏忌之后,将军姜鄙第三位获得第二等功勋的封赏。

    这也难怪,毕竟姜鄙在这场仗中的功勋丝毫不比司马安与临洮君魏忌逊色,多亏了他率军偷袭太原、雁门、代郡三地,这才促成了南梁王赵元佐的阴毒计谋,迫使韩国不得不撤兵事实上他的功勋比临洮君魏忌还要大。

    最终,姜鄙受封为上党守,使魏国北疆,又添了一位猛将。

    上党守么?

    在听到朝廷对姜鄙的册封后,赵弘润还着实有些意外,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西席那边的宗府宗正赵元俨,以及庆王赵弘信。

    他相信,这肯定是庆王弘信私底下在朝廷、在宗府多方交涉的结果,毕竟姜鄙是陇西魏氏的名将,若没有担保人,朝廷按理来说是不会将姜鄙放在上党守这个位置上的。

    就好比临洮君魏忌,也是赵弘润私底下交涉,才使朝廷同意其担任河东守。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陇西魏氏在魏国做大,窃取魏国姬赵氏的权利,可在赵弘润看来,这种防备其实也没多大意义,毕竟腐朽的陇西魏氏,事实上也就只有魏忌、魏、姜鄙、赵胜这么几位贤才了,论人才济济,根本比不上魏国,用得着担心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赵弘礼还有雍王,居然会默许姜鄙担任上党守,这还真是有点意外。

    想到这里,赵弘润抬头瞧了一眼在西席就坐的原太子赵弘礼与雍王弘誉二人,见二人笑容可掬,心下着实有些意外。

    要知道,目前赵弘礼的原东宫党,主要就在上党郡一带雌伏,购置产业、企图东山再起,按理来说,庆王党的姜鄙担任上党守,这对原东宫党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仔细想想,赵弘礼目前在朝中的话语权已不复当初,恐怕也没有那个实力将姜鄙拉下来换成他自己一系的人,至于雍王弘誉……

    赵弘润瞅了瞅雍王弘誉,又瞧了瞧赵弘礼与庆王弘信,心中暗暗猜测:莫非,雍王是希望借此拖赵弘礼下水?

    不得不说,这个猜测很有可能:庆王党的姜鄙成为了上党守,赵弘礼的原东宫党势必会陆陆续续受到影响。而一旦赵弘礼受到了来自庆王弘信的威胁,会不会就愈发向雍王弘誉靠拢呢毕竟,上党郡只要恢复元气,亦是一片富饶之地,实在很难想象庆王弘信不会因此心动,任凭赵弘礼背后的原东宫党在那片土地积蓄财力。

    据赵弘润所知,如今的原东宫党,在上党郡主要从事种粮与酿酒两大产业,尤其是酿酒,上党郡本来就适合种植黍(高粱),再加上着当初从赵弘润手中得到的蒸馏提纯技术,原东宫党酿造的烈酒,如今在魏国还是颇为畅销的,至少在许多魏**队的将士这边受到强烈支持。

    搞不好,庆王弘信也是听说了什么,准备在这方面插一手。

    想到这里,赵弘润心中有些不悦。

    要知道,他在赵弘礼的上党烈酒这件事上,也是拥有不少利润分红的,否则,他怎么可能会将蒸馏技术交给东宫党?倘若庆王弘信当真要在这方面插手分一杯羹,那么日后,他与庆王弘信迟早要在这件事上干一场。

    想到这里,赵弘润忽然惊悟:会不会是赵弘礼与其幕僚骆想到了这一层,因此,对雍王弘誉“有意”放庆王党势力进入上党郡毫不担心?

    哎!尔虞我诈……

    看着此时仿佛和睦无间的赵弘礼与雍王弘誉二人,赵弘润暗自摇了摇头。

    他非常不喜被牵扯到众兄弟的勾心斗角当中,但话说回来,对于赵弘礼给予的那一半上党酒的利润分成,他也不舍得放弃,而这就注定他会被拖下水,被迫加入赵弘礼、雍王弘誉、庆王弘信三者的明争暗斗当中。

    算了,待介子鸱返回大梁后,让他来处理这件事吧。

    赵弘润心中暗暗想道。

    他相信,以介子鸱的睿智与能耐,就算是赵弘礼的幕僚骆,也别想占到什么便宜。

    想到这里,赵弘润便不再思忖这些这些事,转而聚精会神关注礼部尚书杜宥对后续几位魏国将领的封赏。

    继司马安、魏忌、姜鄙三人之后,又有多位魏国将领得到第二等功勋的提名。

    比如禹王赵元一方的韶虎、龙季、羿孤、赵豹四将,南梁王赵元佐一方的杨、蒙泺、庞焕,他赵弘润一方的伍忌、博西勒、屈塍、马游等人,以及政治立场中立的浚水军大将军百里跋等等。

    而除此以外,就连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赢三位秦国的将领,亦得到了朝廷的赏赐。

    当然,对于这三位秦国将领,朝廷只是出于对盟国派出援兵的感激,更多的是照顾对方面子,因此只是一些钱财方面的奖赏,比如赏赐几斤铜、授予类似荣誉将领的爵位等等,不想魏国本国的将领,皆因此获得贵勋爵位,或被赏赐在大梁的府宅等等。

    总的来说,受到第二等功勋提名的将领,皆是在此次战争中率领军队独当一面的大将,根本不存在混军功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赵弘润的弟弟桓王赵弘宣与原宗卫长沈,也获得了第二等功勋的提名。

    对此,赵弘润一边在心中欢喜,一边忍不住出言打趣弟弟,只不过是跟在五叔身后,居然混了一个第二等功勋,惹地弟弟赵弘宣一阵佯怒。

    不过仔细想想,桓王赵弘宣的第二等功勋,多半来自其麾下的北一军,毕竟在雍丘之战中,北一军抵住数倍于他们的楚**队,为马游的游马军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出击机会,这一点的确无可厚非。

    不夸张地说,通过雍丘之战,很多人对北一军刮目相看,而北一军,也借此机会扬名于魏国,跻身于精锐行列。

    至于沈,他应该是承了芈姜的情,毕竟外人只看到沈非但在商水战场占据绝对优势、并且还能率军支援禹王赵元,却不知,那所谓的商水战场优势,只不过是芈姜出面游说了楚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让那堂兄弟二人出于其己方的利益考虑,故意放水罢了。

    从这一点来说,芈姜对魏国的贡献,比在场绝大多数的有功之士还要大。

    想到这里,赵弘润忍不住瞧了一眼坐在身旁的芈姜。

    “怎么?”可能是注意到了赵弘润的视线,芈姜微微转过头来,低声问道。

    “回家再说。”赵弘润摇了摇头。

    家……?

    芈姜微微一愣,神色似乎有些意外,毕竟府与家的意义是不同的。

    “嗯。”点了点头,芈姜并没有追问。

    其实她还是很不错的……

    正当赵弘润这样想着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仿佛有一道视线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转头一瞧,就看到坐在斜对面的秦少君,一边把玩着手中的酒樽,一边似乎是表情吃味地看着他俩。

    ……头疼。

    赵弘润心中讪讪,他知道,虽然他还并未对芈姜与秦少君透露与她俩的真正关系,但无论是芈姜还是秦少君,或多或少其实也早已看出来了,只不过碍于他还未公布,因此假装不知而已。

    可问题是,这能拖多久呢?肃王妃的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

    就在赵弘润走神之际,隔着两三个座位的桓王赵弘宣,压低声音兴奋地提醒道:“哥,到你跟四王兄了!”

    听闻此言,纵使是赵弘润亦不由精神一震,可反观燕王赵弘疆,神情却谈不上太高兴。

    是误以为自己不会被第一等功勋提名么?

    当然不是!

    凭燕王赵弘疆誓死守卫山阳的精神与态度,朝廷绝对会将其列入第一等功勋,这是毋庸置疑的。

    燕王赵弘疆之所以露出如此落寞的表情,那多半是因为他在这场战争中,非但失去了两位手足一般的宗卫,即郑遂与李瑁,而且还亲眼看着山阳军、南燕军合计近四万对国家忠诚的兵卒,战死沙场,最终只剩下寥寥两三千人。

    甚至于,就连他的三位妻妾,险些亦在山阳殉死。

    若问哪一方在这次战争中的牺牲最大,无疑是燕王赵弘疆,他险些就为了国家倾尽了一切,包括妻妾与自己的性命。

    “殿下。”

    似乎是察觉到了燕王赵弘疆的异常,燕王妃孙氏与宗卫长曹焱,皆低声劝说,希望前者振作精神。

    而此时在王座的阶下,礼部尚书杜宥正公布着第一等功勋的提名,使得整个筵席的气氛火热到了顶点。

    “……首位,肃王赵润!”

    当礼部尚书杜宥喊到赵弘润时,肃王军的将领们、以及肃王党一系的贵族们,爆发出一阵仿佛响彻天地的欢呼声,在让庆王弘信惊愕之余,就连雍王弘誉、襄王弘亦面露吃惊之色。

    而期间,殿内众人亦是不禁侧目。

    这次筵席对于有些人而言,或许是头一回亲身体会肃王党的势力。

    他们忽然发现,在有功之士的东席中,肃王党的人几乎占到一半,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这些为了肃王赵弘润而欢呼的人当中,并非只有肃王军的将领们,还有诸如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高贤侯吕歆、吕潭侯公孙彻、留光侯赵康、临洮君魏忌等贵族,司马安、百里跋等驻军六营的大将军,工部的官员,燕王赵弘疆、桓王赵弘宣、原太子赵弘礼等目前与赵弘润关系良好的皇子势力,就连秦少君、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王、王龄等秦国将领,亦含笑抚掌附和。

    这一日,殿内绝大多数的人,终于切身感觉到了肃王党的势大。

    不知不觉之间,这位早已放弃争夺王位的肃王身边,已聚集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甚至于比庆王党更为势大。

第1263章:不为所知的评功背后

    时间回溯到半个月前,即在魏国基本上已确定这场战争胜利的四月中旬,依旧在甘露殿养歇的魏天子赵元,将刚刚返回大梁不久的礼部尚书杜宥传召到了宫内。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虽然不明所以,但圣明不可违,杜宥在得到传召后,便立刻前往皇宫,到甘露殿面圣。

    待等杜宥来到甘露殿时,魏天子赵元正靠坐在卧榻上,观阅着禹王赵元派人送来的有关于对楚战争大捷的捷报。

    其实禹王赵元这份捷报,早在前几日,即四月初八就送抵了大梁。

    可即便已过了两三日,且将这份捷报反复看了几十遍,赵元仍爱不释手。毕竟这场战争,魏国的处境实在是太艰难了,纵使是他也没有想到,战况居然会有那样的转机,他魏国竟能在秦、韩、楚三个大国的围攻下取得如此卓越的胜利。

    “陛下。”

    礼部尚书杜宥在一名拱卫司左指挥使燕顺的带领下,迈步来到了殿内,见魏天子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份战报,遂轻声拱手见礼,免得惊扰到这位龙体有恙的陛下。

    “爱卿来了啊。”

    魏天子收起了手中的战报,笑着解释道:“禹王送来的战报,朕这两日反复观瞧,每每心中喜不胜喜,爱不释手啊。”

    杜宥笑着说道:“听闻禹王爷在雍丘取得大捷,为臣这几日也是精神振奋,饭量大增呐。”

    “哈哈。”魏天子哈哈一笑,随即对杜宥说道:“杜卿,今日朕传你过来,是为犒赏一事,这场战争,我大魏赢得胜利实在艰难,万万不可冷落了那些忠诚的有功之士。”

    咦?

    杜宥愣了愣,不动声色地试探道:“陛下,这事,按礼应当由兵部来论断吧……若由我礼部出面,于祖例不合呀。”

    魏天子笑着摆了摆手,解释道:“若是以往,的确应该由兵部来处理此事,但此番,秦王派遣二十万援兵支援我大魏,这些秦军士卒在我儿弘润麾下,英勇作战,我大魏总不能把他们遗忘了吧?……因此由你礼部出面,设犒赏之筵席,最合适不过,卿意下如何?”

    魏天子都说到这份上了,礼部尚书杜宥又岂敢再有什么异议,只能拱手拜道:“臣领命。”

    离宫返回礼部本署后,礼部尚书杜宥请来左侍郎朱谨与右侍郎何昱,对他们言道:“方才陛下传我入宫,委任我礼部出面犒赏有功军将。”

    听了这话,左侍郎朱谨与右侍郎何昱都像之前的杜宥那样,感到十分纳闷:这是兵部的事呀,怎么会由他礼部来负责?八竿子打不着啊。

    于是,杜宥便将魏天子当时的解释向朱谨与何昱二人解释了一番,但后两者仍将信将疑。

    良久,左侍郎朱谨猜测道:“莫非是陛下担心庆王殿下徇私?”

    杜宥与何昱想了想,都觉得只有这个解释最靠谱。

    要知道,由于几年前魏天子命诸皇子参与政事,以至于目前魏国朝廷六部,皆陆续产生了各自的政治立场:除了吏部因为原太子赵弘礼失势,导致有些官员暗地里投靠了雍王弘誉与庆王弘信外,其余几个府衙,刑部支持雍王弘誉、兵部支持庆王弘信,户部尚书李粱虽然保持中立,但户部总得来说还是偏向襄王弘与庆王弘信,至于工部,则与肃王弘润私交最好。

    数来数去,目前就只有他礼部能保持中立。

    在这种情况下,魏天子赵元将评定功勋的任务交给礼部,未尝没有让礼部公事公办,让诸皇子无法插手这件事的意思。

    这样一想,杜宥就知道该怎么办了:秉公处理即可!

    当日,魏天子传召杜宥,命礼部出面评定有功之士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朝廷。

    对此,庆王弘信在感到遗憾之余,亦不禁有些郁闷。

    平心而论,总算魏天子将评定有功之士的任务交给了兵部,庆王弘信也没胆子克扣诸如肃王赵弘润、禹王赵元这些人的功勋,但他可以私下照顾一下己方的人,比如他舅族济阳孙氏,虽然曾率领私军赶赴卫国展开支援,但说实话并没有得到什么功勋。

    可是,只要庆王弘信大笔一挥,这功勋不久来了么?

    比如说,他可以说成是,在济阳孙氏等人的帮助下,卫国逼退了韩将司马尚,反正济阳孙氏率兵支援卫国,这也是整个大梁都知道的事。

    但很可惜,他父皇将评定有功之士的事交给了礼部,这就杜绝了他赵弘信徇私的可能。

    当然,庆王弘信可没有胆子与他父皇理论什么,只能默认这件事,派人接触礼部官员,尽可能地对自己一系的人取得一些利益。

    五日后,礼部尚书杜宥便带着此战有功之士的评功册草稿,进宫面见魏天子,询问后者的意思既然魏天子将评定有功之士事交给他礼部,这就意味着不希望任何一位皇子插手干涉,言外之意,魏天子是唯一决定这件事的人。

    这一点,杜宥想得很清楚。

    在接过礼部初拟的评功册草稿后,魏天子扫了两眼,似笑非笑地说道:“哟,由司马安担任河西守,呵,朕的虎儿,对河套的林胡可谓是磨刀霍霍啊。”

    杜宥闻言微微一笑,他当然知道魏天子口中的虎儿,指的即是肃王赵弘润。

    对于肃王赵弘润力荐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出任河西守,这在朝中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于,纵使是对河西守这个职位垂涎三尺的,诸如雍王党、庆王党、襄王党,在看到司马安这个提名后,亦放弃了与其争夺的意思。

    而不是他们怕了肃王赵弘润或者司马安,而是他们看得出某位肃王殿下的意图让屠了三川几个部落的司马安出任河西守,这明摆着就是要对日后魏国出征河套地区做准备。

    与其跟司马安抢夺河西守的位置,惹来肃王赵弘润与司马安的敌意,还不如默许这件事,日后还能跟在这两位身后,到河套地区混混军功、捡些便宜,毕竟,素传河套一带那在传闻中可是牛羊遍地的。

    随后,魏天子又看到由临洮君魏忌出任河东守的这条,他心中微微一愣。

    由临洮君魏忌出任河东守,其实这件事魏天子早已看出苗头,毕竟他儿子赵弘润一方面加重汾阴在河东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推荐临洮君魏忌出任汾阴将军,这种缓而图之的伎俩,怎么瞒得过魏天子的眼睛?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临洮君魏忌的才能,魏天子亦素有耳闻,只不过先前碍于对方是陇西魏氏一脉的人,且当时陇西魏氏为了能在魏国生存而不得不抱成一团,因此魏天子并没有重用魏忌,也是想让魏忌、赵胜等陇西人明白一个道理:魏国,是姬赵氏的魏国!

    但随着一天天过去,陇西魏氏内部分裂,繇诸君赵胜并入了姬赵氏的族谱,临洮君魏忌又转投了肃王赵弘润,其余则转投了庆王弘信,这三方都在渐渐融入魏国,因此,似先前打压陇西魏氏,就变得没有什么必要了。

    “弘润仍未返回大梁,是何人推荐的魏忌?”魏天子困惑问道。

    杜宥不敢隐瞒,如实说道:“乃是赵峪老大人。”

    赵峪、即赵来峪,魏天子赵元的三叔,肃王赵弘润的三叔公。

    “哦。”魏天子闻言恍然,没有再多说什么。

    对于赵来峪的目的,赵元也是清楚的,某种意义上说,有时候赵元在暗中推手的事,与赵来峪亦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了更好地倾轧……不,磨砺某个懒散的劣子。

    忽然,魏天子微微皱了皱眉,因为他看到了由姜鄙出任上党守这一条。

    当然,在这条后,礼部刻意添加了暂这个备注,大概是想试探一下他赵元对此的态度。

    “庆王到过礼部?”魏天子淡淡问道。

    杜宥当然明白魏天子的意思,不敢隐瞒,如实说道:“是的,陛下。”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杜宥心中也有些苦闷,虽然他明白魏天子的意思,不希望哪位皇子插手干涉评功之事,但问题是,庆王弘信那边,他也招架不住啊。

    然而出乎杜宥意料的是,魏天子在听到他的回答后,只是简单地哦了一声,随后居然笑着说道:“爱卿草拟的评功册,朕无异议,不过眼下雍王监国,爱卿且将这份评功册,递于雍王过目吧。……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按照此册评功。”

    杜宥闻言,心中倍感惊讶,恭恭敬敬地告退了。

    大概一个时辰后,杜宥去而复返,回到甘露殿向魏天子复命:“雍王殿下无有异议。”

    居然没有异议?呵,弘誉这是要拖弘礼下水么?可是弘誉啊,因为这事会被拖下水的,可不是只有弘礼啊……呵,这可有意思了。

    魏天子眼中闪过几丝难以琢磨的异色,笑着说道:“既然如此,爱卿就照这份评功册犒赏有功之士吧。……对了,但凡是有功之士,皆要邀请,让我大魏的盟国看看,我大魏的诸多功臣健儿!”

    “……是。”杜宥虽然心中感觉有些奇怪,但不敢深究。

    ……

    ……

    “肃王!肃王!”

    “肃王!肃王!”

    看着肃王赵弘润迈步走到大殿中央接受封赏,而殿内东侧席位中,有接近一半有功之士振臂欢呼助威,魏天子瞥了一眼雍王弘誉、襄王弘、庆王弘信几个儿子,见他们神色有异,笑容僵硬,遂举起酒盏,抿了一口酒水。

    以此来掩饰,他嘴角的那一抹莫名的笑意。

    闲王?呵呵……

第1264章:诡异的封赏

    “肃王!肃王!”

    “肃王!肃王!”

    在集英殿内,当肃王赵弘润迈步走向大殿中央接受封赏时,殿内东侧的座次中,论人数几乎占到一半的肃王党或振臂欢呼、或含笑抚掌,庆王弘信的面色忽然变得极差。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不得不说,庆王弘信最近亦有些自我膨胀,因为他是唯一一位在朝中、在军中就占据相当程度话语权的皇子:在军方,他有南梁王赵元佐、姜鄙、庞焕等一系列将领支持;而在朝中,随着原兵部尚书李鬻的告老,兵部如今已唯他马首是瞻,再加上政治同盟的襄王弘的户部,与他从长皇子赵弘礼的吏部暗中招揽的官员,不夸张地说,庆王弘信的势力,已扩张到朝廷六部的吏、户、兵三部。

    与工部那种在朝事上几乎插不上什么嘴的部府不同,吏部、户部、兵部,这可是朝廷六部中最具关键权利的三个部府,吏部与户部这两个万年的老大老二部府暂且不说,就算是权利被上将军府架空了一部分的兵部,手中仍捏着全国县兵的征调权,负责包括统筹军备、马政(类似邮局)、驿馆等诸多权利。

    在吏部、户部、兵部面前,纵使是雍王弘誉执掌的刑部,平常情况下都没有前三者中任何一个部府势大。

    正因为这样,别看雍王弘誉如今手握着监国的权柄,但庆王弘信心中丝毫不怵,甚至于,他有莫大的信心搬倒雍王只要雍王那边稍稍犯下什么过失。

    可今日在集英殿内,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他首次切身体会到,原来老八弘润的势力,竟然已变得如此强大:虽然在朝中的支持力不如他,但在军方,简直就是压倒性的优势。

    庆王弘信还记得,在七年前的洪德十六年,当他们的父皇考测其众兄弟的才识时,当时懒散的老八,写了一首狗屁不通的歪诗,变相表明立场志不在大位气得他们的父皇勃然大怒。

    是的,从那之后,朝野便传开了消息,笑传八殿下无远志、无抱负,一心想当纨绔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众兄弟们一直以来都忽略了这个八弟的威胁。

    可谁能想到,曾经那个无远志、无抱负的八殿下,在七年后已成为名扬诸国的名帅,纵使是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的韩国贵族或楚国贵族,在提到此人时,亦不禁肃然起敬,尊称一声魏公子润。

    如今的这位兄弟,是否还记得其十四岁时那番视皇位如无物的骇人宣言呢?

    一时间,庆王弘信压力剧增。

    他忽然因今日集英殿上的这一幕而惊醒:原来最大的威胁,其实一直以来都并非是雍王弘誉,而是肃王弘润。

    这个猜断可并非凭空而生,毕竟,肃王弘润也有诸多的优势。

    首先,得利于老六睿王弘昭离开魏国、前赴齐国之后,魏天子最是喜爱老八肃王弘润,起初一口一个劣子、劣儿,后来又改称虎儿,众兄弟当中,除了老六曾经获得过魏天子麒麟儿的赞誉,还有谁得到过这种亲昵的称呼?

    其次,老八弘润的支持者在朝中虽然没有什么话语权,但这并不表示老八在朝中无人,中书大臣这边,就有中书左丞虞子启素来与老八交好,而在朝廷六部二十四司当中,工部、包括其辖下的虞造局,还有冶造总署、兵铸局,这些都是唯老八马首是瞻。

    可能这些部府司署并无资格参与朝政,但并不意味这股力量弱小,对此,庆王弘信本人深有体会他去年就吃过这方面的亏,被肃王弘润暗中命兵铸局扣着他的军备不放,他堂堂庆王弘信,目前朝中最大势力的皇子,对此毫无办法。

    而再次,那就是老八在军方的力量,压倒性的力量。

    暂且不提五万商水军、五万鄢陵军、五千游马军,三川大督军博西勒的五万羯角骑兵,临洮君魏忌的河东汾阴军,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肃王系军队,而除此以外,浚水军的百里跋、砀山军的司马安、汾陉塞的徐殷、成皋军的朱亥,包括已故的南燕军的卫穆,除了南宫外,驻军六营大将军,或深或浅都与老八有过一段交情。

    更别说老八的弟弟,桓王弘宣的北一军。

    肃王弘润在军方的能量,称得上是举国居首,哪怕魏国其余的(精锐)军队都加到一块,恐怕也没有肃王一系的军队多。

    更要命的是,老八还手握冶造局、兵铸局这两个打造军械、兵器的司署,只要他愿意,可以任意拿捏任何一支军队。

    再加上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魏国贵族势力的投奔,使得老八不再像当初那样受到国内贵族的一致排挤。

    庆王弘信越想心中就越发不安:当他们这些兄长为了大位争得焦头烂额之时,这个老八,偷偷摸摸,不动声色地就聚集了一股如此庞大的势力,

    相比较庆王弘信的惶恐不安,此时,雍王弘誉亦是神色复杂地看着走到大殿中央接受封赏的赵弘润。

    他相信,这个老八在十四岁时道明心意的宣言,九成九是真的,毕竟这个弟弟本来就是一个性格懒散的人,但问题是,当时的老八年仅十四岁,而七年后的如今,老八已二十一岁,谁敢保证在这段期间,这位弟弟的想法始终没有改变呢?

    雍王弘誉不动声色地瞄了一眼魏天子,心中又想到了这位父皇迟迟不给他太子储君名分的这件事。

    对此,魏天子当时向雍王弘誉解释,不立他为储君,只是为了方便考验他,雍王弘誉相信了这个说法。

    毕竟倘若他的才能不足以担任储君,日后其父皇再次废弃储君之时,必定会引起国人的不安,就连魏史上也会留下类似两度废立太子的不好记录魏天子会有这样的顾虑,雍王弘誉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可今日在集英殿内,瞧着仿佛众望所归的老八,雍王弘誉忍不住产生了一个猜测:会不会父皇不立我为太子,其原因根本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而是要借我的手,给老八铺路呢?

    这样一想,雍王弘誉的心态也有些不正常了,毕竟任谁都受不了自己被当成备胎,更何况是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

    深吸一口气,雍王弘誉暗自平定了一下心神,准备待事后,再与幕僚张启功商议一番。

    而在庆王弘信与雍王弘誉面色各异的同时,襄王弘亦是若有所思地看着赵弘润,眼珠微转、表情玩味,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这几位赵弘润的兄长当中,如今反而是长皇子赵弘礼最是坦然,笑吟吟地看着赵弘润迈步走向大殿中央,抚掌祝贺,论气度,与当初的赵弘礼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两人,真不知骆是如何调教的,竟将当年心胸狭隘的赵弘礼,改变到如今这种模样。

    当然,也有可能是故意装出来的坦然。

    在殿内众人神色各异的注视下,赵弘润迈步来到大殿中央,朝着魏天子俯身颔首、单膝叩地因为今日是因军功封赏,因此,当行武职之礼。

    出于照顾秦少君、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赢等秦人以及盟友秦国的颜面,礼部尚书杜宥在提及赵弘润在此战的功勋时,略过了后者反攻到秦国本土、兵临咸阳城下的壮举,只提及了赵弘润另外几件功勋。

    比如击溃了三川的反魏势力,促成了秦魏两国的结盟,以及平定河东郡,支援山阳县、支援雍丘战场等等。

    至于赵弘润单凭一己之力挫败了秦国,杜宥只字不提,而殿内众人,也考虑到秦少君等人的颜面,权当没有这回事其实而言,单单看礼部赵弘润的提名排在南梁王赵元佐与禹王赵元之前,就大概能知道怎么回事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赵弘润被提名为第一等功勋的首位,但奖励的东西相比之下却少得可怜,除了一些财帛、美人方面的赏赐外,又授予了商君(商水君)的封爵。

    起初在听到商君这个对赵弘润的封爵时,雍王弘誉、庆王弘信都微微一愣,隐隐有些欢喜,他们心下暗道:父皇居然舍得将八弟正式外封?

    礼部尚书杜宥随后又补了一句:可由任一子嗣沿袭。

    雍王弘誉与庆王弘信顿时无语,感情弄了半天,居然是册封老八尚未出生的儿子的。

    可问题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古怪的封赏?

    纵使是赵弘润,此刻也是目瞪口呆,一脸茫然地看着礼部尚书杜宥。

    对此,杜宥唯有暗自苦笑,心下暗暗说道:肃王殿下啊,这是陛下事后改的,与杜某可没有关系啊。

    也不晓得是看出了杜宥的尴尬无奈,但是碍于在众目睽睽之下,赵弘润还是毕恭毕敬地接受了封赏给尚未出身的儿子捞个商君的爵位,这也是蛮不错的。

    而此时在大殿东席,南梁王赵元佐与禹王赵元看着这一幕,亦是表情各异。

    相比较南梁王赵元佐那只是稍稍一皱眉头的举动,禹王赵元佐却是深深看了一眼赵弘润,随即不动声色地瞥向魏天子。

    哎呀呀,还未赏赐封国,居然表示封无可封了么?

    看了一眼不动声色的魏天子,禹王赵元的目光再次投向赵弘润,回想起这位侄子是唯一一个在战胜后仍惦记着田地收成的人,他便若无其事地抚了抚掌,表示祝贺。

第1265章:授人以柄

    感情辛辛苦苦南征北战,全都是在为尚未出生的儿子打拼。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在殿内诸多肃王系将领的欢呼声中,赵弘润颇感郁闷地回到了坐席。

    欢呼归欢呼,事实上肃王军一系的将领们,亦对赵弘润收到的封赏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心想:肃王殿下都有肃王的王爵了,还要商君这个封爵做什么?哪怕是专门沿袭给少主的。

    这也难怪,毕竟肃王军的将领们,大多都是平民出身,虽然其中有一些如今已逐渐步入贵族阶级,但对于贵族间的种种,他们却一无所知。

    就比如伍忌,他实在想不通商君这个封爵有何意义,可待他瞅见成陵王赵时,却见后者脸上布满笑容,遂诧异地小声问道:“王爷,商君这个封爵好么?”

    “当然好。”成陵王赵知道伍忌出身平民,并不清楚某些在贵族间约定俗成的事,遂低声详细解释,毕竟他也希望与伍忌这位肃王赵弘润麾下第一爱将打好关系。

    可能伍忌觉得,既然赵弘润已有了肃王的王爵,哪怕得到一个商君的封爵也无意义,毕竟一般来说,君爵比王爵要逊色一些。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首先,赵弘润的肃王王爵,那是他皇子时期的爵位,是魏天子赐予儿子的,一般情况下它并不能传代沿袭,比如日后赵弘润若是亡故,让儿子继承肃王的爵位,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那一任的魏王再次册封。

    但商君却不同,它是可以传代沿袭的爵位,它的含金量更高,就像原阳王、成陵王等魏国建国初期传承下来的诸侯王一样,只要赵弘润继承商君的后嗣不犯什么重大过失,一般情况下,日后魏国是几乎没办法收回的。

    其次,别看商君属于君级的爵位,仿佛比王爵逊色几分,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绝对老子是封王,儿子也是封王,父子平起平坐?似这种有悖伦理的事,在魏国注定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赵弘润仍然是王爵的时候,他日后的儿子,能得到的爵位也只能是君,或者是侯。注:魏王的王,与肃王的王,两者分量是截然不同的,诸书友莫要弄混了。

    因此总的来说,商君这个爵位的含金量非常高,非但有商水县作为封邑,而且还能世袭罔替,别说魏国国内会有诸多贵族对此眼红,就连成陵王亦羡慕不已。

    毕竟一般情况下,一字爵比二字爵要尊贵一些。注:一字爵比二字爵尊贵,形成于某段历史期间国内王爵泛滥的时候,文中取了这个设定。

    得到成陵王赵的详细解释,伍忌,以及在旁边探着脑袋偷听的晏墨、翟璜等商水军、鄢陵军将领们,这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商君这个爵位的尊贵之处。

    然而,在为伍忌等人解惑之后,成陵王赵自己也感觉有点奇怪。

    要知道按照祖制,姬赵氏子弟在辟府、封王、赐邑之后,下一步应该是封国比如在当前的局面下,将肃王赵润置于商水封诸侯国,成为魏国的附属国。

    比如魏国在于中原建国初期的原阳国、成陵国等等。

    当然,封诸侯国这一条,魏国早已撤销,因为弊大于利,不利于整个魏国的发展,但是,其名分始终是保留着,就比如原阳,魏史上就一度记载为原阳国,且魏国至今仍默许原阳王是原阳国的国主,虽然谁都知道只是有名无实。

    因此,成陵王赵倒也不难理解朝廷跳过封国,只不过,直接给了肃王殿下一个封无可封,改赏赐肃王殿下尚未出世的世子,这真的合适么?

    陛下此举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成陵王赵不动声色地偷瞄了几眼魏天子,只可惜他完全看不出什么头绪。

    他心中暗暗想道:待回去后,得与老大人合计合计。

    他心中所想的老大人,即便指赵弘润的三叔公赵来峪,目前肃王这艘大船,至少在针对国内贵族方面,是由赵来峪在掌舵,替赵弘润暗中逐步吸收国内贵族的支持。

    而眼下,赵来峪其实也在大梁,就住在大梁城内成陵王赵的私宅内,至于为何没有跟随赵弘润一同前来赴宴,那是因为尴尬毕竟当年,赵来峪等几位宗老,是被赵弘润赶出大梁的,哪怕这一老一小如今早已融洽,但若是碰到不识趣的人提及此事,相信赵来峪的老脸还是会挂不住的。

    于是,赵来峪索性就不抛头露面,只在暗中替肃王这艘大船掌舵,免得这位脾气不好的殿下因为看某些贵族不顺眼,再次破坏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局面。

    对此这件事,当初赵弘润提起过,可由他出面向宗府邀请赵来峪回到大梁,澄清当年的事,但是赵来峪拒绝了。

    原因有三,其一,这样做会影响赵弘润的声誉,反正赵来峪自己也已半截入土,能否回到大梁早已无所谓了,只要赵弘润势大,他安陵赵氏便能稳如泰山。

    其二,也是考虑到宗府宗正赵元俨的态度,赵元俨坐上宗府宗正之位已有十余年,可先是被赵泰汝、赵来峪、赵来拓等宗老把持权利,随后又被怡王赵元架空,倘若赵弘润再次出面让宗府请回他赵来峪,赵元俨会是什么态度?虽说赵元俨是老实稳重的人,可真当老实人就不会发火么?

    其三,赵来峪拒绝此事,也是不希望赵泰汝、赵来朴等人借此重返宗府,尤其是赵泰汝,就连赵来峪都得尊称一声叔父,这样的老祖宗若是回到宗府,真不知会是怎样的局面。

    虽然当初赵来峪与赵泰汝、赵来朴是同一方的,但既然他也投奔肃王赵弘润,就自然不会坐视与赵弘润有仇的老祖宗赵泰汝重返宗府他连丝毫的机会都不会给对方。

    于是,索性就偷偷摸摸回到大梁。

    而与此同时,继肃王赵弘润之后,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也前后得到第一等功勋的提名。

    此时,那些不能理解商君爵位珍贵之处的肃王系将领,心中这才释然:原来不单单是肃王殿下,南梁王与禹王两位王爷的赏赐,也不是很丰厚嘛。

    的确,相比较第二等功勋提名的诸位魏将,第一等功勋提名的肃王赵弘润、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三人,他们所得到的赏赐反而显得微不足道,肃王赵弘润得到了商君这个沿袭给儿子的爵位,南梁王赵元佐的独生女获得了郡主的身份,至于禹王赵元,更多的居然只是赏赐了一些书籍。

    是第一等功勋反而不如第二等功勋么?

    当然不可能!

    之所以受到第一等功勋提名的赵弘润、赵元佐、赵元三人,仅仅只得到那点微薄的赏赐,那是因为,真正赏赐的东西不好公布于众罢了。

    就比如禹王赵元,魏天子在祖陵修了坟墓,方便百年之后,魏天子赵元、禹王赵元、怡王赵元在九泉下再次团聚,这份殊荣,合适在众目睽睽之下讲出来么?

    至于一些俗物,相信以赵弘润、赵元佐、赵元如今的地位,早已不放在心上了,可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魏天子却不见得会给他们。

    比如肃王赵弘润想继续当一个混吃等死的闲王,魏天子表示呵呵。

    比如南梁王赵元佐内心始终希望恢复靖王的爵位、恢复顺水军的番号,但魏天子怎么可能答应?

    再比如禹王赵元希望替魏国化解这次国难后,再次跑到深山里隐居,追寻缥缈而荒诞的修仙之道,对此魏天子表示:回来了你还想走?

    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位都算是封无可封,除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财帛外,可以对外公布的赏赐并不多,至少配不上他们立下的功勋,因此乍一看,仿佛第一等功勋反而不如第二等功勋。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就比如赵弘润得到的商君爵位,这是多少魏国贵族眼红得不到的珍贵之物,赵弘润辛苦大半年就能得到这份殊荣,简直赚地盆满钵满。

    终于,继赵弘润、赵元佐、赵元三人之后,轮到燕王赵弘疆接受封赏。

    与赵弘润、赵元佐、赵元三人的赏赐不同,朝廷对燕王赵弘疆的封赏可谓是丰厚,居然一下子就赏赐山阳、宁邑、怀邑、汲县四地作为封邑,让本来还有心替这位四王兄争取一些利益的赵弘润都忍不住惊叹:父皇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不过仔细想想,赵弘润忽然回过神来,他们的父皇明摆着是用曾经坑他的招数坑这位四王兄山阳、宁邑、怀邑、汲县四地,全是被韩军侵扰攻打的城县,境内在经历过这场兵祸后,已然变成一个烂摊子,可魏天子却假借赐邑之事,将这些烂摊子推给燕王赵弘疆这个儿子,足见其奸诈狡猾。

    当然,奸诈奸猾,这是赵弘润内心对他父皇的评价,事实上燕王赵弘疆在听到自己的封赏后,不说喜不胜喜,却也露出了震惊之色。

    毕竟目前魏国,哪怕是功勋卓著的肃王赵弘润,也只有六个县的封邑,而他赵弘疆一口气得到山阳、宁邑、怀邑、汲县四个县的封邑,不能不说这是魏天子的慷慨。

    而就在燕王赵弘疆正准备谢恩之时,就听到东席传来一个声音:“父皇对四王兄可是大方多了。”

    众人转头一看,这才发现出声的正是赵弘润。

    “弘润,你有什么异议么?”魏天子含笑开口道。

    听闻此言,燕王赵弘疆也是转头看着赵弘润,当然,他可不会认为赵弘润是出于嫉妒什么的,他知道,这代表赵弘润即将动手了。

    只是,自己已经得到了四县的封邑,再假借这位八弟出面帮衬,这合适么?

    不过在瞥了一眼南梁王赵元佐后,燕王赵弘疆眼中闪过几丝愤然,放弃了使眼神制止赵弘润的念头。

    而此时,按照原先约定的事,赵弘润笑着说道:“依四王兄的功勋,儿臣怎么敢有所异议呢?四王兄可是在某人仓皇逃到大河南岸的时候,独自据守山阳,阻挡韩**队的英雄……”

    殿内众人起初还以为是肃王赵弘润吃错了什么东西,居然嫉妒燕王赵弘疆,可听着听着就感觉不对劲:这哪里是针对燕王,分明就是在针对南梁王赵元佐嘛!

    “……山阳军是英雄、山阳县的百姓是英雄,四王兄是英雄,而我大魏,正需要这些英雄坐镇北疆,提防韩国伺机再次来犯。”

    站起身,赵弘润拱手抱拳,肃然说道。

    居然……自己送上门来了?

    看着大义凛然的儿子,魏天子忍不住诡谲一笑。

    不知为何,瞧着自己老爹那诡异的笑容,赵弘润突然感觉浑身不适。

    就仿佛,授人以柄似的。

第1266章:争执

    “那么,你的意思呢,弘润?”

    半响后,魏天子慢条斯理地问道。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赵弘润闻言拱手抱拳道:“父皇,儿臣以为,四王兄此番获得山阳、怀邑、宁邑、汲县四地封邑,儿臣虽为他感到高兴,但此举也使得河内郡被四王兄的封邑割裂成东西两端,似这般,不利于河内郡恢复旧有的模样,儿臣以为,不如委任四王兄为河内守,以山阳、怀邑、宁邑、汲县四地作为发展重心,如此一来,河内郡号令一统。河内郡东西两端,可帮助四王兄最快恢复封邑的建设,而待等山阳、怀邑、宁邑、汲县四地发展起来后,又可带动河内郡东西两端,无有积弊之累。”

    听闻此言,魏天子微微凝眉思忖着。

    平心而论,这个叫他不省心的儿子究竟打的什么主意,魏天子或多或少也能猜出来,但不可否认,这小子说得颇有道理。

    正如赵弘润所料,此番魏天子授意户部将山阳、怀邑、宁邑、汲县四地赐予燕王赵弘疆作为封邑,其实也是因为从当年的商水邑尝到了甜头当年的商水邑六县,受到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的侵犯,农田设施毁于一旦,但因为魏天子当时十分狡猾地使了一招借鸡生蛋,将这六个县丢给了儿子赵弘润,使得这六个县,迅速发展,短短两三年就恢复了元气。

    而在此期间,朝廷户部没有因此损失任何人力物力,而事后却有大笔大笔的税收进帐,还有比这更便利、更省心的么?

    这不,尝到了甜头的魏天子与朝廷户部,这次又把注意打到了燕王赵弘疆身上,希望将后者与山阳、怀邑、宁邑、汲县四座城池捆绑起来,好使得户部避免被恢复四县生产的这个烂摊子束缚。

    但正如赵弘润所言,这样的做法,虽然让朝廷省心了,但也因此让河内郡被割裂成了东西两端,不利于日后的河内郡的发展在此期间,河内守与燕王赵弘疆之间肯定会因为发展资源的种种问题产生矛盾。

    但倘若由燕王赵弘疆出任河内守,则整个河内郡号令一统,确实更有利于河内郡的发展。

    可这样安排也有问题:第一,这样一来,燕王赵弘疆的权柄是不是过重了?第二,燕王赵弘疆是否能兼顾河内郡与山阳邑两者的建设呢?

    魏天子稍存疑虑地看了一眼燕王赵弘疆,心下暗暗思忖着。

    一直以来,燕王赵弘疆都是一个莽撞而忠诚的魏国男儿,并且魏天子也听说了那惨烈的山阳之战若非当时赵弘润及时率军抵达山阳,燕王赵弘疆多半会战死山阳,履行其誓守国门的誓言。

    这份勇武、坚韧、以及为了国家甘愿牺牲的精神与意志,让魏天子颇为动容,因此才会授意户部对燕王赵弘疆大力封赏,否则,燕王赵弘疆在这场战争中的功勋,别说第一等功勋,甚至未见得能超过韶虎、龙季等将领,凭什么一口气获得四个县的封邑?

    真当朝廷只是纯粹为了摆脱恢复四县生产这个烂摊子?开玩笑!只要朝廷放出风声,不知道国内有多少贵族削尖脑袋想钻进来毕竟那是封邑!是实打实的土地!

    因此总得来说,朝廷重赏燕王赵弘疆,也是吸取了赵弘润当初的建议,准备推出第二位姬赵氏的英雄,将燕王赵弘疆誓守山阳的精神塑造成典型,使魏人效仿,有点千金买马骨的意味。

    否则单凭燕王赵弘疆的功勋,仅封山阳一地作为封邑即可,何须如此丰厚?

    而在魏天子暗自思忖这件事的时候,集英殿内的众人亦是议论纷纷。

    有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朝廷已封赏山阳邑四县作为燕王赵弘疆的封邑,不应该再让后者出任河内守,一来赏赐太过于丰厚,二来燕王赵弘疆亦难以两头兼顾。

    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肃王赵弘润的论断并没有错,山阳邑四县硬生生将河内郡割裂成东西两端,若不任命燕王赵弘疆出任河内守,日后河内郡肯定会出现摩擦、甚至于是矛盾。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看出,肃王赵弘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似大力推举燕王赵弘疆,实则是为了打压南梁王赵元佐。

    别忘了,河内郡东部的临虑、共地,包括一度被韩国夺取的沫邑、荡阴,还有曾经属于韩国土地的淇关、淇县,以及韩国前段时间割让给魏国的中牟,这些都还在南梁王赵元佐麾下的镇反军手中呢,当时不少人以为南梁王赵元佐日后将镇守这一带,没想到今日却出现这个变故这明摆着是肃王赵弘润与燕王赵弘疆两人合谋,要让南梁王赵元佐滚出河内郡啊!

    难道南梁王赵元佐跟肃王、燕王两位殿下有什么恩怨么?

    一些不明所以的朝中大臣,不由地暗暗猜测起来。

    见集英殿内过于嘈杂,魏天子摆了摆手,示意殿内众人安静下来,此时他已有了决定只要有凭有据,魏天子当然更倾向于肃王赵弘润与燕王赵弘疆这两个让他感到骄傲的儿子咯,怎么可能会偏向南梁王赵元佐?

    但话说回来,河内郡东部地区终归是南梁王赵元佐收复的,包括沫邑、荡阴、淇关、淇县,也是南梁王赵元佐打下来的,就连韩国割让给魏国的中牟,也是因为迫于南梁王赵元佐不依不饶对韩国邯郸郡的进攻,韩人没有办法才割舍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询问一下南梁王赵元佐的态度,强硬任命燕王赵弘疆出任河内守,这难免有过河拆桥的嫌疑毕竟南梁王赵元佐此番的确是功不可没。

    想到这里,魏天子故意说道:“弘润啊,朕记得没错的话,沫邑、荡阴、淇关、淇县等地,都是南梁王打下来的,包括中牟,亦是因为南梁王的关系才迫使韩国割让给我大魏,你怎么好越俎代庖、替南梁王拿主意呢?”

    这番话看似没有问题,实则却有一个陷阱:别看这些城池的确是南梁王赵元佐打下来的,可说到底,南梁王赵元佐并没有什么话语权,难道谁收复的失地就属于谁?那上党郡还是肃王赵弘润打下来的呢,凭什么由庆王党一方的姜鄙出任上党守?

    因此,魏天子这番话看似在为南梁王赵元佐说话,实则却是在逼迫后者表态你赵元佐到底是要继续与肃王赵弘润、燕王赵弘疆争夺河内,为此打得不可开交,还是退而求其次,保住姜鄙的上党守。

    果不其然,在听了魏天子的话后,南梁王赵元佐当即开口道:“陛下,虽沫邑、荡阴、淇关、淇县等地是臣麾下的将士所得,但臣岂可僭越替朝廷做主?……此事由陛下与朝廷定夺即可。”

    显然,南梁王赵元佐选择了退而求其次,先保住姜鄙的上党守再说。

    河内东部虽然重要,但能跟上党守相比么?要知道上党郡境内,只不过是一些过气的原东宫党势力,其党羽又无兵权,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可河内郡呢?却有目前强势的肃王赵弘润与燕王赵弘润,山阳军、南燕军、肃王军,哪个是好惹的?怎么想都应该是选择前者。

    然而,南梁王赵元佐看出了事情的关键所在,但庆王弘信却仍未看出,他见老八与老四硬生生要将南梁王赵元佐的实力排挤出河内,不由地心中大急,忍不住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河内守应当由南梁王出任……”

    听闻此言,还不等魏天子表态,赵弘润便嗤笑道:“赵五,吃相难看了。……有了一个还不知足么?”

    谁都听得出来,赵弘润口中的那一个,指着即是姜鄙的上党守。

    肃王殿下真的是无所顾忌……

    殿内众人暗暗咋舌,因为政治上的事,很少会有人说破,然而那位肃王殿下似乎从来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直截了当地讥讽庆王弘信吃相难看。

    不过确实挺难看的……

    一些朝中大臣心中暗暗想道。

    而此时,庆王弘信遭到了赵弘润的讥讽,反唇讥道:“老八,这话从你口中说出,不合适吧?你不也是……”

    “不也是什么?”赵弘润似笑非笑地看着庆王弘信。

    然而此时,庆王弘信却顿时哑然。

    他原本是要讥讽赵弘润既推荐司马安担任河西守、又推荐临洮君魏忌担任河东守,可问题是,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那可是魏天子的宗卫啊,他能说司马安是老八赵弘润的人么?

    不能!

    天子宗卫出身的司马安,永远是保持中立的,若司马安果真偏向了谁,那就表示,是魏天子私下授意这对赵弘润非但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反而会使得更多的人投奔赵弘润门下。

    原来老八这家伙……

    可能是误会了什么,庆王弘信满心愠怒地看着赵弘润,半响后顾左言他般说道:“父皇,此战南梁王功不可没,儿臣……”

    “功不可没?”

    赵弘润打断了庆王弘信的话,嗤笑说道:“的确是功不可没,某人在大河南岸的静坐战术,吓退韩国大军,简直是空前绝后!”

    “你这话什么意思?”庆王弘信皱着眉头,怒声说道:“老八,你是说韩军不是被南梁王逼退的么?”

    “不错!我就这么说了!”

    瞥了一眼南梁王赵元佐,赵弘润大声说道:“韩军之所以退兵,其一是因为山阳之战,其二是因为韩国西北有林胡、匈奴进犯,为避免两线作战,故而韩军选择撤离。”

    说到这里,他忽然转过头看向南梁王赵元佐,似笑非笑地继续说道:“若我说的有什么不对,赵五,你大可……指出来。”

    “……”看着赵弘润,南梁王赵元佐皱了皱眉。

第1267章:争执(二)

    赵弘润准备做的事很简单,就是削弱南梁王赵元在河内大捷这场胜利中的制胜因素,提高燕王赵弘疆的重要性。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其实河内郡大捷的制胜原因他很清楚,皆是南梁王赵元佐在运筹帷幄,使姜鄙偷袭太原、雁门、代郡三地,诱使林胡、匈奴、东胡等异族入侵韩国。

    说得难听点,所谓的山阳大捷、宁邑之战,其实发不发生都一样,哪怕这两场胜利没有发生,南梁王赵元佐依旧是把握了胜利。

    但赵弘润就是不爽南梁王赵元佐那漠视友军的态度。

    当年他赵弘润被韩将暴鸢等人困在上党郡内时就是这样,南梁王赵元佐明明可以对天门关施压,援护肃王军,但他就是不那样做;而在这场战争中,他明明可以提早告知燕王赵弘疆他真正的计谋,让后者率领山阳军民也撤到大河南岸去,可为了不使韩军心生怀疑,他却将燕王赵弘疆蒙在鼓里,这才导致了惨烈的山阳之战,为此魏国险些失去燕王赵弘疆这位忠诚而勇武的猛士。

    似南梁王赵元佐这种自私自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态度,赵弘润心中早就大为不满了。

    继暴躁的禹王之后,被评价为暴躁的肃王的赵弘润,脾气果真好到能一次又一次容许这些事?

    他并不担心庆王弘信或南梁王赵元佐会说破实情或者说,他恰恰反而希望庆王弘信在恼怒之余,道破南梁王赵元佐使姜鄙攻打太原、雁门、代郡三地,诱使林胡、匈奴、东胡入侵韩国的辛秘。

    可庆王弘信敢么?南梁王赵元佐敢么?

    倘若作为当事人的他们胆敢道破事情,他只需推波助澜一番,南梁王赵元佐立马会成为整个中原抵制的对象引异族入侵中原?似这种丧心病狂的事也做得出来?!

    别看中原人士对魏、韩、齐、楚、鲁、卫各国间的征战司空见惯,因为这好比是肉烂在锅里,打来打去,不都是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各国么?虽然可能有些地方习俗的区别,但本质还是相同的。

    可异族是什么?那是中原人口中不服教化的蛮夷!

    是不尊礼仪、披发左衽之徒!

    总的来说,是整个中原鄙夷、抵制、厌恶的对象。

    可南梁王赵元佐居然故意引异族入侵韩国,倘若这件事传遍天下,南梁王赵元佐立马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了天下人指着脊梁骨痛骂的对象类似民族罪人。

    别看南梁王赵元佐这回打了胜仗,可这根本无法抵消成为民族罪人的负面影响,到时候整个中原都会通过舆论迫使魏国惩戒前者,轻则雪藏、重则闲置不用。

    作为主谋的南梁王赵元佐若是受到天下人的抵制,帮凶姜鄙又如何能逃过这一劫?

    而一旦南梁王赵元佐与姜鄙二人都倒了,庆王弘信在军方的实力立马瓦解,现下如日中天的庆王党,会也因此崩离四散。

    正如赵弘润所猜测的那样,可能是顾虑庆王弘信盛怒之下会说出什么无法挽回的话,南梁王赵元佐当机立断地开口说道:“肃王殿下所言极是,佐只不过是恰逢其会,侥幸取得了一些功勋罢了。”

    一边说着这话,南梁王赵元佐一边用眼神暗示庆王弘信莫要受到赵弘润的挑衅。

    见南梁王赵元佐居然自亏帮腔老八,庆王弘信微微一愣,随即突然醒悟过来。

    平心而论,庆王弘信并不是蠢,只是方才盛怒之下,没有察觉到赵弘润的阴险用意,而此时醒悟之后,不由地心有余悸,额头冷汗直冒。

    是的,出于某些不成文的默契与规矩,哪怕似赵弘润等人明确知道南梁王赵元佐究竟用什么办法迫使韩国退兵,也不会当众说破,但若是由作为当事人一方的庆王弘信主动爆料,那就怪不了他人了。

    而此时,赵弘润捡便宜还卖乖般地笑道:“你看,亏赵五你一个劲地往南梁王脸上贴金,其实南梁王也心知肚明的。……对吧,南梁王?”他转头看向南梁王。

    “……”南梁王赵元佐付之一笑。

    别看他此刻表面平静,相信内心必定是万般窝火。

    作为河内战场的最大功臣,因为某些不可告人的辛秘,他非但被赵弘润说成是捡了便宜,还要遭到后者的奚落,可想而知他此刻的心情。

    哎!自作自受。

    看着南梁王赵元佐那故作平静的模样,禹王赵元暗自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南梁王赵元佐就是做事有欠光明磊落,才会被肃王赵弘润这个侄子辈抓住把柄,不但满腔怒意无从发泄,反而还要笑脸示人。

    而此时,庆王弘信仿佛是灵机一动,冷笑说道:“老八,若如你所言,父皇与朝廷又为何会将南梁王评定为第一等功勋?你是说父皇与朝廷的大人们都糊涂了么?”

    这话还真不好接……

    殿内众人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庆王弘信,他们必须承认,后者的这句话还是很有力度的。

    没想到,肃王赵弘润丝毫没有被吓退的意思,浑不在意地说道:“父皇终归也是祖父辈的人了,有个头疼脑热的,一时糊涂也正常嘛……明君也是凡人嘛,也有生老病死,哪能时时刻刻都保持清醒呢?对吧,父皇?”

    这一句话,说得殿内七成以上的人倒吸一口冷气真敢说啊?!

    臭小子!

    魏天子暗自咬牙切齿,纵使他也没想到,这个混小子居然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借机调侃他。

    他看得清清楚楚,方才赵弘润在说那番话时,故意用戏虐的表情看了他一眼这绝对是故意的!

    可偏偏魏天子还不能发作,毕竟儿子都称赞他为明君了,按理来说他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虽然说,此刻魏天子心中气个半死,丝毫没有高兴与欣慰。

    最终,魏天子只能“呵呵”干笑两声,一边借此揭过此事,一边在心中寻思着回头如何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恶劣的儿子。

    当老子的,怎么能被儿子借机戏弄呢?这笔账迟早是要讨回来的!

    而此时,赵弘润已将目光投向礼部,继续说道:“至于礼部嘛,礼部的诸位大人远在大梁,如何能确切得知前线战场的事?还不都是翻翻战报平定功勋的,若是被某些人蒙蔽,也不难理解,不是么?”

    礼部尚书杜宥无奈地笑了笑,看似仿佛是在附和赵弘润的话,实际上只不过是不想被牵连其中罢了。

    肃王赵弘润与燕王赵弘疆联手打压南梁王赵元佐,这种瞎子都看出来的事,他岂会参合其中?

    至于不悦或气愤,杜宥实在没有这种情绪没瞧见连陛下都被借机调侃了么?他杜宥能在这个时候与魏天子一同被提及,应该感到荣耀。

    虽然杜宥心中更多的只是哭笑不得般的无奈。

    而此时,赵弘润已转头看向庆王弘信,见后者张嘴仿佛又要说话,遂抢先一步又说道:“我相信,此时在场的所有人,也不是人人都清楚河内战场大捷的具体,既然你说南梁王功不可没,不妨说出来,让在座的列位评论评论,倘若是我说错,我在这里奉酒为南梁王赔罪!”

    这一番话,堵得庆王弘信哑口无言,他哪里敢道出南梁王赵元佐逼退韩**队所用的计谋?

    ……

    庆王弘信被挤兑地无话可说,良久,他深吸了口气,说道:“好!如你所言,我支持四王兄出任河内守,但淇县、沫邑两地,却不属于河内郡……”

    的确,淇县、沫邑,最早是卫国的领土,后来被韩国占据,确实不属于河内郡。

    可为何庆王弘信默认退让河内,却仍想将这两座城池捏在手中呢?难道只是单纯为了给赵弘润添堵?

    当然不是,其原因就在于魏韩边市。

    前年,赵弘润出兵攻陷韩国的王都邯郸,迫使韩国媾和,私底下与魏国达成协议,当时魏韩两国为互通有无,就开设了边市。

    虽然后来韩国单方面撕毁协议,可如今韩国已求和,因此理所当然,魏韩边市也会因此恢复虽然作为战败方有些丢脸,但韩国的贵族们,并不会阻止魏韩边市的恢复,因为这事有重利可图。

    比如说,魏国不允许贵族私铸钱币,违令者严惩不贷,因此在魏国,铜并不算是什么珍贵的资源,虽然户部不遗余力地从国内各地搜集铜,但这玩意大多数都是堆在户部仓库里等着发霉;但在韩国,韩王失权,国内贵族私铸钱币那是司空见惯的事,因此在韩国,铜就是等于财富。

    因此,魏韩边市是魏、韩两国各取所需的双赢之事,只要两国停战,就会恢复哪怕表面上不曾恢复,私底下的交易也不会终止。

    在明确清楚这件事的情况下,庆王弘信如何舍得将淇县、沫邑并入河内郡,交给燕王赵弘疆打理?

    而在听了庆王弘信的话后,赵弘润居然也点了点头,说道:“这倒也是……那就让镇反军驻扎在淇县、沫邑吧,谁知道韩国会不会再次撕毁协议呢?”说罢,他转头看向南梁王赵元佐,笑着说道:“南梁王,不如就让你麾下庞焕、蒙泺两位将军驻守淇县、沫邑吧。”

    南梁王赵元佐看了一眼燕王赵弘疆,摇头说道:“抱歉,我镇反军需要整顿一番,淇县、沫邑还是交给燕王殿下吧。”

    嘿!

    赵弘润暗笑一声。

    他不得不承认,南梁王赵元佐的眼界比庆王弘信不止强了几倍。

    若庞焕与蒙泺胆敢留在淇县、沫邑,铁定会被担任河内守的燕王赵弘疆弄死没瞧见燕王赵弘疆看向赵元佐的目光,都仿佛是恨不得吞了对方么?

    “这样啊……”

    赵弘润回头看了一眼庆王弘信,摆了一个这我就没办法了般的无奈手势,气得庆王弘信咬牙切齿地瞪了赵弘润半响,终究坐回了长凳上,愤懑地灌了几杯闷酒。

    此时在殿上的众宾客,看着庆王弘信被赵弘润挤兑地说不出话来,看着南梁王赵元佐先是只能承认恰逢其会才打了胜仗,而后又不得不违心地交出淇县、沫邑这两座必定会恢复成魏韩边市的宝地,心中皆暗暗吃惊:谁说肃王赵润不善庙堂权谋?这叫不善?分明是深藏不露啊!

    “年轻气盛,贸然插了几句话,让诸位见笑了。”

    朝着殿内各个方向的宾客拱了拱手,赵弘润坐回了席位。

    魏天子看着殿内各方人士的表情,魏天子瞥了一眼赵弘润脸上那因为向南梁王赵元佐报了仇而露出的继续自得之色,心中不禁乐了起来。

    以往,都是他这个当老子的故意挖个深坑,然后想个办法把这个儿子推进去,美其名曰磨砺。

    这次倒好,他当老子的才挖了一个浅坑,这小子就自己走进去了。

    更妙的是,这小子似乎还未察觉,由自己主动把这个坑挖个更深,一口气挖到他自己都爬不出来。

    这可真是……令人开怀。

第1268章:庆贺胜利

    ps:补上昨日第一更。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昨晚人太乏了,望诸书友见谅。其实我有在书评留言置顶,下次书友们不妨瞅瞅书评置顶,如果有请假,就别等了,如果没有,那么不管多晚我都会更新的。抱歉。

    以下正文

    这场设于集英殿的评功筵席,某位肃王殿下可谓是意气风发,力怼庆王弘信与南梁王赵元佐,以一家之言,让在场所有人哑然。

    虽然魏天子并没有当场表态,但谁都知道,燕王赵弘疆坐拥山阳、怀邑、宁邑、汲县四地封邑,且担任河内守一事,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庆王与肃王的这场交锋,以肃王赵弘润压倒性的胜利告终。

    待筵席结束后,肃王赵弘润、燕王赵弘疆、桓王赵弘宣这个小团体,仍显得意犹未尽,准备到赵弘润的肃王府再喝一场,庆贺今日的胜利看着南梁王赵元佐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模样,燕王赵弘疆与桓王赵弘宣都感到心中无比畅快。

    待一大帮人来到赵弘润的肃王府后,赵弘润一边吩咐宗卫长卫骄准备酒菜款待,而他自己则领着燕王赵弘疆与桓王赵弘宣两人,来到了北苑的花园里,兄弟三人准备在那再喝一场。

    五月的夜里,夜风阵阵凉爽,但燕王赵弘疆却感觉心头一片火热,他在闷头喝尽了一壶酒水后,抹着嘴边的酒渍大呼痛快。

    不得不说,燕王赵弘疆堪称是这次评功筵席的最大得利者,非但获得了山阳、宁邑、怀邑、汲县四地的封邑,还得到了河内守的官爵,甚至于,还将魏韩边市牢牢捏在了手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北疆重镇。

    “弘润,愚兄再敬你一杯。”由于心中欢喜,燕王赵弘疆对赵弘润频频敬酒,他知道,今日若非赵弘润这位八弟出面,搞不好河内守与魏韩边市就会落入庆王党与南梁王赵元佐的手中。

    “先说好,这是最后一杯啊,最后一杯。”已至半醉的赵弘润连声说着。

    不可否认,赵弘润的酒量是不错,可架不住今日在集英殿内喝的酒,那是长皇子赵弘礼背后原东宫党进贡的上党酒,虽然这种烈酒深受今日出席筵席的有功之士的好评,但这种经过蒸馏的酒水,劲道十足,就连酒量颇好的赵弘润都有些昏昏沉沉。

    看着两位王兄又喝了一杯,桓王赵弘宣亦是醉醺醺地说道:“四哥,小弟我真羡慕你啊,嗝,淇县、沫邑,魏韩两国边市……嗝,假以时日,山阳军必定能恢复如初,不,会比以往更强盛!”

    听着桓王赵弘宣的话,燕王赵弘疆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在山阳之战后,山阳军与南燕军几乎名存实亡的这件事,是燕王赵弘疆挥之不去的噩梦,作为嫡系的山阳军不用多说,就连数千南燕军的牺牲,燕王赵弘疆亦感到痛心疾首那也是为了国家抛舍性命的忠烈之士啊!

    “小九,承你吉言了。”燕王赵弘疆拍着桓王赵弘宣的后背大笑,随即他好似想到了什么,问道:“据我所知,弘宣,你麾下北一军此番在雍丘也是名声大振啊……”

    “那又怎样,父皇与朝廷还是没有赐我封邑。”桓王赵弘宣有些怏怏地说道。

    听闻此言,燕王赵弘疆也是心中一愣。

    方才在集英殿内他来不及细想,可眼下细细思忖,他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要知道,这次桓王赵弘宣在雍丘也算是功不可没,为何他们的父皇以及朝廷就没有什么封邑之类的表示呢?

    “会不会是有人从中作梗?比如老五跟南梁王那老狗?”燕王赵弘疆疑神疑鬼地猜测道,矛头直指庆王弘信与南梁王赵元佐。

    赵弘润闻言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赵五再怎么样也不敢吞没小宣的功勋,我觉得,这应该是父皇的意思。”

    所谓酒壮人胆,桓王赵弘宣闻言后气愤说道:“父皇?父皇凭什么这么做?”

    话音未落,就听赵弘润又慢悠悠地补了一句:“可能也是母妃的诉求。”

    “母妃?”一听到沈淑妃,桓王赵弘宣就不敢造次了,毕竟兄弟俩从小被沈淑妃抚养长大,母亲在他们心中的威信,要比他们的父皇更甚。

    “哥,你是不是打听到了什么?”桓王赵弘宣小心翼翼地问道。

    赵弘润似笑非笑地看着弟弟,也不隐瞒,如实说道:“弘宣啊,母妃在两年前就让你择妃了吧?而此事,你一直拖着,对吧?”

    “那个……跟这事有关系么?”赵弘宣有些惊愕地问道。

    赵弘润还未开口,就听燕王赵弘疆在旁说道:“是这样的,你还未成家,沈淑妃怎么放心你独自一人在外呢?你今天也二十了,该成婚了。有个女人帮衬,你就不必操心家事了。”

    说着这话,他不禁想到了他的妻子、燕王妃孙氏,想到了妾室孙氏与李氏,想到了在山阳时他们夫妻几人诀别的一幕,即心疼又感到庆幸,庆幸自己能得到那般贤惠、识体的女人。

    “我哥不也没有成婚嘛?”赵弘宣下意识地反驳了一句,随即就感觉不对。

    的确,他兄长肃王赵弘润至今还未成婚,但好歹已有了成婚的对象,可他自己,至今还未有婚娶对象。

    “真的是这个原因?”赵弘宣怯生生地询问兄长。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主要应该还是母妃那一关,父皇那边,就像四哥说的,我跟四哥出面为你说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一听到最大阻碍可能来自于沈淑妃那边,赵弘宣就不禁有些心虚,别看他是沈淑妃的亲生儿子,而且比作为养子的兄长赵弘润年纪小,可从小到大,他实在感受不到什么特殊待遇。以至于他小时候忍不住胡思乱想,会不会其实他才是收养的,而哥哥赵弘润才是母妃的亲生儿子?否则怎么差距那么大呢?

    “哥,要不然你帮我说说情?回头你成婚时,我送哥一份厚礼。”赵弘宣采取贿赂兄长的策略。

    赵弘润摸着下巴看着弟弟,吸了口气说道:“这事,有点麻烦。……话说,弘宣,你想要哪的封邑啊?”

    赵弘宣也不隐瞒,想了想说道:“我想要安邑。”

    “安邑?河东安邑?”燕王赵弘疆一听就乐了,忍不住打趣道:“河东是新任河东守、临洮君魏忌的治地啊,你要跟你哥抢?”

    “不是不是。”赵弘宣连连摆手,随即看着兄长赵弘润,诚恳地说道:“哥,你别误会,我没有跟临洮君魏忌大人争的意思,我只是希望,在安邑重新开始……”

    赵弘润看着弟弟一言不发。

    他当然清楚弟弟对河东安邑抱持有特殊的感情在第一次魏韩北疆战役期间,弟弟赵弘宣与长皇子赵弘礼,意气风发地率领北一军抵御韩军,结果却被当时的韩军总帅靳打地狼狈不堪,最后只能躲入安邑,苟延残喘。

    若非当时姜鄙的北三军力挫韩将靳,北一军当时根本不可能走出安邑。

    因此对于桓王赵弘宣、长皇子赵弘礼以及北一军来说,安邑代表了他们曾经的失败与耻辱。

    想到这里,赵弘润沉思着说道:“安邑啊……这个问题不大,临洮君他们日后的发展重心是汾阴,倘若安邑那边有你北一军驻守,相信他们更有底气……行,回头我去探探母妃的口风,只要能过母妃那一关,我与四哥帮你出面说请。”

    平心而论,按照这次北一军的功勋,赵弘宣想要安邑作为封邑,其实问题不大。

    反过来说,有北一军驻守在安邑,这对于河西的司马安、河东的临洮君魏忌,其实也有裨益,至少两者在对林胡用兵时会更有底气。

    听闻此言,桓王赵弘宣心中大喜,似讨好般连番向两位兄长敬酒。

    这一顿酒喝到最后,兄弟三人都爬不起来了,待次日再睁开看时,赵弘润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北屋的寝屋里。

    感受着脑袋如同针刺一般的痛苦滋味,赵弘润在睡榻上坐起身来,昏昏沉沉地手托额头。

    此时在屋内,赵弘润的贴身侍女雀儿,正坐在桌旁把玩着一柄小巧精致的匕首,听到睡榻上的动静,遂将匕首收了起来,从屋子角落的木盆内绞了毛巾,走到睡榻旁递给赵弘润:“公子。”

    赵弘润接过湿毛巾抹了抹脸,随即将其贴在额头上,却仍感觉脑袋昏昏沉沉。

    “雀儿,什么时辰了?”由于昨晚喝的酒太多,他的声音显得有些沙哑。

    “午时了。”雀儿简洁地回答道。

    午时晚么?对于昨晚喝酒喝到天蒙蒙亮的赵弘润、赵弘疆、赵弘宣三人而言,还真不算晚。

    “哦,四哥跟小宣他们呢?”赵弘润问道。

    雀儿平静地回覆道:“皆在府里的客房歇息下了。”

    “哦。”赵弘润随口应了一声,心中暗暗想道:以后再也不能跟四哥喝酒了。

    跟四哥燕王赵弘疆喝酒,那哪里是喝酒,分明就是玩命,结果显而易见,兄弟三人同归于尽。

    此时,雀儿将赵弘润手中的毛巾接了过去,说道:“方才卫骄大人前来,说是公子您的三叔公来了。”

    “三叔公?”赵弘润愣了愣,暗自嘀咕道:“这老头来干嘛?难道是听说了昨日在集英殿的事?”

    在这一老一小化解当初的芥蒂后,赵弘润对这个老头还真有几分畏惧,因为后者实在是太嗦了,说起话来喋喋不休,赵弘润敢打赌,肯定是三叔公赵来峪听说了昨日发生了集英殿内的事,过来批评他。

    大概一刻时后,赵弘润穿戴整齐,领着雀儿来到府上的前院大屋的大堂。

    果然,此时在大堂内,三叔公正捧着一杯茶慢悠悠地喝着,神色似乎……并不是很生气。

    难道我猜错了,这老头还未听到风声?

    暗自嘀咕着,赵弘润主动上前与赵来峪打招呼:“三叔公,你不是在成陵王府上么?怎么有闲情到我这儿来?”

    瞧见赵弘润前来,赵来峪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笑眯眯地看着前者。

    这小子还不知道吧?

    赵来峪似笑非笑。

    这就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1269章:诡异的氛围

    ps:补上昨日第二更。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以下正文

    “三叔公,你这笑得……有点渗人啊。”

    在赵来峪的对面坐下,赵弘润表情古怪地说道。

    也难怪,毕竟三叔公赵来峪本来就已老得满脸褶皱,这笑起来更加渗人。

    由于早已了解了赵弘润的性格,赵来峪也未生气,只是翻了翻白眼,随即,他似笑非笑地说道:“昨日在集英殿,弘润你做的好大事啊……”

    此时,赵弘润刚刚接过府上下人奉上的茶水,闻言不由一愣,讪讪说道:“三叔公你听说了?”说着,他不等这个说话嗦的老头开口,主动承认过失:“这次是我冲动了,三叔公见谅。”

    没想到,赵来峪捋着胡须,眉开眼笑地说道:“冲动好、冲动好……”

    这老头是不是吃错东西了?怎么今日这么好说话?

    赵弘润疑神疑鬼地看了一眼赵来峪,试探道:“三叔公,你今日你来干嘛来了?”

    “是成陵王他们让老夫……来探探口风。”赵来峪神神鬼鬼地说了一句,随即站起身来,说道:“时候也不早了,老夫该告辞了。”

    说罢,他丢下呆若木鸡的赵弘润,居然真的告辞离开了。

    “这老头,不会真的老糊涂了吧?”望着赵来峪离去的背影,赵弘润惊愕地嘀咕道。

    要知道,在笼络国内贵族这方面,他还需要赵来峪这匹老马来指引呢。

    就在赵弘润发愣之际,宗卫卫骄、高括二人从院子远处走了进来,在与经过的赵来峪恭敬地打了招呼后,迈步走到了堂内。

    相比较卫骄,高括看着自家殿下,隐隐有种欲言又止的意思,只不过赵弘润正低头喝茶,没有注意到。

    “殿下,今日有什么行程么?”宗卫长卫骄问道。

    赵弘润想了想,说道:“先到冶造总署看看吧。”

    “是,卑职立即命人备车。”卫骄说道。

    赵弘润闻言摆了摆手,说道:“不要坐马车了,昨日喝了一宿的酒,这会儿还未缓过神来,要是马车一颠簸,我非吐车里不可。……卫骄,你叫人备几匹马,咱们慢慢过去。”

    “是!”卫骄点头应道。

    片刻之后,赵弘润便领着雀儿、卫骄、高括三人,骑着马匹缓缓前往冶造总署。

    今日的行程很简单,先到城内的冶造总署看看,然后再到城外的工坊、地炉视察一番,没什么问题的话,今日之事就算告终了。

    不过就在赵弘润一行人骑着马缓缓朝着冶造总署而去时,赵弘润发现沿途街道上有不少百姓驻足观望他。

    很显然,是因为前日城内百姓迎贺凯旋一事,使得大梁城内认得赵弘润的人剧增,再不复当初只知其名、不识其面的情况。

    忽然,在街道上有一名男子高呼道:“肃王殿下,咱支持你!”

    话音刚落,在街道两旁的驻足观瞧的大梁百姓,亦纷纷出言,表示支持赵弘润。

    诶?

    赵弘润虽感觉莫名其妙,但也不好冷却了大梁百姓的盛情,遂拱手还礼道:“好好,多谢诸位父老抬爱。”

    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他谦逊的举动的关系,在前往冶造总署的路上,街道两旁纷纷有百姓出言口吐类似支持肃王殿下的言论,让赵弘润感觉云里雾里。

    由于场面过于火热,唬地沿途遇到的一队巡逻兵卫,临时充当赵弘润的护卫,保护着这位肃王殿下在百姓的围观中前往冶造总署。

    最终,赵弘润抵达了冶造总署,对那队兵卫的队率笑着说道:“今日也不知怎么的,城内民众过于热切……”

    那位队率笑了笑,随即兴奋地说道:“殿下,我兵卫的兄弟们,也有大半支持您!……虽卑职人微言轻,亦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呃……多谢。”赵弘润为之哑然,用眼神示意宗卫长卫骄。

    卫骄会意,正要出面打赏,却见高括抢先将那名队率拉到了一旁,叽里咕噜也不知说了什么,反正那队兵卫最后跟赵弘润等人告辞时,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

    “高括,你打赏了他们多少?”赵弘润事后好奇地询问高括。

    高括回答道:“十两。”

    十两?这不多啊,怎么搞地……

    瞅了一眼那些兵卫离去的背影,赵弘润愈发迷糊。

    待等一行人迈步走入冶造总署后,赵弘润奇怪地感觉,沿途看到他的冶造局的工匠、官员们,情绪无比激动。

    “殿下,您来了?”

    “肃王殿下,您是来视察我冶造局么?”

    “殿下,我等唯殿下您马首是瞻!”

    看着一大帮人围着自己表忠心,赵弘润感觉更加莫名其妙。

    是我这段期间领兵在外,冷落了冶造局的这些人么?怎么搞地……像是头一遭见到我似的?

    就在赵弘润暗自猜测之际,就瞧见已得到消息的冶造总署署长王甫急匆匆地奔了过来,拱手施礼道:“殿下,王甫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无妨。”赵弘润向来不在意这种虚礼,挥了挥手表示不在意,同时用眼神示意王甫。

    王甫会意,咳嗽一声,拍拍手掌说道:“诸位、诸位,都散了、都散了。”

    见此,这些围着赵弘润一行人的冶造局工匠与官员们,这才恋恋不舍般离开,继续去忙碌自己的工作。

    在王甫的引领下,赵弘润来到了前者的班房。

    坐在屋内的椅子上,他接过王甫躬身递上的账本,仔细观瞧这大半年来冶造局的收支状况,见账薄上清清楚楚地罗列着一笔笔数额大小不等的款项,他心中暗暗点头。

    要知道,如今的冶造局可不复当初的衰败,收入开支都是天文数字,赵弘润必须抓牢这一点。

    不过经过核实,冶造局的收入开支还是比较规范的,当然了,这也跟冶造局其实并没有什么闲钱有关冶造局与户部、工部的合作,都是用签单的方式拨款的,每一张签单上,都有负责该工程的主官的签字画押,若某个环节出了什么状况,直接找该负责人即可。

    而在赵弘润翻阅帐薄的期间,王甫则在旁汇报冶造局近期的工程进展。

    最新的工程进展,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便是博浪沙河港,这个冶造局已耗时六年的大工程,在赵弘润不遗余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建设下,总算是快进入收尾阶段。

    当然,这指的是港坞区域。

    而下一步冶造总署需要做的,就是拆除博浪沙河港境内一些不规范的建筑这些建筑主要是在建造河港期间,为了方便工匠们的吃住而临时建造的建筑。

    在拆除这些不规范的建筑后,工部的营建司会在这里重新建造房屋、商铺,到时候,博浪沙可能会成为比大梁还要繁华的河港城池,成为大河贸易线的中枢。

    至于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梁鲁渠的竣工。

    其实这条河渠已经竣工,但因为河渠经过宋地叛军的势力范围,因此,这条河渠想要真正投入使用,就必须由朝廷与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达成一些协议其实在魏国这场战争的后半段,宋地叛军见魏国处于劣势,又陷入粮草不足的窘迫,临时默许魏国使用梁鲁渠。

    正因为宋云叛军的默许,魏国才能从齐鲁之地收购大量粮食运回国内,就好比赵弘润的王用商人文少伯。

    但是如今魏国已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此,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担心魏国会连带着他们一起除掉,于是又派叛军封锁了泗水上游,截断了梁鲁渠临近鲁国的部分区域只有解决宋地叛军的问题,梁鲁渠才能再次投入使用,而齐鲁两国,也算真正加入到魏国的贸易圈内。

    这一点用不着赵弘润操心,听说朝廷已派人对宋地叛军招安,不过,最终结果目前还不清楚,倘若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执意不尊魏国,搞不好魏国会出兵也说不定。

    毕竟,宋郡自治的协议,是当初魏国朝廷与南宫签署的,而如今南宫已作出背叛魏国的恶劣行为,魏国朝廷理所当然要废除这条协议,真正将宋地纳入版图。终归十几年过去了,宋人对魏国的厌恶与抵触早已不像当初那样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朝廷自然乐得将富饶的宋地收回。

    至于宋地叛军对此会是什么态度,赵弘润也把握不准,但是他很清楚,朝廷礼部这次向宋云递出招安的善意,只是看在宋地叛军在这次战争期间站在魏国阵营这边迎击楚军的面子上,并不意味着魏国无力收拾这股反叛势力。

    倘若宋地叛军冥顽不灵,相信魏国出兵宋地,也只是迟早的问题。

    在秦、川、楚、韩、南宫五方势力讨伐魏国的这场战争中,魏国力挫各路军队,如今,中原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股势力,能够阻挡魏国就此崛起的步伐。

    韩楚尚且如此,何况是区区宋地叛军?

    啪地一声合上了手中的帐薄,赵弘润正色吩咐道:“梁鲁渠暂时放一放,等礼部招安的结果,先加紧博浪沙那边的事,尽快拆除河港内不规范的建筑,然后交予工部接手,本王希望在今年,看到博浪沙初具雏形。”

    “是。”王甫毕恭毕敬地拱手领命,随即,他见赵弘润准备起身,毅然说道:“殿下,卑职与冶造局,皆为殿下马首是瞻!”

    “……”赵弘润愣了愣,不明所以地看着王甫。

    今天遇到的这帮人,一个个莫非都吃错东西了?

    他有些想不通。

第1270章:诡异的氛围(二)

    ps:啥也不说,昨日第一更。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以下正文

    当日,因为冶造局的账目很清楚,因此,并未在冶造局停留很多时间的赵弘润,在黄昏前又去了一趟兵铸局,准备跟兵铸局局丞李缙商量一下,为肃王军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毕竟在肃王军中,像商水军、鄢陵军这两支嫡系军队,由于这两年南征北战,将士们的武器甲胄磨损地极为厉害。

    与冶造局一样,此时的兵铸局,已早已将工坊搬到了城外,城内所谓挂名兵铸局的司署衙门,其实也是一个空壳,留守在府衙内的官员,主要负责与冶造局以及户部辖下仓部洽谈合作,曾经那些打造兵械的工坊,早已经拆除搬到城外去了。

    兵铸局的局丞李缙,乃是如今已经辞官告老的原兵部尚书李鬻的长子,原本,李缙乃是根正苗红的兵部之人,但因为当年的种种原因,兵铸局如今早已脱离兵部的管辖,成为冶造局辖下专门负责打造军队武器、装备的司署尽管这件事朝廷并未正式对外公布,但在朝廷百官眼中,无论是兵铸局还是该局的局丞李缙,都已打上了肃王的标签。

    今日,对于赵弘润亲自前来拜访,李缙表现地格外热切,二话不说就拍着胸脯承诺了为肃王军的装备更新换代的任务。

    不得不说,虽然如今的兵铸局,已仿佛成为冶造局的代工工坊,但因为冶造局将海量的军备订单交给兵铸局,使得兵铸局的官员与工匠们常年处于忙碌当中,工作量大,收入自然也大为提高,因此兵铸局上上下下,根本没闲工夫去计较已成为冶造局实际上的下属司署这个实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赵弘润准备告辞返回自家府上的时候,兵铸局局丞李缙亦瞧准时机,说了一句堪称与冶造总署署长王甫一模一样的话:“李缙与我兵铸局,唯殿下马首是瞻。”

    今日接二连三地听到这句话,赵弘润终于有点不对劲了。

    倘若只是一两个人吃错东西说胡话,那不算什么,可今日他遇到的这帮人,都说了一番表达忠心的话,这可就有点不正常了。

    “高括,这两日,大梁城内有什么对本王不利的言论么?”

    在返回肃王府的路上,赵弘润皱着眉头询问宗卫高括。

    在赵弘润身边众宗卫当中,高括主要是负责收集各种消息、巩固人际关系,在他手底下,非但掌握着大梁城内一帮平日里游手好闲的本地游侠,就连青鸦众的大梁分部,也直接对高括负责,因此按理来说,大梁城内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应该是瞒不过高括的眼睛的。

    听到赵弘润的询问,高括似乎有些心虚,含糊地说道:“据卑职所知,最近城内并没有什么对殿下不利的言论……若硬要说,可能就是昨日在集英殿内,殿下您针对庆王与南梁王的事,好似从一些朝中官员的口中被传了出来……”

    “这么快就传出来了?”

    赵弘润微微一愣,不过心中并未太过于在意。

    毕竟昨日在集英殿发生的事,魏天子又没有勒令百官禁口,当然会传出来。

    在这种缺少娱乐活动的年代,八卦是上至朝臣、下至平民普遍的爱好,似肃王于集英殿怒怼庆王与南梁王这种火热的八卦,朝中百官在回到各自府上时,肯定会与妻妾、儿女等家人提及,而他们的夫人、儿女,也肯定会跟闺蜜、友人提起,因而传遍朝野。

    总而言之,似这种朝廷的大事,只要魏天子不曾下令禁言,就注定会传得沸沸扬扬。

    只不过,是不是传得太快了?

    还是说,是这个话题本身过于火热,因此传得快?

    当局者迷,仍处于宿醉状态的赵弘润一时间也没有想明白,坐在马上嘀咕:“庆王弘信与南梁王在大梁的声誉,应该没有差到这种地步吧?”

    他感觉很纳闷:倘若真的是因为昨日在集英殿内发生的事传了出来,按理来说,今日遇到的那些人,应该不会说出支持这样的话。

    支持什么?

    支持赵弘润昨日在集英殿猛怼庆王弘信与南梁王?

    要知道,庆王弘信与南梁王在大梁城内的声誉还是蛮不错的。

    “再派人去打探打探,本王总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赵弘润皱眉思忖了片刻,吩咐高括道。

    “是!”高括抱拳领命,一抬头,就见宗卫长卫骄微皱着眉头有些困惑地看着自己,心下微微一惊:肯定是方才的心虚,让卫骄看出了些什么。

    正如高括心中所猜测的那样,宗卫们彼此之间太了解了,卫骄一看高括的表情,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有所隐瞒。

    不过,卫骄丝毫不会怀疑高括对赵弘润忠诚,因此,他暂时不打算追问,待等私下,再问问高括这小子究竟在搞什么花样。

    待回到肃王府后,赵弘润领着雀儿走向府内深处,而卫骄,趁此机会将高括叫到了角落,皱着眉头问道:“高括,到底怎么回事?”

    高括知道,他们十个宗卫,这些年亲如兄弟,彼此太了解了,根本瞒不过,因此,他也没有隐瞒,附耳在卫骄耳边说了几句,直说得卫骄面色动容,惊呼道:“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敢隐瞒?”

    “嘘、嘘。”高括诚惶诚恐打断卫骄,紧张兮兮地看着四周,见四周并无府上的下人经过,这才压低声音对卫骄说道:“你怎么激动干嘛?……这是坏事么?这不是坏事吧?”

    “对殿下来说就是坏事!”卫骄皱着眉头说道。

    高括翻了翻白眼,反问道:“殿下口口声声说相当闲王,可这七年来,殿下哪闲了?我就觉得三叔公说得没错,依殿下那事事都要亲自掌控的强势性格,这事啊,那是迟早的事!”

    “可……”卫骄有些语塞,他无法反驳,毕竟高括说得没错,他们家殿下虽然不贪恋权势,但是在某些大事上,的确有点独揽乾坤的意思,希望事情按照他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最是厌恶有人插手干涉,似这等霸道、强势的性格,实在跟混吃等死的闲王挨不上什么边。

    忽然,卫骄反应过来,皱着看着高括说道:“差点就被你小子给蒙混过关了……说了那么多,我看你小子是有私心吧?”

    “我有私心又怎么样?”高括也不隐瞒,坦率地说道:“你敢说你卫骄就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像李钲、司马安、百里跋那几位大将军一样?……卫骄,听我的,你日后就如李钲将军那般。”

    听闻此言,卫骄显得有些意动,眼中闪过几丝挣扎之色。

    也难怪,毕竟李钲那是什么人物?那可是统领兵卫、禁卫、郎卫的三卫军总统领,有实无名的军方第一人,除了魏天子以外,只有李钲有权调动魏国任何一支军队,名副其实的无冕大将军。

    为何魏天子如此信赖李钲,给予后者那等权柄?原因很简单,因为李钲是魏天子在皇子时期的宗卫长。

    在足足挣扎了半响后,卫骄长长吐了口气,坚定地说道:“不!我虽然也渴望有朝一日比肩李钲大人,但我不会违背殿下的意志!”

    说罢,他转身就朝府内深处走去。

    “这个死脑筋!”高括气地险些顿足捶胸,连忙追了上去。

    猜都不用猜,卫骄这家伙,肯定是准备向他们家殿下举报这件事。

    而与此同时,赵弘润已领着雀儿来到了北院主屋的大厅,等着与府内的女眷们一同用饭。

    结果刚坐下,肃王府的家令绿儿便将一叠拜帖送到了赵弘润手中,解释道:“殿下,这是今日有人送来的拜帖。”

    “这么多?”赵弘润微微愣了愣,瞅了瞅那些拜帖的落款,只见这些拜帖有冶造总署的署长王甫、兵铸局的局丞李缙,有工部尚书孟隗,有宗府新任宗令、繇诸君赵胜,等等等等,皆是平日里与他关系亲近、且在大梁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太对啊……

    赵弘润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这些拜帖,脑海中回忆今日的一幕幕:莫名其妙来给成陵王赵等人探口风的三叔公赵来峪,在上街时沿途遇到的城内百姓,那队好似打了鸡血般的兵卫,还有说什么唯殿下马首是瞻的冶造总署署长王甫与兵铸局局丞李缙,还有工部尚书孟隗与繇诸君赵胜等等。

    端起雀儿递上的一杯茶,赵弘润一边抿着茶水,一边思忖着这件事。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弘润一抬头,就瞧见卫骄与高括二人走了进来,前者神色凝重,后者满脸无奈。

    “殿下,卑职有事禀报!”瞪了一眼满脸无奈的高括,卫骄抱拳说道。

    看这两位宗卫似乎有什么矛盾,赵弘润心中也有些好奇,笑道:“高括,就这么片刻工夫,你就惹到卫骄了?”

    高括讪讪一笑,不敢回话。

    此时,就见卫骄郑重其事地说道:“殿下,我……”

    刚说到这,就见乌娜风风火火地闯到大厅内,惊讶地问道:“润,今日我与小妹(羊舌杏)一同上街,听人说你要跟什么齐王争一把椅子?是什么样的椅子你要去争抢啊?是什么宝贝么?让我瞧瞧好不好?”

    “你说的什么呀?”

    赵弘润没好气地瞥了一眼乌娜,低头喝了一口茶水。

    瞬息之后,就见赵弘润睁大了眼睛,噗的一声,直接将口中的茶水喷了出来。

    “卧槽!”

第1271章:谣言顿起

    ps:昨日第二更。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以下正文

    殿下爆粗口了……

    啊,殿下爆粗口了……

    在肃王府北院主屋的大厅,宗卫卫骄、高括,还有雀儿、绿儿、乌娜、羊舌杏以及厅内的下人们,皆讶然地看着神色大变的赵弘润,不敢出声。

    他们很少看到自家殿下有如此失态的时候。

    可能是被赵弘润的反应给吓到了,乌娜连连摆手说道:“我不看了,我不看了……阿润你别生气。”

    看着她有些委屈的模样,赵弘润又好气又好笑,无奈说道:“你啊……哎。”

    说罢,他转头看向羊舌杏,说道:“杏儿,还是你来说吧。”

    尽管论年纪羊舌杏被乌娜还要小几岁,但作为掌管着肃王府收入开支的实际女主人,羊舌杏可比乌娜稳重地多,她在看到赵弘润无奈的表情与乌娜有些委屈的神色后,微笑着替赵弘润解围道:“乌娜姐姐,奴家不是早跟你说了嘛,魏言中的大位、宝座,可不是指代一把椅子,若真有一张镶满宝物的椅子,夫君会藏着不舍得给乌娜姐姐看么?夫君最宝贝乌娜姐姐了。”

    这一番话,顿时说得乌娜眉开眼笑。

    见此,羊舌杏这才对赵弘润解释道:“夫君,是这样的,今日乌娜姐姐嫌在府里住着闷,奴家就带着乌娜姐姐上街,正好府里需要置备一些食材,不曾想在集市时,听到有人在议论有关夫君的事,于是我等就驻足在旁听了片刻……”说到这里,她偷偷瞧了一眼赵弘润的神情,小心翼翼地说道:“听他们说,夫君您有意争位,是故昨日在宫内集英殿大力打压庆王弘信与南梁王,生生将与您交好的燕王殿下推上了河内守的位置……”

    ……

    赵弘润闻言哭笑不得地揉了揉眉骨,此时他终于恍然大悟:我就说今日怎么那么多人向我表忠心,原来……如此。

    长吐一口气,他转头看向宗卫长卫骄,问道:“卫骄,你方才想要禀告什么?”

    “呃……”卫骄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乌娜与羊舌杏两位女主人,迟疑地说道:“没有了,殿下。”

    显然,卫骄想要举报宗卫高括对这件事隐瞒不报,但是这件事已经被乌娜、羊舌杏两位夫人说破,他就没有必要再举报什么了,毕竟他的目的可不是惩戒高括,而是出于忠诚,必须让赵弘润得知这件事。

    “没有了?”赵弘润若有所思地看着卫骄,随即便将目光投向了宗卫高括。

    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

    连市集都传遍了的事,高括居然一无所知,这可能么?

    很明显,这是高括出于某些原因隐瞒了。

    想到这里,赵弘润没好气地说道:“高括,罚你三个月俸禄,服气么?”

    高括面色讪讪。

    平心而论,相比较被自家殿下拆穿的尴尬,三个月的俸禄实在不算什么,暂且不提宗卫们都是吃住在肃王府上,光说高括这位城内市井游侠与世家豪族口中尊称的高爷,怎么可能会缺钱呢?

    不过,他还是小声的为自己辩解了一句:“殿下,卑职其实并没有隐瞒,城内的确没有对殿下不利的谣言……”

    “滚蛋!”赵弘润没好气地骂道。

    于是高括灰溜溜地退下了。

    瞧着这位兄弟讪讪离开的背影,卫骄亦是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犹豫着对赵弘润求情道:“殿下,其实高括他……”

    “我明白。”赵弘润点点头打断了卫骄的话。

    高括是什么样的人,赵弘润与其相处十几年,怎么可能会不了解?那是绝对不会背叛他的。

    但不背叛归不背叛,在某些事上,难保高括不会有私心,就好比今日知情不报。

    这不奇怪,毕竟谁家宗卫不希望自家殿下更进一步呢?这是人之常情。

    事实上,希望他更进一步的,难道就只有高括?

    三叔公赵来峪难道就例外?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人就例外?

    冶造局的王甫、兵铸局的李缙,还有工部尚书孟隗,这些肃王党或与肃王党亲近的朝官,难道就例外?

    赵弘润敢打赌,除了宗府新任宗令、繇诸君赵胜,有可能是受到宗府宗正赵元俨的嘱托前来打探口风以外,其余那些递上拜帖的,基本上都是来表忠心、表诚意的。

    临近用饭时,燕王赵弘疆带着宗卫长曹焱,风风火火地前来拜访。

    一见面,燕王赵弘疆就惊喜地说道:“弘润,我听人说,你是准备争位了是么?你放心,愚兄我全力支持你!”

    原来,在今日赵弘润睡醒后启程前往冶造局、兵铸局视察的期间,睡在肃王府客房里的燕王赵弘疆与桓王赵弘宣相继也醒了,各自返回在大梁的王府。

    结果在半途中,燕王赵弘疆也听说了仿佛传遍全城的这则消息,于是去而复返,返回肃王府,向八弟赵弘润阐明心迹,准备大力支持后者。

    可看着燕王赵弘疆此刻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承诺,赵弘润却气不打一处来。

    他暗暗心说:昨日要不是为了帮你打压南梁王,我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么?

    在一番无奈苦笑之后,赵弘润解释道:“四哥,我没打算争位。”

    “啊?”赵弘疆吃惊地说道:“可、可城内都传遍了啊……”

    这都因为谁啊?!

    赵弘润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赵弘疆,怀着几分怨念解释道:“多半是昨日我为四哥出面打压南梁王的事,让朝内朝外误会了……”

    赵弘疆虽然为人莽撞,却也不是傻子,一听赵弘润那怨气浓重一番话,哪里会不明白,讪讪地笑了起来。

    的确,昨日在集英殿打压庆王弘信与南梁王赵元佐,对于赵弘润来说,除了出了一口对南梁王赵元佐不满的怨气外,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利益,真正得利的是燕王赵弘疆。

    此时的赵弘润,正应了那句话,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惹得一身骚,的确是有点郁闷。

    见赵弘润有意无意地埋怨,赵弘疆亦是一脸尴尬,忽然,他眼珠一转,劝道:“弘润,要不然你就顺势争了吧?愚兄肯定站在你这边。……咱们兄弟几人,还有谁比你更适合那个位置?”

    赵弘润摇了摇头。

    见此,赵弘疆吃惊问道:“为什么?”

    他着实有些想不通,要知道,他们的兄弟,似老大、老二、老三、老五,为了那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就算是他自己,当年要不是被赵弘润一番话说得热血澎湃,放弃皇位为魏国守卫国门,多半也会加入其中。

    可眼前这位八弟,似乎是真的对那个位置毫无兴趣。

    见赵弘疆问起,赵弘润无奈地解释道:“四哥,你别光说我,如果换做是你,你愿意每日呆在垂拱殿那狭隘的一块地方,终日批阅那一辈子都批阅不完的奏章么?”

    “呃……”赵弘疆顿时语塞。

    平心而论,依燕王赵弘疆的性子,也不是一个适合当君王的材料,才能方面暂且不说,更主要的是性格不合适。

    燕王赵弘疆更适合坐镇魏国的边疆,统领千军万马,让他每日呆在垂拱殿那块小地方,不到三个月就足以将这位勇猛的燕王憋死。

    “……你看父皇,当年的父皇据说弓马娴熟,有一身好武艺,可你如今再看看父皇。”赵弘润继续说道。

    他这话可不是信口开河,想当初魏天子赵元年过二十时,那可真是弓马娴熟,可如今呢?当年的肌肉都变成了赘肉不说,明明只是临近五旬的年纪,可看起来却苍老十岁有余。

    不得不说,对于一名昏君而言,皇位如天国一般,可对于一位有道明君来说,皇位就等于墓地,一脚踏进去,结果只会是蹉跎了青春。

    “那你打算怎么办?”燕王赵弘疆问道:“据愚兄所知,这件事似乎已经传遍大梁了。”

    “这个嘛……”

    赵弘润亦感觉有些头疼。

    头疼之余,他也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否则昨日发生在集英殿的那件事,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传遍全城?

    ……会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呢?

    当晚,赵弘润躺在睡榻上辗转反侧,思索着这件事。

    其实这件事得从正反两面思考。

    倘若是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人,其企图是要迫使他赵弘润参与争位,那么直接从赵来峪、成陵王赵、安平侯赵郯等肃王党贵族找就是了不过看今日赵来峪亲自登门试探口风,应该不会是这些贵族。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有人想借这件事,迫使他赵弘润离开大梁暂避风头。

    从这个思考角度出发,雍王弘誉、襄王弘的可能性较高。

    不会是庆王弘信与南梁王赵元佐,毕竟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无比丢脸的事,怎么可能会大肆传播?

    突然间,赵弘润回想起昨日在集英殿时他父皇那诡异的笑容,还有肃王党有功之士占到东席半数席位的这件事……

    赵弘润越想越感觉不对,面色也相对越差。

    次日清晨,就当辗转反侧半宿的赵弘润仍在府里呼呼大睡时,在大梁的西城门,肃王府的幕僚介子鸱在几名肃王卫的保护下,终于从三川雒地抵达了大梁。

    原本介子鸱打算先找个客栈,沐浴更衣之后再往肃王府拜见肃王赵弘润,免得失了礼数。

    可在前往客栈的途中,介子鸱无意间却听说了肃王于集英殿打压庆王弘信、肃王准备夺位等诸多在城内传得火热的谣言,心下微微一愣。

    殿下要主动争位?这怎么可能呢?……这是被人陷害了么?话说回来,殿下在大梁的名望还真是高得不可思议啊……

    瞧着不远处那些为肃王赵弘润说好话的城内百姓,介子鸱心中微动:或许可以利用一下。

    “走,回王府!”他沉声说道。

    听闻此言,护送他回大梁的几名肃王卫吃惊地问道:“先生,不先到客栈落脚了?”

    “不了,即刻回王府!”介子鸱斩钉截铁地说道。

    虽然他暂时不清楚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但是他觉得,这件事或许可以操作一下。

    他介子鸱想要辅佐的,原本就并非仅仅只是肃王的那位殿下。

第1272章:循循诱导

    ps:先码一章,让我睡会,半夜起来再放第二章,这两天头昏脑涨,乏力。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以下正文

    大概巳时前后,在城内听到肃王参与争位谣言的介子鸱,在几名肃王卫的护送下,风风火火地赶回了肃王府,邦邦邦地叩响了府门。

    片刻后,肃王府的府门开了半扇,一名肃王卫老卒探出头来,原以为又是前来投递拜帖的,没想到却瞧见了介子鸱与几名肃王卫。

    “介子先生。”开门的肃王卫老卒连忙将府门敞开,他当然认得介子鸱。

    要知道,寇准、介子鸱、温崎,这三位可是被肃王赵弘润称为王府三贤的饱学之士,因此府里的肃王卫们对这三位先生格外尊敬。

    “介子先生何时返回大梁的?”一边将介子鸱迎入府内,那名肃王卫老卒亲近地问候道:“可曾用过早饭,如若不曾,我叫庖厨为先生准备一份……”

    “有劳,不过这个先不急。”介子鸱谦逊地摆了摆手,随即问道:“老李头,殿下是否还在府上?”

    那位老卒想了想,说道:“今日还未曾看到殿下出府,多半还在府里歇息吧。”

    介子鸱暗自点了点头,随即回头对身后护送他回肃王府的肃王卫们说道:“诸位大哥且先归府里歇息吧,一路上辛苦几位了。”

    “不敢不敢。”几名肃王卫恭敬回道。

    几句话之后,双方便就此分别,那几名肃王卫们回前院的住房安歇,而介子鸱,则背着仅仅只有几件衣衫的包袱,径直走向东院厢房自己的房间。

    回到自己的厢房将包袱放下,介子鸱也顾不得梳洗沐浴,径直前往北院。

    在路径北院的一片花园时,介子鸱瞧见高括、穆青、周朴三位宗卫正坐在石桌旁歇息闲聊,似乎穆青与周朴在出言打趣高括。

    “三位。”介子鸱率先行礼问候。

    高括、穆青、周朴三位宗卫闻言转头过来,瞧见介子鸱,纷纷起身回礼。

    “三位在聊什么呢?”介子鸱好奇地问道。

    穆青与周朴都知道介子鸱并非外人,也不隐瞒,听闻此言,穆青笑着说道:“咱们正在笑话高括这厮自作主张,对殿下隐瞒不报,被殿下罚了三个月的俸禄……”

    “对殿下隐瞒不报?”介子鸱有些意外地瞧了眼高括,要知道据他所知,这些位宗卫对肃王赵弘润那可是极为忠诚的,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可能是注意到了介子鸱怪异的眼神,高括遂面色讪讪地将昨日之事解释了一遍,听得介子鸱恍然之余,心中微动。

    “你还说卫骄死脑筋,你自己也是蠢到家了。”周朴调侃般说道:“那个谣言既然在城内传得沸沸汤汤,殿下怎么可能会被蒙在鼓里?你看你确实是鬼迷心窍。”

    高括无言以对、一脸郁闷。

    见此,介子鸱心中微动,好奇问道:“今日在下回大梁时,曾在途中听城内百姓谈论殿下欲争大位,莫非谣言指的就是这个?”

    “先生也听说了?”穆青有些吃惊地问道。

    介子鸱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三位若不介意的话,能否与在下具体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于是,穆青便将当日发生在集英殿内的状况告诉了介子鸱,让后者这才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前日傍晚发生在皇宫集英殿内的事,昨日上午就在城内传得沸沸扬扬,这则谣言的传播速度,着实有些蹊跷……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么?

    介子鸱沉思了片刻,随即问道:“对此,殿下有何反应?”

    瞥了一眼有些郁闷的高括,穆青摇摇头笑道:“喏,因为高括这厮故意隐瞒,昨晚殿下才察觉情况不对……”

    “哦?”介子鸱闻言,意味深长地问道:“也就是说,殿下还未对外有任何表态,是么?”

    “是这样。”穆青点点头说道。

    介子鸱低头思忖了片刻,忽而问道:“殿下此刻身在何处?”

    穆青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说道:“应该还在起身吧。……先生有事?”

    介子鸱微笑着说道:“也没什么,就是这谣言之事,可大可小……不可轻怠啊。”说着,他在深深看了一眼高括后,朝这三位宗卫拱手说道:“既然如此,在下且到前厅等候。”

    “先生慢走。”

    告别了三位宗卫,介子鸱径直来到北院主屋的前厅,在厅内的席位上坐下,自有府上的下人奉上茶水。

    估摸等了有将近一个时辰,在临近午时二刻时,赵弘润这才打着哈欠,与贴身侍女雀儿一同从后殿来到前厅。

    待瞧见坐在前厅等候的介子鸱时,赵弘润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介子。”

    介子鸱当即起身行礼:“殿下。”

    “坐坐。”挥挥手示意介子鸱就坐,赵弘润随便找了个坐席坐下,笑着问介子鸱道:“何时返回的大梁?”

    “今日清晨。”

    “雒城那边的事安顿好了?”

    “回禀殿下,在下回大梁前,已将雒城之事大致安顿妥当,剩下的,已交给禄巴隆族长。”

    “嗯,好。”赵弘润点点头,接过雀儿递给的茶水。

    对于纶氏部落族长禄巴隆,他还是颇为放心的。

    就在赵弘润低头喝茶的工夫,介子鸱在心中斟酌了一下用词,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方才在下进城,或听说城内百姓正在传论一则……嗯,有关殿下的谣言,说是殿下欲争大位,这个……”

    听闻此言,赵弘润的表情顿时垮了下来,嘀笑皆非地说道:“连刚回大梁的你也听说了,看来这件事在城内果真是传得沸沸扬扬……哎,一桩赔本买卖,好处全给四哥得了,我却惹得一身骚。”

    此时的赵弘润,早已忘却了当日在集英殿内打压庆王弘信与南梁王赵元佐时的痛快,心中无比郁闷。

    忽然,赵弘润好似想到了什么,对介子鸱说道:“正好你回来了,你与本王合计合计,现如今的情况,本王该如何处置?本王是否应该对朝野表个态度,否认争位之事?”

    “不可!”介子鸱下意识地打断道。

    “啊?”赵弘润微微一愣,困惑地瞧着介子鸱。

    介子鸱这才意识到自己过于着急了,连忙补救道:“殿下,您觉得,就算您此刻对外表态,澄清争位之谣言,难道就能得到朝野上下的信赖么?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此时殿下越是着急澄清,反而越值得怀疑。……清者自清,何必刻意澄清?”

    赵弘润闻言皱了皱眉,思忖道:“你的意思是……”

    “任它去!”介子鸱正色说道:“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只要殿下视其如无物,坦坦荡荡,如往常那般行事,过不了多久,谣言自溃。”

    “任它去?”赵弘润惊愕地说道:“那岂不是代表默认?”

    介子鸱闻言笑道:“默认不默认,这不重要,关键在于殿下您的态度。……若是您坚定意志,不争大位,难道谁还能逼您不成?在下以为,只要殿下坚守本心,朝野上下终归是会明白殿下的态度的,若是贸然澄清,反而会惹来非议。”

    “唔……”赵弘润思忖了片刻,随即皱着眉头说道:“可这样的话……”

    仿佛是猜到了眼前这位殿下的心思,介子鸱微笑着说道:“殿下是在顾忌雍王、庆王、襄王几人的态度吧?……在下以为,其实大可不必。”

    “此话怎讲?”

    “先说庆王,据在下所知,殿下前日于集英殿,推荐燕王殿下担任河内守,生生将河内郡东部几座城池从南梁王手中夺了过来,这已然得罪了庆王与南梁王。……另外,在下听说当日在集英殿的东席,与殿下亲近的有功之士超过半数之多,相信此事必定已引起庆王的警惕。殿下您想,庆王既已与殿下交恶,又见殿下麾下势力庞大,岂会无动于衷?在下以为,无论殿下是否有意争夺大位,庆王注定不会再忽视殿下。因此,殿下是否澄清争位一事,于庆王意义不大。”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

    的确,对于庆王弘信,确实没什么好澄清的,正如介子鸱所言,那日在集英殿内,赵弘润已重重得罪了庆王弘信,解不解释,相信日后庆王弘信对他的态度都一样。

    反正注定跟赵五尿不到一个壶里,赵弘润也不在乎庆王弘信对他是什么态度虽然当日他当日主要针对的是南梁王赵元佐,但若是庆王弘信不识好歹的话,赵弘润并不介意连带着这个赵五一起收拾反正赵弘润从来不认为那赵五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想到这里,赵弘润又问道:“那雍王那边呢?本王是否应该去打个招呼?”

    听闻此言,介子鸱眼中微不可查地闪过一丝异色,轻笑着说道:“殿下,据在下了解,雍王往日与殿下颇为亲近,视殿下如同胞手足,既然他万般信任殿下,就不会因为这些事而改变态度……若是殿下着急派人解释,反而不美。”

    “你的意思是,本王什么都不做?”赵弘润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殿下您想怎么做?”介子鸱轻笑着说道:“出面澄清事实?前往商水暂避风头?……殿下如何保证,是否有人故意借此事,欲逼走殿下呢?……据在下所知,前几日就曾发生过类似的状况。”

    这话说得赵弘润心中一凛,的确,在当初他与宗府发生矛盾时,也出现过类似的一幕,虽然当时那件事是萧氏余孽在背后挑唆,并非是他那几位兄长所言,但谁能保证这次呢?

    毋庸置疑,倘若这个时候他赵弘润离开大梁,那么,庆王弘信势必趁机对冶造局与兵铸局下手。

    若没有他赵弘润撑腰,冶造局与兵铸局如何招架地住?

    见赵弘润沉思不语,介子鸱趁热打铁,正色说道:“殿下,此时当以不变应万变,只要我等不自乱阵脚,静观事态,用不着几日,就能看出究竟是何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到那时,我等再见机行事。”

    赵弘润思忖了片刻,感觉介子鸱说得很有道理: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确实应该先稳住阵脚,静观事态,先搞清楚这则谣言的性质,看看究竟是自己人违背他的遗愿在擅自行动,还是有其他势力在推波助澜,企图浑水摸鱼。

    倘若是前者,问题不大,敲打敲打即可;但若是后者嘛,对于那些带有敌意的人,赵弘润自然也不会手下留情。

    “罢!暂时就先观望一阵。”一拍大腿决定下来,赵弘润起身对介子鸱说道:“介子,本王要入皇宫向老头子问清楚一些事,你若是没别的事,就跟我一道去吧。”

    对于自己那老奸巨猾的老头子,赵弘润如今多少还是有些没底气,毕竟前者在庙堂权谋上的手段,说实话他还真有些招架不住,这不,前日在集英殿就又一次掉坑里了。

    “是!”

    介子鸱拱手抱拳站起身来。

    瞧着走在前面的那位肃王殿下,介子鸱暗自松了口气。

    但总得来说还算顺利,只要这位肃王殿下不出面澄清,待时日一长,朝野上下自然会潜移默化接受这位殿下参与争位一事。

    至于接下来,只需再找寻机会,设法改变这位肃王殿下对皇位的态度即可。

    饭得一口一口吃,暂时就先这样吧。

    介子鸱暗暗说道。

第1273章:魏天子的执念

    ps:睡了一天,怎么感觉更累。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为表歉意,先送上四千字大章的补更,随后再码两章。

    以下正文

    带着雀儿、卫骄、介子鸱三人,赵弘润乘坐马车一路来到皇宫。

    经过了昨日在大街上被百姓围堵的遭遇后,他可是不敢再骑马了,毕竟城内也不是随时随地都有巡逻的兵卫替他解围。

    但话说回来,这辆纹着肃王府记号的马车,还是引起了街道上过往百姓的注意,只是这些百姓没瞧见赵弘润,也摸不透马车内坐的究竟是谁,因此没敢做出唐突的事。

    毕竟肃王府的马车,小夫人羊舌杏是最常乘坐的。

    然而在抵达皇宫门前时,赵弘润就必须下车了,在他下车的时候,他明显感觉到禁卫对他的态度比往日更为恭顺,尤其是相熟的禁卫统领靳炬,那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看得赵弘润很是别扭。

    在随意与靳炬寒暄了两句后,赵弘润带着雀儿、卫骄、介子鸱三人,杀向他父皇如今居住的甘露殿。

    结果到了甘露殿一打听,守卫甘露殿的拱卫司御卫们却告诉他,魏天子此时并不在殿内,而是在御花园。

    于是赵弘润带着人又杀到御花园,果然远远瞧见魏天子正带着沈淑妃与乌贵嫔在花园内散心闲逛。

    鉴于沈淑妃在场,赵弘润没敢造次,收起脸上那臭臭的表情,主动上前向几人请安:“父皇、母妃,还有乌贵嫔……”

    见大儿子过来皇宫,沈淑妃意外之余也很是欢喜,问道:“弘润,今日怎得有闲情来宫里呀?”

    “母妃,孩儿就是闲着没事,因此入宫来看看。”赵弘润一边解释着,一边目光频频瞧向站在一旁的魏天子。

    沈淑妃亦是心思玲珑的女人,一瞧儿子的表情,就猜到这个儿子今日肯定是特地来寻找他父皇的,遂在与赵弘润闲聊了两句后,便假意观鱼,与乌贵嫔一同走向了远处。

    母亲刚一离开,赵弘润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垮了下来,似咬牙切齿般看着魏天子说道:“父皇,今日好闲情逸致啊!”

    听闻此言,魏天子脸上的笑容更甚,笑眯眯地说道:“这话说得,朕这些日子,时常带着你母妃与乌姨在此散心,又岂是单单今日?”说着,他故作不解地问道:“弘润,今日火气很大嘛,却是因为何故?”

    瞧着面前这位父皇脸上那捉狭、调侃似的笑容,赵弘润恨得咬牙切齿,压低声音说道:“少给我装蒜了,前几日在集英殿,是父皇故意的吧?”

    “什么?”魏天子故作不解。

    “我是说,那日在集英殿内,我麾下有功之士占得东席的半数之多,这是父皇有意安排的吧?”赵弘润恨恨地说道。

    才反应过来?

    魏天子在心中暗暗偷笑,可脸上却不露丝毫异色,故作茫然不解地问道:“那些名额是礼部拟定的,与朕何干?虽然你麾下有功之士人数的确过多,可朕总不能为了避嫌,就轻怠了那些有功之士吧?你说呢?”

    赵弘润气地说不出话来,他父皇摆明了就是装傻充愣,对此他也没有办法。

    瞧着儿子气呼呼的模样,魏天子心中更是爽快,那一日在集英殿上,赵弘润借机调侃他老糊涂的那笔帐,作为老子的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可能是嫌仍不解恨,魏天子假装刚刚想起了什么的模样,故作惊讶地问道:“对了弘润,朕听说这两日宫内城里传出一则消息,说是你欲参与争位?奇怪了,你不是一向对这个位置视若无物的么?”

    ……

    听闻此言,赵弘润嘴角抽搐了两下,面无表情地说道:“只不过是有些无聊的家伙在推波助澜而已。”

    “嚯?”魏天子脸上捉狭的笑容更浓,在上下打量了几眼赵弘润后,忽然正色说道:“弘润,庆王于昨日向朝廷提出奏请,说了一个有关于兵铸局的建议,你知道么?”

    赵弘润皱了皱眉,问道:“什么建议?”

    只见魏天子瞧着远处在亭子里观赏池鱼的沈淑妃与乌贵嫔,淡淡说道:“庆王在奏请中指出,以如今兵铸局的规模,不足以为我大魏的几路军队更替装备,是故,他建议再设一个称作兵造局的司署,隶属于兵部辖下的司署,分担兵铸局的压力……对此你有何看法?”

    听闻此言,赵弘润的眉头又皱了皱。

    这件事他还真不知情,不过庆王弘信那样做的原因,他却是心知肚明,无非就是为了解决兵铸局对镇反军、北三军的钳制罢了。

    虽然兵铸局目前在名义上仍属于兵部辖下,但事实上,如今兵铸局与冶造局的下属司署没有什么区别,是赵弘润曾经用来打压、钳制庆王弘信的一枚强有力的棋子。

    想当初赵弘润与庆王弘信交恶时,暗中叫兵铸局扣下了后者为镇反军打造武器装备的订单,逼得庆王弘信最终不得不妥协,而如今,他与庆王弘信的矛盾,在经过集英殿那桩事后更进一步,因此,庆王弘信未雨绸缪,准备效仿兵铸局再重新建立一个打造军械的司署,这倒也不出奇。

    “儿臣能有什么看法?”

    赵弘润浑不在意地说道。

    他并不是很在意这件事:哪怕庆王弘信效仿兵铸局又设立了一个打造军械的司署,难道赵弘润就没办法卡他了?开玩笑!

    就算兵铸局不能卡了,不照样还是能通过冶造局去卡么?

    要知道,赵弘润执掌的冶造局,掌握着魏国最尖端的冶造技术,只要赵弘润卡着这一点,拒绝透露给庆王弘信最新的冶造技术,庆王弘信新设的铸造司署,就只能沿用旧的技术,非但耗时耗力,且打造出来的军备,也远不及在冶造局新技术支持下的兵铸局所铸造的武器装备话说回来,倘若庆王弘信就乐意打造一些已经快过时的武器装备,那赵弘润也没办法。

    嘲讽归嘲讽,赵弘润从这件事中,确实看到了一丝苗头:庆王弘信,这回看样子是真的打算视他为假想敌了。

    不得不说,这让赵弘润感觉非常不好,毕竟他一来无心参与诸兄弟对皇位的争夺,更不希望被牵连其中,但前几日在集英殿内的那桩事,以及昨日在城内传得沸沸扬扬的那则谣言,却让他逐渐引起了那几名兄长的警惕。

    “……”

    见赵弘润好似浑不在意,魏天子扭过头来瞧了儿子一眼,却发现前者的眼神似乎有些凝重。

    说实话,庆王弘信准备草创的什么兵造局,魏天子也不是很在意,因为兵造局注定无法取代兵铸局,毕竟后者有冶造局与肃王赵弘润在背后撑腰。

    但话说回来,这也是一个讯号,代表着庆王弘信要摆脱肃王赵弘润单方面钳制的讯号。

    相信在解决了这件事后,庆王弘信极有可能反过来对赵弘润一方施压这才是魏天子想要提醒赵弘润的。

    不过从赵弘润那凝重的眼神来看,相信此子也猜到了一层,因此魏天子就没有再多说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魏天子淡淡问道:“关于那则谣言,你作何回应?……莫非打算暂时躲到商水避风头?”

    “父皇不必拿话激我。”赵弘润翻了翻白眼说道:“谣言而已,过不了几日就会散去,何必为此兴师动众?儿臣就呆在大梁,我倒是要看看,究竟是谁想借这则谣言做些什么!”

    “唔?”魏天子微微一愣,仿佛是从赵弘润的话中听出了什么,目光下意识地在赵弘润身后不远处的雀儿、卫骄、介子鸱三人身上转了一下,最终将目光定格在介子鸱的身上。

    忽然,魏天子笑着说道:“弘润啊,去向你母妃问候几句吧,你不在大梁的这些日子,你母亲可是万般思念你们兄弟二人的。”

    “父皇这是在打发儿臣么?”赵弘润冷冷说道。

    “哈哈哈。”魏天子笑了起来,随即笑着催促道:“快去吧。”

    赵弘润想了想,觉得这次基本上没办法逼眼前这位父皇承认某些事,心中不禁有些气馁,也不与其父皇打招呼,径直走向了远处的亭子没办法,他自己不小心,就算明知被其父皇坑了,也拿不出什么证据来。

    见赵弘润走向远处的亭子,雀儿、卫骄、介子鸱三人亦准备跟上去。

    在经过魏天子时,三人向前者行了一礼。

    没想到,魏天子单独将介子鸱留下了:“这位先生很是面生啊。”

    介子鸱微微一愣,连忙拱手恭敬说道:“陛下,在下介子鸱。”

    “哦。”魏天子似恍然大悟般点着头,惊诧地问道:“莫非是前年双榜首名的新科考子,介子鸱?先生如今在我儿府上?”

    “陛下缪赞,在下愧不敢当。”介子鸱谦逊地说道:“在下如今在肃王身边担任幕僚。”

    “好好。”魏天子点点头,随即朝着仍然驻足在一旁的雀儿与卫骄二人,挥挥手说道:“你俩且去你家殿下身边,朕暂留这位介子先生,与他聊几句。”

    “是。”雀儿与卫骄不敢违背,或颔首或拱手行礼,告辞而去,留下介子鸱一人单独在魏天子与大太监童宪身边。

    看着雀儿与卫骄离去的背影,又偷偷瞧了一眼身边的魏天子,介子鸱心中咯噔一下。

    他才不会相信魏天子单独留下他,是因为见他才学过人,是当年的双榜首名,因此出于爱才的心思与他闲聊两句,毕竟,他不是没有注意到魏天子方才那意味深长的眼神。

    “介子鸱……是么?”远远看着雀儿、卫骄二人跟上赵弘润,魏天子背对着介子鸱,语气难以捉摸地问道:“是你建议你家殿下不出面澄清谣言,是么?”

    介子鸱心中又是咯噔一下,恭恭敬敬地回话道:“是的,陛下。”

    “为何呢?”魏天子慢条斯理地问道。

    为何……?

    偷偷看了眼魏天子的背影,介子鸱心中转过诸多的念头。

    起初,他有想过将奉劝肃王赵弘润的话再复述一遍,但不知为何,心底却没来由地涌出强烈的恐惧与危机感。

    最终,他咬了咬牙,低声说道:“在下之所以出此建议,是希望有朝一日,当肃王殿下自己改变主意时,能够抵消一些不好的影响。”

    “……”魏天子回头看了一眼介子鸱,似乎有些惊讶与意外。

    半响后,他又问道:“对于商君之爵,你有何看法?”

    见魏天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介子鸱几乎于窒息,强忍着惊骇,诚恳说道:“在下固然希望日后由殿下的次子继承,但这一切,得看殿下他自己的意志……在下仅仅只是幕僚,只能为殿下出谋划策而已。”

    次子……么?

    魏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介子鸱,看得后者满头冷汗。

    不得不说,或许有些人以为魏天子授意礼部将商君的爵位赐予赵弘润日后的儿子,是为了表达封无可封的意思,但实际上,这件事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安抚秦少君与芈姜其中一方的娘家。

    这也难怪,毕竟秦少君的生父秦王,以及芈姜那极有可能成为楚王的兄长城君熊拓,魏天子都不想因为这种事而得罪,因此,让这两个女人日后的子嗣中,嫡长子成为储君、次子继承商君,这才是魏天子真正完整的本意。

    不错,哪怕直到此刻,魏天子仍希望八儿子赵弘润继承大位,因为他坚信,这位膝下虎儿必定能使魏国越发强大。

    因此,在近几日那则肃王欲出面争位的谣言中,其实也有魏天子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他想借此,让这个懒散的儿子被动参与到这件事当中。

    不过魏天子还真没想到,介子鸱居然劝阻了赵弘润出面澄清谣言。

    不可否认,介子鸱的行为,与魏天子心中想法不谋而合,但他却不能容忍这种行为:他是君、是父,因此无论对儿子做什么都可以;可介子鸱却是赵弘润的家臣,门下,岂有家臣、门下强加意志于主上的道理?

    倘若介子鸱果真敢这么做,哪怕魏天子明知此人是难得的人才,也宁杀不赦!

    不过又让他意外的是,介子鸱虽然坦诚了心底的真正想法,但也明确表示会遵从殿下自己的意志,这才让魏天子暂时打消了心中的杀意。

    有些事,他这个当老子的可以做,但其他人却不允许!

    “很好,介子先生果然是心思玲珑的聪明人。”点点头称赞了一句,魏天子意味深长地说道:“恪守本分,好生辅佐你家殿下。……去吧。”

    “是!”

    介子鸱恭敬地低头行礼,待走出十几丈远后,他暗自松了口气,这才意识到,后背早已被冷汗湿透。

第1274章:劝说

    ps:看到有人说主角在介子鸱那番话前智商下线,我就感到很好笑。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不妨回去翻翻,介子鸱那一番话,从头到尾有一句错的么?是不是都是很中肯的金玉良言?作者是出于增加喜感,才描写了介子鸱的心理活动,塑造成主角周围的人都在坑他的有趣情景。若是我不写介子鸱的心理活动,有多少人看得出介子鸱不安好心?虽然是网文,但还是希望站在上帝视角的某些书友稍微思考一下,不要人云亦云。

    以下正文

    在介子鸱被魏天子敲打的同时,赵弘润亦在遭受沈淑妃的质问与斥责。

    “弘润,你老实跟为娘讲,弘宣他想要到安邑驻军,是否是你在背后替他撑腰?”

    听闻此言,赵弘润在心中暗暗责怪弟弟:小宣啊小宣,你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呢?循序渐进这个道理你不懂么?

    一边在心底埋怨弟弟,赵弘润一边瞪大着眼睛,故作吃惊地说道:“有这回事?”

    岂料,沈淑妃斜睨了他一眼,平静地说道:“你少给为娘装蒜,弘宣都招了,说是你与燕王殿下已答应支持他。”

    这个混小子!

    赵弘润在心中暗骂了一句,出于一直以来的习惯,他毫不犹豫地将弟弟给卖了:“母妃息怒,这事不能怪我啊,小宣他百般恳求,孩儿作为兄长,总不能对弟弟的恳求视若无睹吧?”

    沈淑妃素来相信赵弘润这个养子多过信任她的亲儿子,见赵弘润这么一说,就已信了八成,颦眉说道:“妾身知晓了,这件事妾身自会与弘宣计较的。”

    一听这话,赵弘润不免也有些心慌,毕竟这会儿他要是就此退缩,岂不是会被弟弟恨死?

    想到这里,赵弘润讪讪说道:“母妃别急,孩儿以为,这件事应当从长计议嘛……”

    沈淑妃闻言瞪了一眼赵弘润,没好气地说道:“还说你没有给他撑腰?”

    说着,她语气微变,压低声音说道:“封邑,那只能由陛下与朝廷授受,岂有讨封之理?此事若是传出去,朝野上下会如何看待?弘润,为娘晓得你是在提携你弟,但有些事,不能做,明白么?”

    原来母妃更在意的是这个。

    赵弘润心中了然,笑着说道:“母妃,您误会了,孩儿怎么会徇私呢?母妃不知,其实这次小宣亦是功不可没,论功劳足以赐下封邑,外人是不会因此说闲话的。……母妃是不是不舍得小宣离开身边,因此顾左言他,想要推脱呀?”

    听闻此言,沈淑妃伸出手指在赵弘润额头上点了一下,没好气地说道:“越来越本事了,跟为娘耍心眼。……既然如此,为娘索性就承认了,好,为娘就是舍不得小宣离开身边,你待如何?”

    “……”赵弘润顿时无言以对,只能好言相求:“别介别介,孩儿知错,请母妃息怒,咱们有话好好说嘛。”

    瞧着赵弘润那嬉皮笑脸的模样,沈淑妃无奈地摇了摇头,瞧着这母子二人,在旁,乌贵嫔用袖子捂着嘴,咯咯直乐,眼眸亦不禁流露出她对她儿子赵弘昭的思念。

    可能是因为有好姐妹乌贵嫔在场,沈淑妃没有过多为难赵弘润,在任由儿子哄了片刻后,这才长叹道:“弘润,其实为娘也明白,终究是无法长久将小宣拴在身边,男儿终究是要出去闯荡的,可弘宣,为娘实在是不放心呐。从小到大,他就不如你聪明伶俐,看似谦和、实则性格固执,才学也是稀疏平常……”

    真是亲娘啊……

    见沈淑妃一个劲地褒贬着亲生子赵弘宣,赵弘润哭笑不得,他总算是明白,从小到大,为何弟弟对他有那般多的怨念了。

    “你们这些小辈,哪里晓得为人父母的担忧?”见赵弘润好似浑不在意,沈淑妃带着几分怨念,压低声音说道:“为娘听说,前几日燕王殿下入宫拜见其母孙贵姬时,孙贵姬抱着燕王殿下泣不成声。……这段时日,孙贵姬对为娘也是千恩万谢,什么宝贝的东西都送到凝香宫来……”

    赵弘润默然不语。

    他能理解孙贵姬那份恐慌与感激,毕竟当日山阳之战,若非是他率领秦魏联军及时抵达山阳,燕王赵弘疆夫妇几人,多半就要殉死于城内。

    倘若果真发生这样的惨剧,对于孙贵姬而言,那是何等的打击?

    摇了摇头,赵弘润劝说道:“母妃,您不必过多担心,河东郡有临洮君魏忌大人在,况且,小宣身边非但有周那位深谋之士辅佐,又有李蒙、张骜等宗卫,不会有事的。”说到这里,他偷偷瞧了一眼沈淑妃,又接着说道:“话说回来,虽然周有谋略,李蒙、张骜等人也忠诚,但这些终归是男人,粗手粗脚的,如何能照顾好小宣呢?家务事,应当还是得由女人来操持。倘若有一位母妃信得过的儿媳,相信母妃就能放心了吧?”

    沈淑妃闻言眼眸微动,看似有些意动。

    她瞪了赵弘润一边,没好气地说道:“又跟为娘耍心眼是不是?”

    “孩儿不敢。”赵弘润笑嘻嘻地说道:“孩儿觉得,这或许是一个让小宣松口的好机会。……终归他年纪也大了,该是时候找一门婚事了,这事办得越早的,母妃就越早能抱上孙子。”

    这一番话,说得沈淑妃砰然心动。

    不得不说,以沈淑妃恬静的性子来说,她并不在意权势,也不想跟谁争权夺利,她对如今的生活十分满意。

    她心中唯一惦记的,就是赵弘润、赵弘宣这两个极有主见的儿子。

    别人家的儿子,十七八岁差不多就成婚,可自己两个儿子呢,今年一个二十一岁,一个二十岁,居然都还未婚娶,这让沈淑妃很是着急。

    好在如今大儿子已有了两桩门当户对的婚姻,成婚在即,只剩下小儿子赵弘宣暂时还未着落,若是能尽早解决此事,想来沈淑妃也能尽早抱上孙子、孙女,再不必去羡慕后宫其他的后妃。

    只是一想到小儿子或将离开身边,沈淑妃又有些不舍。

    半响后,她犹豫地问道:“弘润,你说,要是弘宣去了安邑,是不是就跟燕王殿下那样,一年半载都难得回一趟大梁?”

    为防止沈淑妃退缩,赵弘润连忙说道:“怎么可能?母妃,孩儿的封邑还在商水呢,你看孩儿也不是长久住在大梁?……至于四哥(燕王弘疆)往年难得回一趟大梁,那是因为我大魏当初与韩国交兵,需要四哥镇守山阳。而如今,韩国已向我大魏求和,四哥还不是想来就来?”

    “这样啊……”沈淑妃微微点了点头。

    见此,赵弘润趁热打铁道:“母妃,孩儿以为,不如就趁此难得机会让小宣松口,赶紧找门婚事,保不定再过一两年,母妃您就能抱上孙子了。”

    听着这话,沈淑妃不禁动摇了,毕竟自己儿子是这个性格的人,她最清楚不过。

    “那……”她转头瞧了一眼远处正在敲打介子鸱的魏天子。

    仿佛是猜到了沈淑妃的意思,赵弘润微笑着说道:“这事,由孩儿与四哥出面即可,母妃还是不要插手了。”

    沈淑妃会意地点了点头。

    要知道,魏天子如今之所以亲近沈淑妃,虽然一方面是因为赵弘润的关系,但沈淑妃本身的性格也是一大因素倘若她跟雍王弘誉的生母施贵妃那样工于心计,时时刻刻都企图与王皇后争权夺利,就算魏天子再器重赵弘润,恐怕也不会似如今这般亲近沈淑妃。

    谈妥了有关于弟弟赵弘宣的事,沈淑妃的注意力,再次投注到赵弘润身上确切地说,是投注到赢璎与芈姜两位儿媳身上。

    “弘润呐,阿璎与阿姜她们二人,你是怎么考虑的呀?”

    私底下沈淑妃偷偷询问赵弘润,她不像魏天子那样“深谋远虑”,眼界仍局限于一座肃王府,因此,难免也有些着急对于芈姜与赢璎,她都很满意,可问题是,肃王妃只有一人啊。

    这可怎么办?

    见沈淑妃提起这事,赵弘润的表情亦不禁垮了下来。

    最近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去细细思忖这件事,因为这件事也让他头疼不已。

    更不妙的是,二女的娘家势力,皆是强得让赵弘润都有些发怵。

    秦王那就不说了,性格与他类似,皆是一头倔牛;而城君熊拓,此人若是动怒,简直与疯子无异当年魏天子因为宋地之事与城君熊拓交恶,后者凭一己之力,报复了魏国整整十年。

    想来想去,哪方都得罪不起。

    可能是看出了赵弘润心中的犹豫,沈淑妃想了想说道:“弘润,要不这样,明日你带上妾身那几位儿媳,到凝香宫来用饭,先彼此熟络一下,终归你这婚事,再拖下去也不合适。”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

    一想到秦少君与芈姜,他就不禁有些紧张,毕竟二女,皆不是什么好相与的性格。

    因为这桩心事,待魏天子来到亭子这边时,赵弘润也没闲情与这位父皇再理论什么了。

    在送别了魏天子与沈淑妃、乌贵嫔后,赵弘润见介子鸱神色疲倦、战战兢兢,好笑说道:“介子,我父皇与你说了些什么,似乎你很紧张的样子?”

    何止是紧张,简直就是往鬼门关走了一遭。

    介子鸱暗自苦笑一声,含糊其辞地说道:“就是随意问了几句有关于殿下的事,对了殿下,不知淑妃娘娘与您说了什么,您看似也有些紧张?”

    听闻此言,赵弘润亦是苦笑连连。

    平心而论,在秦少君与芈姜二女中选择一人作为肃王妃,这事可远比那则谣言更让他感到头疼。

    但正如沈淑妃所言,这事,他迟早需要面对。

第1275章:回程

    虽然此番前往皇宫,赵弘润终究是没有达成让他父皇承认那日在集英殿的阴谋的目的。UU小说 Xwww.uu234.com更新最快

    不得不说,魏天子那一招相当高明,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仅仅只是通过将肃王军一系的有功之士皆邀请到场,就凸显出了肃王党如今庞大的势力,让雍王弘誉、襄王弘、庆王弘信心生了警惕。

    而对于事后赵弘润的质问,魏天子只不过是一句朕岂可轻怠有功之士,就推得一干二净,让赵弘润哑口无言。

    老头子的目的,赵弘润多少能猜到几分:显然,魏天子是有意让他引起雍王、襄王、庆王的警惕,甚至是针对,潜移默化地让他在一步步被几位兄长针对的交锋中,逐渐走向那个位置。

    对于这种阳谋,赵弘润实在没有什么办法:就算他打定主意,坚决不要皇位,难道他能阻止雍王、襄王、庆王等人针对他么?

    就连赵弘润自己也必须承认,他肃王党的势力,如今已经非常强大了,已经威胁到了目前最具势力的庆王党,若是换位思考,让他站在齐王弘信几人的角度在看这件事,恐怕他也不会再对此事视而不见从集英殿那日之后,但凡是有意争夺皇位的人,都会对他抱持警惕,甚至是陆续开始打压。

    在返回肃王府的途中,赵弘润与介子鸱在马车上探讨这件事起因是庆王弘信想要设立的兵造局。

    兵造局,与兵铸局仅一字之差,当然,这并非是庆王弘信企图连称谓都效仿兵铸局。

    事实上,兵铸局的全称叫做大魏兵部军械铸造司署,简称兵铸局。

    因此,庆王弘信提出的兵造局,实际上也只是沿袭了这个名字,只不过,不想与兵铸局冲突,是故简称兵造局而已,或许实际上两个司署的全称是一致的。

    在这一点上,庆王弘信做得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兵铸局如今已经脱离兵部的统治,因此,反而是兵铸局应该取消当前的称呼,改个官署的名称,只不过,赵弘润已经习惯了称呼兵铸局,不曾想过改名而已。

    “……殿下,正如在下所言,你澄清与否,皆无法抵消庆王已对您心生的警惕。您看,仅过一日,不等殿下对那则谣言有任何态度,庆王便向朝廷提出了此事。”介子鸱在马车上分析道。

    赵弘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早有预料,在当初他授意兵铸局故意扣下庆王弘信一批武器装备后,他就猜到庆王弘信迟早会想办法创建自己的军械铸造工坊,暂且不说接受全国境内军队的订单,至少镇反军与北三军,必须脱离兵铸局的钳制,脱离他肃王的钳制。

    这不是一个好讯号。

    别看庆王弘信这第一步,对赵弘润的威胁并不是很大,但本质是一样的:庆王弘信已经在提防他,想逐步打压他。

    想到这里,赵弘润吐了口气,问道:“本王不能在这个时候退缩,是么?”

    “正是!”介子鸱颔首说道:“集英殿那日之后,殿下与庆王已经交恶,此时若殿下退缩,只会助长庆王党的气焰……必须有所还击!”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又说道:“话说回来,庆王提议增设兵造局,这对殿下也不无好处。”

    听了这话,卫骄吃惊地插嘴道:“介子先生的意思是,这事对殿下反而有好处?”

    对此,无法理解。

    作为赵弘润身边的宗卫长,卫骄了解的东西,远比其余宗卫多得多。

    就拿兵铸局来说,如今魏**队方面的武器、甲胄订单,都是兵部交给冶造局的,而冶造局又委托给兵铸局,正因为如此,以往大梁才出现了类似兵铸局给冶造局打下手的趣闻,使兵铸局实际上成为了冶造局的代工作坊。

    但话说回来,由于整合了资源,避免了像最初那样兵铸局与冶造局争抢订单的冲突,使得冶造局与兵铸局皆获得了大量利益。

    而如今,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兵造局,而且还是真正隶属于兵部、受庆王弘信控制的军械铸造司署,那么试问,兵部还会将大量的军备订单交给冶造局与兵铸局么?肯定是留给兵造局这个自己人啊。

    如此一来,冶造局与兵铸局在军备方面的订单,必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见卫骄无法理解,介子鸱正色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兵铸局往年负责锻造全国境内的军械,岂会不引起旁人的眼红?……这次在我大魏的战争期间,在朝廷的允许下,各地方贵族的私人军械作坊,如与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这足以证明,兵铸局并非是独一无二的,那可以被取代。可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多一个人分担外界对兵铸局、对殿下的眼红,权衡利弊,这反而是有利的,何况,兵铸局事实上也负担不起全**队的装备铸造。”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认可介子鸱这番说话。

    想当初,魏国的精锐军队只有驻军六营的那八万人,因此,兵铸局只要饱负荷运作,自然能够负担得起这八万军队每两年更替一次武器装备的任务。

    可如今呢?魏国有多达四十万的常备军,想要兵铸局这一个司署负担这四十万军队每两年更替一次武器装备的任务,就算兵铸局得到了冶造局的技术支持,也办不到。

    因此,分一些军备订单出去,对赵弘润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能减少外人对他的眼红,至少看起来不再是那样显眼。

    问题在于,庆王弘信是否仅仅满足于得到一个兵造局,他的下一步,会不会对冶造局下手,这才是赵弘润在深思的问题。

    倘若庆王弘信仅仅满足于一个兵造局,乐意沿用已经被冶造局与兵铸局淘汰的旧冶造技术铸造军备,那赵弘润对此毫无意见。

    可这是不可能的,庆王弘信迟早会对冶造局下手,这正是介子鸱建议赵弘润必须有所还击的原因。

    所谓的必须有所还击,指的就是一定程度警告庆王弘信:你搬个兵造局出来自己玩,我没意见,但你的手不允许伸到冶造局,这是底线!

    “原来如此。”卫骄恍然大悟,随即对赵弘润说道:“殿下,是否需要派人去冶造局叮嘱一下?”

    “那倒不必。”赵弘润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虽然不是出自他的本意,但前两日,既然冶造总署署长王甫已表达了唯肃王殿下马首是瞻的心迹,不太可能会被庆王弘信收买,若是贸然增派眼线,反而不好。

    “唉,本来还打算去工部走走,拜托一下秦国工匠的那桩事,这下暂时也泡汤了。”赵弘润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听了这话,介子鸱心中微动。

    出于私心,他当然希望眼前这位肃王殿下,在最近几日里,到工部啊、礼部啊这些官署走走,加大肃王意图争位那则谣言的可信度,但在经过魏天子的敲打后,介子鸱却不敢如此提议了。

    平心而论,介子鸱并未想过强加念头给赵弘润,用软逼迫的方式让赵弘润上位这不是一个家臣该做的。

    因此,最终还是要看赵弘润本人的意见,倘若这位殿下打定主意死也不争大位,那介子鸱就只能认命,乖乖在肃王府当一辈子门客,以此报答这位肃王殿下当初的恩情。

    但是,在这条底线之上,有些事介子鸱自认为还是能够操作一下,比如,通过庆王弘信的打压,让肃王赵弘润被动参与到争夺王位的这件事当中,但遗憾的是,他已被魏天子警告过了。

    怀着惋惜的心情,介子鸱言不由衷地说道:“正好这几日谣言遍传,在下以为,殿下还是在王府里歇息几日,暂时莫要抛头露面,静待谣言消散。”

    “唔。”赵弘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伸着懒腰说道:“正好,本王也趁这段时间好好歇歇……”

    刚说到这,他顿时就苦笑了起来。

    哪有什么闲工夫偷懒啊,家里的事还等着他回去处理呢。

    在秦少君与芈姜二女中选择一人作为肃王妃,这个命题这可比什么争位的谣言更加令他感到头疼。

    待马车缓缓在肃王府的府门前停下后,赵弘润转头对卫骄说道:“卫骄,你派人跑一趟驿馆,将……将秦少君请来,就说本王今日在王府设家宴,请她赴宴。”

    由于对外的身份秦国储君,因此秦少君赢璎这几日与武信侯公孙起、长信侯王戬、阳泉君赢等秦将一同住在城内的驿馆,除了避嫌以外,主要还是出于矜持毕竟,虽然在秦国赵弘润与赢璎已经通过某种方式成婚,但在魏国,他们还没成婚,而赢璎,终究是要以秦国公主的身份嫁到魏国的,因此,魏国这边的婚礼更重要。

    “是,卑职这就派人前去。”

    卫骄抱拳应道。

    嘱咐完卫骄后,赵弘润带着雀儿与介子鸱迈步走入府内,吩咐家令绿儿今日于北院主屋的偏厅置备丰盛的菜肴。

    随后,赵弘润来到了北屋的小苑,逐一见到了苏姑娘、羊舌杏、乌娜、芈姜四女,向她们传达了今日秦少君会来府上赴家宴的意思。

    对此,苏姑娘、羊舌杏、乌娜三女感到十分奇怪:既然是王府的家宴,为何不邀请那位即将嫁到他们肃王府的秦国公主,却要邀请秦国的储君呢?

    只有芈姜心知肚明,秦少君赢璎,即是那位即将嫁到他们肃王府的秦国公主。

    今晚算是真正的见面么?

    芈姜暗暗想道。

    不知为何,素来对肃王妃并没有什么执念的她,却不希望被那位来自秦国的女人击败。

    或许这是因为,她与赢璎身世地位不相上下的关系。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318/ 第一时间欣赏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所写的《大魏宫廷》为转载作品,大魏宫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魏宫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魏宫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魏宫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魏宫廷介绍:
生作大魏皇子,
愿当盛世闲王。
志在偎红倚翠犬马声色,
胸怀家国百姓社稷安危。
若兄贤,若弟明,
尔为人王吾偷闲。
若尔不能使国强,
吾来登基做帝王!
————弘润《你不行我上》
大魏宫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魏宫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魏宫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