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中华大抗战TXT下载中华大抗战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中华大抗战全文阅读

作者:江山多娇     中华大抗战txt下载     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43章 蒋介石召见陈诚

    为保卫武汉,蒋介石在武汉官邸召见陈诚,交谈有关事宜。

    蒋介石说:“马当、湖口失守,倭寇全力向我们进攻,武汉形势越来越紧了。你们看现在该怎么办?”

    陈诚说:“现在日寇企图已很明显,下一个目标将是进攻九江。”

    “九江一定不能失守!”蒋介石说,“你告诉张向华,一定要保住九江,一定要保住!”并问陈诚:“辞修,你的作战设想如何?”

    陈诚说:“两天前,部下与张向华和薛伯陵研究过敌情,一致认为,日寇将竭力攻占九江、黄梅我前线阵地,以便集中兵力向我进攻。我军则针锋相对,以击破敌寇于鄱阳湖西岸,及富池口以东长江右岸为目的,即由管枥市经九江至田家镇间,沿湖及沿江拒敌登陆。但是,中外战争史上,极少有计划登陆而失败者,更何况敌寇有强大的海、空军配合,而我军火力相比较弱,对遏制日寇登陆没有强烈火力,是很难奏效的。所以,如果日寇登陆成功,我们再以大兵团予以歼灭。”

    蒋介石强调说:“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我军应立于外线,向长江或鄱阳湖方面压迫日寇,迫使其原路退回或就地歼灭!这一点,不仅要向张向华说清楚,还必须向各级部队长说清楚,对于作战要求,必须贯彻到底!”

    他顿了顿说:“我们作战失败,就因为作战要求不能贯彻,有的部队长‘自由作战’,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顾前也不顾后,打不好一撤了之。这种情况,应该由战区指挥官负责任!此外,战区指挥官,也必须做到兵力部署心中有数。部署得当才能指挥有方。这就是所谓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辞修,我想知道第九战区是如何部署兵力的,如何?”

    他看了看陈诚。

    陈诚笑了笑,走到墙壁上的巨幅地图前,指着地图从容不迫地说:“根据对敌情的分析,第九战区兵力部署如下:薛伯陵第1兵团,主要任务是阻止敌寇由鄱阳湖入侵。以江西保安团及第74军一部,由管枥市至星子间沿湖设防,并加强工事构筑;以第30军控制于车公、进贤,第66军控制于南昌,第74军主力控制于永修、德安间。

    张向华第2兵团,主要任务是确保九江及田家镇要塞。以第8、第25及第64军担任江防,控制星子、姑塘、九江沿江及沿湖一带;第2军配置于田家镇要塞,第54军配置于码头镇、富田口要塞。第3集团军配置于瑞昌、阳新间;第4集团军配置于黄老门、马回岭之间;第30集团军集结于富安、上高之间;第31集团军集结于丰城、青江之间;第32集团军集结于咸宁、蒲圻之间。第20集团军在南昌、万载之间对东构筑工事;第46军在通城、临湘、城陵矶间对北构筑工事;第197师备守长沙。

    炮兵主力配置于星子、九江、田家镇间沿江地带。武汉警备部队加强工事,完成战备。本战区兵力部署大致如此,并已将此上报军委会批准。”

    蒋介石听了满意地说:“好,一个指挥官,就应该对自己负责的战区兵力部署了如指掌。德邻,我想,如果我们的将领都能像辞修这样,就不会打败仗了。你说是吗?”又问陈诚:“辞修,你看保卫武汉的前途如何?”

    陈诚说:“这已有既定方针啊!保卫武汉只是我们长期抗战中的重要一环,持久消耗战的一部分,达到这个目的就足够了。”

    “那至少也要抵抗三个月。”蒋介石固执地说,“我们必须赢得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否则,我们今后的继续抗战就更困难了。”

    陈诚想:委员长太“迷信”国际了。用将士的鲜血和生命,去换取廉价的“国际同情”,代价未免太昂贵了!仗要根据战局的实际发展打,不能看外国人的脸色行事。他沉默片刻说:“我们尽可能阻遏日寇,三个月内不要失去主动权。”

    蒋介石点点头说:“好,这就好。”

第244章 陈诚治军讲民主

    陈诚官邸。陈诚与薛岳和张发奎讨论完军机大事,设便饭为两位将领饯行。

    席间,陈诚见他们心情沉重,便安慰说:“两位只管放心地去指挥作战,军需、兵员若有所需,可直接来电,我当亲自督办,决不使前方有缺;战事紧张之时,我当亲到前线,与两位共同指挥作战。”

    薛岳苦笑道:“军需、兵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指挥有效,能得上下理解。前一段时期作战,每每军令不能贯彻,此乃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些将领视作战命令为儿戏,奉命不到位,作战不向前,这仗还怎么指挥呢?一旦失利,委座盛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动辄就训,甚至加以处分,也很难使人接受。”

    张发奎也叹息道:“一些黄埔将领养骄了,自恃是‘天子门生’,根本不把我们的命令当回事。这样指挥起来确有困难啊。”

    陈诚承认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却勉强安慰道:“不听命令的,毕竟是个别人。而且前一段时期,委座已严厉制裁了一些失职将领,我想总会起到一些积极作用的。刚才我说过了:关键时刻我会亲到前线,共同指挥军队。两位都知道,我是不讲情面的,所以若遇有这种事,两位不便处理,请告诉我,由我来处理好了。这一点两位能信得过我吗?”

    薛、张二人点头。

    陈诚继续说:“至于说到理解问题,两位只管放手去指挥好了。我们每做一件事,只要对得起国家、民众和做军人的良心足矣。我想是非虽一时不明,终有明白之日,何况战局的发展和结果,会证明我们的所作所为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指挥中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错,这就是‘战场上无常胜将军’的解释吧。如果我们总是顾忌出错,就不能大胆指挥作战,在战场上谨小慎微,只能被动挨打。两位放心去指挥吧,出了什么问题,有我一力承担。伯陵和我共事时间长一些,了解多一些,当能相信我这不是在开空头支票。”

    薛岳点点头,对张发奎说:“辞修确实是很有肩架的人,过去不少代我受过,否则早受委员长处分了。”

    张发奎说:“辞修的为人我是佩服的。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我一定努力指挥打好这一仗。”

    “那我恭候佳音,但愿捷报一日三传!”陈诚端起酒杯说:“干杯!”

    三人同起杯一饮而尽。

    放下杯,陈诚问道:“向华兄,请问你对敌情的判断如何?”

    张发奎说:“我对敌情有两种判断:第一,日寇可能避开九江正面,以主力向星子附近登陆,进犯南昌指向长沙与岳阳、蒲圻、咸宁,切断粤汉铁路,以大迂回战略行动来包围武汉。如果日寇按此战略进行,至少需要五个师团以上兵力,才能保持遥远的后方联络线。

    第二,日寇也可能于姑塘、九江同时登陆,溯江直上,进逼武汉。如果按此战略进行,虽犯了直接正面进攻之不吉,但使用兵力可较少,与后方水道交通联络的安危和补给亦较为方便。如果是后者,我必须采用直接而纵深的配备,控制主力于九江南侧地区。”

    陈诚频频点头:“好!那么,向华兄以为哪种可能性大呢?”

    张发奎说:“这一点我尚无定见,等到了前线,察看地形,了解敌情,再与各部队长磋商研究,最后拿出部署方案来,呈报你批准。”

    陈诚说:“这样最好,关于兵力部署,是前方指挥官的权利,上级的部署只能作为参考,应该视前线战况的变化而更改。所以你不必对这些有所顾虑,你看准了就决定部署,毫无必要再征求我的意见。”

    张发奎不禁暗叹:“人言陈诚治军讲求民主。委员长若能这样,该有多好啊!”

第245章 九江战斗

    张发奎到前线后,视察了各部队和主要阵地防御地带地形。召集师级以上长官及参谋人员共同商讨部署方案,并作了兵力部署。

    在军事部署会议上,张发奎对诸将领说:“九江地扼赣、鄂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我军若能坚守九江,可限制日寇之发展,确保武汉之安全。如日寇攻占了九江,西可夺取武汉,南可向南昌、长沙迂回。如此战略要地,陈诚司令长官委我兵团来守,倍感光荣。但能否守住如此重镇,全靠诸位将领的共同努力,保家卫国虽是军人职责,但我仍要向与我共担重任的诸位,表示感激和重托。抗战至今,日寇之凶残及火力之强大,我们已深知了。对我兵团守卫之如此重镇,日寇必会舍命争夺,其激烈是可以想见的。能否阻止住日寇登陆,谁也没有把握。一旦登陆,战斗将更加残酷。

    本指挥,今天在这里把话讲明,只要诸位确实努力作战,听命调遣,万不得已失守阵地,本指挥决不追究责任,即使上面追究责任,也由本指挥承担,与各级部队长无关。但是,若因别的什么原因,不管其他什么原因,而使阵地失守,本指挥将按军法从事,决不宽贷!陈诚司令教我:战场有极端军法,希望彼此自爱,切勿以身试法。”

    张发奎身为名将,资历深厚,足以服众。他部署得当,诸将领按指令各自布防,增修工事。海军也在江面、湖面广面积布水雷上千只,加强封锁。

    7月上旬,已发现日军在鄱阳湖扫雷,并经常有敌机前来侦察,预示着日军即将攻击登陆了。张发奎向各部队发出警告:严密加强戒备,防备日军突袭并强行登陆。因是三令五申,受到各部队重视,尤其沿江防守部队,更是十分紧张;又由于张发奎不断视察江防、湖防,各级部队长也不敢懈怠,层层敦促,各部队严阵以待。

    日军终于选择了一个有利天气,开始发动进攻了。

    7月22日,鄱阳湖刮起大风,下起绵绵细雨,天空阴暗。日军在夜幕掩护下,以战舰20余艘,汽艇100余只,潜入鄱阳湖中鞋山附近,先以飞机轰炸,再以炮舰轰击,掩护200余名日海军陆战队员登陆。

    守卫湖防部队,是第8军团所属预备第11师,前卫部队一个营。在营长张文美指挥下,当日军炮击轰炸时,命令部队隐蔽起来,等到日军炮击轰炸刚停,便命令部队马上回到射击位置。果然此时日寇已经登陆,接近中**队阵地了。张文美命令一个连正面阻击,两个连侧击。敌我短兵相接,敌炮失去作用,黑暗中日寇无处藏身,死伤惨重,活者丢下死者不顾,跳进湖去逃生。

    张文美告诫战士:“日本鬼子不会甘心失败,很快就会反扑,而且会更加疯狂、凶狠!”

    果然不出所料。拂晓时分,两千余名日军在飞机炮火掩护下,再次强行登陆。敌人炮火猛烈,逐渐向守军阵地延伸,守军无处避开炮击。预备第11师前卫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后续部队难以接近阵地,只能在无掩体情况下坚持拒敌。多次组织逆袭,在敌人强大炮火和空袭下均未奏效,为争夺滩头阵地,预备第11师付出了十分惨烈的牺牲!

    由于通讯不畅,在敌人登陆四个多小时后,守军战报才送到指挥部,以致增援部队未及时赶到。预备第11师残部只得向九江撤退。

    第8军团长李玉堂,得知预备第11师阵地有失,即命第15师派一个团增援。张发奎也从预备队中抽调第70军火速驰援,并指令该军暂归第29军团长李汉魂指挥。日军登陆成功后,迅速向左右两方发展,其左翼在姑塘西南方约五公里处的殼山,被第190师阻击;其右翼主力突破第15师一个团的防线,占领猎桥铺、塔山顶一线,与第128师遭遇,展开激战。

    张发奎指挥第25军之一师及第29军团主力全力反攻,力图驱逐登陆之敌,日军始终以密集炮火和轮番轰炸,压制中**队进展,以致使中**队伤亡惨重,而攻击不能奏效。

    蒋介石闻报日军在九江登陆成功,当即直接命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罗卓英第19集团军全力猛攻彭泽、湖口之敌,用以牵制日军兵力;又命令第九战区着前线部队努力作战,务必在登陆之敌立足未稳时,迅速予以歼灭!

    陈诚以为前线如何用兵,是指挥官的事,上一级不必干预过多。及时歼灭登陆之敌,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更何须三令五申。于是在转达蒋介石指令同时予以慰勉,并无多话。

    日军继续登陆,以装甲坦克开路,其势十分猖獗。同时敌机对九江街市轮番轰炸,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张发奎又调第70军、第190师及第4军一个旅进行反击,同时命令第3师守卫狮子山的四个营抽出三个营向西集结,并命令第4军主力向九江急进。当时各方面战况均处于劣势,张发奎命令各部队固守现有阵地,希望在稳定战局后再图反攻。

    7月24日,第19师占领塔顶山,第128师占领浦泉山。日军一个旅团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中国守军阵地猛攻。第128师阵地先被突破,其左翼第19师所属第57旅旅部被敌机炸中,旅长负重伤,阵地也被突破。张发奎再次命令李汉魂以预备第2师固守雅雀山一带高地,第15、第3及第155师各一部守备沿江防线,军团主力向浦泉山、雅雀山一线攻击前进,以侧击西进之敌,又命令第4军主力占领狮子山、螺丝山亘十里铺之线,策援侧击部队作战;预备第9师守卫九江,第187师守备九江以西江防。但各种努力均未奏效。

    7月25日,日军攻占雅雀山东南端高地。当天傍晚,日军以战舰20余艘,飞机50余架,猛轰九江街市,掩护其登陆部队。一股日军在洋油厂登陆,向沙子堆方向进攻第3师左侧背;另一股日军在九江东西两侧登陆,第8师虽顽强抵抗也未能阻止。

第246章 撤离九江

    战局发展到如此地步,指挥官张发奎将如何决断呢?是集中优势兵力决战呢,还是转移第二线既设阵地逐次抵抗呢?前者是孤注一掷,即使抉择最后取得胜利,但在日军优势火力抗击下,将会付出惨重伤亡。这显然不符合持久抗战原则。但若不决战放弃重镇,对保卫武汉影响也是极大的。张发奎经过反复考虑,认为从保卫武汉整个战局来看,倾全力而保住九江,部队付出重大伤亡而又得不到补充,日军后续援兵一到,九江还是保不住,这样做又有多大意义呢?倒不如放弃九江,保持一定实力,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更实际一些。

    经此考虑之后,张发奎便打电话向薛岳谈了自己想法,并指出:敌寇突破雅雀山并在九江登陆,利用九莲公路,以装甲车、炮兵及九江口炮舰火力进攻,对我抵抗部队压力极大。不如转移到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一线山林地带阻敌更为有利。他认为薛岳与陈诚交厚,请薛岳转达他的意见,商请陈诚批准。

    薛岳同意张发奎的意见,但却指出:“像如此举足轻重的大事,请示辞修等于将责任加于辞修之身,不如直接请示委座决定为好。你不便说,我来向委座报告吧。”

    薛岳当即用电话向蒋介石报告九江情况,及张发奎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等事。

    “这个,……”蒋介石略加思考说:“我看可以吧,唔,就这样吧。”

    薛岳说:“既蒙委座同意,那部下,这就转告张向华向二线阵地转进了?”

    “唔,好,好。”蒋介石放下电话。

    薛岳即用电话转告张发奎,说蒋介石已同意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的方案。张发奎当即向各部队下达向二线阵地转进的命令。

    九江中国守军撤离后,7月26日,日军占领九江。

    在向二线阵地转进途中,张发奎突然接到薛岳电话:“向华兄,情况不好!委座刚来电话,命令第2兵团各部队坚守原阵地,坚决抵抗入侵之敌!你是不是已下达转进命令了?”

    张发奎惊呆了。如此军国大事,最高统帅怎么可以出尔反尔!他愣了半晌才答道:“是的,我已在几小时前,先用电话下达了转进命令,然后又补发了书面命令。各部队抵抗得很艰苦,估计在接到电话命令后,即行动起来。现在部队在运动中,若再返回推进,混乱自不必说,要想恢复原阵地,不知将要付出多大牺牲。伯陵兄,为将者,良心不容拿士兵生命当儿戏。我宁可事后向委座请罪,不能再改变部署了。”

    薛岳也愣了半晌,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向华兄好自为之!”

    张发奎放下电话,向参谋人员交代与各部队保持联络,并决定将总部设于马回岭附近,自己便着手向蒋介石写报告,陈述战守失利情况,希望能得到蒋介石谅解,然而他对事态的严重性尚估计不足。

第247章 张发奎将军受难

    张发奎率部转进二线阵地后,7月31日,忽然接到蒋介石命令:“着张发奎指挥权交薛岳及吴奇伟,本人回武汉接受军法审判!”

    张发奎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委员长盛怒之下,竟然越级下令,将他撤职召回武汉接受军法审判!愤慨和委屈的折磨使他忍无可忍,但他毕竟是个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人,终于冷静下来,把吴奇伟叫去,递过蒋介石的电报。

    吴奇伟看了电报,吃惊地说:“怎么能这样呢?他虽是最高统帅,但处理你应该是战区司令长官的事。至少应该通过战区司令长官下达命令才对呀!”张发奎苦笑道:“委座的作风你还不知道?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插手,尤其是对于人事的安排,部队的指挥,他甚至于干预到团一级哩。往往会直接向某一个师,某一个团下命令,等到这个师或这个团按他的指示行动了,上一级却还不知该部队的去向,这种事屡出不鲜,对此许多将领都有意见。”

    吴奇伟点点头问:“那么,你想怎么办呢?”

    “我能怎么办?”张发奎苦笑道:“只能按指示把部队交给你,然后回武汉。回到武汉,我将要求军事法庭对我进行审判,将事情追查清楚,如果我真的有罪,甘愿接受军法制裁;否则,也要求澄清。”

    吴奇伟说:“我看你到了武汉,还是先去见陈诚,他倒是个通情达理,很有肩架的人,又是委座的亲信,或许能替你在委座面前解释清楚。”

    张发奎说:“不!既然委座直接问罪,我就直接对委座,不必将陈司令牵扯进来,免得别人再说三道四。”吴奇伟点点头。

    张发奎说:“有可能,我会受到军法制裁。但我不想再做别的什么努力了。晴云(吴奇伟字),你看在交接事宜上,还有什么需要我交代的?”

    他见吴奇伟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便解释说:“我们私交归私交,军国大事不能以私交而论,在交接上还应当手续清楚,不能含糊啊。”

    吴奇伟颇感心酸:“算了吧,在战场上,你只能把阵地和士兵交给我,其他还有什么呢?”

    “我已经不是一次将部队交给你了,而且都是在极困难的时候。”张发奎颇为抱歉地说:“你能谅解我吗?”

    吴奇伟说:“你我肝胆相照,何出此言?更何况,我们都是为了抗战呢?”

    张发奎说:“晴云,我走了后,希望你好好用兵,虽不能复夺九江,至少也要将日寇滞留于此,为各战区在新形势下,重新部署多争取一点时间。”

    吴奇伟说:“向华兄,我会加倍努力的。”两人握手告别。

    九江防线,蒋介石并没硬要死守。就在九江陷落的当天,他未接到前线战报时,还在日记里写道:“观察敌势,在直接溯江而上,仅占要塞据点而不作野战,余对防守武汉,决不能作无谓之牺牲,必须保持相当兵力,待机应用,以作最后胜利之基础。”鉴于淞沪抗战死守硬拼损失太大的教训,他也并非决心死守到底,但是九江丢失太快,他又接受不了。

    抗日是一场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中**队一有兵员优势,二有辽阔国土,没有寸土必争就弃阵撤退,根本违背了抗战的基本原则。据说九江防御战,号称“铁军”的第4军兵不血刃就退往二线阵地,而九江要塞竟失在一个新编的二流师手中,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太令蒋介石失望了,他于7月31日电令张发奎离开前线:“南浔方面的军事即日起由薛岳、吴奇伟两总司令负责主持,张总司令发奎即行调回可也。”

    张发奎于8月上旬回到武汉。稍事休息后,即去军委会报到,并要求最高统帅部听取他的申述,然后做出公正的裁决。何应钦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

    蒋介石说:“张向华回来了,很好。他还要申述!他还希望我去听他的申述?九江丢了,他还有什么脸申述?他有什么脸要我去听他的申述!各部队都拼得残破不全了,惟独他的第4军完整无缺!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呀?”

    何应钦说:“委座!息怒,息怒!张向华要求申述,还是合情合理的嘛。”

    “我不听,不听!”蒋介石余怒未息:“我最恨那些只顾保存实力,不顾大局的卑鄙小人!韩复榘就是这样的东西!对这样的东西决不能姑息。好,你们组织几个人去听他讲吧,我是不去的,也不许辞修去!”

    何应钦点点头告辞了。他边走边琢磨:“老头子不肯来听,为什么也不许陈诚来听?陈诚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顶头上司,正应该听取下级的申述啊。”

    何应钦找来军政、军委会及参谋本部的一些人,听取了张发奎的申述,主要是说明当时兵力部署理由和作战情况,对各战场的进退、战败的原因都有详细的分析。大家听完后,都深表同情。何应钦安慰张发奎,让他回去耐心等待,必有佳音。

    大家散去后,他打电话给陈诚,问对方是否知道张发奎已从前线被召回?因为九江失守,陈诚赶到德安部署,也因风闻此事惦记着张发奎的处理,接了电话便急忙赶回军政部。

    何应钦对陈诚说:“委座为此事大发脾气,一定要严办张向华。”遂将张发奎申述的记录拿给陈诚看:“大概连这些材料,委座也不愿意看,我也没办法送去,免得再碰钉子。”

    陈诚并未翻阅材料,只说:“我是战区司令长官,凡我战区发生的事,应由我负责。我们一同去见委座,如何?”

    “好,我奉陪。”何应钦正想看看,陈诚如何向蒋介石讲情以及此事的最后结果。

第248章 陈诚出面讲情

    陈诚与何应钦来到蒋介石办公室。

    陈诚对蒋介石说:“张向华的兵力部署是出于部下的授意,退守二线逐次抵抗也是按部下的命令进行的,如果委座认为此事有何不妥,请训斥部下;如果这些事触犯了军法,请先予部下处分,然后才是张向华。”

    陈诚将一切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完全出乎蒋介石和何应钦的意料,两人听了都愣住了。良久,蒋介石才说:“记得上一次我召见你和德邻,你当面向我报告的兵力部署,以及尔后第九战区呈报上来的兵力部署计划,完全不是这样嘛。”

    “是的。”陈诚说:“但是部署计划是可以视战局发展变化的。”

    蒋介石:“张向华为什么要留第4军做预备队?这不是存心保存他的基本部队实力吗?”

    “张向华离开第4军多年了。第4军几经改编,已没有了过去的基础。”陈诚争辩说:“再说预备队是需要能运用自如的,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指挥官当然要掌握一支自己所熟悉的部队,才能有把握让预备队去解围攻坚。假如用一支不熟悉情况的部队作预备队,在关键时刻,使用这支预备队了,或是战斗力不强,或是不肯力战,或是阳奉阴违,岂不影响整个战局?如果我在前线指挥作战,我也会留第18军为预备队的。”

    沉默片刻,蒋介石说:“九江失守,总应该由张向华负责的。”

    陈诚说:“敌强我弱,抗战以来已失半壁河山。假如每一失地不问青红皂白,要指挥官负责,还有何人敢担当指挥之责呢?在张向华报告申述中有一条,即在到任前,九江周围公路已彻底破坏。证明我们有在万不得已情况下放弃九江的计划,兵家胜败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我们打的是持久战,九江虽失守,张向华指挥部队转入二线阵地逐次抵抗,虽败不乱,符合持久消耗战之原则。部下认为,张向华不应承担九江失守的责任。”

    蒋介石听了默然无言,沉默片刻,忽然说:“把张向华的申述记录送来,我看看他的申述再作决定吧。”

    何应钦说:“好,我马上呈报委座。”

    告辞出来,何应钦对陈诚说:“你该说的都说了,看来有转机。我回去马上把记录呈报委座,等等吧,看委座怎么批示。”

    陈诚去见蒋介石之前,侍从室主任林蔚已向蒋报告,说一些将领对张发奎的处置颇有微言,尤其是在张发奎申述后,听的人都深表同情。张发奎在北伐中立过汗马功劳,是当时闻名的“铁军英雄”。抗战以来,从淞沪抗战至今,态度十分坚决。他能获得众多人同情,也是理所当然的。

    陈诚的辩解,有几处打动了蒋介石:抗战以来,半壁河山已沦敌手,其原因固然与前线将领有关,就与他无关吗?如果每失一地,都要追究指挥官的责任,今后还有谁敢指挥部队抗击倭寇呢?还会有谁听他的使唤呢?破坏九江附近公路的指令是他亲自下的,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尔后在万不得已时,放弃九江做未雨绸繆之准备。”也就是说,他预先就知道九江守不住。

    换句话说,现在天天大声疾呼“保卫大武汉”,武汉能长期固守得住吗?武汉比九江不知重要多少倍,万不得已时放弃武汉,是不是也要追究指挥官的责任呢?

    蒋介石思前想后,闷闷不乐。宋美龄发现了,关切地问:“达令,又有什么事烦恼啊?”

    蒋介石叹息道:“为张向华的事,陈辞修居然跟我顶上了,这真是想不到的。”

    宋美龄嫣然一笑:“我当什么事?原来是让辞修气的。”

    蒋介石苦笑着摇摇头:“我不为陈辞修跟我争执,而是陈辞修说将领们颇有微言。是啊,我知道有些人在背后说我爱发脾气,乱骂人,把我形容成暴君了;还有人说我多疑,手伸得太长,爱瞎指挥。惟独没有人理解我的难处,谅解我的苦衷。难道我不愿意表现得有风度吗?或许还有人以为,我这个领袖当得很惬意,却没有人知道我现在是食不甘味,睡不成寝,终日为抗战的事忧心忡忡啊!”

    宋美龄温柔地说:“是非虽一时不明,终有明白之日,依我看,部下们还是能理解你的。如果说有人说三道四,我看那是别有用心哩。”

    蒋介石说:“说我疑人,我能不疑吗?看看我们的军队组成情况吧,真正的嫡系有多少?黄埔生还羽翼未丰,高级将领中,多半是在我身边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这些人还会起来兴风作浪。所以他们现在还在夺兵权,保存实力,就是在养精蓄锐啊!你叫他们往前打,他们就是要后退,我不亲自在关键时刻插手指挥,听任他们搞下去,仗早就打乱了!”

    宋美龄安慰道:“依我看,现在是抗战时期,这些人也不敢为乱。抗战不会在短时期内结束,再过两年,黄埔将领逐渐成熟了,可以担当重任了,就可以把兵权集中在黄埔将领手中,到时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眼下呢,对那些杂牌将领还是宽容一些,使他们能够努力效命,至少不会捣乱就好了。张向华虽也算个人物,但能量并不大,而且有辞修在控制,你该做得大度一些。辞修是最忠实于你的人,他保人也是在替你笼络人,你该给他一点面子,一来显示你对他恩宠,二来他在下面也更有威信,能更多地替你笼络住人啊。”

    蒋介石频频点头:“是的,是的,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决定不再追究张向华了,等事情冷一冷,另外再委他个职务吧。”

    宋美龄笑着摇摇头说:“达令,做得大度一些吧,前方在打仗,正是用人之时,辞修的第九战区就用薛伯陵和张向华两个人,你要辞修担任那么多要职,总不能再让他分身去前线亲自指挥作战吧?”

    蒋介石沉思片刻,微笑道:“好,听夫人的!”

    随后,蒋介石便在参谋部的报告上批道:“着张向华仍回原任。”

    何应钦对张发奎说:“这可是少有的事啊!不少人被撤职都坐了很长时间冷板凳哩。陈辞修这一回做得漂亮,说你是按他的命令行事的,承担了责任。”

    何应钦将陈诚见蒋介石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张发奎,并说:“陈辞修这个人虽然好弄权,却也有他独到之处。”

    张发奎当即去陈诚家里致谢。陈诚说得很衷肯:“大家都为抗战一个共同目的,而不是私情,换句话讲,将来武汉也会放弃的,我肩负保卫大武汉之责,难道也要追究我的责任吗?”

    陈诚顿了顿又说:“向华,你千万不要对委座的处置耿耿于怀。作为最高统帅,每遇战局失利,他一急难免要发点脾气。有些人不能谅解委座发脾气,这是没有设身处地替他想想。”

    张发奎十分感激陈诚勇担责任,替他挽回了声誉,但又不同意陈诚对蒋介石谅解的观点。

    这次“九江失守”风波戏剧性地结束了。

    张发奎回到原任,已是9月上旬,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249章 日军攻占黄梅

    1938年7月19日,华中派遣军第11军指挥官冈村宁次下达了作战命令,江南日军第11军于26日攻占了九江。这时江北日军第2军的稻叶第6师团,正苦战于太湖和宿松之间凉亭河一带,离目的地鄂东黄梅还有一百多里,其间多是小山丘,行进必然缓慢。

    7月18日进至潜山后,因作战伤亡和疾病流行部队减员两千多人,不得不停战休整,直到23日夜里,稻叶四郎召集官佐作战会议,部署24日攻击黄梅。

    先头部队是第11旅团。这支部队因主攻南京突破中华门并大肆凶杀**而臭名天下。旅团长坂井德太郎陪着师团长谷寿夫在满城风雨中回国述职。新接任旅团长今村胜次,率部沿着潜太公路气势汹汹而来。

    26日,今村旅团抵达太湖,离黄梅尚有二十多里。谍报传来:西取黄梅必经的太宿公路、凉亭河镇,已有重兵集结把守。稻叶在电话里斥责今村用兵太慢,令他失望。

    7月23日晚上,在广济县城梅川镇中心小学魁星阁。白崇禧副参谋总长、第五战区代司令长官,召集第4兵团及田家镇要塞师以上将领,部署迫在眉睫的江北阻击战。

    全面抗战使“小诸葛”白崇禧成了中**队中最忙的将领之一。这些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因病在武昌东湖疗养。白崇禧风尘奔波于大别山南北八百里战线,掌握23个军60余师,踌躇满志地决心在江北一展须眉。

    白崇禧声音浑宏地说:“根据我们掌握的敌军作战之部署,我军第114、第132、第138、第165、第170师,背靠大别山南麓和长河河谷,沿太宿公路两侧截击来犯之敌。第131、第135师于亭子岭、严恭山一带,配合正面战场,主动牵制敌人。第68军则于江洲至小池一线,阻敌西进。第15师于凉亭河镇作纵深部署,不惜一切代价正面阻击敌人!”

    白崇禧讲到这里,看了看第15师师长汪之斌。

    身材瘦小的汪之斌立即站起来,说:“保卫大武汉,死守六个月!”

    白崇禧笑道:“好样的!作为军人,就要有这种英勇气魄!”

    凉亭河镇位于太宿公路北侧。街北的严恭山、叫雨山两道山岭,由大别山逶迤而来。镇东南约百米处,有一座小山峰叫烽火山。烽火山与严恭山、叫雨山互为犄角,形成天然堡垒。汪之斌将守烽火山的任务交给了3团1营。

    27日清晨,今村旅团接近凉亭河。日军侦知烽火山一带是中**队主阵地。先以飞机投弹扫射,又以大炮进行轰炸。约有15分钟炮火轰击后,烽火山树断草枯,一片灰烬。

    日军进攻开始了。当日军离烽火山一百米左右时,烽火山上中下三层火网同时撒下。日军一片片倒下,进攻受阻。今村胜次狂怒,命令炮兵再次猛轰烽火山,把烽火山夷为平地。

    日军野炮山炮齐发,不多时,便将那座顶部只有二百平方米的山丘,变成了一个黄黄的大土堆。日军又开始进攻了,摇晃着小太阳旗,狂叫着直冲过去。“砰!”突然一声枪响,紧接着大土堆爆炸似地轰响起来。日军受到突然袭击,进攻又遭失败了。

    今村再次命令炮兵:“给我把那个土疙瘩从地球上抹掉!”

    这次炮轰后,烽火山矮了许多,山上万籁肃静,鸦雀无声。日军以为中国士兵全被轰炸死了,便放心大胆地往前冲。“杀!”突然一声大吼,枪弹手榴弹齐发。日军又一片片倒下。“冲啊!”中国士兵从纵深掩体中跳出来,持着刀枪扑向敌群,展开惨烈的肉搏战。

    严恭山第135师得知第15师吃紧,急令805团发起反冲击,以助第15师攻势。日军在中**队猛攻下伤亡惨重,从血战中败退下来。烽火山中**队连夜加固工事,以备再战。

    28日激战一天,汪之斌第15师在第131师和135师有力配合下,烽火山岿然屹立。今村胜次没能越雷池一步。师团长稻叶四郎再也忍耐不住了。30日清晨发动攻势前,命令“王牌”第36旅团投入战斗,协助第11旅团务必攻下烽火山。第36旅团长牛岛满,是第6师团屠杀南京后,惟一仍留在第6师团的高级将领,有名的杀人魔王。

    这一场血战,烽火山上中国勇士们全都刺刀见红,也全都倒下了,从营长到士兵在与日寇厮杀中全部战死。五百名英雄之血,使烽火山为之变色。稻叶沿途经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直到8月2日才接近黄梅。但又遭到覃连芳第84军在大洋庙山口的顽强抵抗,刘汝明第68军在双河口、柘林铺、渡河桥、苦竹桥及黄梅城郊下河桥、鲍家山等地的阻击,进入黄梅城内又是一场激烈巷战。稻叶在沿江舰队配合下倾注全力,8月4日终于攻占了黄梅城。攻占黄梅后第6师团暂时休整。

    冈村宁次第11军攻占九江、黄梅,进攻武汉第一期作战(准备阶段),至此结束。

第250章 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蒋介石于九江失守当天(7月26日),分别致电第五战区白崇禧和第九战区陈诚。

    致白崇禧电报内容是:“(1)敌已于25日陷九江及小池口,有沿长江两岸突进之企图。(2)广济阵地与田家镇要塞相联系,极为重要,应置重点于该地,集结兵力,纵深配备。(3)太湖、宿松、黄梅据点,仅以必要各一部守备,为攻势的支撑即可,应以主力机动使用,由北方向南侧击敌人。(4)刘汝明两师分散于黄梅、宿松、广济广大地域,处处薄弱,殊感危险,希适当集结使用于广济阵地为盼。(5)广济以东山地万一发生破绽,亦无关系,惟广济阵地必须固守。”

    致陈诚电报内容是:“决在德安、瑞昌一带与敌决战,但张家山阵地须固守,掩护大军开进。”并对薛岳和张发奎两兵团的兵力部署作了具体安排。

    7月31日,军委会调张发奎去武汉受审,电令“南浔方面自即日起由薛(岳)吴(奇伟)两总司令负责”,从此南浔路方面即归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指挥。因日军航空兵基地和前进机场已接近武汉,大批敌机多次轰炸武汉(仅7月19日一天,武汉民众就伤亡一千余人),而且武汉大战迫在眉睫,于是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于8月1日明令:中央党部及政府各院、部、会驻武汉办事处,限期迁往重庆。8月3日,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政治部又发表文告,劝导武汉民众疏散,撤离三镇。

    第九战区当时判断:日军将以一部兵力对南浔路方面采取攻势,以主力由九江向瑞昌方面采取攻势,目的在于侵占瑞昌、田家镇、富池口沿江要地,在海、空军配合下溯江西进,直取武汉。因而决定以一部兵力配置沿江各要点及南浔路,主力控置于德安、瑞昌以西及南昌附近地区,从侧翼攻击深入日军。以第1兵团担任南浔路正面防御,屏障南昌,侧击西进日军;第2兵团担任瑞昌一带作战任务,保卫武汉,并掩护南浔正面的左侧翼。据此,8月5日拟订了《第九战区武汉会战作战计划》。

    8月6日,****主席**及中央总书记张闻天等,致电在武汉的周恩来、叶剑英等**代表,指出有关保卫武汉的方针。

    电文说:“保卫武汉,重在发动民众,军事则重在袭击敌人侧后,迟滞敌进,争取时间,务须避免不利的决战,至事实上不可守时,不惜断然放弃之。因目前许多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如前,若再损失过大,将增加各将领对蒋(介石)之不满,投降派与割据派起而乘之,有影响蒋的地位及继续抗战之虞。在抗战过程中巩固蒋之地位,坚持抗战,坚决打击投降派,应是我们的总方针。而军队力量之保存,是执行此方针之基础。”

    周恩来等据此向蒋介石等军委会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保卫武汉的建议。

    8月23日,军委会得到上海发来的情报,知日军第11军主力将在攻占瑞昌后溯江西进,并将经阳新进攻咸宁;其海军将竭力打通武穴方面水路,以掩护其陆军在武穴南北岸登陆。

    8月24日,瑞昌失陷。军委会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决定令第一线部队竭力迟滞当面日军;自后方调集重兵至鄂南地区,以增强该方面战斗力,实施纵深配备,阻遏日军攻势。据此拟订了《保卫武汉作战计划》。

    日军攻占瑞昌后,战斗已发展到武汉核心地区,但日本海军溯江西进部队,因受沿岸炮火袭击和江上水雷困扰,进展极为缓慢。军委会根据当时战局,于9月上旬,拟订了《武汉会战方针目的及策略指导》,经蒋介石批准后,作为今后指导武汉会战的基本准则。

第251章 日军下达攻汉命令

    日军占领九江后,即以此作为前进基地,积极进行进攻武汉的准备。一方面以一部兵力扩大集结地域,并加紧向九江、合肥地区集中兵力;一方面以陆、海军航空兵近400架飞机,连续轰炸武汉、南昌、长沙等战略要地和空军基地,并寻找中国空军及苏联空军志愿队进行空战,企图夺取武汉地区制空权,为进攻武汉创造有利形势。

    为了使陆、海军航空兵协同作战,“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和“中国方面舰队”司令官及川古志郎于7月底商定,陆、海军航空兵共同打击中国空军和轰炸中国各战略要地;但陆军航空兵主要支援第11军和第2军的陆上作战,海军航空兵主要支援“中国方面舰队”及与其协同的陆军溯江进攻作战。

    8月中旬,日军第2军已有第10、第13两个师团集结于合肥地区,第11军已有四个师团、一个旅团集结于九江地区。其中第6师团在黄梅附近,第106师团在九江以南的沙河、南昌铺以南一带,波田支队在九江以西的乌龟山附近,第101师团在九江东南的星子以北地区,第9师团先头部队和冈村宁次的第11军指挥所也已到达九江。

    陆军航空兵三个飞行团分别位于合肥、安庆、南京等航空基地。海军航空兵陆基机队均已进至安庆、九江前进机场,舰载机队和水上机队部署于长江中下游。

    为了保障进攻武汉的作战顺利实施,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和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根据“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指示,先后于8月16日和20日,给所属各师团下达了使用毒气的命令。规定“特种烟”(窒息性毒气)的使用,以局部使用为原则,但根据情况,也可以有计划地大规模集中使用。事实上日军早已多次使用毒气,此命令下达后使用更加频繁。

    使用窒息性毒气违反国际公法,为掩盖真相,日军改称“特种烟”,并要求将“特种烟”与催泪性毒气混合使用。

    由于进攻武汉的兵力大部分已进入前进基地,日本大本营于8月22日,下达了进攻武汉的第188号“大陆令”、第135号“大海令”和第250号“大陆指”指示。

    其主要内容是:“华中派遣军”与“中国方面舰队”协同,进攻并占据汉口及其附近要地。攻占后应力求紧缩占据区。“华北方面军”应策应“华中派遣军”作战,努力牵制中**队。“华中派遣军进攻武汉的作战,不得超越信阳、岳州(岳阳)、南昌附近;华北方面军不得超越黄河及黄泛区进行作战。”

    当天下午3时,“华中派遣军”下达了进攻武汉的命令:

    (1)令第11军在海军配合下,沿长江两岸进攻武汉。主力置于长江以南,从咸宁、贺胜桥地区切断粤汉铁路,由南面向武汉迂回;以一部向德安、永修进攻,相机占领南昌。

    (2)令第2军主力从大别山北麓经六安、固始、潢川、罗山进攻信阳,尔后沿平汉路及其以西地区南下,从北面、西面迂回,包围武汉;以一部从商城南下,横越大别山进至麻城地区,由东北方向策应沿江进攻部队之作战。

    (3)令航空兵团以主力支援第11军,以一部支援第2军;并预定8月27日开始进攻。与其同时,“中国方面舰队”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攻武汉的“w”作战命令。

    日军第11军、第2军及航空兵团根据“华中派遣军”的命令,各自制订了作战方案。

    第11军方案是:第6师团与海军配合,沿长江北岸的广济、蕲春、浠水、上巴河、新洲,经靠山店攻占汉口;波田支队与海军配合,沿长江南岸,由瑞昌经阳新、白沙、大冶、鄂城、葛店、鲁港攻占武昌;第9、第27师团并列由瑞昌、阳新地区西进,经三溪口、坳下、担山之线及其以南地区,攻占贺胜桥、咸宁、汀泗桥铁路沿线地区,切断粤汉铁路,以阻止中**队向武汉增援或向南撤退;第101师团经庐山以东,第106师团经庐山以西,沿南浔路经德安、永修攻占南昌。

    航空兵团决定以驻合肥第1飞行团直接支援第2军作战;驻九江对岸二套口的第2飞行团和驻南京的第4飞行团,直接支援第11军作战。

第252章 守军加强战略防御

    1938年8月22日,日本大本营向华中派遣军下达向武汉全面进攻的“大陆令188号”命令,指出“攻入武汉附近后之占据地区,应尽力紧缩”。其参谋总长也相应发出第250号指示,进一步指出:“华中派遣军向汉口作战不得超越信阳、岳阳、南昌附近;华北方面军不得超越黄河及黄泛区域进行作战。”

    这说明日军兵力不足,急于集中优势兵力攻破武汉外围守军阵地。

    战略部署是:以华中派遣军大部兵力控制已占领的京沪杭地区,严防中**队由浙江方面发动反攻,以第2军、第11军对武汉实行南北夹攻,其重点仍在沿江两岸,侧重于南岸;以第11军担任南岸主攻,北岸及大别山麓则由第2军担任,以策应第11军作战。

    九江、黄梅要塞失守,武汉形势危急。蒋介石除直接指示第五、第九战区兵力部署和作战思想外,并向各部队下达手令,要求各部队按照他的设想构筑工事。

    蒋介石手令说:“林主任(侍从室主任林蔚):通令(并用电话告沿江各部队)江防与湖防各部队,除沿江直接防御之阵地外,应在其直后方近距离处,利用适当地形,构筑强固之本阵地,以备与上阵之敌战斗,并在其本阵地附近之四周,多筑假阵地,以掩护本阵地,而对大小村落与房屋城墙,皆应特别注重设法利用。凡城墙或墙壁之下挖筑地洞,在其外缘构筑阵地,既可避免飞机之发现,又可抵抗敌军之炮弹,故城墙之下外缘阵地,实胜于野战工事;尤其在敌空、炮军优势之时,野战阵地不易耐久,非利用村缘屋壁与城墙不可。台儿庄之役,中**队能不受敌机炮之威胁者,即在于此。”

    由此可见蒋介石的急迫心情。

    由于张发奎此时已调离,陈诚亲到前线,会同薛岳、吴奇伟制定作战方案。薛岳、吴奇伟、张发奎三人都是广东同乡,共事多年,关系甚密。薛、吴都很关心张发奎的处理结果。

    陈诚苦笑道:“这件事委座事先并没有向我打招呼,否则就不会这样了。你们两位放心,等我把前线部署好以后,就回武汉去向委座说明情况,力保张向华复职。如果做不到,我就辞职!”

    薛岳说:“我们共事几年,你的为人当然信得过。但是委座这样越级处理部下,使你也很难堪啊!”

    陈诚说:“这件事大家不可再议论,免得影响作战情绪。你们把这件事交我去办,现在集中精力研究敌情和作战部署,才是当务之急。研究好了,我还要召开师长以上会议哩。”

    薛岳和吴奇伟都说:“委座对兵力部署和作战指导,都有过明确指示,似乎不宜再动。”

    陈诚笑道:“委座的指示是原则性的,我们根据委座的指示精神原则,研究敌情后具体实施,并没有违背委座的指示,有何不可呢?我这次来,把第九战区参谋人员都带来了,就是要在前线视察敌情后,作具体实施的,我看你们也把参谋人员召集起来,共同开个会,分析敌情,判断日寇的动向,定好作战计划,我再拿去向委座请示,也就顺理成章了,对吗?”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日军对南浔路方面可能采取守势,主力由九江向瑞昌方向发展,在攻占瑞昌、田家镇、富池口等沿江要隘后,溯江而上,直取武汉。

    在师以上军事会议上,陈诚说:“经过会议研讨敌情取得了共识,下一步是制定作战方案,要将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在内并制定对策。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今后作战中,沉着应付各种情况,不至于临阵发生混乱。对于作战计划,我只提一点要求,就是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我军都应立于外线地位与敌作战,以保证我军机动之自由。我想,现在要将今后的作战分为几期,譬如目前日寇进攻瑞昌或德安为第一期;敌人如占领瑞昌或德安后为第二期;如敌人占领了田家镇,以主力进犯武汉,另以一部经大冶向咸宁方向进犯为第三期。对这三期作战指导制定出来后,对今后作战我们都做到心中有数,就是打有准备之仗,就立于主动地位了。”

    陈诚说完这番话,又怕引起误解,造成思想混乱,于是解释道;“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在未战前已做好了逐步撤退准备。如果哪一位因不肯力战而放弃阵地,我是不能替他负责的。逐次抵抗是持久抗战总策略,就目前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我们还不可能完全遏制日寇继续深入侵略,更不具备大举反攻条件。我们今后逐次抵抗,就是为了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以后大举反攻创造条件。因此逐次抵抗中,必须大量杀伤敌人,消耗其战力。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的逐次抵抗就失去了意义。

    “九江失守,检讨起来问题是很多的。但就九江的撤退时机来看,我认为还是适当的,虽败不乱,而且在退守第二线阵地后,能继续抵抗至今,就是很大的成功。如果当时我们把主力消耗在九江方面,固然能延长九江的防守,但不能持久,一旦再败退下来,第二线防守兵力不足,敌人便可以长驱直入。淞沪抗战我们坚持到最后,一路败退下来,第二线、第三线都守不住,以致南京过早丢失掉了,就是这个道理。就目前形势来讲,在九江西南附近与敌接触各部队,仍要积极抵抗,以掩护后方的部署,并相机反攻,向九江、莲花洞之敌施行突击。要以有力部队(后决定派江西省两个保安团)保卫庐山据点,实施游击战,协助正面战场之行动。在南昌、德安、瑞昌及阳新等处附近各部队,应迅速构筑工事,加强战备。

    “根据最高统帅部指示,田家镇要塞至少要固守两个月以上。武汉卫戍部队要做固守两个半月以上之准备。我们是在前线与敌作战的指挥官,当能理解要作这样长时间的固守,会有多少艰苦惨烈的仗要打。因此,如果我们的部署和作战方案有误,那就会更增加今后作战的被动和困难。不必讳言,日寇有海、空配合之优势,我们的力量相对比较是很弱的,尤其在沿江一带作战,对我们更不利。委座最近有指示,就是如何利用地形构筑隐蔽工事,变不利为有利。当前我们困难一些,但日寇如果继续侵略,今后大多是山地作战了。这样日寇的海空优势以及机械化都逐渐失去效用,无优势可恃了。从初期抗战情况来看,敌我伤亡数字是一比三;从目前情况看,敌我伤亡数字已接近一比二;预计今后敌我伤亡数字可能达到一比一。此外,从战俘口供可以得知,日寇士兵疾病率也在不断上升,这是影响其战斗力的重要原因。

    “可以想见,以其弹丸之国的人力物力和我们较量,其深入侵略就是走向灭亡。所以我们必须有坚强的信心,把鬼子拖在每一个战场上,使其每进一步便要付出沉重代价,那么,最后胜利必属于我们!”

    散会后,各部队都抓紧时间部署兵力,构筑工事,做战斗准备。

第253章 日军使用毒气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施放毒气已是惯用伎俩,但多半是使用催泪性毒气,而使守军被迫放弃阵地,最高统帅部并没有采取积极防御措施。直到1940年以后,日军多使用窒息性毒气,造成大量伤亡,最高当局才向各部队发下防毒面具,但数量也极有限。

    8月23日,惨无人道的日军,再次使用窒息性毒气,袭击守军陈家庄、牯牛岭阵地,守军伤亡殆尽。日军乘势席卷天子山阵地。激战数日,中**队伤亡惨重,尤其第12军的第20、第22师最为惨烈。每师原有九千人,战后两个师集中起来,尚能作战人员仅够一个营,该营拨给第92军指挥。

    吴奇伟根据战局变化,再次调整兵力部署:杨柳湖至城门湖西岸阵地交由第30集团军守备,第59师调防邓家铺、破唐山之线阵地;第2师守备瑞昌、大确山、牛皮阵、大脑上、笔架山、大蛇之线;第81师改由第54军指挥,守备赤湖口岸及龟山阵地;第92军守备瑞昌。其他需要整顿之部队,由第3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召集至武宁。

    日军在此时期的战术,是避开正面进攻沿江发展,其目的是借海军强大炮火掩护,先从侧翼攻占望失山、平顶山,打开长江通路,为其增援部队第9、第27师团创造条件,并广泛使用毒气,大量杀伤中**队,造成恐慌,日军便趁机连续进攻,甚至一改过去夜间停止进攻的谨慎,连续扩大战果,使中**队无喘息之机,撤退部队被日军追击,跟踪而至,对中**队影响极大,甚至受到撤退部队的冲击,动摇斗志。

    8月24日,日军向第21师乌龟山阵地攻击,守卫该阵地团长苗瑞体率部应战,敌我兵力对比,守军占绝对优势,但日军海空协同作战,强大火力压迫得守军抬不起头来。工事被摧毁,部队成排成连地伤亡。苗瑞体亲自率部反击,身负重伤。师长侯镜如指挥部队增援,侧击日军,均被日军强大火力压迫退回,部队伤亡惨重,只得撤退至大路口、鸡爪山一线,继续抵抗。日军抓住中**队因伤亡过重,急于调整部署之机,于9月上旬,一举攻占瑞昌,并继续向中**队猛烈攻击。在瑞昌至阳新公路方面,中**队组成了较坚强的抵抗,遏制住日军进展。

    9月24日,日军在木石港集结兵力两万余人,向中国第90军之184师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日军除炮空配合外,又调来化学兵施放毒气。中**队官兵创造了用浸泡过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的方法,到达了过滤空气防毒的作用。日军施放毒气收效不大。敌我激战六天,日军付出重大伤亡,进展却十分缓慢。在此情况下,日军又配用烟幕罐,可谓一切手段用尽。中**队既要防炮弹轰炸,又要防毒,再加上烟幕妨碍了视线,战斗力锐减,日军得逞,连连突破阵地。但第184师官兵仍节节抵抗,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第254章 黄梅战斗

    蒋介石对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说:“日寇又要进攻了。你要多注意这方面的情况。”

    陈诚说:“张向华已回到前线,必要时我会亲自掌握的。”

    蒋介石点点头,又说:“第五战区副长官李鹤龄指挥能力差,叫我实在不放心!”随后,他向李品仙发去电报,命其努力攻打黄梅。

    李品仙接到蒋的电令,正值又得到侦察报告:日寇主力仍停留在安庆、高河埠一带,尚无积极西进迹象,只发现一些小部队在向西运送物资。他认为这是敌人兵力不足,于是决定抓住战机继续反攻,力图一举克复黄梅。

    李品仙当即部署:第189师凌庄西部,第176师区寿年部,及第68军所属第31旅向黄梅进攻,并以炮兵第6团向大河铺以东推进,协助进攻;第29集团军两个师兵力恢复多云山、白杨岭一带阵地,尔后向黄家垴、英子山、左家砦进攻,切断宿(松)黄(梅)公路,其余部队坚守原阵地;第26军萧之楚部及第68军刘汝明部、第188师刘任部在龟山、大金铺、笔架山、大河铺、排子山一线防御;第86军何知重部为总预备队。

    区寿年第176师进占王家湾、邢家大湾之线;凌庄西第189师进占后山铺、作岭;杨勤安第150师进占渡河桥,并将二百余名敌人包围于白云山麓塞内;官焱森第161师进占左家砦;张淦第7军于8月28日克复宿松,并以一部追击溃敌。日军西撤,退入黄梅。

    中**队克复宿松后,武汉又一次举行了欢庆活动。自从放弃徐州以后,仿佛阴云笼罩的武汉三镇,终于拨开云雾见晴天。市民们也喜形于色,有些人见面拱手道喜:“我们终于反攻了!”

    战斗中,第188师位于大河铺,第189师位于大洋庙出口,这两个师都属第84军建制。第188师教官某团长黄伯铭,毫无实战经验,见敌军炮弹、炸弹如疾风暴雨般袭来,吓得扔下部队抱头鼠窜,竟逃到第189师防区,被该师警卫连扣留。第188师师长刘任私自率指挥部撤退,使第189师右翼空虚,险些被日军围歼。

    军长覃连芳闻报勃然大怒,当即用电话命令第189师师长凌庄西:“将怕死之徒黄伯铭枪决!”

    事后覃连芳又将刘任扣押,上报第五战区长官部,要求予刘任以严惩。

    李品仙是会战前敌指挥官,胜败之责由他来负。战局变化在瞬息之间,指挥官必须具备高度敏感和灵活应变能力,根据战局变化做出部署,进可以不减锋锐,稳扎稳打;退可以逐次抵抗,阻遏敌人长驱直入。李品仙在这方面有所失误。

    日军一度受挫后,便在黄梅以西集结兵力,8月30日分兵反攻,一部日军将第84军覃连芳部包围于胡六桥及普天寺;另一股日军在十余辆坦克掩护下向176师猛攻,迫使该师退回原阵地;由一股日军经黄广公路及其南北地区分三路反扑,第31旅被压迫向团山河撤退,第176师经过抵抗,也退守惠云寨、塔儿寨;第189师退守双城驿、放马场、石佛庵。

    日军惯用连续进攻战术,迫使中**队无喘息之机。9月1日、2日,日军连续猛烈反扑,连破笔架山、破山口、凤凰山,第68军刘汝明部退守团山河、蛇腰山,第84军在抵抗中虽予敌以重创,双城驿、塔儿寨一带阵地仍未能守住。最终黄梅也未能克复。

第255章 广济战斗

    李品仙采取以攻为守战略,虽在形势上取得一些进展,但兵力消耗也极大。为确保广济,李品仙严令各部队攻击、坚守,乃至以“军法从事”相逼迫,冒着敌人猛烈炮火反复冲杀,打得很苦。从9月4日夜起,广济周围连下暴雨,更增加了作战困难,中**队在进攻中已疲惫不堪。日军却是蓄精养锐,攻势甚猛,更使中**队难以招架。

    李品仙正为战局的逆转而忧心忡忡,第26军军长萧之楚打来电话:“钧座,职部只有两个师,连日作战伤亡极重,以职部坚守阵地已属困难,再分一半兵力去攻击,不但攻击无力,完不成任务,只怕连现有阵地也难固守啊!”

    李品仙一听火冒三丈,怒吼道:“我不管你兵力够不够,一定要分兵侧击,如果完不成侧击任务,以致广济有失,将以贻误战机论处,决不宽贷!”

    刚放下电话,覃连芳又打来电话:“钧座,天降大雨,部队行进困难,而且近日连续作战十分疲劳,请准予休整数日,再进攻吧。”

    “覃军长,这是军人说的话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别说下雨,就是下刀,也必须执行攻击命令!你必须如期发动侧击!”

    “钧座,雨夜行军困难啊!”

    “如果没有困难艰苦,让老百姓去就行了,还要我们当兵的干什么?我看你还是将一部交给副军长去坚守阵地,你亲自率部冒雨突进,这样就会士气大振了!”

    “钧座,……”

    “住口!时间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你若迟延,贻误战机,提头来见!”

    李品仙放下电话,颓然坐在椅子上。

    这时白崇禧来到前线。萧之楚、覃连芳先后给他打电话,反映李品仙听不进任何意见的官僚主义指挥作风。

    白崇禧却说:“军人嘛,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李副长官的命令并没有错,此时若不侧击日寇,广济将不保,失广济危及武汉安全,不可谓不重要。做部下的,要体谅长官的苦衷嘛。委座不是也常常向我们发脾气吗?战局不利,当主官的情绪能好吗?执行命令吧!”

    第31军军长韦云淞给白崇禧打来电话:“钧座,职部已伤亡过半,由于连续作战,气候不佳,部队过分疲劳,病号也急剧增加,战斗力太弱,实在难负重任了。”

    紧接着,第167师也打来同样的电话。第119师及第31旅的情况就更严重了。

    第119师师长李金田向白崇禧报告:“钧座,职部伤亡三分之二以上,每团仅剩二百余人,与第31旅拼凑在一起,兵力仅够一个团,如不及时整补,决难再担负作战任务了。”

    白崇禧感到事态严重,他不免担心起来:李品仙再蛮干下去,不仅广济保不住,把各部队逼得都打垮了,失去了“逐次抵抗”能力,就更不堪设想了。

    于是,白崇禧在宋埠长官部将李品仙从浠水前敌指挥部请来谈话:“鹤龄兄,战况急转直下,你有什么打算啊?”

    李品仙长叹一声:“我们装备太差,部队训练也差。有的部队补充新兵半数以上,这些新兵都未经起码的训练就拉上战场,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杀敌,也不懂得如何防御,滥竽充数,成了日军火力靶子。这就是我们以数倍于敌的兵力不能取胜,伤亡过大的根本原因。”

    白崇禧承认这一事实。他说:“是啊,指挥这样的部队打仗,是毫无把握的,换句话说,能打成这样的局面,也实在难为他们了。鹤龄兄,现在各部队战斗力都不强,你对局势有何想法呢?”

    李品仙摇摇头:“看来广济保不住了!”

    “那么,就下令撤出广济!”白崇禧说:“主动撤退,虽败不乱,为下一步逐次抵抗积蓄了力量,可迟滞日寇深入。”

    李品仙沉思片刻说:“是的,现在主动撤退是上策。但是失守重镇,委座,……张向华是很好的例子啊!”

    “我们已尽全力抵抗,问心无愧足矣。”白崇禧安慰道:“总不能因他的喜怒,便置将士流血牺牲于不顾。再者,我们也不能因顾及他的喜怒,置整个战局于不顾。张向华放弃九江,有计划退守第二线,虽然受到委座的责罚,但是旁观者还是看得清楚,认为他做得对。如果张向华将全部兵力用于九江,今天的局面就不堪设想了。”

    “话虽如此,张向华的难堪也实在够受的。”李品仙顾虑重重地说。

    白崇禧在考虑如何帮李品仙减轻一点责任。

    他沉思良久说:“鹤龄兄,你只管先部署撤退,委座方面由我去说。”

    白崇禧当即拟写了电文:“近自广济会战,时仅一周,而前方官兵伤亡极重,且在敌炮、空威胁下,虽尽极大努力,而阵地终不能克保。则以敌我装备悬殊,制空无权,阵地相持,并非上策。若部队脆弱,则辄三二日即可不能成军,乃战术无灵,指挥棘手。职身临前线,深思对敌之策,惟有取机动姿态,求敌侧背相机攻袭,而不限以一城之死守。则能保持有用之力量,获得作战之自由。一年以来计划作战者,率以装备相等之战术,因袭应用,原则未尝不合,胜利率归泡影。尤以积兵愈多,损害更巨,实力消耗,远逾于敌。若非改变战法,不但胜利难求,且恐持久不易。”

    此电报之主旨,在于向蒋介石提出几点用兵建议,指出长期抗战在于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而不在于一城一地之争夺,动辄下令“死守”,是违背持久战原则的,并为放弃广济找借口,以推卸责任。广济为安徽进取武汉之捷径,所以日军倾注全力猛攻。中国各部队虽尽力抵抗,却未能阻挡其攻势。

    李品仙的重大失误是采取以攻为守战略时,使兵力过于分散,对退守纵深阵地配备不足,以致逐次抵抗无力,各部队也难以相互配合策应。

    9月6日,李品仙下令撤出广济,各部队安全有序地转移到新阵地继续抵抗。

第256章 守军反攻

    蒋介石接到白崇禧电报后,得知广济失守的消息,多少有所思想准备,虽然广济如九江同样重要,却也无可奈何。他只对何应钦说:“李鹤龄指挥打仗不行,绝对地不行!我看还是交由白健生去负责为好。”

    何应钦附和道:“是的,还是明确由白健生统一指挥好。”

    蒋介石皱着眉头说:“李德邻现在怎么样了?上一次不是说他的病已经好了吗?”

    何应钦说:“李德邻只不过是过去北伐时,在龙济光战役所受的枪伤发炎了,虽不重,但在面颊部位,比较讨厌。加之他在指挥台儿庄大战过度疲劳,稍事休息,还是很有必要的。”

    蒋介石说:“哼,我们都很疲劳,都应该稍事休息,日本人让我们休息吗?他们一刻不停地向我们进攻;老百姓让我们休息吗?前线一打败仗,他们就要骂我们。告诉李德邻,等打完仗我们大家好好休息,他可以彻底地休息,但是现在却不能。宋希濂的‘荣誉师’,不都是由负伤官兵组成的吗?抗战时期,大家要咬紧牙根,不可以太娇贵了。”

    何应钦听了诺诺连声。

    战局失利,蒋介石才想到用有指挥才能的人来扭转,李宗仁台儿庄一战,可谓中外驰名了,所以欲让李宗仁复职,来指挥第五战区部队作战。

    白崇禧认为,日军每攻占一战略要地,便会停止进攻数日,一方面休整,一方面作兵力部署,集结兵力重新组织进攻。所以他决定,利用日军立足未稳时,出其不意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全面反攻。

    他亲自部署兵力:第26军萧之楚部主力,向松阳桥之敌进攻;第84军覃连芳部,协同第29集团军许绍宗部(辖第44军廖震部、第67军许绍宗部),向荆竹铺之敌进攻;第31军韦云淞部、第48军廖磊部,向黄梅之敌进攻;第7军张淦部推进至河口,协同第55军曹福林部夹击当面之敌。

    白崇禧采用这种部署,是企图以“四面开花”,迫使有限的日军失去相互策应之能力,达到各个击破之目的。

    攻势从9月7日夜间开始。第26军所属第44师进攻松阳桥,经一昼夜激战仍无大进展。白崇禧严令督促,该师再经两日奋战,占领松阳桥以南及以西诸高地;日军多次反扑均被击退,双方均付出重大伤亡。该军第32师于10日下午占领225高地,继续向十里铺攻击前进,一部进袭广济。日军再次施放窒息性毒气,大量杀伤中国进攻部队。第32师被迫退到雨山寨、米家岗一线;第44师也被迫退守朱家寨至樊家湾一线。

    白崇禧命令第86军何知重部归萧之楚指挥,守备大王寨、白露山之线。第7军先遣旅配合第55军向团龙山、四顾坪山之敌发动猛攻,炮兵第5团助战,激战终日已见成效时,日机前来轮番轰炸,迫使中**队不得不停止进攻,转入防御状态。

    “小诸葛”白崇禧的神机妙算,并未能改变战局的发展。从9月7日夜至11日,四天中发动的向敌侧背攻击战,基本无大成效。

    日军并不以大部队较量,似将计就计地以小部队牵制中**队,其主力南进,15日攻占铁石墩。同时,日军舰艇支援其海军陆战队,在武穴以东的潘家湾登陆,沿江西进。

    日军进攻田家镇要塞的企图,已十分明显了。

第257章 分析敌情

    在瑞昌战斗紧张之际,第五战区为策应第九战区,连续发动反击,展开规模较大的潜(山)太(湖)之战。当时日军兵力集中于江南,江北占领区兵力较薄弱。第7军张淦部及第10军徐源泉部分别向潜山、太湖之敌发动强大攻势。8月27日,日军狼狈退出潜山及太湖。

    就在这一天,蒋介石发表了题为《保卫武汉的责任和要务》的长篇演讲。

    他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武汉现在已成为我们革命最重要的根据地,也是全世界视听所集中之点,武汉如能固守,即是我们最后胜利的开始;武汉若有疏失,就要使抗战前途加重不知多少倍困难。武汉的得失,直接关系于整个抗战的胜利和国家民族的生存。因此,我们一定要拼死固守,誓必保卫到底!”

    潜、太之战胜利,被媒体大肆宣传,政治部搞了庆祝活动,起到了鼓舞士气,稳定民心的积极作用。蒋介石却因此胜利而喜形于色,想入非非,曾在8月21日,对伦敦《每日捷报》驻华访员任金生发表谈话说:“扬子江阵线之一,不久即将展开剧战,此战将为大决战,吾人深信,必将获得较4月间台儿庄一役更大的胜利。日寇自欺欺人,妄以为攻下汉口,战争即可结束。须知即使汉口失陷,必不较去年南京之失陷,更可挫破中国之抗战,何况吾人深信,汉口必不致失陷也。日寇之困难,与日俱增,吾人将使其一败涂地。”

    此后,蒋介石从前线召回白崇禧和陈诚,并召集侍从室主任林蔚、军政部长何应钦、军令部长徐永昌等人,要商讨在江北大举反攻,使得白崇禧、陈诚不禁愕然。

    蒋介石兴高采烈地说:“我们这一次克复潜山、太湖,一方面是我军英勇克敌之功,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日军兵力集中于江南,江北兵力薄弱,防御空虚。我们就应该趁此时机,在江北大举反攻,一面收复失地,重创守敌,一方面牵制日军,使其从江南移兵,可解江南紧迫局势。日军兵力总归有限,侵略越深入,占地盘越大,战场越铺开,兵力也越分散,这就会出现破绽百出的情况。我们只要注意观察,发现漏洞,抓住战机,倾注重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可尽全功!”

    何应钦极为赞同:“委座分析得很对,我们应该乘胜发动反攻,扭转战局。”

    其他人却不表态。蒋介石问陈诚:“辞修,你的看法如何?”

    陈诚说:“从日寇最近在江南发动的连续攻势来看,的确其兵力侧重于江南,而江南形势极为紧张,我军虽配设纵深工事,但由于日寇进展太快,纵深工事几乎没有起到作用。江南最近战局失利,归结起来有两方面:一是日寇避开正面,向沿江发展,以其海军协同作战,补其兵力不足;二是日寇频繁使用毒气,以致造成我军重大伤亡。从这些迹象来看,日寇是在加紧夺取武汉的军事步骤。我认为目前仍应以加强防守为主,适当反攻当然也未尝不可,假如将主力用于反攻而又不能奏效,那是很危险的。”

    林蔚赞同陈诚的观点:“陈长官的话值得注意。日军最近在穷凶极恶地进攻,急于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在这种时候,我们只有坚持逐次抵抗,来粉碎日寇的速战速决阴谋,达到了这个目的,也是我们的胜利;反之,即使我们收复一些失地而不能阻遏日寇的进攻,对于保卫武汉有损无益。”

    徐永昌也赞同:“第九战区最近战况堪为忧虑。我认为现在实行反攻,不如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点,集中优势兵力,打一个大的歼灭战,予敌以重创,对我们更为有利。因为我们的战略始终是以持久战,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为主。”

    陈、林、徐三人所言使蒋介石大为扫兴。于是他转过脸来对白崇禧说:“这一次第7军打得不错,很值得嘉奖。健生,你是不是也认为有继续发展成果之必要?”

    第7军原属桂系部队,张淦是白崇禧最得力的大将。白崇禧知道蒋介石现在需要支持,但他却不肯迎合,举了一些失败的战例来泄蒋的气:“委座所言继续发展战果,这自然是很必要的,我们不能总是处于被动挨打地位,相机反攻,只要得当,都应该去做。我军在反攻潜山、太湖的同时,曾向黄梅之敌发动反攻,但未得手,第84军覃连芳部,于8月26日向金钟铺、黄金土进攻,虽得以占领,但当天晚上日寇即反扑,次日便复陷敌手。同时日寇一旅团兵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突破我第150师苦竹口阵地,进陷多云山、白杨岭,并席卷我第189师左翼,攻占排子山、后山铺。我军被迫退守红花砦、柏岡岭。从上述情况来看,日寇在江北并非设防无兵,也决非没有反攻和进攻之能力,而是在等待江南战局向更有利方面发展,然后配合行动。”

    白崇禧这一番话,使蒋介石不免大失所望。

    蒋介石不悦地说:“唔,那么,你把日寇放弃潜山、太湖的原因讲讲看。”

    白崇禧说:“我认为日寇放弃潜山、太湖,决非是毫无抵抗力量的表现,而是另有原因和企图的。第一,潜山、太湖地区的公路在我军侧面,不断遭到我军民破坏,日寇不能利用公路做补给线,而且日寇与我军在山地作战十分受制,不易进展,不如放弃,可节省兵力。另以宿黄、黄梅为据点进攻广济,而以安庆、长江为补给线;北以合肥、舒城为据点,进窥六安、商城,而以淮南铁路及巢湖诸水道为补给线。第二,敌兵转用于沿江南北两岸。利用陆、海、空联合作战之优势沿江而上,逐步蚕食,徐徐渐进。”

    大家对白崇禧的分析表示赞同。

    蒋介石也不得不点点头说:“有道理。”然后问白崇禧:“那么,前线现在如何部署的?”

    白崇禧说:“李鹤龄(李品仙字)已将新的部署呈报上来。他正以第84军第189师、第48军第176师及第68军第31旅等部队,向黄梅进攻;以第29集团军两个师恢复多云山、白杨岭一带阵地,并向黄家溜、英子山、左家砦发展,切断宿松公路;以炮兵第6团推进至大河铺以东,协助第84军攻击;以第26军、第68军、第188师等部队,防御龟山、大金铺、笔架山、大河铺、排子山之线;以第86军为兵团预备队。大致情况如此。”

    蒋介石点点头,终于从想入非非的梦境,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cc/r8560/ 第一时间欣赏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 作者:江山多娇所写的《中华大抗战》为转载作品,中华大抗战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中华大抗战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中华大抗战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中华大抗战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中华大抗战介绍:
该书重点记述了从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这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等广阔的敌后战场,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游击战争,给侵华日军以重大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记述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所进行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淞沪、徐州、武汉、长沙、太原、滇缅等会战的主要战斗情景;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付出了重大牺牲,涌现出众多奋勇杀敌、为国捐躯、忠魂撼天地,光辉照千秋的民族英雄! 国共两党两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在盟国支援下,经过八年浴血苦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中华大抗战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中华大抗战,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中华大抗战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